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幸运的是,我的祖父喜欢读书,为他的母亲读了很多唱歌书。因此,虽然我母亲是文盲,但她可以给我讲故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知道一些单词,阅读小人物书籍和连环画。当时,小人物书店的店主会把每本新书的书皮拉下来,像糖葫芦一样穿成一串,然后编号挂在墙上供读者选择。因为你缺钱,你应该培养一种阅读皮肤的能力,了解这本书的故事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从而判断是否花2钱阅读它。在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我开始阅读文学书籍。从1949年到1966年,我上了中学。全国只有20多部著名的小说出版。此外,还有一些翻译过的外国小说,不会超过50或60部。我几乎在那段时间里读完了所有这些书。下乡后,我成了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从听故事、读小人书到读名字,可以说这是一脉相承的——没听过故事的人很难对小人书感兴趣,长大后也不会爱读书。可见,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多重要!好人的概念是什么?好人是天生的吗?我认为其中一些与基因有关,就像我们常说的好根一样。然而,大多数人后天都会改变,正如《三字经》所说,一开始,性是好的,性是相似的,习惯是遥远的。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拿起的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命题,那就是善良或人道主义。当我们读书时,我们会尊重书中的积极人物,然后以此为例。我们也会学会做他们做的事。如果你学得更多,你自然会走上这条路。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读了很多好书,他很可能是个好人。我真的感受到了书籍对自己的变化,这在背景色的层面上影响了我。因此,我比普通人更感激这本书。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许多不良内容,如暴力和色情。这是全世界在网络文化出现后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外国人很快就摆脱了这个泡沫——他们上瘾了,明白电脑和手机只是工具,没有营养的内容是浪费时间;这些不良内容就像看不见的绳子,抓住你的品味,往往是无尽的。如果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也成为这种粗俗的文化和娱乐爱好者,你也会感到悲伤。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新文学时代。当时,我们这一代作家大约30岁,铁凝和张伟267岁。他们仍在写作,基本上坚持当时的原则。后来,文学现象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与版税有关。在互联网时代,归根结底,它仍然与金钱有关。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在写作时认为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在决定拍什么电影之前,好莱坞的编剧和导演都会考虑票房。从写作动机的角度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类作者判断观众喜欢看什么,潜意识里期待看什么,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作品中加入这些元素,从而增加发行量和版税。第二,作者不愿意盲目取悦观众,而是希望影响观众,提高他们的品味。然后,我们不应该只是作为批评者,而应该是高质量内容的提供者。这样,读者可能会减少,作者的收入也会减少。第三类作者只写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管其他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作家大多是后两个。我倾向于第二种,想影响读者——文学应该是真、善、美,所以我很幸运受到这种影响。找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并不难。然而,很难采取措施。恐怕我们现在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制。当作者说限制时,它会引起嘲笑。互联网上的诅咒非常流行。然而,每个国家都限制了这些负面内容,特别是对于可能导致青少年堕落的不良内容。每个国家都不软弱。西方曾经比我们更严格。我们现在知道的许多西方作家及其作品都被禁止,一些作家被判刑或驱逐出国。过去,我在新浪网上有一个博客,发送了一些散文,点击量很好。但后来我发现一些垃圾进入了我的博客——我想照顾一个非常干净的文本花园,但后来我发现它太脏了,几乎有些像厕所。所以我告诉新浪关掉它。从那时起,我就坚决不联系这种状态。与五六年前相比,我们的电视节目发生了变化——不仅以逗乐为唯一目的,还增加了友谊、亲情的温暖和对错的判断。这些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节目本身的质量也是重点。相信我们的大多数创作者会逐渐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逗乐的层面。至于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和观众,我很遗憾——有那么多好书好文章给读者带来了各种美好的可能性。为什么要往这么低的方向走?娱乐也需要体面的。看一本《金瓶梅》什么都解释不了,但如果你只找这样的书和片段,那就有问题了。这不是毁了吗?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变成了与文字垃圾相同的堆。现在,有些年轻人愿意沉浸在这样的泡沫中,所以不要抱怨你的生活没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国的文化信心。那么,个人有文化信心吗?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很多人处于自卑状态。即使他们成为富人和官员,当他们谈论文化时,他们也不自信。我也接触过一些普通人。他在文化上有信心,可以平等地与任何人谈论历史和话题。书籍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在这里——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方面,你无法与那些来自上层社会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但在阅读方面,你是平等的。无论你拿着盘子,开餐馆,还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都有那么多好书供你选择。与其抱怨——我没有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家庭,甚至朋友也在同一水平,不如看看前面的路,路上覆盖着书。读书是最值得付出的。多读一本好书会对你产生影响。事实上,除了书籍,没有办法让普通青年走向学者和作家。只要你花了十年或更多的时间读好书,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有信心。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手头很紧,我们会犹豫花8的角钱买一本书。现在经济状况好多了。即使一本书是40或50元,也只是一张电影票的钱,但年轻人不愿意读书。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41亿,而我们的世界阅读人口排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地铁上,环顾四周,一万人可能不会选择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中看到,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那些明星追逐者还能活到什么高度?其实我这么说的时候,有一种心痛。———–原文:

    2022-04-04 用一种文学理论分析一部小说 介绍一本文学作品

  • 杨绛谈读书:乐在其中,读书好比串门儿

    当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学习知识。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写论文,为了获得学位,我们可能不得不努力学习。陶渊明学习很好。如果他出生在今天的世界里,他很难上大学、研究所或托福儿童,对吧?我只担心他不能通过政治和经济学,这不是因为他不寻求解决方案。我曾经被棍子打过几次,说我读书时追求精神享受。我不得不低头认罪。我也承认我真的不努力学习。然而,快乐并不意味着追求享受。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外人。我认为阅读就像一个访问者——一个看不见的访问者。要见到令人钦佩的老师或著名的学者,你不必提前打招呼,也不怕打扰主人。打开书面进入门,翻几页进入房间;你可以经常去,总是去,如果没有要点,你也可以说再见,或者找到另一个聪明人,和他对质。不要问我们想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外,不要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要问他什么专业,不要问他严肃的真理或聊天和笑,你可以听得足够近。我们可以尊重孔门弟子的遗言,也可以调皮地笑着问言语必须被称为‘只是仁义而已’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ictetu)!壶公挂在一个壶里,没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无论是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甚至是散文诗歌,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独特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以及生存中的人物。我们不必去某个地方,花钱买票去看一些模仿的假货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打开一页书,进入真实的情况,遇见真实的人,你就可以亲切地观看。说什么想穷千里,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谨”,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可以认识各地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中拜访,至少也可以摆脱一点无知,多久?我们看到道德,雄辩的人先生,不必气馁和胆怯,因为虽然他们自己的家没有开门,没有让人们闯入,他们的亲戚和朋友,我们总是去过,会知道他们虚拟架子后面的真实面孔。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穿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桥梁,我看到那群穷人住在桥下,捡垃圾,盖报纸取暖。不是我的眼睛可以转动,只是因为我去了那个地方。不幸的是,当我们拜访时,隐藏的身体仍然存在,毕竟,它只是一个普通的骨头。我们没有如来佛的眼睛,世界上积累了数千年的智慧,所以我们不得不永远记住庄子的名言生命是有限的,知道是无限的。我们只是日夜的昆虫(不是孙大圣的毛成为昆虫),进入书中的世界,爬在这里,停在那里,有时遇到最喜欢的人,听到世界上积累的智慧,不得不得不到庄子快乐和快乐偶尔享受。这个快乐的问题和快乐。注:本文摘自杨江散文集《杂忆与杂写》—————–原标题:读书苦乐作者:杨绛...

