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兰登・桑德森《皇帝》电子书epub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她有花招,是玫瑰帝国最杰出的塑造者!一次宫廷暗杀行动扭转了她的命运轨迹。 2022-04-17 回转时光之轮 《时光之轮》

  • (新版)小说PDF电子书下载完整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千(新版)作者高铭,作家,七十年代生于北京,著有《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催眠师手记》《人人都能梦的解析》等。内容简介七年之内,一千亡魂。神选之夜,生还一人。现在,已经是第七年。而我,却正是那第一千亡魂……我叫周启阳。我只是去接我的女朋友回家。却几乎死在一个地图都未必显示的弃岛上。暴雨洗刷着我的脸,视线模糊。满月也没什么光亮,视距很短。突然,一记闪电撕裂了黑暗,我看见无数行尸走肉游荡在我的身边!我拼命地逃,没命地跑。却因为一句“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决定铤而走险。在这与世隔绝的孤林荒岛,复杂的人性堆砌了命运碾过的白骨,我、她和他们,躯干交织着腐烂其中……究竟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正常?编辑推荐狂想代理人高铭的人性实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小说版。这一次的故事不是真的,所以更加疯狂。――――――――――一艘外星飞船掉落在无人沙漠,船上所有生物连同飞船一起被风沙埋没,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也没有任何人因此而改变。那么,这件事就是不存在的。也许你不同意,但你无法推翻。真实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改变越大,也就越真实。所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是世上Z重要也Z真实的事,没有之一。我相信有人一生都在做这件事。我不相信有人一生从未做过这件事。书籍目录初章:命运800年前第一章:宿命之印1,不安2,两天前3,理由第二章:叹息之印1,隐藏2,倒计时3,真相第三章:混乱之印1,失踪2,敌对3,先祖的告诫第四章:黑暗之印1,冷箭2,巢3,满月第五章:绝望之印1,陷阱2,配角3,秘密第六章:末日之印1,逃亡2,傍晚3,信号第七章:默示1,陌生人2,名字3,唯一终章:命运原文阅读“没错,在上岛前我的确和他有过争吵,但这不代表就是我杀了他。而且……”那个戴着眼镜、略显肥胖的中年男人停顿了一下并且加重了语气,“而且昨天晚上单独行动的人不止我一个吧?即便不是单独行动,那也不能排除有两个人合谋杀了他的可能性。”看上去他似乎正处于暴怒的边缘,脖子还有额头都暴起了淡蓝色的血管,高高挽起的衬衫袖子干脆就给人一种即将动武的感觉。坐在他不远处,一个留着短发、皮肤偏黑、看上去很厉害的年轻女孩针锋相对地反驳:“你说得对,但是一开始我就说了,我并没有平白无故瞎猜!我觉得从推理角度看首先要注重的是动机。这个才是根源问题。你可以说我们中的某个人杀了他,但是,动机呢?”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几乎是在咆哮:“你推理小说和电影看多了吧?我和他争吵大家可都看见了,我会蠢到在这种情况下还去用这么低级的手段报复吗?那岂不就等同于我宣布自己嫌疑最大吗?再说了,那我还可以认为有人对我不满而杀了他,然后故意利用我和他之间大家有目共睹的矛盾来栽赃我呢!”短发女孩神经质地甩了下短发,嘴角带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栽赃不栽赃我不知道,也许有人就这么蠢呢?”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猛地跳了起来:“我他妈抽你!”几乎所有人都立刻起身拦住那个中年男人,而短发女孩也起身怒视着被挡在人群之中的中年男人,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样子。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二十分钟前,除了身边的未婚妻――张岚以外,我根本没见过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实际上,到现在我都没记全他们的名字,更别提搞清楚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了。但是我知道他们在几天前来到这里――某个早已被忘记名字的、荒无人烟的弃岛。而且就在昨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被杀了,不知道是被谁杀的――这就是他们目前争吵的原因。现在,被害者的尸体停放在隔壁的小房间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个戴着眼镜微胖的中年男人好像叫罗瞻。他说话的口气和举止象是机关单位里的公务员;而那个跟他针锋相对的黑瘦短发女孩叫李晓亮,听口音应该是北方人;至于现在正站在两人中间劝阻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光头老头自称黄海,是这些人之中岁数最大的一位。虽然他时常挂着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但是我总觉得那双三角眼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还有,他说话时那莫名其妙的口音让人分不清他是什么地方的人――这很奇怪,明明有着某种标志性的口音,但你就是无法分辨那是出自什么地方,以至于让我有一种“他在故意掩盖某种口音”的感觉……不过黄海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恐怕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了。当然,这是我胡乱猜测的。而剩下的那四男一女我根本就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看着眼前的争吵,我突然有一种穿越感,仿佛这一切不是真实的,而是来自某部电影,某本小说,某个游戏剧情――总之,离我很遥远,不止一个银河系的距离那么远――这事儿和我无关。至于那具尸体,我不想、也没兴趣去看,更别提什么推测凶手了――我很讨厌那种封闭环境下大家一个一个死去的推理电影或者推理小说。说实话,我觉得那些电影和小说的剧情看起来烂透了。我把视线从眼前那群争吵的人当中移开,抬头看了看这个破旧的地方:这是一座教堂的礼拜厅。中国大陆的南海岸线附近,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岛屿。这些岛上一度有过居民,但是因为交通闭塞,它们大多逐渐被荒弃了,到如今有些岛屿甚至已经被人忘记了名字。现在,我就身处在这样一个被忘记了名字的岛上。当然,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刚刚提过的十个人。确切地说,是九个活人,一个死人。大约一小时前,当我离开简陋的小码头,顺着依稀可辨的小路穿越一片茂密树林的时候,我就看到那座教堂了。这不仅缘于教堂钟楼那残破高耸的尖顶,更缘于与周围环境相比,这个教堂的存在显得极不协调――在中国南海某个被忘记了名字的荒芜小岛上,在树林深处,在一个几乎被灌木杂草淹没的废弃小渔村旁边,居然有着一座西洋风格的教堂!这难道不够醒目吗?在东南沿海这也许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我知道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有不少西方传教士搭商船来过这里,并且建造了许多这样的尖顶建筑。但是对一个生长在北方的我来说,这座教堂的出现看上去多多少少有点儿不可思议,因为它显得太突兀了,仿佛在满满一大笼屉热腾腾的包子中插了一根生日蜡烛那样古怪。不过也正是那醒目的教堂尖顶,让我无须靠任何人指引,就能毫无差错地径直走向那里。在穿过废弃渔村的时候,我看到村里有很多破败的草房。大部分草房大概在很早以前就坍塌了,只剩下些长满杂草灌木、遍布灰尘的残垣断壁。仅存的那几栋破烂建筑也是勉强矗立着,看上去仿佛会随时轰然而倒。相比之下,那灰黑色石块砌造而成的教堂――哪怕再四面透风、残破不堪――也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它看上去短时间内不会坍塌。所以很明显,如果我没找错地方的话,也就只有那里才能勉强算个栖身之地。果然,在我走进教堂礼拜厅的那一刻,我见到了这群人,这其中包括打电话向我求助的张岚――她是我的未婚妻――而我也正是为此而来。...

