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诊疗学》褚付英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诊疗学》【作者】褚付英等编著【页数】51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ISBN号】978-7-5578-3034-2【价格】98.00【分类】小儿疾病-中西医结合【参考文献】褚付英等编著.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诊疗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儿科疾病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十六章。前六章为总论,主要包含绪论、儿科学基础知识、儿科推拿疗法、儿科针灸疗法、小儿生长发育和儿童营养的内容。后十章则以儿童生长偏异和障碍、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为线索,介绍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断特点、鉴别诊……...

    2022-08-24 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吉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规范》徐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规范》【作者】徐进主编【页数】472【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8【ISBN号】978-7-5189-3017-3【分类】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参考文献】徐进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规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8.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规范》内容提要:本书分为11章,分别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等方面的中西医诊疗方法。本书论述详尽,内容新颖,科学性与实用性强,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恰当的处理。《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规范》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象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上感大多数(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咳嗽、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为特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好发,且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多数为散发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疲劳等均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病;本病亦可呈局部流行,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由于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短暂,又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携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散发者属中医“感冒”“温病”等范畴,局部流行者属中医“时行感冒”“瘟疫”“疫病”等范畴。一、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体感受触冒六淫邪毒或时行疫毒而致病。六淫邪气中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则感而发病。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外邪侵袭后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与人体御邪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御邪能力减弱,或将息失宜,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内外相互影响而发病。外邪入侵的途径多由肺卫而入,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宜肃,则见咳嗽、鼻塞、咽痛等肺系之证。而时行感冒,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疠之气,感邪较重,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1功中西医结合内科自疗规范短暂,较快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于肺卫,多以表证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较快;若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甚则变生他病。(二)西医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引起者占90%以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同种、型达上百种。最常见的为鼻病毒,其他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成人感染以鼻病毒为主,小儿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理改变首先可见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使人有鼻咽或喉部不适感,继之可发生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临床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为正常或降低,若并发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或见有脓性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包括了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常以上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范畴,以病毒血症引起的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为临床特点,而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重。(一)症状与体征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时有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临床分型有:①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h内消失,但鼻分泌物并不增加;②轻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明显增加,全身症状轻或无,自然病程2~4天;③中度型:局部症状较轻型更为严重,有一定的全身症状,自然病程1周左右;④重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常需休息。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伴有发热和乏力。体查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扪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和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体征有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丘疹及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4.咽结膜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游泳时传播,儿童多见。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4~6天。有咽腔及咽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呼吸素统疾病第一章6.流行性感冒常发生于流行季节,有流行人群接触史。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4日,临床上急性起病,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变得明显,少数患者可有鼻出血、食欲缺乏、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查体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有呼吸音增粗,偶闻及胸膜摩擦音。症状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二)常见并发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鼻窦炎(鼻塞、脓涕、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中耳炎(发热、耳痛剧烈,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穿孔后耳聋减轻,偶伴眩晕等症状)、气管-支气管炎(咳嗽为主,初为干咳,后出现黏液性痰,发热38℃左右,多于3~5日后降至正常;查体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患者明显加重者)。部分可并发风湿病(主要包括心肌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包括关节痛、发热等)、肾炎(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常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患者先驱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心肌炎(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肺部并发症有三种类型,①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患者或孕妇。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发绀、阵咳、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部呈散在絮状阴影。痰液中可分离到流感病毒,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②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3天病情加重,体温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加剧,伴有胸痛。体检可见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液中可找到细菌;③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到病原菌。流感引起的肺外并发症包括Rye综合征(与儿童流感时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中毒休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等。三、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染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细菌感染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测定取鼻咽部分泌物或咽拭子,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IFT)、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血清学诊断等方法做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快速血清病毒PC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三)细菌培养取痰或咽拭子培养以判断致病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四、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2)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3W场中西医结合内科追疗规范五、鉴别诊断(一)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咳嗽、无痰或痰呈黏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查体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胸片可见有局部炎症表现或肺纹理增强。(二)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腔黏膜充血出血与分泌物增多,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全身症状。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源。(三)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由相应的病原体感染所致,如麻疹、脑炎、流脑、伤寒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炎症症状,但随即出现原发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可做鉴别。在一定的流行季节或在流行区内,应密切观察及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又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早期症状是高热(38℃以上),乏力,全身不适,干咳无痰,个别人偶有少量痰并带血丝;多无普通感冒之鼻塞、流涕、流泪、喷嚏、咽痛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部分病变发展迅速,严重病例双肺可呈大片实变阴影。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可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冠状病毒抗体测试阳性等可做鉴别。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以病毒感染者多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治疗上需分寒热、虚实、表里,以辨证治疗为基本原则,分而治之。单纯的病毒感染可用纯中医治疗。如为细菌感染或病毒并发细菌感染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一)辨证治疗本病以邪在肺卫多见,辨证多属于表实证,但必须根据病情,求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或暑湿等兼夹之证。治疗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1.外感风寒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脉紧。(2)治法:辛温解表。(3)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味。基本处方:荆芥12g,防风12g,川芎9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2g,紫苏6g(后下),前胡12g,枳壳10g,茯苓12g,桔梗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表寒重者,加麻黄6g、桂枝12g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风寒夹湿者加苍术10g、白芷10g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2.外感风热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一4呼吸素统疾病第一章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2)治法:辛凉解表。(3)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减。基本处方:金银花15g,芦根20g,连翘15g,牛蒡子10g,荆芥10g,淡竹叶10g,甘草6g,薄荷6g(后下),土牛膝15g,岗梅根15g,苍耳子10g,桔梗12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头胀痛较重者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母12g、前胡12g、杏仁12g化痰止咳;咳痰稠黄,加黄芩15g、鱼腥草20g、瓜蒌皮12g清化痰热;咽喉红肿疼痛灼热配蒲公英20g、射干12g、玄参12g解毒利咽;如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见痰稠难咳,舌红少津等燥象者,可配沙参12g、天花粉15g以清肺润燥。3.外感暑湿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暑天外感,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呕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2)治法:清暑化湿解表。(3)推荐方剂:加味新加香薷饮。基本处方:香薷10g(后下),扁豆花10g,厚朴12g,金银花、连翘各15g,青蒿9g(后下),藿香12g(后下),滑石30g,芦根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兼暑湿泄泻,可加黄连9g、薏苡仁24g清署化湿止泻;若胃纳不佳者加布渣叶10g、谷麦芽各20g;若兼肺热咳嗽者加浙贝母12g、桔梗12g清热化痰止咳;若头重身痛较甚者加羌活10g、秦艽12g以疏风祛湿止痛。4.表寒里热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间,脉浮数。(2)治法:解表清里,宜肺疏风。(3)推荐方剂:双解汤。基本处方:麻黄10g,防风10g,荆芥6g(后下),薄荷6g(后下),黄芩12g,栀子10g,连翘15g,生石膏20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咳喘重者,加杏仁、桑白皮、枇杷叶止咳平喘;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5.气虚感冒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素体虚弱,外感之后,恶寒较甚,发热,汗自出,倦怠,短气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2)治法:益气解表。(3)推荐方剂:参苏饮加减。基本处方:人参6g(另炖),紫苏10g,前胡12g,法半夏10g,茯苓12g,桔梗10g,陈皮6g,枳壳12g,葛根20g,大枣5枚,生姜3片,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可采用东北人参或高丽参,若无人参可改用参须10g代替。若表虚自汗,可加用黄芪20g、防风10g益气固表;若风寒头痛较甚,可加用羌活12g、川芎9g疏风散寒止痛。6.阴虚感冒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后,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2)治法:滋阴解表。(3)推荐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味。基本处方:玉竹12g,葱白6g,桔梗12g,桑叶12g,沙参12g,杏仁10g,白薇6g,淡豆豉10g,薄荷6g(后下),大枣3枚,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5—么中西医结合内科追疗规范加减法:表证较重者,可加银柴胡10g、葛根20g以祛风解表;口渴明显,可加麦门冬10g、玄参10g以养阴生津;咽干较甚,咳痰不利者,可加牛蒡子12g、射干10g、瓜蒌皮15g;若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者,可加鲜茅根15g、侧柏叶12g、仙鹤草20g清热凉血止血。7.阳虚感冒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素体阳虚,头痛,恶寒,身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咳痰稀薄,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2)治法:助阳解表。(3)推荐方剂:再造散加减。基本处方:黄芪15g,人参6g(另炖),桂枝9g,甘草3g,熟附子3g,细辛5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0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采用吉林参或高丽参,如无人参可改用党参20g代替;若兼咳嗽者加杏仁12g如感受风寒湿邪而症见肢体酸重、疼痛,可加苍术、薏苡仁、秦艽、独活,散寒祛湿止痛;若为肢体屈伸不利,喜暖畏寒者,可加当归12g、防己12g,补益气血,祛风通络。8.血虚感冒如下所述。(1)证候特点:平素阴血亏虚,感受外邪,身热头痛,微寒无汗,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2)治法:养血解表。(3)推荐方剂:葱白七味饮加减。基本处方:葱白连根9g,葛根15g,防风12g,淡豆豉9g,生姜3片,生地黄10g,麦门冬10g,川芎9g,白芍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恶寒较重加紫苏10g、荆芥10g散寒解表;身热较甚加金银花15g、连翘12g、黄芩15g清热解毒;胃纳不佳加陈皮10g理气健胃。(二)其他治疗1.中成药如下所述。(1)板蓝根冲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预防时行感冒,每日15g,连服5日。(2)银黄口服液:适用于风热袭表者。每次10~20ml,每日3次。(3)银翘解毒片: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8片,每日3次。(4)正柴胡饮冲剂: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次10g,每日3次,开水冲服。(5)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0~20ml,每日3次。(6)小柴胡冲剂:适用于外感邪在少阳。每次1~2包,每日3次(7)新癀片: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每次4片,每日3次。(8)十味龙胆花颗粒: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属风热者。每次3g,每日3次。(9)莲花清瘟胶囊: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每次4粒,每日3次。(10)穿琥宁注射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0~80mg,肌内注射,每日3次;每次400m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11)双黄连粉针剂:适用于风热感冒者。按每次每千克体重60mg稀释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2)清开灵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见有发热者。每日2~4ml,肌内注射;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13)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适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6个月以上患儿每天用量250ml,6个月以下婴儿150ml,疗程3~5天。(14)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每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6···试读结束···...

    2022-08-24

  • 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梁小文,范红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作者】梁小文,范红顺主编【页数】182【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11【ISBN号】978-7-5189-3478-2【价格】78.00【分类】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防治【参考文献】梁小文,范红顺主编.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11.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内容提要:本书共十章,从两个部分讨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一是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与防治;二是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理论认识与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多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与防治第一章甲型病毒性肝炎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HAV)甲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RNA病毒,能耐受60℃高温1小时,对常用消毒剂也有相对较高的耐受性。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甲型肝炎病毒经口感染后,潜伏期末已从粪便大量排毒,起病后第5周一般已停止排毒。甲型肝炎病毒的病毒血症时间短暂,病毒含量不高,不易被检出。血液中的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出现于黄疸发生之前14~21日,持续至黄疸出现为止,在此期间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甲肝病毒一般不存在慢性携带状态。甲型肝炎病毒最敏感的宿主是人类,感染后表现可为亚临床或临床感染,至暴发性肝炎死亡,临床跨度很大。目前,已成功培养甲型肝炎病毒细胞,亦成功研制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可提供有效的自动免疫保护,正在推广其应用。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是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分别是抗-HAVIgM和抗-HAVIgG。抗-HAVIgM在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通常在血清中持续存在3~6个月(偶尔可达1年以上),然后逐步被抗-HAVIgM取代。以后即使再次暴露于甲型肝炎病毒,通常亦不能激发抗-HAVIgM的再次上升。抗-HAVIgM阳性可以确定为近期或现症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价值的标志,临床上常用于确定甲型肝炎的诊断。抗-HAVIgG出现也较早,但在恢复期逐步发展达高峰,在血清中长期持续存在,抗-HAVIgG具有中和抗体的活性,属于保护性抗体,血清中检出抗-HAV-IgG反映甲型肝炎病毒的过去感染,人体对甲型肝炎病毒已具免疫保护力。-2-第一章甲型病毒性肝炎第二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甲型肝炎罕有慢性患者,亦未发现慢性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不大。一般认为甲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前2周至起病后1周的传染性最大,起病30天后一般传染性已很低或无传染性。粪-口途径是甲型肝炎传播方式,以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为主,常常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水或食物受污染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甚至可引起流行暴发,尤其水生贝壳类食物引起的流行或散发病例,屡有发生。1988年上海市由于人食用受粪便污染的毛蚶而引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甲型肝炎流行,在4个月内共发生31万例:2007年贵州息烽县九庄镇几所中小学共77名学生感染甲肝,感染源初步判断为水污染;2008年4月,由于饮用桶装水污染导致贵阳暴发甲肝疫情,共确诊甲肝患者299人,经调查,由于该地区连日阴雨、地表水下渗,导致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的水源受到污染,加之在生产过程中消毒不严,成品桶装水达不到卫生标准,从而导致甲肝疫情。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血清中出现保护性抗体(抗-HAVIgG)。在甲肝流行地区,由于绝大多数成年人血清中都含有抗HAVIgG抗体,并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传给胎儿,因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先天性被动免疫而不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6个月龄后,血清中抗-HAV逐渐消失而成为易感者,故在流行地区甲型肝炎的发病集中于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隐性感染,血中检测出抗-HAV的人数逐渐增多,易感性也随之下降,故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我国各地成人血清中抗-HAV阳性率一般都在50%左右,易感性低于青少年儿童。我国各地终年均有甲型肝炎病例发生,尤以秋冬季为多。散发病例不断出现,时有暴发流行。甲型病毒性肝炎病后免疫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第三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甲型肝炎大多为急性肝炎,主要影响儿童与青壮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急性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15~45天)。起病突然,临床症状-3-中西医结合防治病喜性肝炎显著,病情经过较典型,可分为三个期,总病程2~4个月。(一)黄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如“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本期为121天,平均5~7天。(二)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呈红赤色,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三)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4个月,平均1个月。成人的甲型肝炎临床症状较重,其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1.起病时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平均发热3天;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许多患者及医生易将其误作感冒,而应用抗感染、退热的药物来治疗,导致肝脏损伤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病情危重的病例也不在少数。2.90%以上的患者有黄疸,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多在400~1000U/L以上。3.若原为乙型肝炎患者,患甲型肝炎后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腹水、肝功能衰竭。4.妊娠合并甲型肝炎,并不能使甲型肝炎病情恶化,不出现母婴传播,对孕妇、分娩过程、胎儿很少造成不良影响。第四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一旦患有甲型肝炎,应保证卧床休息;宜清淡饮食,禁食鱼虾等海产品,少-4-第一章甲型病喜性肝炎吃油腻,可以多吃一些凉性水果及干净蔬菜。有助于病情恢复。药物治疗以保肝、降酶、退黄为原则(具体治疗药物见“乙肝”部分内容)。对于病情控制不理想,而又无其他禁忌证者,可以短期内应用皮质激素(一般地塞米松每天5mg静推或点滴给药,用药时间在10天左右)。症状较重、高黄疸、高转氨酶(ALT>1000UL以上),也可短期内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对控制病情效果明显。甲型肝炎若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预后良好,无慢性病例发生。第五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一、甲肝疫苗预防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在国内已经成为儿童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2008年5月被列入扩大免疫疫苗之一,部分省市已经提供免费甲肝疫苗接种。1.免疫原理甲肝疫苗主要有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由于制备原理的不同,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相对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都是通过抗原注射,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具有免疫记忆的特异性抗体,来达到免疫的效果。2.接种对象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成人均应接种。甲肝灭活疫苗适用于儿童、医务工作者、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性质具有接触甲肝病毒的人,儿童初免时间为满一岁,成人无年龄限制。在发热、急性病、进行性慢性病情况下,应延缓接种。接种疫苗后3年可进行加强免疫。3.免疫效果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产生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达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免疫力一般可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持续保护。-5中西医结合防治病毒性肝炎4.免疫程序在国内市场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价格也便宜,国产甲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是灭活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二、传染源的预防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甲肝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茶杯、牙具,接触患者的大便和其他排泄物,都可以受到感染。所以,对甲肝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减少传染的危险性。三、传播途径的预防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吃了经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①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②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③毛蚶、鱼生、蛤蜊等水产品可能黏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④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⑤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⑥与甲肝患者有过接触日起两周内,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能起保护作用,不发病;⑦中草药预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物,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6-···试读结束···...

