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质量工程》张保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质量工程》【作者】张保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页数】364【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111-63660-1【价格】59.00【分类】质量管理-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张保主编.现代质量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现代质量工程》内容提要:本书在全面论述现代质量工程概念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质量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质量工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现代质量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11章,包括质量工程概述、质量工程的基本原理、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常用技术、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面向质量的设计、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可靠性工程与技术、质量经济性分析与控制和先进质量工程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电类、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用书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及企业各级领导参考。《现代质量工程》内容试读第一章质量工程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定义一、质量及其定义质量(Quality)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和国防安全都息息相关。质量不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类案例比比皆是。例如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约73后,突然发生爆炸,座舱内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这次事故是美国航天史上的灾难性事故,事故造成约14亿美元的巨大损失,其中航天飞机12亿美元,携带的卫星2亿美元。分析结果表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挂在外燃料箱上的一枚助推火箭的密封装置破裂,喷出火焰,把液态氢燃料箱烧出一个洞,引起燃料箱猛烈爆炸,造成了这次严重事故。毫无疑问,质量至关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质量呢?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质量的要求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因而给质量下的定义也不一样。目前有关“质量”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0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定义质量: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全面、准确,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权威性。我们可以对该定义做如下解释:(1)质量的载体称为客体,客体是“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体可以是产品、服务、过程、人员、组织、体系、资料等。客体可能是物质的(如一台发动机、一张纸、一颗钻石)、非物质的(如转换率、一个项目计划)或想象的(如未来组织的状态)。固有特性是指存于客体的一组永久性的特性,它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功率和转速、打电话时的接通时间等技术特性),而人为赋予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不是固有特性,不反映在产品的质量范畴中。(2)“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一供需双方业务洽谈和签订合同过程中,用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加以明确规定的内容。“通常隐含”一组织和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里现代质量工程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实体的固有特性必须尽可能满足要求,固有特性与要求越接近,其质量水平就越高;反之,质量水平就越低。2.日本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的定义日本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TaguchiGe'ichi)从社会损失的角度给质量下了如下定义: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但是由于产品功能本身产生的损失除外。事实上,任何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失,造成损失越小的产品,其质量水平就越高。例如,在汽车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还会由于排放废气而造成环境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讲,节油和污染小的汽车就是高质量的产品。但是,由于汽车喇叭而带来的噪声污染,以及由于汽车流量大而造成的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则不应被视为汽车的质量问题。根据田口玄一的质量观,由于社会损失是可以计算的,因此质量变为一种可量化度量的量。3.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的定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JoehM.Jura)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给质量下了如下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FiteforUe)。可以看出,朱兰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定义质量的,即顾客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服务)》满意程度的度量。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水平应由顾客(包括社会)给出,只要顾客满意的产品,不管其特性值如何,就是高质量的产品。而没有顾客购买的所谓的“高质量”产品是毫无意义的在理解质量的概念时,除上述定义外,还应该考虑以下特点:(1)质量要求的“动态性”。即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过程或体系会提出超越原有要求的、新的需求或期望。例如,早在20世纪初,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是能够载人即可。但到今日,人们要求汽车要造型美观、节省油耗、减少排放等。因此,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规范,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以满足已变化的市场要求。(2)质量需求的“区域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顾客因自然条件、技术发达程度消费水平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销往欧洲地区的彩电要符合欧洲的电视制式、电压及电压的波动范围等质量要求,与内销的彩电不同。(3)质量等次的“相对性”。相对性意味着同等次的产品才有比较意义,不同等次的产品是无法比较质量的。另外,等级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等级高并不意味着质量好,等级低也并不意味着质量一定差。例如,有些豪华宾馆的服务质量可能很差,而有些硬件较差的小宾馆的服务质量却很好。(4)质量观念的“演变性”。人们对质量的理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人们所理解的产品质量是指符合性质量,即产品满足规格要求的能力;在50年代到80年代,人们所理解的产品质量是指适用性质量,即产品应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在8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接受满意性质量的观念,即企业的产品应为顾客提供最大限度的满意。在21世纪,人们将普遍接受卓越性质量的概念,即制造企业要提供使顾客2第一章质量工程概逃目三门惊喜的产品,要为顾客创造价值。(5)质量的“经济性”。由于对质量的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所以价廉物美实际上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表明质量有其经济性的特征。虽然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不同,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出。二、质量相关概念1.产品质量一般所讲的产品有以下四种类别:服务(如宾馆、饭店等)、软件(如计算机程序、百科全书等)、硬件(如汽车、金属切削机床、机械零件等)、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根据质量的定义,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就机械工业的硬件产品而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质量特性:(1)性能。性能是指产品为满足其使用目的而需要具备的技术特性,如机床的转速功率、加工精度等,显示器的分辨率、用电量、使用方便性等。(2)可信性。可信性反映了产品可用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如电视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机床精度的稳定期限,材料与零件的持久性和耐用性等。维修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可靠性和维修性决定了产品的可用性。维修保障性是指维修保障资源能满足产品维修过程需求的能力。(3)安全性。安全性反映了产品在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由于质量不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能力,如机器的噪声程度、冲压机的防护能力、电器的漏电保护性等。(4)适应性。适应性反映了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如振动与噪声、灰尘与油污、高温与高湿、电磁干扰等自然条件;后者如产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顾客的需求的能力。(5)经济性。经济性反映了产品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具体表现在设计费用、制造费用、使用费用、报废后的回收处理费用上。(6)时间性。时间性反映了产品供货商满足顾客对产品交货期和交货数量的能力,以及满足顾客需求随时间变化的能力。产品的寿命也属于时间性的范畴。除硬件产品外,软件产品的质量一般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特性: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专用性、经济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2.服务质量服务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是向消费者个人或组织提供的,服务的目的旨在满足被服务方(顾客)某种特定的需求。服务通常是无形的,是在与顾客接触时完成的一项活动。服务的特性包括:服务可感知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服务质量的差异性、服务活动的不可储存性等。服务质量(ServiceQuality)指的是服务活动的特性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服务的质量一般包括以下特性: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现代质量工程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一般包括:服务提供前的质量控制、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服务提供结束后的质量控制。3.过程质量过程是“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组织具有可被规定、测量和改进的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的结果,并跨越职能界限。某些过程可能是关键的,而另外一些则不是。过程具有相互关联的活动和输入,以提供输出。过程质量(ProceQuality)是指过程中的活动满足过程标准的程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最终要由过程或活动来保证,企业为提高质量,就必须确定内部各种相关过程和活动,并对其实施管理。根据过程管理的观点,企业中的一切业务都是由过程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过程质量包括:规划过程质量、设计过程质量、制造过程质量、使用过程质量、报废处理过程质量和服务过程质量等。4.工作质量工作质量(WorkigQuality)是指员工完成业务活动过程中遵守标准规定(量化或非量化)的程度。工作质量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它决定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由于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工作质量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包括质量意识、责任心、业务水平等。其中,最高管理者的工作质量起主导作用,一般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工作质量起保证和落实作用。工作质量能反映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等各项工作的水平。工作质量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不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那样直观地表现在人们面前,而是体现在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中,并通过工作效率和成果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5.寿命周期质量一个产品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从“摇篮”到“坟墓”,称为产品的寿命周期。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大量的质量活动,称为产品的寿命周期质量(Lif©CycleQuality)。一个组织的质量活动非常强调系统性,强调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质量进行不断的改进。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提出的质量要求,使产品具有适用性,就应根据产品特点、企业规模和生产方式,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一阶段的质量目标,确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开展必要的质量活动,确保产品质量在其形成的全过程中均处于受控状态。目前与寿命周期质量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三个,即质量螺旋、质量圈和质量环。它们对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作用。(1)质量螺旋。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认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是按照螺旋上升的规律逐步完成的,每完成一个质量循环就应使产品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将这种规律称为“质量螺旋”(QualitySiral),又称为朱兰质量螺旋。如图l-1所示,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订制造计划、采购、资源配置、生产制造、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以螺旋的方式提高。朱兰质量螺旋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是质量管理的理第一章质量工程概述目目门论基础,对于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适用性产品市场市场调研用户服务销售产品开发测试市场调研设计检验生产技术准备工序控制制订制造计划生产制造采购资源供应商配置图1-1质量螺旋(2)质量循环圈。质量循环圈(QualityCircle)是由瑞典质量管理专家桑德霍尔姆(L.Sadholm)博土提出的,他把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圈内,供应单位(产品提供者)位于圈子输入侧,用户位于圈子输出侧,如图1-2所示。(3)质量环。质量环(QualityLoo)的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teratioalOrgaizatioforStadardizatio,IS0)在其IS09000:1987质量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环把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12个阶段,并用一个无头无尾、带方向的循环圆圈来表示,如图1-3所示。IS09000:1987系列标准的过程架构就是根据质量环来划分的。营销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和开发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检验处置或再生利用过程策划和开发制造销售售后产品采购供应单位采购服务用户般的寿命周期阶段技术支持和服务一生产或工艺市场服务提供准备开发调研安装和投入运行验证设计销售和分发包装和储存图1-2质量循环圈图1-3质量环从上述三种概念中可以看出:质量螺旋主要强调质量的不断改进特性;质量循环圈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及其与外部的关系;质量环则从寿命周期的角度论述质量活动的不间断性6.零缺陷、零废品、零故障、零事故、零污染人们对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满足于有限的质量水平。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质量(包括安全)的要求,或者说追自里现代质量工程求的目标是:制造过程零废品(ZeroReject),上市产品零缺陷(ZeroDefect),,运行过程零故障(ZeroFault),寿命周期零污染(ZeroPollutio)和零事故(ZeroAccidet)。当然,这种要求仅仅是质量的理想状态,人们可能永远达不到这种状态,但应坚持不懈地追求这种状态,使之成为质量改进的永恒动力。7.顾客满意顾客是“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内部过程的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受益者和采购方。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期望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这种感受信息用来评价供方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状况和趋势。因此,供方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去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希望,用科学的手段和正确的方法分析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满意是企业的推动力。为了评价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应对顾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就必须对满意度进行测评。目前,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组织质量的最新指标,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产品质量的评估和对组织业绩的评价。通常情况下,顾客对质量的感受会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当感知低于预期时,顾客会感到不满意,甚至会产生抱怨和投诉。此时,组织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妥善解决,虚心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使顾客由不满意转化为满意。第二,当感知接近期望时,顾客会感到满意,此时,依然要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想法,争取超越他们的期望。第三,当感知远远超过期望时,顾客就会对组织产生忠诚感因此,顾客满意度是一种预期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函数,它会随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换,可以具体表现为四个特性:(1)顾客满意的主观性。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上的,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顾客满意的程度不仅与顾客的知识和经验、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自身条件有关,还与媒体传闻等有关。(2)顾客满意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或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评价也不尽相同。(3)顾客满意的相对性。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他们习惯于把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其他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进行比较,由此得到的满意或不满意有相对性。(4)顾客满意的阶段性。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时间性,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对过程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出阶段性。为了客观评价顾客的满意度,需要进行满意度测评。在进行顾客满意度测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测评因素的全面性原则。测评时,应尽可能全面地考查影响顾客满意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例如质量水平、服务方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环境、人员素质、组织形象、信誉、顾客关系、服务设施等。6···试读结束···...