    2022-04-16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男人女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人

  • [美]玛丽· 阿拉纳《、剑、石》pdf电子书下载

    、剑、石》:“、剑、石”的故事,就是拉丁美洲的故事。以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三个当代拉美人的经历为线索,透视塑就拉美本性的三股力量:剥削、暴力、宗教。书名:、剑、石作者:[美]玛丽·阿拉纳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副标题: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译者:林华出版年:2021-4-5页数:528类别:世界史格式:df/eu/moiISBN:9787521724707《、剑、石》作者简介:[美]玛丽·阿拉纳(MarieAraa)出生于秘鲁利马,现居美国华盛顿。她是作家、编辑、记者和文学评论家,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高级顾问和美国国家图书节文学总监。阿拉纳的职业生涯始于图书出版业,曾任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副总裁,后连续十多年担任《华盛顿邮报》文学栏目“图书世界”主编,目前是该报的自由撰稿人,也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西班牙《国家报》、哥伦比亚《时代报》和秘鲁《商业报》等多家媒体撰文。她同时从事虚构和非虚构写作,是一名优秀而成熟的写作者。她的代表作《玻利瓦尔:美洲解放者》(Bolívar:AmericaLierator)荣获2014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她撰写的回忆录《美洲女孩》(AmericaChica)描述了她本人横跨北美和南美两种文化的童年,入围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终选名单。阿拉纳另著有小说《玻璃纸》(Cellohae)和《利马之夜》(LimaNight),还曾参与电影《女孩崛起》(GirlRiig)的编剧工作。《、剑、石》内容简介:莱昂诺尔·冈萨雷斯生活的小社区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5500米的高处,那里是海拔最高的人类居住地之一。与已故的丈夫一样,她在金矿上工作,其工作方式与西班牙征服后的印第安人被迫从事的几无二致。在当地,文盲、营养不良和疾病与五百年前一样盛行,而时至今日,一个矿工的生存状况依然受制于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卡洛斯·布埃尔戈斯是古巴人,年轻时曾在安哥拉内战中浴血奋战,现居住于美国新奥尔良郊外的一个安静社区。他是1980年古巴驱逐到美国的数百名罪犯中的一员。他的故事呼应了贯穿拉丁美洲历史的暴力行为,从前哥伦布时代的征战到西班牙殖民的暴行,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战争与革命到今日的街头动乱和军事镇压。哈维尔·阿尔沃是一位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耶稣会神父,他移民到玻利维亚,数十年如一日在原住民中工作。他自认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是一名印第安人,因而在自己的“第二祖国”广为人知。尽管他的目标更多是学习而非传教,但他的经历实际上与一段充满变数的过去一脉相承。那时,神父与征服者并肩前进,为了争夺新世界而强制原住民皈依基督教。从那时起,天主教会就在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中心作用,而这种作用显然具有两面性。在《、剑、石》一书中,秘鲁裔作家玛丽·阿拉纳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扎实的纪实写作将三位当代拉美人的故事与拉丁美洲过去千年的历史无缝编织在一起,从而阐释了自前哥伦布时代至今,定义拉丁美洲的三个恒久主题:来自外部的对资源的无尽索取()、挥之不去的暴力阴影(剑),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石)。串联历史与现实,抛开“胜利者视角”,阿拉纳尝试挖掘拉丁美洲的独特经历奠定的“本性”,勾勒出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身份、心态与命运。...

    2022-04-08 当代神父 神父百度百科

  • [美]马特·古尔丁《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pdf电子书下载

    《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探味日本七大饮食重镇,寻访食物之下,料理人与食客、城市历史与文化交融而出的味之!书名:米,面,鱼作者:[美]马特·古尔丁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标题:日本大众饮食之译者:谢孟宗出版年:2019-11页数:384类别:饮食文化格式:df/eu/moiISBN:9787559817501《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作者简介:马特·古尔丁记者,饮食作家,独立线上杂志《道路与王国》(RoadamKigdom)主编、联合创办人。曾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撰稿,参与写作的《吃这个,别吃那个!》(EatThi,NotThat!)亦是美国饮食类畅销书。现穿梭于北加州与巴塞罗那两地。《米,面,鱼:日本大众饮食之》内容简介:日本是全世界食客心中的一大圣地。米其林餐厅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求匠心独运的无名小店更是数不胜数。饮食作家马特·古尔丁走访东京、大阪、京都、福冈、广岛、北海道、能登七座日本饮食重镇,品尝每个城市的代表性食物,走访热爱并传承当地饮食文化的各色人物,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融入自己的饮食观察中。从专业冷静的料理职人、热情如火的街头小贩,到努力在此扎根的外来移民,再到依赖美味的新老食客,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普通民众,展现并维系着日本独特的美食风情!...

    2022-04-08 京都北海道旅行书 京都北海道有那些大学

  • 财政部办公厅 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的通知

    财办会〔2020〕21号...

    2022-04-04 银保监会 部委 银保监会公布

  • 财政部 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

    财会〔2020〕12号...