    2022-08-24

  • 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郑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作者】郑心主编【页数】487【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331-8458-2【价格】98【分类】职业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郑心主编.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内容提要:本书由国内著名中医药专家郑心教授主持编写,共分为6篇、90余章,约100万字,详细全面地描述了有关职业性疾患的易患因素,临床常见职业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中医辨证、诊断、鉴别诊断、急救、一般治疗、辩证施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讨论了各种职业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康复治疗措施,是现代临床职业病防治医护工作者、职业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一部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参考工具。《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职业医学概述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外、皮肤、耳鼻咽喉等科的工作范围。所以职业医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学是临床医学各科必须关注的新兴学科,各科临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床医师应熟悉职业性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atioalhazard)。职业二、职业医学的范畴病(occuatioaldieae)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职业医学研究和服务的范畴既包括防治职业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病,还包括防治职业性相关疾病、职业性外伤、职引起的疾病。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健康的亚临床病变和防治职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它们可以作用于业有害因素的长期效应及对子代的影响。人体不同的器官,所引起的疾病可能涉及多个临1.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床学科,如呼吸内科、神经科、皮肤科、眼科、耳鼻治法》所称职业病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喉科等,因此职业病涉及这些临床学科。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一、职业医学的概念疾病。现代观点认为,职业医学不仅是研究职业性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病伤的病因、诊断、治疗和劳动能力鉴定的一门临录所列的,并享受工伤医保待遇的职业病。床医学,而且也是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人群为对国家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生产象,研究解决如何发现和防治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监督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于2013年人体健康早期不良效应或亚临床病变、长期效应12月23日颁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后职和对子代影响,以及职业有害因素与其他有害因业病分为10类共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素联合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预防医学。职业医学增18种。既属临床医学,又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新增加的职业病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一门介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间的边缘学科。医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刺激性化学的各个专科中,都有职业医学的内容。生物因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硬金属肺病,白斑,素所致的职业病,以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为基础:爆震聋,钢及其化合物中毒,溴丙烷中毒,碘甲烷物理及化学因素所致疾病,以毒理学为基础。临中毒,氣乙酸中毒,环氧乙烷中毒,激光所致眼(角床学科所设立的职业病科,目前着重于对尘肺病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冻伤,艾滋病(限于医疗(尘肺)和职业中毒的防治,而其他如工业外伤、皮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莱姆病,毛沸石所致肺癌、炎、噪声性耳聋以及工作有关疾病等则多列入内、胸膜间皮瘤,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3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皮肤癌,B-萘胺所致膀胱癌,以及股静脉血栓综与工作有关疾病的范围比职业病更为广泛,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故基层卫生机构应将该类疾病列为控制和防范的为了正确诊断职业病,防止误诊发生,国家已重要内容,以保护和促进工人健康。公布了部分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国家卫计委还颁3.职业性外伤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外发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及《职业病报告办伤称为职业性外伤(occuatioalijurie)。和非职法》,同时还规定了这类疾病需由国家认定的有职业性外伤一样,它一般需由有关的临床外科处理,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确诊为职且诊断和治疗方法相同,但其工伤性质的确定,与业病的患者,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法规的规定,享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和劳动保险待遇有关,许多国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家都将一些职业性外伤列为需补偿的工伤。2.工作有关疾病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与工4.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早期效应或亚临作有关,但职业性有害因素不是其唯一的直接病床病变改进生产技术设备和防护条件,积极加因,而是该病发生与发展中的多种因素之一,或是强法规管理与安全卫生教育,以消除或控制生产使潜在疾病显露与加重的一个因素。与工作有关环境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可诚少一些疾病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常见职业病的发生,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低浓度(1)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吸烟、工作场所或低强度的职业有害因素长时间作用下对人体健空气污染和不良气象条件等所致慢性非特异性呼康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虽未使接触者出现临床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支气管哮可以察觉的症状和体征,但可使人体产生不良的喘等。早期的或亚临床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如接触(2)心理精神障碍:多由社会心理紧张(职业铅的作业工人,早期可仅有血铅和尿铅的增高,或性紧张)因素引起。例如:①超负荷工作或工作责卧啉琳代谢的若干异常,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此任过重形成精神压力;②重复、单调和毫无兴趣的时,需应用灵敏的方法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有工作,使作业者精神不振:③不合适的轮班制工作关检查,并及时予以防治。影响食欲、日常生活、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和睡眠5.职业有害因素的长期效应和对子代的影规律,使作业者情绪低落;④人际关系紧张,陷于响199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根据834矛盾和苦恼:⑤个体素质,如知识、技术水平、工作种化学物质和生产过程已有的致癌性评定资料,经验、体力等与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不相适应等可认定了75种化学物和生产过程对人有致癌性。致心理精神障碍。同时,在啮齿类动物提示为阳性致畸物的1400种(3)骨骼及软组织损伤:如腰痛、肩颈痛等。化学物中,肯定为人类致畸物的约30种,我国已主要由外伤、提重或负重、不良体位及不良气象条将石棉所致肺癌与间皮瘤、氯甲瞇所致肺癌、焦炉件等引起。常见于建筑、煤矿、搬运工人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砷所致肺癌与(4)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噪声、震动和高温皮肤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可导致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过量铅、镉等有害因瘤、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毛沸石所致肺癌、胸素使肾脏受损可致继发性高血压;高度精神紧张膜间皮瘤、3-萘胺所致膀胱癌和苯所致白血病纳的作业、噪声及寒冷等可诱发冠心病。入职业病名单。但许多职业性有害因素在长期作(5)生殖紊乱:常常接触铅、汞、砷及二硫化碳用下对人体的致癌与致畸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等职业性有害因素者,早产及流产发病率增高。三、职业医学的任务(6)消化道疾患:如高温作业工人因出汗过多,可导致消化不良,溃疡病患病率高:重体力劳1.职业性医学筛检(健康筛检)与健康监护动者和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消化性溃疡多发。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者,有必要进行医学-4|第一篇总论筛检(Medicalcreeig)或健康筛检(health等。其中绝大多数对症、支持和康复的治疗方法creeig),以便查明作业者受检当时的健康状况。来源于临床有关学科,应用于治疗职业性病伤患健康监护着重于早期检侧在特定的生产环境者亦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健康受损的性质和程度,5.劳动能力鉴定遵照国家法规的要求,依结合环境监测,可获得接触水平一效应(反应)关据必要的医学检查结果,在职业性病伤者医疗终系。健康监护一般通过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实结时,对劳动能力已经受损者,应做出劳动能力鉴施,发现早期病损、及时处理,防止继续接触职业定,并按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处理,目的为保障劳动性有害因素:对已患职业病者,积极治疗,促使其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早日康复。因此,职业性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是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变动的权利,是企业实施职职业医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职业病第二级预防的工工伤保险的医学依据。有效手段。6.职业病的法规管理有关职业病范围的确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目的主要是在于找出定、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诊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或因权的考核认定、职业性健康监护的实施、职业病发果关系。对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如混杂因素的病情况的报告,以及职业病患者的管理等工作,都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等可应用流行需要完善的法规和科学的管理,目的是为了保护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职工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体现国家的卫生政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宏观调查和微观实验室研究应策,并提高职业病的防治水平。相互密切结合,以提高调查的深度和质量。因此,7.职业性病伤的预防对职业病、工作有关开展职业流行病学(occuatioaleidemiology)的调疾病和职业性外伤的预防,应包括原生级和三级查研究,是职业医学中的重要手段和经常性任务。预防。加强原生级预防(包括对企业管理者和工3.职业性病伤的诊断除依据相应的临床表人预防观念的教育、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合理化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必须获得可靠的职业史,等)和第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或尽可能减少并结合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如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确定诊断。对已有国家诊毒物质,改进生产工艺,制定容许接触水平,对人断标准或行业诊断标准的职业病,应遵循诊断标群中的易感者定出就业禁忌证,对职业人群进行准进行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诊断是一项严肃的健康教育等。第二级预防指在第一级预防未达到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也涉及现要求,职业有害因素开始损害劳动者健康时,应及场的处理和对其他接触者的及时预防:同时,它还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其主要工作内容为早期检是工伤保险处理的医学依据,因此与工人、企业和测损害、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国家的利益密切相关。发展。第三级预防对已经患病者,做出正确的诊4.职业性病伤的治疗与康复包括去除或对断、及时处理,包括脱离接触、进行治疗、促进康复抗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等。第二节职业医学发展史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追溯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矿和治炼生产有关。中西医结合职业病学从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矽肺,可以推测古代给病伤的防治。一些国家的政府制定了职业安全卫法老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触矽尘而罹患矽肺。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并开展防治职业病的服欧洲人于公元前即开始铅、汞金属矿的开采,据记务与研究。20世纪后期,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卫载,Hiocrate(公元前460-前337)似乎是第一生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使不少古老或传统的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的原因的人。公元14~职业病在大型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许16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西欧科技开始兴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仍存有各起,意大利Ramazzii(1633-1714年)出版了《手种职业危害,职业病流行仍在进行。这些事实说工业者疾病》(1700年)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明,防治职业病的需求始终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伴存:职业医学的发展,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石工等的疾病和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水平密切相关。著作,因此Ramazzii也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我国早在4000年前即夏末商初时,青铜怡炼父”。和铸造业就达到较高水平,开始使用锡、铅、汞的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的革新和蒸汽机的出现化合物。汉代王充(27~100年)在《论衡》中提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当时劳动条件恶劣,到,冶炼时可产生灼伤和火烟侵害眼鼻;11~12世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19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纪北宋孔平仲在《谈苑》中述及,“后苑银作镀金,泛应用又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规模的为水银所熏,头手惧颤”,分别反映了冶炼作业中采矿和治炼,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但也出现了工的烧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和汞中毒等职业病。公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元7世纪,隋代巢元方的《储病源候论》中记载古题。尤其自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井和深坑多有毒气,则是对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描迅速,合成生产了许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述。北宋·孔平仲的《谈苑》中所述“贾谷山采石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并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等句,反映了当时石工所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20世纪以来,多数得的矽肺。明代李时珍在所著的《本草纲目》发达国家又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1593年)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17~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如X线、原18世纪,宋应星在《天工开物》(1637年)中述及煤子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技术,还有其他新原矿井下简易通风方法,并指出烧砒(三氧化二砷)料、新化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应用于生产,随之出工人应站在上风向操作,并应保持十余丈的距离,现劳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以免发生中毒。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统治和外国自19世纪末起,职业性危害就受到西方社会殖民主义的压迫,长期以来,我国职业医学基本上的广泛关注,并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是处于空白状态。第三节近代职业医学予高度重视,并从1954年起,开始建立职业病防一、职业病防治网络的建立治的专业机构。1980年后,卫生部以中国预防医1949年后,我国进入经济恢复初期。由于缺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为全国中心,乏劳动卫生知识,劳动保护措施不力,出现了矽建立了七大行政区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中肺、急性及慢性中毒等较多的职业病,政府对此给心,各省、市及各工业部门相继成立劳动卫生与职—6···试读结束···...