    2022-11-22 epub出版物 epub出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质量管理》杨东,雷达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质量管理》【作者】杨东,雷达主编【页数】230【出版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605-6494-4【价格】68.00【分类】质量管理【参考文献】杨东,雷达主编.质量管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质量管理》内容提要:《质量管理》内容试读第一章质量综述第一章质量综述第一节质量的概念及意义一、质量的重要意义(一)质量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重视质量,人们认识到质量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世界贸易组织(WT0)已拥有超过150个成员国,在它的60多项协议、附件、备忘录等文件中,都体现了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例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主要原则有非歧视、正当目标、采用和实施国际标准、互相承认、透明度等,体现出各成员国之间商品交易应以质量和诚信为基础,没有质量和诚信就要受到该协议的制裁和相关方的抵制。(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并且市场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在影响顾客购买商品的价格、质量、服务三种因素中,质量已成为决定用户是否购买该商品的首要因素。只有充分重视质量,才能赢得市场,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这种状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三)质量是维护相关方利益的保障所谓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人或团体”。例如:所有者、员工、供方、银行、工会、合作伙伴(含协作单位)、社会等。没有质量,企业最终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创办企业的本质目的一赢利就无法实现,对投资者、银行、社会、员工等相关方的利益自然也难以保障。二、质量管理研究的对象与范围质量管理学科是研究和揭示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有专家认为,质量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微观质量管理与宏观质量管理。微观质量管理着重21/质量管理从工厂、企业、服务机构的角度,研究如何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宏观质量管理则着重从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角度,研究如何对工厂、企业、服务机构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控制。由于质量与技术和管理都有关系,质量管理必须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如果只有技术没有管理,技术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反之,如果只有管理没有技术,管理只能成为无米之炊。所以质量管理学科是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十分广泛的边缘科学。20世纪80年代,质量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产品质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对象是实体质量,研究范围扩大到一切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产品质量、组织的质量、体系的质量、人的质量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系统的质量21世纪的质量管理研究的对象又进一步明确为产品、过程、体系质量。而体系质量又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是人、设备或设施、原料、方法、环境、信息、时间等。因此,21世纪的质量管理研究的范围是广义的质量。现代质量管理虽然仍重视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但更强调体系或系统的质量和人的质量,并以人的质量和体系的质量去确保过程、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质量。现在,质量管理活动不仅在工业生产领域进行,而且已经渗透到农业、交通、教育、卫生、商业等许多领域三、质量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1)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如质量、质量方针、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审核、质量成本、质量体系等(2)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如标准化、计量、质量信息、质量教育、质量责任制等。(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设计)。(4)质量管理组织体制和法规,如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监督组织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等,以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5)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①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即PDCA循环管理技术。②基本的数学方法,即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③各种常用的统计工具,即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控制图、系统图、亲和图、方差与回归分析等。(6)质量检验抽样方法和控制方法。(7)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经济效益的评价与计算。(8)质量管理人才的培训与教育。第一章质量综述3四、质量管理研究的方法质量管理学科融合了数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并与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质量管理的研究方法如下:(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紧密结合的方法。(3)“软硬兼施”(既抓质量意识、质量文件等软件,又抓设备设施、材料等硬件)的方法。(4)见“物(产品等)”更见“人(人的质量意识、技术等素质)”的方法。(5)质量文化建设与产品质量控制并举的方法。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形式与历程一、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所谓质量职能,是指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发挥的质量管理功能及其相应的质量活动。组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对质量形成全过程所有质量职能的管理来实现的。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质量职能是针对全过程控制需要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质量职责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文规定性。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能的方式或手段。组织职能部门的设置与组织产品的特点、组织体制、规模、运作方式以及市场环境有关,质量职能部门与其承担的质量职责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一个职能部门可以承担几项质量职能活动。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地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二、产品质量形成规律正确认识质量职能的含义是认识并理解质量形成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必要前提。质量管理从质量职能的含义认识、理解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及其规律性,一般认为有下列主要的质量职能:市场研究、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营销、服务、测量分析和改进等。产品质量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产品质量不仅仅是某一个过程的结果产品质量不是宣传出来的,单凭媒体的宣传广告来塑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形象,而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对于企业信誉和产品前途无疑都是致命的打击。产品的质量也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想依靠产品出厂前的检验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只能使企业经济效益遭受损失或对资源造成浪费。认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产品开发的创意与市场实际需求有所偏离,或者设计时产品的功能、质量定位不当,或者产品的销售导向及服务不尽如人意,那么即使生产过程满足符合性要求,从顾客的立场来看,这种产品的质量显然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产品质量有一个从形成到实现的过程,是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结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为了表述产品质量形成的规律性,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质量螺旋”的模型,他把过程中的各质量职能按逻辑顺序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呈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如图1-1所示。此螺旋上升循环称为朱兰质量螺旋,它反映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从图1-1中可以看出,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包括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工作和活动,这些环节一环扣一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不断循环,周而复始。循环从市场研究开始,以便对适用性有所改进,在旋转的末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螺旋形循环,每旋转一次,产品质量即适用性就得到一次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工作一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订制造计划、采购、测试仪表配置、生产制造、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都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不可缺的环节,质量正是在这种循环中打造的。三、朱兰三部曲朱兰质量螺旋的内涵相当丰富,就其实质而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管理可以概括为三个管理环节,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在这三个环节中,每个过程都包含一系列活动,如图1-2所示。这三个环节用来反映产品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和指导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实施,通常称之为“朱兰三部曲”。第一章质量综述5适用性产品市场市场研究四用户售后服务销售测试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检验生产技术准备工序控制制订制造计划生产制造测试仪采购表配置供应商图1-1朱兰质量螺旋模型40质量偶发尖峰策划原质量控制区域质量改进不质20成新质量控制区域操作长期浪费人入入√开始0时间图1-2“朱兰三部曲”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从图1-2可以看出,“朱兰三部曲”的起点是质量策划,用策划来创建一个能满足既定目标,并在作业条件下运行的过程。策划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质量体系要素。策划完成后,这个过程就移交给操作者,操作者的职责是按策划的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当发生偶然性波动的“尖峰”超出限定的控制区域时,他们就会采取措施,使过程重新回归到策划所规定的控制区域内。但是,如果原先的策划存在问题,就会造成长期浪费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按质量策划实施控制的操作者无能为力,而只能由上层管理者实施质量改进才能改变这一状况。质量改进的过程叠加在原来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过程之上。通过质量改进,长期浪费现象会有很大的改观。最后,改进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新一轮的质量策划中。四、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一)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生产工人既是加工者又是检验者,这种质量管理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根据大工业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他提出,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进行合理的科学分工,建立专职管理队伍,中间再加一个检验环节,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将计划与执行分开、生产与检验分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质量检验职能从生产操作中分离出来,把检验人员从工人中分离出来。这种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的质量管理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品”。质量检验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发展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对保证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弱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专职检验属于事后把关,主要是按技术文件规定,采用各种检验手段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它只能分离出不合格品,但不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且全数检验增加了成本。(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的弱点和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质量管理专家、数学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休哈特针对质量检验缺乏“预防”的问题,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发明了控制图,并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的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后来,美国人道奇和罗米格又提出了抽样检验法,并设计了“抽样检验表”,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在应用中的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统计质量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国防部组织人道奇、休哈特等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制定并公布了《质量管理指南》、《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三个战时标准,并在生产武器弹药的工厂强制推行,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试读结束···...