    2022-04-05 取暖的说说 取暖的话语

  • 钱穆:我读书所获得的人生教训

    或许是我个人的性之所近吧!我从小就读书,所以我喜欢读关于生活教训的话。我还记得我15岁的时候,在中学,有一天,星期六下午4点,我像往常一样上音乐课。丈夫弹钢琴,学生们站着唱歌。我坐在一个同学旁边,私下拿着一本小书,放在座位上。我拿起它,看了看,但我忍不住感兴趣。偷看不耐烦,也没有告诉同学,拿着书,只是偷偷离开教室,独自找一个遥远的地方,直到深夜,回到宿舍,把书送回同学。这是曾文正公的家庭教育。可怜的是,我浪费了一个中学生,甚至不知道标题。那天晚上没什么可说的。明天是星期天。一大早,我跑出校门,径直走到街上,去了一家旧书店。我正在打开和卸下门板。我从门板缝的侧面溜了进去。看到店主忙着问,有没有曾文正公的家训?店主回答说是的。我惊讶地感到非常满意。他还说,家训与家书相连,有几本书,不能单独出售。店主看着我说:当你年轻的时候,读这么严肃的书真好!我听他说,感觉像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和荣耀。他在书堆上找到了一个,比我昨晚看到的更开心。他要的价格只有几美分。我把书的价格给了他。他问:你是学生吗?我回答:是的。哪所学校?我也说过。他说:你一大早就从你的学校来这里,我以为你还没吃东西。他留下我在他的商店吃早餐,我很高兴留下来。他跟我说了很多话,说:下次要什么书,来他的店,可以借。如果你想买,你永远不会欺骗我年轻,要求高价。我将来经常去。他把这本书和那本书介绍给我,成为我非常信任的课外阅读教练。他说,如果你只爱它,你可以把它拿走。如果你一时没有钱,没关系。我把它记在账户上,你可以慢慢还。暑假快到了。他说:你不妨借钱。明春开学时再谈!因为曾文正公的家训,我遇到了一位书店老板,两年内,买了很多便宜的书。似乎十年后,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我以为我读了很多书。有一天,4月初夏的晚上,我一个人拿着一本东汉书,在北廊闲读。突然,我想起了曾文正公的家书家训。这是一本十年来一直指导我阅读和生活的书。我认为曾文正教人要有毅力。他教人们从头到尾阅读,不要随意阅读,也不要半途而废。我问自己,除了读小说,从来没有一本书是从头到尾阅读的。我一时自惭,想依照曾文正训诫,痛改我旧习。我那时便立下决心,即从手里那一本东汉书起,直往下看到完,再补看上几册。全部东汉书看完了,再看别一部。以后几十册几百卷的大书,我总耐着心,一字字,一卷卷,从头看。此后我稍能读书有智识,至少这一天的决心,在我是有很大影响的。又有一天,我和学校的一位同事说:不,我病倒了。同事说:你经常读论语,这只是需要的。我不知所措,问:我病了,论语有什么用?那位同事说:你不在论语上说话吗?小心,斋戒,战争,疾病。你病得很快,不应该粗心大意,也不应该太害怕,只是用谨慎的话。我听了他一会儿的话,眼前一亮,才觉得论语的精髓,教人的一切。我想,我读了论语,忽略了这篇文章。当它有用的时候,它不会被使用。它值得杀人吗?所以我更了解曾文正公的家训,教人们自己去观察,谦虚地涵盖那些话。在同事的指导下,我有意识地学习,从此进步了很多。我经常喜欢把这个故事告诉别人。有一天,我和另一个朋友谈了这件事。他说:《论语》真是一本好书。你最喜欢哪一章?这个问题又让我震惊了。我通常读论语。我总是平静地阅读。有很多地方我忽略了它,但我觉得我最喜欢的是哪一章。我只是说:我不觉得你有问题。请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一章?他大声朗诵:食物稀疏,饮用水,放松,音乐也在其中。不公正、富有和昂贵,对我来说就像一朵浮云。我最喜欢的是这一章。他说。听了之后,我的心突然明白了。从那时起,我学习并有意识地进入了一个领域。对于那些关于生活教训的人,我总是感到善良和有趣,总是在心里盘旋。我在二十四五岁之前就读书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学习了。在未来,我会读更多的书,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事情。当我去中学和大学教书时,许多学生问我读书法。我总是建议他们读曾文的公共家庭训练和论语,但我觉得许多年轻学生的反应与我非常不同。有些人,听到孔子和曾国藩,似乎失望了。有些人,偶尔翻阅家庭训练和论语,也不感兴趣,好像有些人没有开始。当时,人们不喜欢听课,但他们喜欢谈论哲学。我也知道,不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而且《纽约时报》的氛围也是不同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其他人可能不会有同样的启示。换句话说,教我并使我受益的教训并不一定也可以用来教人们。因此,我总是喜欢在书中找到对我有教训的人,但我不敢轻易从中受益。我想,我从这门学校跑进了知识,但不容易把这门学校直接告诉人们。当然,我学习不够,教生活,真的不容易。问我为什么,山上只有白云。只能享受自己,不能持有你的礼物。山上的白云,怎么能持有礼物呢?但我这样读书,不仅有时觉得受益,有时也觉得书中说,似乎在我有一个特别真实的理解。我想,如果我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如果他没有接受一些教训,他怎么能教他使用他的想法呢?所以我总是想告诉人们我对这本书的理解,那就是庄子所谓的古代徒弟。它说,古代也有,而不是我也有。这在庄子也认为,虽然它不是为了生病。但有时,其他人会说我很固执和保守。我不怕别人说我的话,但我这样告诉人们,别人不接受,为什么人们会受益呢?这对人们没有好处,但一定是我说的。即使我很难回来学习,但我也不敢轻易说。注:本文摘自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自序...

    2022-04-03 论语 钱穆注 论语 钱穆 pdf

  • 钱穆:读书与做人

    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青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真是一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盛会。如按年岁来排,便可分三班;所以讲话就比较难。因为所讲如是年青人比较喜欢的,可能年长的不大爱听;反之亦然。现在我准备所讲将以年长人为主,因为年青人将来还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却不能复为青年人。并且年幼的都当敬重年老的,这将好让将来的青年人也敬重你们。至于年老的人,都抱着羡慕你们年青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青人骄傲了。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这须自年幼时即学做;即使已届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学、努力做。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工夫无止境。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现在讲到读书。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高标准的人;诸位在学校读书,主要就是要学做人;即如做教师的亦然。固然做教师可当是一职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职业仅是为谋生,当知职业也在做人道理中。做人理当有职业,以此贡献于社会。人生不能无职业,这是从古到今皆然的。但做一职业,并不即是做人之全体,而只是其一部分。学生在校求学,为的是为他将来职业作准备。然而除在课堂以外;如在宿舍中,或是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在做人,亦当学。在课堂读书求学,那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将来出了学校,有了职业,还得要做人。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惟在离开了学校以后的读书,实与在学校里读书有不同。在学校里读书,由学校课程硬性规定,要笔记、要考试,战战兢兢,担心不及格,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好像在为老师而读书,没有自己的自由;至于离了学校,有了职业,此时再也没有讲堂,也没有老师了,此时再读书,全是自由的,各人尽可读各人自己喜欢的书。当知:在学校中读书,只是为离学校求职业作准备。这种读书并不算真读书。如果想做一位专门学者,这是他想以读书为职业;当知此种读书,亦是做人中一小圈子。我们并不希望,而且亦不大可能要人人尽成为学者。我此所讲,乃指我们离开学校后,不论任何职业、任何环境而读书,这是一种业余读书,这种读书,始是属于人生的大圈子中尽人应有之一事;必需的,但又是自由的。今问此种读书应如何读法?下面我想提出两个最大的理想、最共同的目标来:一是培养情趣。人生要过得愉快、有趣味,这需用工夫去培养。社会上甚至有很多人怕做人了,他觉得人生乏味,对人生发生厌倦,甚至于感到痛苦。譬如:我们当教师,有人觉得当教师是不得已,只是为谋生,只是枯燥沉闷,挨着过日子。但当知:这非教师做不得,只是他失了人生的情趣了。今试问:要如何才能扭转这心理,使他觉得人生还是有意义有价值?这便得先培养他对人生的情趣;而这一种培养人生情趣的工夫,莫如好读书。二是提高境界。所谓境界者,例如这讲堂,在调景岭村中,所处地势,既高又宽敞,背山面海;如此刻晴空万里,海面归帆遥驶,或海鸥三五,飞翔碧波之上;如开窗远眺,便觉眼前呈露的,乃是一片优美境界,令人心旷神怡。即或朗日已匿,阴雨晦冥,大雾迷蒙,亦仍别有一番好景。若说是风景好,当知亦从境界中得来;若换一境界,此种风景也便不可得。居住有境界,人生亦有境界;此两种境界并不同。并非住高楼美屋的便一定有高的、好的人生境界,住陋室茅舍的便没有。也许住高楼华屋,居住境界好,但他的人生境界并不好。或许住陋室茅舍,他的居住环境不好,而他的人生境界却尽好。要知人生境界别有存在。这一层,或许对青年人讲,一时不会领会,要待年纪大了、经验多、读书多才能体会到此。我们不是总喜欢过舒服快乐的日子吗?当知人生有了好的高的境界,他做人自会多情趣,觉得快活舒适。若我们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该好好学做人;要学做人,便得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在书中遇见的人可不同;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又如耶稣,也快达二千年;他如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人。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当然,历史上有不少人物,他们都因做人有独到处,所以为后世人所记忆,而流传下来了。世间决没有中了一张马票,成为百万富翁而能流传后世的。即使做大总统或皇帝,亦没有很多人能流传让人记忆,令人向往。中国历代不是有很多皇帝吗?但其中大多数,全不为人所记忆,只是历史上有他一名字而已。哪里有读书专来记人姓名的呢?做皇帝亦尚无价值,其余可知。中马票固是不足道;一心想去外国留学、得学位,那又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呀?当知论做人,应别有其重要之所在。假如我们诚心想做一人,“培养情趣,提髙境界”,只此八个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我们肯读书,能遵循此八个字来读,便可获得一种新情趣,进入一个新境界。各位如能在各自业余每天不断读书,持之以恒,那么长则十年二十年,短或三年五年,便能培养出人生情趣,提高了人生境界。那即是人生之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说到此,我们当再进一层来谈一谈读书的选择。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一是修养类的书。所谓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当然更须加倍修养。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化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只这样一天天读下,不要以为没有什么用;如像诸位毎天吃下许多食品,不必也不能时时去计算在里面含有多少维他命,多少卡路里,只吃了便有益;读书也是一样。这只是我们一种私生活,同时却是一种高尚享受。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连做皇帝王天下都不算乐事;那么,看电影、中马票,又算得什么?但究竟孟子所说的那三件乐事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读一下孟子,把他的话仔细想一想,那实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有人以为月入二百元能加至二百五十元就会有快乐;哪知等到你如愿以偿,你始觉得仍然不快乐——即使王天下,也一样会不快乐。我们试读历史,便知很多帝王比普通人活得更不快乐。做人确会有不快乐,但我们不能就此便罢,我们仍想寻求快乐。人生的真快乐,我劝诸位能从书本中去找;只化三两块钱到书店中去,便可买到论语孟子;即使一天读一条,久之也有无上享受。还有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要知:即是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轮渡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全把外景看尽了,而且是谁也看不尽。还有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化几小时就可一口气读完,但也可时常精读。其次,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多,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在座年幼的同学们,只盼你们记住这几部书名,亦可准备将来长大了读。如果大家都能毎天抽出些时间来,有恒地去读这七部书,准可叫我们脱胎换骨,走上新人生的大道去。其次便是欣赏类的书。风景可以欣赏,电影也可以欣赏,甚至品茶喝咖啡,都可有一种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也需要欣赏,而且需要能从高处去欣赏。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要在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只要能欣赏。谚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中境界,包罗万象;不论是自然部分,不论是人生部分,中国诗里可谓无所不包;一年四季,天时节令,一切气候景物,乃至飞潜动植,一枝柳,一瓣花,甚至一条村狗或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都进入诗境,经过诗人笔下晕染,都显出一番甚深情意,趣味无穷;进入人生所遇喜怒哀乐,全在诗家作品中。当我们读诗时,便可培养我们欣赏自然,欣赏人生,把诗中境界成为我们心灵欣赏的境界。如能将我们的人生投放沉浸在诗中,那真趣味无穷。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却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能读陶诗,尽在农村中过活,却可把我们带进人生最高境界中去,使你如在诗境中过活,那不好吗?又如王维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经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上面所引陶诗,背后也有人。只是一在山中,一在村中;一在白天,一在晚上。诸位多读诗,不论在任何境遇中,都可唤起一种文学境界,使你像生活在诗中,这不好吗?纵使我们也有不能亲历其境的,但也可以移情神游,于诗中得到一番另外境界,如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不是一幅活的人生画像吗?那不是画的人,却是画的人生。那一幅人生画像,活映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欣赏。在我想,欣赏一首诗,应比欣赏一张电影片有味,因其更可使我们长日神游,无尽玩味。不仅诗如此,即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因此,不懂诗韵平仄,仍可读诗。读散文更自由。学文学乃为自己人生享受之用,在享受中仍有提髙自己人生之收获,那真是人生一秘诀。第三是博闻类。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第四是新知类。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这一类更不必详说了。第五是消遣类。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即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作是消遣。上面已大致分类说了业余所当读的书。但诸位或说生活忙迫,能在什么时读呢?其实人生忙,也是应该的;只在能利用空闲,如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和马上。上床了,可有十分一刻钟睡不着;上洗手间,也可顺便带本书看看;今人不骑骡马,但在舟车上读书,实比在马上更舒适。古人又说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现在我们生活和古人不同;但每人必有很多零碎时间,如:清晨早餐前,傍晚天黑前,又如临睡前;一天便有三段零碎时间了。恰如一块布,裁一套衣服以后,余下的零头,大可派作别的用场。另外,还有周末礼拜天,乃及节日和假期;尤其是做教师的还有寒暑假。这些都可充分利用,作为业余读书时间的。假如毎日能节约一小时,十年便可有三千六百个小时。又如一个人自三十岁就业算起,到七十岁,便可节余一万四千四百个小时,这不是一笔了不得的大数目吗?现在并不是叫你去吃苦做学问,只是以读书为娱乐和消遣,亦像打麻雀、看电影,哪会说没有时间的!如果我们读书也如打麻雀、看电影般有兴趣、有习惯,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可读书。这样,便有高的享受,有好的娱乐,岂非人生一大佳事!读书只要有恒心,自能培养出兴趣,自能养成为习惯,从此可以提髙人生境界。这是任何数量的金钱所买不到的。今日香港社会读书空气实在太不够,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职业,便不再想到要进修,也不再想到业余还可再读书。我希望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书不妨交换读,有意见可以互相倾谈。如此,更易培养出兴趣。只消一年时间,习惯也可养成。我希望中年以上有职业的人能如此,在校的青年们他日离了学校亦当能如此,那真是无上大佳事。循此以往,自然人生境界都会高,人生情味都会厚。人人如此,社会也自成为一好社会。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都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钱穆先生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应邀在复兴中国文化会第十次学术会议中发表演讲,讲题正是《读书与做人》。本文原载于《新亚生活》双周刊5卷15期。...

