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张倩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作者】张倩主编【丛书名】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应用丛书【页数】286【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690-3895-8【分类】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参考文献】张倩主编.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内容提要:本书为2019年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应用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近代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结合聚合物结构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实例分析,阐述了紫外、红外、核磁、质谱和凝胶色谱分析技术,涵盖表面电子能谱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的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内容试读/第1章/紫外光谱第1章紫外光谱1.1光谱学引论1.1.1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辐射能量。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电磁波中互为垂直的交变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与物质(分子、原子、电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在特征频率下发生能量的吸收(或发射),从而形成了光谱。自然界存在着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从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到波长较短的Y射线和宇宙射线,电磁辐射覆盖着极宽的范围,见表1-1。表1一1电磁波范围与波谱学分类辐射类型Y射线X射线UV-Vi-IR微波无线电波波长(m)104~10-210-1~110~10104~101071091010~104波数(cm1)101~109108~107105~10103~101~10-210-3104能量(mol1)1012~100109-108102~1031011021010-110-2一10-3物质的能量吸收(或发射)发生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因为不同范围的电磁辐射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产生的分析方法也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应用波谱学。无论何种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重性,即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又具有不连续性,这说明光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时,分子吸收光能并不是连续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范围的电磁波,习惯上使用波长的单位不同。紫外一可见光谱和X射线区常用纳米(m)为单位,红外光谱常用微米(um)或波数(cm1)为单位,微波区常用厘米(cm)为单位,无线电波区常用米(m)为单位。它们的互算关系为1m=10A,1m=103um,1um=10-4cm,1cm=10-2m波数()和波长(入)的关系为104v=入(μm)(cm)(1-1)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用波数(cm1)表示频率,核磁共振中则用赫兹(Hz)表示射频的频率。频率()和波长(入)的关系为(1-2)式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cm/。·3·第1章紫外光谱按照量子化理论,当分子吸收一定的电磁辐射后,分子由较低的能级E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吸收的辐射能量与这两个能级差相等,可用下式表示:△E=E'-E=hm=h天(1-4)式中,h是普朗克常数,h=6.625×104J/。由(1一4)式可知,不同振动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壏短,分子的吸收辐射能量就越高。一般电子能级间的能级差△E。最大为1~20V,相当于紫外一可见光谱的能量,因此,分子中由价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称为电子光谱。振动能级差能量一般比电子能级差小10倍左右,为0.05~1V,相当于红外光的能量,因此,分子中由振动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称为振动光谱。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为0.005~0.05eV,比振动能级差小10~100倍,相当于远红外光甚至微波的能量,因此,由分子中转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光谱称为转动光谱,它与物质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在图1一1中,由于分子在同一振动能级上还有许多间隔很小的转动能级,所以在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时,同时又有转动能级的改变。因此,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不是产生对应于该能级差的一条谱线,而是由一组很密集的谱线组成的光谱带。振动光谱实际上是振动一转动光谱。对于液体和固体的红外光谱,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一般转动能级分辨较困难,通常在同一振动能级上只显示一个振动峰。同样,在同一电子能级上还有许多间隔较小的振动能级和间隔更小的转动能级。当用紫外光照射样品时,不但发生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同时又有许多不同振动能级间的跃迁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得到的是很多光谱带,所以说电子光谱实际上是电子一振动一转动光谱1.1.3光谱分析的特点光谱分析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灵敏度高。利用光谱法进行痕量分析。目前,相对灵敏度可达0.1×10-6~10×10-6,绝对灵敏度可达109~108g。如果用化学法处理被测样品,相对灵敏度可达109,绝对灵敏度可达101g。(2)特征性强。测定化学结构相近的物质。它们的谱线可分开而不受干扰,基团与谱峰一一对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样品用量少随着新技术的采用,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变宽,一般样品用量为g~g级,常用的溶液浓度为10一9~106级,甚至高低含量不同的样品可同时测定,还可以进行微区分析。(4)操作简便一般样品不经过复杂的化学处理,便可直接进行光谱分析。采用计算机联用技术,·5.高分子近代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分析和数据处理速度。(5)不需标样。有时利用已知谱图或基团在谱峰中的位置,就可进行光谱定性分析,这是光谱分析一个十分突出的优点。除了以上的特点外,在吸收光谱中,朗伯一比尔定律是样品最重要的定量依据。按照光谱分析原理,朗伯一比尔定律说明了光强与吸收的光子数目有关,样品分子吸收光子数的多少,既反映了分子中能级跃迁的概率,又反映了样品中分子数的多少。式(15)表示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其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以及样品池厚度成正比:A=g()=K(1-5)式中,A是吸光度,I。是入射光强度,I,是透射光强度,K是比例常数,(是样品池厚度,c是溶液的摩尔浓度。当浓度c用mg/L,样品池厚度L用cm表示时,K可用摩尔吸光系数e代替,即A=Elc(1-6)式中,e是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mg/L,样品池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摩尔吸收系数ε反映了吸光物质对光吸收的能力,一定条件下为常数。光强表示方法:①透光率T%-=×10%(1-7)②吸光度A=1g()(1-8)③对数吸光系数Ige(1-9)④吸收率A%=1-(T%)(1-10)一般情况下,光强表示纵坐标,波长(入m)、波数(ocm1)表示横坐标,当纵坐标选用不同的光强表示方法时,所得到曲线形状是不同的,图1一2为在同样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形状的紫外光谱吸收曲线。100%4002000100%3.02.01/m/m图1一2各种紫外吸收光谱曲线。6···试读结束···...

    2023-12-12 四川大学出版社电子书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地

  • 坤哥物理2020一轮选修3-4 3-5系统课程光学机械波+近代物理|百度云网盘

    此课件来自坤哥物理2020一轮选修3-43-5系统课程光学机械波+近代物理,知识点覆盖全面,讲解细致,欢迎有需要的同学们网盘下载学习,一定会对你有帮助。截图202203291614535553.g(36.03KB,下载次数:7)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百度云网盘]坤哥物理2020一轮选修3-43-5系统课程光学机械波+近代物理2022-3-2916:14上传截图202203291615026553.g(27.72KB,下载次数:7)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百度云网盘]坤哥物理2020一轮选修3-43-5系统课程光学机械波+近代物理2022-3-2916:15上传...

    2022-12-11 物理光学知识点 物理光学思维导图

  •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近代欧洲的霸权》(日)福井宪彦|(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作者】(日)福井宪彦【丛书名】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页数】341【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477-3440-7【价格】66.00【分类】欧洲-近代史【参考文献】(日)福井宪彦.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内容提要:19世纪,欧洲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的中心,它以观念和强力获取全球霸权,奠定了当今世界从生活方式到政治格局等一切事物的基础。然而,它创立的“近代”并非只有光芒,背后的阴影里也埋藏着全球冲突的根源,当今欧洲的族群冲突、跨国移民、社会暴力都能在其中看到征兆。日本“年鉴学派”代表学者福井宪彦从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角度,讲述欧洲近400年的浮沉历史,分析欧洲究竟能否超越单独的区域化规模,为全世界做出贡献。《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近代欧洲的霸权》内容试读序言明暗对比中的欧洲隔着广袤的欧亚大陆,欧洲正好位于日来自最西边的大潮本的对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如果转动地球仪,从世界地图上看,谁都可以再次注意到,欧洲的地理范围没有想象中那么广阔。特别是如果只看构成现在欧盟中心的西欧的话,这种印象就会更强烈。换言之,在广袤的欧亚大陆的西边尽头,许多国家挤在一起。但是,就是这个在并不广阔的范围里拥挤着的众多国家所构成的欧洲世界,在一两个世纪前的世界历史上,显示出了极强的力量。即便说19世纪是世界史上的“欧洲世纪”也不为过。可谓欧洲打一个喷嚏,整个世界都会感冒。欧洲驶出的船舶,无论是商船还是军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驰骋于四大洋;欧洲发出的物资、信息或者人群横行世界各地。序言明暗对比中的欧洲1这样的变化对于非欧洲地区,特别是对于亚洲而言,便是“西方冲击”的浪潮蜂拥而来。19世纪中叶的1853年,黑船来到德川幕藩体制下的日本便是这个浪潮的一部分。黑船来航成为打开幕末维新激变之路的重大契机。黑船当然是美国的海军,但那也是踏着欧洲近代所生成的大潮而来的。比黑船来航稍早一些,清朝在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军事力量无可奈何地落败了。西方浪潮的压力,不仅是直接的军事占领和政治统治,或者是经济统治和强加价值观的问题,还涉及非欧洲世界自身的思考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日常的生活样式。不管喜不喜欢,这一浪潮的余波甚至波及了现代世界。例如,中世纪末发明、到18世纪时在实用化方面已经接近完美的机械钟表,确立了工业化阶段机械生产体系发展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它也约束了人们的日常行动。在19世纪的欧洲,用钟表来计时及安排行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开始扩展。到了明治时期,日本采用太阳历被视为理所当然。19世纪末,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计时为基准的世界标准时间的确立,决定了全球行动的一体化。即便不能说没有世界标准时间就没有现代世界全球规模的一体经济,但至少可以说它改变了世界面貌。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即便有着接受或反对、采纳或拒绝的不同,在现代的世界中,各地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受到欧洲的2近代欧洲的霸权近代化模式的影响。就连高声提倡回归传统、反对欧洲的势力,也不以为意地使用着源自欧洲近代时期,或者在其延长线上产生的武器一无论是字面意义上的武器,还是思想上的武器。文章开头的内容好像有些晦涩。稍微转欧洲之旅的魅力变一下话题吧!去欧洲的日本游客有很多,您也许也在酝酿。此外,因工作或留学而有欧洲生活经验的日本人也增加了很多。您也许就是其一。我最初去欧洲的目的是度过在巴黎大学的两年游学。我说“游学”,多少有些对不住慷慨提供奖学金的法国政府,不过我那种“什么都想看看”式的经历还是用“游学”概括比较妥帖吧!当然,档案馆我还是认真地去的。不管怎样,对于我来说,最初直接接触欧洲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是在石油危机刚刚过去的时候。那么,包括我在内,去过现代欧洲的日本人对自己所感受到的欧洲魅力,大概都能够列举出以下几点吧!一提起产生近代的欧洲、提起近代,我们就会想到城市。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丰富的自然景观,或者是对绿色植被的保护也很吸引人。即便不去因彼得·梅尔的作品而在日本也特别著名的普罗旺斯花圃,即便在巴黎等大城市,只要稍稍离开城市,也可以看到处处茂盛的森林、蜿蜒的河流,而牧场和田园的绿色,或者季节性的向日葵呈现出的满目金黄色都引人注目。当然,这样的绿色和田园风光不仅在巴黎的周边,序言明暗对比中的欧洲3也不仅是在法国。欧洲冬季确实灰暗。不管怎么说,那里也是纬度高的地区。东京大约与地中海南岸、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市处于相同的纬度,所以,整个欧洲像是北海道以北的地区。巴黎与萨哈林岛同一纬度。冬季阴郁而漫长,等到一下子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春天和初夏,欧洲到处都美丽异常。此外,北欧夏季的白夜也相当有名。现代欧洲的农业问题当然很严重,但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方式仍然持续。在人们触手可得麦当劳这类快餐食品的同时,慢食运动也逐步发展起来。超级市场和大型百货商场不断扩展,但另一方面,在构成地区核心的城镇里,每周定期开市的市场也不失繁荣。购买日用品的居民与小贩打着交道,市场仍不失热闹。如果你去寻找,在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美食等着你,葡萄酒或啤酒等饮料也是同样。现在几乎所有的旅游都是以城市为目的地,或者要路过城市。欧洲城市当中,不管是像巴黎那种因非常有名而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繁华大城市,还是位于地方,在观光上几近无名的小城镇,实际上有很多独具特色而充满魅力的地方,甚至小村庄都是如此。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说法将两次世界大战合并称为现代的“三十年战争”。在这两场被称为近代欧洲的霸权世界大战的大型战争中,欧洲都成为惨烈的战场。有些城镇及村落在战争中化为灰烬,战后得以复兴;有些市镇则是在20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中建设起来的新地区。尽管并非全部,但是多数城镇与乡村都用心地保护各自地区留存下来的历史性建筑,同时珍惜并保持各自的建筑样式与风格。用当地复原的街区上图为恢复了被空袭炸毁的市中心的土抹筑的灰泥墙、用石头原貌的德国德累斯顿。下图为复原了中世纪城堡垒筑的石墙、当地特有的屋原貌的法国南部卡尔卡松城堡瓦的颜色、某些地区的木结构墙壁、独特的人字形屋顶等,都美丽动人。一些城市在大战中灰飞烟灭,比如德国的德累斯顿。恰如东京大轰炸一样,在战争末期,德累斯顿中心区域因盟军的轰炸而化为灰烬,但现在复原到以前的样子。拥有吸引众多日本游客的浪漫街道的德国城市罗腾堡,也被复原成中世纪以来的城市样貌。在19世纪时就有这样的城市复原工作,例如法国南部的卡尔卡松。人们根据史料修复了这座中世纪时期的城堡城市,将它复原成曾经的面貌。序言明暗对比中的欧洲5漫步在欧洲的城市,多数场合,即使你不那么留心去观察,也能很容易地学习到建筑的历史。我虽然没有看到过统计资料,但是感觉主要城市历史街区的建筑物多数是19世纪的。在这些以古典样式为主流的建筑群中,混杂着更为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时也混杂着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当然,也有将古罗马的遗迹融入现代城市空间,让城市整体保持中世纪样式的地方。或者,与此截然相反,一些建筑依照全新的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在建筑的正面装饰蔓草那样的曲线造型。而像那些大多在大战期间修建的装饰艺术(AtDeco)典范的大厦,在表面上将流畅的线型几何图案不可思议地镶嵌起来。甚至,你还可以看到现代的玻璃装饰建筑。现代时尚或者各种品牌商品,似乎将日本或者其他地方的游客吸引到欧洲的城市中。不知为何,这一现代风潮也能够与到处充满历史性建筑群的城市很好地融合。美术馆、博物馆、剧场,或者街角的咖啡馆、商店的橱窗都交织在一起,城市空间中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气息。最重要的是,城市的市民本身乐于生活在其中。欧洲拥有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原因之一也许就与文化政策有关。不过,这与欧洲的历史遗迹遗存比较丰富也有关吧。作为城市颜面的中心街区,特别是那些贫富差距与移民问题具有历史气息的地方,多数都被作为步行者专用之地,很适合用来打发时间。如果在旅途中能够体验一6近代欧洲的霸权···试读结束···...

