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 第2辑》田秦杰,邓娜主编;程傲霜,程晓彤,邓姗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作者】田秦杰,邓娜主编;程傲霜,程晓彤,邓姗编委【页数】380【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189-7467-2【价格】138.00【分类】妇科病-内分泌病-病例-分析【参考文献】田秦杰,邓娜主编;程傲霜,程晓彤,邓姗编委.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内容提要:《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内容试读第一章异常子宫出血病例1子宫假性动脉瘤包病历摘要【基本信息】患者,女,31岁。主因“剖宫产后左下腹痛7个月,加重6天”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3~5天/28~30天,量中,痛经(-),末次月经(1atmetrualeriod,LMP):2017年12月26日。2017年6月26日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术程顺利,产后3天因“下腹痛、阴道流血增多”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剖宫产切口旁有一7cm×笔记12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中国医学临床百家9cm×11cm大小低回声包块,上缘达左下腹,行穿刺引流为血性液体,后中药保守治疗。此后间断左下腹隐痛,经中药、物理治疗后有所缓解。产后1个月月经复潮,经量增多,达既往经量2倍,伴血块,经期偶有头晕、乏力,经期延长了7~10天,无周期改变。产后4个月复查盆腔超声:剖宫产切口略偏左侧见1.0cm×0.8cm无回声区。产后7个月被幼儿误踢下腹后出现左下腹坠痛,呈阵发性,牵涉至左侧腹股沟区,伴阴道流血,如产后月经量,鲜红色,无头晕、心悸、恶心及肛门坠胀。自行口服抗生素(头孢呋辛、甲硝唑)后腹痛缓解,阴道流血时多时少。数日后活动后出现腹痛加剧,伴大汗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及肛门坠胀感,阴道流血增多,超过月经量,遂就诊于我院急诊。【妇科检查】左下腹压痛(+),子宫压痛(+);血红蛋白(Hemogloi,H)133gL。盆腔超声:子宫左前壁剖宫产切口旁见1.6cm×1.3cm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lerflowimagig,CDFI):其内可见红蓝双色血流信号,与左侧子宫动脉连接,提示: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可能性大。磁共振成像(mageticreoaceimagig,MRI)检查(图1-1)显示剖宫产瘢痕一侧血肿形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uractioagiograhy,DSA)血管栓堵后血肿明显缩小。【治疗经过】经介入科造影证实为子宫动脉动脉瘤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腹痛消失,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术后2个月复查盆腔超声:子宫左前壁剖宫产切口旁见0.8cm×0.7cm低回声区,CDI:未见血流信号。笔记近期因月经过多,暂不考虑再次生育,拟放置曼月乐环。2圈士士↓中国医学临床百家第一章异常子宫出血图1-1MR!显示剖宫产瘢痕一侧血肿形成,DSA血管栓堵后血肿明显缩小病例分析1.子宫假性动脉瘤的成因和处理原则子宫假性动脉瘤(uteriearteryeudoaeurym,UAP)是指由于子宫动脉壁缺陷导致血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绕形成的与动脉腔相通的博动性血肿。一般认为与子宫动脉损伤相关,与子宫假性动脉瘤相关的妇产科操作主要有: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颈锥切术、诊刮术、产钳助产及人工流产术等。子宫动脉损伤导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在破口周围被邻近组织粘连包裹形成血肿,在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下,动脉与血肿相通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动脉壁部分损伤,损伤处管壁变薄向外膨出被邻近组织粘连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不同,子宫假性动脉瘤的瘤壁缺乏完整的动脉内膜、中膜及外膜结构,仅为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一旦瘤腔内压笔记易增高即可能导致瘤壁破裂,造成大出血(图1-2)。3品1王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中国医学临床百家最子图1-2子宫假性动脉瘤形成示意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与其部位及其是否破裂相关。未破裂时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破裂时可表现为大出血,或因血栓形成导致出血停止,表现为间断性不规则出血。瘤腔与宫腔相通可表现为阴道流血,若与腹腔相通则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子宫假性动脉瘤可自发破裂或于妇科检查、性交等外力作用后继发破裂,出现临床症状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周左右,也有报道有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8年才出现症状。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辅助检查,包括超声、盆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utedtomograhy,CT)、MRI及DSA。超声检查是目前初筛、诊断UAP的主要方法,典型的超声影像表现为子宫肌壁内囊性结构,囊腔内透声较好或不佳,有时可见缓慢涌动的云雾状回声;CDFI显示瘤体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状血流;脉冲多普勒可探及收缩期动脉内高速血流冲入瘤腔,舒张期血流自瘤腔返回动脉的双向血流频谱。但超声不能显示假性动脉瘤侵犯血管的精确血管结构。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明显强化的UAP病灶及出血征象;在MRI检查中,UAP在T,WI上可表现为轻度的高信号,T,WⅥ上常呈不均质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其内的血块信号影像:但两种方法对于较小的病灶有一定局限性。目前,DSA是诊断子宫假性动脉瘤的“金标准”,可显示突出于动脉血管腔外的囊状阴影及54团中国医学临床百家第一章异常子宫出血其供血动脉,较大的动脉瘤可见造影剂喷入动脉瘤内,当有活动性出血时可观察到造影剂外溢;除明确诊断外还可同时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子宫假性动脉瘤的治疗:①期待治疗:对于未破裂、无明显临床症状的UAP可暂时观察,有少数子宫动脉瘤破裂后自发吸收消失的个案报道。②保守治疗:对于范围较小的浅表UAP可采用超声监测下外力压迫法,直至动脉瘤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对临床操作有一定技术要求,国外文献报道成功率为71%93%。③手术治疗:对于阴道大出血或腹腔内出血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首选子宫动脉栓塞术,其是目前治疗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国外报道成功率为94%~100%。研究表明,动脉栓塞治疗对卵巢功能无影响或有短暂及轻微影响。与单侧动脉栓塞相比,双侧动脉栓塞不会增加术后对生育能力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者仍主张对子宫假性动脉瘤行双侧动脉栓塞。栓塞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恶心、呕吐、下腹部及臀部缺血性疼痛,严重并发症包括子宫、卵巢、膀胱、直肠等缺血性坏死。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emiateditravacularcoagulatio,DIC)晚期或栓塞失败的患者,可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术。2.子宫动静脉瘘与子宫假性动脉瘤有何区别子宫动静脉瘘(uteriearterioveoufitula,UAVF)为少见的子宫血管畸形,多见于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分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UAVF多由胚胎期原始的血管结构分化异常形成,有多条血管交通,多合并盆腔邻近脏器或其他系统的血管畸形;获得性UAVF常继发于子宫的创伤(手术、分娩、流产、刮宫)、感染、肿瘤(尤其是滋养细胞肿瘤),创伤的动脉分支与肌层静脉之间形成小的动笔记52士士古士寸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疾病病例精解(第2辑)中国医学临床百家静脉通路,常为单根动静脉相通,并不累及周围组织。UAVF临床表现不一,多为月经过多或流产、刮宫及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后持续少量或突发大量阴道出血,出血常无先兆,突然发生,突然停止,称为“开关式”,可反复发作。与子宫假性动脉瘤临床表现类似,不易鉴别。大部分UAVF患者无阳性体征,少部分患者可于子宫病变部位扪及搏动感及血流震颤。UAVF的超声影像表现为病灶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可见明显的血液倒流,呈五彩镶嵌状,脉冲多普勒病变区显示为湍流血流,瘘口处高速低阻动脉频谱,瘘口附近静脉显影明显,静脉血流动脉化。MRI典型影像为子宫肌层中见卷曲扩张的血管。DSA检查能显示精细的血管结构,是诊断UAVP的“金标准”,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迂曲,结构紊乱,病变部位呈血管团,出现向对侧静脉分流的侧支循环,动脉期造影见造影剂外溢,静脉期出现早期静脉回流。3.月经过多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月经过多(heavymetrualleedig,HMB)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teratioalfederatioofgyecologyadotetric,FIGO)定义为月经量大于80mL,但目前国内外多推荐采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a研究所(NatioalItituteforHealthadCliicalExcellece,NICE)指南推荐定义:月经期失血量过多,以致影响女性身体健康、情感生活、社会活动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质量。各种导致异常子宫出血(aormaluterieleedig,AUB)的原因均可表现为HMB,常见的病因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和凝血功能障碍、卵巢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医源性、未分类,其中未分类中包括子宫动静脉瘘和假性血管瘤笔记等病因,需在排除常见病因后加以考虑及明确。目前仍有40%的HMB病因不明。6···试读结束···...

    2022-11-24 病例妇科检查怎么写 病例妇科0-0-2-0

  • 《协和名医 妇科常见病必读》樊庆泊,朱兰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作者】樊庆泊,朱兰主编【页数】267【出版社】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127-1913-2【价格】49.80【分类】妇科病-常见病-诊疗【参考文献】樊庆泊,朱兰主编.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内容提要:《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内容试读PART1常见的月经问题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什么是正常月经月经包括3个要素,即周期、经期和经量。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间隔的时间,也就是这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第一天的时间;经期是指月经持续的天数;经量是指一次月经出血的总量。正常月经的标准是:月经周期为24~35天,经期持续2~7天,失血量为20毫升~60毫升。如果3个要素中有一项不符合,就不是正常月经,而是异常的子宫出血。什么叫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官出血又称“功血”,即由于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的子宫出血。发生功血的主要因素是功能紊乱,而不是器质性的疾病。在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很多女孩都会经历月经不调,相当一部分女孩就是因为卵巢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规律地排卵而发生了功血。即使有了规律的002PART1常见的月经问题月经以后,也有10%~30%的女性至少出现过一次功血,到了围绝经期功血的发病率更高,据初步统计,有50%以上的女性有过月经过多的情况。有统计资料显示,功血的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量的10%。由此可见,月经问题是女性常见的问题,其中功血占有很高的比例。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在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比较常见,而有排卵型功血的患者则主要是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功血是常见病,容易反复发作。长期的出血会导致贫血、感染以及不孕,影响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些患者会出现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严重者会发生子宫内膜癌。所以一旦诊断为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应该积极治疗。什么是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测定可以间接反映女性的卵巢功能。简单地说,基础体温就是人经过6~8小时的睡眠,早晨从熟睡中醒来,在尚未做任何事情(如起床、进食或谈话)的情况下测出的体温。这时的体温还没有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是人体一天中的最低体温。生殖期正常妇女基础体温于经期后稍低,排卵日可能更低,也可能不低,排卵后由于卵泡产生黄体,基础体温升高,直至下次月经又复下降。测定基础体温可以了解有无黄体功能,从而了解有无排卵及估计排卵日期,对卵巢功能失调及不孕等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观察疗效甚为重要。测量时请按说明及医嘱正确执行下列各项:003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是早晨刚一醒来,就把体温表放在舌下,测量5分钟,然后把测量的结果标注在基础体温表格上。①置备一支摄氏度体温表,掌握读表方法,务求精确。②将温度表放于床旁,每晚临睡前将水银柱挥低。③每天早晨醒后,即刻测量口中体温5分钟。如能于每天早晨固定时间(如5~7时)测温更佳。测温前严禁起床、大小便、吸烟、进食、谈话等,测量后将体温记入本表内。④如有性生活,应于表内注明。⑤感冒、饮酒、迟睡、失眠等情形,往往会影响体温,应于备注项内写明,以作参考。⑥周期中如有短暂的下腹隐痛、阴道点滴渗血、白带突增、性欲增强或其他异常情况,均应于备注项内注明。⑦检查、治疗、服药开始及停止日期,应于备注项内注明。⑧每一月经周期使用一张表格,自表格之左侧开始记录,并以×表示经期开始,前页表格可供三次周期之用,若无周期即连续记录。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要学会正确测量基础体温,了解什么是双相体温,什么是单相体温。双相体温意味着有排卵,是正常的;单相体温则说明没有排卵,是需要激素治疗的。女性正常的基础体温应该呈双相曲线,即有高有低。排卵前体温下降,排卵后迅速升高,如果体温持续在相对低的水平,说明没有排卵。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患者自己就能做,能帮助医生了解卵巢功能的变化,对于不孕和功血的治疗很有价值。004协和名医·妇科常见病必读或子宫内膜变化的情况决定是否诊刮。如果撤退出血不能按时干净,子宫内膜厚度没有变薄,还是要做诊断性刮宫的。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无性生活青少年,如果阴道大量出血,药物治疗无效,需立即止血或需了解子宫内膜病理除外的内膜癌者,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后,应慎做诊断性刮宫。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病情容易反复,一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医生和患者往往都比较紧张,束手无策时就考虑到要做诊断性刮宫,希望能赶紧止血。有的患者反复做,原因是没有坚持周期治疗,这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患者能够按时随诊,规范治疗,定期用药,则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避免不规则阴道出血再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能上环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也没有生育要求,了解子宫内膜病理除外的内膜病变后,可以放置一种含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的官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能每日释放左炔诺孕酮20微克,在宫腔内局部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有效治疗不规则阴道出血,减少月经量80%~90%,甚至出现闭经。一次放置左炔诺孕酮官内缓释环,可有效维持5年,在欧洲国家已经应用了10余年,在我国也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得到广泛的认可。得了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怎样随诊因为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容易复发,所以很多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病史,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可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对于这006···试读结束···...

