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花卉栽培技术》李卫东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园林花卉栽培技术》【作者】李卫东主编【丛书名】湖南种植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丛书【页数】173【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5710-0425-5【价格】38.00【分类】花卉-观赏园艺【参考文献】李卫东主编.园林花卉栽培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内容提要:《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园林花卉概况第一章园林花卉概况第一节园林花卉栽培简史我国不仅是一个园林花卉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而且园林花卉栽培历史也极为悠久。远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会稽建梧桐园,已有栽植观赏花木茶与海棠的记载;秦汉时期,所植名花异草更为丰富,如汉成帝在长安兴建上林苑,种植各种花木两千余种;西晋时期,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两广和越南栽培的园林植物80种;东晋时期,陶渊明诗集中有“九华菊”品种名,还有栽培芍药的记载;隋代,园林花卉栽培渐盛,此时芍药已广泛栽培。唐代,园林花卉的栽培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关花卉方面的专著不断出现,如唐王芳庆著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记》等。宋代,园林花卉栽培有了极大的进步,专谱著述也尤为丰富,有代表性的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租》,刘蒙、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梅谱》,王观的《芍药谱》,王学贵的《兰谱》,陈思的《海棠谱》,欧阳修、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等。这些著作不仅有品种分类的记载,还有繁殖栽培方法的记载。元代,处于文化低落时期,花卉栽培亦衰落。明代,园林花卉栽培渐盛,达到高潮。在栽培技术及选种育种方面亦有1湖南种植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丛书园林花卉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花卉种类及品种有显著增加。专谱专籍有代表性的如高濂的《兰谱》、薛风翔的《牡丹八木》、黄省曾的《艺菊》、周文华的《汝南圃史》、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等。清代,园林花卉栽培亦盛,专谱专籍亦颇多,有代表性的如陆廷灿的《艺菊志》、计楠的《牡丹谱》、赵学敏的《凤仙谱》、马大魁的《群芳列传》、陈误子的《花镜》等。民国时期,园林花卉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仅限于少数城市,专业书刊出版亦少,有代表性的如陈植的《观赏树木》,童玉民的《花卉园艺学》,黄岳渊、黄德邻的《花经》,陈俊愉、汪菊渊等的《艺园概要》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园林花卉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园林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花事活动也十分活跃。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花卉产业协会,积极组织、引导花卉产业的生产栽培,由露地栽培逐步转入设施栽培;由传统的保护地栽培转人现代化设施栽培;由传统一般盆花转入高档盆花;由国内市场转入国内国际市场并举。第二节园林花卉栽培发展现状及前景一、园林花卉栽培发展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东西横跨62个经度,地势起伏,气候迥异,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植物种类多样,既有热带、亚热带植物,又有温带植物及寒带植物,高等植物达三万种之多,其中可作为园林花卉资源的占20%以上,为世界园林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目前,我国园林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园林花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园林花卉产品的产量、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湖南省园林花卉产业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六,截至2017年2第一章园林花卉概况底,湖南园林花卉种植面积达7.63万公顷,销售额达539亿元,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湖南省园林花卉产业的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理条件优势湖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湘资沅澧四水纵横交错,省内地形变化多样,是南北气候、东西地形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红壤等酸性土壤广布,拥有丰富的园林花卉植物,其中野生、园林观赏树木就达1987种,非常适于发展以观赏植物为主的园林花卉产业。2.产业开发优势湖南省把园林花卉作为产业来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拓展城市绿化基地为契机,走出一条公助民办、个体花农种植的发展道路。成立了一批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的较强的花卉科研机构。3.品质改良优势优势种有香樟、红花檵木、桂花、紫薇、罗汉松等。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湖南省内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4.整体规模优势湖南省形成了以园林绿化苗木为特色的园林花卉产业带,该产业带80%以上集中在长株潭地区,主要集中在浏阳花木产业带区域及附近地区。浏阳花木产业带已成为中南地区园林花卉苗木最大的集散中心之一,并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二、园林花卉栽培发展前景我国横跨多个气候带,拥有最丰富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劳动力资源充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园林花卉生产面积世界领先,生产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园林花卉生产格局基本稳定,种植栽培设施不断升级,种植技术与国外花卉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具有很强的3湖南种植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丛书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市场竞争力,市场潜力巨大。园林花卉产业是美丽的公益事业,也是绿色的朝阳产业,是绿化和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一系列政策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园林花卉产业的战略地位,也为园林花卉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绿化、美化需求不断加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生活空间已经成为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园林花卉本身特有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文化必将使其成为美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美好生活空间的缔造者,也必将为产业自身营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湖南在延长和丰富花卉产业链上下了很多功夫,如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花卉观光旅游和休闲,丰富花文化内涵,增加花产品附加值。湖南自古山清水秀,绿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拓展观赏、药用、食用、香料花卉和盆栽、草坪、鲜切花及基质、容器、工艺、设施设备等专业化发展空间,是推动湖南花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也为产业融合提供更丰富的资源。4第二章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第二章园林花卉栽培技术第一节园林花卉繁殖技术一、种子繁殖(一)种子繁殖的概念及特点1.种子繁殖的概念种子繁殖又称实生繁殖或有性繁殖,是利用种子或果实播种而产生后代的一种繁殖方式。这类繁殖是植物在营养生长后期转为生殖生长期,通过有性过程形成种子,因此又称为有性繁殖。凡是由种子播种长成的幼苗称为实生苗。2.适于有性繁殖的花卉种类对于那些产生大量种子,而籽苗又大致保留祖代优良性状的植物来说,从种子生长成植株通常是代价最低又最令人满意的植物繁殖方法。花卉生产中常用种子繁殖的花卉包括:(1)一二年生草本花卉。(2)部分宿根和球根花卉,如仙客来、大岩桐、矮生大理菊等。(3)部分木本花卉。5湖南种植结构调整暨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丛书园林花卉栽倍技术3.主要用途(1)用于绝大多数一二年生的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生产。(2)常用于繁殖果树及某些木本观赏植物的实生苗。(3)常用于杂交育种。(二)种子的采集与贮藏1.种子采集的原则(1)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并选择其中生长发育良好且具有品种典型形状的果实为种源,淘汰畸形果、劣变果、病虫果。(2)如果田间生长的果实或种子为一次性成熟,则采种也应一次性完成。淘汰少数生长发育迟缓的种源,如十字花科。(3)如果果实或种子是分期成熟的,采种工作也应分期分批进行。(4)要在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收。2.采种的时期与方法(1)对于成熟期一致而又不容易散落的种子,可在种子充分成熟时,把整个花序或植株一同剪切采收,风干后,种子便可揉搓、敲打、机械处理等,而后自果实中脱出。(2)对于陆续成熟,且容易散落的种子,应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如一串红、紫茉莉、波斯菊、金鸡菊、美女樱、长春花。(3)对于成熟时自然开裂、落地的果实,必须在果实熟透前采收,即在果实由绿色转为黄褐色时采收,最好在清晨湿度较大时采收,经晾晒后取种,如荚果、蒴果、长角果、膏羹果、针叶树的球果、草籽、菊科的瘦果、半枝莲、凤仙花、三色堇、花菱草。(4)对于肉质果实的种子,必须要等果实充分成熟并足够软化后采集。最好在室内放置数天,使种子充分后熟,用清水浸泡,需要经过发酵或机械的方法去除果肉取出种子,再洗净晾干。(5)取得的种子会带有杂物,可用风吹、过筛、机械处理等方法,提高6···试读结束···...

    2023-01-09 epub出版物 epub编辑

  • 4S美式整脊手法线上课-泽林无痛无创高效的绿色康复疗法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4S美式整脊手法线上课-泽林无痛无创高效的绿色康复疗法美式整脊则通过手法矫正和专业整脊技术(AMCT),并且以牵引枕等医疗器具的辅助,是将脊椎、腰椎用科学的办法重新矫正到正确位置,最终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之后在于康复过程:中式推拿更多在于按摩之后的放松;而美式整脊在专业手法矫正过后更需要相对应的康复训练(30-45mi)来巩固治疗效果。文件目录1、美式整脊基础理论和禁忌症.m42、骨盆x光判读.m43、髋骨评估与手法.m44、骶骨评估与手法.m45、下颈椎、胸椎、腰椎x光判读.m46、腰椎屈伸、旋转评估与手法.m47、腰椎侧曲复合评估与手法.m48、胸椎评估与仰卧位手法.m49、胸椎俯卧位手法.m410、下颈椎评估与手法.m411、上颈椎x光判读与评估.m412、上颈椎手法.m4运动康复...