    2022-11-22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官网 西安交大出版社官网

  • 《爱的合约 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美)吉尔·C.达迪,威廉·L.休厄德著;廖旖旎,武立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作者】(美)吉尔·C.达迪,威廉·L.休厄德著;廖旖旎,武立译【页数】135【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306-07229-0【价格】78.00【分类】儿童教育-家庭教育【参考文献】(美)吉尔·C.达迪,威廉·L.休厄德著;廖旖旎,武立译.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内容提要:《爱的合约》-因爱之名,共签行为合约。本书回答了如何更好地构建亲子关系这一重要主题。作者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孩子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书中所讲的用以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行为合约,则是这本书的独特贡献。更有借鉴意义的是,该方法不仅局限于常态的学龄期儿童,也适用于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儿童,甚至是无语言能力或者有社交障碍的儿童。《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内容试读第●章小杰和电子游戏午后的城市仿佛裹着蜜糖,楼下熙熙攘攘。两个小男孩在屋内光着脚丫嬉笑追逐,笑声噼里啪啦地打破了沉闷的夏天,惊醒了枝头上休憩的小鸟。男孩一声尖叫:“我们赢了耶!”很明显,他们应该是刚刚赢得了一场“世纪大战”,两个人激动地在客厅里奔跑,一眨眼就跳到了沙发上。“哇,我们是最佳拍档!”皮皮兴奋地说。“可不!我们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是我们共同作战赢得最多的一次!”好朋友小杰急忙点头。说完,他从沙发上一骨碌地滚到地上。小杰拉着皮皮的手,意犹未尽,继续回忆游戏里英雄是如何打败怪兽的。皮皮边说边模仿游戏中怪兽张牙舞爪的样子,并扑向小杰。小杰不甘示弱,一把拉开房门作势逃跑,在走廊和客厅间蹦蹦跳跳。小杰跳到沙发上,抓起平板电脑游戏手柄兴奋地说:“我好想知道超级英雄下一场会在哪里通关!”小杰圆圆的眼晴盯着平板电脑里的游戏场景。林小杰特别喜欢打游戏,在他看来,游戏里有一个奇幻世界,那里惊险又刺激。他房间的墙上贴满了游戏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2第一章小杰和电子游戏3中的人物海报,对每个角色他都如数家珍。尽管小杰跟爸爸和妈妈提过很多次想要买一个像皮皮这样的平板电脑,但是爸爸妈妈始终没答应。皮皮拍了拍脑袋,转动眼珠,对小杰说:“下一关是银河系大战!”听到这,小杰脑中的某一神经似乎被带动了起来,尖叫道:“哇,酷!银河系大战!”皮皮家就在小杰家对面。小杰突发奇想,像神笔马良一样勾勒出属于他们的宇宙:客厅之间的走廊是银河系,两个客厅可以说是两个星球。两个小男孩在两个客厅间来回奔跑,好似两个客厅足以构成一个小宇宙。皮皮对小杰天马行空的布局深信不疑。“砰砰、嗵嗵…”两个男孩从客厅的沙发蹦到地板上,然后再跳到走廊上。“看我的火箭发射!”小杰边说边抓起地上的玩具手枪,紧张地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战争”场面。“看我幻影漂移!”皮皮边说边躲到餐桌底下,似乎这能让他躲过一切猛烈夹击。他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推开挡在眼前的所有障碍物一林妈妈摆好的餐椅,椅子们也很“配合”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应援”。皮皮悄悄地爬到沙发边,顺手抓起一只抱枕抬手朝小杰扔去。小杰一个激灵及时躲闪,枕头正好砸中妹妹米粒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哗啦啦…”积木城堡顷刻间倒塌。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你们在做什么?吵死了!”卧室传来了林爸爸无奈的提醒。但是,很明显,两个男孩的吵闹声盖过了林爸爸的声音。林爸爸开始不耐烦地喊道:“拜托你们消停点行不行!我一辈子都从没听过这么大的噪音!”小杰和皮皮似乎听到了林爸爸的抱怨声,但由于太过于沉浸在“银河系大战”中,完全抽不开身。“哈哈!火星撞地球!快快投降吧!”皮皮冲小杰喊。“想赢我没那么容易!”小杰说完扔下玩具手枪,指着皮皮的平板电脑:“游戏还没结束,让我来看看通关银河系还要升级什么装备。”皮皮把平板电脑递给小杰。小杰接过平板电脑,按下“开始游戏”。他得好好研究研究装备。突然一声:“嘭!”两个小家伙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林爸爸猛地推开了卧室门。“都给我听着!趁我还能跟你们好好说话,快把那吵闹的游戏关掉!否则永远不让你们再玩游戏了!皮皮,你该回家了。小杰,你给我收拾好地上的积木,把沙发抱枕和餐桌椅子通通归位!”小杰和皮皮还来不及反应,爸爸语音刚落,“嘭”的一声,房门又关上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皮皮默默地关了平板电脑,帮着小杰一起摆好“战后”的餐椅、抱枕和积木。第一章小杰和电子游戏两个小伙伴无精打采地告别了彼此,小杰也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和窗内的沉闷气氛形成强烈对比。小杰看了看收拾好的家具和积木,又环顾四周,因为爸爸的责怪,突然感到美好的一天变得糟糕透顶。他低着头,路过姐姐琳琳的房间,姐姐正拿着手机与朋友聊天。她看了一眼小杰说:“你现在不要进来啦!”姐姐好像聊得很开心呢,只见她一会儿捂嘴哈哈大笑,一会儿陷人思考。小杰嘟着嘴,无奈地转动眼珠,心里想:“嗯…至少今晚被骂的不只我一个了。”他抬头看着墙上的钟表,估摸着妈妈马上要下班到家了,可姐姐琳琳还没开始做饭。想到这,小杰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好像在抗议刚才的“银河系大战”消耗了太多体力,他急需补充能量。小杰嘟嘟囔囔地走到浴室,看见爸爸正在对着镜子剃胡子。小杰探着脑袋冲着镜子前的爸爸说了句:“爸爸,对不起!”爸爸由于每天傍晚上班,早晨才下班回家,脸上写满了疲惫。“我们不是故意吵醒您的。我总觉得有人从中午睡到下午四点是件很奇怪的事情。我经常忘了这茬事。”小杰懊恼地低下头,心里很自责。“哎呀,儿子,你怎么就记不住呢!你看看啊,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爱的合约给家长和孩子的一本行为合约6···试读结束···...

    2022-11-20 合约机 合约机什么意思

  • 托马斯·魏特《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 》电子书PDF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托马斯middot魏特《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电子书PDF文件目录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托马斯middot魏特.df...

