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尔就哪国人?泰戈尔的代表作有哪些

  •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人,刘禹锡的代表作有哪些?

  • 温庭筠的代表作有哪些?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的十大代表作

  •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雕塑艺术家及代表作_米开朗基罗世界闻名

  • 《与狐说 高口碑仙侠代表作》萝卜药丸了|(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与狐说高口碑仙侠代表作》【作者】萝卜药丸了【页数】304【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10【ISBN号】978-7-5594-7189-5【分类】长篇小说-中国-当代【参考文献】萝卜药丸了.与狐说高口碑仙侠代表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10.图书封面:《与狐说高口碑仙侠代表作》内容提要:世人皆知,昆仑山子微道长,清正高华,有一颗仁德之心。楚璠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知自己有所图谋,强闯昆仑,只是为了救自己的兄长。凭着九重鸳花之主与天狐一族的因果之缘,她和子微有了牵扯不断的纠葛。但楚璠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她为他疗伤,他替她除魔。等到阿兄从炽渊出来,他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子微其人,仙骨妖魄,九尾天狐血脉,半妖之身,慈悲心肠,平素清冷克制。但情之一字,一旦沾染,便无法轻易逃脱。他温柔强大,却并非坚不可摧。当楚璠决绝转身,他再难维持平日清高温润的样子,雪白的狐尾四散摊开,将楚璠拢作一团,八条毛茸茸的尾巴紧紧缠住她,声音蛊惑慵懒:“璠璠,你不要走。”“不要丢下我。”...

    2023-12-12 狐说女人吧 狐说苍生局国家代称

  • 《彼岸之声》(俄)亚·伊·赫尔岑著;凡保轩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彼岸之声》【作者】(俄)亚·伊·赫尔岑著;凡保轩译【页数】236【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10【ISBN号】7-207-10493-6【价格】26.00【分类】社会运动-欧洲-文集-法国大革命【参考文献】(俄)亚·伊·赫尔岑著;凡保轩译.彼岸之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10.图书目录:赫尔岑将彼得大帝改革后的俄国与欧洲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彼得一世从德国和瑞典照抄了公文程序,“然而,那些没有写到纸上的、从精神上约束政权的东西,对个人权力、对思想、对真理下意识的承认则不能照搬过来,也没有照搬过来。我们的奴隶制同文明一起增强了,国家成长了,完善了,可是个人却失败了;相反,国家愈是强大,个人就愈弱小。欧洲的行政与司法制度、军事和民事体制在我们这里发展成为某种丑恶的令人望的专制。”作者说,“假如俄罗斯不是那样幅员辽阔,假如取自异域政权体系不是那样混乱地被设置起来又那样无序地运转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稍具个人尊严的人能够在俄罗斯生活下去。”《彼岸之声》内容试读致我的儿子亚历山大致我的儿子亚历山大萨沙,我的朋友:我将这部书送给你,因为我还从未写过更好的作品,而且,可能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了;因为我喜爱这本书,视之为我战斗生涯的纪念碑一战斗中我牺牲了很多,却没有牺牲求知的勇气。最后,也是因为,把这份抗议书交付你年少的双手我问心无愧:有些地方是粗粝的,然而这是一个人格独立者的抗议,声讨的是奴性十足、谎话连篇的陈腐观念和荒谬偶像。这些偶像属于另一个时代,毫无意义,却在我们中间苟延残喘,不断地妨碍这个,阻吓那个。我不想欺骗你。去探知真理吧,就像我一样。但愿你不必经受谬误之苦,不必饱尝失望之痛,而仅仅是通过继承之权就能取得这个真理。你的生活将面临新问题、新冲突…绝不会缺乏苦痛和艰辛。你才十五岁,却已经承受了可怕的打击。不要试图从这本书里寻找解决之道,书里没有。现代人也根本就没有什么解决之道。那已经解决了的,也就是终结了,而未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我们不是在宣告新的发现,而是在清除旧的谎言。现代人,可悲的献身者,只是在搭桥,而陌生的、未来的他者将跨过这座桥梁。或许,你能看见他…不要在旧世界1彼的岸边滞留…宁可随之毁灭,也比在反动收容所中苟活强。未来社会重建的宗教—这就是我遗赠予你的宗教。此教不信奉天堂,不信奉复活,而只信奉自身的觉醒、只信奉良知…到时HENG候你去吧,回家去传播她的福音。那里曾经有人喜爱我的语言,也许还会有人记得我。…祝福你走上这条道路,去追求人类的理智、个人自由和友爱吧!你的父亲退肯厄姆,1855年1月1日2引言引言VomaderUfer①是我在西方出版的第一本书。编入其中的系列文章是1848年和1849年用俄语写就的。我本人向青年文学家弗·卡普口授了德文本。