    2022-11-24

  • 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阳桃鲜,李微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作者】阳桃鲜,李微主编【页数】329【出版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587-2424-4【分类】医疗质量管理【参考文献】阳桃鲜,李微主编.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1.图书目录:《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内容提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引入了PDCA循环理念,运用以QCC(品管圈)为主的多维质量管理工具改进质量,本书精选了医院近三年来推行QCC(品管圈)的经典案例,分享了推行QCC(品管圈)的创新做法,汇编了医院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从数据的角度展现质量改进成效。书中第一部分内容为医院QCC(品管圈)推行实践,如推行方案、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等;第二部分为医院QCC(品管圈)经典案例选编;第三部分为医院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内容试读第一章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品管圈推行实践第一章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品管圈推行实践第一节医院基本情况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曲靖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曲靖市传染病医院、曲靖市肿瘤医院、曲靖市康复医院都挂靠在我院。近年来,医院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成体系化,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出院人次位列全省前三名。一、床位及科室设置医院编制床位1896张,实际开放床位230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55个,拥有1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7个市级质控中心挂靠我院,是49个市级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二、设备设施医院拥有医用直线加速器、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3.0T和1.5T)、双源螺旋CT、128排CT、数字减影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实验室流水线生化分析仪系统、电子超声内镜系统、医用回旋加速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三维成像术中导航系统、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大批先进诊疗设备。三、人力资源医院现有员工2667人,其中编制人数1154人,合同制人数1447人,见习人员66人。专业技术人员2580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236人,高级职称43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津贴专家4名,曲靖市政府津贴专家1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技术人员2名,曲靖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2名:曲靖市珠源名医4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名。四、学科建设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科研教学工作成效显著,人、财、物、信息同步推进。医院步入发展快车道,医院运营管理由快速增长型转向提质增效型。(一)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临床重点专科集群,扩大服务面,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重点学科建设平台,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促进医技护管一体化。在国家级卒中中心的基础上,打造胸痛中心,逐步建立区域性创伤中心、肿瘤诊疗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专病中心建设,补齐医疗短板。启动国际IS0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申报工作。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级医院复评21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为契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能力。(二)围绕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支持和鼓励医护工作者在遵循医学规律和医学伦理的前提下开展创新实践。依托国家级住院医师、国家级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平台,以首批昆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契机,探索高水平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经验。近3年,医院获得云南省科技厅一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5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3项,获批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立项7项,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5项,申报并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项,申报并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25项。三年累计发表论文1641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4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63篇。(三)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型医院积极推进集成平台建设,HIS、电子病历、PACS、LIS等24个子系统已接入集成平台。申报五级电子病历应用功能分级评价,加快推进六级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拟定智慧医院及银医自助项目的方案,聚焦资源下沉,积极组建互联网医院,让患者在下级医院即可享受专家服务。加强对医院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的运营管理,积极筹建远程医疗协同平台,探索“互联网十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远程医疗、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五、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医院层面的推动与重视程度,关乎医院质量与安全的改进深度和成效。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等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医院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法,构建了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指标、评价、保障、文化等体系。(一)推行多维度质量管理工具应用PDCA循环、DRG、临床路径、单病种、QCC、RCA等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有效推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引导医务人员运用科学管理工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职能部门及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心中构筑了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思维和理念。(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医疗服务改善,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5个制度、10个方面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细化到责任部门,落实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选派急诊急救、药学服务、优质护理等案例参加改善服务全国擂台赛,获十大价值案例奖、最佳人气奖。2016年以来,连续3年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荣誉称号。第二节医院品管圈活动概述一、何为品管圈(一)品管圈概念品管圈(QualityCotrolCircle,QCC),是目前医疗机构使用较多的一项质量管理工具,是第一章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品管圈推行实践/3指同一工作现场的5一12名工作人员,在自我及互相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自动自发地、不断地进行落实及改善的一项活动。其推行过程遵循PDCA循环原理,通过质量改进活动,使圈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因解决问题而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二)品管圈的基本步骤根据PDCA循环,即Pla(计划)、Do(实施)、Check(确认)与Actio(处置)四个程序周而复始地运转。品管圈依据PDCA循环原理,分为十大步骤: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如图1所示。主愿选定活动计划报定计划(Pa)现状把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随(Do)对策实速与检时确认(Check)效果轴认无效果■效果标准化处置(Actio)检讨与改进图1品管圈十大步骤二、为何推行品管圈(一)上级部门的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质量管理章节的条款显示:“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医院、职能管理部门与科室至少掌握1~2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能将管理工具运用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1.滚球理论认为,品质如同一颗球,处于管理系统及标准化所建构的斜坡上。若不加以牵引及刹车,会立即滚下坡。而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ISO等就像是刹车的力量,确保品质不会下滑。若想找出问题所在,则需要牵引的力量,如应用PDCA、QCC、BM、5S、临床路径等方式做持续改进,方可推动品质持续上升。2医院推行质量管理不唯品管圈论,而是多维度质量管理工具并行,如DRG、临床路径、单病种、RCA、QCC等。基于品管圈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近年来得到国内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品管圈作为众多质量管理工具之一,培养的是一种品质管理手法,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是未雨绸缪方能事半功倍的经验和智慧。“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在不好的迹象刚刚冒出苗头,差错尚未形成的时候善加预防,从而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控制运营成本。41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三、如何推行品管圈医院品管圈一路走来,我们按照一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两年全面规范强基础、三年巩固深化见成效的工作思路,本着脚踏实地的原则,确保了三个“实”:推行工作务实、活动过程扎实、质量改进效果真实。(一)对品质管理做全新思考医院对品质管理做全新的思考,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品管圈起初多用于企业管理,近年来医疗机构成为品管圈发扬光大的新领域。医院对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方法及工具在医院的应用等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医、药、护、技、行政、后勤等,好似医院的“十个指头”,只有大家都动起来,干好分内事,医院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在2015年、2016年推行的两届PDCA循环质量改进项目的基础上,2016年起推行品管圈,推动全院一线员工行动起来,自发自愿组建质量改进团队,科学地发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品管手法,持续改进质量。(二)对推行活动做全新策划,做到三个坚持1培养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员工分析本科室(部门)质量和安全运行情况,拟定改善主题,立项进行改进。2坚持目标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目标,做到改进有成效。3坚持全覆盖。全院所有科室(部门)均要运用品管圈进行质量改进,并作为一项硬任务长期坚持。(三)对结构做全新的调整,打开工作新局面在质量管理方面,职能部门和科室,犹如医院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唯有院科两级联动,方可快速前行,创造魅力品质。1第一个“车轮”:为保证品管圈顺利推行,我们成立组织机构,拟定推行文件,制订推行计划,由专门的部门负责推行,先让职能部门这个“车轮”动起来。2第二个“车轮”:提供品管圈活动经费,设立团队奖、个人奖等奖项,通过奖项设立,助推品管活动顺利开展:将参与情况及获奖情况纳入评分体系,作为圈员职称竞聘、选派培训等的重要依据,让一线员工这个“车轮”紧跟医院的步伐动起来,最终实现院科两级联动。第三节医院品管圈推行方案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式,破除由经验或习惯造成的僵化模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持续开展的品管活动,使医务人员在质量改进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潜能得到发挥,价值得到体现。解决问题的最高级别是防患于未然,质量管理最高境界是文化。质量改进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员工质疑和反思能力的过程,是营造质量改进文化的过程。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员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常态化质量改进平台,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增强患者看病就医获得感。结合近年来品质管理取得的成效,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持续开展品管圈活动。第一章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品管圈推行实践/5一、组建品管圈推行领导小组(一)组建目的为加强品管圈推行工作的领导,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品管圈推行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为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部质控科。(二)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领导医院品管圈推行工作,研究医院品管圈推行政策,审定医院品管圈推行方案,负责医院品管圈活动体系建设,2负责审定品管圈主题,指导医院品管圈活动,追踪、了解医院品管圈推行进度,评估推行成效。3.督促落实医院品管圈相关工作,包括项目预算、培训、交流、活动成果评价和成果汇报等。二、组织推行品管圈(一)工作部署1.明确医院品管圈推行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职责。2制订医院品管圈推行方案,对医院品管圈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3,各科室(部门)组圈后报医务部质控科备案,所有改善主题提交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开展后续工作。4.负责医院品管圈的登记和辅导,按照进度安排,追踪、了解、督导医院品管圈推行。5.筹办院内成果汇报交流,选派优秀圈组参加云南省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6.追踪标准化的维持情况。(二)组织实施1培养圈长。圈长是品管圈的核心人物,统领全局。为全方位推动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邀请专业的培训机构来院进行品管圈实操特训。本着“扎实培训一人,切实带动一批”的原则,各科室(部门)各推选1名代表参加特训班,参训者共计70余人。2宣传动员。各科室(部门)组织召开圈长实操特训的汇报会及推行品管圈动员会,做好科室(部门)宣传动员工作。3.组圈立题。(1)组圈时间为1周,第一期圈长由参加过品管圈特训的人员担任,每位参训者至少带1圈,每个科室(部门)组建1~2圈,圈员数量8~12人,改进范围不限定。(2)为保证活动的延续性,第二期及以后的品管圈活动,圈长可连任,亦可由圈员选定:圈员可做适当调整,不建议全部更换;圈名圈微可沿用,亦可优化。各圈组务必邀请本科室(部门)有品管经验者加入。(3)科室(部门)主任、护士长是品管圈推行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部门)结合质量和安全运行情况、不良事件、投诉、纠纷情况进行主题选定。(4)每个圈组选定一个主题、一个备选主题,改善主题报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推行。(5)品管圈记录卡(见附件1)及品管圈圈会记录表(见附件2)提交医务部质控科。4.品管圈推行。(1)每一届推行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各圈组按照医院下发的推行计划开展工作,统一推行61医院质量管理之QCC实战精选进度。品管圈推行计划见附件3。(2)为保证品管活动的严谨,各圈组应做到以下几点:成果报告书改善主题与计划阶段提交的改善主题严格一致:计划阶段提交的圈组数量与参赛圈组数量一致:辅导员应熟悉品管圈活动,在品管圈推行各阶段均能给予指导和帮助。(3)各圈组的圈会记录表、场景图等应每月提交或会后及时提交,结题阶段只需提交成果报告书及与比赛相关的文书。5分析总结,持续改进。改善结束后,组织召开院内品管圈成果汇报及交流,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改进成效等评选出优秀圈组及优胜者,给予奖励。三、品管圈推行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科室(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医院品管圈在推行质量改进中的可行性,大力支持医院品管圈工作。(二)全面部署,认真落实依据医院统一的推行计划开展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实地评审的重要依据,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责任管理。品管圈推行活动计划见附件3。(三)强化督导,保证品管活动的质量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品管圈推行工作,加强对品管圈活动的监管。定期召开推进会,有针对性地参加圈组活动,做好适时纠偏。附件:1.品管圈记录卡2.品管圈圈会记录表3.品管圈推行活动计划甘特图附件1品管圈记录卡科室(部门):组圈日期:可沿用,亦可新组建圈名:可沿用,亦可新建辅导员:圈长:圈微:可沿用,圈徽释义:亦可优化成员基本情况职务姓名年龄(岁)资历(品管经历)学历职称辅导员圈长圈员活动主题:现状分析及选题理由:···试读结束···...

