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 2005-2020年》于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2005-2020年》【作者】于华主编【丛书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系列丛书【页数】393【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682-9544-4【价格】57.00【分类】英语-博士生入学考试-题解【参考文献】于华主编.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2005-2020年.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2005-2020年》内容提要:《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2005-2020年》内容试读第一部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样题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真题精(3)准确把握某些词和词组在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4)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判断作者的态度。A节:主要测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考生须完成1800~2000词的阅读量并就题目从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B节:主要测试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考生须完成700~900词的阅读量(2篇短文),并根据每篇文章(约400词)的内容,从文后所提供的6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四、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一篇近400词的英语短文中有下划线的5个句子翻译成汉语。主要测试考生是否能从语篇的角度正确理解英语原句的意思,并能用准确、达意的汉语书面表达出来。五、写作要求考生按照命题、所给提纲或背景图、表写出一篇不少于200词的短文。目的是测试考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或传递信息的能力及对英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考试时间及计分考试时间总计为180分钟,其中试卷一为110分钟,试卷二为7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详见下表。试卷一:题号名称题量/道分值/%时间/miI词汇201015Ⅱ完形填空151515Ⅲ-A阅读理解(A)303060Ⅲ-B阅读理解(B)101020小计7565110试卷二:题号名称题量/道分值/%时间/miW英译汉一语篇中句子51530V写作12040小计一63570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样题)考生须知:一、本试卷由试卷一(PAPERONE)和试卷二(PAPERTWO)两部分组成。试卷一为客观题,答卷使用标准化机读答题纸:试卷二为主观题,答卷使用非机读答题纸。二、请考生一律用HB或2B铅笔填涂标准化机读答题纸,画线不得过细或过短。修改时请用橡皮擦拭千净。若因填涂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责任由考生自负。请保持机读答题纸清洁、无折皱。答题纸切忌折叠。三、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满分为100分。时间及分值分布如下:试卷一:I词汇15分钟10分Ⅱ完形填空15分钟15分Ⅲ阅读理解80分钟40分小计110分钟65分试卷二:IⅣ英译汉30分钟15分V写作40分钟20分小计70分钟35分SAMPLETEST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ENGLISHENTRANCEEXAMINATIONFORDOCTORALCANDIDATESPAPERONEPARTIVOCABULARY(15miute,10oit,0.5oiteach)Directio:Chooethewordorexreioeloweachetecethatetcomletethetatemet,admarkthecorreodigletterofyourchoicewithaiglearacrothequareracketoyourMachie-corigAwerSheet.1.Teyearago,ahouewithadecetathroomwaaymolamoguiverityrofeor.A.otB.tatuC.oitioD.lace2.Itwouldefaretterifcollectorcouldeeruadedtoedtheirtimeadmoeyiuortofarchaeologicalreearch.A.legileB.legitimateC.legilativeD.illicit3.Weeekaocietythathaatitareectforthedigityadworthoftheidividual.A.edB.hadC.coreD.et4.Avarietyofrolemhavegreatlythecoutry'ormaleducatioaldevelometA.imededB.imartedC.imloredD.imlemeted5.Agoodeducatioiaaetyoucafortheretofyourlife.A.elloutB.calluoC.falloverD.reortto6.Oilcachageaocietymorethaayoecouldeverhaveimagied.A.grolyB.everelyC.raidlyD.dratically7.Beeathitmyriadrule,thefudametaluroeofitomaketheworldamoreleaatlacetolivei,adyouamoreleaaterotolivewith.A.elitimB.eloqueceC.emieceD.etiquette8.TheNewTetametwaotolywritteiGreeklaguage,utideaderivedfromGreekhiloohywereimayartofit.A.alteredB.criticizedC.icororatedD.tralated···试读结束···...

    2023-05-05 epublications epub组成

  • 脲支原体阳性严重吗怎样治愈(脲支原体阳性严重吗)

    1.脲支原体呈阳性,不太严重,可以治疗。2.脲支原体可导致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前列腺炎,或女性粘液脓性宫颈炎。3.性传播会影响妊娠,妊娠早期感染脲支原体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4.一般治疗方法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如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5.最好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然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这样治疗效果更好更快。本文最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4-26

