• 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谁发明的

  • 字建字局字是不是结构相同的字

    不是,字建字局字是一种特殊的字形,它由字和建字组成,而结构相同的字指的是拆分字,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字形不同。它们均为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关该结构:半包围结构是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属于汉字书写结构中的一种。体现了汉字即圆润又方正的艺术性。春,谷是半包围结构的特例。半包围字的特点:1、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2、书写规则:掌握规则一般是要先外后里的,在写半包围结构字的时候,掌握“左上包右下”和“右上包左下”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如:厌、原、庄都是半包围的字。“庄”字被包围部分的下部有长横,一定得低于左撇。“厌”字包围部分有可向右伸展的笔画,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向右伸展,这样能使字的重心平稳,左右平衡。“原”字被包围部分没有横、捺,但其右侧从上到下依次偏右,字的外形大致成梯形。点评: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半包围结构的概念,并且给出了三个典型的半包围字厌、原、庄,以及它们的书写规律。文中采用了图片,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字描述也清晰明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书写规律。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介绍半包围结构非常详细,对读者有很大的帮助。...

    2023-03-01 半包围结构口诀 半包围结构视频

  • 《卦与解卦理路 李尚信论易精华》李尚信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卦与解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作者】李尚信著【丛书名】易学精华书系【页数】228【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2008.08【ISBN号】978-7-80752-213-3【价格】29.00【分类】八卦-研究-八卦【参考文献】李尚信著.卦与解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成都:巴蜀书社,2008.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卦与解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内容提要:本书分今、帛、竹书《周易》卦研究,《周易》古经卦爻辞解读两编。包括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研究、帛书《周易》卦研究、观象系辞与《周易》古经之编纂(概要)等内容。《卦与解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内容试读上篇·前言前言在易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卦。考察易学史不难发现,许多重要的易学系统都伴随着不同的卦系统。如所谓的《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系统,而《周易》除了通行本卦系统外,又出土了帛《易》的卦系统,楚竹书《周易》有一组他本所没有的特殊符号,也被怀疑与卦有关,还有孟喜卦气卦、京房八官卦、邵雍先天卦等等,此外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八卦卦。既然卦在易学中如此普遍地存在着,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卦在易学中究竞有什么意义,在易学中究竟占有何种地位,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可是,事实上,也许正由于卦在易学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对它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虽然不时有人对先天《易》卦发表一些看法,当帛《易》出土以后学界对帛《易》卦也产生了一定兴趣,但大多数人恐怕只是出于一时的新鲜与好奇,凑凑热闹而已,并没有多少学者真正对此进行深究。限于时间与水平,这里主要对与《周易》古经直接有关的今、帛、竹书《周易》卦问题做一探讨。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研究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研究第一节研究今本《周易》卦的方法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是如何排列出来的?两千余年来,这一直是易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易学的基本认识。因此,南怀瑾先生指出:“关于《周易》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是《易经》上的一个大问题呀!”①而李学勤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帛书《周易》经文的卦,与传世本(即今本)迥然不同,容易看出有系统的规律,那么传世本卦是不是也有规律?如果有的话,内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观点?都是需要探索的课题。”②胡自逢先生更是指出:“卦爻本为符号,作者有所取象,八卦、六十四卦衍生、排列,除前人所谓错综,今人谓之‘相对’之原理外,当有至精微而难以测①南怀瑾《易经杂说》,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2月第2版,第281页。②李学勤《(沈有鼎先生卦序论》跋》,载邢文《帛书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17页。卦与解卦理路·上篇析之至理,今人仍可加以探索。”①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易学家对今本六十四卦卦问题都有所阐述,基本上可分为三派:一派是从义理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周易》卦只有按《卦传》所说同样理解,除此别无方法。但明确坚持这一看法的学者并不多见。