    2022-11-22

  •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李菲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作者】李菲菲主编【页数】334【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578-5669-4【价格】93.00【分类】护理-质量管理【参考文献】李菲菲主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内容提要:本书共二十章,整理了医院各个科室的护理内容,其中第一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医院感染预防内容,详细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消毒灭菌方法、隔离预防技术、医院感染与抗感染药物、常用抗菌药物、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第八章到第十八章分别介绍了医院各个科室护理工作的详细内容,其中包括急诊科、内分泌科、神经科、传染科、心胸外科、颅脑外科、妇科、儿科及常见急危重疾病的护理;第十九章介绍了手术室护理技术指导;第二十章介绍了供应室的护理技术指导。全书内容详实,体例完善,富有科学性、实用性,适合临床各个科室及相关护理工作者使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内容试读第一章医院感染概论第一节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简称HAI),笼统地说,它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我国卫计委于1997年组织国内专家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研究进展,重新修订了医院感染研究进展,重新修订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于2001年1月3日颁发实施。新的诊断标准将医院感染定义为: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以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既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安全,也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患者、探视者和患者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称之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患者、探视者和患者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世界卫生组织(WH0)在1987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将医院感染定义为:凡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感染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80年将医院感染定义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而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此感染,也未处于此感染的潜伏期;对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凡发生于入院后者皆可列为医院感染:若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列为医院感染。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各国医院平均感染率为3%17%。其中:美国为5%、英国为7.5%、日本为5.8%、比利时为10.3%;我国的医院感染率,据各家医院的自我监测材料初步推算,为9.7%。我国医院感染研究工作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1986年国家卫计委医政司成立了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协作组,并组建了我国医院内感染监控体系。目前,参加全国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的医院,从开始的17所扩展到134所,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有近百万住院患者处于医院感染监控之中。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与非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别为:1.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污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第二节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按其预防性分为可预防性和不可预防性:按其感染途径又可分为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三类。由于后两种分类方法界定限往往不易确定,多数人采用前一种分类方法。一、内源性医院感染内源性医院感染也称自身医院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患者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体内或体表,大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并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当细菌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成为条件致病菌,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1.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杆菌离开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流等。2.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局部者如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寄居的甲型链球菌可经血流使原有心瓣膜畸形者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全身者如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及放射治疗等,可造成全身性免疫功能降低,一些正常菌群可引起自身感染而出现各种疾病,有的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3.菌群失调是机体某个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4.二重感染即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有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体内正常菌群因受到不同致病菌作用而发生平衡上的变化,未被抑制者或外来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而致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白2第一章医院感染概论色念珠菌等为多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感染(鹅口疮、肠炎)、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若发生二重感染,除停用原来抗生素外,对检材培养过程中过多繁殖的菌类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合适的药物。同时,要采取扶植正常菌群的措施。二,外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亦称可预防性感染,指由他人处或环境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外源性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环境感染。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或他人处(患者、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这种感染包括从患者到患者、从患者到医院职工和从医院职工到患者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污染的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对人体的间接感染。环境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地方,是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复用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等。交叉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有:1.患者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发生的。患者在疾病的潜伏期一直到病后一段恢复期内,都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他人,对患者及早做出诊断并采取治疗隔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一项根本措施。2.带菌者有些健康人可携带某种病原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也有些传染病患者恢复期,在一定时间内仍可继续排菌。这些健康带菌者和恢复期带菌者是很重要的传染源,因其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易被人们察觉,故危害性有时超过患者。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等可有健康带菌者,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可有恢复期带菌者。3.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手消毒规范,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可引发医院感染。如吸痰、导尿等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可将病原菌带入患者体内引起肺炎和尿道感染。目前内源性感染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外源性感染通过现代的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三、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预防医院感染,必须提高医院广大员工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觉性,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我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②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③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在医院的规范实施。④减少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全院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又涉及全院员工的具体行为,需要每位员工对预防医院感染有较高的认识,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高尚的医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因此,必须把全院人员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教育使每位医务人员真正认识和明确到自己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责任,把行为规范化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从而自觉地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3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常规第三节医院感染护理学的目标与任务医院感染护理学是一门医院感染学与护理学相互结合的应用学科,专门研究医院范围内涉及护理的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理论和方法。护理人员总数占医院职工总数的1/3,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护理人员担任除手术、特殊诊治操作外的一切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病情观察等工作,她们日夜工作在患者身边,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率高低密切相关。感染管理的发展历史证明,在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中,护理工作人员是主力,而且她们从科研和实践两方面已积累了很多感染护理的理论和经验。医院感染护理学的目标是: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掌握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规范各项无菌技术操作,通过各种有效的感染监测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止已有感染的扩散,使患者处于恢复健康的最佳状态。一、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如消毒隔离技术与管理、物品的消毒与供应、无菌技术的规范、患者的清洁护理等均是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专科护理中也渗透着医院感染有关理论,如胸、腹部外科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从术前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方法到术后叩背、咯痰、雾化吸入等都由护理人员来执行。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量侵袭性操作的增加,如动、静脉插管,内窥镜检查等需要护理人员直接操作或配合,在预防感染方面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病房)、血液透析室、ICU、治疗室、外科病房及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这些部门的护理工作环节稍有疏忽,势必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如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学检测时发现其中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菌生长。还有几起国内相继发生的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均与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有关。二、护理队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系统中,护理工作者占75%~80%,这支队伍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她们做了大量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由被动监测转向主动监测;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治疗困难而发病率高的感染进行重点目标性监测,通过这些措施发现了潜在的感染危险,从而把感染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①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最基层单位为临床科室,而主要的监控者为临床护士,她们做了大量的基础监控工作,如重点部门的常规监测。②医院感染管理大量的工作通过护士实施,如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使外源性感染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对感染风险高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③广大的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护理科研,撰写出大量科技论文,有很强的应用性,起到了丰富医院感染管理学的积极作用。4第一章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这些均与护理密切相关。实际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要想做好任何一项实质性护理,都离不开这几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因此,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尽力降低感染发病率,不仅是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工作者的目标是要提供专业、系统、高质量护理,即在对患者没有或尽可能减少损伤的前提下,收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最大限度地达到满足患者康复需要的护理效应,必须做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工作。5第二章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引起的,其影响因素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利用流行病学方法(病例队列,发病率统计)可筛选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一、高危科室对于外科、血液科、IC、肿瘤科、老干部病房、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病室、母婴病室及各科危重患者,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根据有关医院资料调查分析,以上科室由于患者病情较重,侵入性操作较多,自身抵抗力下降,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功能下降,保护性隔离等措施不到位,再加上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抗生素广泛使用,耐药菌种的产生而并发院内感染。容易合并院内感染的疾病有昏迷、瘫痪、心脏病、外伤、烧伤、慢性消耗性疾病、孕妇、新生儿、早产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白血病患者等。二、住院时间医院各科病菌集中,空气质量差,探视人员过多,无空气消毒设施,微生物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危重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经研究证实,下呼吸道、外科伤口、胃肠道、泌尿道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增加而增加。住院时间超过10d以上者,院内感染率明显增加,所以,住院时间可以看成是对医院环境暴露时间,暴露时间长,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要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床位周转。三、侵入性操作人体对抗微生物的外部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纤毛、腺体以及寄居的正常菌群等。皮肤、黏膜除有机械阻挡作用外,黏膜分泌的黏液、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都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唾液、泪液及气管分泌物中存在的溶菌酶、胃液中的胃酸、肠道分泌物中的多种蛋白酶,也都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侵入性操作指诊治中使用呼吸机、各种插管、导管及内镜。这些操作常损伤皮肤或黏膜的防御屏障,破坏该组织的自然防御功能,同时若操作时无菌技术差或消毒灭菌不严,可将微生物带入体内,导致微生物定植并增加患者的易感性,而发生医院感染。插管时间长、多部位插管、插管术后局部护理不到位、吸痰等无菌操作不严、呼吸机、各种插管、导管及内镜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更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如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为9.9%,且感染率随留置导尿天数而直线上升。留置导尿患者菌血症发病率是非导尿患者的5.8倍。···试读结束···...

    2022-11-22

  • 《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 中英双语版》张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作者】张立主编【页数】98【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189-7753-6【价格】38.00【分类】传染病医院-建筑工程-手册-汉、英【参考文献】张立主编.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内容提要:本书为中英文双语版,从方舱医院建设的技术指导原则、管理制度设计到相关软硬件、设施和设备建设,都作了充分阐述和介绍。第一章是方舱医院建设预备工作,介绍了方舱医院的组织构架以及方舱医院的选址与建设。第二章是人员与医用物资配置标准,包括方舱医院人员与医用物资配备标准总览、人员配置、医用防护用品配置、医用设备配置、医用耗材配置、药品配置六节。第三章是方舱医院人员与医用物资管理,介绍了人员管理、医用物资管理、应急管理。本书语言流畅、内容全面、适用性强。《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内容试读第一章方舱医院建设预备工作一、组织架构(一)成立方舱医院应急及物资保障组应急及物资保障组领导小组总体负责方舱医院医用物资管理、调配、采购和配送相关工作,对人员、防护用品、设备、药品和耗材统一计划与调配。具体包括测算医用物资需求、制定/审核医用物资采购方案、完成医用物资的供应与调配等。(二)应急及物资保障组下设不同职能小组应急及物资保障组领导小组针对医用物资管理,设立物资需求与分配组、物资采购与调拨组、财务统计组、管理审核组,各小组各司其职,为方舱医院运行提供保障。各成员在防控期间处于24小时运行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各小组具体职能如下。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1.物资需求与分配组负责对接各家方舱医院的物资情况,包括防护用品、医用耗材、药品、医疗设备、消杀用品等,并统计具体的物资需求和运行后的物资缺口。根据需求与缺口的统计结果,制订分配计划,负责对接相应物资(包括捐赠物资)并进行分配,提供分配表。2.物资采购与调拨组根据需求表负责采购物资并将其送达方舱医院。负责对送达的设备进行安装和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本组也负责物资的运输、物流等的统筹工作。3.财务统计组负责对防护物资、医用耗材、药品、设备等重要物资的登记和信息管理工作。4.管理审核组负责对财务、物资配置标准、物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审核。负责对采购物资和捐赠物资的质量进行把关,查验合法资质、效期等验收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医用设备、医用耗材和药品相关监管规定,控制各类物资的质量,发现失效或者不合格产品应停止使用,防止此类产品用于防疫前线。2第一章方舱医院建设预备工作全面部署,全力保障(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供稿)二、方舱医院的选址与建设标准方舱医院作为应对严重疫情迅速建立的大规模临时医疗场所,能够及时提供大容量、低成本的简易医疗床位,使大量确诊轻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建设方舱医院,可防止轻症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转变成重症,既能减轻定点医院床位压力,又能有效隔离传染源,遏制疫情扩散。3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一)方舱医院的选址方舱医院的选址应该满足以下条件:①方舱医院原则上选择已经有水电交通、配套功能齐全的建筑,保证方舱内收治和隔离过程中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也保证医用物资的运输和医护等工作人员的通勤方便。②方舱医院应尽量为独立单体建筑,与周边居民区有充足的间距,避免医用垃圾对周边居民区产生污染。③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或能快速改造污水排水管。④根据《临时改建方舱医院消防安全要求(试行)》,按照床位数量,方舱医院应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进出交通通道。⑤建筑面积单层不低于1万平方米,在保证患者有相对独立的使用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床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武汉市前期建设的方舱医院主要选择予以改造的建筑,包括10家体育馆、4家展览馆、2所高等院校和1家工业园区。体育馆是方舱医院选址改造的首选,原因有二:首先,体育馆是独立单体建筑,改造方便,进出口多,便于达到院感控制要求;其次,体育馆的空间足够大,并且改造成本相对较低。4第一章方舱医院建设预备工作(二)方舱医院的建设标准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的标准。污染区、半清洁区和清洁区严格分开,污染通道和清洁通道合理排布,如下图所示。除此以外,对于方舱医院的建设,应满足《关于调整方舱医院医用物资开舱配置标准的通知》中关于方舱医院开舱的配置标准,并予以匹配相应的消防安全要求,参考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研究出台的《临时改建方舱医院消防安全要求(试行)》(见附录),在信息系统建设、防火、防水、故障解决上进行设计。盥洗室、开水间重现察散治区移动厕所转运等待区药品、医物资仓库医废出口患者石娱乐区B1展厅入日动厕所预检分诊台临床检验区护物资库污染区半污染区女更半污染区清洁区男型B登录厅医护入口医护出回像检查区医务出口货物入可医务入口药库通向技术保障单元(清洁区)a平面图5方舱医院建设工作手册(中英双语版)实物图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6···试读结束···...

    2022-11-19 张立科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林立

  • 《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黄缨,旷红艺,李茂坤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作者】黄缨,旷红艺,李茂坤作【页数】302【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1.08【ISBN号】978-7-5680-7299-1【分类】中医妇科学-岗位培训-手册【参考文献】黄缨,旷红艺,李茂坤作.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1.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及培训内容,涉及中医妇科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中西医妇科学的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常用方剂、中成药及妇科名家经验方、常见妇科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案,本书对规培基地中医妇科学培训内容及要求进行了细化,紧扣临床实际,对规培医师能起到指导作用。要走符合中医特色的住培之路,也为规范中医住培工作开展、提升中医住培质量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供中医住院医师使用,亦可供临床一线医师及基层中西医工作人员参考。《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试读上篇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条下首见“子宫”之名,禹余粮条下首见“癥瘕”之名。(3)《素问·腹中论》中记载了妇科第一首方“四乌鲗骨一蘆茹丸”。(4)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书中还列有用狼牙汤沥阴,蛇床子散纳药,开创了妇科病外治法的先河。4.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较多妇科专著,对月经病的研究更为深入。晋代王叔和所撰《脉经》首先提出“月经”之名,一直沿用至今。5.鼎盛时期(隋唐五代)隋唐五代时期,妇科迅速发展,开始从内科分化出来,趋向专科发展。(1)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中首次出现很多妇科病名,在“妊娠欲去胎候”中已有治疗性堕胎法。(2)唐代昝殷所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论较完备的产科著作。(3)唐代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妇人方”三卷。6.独立分科时期(两宋)两宋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妇产科独立分科。(1)宋代设“太医局”培养专门人才,在其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就有产科,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2)陈自明编著的《妇人大全良方》,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并继承发展了《诸病源候论》突出冲任损伤的病机。7.争鸣时期(辽夏金元)金元时期,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丹溪四大医家的独特见解和临床体验,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妇科学内容。(1)刘完素在学术上倡导“火热论”,提出: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其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其率先提出妇人不同生理阶段应分别从肾、肝、脾论4第一章基础知识治,具有指导意义。(2)李东垣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不但多用于治疗气虚不摄、脾胃虚弱的妇科病证,而且成为治疗“子宫脱垂”的经典方剂。(3)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首次明确描述了子宫形态。朱丹溪提出的痰湿论为妇科的病理复杂性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8.专科理论完善时期(明代)明代妇科专著较多,肾主生殖的理论在妇科领域得以发展。(1)万全所著《广嗣纪要·择配篇》指出“五不女”(螺、纹、鼓、角、脉)生殖器畸形不能婚配生育。(2)张景岳根据阴阳水火之论和阴阳互根学说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成为沿用至今的著名方剂。(3)赵献可所著《医贯》,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肾的专著。其提出的肾命学说对现代研究肾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颇有启迪。9.汇通时期(清代、民国)由于西医学的影响,清代出现子中西医汇通派,开创了中医教育的新局面。(1)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妇人以精血为主,辨证以脏腑、气血、冲任督带立论,注重肾、肝、脾,强调七情内伤及房劳伤肾导致妇产科疾病,创制完带汤、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及生化汤加减方。(2)吴谦《医宗金鉴》是我国最早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妇产科教科书。(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防治流产的寿胎丸,治疗月经过多的安冲汤、固冲汤、理冲汤等,为后世所常用。10.医教研体系形成时期(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订了中医政策,中医药事业成为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现代医教研体系。二、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近代中医学术界根据《黄帝内经》和历代的有关著述,认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中医学的女性生殖轴,该理论与5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册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性器官(卵巢)生殖轴理论有相通之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以肾气为主导,由天癸来调节,通过冲任的通盛、相资,由胞宫体现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会引起生殖轴功能失调,发生崩漏、闭经、迟发或早发绝经、流产、不孕症等妇科病。而调经、种子、安胎的关键就是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平衡协调,其中补肾气、资天癸最为重要。所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又是妇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冲任之本,天癸之源,肾精促使天癸成熟。天癸促进生长、发育、生殖,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随肾气盛衰而至止,天癸又通过调节冲任而司生殖,主宰月经的来潮与停止,使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旺盛、通达,并使冲脉广聚脏腑之血,冲任相资,血海满溢。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在天癸作用下,任脉阴精充盛,冲脉血海满溢,精血相合,下注于胞宫。胞宫主月经与孕育,藏泄有期,血海定期满溢,月经周期来潮(图1-1)。三、妇科相关实验室检查(一)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来源及生理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主要由妊娠滋养细胞产生,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生殖细胞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如肺、肾上腺及肝脏肿瘤均可产生HCG。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时,即排卵后的第6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产生HCG,约1天后能测到外周血HCG,以后每1.7~2天上升1倍,在排卵后14天约达100U/L,妊娠8~10周达峰值(50000~100000U/L),以后迅速下降,在妊娠中晚期,HCG仅为高峰时的10%。6···试读结束···...

