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各级党组织收听收看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

    豪情满怀迎盛会,奋楫扬帆启新程。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安徽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党员和职工集体收听收看开幕会直播实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报告。大家纷纷表示,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把对报告精神的学习领会转化到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强化举措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事务所和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全省行业各级党组织将通过集中学习、书记领学、党员自学、研讨互学、专题讲座等方式,迅速组织党员和职工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行业广大党员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 省行业党委组织高端人才培训班学员收看收听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安徽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党委组织正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参加集中培训学习的全省行业高端人才(第一期)培训班学员,满怀激情地收看收听开幕会直播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报告,感受新时代的中国脉搏。开幕会直播中,大家聚精会神,边听边记,掌声一次次响起,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学员们表示,要主动扛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致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安徽中健会计师事务所王玉瑛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用自己所学所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同心共圆中国梦。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王青说: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心情无比激动,生于华夏,倍感自豪。为了肩负起一名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神圣使命,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当好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市场规则“宣传员”,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优势,努力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造优质品牌,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专业技能,成为让放心、人民满意的注册会计师高端人才,以实际行动向的二十大献礼。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仇笑康:作为青年注册会计师的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把时刻保持学习创新性作为执业源源不断的动力,把诚信执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把执业质量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做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同时也要为事务所培养新一代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行业增加高质量的新鲜血液,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吕国军:通过观看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感受到新时代的青年要充分认识自身的时代责任,要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积极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诚信作为执业安身立命的生命线。接下来的集中培训期间,安徽省行业党委将按照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谷剑锋在开班式上提出的要求,坚持政治素养与业务素质并重,组织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宣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教育行业高端人才努力成为讲诚信的践行者、战略型的管理者、创新型的探路者、美誉度的加力者,学成归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2-10-17 会计培训班注册会计师 培训班 注册会计师有用吗

  • 安徽皖瑞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

    为弘扬爱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10月8日,安徽皖瑞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和职工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主题日,在重温革命历程、感悟革命精神中接受党性教育和灵魂洗礼,教育引导党员和职工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职尽责、争当表率,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15 渡江战役纪念馆党日活动 渡江战役纪念馆 党日活动总结