    2022-11-25 电子书德国女兵 电子书德国

  • 《执业药师考试用书 药师考试复习精要 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 2016版》左永;毛文化,张泰松,郝国祥,傅佩佩编委|(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执业药师考试用书药师考试复习精要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2016版》【作者】左永;毛文化,张泰松,郝国祥,傅佩佩编委【丛书名】执业药师考试用书药师考试复习精要【页数】339【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04【ISBN号】978-7-5067-8441-2【分类】药事法规-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药政管理-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左永;毛文化,张泰松,郝国祥,傅佩佩编委.执业药师考试用书药师考试复习精要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2016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执业药师考试用书药师考试复习精要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2016版》内容提要: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复习精要由全国著名医药院校执业药师考前辅导专家围绕*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深入研究历年考题编写而成的。每章包括“精要知识导图”“命题思路”“知识精讲”“实战练习”四个版块,“精要知识导图”-用组织结构图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使考生对主要考点了然于心。“命题思路”-在分析历届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考前辅导经验,指出该章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精讲”-以“图、表、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简明直观地讲解该章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快捷掌握重要的、易混淆的内容。“实战练习”-根据重要知识点精编习题,强化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全书指导性强,重点突出,是参加2016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生的必备书籍。《执业药师考试用书药师考试复习精要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2016版》内容试读第1讲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精要知识导图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内涵执业药师主要职责执业药师管理部门执业药师管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执业药师注册管理业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与药品执业药师职业道德与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服务规范执业药师药学服务规范全药品界定药品质量特性药品与药品安全管理〈药品安全的重要性药品安全管理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命题思路本讲关系到考生对执业药师职业和工作目标的认识,只有理解了“执业药师是谁,是干什么的”,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后续讲的内容。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与本讲直接相关的考题有7分,命题形式以最佳选择题(3分)、综合分析选择题(3分)和多项选择题(1分)为主。另外,根据2016年考试指南,本部分考点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①修订了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②增加了执业药师业务规范的相关内容;③修订了药品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鉴于上述背景,2016年最容易命题的考点有可能是:①执业药师注册管理;②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③我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具体内容;④我国执业药师业务规范的主要内容;⑤药品质量特性;⑥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⑦药品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最后,尤其注意本讲中的“药品质量特性”衍生出来的所有的药事法规,也就是说一切药事法规都是为了管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只不过在不同情景下会有不同侧重,这是理解所有药事法规的钥匙,也是考试过程中解题的根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回归“药品质量特性”这个法规的起点,这样既可以训练自己的法规直觉,又有利于培养推理式解题思路。知识精讲第一节执业药师管理一、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内涵★★★1.执业药师定义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2。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是对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控制,主要包括考试制度、注册制度、继续教育登记制度。3.执业药师证书主要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执业药师注册证书》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分证明》,其定位和有效范围(表1-1):①《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是职业准入,类似毕业证,证件在全国范围有效,没有规定有效期;②《执业药师注册证书》是行政许可,执业的法定依据,类似上岗证,1省内1执业单位有效,有效期3年,到期前3个月再申请;③《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分证明》是继续教育,类似学分证明,全国范围内有效,没有规定有效期,但是一般注册使用之后失效。表1-1执业药师三个证书的比较证书名称性质发证机关有效范围有效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执业药师资格证书职业准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全国范围人在证在总局执业药师注册证书行政许可执业单位所在地省级药1省内1执业3年,到期前3品监督管理部门单位个月到原注册机构再注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中国药师协会或省级学分证明(执业)药师协会全国范围注册后失效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第①讲【经典真题】(2013A)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有效范围是A.在全国范围内有效B.在颁发机关所在省份内有效C.在取得者的居住地省份内有效D.在取得者的就业所在地有效E.在取得者的身份证发放地有效[答案与解析]A。考查《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有效范围。迷惑选项则是从《执业药师注册证》的有效范围和发证机关进行设计,所以区别两个证件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详见表1-1。二、执业药师主要职责★★★1.执业药师的功能定位(1)在药品安全工作中,执业药师的定位是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合理的重要技术力量。(2)《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执业药师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是合理用药、药品质量管理。2.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1)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准则。(2)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及研究、生产、经营、使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与违法行为斗争:有责任提出劝告、制止、拒绝执行并向上级报告。(3)药品质量管理:在执业范围内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参与制定、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及对本单位违反规定的处理。(4)药学服务: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经典真题】1.(2015A)下面内容不属于执业药师职责范畴的是A.指导公众合理使用处方药四B.指导公众合理使用非处方药C.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D.为无处方患者提供用药处方[答案与解析]D。考查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处方权。可以用上面的执业药师职责判断,也可以直接从处方权入手,处方权涉及医师和执业药师的职责分工,理解了这个解题更快。2.(2015X)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是保障药品质量和指导用药,具体职责包括A.临床药学工作B.开展治疗药物监测C.提供用药信息D.处方审核[答案与解析]ABCD。考查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根据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的第4项内容“药学服务”可以判断答案。可见,2015年执业药师的职责考了1道最佳选择题、1道多项选择题,体现了“以用定考”的考试要求。3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三、执业药师管理部门★★交过克1.考试管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考务工作由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2.注册管理(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全国执业药师资格注册管理机构。(2)各执业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注册机构。3.继续教育管理(1)中国药师协会承担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2)中国药师协会印发《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试行办法》,自2016年1月施行。(3)中国药师协会或省级(执业)药师协会组织继续教育学习。四、执业药师资格考试★★1,一般报名条件同时具备: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人员;②学历和工作年限(中专七年、大专五年、本科三年、二学位和研究生一年、博士当年);③专业(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注意外国国籍人员必须在中国工作才可以报考。2.免试条件具备以下其一: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药学徒、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中专毕业,连续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20年;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取得药学、中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15年。注意大专专业允许相关专业考生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15年可以免试两科。3.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报考条件①符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规定:②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报名;③提交身份证明、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以及相应专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特别注意台湾居民除了上述三个条件,还需要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经典真题】(2015A)关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和注册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报名条件,可以报名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B.不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符合规定的学历条件,可以报名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C.执业药师执业单位包括医药院校、科研单位、药品检验机构D.在香港、澳门注册的药剂师可以直接递交注册申请资料办理执业药师注册[答案与解析]A。考查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内涵、资格考试与注册管理。其一,执业药师考试是对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控制。对于符合执业药师资格考4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第①饼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报名条件,可报名参加考试。A的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其二,资格考试条件之一是中国公民和获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人员,B的说法错在“不在中国就业”。其三,执业药师执业范围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和使用,C的说法错误。因此,答案为A。五、执业药师注册管理★★★1.按照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地区注册(1)执业类别分为药学类、中药学类、药学与中药学类。(2)执业范围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注意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药品检验机构等不属于执业单位。(3)执业地区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只能在一个省、一个执业单位按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并且《执业药师注册证》要注明内容(1)药品批发企业,注明“药品经营(批发)”。(2)药品零售企业,注明“药品经营(零售)”。(3)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注明“药品经营(零售)”,执业单位应明确到总部或门店,也就是说零售连锁企业总部、各门店分别认定为一个执业单位。3.四个注册必备条件(1)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具有执业资格)。(2)遵纪守法,遵守药师职业道德(人品适合)。(3)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执业药师岗位工作(身体允许)。(4)经所在单位考核同意(有执业单位)。4.四种申请注册的情况参见表1-2,这个表可以联系“注册必备条件”来理解。继续教育主要和时间有关,“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1年后”“再注册”都表明执业时间超过了1年,需要“继续教育学分证明”证明执业能力的提升;而“执业单位”变化则主要和空间有关,已经使“四个注册必备条件”的第4个条件发生了改变,需要用“新执业单位合法开业证明”来说明第4个条件没有问题。可见“四个注册必备条件”是理解执业药师注册的关键所在,也是理解表1-3的关键所在。另外,还要注意时间点“前”或“后”“内”和“外”以及“时”会成为考试的细节命题点,这其实本质上是考查各种审批程序。表1-2申请注册的四种情况的要求注册制度具体情况要求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一年内申请按“四个注册必备条件”申请首次注册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一年后申请按“四个注册必备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证明”申请首次注册3年结束时,3个月内按“四个注册必备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证明”申请再注册办理再次注册时,同时变更执业单位按“四个注册必备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证明+新执业单位合法开业证明”5药事管理与法规15讲【对比记忆】不予注册、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区别参考表1一3进行对比记忆。尤其注意“不予注册”和“注销注册”可以参考执业药师审批程序来理解。“不予注册”是在《执业药师注册证书》取得前的行政许可程序,“注销注册”是在《执业药师注册证书》取得后的行政许可程序。风表1一3执业药师不予注册、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比较注册制度定义条件或程序满足其一: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品不适合)。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②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到申请注册之日不不予注册书》,但是不具备4个必满2年的(人品不适合)。③受过取消执业药师执业资格备条件之一,即不予注册处分不满2年的(执业资格不完整)。④甲、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发病期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执业药师业务工作的(身体不允许)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者,须按规定向执业单位所在省级药品监督管4个必备条件。注册机构自收到注册申请资料之日起即为首次注册理部门申请相应执业类受理,并于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注册决定,特殊情况可延长10个工作日别、执业范围的注册。向CFDA备案执业药师变更执业地区①变更执业地区的申请资料交新执业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监变更注册执业单位、执业范围应及督管理部门。②注册机构应自受理变更注册申请之日起7个时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工作日内作出准予受理注册的决定,准予变更的,收回原注册证,颁发新注册证。③变更后,注册有效期不变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满前再次注册3个月到执业药师注册机4个必备条件+继续教育学分证明。程序同首次注册构申请办理再次注册手续由执业药师本人或其所在单位向注册机构办理注销满足其一:①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的(人没了)。②受刑事注册手续(注意能够从事处罚的(法律意义上的人有问题了)。③被吊销《执业药注销注册执业药师活动的法律意义师资格证书》的(资格没了)。④受开除行政处分的(人上的“人”不存在时需品出问题了)。⑤因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从事执业药办理此手续,简称“人”师业务的(身体不好了)。⑥无正当理由不在岗执业超过在证在,“人”不在证不半年以上者。⑦注册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在)【经典真题】(2014X)张某,药学本科毕业之后,在医院药剂科工作2年,然后在药品零售企业工作2年,关于其申请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或者执业的说法,正确的有A.张某已具备参加当年度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条件B.若张某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即可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6···试读结束···...

