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作欣赏 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 9》《故事会》编辑部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9》【作者】《故事会》编辑部编【页数】213【出版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321-7748-6【价格】28.00【分类】小说-文学欣赏-世界【参考文献】《故事会》编辑部编.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9.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9》内容提要:本书编选了国外多位著名作家的经典短篇小说名作,主要内容包含有:第二封举报信;抉择时刻;听见的真相;伯顿的替身;保险疑云;歧视之最等。《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9》内容试读第二封举报信杰克·里奇[美国〕小辞典目击凶案杰克·里奇(1922-1983),美国侦探小说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虎岛》及五百多篇短篇小说弗兰克是个惯偷,假释出狱后仍他的短篇小说语言简洁,情节出旧没改掉恶习,每回钱不够用的时候便人意料。他共出版过七种短篇集,出远门偷点财物。分别在2)5、2)6、2014年被这回,弗兰克瞄上了杰斐逊镇购三度选入当年度的“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t10”榜单。1982年,物中心里的一家酒品商店。趁着午夜时里奇凭借短篇小说《艾米莉的失分,四下无人,他悄悄溜到了商店后门,踪》获得了爱伦·坡奖开始撬锁。突然间,他听到远处传来汽微课堂车驶来的声音,以为是巡逻的警车来了,埃德加·爱伦·坡奖是为全世立马猫腰躲进阴暗地带,大气都不敢出界优秀侦探小说家创设的最具一口。权威的奖项、该奖由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创立于1946年。获奖汽车拐弯开进酒品商店后面的小作品由美国侦探作家协会指定巷,缓缓驶过商店的后门。弗兰克见到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裁定这辆车不是警车,这才松了口气。第二封举报信·1汽车继续向前驶出一段距离,突然停下,右前车门被人推开。弗兰克听见车内传来吵架声和扭打声,很快一名男子滚下车。男子刚要起身,一记枪声响起,男子中枪后倒在地上,接着,汽车内伸出一只手,将车门拉上。当这辆车扬长而去时,弗兰克发觉自己下意识地盯住了车尾的车牌。等到汽车开远后,他冲向男子倒地的地方,拿手电筒照着察看,男子大概三十来岁,前胸中弹,已经没救了。弗兰克竟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可是他不能去警局报警。他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假释官,如果报了警,让假释官知道他在哪儿,弗兰克一定会被送回监狱。思量之下,弗兰克觉得忘掉整件事、赶紧离开这个小镇才是明智之举。回到市区里的公寓后,弗兰克喝了杯烈酒,上床睡觉,可怎么也睡不着。那名死者的模样和那串车牌号码似乎已牢牢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使劲想忘记,但怎么也忘记不了。尽管弗兰克干偷鸡摸狗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杀人还是头一次见着。假如就这样让杀人凶手逍遥法外,他的良心会十分不安。最终,他爬下床,戴上手套,写了封信一敬爱的警长:昨夜,我在杰斐逊镇目睹了一名男子被人枪杀。具体地点在购物中心那家酒品商店的后门小巷里。出于个人原因,我不能直接报警,但我记下了凶手所驾驶车辆的车牌号码,可供警方破案时用。号码为C45-871。一个公民2·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⑨弗兰克填好信封后,出门寄出了这封给杰斐逊镇警长的举报信。他心想,现在就看警长怎么处理了,反正他已经尽了身为公民的义务。再访小镇一个月之后,弗兰克手头又有点紧,决定再去一趟杰斐逊镇,从那家酒品商店里偷些值钱的玩意儿。清早时分,他开车抵达了小镇,饥肠辘辘之下,走进了街边的一家餐馆,在柜台旁坐下,点了份早餐。弗兰克忽然想知道上次的那宗命案警方调查得怎么样了,于是向女服务员搭话:“你们这个小镇真宁静,不过我听说前阵子不怎么太平?”这会儿餐馆生意不忙,女服务员正愁没人说话呢,立刻接过话茬:“可不是嘛,就在一个月前,开修车行的鲍勃·詹森被人枪杀了。警方到现在还没破案呢!”弗兰克蹙起眉头:“没破案?警方没抓到什么嫌疑人吗?”“警方把镇子里半数居民都问遍了,什么线索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本地人干的,还是外地人作案呢!”女服务员说道。弗兰克沉思起来,难道说那串车牌号码属于某辆被盗失车,警方的侦破进人了死胡同?还是当地警方压根没收到举报信?弗兰克觉得多半是信件被邮局寄丢了,他决定把好事做到底,再写一封举报信。吃完早餐之后,弗兰克找了家文具店,购买了信封、信纸和邮票,又借了支圆珠笔,当即写下第二封举报信一第二封举报信·3敬爱的警长:大约一个月前,我在杰斐逊镇上亲眼看见了一起凶杀案,给你写来一封信,说了有关事宜。信中包括那名开枪杀人的凶手驾驶车辆的车牌号码。你可能没有收到我的上一封信,因此我再次写了封信给你。凶手的车牌号码是C45-871。一个公民弗兰克在信封上写了收信人为“杰斐逊镇警长”,把信投进最近的邮筒。他本打算当晚就动手偷窃,再立刻离开小镇,但最终决定把行动推迟上一两日,先弄明白警方收到第二封举报信会有何举动再说。于是,他在镇子里找了一家便宜的小旅馆住下。警长登门第二天上午,弗兰克还在旅馆客房内休憩,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他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名身着警服、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你好,我是本镇的警长。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你寄来的一封信。”男子说道。警长怎么找到我了?弗兰克内心泛起一丝恐慌,决定装傻充愣应付过去:“信?什么信?我听不懂。”警长笑了笑:“信封上只有杰弗逊镇的邮戳,说明是从镇上寄出的。说不定寄信的人还在镇上,很可能住在旅馆里。幸亏本镇的旅馆不多,我向老板一打听,又比对了旅馆登记簿上的笔迹,确信4·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⑨写信的人就是你。”到了这会儿,弗兰克只得承认:“确实是我,不知警长有何贵干?”“我来是想问你几件事,你对那串车牌号码吃得准吗?”警长问道。“我绝不会记错。”弗兰克答道。“你亲眼见到詹森中枪?能描述一下凶手的模样吗?”“亲眼见到,但我恐怕描述不了凶手的样子,因为我只看见凶手的手臂。”“验尸官说,詹森被枪杀的时间是午夜前后,你午夜时在那儿做什么呢?”弗兰克临时编了个理由:“我那时睡不着觉,出来散会儿步。我以为从那条小巷能抄近路回旅馆。”警长似乎相信了这套说辞:“好吧。我想让你跟我去趟案发现场,指一下詹森被杀的准确地点,行吗?”弗兰克一口答应,跟着警长下了楼,一起上了警车。到了购物中心后,他向警长指出詹森滚下车的位置。重新上了警车后,弗兰克本以为警长会开车送他回旅馆,可好像警车一路向反方向开去。弗兰克不安地探问道:“警官,您好像开错了方向?”“没错,我们要去趟我的副手家,告诉他这件事,他今天轮休在家。”警长说道。弗兰克点了点头:“我想,您接下来会联系车辆管理局,查一下那串车牌号码吧?”第二封举报信·5“不用,没那个必要,我知道那辆车的车主是谁。”警长平静地说道。“是谁?”弗兰克问道。忽然,警长转过头看向弗兰克:“我。”峰回路转弗兰克盯着警长,觉得心神不宁:“可是,凶手开的车不是警车啊!”“我可不会公车私用,我的名下另有一辆私家车。”警长说道。警长的回答犹如当头棒喝,让弗兰克一下子想通了。一个月前,警长收到第一封举报信,知道有人认出了自己的车牌号码。他肯定毁掉了那封信,还寻找过弗兰克,但弗兰克早已离开镇子,警长没能如愿干掉目击证人。没想到弗兰克犯了个天大的错误,又来到小镇,还向警长寄出了第二封举报信。想到自己竟然愚蠢地往枪口上撞,弗兰克悔青了肠子;想到杀人凶手就坐在自己身旁,他害怕得汗如雨下,着急地辩解:“警长,我这会儿又想了想,觉得我记错了车牌号码。我这个人记性非常差,视力也不太好,车牌的最后三位数是我乱估的,您千万别信啊!”警长看了弗兰克一眼,笑着说:“我相信你的举报。”弗兰克闭上了眼睛,琢磨自己还有什么出路。警长的块头比他大得多,制服警长估计是办不到的;现在车速差不多有六十五迈,此时跳车只会丧命…6·名作欣赏:10分钟读解外国经典小说⑨···试读结束···...

    2022-10-12 名作欣赏期刊 名作欣赏是核心期刊吗

  • 《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晨曦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作者】晨曦主编【丛书名】读点经典:中国文学艺术名著欣赏【页数】213【出版社】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636-5393-5【价格】16.00【分类】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晨曦主编.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内容提要:本书包含六个部分,具体的内容有:敕勒歌、登鹳雀楼、望岳、春晓、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绝句、渔歌子、早春、草等。《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内容试读放歌自然中国是诗的国度。著诗与品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自然风光始终是诗人们饱含深情地讴歌、描绘的主角。以景入诗,化情为景,构成一幅声色交融、动静相宜的主题画卷,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情思雅致的情趣,一种安静淳朴的场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11.敕勒歌[南北朝]佚名◇古诗引读《敕勒歌》是敕勒族歌咏草原风光和“水草畜牧之中盛”的牧歌,是古代民族诗歌中的一件瑰宝。收在《乐府国诗集》的《杂歌谣辞》中。这首诗的作者已无史料记载,故古为佚名。代诗敕勒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秦汉时叫“丁零”,魏晋南北朝时叫“敕勒”。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名的草原上逐水草游牧,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用毡子欣做成的圆顶帐幕,今俗称“蒙古包”),北朝时活动在朔州赏(今山西省西北部)一带。《北史·高车传》说,敕勒族人“男女无大小,皆集会…歌舞作乐”。所以就能产生这样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敕勒歌》。《敕勒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辉,千百年来始终蜚声四播,传诵不衰。3···试读结束···...

  • 《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美)黛安娜·惠特尼(DianaWhitney)著,徐佩贤,|(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作者】(美)黛安娜·惠特尼(DiaaWhitey)著,徐佩贤,【页数】175【出版社】北京:华夏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080-9891-3【价格】59.00【分类】团队管理【参考文献】(美)黛安娜·惠特尼(DiaaWhitey)著,徐佩贤,.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北京:华夏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内容提要: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是所有卓越人士必备的重要能力。本书教你运用48个关键的正向提问,打造高效能欣赏式团队。学会用提升团队沟通力与探询技巧,引领团队走向卓越。本书适用会议及各小组带领人,教练引导者顾问跨部门及行政协调人员读书会及各类小组带领人。《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内容试读第一章简介欣赏式探询的威力,在于能解放力量一让个人和组织释放他们的内在力量,带出人最优秀的一面同时鼓励别人看到这些优点并支持他人,发挥自己和他人最有优势的一面,并衍生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和创新动力。一黛安娜·惠特尼博士阿曼达·赛思顿一布伦第一章简介团队和团队合作中蕴藏的奥妙与潜在能力是无所不在的。人类今日的每一项重要成就,几乎都是源于真正的团队合作(teamwork)这是建立在彼此间的合作上,互相学习、共同发挥出正能量,才能集大成。不论你身在何处,团队合作都是我们生命与事业向前发展的首要工具。家庭、小区、体育队伍、工作小组、志愿组织、机动部队、调查小组、董事会、厂房、自发工作小组、个人成长小组一都必须借着团队和团队合作,才能让事情得以顺利进展。“团队”的概念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但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已不时召集群众,为共同目的而迈进。他们会鼓励群体中本领各异的人展开互相合作与学习。在现代组织中,不论成员来自怎样的文化背景,团队都是其主要的结构综合依据或工具。它能展现在不同003创建欣赏式探询团队职能、不同利益相关者(takeholder)之间,并点燃出共同意义、创新与协作(collaoratio)。放眼望去,各种环境的大小组织都以“团队为本”,为何还要针对这个主题另撰一书呢?各大实体与网络书店的商管类别书架上,已有各种以团队为主题的专书与指引,当中涵盖许多如何达致信任、凝聚力、真诚交流、共同目标等秘诀。即使书籍百花齐放,这类主题的新书出版仍是历年未减,这意味着市场仍有读者需求一针对团队的专书,协助特定团队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它们独有的价值。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并非告诉读者或团队该如何合作、该订立哪些目标或制定哪些角色。相反地,本书想传递给读者的是一让大家了解当团队能够大放异彩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发生或促成的?这当中所蕴含的真理是:当行动起来时,持续的好奇心将赋予一个团队生命力,并滋养其增长和提高效能的能力。这本书最特别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它能带动团队成员进行“对话”。这些“对话”能帮助团队成员发掘成功之钥,拓展未来的可能性。本书最重要的使命是一协助读者完成引导团队的“对话”,进而加004第一章简介强团队间的凝聚力、合作力,分享共同的意义、创意与创造力。提问的威力熟悉欣赏式探询的读者①,早就认识到我们重视“提问”更甚于答案。针对如何有效促成团队合作这类主题,更要对提问保持特别的敏锐度。请看看下列这些常见的办公室对话。■当人们被问到:“你是怎么看待你们的团队会①欣赏式探询是一种正向创变的哲学和方法学,起源于一个简单的假设:人类系统(humaytem)一不论是小区、组织、团队还是当中的个体,都会沿着它们惯于研究的、聚焦的和讨论的方向发展。它研究当人类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时,是什么“赋予了生命”(givelife),为系统带来能量和活力,造就最佳状态的发生。欣赏式探询并非假设任何个人或组织总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当焦点、学习和对话都集中在强项、成功模式和最佳状态时,会更容易让学习和改变发生。基于这个原因,欣赏式探询的过程涉及由“探询”(iquiry)所引发的大规模“对话”(dialogue),让人讨论他们个人和集体的强项、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合作行动的机会和计划。资料来源:Whitey,D.adTrote--Bloom,ThePowerofAreciativeIquiryAPracticalGuidetoPoitiveChage(2dEditio)SaFracicoBerrettKoehlerPuliher,2010.005···试读结束···...

