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文言文 九年级》杨振中编写|(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走进文言文九年级》【作者】杨振中编写【页数】247【出版社】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01【ISBN号】978-7-5476-0432-8【价格】24.00【分类】文言文-初中-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杨振中编写.走进文言文九年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01.图书目录:文言文九年级》内容提要: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旺盛的阶段,在这时多读一点古文,对打好文化基础甚为重要。有人说读古文犹如学外语,这话说对了一半,因为古文中的字大多是大家认得的,不像读外语要从头开始。难在古文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及一些特殊的句式,但只要多接触,这些困难便可迎刃而解。古文中有不少词语,现代文中还在使用,说明它还有生命力。如“就”,有“就学”、“就业”;如“敌”,有“匹敌”、“无敌”;如“工”,有“异曲同工”;如“走”,有“走马观花”等等,因此读点古文,对阅读现代文及写作也有好处。读书,尤其是《走进文言文九年级》内容试读第里元阅读华佗治病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①,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②车往视,语之日:“向来③道边有卖饼家蒜齑④大酢⑤,从取三升⑥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⑦一枚,县⑧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⑨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辈$约以十数。(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释】①咽塞:喉咙似噎住了吃不下东西。②驻:停。③向来:刚才。④蒜齑():蒜泥。⑤酢(c心):同“醋”。⑥升:旧时量器。⑦蛇:此指寄生虫。⑧县:同“悬”。⑨逆:迎面。①自相谓日:自言自语地说。①公:父亲。②病:病征。B辈:类。【文言知识】1.释“就”。“就”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副词或连词用,如“天就要下雨了”、“他一喊我就来”,而古文中的“就”多作动词用。上文“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中的“就”,指去,句意为家里的人用车子载着他准备去看医生。又,“就山伐木”,意为去山上砍木材;“三日后就路”,意为三天后上路。又,“就业”指踏上工作岗位;“就学”指走进学校;“就寝”指上床睡觉;“就义”指走上正义的道路,即为正义而牺牲。2.释“造”。“造”是走字底的字,其本义与走路有关。上文“欲造佗”中的“造”,指前往,句意为病人想要前往华佗家。又,“明日造访”,意为第二天前往拜访;“尝造友人家晤”,意为曾经去友人家拜访。3.释“以十数”。上文“见佗北壁县此辈约以十数”中的“以十数”,按字面理解是用十来计算,因此当指数十,句意为看见北面墙上挂着这类寄生虫有数十条。又,“观者以百数”,意为观看的人有数百人;“追骑以千数”,意为追赶的骑兵有数千人。1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用)【文化常识】华佗简介。华佗是汉朝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发明麻沸散(一种麻醉剂),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他还首创“五禽戏”,是一种模仿动物活动的体育健身方法。后因不肯为曹操治病而被杀。【译文】华佗行进在路上,遇到有个人得了喉咙似噎住的病,喜欢吃然而又咽不下,家里的人用车载着他想去看医生。华佗听到他呻吟(的声音),便停下车子上前观察,告诉他说:“刚才路边卖饼人家有蒜泥大醋,向(店主)买三升吃下去,病自然会好的。”(那病人)就按华佗的话(做了),立刻吐出一条寄生虫,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感谢)。华佗还没回去,他的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便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见了我父亲,车边上挂的就是病征啊。”那生病的人走进华佗家坐定,看见北面墙上挂的那种寄生虫有数十条。【训练1.华佗巧治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瞋恚②既甚,吐墨血数升而愈。【注释】①差(chdi):同“瘥”,指病愈。②瞋恚(chehul):愤怒。【湖练】(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无何弃去,留书骂之②嘱使勿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2第一单元②守瞋恚既甚,吐墨血数升而愈(3)成语“对症下药”的意思是现也比喻2.解缙敏对解缙①尝从游内苑②。上③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日:“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④。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晚夜降金龙。”上遽日:“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日:“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注释】①解(xè)缙:明朝人。②内苑:御花园。③上:指明成祖朱棣。④说(yue):通“悦”。【训练】(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上大说②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③缙方吟日④即应日⑤既得诗,深叹其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上本欲诡言以困之(3)上文“降金龙”的意思是3.天1雨谷汉①宣帝时,江淮②比年旱,大饥,人相食,死者相望。天雨谷三日。寻魏地③奏,亡谷二千顷,人皆异之。3走进文言文{九年级用)鹏【注释】①汉:汉朝。②江准: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③魏地:今河南、安徽北部一带。【训练】(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江淮比年旱②大饥③死者相望④天雨谷三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②人皆异之(3)天为什么会“雨谷”4.攘鸡者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日:‘请损之,月壤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释】①攘(rdg):偷。【训练】(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或告之日②请损之③以待来年,然后已(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是非君子之道也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4···试读结束···...

