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拉尔夫·艾里森《海米的公牛》

    美国文学史里程碑式作品《看不见的人》作者、重要的非洲裔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短篇小说代表作!《海米的公牛》作者简介:拉尔夫·艾里森(1913—1994)非洲裔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他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在塔斯基吉大学学习音乐,之后他前往纽约,并结识作家理查德•赖特,在后者的鼓励之下,他开始尝试小说创作。一九五三年,他的处女作《看不见的人》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之后,他出版了两本评论文集,另有长篇小说《六月节》、短篇小说集《海米的公牛》和两本评论文集于他身后出版。艾里森受到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一九七五年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士。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巴德学院、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一九六九年,他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一九八五年获得国家艺术奖章。《海米的公牛》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从十九世纪后期实施《吉姆•克劳法》的美国南部到二十世纪哈莱姆区的宾果游戏厅,从大萧条时期的流浪汉聚集地到“二战”期间的威尔士,十四个带有自传性质的故事呈现出了音乐般层次分明的声部、激昂的语言和纯粹的热情,正是这些使艾里森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巨擘。它们表明了艾里森在其五十五年写作生涯中对美国身份的一贯看法,揭示了他作为黑人在美国生活的真切感受,以及他对自己所代表的黑人群体曲折命运的深沉思考。其中七篇作品在艾里森生前从未发表。《海米的公牛》是拉尔夫•艾里森写作生涯中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由艾里森的文学财产执行人约翰.F.卡拉汉编辑整理,于艾里森去世两年后首次出版。本书收录的十四个故事记录了艾里森对美国主题的发现,展现了这位作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短篇创作潜力和可能性,以及他在四十年代中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艾里森作为音乐家的身份赋予这些小说以独特的灵性,使得这些作品既有交响乐的结构,又富有爵士乐的节奏。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看不见的人》里的故事原型和人物。推荐理由:拉尔夫·艾里森凭借《看不见的人》荣获195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受到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美国文学界众神之一”。《海米的公牛》由艾里森的文学财产执行人约翰.F.卡拉汉编辑整理,在其写作生涯中仅出版了此部短篇小说集。十四个故事记录了艾里森对美国主题的发现,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看不见的人》里的故事原型和人物。十四个带有自传性质的故事呈现出了音乐般层次分明的声部、激昂的语言和纯粹的热情,正是这些使艾里森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巨擘。...

