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咽癌放疗一般要多久恢复(鼻咽癌放疗一般要多久)

    鼻咽癌放疗一般要多久恢复(鼻咽癌放疗一般要多久)

    鼻咽癌放疗一般要多久恢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鼻咽癌的分期:如果鼻咽癌处于早期,放疗后的恢复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在几个月内即可恢复。如果鼻咽癌处于晚期,放疗后的恢复时间一般较长,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放疗的剂量:放疗的剂量越高,放疗后的副作用越大,恢复时间也越长。患者的年龄:年轻患者的恢复时间一般较短,而老年患者的恢复时间一般较长。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好,恢复时间一般较短。如果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恢复时间一般较长。一般来说,鼻咽癌放疗后的恢复时间在3个月到1年之间。在恢复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脱发、皮肤干燥、口腔溃疡等。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放疗结束后逐渐消失。为了促进鼻咽癌放疗后的恢复,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休息: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口腔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注意口腔护理,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皮肤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注意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保湿霜,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心理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应注意心理护理,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如果患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结束后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2024-01-09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鼻咽癌放疗一次大概多少钱

  • 食道癌放疗后多久能恢复以前的状态(食道癌放疗后的寿命)

    食道癌放疗后多久能恢复以前的状态(食道癌放疗后的寿命)

    食道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食道癌放疗后多久能恢复以前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原因有:患者的病情不同。食道癌的病情有轻有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恢复的时间也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好,免疫力强,恢复得就快;反之,恢复得就慢。治疗方案不同。食道癌放疗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恢复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食道癌放疗后,患者的食欲可能会暂时下降,但随着治疗的结束,食欲会逐渐恢复。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等,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治疗结束后逐渐消失。食道癌放疗后的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等。一般来说,食道癌放疗后的寿命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病情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寿命越长。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对寿命有影响。身体状况好,免疫力强,寿命越长。此外,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很重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寿命。总的来说,食道癌放疗后多久能恢复以前的状态,取决于多种因素。患者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积极参加康复锻炼,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寿命。...

    2024-01-08

  • 适应症障碍是什么(适应症

    1.你好!适应症以前从未在教科书上出现过,所以顾名思义:它是治疗某些疾病范围或改变某些症状的症状范围的药物。2。不,事情就是这样。...

    2023-05-03

  •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史冬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作者】史冬雷主编【丛书名】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页数】336【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1【ISBN号】7-5679-0640-2【价格】28.00【分类】急诊-护理-手册【参考文献】史冬雷主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1.图书目录:《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常见急症的急救护理、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急诊预检分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章常见急症的急救护理1第一章常见急症的急救护理第一节呼吸困难患者的急救护理一、定义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用力,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临床上呼吸困难主要由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引起。二、发病机制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大致可以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各种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血液病这五大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气道梗阻,肺部疾病,胸廓、胸壁、胸膜腔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和膈运动障碍。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衰竭、心脏压塞、肺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中毒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各种药物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是脑部的各种器质性病变和精神因素引起的呼吸障碍。血液病包括中度贫血、高铁笔记:2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三、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主要包括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困难表现为吸气过程费力,重者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伴有高度吸气性喉鸣。三凹征主要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呼气困难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主要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所致的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混合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重症肺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面积肺不张、气胸等疾病导致肺部呼吸面积减少、肺换气功能受损。2.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心脏衰竭引起。患者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呼吸困难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消失,卧位加重,坐位或立位时减轻。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重者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3.中毒性呼吸困难笔记:第一章常见急症的急救护理3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和苯胺类、氰化物等药物中毒时,可引起呼吸困难。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呼吸困难慢而深。精神性呼吸困难往往快而浅,伴有叹息样呼吸。5.血源性呼吸困难血液病患者常表现为呼吸浅、心率快。四、急救原则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首先保持气道通畅。2.应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紧张以防加重呼吸困难。3.取半卧位或坐位。4.立即给患者吸氧。5.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6.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气分析、尿素氨、肌酐、尿糖、尿酮体等检查,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2.特殊检查笔记:4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心血管造影等检查;可选择性进行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血管造影、头颅CT或MRI等。六、护理评估1.病史(1)患者有无心肺疾病、胸廓疾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颅脑病变、肌无力等病史。(2)患者的职业有无接触粉尘、石棉;有无接触化学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等导致的急性中毒;有无吸入刺激性变应原导致的哮喘等。2.身心状况(1)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狭窄,哮鸣音高,出现三凹征:异物、肿瘤、水肿等导致的气管狭窄。(2)呼气性呼吸困难:下呼吸道广泛支气管痉挛,出现哮鸣音高;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4)患者意识: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甚至恐惧。七、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笔记:第一章常见急症的急救护理5(1)保持温湿度适宜,空气洁净清新,避免和去除诱发因素。(2)遵医嘱吸氧。(3)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改善通气。(4)观察神志,呼吸频率、深浅,皮肤黏膜,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5)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6)去除紧身衣和厚重被服,减少胸部压迫感。2.急救护理(1)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②观察尿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2)急救处理:①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首先保持气道通畅。②取半卧位或坐位。③立即给患者吸氧。④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⑤备好吸痰器和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以备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八、健康指导向患者宣教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及诱因,以便使患者更好地预防和保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合理饮食,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袁诚)》笔记:6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值班手册第二节发热患者的急救护理一、定义发热指各种原因引起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4~38℃。②中度发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多种肺感染性疾病。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目前对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中枢,通过致热源对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的刺激,经温度调定点水平提高(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挛(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加;另外,通过交感神经是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减少散热。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得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致热源(来自体外的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和内源性致热源(来自白细胞又称白细胞致笔记:···试读结束···...

    2022-11-24 急诊护士出科自我小结 急诊护士心得体会和感悟

  •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史冬雷主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作者】史冬雷主编著【丛书名】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页数】258【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5679-0943-4【价格】36.00【分类】急诊-护理-手册【参考文献】史冬雷主编著.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内容提要:本书以现代急救护理理论及的护理进展为基础,全面涵盖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技术。全书共分3篇,介绍了基础操作、无菌相关技术操作、急救监护技术。每章节内容均以目的、评估、操作规程、患者指导、注意事项的形式进行介绍,每节内容后附操作流程,并配清晰的图《北京协和医院护理丛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章基础操作第一章基础操作3第一节体温测量法一、操作目的1.了解患者体温情况,判断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3.为诊断、预防、治疗及采取处置措施提供依据。二、准备用物治疗盘内装有已消毒的体温计、消毒纱布,有定时器、记录本;测肛温时需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已消毒体温表图1-1已消毒体温计◆图1-2消毒纱布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图1-3定时器◆图1-4记录本三、操作步骤1.洗手。2.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患者解释测体温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4.协助患者采用舒适姿势。5.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1)测腋下温度(腋温):1)用纱布擦干患者腋下汗液。2)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并贴紧皮肤,避免脱落。3)10分钟后取出。(2)测口腔温度(口温):1)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嘱患者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2)3分钟后取出。(3)测直肠温度(肛温):1)将凡士林润滑剂涂在肛表前端。2)患者取侧卧屈膝位或仰卧位,露出肛门,第一章基础操作5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并用手轻轻提着体温计的另一端。3)3分钟后取出,为患者清洁肛周。4)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6.读取度数,记录患者体温。7.整理用物,体温计消毒,备用。8.洗手,将患者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图1-5测量口温◆图1-6测量腋温四、重点说明1.若测体温前15~30分钟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或进行运动,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2.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甩至35℃以下。3.不宜测腋温的情况:患者极度消瘦,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肩部关节损伤者,双侧腋下正在使用冰袋降温者。4.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温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患者身旁,以免发生意外。对婴幼儿、昏迷、躁狂等不能配合治疗的人禁测口温。6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护士操作手册5.腹泻患者,有肛门、直肠疾病或手术的患者,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坐浴或灌肠后要过30分钟后才能测肛温。6.如测量口腔温度时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情况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7.传染疾病患者的体温计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知识拓展1.体温调节中枢部位位于丘脑下部。丘脑下部靠前区域为散热中枢,靠后侧区域为产热中枢。2.体温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3.正常人口腔温度(又称口温)为36.2~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1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但1天之内温差应小于0.8℃。第二节)脉搏测量法一、操作目的1.了解患者脉搏情况,判断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患者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患者···试读结束···...

    2022-11-24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急诊护理论文

  • 《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朱华栋,刘业成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作者】朱华栋,刘业成编【页数】399【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9【ISBN号】978-7-5679-1780-4【分类】急诊-诊疗-手册【参考文献】朱华栋,刘业成编.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内容提要:本书分为“急诊症状”“急诊疾病”“急救技术”和“急诊常用药物”四个部分。前两部分涉及大量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专科疾病的急性表现,突出急诊需要评估和处理的内容,并参考了Utodate等临床数据库。为了保证书稿质量,我们邀请了相关专科的主治医师对相应内容进行了审校。后两部分是急诊医师诊治患者的基本工具,为了力求客观、实用,我们参照了我科专家前期主导参与编写的指南和共识。《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内容试读务*宿*款5然袋名3g急诊症状■呼吸困难1.定义·患者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出现呼吸形式、频率、深度变化,伴或不伴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出现发绀等。2.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症√小气道塌陷和/或痉挛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哮喘,多表现为呼气相延长,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称为肺源性哮喘。√大气道梗阻:如异物、过敏反应,多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可伴喉鸣。√大叶性肺炎:多有发热、咳嗽、病变部位湿啰音。√肺栓塞:除呼吸困难外,还可出现咯血、胸痛、但三联征同时出现的概率较低√气胸:呼吸困难通常突然出现,伴一侧呼吸音消失,叩诊呈鼓音。大量胸腔积液导致的呼吸困难通常症状逐渐加重,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心血管疾病√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可造成小气道黏膜水肿,同样可表现为呼气相延长,听诊可及双肺湿啰音和/或呼气相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常与体位有关,坐位缓解,卧位加重。可伴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脏查体会有心音遥远、心律不齐等对应发现。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不论何种诱因,都会有呼吸代偿,通常表现为呼吸加快,严重的深大呼吸有时甚至导致自发性纵隔气肿。·其他原因√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一巴雷综合征,除呼吸困难外,还伴呼吸肌和其他肌无力的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等,累及呼吸中枢时可表现为深大呼吸,通常伴神志改变√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贫血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可见结膜苍白√中毒:如有机磷中毒,可合并大汗、瞳孔缩小等其他表现吸入有毒性刺激性气体导致呼吸困难者多有相关病史/癔症:为除外性诊断,多为青年女性,有一定诱因,如情3绪激动,发作时有明显的C0,分压降低和呼吸性碱中毒,而基本无其他阳性发现。让其在纸筒中呼吸或短时屏住呼吸可使症状缓解3.必做检查●血常规:可发现感染性疾病,以及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生化检查:发现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急毒等。●胸片:发现气胸、胸腔积液、肺水肿、肺炎、肺部占位、心影增大等。●ECG:对肺栓塞、心源性呼吸困难可有提示意义,如新发的心肌梗死。·ABG:可精准判断低氧、过度通气或CO,潴留、酸碱平衡失调等。其中PaO,对于明确患者的呼吸困难是否为低氧所致有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C0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下PaO2可正常,而此时SO,可出现明显下降,血气中碳氧血红蛋白或高铁血红蛋白升高。4.选做检查·cTI检测:结合典型症状、心电图可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但需注意导致呼吸困难的其他原因,如肺栓塞、心肌炎、肾衰竭等也可升高。·D-Dimer检测:若数值正常,对于低危患者可除外肺栓塞,需注意高危患者也可能出现假阴性·BNP/NT-roBNP检测: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有一定诊断价值,阴性除外价值较高。需注意肺栓塞、COPD加重急性期时也会轻度升高。其中NT-roBNP在肾衰竭时明显升高,而BNP基本不受肾功能影响。。肺CT:可更清晰地明确肺部病变。CTPA常用于急诊诊断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对明确心源性呼吸困难有帮助,但需注意EF值正常不代表没有心力衰竭,可能为舒张性心力衰竭。5.鉴别诊断(图1)6.急诊处理●大气道梗阻:吸痰、去除异物、解除梗阻,必要时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以保证气道通畅。过敏者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张力性气胸:用粗针头穿刺放气,解除张力,必要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低氧:根据需要给予氧疗,必要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特4即将心搏骤停的标志:。意识状态下降呼吸困难不能维持有效呼吸发绀急性慢性病史及查体:哮喘急诊症状·创伤/中毒/过敏COPD·已有心肺及神经·间质性肺疾病系统疾病·心力衰竭·肥胖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等气道/肺心源性神经血液肌肉AECOPD上气道:哮喘急性急性心肌·异物发作梗死重症肌感染·肺炎重度贫血·急性心力无力·过敏·气胸衰竭膈肌麻痹肺栓塞心脏压塞胸腔积液图1呼吸困难鉴别诊断流程别是对于CO中毒患者,建议给予高压氧治疗。若无条件,应给予尽可能高浓度氧气,以加快CO解离,改善组织缺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化验、床旁胸片。。根据疾病的初步判断予相应治疗√严重哮喘或COPD急性加重:立即给予雾化B受体激动药、M受体阻断药等支气管舒张药,同时静脉输人茶碱、甲泼尼龙等,必要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坐位、双下肢下垂,利尿、扩血管、强心,必要时使用吗啡皮下注射。病情严重者可早期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脏压塞:尽快行心包穿刺引流。/肺栓塞:若伴低血压,尽快给子静脉溶栓治疗。(刘业成)》5■咯血1.定义。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出血经口腔咳出。大咯血为咯血量不少于500ml/24h,或咯血量不少于100mlh·来自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出血有时也可从口腔咳出,称为假性咯血。急诊症2.常见病因·气道疾病/支气管炎: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均可引起,为少量咯血的最常见原因/支气管扩张:常为慢性病程,反复急性发作,表现为咯血伴频繁咳嗽和大量咳痰,原因包括囊性纤维化、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既往肺炎等。√气道异物√肿瘤: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转移癌等。√外伤:胸部创伤累及气道/其他少见原因:如主动脉和气道之间的瘘、Dieulafoy病变累及气道等。●肺实质疾病√感染:各类肺部感染性炎症侵犯及肺部血管。√凝血功能异常:如使用抗凝药物或血小板减少导致肺实质出血/风湿免疫性疾病: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ature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贝赫切特(Behcet)综合征和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引起的肺实质损害。√医源性因素:包括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等。/职业病:肺尘埃沉着病等/月经性咯血:咯血与月经同时发生,病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肺实质√肺血管疾病:包括肺栓塞、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如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衰竭)、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瘤等。3.必做检查●血型、输血相关项目检查:理论上所有咯血患者均存在大咯血风险,均应行该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有助于寻找感染证据,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用于评价出血程度,血小板计数可判断止6···试读结束···...

