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含经典“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人生故事协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2022-04-02

  • Google高效工作法,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自我管理能力,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像Google像精英一样高效地工作,跑赢同龄人。你好,我是Tia。欢迎来到知乎大学。通过这门课程,我会带你一起学习,如何看起来像Google和精英一样高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企业管理和人才发展的研究和培训,并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牛。我一直很好奇,这些强大的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后来,我发现,虽然成功人士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但他们通常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效率。他们每个人的时间利用效率真的很可怕!当我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时,我认为他们天生就有效率。经过长期的接触,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效率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2008年Google以后,这种体验更加深刻。在接下来的21节课上,我会给你三面镜子,也就是三个不同的视角。通过这三个视角,我将帮助您全面分析「Google高效」本质,也会帮助你从实践的角度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谁适合这门课?1.企图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管理者;2.传统行业从业者渴望转型。3.职场新手崇尚轻盈高效的工作方式;4.立志成为IT从业者学生一族;5.本土互联网人希望与世界接轨;课程目录Google高效工作法[496M]00发布词:你为什么要成为一个高效的人?01选择管理:谈一件事ye,对另一件事说o028080原则:管理你的行为,而不是时间03经常出差Googler如何利用碎片时间04体能管理:精力不足,不谈效率。05情绪管理:你的大脑总是提防两只老虎06Google正念课:瞬间帮你放松。07优势管理:不要自卑,每个人都有五个优势08深度工作:找工作嗨点09平衡:读不起,Google不喜欢工作狂10Dory系统:创始人每周亲自回答他想问的问题。11Google表达式:做的漂亮却不会说,岂不亏大了12Google使用说明书:这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介绍方法13GoogleDoc最高效的免费工具14Googlegeit:你的幸福比工作更重要15职场故事法:职场高手都在讲自己的故事。你发现了吗?16邮件管理:虽然你不承认,但邮件是另一个你17视觉呈现:把信息变成美丽的风景18扁平组织:即使8万员工,也要快准狠19你认为不重要,数据认为重要20如何开一个不打哈欠的高效会议?21OKR真实的身体:对不起,你们都模仿错了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4

  • 迪诺情感:2020情受私教,通过分析女性思维提升自我(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金牌情感讲师迪诺情感:2020情感私教。本课程分为男性自我完善和女性思维分析两个模块。充分解释男性如何全面提高从外部硬价值到内部软价值,辅以女性思维分析,让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男性理性思维和女性感性思维的区别,让你成为一个高情商的男人,迪诺老师的课程适合小白人,老鸟也必须学习,区别和技术常规,技术课程会让你在短时间内酷,像自我内部改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以下是迪诺老师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工作室5W多受欢迎。这说明迪诺老师的课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课程40G文章底部有目录和下载链接。迪诺情感:2020年私教视频截图假如你犹豫了一分钟,那么也许你喜欢的女孩已经多了一个追求者。如果你犹豫了一个月,你周围的兄弟可能已经给你发了婚礼请束。如果你犹豫了一年,你可能不会把任何回报花在女孩身上钱远不止学费。所以,从现在开始,抓住这个机会。让你的幸福不再离开你。课程目录:迪诺情感2020情感私教课【40G】第二节:共情聊法课后作业练习.jg第二节:共情聊法.m4100件适合情侣的事情.jg第三节:男士四季穿着第三节:男士四季穿着.m4第三节:男士四季穿搭.m4第四节:男生拍照和修图拍照姿势大全第四节:男生拍照和修图.m4第四节:男生拍照修图.m4第一节:男士化妆护肤.m4第五节:提高理解能力.m4第十一节:约会过程强化训练.m4第十五节异地恋保鲜秘籍(1).m4第十三节恋爱中的恋人如何保持感情稳定,在这里稳定?.m4第十八节渣女的判断方法.m4第二十二节结尾(1).m4第十七节寻找适合自己的女孩.m4第十五节异地恋保鲜秘籍.m4第十九节如何引导投资?.m4如何在第二十一节击败其他追求者?.m4第七节文化素养的提高.m4第十二节:约会后关系改善.m4第十节创建自己的聊天风格.m4第九节气质气场改善.m4第八节培养兴趣爱好.m4第六节表达能力的提高.m4第二十二节结束.m4第二十女生想分手的前兆.m4第十六节女性思维女性分类.m4第十四节真假分手判断和挽回方法.m4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3

  • 张德芬空间:8周“自我”重生之旅,绽放你生命的无限可能 | 勇敢做自己深度成长班03期价值698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来自张德芬空间由卢熠翎张德芬空间合伙人CEOSRI自我整合体系创始人主讲的8周ldquo自我rdquo重生之旅,绽放你生命的无限可能|勇敢做自己深度成长班官网售价6980元。课程分为八周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看到什么阻碍了你成为真正的自己、建立观察性自我,脱离过往伤痛、自我治愈用高维视角疗愈情绪关系、自我和解头脑潜意识整合疗愈、自我消融学会臣服生命、自我进化与更高频的自己共振、自我超越活出生命的自由、自我合一闪耀在智慧的彩虹。《勇敢做自己深度成长课》经过200+小时的潜心研发,打造了历时8周的精品课程。课程将颠覆你对自我的认知,洞见生命的真相,以截然不同的全新视角看待ldquo你以为的事实rdquo,完成从ldquo自我整合rdquo到ldquo超越自我rdquo的跨越,实现由内而外的蜕变和重生。进入喜悦状态音乐也有能量层级,听高频率的音乐,会进入持续稳定的喜悦状(ldquo米饭实验rdquo表明,长期听重金属音乐的人情绪波动更大,而喜欢听古典音乐、轻音乐的人则更加平和)改变潜意识与21节课的内容逐mdah对应,帮助您从潜意识吸收课程精华。ldquo心灵之歌rdquo融合了潜意识催眠、信念框架转换、认知维度提升,把人带到中正、平和、喜悦的能量状态,激发和放大生命中美好的感受21首ldquo心灵之歌rdquo。(你会记得自己不经意听到的某首歌,是因为它跟你的潜意识状态相应和)提升能量振频ldquo心灵之歌rdquo的强大作用提升振频,它结合了印度脉轮瑜伽唱诵,每首音乐都对应了一句带有疗愈功效的古老梵文,可以释放负面能量,提升身心振动频率。21首心灵之歌均由卢熠翎老师原创课程收获:智慧、喜悦、直觉、力量、创造力、扎根、健康2022年2月9日更新至完结,课程是音频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适合人群:对自己不满意,自我苛责,要求完美无法脱离原生家庭,背负太多家族期待在亲密关系中过度付出,没法做自己有很多财富机会,却总是莫名错过渴望脱离现状,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课程目录:8周ldquo自我rdquo重生之旅,绽放你生命的无限可能勇敢做自己深度成长班03期《和潜意识结盟》中的PSYCH-K练习示范视频卢老师课前叮嘱如何听课学习如何冥想练习的说明第一周Day1【开营直播】没什么能阻挡你勇敢做自己第一周Day2心灵之歌:真实的我第一周Day2课程:自我是如何被塑造的第一周Day3冥想:我不是我自己的全部第一周Day4心灵之歌:神圣内在第一周Day4课程:勇敢做自己的18步路径第一周Day5冥想:弹奏生命轨迹的音符第一周Day6心灵之歌:点亮意识第一周Day6课程:阻碍自我实现的8大牢笼第一周Day7冥想:种下自我意图的种子第一周Day7复习日:看到成为真正自己的阻碍第三周Day15【导师直播】第三场答疑直播第三周Day16心灵之歌:喜乐荣耀第三周Day16课程:和古老的情绪保持距离第三周Day17冥想:进入喜悦和欢庆的光芒第三周Day18心灵之歌:神圣结合第三周Day18课程: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第三周Day19冥想:疗愈你的心轮的冥想第三周Day20心灵之歌:我就是你第三周Day20课程:从认命到改命第三周Day21冥想:在疗愈的振动中改写印记的冥想第三周Day21复习日:高维疗愈情绪和关系第二周Day10冥想:建立自我观察的空间第二周Day11心灵之歌:唤醒力量第二周Day11课程:自我疗愈之路的开始第二周Day12冥想:用心的视角接受我的原生家庭第二周Day13心灵之歌:本性如光第二周Day13课程:建立自己的边界第二周Day14冥想:设置以太能量保护罩的冥想第二周Day14复习日:建立观察性自我第二周Day8【导师直播】第一次答疑直播第二周Day9心灵之歌:无限生命.m4a第二周Day9课程:建立观察性自我第五周Day29【导师直播】第五场直播答疑第五周Day30心灵之歌哦,臣服第五周Day30课程:命运中的9个臣服游戏第四周Day23心灵之歌:自我祝福第四周Day23课程:内在的和解和合一第四周Day24冥想:内在的和解和合一第四周Day24【导师直播】第四场答疑直播第四周Day25心灵之歌:不是这样第四周Day25课程:成为头脑的主人,思维的莫比乌斯环第四周Day26冥想:关照念头如落叶流水第四周Day27心灵之歌:根本解脱箴言第四周Day27课程:和潜意识结盟第四周Day28冥想:theta西塔波信念清理第四周Day28复习日:头脑与潜意识的整合疗愈第五周Day31冥想:生命是一场臣服游戏第五周Day32心灵之歌:当下永恒第五周Day33冥想:乔布斯向死而生第五周Day34心灵之歌:自我慈悲第五周Day35冥想:七脉轮免疫健康提升第五周Day35复习日:学会臣服生命第五周Day32课程:我们都是时间的穷光蛋第五周Day34课程:打造精微的身体第六周Day36【导师直播】第六场答疑直播第六周Day37心灵之歌:连接内在英雄第六周Day37课程:自我的进化之路第六周Day38冥想:开启眉心轮的冥想第六周Day39心灵之歌:坚定自我力量第六周Day39课程:自我的尤利西斯合约第六周Day40冥想:尤利西斯和海妖的催眠故事第六周Day41心灵之歌:愿一切众生欢喜自在(心轮)第六周Day41课程:用爱的能量提升自我频率第六周Day42复习日:自我进化,与更高频的自己共振第六周Day42冥想:用爱的能量蜕变一切冥想第七周Day43【导师直播】第七场答疑直播第七周Day44心灵之歌:智慧之母(顶轮)第七周Day45冥想:进入到你的内在的中正状态冥想第七周Day46心灵之歌:无限神圣(顶轮:唤醒内在的大师)第七周Day47冥想:拉玛那middot马哈希的自我参问冥想第七周Day48心灵之歌:我是无限可能第七周Day49冥想:我是所有、我是空无的呼吸练习第七周Day49复习日:自我超越,活出生命的自由第七周Day44课程:从小我的苦进入临在和当下第七周Day46课程:自我的解离和无我第七周Day48课程:新旅程:生命的内在目的第八周Day56【导师直播】第八场答疑直播...