    2022-10-05 世界史 epub 网盘 世界史epub

  • 《世界史就是经济史》(韩)金东郁著;王艳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世界史就是经济史》【作者】(韩)金东郁著;王艳译【页数】260【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0【ISBN号】978-7-5502-8430-2【价格】49.00【分类】经济史-世界【参考文献】(韩)金东郁著;王艳译.世界史就是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0.图书封面:《世界史就是经济史》内容提要:这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经济书。作者大量攻读了世界上知名历史学者的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金钱、权力、战争、文化对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并以故事的形式传达给读者。本书以时间和历史关键词为线索,以经济贯穿历史,讲述了经济影响下的历史发展与变化。《世界史就是经济史》内容试读PART古代ECONOMICHISTORYINWORLDHISTORY01.交流:女神像与刀人类历史开始初期,含有性因素的艺术品和象征武力的刀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角。2008年9月,在德国施瓦本地区的菲尔斯洞穴里,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尊猛犸象牙雕刻的维纳斯女神像。据推测,这尊雕像距今至少有3.5万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女神像,被德国《明镜》周刊称为“石器时代性的象征”。早在19世纪后期,西欧、东欧、西伯利亚等地就发掘出不少旧石器时代晚期风格的女性裸体雕像。学者将其视为原始社会女性的原型,并为之冠名“维纳斯”。专门研究东西文明交流历史的郑守一博士,就在其著作中提到,1882年在法国布拉桑普伊村落首次发现维纳斯女神像后,在世界七个地区十九处场所相继发现了更多形态各异的维纳斯女神像,包括法国五处、意大利三处、德国南部一处、南斯拉夫地区两处、乌克兰五处,以及东西伯利亚和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伦道夫。维纳斯女神像的出土地从法国一直到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制作年代可追溯至2一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制作材料包括猛犸象牙、黑曜石、滑石、洞石、石灰岩和黏土等。维纳斯女神像大都身材矮小,最小的仅3.5厘米高,最大的也就22厘米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菲尔斯维纳斯女神像,高度为6厘米。同时,女神像大都是裸体形态,但有的会用帽子、头巾、腰带、手镯等物品装饰。如法国的莱皮乌凯维纳斯的造型就十分独特,类似于002围裙的物品由臀部向足后垂下,以遮盖局部;劳塞尔维纳斯右手托着牛角形觥,左手抚腹呈站立的姿态,身上还有红色颜料涂抹过的痕迹;贝加尔湖附近出土的布立奇女神像和马理塔女神像则用毛皮衣帽将身体部分包裹。1979年到1982年间,在中国辽宁省红山文化中心发掘的文物让我们发现了关于维纳斯女神像的新大陆。这里出土的两件小型陶塑裸体雕像与前文提到的维纳斯女神像相比,制作年代至少晚了5000年。两件雕像头部均掉落,残像高5厘米左右,腹部凸起,臀部肥大,有明显的孕妇特征。另外,在日本阿伊努遗迹里发现的女神像也是乳房丰满,腹部凸起为圆形,很多学者将其也归类在维纳斯女神像的系统内。这些维纳斯女神像的共同特点是非常夸张地强调女性胸部、臀部的生理特征。女神像的用途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有人认为,这些女神像是描写引旧石器时代人种特征的写实性作品,有人则将其诠释为一种“护身符”。此外,还存在祈求生息繁衍的巫术及与祭祀相关的“生殖崇拜说”“种族守护神说”“祖神说”“巫女像说”等多种假说。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维纳斯女神像是旧石器时代的“色情作品”。关于女神像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有三种:一是起源于包括东西伯利亚在内的乌克兰及其东部地区的“东方起源说”;二是在各地自然产生的“自生说”;三是起源于东欧的“东欧起源说”。其中,“东欧起源说”最具说服力,因为在东欧出土的很多女神像融合了东西方的特点。总之,维纳斯女神像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共同的“性感象征”,同时也证明了,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开始了文化交流、经济交易和长距离迁移活动。关于这一点,各地出土的刀或许能够成为更清晰的佐证。在人类历史初期,很多刀具、箭镞和手斧的原材料为黑曜石。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用黑曜石推测出这些武器或工具的原产地。例如,从坦桑尼亚北部的蒙巴岩荫遗迹中发现的7件文物,虽然都制作于10万到13万年之前,但制作地点并不是蒙巴岩荫,而是在该地320公里之外的地区。又如,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遗迹中,我们也发现了用黑曜石制造的有阿舍利石器文化传统的手斧,但它的原产地远在100公里之外。_003希腊本土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有一处名为Frakhthi的洞穴,从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在此居住,但大约在3000年前却被遗弃为废墟。经考察,在洞穴里发现的黑曜石来自距希腊本土约120公里的米洛斯岛。ColiRefrew教授考察了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中东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源地)使用过的黑曜石工具,所有的黑曜石都来自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游的亚美尼亚山区。在原始形态的黑曜石刀的基础上,人类制作了剑。这也是史前时代往来于各地的主要交易品。剑通常比刀长,据说是起源于多瑙河流域。公元前21世纪,长剑首次被当作武器使用,并流行于公元前15世纪的北欧、中欧等地。青铜器时代晚期,长剑传入德国,而后在那里开枝散叶,蓬勃发展。德国最古老的剑是公元前13世纪制造的里格赛式长剑,顶端有圆头手柄。到了公元前12世纪,剑柄演变为有三个结节的Dreiwult。公元前10世纪,剑柄部分又演变成更宽的碟状,被称为Schalekat。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剑柄逐渐变大的Moriger式。公元前9世纪,剑两端的形状就如被欧洲蕨缠绕一般,形成了完整的天线型一Zurich式剑型。这种天线式的铜剑从德国向东扩散,到达中亚地区。受塞西亚族影响,逐渐演变为塞西亚短剑。之后,塞西亚短剑又流入蒙古、中国和日本、韩国等地。铜剑在流经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时,样式继续演变,并吸纳了各地比较流行的动物装饰,因而被认为是长期历史文化交流的产物。004_古代剑柄_00502.营养:骨头里的痕迹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非常遗憾的是,大部分时代,关于吃什么以及怎么吃的资料少之又少。要想了解某一阶段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间接地通过一个线索来考察,那就是骨头。没错,骨头里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有几种途径可以推测古代人的生活,其中,通过人骨的平均长度推测营养摄取水平是最基本的方法。举例来说,我们通过牙齿推断了某人的年龄,但其他部位的骨头有可能与测定年龄不符。如果骨头比较短或比较薄,那我们就可推断,此人生前没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通过测定头盖骨的顶部密度或者观察眼睛周围部分骨头是否有骨质疏松,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贫血。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留下佝偻病迹象。虽然有些人对此持异议,但通过观察是否有骨膜下出血或通过缺齿的数目可以推断此人是否有败血症(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哈里斯线”(HarriLie)就如同牙齿和骨头的年轮,可以显示营养摄取的状态。通过分析哈里斯线,可以判断人是否挨饿或者忍受痛苦。学者保罗·森斯的调查结果显示:原始社会,克罗马努人中有88.2%在40岁前死亡,61.7%在30岁前死亡。尼安德特人40岁以下的死亡率达95%,30岁以下的死亡率达80%。这是一个通过骨头进行推理的经典案例。006_···试读结束···...

    2022-10-05 世界史就是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内容

  • 《欧洲经济史》(美)乃特等著;王亚南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洲经济史》【作者】(美)乃特等著;王亚南译【丛书名】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页数】777【出版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04【ISBN号】978-7-5520-1153-1【价格】224.00【分类】欧洲经济-经济史【参考文献】(美)乃特等著;王亚南译.欧洲经济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04.图书封面:经济史》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古代与中世”及“现代”两编,其内容包括:欧洲经济生活之基础罗马的经济生活中世纪之欧洲地中海沿岸北欧经济之勃兴中世纪之北欧商工业商业革命产业革命等。...