    2022-04-05 银保监 财政部 保监会办公厅

  • 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pdf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李柏达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试读:总序在20世纪,华侨华人问题曾经四次引起学术界关注。第一次是20世纪初关于南非华工的问题;第二次是“一战”后欧洲华工问题;第三次是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出现的“排华”问题;第四次则是80年代中国经济崛起与海外华侨华人关系的问题。每次华侨华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时,都有大量高水平研究著作问世,不胜枚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发展日益密切,华侨华人研究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由过去只有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华侨大学等少数几家壮大至目前遍布全国的近百所科研院校,研究领域从往昔以华侨史研究为主,拓展至华人政治、华人经济、华商管理、华文教育、华人文学、华文传媒、华人安全、华人宗教、侨乡研究等涉侨各个方面,研究方法也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融入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新闻与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方法与视角。与此同时,政府、社会也愈益关注华侨华人研究。国务院侨办近年来不断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并先后在上海、武汉、杭州、广州等地设立侨务理论研究基地,凝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形成了华侨华人研究与政府决策咨询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机制。而以社会力量与学者智慧相结合的华商研究机构也先后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地成立,闯出了一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华侨华人研究新路径。作为一所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暨南大学创立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华侨华人研究是学校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事业部,网罗人才,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出版《南洋研究》等刊物。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华侨华人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学者朱杰勤教授担任所长。1984年在国内招收首批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1996年后华侨华人研究被纳入国家“211工程”1-3期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0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暨南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华侨华人研究院,并聘请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刘泽彭出任院长和基地主任。2011年,学校再次整合提升华侨华人研究力量,将华侨华人研究院与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合并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继续聘请刘泽彭同志出任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和基地主任,由华侨华人与国际问题研究知名专家曹云华教授出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华侨华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学校还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努力打造“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研究院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基础上,采取以研究项目、开放性课题为中心,学者带项目、课题进院的工作体制,致力于多学科和国际视野下的前沿研究,立足于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努力将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值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华大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际,为进一步彰显暨南大学科研特色,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发掘华侨华人研究新资源,推动华侨华人研究学科的发展,学校推出“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本套丛书的著作多为本校优势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作者中既有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也有学界新秀。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多学科视野探索了国内外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些新问题、新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套丛书的出版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学校从“211工程”经费中拨专款予以资助。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领导与部分教师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校对等环节投入大量精力。同时,暨南大学出版社对丛书出版也给予高度重视,组织了最优秀的编辑团队全程跟进,并推荐丛书申报国家级优秀图书。在此,我们对所有为本丛书出版付出宝贵心血与汗水的同仁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最后,我们期盼本丛书的出版能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激起一点小浪花,引来国内外同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为学界贡献更多高水平的成果!《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编委会2014年10月序尽管对华侨家书并不陌生,但当李柏达先生将他珍藏的八十多封自己家族的古巴华侨信展露在我面前时,我仍然感到十分惊讶。古巴!“古巴”这两个字首先让我眼前一亮。古巴(亚湾)曾经是中国人主要的一个移民国家,由1847年“卖猪仔”开始,先后到这个遥隔万里的拉丁美洲岛国谋生的中国人至少有二十万。在我的家乡五邑(江门)地区,“去亚湾”曾经是一个流行词。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胜利后,由于社会制度的认同,歌曲《美丽的哈瓦那》在神州大地上广泛传唱,“古巴糖”一度进入中国城乡的每个家庭,国人对这个兄弟之邦的名称也就耳熟能详。但20世纪60年代古巴实行“国有化”,大小产业(包括小商店和街头摊档在内)一律被没收,当地华侨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曾经繁荣的华人社区迅速式微。加上水路遥远、信息闭塞等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古巴华侨华人的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近期,古巴老华侨已经所剩无几,大小华埠渐次荒废,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流失,才有人突然醒悟,喊出“抢救”的呼声。在这种情势下,忽见一批古巴华侨家书冒出来,怎能不令人惊喜呢?家书保存之不易,大家是深有体会的。而华侨家书的收藏,就更为困难。你无法想象,一个家族、两个国家(古巴、中国)、三代人(收藏者的曾祖辈、祖辈、父辈)之间的通信,竟能历时80多年,在经受了抗日战争等严重战祸、旧社会农村的匪患盗贼,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动乱,还有台风、洪水、虫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仍然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农村,像李云宏宗族这样珍藏家书的例子实在不多。不少人因文化水平所限,或搬迁、扫除,或老人去世,书信就会被当成垃圾扫地出门,或一把火烧掉。这批家书之所以保存下来,有一个特殊原因——它传到第四代,传到了一位对信(侨批)情有独钟的集邮爱好者、青年收藏家手上,同时又遇上了一个重视华侨历史研究、弘扬华侨文化的好时代。这又是多么令人庆幸和欣喜啊!2006年起,我出版了两本书[1],发表了先父黄宝世1952—1975年的40多封古巴家书,曾经引起读者关注和文史界、收藏界专家的高度重视。不止一位朋友曾经断言很难再有这样的家书出现。谁知,李氏家族的古巴信不但时间上比我父亲的家书长27年,而且数量也几乎翻了一番。作为私人生活史和心灵史的民间家书,向有“信史”的美誉,是最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而华侨家书更是一种宝贵的跨国民间文献,国际信息和世界风云也会游弋其中。民间家书抵万金,华侨家书价更高!若如学术评论界所言,我的两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了一部古巴当代华侨史,那么李氏宗族信就不仅是对这部当代华侨史作了有力的佐证和补充,同时也为20世纪上半叶的古巴华侨现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史料。为此,我鼓励柏达把它们编辑成书,进一步丰富华侨史料的宝库。柏达十分努力,仅仅用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就把《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的书稿拿了出来。从史料的视角看这批信,其中抗日战争时期部分最珍贵,也最让我震撼。“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太平洋水路被封锁,美洲侨汇几被断绝。日军多次入侵台山,狂轰滥炸、烧杀抢掠,以致生灵涂炭。而天公偏偏不开眼,连续三年大旱,作物失收,台山侨眷生活陷入困境,以致哀鸿满地、饿殍遍野。海外华侨心急如焚,纷纷捐款抗日,或回国参战,或千方百计寄钱接济亲人。本书的第24、25封信,信封两面密密麻麻地盖着邮戳,经编著者考证,这是在多个国家、地区兜兜转转才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足足历时半年才最终到达台山侨乡的。而此时,台山已经沦陷,李氏宗族中有的小家庭早已家破人亡,有位妇女被卷入逃难人流,远走他乡。