    2022-04-05 孔子 孟子 老子的关系 孔子 孟子 荀子

  • 林语堂论读书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曾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之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在官僚商贾亦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然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读的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Oe’meatiaother’oio)。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做一场噩梦。甚至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恶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怀胎滋长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且同一本书,同一作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之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Eliot(乔治.爱略特)自叙读《卢梭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终可深入,深入后,然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loveatfirtight)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的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砺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必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的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就是读书未入门,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从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理由出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滥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注:本文系林语堂十二月八日复旦大学演讲稿又同月十三日大夏大学演讲————原标题:论读书...

    2022-04-04

  •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读书的定义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读书?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朋友见面打招呼:“你还在读书?”那意思是说,你还在学校里经受那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可如果终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还“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一点也不奇怪。“读书”是社会上的某一职业。什么叫以读书为职业,就是说,不擅长使枪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过去称读书郎、书生,现在则是教授、作家、研究员,还有许多以阅读、写作、思考、表达为生的。“读书”是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什么时候了,还手不释卷?”春节放假,你还沉湎书海,不出外游览,也不到歌厅舞厅玩乐。“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读不读书,不仅关涉举动,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2002),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你不读书,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问题是,很多人自我感觉很好,照镜从不觉得面目可憎,这可就麻烦大了。这四个定义都有道理,得看语境,也看趣味。以前说“学而优则仕”,现在变了,是“仕而优则学”——这后一个“学”,当然是装模作样的了,“‘官大学问大”嘛。中国特有的学历高消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想到这些,我才格外欣赏那些不为文凭,凭自家兴趣读书的人。在北大教书,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学生;可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旁听生”,我也不敢轻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尽管坐下来听。这种不太符合校规的通融,其实更适合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设想。拿学位必须读书,但读书不等于拿学位。这其中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开学演讲时,专门谈这问题,希望学生们以学问为重,不要将大学看做文凭贩卖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年开学,蔡先生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为他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像(参见《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以及《自写年谱》)。现在看来,蔡先生还是过于乐观了,成为“贩卖知识之所”的大学,以及视大学为“养成资格之所”的学生,当今中国,比比皆是。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二、读书的成本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你说“读书”,好吧,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学生选择专业,除个人兴趣外,还有成本方面的考量,这我理解。我不谈这些,谈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这里所谈论的“读书成本”,带有戏拟的成分,可博诸位一笑。那是一则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这么多劝学诗文,最有趣的,莫过于《礼拜六》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王钝根《出版赘言》)《礼拜六》诸君越说越邪乎,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嬷,不可不看《礼拜六》。”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学家,叶圣陶撰《侮辱人们的人》,称:“这实在一种侮辱,普遍的侮辱,他们侮辱自己,侮辱文学,更侮辱他人!”宁肯不娶小老婆云云,当然是噱头,不可取;可也说出实情: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大都市里其他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是这样。我说的不是赌博、吸毒或游走青楼等不良行为,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尽管书价越来越贵。现在好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可以免费上网;网上又有那么多文学、史学、哲学名著,可以自由阅读乃至下载。好歹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之余,你干什么?总不能老逛街吧?听大歌剧、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于是,逛书店,进图书馆,网上阅读等,成了日常功课。可问题又来了,阅读需要时间。十几年前,在香港访学,跟那里的教授聊天,说你们拿那么多钱,做出来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实在让人不佩服。人家说,这你就外行了,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没时间读书。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说七七、七八级大学生读书很刻苦,他们之所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还有一点,那时的诱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们,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难。我的经验是,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则是无奈,因太时尚太高雅的娱乐玩不起。不过,没关系,这种选择的限制,有时因祸得福。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三、读书的姿态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四、读书的乐趣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读书必须求解,但如何求解,有三种可能性: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名士读书;好读书且求甚解——那是学者读书;不读书,好求甚解——这叫豪杰读书。后面这句,是对于晚清“豪杰译作”的戏拟。自由发挥,随意曲解,虽说别具一格,却不是“读书”的正路。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必须跟下面一句连起来,才有意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关注的是心境。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解说?为自家功名读书,为父母期待读书,或者为祖国富强而读书,都有点令人担忧。为读书读书——据叶圣陶称,郑振铎谈及书籍,有句口头禅“喜欢得弗得了”(《序》)——那才叫真爱书,真爱读书读书这一行为自身,也就有了意义,不必“黄金屋”或“颜如玉”来当药引。将读书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或者像龚自珍自嘲的那样“著书都为稻粱谋”,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古之学者,读书有得,忍不住了,只好著述;今之学者,则是为著述而读书。今日中国,学术评价制度日渐刻板,学美国,“不出版,就死亡”。于是,大家见面,不问读了什么好书,只问出了什么新书,还有申请到什么课题。真不知道如果不报课题,还读不读书。我的感觉是,这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很容易使阅读失去乐趣。作为学者,你整天手不释卷,如果只是为了找资料写论文,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忘记了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教训。十几年前,为了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我猛读了很多好的、坏的武侠小说。读伤了,以致很长时间里,一见到武侠小说就头疼。真希望有一天,能完全卸下学者的盔甲,自由自在地读书。我写过两本闲书《阅读日本》和《大英博物馆日记》,那不是逞能,而是希望自己能恢复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阅读乐趣。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很多读书人的共同体会;不仅“忘食”,还可能忘了生死。刚才提到的《阅读史》中,有一幅摄于1940年伦敦大轰炸期间的照片,很感人。坍塌的图书馆,靠墙的书架并没倒下,瓦砾堆中,三个男子还在怡然自得地阅读。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这本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书籍以及阅读的历史图像,很好看;遗憾的是,关于中国的,只有一幅16世纪的版刻,描述秦始皇焚书情景。五、读书的策略读书,读什么书?读经典还是读时尚,读硬的还是读软的,读雅的还是读俗的,专家各有说法。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不同的学科。我的建议是,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没用。没听说谁靠读诗发了大财,或者因为读小说当了大官。今人读书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这不好。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很重要,这不用说,世人都晓得。我想说的是,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精神探索的意义,同样不能忽略。当然,对于志向远大者来说,文学太软弱了,无法拯世济民;可那也不对,你想想鲁迅存在的意义。两年前,香港学者饶宗颐先生在北大演讲,提到法国汉学家戴密微跟他说的两句话:中国文学世界第一;研究中国,从文学入手是最佳途径。公开发表时,这两句话都被删去了,大概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为是挟洋人以自重。可后面这句,其实很在理。从文学入手研究中国,照样可以广大,可以深邃。而且,我特别看重一点:从文学研究入手,容易做到体贴入微,有较好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并非可有可无,不是装饰品,而是直接影响你的学问境界与生活趣味。你看外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引述与发挥,你就明白,中国学者对于文学的阅读,普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确实应该发扬光大,因此,建国学院,修清史,编《儒藏》,我都没意见。我想提醒的是,今天谈“传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晚清以降,中国人与西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文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传统。比如,谈文学,你只讲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不讲鲁迅,行吗?说到现代文学,因为是我的老本行,不免多说两句。不是招生广告,而是有感而发。尽管我也批评五四新文化人的某些举措,但反对将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归咎于五四的反传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很多人开始头脑发热,大谈“民族自信心”,听不得任何批评的声音。回过头来,指责五四新文化人的反叛与抗争,嘲笑鲁迅的偏激与孤独。我理解这一思潮的变化,但也警惕可能的“沉渣泛起”。说到读书的策略,我的意见很简单: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古今中外,“劝学文”汗牛充栋,你我都听了,效果如何?那么多人真心诚意地“取经”,但真管用的很少。这里推荐章太炎的思路,作为演讲的结语。章先生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年”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注:本文为陈平原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2022-04-03 鲁迅日记今日无事原文 鲁迅日记打牌