  • 行动瑜伽》(印)斯瓦米·辨喜著;闻中译;章恬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行动瑜伽》【作者】(印)斯瓦米·辨喜著;闻中译;章恬校【丛书名】瑜伽文库【页数】220【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6【ISBN号】978-7-100-13958-8【分类】瑜伽派-研究【参考文献】(印)斯瓦米·辨喜著;闻中译;章恬校.行动瑜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行动瑜伽》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行动影响品格、各尽其责皆伟人、行动的秘密、何谓责任、行动有助于自己而非世界、圆满的自我弃绝即不执、自由、行动瑜伽的理想。《行动瑜伽》内容试读KarmaYoga行瑜伽第一章行动影响品格KARMAINITSEFFECTONCHARACTER“行动”(Karma)①一词来自于梵文词根Kri,意即“去做”;所有的行为皆是Kama。在严格意义上,这个词还意味着所有行为的结果;联系到形而上学,它还时常意味着我们之前行为所引发的种种果报。但是,在“行动瑜伽”里,我们常把Kama一词解释为“产生意义的行动”。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这是东方哲学置于我们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理想。人类存在的目标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欢愉和快乐终有尽头。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以获得快乐为目标。世界上的所有苦难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愚蠢地以为“快乐”就是人生奋斗的理想。经年累月之后,人们就①Karma,.该词佛典音译为“羯磨”,或意译为“业”。一译者003行动瑜伽KarmaYoga会发现,他们应当精进趋步的目标并非快乐,而是知识。就此而言,痛苦与快乐都是伟大的导师,我们从恶中所获的,丝毫不亚于自善中所得的。快乐与痛苦在经过人们的灵魂时会在其上留下不同的印迹,这些烙印在人的身上联结积淀下来,便是所谓的人的“品格”。任何人的品格,若加以细究,便知它无非是人的秉性之集合,即人的心智禀赋之总和;而且你会发觉,痛苦与快乐在塑造品格时是同等重要的因素,善与恶在铸就品格方面的作用也是如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痛苦比快乐更能令人获得教益。若是细勘深究这个世界所产生的种种伟大人格,我敢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发现一比之快乐,痛苦能教会我们更多;比之富裕,贫穷能教给我们更多;比之赞美,打击更会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之火。而知识,原本就潜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没有任何知识源自外界,所有的知识都源于内心。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人“知晓”(kow)什么,从严格的心理学意义上讲,倒应该说是某人“揭示”(uveil)或“发现”(dicover)了什么;所谓“习得”(lear),实则乃“发现”—借着揭开灵魂之蔽障,无尽知识的宝藏才得以呈现。我们常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莫非此004·第一章行动影响品格·定律躲在某处等待着牛顿去发现?实则此定律已在于心,时候到了,他便发现了。这个世界现有的知识,无不出自于心意;你自己的心意之中,有着关于宇宙的无限知识。外部世界纯然是一个提示、一个契机,它促使你去细察你自己的心意,但你的研究对象,却总是你自己的心意。苹果落地仅仅是给了牛顿一个提示,促使他研究了他自己的心意。他重新组织了内心先前所有思想的关联,并于其中发现了新的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故此,这一定律既不存在于苹果之中,也不藏于地球的中心的任何物质中。因此,所有知识,无论是世俗的还是灵性的,皆存在于人的内心。许多时候,它们因未被发现而一直处于遮蔽状态,当遮蔽慢慢被去除之际,我们会说一“我们慢慢学会了”;而这一过程的进展,则造成了知识的进步。这种遮蔽去除得越多,此人就越有知识;若被此遮蔽重重覆盖,此人便被称为无明;而若能将此遮蔽完全揭除,此人则可谓无所不知的圣人。过去曾有这样的全知者,我相信,未来也必定会有这种圣人,而且,将有无数的圣人现身于未来的尘世。正如燧石之中藏匿着火焰,人心之中隐存着知识,外在的契机或提示则犹如将火引燃的摩擦之力。我们所有的情感和行为亦是如此。我们的泪水与微笑、我们的快乐与悲伤、我们的哭005行动瑜伽KarmaYoga泣与欢笑、我们的诅咒与祝福、我们的赞美与谴责一即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只要我们深入地静观我们自己便会发现,它们都是在种种外力的击打之下从我们的内心涌出的。其结果,便造就了今日的我们。所有这些击打便可谓之“Karma'”(工作、行动等)。如同击石可以取火一样,一切精神与肉体的击打皆可塑造人的灵魂,灵魂经击打燃起火焰,其自身的力量和知识因而被发现。这就是Karma一词在最广泛意义上的用法。故此,我们在任何时候的任何行为都是Karma:我正在对你们讲话,这是Kama你们正在聆听,这是Karma我们呼吸,这是Karma我们行走,这也是Karma。我们身心所做的一切事情,皆为Karma,都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其印迹。还有一些行为,常常是无数细小行为的累积或总和。譬如我们在海边,听见海浪撞击着礁石,并发出巨大的声响。我们知道,每一个巨浪皆由千万细小波浪所构成。细浪发出的声音我们难以听到,只有当它们累积为巨浪我们才能听见。同理,每一次心脏的跳动,也都是行动。而某些行动之所以能为我们所知,是因为它们变得确凿可感,但同时,它们又是众多细小行动的累积。如果你真想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要着眼于其宏伟大业,因为每一个愚者皆有可能在某种情势下成为英006···试读结束···...

    2022-10-14

  • 安徽天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市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开展主题

    10月12日,安徽天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市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开展主题日,通过参观党建主题展厅、党群功能室和红色礼堂,回顾党史和马鞍山地区党组织发展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在党性教育展厅,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初心,强化责任使命。...

    2022-10-14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肥分所党支部组织开展“星星点灯,与爱同行”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行动主题

    10月13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肥分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和职工前往蜀山区至爱阳光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星星点灯,与爱同行”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行动主题日。该所党支部书记程创业、首席合伙人章晨伟带领大家有序地参观、聆听讲解、观看纪录片《来自星星的你》,与康复中心老师们询问了解自闭症儿童相关情况,感受许琳园长建立康复中心的初衷,深刻理解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意义。该所党支部还将购置的学习用品、益智文具、爱心牛奶等物资捐献给了康复中心,为关爱自闭症儿童献上一份爱心与力量。...