如今,书中很多东西都已经不新鲜了。恐怖的五年让此岸最顽固、最死不改悔的叛逆们也学到了些什么。1850年初我的书在德国激起了许多议论,有赞誉,也有无情的驳斥。尤利乌斯·福禄贝尔、雅科比、法里梅列耶尔②等人的评论较多肯定,与此同时,一批天才而忠诚之土则怒加挞伐。他们指责我散布失望情绪,不熟悉人民,对革命又爱又恨,不尊重民主、民众、欧洲…12月2日比我更有力地回答了他们。'1852年,我在伦敦遇到最敏锐的对手佐尔格。他在打点行装,准备尽快前往美洲,因为在欧洲他觉得简直无事可做。“看起来”,我向他指出,“时局让您相信我并非一派胡言了?”“无须那么多,早就足以让我幡然醒悟了,”佐尔格回答,“当时我写的简直是一派①德语,意为“来自彼岸”,即本书书名,这里译作“彼岸之声”。一译注②尤利乌斯·福禄贝尔(FroelJuliu),德国政论家,参加过1848一1849年革命:雅科比(JohaJacoy),德国民主派政治活动家;法里梅列耶尔(JakoPhiliFallmeray-er),德国历史学家,旅行家。一译注3彼胡言。”尽管诚恳认错,但他的总体判断、观感多半与我相左。或许这声是一种躁动情绪的流露?感觉危险迫近,恐惧未来,试图掩饰自己SHENG的虚弱,以及无奈而死气沉沉的暮年,焦虑不安自是在所难免。…俄罗斯人命运奇特:他们会比邻居看得远,目光更沉郁,而且总是勇于表达一这就是俄罗斯人,米什莱所谓“沉默”的一群。在我之前,一位同胞早就写道:“有谁比我们民族更多地赞美过18世纪的成就、哲学的光辉、宽容的风气、社会责任意识的广泛传播、各民族亲密无间的联系、温和的统治?…尽管在人类的地平线上尚有乌云,但是金色的希望之光已经辉映天际…我们把本世纪的结束视为人类最沉重灾祸的终结,并且以为,随后将是理论与实践、思辨与行动的统一…现在这令人倍感慰藉的体系在哪里?它被连根摧毁了。18世纪行将结束,不幸的慈善家在忙着为自己掘得一尺墓穴,好带着一颗饱受欺骗、煎熬的心灵躺进去,永闭双目。有谁曾经能够思索、期待、预见未来?那些我们喜爱过的人现在何处?科学和智慧的成果现在何处?启蒙时代,我认不出你来了,在血泊和火海中,在杀戮和毁灭中,我再也认不出你来了。反科学者大获全胜。‘这就是你们所谓启蒙的成果,’他们说,‘这就是你们所谓科学的成果。愿哲学必亡!’一于是那失去了祖国的可怜人,那失去了家园、父亲、儿子或朋友的可怜人重复说:愿之必亡!不可能永远是流血冲突。我相信挥剑斩杀的手将会倦怠,地球上的硫磺和硝石将枯竭,雷声必将止歇,宁静迟早会降临。可是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宁静?会是一片死寂、冰冷而阴沉吗在我看来,科学的没落不仅可能,甚或不可挽回、指日可待。当引言它们衰落之后,当它们那宏伟的大厦轰然倒塌,指路的明灯猝然熄灭之后,会是什么样?我倍感悚惧,心灵震颤不已。即便灰烬中还会留下几点火星,即便有些人能找到它们并以之照亮他们孤寂的茅舍,但世界怎么办?我只能掩面痛惜!难道当代人类已经达到启蒙可能的极限,只好重新陷入野蛮再一步步重新摆脱吗?就像西绪福斯的石头,一至山巅就必将在自己的重力压迫下滚落,于是那位永远疲于奔命的人只好重新奋力将之往山顶推进?多么悲哀的图景!我现在觉得,编年史本身都在证明这个观点。亚洲古代民族和王国的名称我们所知无几,但是根据一些历史片断可以推测,那些民族并非处于野蛮状态…王国毁灭了,民族也消失了,在它们的灰烬中诞生了新的种族,而它们诞生之际一片昏暗,只偶尔有几点火星闪烁不定,于是重新走过幼年,重新学习,名播于世。或许,在埃及文明光耀世间之前,许多世代都淹没在永恒中了,白昼数次照亮了人的智慧,黑夜又数次笼罩了他们的心灵。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结合了。罗马人又承袭了这伟大的文明。而这光辉的时代之后是什么?是数个世纪的野蛮。沉沉暗夜慢慢消退,天色慢慢放亮。终于,阳光普照大地,善良而轻率的博爱者们节节胜利,他们看到尽善尽美近在眼前,禁不住热烈欢呼:到岸了!然而突然天色转阴,于是人类的命运又笼罩在可怕的阴云之下!哦,后代!等待你们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我不时忧伤不已,不时跪地祈祷,向那冥冥之神伸出双手…没有回答!我只有黯然垂首。永远在循环,永远在重复,永远是白昼与黑夜、黑夜与白昼的无尽交替,永远是几滴幸福之泪,然后便是不绝的痛苦之泪汇成江海。5彼我的朋友!我,你,还有所有人为何而生?我们的先辈又为何而生?我们的后代又将为何而生?我心灰意懒,虚弱不堪而优郁满怀!”3这些充满痛苦、火热而饱含热泪的文字写于九十年代末一作者是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有一些话,是致远在罗斯的友人们的,曾被用作俄文稿的引言。在德文版中我认为则没有必要重复它们。如下:别了(巴黎,1849年3月1日)我们还将长久天各一方一或许是永远。现在我不想回去,况且也不知道有无这个可能。你们等待过,现在依然在等待我归来,我必须解释缘由。我的朋友们,如果我有责任向人解释自己的缺席,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那当然只能是你们。无法克制的厌恶感,还有内心那似乎在预示什么的有力声音不允许我跨入俄罗斯的疆界,尤其是现在。当此之时,那个专制政权因欧洲正在进行着的一切而惊恐万状,凶恶无比。它正挥舞着沾满波兰人民鲜血的双手,加倍残酷地镇压任何思想运动,粗暴地割断六千万人民与正追求解放运动的人类之联系,扑灭照亮少数人的最后一点微弱火光。4不,我的朋友们,我不能回到这个大雾弥天、肆无忌惮的帝国,我不能踏上这个只能无声屈服、只能莫名牺牲、只能被塞住嘴巴忍受折磨的帝国。我将等待,一直等到那个政权精疲力竭,等到它因劳而无功和风起云涌的反抗削弱、衰败,不得不承认一6···试读结束···...