  • 颜纯钩:读书是最便宜的事,也是最应该做的事

    最近,香港新加坡资本连锁书店PAGEONE全线停业。据说他们在业内欠债,专家不再送货给他们。他们的店铺乱七八糟,表现出一种失败,最终无法忍受,导致香港最大的书店帽子事件。如今,纸媒寿终正睡似乎是正常现象。香港人像往常一样早出晚归,没有哀悼。来的总会来,区别只是迟早。但曾经,PAGEONE是香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书店。它走高端路线,目标读者是消费能力高的中产阶级。中英文书籍采购严谨,以艺术、设计、建筑、摄影、时尚、潮流等大型相册为主流。思想文化书籍也处于眼前的位置,而流行书籍往往有选择性的选择策略。他们的店面装修风格优雅简约,空间宽敞,采光适中,音乐抒情,给香港读者留下了类似台湾省的真品,虽然远不如真品多样化。书店的衰退从今天开始,所有的经营者都生活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左派集团的书店有很强的支持外,其余的都很紧张。书店的日子很悲伤,出版自然不好,整个行业都在衰落,没有前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有着前所未有的扩张。在生活极其方便之后,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此外,娱乐模式日新月异,像盘丝洞一样容易进出。人们把有限的闲暇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亲戚朋友圈,关注时事。其余的用来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精神鸡汤。到目前为止,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阅读更便宜,也没有什么比阅读更有价值。自古以来,写书的人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出版一部作品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李世珍写了《本草纲目》。原稿丢失后,应重写全文。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并阅读了十年。这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作者写完后,应经过经验丰富的编辑和审查,反复修改和考虑,然后进行排版、校对、制版等不同程序,最后在工厂印刷。打印一批书,通过分销渠道分散到书店。店员应注意装饰,并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推广。然后你叔叔去书店,捡起来,付钱带一本书。你不知道一本书里有多少人在努力工作。一位专家致力于专业研究,然后用简单的文字将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一部作品,并以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在市场上流通。这样,专家的理论就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资产。有些知识可能不是你实时需要的,有些需要不同的知识作为参考和综合,但当大量的知识融入到你的心中时,它们会在那里产生奇妙的反应。当时,似乎有一些明确的智慧来理解事物,你看到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你经常有一个闪光的顿悟,你会总结相同的规则从不同的事物,你会觉得面对奇怪的事物,比以前更详细、敏感、深刻的感觉。一个优秀的作家将他的生活经历变成小说或散文,他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展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分析复杂的人性和微妙的心,在那些曲折而丰富的情节推广中,意味着生活的感知和智慧。读一部小说,不仅经历了一些人的生活,而且从那些陌生人的经历中,感染世界的真理、善、美,净化心灵,升华他们的精神领域。有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空,有些人的经历与你风马牛不相及,但普遍的人性毫无例外地广披古往今来的社会。千古以下,人间都有正义,卑劣的人到处横行,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家国民族之情,放诸四海而皆准。你在没有恋爱之前,已经饱尝爱情的狂喜与折磨﹔在失去亲人之前,你已经体会到了骨肉撕裂的痛苦﹔你身无寸铁,参加过起义﹔你已经感受到了大楼倾倒的恐惧。文学作品让你体验更丰富的生活,让你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虚构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比你个人经历更广泛、更丰满、更有启发性的现实世界。你比别人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比别人更了解生活的奥秘。几千年来,人们通过阅读获得了长期的知识和智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获得了长期的经验和经验。没有阅读,经验和经验只在情感层面。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也有农业经验和生、老、病、死的经验,但他的视野总是与山分不开的,他的心只有三分之一的房间。人们应该更深刻、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因为人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知识领域无限。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读书。他们认为信息已经足够泛滥了。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社交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秘密。如果他们什么都不懂,随时谷歌,就会有现成的答案。至于生活,一个时代有一种方式。一千年以下的东西已经不起作用了。年轻人有自己的心态来应对世界。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这些自然会形成。年轻人精力充沛,对复杂的世界充满信心(充满信心),指导国家鼓舞文字,追赶潮流。他们很难安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仔细阅读很多书,思考很多事情,从历史上追求前任的足迹,以更广泛的思想想象未来。他们关心自己的社会,但他们找不到焦点。他们对世界的是非充满激情,但缺乏判断力。当然,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共同优势和弱点,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于他们的前任,他们不读书。想想五四、民国甚至红卫兵,虽然他们都经历了荒谬的青春,但他们的思想基础显然与今天的年轻人不同。最近,一些台湾中学生用纳粹标志巡游,一些香港年轻人也遇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作者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读书。纸质媒体的衰落已经成定局,没有人能扭转局面,但在可见的未来,书店会存在,即使再过一百年,总会保留一些图书馆,也就是说,书会总是在那里等你,你去找它,这是你的事。你想发展,想做一个大事业,你学会钻营,会玩一点聪明,在人际关系中玩一点模式,然后记住一些所谓的精神鸡汤生活哲学,你充满信心走在江湖上。虽然你也是一个现代城市人,整天进出社交媒体,玩游戏是不可战胜的,你带来现成的知识,可以说话,什么理解(一点),一切忘记,当然,你会生活,甚至生活,但最终,年轻人,你的生活会沉淀什么?读书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便宜的事,是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没有人读书的结果是,也没有人好好去写书了,写了书也没有人好好去编辑出版它了,编辑出版了,也没有人用心去推广销售了,百年以后,整体人类的平均思想水平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样的未来,难免令杞人忧天了。————–原标题:不读书的年代拼什么?作者:颜纯钩来源:腾讯大家...

    2022-04-04 书店一本书的利润大概是多少 书店一本书多少钱

  • 杨建民:读书为何是终生进行时?

    题目中的问题一般可以用学海无限,人生有限来简要回答。这太笼统了,人们很难准确把握。其实可以分几个层次来体验。在人生的过程中,除了童年的蒙古教育,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总是先学习相当数量的实践知识,以基本谋生。沿着这条路,人们必须继续阅读,以保持自己不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使你无法停止。只有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确保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生存所需的基本工作责任。与朋友交谈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孔子提到的五十知天命的天命?相互讨论的结果被认为是外部世界对人的限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但这引起了作者对孔子这段话的思考:我有五个愿意学习,三十,四十但不混淆,五十知道命运,六十和耳朵,七十和心,不超过规则。这段话,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不同的观点。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作者认为孔子是一个通过年龄来解释生活精神状态的过程:30岁,人们有决心的激情;40岁,应该有适当的人生道路选择;经过进步、努力,50岁应该知道人们不仅应该有抱负,而且应该有适当的外部机会;60岁,经验,听各种耳语;70岁,应该知道世界,生活,行为和标准化。每个年龄段都应该包含一个新的认知领域,但也应该包括孔子的真实认知领域。但作者仍然怀疑,这种认知领域,自然可以得到,不需要修复,不需要个人努力?观察这个世界显然并非如此。有些人,在一定的年龄,没有达到困惑或知道命运,更不用说耳朵和其他领域了。这似乎不是孔子描述不当,而是有些人缺乏通过阅读不断补充知识和营养,这使得一些思想无法扩展。心理进步,最好的积累和传递来自阅读,阅读确保了思想的营养来源。通过阅读,我们得到了智者先贤的不断启发,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的生活经验,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有可能提高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种阅读每个学习文科和科学的人都必须进行的。因为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在青春期可能感觉特别好,多年后拿起它,你认为你可以找到第一次阅读的印象,但很少;其他书,第一次阅读,可能是硬头皮,慢慢品尝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了你的最爱。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对于同一句格言,来自老年人和缺乏经验的青少年的内涵是不同的。作者认为,这表明,一个故事,有时读一次不满意,其内涵,可能需要思想潜水,生活经验的增加,以深刻感受品味,这是阅读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另一层意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孙犁直到晚年才不断创作,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一些学者评论说,他的创作几乎没有废笔。他晚年写的十本书几乎可读。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成熟和文字运用的自由,可以说是从心所欲不超过规则的境界。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是阅读的收入。孙犁身体不好,不能说她有多有创造力。然而,在他的一生中,直到晚年,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匹认识老马。他写信给年轻人,经常鼓励他们阅读;他自己也在晚年出版了一本书,即在书包纸上写的阅读体验。这些书,古今中外,正史野书、文史哲学、日记序跋、金石书画,甚至古泉(钱)系列……真的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这可以算是阅读是终身活动的又一个明显例子。因为生活短暂,知识无限;因为新知识不断产生,人们需要不断掌握;因为人的成长,理解感知能力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不懈的调整和控制;我们需要提高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生存得更好……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或解决,所以:读书是我们应该终生进行的活动。—————作者:杨建民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告:...