    2022-05-09 上海远东出版社 走进文言文答案 上海远东出版社走进文言文

  • 《成长的书香 教你欣赏史记名篇》傅德岷,卢晋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成长的书香教你欣赏史记名篇》【作者】傅德岷,卢晋主编【丛书名】成长的书香【页数】186【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5【ISBN号】978-7-5388-7015-2【价格】23.80【分类】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通俗读物【参考文献】傅德岷,卢晋主编.成长的书香教你欣赏史记名篇.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5.图书目录:名篇》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五帝本纪赞、周室之兴、古公迁歧、报殽之役、缪公霸西戎、秦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李斯谏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成长的书香教你欣赏史记名篇》内容试读五帝本纪赞(节自《五帝本纪》)太史公日”:学者多称五帝,尚矣2。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五绅先生难言之①。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帝本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⑤,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纪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余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⑥,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心。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①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因他世代官位太史,故自称太史公。②五帝:五帝指黄帝、顺项、帝喾、尧、舜。尚:即“上”,言其年代久远。③驯:即“顺”。“雅驯”即“典雅而顺理”,指百家之言不是典雅之训。荐绅:荐,即“缙”,荐是缙古字假借。缙绅,古时士大夫之称。④宰予:孔子的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鲁人,能言善辩,故多问。《五帝德》《帝系姓》:是《大戴札》和《孔子家语》的篇名。⑤崆峒(kogt6g):山名。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属六盘山。涿鹿:山名。黄帝曾诛蚩尤于此,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渐:即漂流。⑥章:即明显。顾弟:转折连词,即但是。⑦有间:即不连贯,有缝隙。轶:即散失。太史公说:学者们大多称述五帝,这已经由来已久了。然而,《尚书》只记戴了唐尧以后的事。百家所说黄帝之事,文词很不雅顺,就是士大夫中有见识的人,也很难断定其真假。孔子传述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读书人中有些人不肯传述。001我曾经西到崆峒山,北过涿鹿山,东达渤海,南渡淮水、长江。所到之处,长老们都一一称说黄帝、尧、舜活动过的地方,这些地方的风俗教化确实与众不同。总之,只要不与古文所记相差很远,似乎是可信的。我看《春秋》《国语》二书所记之事与《五帝德》《帝系姓》两篇所记有明显的一致性,只不过,没有深入考究,但它们所记载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尚书》残缺脱漏由来已久,其散失之事,倒时时在其他书中看见。如果不好学深思,不知书中用意,是很难同浅见寡闻之人讲清的。所以,我综合了诸子百家的书,编定撰论次序,选择那些可靠的说法,作成《五帝本纪》,放在十二本纪的开头,即全书第一篇。这是太史公司马迁为远古的“人君”五帝所写的赞语。汉代初年五帝的事迹已经不详,史书虽有记载,却又语焉不详。为了弄清史实真相,作者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达渤海,南渡江淮,进行实地考察,又从《春秋》《国语》中进行发掘,发现民间传说五帝之德政与古籍所载有明显的一致性。为此,作者综合诸子百家之书,挑选那些有事实依据的说法,写成《五帝本纪》,放在全书之首。这段赞语表明了作者司马迁拨乱反正、重实去伪的史学观,同时说明写作《五帝本纪》的缘由。故程金造先生在《史记管窥》中说:“太史公著《五帝本纪》题于全书,又首始黄帝,实是以此篇著出其拨乱反正的具体事实,以成其·一家之言',为其全书所述的数千年史事,建立下国家治平的根本原则。”此评是很恰当的。···试读结束···...