    2022-07-22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来自彼岸 涵芬书坊》(俄)亚历山大·赫尔岑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来自彼岸涵芬书坊》【作者】(俄)亚历山大·赫尔岑著【丛书名】涵芬书坊【页数】214【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07【ISBN号】978-7-100-16467-2【价格】58.00【分类】社会运动-欧洲-文集-法国大革命【参考文献】(俄)亚历山大·赫尔岑著.来自彼岸涵芬书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07.图书封面:赫尔岑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写于1848-1849年间,是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的作品。在书中,赫尔岑以书信体的形式,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命运、欧洲的前景的忧虑和关注,对革命、民主和自由等政治理论的核心话题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对历史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精神探索。《来自彼岸涵芬书坊》内容试读来自彼岸给我的儿子亚历山大我的朋友萨沙①:我把这本书献给你,因为我从未写过比这更好的书,而且大概以后我也写不出比它更好的作品;因为我喜欢这本书,把它看作斗争的纪念品,我在这场斗争中牺牲了很多东西,但并未失去认知的勇气;最后,我一点也不怕把这部有些地方无所顾忌的作品交到你稚嫩的手上,它是一个独立不羁的人对奴颜婢膝、充满谎言的陈旧观念的抗议,对那些荒谬怪诞的偶像的抗议,他们属于另一个时代,却在我们中间毫无意义地苟延残喘,妨碍一些人,吓唬另一些人。我不想欺骗你,你要了解真理,就像我了解真理一样;但愿你不是经过令人痛苦的错误,不是经过难以忍受的失望,而只不过按照继承权就能得知这些真理。你的一生会碰上其他的问题、其他的冲突…你会受很多痛苦,经历种种艰难。你才15岁,一可是你已经经受了一些可怕的打击。别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一书里面没有答案,当代人手上①萨沙是亚历山大的小名。003根本就没有答案。已经解决的事情都结束了,而未来的变革刚刚开始。我们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不是宣告新的发现,而是排除旧的谎言。当代的人,可悲的otifexmaximu①,只是在架设桥梁一让别的、不知名的、未来的人从桥上通过。你也许能见到这样的人…别留在旧岸上…与其待在反动势力的救济所里偷生,倒不如跟他®一起灭亡。未来的社会改造的信仰一这是我嘱附你要你继承的唯一信仰。它没有幸福安逸的生活环境,没有补偿,只有自觉,只有良心…到适当的时候你要回到我们的祖国去宣传这种信仰;那里的人们曾经喜欢我的语言,也许他们会记起我来。…我祝福你走上这条道路,为了人类的良知、个人的自由和博爱!你的父亲特威克纳姆③,1855年1月1日①拉丁语,意为伟大的桥梁建设者。②指上文“别的、不知名的、未来的人”。③英国地名。004前言VomaderUfer①是我在西欧出版的第一本书;书中收录的几篇文章是1848-1849年用俄语写成的。我亲自用德语把这些文章口授给了年轻的文学家F卡普®,由他记录下来。现在这本书里的许多东西已经不新鲜了(我添加了三篇文章,这些文章已在几家杂志刊出,打算用于第二版,但德国书刊检查机关不许它出版;这三篇文章是:《尾声》、“OMNIAMEAMECUMPORTO”③和《多诺索·科尔特斯》(我用这三篇文章换下了为外国人写的关于俄罗斯的一篇小文章)。五个可怕的年头教会了此岸那些最顽强的人、最不知悔改的罪人一些东西。1850年初我的书在德国引起了轰动;有人不遗余力地赞扬,也有人气急败坏地咒骂,尤利乌斯·弗勒贝尔①、雅各比⑤、法尔默赖厄⑥这些人对它赞赏有加,与此同时一些颇有才华、仔细认真的人则气冲冲地对它进行抨击。他们指责我散布绝望情绪,不了解民众,对革命déit①德语,意为《来自彼岸》。②卡普(FriederichKa,1824-1884年),德国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③拉丁语,意为《我的一切都随身带着》。④弗勒贝尔(JuliuFre6el,1805-1893年),德国政论家,民主派。⑤雅各比(JohaJakoi,1805-1877年),普鲁士民主派。⑥法尔默赖厄(JakoFiliFallmerayer,I790-l861年),德国历史学家和旅行家。005amoureux①,不尊重民主、民众和欧洲…12月2日回答了他们②,声音比我更加响亮。1852年我在伦敦碰到了我的一位言辞最为犀利的对手佐尔格③;他当时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快点去美国,他觉得他在欧洲已经无事可做了。“看起来,”我说,“现实情况已经使您相信,我当时并不是一无是处了?”佐尔格温厚地笑了,答道:“我本来不必要那样做,很容易想得到,我当时写的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尽管他这样亲亲热热地认错,但是一般见解得出的结论和业已留下的印象多半是反对我的。这莫不是表现了容易激动的情绪一危险临近,对未来感到恐惧,希望掩盖自己的软弱,掩盖任性、僵化的衰老?…俄罗斯人奇特的命运就是比自己邻国的人看得更远、看得更阴郁,并且大胆地讲出自己的见解一这就是米什莱④所说的“哑巴”俄罗斯人。下面这番话是我的一位同胞写的,比我要早得多:①法语,意为由爱生恨。②185T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解散了立法议会,彻底推翻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成果。1852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称帝,即拿破仑三世。③佐尔格(ReiholdSolger,1817-1866年),德国民主派文学家。④米什莱(JuleMichelet,,1798-1874年),法国民族主义历史学家。他对俄罗斯人的评价首次见于发表在1851年的《民众降临》(L'AveemetduPeule)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赫尔岑在《俄罗斯人民和社会主义一给米什莱的信》一文中分析了米什莱对俄罗斯人的态度,与他进行了论战。006···试读结束···...