    2022-04-04 孔子一本书 《孔子》书

  • 鲁迅的读书态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近日,海口市博物馆举办了鲁迅读书生活展,吸引了不少爱书人的目光。今年正好是鲁迅去世80周年。纵观这漫长的中国文坛,也许没有一个诗人或作家能读得比鲁迅多。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从小就读过大量中国传统经典和野史异闻等小书。后来,他去南京学习,开始涉猎翻译自西方和日本的书籍。后来,他去日本学习,学习日语和德语,扩大了他的阅读视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文学观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请教别人是无用的19272008年7月16日,鲁迅应邀在广州知用中学发表演讲。在此期间,他主要谈到了自己对阅读的看法。后来,这篇演讲被鲁迅自己修改,并以阅读杂谈的名义发表在当时广州的《中华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上。事实上,当时鲁迅这样的著名作家谈论阅读的文章肯定会风靡全国。然而,事实上,这篇文章后来并没有被广泛传播,甚至很少被提及。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人们不想从鲁迅那里得到阅读的见解吗?事实上,当你真正阅读鲁迅的《阅读杂谈》时,你会发现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说出任何新的想法。鲁迅似乎总是害怕在心里为别人(尤其是年轻人)当导师,并给出这样或那样的指导。在鲁迅的意识中,年轻人的导师应该由陈西英这样的绅士来完成。他不会为年轻人当所谓的导师,而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因此,鲁迅似乎拒绝对阅读给公众任何可行的意见。在《阅读杂谈》中,鲁迅说:我们自动阅读,也就是说,阅读的爱好,咨询别人一般是无用的。因此,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鲁迅如此不愿意给别人关于阅读的意见。他的意思是,阅读仍然是一件个人的事情,没有人能给你可行的意见,你只能依靠自己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鲁迅所谓的阅读爱好。这种意识是完全鲁迅风格的,根植于他对任何束缚个人的教条的反对和批评。如果可以概括鲁迅一生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即立人。鲁迅对个人解放的呼声依然强烈,因为他所期望的个人独立社会尚未实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阅读杂谈中的意见与他一直倡导的立人思想是一致的。也可以看出,鲁迅有着深刻的意图,他看似消极的做法其实暗示着很多积极的力量。在1920年的革命洪流中,有许多革命家躺在上海租界的洋房里,像我一样,指导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上街革命。鲁迅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因此,他强烈反对任何指导年轻人的导师,也强烈反对年轻人寻找所谓的导师。鲁迅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深刻之处,但我们与每个人的独立与成长的深刻距离。《青年必读》始末与鲁迅的《阅读杂谈》相比,他的《青年必读》要出名得多。它在鲁迅一生的思想演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篇文章及其背后的各种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阅读的另一种态度。19252001年1月,孙福源主编的《京报副刊》发布了《青年必读十本书》和《青年爱读十本书》的启示。70多名社会名人、文人学者和300多名青年应征作答卷,并陆续在《京报副刊》上发表。鲁迅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从来没有注意过,所以我现在说不出来。但在这句话的背后,鲁迅还附上了一篇小文章作为解释性文字。但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经历,供一些读者参考——……我以为要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少读中文书,结果只是不能作文。但现在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不能算什么大不了的。虽然现在看来鲁迅对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的看法有些过激,但周作人也在多年后给鲍耀明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这件事,说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其实是他的‘高调’……他很有异议,故意和别人调情。他还给朋友的儿子写了一本书,但很简单。然而,鲁迅这么说一定有他的想法。在《疯子日记》中,鲁迅借用了疯子的嘴,说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纸背后隐藏着吃人的历史。因此,不难理解鲁迅为什么反对年轻人阅读中国书,而是提倡他们阅读更多的外国书。鲁迅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在文化界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论,就像在人群中投下了一个黄蜂巢一样。有60多篇关于辩论的文章已成为当年学术界的公共案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无论如何,鲁迅在《青年必读》中所表达的观点背后,其实是希望看到年轻人应该多采取行动,多做事,而不仅仅是空谈和抱怨。如今,鲁迅的行为胜于言语建议依然珍贵。因此,在阅读的选择上,即使有人热衷于为年轻人开书单,后者也不一定会读那些书。真正的读者不需要任何人为自己开书单,也不会热衷于为别人开书单。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只热衷于空谈和享受,即使是那些读诗学富的人也不会读书。所以,当我们今天回去读鲁迅的短篇《青年必读》时,重要的不再是文章中略显过激的观点,而是他在附注结尾说的那句话:现在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行’,不是‘言’。也许是因为行动对年轻人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把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这个词作为学校的另一个校训。当今社会仍在大力倡导努力工作的氛围。因此,鲁迅在《青年必读》中的观点仍然闪耀。书账及其嗜书如命的记录者鲁迅一生都沉迷于书籍。除了在他的亲戚、朋友和其他人所描述的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鲁迅爱书的故事,他细致的书账也证实了他沉迷于书籍的气质。许多与鲁迅有过联系的人会说,他们收到鲁迅先生寄来的书是经过仔细包装的,像新的一样平坦。当然,鲁迅珍惜他的每一本书。如果新书或其他人寄来的书上有污渍和皱纹,鲁迅通常会亲自处理、清洁或修复,然后收集和使用新书。在南京学习时,鲁迅曾经在冬天花钱买了他最喜欢的书,所以为了不让棉裤上的洞被别人发现,他用墨水黑纸来修复棉裤,以防出丑。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有阅读的气质。除了沉迷于书籍,鲁迅还有另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写日记,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在日记中,鲁迅不仅描述了他每天的主要活动和感受,还逐一列出了他买书的情况。书籍的内容一般包括购买书籍的地点、标题、作者、价格、标题等。每年日记结束后,还有一个特别的书籍部分,详细记录今年购买的书籍的数量、类型、成本等,可以说非常小心。自从鲁迅于1912年555日开始写日记以来,他的日记很少缺少,直到1936年1018日去世。虽然有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鲁迅在1935年病得很重,耽误了日记的写作,但鲁迅会根据记忆填写日记,包括日记中的书账。为什么鲁迅如此仔细地记录了书账?在我看来,这仍然源于鲁迅对书籍的热爱,所以他会记录他购买书籍的所有细节。根据书账的记录,鲁迅在1928年之前,每年购买书籍的钱低于400元。1928年以后,他每年花在书上的钱将超过400元,1930年最高记录为2400元。这几乎是当时一位大学教授的年薪。由此可见,鲁迅对书籍的热爱和他的勤奋。事实上,鲁迅一生并不富裕。有时候,为了买自己喜欢的大部分书籍,比如《四丛杂志》,他不得不反复权衡,最后拿着家里攒下来的钱买书。据《书账》记载,鲁迅一生购买的书籍约为3000,共有9600以上,包括6900各种汉代画像石拓片。鲁迅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买这些书,只记录这个书账是一项艰苦而用心的工作。简而言之,鲁迅成为鲁迅的原因与他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密切相关。即使天才说任何时候都会有很多演讲者,但培养一种自然、勤奋、透明的阅读习惯也将有助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天才。这种天才有先天的天赋,但也有后天坚持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它是纯粹的。鲁迅的阅读生活是过去的事正能被我们掌握的是现在,最好现在拿起一本书。链接:鲁迅的读书方法如何阅读?鲁迅有一种直接的阅读方法。鲁迅在《随意翻转》中谈到了随意阅读-随意翻转的方法。鲁迅还谈到了自愿、自动阅读、即爱好阅读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鲁迅还间接说了以下阅读方法。怀疑-研究方法。鲁迅在《我要骗人》中说:中国人民多疑。……然而,怀疑不是缺点。总是怀疑,而不是断言,这就是缺点。其实鲁迅也承认自己的多疑,我的‘疑’是存在的。但无论如何,怀疑是超越的起点,有疑才有卓见。比较-识别方法。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和共同点的一种方法;识别是一种分析好坏、区分是非、划定标准的方法。鲁迅说:只要比较,很多事情就会理解;阅读和绘画也是一样的。思考-观察方法。鲁迅认为,思考应该是独立思考,反复思考。读这本书,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读其他书也是如此,你仍然必须自己思考,自己观察。阅读应该思考,创造也应该思考。如果你写了一些东西,你必须探索它。经过思考,更重要的是观察,面对问题,与实际接触,使读书活起来。结合-参考方法。结合是联系,参考是比较。学习与超越、移植与原创、吸收与发展不仅是结合的方法,也是参考的方法。鲁迅在《致董永舒》一书中说:但我们不能专注于一个人的作品。为了防止被他束缚,我们必须向所有人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我们才能以后独立。精确-知识方法。只有当思维准确时,我们才不会感到困惑。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种语法的不准确性证明了思维的不准确性。换句话说,这个想法有点混乱。只有准确、仔细地阅读,我们才能阅读本质、收入和知识。这应该善于总结。鲁迅本人非常善于总结。他在阅读世界文学时总结道: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告诉我们,法人善于锋利,俄罗斯善于讽刺,英国和美国善于幽默。—————–原标题:鲁迅的阅读生活作者:马海波来源:海南日报...

    2022-04-04

  • 格非:盲目“信书”比不读书更糟糕

    为什么要学习?如果你找一百个学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一百个学者中可能有90个答案是一样的:为了获得知识、技能和了解世界,我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读书。例如,我母亲不识字,所以她不能读书,但我母亲是我非常崇拜的人。她不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社会和世界没有判断。她有很多重要的判断,这对我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我看来,她特别聪明,有着广泛的生活经验。她可以在任何方面当我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很多人不读书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知识的奴役。如果你从不读书,你必须听别人叫你吃什么,叫你做什么,告诉你什么是科学基础,什么是正确的,你会被动地包裹在大量的信息中,你不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你的答案与别人的答案不同,你必须阅读。你必须去书中寻找那些同意你意见的人和共鸣。因此,我认为阅读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建立身份关系,然后让我们在非常深入的相互理解中更好地发展自己。阅读的前理解非常重要许多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你自己建立。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需要一些重要的先决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你必须有一本字典。首先,你必须识别单词,你必须学会自己检查文献。你不能说别人怎么相信,这比不读书要糟糕。孟子说:相信书比没有书好,盲目的相信书不如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好。如果你相信书中所有的内容,你最好不要阅读,不要阅读至少可以保持你的天性,因为你在生活中,生活教会了你很多经验。今天,我们想把阅读推到深度,推到一个更好的水平,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谈论的最简单的问题之一是阅读和历史情境。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杜甫的诗《江南李龟年》,四句话:齐王的房子很常见,崔九堂几次闻到。这是江南的一道好风景,花季又见到了你。孩子们理解这四句话,意思很简单。然而,即使你读了100遍这首诗,你也可能仍然无法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要理解它,你必须知道这首诗的具体历史背景,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以前的理解,你必须咨询相关的文献。负责任的学者应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现在很多人不注意阅读原著。现在很多大学生写论文都不查第一手资料。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做论文答辩,他的题目是关于先锋文学的。他在答辩中举了很多例子。然而,当我听到这些例子时,根本没有根据,他的材料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后来,我问他材料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网上看!现在很多年轻学生都是这样,他不读一手材料,他读二手材料,三手材料,错误,随意轻信。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新娘,每个人都可以打扮她。例如,许多学生喜欢胡兰成和张爱玲。事实上,这并不重要,但情况是,有一年我在上海,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张爱玲作为论文研究的方向,这与整个社会对文学史的描述有关。我们很容易相信这些描述。张爱玲当然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张爱玲和沈从文不是整个文学史上唯一剩下的人吗?当然不是!如果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学者,你应该有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所以我说,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公共阅读,都有很多谬误,有些人不负责任,传播一些流言蜚语,做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写作,然后你把这些流言蜚语当作历史来理解,这不是一条鱼吗?在阅读时,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把自己交给作者,而应该确定我们的主要地位。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判断。阅读有助于建立自己,而不是迷失自我。现在很多阅读都让我们迷失了自我。培养好方法太重要了。青年知识分子肚子里要有干货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书你想读读不到,比如我当时想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我根本就读不到,你去哀求别人借给你,人家都不借,出版和资讯都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但其实这也有好处,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过去当时只能读一些很平常的书,比如《史记》、《论语》这些原典,所以我们这代人就很容易在一些方面研究得比较专门、比较深入。今天读书“博”的方面,反而会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我给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来,你读多少书我们管不着,但是你读的书里必须要有原典,肚子里得有些“干货”,否则你的“自我”会被别人带走。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希望年轻人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判断力,并认真对待。只要你努力阅读这么多书,你就会成为某些方面的专家;如果你仔细阅读十本西方经典书籍,你一开口就会有所不同。现在很多人读研究生,不读原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也是我非常担心的问题。————根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格非在2016江苏书展上以阅读与历史情境为主题的演讲。作者:格非整理:庞雪汀来源:新浪读书...