    2022-10-14 点亮心灯与爱同行 点亮星灯 把爱传递

  • 《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作者】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页数】278【出版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1.12【ISBN号】978-7-5630-7399-3【价格】79.80【分类】教育理论-研究【参考文献】孙辉,赵玉亮,聂隽编著.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1.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内容提要:《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导论“爱”与“欣赏”是教育管理的成功之本。教育中的“爱”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中这样阐述:“教育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而且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治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各种具有教育性的爱的方式。”第一节“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当代学校教育中,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小便开始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遨游,他们更有思想、更有个性、更有主见,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学校教育中渗透“爱与欣赏”的教育思想,用爱包容学生、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育人的需要,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实质是关爱、欣赏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也就是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001“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时代越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及作用就愈发突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要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由此看出“爱与欣赏”教育理念的产生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中学阶段育人的需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规划》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各种社交软件,心理问题频繁出现,给“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育人”从沟通开始,有效的师生沟通是建立在“爱”与“欣赏”的基础上的,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爱”与“欣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三、“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生命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欣赏的眼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避免以成绩论成败的“一刀切”现象,避免教师先入为主地开展教育。在“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下,002第一章导论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勇敢地接纳新生事物,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关注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四、“爱与欣赏”教育理念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学生身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接受新事物快,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容易与社会同步,主要体现在思维活跃、盲目追求新事物上。由于要求教师要按照规范的道德标准进行教育,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出现了思维结构失衡的情况,即“代沟”。面对社会的大背景,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现在学生难教”。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能够爱学生、欣赏学生,自己就要培养爱与欣赏的能力。教师首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用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博学”的形象。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偶像”,通过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增强职业自信心,具备自我欣赏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学会沟通的技巧,以赢得领导、同事、学生的爱戴,通过“被爱”让自己爱的能力不断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朋友之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是无微不至、不由自主的,这种爱是建立在双方自主性和完整性基础上的。教师具有了“爱与欣赏”的理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职业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第二节“爱与欣赏”教育研究综述一、“爱”与“欣赏”教育思想起源我国最早提出“爱”的教育思想的人是孔子,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一个由至亲推及他人的道德推衍过程。他首先强调的是对至亲的“爱”,也就是一个人要有爱人之心,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孔子认为,要把“亲亲之爱”推广,由爱父母推及爱朋友和爱全体社会成员,即“泛爱众,而亲仁”。“仁”003“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为此,孔子从“忠”和“恕”两个方面推行“为仁”之道。孔子认为的“忠”即“以己所欲譬诸他人”,也就是成全他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谓“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推己及人,与现代心理学中的“黄金规则”相似。它反映的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通观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情操,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对今天的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就是爱人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从人性中寻找仁爱的根源。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善使人广施“仁爱”。孟子丰富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提出了包容、分享的“忠恕”思想,更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从这一点上说,孟子“仁爱”的教育思想更加宽泛。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对“仁”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为儒家仁政实践提供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依据。张载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礼教学者”,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是相吻合的。