  • 《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朱华栋,韩红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作者】朱华栋,韩红主编【丛书名】协和新百年系列医书【页数】375【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5679-1706-4【价格】168.00【分类】急诊-诊疗-北京协和医院-医药卫生人员-生平事迹【参考文献】朱华栋,韩红主编.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内容提要:那个雾霾散尽的夜晚刘安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崔庆宏、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刘安雷、以慈善之名崔庆宏、急诊总值班有感刘安雷、向左向右,不负年华崔庆宏、总值班随笔刘安雷、善意的谎言刘安雷、沟通那些事崔庆宏、跨国界的交流刘安雷、回家崔庆宏、繁忙的国际医疗刘安雷、急诊总值班的酸甜苦辣崔庆宏等。《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内容试读刘安雷高大、帅气、机敏、乐观的雷总上任总值班!协/和/急/诊1总/值/班/纪/实那个雾霾散尽的夜晚2017年1月23日刘安雷阴霾散尽又是晴天,微信朋友圈的圈友们欢天喜地用各种形式迎接旭日朝霞,有拍白云的、有望西山的、有跑步晨练的、有提前踏春的,仿佛这大好天气会转瞬即逝,没有人比现在更珍惜生命、享受美好。可急诊大厅依旧每天上演着生死时速,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墙壁、砖瓦都写满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有的不堪回首,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早已传为医路上的经典,指引着一代代协和人砥砺前行。急诊总值班掌管整个急诊楼医疗资源的分配,危重病患的评估、抢救,以及有难度的医患沟通,时刻精神高度紧张,往往彻夜不眠。黄色、白色、黑色深夜的急诊大厅总算安静下来,保洁师傅抓住时机把地面清理得像溜冰场一样光亮,灯光洒到每一处角落。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着患者,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有的黄、有的白、有的黑。的确,急诊医生往往一眼即可推断出患者的基础疾病,黄的可能是肝胆疾病或者溶血,白的可能是贫血,黑的可能是肝肾疾病。生的渴望急诊大门被匆匆打开,随着一股寒气逼近,身穿醒目棕色马甲的120同仁疾奔而入,床上平卧着一位黄肤色的女性患者,口唇没有一丝血色。我做了简短的询问,得知这是一个中年女性,头晕乏力2天,今晨上班期间自觉乏力加重就2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诊于外院,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又因为憋气、低氧、指氧饱和度90%收入外院抢救室,经过一番评估考虑溶血性贫血、低氧血症来诊。我利用测量生命体征的间隙迅速翻阅着外院的病历资料,并不断向患者提出简单的问题以评估她的神志状态,得知患者还有干燥综合征病史,近期未规律服药也没随诊。就在患者回答完姓名和年龄后,她突然双眼凝视,呼之不应,急查大动脉搏动微弱,多年的职业习惯驱使我立即对她启动了心肺复苏流程,同时转入抢救室。经历了约2分钟的紧急复苏,监护仪上有了心搏和血压,但血氧饱和度持续偏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迅速用床旁超声评估患者心肺,结果发现其右心负荷增大、肺动脉增粗、左心室受压明显,我立刻怀疑了一个致死性诊断一肺栓塞。但紧接着回报的化验结果令人绝望,血红蛋白10g/L,血小板20×10L,血乳酸17mmol/L,是重度溶血性贫血、高乳酸血症。单纯重度贫血就足以致命,更别说合并肺动脉高压了。患者回报的CTPA是阴性结果,考虑可能是免疫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尽管反复配型不成功,我们还是经层层审批给其输注了O型洗涤红细胞;尽管一轮轮的胸外按压、一支支的肾上腺素、一排排的血管活性药物泵的应用,自主循环还是转瞬即逝。抢救室医护人员的汗水不停地挥洒在床头,滴滴饱含着我们对生的渴望,仿佛我们再努力一点就能把她挽救回来。天堂没有痛苦患者的亲友们三三两两地排列在床边,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奄奄一息却无能为力,我抬头看到凌晨3点的时钟上方清晰排列着几个大字“待患者如亲人”。我们多想让时钟停摆,等到医学发达到可以挽救她时再重新启动。随着“咚咚”的几声响打破了眼前的一切,是患者的儿子和儿媳在人群中突然下跪,生生地磕着头,并深情地呼唤着他们的母亲。此时此刻,现场的所有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距离患者入室抢救已有4个小时,我们终究没能战胜死神。临走时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再见妈妈,天堂没有痛苦。”我突然间感到一股暖流窜出眼底,不由自主地重复着:天堂没有痛苦!3崔庆宏沉着、稳重、严谨、学究范的崔总上任总值班!协/和/急/诊/总/值1班/纪/实生命不能承受之轻2017年2月15日崔庆宏从普通老百姓到各级医院,面对棘手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协和吧”。每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都会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有疑难的,有危重的,有的是慕名而来为求最好的诊治,有的是了却心中愿念不留遗憾。作为协和急诊科的一员,身上背负着诸多的希望与压力。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更让人感到痛心、挫败。在这个含苞待放的年纪,本该活力无限,享受生命最旺盛的成长历程,却总有一些孩子疾病缠身,甚至是患有不治之症。他,一个14岁男孩儿,从遥远的大草原长途颠簸由120转运至北京,小小的年纪,突如其来被病毒侵袭了心脏,生命岌岌可危,每一分、每一秒都与父母面临着生死决别。在当地医院ICU本已经给予最强的生命支持设备,中途却因严重并发症被撤除。失去支持的心脏已无力带动年轻的躯体,急诊抢救室内少年的心一次次地停止跳动,医护人员一次次地给予心肺复苏。不同于其他人,每一次按压少年都能清晰地感知,甚至摇头示意,痛苦地呻吟。每次心脏恢复跳动都只能维持短短几十秒,接着又是一次抢救…门外是少年的父母,泪早已哭干。孩子最终还是走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留给他父母的是无尽的悲伤。有些病,你不知道是怎么得的,有些病,你知道怎么得的却也无法治,医学无法治愈所有的疾病,·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惜健康。5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你可能从来都不知道生命是如此宝贵的东西,,你可能从来也不知道健康是如此重要的东西,零件太贵,还没货配。只有经历过、体验过才懂得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无可复制,不能重来,愿我们不要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为了你爱的人们,也为了你自己!iiiii6···试读结束···...

    2022-11-24 中国协和医院大学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急诊急救指南》庞国明,张胜强,刘增省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急诊急救指南》【作者】庞国明,张胜强,刘增省主编【页数】352【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214-1045-7【价格】39.00【分类】中医急症学-指南【参考文献】庞国明,张胜强,刘增省主编.中医急诊急救指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急诊急救指南》内容提要:本书共五章,总论部分着重阐述中医急诊的概念、源流、特点、理论体系、发展概况、四诊要点、辨证要点等其后重点介绍危重急证、常见内科急病、急性中毒和其它科急病等,各病下设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处理、辨证治疗、综合治疗、预后与调护等此外将中西医知识有机结合,突出中医的诊疗要点、急救特点。《中医急诊急救指南》内容试读然|泗胆妇@纸护日巡@州康的©纸1护任巡的@补得⊙然护开巡@州按明O然日护丹幽的@盈型公长张©纸口护日凶的英比长以些摔因©然长护日幽区液的哄Ξ旦@删⊙然十护日巡区夜晒品紫片第一节中医急诊学概念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在中医学学术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和飞跃的突破口。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是急救学科的进步。急诊医学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其次是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急诊灾害医学研究的范围是急救方法、急救运输、急救网络等。急症医学研究的内容是以症状为中心的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抢救方法。中医急诊学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凡临床各科疾病处于急危重阶段均属其研究范围,另外,也包括急性中毒及各种危重病综合征等。第二节中医急诊学源流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在同疾病做斗争中取得了宝贵经验,涌现出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中华民族千古传诵的名医,医者们运用中药、砭石、针灸等方法治疗急危重症,扁鹊针“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尸厥即是中医急诊学的雏形。中医急救学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已独特的理论,其中《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素问》偏于论述生理病理以及各种病症的发生机制,如“煎厥”“薄厥”“水肿”“疫病”“脏厥”“瘕”等急性热性危重症;《灵枢》偏于论述针灸、经络、补泻剂法,其治疗对象亦是急危重症,如“癫狂”“厥病”。《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45种中药及其药效,奠定了中医急诊药物学的理论基础。《伤寒◇2中医急诊急救指南杂病论》建立了中医急诊学的“辨证救治体系”。《伤寒论》以六经辨第证为主体,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其中如“阳明三章急下证”“少阴三急下证”筹篇实为中医治疗危重病的先导。又如呕、哕、利、痞、各种厥证、高热、谵语、神志障碍、血证等,《伤寒论》均做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金匮要略》则以脏腑辨证为纲领,论述了各种临床常见病及危重病,如痉、中暑、中风、胸痹、腹痛、水肿、便血胸痛、喘证、肺痈、黄疸、疮疡等。《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使中医彻底摆脱了急诊急救理论与临床脱节的现象,为中医急诊急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晋隋唐时期晋唐时期,急诊医学逐渐兴起。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阐述疾病病因病机第一书,其中有伤寒、温病、猝死、中暑、自缢死、溺、食物中毒、水毒、射工、妇、儿、五官、金疮肠出、头破脑出等36余候。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讲到肠吻合术,蝎螫虫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急众之病,无不毕备。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则是秉承先贤之经验,集自己数十年临证之大成而为书。书中列有备急方16首,如猝死抢救之外用“仓公散”,内服“还魂散”,针刺间使、人中,又灸百会等法,为医界沿用至今。二、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多年战乱,瘟疫流行,各种危重病症随处可见。由于“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论点的产生,形成了金元时期中医学百家争鸣的发展时代,“金元四大家”为其中杰出代表,革故鼎新,创立新说,一时成为时尚,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及进步。三、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为温病学派形成、发展与成熟的时期,其理论体系自《瘟疫论》《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问世得以形成。温病学派理论3◇基础源自于《黄帝内经》,而其辨证思维模式则与《伤寒论》相似。温病学派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认识上的贡献,如对疫气的认识、对“时疫”致病的深入认识、对温热病邪的认识、对伏邪的认识,其中其对疾病演化“三焦传遍”“卫气营血”的论述更是为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亦更贴近现今中医学者的思维模式及施治方法。其所论述伏邪温病、疫之气的发病方式及传播途径均与病原微生物所致各种传染病相近,同时亦对近期发现的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的预防及治疗颇有意义,奠定了现代中医学治疗危重病的基础。四、现代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医学和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使中医药发展迎来了一个生机蓬勃的春天。此后,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及历次重大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肺炎、肝炎等流行时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中医药的积极参与,使得临床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而病死率、致残率则明显下降,一方面体现了国家保护中医学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医药经历新中国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医学学科。近年来,中医急诊学科工作者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先锋。国家中医主管部门在“六五”“七五”期间组织全国的中医急诊同仁组成了十余个中医药防治危重病学组,集中攻克中风、血证、厥脱、高热、胸痹等中医危重病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及临床治疗手段研究,开急救用中药研制之先河,促进了中药剂型的改革,研制出了诸如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知名产品,进而推动了整个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加快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进程。中药各种制剂的使用不仅仅限于中医院,在综合性医院中也广为应用,且逐渐走出国门,迎来了中医药学成熟鼎盛◇4中医急诊急救指南的时期。第中医学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但是相对于西医学而言,章未知领域仍然较多,如诊察技术手段尚主要依靠西医的检测手段。中尧医急诊工作人员,无论从知识结构、急诊急救培训、急诊设备的投入,还是社会的认可度等,均与同级综合性医院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中西医知识兼备是当前承担中医急诊工作的必备条件,这种人才的培训模式目前尚不成熟,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各地区各有千秋,故中医院的急诊急救工作,风险更大,成才更难。新一轮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基地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鼓励并支持发展中医急诊的有力措施,这将是提升中医急诊地位、提高中医水平、加强中医急诊建设、培训中医急诊人才的有利时机。中医院急诊科是发挥中医药优势的第一主阵地,因此建设好这个基地,对提高中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非常重要。负责基地建设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真正从提高中医疗效入手,把基地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规范化管理、常规化培训、新技术及疗法应用推广、基层急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满足社会对中医急诊人员需求的主阵地。中医药历经2000余年,始终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医药学正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而中医急诊学也正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下与时俱进,救人治病。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诊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医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第三节中医急诊学特点急诊医学所研究的疾病为各科疾病的急危重状态,不同于原发病的病理变化发展。发生急危重状态时原有疾病的病理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某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虚,因某种原因发生了突变,形成5◇了“气虚阳脱、气虚阴脱”的病理状态,实际上原来的疾病病理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因此,中医急诊学有其固有的特点。一、病性的急危性急危性是中医急诊学的主要特点。急指发病快,传变快;危是指病情重,已经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随时可能出现死亡。因其疾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二、证候的整合性本特点是中医学“整体观”在中医急诊学的重要体现,所谓证候整合性是指疾病发生了急危重症状时,已经由单一的脏腑经络病变发展为多脏腑及经络、气血津液等的病理改变。证候由单纯变为复杂,或由一个专科的疾病病理变化并发了多科的疾病病理改变,已经脱离了原有疾病的病理改变,证候发生了本质变化,形成了中医急诊学特有的病理机制改变。因此,更要求我们能从整体上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首先,要对疾病可能的发展后果有明确的认识,突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判断预后上才能不发生错误。其次,由于众多急危重症往往是多个脏腑同时或相继发生病变,因此,证候的整合性更显重要,不能以点带面,而应全面考虑,才能在抢救用药上不出现偏颇。三、病机的衡动性在治疗急诊疾病时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病机的“衡动性”。动是指疾病总是处于动态变化当中,这在急诊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急症发展变化非常快,证型转化十分迅速,急症往往为大实大虚之证,而且初起为大实之状如“肺热壅盛”之证,可能很快“逆传心包而出现大虚之证,因此应时刻关注疾病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衡是指人体处于某些特定的平衡点。疾病的本质就在于阴阳失衡,而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阴阳平衡。这种平衡有高水平的平衡,也有低水平的平衡。当我们面对阴阳俱虚性的疾病时,急需解决的是纠正其阴◇6中医急诊急救指南···试读结束···...