    2022-04-03 张爱玲格非 张爱玲性格

  • 读书三弊:细说三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如今,中国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爱读书的人太少,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很少有人提到另一个相对的问题,那就是,相当一部分爱读书的人读书很傻。热爱阅读不是一件好事吗?你怎么能愚蠢地说人们读书?是的,阅读有很多好处,但在阅读良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态度。世界阅读日不仅要宣传阅读的好处,还要提醒人们错误的阅读方法和态度。死读书会进入死胡同古人曾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这句话仍然被许多学者视为标准。在中国古代,这句话还是很有用的。毕竟当时信息封闭,书籍往往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读圣贤书意味着闻窗外事。但在信息时代,这种阅读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一切都在迅速变化,最新的想法和最新的知识经常出现在书籍以外的渠道上。书籍只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此外,现场调查、现场观察、面对面交流和头脑风暴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你仍然认为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和现代社会所需的所有技能,并屏蔽书外的世界,那么阅读就会导致狭窄。正如郝明义在《越南读者》中所说,文本提供了一种非常抽象和方便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也导致我们最初综合利用各种感官的整体能力逐渐退化,书文本的传播力量最大化,也使我们容易忽视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这让人想起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中著名的台词。天才威尔自力更生,傲慢自大。心理学教授尚恩告诉他:你只是个孩子,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当你问你艺术时,你可能会在艺术书籍中提出一个肤浅的论点。你知道很多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事情。他充满政治热情,与教皇相遇,沉迷于性。你对他很清楚吗?但你甚至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对吧?你没试过站在那里,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名画,对吧?你年轻而坚强。如果我和你谈论战争,你会抛弃莎士比亚,背诵一起去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来没有亲自去战斗,也没有试图把你最好的朋友的头抱在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盯着你,向你求助……因此,罗素说,拥有经验而知识的经验胜过没有知识的经验。中国古人也提倡风雨声读书,声音入耳;家庭事务、国家事务、世界事务、关心一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圣贤们非常聪明地注意到,他们应该体验阅读,否则阅读很容易成为赵括的纸上谈兵。例如,许多人可以在各种书籍中了解中国。他们闭嘴是北京、上海和广州GDP世界第二,互联网和其他非常高的话题,但你不饿,没有处理农民工,不知道每天花几个小时挤公共汽车工作,你认为了解中国,事实上,你可能面对柏拉图说,知道对象的影子或影子的影子,叶子,看不见泰山。知识远不等于智慧我们常说,我们的肚子里充满了诗歌和书籍。看来我们读的书越多,整个人自然就会变得聪明和有气质。但在《儒林外史》中,我们看到了这么多诗人和书籍,但他们看起来很酸。在鲁迅的小说中,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香有四种写作方法种仁义道德。然而,人们不会把它们与智者联系起来。事实上,这涉及到知识和智慧的区别。阅读可以获得知识,但阅读不一定获得智慧。智慧是知识的下一的下一个阶段,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和整合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并有正确的判断力。这就像一个人对唐代宋代的方便,这是知识,但智慧是学习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是在古代七情六欲、家庭友谊、爱情生活、有趣幽默、善良宽容感受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价值,从而丰富和改善个人生活。换句话说,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每次高考前后,有一段话总是被网民嘲笑: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是高考前6个月,然后你知道天体运行原理,知道有机无机反应,椭圆双曲线,杂交生物圈,说英语,可以修复古代文本,得到几列,说哲学,追溯中国5000年,推广赤州陆海数百万,知道音乐艺术计算机,练习武术民间虎钳,现在,除了玩手机,浪费一个。这个笑话生动地解释了知识和智慧之间的距离。如果你只是背诵知识,而不学习思考,理解实践,丰富思想,培养个性,那么,即使你知道更多,你也只是掌握了一堆琐碎的知识。残酷地说,琐碎的知识和破碎的铁一样,然后你自然会扔(忘记)。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微博和微信获取信息。微观阅读不仅带来了便利,而且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人们往往处于我获得了新知识的成就感和乐趣中。然而,微观阅读的本质是碎片化,它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消除了阅读的系统性和深度的特征,并越来越呈现出反智力的特征,充满了大量的八卦、灵魂鸡汤和伪科学。文化学家鲍鹏山认为,当知识不系统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和无聊的知识会让生活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个性变得琐碎,甚至淫秽。换句话说,碎片化的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知识,但如果我们放弃系统和深刻的阅读,我们也可能失去智慧。读书不应该成为道德优越感我经常在网上读到一些知识青年的偶尔回家,说他们的初中和高中成绩是班上最好的,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著名大学生之一。他们属于风云人物,学者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几年后,毕业后,当我回到家乡,参加同学聚会,或加入同学小组聊天时,我突然感到惊讶: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混得最好,结婚生子,有房有车,也变得特别热情,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相比之下,他们没有房子,没有车,小组里的其他人正在如火如荼地交谈,但他们找不到共同的话题,不敢说话,没有人会想到。我以为学者应该受到尊重,混得最好。但风水轮流让人措手不及,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和怨恨感。当然,大学生文凭的贬值和身份的丧失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然而,读者的优越感也值得反思。什么样的优越感?也就是说,读者的身份高于不读书的人。读者应该比不读书的人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大的权力,过更幸福的生活。之所以有这样的优越感,是因为古人万事皆下,只读书高的旧观念的延续。当时皇帝是唯一的买家,读书是平民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第二,我们教育价值观的偏差。应试教育以分数为英雄。会读书的好学生一直受到老师的青睐,习惯了重视,往往对自己期望太高。但时代变了,皇帝消失了,多元化的买家市场出现了。虽然阅读仍然是平民阶级实现阶级流动的主要方式,但请记住,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你在寒冷的窗口努力学习,许多没有学习的人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大众创业、创新的时代,阅读与不阅读的区别更接近生活选择、职业追求和个人抱负,与权力、身份和财富无关。不幸的是,许多知识分子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仍然认为阅读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的投资,仿佛金字塔的顶端是几堆书的距离。如此高眼睛,一旦没有实现,或开始怀疑阅读的意义,怀疑生活,然后怀疑社会,成为一个愤怒的年轻人;或者抱怨自己,感到运气不好,不合适,悲伤,沮丧。对于这样的人,我想到了贾平凹的话,应该给他们一个建议:不要认为阅读是最崇高的事情,如果没有生活只是纯粹的阅读,最好去路边卖油条。—————作者:曾于里来源:南周知道...

    2022-04-05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知识

  • 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倡导者举了很多例子:隔壁村的张二小学没毕业,生意也不错;努力工作了18年的老同学,还是一个拿死工资,从牙缝里还房贷的小职员。我的信心让我目瞪口呆。在喧嚣的阅读无用论中,我更注重三种声音。一个阅读无用论的倡导者,他真的没有读过几天的书,但或者其他能力突出,或者运气好,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的老朋友聚会,也许也有这样一种悲伤的酸:非常不受教育的头发很小,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大钱。我们这些读了178年书的人,除了学位什么都没有。他们给你倒茅台酒,送中国香烟,然后给你一句冰冷的话:文化可以作为食物吃吗?是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确实非常重要,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学者,但不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另一种无用的阅读理论者,确实读了几年书,甚至有一个相当漂亮的学术背景,镶嵌着金边。你和他谈论哲学,他可以告诉你纯粹的理性批评;你和他谈论美学,他可以清楚地梳理斯宾诺莎和海德格尔的审美观。回顾他在学校的表现真的值得称赞。但目前,知识和财富之间的转变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在贫穷和愤怒中挣扎。在功利主义意图的驱使下,阅读不是为了气质的雕刻、遗产的储存和开放,而是为了换取利益。一旦实现被阻止,它就会觉得阅读是无用的。这些人害怕面对的事实是,阅读不是无用的,而是你自己的无用。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考试选手。你确实从字里行间发现了一些墨水,但如果你失去了书的阴影,你就没有一半的优势了。你的视角仅限于那些狭窄的书,但你不知道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你只能在旧纸堆里和你的前任交谈,但你没有能力在现实世界中处理它们。在各种无用中,最无用的是把我的无用归因于阅读——我的失败不依赖我,依赖阅读是无用的,如果我没有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阅读,我可能会有用。阅读无用论为他们提供了如此舒适、有面子、有理由的庇护所,所以他们自信地避免了自己的无能。在各种无用的阅读论调中,最可恨的是别有用心的人。我知道开卷是有益的,但我迫不及待地想让我周围的每个人都沉浸在玩耍中,浪费青春。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几个学生:熬夜的黑眼圈挂在他们的脸上,但他们大声告诉别人,他们从不学习。知道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必须激进地说,这种填鸭式教学毫无意义。他们几乎是人格分裂的——他们努力学习,厌恶地说阅读是无用的。在他们看来,如果阅读无用理论可以很受欢迎,那么每一个信徒,他们就少一个竞争对手。如果班上的学生不学习,那么几个研究生保护配额就属于他。如果同年进入单位的新人不学习,那么更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盯着自己的位置,忽视社会氛围,是为了自私。比自私更强烈的是自卑的心理背景。这种人似乎很策略,事实上,最无用它是最无用的。他不敢接任何透明和开放的挑战和竞争,只能使用如此卑鄙的手腕,掩盖病态竞争心理的迫切胜利。在这个充满反智力的社会里,阅读无用论总是很容易受到很多赞扬,阅读者的悲惨处境总是被嘲笑,阅读者的负面信息总是被蔑视放大。说实话,我也被问过无数次,你读北京大学能做什么?你不必像我一样工作来赚钱吗?你不必嫁给一个女人吗?在这方面,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做同样的工作,我也不会像你那样盯着得失;即使我们将属于家庭琐事,我知道琐事也有诗意和温暖;即使我们将面对生活,我也会为我的孩子在喧嚣中开辟一个安静的差距。如果我一无所成,我永远不会用读书的无用来掩盖我的无用。因为我读过书,墨水已经融入骨肉,但你没有。—————–原标题: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作者:王昱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04-04