    2022-05-09 史记epub 史记epub百度云

  • 《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陆炎著;汤兆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作者】陆炎著;汤兆基主编【页数】260【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2017.01【ISBN号】978-7-5458-1326-5【价格】40.00【分类】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陆炎著;汤兆基主编.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上海:上海书店,2017.01.图书封面:名篇鉴赏》内容提要:本书包括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的诗人在内。《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内容试读11.春色岂知心1.春色岂知心一王维《红牡丹》的咏物抒情王维(701一761),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他从小受到过很好的家庭教育,才华出众,幼年时聪明过人。十五岁即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得一手好诗,又善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到京城,立即就受到京城王公贵族的宠爱。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但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被贬职。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才被提升,先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岂料,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叛军所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无几,战乱平息,又遭朝廷以“叛徒”之罪拘捕下狱。所幸,因在安史之乱被俘后曾作《凝碧池》,抒发了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并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才得宽宥,免于一死。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因政治上缕遭挫折,政局又变化无常,意志便逐渐消沉,从此不闻朝政,一心吃斋念佛,隐身于京城的南蓝田山麓别墅。那山麓别墅很宽阔,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是修养身心的好去处。王维又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将自己以“维”名之,以“摩诘”为字。这便是他名和字的来历。王维在诗歌艺术上,成就与孟浩然并驾齐驱,都是屈指第一。他的边塞、山水诗、律诗或绝句,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尤其是山水诗,无论是名山大川,无论是流水人家,前者壮丽宏伟,后者恬静闲适,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生动形象,诗情与画意融合完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被称作“田园诗人”。咏物诗同样如此,着墨无多,意境高远。例如他的《红牡丹》,咏物抒情,两全其美。下面就是他的这首牡丹诗: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2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总共20个字,诗人不但将“红牡丹”色彩艳丽,花肥姿姣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喜不自胜,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令人为之忧伤。首句“绿艳闲且静”,诗人先写“红牡丹”的枝叶情状:叶子浓绿艳丽,花枝闲适而文雅。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红牡丹”枝叶的色彩美,还赞美了枝叶的静态美。“绿”,绿色;“艳”,鲜艳;“闲”和“静”,描写了枝叶的姿态闲适而又文静,使人感受到了一种高雅美;“且”,是个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闲”和“静”,表递进关系。首句还没有写牡丹花,仅写了她的枝叶,就使人获得了诸多的美感,这在写作艺术上,就叫做“先声夺人”。第二句,“红衣浅复深”。这才写了“红牡丹”盛开时鲜花的深红浅红,姹紫嫣红,在青枝绿叶的衬托下更加娇媚,更加可爱喜人。以上两句,诗人由衷地赞美了“红牡丹”枝叶和盛开的鲜花是多么的可爱,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牡丹”的热爱。但是,诗人赞美“红牡丹”的鲜艳可爱,并非是这首诗的题旨,而只是借咏牡丹来述怀,为三、四句抒情作铺垫。第三句,“花心愁欲断”。这是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盛开着的红牡丹花,忧伤满怀,愁心百结肠欲断。如此艳丽的牡丹花,为什么会愁心百结肠欲断?诗人也不得其解,便向春光来求问:“春色岂知心”?这是第四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春光呀,难道你不知道牡丹花的心思吗,她究竟是为何如此忧伤?诗人向“春色”求问,其实是在借牡丹的忧伤来抒发自己的思想。但诗人在构思艺术上,将自己政治上几经坎坷,险遭杀身,不幸的命运不直接抒发感慨,而是以委婉的手法,借用向“春色”求问,这在构思艺术上是何等的巧妙!“春色”,即春光;“岂”,是表反诘的助词;“心”,心思,也就是思想。以上,就是这首《红牡丹》的思想内容。我们鉴赏王维的这首牡丹诗,不仅获得了诗人笔下“红牡丹”枝叶浓绿的艳丽、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色彩缤纷,无比可爱的审美享受,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生不逢时,尽管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21岁就状元及第,如同姹紫嫣红的“红牡丹”曾受人宠爱:但入士不久,就被贬职;又遭安史之乱,政治上几经挫折,险乎遭杀,人头落地;又因政局变化无常,被迫离开仕途,一心吃斋念佛,以此了其终身。所以,他写这首《红牡丹》,31.春色岂知心就是借花喻人,咏物抒情,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发感叹。王维,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的不幸命运,是时代造成的。他写《红牡丹》来感叹自己的不幸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悲剧。4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2.近来无奈牡丹何柳浑《牡丹》深刻的社会意义唐代的牡丹栽培繁盛,京城长安成为全国的牡丹中心,春天观赏牡丹成为时尚。因而,刘禹锡在他的《赏牡丹》中才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但在天宝之前,牡丹主要栽培深藏在宫中花苑,所以,一般的人很难得到观赏牡丹的机会。柳浑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因而,要想观赏牡丹,就得花钱去买。正如俗话所说:“物稀为贵”。为此,他写下的一首牡丹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买牡丹的情况。柳浑(714一789),唐诗人。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从小孤儿,由亲戚抚养长大,天资聪明,好学不厌。生活虽然贫困,但志存高远。正因为勤奋努力学习的结果,才使他在天宝元年(742)中举成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善文,也善诗词。但他的诗作留存下来的《全唐诗》中仅此一首。所以,能欣赏到幸存下的这首牡丹诗,正是难能可贵。下面让我们就来欣赏他现存唯一的一首牡丹诗:牡丹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但题旨高远,社会意义深刻。首句,“近来无奈牡丹何”。诗人一下笔,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近来对牡丹实在是有什么办法呢?“奈…何”,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有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无奈…何”,则是说,对牡丹没有办法。对“牡丹”为什么“没有办法”呢?第二句,诗人为我们作出了正面回答:“数十千钱买一棵”。原来,想“买一棵”牡丹,价钱高得吓人一竟要“数十千”钱!事实也就是这样。据唐·李肇《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52.近来无奈牡丹何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还价要看花朵的数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二十五匹帛”,换成“钱”,那就相当于“数十千”。这样昂贵的价钱,只有那些王公贵族、富贵闲人才会去买花,才能如此挥金如土。第三句,“今朝始得分明见”。这一句是说,今天早晨,我才把牡丹看清楚。“始得”才得到;“分明见”,看清楚。那么,他“分明见”了什么?那就看第四句,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原来,“也共戎葵不校多”。谁知道,这么昂贵的“牡丹”,原来是跟普通的“戎葵”差不多的一种花卉,只是它出自皇家深院,便身价百倍,加之富人们相互攀比,使牡丹一路飙升,直至“一颗”卖到“数十千”!“戎葵”,即蜀葵,别称“蜀季花”等,花型大,花色分白、黄、红、紫多种;“不校多”,就是差不多,并不值钱的普通的花卉以上,就是这首小诗《牡丹》的内容。如果我们单从内容上来看,不也就是买“牡丹”吗?其实否也。诗人通过买“牡丹”这样一件小事,却揭露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朝廷政治腐败,下自村吏,上至京城高级官员,贪污受贿,大兴土木,追求豪华,追求奢侈,追求娱乐,相互攀比,挥金如土;而穷人,农村凋敝,农业荒芜,年轻人流向城市,一贫如洗…食不果腹,也就是连肚子也吃不饱;而富人,却为买“一颗牡丹”,竟然不惜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社会贫富悬殊,向两极高度分化,唐玄宗和杨贵妃沉香亭赏牡丹只是一个例子。所以,这首《牡丹》所反映的,跟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所描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岂不异曲同工。这是唐玄宗天宝后期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时朝廷的政治腐败,追求豪华、奢侈、享乐…为后来“安史之乱”,潜伏下了的灾祸,使大唐盛极而衰。由上可见,鉴赏柳浑的这首《牡丹》小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题旨高远,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也为后人“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试读结束···...