    2022-10-12 epub 图书 epub电子书网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作者】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著【页数】68【出版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01【ISBN号】978-7-219-09476-1【价格】10.00【分类】中华文化-小学-教材-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著.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01.图书目录:《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内容提要:此书为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系列,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千百年灿烂文化中的精华,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中国向来也有“诗国”之称。中国古诗以唐代诗歌为代表。本书的选篇即以唐代诗歌为主,兼顾其他。上至《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下至宋、元等诗,均有涉及,可使青少年对中国古诗概貌有个粗略的认识。《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内容试读第一课鹿mig汉艺术呦焰野鹿鸣鸣鳴餐芝②我觜嚣宾鼗姜吹he笙毁hua簧③che承管翨jiag④将m之好我、我周行⑤嗚鸣鴨坳u鹿鸣9餐聾变篙我宥器笑署ǒzhāo广西山水风光始德视孔昭⑥民不a恌⑧君孚翨局⑨是iào我宥碧指漓江器宾哭無四改敖③纷④漓江是我国第四大河珠江的支流,北起兴安,怕鹿加之西嘉南至梧州,其中以桂林到阳朔一段景色最佳。如诗食我鼓呦野如有题本宾琴如画的漓江美不胜收,孕育着有“甲天下”之誉的的鼓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就像一鼗瑟翠条青色的罗带缠绕在群山之中,两岸风光秀丽、山乐峰林立,如同一幅美丽的柏和鼓且湛千里画卷,陶醉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大元我宥旨帅陈毅曾赞誉这里“处处呈奇观,足够一生看”。设無宗筹宾变恕0【译解】广西山水风光①呦呦:鹿鸣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②苹:俗名艾蒿。一说“萍”。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④承筐是将:古代用筐盛币帛送宾客。⑤示我周行:指我路途。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⑥视:示也。⑦民:奴隶。一说自由民。⑧桃:通“佻”,轻薄、轻佻。⑨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⑩旨:甘美。①式:语助词。②燕:通“宴”。③敖:通“遨”,嬉游。④芩:蒿类植物。⑤湛:深厚。红水河第一湾鹿儿呼伴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满座好宾客,鼓瑟吹笙真热闹。席间吹笙又鼓簧,赠送礼品满竹筐。宾客对我真友善,指明路途大方向。鹿儿呼伴呦呦叫,在那原野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宾客,品德高尚名声好。示人榜样不轻薄,君子贤人纷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嘉宾欢饮任逍遥。红水河是西江水系的一条干流,横跨贵州省和鹿儿呼伴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满座好宾客,广西壮族自治区。它因流鼓瑟弹琴真快乐。席间鼓瑟又奏琴,宾主和乐都尽兴。我有美经红色沙坝岩层,所以水酒香而醇,宾客心中更欢畅。色呈红褐色而得名。红水河两岸山高林密、滩多水【导读】急,有着“八十里画廊”此诗选自《诗经·小雅》,是一首君王宴饮群臣时唱的之誉的大化至古河河段更歌,整首诗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本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是山光水色、风景绮丽。生动地展现了周代帝王宴饮的礼仪场景,让读者对当时宾红水河在途经广西东兰县主关系、宴乐概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板文村时,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著名的红水河第一湾。这里分布着千奇百怪的岩石,有的像垂帘,有的像蜂窝,还有的如千层饼,每一块岩石都是一处令人惊叹的美景。第二课la「又艺术沧歌浪①缨纓浴浪芝水清②等以zhuo③缨④小篆沧浪我咖水zh浊隶书等以咖之灌我足缨行书纓【译解】广西山水风光①沧浪:水名,约在现在的湖北省。②兮:古诗中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③濯:洗。④缨:系帽子的带子。沧浪之水清澈啊,可以用来洗涤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混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导读】德天瀑布本诗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古时,汉江有一条支流流经沔阳,名日沧浪河。战国末期,楚国三间大夫屈原被流放时,游经沧浪河,在张沟处遇渔父,向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这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传统文化认为,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对此你有何看法?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离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它是亚洲第一大的跨国瀑布,从60多米高的山崖上跌落,一波三折、水花四溅、气势壮观。河水有时湍急,有时舒缓,在群山密林间素回奔流。德天瀑布与越南境内的板约瀑布相依相连,如一对亲密的姐妹,姿态万千。有诗人曾写下“一瀑连双界,雄浑镇万山。飞烟滋翠谷,秀水润苍田”的诗句来称赞德天瀑布之美。第三课河伯①战曾(楚荡荡鉴昆鉴②望灣心笔霸芬浩荡日將署分cha怅忘归隶书板唯蒲着hu怀行书蕩···试读结束···...

    2022-10-12 编著图书的著作权归谁所有 编著图书里面的文章著作权归谁

  • 《文学欣赏引论》朱移山|(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学欣赏引论》【作者】朱移山【页数】391【出版社】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10【ISBN号】978-7-5650-2937-0【价格】58.00【分类】文学欣赏【参考文献】朱移山.文学欣赏引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文学欣赏引论》内容提要:全书共分为文学欣赏导论、小说欣赏、诗歌欣赏、散文欣赏、戏剧欣赏、影视欣赏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何谓文学与文学欣赏、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文学欣赏的特点和规律、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等。《文学欣赏引论》内容试读第一编001文学欣赏导论第一编文学欣赏导论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感受、体验、感动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精神活动。具体来说,文学欣赏就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并借助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并体会作品的意境。第一节:何谓文学与文学欣赏文学欣赏中将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审美过程。一、文学的定义和欣赏体征文学是语言艺术,它可谓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而塑造形象、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样式。文学又是一个想象虚构的产物,它更带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和精神个性,丰富灿烂、绚丽多姿、各尽美妙,难以用同一标准加以度量,故而称之为“人文学科”。(一)人文学科的界定《大英百科全书》关于人文学科的界定是:“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一般人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或曰:“人文学科包括如下研究范畴: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等。”倘若依据这个界定,人文学科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换言之,探究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审美特点何在?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对此曾有过明确的诠释: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也就是人的文学欣赏引论002WENXUEXINSHANGYINLUN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文化世界。事实上,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理当是统一的。从内容来说,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的精神性、意义性、价值性决定了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生命特质。①歌德曾在《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说过:“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已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二)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古今中外诸家各派的诠释可谓是异彩纷呈。在西方,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字面、譬喻、道德、奥秘的四种意义。其四种意义又可划分为两个层面:字面意义层面和由字面意义表达的超意义层面。但丁把字面意义置于阅读与阐释的优先地位,认为不首先理解字面的意义,便无法掌握其他意义。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把艺术作品分为“外在形状”与“内在意蕴”。认为遇到一件艺术作品,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人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黑格尔把这种“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形状”,而把外在形状所指引的内在的东西称为“意蕴”。延及于二十世纪,波兰现象美学家英加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即文学文本由表及里的四个层面是: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多重图式化面貌层、再现客体层。美国文论家韦勒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五层面说”:声音、意义单元、形象和隐喻、诗的特殊世界以及模式和技巧。我国的《文学概论》却习惯地套用哲学辩证法而将文学作品分为内容和形式的两部分:内容包括题材和主题:形式包括语言、体裁、结构和表现手法(三)文学欣赏的特质文学欣赏中从文学语言决不能仅仅只是获得一种语义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言的理解和玩味,去感受、体悟到某种特殊的意味或韵致。美国学者赫斯曾对文学文本的意义作过“意思”与“意味”的区分。“意思”即作者写进文本并要借助文本加以传达的原意。“意味”则是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所“认定”的文本意义。赫斯对文本这里所做的区分启发我们,与非文学文本的阅读不同,文学文本的阅读和鉴赏,绝不仅仅只是从语义的理解到文本“意思”的把捉这么简单。譬如说,文学欣赏强调“声音与意味”。它特指通过特殊的语音组合,形成丰富多变、和谐凑泊的声音形式,来营造某种情绪氛围或情调,暗示性的传达某种特殊情味韵致。在不同的文学文本类型中,①叶朗.欲罢不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0.第一编003文学欣赏导论诗最讲究语音组合通过语音组合来传达特殊情味。由于语音的长短、疾徐高低、轻重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运动节奏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层面的声音、节奏的选择、组合等音律技巧的运用,也就能够通过“调质”形成一种特殊意味的“暗示”,并唤起某种相应的情绪体验。通过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往往能营造出独特的情绪氛围,引导读者去体味文本特殊的情调。因此,文学欣赏注重通过语音组合传达情味的方式。其一,通过语音与语义的配合营构能够引发丰富联想、想象的意象,将读者引导到特定意境之中。其二,通过语音的重复往回,造就循环往复缠绵不尽一唱三叹的审美韵味。与此相关,文学欣赏特别注重“隐喻与象征”的审美感悟。文学理论中使用“隐喻”的术语,一般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对文学反映现实的特征的个描述性属于,如我们确认文学对现实的反映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是指文学描写的现实图景并不能与现实等同,而是经由作家主体的能动关照之后的艺术化的再现于表现的统一。其二则是指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或表情形态,是一种文学意象构成方法。这一层面上所说的隐喻,与修辞学中所说的隐喻类似,指直接将本体和喻体组合在一起,构成文学意象。与一般修辞学所说隐喻不同,诗(或文学)中的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说明性的,即不仅仅是要依靠喻体来说明本体的某种性质,而是本体和喻体相互连接构成一项整体,本体和喻体都成为意象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诗中隐喻性意象的理解,也要在本体和喻体的连接中来完成。譬如说,诗中隐喻的特征包括:诗中隐喻(也包括通常的比喻)构成的突出的修辞特征,在于喻体和喻旨间的不确定性。构成隐喻(或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求“远距”“异质”形成“暴力连接”,即将完全不在同一个经验领域中的对象强行组合在一起的特点,从而形成更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独特而清新的意象。隐喻中喻体和喻旨之间的关系超出简单的类比和替代,形成相互融合,因而也使诗歌语言及意象组合更充满张力,隐喻性意象成为负载多重意义复合体,大大扩展了诗的表意、表情空间文学象征作为一种表情形态或诗法的象征,它是指不直接摹写诗人自己心中体验到的某种情绪、情感,而是通过对那些与诗人自我内心体验相应合的外物(或景物)的描摹,使客观物象成为一个传达内心情感体验的符号,形成一种托物言志的传达。倘若从形态上看,象征很有些类似中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托物寄兴”“依微拟义”。可以说,“象征的类型”包括:象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普遍的象征和特定的象征。所谓普遍的象征,是指那些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背景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文学欣赏引论004WENXUEXINSHANGYINLUN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的象征,如绿色象征生命和生机,黑夜象征恐怖和死亡,英诗中的玫瑰象征爱情,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等。由于这些象征已经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因而在进入文学文本之后一般也不受上下文控制,即不会因为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象征意义的改变,所谓特定的象征,又称“个人象征”,指诗人为表达自己特定思想情感创造的独特的象征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联想的产物。这一类象征意象的象征意蕴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借助诗人的经历、思想乃至时代背景等更大的意义系统来加以解读。值得注意的是,特定象征也有可能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而成为普遍的象征。总之,隐喻和象征在表现形态上常常彼此渗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加以区分的。不过,仔细辨析,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别。从表达方式上看,隐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具体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隐喻性意象的组成部分。而象征意象则是通过象征物的直接描摹,由象征物的描摹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意指被象征的对象(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因此,象征意象与被象征的对象之间是一种暗示性的,而非比喻性的关系。而从存在形式上看,隐喻是独特的,唯一的,而象征是固定的,程式化的:隐喻充满个人的智慧与机巧,而象征则可能会成为集体语言的审美共识二、文学欣赏的特点和条件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读者是主体,文学是对象。如若要把握这一审美对象,首先就要对它有一个宏观认识,即了解它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属于什么性质的学科。简而言之,文学欣赏的基本方式是阅读。阅读活动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几乎可以说凡是用文字写成的东西都可以是阅读的审美对象。但作为人类阅读活动之一的文学欣赏,其对象却远没有如此的广阔,它仅限于文学作品。即从文体观之,它主要就是指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样式(一)文学欣赏的条件文学的意象、意境、意蕴、意味始终弥漫充溢于作品的诸多艺术因素以及各艺术因素的有机组合之中。总之,文学意味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感受品味,只要打开作品,意味就会散发着迷人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简而言之,文学欣赏者的艺术素养涵括:1.艺术感受力。即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是读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文学欣赏者的艺术感受力的基本内容,即语感能力,第一编005文学欣赏导论也即读者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美的感受力。2.艺术推想力。即体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由之进行再建想象,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一种思维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首先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握整体形象。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3.艺术涵养力。包括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读者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是判断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动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文学欣赏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泛的,其中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知识尤其重要。对于相关文史知识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关于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对解读相应的文本一定会有很好地帮助。(二)文学欣赏的特点文学欣赏中崇尚修辞的通感与接受的联觉1.修辞中的通感。通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联觉(yaetheia)”或“通觉”“移觉”,是一种由不同感觉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而发生感觉的“挪移”,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艺术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被诗人、作家经常使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由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必然会突破单一的感觉经验,而表现为各种感觉建立起相应联系并达到沟通,各种感觉、表象交叠、转化、渗透、互通,会很容易地形成一种“感觉挪移”,以至于“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因此,在文学的世界里,声音能够产生气味,如“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声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也会有颜色、形状、味道,如“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如“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贾岛《病蝉》。与此相应,本来没有声音的对象,在诗人的眼里心中,也会发出声音,如“三月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如“天河夜转漂回屋,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文学欣赏引论006WENXUEXINSHANGYINLUN2.艺术中的比喻。在理解作为文学修辞的通感时,要注意将通感与类似的比喻区别开来。通感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感觉经验的相互挪移、沟通,因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比喻,虽然它有时也可能与比喻类似。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诗句中甚至用了“似”这样的喻词,但因“尖似针”是紧承前面的“听声类形”的“声尖”,强调的是由听觉转化为触觉之后的“尖”的状态,重点仍在“声尖”,因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而是通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摹写琵琶大、小弦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用雨声、私语声、珠玉落盘声、鸟声等状琵琶声,是典型的“以彼物比此物”,这里突出的只是一种听觉与听觉的联系,因而只是比喻。3.欣赏中的联觉。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艺术感受能力,相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而言,欣赏者需要的感受能力也有相应的不同。如对绘画和音乐的欣赏,由于绘画艺术本身以其空间造型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因此要求欣赏者具备相应的对于色彩、线条、敏锐的感觉。由于音乐直接作用与欣赏者的听觉,因此也要求欣赏者具备对于音响、旋律、节奏等的敏感。从常理上看,我们似乎是不能用视觉来“看”音乐或用听觉来“听”绘画的。但是,我们的欣赏实践证明,即使在绘画、音乐的欣赏中,我们往往也需要调动我们的各种感觉,形成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论语·述而》说“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韶乐之美使人感到唇齿流香,回味悠长。这是孔子听音乐时的感觉。唐人李颀《听董丈弹胡笳》:“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胡笳弹奏出的乐曲让人似乎看到百鸟在空山之中的翔集聚散,让人感到万里晴空浮云的来去。这是诗人听音乐时的感觉。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绘《阳关图》,刻画“惜别悲歌情状,惟妙惟肖”,因此题诗者众。黄庭坚《题阳关图》云:“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古人送别时往往咏唱《阳关三叠》之类的送别曲,这《阳关三叠》自然是有声无形的,李公麟《阳关图》当然也不可能画出咏唱送别曲的音响和旋律,自是“无形”。但诗人赏画,却从画上听出了“断肠声”,送别时深情吟唱出的断肠声虽“无形”却有“影”,因而“无声亦断肠”。诗人这里“纪录”的赏画的感受也让我们看到诗人赏画时视觉与听觉的沟通。总之,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与意象性(或“心象性”),更需要欣赏者有效地沟通各种感觉去感知文学形象。文学欣赏中,欣赏者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使自己的各种感觉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描声绘形的生命妙处。···试读结束···...