    2023-02-25 张德芬臣服事实 臣服于当下 张德芬

  • 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含经典“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人生故事协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美]李·艾森伯格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含经典“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人生故事协议”)试读:前言几年前的夏天,我跟妻子琳达在长岛的一个小镇上租了栋房子,住了几周。之所以来这儿,是因为我们想跟平时不常见面的人多叙叙旧。专家说,亲密的人际关系——家人、朋友、社群等,对实现有意义的生活起着根本作用。可我们住在中部的芝加哥,大多数朋友住在东部,所以为了保持这些人际交往,我们平时需要隔三岔五地搭飞机两头跑。我们的两个孩子——奈德和凯瑟琳二十几岁了,各自独立住在布鲁克林。我们的打算是,让孩子们一起来长岛待几个周末。我们租住的房子坐落在一条安静的街上,闲逛一会儿就可以走到镇中心,骑车的话十分钟可以到海边。不过,街头拐角处的那座古老的乡村墓地,才是让人意外的福利。第一次穿过这道墓地的铁门时,我意识到,除非是由于悲伤地出席葬礼,我还从未参观过墓地。从那天起,去这座墓地成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餐后我会去慢跑,开始还顾虑到穿着运动鞋和运动短裤穿行其中是否会有所冒犯。我确保自己走在墓碑中间没有铺砌过的小路上——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后来我看到了安妮·塞克斯顿的一首诗《诅咒那些挽歌》中的这条告诫“把你的脚从墓地上挪走吧,这里的人在忙着死去”。有人说,要专注于生命,就必须剥离对于死亡的陌生感。一部分原因是,我的中年时光已经悄然到来,又悄然逝去;另一部分原因是,夏天白昼很长,可以看到长长的影子。最重要的是,我有一本书要写。因此,在长岛的那几周,我白天的任务就是要剥离对死亡的陌生感。晨跑之后,我会把自己关进一间狭小的空置卧室里,面对一堆谁都不会在夏天度假时读的书:《拒斥死亡》《死亡与心理学的重生》《生与死的对抗》《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最好的告别》。这些名字听起来有些阴郁,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糟糕。我有过比这更糟糕的度假经历。比如在苏格兰那次,我们请来照顾儿子的保姆,挑战我说要打一[1]局高尔夫。那时我儿子才两岁,而保姆的差点也只有两点。她毫不留情地将我打得落花流水。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我会将这些关于死亡或走向死亡的书放回去,再回到墓地去放放风。我在那儿从未见到过一个活人,那里的每个人仍然在“忙着死去”。我会漫无目的地闲逛到暮色来临。这里仿佛是一部巨大的生活故事选集,有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故事类型,可追溯至两百年前,每个故事都与其他故事迥然不同,然而却像被一只灵巧的讲故事的大手操纵——甚至罗伯特·奥特曼也望尘莫及——最后每个故事结尾都落在了相同的地方,落在了这个古老的乡村墓地里。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脑海里有很多故事,实际上我也一向如此。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是在《时尚先生》(Equire)杂志度过的近二十年,其间许多故事一直充斥着我的脑海:有虚构的小说,也有非虚构的故事。我试着将它们编写下来,当故事博得好评时庆祝,当故事无果而终时悲从中来。之后,有人付钱请我去讨论如何将讲故事应用到所有事情上,从(为新开设的教育机构)充实学校课程表到(为一家产品目录公司)介绍一款神奇的高科技羽绒服都有。我有一些关系最好的朋友本身就是故事。某天参加一个晚宴时,我环顾餐桌四周,意识到自己坐在一部肥皂剧、一出闹剧、一部言情故事和一部不停地啰啰唆唆、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冗长故事中间。闹剧和言情故事喝了太多酒,肥皂剧呜呜咽咽,冗长故事没完没了地絮叨。即使是这样,那天晚上也意外地令人愉快——虽然偷偷地告诉你,有几次我也觉得还不如回家躺床上读本好书呢。你有你的人生故事,我也有我的。桌旁的那些人有他们的故事,这个古老墓地里的每个人也都曾有故事。我们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你故事里的事件、关系、人物同我故事里的一模一样,我们的故事走向也会大相径庭。即便我们像连体婴一样每天待在一起,我们的故事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记得的事情会有差异。必须明确指出的是:我说的不是可以写在纸上的那种人生故事。我讲到的故事,就像你的手背一样,是你我此时此地所成为的完整的、未删节版的样子。我此时就在打字,而你坐在那里看这本书或者电子书。你很清楚自己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是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你知道这故事是难过的还是开心的。你知道哪些部分是有趣的,而哪些让你昏昏入睡。你很清楚,如果必要,你可以删减哪些事件和人物。这故事从你人生最早的记忆开始,并从那里展开。故事里有你的希望和担忧,你的胜利和失望,你所赢得的和失去的爱。你的每个秘密都藏在其中。还有你的梦,你记忆里的那些梦境也在其中。真是一部长篇小说呢,对吧?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故事始终是未解之谜,因为有一件事你是不会知道的,即便可以,你也不想知道——那就是这故事将怎样及在何处结束。而有另外一件事,你将不惜一切地想要知道:这故事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本书将要讲述的内容。当然,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一个像大海般宽泛的话题。很明显,我们需要设定一些界限。这本书不会试图说服你去相信或不信任何宗教信仰或精神追求。我绝不会这样做。若你选择在一只蜘蛛身上看到上帝的安排,我完全没意见。我也不会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取代你的。若你坚信仅为满足购物欲望的“血拼”才能让精神充满意义,我也许不会为你鼓掌,但这是你自己的人生故事,我会祝你一切安好。这本书要做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人生故事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视角适用于每个男人、女人,已经降生或尚未出生的小孩。这本书会尽最大努力来说明,是什么让人生故事变成有意义的东西,甚至可以流传到未来。这是很大胆的断言,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曾经,我们对于某些能够与个人故事相关的故事比较关心:古代神话和童话故事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不可预知,它们将勇气和想象力灌输到孩子的思想里。当然,还有《圣经》故事。《圣经》是一个宏大宽泛的故事,充满了教训和告诫。它指出了对与错的分别,它以某些章节来讲述如何克服困难和苦难,它包括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物。在包罗万象的故事情节的中心,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主角,拥有无人企及的智慧和力量。此类故事为凡人的故事提供了某种鼓励。它为人类的故事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开启以及故事结束后会发生哪些事,奠定了基调。它不会絮絮叨叨人类的目的是什么,书中直接标明了这一目的:遵循《圣经》中写下的旨意。然而,当我在跟人谈论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在盲目地前进。他们在生命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例如,一位26岁的刑事司法学研究生说,她只有周日在教堂的时候才会思考人生故事的意义,其他时候很少会考虑。“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话题。”她说。一位35岁左右的女社工说,她尽量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一天到晚她都在和患有精神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孩子打交道。一位近60岁的男性——他提前退了休,搬到了气候温暖的地方,现在他有些后悔——希望自己之前应该再忙点儿。“关键是不要虚度时光。”他说道。一位鳏夫,刚刚跟在相亲网站认识的女人订婚了,他说:“到生命的最后,躺在临终的床上,我唯一会思念的就是我认识的和爱过的人们。我不认为事情会比这更复杂,虽然也可能有点儿复杂。”曾经流行于全世界的伟大的古老神话不再流传,真有那么糟糕吗?“没有任何榜样自己来创造人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约瑟夫·[2]坎贝尔如是说。当谈到从神话故事中获得的智慧时,他从来都直截了当。他表示,如果没有榜样可以参照,我们就会迷失在迷宫里,在黑暗中摸索,在自己的人生故事里前进,就像从来没有人曾经拥有过一个人生故事。坎贝尔说,我们的故事今天存在的问题,就是没多少人的故事里有着“深深的存在感”。但事情并不非得如此。[1]差点:高尔夫球术语,高尔夫球手平均成绩与标准杆数差距,差点越低说明水平越高。——译者注,下同。[2]约瑟夫·坎贝尔(1904—1987),美国著名比较神话学家,也是一位极具启发性的导师、电视演说家和思想家。他探讨人类文化中神话的共同作用,深入研究世界各地文学与民间传说中的神话原型。著作有《千面英雄》和《上帝的面具》。第一部分开头01与那个涂涂写写的人会面此时此刻,有人在“阁楼上”陪着你。在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作者,安卧在你的脑沟回里,他/她是一位常驻作家,一位控制不住要涂写的人。若要在脑海里呈现这个荒诞的想法,你可以想象一个身材微小的人,坐在极小的艾伦办公椅上,拿着钢笔、铅笔或者等比例缩小的笔记本电脑。若你现在生活不如意——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工作看不到出路,甚至正在失业——这位故事作者的书桌上可能还放着其他东西:比如一瓶威士忌或者一板药片儿。你的故事作者正在进行一项无限期的工作任务:将你的记忆铸造成篇章,或者所谓的你的人生篇章。有些篇章注定冗长讨厌,比如不明智的职业选择,或者试探性地找医生咨询,结果却成了长达十年、每周两次的治疗。另有些篇章短暂却充满冒险,比如那个开车横穿全国的夏天,或者在多巴哥岛(还是特立尼达岛?)上跟某某人度过的疯狂一周。还有另外一些篇章,在发生的时候看起来非常重要,现在你却惊觉是可以彻底遗忘的。比如,第一次的婚姻就是个经典的案例。不管篇幅长短,内容有趣或索然无味,这些篇章都叠加成整体的故事情节。可能回忆起这些情节的时候,你发现它们是由不同篇章堆砌成块的。比如说,有个女人曾表示她将自己整体的故事分成三个区块,第一部分是“儿童时代”,第二部分是“身为人母”,第三部分是“个人时间”。在整个故事情节里,不管你如何组合这些篇章,总有重要和次要的角色登场和离场。你清楚地记得某些角色的具体细节,而另外一些却很模糊。英语老师会称之为“扁平”人物(粗略描写)或“丰满”人物(充分描写)。当然,你认识的一些“扁平”人物现实中体格丰满,而一些“丰满”人物却皮包骨头。无论扁平还是丰满,胖或瘦,特定的角色可能在你的人生故事里存在一天、一周、一年,乃至许多年,甚至无论疾病或健康,直到死亡把你们分开。有的角色存在的时间比整个故事都要长,有的则不会。太多的角色就像是从地球表面轻易地消失了,虽然你偶尔可以在Faceook上成功关注到他们。将记忆转化成篇章的程序在你三岁左右就开始运行了。我说“三岁左右”,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人到那么大才会开始收集和储存长期记忆。记忆与故事的编写是携手并进的过程。但是,一旦故事作者在你大脑中安顿下来,他/她会在后台安静地涂写,就像运行某些程序一样。这项工作是持续不断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运行,直到生命的尽头,或者直到你的记忆消失,这时故事才会结束。你可以将在自己脑海里涂写的人想成一位戏剧作家、影视编剧或者捉刀人,这都不要紧。这人也许是位女士,也可能是男的,这取决于你本人是男是女(在文章里我将交替使用他/她)。他/她也可能是变性人、有易装癖的故事作者。想一想简·莫里斯或者珍妮·莫克,只不过身型尺寸要比她们小得多。至于这人有怎样的外表或者怪癖也完全无所谓。作家有举止怪异的特权。你的这位故事作者,可能像歌德一样古怪,每当坐下来写作时就渴望腐烂苹果的气味,并真的在写字台的掀板下面存放几个,任由它们腐烂。威斯坦·奥登写作时不断地狂饮茶水。詹姆斯·乔伊斯在废旧硬纸板上用蜡笔写作。真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不过,还是有些作家可以归为同一种类型,他们“始终摆动在自我怀疑与轻度偏执之间,或者是在对立的自负与自怜的情绪中”,朱利安·巴恩斯在《文学的创作》(LiteraryExecutio)一文里如此写道。我意识到你们有些人可能不喜欢“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这种想法。我们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家里住着客人,就这样;也有人会和“创作型”的人相处不来。若要对你“楼上”这位涂涂写写的人保持开放的心态,你可以将他/她想象成一位在办公场合能够帮你掌控自我的人。她是你——手里拿着一支笔——的首席主观幸福官(ChiefSujectiveWell-eigOfficer)。但无论你把她想象成放浪形骸之人还是首席主观幸福官,你人生故事的书写都是由这个人开启和结束的。通过将你的记忆整理成篇章,她能让你的人生看起来条理清楚、充满意义。