这是当年台山侨乡一个多么凄惨的缩影!是对凶悍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多么有力的控诉!这些家书将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懂得什么叫作“战争、沦陷”,什么叫作“天灾、人祸”,什么叫作“灾荒、饥饿”……这批信中的每一封,其史料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你细细品读,都会看到历史的身影。由于编著者对信作了相当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读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注释和解读,我相信,本书对于金融史、邮政史、交通史、中外关系史和家书、侨批、文献信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助益。当然,李氏宗族信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它和所有的华侨家书一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传谕、教化作用和艺术欣赏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信的三位曾祖辈和祖辈华侨作者(李云宏、李云宽、李维亮)都是农民出身,读书不多,而且遇到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独特的台山方言以及中西文化碰撞等多重困扰,因而他们的文字表达困难重重。虽然书信中还有好些非文非白、不太通顺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耐心阅读,就不难发现里面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信息。诸如20世纪20年代古巴政府的禁赌、禁毒和排华,60年代卡斯特罗新政府实行共产,受到美国的封锁压制,中古贸易的易货方式,以及古巴华侨为何出走美国等。而信中所展示出的李氏家族先辈的不怕艰险、勇于闯荡、刻苦勤俭、爱国爱乡、重视教育、敬重父母、关怀亲人等内容,则充分体现了华侨优秀的传统品格和伟大精神。他们的每一封信,都离不开寄钱——寄钱,不断地寄钱!即使在只靠微薄的养老金糊口、侨汇受到侨居国政府严酷限制的困境中,依然千方百计地寄钱。临近生命终点时,竟破釜沉舟、倾其所有,将“一生积蓄一次寄回”。这是何等的感人!相对于某些侨眷在家乡缺乏大志、不思进取,习惯性依赖侨汇过悠闲自在的生活,海外华侨则更显独立、奋发、自强,视野和胸怀也更加开阔。针对侨乡的陋习和不良风气,华侨长辈在信中一边寄钱,一边反复劝导儿孙“人生在世,须要守慎德行,切勿乱作行为。人伦不固(顾)”;与邻里相处要有气量、“以和为贵”,切勿因小事争斗,有矛盾“祈用和平善法解决,切不可用仇怨气语讲话”;“力谋进取,希望发展图强”,“择善而从,立定志向”,“千祈勤俭,不可闲汤(荡)过日”;“父母功劳大过天,儿应奉养父母亲”,教导后辈要常记“血脉之情,平等对待”……简朴的语言中体现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传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西方的平等、民主、博爱理念。虽然时移世易,但今天的读者仍可从中获得教益。此外,这批信的艺术欣赏价值也值得肯定。颇见功力的字迹、精美且内容丰富的邮票,以及多姿多彩的信封和邮戳,都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批信大多用毛笔写成。李云宏、李云宽和李维亮的字写得都不错,其中尤以云宽为佳。云宏、云宽生于19世纪80年代,维亮生于1903年,他们是在清末民初受教育的。那一代人学毛笔字,就像今人学电脑,是必修课。但字写得好不好,则与各人所下的功夫与天分有关,这就是所谓“字如其人”。我特别欣赏老一代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他们把“文房四宝”(纸、笔、墨、砚)带到大洋彼岸的岛国,直到晚年仍锲而不舍。此等情怀,着实令人感动与佩服。黄卓才2015年元月于暨南大学[1]黄卓才:《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黄卓才:《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离乡廿载旋故里1925年6月14日古巴寄台山温边村书信【原文】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料必大人平安到家,与家人之乐事也。伏望大人玉体双安,不胜欣喜,惟愿为慰。但吾欲想在家买得好茸参,如有人来湾[1]者,祈寄佢[2]带来以应补身体为重可也。又云古巴新总统[3]登任不满两月之久,布告禁赌博吹亚(鸦)片妓馆实行之事。况且吾衣馆近于此处,现时禁唱叉[4],生意极甚冷淡,将来或者开反(返)不定。吾望佢开反(返)为上策可也。儿各人在外均皆安康,祈勿远念。余容后禀,谨此跪请。再者刻下[5]衣馆生意每礼拜有六七十元,祈为知之。双安小儿维亮字禀(1925年)旧历闰四月廿四日原信尺寸:210mm×238mm【家书解读】“喜鹊仔,贺新年,阿爸去金山赚大钱。赚得金银千万两,返来起屋又买田。”这首台山民谣,唱出清末民初时期五邑侨乡特有的社会现象,唱出华侨、侨属的期盼。这封家书1925年6月14日由李维亮从古巴舍咕埠[6]寄广东台山县长岭温边村李云宏,是我家族现存最早的一封家书,信封遗失。(很可惜,此前的家书没有保存下来。)虽然这封家书的落款没有年份,但从内容及与同时期的几封家书相比李维亮青年时期照片较,可以判断出它写于1925年。这一年,我家办了几件大事,后来的家书能保存下来应该与此有关。本封家书的作者李维亮,生于1903年10月11日(光绪廿九年癸卯八月廿一日),是曾祖父李云宏的次子,我称呼为“二公”(二祖父)。1921年,18岁的他远渡重洋去古巴谋生,与他的父亲一起在古巴舍咕埠经营一间洗衣馆。曾祖父李云宏自1905年去古巴后,因自己经营的洗衣馆无人看管,一直未有机会回唐山[7],直到小儿子李维亮去古巴后,他才有了一个回国的机会。离家20年后,他首次回到台山城东附近的一个古村——温边村。听祖母讲,曾祖父回乡时是乘火车走新宁铁路到大亨车站下车回家的。按照信里所说,大约是当年4月初从古巴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大约5月间回到台山,与家人团聚。曾祖父出洋二十载,首归故里,河山依旧,物是人非,当年的清朝已经变成了中华民国。他的父亲李俊衍五年前已在家乡与世长辞,当年年轻貌美的妻子邓氏已人到中年,大儿子礽润娶了媳妇,且媳妇十月怀胎。还有家乡村边新宁铁路的火车在隆隆飞驰。出洋归乡,与妻儿共聚天伦,乃人生一大乐事。于是曾祖父择吉日在村尾雅传祖祠堂大摆筵席,款待全村父老乡亲,同时行山祭祖等,好不热闹。不久,我的父亲呱呱坠地,曾祖父喜添孙,喜上加喜,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年。此时,身在古巴的小儿子维亮写信问候父母亲,并且告知一些古巴的情况。1925年5月,古巴自由党格拉多·马查多·莫拉莱斯当上新总统。他是一位独裁者,以亲美立场、破坏民主政治和镇压工人运动著称。任内修建了古巴中央公路。[8]他上任不足两个月,宣布全国实行“禁赌博吹亚(鸦)片妓馆”的政策,又禁止卖唱,二公的洗衣馆刚好在这些服务行业的街区,行业的萧条导致生意极其冷淡,每周营业额只有60~70元,因此他希望尽快解禁政策。编著者藏品新宁铁路公司行车时刻价目表。二公年少时身体较弱,出洋后也未见好转,经常要买些补品补养身体。他在信中嘱咐“在家买得好茸参”,托人“带来以应补身体”。古巴虽为世界著名的糖生产国和糖出口国,但参茸等滋补珍贵药材奇缺,价格昂贵。民国时期,在古巴的台山人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最高峰时期达两万人。温边村旅古华侨也不少,经常有乡亲来往于中古之间,带些家乡的东西去外洋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这是天运九年(1912年)古巴夏湾(哈瓦那)致公堂发给李云宏的“夏湾致公堂馆底票”。此种布质底票是孙中山当年筹集革命经费的收据,是华侨捐款支持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目前仅见此件。[1]湾:古巴亚湾的简称,又称夏湾,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台山话音译。这里泛指古巴。[2]佢:粤方言(含台山话)词语,他、她、它都说佢。这个代词在下文多次出现。这里指来湾者。[3]1925年5月,古巴自由党格拉多·马查多·莫拉莱斯(GerardoMachadoY.Morale)任新总统。[4]唱叉:唱歌的丫鬟,即歌女。[5]刻下:目前,眼下。[6]舍咕埠:台山话音译,西班牙文Ciegode&Ávila,古巴中部城市,谢戈德阿维拉省省会。[7]唐山:是东南亚华侨和美洲华侨对祖国的一种称呼。[8]“格拉多·马查多”词条,中国雅虎网。2.出洋费用千余元1925年7月16日古巴寄台山家信【原文】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儿昨接来家音一封,捧诵回还,亦详明悉矣。说及造屋[1]之事,要吾寄巨款回家,现时财政不足,大人汝前日在外亦将知之矣,不满两三月之久有何设法[2]!总至(之)迟他(下)来年有艮()到手,然后造屋。又云,胞兄做纸[3]一事,刻下用金艮()120元[4]做一张纸,另外舟费合该毫艮()一仟(千)余元。有得千余元在家做生意好过来古巴。总至(之)迟他(下)一星期问及广同昌[5]做纸,实事如何,然后再字。谨此恭请再者屋地泥请人担佢为先。双安小儿维亮字禀(1925年)旧历五月廿六日原信尺寸:200mm×240mm【家书解读】这封信与上封相隔仅一个月,信封已经遗失,作者仍然是二公维亮。曾祖父云宏回乡后不到一个月,6月20日,我的父亲出世。家里添了一个男丁,曾祖父喜出望外,给他取名焕麟。40岁出头就有了孙子,在当时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于是,满月时就在村里摆刮头酒(满月酒),逐家逐户去派送鸡酒、红鸡蛋。全村上下喜气洋洋,兄弟、叔伯、婶母个个上门来祝贺,风光无限。链接台山乡间满月酒菜单(民国时期)刮头酒也叫满月酒。新生婴儿长至一月,谓满月。按台山旧俗,是日,孩子的家长摆酒庆贺,并为新生婴儿“刮头”(理发),谓之“刮头酒”。同时,给孩子取名字。有些乡村还有送鸡酒、红鸡蛋的习俗,亲戚朋友多以小孩的衣服、“口水巾”、布料相赠。民国时期,台山乡村酒席又有男席和女席之分,两种酒席菜单有所不同,男席比女席贵一些,菜式上肉类更多,而女席菜类更多,村民称男席更“好肴”,“男尊女卑”现象在酒席上也体现出来。华侨荣归故里,买田、买地、起屋(建新房),是理所当然的三件大事。曾祖父回乡后不久,曾祖母及其他家人都催他起屋。清朝末年,高祖父俊衍去金山回来后在温边村建了一间新屋,为何现又要起屋?这里面有一段古(往事)。高祖父生有三个儿子,却只有半间祖传的旧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便于宣统年间建了一间新屋。本来,曾祖父是长房,有优先选择住新屋的权利,但曾祖母因新屋地1950年古巴华侨出入境记录册在兴工时被“牛疴屎”(牛下粪)弄脏了,乡村风俗认为不吉利,所以她宁愿住祖屋也不住新屋。时间一晃过了十数年,终于等到曾祖父回来,于是她和家里人就提出建新屋的要求。曾祖父回乡时没有这个计划,但拗不过全家人,便在村里选择了新屋地择吉日兴工。然而,他带回乡的金银不够,于是写信给古巴的二儿子,要求寄钱回乡建新屋。古巴方面,新总统上任不久,宣布禁止“黄赌毒”的新政策,这使服务行业萧条,二公的洗衣馆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此前曾祖父回国时已经将前几年的积蓄用尽,要再筹集建新屋的资金确实很难,二公只好写信告诉父母,先请人挑泥,平整屋地,迟些待筹足钱再起屋。此时,仍在台山的祖父也想去古巴谋生,寄信去要求二公为他办出国手续。清末民初时期,台山人称办出国护照为“做纸”,当时办去古巴的护照手续费要美金120元,再加上船票和路途中的花费,去古巴的费用超过一千元(双毫)。若拿这千元在家里做些生意,的确比去古巴还好,这也说明古巴经济状况不好,“揾食”(谋生)艰难。链接信中提到的“广同昌”号位于古巴亚湾,是当时在古巴专为华人办理出国护照的华人机构。它为华人出国办理相关手续,邑人出国前也可在此赊账,出国后由华侨逐步清还。“广同昌”号后来开展“接理华侨书信银两”业务,成为海外的信机构。该号在香港、邑内设立分支机构,为华侨接驳侨汇。编著者藏品1928年古巴亚湾“广同昌”号金山庄代办寄台山牛尾山圩春生堂的信封。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3 古巴家书 关于古巴的书