    2022-10-12 epub阅读 epub在线阅读

  • 《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作者】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页数】278【出版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1.12【ISBN号】978-7-5630-7399-3【价格】79.80【分类】教育理论-研究【参考文献】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内容提要:《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导论“爱”与“欣赏”是教育管理的成功之本。教育中的“爱”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中这样阐述:“教育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而且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治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第一节“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当代学校教育中,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小便开始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遨游,他们更有思想、更有个性、更有主见,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学校教育中渗透“爱与欣赏”的教育思想,用爱包容学生、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育人的需要,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实质是关爱、欣赏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也就是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001“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时代越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及作用就愈发突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要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由此看出“爱与欣赏”教育理念的产生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中学阶段育人的需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规划》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各种社交软件,心理问题频繁出现,给“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育人”从沟通开始,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建立在“爱”与“欣赏”的基础上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爱”与“欣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三、“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生命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欣赏的眼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避免以成绩论成败的“一刀切”现象,避免教师先入为主地开展教育。在“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下,002第一章导论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勇敢地接纳新生事物,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关注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四、“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学生身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接受新事物快,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容易与社会同步,主要体现在思维活跃、盲目追求新事物上。由于要求教师要按照规范的道德标准进行教育,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出现了思维结构失衡的情况,即“代沟”。面对社会的大背景,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现在学生难教”。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能够爱学生、欣赏学生,自己就要培养爱与欣赏的能力。教师首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用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博学”的形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偶像”,通过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增强职业自信心,具备自我欣赏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学会沟通的技巧,以赢得领导、同事、学生的爱戴,通过“被爱”让自己爱的能力不断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朋友之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是无微不至、不由自主的,这种爱是建立在双方自主性和完整性基础上的。教师具有了“爱与欣赏”的理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职业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第二节“爱与欣赏”教育研究综述一、“爱”与“欣赏”教育思想起源我国最早提出“爱”的教育思想的人是孔子,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个由至亲推及他人的道德推衍过程。他首先强调的是对至亲的“爱”,也就是一个人要有爱人之心,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孔子认为,要把“亲亲之爱”推广,由爱父母推及爱朋友和爱全体社会成员,即“泛爱众,而亲仁”。“仁”003“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为此,孔子从“忠”和“恕”两个方面推行“为仁”之道。孔子认为的“忠”即“以己所欲譬诸他人”,也就是成全他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谓“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推己及人,与现代心理学中的“黄金规则”相似。它反映的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通观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情操,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对今天的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就是爱人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从人性中寻找仁爱的根源。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善使人广施“仁爱”。孟子丰富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提出了包容、分享的“忠恕”思想,更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从这一点上说,孟子“仁爱”的教育思想更加宽泛。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对“仁”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为儒家仁政实践提供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依据。张载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礼教学者”,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是相吻合的。他的进步之处在于理论更加深入。张载的理论根据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从人类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这与费尔巴哈的观点相接近。关于“欣赏”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古典文集中也不乏陈述,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就曾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说的“长善”就是“使善增长”,即教师要让学生的优点不断增长。《左传·襄公十四年》也曾记载“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其中的“赏”为表扬、奖赏之意。西方第一个真正提出“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学者是昆体良山。在《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中,记录了他的观点:“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昆体良认为教师不仅要有学识,更应该热爱学生,耐心地教育学生,注意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1]昆体良(MarcuFaiuQuitiliau,约35一约100)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位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004第一章导论裴斯泰洛齐山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教育爱”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爱”思想是当今学校教育始终追求的一条基本原则。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爱”。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就是要求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和工作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给予自觉、持久、公平、真诚和无私的爱。裴斯泰洛齐可谓是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自己“教育爱”的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学生,注意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学生。当爱和信赖在学生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他认为,家庭“教育爱”是学校“教育爱”的源泉,学校“教育爱”是家庭“教育爱”的延伸和升华。以上教育家只是初步阐述了“爱与欣赏”教育的一些思想,却没有系统地形成“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二、近现代教育中的“爱与欣赏”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罗素提倡爱的教育,强调对儿童的本能训练,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他认为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爱乃是良性品性的精髓。正确的爱应该是恰当地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所刻意追求的东西。罗素认为“儿童应该被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倡导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观点与美国近代教育家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观点不谋而合。杜威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杜威也提出完全的“儿童中心”实质上是一种放任,教师应当在关键时刻对学生有引导作用。美籍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哲学、心理学著作中也多次提到“爱的教育”思想。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倒退似乎成正比,而造成这种二律背反的根源恰恰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使私有制的经济制度膨胀了人们的私欲,导致人[1]裴斯泰洛齐(JohaHeirichPetalozzi,1746一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005“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格的扭曲。资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向由“培养人的品质”转向“训练适应社会的能力”,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成为工具性、压迫性的异化教育。弗洛姆认为要使教育真正走向对健全的人的培养,就要主张“爱的教育”。他将爱看作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情感,因而爱不是被动的“索取”和“接受”,而应是主动的“给予”。弗洛姆将尊重作为构成爱的一个重要的要素,他认为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责任,也就没有真正的爱。根据尊重这个词的词根reicere(看),弗洛姆解释了“尊重”的含义:“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弗洛姆“爱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从这一点上看,仍然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于1980年提出的“关怀教育”理论,被公认为世界伦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学会关心”作为教学理念更是对国际教育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里的“学会关心”理念是“爱”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支撑。诺丁斯认为应该重视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灌输、控制学生,从长远角度看是不对的。罗素、杜威、弗洛姆、诺丁斯都主张要尊重人的发展,这就是“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体现。20世纪20年代,杜威和罗素都曾来华演讲。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更大,我国教育家胡适、陶行知都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即为杜威“做中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源于社会赋予的责任,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他曾说:“有了爱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流露的时候,遇着阻力便不得不奋斗一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知识奋斗。这奋斗之历史,也就是这颗爱心之历史。”可见,陶行知的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他从“爱满天下”出发,不以门第论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从爱学生,到欣赏学生的才能,陶行知把眼光放在了穷苦家庭中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上,认为只要有特殊才能,都应该加以特殊培养。他主张创办多样化的学校,发展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多规格的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爱与欣赏”的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就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延伸。夏丐尊把办学校比作挖池塘,他在《爱的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教006···试读结束···...