刘蕙孙先生在一篇文章②中说张政烺先生在其《释周初铜器上的卦象》一文中持此种看法。但我们并未查到此文,只是发现了张先生的一篇类似的文章《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③,然该文中并无刘蕙孙先生所说观点。另一派是从象数角度进行理解,认为今本六十四卦卦同其他卦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象数原则排列出来的。坚持这一派的学者相当之多,后面我们将会不断地有所涉及。还有一派认为,古人分排卦只是为了便于记忆或背诵等,其间并无什么象数或义理的深意。朱伯崑先生在其巨著《易学哲学史》一书中说,这是近人的一种说法,并认为此说“比较朴实,符合于占筮的需要”④。那么,究竞哪一派的说法更有道理呢?我们认为,如果《周易》卦的排列只是在便于记忆和占筮,那么,它就应越简练越好,规律性越强越好,而不会弄得看起来那么复杂和缺乏规律。然而,今本《周易》恰恰没有选取像帛《易》那样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的卦,说明今本卦的排列肯定另有深意。那么,是义理方面的深意还是象数方面的深意呢?如果卦排列的依据是义理,那么,这个义理就应该是势所必致的、自然而然的义理,至少也应该是言之成理的。而实际上,正如刘大钧先生所指出的,被易学家们看作是以义理解释今本卦的权威文字①胡自逢《易学通信》,载《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②刘蕙孙《(周易·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载《周易研究》1994年第1期。③④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6页。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研究《卦传》,其各卦之间的义理联系往往“牵强附会,生拉硬扯”。①宋代的叶适对《卦传》也多有微辞,如他在《习学记言》中于解《需》、《讼》时说:“《卦》‘物稚不可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饮食必有讼’,饮食则曷为必有讼?”可见,《卦传》是生硬拼凑的结果。可以想见,一般人作文绝不会像《卦传》那样进行推理,更何况是圣人流传千古的文字。因此,《卦传》义理解释的背后,必有更深层次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象数。只是因为有了这个依象数排列的卦,圣人为了从中引伸出微言大义,才有了《卦传》的义理解释。这似乎是更合乎逻辑的过程。所以,韩康伯指出:“《卦》之所明,非易之蕴也。盖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②来知德也说:“《卦》非为理设,乃为象设矣。”③孔颖达则更具体地指出:“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若(卦)元用孔子《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康伯所云‘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盖不虚矣。”④宋元之际的胡一桂、董真卿以及其他一些易学家都在其易著中引用了一个被称作“环溪李氏”的学者的一大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李氏在研究了今本卦的部分象数规律后指出:“信知经分上下必有至理。惜乎!其(师)说不传,未能究其所以然者。”⑥宋元之际的易学家对此段文字如此青睐,表明当时的学者已经普遍地认识到了今本卦与象数之间的深刻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学者对卦中象数思想失传、无法究其所以而普遍持有的一种深为惋惜的心态,也体现了他们对卦象数思想的相当重视。①刘大钧《周易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1月第2版,第25页②转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卦传疏》,载《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③来知德《周易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④孔颖达《周易正义·卦传疏》,《十三经注疏》本。⑤载胡一桂《易附录纂注》卷十五、董真卿《周易会通·图》等书中。卦与解卦理路·上篇作为易学原典之一的《系辞传》早就明确地阐述了象数与义理之间的关系。《系辞传》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先设卦,然后依卦、爻之象来系辞,才能明事之吉凶。这是说,万事万物的吉凶要靠《易》之辞来晓明,而《易》之辞则须依象而系,总之,最后的根基在于象数。朱熹亦曰:“大抵《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故其辞必根于象数,而非圣人己意之所为。”①《系辞传》和朱熹所言虽然主要是针对《周易》经文的卦爻辞而言的,但也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因为《易传》既然肯定了《易经》的象数传统,它就不能不继承这一传统。所以,刘大钧先生作了更概括的说明:“象数为根基,义理(易理)为归宿。”②以象数为根基,以象来明义,这是整部《周易》的特点之所在,脱离了这一象数的特点就不成其为易。这一点恐怕是无论哪一派的易学家都无法否认的。《卦传》在于从整体上阐释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产生与变化过程,这是《周易》的一大主题,对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可能脱离《周易》象数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卦传》的背后必有象数的根据。古人必然是在“仰观”、“俯察”的过程中对于整个宇宙(天地万物)的结构与运行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根据一定的象数原则构造出了一个反映这一结构与运行规律的体系卦,这正如西方人根据一定的数学、物理原则构造出一个宇宙体系一样,只是中国的古人又进一步地从中引伸出了义理一人事与人生的哲理内容历来有相当一部分易学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坚信今本卦含有深刻的象数内容,他们并对这一内容进行了不懈的求索,不断地有新的重要发现。如,唐孔颖达,宋邵雍、杨甲、朱熹、税与①转引自[清]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卷首·纲领二》,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②刘大钧《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开幕词》,载《周易研究》1997年第3期。···试读结束···...