    2022-07-22

  • 《俄罗斯文学译丛 彼岸书》(俄罗斯)赫尔岑作;汪剑钊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俄罗斯文学译丛彼岸书》【作者】(俄罗斯)赫尔岑作;汪剑钊总主编【页数】189【出版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08【ISBN号】978-7-220-12322-1【价格】49.80【参考文献】(俄罗斯)赫尔岑作;汪剑钊总主编.俄罗斯文学译丛彼岸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08.图书封面: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俄罗斯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这是一部思想、文字绝不亚于《往事与随想》的思想文献,作者以书信体的方式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命运、欧洲的前景的忧虑和关注,对革命、自由、民主等概念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未来充满焦虑的精神探索。严谨的政论说理与激情昂扬的文学叙说的交融成为这部“文学政论”的鲜明特点。作家的社会和哲学思想洋溢着强烈的“和平演进的乐观主义”,它对于我们摸索作家的精神骨骼,探讨19世纪俄罗斯的思想演进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俄罗斯文学译丛彼岸书》内容试读给我儿子亚历山大我的朋友萨沙:我要把这本书献给你,因为我以前从未写过比这更好的,而且,也许今后也未必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书来。还因为我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我为之做出许多牺牲而非认识的勇气的那场斗争的一个纪念碑。最后,还因为我丝毫也不担心把这本书递交到你这少年人的手中,这本书有些地方文字十分放肆,表达了一个独立不羁的个人起而反抗陈腐、奴役和谎言的观念。起而反抗原本属于另一个时代,但却在我们中间毫无意义地苟延残喘、了此余生地妨碍一些人,而又恐吓另一些人的荒谬绝伦的偶像。既然我了解真相,如我所知,我也就不愿意欺骗你,不妨让你也了解真相,但不是通过令人痛不欲生的种种错误,也非通过能致人死命的悲观绝望,而是依据简单的遗产继承权。你的生命中将会面临另外一些问题,另外一些冲突…还将会有足够多的痛苦和劳作。你才15岁,可你遭受过可怕的打击。你不要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这本书里没有答案,一般来说,001在一个当代人那里是根本不会有答案的。凡系定局,便系终局,而未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我们不是在发布新的启示,而是在根除旧的谎言。当代人乃是一个哀伤的伟大的桥梁建筑师,他只是在把桥架起来,让异样的、不可知的未来穿桥而来。你也许能看见它的模样…切勿停留在旧的岸边,宁愿与过去一同死去,也不愿在反动派的养老院里获得拯救。1未来社会变革重建的宗教乃是我遗传给你的那样一种宗教,这种宗教除了自身的意识和良心外,没有天堂,也没有奖惩…在你有生之年去给我们国内人宣扬这种宗教吧,那里的人一度非常欣赏我的语言,也许他们还能想起我来。为了人类理性、个人的自由和兄弟般的博爱,为走上这条道路的你祝福!你的父亲1855年1月1日于特维克涅姆1这是给儿子的献词的最后一行,是编辑按照作者生前版《彼岸书》原样恢复的。包括手稿在内的此句的另外变异形式包含下列名言:“宁愿与革命同死,也不愿在反动派的养老院里等死”,该手稿的影印稿发表于1912年《言论》杂志第83期。一原注002引语《彼岸书》是我在西方出的第一本书,该书汇集了我于1848年到1849年间用俄语写的文章。我曾亲自给年轻的文学家费·卡帕用德语口述过这些文章如今该书中许多内容已然不再新鲜了。1五年可怕的岁月毕竟也能教会我们这些最顽固不化、最无愧悔之心的罪人一些什么吧。1850年初这本书在德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除了像尤里乌斯、福禄培尔、雅各布、法利梅列伊耶尔这些人多为客气的反响外,无论赞扬还是詈骂都非常激烈,一些才华横溢、正直诚恳的人,竟然怒火填膺地抨击这本书。人们谴责我宣扬绝望,谴责我不懂人民,谴责我以一种爱的苦闷反对革命,谴责我不尊重民主,不尊重民众和欧洲…1我补充了三篇发表在杂志上和为未获德国书报审查机构通过的第2版写的文章。他们是:《1849年的尾声》《把所有东西带在身上》和《多诺佐·科尔考斯》。我用这三篇文章替换了一篇为外国人写的有关俄国的小文。00312月2日,有人以比我更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他们。11852年,我在伦敦见到了我最机智的对手佐尔格,他正忙着尽快去美国,因为他觉得在欧洲已经无事可干了。“看起来,”我对他说,“形势已经告诉您我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佐尔格好心地笑着回答我说:“我不需要大费周章就知道,我那时写的都是胡说八道。”尽管有人这样善意地认可,舆论得出的总的结论和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仍然是对我不利的。这是不是说,暴躁易怒,意味着威肋的逼近;面对未来的恐惧,意味着掩饰自己弱点的愿望,意味着天真任性、头脑僵化的老年呢?…俄罗斯人的命运好奇特一他们看得比邻国人更远,也更阴郁,并且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一俄罗斯人都是些“哑巴”一米什列如是说。23以下文字就是早在我之前我们的一位本国同胞写下的:“谁比我们俄国人更能颂扬18世纪的优点、哲学之光、习俗的改进,社会精神的无远弗届的普及,各民族间密切而又友好的关系,统治方式的温和?…尽管人类的地平线上仍有几朵乌云,但明亮的希望之光已经照亮了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曾经以为这个11851年12月2日,法国总统路易·波拿巴实施了全国政变,取缔了立宪会议,一劳永逸地葬送了1848年二月革命的成果。—原注2米什列在1851年发表于《L'Aveemetdueule》的《关于科斯丘什科的传说》中,对俄罗斯人的性格进行了描述,嗣后又在《民主传说》一书中做过评述。在考察米什列对俄罗斯人的态度的同时,赫尔岑又在《俄罗斯人民与社会主义一给让·米什列的一封信》一文中,与其论战。—原注3科斯丘什科(1746一1817),1794年波兰起义领袖。曾参加1775一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在战斗中负伤,被沙皇军队俘虏。颁布了1794年波拉涅茨令。1796年从彼得保罗要塞中被释放出来。死于瑞士,遗骨被送往克拉科夫。一译注004世纪的终结就是人类最大灾难的终结,以为终结之后便会继之以理论与实践,思辨与行动的结合…这一给人以安慰的体制如今安在?它连根毁灭了,18世纪正在走向结束,而那个不幸的善人跨出两步为自己量出坟墓,以便带着自己那受骗上当、被撕碎的心躺在里面,永远阖上双眼。”谁还敢于思考、期待和预见呢?我们曾经爱戴的那些人究竟在哪儿?科学与智慧的果实在哪儿?启蒙时代啊,我没能认出你;你浑身浸着血与火,你充满杀戮和破坏,我没能认出你。厌新症患者得意扬扬。他们说:“这就是你们启蒙的果实,就是你们科学的果实,而且哲学也正在死亡!”—可怜兮兮,失去祖邦,可怜兮兮,失去血缘,失去父亲、儿子和朋友的人在重复:是啊,是正在死亡!流血事件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我相信劈砍利剑的那只手总会疲倦的;地心深处的硫黄和硝酸钾总会耗尽的;雷霆会沉默,寂静迟早会到来,但这将会是怎样的寂静呢?一是不是一种僵死、寒冷而又阴暗的寂静呢…在我看来科学的堕落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甚至近在咫尺。而一旦科学堕落,一旦这座恢宏壮丽的大厦倒塌,慈善的灯火熄灭—世界将会怎样?我万分恐惧,我心在颤抖,假使我们能从灰烬中抢救出几颗火种,假使有几个人找到了火种,并用它们照亮了自己那间宁静而又孤处的茅屋一可对世界又该怎么办?我掩住自己的脸!难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种族已经达到启蒙所能具有的最005高程度了?接下来就该重新堕人野蛮,再重新一步一步地走出野蛮,就像西绪福斯推的那块石头,刚被推到山顶,石头便由于自己的重量又滚了下去,于是这位永恒的劳工就不得不又一次把它推向山顶?一这形象好不令人悲伤!如今我觉得似乎就连编年史也在证实这种观点的或然性。我们未必知道古代亚洲那些民族和公国的名称,但根据某些历史片段可以断定这些民族不是野蛮人…一个个公国覆灭了,一个个民族消失了,从尘埃中诞生了新的种族,他们诞生于黑暗中,曙色熹微中,诞生于强褓中,他们经过学习终于成名。也许,早在埃及的光辉闪耀之前,许多地域没入永恒,人的头脑里有过几个白天,黑夜也曾数次使人灵魂晦暗。埃及的启蒙运动是和希腊启蒙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罗马人就是在这一伟大学派中学习的。继这一辉煌时代而来的,究竟是什么呢?是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野蛮。浓密的黑暗是渐渐变得稀薄,渐渐变得清亮起来的。终于,太阳出来了,善良而又有仁爱之心的人们见识了人类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看见完美的目标已然近在咫尺,于是,他们兴高采烈地欢呼:到岸了!可是,天空中突然风云变色,人类的命运被淹没在酝酿风云的乌云中!啊,后代呀!怎样的宿命在等待着你?有时候令人难以忍受的忧郁挤压着我的心口,有时候我会跪倒在地,张开两臂向那位不可见者祈祷…没有回答!一我的脑袋低垂在胸口。006···试读结束···...