    2023-02-09 整脊颈椎需要几次 整脊颈椎风险

  • Cost Control成本管理高级课程 土建/装修/安装/园林(附全套文档资料)

    资源介绍:课程来自CotCotrolCotMaagemetAdvacedCoure土木/装修/安装/花园(附全套文档),资源大小:38.7GB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程管理和采购相关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人员。比较适合进阶、提高人群。本课程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和组织。是一门想学习成本内容的经典课程,也是小员工跃升到经理级以上的利器。它不仅支持综合课程材料。教学大纲1.课程概述-Itroductio.m42.成本价格体系及控制点概述.flv3、合同管理概述.m44、住宅建筑标准和成本分析.flv5、规划指标的含义及具体操作(补充).m46、极限设计-施工安装(补充).flv7、房地产成本控制计划.flv8.房地产项目总目标成本制定.flv9。地价分配与六大支出.flv10。六项费用、期间费用及费用综合分析表(补充).flv11.成本汇总表数据联动分析及成本分摊具体操作(补充).flv12.施工安装费用具体分析(补充).flv13.装修成本控制(补充).flv14、成本限制和阶段总结(补充).flv15.合同规划具体操作.flv16、建筑和安装成本估算.flv17.建设单位成本估算数据库.flv18.工程承包管理办法.flv19.变化,关键签证分析.flv20。签证变更费用详解(补充).flv21、动态成本控制.flv22、填写计划指标和动态成本的具体表格。flv23.动态成本与责任成本分析(补充).flv24.成分价格问题分析指导及标准预结算表格.flv25、成本管理规范表,documet.flv26、成本管理流程.flv27、清单计划、安置计划和其他工作安排.flv28.A的材料选择和增值税分析(补充).flv29。总部成本管理.flv30。成本管理总结及具体工作内容.flv31、成本管理器大图.flv32.每个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flv33.分配原则分析与成本汇总分析.flv34、房地产成本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flv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必备知识01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合同规划review.docx目标成本计算(缩写形式).xlx目标成本计算(全表).xlx目标成本调整.docx目标成本审核表.docx02合同规划附件1合同分包计划.xlx附件2项目招标采购计划.xlx附件3合同计划动态成本汇总表.xl合同规划.xlx合同规划实施细则.docx03过程控制更改,签证协议.docx成本控制计划.docx动态成本.docx动态成本月度分析表.xlx房地产合同分类帐.xlx附属成本管理责任信.doc工程承包管理办法.docx工程款付款申请(核准)表.doc项目各阶段建设单位的付款情况.xlx列表准备chedule.xlxDeigChageamO-iteViaForm.docx设计变更,动态签证控制.xlx设计变更管理方法.docx现场签证控制程序.docx项目责任成本.docx责任成本评分表.xlx完整的结算表格(模板)表格—01一般说明.xl表—05项目竣工结算汇总表.xl表—06单项目竣工结算汇总表.xl表—07单元工程竣工结算汇总表.xlTale—08分项工程量清单价格表.xl表—09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所有材料).xl表格——10个度量项目标价表(1).xl表—11计量项目标价表(二).xl表—12其他项目列表和定价汇总表.xlForm-13Fee,TaxItemLitadPriceLit.xlSeal-4工程竣工结算总价.xl04结算资料项目结算交接说明.docx计费时间表.xlx完成结算将签署.doc竣工结算成本确认.doc其他参考资料事后评价统计表(1).xlx项目成本后评估模板.doc成本指标信息数据库.xlx05后评估和成本指标建筑单位成本估算.xlHQCotMaagemetJoReoiilitie.docx...

    2022-10-28

  •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梁圣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梁圣蓉著【丛书名】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丛书【页数】210【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680-5971-8【价格】98.00【分类】无污染技术-技术革新-研究【参考文献】梁圣蓉著.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提要:本书内容主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视角下中国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从空间溢出、动态作用、门槛效应等方面综合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作用及机制路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世界各国均将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就技术进步本身而言,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出口中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只有67%,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则分别为89%、85%和73%。①这足以说明这种技术差距,也表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多“非前沿的新技术”可以供中国引进和吸收。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技术创新的能力仍然有待加强。201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效专利不到日本或美国的一半。②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在2016年突破了100万件大关,2018年达到了150多万件,但仍低于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环境约束则是当前中国经①OECD-WTO.TiVA数据库,htt:/tat..oecd.org/Idex,ax?DataSetCode=TIVA2015_C1.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R].日内瓦,2011.。1…带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和绿色发展包含其中,并将“创新”发展摆在了发展理念国的第一位。当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研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大多源自外部资源或压力的诱导,如果中国注重绿资色技术的国际溢出路径以及溢出效应,就有可能缓解这一困境。各区技域能否通过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实现从绿色技术复制能力跃升至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路径、各路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国效应。绿色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创新一、研究背景的第一,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突破点。当前,中国经究济进入新常态,从供给侧来看,劳动力、土地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人比重过高,人才、创新、信息等高端要素投人严重不足,要素配置扭曲,有效供给不足,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恶化等问题。而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供给侧改革离不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主要体现为原始创新少,大多是追随式创新,模仿多于原创,跟随多于领先。另外,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研发投人不够,一般情况下,企业更愿意投资那些见效快的模仿创新项目,而不愿意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原始创新项目。这就要求中国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第二,资源环境约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存在资源约束、经济增长处于集约型增长的阶段,技术变革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日益明显。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瓶颈约束,而在自然资源瓶颈约束加大的背景下,决定了中国经济要实现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促进经2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通过技术变革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这就要求当前在宏观第经济政策制定上应积极地支持技术创新,尤其是应该支持有利于环境章改善的绿色技术创新。绪第三,中国绿色技术创新遭遇瓶颈。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环境论改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Majety,2003Stehe,2004),David(1986)指出只有绿色技术创新的进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来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减少污染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当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制度锁定效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二是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薄弱,有数据显示,中国接近70%的绿色低碳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①三是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若中国在绿色技术的国际转移与扩散过程中注重技术路径的优化,就有可能缓解这一困境。第四,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方面的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区域内外的知识存量,由于环境的双重负外部性,企业内部缺乏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资本投入激励(Faer、Freke,2009Halla、Helmer,2013)。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大多源自外部资源或压力的诱导,其中,区域外的技术溢出是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Shairo,2011)。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生产率的提升方面,但绿色生产率的提升有可能来自绿色技术效率而不是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相对于绿色生产率指标,绿色技术创新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中长期环境改善的潜力。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各区域企业能否通过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实现从绿色技术复制能力跃升至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国际研①邹骥,王克,傅莎,从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城:国际气候谈判评价与反思[J门.环境经济,2010(Z1),。3·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应。际二、研究意义发(一)理论意义本技第一,拓展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研究的路径。国内外学者关世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关出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渠道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大多数研究仅关注其中某一两条技术溢出路径或直接以FDI、国际贸易实际额测度国区域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水平。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5条色渠道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同时纳入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术系统地考察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关注新多条路径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效应的差异,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下的首次、二次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有利于影响拓展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研究的路径。第二,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从企业创新价值链的角度将创新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将环境因素纳入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相结合的方法测度绿色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解,克服了单一指标的主成分评价方法不能体现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缺点,也克服了参数性和非参数性方法不能反映单个因子的贡献度的缺陷。在测算技术创新效率过程中,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传统技术创新效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三大区域以及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分解,并对分解后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提供新的思路。第三,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以往的相关研究较少关注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内生性、动态性以及空间性,由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各渠道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动态性和空间性,用普通回归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以本研究为了拓宽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思路,采用了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第动态GMM、空间溢出模型和门槛模型,以期能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一章性、动态性、空间性等问题。而的向(二)现实意义型医数溶过绪论第一,有利于正确认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内生增长理论一直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已经替代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在利用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技术进步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效益的过程中,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以及具有的外部性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单一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且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忽略了多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鲜有文献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视角出发,在已有的关于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探究中国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差异,有利于正确认识不同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第二,有利于各区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当前,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已成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阻碍。本研究以当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困境为切入点,探索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影响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效果的因素,构建门槛模型,测算各因素的门槛值,为提升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供较为具体的标准。第三,有利于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效应提供思路。基于动态GMM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跨国研·5·带发投入、国际研发资本转移、FDI、OFDI以及进口贸易渠道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于各渠道研发资本作用于技际研术创新的理论机制不一样,对各个区域的作用也不一样,有积极效应,发资也有消极效应,在厘清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各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技术的作用大小,为充分利用空间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效出应提供思路指导。国第二节研究思路与方法域绿技术一、研究思路创新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国际研发资率本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影研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分析中国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Coe-Helma模型推导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模型,为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两个阶段,重新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模型,从投入产出视角选取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出全国及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进行分解。采用多种计量研究方法,检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的影响效应,证明之前的理论推导。再次,在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基于Coe-Helma模型未考虑空间相关性,本研究将空间交互效应引人线性结构的CoeHelma模型,构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模型,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个渠道的国际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国际研发资本的首次、二次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地理距离6···试读结束···...