    2022-05-09 写牡丹的名篇 牡丹的美篇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 下》李定广评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作者】李定广评注【页数】343【出版社】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075-5243-0【价格】42.00【分类】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李定广评注.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名篇名句赏析下》内容提要: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内容试读【隋唐五代(下)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分水(今杭州桐庐)人,与施肩吾同里。唐宪宗元和中即有诗名,方干曾跟他学诗。穆宗长庆中,赴杭州参加秋试,因“千【隋唐五代(下)】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而获得杭州刺史白居易的赏识。今存诗102首,擅长绝句一体,有若干名篇名句传世。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①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第一季1次,第四季1次)①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胜(heg):能承受。桃叶:原指晋王献之爱妾名。《古今乐录》载,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笃爱之,故作《桃叶歌》。后常用作咏歌妓的典故。这里代称少女,或指思念的佳人。②无赖:可爱、可喜。扬州在唐代繁荣至极,时有“扬一益二”之称,从徐凝这首七绝亦可知扬州之盛况。但这首诗在名目上虽云所“忆”的是扬州,实际上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萧娘”“桃叶”都是指代所思念的佳人。这首《亿扬州》艺术的绝妙处在于,前两句一“难”一“易”刻画出“怀人”之意,末两句则运用“一笔荡开”的技法,不把思念之意说尽说透,而是话锋突转,转而盛赞扬州月色之“无赖”,留给读者无限的情思和遐想,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效果。成语“二分明月”即出自本诗,原指扬州繁华甲于天下,今多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天下主分明月夜三分无赖是扬州。3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①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四下①仞(rè):古代计量单位。息:止。前两句一作“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暂息”。②练:白绢。谈到描绘庐山飞瀑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总是首先映入思绪。相比之下,徐凝的这首《庐山瀑布》则稍显落寞。关于两诗的优劣,苏轼游庐山时曾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可见苏轼认为李诗为优,而以徐凝之作为“恶诗”(事见《东坡志林·记游庐山》)。的确,李白之作在想象新奇、夸张大胆、气势雄浑上,皆超过徐诗。但徐凝这首诗是否真如苏轼所言为“恶诗”?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徐凝之作在艺术上还有超越李白的地方。李诗尽管想象奇特,却只从视觉角度来极写庐山飞瀑之雄伟。徐作前两句气势雄伟,不减李诗,分别从视觉、听觉角度描绘瀑布,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与青翠的山色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将前两句蓄积的雄伟逼人之气,巧妙地转为新奇、柔和的景象,第三句从时间写,第四句从空间写,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出了庐山瀑布之美。“飞”“破”两字极为传神。千古长如自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试读结束···...