  • 《长沙药》(清)黄元御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长沙药》【作者】(清)黄元御著【丛书名】古中医传承书系【页数】149【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067-8661-4【价格】28.00【分类】中药学【参考文献】(清)黄元御著.长沙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长沙药》内容提要:《长沙药》四卷,载药160种,方244首,为黄元御总结《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方药运用的心得之作。其写法每先论该药药性药理,然后细述其经方中运用及方。论述详细,疏证精当,是学习伤寒方药的必读之作。《长沙药》内容试读卷昌邑黄元御坤载著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伤寒炙甘草汤甘草四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二两,生地一斤,阿胶二两,麻仁半升,麦冬半升。清酒七升,水八升,煮三升,去渣,入阿胶,消化,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治少阳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以少阳甲木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循胃口而下两胁,病则经气上逆,冲逼戊土,胃口填塞,碍厥阴风木升达之路,木郁风作,是以心下悸动。其动在胃之大络,虚里之分,正当心下。经络壅塞,营血不得畅流,相火升炎,经络渐而燥涩,是以经脉结代。相火上燔,必刑辛金,甲木上郁,必克戊土,土金俱负,则病转阳明,而中气伤矣。甲木之升,缘胃气之逆,胃土之逆,缘中气之虚。参、甘、大枣,益胃气而补长沙药脾精;胶、地、麻仁,滋经脉而泽枯槁;姜、桂,行营血之瘀涩:麦冬清肺家之燥热也。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黄连一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治太阳伤寒中风,下后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者。以下后中气虚寒,水谷不消,土木皆郁,升降倒行,脾陷而贼于乙木,则腹中雷鸣而下利,胃逆而贼于甲木,则心下痞硬而干呕。君相火炎,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甘、姜、大枣,温补中气之虚寒;芩、连,清泻上焦之烦热;半夏降胃逆而止干呕也。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一枚。治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贼,是以腹胀下利。附子温补其肾水,姜、甘,温补其脾土也。脾主四肢,脾土湿寒,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冷。四肢温暖为顺,厥冷为逆,方以甘草而君姜附,所以温中而回四肢之逆,故以四逆名焉。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以其肾水上凌,火土俱败,寒饮泛溢,胃逆作呕。姜、甘、附子,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治厥阴病,汗出,外热里寒,厥冷下利,腹内拘急,四肢疼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微阳不归,表里疏泄。姜、甘、附子,温补水土以回阳气也。通脉四逆汤甘草、干姜各三两,生附子一枚。治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以寒水侮土,木郁贼脾,是以下利。脾阳颓败,四肢失温,是以厥逆。经气虚微,是以脉微欲绝。姜、甘、附子,温补里气而益四肢之阳也。治厥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以水土寒湿,木郁贼脾,微阳不敛,表里疏泄。姜、甘、附子,温暖水土以达木郁也。卷一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等份,为末,饮服方寸匕。治少阴病,四逆者。以水寒木枯,郁生风燥,侵克脾土,中气痞塞,不能四达。柴、芍,清其风木,甘草补其中气,枳实泻其痞满也。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治伤寒汗后,烦躁吐逆,手足厥冷者。以汗后火泄土败,四肢失养,微阳离根,胃气升逆。甘草、干姜,补土温中,以回升逆之阳也。金匮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附子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四两。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以水寒土湿,木郁不能行水,湿阻关节,经络不通,是以痛肿。湿蒸汗泄,卫阳不固,故恶风寒。术、甘,补土燥湿,桂枝疏木通经,附子温其水寒也。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麻黄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以土湿不能行水,皮毛外闭,溲尿下阻,湿无去路,淫蒸肌肤,而发黄肿。甘草补其土,麻黄开皮毛而泻水湿也。伤寒调胃承气汤甘草二两,大黄三两,芒硝半斤。治太阳伤寒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属阳明者。以寒闭皮毛,经郁发热,汗出热泄,病当自解,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此胃阳素盛,腑热内作,将来阳明之大承气证也。方其蒸蒸发热之时,早以甘草保其中,硝、黄,泻其热,胃气调和,则异日之腑证不成也。金匮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甘草、阿胶各二两。治产后下利虚极者。以产后亡血木燥,贼伤脾土,而病下利。白头翁汤以清其湿热,甘草补其脾土,阿胶润其风木也。3长沙药伤寒甘草汤生甘草二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少阴水旺,二火俱腾,上行清道,是以咽痛。生甘草泻热而消肿也。甘草粉蜜汤甘草二两,铅粉一两,蜜四两。水三升,煮甘草,取二升,入粉、蜜,煎如薄粥。治蛔虫为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者。以土弱气滞,木郁虫化。甘草补土,白粉杀虫,蜂蜜润燥而清风,滑肠而下积也。人之初生,先结祖气,两仪不分,四象未兆,混沌莫名,是曰先天。祖气运动,左旋而化己土,右转而化戊土,脾胃生焉。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升则化丁火,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降则化癸水,于是四象全而五行备。木温、火热、水寒、金凉,四象之气也,木青、金白、水黑、火赤,四象之色也,木臊、水腐、金腥、火焦,四象之臭也,木酸、金辛、火苦、水咸,四象之味也,土得四气之中,四色之正,四臭之和,四味之平。甘草气色臭味,中正和平,有土德焉,故走中宫而入脾胃。脾土温升而化肝木,肝主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胃土清降而化肺金,肺主藏气而胃为化气之源,气血分宫,胥秉土气。甘草体具五德,辅以血药,则左行己土而入肝木,佐以气药,则右行戊土而入肺金。肝血温升,则化神气,肺金清降,则化精血,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肝脾之病,善于下陷,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肺胃之病,善于上逆,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呕吐者,肺胃之上逆也,滞气不能上宣,则痞闷于心胸,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滞气不得下达,则胀满于腹胁,悉缘于中气之虚也。上逆者,养中补土,益卷以达郁而升陷,则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上行用头,下行用梢,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泻火而消满。凡咽喉疼痛及一切疮疡热肿,并宜生甘草,泻其郁火。熟用,去皮,蜜炙。白术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二两,大枣六枚,生姜两半,附子一枚,白术一两。治风湿相抟,身体疼烦,大便坚,小便自利者。以汗出遇风,表闭汗回,流溢经络关节,营卫郁阻,是以疼烦。若小便不利,此应桂枝加附子,暖水达木,以通水道,今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在表而不在里,而水道过通,恐亡津液,故去桂枝之疏泄,加白术以补津液也。越婢加术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自利而渴者。以皮毛外闭,湿气在经,不得泄路,郁而生热,湿热淫蒸,是以一身面目黄肿。若小便不利,此应表里渗泻,以驱湿热,今小便自利而渴,则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便利亡津,是以发渴。甘草、姜、枣,补土和中;麻、膏,泻经络之湿热;白术补脏腑之津液也。麻黄加术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白术四两。治湿家身烦疼者。以湿郁经络,皮毛不泄,故身烦疼。长沙药麻黄汤泄皮毛以驱湿,恐汗去而津亡,故加白术,以益津也。此即里水之证,小便不利者也。理中丸(方在人参)治霍乱吐利。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去术之滞,加桂枝益肝阳而伐肾阴也。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去术之壅,加生姜降逆而止呕吐也。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去术之闭,加附子开瘀浊而消胀满也。下多者,仍用术,以其固脱陷而止泄也。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以其生津液而去湿也。白术散白术、蜀椒、川芎、牡蛎等份。妊娠养胎。以胎妊之病,水寒土湿,木气郁结,而克脾土,则脾困不能养胎。白术补土燥湿,蜀椒暖水敛火,川芎疏乙木之郁,牡蛎消肝气之结也。脾以太阴而抱阳气,故温升而化木火,胃以阳明而含阴精,故清降而生金水,胃降则空虚而善容,是以食下而不呕,脾升则磨荡而善腐,是以谷消而不利。五行之性,火燥而水湿,太阴脾土,升自水分,因从水而化湿,阳明胃土,降于火位,因从火位而化燥,太阴之湿济阳明之燥,阳明之燥济太阴之湿,燥湿调和,中气轮旋,是以胃纳脾消,吐利不作。但太阴脾以湿土司令,阳明胃从燥金化气,辛金己土,俱属太阴,而辛金不如己土之湿,庚金戊土,俱属阳明,而戊土不如庚金之燥,缘化于人,不敌主令于己者之旺也。人之衰也,火日亏而水日盛,燥日消而湿日长,湿则中气凝郁,枢轴不运,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则乙木不达,下克己土,水谷不消而为泄,胃逆则甲木失归,上克戊土,饮食不纳而为呕。白术补土燥湿,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医。理中汤(方在人参)。用之以治痞满呕泄,盖···试读结束···...

    2023-04-26

  • 学魁榜-邱崇 高中数学2020年50节秒杀技巧课|百度云网盘

    学魁榜-邱崇高中数学2020年50节秒杀技巧课课程目录:├──数学50节秒杀技巧讲义|├──01.集合-秒杀技巧—交补排除法.df610.44k|├──02.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比较大小.df683.47k|├──03.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参数问题.df831.79k|├──04.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图像判断.df922.31k|├──05.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抽象函数.df899.94k|├──06.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对称函数.df687.18k|├──07.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中值模型.df716.29k|├──08.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周期对称问题.df630.41k|├──09.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双括号不等式问题.df789.80k|├──10.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必备不等式.df786.81k|├──11.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必备复合函数.df874.96k|├──12.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变号零点相同模型.df979.63k|├──13.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零点比大小模型.df920.11k|├──14.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导向法.df881.80k|├──15.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幸运数字法.df745.64k|├──16.三角函数-秒杀技巧—1的妙用.df616.29k|├──17.三角函数-秒杀技巧—勾股定理.df594.63k|├──18.三角函数-秒杀技巧—周期口诀.df667.51k|├──19.三角函数-秒杀技巧—最值问题.df733.69k|├──20.平面向量-秒杀技巧—中点转化式.df652.72k|├──21.平面向量-秒杀技巧—特殊值法.df684.54k|├──22.平面向量-秒杀技巧—画图法.df715.13k|├──23.数列-秒杀技巧—常备数列.df783.71k|├──24.数列-秒杀技巧—单条件.df762.82k|├──25.数列-秒杀技巧—等差等比乘积求和.df619.15k|├──26.数列-秒杀技巧—特殊值.df600.57k|├──27.三角形-秒杀技巧—射影定理.df777.88k|├──28.三角形-秒杀技巧—角平分定理.df635.25k|├──29.三角形-秒杀技巧—面积公式.df612.57k|├──30.三角形-秒杀技巧—特殊三角形.df718.59k|├──31.解析几何-秒杀技巧—切线方程.df637.44k|├──32.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一).df751.28k|├──33.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二).df772.07k|├──34.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三).df694.77k|├──35.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四).df679.91k|├──36.解析几何-秒杀技巧—中点弦模型.df723.71k|├──37.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焦点弦径模型.df862.09k|├──38.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焦点相关面积模型.df783.13k|├──39.解析几何-秒杀技巧—交点弦面积模型.df772.80k|├──40.立体几何-秒杀技巧—三视图还原.df766.08k|├──41.立体几何-秒杀技巧—方体模型.df1.02M|├──42.立体几何-秒杀技巧—内切球.df882.04k|├──43.立体几何-秒杀技巧—外接球.df1.35M|├──44.复数-秒杀技巧—纯虚实..df625.12k|├──45.线性规划-秒杀技巧—交点带入法.df1.02M|├──46.线性规划-秒杀技巧—取最法.df934.25k|├──47.不等式-秒杀技巧—双绝对值之和.df673.03k|├──48.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交并集理论.df919.37k|├──49.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公式推测法.df1013.64k|└──50.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选择题选项设置.df545.33k├──01.集合-秒杀技巧—交补排除法.m446.14M├──02.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比较大小.m495.89M├──03.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参数问题.m4117.63M├──04.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图像判断.m481.32M├──05.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抽象函数.m4242.96M├──06.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对称函数.m4189.48M├──07.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中值模型.m478.34M├──08.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周期对称问题.m4150.94M├──09.基本初等函数-秒杀技巧—双括号不等式问题.m4137.59M├──10.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必备不等式.m4217.64M├──11.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必备复合函数.m4185.77M├──12.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变号零点相同模型.m4210.76M├──13.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零点比大小模型.m4166.67M├──14.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导向法.m4197.57M├──15.导数概念与运算-秒杀技巧—幸运数字法.m4151.91M├──16.三角函数-秒杀技巧—1的妙用.m4138.00M├──17.三角函数-秒杀技巧—勾股定理.m477.99M├──18.三角函数-秒杀技巧—周期口诀.m485.09M├──19.三角函数-秒杀技巧—最值问题.m4102.96M├──20.平面向量-秒杀技巧—中点转化式.m4177.84M├──21.平面向量-秒杀技巧—特殊值法.m4106.98M├──22.平面向量-秒杀技巧—画图法.m4174.97M├──23.数列-秒杀技巧—常备数列.m4145.36M├──24.数列-秒杀技巧—单条件.m498.74M├──25.数列-秒杀技巧—等差等比乘积求和.m4121.46M├──26.数列-秒杀技巧—特殊值.m4131.87M├──27.三角形-秒杀技巧—射影定理.m4118.75M├──28.三角形-秒杀技巧—角平分定理.m4185.71M├──29.三角形-秒杀技巧—面积公式.m486.14M├──30.三角形-秒杀技巧—特殊三角形.m488.47M├──31.解析几何-秒杀技巧—切线方程.m456.74M├──32.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一).m488.54M├──33.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二).m488.43M├──34.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三).m463.50M├──35.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离心率模型(四).m451.77M├──36.解析几何-秒杀技巧—中点弦模型.m486.05M├──37.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焦点弦径模型.m4166.60M├──38.解析几何-秒杀技巧—焦点相关面积模型.m4108.18M├──39.解析几何-秒杀技巧—交点弦面积模型.m4103.06M├──40.立体几何-秒杀技巧—三视图还原.m4179.17M├──41.立体几何-秒杀技巧—方体模型.m4175.34M├──42.立体几何-秒杀技巧—内切球.m4184.49M├──43.立体几何-秒杀技巧—外接球.m4272.17M├──44.复数-秒杀技巧—纯虚实.m459.84M├──45.线性规划-秒杀技巧—交点带入法.m4126.35M├──46.线性规划-秒杀技巧—取最法.m4144.01M├──47.不等式-秒杀技巧—双绝对值之和.m4159.74M├──48.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交并集理论.m4133.44M├──49.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公式推测法.m492.76M└──50.不会也拿分-秒杀技巧—选择题选项设置.m481.08M...