    2022-10-12 欣赏教育论文 教育中的欣赏

  • 《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陈静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作者】陈静编著【页数】218【出版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03【ISBN号】7-5112-9947-5【分类】语言学-文学欣赏【参考文献】陈静编著.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03.图书目录:《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与文字、文学语言、文学欣赏概述、文学作品与欣赏、文学作品赏析之语言魅力。《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内容试读第一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语言的定义及概述关于语言的定义,学术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语言的定义”这个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太多的声音容易导致统一的缺乏和认识的混乱。一、语言的定义(一)语言的元定义1.吕叔湘:“语言是什么?就是我们嘴里说的话…说话的效用有两种限制,空间和时间。这两种限制都可以拿文字来突破…可是一般地说起来,文字只是语言的代用品,只是语言的记录。”2.乔姆斯基:“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3.罗宾斯:“语言通过两条途径接触世界。说话利用人体的某些器官、空气的物理性质和耳朵的生理特性:书写则利用平面上的可视及眼睛的生理特性。”4.《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语言:声音符号实际交际功能的1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结构体系。”(二)语言的功能定义1.陈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实现。”2.房德里耶斯:“语言是工具,同时又是所谓的辅助形式,它使人类既能了解自己,又可彼此交流,从而形成社会。”3.弗斯:“我们总觉得语言就是表达情感或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个轻率的定义对于活生生的事实来说真是太简单化了。言语行为涉及整个社会组织,还必须把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情形考虑进去。”4.考比:“我们可以在语言基本的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再区别出另外两种功能,分别叫做表情功能和指示功能。”5.赵元任:“语言是习惯性的声音行为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体系,社会成员用来彼此进行交际。”6.潘文国:“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及进行表达的方式与过程。”(三)语言的其他定义1.塞厄斯:“语言既表达思想,又创造思想,因而一部语言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史。”2.索绪尔:“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结构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分类原则。”3.刘易斯:“语言是一种活动形式,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行为模式。”4.韩礼德等:“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活动方式,具有可以类型化的特点。”据统计,中外古今关于语言的定义多达六百多条,这里摘选14条,只可谓冰山一角,但力图“管中窥豹,以见一斑”。下面本文2第一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从无定义、功能定义、其他定义三个视角人手,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二、对上述定义的分析(一)语言的元定义这一类定义从描绘语言的元构成入手,对语言的外延进行界定,是对语言的表层认识。但就语言的外延而言,语言学家们不能达成共识。传统学家认为语言就是人类的声音符号系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话。代表者如吕叔湘:“语言是什么?就是我们嘴里说的话说话的效用有两种限制,空间和时间。这两种限制都可以拿文字来突破…可是一般地说起来,文字只是语言的代用品,只是语言的记录。”吕老这里指出了语言的构成,而且明确了两部分的功能。人类在语言产生之前,话语只能在说话人当时、当刻产生效用,很容易出现“听不见”的语言盲区。由是一种“听不见”但却“看得见”的状态一一符号便应运而生,这两部分便构成了完整的语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外延被扩大了。《简明牛津语言学词典》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1.普通意义上的语言,如英语、日语。与之相对的也是作普通意义上的‘方言’:2.从类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交际的现象,也是普通用法。因而语言学的对象既包括人类一般特性的语言(意义1),也包括个别语言(意义2),意义2的‘语言’常引申到包括其他形式的交际。尤其是‘动物语言’,指的是其他动物的交际行为。…形式化语言经过引申,不仅可用于所谓的自然语言(意义2)及意义1中的一般语言,还可用于逻辑学或计算机科学中使用人造语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外延认识存在着差异。那么,这一部分“语言”一一《简明牛津语言学词典》中的意3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义2的引申(动物语言,逻辑学语言或计算机语言等)究竟应不应该归于语言呢?首先得看一看这些“语言”的产生。动物的“语言”,其产生实质上是类比联想的产物,一如中国的“纽约”。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它们都是比喻的产品。这种动物语言是喻体中的语言,而在本体中它们仍然只是动物的叫声。表达的倾向性是它们的相似点。如果凭这一个相似点便将动物叫声归入语言的大家庭,这本身就是对语言的扩大,扩大到“只要是用于表达与交际的都是语言”,是一种轻视语言复杂性的草率认识。计算机语言或逻辑学语言,同样也是类比联想的产物,但计算机语言又完全不同于动物语言,计算机语言的本体还是语言符号,它的最小单位还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不同点在于语法规则、指涉程式不一样。语言的构词成句、表词达意规则为每个语言使用者所熟悉。而计算机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这不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而是语言创造性的又一体现:语言不仅可以是人际交流的工具,而且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其实计算机语言同数学方程式、物理学公式、化学反应式一样,都有着自己新的理解程式。而这一个程式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所以计算机语言是文字、声音的范畴,不是什么新的语言。它根本不是语言系统外部的附加,而是语言系统内部的自我拓展。它的出现再一次展现了语言的创造性,语言可以随意赋予一套新的理解程式去表达新的意思。由此,动物叫声不能仅仅凭借其具有表达意义的倾向而被纳入语言的范畴,因为除了在同类间表达一些微乎其微的意义外,它们什么都不是。而对于所谓的计算机语言,我们应该回归到文字、声音的本质。它同数学方程式、物理公式、化学反应式一样,占据着4第一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内部的一个分支。为了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与实现语言认识上的统一性,所谓的计算机语言最好称为计算机符号。我们再看一看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的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有限,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这里,乔姆斯基从另一个更广的维度来界定语言。如果说通常的语言定义是金字塔式的,那么乔姆斯基的就是倒金字塔的定义,是反方向的,从句子入手,从高处着眼,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其实,综合这两种视角,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更抽象一点,将语言归元为一种能指。一种藏在声音背后和文字之中的能指。它在不同的指涉程式下对人类所认识的一切事物、所掌握的一切认识、所具备的一切经验进行指涉。(二)语言的功能定义在这类定义中,定义者们普遍选择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如列宁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然而,在众多的功能中,人们为什么唯独青睐语言的交际功能呢?难道这真是语言最为重要、最为本质的功能吗?语言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承载者。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语言而顺利实现。这就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是语言存在的意义。这一存在意义其实也就是语言功能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的全部功能在于服务于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一大的功能下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就普遍意义而言,世界可以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那么语言的功能也就可以分为服务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及服务于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体现为认识自然界、表达对自然界的认识,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又可以体现为人与人的交际、人对社会5语言魅力与文学欣赏的认识与描述。由此,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无疑是语言的一个重要职能。但把这种重要性提升到首要的位置,而轻视语言的认知与表达功能,这难免顾此失彼且值得商榷。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教育程度极高的社会,语言的认知与表达功能便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赞成弗斯所说:“我们总觉得语言就是表达情感或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个轻率的定义对于活生生的事实来说真是太简单化了。言语行为涉及整个社会组织,还必须把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情形考虑进去。”同时,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来描述语言容易引起误解,导致人们对语言理解与认识的混乱。正如潘文国先生在他的《语言的定义》一文中所说:“因为‘交际’并不是人类特有的,凡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有这种需求,实际上也各有其进行交际的手段,如蜜蜂用舞蹈、猿猴用叫声,还有的动物能发出超声波等。因而,这个定义没能反映人类的本质特点。这个定义,即使加上‘符号体系’,仍然为‘语言’范围的扩大打开了方便之门:数学语言、逻辑学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动物语言,等等,尽管凭人们的直觉,这些与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语言’不同,但在‘交际工具+符号系统'的定义下,却没有办法将它们拒之门外,这真可谓作法自毙,是下定义者所想不到的。”综上,我们反对把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语言的最重要功能,更反对用这一功能来界定与描述语言,应该取之以“认知与表达”的功能。(三)语言的其他定义语言的这些定义事实上是对语言某个特征的突出描述,是对某个特征的精辟概括。它们只能加强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而不能解决6···试读结束···...

    2022-10-12

  • 《文学阅读与欣赏》伍成艳,万敏,张慧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学阅读与欣赏》【作者】伍成艳,万敏,张慧莉主编【页数】242【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0【ISBN号】978-7-5614-9976-4【分类】世界文学-文学欣赏-高等职业教育【参考文献】伍成艳,万敏,张慧莉主编.文学阅读与欣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0.图书目录:《文学阅读与欣赏》内容提要:本书为高职高专教材。本教材针对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采取“阅读方法+案例分析”模式,将阅读方法论与作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从四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概述、鉴赏理论、经典赏析、作品选读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本教材也适合教师职格证考试中“文学阅读与理解”考试内容的学习。《文学阅读与欣赏》内容试读第○章诗歌第一章诗歌第一节中外诗歌发展概述一、中国诗歌的发展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颂”是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1文学阅读与欣赏。一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肠、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分。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两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竞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的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副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乐府·2第○章诗歌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诗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个。“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四杰”之后,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位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其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的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涣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涣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鹳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个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元稹的主要作品是乐府古题19首和新乐府12首。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说,元诗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这是源于他们文学观点的一致。张籍和王建虽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他们以丰富的创作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力量。同情农民疾苦是张籍乐府诗的主题,以《野老歌》最为著名。风格与上述几人十分相近的李绅诗作虽不多,但《悯农》诗二首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韩愈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诗,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带入了诗坛,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以·3文学阅读与欣赏。一文为诗,讲才学,追求险怪的风气。孟郊与贾岛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刘禹锡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此外,他的律诗和绝句也很有名。柳宗元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俊高洁的个性,如《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李贺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以爱情诗见长。他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绝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诗歌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分减少,叙述、议论的成分增多,重视描攀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的关系疏远。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的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的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诗作常充满忧郁、激愤之情。陆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和以写景说理而自具面日的杨万里。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高扬着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辞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是所谓“花间派”的代表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宋初的词人像晏殊、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人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4第○章诗歌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记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作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的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诗,他们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觉醒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诗突出地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诗表达了作者不靠施舍、踏实求索的愿望。还有《匆匆》《自从》《毁灭》等诗都表现了历经坎坷与幻灭,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坚韧。文学研究会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她的这些诗都被称作“繁星体”。她的“繁星体”诗多表现母爱、童真和自然之情,满蕴温柔、忧愁之风。怒吼的诗指的是瞿秋白和蒋光赤等共产党员作家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蒋光赤的诗最多。他的诗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恶象》《中国劳动歌》《哭列宁》等诗一扫当时许多新诗中的缠绵悱侧之调,充满了阳刚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诗存在内容较空泛的弊病。在新诗创作中,爱情诗这一领域当属湖畔诗社的诗最为引人注目,汪静之、应修·5文学阅读与欣赏。一人、潘漠华和冯雪峰是其中的主力。他们的诗中所描写的爱情大胆而袒露,其间所显现出的质朴、单纯的美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写自由体诗的冯至也是比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既写爱情,也写亲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诗集。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红烛》和《死水》两部诗集。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几乎在新月派活跃的同时,象征派的诗也出现在中国的诗坛上。象征派的诗既不真实描写,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采用不同于常态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段制造朦胧、神秘的色彩。李金发是象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为幸福而歌》等诗集。他的诗反映了“五四”之后一些知识分子面临茫然的前途时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是因其诗怪诞,可读性较差,但他的诗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如诗中大量形象鲜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感觉等皆为许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绩较为突出的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诗派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领诗坛一派风骚。殷夫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他的诗热情颂扬无产阶级革命,生动描绘工人运动的战斗场面。因为有实际斗争经验,所以他的诗感情充沛而真挚又不流于空泛,艺术风格朴实、粗犷,代表作品有《血字》《别了,哥哥》《1929年的5月1日》等。左翼诗派的重要代表团体是中国诗歌会。他们的艺术主张是诗歌大众化,倡导诗歌面向下层人民,歌唱抗日救亡运动,代表诗人是蒲风。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这些诗作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感和孤独感。他的诗大量采用象征意象,但因贴近主观情绪,诗意虽曲折、朦胧但并不过于晦涩。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鲜而贴切。富于节奏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色。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有胡风、艾青、田间、鲁藜、绿原、邹荻帆、曾卓、牛汉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6···试读结束···...