    2022-08-22

  • 《近世欧洲经济史》(英)亚搭尔·葆尼著;沈光沛,李宗文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世欧洲经济史》【作者】(英)亚搭尔·葆尼著;沈光沛,李宗文译【丛书名】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页数】393【出版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04【ISBN号】978-7-5520-1156-2【分类】经济史-欧洲-近代【参考文献】(英)亚搭尔·葆尼著;沈光沛,李宗文译.近世欧洲经济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04.图书封面:经济史》内容提要:《近世欧洲经济史》内容共分15章。主要论述了18世纪末以来,英德法三国的经济发展史,包括工、农、商、交通、货币银行、劳工运动、合作运动、社会经济立法等方面。本书是民智书局1932年版,为民国旧书当代新印。《近世欧洲经济史》内容试读第一章工業革命第一章和德意志徒個國家吧了。這四個是歌洲的工案領國家。它們都已在不同的時期中,在不同的的難業經濟,工業化的勝利者,不過限於西北一小部份的倾土,包括。不列類,法蘭西,比利時歐洲工業化的行程,不能說是及於全部。在欧洲南部和東部的假國家,退保待者原始時代所要宋的代價,也比一般都高。可助者提醒我人,這十八十九世紀經濟整化之速度,比以前任何時代都偉大,而社會成應方面应應之相給,這樣的活,這些糙化,正可適合的稱為革命了。我們如此稱呼他們,無給如何,所說明之燙動,這樣的悠越而深奥,其於善恶之奇異的混合,這樣的悲政,其於物質進化及社,它的起源,可從中古時代活發醒酸者,類然拼明的。但這個名詞,非無相當之適宜性。因為它理由。工業革命就其原義而言,舒非倉猝,又非災害,乃是一種運励,已經過百五十年的時期質的碰(指革命之意義而言),是與蓮暖進行的經济進化不相同的。這稱論調,亦不無存狂的化。對此成语,有時不無異談。因為在經灣史中,不知有革命的,這就是說,倉猝的帶有哭爾性工業革命,是一個通常的名詞,用以說明當十八十九世紀時代改整歐洲止寶之連额的經湾工業革命近世歐洲經濟史的一個。(1)見氏著原富第一卷第三章。近世歌洲經濟史廣和贸易的惯展,作為前提了。當十六十七世紀的時候,因為航海事業的進步,開拓了亚洲及始時代以來,經進化的過程,已成了專業麒增的方式,而每個時代的化,亦時常把市揚的指工與學業,在亚丹·斯密的名著中(原富),早已述朋,是要仗着海外市場的披張(—)。自從展是由於政治的。工業革命首要的經密原因,是由於十七世紀與十八世紀海外買易的特殊演張分欧洲個主要國家工業化的程序,可由二方面的原因來講。一方面是由於經济的,另一方面十世紀交替的五十餘年的進程中,竟使一八五O年時昏惜的德意志,變成近代高度工業化圖家但是德意志一經走入工業革命的大道,即有很顯著的異常敏速的進步,在這短促的十九世紀與二們的土地上面。德意志工業革命的發覺,是在十九世紀最後的二三十年中,比較上更来得题了。不能說及於全部。即使到了現令,兩國主要的經湾活動,就是度業,半数的人民,返是努力在他世紀初期的幾十年中,他們的工業革命的行程,比較英國,似有不同的地方。他們的工業革命,更有演大的海外贸易,館售它國內的製造品。在法國與比利時,這栖發化的初期接啊,是在二十是開始於十八世紀的中葉,經過了七八十年悠長的漫程,使它由磨業國家,進而為工業國家,它情况之下,這遇着工業化的前進。最先成受這稀影穆的,就是不列期。它國内的工業革命選歌,二第一章工業革命揭,完全被英國所獨霸的權威。十八世紀的英國,凡國旗所建到的地方,就是它海外贸島的動力班牙,荷闹,奥法國的海上霸力。英國在印度,奥美洲殖民地政府的設立,有限制世界的海外市紀為随民地帝函的長期争教中,發現了英國是一個勝利者。它的薄軍的强力,足以克服並繼辙西當注意它在政治上許多要素的關保。新市場的統輸,引起重要國家間相互粉,而在十七十八世能園以内而得到相當成功。迷洋貿易的特殊惯張?是歐洲工業单命,紅滴上的原因。但一個最先走入工業化的國家,也。機器的發明,本來常出於偶然,而不料發明家的工作的努力,党在读合當時社會需要之楚助的吸收這類大量生连品的相富市場。所以工業革命的原因,當以市場的開拓為首,提器的發明為丸是一個次要的原因。因鸳機器能生產大量低廉價格的货物,是沒有用處的,除非另外有一個足以器發明。這許多重要機器的發明,有人說,就是工業革命造成的首要原因。但由寶際而言,厭算登(C6日)的驢微機,與嘉特來特(Ce.l:g)的水力離布機,都是棉布劫精與識造上的機的導火線,例如哈格理佛士(工。26mVe》的精触機,阿克来特(A.¥:85)的水力機,克郎喜穿着的。這類货物需要的搞張結果,精極促進了資物的生產機械化,也就是十八世紀機械發明於機器製造的一种·;給興殖民地居民,最容易超於標準化的資物,如棉耀品等,是印渡人民所最美洲的新市梅,因此造成亞美雨洲與欧洲特殊商業攒凝的局面。新市場所需要的資物,是最適宜三為很重要的一慕。近世歌洲經濟史個工業的先進者。它有大量必需的查本,應用於工業的试驗·;它的海外貿易,使商人得以探集大英國,除了它有一個獨自霸有愤大的藻外市揚以外,你有其他適順的要素,足以使它成露一許人没有撤去,直等到一八七一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這在德意志政治史上,和船鸽史上,引德意志的商業和工業,遠是染着中古時代的特質。足以阻镜它國内經济進化的政治上的障礙物,的不能進展而保持它中古時代已經達到的地位,不值我人的驚奇了,即使到了十九世紀初期,的一所戰地病院,每次戰争的結果,蹂曦了它的領土,把它的國内富源,吸收死。它國内經济常把它的饭土作為戰場,來解决列殖之間的斜粉。錢世知來,德意志,已成了當時歐洲列强戰争,這使德意志不能切寶致力於世界殖民地市場的争奪,同時最不利的,就是它的強柔的鄭國,時賀易,自然也停器不進了。再德意志没有一個强力的中央政府粗織,也域到其他許多不利的地方它自己规定的關就,所以德意志的國内市揚,不免呈着零星不整,四升五裂的現象,而它的的國内度。德意志情况的惡劣,更覺不堪設想了。它在政治上,劃分了三十多個小邦,每個小邦,都有法,並且它的國內贸易,也因受了内地關稅的解障與不合理的國家法律的制裁影想,也有相當限國為富,人口亦較樂多,但實際上它的货物贩路,除本國倾土的笔園以外,便没有驗出别處的方所能使入之處。除了本國的人民以外,它絕對不允許其他國家,奥殖民地自由賀易的。法國較英四第一章工業革命然的勤力,如風,水,及蒸氯。十八世紀以前,樣器的發明,鮮有進步,是因為没有相當原動格外來得精巧。其中唯一的區别,就是工具的應用,是用人類肉體的強力;機器的運,是用天工具(手工業時代)。楼器和工具,同為物質的器具,用以做幾種工作,比較人類赤手所做的,工業革命的第一個結果,就是很重要的,工業技術的整更,簡單的說來,就是把機器來代替封建制度把握時候,已有】個有伸输力的证會制度——很容易融合這連藏的總濟狀死之變的。贵族的嫡裔,且使貴族附級與其他階級,有較多機會的接阀。所以英國一般谋政者,當仕顧廣的奥殿重。它國內的贵族地主和其他階級人民通婚,是常有的,這栖新血統的混合,非但可以頭肚粒栖有效方法,設法炎剧它國内的工商業。所以英國的階級區分,更不鲁如歐洲大陸,來得顯著,對於本國的商業和工業,都非常重視的,並且常能利用當代許多經濟學者與哲學家所能想到的,潍顧限於少数階叙的獨『。;政府機蘭,雖亦在地主階級專政的掌握之下。但是英國的統治階級的暴唐。世界上恐没有其他國家的人民,享受較大的公民及宗教之自由了。參政楹限,在事實!上不法溫施,早已裡诚了,以平等主義為法律保障之前提的結果,可以免掉英國人民威受特權陪极島的地位,可以体免如歐洲大陸為戰争所摧残與烟的結局。在它的社會制度之下,封建制度的政治情况,又適宜於它的工業的發展。在他疆域以内的英國人民,全般享有實易的自由·;它的膏量的资源,並且它源有一個有效的銀行制度,可使各種資源,脑之最有利之途。它國内的社會與五再把汽简弄然。近世歐洲經濟史(1)追蒸汽走入汽简以後,腹用治水哨入,使汽简墓的蒸汽疑結而發生牛兵空的作用,然钱,可以自由進出,不必弄希汽简,第二個意見就是利用蒸汽李代替空氯,推勋汽简要的活塞。最瓦特(1。日°”。)一手楠歌。他的第】個意見,就是要用汽櫃,和汽简相紫迷,使汽简無的蒸汽一稱交替式的怨帝忽熱而使之發生,但燃料的消耗,未免過甚了。(—)运種引擎的缺點,後來由歷力,向前推進。這是一稱氯壓機,性質和蒸汽機相同的。汽筒要的獎空,是使汽简外面,成為。紅卡談引擎稱造的原理,是使汽简裹面,连生一预兵空作用,使汽简裹的活塞,被外面空氣的抽去碱中的燕水了。紅卡膜(z0著。8日g),所計劃的运類機器,在十入世紀的英國,是很流行的一個汽简的活塞。以接凡是位置固定之蒸汽引载(5.5.05。mem.mo,都用远個原則來精造,用以到了十七世紀,有一個逃亡德意志的法國人,名字即帕品(Paem),方始利用蒸汽原勤力来運蜀蒸氣原動力,遠在中古羅馬希腾時代,早已發現了,但當時却不知道如何切於寶用,直氣是切用於機器方法的生產,而蒸氣機的發明,正可說是工業草命的中心事寶。没有關係,更無地域情形的限制。何地需要,就可在何地產生原动力;需要若干,一任己意。蒸水蒸氧的運用以後,才得到圆满的解决,蒸氣没有水與風的二種弊害·它和氣候典季節的羞,力的緣故。風果價廉,而不可靠。水更有地域悄形的照格帐制。這個原到力的問题,最後發明了六···试读结束···...

    2022-08-22 近代经济史 近代世界经济史

  • 近代欧洲外交史》周鲠生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代欧洲外交史》【作者】周鲠生编【丛书名】“民国专题史”丛书【页数】459【出版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04【ISBN号】978-7-215-10059-6【分类】外交史-欧洲-近代【参考文献】周鲠生编.近代欧洲外交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04.图书封面:近代欧洲外交史》内容提要:《近代欧洲外交史》选目重作者的创、和著作影响力,尤其注重选本的稀见性。所谓稀见,即建国后没有再版,且多数图书馆没有收藏,或即便有收藏,也是归于非公开的珍本之列予以保存,普通读者难以借阅。部分图书虽有电子版,但作为学术研究的经典原著读本,纸质版本更利于记忆和研究之用。《近代欧洲外交史》精拣版本很早、品相佳的原版图书作为底本,因而还具有很高的版本收藏价值。《近代欧洲外交史》内容试读第一编第一鍋正統主義時代第一節e放戰争1(5。we81a.)者『习及一八一二三四年的戰役通稱為解W:事。51(争戰島牛「謂所成裤色戰牙班西的始開年八O八一彩統系拿破命的壁制激發歐洲的民族觀念拿破命戰争之末期具有民族戰爭的併合於新政治組織之下從前錯粽粉刹之歐洲政治區畫始有一個比較明穿的在拿破命權力之下中古遗物封建勢力一插而空中歐許多封建諸侯失其領土拿破命戰爭及於欧洲政治之影響拿破命與欧洲政治第一章維也納會議與歐洲政治改造正統主義時代拿破命戰争結果歐洲地圖臻於簡單設一列色蘭(V.B..P6a.)王國並約楹張其倾土德意志成一個聯合組織瑞上包本(。e.o王朝恢復法蘭西保有一七九二年之國境於阿連基王室之下建關於拿破命戰後歐洲善後問題之比較的易於解決者已在此條約中協定法國命被逐於易爾巴(V)島之後同盟諸國結有第一次巴黎條約(五月三十日)第一次巴黎條約同盟軍攻入巴黎(一入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拿破第二節維也納會議之召集解决維也納會議即具有制分土地改造歐洲政治之任務者加人英俄方面組成四國同盟)操持歐洲政權對於此等土地之處分問題急須之土地皆失其主權者攻擊拿破命之同盟國家(一八二三年普坝背棄拿破命有從法蘭西大革命戰争以來合於法蘭西之土地及由拿破命新組織的國家拿破命失散時之欧洲形势皆是一種民族自覺的反抗運勤近代歌洲外交史拿破命一經失敢全歐邦土組織根本推翻所約第一編正統主義時代就列强彼此已經協定之基碰加以規定易言之即登記同盟國家之裁決而已當依此等基本條件以行同盟國家预定分制計畫維也納公會所存的事不過是留决定基本條件之權關於法蘭西遺棄的邦土之處分及歐洲均勢關係之確定之協定]是明明招請歐洲一切國家公開會議但同盟國家另以一秘密條文保當於兩個月内派遣全權代表赴維也納開大會議決一切完成本條約規定必要維也約會議之性質巴黎條約規定「凡加人戰争之國家不論在何方均經協定的事件之細則委諸特别召集之一個會議是即有名的維也納會談巴黎條約雖然重要不能處分歐洲一切問題比較的重大困鞋的問題及已莱因河宣告航行自由兰爾德河(16。7466亦宣布開放(依同日簽字之密此外倚有關於共同利益的間題之協定最重要者為關於國際河流之協定獨立业定為永久中立意大利之諸君主國家復舊第三節後來通款於王黨主張復辟拿破命敢後路易十六世之弟入承法國王統(路易級會議主張改革教會事宜不容於教會投身政界在拿破命時代任外交重職他法國代表塔列蘭之政策塔列關原為法國君政時代之一僧正被選入全之塔列蘭(Ge=e0..其中尤以塔列蘭為最有手腕最活勤e國法及aiB82.N(浪特梅國N.普魯士之哈丁堡()噢之((ww最有名外交大使中之重要人物為英國之加斯列里(0。aBe.6.B惠臨香會君主中之重要者為俄普填三國君主而尤以俄皇亞力山大(22.66ae8)一世一九一四年九月始齊集於維也納除通常外交大使外君主躬親與會者亦多到會議中之人物巴黎條約雖定於兩個月内開會議但歐洲國家之代表於維也納會議之形勢結有巴黎和約平和已經成立近代歌测外交史维也納會議亦不是一個租會(P0888802E.e.ee)因為同盟國家已與法國四利益而已第一锡正統斗鞍時代塔列蘭之活勤增進法國利益實命世人驚佩而可為弱國外交之模範五(2Eaee0aa一八一四年三月一日)之繼續他們協定不許法蘭俄坝普英四强代表將維也納會議看做單是碩蒙同盟利說話實則他的意中不過利用正統主義為政治上便利的套語以增長法國之之第一次的應用塔列蘭在表面上為正統主義争颐為某某特定王室之固有權政治家外交家的心理容易為他們所快納包本王家之復承法國王位割此主義正統且亚指政府之正統此項政治主義自然合於當時畏懼革命思想之舊式的有名的正統主義。。旦)即塔列蘭所倡行所謂正統不但是指帝王之動之困難可以想兄然而他卒能發揮老额外交家之本顧在維也納大施活動以約之缔結躬當交涉之任他代表新取之法國出席維也納會議其地位之不利活十入世)即顧他之力塔列蘭為法國新君主政府之外務大臣於第一次巴黎條此會議是否真是一個「公會]勤於法國外交上可說是大成功維也納會議名為公會(C8.ro%其實而他表示同意亦是以為如此較於法國有利就全體觀之塔列蘭在維也納之活吉諾亞(Qe.e)之合供於薩地尼亞(2=。4日5)雖是直接對付法國的用意然蘭西增一與國他贊成瑞士永久中立以固法國國防即如比利時之聯合於荷蘭他利用薩克逐(2。)處分間題破壞四國同盟他堅持恢復烈普耳王位為法的擁護所謂正統主義其實都是全為法國利益起見具有一種自利的外交作用統主義挑同盟國家相互間之爭執在此兩屋他皆成功他在會議中始終一賞塔列蘭既將新被征服之法國地位提高第二步即行使其外交本領實行他的正際得参加討論與同盟國家立於平等地位此是塔列蘭外交活動成功之第一步塔列蘭以其與巴黎條約召集此會議之條文相反表示抗議卒使法蘭西代表實西西班牙或其他任何次等國家之代表參加討論一切洪證全由同盟國家行之近代歌洲外交史六···试读结束···...