    2023-02-23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什么是零过压(什么叫零 什么叫零过流和零过压)

    是指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流,它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器和电感器而产生的。零过流是指零电流超过了系统设计的最大值,而零过压是指零电压超过了系统设计的最大值。1、1.零是一种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它使用一个传感器(CT)来把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连接在一起,传感器会按照线路中接地故障电流的不平衡程度等比例地产生输出,再由一台继电器来测量这一输出,并断开断路器或释放接地故障警报。2、2.零过流保护是指当线路出现漏电时(漏电发生在互感器以下),穿过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不再为零,互感器次级就会有输出电流,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漏电保护。3、零、正、负是进行电路分析时人为的将要分析的量分解成三个分量。4、一般同一个回路的导线全部穿过同一个电流互感器(也叫零互感器)时,互感器的次级没有输出,也就是该回路零电流为零。5、当线路出现漏电时(漏电发生在互感器以下),穿过互感器的电流矢量和不再为零,互感器次级就会有输出电流,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漏电保护。6、3.零过压保护指在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利用零电压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7、正常情况下,UA+UB+UC的向量和为0,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UA+UB+UC的向量和不再为0,这个不为0的值变是零电压,通过检测该电压能够反映系统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这就是零过电压保护。8、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可采用将三相电流转换为零、负和正的对称计算,简化故障分析。9、扩展资料:零电压原理构成的匝间短路保护可应用于各种发电机组,尤其是中性点没有引出三相六端子的发电机。10、当前的保护方式大都为由负功率方向闭锁的零电压匝间短路保护。11、参考资料:零电压保护-百度百科。点评:这段文字讲述了零、正、负的概念,以及零的接地故障检测、漏电保护、过压保护等应用,内容细致、严谨,对零的概念和应用有很好的介绍,值得学习。...