  • 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李柏达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试读:总序在20世纪,华侨华人问题曾经四次引起学术界关注。第一次是20世纪初关于南非华工的问题;第二次是“一战”后欧洲华工问题;第三次是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国家出现的“排华”问题;第四次则是80年代中国经济崛起与海外华侨华人关系的问题。每次华侨华人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时,都有大量高水平研究著作问世,不胜枚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发展日益密切,华侨华人研究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华侨华人研究机构由过去只有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华侨大学等少数几家壮大至目前遍布全国的近百所科研院校,研究领域从往昔以华侨史研究为主,拓展至华人政治、华人经济、华商管理、华文教育、华人文学、华文传媒、华人安全、华人宗教、侨乡研究等涉侨各个方面,研究方法也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融入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新闻与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方法与视角。与此同时,政府、社会也愈益关注华侨华人研究。国务院侨办近年来不断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并先后在上海、武汉、杭州、广州等地设立侨务理论研究基地,凝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形成了华侨华人研究与政府决策咨询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机制。而以社会力量与学者智慧相结合的华商研究机构也先后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地成立,闯出了一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华侨华人研究新路径。作为一所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暨南大学创立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华侨华人研究是学校重要的学术传统和特色。早在1927年,暨南大学便成立了南洋文化事业部,网罗人才,开展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的研究,出版《南洋研究》等刊物。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华侨华人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学者朱杰勤教授担任所长。1984年在国内招收首批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1996年后华侨华人研究被纳入国家“211工程”1-3期重点学科建设行列,2000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暨南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华侨华人研究院,并聘请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刘泽彭出任院长和基地主任。2011年,学校再次整合提升华侨华人研究力量,将华侨华人研究院与国际关系学系(东南亚研究所)合并成立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继续聘请刘泽彭同志出任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和基地主任,由华侨华人与国际问题研究知名专家曹云华教授出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华侨华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学校还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努力打造“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研究院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基础上,采取以研究项目、开放性课题为中心,学者带项目、课题进院的工作体制,致力于多学科和国际视野下的前沿研究,立足于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努力将之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值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华大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际,为进一步彰显暨南大学科研特色,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发掘华侨华人研究新资源,推动华侨华人研究学科的发展,学校推出“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本套丛书的著作多为本校优势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作者中既有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也有学界新秀。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多学科视野探索了国内外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些新问题、新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套丛书的出版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学校从“211工程”经费中拨专款予以资助。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领导与部分教师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校对等环节投入大量精力。同时,暨南大学出版社对丛书出版也给予高度重视,组织了最优秀的编辑团队全程跟进,并推荐丛书申报国家级优秀图书。在此,我们对所有为本丛书出版付出宝贵心血与汗水的同仁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最后,我们期盼本丛书的出版能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激起一点小浪花,引来国内外同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为学界贡献更多高水平的成果!《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编委会2014年10月序尽管对华侨家书并不陌生,但当李柏达先生将他珍藏的八十多封自己家族的古巴华侨信展露在我面前时,我仍然感到十分惊讶。古巴!“古巴”这两个字首先让我眼前一亮。古巴(亚湾)曾经是中国人主要的一个移民国家,由1847年“卖猪仔”开始,先后到这个遥隔万里的拉丁美洲岛国谋生的中国人至少有二十万。在我的家乡五邑(江门)地区,“去亚湾”曾经是一个流行词。