    2022-10-21

  • 世界文明史10卢梭与大革命pdf电子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类似于《史记》、《离骚》,在写作上注重个人性格、知识、悲痛和哲思;这是一场文明的盛大仪式,他将这段世界历史整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文艺复兴、欧洲文明,站在历史之巅俯瞰的综合概括能力太棒了。简介《世界文明史:卢梭与大革命》(第2卷和第2集)是世界著名哲学家和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40多年撰写的杰作。是公认的经典之作。作者于1968年获普利策奖,1977年获自由勋章。这套11卷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各种文明成就,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可读性很强。作者选择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切入“世界”和“历史”的宏大叙事,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其中。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两者都做到了。他的所有作品都反映了文明发展对促进人类进步的主要思想。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的积累。杜兰特以文明的演进作为审视历史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跨越多个世纪的壮丽文化画卷,历史就这样轻松地呈现杜兰特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过去文明留下的财富,是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一根线。关于作者威尔杜兰特,(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1968)和自由勋章(1977)获得者。他花了50年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世界文明史》(11卷,后者是他与妻子阿拉尔合作的成果)。92岁那年,他创作了《历史上的英雄》,这是他辉煌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他的“哲学故事”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哲学。他毕生的热情是把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亮点改革者伏尔泰并没有引发一场激进的政治革命,他参与了在法国社会精心策划的温和、零碎的改革。而在这个无私的品类圈子里,他的成就比当时任何人都多。他最根本的要求是对法国法律进行全面修订,该法律自1670年以来一直没有修改过。1765年,他阅读了米兰法学家贝卡利亚用意大利语撰写的划时代著作Trattatodeidelittiedelleee(《罪与罚》),他们的想法受到了哲学家的声音的启发。1766年,伏尔泰发表了Commetaireurlelivrededeitetdeeie(Commetaireurlelivrededeitetdeeie),坦率地接受了贝卡利亚的指示。他继续抨击法国法律的不公正和野蛮,直到177年,他82岁并出版了PrixdelaJuticel'humaite。首先,他要求教会组织服从民法,审查要求腐败者惩罚或加强宗教仪式的牧师的权力。他要求减轻对亵渎圣物的处罚,废除对自杀者的侮辱身体和没收财产的法律。他坚持要区分罪与罪,并终结了所谓犯罪的惩罚就是为被冒犯的上帝报仇的观念:任何教会法律都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才能生效……与婚姻烟草有关的一切都只取决于法官,而神父只有祝福新婚夫妇的崇高职能……贷款以牟利纯属民法问题…………所有的神职人员,无论如何,都应该在政府的绝对控制之下,因为他们受制于国家……没有神职人员可以夺取一个国家的所有权利以他是罪人为名……法官、修士和神官对国家的开支负有同等的责任。他将法国法律比作巴黎市——建筑支离破碎的混乱状态,机遇与环境的产物,矛盾的悖论。伏尔泰说,对于一个在法国的旅行者来说,改变法律就像改变马车一样。各省法律应当统一一致。每条法律都应该清晰、明确,并尽可能摆脱律法主义的狡猾策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死刑应该废除,因为它野蛮无用。对欺骗、偷窃、走私或纵火罪判处死刑,确实是野蛮的。如果盗窃不免除死刑,小偷就没有理由对谋杀有任何顾忌,所以意大利的强盗经常行刺。“如果你把一个女仆吊在公共绞刑架上(就像172年里昂发生的那样),因为她从她的情妇那里偷了一打餐巾纸,她将无法为你的国家为12个孩子增加一打餐巾纸,这与人类生活。”没收死刑犯的财产,显然是国家对无辜者的掠夺。如果伏尔泰有时仅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进行辩论,那是因为他知道,对于大多数立法者来说,这样的论点会比任何人文主义者所要求的要好。但当谈到法庭上的酷刑问题时,他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如果有嫌疑人有罪的线索,法国法律允许法官在审判前对供词进行刑讯逼供。伏尔泰在所谓的野蛮俄国凯瑟琳二世提出废除酷刑的法令,以此羞辱法国。“我认为,出于某种原因,一个非常仁慈的人,法国人对以最残忍的方式从我们手中夺走加拿大的英国人应该放弃使用酷刑感到非常惊讶。他指责一些法官欺凌他人,并且表现得像原告而不是法官。显然,他们认为被告有罪,直到他们被无罪释放。他抗议说,被告在受审前被关押在肮脏的牢房里数月,有时还戴着手铐和镰刀。他发现,当一个人被指控犯有更大的罪行时,他被禁止与任何人交谈,甚至是律师。他一再提到对卡拉斯和塞尔文斯的处理,以说明无辜者的仓促定罪。他争辩说,只有两个人的证词,即使是目击者,也不足以判定一个人犯有谋杀罪。他列举了一些伪证案件,并强烈主张防止死刑,以防无辜者被处决。在法国,死刑只要有两名法官通过就可以成立。让·卡拉斯以八票对五票被处决。伏尔泰主张死刑应该由多数决定,最好是全体一致同意。“以六比4、五比3、四比二或三比一的比例来玩弄一个人的生死,既荒谬又可怕!伏尔泰提出的改革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他的资产阶级传统,他对法令的怨恨,他作为商人和地主的经验和投资,以及他的人道主义和真诚情感的折衷方法。他的要求是适度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却是强有力的。他为新闻自由而战,他在死前已经放松了很多——即使这只是政府的容忍。他要求结束1787年在法国结束的宗教迫害。他建议异教徒也应该被允许建造教堂,继承或继承财产,并享受法律的充分保护。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在革命之前完成的。他要求不同宗教的男女之间的婚姻应被视为合法。他公开谴责官职买卖、必需品征税、限制国内贸易、农奴制和永​​续性的存在。他说服政府从教会手中接过遗嘱的处理和青年人的教育,在这些事情上,他的话很有影响力。他带路世界文明史10卢梭与大革命df预览图书目录总目录卢梭与革命(第1部分)目录致读者谢谢第1部分卢梭和法国第1章流浪者卢梭(1712-1756)“自白”无家可归者(1712-1731)妈妈(1729-1740)里昂、威尼斯、巴黎(1740-1749)文明是一种疾病吗?巴黎和日内瓦(1750-1754)文明之恶保守成分逃离巴黎(1756)第二章“七年战争”(1756-1763)如何发动战争“亡命之徒”(1756-1757)从布拉格到罗斯巴赫被困的狐狸(1757-1760)大英帝国的建立筋疲力尽(1760-1762)和平第三章国家的命运夫人。过世了法国文艺复兴重农主义者托尔戈获得权力(1727-1774)共产主义者路易十五夫人。迪拜乔伊塞尔叛乱之家国王死了第四章:生活的艺术道德与美德音乐戏剧马蒙特艺术沙龙第5章:伏尔泰(1758-1778)老天爷作家之王伏尔泰的政治改革者伏尔泰第6章浪漫主义作家卢梭(1756-1762)隐藏的房子(1756-1757)爱努力与哲学家决裂“新埃利斯”第7章哲学家卢梭社会契约论埃米尔第八章卢梭的流浪生活(1762-1767)逃跑卢梭与大主教卢梭和加尔文主义卢梭和伏尔泰博斯韦尔遇见卢梭科西嘉宪法草案逃犯卢梭在英国第二部分:卢梭时代的南欧第1章:意大利的肥沃土壤(1715-1759)自然风光音乐宗教从都灵到佛罗伦萨亚得里亚海女王-威尼斯罗马那不勒斯第二章葡萄牙和庞巴尔(1706-1782)约翰五世(1706-1750)庞巴尔和耶稣会士改革者庞巴尔过去的胜利第三章西班牙和启蒙运动(1700-1788)背景菲利普五世(1700-1746)斐迪南六世(1746-1759)启蒙运动进入西班牙查尔斯三世(1759-1788)西班牙文西班牙思维西班牙艺术弗朗切斯科·何塞·德·戈雅·卢森特斯第4章再见!意大利!(1760-1789)告别漫游教皇、国王和耶稣会士法律和贝卡利亚两个冒险者温克尔曼艺术家音乐阿尔菲里第五章奥地利启蒙运动(1756-1790)新帝国玛丽亚·特蕾莎约瑟夫长大(1741-1765)母子(1765-1780)开明的专制君主(1780-1790)皇帝与帝国死亡第6章音乐改革克里斯托夫·威利博德·格鲁克(1714-1787)约瑟夫·海顿(1732-1809)第七章莫扎特神童(1756-1766)青春期(1766-1777)音乐与婚姻(1777-1778)巴黎的沧桑(1778)萨尔茨堡和维也纳(1779-1782)作曲家的职业精神与身体高峰期(1782-1787)荒凉(1788-1790)安魂曲(1791)第三部分:卢梭时代的宗教第一章伊斯兰教(1715-1796)土耳其非洲的伊斯兰教波斯(1722-1789)第2章俄罗斯插曲(1725-1762)统治与功绩宗教与文化俄罗斯的政治(1725-1741)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2)彼得和叶卡捷琳娜(1743-1761)彼得三世(1762)第三章:凯瑟琳大帝(1762-1796)专制君主爱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战士女人文学艺术人生旅途的终点卢梭与革命(第2部分)目录第四章:波兰的抢劫(1715-1795)波兰列表(1715-1764)萨克森国王(1697-1763)波尼亚托夫斯基第一个分区(1768-1772)波兰启蒙时期(1773-1791)解体(1792-1795)第5章腓特烈大帝(1756-1786)时代的德国获胜者弗雷德里克重建普鲁士附庸国日耳曼启蒙运动莱辛(1728-1781)浪漫复古运动飓风运动...