    2022-05-03 诗歌手册epub 散文 epub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 上》李定广评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作者】李定广评注【页数】345【出版社】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075-5244-7【分类】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李定广评注.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名篇名句赏析上》内容提要: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内容试读【卡洲+】···试读结束···...

    2022-05-03 诗歌手册epub 散文 epub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电子书pdf免费下载

    编辑点评: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电子书df是章华所著,书中选取了许多有名书籍中的经典原文片段,让读者在品读名篇中,感受原汁原味英文魅力,作者还细心的标注文章的介绍、单词注解。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电子书df预览图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节选是这张脸使千帆齐发把伊利安的巍巍城楼烧成灰的么?甜蜜的海伦,你一吻就使我永生看,她的嘴唇吸走了我的灵魂!来,海伦,还我的灵魂来我住下了,天堂就在你的唇上!凡不是海伦身上的,全是粪土我来做帕里斯吧,为了对你的爱让维登堡代替特洛伊遭受毁灭把你的旗帜插上我的盔顶对,我将刺穿阿基里斯的脚跟然后回身求海伦赏赐一吻啊,你比黄昏更美哈姆雷特的经典段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去睡,也许会做梦!唉,这就麻烦了,即使摆脱了这尘世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会做些什么梦呢?真得想一想,就这点顾虑使人受着终身的折磨,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和轻视,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衙门的横征暴敛,默默无闻的劳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但他自己只要用把尖刀就能解脱了。《堂吉珂德》的意义《堂吉珂德》的意义之一是打击了骑士文学,这在当时的文坛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当时骑士文学已经过时,塞万提斯通过堂吉珂德的荒唐行为和悲惨遭遇,嘲笑了骑士制度和骑士道德,指出骑士小说对人的毒害,给骑士小说以致命的打击。自《堂吉珂德》出版后,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便绝迹了。《堂吉珂德》的意义之二是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包罗万象的社会画卷。书中有各个阶层的人物,广泛涉及当时政治、经济、道德、文化、风格等方面的问题,真实、全面地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罪恶及统治者的残酷本性,同时也写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由盛而衰、危机四伏的实质。小说还描写了一幅幅人民受干旱、饥馑、苦役、逮捕等苦难压迫的图画。...