    2022-08-24

  •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陈大舜,喻嵘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作者】陈大舜,喻嵘著【页数】485【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ISBN号】978-7-5357-9562-5【价格】98【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陈大舜,喻嵘著.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内容提要:全书总分二十九章,书中主要论述了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诊断、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等,并介绍了本书编者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工作中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并融入了陈大舜教授30年余来的糖尿病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第一章糖尿病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血管、肾、眼、足及神经等脏器的并发症。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升高,已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DF)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至1995年进行了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糖耐量异常为3.2%。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根据2010年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糖尿病总患病率是11.6%,其中男性12.10%,女性11.0%。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4亿,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在短期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比例逐年增加、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肥胖和超重比例人数明显增加等。我国糖尿病严峻的流行现状、未诊断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都提示在糖尿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中,仍有更多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目前糖尿病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的分型体系。即: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加上葡萄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日的重复试验所证实。空腹血糖(FPG)7.8mmol/L,为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FPG)≥6.1mmol/L,但<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时为空腹血糖受损(IFG)。2010年,ADA已将糖化血红蛋白(glycoylatedhemogloiAie,HAe)≥6.5%纳人糖尿病诊断标准;2011年,WHO推荐将H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但鉴于HA1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A1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A1诊断糖尿病。但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已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Ae≥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第一节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糖尿病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病理变化规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黄帝内经》中有“消瘅”“脾瘅”“消中”等称谓,我国古代医家结合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对糖尿病的辨证大都不离“三消”的范畴。后世医家则根据消渴病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有所发挥,形成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多种辨证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三消”辨证施治。现代医学在糖尿病证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一、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根据这3种主要症状的侧重点不同,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中把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多尿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下消;同时伴形体消瘦,体重下降,尿有甜味且色浊等。上消多伴烦渴多饮、口干唇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等肺部燥热之象;中消多伴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等胃热之症;下消则多伴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饮后不解、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等肾虚之症。消渴日久,必致阳气失固,阴血耗竭成阴阳两虚之重症,则多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二、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认识,古今文献有许多不同的学说。目前,各医家对消渴病发病原因的看法一致,认为主要有过食肥甘、五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方面,则由于各医家切入点不同,观点各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提出消渴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情志因素、过食肥甘、药石所伤、外感邪毒等有关,并提出“二阳结谓之消”“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胃中热则消谷”等病机之说。《金匮要略》在重视胃热的同时,提出厥阴消渴、肾虚消渴,成为后世医家认识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基础。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消渴篇》指出“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尤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刘河间指出“此三消,皆燥热之亢极者也”。张子和指出“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所过各异,其归燥热一也”。朱丹溪认为“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所致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曾指出消渴病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后世医家秉承前贤,对消渴的病机则多有新论。逐渐发展了脾虚论、肾虚论、肝郁论、湿热论、气虚为本论、气阴两虚论、血瘀论、痰湿毒病机论、络病论等。如刘仁昌教授认为消渴病虽与肺燥、胃热、肾虚有关,但关键在脾虚。李富玉认为,糖尿病在其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易出现痰湿之邪,同时痰湿又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基础,为糖尿病诸多合并症的主要原因。痰湿的形成既可直接耗伤阴液,又可因痰郁化火损伤阴液,更有因痰湿日久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为消渴者。郑敏等学者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化火伤阴,发为消渴。曹长峰则认为今人恣啖肥甘,醇酒厚味,食滞生湿生热,致使湿热内蕴,交互积结不化,脾胃受困,中焦之气戕伐,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水谷之气具温养之性,有余必生热生火,灼伤脾胃之阴津,而发为消渴。谢宁等认为血气瘀阻,瘀久化热,使阴血燥热,耗伤气阴,且血瘀气滞可影响津液的输布和吸收,致使机体气阴两虚,津液不足,发为消渴。仝小林教授提出肥胖2型糖尿病存在郁、热、虚、损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及前期主要是食郁为先导的六郁和络滞,而产生郁热的原因或为饮食失节或为情志失调。由于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可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而致消渴。或由于情志不调,五志过极,气机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炽盛,发为消渴。亦有学者提出糖尿病的病机需以整体观念动态把握,不能一言以蔽之。如岳仁宋等主张按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发生分早、中、晚3期辨证。早期以糖毒致损,火热炽盛为基本病机;中期以气阴两伤为基本病机,兼挟痰湿、瘀血;晚期以五脏六腑受损,阴阳两虚为基本病机,痰、湿、郁、毒、瘀交相呼应,变证丛生在各种病机学说中,目前以气阴两虚学说最具代表性,该学说指出消渴病发病机制为燥热伤阴,阴损气耗,致气阴两虚,实为脾气虚和肾阴虚之综合,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程日久迁延,则可生瘀、生毒、生痰等。有关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但需明确的是,疾病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病因病机第一章糖尿病3亦是随之而变化的。消渴病症百样,临床亦表现万千,单一地用某一病机来阐述均不能全面概括,故临床上尚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加以细致的辨证论治。三、糖尿病的辨证治疗(一)按传统“三消”辨证论治传统分为上中下“三消”证型,上消(肺热津伤)治以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治以玉女煎;下消(肾阴亏损及阴阳两虚)治以六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二)按气血津液阴阳失调论治1.气阴两虚张延群认为消渴病病机是气阴两伤,气虚不能生化精微而滞留引起血糖升高,阴精不能利用,致阴精亏虚,阴虚则生内热,热盛又伤阴耗气,最终转化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常症见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舌红或淡红、苔白、脉沉细,可兼见面色不华、头晕多梦、手足心热、纳差腹胀、大便溏、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等症。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代表方药为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张炜等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饮食控制、口服降血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方(黄芪、生地黄、山药各30g,麦冬、制黄精各15g,五味子、大黄、黄连各6g),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6.1%,有效50.0%,无效13.9%,总有效率86.1%;对照组分别为22.9%、40.0%、37.1%及6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益气养阴方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达到降低血糖和血脂的目的。2.阴虚火旺·林兰教授认为阴虚燥热为糖尿病主要病理改变。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之虚则阳之甚,热偏盛则阳愈亢、火愈旺,消烁阴津,形成恶性循环。阴虚火旺型消渴患者常症见咽干口苦、渴思冷饮、尿量频多或浊如膏脂、消谷善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舌干红、舌体瘦、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益精养血,代表方药如知柏地黄丸合玉液汤。祝湛予教授治疗糖尿病,提出7个临床证型,阴虚火旺即是其中之一。常以一贯煎为主方养阴:然后再根据不同脏腑的火旺,加用不同的药物,如心火旺加黄连、黄芩;胃火旺加知母、石膏;肝火旺加龙胆、知母;相火旺加黄柏、知母等。3.阴阳两虚消渴病程日久,因燥热亢盛,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则阴阳俱虚阴阳两虚型消渴患者易见多饮多尿、尿液浑如脂膏,甚则饮一溲一、大便稀薄或五更泄泻、四肢欠温、腰膝酸软冷痛、乏力自汗、面色黧黑、耳轮干枯,男性可见阳痿早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宜滋阴温阳益肾,代表方如金匮肾气丸。祝谌予教授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常用方药如桂枝、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各10g,生地黄、熟地黄、茯苓、葛根各15g,制附子5g;阴阳两虚火旺型则再加知母、黄柏各10g。(三)按病因论治1.瘀瘀血在糖尿病发病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气郁、气虚、痰阻经络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吕仁和教授等认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血脉瘀滞的病机,实质上是消渴病初始治不得法,伤阴耗气,气郁热瘀,互相胶结而致。董耀民认为消渴病当从瘀论治。首先《内经》中即有论述气滞血瘀可致消渴,而后病发消渴日久,无论气虚、气滞、阴虚还是火热均可致瘀,瘀是消渴后期病变的关键因素。故临床治疗消渴当活血化瘀,临证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气虚者补气,气滞者理气,夹痰则化痰。2.痰2型糖尿病40岁以上及肥胖者多发,过食肥甘滋腻,碍胃化湿,湿郁化热灼液为痰,化燥伤阴;另外,肾亏阴虚火旺灼液为痰;肺失治节,水津失布,聚湿为痰;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内经》就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观点。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中医亦认为与痰密切相关。代表方如二陈汤,药如苍术、佩兰、僵蚕等。林绍志等认为糖尿病患者中确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有痰湿之病机,应用燥湿化痰之法收效良好。官惠文认为痰瘀阻滞是消渴病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湿热彭万年从地域条件、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方面探讨了消渴与湿热的关系。湿热致消渴,以清利湿热、行水生津为基本准则。湿邪涉及肺脾肾三脏。肺病则肺气不宣,无以化湿,成热致消;脾病则脾气萎靡,无以散精,壅热致消;肾病则阴阳衰损,运行无源,化热致消。所以湿热致消,治疗针对于肺脾肾三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茵陈、枳壳之品。吕仁和教授等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用清化湿热汤临床疗效明显。曹氏等认为,湿热证虽不属消渴病的必见证,但消渴病日久,或属湿热体质,或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脾胃,均可见湿热中阻之证。此证多见于气阴两虚阶段,即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方用温胆汤加减。王永山认为虚为百病之源,正气不虚,邪不可干。虚实内在因素,脾肺肾虚故而水津代谢失常,水液不循常道,中焦不运而郁而生湿,继而痰自内生。久病人络而生瘀。痰、湿、瘀既是虚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虚损的病理因素,是消渴病的四大关键病机,致使其病情胶着难解。4.毒陈娟等分别从热毒、瘀毒、痰毒、湿毒4个方面论述由“毒”致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观点,认为热、瘀、痰、湿四者既是消渴发生的重要病因,也是消渴发展变化的病理基础,导致变证百出。这四者既能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患。陆付耳教授认为“毒”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提出从“毒”论治糖尿病。(四)按脏腑病机论治1.从肝论治李惠玲等从肝主疏泄,能协调平衡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出发,得出肝失疏泄可致脏腑功能紊乱,可致情志失畅,可致津血运行失常3个方面来论述。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从而犯肺、克脾、伐胃,或耗肾、伤津、损血或夹痰,使人情志抑郁,最后导致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调,病发消渴。陈炳等从肝的生理、消渴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等方面分析,认为论六经,消渴属厥阴病,厥阴是为肝所主;论脏腑,肝为五脏之贼,肝病可致五脏之病,五脏之病亦可致肝病,得出消渴更应从肝论治。并从历代入肝经的药(如乌梅、五味子、黄连、地黄、地骨皮等)及食物(荸荠、乌骨鸡、人乳等)治疗消渴中得到佐证。其参考文献及根据个人经验将消渴从肝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火灼肺、肝火犯胃、肝胆湿热、肝阴不足、肝肾阴虚、厥阴寒热错杂型八证。分别治宜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黛蛤散合泻白散,一贯煎,龙胆泻肝汤,加减复脉汤,滋水清肝饮和乌梅丸或连梅饮加减。2.从脾(胃)论治李玲从脾的病理生理特点,饮食失节、五脏柔弱、情志失调的病因,脾气虚弱和脾阴虚的病机得出脾气虚弱、湿邪以及陈气蓄积、脾阴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脾肾功能失常为糖尿病重要的病理环节,脾胃失常关系到糖尿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刘振杰等认为脾虚胃强(胃热)贯穿糖尿病的各个时期,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疗上以扶脾抑胃为主,用白虎人参汤加减,根据脾虚胃强这一矛盾的主次,兼顾病程分期,或健脾或清胃。早期以健脾为主,清胃为辅;中期以清胃为主而辅以健脾;后期以脾胃兼顾,滋阴润燥,加以辨证施治,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从肾论治向文政等认为肾藏元阴元阳,是人机体先天之本。肾的阴阳失调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肾阴充足,可滋肺胃之阴,肾阴亏虚,阴虚火盛,金水无源,肺金受损,则水液代谢失常,直趋而下成小便数;肾阴虚火旺,虚火可灼胃,胃热而消谷。肺燥、胃热、肾虚三者并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以肾虚为主。消渴的病机演变也与肾有密切的关系,治病求本,最后指出调补肾中阴阳,使阴以配阳,阴阳平和方是治疗消渴的大法。松涛以肾气丸为基础方,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熟附子、肉桂、黄芪、党参、葛根、白术治疗糖尿病。周洵如以滋肾补肾为治疗大法,用黄芪、生地黄、黄连、大黄、山茱萸、枸杞子、桃仁、肉苁蓉、黄精、玉米须治疗糖尿病。此外,补肾法常与健脾、益气、调肝、化瘀、利湿等法联合应用。4.从心论治张庚良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心火是病发消渴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并在临床中辨证属心火的消渴患者采用清心泻火法。心火分实火与虚火,实火表现为口干口渴、心烦、第一章糖尿病5失眠多梦、烦躁、多汗、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便秘、舌尖红或舌红、苔黄、脉滑大或左寸滑大而数。实火予以清心泻火、止渴除烦。虚火则表现为口干饮水不多、心烦、心悸、盗汗失眠、手足心热、疲乏无力、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给予滋阴养血,清心安神。治疗宜选用入心经、苦寒、甘寒之药,如黄连、淡竹叶、连翘、牡丹皮、木通等。刘宏伟等人认为五脏虚弱导致消渴与心主血脉相关,七情内伤导致消渴与心主神志,脏腑传变导致消渴与心阳盛衰相关,认为消渴病机是以心的功能不足,血虚阴燥为关键,以气虚血瘀贯穿消渴病的始终。四、病证结合诊疗现代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我国医师和患者均已普遍接受病证结合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强调病和证各自的重要性,是中西医结合的较高层次,其发展成果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病证结合首先要“辨病”,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然后再“辨证”,依据中医学理论,分析各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辨识证候,改善症状。现代医家诊疗糖尿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参照病种病程和分期分型,用药上以降糖药物为首选,兼顾安胎、降压、调脂等特殊病情,同时注意预防为先、先期用药等,这些都是重视“病”的体现。但需要注意在强调“病”的同时,不能忽略“证”的重要性,“病”是从时间上观察疾病所处的阶段,“证”是从空间上观察疾病整体的状态,两者不可偏颇,更不能或缺。所以糖尿病领域的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需要继续重视“病”的阶段性,但不能忽视“证”的整体性。第二节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方案的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是由早期的胰岛素抵抗转变为晚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相比,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集合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在诊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医家的接受程度最广。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已成为医学界诊疗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诊疗方式。一、文献调研一2型糖尿病23139例文献调研分析研究(一)文献调研分析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本次文献调研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1991~2001年近10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诊治水平;了解本病的辨病辨证、中医药治疗及防护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要重点掌握本病的基本病机及内部转化规律,以及对主要证型的初步确立,结合对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初步基础。1.调研的方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反映被调查文献的原作者的内容,保持原貌,逐篇填写文献调研登记表,全面反映近10年来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及防治水平。调研的范围及时限以国家级杂志为主,及部分省级杂志与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属于核心期刊者。凡创刊超过10年者,从1991~2001年;凡创刊不足10年者,从创刊号起至2001年止。专著及教材也以此10年出版者为调研内容。中医古代文献因没有糖尿病病名,更无1型与2型之分,故不予收录。收录文献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对象。凡纯西医西药研究的文献概不纳入。尽管收录文献有502篇,但缺漏文献仍较多,笔者仅就收集到的文献加以分析、报告。因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绝大多数,有些文献虽未指明为2型,但实指2型,可以收录。有些文献无法排除1型者,一般不予收录。个案报告及不足30例者,一般不纳人,但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可以酌情纳入。2型糖尿病及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概不纳入。2.调研的分类分基础研究类与临床研究类。每一类再分多项调研内容。有的文献两类多项兼有者,只算一篇数量,但可允许两处使用。6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3.调研的步骤第一步文献检索,采用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第二步设计文献调研登记表;第三步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逐篇登记;第四步撰写文献调研报告。文献调研共收集文献502份,其中来源于杂志472份,来源于著作、教材等文献30份(二)基础类文献调研分析研究1.基础类文献调研综合分析基础研究共收文献108份,占文献总数的21.5%。分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探讨、证候、诊断指标、实验研究、名医经验、综述及其他,具体数目见表1一1。表1-1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类文献调研内容份额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指标实验研究名医经验综述其他108141511172622.流行病学调研总体来看,调研文献较少。据现有资料仅有河南地区、上海地区、广东佛山地区、北京地区、湖南长沙地区等做过1000例以上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报告与分析反映了一些情况。糖尿病的患病率,北京地区曾对城乡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354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组高于中年组,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乡村。结论是北京市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糖尿病高发国家的下限。可见中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据山东1996年的调查,沂水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山东省1981年农村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高近3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女性比男性早发病10年。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关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广东佛山地区的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最为常见,符合中医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的观点,同时对传统的“阴虚燥热”观点提出了质疑。河南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出传统的“三消辨证”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临床需要,使用新的、更合理的、更实用的辨证分型方法取代传统的三消辨证已是势在必行。并提出“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可以概括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实用性强,易于临床推广。其调查统计的1402例辨证分型的比例为:气阴两虚819例,占58.42%阴虚燥热327例,占23.32%;气虚血瘀195例,占13.91%;阴阳两虚61例,占4.35%。有人曾调查10年间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燥热证,多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约占50%;气阴两虚证,最常见,可见于早、中、晚期,约占80%;阴阳两虚证,多见于晚期重症患者,以并发肾病最为多见,约占20%。以上3家的调查虽有差异,但气阴两虚证最多见是一致的。关于糖尿病并发病的调查,常见的并发病有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眼底病、皮肤病及糖尿病足等。其表现的证候多种多样,河南的调查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肾虚证53.62%,气虚证50.43%,阴虚证43.73%,提出糖尿病并发症(病)的患者表现为肾虚、气虚、阴虚居多,并认为虚多实少,说明糖尿病日久,肾元亏虚,气阴两虚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病机。但笔者认为,上述肾虚证、气虚证、阴虚证,无论在概念上与临床上,是有相互涵盖与交错的,即阴虚与气虚主要是指肾的阴虚与气虚证,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脏腑的阴虚与气虚证,如肺、肝、心、脾、胃的阴虚或气虚证。故用气阴两虚证来概括即可。长沙地区1718例的调查,仅并发肾病者,气阴两虚证就占51%,也支持这一结果。其中兼夹血瘀证者占58.1%,兼夹湿热证者占47.1%,故长沙地区的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主要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夹瘀夹湿也不容忽视。本虚标实应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特点。3.病因病机调研上述流行病学的调研已经反映出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其他非流行病学文献调研也基本一致。多数文献认为2型糖尿病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日久病情加重,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标实多为瘀血、燥热、湿阻等。因此在辨证论治时必须处理好补虚与泻实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已病与未病的关系。但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责之于肾,认为气阴两虚主要指肾元亏虚;有···试读结束···...

    2022-08-24 epub 图书 epub出版物

  •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李郑林,尚鸿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作者】李郑林,尚鸿生著【页数】142【出版社】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0【ISBN号】978-7-5080-9274-4【价格】59.00【分类】骨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李郑林,尚鸿生著.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0.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内容提要:本书系统阐述了“平乐正骨医术”的源流、发展以及现代应用。包括骨伤科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平乐郭氏正骨的内治法、外治法、物理疗法、常用镇痛药物的使用原则、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骨伤科各科,如正骨门诊、脊柱骨科、关节骨科、小儿骨科、上肢骨科、创伤科、老年骨科、疼痛科(颈肩腰腿痛科)、康复科、手术室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方案;还有对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的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教。《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内容试读引言中医药学对骨伤科疼痛的认识002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不仅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疼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治疗方面有了较详细的论述。《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指出了痹证疼痛与感受风寒湿邪之间的因果关系,首次提出了“风寒湿三气”为痹证疼痛的病因学说。《素问·举痛论》列举了疼痛的各种临床表现,阐述了经脉疼痛、脏腑疼痛的辨证要点,其中“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阐述了“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这一虚实疼痛的病机。《素问·长刺节论》提出了筋痹、骨痹的概念和疼痛症状的特点:“病在筋,筋孪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灵枢·五邪篇》论述了骨痹、筋痹和肌痹等与五脏传变的病理机制,云“邪在肾,则病骨痛”,“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汉·华佗《中藏经》云“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进一步阐明了骨痹与嗜欲不节、肾之阴阳受损有关,痹痛虽在筋在骨,但与肝肾关系密切。引言中医药学对骨伤科疼痛的认识「00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腰痛候》指出,“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七月万物阳气所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阐述了腰痛的主要病因,并对腰痛病机作了分析,认为除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的“暨腰痛”外,其余腰痛皆与“肾气虚损”有关。唐·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七·肾虚腰痛方七首》曰:“腰痛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瘁,久久流入脚膝冷痹疼弱重滞,或偏枯,腰脚疼挛,脚重急痛。”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腰痛》提出了湿热、痰积作为腰痛的病因,丰富了腰痛的病因学说,曰:“腰痛主湿热,肾虚,痰血,挫伤,有痰积。”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则明确指出:“腰痛,精气学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指出:“诸痹,良由阳气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正气虚弱、外邪侵袭及气血凝滞有关。在骨伤疼痛的辨证治疗上,文献有诸多论述和记载,历代不同医家总结并提出了各自的学术观点。《黄帝内经》提出“肝主筋”、“肾主骨”、“气伤痛”、“形伤肿”等脏腑、气血的骨伤、筋伤辨证治疗的基础理论,指导着历代骨伤疼痛的临床治疗,根据病因及临床证候不同,辨证求因,辨证施治。针对骨病、骨痹之疼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着散之。”骨痈疽多属热证,宜用清热解毒法;骨痨多属寒证,宜用温阳驱寒法:痹症因风寒湿侵袭所致,治以祛湿散寒通络为主。004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对肢体外伤的止痛、止血等治法和方药。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但总结了骨伤方面的药物,还介绍了镇痛、止血、补血、活血化瘀等疗法。明代医家薛己所著《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所之不和。”外力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伤皮肉”、“伤筋”、“伤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气血津液亏虚,营卫不和,脏腑失调,造成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由于人体外伤后首先感受到的是疼痛,所以在治疗上疼痛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清代医学家唐容川的《血证论》、钱秀昌的《伤科补要》均闻述了“损伤之症,专从血论”。损伤早期,经脉受损或骨折,气机失调,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离筋经之血瘀滞肌肤腠理,“不通则痛”,在治疗上“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经过初期的治疗,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断骨虽连而未坚,故治宜和营止痛,接骨续筋;后期损伤日久,正气耗损而虚,“损者益之”、“虚则补之”为治则,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佐以舒筋活络。历代中医骨伤医家在诊疗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包括药物(内服、外用)人、固定、手法、针灸、练功等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疼痛的诸多方法,在治疗时既有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又重视气血、经络和脏腑辨证。同时,在骨伤早期或伤后,为了尽快缓解患者伤痛,“急则治其标”,采用了诸多治疗疼痛的中医药疗法,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典藏,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发掘、整理和提高。第一章骨伤科疼痛管理概要006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疼痛管理一、疼痛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86年)给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Camell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起,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二、疼痛的分类1.按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少于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如果在初始阶段未得到完全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常导致患者抑郁和焦虑,造成身心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可能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慢性疼痛的时间界限说法不一,大多将无明显组织损伤,但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定义为慢性疼痛。2.按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正常情况下,疼痛冲···试读结束···...