    2022-10-25 绿色技术创新 溢出的原因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刘波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作者】刘波著【丛书名】设计与表现能力提升丛书【页数】184【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9【ISBN号】978-7-111-54163-9【价格】45.00【分类】钢笔画-风景画-绘画技法【参考文献】刘波著.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内容提要:本书完整地讲述了园林风景钢笔画的基础理论、表现技法,图示了园林风景钢笔画一般的作画步骤,并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大量园林风景钢笔画实例进行了分析,内容全面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教学指导性。本书8章节,分别为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与工具材料、构图原理、语言与技法、树木表现技法、建筑表现技法、其他景物表现技法、一般作画步骤、实例分析及国外经典园林风景钢笔画欣赏。本书可供风景园林、景观、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及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内容试读第一章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与工具材料钢笔画,顾名思义是用钢笔作画,而不是用毛笔或其他的笔作画。钢笔画(单色)属素描的一种,是通过线条的变化、轻重疏密而形成的明暗调子,来表现物象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画种。因为其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流畅刚劲,黑白对比强烈,对景物既能精细刻画,又能进行高度概括,所用画具又简单易带,所以钢笔画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钢笔画作为非常方便的绘画形式,在美术、建筑等专业人士的学习、设计和创作中广泛使用。园林风景钢笔画是以普通钢笔(包括水性笔)或特制的金属笔蘸取墨水作为主要绘画工具,以园林风景为绘画内容的一种绘画艺术。第一节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因为园林风景钢笔画使用硬质笔尖蘸取墨水作画,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带来了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产生与其他画种不同的审美感受。园林风景钢笔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线条是园林风景钢笔画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表现元素线,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它是人们从客观对象中抽象出来的一种主观创造。从思维方式上讲,钢笔画线的着眼点,一方面既可以以明暗为依托,关注物象的形态结构,又可以表现物象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另一方面即使在忽略了色调、光线等体面造型元素的情况下,线条凭借其良好的兼容性,也能成为园林风景钢笔画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表现元素,形成特有的形式美感。无论是单线勾勒的线条,还是以线带面或者与黑白相互结合,都能收到很好的表现效果。钢笔线条最基本的语言是点、线、面。它的显著属性是具有流畅感和运动感,因此,由这些语言组合而成的画面,自然就富有一种韵律性。钢笔作画用笔自然、飘逸、纯熟、果断且富有变化,凸显了画面的刚劲流畅。钢笔画靠笔尖流出的墨水,一笔一笔地来完成,浓淡的变化是靠线条组合的疏密关系来实现,面的表达是靠众多线条的组合排列而成。钢笔画可以像写意画那样用寥寥几笔表现复杂的场景,笔断意连,表达意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境;也可以像素描那样细致入微地深入描绘对象,使被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感人。就造型手段而言,正是线的单纯和活跃,构成了钢笔画自身所特有的审美价值。按照艺术美的法则,钢笔画的线在运用过程中,通过对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夸张、取舍、变形等,对自然物象特征加以主观强调,使自然物象有规律可循,由此增加了钢笔画用线的审美因素。2.黑白互衬概括整体钢笔画除了受自身特点的限制无法画出浓淡相宜的色阶以外,其他的与铅笔、毛笔的作画效果不相上下。用钢笔作画,留在纸上的画痕是深浅一致的,因此,难以表现丰富的灰色调。不过,钢笔本身的这一特点,使它具有强烈的黑白形式特征,不苛求过多琐碎的灰色调,它强化色阶的两极,使画面的表现更加精练概括,具有视觉冲击力。用钢笔画出的园林风景画,必然简捷概括,通过处理黑与白、疏与密的关系,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整体感和明快感。3.全因素的钢笔画钢笔画的全因素是指除了色彩以外,钢笔画本身具备绘画所有的表现因素,比如形体、比例、明暗、立体感、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光感等。这些因素使钢笔画能够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产生细致、逼真、生动的艺术效果和独立的审美价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画面中的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多重组合是钢笔画全因素表现的外在形式。第二节园林风景钢笔画的工具材料钢笔画是具有独特风格和自身表现语言的一种绘画形式。钢笔画独特的风格特征和语言形式与它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紧密相连,是材料和技法的综合产物。工具材料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进行园林风景钢笔画绘画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之中。钢笔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笔、墨水、纸等。1.笔钢笔画中使用的笔主要包括各种钢笔,如美工钢笔、针管笔、签字笔等硬笔,如图1-1所示。笔尖大小粗细不同,绘画者可根据需要及个人爱好进行选择。图1-1中10支钢笔,从笔尖的大小粗细来看,右1~右3分别为大、中、小号钢笔(美工笔),其中,右2和右3笔尖为折弯成45°,用于表现较粗线条的物体;右4~右7是水性签字笔,型号依次为1.3、1.0、0.7和0.5;左1为细针管笔;左2为圆珠笔;左3为半软尖水性笔。目前可以用来绘制钢笔画的笔大致有3类。一是能蓄存墨水、用于日常书写的自来水笔,二是各种型号的蘸水图1-1钢笔第一意园林风景钢笔画的特点与工具材料笔,三是各种新型的签字笔、圆珠笔等圆头笔以及纤维笔等。这三类笔中,蘸水笔作画的历史最长,一般的蘸水笔笔尖细巧,弹性较好,可以根据落笔轻重调节笔尖的开合,能画出富有粗细变化的线条,但蘸水笔本身不能蓄存墨水,在作画时必须不断地蘸水。当蘸水笔刚饱蘸墨水时,画出的线条会比之后画出的线条略粗些,大面积排线时不容易均整而且室外写生时必须带墨水瓶,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因此现在使用较少。自来水笔的笔尖有一定弹性且经久耐磨。自来水笔的最大优点就是自身可以蓄墨水,灌满了墨水后作画可一气呵成,室外写生,特别是在旅行写生中使用尤为方便。自来水笔笔尖的粗细调节效果不及蘸水笔,但市场上有一种笔尖稍有弯折的自来水笔,能通过变换笔尖和纸张的接触角度,画出有粗细变化的线条来。签字笔的问世和使用时间不长,书写起来像圆珠笔一样润滑,虽然笔尖没有弹性,但画出的线条清晰稳定、自然流畅、粗细均整,因而极有特点,使用得当也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图1-2是弯尖的自来水钢笔与图1-2弯尖的自来水钢笔(左一)与正常的钢笔正常的钢笔所画的线条粗细对比图。所画线条有不同的粗细变化2.墨水钢笔只有通过墨水才能作画。常用的墨水一般为黑色碳素墨水或墨汁等,如图1-3所示。广义上的墨水也可以是多种颜色的,如褐色、棕色或其他颜色的墨水。彩色墨水除了可以表现较丰富的明暗层次外,还可使画面兼有色调倾向。现在的钢笔画创作、商业插图、设计表现图中,也多见使用彩色墨水作画。只要运用得当,彩色墨水能获得丰富色感的钢笔画效果。本书所涉及的C214墨水为黑色墨水,现在,由于各式各样的签字笔不需要专门准备墨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画面效果也比较好,所以越来越被钢笔画作者所喜爱,但是墨水仍不失去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事实上,用钢笔蘸墨水画出的钢笔画是使用签字笔作画所代替不了的。图1-3墨水3.纸与本钢笔画的用纸要求一般不是很高,其用纸可选择的品种较多,一般来说,纸质密实坚韧、吸水性能适当且运笔流畅的纸最适宜。钢笔画常用的纸张有素描纸、绘图纸、复印纸、速写纸等。不同质地的纸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通常在光滑的白纸上作画,线条流畅秀丽、墨色清晰;在纹理粗糙的纸上作画,线条粗犷、有质感。不同色彩的纸,其画面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纸可分为白纸和有色纸,白纸是钢笔画中使用最广泛的纸张,用白纸作画,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清晰明朗;有色纸在钢笔画的应用中也比较常见,使用浅的有色纸作画,降低了钢笔线条的明度对比,画面能产生和谐而优雅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的色调,呈现出柔和的视觉效果。还有各种各样的速写本也常用来画钢笔画。速写本,是钢笔画纸的集合物,体积小,携带、MotMarte使用方便,可随时随地勾画和记录,很适合钢笔写olour生、收集资料和创作构思用,如图1-4所示。Pad纸与本没有本质区别,将纸装订成册就是本,把本中的一页撕下来就是一张纸。一般画钢笔画使用速写本比较方便,速写本又以8开、16开为常用,规格有方形和长方形,绘画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A44.其他工具A4(1)铅笔,用来起稿,如图1-5所示。在正式画钢笔画之前,先用铅笔在纸上确定大的位置关系,其作图1-4速写本用是使钢笔画的造型更加准确,缩短因定位和修改所耗的时间。起稿用的铅笔一般选择绘画用2B铅笔即可。(2)橡皮,大致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擦去铅笔底稿,二是用来擦掉画错的钢笔线条。一般擦铅笔线条用软一点的橡皮,擦钢笔线条用稍硬一点的橡皮。(3)刀片,对于需要修改的钢笔线条比较重的部分,用橡皮完成不了,可以使用刀片刮去,也可以将刀片(如剃须刀片)弯成U字形,横向将钢笔线条削掉。此外,在画钢笔画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还可以选用其他辅助工具材料。绘画者可以根据画面的艺术需要,扩展与更新工具材料,以便更好地为钢笔画服务。图1-5其他工具4第二章园林风景钢笔画的构图原理、语言与技法南齐时代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在六法论中将“经营位置”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说明构图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构图对钢笔画同样重要。园林风景钢笔画中,如何发挥笔尖粗、细、扁、圆等不同特性,使画面呈现生动感人的效果,需要了解和掌握钢笔画构图原理和基本技法。第一节园林风景钢笔画构图的基本原理钢笔画构图的形式原理是对立统一原理。掌握和运用好对立统一原理,是解决构图问题的关键。在万千变化的自然界中,存在种种矛盾对立因素,如主与次、开与合、聚与散、疏与密、收与放、奇与正、强与弱、轻与重、繁与简、藏与露、动与静、虚与实等,这些都是钢笔画构图中必然涉及的问题。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关键性的,它可以使绘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主次一张好的钢笔画,不管画面要表现的内容有多少,必须要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画面的主要部石分是指要表现的重要的、能说明主题思想的部分,是画面的主体。为了突出主体,,般画面中主体形象不能多,否则会喧宾夺主,因此,主体在画面中只能有一个或一部分,它占据画面中心或中心附近的位置,对主体的关注和刻画应当细致和深入。画面中绝大部分的内容形象是次要的,它们的存在是用来陪衬主体的,对次要部分的表现应该是比较概括的,不能画得太细致。图2-1是一幅有主次的画面。画面中间完整的礁石是主体,刻画要具体细微;左侧不完整的礁石和水面上小块礁石是次要的,起到辅助和陪衬作用。图2-1主次5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2.开合开、合也是散、聚的意思。画面中如果只开而不合,会有散乱之感;只合而不开,会有拘谨和无气势之感。因此,有开就必须有合的力量,即通过内聚的作用加以制约,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从视觉、心理上产生安定和稳妥之感。开以求气势,合以求传神。画要外分内合,内外相应,取势传神皆在开合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图2-2是一幅具有开合的画面。画面近处山石的开,对比中远处山的合,使画面既有势,又传神。图2-2开合3.疏密中国画讲究的疏密相间,波澜起伏,指的是构图上的经营布局。钢笔画在构图上可以借线条的繁复与单纯来表现和衬托主要形象,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是钢笔画创作遵循的一个构图原则。图2-3中柳树叶的疏密变化,在下垂的柳树叶中,左边的少而疏,右边的多而密。图2-3疏密4.节奏节奏是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有规律的反复。构成节奏的,一是时间因素,既运动过程;二是力的因素,既强弱的变化,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并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和节奏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有节奏的,如园林风景艺术中的各景物之间形状的长短粗细、大小强弱、轻重虚实等变化规律,通过钢笔画的点线面表现出来,便形成节奏感很强的艺术形象,犹如音乐中的节拍一样,具有一种律动之美。图2-4中树枝之间相互缠绕着,由左下方向右上方有节奏地延伸。图2-4节奏6···试读结束···...