他的进步之处在于理论更加深入。张载的理论根据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从人类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这与费尔巴哈的观点相接近。关于“欣赏”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古典文集中也不乏陈述,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就曾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说的“长善”就是“使善增长”,即教师要让学生的优点不断增长。《左传·襄公十四年》也曾记载“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其中的“赏”为表扬、奖赏之意。西方第一个真正提出“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学者是昆体良山。在《昆体良教育论著选》中,记录了他的观点:“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昆体良认为教师不仅要有学识,更应该热爱学生,耐心地教育学生,注意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1]昆体良(MarcuFaiuQuitiliau,约35一约100)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位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004第一章导论裴斯泰洛齐山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教育爱”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爱”思想是当今学校教育始终追求的一条基本原则。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爱”。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就是要求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和工作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给予自觉、持久、公平、真诚和无私的爱。裴斯泰洛齐可谓是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自己“教育爱”的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他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因此,教师要精心照顾好学生,注意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报以慈爱的微笑。教师要用亲切的话语、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动学生。当爱和信赖在学生心中扎下根以后,教师要尽力激励它、增强它,使之不断升华。他认为,家庭“教育爱”是学校“教育爱”的源泉,学校“教育爱”是家庭“教育爱”的延伸和升华。以上教育家只是初步阐述了“爱与欣赏”教育的一些思想,却没有系统地形成“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二、近现代教育中的“爱与欣赏”教育思想英国教育家罗素提倡爱的教育,强调对儿童的本能训练,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他认为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爱乃是良性品性的精髓。正确的爱应该是恰当地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所刻意追求的东西。罗素认为“儿童应该被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倡导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观点与美国近代教育家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观点不谋而合。杜威认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杜威也提出完全的“儿童中心”实质上是一种放任,教师应当在关键时刻对学生有引导作用。美籍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哲学、心理学著作中也多次提到“爱的教育”思想。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倒退似乎成正比,而造成这种二律背反的根源恰恰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使私有制的经济制度膨胀了人们的私欲,导致人[1]裴斯泰洛齐(JohaHeirichPetalozzi,1746一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005“爱与欣赏”教育的行动研究格的扭曲。资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向由“培养人的品质”转向“训练适应社会的能力”,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成为工具性、压迫性的异化教育。弗洛姆认为要使教育真正走向对健全的人的培养,就要主张“爱的教育”。他将爱看作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情感,因而爱不是被动的“索取”和“接受”,而应是主动的“给予”。弗洛姆将尊重作为构成爱的一个重要的要素,他认为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责任,也就没有真正的爱。根据尊重这个词的词根reicere(看),弗洛姆解释了“尊重”的含义:“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弗洛姆“爱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从这一点上看,仍然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于1980年提出的“关怀教育”理论,被公认为世界伦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学会关心”作为教学理念更是对国际教育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里的“学会关心”理念是“爱”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支撑。诺丁斯认为应该重视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灌输、控制学生,从长远角度看是不对的。罗素、杜威、弗洛姆、诺丁斯都主张要尊重人的发展,这就是“爱与欣赏”教育思想的体现。20世纪20年代,杜威和罗素都曾来华演讲。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更大,我国教育家胡适、陶行知都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即为杜威“做中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陶行知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源于社会赋予的责任,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他曾说:“有了爱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他的使命。流露的时候,遇着阻力便不得不奋斗一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己带来之伪知识奋斗。这奋斗之历史,也就是这颗爱心之历史。”可见,陶行知的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他从“爱满天下”出发,不以门第论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从爱学生,到欣赏学生的才能,陶行知把眼光放在了穷苦家庭中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上,认为只要有特殊才能,都应该加以特殊培养。他主张创办多样化的学校,发展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多规格的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爱与欣赏”的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个性化”教学,就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延伸。夏丐尊把办学校比作挖池塘,他在《爱的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教006···试读结束···...