    2022-07-22

  • 《彼岸书》(俄)赫尔岑著;张冰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彼岸书》【作者】(俄)赫尔岑著;张冰译【丛书名】金色俄罗斯【页数】189【出版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2【ISBN号】7-220-09919-9【价格】36.00【分类】法国大革命-文集;社会运动-欧洲-文集【参考文献】(俄)赫尔岑著;张冰译.彼岸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2.图书目录:赫尔岑写于1847-1850年革命前后的文章。那段时期,对革命报以厚望的赫尔岑,在目睹1848年法国大革命后,陷入了怀疑、绝望,并开始了深沉的精神探索。书中记录了赫尔岑对革命以及未来深邃的思考,这些文字散发着智慧的闪光,让读者一窥作者自由的灵魂。《彼岸书》内容试读给我儿子亚历山大我的朋友萨沙:我要把这本书献给你,因为我以前从未写过比这更好的,而且,也许今后也未必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书来。还因为我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我为之做出许多牺牲而非认识的勇气的那场斗争的一个纪念碑。最后,还因为我丝毫也不担心把这本书递交到你这少年人的手中,这本书有些地方文字十分放肆,表达了一个独立不羁的个人起而反抗陈腐、奴役和谎言的观念。起而反抗原本属于另一个时代,但却在我们中间毫无意义地苟延残喘、了此余生地妨碍一些人,而又恐吓另一些人的荒谬绝伦的偶像。既然我了解真相,如我所知,我也就不愿意欺骗你,不妨让你也了解真相,但不是通过令人痛不欲生的种种错误,也非通过能致人死命的悲观绝望,而是依据简单的遗产继承权:你的生命中将会面临另外一些问题,另外一些冲突…还将会有足够多的痛苦和劳作。你才15岁,可你遭受过可怕的打击。你不要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一这本书里没有答案,一般来说,001在一个当代人那里是根本不会有答案的。凡系定局,便系终局,而未来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我们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我们不是在发布新的启示,而是在根除旧的谎言。当代人乃是一个哀伤的伟大的桥梁建筑师,他只是在把桥架起来,让异样的、不可知的未来穿桥而来。你也许能看见它的模样…切勿停留在旧的岸边,宁愿与过去一同死去,也不愿在反动派的养老院里获得拯救。1未来社会变革重建的宗教乃是我遗传给你的那样一种宗教,这种宗教除了自身的意识和良心外,没有天堂,也没有奖惩…在你有生之年去给我们国内人宣扬这种宗教吧,那里的人一度非常欣赏我的语言,也许他们还能想起我来。为了人类理性、个人的自由和兄弟般的博爱,为走上这条道路的你祝福!你的父亲1855年1月1日于特维克涅姆这是给儿子的献词的最后一行,是编辑按照作者生前版《彼岸书》原样恢复的。包括手稿在内的此句的另外变异形式包含下列名言:“宁愿与革命同死,也不愿在反动派的养老院里等死”,该手稿的影印稿发表于1912年《言论》杂志第83期。一原注002引语《彼岸书》是我在西方出的第一本书,该书汇集了我于1848年到1849年间用俄语写的文章。我曾亲自给年轻的文学家费·卡帕用德语口述过这些文章。如今该书中许多内容已然不再新鲜了。】五年可怕的岁月毕竟也能教会我们这些最顽固不化、最无愧悔之心的罪人一些什么吧。1850年初这本书在德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除了像尤里乌斯、福禄培尔、雅各布、法利梅列伊耶尔这些人多为客气的反响外,无论赞扬还是置骂都非常激烈,一些才华横溢、正直诚恳的人,竟然怒火填膺地抨击这本书。人们谴责我宣扬绝望,谴责我不懂人民,谴责我以一种爱的苦闷反对革命,谴责我不尊重民主,不尊重民众和欧洲…1我补充了三篇发表在杂志上和为未获德国书报审查机构通过的第2版写的文章。他们是:《1849年的尾声》《把所有东西带在身上》和《多诺佐·科尔考斯》。我用这三篇文章替换了一篇为外国人写的有关俄国的小文。00312月2日,有人以比我更响亮的声音回答了他们。」1852年,我在伦敦见到了我最机智的对手佐尔格,他正忙着尽快去美国,因为他觉得在欧洲已经无事可干了。“看起来,”我对他说,“形势已经告诉您我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佐尔格好心地笑着回答我说:“我不需要大费周章就知道,我那时写的都是胡说八道。”尽管有人这样善意地认可,舆论得出的总的结论和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仍然是对我不利的。这是不是说,暴躁易怒,意味着威胁的逼近;面对未来的恐惧,意味着掩饰自己弱点的愿望,意味着天真任性、头脑僵化的老年呢?…俄罗斯人的命运好奇特一他们看得比邻国人更远,也更阴郁,并且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俄罗斯人都是些“哑巴”一米什列如是说。23以下文字就是早在我之前我们的一位本国同胞写下的:“谁比我们俄国人更能颂扬18世纪的优点、哲学之光、习俗的改进,社会精神的无远弗届的普及,各民族间密切而又友好的关系,统治方式的温和?…尽管人类的地平线上仍有几朵乌云,但明亮的希望之光已经照亮了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曾经以为这个11851年12月2日,法国总统路易·波拿巴实施了全国政变,取缔了立宪会议,一劳永逸地葬送了1848年二月革命的成果。一原注2米什列在1851年发表于《L'AveemetduPeule》的《关于科斯丘什科的传说》中,对俄罗斯人的性格进行了描述,嗣后又在《民主传说》一书中做过评述。在考察米什列对俄罗斯人的态度的同时,赫尔岑又在《俄罗斯人民与社会主义一给让·米什列的一封信》一文中,与其论战。一原注3科斯丘什科(1746一1817),1794年波兰起义领袖。曾参加1775一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在战斗中负伤,被沙皇军队俘虏。颁布了1794年波拉涅茨令。1796年从彼得保罗要塞中被释放出来。死于瑞士,遗骨被送往克拉科夫。一译注004世纪的终结就是人类最大灾难的终结,以为终结之后便会继之以理论与实践,思辨与行动的结合…这一给人以安慰的体制如今安在?它连根毁灭了,18世纪正在走向结束,而那个不幸的善人跨出两步为自己量出坟墓,以便带着自己那受骗上当、被撕碎的心躺在里面,永远阖上双眼。”谁还敢于思考、期待和预见呢?我们曾经爱戴的那些人究竟在哪儿?科学与智慧的果实在哪儿?启蒙时代啊,我没能认出你;你浑身浸着血与火,你充满杀戮和破坏,我没能认出你。厌新症患者得意扬扬。他们说:“这就是你们启蒙的果实,就是你们科学的果实,而且哲学也正在死亡!”—可怜兮兮,失去祖邦,可怜兮兮,失去血缘,失去父亲、儿子和朋友的人在重复:是啊,是正在死亡!流血事件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我相信劈砍利剑的那只手总会疲倦的;地心深处的硫黄和硝酸钾总会耗尽的;雷霆会沉默,寂静迟早会到来,但这将会是怎样的寂静呢?一是不是一种僵死、寒冷而又阴暗的寂静呢…在我看来科学的堕落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甚至近在咫尺。而一旦科学堕落,一旦这座恢宏壮丽的大厦倒塌,慈善的灯火熄灭—世界将会怎样?我万分恐惧,我心在颤抖,假使我们能从灰烬中抢救出几颗火种,假使有几个人找到了火种,并用它们照亮了自己那间宁静而又孤处的茅屋一可对世界又该怎么办?我掩住自己的脸!难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种族已经达到启蒙所能具有的最005高程度了?接下来就该重新堕入野蛮,再重新一步一步地走出野蛮,就像西绪福斯推的那块石头,刚被推到山顶,石头便由于自己的重量又滚了下去,于是这位永恒的劳工就不得不又一次把它推向山顶?一这形象好不令人悲伤!如今我觉得似乎就连编年史也在证实这种观点的或然性。我们未必知道古代亚洲那些民族和公国的名称,但根据某些历史片段可以断定这些民族不是野蛮人·一个个公国覆灭了,一个个民族消失了,从尘埃中诞生了新的种族,他们诞生于黑暗中,曙色熹微中,诞生于襁褓中,他们经过学习终于成名。也许,早在埃及的光辉闪耀之前,许多地域没入永恒,人的头脑里有过几个白天,黑夜也曾数次使人灵魂晦暗。埃及的启蒙运动是和希腊启蒙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罗马人就是在这一伟大学派中学习的。继这一辉煌时代而来的,究竟是什么呢?是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野蛮。浓密的黑暗是渐渐变得稀薄,渐渐变得清亮起来的。终于,太阳出来了,善良而又有仁爱之心的人们见识了人类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看见完美的目标已然近在咫尺,于是,他们兴高采烈地欢呼:到岸了!可是,天空中突然风云变色,人类的命运被淹没在酝酿风云的乌云中!啊,后代呀!怎样的宿命在等待着你?有时候令人难以忍受的忧郁挤压着我的心口,有时候我会跪倒在地,张开两臂向那位不可见者祈祷…没有回答!一我的脑袋低垂在胸口。006···试读结束···...