    2023-03-25 秒杀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秒杀技巧集锦

  • 高一数学王梦抒 必拿小题秒杀套路|百度云网盘

    高一数学王梦抒必拿小题秒杀套路目录:├─秒杀高考不等式6大热点.m4(101.51M)├─秒杀基本不等式的应用.m4(94.64M)├─王梦抒不等式的证明.m4(98.87M)├─王梦抒参数方程如此简单.m4(124.12M)├─王梦抒极坐标方程**模板.m4(125.69M)├─王梦抒秒杀充分必要条件.m4(121.02M)├─王梦抒平底锅函数.m4(89.14M)├─王梦抒求函数最值.m4(107.17M)└─王梦抒数学文化.m4(163.09M)...

    2023-03-25 秒杀不等式最值 秒杀不等式

  • 小六壬基础全集内传卦秘法电子书PDF文档资料10本合集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小六壬基础全集内传卦秘法电子书PDF文档资料10本合集文件目录小六壬基础(1)【汇众知识社群】.doc道家小六壬(全本)【汇众知识社群】.df小六壬基础三格局【汇众知识社群】.doc小六壬整理版【汇众知识社群】.(1)【汇众知识社群】.doc小六壬白话【汇众知识社群】.df小六壬卦秘法(不可外泄)【汇众知识社群】.docx小六壬地支运用【汇众知识社群】.df江氏小六壬内传(1)【汇众知识社群】.df小六壬全集(1)【汇众知识社群】.doc江氏小六壬真传秘诀A【汇众知识社群】.df秘传小六壬(1)【汇众知识社群】.doc大小六壬...

    2023-03-09

  • 《卦序与卦理路 李尚信论易精华》李尚信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卦序与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作者】李尚信著【丛书名】易学精华书系【页数】228【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2008.08【ISBN号】978-7-80752-213-3【价格】29.00【分类】八卦-研究-八卦【参考文献】李尚信著.卦序与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成都:巴蜀书社,2008.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卦序与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内容提要:本书分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周易》古经卦爻辞解读两编。包括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研究、帛书《周易》卦序研究、观象系辞与《周易》古经之编纂(概要)等内容。《卦序与卦理路李尚信论易精华》内容试读上篇·前言前言在易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卦序。考察易学史不难发现,许多重要的易学系统都伴随着不同的卦序系统。如所谓的《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系统,而《周易》除了通行本卦序系统外,又出土了帛《易》的卦序系统,楚竹书《周易》有一组他本所没有的特殊符号,也被怀疑与卦序有关,还有孟喜卦气卦序、京房八官卦序、邵雍先天卦序等等,此外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八卦卦序。既然卦序在易学中如此普遍地存在着,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卦序在易学中究竞有什么意义,在易学中究竟占有何种地位,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可是,事实上,也许正由于卦序在易学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对它并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虽然不时有人对先天《易》卦序发表一些看法,当帛《易》出土以后学界对帛《易》卦序也产生了一定兴趣,但大多数人恐怕只是出于一时的新鲜与好奇,凑凑热闹而已,并没有多少学者真正对此进行深究。限于时间与水平,这里主要对与《周易》古经直接有关的今、帛、竹书《周易》卦序问题做一探讨。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研究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研究第一节研究今本《周易》卦序的方法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是如何排列出来的?两千余年来,这一直是易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易学的基本认识。因此,南怀瑾先生指出:“关于《周易》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是《易经》上的一个大问题呀!”①而李学勤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帛书《周易》经文的卦序,与传世本(即今本)迥然不同,容易看出有系统的规律,那么传世本卦序是不是也有规律?如果有的话,内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观点?都是需要探索的课题。”②胡自逢先生更是指出:“卦爻本为符号,作者有所取象,八卦、六十四卦衍生、排列,除前人所谓错综,今人谓之‘相对’之原理外,当有至精微而难以测①南怀瑾《易经杂说》,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2月第2版,第281页。②李学勤《(沈有鼎先生卦序论》跋》,载邢文《帛书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17页。卦序与卦理路·上篇析之至理,今人仍可加以探索。”①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易学家对今本六十四卦卦序问题都有所阐述,基本上可分为三派:一派是从义理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周易》卦序只有按《序卦传》所说同样理解,除此别无方法。但明确坚持这一看法的学者并不多见。刘蕙孙先生在一篇文章②中说张政烺先生在其《释周初铜器上的卦象》一文中持此种看法。但我们并未查到此文,只是发现了张先生的一篇类似的文章《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③,然该文中并无刘蕙孙先生所说观点。另一派是从象数角度进行理解,认为今本六十四卦卦序同其他卦序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象数原则排列出来的。坚持这一派的学者相当之多,后面我们将会不断地有所涉及。还有一派认为,古人分排卦序只是为了便于记忆或背诵等,其间并无什么象数或义理的深意。朱伯崑先生在其巨著《易学哲学史》一书中说,这是近人的一种说法,并认为此说“比较朴实,符合于占筮的需要”④。那么,究竞哪一派的说法更有道理呢?我们认为,如果《周易》卦序的排列只是在便于记忆和占筮,那么,它就应越简练越好,规律性越强越好,而不会弄得看起来那么复杂和缺乏规律。然而,今本《周易》恰恰没有选取像帛《易》那样简单明了、便于记忆的卦序,说明今本卦序的排列肯定另有深意。那么,是义理方面的深意还是象数方面的深意呢?如果卦序排列的依据是义理,那么,这个义理就应该是势所必致的、自然而然的义理,至少也应该是言之成理的。而实际上,正如刘大钧先生所指出的,被易学家们看作是以义理解释今本卦序的权威文字①胡自逢《易学通信》,载《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②刘蕙孙《(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载《周易研究》1994年第1期。③④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6页。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研究《序卦传》,其各卦之间的义理联系往往“牵强附会,生拉硬扯”。①宋代的叶适对《序卦传》也多有微辞,如他在《习学记言》中于《需》、《讼》时说:“《序卦》‘物稚不可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饮食必有讼’,饮食则曷为必有讼?”可见,《序卦传》是生硬拼凑的结果。可以想见,一般人作文绝不会像《序卦传》那样进行推理,更何况是圣人流传千古的文字。因此,《序卦传》义理解释的背后,必有更深层次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象数。只是因为有了这个依象数排列的卦序,圣人为了从中引伸出微言大义,才有了《序卦传》的义理解释。这似乎是更合乎逻辑的过程。所以,韩康伯指出:“《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蕴也。盖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②来知德也说:“《序卦》非为理设,乃为象设矣。”③孔颖达则更具体地指出:“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若(卦序)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康伯所云‘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盖不虚矣。”④宋元之际的胡一桂、董真卿以及其他一些易学家都在其易著中引用了一个被称作“环溪李氏”的学者的一大段文字,在这段文字中,李氏在研究了今本卦序的部分象数规律后指出:“信知经分上下必有至理。惜乎!其(师)说不传,未能究其所以然者。”⑥宋元之际的易学家对此段文字如此青睐,表明当时的学者已经普遍地认识到了今本卦序与象数之间的深刻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学者对卦序中象数思想失传、无法究其所以而普遍持有的一种深为惋惜的心态,也体现了他们对卦序象数思想的相当重视。①刘大钧《周易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1月第2版,第25页②转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卦传疏》,载《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③来知德《周易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④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卦传疏》,《十三经注疏》本。⑤载胡一桂《易附录纂注》卷十五、董真卿《周易会通·图》等书中。卦序与卦理路·上篇作为易学原典之一的《系辞传》早就明确地阐述了象数与义理之间的关系。《系辞传》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先设卦,然后依卦、爻之象来系辞,才能明事之吉凶。这是说,万事万物的吉凶要靠《易》之辞来晓明,而《易》之辞则须依象而系,总之,最后的根基在于象数。朱熹亦曰:“大抵《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故其辞必根于象数,而非圣人己意之所为。”①《系辞传》和朱熹所言虽然主要是针对《周易》经文的卦爻辞而言的,但也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因为《易传》既然肯定了《易经》的象数传统,它就不能不继承这一传统。所以,刘大钧先生作了更概括的说明:“象数为根基,义理(易理)为归宿。”②以象数为根基,以象来明义,这是整部《周易》的特点之所在,脱离了这一象数的特点就不成其为易。这一点恐怕是无论哪一派的易学家都无法否认的。《序卦传》在于从整体上阐释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产生与变化过程,这是《周易》的一大主题,对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可能脱离《周易》象数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序卦传》的背后必有象数的根据。古人必然是在“仰观”、“俯察”的过程中对于整个宇宙(天地万物)的结构与运行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根据一定的象数原则构造出了一个反映这一结构与运行规律的体系卦序,这正如西方人根据一定的数学、物理原则构造出一个宇宙体系一样,只是中国的古人又进一步地从中引伸出了义理一人事与人生的哲理内容历来有相当一部分易学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坚信今本卦序含有深刻的象数内容,他们并对这一内容进行了不懈的求索,不断地有新的重要发现。如,唐孔颖达,宋邵雍、杨甲、朱熹、税与①转引自[清]李光地纂《周易折中卷首·纲领二》,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4月版②刘大钧《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开幕词》,载《周易研究》1997年第3期。···试读结束···...