    2022-10-12 欣赏教育论文 教育中的欣赏

  • 《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页数】506【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0【ISBN号】978-7-5690-3435-6【分类】院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管理【参考文献】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提要:本书着重探讨和研究推进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学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在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大力发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在新技术手段驱动下,融合多元协同、智能服务以及精准服务等理念,实现高校信息资源服务跨越式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人文精神方面努力探索新的道路。全书共收录六十余篇论文,包括《基于AISAS模型研究意见领袖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论高校图书馆助推儿童阅读的意义与实施策略》《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等。《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内容试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何艳艳摘要:在四川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对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数据进行梳理,揭示文献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困境,并试图寻找走出困境的路径,希望能够为四川大学图书馆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双一流图书馆文献服务基础服务一、新时期四川大学图书馆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背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是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四川大学入选了首批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A类高校名单,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六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①为此,学校提出的最新发展思路是“办最好的医科,办一流的文科、理科和新工科”,以“文优一理进一工改一医强”为路径,全面推进*何艳艳(1972一)女,博士,四川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①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0L].ht:∥www.moe.gov.c/rcite/A22/moe_843/201709/20170921_314942.html,2017-09-21/2020-05-06.11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力争到2020年,口腔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此,学校决定重点建设十二个一流学科(群),打造十个“一流”。①十个“一流”中“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平台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一流的文化传承创新”,图书馆都可以且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流的环境条件保障”的重要建设内容就是建设一流的大学图书馆,这是四川大学图书馆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契机。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704年,是我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分布在三个校区,有文理馆、工学馆、医学馆、江安馆四个分馆。②多年以来,图书馆在新老校区之间建立了多校区一体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实体图书馆周开放时间达到108.5小时,全年开放330天以上,日均接待读者万余人次,实现了全面的通借通还服务。③此外,图书馆通过自助借还、自助复印、网上预约和续借、校外访问等多种服务方式,采用移动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网络平台和阅读推广等活动,实现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的交互服务,延伸服务时间长度,拓宽服务广度。围绕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四川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坚持“面向师生”“面向学科”“面向发展”,以建设创新型图书馆、学习型图书馆、和谐型图书馆为前提,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努力使四川大学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服务和开发的若干重要管理服务指标上居于一流高校的前列。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大学图书馆提出重点实施“四位一体信息资源构建计划”“四类高端知识服务打造计划”“四季书香阅读推广发展计划”“四大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计划”。其中“四位一体信息资源构建计划”是确立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根本。在该计划中,牵涉文献服务中心部分的表述是“完善信息资源发展规划,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发挥学科专家的主导作用,建立跨校区统一文献资源基藏库和物流服①川大:重点建设I2个一流学科,打造“十个一流”[EB/OL].htt:∥ew.ia.com.c/c/2017-09-23/doc-ifymfcih3246999.html,2017-09-23/2020-05-06.②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③开馆时间[EB/0L].htt:∥202.115.54.22/oe_time,2020-05-06.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务配套体系,科学再造图书馆物理空间和服务空间”①。文献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立足的基石,是图书馆服务中最具“温度”的部分,“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链接在四川大学图书馆迈向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四川大学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从图书馆的馆舍基础条件、文献资源分布及特点、读者情况分析、现有人员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进行梳理并力图就其呈现的特点作出分析。(一)馆舍基础条件四川大学图书馆有4个分馆,分布在三个校区,馆舍面积共计6.3万余平方米,文献服务中心管理面积按最低估计百分之六十折算,大致为3.77万平方米。最大的江安馆馆舍面积2.5万平方米,使用年限已达15年;最小的医学馆馆舍面积仅8000余平方米,使用年限已达37年。②四川大学有专任教师4527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以及4000余各类留学生。③对标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硬件条件在“双一流”高校中处于相当落后的位置。(二)文献资源分布及特点四川大学图书馆是由原四川大学图书馆、原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原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每个图书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献体系。图书馆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图书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编目,有杜威分类法、刘国钧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以下仅统计了各分馆按照中图法分类、藏量排名前五的图书类别以大致反映馆藏特色。