    2022-10-31

  • 《中西医临床诊治》裴云芳,张田仓,盛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诊治》【作者】裴云芳,张田仓,盛有主编【页数】406【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182-9【价格】100.00【分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参考文献】裴云芳,张田仓,盛有主编.中西医临床诊治.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中西医临床诊治》内容提要: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疾病、普外科与皮肤科疾病、针灸临床学、中医脑科学。《中西医临床诊治》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日常所讲的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在抗生素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一、病因(一)免疫力下降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二)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g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都会引发肺炎。(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都会引发肺炎。(四)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真菌都会引发肺炎。(五)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非典型病原体都会引发肺炎。(六)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人、药物等理化因素都会引发肺炎。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d。1.寒战与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2.咳嗽与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d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发绀。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二)体征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多呈急性面容,双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有败血症者,皮肤黏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变范围大者,可有肺实变体征,双肺下野及背部可闻及湿性U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体征多不明显,可有咽部中度充血,肺部干、湿U音,耳镜可见鼓膜充血、甚至出血,呈炎症性改变。病毒性肺炎胸部体征亦不突出,有时偶尔可在下肺闻及湿U音。三、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二)动脉血分气析可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肺泡换气不良可出现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三)X线胸片检查通过给病人进行X线胸片检查,可以直接了解肺部的变化,这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医生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了。但是如果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或X线胸片上有其他可疑的病变,而一般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就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或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方法对于肺炎的诊断,胸腔X光照射肺部出现浸润现象是诊断肺炎的黄金标准,支持性的诊断方法则是由患儿的痰液或血液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当怀疑有肺炎时,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若病情发展为败血症,病患的肾功能可能有下降的情形。在离子的测定方面,通常由于肺炎的肺部组织释出抗尿激素而导致钠离子的降低。若为院内感染或是因免疫不全所造成的肺炎,其诊断会比较困难,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肺部的断层扫描,以区分可能造成肺炎的原因(例如,肺栓塞)。若病患亦有其他的症状或不适(例如,血管炎,肉状瘤病或是肺癌等)时,断层扫描亦具有其应用性。(二)鉴别诊断肺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栓塞。还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伴剧烈的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鉴别。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肺癌:常有吸烟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若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相似。随着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OB。X线片显示脓腔及液平面。4,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X线胸片示局部肺纹理减少,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进行鉴别。5.非感染性肺部浸润: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五、并发症经积极治疗肺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并发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等。六、治疗(一)西医治疗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2.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3.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4.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B-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B·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B-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5,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d,大多数患者需要7~10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Tlt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lt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O%或PaO,≥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二)中医治疗1.邪袭肺卫: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32.痰热壅肺:治法:清热化痰止咳。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配石膏可清泄肺热,芦根、薏以仁、杏仁、桃仁、冬瓜仁清热化痰解毒。若痰热盛,可加鱼腥草、瓜蒌、黄芩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3.热毒内陷: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开窍。方药: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生地、丹参清营凉血,配伍竹叶、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若见烦躁、谵语,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息风之功。4.正虚邪恋:治法: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半夏、石膏、竹叶清余热化痰止咳,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可随症加沙参、生地、地骨皮以增养阴清虚热之功,或加入杏仁、桑白皮、瓜蒌皮以加强化痰止咳之力。5.正虚欲脱: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养阴。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方中人参、附子益气回阳救逆,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刮瘀疗法:取胸、背部脊椎两侧和肩胛区,用硬币蘸植物油刮至皮肤充血,用于发热神昏者。七、预防(一)日常预防1.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2.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食物呛吸入肺。(二)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对伴有发热的肺炎患者应注意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使机体水分的丢失得到补充,还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及降低体温。多食用水果,不要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对于原有慢性肺病的肺炎病人,要注意食用高蛋白食物。2.休息与活动指导:发热者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鼓励患者每隔1h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卧床患者应注意翻身,每4为患者叩背排痰一次。恢复期适当活动,应增加休息时间,坚持深呼吸锻炼至少要持续4-6周,这样可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还要避免呼吸道的刺激,如灰尘,化学飞沫等;尽可能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接触已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裴云芳】第二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rochiala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4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一、病因(一)遗传因素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二)变应原1.室内外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尘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其他如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2.职业性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3.药物及食物: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此外,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亦可诱发哮喘。(三)促发因素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哮喘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咳痰,多于发作趋于缓解时痰多,如无合并感染,常为白黏痰,质韧,有时呈米粒状或黏液柱状,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很大,轻者仅有胸部紧迫感,持续数分钟,重者极度呼吸困难,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症状的特点是可逆性,即经治疗后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部分自然缓解,当然,少部分不缓解而呈持续状态,发作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不少患者发作有明显的生物规律,每天凌晨2~6时发作或加重,一般好发于春夏交接时或冬天,部分女性(约20%)在月经前或期间哮喘发作或加重,要注意非典型哮喘病人,有的病人常以发作性咳嗽作为唯一的症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紧为唯一的临床表现。(二)体征体征是呼气哮鸣音,与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和消失,一般来说,哮鸣音越高,细,出现于呼气末期,哮喘症状越严重,发作期可有肺过度充气和体征如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弱等,呼吸辅助肌和胸锁乳突肌收缩增强,严重时可有发绀,呼气相颈静脉怒张,奇脉等,部分危重病人,气流严重受限,喘鸣音消失,呈现“沉默肺”。三、检查(一)体检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血液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数不明显,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痰液检查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3肺功能检查: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在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速受限,呼气流速指标均显著下降,表现为第1用力呼气量(FEV1),1率(FEV1/FVC%)(1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R)、呼出50%与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MEF75%)以及呼气峰值流量(PEFR)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减少。肺容量指标可有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经过治疗后可逐渐恢复。病变迁延、反复发作者,其通气功能可逐渐下降。4.血气分析:哮喘严重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可致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增大;可有缺氧,PaO,和SaO,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CO2下降,H值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如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胸部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6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哮喘患者大多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测定变应性指标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但应防止发生过敏反应。7.其他:可以酌情做皮肤过敏原测试、吸入过敏原测试、体外可检测患者的特异性gE等。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后,可做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作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者可确诊。(二)鉴别诊断1.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发绀,面色灰暗,冷汗,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患者除有哮鸣音外,常咯大量稀薄水样或泡沫状痰或可能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湿啰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瓣膜杂音,心音可不规律甚至有奔马律。胸部X线示心影可能扩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左心耳经常扩大。肺部有肺水肿征象,血管阴影模糊。由于肺水肿,叶间隔变阔,叶间隔线可下移至基底肺叶,对鉴别有帮助。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的病史,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但临床上严格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区分有时十分困难,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吸入激素做治疗性诊断可能有所帮助,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这是一组肺嗜酸细胞浸润的疾病,包括单纯性嗜酸细胞性肺炎、迁延性嗜酸细胞肺炎、哮喘性嗜酸细胞肺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及肺坏死性血管炎等病都可列入本组疾病,它们都可能有哮喘症状,特别是哮喘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尤为明显。该病可···试读结束···...

    2022-10-25

  • [英]洛·波绍尔·史密斯《浮生琐记》

    英语之美典范!英语语言大师短章合集,金句警句,尽显英式睿智幽默,翻译家朱纯深教授三十年倾力译成,双语全本对照。《浮生琐记》作者简介:洛•波绍尔•史密斯(1865—1946):批评家、散文家及传记作家。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米尔维尔一个富裕的玻璃瓶制造商家庭。受过哈佛教育,后入读牛津大学。毕业后在英国定居,并于1913年入籍英国。一生从事古典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广交文人名士。与诗人罗伯特•布里吉斯等人共同创办旨在维护“纯正英语”的象牙塔社团“纯粹英语学会”。工于格言警句式的极短篇章。所著《英语》(TheEglihLaguage,1912)和《词与语》(WordadIdiom,1925),令他成为当时英语正确用法的权威。1938年出版自传《难忘的岁月》(UforgotteYear)。《浮生琐记》内容简介:《浮生琐记》是一系列极短篇散文随笔和隽语警句的合集。书中无论是鞭辟入里的幽默,还是哀而不伤的怀旧,都以一种举重若轻的言辞含而蓄之,既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体追求,又历时地记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旺盛的人生经历中灵光乍现的思绪见解、漫步于伦敦街头巷尾所领略的大大小小的顿悟与重生。推荐理由:《浮生琐记》是一系列极短篇章和格言警句的合集,讽喻、悲哀、幽默、愤世嫉俗,兼而有之。作者洛•波绍尔•史密斯为英国著名散文家,英语语言及金句大师,英语修辞上的完美主义者,收获了大批有鉴赏力的读者。他在书中讲述了该如何生活、阅读、写作、变老等等,言语间宛若朋友。书中文字精美灵秀,文笔洗练,观察评说渊博睿智。本书为英汉双语对照版,译者朱纯深教授为三届宋淇翻译奖得主。朱纯深教授倾力三十年译成此书,尽展半生翻译功力,虽有时空之隔,恰与作者创作年龄段高度重合。...

    2022-10-21 史密斯回忆录 史密斯日记

  • 《我懂得寻求帮助》(英)艾利森·费著;(英)劳拉·洛绘;胡晓凯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我懂得寻求帮助》【作者】(英)艾利森·费著;(英)劳拉·洛绘;胡晓凯译【丛书名】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页数】30【出版社】北京:新星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133-3725-0【分类】儿童故事-图画故事-英国-现代【参考文献】(英)艾利森·费著;(英)劳拉·洛绘;胡晓凯译.我懂得寻求帮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我懂得寻求帮助》内容提要:本书为儿童图画故事书。孩子在面临家庭和学校里的问题时,如果选择逃避,往往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逃避问题的危险方式。这个故事帮助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找到一套应对的方法。《我懂得寻求帮助》内容试读亲爱的家长:302你们小时候是否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离家出走是许多孩子想过或做过的事情。我小时候就曾尝试离家出走,但因为我当时还不能独立过马路,所以只好绕着街区转圈。在妈妈的吩附下,哥哥骑车跟着我,我们就这样一直转啊转,直到我平静下来。然而,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是因为发脚⊙气才离家出走。他们可能想找到方法来解决某个严重问题,通常是一些成年人的问题,强加到了孩子身上。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或者遭遇家庭变故,比如离婚、暴力、失去亲人、沮丧或者愤怒,他们可能将离家出走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这其实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危险方式。本书说明了向成年人寻求帮助的重要性,尽管谜避问题看似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本书也告诉孩子,单靠自己是无法解决大问题的。我们要让孩子在感觉不安全、害怕或愤怒的情况下,向成年人寻求帮助。在生活限难时,成年人都知道要向外界寻求帮助我们要教给孩子同样的应对方法。我希望帮助孩子们在令人恐惧或难以应对的局面下,学会寻求可靠的支持,这样在他们长大以后,逃避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样,我们能让孩子知道他们是特殊的,他们应该感觉安全,大人希望看到他们在心理上茁壮成长。当你的孩子想离家出走时,一定要让他/她知道,所有问题都大不过你对他/她的爱,你在随时准备帮助他/她。这一天,我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很大的问题…我生气、烦恼,感觉自己非常渺小。E17代D我想,如果逃开这些问题,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是不是更容易一些?XX现在,如果我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事情应该会好得多。那感觉就像背着一个包,里面装满了我无法解决的各种问题。我想,如果我逃走了,那些大问题也会消失。···试读结束···...