    2023-02-23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中华典藏精品 周易全》林之满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华典藏精品周易全》【作者】林之满主编【丛书名】中华典藏精品系列【页数】620【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1【ISBN号】978-7-5388-7369-6【价格】49.80【分类】《周易》-研究【参考文献】林之满主编.中华典藏精品周易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华典藏精品周易全》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周易注译与解析周易研究易经的智慧。《中华典藏精品周易全》内容试读周易注译与解析周易注译与解析上经乾卦第一乾下乾上乾①元亨,利贞。②初九潜龙,勿用。③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④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⑤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⑥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⑦上九亢龙,有悔。⑧用九见群龙无首,吉。⑨【注释】①乾卦:上卦下卦均为乾,象征天,纯阳至健之美德。“乾"即健,即天,指日影移动的法则,“坤”是地,“有天地万物生焉”。②元亨:顺利大吉。“元”表示天地万物之本始,元气、太初,都由此而来;“亨”指古代祭祀的供品,包括六畜、稻菽和酒。利:即收获、有利的意思;贞:卜问、预测,“贞”在此有“纯正”的含义。乾卦中的“元、亨、利、贞”是古代大型祭典中太宰的赞辞(祝词),以示天地接同。③潜龙:龙是古代人崇信的代表神祇的动物,它是三栖动物:能翻游太空,潜藏海底,又可行动如飞,云游西方。龙也意味着一种阳刚之气,是正的化身。④见:现,发现,通“现”。田:指垄亩大田之间。大人:有大才大德之人。⑤君子:指德高之人。乾乾:努力不懈。即健行不息。惕:警惕,小心谨慎。厉:危险。咎:灾祸。⑥或:有似的意思,或者有人或有时;这里是“有时”的意思。⑦见:发现⑧元:极,高。悔:困厄。⑨用九:无首,即无终结,势在必变中也。【译文】乾卦乾象征天。乾的卦象是六条阳爻,表示宇宙的广阔和层出不穷。乾卦以龙为代表,以“君子”代表人类。筮得此卦大吉大利,祥和坚实。初九在初始阶段,像一条潜龙处在相对静止之中伏在深渊,循世无闻,不轻举妄动,意指暂时不宜施展才能,不会有明显的发展。九二随着时间的发展,像一条潜龙出现在田野,又如种子胚芽破土而出,崭露头角,有利于大才大德之人出世。·2…周易全九三君子刚得过重,以致劳作不息,却终日戒惕忧惧,这样,遇到了危险,虽可以免遭灾祸,但也未免太艰苦卓绝。九四此时潜龙已跃出了低渊,伺机而动,有时腾跃而起,有时潜退渊谷。九五潜龙刚健得中,飞上天空受到大德大才之人的拥戴。上九潜龙飞得过高,必然遭到困厄,说明事物的转化,满招损。用九意指新旧事物的转化。天空出现一群巨龙,首尾不见,变化没有穷尽,吉。【讲解】此卦六爻爻辞,揭示具有开创气质的阳刚元素的发展变化规律,龙由潜而见,由跃而飞,喻示事物的发展是按照由酝酿到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进行的,并将向它主导方向发展—吉。九三支辞,谓朝乾夕惕,虽厉无咎,喻示经过奋发努力,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但亢龙有悔,一旦轻举妄动就终将有所悔恨,喻“物极必反”、祸福相倚的深刻哲理。坤卦第二坤下坤上坤①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②初六履霜,坚冰至。③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④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⑤六四括囊,无咎无誉。⑥六五黄裳,元吉。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⑧用六利永贞。⑨【注释】①坤卦:上卦下卦均为坤,为地,象征宇宙纯阴至顺的灵德:坤也有伸的意思,乾是日光普照;坤,地气充溢。②元亨,利牝马之贞:元亨,前途非常亨通、顺利。牝马,母。“乾为马”,而马代表天,为阳性;坤卦言“牝马”则属阴性,故称地。攸:所。因此说坤在“东北丧朋”。③履:踏。霜:这里是用薄霜象征阴气初起,预示严寒将至。④直、方、大:天圆地方,博大无边,这里表示坤之德性。直:正直;方:端方;大:宏大。⑤章:文采绚丽,美德。王:指乾,指君王。⑥括囊:束紧口袋,缄口不语。⑦黄裳:黄色服饰。黄色在“五色”之中,象征中道,中色。裳,下服。古时服装上称衣,下称裳,裳居下,象征谦下。所以说“黄裳,元吉”。⑧龙战:指阴阳交合。阴极阳来而阴气未消,所以有阴阳二气交合的“龙战”之象。玄黄: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所谓玄黄是天地,色混杂不明阴阳互渗难别。⑨永贞:占问长久之吉凶。【译文】坤:像大地一样柔顺和包容。坤卦上可承乾天,下可容天物,表现了坤地的广博。筮得此卦大吉大利,尤其有利于占问牝马之德行。君子出行,筮得此卦,不宜先行。始则迷失方向,继而可寻得所在追求的目标。宜往西南方向,坤与西南合,西南为乾,不要往东北方向,东北为艮,为山。往西南能够遇到朋友,往东北则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占周易注译与解析·3·问是否平安,筮得此卦可获吉祥。坤是配合乾为天地,但其中又有对当时的策略性比喻。初六走在薄霜的上面,已知坚硬的冰块就要到来了,预示严寒将至,这是见微知著,说明乾阳已转化,开始了坤阴的时间运转。六二“直”指纵横上下,“方”是指面积的前后左右,故有“天圆地方”之说。“大”指无穷无尽。“习”为演化,运动。意思是,柔顺之德,纵向无边,横向无涯,宽厚而博大,具备了这样的美德,不需要再耍小聪明了,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六三具备着美好品德,无成而有终。辅佐君王大业,起初可能无所建树,最后总能恪尽臣职,得到好的结果,说明大度有包容之心的人能成就大器。六四韬光养晦,守口如瓶,可以免遭灾祸,但是只能求无过,却不能获得美誉。六五穿着黄色裙裳,保持恭顺的德行,结果大利。上六龙战于原野,血流遍地,两败俱伤。用六通观此卦可得知天地初开,天离不开地,地离不开天。这是天地运行之道。依此行动,则吉。【讲解】坤卦的卦爻辞性属阴柔,以象征大地母亲那艰苦奋斗,滋育子孙的胸襟与德能。强调坤的柔弱、顺从、居下的特性,主张柔顺地辅助君主。“履霜,坚冰至”,是对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总结,含有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哲理。屯卦第三星震下坎上屯①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②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③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④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⑤六四乘马班如,求婚缗,往吉,无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⑥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⑦【注释】①屯卦:震下坎上,幼苗破土的初生状态。“屯者,物之始生也。”②勿用:不宜。用,宜建侯:授爵封侯。③磐桓:磐,大石:桓是树名,大石压住树头,比喻前进畴躇难行。居:居处,住所。④屯如遭如:乘马欲进,又班师而回。表示行进艰难。匪:通“非”。不字:不嫁人。字,古时礼仪,女子订婚后即用簪子插住发髻;这里引申为许嫁。⑤即鹿无虞:追鹿而无虞人做向导。虞人,古时管理山林之官名。几:求。舍:放弃。吝:恨、耻。⑥屯:积聚。膏:油脂。小、大:指少量和大量。⑦泣血:痛哭至眼晴出血。涟如:泪水不断的样子。【译文】屯一般指粮草的屯积,或人遇困难时也会屯留。