    2022-10-10 epub出版物 epub出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单位|(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作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单位【页数】122【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ISBN号】978-7-5608-8357-1【分类】公共建筑-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评价标准-上海【参考文献】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单位.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内容提要:《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内容试读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本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工程的绿色设计。1.0.3公共建筑绿@设计应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寿命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安全耐人、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宜居保护自然环魔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竟效益的统1.0.4公共建筑的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公共建筑绿色设计greedeigofulicuildig在公共建筑设计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在满足公共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2.0.2总绿地面积totalgreearea建筑用地内公共绿地、建筑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面积,包括满足植树绿化覆土要求、人员可通达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可计入绿地率的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2.0.3非传统水o-covetioalwater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包括雨水、河道水、再生水、海水等。2.0.4绿色能源greeeergy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海洋能等。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在能源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2.0.5可见光反射比viilelightreflectace在可见光谱(380m~780m)范围内,玻璃或其他材料反射的光通量对入射的光通量之比。2.0.6环境敏感建筑物evirometallyeitiveuildig对噪声、反射光、废气、废水等环境变化易产生反应的建筑,主要指住宅、学校、医院、疗养院、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23基本规定3.0.1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进行绿色建筑策划,明确绿色建筑目标。3.0.2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本市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应符合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3.0.3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3.0.4方案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明确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3.0.5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应明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和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分专业阐述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型;宜明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3.0.6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分专业编制绿色设计专篇,主要内容应包括:1绿色建筑定位等级目标。2绿色建筑的技术选项。3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或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其技术措施。4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自评分表。3.0.7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应紧密配合,结合公共建筑特点,选择适用、经济合理的绿色设计技术。3.0.8建筑设计应结合项目特点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并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3.0.9建筑设计应结合项目特点考虑工业化的建造方式,采用适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34绿色设计策划4.1一般规定4.1.1公共建筑设计应在方案阶段进行绿色设计策划,绿色设计文件应体现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设计全过程中。4.1.2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建筑的设计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4.1.3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前期调研。2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1)项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析;2)达到的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应等级;3)适宜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可实施的技术路线及相应的指标要求。3绿色建筑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策略分析。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4.2建筑专业策划4,2.1前期调研应对场地条件、区域资源等进行调研。1场地条件调研应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物理和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人流、绿地构成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条件进行分析。提出远离污染源、保证日照条件、促进自然通风、满足公共交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场地声、光、热物理环境的技-4术措施。2区域资源调研应包括:对场地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材料资源情况及建筑自身节能需求进行分析,以确认符合区域条件及建筑特点的能源利用节约方案。4.2.2建筑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及资源条件,对绿色建筑技术的选用进行对策分析。2远离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3场地总平面的竖向设计及透水地面和控制场地雨水外排总量的规划。4改善室外声、光、热风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5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6公共交通及场地内机动车、非机劫车停车规划。7装配式建筑的集成设计。8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指标9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0绿色建材的利用。11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措施12建筑遮阳的技术分析和形式。13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4.3结构专业策划4.3.1'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特点进行对比与分析,选择对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安全耐久、节省材料、施工便捷、环境保护、技术先进等因素。4.3.2结构专业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使用年限。2地基基础设计方案。-53结构选型及相适应的材料。4装配式建筑各单体预制率或装配率。5高强度结构材料的应用。6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应用。4.4给排水专业策划4.4.1前期调研应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遵循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应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与设施,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4.4.2给排水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合理规划场地雨水径流,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过雨水入渗、调蓄和回用等措施,实现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年径流总量和年径流污染控制。2对建筑与小区进行海绵城市设计规划。3制定雨水、河道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的综合利用方案。4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设计,给排水管线宜与建筑结构分离。5当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余热、废热时,应与建筑、暖通等相关专业配合制定综合利用方案,合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4.3应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根据景观水体的性质确定补水水质,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相关规定。6···试读结束···...