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胜利后,由于社会制度的认同,歌曲《美丽的哈瓦那》在神州大地上广泛传唱,“古巴糖”一度进入中国城乡的每个家庭,国人对这个兄弟之邦的名称也就耳熟能详。但20世纪60年代古巴实行“国有化”,大小产业(包括小商店和街头摊档在内)一律被没收,当地华侨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曾经繁荣的华人社区迅速式微。加上水路遥远、信息闭塞等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古巴华侨华人的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近期,古巴老华侨已经所剩无几,大小华埠渐次荒废,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流失,才有人突然醒悟,喊出“抢救”的呼声。在这种情势下,忽见一批古巴华侨家书冒出来,怎能不令人惊喜呢?家书保存之不易,大家是深有体会的。而华侨家书的收藏,就更为困难。你无法想象,一个家族、两个国家(古巴、中国)、三代人(收藏者的曾祖辈、祖辈、父辈)之间的通信,竟能历时80多年,在经受了抗日战争等严重战祸、旧社会农村的匪患盗贼,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动乱,还有台风、洪水、虫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仍然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农村,像李云宏宗族这样珍藏家书的例子实在不多。不少人因文化水平所限,或搬迁、扫除,或老人去世,书信就会被当成垃圾扫地出门,或一把火烧掉。这批家书之所以保存下来,有一个特殊原因——它传到第四代,传到了一位对信(侨批)情有独钟的集邮爱好者、青年收藏家手上,同时又遇上了一个重视华侨历史研究、弘扬华侨文化的好时代。这又是多么令人庆幸和欣喜啊!2006年起,我出版了两本书[1],发表了先父黄宝世1952—1975年的40多封古巴家书,曾经引起读者关注和文史界、收藏界专家的高度重视。不止一位朋友曾经断言很难再有这样的家书出现。谁知,李氏家族的古巴信不但时间上比我父亲的家书长27年,而且数量也几乎翻了一番。作为私人生活史和心灵史的民间家书,向有“信史”的美誉,是最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而华侨家书更是一种宝贵的跨国民间文献,国际信息和世界风云也会游弋其中。民间家书抵万金,华侨家书价更高!若如学术评论界所言,我的两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了一部古巴当代华侨史,那么李氏宗族信就不仅是对这部当代华侨史作了有力的佐证和补充,同时也为20世纪上半叶的古巴华侨现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史料。为此,我鼓励柏达把它们编辑成书,进一步丰富华侨史料的宝库。柏达十分努力,仅仅用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就把《古巴华侨信——李云宏宗族家书》的书稿拿了出来。从史料的视角看这批信,其中抗日战争时期部分最珍贵,也最让我震撼。“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太平洋水路被封锁,美洲侨汇几被断绝。日军多次入侵台山,狂轰滥炸、烧杀抢掠,以致生灵涂炭。而天公偏偏不开眼,连续三年大旱,作物失收,台山侨眷生活陷入困境,以致哀鸿满地、饿殍遍野。海外华侨心急如焚,纷纷捐款抗日,或回国参战,或千方百计寄钱接济亲人。本书的第24、25封信,信封两面密密麻麻地盖着邮戳,经编著者考证,这是在多个国家、地区兜兜转转才由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足足历时半年才最终到达台山侨乡的。而此时,台山已经沦陷,李氏宗族中有的小家庭早已家破人亡,有位妇女被卷入逃难人流,远走他乡。这是当年台山侨乡一个多么凄惨的缩影!是对凶悍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多么有力的控诉!这些家书将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懂得什么叫作“战争、沦陷”,什么叫作“天灾、人祸”,什么叫作“灾荒、饥饿”……这批信中的每一封,其史料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你细细品读,都会看到历史的身影。由于编著者对信作了相当深入的分析研究,为读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注释和解读,我相信,本书对于金融史、邮政史、交通史、中外关系史和家书、侨批、文献信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助益。当然,李氏宗族信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它和所有的华侨家书一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传谕、教化作用和艺术欣赏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信的三位曾祖辈和祖辈华侨作者(李云宏、李云宽、李维亮)都是农民出身,读书不多,而且遇到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独特的台山方言以及中西文化碰撞等多重困扰,因而他们的文字表达困难重重。虽然书信中还有好些非文非白、不太通顺的地方,但是,如果你耐心阅读,就不难发现里面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信息。诸如20世纪20年代古巴政府的禁赌、禁毒和排华,60年代卡斯特罗新政府实行共产,受到美国的封锁压制,中古贸易的易货方式,以及古巴华侨为何出走美国等。而信中所展示出的李氏家族先辈的不怕艰险、勇于闯荡、刻苦勤俭、爱国爱乡、重视教育、敬重父母、关怀亲人等内容,则充分体现了华侨优秀的传统品格和伟大精神。他们的每一封信,都离不开寄钱——寄钱,不断地寄钱!即使在只靠微薄的养老金糊口、侨汇受到侨居国政府严酷限制的困境中,依然千方百计地寄钱。临近生命终点时,竟破釜沉舟、倾其所有,将“一生积蓄一次寄回”。这是何等的感人!相对于某些侨眷在家乡缺乏大志、不思进取,习惯性依赖侨汇过悠闲自在的生活,海外华侨则更显独立、奋发、自强,视野和胸怀也更加开阔。针对侨乡的陋习和不良风气,华侨长辈在信中一边寄钱,一边反复劝导儿孙“人生在世,须要守慎德行,切勿乱作行为。人伦不固(顾)”;与邻里相处要有气量、“以和为贵”,切勿因小事争斗,有矛盾“祈用和平善法解决,切不可用仇怨气语讲话”;“力谋进取,希望发展图强”,“择善而从,立定志向”,“千祈勤俭,不可闲汤(荡)过日”;“父母功劳大过天,儿应奉养父母亲”,教导后辈要常记“血脉之情,平等对待”……简朴的语言中体现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传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西方的平等、民主、博爱理念。虽然时移世易,但今天的读者仍可从中获得教益。此外,这批信的艺术欣赏价值也值得肯定。颇见功力的字迹、精美且内容丰富的邮票,以及多姿多彩的信封和邮戳,都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批信大多用毛笔写成。李云宏、李云宽和李维亮的字写得都不错,其中尤以云宽为佳。云宏、云宽生于19世纪80年代,维亮生于1903年,他们是在清末民初受教育的。那一代人学毛笔字,就像今人学电脑,是必修课。但字写得好不好,则与各人所下的功夫与天分有关,这就是所谓“字如其人”。我特别欣赏老一代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他们把“文房四宝”(纸、笔、墨、砚)带到大洋彼岸的岛国,直到晚年仍锲而不舍。此等情怀,着实令人感动与佩服。