    2022-08-22 epub书籍 epub书籍免费下载

  • 《现代欧洲社会经济史》(法)G.累那尔,(法)G.乌儿累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欧洲社会经济史》【作者】(法)G.累那尔,(法)G.乌儿累斯著【丛书名】专题史丛书【页数】363【出版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215-11484-5【价格】190.00【分类】欧洲经济-经济史-现代【参考文献】(法)G.累那尔,(法)G.乌儿累斯著.现代欧洲社会经济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经济史》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叙述15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末欧洲经济及社会的变迁变迁。开篇为“导言”,概论15至16世纪欧洲的经济及社会变革。内容包括西班牙及葡萄牙、那化兰、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瑞士、日耳曼与奥匈帝国等9章。《现代欧洲社会经济史》内容试读導言蓍在經濟革命之前或同時有三種革命寶為經濟革命之推动及註釋民族则以理想及文化赏付之吾人惟在西瞰得見充賞及有制造性之生活故不能不從而研究之如馬士首民势力之推進英勇而有效西獻得其保障乃能在和平中從事發展東歌民族給予西方民族安全而西欧此時代之開始基督教之欧洲可分劃為雨世界東歐及西歐是也東欧人民酒屬半野璧惟日波设防测亞洲歡其文化亦随之而散怖世界各隔摄嗣後安息生聚嘗之一人口及毅力之泉祖常流不竭潮犯孟於世界各地其人民成為戰勝者殖民家海陸均無步之時代自上耳其族人寇康士坦丁鲁堡巴爾解及希臘並會一度洗劫催也納城後獻洲從此不復受外患之使此書凝洋远十五世紀後华期至十入世紀术欧洲經济及社會之楚遥此長時寶為欧洲物質满展事事道我代開始時之經濟及社會革命(十五十六世紀)現代歐洲证會經濟史黄陪臣政抗君命半世紀後黄族管級智放来空言抗嘉茶上朝供奉俯首就箱以樂其居而神士腊級亦為机现代歌洲社會經济史封建時代特殊陈級之够力一如教會势力同受大創在法國内自巴根地(5E.65)宗室没落後再無殖利所在地教會计產即被妙没美其名為收歸民用规之東經英皇則自任為國家教會之元首瑞士法蘭西蘇格蘭亦皆受所謂具端邪教之使入凡宗教維新運勤勝皇之威權後羅馬已失其秦半信徒其然键之天友顺見破裂北德意志及北歐瑞典挪威等國亦公然脱雅嚴密教領袖並轉粗候文德(HP58.85amB成為一看宗教民以供遺用然稻不止此而已也自路德(1:5e5)反抗款藏置西班牙之君主自稱崇奉天主教强追教皇准許其有一切教會高級職位被選權又自任為著名借院動位之力特許權利及產業已大不如前矣法皇路易六世與教皇法蘭斯一世立的將教會所有財產及威殿就受君主之教會青為人類盡魂之保證者教育之主管所學術之總涵處更统有大量地孟及税收現則事事受制所有樓中古時代西歐於宗教上號稱統惟於政治上則分裂為朵地及自由城市新社會出現情狀怡與之相反治普有一福社會帖极常與君主争分镇土及權力者至此途被淘选抗鹿爾族實足以唤醒西班牙之國魂欧洲各地新青行相當合件工作俱土及行政上力求统一領軍以歸君主管安也民意醒覺後民族國家随之而興法國經長期興英國桥扎後晰威景自身黔法國民族西班牙之十字軍長期平之中央權力之建立是也蓋當時人民早巳厭倦封建時代之無政府政治請其常合全國從事於戰争不能一日第一為「政治革命」其特點為雨擅最重要之事寶即骏固國家之建成及在此等國家中足以增保秩序和二三鹿之破隊賦税已改爲常抽然域不足佛蘭士一世於赚制驗货税基產枕及各稱離柚外復徽新登記费發行制废而代之以常備步兵邹隊此常備隊之設立非金钱不為功爷國正需要賢大财源以某集職業軍隊及維持供給其金錢金钱固爲政府及戰事之筋絡也奥國坠士米偷(三。4日5.5)皇於其世旗倾土内康除封建時抽丁奥城戰堡與堡争亂邵不思故亦樂總強特能持和平路易十一世及愛爾華四世等從事保護商人階級翼求彼等君主與富有中等階級之聯絡實使右主地位日益独猛中等陪級之利益本重赖秩序之維持鉴於昔時城政府制度新潮流强作反抗得保存其獨立焉名之共和國國还同時告給砥餘温尼斯(≤BE)盛山間之瑞士人及其後低原國家之新教徒雅版向强固中央亦因分裂或地理僻隔關保終成荒隆自劍耀(0。。。)及佛履蘭斯(25658)兩名城没弱不振後意大利各著之名词已成過去在刁佗(1.0。)朝專制統治下下融院與上議院同屬無物日耳曼之城市本為特設湖立者匠師(公。E)對共本人宜劝忠西班牙之城市行政亦晰歸人君主之手自治權利搬魔殆盡英國城色疆立故亦然無存法皇路易十一世於校好之城市自行選派市長納着及城市民創之隊是並迫各行會(6=三)之共時各自由城市及各獨立色地或被督險家估或被宫商以势利徽格或党被君主等因练恨而施以毁清等多不納税党不惟其中豪滋者加人國會從此各國大小贵族遭逢来路無復背時之稅势名室多已调零其所失地多被勝利黨賞對其臣僕西班牙佛定蘭皇及意沙比那后亦大毁爷宗室之城堡藉口關彼笨所逼成為武力所职拾来家阅投入皇家軍伍以争榮利英國自經玫魂内N(VN28G01.5208)俊各大宗*現代歌洲社會經济史此内植通一發源於歐洲北方一發源於南方於中間區城互相衡突然事有足奇者則發源之雨方(意大事寶為自由批撒下额子又因宗教故革運勤迫勘各人研讀聖春民来教育乃得極大推熟或半解放盖個人雖锋重聖經之權威惟可在範團内得以已意解释之藉此助長個人討論及成立一己之意見此钠士(50。100日m25555)提高聖經之地位以取難教皇及教會會議之法规然同時亦復能使個人思想解放化復興莲勤同破美原始之教教造以對抗中古天主教之流弊维場型保理(P.E)以摩抑聖陽母士亞昆第二方面此新精神没現於在德國首創之宗教改革蓮勤此種運動亦可稱為宗教復興運動承先啓後與文彼等因此能解放個人之東郑致力於倡導發明眼察及科事各工作悟街通彼等接爱其建說及其吴教之理想物質之享用奢修之體文然同時亦能在古藝術中再復發見天然本性第一方面為文藝復與通勤希雕龍馬之古藝術經數世紀之销洗再復發揚爱好古文化者赏竟之餘又能应政治革命奥知識革命及道德革命同時發生可於兩方面表現之此植制度將見瀾漫世界大半部地方地米此時為法西英俄專制之黄金問代然英國因四面新海與大隆隔繼故能喝力保持彼之特別曦會政府制度收不能婴所欲故每出售專贾權蕉港所需之用款獎券舉公寶官腾以期墓集經款英國自沒收各貴族及寺院之財產後习陀朝得此大利可供挥復以常税所四虚弱至今也言科及日耳曼)皆日超衰落其時他國咸受日耳曼及意大利策動力之影警然幸能協和其國内各派使權力集中故能雄視四都英國法精讓以致野無似煙國势大傷海外發展这不能参加故组理至數世紀後始克建立統一之局焉作世界王國之美要然宗教戰争激烈具常人民因之顺勤路德教從再洗藏主姜教徒及天主教徒互相残毅不肯聯盟(工95%8ECLS.°)之熊隊足證明其商業之茂盛在查里斯五世械治下日耳曼與西班牙合供本可再献印刷術於世界羅南堡(256308r.)之鐘表使其工業馳名速近他如岳士堡(AE.55EF.)之銀行家及澳撒名小會首及自由城市随處皆是南北之間以利益及宗教問題常起衡突中古末葉日耳曼估有光榮歷史因其貢日耳曼之分裂情形與意大利無異當時所以被稱為日耳曼各邦(QP156三8)非無故也中央政府徒捷虚創造此等事物而意大利人乃從中供給以满其煞的之以意大利之血灌輸全歐洲之血管此工作實使意大利水热德敝裳錦农花选面競方格鋪道及雕刻蓋板使深中嗜好而不自覺彼等於是從之而抱有估有然又具能力馮人焉意大利人極蒸恶欺稿锈導之能事既教外來民族效法其時装爱美儀文解然又腹勝之以圖盡石像香之公民因不能抗钢外使之民族故三百年來悉受人航治然意大利人能使戰勝民族與之同化一如希暖之於暴有時亦互訂親善和平意大利人並無共同之母國彼等前會為死城如雅典及古羅為或世界或文學藝術共和國意大利從未航一教皇與意皇各不相聞間彼此观為仇敬然為阻止此半島之小國家聯合對抗彼等起見故]若須償付其為前除先锋所受光榮之代價焉e米能供給彼等农食武装爲度各城市亦催求自給及關心在其统治下之温域而已所自給者悉為生活必器之物別之城箱内所調制度不温地方制度其目的及員幅均受限制各貴族之志向無非招菱一批家臣模從生遗亦新以悉被推倒國家之邊界浙仲没至高山之航大河之演圖海之岸或直波遇汪洋至無人知料之土地足以禄示新時代之開始而已現代歌洲社會經演史此植張寶使含寶驗性能無具體主義之中古時代經济制度為之改變無論贵時貴族之土或自由城市政治革命及地理革命之第一效果厥為國内及疆外市場之波大青日困镀各小社會於狭窄笔園内之防界各和使圈常然對歐洲民柴之解济及止會滑记有深速及模難之投果然此植效果殊不能通事詩說因其派原國家等因其形势地理關保已足使其能建立殖民帝國名西洋取其地位而代之成為各人希然绪之神秘途祖面额大西洋之各國如西班牙葡萄牙法蘭西英吉利及低熟不已得世界之桃紙遂向西方轉移地中海普為士耳其族及耶教徒軍霸之地令巳不腹為航粪活勤之中心六(4385.86..5)亦向航總非洲行又發现沿好望角之航線新大陸既發現後歐洲人民之贪然及好奇性狂地理革命使歌洲各强地位道要性之召親念稍為改變哥信布向西航行移找印度党發現美洲新大陸甘馬國所以能藏導地位者證有由也···试读结束···...