    2022-08-24 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诊所 骨伤科中西医结合

  • 《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赵素芳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作者】赵素芳编著【页数】376【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6【ISBN号】978-7-5576-3320-2【分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参考文献】赵素芳编著.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6.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实践,护理理论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等;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常用西医、中医护理操作,常见急症的护理及内、外、妇、儿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本书中西贯通、护理突出,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可供中西医结合专业师生、临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述中医护理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并通过辨证施护、三因制宜的方式,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它强调个性化护理,同时兼顾整体调整,符合人类健康需求。西医护理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更强调有针对性地对临床出现的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估计、诊断、确认结果、计划实施、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有步骤的护理过程,该过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不断修正、不断提高护理效果中、西医护理在本质、内涵上是一致的。如果能够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医理论融入现代护理程序当中,便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动态的护理。一、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概念护理(Nurig),据《辞海》解释:对伤患者和老、弱、幼、残的照料。常指护士所担任的医疗技术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工作性质分为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护理。临床护理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观察和记录病情,按照医嘱执行治疗,处理患者的饮食、排泄、沐浴等个人卫生,以及病室环境的整洁管理,并对患者进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指导。结合临床各专科特点进行的护理称之为专科护理。预防保健护理主要在居民区或患者家中进行,内容包括家庭访视、卫生宣教、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在医院工作的护士有时也担任部分预防保健方面的护理工作。1.中医护理概念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患者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和促进入类健康。2.西医护理概念是增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活动,通过护理、调养达到康复目的。护理概念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的。美国护理协会对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这一定义强调人的行为反应。3.中西医结合护理概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一个涵盖内容丰富,多层次、多方位的学科。《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章程》提出:中西医结合就是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与方法,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1。·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概念应从两个方面阐述。(1)广义概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取中医护理、西医护理以及新兴边缘学科的护理研究之所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结合中医护理知识方法,探讨人类增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采取的一切措施与实践过程(2)狭义的概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是在全面了解患者有关情况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为依据,通过中、西医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来解决或部分解决患者身心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系统化护理过程。二、中西医结合护理概念的范畴1.护理知识与技术的结合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和技术,使之掌握并能应用中、西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具备中、西医护理两套本领。2.护理模式的结合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整体观念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辅相成,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整体护理。3.临床护理的结合治疗和预防结合,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并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和先进仪器使用相结合。4.护理过程的结合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进行护理实践。5.护理教育的结合在护理教育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实施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中西医结合型护理人才。6.护理科研的结合在护理科研的思路、方法、选题、设计、分析过程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用现代科学实验数据来论证中西医结合护理科研成果。三、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的目标1.近期目标逐步理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程序,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水平,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提供理论支持与验证。2.远期目标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上对基础护理、临床专科护理、护理教育、预防保健等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科。·2·第一章概论·第二节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Nurigciece)是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由简单的、医学的辅助学科,发展成为现代的、独立的一门学科,是由人类生产、生活和人民保健事业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需求所决定的。研究护理学发展史,实质上是纵观护理事业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探讨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历史上中外护理学家的成就和贡献,以此激励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振奋精神,更好地为现代护理事业而奋斗一、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护理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巴甫洛夫曾说:“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也就有了护理。”考古学证实在石器时代,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即出现了“砭石”和“石针”。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砭石为:“以石刺病也。”从护理角度推测,当时的原始人类已经学会用石治病,如以烧热的石块做热疗,以石块捶拍、刺压疼痛部位来解决疼痛,以石针刺破脓疡等,这些都是护理技术的雏形。《礼含文嘉》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说明人类自发明“用火”手段后开始食用熟食,同时意识到饮食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汉书·食货志》中就有“酒为诸药之长”的说法。酒在医学上的应用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一大发明,古文中的“臀”字从西(即酒),是由酒能治病演化而来的。可以说这些就是护理技术的萌芽。祖国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七分养实际上就是护理。护理学的内容中很大部分就是研究“七分养”的科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医、药、护不分的,许多医学家在治病和用药的同时十分重视护理。我国古代杰出的名医扁鹊反对迷信巫术,重视病情的观察。《扁鹊仓公列传》引用他的言论:“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不仅为创立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提出了观察病情的方法和意义。这在现代中、西医及护理中均属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不但详细记载医学理论,也阐述了不少护理内容。如《黄帝内经·素问》提道:“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说明了热病的反复与调节饮食有关。又如《灵枢·百病始生》:“黄帝问于岐伯日: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日:三部之气,各不相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满腔热情,不可胜数。”这是说明六淫之邪和七情不和会在身体内的不同部位导致疾病。《黄帝内经》在病因学方面记载了引起疾病的多种因素,包括精神、生活失常、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剧烈变化、饮食不节、五味失调、醉酒等。这些病因学理论与现代护理学提出的护理要求很符合。即护士应了解不同患者的不同致病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更应该注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给予个别护理。东汉三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医治疾病的同时,竭力宣传体育锻炼。他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全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模仿虎、鹿、熊、猿、鸟·3·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创编“五禽戏”以活动全身、头腰、四肢及各个关节。他提倡坚持适当的运动,才能促进血液循环,增益消化功能,增强体质,抵抗疾病。他创编的“五禽戏”至今还流传。唐代的孙思邈是经验丰富的民间医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誉毁诸医。自衿己德”。提出了医护人员的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服务态度。其中还记载“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等,宣传传染病隔离知识。以细葱叶去尖,插入尿道,尿出尿液,是他首创的导尿法。此术改革后,沿用至今,成为解除尿潴留患者痛苦的有效措施。宋代《医说》一书记有:“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同一时代的名医陈自明著《妇女大全良方》提供了大量妊娠期和产前、产后的护理知识。这说明了口腔护理和产科护理在宋代即已得到重视。明、清之际,瘟疫流行。先后出现了不少专门研究传染病防治的医学家和一大批有关瘟病的医学名著。其中包括许多消毒隔离的护理技术,如胡正心医师提出用蒸气消毒法处理传染患者的衣物。当时还流行用燃烧艾叶、喷洒雄黄酒消毒空气和环境的方法等。《黄帝内经》一书十分重视人体对疾病的自身防御能力,称之为“正气”,而引起疾病的内外因素谓之“邪气”,提倡加强自身防御,“扶正祛邪”这是中国古人的总结。在国外,19世纪英国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也十分强调人的自身能力。她说过“…只有患者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伤病。外科从肢体中取出了子弹,去掉了治疗的障碍,然后人的自身能力进行修补和治疗,使伤口愈合了”,她还说过“在任何情况下,护理都是帮助患者,使他处于最佳状态,以便他的自身能力去更好地治疗他的疾病”。这两种学说不谋而合,而我国的《黄帝内经》却比南丁格尔领先两千多年。更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积极号召预防疾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还要求做到防微杜渐,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治。所谓“上工救其萌芽”,即是早防早治的意思。这与我国现代卫生政策中“预防为主”的精神一致。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历代劳动人民和医学家们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古代大量的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得到重视并广为运用。我们在学习现代医学科学的同时,应研究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学,使之发扬光大。二、中国现代护理发展概况早期的医药和护理是不分的,护理实践是与医药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医护教育也是通过口授和医书来传递医护知识和经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卫生保健、医疗护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医护各成专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条件逐渐成熟。19世纪中叶,我国的护理专业和护理学逐步形成。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第·章概论·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人国家正式教育系统。直至1950年停办。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1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1941一1942年,中华护士学会在延安成立分会。毛泽东为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延安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护理学术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总方针指引下,我国护理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1976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护理专业再一次获得新生。1977年以来,中华护理学会和各地分会先后恢复。1978年后,开展了护理国际交流。1979年,为护理工作转折点,卫生部颁发了2个文件“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1980年,由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了第一个高级护理进修班,学制3年,获大专学历。同年开始进行了护理技术职称评定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办了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其后,相继有1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1992一1993年分别批准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为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1982年卫生部正式成立了护理处,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护理中心,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支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的地位、任务、作用和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士既是治疗疾病的合作者,又是预防疾病的宣传者,还是家庭护理的教育者和社区护理的组织者。护士专业化和多面化的完美结合将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得以进一步发展,护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患者生理上的需求,还力求达到患者心理和社会的良好适应。三、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概况(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的发展自从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之后,我国一些医家接受西方医学,接受科学真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唐宗海、张锡纯等医家提出了“折衷归一,衷中参西”等中西医汇通互参之论点。接受西方医学的新经验、新技术,新论点,实为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和先驱。汇通派开中西医结合的先河,在中西医结合的漫长曲折的历史中迈出第一步。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无论在理论和技术手段上,尽管都有其特殊的优势和不同,但护理的对象都是人。人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单纯中5··现代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医护理和单纯西医护理都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越来越高的护理要求。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的巨大作用下,人类的思维发放逐渐摆脱形而上学而选择了唯物辨证法。这就注定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辨证结合,从而也促使护理学科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以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必须与其他相关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相互渗透。同时在渗透的过程中又不断分化和综合,形成一个无限循环上升的辨证统一过程。如此,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科才能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二)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发展的有利因素(1)现代的医学模式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极大地启发人们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的实践。(2)人们在长期的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从而逐渐具备了中医和西医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3)边缘学科的兴起,丰富了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促进了人们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科的探讨和研究。(三)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发展的客观条件《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于1993年颁布,它对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标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提出了具体要求。1.《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从6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①组织管理;②人员编制;③制度管理;④护理部管理要求;⑤护理单位管理要求(包括病区、门诊室、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等):⑥护理技术要求。2《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的具体要求(1)对各级护理管理人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要求:①对护理部主任的要求:具有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②对科护士长的要求:具有相应专科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力。③对护士长的要求:具有相应专科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力。(2)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①西医卫校毕业护士脱产或半脱产学习中医理论半年以上者占护士总数50%以上;②护理部每季度一次中西医结合护理业务学习或护理查房。(3)有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的理论、技术、职责、制度要求。(4)有中西医结合护理资料信息分析要求。(5)有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要求。(6)有中医、西医护理技术操作要求和先进仪器的使用要求。(7)有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要求:①有进修护士(师)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要求;②有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学习班要求(8)有中西医结合护理科研要求:①科研组织落实;②有全院护理科研网络系统;③有科研立项:④有科研论文。·6✉···试读结束···...