    2022-10-18 epub出版物 epub 图书

  • 《广告设计》刘晨洁,孙静,哈斯巴主编;赵振华,宫凡舒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广告设计》【作者】刘晨洁,孙静,哈斯巴主编;赵振华,宫凡舒副主编【丛书名】高等教育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141【出版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5643-5010-9【价格】48.50【分类】广告设计-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刘晨洁,孙静,哈斯巴主编;赵振华,宫凡舒副主编.广告设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广告设计》内容提要:本书从广告设计概述、广告设计的发展与演变、广告设计的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广告创意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广告创意的表现手法以及广告设计的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参阅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发现与资讯,弥补了同类教材的不足和缺憾。《广告设计》内容试读第1章广告设计概述1.1广告设计的概念1.1.1广告的定义所谓广告,其最本质的含意可归纳为四个字“广而告之”,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向特定的消费群传播信息,最终形成购买。从狭义解释,广告则是一种付费的宣传。广告一词,据考证源于拉丁文“adverture”,其意思是“吸引别人注意”。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时,广告一词便广泛地流行并被使用。此时的“广告”,已不单指一则广告,而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静止的物的概念名词“advertie'”被赋予现代意义,转化成为表示广告活动的“advertiig”。广告的定义甚多,我国1980年出版的《辞海》给广告的定义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报导服务内容和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一般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招贴、电影、幻灯、橱窗布置、商品陈列的形式来进行。”《美国百科全书》对广告所下的定义则是:“广告由可以辨认的个人或组织支付费用,以各种形式介绍或推广产品、劳务或观念,在介绍或推广时不用员工来进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广告的解释是:“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推销商品、劳务,影响舆论,博得政治支持,推进一种事业或引起刊登广告者所希望的其他反应。广告信息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其中包括报纸、杂志、电视、无线电广播、张贴广告及直接邮送等,传递给它所想要吸引的观众或听众。广告不同于其他传递信息形式,它须由登广告者付给传播信息的媒介以一定的报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播信息手段的多样化,广告的定义、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把广告定义为:以付费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1.1.2广告设计的定义广告设计的概念是20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它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化进程有关,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一方面,在广告的大环境中,广告设计是广告的具体实施和体现,没有广告设计广告就成了空谈。在整个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设计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是广告传播的重要体现和必要手段,是沟通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的视觉桥梁。另一方面,广告设计必须尊重广告的运作规律,第1章广告设计概述1是围绕广告传播进行的设计活动,是运用艺术原理和广告原理对视觉元素进行创意组合的过程,也是由此制作的广告宣传作品。同时,广告设计是依托艺术设计学科深厚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视觉表现的,与包装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一样,广告设计必须服从艺术设计的视觉规律,才能创作出美与实用完美结合的作品。例如,具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是指具有长、宽二维形态,以画面视觉形象传达信息和视觉美感,包含图像、文案、线条、色彩、编排诸要素的广告宣传物。如图1-1-1至图1-1-3所示。像护环城请速行动夜区空气更原创非生态宜国城镇图1-1-1环保海报图1-1一2BerliDico柏林迪斯科音乐节的宣传广告把w图1-1-3口香糖的宣传广告—绝对清新口味2广告设计1.2广告的基本类型广告的分类标准很多,最为常见的是按照广告目的或传播媒介进行分类。按广告目的,广告可分为公益性广告(非经济性广告)和商业性广告(经济性广告)两大类。按传播媒介,广告可分为纸质媒介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交通媒介广告及其他媒介广告。1.2.1按广告目的分类1.公益性广告(1)公益广告的定义公益广告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由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向社会呼吁,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应运而生。公益性广告(非经济性广告)是指为社会公众制作发布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它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社会性问题,以合乎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的广告(《中国广告词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如资源保护、防火防盗、卫生交通、社会福利、希望工程等。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如图1-2-1、图1-2-2所示。00+图0熄灯熄灯熄灯仅需1小时仅需1小时仅需1小时环保环保环保不止这1步配品不止这1步品路用不止这1步用图1一2一1熄灯一小时公益广告第1章广告设计概述3图1-2-2Bagaloretrafficolice印度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一开车时请不要打电话,否则(2)公益广告的组织机构公益广告的组织机构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保护生存环境和文化资源,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转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①政府或政府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我们熟知的青联、残联等组织都承担着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职能,开展和管理各项业务和活动,促进和维护人们的共同权益。如图1-2-3、图1-2-4所示。图1-2-3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图1-2-4残联②社会公益团体或国际组织社会公益团体或国际组织是非政府性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而以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早先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如图1-2-5至图1-2-7所示。WWF图1一2-5世界自然基全会一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4广告设计图1-2-6MiraGuideDogAociatio米拉导盲犬协会的宣传海报一心心相印图1-2-7RedCro红十字会广告创意设计③企业组织目前,部分企业和公司在发布商业性广告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资助,如BM策划的“智慧的地球”广告运动,旨在向大众传递BM对于各个不同行业的科技贡献,从控制汽车污染,到纽约市警察局遏制犯罪,到石油泄漏定位等。如图1-2-8所示。forac的图1一2-8BM“智慧的地球”系列广告这些公益公告不仅宣传了自身产品,还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和理念,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这种商业性广告和公益性广告的完美结合,使公益广告很好的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之一。(3)公益性广告的功能公益性广告服务于社会,它通过各种生动的方式,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倡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社会公德观念;规范道德行为。它美化了社会环境,陶冶了人们的生活情操,推动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①文化传播功能公益性广告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它以独特的创意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向公众传播各种适合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文化观念,从而拓展人们的视野,活跃人们的思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如图1-2-9、图1-2-10所示。第1章广告设计概述5图1-2-9S国际教有的宣传海报—不同的文化信仰一牛/日图1-2-10云南元素传统文化海报广告设计以文化为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导向,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物质、精神的依托,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整合过程。②道德教化功能公益性广告在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社会存在的不良风尚,采取正面宣传为主,规劝和引导为辅的方式,与人们进行平等的交流,提高人们的觉悟,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如图1-2-11至图1-2-13所示。53图1-2-11AociateParceriaCotraDroga关注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公益宣传海报一让他们知道潜在的巨大危险广告设计···试读结束···...