黄卓才2015年元月于暨南大学[1]黄卓才:《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黄卓才:《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离乡廿载旋故里1925年6月14日古巴寄台山温边村书信【原文】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料必大人平安到家,与家人之乐事也。伏望大人玉体双安,不胜欣喜,惟愿为慰。但吾欲想在家买得好茸参,如有人来湾[1]者,祈寄佢[2]带来以应补身体为重可也。又云古巴新总统[3]登任不满两月之久,布告禁赌博吹亚(鸦)片妓馆实行之事。况且吾衣馆近于此处,现时禁唱叉[4],生意极甚冷淡,将来或者开反(返)不定。吾望佢开反(返)为上策可也。儿各人在外均皆安康,祈勿远念。余容后禀,谨此跪请。再者刻下[5]衣馆生意每礼拜有六七十元,祈为知之。双安小儿维亮字禀(1925年)旧历闰四月廿四日原信尺寸:210mm×238mm【家书解读】“喜鹊仔,贺新年,阿爸去金山赚大钱。赚得金银千万两,返来起屋又买田。”这首台山民谣,唱出清末民初时期五邑侨乡特有的社会现象,唱出华侨、侨属的期盼。这封家书1925年6月14日由李维亮从古巴舍咕埠[6]寄广东台山县长岭温边村李云宏,是我家族现存最早的一封家书,信封遗失。(很可惜,此前的家书没有保存下来。)虽然这封家书的落款没有年份,但从内容及与同时期的几封家书相比李维亮青年时期照片较,可以判断出它写于1925年。这一年,我家办了几件大事,后来的家书能保存下来应该与此有关。本封家书的作者李维亮,生于1903年10月11日(光绪廿九年癸卯八月廿一日),是曾祖父李云宏的次子,我称呼为“二公”(二祖父)。1921年,18岁的他远渡重洋去古巴谋生,与他的父亲一起在古巴舍咕埠经营一间洗衣馆。曾祖父李云宏自1905年去古巴后,因自己经营的洗衣馆无人看管,一直未有机会回唐山[7],直到小儿子李维亮去古巴后,他才有了一个回国的机会。离家20年后,他首次回到台山城东附近的一个古村——温边村。听祖母讲,曾祖父回乡时是乘火车走新宁铁路到大亨车站下车回家的。按照信里所说,大约是当年4月初从古巴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大约5月间回到台山,与家人团聚。曾祖父出洋二十载,首归故里,河山依旧,物是人非,当年的清朝已经变成了中华民国。他的父亲李俊衍五年前已在家乡与世长辞,当年年轻貌美的妻子邓氏已人到中年,大儿子礽润娶了媳妇,且媳妇十月怀胎。还有家乡村边新宁铁路的火车在隆隆飞驰。出洋归乡,与妻儿共聚天伦,乃人生一大乐事。于是曾祖父择吉日在村尾雅传祖祠堂大摆筵席,款待全村父老乡亲,同时行山祭祖等,好不热闹。不久,我的父亲呱呱坠地,曾祖父喜添孙,喜上加喜,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年。此时,身在古巴的小儿子维亮写信问候父母亲,并且告知一些古巴的情况。1925年5月,古巴自由党格拉多·马查多·莫拉莱斯当上新总统。他是一位独裁者,以亲美立场、破坏民主政治和镇压工人运动著称。任内修建了古巴中央公路。[8]他上任不足两个月,宣布全国实行“禁赌博吹亚(鸦)片妓馆”的政策,又禁止卖唱,二公的洗衣馆刚好在这些服务行业的街区,行业的萧条导致生意极其冷淡,每周营业额只有60~70元,因此他希望尽快解禁政策。编著者藏品新宁铁路公司行车时刻价目表。二公年少时身体较弱,出洋后也未见好转,经常要买些补品补养身体。他在信中嘱咐“在家买得好茸参”,托人“带来以应补身体”。古巴虽为世界著名的糖生产国和糖出口国,但参茸等滋补珍贵药材奇缺,价格昂贵。民国时期,在古巴的台山人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最高峰时期达两万人。温边村旅古华侨也不少,经常有乡亲来往于中古之间,带些家乡的东西去外洋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这是天运九年(1912年)古巴夏湾(哈瓦那)致公堂发给李云宏的“夏湾致公堂馆底票”。此种布质底票是孙中山当年筹集革命经费的收据,是华侨捐款支持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目前仅见此件。[1]湾:古巴亚湾的简称,又称夏湾,是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台山话音译。这里泛指古巴。[2]佢:粤方言(含台山话)词语,他、她、它都说佢。这个代词在下文多次出现。这里指来湾者。[3]1925年5月,古巴自由党格拉多·马查多·莫拉莱斯(GerardoMachadoY.Morale)任新总统。[4]唱叉:唱歌的丫鬟,即歌女。[5]刻下:目前,眼下。[6]舍咕埠:台山话音译,西班牙文Ciegode&Ávila,古巴中部城市,谢戈德阿维拉省省会。[7]唐山:是东南亚华侨和美洲华侨对祖国的一种称呼。[8]“格拉多·马查多”词条,中国雅虎网。2.出洋费用千余元1925年7月16日古巴寄台山家信【原文】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儿昨接来家音一封,捧诵回还,亦详明悉矣。说及造屋[1]之事,要吾寄巨款回家,现时财政不足,大人汝前日在外亦将知之矣,不满两三月之久有何设法[2]!总至(之)迟他(下)来年有艮()到手,然后造屋。又云,胞兄做纸[3]一事,刻下用金艮()120元[4]做一张纸,另外舟费合该毫艮()一仟(千)余元。有得千余元在家做生意好过来古巴。总至(之)迟他(下)一星期问及广同昌[5]做纸,实事如何,然后再字。谨此恭请再者屋地泥请人担佢为先。双安小儿维亮字禀(1925年)旧历五月廿六日原信尺寸:200mm×240mm【家书解读】这封信与上封相隔仅一个月,信封已经遗失,作者仍然是二公维亮。曾祖父云宏回乡后不到一个月,6月20日,我的父亲出世。家里添了一个男丁,曾祖父喜出望外,给他取名焕麟。40岁出头就有了孙子,在当时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于是,满月时就在村里摆刮头酒(满月酒),逐家逐户去派送鸡酒、红鸡蛋。全村上下喜气洋洋,兄弟、叔伯、婶母个个上门来祝贺,风光无限。链接台山乡间满月酒菜单(民国时期)刮头酒也叫满月酒。新生婴儿长至一月,谓满月。按台山旧俗,是日,孩子的家长摆酒庆贺,并为新生婴儿“刮头”(理发),谓之“刮头酒”。同时,给孩子取名字。有些乡村还有送鸡酒、红鸡蛋的习俗,亲戚朋友多以小孩的衣服、“口水巾”、布料相赠。民国时期,台山乡村酒席又有男席和女席之分,两种酒席菜单有所不同,男席比女席贵一些,菜式上肉类更多,而女席菜类更多,村民称男席更“好肴”,“男尊女卑”现象在酒席上也体现出来。华侨荣归故里,买田、买地、起屋(建新房),是理所当然的三件大事。曾祖父回乡后不久,曾祖母及其他家人都催他起屋。清朝末年,高祖父俊衍去金山回来后在温边村建了一间新屋,为何现又要起屋?这里面有一段古(往事)。高祖父生有三个儿子,却只有半间祖传的旧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便于宣统年间建了一间新屋。本来,曾祖父是长房,有优先选择住新屋的权利,但曾祖母因新屋地1950年古巴华侨出入境记录册在兴工时被“牛疴屎”(牛下粪)弄脏了,乡村风俗认为不吉利,所以她宁愿住祖屋也不住新屋。时间一晃过了十数年,终于等到曾祖父回来,于是她和家里人就提出建新屋的要求。曾祖父回乡时没有这个计划,但拗不过全家人,便在村里选择了新屋地择吉日兴工。然而,他带回乡的金银不够,于是写信给古巴的二儿子,要求寄钱回乡建新屋。古巴方面,新总统上任不久,宣布禁止“黄赌毒”的新政策,这使服务行业萧条,二公的洗衣馆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此前曾祖父回国时已经将前几年的积蓄用尽,要再筹集建新屋的资金确实很难,二公只好写信告诉父母,先请人挑泥,平整屋地,迟些待筹足钱再起屋。此时,仍在台山的祖父也想去古巴谋生,寄信去要求二公为他办出国手续。清末民初时期,台山人称办出国护照为“做纸”,当时办去古巴的护照手续费要美金120元,再加上船票和路途中的花费,去古巴的费用超过一千元(双毫)。若拿这千元在家里做些生意,的确比去古巴还好,这也说明古巴经济状况不好,“揾食”(谋生)艰难。链接信中提到的“广同昌”号位于古巴亚湾,是当时在古巴专为华人办理出国护照的华人机构。它为华人出国办理相关手续,邑人出国前也可在此赊账,出国后由华侨逐步清还。“广同昌”号后来开展“接理华侨书信银两”业务,成为海外的信机构。该号在香港、邑内设立分支机构,为华侨接驳侨汇。编著者藏品1928年古巴亚湾“广同昌”号金山庄代办寄台山牛尾山圩春生堂的信封。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2022-04-02 古巴家书 关于古巴的书