    2022-04-10 用什么唤醒了海伦的灵魂 海伦凯勒的精神

  • 跟谁学:大语文之名篇朗诵教学大全价值989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简介课程来自向谁学习:大语文名篇朗诵教学大全官网售价989元.李晨曦老师授课。本课程从发音氛围入手,通过贯口、寓言、散文、现代诗歌、古诗歌等五个模块,详细讲解朗诵方式,有效锻炼儿童的语言清晰度、理解力、肢体和情感表达力。提高孩子对学习文章和汉语的兴趣。全程有国家十二五口才项目专家:李晨曦老师授课。让孩子们了解现代/古代诗人的历史,掌握出色的朗诵技巧。轻松应对各种比赛,争先恐后。10节课后面包已经更新到完成,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根据版权所有者的要求,删除与谁学习相关课程的下载地址,请支持正版向谁学习:大语文名篇朗诵教学视频截图现代诗比赛运用最多的风格、学习节奏的变化、呼吸的不同运用、低声、高情等技能,根据老师的示范反复练习,让比赛或表演有底,取得好成绩。学习后,你可以教你周围的学生,扮演一个小老师,提高孩子的影响力和信心。古代诗最难的风格,简单的文字传达强烈的情感。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人物的心理过程,体验困难和起起落落,并与几千年前的古人联系起来。通过背诵他们的诗,告诉他们心中的快乐和仇恨,悲伤和痛苦。提高孩子们对汉语和历史的兴趣。朗诵技巧快速学习呼吸声、发音等基本技能,纠正发音问题,掌握正确的舞台背诵表演动作、站立姿势、表达、状态。为以后的作品背诵奠定良好的基础贯口掌握语言节奏、断气、连音、气声等语言技巧。从小开始,勤练习,掌握大贯口,让孩子在公众面前展示技能,赢得掌声,有效增强自信心。寓言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塑造人物和讲故事的感觉,生动塑造每个角色,有效提高学校阅读课文的水平。赢得班上学生和老师的认可。散文体验情感,传达情感,这是散文的本质。让孩子们掌握技能,体验音乐和文章的感受,然后传达,这对背诵诗歌非常有益。经常练习,用文章参加比赛,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课程目录:李晨曦-朗诵教学大全更新01呼吸训练与声音的关系.m4214.04M02背诵六种必备技能.m4224.67M03口腔训练技巧.m4144.15M04鼻音前后发音.m4163.15M05掌握语气.m4159.72M06学习语言技能.m4241.41M07站立和表情训练.m4174.61M08动作类型和舞台手势.m4166.19M09节奏训练.m4182.21M10口腔清晰训练.m492.89M...

    2022-04-04

  • 文言文身世之谜:读懂文言文咋就这么难?