    2022-09-07 同济大学出版社 绿色设计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作者】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页数】92【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ISBN号】978-7-5608-9811-7【分类】住宅-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评价标准-上海【参考文献】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内容提要:《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内容试读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本市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建筑工程的绿色设计。1.0.3、住宅建筑绿色资升应统筹考虑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清便利资源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宜居、保护环境之同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0.4住宅建筑的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住宅建筑绿色设计greedeigofreidetialuildig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在满足住宅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2.0.2总绿地面积totalgreearea住宅用地内公共绿地、建筑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面积,包括满足植树绿化覆土要求、人员可通达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可计入绿地率的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2.0.3装配式住宅aemledhouig以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建造体系为基础,建筑结构体与建筑内装体中全部或部分部件部品采用装配方式集成化建造的住宅建筑。2.0.4非传统水o-covetioalwater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包括雨水、河道水、再生水、海水等。-23基本规定3.0.1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应进行绿色策划,明确住宅建筑的绿色设计目标。3.0.2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并结合本市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还应符合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3.0.3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3.0.4方案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书,明确拟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3.0.5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明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和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分专业阐述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型;宜明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3.0.6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分专业编制绿色设计专篇,主要内容应包括:1绿色建筑定位等级目标。2绿色建筑的技术选项。3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或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措施。4绿色建筑各类技术指标自评分表。3.0.7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应紧密配合,结合住宅建筑特点,选择适用、经济合理的绿色设计技术。3.0.8建筑设计应结合项目特点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M)技术,并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3.0.9建筑设计应结合项目特点考虑工业化的建造方式,采用适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34绿色设计策划4.1一般规定4.1.1绿色设计策划应在建筑的设计方案阶段进行。4.1.2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建筑设计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4.1.3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前期调研。2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1)项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析;2)达到的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应等级;3)适宜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可实施的技术路线及相应的指标要求。3绿色建筑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策略分析。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4.2建筑专业策划4.2.1前期调研应对场地条件、区域资源等进行调研。1场地条件调研应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物理和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人流、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构成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条件进行分析。2区域资源调研应包括:对场地可再生能源可利用、水资源、材料资源情况及建筑自身节能需求进行分析,以确认符合区域条件及建筑特点的能源利用节约方案。44.2.2建筑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及资源条件,对选用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对策分析。2远离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3场地总平面的竖向设计及透水地面和控制场地雨水外排总量的规划。4改善室外声、光、热、风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5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6公共交通及场地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规划。7装配式建筑的集成设计。8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指标。9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0绿色建材的利用。11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措施12建筑遮阳的技禾分析和形式。13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4.3结构专业策划4.3.1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特点进行对比与分析,选择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安全耐久、节省材料、施工便捷、环境保护、技术先进等因素。4.3.2结构专业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使用年限。2地基基础设计方案。3结构选型及相适应的材料。4装配式建筑各单体预制率或装配率。5高强度结构材料的应用。6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应用。54.4给排水专业策划4.4.1前期调研应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遵循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应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与设施,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4.4.2给排水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合理规划场地雨水径流,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过雨水人渗、调蓄和回用等措施,实现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年径流总量和年径流污染控制。2对建筑与小区进行海绵城市设计规划。3制定雨水、河道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的综合利用方案。4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设计,给排水管线宜与建筑结构分离。5住宅套内卫生间应采用同层排水。6当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余热废热时,应与建筑、暖通等相关专业配合制定综合利用方案,合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4.3应配合相关专业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根据景观水体的性质确定补水水质,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相关规定。4.5暖通空调专业策划4.5.1前期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所在地的常规能源供应情况,可供利用的余热(或废6···试读结束···...

    2022-09-07 同济大学设计作品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作品

  • 《美国风景 园林纵横》陈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美国风景园林纵横》【作者】陈新【页数】225【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608-7823-2【价格】138.00【分类】园林艺术-介绍-美国【参考文献】陈新.美国风景园林纵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园林雕塑、小品、水景、现代园林等的发展简史和现状、管理等,并列举出众多代表性案例。文字简练、文釆优美,有许多独特、创新的评述。宜作风景园林专业辅助教材及?...

    2022-07-23 纵横图书管理系统 纵横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

  • 绿色信贷_2022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必备知识点

    2022中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了。你准备如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知识点。快来看看吧!名师指导,直接点击考试中心会很困难!gtgtgt推荐阅读:学得更快!2022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基础阶段知识点汇总!【知识点】GreeCreditlt/troggt【章节】第四章筹款管理(上)——第五节筹款实践创新[内容导航]绿色信用绿色信用含义绿色信贷,又称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环保产业提供的信贷融资,倡导绿色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支持面积绿色信贷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六大产业lt/tdgt大小写1.《如何从典型案例加强绿色信贷发展》作者:倪经纬,来源:《当代金融家》2020年第7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绿色信贷的理念。是支撑绿色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2019年11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发布首个可持续发展主题“债券通”全球投资者。“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转贷重庆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等绿色项目,支持长江保护和绿色发展,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3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发行利率3.1%2.新疆首只绿色主体认证债券注意:以上中级会计考试学习内容选自陈庆杰先生财务管理讲义(本文为东澳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任何形式转载<)...

    2022-06-07 绿色信贷内容 《绿色信贷指引》

  • PC版 酷我音乐 9.1.1.3W1 绿色破解版 免费所有歌曲

    酷我音乐9.1.1.3W1绿色破解版免费下载所有歌曲修改说明:@Mrack绿色版制作破解豪华VIP会员特权:(无需登录,登录后显示尊贵豪华VIP标志)免费使用独家皮肤免费试用下载:无损音质、版权付费歌曲/专辑、HiFi发烧音乐专辑自动VIP加速下载,观看MV可缓存,MV缓冲暂停无广告删除酷我今日精彩弹窗去酷我的游戏去更新去安卓手机插入提示使用说明:解压里面的文件,到你的磁盘,然后双击greeig.at变成绿色(自动生成桌面图标).Jz52_dowox.utto{ox-hadow:iet0001x#0084ff!imortatcolor:#ffffff!imortat}.Jz52_dowox.utto:hover{ackgroud-color:#0084ff!imortatcolor:#fff!重要}.Jz52_dowox.utto.rimary1{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颜色:#fff!imortatox-hadow:oe!imortat}.Jz52_dowox.utto.rimary1:hover{背景颜色:#0084ff!imortatcolor:#fff!imortat}.jz-ou.jz-ou-cotaier{width:620x}.jzifo-dow{ackgroud-color:#f2f2f5}.jzifo-dow.Jz52_dowoxh4{color:##0084ff}.jzifo-dow.Jz52_dowox{color:#888}h3.Jz52_dowox{order-left:5xolid##0084ffackgroud-color:#color:#000000}.jzft.1a,.jzft.2跨度,.jzt.1跨度,.jzt.2跨度{颜色:##0084ff}.jzft.1,.jzt.1{颜色:#000000}.jzt.2,.jzft.2{颜色:#888}.jz-ou.title{颜色:#000000背景:#}.jz-ou.jz-ou-cotaier{背景:#fff}/*CSS文档*/下载地址:百度网盘0vhw重要提示:下载有问题?点我查看帮助手册提示:本站默认解压密码:www.i3.c声明: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重点:本站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公众号:电脑狂人,一定要注意防迷路哦~当然,网站上也有看不到的好内容。 2022-05-19 破解版 疯狂动物城 破解版 疯狂动物

  • web前端开发最佳实践电子书绿色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论:We前端开发最佳实践电子书本书接近We前端标准,介绍前端开发相关的最佳实践。目的是让前端开发工程师提高编写代码的质量,关注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执行性能,让初级工程师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小编准备了we前端电子书为你结束开发最佳实践,欢迎下载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简介本书接近We前端标准,介绍前端开发相关的最佳实践。目的是让前端开发工程师提高编写代码的质量,关注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执行性能,让初级工程师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本书共分为五部分13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前端开发的基本范围和现状,全面介绍了一些前端开发的最佳实践;第二部分是第3章-5章解释HTML相关的最佳实践,并简要介绍HTML5中新标签的使用;第三部分是第6-8章,介绍CSS相关的最佳实践,介绍CSS3相关的开发实践;第四部分包括第9-11章,介绍JavaScrit相关的最佳实践;第四部分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介绍了移动We前端开发的基本概述和相关的最佳实践目录《We前端开发最佳实践》前言Part1高效We前端开发概述第一章We前端开发概述21.1We范围前端开发21.1.1什么是We前端开发21.1.2We前端开发所需的技能31.2We前端开发现状61.3标准We前端代码:更易维护、更高性能、更安全9第2章高效We前端开发112.1前端代码结构组织和文件命名112.2前端端代码重构132.3前端框架的合理使用152.4更多浏览调试器测试:多重测试,早期测试162.5We前端代码开发与调试192.5.1We前端集成开发环境192.5.2We前端代码调试202.5.3We前端性能分析212.5.4代码和资源的压缩合并222.6前端代码基本命名规范和格式规范252.6.1HTML命名规范和格式规范252.6.2CSS命名规范和格式化规范272.6.3JavaScrit命名规范和格式规范30第二部分HTML最佳实践第3章标准HTML代码363.1验证代码合规性363.2标准HTML页面结构393.3正确关闭HTML标记403.4停止使用非标准标签和属性,简化HTML代码413.5样式和结构分离433.6添加JavaScrit禁用提示453.7添加必需的[meta]标签49章节4提高可读性的HTML534.1HTML语义534.2如何设置页面标题级别584.3如何正确设计表单604.4最小化HTML代码654.5过时的块元素和内联元素68第5章积极拥抱HTML5715.1使用新的HTML5功能715.1.1使用imHTML572中的明确定义5.1.2使用HTML573中的新标签和属性5.2不要使用HTML5中已弃用的标签和属性785.3如何处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79部分三个CSS最佳实践第6章高维护CSS846.1如何有效地组织CSS代码846.2使用CSS重置:统一浏览器显示896.3定义CSS样式的顺序946.4合理使用CSS权重:提高代码复用性976.5CSS代码兼容性:如何兼容IE浏览器1016.6em,xor%104第7章高性能CSS1097.1使用高效的CSS选择器1097.2CSS相关的图像处理1127.3减少CSS代码大小1167.4其他CSS性能实践1208章CSS3最佳实践1228.1检查浏览器支持1228.2添加必要的浏览器前缀1238.3与CSS3中的新功能兼容127第4部分JavaScrit最佳实践第9章高维护JavaScrit1329.1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以提高代码可维护性1329.2使用更严格的编码格式1389.3事件处理分离业务逻辑1419.4分离配置数据和代码逻辑1429.5分离逻辑和结构样式1459.5.1从JavaScrit代码中分离CSS样式逻辑1459.5.2从JavaScrit代码中分离HTML结构和逻辑1469.6使用JavaScrit模板1499.7应用MVC模式在JavaScrit开发1529.8JavaScrit模块化开发1549.9合理使用AJAX技术15610章高性能JavaScrit15910.1加速JavaScrit文件的加载15910.2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提高代码运行速度16210.3使用高性能的变量或属性值读取方法165ltrgt10.4高效的DOM操作16810.5使用辅助工具优化JavaScrit代码性能173章节11高秒JavaScriturity17811.1常见的We前端攻击17911.2不要轻易相信它任何外部传入数据18011.3其他前端安全实践183第五部分移动We前端-端开发第12章移动We前端开发最佳实践18612.1移动We前端开发概述18712.1.1主流移动终端和移动浏览器18712.1.2区别移动和桌面We前端开发之间的区别18812.1.3如何使桌面网页与移动设备兼容19012.1.4移动网站开发准备19612.2与移动We相关的最佳实践前端开发19912.2.1HTML相关最佳实践20012.2.2CSS相关最佳实践20212.2.3JavaScrit相关最佳实践最佳实践205读者评论本书阐述了We前端开发的现状:前端技术发展迅速,但起步晚,基础薄弱;前端开发工程师热情,但缺乏足够的技能培训,对代码规范不够重视,对一些基本原理理解不够。当前的前端非常繁荣和混乱。有太多的作品和人需要识别和学习。大多数前端开发人员都没有专业背景。轻松踏入前端领域后,我很快就学会了在开发技能和项目管理方面遇到瓶颈。常言道:“浅草无马蹄,野花更养眼”。本书是近年来前端开发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的合集。从广义的角度阐述了前端开发者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开发工具。同时采用工程方法培养编程习惯,提高开发效率。它是前端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的必备参考。...