    2022-10-12 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

  • 《文学欣赏与创作 第2版》袁勇麟,冯汝常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学欣赏与创作第2版》【作者】袁勇麟,冯汝常主编【丛书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页数】368【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07【ISBN号】978-7-5614-9580-3【分类】文学创作-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文学欣赏-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袁勇麟,冯汝常主编.文学欣赏与创作第2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文学欣赏与创作第2版》内容提要:该书分散文、小说、诗歌、影视文学四部分。分上下两册。选文包括古代和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并在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以供学生学完该章内容后复习巩固知识之用。适合高校的文科及理工科学生用来提高文学素养。此次再版,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了书稿的部分内容,并替换了部分练习题。《文学欣赏与创作第2版》内容试读绪论《易经》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辞》)作为人文成果之一的文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语言艺术,它在“人文化成”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中国的儒家把《诗经》当作教育弟子的经典,后世的科举还曾经把诗、赋、散文等列为封建士子学习与考试的内容,明太祖朱元璋曾说《琵琶记》“富贵家必不可少”,近代梁启超甚至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小说”等观点。那么,什么是文学呢?从中国文化发展史看,文学曾经从属于史学与经学,所谓文史哲一家也道出了文学的渊源与从属地位。从类别上看,文学是与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种艺术,它属于人文学科。章炳麟曾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西方学者韦勒克也有类似观点:“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似乎文学就是人文,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傅道彬、于茀在《文学是什么》一书中谈到文学概念时的语言描述就十分耐人寻味,指出“文学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正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从这一意义来讲,文学不是别的,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见该书引论,第4页)。把文学提高到一种生存方式的高度正是看出了文学作用于人的情感需要这一特殊功能。那种把文学看作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消遣或作为附庸风雅的装饰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在这个物质世界已经变得发达的时代,文学必定会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与现实物质世界生活相和谐的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在追问“文学是什么”的时候,说“可以从文学理论史上发现,历代的文学研究似乎都无法顺利地解开这个谜语一文学是什么”,“文学似乎在坚定地拒绝定义的召唤,拒绝向世界敞开自己的秘密”。这不仅使文学理论“极大地降低了威信”,而且也使文学研究在为自己寻找自身身份的时候遭遇了来自自身的怀疑。认为“任何声称对‘文学是什么’拥有永恒、绝对的答案的文学理论,都只能绪是一种虚构和幻想”,所以,该书从“文学是什么”转向了“什么是文学”的探讨,即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指认什么是文学”,也即从对“文学本体论的思考途径转向认识论的和功能论的思考”,所得出的“合乎逻辑的选择是,文学就是一个特定历史语境中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文本”。这个关于“文学”定义的选择显然很高妙,它离开具体内容从形而上的角度进行的解析使人们对文学概念的期待增加了几分玄妙。在《文学是什么》一书中,著者既对“文学是语言艺术吗”进行了辨析,又对文学文学欣赏与创作“是美的还是真的”“是闲暇的游戏还是布道的牧师”等命题进行了选择性拷问,让普通的“文学”一词的解释变得有难度而深邃,能感知又不易言说其实,假如我们放低姿态,在常识性与普通意义上分析文学的本质属性并进行界说,应该不会无所适从。就本质而言,文学的属性首先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需要经过艺术加工才会获得文学性;其次,文学诉诸感情,能够通过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感动人是文学的追求;再次,文学是人们需要的非物质化的“食粮”,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文学可以这样界说,即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承载感情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凝结人类精神向往与需求的高尚艺术。德国语言学家海德格尔对文学语言有过这样的描述:语言却是连接完满深厚感觉之大地与崇高无畏精神之天空的路径…语言敞开的是这样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处于天地之间的人栖居在世界之家中。这也证明了文学艺术的语言特色,即它是一种凝结与承载着人类精神向往与需求的高尚艺术。由于文学艺术这种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联系,使得它在以往、当今,乃至后世都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艺术。也正因如此,进行文学欣赏就成了我们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需求在今天传媒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影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获得图像、音乐、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沟通。但是,这都不能够表明人们已经不需要文学欣赏与有关欣赏理论的指导了。恰恰相反,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文学欣赏欣赏理论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由于信息时代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快捷,大量的作品与巨量信息的出现,欣赏者需要欣赏性的选择与指导;其次,随着时代变迁,不仅古代作品因时间差异而难以理解,而且当今文学创作的手法与艺术性都在不断发展,文学欣赏已经需要专门指导才能够进行;再次,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交往成为奢侈,让精神世界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文学欣赏带来的精神满足,或在文学欣赏的“共鸣”中获得“精神交往”,这尤其需要欣赏理论的指导,那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仅仅凭借经验的欣赏模式在今天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已经变得不可奢求。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文学欣赏呢?从文学欣赏的实际区分,存在两种不同层次的欣赏。一是文学研究,它是一种注重创作规律、艺术特点的理论层次的欣赏;二是文学作品欣赏,它往往是对具体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侧重文本、情感、语言、思想等具体可感的作品形式与内容。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欣赏起始于语言这个媒介,读者通过可读听的语言介质,感知语言承载的意义与情感,进而深入体会文学作品的深刻思想与意蕴。在理论实践上,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是相互交织的。所有的文学欣赏都要结合具体的作品,“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欧阳友权等主编《文学原理》,第349页),而文学批评则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同前书,第392页)。可见,文学欣赏多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诉诸感知的一种接受,而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评价,两者都是围绕作品进行的阅读接受,只是文学批评更具有系统理论性。但是,也不能说文学欣赏就不需要任何批评理2论的介入,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进行文学欣赏,除了要知道传统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外,还需要了解精神分析、象征主义、原型批评、新批评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方法,针对不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是指作家在一定世界观和文艺观指导下,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现与反映生活的一种创作手法,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等。新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新变。浪漫主义是指作家用想象与夸张的艺术手法,注重描绘作家理想生活的图画和主观感情,根据理想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如《西游记》等。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分辨的那样:“他(索福克勒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德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精神分析学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流派,它把文学看作是一种无意识活动的结果,通过寻找作家作品的动机,发掘其中存在的“症候”即特殊细节,追溯背后的因果,进而揭示或破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如研究者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关于杀父娶母情结的分析即如此。象征主义强调人的主观个性,往往以想象来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主体的观念与内在的精神世界。象征是以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或暗示某种观念、哲理或情感,运用到创作上就是一种托物取喻以抒情言志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主义是指整部作品都充满象征,整部作品的形象体系都具有象征性。如戴望舒的《雨巷》,整首诗就充满迷茫的象征。原型批评是西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重要批评流派,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原型”意为最初的形式。弗莱认为最初的文学样式是神话,故原型批评也称神话原型批评,但它还涉及巫术、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原型批评力图从文化人类学等角度通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寻找出其背后的基本形式即探究神话原型,进而揭示出其中蕴涵的普遍规律」“新批评”之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新批评(或称本体论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很有影响的流派之一,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四五十年代。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自足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文学批评应以作品为本体,通过文本细读,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探寻作品的内在结构,并提出了语境、张力、反讽等新概念,对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所介绍的文学批评多属于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是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潮。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摒弃了传统文学的“反映论”而建立了“表现论”的规则与范绪式,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把反传统推向极端。它不仅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也反对现代论主义的各种对文学创作形成制约的新规则。它要求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相对性。它注重展示主体的生存状况,不作任何评价,而是让读者去思索归纳其审美价值与内涵。后现代主义摈弃了传统的“终极价值”,倡导所谓“零度写作”(作家在话语、语言结构上为所欲为,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它采用矛盾(文本中的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文本中对同一事物3文学欣赏与创作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叙述中有意识地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中断对作品的阐释)、反体裁(故意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等手段,在作品中表现的生活具有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往往也造成读者对作品进行解读的阻隔与困难。那些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都属于后现代主义。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必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阅读文学作品,它是直接获得欣赏与感悟的第一步。再者,进行文学作品欣赏还要阅读有关作品赏析的文章,学习有关作品赏析的知识与方法,懂得文学作品的背景与了解作者的经历等。当然,如果时间允许,能够通过长期的阅读以获得赏析经验会更好。另外,对于各种体裁文学的发展史也需要了解,因为只有把作品放置到一定时空环境中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从文学类别划分,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媒介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阅读文学、讲唱文学、影视文学;从时代上划分,可以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从国别上划分,则有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等就中国文学发展史来说,按照历史朝代可以分为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等几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直接源头,时间上它包括自人类产生以来至秦王朝建立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文学样式有远古神话、歌谣和散文。古代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主要作品有《女娲补天》《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先秦诗歌以《诗经》《楚辞》为代表,风骚并举,形成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散文有以《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论语》《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诸子散文。先秦文学不仅是后世文学的直接源头,而且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杂家、农家等“诸子百家”的出现,也对中国社会与文学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秦汉时代的文学比较简略。秦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但因严酷专制,秦代文学较有名的只有吕不韦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与李斯的散文。经历楚汉战争而建立的汉王朝,文学成就以散文、汉赋和乐府诗歌为代表。散文和汉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贾谊、司马相如、晁错、司马迁等。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中的文学传记,为后世文学叙事与人物塑造树立了榜样。东汉班固的《汉书》也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汉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深刻的现实主义倾向、质朴的民间性和独特的叙事形式为后世文人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造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自觉与成熟期,其标志是此时不仅有了明确的“文”“章”之分,而且出现了众多的文学批评作品,如曹不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围绕“三曹”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作品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东晋大诗人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人,而晋末4的陶渊明以纯净的田园诗歌和超然的生活态度成为彼时最有成就的诗人。此时,骈体文也盛行,出现了江淹《别赋》等众多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也开始出现,如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等。隋唐五代文学中以唐代文学成就最为突出。隋代文学成就不大,五代时期词获得发展,出现了以香艳为特色的花间词派,其中以南唐后主李煜成就为最高。唐代文学获得全面发展,唐诗不仅流传下来的作品有48900多首,而且还出现了初唐四杰、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杜牧与李商隐等大诗人。唐代散文不仅扭转了五代以来的形式主义倾向,而且在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佳作。唐传奇是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唐代的词、变文等也成为文学发展的一部分,共同形成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重文抑武政策,宋代的文化与文学获得发展。宋诗走了一条与唐诗不同的道路,不仅爱议论,而且意境险窄。宋初诗坛歌颂升平的“西昆体”曾风靡一时,后来又出现了江西诗派,南宋时期的陆游则是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词是宋代文学最光彩的明珠,宋初词坛的晏殊与欧阳修,其小令清丽可喜。柳永的慢词擅长铺叙,多用俚俗语,婉约动人;苏轼的词内容丰富,形式革新,形成豪放词风。南宋则出现了大批爱国主义词人,如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李清照因身世遭际前后词风也迥然不同,辛弃疾则继承与创新了词的豪放风格。宋代散文师承韩柳“文以载道”主张,敢于直陈时弊,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六大散文名家。宋代出现了说唱文学及与之关联的话本小说,宋杂剧也获得发展。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则为王实甫撰写《西厢记》奠定了基础。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元代政权使传统的诗文受到冲击,但是戏曲、散曲等俗文学获得发展。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现存剧目约600种,作品162种,前期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后期创作重心南移杭州,创作日渐式微。南戏是北宋末年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戏曲,用南曲演唱。它不同于杂剧的四折一楔子结构,结构宏大到每本戏可有几十出。其中高明的《琵琶记》成就最高,《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传奇”也较有名。话本小说中的《全相平话五种》为明清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一种和乐歌唱的新诗体,它的形式自由活泼,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朴实爽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1368年建立的明朝初期,文学被压制,中期后才获得发展。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金瓶梅》四部长篇小说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另外,《封神演义》《平妖传》等神魔小说也很有影响。冯梦龙绪编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等话本、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论明代杂剧作家徐渭的《四声猿》形式创新,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临川四梦”成就突出,影响深远。明代诗文出现过前后七子和“台阁体”“公安派”“茶陵诗派”等创作流派,但多脱离现实,成就不高。1644年开始的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帝制政权,而清代文学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清代小说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吴敬梓5文学欣赏与创作的《儒林外史》代表了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前人,成为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李汝珍的《镜花缘》等才学小说想象奇特,别具一格。英雄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武侠侠义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也获得长足进步。清代传奇戏曲出现了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优秀之作。在诗、文、词等方面,诗有王士祯的“神韵派”,沈德潜的“格律派”,翁方纲的“肌理派”等,词以朱彝尊的“浙西词派”和张惠言的“常州词派”等为代表。散文则以“桐城派”影响最大。可以说,清代文学获得了全面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近代文学中,有四大谴责小说,各种各样的诗、词、文流派也不断出现,但是成就不高,其中南社成就稍有代表性。五四时期,中国文学进入现代,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剧小说都出现了大批名家名作。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科学和民主;在语言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从此,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胡适的《尝试集》是五四时期第一部白话诗集。此后“湖畔诗社”“新月派”“七月诗派”等不断涌现。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研究会”的茅盾、冰心、叶圣陶、王统照等人与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写出了反映时代内容的作品。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作家更各具风格。戏剧文学以西方传入的话剧为主,曹禺、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郭沫若等人的创作能够结合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散文创作获得了大丰收,不仅有鲁迅这样的文化旗手,而且还出现了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冰心、朱自清、沈从文等一大批散文名家。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中国文学进入当代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是文学史上称为“十七年”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小说与诗歌具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品主题突出,多具有教育和鼓舞人民的作用。小说有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杨沫的《青春之歌》、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诗歌中以讴歌党和新时代的政治抒情诗最受欢迎,代表作有郭小川的《青纱帐一甘蔗林》、贺敬之的《回延安》等。散文则以讴歌和赞颂为主的“抒情散文”或“艺术散文”较为流行,杨朔、秦牧、刘白羽等是代表作家。在戏剧创作上,老舍的《茶馆》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和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郭沫若、田汉等人创作的历史剧体现出鲜明的主题性,这亦恰如鲁迅所言“政治先行,文艺后变”。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创作进入新时期,当代文学也第一次出现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之外的另一种美学形态一现代主义,如意识流小说、荒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以及各种探索性、实验性的诗歌、戏剧等。小说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期,先是出现了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等“伤痕小说”,稍后是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灵与肉》等“反思小说”,然后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5号》等反映20世纪80年代改革风潮的“改革小说”。再后是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它注重探寻现代社会生活背后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代表作品有阿城的《棋6···试读结束···...