    2022-11-0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电子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书

  • 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刘东,李娟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作者】刘东,李娟编【页数】229【出版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352-9442-5【价格】58.00【分类】药剂师-处方-检查-技术培训-教材【参考文献】刘东,李娟编.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内容提要: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表达、通俗易懂的描述,介绍了处方审核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药师应该掌握的审核要素,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真实的、生动的案例,通过案例将规范的处方审核的临床思维和审核要素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本书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读性,可为广大医院药师及大专院校药学专业学生提供扎实的处方审核基础知识培训,为处方审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内容试读第一章总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都越来越关注合理用药。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药学服务发展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国家多部门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措施来促使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由药品供应保障向保障患者合理用药转变,而处方审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早在2007年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顺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7年7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对加强处方审核工作提出了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于2018年7月也联合制定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要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而药师成为审核处方第一责任人。同时对处方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依据和流程、审核内容、审核质量管理、培训等做出了规定。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发布的《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201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药品管理法》的多个条例再次强调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明确了医疗机构药师调配、审核处方的职责。2020年,《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更是要求强化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对处方的审核,处方审核势必成为医院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让医院药师履行审方的职责,培养适应医院药学发展的审方人才,须在较短时间内让广大医院药师强化医院药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审方实践与药学理论的统一,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熟悉运用现代技术和工具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全省处方审核培训来规范处方审核行为,一方面提高处方审核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另一方面体现药师专业技术价值,转变药学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药学技术服务。第一节处方审核的现状在《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中规定,处方经过审核方可进行缴费和调剂,一项全国·2·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性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但仅有不足一半的医院开展了处方前置审核。前置性审方开展相对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1.药师规模不足虽然智能审方系统已经在部分医疗机构推开,但由于前置审方中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审方,尤其是对于三级医院的高警示药品、高风险患者和疑难患者以及危急重诊治环节等审方,依然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临床药师投入。2.审方能力有差距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药学高等教育受到传统化教学模式的影响,普遍停留在以理论为主、按本宣教的阶段,缺乏与临床结合的课程及训练,而处方审核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目前我国药师整体审方能力与职业要求有差距,还难以担负起处方审核的重任。3.电子审方系统尚未建立信息系统是审方药师处方审核的必要工具,有利于提高审核的效率,审核的一致性,实现全部处方事前审核。审方药师也必须借助信息系统才能够有效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为人工审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但有研究表明,二级医院面临的审方压力普遍大于三级医院,超过半数的二级医院自身没有能力建设或尚未开始使用电子审方系统。4.药学服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医院电子审方系统可靠性不足,在现有药学人员规模不足、能力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提高药学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日渐紧迫。处方审核信息系统要尽可能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我学习的功能。第二节处方审核的作用一、处方审核关口前移,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处方前置审核将处方审核工作的关口提前,在流程上避免了患者因为处方错误往返于医师与收费处、药房等“退方”的烦琐流程,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相对于处方点评,处方前置审核将处方审核工作提前,防患于未然,避免因不合理处方而引发医疗纠纷。二、规范医生处方行为,确保用药安全处方前置审核模式要求审方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审核医师的处方,真正实现临床业务与药师工作的密切结合,降低医师的处方不合格率,为患者安全用药新添一道坚实防护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三、有效节约医疗资源,降低问题处方成本处方前置审核通过药师的专业把关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对问题处方进行拦截,对存在潜在风险的处方进行提醒,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预警,从而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处方风险和问题处方比例。第一章总论·3·第三节处方审核的展望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无论是从保护广大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安全,还是从对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而言,组织医师、药师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制度》等相关规定的学习都是必需的。进一步明确医师、药师的工作职责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处方审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提高药师的审方能力虽然事前审核能提供良好的学习,但药师要达到职业要求还需要经过大量学习,不断充实巩固,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加强药师欠缺的临床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学、外出进修、培训、参加继续教育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全体药师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处方审核工作和适应现代药学的发展。三、改善药学服务态度可通过在医院醒目位置如取药处、文化长廊、滚动大屏幕等处设立处方审核及安全用药知识宣传栏,有针对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同时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发药时注意言谈举止,耐心做好用药交代,及时答疑等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对药师的依存,树立药师的良好形象。四、完善审方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过程中,信息系统和审方药师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系统的审方规则应不断完善,需要审方药师结合最新循证用药依据及本院的用药情况,对审方规则进行不断地更新和维护。只有完善医院审方信息系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用药安全。(付伟)第二章处方审核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医疗机构药师调配、审核处方的职责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9年8月26日修订通过,自201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第六章第六十九条、七十二条以及七十三条明确指出了医疗机构药师调配、审核处方的职责。第六章第六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师或者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药品管理、处方审核和调配、合理用药指导等工作。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第六章第七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药品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有关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规定。第六章第七十三条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师或者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调配处方,应当进行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二、《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二条明确了处方的定义,指出了开具处方的医师和调配处方药师的职责。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本办法适用于与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第二章处方审核的相关法律法规·5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有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第三章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制度,对药物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实施处方和用药医嘱点评与千预。第二节审方药师资质要求《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第二章第五条从事处方审核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取得药师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具有3年及以上门急诊或病区处方调剂工作经验,接受过处方审核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第三节处方合法性审核的相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三条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二、《处方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八条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第三章第九条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6…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教材第三章第十条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第三章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三章第十二条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第三章第十三条进修医师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对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第四章第十四条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第四章第十八条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三、《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一)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二)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试读结束···...

    2022-11-09

  • 《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李彤;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作者】李彤;主编【页数】216【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0.07【ISBN号】978-7-5433-4039-8【分类】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预防(卫生)【参考文献】李彤;主编.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0.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内容提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综合性医院作为最前沿的阵地、最主要的医疗力量,是否能快速高效发挥作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关键环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天津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总医院的领导下,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快速、有效和安全地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并根据综合医院定位,结合急危重症救治(体外生命支持治疗特色)、实验诊断、护理、营养等重点学科特长及精细化管理优势,以充分及时发挥医疗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及严防严控院内感染为工作主线,从组织领导、运行制度和流程、监督反馈三个层面建立“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应用方案”,该方案分为“组织架构与运行管理”“医疗质量与救治”“感染防控与护理”“人员管理与培训”“物资及后勤保障”“舆情控制与宣传”“督导检查及反馈”等章节,可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真实可靠的借鉴。《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内容试读第1章应急管理与领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工作是此次疫情救治与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三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作为天津市五大医学中心之一,在此次疫情中承担了支援武汉医疗救治任务:三中心医院本院与分院在承担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接管市救治定点医院(津南)并支援海河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承担六大战区之一的东部战区中心医院转诊救治工作,以及72小时完成市救治定点医院(津南)改扩建工作。为了做好疫情控制、医疗救治工作,降低疫情对社会的影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以患者“零漏诊”和医务人员“零感染”为两条底线,按照国家疫情救治与防控要求以及应急管理中的“一案三制”,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新冠肺炎救治与防控应急管理体系。该体系从“一案三制”中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与应急预案四个维度出发,为疫情处置工作提供了组织基础、工作流程、制度保障与行动方案。从医院应急管理过程的防范、准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以及医院应急反应的指挥、行动、计划、后勤、财务与管理五个模块出发,涵盖了疫情救治与防控工作中的统一指挥、高效救治、精准防控、准确上报、快速组队、完善保障、全面宣传、有效监督等环节,包括了应急管理与领导、医疗质量与救治、护理与感染防控、流行病学调查与报告、人员管理与培训、物资保障与后勤、复医管理与措施、思想宣传与舆情、督导检查与反馈等具体内容」第一节应急管理体制早在疫情初期,三中心医院于2020年1月16日就成立了新冠肺炎救治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应急管理方案,并进行了演练。2020年1月24日零时起,天津市启动应对新冠肺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院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预案,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与防控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疫情工作指挥部”)(图1-1)。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冠状病毒的未知性和诊疗的复杂性,导致了医院救治与防控工作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是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的,其以不变应万变,直接指挥与管理各个部门,准确、及时掌握医院疫情救治防控工作发展变化情况,根据最新情况迅速决策,随时调12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整各项工作方案,从而提高疫情应急处置的决策效率、工作效率及精准度。一、应急管理组织架构1.疫情工作指挥部在院党委领导下,强调“四个战时”,即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指挥部总指挥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各分管副院长任副总指挥,相关职能处室为主要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进行纵向一体化管理、横向沟通协调,科学决策,靠前指挥2疫情工作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治组、院内感染防控组(以下简称“院感防控组”)、信息上报组、后勤保障组、宣传与舆情应对组,听从指挥部统一调动与安排,服从指挥部各项决策,落实各项疫情工作。二、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一)疫情工作指挥部主要职责:负责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协调及上报等统筹安排工作,根据传染病事件的确定,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协调有关疫情处置过程中的人、财、物、药品、设备供应:组织各个小组开展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疫情处置、患者转运及救治等工作:及时、准确、客观地做好疫情信息上报发布。综合办公室负责每日给指挥部上报医疗、物资数据,文字信息汇总及各组会议记录及纪要等。(二)医疗救治组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制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方案:对全院人员进行防治培训,统筹调配医疗资源,指导临床规范诊疗:组织开展预检分诊及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及时发现新冠病例并开展专家会诊和医疗救治:参与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三)院感防控组主要职责:对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处置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的技术指导,协同检验科进行现场标本的采集及检测,及时准确地做好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测、公共场所及环境的消毒、水源的管理,指导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传播。(四)信息上报组主要职责:作为院内疫情数据对外唯一上报途径,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病例个案信息报告工作。(五)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提供院内感染暴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药品、人员、财务储备,保证水、电网络、食品等正常供应,保障通风设备正常运转,做好日常医疗废物的处置及物业人员的个人第1章应急管理与领导3防护等工作,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畅通。(六)宣传与舆情应对组主要职责:负责及时转发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卫健委”)发布的有关疫情信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向公众宣传防病知识:挖掘抗击疫情中医务工作者感人事迹进行宣传:做好媒体接待与舆情监测工作。疫情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院长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副总指挥(党委/院长办公室)各主管副院长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信息上报组后勤保障组宣传与奥情应对组医务处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设备物资处党委办公室门诊办公室感染管理科人事处宣传处护理部财务物价处总务处工会信息处保卫处图1-1疫情工作指挥部组织架构图4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第二节应急管理机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面对和处理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局面,需要倾全院之力以及外部力量形成整体合力,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疫情信息及时预警且准确统一、应急决策指挥科学果断且灵活高效、后勤保障充足到位且安全有序、复医复工有条不紊且严防死守。为此,疫情工作指挥部根据疫情变化及工作调整建立健全了监测预警报告机制、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复医复工防控机制等,为做好疫情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常态性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一、监测预警报告机制为了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收集和报送的内容与标准相互交叉或不一致,使疫情工作指挥部决策出现偏差,三中心医院建立了疫情监测预警报告机制,为疫情工作指挥部的应急决策提供准确、一致的信息支撑。1.建立疫情信息互联互通,及时上报机制明确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报送标准、要求及责任分工。医疗救治组负责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院内上报,信息上报组负责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网络直报,两个组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机制。医疗救治组对经专家组确认的疑似病例立即通知信息上报组,由信息上报组立即启动疑似病例报病流程,将病例信息报送区疾控中心,通过审核后,同时进行联系疾控中心取样与网络直报工作。疾控中心反馈结果如果是阳性,信息上报组立即反馈给医疗救治组,疫情工作指挥部及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判。对疑似病例检查结果为阴性的病例,疫情工作指挥部要求实行每日汇报制度(图1-2)。2.建立就诊患者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图1-3)】医院充分利用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将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改造,通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医保系统、鉴诊分诊系统等自动抓取疑似、新增、确诊、隔离、解除隔离等就诊人数,以及身份信息、医学信息、核酸检测时间、次数、结果等信息:同时开发来院人员入院扫码系统,对每一名人院患者、家属等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提取结果汇总分析后,通过平台提供给疫情防控指挥部,实现疫情信息采集上报全场景覆盖,做到全面排查、科学防控、精准施策。6新冠肺炎疫情下综合性医院防控及救治体系建设疫情工作指挥部数据应用新冠疫情期间就诊患者数据统计分析平台数据统计分析临床数据中心数据汇总医院集成平台数据提取发热门诊发热鉴诊医保系统入院扫码业务系统电子病历分诊系统系统数据收集图1-3新冠疫情期间就诊患者数据统计分析平台架构图二、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的突发性、演变性和跨域性特征需要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建立高效顺畅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为避免各自为政、职责交叉、指令不畅的问题,实现跨部门、跨医院,甚至是跨行业的指挥协调、应急联动与有效处置,指挥部将应急处置中的信息、决策、执行三个独立系统集合,形成垂直一体化管理。作为一个战斗集体,医院采取军事化管理。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坚决执行党中央、市委、市卫健委党委防控指挥部的军令和战令,压紧压实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落实战时机制,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工作方式全面掌握防疫工作情况,科学、冷静分析和研判,及时上传下达,有力组织调度。每天研究疫情救治防控工作,解决支援医院的建设问题,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等各项工作,确保患者“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1.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意识三中心医院党委统一部署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三中心医院党委部署要求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第一,明确全体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要清醒认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任务,要求各党支部认真落实责任担当,扛起疫情防控应尽之责:党支部书记要将疫情防控任务落实到人,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组织保障;全体党员要顾全大局,争当先锋表率。第二,为保障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执行,医院纪委要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严格监督执纪,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把院党委的要求落到实处。第三,要求全院职工严格落实四个···试读结束···...