    2022-05-06 前端后端开发工程师 前端开发和前端工程师

  • 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电子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未来20年将改变世界的重大社会发展趋势。面对全球发展危机,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应如何应对?为解决人类反馈系统失控危机(1.5度和12年)提出了绿色新政方案。一方面,新政继承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它将化石燃料产业替代的重大缺口与全球养老基金池联系起来,迫使现有文明加速崩溃,孕育新生命。零碳社会df预览简介零碳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改变世界经济和创造全球绿色文化的应急计划这本书大胆地预测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经济泡沫——到2028年,价值约100万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资产将被搁置,从而引发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崩溃。作者预测了剧烈的经济动荡、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灭绝危机,并深入研究了政府和社会的应对策略——生态文明和全球绿色新政。它们可以帮助结束金融危机后多年的紧缩和不安全,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并扭转数十年的环境退化。作者呼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向零碳社会转型,帮助人类社会渡过难关。本书展望了建设零碳社会的前景,为世界经济转型铺平了道路。人类将因此进入一个零碳、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球上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新时代。零碳社会和全球绿色新政以闪电般的速度在千禧一代中流行起来。美洲、欧洲和亚洲也出现了类似的呼声。这本书可以成为将全球灾难转变为生态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作者介绍[美国]杰里米·里夫金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着有《第三次工业革命》、《零边际成本社会》等。他的20多本书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并在全球发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简体中文版已再版59次,印数50万册。他为欧盟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提供政策建议和建议。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教。他对“后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研究得到了欧盟、联合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肯定。目录推荐顺序向零碳社会转型刻不容缓/何建坤三巨头前言第1部分:大转变第1章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式003将这些点连成一行011谁应该拥有基础架构?018Google的治理和纠正方法023第2章人民的力量:免费的太阳能和风能欧盟政治活动家如何发起绿色新政031信息通信技术与通信互联网035可再生能源互联网038第3章零碳生活: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物联网节点构建与智能生态农业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流量053物联网节点建设063让美国劳动力为更环保的时代做好准备068智慧生态农业070韧性时代074第四章转折点:2028年前后,化石能源文明崩溃2020年20-20-20目标077大变革:跨越绿线081错过警告086北美视而不见091黑金的诅咒098金融界正在敲响警钟100第二部分废墟中的新政第5章唤醒巨人:养老金打破沉默颠覆马克思的观点108从理论到实践:革命开始119第6章经济转型:新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责任投资焦点130需要多少钱?134资金从何而来?143回收基础设施149能源服务公司:绿色新政商业模式153第7章:动员社会:拯救地球上的生命新的欧洲目标164像物种一样思考168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新政171全球数字泛大陆175看不见的手176绿色新政的23项关键举措177国会系统183注释195...