    在中小学语文课上,文言文往往是学生们最头疼的问题。那些古人写的东西,选词生僻怪异,词性变化无常,句型颠倒反复,让人忍不住想借用孔明先生的名言不知道该说什么来感受。我们的祖先整天这样说话有问题吗?不一致的文字和言语说到这里,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文本是记录语言的载体和工具,所以文言文应该是记录古代语言的工具。但古人,尤其是没有知识的普通人,真的用这种顽固的方式说话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你可以想象一位村妇对丈夫说:食物、酒浆和杂食都准备好了。饭菜吗?场景?我相信在正常情况下,村妇说的是食物准备好了,你吃了吗?事实上,即使是那些读过诗歌和书籍的文人和王子,也没有人会用文言文中的句子来说话。否则,现在就没有必要拍古装剧了。如果电影中人物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必须考虑十分钟才能理解,那么看电视剧就会成为一种罪恶感。显然,文言文和古代口语应该有很大的不同,这不符合现代人对叙事的认知。那么,文言文和口语之间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古代的纸不给力现在我们说的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众所周知,纸只出现在汉代,所以先秦时期的文字不是以纸为载体的。那么,古人应该写什么呢?根据考古发现,我们在出土的良渚文化(公元前33世纪前22世纪)和龙山文化(公元前25世纪前20世纪)遗迹中的陶器上发现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叫陶文,陶器是人工制作的最原始的文字载体;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人们开始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吉凶,并在上面写下与卜辞和相关的记事文字,因此被称为甲骨文;同时,铭文开始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第二阶段青铜器上,其中大部分记录了与祭祀、战争和契约有关的内容。青铜器是人工制作的第二种文字载体;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用玉石和石头来记事。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石文件,其中记载了韩、赵、魏三国分晋前夕、晋三国、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青、赵、赵青、赵青、赵青、赵青、魏、魏、赵青、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魏然而,陶器、青铜器、龟甲兽骨和玉石上的文字都不能称为书籍。中国最早的官方书籍出现在商代,这是一个由竹子和木头制成的简单政策。竹片被称为简,许多简单的编辑被称为政策,直到印刷发明,简单的政策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另一种形式的书籍被称为丝绸书籍,以丝绸为载体,在春秋两季兴起,并在三国后使用。综上所述,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代汉字的载体包括陶器、青铜器、龟甲兽骨、玉石、岩石、竹简和丝绸。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些载体分为人工制造载体和自然加工载体。陶器、青铜器、丝绸等人工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数量稀少,书写面积有限。玉石、岩石、竹简等自然加工载体,由于质地坚硬,前两种只能雕刻,极其困难,书写面积有限;后者材料常见便宜,但竹简本身很窄,竹简不能写多少字,只能把许多竹简串成政策,使其体积和重量大大增加,运输和收集非常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古人没有合适的纸作为载体,所以他们不得不尽可能简化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减少单词的数量,这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文言文让我们难以理解,这真的是古人无助的举动。例如,青铜铭文只有几个单词,更多的只有几百个单词,但它所表达的内容,用语言,可能是一个长篇大论。文言分道扬镳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文言文刚出生的时候,真的是因为古代的纸不是很厉害。然而,汉代以后,纸出现并传播开来,人们的语言变得更加口语化和生动化。理论上,文言文应该随着纸的出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自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文开始萌芽,但直到清末,白话文仅限于流行文学的范围,难以登上优雅的大厅。然而,文言文仍然是独一无二的,牢牢地占据了一般书面语言的首位。发生了什么事?一方面,自汉武帝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废除数百个家庭,尊重儒家艺术。先秦时期记录儒家思想的文言文已成为后世儒家学生被视为神的经典,文言文的写作形式也得到了传播和推广,并逐渐演变成儒家学生写作的模式和模板。另一方面,秦始皇的书决定使全国各地使用相同的文字,这对文言文的推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文言文就在中国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事实上,一开始,文言文和口语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现在那么明显,不是因为古代文言文很容易理解,而是因为当时人们的口语风格更接近文言文。然而,随着历史上几次人口迁移,加上外国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英语口语继续朝着简单、易于理解和生活的方向发展。英语口语的演变速度非常快,一两代人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然而,相比之下,书面语言一直相对稳定,遵循过去的风格,并没有随着英语口语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即使由于人们一直崇拜古代和复古的趋势,文言文在某些时期仍然存在反演变的现象。正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演变速度不同,使得文字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甚至走上了分道扬镳的道路。大势所趋的白话文对于文言文头疼的学生,肯定会有人抱怨:既然大家都习惯了几千年的文言文写作,为什么要改成白话文?如果我们从小就接触文言文,现在就不用这样纠结了。这种想法从根本上是错误的。文言文的分离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文言文虽然一直是官方的通用写作方式,但只针对读书读书的学生和官员贵族。普通人往往根本不读书,写不出来,听不懂文言文的内容。由于文言文和口语的巨大差异,人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这不利于文化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也不利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如果20世纪初没有白话运动,今天的中国人可能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文盲。白话运动的目标之一是发展人民智慧,将文字与文字一致,这也是思想解放的基础。可以说,随着中国的发展,统一文言统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还在学习文言文。首先,我们将学习古代的写作方法,以便将来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习古代文言文中蕴含的智慧思想。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不坚持文言文的形式,不否认古人的智慧。———–来源:静雅思听...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