文理馆藏以社会科学类文献为主,其中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领域的文献具有收藏优势。同时馆藏中还有大量的古籍资源以及特藏文献资源,是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宝贵财富。①跃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四川大学图书馆发展思考[J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5):39-42②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③学校简介[EB/OL].ht:∥www.cu.edu.c/xxgkew/.xxj.htm,2020-05-06.3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这部分资源归属特色资源中心管理,此处不纳入讨论。文理馆馆藏前五类分别是F类(经济)、D类(政治、法律)、I类(文学)、K类(历史地理)和B类(哲学、宗教)。工学馆藏以科技文献为主,其中高分子材料科学、皮革科学与工程文献方面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馆藏前五类为TP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0类(数理科学与化学)、TN类(电子技术、通信技术)、TM类(电工技术)及TB类(一般工业技术)。医学馆藏以医学文献为主,在口腔医学文献方面的收藏极具特色,馆藏前五类为R类(医药、卫生)、H类(语言、文字)、Q类(生物科学)、T类(工业技术)、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江安馆藏主要提供基础文献资料和一、二年级所需的文献资料。江安馆馆藏前五大类分别为I类(文学)、TP类(工业技术)、D类(政治、法律)、F类(经济)、H类(语言、文字)。①(三)读者情况分析本文仅根据2015一2018年的图书馆进馆人次、进馆人员类型、不同分馆借书量以及不同读者类型读者借书数量来进行读者分析。近年来图书馆的进馆人次逐年攀升,屡创新高。从现有数据看,2018年11个月的进馆人次相较2015年全年进馆人次,文理馆增加了53.9%,医学馆增加了49%,工学馆增加了27.5%。因此,馆舍空间紧张的矛盾更加凸显。同时,文理馆由于拥有大量的资源,更多的空间用于存放文献资料,留给读者的使用空间就更少。而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习惯、文献需求均有差异,文理馆读者中硕士生占总进馆人次的一半以上,江安馆读者中本科生进馆人次达到总人数的84%。了解服务人群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是今后文献服务中心需要特别努力的方向。从各分馆借书数量来看,医学馆、工学馆近四年的借阅量有所起伏,总体上有所下降,文理馆和江安馆的文献借阅量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18年借阅量与2015年借阅量两相比较,文理馆降幅达23.6%,江安馆降幅达21%。从不同类型读者借书数量来分析,近4年来,教工、博士、硕士借阅人数与借阅册次有轻微起伏,本科生借阅人次及借阅册次逐年下滑,2018年与2015年借阅人数相比下降19.9%,借阅册次下降44%。①关于馆藏文献特色的介绍参考了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1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四)现有人员状况分析文献服务中心人员,从职称情况看,高级职称人数占比15.7%,中级职称人数(含同等级别的职员制人员)占比69.2%,全馆2个初级职称人员集中在文献服务中心,技师及工人人数占比12.9%。从年龄结构看,在各年龄段中,50岁以上(含)在中心占比73.8%;40岁(含)~50岁占比16.9%40岁以下占比仅有9.2%。中心人员的平均年龄50岁,只有江安图书馆人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但也达到46岁。从性别构成及退休人数来看,男性员工占比41.5%,女性员工占比58.5%,5年内退休员工人数占比56.9%(男性退休计算到60岁,女性退休计算到55岁,暂不计算副高延退因素)。从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博士)占比18.5%,全日制本科占比15.4%,本科网络学院或者成人教育或者函授占比27.7%,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下学历占比38.4%。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文献服务中心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人员退休高峰即将来到,目前的人力结构无法承担图书馆日益精细化服务的工作要求。三、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面临的困境及探索(一)馆舍空间不足,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业压力以及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对图书馆除了有文献索取的需求,还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必要的学习空间。馆舍空间不足是文献服务中心面临的最大压力,在图书馆近期进行的读者满意度调查表中,在收集到的852条意见中,有319条是关于空间问题的反映,几乎占到反馈意见总数的一半,集中反映图书馆座位不够使用,占座现象突出等情况,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文献服务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分布在四川大学老校区的三个图书馆的馆舍均已使用30年以上,旧有馆舍在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上均具有很大局限性,大开间少,文献服务工作的流程设计不能按照理想模式进行,工作展开处处受到掣肘。仅以文理馆为例,电梯位于书库最后方,使用极其不便,整个一楼缺乏必要的工作处理空间,使得“藏、借、咨”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开展捉襟见肘。目前综合服务(咨询及借还)的工作开展只能分布在两处(一楼和二楼),不利于人员的拉通使用,现在只能根据馆舍的具体情况,找到临时的书刊登录验收的空间,大大增加了业务操作时间,造成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浪费。5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馆舍空间的不足,使得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典藏原则无法得到完整贯彻,在工作的开展上存在“因室存放”的情况,资料放置地点呈现出零散、混乱的情况,既不便于工作人员管理,也不便于读者查找。如文理馆的过期期刊因为体量过于庞大,只能按年代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库房中,或者同一库房存在多种类型文献混杂存放的情况。不同时期工作要求提出的各类文献的倒架挪架等会产生大量重复的工作,使得工作量激增。(二)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人员梯队出现断档情况整个文献服务中心平均年龄接近50岁,呈现严重老化特点,人员队伍知识更新速度慢,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低,且距离退休年龄比较近,等待退休、不作为的思想比较严重。今后三至五年人员退休即将达到峰值,新进人员的补充遥遥无期,工作的延续性无法实现。同时作为文献服务中心补充力量的外聘人员受原有机制及用工模式的制约,工资水平很低,人员素质不高,基础服务工作环节存在漏洞。四、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的应对方案(一)近期的初步探索针对现有困境,图书馆已经开始进行初步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模式的转变自2018年3月以来,四川大学图书馆将分布于四个分馆的阅览部、流通部及读者服务部共计7个部门调整为文献服务中心①,与其他的资源建设中心、知识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特色资源中心、研究发展中心并列为图书馆六大业务中心,至此在组织架构上完成一体化架构。在管理设置上,设置4个副主任,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由分管领导和4个馆长助理加上4个副主任统筹全中心业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分中心的具体工作。对业务模块进行切割,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业务标准。2.业务模式的转变在三个老校区图书馆尝试推进“藏、借、阅、咨”一体化模式,在图书馆最为显著的位置(一般是一楼阅览大厅)设置综合服务处,办理与读者直接相关的各类业务,如咨询、借还书、证件处理、门禁系统进出维①图书馆概况-机构设置[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16···试读结束···...