    2022-10-21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内容

  • 《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急诊急救 疫苗接种 图解珍藏版》张思莱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急诊急救疫苗接种图解珍藏版》【作者】张思莱著【页数】127【出版社】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20.05【ISBN号】978-7-5127-1775-6【价格】169.00(全四册)【分类】婴幼儿-哺育-基本知识【参考文献】张思莱著.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急诊急救疫苗接种图解珍藏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20.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急诊急救疫苗接种图解珍藏版》内容提要:《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急诊急救疫苗接种图解珍藏版》内容试读CHAPTER1意外伤害与急诊急救眼内异物如何处理洗15分钟(图1),另一家长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是生石灰,一定要先吹出我的孩子外出时眼睛进了沙子,来,再冲洗。紧急情况下,不需要找生他要用手揉眼睛,我知道这样做理盐水,自来水即可。如果是有害液容易划伤眼睛,没有让他揉。但体,应马上放倒孩子进行冲洗,哪怕不我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是不是需要用洗手或直接用饮料冲洗都行。冲洗的去医院?作用在于稀释,缩短有害物质对眼睛的损伤时间。抗感染治疗是后续的事情。A你做得非常对!孩子眼睛进人异物,如沙子、灰尘以及眼睫毛,会让他感到不舒服。有些异物由于表面并不光滑,如果孩子去揉眼睛就会造成眼球的伤害。大多数异物会随着眼泪流出来,但是有些异物流不出来,这时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如果家中没有生理盐水也可以用清水)冲洗眼睛,让异物流出来。操作时,一位家长左手撑开孩子上下眼皮,右手拿生理盐水或淋浴花洒冲图1002如果是无害的灰尘、沙子、眼睫毛、小虫子,滴人工泪液冲洗出来就好了。如果异物停留在眼内,可以让孩子面对光源坐下,上身稍后倾,检查上下眼睑。检查上眼睑时让孩子眼睛向下看,家长图2图3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眼皮,轻轻向上翻另外,家长要避免让孩子接触有害液即可(图2)。检查下眼脸时只需轻轻将体、固体,如84消毒液、洁厕灵等。此类下眼皮向下外翻即可(图3)。如果发物品一定要收好、藏好。同时,还要注意现异物,可以用干净的湿棉签将异物清远离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的工地、家庭装除,然后滴一滴抗生素眼药水。如果家修、切割木头的作坊)。长找不到异物就要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北京市人民政府助处理。《急救手册(家庭版)》和留美小儿眼科医生王心蕾《眼睛健康笑眯眯》)耳内异物如何处理用蚊虫趋光性,用手电筒照射,蚊虫就有可能自行爬出来(图4)。或者滴几滴消Q我孩子刚2岁,在公园玩时一只小虫好毒的植物油,让蚊虫室息死后取出。当子爬进耳朵里,孩子一直哭闹,我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去医院,医生会使该如何处理?如果孩子淘气往耳朵用乙醚或者氯仿将蚊虫麻醉后用专用的医内塞进异物又该如何处理?疗器械取出。男A孩子耳内有小虫子,家长千万不要用掏耳勺乱掏。因为这样做反而刺激小虫子更向里爬,如果爬进中耳鼓膜旁,孩子会更难受。这时家长需要冷静,仔细查看是什么虫子爬进耳朵里,如果是蚊虫,利图4003如果耳朵塞进异物,尤其是豆子类对于这样的异物,尽量去医院请医生及时的异物,家长不要硬用掏耳勺或者小镊取出,否则耳朵内潮湿,豆子等植物种子子去取,这样不但取不出来,还可能会将还有可能膨胀,会更难取出。异物推到深处,伤及外耳道,引起感染。鼻腔异物如何处理小的豆子、果核以及小纽扣、纽扣电池等塞进鼻孔中。孩子往往不告诉大人,一我的孩子已经3岁了,很淘气,今天直到鼻孔发出臭味甚至流出脓血分泌物时将一个黄豆塞进鼻孔里,我们也取不才发现。也有的是家长发现了自己试图取出来,只好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医生出,反而将异物推进鼻腔更深处。对于学用了1%的地卡因和1%麻黄素喷入龄前尤其是幼儿的家长来说,看护孩子的鼻腔才用镊子取出。请问以后再发职责绝对不能疏忽。不能给孩子玩过小的生这个情况,我能在家里处理吗?玩具、豆类、小纽扣之类的东西,孩子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一旦发现有异物塞进A随着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再加上鼻孔,不要在家里自己处理,应及时去医院请医生来处理。好奇心强,1岁以上的孩子常常会把一些气管异物的预防与抢救了;如果家长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也可能不会让孩子失去生命。请您教给我过春节时,各地公开报道有几个孩子们如何抢救气管异物的患儿,以及因吃花生、开心果、年糕,发生气管平时该怎么预防呢?异物而失去了生命。这是血的教训!如果家长不大意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004A气管异物是发生在瞬间的事情,严果、纽扣电池和药片等。因为这些物件对重危害着孩子的生命,很多孩子因此失去于好奇心强、喜欢什么都放进嘴里尝一尝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另外,家长了生命。有的孩子虽然被抢救过来,但是留下终身残疾,这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终给孩子买玩具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生的悔恨。因此,做好气管异物的预防工的、具有3C认证安全标志的、符合相应年龄段的玩具,预防不合格的玩具小零件作十分重要。为什么孩子容易发生气管异物?这脱落孩子误吞。同时,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尽量少说与孩子的生理结构有关:人的会厌是食话,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走(跑)边吃东西物和空气进入的通道,食物或者空气通过会厌软骨各行其道,食物进入食道,空气的坏习惯。家长也不要在孩子吃东西的时进入气管,互不干涉、有条不紊地工作候逗引他。·旦发生气管异物,家长不要惊慌,着。但婴幼儿时期由于会厌软骨及一些神要及时、冷静地进行处理。经反射发育未成熟,所以在婴幼儿口含异如果孩子发生气管异物还能够呼吸、物哭闹、大笑,或其他意外致使婴幼儿注说话或哭出声来,且张开嘴看见异物的意力突然分散时,异物会瞬间随气流进入气管。一旦异物进了气管,气管管腔话,可以使用筷子或者小钩子将异物取出狭窄,且气管壁布满了神经末梢,这些来。如果孩子呛咳,鼓励孩子用力咳嗽,通过咳嗽将异物咳出。如果看不见异物,神经末梢密集、敏感,所以即刻反应强烈,出现呛咳、憋气、呼吸困难,进而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急诊,请医生帮发生喉痉挛,甚至呼吸停止,孩子死亡助取出。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用手掏,防止多在这个时候发生。即使抢救过来,常常异物进到更深处。如果孩子面色青紫,不能呼吸,哭不因为大脑缺氧严重或者缺氧时间长,致脑出声,甚至昏迷丧失意识,家长在拨打急组织受损,成为植物人或出现智力严重落救电话120的同时应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抢后、失语、瘫痪等。对于3岁内的孩子是不建议吃花生、救法,争分夺秒不能耽搁,争夺抢救生命的关键4分钟。如果超过这段时间,即使瓜子、开心果、核桃等坚果以及年糕、果抢救过来也会因为长时间脑缺氧致使孩子冻这类食物的,另外家长也要注意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不能放药瓶、带有小物件发生永久的痴呆。海姆立克抢救法如下。的玩具和物品,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坏的·1岁内的婴儿发生气管异物的紧急气球、安全别针、戒指、小球、笔帽、糖005处理:用一只手托着婴儿的下颌,让婴儿趴在大人的腿上(图5),咽部的位置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否则异物会更加深入,反而更加危险。然后用另一只手掌根部用力迅速连续叩击间胛间区5次(图6)。如果不奏效,将婴儿翻转成面部朝图8上、头低脚高位(图7)。用食、中指连·1岁以上的孩子发生气管异物的紧续按压其胸骨下半部5次(图8)。如此反急处理:大人用手臂从宝宝后面环绕抱着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两种方法反复交他,一只手握成拳,用拇指关节突出点页替进行,直至将异物排出。在宝宝剑突和肚脐之间,另一只手握在已经握成拳的手上,连续快速向上、向后推压冲击6~10次(图9)。如果不见效,隔几秒钟重复一次。这种做法使气道压力瞬间迅速增大,迫使肺内空气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排出。图5图6图9图7006···试读结束···...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ppt

  • 《专科护理临床指引 急诊、重症分册》霍孝蓉主编;陈玉红,黄萍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专科护理临床指引急诊、重症分册》【作者】霍孝蓉主编;陈玉红,黄萍副主编【页数】397【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713-0682-3【价格】78.00【分类】急性病-护理学-险症【参考文献】霍孝蓉主编;陈玉红,黄萍副主编.专科护理临床指引急诊、重症分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专科护理临床指引急诊、重症分册》内容提要:《专科护理临床指引急诊、重症分册》内容试读急诊护理临床指引急诊分诊护理一、如何实施急诊分级分区管理?【关键词】分级:分区管理【评估】1.客观指标:患者生命体征、即时检验与检查等参数,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合、心电图、血糖、心肌酶等。2.主观指标:在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以气道、呼吸、循环、意识为主进行评估。【护理措施】1.I级患者进入复苏区抢救。立即抢救,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或相对稳定后,转人抢救区或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等区域进一步稳定、评估和处理。2.Ⅱ级患者进入抢救区进行抢救、支持和诊疗。10分钟内予患者提供紧急救护措施和能够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护理措施。3.Ⅲ级患者在优先诊疗区进行候诊。护士负责完善患者病情资料,初步进行有关的快速检验检查项目,如心电图、血糖等。响应时限不宜超过30分钟,如候诊时间超过30分钟,需再次评估与定级。4.Ⅳ级患者在普通诊疗区候诊。护士根据来诊时间顺序安排患者就诊,候诊时间不应超过最长响应时限,如超时同样需要重新评估与定级。亚急症患者候诊时间超过60分钟时需再次评估与定级,非急症患者候诊时间较长(2~4小时或更长),建议每2小时进行再次评估与定级。急诊护理临床指引2【拓展】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患者指标维度标识别特征级别描述响应程序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颜色·心搏/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休克·明确心肌梗死·心率gt180次/分或lt40次/分·急性意识障碍/无反应.收缩压lt70mmHg/或仅有疼痛急性血压降低,正在或即刺激反应较平素血压低将发生的(GCSlt9)30-60mmHg立即进行生命威胁·癫痫持续状态评估和救级急危或病情恶·SO2lt80%且呼吸急促(经吸氧·复合伤(需治,安排红色化,需要要快速团队患者进入不能改善,既往无立即进行COPD病史)应对)复苏区积极干预·急性药物过量·腋温gt41℃·严重的精神·POCT指标:行为异常,正血糖lt3.33mmol/L在进行的自血钾gt7.0mmol/L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婴儿·小儿惊厥等急诊护理临床指引3续表级患者指标维度标识级别描述别特征响应程序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颜色·气道风险:严重呼吸困难/气道不能保护·循环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灌注差/怀疑脓毒症·昏睡(强烈刺激下有防御反应)病情危重·心率:150-180或迅速恶次/分·急性脑卒中化,如短或40-50次/分·类似心脏因素的胸痛时间内不·收缩压:·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伴能进行治gt200mmHg大汗(脐以上)疗则危及或·胸腹疼痛,已有证据表立即监护生命或造70-80mmHg明或高度怀疑以下疾病:生命体成严重的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SO2:征,10分级急重器官功能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80%-90%钟内得到橙色衰竭;或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救治,安者短时间且呼吸急促包积液、异位妊娠、消化排患者进内进行治(经吸氧不能道穿孔、睾丸扭转入抢救区疗可对预改善)·所有原因所致严重疼痛后产生重·发热伴粒细胞(7~10分)大影响,减少比如溶·活动性或严重失血栓、解毒·POCT指标和·严重的局部创伤一一大(或)ECG提示等的骨折、截肢急性心肌梗死·过量接触或摄入药物、毒物、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暴力或攻击),直接威胁自身或他人,需要被约束急诊护理临床指引4续表级患者指标维度标识级别描述特征响应程序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颜色·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嗜睡(可唤醒,无刺激情况下转入睡眠)·间断癫痫发作·中等程度的非心源性胸痛·中等程度或年龄存在潜在心率:gt65岁无高危因优先诊的生命威100-150次/分治,安排素的腹痛胁,如短或50-55次/分患者在优·任何原因出现的先诊疗区时间内不·收缩压:中重度疼痛,需进行干预,候诊,30Ⅲ180-200mmHg要止疼(4~6分)级急症分钟内接黄色病情可进或80-90mmHg展至威胁·任何原因导致的诊;若候.SO2:中度失血生命或产诊时间大90%~94%且呼生十分不吸急促(经吸氧·头外伤于30分利的结局钟,需再不能改善)】·中等程度外伤,肢体感觉运动次评估异常·持续呕吐/脱水·精神行为异常:有自残风险/急性精神错乱或思维混乱/焦虑/抑郁/潜在的攻击性·稳定的新生儿急诊护理临床指引5续表指标维度标患者别级别描述响应程序特征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识颜色吸入异物,无呼吸困难存在潜在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的严重性,·呕吐或腹泻,无脱水如患者·中等程度疼痛,有一些危险定时间内特征没有给予顺序就诊,·无肋骨疼痛或呼吸困难的胸60分钟内治疗,患部损伤得到接诊;者情况可生命体征亚急症能会恶化平稳·非特异性轻度腹痛若候诊时轻微出血间大于60或出现不利的结局;分钟,需·轻微头部损伤,无意识丧失以及症状再次评估·小的肢体创伤,生命体征正将会加重常,轻中度疼痛N或持续时·关节热胀,轻度肿痛级间延长绿色·精神行为异常,但对自身或他人无直接威胁·病情稳定,症状轻微·低危病史且目前无症状或症顺序就诊,慢性或非状轻微除非病情常轻微的变化,否症状,即·无危险特征的微疼痛则候诊时便等待一·微小伤口一不需要缝合的间较长生命体征非急症段时间再小的擦伤、裂伤进行治疗平稳(2~4小·熟悉的有慢性症状患者时);若候也不会对·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诊时间大结局产生于4小时,·稳定恢复期或无症状患者复大的影响诊/仅开药可再次评估·仅开具医疗证明急诊护理临床指引6【评价】患者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准确,并分流到最适合的诊疗区域。知识点链接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组.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U).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6):599-604二、如何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分诊评估?【关键词】急性胸痛;分诊评估【评估】1.首先是快速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对于生命体征异常的胸痛患者,包括意识模糊和(或)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大汗及四肢厥冷、低血压(血压lt90/60mmHg)、呼吸急促或困难、低氧血症(S02lt90%),提示为高危患者,需马上送人抢救室紧急处理。2.对于无上述高危临床特征的胸痛患者,应询问患者胸痛情况,警惕患者可能存在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可应用PQRST模式进行评估:P(Provoke):诱因,胸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素。Q(Quality):性质,胸痛的性质,如压榨样痛、绞痛、钝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撕裂样痛等。R(Radiatio):放射,有无放射痛,放射部位。S(Severity):程度,应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T(Time):时间,胸痛开始、持续、终止的时间。···试读结束···...