    2022-11-01

  • 《新冠知多少》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编;曹霞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冠知多少》【作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编;曹霞主编【页数】122【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ISBN号】978-7-5482-3975-8【价格】42.00【分类】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预防(卫生)-少儿读物【参考文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编;曹霞主编.新冠知多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图书目录:《新冠知多少》内容提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针对成人、中小学生、一线医护工作者、孕幼老等年龄层面的科普读物较为丰富,但针对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尤其是低龄读者的读物较为稀少。《新冠知多少-抗“疫”科普小故事》一书以云南各扶贫点的儿童和少年朋友为读者对象,针对贫困山区孩子的知识水平、阅读习惯和喜好,用“卡通”加“故事”的形式,辅以生动图片,通俗易懂地将新冠病毒预防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进行普及。全书借助卡通角色间的知识故事互动,引导孩子正确认知疫情,做好心里调适,提高身体素质,是云南贫困地区通过科普扶贫进行疫情抗击的一大举措。本书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云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临床疫病专家和省内经验丰富的少儿科普工作者一同编写,并免费发送到相关科普基地及扶贫点,以期为特定地区的家长和孩童提供一份适合他们阅读的防疫手册。《新冠知多少》内容试读第一章特殊的寒假第一章特殊的寒假2020年这个寒假,小象小智过得并不开心。他觉得自己像是被关在了“蜗牛壳”中,盼望已久的假期,既不能和象爸象妈一起旅游,又见不到心爱的小伙伴。随着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在各地的扩散,小智只能待在家里,和爸妈一同关注每天的新闻。还好今天学校决定开启“网络课堂”,小象小智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在电脑屏幕中见到和蔼的山羊老师和往日的小伙伴们,心情也由阴转晴。这不,一大早便缠着象爸要快点儿打开电脑呢!早晨不到八点,小象小智便一股脑儿地扎进了电脑直播课堂,等待着这节特殊的课。“滴滴滴…滴滴滴…”屏幕右下角小金丝猴阿勇的头像不断闪动,小智点击了1冠知少多抗“痘”科普小故事一下,便听到了小伙伴们熟悉的声音。“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有好多人都生病了,听说这种可怕的病还会传染,真是吓坏宝宝了!”看着好朋友阿勇头像上的小麦克风一闪一闪的,小智连忙答道:“知道知道,爸爸告诉我,这种病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来势汹汹、威力惊人,大家可要保护好自己啊!”“可是…你们说为什么同样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有的人好好的,有的人却生病了呢?”阿勇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这时,一直没有发言的小孔雀欣儿的头像上也有一个麦克风一闪一闪的。“还记得山羊老师告诉我们的吗?除了病毒自身的数量第一章特殊的寒假和效力以外,我们身上都有着‘免疫力’这个法宝。免疫力强的人,就能够抵挡这次病毒的侵袭;免疫力弱的人,就难以抵抗病毒,更容易感染生病呢!”“没错,没错,欣儿记得可真牢啊!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免疫力’是什么呢?”原来山羊老师刚刚也进入了直播课堂,可这群小伙伴们讨论十分热烈,竞都没有发现呢!屏幕前的小智挥舞着双手接道:“山羊老师早上好!这个问题小智知道,‘免疫力’是我们身体抵御外来有害细菌、病毒入侵的能力。就是我们小小的身体,也蕴藏着强大的免疫力呢!“没错,孩子们。首先是你们的皮肤,它就能抵御大部分外来的敌人,还有你们鼻孔中的绒毛、眼睛里的眼泪、胃中的胃液,它们可都是协助身体抵抗疾病的好帮手呀!”山羊老师眼睛一亮,对孩子们的表现十分满意。只见屏幕前的小金丝猴阿勇拿出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谢谢老师的教导,我都记好了!”山羊老师,点点头,接着补充道:“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在用剪刀、卷笔刀之类的工具时更要小心,不要划破皮肤伤到自己,否则会让我们的免疫力大打折扣的!”“咔哒”一声,小智的房门被打开了。原来是小智3新冠知少夕抗“痘”科普小故事爸爸给小智端来了一杯牛奶,看着直播课堂热火朝天的样子,小智爸爸也忙着加入了进来。“您好,山羊老师!你们好,孩子们!你们在聊什么呢?”山羊老师听到了小智爸爸的声音,也忙着打招呼道:“您好,小智爸爸。孩子们对最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感兴趣,我们正在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呢!”“老师、老师,万一我们不小心伤到皮肤,细菌和病毒进到身体里可怎么办啊,想想都觉得可怕!”小孔雀欣儿的声音显得有些急促。这时,坐一旁的小智爸爸也加入了讨论。“小朋友不要怕,我们的身体里啊,还有一支由细胞组成的军队呢,面对入侵者,它们都会前仆后继地奔向前线呢!”“小智爸爸说得没错”,山羊老师肯定地说道,“这些驻扎在我们血液中的‘小卫士’,我们也统称它们为‘白细胞’。”小智爸爸手托下巴,继续补充道:“白细胞们平时随着血液一起流动,巡视并监测是否有入侵者。一旦有细菌或病毒突破了皮肤所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白细胞们便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变形,穿过血管,直接‘空降’到敌方阵营,将敌人们一举歼灭!”4第一章特殊的寒假身旁的小象小智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牛奶:“哇,听起来好厉害!小智都忍不住想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点赞了!”一直在屏幕前埋头记录的阿勇抬起小脑袋问道:“那么,英勇的白细胞们也能应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吗?”“当然可以了,只不过这次的病毒有些狡猾,很难对付呢!”山羊老师顺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小智爸爸也被这群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打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孩子们要不要一起来了解一下‘病毒’呢?”屏幕前的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趣,小孔雀欣儿捏着麦克风急切地说道:“好啊好啊,叔叔再给我们多讲讲吧!”没想到小智爸爸尴尬地挠了挠头:“孩子们,关于这部分知识,我们还是去拜访鹿博士吧,让她给你们好好上一课!山羊老师,您觉得呢?”“鹿博士是病毒学的专家,孩子们一定能从她的身上学到很多!”山羊老师显得很高兴,“不过一”“老师,老师,我知道!”屏幕前的阿勇连忙拿起一个口罩,“我们大家都会戴好口罩的!”欣儿也补充道:“老师放心,我们也会随时监测好自己的体温的。”小智将杯子里剩下的牛奶一饮而尽:“老师,瞧瞧,我们的身体都很棒呢!”5冠少夕抗痘”科普小故事小智爸爸也补充道:“相信鹿博士的办公室也做好了消毒,我也会一直陪着孩子们的。而且偷偷告诉你们,在鹿博士的办公室里可是不用戴口罩的哦!因为鹿博士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室重新装修了一遍,任何病毒在那里都是不能生存,更不可能传播的。”孩子们都惊奇地张大了嘴巴,迫不及待地想见识见识这个神奇的办公室呢!山羊老师看了看孩子们,终于松了口气:“相信在鹿博士的小课堂,你们定会大有收获!那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孩子们再见!”“老师再见!”阿勇把小本本揣进了口袋。“老师再见!”欣儿检查了自己的体温。“老师再见!”退出直播课堂的小智缠着爸爸要尽快出发,对于病毒、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的确充满了好奇。6···试读结束···...

    2022-11-01 云南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 昆明医科大学参考书目

  • 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 第2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2版》【作者】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丛书名】考试掌中宝·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页数】384【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478-5102-9【价格】118.00【分类】药物学-资格考试-习题集【参考文献】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2版》内容提要:《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2版》内容试读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章医院药学概述第一节医院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药物是指A.能干扰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B.能影响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C.能改变细胞形态的化学物质D.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E.具有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化学物质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2.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快,但与世界医药强国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A.人员结构B.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C.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D.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E.装备及科技进步状况3.国内主要的药学工具书包括A.《药学学报》B.《中国药物大辞典》C.《中草药》D.《全国医药产品大全》E.《中国药物大全》4.医院药学的特点包括A.专业技术性B.管理实践性C.技术服务性D.医药结合性E.用药指导的权威性参考答1.D2.ABCDE3.BDE4.ABCD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二节医院药学的发展动态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1.关于药典的正确描述是A.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B.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C.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并明确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量标准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其中收载的品种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质量稳定、副作用小、我国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E.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2.卫生行政部门应予表彰或者奖励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包括A.医德高尚并在医院药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者B.药学学科的发展和药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者C.在医院的药学服务活动中很少发生差错者D.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工作,事迹突出者E.积极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者3.实施药学保健的意义是A.改革医院药学工作模式B.对药师职业的重新设计C.提高经济效益D.满足提高社会卫生保健水平的需求E.体现了社会进步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要求参考答案1.ABCDE2.ABD3.ABD第二章药理学第一节药理学总论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随着加入竞争性拮抗剂剂量的增多,相应受体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将会A.保持不变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降低C.平行右移,最大效应降低D.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E.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2.不考虑药物剂量,下列反映药物能够产生最大效应的名词是A.药物效价强度B.最大效能C.受体作用机制D.治疗指数2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E.治疗窗3.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错误的是A.白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B.α1一酸性糖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来表示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通常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通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E.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在蛋白结合位点上产生的竞争性抑制现象才有临床意义4.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机体的代谢水平B.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C.引起与治疗无关的机体反应D.产生新的机体功能E.产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机体反应5.药物的常用量是指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C.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D.EDo/LDE.ED/LD6.量反应和质反应曲线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效果的评价。下述哪个选项对质反应曲线的叙述最适合A.比最初的量反应曲线更能精确定量B.只能来自离体实验结果C.决定一种药物的效能D.用于统计药物反应的最大差别E.用于确定治疗指数7.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A.药物口服后经首过效应生成的产物B.吸收人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8.下列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最恰当的是A.最小有效量B.极量C.治疗指数D.半数致死量E.半数有效量9.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需要消耗能量B.有饱和抑制现象C.有竞争抑制现象D.需要载体E.顺浓度差转运10.静脉注射某药100mg后,测得血药浓度为10g/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1LB.10C.100LD.1000LE.10000L11.以下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A.静脉注射20%甘露醇消除脑水肿B.静脉注射50%葡萄糖产生利尿作用C.口服硫酸镁刺激肠蠕动而导泻D.肌内注射二巯丁二钠促使汞、砷随尿液排出3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E.眼结膜外用丁卡因产生表面麻醉作用12.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A.增强药物活性B.灭活药物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D.促进药物的吸收E.提高药物脂溶性13.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Ka是解离常数K的负对数,一般用来表示酸的强弱,Ka越小酸性越强B.Ka等于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HC.临床上苯巴比妥等弱酸性药物中毒时,用弱酸性药物洗胃解救D.外排性转运体P-鄂的主要功能是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限制药物的吸收E.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其特点是对转运药物具有选择性14.五种化合物的LDo和ED0如下所示,最有临床使用意义的是A.LDo:50mg/kg,EDo25mg/kgB.LDo25mg/kg,EDo:20mg/kgC.LDo:25mg/kg,EDo:15mg/kgD.LDo25mg/kg,EDo10mg/kgE.LDo:25mg/kg,EDo5mg/kg15.下述哪一种量效曲线呈对称S形A.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剂量作图B.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对数剂量作图C.质反应:阳性反应率的对数与剂量作图D.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剂量作图E.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对数剂量作图16.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A.药物如何影响机体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C.药物如何到达作用部位D.机体如何清除药物E.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17.负责将药物和其他化学成分转化成机体其他器官可以排泄的化合物的器官是A.肝脏B.肾脏C.心脏D.肺脏E.脾脏18.关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B.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C.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19.以下有关“用药个体差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B.不同的药物给予不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C.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D.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的疗效因人而异E.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的药理作用因人而异20.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膜孔滤过D.胞饮E.易化扩散21.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是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A.表皮B.真皮C.角质层D.皮下脂肪E.毛细血管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22.以下关于体内药物分布影响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还与动物的种属、性别、生理病理等状态有关B.大多数药物通过主动转运透过毛细血管壁C.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其透膜能力,从而影响药物体内分布D.不同组织对药物亲和力不同,会影响药物体内选择性分布E.小分子水溶性药物可从毛细血管的膜孔中透过23.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不良反应2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A.药物的剂量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25.下列关于药物清除率(CL)的描述正确的包括A.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B.其值与表观分布容积有关C.其值与消除速率有关D.其值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E.其值与血药浓度有关26.某药物以相同剂量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续用药1个月后再次测得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初次用药后的AUC明显增大,可能的解释包括A.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大B.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C.给药速率过快,超过药物消除速率D.肝药酶被抑制E.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27.关于药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又叫生物转化B.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C.代谢使药物活性明显增大D.消化道也是代谢反应发生的部位E.药物代谢分为两个阶段28.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药效维持时间缩短B.不能透过细胞膜C.向组织转运受阻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29.关于细胞色素P450的描述,正确的有A.大量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的脂质中B.只能催化脂溶性高的药物C.其特异性不高,能催化许多结构不同的药物D.专司外源性化学异物的代谢E.其结构与血红蛋白相似30.下述哪一项可以反映一个群体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异A.药物效价B.量反应曲线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C.药物效能D.质反应曲线E.最小有效量的频数分布31.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A.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B.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C.研究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D.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E.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32.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B.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起到药库的作用C.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33.下列有关药物的Ka叙述正确的是A.为药物在溶液中90%解离时的HB.为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的HC.是各药物固有的特性,与药物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无关D.一般地说,弱酸性药物Kalt7,弱碱性药物Kagt7E.弱酸性药物Ka可大于7,弱碱性药物Ka可小于734.甲状腺素(T4)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有A.口服易吸收B.生物利用度为90%~95%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以上D.作用快而强,维持时间短E.t2为5天35.短时间内连续使用能产生快速耐受性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间羟胺E.麻黄碱参考答案1.E2.B3.B4.D5.A6.E7.B8.C9.E10.E11.E12.C13.C14.E15.E16.B17.A18.C19.D20.B21.C22.ACDE23.ABCD24.DE25.ABCD26.CDE27.ABDE28.BCE29.ABCE30.DE31.ABCDE32.ABDE33.BCE34.ACE35.DE第二节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新斯的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6···试读结束···...