屯卦卦象是下单卦为震,上单卦为坎,为水。象征初生。筮得此卦大吉大利,和谐坚实。不宜冒昧行动,只要锲而不舍,有利于进封。屯象是静止的状态,但能相对保存自己。初九徘徊流连,难以前行。但只要刚强居正,获得民心,也有利于授爵封侯。应持以退为进的策略,要像磐石一样稳定、沉着,以谋将来之发展。六二开始时想赶路,但继之原地打转,徘徊不前。因为他们杂路不前,还以为他们是4周易全贼寇呢。这时他就想找个带路人,能找到吗?如同女子也只有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才可以嫁给他。何况小伙子自己也要有点功名呀。六三打猎中没有向导,会误人山林迷途中。如果出兵征战,没有同盟相助,则会孤掌难鸣。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继续追逐,不如舍弃而回返;一意前往,必遭艰难。六四乘马的人可以找到向导了,人家愿意帮助他,就像答应求婚的事一样,无往而不利。九五雨是由云层中降下的水,适量雨水能滋润禾苗,多了,就成灾了。上六物极必反。乘马的人过于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这就会好景不长,而引来血的教训。【讲解】“屯”,下震上坎,象征雷雨并作,险象横生。万物初生步履维艰,在艰险困苦里边,有着美好的前途,故日“屯,元、亨、利、贞”。全卦正是扣住这一旨意,启迪人们要注意化险为夷。当险难出现的时候,要有依靠力量,如“磐桓”(坚强的石柱)之类。居家的就可以安居,有国的就可以封侯。新生事物艰难成长,对某些似是而非的事物,要取分析态度,作出恰当的判断,千万不能把为“婚媾”而来的人群当做盗寇。在关键时刻要善于作出正确的选择,做到“君子几不如舍”,不能因小失大。蒙卦第四国坎下艮上蒙①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②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楷,以往吝。③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④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⑤六四困蒙,吝。⑥六五童蒙,吉。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⑦【注释】①蒙:卦名。坎下艮上,蒙昧蛮荒之象。②童蒙:无知之人。蒙,蒙昧,指需要教育的人。再三:这里承前省略了一个“筮”字,所以“再三”即“再三篮”,意为接二连三地占筮。渎:亵渎。③发蒙:开启蒙昧人之智慧。刑人:体罚或刑罚人,带有强制性。说:通“脱”。桎梏:古代刑具名。铐在足上称桎,铐在手上称梏。以:而。④包蒙:强调教育的广泛。纳妇:迎娶媳妇。子克家:家不指一个小家。这里有修身治国的意思。⑤取:通“娶”。金夫:美称,指貌美郎君。不有躬:不顾体统,自失其身。⑥困蒙:陷于蒙昧之中的人。⑦击蒙:用严厉的办法管教,但不能过头。【译文】蒙卦蒙:愚昧。蒙卦卦象是下单卦为坎,为水;上单卦为艮,艮为山。蒙昧无知的人,是否能改进,不取决于我们,而是蒙昧无知的人要有诚意改革自新。初次前来占筮,告诉他吉凶;接二连三地占筮,便是对占筮的亵渎了,这样,便不再告诉其吉凶,因为求学与施教都要持严肃的态度。周易注译与解析·5.初六改造初始,即要法规严明,甚至强制对被改造人的惩戒。如果放任自流,就是管理不善,将困难重重九二受教育者很多,教育者要以“有教无类”的原则一视同仁,这未必不是好事,正如娶妻纳妾一样天经地义。人们接受教育后才能修身、治家六三不宜娶这个女子为妻,因为她见到美貌郎君就动心了,甚至以身相许,这个女人不接受教育,故不可教也。六四陷于蒙昧无知的人,深深被愚昧所困扰,远离了接受教育的条件,故处境艰难。六五没有敌意,无邪念的蒙昧无知的人可以启发教育,必获吉祥。上九要惊醒愚昧无知的人促其转化,但不宜采用过激的行动使矛盾激化,而如果你的方法对头,被教育者的坏习气便可以改掉。这样才是吉利的。【讲解】蒙卦重在开导统治阶层要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关系。反映出古人对教育、启蒙的重视。启蒙可以培养人的美好品德,使其走正道,这是神圣的功劳。蒙昧之人并非一成不变,只要引导得法,蒙就可以转化为不蒙。刑人脱去枷锁,亦可为我所用。需卦第五目乾下坎上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2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③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①九三需于泥,致寇至。⑤六四需于血,出自穴。6九五需于洒食,贞吉。上六人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⑧【注释】①需卦:乾下坎上,象征等待。“物种不可不养,故受之以需。”需也作饮食。②孚:诚信。光亨:大为通顺。③郊:城邑之外。恒:此指恒心。④沙:沙滩。小:少。言:议论。⑤致:招来。⑥血:血泊,此指危险。出:离开。穴:陷阱。这里比喻险恶。⑦酒食:此指酒宴。⑧不速之客:未经邀请而来的客人【译文】需卦需:需要。需卦卦象是下单卦为乾,为发展中的政权。上单卦为坎是坎水、坎险。象征等待,即使前面有险阻,但能有正当的等待方法心怀诚信,自然光明亨通。有利于涉越大江大川,有利于前程。初九有阳刚之勇,但极易犯难而行,故要在郊野中等待,宜持之以恒,才无灾祸。九二沙与郊野又靠近了一步,应为水边了,在水边上等待。有回旋的余地,但也引起争议,此时如能耐心等待,并一致行动,最后还是吉祥的。九三由沙滩进而到达河边泥泞之中等待,此时已有险境,并已短兵相接,切勿冒险而行。六四此卦不仅有水,有泥,还有血,在浴血奋战,但能脱离险境·6.周易全九五从险境中出来,竞然受到热情的接待,此卦在酒食宴中等待,占之必获吉祥。上六陷入险境,不速之客“三人”(三阳)来访,但只要有乾阳接替,可催促转化,最终必获吉祥。【讲解】《易》对“需”予以赞美,认为“需”包含着诚信,抱有信念,耐心等待,结果广大而亨通。“需”反映的是某一件事或一项事业,在最初阶段必须耐心等待时机。等待必须合乎规律,才可能遇险化险而达光明亨通的境地。讼卦第六坎下乾上讼①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②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③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④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⑤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九五讼元吉。⑦上九或锡之槃带,终朝三褫之。⑧【注释】①讼卦:下坎上乾,象征争讼、争论。有孚:指诚信。②室惕:阻塞。③永:久长。不永所事:不长久困于争讼之事。④不克讼:争讼失败。归而逋:逃亡,逃避。邑:封地,古代三百户为一邑是小国。青:过失:灾祸。⑤食旧德:吃昔日俸禄。贞厉:正确但危险。⑥复即命:回归正理。渝:改变习性,改变初衷。⑦讼:这里指“决讼”,即审断讼案。⑧锡:通“赐”。槃:大带。古代根据官阶颁赐的腰带,上或有金玉之饰。终朝:终日,整天。褫:剥夺。【译文】讼卦讼:象征争讼。讼卦卦象是下单卦为坎,险陷;上单卦为乾,代表刚健只要心怀诚信,加以警觉,申辩中,持中和之道不偏不倚,可获吉祥:如果始终强争不息,不见好就收,则有凶险。利见大德大才之人,不宜涉越大江大川。初六不利于长久困于争辩不休中,应减少口舌,平息是非,最终可获吉祥。九二食邑:古时做官之人世袭为生,食先祖领地的俸禄。明智地退出是非之地,暂避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方,意指逃到只有三百户的小邑,便可息事宁人躲过灾难。六三安享昔日俸禄,守住纯正的美德,虽然此地仍会有不中不正之事,但最终可获吉祥。或许还有辅佐君王的可能,但居功不足。九四争讼失利,回归正理,改变争讼的初衷,安贞守正,则可以平安无事。过去的功败、得失皆可不计。九五审断争讼,应判明是非曲直,并从事情开端就将争讼平息下来。中正无讼则吉。上九也可能由于决讼清明而荣获颁赐或加封,但由于君王反复无常,一天中又三次下令收回,这是要警觉的。莫忘荣辱。【讲解】讼卦的思想,在今天仍给人以启示。强调“有孚”。“孚”是“信”的意思,这首先是指“诚信”、“信实”,也就是事实确凿,实事求是,这是打官司有信心的可靠依据。但即便···试读结束···...