    2023-02-21

  • 《自然室诗稿 冯振全集 第1卷》冯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自然室诗稿冯振全集第1卷》【作者】冯振著【丛书名】冯振全集第一卷【页数】355【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ISBN号】978-7-5598-0480-8【价格】55.00【分类】诗词-作品集-中国-当代【参考文献】冯振著.自然室诗稿冯振全集第1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自然室诗稿冯振全集第1卷》内容提要:《自然室诗稿/冯振全集(第一卷)》1989年已出版。本次为再版,书稿含冯振生前著作3种:《自然室诗稿》(三集)《山围精舍诗稿》《覆瓿集》与诗作补遗,是冯氏长期从事旧体诗词创作的结晶。其中首集为诗人早年所作,记录了诗人从十七岁学作诗二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续集主要创作于抗战全面爆发的八年间,其中既记载了逃难的艰危,更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三集则时间跨度久,直至冯氏晚年,其中既有苦心经营无锡国专的艰难,也有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知识分子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衷心赞叹。另外,作为一位旅行家、社会活动家,集中多处记录了诗人与民国时人的交游,以及寻访名山大川的经历,是一部诸体兼备、内蕴丰厚的诗词佳作。《自然室诗稿冯振全集第1卷》内容试读卷塔4兴·按【地四长华洲临接11●母概(IR1日件)樱R如明图女吧服回兴关”叶馁长甜照恒架°塑张彐盛警娜“关处血建無蟹帜盟长窖”型国兴要举岸°臣叢燕照岧”魁甘概经把拦搬配长甜价”皿口出恤]景点°#紫江长她的#把暝长邀°槛宣采N帐的价”勰篇抖爬甘恒继°公々要撒以回的件◇·韶离片备以触料一,米端控11如十旦仁脚把”樱处架建°如拟樊驰母·怕的必长赵兴洲省出”洳母锵共龄°积状1丰起”约的器书船出靶彐冥”斜塔公诚回°兴篇邂皿絮”旅红1川江K黛温智牒的篱°匹船蛋聚打“←回渊任國時飲一杯酒,兒女歡相持。此事真足樂,何用華簪爲。我有田數填,便可自安之。既耕亦已種,更理書與詩。翔鳥朝夕鸣,咿啞求所樓。而謂人靈智,不求其所歸。擬陶靖節二首仰望無所見,孤鴻獨南飛。鴻飛何冥冥,赠缴安所施。蟾免缺未滿,聚星競光輝。嚴霜自飘零,黑雲布四陲。朝發黄浦岸,夕過鴛江湄。北風何凛烈,白浪争奔馳逍遥以適意,杖策薄言歸。草木皆黄落,花葉滿天涯。杖策薄言歸,逍遥以適意方枘納圓整,焉得不組翻。屈己以從人,懼負平生志。三雖存救世念,何嘗忘隱淪。志同願亦等,莫逆相交親。君本岑寂士,我亦清閒人。孜孜豈爲利,戚戚非畏貧。寄陳柱尊·乙卯(一九一五年)需衣亦何爲,會合自有期。浮雲日漸遠,流水無已時。顧念平生親,轉增異日悲。班馬鳴悲風,不覺淚需衣。良時不易得,嘉會世所稀。之子即長路,惆悵莫能辭。送鐘震吾不如歸去來,耕桑可終老。禍患一朝至,存身苦不早。華亭有鶴吹,一失難更保。盛衰登有常,繁華會枯稿。富貴雖云樂,未若貧賤好。馮振全集·第一卷自然室詩稿四船加部侣口”感丰叵1燕°巡蓝蓝长“要架什口部献的日关起”器熙服#°史K←感录”戰显兴点置名兴梁鎰女烂c脚1都°快驶点遥“g掷瓣华圈日腿紧附框恤议嶽服区°短腿微圈“出瓣已回1州“长巡耀盐福°的龄出国”塑幽的邮照区似“1田蠓空母°鬓觉紧”盟與路帐如聪搬”女细禄册国恤供个血“相总点出留置日“此其细始lt°米米铃一洪器口血蕊四奥的一”要中夕口口晋。细口搬的逼”键芦掷兴石票新问蒼梧遇雨寄山中人舟中自歉中天明月為誰好,數載窮愁與子銷。滿目江山悲寂寞,江南秋水路迢迢。長風九萬看扶摇,身世飄零聽海潮。詩興已隨衰病减,離魂未許故人招。中秋夜會飲有感雲色妻凄路欲迷,重華已遠渺難追。洞庭無限湘妃淚,猶向蒼梧作雨飛。山静聞蟬噪,雲深覺路迷。王孫遊不返,芳草又萋姜。自有林泉志,宜哉與俗違。清流鳴枕席,高樹隱茅茨。兴平生抗志雲中鶴,今日飄莲海上鷗。自欺有家難久住,風塵擾擾又東遊。青山绿水碧悠悠,送我生離事事夏。萬里相思同皓月,雙身乘興任輕舟。馮振全集·第一卷自然室詩稿六···试读结束···...

    2023-02-20 冯振东 冯振华

  • 鲁迅作品全集|百度网盘下载

    鲁迅作品全集》...