  • Kindle Voyage 的那些一句入的广告文案

    亚马逊为其推出的KidleVoyage阅读器展开了一波广告宣传攻势,而这些广告中巧妙地采用了来自书籍的引语作为广告文案。和之前KidlePaerwhite活泼明亮的广告风格不同,KidleVoyage的平面广告只是印有短语句的黑白照片。然而,它的特点是这些句子和新阅读器的名字Voyage一个接一个地做出了巧妙的回应,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旅游、云游、航海等意义,突出和优化了远行的主题。这些广告简单而浪漫地表达了画面中尘土飞扬的男女:即便换上轻巧的、可握于掌中的躯壳,不变的是一颗深沉的心,向往在广阔的书海中航行。Youwilltravelialadofmarvel.——JuleVere你将在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旅行。——儒尔·凡尔纳(海底2万里)这句话也随着《海底2万里》第一章的截图出现在KidleVoyage包装盒上。更有趣的是,引用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核心广告文案并不是第一次与亚马逊发生关系。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引用了它:你的智慧一定会派上用场,因为你会在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旅行。我们人类,虽然走路,但最终会让自己惊叹。……儒尔·凡尔纳,马克·吐温,伽利略,牛顿……所有好奇的人一定渴望活到现在。作为文明人,我们会有这么多天赋,就像你坐在我面前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Notallthoewhowaderarelot.——J·R·R·Tolkie流浪者可能并不迷茫。——J·R·R·托尔金(魔戒)托尔金的魔戒已经加入KidleUlimited项目(9.99美元一个月可以看到70万册电子书)Notallthoewhowaderarelot它来自书中的一首诗,描述了阿拉贡游侠时期的生活。把这首诗单独摘出来作为Kidle在广告中,现代旅行者更随意,当它还原到魔戒中时,遥远的中土荒野气息再次出现。以下是朱学恒版的翻译:精光闪闪,非真金,四海云游未迷;古而弥坚生不息,根深如畏浸霜冰。苏生,百劫火炼,光华四射破暗。断折圣剑重铸日,无冕王者再为皇。关于“Notallthoewhowaderarelot译法,译林的编辑们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比如:无论走到哪里都像卧书房;长途旅行,心中有一盏航灯(提示夜灯模式)……欢迎告诉我们你的翻译。Wedoottakeatri,atritakeu.——JohSteieck不是我们主导旅行,而是旅行带领我们。——约翰·史坦贝克(史坦贝克穿越美国)史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TravelwithCharley:ISearchofAmerica)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史坦贝克的一本游记记录了他58岁时在爱犬法国卷毛狗查理的陪同下,开着卡车穿越美国大陆的旅程。这本书的翻译名相对简洁,《穿越美国》让人想起了一本老式英语教材的录像带。查理去哪了?▲史坦贝克和查理从我很小的时候起,我就一直有去其他地方的冲动。当时,成熟的成年人发誓要向我保证,成长会平息这种冲动。当岁月表明我已经长大时,每个人都说治疗这种冲动的处方叫做中年。在中年,有人再次向我保证,当我长大后,这种冲动就会冷却下来。现在,我已经58岁了,也许老人可以熄灭他的欲望。但什么都没用。……一旦行程设计完成,设备准备完成,将付诸实施;此时,一个新因素将取代所有焦点。每次旅行、冒险或探险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不同于其他旅行。旅行有自己的个性、气质、特点和独特性。旅行本身就是一个个体;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所有的计划、安全措施、方法和强制性都是毫无意义的。几年后,我们发现我们不是在领导旅行,而是在领导我们。Voyage在日本的广告也采用了同样的形式。我喜欢在禁止的海域航行,踏上未知的土地。——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对于Kidle,亚马逊在全球市场上子书的科技产品,亚马逊在全球市场上都不吝啬广告预算,Kidle的广告经常投放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上,如高端文学期刊、老生活杂志、发行量巨大的报纸等。以下是《读卖新闻》中的Kidle广告:春天盛开,盛开一片白色,一片白色是Kidle。五五七格律,加上对季节特别敏感,是日本地域风情浓厚的广告文案。Voyage目前还没有白色版本。也许它将在未来推出,也许是在下雪的时候。看完这些巧妙引用名言的广告文案,对亚马逊的广告策划能力印象深刻吗?—————–资料来源:译林出版社...

    2022-04-04 广告文案经典范例 广告文案包括哪几部分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