    2023-02-23 典藏中国骗局 书籍典藏

  • 《《周易禅》研究》谢金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周易禅》研究》【作者】谢金良著【丛书名】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页数】328【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2006.12【ISBN号】7-80659-939-8【价格】28.00【分类】周易(学科:研究)周易佛教(学科:应用学科:周易学科:研究)佛教【参考文献】谢金良著.《周易禅》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12.图书目录:《《周易禅》研究》内容提要: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本书对《周易禅》的成书过程与流传、文本内容与特点、思想来源与蕴涵、思想倾向与创新、思想成就与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周易禅》研究》内容试读绪论已故当代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早在1984年首届中国大陆《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就指出:“我们今天来研究《周易》,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继往,一是开来。在继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易》卦的起源和《易》学的发展历史,(除了)《四库提要》所总结的两派六宗之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易》学和道教的关系,佛教的关系,史学的关系,文学的关系,民族学的关系,考古学、文字学的关系,在自然科学方面,它和天文、地理、历算、乐律、兵法、医学各方面都发生过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把它合理的因素好好地继承下来。在开来方面,我们必须同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遗传工程学、信息论等等尖端科学好好地沟通起来,做到中西文化的密切结合,开创这一代研究《易》学的新局面。”①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代易学名家对未来易学研究的远见卓识。回顾前二十年,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哲学研究者们在继①引自《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史料辑集》,张武主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合编。·2《周易禅》研究往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易》学与道教、佛教之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开拓性进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易》学在继往方面的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继续深入加以解决。其中,易学与佛学的关系问题,就是值得研究而又难以深入的问题之一。易学与佛学都是东方文化的显学,也都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中国,易学源于先秦,流变后世,长盛不衰;佛学发端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土,历代奉传,发展不绝。东汉以降,本土易学与外来佛学并行于世,同为我国古代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思想传统影响至深。但是,《周易》是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所以,易学与佛学这两大学术体系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很不密切。在儒、道、佛逐步融合的趋势下,一些学者才开始注意到这两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并努力运用各种理论试图加以阐明。尤其是宋明理学和心学的兴盛,促使更多的学者开始作沟通《易》与佛的尝试。在以禅《易》方面,先是宋人王宗传、杨简开其端,后是明代不断有后继者,以至晚明时期以心学、禅学《易》之风开始盛行,受其影响,出现了不少沟通易学和佛学相互关系的著作。其中,智旭作于明清之际的《周易禅》,成为当时学者援儒证佛、引禅《易》的范本,因此被公认为研究易学与佛学关系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周易禅》的作者蕅益智旭(1599一1655),是晚明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智旭生平著述宏富,但大部分是释佛经的论著,《周易禅》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关于《周易》研究的著作。绪论展,是从观念开始向理论过渡的,其间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佛学的中国化和易学的多样化是其发生交涉和互动的重要前提,而理学和心学的出现则是其在理论上发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从东汉“以易理解佛”到隋唐“以佛理解易”,乃至宋明以来“易与佛互证”,易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若明若暗地交涉了近两千年。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关系史中,彼此的互动促使了各自的变异与发展。虽然一度出现过融通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彼此的交通,仍旧在若即若离的关系中共同构成中国学术的伟大传统。翻开易学与佛学关系交涉史,从六朝时期东传佛学与本土易学的早期结合,到今天学术界对易佛关系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么一些主要现象,即易学自汉代开始发生变异,至六朝时期,逐渐演变为三大体系:一是以汉代象数学为主的预测学;二是以义理学为主的玄思学;三是以方术学为主的修炼学。佛学自汉末传人中土以后,至六朝时期,已呈现出两大体系:一是小乘禅学,二是大乘禅学。在隋唐以前,通过寻找译经与伪经中的易理思想,探讨玄学潮流中的佛易比较,总结早期佛学家的易学观,我们也只能约略知道一些早期易佛互动的个别史例,如北魏僧人县靖编撰的《提谓波利经》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学说与佛教有关戒律相配而为说。隋唐以来,随着易佛关系的互动与发展,尤其是易学思想与中国化佛学的相互影响,易佛关系日益融通:在佛家方面,如智撷的易佛关系论、李通玄援《易》《华严》、石头希迁以《易》著《参同契》、云岩县晟著《宝镜三昧》、宗密的易佛会通思想、紫柏真可《易》对佛易关系的理解,智旭引禅《易》著《周易禅》,主要是从佛学的角度来理解易佛关系;在儒家方面,如宋儒杨简《易传》、王宗传《童溪易传》、明6《周易禅》研究儒心学《易》派的著作,主要是从易学的角度来理解易佛关系。易佛之间的不断互动,对近代各学派的思想仍有较大影响,如太虚大师对易佛的理解,章太炎比勘易学与唯识,熊十力的新唯识学理论,对易佛关系都有比较成功的研究。随着易学和佛学影响面的扩大和影响力的增强,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明显得到重视。但这两门学问博大精深,使不少学者望而却步,以致难以出现研究的热潮。易学的传统师法门派思想与佛学的浓厚宗教信仰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它们之间的比较与联系。与易佛关系相关的研究材料相当零散稀少,更使有志沟通易佛的学者举步维艰。近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人,尤其是易学和佛学的研究都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个别学者已开始致力于易佛关系课题的研究,如潘雨廷《易与佛教》、释本光《禅与易:周易禅观顿悟指要》、王仲尧《易学与佛教》、夏金华《佛学与易学》等著作都有了初步的学术创获。但从总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史料的挖掘,还是关系理论的建构,抑或是局部思想的比较融通;更为欠缺的是如何从大文化、大哲学的层面上来解决这一关系的史论问题和价值问题。《周易禅》的研究,主要是在易佛关系研究的层面上展开的。截至2003年春,《周易禅》的研究尚无专著问世。回顾历史,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周易禅》的研究成果几乎是一片空白,惟独黄寿祺《易学群书平议》一书中有《周易禅》的数百字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易学、佛学、易佛关系等研究的深入,才开始出现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这些成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关著作中的一小部分。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第八章第三节论“明代心···试读结束···...