    2022-08-24 epub百度百科 epub 书

  • 《当代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张斌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作者】张斌等主编【页数】412【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5【ISBN号】7-5578-2617-8【价格】78.00【分类】男性不育-中西医结合-诊疗-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张斌等主编.当代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5.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内容提要:本书共二十八章,内容包括了女性生殖系统概述、卵巢、子宫和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的受体和分布、输卵管解剖、正常月经周期的生理、生殖毒性研究等。《当代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概述一、骨盆组成及类型女性骨盆(elvi)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既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分娩。通常女性骨盆较男性骨盆宽而浅,有利于胎儿娩出。(一)骨盆的组成1.骨盆的骨骼骨盆由骶骨(acrum)、尾骨(coccyx)及左右两块髋骨(coxa)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ilium)、坐骨(ichium)及耻骨(ui)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缘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romotory),骶岬为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2.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uicymhyi)、髋髂关节(acroiliacjoit)和骶尾关节(acrococcy-gealjoit)。在骨盆的前方两耻骨之间由纤维软骨连接,称耻骨联合。骶髂关节位于骶骨和髂骨之间,在骨盆后方。骶尾关节为骶骨与尾骨的联合处,有一定活动度。3.骨盆的韧带连接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中有两对重要的韧带,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骶结节韧带(acrotuerouligamet),另一对是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骶棘韧带(acroiouligamet),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妊娠期受性激素影响,韧带较松弛,各关节的活动性略有增加,有利于分娩时胎儿通过骨产道。(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为腹腔的一部分,其前为腹壁下部,两侧为髂骨翼,其后为第5腰椎。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但假骨盆某些径线的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这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真骨盆又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oyirthcaal)。真骨盆有上、下两口,即骨盆入口(elvicilet)与骨盆出口(elvicoutlet)。两口之间为骨盆腔(elviccavity)。骨盆腔的后壁是骶骨与尾骨,两侧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前壁为耻骨联合。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耻骨弓。骨盆腔呈前浅后深的形态,其中轴为骨盆轴,分娩时胎儿循此轴娩出。(三)骨盆的类型根据骨盆形状(按Cal1wel1与Moloy分类)分为4种类型。l.女型(gyecoidtye)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1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我国妇女占52%~58.9%。2.扁平型(latyelloidtye)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型,故骨盆浅。较常见,我国妇女占23.2%~29%。3.类人猿型(athrooidtye)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横径均较短,前后径稍长。坐骨切迹较宽,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且较直,故较其他型骨盆深。我国妇女占14.2%~18%。4.男型(adroidtye)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因男型骨盆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较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上述4种基本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归类,在临床上所见多是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除种族差异外,其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与性激素的影响。二、内外生殖器及邻近组织(一)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iteralgeitalia)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合称子宫附件(uterieakexa)。1.阴道(vagia)系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1)位置和形态: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vagialforix)。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2)组织结构:阴道壁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有很多横纹皱襞,故有较大伸展性。阴道黏膜呈淡红色,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阴道肌层由外纵及内环形的两层平滑肌构成,肌层外覆纤维组织膜,其弹力纤维成分多于平滑肌纤维。阴道壁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2.子宫(uteru)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1)形态:子宫是有腔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coruuteri),其上端隆突部分称宫底(fuduuteri).,宫底两侧为宫角(coruauteri),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cervixuteri)。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人为1:1。宫腔(uteriecavity)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ithmuuteri),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cervicalcaal),成年妇女长2.5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宫颈下端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宫颈阴道上部。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而分为前唇和后唇。(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①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可分为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为基底层。子宫肌层较厚,非孕时厚度约0.8cm。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成。肌束纵横交错似网状,可分3层:外层纵行,内层环行,中层交叉排列。肌层中含有血管,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有效地制止子宫出血。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与肌层紧贴,但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较疏松,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e-ouch).,亦称道格拉斯陷凹(ouchofDougla)。②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能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宫颈阴道部由复层扁平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管黏膜也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3)位置: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正常情况下宫颈下端处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4)子宫韧带:共有4对:①圆韧带(roud1igamet):呈圆索状得名,由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②阔韧带(roadligamet):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翼状,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ifudiuloelvicligamet)或称卵巢悬韧带(ueoryligametofovary),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行。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其中有结缔组织及中肾管遗迹。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卵巢系膜。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③主韧带(cardialligamet):又称宫颈横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④宫骶韧带(uteroacralligamet):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上述韧带、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3.输卵管(falloiatueoroviduct)输卵管是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通道。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的上缘内,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8~14cm。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分为4部分:①间质部(itertitialortio):为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狭窄而短,长约1cm。②峡部(ithmicortio):在间质部外侧,管腔较窄,长2~3cm。③壶腹部(amulla):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大,长5~8cm。④伞部(fimrialortio):为输卵管的末端,开口于腹腔,游离端呈漏斗状,有许多细长的指状突起。伞的长度不一,多为1~1.5cm,有“拾卵”作用。输卵管壁由3层构成:外层为浆膜层,系腹膜的一部分:中层为平滑肌层,常有节律性地收缩,能引起输卵管由远端向近端蠕动:内层为黏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上皮细胞分为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楔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4种。纤毛细胞的纤毛摆动有助于运送卵子;无纤毛细胞有分泌作用(又称分泌细胞);楔状细胞可能为无纤毛细胞的前身;未分化细胞亦称游走细胞,为其他上皮细胞的储备细胞。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4.卵巢(ovary)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卵巢的大小、形状随年龄而有差异。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1cm,重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卵巢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卵巢系膜连接于阔韧带后叶的部位有血管与神经出入卵巢称卵巢门。卵巢外侧以骨盆漏斗韧带连于骨盆壁,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上皮的深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实质,又分为皮质与髓质。皮质在外层,内有数以万计的始基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在中央,无卵泡,含有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少量与卵巢悬韧带相连续,对卵巢运动有作用的平滑肌纤维。(二)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exteralgeitalia)又称外阴(vulva),指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l.阴阜(moui)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阴毛的密度和色泽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2.大阴唇(1aiummaiu)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分别形成阴唇的前、后联合。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其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状,阴毛稀少。3.小阴唇(1aiummiu)系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两侧小阴唇在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4.阴蒂(c1itori)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系与男性阴茎相似的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它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显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45.阴道前庭(vagialvetiule)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在此区域内,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又称阴道前庭窝)。在此区域内尚有以下各部:(1)前庭球(vetiularul):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球海绵体肌覆盖(2)前庭大腺(majorvetiularglad):又称巴多林腺(Bartholiglad),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1~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3)尿道口(urethralorifice):位于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略呈圆形。其后壁上有一对并列腺体称为尿道旁腺(araurethralglad),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作用。此腺常有细菌潜伏。(4)阴道口(vagialorifice)及处女膜(hyme):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黏膜,称为处女膜。膜的两面均为鳞状上皮所覆盖,其间含有结缔组织、血管与神经末梢,有一孔,多在中央,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处女膜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有处女膜痕。(三)邻近器官女性生殖器官与盆腔其他脏器互相邻接,其血管、淋巴及神经有密切联系。某一器官病变时,可累及其邻近器官。l.尿道(urethra)为一肌性管道,从膀胱三角尖端开始,穿过泌尿生殖膈,终于阴道前庭部的尿道外口。长4~5cm,直径约0.6cm。尿道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尿道外括约肌为随意肌,与会阴深横肌紧密相连。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又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2.膀胱(uriaryladder)为一囊状肌性器官,排空的膀胱为锥体形,位于耻骨联合之后、子宫之前。其大小、形状可因其充盈状态及邻近器官的情况而变化。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膀胱充盈时可凸向盆腔甚至腹腔。膀胱分为顶、底、体和颈4部分。前腹壁下部膜覆盖膀胱顶,向后移行达子宫前壁,两者之间形成膀胱子宫陷凹。膀胱底部黏膜形成一三角区称膀胱三角,三角的尖向下为尿道内口,三角底的两侧为输尿管口,两口相距约2.5cm。此部与宫颈及阴道前壁相邻,其间组织较疏松。膀胱壁由浆膜、肌层及黏膜3层构成,肌层由平滑肌纤维组成,外层和内层多为纵行,中层主要为环行,三层相互交织,对排尿起重要作用。3.输尿管(ureter)为一对肌性圆索状长管,起自肾盂,开口于膀胱,长约30cm,粗细不一,最细部分内径仅3~4mm,最粗可达7~8mm。女性输尿管自肾盂起始后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行(腰段),在骶髂关节处跨越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腔(盆段),并继续在腹膜后沿髂内动脉下行,达阔韧带基底部向前内方行,在宫颈外侧约2Cm处,在子宫动脉下方与之交叉,再经阴道侧穹隆顶端绕向前内方,穿越主韧带前方的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底,在膀胱肌壁内斜行1.5~2.0cm(壁内段)开口于膀胱三角底的外侧角。在施行子宫切除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输尿管壁厚约1mm,分黏膜、肌层及外膜3层,由肾、卵巢、髂、子宫及膀胱的血5管分支在相应段输尿管周围吻合成丰富的血管丛,而进入输尿管壁。4.直肠(rectum)位于盆腔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从左侧骶髂关节至肛门,全长15~20cm。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骶骨。直肠1/3段为腹膜间位器官,腹膜覆盖直肠前面及两侧面;中1/3段为腹膜外器官,仅前面被腹膜覆盖;直肠下1/3段全部位于腹膜外。直肠中段腹膜折向前上方,覆于宫颈及子宫后颈,形成直肠子宫陷凹。肛管长2~3cm,在其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而肛门外括约肌为骨盆底浅层肌的一部分。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肠。5.阑尾(vermiformaedix)阑尾根部开口于盲肠游离端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长7~9Cm,通常位于右髂窝内。其位置、长短、粗细变化较大,有的下端可达右侧输卵管及卵巢部位。因此,妇女患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妊娠期阑尾位置可随妊娠月份增加而逐渐向上外方移位。三、血管、淋巴、神经、骨盆底(一)血管1.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下行至骨盆腔,跨过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下段,经骨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再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门。卵巢动脉在输卵管系膜内进入卵巢门前分出若干支供应输卵管,其末梢在宫角附近与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合。(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前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相当于宫颈内口水平)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此后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沿子宫侧缘纡曲上行称宫体支,至宫角处又分为宫底支(分布于宫底)、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末梢吻合)及输卵管支(分布于输卵管):下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段称宫颈-阴道支。(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有许多小分支分布于阴道中下段的前后面及膀胱顶、膀胱颈。阴道动脉与子宫动脉阴道支和阴部内动脉分支相吻合。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经坐骨大孔的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腔,绕过坐骨棘背面,再经坐骨小孔到达坐骨肛门窝,并分出4支。①痔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段及肛门部;②会阴动脉:分布于会阴浅部;③阴唇动脉:分布于大、小阴唇:④阴蒂动脉:分布于阴蒂及前庭球。2.静脉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且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出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二)淋巴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一般沿相应的血管排列,其数目、大小和位置均不恒定。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6···试读结束···...

    2022-08-2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出版社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 《现代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张道远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作者】张道远等主编【页数】36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ISBN号】978-7-5578-2125-8【价格】78.00【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张道远等主编.现代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十七章,针对甲状腺与乳腺疾病、呼吸疾病、胃肠肿瘤外科的微创手术技术应用、肝胆肿瘤、胰腺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方法。《现代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甲状腺与乳腺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炎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按发病多少依次分为: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炎,最常见的是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等,是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一)病因目前病因未明,但与病毒感染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有关。(二)病程病程1~2周或数月。复发率高,整个腺体均可累及,有明显的碘代谢受抑制现象。(三)发病年龄一般在20~60岁,以中年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四)表现大多数患者起病较急,早期可有发热恶寒,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自汗盗汗,甲状腺部位肿,疼痛向额下、耳后、颈部放射,吞咽、转头时疼痛加重,腺体压痛,坚硬。起病初期可出现轻度甲亢症状,如手抖、心慌、多汗、精神紧张等。少数患者可有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还可有恶心、呕吐、大多数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异常,经量稀少。在疾病恢复期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发音低沉、怕冷浮肿等(五)辨证分型根据其表现,一般临床上多将其分为热毒壅盛型和肝郁化火型。(1)热毒壅盛多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咽痛,颈部肿痛,肤色微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肝郁化火颈部肿胀疼痛,心悸,急躁易怒,多汗手颤,日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六)治则热毒壅盛型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肝郁化火型宜疏肝泄热化痰散结。(七)方药(1)热毒壅盛型: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12g、黄连5g、板蓝根30g、连翘12g、牛1蒡子9g、玄参9g、桔梗6g、升麻6g、柴胡9g、僵蚕9g、夏枯草15g、贝母12g,随症加减:高热者,加石膏30g(先下)、知母9g、山栀9g,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15g、玄明粉3g,以清热通腑(2)肝郁化火型: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栀子9g、柴胡9g、黄芩9g、生地黄15g、赤芍15g、牡丹皮9g、泽泻12g、浙贝母15g、黄药子9g、夏枯草15g,随症加减:颈痛较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g,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胸胁胀满、急躁易怒者,加川楝子9g、郁金9g,以加强疏肝理气:心悸、多汗、手颤明显者,加炒枣仁9g、麦冬12g、煅龙牡各30g、白芍15g,以滋养心肝,宁心熄风:五心烦热、渴饮盗汗者,加玄参12g、麦冬12g、黄柏9g、知母9g,以滋阴泻火。(八)针灸疗法1.毫针大椎、风池、外关、合谷、气舍、太冲等穴,用泻法。2.冷针冷灸法选肾俞、肝俞、太冲、太溪、三阴交、内关、气舍等穴,用LL-1型电子冷冻增热针灸治疗仪,以冷针温度-5一10℃施治。(九)外治法野菊花、鲜蒲公英适量,捣烂如泥敷肿痛处:或大黄12g、白矾12g、雄黄2g,共研末,醋调敷于肿痛处。(十)食疗(1)绿豆50g熬粥,加冰糖30g,常食。(2)马兰头500g、香豆腐干100g均开水烫过切丁,加调料拌食。适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发病期。(十一)注意事项(1)本病在急性发病期用肾上腺素治疗可较快消除症状,但复发率高,因此,宜配合中医药的辨证施治。(2)发病初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高热者甲状腺区置冰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避免精神刺激,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3)平时慎防感冒,保持情绪稳定,以预防发病。(十二)预防(1)本病在急性发病期用肾上腺素治疗可较快消除症状,但复发率高,因此,宜配合中医药的辨证施治。(2)发病初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高热者甲状腺区置冰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避免精神刺激,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3)平时慎防感冒,保持情绪稳定,以预防发病。(十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胸骨后甲状腺肿,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入口水平以下,由于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周围器官,可引起呼吸困难、吞咽不适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因而胸骨后甲状腺肿一经发现,应立即手术,甚至对无症状的患者,为了避免恶变,或发生出血而产生体积突然增大的并发症。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Hahimotodieae)或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有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一)病因目前认为本病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二)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妇女。(三)表现起病缓慢,发病时多有甲状腺肿大,质地硬韧,边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压迫症状。初期时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功能可正常,少数患者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以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常表现怕冷、浮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四)病因病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疏泄失常,肝郁气滞,气滞不能运行津液,津液凝聚成痰,痰气交阻颈前,瘿肿乃成:痰气搏结日久,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病情日重。(五)辨证分型根据其表现,一般临床上多将其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虚痰凝型。1.肝肾阴虚见于合并甲亢患者,面红气粗,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悸心慌,五心烦热,汗出乏力,失眠多梦,甲状腺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数2.脾肾阳虚面色咣白,神疲嗜睡,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脊酸痛,男子阳痿,女子闭经,肢体水肿,甲状腺肿大,质地坚硬。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3.气虚痰凝面色不华,神疲倦怠,纳呆便溏,体虚易感冒,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六)治则肝肾阴虚宜滋阴潜阳,软坚消瘿:脾肾阳虚宜温肾助阳,益气健脾,化气行水。(七)方药1.肝肾阴虚杞菊地黄汤合生脉饮加减。方中生地黄、麦冬、五味子滋阴生津:炒枣仁、白菊花平肝潜阳:枸杞子、山药、萸肉滋补肝肾;党参、黄芪、甘草、茯苓益气健脾:生牡蛎软坚散结。2.脾肾阳虚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方中附子、桂枝、干姜温阳散寒:红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消肿: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缩泉。肿块坚硬加黄药子、贝母、丹参:肿块坚硬且移动性减少,还可酌加露蜂房、山慈菇、半支莲等。3.气虚痰凝黄芪鳖甲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丹参、三棱、莪术活血破瘀:制半夏、陈皮、桔梗益肺化痰;鳖甲、牡蛎软坚消瘿;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八)针灸1.隔附子饼灸,取穴:①大椎、肾俞、命门;②膻中、中脘、关元。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取穴五壮,每天1次,50次为1个疗程。32.毫针刺取穴:合谷、天突、廉泉、内关为主穴。配穴:伴甲肿者,配水突、人迎或阿是穴:伴眼突者,配风池、内精明、太冲:伴月经紊乱者,配关元、三阴交:伴咽喉紧滞不利者,配丰隆、列缺;伴神志异常者,配印堂、百会、太阳;白细胞低于正常者,配隐白、足三里。操作:医者可根据不同腧穴用毫针针刺1.5~4.5cm,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主穴必用,配穴可根据兼症不同而灵活取1~3穴。(九)预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患病后应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以防止病变迁延不愈,避免甲减的发生。(李克勤)第二节甲状腺毒症《素问·调经论》日:“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平…”“秘”是指平衡状态,“精神治”是指身心健康,指出健康最重要的是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火旺或阴盛,阴虚或阳虚等,人体就会发病。甲状腺毒症基本病机正是阴阳失衡。最终阴阳离绝,精气将逐渐衰竭而亡。主要病机特点为火旺而气阴两虚。一、病因病机(1)起病即火旺,虚火为患,贯穿整个病程,其病因均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临床初期即出现以全身发热、五心烦热、烦躁易怒、紧张忧虑、食欲亢进为主的表现。根据临床辨证,可以认为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氧化过程加快,基础代谢率增高,出现高代谢综合征病症,就直接造成了火旺的病机。这种火并非外来实火,而是内生虚火。火属阳,虚火为患,则如《素问·阴阳调气大论》所说“阳盛则热”若持续火旺阳气亢盛,则发高热,出现危象。可见火旺病机往往贯穿病程始终。(2)火盛伤阴耗气,导致气阴两虚,虚实夹杂,阴阳互根互用、对立制约。一旦阴阳偏盛偏衰,制约过强,阴阳互损,就导致新的阴阳失衡。该病火旺为患,火既能伤阴,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壮火食气…壮火散气”,也能耗气,就导致气阴两虚,形成火旺和气阴两虚并存、虚实夹杂的病机。阴虚则无力制约阳火,则火热为害更盛,从而不断地破坏阴阳之间的平衡,最后阴阳亏耗,阴阳将要离绝而成危象,出现虚脱、嗜睡、谵妄、昏迷、休克。二、辨证论治(一)阴虚火旺证候:形消体瘦,目干晴突,咽干口苦,心烦易怒,心悸气短,恶热多汗,多食易4饥,手抖舌颤,寐少梦多,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弦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药:沈氏滋阴降火汤加减,药用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白芍、鳖甲、夏枯草、昆布、山萸肉、甘草等。针灸处方: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等。(二)气阴两虚证候: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短汗多,五心烦热,或兼纳呆便溏,下肢浮肿,或兼指颤手抖,肌肉动。舌质红,脉细数,或见结代。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饮加味,药用: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白术、白芍、山药、酸枣仁、远志、昆布等。针灸处方:合谷、天鼎、水突、关元、照海。三、饮食保健多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海蜇、紫菜、淡菜、海参、鲍鱼、墨鱼、海带、甲鱼、赤豆、萝卜、荠菜、荸荠、香菇等。但此类食品性滞腻,易伤脾胃,食纳差和发热时要少吃。(李克勤)第三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erthyroidim,简称甲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血循环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致机体出现高代谢和神经精神兴奋性增高症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i)是其同义词,严格地说甲亢是指持续性甲状腺功能升高,而甲状腺毒症是指以甲状腺激素过多为特征的任何状态,包括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的摄取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按病因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最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病),其次是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腺瘤(Plummer病),可单发或多发。还有其他一些少见类型甲亢,需注意鉴别,因病因不同其治疗措施和处理方法也各异。甲亢的病因分类如下。(1)Grave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2)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见于中老年人。(3)碘甲亢(JodBaedow)地方性甲状腺肿区域性补碘后近1%可发生碘甲亢。(4)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少见。大多数甲状腺腺瘤不产生甲亢,仅见于呈“热结节”直径大于3cm腺瘤,部分这类患者发现存在TSH受体活性突变。(5)垂体TSH瘤或TSH细胞增生:罕见。也可能是功能性垂体瘤的一部分,如肢端5肥大症伴甲亢。(6)垂体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本综合征在分子水平观察中,显示T受体突变,T3不能抑制垂体TSH分泌(垂体性抵抗)。(7)妇产科疾病和妊娠剧吐引起的甲亢:如葡萄胎或绒毛膜上皮癌分泌大量HCG,当血清HCG浓度>200U/ml(为正常妊娠孕妇峰值数倍)即可出现甲亢,HCG具有兴奋甲状腺的活性,能与TSH受体结合。在妊娠剧吐时,HCG分泌增加,也可出现甲亢。卵巢甲状腺肿和巨大转移性功能性滤泡甲状腺癌罕见。(8)甲状腺炎所致甲亢,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亢)。(9)新生儿甲亢:通常患儿的母亲在既往或正在患有Grave病。(10)医源性甲亢。表1-1甲亢的病因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Grave病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Plummer病)垂体TSH瘤垂体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葡萄胎或绒毛膜上皮癌妊娠剧吐甲状腺受损所致甲状腺素渗出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伴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他医源性卵巢甲状腺肿转移性甲状腺癌Grave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VoBaedow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也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临床表现特征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浸润性内分泌突眼及其他甲状腺之外的表现,可同时出现或单独存在而不伴高代谢症。一、发病特点Grave病(GD)是一种任何年龄都可发生的常见病,男女皆可患病,但女性比男性更常见。男女之比1:4~6,国外报道1:7~10。多发年龄为20~40岁,儿童较少见。Grave病的发病率不确定,有报道女性的发病率约2.7%,男性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10。在成人每年新发病率为1/10万~10/10万。这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取决于检查方6···试读结束···...