    2022-10-08

  • 《疫苗的应用与发展》陶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疫苗的应用与发展》【作者】陶炳主编【页数】561【出版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07【ISBN号】978-7-5091-2662-2【价格】65.00【分类】疫苗-研究【参考文献】陶炳主编.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内容提要:本书共分3篇36章,328节,从疫苗的发展简史、疫苗的理论和管理、疫苗的应用和疫苗的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对各种疫苗作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疫苗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描述。《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内容试读第一篇理论与管理一第1章疫苗发展史一、疫苗的出现及概念17世纪70年代我国明代就开始了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实践,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有关疫苗防病的文字记载。古人在“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创造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其基本方法是从感染天花后的恢复期病人或症状比较轻的病人身上,挑取水疱、脓疱和痘痂内容物并保存1个月左右待其干燥,然后将人痘研蘑成粉给健康人鼻内接种。一般在接种后的第6天开始发热,第7天会有高热,随后于第9天和第10天全身发疹。以后逐步退热和退疹并获得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接种人痘也可造成死亡,病死率一般在1%左右。据记载,我国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一1572),人痘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以及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于18世纪初还传到了北美。人痘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然而人痘中天花病毒的毒力并未减低,因而接种人痘的危险性很大,健康人反而会因为接种了人痘而患天花,甚至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发明的人痘比英国乡村医生琴纳(Jeer).发明的牛痘要早几百年,然而在疫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却木如牛痘的主要原因。接种人痘,实际上是一次轻型的天花感染。由于人痘毒力较强,在受种者中发生天花或因其死亡者不乏其人,并可引起天花的传播。因此,欧洲在推广使用时曾遭到非议。有人尝试用其他方法来代替人痘,人们从实践中发现患过牛痘者不会再患天花。1768年,Sutto和Fewter写了一篇《牛痘能预防天花》的论文,提交伦敦医学会,未能发表。1769年JotBoe在德国观察到挤牛奶女工能受到保护而不感染天花。1774年BejamiJety记载对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事实。1781年,Nach曾描述了牛痘的自然史和它通过挤奶女工的手在牛群中传播的方式,提出接种牛痘的方法。但这些观察都不够完整和系统,或者未及时发表,在当时未引起注意。直到1798年琴纳发表关于接种牛痘的著名调查报告后,才为后来研制和使用牛痘苗提供了最早的科学依据,并把免疫预防推向了一个新纪元。-3-第一篇理论与管理牛痘苗于19世纪初期传入我国。1805年,英国医生皮尔逊首先在澳门接种牛痘,并在广州刊行《种痘奇法详悉》一书,其后广东省南海人邱熹推行牛痘接种并著《引痘略》。由于我国有接种人痘的基础,所以很快在我国推广。1828年北京设种痘公局,1852年获津潭保杀堂(后谗名褓赤牛痘局),湖南、河南等省也先后设牛痘局施保牛痘。1919年,我国开始建立实验室大量生产牛痘苗。1926年,齐长庆分离出天花病毒并连续传代减毒,获得了我国的天坛株痘苗毒种。抗日战争期间,李严茂克服种种困难保存了该毒种,使之沿用至我国天花消灭。卡介苗从1921年首次给一名新生儿经口服途径进行免疫,婴儿服用疫苗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这名婴儿在其母亲死于肺结核病后与患有结核病的外祖母一起生活,虽然他与结核杆菌有密切接触,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却没有患结核病。20世纪20年代以后,卡介苗的使用由口服改成了皮内注射,至今已在182个国家和地区,对40亿的儿童接种了卡介苗。根据WHO扩大计划免疫的要求,现在每年仍有1亿多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漫长过程中,逐步研制了许多疫苗。传统疫苗包括:①以杀死的细菌或病毒颗粒为抗原的死疫苗;②经减毒但仍有保持免疫源性的活疫苗:③减毒的细菌毒素即类毒素疫苗。这些疫苗在防病过程中起了而且还在起着重要作用,天花在全球的消灭即为明显的例子。但是,实践中发现有些疫苗不良反应太大,有些疫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化学、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一些新类型疫苗,如高度纯化的蛋白质疫苗;,多糖体及多糖与蛋白质结合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包括重组后再提纯的疫苗和直接以弱毒细菌或病毒为载体而使用的疫苗:DNA疫苗;多肽等大分子的合成疫苗。总之,经过2个世纪的实践和努力,21世纪的人类将享受更为全面的免疫接种。胎儿期,母亲接种疫苗可预防诸如B群链球菌和呼吸系统合胞病毒(RSV)等感染,为婴幼儿提供被动免疫。适合要幼儿的儿童联合疫苗将包括DTaP-H-PV-反应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其他抗原组分。对于少儿,其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学龄前儿童被推荐使用鼻内流感疫苗、口腔变异链球菌疫苗和加强的三联疫苗.(MR)。青少年注射STD疫苗用于预防人免疫缺陷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SV-2感染,孕前疫苗将使胎儿免受后继的巨细胞病毒或细小病毒感染。青年人可接种幽门螺杆菌疫苗,老年人可接种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疫苗。另外,旅行者疫苗和地方性疾病疫苗可用于预防腹泻和媒介传播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也有了新的概念。既往把以细菌制备的制剂称为“菌苗”,把病毒与立克次体制备的制剂叫“疫苗”,以细菌代谢产物毒素制备的制剂叫“类毒素”。随着有效抗原逐渐被纯化和提取,同时基因重组抗原、甚至将来的人工合成抗原等大量出现,致使难以用抗原类别进行疫苗的命名。因此,:那些具有抗原性、接种机体后可以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可抵御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的制剂,按国际惯用名称统称为“疫苗”。现将有关疫苗按启用年代、型别以及其针对传染病名称归纳见表1-1。-4第1章整苗发展史表1-1人用疫苗使用情况启用年份疫苗名称(型别)针对传染病名称1721“人痘”(活天花病毒)天花1798牛痘苗(“天然减毒”痘苗病毒)天花1885狂犬病疫苗(减毒活的或灭活病毒)狂犬病1896伤寒疫苗(灭活全菌)伤寒1896霍乱疫苗(灭活全菌)霜乱1897鼠疫疫苗(灭活全菌)鼠疫1903痢疾疫苗痢疾1923白喉疫苗(部分纯化的甲醛脱毒类毒素)白喉1926百日咳(灭活全菌)百日咳1926破伤风疫苗(部分纯化的甲醛脱毒类毒素)破伤风1927卡介苗(活减毒BCG株)结核1936黄热病疫苗(活减毒病毒)黄热病1936流感疫苗'(灭活全病毒)流感1938斑疹伤寒疫苗(灭活全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1943流感疫苗(灭活完整病毒)流感1955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灭活病毒)脊髓灰质炎1957狂犬病疫苗(灭活病毒鸡胚培养)狂犬病1958钩端螺旋体疫苗钩端螺旋体病196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病毒)脊髓灰质炎1962炭疽疫苗炭疽病1963麻疹疫苗(灭活或活减毒病毒)麻疹1967腮腺炎疫苗(活减毒病毒)腮腺炎1969风疹疫苗(活减毒病毒)风疹1971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1972流脑疫苗(纯化多糖A和C型)流脑1974乙脑疫苗(灭活病毒)乙脑1976狂犬病疫苗(灭活、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1977肺炎球菌肺炎疫苗(14价纯化多糖)肺炎球菌肺炎1980腺病毒肺炎疫苗(活减毒病毒)腺病毒肺炎1981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血源)乙型肝炎1982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纯化A、C、Y、W135型多糖)脑膜炎球菌脑膜炎1983乙脑疫苗(活减毒病毒)乙脑1983水痘(活减毒病毒)水痘1984肺炎球菌肺炎疫苗(23价纯化多糖)肺炎球蘭肺炎1986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菌、重组菌)乙型肝炎1987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多糖-白喉类毒素结合菌)B型流感第一篇.理论与管理(续表)启用年份疫苗名称(型别)针对传染病名称1992甲肝疫苗甲型肝炎1996出血热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1998轮状病毒疫苗小儿腹泻2001麻疹一腮腺炎二联疫苗麻疹和腮腺炎2001麻疹-风疹二联疫苗麻疹和风疹二、疫苗的革命(一)微生物学时代和第一次疫苗革命l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teur)为了解决发酵工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预防危害人类和家畜健康的烈性传染病,经过研究发现;空气中徽生物的污染造成了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引起了传染病的流行。在发酵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只要严密消毒,杜绝外界微生物的污染,肉汤和麦酒都不会腐败变质,从而证明有机物中是不可能自然产生微生物的。继巴斯德后,德国医生郭霍(Koc)从观察炭疽病原菌的特性和生长开始,发明了细菌染色方法、固体培养基以及实验性动物感染等手段。这些实验方法的发明,使得自1875年后的短短10余年间,'发现了数十种人类和动物疾病的病原菌。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发现是证实了可滤过的撤生物,即病毒也能引起感染。病毒不仅比细菌小,更重要的是病毒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完成它本身的复制。1889年,首次发现人畜共患的口蹄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久,引起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和黄热病的病毒被相继发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和敏感动物接种,并辅以电子显傲镜、超速离心、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等新技术,先后发现和分离出以百计的能引起人类和家畜传染病的病毒。疫苗之父巴斯德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而且是他史无前例地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传代等方法有目的地处理病原微生物,使其失去毒力或减低毒力,并用他们作为疫苗给人接种而达到预防一批烈性传染病的目的。在19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一个又一个被相继发现的细菌被认为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罪魁祸首,例如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及伤寒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和结核杆菌。郭霍发明的在固体培养基上分离细菌纯培养物的方法为巴斯德研制疫苗铺平了道路。巴斯德建立了免疫预防的原则,他在接种程序中,首先使用彻底减毒的细菌以保证安全性,随后再用低毒细菌加强免疫来增加免疫原性。巴斯德于1881年5月5日在法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开实验。实验的成功使得炭疽疫苗短时间内在法国被广泛使用,至1882年初,共有7.9万头绵羊被兔疫,并获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人类于1884年首次大规模使用疫苗来预防霍乱。1891年根据巴斯德的疫苗原则,-6-···试读结束···...