    2022-09-29

  • 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李伟东,赫英龙,张雪云,苏效领,王立明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作者】李伟东,赫英龙,张雪云,苏效领,王立明编【页数】152【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180-8271-1【价格】58.00【分类】险症-诊疗-急诊【参考文献】李伟东,赫英龙,张雪云,苏效领,王立明编.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内容提要:全书系统地介绍了急危重症领域诊疗方面的问题,对各类急、危、重症的诊疗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紧扣临床,简明实用,内容丰富,资料新颖,适用于急诊、ICU及危重症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尤其适用于主治医师、研究生和医学生参考。《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ICU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一、概述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及上肢外周静脉可供选择,但多选用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二、适应证(1)测量和监测中心静脉压。(2)当外周静脉通道建立困难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3)需要静脉给予血管收缩药、高渗性或刺激性液体时,特别是从静脉外渗,可导致软组织坏死的液体。(4)作为肠外营养的通路。(5)作为血液净化的通路。(6)需要大量输血或快速补液时。三、禁忌证(1)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局部有感染者或全层烧伤者应另选穿刺部位。(3)血气胸者应避免行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4)可疑上腔静脉受损,如上腔静脉综合征者,此时建议行股静脉穿刺术。(5)胸壁畸形或受伤使局部解剖标志不清时,避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6)特别针对颈内静脉的禁忌证,包括明显的颈静脉疾病及颈部解剖标志不清者。四、高危患者(1)2岁以下儿童,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高,建议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降低风险。(2)行机械通气且呼气末正压(PEE)通气高者,当试图行中心静脉穿刺时,可考虑暂停使用呼吸机或降低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3)正在行心肺复苏术的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需要暂停C反应蛋白(CPR),颈内静脉置管则不需中止CPR。(4)病态或明显肥胖患者,解剖标志变形或不清使得静脉定位困难,此时可考虑行静脉切开。。1…■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五、操作要点1.物品准备(1)中心静脉导管(二腔或三腔)套装。(2)小手术包一个。(3)消毒包扎用品:安尔碘Ⅲ、手套、消毒刷或棉签、大3M透明胶布一块。(4)冲洗测压装置,包括压力换能器、三通开关、延长管、输液器,准备冲洗液(生理盐水250mL+肝素原液0.2mL,含肝素量为5U/mL)。如为非连续监测则还需要测压标尺。(5)1%利多卡因10mL和10mL注射器,清醒患者局部麻醉用。(6)叠好的浴巾或中单,用以垫于患者背部(肩胛间)。(7)心电、血压监测装置。2.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者背部,去枕头低15°。常规消毒、铺巾,清醒者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及导丝。(2)穿刺点位于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下方1cm。右手持针保持注射器和穿刺针与额面平行,左示指在胸骨上凹处定位,穿刺针指向内侧稍上方,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迹进针。进针深度一般为3~5cm,穿刺针进人静脉后即可抽到血。旋转针头使斜面朝向尾侧,以便导管顺利转弯,通过头臂静脉进入上腔静脉。沿穿刺针送入“J”形导丝,导丝进人30~40cm而无阻力,则导丝肯定进入上腔静脉。此时要注意心电图变化,如有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则更证实导丝方向正确,稍后撤导丝,则期前收缩可消失。如导丝进入30m左右遇到阻力或患者感耳根部痛,则导丝可能向上进入颈静脉,此时导丝应退至10cm左右重新进人。(3)退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扩张管,扩张穿刺点皮下组织,往返数次。退出扩张管,同时按压穿刺口以防出血。(4)沿导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将导管送入体内之前,导丝尾端一定要露出中心静脉导管尾端一定长度。固定导丝尾端保持不动,继续送入导管至15cm刻度处。用手固定导管,退出导丝。(5)用肝素盐水冲洗中心静脉导管的各腔,排尽气泡,套上肝素帽。(6)于导管近穿刺口处扣上固定扣,缝线固定。用乙醇纱布再次消毒局部。(7)用3M胶布局部包扎。局部再用500g沙袋压迫止血1小时。(8)恢复穿刺前体位。立即行床边胸部X线片检查以明确导管位置合适否,并排除气胸或血胸等并发症。如胸部X线片示导管位置不合适,应调整导管位置或重新置管。3.颈内静脉穿刺方法(1)患者去枕平卧,垫高患者背部,头部偏向对侧。头低足高位(倾斜10°~15)可以增加颈内静脉的充盈,并减少气体栓塞的发生率。如病情不允许这一体位则不能勉强。以下为颈内静脉的前路径。(2)消毒铺巾,穿刺点位于三角区顶点的胸锁乳突肌内侧,该处距胸骨上窝4~5cm,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内侧肌群的中点,进针方向指向同侧的乳头或同侧锁骨的中、内1/3交界处,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的斜面指向患者正中线,以免导引钢丝滑向锁骨下静脉。清醒患者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由于颈内静脉穿刺的盲目性,可使用局部麻醉用的注射器及针头做试探性穿刺,如回抽暗红色血液即为颈内静脉,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换上正式穿刺针沿相同方向刺入颈内静脉,回抽有血后取下注射器。右手将“J”形导丝插入针芯内达到20cm处,退出穿刺针,注意勿带动导引导丝。(3)然后将扩张器沿导丝送入皮下,并用坚定且均匀的力量旋转推进,扩张一定深度后,退出扩张器。(4)沿导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将导管送入体内之前,导丝尾端一定要露出中心静脉导管尾端一定长度。固定导丝尾端保持不动,继续送入导管至15cm刻度处。用手固定导管,退出导丝。(5)用肝素盐水冲洗中心静脉导管的各腔,排尽气泡,套上肝素帽。·2■第一章ICU常用操作技术(6)于导管近穿刺口处扣上固定扣,缝线固定。用乙醇纱布再次消毒局部。(7)用3M胶布局部包扎(8)恢复穿刺前体位,立即行床边胸部X线片检查以明确导管位置合适否,并排除气胸或血胸等并发症。如胸部X线片示导管位置不合适,应调整导管位置或重新置管。六、并发症(1)气胸。气胸为锁骨下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当多次穿刺静脉时危险明显增加。颈内静脉置管气胸不常见。(2)误穿动脉。颈内静脉置管时误穿颈动脉的发生率为2%~10%,常导致局部血肿,伴凝血障碍者,血肿可迅速增大;颈动脉穿刺可引起以下后果,气道压迫阻塞、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误穿锁骨下动脉是锁骨下静脉置管相对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当多次尝试穿刺静脉时,其发生率增加到40%,随后形成动静脉瘘及动脉瘤,已有报道。(3)局部或全身感染。(4)出血,血肿形成,血栓形成。(5)血胸、乳糜胸。(6)空气栓塞。(7)心律失常。七、注意事项(1)牢记每次导管操作都是不相同的,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总是存在的。(2)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并发症。(3)记住如果患者有严重低血容量,大量液体复苏时通过外周大口径通道(16G或更大)较小口径的中心静脉导管更快速。因此,对这类患者应优先尝试建立外周大口径输液通道。(4)在局部麻醉注射利多卡因之前,通过回抽明确注射针不在静脉内。(5)如果穿刺锁骨下静脉不成功,在改变方向穿刺之前应将穿刺针完全退出,以避免划破静脉及损伤邻近结构的风险。(6)如患者年轻体壮,皮肤致密,则在扩张前用小刀片在穿刺处沿导丝将皮肤划开少许,这样可避免扩张困难致导丝弯折、扩张管损坏。(7)为避免空气栓塞,在注射器与穿刺针分离时,应立即用拇指堵住穿刺针接头。(8)确保导管插入(或插入失败)后立即拍胸部X线片并立即读片,以明确导管位置正确,并排除操作相关并发症。(9)心肺复苏时放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因急诊操作时无菌技术难以保证,可考虑预防性静脉给予一次抗生素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10)为降低双侧并发症的风险,置管失败后在尝试对侧静脉置管之前,应优先考虑同侧其他静脉。第二节桡动脉导管置管术一、概述重症患者有时难以测到无创袖带血压,测平均动脉压、连续动脉血气分析、心排血量测定等状况时,均需要留置动脉导管。桡动脉、足背动脉、尺动脉、腋动脉、股动脉均可作为有创动脉测压的穿刺部位。最常选用左侧桡动脉。以下讲述桡动脉置管方法。·3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二、适应证(1)严重低血压,需反复测量血压,而无创测压有困难的患者,采用直接动脉内测压。(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用正性肌力或血管收缩类药者。(3)需要频繁采动脉血查血气者,动脉置管提供可靠通路。三、禁忌证(1)动脉导管的放置不应危及置管处远侧的循环,因此,对存在侧支循环低下(如雷诺现象、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应避免穿刺。Ale试验阳性者禁止行同侧桡动脉穿刺。(2)局部感染者应更换穿刺部位。(3)拟穿刺动脉近端有创伤性损伤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为相对禁忌证。四、操作要点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如下。1.物品准备(1)20G套管针(成人),22G套管针(小儿)。(2)固定前臂用的托手架及垫高腕部用的垫子(或纱布卷)。(3)消毒用品。(4)准备冲洗液(生理盐水250mL+肝素原液0.2mL),冲洗测压装置,包括压力换能器、三通开关、延长管、输液器和加压袋。(5)1%利多卡因10mL,清醒患者局部麻醉用。2.操作方法(1)向清醒并能理解的患者解释手术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2)优先用非优势手侧的桡动脉。(3)患者仰卧,左上肢外展于托手架上,腕部垫一纱布卷使腕背伸。(4)常规消毒、铺巾,清醒患者局部做浸润麻醉,直达血管两侧。(5)穿刺点定位:在桡侧屈肌腱和桡骨茎突上下之间纵沟中可摸到桡动脉搏动,穿刺点在搏动最明显远端0.5cm处。(6)左手示指或中指摸清动脉搏动位置,拇指或示指牵拉皮肤,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呈30°~45°,对准中指(或示指)摸到的桡动脉搏动的方向刺入,直至针尾有鲜红的血液溢出,将针尾压低至10°,继续向前推进穿刺针1~2mm,使针尖完全进入动脉管腔,然后退出针芯,即有血液搏动性流出,将套管顺势推进送入动脉,如血外流通畅,表示穿刺成功。用装有肝素冲洗液的10mL注射器与套管连接,冲洗管腔,并保持一定压力不让血外溢。(7)排尽测压管中空气。将延长管边冲管边接上套管针接口。将压力换能器通过连接线与监护仪相接,调整好零点。零点校正方法:关闭通向动脉管的三通开关,打开冲洗装置,使各管道内充满无气泡的液体;将换能器上排气管打开,并将换能器位置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上;按压一次监护仪上的零点校正开关,监护仪上的读数及压力曲线均回到零位;零点校正完毕,关闭排气孔,打开与血管套管相通的三通开关,监护仪上即可显示压力曲线及压力读数。(8)用3M胶布将套管针固定于腕部,用含肝素的盐水冲洗液冲洗一次,以保证管道通畅。五、并发症(1)动脉痉挛发生在穿刺时,此时导丝或导管不能通过动脉腔,为置管最常见的困难,应停止尝。4■第一章ICU常用操作技术试在该处置管,改用其他部位穿刺。(2)血栓形成。因为置管时间过长、套管过粗、套管材质差、反复动脉穿刺,损伤内膜造成血栓形成率高」(3)栓塞。(4)渗血、出血和血肿形成。(5)局部或全身感染。六、注意事项(1)年龄因素。对于小儿常用22G蝶形针行动脉穿刺;老年人动脉疾病多见,有可能使本操作变得困难。(2)肥胖患者以及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易致动脉病变疾病,可使穿刺变得困难;对于正发作的癫痫患者,应严密保护好动脉管路以防脱管。(3)有出血倾向者,出血和血肿的危险增加。第三节肺动脉导管置管术一、概述肺动脉导管(PAC)也称为Swa-Gaz导管,用于临床已多年。它可以床边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以辅助诊断和治疗。PAC能直接测量右心房压、右心室舒张压、肺动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心排血量。尽管近年对是否常规使用PAC存在争议,PAC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仍不失为一有力的监测手段。二、适应证(1)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2)休克,需评价血管内容量状况时。(3)心源性肺水肿。(4)呼吸衰竭、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5)外科手术患者、高危患者、预见有大量的液体出人者。三、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1)不能控制的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2)右心室附壁血栓。(3)心脏停搏。(4)呼吸停止。(5)橡胶过敏。2.相对禁忌证(1)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5%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2)肺动脉高压。(3)严重凝血异常或血小板lt50×10°/L。(4)已知或怀疑有心房(右心房)或上腔静脉血栓者。(5)右心系统有梗阻或占位病变者,如右心房肿瘤、右心室肿瘤、三尖瓣或肺动脉瓣换瓣术后、肺动脉狭窄等。.5.■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诊治实践四、操作要点1.术前准备(1)取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知情同意书。(2)对清醒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术前给予适量镇静药。(3)手术应由两人合作完成,台下配合护士应熟悉肺动脉导管置管术的整个过程,并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器械、药物、生理盐水,以随时满足术者的各种需求。(4)准备好0℃生理盐水500~1000mL,可用于测量心排血量。(5)患者行心电监测,准备好心肺复苏的有关设备、药物。2.静脉鞘管的放置(1)推荐选择的路径:多选用右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由于Swa-Gaz导管以自然盘绕的形式保存在固定的包装盒内,其导管在常温下有一定的自然弯曲弹性;从解剖学的观点理解,以左侧的锁骨下静脉为最佳插管途径,其次为右侧的颈内静脉。当然其他血管途径均可用于该导管置管术,但其所需操作时间较长,成功率也有所降低。(2)右颈内静脉途径为最直接的方法,气胸的风险相对小,但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较锁骨下途径高,并有误穿颈动脉的风险。锁骨下静脉途径误穿动脉的风险较颈内静脉途径明显要低,感染的风险也较低,但气胸的风险明显增加。(3)所选用导管鞘应选比Swa-Gaz导管大一号的导管鞘。(4)导管鞘的置入采用标准的Seldiger法放置。3.监测仪器的准备包括开机后的自检、有关插件的安装、显示器信号的调整、导线与测压管的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校准等。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与患者的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第4肋间腋中线处),体位变化时应随时调整。4.Swa-Gaz导管的插入技术(1)检查与冲洗Swa-Gaz导管是术前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整个导管必须完整,无断裂或折痕,其中各种液体管道应畅通无阻。以1.5L气体充盈导管尖端的气囊,气囊应符合以下3点:①充气时气囊居中。②无漏气现象。③打开气囊开关时空气可自行排空。(2)将Swa-Gaz导管远端腔接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好,将导管内空气排净;一旦导管进入体内即可开始压力监测。导管进入鞘管前,将保护性袖套与静脉鞘管连接好。(3)插入导管时应使导管的弯曲方向正好指向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所在方位,以便导管能顺利插入。(4)导管插入10~20cm时即进入胸腔,此时可让患者咳嗽,如见到压力明显变化即可证实导管进人胸腔。继续推送导管依次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和肺小动脉处时,压力监测中也可以依次显示相应的压力曲线。(5)导管进人20~30cm,压力波形为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压时,充盈气囊(充气约1.5mL),继续缓慢推送导管,压力监测将分别出现右心房压力或右心室压力。如导管非常顺利到达右心室,不要旋转导管而继续推送,多数情况下导管可到达肺动脉,压力监测显示典型的肺动脉压力曲线。导管进入肺动脉时应注意导管长度,此后在回撤导管时应以此为限,尽量不要使导管退回到右心室,以免重新插入时遇到困难。(6)导管进入肺动脉后继续推送导管。一般导管进入肺动脉后再推送10~15cm时,导管可进入肺小动脉。(7)导管到达肺小动脉后将气囊充气,如显示肺毛细血管楔压(PAOP)图形,说明气囊将肺小动脉完全堵塞,气囊排空后压力监测仪可重现肺动脉压图形。以上步骤应重复2~3次加以核实。如气囊充气后压力图形不能显示PAOP图形,说明导管还应继续插人。如每次注人1.0~1.5mL空气后均能显示典型的PAOP图形,则说明气囊位置合适;如气囊充气不到1.OmL时就出现PAOP图形,则说明导管过深,此时应缓慢回撤导管并反复测试,直至达到上述要求为止。.6✉···试读结束···...