    2022-08-24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电话

  • 中西医结合诊疗学 下》卢亚巍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下》【作者】卢亚巍等主编【页数】620【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3【ISBN号】7-5578-1835-7【价格】CNY115.00(全二册)【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卢亚巍等主编.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下.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3.《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下》内容提要: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医针灸、推拿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的临床应用。...

    2022-08-24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电话

  • 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闵希骞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作者】闵希骞编著【页数】229【出版社】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03【ISBN号】978-7-5192-2380-9【分类】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闵希骞编著.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03.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呼吸学科、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内容。《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支气管哮喘本病与中医的“哮病”相类似。一、西医病因病理(一)病因1.遗传因素哮喘多与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2.变应原(1)室内外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尘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2)职业性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3)药物及食物添加剂: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心得安)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3.促发因素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二)病理哮喘疾病早期,很少有器质性改变。随着疾病的发展肉眼可见肺膨胀及肺气肿,肺柔软疏松有弹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有黏稠痰液及黏液栓。支气管壁增厚(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在气道壁沉积增多是慢性哮喘气道壁增厚的原因之一)、黏膜充血肿胀形成皱襞,黏液栓塞致局部肺不张。显微镜下见气道上皮下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浸润。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纤毛上皮剥离,基底膜露出,杯状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致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气道上皮细胞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导致气道重构和周围肺组织对气道的支持作用消失。二、中医病因病机哮病的发生因宿痰内伏于肺,由于复感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诱动内伏之宿痰,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气道挛急而发病。·1·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外邪郁闭皮毛,阻塞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致肺气上逆而发生哮喘。尚有某些体质禀赋特异者,吸入花粉、异味气体、烟尘等亦影响肺气的宣降,使津液凝聚、痰浊内蕴、气道狭窄而发哮喘。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恣食酸咸肥甘,或嗜酒,积痰蒸热,或因进食鱼虾等发物,致脾失健运,内酿痰湿,上干于肺,壅阻肺气而致哮喘。古人因其偏食种类不同而命名曰“食哮”“鱼腥哮”“糖哮”“醋哮”等。3.肺肾亏虚久病体虚或素禀体弱,肺气虚损,气不布津,痰饮内生,阻塞气道:或阴虚火盛,热蒸痰凝,痰热胶固,壅塞气道:或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均可致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哮病的病位在肺,而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其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临床具有起病急骤时发时止、反复发作的特点。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症因脉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白,潜伏于内。”《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肺不布津,脾运失健,肾不主水,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宿根”,遇各种诱因而引发。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所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器的虚弱之候。肺虚气不化津,卫外不固,易受外邪的侵袭而诱发:脾虚运化失司,积湿生痰,上干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上干于肺,致肺气升降失司。严重者因肺不能主治节调理心血的运行,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致心阳同时受累,发生“喘脱”危候。三、临床表现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可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患者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唯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高。2.呼吸功能检查(1)通气功能检测:哮喘发作时因气道阻塞致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明显下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比值(FEV,/FVCW)、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等均减少。肺活量指标显示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增大。…2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2)支气管激发试验(rochialrovocatiotet,BPT):常用吸入激发剂如组织胺、醋甲胆碱,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吸入激发剂后其通气功能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激发实验只用于FEV,在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如FEV,下降>20%(指在设定的激发剂量范围内),可诊断为激发实验阳性。(3)支气管舒张试验(rochialdilatiotet,BDT):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张剂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若FEV,比用药前增加>15%,且绝对值>200ml,可诊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4)PEF及其变异率的测定:PEF可反映气道功能的变化。哮喘发作时PEF下降。因哮喘常于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使通气功能下降,故其通气功能具有时间节律变化的特点。若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气道气流受限可逆性改变的特点。3.痰液检查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4.动脉血气分析哮喘发作严重时可有缺氧,动脉血氧分压(Pa0)降低,因过度通气致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H上升而呈呼吸性碱中毒。哮喘持续状态,气道严重阻塞,不仅缺氧,动脉氧分压(P02)下降,还可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胸部X线检查早期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或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应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6.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1)特异性IgE测定: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明显增高。(2)皮肤变应原测试:根据病史和生活环境选择可疑的变应原进行测试,可通过皮肤点刺的方法进行。皮试阳性患者对该变应原过敏。吸入变应原测试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已较少应用。五、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后,可做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作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者可确诊。(二)鉴别诊断1.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发绀,面色灰暗,冷汗,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患者除有哮鸣音外,常咯大量稀薄水样或泡沫状痰或可能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湿啰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瓣膜杂音,心音可不规律甚至有奔马律。胸部X线示心影可能扩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左心耳经常扩大。肺部有肺水肿征象,血管阴影模糊。由于肺水肿,叶间隔变阔,叶间隔线可下移至基底肺叶,对鉴别有帮助。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3·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害气体的病史,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但临床上严格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区分有时十分困难,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吸入激素做治疗性诊断可能有所帮助,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这是一组肺嗜酸细胞浸润的疾病,包括单纯性嗜酸细胞性肺炎、迁延性嗜酸细胞肺炎、哮喘性嗜酸细胞肺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及肺坏死性血管炎等病都可列入本组疾病,它们都可能有哮喘症状,特别是哮喘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尤为明显。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大多数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有关。患者对曲霉菌呈过敏状态,故又名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常有发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反复再发。肺组织活检有助于鉴别。4.气管、主支气管肺癌由于癌肿压迫或侵犯气管或主支气管,使上呼吸道管腔狭窄或不完全阻塞,出现咳嗽或喘息,甚至伴哮鸣音。但患者通常无哮喘发作史,咯痰可带血,喘息症状多呈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哮鸣音为局限性,平喘药物治疗无效。只要考虑到本病,进一步做胸部X线检查、CT、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就不难鉴别。六、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1.治疗目标(1)完全控制症状。(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4)活动能力正常。(⑤)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概率。(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1)长期抗感染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B激动剂。(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B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患者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4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3)免疫调节治疗。(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七、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发作期(1)寒哮证证候: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咯吐不爽,痰稀薄色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畏冷,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表寒内饮,可用小青龙汤,配苏子、白前、杏仁、橘皮等化痰利气。哮久阳虚,发作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气短不足以息,咯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者,当温阳补虚,降气化痰,用苏子降气汤,配黄芪、山茱萸、紫石英、诃子、沉香之类;阳虚甚者,加用附子、补骨脂等温补肾阳。(2)热哮证证候:气粗息涌,咳呛阵作,喉中哮鸣,胸高胁胀,烦闷不安,汗出口渴喜饮,面赤口苦,咳痰色黄或色白,黏浊稠厚,咯吐不利,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加减。肺热内盛、寒邪外束,加石膏配麻黄清热解肌;表寒重,可配桂枝生姜解表:若痰鸣息涌,可加葶苈子、广地龙泻肺平喘:舌苔黄燥可用大黄、芒硝通腑以利肺:痰黄稠而黏伤津者,酌配海蛤粉、射干、知母、鱼腥草等加强清热化痰之力。2.缓解期(1)肺虚证证候:喘促气短,语声低微,面色晄白,自汗畏风,咯痰清稀色白,多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法: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加味。明显恶风畏冷者,加白芍、桂枝、生姜、红枣调和营卫:若气阴两虚,咳呛,痰少黏稠,口咽干,舌质红者,可用生脉散加北沙参、玉竹、川贝母、石斛以滋阴清热化痰:阳虚甚者,加附子以助黄芪温阳益气:若肺脾同病,食少便溏,可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升提中气。(2)脾虚证证候:倦怠无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无华,痰多而黏,咯吐不爽,胸脘满闷,恶心纳呆,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细弱。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加味。如脾阳不振,形寒肢冷者,可加附子、干姜以振奋脾阳若痰多气促者,合三子养亲汤化痰、降气定喘。·5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3)肾虚证证候:平素息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为甚,形瘦神疲心悸,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哮喘易发,或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自汗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阳虚甚者,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以温肾阳;若肾虚不纳气者,可用蛤蚧散、胡桃肉、五味子以补肾纳气,并可常服紫河车以补肾元,养精血。若久病正虚,发病时邪少虚多,肺肾两亏,痰浊壅盛,甚至张口抬肩,鼻煽气促,面青,汗出,肢冷,脉浮大无根等喘脱危候者,治疗当体现“急”字为先,并可参照喘证辨证论治。(二)常用中药制剂1.补肾防喘片功效:温阳补肾,补肺益气。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用法:每年自哮喘习惯性发作前1~3个月开始口服,每次4~6片,每天3次,3个月为1个疗程。2.百合固金丸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肾阴虚喘咳者。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3.河车大造丸功效:滋阴清热,补肾益肺。适用于哮喘肾阴阳两虚者。用法:口服,每次9g,每天2次。(三)其他疗法(1)针灸治疗:①定喘、肾俞、孔最。②肺俞、大椎、足三里。每天取穴一组,交替使用,10~1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冷哮发作患者。(2)割治、埋线等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第二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与中医“肺络张”相类似,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咳嗽”“咯血”等病证范畴。一、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1)感染: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最常见原因。肺结核、百日咳、腺病毒肺炎可继发支气管扩张。曲霉菌和支原体以及可以引起慢性坏死性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也可继发支气管扩张。(2)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引起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是囊性纤维化。另外,可能是由于结缔组织发育较弱,马方综合征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6···试读结束···...

    2022-08-24 诊断与治疗 编著是什么 诊断学主编

  •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钱叶长,吴先正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作者】钱叶长,吴先正主编【页数】268【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439-7857-7【价格】58.00【分类】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参考文献】钱叶长,吴先正主编.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内容提要:哮喘是一种慢性病,也是多发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1.6亿哮喘病人,中国粗略估计目前有3000万哮喘病人,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本书主要是医生写给哮喘病人及其家属看的哮喘防治知识的通俗读物,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本病的防治和保健知识,适合广大群众及患者学习,以及专科专病医师参阅。《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内容试读基础知识篇呼吸系统如何组成?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器官,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从鼻至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及以下为下呼吸道。气管向下在一个称为隆突的位置上分为左右两个主支气管,右侧的主支气管又细又长,且又陡直,因而很多东西会掉进这侧的主支气管中;左侧的主支气管则又粗又短。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构成肺,肺分为左、右两肺。支气管在肺内如何分支?支气管进入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呈树枝状。(1)右总支气管及其分支:从右总支气管的1~2.5cm处分出右上叶支气管后,向下成为中间支气管,并由此再分出中叶支气管。总支气管的主干延伸下去即为下叶支气管。肺上叶分出尖支、后支和前支;右中叶分出外侧和内侧支;右下叶分出背支、内基底支、前基底支、侧基底支和后基底支等肺段支气管,右侧的三叶肺内共有10个段性支气管。(2)左总支气管及其分支:左总支气管长约5cm,在距离气管分支3cm处进入肺脏,左上叶支气管分出上、下两支支气管;上支气管分出尖后支(尖支与后支合并而成)和前支,下支为舌支支气管(相当右肺中叶),分为上舌支和下舌支。左下叶为左总支气管下延的气道,分出背支后,又分出前内基底支(由内基底支和前基底支合并而成)、侧基底支和后基底支支气管。由于左上叶的尖支与后支支气管,以及左下叶的内基底支与前基底支等支气管均是合并着的,故左侧的两叶肺内实际上只有8个段性支气管。003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如何?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撑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分左肺和右肺,居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在此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运送到全身,从身体内回收的废气(二氧化碳)又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小气道构成及功能特点?临床上将管径小于2mm的支气管称为“小气道”,其中有部分为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它们的功能特点是气流阻力小,且又极易阻塞。在平静吸气时,空气进入狭窄的鼻咽产生涡流;到气管、总支气管分叉处涡流更为明显,气流阻力显著增加。但小、细支气管以下部位阻力反而减小,这是因为在静脉周围部分支气管分为数目众多的小气道,它们管径虽小,但其总截面积却陡然增加,吸入空气到此分散,形成层流,气流阻力便迅速减少。实际上,由于小气道的阻力只占总气道阻力的极小部分,故能使吸入的空气均匀地分布到所有的肺泡内。既然气流阻力小,为什么在小气道又极易阻塞呢?这是因为小气道为膜性气道,管壁无软骨支持。当小气道发炎而有痰堵塞时,或在最大呼气使气道外压力大于气道内压力时,小气道极易闭合阻塞。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变多从小气道开始,原因就在于此。004基础知识篇气道阻力如何形成?气道阻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气流所需的压力差。呼吸道气流同时存在着层流和涡流两种形式。产生空气层流所需的力与血液通过血管的层流所需的力相同。在气道长度、气流黏滞度不变时的层流形式气体中,影响阻力最明显的因素是气道口径(阻力与管道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大多数气管内皆存在涡流,且气流速度越快,气道越不规则,呼吸气体的密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涡流。涡流形成时,推动气流所需之力与呼吸气体的密度和气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呼吸运动中,气道阻力有周期性变化。吸气时肺泡扩大,小气道内与肺泡壁上皮彼此穿插着的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都被拉紧,使管壁的牵引力增加。同时,吸气时肺泡内压减少,使附近小气道受到的外力减少,管径增大,阻力减少;呼气时肺泡缩小,上述纤维松弛,管壁发生的牵引力减少,加上肺泡内压在呼气时加大,使附近小气道受到的外压增大,结果管径变小,阻力增大。另外,吸气时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呼气时紧张性稍有增加,对气道阻力也造成周期性影响,这就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的原因。肺有什么功能?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氧气送入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肺完成这项任务需要通气和换气两个过程。通气过程是通过呼吸中枢控制的,呼吸中枢分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当我们吸气时,吸气中枢首先兴奋,使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向上和向前外扩张,横膈下降,胸膜腔内负压增大,使肺泡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通过各级支气管流向压力低的肺泡。空气到达肺泡后就与紧贴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实现肺的换气功能,即氧气从浓度高的肺泡弥散入浓度低的肺泡毛005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细血管内,二氧化碳从浓度高的肺泡毛细血管弥散到浓度低的肺泡内。吸气到一定程度时,吸气中枢受到抑制,呼气中枢兴奋,吸气转为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松弛,胸廓回缩,胸膜腔内压力增加,使肺泡内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肺泡气被呼出体外。通气和换气的过程是连续不断进行着的,使我们的生命得以维持。肺除了呼吸功能外,还有防御、代谢、免疫、贮血等功能。肺的防御功能主要是对吸入气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尘粒进行清除,保持气管、支气管到终末呼吸单位处于无菌状态。肺的代谢功能是指肺能够合成、激活、释放和分解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调节自身及其他器官的功能活动。肺通过分泌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因子提供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还可以分泌免疫球蛋白IgA、IgG等,特别是分泌型IgA(SIgA),提供气道局部特异性体液免疫。肺部还有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组成细胞免疫系统,可以吞噬处理病原体。肺的免疫功能协同肺的防御功能维持下呼吸道处于无菌状态。肺部血容量约为450ml,约占全身血量的9%。肺部血容量随呼吸而改变,用力呼气时,肺部血容量可减少至200ml,而在深呼吸时可增加到1000ml。由于肺的血容量较大,变化范围也大,故肺有贮血库的作用。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在呼吸科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语,慢性咳嗽的患者会听到这个词,哮喘的患者也常会听到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呢?气道高反应性与哮喘是什么关系呢?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哮喘患者经常都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还有很006···试读结束···...