    2022-10-06 epub出版物 epub编辑

  • 《标准与实施》翁惠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标准与实施》【作者】翁惠著【丛书名】金苑文库【页数】138【出版社】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12【ISBN号】978-7-5178-3097-9【价格】38.00【分类】体育教学-教学研究-高等学校【参考文献】翁惠著.标准与实施.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标准与实施》内容提要: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和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国家和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的制度保障也需要一代代体育教育工作者加以贯彻落实和实践操行。书稿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情况、我国大学体育工作的现行体育制度施行依据以及作者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研究。《标准与实施》内容试读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概况」001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概况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各级教育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体育制度是指由国家、教育、体育工作组织管理职能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实施的各种规章、条例、制度和办法的总称,体现了国家、职能部门和社会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工作的意志、主张和支持政策。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是国家体育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规范人们工作行为的基本准则。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全国人大、中共中央、政务院(现为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国家性学校体育工作法规制度148项(不包括一般性活动通知),平均每年颁布2.1项。其中1999一2008年期间颁布数量最多,共颁布38项(平均每年颁布4.2项);19691978年期间颁布数量最少,共颁布7项(平均每年颁布不足0.8项):2014一2018年这5年间,正处于国家性学校体育工作法规制度颁布数量的高发期(平均每年颁布4.6项),见图1-1。%383530252224●23201513101054356-6h6)5996-696)936C女8861-66V66196)58002466)C55102-6002女3100-1100图1-1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颁布数量趋势图002|标准与实施:大学体育工作标准制度与施行研究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的主要历程通过参阅钱建龙、张丽艳、杨万文等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制度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对国家时政的基本分析,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9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历程,分为起步阶段(1949一1958年)、初创阶段(1959一1968年)、基本停滞阶段(1969一1978年)、拨乱反正阶段(1979一1985年)、调整构建阶段(1986一1998年)、发展机遇阶段(1999一2008年)、快速建设阶段(2009一2013年)和全面建设阶段(2014一2018年)共8个发展阶段(见表1-1)。表1-1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阶段序列主要阶段颁布制度数量占比(%)代表性制度起步阶段138.8《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2初创阶段106.8《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体育锻炼标准》3基本停滞阶段74.7《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拨乱反正阶段117.4《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6调整构建阶段2214.9《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发展机遇阶段3825.7《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7快速建设阶段2416.22020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概况」003续表序列主要阶段颁布制度数量占比(%)代表性制度《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8全面建设阶段2315.5《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合计148100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建设,主要服务于当时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和引领未来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它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时代意义。一、起步阶段(1949一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各项学校体育事业和保障制度“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主要以学习和借鉴苏联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模式为主,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两个领域,主要工作方针是促进学生健康,从小学体育教学规范做起,首先确保基础体育教学的规范性。1949一1958年的9年间,我国共出台13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教育部1950年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小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1952年联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国家体委1954年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教育部1956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等,这一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健全为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建设打下了基础,开了头,起了步。二、初创阶段(1959一1968年)鉴于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和对外交流的实际需要,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学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导向性,学校体育制度建设范围延伸并拓展到了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制度、中学体育教学规范性制度。1959一1968年的9年间,我国共出台10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004|标准与实施:大学体育工作标准制度与施行研究教育部1961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二部一委”(教育部、卫生部、体委)1964年颁布的《关于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等。三、基本停滞阶段(1969一1978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遭到重挫,各项体育工作和活动基本“停滞”,这阶段只出台了少量涉及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文件。1969一1978年的9年间,我国只出台7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69年间8个阶段中颁布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最少的一个阶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国务院教科组、国家体委1975年联合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原国家教委1978年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等。四、拨乱反正阶段(1979一1985年)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国家法制意识的加强和对法治建设的日益重视,学校体育制度建设经历了修复、调整和重启,这一个阶段为学校体育的持续化发展重新奠定了基础。1979一1985年的6年间,我国共出台11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和国家体委1979年联合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委1987年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五、初步构建阶段(1986一1998年)为了满足学校体育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我国日渐重视学校体育制度的规范化和体系建设,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时效性、全面性、标准性和系统性等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制度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等。1986一1998年的12年间,我国共出台22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教委1990年下达的《关于印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全国人大1995年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家体委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概况」005身计划纲要》,国家教委办公厅1995年颁布的《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和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等。六、发展机遇阶段(1999一2008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由此迈入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尤其是2001年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面推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制度的建设。同期,1985一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水平持续下滑等监测结果的发布,引起了国家、社会、体育职能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工作制度,确保我国“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这“两步走”战略的全面实现。1999一2008年间,我国共出台了38项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研制开发集体竞赛项目的通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2006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颁布数量在2000一2006年间绝对增长水平基本稳定,2007一2008年间呈现“突发增长”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奥运会”的承办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0年来呈下降趋势带来的“撬动”效应。七、快速建设阶段(2009一2013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日益关注,我国学校体育制度法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从年增长值的变化来看,我国学校体育制度颁布数量在2010一2011年间又出现了一个增长的“突发期”和“顶峰期”,1年出台了6项工作制度。2009一2013年间,我国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共出台了24项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八、全面建设阶段(2014一2018年)学校体育工作愈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出台了促进校园足球,贯彻实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全民健身计划”、“健康中国2030”以及开展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等系列工006」标准与实施:大学体育工作标准制度与施行研究作制度,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全面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轨道。自2014年迄今这4年多来,我国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共出台了23项工作制度,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颁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和《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联合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等。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通过对69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历程和主要内容的梳理,笔者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归结为法理性、领域性、发展性和不充分性。一、法理性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为各类国家机关出台的关于学校体育的规范性文件,同时,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门性制度中具有不同层次的法理和法律效力。1.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应当是我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最直接、最高层次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了学校在体育工作中应该履行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了学校在体育工作中应该践行的责任和使命。2.第二层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适性的学校行政法规制度,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依据和行为向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分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的指导依据和制度保障。3.第三层次: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和办法···试读结束···...

    2022-09-07 epub 图书app epub书籍

  • 《教育和道德》(德)迪特里希·本纳,彭正梅,(丹)亚历山大·冯·欧廷,(波兰)达留兹·史蒂科夫斯基著;彭韬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和道德》【作者】(德)迪特里希·本纳,彭正梅,(丹)亚历山大·冯·欧廷,(波兰)达留兹·史蒂科夫斯基著;彭韬译【丛书名】面向21世纪能力的教育变革中国与世界【页数】206【出版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720-0056-0【价格】58.00【分类】品德教育-研究【参考文献】(德)迪特里希·本纳,彭正梅,(丹)亚历山大·冯·欧廷,(波兰)达留兹·史蒂科夫斯基著;彭韬译.教育和道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

    2022-08-30 亚历山大 书籍 亚历山大教育机构

  • 《临床检验手册》向延|(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检验手册》【作者】向延【页数】451【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710-0442-2【价格】78.00【分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手册【参考文献】向延.临床检验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10×10°/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左移。②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大手术后12~36小时,白细胞常达10×10°/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损伤和手术创伤等所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物及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等有关,促进骨髓储备池白细胞的释放。③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X10/L,其中增多的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的一过性缺氧等有关。④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催眠药、杀虫剂DDT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20×10°/L。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2)异常增生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总数可高达(10~20)×10/L或更多,且可有较明显的核左移现象,而呈类白血病样反应。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的主要机制为白血病细胞失控地无限增殖,白血病细胞的调亡周期延长,血中转动时间延长(正常白细胞约为10小时,白血病细胞平均为33~38小时)。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产生促血细胞生成素,同时其坏死时分解的产物促进骨髓储备池中白细胞的释放。恶性肿瘤常伴有骨髓转移,并将骨髓内粒细胞(甚至较幼稚的粒细胞,并可伴有幼红细胞)排挤释放入血。(3)中性粒细胞减少:①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相对减少,可减少到2×10/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时白细胞亦减少,可能是在细菌及病毒作用下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②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L以下,分类时几乎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所致,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降低,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其白细胞可<1×10°/L,分类时亦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③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于接今临床检验手册触和应用期间每周应监测一次白细胞计数。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破裂而减少。⑤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脾中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脾分泌过多的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物质,而此种物质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子。【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若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白细胞的数量关系不相一致的情况,应视情况具体分析。2.淋巴细胞(lymhocyte,L)【参考区间】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Lymh#):(1.1~3.2)×10/L;成人淋巴细胞百分比(Lymh%):20%~50%。【临床应用】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的免疫细胞,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作为监测组织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出生1周的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高,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较高,可达70%;4~6岁后,淋巴细胞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成人高。(2)病理性增多:①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时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②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③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反应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④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淋巴肉瘤。前者如属慢性型,则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如属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后者多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是降低的。(3)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伴严重化脓性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但计算其绝对值,淋巴细胞数量仍可在正常范围。【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1)凡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时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的相对增高。(2)当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时,应推片镜检,注意异型淋巴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存在的可能。3.单核细胞(moocyte,M)【参考区间】成人单核细胞绝对值(Moo#):(0.1~0.6)X10/L:成人单核细胞4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百分比(Moo%):3%~10%。【临床应用】用于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观察指标。【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内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2)病理性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防御作用是通过以下3个环节来完成的。①对某些病原体如EB病毒、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沙门菌、布鲁氏菌、疟原虫和弓形虫等,均有吞噬和杀灭的作用。②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在炎症组织中迅速出现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前3天中性粒细胞占优势,以后或更晚则以单核细胞为主,由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残余的细菌和已调亡的粒细胞,使炎症得以净化。③处理抗原。在免疫反应的某些阶段协助淋巴细胞发挥其免疫作用。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都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在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浸润性的颗粒性结核时,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常达20×10°/L以上,分类时单核细胞可达30%以上,以成熟型为主。②某些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③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从略。【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当单核细胞计数显著增加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散点图进行观察并推片镜检复核,以防存在异常或幼稚细胞。4.嗜酸性粒细胞(eoiohil,E)【参考区间】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0#):(0.02~0.52)×10/L;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0%):0.4%一8%。【临床应用】用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通过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较少。因此,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2)病理性增多: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精神病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肠寄生虫的抗原与肠壁内结合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而呈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5临床检验手册感染消除后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②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猩红热时反而增高,这可能是因为该病的病原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化补体,继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此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并可见幼稚型。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以幼稚型居多,且其嗜酸性颗粒大小不均、着色不一、分布紊乱,细胞质中可见空泡等形态学改变。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淋巴瘤及某些系统的肿瘤如肺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其他应用:①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又逐渐增多。若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性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说明病情加重,反之,嗜酸性粒细胞重新出现或暂时增多,则为恢复的表现。②观察手术和烧伤患者的预后。术后4小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24~48小时后逐渐增多,增多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较长,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下降或下降很少,均表明预后不良。③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后,随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mg,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或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肌内注射后4小时或静脉滴注开始后8小时,再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判断:①在正常情况下,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减少50%以上。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垂体前叶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刺激时下降50%以上,间接刺激时不下降或下降很少。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和间接刺激均可下降80%~100%。④垂体前叶功能正常,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良者则直接或间接刺激下降均不到50%。艾迪生病患者,一般下降不到20%,平均仅下降4%。【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1)若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避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受日间生理变化的影响,最好固定标本采集的时间(如上午8:00或下午15:00)。(2)嗜酸性粒细胞易于破碎,标本检测前混匀不宜用力过大。5.嗜碱性粒细胞(aohil,B)【参考区间】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o#):(0~0.06)×10°/L;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o%):0~1%。【临床应用】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超敏反应,临床上常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6···试读结束···...

    2022-08-27 epub 图书 epub出版物

  • 《欧盟的危机 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德)尤尔·哈贝马斯著;伍慧萍,朱苗苗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盟的危机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作者】(德)尤尔·哈贝马斯著;伍慧萍,朱苗苗译【页数】161【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208-15834-4【价格】38.00【分类】欧洲国际联盟-宪法-研究【参考文献】(德)尤尔·哈贝马斯著;伍慧萍,朱苗苗译.欧盟的危机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

    2022-08-22 epub 图书app epub书籍

  • 《半小时经济学》(日)井雅弘作;申晶晶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半小时经济学》【作者】(日)井雅弘作;申晶晶译【页数】228【出版社】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1.01【ISBN号】978-7-5139-3246-2【分类】经济学-通俗读物【参考文献】(日)井雅弘作;申晶晶译.半小时经济学.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1.01.图书封面:

    2022-08-21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