当然,也可能正好相反。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仍表示怀疑。在这种狭窄到可笑的地方,谁能完成任何事情呢?这不是问题。比如扎迪·史密斯就偏爱窗帘紧闭、密不透光的小房间,相比起来,大脑的沟回可能还更适于居住呢,你们不这样觉得吗?你们中间肯定有人还不相信。你可能在想,嗯,这个人可能真的在一个古老的乡村墓地里度过了一些日子,但也就那样了。并没有什么阁楼上的故事作者。也没有艾伦办公椅,没有笔记本电脑,没有抽屉里装着烂苹果的凌乱书桌,没有盛着可能是伏特加酒的马克杯,没有塞满旧烟头的烟灰缸,也没有放着你三岁照片或者戴着大卫·克洛科特帽子照片的相框;或者穿着芭蕾舞短裙,或者戴着大卫·克洛科特帽子又穿着芭蕾舞短裙——假设这个常驻的故事作者取向比较多样。你可能认为,“故事作者”只是个思虑不周的比喻,讲的也并非多么奇异的事情。你认为我们的故事进行下去以后,我会将她从书里砍掉。你只说对了一半。这个涂涂写写的人确实是个比喻,但她这个比喻不会被砍掉。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故事里,比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喻,”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所言,“是不能被轻视的。一个比喻就可能孕育出爱情。”若一个比喻能有这样的作用,那么它就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故事如何呈现。我是在某天晚上翻阅一本旧的《巴黎评论》采访集平装书时,开始想到涂写的人这件事的。有人问马丁·艾米斯这位英国文学界曾经的坏小子、现在喜欢沉思的中年父亲,他是否认为“自我与自信”对一位作者而言很重要(请不要翻白眼,谢谢)。“若我明天死去,”艾米斯回答道,“至少我的孩子们……会清楚地了解我曾经是什么样子,我的思想是什么,因为他们可以读我写的书。因此,在作品中可能存在一种存续不朽的追求,哪怕仅仅是为了你的孩子们。即使他们忘记了你的样子,也永远不会说不了解自己的父亲曾经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写就的故事在他人的生命中存活、延续,因此作者本人也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着,这个想法让我很感兴趣。我想,我们其他人呢?打从记事儿起,我们就在累积自己的内在故事。我们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将事件和关系分配到不同的章节,提出这件或那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将某件事标记为“转折点”,为走进和经历了我们生命中的角色分配动机?是像艾米斯说的,为自己和他人展示真实的自我?我们是这样让自己的形象变得鲜活吗?是否存在着某种“运转着的不朽准则”,就像艾米斯说的那样?这时我忽然想到了,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作者”,一个更小号的马丁·艾米斯!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去谷歌搜索,看能否将之推进一步。我试着搜索了“人生故事”“不朽”“遗产”。这种杂乱的搜索最终让我看到了YouTue网站上的一段视频,里面是一位孩子气的教授和他关于新书的一段演讲,那本书叫《乔治·W.布什和救赎梦——心理侧写》(GeorgeW.BuhadtheRedemtiveDream:APychologicalPortrait)。介绍演讲者的教授表示,这是一系列相同主题演讲的一部分。此系列是关于如何“构建个人身份”以在生活中找到某些意义的。考虑到小布什的心理传记不是本故事的中心,我将略过演讲的细节。但作为旁注知晓这些,再去想想布什那位“楼上的故事作者”怎么去写这位主人便很有趣了。每当被问及灾难般的伊拉克战争,布什总会说,他所留下的是非功过自己说了不算,这是未来历史学家的工作,决策者将由他人来评断。然后当布什离开白宫后,被问及为什么画一幅自己刮胡子、洗澡的画时,他说因为他想“留下点儿什么”。世上确实有一种运转着的不朽准则。如果他的画发挥了作用,那任务就完成了。视频中的演讲者丹·麦克亚当斯讲得很有吸引力,对于布什的自我粉饰提出了尖锐的见解,所以我用谷歌搜索了这个人,结果发现他是西北大学一个名为“富利生活研究中心”的机构的负责人,跟我们在芝加哥的公寓在同一条路上。他是一位颇受赞誉的叙事心理学家,或者叫“人格学家”(eroologit),此专业术语我之前从未听说过。我订购了几本麦克亚当斯的书。书中他描述了一种称为“身份的人生故事模型理论”(alife-torymodelofidetity)的观点,而抛开书中的学术用语不谈,这看起来正好是我在寻找的东西。这个模型记叙了一个故事——人们是怎样从青春期开始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不断进化的。这个记叙故事让我们将“重构的过去”——即记忆中的事情——不管它是否准确——跟“想象的未来”连接起来。举例说,麦克亚当斯观察到,“救赎”是很多美国人个人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白手起家、东山再起、实现内心向往的[1]自我。拿起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或最近流行的自传,去Peole.com[2]或其他名人网站看看,打开真人秀节目或者黛安·索耶特别节目,或者就是早晨睁开眼,你都会看到大量高调的救赎故事:政客、运动员、影星、沉沦太久想要重新振作的绝望主妇。比如莫尼卡·莱温斯基,她现在正在进行连年的、全国性的救赎之旅。首先是2014年她在《名利场》杂志上的个人忏悔(《羞愧与生存》);接着她进行了TED演讲(《羞愧的代价》);此刻莱温斯基在全国参加反欺凌专题研讨会的视频没准就在你附近的场所播放着。如今这是她的人生故事的立足点,她也将坚持下去。不管主题是“瞧,我走了多远”,或者“我希望离开这个世界时让它变得比现在更美好”,或者“我想让自己隐藏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或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不管故事的副歌部分是什么,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创造的关于自己的故事,类似于一部“个人神话”。我们通过自己的个人神话来了解我们自身。神话里指出了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和最终想要到达的地方。不管故事条理清楚连贯还是混乱不堪,每个人的神话都与他人的截然不同,尽管有可能出现同样的主题。麦克亚当斯说,他儿时个人神话里的愿望是成为职业棒球联盟芝加哥小熊队的游击手,而我想成为费城人队的二垒手。很明显,他个人神话里的人比我神话里的人臂膀要粗壮。但我们最终都没有进入美国职棒联盟,所以现在我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个人神话。我相信自己关于每个人脑海里都住着一位故事作者来创造个人神话的这个观点会得到可靠的支持,因此我给麦克亚当斯写了封电子邮件,问他能否见面。我说自己在写一本书,有一个不成形(我当时可能写的是“在形成阶段”)的构想,但看起来跟他的研究相吻合。他非常慷慨地答应与我在西北大学校园对面的皮特咖啡馆会面。我们在那里就叙事心理学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跟我介绍了他早期所受的影响,描述了他跟学生正在做的研究。研究涉及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需要采访别人的人生故事是如何展开的。我们告别前,他对我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他的那些书证明,我关于脑海里故事作者的想法并不像听起来那么荒诞。1.一个人的生活故事或者说个人神话是在持续变化的。故事总会演变,所以你跟我都属于“半成品”。当个半成品并不容易,这可能会让人气馁,特别在人到中年的时候。“通往地狱的道路铺满了半[3]成品。”菲利普·罗斯这样说,因此他拒绝为《纽约时报》写他当时还未完成的生活。2.没有个人神话,我们将迷失在时空之中,谁又想要那样呢?心理学家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来就有一个“叙述性的思想”,这让我很庆幸(叙述性思想、脑海里楼上的故事作者,你想怎么称呼都行)。个人故事是将曾经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将来想成为的自己连接起来的媒介。一位学者曾经说,“我是谁”这个问题是以“我将成为谁”为先决条件的。真正的作家已经关注这个观点很久了。“我们的存在不是由现存的东西,而是由尚未发生的东西组成的。”西班牙评论家奥尔特加·加赛特表示。3.编写自己的生活故事,让我们可以将零散的事件变成有开头、过程和结尾的整体,唐纳德·波金霍恩如是说,他是这个领域里的头面人物。故事的顺序极其重要。当故事——电影、书、戏剧、人生故事等——缺少清晰可辨的开头、过程和结尾,我们会牢骚不满、困惑不解。故事也会变得不连贯或者缺少完整性。4.故事讲述与写作的能力是最基本的。故事“使我们成而为人”,我多次读到这样的说法。到现在,我已经数不过来碰到过多少让我们成而为人的东西了。了解人们终将死亡,会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曾经也有人说,烹饪让我们成为人,虽然近期有研究发现,假如黑猩猩认为会有煮熟的红薯片端过来,可能会暂缓吃手里那些生红薯片。但是说故事让我们成人确实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生命永不止息地被……我们梦想的、想象的或想公之于众的……故事……缠绕交织在一起,”波金霍恩写道,“所有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生命故事中被改编,在生命故事中,我们以插曲般的,有时候是半意识的、基本不间断的独白对自己讲述着。”而这是关于脑海里的故事作者要做的事情的完美的、也许有点太复杂的描述。当然,我细读的书本和论文里并没有任何信息讲到,有位蓄着胡须、独坐脑海内室、戴着角质眼镜和腕关节支架的人存在。当然这些书里也没说他不存在。研究人生故事的学者承认他们并未获得所有的答案。也许他们应该跟真正的作者多花些时间聊聊,这些作者总是引用诗句,来说明生活是一个硕大、丰满、偶尔刺激、时常乏味、不易预见、偶尔有些意义的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怎么能活着而没有故事可讲呢?”朱利安·巴恩斯在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TheSeeofaEdig)里说:“我们多么频繁地在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我们多么经常地调整、润色、用心删减故事内容?我们活得越长,就越少有人来质疑我们的描述,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而仅仅是我们讲述的关于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我们讲给别人听,但——更主要是——讲给自己听。”再思考一下琼·迪迪翁在《奇想之年》(TheYearofMagicalThikig)里说的,这本书是在她结婚40年的丈夫约翰·格里高尔去世后写作的——她不得不写。她说:“这(本书)是我试图理解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里,那打破了我固有看法的一段时间,关于死亡,关于疾病,关于可能性和运气,关于好运和厄运,关于婚姻、孩子和记忆,关于悲痛,关于人们是否会面对或以何种方式面对生命即将终结的事实,关于理智的浅薄看法,关于生命本身。”为了理解这些深不可测的东西,迪迪翁说,她不得不写一版关于自己的、尚未写成的人生故事。几年前,她出版了一本作品集,名为《为了活着,我们在给自己讲故事》(WeTellOurelveStorieiOrdertoLive)。它讲的是:我的生命,迪迪翁的生命,任何人的生命,只有当我们的故事作者将隐藏在楼上的零碎边角料巧妙地转换成叙述性文章的时候,才会感到有点儿意义。[1]美国《人物》杂志官方网站。[2]黛安·索耶,美国广播公司(ABC)著名电视新闻记者、当家女主播。这里是指她在ABC联合主持的《黄金时间直播》节目,每周一小时,由重要人物专访、突发性新闻报道、讨论问题等内容构成。[3]菲利普·罗斯,犹太裔美国作家,1997年因《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奖,1998年在白宫获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荣获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最高奖项小说金奖。02在记忆车间内部没花很长时间我就明白了,归根结底,一切都与我们留存下来的记忆有关。我们脑海里所维护的人生故事,在复杂度和细节程度上都令人惊奇。但这些故事是否“真实”,取决于记忆是否“真实”。它们是真实的?是也不是。事实有历史事实和叙述事实两种。并非自欺欺人,而是记忆确实难以把握。随着岁月变迁,人生故事里的事件和人际关系会变大变小,重要性也会有所增减。我们会很肯定一些事情发生了,但事实上它们从未发生过。“生活不是人们所经历的,而是人们的记忆及记忆的方式。”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自传《活着为了讲述》(LivigtoTelltheTale)中如是说。不管这话有没有道理,记忆确实是会累积。我们在记忆中如此自然地穿梭,很容易就忘记了它们具体数量有多少,它们肯定被上传到了某个神奇的存档系统里,而你脑海里的故事作者可以从中提取信息,来创造不断延续的人生故事。一回想到我们是怎么毫不费力地将记忆乱丢时,就会觉得这有多么令人震惊。举例说,如果你与我在酒吧相遇,互相介绍,我们会很快从庞大的记忆档案里挑选出最佳内容,并向对方展示我们是怎样的人;或者说想让对方认为我们是怎样的人。在我们互相介绍后,就开始交换彼此人生故事里的大量信息——就是叙事心理学家所称的“自我的进化故事”。假设我比你爱啰唆,我会先开始讲话。可能我在开头会先讲我的进化故事中某个很小的细节,某件傻傻的事,比如多年前我与苏珊·萨兰登那次不幸的会面——她对我火冒三丈,但那件事不是我的错。我分享这件逸事不是为了自抬身价——虽然有时候我可能会。