    2022-10-12 四川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 四川大学出版社购书网

  • 《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梁丽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作者】梁丽著【页数】250【出版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068-7566-0【价格】78.00【分类】歌唱法-研究-声乐艺术-音乐美学-研究【参考文献】梁丽著.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内容提要:本书对声乐演唱理论与审美欣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民族声乐的语言与演唱技法、外国声乐的语言与演唱技法、声乐审美的理论支撑、民族声乐体裁与审美欣赏、外国声乐体裁与审美欣赏等。本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内容试读第一章声乐演唱的生理县础学习声乐演唱的人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必须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与辛勤的培养、创造。本章就对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咬字吐字器官进行介绍。第一节呼吸器官一、呼吸器官简述每位声乐表演者在登台之前应该先对歌唱呼吸器官有所了解,同时完成一定的呼吸训练。我们知道,要盖一所房子必须先打上牢固的地基,地基打的好不好决定着房子能不能稳固。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地基就是正确的呼吸。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是根本,是基础,也是每位演唱者都要先学的声乐知识。演唱的动力系统呼吸器官受神经系统的支配,由气管、支气管、肺、胸廓及呼吸相关的肌肉(膈肌、肋间肌、腹肌等)组成。图1-1(a)()(c)是呼吸器官的解剖结构图。腹肌位于身体两侧和身体前侧。两侧的肌肉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前侧的腹肌指腹直肌。肌肉位于肋间,由外向内依次为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1·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咽气管肺部支气管小支气管图1-1呼吸器官解剖图一气管、支气管、肺、膈肌(a)(资料来源:兰天洋,2018)腹内斜肌腹外腹横肌斜肌腹直肌图1-1呼吸器官解剖图()(资料来源:兰天洋,2018)肋骨肋间静脉、动脉和神经肋间最内肌肋间外肌壁层胸膜肋间内肌图1-1呼吸器官解剖图(c)(资料来源:兰天洋,2018)·2·第一章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目前,很多非专业的歌唱演员甚至一些专业的歌唱演员和教师都忽视了歌唱呼吸的训练。很多时候,声乐课都是以唱歌为主。上完一堂声乐课,有的学生嗓子变得嘶哑,甚至说不出话;有的学生因为唱的时间过长,嗓子一直“吊”着,即便面对面说话也无法降低音量。这些都是因为忽视正确呼吸和发声训练造成的。唱歌时呼吸不正确,气息就容易上浮,就无法有效地控制声带,使得声音是窄的、扁的、挤卡的、发虚的。长此以往,声带可能出现病症,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教师不注意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而开展的声乐课,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如果教师在课上只要求学生不停地唱歌,而不组织呼吸训练,那么学生就得不到科学、规范的学习。因此,声乐教学应该从呼吸教学开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要让歌唱者身体放松,让肌肉有序地工作,该用的肌肉合理地运用,不该用的肌肉一定不要用。只有科学地控制呼吸肌肉,形成正确的歌唱习惯,歌唱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声乐演唱不仅属于一种脑力活动,而且属于一种体力活动,需要具备强大的肺活量以保证呼吸机能和歌唱机能的有效运行。如果演唱者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有意加以训练,可以多做一些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提升肺活量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游泳。然而,不管是游泳还是跑步,都应该量力而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演唱者已经有了强大的肺活量,但也不能说明就一定能唱好,这仅仅能说明身体里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能量,要想将这些能量转化成歌唱的动力支持,就要借助相应的技巧。演唱者具备了一定的演唱技能后,就可以将呼吸肌肉动力与发声肌肉动力协调地“搭建”起来。就跟搭积木一样,如果其中一块没搭好,搭起来的整个积木就可能坍塌。呼吸肌肉的运用与发声肌肉的运用如同搭积木一样,如果协调不好各个呼吸和发声的肌肉,将会导致喉部、咽部、下颌、横膈膜等肌肉协调紊乱、紧张,无法正确发声,从而影响歌唱。对于演唱者来说,接受正确的呼吸训练课程是非常必要的。30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课程学习,演唱者形成良好的呼吸肌肉的使用习惯后,就可以进入发声与呼吸肌肉之间协调的训练,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低、中、高音。利用气息控制声带就能实现“想轻就能轻,想柔就能柔,想强就能强”。这里介绍几种有效的呼吸方法。首先,我们应该对歌唱呼吸的机能进行分析。与我们正常的呼吸不同,歌唱呼吸在吸气时会有吸气肌的参与,不但膈肌收缩隔下降大腹突出,而且胸廓的上、中、下肋会有明显扩张。演唱者在呼吸时吸气肌群不可放松,要继续保持胸廓扩张的状态(即吸气状态),然后呼吸肌群有控制地收缩,吸气肌群与吸气肌群应一直形成对抗,下腹部逐渐内敛,最后胸廓才逐渐收敛。图1-2(a)()是歌唱呼吸的机理。图1-2歌唱呼吸的机理一横膈膜的状态(a)(资料来源:兰天洋,2018)图1-2歌唱呼吸的机理一呼气、吸气横膈膜的状态()(资料来源:兰天洋,2018)。4·第一章声乐演唱的生理基础由图1-2()可知,呼气时,横膈膜上提,腹部内敛;吸气时,横膈膜下降,大腹突出。二、声乐演唱呼吸技巧的训练在训练声乐演唱的呼吸技巧时,一般可以进行两种练习:一种是有声的呼吸练习,一种是无声的呼吸练习。(一)有声呼吸练习有声呼吸练习是较为常见的气与声相结合的发声练习,这种练习主要涉及各种音阶、音程、元音与辅音结合等方面。有声呼吸练习除了涉及各种音之外,还与发声器官的状态、气与声的相互协调,以及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域等问题有关。常见的有声练习包括如下几个。(1)连音的练习,训练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力与连贯性。(2)断音的练习,训练演唱者控制气息的灵活性。(3)断、连结合的练习,训练演唱者气息的连贯性与灵活性的综合能力。在进行有声呼吸练习时,演唱者根据自身情况,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原则。(二)无声呼吸练习无声呼吸练习就是按照吸气与呼气的方法与要求,只做呼吸运动而不发音。对于一些仅知道演唱呼吸的基本要领或部位但还不太成熟的演唱者来说,集中注意力感受呼吸器官的运动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其还能作为演唱者锻炼呼吸肌肉群、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辅助手段。具体来说,无声呼吸练习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慢吸慢呼吸一停一呼是慢吸慢呼的训练要领。缓慢吸气,保持住气。5声乐演唱与审美欣赏息。经过片刻,缓慢、均匀、平稳、连贯地呼气。与此同时,发出不振动声带的清辅音“丝”。2.慢吸快呼吸一停一呼一停一呼是慢吸快呼的训练要领。缓慢吸气,保持住气息。经过片刻,短促有力、间间断断地呼出气,停、呼循环交替进行。与此同时,呼气时发出短而断的清辅音“丝”。3.快吸慢呼吸一停一呼是快吸慢呼的训练要领。快速吸气,保持住气息。经过片刻,缓慢、均匀、平稳、连贯地呼出气。与此同时,发出不振动声带的清辅音“丝”。4.快吸快呼吸一呼一吸一呼是快吸快呼的训练要领。快速吸气,急促呼气,腰肌完成扩张与收缩的弹性运动。在吸与呼时都发出呵气声,并且不断加快吸与呼的交替频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呼吸训练时,不管是慢吸还是快吸,最好都口、鼻同时吸气,不可抬胸或耸肩。在快呼或慢呼时,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加以控制。第二节发声器官一、发声器官简述所谓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一)喉头喉头在脖颈的正中间,并且位于舌骨之下,气管之上。喉头既是人体的呼吸通道,又是主要的发声器官。成年男性的喉头在·6…···试读结束···...

    2022-10-12

  •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第4版》乔正康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4版》【作者】乔正康编著【丛书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基础课教材新系【页数】306【出版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03【ISBN号】978-7-5654-3078-7【价格】38.00【分类】世界文学-文学欣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乔正康编著.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4版.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4版》内容提要: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本书对于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陶冶精神品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第4版》内容试读第一部分诗歌6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入溆浦余僧徊兮①,迷不知吾所如②。深林杳以冥冥兮,缓貁③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⑤。接舆髡首⑥兮,桑扈赢行⑦。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⑧。伍子逢殃⑨兮,比干菹醢⑩。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⑩而不豫心兮,固将重昏B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5,日以远兮。燕雀乌鹊6,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⑧兮。腥臊并御9,芳不得薄0兮。阴阳易位①,时不当②兮。怀信侘傺喝,忽乎吾将行兮。★第一单元小结1.先秦文学的成就集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两方面。诗歌创作的巨大成就一是《诗经》,一是《楚辞》。《诗经》《楚辞》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之源。不论是中原地区还是楚文化地区,早在《诗经》和《楚辞》之前就有民间口头创作。《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口头传唱、集体创作的成果。《楚辞》的创作也是如此,屈原的《九歌》就是对楚地民歌搜集、整理、加工后的再创作。2.《诗经》的内容极其丰富,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服役(如《伐檀》《七月》)、爱情(《蒹葭》《静女》)、征战(如《无衣》《采薇》)中的生活和情感,较多的是对统治阶级的憎恶和潮讽,对自由、爱情的歌颂。这种饥者歌其食、劳者咏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创作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极大。“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是对三国开国之君的歌颂和对历史的形象记载;雅分“大雅”和“小雅”,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内容亦很丰富。对颂和雅不应一概否定。上古时代的统治者不同于后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帝王,他们大多是劳动吃苦在先、打仗身先士卒、勇猛有德的人,在生活中被发现并推举成为部落首领,对他们的歌颂与后世文人对帝王的阿谀奉承不一样。在“大雅”和“小雅”中,有不少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生活矛①[入溆浦余僧(ch)個兮]进人溆浦,我又迟疑起来。溆浦,溆水(今湖南省溆浦县)沿岸。假回,无所适从而徘徊的样子。②「所如]去的地方。如,往。③[缓软(yòu)]缓,即猿。软,黑色的长尾猿。④【蔽(xa)雪纷其无垠兮,云霏(i)罪其承字】大雪纷飞:无边无际,浓云密布,与天连成一片。霰,细微的冰粒。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承接,相连。宇,指天宇。其,助词,无义。⑤[终穷]穷困到底。[接奥髡(k)首]接奥剪光了头发。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人称“楚狂”。他剪光了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髡首,剪去头发。⑦[桑扈赢(1uǒ)行]桑扈赤裸着身体走路。桑扈,古代隐士。赢,裸的异体字。⑧以]用,任用。⑨[伍子逢殃]伍子胥遭到灾祸。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臣,劝谏吴王夫差杀被俘的越王勾践,夫差不听,反而令其自杀。⑩[比干菹醢(h)]比干惨遭残杀。比干,纣王的叔父,官少师。相传因屡次进谏纣王而被纣王所杀。菹醢,这里是指古代杀人剁其骨肉为肉酱的酷刑。⑩[董道】坚守正道。董,正,动词。02「豫]犹豫。3[重昏]一再陷于黑暗环境之中。[乱]乐曲的最后二章。辞赋里最后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也称乱。有人认为,“乱”应是“辞”。⑤鸾鸟凤皇]比喻贤士忠臣。凤皇,同“凤凰”。06燕雀乌鹊]比喻奸佞小人。露申辛夷]芳香植物。露申,或作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名木笔,初春开花。8「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09[腥臊并御]比喻奸佞小人都被进用。腥臊,恶臭。御,进用。四「薄]靠近。[阴阳易位]阴阳变换了位置。比喻反常的社会情况「时不当]生不逢时。怀信佗傺(chàch)]心怀忠诚却失意惆怅。信,忠诚。侘傺,失意的样子。4[忽]飘忽,迅速。···试读结束···...