    2022-08-22

  • 近代欧洲革命史》陈叔谅撰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代欧洲革命史》【作者】陈叔谅撰述【页数】193【出版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03【ISBN号】978-7-215-10891-2【价格】85.00【分类】革命史-欧洲-18~20世纪【参考文献】陈叔谅撰述.近代欧洲革命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03.图书封面:近代欧洲革命史》内容提要:《近代欧洲革命史》内容试读第一章結論字oe即英文:8一a之所本亦即。命步之義拉丁文「革進」為5Fa≤o[改其恶俗』即本此意而言是「革命二字雖在帝王時代别有所指要亦包含改善與於天故王者易姓部天命已改故曰「革命』但其所謂「應乎人』實即適應人民之要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謂「革其王命改其恶俗]此種初羲蓋以天子為受命第一章(1)「革命』之字原「革命』一詞在中國始見於周易易謂「天地革而四時於未涉事實以前於革命之意義及革命史之目的稍迅其略革命乃人摹演進必由之路故欲究人類之進化尤不能不熟察已往革命之事實效絡論近世歐洲革命史力蓋人類基本之要求為求生求生之次為安樂其生故民生問題實為耻會進化之原力之需要苟其理想疏遠要不能得多數人之信從校(二)民生狀况之變遥實為根本之勤度之變移因新思想之激刺常能使多數人起作推翻現制之努力思想必有所因於事實發進的改造而必假助於急麒之革命其原因蓋以(一)八類思想之進步常過於社會制其實革命之終極目的朗為進化則革命固進化中之一種方式也)顧人類何以不能皆行《世人多將革命奥進化對舉如謂人攀演進中之「常而久者為進化發而膝者為革命迁迎蓮暖之行而有時亦取急剧的行動以推翻舊制度而創建新制度於是發生革命」之才能經驗經無數次之修改而得渐次造成無數之事物履人類向上之努力雖常循如此即在於人類生活之改善或人摹之進化人羣之進化其發以漸因事實之需要累積無數人與1字所合成(2)革命發生之由來革命一詞之字原既含有改善進化之意羲革命之目標亦之羲是以西文释「革命」一詞亦有進步或不絕發展之羲也近世欧洲革命史901550日通譯進化(亦有譯演化)則「再]或腹」二第一章緒論三種運也故人攀進化中無論何方面急剧的發革或為政治的革命或為宗教的革命或篇不满現狀谋改建新的社會制度(包括各方面的)以促成人類社會之進化為目的之一(3)革命之意羲就上所远吾人已可推明「革命」之意羲蓋革命乃多數人之欲得生存或改善生活因而出於急息的行動以破壞目前之會制度也不能自存之痛苦遂不得不出以激烈之反抗粽此以觀可見革命之發生乃由於大多數人為有利此辈又常利用政治典經濟的優壓迫被支配階級基或洪求無厭使多數人陷於能持其現有之特權因而不願見社會之改革每一種社會必有一特殊階級在此制下特進攻抑阻礙改革最大者猶非一般保守之徒而實為(四)享有侵越地位之特殊階級欲不好改革惟少數先知先覺之士朋召少壮急進之人始能指示改造之途經以向舊勢力作勇氟社會制度本可與民生俱進然事實上則(三)人類多數之本性習於保守安故守常之民生需要時遂引起民来破壞現制度之運勤向使人類皆富有敏鏡之覺昏與改造之民生狀况常多變遥而社會粗織則一經形成往往不易變動证會制度不能满足鐘動中各國政治經濟之現狀大抵督為歷次革命運動與最近革命之結果即外交政策亦多受革革命之貢獻又幾何二為輔助對於國際現勢之了解國際之現勢與現代人之關係至深面亦無終期吾人研究革命史將以推究人類之進步由於平和漸進之改造者幾何而急剧的腹無時不在革命中惟有時革命運動漸衰而至於暂息以俟再舉)進化無止境斯革命史之目的可為三點一為明革命在人摹進化中之貢獻誠以人類既無時不在進化中亦進化之紀戴與解释革命史則即紀戴人類進化中之革命事實也要而官之吾人研究革命時起衡突時有改進亦郎時有革命人類史上所包含革命之事實至為繁多歷史本為人(4)研究革命史之目的歐洲「革命』自以此狭義的革命篇限云近世欧洲革命史人類自有生以來有社會粗識在各種社會組繳之中命運勤而秉及經濟上之革命運動蓋其進行較為急劇其結果亦最易發生效力本書所謂會進步之效者普得謂之革命此廣義的革命也但通常所謂「革命』常指政治方而之革外交的革命或為產業的革命或為經澳粗識的革命或篇思想學術的革命凡會有促進社四第一章緒論五義潮流之激盪而有民族革命動之並進而自產業革命以還势資階級之不平日著社會歐洲之革命潮流可謂導始於此自是以後企圖民治之革命铁潮潮推及各國更以民族主命影馨及於國外者殊鮮及十八世紀間英法學者倡導民權思想激為法國之大革命近世儒要但多數人民酒能習故守常惟英國政最早發達在十七世紀會發生二次平和之革五六世紀航海發見歐洲人益向外發展而中世以來之社會粗殺逐漸漸不適合新時代之今亦將有三千年之腾史其間民族之分合人民與神權君權之争由來巳久不可盡远自十(5)近世歐洲革命與本書之範圍歐洲文化承埃及與西亞各國文化之遗猪至則外園革命史亦大足為中國革命選動參證之資也背景但外國運去之經驗自两不能整個移用但或可為吾人所取法或可為吾人覆辙之戒國革命歷史之精髓吾人令日欲為中國革命的破與建設固當群審本國社會與歷史之命事業之參考革命之理論往往有所基於已往革命之事實三民主義之成立即嘗融會外命勢力起伏之影響故革命之往事最足助吾人對於國際問題之了解三為供盡力本國革命的阻暖則他山之石容亦有足供吾人參證之資也者苟能就此以進求其群以深究此種基本知識伸得指陳令日革命應由之路抑制反革远既主在歐洲於歐洲以外之革命郎有關聯(如南美)亦未涉及溯远源流懂窥崖略讀從節略)循時為序推究此後革命運因果沿變之故以边戰後革命之趨勢與事實推所又甚疏故斷自十八世紀法國革命始(十八世紀以前英之革命自成一局影等較小亦福展前途酒未可量本書钻次歐洲革命之史寶以古代革命性質單簡影驾陕小典近人關保歐洲各處尤是多方並進之勢这於令日雖一時有獨裁政治之反動而革命勢力之難箱進主義的思想因時推行而社會革命選動之倾向亦渐演漸烈大戰以後此三種革命運動在近世欧洲革命史六···试读结束···...