    2023-02-07

  • 平哥系列《平说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2-07

  • 平哥系列《平说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2-07

  • 平哥系列《平说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2-07

  • 《国学经典导读》余群,涂男,费君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经典导读》【作者】余群,涂男,费君清主编【丛书名】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页数】218【出版社】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178-3845-6【分类】国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余群,涂男,费君清主编.国学经典导读.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学经典导读》内容提要:《国学经典导读》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国学教材,收录了中国经典如《周易》《尚书》《道德经》《论语》《左传》等里面的名篇,其选文标准主要是哲学思想性的,不单纯是文学性的,达到了思想性与审美性相统一。全书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但并不按照朝代断裂,而是所有的篇章蝉联而下,首尾贯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每篇作品都有注释、评点,在一些重要的篇章后面,还有新媒体链接,方便师生拓展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学经典导读》内容试读周易001周易在“十三经”中,《周易》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特殊的著作。它的内容可分为符号和文字两个部分,符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六十四卦”,文字部分则由“经”“传”组成。“经”指记录占卜情况的卦辞和爻辞。“传”指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的文章,有《彖辞》上、下,《系辞》上、下,《象辞》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卦》《杂卦》,共十篇,又称《十翼》。符号和卦辞、爻辞,是《周易》最基本的内容,“十翼”则是后人对卦辞、爻辞所做的发挥和阐述,有些解释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卦辞和爻辞的原意,而具有比较明显的儒家思想倾向。根据传统的说法,《周易》的作者与伏羲和周文王有关。《系辞》下篇提到,伏羲始作八卦,六十四卦的内容又与文王被商纣王囚禁的事件有关。当然,《周易》内容的具体完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周易》本身,《左传》《国语》等记述春秋时人们运用《周易》占簽的记载,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等情况来看,《周易》的卦辞、爻辞,即经的部分,大约在西周中后期开始形成,其作者不是某一个人,到了春秋时期,《周易》基本上具备了今天所见的面目。《十翼》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史记》说,“文王演《易》”,又说“孔子晚而喜《易》,《彖》《象》《说卦》《文言》”。虽然具体情况未必如此,但是,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十翼》的内容是孔子弟子或其后学根据孔子的讲学而整理出来的,尽管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属于孔子的学说则是无疑的。大致而言,《系辞》《文言》约作于战国中期,《彖辞》和《象辞》约作于战国的后期,《说卦》《卦》和《杂卦》具体创作年代不明,但在西汉初年已有运用的实例,那么,其创作也当不晚于这一时期。国学经典导读002▣磊▣▣▣绿▣《周易》第一讲《周易》第二讲(上)《周易》第二讲(下)《周易》第三讲(余群讲解)(余群讲解)(余群讲解)(余群讲解)第一卦乾(乾上乾下)乾①,元亨@利贞③。初九④:潜龙勿用⑤九二:见⑥龙在田⑦,利见大人⑧九三:君子⑨终日乾乾D,夕惕若厉心,无咎®。九四:或跃在渊⑧,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①乾:卦名,八卦之一,由三个阳爻组成,取象于天。八卦两两相叠而成六十四卦,《周易》六十四卦均有一卦名,各代表不同含义。乾为六十四卦之首,代表天和一切阳刚事物。②元亭:元,始也,大也。亨,通也③利贞: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卜得此卦吉利,《说文解字》云:“贞,卜问也,从卜贝。”《周易》所说“贞”皆指卜筮:二是指利于守正。④初九:爻题,即爻位指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从下往上依次是初爻、二爻、三交、四爻、五交、上爻。用“九”表示阳爻,用“六”表示阴交。“初九”即初交是阳爻。⑤潜龙勿用:潜伏的龙不要有所作为。潜,伏潜。龙,古代传说的刚健动物。用,作为、行动。⑥见(xià):同“现”,出现。下文的“见”与此同。⑦田:田野。⑧大人:卦辞和爻辞常用,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有道德有作为之人;二是指有道德并居高位的人。与“君子”义相近。⑨君子:才德出众之人,与“大人”义相近。⑩乾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帛本《周易》作“健健”,自强不息之义。①夕惕若厉:夕,晚上。惕,警惕、忧惧。若,语气词。惕若:警惕的样子。厉,危险2无咎:咎,过错。《周易》常用凶、咎、悔、吝作为断语,表示灾祸,但其程度不同。凶,凶险。咎,过错。吝,羞辱。悔,悔恨⑧或跃在渊:或,不定之辞。此句式应为“或跃或在渊”,即或者飞跃,或者再返回深渊。周易003上九:亢①龙有悔。用九②:见群龙无首③,吉。《象》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④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答。”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①亢(kàg):过,甚,极。②用九:六十四卦中唯有乾、坤两卦各有一用交,乾称为“用九”,坤称“用六”。《帛书》作“迥(dòg)九”“迥六”。在用四十九根著草卜筮时,其结果得出七、八、六、九这四个数中的一个。得六、九则表示有动爻,阴将变阳,阳将变阴;得七、八则不变。