    2022-09-29 急诊科周雪晴 急诊科医生 杨雪丽

  • 《现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监护》丁宏举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监护》【作者】丁宏举主编【页数】178【出版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649-3893-2【价格】35.00【分类】急诊-险症-护理【参考文献】丁宏举主编.现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监护.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09.图书目录:《现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监护》内容提要:本书详细叙述了急救与转运、急救常用操作技术及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阐述了临床常见急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等内容。紧扣临床,简明实用,内容丰富,资料新颖,适用于急诊、ICU及危重症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尤其是主治医师、研究生和医学生。《现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监护》内容试读第章心肺脑复苏“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reucitatio)本义是指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在生理功能极度减低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心肺复苏(cardioulmoaryreucitatio)是指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救护人员为恢复其生命活动和智能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主要目的是为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提供含氧血流,最终目的是恢复智能即脑复苏。脑复苏(cereralreucitatio)是指对脑受缺血、缺氧损伤以后所采取的减轻CNS功能障碍的措施。追溯历史,无论成功与失败,人类从未停歇过探索挽救生命措施的脚步,从原始到现代,从无知到有知,每一次变化,每一次革新,都凝结了先辈们的心血与智慧,为肺复苏技术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第一节心肺脑复苏发展史一、古代心肺复苏公元前三千年,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都推崇用“直肠烟熏法”对患者进行复苏。公元前896年,圣经中首次描述了成功复苏的案例。一对夫妇的儿子因为头痛而死亡,先知以利沙“祈祷后俯身向小孩,嘴巴对着小孩的嘴巴,眼晴看着小孩的眼睛,手放在小孩的手上。小孩的身体随后慢慢暖和起来。先知便在房中来回走动,然后再次俯身向小孩。小孩打了七个喷嚏后睁开了双眼”。这是最早的关于心肺复苏的文字记录,似乎有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雏形。公元500一1500年,各种方法(包括鞭打法、体外加温法、马背颠簸法以及木桶滚体法)在不同的地域应用。鞭打法即通过鞭打的方式唤醒患者的意识。体外加温法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人们意识到人死后体温会降低,因此将生命与温度联系在一起,为患者加温成了当时防止患者死亡的重要方法。加温的方法包括热炭灰、燃烧的排泄物或热水体表加温等。马背颠簸法是将患者置于马背上,然后让马在空旷的地方奔跑,以期通过颠簸使气体进出患者肺内。木桶滚体法是让患者俯卧在大木桶(如红酒桶)上,来回滚动木桶,以帮助挤压患者的胸部,使气体呼出;然后去除胸部压力让胸部扩张,使气体吸入。由于这项技术引入了通过胸部压力变化影响肺内气体呼出、吸入的理念,因而成为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的前身技术之一。实验性气管插管最初于公元1000年左右由穆斯林哲学家和医学家阿维森纳报道:“必要时将一根金、银或其他材质的管子插入喉部。”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在其出版的书籍中也提到“向管中吹气使动物复苏”。这是气道管理最早的雏形。16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风箱法对患者进行复苏,延续了近300年。由于壁炉风箱携带极不方便,不少制造业人员萌生了球囊面罩复苏器的创意。1829年,研究者发现用风箱使肺部过度膨胀,可能导致动物死亡,故停止使用风箱法。18世纪初,烟草燃烧的烟雾灌入患者直肠一一种新的复苏方法悄然兴起,在北美印第安人中运用得非常广泛。1767年,被美国殖民者引入英国。1881年,本杰明·布罗迪的研究发现四盎司烟草可能视代医学急诊与重症盟护使狗致死,一盎司烟草可能使猫致死,此法不再被使用。18世纪,溺水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溺水逐渐成为当时引起猝死的首要原因。为此,人们开始使用“倒挂法”抢救溺水。倒挂法是捆住溺水者的脚部将溺水者倒挂起来,并对其胸部间断加压以帮助溺水者吸气和呼气。18世纪40年代,法国巴黎科学院正式推荐对溺水的患者进行口对口吹气。1767年,荷兰溺水者复苏协会成立。1774年,英国皇家溺水者营救会成立。该协会推荐的溺水者救治方法包括:①将溺水者移近燃烧的火堆旁、埋在热沙中、浸入热水中或置入有1~2名志愿者供暖的被窝中,为患者保暖。②将溺水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挤压其腹部,并用羽毛挠其咽喉壁催吐,清除患者吞入胃内或吸入肺内的水。③通过直肠内灌入烟草烟雾或其他强刺激性的气体刺激溺水者的双肺、胃和肠。④用风箱帮助患者恢复呼吸。⑤放血。最早出现的低温治疗始于19世纪初,俄国人将患者的身体埋在雪和冰中,以降低机体的代谢。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最重要的需要降低代谢的器官是大脑,只对身体进行降温。19世纪50年代,人工通气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保持体温上。100年前荷兰人提出的保温方法仍在继续沿用,直到马歇尔·霍尔提出长时间转运的患者,如果不进行呼吸支持而仅仅是单纯保暖,对患者有害无益,保暖的方法才受到了挑战。新鲜空气对患者是最重要的,但患者仰卧、舌根后坠可能阻塞气道。由于风箱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马歇尔·霍尔提出将患者从仰卧位到侧卧位来回滚动,每分钟16次,并且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在患者的背部加压,以便患者呼气。通过这种方法,患者可以获得300~500mL的潮气量。该法很快被英国皇家溺水者营救会所采纳。后来,随着麻醉药物的使用,医院内发生呼吸骤停的患者数量增加,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技术逐渐成熟。19世纪后期,西尔维斯特复苏法开始出现。让患者仰卧,将双上肢举向头的两侧,再收回并按压胸部,每分钟重复16次。1892年,法国学者还提出了伸拉舌头复苏法,即打开患者口腔,有节奏地将其舌头向外拉,为开放气道奠定了基础。1932年,霍尔格和尼尔森对西尔维斯特复苏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仍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其双手置于头后,通过按压胸部让气体呼出,拾高肘部使气体吸入。1954年,詹姆斯·埃兰首次提出了正常人呼出的气体足够维持患者的氧合的理论。1956年,与彼得·沙法共同研发了现代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1957年,美国军方开始采用该技术复苏意识丧失的患者。同年,彼得·沙法教授撰写了《心肺复苏的基础》一书,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复苏医学领域里一场革命性的进展。1960年,闭胸心脏按压技术出现,技术的关键在于产生一定的心脏搏出量和血液循环将氧气带到患者的大脑,减轻大脑的缺血缺氧,是复苏医学领域又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二、电除颤技术的发展历程电除颤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当代医学对心室纤颤的认识。18世纪末一19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脏电活动对心脏正常工作的重要性,电治疗也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逐渐兴起。1879年,一位德国医生研究了感应电和直流电对外科手术中的心脏的影响,提出直接电击心脏或者将直流电施加在胸壁上均可改变心脏的频率和节律。1887年,马克·威廉首次阐释了“心室肌纤维状收缩”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意义,认为心室肌肉不规则、无节律、不协调的颤动时,不能产生前向血流,心室将充血扩大,动脉血压将显著下降。提出不规则的纤维状收缩是心室内发生了物质变化所导致的,与心脏结构和心外神经的活动无关。首次描述了室颤阈值的概念,同时发现某些物质(如高浓度的溴化钾)注射人血循环后更容易引起室颤。同年,马克·威廉提出对哺乳动物的心脏给予一系列适当强度的电击,可能重新恢复心脏搏动,并且首次提出将直接心脏按摩和人工通气结合起来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复苏。1889年,马克·威廉将心脏骤停的原因分为心脏停搏和心室纤颤,各种心脏状态下发生的室颤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大部分心源性猝死都是在心肌缺血的基础上发生心室纤颤而引起的。1887年,奥古斯都·沃勒开始用毛细血管静电计记录人的心脏活动。1897年,威廉·埃因托芬开始用线性检流计记录人类心脏电活动,从而成为心电图发展的先驱。1911年,奥古斯都·霍夫曼发表了第一份室颤的心电图。同年,托马斯·刘易斯等人采用该方法记录心电图,发现室颤是氯仿麻醉时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2第一章心肺脑复苏0随着电力在社会大众中的广泛应用,意外触电身亡的危险明显增加。1882年,发现250V的交流电可以致命。1899年,日内瓦大学的生理学家普雷沃斯特和巴提丽观察发现,室颤时可以通过心脏按摩和人工通气来暂时维持血压,同时让比较强的电流经过颤动的心脏,可以使颤动的心肌恢复规则的节律,有助于成功救治触电身亡的患者。遗憾的是复苏所需的最佳电压和电流强度仍为未知数,且在现场和很短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电压下的电流也实为不易。因此,该理论与技术难为临床所用。20世纪初,英国、欧洲和美国的解剖学家、病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开始应用连续的心电监护设备来研究心脏搏动形成和传导的异常。20世纪20年代,贝尔电话试验室开展了对于室颤和除颤非常有价值的研究。193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威廉等报道狗诱发室颤后进行电除颤的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对实验动物进行闭胸电除颤的可能性。但该研究并没有在霍普金斯大学继续进行下去,有幸的是克利夫兰市的WeterReerve大学的研究者们仍继续在进行相关研究,卡尔·维格尔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采用氯化钾、氯化钙混合溶液血管内注射和心脏按摩结合起来治疗狗室颤的文章,同时提出将人工心脏按压和电除颤相结合,可以增加除颤的成功率。1936年,在美国生理协会年会上,卡尔·维格尔阐释了这种方法可用于增加心脏手术中突发室颤后复苏成功的可能性。1937年,弗雷德里克·莫茨报道了在电除颤前静脉使用局麻药物普鲁卡因可以增加电除颤的成功率,首次对室颤时有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报道。尽管如此,大家仍然对室颤患者的心脏复苏持怀疑态度。1941年,WeterReerve大学的外科医生克劳德·贝克报道了2例术中发生室颤的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和电除颤,但未成功。1947年,贝克医生为一位患有严重先天性漏斗胸的14岁小孩进行手术。关胸时,患儿发生心脏骤停,贝克医生再次为他开胸,进行心脏按摩,发现患儿心室肌颤动,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洋地黄和普鲁卡因等药物。医务人员从贝克医生的实验室推来了一台除颤器,在患儿心脏骤停45mi时进行了第一次电除颤。几次除颤后,患儿心脏恢复了窦性心律。3h后患儿神志恢复,能正确回答问题。最后患儿完全康复出院。该病例是人类首次除颤成功的病例,证明除颤器是挽救心脏骤停的有效工具。此后,贝克医生开设了一系列复苏培训课程,指导3000余人参加课程学习和使用除颤器。至此,将人类心室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电除颤技术诞生了。但是,贝克医生的除颤器大而笨重,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和开胸直接电击心脏,极大地降低了临床应用的可行性。1956年,保罗·卓尔成功进行了闭胸式电除颤。持续心电监护的出现提高了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的可能性,经过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术培训的急救小组的组建,提高了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这两者都对电除颤技术至关重要。1962年,有研究者报道了直流电除颤,并发症更少、更为安全,可以用电池为除颤器供电。1969年,第一台可移动除颤器上市。1979年,第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u-tomatedexteraldefirillator,AED)投入临床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自救意识的提高,AED将逐渐从临床走向社区,从社区走向家庭,进入个人的生活。三、现代心肺复苏的发展历程1960年,口对口人工呼吸和闭胸式心脏按压两种技术结合,开启了心肺复苏的新纪元,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的诞生及现代心肺复苏体系和学说的建立。同期,口对口人工呼吸、闭胸式心脏按压和闭胸式电除颤共同成为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里程碑。1974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StadardforCardioul--moaryReucitatio(CPR)adEmergecyCardiacCare(ECC)]。198O年,AHA对指南进行了第一次更新。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标准进行了评价和修改,强调复苏的成功并非仅仅指心脏泵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恢复,还包括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提出心肺脑复苏的概念。1986年和1992年,AHA又分别对指南进行了两次更新。1992年的指南中首次提出“生命链”的概念,指在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早期识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成为延续生命的链条,每一个环节的成功实施,有助于降低心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生命链”的概念很快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成为众多急救医疗服务(emergecymedicalervice,EMS)体系抢救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基石。规代医学意诊与重症盟护02000年,AHA和国际复苏联合会(LCOR)联合推出《200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首次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世界范围内的复苏医学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级,形成了基于证据的推荐指南。该指南很快成为全球复苏医学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将心肺复苏技术总结成为A~I法:A(alrway,开放气道)、B(reathig,人工呼吸)、C(circulatio,胸部按压)、D(dug,药物治疗)、E(ECG,心电监护)、F(firillatio,电击除颤/复律)、G(gauge,病情评估)、H(hyothermia,低温保护脑)、I(iteivecareuit,重症监护)。此后,AHA和ILCOR采用同样的评价方法每五年对指南进行一次更新。《2005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重在简化心肺复苏的程序,增加每分钟按压次数和减少CPR期间对按压的中断。目前,最新的《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则在既往四环生命链的基础上增加了“心脏骤停后综合治疗”的环节,将生命链拓展为五环,通过各种技术进一步强调了帮助脑功能恢复在复苏中的重要性。该版指南还对心肺脑复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简化和修订。四、2000一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主要变化心肺复苏技术从古至今、从原始到现代、从蒙昧到科学,其发展、变迁和革新都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密不可分。同时,心肺复苏技术有医学家、生物医学家和生理学家的通力合作,更有电力业、电器业和电话业的技术支撑,才让这项拯救成千上万生命的实践性技术日臻完善。然而,心肺复苏技术还远未达到完美的境地,它并不像其在电视或电影中被神化的那样,有那么高的抢救成功率。时至今日,院外发生的、无目击者的心脏骤停的存活入院率不过6%,而存活出院率则更低。另一方面,即使现在指南中推荐的意见和建议,也有很多是源自专家共识、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性实验,并非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因此,心肺复苏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次指南的更新,其实都是人类积跬步至千里的一次实践。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回顾中学习一些经验,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交叉和融合,让心肺复苏技术进步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实而有力,让心肺复苏技术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转化为千千万万的生命和尊严。(一)心肺复苏程序的变化在现代心肺复苏学诞生之初,经典的心肺复苏一直以开放气道为起点,即通常说的“A-B-C”,也是2000指南和2005指南推荐的心肺复苏程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延误或中断胸外按压会降低存活率。因此,2010年指南将心肺复苏程序从“A-B-C”改为了“C-A-B”(胸部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先开始胸部按压,再开放患者气道和实施人工呼吸。(二)成人胸部按压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按压产生的血流灌注能为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输送氧和养供。因此,心脏骤停后胸部按压尤为重要。指南在不断地更新中,对按压的要求越来越高(表1-1)。表1-12000一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成人胸部按压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指南按压深度(cm)】按压频率(次m)按压通气比仅胸部按压的CPR2000指南4510015:2未做推荐2005指南4~51030:2施救者不愿或无法提供通气,则应进行单纯胸外按压2010指南至少5至少10030:2未经CPR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应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CPR(三)成人人工呼吸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表1-2)表1-22000一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成人人工呼吸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指南检查呼吸方法吹气时间吹气前准备环状软骨加压2000指南看、听、感觉检查呼吸2左右深吸气2~3名施教人员时可采用2005指南看、听、感党检查呼吸大于1平静呼吸2~3名施教人员时可采用2010指南扫视患者呼吸状态,取大于15平静呼吸不建议常规采用消看听感觉检查方法一4第一章心肺脑复苏(四)电除颤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表1-3)表1-32000一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成人电除颤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指南儿童使用AED连续除颤方法除颜能量2000指南仅推荐8岁以上患儿使用3次(首次除颤后,检查心律,若不单相波:成功,立即进行第二次除颤,再检查首次:2001心律,若仍不成功,进行第三次电除再次:200~300J颤)第三次:360J双相泼:未做推荐2005指南1至8岁的儿童,应使用儿科型剂1次(除颜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与人单相波:量衰减AED。如果无此机型,可使工通气,2mi后检查心律,若仍需除每次除颤均推荐360J用普通AED。是否为1岁以下的要颤心律,进行再次除颤)双相波:儿使用AED,尚无足够证据。首次:120~200J再次:相同或更高的能量2010指南1至8岁儿童应使用儿科型剂量1次(除颤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与人单相波:衰减AED。如果没有,应使用普通工通气,2mi后检查心律,若仍需除每次除颤均推荐360)AED。对于1岁以下婴儿,建议使颜心律,进行再次除颜)双相波: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需使首次: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果也没建议的能量剂量(120]至有,可以使用普通AED。200J)再次:相同或更高的能量(五)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表1-4)表1-42000一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用药方案指南二氧化碳波形图阿托品腺苷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用药2000指南建议使用呼出二氧化碳检测PEA或心脏停博时建议用于稳定的、规则的、在阿托品或起搏无效时,器确认气管插管位置。监测常规使用窄ORS心动过速可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呼气未二氧化碳(PETCO2)可以用于了解心肺复苏过程中产生的心输出量2005指南建议使用呼出二氧化碳检测PEA或心脏停搏时建议用于稳定的、规则的、在阿托品或起搏无效时,器确认气管插管位置。监测常规使用窄ORS心动过速可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PETCO2可以用于了解心肺复苏过程中产生的心输出量2010指南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确认气不推荐PEA或心脏停搏用于稳定型、规则的、在阿托品无效或不适合使管插管位置,根据PETCO,值时常规使用单型性、宽OS心动过用阿托品时,可使用多巴监测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自胺、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主循环是否恢复腺素代替经皮起搏规代医学急诊与重症蓝护0(六)成人复苏后治疗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表1-5)表1-52000一2010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关于成人复苏后治疗推荐意见的主要变化指南重要性亚低温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脑电监测2000指南心胜骤停后治心脏骤停后自助循环恢复对于复苏后的患者未做对于复苏后的患者未做疗涵盖在高级血流动力学稳定者,自发产推荐推荐生命支持中生的轻度低温(gt33C)无须积极复温2005指南心脏骤停后治院外发生的室颜所致心脏骤对于复苏后的患者未做对于复苏后的患者未做疗涵盖在高级停,复苏后仍昏迷但血流动推荐推荐生命支持中力学稳定者,推荐诱导亚低温治疗2010指南形成综合的、院外发生的室颜所致的心脏对于STEMI致心脏骤对于ROSC后仍昏迷的思多学科的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仍昏停的患者,无论复苏者,应频繁或持续监测骤停后治疗体系迷,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后意识如何,都推荐脑电情况,以诊断癫滴推荐诱导亚低温治疗急诊冠脉造影和血管并及时处理再通治疗五、2010一201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主要变化(一)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指南更新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图1-1)。要点包括:(1)救治体系通用分类。(2)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院内救治体系和院外救治体系。(3)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卒中问题上。院内心脏骤停监测和预防识别和启动即高质量快速除高级生☆维持和成急反成系统心脏复苏骤停后护理初级急救人员高级生命牙管gt重症监护家院外心脏骤停即时高质量快速除预心肺复苏非专业施救者MS急救H队急诊到道鬱图1-1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试读结束···...

