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旁观者 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包祖晓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作者】包祖晓著【页数】225【出版社】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0【ISBN号】978-7-5080-9253-9【分类】禅宗-人生哲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包祖晓著.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内容提要: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是写给正在遭受各种痛苦折磨并准备去“疗愈”的人看的(尤其适合患有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慢性躯体疾病的人);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于找不到“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普通人群、高“压力”人群,阅读本书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能帮助他们早日认清生命的实相,带着敬畏感过上真诚的生活。此外,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以及《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互为“禅疗三部曲”,内容互补而不重叠,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考。《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内容试读第一章生命旅程中的“存在性”困境我在哪里?我是谁?我怎么会在这儿?这个叫“世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没有人先问过我的意思?如果我是被迫参加演出的,导演在哪儿?我要见他。克尔凯郭尔生命旅程的实相我们的本质就像梦的本质一样,我们短促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睡眠。一莎士比亚克尔凯郭尔提出:“我们从来不曾拥有自由。”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存在”带着一种被抛置感: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选择出生的人种、国籍和家庭,不能选择长相和智商。当这些都不能选择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不能选择未来的生活与最终的命运。换句话说,我们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科克J·施奈德经常向人们提出如下比喻:如果我告诉你,你将要进行一次“伟大的冒险”,你将要为这次冒险而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得到所有的装备一食物、帐篷、衣服,那你会怎么想呢?如果我进一步告诉你,你将在这次旅行中体验到宇宙令人恐怖和惊异之处,一路上你将要遇到一大批各种各样的存在物(eig)一人类和非人类,每天你都会有机会对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感到惊异、受其触动和产生遐想,那你又会怎么想呢?而最后,也是真正关键的:如果我告诉你,你要花费大约8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次旅行,在大约80年之后,你要进行一次更令人着迷的和更不可思议的旅行,那你又会怎么想呢?如果把这三个比喻代入我们自己的人生,难免使人产生毛骨悚然之感,但这是生命旅程中无法逃避的“存在性”困境。《西西弗斯神话》曾对这种人生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描写: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一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克尔凯郭尔对人类的“存在性”困境也提出了相似的论述:无论一代人可能从另一代人身上学到什么,从根本上说,没有哪一代人可以真正地从其先辈那里学到什么…因此,没有哪一代人从另一代人那里学会如何去爱,没有哪一代人是从其他点上开始而不是从头开始,没有哪一代人比他前一代的人所被分派的任务更少一些…在这一点上,每一代人都是从最初开始的,他们与所有先前的每一代人所拥有的任务都相同,他们的任务也不会更深入,除非先前的这一代人逃避了属于他们的任务并哄骗他们自己。2第一章生命旅程中的“存在性”困境可以看出,从“存在”的角度看,人生不仅是一场终点明确一死亡的冒险旅行,而且是孤独的旅行,旅途中还要忍受各种责任的限制、人际关系的困扰、疾病的折磨、意义感缺失等痛苦,难以自由地、幸福地享受旅途风景。下面借电影《七宗罪》中“翠茜和沙摩赛关于怀孕的对白”来说明人们对生命旅程中这一实相的深深无奈:沙摩赛:我不知道…你是否找对人谈。翠茜:我恨这城市。沙摩赛:我曾爱过一个人,我们形同夫妻,然后她怀孕了,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我记得那天早上去上班,那天跟平常完全没两样,是我首次获知怀孕的事,我突然感到恐惧,头一次那么怕,我记得当时心里想:怎能让小孩在此出世?在这种烂地方长大?我告诉她我不想要,我用了好几周时间逐渐劝服她。翠茜:我想生小孩。沙摩赛:我此刻能告诉你的是:我知道…我肯定当初没下错决定,但我毕生都在后悔,如果你不想留下孩子,如果你决定拿掉,千万别告诉他你有孕,但若你选择生下来,你就要尽力去爱护那小孩,我只能给你这忠告。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在性”困境人仅仅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虚弱无力的芦苇,但是他却又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布莱兹·帕斯卡尔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在性”困境涉及认识自己、死亡、自由与限制、孤独和无意义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不管文化、地域和人种方面有多大差异,均围绕上述“存在性”困境展开。3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一、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又称“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古代,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佛禅学中也把“我是谁”的问题当作核心的生命问题进行研究、参悟。