    2022-10-31

  • 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作者】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丛书名】考试掌中宝·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页数】384【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478-4335-2【分类】药物学-资格考试-习题集【参考文献】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研究委员会组编.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内容提要:本套“考试掌中宝习题精编”系列为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迎考配套用书,紧密围绕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编著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的编写顺序和内容,目的是为了帮助高级技术卫生专业人员备战医学正、副高级职称晋升考试。《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为新媒体复合版,包括纸质版和免费赠送的手机APP应用版。试题设计紧扣大纲,分为多个章节,符合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科目与考试题型。手机互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反复演练。配合本社出版的系列模拟冲刺卷练习,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针对性复习,提高应试能力,轻松通过考试。《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内容试读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章医院药学概述第一节医院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药物是指A.能干扰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B.能影响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C.能改变细胞形态的化学物质D.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E.具有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化学物质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2.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快,但与世界医药强国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A.人员结构B.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C.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D.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E.装备及科技进步状况3.国内主要的药学工具书包括A.《药学学报》B.《中国药物大辞典》C.《中草药》D.《全国医药产品大全》E.《中国药物大全》4.医院药学的特点包括A.专业技术性B.管理实践性C.技术服务性D.医药结合性E.用药指导的权威性参考答案1.D2.ABCDE3.BDE4.ABCD医院药学副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第二节医院药学的发展动态一、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1.关于药典的正确描述是A.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B.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C.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并明确规定了这些品种的质量标准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其中收载的品种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质量稳定、副作用小、我国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E.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2.卫生行政部门应予表彰或者奖励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包括A,医德高尚并在医院药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者B.药学学科的发展和药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者C.在医院的药学服务活动中很少发生差错者D.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工作,事迹突出者E.积极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者3.实施药学保健的意义是A.改革医院药学工作模式B.对药师职业的重新设计C.提高经济效益D.满足提高社会卫生保健水平的需求E.体现了社会进步对医院药学工作的要求参考答案1.ABCDE2.ABD3.ABD第二章药理学第一节药理学总论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随着加入竞争性拮抗剂剂量的增多,相应受体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将会A,保持不变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降低C.平行右移,最大效应降低D.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E.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2.不考虑药物剂量,下列反映药物能够产生最大效应的名词是A.药物效价强度B.最大效能C.受体作用机制D.治疗指数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E.治疗窗3.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错误的是A.白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B.α,一酸性糖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来表示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通常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通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E.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在蛋白结合位点上产生的竞争性抑制现象才有临床意义4.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机体的代谢水平B.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C.引起与治疗无关的机体反应D.产生新的机体功能E.产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机体反应5.药物的常用量是指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C.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D.ED/LDE.ED/LD,6.量反应和质反应曲线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效果的评价。下述哪个选项对质反应曲线的叙述最适合A.比最初的量反应曲线更能精确定量B.只能来自离体实验结果C.决定一种药物的效能D.用于统计药物反应的最大差别E.用于确定治疗指数7.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A.药物口服后经首过效应生成的产物B.吸收人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D.随胆汁排人肠道的药物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8.下列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最恰当的是A.最小有效量B.极量C.治疗指数D.半数致死量E.半数有效量9.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需要消耗能量B.有饱和抑制现象C.有竞争抑制现象D.需要载体E.顺浓度差转运10.静脉注射某药100mg后,测得血药浓度为10g/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1LB.10C.100LD.1000LE.10000L11.以下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A.静脉注射20%甘露醇消除脑水肿B.静脉注射50%葡萄糖产生利尿作用C.口服硫酸镁刺激肠蠕动而导泻医院药学刷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D.肌内注射二巯丁二钠促使汞、砷随尿液排出E.眼结膜外用丁卡因产生表面麻醉作用12.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A.增强药物活性B.灭活药物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D.促进药物的吸收E.提高药物脂溶性13.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Ka是解离常数K的负对数,一般用来表示酸的强弱,Ka值越小酸性越强B.Ka等于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HC.临床上苯巴比妥等弱酸性药物中毒时,用弱酸性药物洗胃解救D.外排性转运体P-g即的主要功能是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限制药物的吸收E.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其特点是对转运药物具有选择性14.五种化合物的LD和和ED值如下所示,最有临床使用意义的是A.LD50mg/kg,EDo:25mg/kgB.LDo25mg/kg,EDo20mg/kgC.LDo25mg/kg,EDo:15mg/kgD.LDo25mg/kg,ED010mg/kgE.LDo25mg/kg,EDo5mg/kg15.下述哪一种量效曲线呈对称S形A.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剂量做图B.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对数剂量做图C.质反应:阳性反应率的对数与剂量做图D.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剂量做图E.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对数剂量做图16.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A.药物如何影响机体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C.药物如何到达作用部位D.机体如何清除药物E.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17.负责将药物和其他化学成分转化成机体其他器官可以排泄的化合物的器官是A.肝脏B.肾脏C.心脏D.肺脏E.脾脏18.关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B.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C.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19.以下有关“用药个体差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B.不同的药物给予不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C.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疗效相同的反应D.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的疗效因人而异E.同一药物给予相同剂量,呈现的药理作用因人而异20.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简单扩散C.膜孔滤过D.胞饮E.易化扩散第一篇药学专业知识21.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的机制是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C.主动转运D.过滤E.吞噬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22.药物效应动力学上,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有A.改变药物的代谢B.改变受体C.对作用部位的竞争D.改变药物的排泄E.影响药物的吸收23.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不良反应2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A.药物的剂量B.药物的脂溶性C.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25.下列关于药物清除率(CL)的描述正确的包括A.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B.其值与表观分布容积有关C.其值与消除速率有关D.其值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E.其值与血药浓度有关26.某药物以相同剂量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续用药1个月后再次测得的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较初次用药后的AUC明显增大,可能的解释包括A.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大B.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C.给药速率过快,超过药物消除速率D.肝药酶被抑制E.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27.尽管药物可以对构成机体的各个层次(如器官、组织、细胞)产生作用,但最终作用点还是某些靶分子,包括A.蛋白质B.核酸C.脂质D.电解质E.水28.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药效维持时间缩短B.不能透过细胞膜C.向组织转运受阻D.药物排泄加快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29.关于细胞色素P450的描述,正确的有A,大量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的脂质中B.只能催化脂溶性高的药物C.其特异性不高,能催化许多结构不同的药物D.专司外源性化学异物的代谢E.其结构与血红蛋白相似30.下述哪一项可以反映一个群体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异A.药物效价B.量反应曲线C.药物效能D.质反应曲线E.最小有效量的频数分布医院药学刷主任、主任药师资格考试习题精编31.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A.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B.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C.研究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D.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E.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32.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A.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B.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起到药库的作用C.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33.下列有关药物的Ka叙述正确的是A.为药物在溶液中90%解离时的HB.为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的HC.是各药物固有的特性,与药物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无关D.一般地说,弱酸性药物Kalt7,弱碱性药物Kagt7E.弱酸性药物Ka可大于7,弱碱性药物Ka可小于734.甲状腺素(T4)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有A.口服易吸收B.生物利用度为90%~95%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以上D.作用快而强,维持时间短E.t2为5天35.短时间内连续使用能产生快速耐受性的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间羟胺E.麻黄碱参考答案1.E2.B3.B4.D5.A6.E7.B8.C9.E10.E11.E12.C13.C14.E15.E16.B17.A18.C19.D20.B21.B22.BC23.ABCD24.DE25.ABCD26.CDE27.AB28.BCE29.ABCE30.DE31.ABCDE32.ABDE33.BCE34.ACE35.DE第二节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选择1个最佳答案1.新斯的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增加神经递质释放B.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C.不可逆抑制胆碱酯酶D.直接兴奋M胆碱受体6···试读结束···...

    2022-10-31 药物学题库 药物试题及答案

  • 葛景藩主讲《妇科按摩学》14讲完整版

    课程介绍妇科课程按摩:葛景凡-主治医师(全14讲·完整版)《妇科推拿》是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中国推拿书,刘冠伟等人着。系全国盲人推拿专业统一教材。本书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概述,介绍妇科推拿的范围、女性的生理特点、病理及四诊概述;第二至第六章分为月经病、白带病等,分别介绍各病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和基本技术。书末附常用穴位图文件目录01.flv02.flv03.flv04.flv05.flv06.flv07.flv08.flv09.flv10.flv11.flv12.flv13.flv14.flv...