    2022-07-22 epub文库 epub电子书网

  • 《沈亚丹学术代表作》沈亚丹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沈亚丹学术代表作》【作者】沈亚丹著【丛书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页数】252【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641-7568-9【价格】70.00【分类】艺术-中国-当代-文集【参考文献】沈亚丹著.沈亚丹学术代表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代表作》内容提要:本书选入了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发表的主要论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诗歌音乐,是作者对汉语诗歌形式及其历史变迁的考察,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其后续研究。二、文学图像,是作者2010年至今所关注的宋代文图关系及相关讨论。三、艺术理论,是作者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过程中对艺术普遍规律的思考和体会。《沈亚丹学术代表作》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以挖掘艺术的形式和符号特征。该书可作为高校艺术专业的老师教学科研的参考书,可作为高校学生学习、考研的复习资料,也可成为专业的艺术研究人员、设计人员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手边必备书目。《沈亚丹学术代表作》内容试读壹诗歌·音乐002沈亚丹学术代表作中国当代诗歌荒诞意识的表现形式荒诞,从逻辑上来看,是对传统规范的背离与重组:从艺术上来看,是由审美转向审丑;从价值体系上来看,是对“上帝死了,而人还活着”(尼采),或对“上帝死了,人也死了”(福柯)观念的认同。当人发现了现实与人生的支离破碎和毫无意义时,荒诞感便油然而生。荒诞貌似不可理喻,但绝不是无意义的。“它们背叛了自然的可能性,而不是背叛了内在的可能性,然而正是内在的可能性构成了这些作品的魅力。”①桑塔耶纳这句概括怪诞的话,借来表述荒诞也恰如其分。怪诞与荒诞原本就有血缘关系,都是对现实的重建与再造;不同之处是怪诞更多涉及形象的陌生化,荒诞则侧重事态上的有悖常理,诗化的荒诞其意义首先在于对无意义之现实的揭发与反动。而真正的诗人必须在意识到现实与自己的荒诞的同时又超越荒诞,在对死亡的无限趋近中展现生存的意义,在远离现实的荒诞中复苏人们对“家”的回忆;在这种南辕北辙的回归中,让人们看尽一路风景。目前,有人持严肃的荒诞写作态度,有人转向对小农经济与市民生活的温情吟唱,有人放弃所有的责任开始梦呓,有人则纵身跃入死亡的深谷。(如:海子、骆一禾、顾城等。无论海子是否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但无疑是最值得一提的,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麦地诗,最终穿越他在虚无中开垦的麦地走向死亡)中国诗坛并不存在荒诞派,正因为如此,荒诞意识并非为某派特有,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诗歌的各个层面。①桑塔耶纳.美感[M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75.中国当代诗歌荒诞意识的表现形式003一对荒诞现实的否定与揭露荒诞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首先是基于审美主体的人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是作为个体的审美主体对社会群体的拒绝与疏离,诗的荒诞源于被意识到的现实的荒诞。荒诞意识在诗中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对现实的否定。现实对于科学是剖析的对象,对于哲学是思考的对象,而对于诗则是必须超越与重建的对象。自从意识把人从自然中凸现出来,把个体的人从群体中分拣出来,个体与身处其中的现实一直存在着矛盾。诗与哲学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并且介入了现实的荒诞,从置身于荒诞现实与人生中而不自觉到认识与否定现实与人生的荒诞是一种进步。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皆以不同的方式否定了人的存在。中国儒家哲学把人固定在“礼”与“仁”的经纬上,以道德实体代替了人的终极价值。而道家则力劝人们与以“天”为代表的自然和光同尘。儒与道分别设立了社会与自然这两个实体作为人的归宿。而西方则为人设立了“天堂”,为人打上原罪的烙印,神与天国成为人必然的终结与归宿。中国哲学历来缺少对个体的关怀。所以诗不得不站出来,代替哲学给人命名。中国第一位浪漫诗人屈原在发现现实的荒诞性的同时,表现出极度的自恋与自虐,最终导致自杀。屈原的死亡不仅是一个遭贬的爱国者的死亡,同时也是一个被现实拒绝的人的死亡,而导致他死亡的最终原因则是其在对生命终极价值的不断追问中觉醒的荒诞意识。屈原是当代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原型。在几千年的造神运动中,多少圣贤在这块土地上羽化登仙。人,一直是“礼”,即秩序中的一环。如已故诗人顾城所说:“我在什么什么面前是一粒沙子,一颗铺路石子,一个齿轮,一个螺丝钉。总之,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会思考、怀疑,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①而“大跃进”等一系列国家浪漫主义运动如日中天又被全盘否定后,诗人们从小沉浸其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崩然倒塌,从集体迷狂中苏醒的人们又深刻地感到现实的虚妄与荒诞,如北岛所写:我弓起了脊背①青年诗人谈诗[0.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29.004沈亚丹学术代表作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唯一方式,如同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胡子就长出来了北岛《履历》与此同时,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猛烈地撞击着茫然而清贫的民众,在政治的压力下扭曲的传统也悄然伫立于人们面前,被重新审视。毋庸回避,当代中国人对现实荒诞性有如此深刻的体验,除了现实原因外,其思想基础是近年来在国内盛行一时的尼采、柏格森和存在主义哲学,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从哲学的高度,从西方镜像中看到了世界的荒诞。随着神的倒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出现的朦胧诗人们以悲剧英雄的形象从理想的废墟中站起来,努力驱赶着荒诞的梦。朦胧诗人的歌唱是迷惘的,但他们在执着地寻找着。这首先源于人对终极价值的需要,同时也源于中国文化传统赋予每个诗人的历史使命和诗人对爱与美的本能的追求。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北岛的《睡吧,山谷》以及流传极广的顾城的《一代人》等一大批诗作,都体现了寻找的主题,不仅仅为诗人自己,而且为一代人立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这些诗充满了对荒诞现实的后浪漫主义的超越与批判。他们承接了《离骚》的一线血脉,也铭刻着醒者的痛苦与迷惘。虽然诗人们不承认自己是英雄。如北岛写道:“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宣告》)。但既然上帝已死,北岛们还是不自觉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与“寻找”同步发展的是“愤怒”主题。这不同于传统中国文人的狷激与佯狂,而是受西方某些哲学流派及诗歌作品影响的个人心灵的宣泄。诗人芒克在《街》中用类似口语的句子罗列了一系列现实的荒诞图景,结尾处诗人喊出了他的愤怒:中国当代诗歌荒诞意识的表现形式005我现在真想发疯似的喊叫让满街都响起我的叫声芒克《街》早期朦胧诗人食指在诗中多次描写过“愤怒”并最终把“愤怒”推向“疯狂”: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我不再把自己当人看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假如我真的成条疯狗就能挣脱这无情的锁链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食指《疯狗》如同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一样,《疯狗》是中国式的“嚎叫”,在礼法及“哀而不伤”等诗歌传统中,在中国特有的大地与人群中,我们感到食指面对荒诞现实欲疯不能的压抑与绝望。海德格尔认为疯狂是人类在绝望顶点的自我保护本能。在荒诞的现实中,疯狂也是朦胧诗人所表达的普遍欲望。而很多时候,我们生命激情自由宣泄的阀门却被理智锈蚀了。但以《嚎叫》为代表的一系列外国非理性诗歌作品的涌入,点燃了中国诗人疯狂的欲望,虽然金斯伯格们与食指们面临不同的社会现实,但其本质都是荒诞,这是西方诗歌作品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诗歌的原因之一。80年代中期,新时代的诗人们面临的是膨胀的城市与商品与由此而引起的人类疯长的欲望。人们一面背井离乡向城市蜂拥,一面诅咒着城市。乡村是宁静的,也是贫穷与孤寂的;城市是繁华的,也是虚妄与荒诞的,因为在繁华中蕴含着更深刻的孤寂。人与人的摩肩接踵中,诗人更深地感到人与社会的荒诞。城市群孕育了以宋琳、张小波等为代表的“城市诗派”,以及一大批“散兵游勇”。诗人们目睹了继上帝死亡之后英雄的死亡与痛苦,于是不再相信英雄的诗人们只企图固守自我了。失去疯狂欲望的诗人们转而让人们相信现实的疯狂与不可信。他们挤在楼房越来越窄的夹缝中执拗而任性地叫“不”:你不是一个神经失常的女人006沈亚丹学术代表作失常的是这场下了很多年的雪这样地下着下着下着宋琳《雪地情书》这是世人眼中的一个疯女人,也是诗人眼中的情人与一场雪,原有的判断标准遭到否定,人的正常与否不由医院证明而定,雪也不因冬去春来而停止。诗人通过认同一个精神病人而否定现实那场雪:虚幻不实但又冷酷地无休止地纠缠因保持独立人格而忍耐的情人。雪是“失常”的因而是荒诞的。诗人喃喃道出现实的荒诞。绝望、忧伤多于愤怒。“情人”无疑可解读成恋人、作者的理想或精神归属。从诗集《城市人》中,我们可以发现波德莱尔、艾略特、金斯伯格等人的影子,以及所有城市的共同意象,例如“人群”:我不能看那些脸那些浮着灰尘的吸盘鼻子贴在明亮的空气里失去了愤怒宋琳《人群》庞德描写过从地铁车站拥出的人群,艾略特描写过穿越伦敦桥的人群,而波德莱尔的目光则永远落在人群中。人群是城市最根本的最普遍的特征。诗人“不是把人群当成避难所来看,而是作为诗人捕捉不到的爱来表现”。①宋琳在《人群》中描写人群、酒吧、大河、读报者,但我们却读出了深陷人群中的中国诗人对人群的拒绝与陌生感。“人群”毕竟与古老中国的理想国一“小国寡民”相悖,诗人把人群中的面孔转换成“浮着灰尘的吸盘”,转换成“这样地下着下着下着”的雪花。最终要问的一句只是“我之外一切都是距离吗”?(《人群》)这是一个农业国的中国诗人置身于貌似“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城市景象中必然的疑问,是诗人与他的愤怒被人群冲散后留下的距离。城市诗人在人流的不断冲刷中涤尽了对荒诞现实的愤怒。朦胧诗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对个体的认同与坚持,包括一部分城市诗人在内的后朦胧诗已经不再坚持与愤怒,而是以冷静的态度呈现现实的荒诞本质。如艾略特所说:“诗人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②个性仅仅体现在诗人对事态的选择中,这是一种“天凉好个秋”的①[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3②[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M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8,···试读结束···...