庄子说,从前自己做梦,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飞舞的大蝴蝶,但究竟是自己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自己了呢?这是不清楚的。冯之浚先生认为,认识自我的困难在于“我”之复杂,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我”:一是公开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后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在国外,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西方神话中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也提示了“认识自己”之困难: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有一种动物,它在早晨的时候四条腿,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这个动物是什么呢?”过往的人答不上来,就被狮身人面兽吃掉了。年轻的俄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说出了最终答案:“这个动物就是人。”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跑到悬崖边跳了下去。俄狄浦斯尽管回答出了问题,但由于没认清“我是谁?”,导致误杀了生身父亲,娶了亲生母亲为妻,最后只有把自己的眼睛弄瞎来惩罚自己。难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提出:“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不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他对这个世界,而首先是对自己,所知甚少。”苏格拉底也写道:智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其他东西都无关紧要,难道这就是最终结果吗?认识你自己。电影《美梦成真(飞越来生缘)》更是尖锐地提出了“认识自己”的重要第一章生命旅程中的“存在性”困境性:“当一个人既不自知,也不接受自己所做的事,于是要永远承担后果。所以,地狱中人并不只是我们平日所想的十恶不赦,罪不可恕的大恶人,还有很多浑浑噩噩、不愿接受因果的糊涂人。”二、死亡死亡是最显而易见、最容易理解的“存在性”困境。尽管我们现在存在,也不管我们身体多么健康,总有一天,这种存在会终止。死亡将如期而至,绝无逃脱的可能。这是一个恐怖的实相,引起了人们巨大的恐惧。斯宾诺莎提出:“每一事物都在尽力维持自身的存在。”这种对死亡必然性的意识与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存在的一个核心冲突。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死亡的探讨。例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就深入地论述了生死问题: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默默地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它令我们踌躇,使我们心甘情愿地承受长年之灾,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5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地一刃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于操劳,默默地忍受其苦其难,而不远走高飞,飘于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自古无返者。莎士比亚继续写道: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电影《美梦成真(飞越来生缘)》中的男主人公Chi,在面对自己心爱的小狗死亡的时候,心中萌生了恐惧、不舍的情绪。在自己的完全意识中面对自己的死亡时,Ci更是坦白地承认了自己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恐惧自己的消失diaear).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D·亚隆在他的《直视骄阳》中记载了一位死亡恐惧病人的诗,表达了我们人类对死亡的深深恐惧和无奈:死亡,四处弥散它攫取着、推搡着、啃噬着我,年气图表无处可逃我只能痛苦地尖叫疯狂地哀嚎6···试读结束···...

    2023-01-10 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 人类理智研究pdf百度云|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TheStudyofHumaReaodf电子书是作者大卫·休谟的长篇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人类思想的起源和联系,以及必然性思想,连接的想法,以及各种哲学的人类世界。人类理性研究导论df内容探索与人类智能研究相关的多个主题,包括:关于各种哲学、关于思想的起源、关于思想的联系、关于智力活动的怀疑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怀疑问题解决、关于概率、关于必要联系的想法,关于自由和必然性,关于动物理性,关于奇迹,关于来世的特殊命运和条件,关于学术哲学或怀疑哲学。人类理智研究df章节目录第一章各家哲学第二章思想起源第三章思想的联系第四章思想的联系第5章关于这些问题的怀疑解决方案第六章概率第7章必须连接的想法第8章关于自由和必然性第九章动物的理性第十章关于奇迹第11章关于特殊命运和来世条件第12章关于学校哲学或怀疑哲学人类理性研究df作品评价关于休谟的“怀疑论”,胡塞尔从效果追根溯源,认为隐藏在休谟怀疑论的荒谬中的真正哲学动机是“动摇激励当代人的数学客观主义(这种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本身在数学上是理性的,我们或多或少完美的理论是这种数学理性本身的副本,我们可以使这个副本变得越来越好),它也动摇了盛行于世的普遍客观主义几千年来。”(埃德蒙·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不仅如此,休谟还从这个意义上唤起了现代哲学史。被忽视的维度、偶然性的存在、偶然性和他的怀疑态度促使这个主题出现。...