    2022-10-11 四川大学图书馆电子书 四川大学出版社学子书店

  •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论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者】人民论坛主编【页数】300【出版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207-1236-1【价格】68.00【分类】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现代化管理-研究【参考文献】人民论坛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容提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进一步促进党的建设,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为展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和基本事实,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创建国家、治理国家、执政为民、服务社会的光辉业绩,更好地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本书分“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之道”“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等方面予以阐述。本书汇集国内著名学者对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回顾与思考,具有理论的权威性,观点的前瞻性和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容试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九个首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何毅亭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标志性成果,是新时代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既有许多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许多实践上的新举措。全会和《决定》创造了若干个“首次”,大的方面有以下9个。首次用一次的中央全会专门研究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001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力保证。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并作出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励精图治的历史担当。回顾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整个过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夺取全国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课题。同样,在中国这样具有超长时间历史纵深、超大幅员国土面积、超大数量人口规模、超常复杂民族结构、超大规模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学习,是极其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成就,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很了不起的。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系统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科学内涵、实践途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重大成果。这个重大成果,从制度形态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00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九个首次”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性贡献。位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能简单地运用现成的国家机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机构来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后,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借鉴了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执政的宝贵经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4年、的十八大以来7年这3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决定》首次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的新概括,正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历程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段话第一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003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和内核,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国家制度展开。治理国家,制度无疑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同国家治理能力虽然有紧密联系,但又不是一回事,不是国家制度越成熟、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就自然而然地越强。所以,《决定》明确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决定》要求,努力把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都提高起来,努力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整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才能大幅度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我国制度优势才能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首次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越来越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决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科学揭示了新中国004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九个首次”70年发展成就的制度原因,有利于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制度自信,有利于推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可能定于一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起来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丰富起来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决定》概括的13个显著优势,是用“八个能否”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由此证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不仅保障了我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且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创新理论、建设有效制度统一起来,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005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主要在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因而深得中国人民拥护;主要在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从来不排斥任何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能够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自己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首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步走”总体目标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根本。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的十二大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方针,并且对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等作出部署。的十三大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阐述并作出部署。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006···试读结束···...

    2022-10-11 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 安徽九通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

    9月29日,安徽九通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主题日,支部书记江楠领学部分内容,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努力悟原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提升工作创造性,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10

  • 安徽永健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携手安徽省移动内审党支部共同开展“迎国庆缅怀革命先烈 砥砺行传承红色基因”主题

    9月30日,安徽永健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携手安徽省移动内审党支部,分别组织部分党员和青年员工赴岳西县王步文烈士纪念馆共同开展“迎国庆缅怀革命先烈砥砺行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日,既有效促进了双方支部之间互学互助、互促共建,又教育引导党员和青年员工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任务,立足本职为实现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9 安徽省党员 安徽省党建网

  • 安徽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进程”主题

    10月8日,安徽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进程”主题日,全体党员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部分章节,支部书记开展《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微党课,每名党员座谈交流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引导大家以奋斗之姿强信念、勇担当、凝共识,立足岗位、踔厉奋发,用实际行动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9

  • 行动派·视频号直播训练营,素人从0到1做视频号直播销量百万,走向人生巅峰|百度网盘下载

    行动派middot视频号直播训练营介绍:直播是2022年离普通人最大的红利,每个人都想要抓住时代机遇,打造和提升自己影响力,个人品牌,实现直播变现!视频号直播红利的浪潮,你不来别人也会来。就算你现在不需要,之后也一定会需要。一起跟着行动派学习最专业的直播套路,实现人生的逆袭!...

    2022-10-27

  • 安徽正诚房地产土地评估测绘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青春心向”红色教育活动

    9月29日,安徽正诚房地产土地评估测绘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赴肥东县白龙镇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开展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章俊带领党员在党史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合肥历史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认真聆听历史讲解,细心浏览档案文献、图文展板,用心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当看到由该公司承接的“骆岗公园”“中国声谷”等项目展出时,大家都深感振奋、倍感荣耀。通过开展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和全体员工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本职岗位上拼搏奋进,坚守奋斗初心,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9-30 总参第一测绘大队运输队 总参第三测绘大队概况

  • 六安思则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与油坊桥社区党总支共同开展主题

    为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增强党员党性,增强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9月25日,栾思泽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携手晋安区中市街道油坊桥社区党总支开展主题日活动。在油坊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会党员集体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四卷)”)”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党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观看禁毒宣传片《致青年》及安徽获奖作品“会后,大小办党支部慰问油坊桥社区两名困难党员,与老党员亲切交谈,慰问慰问。通过主题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支部共建互动交流,形成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2-09-2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