    2022-09-29 急诊科医生 急诊室故事

  • 《临床急诊与重症》吴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急诊与重症》【作者】吴伟主编【页数】243【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189-5600-5【价格】68.00【分类】急诊-险症-诊疗【参考文献】吴伟主编.临床急诊与重症.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图书目录:《临床急诊与重症》内容提要:本书共十二章,主要介绍急诊和重症急救的治疗方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编写本书,全书从临床实用性出发,介绍了急诊医师日常医疗活动的必备知识及技能,具有启蒙性和实践指导性,对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治流程、治疗措施和操作技能都进行了准确、详尽的描述,能够解决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出版后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临床急诊与重症》内容试读第一章急救技术第一节开放气道正确开放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救护技术。紧急情况下,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通气及氧供,可以采用手法开放气道的方法。常用的手法开放气道有三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拾颈法和仰头拉颌法。一、手法开放气道1.适应证手法开放气道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的患者。2.禁忌证有可疑颈椎骨折的患者禁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3.方法首先,将患者置于合适的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如患者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患者,并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转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颈椎损伤。体位摆好后立即清除口咽腔分泌物。即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施行徒手开放气道术,使头极度后仰,对疑有颈椎骨折者,保持头颈脊柱一直线,并使头适度后仰张口。(1)仰头举颏法: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伤病员前额处,用力下压使头部后仰,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伤病员下颏骨处,向上抬起下颏。操作时要注意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管,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2)仰头抬颈法:伤病员仰卧,撤除枕头,抢救者一手放在伤病员前额,向后向下按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伤病员颈部向上抬颈。(3)仰头拉颌法:抢救者在伤病员头侧,双肘位于伤病员背部同一水平上,用双手抓住伤病员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颌向前。同时,使头部后仰,两手拇指可将下唇下推,使口腔打开。头部后仰的程度要求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二、咽插管1.适应证(1)麻醉诱导后有完全性或部分性上呼吸道梗阻和或需要牙垫的意识不清的患者。(2)需要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的患者。(3)需要用口咽通气道引导进行插管的病的患者。1·临床急诊与重症·2.禁忌证(1)清醒或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2)前4颗牙齿具有折断或脱落的高度危险的患者。3.方法反向插入法:即把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面朝向腭部插入口腔。(1)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将床放平,头后仰。(2)打开患者的口腔,将口咽通气道放入,直至其末端突出门齿1~2cm。(3)双手托起下颌,将双手的拇指放置在翼缘上,向下至推送2cm,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缘到达唇部的上方。(4)检查口腔。三、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包括气管内插管(edotrachealituatio)和气管切开置管(tracheoto-my),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进行辅助呼吸的有效途径。(一)气管内插管术1.适应证(1)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上呼吸道梗阻,需立即建立可控制的人工气道者。(2)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要引流者。(3)各种药物中毒引起反应性痉挛窒息者。(4)喉痉挛者。(5)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儿呼吸困难者。(6)其他外科手术施行气管内麻醉者:气管内给药、给氧、使用呼吸器者:小儿支气管造影前须保持呼吸道通畅者。2.禁忌证(1)喉头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2)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3)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易造成动脉瘤损伤出血。(4)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难以从插管内清除者,应行气管切开置管术。(5)颈椎骨折、脱位者。3.操作方法经口明视插管术是最方便而常用的插管方法,也是快速建立可靠人工气道的方法。(1)体位:患者仰卧,头、颈、肩相应垫高,使头后仰并抬高8~10cm。(2)开口: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的下唇和下颌,示指抵住上门齿,以二指为开口器,使嘴张开。(3)暴露会厌:待口完全张开时,操作者左手持喉镜,使带照明的喉镜呈直角倾向喉头,沿右侧口角置入,轻柔地将舌体推向左侧,使喉镜片移到正中,见到悬雍垂(此为暴露声门的第一个标志)。然后顺舌背弯度置人,切勿以上切牙为支点,将喉镜柄向后压以免碰到上切牙。喉2·第一章急救技术·镜进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此为暴露声门的第2个标志)。(4)暴露声门:看到会厌后,如用直喉镜可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见到会厌后必须将喉镜片置入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再上提镜片,才能使会厌翘起,上贴喉镜,显露声门。(5)插人导管:暴露声门后,右手持已准备好的导管,将其尖端斜口对准声门,在患者吸气末,轻柔地随导管插人气管内。过声门1cm后应将管芯拔出,以免损伤气管。将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5cm,小儿3cm。(6)确认插管部位:导管插人气管后,立即塞入牙垫,然后退出喉镜。检查确认导管在气管内,而非在食管内。(7)固定:证实导管已准确插人气管后,用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8)气囊充气:向导管前端的气囊内注入适量空气(3~5cm)。气囊的目的是封闭气道,防止呕吐物反流入气管。(9)吸引:用吸痰管吸引气道分泌物,了解呼吸道通畅情况。4.常见并发症(1)损伤如牙齿松动或脱落、黏膜出血等。(2)神经反射如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3)炎症如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呼吸道炎症等。5.注意事项(1)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等,以免因插管费时而增加患者缺氧时间。(2)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适用,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材、插管途径选择合适的导管。检查喉镜灯泡是否明亮,气囊有无漏气,准备胶布。(3)插管时应使喉部暴露充分、视野清晰。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5)注意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气囊内充气不超过3~5ml。若充气过度或时间过长,则气管壁黏膜可因受压发生缺血性损伤,导管留置期间每2~3h放气1次。(6)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7)加强气道护理。注意吸入气体的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8)拔管后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患者拔管后1小时应查动脉血气变化。(二)气管切开置管术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1.适应证(1)喉阻塞: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室息者。(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3·临床急诊与重症·畅,可考虑气管切开,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3)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为便于麻醉和防止血液流人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施行气管切开。(4)取气管异物:气管异物经内镜下钳取不成功,估计再取有窒息危险,或无施行气管镜检查设备和技术者,可经气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5)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2.气管切开方法(1)体位:患者仰卧,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麻醉: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患者,若患者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3)切口: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及中指固定环状软骨,示指置于环状软骨上方,右手持刀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颈静脉切迹做纵切口。(4)分离气管前组织: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5)切开气管: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3~4或4一5软骨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6)插入气管套管:撑开气管切口,插入气管套管,当即有气体及分泌物喷出,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7)固定气管套管:用系带缚在患者颈部,于颈后正中打结。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3.术后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清洗内套管。(2)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室内安静清洁、空气新鲜。室温18~22℃,相对湿度60%~70%。床单元每日消毒液擦洗。(3)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气管切开后,呼吸应畅通无阻。(4)防止感染。定时伤口换药,酌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5)拔管。喉阻塞解除,感染控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昼夜,呼吸通畅即可拔出,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伤口可自行愈合。拔管后1一2天观察。四、环甲膜穿刺和造口术(一)环甲膜穿刺术急救过程中遇到紧急喉腔梗死的患者若没条件作气管切开时,应就地取材,作紧急环甲膜切开或穿刺术,以解除喉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第一章急救技术·1.适应证(1)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引起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2)牙关紧闭经鼻气管插管失败。(3)3岁以下小儿不宜做环甲膜切开者。(4)气管内给药。2.禁忌证有出血倾向,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3方法(1)患者仰卧位,头尽量后仰。(2)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3)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他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4)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4.注意事项(1)穿刺时进针不要过深,避免损伤喉后壁黏膜。(2)必须回抽有空气,确定针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3)注射药物时嘱患者勿吞咽及咳嗽,注射速度要快,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及针头。针头拔出以前应防止喉部上下运动,否则容易损伤喉部的黏膜。(4)如穿刺点皮肤出血,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5)术后如患者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嘱患者勿紧张,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二)环甲膜的切开术1.适应证(1)异物、颌面和喉外伤、会厌软骨炎、喉痉挛或肿瘤等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气道梗阻者。(2)昏迷或脑外伤后咳嗽反射消失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者。(3)牙关紧闭经鼻气管插管反复失败者。(4)疑有颈椎骨折脱位或老年性颈椎退行性变需做气管切口者。(5)心脏直视手术需做胸骨正中切开为避免因正规气管切开而引起交叉感染者。2.环甲膜的切开方法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作一长2~4cm的横行皮肤切口,于接近环状软骨处切开环甲膜以弯血管钳扩大切口,插人气管套管或橡胶管或塑料管,并妥善固定。(1)患者仰卧,头后仰。常规颈部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触及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再用食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侧板。(2)用尖刀在膜上做横切口切开皮肤,长2~3cm,分离其下组织,暴露环甲膜。(3)用气管钩插人切口,将环状软骨提起,置入适滑的气管套管(4)用绷带将气管套管板的两侧固定于颈部,以防滑脱.·临床急诊与重症·3.术后处理(1)观察病情及切口情况,注意气管套管固定松紧度要适宜。(2)保持室内温度21~22℃,湿度在90%以上。(3)保持内套管及下呼吸道通畅,每隔4~6h清洗内套管一次,每日更换伤口纱布一次。(4)若患者脱离危险,作常规气管切开,一般环甲膜切开处气管套管放置不可超过48小时,以免引起喉狭窄。(5)若病情好转,试堵管24~48h而呼吸通畅,即可拔管。第二节静脉通道的建立一、静脉通道在危重病急救中的作用急危患者指突发病症和外伤造成患者生命受到威胁的状态,如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胸腔腹腔大出血、心脏或大血管破裂出血、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骤停、中毒等。重症患者指各种病因造成的患者极度消耗、内环境紊乱,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癌症晚期恶病质突发心跳停止等。这种状态要求急诊医务人员在极短时间内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开始进行治疗。静脉通路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1)液体治疗,为患者补充缺失的和每日需要的水,恢复和维持循环血量,补充各种电解质、调整酸碱平衡。(2)通过静脉通路使用大量和多种抗生素。(3)补充营养物质,包括糖、脂肪、氨基酸的各种制剂。(4)抗肿瘤药物等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和液体。(5)能够快速起效的血管活性药物等。二、静脉通路的种类静脉通路可分为两类:周围静脉通路和中心静脉通路。可用于建立静脉通路的部位总结共有8部位16点。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的主干及属支,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和股静脉。三、建立静脉通路的一般原则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建立3~5条静脉通路和1条动脉通路非常必要。推荐以下思路供参考,可以使用、选用、合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第一条: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二条:快速补充各种胶体液。第三条:补充黏稠度高的液体。第四条: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一条动脉通路:行有创血压监测和抽取血气或其他血标本。6···试读结束···...