“用九”“用六”是说坤卦可能变成乾卦,乾卦可能变成坤卦,表明了古人阴阳互化的哲学思想。③无首:首,指头。无首,一说是没有首领,还有一说是没有边际,层出不穷。④文言:对“文言”二字之义,先儒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法:一是乾坤为门户,以文说乾坤:二是依文而言其理;三是因卦爻辞为文王所作,故日“文言”:四是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五是单就卦交辞而推衍之,故日“文言”:等等。国学经典导读004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元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评说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上乾下乾,六爻都是阳爻,象征天和一切阳刚事物。古人之所以用龙来说明乾卦的含义,阐明阳刚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周下易005究其原因,在于龙是阳刚之物,能够在天地之间自由地翱翔。卦辞“元亨,利贞”,是说此卦元始亨通,利于守正。“初九:潜龙勿用。”一阳爻在下,宛若一条巨龙潜伏在万丈深渊,位卑力微,有志难伸,此时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需要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腾飞。“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离开了伏藏的深渊,来到了田野上;田野虽然不是龙久居之地,但终究是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了一步,阳刚渐显,初露头角,出现了有利于施展自己才华的机遇。以阳刚居下乾之中,刚健得中,有“大人”之象;但阳居阴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六为阴位),尚有不遂意之处,只能说是“利见”。“九三”居下乾之上,处上体和下体的边缘,属凶险之地。但以阳居阳尚得正,故诫之此时应该“终日乾乾”,自强不息;“夕惕若厉”,白天或夜晚都不可懈怠,必须保持警惕忧惧之心,只有这样做,才能“无咎”一虽有危险但可免除灾害。到了“九四”就进入上乾,切近“九五”,在此位置向下看,是万丈深渊;往前看,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阳居阴位,阳刚主进,阴柔主退,在这个特殊时期,或“跃”或“在渊”就要有所选择了。此时能进则进,能退则退,进退自如,故告知“无咎”。爻辞用了一个“跃”字,这是“飞”前的准备,有跃跃欲试之义,故其寓意还是说应该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因为再前进一步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在卦中,“九五”是至尊之位,代表事物发展到了一个完美的阶段,一般都是吉祥的。乾卦的“九五”有更特殊的含义。六爻皆阳,唯“九五”独尊,刚健中正,犹有德之君即将出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潜龙经过前面一番“修炼”,腾云驾雾,云行雨施,成为有德之君。“九二”的“大人”还在田上,而“九五”的“大人”已在天上,真是“天壤之别”!“上九”是卦中最后一爻,表明本卦所说的事物已完成了一个发展阶段。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凶是吉得有个定论。“九五”的龙已得到了至尊之位,阳刚甚极,如果再不满足,贸然前进,离开了“宝座”,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真成了“孤家寡人”,故说“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卦中有潜龙、田龙、亢龙、飞龙等,六爻皆是龙居之位,故称“群龙”,又称“六龙”。群龙出现,喻有德之人层出不穷,故吉利。“首”多解为“头领”,说“群龙无首”是群龙都不当首领或不以首领自居。其实此句的意思是:龙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看不到边际,喻阳刚之气与宇宙永存,永不消亡。乾,六十四卦之首,统领其余六十三卦,这反映了周人的哲学思想。《周礼·国学经典导读006大卜》:“筮人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日《周易》。”《连山》是夏朝的,《归藏》是商朝的,都已失传,唯《周易》流传于世。殷人尚母,故《归藏》以坤为首卦;周朝重父,故以乾为首卦,意在说明,阳气是宇宙万物之本。阳气的发展也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爻辞以龙为喻,潜龙一田龙一跃龙一飞龙一亢龙,由“潜”到“飞”经历了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地步;而到“亢”时,则阳极变阴,物极必反。乾卦就是这样揭示了事物由萌生一发展一壮大一衰亡的变化过程,从而奠定了用哲理观点认识事物的基石。《文言》作者将“元亨利贞”释为“四德”,即“仁、义、礼、固(信)”,使卜筮观念上升为一种道德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元亨,利贞”就是说元始亨通,利于守正。在5000余字的《易经》中,“元”25个,“亨”49个,“利”119个,“贞”111个,共计304个字,约占卦、爻辞总数的6%,而且都在关键部位,这一点直接影响到后人对整个《易经》的正确理解!虽说《易传》作者是用儒家思想来解《易经》的,却开创了用哲学观点解释《易经》的先河,也不乏探到了《易经》哲理真谛的内容。“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就道出了乾卦的真正含义。天体是按一定的规律运行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世间万物也随之变化,春花秋实,兴旺衰败,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就是这个意思。—彭晓辉第二卦坤(坤上坤下)坤,元亨。利牝马之贞。①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②利。西南得朋③,东北丧朋。安贞吉①。①坤:卦名。坤的卦象是六个阴爻,用来表示大地及阴柔的事物。本卦的内容与人在地上的生活有关。牝马:母马。《周易集解》:“干宝日:‘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坤,阴类,故称“利牝马之贞”矣。”②攸:所。有攸往:有所往。主:主人,这里指接待旅客的房东。③朋:朋贝。李镜池说:“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④安贞吉:安于守正则吉祥。···试读结束···...