    2022-08-2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近代现代当代划分时间

  • 《20世纪欧洲经济史》徐昂译者;(匈)伊万·拜伦德|(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20世纪欧洲经济史》【作者】徐昂译者;(匈)伊万·拜伦德【丛书名】格致经济史译丛【页数】352【出版社】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432-3068-2【价格】62.00【分类】欧洲经济-经济史【参考文献】徐昂译者;(匈)伊万·拜伦德.20世纪欧洲经济史.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经济史》内容提要:本书是格致经济史译丛之一种,由原匈牙利社科院主席、UCLA历史系教授伊万拜伦德撰写。本书是一本对20世纪欧洲经济提纲挈领的经济史研究。不同于其他经济史,本书聚焦于经济制度的变迁,特别是20世纪初的自由放任经济体系如何在两次世纪大战和其间的大萧条中崩溃,转向凯恩斯主义和中央计划经济,以及随后的福利国家的兴起,欧洲的一体化与如何全球化的挑战等。本书学术研究严谨,填补了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对欧洲经济认识,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出版价值。《20世纪欧洲经济史》内容试读导论这本书是关于20世纪的,虽然真正的历史并不以“世纪”为单位。那些在20世纪的第一个时期发生的事情,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实际已经开始出现。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在20世纪有了现实成果。19世纪后半叶,欧洲四周的起义和叛乱、民族主义高潮和社会矛盾的兴起、极端主义、原始法西斯主义(roto-facim)、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都在此时诞生。因而,这本书的第1章包括了19世纪末以来的经济现象。20世纪的主要历史进程也没有在2000年结束,而是继续至21世纪最初的10年或20年左右。全球化、全球的放松管制和投机性的赌场式金融业在2007年至2008年间遭受了惨痛的反击。这场严重的大衰退直至21世纪10年代后期仍尚未结束。因此,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也结合了21世纪初的内容。回顾漫长的20世纪,人们可以想象查尔斯·狄更斯(CharleDicke)反观18世纪糟糕结局时的感受。他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开篇写道:“那是最好的年代,那是最坏的年代,那是智慧的年代,那是愚昧的年代,那是信仰的时代,那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事实上,正如以赛亚·伯林(IaiahBerli)所言,20世纪是西方历史上最可怕的lO0年。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Hoawm)将其描述为极端时代,“一场三幕剧或历史三明治:两点之间的,大约1/4世纪的‘黄金时代’,夹于两段同样长的充满灾难、解体和危机的历史时期之间”(Hoawm,1994:1,6)。马克·马佐夫(MarkMazover)用“黑暗大陆”的书名来形容20世纪的欧洲,他指002一20世纪欧洲经济史:从自由放任到全球化出20世纪“通过社会的军事化使得欧洲社会的暴力程度提升到了新高度…在现代官僚体制和技术的帮助下杀死了数百万人”(Mazover,1998:404)。充满极端的20世纪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为特征。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两次现代工业化世界战争实际上是同一冲突的两个阶段,现在常被称为20世纪的“三十年战争”。这些战争本身,加上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疾病(如战争结束时的西班牙流感),导致欧洲大陆出现1.1亿至1.2亿的人口赤字。在所谓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长达20年的“停战”期间,经济民族主义成为一场没有武器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Dereio)和2007年开始至21世纪l0年代的大衰退(GreatReceio)是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经济灾难。为了充分理解前所未见的人道悲剧和经济悲剧,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各自长达数年的、毁灭性的、创世界纪录的恶性通货膨胀,这造成了如此多的人类痛苦。话虽如此,我们又怎能忘记20世纪的另一面?20世纪同样以积极的方式彻底改变了欧洲及欧洲人民的生活。到2000年,一个人在一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是一个世纪以前的十倍。2000年,欧洲普通家庭可得到的商品和服务、食品、服装、住房、暑期旅游、健康和教育服务的数量是1900年同类家庭的五倍。19世纪90年代,一个四口之家的意大利工薪阶层家庭的月消费支出为180美元,100年后一以可比美元计算一为1600美元。此外,100年后人们得到了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人们从偏远的乡村搬到新兴的城市,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见图0.1)。“在到目前为止的欧1008675798071606360554440252020170德国法国瑞典1913葡萄牙匈牙利■1913年■2013年巴尔干国家图0.11913年至2013年的城市化率导论一003洲大陆历史上,普通欧洲人日常生活的90转变是最具革命性的事件。”(Feitei,80807067Temi.Toiolo,1997:5)欧洲的人72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时的平均预60655050期寿命在20世纪几乎翻了一倍一在40欧洲发达地区从1900年的46岁延长3530为2000年的78岁,而在较贫困地区190019502013士西欧·一东欧从32岁变为67岁(见图0.2)。欧洲图0.21900年至2013年欧洲预期寿命大陆的人口在整个世纪都在增加(见图0.3)。与世纪之初相比,20世纪末一个普通欧洲人在学校上学的时间延长了三倍,受教育程度比刚开始时要高得多。这种进步一与新的经济政策同时出现一对20世纪的欧洲人来说是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800072327000600050004000300025122000156510004315947421468411山0150016001750190019502013口世界一欧洲图0.3欧洲与世界的人口增长20世纪的欧洲人民长期以来一直相信他们在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自启蒙运动以来,这一思想一直作为一种世俗宗教而盛行。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人们渴望真理的绝对知识,渴望“绝对精神”在尘世的实现,正如犹太人渴望弥赛亚的到来一样。这个时代的人们接受了004一20世纪欧洲经济史:从自由放任到全球化历史是有目标的,他们正在向更高的阶段前进,他们想让这个目标与他们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一致。欧洲人深信,了解历史和时代的要求、获知真理会为人类的行动创造不可动摇的基础。人们相信他们可以通过理性的行动和干预来塑造历史并影响进步。在某种程度上,20世纪的经济思想和实践是这种启蒙式社会理念的顶峰。以各种各样的干预措施为基础的一系列不间断的经济实验试图影响人类的发展。黑格尔认为,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人民和政府从未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尽管在早期反复出现了相反的迹象,20世纪的欧洲最终证明这个痛苦的结论至少部分是错误的。无论正确与否,欧洲国家从过去中吸取教训,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西塞罗将历史描述为“时代的见证,生活的老师”,这是欧洲过去一个世纪的经验和特征。即便最悲惨的人类和经济灾难也有着令人惊讶的积极后果。历史教训动员群众,教育经济和政治思想家,并影响政府。人们从自身的痛苦中吸取教训,认为他们理解时代的要求:知道真相,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经济学家制定了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以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的无底洞。从战争经验中,他们学会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创造就业机会和实现“正常时期”(ormaltime)无法实现的具体经济目标的新方法。他们改变了对殖民主义的态度,这曾经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殖民化运动的压力下,欧洲人放弃了自己的殖民地,有时是不情愿的,但多数情况是和平的。20世纪的欧洲人变得更有企业家精神,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并引入了一些新的经济体系。经济增长成为新的“金牛犊”或“时代精神”(Zeitgeit)。国家规划者引入了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法规和干预措施。尽管通过市场自动化实现增长的理想在20世纪初占据主导地位,但大多数新实验都是基于带有明确社会理想的市场纠正。建立再分配制度则是为了减少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不发达的国家试图采取经济措施来增加资本积累和投资,并迫使经济迅速发展。战时经济的严格管制和计划给人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里,统制市场成为常态。专制政权(主要是地中海地区的政导论一005权)进一步实行经济统制,通过国家计划和援助来实现建立国家部门和经济目标。较不发达的欧洲边缘国家一—俄罗斯、中欧和东欧一走得更远。这一地区的制度取消了私有财产和市场价格,实行了中央计划的、非市场的制度,因为它们认为中央政策可以消除落后。现代化的专制统治使工会服从,压迫各种抵抗,并在专制政权的庇护下,迅速实施、力推工业化,以此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所有这些政权都是孤立主义者。它们把独立等同于自给自足。当禁止性的保护主义政策在国家框架内失败时,它们就受到强制性经济合作的补充。德国纳粹领导人创造了一个“大经济圈”(Groraumwirtchaft)。苏联集团的中央计划经济在苏联领导下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CMEA,或Comeco)。在一段时间内,这些制度加速了经济增长,但最终证明,这些计划经济对新技术革命和逐渐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要求过于苛刻。此外,由于它们把孤立和恐怖强加于社会,有违了这个时代,因此上述体制没有一个在20世纪幸存下来。然而,这些制度中一些有用的成分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政府继承。新的国际货币和贸易协定创造了不同的经济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避免了剧烈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政府在混合的福利国家经济中使用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逆周期政策,并在运输、通信和工业中保留或建立了国有部门,经常使用经济计划来实现特定的目标。但最重要的是,它们引入了一种以高税收为基础的再分配制度,并建立了一个由免费教育、健康福利、保险、产假、有保障的养老金和带薪长假组成的强大社会保障体系。然而,作为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普遍的福利服务并没有实现乌托邦平等主义的目标;私有制和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尽管如此,社会团结成为一项主要原则,包括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在内的公民权利被重新解释。这些措施除了促进一般福利外,还加强了国内市场和增加了消费,从而成为繁荣的动力。这些政府还引入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合作形式,恢复了被专制政权摧毁的工会。此外,所有这些国家的政府干预都是在市场环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施的。国有企业扮演着在自由市场中私营企业的角色。经济计划不是以强制性的国家命令为基础,而是利用市场激励来实现目标。监管型的国家干预并非与保护主义相结合,而是与自由贸易相结合。与两场世界大战之间被称为经济民族主义的经济对抗不同,由六个西方国家组成的欧洲各国政006一20世纪欧洲经济史:从自由放任到全球化府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明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联盟”。20世纪50年代,它们首先建立了自己的煤炭和钢铁共同体。1957年,它们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它们创立了一个新的海关,然后又建立了一个经济联盟。新建的经济体系影响了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区域结构调整。欧洲经济从工业一土地结构中转变为以通信服务引领的经济。欧洲大陆在缩小发达的西方核心国家和不发达的边缘国家之间的传统差距方面取得了进展,后者的收入水平曾经还不到前者的一半。一些边缘国家赶上了西欧。直到19世纪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还没有成为西方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但在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间逐渐工业化,赶上了西方的收入水平。地中海的欧洲、爱尔兰和芬兰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实现了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率和赶超进程,这些成就主要出现在它们成为欧洲共同体成员并在20世纪最后30年获得援助之后。中欧和东欧的边缘国家无法跟随这一趋势。国家社会主义导致了快速的工业化,但伴随而来的是孤立、僵化的非市场经济再次产生的技术落后。欧洲内部东西方之间的差距比近代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大最后,苏联集团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于1989年政权开始垮台。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以及向21世纪过渡的期间,发生了戏剧性的政治和政治变化;同时,世界体系发生着惊人的全球化。在这一趋势中,管制往往适得其反,社会福利支出在国际竞争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成为一种负担。在20世纪末,人们失去了对他们改变历史进程能力的惬意而长久的信念。改变既有历史的尝试、以和平之名的暴力行为以及人类理想的衰落产生了怀疑主义。对20世纪各式各样理想的保守反应甚至拒绝理解历史和发现真理的可能性。自由放任的意识形态再次得意洋洋地出现。整个世纪,人类都在通过各种干预推动进步和改变各国的命运。结果喜忧参半,欧洲转型中的挫折在所难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里,未来看起来很黯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经历了历史上最引人注目、欢欣鼓舞的经济发展期。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戏剧性的结构危机之后,适应新的通信技术革命的要求再次震惊了欧洲人民。全球化,特别是20世纪最后几十年的全球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环境。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传播密切相关。过度金融化的经济···试读结束···...

    2022-08-22 经济史epub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 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子安宣邦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作者】子安宣邦著【丛书名】子安宣邦作品集【页数】268【出版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04【ISBN号】978-7-108-06816-3【价格】45.00【分类】汉学-研究-日本-经典【参考文献】子安宣邦著.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04.图书封面: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内容提要:本书从日本思想史的视野出发,对明治维新以来代表性的中国、亚洲论名家-北一辉、内藤湖南、橘朴、尾崎秀实、竹内好、沟口雄三等进行详细剖析,又与历史上日本的亚洲主义、东亚协同体论等重大思想问题相关联,进行知识考古学式的批判,从而清晰地勾勒了近代以来日本之中国认识的轨迹,对于其中的问题多有反思,并面向今天提出中日之间如何通过对话加深理解的现实议题。《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内容试读第一章北一辉的辛亥革命观读北一辉的《支那革命外史》*之一鸣呼,诸公!日本人对支那革命应受之光荣,非当前的物质助力或置酒青楼争功者的个人会谈,而存乎赋予日本以兴隆和思想的国家民族主义。一北一辉:《支那革命外史》一与中国的本质关系中国问题即是昭和日本的问题,它最终决定了昭和日本的国家命运,换言之,即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昭和10年代,中国问题甚至演变为日中战争这一最为恶劣的军事事态。那是一场既无理由亦无前景的战争,军部和政府都视之为“事变”而非“战争”,日本在中国扩大的军事行动遂在这种状态下深陷泥沼,不可自拔。在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陷入进退维谷之境的情况下,日本又在1941年12月8日发动了针对英美的太平洋战争。对英美的开战,使得日本在中国大陆的那场不明不白的战争变得有理有据。而这么做的不只是政府和军部,还有国民,对英美开战使人们从愁苦压抑的情绪中转而变得欢欣鼓舞起来。*为保持史料的历史样貌,对引文和文献中的用词不做调整。下同。一编者1近代日本的中国观昭和16年(1941)春,哲学家信太正三从京大哲学科毕业后即受到征召,被派往中国前线。当年12月,信太在战斗训练中负伤,住进保定的陆军医院。当时,对英美开战的消息传到了医院。闻听此讯,“整个医院仿佛沸腾了一般,兴奋异常”,病房中有个人发了疯似的叫嚷着“太好了”。①在中国大陆参战的士兵们听闻对英美开战的消息都欢欣鼓舞,但发疯般地嚷嚷着“太好了”,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异常,因为,在大陆,他们所投身其中的战争本身便已是如此的沉重。1941年12月8日当天,无论是战线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国民都认为“真正的战争”开始了。而与中国的“战争”却依然打着“事变”的幌子继续着,日中战争在国民的意识当中是一直被隐瞒着的“战争”。1945年的终战,对日本人而言,就是太平洋战争的战败,所有人都认为日本是败给了美国。事实上,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烧光了大部分城市并占领了日本,还担起了战后处置之责。因此,“战争”的终结只与美国有关,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日本国民,都不想把战败视作在中国大陆这场深陷泥沼的战争之失败。昭和日本的战争是始于中国的战争,而且在中国大陆的战争始终在延续着。然而,这场发生在大陆但从未被称为“战争”的战争,却是以太平洋战争的战败而被终结的。不过,那是日美之间的了断,而非日中之间的了断。在日本战败的同时进入激化状态的中国内战,以及“人民中国”成立后的朝鲜战争,延宕了日中之间的了断。日中之间的了断长期以来都处于被搁置的状态。因此,即便1978年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也是在本质性的了断尚未实①信太正三:《我的战争体验史》,理想社,1968年。2第一章北一辉的辛亥革命观现或者说无意实现的状态下,仅仅是以恢复两国关系为目的而仓促为之的。于是,日中之间唯有经济方面的双边关系向着深广的方向发展了下去日中之间的本质性了断自然与对过去的历史认识有关,双方亦应对如何确立未来亚洲和平的问题达成一致。我们与怎样的中国、如何相处才能确保亚洲和平,这自然是与当代日本国家命运相关联的本质性问题。但日本和中国都在没有解决这一本质性问题的情况下,深化了经济领域的双边关系。在现已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的中国眼前,我们可谓束手无策。中国这个大国是可以携手共创亚洲和平的邻居吗?我们与中国至今未能建立起本质性的邻居关系,尽管经济关系得以深化,但本质上还是疏远的。二回忆辛亥革命百年今年(2011)是辛亥革命一百年,不知在中国辛亥革命将被如何纪念。但现在身为日本人的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恢复与中国已然失去的本质性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以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为肇端的辛亥革命与日本关联甚大,推行革命的主体多是流亡或曾留学日本的中国人,日本也为这场革命提供了各种援助。法国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毕仰高写道:日本也曾是让那些共和主义者深心铭感的楷模。另外,说得俗一点,日本是资金、武器和情报的供给源。日本的各派爱国者们都毫不吝惜地把这些东西挥洒出去。他们都对削弱甚至颠覆满洲王朝感兴趣,但动机却各不相同,纯3近代日本的中国观粹者有之,不那么纯粹者亦有之。①从外部视角来记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日本与日本人,或许就是这样的,而这种记述的确揭示出了内部观察者所写不出的侧面,但与此同时,他们所写不出的是介入了这场辛亥革命的日本人之心。毕仰高将这些人概括为“爱国者”,若是指黑龙会系的国家主义者,那就是与中国的民族主义相呼应、站在“亚洲主义”立场上的国家主义。接下来我要写的北一辉(1883一1937),便是被黑龙会的内田良平送进中国革命的日方介入者。北一辉是与中国的国家民族主义相呼应并参与了革命的日本国家民族主义者,是介入了新中国国家改造的日本国家改造论者。我想称这一立场为“亚洲主义”。何谓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这正是我要通过本书回应的问题。而现在要事先声明的是,“亚洲主义”是将日本的变革与中国及亚洲诸民族的变革予以共时性或者联动性思考的活动者的立场。辛亥革命中的日方介人者便是此种“亚洲主义”者。对他们来说,中国的变革并不是与身为日本人的自己无缘因而疏远之的。他们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家民族主义变革视为亚洲变革之起始,认为中国的民族变革将与新的日本民族变革形成联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与中国有着或日希图建立起本质性关系的日本人。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应纪念的首先是这些试图与中国建立起本质性关系的“亚洲主义”者吧。本书试图从重读北一辉开始重新理解近代日①路希安·毕仰高(LucieBiaco)著,坂野正高译,坪井善明补译:《中国革命的起源:1915一1949》,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引文中的“共和主义者”指的是国民党前身中国革命同盟会的孙文等人。4第一章北一辉的辛亥革命观本的“中国论”,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三北一辉对中国革命的介入北一辉介人了中国革命,并通过介入,在核心层接触到了中国革命。他基于这一体验撰写了《支那革命外史》。而他所体验到的中国革命是怎样的呢?明治43年(1910),实现了“日韩合并”的日本计划正式启动其大陆政策,就在此时,辛亥革命爆发了。在当地参与了这场革命的北一辉在发给内田良平的电报中称:“支那的革命即是日本对支政策的革命。”①实地观察了中国革命的北一辉,从这场革命中感受到了一些倒逼日本大陆政策改变的气氛,他的确是实地感受了中国革命之为何物的。在北一辉的年谱②中,明治44年(1911)11月曾有“接到来自宋教仁的邀请电报赴上海”的记载。以辛亥之年命名、以武昌起义为肇端的这场革命发生在此前一个月,也就是10月10日,起义的枪声是在革命派的准备尚未全备之际打响的。当时尚在上海的革命派领导人黄兴、谭人凤、宋教仁等人被要求即刻赶往武汉。这场慌乱革命之爆发急需日本方面的火速支援,不只是财政、军事方面的援助,人员的助力也很必要。一封发给黑龙会(内田良平)邀请北一辉前来支援的电报使其匆忙赶往了上海,北一辉介入中国革命的活动由此拉开序幕。①北辉次郎(即北一辉)致内田良平电报[明治45年(1912)2月6日]“关于辛亥革命的电报”,载《北一辉著作集》(第3卷),美铃书房,1972年。②北一辉“年谱”,《北一辉著作集》(第3卷),附录。5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北一辉与中国革命的关联,据说是从其加入宫崎滔天、萱野长知、池亨吉、平山周等所谓大陆浪人同人组建的革命评论社开始的。时在明治39年(1906),北一辉23岁。那年,北一辉自费出版了《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但此书很快便被当局禁售,而其加入革命评论社就在这一时期。被称为大陆浪人的宫崎等同人组建的革命评论社与中国革命同盟会联系密切,并援助了中国革命;北一辉亦加人了孙文等的革命同盟会,为支援中国革命而四处奔走。明治41年(1908)北一辉欲赴华,却在神户被刑警抓了回来,作为社会主义者,他受到了严密的监控。明治43年(1910)5月,“大逆事件”引发的针对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逮捕行动开始了;同年7月,北一辉亦遭逮捕,好不容易才被释放。翌年,他便受中国革命派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之邀去了上海。以上,我考察了1911年11月之前北一辉与中国革命相关的经历,他与旅居日本的黄兴、宋教仁等中国革命家们共有革命的志向与情感。但身为日本人的北一辉,何至于亲临其地参与中国革命,在此之前他的心理历程又是怎样的呢?在论及北一辉及其《支那革命外史》时,野村浩一在解说文中指出:“他加入革命评论社、关注中国革命的心理历程未必是明晰的。恐怕其中各种各样的契机都混杂在一起一如因《国体论》被禁而心生忧郁,还有个人的野心等。”①要问是什么让他参与了中国革命,也许正如野村所说的那样,是忧郁、野心,混杂着寻求出路的沮丧吧。松本健一对这种沮丧做①野村浩一:《关于〈支那革命外史)》,《北一辉著作集》(第2卷)“解说”,美铃书房,1959年。6···试读结束···...