    2022-09-29 急诊科医生 急诊室故事

  • 《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 普及版》邢诒刚|(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普及版》【作者】邢诒刚【页数】327【出版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5359-6995-8【分类】鼻咽癌-神经系统-放射损伤-研究【参考文献】邢诒刚.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普及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普及版》内容提要:本书从解剖学、生理学、症状学、影像学以及治疗学等方面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各种放射性损伤,尤其是放射性神经系统的损伤进行系统的阐述本书的大部分资料都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研究结果。该书适合广大年轻的神经科、耳鼻喉科、肿瘤放疗科的医师与研究生,特别是从事鼻咽癌放射治疗和神经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师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普及版》内容试读第一章放射性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第一章放射性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1895年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CoradRotge)发现X射线(图1-1-1),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不久,人们就开始注意到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接触大量放射线之后出现烧灼伤、皮炎、脱发、睾丸萎缩等,或全身疲乏、衰竭,甚至发生癌症、死亡。但当时不认识放射性疾病,直至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居民受到原子弹伤害之后才开始重视。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可以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全身受照射引起的放射病,局部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局部损伤,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引起的内照射放射病,以及受照射后几年、十几年或儿十年才出现的疾病等晚期效应。随着放射治疗(radiatiotheray/radiotheray)学的发展,因放射线所致的神经损伤也越来越多,许多病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放射性损伤(radia-tioijury)。为了对放射性损伤于人体的危害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笔者除了对放射性神经损伤的历史发展图1-1-1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进行回顾以外,同时在此亦对放射所致的多个系统损CoradRotge)(1845-1923)伤的发展进行简要描述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1901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节放射治疗对人体各系统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放射线照射后对人体组织产生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即德国的物理学家WilhelmCoradRotge发现X射线1年后1896年,参与制造X射线管的爱迪生的一位助手ClareceEDally反复使用自己的手去检测X射线的输出,导致其出现皮肤的溃疡并产生癌变。同年BejamiBrow教授也由于曾经使自己的腹部暴露在X射线下约2小后导致内脏的病变而在1911年死亡。1897年Lei注意到射线照射后皮肤干燥、发红和脱发等变化,随之产生了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titi)的概念。1910年,Codma报道了放射性物质引起的107例放射性皮肤损伤,并有专著出版。Tloh于1950年,首先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组织学改变作了较详细的描述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Neuroijuryaociatedwithradiotherayofaoharygealcarcioma1902年,Friee报道I例源于手X线照射引起的鳞状细胞癌。1904年Perthe描述了1例由于放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梭形细胞肉瘤。在I907年Coee报道放射引起的肿瘤中肉瘤占到12%,1年以后Marie等通过放射鼠模型证实了Coee的结论1911年,VoJagic报道了第1例在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白血病(radiatio-iducedleukemia)。1942年,Dula报道了在放射学家和部分从事放射工作的人群中出现白血病,其后放射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的简要历史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最初的50年,在此期间主要进一步明确射线和白血病发生之间的效应关系。第二阶段为在这之后的60年,此时已经明确辐射可以诱导产生白血病,并且对辐射诱导产生的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已有所认识,人们开始注重研究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对幸存者造血系统的影响早在1899年Gama即已报道了关于肾脏的放射损伤病理变化,1905年Schulz首先报道了肾脏放射性损伤的组织学变化,1907年Warthi等第一次报道了放射治疗后继发致死性肾炎。1952年LuxtoRW和KuklerPB等在文章中第一次清楚地描述了放射性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后果,至I972年Maier的综述中指出关于肾的放射性损伤已有151个病例1922年,Hie最先描述辐射诱发肺泡及毛细血管纤维化病变。1926年,Dejardi提出了放射性胸膜炎(radiatio-iducedleuriy)的概念,认为在放射性肺损伤的晚期才出现。I955年,ChuFC对放射性肺炎(radiatioeumoiti)做了定义。I966年肺的放射性损伤的超微结构第一次展示。肺的放射性损伤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纤维化。RDG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中,将发生在放疗开始后90天内者,称为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在90天以后者,称为后期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在放疗疗程后半段和结束后的1个月内。后期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疗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它不仅限制了治疗的实施,也降低了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1927年美国的遗传学家HermaJoehMuller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基因的人工蜕变”的论文,首次证实X射线在诱发基因突变中的作用,搞清了诱变剂剂量与突变率的关系,为诱变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因此而荣获了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28年,Muy报道了14例因母亲在怀孕早期进行盆腔放射治疗而导致小头畸形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1929年Murhy和Goldtei又报道了16例相同的病例。1959年,Thoma等率先报道了动脉的放射性损伤,他们发现主动脉壁增厚以及附壁血栓形成,可成为远端栓塞的原因。1974年PhilliTL和RoG报告了鼠的胸部经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出现食管的病理变化。1975年GoldteiHM等报道了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可以导致上消化道的损伤: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eohagiti)主要引起食管蠕动的异常,而食管的狭窄和溃疡较少见;放射性胃炎(radiatiogatriti)】主要引起胃幽门溃疡以及胃窦部的不规则狭窄,并对上述损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进行了描述从19世纪后期起,人们就认识到眼睛及其附属器的放射并发症。HyR等于1986年报道1972~1978年间治疗的50例患儿,分割放疗总剂量50~60Gy,其晚期反应的发生率为89%,出现视力下降或消失,角膜及结膜炎27%,畏光35%,眼球干燥11%,90%患者发生白内障早在20世纪20年代,Cae等首次描述了肝细胞的放射损伤。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临床及病理学的研究均已揭示放射性肝脏的损害。而对于肝脏放射性损伤(radiatioheatiti)的敏感性和耐受剂量的确立源于1965年美国学者goldJA的一篇临床研究文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心脏对电离辐射的作用基本上是不敏感的,直到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Fajardo和Stewart等在做了一系列细致观察后,才明确提出了放射可以引起心脏损伤。20世纪60年代后期,CohKE等的报道明确了放射诱发的心脏疾病(radiatio-iducedheartdieae,RIHD)。放射性心脏损伤包括了放射性心包炎(radiatioericarditi)及放射引起的心肌损第一章放射性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伤、冠状动脉损伤和瓣膜损伤。其中放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常是胸部、纵隔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如乳腺癌、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疗。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包炎症状:发热、心前区痛、厌食、全身不适、心包摩擦音和心电图异常。迟发性心包炎常在放射治疗后4个月至20年,最常见在12个月内,出现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或无症状性心包积液,在数月或数年内逐渐消退。心肌受到的放射损伤比心包小,但它可以发展为更加严重的损伤。其主要特征是弥散性纤维化的斑块,这种纤维化由胶原纤维网络构成,经常影响左心室的前壁(偶尔会影响右心室的前壁)。由此可见,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表现形式广泛而多样,影响是持久并深远的,深入研究放射性损伤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第二节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自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放射效应开始了研究,最初的实验是从猴脑和狗脑开始的。关于放射性神经损伤最早由Ficher和Holfelder报道,他们于1930年第一次报道放射诱发的大脑局限性坏死,此后,由放射导致的大脑损伤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1941年,Aom首次描述放射性脊髓病,又称放射性脊髓炎,是脊髓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使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1945年,Steveo和Eckhardt报道了第1例放射性脊髓病的尸检结果。1963年,Ridr最早报道了脑早期迟发放射损伤,是指在照射后数周或6个月内出现症状的放射性脑损伤1964年,Zema等首先详细报道了大鼠脊髓后期放射损伤的病理起源1965年,国内最先由中山医科大学赵馥教授报道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发病率为4%1974年,BataiiJP等报道了第1例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舌下神经麻痹,之后在1975年VicetST等又报道了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单侧舌萎缩及舌下神经麻痹。1977年,MartiAN等又报道了6例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1978年,LorezoND等回顾了从文献中收集的78例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并指出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生率为0.5%~25%。同年,WooE等报道了7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脑坏死的病人。1981年,HuagSC等报道在台湾1032名鼻咽癌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后大约有1%的病人出现颅神经麻痹1984年,GlaJP等报道了9例脑放射性坏死,并回顾了文献中65例放射性脑坏死的病例1986年,DoomGC等首先报告了放射性脑损伤的MRI影像学表现。他们回顾了55例放疗后病人的头颅MRI表现,指出MR能够较为敏感的发现放射后脑组织的坏死病灶,但是对于肿瘤复发的鉴别意义不大。1988年,IeAW等通过对4527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报道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的发病率占10%,并且是导致他们死亡的主要原因。1992年Lee等报道放射性题叶脑坏死潜伏期为1.5~13.0年,中位时间为5年,其发生取决于照射剂量。据他们的报道,在放射性颗叶脑坏死中,16%的患者无症状,39%的患者无明确定位表现,仅为头晕、头痛、乏力、手足麻木等,其余患者表现为颞叶损害的特征,如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精神症状、癫痫等。脑干损害者多表现为颅神经损害体征。1994年,ShamJ等报道1988~1991年在QueeMary医院,题叶放射性坏死的发病率约为3%。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Neuroijuryaociatedwithradiotherayofaoharygealcarcioma1989年,CalvoFA等报道了2410名妇科肿瘤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有1例发生放射性骶丛神经损伤。1992年,LeAW等报道在香港4527名鼻咽癌接受放疗后约有5%的病人会发生颅神经麻痹。I996年,KwogDL等报道在香港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感音性神经听力丧失的发病率高达24.2%。1999年,TaLCS等报道了1994~1999年期间他们遇到9名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并对他们做了回顾性的研究。在文章中他们总结到,放射诱发的颅神经麻痹发病率为0.3%~6%,并且是他们第一次报道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出现第3对颅神经麻痹。2000年,ChegKM等报道了6例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后在题叶发生放射性坏死的晚期有脑脓肿形成,这在以前的文献没有报道。2O0l年,ChewNK等报道70名鼻咽癌病人放射治疗后的跟踪研究发现在放疗后的1~I8年间(平均5.5年),有14(20%)例发生了迟发性的放射后中度到重度的延髓麻痹(ularaly),并指出球麻痹是鼻咽癌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005年,HuYC等报道自1991~2001年间在KaohiugMedicalUiverityHoital接受治疗的775鼻咽癌病人中有7个病人(0.93%)出现了脑坏死,其接受的放射剂量为70~135Gy,潜伏期为6~39个月。在该文章中作者总结了自1984年来包括他们报道的7例脑坏死的病人共有227例放射后出现脑坏死的病例。2007年,XiluW等报道在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用PET/CT检查了871名鼻咽癌病人,其中384名病人接受过放射治疗,在这384名病人中有53例确诊为晚发性放射性脑病,提示PET/CT在放射性神经损伤诊断中的重要性。20O9年PierreFP等报道了1例放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在此之前只有2篇报道报告了在外照射后除了神经根及神经束损伤的周围神经损伤。随着对放射性神经系统损伤临床、病理生理、生化改变认识的逐步深入,如何避免以及预防放射性神经损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当中进一步的研究与观察。(刘军肖颂华赵仲艳)参考文献1.翁志根.皮肤放射损伤研究的现状和展望.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16:2182.张云,杨志祥,朱茂祥.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16:188~1903.张春生,高汝贵.照射腹部引起肾脏伤害3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0,3:42~454.叶江枫,戚好文,梁军,等.大鼠放射性肺胸膜炎及氟伐他汀防治作用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3,27:125-1275.GroverSB,KumarJ.Areviewofthecurretcocetofradiatiomeauremetaditiologicaleffect.IdiaJRa-dioadImagig,2002,12:21~326.Novellie,Roert.Squire'FudametalofRadiology.5theditio.Boto:HarvardUiverityPre,19977.TelohHA,MaoML.WheelockMC.Ahitoathologictudyofradiatioijuryoftheki.SurgGyecolOtet,1950,90:335-3488.MillerRW.Delayedeffectofexteralradiatioexoure:ariefhitory.Radiatioreearch,1995,144:160~1699.KuklerPB,FarrRF,LuxtoRW.Thelimitofrealtoleracetox-rayaivetigatioiitorealdamageoccur-rigfollowigthetreatmetoftumouroftetiyadomialath.BrJRadiol,1952,25:192~20110.MovaB,RaffiTA,EteiAH,etal.Pulmoaryradiatioijury.Chet,1997,111:1061-1076第一章放射性损伤的研究历史与进程11.ChuFC.PhilliR,NickoJJ,etal.Peumoitifollowigraiatiotherayofcacerofcacerofthereatytagetialtechic.Radiology,1955.64:642-65412.RuiP,ShairoDL,FikelteiJN,etal.TheearlyreleaeofurfactatfollowiglugirradiatioofalveolartyeIIcell.ItJRadiatOcolBiolPhy,1980,6:75~7713.PhilliTL,RoG.Time-doerelatiohiithemoueeohagu.Radiology,1974,13:435~44014.GoldteiHM,RogerLF,FletcherGH,etal.Radiologicalmaifetatioofradiatio-iducedijurytotheormaluergatroitetialtract.Radiolog段,1975,117:135-l4015.HeyR,RagaA,RaeyRB,etal.Lateeffectoftherayioritalrhadomyoarcomaichildre.areortfromtheitergrourhadomyoarcomatudy.Cacer,1986,57:1738-174316.IgoldJA.ReedGB.KalaHS,etal.Radiatioheatiti.AmJRoetgeolRadiumTherNuclMed,1965,93:200-20817.CohKE,StewartJR,FajardoLF,etal.Heartdieaefollowigradiatio.MedicieBaltimore),1967,46:281-29818.FajardoLF,StewartJR,CohKE.Morhologyofradiatio-iducedheartdieae.ArchPathol,1968,86:512-51919.FajardoLF.StewartJR.Cardiovacularradiatioydrome.NEgJMed,1970,283:37420.StewartJR,FajardoLF.Radiatio-iducedheartdieae:Cliicaladexerimetalaect.RadiolCliNorthAm,1971.9:511-53121.FicherAW.HolfelderH.LokaleAmyloidiGehir.Eieatfolgevorotgeetrahluge.DtchZChir,1930.227:475-48322.RiderWD.Radiatiodamagetotherai-aewydrome.JCaAocRadiol,1963,14:67-6923.ZemaW.Radiatioijurieoftheervouytem.ArchPychiatrNervekr,1964,206:185~19824.BataiiJP,EuyerA.PocetP,etal.Treatmetofuraglotticcaceryradicalhighdoeradiotheray.Cacer,1974,33:1253-126225.VicetST,MilfordD.Uilateralhyogloalerveatrohyaalatecomlicatioofradiatiotherayofheadadeckcarcioma:areortoffourcaeadreviewoftheliteratureoeriheraladcraialervedamageafterradiatiothera-y.Cacer,1975,351:1537~154426.MartiAN,JohtoJS.HeryJM.etal.Delayedradiatioecroioftherai.JNeuroury,1977.47:336-34527.LorezoND,NollettiA,PalmaL.Latecereralradioecroi.SurgNeurol,1978,10:281~29028.HuagS.ChuG.Naoharygealcacer:tudyII.ItJRadiatOcolBiolPhy,1981,7:713-71629.GlaJP,HwagTL,LeaveME,etal.Creralradiatioecroifollowigtreatmetofextracraialmaligacie.Cacer,1984,54:1966-197230.DoomGC,HechtS,Brat-ZawadzkiM,etal.Brairadiatioleio:MRimagig.Radiology,1986,158:14915531.WooE.LamK.YuYL,etal.Cereralradioecroi:iurgeryeceary?JNeurolNeurourgPychiatry,1987,50:1407-141432.QiDX,HuYH,YaJH,etal.Aalyiof1379atietwithaoharygealcarciomatreatedyradiatio.Cacer,1988,61:1117-112433.LeeAW,LawSC.NgSH,etal.Retroectiveaalyiofaoharygealcarciomatreateddurig1976~1985:latecomlicatiofollowigmegavoltageirradiatio.BrJRadiol,1992,65:918-92834.LeeAW,NgSH,HoJH,etal.Cliicaldiagoioflatetemoralloeecroifollowigradiatiotherayforao-harygealcarcioma.Cacer,1988,61:1535~154235.ShamJ,ChoyD,KwogPWK,etal.Radiotherayforaoharygealcarcioma:hieldigtheituitarymayim-rovetheraeuticratio.ItJRadiatOcolBiolPhy,1994,29:699~70436.KwogDL,WeiWI,LeeCK.etal.Seorieuralhearigloiatiettreatedforaoharygealcarcioma:a5鼻咽癟放疗后神经损伤学Neuroijuryaociatedwithradiotherayofaoharygealcarciomaroectivetudyoftheeffectofradiatioadcilatitreatmet.ItJRadiatOcolBiolPhy,1996,36:281-28937.ChegKM,ChaCM,FuYT,etal.Braiaceformatioiradiatioecroiofthetemoralloefollowigradiatiotherayforaoharygealcarcioma.ActaNeurochir,2000,142:435~44138.ChewNK,SimBF,TaCT,etal.Delayedot-irradiatioularalyiaoharygealcarcioma.Neurology,2001,57:529-53139.HuYC.WagLF,LeeKW,etal.Cereralradioecroiiatietwithaohrygealcarcioma.KaoiugJMedSei,2005,21:452~45940.WagXL,YiJL,LiH,etal.PET/CTimagigofdelayedradiatioecehaloathyfollowigradiotherayforao-harygealcarcioma.ChiMedJ,2007,120:474~47841.PradatPF,BoucheP,DelaiaS.Sciaticervemoeuroathy:auuuallateeffectofradiotheray.MucleNeve,2009,40:872~8746···试读结束···...