我之所以分享这件事,是因为它是我进化故事里有些尴尬、有点自黑的部分,是别人逼问的时候才会说的,尤其是借酒逼问。一位叙事心理学家也许会说,我偶尔把这陈芝麻烂谷子拿出来抖抖,可能由于它很好地反映了我现在的个人神话——即我虽然有点儿酷,但也不是个自恃甚高的人。再喝一杯酒,我可能会分享自我进化故事中某些摘要的信息洪流,大概比你本想知道的、比你愿意忍受去听的要多得多。关于我在费城的某间红砖墙连排住宅里长大,有个小小的前院,在绿色和橘色相间的凉棚下有个微型水泥露台;关于我的卧室墙壁上贴满了牛仔壁纸并用大学的院旗来装饰;关于上高中的时候,我因为要跑到校门口一步远的餐车买椒盐卷饼而被罚了十次留堂;关于我最终在纽约找到了一份很棒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需要我放下尊严;关于很多年后我是如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见了琳达,或者关于奈德和凯瑟琳的这事儿、那事儿;关于职棒联盟成立的某些内幕,以及我们像傻子一样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赚钱;关于我们是怎样移居芝加哥的;关于我的狗狗“软木塞”(土狗)和伍迪(匈牙利维兹拉犬)的暖心回忆等。即使我说几个小时,把你耳朵说破,你获得的信息也只是我的个人进化故事的部分片段。当我们喝到第三、第四杯的时候——顺便说一句,你也会跟我讲述你的生活,或者你会想试着跟我讲——我可能会讲到个人生活的小细节,比如我为什么、什么时候——在左肩上文了一只小海豚——在那很久之后,不大会文身的人去文身这件事才变得流行起[1]来,然后由于我的文身师傅后来也帮詹尼斯·乔普林文了身,这件事就更流行了;还有关于我最喜欢的十位费城老鹰队队员;或者关于我儿时常做的两个梦:一位开校车的神父一直想开车撞我;我在地铁上遇到二年级时认识的一个女孩,但我没穿裤子。听了我个人神话里的那么多细碎片段,你会突然想起来你约了人要迟到,然后准备埋单,希望你越早想起来越好。这时候你已经了解了我的很多事情,但跟我脑海里楼上的故事作者所知道的相比,还不到一个小分子。关于这件事,我的理论是这样的,很久之前的某时某刻,我们给了脑海里的故事作者一项安全许可:贵宾室、后台、内室,仅供收件人亲阅的、一级保密的都可以去看。这项许可让脑海里的作者可以毫发无伤地获取认知科学家所称的“自传式记忆”。由于这项非同寻常的许可,没有其他任何人能了解我们跟它一样多,甚至包括美国国安局,包括谷歌。父母、伴侣、伙伴、孩子、兄弟姐妹、曾经的爱人、诊疗师、神父、朋友、邻居和办公室的伙计们,对你的个人故事了解的程度都不同。其中有些人了解事实(或多或少),其他人知道的都是洗白后的版本。你脑海里的故事作者知道一切。如果她终究要出卖你,就像那些出了名爱走极端的作家,那她将会变得极度危险。你将无法想象自己被暴露在外的程度。任何网络身份攻击都不可能比得上你脑海里的故事作者在“发功”时造成的情感创伤。她掌握你的记忆——是的,甚至连很隐秘的事也知道——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她了解你的恐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你自己更加了解,因为她不会拒绝承认某些事实。她洞察你每一刻的欲望。她明辨你生活中的人孰轻孰重,尽管你可能会伪装。她掌握你狂喜的时刻、孤寂的时刻,即使你巧妙地隐藏情绪。我们,还有脑海里的故事作者,是怎样将记忆保存下来的呢?它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我们的记忆如何在需要时被归档、检索、重新储存,随时间修改、删除,从回收站中恢复的?尽管科学家仍在研究人类是如何做到这些的,但我们从笛卡尔时代至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的人类如何制造记忆的想法,比我的故事作者理论还要古怪。笛卡尔认为,大脑中的松果体是人类意识的中心。松果体表面的“动物本能”创造的记忆形式或印象,让我们看到已经不在眼前的物体的形象。再快进到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不要再提松果体了。神经心理学家埃里克·坎德尔由于“在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方面的发现”在几年前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对我们理解脑细胞的工作原理而言是一项巨大的突破。他取得这项发现的方式也令人称奇——通过观察黏糊糊的大型海蛞蝓的电突触方式。根据记忆的方式不同,我们的神经活动(可能也是黏糊糊、迟缓的)在大脑完全不同的区域发生。比如说“速度与激情”类的记忆,例如你毁掉了父亲的别克车的那个晚上,这样的记忆是扁桃形结构,周围会闪烁。那些高度紧张的、令人兴奋的记忆也是如此。神经学家认为,这样的记忆会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被记起,就像“闪光灯”一样。我们脑海里的故事作者在描绘这些记忆时需要格外当心,因为这时候他们经常粗犷到离谱。无论如何,关于大脑如何工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都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了。弗朗西斯·克里克,DNA双螺旋的发现人之一,曾预言说最早到2030年,人类将完全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我不知道你什么情况,但我没有时间等到那会儿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前情况下,我还是选择去想象可能有个小人儿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的瑜伽球上,或者其他更简单的方式。她轻触按键,调出不同的记忆,然后编辑每段记忆或记忆片段,就像剪接师剪辑电影一样。通过PS图像处理软件之类的程序,她可以自如地剪切润饰记忆。科学家们会反驳我这个观点,那是当然。他们认为,记忆与快照图片或者视频片段完全不同。认知心理学家坚持认为,你的人生故事是由“具体的、有创造性的”的形象和认知组成的,而不是“真实事件的原始印记”。确实,若进行科学审查,关于“脑海里楼上的故事作者”的整个假设便遇上麻烦了。并非由于大脑研究学者和分子生物学家否认人生故事的重要性。恰恰相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者认为,记叙性构成是“人类经历的不可避免的框架”。然而科学家终究是科学家。他们要求可以被实验和证实的证据,而迄今为止也没人在大脑里发现看起来像故事作者的东西。每当科学家使用常规的神经成像设备来检查大脑时,每当脑外科医生打开头颅直接用眼观测内部时,他们能看到的只是一堆含有上亿神经元的、约450克重的果冻状物质。看不到艾伦办公椅,没有笔记本电脑,没有黄色的拍纸簿或者索引卡;没有关于是否有来世的文稿;没有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形状的镇纸;没有咖啡渣,没有烟卷没有酒,也没有绿色小药丸。没有证据证明那450克重的果冻状物体里存在着一个脏兮兮的故事作者。但是,仅因为人们尚未发现任何确凿证据,并不能说明这个故事作者不存在于大脑中,灵巧地藏匿着自己(如我所言,他真是很小很小的一个人,虽然他穿着双大大的马丁靴)。但是,让我们先停止争辩。我不会建议这位外科医生应该去检查下眼睛有没有毛病,或者抱怨那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有故障。只有傻子或者执迷不悟者(有时候这俩是一回事)才会打赌认为未来科学会输掉。终有一天,我们会清晰地了解“一团能放在手掌上的450克重的果冻,是怎样能够想象出天使,思考无穷的意义,甚至怀疑它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的,神经学家拉玛钱德朗曾如此信心满满地说道。归根结底,我们会为取得的科学进步鼓掌,但可能不喜欢它引领人们所获得的观念。个人来讲,我更加相信我们最重要、最珍视的回忆的确是真实无误的。那些记忆就是我本人,而你的记忆就是你。只要我们保留那些精确的、壮观的细节,你我就始终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若在重要的记忆是不是生活的真实印记这个问题上逼问太紧,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是我们认为的样子。个人而言,我宁可不要走到那一步。如果说我们关于记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记忆通常是十分不准确的。有些人认为,每当你找出一段记忆,它都不再相同了。它变成了一段有关旧记忆的新记忆。有人会告诉你,那些我们以为是记忆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记忆,而是我们一遍遍重复的真实体验。每当我们记起某些东西的时候,都在重新构建这段体验。不管记忆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在哪里以何种方式存储,记忆都是不断变化着的。在一本关于自传式记忆的书里,约翰·柯垂描述了随着时间推移,记忆是如何重新写成被我们当作现实的东西的。我们遇到过的好人,在记忆里变成了更好的人;坏人则退化成更坏的人;一把小贝斯膨胀成一件大乐器。柯垂讲道,人们都会说“我们总是这样做”或者“我们从没那样做”,而事实上我们从不这样做,而总是那样做。但我们不是真要撒谎,对吧?比如,我曾告诉别人,我小时候总是运动队中最年轻的队员。但由于我年纪小、个子矮,队里也不怎么让我上场,总是坐冷板凳。我真是这样认为的。但如果你仔细调查下我在位于波科诺斯的亚瑟夏令营的运动经历,然后挖掘到我在校队或社区临时运动队的表现,你会发现只有一次——我是运动队中最年轻的队员(申明一下,是亚瑟夏令营的运动队)。那我为什么要说自己“总是”队伍中最年轻的队员但没上过场呢?因为这样说,帮助我定义了现在的我。我想让你们知道我是运动型的,但又不是那么擅长运动。另一个例子:我总是发誓来发誓去,说我从来没有在学校考试时作过弊。我也真的相信自己从没有作过弊。但是,我也有理由确信小学考试中有几次我偷瞄过珍妮·马拉默德的试卷(珍妮是个天才,从来没做错过题)。那为什么我删除了关于偷瞄的那些记忆呢?约翰·柯垂引用一位发展心理学家的话提醒我们说:“当毛毛虫变成蝴蝶,它就不记得做毛毛虫的时候了。”在我的脑海里,自己是个完全成熟的、有道德的人,事实上真不记得曾小偷小摸过任何东西。脑海里楼上的故事作者并不是要通过修改我们的记忆来散播谎言。她只是尽力创造连贯统一的故事。她轻轻地抖动记忆,将一些记忆抬高,将另外的贬低,这是为了不让记忆自相矛盾,或者使整体的主题变得模糊。若你因为考试不及格退学而不得不干一份糟糕的工作,你可能会忘掉关于自己嗑的那些药的记忆,而只记得你妈曾经说你是那种在传统教室里学不好的学生。或者你会清楚地记得,现在已经是你前妻的她,说需要自己的空间,而不记得她曾多少次告诉你嚼东西的时候不要张着嘴。故事作者让某些记忆优先于其他记忆的时候,只是想帮你一个忙。“每个关于观念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都是创造力的行为,每个关于记忆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都是想象力的行为。”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这样认为,他是一位获过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而你的作者不用上生物课就能理解这件事。“当讲到过去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写小说。”斯蒂芬·金的小说《乐园》(JoyLad)的主人公这样说道。也许这种说法有点儿过了。如果你问我,我认为人生故事更像一部非虚构性小说。当今社会有很多关于“人类记忆正被围攻”的讨论,若此话当真,这对于我们确保人生故事的连续性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科技使人类变得愚蠢,有些科技则使人烦躁。人们担心的是,既然每个人口袋里都放着搜索引擎,我们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记住那么多的东西。若能简单地谷歌一下,那干吗还需要记住呢?某些功能一旦不用就会丧失,因而我们的记忆就会萎缩。曾有人这样担忧。这是让我们紧张的理由之一。另外一个理由,是有人认为我们的“交互记忆系统”正在消逝。交互记忆系统是指两人或更多人可以使用共同的记忆存档。如果其中一位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某件事,身边其他人可以填补这段记忆空白。曾经,人类就是这样来记忆很多事情的。要去调查什么东西,第一件事就是要询问别人。已故的简·斯塔福德,她去世前几年在帮《时尚先生》审稿时,告诉我说家里有个人——她的丈夫利布林是位新闻工作者——家里有个什么都懂的人真好。每当斯塔福德自己写故事需要某些信息时,她就走到楼梯口,往上喊:“嘿,乔!那个某某是什么东西,或者某某是什么人?”她要的答案就会从楼梯上大声喊出来。在过去,交互是人与人之间的,而不是人跟Siri语音之间的。当一个人记不起来的时候,交互记忆系统里的其他人还记得。你的父母关于你的记忆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交互记忆系统。家庭中几代人住在一起,每天都有接触,他们将记忆集中,通过讲故事将记忆保存下来,总计合成规模更大的交互记忆系统。你不知道吗?那去问奶奶吧(但要大声点儿)。眼下的问题是,我们不再几代人住在喊一声就能听到的范围里。我们也不再以部落分布,相比于单个家庭,部落是更大规模的交互记忆系统。我们确实生活在“品牌部落”里,但我很怀疑跟我同样用苹果电脑的人能否告诉我我母亲这边的亲属到底来自白俄罗斯的什么地方。除了知道母亲来自“俄罗斯的某个地方”,父亲来自“奥地利的某个地方”,对于自己的籍贯我一无所知,我也希望自己能知道。若能将人生故事放在更长远的历史背景里,会令我的故事更有意义。比如,如果我知道家族中曾有人英勇抵抗蒙古部落入侵,会让我感觉更多——更多什么呢?更多与时间的无穷弧线相连接,或者说类似这种事。亚瑟·叔本华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突然出现了,而在数千年前人类是不存在的;很快我们又变得不存在,也将不复存在数千年。我们的内心说:事情不该是这样的。”若我能知道自己的血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大草原,我大概不会再觉得自己是个匆匆过客。但现在已经无人可问了。我唯一能求助的就是上网,我也的确这样做了。