    2022-08-21

  • 近代东方国家的变革》王三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代东方国家的变革》【作者】王三义著【页数】261【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5668-2851-4【价格】38.00【参考文献】王三义著.近代东方国家的变革.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03.图书封面:近代东方国家的变革》内容提要:本书论述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东方国家的政治演变,体例属于区域史、专题史范围,以“奥斯曼帝国及早期土耳其共和国”“中国晚清至民国”“日本从明治到大正时代”“独立前的印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比较,审视不同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差异,同时综合考察东方社会政治转型的特征。...

    2022-07-27 epub百度百科 epub 书

  • 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张大庆,陈琦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作者】张大庆,陈琦等著【丛书名】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罗桂环主编【页数】220【出版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218-12901-3【价格】45.00【分类】医学史-研究-中国-近代【参考文献】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内容提要:本书结合地方文献档案,力图展现近代西医传播时期广东、安徽两个先前对外开通、相对保守地区在西医传输中的不同特点,试图比较两者的差异性,分析西医传布的地域性文化影响。通过西医东渐的过程,反映社会对于西医观念的变化、制度的建构、行为的变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体现出西医文化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冲突与汇通,分析西医传布到中国引发的文化、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内容试读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技术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技术第一节牛痘接种术一、天花的流行及其早期防治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目前所知,古埃及就有天花的流行。在保存下来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RameV,统治埃及时间为公元前1161至公元前1157年)木乃伊上,有疑似天花的痘痕,可能是最早天花受害者的遗迹(图1-1)。天花不仅直接导致人群的大量死伤,也威胁到文明国家的存亡。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了公元前430年,天花从埃塞俄比亚经海路侵袭希腊,导致雅典的衰败。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也曾遭遇天花的肆虐,著名的皇帝哲学家、《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MarcuAureliu,121一180)也未能幸免。随着奥勒留的死亡,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也随之结束。天花随着商贸与战争向四处扩散,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将天花传播到印度。公元1世纪,东汉马援征交趾时,被称为“虏疮”的天花从越南传播到中国。晋代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天图1-1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花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比岁有病时行,仍木乃伊面部有疑似天花脓疱结痴后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遗留的癞痕001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白浆。随结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这是世界上有关天花最早的详细记载。公元10世纪,波斯医生拉齐兹(Rhaze,854925)首次准确地描述了天花的临床表现,并对天花与麻疹做出了鉴别。16世纪,天花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探险活动传播到美洲。葡萄牙、西班牙在殖民战争中获胜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无意中传播到新大陆的天花致使当地人染病,并导致大量人群的死亡。有学者粗略统计,1520年西班牙人到达美洲时,土著美洲人约2500万,而到16世纪末则仅剩600万。人类一直尝试着各种应对天花侵袭的努力。在印度有对天花女神ShitalaMata的崇拜,她既可以降瘟于人间以惩治罪孽,同时也可拯救疾苦。拉齐滋试图通过放血和发汗的方法治疗天花病人,他还认为红色物体有助于驱除病魔。1314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的儿子约翰王子染上天花,王室医生让他裹上红色毛毯,房间里挂上红色窗帘,喝石榴汁以及含漱红桑葚酒,约翰王子幸运地存活下来。156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患天花后也采用了这种红色疗法而得以幸存。①不过,这类似是而非的治疗与其说是祛除病痛,不如说是心理安慰传说中国用人痘接种法来防治天花起源于北图1-2天花女神Shitala宋,但有明确记载的则是在明朝的隆庆年间Mata,通常骑在驴上,一(1567一1572)。中国的“人痘接种”主要有四种手拿水罐,可冷却天花患方法:“痘衣法”(把天花患者的衣服给接种者穿者的热病,一手拿扫把,上),“痘浆法”(用棉球沾上疮浆,塞到接种者的可扫除疾病鼻孔里),“旱苗法”(把痘痂磨成粉末,吹入鼻孔)以及“水苗法”(把痘痂细细磨成灰,用水调匀,再用棉花沾了塞人鼻孔)。康熙因自己的父亲(顺治)死于天花,因此对人痘接种术非常重视,并DKimR.Fier,Smallox,Peylvaia:CheleaHouePuliher,2004),.24.002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技术将此法引人皇宫。17世纪以后,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不仅遍及中国各地,并且也传到了海外。一般认为,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种痘后,经俄国传到了土耳其和北欧。后又由土耳其,经当时英国驻土耳其公使的夫人蒙塔古传到了英国。不过,土耳其的人痘接种方法与中国的方法并不相同,其是在手臂上划出一小伤口,再将取自天花患者的脓液点入其中。虽然人痘接种术具有一定的预防功能,但接种者依然有感染天花的风险,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危险更大。英国医生爱德华·贞纳(EdwardJeer)在行医过程中发现,挤奶工接触到牛身上的疱疹时,有时会受到感染,虽会产生局部症状,但并无大碍,而且感染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染上天花。这一现象启发了琴纳探索通过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的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琴纳确定通过牛痘接种可以预防天花。1798年,他发表了《关于牛痘的起因与效果的研究》的论文。不过,让琴纳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论文竟然在英国引起一图1-3英国著名政治漫画家JameGillray的漫画《新接种法的奇特效果》(1802年)003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片反对的声浪。许多医生发表演讲或写文章,对牛痘接种口诛笔伐。社会上也有谣言称,接种牛痘的人,头上会长出牛角,声音也会变得如同牛叫。在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之后,实际上牛痘和人痘这两种接种方法是并存的,直到184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承认牛痘苗是更为安全的预防天花的方法之后,人痘接种才停止。二、牛痘接种术的传入尽管在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已开始引进中国,但直至19世纪初牛痘接种术的传入,西方医疗技术才开始真正地在中国的医疗卫生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牛痘接种术最早是何时传入中国的,迄今尚有分歧。王吉民和伍连德认为,牛痘接种术的传入有三条途径:最早是1803年6月,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收到一封来自印度孟买总督的信,他希望看到在印度已推广的牛痘接种术也应用到中国,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同年10月收到了他于8月送出的疫苗。然而,由于疫苗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后已失去了疗效,接种试验没有成功。第二条途径是在北京的俄国大使馆的医生雷曼(Rehma),在18O5年曾为一些蒙古儿童接种过牛痘,但是他的接种工作影响不大。第三条途径是1805年春季,在澳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推行的牛痘接种①。虽然在时间上皮尔逊的工作要晚于前两人,但其影响却是最大的。实际上,牛痘接种术在中国的推广应当归功于皮尔逊的努力,而在传播牛痘接种术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一书的刊行。毫无疑问,这本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亚历山大·皮尔逊(AlexaderPearo,1780一1874)撰写,由在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翻译斯当东(SirGeorgeThomaStauto,1781一1859)汉译的小册子,对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医学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原书为11.5cm×20cm,黄色封皮,另在红纸上题写书名,共14页(图1-4、1-5、1-6、1-7)。该书为嘉庆十年六月(1805)刊印,第一版共刊印200册。DWagadWu,HitoryofChieeMedicie,2ded,(Shaghai:NatioalQuaratieServ-ice,1936),.276.004第一章传染病防治技术唯吉明國新出種疫奇書图1-4《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图1-5《英吉利国新出种奇书》封面痘奇书》图解中一鲜危以切图1-6《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图】-7《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正文奇书》书尾《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包括两部分,一为四幅图解,分别介绍了牛痘的接种部位、接种工具和接种成功后出痘的形状。另一为正文部分,约1400字,标题为“新订种痘奇法详悉”。作者首先简述了天花在西方的流行状况和人痘接种术在西方的应用以及问题,然后介绍了英国医生贞纳发明的牛痘接005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和传播种术、牛痘接种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者论述了牛痘接种法与人痘接种术的区别,指出它比后者更安全。接下来作者详细地介绍了牛痘接种的方法、工具,如何观察接种的效果以及判断接种成功的标准。最后是接种时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全书简明扼要,是一本普及牛痘接种的实用手册。日前,国内图书馆尚未见《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的保存,从第一版的刊行数量上判断,即使有也应当是相当稀罕的。范行准在《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中,根据1877年出版的《英伦博物院图书目录》对该书的流传作过考证,并认为该书的第一版在国内已经失传。①值得重视的是,耶鲁大学医史图书馆收藏的这本《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不仅只是原书,而且还包括了一封唐纳逊(HayDoaldo)捐赠此书给苏格兰爱丁堡的西格尼特(Siget)】图书馆的信,以及当时英国著名医生及化学家、牛痘接种法的积极推广者乔治·皮尔逊(GeorgePearo,1751-1828)在赠书上的签名(图1-8、1-9、1-10、1-11)。西格尼特图书馆将捐赠的书信和乔治·皮尔逊的签名与原书重新装订,用暗红色与蓝色相嵌的花纹图案的硬牛皮纸做成封面,上加盖女王陛下的西格尼特作家学会(TheSocietyofWritertotheHerMajety'Siget)②的金色印章。因此,此书不仅是早期西医传入的重要文献,它也为我们了解当时西方学者对中西医学交流的看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从而显得更加珍贵。现藏于耶鲁大学医史图书馆的《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为几年前医史图书馆从加州的BLROOTENBERG珍稀书屋购得。BLROOTEN-BERG珍稀书屋创办于1970年,专门收藏和销售古代科学技术史、医学史和自然史方面的珍稀书籍。①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版,第147一151页。②西格尼特作家学会正式成立于1594年,由当时苏格兰国王的秘书负责管理,会员主要是司法界的作家,但也包括其他作家。西格尼特图书馆为学会专用图书馆,藏书6.5万余册,半数以上为法学类书籍,另有2万余册涉及苏格兰的历史文化等内容。006···试读结束···...