    2022-08-2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出版社 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 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张闽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作者】张闽光著【页数】459【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7【ISBN号】978-7-5067-9349-0【分类】中西医结合-介入性放射学【参考文献】张闽光著.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7.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内容提要:微创是介入放射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介入诊断学包含多种疾病的诊断金标准,比如血管性病变血管造影术、占位性病变的影响引导活检等。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所用器材、设备、方法的进步,介入治疗被称为是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中西医药学与介入诊疗技术相结合,是医学领域具前途的学科之一。《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介入放射学(itervetioalradiology,.IVR)是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而将中医中药与介入放射学结合应用,如介入手术中或围介入手术期使用中医中药,形成的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医学领域最具前途的学科之一。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可提高介入诊疗疗效、减轻介入副作用、减少介入并发症,既丰富了中医的诊治方法,同时也推动了中药剂型的改革和给药途径的发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简史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在探索、创新、完善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出现血管造影,而介人放射学的历史应该追溯到1928年,DoSato等完成首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1929年德国医生Forma在做实习医生期间,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将一根导尿管从右肘前静脉插向心脏,X光摄片证明其成功地首创了心导管造影术,在1931年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因此而荣获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40年代后期,瑞典学者Joo首先用同轴针经皮穿刺颈总动脉后,将细针芯抽出,通过外套管送人细银线,利用细银线做引导将外套针向下送至主动脉弓行血管造影,其所用细银线即为导丝的雏形。同期,根据Coumad和Richard等的经验开展了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的导管技术。l951年,Peirce成功进行经皮股动脉插管术;Bierma用手术暴露颈动脉、肱动脉做选择性内脏动脉置管造影术,并作为化疗药物注射的途径。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们的探索为此后的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瑞典医师Sve-varSeldiger(图1-1)首创了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经皮股动脉插管做血管造影的方法,大大简化并提高了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安全性。Seldiger认为其技术的先进性主要在四个方面:①对比剂能够注射到任何水平;②对比剂血管外注射的风险更小;③患者能采取适当的体位;④考虑到良好的质量控制,在造影时,导管可以留在血管中。此技术被称为Seldiger技术并很快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介入放射学的里程碑。“他的成就使放射学朝着新的、令人振奋的方向发展,给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医学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这是1984年“AmericaJoualRoetgeology”在纪念Seldiger技术发明30周年时发表的一段话。1956年Odma、Brow和Ket等将不透X线的聚乙烯导管头端制成不同弯度,用于经皮选择性主动脉分支造影,血管造影术逐渐成熟。1958年,Soe创立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964年介入放射学奠基人、美国放射学家CharleTheodoreDotter(图1-2)发表第一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论文,开发了使用同轴导管系统的血管成形术,从此开创了“介入放射学”这一新的医学领域。该技术的发明迄今仅经历了半个世纪,但其影响力却造就了介入放射学这门新学科。虽然现在来看当时的技术创伤性较大,且1-1Sve-IvarSeldiger疗效欠佳,但仍是介入放射学新的亚专业一成形(1921-1998)第一章概术实践和理论的奠基石。在此基础上,才有球囊导管扩张术和金属支架置入术的出现。更重要的是由此催生了以微创为特征的系列诊疗技术,代表了当今医学科学发展方向。Dotr医生被称为“介入放射学之父”,并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随着血管造影的不断发展,学术界提出了“介入放射学”的概念。Dotter在196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放射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介入放射学的设想,他在以“心导管与血管造影的未来”为题的演讲中,讨论了导管活检术、控制性释放插管术闭塞性插管术、经导管动脉内膜切除术等。Marguli在1967年提出了“Itervetioaldiagoticra-diologyaewueciality”1976年Wallace在Ca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tervetioalRadio-0g”的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介入放射学的概念,此后,“ItervetioalRadiology”一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1979年,欧洲放射学会召开了第一次介图1-2Charle入放射学学术会议,Wallace做了ItervetioalTheodoreDotter(1920~1985)Radiology专题介绍,ItervetioalRadiology才逐步在国际学术界达成共识介入放射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人中国,并迅速发展壮大。1973年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插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78年上海华山医院赵伟鹏和陈星荣教授首先报告了用国产穿刺针、导管做肾动脉造影。林贵教授率先于1979年报道了原发性肝癌选择性动脉造影,并于1984年报道了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981年,天津医科大学贺能树和吴恩惠教授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上发表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介人放射学,首次将“ItervetioalRadiolog”对应为中文的“介人放射学”。在1982年的放射学年会上,吴恩惠教授介绍了“介入”概念。1992年,陈星荣教授、林贵教授等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介入专业性刊物《介入放射学》,对推动学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96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了“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确立了介入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地位,即介入放射学与内科、外科并列为三大临床诊疗技术,并公开发表在《健康报》上。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冯敢生等进行了中药白芨作为血管内栓塞剂的研究,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的先河。将中医药与介入放射学结合应用,形成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丰富了中医药的诊治方法,推动了中药剂型的改革和给药途径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的疗效。第二节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概念和现状介入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用器材发展的基础上开发的新技术,并不天然地具备仅属于西医或仅属于中医的排他属性。但是,介入诊疗技术发源于西方医学界,传入中国后也首先在传统上认为是“西医”的领域使用,故被认为是西医技术。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了介人诊疗。介入诊疗在中医领域的诊治范围已经涵4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盖了心脏、血管、神经、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等各个系统的疾病,不少中医优势病种(如肿瘤、不孕、中风、胸痹、腰痹、崩漏等)均可通过应用介人技术进行诊疗。介入诊疗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突破了原有中医诊疗手段的局限,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医学领域最具前途的学科之一。介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微创性;②可重复性强;③定位准确;④疗效高、见效快;⑤并发症发生率低;⑥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简便易行。介入治疗被称为是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治疗方法。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将中医药应用于介入诊疗术前、术中和术后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提高疗效。尤其是在肿瘤患者的介入治疗中,中医药与介入治疗的结合,可以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期间的生活质量。在恶性肿瘤的诊治中,介入治疗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毒副作用及缺乏选择性,尤其是在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对肝脏的物理损伤和化学毒性作用较大,加上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很多患者在一到两次介入治疗后,往往因肝损害而出现黄疸,不得不终止治疗,影响介入治疗的反复进行。因此在进行介入化疗栓塞时选择高效而低毒的抗癌药物,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发掘并以介入的方法应用某些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常用治法有健脾理气、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以扶正攻邪为总则,在组方时扶正祛邪可同时兼顾、互有偏重,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抗癌中药多为攻邪之品,或清热解毒,或祛痰化湿,或软坚散结。许多中药如羟喜树碱、斑蝥素、莪术油、华蟾素、鸦胆子油、康莱特、丹参,以及乌骨藤的提取物制成的消癌平等,已在临床上大量使用,不但有抗癌作用,而且低毒,甚至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益肾的功效,既有祛邪之功,又有扶正之效,可提高肿瘤近期缓解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研究这类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制成适当的剂型、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介人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祛邪而伤正不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肝癌的治疗将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药诊疗还可以缓解介入化疗栓塞所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以及全身毒副作用。如采用健脾理气方法可有效缓解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所引起的肝损伤等毒副作用,缩短疗程、疗效显著。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方法治疗肝癌介入栓塞后综合征如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呃逆等,均取得了较好疗效。在非肿瘤介入治疗中,中医药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在动脉灌注血管扩张、溶栓、疏通微循环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辨证论治,内服活血化瘀与补益肝肾气血之中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在介入治疗急性胰腺炎时,配以内服攻下、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可减轻胰酶的全身毒性反应,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如大承气汤的攻下作用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程度,还能较快恢复胃肠道功能,改善毒血症状,减少细胞因子和炎性物质的过度产生,有利于胰腺炎患者的康复。另外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方面,结合中医药治疗,也取得了可喜疗效。药物的研究及应用是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有现实意义的就是药物结合应用。目前,就大多数西药而言,按中药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的四气、五味来分类是不现实的,所以西药中用难为大家接受。中药西用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内容。中药西用是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以西医的理论或方法指导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再回过来用中第一章概医理论解释治疗结果。后者尤为重要,否则将存药而废医,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而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中融汇了大量中药西用的内容。第三节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分类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可从多个角度去分类。介入放射学分类本身就比较复杂,从功能角度分为介人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从人体系统角度分类,临床上有所谓神经介人放射学、心血管介人放射学、外周血管介人放射学、肿瘤介人放射学、胸部介入放射学、腹部介入放射学、脊柱介入放射学、妇产科介入放射学等,不一而足;从介入诊疗技术而言,主要包括血管性介入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技术两大部分,其中临床常用技术见表1-1。个别复杂的介入诊疗技术可同时涉及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类途径,又称为复合性介人技术。表1-1临床常用介入诊疗技术分类表常用血管性介人诊疗技术常用非血管性介人诊疗技术Seldiger技术经皮病灶或非血管腔道穿刺术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和药物性血管造影术经皮穿刺局部药物注射术经导管局部药物灌注术经皮穿刺电化学治疗术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经皮穿刺内外引流术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人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选择性血样本采集经体表孔道非血管腔道插管技术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非血管腔道支架置放术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输卵管再通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肺大泡固化术经皮血管内异物和血栓取出术腹水-静脉转流术心血管瓣膜成形术脑积水一腹腔或静脉转流术血管内射频消融术结石处理技术“T”形管置换术在临床介入诊疗实践中,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强,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混合式分类。首先分为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介人,前两者专业性较强,除神经介入包括脊柱、椎间盘的非血管性介入诊疗外,基本为血管内介入操作。外周介入相对范围较广,包括神经、心脏和冠状动脉以外的各系统的血管、非血管介入操作。中西医结合介入放射学为新兴的学科,至今并无分类一说。根据中西医在介入诊疗领域结合的现状,我们将中西医结合介人放射学分为中医药介人治疗、介入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和介人围手术期中医药护理,这将在后续篇章中体现。(张闽光)第二章介几追疗设备和成像原理简个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各种介入诊疗的操作都离不开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影像设备的发展也带动了介入诊疗的进步。作为从事介入诊疗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影像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第一节DSA机和成像原理简介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utractioagiograhy)的英文缩写。DSA机即带有数字减影技术的可做快速动态摄影的X光机。所谓DSA,是血管造影术与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DSA是在血管造影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的,将不含对比剂结构影像减去的一系列图像。本节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使用时间减影方法的DSA。减影技术还有能量减影、混合减影等。一、DSA成像原理将造影时摄取的一系列数字图像中出现对比剂前的某一幅图像进行黑白反转,作为蒙片,与出现对比剂的图像进行精确重合叠加,形成只显示含对比剂结构(血管或组织染色)的图像,即减去不含对比剂结构影像的图像。将上述一系列连续的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简单步骤(图2-1~图2-2)。蒙片(将原负片变成正片)造影片(原片基础上注入对比剂)造影片和蒙片相加,变成0(即空白)加对比剂图2-1DSA成像效果图1,摄取未注射对比剂时的普通X线片。2.将上述X线片进行正负片翻转,制备蒙片(mak片)。3.摄取与蒙片同部位、同摄影条件的,注射对比剂后的血管造影片。4.将蒙片与血管造影片进行重合叠加减影,即在血管造影片上减去蒙片的数字信号,只显示含对比剂的血管影像。这种成像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减影方法消除了血管以外组织结构(如骨骼、异物、软组织等)的影像。除具有数字图像的所有优点外,DSA图像显示成分单纯,无其他结构干···试读结束···...