    2022-05-13 客观主义哲学观 主观主义哲学

  • 你其实可以更理智:如何纠正17个被你忽视的思维偏差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YouCaAgaiBeSmarterdf电子书是作者大卫麦克雷尼写的一本关于逻辑思维的书,主要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叙述偏见、信仰谬误、事后归因谬误、服装认知等社会知识。你其实可以更理智的df执行摘要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人,能够认清世界的真实面目。但事实并非如此。作者用最近的发现写这本书:关于我们的自欺和非理性想法,以及我们每天如何屈服于它们。更深入地分析我们的心理怪癖、错误归因、光环效应、沉没成本谬误等17个神话。他揭露了背后的真相,为什么金钱买不到幸福?以及如何避免被自己讲的故事所欺骗等等。你其实可以更理智的df作者信息DavidMcRaey,密西西比州一家电视台的新媒体总监。他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他的心理学博客“你不是那么理性”致力于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中讨论促使人们做出错误决定的各种因素。他的博客很受欢迎,他是《你没那么聪明》一书的作者。您实际上可以制作更理智的df章节预览1、叙事偏见/1误区:你通过理性思考才知道生命的意义。事实:您通过叙述了解生活的意义。2、共同信念谬误/28误解:一个信念的支持者越多,它就越有可能是真实的。事实:信念不会因为更多人支持而更正确。3、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36误解:你为你喜欢的人做好事,为你讨厌的人做坏事。事实:你会越来越喜欢你为他们做好事的人,讨厌你伤害过的人。4、归因后谬误/50误解:你可以注意到原因而没有结果。事实:你发现这一系列毫无意义的事件非常难以置信。5、光晕效果/62误区:你可以客观地欣赏别人的性格。事实:您根据对他人性格和外表的总体评估来判断他人的具体品质。6、自消费/79误解:意志力是一个比喻。事实: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7、“觉醒”/95的错误归属误解:你总是知道为什么你会感受到某种情绪。事实:您会无缘无故地体验一种情绪状态,即使您认为您可以确定其来源。8、外部动态错觉/105误解:你总是知道自己在尽力而为。事实:为了保持乐观,您经常不信任外部力量。9。逆火效应/119误解:当你的信念受到事实的挑战时,你会改变你的观点,将新的信息融入你的思维中。事实:当受到负面证据的挑战时,你最深刻的信念会变得更加强大。10。多元无知/133误解:你心中的许多信念与大多数人的不同。事实:在某些问题上,大多数人相信小组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事实上,只有少数人相信这些意见。11.“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谬误/151误解:您诚实地定义了自己的价值。事实:为了保护自己的意识形态,你将改变你的定义。12.不对称认知错觉/160误解:你同意不同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意见。事实:您必须创建和组织小组,然后认为:其他人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他们是其他人。13.服装认知/173误解:衣服作为日常用品,只是保护和装饰身体的面料。事实:你穿的衣服可以改变你的行为,增加或减少你的心理影响。14、个体的解体/184误解:暴徒和抢劫者是社会渣滓,试图为盗窃和暴力找借口。事实:在适当的条件下,您往往会失去个性并成长为黑帮心态。15、沉没成本谬误/196误解:你可以根据对象的未来价值、承诺和经验做出理性的决定。事实:你的决定与你积累的情感投资有关,你投入的越多,你就越难放手。16、过度合理化效应/205神话: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就是因为做你喜欢的事而得到回报。事实: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获得奖励有时会降低您对工作的热情,因为您认为自己的动力来自奖励,而不是来自您的感受。17.自我增强偏差/219误解:您根据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真实评估来确定自己可以实现的目标。事实:你会保护对自己保持理智和避免绝望的能力的不切实际的态度。...