    2022-05-06 零碳排放国家 绿碳联盟最新消息

  • 园林花卉学》潘远智|(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园林花卉学》【作者】潘远智【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风景园林专业系列教材【页数】428【出版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5689-2562-4【价格】69.00【参考文献】潘远智.园林花卉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园林花卉学》内容提要:本教材是根据风景园林学科定位、行业发展及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的。本书分为14章:1绪论,2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类,3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4花卉的繁殖,5花卉栽培的设施及设备,6花卉的栽培管理,7一、二年生花卉,8宿根花卉,9球根花卉,10室内观叶植物,11兰科花卉,12仙人掌类及多肉多浆植物,13水生花卉,4木本花卉。全书详细介绍了园林花卉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影响因子、花卉的繁殖与栽培管理,重点阐述了常见园林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要点、观赏特点与园林用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园林花卉学》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O-【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花卉的概念、栽培历史、生产与应用概况以及花卉在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内外花卉生产栽培历史与应用概况,掌握我国和世界花卉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1.1花卉的含义与范围花卉是大自然的精华,园林花卉是色、香、姿、韵兼具的有生命的园艺产品,常被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1.1.1花卉的含义何为花卉?在《辞海》(1999年版)中,称花卉为“可供观赏的花、草”。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中指出,花卉即观赏植物(Orametallat),二者是同义词。一般而言,“花”是指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引申为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卉”是草的总称。因此,狭义的“花卉”仅指具有观赏和应用价值的草本植物,也即花花草草。广义上,不管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只要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并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都称为花卉。花卉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因此又称为园林花卉。花卉的观赏性十分广泛,包括观花、观叶观果、观芽、观根、观茎、观色、观韵、观姿、观趣及品其芬芳等,还可以用于园林造景,体现群体景观效果。1.1.2园林花卉学及其研究范围园林花卉学是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建园林花卉学立在生物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研究花卉(草本和木本)的种类、形态、种质资源分布、生物学习性、繁殖技术、栽培养护管理、生产经营及园林景观应用的一门课程,也是园艺、林学、农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由于篇幅限制,本书重点介绍草本花卉和部分传统木本花卉。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可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自然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理论知识,并可通过实践掌握园林景观应用或花卉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能。1.1.3花卉生产栽培发展历史1)中国花卉栽培历史中国花卉植物资源丰富,花卉生产栽培历史悠久,因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中国也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可考证,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种植花卉。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园”“圃”,说明那时有了园林的雏形。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楚辞·离骚》中就有了花卉栽培的记载,如“吴王夫差建梧桐园,广植花木”。2100年前秦汉年间,统治者大建宫院,广罗各地奇果佳树,名花异卉,根据《四京杂记》所载,当时搜集的果树、花卉已达2000余种,其中梅花就有侯梅、朱梅等不少品种。1800年前西晋时期,嵇含撰写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各种奇花异卉如茉莉、睡莲、菖蒲、扶桑、紫荆等的产地、形态、花期,并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将中国南方81种植物分为草、木、果、竹类,此分类方法比瑞典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早1400多年,该书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花卉专著。1300年前唐朝,花卉种类和栽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牡丹、菊花的栽培盛行,出现了盆景,并有了多部花卉专著,如王芳庆的《园林草木疏》,李德裕的《手泉山居竹木记》等。1000多年前的宋朝是中国花卉栽培的重要发展时期,花卉种植已成为一种行业,而且出现了花市。该时期不仅花卉的种类和品种增多,而且栽培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如菊花的嫁接,可培植出一株能同时开放上百朵花的大立菊和塔菊:唐(堂)花艺术,即利用土炕加温、热水浴促进植物提早开花等。有关花卉专著已增加到31部,这些专著记载和描述了许多名花品种,还论述了驯化、优选以及通过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来保持优良品种特性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如范成大的《苑林梅谱》、王观的《芍药谱》、王学贵的《兰谱》、陈思的《海棠谱》、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又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租》收录了267种植物,其中120多种为花卉,并对其形态、习性、分布、用途等进行了阐述,可谓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花卉百科全书。明朝至清初是中国花卉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时期。花卉专著达到50多部,如有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王路的《花史左编》,清朝陈昊子的《花镜》、刘景的《广群芳谱》、袁宏道的《瓶史》等巨著。花卉开始商品化生产,生产的花卉不仅满足宫廷,也为市民所享用。如北京丰台的十八村(现黄土岗乡)是当时北京花卉名产地,宣武门是北京最大的花市。100多年前因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花卉栽培业遭受了极大打击,丰富的花卉资源和名花异卉(如大树杜鹃)被大肆掠夺。外国商人、传教士、医生、职业采集家和形形色色的探险家,从中国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和种子、苗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欧洲的园林。但是,这些外2第1章绪论国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也输入大批草本花卉和温室花卉百余种,使中国的花农开始学习国外的栽培技术,在上海一带还出现了花卉装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花卉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花事活动也十分活跃。1986年天津《大众花卉》编辑部发起评选中国十大名花活动,按得票多少评出牡丹、月季、梅花、菊花、杜鹃、兰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为十大名花。1987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1999年在昆明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获得国内外有关学者及专家的高度赞誉。各地纷纷成立花卉产业协会,积极组织、引导花卉产业的生产栽培由露地栽培逐步转入设施栽培,由传统的保护地栽培转入现代化设施栽培,由传统一般盆花转入高档盆花,由国内市场转入国内、国际市场并举,在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与引进,商品化栽培技术研究,现代温室改进与应用,花卉的无土栽培、化学控制、生物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西方花卉栽培历史据考证,在3500多年前,古埃及帝国就已经在容器中种植植物了。在金字塔里发现了茉莉的种子和叶子。埃及、叙利亚等国在3000多年前已开始种植蔷薇和铃兰,并在宅园、神庙和墓园的水池中栽种睡莲等水生花卉。在古埃及,宅园中除了规则式地种植埃及榕、棕榈、柏树葡萄、石榴、蔷薇等树木外,还有装饰性的花池和草地以及种植钵的应用。以夹竹桃、桃金娘等灌木篱围成规则形植坛,其内种植虞美人、牵牛、黄雏菊、矢车菊、银莲花等草本花卉和月季、茉莉等木本花卉,也用盆栽罂粟布置花园。古巴比伦虽然有茂盛的天然森林,但人们仍然崇敬树木,在园林中人工规则栽植香木、意大利柏木、石榴、葡萄等树木,在神庙使用树林。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空中花园”,曾经是古巴比伦的重要建筑,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达20多米的平台上栽植各类树木和花卉,远看犹如花园悬于空中。古希腊园林中栽植植物的种类和形式对以后欧洲各国园林植物栽培应用都有影响。考古发掘的公元前5世纪的铜壶上有祭祀阿多尼斯时祭祀场所布置的各种种植钵和栽植图案。可看出在阿多尼斯花园中,其雕像周围四季都有花坛环绕:在神庙外种植树木一圣林,在竞技场中布置林荫路。据记载,当时园林中不仅种植有油橄榄、无花果、石榴等果树,还有月桂、桃金娘等植物,同时也重视植物的实用性,使用绿篱组织空间。到公元前5世纪后,随着国力增强,除蔷薇外,草本花卉如三色堇、荷兰芹、番红花、风信子、百合等开始盛行,同时,芳香植物也受到喜爱。在古罗马早期的宫廷花园中有百合、蔷薇、罂粟等花卉组成的种植坛,但花卉的主要用途是栽培。在公元前190年,古罗马征服被叙利亚占领的希腊后,接受了希腊文化,园林得到发展,观赏园艺也逐渐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大量资金被投资在乡间的花园或农场上、庄园中。花园多为规则式布置,有精心管理的草坪,在矮灌木篱围成的几何形花坛内栽种番红花、晚香玉、三色堇、翠菊、紫罗兰、郁金香、风信子等。罗马衰亡后的中世纪,西欧花卉栽培最初注重实用性,以后才注意观赏性。修道院中栽培的花卉主要是药用和食用,由于教堂的行医活动,药用植物研究较多,种类收集广泛,形成了最早的植物园,但形式很简单:只有少量鲜花用于装饰教堂和祭坛。此外还对果园、菜园、灌木、草3园林花卉学地进行布置。城堡庭院的花园中有天然草地,草地上散生着雏菊,有修剪的矮篱围护:内部用彩色碎石或沙土等装饰成开放式花园,或栽种各种色彩艳丽草本花卉塑造封闭式花园。花坛最初主要用于采收花朵,种植密度低,以后密度提高,注意整体装饰效果:花坛形状也从简单的矩形到多种形状,从高床到平床,可设在墙边或街头。园林中常见花卉有鸢尾、百合、月季、梨、月桂、核桃及芳香植物。十字军东征时又从地中海东部收集了很多观赏植物,特别是球根花卉,丰富了花卉种类。文艺复兴时期(15一17世纪),花卉栽培在意大利、荷兰、英国兴起,成为很多人的业余爱好,花园中的花卉被切取后常用于装饰室内。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出现了许多用于科学研究的植物园,研究药用植物,同时引种外来植物,丰富了园林植物种类,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18一19世纪,英国风景园出现,并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园林发展。这一时期,植物引种成为热潮。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中国的许多植物被引入欧洲。据统计,18世纪已有5000种植物被引入欧洲。英国在18一19世纪通过派遣专门的植物采集家广泛收集珍奇花卉,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植物种类,也促进了花卉园艺技术的发展。19世纪,公园和城市绿地等出现,并成为观赏植物的主要应用场所。林荫道、花架、草坪、花坛、花境、花卉专类园为常见应用形式。19世纪中叶,园林植物热传到北美,当时建立了许多私人植物园和冬季花园。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小玻璃罩,改进了世界各地的植物运输,促进了外来植物的引种和栽培。中国花卉传入西方,对西方花卉生产和园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花卉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中国的桃花、萱草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了欧洲。进入近代后,西方如英、法等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了更多的需求。在18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从中国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英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其中很多还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称为闪耀红心,颇富浪漫色彩。翠菊是中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进入19世纪后,英国派出的相关人员又从中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21世纪,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花卉园艺不断发展。近几年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7年,世界花卉产值达到400多亿美元。目前,欧美发达国家花卉产业结构合理,花卉生产中广泛使用先进的栽培设施,采用穴盘育苗、无土栽培、采后保鲜处理等新技术,采用科学化、专业化生产管理,产品不断地根据市场要求更新。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近年园林植物生产量逐年升高,苗圃植物和花坛花卉用量正在逐年上升,表明人们对环境建设中绿化美化的要求在提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花卉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世界花卉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相应对策,保住或开拓国际花卉市场的份额。第1章绪论1.2花卉生产与应用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花卉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生产是指以花卉为主要生产对象,以获取经济效益或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所从事的育苗、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切花、盆栽植物、花坛植物、种苗(球)、苗木等的生产栽培。1.2.1园林花卉在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园林花卉是绿化、美化和香化环境的重要材料。园林花卉具有生命色彩,季相丰富,在园林中常作为视觉焦点,用于重要绿化地段,在美化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覆盖露地,形成景观建立人性化的生态家园需要精心、巧妙的设计,其中常绿观叶草本花卉与乔木、灌木的配置,是比较常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只有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才能组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能覆盖乔木和灌木下裸露的土地,从而美化了环境并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景观。可供利用的草本花卉有吉祥草、万年青等,其资源丰富,繁殖容易,且抗逆性强,可片植。丛植于石旁、石缝等处。尤其是一些色彩艳丽的草本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会带来馥郁的芳香,使人轻松愉快,陶醉其中。(2)增加绿化层次,丰富园林景观草本花卉生长一般比较低矮,在园林造景中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大面积应用于园林中。利用其绚丽的花色,能与乔木、灌木形成丰富的平面和立面图案,大大增强园林绿化面的植物层次,配植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其观赏价值极高。此外,因为草本花卉色彩艳丽,有明显的色彩和季相变化,可大大丰富和提高园林绿地的观赏价值。(3)改善环境,涵养水源草本花卉作为地被植物或用于配置成花坛、花柱,增加了城市绿化量,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许多草本花卉,如鸡冠花、萱草、金鱼草、矮牵牛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草本观叶植物多为浅根性,根系紧紧“抱”住土壤,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使表土流失。新种的乔、灌木下,更应种植常绿观叶草本植物,覆盖表土,减少阳光对表土的直接辐射,从而也间接减少了水分蒸发,有利于乔、灌木的成活。如麦冬、一叶兰、金边麦冬等,耐瘠薄、抗逆性强,是常绿观叶草本植物中的佼佼者。(4)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由于常绿观叶草本植物根部发育,促进了根际间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话动,改善了士壤的理化性状和肥力,形成了大量的团粒结构,使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平衡,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也5园林花卉学有利于草本植物自身的正常生长发育。如豆科的白三叶草等,其根具有固氮作用,不仅可改良土壤结构,还可改善土壤肥力。(5)充分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应用草本花卉绿化美化园林或居住小区的环境,应用常绿观叶草本植物覆盖地表,有利于减轻或消除人们的视觉疲劳。特别是在学校、医院等地,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应用常绿观叶草本植物覆盖裸露的地表,极大地减短了噪声通过地表辐射的距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减弱了噪声,对保护人们的听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马蹄金、玉簪等草本花卉种植在乔木、灌木林下,耐寒耐阴,四季常青,自然清秀,非常美观。由于常绿观叶草本植物,一般多数为多年生植物,用于园林或居住区造景,可避免每年换地被植物而造成的资金浪费,也不会造成土壤流失及板结等问题,可谓受益连年。2)在文化生话中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花卉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之一。花卉除了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外,也可用作盆花、切花,用于厅堂布置、室内装饰,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花卉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花卉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具有联络感情、陶冶情操、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的作用。中国人把养花称为“玩花”,一个“玩”字,形象地表明“莳花弄草”是一种闲暇活动,它可以丰富、调节我们的日常生活。花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案头上的一枝梅、茶几边的一枝兰、餐桌上的一束百合…在欣赏它们美丽的同时,不由地领悟到描写此类花卉的词句等蕴含的深刻寓意,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思想境界,提高知识修养。中国很多传统的节日与花都有着紧密的关系。春节时,人们喜欢在家里摆放一些象征吉利、祥和的花卉,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这样的花卉被形象地称为年宵花。如寓意财源广进的金钱树、生意兴隆的蝴蝶兰、红火喜庆的凤梨、雍容华贵的牡丹等,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常被当作节日礼物互相赠送。端午节时,人们用丁香、木香、白芷等草药装在香袋内,可赏玩、可避蚊虫。中秋节是桂花相继开放的时节,中秋的桂花和明月成为团圆之夜品赏的极好对象。“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因为有了桂花,中秋的团圆之夜更多了一份清新与浪漫。此外,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因为有了花卉的衬托,这些节日变得更加多彩与温馨。花卉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如鸡冠花、桔梗、荷花、芍药等,它们的根,茎、叶或者花都能入药,是很好的药用植物。有些种类,如米兰、白兰,茉莉、珠兰等,它们花香馥郁,可熏茶:有些种类如玫瑰、晚香玉等能提取芳香油、香精等:还有很多种花卉可食用,如菊花、百合、金针菜、菊花脑等。各种花卉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等,都让人们的饮食选择更加多样化,也让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3)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花卉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盆花生产、鲜切花生产,种子、球根、苗木等的生产,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一般的农作物、水果、蔬菜。鲜切花一般每公顷产值为15万~45万元,种苗生产的6···试读结束···...