    2023-02-23 巴蜀书社出版社 巴蜀书社的书怎么样

  • 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视频(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您可以在YouTue上搜索“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您可以找到许多有关该主题的视频教程。1、^^对于焦点△f1f2,设∠f1f2=θ,f1=m,f2=则m+=2a在△f1f2中,由余弦定理:(f1f2)^2=m^2+^2-2mcoθ即4c^2=(m+)^2-2m-2mcoθ=4a^2-2m(1+coθ)所以m(1+coθ)=2a^2-2c^2=2^2所以m=2^2/(1+coθ)=(miθ)/2.............(正弦定理的三角形面积公式)=^2*iθ/(1+coθ)=^2*[2i(θ/2)co(θ/2)]/2[co(θ/2)]^2=^2*i(θ/2)/co(θ/2)=^2*ta(θ/2)。点评:此段文字内容为数学相关推导,文字描述清晰,推导步骤清楚,符号使用规范,总体表达较为准确。...

    2023-02-22 三角形面积公式cos解释 三角形面积公式cos是那个角

  • 《佛典密意系列 《深密经》密意》谈锡永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佛典密意系列《深密经》密意》【作者】谈锡永著【丛书名】佛典密意系列【页数】250【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ISBN号】978-7-309-09792-4【价格】25.00【分类】《深密经》-研究-唯识宗-佛经【参考文献】谈锡永著.佛典密意系列《深密经》密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佛典密意系列《深密经》密意》内容提要:密义的意思就是语言之外所含之意,没有明白地讲出来;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但读者却须理解言外之意。本经既称为“深密”,也就是说,根据本经之所说,就能得到佛言说以外的密意。印度佛学分为三大流派,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以《深密经》为其根本经典;龙树建立的中观,以《般若经》为其根本经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亦即如来藏),根本的经是《入楞伽经》及《维摩经》等文殊不二法门的经典。这三系列经典,其实都含密意。《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即是《胜鬘经》等与不二法门相应的经典。《胜鬘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深密经》一系列经典。《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胜鬘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则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须教导学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深密经》一系列经典。《深密经》之所以重要,即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佛典密意系列《深密经》密意》内容试读引言一、《深密经》在佛典中所处的位置《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这系列经典即是《胜鬘经》等。《胜鬟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深密经》一系列经典。《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那么,知道空性之后,又怎样进入成佛之道呢?《胜鬟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即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需教导学人如何嘹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深密经》一系列经典。此系列经典详细分析众生的心识。众生的心识功能在于认知、了别一切法,但当众生一旦能了别认识(见或知)时,却将所认知、所分别的概念执之为实,这样一来,心识即受污染,由此便入轮回。001《深密经》之所以重要,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仅知道“如来藏”,对凡夫没有用处,因为即使在知见上能暸解佛智,凡夫亦不能因此成佛。必须知道自己的心识状态,同时知道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凡夫才能暸解需如何修持。对凡夫来说,《深密经》一系列经典实在比《胜鬘经》系列还要重要。前者是实际指引,后者仍属知见。在这层意义上,可以强调《深密经》是了义经典。以上所述为藏密宁玛派的观点。宁玛派属“瑜伽行中观派”,他们并不是想调和“中观”与“唯识”,只是以中观见来修瑜伽行,是故亦称为“瑜伽行中观师”。印度祖师无垢友尊者说修证般若波罗蜜多,处处广引《深密经》及《现观庄严论》。释《心经》内义,主要依据《深密经》所说的修证次第。不败尊者于《广说如来藏》中所说之四理(相依理、法性理、作用理、证成理),是大乘瑜伽行古学依据《深密经》所演的教法而建立。《辨中边论》所发扬的“五法”、“三自性”、次第离诸粗重等教法,皆脱胎自《深密经》及《入楞伽经》,由此可知此经的重要。印度佛学分三大流派,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以《深密经》为其根本经典;龙树建立的中观,以《般若经》为其根本经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亦即如来藏),根本的经是《入楞伽经》,以及《维摩经》等文殊不二法门的经典。这三系列经典,其实都含密意。二、《深密经》与弥勒瑜伽行“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学。弥勒所说的修学系统,即名为弥勒瑜伽行。弥勒瑜伽行派有古学与今学之分。所谓今学即是由玄奘法师传入汉土的唯识学派。此学派由陈那论师创立,由护法继承及发展。瑜伽行古学由真谛三藏传入汉土,论师包括无著、世亲(陈那为其弟子),以及世亲其余弟子,如安慧等。002古学与今学的分野在于今学家不谈如来藏,而古学家则几乎无人不以如来藏为修证果。这即是说,古学家以法相为基、以唯识为道、以如来藏为果;今学家则将唯识学深化,另行建立自己的基道果。《深密经》中有多处观,点与唯识今学所讲不同,虽然唯识今学亦以此经作为自己的根本经典,可是对它多有批评,认为于读此经时,要懂得分别古学与今学,勿作混淆。因为若完全依止古学,有些唯识家的观点便难以说得通。所以,唯识今学学人便将本经视为唯识思想形成初期的经典,这等于是认为陈那的思想比《深密经》更加成熟。依此立场,他们说,本经虽然重要,但其重要性却无非是提供了一些资料,使人能了解唯识思想的来龙去脉。实质上,唯识今学与瑜伽行并非同义词。唯识今学是理论,所以是一门学术;瑜伽行则是依心识修证的修学,所以是种种修习道。瑜伽行古学与唯识学派有很多根本差异,此从二者对《深密经》的解读可看出端倪。前者以“如来藏”为究竟,后者则以“唯识”为究竟;前者以“三无自性”超越“三自性”,后者则视“三无自性”与“三自性”同一层次,只是三自性有三无性。唯识学派着重依阿赖耶识、种子等学说,解释如何转舍污染而依得清净之机理,是故便视唯识为究竟。瑜伽行古学则着重于次第显露本具的如来藏清净心。因此所说的“转依”,便有所不同。唯识学派是转舍阿赖耶识而依真如;瑜伽行古学是无所舍离而见如来藏。于观修,唯识学派特别重视“四正加行”的离能取所取次第以证入“圆成自性”,而瑜伽行古学则着重“离相四加行”之圆证究竟无分别智次第;前者范围较窄,后者则范围为广大,所以后者实已包括前者。如是由两重“转依”义及两重“四加行”义,应更易厘清瑜伽行古学与唯识今学之关系和差别弥勒瑜伽行据《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法轮说教。经中说之为“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其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003基于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仅为道上之所依,如是基道果井然,然后始能说为了义。故知法相即是瑜伽行的了义基,亦可说三性、三无性为此了义基之基。瑜伽行中观是以瑜伽行为道,《深密经》的重点亦在于建立观修道之次第修证,可是它亦是分基道果来讲。第一品序品是等于前行,正行从第二品开始至第八品便分成基道果来讲。三、《深密经》的标题、主旨及结构“深密”在梵文叫做amdhi。Samdhi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一个竹节、一个竹节,一段一段这么接下来,是故真谛译作《节经》。求那跋陀罗译作《相续解脱经》。相续之意,正是从竹子一节一节地相续这意义来翻译,易与佛家讲心的相续、身的相续混淆,而且用“解脱”一词过于严重。“”即解释、明,不能说是解脱。菩提流支译作“密意”,以示佛的密意。佛的密意等于一个竹的结,前面我们很容易通,可是到了结就难通了。所以这就等于佛所讲的密意。密意的意思就是语言之外所含之意,没有明白地讲出来,他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但读者却须理解言外之意。这个amdhi,真谛翻译的经就讲四个节,有一个“令入节”,就是所说的东西是不究竟的,可是为了让你入这个解脱道,因此我就这么讲,吸引你来。等于佛说有什么福报,你听见福报就相信佛教,就想学佛。佛说有福报的意思是令你进到佛道来,如此而已,这是他的密意。像这样一举例,你就晓得什么叫节。节的意思即为含有密意。唐玄奘译作《深密经》,翻译得很好,使人明白它是解释佛的深密意。日本现代学者高崎直道认为,所谓“深密”,有“系结X(A1A2A3…)而叫做B”这种形式的意思,由于X不表出,所以当用B来表达时,如果B004含有A1A2A3等意义,便可以说B道出了X的“深密”。在这里,B便是言说,须了解B所含有的A1A2A3等,才能理解离言的X,那便是知佛密意。《深密经》的结集约略与《入楞伽经》同期,而《入楞伽经》亦同样被弥勒瑜伽行派视为根本经典。在此经中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即是佛内自证智境界无可显现,唯藉识境而成显现,所成的显现,用识境的道名言来说,便即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对照高崎氏的解释,智境便即是X,识境便即是B。X不可说、不可表达、不可显现,于是即由B而成可说、可表、可显现。B说出X的“深密”,即是《深密经》的主题思想。唯识家强调“转识成智”,强调“转依”,其所转,实际上即由B转而成X,亦即由识境转成智境。若用弥勒瑜伽行的道名言,便可说为转舍藏识而依如来藏。所以,研读《深密经》,必须从“唯有识境才能表现出智境”这一观点来理解,这亦是弥勒瑜伽行派的基本立场。若将之完全比附为唯识,那恐怕便始终是识境范围内的事,此亦恐非陈那论师之本怀,亦非玄奘法师之传授。《深密经》共有五卷八品。《序品》为全经大纲,以佛土庄严、如来功德、闻法众、菩萨众之名号,展现智识双运界。《胜义谛相品》所说即为智境,《心意识相品》所说即为识境,以其为境界,故说为“相”。然后于《一切法相品》,施设“三自性相”,此即认识识境之三层次,凡庸依名言执实,是为遍计自性(分别自性);入道者知一切法皆为缘起,是由依他自性而认知识境;初地菩萨住于相碍缘起,现证一切法、一切世间皆因应其局限(相碍)而成显现,如我们的世间依三度空间、一度时间而成显现,如是即触证真如,由圆成自性以认知识境,住入法性。于是即由“三无自性”以说《无自性相品》。此中现代唯识今学学人对此有一误解,他们认为三自性相有三无性。但是,“三无自性”实为对“三自性相”的超越,亦即由现证“相无自性”始能超越由遍计(分别)而005成的识境,由现证“生无自性”始能超越落于相依、相对缘起以认识的识境,由此现证“胜义无自性”,始能超越住于相碍缘起所认识的识境,由是超越初地而入修道。接下来的二品:《分别瑜伽品》说实际观修的次第。瑜伽行派将观修次第定为(止、)观、止、止、观,与宁玛派所传相同。《地波罗蜜多品》说十地菩萨别别之观修与现证,及说佛地之机理,此即“转识成智”之次第差别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如来法、报、化三身。此中法身即为佛内自证智境,报身与化身即智境上随缘自显现而成的识境。本经全部内容可概括如上,此亦为读者掌握此经的重要脉络。本书写作的目的,便是通过此经的重要脉络来指出密意。本经既称为“深密”,也就是说,根据本经之所说,就能得到佛言说以外的密意。于其密意已随文指出,此处不赘。006···试读结束···...