我在族谱网站没有找到更多内容,因此只得从我读过的历史书里和确实不与我沾亲带故的人的自传里拼凑信息碎片,比如希特勒和斯大林的自传。多亏了他们的人生故事书,我得以推测出我父亲的家族是于19世纪迁到奥地利的,是俄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的犹太人往奥地利大迁徙的一部分。而这仅仅是个开头。至于母亲这边,我仍然不知道她的家人是来自明斯克还是平斯克,但多亏谷歌地图,至少我知道了明斯克和平斯克在哪儿。但是说实话,科技在给予的同时也在攫取,它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也许会导致记忆萎缩,但同时也能让人的记忆存储更加宽松。某天,我想听听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为电视纪录片《海上的胜利》(VictoryatSea)谱写的配乐,20世纪50年代初这部片子曾在NBC热播。我跟我父亲从未落下过一集;回想起来,这是很有意义的养成亲密关系的体验。感谢科技进步,我轻轻点了几下鼠标,就在Sotify音乐平台上找到了这首配乐。当前奏——《强浪之歌》——响起的瞬间,我立刻被传送(或者说被护航)回了费城的惠特克大道上。我能看到起居室里电视机上的调音旋钮。我还能看到从小小早餐室的下拉式顶棚倾泻下来的阳光;还有用来调整拉绳的蛋形部件,它和父亲第一次心脏病发作那天安装的一样。我看到了房间角落的笼子里,我家的金丝雀“小叽喳”正在啄墨鱼骨。唤醒这些记忆只须重播《海上的胜利》,这我动动手指就能做到。[1]詹尼斯·乔普林,美国女摇滚歌手。03审定版与未删节版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被称为架构最好的英文小说之一,他曾写道,我们以已经被忘却的体验开启人生,以期望却并不理解的体验结束人生。他还将写成的故事定义为“以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记叙”。这道理大致上也适用于你的人生故事。你的人生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记忆组成的记叙文。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在的人生故事,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与现实中的作家不同,你脑海里的作者不能直接胡编乱造。她不能凭空创造出有趣的角色,也不能跨世纪地颠倒叙事。她不能像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那样在故事里加入一只会说话的猪,她也不能像科幻作家一样引入残暴的火星人。阁楼上的作者必须设法利用已有的记忆来写作。尽管这位作者处理你的记忆时可以有、也会有合理的自主权,但是她描绘的必须是似乎真正发生过的事情,不可以越过这条底线。与现实中的作者不同,阁楼上的作者不能打一个响指、用一个浮夸的特技谢幕,或者写一套低劣的把戏,比如主角是从噩梦里醒来,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但你的人生故事也确实需要最终取得成功,得到某种方式的回报。不然还有什么意义呢?要理解你的人生故事是怎么形成的,先让我们想象这个故事是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现的。我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点子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将人生故事想象成一本书,先让我们确保它不会从锁线处散架。确认这一点后,请继续想象你的书是从空白页开始的。为什么空白?用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的话说,因为你尚未“踏入聚光灯下”。他把大脑认知某件事的瞬间,比作演员从舞台两侧的半暗灯光中突然亮相,面对灯光和观众的一刹那。哲学家与科学家对人生起始时的空白程度有不同的见解。有些理论看起来跟“脑海里故事作者”的假设如出一辙,所以我当然更倾向于这些理论。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起始时是完全空白的一页纸,上面没有任何预设的内容。新生儿的思维就像白纸,“没有任何特征”。“那它是怎么被布置完成的呢?”洛克这样发问。一言以蔽之,通过经验。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其他的伟大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探讨人类出生时究竟是一片空白,还是有某种程度上的或者可选择的思维预设。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原厂配备了某种主机板,一种提前预设的“语言习得机制”。你可以设想在脑海里的作者工作的地方旁边有个微小的IT柜。隐喻中的母板可以用来解码语法结构,这就使得人们能够理解并创作故事。之后,乔姆斯基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有种类似于“普遍语法”的东西(尽管英语跟Liki语发音听起来有天壤之别,那是一种印度尼西亚某个小岛上只有5个人会说的语言)。故事作者的理论在人类语言能力如何形成这件事上持中立态度。反正我们就是有语言能力,而且若要对自身有任何的认识,我们也必须具备语言能力。但是,再回到我们想象中的那本书上去:在封面上有个漂亮的婴儿,甜甜的、胖乎乎的,天使般的小脑袋上顶着新生儿的小童帽(粉色或者蓝色,你自己来选)。当然,这个婴儿就是你。是你,但又不真的是你,不是现在的“你自己”。这个婴儿会演变成你,成为你今天眼中的“你”。即使还有些欠缺,但那个小小的你也已经受住了一次“存在危机”,即众多危机中的第一次,心理学家罗洛·梅如是说。那次危机是什么呢?就是你可能根本不会出生。但你已出生,所以危机解除。罗洛·梅认为,通过了这次严峻考验,你已经踏出了创造自己个人神话的第一步。它具备经典个人神话的所有特征。你命中注定要正面抗击种种阻碍与苦难,你已准备好探寻真理与目标。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你人生起始时已经有了一位好伙伴,罗洛·梅认为这实际上跟摩西被发现浮在芦苇丛里的水面上或者耶稣被发现在石槽里是一样的。但是,嘿,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重点是,你现在存在了,郡书记官签署的出生证明确认了你的存在。你会有一个名字,也可能还没有。当你有了名字,也许是与你现在或已故的某位亲属同名,那么他的人生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因此延续了。无论你叫什么,可能还会有一张印着你两只小脚丫的出生纪念证书来进一步记录你的存在。你那双小脚丫在这个阶段可没有任何用处,你自己哪儿也去不了,而且这将持续一段时间。你就像动物王国里乳臭未干的幼崽,无助得不能再无助了。你还不能搜集记忆,你连最基础的句子里最简单的词都搞不定。你还远远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个世界,但你确实很可爱,足够拍一张非常吸引人的宝宝封面照。在封面上你超级可爱的脸蛋上方,印着这本想象中的书的书名。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编辑,我在选一个可行的好书名上犹豫了很久——不需要太花哨或者抖机灵,我们说的可不是过期的《时尚先生》。我本来要用《我:一个生命》(Me:ALife)作为书名,但感觉那样过于概括与平淡。《不朽的自我:生与死》(TheLifeadDeathoftheEdurigSelf),感觉好了一些,但是盯着看一会儿,我觉得那听起来有点,怎么说呢——夸张。而且用“死亡”这个词让我有点困扰。所以我稍微改动,变成以下这样,这对于我们要讲的内容已经足够了。[1]《不朽的自我:生命与时代》我们的书名已经就位,可以填充书页内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应该写什么呢?图书编辑通常会告诉你,最好以序言来开场。它为一切内容提纲挈领,提供有用的语境。所以花时间思考一下,你的人生故事真正是从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开始的?这不是无意义的问题。如何提出你的背景故事,对于你所期望的人生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可以认为,你人生故事的开启方式要带些神秘感,或者你认为宇宙不要总是神神秘秘的,那也行。在没有更好的内容时,你总可以用序言来简单交代:你的生命故事始于一次结合,一次随机的碰撞,一次极微小的——连轻微交通事故都算不上的——发生于输卵管壶腹部的撞击。但你们中有些人可能觉得,以“结合”形容人生故事的开端仅仅是差强人意。你会在序言中详细讲述你的人生故事的开始,在那轻微的撞击之前,根据你掌握的信息,那次碰撞可能是在汽车旅馆或者在一辆纳什漫步者车里。你可能觉得有必要在前几页来鸣谢与赞美你人生故事的真正作者:我们天上的造物主(OurAuthor)。你们中的另一些人不会那样写序。你们崇拜科学而非超自然力量。因而你可能会在正文前讲解你的人生故事是怎样从爆发到太空中的亚原子微粒而开始的。不管是什么事儿,反正有东西爆炸了。在爆炸的火花或其他东西之外,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才有了封面上那个婴儿的脸。还有另外一些人,可能会用序言来强调自己或其他人对于人生故事开启的方式与缘由都没有任何模糊的想法。人类学家洛伦·艾斯利认为,我们都是宇宙的孤儿,坠落到星系中漫无目的地徘徊,头上盘旋着思想的气泡。气泡中有一个问题:我是谁?可能还会有人在文前说:当然了,我有个名字,有出生证明,肯定也会有社保号码、驾照、护照,最终会有退休协会的会员卡,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我。或者说,每个人都是我。又或者说我是由别人一点一点组成的,我所谓的人生故事也无非是一个叙事体的中微子,镶嵌在无尽的长篇故事里,故事的名字叫《曾经走过世界的人》(HumaeigWhoEverWalkedtheEarth)。你的人生故事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序言来开启,然后用自己选择的信仰体系一以贯之(假设你有自己的信仰)。让我们先同意“每个人能记住的人生故事,都是从我们最初的记忆开始的”,当我们开始有能力理解和创造故事时,也就拥有了最早的记忆。记忆与故事无可避免地相互连接着。若你是个脾气暴躁、叛逆的人呢?如果你根本不想写什么人生故事呢?叔本华写道:“我们在疯狂的世俗欲望里产生,在所有身体器官消亡、尸体陈腐发臭时结束。”他在哲学上永远如此阴暗。若人生如此空虚,又何苦书写人生故事呢?因为我们没有选择,这就是原因所在。即使生命不是应我们的要求而产生的,我们依然被迫手书着人生故事。我们注定必须这样做。这也是为什么从解剖学上看,头颅中有一个预留的小空间,留给某样东西或某个人,将记忆整理成章节再组成情节。这是否是有意为之的呢?除非我们想象的书里大多数页面都被填满了,否则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人生是否有意义,幸运的话,距离填满它的日子不会很远。“让我们等待人生故事书的版面校样吧!”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被问到人生的意义时如是说。[1]原文为TheLifeadTimeofMyEdurigSelf。04最初的草记丹·麦克亚当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个人神话与自我建构》(TheStorieWeLiveBy:PeroalMythadtheMakigoftheSelf)中说道,他在为发展心理学班级上第一天课时,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务:写一篇关于你离开子宫第一天的假设性的期刊文章。读到这里我想,真是个好主意!如果回到在《时尚先生》做编辑的时候,我真的会采用这个选题。我会给某位作家打电话,让他尝试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菲利普·罗斯会是个合适人选,他会写出相当了不起的文章。[1]杜鲁门·卡波特?那就更好了。对于描写1924年9月30日下午3点以后的几个小时在新奥尔良的杜鲁医院发生了什么,卡波特会很感兴趣。假设卡波特接受这一选题,交来写好的文章——能否交稿对于他来说永远是个假设——我相信他的描述将令人难忘,并且有很浓的南方哥特风格。杜鲁门的母亲叫莉莉·梅,她从来没想过要这个小孩,但她拖了太久,再堕胎已经不安全了。杜鲁门的父亲叫阿奇,他确实想要个小孩,但他是个完全不靠谱的人,诡计多端、戴厚底眼镜,搁在哪个产房都是出彩的角色。莉莉·梅与阿奇这一对,完全不[2]是琼·克利弗和沃德·克利弗那样典型的乡村父母。卡波特儿时最大的恐惧就是被遗弃,所以我确信他对自己出世第一天的描写会是忧心忡忡的。我也同样相信,他会将手按在《圣经》上起誓,说每个小细节都是完全按照现实经历来展现的。实际上,你的人生故事——你记忆中的故事——并不是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的。你真以为自己记得呱呱坠地和婴儿学步时的事情,但其实你不记得。圣奥古斯丁,一个毫无疑问比我们更接近上帝的人,都不记得人生最初的几年,他在《忏悔录》(Cofeio)里大方承认过。对其他人来讲也一样。在人生最初几年,我们确实收集了一些记忆,但是出于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原因,这些记忆蒸发了。我们以为自己记得刚出生那几天或几个月的事情,是由于我们的大脑从父母、祖父母和哥哥姐姐后来的讲述中创造了记忆。相册里的老照片也会从角落里冒出来,让我们以为那是真正的记忆。或许还有其他的解释:你脑海里的故事作者把日子记混了;你的想象力太过活跃;你在服用管制药物等。一岁之前,虽然你还未存储记忆,但已经开始形成模糊的“自我”意识。这个初级的“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己;那是袖珍版的自我,并不知道有一天终将成为那个可悲的、令自己厌恶的完全版自我,当然,让我们希望不会如此吧。每当你跟照看你的人分享自己的“主观感受”时,那个羽翼初生的你都在进行自我表达。你主观的自我因此可以与人进行交流,虽然不是通过语言。比如,你的微笑会让你母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5