    2022-07-14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官网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艺术硕士

  • 《龙迪勇学术代表作》龙迪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龙迪勇学术代表作》【作者】龙迪勇著【丛书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页数】519【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641-8583-1【分类】艺术理论-文集【参考文献】龙迪勇著.龙迪勇学术代表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代表作》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叙事的时空维度、跨媒介叙事以及美学研究等。每一部分均涵括了作者在本领域的力作,代表本领域的学术前沿。尤其是其中有关“空间叙事”的内容,更是作者的代表性作品,因为作者是国内“空间叙事学”的提出人和理论建构者。此外,有关“叙事与时间”、“跨媒介叙事”以及美学和生态思想等方面的论文,也是很受相关研究者关注的作品,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和引用率都很高。《龙迪勇学术代表作》内容试读壹叙事理论的时空维度002龙迪勇学术代表作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近年来,有关叙述学的著作国内就出版了好几种。翻开目录,我们可以看到叙事与时间是这些著作涉及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展读之后,却发现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执着于对叙述文本处理时间方式的分析(这种分析当然很有必要),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叙事与时间的本质关系的说明。有感于此,本文试图打破学科的藩篱,从新的角度对这一被忽视了的重要问题做些有益的探讨。本文认为:叙事的冲动就是寻找失去的时间的冲动,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的、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而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事才变得形象和具体可感的,正是叙事让我们真正找回了失去的时间。一、时间说起时间,不由得让人想起神学家奥古斯丁曾经感到过的困惑:“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四然而,尽管时间是如此的难于把握,我们还是勉为其难,试着去撩开它神秘面纱的一角。(一)时间意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时间意识便产生了。《论语》说“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刘希夷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①奥古斯丁.忏海录[M0.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42.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003古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些千古浩叹其实都表现了同一个主题,即:对时间的无奈与惶惑。事实上,这种无奈与惶惑正是时间意识的朴素表现。非生物当然不会有时间意识,有生命而无思维的生物也没有时间意识,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维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又能意识到这种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因此,时间意识的形成可以说是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标志,正如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所指出的:“那把自身置于过去→现在→未来流程中的时间意识,构成为人的思想感情的主干。…从历史眼光判断,宗教、哲学、艺术等所谓‘人’的各种文化,事实上都是与这种时间意识逐渐明晰相对应着形成起来的。换言之,伴随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确,人才形成为人。”①既然有了时间意识,人类也就开始了对时间的探索。起初,由于万物的演变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故作为变化之指示的时间也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冷冰冰的时间中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时间被不动感情地计算着。然而,当人们在体认万事万物处于从过去经现在到达未来的进程中的同时,自己其实也处于同一进程中的时候,时间便已带上了感情的色彩,而成为一种主观性的东西。陈世骧先生曾经谈到:“在人类历史上某些剧变的世纪里,在其时的诗歌上、哲学或宗教文献上,会出现对‘时间’与‘存在'的不安意识。其时,我们发现‘时间’是锐利地为人所感觉,并为最摇荡的心态所处理。时间不再简单地被认作事物的客观秩序之一。它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时间…它带上了无限的个人色彩。”②正是这种为人所锐利地感觉的主观性的时间,成了人类文化(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等)所关注的主要对象这种由客观性的时间意识向主观性的时间意识的转变,可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趋势。正是时间意识的这种主观性,使不同的人们对时间的看法迥然有别。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与本文有关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时间理论。(二)绵延绵延是构筑柏格森哲学大厦的主要概念之一。这个概念非常抽象,要理解它,必须先来理解理智与直觉。众所周知,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抑理智而扬直①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M门.孙昌武,郑天刚,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3.②陈世骧。论时:屈赋发微[M)/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004龙迪勇学术代表作觉的。按照他的说法,理智是看出各个物件彼此分离的能力,而物质就是分离成不同物件的那种东西。实际上,并不存在分离的固态物件,只有一个不尽的生成之流。这样,理智把不可分割的生成之流分割成了彼此分离的空间。在他看来,这种强行分割而产生的物质的特性一空间,事实上是个错觉,尽管在实践上有一定的用处,在理论上却十分误人。更有甚者,用理智去分割根本不可分割的时间。正像理智和空间关联在一起,直觉和时间关联在一起。柏格森认为时间是生命或精神的根本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时间不是科学时间,即不是相互外在的诸瞬间的均匀集合体。按柏格森的说法,科学时间其实是空间的一种形式,人们正是像切割物质那样,用年、月、日、时、分、秒等工具把时间分割成了彼此均等的一些单位,而事实上时间就像河流,是不可切割的。在他看来,对生命万分重视的时间就是所谓的绵延。绵延是表示时间流动性本质的概念,它不可诉诸理智,而只能用直觉或本能去把握。柏格森认为:“我们的绵延并不仅仅是一个瞬间取代另一个瞬间,如果是这样,除了现在就不会有任何东西一没有过去延伸到现在,没有进化,没有具体的绵延。绵延乃是一个过去消融于未来之中,在前进中不断膨胀的连续进程。”①也就是说,纯粹绵延是远离外在性并与外在性最不相渗的东西,在绵延里,过去为完全新的现在所充满。我们必须拾集起正待滑脱的过去,把它不加分割地整个插到现在里。绵延是永远的生成而非某种已经做成的东西。柏格森把时间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时间,即生命时间;另一类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时间。他认为前者是纯粹绵延的,后者则是空间化的:“对于时间确有两种可能的概念,一种是纯粹绵延的,没有杂物在内,一种偷偷引入了空间的观念。”②而且,“把绵延放入空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一件事,其实就是把陆续出现放在同时发生之内。”③其实,早于柏氏一千多年的奥古斯丁就曾经谈到真正时间的不可度量性:“我不量将来,因为将来尚未存在;我不量现在,因为现在没有长短;也不量过去,因为过去已不存在。”④当然,奥氏也在进行度量,不过这种度量是在心①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门.肖聿,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4-5.②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0.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67.③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们.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55.④奥古斯丁.仟悔录[M们.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53.···试读结束···...