    2023-02-20

  • 《唯识所依经三种合刊(藏要本影印):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歐陽竟無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唯识所依经三种合刊(藏要本影印):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作者】歐陽竟無編【丛书名】唯识学丛书【页数】380【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20.10【ISBN号】978-7-5403-5749-8【价格】158.00【分类】唯识论-文集【参考文献】歐陽竟無編.唯识所依经三种合刊(藏要本影印):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武汉:崇文书局,2020.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唯识所依经三种合刊(藏要本影印):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内容提要:藏要本的唯识学经典著作是经欧阳竟无师生二十多年的努力校勘而成,已成为全世界唯识学研究最权威的汉语底本。本书影印藏要中唯识学所依据的三种根本性经典,包括《深密》《密严》《楞伽》,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最好的底本。《唯识所依经三种合刊(藏要本影印):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内容试读深密經藏要第一輯第六種學院校刊月支那内十人年九中華民國序品第一深密經品目深密品目此體為阿毗達磨體但集經律一切法義都以類萃而染泽不淆此體為摩咀理迦垂給者阿毗達磨之所出也論有二體二百二法門種種刊定佛時軌式大小成依深密經攝大乘論為無著學窺基有言經中之論阿毗達磨經深密經是舞大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地波羅蜜多品第七分别瑜伽品第六無自性相品第五一切法相品第四心意識相品第三勝義諦相品第二三六者了義經義無性有上二時說經為不了義自性無上三時說經乃為了義七者非有情根性差别亦無五者事法義法界理趣乘無差别非聖道事法上中下亦無姜說三無性非三自性亦無四者種姓義三乘有情共一妙道安聽涅梁而言一乘其相亦無二者唯識義恐分别執我不演陀那非此識亦無三者法相義依相生勝所作事品深義密意之玩其義者一者幻有義有為無為決定無寶非分别所起智分詳談三身此經則十二分别法身功德大覺大果無住澄梁如是以讀如來成地見彼修差别夫是之謂菩薩行如是以讀分别瑜伽品地波羅蜜多品攝論彼果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攝論以四尋四寶人所知相以六波羅蜜見彼人因果以勝義境入識唯識學三性法相學之世俗境合之以讀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一佛二十一德又盛開十三事菩[十大合之以讀序品無二超思非一異福一味之其義境行果三讀其文者攝論泽土引菩薩藏百千契經序品十入相舞論法釋引體深密經者經中之摩妇理迦也應以境行果三讀其文而以深義密意之玩四深密經品目非一然龍樹智論觀真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心柔結薄然後得空邪見人但以億深人二徒科形式修習熱一深人者數息持名乃至般若三三三昧唯識四尋思種種言音為大王路是顧可以粟教而别行方便也哉晚近學定有二大弊一執定一門尼而說赵法四曰首楞發名决定行其於說法亦名御吼因地修雪果地功德督以二曰集福王聞法善巧十王大業以大其用三日賢守大無量總任持不失以陀羅學是亦可以知所止矣大乘有四三味攝赵一切一曰大委光小大無量經光孔世義三義以知其羲曰緣總為智緣别為見曰緣總止觀人地通達初業菩薩亦堪髓惟名緣别法緣一切契經隨順真如小大無量各緣總法曰五相知法十相五義四且要之作者也目依法為住曰於經善達思得輕安名奢摩他曰緣别契經所受思菩薩舉足下足在十法行此經分別瑜伽品者乃瑜伽師辣釋瑜伽習差别至精二十九事調伏七相本母十一相義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是無著學最初方便地前知法知義義人者佛地二愚及重義九者精進福论一切義十者契經四事九事五不哀哉乏資糧中無主伴後缺賅舞莽莽蕩蕩覆轍喪輪呼無將伯殃禍甚矣乃猶不悟為定近門世親六門亦傳作具而别有作業定固在彼不在此耳冥行孤往者流初式修習者但舉止捨瞑目趺坐豈知龍樹舉止捨修小以為近大以為還反以戎慧就勝說此曰於三性中都無所得是則名為總空性相是故非可轨一而不通也形地行六度行通達唯識此經瑜伽屬在聞思然曰有十種相空能除遣曰空治一切想分别邪心取空瑜伽師地種姓發心自利利他覺分無量而後四尋四實加行人六···试读结束···...

    2023-02-20 楞伽经 唯识宗 楞伽经唯识论 讲得好的

  • 劉君祖《学懂易经64卦》周易六十四卦詳細講

    课程介绍课程来源于刘君祖《易学六十四卦》详细介绍周易六十四卦来自台湾的刘君祖老师亲自坐下来讲解。讲学讲学30年来,对《易经》六十四卦进行详细讲解,这在大陆尚属首次。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在21世纪的易学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刻,我们无比激动和激动,标题="刘君祖《学悟书易六十四卦》详解图解六十四卦周易"alt="刘君祖《易经》forgt文件目录000。学懂易经64卦-精彩预览.m400101.干卦(1).m400202.千卦-(2).m4...

    2023-02-09

  • 《Z2732-中医家课堂-运用“汤液经法图”识方、方和组方线上课》|百度网盘下载

    中医家课堂-运用“汤液经法图”识方、方和组方线上课官方1099.0《Z2732-中医家课堂-运用“汤液经法图”识方、方和组方线上课》千年中医养生文化2.0会员免费,在已购-2.0会员中学习代理、合伙人专享50%捐赠回报...

    2023-02-07

  • 【PDF】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讼实务与案例精 201907 初鲁宁|百度网盘下载

    法律类书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完整目录(点击打开),客服微信:diqiure010101【PDF】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讼实务与案例精201907初鲁宁...

    2023-02-0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