  • [每天读本书]《厌女》男性的蔑视和女性的自我厌恶

    听说《厌女症》要翻成中文了。这本书最初的副标题是日本厌女症。如果中国厌女症、韩国厌女症、越南厌女症等症、越南厌女症等,那么厌女症一词将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社会。美国学者伊芙是英国文学研究者·塞吉维克的《男人之间》受到启发,因此英国厌女症和美国厌女症也存在。不幸的是,我们仍然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社会。这本书由理论和实证组成。塞吉维克提供的由男性同性恋社会性欲、同性恋仇恨和厌女症三个要素组成的理论设备非常有用。通过这个理论,我们理解了男性同性恋社会性欲和同性恋的区别,以及同性恋男性被女性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所谓的男子气概是通过女性的他人化来定义的,即男子气概=不是/不像女人。塞吉维克提出的理论设备锋利活泼,以至于每个人都想用它来解剖手头的材料。哦,顺便说一句,那个群体原本是男性同性社会性欲的群体。那个总是围着女人屁股转的男人,有厌女症,其实是厌女症。……。读者应该会发现,即使在中国,也和日本一样存在着无数可以用这个理论工具来解释的现象,并且因此而感到沮丧。因为,这恰是男人一点都没有试图改变的证据。因为,这是男人们一点儿也没变的证据。女人社会主义中国学到了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英雄口号。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喜欢男孩和女性就业困难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不同。当我得知女人回家的现象时,我真的很惊讶:日本女性想要摆脱家庭主妇的情况。中国女性想回家当全职家庭主妇吗?社会的变化充满了矛盾。女性的困难,无论制度如何,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中国有中国的厌女症,期待着有人来研究。众所周知,日语是一种混合语言,它在历史上吸收了许多外来词,如汉语和英语。其结果是汉字假名混合的句子和片假名表音的外来语。日语的这一特点使得外来概念的摄入非常融合和自由,但也可以说,这反过来耽误了外来概念的日本翻译,但同时,它也懈怠了外来概念的日本翻译。在日语中,femiim,miogyy等词直接用表音符号的片假名标注,所以当我知道femiim在中文里被译为“女性主义”、wome’ceter当被翻译成女性中心时,我在心里叹了口气。这本书的miogyy这个词,也被翻译成厌女症,译语之妙,让人不禁欢呼起来。厌女,当然是一种病homoocial和homoexual,如何区分翻译?真的很有趣。厌女症不仅是男性,女性也会感染。厌女症概念的力量在于它也可以解释女性的阴暗面。正如这本书所说,女性的厌女症比男性的厌女症更麻烦,因为女性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理解了这一点,许多谜团都可以解决。例如:为什么女人围绕着男人互相反对?为什么女人的敌人是女人?为什么母女关系复杂?等等。虽然这些问题不能立即解决,因为我们知道原因,但至少,理解可以成为面对问题的第一步。日本的女性主义直受到各种外国影响,这本书也受到美国学者塞吉维克的影响,他研究酷儿理论。因此,有人说日本女性主义只是从欧美进口的。在这里,让我们反驳这种批评。著名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GayatriC.Sivak),他出生在印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美国永久居留权,从事英国文学研究。在访问日本期间,她在一次性别理论研讨会上听到一位欧洲学者说:社会性别(geder)当这个概念不是日本原有的概念时,她回答说:一个概念,无论产生在哪里,只要能为我使用,便当就可以使用。当一个理论被用于实证时,理论将因适用的对象和文化背景而本地化。读完这本书后,一些读者忍不住想用它来探索他们的社会问题。就像我谈论日本厌女症一样,读者中的一些人也会谈论中国厌女症。我期待着读那本书的日本翻译。然而,如果这一理论无法解释呢?让我们欢迎摆脱厌女症的新变化。注:以上摘自本书《中文版序言》。————————————–原作名:女ぎらい作者:[日]上野千鹤子译者:王兰评分:9.0《厌女》不是一部纯粹的理论作品,而是利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日本当代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实践分析。作者处理了广泛的日本主题,包括文学,如小说家吉兴春、永井和丰、林真理子等,更具社会性。《厌女》中提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和婚姻,在中国也非常相似。知识分子读者将从这些讨论中获得强烈的共鸣和理论指导。...

    2023-03-25

  • [每天读本书] 人生何以如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当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他们通常总会想要了解这个人的情况,或调用他们已掌握的有关这个人的各种信息。他们会对他的一般社会经济地位、他的自我观念、他对他们的态度、他的能力、他的可信赖性等等产生兴趣。虽然看起来寻求这类信息似乎并没有其他目的,然而,在其背后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实用原因。获得个体的信息,有助于定义情境,能使他人预先知道该个体对他们寄予什么期望,以及他们或许可以对该个体寄予什么期望。获悉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他人自会明晓,为了唤起期望的回应,如何行动最为恰当。对于那些在场的人来说,不难发现有很多信息来源,许多载体(或符号媒体)可以传递这些信息。如果你与个人无知,观察者也可以从他的行为和外表中收集一些线索,因为这些行为和外表允许观察者挪用过去与类似人的交流经验,或者更重要的是,允许他们验证未经证实的原始假设。他们也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假设,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只有一些特定类型的个体才能被发现。他们可以根据个人谈论的自己的情况,或者个人提供的关于他是谁、做什么等材料来判断。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他们知道或了解这个人,那么他们可以根据心理特征的可持续性和普遍性来预测他现在和未来的行动。然而,当个人直接面对他人时,他们很少直接为他人提供关键信息,如果他人想明智地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信息是必要的。许多关键的真相存在于互动的时间和场合之外,或隐藏在互动中。例如,个人的真实或真实态度、信念、情感,也许只有通过他的诚实,或者几乎无意识地暴露出来的行为才能被间接发现。同样,如果个人向他人提供产品或服务,后者往往会发现在互动期间不可能当场检查产品或服务。他们必须接受一些东西,因为它是感官不能直接接触的东西的常见或常见的象征。使用古斯塔夫·伊克海泽(GutavIchheier)换句话说,个体必须采取行动,有意无意地表达出来(exree)另一方面,其他人必须以某种方式接受他的印象(imreed)。个人表达(因此,与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能力相结合)似乎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give)他的表达(giveoff)表达。前者包括各种单词符号或它们的替代品,以这种方式被公认,只用于传达附着在这些符号上的人所知道的信息。这是传统意义上和狭义上的交流。第二种符号活动包括被他人视为行为者的某种迹象的广泛行动,表明行动是由某些原因引起的,这与以这种方式传达的信息不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种差异只是初步有效的。当然,个人会用两种手段故意表达错误的信息,第一种涉及欺骗,第二种涉及虚假。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发现,当个人直接面对他人时,他的活动将具有约定的特征。其他人可能会发现,他们必须不假思索地认识到个人。当他在场时,他会给他应有的回应来交换某件事,但这件事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他离开后才能确定(当然,当他人与物理世界打交道时,他们也必须依靠推论生活;然而,只有在社会互动领域,推论的对象才会故意促进或阻碍推论过程)。当然,他们觉得推论个人的可靠性自然取决于一些因素,如他们已经拥有的个人信息量。然而,无论过去有多少证据,根据推论行动的必要性都不能完全排除。就像威廉一样.I.托马斯(William.I.Thoma)所表:对我们来说,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从统计还是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完全精确地决定我们的生活,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靠推论生活。例如,我是你的客人。你不能知道或科学地判断我是否会偷你的钱或钥匙。但根据推论,我不会,所以你会根据推论把我当客人。注:以上摘自本书序言。————————————–原作名:ThePreetatioofSelfiEverydayLife作者:[美]欧文·戈夫曼译者:冯钢评分:8.6本书利用戏剧表演和舞台表演艺术的原则,讨论个人如何在普通情况下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活动,如何指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以及在维持表演时可能做或不做的事情。本书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框架,可用于任何特定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

    2022-04-04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符号 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 [每天读本书]《回归故里》关于原生阶层的自我解剖

    多年来,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地名。当我的父母在这里定居时,我已经很久没有去看望他们了。但在出国旅行期间,我会不时地给他们寄一张明信片,以保持这种无意的联系。当我在明信片上写下这个地址时,我会问自己,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但总是停止好奇心,从来没有真正去过。当我和妈妈每季度打一两次电话(通常更少)时,她总是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闪烁着我的话,以太忙为借口,并保证在一段时间后去看望。事实上,我不打算履行我的合同。从家里逃出来后,我不想再回去了。直到最近,我才初识这个叫米伊宗的人(Muizo)在哪里。正如我所料,这是一个城市化的荒谬案例——一个被耕地包围的城乡交界处。经过几年的变化,这些地区发生了一些定性的变化,我们不知道它应该被称为农村或郊区。后来,我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的居民不超过50。当时,人们住在一个教堂周围。这座教堂最初建于12世纪,在几乎摧毁法国东北部的几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克劳德在东北部·西蒙被称为特殊特殊身份的地区。城乡的名字就像战斗、兵营、轰炸突袭或大墓地的同义词。今天,这里有2000多名居民。住宅区的一边是香槟之路,不远处是一个满是葡萄的山坡。这条路蜿蜒而上。另一方面,它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工业区,属于兰斯郊区,距小镇约15至20车程。街道是新建的。路边的房子一个接一个地排列着。这些房子大多是社会福利房。租户不是富人,或者只是穷人。在过去的20年里,我的父母住在这里,但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直到我母亲把我父亲转移到一家阿尔茨海默病疗养院(我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我才来到这个村庄(我怎么能称之为这个地方?)和他们的小屋。母亲尽可能地推迟了这一天的到来,但面对父亲的威胁(有一天,他用菜刀追着她),疲惫和恐惧的母亲终于屈服于现实:没有别的办法了。父亲一离开,就回家探望,更准确地说,完成我过去未能下定决心完成的回归之旅是可行的。我可以找到这个自我空间(热会这么说),这个我试图逃离的地方:一个我故意疏远的社会空间,一个精神空间,作为我成长过程中的负面教科书,但无论我如何反抗,仍然构成我精神核心的家乡。我回家去看望我的母亲。我开始和我的母亲和解。或者更准确地说,与我自己和解。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多次回到母亲身边,她对我说了很多话。关于她自己,关于她的童年,青少年,关于她作为妻子的生活……她还提到了我的父亲,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他们的关系,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职业生涯。她滔滔不绝,想把一切都倾诉给我。她似乎想找到失去的时间,抹去早年缺乏沟通造成的悲伤。我坐在她对面,一边听,一边喝咖啡。当她回顾自己的生活时,我仔细地听着;当她告诉孙子孙女,我侄子的琐事时,我感到困倦和无聊。我从未见过他们,也不太在乎。我和母亲又建立了联系。我心中的一些东西已经被修复了。我意识到这些年来我的疏离给她带来了多大的打击。她为此受苦了。这种疏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个主动逃离家庭的人?根据弗洛伊德对抑郁的描述(我不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接受我拒绝的自我身份的惩罚吗?这个身份一直生活在我的身体里,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那些我曾经试图逃跑的东西,仍然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使用社会学的概念比使用精神分析的概念更合理,因为哀悼和忧郁的隐喻虽然简单,但有错误,误导性:即使我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与童年的环境相比,即使我们试图拒绝过去,童年的生活轨迹和社会化的方式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回到过去的生活环境(即我们离开的环境,这里应该广泛理解),总是一个指向内心的回归,一个重新找到自己的过程,包括我们主动保留自己和我们自我否定的一部分。因此,回到过去的生活环境(即我们离开的环境,这里应该广义的理解),总是一个指向内心的回归,一个重新找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事情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希望摆脱它们,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创造了我们的个性,也就是说,徘徊在两种身份的不安(两种身份之间的差距如此巨大,似乎不能融合,但总是在我们体内共存);借用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美丽有力的描述是一种分裂习惯(haituclivé)引起的抑郁。奇怪的是,当我们试图超越或至少安抚这种情绪时,原本分散而隐藏的不安会无法控制地出现,忧郁会更加强烈。事实上,这种感觉一直存在,但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发现或发现了这些隐藏在内心并不断影响我们的感觉。但我们真的能超越这种不安和抑郁吗?注:上文节选自本书章节。————————————–作者:[法]迪埃·埃里蓬译者:王献评分:9.2法国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埃里蓬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一部反思性社会学。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兰斯,重新认识他最初出生的社会阶层和他告别了30年的人。他回到过去,回顾家庭历史,回忆童年的工人阶级,回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变成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在这次极其内在和颠覆性的精神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分析了人们的个人选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是如何受到影响和决定的。购买电子书...