    2022-07-14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尹文学术代表作》尹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尹文学术代表作》【作者】尹文著【丛书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页数】530【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5641-9495-6【价格】138.00【参考文献】尹文著.尹文学术代表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代表作》内容提要:本书分为论学科、论艺术、论诗画、论教育、论画派、论品评、论书印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从目录学看艺术学学科的独立与建设东西方艺术观念比较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等。《尹文学术代表作》内容试读壹论学科···试读结束···...

    2022-07-14

  • 《刘道广学术代表作》刘道广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刘道广学术代表作》【作者】刘道广著【丛书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页数】483【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03【ISBN号】7-5641-9471-0【价格】128.00【分类】艺术-文集【参考文献】刘道广著.刘道广学术代表作.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03.图书目录:代表作》内容提要:本书是刘道广教授历年来学术研究中发表论文的精选集。含三项主题专辑:1.“艺术学与设计学”,在艺术实践和设计实践基础上的艺术学研究,使艺术与技术成为真正交叉学科。2.“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在史实考辨详实基础上的美术史研究,使美术史更贴近历史真实。3.“民间工艺与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间工艺研究,探寻传统工艺的科学内核,为复兴民间工艺寻找源头活水。本书是刘道广教授历年来学术研究中发表论文的精选集。含三项主题专辑:1.“艺术学与设计学”,在艺术实践和设计实践基础上的艺术学研究,使艺术与技术成为真正交叉学科。2.“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在史实考辨详实基础上的美术史研究,使美术史更贴近历史真实。3.“民间工艺与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间工艺研究,探寻传统工艺的科学内核,为复兴民间工艺寻找源头活水。《刘道广学术代表作》内容试读壹艺术学与设计学···试读结束···...

    2022-07-14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官网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艺术硕士

  • 《闺海吟 上 中国古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 全2册》嶙峋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闺海吟上中国古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全2册》【作者】嶙峋编【丛书名】弘扬中华妇女文化丛书【页数】596【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2012.12【ISBN号】7-80178-919-9【价格】300【分类】中国文学:妇女文学-作品综合集【参考文献】嶙峋编.闺海吟上中国古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全2册.北京:华龄出版社,2012.12.图书目录:代表作全2册》内容提要:《闺海吟上中国古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全2册》内容试读(上册)先秦1皇娥嫘祖轩辕黄帝妻,少昊母,发现并教民养蚕织帛。清歌(或认为是晋人王嘉伪作,姑存之。)〔6)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样轻漾著日傍。当期何所至空桑,心知和乐悦未央。2西王母名婉妗,姓缑氏,周穆王17年西征昆仑,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王母为天子谣以送之。天子谣〔41〕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3简狄有城氏长女,燕遗二卵,见燕北飞,简狄作歌。此为我国北音之始。歌〔102〕燕燕往飞。4涂山女大禹之妻,禹巡省南土,女令其妾候禹涂山之阳,女作歌,是为南音之始。歌〔102〕候人兮待。(以下63首俱载《诗经》)5周室宫人此诗为诗经首篇,朱熹称它为周文王宫人咏文王妃太姒之作。近人研究认为是采集荇菜女子之诗。关雎(三章录二)〔10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周后妃朱熹认为是后妃赞勤俭孝敬,近人研究认为是女子采葛制衣,准备归宁之诗。葛覃(三章录二)〔101〕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7太姒朱熹认为是太姒怀文王之作,近人研究认为是征妇思夫之作。·1阁海龄中国古近代八干才女及其代表作卷耳(四章录二)〔10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真彼周行。陟彼殂矣,我马璃矣。我仆痛矣,云何吁矣。8蔡人妻列女传称宋人女嫁于蔡,夫有恶疾,女母欲其改嫁,而女不从。近人认为是妇女采集车前子时的劳动之歌。芣苔(三章录二)〔101]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采采末莒,薄言褚之。采采芣莒,薄言襭之。9周南大夫妻列女传称大夫受命平治水土,妻乃勉其夫不懈王事。近人认为此乃思妇之诗。汝坟(三章录二)〔10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趣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10蚕妇为公侯养蚕之作。采繁(三章录二)〔101〕于以采蘩,于沼于让。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11采蕨女子思夫之作。草虫(三章录一)〔101〕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12申人女列女传云,申女许嫁于酆,夫家违礼强娶,以致讼之下狱,申女守礼持义,必死不往。近人认为是女子对一已婚强暴男子严词拒婚的诗。行露(三章录一)〔101]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13思妇股其雷(三章录一)〔101)般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14思嫁女子摽有梅(三章)〔101)]操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標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2.(上册)先操有梅,顷筐坠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15江上弃妇江有汜(三章录一)〔101〕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16卫宣夫人齐后之女,嫁于卫,至城门而卫君已死,傅母劝其返。女不听,为守三年丧。齐国兄弟欲其改嫁,女终不从,乃作诗。柏舟(五章录二)〔101]况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遨以游。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17卫庄姜齐国僖公之妹,嫁卫庄公,庄公狂荡暴虐,庄姜无嗣,以妾之子为己子,后子亦被杀,遭遇悲惨,燕燕是她送归妾之作。毛诗中另有绿衣、日月、终风三篇亦为庄姜的诗。燕燕(四章录一)〔101〕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18思妇雄雄(四章录二)〔101〕雄雄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19待嫁女在济水边,等待未婚夫归来。匏有苦叶(四章录二)〔101]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難難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20弃妇丈夫原是贫苦农民,夫妇勤劳,生活好起来而夫却变心了。谷风(六章录二)〔101)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龟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不能我惰,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21观舞女子观看舞师表演万舞而产生爱慕之情。(诗中美人即指舞师)简兮(四章录二)〔101〕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山有榛,隔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3·(上册)先硕人(四章录二)〔101)硕人其颀,衣锦裴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东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9弃妇氓(一、三、四、六章各摘其句)〔10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与我谋。(一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三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亦罔极,二三其德。(四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坠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五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己焉哉。(六章)30宋襄公母即宋桓公夫人,归于卫,终襄公世不返宋。宋卫只隔一条河。她思家国不止而作河广诗。河广(二章)〔10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豉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31卫国征妇伯兮(四章录二)〔101〕伯之揭兮,邦之桀兮。伯也执受,为王前躯。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32思妇卫人,念夫无裳。有狐(三章录一)〔101〕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33思妇夫役于外,妇日暮思之。君子于役(二章录一)〔10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34弃妇中谷有蓷(三章录一)〔101)中谷有雅,嘆其乾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35息妫陈人,嫁息侯。公元前680年,息为楚灭,息夫人被掠,楚王欲纳之,息夫人坚不屈从,作诗自杀,息君亦被虏自杀。大车(三章录二)〔101〕大车槛槛,毳衣如菱。岂不尔思,畏子不敢。·5·间海哈中国古近代儿千才女及其代表作毅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36郑女将仲子(三首录-一)〔101〕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37弃妇遵大路(二首录一)〔101]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建故也。38新婚夫妇夫妇联唱。女日鸡鸣(三章录二)〔101〕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翔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39少女山有扶苏(二章)〔101]山有扶苏,照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40少女狡童(二章)〔101〕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41郑女萚兮(二章)〔101]幕兮箨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幕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42郑女赛裳(二章录一)〔101]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徒之狂也且!43郑女丰(四章录二)〔101]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裳锦聚裳,衣锦装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44郑女东门之墠(二章)〔101〕东门之掸,茹蔗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6···试读结束···...

    2022-05-09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