  • 万维钢(同人于野):用强力研读书

    武侠小说常常把武林高手描写成能够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人物,但事实是一个人再怎么练武也不能变成坦克。在真实世界中,即使你武功再高,我摆个十人枪阵——不用机关枪,就是古代的那种三四米长的冷兵器长枪——也能轻易地把你杀死。但是一个人的见识却可以达到以一当百或者更高的境界。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他的“内力”之高,你上再多俗人也没用。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读书的目的是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这个世界经常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它们令很多人兴奋,迷惑,或愤怒,而大多数人只会在新闻网页的评论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读过这方面的书,也许就会指出:第一,这件事其实没什么,我知道比这个更好/更坏/更怪的事;第二,那个所谓专家说的意见属于X流派,而学术界对这派有很大的争议,其实他们已经过时了,比如获得××××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Y理论,就是个更好的理论;第三,我估计此事将会向××××××方向发展。著名经济学作者蒂姆·哈福德出过一本《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这是他在《金融时报》答读者问的短篇合集,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这样的套路。有学问跟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即使不想当专栏作家,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总是有用的。当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却可以见微知著。从读书的角度看,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书是为了掌握技能,通过各类考试,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这两种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别,但是假以时日,他们的“智慧”水平将会有天壤之别。只有后一种人,才配被称为“读书人”。这里我想谈谈“读书人”应该怎么读书。我国最畅销的图书类型是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考试辅导书,它们不算书。金庸、琼瑶的小说当然得算书,但看这种书不值得讲究什么技术。我们专门研究怎么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的非小说类的书。这种书有三个基本事实。第一,大多数人不看这种书;他们不是读书人。第二,如果真看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完。在亚马逊买Kidle版的电子书后,你可以看到别的读者在书上画的最流行的重点。Kidle允许你在读书的时候在认为是重点的语句上画线,而亚马逊会把画线比较多的语句在书中标记出来。我看了很多非小说类的书,其中的规律是绝大多数流行重点出现在前两章。而书的四分之一以后,就基本上看不到重点标记了。难道这些书的后面都没有重点值得画了吗?答案显然是大多数人对大多数书都只看了四分之一就不看了。最近华尔街日报上一篇文章使用统计kidle上重点句子的方法发现,大多数读者读《时间简史》只读到了6.6%,读《思考,快与慢》只读到了6.8%,而读被视为近年来最重要经济学著作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则只读到2.4%,尽管这本是当前亚马逊上最畅销的书。爱买书的人不一定真读书,很多人只不过是爱藏书而已。第三,即使看完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懂。我就举蒂姆·哈福德的成名作《卧底经济学》(UdercoverEcoomit)这本书做个例子。在我写此文的最初版本时候,此书在豆瓣有三个页面,其中只有中文版页面有不算灌水的读者书评。在豆瓣上的6篇热门评论中,最热的一篇,“子不曰”的《撕开面皮给你看》,谈到了书中说的星巴克咖啡和超市搞乱价格现象;第二篇的题目就是此书的标题,内容不是读书心得,而更像是给书做的广告;第三篇《真实世界经济学》,提到星巴克,然后不知为何开始谈另一本讲经济学的书和自己读经济学读物的过程;第四篇,谈到星巴克、房价、超市定价和大学生的火车票。读这些书评,似乎《卧底经济学》是一本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小故事的漫谈。但这本书并不是纯粹漫无边际的瞎侃。它的观点相当鲜明,主题很突出。此书反复强调一个概念,“稀缺”。第一章写星巴克卖咖啡的例子,为的是指出没有稀缺就不可能赚钱。第二章写有了稀缺你也未必能赚到很多钱:哪怕附近只有你一家超市,顾客也未必会在你这里花很多钱买东西。你必须使用一系列的手段,甚至诡计,来让人掏钱。最典型的办法是对顾客实行区别定价。第三章到第五章写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市场,因为市场调节可以自动把稀缺的东西变得不那么稀缺!然后谈到市场为什么有时候会失灵。政府的有些政策,表面上为了公平,但客观上是促进了稀缺,比如说不让优质小学的入学市场化。第六章指出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稀缺力量。第七章到第十章则是前面这些理论在当前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如果我们看完这本书只记住两个字,这两个字应该是“稀缺”。但是看看排在前四名的豆瓣书评,竟然没有一篇提到“稀缺”这个词!如果你只看这四篇书评,你记住的两个字是“咖啡”。而星巴克怎么卖咖啡,其实是该书前四页说的事情。用这种读法就算再读15本讲经济学的书也学不会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去看世界,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大堆饭桌上的小段子而已。等到下次听专家说话,感觉还是似曾相识,自己又说不出来。所以,读书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它也需要技术。有会读的,有不会读的,不是爱读就行。有很多人总结过读书的技术。总结得最好的大概是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现在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这本书中阅读技巧的笔记总结。在我看来,此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认为阅读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凡是真能做到以这样的精神去读书的人都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们与那些藏书的书虫完全不同。《如何阅读一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教给读者一套细致的读书方法,不厌其烦,以至于很多读者迷失在这些方法的细节之中。然而有讽刺意味的是,我看了很多人们对《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做的笔记,这些笔记大都未能把握这种高级的阅读精神。强力研读本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提倡一种高强度的读书方法,称之为“强力研读”。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按部就班的,烦琐的固定套路不同,我们的“强力研读”更像是一种态度和心法。其实我很想给此文起一个英文标题,叫做DeeReadig(深度阅读),以与最近心理学家们谈论的训练天才的新成果,“刻意练习”(delierateractice,deeractice),相呼应。“强力研读”并不是为了读《广义相对论》之类的专业著作,它面向的对象就是《卧底经济学》之类写给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我们是怎么向别人学习的呢?我们就如同小偷一样到别人家里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了——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把厨房水槽也搬走了。我们就要用这样的精神去读一本书!强力研读跟“刻意练习”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不好玩。世界冠军培训基地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强力研读”不是为了娱乐和休息,而是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融会贯通以至于“长”在自己的大脑里不可。这种读法相当累。我认为写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正经的工作。第二,用时少。就如同在那种专门培养天才的最好的音乐学校里,孩子们每天真正练琴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个小时一样。没人能长时间坚持那样的强度,而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你可能每天花很多时间阅读,但你很难做到用很多的时间强力研读。要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留给最好的书。第三,不追求快。很多读书方法教人怎么用最快的速度读完一本书,而那些有必要快速读完的书根本不配让我们读。读书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于对不同的读物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娱乐性的小说,纯粹信息性的新闻,读得越快越好。而对于处在我们的“学习区”内的好书,则应该慢慢地仔细读。把一本书快速读完,就好像把一首曲子快速弹完一样,这不是练琴,这是为了完成练琴任务。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据说失读症患者之所以特别容易出人才就是因为他们读得慢。以下是强力研读的具体做法,它的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新手要读两遍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你不可能掌握到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为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我看过很多平庸的笔记,有些就如同小学生给课文概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样。网上有很多人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这种方法的意义也不大。流水账式的读书笔记就好像用胸围、臀围、腰围这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一样无趣。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许多人的笔记只有摘要概括。能做到第一点,找到逻辑脉络,就已经算是优秀笔记了。我只看到过极少的人偶尔在笔记中插入书中亮点。至于后面这两点,能做到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你会发现这个回报是巨大的。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只有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我们才能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单独看其中的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棵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现代人喜欢小段子,往往能记住作者讲的笑话而忘了作者的本意。在美国历史上,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更没有微博的“印刷机时代”,史蒂芬·道格拉斯(他曾经跟林肯竞争过美国总统,还竞争过老婆,最后都失败了)曾经跟林肯有过连续7场的著名辩论。道格拉斯口才极好,常出妙语,但是他告诫听众不要为妙语鼓掌。《娱乐至死》这本书是这么说的:道格拉斯甚至批评他的听众,说他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说他的听众应该是沉思默想的读者才好……阅读要求的是理性思考.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偶然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我们小时候学习的那些“中国古代寓言”,就是从古书中提出来的小故事,而我们对这些寓言的解读往往背离古人写书时的本意。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忘记了文章。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但是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很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记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除了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万一要写文章,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我用Kidle看其他人对一本书划的重点语句,发现这些语句大都是总结式的,就好像小学生在课文里发现的重点句一样,它们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我有时候听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这是一个向观众介绍书的电视栏目。我发现其他几个主持人往往倾向于在节目中系统地介绍一本书的内容框架,而梁文道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常常拿出一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给观众,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书作者的个性。读书笔记得有这个效果。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的读书方法。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藏书人认为书的干净最重要,所以他们不看书;低水平的读书人会在看完的书上画满了重点线;而高水平的读书人会在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历史上,牛人读书都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批注。据说人们一般不爱把书借给毛泽东看,因为他看完之后别人没法看了,书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他的批注。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的每一章都能让人迸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它突然就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会想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真正新的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敏感的。我现在使用印象笔记(Ever-ote)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小时候,我们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新词汇非常敏感。比如你可能从电视上听说一个成语,即使你不能确定这个成语的准确意思,但你还是觉得这个词很好。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天之中,你又多次遇到这个成语!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以前没注意到它,难道这个词最近专门爱找你吗?一个读书人对新的知识就能保持这样的敏感。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又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打开印象笔记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如果你读得足够多,你会获得一种更难得的经历: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引用更有力的证据,把整个结论给改变了。有时候你会赞同这个新结论,有时候你会反对。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才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又应该怎么办?写篇文章发表出来!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的全部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记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它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豆瓣网有个专门的系统让读者分享笔记)。如果做不到强力研读的笔记标准,随便做个一般水平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也有帮助,最起码能加深记忆力。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他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电子书我们前面说过,读得慢,效果才好。慢不一定是主动的,如果阅读介质有问题——比如字体的太小,有些字词看不清或者不认识——它们将强迫你慢下来,就是这样也有一样的好效果。有实验表明,当考试试卷印刷效果很差的时候,学生反而能更认真地对待试题而减少错误。可能是因为更美观,可能是因为拿在手里感觉更庄重更正式,也可能是因为纸张的成本高造成文字价值也高的错觉,一般人看纸质书的速度比看电子书慢。Kidle、iPad和手机上的各种电子阅读器,把阅读体验变得无比廉价和方便,简直是鼓励人们快读。人们通常认为看纸质书比看电子书好。实际上,我们即使在网上看到好文章有时候也爱打印下来仔细研读。修改自己写的论文,更要进行多次打印。关键是印在纸上的实体文字似乎更能刺激大脑神经,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阅读。但电子书也有电子书的好处。对我来说电子阅读器最重要的好处是可以自动抽取你的批注和你在书中画的重点。Kidle、iBook和GoodReader都有这样的功能,抽取出来的内容可以直接存为一个文件,你只要直接对这个文件进行整理就得到了读书笔记,而不必随时翻书了。读电子书一定要多批注,不要浪费那无限的空白处。如果费马当初读的是一本电子书,他大概就不会因为书的空白处太小写不下而不给出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了吧。电子书发展的一个可能方向是把阅读社会化,Kidle上现在可以显示被读者高亮最多的句子,也许将来可以显示每句话上每个读者的批注。读书人的武功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在电视出现以前,人们无事可做的时候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读书。现代人因为有洗衣机、洗碗机这些自动化设备,每天空闲时间比过去多得多,可是人们把大部分认知剩余都奉献给电视了。而电视这个东西从根本上就是面向尽可能多的大众的,就如同广场上的集体舞。读书人不屑于广场舞,我们追求的是武功。强力研读要求慢读,但是我们知道很多著名的读书人的读书速度却都很快,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武功。他们读得快,是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般的书里,新东西已经非常有限了。我最佩服的读书人是经济学家泰勒·科文(TylerCowe)。科文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他在各大报刊发表对当前经济问题的看法,写过很多书。但更著名的也许是他读书的速度!他一晚上能看好几本书。亲眼目睹他看书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特别敬畏的情绪:翻书速度非常快,他看一页书的速度几乎是别人看一个标题的速度。你可能会觉得这么看肯定没看进去什么,但是我整天在看他的博客,我可以负责地说:他的确知道读过的每本书的关键之处。科文的秘密是什么?他专门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回答这个问题。他说,Theetwaytoreadquicklyitoreadlot.Adlot.Adtohavetartedalogtimeago.Themayeyoukowwhaticomigithecurretook.关键是你之前已经读过很多,很多书。而且你必须很久以前就开始读书了。这样当你读眼前这本新书的时候,你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预计作者在说什么。也许一个故事他刚开个头你就知道结局,也许很多理论你早就知道而不必再听作者讲一遍。你可以快速跳过很多基本内容,直达作者的新思想。真正资深的读者,读同一领域内的书肯定是越读越快。他们能够一眼就发现新的东西,抓住重点,知道这本书在这一领域内是个什么位置,做出了什么新贡献。一般人都是读小说比较快,读非小说因为总要停下来所以读得比较慢。但科文读非小说的速度比读小说快!因为非小说的内容可以跳,而小说情节没法跳,跳过去就没意思了。科文还倾向于看纸质的非小说,电子书阅读器只用来读小说:因为电子书翻页不够快!我读的书少,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功力。不过读过若干本之后,我的读书水平似乎也提高了一点。一个表现是现在对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书我尽量采取听有声书的办法“阅读”。英文世界几乎每一本达到一定销量的书都有有声版。我每天上下班分别要开半个小时的车,正好用来听书。我停车之后几乎从不立即下车。我打开手机中的印象笔记应用,对着耳机线把刚刚听过的这段书的笔记录下来。找到时间,我再把这些录音笔记录整理成文字。我只听一遍。三十分钟的书,我的录音通常只有三分钟到五分钟。其中只有原书的精华才会被我复述在录音之中,剩下的是我的心得和评论。整天这么读书,岂不是成了“两脚书橱”了吗?如果你认为我是“两脚书橱”,我会深感荣幸,但我认为远远不够。微博有传言说,2013年比尔·盖茨一共读了139本书,我没有办法证实这一点,但他的博客上的确谈论了很多书,而且他读的大部分是非小说。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都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巴菲特更号称是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注:本文节选自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的“用强力研读书”章节。...