    2023-02-09 推拿打飞ji拘留15天有案底吗 推拿按摩的基础手法

  • 《中西医结合妇科》冯冬兰主编;刘志宏,齐会英,钱爱云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妇科》【作者】冯冬兰主编;刘志宏,齐会英,钱爱云副主编【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页数】28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08【ISBN号】978-7-5132-2502-1【价格】37.00【分类】妇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冯冬兰主编;刘志宏,齐会英,钱爱云副主编.中西医结合妇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容提要:本教材是由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供中医学等专业中职学生、在职教育及相应水平的学员使用。全书内容共分七章,第一章至第六章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妇科发展简史及女性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诊治等特点。第七章至第十五章论述了月经病、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妊娠病、常见分娩期并发症、产后病、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不孕症及葡萄胎和子宫脱垂等疾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诊疗常规。第十六、十七章介绍了计划生育和妇科常用特殊检查。《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西医结合妇科的定义、范围及特,点中西医结合妇科是综合运用中、西医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女性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治规律,用以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职中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中西医结合妇科主要从中、西医基础理论出发,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功能和月经、带下、妊娠、分娩、产褥、哺乳等女性特有生理,以及与此有关的女性特有疾病。中医妇科和西医妇科虽然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自身特点,但两者的研究对象和治疗目标相同,其间又有许多相通之处。临床诸多疑难疾病,通过中、西医的联手,可互为弥补,相得益彰,迎刃而解。找出中、西医妇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同之处,以便相互借鉴、合作,提高治病疗效就是学习中西医妇科的任务和特点。第二节中、西医妇科发展简史及中西医结合妇科发展现状、中医妇科发展概况中医妇科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成熟起来的。根据我国历史的发展顺序,将其发展史分为8个阶段,现阐述如下:(一)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夏、商、周为中医妇科的萌芽时期,此期主要有关于难产、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医妇科的奠基时期。此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妇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这里的“带下医”即指妇科医生。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2■中西医结合妇科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话为中医妇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还初步论述了妇女一些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一四乌贼骨一蘆茹丸。《内经》的理论为中医妇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秦汉时期汉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胎产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不仅记载妇人病三篇,内容包括经、带、胎、产和杂病等,而且有证有方,收集处方30多首;并开创了阴道冲洗和阴道用药的先河,如以狼牙汤沥阴中、用蛇床子包裹成锭剂纳阴中等。与张仲景同时代的著名外科专家华佗,能够针、药并用正确处理胎死不下。(三)魏晋隋唐时期西晋王叔和著《脉经》,提出了“居经”“避年”“激经”之说。南齐褚澄著《褚氏遗书》,提倡晚婚及节制生育。北齐徐之才著《逐月养胎法》,论述了胎儿逐月发育情况及怀胎十月养生和调摄的注意事项。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其中37~44卷论述了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包括经、带、胎、产和妇科杂病等,并明确提出妊娠为阴历10个月左右。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以示重视。唐代昝殷著的《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全书分上、中、下3卷及续编1卷,共41门,260余方,每门前有短论、后有附方,内有妊娠病12论、难产4论、产后病25论,是我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至此,中医妇产科学的框架已经形成。(四)宋代宋代设有管理医事的太医局,太医局内设有9科,产科是其中之一,并设有产科教授。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由于有了明确的分科,妇产科得以迅速发展。此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妇产科专著。如杨子建著《十产论》,对各种异常胎位和助产方法做了叙述。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收集了宋代以前的产科论著,还明确记述了产后“三冲”危急证,即冲心、冲胃、冲肺的证候和治疗方法。齐仲甫著《女科百问》,将妇产科病归纳为100个问题,逐一解答,并附有理、法、方、药。宋代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和影响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汇集和系统总结了南宋以前40余种医籍中有关妇产科的理论和临证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此书。全书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8门,共260余论,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陈氏的书是宋代论述比较全面的妇产科专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滑文出是以神月,温和大州通引级夜哥,老干是”:第一章绪论■3:的,自工出(五)金元时期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独特见解和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妇科学的内容。刘完素在学术上倡导“火热论”,提出“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主张用寒凉药物泻火以通经,并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这是后世治少女重肾经、中年妇女重肝经、绝经期妇女重脾胃的理论依据。张子和著《儒门事亲》,善用汗、吐、下法以驱病,同样用汗、吐、下法逐痰以通经。他还提出了“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和“凡治妇人病,不可轻用破气行血之药,恐有娠在疑似之间”的精辟见解。李杲善用补脾升阳除湿、益气补血等法。这些治法也广泛应用于妇科。他在《兰室秘藏》中提出了“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对今天月经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对于产前调养,主张“当清热养血”,认为“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另外,他在《格致余论》中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子宫的形态,即“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日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六)明代明代妇科专著较多,较重要的妇产科著作有以下几部:薛己著《薛氏医案》,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有重要影响。万全著《广嗣纪要》《妇人秘科》,在《广嗣纪要》中提出女子因先天生理缺陷而造成的不孕症有五,即螺、纹、鼓、角、脉,称为“五不女”,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女科》,综合前人有关妇产科的论述和治疗方药,分门别类编写成书,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论述甚详。武之望著《济阴纲目》,广集别说,细列纲目,资料较全。赵养葵著《邯郸遗稿》,独重命门学说。张介宾著《景岳全书》,有《妇人规》两卷,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较强,他极力提倡补肾,对命门、三焦均有专篇论述,学术上突出肾主生殖。(七)清代与民国时期0清代将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此期妇产科的著作较多,现存数十种,流传较广。首推傅山的《傅青主女科》影响较大,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他妇科书截然不同。用药简易平和,风格独特,正如祁尔诚在该书序言中说:“其居心与仲景同,而立方与仲景异…谈症不落古人窠白,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其观点认为妇科病主要在肾、肝、脾、血、气和冲、任、督、带的失常。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是由政府组织编写的一部医学教科书。书中妇科常见病基本具备,且编有歌决,易学易记,是一本较好的医学入门书,流传甚广。亟斋居士著《达生篇》,明天地生养自然之理,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难产救治之方,■中西医结合妇科通俗易懂,尽人能晓,并提出了临产六字真言,即“睡、忍痛、慢临盆”。此期还出现了以唐容川、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学派,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不少妇科内容。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重视调理脾肾和活血化瘀。书中与妇科有关的医案、医话、医论多有创见,其用于防治流产的寿胎丸及治疗月经过多的安冲汤、固冲汤、理冲汤等为后世所常用。(八)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八版《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推动了中医妇科的发展。西医妇产科发展概况(一)妇产科的起源与发展在现存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的医学文档中,即有关于女性生殖器解剖、女性月经、避孕、分娩、疾病治疗等的相关论述。其中Sorau被誉为妇产科学的创始人,他撰写的《论妇女病》对妇科学发展贡献较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解剖学家Falloio首次发现了输卵管并完整描述了女性内生殖器官,输卵管因此命名并沿用至今。16世纪,法国外科医师Pare发明了转胎位术。l609年,法国助产士Bourgeoi出版了最早的助产术专著。大约I7世纪英国Chamerle家族发明了产钳。英国产科医师Smwllie在1752~1764年间发表了《论助产学理论与实践》,对分娩各过程进行了充分解说。1774年英国产科医师Huter出版了《图解人体妊娠子宫解剖》,描述了胎儿发育的各个阶段。至此,一门独立的科学已基本形成。1801年,阴道窥器问世,使妇科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1809年,美国外科医师完成了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1813年,第一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完成。1853年,英国医师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经腹子宫切除术。1878年,开始采用手术治疗子宫颈癌。1898年,奥地利医师首创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直至20世纪30年代,子宫切除术才广泛用于临床。1957年华裔美国医师李敏求应用甲氨蝶呤成功治愈绒癌,开创了实体瘤化疗的先河。1960年,口服避孕药首次在美国批准上市。20世纪40年代,腹腔镜应用于临床。1957年,第一部腹腔镜手术专著出版,使得这一新技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1978年,英国医师采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方法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20世纪80~90年代,子宫颈癌成为第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并直接导致了2006年人类第一个肿瘤疫苗的问世。(二)西医妇产科在我国的发展大约于19世纪初,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1929年,杨崇瑞在北京创办了第一家西医助产学校和产院“北京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和附属产院”,开始了中国人自己创办西第一章绪论5医妇产科学校和医院的先河。西医院的开设,推动了我国妇产科的发展,1877年和1892年,在中国分别完成了第一例子宫肿瘤手术和剖宫产手术。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妇产科学和妇女保健事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1988年,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计划生育方面,1963年,第一批国产口服避孕药研制成功,距世界上第一个口服避孕药的上市仅3年。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子宫颈癌普查普治和“两病”(子宫脱垂和尿瘘)防治,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妇女的健康水平。在以林巧稚为代表的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下,我国妇产科学发展迅猛,产科方面,由于对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催产、引产及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产前、产时各种胎儿监测技术的应用普及;以及围产期保健制度的建立,产科质量大大提高,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已迈入了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水平。妇科方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各种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持续提升,以腹腔镜和宫腔镜为主的各种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诊治特色。三、中西医结合妇科的研究与发展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先祖为张锡纯和唐容川。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批医学工作者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如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有关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及针灸纠正胎位、防治难产等,为中西医结合妇科的发展提供了线索和途径。中西医结合妇科起步晚、发展慢。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才逐渐有部分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直到2006年第一版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用)才问世。中西医结合研究诊治妇科疾病任重而道远,希望有志于此的后来者能将其不断发扬光大,在此领域里做出新的创举,使之日趋完善,成为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妇科第工章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耳路出看第一节西医对女性生殖器官的认识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图2-1)。阴阜大阴唇阴蒂小阴唇尿道口前庭大腺开口处阴道口阴唇系带会阴体肛门图2-1女性外生殖器1.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脂肪组织丰富。青春期该部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阴毛。阴毛的疏密和色泽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为女性第二性征之一。2.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大阴唇外侧面为皮肤,有色素沉着和阴毛分布,内含皮脂腺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未产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起保护作用;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可萎缩。3.小阴唇系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两侧小阴唇前端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试读结束···...

    2022-10-25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科和妇科门诊哪个好

  • 妇科常见病问答》樊庆泊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妇科常见病问答》【作者】樊庆泊编著【页数】168【出版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369-7313-8【价格】18.00【分类】妇科病-常见病-诊疗-问题解答【参考文献】樊庆泊编著.妇科常见病问答.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图书目录:《妇科常见病问答》内容提要:为了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大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而编写的《妇产科常见病问答》一书,内容几乎囊括了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全部内容,包括女性生理、妊娠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器损伤及变位、女性生活保健等,如什么是正常月经,什么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什么会出现功血,功血的发病年龄有何特点,月经有何表现,子宫内膜癌有什么特点等女性科普保健知识。《妇科常见病问答》内容试读一、出血一、出血1.什么是正常月经?月经包括三要素: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月经周期是指2次月经间隔的时间(即这次月经的第1天到下次月经第1天的时间);经期是指月经持续的天数;经量是指1次月经出血的总量。正常月经的定义:月经周期为24~35天,经期持续2~7天,平均失血量为20~60毫升。凡是有一项不符合的出血均称为异常子宫出血。1手32.什么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顾名思义,这种出血不是由于器质性原因疾病引起的。在青春期,很多女孩会经历月经不调,部分会无排卵而发生功血。在有月经的阶段,有10%~30%的女性至少出现过1次月经过多,在围绝经期有50%以上的女性有过月经过多。有报道称,功血的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的10%。由1■妇科常见病问答此可见,月经问题是女性常见的问题,而其中功血的发生概率相对比较高。功血经常会反复发作,严重者会因阴道大量出血导致贫血,甚至休克,影响学习和工作。3.为什么会出现功血?异常子宫出血是一个总称,既包含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出血,也包含功能失调导致的出血。常见的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感染以及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均可以引起异常子宫出血。除此以外,由于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则为功血。正常月经的形成是由于卵巢可以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两种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形成月经。卵巢能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是由于每个月卵巢内会有成熟的卵子形成,如果不能正常排卵,女性就不能正常来月经;如果根本就没有排卵,就会出现无排卵月经失调;如果有排卵,但黄体功能不正常,就会出现有排卵功血。4.功血的发病年龄有何特点?月经有何表现?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在青春2一、出血期及绝经过渡期常见。在青春期阶段,因下丘脑-垂体一卵巢轴发育不完善导致无周期性排卵。大约20%的无排卵型功血发生在青春期。女孩初潮后第1年55%的月经周期是无排卵的,超过1/3的青春期女孩在初潮的第5年仍然无排卵。早初潮的女孩比同龄的晚初潮的建立排卵早,12岁以前初潮的50%一年内有排卵,而12~13岁初潮的需要3年的时间有50%的女孩有排卵。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下降而导致无周期性排卵。大约一半的功血发生在中年女性(45~59岁)。当女性进入围绝经期,月经周期通常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卵泡数量减少,月经周期开始缩短,卵巢功能逐渐下降直至衰竭,功血就会接踵而来。卵泡不能正常发育而导致无排卵,同时卵泡刺激素开始升高。无论是青春期还是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表现均为出血失去规律性(周期性),间隔时长时短,出血量不能预计,一般出血时间长,不易自止。出血频繁或出血多者可引起严重贫血甚至休克。有排卵型功血在生育期女性比较多见,因为有周期性排卵,因此临床上仍有可辨认的月经周期,可表现为月经前或月经后淋漓出血,也可能在两次月经中间出血(排卵期出血),或者是月经过多。5.功血对于女性会带来哪些危害?长期的出血会导致贫血,阴道或盆腔感染,不孕,影响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些患者会出现子宫3■妇科常见病问答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严重者会发生子宫内膜癌。所以一旦诊断为功血,应该积极治疗。6.诊断功血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功血需要排除其他导致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强调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时需测量血压、脉搏、身高和体重,检查有无贫血貌、多毛或座疮。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视妇科检查,但宫颈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异常,应该在消毒外阴后行妇科检查,无性生活患者行肛门检查。辅助检查中首先应考虑是否需要行尿妊娠试验或血B一HCG检测,以便确定是否为妊娠相关性疾病导致的出血。此外,最必要的检查是血常规和盆腔超声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色素的情况,以便医生根据血色素的高低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血液病;盆腔超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并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权衡分析是否需要诊刮。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检查血激素、凝血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7.基础体温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功血的患者需要对妇科内分泌知识有一些简单了解,除了前面已经介绍的什么是正常月经,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测量基础体温,了解什么是双相体温,什么是单相体温。双相体温意味着有一、出血排卵,是正常的基础体温;单相体温意味着无排卵,是需要激素治疗的。基础体温是指人经过6~8小时的睡眠以后,即在早晨从熟睡中醒来,尚未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变化影响时所测出的体温。基础体温通常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测量的要求是将体温表放在舌下,一般测量5分钟即可,然后画在基础体温单上。女性的基础体温呈双相曲线,在月经后基础体温保持在相对低的状态,排卵前体温下降,排卵后迅速升高,在黄体阶段保持较高的体温。若月经周期内无黄体形成,体温持续在相对低的水平,称为单相体温。由于方法简单、易行,由患者自己操作,长期坚持可了解卵巢功能的改变,已被广泛应用,成为女性生殖内分泌学检查、诊断、治疗和科研方法中,尤其在不孕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若能坚持按医嘱测量基础体温,就会让患者自己和医生长期了解患者卵巢功能的动态变化状况,协助诊治妇科内分泌疾病和调整方案,使治疗更准确、到位。很多医生和患者都认为只有在不孕的治疗过程中才有必要测量基础体温,而忽视了基础体温在功血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功血分为有排卵和无排卵两大类,有排卵功血患者的基础体温表现为双相,无排卵功血的基础体温表现为单相,结合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在无排卵功血治疗过程中,基础体温可以协助医生判断疗效,如果治疗若干疗程后基础体温仍呈单相,则需要继续治疗。■妇科常见病问答8.如何治疗功血?无排卵功血治疗的原则是止血,调整周期,纠正贫血。有3种止血方法:性激素止血,刮宫,辅助治疗。性激素止血包括3种方法:子宫内膜脱落法(俗称药物刮宫)、子宫内膜修复法、子宫内膜萎缩法。根据患者的年龄,贫血的程度考虑具体的治疗方案。子宫内膜脱落法是临床中很常用的方法,对贫血不严重的患者,一般血色素在90克/升以上,可以肌注黄体酮或者口服孕激素,让子宫内膜彻底脱落1次,所以停药后会再次出血,一般7~10天血净,如果出血总不能干净,需要找医生复诊,必要时考虑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修复法是用大剂量雌激素让子宫内膜快速修复,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贫血严重的年轻患者;子宫内膜萎缩法是使用大剂量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年龄偏大、贫血严重的患者。目前避孕药在功血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止血后的调节周期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无排卵型功血的患者,我们前期治疗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无论是孕激素、雌激素,还是口服避孕药均无法使患者恢复排卵,患者将保持无排卵状态。如果血止以后放任不管,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无排卵型功血。用上述方法达到止血目的后,因病因并未去除,停药后多数易复发,需随后采取措施控制周期,防止功血再次发生。对于有排卵、月经过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妥塞敏等止血6···试读结束···...