    2022-05-11 讨厌归讨厌

  • 《人类理智新论 上》(德)莱布尼茨著;陈修斋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人类理智新论上》【作者】(德)莱布尼茨著;陈修斋译【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页数】294【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8【ISBN号】7-100-13695-2【价格】88.00【分类】认识论-研究-感觉论-研究【参考文献格式】(德)莱布尼茨著;陈修斋译.人类理智新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8.图书目录:理智新论上》内容提要:《人类理智新论上》内容试读序言1.①一位有名的英国人②所著的《人类理智论》,是当代最美好、最受人推崇的作品之一,我决心对它作一些评论,因为很久以来,我就对同一个主题以及这书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作过充分的思考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在《理智新论》这个标题下发表一点东西,并且希望我的思想借着和这样好的同道相伴随,可以更有利于为人所接受。我还认为,借助于别人的工作,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工作(因为事实上遵循一位优秀的作者的线索,比自己完全独立地重起炉灶要省力些),而且可以在他提供给我们的之外再1加上一点东西,这总比从头做起要容易些因为我认为他留下完全未解决的一些难题,我已经予以解决了。因此他的名望对我是有好处的此外我的秉性是公平待人,并且绝不想削弱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因此如果我的赞许也有点分量的话,我倒是会增加它的声望。诚然我常常持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在觉得有必要不让那些著名作者的权威在某些重要之点上压倒理性时,表明自己在哪些地方以及为什么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这绝不是否认他们的功绩,①本书正文各节都按洛克《人类理智论》原书加了编号,如81,82,部分本来没有编号。现为参考引证方便计译本在序言部分也按原书自然段加了编号。指洛克。序言而是为他们的功绩提供证据。此外,在酬答这样卓越的人们的时候,我们也就使真理更能为人所接受,而我们应当认为他们主要是为真理而工作的。①2.事实上,虽然《理智论》的作者说了许许多多很好的东西,是我所赞成的但我们的系统却差别很大。他的系统和亚里士多德关系较密切,我的系统则比较接近柏拉图,虽然在许多地方我们双方离这两位古人都很远。他比较通俗,我有时就不得不比较深奥难懂和比较抽象一点,这对我是不利的,尤其是在用一种活的现代语言②写作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我想,采用两个人谈话的方式,其中一个人叙述从这位作者的《理智论》中引来的意见,另一个人则加上我的一些看法这样的对照可以对读者比较方便些,否则只写一些十分枯燥的评论,读起来就一定要不时地中断,去翻阅他的原书以求了解我的书,这就比较不便了。但是有时把我们的作品对照一下,并且只从他自己的著作去判断他的意见,也还是好的,虽然我通常都保留着他自己的用语。诚然我在作评论的时候,由于要随着别人的叙述的线索受到拘束,因而不能梦想取得对话体易有的那种动人的风格,但是我希望内容可以补偿方式上的缺点。①此段从“我还认为,借助于别人的工作........薛入的工作...下,E本作:“我还认为,借助于别人的工作,不仅可以减轻我的工作,而且可以在他提供给我们的之外再加上一点东西,这比从头做起和完全重起炉灶要容易些。诚然,我常常和他持不同意见但我绝不因此否认这位著名作者的功绩,而是通过在我觉得有必要不让他的权威在某些重要之点上压倒理性时,表明在哪些地方以及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意见来公平对待他。”以下紧接下段,不另起。当时欧洲的学者在写作学术著作时还多用拉丁语,洛克的《人类理智论》是用英语写的,而莱布尼茨的这书则是用法语写的。数据加载失败,请稍后重试!···试读结束···...

    2022-04-2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汉译世界名著丛书pdf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