    2022-07-27 陈大庆简历 大庆陈凤凯

  • 《美国社会经济史》(日)猪谷善一著;张定夫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美国社会经济史》【作者】(日)猪谷善一著;张定夫译【丛书名】专题史丛书【页数】351【出版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215-11506-4【价格】184.00【分类】经济史-美国【参考文献】(日)猪谷善一著;张定夫译.美国社会经济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经济史》内容提要:本书叙述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至1929年期间,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为“殖民地时代”、“西渐运动时代”、“工业发展时代”3编,以客观态度的观察,以社会经济的本位来叙述,较为真实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之处。对今天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美国社会经济史》内容试读第一編殖民地時代第一節第一章第一編情形换言之即不能不远及中世末期的欧洲社會船济情形這就是美國經济史所由發生的背?國歷史的始期上所認為重要的乃在哥命布航海後励人藏西航所發生歌洲當時的社會經濟也是這樣大凡立一個歷史上的始期都是人為的這始期本身並沒有甚麼特别的重要性在美美國的腾史大都以哥倫布(COaB5a.)第一次發見新大陸(一四九二年)為始期本書歐洲中世末期的社曾經澳情勢美洲之發見與開發殖民地時代美國匠會經濟史美國社會經濟史及商人在以這些横成份子為中心建設都市的時候一方面是顯現着晨村的不安莊園制度之下着另一經磨單位的生產而都市的主要精成份子就是以權力及財力支配生活手段的王侠地主的因素就是都市都市興起後集聚於都市的人們都是沒有血族關保的其生活的資料都是要墓自足的緣故但是到了資幣的效用普及以後便逐漸引起了交换經演的到來而助長這經濟發生現代的意義上專為财富的謹得卻非封建地主的主要目的這是由於地主經濟的要姜惟在自給活資料的可是他們的目的卻如宗巴特(N9.B.9.706Eg所說是專在假逸的碰得至於像在本來中世的借侣王侯及貴族等特福階級是依封建主地制度在另一階級的勞上取得生商業逐渐具備了新的形篮和生命經濟方面說正因封建制度的没落而使都市及「國民國家』播脱了封建關保逐漸生提起來工的復活就宗教方面說正因厂宗教改革一新教徒得以勃奥羅馬帝國及法王源於沒落又就耻會漸脱雕中世的東總走向近代的發展之途就文化方面說正在「文藝復興』还中作古典文化從十五世紀末期到十六世紀末期這一所谓「發見時代』歐洲止會確在一個變革期中述第一編殖民地時代然則當時必须促令西航大西洋探求東洋市揚的宜接勤因究竟何在呢支配的社會因為都要党求新市場所以充满了向外開發的機運是都市便在此等情形之下逐浙發揚滋長起來三歐洲方面輸出的東西主要的是毛瓣物錫銅亞铅砒石弟等物不過從東洋輸人到歐洲的貨物是珍實的香料(以之為粗惡飲食調味之用)茶咖啡寶石背重織物染料香水藥品被等物而從遇地中海的繳故就當時的贸易情形說從東洋方面輸人到歐洲方面的東西主要的是為顾洲所還是西欧最進步最複離的經濟粗耀中心者也就是為着與近東及遠東的生產物相交换而要通原來中世的歐洲商業生活是以從事東洋交易為中心的在十五世紀的時候地中海之所以大的情形即可明白在這些「都市國家』内部富裕的商人便是當時政治的支配者這極受商人而成為十五世紀欧洲的支配階級試看地中海沿岸及北歐的大商業都市有許多比树家還要強雷時的解济大楚革特别表現出來的就是向来被人腹風的商人階級一旦界到了優認地位的負檐加重以及自耕度降到仙度的低落而另一方面則馬現着都市比地方較為安全和自由於要求非常迫切美國社會經濟史而來這三條路線若從當時的交通條件看來都是很危險的所以發見其他新航路來博得互利的印度洋及紅海至非洲海岸的柏累奈西(P.8.E.8)上陸再下尼羅河達於地中海岸的埃及諸港)的陸路遠於脉尼基(D不得不把大量的金銀到東洋()(H585.e)及埃及蓄港而來第三條路線就是海路先過地從印度横過西北地方的山路與沙漠而來第二條路線即集於波斯灣頭以後再由大馬色這些資物输入到西歐國共有三條路總第一條路線是完全由路輸送即由「團隊商』慢慢這植資物的需要很廣其交易上的利潤也很大可是在輸送方面卻有很大的困難與危險在當時加之從東洋方面輸人的貨物在當時是奢修品較多因為適合中世紀上層階級的嗜好所以開發新大陸的的動機可說是以追求金銀為最有力的一個原因因此歐洲方面便减少了金銀的所有量因金銀所有量的减少勢必增加金銀的購買力所以比較的高貴品以之與歐洲輸出品的價額相較畢竟不足抵償為着填補這大宗贸易上的差額途四第一編殖民地時代海之物質上的條件这逐漸整備了五通商協定規定只有威尼斯可以獨占東洋的交易此後又履將這協定重新修正题直到葡萄牙人精威有奥土耳其安協及進行外交之必要因於一四七九年以納貢於土耳其為代價雙方释結结的土耳其人在基督教的國民看來簡直就是神的故人只有波斯人以自己的信仰和商業關保君士旦丁堡(CO8a55tao0Llo以後還瓣籍使略逐漸征服了沿利凡得(164e5)的諸港當時史事件自從蒙古衰落後難起伸張威力的土耳其途於一四五三年陷入了羅馬帝國最後的保塞及十五世紀後半期的俄托曼族(04a5a0g)的土耳其使略東洋交易發生了大混亂的有名腾在上種情形之下適逢發生了必須探求新航路的事件這一事件就是十四世紀後半期精神又因當時發明了羅針燃對於航海術益加進步且造船術亦逐漸發達從此以後是途探險航是一個無限的迷惑加之文垫復興以後因加强了地理知融的研究自然會涵養了不少新的冒險4..8)旅行家馬可李羅(。。8Poo所說的黄金之地的東洋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的確要之對於東洋交易的重要性在歐洲中世後半期的經濟生活上確有很大的反映如威尼斯可是當時對於领有大洋的觀念都很強由達·伽馬(V.P.82a日)及婆哲偷發見的航二0年彼死後其乘船「能克多利亚】(M.o.o)默栽泗航地珠)等是美國社會經濟史爾飯(Q三0)之發見墨西哥(一五一八年)著哲偷(e。.5)之發見婆哲偷海峡(一五五之發見太平洋(一發一三年)格利哈盈之見北美(一四九七年)巴爾坡(CaCa從此植極的探党奥發見便陸箱發生了如哥倫布之發見美洲(一四九二年)喀波特(UOo低其重要性的時候對於十字軍遠征之終息至少可說是一個暗示』(生)不見有十字軍的倡興及至商業變革後足合擁有以前那颜特定交易路線的支配階級的商人降重新打開東洋交易的路級所以赛孟志(。50e.)說「東洋交易路總伺未颜於危胎時不八十字軍東征軍奥其遠征名羲雖存恢復聖地而其重要原因卻在服逐土耳其的回教德資幣的缺乏從此急欲發見新出路來打破威尼斯的獨占均占利潤的願望便非常迫切了精果其他話國不催要失了東洋交易的利益而且因為人口的增加工商業的惯大無不痛威金局泗航非洲發見直通東洋的路粮為止東洋交易仍為成尼斯所獨占但是只讓威尼斯獨自繁榮的···试读结束···...

    2022-07-23 社会经济史学派 社会经济史评论

  • 经济史理论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经济史理论df电子书是由作者约翰・希克斯编写而成的,此书共有十个大章节,包括农业商业化和工业革命历史等内容,帮助用户可以在这里研究探讨相关理论。经济史理论df内容《经济史理论》的作者约翰・希克斯是当代西方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史理论》196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73年再版。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市场的兴起,货币、法规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农业的商业化过程,劳工市场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历史等。作者把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区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由放任或集中干涉,这种看法具体体现在上述各个专题的阐述之中。经济史理论df目录序言第一章理论和历史第二章习俗和指令第三章市场的兴起第四章城邦和殖民地第五章货币、法律和信用第六章君主的财源第七章农业的商业化第八章劳动力市场第九章工业革命第十章结论附录李嘉图论机器经济史理论df精彩内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经济史理论》:可能仅仅由于存心不良(蓄意欺诈)使承诺得不到遵行;但即便没有欺诈行为,承诺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而未能实现。当事的双方可能对承诺的事有所误解;结果货在交付时,虽然它是卖方所打算和预计要交付的东西,却不是买方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另外也可能买主由于某种意外事故不能履行诺言,比如他亡故了、或是他打算交付的商品被毁坏了、或是被盗了,等等。这些可能性(在各种贸易中会有形形式式的种种可能性出现)不能完全排除。虽然可以签订一些合同并在合同上订明许许多多这种不测事件,但在频繁的交易中,不值得为每笔达成的交易都在合同中订明种种这样的可能性。如果像一方或双方最初谅解的那样,对于将发生的事有某种一般的理解,如果证明对于执行合同存在着一些障碍的话,那么交易就会大大地方便――实际上这是持续而频繁的贸易所必需的条件。在商人和非商人之间绝不容易建立那种谅解,这是在商业经济(我们将这样称它)的边缘何以经常发生摩擦的主要原因――这种摩擦贯穿于商业发展自其初始直至当代的全过程。商人之间(一个商人与另一个商人)的交易,从原则上说建立这种谅解就容易得多。如果协议的双方正在做同一种生意,那便有理由希望双方能按同样的观念和同样的含义来理解;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但是即使商人之间的交易也可能发生误解,也可能有欺诈,也可能发生种种猝不及防的变故。因此,就会发生争端,就必须有调解争端以使合同可靠的办法。于是就需要有法律的(或至少是准法律的)机构和制度。①现在一般认为习俗制度或指令――习俗制度(商业团体正尽力从中发展起来)有其调解争端的办法;但那种过时的法律制度的特点(虽然在许多方面它们残留在较近时期的一些法律制度中)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当然更不能完全轻易地满足这些需要。古老的按习俗权利和义务进行调解的原则完全不是现在所要求的那种原则。现在需要解决的是由合同中产生的权利的性质。有一些合同(像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为嘲笑争端把它模仿得令人看了觉得滑稽而用的那种荒唐的合同)显然可以置诸不论;但有许多例子不那么极端,在那些场合下该做什么事完全不明显。从商业经济顺利运行的观点来看,重要的事情是,即使在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上也应做出明确的决定。因此,虽然一个合同可能无效,但是更多的合同却不会无效;签订合同的人能知道什么可以强制执行、什么不可以。然而,根据以习惯法为背景的判断很容易作出的决定都不属于这种情况。……...

    2022-05-13 经济学争论 战争经济理论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