    2022-10-12 epub百度百科 epub编辑器

  • 《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高顺岭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作者】高顺岭著【页数】190【出版社】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9.01【ISBN号】7-5575-3277-2【价格】CNY50.00【分类】美术-鉴赏-绘画【参考文献】高顺岭著.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9.01.图书目录:《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内容提要:《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内容试读第一章绘画历史(上)》第一章绘画历史(上)第一节原始及先秦绘画要追溯中国绘画的最早起源,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一是文献著录,二是考古发现。唐人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说:“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句话指明文字和绘画的起源,即文字起源于传达意义而绘画起源于再现形象,它们两者的分离标志着绘画的诞生。一、石器、玉器刻纹和彩陶装饰纹样(一)石器根据考古发现,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艺术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约5万年至1万年前。这一时期的主要人工制品是石器,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人类掌握了打制和磨制这两种方法,发现了对称、均衡、色彩等美感形式。进入新石器时代,即约1万年至4千年前,磨制、钻孔、凿刻,抛光等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发现了色彩、光泽,质感和各种形状的审美特性,石器除了满足于人们的实用需要之外,也满足了审美需求。(二)玉器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的石铲,表面刻有兽面纹,这是重要的绘画性资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玉器。良渚文化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址都是出土玉器的主要地区。玉的种类逐渐增多,有玦、璜、环、珠、坠、晗、管、琮、璧等。其功能也从纯实用中分化出装饰和礼祭的作用。在良渚文化的玉踪上,我们可看到用硬质工具刻划的兽面纹。它在形式上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1.左右对称:2.刻线圆转流畅:3.构图匀整: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4.形象具有威慑力。这些绘画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原始人类学会了在平面上刻画形象,并有着明确的功能和审美形式。(三)制陶工艺制陶工艺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出土陶器的重要遗址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江浙一带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其中出土彩陶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1.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又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半坡类型的彩陶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宝鸡、临潼、华县、渭南等地区,装饰纹样主要有三角纹、斜线纹波折纹、人面纹、鹿纹、蛙纹、鱼纹等,均为黑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西安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面被画成圆形,双眼呈横线,鼻子则像是挂着的三角形,而嘴巴两侧的两个大三角形表示两尾鱼。这有什么含义吗?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半坡人的图腾: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原始巫术图像,用以祈求捕鱼丰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面绘画形象。在半坡彩陶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黑绘纹,即三条鱼口尾衔接绕盒一周,描绘简练、概括。在以后的发展中,鱼纹逐渐抽象化,成了装饰性的几何形符号,如三角纹、菱形纹、波折纹、网状纹、斜线纹。其审美特点是既简朴又粗犷,在二方连续中形成线面阴阳、虚实、疏密的对比关系,节奏感很强。这些可贵的对比手法在原始社会后期非常普遍,为以后独立绘画的出现奠定了审美基础图案组织的二方连续的特点在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上也可以看到,这类彩陶主要出土于陕西的华县、彬县以及甘肃大地湾等地。纹样最具特色的是几何形纹,而动物纹很少,这与半坡类型彩陶有所不同。主要纹样有三角纹、回旋勾连纹、垂弦纹、新月纹、花瓣纹、网状纹、圆点纹。有时是多种纹样2第一章绘画历史(上)绘于同一器体之上,变化丰富,对比强烈,韵味无穷。马家窑文化形成于5千年前,前后延续近两千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可以分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器形状多样,装饰丰富活泼,足可代表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最高成就石岭下类型彩陶纹样有几何形和动物形纹两种。几何形纹有同心纹、圆纹、波浪纹、椭圆点纹、锯齿纹、弧形三角钩叶纹、莲叶纹、草叶纹等,动物纹有鱼纹和鸟形纹,变化较多,有的形象具有写实的特点。甘肃秦安寺嘴坪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供汲水之用。瓶口是一人头形状,塑造手法简单,自颈部以下用黑色彩绘3层纹样,构思巧妙。马家窑类型彩陶分布于黄河上游的广大地区,比较集中的地区是青海东部和甘肃中部,其装饰一般以黑色描绘,以几何形为主,兼有动物、人像纹。几何形纹主要有条形纹、垂弧纹、波浪纹、圆点纹、圆圈纹、弧线三角纹、叶状间网状纹、旋涡纹、S形纹。动物形纹主要有鸟纹和蛙纹,有图案化的倾向,比仰韶文化的彩陶装饰纹样,在抽象化、符号化的历史脉络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中,马家窑类型最丰富多变,最具艺术性。纹样一般绘于颈部或腹部,器体较小者则通体描绘图样的排列,或分层或散点,将整个器型装饰得华丽、优雅。甘肃永靖出土的四鋬陶罐就很有代表性:自口到肩再到腹部,以黑色分3层描绘纹样,特别是中间一层的旋涡纹很有艺术表现力,以旋涡为主,圆圈为次,外加波浪纹,组成一个节奏强烈而又极具韵律的二方连续装饰带,撼人心魄。这种流动着的韵律是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原始先民对各种水纹进行符号化的艺术创造,也因此沉淀着先民的审美感情。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出土于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舞蹈陶纹盆。盆的内壁绘3组舞者,每组5人,舞蹈姿态相同,以手拉手将5人连接起来。当盆中盛水后,舞者因水的波动而舞动,看上去真如集体舞蹈一般。在我们所看见过的原始彩陶纹饰中,描绘集体人物活动并将各组人物有秩序地统一在环壁装饰带,这是最早的一件。3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半山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彩绘有黑、红两种颜色,以黑、红相间的锯齿形纹为特点。锯齿形纹经常出现,外加其他形式组成复杂多变的纹样,主要有旋涡纹、菱形纹、连续三角形纹、平行条纹、圆圈纹。锯齿形纹常被用来作为各种纹样的边饰。在这里,艺术手法除对称和二方连续外,原始先民还创造了四方连续,并把纹样分为主要母题和次要母题,这样就使整个装饰变得层次丰富,韵味无穷。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以黑绘为主,间有红色,有沿袭半山类型的纹样,也有自己所特有的,如雷纹、贝形纹、波折纹、方框纹、人形纹、连弧纹等。其特点是布局活泼、描绘简率,表现为马家窑文化晚期的面貌。到此,最早的铜器已经出现,制陶工艺开始走向衰落。2.长江流域彩陶文化以上所述是黄河流域的彩陶纹饰,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祥地,也有许多独具特点的彩陶遗址,表现为素陶和彩陶兼而有之。在黑陶上往往绘有红色的图样,并有多色晕染,还有漆绘陶器,这些都是南方所特有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两个重要遗址。大溪文化距今约5800~4400年,主要分布在四川巫山,出土有红陶、黑陶和灰陶,并有白陶和薄胎橙黄陶,制作技术较北方更为精巧。纹饰和北方比较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戳印纹、刻划纹、堆纹、弦纹。其中最具特点的是戳印纹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工字形等。制作方法是用这些形式的戳子在器表戳印而成。屈家岭文化距今约4500~4200年,主要分布于湖北江汉地区。彩陶纹饰为黑绘几何形纹,即网纹、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平行条纹等。发现于浙江河姆渡的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已知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距今约7千年。就制陶技术而言,它不如黄河流域。纹饰中有动物纹、植物纹,如刻划的猪纹、稻穗纹,另外还有不规则的绳纹。其中刻划的猪纹、稻穗纹为河姆渡文化所仅见。比河姆渡文化稍晚的良渚文化分布于太湖流域,距今约5500~4000年,4第一章绘画历史(上)出土陶器以素陶为主,彩陶极少,但器型较多。纹饰主要是凹凸纹、竹节纹锥刺纹、刻划纹。彩陶一般有红、黄色单线纹。其中以刻划纹最具特色,线条纤细流畅,主要形式有折线、网状、螺旋、卷云、圆圈等。和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相比,南方陶器纹饰中刻划纹较为多见,可以肯定是在成坯之后用硬质工具所为,刻划纹中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都有,而且刻线回转自由。其实这已很接近后人表现在平面上的绘画了。南方彩陶纹饰和北方相比较,南方表现为纤细清雅,北方则表现为浑厚凝重。在六、七千年以前,南方与北方在文化上,审美上就已表现出了这样明显的区别,而且自夏、商、周3代至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下来。中国文化艺术史上这一南北差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现象,它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和气候、人文及风物的差异所造成的,也因此塑造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不同性格,塑造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不同品格。二、岩画和石器、玉器刻纹不同,岩画是指用颜料涂绘或用石器刻在固定的岩石表面上的动物,人物活动和各种自然现象。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狩猎,主要居所是山洞,所以他们往往把动物、植物、神灵等各种图像涂绘或磨刻在岩石上。由这些岩画,可以了解和研究原始社会后期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等。岩画是先民们生活状况的形象记录。岩画究竟起源于什么年代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岩画出现在大约3万年前,分布很广,遍及70多个国家。但是,人们大量刻划岩画是在1万年前。有人统计,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岩画图像约有2千万个。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达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昆仑山,多为偏远山地,尤其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带最多。目前,全国境内已在18个省(区)约100个以上的县(旗)发现了岩画,约有上千个遗址,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宁5绘画艺术与美术欣赏夏贺兰山、新疆阿尔泰山、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广西左江、云南沧源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岩画的记录达20多处,所记岩画分布在北起内蒙古,南至广西,西起新疆,东达山西、河南。书中记录各种图像资料,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动物、人面、神灵、佛像、佛足迹、兽蹄印迹、刀剑等,这是关于岩画的早期记录。但是,关于中国岩画的真正大量发现和逐步展开研究则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如50年代调查广西花山岩画,60年代调查云南沧源岩画,70年代调查内蒙古阴山岩画,80年代发现江苏连云港、新疆天山等多处岩画遗址。在中国岩画如此之多的遗址中,以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和内蒙古阴山岩画为最早,距今约1万年。最晚的年代可到明、清两代。(一)岩画的题材和主要内容岩画的题材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方面:动物、狩猎、放牧、战争、舞蹈、巫术仪式等。1.动物图像岩画中的动物图像有单独的动物,也有动物群。刻画这些动物,对于靠狩猎为生的原始人来讲,可以促使他们熟悉动物的习性,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占有欲,这显然带有巫术性目的。北方岩画以动物图像居多,而在南方,动物图像则仅次于人物图像。2.狩猎岩画狩猎岩画也比较常见,有单人、双人和多人集体狩猎,人的追杀和动物的反抗形成激烈紧张的场面。还有连续性情节表现,展现集体狩猎的整个过程。可以这样说,图像表现得越具体、越细微就越能满足人们祈求下次狩猎丰收的愿望。其作用不纯是记事,记事之外还有巫术祈愿。3.放牧题材放牧题材岩画的出现是原始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因为放牧比靠狩猎获取食物的生活方式要前进一大步。和狩猎岩画不同的是,放牧岩画场面较为平和、轻松。这说明原始人类具备了对不同生活事件的观察和表现能力。6···试读结束···...

    美术欣赏活动教案 美术欣赏活动

  • 《赵孟俯书法真迹欣赏》刘国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孟俯书法真迹欣赏》【作者】刘国辉编著【页数】354【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7-5580-1665-3【价格】CNY49.80【分类】汉字-法书-鉴赏-中国-元代【参考文献】刘国辉编著.赵孟俯书法真迹欣赏.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赵孟俯书法真迹欣赏》内容提要:《赵孟俯书法真迹欣赏》内容试读跋赵孟順书法真迹欣赏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在赵孟頫、刘、护都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王羲之《快雪时晴贴》一之至延祐五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浩兼修国史臣赵孟類奉較恭跋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流传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新恭版跋刘北树宋得黎玩碧玉满壶省语也己已廟日雪该景具缩臨以帖一退命来岳翰林學家自榮禄大天知制结兼悄國史臣趙鱼顧奉不勝欣章之至延裕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寶藏者也刻本有之今刀得見真心不可得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書應代東晋至今近千年書洪傅疏至今者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二运笔酣畅圆润,是赵书的代表作之一。杭州福神观记卷赵孟順书法真迹欣赏所书。作品以乌丝界栏。字体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参以己意,书法结体宽博深稳,雄健开张,其位于西湖断桥之侧的福神观之始末。赵孟頫书此碑记于元延祐七年(一二○),六十七岁时《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著名文学家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三北曰为断桥桥左为福神观本宋赵氏故宅长堤古柳映带杭州福神观记本之其碧喉杭杭杭州西湖古称秀丽甲于江南环湖多仙佛之居宅幽临旷金碧相望宋祠太乙神为宫者二其在孤山者表曰西太乙宫宫之宋北在相湖州州趙日狐望多西福氏高山家所潮故断者祠佛古宅橋表太之記長:日乙居秀左西神宅杭州福神观记卷古福太福幽甲谈楼福乙宫眩神宫者於江襯上二金南四和黄巾宫之盍格颜山屦自巧挹格規橋雲狐至湖居凡楊會山元山游赵孟顺书法真迹欣赏觀氏人佬者乃购黄山桥杨氏故园夷经度大弘规凡观之层楼夏屋粮确之故0馬層围隘學機制道夏夷椭屋絰容真依度通之综宜為明靈实烤為昭城家达而塘相居游者以为距城密迩而尽抱湖山之胜宜为明灵宴娱之所至元宫自孤山涉焉学道修真之士巾展云会顾编溢不能容桷大群士五玺书领西太乙宫事公以祠官全德靖明弘道真人张公惟一荣被璽荣全癀神;所甓甓瓦悉撤其旧以营新构而观所存仅颓垣敝宇杂以藥虽神无定在不囿形迹而人事兴废过者亦为之叹惋大德丁未蓄被德過無存見靖者它堂卷朗亦在穎撤顧西太乙官事公以祠官扣篇不恒其道之面救舊真熟形宇惋也雜营杭州福神观记卷入张而新德人惟丁事藏和未興雅六···试读结束···...