    2022-04-03 阅读的力量读书笔记 关于坚强的读书笔记

  • 古人读书观:不求甚解到底好不好?

    古人说开卷有益,一本好书会成为人生的好伴侣。但是,一个人在热爱书籍、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善于阅读,注意阅读方法,这样才能读懂书籍,通读书籍。清初以画、诗、书、三绝而闻名的郑板桥写了这样一首诗:读了几万卷,胸中没有主人,就像暴富儿一样,花了不少钱。由此可见,郑板桥强调的是,读书不应该多,而应该选好书,学以致用。他还说:求精不求多,不求多,只求精运多。其实他并不反对博览群书,而是强调必须以精读为基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早年隐居荆州隆中时勤奋学习。与诸生不同的是,诸葛亮强调独观大略。具体来说,它是一般阅读,捕捉本质,掌握本质。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勤奋,而且善于学习。他可以被称为足智多谋,无论是读书还是打仗。唐代作家韩愈在谈到阅读时说:记者必须提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作家必须钩住他们的神秘。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到钩神秘的阅读方法。在韩愈看来,即使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学习,也不可能涉足所有的知识。即使是一本书也很难记住它。事实上,没有必要这样做。他建议在学习中提到钩神秘,即阅读时必须提出大纲,提出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那些理论书籍,在阅读时要注意探索其深刻的观点,即把握其精髓。在古代,有识之士倡导的以把握重点、理解精神本质为主题的阅读方法中,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阅读方法是后世最具争议的。他写了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上面写着:好读书,不求解;每当你有意识的时候,你都会欣然忘记吃饭。这其实是他假设五柳先生来描述自己的阅读生活,解释自己对阅读的看法。陶渊明的阅读方法可以用不寻求解决方案四个字来概括。那些拒绝同意后代的人认为陶渊明提倡粗心大意、肤浅的阅读风格,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同意者认为陶渊明的阅读方法是告诉人们不要像一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忽视书的主题。事实上,陶渊明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阅读观点,与他早年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历史书记载,他年轻人很少,六经游好。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勤奋好学。自汉代以来,一些经典学家对经典作品的注释层出不穷,空虚乏味,离题千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学术解释,寻章摘句,牵强附会,这不仅对阅读没有好处,而且会干扰对书原意的理解和理解。陶渊明对这种不良学风提出了不求解的观点。他认为,没有必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毫无价值的注释,而是要注意阅读原著,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综上所述,在许多古代文学中,阅读并不多,而是要把握重点,理解精神本质,把书中的营养变成自己的血肉,以达到阅读和知识的目的。——————作者:肖明舒资料来源:城市快报...

    2022-04-04 陶渊明的读书方法 陶渊明谈读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 梁伟:春雨时节好读书

    春雨过后,干燥寒冷的空气清澈多了,路边的树也长出了绿叶,做任何事都能让人心情愉快。古人说:秋雨下棋,春雨读书。春雨确实是一个阅读的好机会。此时,你可以打开台灯坐在窗前,找到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安静的心情读书,让美丽的文字击中心,很快就会沉浸其中,像蚕桑叶一样仔细咀嚼。虽然窗外不再有香蕉梧桐听雨,但会有一点,落在屋外的春雨也很低落,这是一件通常不敢想的美丽的事情。也许这就是生活节奏加快的原因。如今,书迷很少见。许多人宁愿整夜在网上娱乐、打牌和喝酒,也不愿冷静下来读书。当然,他们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虽然打电话给朋友吃喝玩乐可以放松身体,但很难真正释放心灵的监禁。窗外春雨连绵的夜晚,静静地坐在家里,摒弃一切杂念,泡一壶好茶,捧一本芬芳的书,随心所欲地阅读,细细品味书中千种风情的妙处,在学习中交流、愉悦、赌博,为自己充电,打开茅塞,获得新知识,滋养灵魂,在无声中欣赏美好的世界万象,全身都有说不出的舒适。春风啜茗,春雨读书,在这个万物萌生的季节,读几本好书,就像是在自己的脑海里撒下了饱满的种子,随着飞扬而来的雨丝萌动生长。在这个忙忙乱乱的世界上,找一些自己宁静的时间,暂离凡尘世俗,把灵魂浸入书中,捧读几卷荡气回肠或击掌叫绝的书,在书山学海中尽情畅游,在字里行间享受独特的情趣,实在是一种很容易得到的快乐,说不定还能使自己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呢。俗话说,藏金藏银不如藏书,花香酒香不如书香。春雨绵绵,你可以读哲学书籍,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得更深;看经济知识,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历史书籍,从历史中学习,滋养智慧;看文学书籍和期刊,可以远离粗俗,追求高尚;你也可以浏览一些闲置书籍,吸收各种精神营养,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思维。因为阅读不坚持内容和目的,容易拓宽思维,也容易产生灵感。因此,在阅读时,我们也应该善于跳舞和写作,摘录书中最精彩、最有启发性的婴儿,在阅读时记住和思考,在各种思想和信息的影响下,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新的观点。书香最能致远,读书最能愉悦。让我们走进书中,翻开书,在阅读中感受不同的生活和情调。———————-作者:梁伟来源:湛江晚报...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