    2022-08-24 介入放射学与介入医学 介入放射学临床应用

  • 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张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作者】张君主编【页数】544【出版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591-1755-7【价格】198.00【参考文献】张君主编.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内容提要:本书的编写围绕临床儿童肾脏疾病普遍关心的问题,内容涉及肾脏疾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要点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小儿肾脏发育与解剖、小儿肾脏生理学和病理学、小儿肾脏病症状学、小儿肾脏病的实验室检查、中医“肾”的生理病理、中医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小儿肾脏药理学、肾脏病前沿最新研究进展、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小儿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肾结石、小儿遗尿症、小儿血液净化治疗、典型病例分析等相关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解答了临床诊疗经常疑惑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治病防病知识,可供适合于儿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基层医师、医学生、肾病患儿和家长阅读参考。《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小儿肾脏发育与解剖暖羽官实斯第一章小儿肾脏发育与解剖003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内分泌功能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第一节肾脏的发育肾脏胚胎发育的过程肾脏发育的生物学是研究胚胎期肾脏发育过程及发育过程中各类遗传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时空顺序、功能状态及其调控机制的一门新型生物学科。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人们对于肾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死亡、诱导、分化、识别、迁移和功能表达等均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当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时,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均自腹腔后壁的间介中胚层发生。间介中胚层与体节分离,在原始主动脉两侧形成一对纵向条索状细胞团,称为肾索(ehrogeiccod)。生肾索的头端分化成原肾;胚胎第5周,下段细胞增生,从体腔背侧突入体腔,形成尿生殖嵴(urogeitalridge)。随后,尿生殖嵴中部出现纵沟,将其分化成外侧的中肾嵴(meoehricridge)和内侧的生殖腺嵴(goadalridge),分别分化成中肾和生殖腺。生肾索的末端参与后肾的形成。人肾的胚胎发育重演着种系发生过程,相继形成略为重叠的3种不同的肾系统,即经历原肾、中肾和后肾3个阶段。它们依次由头侧向尾侧发生,原肾和中肾是胚胎期的暂时性器官,在早期相继出现后即退化消失,唯最后发生的后肾,高度发育成为永久性肾。后肾由两种不同的胚基发展而成:一为输尿管芽,发育成为肾的排泄部;另一为生后肾组织,发育成为肾的泌尿部(图1-1)。原肾残变生肾管卵黄管中肾管尿囊后肾灌殖腔生后肾原基输尿管芽图1-1中胚层形成原肾、中肾、后肾系统的示意图G004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一)原肾原肾又称前肾,约在胚胎第3周末,由颈部第7~14对体节两侧的生肾索内先后形成7~10个实心状或小管状排列的细胞群,称为原肾小管,邻近的原肾小管相连,形成纵向管,称为原肾管,原肾管向尾侧伸展连通于泄殖腔。原肾无功能,于胚胎第4周原肾小管相继退化消失,但大部分原肾管继续向胚体尾端延伸,以后改称中肾管或称沃尔夫(wolf)管。(二)中肾中肾于胚胎发育第4周末,在原肾尾端的生肾索内出现一些横向“S”形弯曲的小管,称为中肾小管(meoehrictuule)。中肾小管的外侧端连通原肾管,此时原肾管改称为中肾管(meoehricduct)或称为沃尔夫管(wolffduct)。中肾管继续向胚体尾端延伸,末端通人泄殖腔。每侧中肾有中肾小管30~40个。中肾小管的内侧端膨大并凹陷形成肾小囊。后者与由背主动脉分支在肾小囊内形成的血管球一起构成肾小体(图1-2)。另一端则连通于中肾管。与此同时中肾小管及其肾小体也依其发生顺序,自头端向尾侧逐步退化。于胚胎第8周,头端的中肾小管开始退化,而尾端则继续发生,到第9周大部分退化消失,少数尾端残留的中肾小管和中肾管,在男性发展成生殖管道,在女性则发展为残留的痕迹结构。中肾管尾端形成输尿管芽,是后肾的来源之一(图1-3)。肾小体中肾小管背主动脉中肾管肠背系膜生殖腺嵴中肾嵴图1-2中肾发生示意图(胚体横切)第一章小儿肾脏发育与解剖005(正在退化)】原肾小管原肾小管原肾管中肾小管中肾小管中肾管泄殖腔泄殖腔女性中肾小管男性原肾小管和中肾管(正在退化)丸卵巢中肾小管muller管中肾管尿囊尿囊后肾中肾管输尿管输尿管芽泄殖腔泄殖腔图1-3原肾、中肾、后肾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三)后肾后肾是由两种不同胚基发展而成:一种是由中肾小管尾端发育而成的输尿管芽形成肾的排泄部(即集合小管、肾盏和肾盂);另一种是生后肾组织,发育成肾的泌尿部(即肾单位)、肾内结缔组织和肾被膜。1.输尿管芽胚胎发育至第5周,从中肾管尾端进入泄殖腔前的部位向背侧突出而成为一个盲管(即输尿管芽),迅速向头端及背侧生长,下部发育成输尿管。当输尿管芽头端伸入至间充质时,其周围的间充质分化成生后肾胚基。这时的生后肾胚基像一个帽子似的盖着输尿管芽的末端,以后膨大成为原始肾盂。原始肾孟很快分叉成为上下两个初级肾盏(即未来的肾大盏),其后又反复规则地以两叉分生方式生长,成为次级肾盏(图1-4),并延伸至周围的生后肾组织内,形成一连串多级分支的管道,即集合小管,分支共达14~18级,直至胚胎第20周停止。当外周部分继续形成更多级的小管时,第2级小管便扩大,并逐渐将第3级、第4级集合小管吸收进去,形成了肾盂的肾小盏,第5级和G006中西医结合小儿肾脏病学以后各级的集合小管就大大伸长,并向肾小盏聚合,形成肾锥体。进人一个肾小盏的集合小管数为10~25条不等,因而输尿管、肾孟、肾大盏、肾小盏和几乎由100万~300万个集合小管组成的排泄部分都是由输尿管芽发育形成的(图1-5)。末级集合小管的盲端膨大成壶腹,对生后肾组织的分化有重要的诱导作用。中肾管生后肾组织输尿管芽肾盂肾大盏肾小盏肾盂间充质细胞团生后肾组织弓形集合小管直集全小管图1-4第5~8周后肾连续发生阶段示意图天分集合小管向外生长的集合小管肾大盏后肾胚基肾盂肾小盏输尿管ABCD图1-5后肾的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发育示意图A第6周;B第6周末;C第7周;D初生儿注意进入肾小盏的集合小管呈锥形···试读结束···...

    2022-08-24 张伯礼 中西医结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杜廷海,牛琳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作者】杜廷海,牛琳琳主编【页数】305【出版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349-9724-2【分类】心脏病-外治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杜廷海,牛琳琳主编.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内容提要:本书根据心脏外治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中西医研究成果,提出了中西医有机结合、系统、优化的心脏外治理念,系统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外治的基本理论、临床技术和创新方法。本书分总论、各论两大篇26章。上篇以中西医外治基础理论为重点,以中、西医外治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开始,阐述了心脏外治的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基础、推拿、针灸、体外反搏等的心血管机制,详细论述了各种心脏物理治疗、中医心脏外治技术的机理、标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等。下篇阐述了各种心脏病的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附录汇集了中西医外治技术专家共识和外治有关资料。本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以治疗为重点,系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全面和实用,供中、西医心血管、康复专业医护人员和康复医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内容试读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中医外治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为艰苦险恶,随时可能遭受猛兽、蛇蝎的伤害,氏族部落经常械斗,劳动中跌仆损伤,因此外伤更为常见。古人有意或无意在伤处或病痛部位,用手压迫、揉按、热熨,逐步发现压迫可以止血,按摩可以减轻疼痛,这是最早的止血法、熨法和按摩术。从发掘的甲骨文中发现,夏商时代已经采用了按摩、针刺、砭法、熨法等简单外治疗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包括敷贴、浸渍、热熨、砭刺、刀圭(手术)、洗溻、蒸气熏或烟熏、角法、割疮法等许多外治方法,论述了诸伤、伤痉、狂犬病、体臭、毒箭伤、蝎伤、蛭伤、毒蛇伤、疣、腹股沟疝、内外痔与瘘管、下肢烧伤等多种疾病。最早的中医典籍《内经》中就有关于外治法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明确指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为外治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邪者,渍形为汗”,是利用热汤浸发汗法。《内经》中也有药物外治法记载,如“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等。《内经》还有熨法、推拿按摩法、砭石、截肢、放腹水、寒冷、饥饿、束指、吹耳等疗法。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外治法也占有很大比例,有外敷、药浴、烟熏、熏熨、砭、灸、按等治疗不同疾患的记载。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火熏法发汗猪胆汁蜜煎导便、赤小豆纳鼻法、出汗过多还有用温粉外扑法;《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病有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金匮要略·妇人病》:“用蛇床子散作坐药治妇人阴寒。”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在临床中对“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的运用。据《后汉书》载华佗:“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为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不但善于手术疗法,还创五禽戏,为后世体育疗法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共载16证19方,其中就有运用外敷、药浴、喷鼻、洗眼、糁耳等法治疗小儿内、外五官科诸病的记载。历代应用外治疗法治病的医家不乏其人。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收集医方4500多首,其中有1200余首外治方,运用了50多种外治法,涉及内、外、妇、儿各种病症。该书载有许胤宗治柳太后中风不语,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而苏醒是治疗内科重病的例证。《千金要方》首先记载了磁石外用治疗耳聋的方法,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论借助天然磁石的微弱磁场来治病。《千金方》中还载有以葱管导尿,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200多年。《外台秘要》中治丹毒,“用赤小豆为细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治疗痔疮,“以葱和须浓煮汤,置中坐浸之”;治疗瘰病,“热炒盐熨之”:治疗小儿湿疹,“浓煎地榆洗浴,每日二度”。《外台秘要》中记载了两种新的拔罐法,即“水蒸气拔罐法”和“针刺拔罐法”。宋代《太平圣惠方》关于化脓性疾病提倡切开引流的思维方法较前代更为积极,强调“脓成,即当弃药从针烙也”,“痈薄宜针,疽皮厚宜烙”,书中详细论述了汞砷剂枯痔方法。公元1127年,《魏氏家藏方》记载了枯痔散法,较《太平圣惠方》的方法提高了一步,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对健康肠黏膜的伤害,效果更好。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载:“肚皮开裂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渗待生肉。”金元四大家较多地运用放血疗法,如治疮疡以“砭射之”,“石而泄之”;治太阳中风刺至阴出血;刺热无度不可止,于陷谷放血;治腰痛不可忍,刺委中、昆仑放血:治百节疼痛,刺绝骨出血;治金丝疮,“于疮头截经而刺之,以出血”等。明代王肯堂著《疡科证治准绳》,转录矫治先天性缺唇及耳部畸形的治疗经验:“若唇若耳,先用麻药涂之,却以剪刀去其外皮,即以丝线缝合。缺耳作两截缝合,缺唇作三截缝合…至八日剪去线。”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学发展学术水平的代表作,倡导脓成切开,位置宜下,切口够大,腐肉不脱则割,肉芽过长则剪,善于应用刀针手术及腐蚀药。对脱疽的手术,主张先在患趾上方“拈线缠扎”,继用“利刀顺节取患指(趾)”;又如手术截除鼻息肉(鼻痔)法,挂线、结扎痔瘘等:现代常用的枯痔钉法、结扎疗法、切除法、挂线法以及针灸、熏洗、按摩等,在陈氏著作中均有了比较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论述。清代对外治法做出卓越贡献的当首推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不穷”。该书总结了近百种外治方法,为后世流传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传统医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医外治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中医外治专著如《中国民间外治独特疗法》所载外治法70余种,治内外妇儿科130余种病症。又如《中医历代名方集成》所列外治方药100余首,共治内外妇儿科病症240余种:《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载有60余种外治方法,共治420余病症。如心脑血管病,用阳和解凝膏或附子麝香、细辛、冰片组成,研散或制成药饼,敷贴神阙、膻中、心俞穴,治疗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痉挛等病症:用天麻、钩藤、菊花、白芷、藁本、川芎、薄荷等制成膏剂,贴敷人迎、百会、风池等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头痛、高血压等病症。现代中医外治法是指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原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及现代医学方法】以多种形式与中草药结合,共同作用于人体而取得治病效果的一类外治法。如直流电中药离子透入法、超声药物透入法、中药电熨法、中药注射法和肛肠灌滴法等,由于借助声、光、电、磁、热的能量,可促进药物由外而内地渗透吸收,从而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近20年来发展较为迅速。而在未来几年,以透皮控释系统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TTS)、纳米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也将对中医外治法的给药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并推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第二节心脏物理治疗的现状物理治疗学(PhyicalTheray)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时代,当时原始人利用阳光、砭石、石针、水和按摩等治疗疾病。我国以及古希腊、埃及、罗马的早期文献记载阳光、热水浴、冷水浴、体操、按摩等防治疾病的作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前460一377年)积极提倡利用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疗法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这在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矿泉水、磁场治疗疾病的国家。现代物理学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古老的物理疗法得以不断完善,并充实了丰富的内容。17世纪产生了静电疗法,18世纪产生了直流电疗法,18世纪下半叶日光疗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世纪产生了感应电疗法、直流-感应电诊断(古典式电诊断)、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长波疗法,同时产生并迅速发展了现代光疗中的红外线疗法和紫外线疗法。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理疗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原理研究取得显著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产生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超声等物理疗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低、中频电疗法有了新的发展,水疗磁疗等进而受到重视,并在应用技术方面有了发展提高。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的激光技术对全部科学(包括医学在内)的发展正在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激光疗法已成为现代光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显著发展的射频治癌和光敏诊治癌症技术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现代科学从本质上进一步揭示了物理因子与复杂的生命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并对其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生命的产生和发展中,在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反应中,在一些病理变化的产生和发展中,以及化学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过程中,物理变化有极重要的作用,如电子传递,电势的变化、磁场的变化、红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产生紫外线辐射、荧光素等:一些功能活动直至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都伴随一定的振荡频率:生物医学理论研究和长期实践促使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工的物理因子、自然的物理因子和机体内存在的物理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物理治疗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向广而深的方向发展。一些国家不仅在城市,而且在农村建立了理疗机构:不少国家不仅在综合性的医院中设有理疗科,而且在专科医院(研究所)中也建立了理疗科,如瑞典的心血管外科研究所设有理疗科。物理疗法不仅治疗慢性病,而且用于治疗急性病:不仅治疗多发病、常见病,而且治疗疑难病。当前不少国家正在研究应用短波、超声、微波、激光、磁场、直流电等治疗癌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又如在心肌梗死的抢救和治疗中物理疗法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应用物理疗法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理疗专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却很落后,新中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论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才得以建立和发展,当前已形成了一支理疗专业队伍,不仅在城市的大医院中,而且在不少工厂、县医院以及部队的野战医院中也都建立了理疗科室;在全国各疗养院和康复医院中理疗已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近年在心血管系统、慢性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肝胆、周围血管以及眼科、皮肤科的某些领域理疗进展较大。在心血管领域,物理治疗技术亦日益受到关注。紫外线光量子充氧自血回输疗法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流变和微循环,改善血液物质代谢,清除自由基,改善血管壁状态等,有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和血管栓塞的作用。紫外线全身照射可使心肌及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升高,胆碱酯酶活性增强,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可改善心肌营养,预防动脉硬化。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它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为针对终末期冠心病和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利用超声定位,依靠心电图门控技术触发,对所确定的心肌缺血靶区释放脉冲式声能量震波在心肌组织细胞内产生机械剪切力和空穴效应,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机制,诱导局部心肌一氧化氮的合成及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促进缺血区域的毛细血管生成和局部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脏事件,且未发现心脏震波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该技术由欧美和以色列研发,2003年瑞士研发出全球第一台无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仪,并于2004年通过认证。目前,该项技术在欧洲多国如瑞士、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亚洲的中国、日本已获得应用。体外反搏是一种简便、无创的用于缺血性疾病辅助治疗的方法,其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流切应力、促进血管内皮抗炎因子生成及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等机制改善机体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循环,从而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意外风险,有益于促进患者疾病缓解,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推动下,现今理疗学的主要特征是正深入开展关于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的细胞一分子水平的研究,以探讨其作用的本质,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关于物理因子对机体作用的整体水平的研究。理疗学的理论研究正在与信息论、生物力能学、生物物理学、系统论、自控论、分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电磁生物学、光生物学、激光生物学、超声生物学,以及近年迅速发展的许多基础医学学科相联系。目前,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等身心疾病患者猛增,旧的医学模式亦随之改变,即从生物学模式(生物因素→病理→症状→临床治愈)转变为新的模式(即生物学因素、心理、精神、情绪因素及社会因素→疾病→临床治愈→身心功能最大限度康复→职业康复→回归社会生活或工作)。生物医学理论研究和长期实践促使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工的物理因子、自然的物理因子和机体内存在的物理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地应用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具有广泛的意义,因此当代理疗学的发展趋势是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军事医学、基础医学、老年学、宇航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的联系日趋密切。从历史发展看来,康复医学或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前身是物理治疗,然而康复医学不完全等于过去的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发展,已经增加了许多新内容,除物理治疗内容外,还有作业治疗、语言听力治疗、文娱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肌电诊断等,从而形成新而广的物理医学或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外治心脏病学第三节中西医结合心脏外治技术的发展前景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发展起来的两种理论和体系。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模式,思维方式为形象思维,研究方法为观察法(直接领悟,取类比象),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为特点。西医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医学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思维方式为逻辑思维,研究方法为实验分析方法,以实验分析方法为主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预防和治疗。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不足。中西医结合发源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中西医结合外治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整合,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技术进行优化组合,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外治疗法,中医外治是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数千年来,外治法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发展速度和研究的深度、广度均不及内治法多,除针灸、推拿等外,其余外治诸法发展缓慢,不少外治法仍停留在粗糙简单阶段。现今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多地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激光、远红外线、电磁波、超声雾化和透入、离子导人治疗机等:不断吸取现代医药学成果,改革外治剂型,如借鉴硬膏剂、膜剂、化学热熨剂、妥布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促进药物充分吸收。中西医结合必须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对传统外治方法做深入发掘、系统研究,吸取当代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在高层次上建立起中西医结合心脏外治疗法,使古老的养生康复医学焕发青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疗效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在现代运动疗法中加入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在现代物理疗法中加入针灸,在现代心理疗法中加入气功治疗等,都是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源于西方的经皮给药系统和经皮治疗系统与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药外用制剂有机结合,对疗效明确的外用单味中药进行研究,以及对传统中药外用制剂进行剂型改革,将会给中药经皮给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中药中开发基质、辅料经皮吸收促进剂也将给中药经皮给药带来新的思路。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采用新的仪器和器具,利用电、光、声、磁等的作用,也是剂型改革的一个方面。如中药离子导入、超声雾化、红外线、磁疗等,以促进药物由外而内,提高外治的疗效。总之,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借鉴现代医药界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使古老的中医外治焕发出青春活力。中医外治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整体调节,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主要进行心脏病药物外敷、沐足疗法、离子导入、平衡火罐、耳穴、穴位贴敷、中频治疗、超声治疗、体外反搏穴位刺激疗法等,适用于心脏康复I~Ⅳ期。适宜外治技6···试读结束···...

    2022-08-2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