    2022-04-04 和自己和解了 和解是什么

  • [每天读本书] 关于《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自我认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社会影响的世界里。我们现在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心理实验:只要你数一数你每天能遇到的事件和人物,试图控制和影响你的思想和行为,你就会意识到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影响的产物。这些社会影响包括:要求你做某事的人,强迫你做某事的因素,让你买东西的广告,让你付钱的事件,告诉你去哪里,什么时候去的标志,告诉你如何考虑或回答某个问题的宣传;它还包括:让你重复的口号,记住的歌,可接受的态度,让你相信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影响心理学的范畴。这不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政府机构、网络,以及你的家人、邻居、同事、朋友和上下级。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影响源。他们都会让你做某些事情,或者试图让你独立地做这些事情,或者试图让你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上。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社会是由那些相互影响、说服、请求、强迫、勒索和控制的人组成的。我们称之为社会,因为它使用的是社会影响的技能,而不是武力的强迫。这种影响是相对和平和有效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影响不是通过说服,而是通过武力,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当你超速时,警察不使用罚单,而是使用枪支让你遵守社会秩序,或者你的老板不使用奖励,但使用体罚让你努力工作,或者政府不使用屠杀来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维持的。因此,社会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影响的成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道如何说服他人的人最能从社会中受益。能有效说服伴侣的人往往婚姻幸福。经理通常要花钱80%工作时间与上下级沟通,成功的沟通者往往成为优秀的经理。能够流利、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政治家往往更容易鼓励下属实现某些政治目标。同样,聪明的广告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因此,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抵制影响的能力与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成功密切相关。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社会影响课程从来没有在任何学校教过。虽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政治思想家、新闻工作者、营销专家、经理和外交人员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一些社会影响技能,但他们的原则、原则、方法、局限性和道德尚未被认真、系统地学习和讨论。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影响的存在,通常高估了他们做出决定和判断的自主性和自由。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影响网络中的人,知道如何控制影响情况,选择最好的影响技术,以达到影响他人或抵制他人影响的目的,应该是个人生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那么什么是社会影响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影响是指以某种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态度和信念。行为的变化称为接受,态度的变化称为说服,信仰的变化称为宣传或教育。接受通常不要求受影响者同意受影响者的观点和观点。它只需要受影响者表现出某种行为倾向。例如,为了让年轻人出来参加反战游行,你不能要求这些年轻人接受你的观点,只需要他们参加你的聚会。这样,播放一些年轻人喜欢听的音乐或寻找一些英俊的男人和美丽的舞蹈就足以吸引他们参加你的聚会。这是服从行为和影响社会的常见方式之一。说服是为了赢得受影响者的心,必须有态度的改变,包括情感的改变。虽然说服通常很难产生,但它的效果通常更持久。如果你想让一个好朋友停止吸烟,你必须告诉你的朋友吸烟的危害,或者谈论一个有吸烟问题的人的经历。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兴趣或厌恶。重要的是,你可以开始平静地讨论吸烟的缺点,包括昂贵的成本和不吸烟的积极影响。你可以指出对方观点的不一致性和错误。通过这样的讨论,另一方可能最终同意逐渐减少吸烟的次数和数量。这种变化让你愿意答应你的好朋友为他做更多的事情,直到他停止吸烟。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说服者,那么你的好朋友真的会戒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来自你的影响,相信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和态度。在中外交往中,最误解的概念是宣传(roagada)。在现代西方语言中,宣传指的是政治集团利用大众影响的方式来控制人们对某种信念的支持。它是一个贬义词。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是教皇乔治十五,在1622年,他试图利用各种宣传来增加教会的势力。我们常说的宣传更应该称作教育。教育的含义是指学习新的知识。宣传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来自于你试图影响的信仰是否是对方早已经相信的东西。比宣传更极端的影响方式是洗脑和思想控制。它是通过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剥夺个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它灌输一个人不能自主选择的态度和观念。思想控制通常是通过将人与他的社会关系隔离开来的方式来进行的。因此,我认为洗脑和思想控制不应该看作是正常的社会影响。虽然它的影响者通常是某种社会集团和机构。自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中首次记录了令人信服的原则以来,人类一直试图找到、定义和创造成功的社会影响的方法和原则。社会影响可以说是所有人类社会都关注的一种技能和艺术。但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科学领域,它的根源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非常关心如何维持美国人对政府和军队的支持。因此,他邀请了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研究了社会和军队的士气和保持士气的方法。从那时起,社会影响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态度变化与社会影响》是对社会心理学影响、说服和服从的精辟总结。注:以上摘自本书主编的序言。————————————–原作名:ThePychologyofAttitudeChageadSocialIfluece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译者:邓羽/肖莉/唐小燕等评分:9.0《态度变化与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也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另一部杰作。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以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的,反过来又是如何受到他人和其他系统力量的影响。本书包括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服从、服从、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态度参与、偏见、非语言交流,甚至阈值影响。...

    2022-04-03 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 [每天读本书]《当下的力量》寻找内心真实的自我

    这本书被描述为精神启蒙的指导书,但对我来说,当前的力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尽量减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痛苦。每个觉得自己应该能活得更好、更快乐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首先,作者指出,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第一章)。事实上,思维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而是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我们强迫思维的受害者。作者曾在演讲中举过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现在是半夜3点,你在一张温暖的床上,但你太生气了,睡不着。那个引起你愤怒的人已经安全地做了一个梦,事实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你的想法并没有放过你,反复使用它的旧模式来解释那个人对你有多抱歉,它会让你有多危险,更羞辱,更麻烦,更多……想不完的!这就是病态思维,阻止大脑思维,是我们受苦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起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对事物的信念或诠释,C是结果,也就是你的负面情绪。通常,当人们不喜欢时C的时候会去找A碴,尤其是创造A相关人员。因此,我们厌倦了每天奔跑,一直在处理、阻止、缓解、沟通和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但我们不知道,B是你能完全控制和改变的唯一因素,并导致C的不是A,而是B。同样的事情,几个快乐,几个悲伤。为什么?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事物。与其改变外部的人、事物和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来节省麻烦和精力。你会发现,当你改变你的内心状态时,环境也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情境从心转变!大脑的思维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了我们的痛苦,而且来自于大脑的思维(第三章)。作者还在书中反复强调,我们远离了真实的自我,这是我们痛苦的罪魁祸首。他称真实的自我为本体或存在(eig)。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我称之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我们人类整天感到孤独、恐慌和不快乐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我们会失去真实的自己?作者的观点是:我们的大脑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自我,让自己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因为自我是如此的不真实,它继续寻求外部世界的认可,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增强势头。不幸的是,我们越听我的话,我们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自发地产生了,因为我们远离和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即作者所说的本体或存在。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我们痛苦的原因:痛苦的身体(aiody,第二章)。痛苦的身体是我们内心的能量场,它是我们过去积累的负面情感能量场,没有得到合理的表达和适当的释放。作者描述的痛苦的身体就像一个生活在我们身体里的恶魔。当它睡着的时候,一切都很平静。然而,一旦外部事物不顺利,或者相关的人、事物、事物激活了它,它就会醒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看起来温柔的人,会突然改变一个人,有言语或身体暴力行为。或者有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件小事会引起情绪上的轩然大波。这就是痛苦身体被唤醒的结果。嗯,我们有一种大脑思维,不能正常工作,经常给我们带来麻烦。现在又来了一个痛苦的身体,不时跳出来搅局。难怪我们的生活比幸福更痛苦,而且我们经常情不自禁。我该怎么办?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几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实际上来自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活在当下。现在有你想要的一切,现在也是你唯一拥有的。时间只是一种幻觉,越来越神秘!事实上,只要你这么想,就不难理解。过去已经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但我们有多少人仍然生活在过去,拒绝放手呢?未来还没有到来,你就不可能掌握它。你能拥有的不是现在吗?只要你现在做到了,你就没有问题了。即使未来会到来,它也必须以现在的方式出现,不是吗?最害怕的是显然人们在这里,但大脑跑到过去,带来愤怒、悲伤、后悔、内疚和其他情绪。或者现在的人,大脑跑到未来,所以有压力、焦虑、恐慌。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作者称之为临在(reece,第五章)。临界意味着有意识地生活在当下。所谓的意识是观察你头脑中思维的能力,作为你喋喋不休思维的观察者。当临界的力量来临时,你的喋喋不休就会停止。另一种培养临界和进入当下的方法是关注我们的内心身体(第六章)。关注我们内心身体的能量领域。这是什么意思?例如,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感受你的右手。你现在看不到它,那么你怎么知道它存在呢?你觉得吗?你觉得你的指尖上有气体还是能量?书中有一种非常详细的冥想方法,教你更多地与你的内心身体联系,从而培养更多的意识。作者一直强调无意识(ucocioue)和“意识”(cocioue)差异(第四章)。他认为,所有人类的疯狂行为都来自于无意识和我们从小就受到限制的生活方式。例如,你对一件事的反应、观点、实践等,通常有一定的轨迹要遵循,但你不一定喜欢或同意它们。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计算机。因此,使用书中的一些教学和练习作者提供的一些方法可以增加我们有意识的部分,恢复一些自主权。有未显化状态(umaifeted)这也是作者画了很多墨水的地方(第七章)。因为作者自己喜欢《老子》一书,所以未显化的状态可以比作道,是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但它从未诞生或消失过,无处不在(听起来像存在或本体)。其中,没有二元对立、对错、对错、黑白,是一个一的领域。与外部世界相比(maifeted),这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未显化状态反映在空、空间和沉默中。它看起来很神秘,但如果我们接触得越多,我们就越能感受到生命的能量,在外部世界中生活得越好。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些接触未显化状态的方法。请仔细体验和练习。这本书的第十章谈到了屈服的概念,这在一开始可能是许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上,屈服是老子说的无为,包含着强大的行动力和积极的能量。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读第十章,因为作者不仅把屈服的概念讲得淋漓尽致,而且对前一章做了很多总结和回顾。正如我前面所说,这本书不能用大脑读。读书时,最重要的是从你的灵魂深处感受似曾相识的感觉,体验看到真理就顿悟的内在智慧,从字里行间感受震撼你心灵的能量。注:以上摘自本书导读活在当下。——————-原作名:Theowerofow[德]埃克哈特·托利译者:曹植评分:8.7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引导我们发现,我们一直处于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担心未来。但事实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这一刻,一切都发生在当下,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时间概念。只有向现在屈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一个和平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拥抱真正的自1、...

    2022-10-25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外界和内界

  • [每天读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寻找自我的哲学之旅

    这是一本简单的好书,适合公众自助手册和专业临床指南。我从这两个方面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它可以是你接触心理自助的第一本书。你可以平静地打开这本书,而不需要任何准备知识,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谁,他和弗洛伊德有什么关系。这本书延续了许多古代经典的传承方式,如《论语》、《黄帝内经》、《理想国家》和大多数佛教经典。对话让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非常友好,有老师在一边,朋友在一边的经历:我们可以跟随书中两个主角的对话,跟随他们的辩论进入阿德勒的精神成长世界。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书中设计的案例简单而直接,并没有引起双相情感障碍或多重身份等危险案例的注意,更多的是:你想生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吗?如何面对你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你自己的生活主题?这些都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问题。大多数时候,在阅读中,我甚至强烈地觉得我是那个不断提问的年轻人。我在春节期间读了这本书,说实话,我经常感到警觉。例如,书中提出的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既不批评,也不赞美你的孩子。过去,我会更加注意避免严厉的批评,但现在我会稍微注意不要过分表扬我的孩子。虽然作为一名专业助手,这样的结论并不陌生,但当阿德勒和两位日本同事在这本书中回顾这个话题时,他们再次善意地提醒了他们。我相信读者会发现这对他们有益。你可能是和我一样的执业心理咨询师,你可能已经沉浸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很久了。坦白说,我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受益匪浅。接受精神分析甚至是我30岁前做出的最聪明的决定,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以精神分析为导向的心理咨询师,我已经六年了。每年我都更相信弗洛伊德和他的后继者的概念(主要是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但这种逐渐的信任也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度认同和忠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开始通过一根管子观察世界和生活(致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细,即使你经常反思)。换句话说,我可能对弗洛伊德的毒药太深了(尽管我试图学习更多的荣誉来解毒一点,但我发现自己更沉迷于内心和过去的世界),此时我读到的阿德勒确实是一种及时的良药。阿德勒对当、人际关系、勇气和决策的重要性的重要性……在我的心里回响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当我写这个推荐顺序时,一堆阿德勒的书正在来我的研究的路上,但我没有决定成为一个阿德勒主义者,因为我看不到阿德勒有这样的暗示,两个读不到这本书的作者给出了这样的诱惑。这本书的两位日本作家经常表现出他们对东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解释阿德勒的社区时,他们表现出儒家和佛教的影响。我相信生活在东方文化中的同事可以找到更多。这是一本容易读但不容易写的书。对话的格式要求作者不要简单地列出结论,而是通过对话来展示和展示我们是如何获得智慧的。在阅读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努力。我从未写过推荐顺序。读这本书的直接好处之一是,它给了我写这篇推荐文章的勇气。我诚实地解释了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以及我认为它有什么好处。这也是一种与读者的对话,你从未见过面。是为序。注:以上摘自本书推荐序一。——————-阿德勒哲学课自我启发之父原作名:嫌われる勇敢:自己开始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作者:[日]见一郎,古贺史健译者:渠海霞评分:8.5晚上,一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拜访了哲学家的小屋。当他听说哲学家主张世界非常简单,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时,他决定面对面地推翻这种谬误。世界是混乱的,像他这样的麻烦和痛苦的人无处不在,在哪里很容易得到幸福?哲学家告诉他,所有的麻烦都来自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讨厌。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有人想被讨厌呢?!消除人际关系的麻烦,生活的目标仅此而已吗?年轻人被魔鬼般的想法所迷住,他们开始了激烈的辩论。一夜之间,年轻人陷入了沉思:人们真的能摆脱过去的创伤吗?为什么自卑感不是真的?满足别人的期望有什么问题?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勇气?此时,驳斥对方的决心已经成为对真相的追求。年轻人又打开了小屋的门……...