    2022-10-02

  • 《实用临床妇科诊疗》王健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临床妇科诊疗》【作者】王健著【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ISBN号】978-7-5578-6477-4【分类】妇科病-诊疗【参考文献】王健著.实用临床妇科诊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图书目录:《实用临床妇科诊疗》内容提要:《实用临床妇科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节外阴及阴道炎一、外阴炎(一)非特异性外阴炎各种病原体侵犯外阴均可引起外阴炎,以非特异性外阴炎多见。【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病史:糖尿病、尿屡、粪瘘,阴道灌洗史等。(2)症状:外阴部瘙痒、疼痛及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增多。(3)妇科检查:急性炎症时小阴唇内外侧红肿,可呈片状湿疹,严重时可见脓疱形成或浅小溃疡。慢性炎症时外阴皮肤粗糙增厚,可出现皲裂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辅助检查需除外特异性外阴炎。(1)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悬液检查滴虫、真菌,除外特异性阴道炎引起的外阴炎。(2)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H(一般清洁度多为Ⅲ度,Hgt4.5)宫颈分泌物检查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必要时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3)外阴部溃疡必要时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梅毒血清学检查。(4)检查尿糖及血糖。【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1)保持外阴干燥,避免搔抓。(2)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3次;或3%~5%硼酸水坐浴,每日1~2次。(2)药物治疗应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二)尿道旁腺炎尿道旁腺开口位于尿道口后壁两侧,当尿道发生感染时,致病菌可潜伏于尿道旁腺而致尿道旁腺炎。致病菌主要为淋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等。【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病史:有尿道炎病史。(2)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后尿道灼热感和疼痛。·1·实用临床妇科诊疗·(3)妇科检查:尿道口后壁两侧腺管开口处充血、水肿,用手指按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2.辅助检查(1)在腺管开口处取脓性分泌物做涂片及细菌培养,如涂片及培养有淋球菌或其他致病菌生长即可明确诊断。(2)中段尿镜检尿液中有较多的白细胞,表示存在泌尿系感染。【治疗原则】(1)抗生素治疗,如为淋病奈瑟菌感染按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治疗,可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如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可应用大观霉素2g,一次肌内注射。性伴同时治疗。其他细菌感染时可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药。(2)治疗结束后需继续随访,在感染部位再取分泌物做涂片及细菌培养,以观察疗效。(三)急性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婴幼儿。急性炎症期因腺管口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慢性期脓液逐渐吸收而成为清晰透明黏液,称为前庭大腺囊肿。主要病原为淋球菌及其他细菌。【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症状:一侧外阴局部疼痛、肿胀,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2)妇科检查:大阴唇下1/3处有硬块,表面红肿,压痛明显。当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当脓肿增大,表皮可自行破溃。2.辅助检查前庭大腺开口处或破溃处取脓液做涂片及细菌培养。【治疗原则】1.急性前庭大腺炎(1)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2)局部用。(3)针对病原应用抗生素。2.前庭大腺脓肿当脓肿局限,边界清晰,有波动感时应及时切开引流。脓液引流后放置引流条,24小时后取出,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四)前庭大腺囊肿【诊断标准】1.病史有前庭大腺急性炎症史或有淋病史。2.临床表现(1)症状:外阴部坠胀感,性交不适。(2)妇科检查:在一侧大阴唇后部下方有囊性包块,常向大阴唇外侧突出,无触痛,边界清楚。·2··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3.辅助检查诊断困难时,可做局部穿刺,抽得的黏液送细菌培养和做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原则】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随访。囊肿较大或反复急性发作宜行囊肿造口术,术后仍可保持腺体功能(五)外阴溃疡外阴溃疡可因外阴炎症(特异性外阴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外阴结核、梅毒、软下疳等)、白塞病、外阴癌等引起。【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非特异性外阴炎搔抓后,局部疼痛,可伴低热、乏力等,溃疡周围有明显炎症。(2)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疱疹破后形成溃疡,可伴或不伴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全身不适。溃疡基底灰黄色,多伴疼痛,明显充血水肿,可自愈,但常复发。(3)白塞病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可为急性外阴溃疡,与眼、口腔病变先后出现,可分为坏疽下疳粟粒型。(4)梅毒、软下疳见性病。(5)外阴结核及外阴癌可表现为慢性溃疡。2.辅助检查(1)分泌物做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2)久治不愈者应做活组织检查,除外结核与癌。【治疗原则】(1)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搔抓。(2)0.02%高锰酸钾坐浴。(3)非特异性外阴炎引起的溃疡局部用抗生素软膏。白塞病需注意改善全身情况,急性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缓解症状。局部用复方新霉素软膏,1%~2%硝酸银软膏。其他原因引起的溃疡按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二、阴道炎(一)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生殖道炎症。主要经性接触直接传播,也可间接传播。【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阴道分泌物增多,多呈泡沫状、黄绿色。(2)外阴瘙痒、灼热感。(3)部分患者有尿频等症状。(4)少数女性表现轻微,甚至没有症状(5)妇科检查:体检可见外阴阴道黏膜充血,阴道分泌物多呈泡沫状、黄绿色。·3·实用临床妇科诊疗·2.辅助检查下列方法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1)悬滴法: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阴道毛滴虫,但其敏感性仅为60%~70%,且需要立即湿片检查以获得最佳效果。(2)培养法:最为敏感及特异的诊断方法,准确率达98%。对于临床可疑而悬滴法结果阴性的女性,可做滴虫培养。【治疗原则】1.治疗方案主要是硝基咪唑类药物。滴虫性阴道炎经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滴虫感染,故不推荐局部用药。(1)推荐方案:全身用药一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替硝唑2g,单次日服。(2)替代方案:全身用药一甲硝唑,400mg,口服,2次/天,共7天。对于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或不适宜全身用药者,可选择阴道局部用药,但疗效低于口服用药。(3)注意事项:患者服用甲硝唑24小时内或在服用替硝唑72小时内应禁酒。2.性伴的治疗对性伴应同时治疗,并告知患者及性伴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3.随访治疗后无临床症状者不需随访。(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单纯性VVC是指正常非孕宿主发生的散发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轻度VVC。复杂性VVC包括:复发性VVC、重度VVC、妊娠期VVC、非白念珠菌所致的VVC或宿主为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低下者。重度VVC是指临床症状严重,外阴或阴道皮肤黏膜有破损,按VVC评分标准(表1-1),评分gt7分为重度VVC。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指一年内有症状性VVC发作≥4次。表1-1VVC的评分标准评分项目023瘙痒无偶有发作,可被忽略能引起重视持续发作,坐立不安疼痛无轻中重充血、水肿无lt1/3阴道充血1/3~2/3阴道壁充血gt2/3阴道壁充血抓痕、皲裂、糜烂无有分泌物量无较正常稍多量多,无溢出量多,有溢出【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外阴痒,可伴外阴、阴道烧灼感。4✉·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2)白带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3)妇科检查外阴局部充血、肿胀,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有白色片状薄膜或凝乳状物覆盖。2.辅助检查(1)悬滴法:10%KOH镜检,菌丝阳性率70%~80%。生理盐水法阳性率低,不推荐。(2)涂片法:革兰染色法镜检,菌丝阳性率70%一80%。(3)培养法:RVVC或有症状但多次显微镜检查阴性者,应采用培养法,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治疗原则】1.基本原则(1)积极去除VVC的诱因。(2)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首次发作或首次就诊是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时期。(3)性伴无需常规治疗;RVVC患者的性伴应同时检查,必要时给予治疗。(4)不常规进行阴道冲洗。(5)VVC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或性交时使用安全套。(6)同时治疗其他性传播疾病。(7)强调治疗的个体化。(8)长期口服抗真菌药物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2.抗真菌治疗(1)治疗方法包括阴道用药和口服用药两种。(2)治疗方案:1)单纯性VVC:下列方案任选一种,具体方案如下。①阴道用药:咪康唑软胶囊1200mg,单次用药。咪康唑栓/软胶囊400mg,每晚1次,共3日。咪康唑栓200mg,每晚1次,共7日。克霉唑栓/片500mg,单次用药。克霉唑栓100mg,每晚1次,共7日。制霉菌素泡腾片10万U,每晚1次,共14日。制霉菌素片50万U,每晚1次,共14日。②口服用药:氟康唑,150mg,顿服,共1次。2)重度VVC:应在治疗单纯性VVC方案基础上,延长疗程。症状严重者,局部应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唑类霜剂。氟康唑:150g,顿服,第1、4天应用。其他可以选择的药物还有伊曲康唑等,但在治疗重度VVC时,建议5~7天的疗程。3)妊娠期VVC:早孕期权衡利弊慎用药物。选择对胎儿无害的唑类阴道用药,而不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同单纯性VVC,但长疗程方案疗效会优于短疗程方案。4)复发性VVC:治疗原则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根据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5.·实用临床妇科诊疗·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下述方案仅供参考。①强化治疗:治疗至真菌学转阴。具体方案如下。口服用药,氟康唑150mg,顿服,第1,4,7天应用。阴道用药,咪康唑栓/软胶囊400mg,每晚1次,共6日。咪康唑栓1200mg,第1、4、7天应用。克霉唑栓/片500mg,第1、4、7天应用。克霉唑栓100mg,每晚1次,7~14日。②巩固治疗:目前国内、外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建议对每月规律性发作一次者,可在每次发作前预防用药一次,连续6个月。对无规律发作者,可采用每周用药一次,预防发作,连续6个月。对于长期应用抗真菌药物者,应监测肝肾功能。3.随访症状持续存在或2个月内再发作者应进行随访。对RVVC在治疗结束后7~14天、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一次,3个月以及6个月时建议同时进行真菌培养。(三)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阴道乳杆菌减少或消失,相关微生物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与BV发病相关的微生物包括: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属、动弯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阴道阿托普菌和人型支原体等。【诊断标准】大约半数BV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白带增多伴腥臭味,体检见外阴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等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BV主要根据临床诊断(Amel标准),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阳性可诊断为BV:①线索细胞阳性;②氨试验阳性;③阴道H大于4.5;④阴道均质稀薄分泌物。其中线索细胞阳性是必备条件。有条件者可采用阴道涂片Nuget评分诊断。【治疗原则】1.治疗指征有症状患者、妇科和产科手术前患者、无症状孕妇。2.具体方案(1)首选方案: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或甲硝唑阴道栓(片)200mg,每日1次,共5一7天;或2%氯洁霉素膏(5g),阴道上药,每晚1次,共7天。(2)替换方案:氯洁霉素300mg,口服,每日2次,共7天。(3)可选用恢复阴道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制剂。3.性伴的治疗无需常规治疗性伴。4.随访治疗后若症状消失,无需随访。对妊娠合并BV需要随访治疗效果。(四)幼女性阴道炎幼女性阴道炎常与外阴炎并存,多见于1~5岁幼女。常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茵、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因外阴不洁或直接接触污物引起,也可由阴道异物所致。·6····试读结束···...

    2022-09-09 妇科学PDF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书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