    2022-05-06 风景园林专业书目 风景园林专业书籍

  • 绿色经典文库16册完整合集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绿色经典图书馆”就像科学史上许多规律和思想被忽视和重新发现一样,“绿色经典图书馆”中的许多书籍也可以说在中国被重新发现。当今动荡世界的幸存者可能并非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多年来,环境条件恶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在回首往事之前就已经用完了弹药。毫不夸张地说,绿色事业已成为全人类的生命事业。简介编辑“绿色经典图书馆”就像科学史上许多规律和思想被忽视和重新发现一样,“绿色经典图书馆”中的许多书籍也可以说在中国被重新发现。当今动荡世界的幸存者可能并非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多年来,环境条件恶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在回首往事之前就已经用完了弹药。毫不夸张地说,绿色事业已成为全人类的生命事业。但是,要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距离真正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中国人的环保意识觉醒太晚了,这也可以从书籍的出版上看出来。除了《只有一个地球》在1970年代以“内部数据”的形式害羞地出现外,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才与环境相关,但书籍并没有当时以环境或绿色的名义出版。比如上海翻译出版社的《瓦尔登湖》就是文学经典;科学出版社的《寂静的春天》是科普读物;商务印书馆乃至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中的《增长的极限》是经济学经典;等等。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条件不断恶化。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理念,树立绿色道德,是我们新世纪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道远。在世界环保运动的历史上,有很多绿色作品,因其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写,对家园被毁和生存危机的紧迫感,而深受感动,以及他们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历史反思。数以百万计的读者激励他(她)自觉投身于环保事业。其中不少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大众的巨大震动,成为人人阅读的畅销书,有的甚至被称为“绿色圣经”。工作影响正是这些书籍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机构和组织的成立,如以及国际环保运动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环境灾难的发生被推迟了……然而,在我的国家,其中一些作品还没有被翻译;有的已经用中文出版了,但是沉默寡言,影响不大;读者展现了一个绿色的愿景。《绿色典籍图书馆》郑重购买版权,将这些国外名著系统地介绍给我国读者。绿色经典库PDF预览尽管现代意义上的环保运动在中国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的作品。绿色经典图书馆精选代表作品,记录绿色精神在中国的成长。希望这些绿色书籍的系统出版能够形成绿色影响,增强和深化全民的环保意识;有第一手的基础文献可以用来吸收绿色思想。衷心希望各界有识之士对选题和翻译提出批评和建议,助力本馆建设,共同为中国的绿色事业贡献力量。...

    2022-05-06

  •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杨方芳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作者】杨方芳作【页数】114【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180-8607-8【价格】59.00【参考文献】杨方芳作.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内容提要:考虑到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客观条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成为当务之急。本书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结构完整,主要研究绿色建筑规划和设计,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各类建筑的设计,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对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打破我国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内容试读厅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论众所周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改建、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全球资源环境的严峻现实,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绿色建筑正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有限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等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建筑也可称为可持续建筑。本章在介绍绿色建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出传统建筑的绿色观念与特征,然后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第一节绿色建筑基本知识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绿色建筑”界定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建筑材料的开采、加工、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的过程),从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及拆除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对-1-T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环境负责的建筑物。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一2019)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二、绿色建筑的特征根据我国针对绿色建筑颁布的规定,绿色建筑的特征具体包括耐久适用、节约环保、健康舒适、安全可靠、自然和谐、低耗高效、绿色文明、科技先导等,下面分别进行讨论。(一)耐久适用任何绿色建筑都是通过消耗较大的资源修建而成的,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和使用功能。因此,耐久适用是对绿色建筑最基本的要求。具体而言,耐久性是指在正常运行维护和不需要进行大修的条件下,绿色建筑的使用寿命满足一定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严重的风化、老化、衰减、失真、腐蚀和锈蚀等。适用性是指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绿色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工作性能能够满足建造时设计年限的使用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过大振幅、过大裂缝、过大衰变、过大失真、过大腐蚀和过大锈蚀等,还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改造使用要求。(二)节约环保在数千年的发展文明史中,人类只是最大化地利用地球资源,没有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特别是近百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涉足的疆域迅速扩张,在上天、入地、下海等梦想实现的同时,地球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由此产生了油荒、电荒、气荒、粮荒等,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因此,节约环保是人、建筑与①陈媛媛:《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1-5.-2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论门。(七)绿色文明绿色文明主要包括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政治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绿色经济是绿色文明的基础:绿色文化是绿色文明的制高点,其核心是让全民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绿色政治是绿色文明的保障,是能够为人民谋幸福和保障社会持续稳定的政治,是可以避免暴力冲突的政治。绿色文明需要绿色公民来创造,只有绝大部分地球人都成为绿色公民,绿色文明才可能成为不朽的文明。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是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人类生态环境平衡、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可持续的财富积累和可持续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物欲横流。因此,绿色文明是绿色建筑不可缺少的特征。(八)科技先导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现代化的绿色建筑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综合体,是高新建筑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科技先导是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绿色建筑是建筑节能、建筑环保、建筑智能化和绿色建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和经济合理的综合整体化集成,而不是所谓的高新科技的简单堆砌和概念炒作。绿色建筑科技先导的特征强调的是将人类成功的科技成果恰到好处地应用于绿色建筑,即追求各种科学技术成果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使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达到系统运行效率和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它运用了多少先进的科技成果,还要看它对科技成果的综合应用程度和整体效果。三、绿色建筑与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指明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对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根-5工■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本的指导意义。(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理念下建设建筑物,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清洁、舒适的室内环境,达到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务之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是人类文明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前两种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其缺陷的深刻反思。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对于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一般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另一方面,我国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生态文明这条路。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三)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绿色建筑发展的6···试读结束···...

    2022-05-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