    2023-03-09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弗洛伊德 阿德勒 弗洛伊德、荣格

  • 演员的自我修养:电影里的主角们都在读什么?

    三流导演让他们的主角随手拿上一本书作道具,二流导演以阅读口味彰显主角的身份和性格,对一流导演来说这却是价值观层面的事:他们每选择一本书都埋下一个彩蛋——你读什么,决定着你应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在凯特·温丝莱特主演的《朗读者》中,《奥德赛》、《荷马史诗》、《老古玩店》与《战争与和平》出现在男孩为她朗读的书单中。一个值得津津乐道的例子是李安埋下的伏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场前30分钟里,李安让他的男主角依次读了4本书:印度神话《黑天》、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和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四本风格截然不同的书,同时叠加在同一个人身上,就有些意味深长了。《黑天》讲的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第八个化身的故事,它是派最早接触到的印度教知识,当黑天“一张口看进去就是整个宇宙”时,派的世界观就此形成,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此后在海上的日夜。凡尔纳的《神秘岛》培养了少年派的科幻素养,也暗示着他人生即将遭遇奇迹,为什么不相信呢?他后来真的踏上了神秘食人岛。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阅读始于派对学校教育感到厌倦之时,也是在他目睹了老虎食羊的惨剧之后,被视作存在主义代表作的《地下室手记》,不仅为派的离奇经历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也是电影主题的灵光一现:人的存在即是荒谬的。而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局外人》(电影中译做《异乡人》)呢?更像是导演和他的主角之隐秘的呼应。李安那句广为流传的语录是这么说的:“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地方的公民。我的父母离开了大陆,来到台湾,在那里我们是局外人。然后,我又来到了美国,仍旧是局外人。当我重新回到了中国大陆的时候,我又变成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局外人。”▲吕克·贝松的电影《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十岁的亚瑟通过外公失踪前留下的笔记,找到了每年打开一次的月光之门,由此展开奇幻冒险。无处不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不是李安的电影里第一次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20年前的《饮食男女》里,钟国伦在麦当劳外等待打工的女友,靠在摩托上读一本《白痴》,被问及是什么时,他酷酷地回应:“陀思妥耶夫斯基。”你可以把这视作是青春期敏感孤独的象征,当然也可以仅仅是青少年的装逼神器。在李安的回忆中,他本打算让钟国伦读米兰·昆德拉,是被制片改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侯麦1986年导演的那部《绿光》里,女主角在巴黎车站和男主角邂逅,也是多亏这本《白痴》才搭上话的。而在1969年的《幕德家的一夜》里,侯麦的男女主角整晚谈论的则是帕斯卡尔的哲学。1992年的《冬天的故事》里,他又让主角们重温了一把莎士比亚。伍迪·艾伦的电影《赛末点》里,男主角也要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电影开场不久,从爱尔兰到伦敦当网球教练的穷小子威尔顿,被安排躺在床上读一本《罪与罚》。这是伍迪·艾伦向陀氏致敬的小趣味,也暗示着男主角宿命般的轮回:从那一刻起,他注定要像书中的主人公杀死房东姐妹的机缘巧合一样,蓄意杀死情妇之后再偶然杀死她的房东。闷骚的伍迪·艾伦持续对纽约知识分子进行嘲讽,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是最佳选择。无论是早期的喜剧电影《爱与死》(1975)中被判处死刑的士兵、《罪与错》(1989)中聘请杀手干掉情妇的名医,还是后来《独家新闻》(2006)与杀手相爱的女记者、《卡珊德拉之梦》(2007)中兄弟间的杀戮,始终能找到无处不在的《罪与罚》中道德审判的痕迹。《罪与罚》有时候也是一条爱情线。2009年的短篇集《纽约,我爱你》中,岩井俊二让自己的男主角奥兰多·布鲁姆被《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折磨得不胜其烦,最终和他电话传情的女主角带着一本《罪与罚》来到他家时,他问:“书看完后,是不是我就得娶你?”上世纪80年代那部《上海滩》里,赵雅芝饰演的冯程程问:“你读过《罪与罚》吗?”周润发答道:“过去看过,不过都忘了。”很多人是因为这一幕才对比起了许文强和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这条路上的殊途同归。而之前大热的日剧《完美的离婚》里,女主角决定和男主角离婚,在深夜的拉面店里自顾自地吐槽:“你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罪与罚》那本小说吗?我看过哦。因为听说我老公毕业论文写的这个,我觉得看了能更了解他吧,就买了上下卷。我以前没看过这么厚的书,里面还尽是些晦涩的语句,读上卷的时候觉得很受挫,可是读下卷的时候,把我感动坏了。我一边哭一边告诉他:我终于可以跟你分享一样的感动了。然后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他说岩波文库出版的《罪与罚》,不是上下卷,而是上中下三卷——你把中卷漏掉了。”当《生活大爆炸》还在对《暮光之城》吐槽时,《迷失》早就出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更以一场“你知道海明威很妒忌陀思妥耶夫斯基吗?”的讨论,暗示着主角之间的对立关系,你要等到大结局时,才发现这里埋着一个剧透的伏笔。《迷失》的另一个创举是:导演让主角读一本名叫《坏双胞胎》的惊险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生物制品公司的大阴谋(《迷失》剧情中的幕后指使就是一家名叫“达摩”的生物制品公司),剧集播出期间,电视真的将这本架空的小说变成了出版物,封面上赫然写着:“他在坐上‘815航班’之前的最后一本小说。”“俄罗斯文学三巨头”的另一位,列夫·托尔斯泰也是电影主角们的心头好。《荒野生存》中,男主角最挚爱的书是《战争与和平》,最终也是《家庭的幸福》中那段话让他顿悟了生命的意义:“我曾经历了许许多多,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在乡下恬静的隐居,尽可能对人们做些简单而有用的善事,尽管那些人并不习惯我为他们做了这些,做一份真正有用的工作,最后休息,享受大自然,读书,听音乐,爱周围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对幸福的诠释。在这些之上,有你为伴,也许还有我们的孩子,一个男人还能再渴望些什么呢?”而在凯特·温丝莱特主演的《朗读者》中,和《奥德赛》、《荷马史诗》、《老古玩店》一起,这本《战争与和平》也出现在男孩为她朗读的书单中。对中国的观众来说,还有一本著名的俄罗斯著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就是周星驰的功劳了。▲电影《吾栖之肤》中,整形医生罗伯特把实验对象文森特整成亡妻的样子。在片头,文森特的睡前读物是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似乎暗示着罗伯特的种种自私举动。当主角在恋爱的时候他们在读些什么?1995年,岩井俊二在电影《情书》里普及了一把普鲁斯特,柏原崇一袭白衣靠窗而立,那模样成为了万千少女心中的完美情人,而他和中山美穗之间两个藤井树的隐秘爱情线索,就藏在一本《失われた時を求めて》中——再没什么书名比“追忆似水年华”更适合用来总结无疾而终的初恋故事了,不是么?不少观众在囧瑟夫主演的那部小清新爱情片《和莎莫的500天》中,找到了阿兰·德波顿的小说《爱情笔记》的痕迹。而囧瑟夫参加女主角的家庭聚会时,送给她的是阿兰·德波顿的另一本书:《幸福的建筑》。这本书屡屡出现在囧瑟夫的阅读场景中,并非只是导演单纯的致敬,更是一种暗示:一个靠写贺卡祝辞谋生的穷小子,始终没放弃想要成为建筑师的梦想。被称作“美国版呼啸山庄”的电影《冷山》,女主角艾达最爱的书的确就是《呼啸山庄》,当要表达对男主角的思念之情时,她选择向女仆念出了这本小说里的经典段落:“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斯克里弗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刘德华和巩俐主演的《我知女人心》里,两人第一次见面,巩俐脱手掉在地上的书是法国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而在电影版《刺猬的优雅》里,女主角——她不过是一个肥胖的门房——读的却是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根据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中,女招待特蕾莎,读的也是《安娜·卡列尼娜》。当主角们恋爱的时候他们在读些什么?1995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女主角塞琳娜读的是法国作家乔治·巴塔耶的《爱华坦夫人及其它》,男主角杰西读的则是演员克劳斯·金斯基的自传:AllINeedILove。1999年的《诺丁山》,男主角在自己的书店里向女主角推荐的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本书5年后出现在了《BJ单身日记2》里。2001年的《缘分天注定》,女主角把自己的地址写在一本二手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扉页中,男主角在十年中每逢旧书店必进,只为了寻找这本书的踪迹。2006年美国版《触不到的恋人》,女主角最爱的一本书是《劝导》,她把简·奥斯汀视为爱情导师:“她告诉我们爱情需要等待”。2009年的《单身男子》中,英语教授乔治在一堂课上向学生们讲起了赫胥黎的《长夏之后》,而当他和同性男友吉姆坐在沙发上看书时,读的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和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电影《潜水钟与蝴蝶》里,中风后全身瘫痪的法国《ELLE》杂志总编鲍比用唯一能动的左眼皮能写成了自己的回忆录。跟着电影去读书有时候,主角读什么书,是导演的解谜线索,比如大卫·芬奇在《七宗罪》里安排的那本《神曲》。在他2007年那部《十二宫》里,出现的则是密码爱好者的必备——美国情报专家戴维·卡恩的《破译者》——1967年精装版。在他2011年的《龙文身的女孩》中,主角读的书则变成了琼·狄迪恩《充满奇想的一年》、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没有国家的人》,以及鲍比·菲舍尔的“国际象棋圣经”:《难忘的60局》。美军上校读什么?在《现代启示录》里,马龙·白兰度的案头书籍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奠基之作《金枝》。匈牙利伯爵读什么?《英国病人》中,一直陪伴在男主角身边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香港教师读什么?张学友在《男人四十》里读的是一本《万历十五年》。古董书商读什么?《第九道门》里,约翰尼·德普一开场就骗到一套1780年的初版《堂吉诃德》。叛逆少年读什么?英剧《皮囊》第一集里,男主角托尼坐在马桶上读萨特的《恶心》,他爱读的书还有: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别以为科幻片的主角就不读书。美剧《陨落星辰》中,人类反抗军撤退时,主角在《双城记》和《海底两万里》之间犹豫良久,现实还是幻想?他最后决定带走比较轻的那一本。2012年上映的《全面回忆》中,男主角在上班时读着一本破旧的小说:伊恩·弗莱明写的“007系列”之《007大破海底城》。让一个被洗脑后的特工读一本特工小说,以此完成对他身份的暗示。这还只是小伎俩,一流的导演会让黑客读哲学。沃卓斯基兄弟在《黑客帝国》的一开头,选择让基努·里维斯把非法软件藏在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模仿与拟像》中,而他打开的那一页,赫然写着:“论虚无”。《黑客帝国》直接导致了哲学家们乐于用鲍德里亚的学说来论证《黑客帝国》是对现代商业化、媒体化社会的寓言。鲍德里亚则在一次采访中说:“《黑客帝国》把‘真实的荒漠’这一哲学命题做到了极致——机器设备的扩张不可阻挡,人类要么在数字化的系统里被数字化,要么被系统抛离到边缘。”有时候,同一本书到了不同主角手上,也会遭遇天壤之别的命运,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比如同样一本《圣经》,在肖申克手上它暗藏自由之道,而到了《美国派》那里,也只能充斥着青春期特殊的荷尔蒙气息了。文/丁晓洁本文刊发于《新周刊》第392期(2012.4.1)。———————————-全文图书检索印度神话《黑天》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白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坏双胞胎》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荷马《奥德赛》《荷马史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幸福的建筑》妙莉叶·芭贝里《刺猬的优雅》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乔治·巴塔耶《爱华坦夫人及其它》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简·奥斯汀《劝导》托马斯·亨利·赫胥黎《长夏之后》弗兰兹·卡夫卡《变形记》杜鲁门·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阿利盖利·但丁《神曲》戴维·卡恩《破译者》鲍比·菲舍尔《难忘的60局》弗雷泽《金枝》希罗多德《历史》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堂吉诃德》让-保罗·萨特《恶心》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尔斯·狄更斯《老古玩店》《双城记》儒勒·凡尔纳《神秘岛》《海底两万里》伊恩·弗莱明《007大破海底城》让·鲍德里亚《模仿与拟像》前后40余人《圣经》...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