    2022-05-06 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 伏尔泰历史

  • [英]安格斯·班克罗夫特/[英]拉尔夫·费弗尔《米拉的猜想》pdf电子书下载

    《米拉的猜想》:人是社会的动物,那么社会又是什么呢?资本、劳动、性别、媒体如何塑造我们?社会学版《苏菲的世界》,看小说读懂社会学30位社会学巨擘,80个社会学大观念透射社会本质。书名:米拉的猜想作者:[英]安格斯·班克罗夫特/[英]拉尔夫·费弗尔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原作名:DeadWhiteMeadOtherImortatPeole译者:金芳旭出版年:2021-12页数:398类别:外国小说格式:df、eu、moiISBN:9787553523859《米拉的猜想》作者简介:安格斯·班克罗夫特,爱丁堡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拉尔夫·费弗尔,卡迪夫大学社会学教授《米拉的猜想》内容简介:十八岁这年,雷雨倾泻在米拉的世界:父亲因涉嫌股票诈骗入狱,母亲似与父亲的同事不轨,哥哥纸醉金迷,姨妈们无法掩饰的同情……一时之间,过去的生活恍如隔世。米拉成了臭名昭著的“罪人之女”,只好乔装化名,东躲西藏。在这难堪狼狈的时期,她却结交了知心的友人和恋人。面对公众谩骂,米拉应该站出来袒露心声吗?理想主义的失落靠什么挽救?一名脆弱的青年,还能否向他人伸出援手?米拉猜想,或许是社会学救济了自己。...

    2022-04-08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