    2022-10-12 epub格式书 中国书法史pdf

  • 《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张红灵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作者】张红灵著【页数】171【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06【ISBN号】978-7-5581-6917-5【分类】汉语-文学语言-文艺美学-文学欣赏;汉语-文学写作学-研究【参考文献】张红灵著.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06.图书目录:《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内容提要: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深厚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汉语言无疑是其中如瑰宝般绚丽璀璨的一种存在。当今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方面要求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扬光大,培养出适合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问题,即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身成才需要,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深化专业人才知识内涵,使之具有合乎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内容试读绪论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言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一、美学与语言学结合的生长点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简言之,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规律。它不仅仅研究美,主要还是研究审美活动的规律及对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审美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之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到有关语言的多种认识。从交际功能角度看,语言是交际工具:从思维功能角度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从信息功能角度看,语言是诉诸听觉的符号系统。要是从美学角度看,语言还是审美对象。那么,语言里面有没有客观存在的美呢?迄今为止,人们研究语言最多的方面还是它的功能:交际的、思维的、信息的、表情的、美学一诗歌的功能,也就是说,语言令人类感到须臾不可离的东西还是上述功能。这当然是对的。可是这太平常太司空见惯的用途往往掩盖了另外的价值。伍铁平教授在回答世界上哪种语言最美?的问题时,说:“根本不存在哪种语言最美的问题,任何语言(指索绪尔所说的语言,即由语音、语法、词汇组成的交际系统)都能最好地为本民族的交际服务,都有其优美的特点。”也就是说,语言之于人,不仅有用,还在于有美的吸引力。雕花茶壶能作茶具一实用价值,也能供欣赏一审美价值。不要忘了,人们对任何工具都有两个层次的要求:实用的和审美的。正是这两个层次的要求(伟大的“癖好”)共同创造了一个色彩万千的语言体系(语言“小宇宙”)。总的来说,语言学和美学结合的生长点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语言是否有审美属性?二是语言的审美属性能否从语言学角度予以说明?1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语言是否有审美属性,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前面提到伊森伯格的悖论,即语言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语言也是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只能表明其当时对语言机制的不甚了了。现在,语言的秘密也非全被透彻了解。人类语言是一种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的微妙现象。用是否“纯粹作用于感官”这一点来判定语言是否可以作为审美对象,显然是把主要问题弄丢了。作为语言的艺术品,如诗、戏剧、小说是审美对象已被大家证实。一般的语言活动和语言行为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尚未被普遍认可,本书就在为此努力。问题不在它们是否“纯粹作用于感官”,而在事物本身作用于人的感官之前是否具有美的属性。自然界美的事物(如山、水等)和人造的美的事物(如图画、雕像等)不仅能作用于人的感官,其本身就具有产生美感的性质。语言的存在离不开人,这是其一。但它一旦由人说出,就产生了具体可感的状态语音的流动,作用于旁人和自己的听觉,这是其二。其三是它可以使人产生美感,即使人感到适耳舒心、适情适意、适志适神。这也就是说,语言有引起美感的物质属性(即“审美属性”)。有些话语并不能引起美感,反而引起厌恶感,这并不妨碍语言活动可以成为审美对象,这和失败的图画和雕刻并未影响成功的图画和雕刻成为审美对象是同一道理。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有具体可感的状态(线、形、色、音)组成了美的形象;二是具备引起美感的物质属性。说语言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正是根据这两点。语言活动和行为能具备审美属性,是因为语言系统是类生命结构。语言的审美选择是生命的表现。那么,语言的审美属性能否从语言学角度予以说明?回答是肯定的。也只有从语言学的角度阐明它才能与文艺美学划清界限(当然也有联系)。二、语言美的属性美是事物形式和内容符合人类审美要求的属性,但这种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人类的审美要求,应该包括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两个层次相结合。有一种意见认为,以美的形式而论,又分为外形式的美与内形式的美。外形式的美,是指声、色、形、线按比例的组合,具体地说,是指声波的振动频率、光波波长、基本色彩、各种形状和线条的使听觉、视觉引起兴奋、愉悦的物质形式;进一步,要有好看的色彩、好听的声响,按恰当的比例组合,有多样变化(不使人耳目觉得单调乏味而厌倦),又有和谐统一(不使人耳目觉得杂乱无章而厌烦)。内形式的美,指材料和结构能恰当生动地表现出内容美。就语言而论,我们以为,语言的形式美就是指语言的声音、语音的美。2绪论■第一章语言的内容美就是指语音和语言结构能恰当生动地表现出人的意思、观念及意象,即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话语。以语言的形式美而论,就是语音按恰当比例组合,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简言之,语言的形式美要落实到语音的美,语音的美又和音乐美有本质的联系。语音的美和音乐的美有着深刻的本质联系。认识这一点对认识语言固有的审美属性具有重大意义:人为什么欢愉、喜悦地感受音乐?与人为什么欢愉、喜悦地感受语音?两者具有奇妙的相通之处那么,音乐是什么?日本学者林建志和宗像信生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终端输入一种大肠杆菌的遗传密码时,给每个碱基字母标定一个音符:G标“2”(r),C标“3”(mi),T标“5”(o),…按其碱基序列谱成了旋律,打奏出来竟是一首乐曲,优美动听。世界第一支遗传密码乐曲诞生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戴马同音乐家合作,录制出了《遗传密码组曲》。英国人谱写了《遗传密码变奏曲》,公开演出获得巨大成功,音乐大师感叹,称它为“大自然制作的音乐”。诺贝尔奖候选人美国霍普医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大野乾博士,在诺贝尔化学会议上报告了他的研究课题“遗传基因音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震惊。他提出的“基因重复产生进化”的假说,与“相同旋律或相似旋律的重复(即变奏,引者注)组成乐章”这一音乐作曲原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遗传密码隐含着优美的旋律,那么,反过来猜想:优美音乐是否能转换成遗传密码呢?科学家们将世界音乐大师们的作品译成遗传密码,与碱基序列对照,终于发现:人胰岛素中的一种碱基序列乐谱,与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中间部的音符排列几乎完全一致!那岂不是说,人类的繁衍就是类似音乐发展的一条长河?或者说,人的本身是包含了无数信息的一首凝固的乐曲?或者,音乐是否就是人们对自身的一些遗传密码的某种不自觉的破译?上述资料说明,人之所以欢愉地感受音乐,原因在于人自身的隐含的优美旋律与外在音乐发生了和谐共振。优美音乐与遗传密码可以互相转换的事实(毕竟是现代实验,而且目前尚未见任何异议)还告诉我们,人几乎要求外界的所有声音都变成音乐,以期与体内的碱基序列“乐谱”共振,是人自身生理机能的需要:让竹管发出音乐(笙、箫、笛等),让金属发出音乐(号、簧、钱…),让木头片发出音乐(木琴…),让各种丝弦发出音乐(琴或弦乐器),让石头、碗、洋铁筒发出音乐,甚至有人(一个欧洲人,中央电视台播出过他的表演)碰上什么敲什么,也能发出和谐悦耳之声。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农民金昌福,用手指敲击牙齿可弹奏出歌曲与京剧段子。人这样乐此不疲是受什么驱使?是遗传密码中隐含的优美旋律即碱基3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序列。这就难怪人们对高级的语言美的成品一诗,都愿意朗诵、喜欢朗诵:这就难怪人们对顺口溜、对子和一切音调优雅、节奏和谐的话语(还要有意义)都愿意听、喜欢听。或者可以这么说,人总是要把有声的语言序列千方百计地“谱成音乐”,即使谱不成音乐,也要将声音编排得尽量悦耳一点,将其节奏编排得尽量和谐一点。把这种现象叫作“语音的乐音化趋向”。其内在动力在于体内的碱基序列“乐谱”要求语音与其和谐共振。这就难怪语言的声、韵、调、节(奏)之学兴起最早而方兴未艾了。这就难怪人们要拣好听的(话)说了。这就难怪人们的语言活动中有那么多的“音乐倾向”了。这就难怪人们在语言结构和层次中那样精心设计其序列节奏、形式排列了。这就难怪人们在语言活动中使用了那么多的求美策略了。当然,这也就解释了语言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那么合拍的原因了。“人是一首凝固的乐曲”的假说解释了:语音的美引起人的美感;部分的解释了:语言里存在着固有的审美属性。当然,语言中能引起美感的不只是语音之美,但它毕竟是语言外壳的审美属性。下面三个例子都是人利用这种审美属性创造出美、引起美感的证明。第一个:老舍经常到戏院和艺人拉家常,有一次他说:“北京人习惯遛早,见面问个好,肚子吃饱,逛逛天桥”。第二个:1992年1月19日在吉隆坡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以2比1小胜日本队之后,教练徐根宝发火,批评他的队员说:“你们说要拼。拼是这样的吗?…要是下几场这样打,碰谁输谁!”第一个例子中,老舍的这个语篇,共四句,使用了[ao]做韵脚(早、好、饱、桥),像是快板书,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日常话语。像这样通篇押韵的话语段落不易得到,说话人本身是造诣颇高的艺术家,但第二个例子的说话人却并非是语言造诣很高的专家,他说的“碰谁输谁”却也是对语音之美的利用:两个[ui]是押内韵,这么四个音节的安排显得节奏急骤(料定必输的意义鲜明,不含糊)。如果我们问,没有汉语里头本来存在着的韵母占优势和单音节成词的特点,说话人能得到第一个例子中这样的乐感吗?显然不能。如果汉语没有以意合为主要联句手段的汉语句式特点,说话人能得到“碰谁输谁”这样紧凑的四字浓缩句吗?也不能。再高明的说话人也不能超出语言中的物质事实去生出一个什么音乐感来。显然是先有审美属性,后有审美效果。有什么样的语言事实,就有什么样的美的外形式。换了另一种语言事实,在创造音乐感觉时,就会有另一种美的外形式。现在将语言事实换成英语,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有别于汉语音乐感的美的外形式,从而更好地证明语言的美来源于语言审美属性。第三个:说英语的人普遍爱用分裂不定式(如tooldlygo,toetterequi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与轻重相间的节奏(thete-tumte-tumrhythm,“得大得大”式节绪论·第一章奏)相吻合,而这个样式的节奏从莎士比亚时代起就受到喜爱,认为是最佳节奏,“得大得大”(轻重轻重)念起来自然流畅,错落有致,跌宕相兼。由以上三例见之,语言固有的审美属性是第一位的,语言的美的外形式的生成以及语言美感的生成都不能脱离原有的语言审美属性。语言外形式的美,即语音按恰当比例的组合、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直到语音的乐音化趋向,都有审美主体方面的内在根据一人体内的碱基序列“乐谱”要求语音与其和谐共振—暂时就讨论到此。现在我们可以说,语言具有审美属性,是因为它有具体可感的状态:语音,说话声音,语音的乐音化趋向一美的声音形象。理解这样的一个结论,我们还要涉及一般的美学原理。美是这样一种属性:它表现在可用视听感官直接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上,它能使人产生兴趣、情感,激起人产生愉悦的美感。美又是这样一种价值:它是对人而言的一种可欣赏的、能满足人的精神审美要求的价值。语言,当它作为审美对象时,能引起我们的美感,因为它本身具有这种符合我们审美理想、趣味、观点和情感的,能满足我们审美要求的属性。一般来说,艺术美和产品美,其中熔铸进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观点、趣味、感情),但是作品作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作品是客观存在,其作品的美也已是客观存在。也就是说,并非人感到它存在它才存在,人感受不到它存在时它就不存在。语言的审美属性也是这样,上面就专门讨论了这样的属性。但可能有人说,没有了人,语言活动也就没有了,语言美(应该是“语言美”)也就无从谈起,这岂不是说,人感到它存在它才存在,人感受不到它存在时它就不存在吗?其实,这是两件事,应分开来说。没有了整个人类,也就没有语言,语言的美确实无从谈起。但某个人的不存在或他不曾感知或不愿感知语言的美,并不妨碍语言的美的客观存在,因为人们已经用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记录了它的存在,将语音和语音的乐音化趋向“凝固化”了:语音学(音位学等)、文字、语言成品(文学成品和非文学成品)等(也许还有第二层级的词汇学、修辞学、句法等)都是语言的物化形态。总而言之,个人消逝了或个人不曾(不愿)感知语言的美并不妨碍语言的美的存在,因为语言体系仍然存在,语言的物化形态仍然存在,其他人的语言活动依然进行,语言的美的属性和价值就会存在。但是,这里有另外一个命题不可与此牵扯和混淆。这另外一个命题是:没有说话人,语言美就失去了附体(承载体)。语言的美之所以被人称作美,是因为它进入审美关系(人与当成审美对象的语言之间的关系)之前,就具备了可被人欣赏、可被人称作美的属性、价值,可被人拿来与丑对比的价值。第三章“语言结构、层次的审美选择”5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研究各节就充分展示了这些可被人欣赏、可被人称作美的属性和价值。所以说,语言的美的存在先于人的审美感受。如果某人对语言没有审美能力或者某个时候没有审美心境和客观条件,没有与它发生审美关系,只是对于个人来说等于没有现实意义的美。这个时候,不能把依存于人类才有意义的美,说成是必须依存于这个审美个体才有意义。语言的美对于某个审美个体没有现实意义(比如某人没有听人讲话,也没有阅读活动),不等于对这个语言圈内的人们也没有现实意义。客体(语言)的美,主体(听话人和阅读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在两者构成的审美关系中是对应的,是互为对象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意义,对一方等于是一个不现实的存在,但实际上它还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马克思曾说:“某一物的特性不是从它对他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只是表露在这种关系之中。”所以,语言的美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先于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人在直观自己的语言产品时,发现其中有自己的力量(理想、情感、趣味)被植入(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因而产生愉悦之情,是对的,但不能因此说人欣赏任何语言活动的美的内容,都是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提及一个事实:人有审美理想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之一。对于符合或者体现这种本质力量的语言活动,当然会被欣赏。美(包括语言美),为什么能使人愉悦,激起美感?因为美是事物可感形象中符合或体现人们审美理想的属性和价值。三、语言美的生成机制我们讨论人与语言形式美同构对应的时候,就是在讨论语言美的生成机制。只是语言形式美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才将它单独加以论述。现在我们较为全面地论述语言美的生成机制。按照徐盛桓意见,语言美生成机制是:语言有美的内在规定性,人有审美内在的规定性,两个内在规定性同构产生了美感。语言美生成机制表现为:两种动态平衡结构一人体(及心理)动态平衡结构与语言系统动态平衡结构一发生契合、和谐与共振,其结果是引起语言美感。在语言美生成的场合,在语言结构和层次的审美选择过程中,都会发生这两者拥抱、契合的生动过程。语言系统不拒绝人的审美意图并且与人的审美意图拥抱,其中必有缘故。这缘故便是语言系统与人的生理(及心理)结构都是动态平衡结构,两者便自然相互对应与契合。“语言美生成机制”与“语言美感的生成”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6···试读结束···...

    2022-10-12 文学与写作 文学写作和文学创作

  • 《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刘国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作者】刘国辉编著【页数】371【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7-5580-1666-0【价格】CNY49.80【分类】汉字-法书-鉴赏-中国-唐代【参考文献】刘国辉编著.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内容提要:《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内容试读刻工十分精细。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丹花纹,志文楷书,三十五行,满行三十四字,共一千一百五十字。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盖顶篆书十六字:《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四边单线浅刻瑞兽、海石榴及该志成于天宝八年(七四九)年,青石志、盖盈顶,长一零七、宽一零四、边厚四点五厘米。厂内出土,现存于偃师商城博物馆!。《郭虚己墓志铭》是颜真卿为工部尚书郭虚己撰文并书丹的墓志,在偃师市首阳山镇一砖郭虚己墓志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并序剑南节度孔目官征仕郎行太仆寺典属署丞张庭询检校張庭詞输校本唐南節渡孔自营發仕郭行太慎寺典廠習愁銘子并太真序師工部郭虚己墓志公墓尚書贈二歳維妻御朝唐史議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己發夏六穎寳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维唐天宝八载太岁已丑夏六月甲八月载殿中待甲太并三午朔十有五日成申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蜀那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督史守申午府大工银朔長夫部青十史蜀尚光有郭虚己墓志上郡書禄五柱大兼大日都御夫戌國四物韶九官郭千贈皇含公颜真卿书法真迹欣赏足太上春薨米子閒秋于郭公于蜀郡之官舍春秋五十有九皇上闻而悼焉诏赠太子太师赙物千匹米粟千石票太而五蜀干師悼十郡石膊有心五官给灵舆递还东京所缘葬事量事官供明年青龙庚寅夏五月子朔十五日壬寅葬于十寅官京官五夏供所給日五明緣月年葬壬郭虚己墓志戊青事葬子龍量于朔庚事東六···试读结束···...

    2022-10-12 epub百度百科 epub编辑器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