    2023-02-03 epub出版物 epub编辑

  • 平哥系列《平说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百度网盘下载

    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

    2023-01-28

  • 平哥系列《平说文学:讲读鲁迅(第一季)》

    更新记录2022-01-07:更新至182021-12-29:更新至152021-12-18:更新至0122021-12-12:更新至004说明精讲精读,不仅是讲故事鲁迅名著小说与经典散文鲁迅的成长轨迹与觉醒年代资源截图:下载权限查看¥免费下载评论并刷新后下载登录后下载查看演示{{attr.ame}}:您当前的等级为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支付¥以后下载请先登录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您已获得下载权限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次...

    2023-01-28

  • 文科生衡水中学2020高考内部资料,迅速提分,无需被衡水中录取,无需去衡水中学复读|百度云网盘

    文科生衡水中学2020高考内部资料,迅速提分,无需被衡水中录取,无需去衡水中学复读,高考前三轮复习,适合已经准备好的学生,再捋一遍知识点。...

    2022-12-28 衡水中学 衡水一中 衡水中学衡水一中区别

  • 精讲鲁迅包含2个课程|百度云网盘

    盘内包含2个课程,都是精彩讲解。乐就读书来自诸葛学堂驴火的作品。另一个是京城名师申怡老师的讲读鲁迅作品,除了讲解还涉及了写作部分。...

    2022-12-27

  • 名师带你读“鲁迅”|百度云网盘

    申怡老师,语文名师,学科带头人,曾任教于北京知名中学人大附中。从教20余年,带出十几篇高考满分作文,并连续担任高考阅卷组组长。如果连鲁迅都搞定了,在你面前的将是一马平川。从小学到中学,鲁迅都是语文教材里选篇最多的作家。中考、高考、名校自主招生等各种考试也特别爱考。但鲁迅的文章有些晦涩,读不懂、不爱读,怎么办?从教20多年,我的学生从来不怕读鲁迅,还能通过拿下鲁迅这一关,阅读写作能力整体提高一大截。我的“秘密武器”,在这门课里全部交给你。1、50篇名作,同步教材我带你一起精读50篇名作,不仅覆盖中小学教材选篇,也包含了鲁迅所有重要作品,能帮助你完整、系统地读鲁迅。2、四大模块,循序渐进模块1走近鲁迅学习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模块2眼里凡人学习目标:掌握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模块3心内杂事学习目标:了解鲁迅思想模块4笔下方法学习目标:向鲁迅学读书、学写作鲁迅是一等一的写作高手,鲁迅文章篇篇都是写作范本。从今天开始,和我一起读“鲁迅”。...

    2022-12-16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