    2022-09-07

  • 《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 基础与临床》卢亮,赵明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基础与临床》【作者】卢亮,赵明祥主编【页数】444【出版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09【ISBN号】978-7-80662-733-4【价格】58.00【分类】小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病-诊疗-小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病【参考文献】卢亮,赵明祥主编.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基础与临床.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基础与临床》内容提要:本书共32章,介绍了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神经系统检查、婴儿和儿童的脑死亡、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胆红素脑病、脑的发育及其畸形发生、婴幼儿急性共济失调、小儿头痛等内容。《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基础与临床》内容试读第一章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第一章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从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首先应与该阶段的正常婴幼儿的发育指标作比较。现将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儿童发育指标列表如下(表1-1):表1-1从出生后2个月至2岁阶段的婴幼儿的发育2个月双手经常握拳若俯卧位可将头拾起数秒对高声有惊恐反应双眼和头部可跟随别人的指示而转动,在90弧形范围之内可以逗笑可发出单声3个月偶尔举起握拳的手仰卧时可将头拾高于身体平面若将某物体置于手心可短时间握住头部可指向某物体,双眼可在各个不同方向注视该物体对他说话,他可以发声并微笑自己瞧自己的手发出大声笑声4个月若让其坐着可稳稳地竖着头部别人出示某物体,他可以握住送到嘴中头部可随声音而转村地的感需册出自发地发出笑声。1…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基础与临床5至6个月平卧时可拾头从俯卧位翻转到仰卧位在俯卧位时可将头部胸部抬高可将一只手中物体转换到另一只手中桥的限四牙牙学语扶着可以坐起会向发声方向寻找7至8个月扶着可以站起会将物体在桌面上撞击可以说“爸”、“妈”9至10个月不需扶着可以平坐起需扶着方能站立学着招手“拜拜”在帮助下可从杯中喝水11至12个月扶着可以走路会说两三个词的短语在帮助下学会穿衣会懂简单的指令语言13至15个月自己会走路,容易跌倒会说几个词的短句,也有一些说出听不懂的短句学着用颜色粉笔涂画会指出他需要的物体·2第一章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18个月扶着会爬楼梯会丢球学会堆砌2~4块积木成塔自己吃饭会脱衣服会指出身体上2~3个部位会说短句子24个月可以单独跑,单独上下楼梯可以说2~3个词的长句会翻书页学会堆砌4~6块积木成塔会踢球可以学会用代名词“你”、“我”第一节第一阶段的检查检查者开始接触婴幼儿时应该态度和蔼,语言温柔,轻手轻脚。被检查的儿童应抱在父母怀中,面向检查者。一边询问病史,一边让婴幼儿熟悉环境。让儿童的体位越自然越好,让儿童的心情越平静越好。此时,检查者应观察他的面部运动和眼睛活动以及肢体运动,同时也观察儿童对环境的反应及其敏捷程度。儿童的发声应与其年龄相当。一、头部首先观察儿童头部形状,扪其囟门、颅缝。前囟门的宽度应仔细测查。在不惊扰儿童的情况下测量其头围大小。倘若怀疑有脑积水存在则应做超声检查,或者CT、MR肛检查。在儿童直坐时,测试其前囟门的紧张度及其大小。前囟门的搏动应与其心跳一致。当小儿哭时,前囟门就紧张凸出。在颅内压增高时,前囟也是如此。后囟门在刚出生时约一指宽,一般在出生后2个月就扪不到。其他囟门除非在病理状态下,一般都扪不到。检查儿童头颅应进行听诊,有无颅内杂音。不过,在小儿时期,颅内都可以听到杂音,所以对这种杂音是否为病理性,应特别谨慎地解释。若杂音是非对称性,而且在压住颈动脉时,杂音消失,则表明系病理性质。血管异常,例如Gale静脉畸形可产生大声杂音。Gale静脉畸形,还可伴有头围增大,心力衰竭。该患儿于仰卧位时,出现烦躁不安以及惊厥发作。对新生儿作头颅超声波检查和CT检查可以知道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及脑室大小等情况。当然MRI检查也可进行,但需使小儿在镇静状态下才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若进行这些检查条件都不。3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一基础与临床具备时,可用电筒照射头颅,检查颅内有无液体聚集之处[在脑穿通畸形,先锋头分娩时胎儿头皮内或头皮下水肿、脑积水等都可以发生颅内异常的液体聚集]。二、脑神经对于2岁以内的幼儿做脑神经检查很难获得满意的信息。现将对较大儿童的脑神经检查中所能得到的信息叙述如下:1.第1对脑神经(嗅神经)。在儿童期极少遇到嗅觉障碍。其检查方法与成人相同,只是要使用嗅物品的刺激性更小。儿童期的嗅觉障碍大都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头部外伤之后。下额叶肿瘤或筛板肿瘤也可造成嗅觉消失。2.第2对脑神经(视神经)。由于视觉传导的神经路径是经由脑从前到后相当长的一段途径,所以视觉检查成为神经系统检查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对于较大儿童来说,可以用视力表来测出其视力敏度。视力和视野检查都应将患儿安置在照明适度的房间内进行。若经初查发现患儿的视野出现问题,则应把视力靶物的颜色与背景颜色对比弄得更小,以便在较模糊的对比下进一步确诊有无视野缺陷:对于很小的儿童,其视觉功能很难作出准确判断。迨至3~4岁可用各种大小不同容易辨认的物体来测试其视力。4岁以上的儿童才能使用E视力表检查。视乳头水肿的早期不会造成视力下降,除非视神经乳头已经形成瘢痕。视神经炎则在早期就有视力下降。较大儿童的视乳头是呈浅橙色,边界清楚的,而婴幼儿的视乳头是浅灰色的。若视盘中心凹陷较深则视盘的中心颜色较为苍白。视乳头萎缩后的苍白色则范围更大,累及整个视盘,而且视盘边界的细动脉数量减少。通常,视乳头水肿伴随视盘凸出、静脉扩张以及静脉搏动消失。围绕视盘边界可见出血。视乳头水肿早期,视盘鼻侧边缘已显得模糊不清,视乳头有充血现象。检查瞳孔应置患儿于较暗的光线下,以便瞳孔稍稍扩大。检查时应注意瞳孔大小、边界是否规整及对光反应如何。上眼脸常盖着瞳孔的上缘。由于一侧交感神经通路故障造成贺纳综合征(Horer'ydrome)将使该侧瞳孔缩小,轻度上脸下垂和一侧面部汗液分泌障碍。若一侧瞳孔固定散大则提示该侧动眼神经功能障碍,往往由于小脑扁桃体疝造成。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可作为鉴别脑皮质盲或视神经盲的证据。若是前视路病损(亦即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的视觉通路),将使对光反射的输入通路损伤,故对光反射减弱或丧失。前视路损伤后将使一眼弱视,如果该眼在直接光刺激下瞳孔不缩小,而交感反射(另一侧眼受刺激后,将使双眼瞳孔缩小)仍然存在。3.第3对、第4对和第6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系调控眼外肌的运动,故此3对脑神经必定同步活动。动眼神经支配眼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脸肌。滑车神经支配眼的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眼外肌的运动功能与两眼的注视方向有关系。简而言之,外直肌收缩令眼球外展,内直肌收缩令眼球内收。上直肌收缩使眼球上抬,下直肌和上斜肌的收缩使眼球下压。当眼球内收时,斜肌是在垂直面发挥运动功能。当眼球外展时,直肌是在垂直面发挥作用。当双眼向前看(原位),斜肌可使眼球沿着前后轴做旋转运动。任一条眼肌瘫痪所产生的眼球位置改变,如(表1-2所列)。。4.第一章新生儿至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检查表1-2眼外肌瘫痪瘫痪的肌肉受累的脑神经眼的偏斜下斜肌动眼神经向下向外下直肌动眼神经向上向内外直肌外展神经向内内直肌动眼神经向外上斜肌滑车神经向上向外(头歪斜)上直肌动眼神经向下向内在很多病理状态,例如脑干损害、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本身病患都可以产生眼外肌瘫痪。在这些病患中以眼外肌瘫痪性偏头痛、海绵窦、脑干胶质瘤、重症肌无力以及先天性肿瘤为重要的范例。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高颅压均可造成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eotroia)往往伴随着婴幼儿的视力下降。动眼神经麻痹导致眼外肌瘫痪和眼脸下垂。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并不常见,若已发生则眼球位置向下向外,内收和上拾功能不良。在儿童期由于脑干受损而造成双眼共扼运动不良的眼球偏斜,例如,中脑的顶盖病损可造成双眼垂直性注视麻痹。患松果体瘤或脑积水的儿童双眼不能向上注视运动。脑干病损,尤其是中脑损害可造成内侧纵束损伤而引起核间性眼肌麻痹(iteruclearohthalmolegia)。这种损害造成内收眼的内直肌无力,伴随外展眼的眼球震颤。或者是外展眼的外直肌瘫痪。脱髓鞘疾病、脑干血管疾病或者血红蛋白病都可以造成双侧内侧纵束损害。动眼神经及其核或者膝状体受损可产生眼内肌麻痹(iteralohthalmolegia),此时瞳孔完全扩大,失去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而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正常。外眼肌麻痹(exteralohthalmolegia)则造成眼外肌瘫痪以及下垂,而瞳孔活动正常。最常见的病变为重症肌无力,甲状腺机能亢进,眼外肌瘤,Moiu综合征,脑干肿瘤或血管病,Wericke脑病,肉毒中毒或铅中毒等。眼球震颤,尤其是垂直性眼震,绝大多数是由于药物中毒造成,其中最著名者如巴比妥、苯妥因、卡马西平、苯氮杂草等。若非药物中毒性垂直眼震则提示脑干病损。当眼做极度地外展运动时可引起轻微水平性眼震,此属一种正常现象。持续的水平性眼震则表明小脑病损或者脑干的前庭系统病损。4.第5对脑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既是运动神经又是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运动支配咀嚼肌肉一咬肌、翼状肌和颞肌。颞肌萎缩使面部颞窝凹陷。咬肌的体积可让儿童咬紧来扪颞部坚实情况。翼状肌的肌力可令患儿张口做下颌的偏斜运动,检查者用手抵抗其向某侧偏斜的肌力。下颌反射的引出方法与检查成人相同。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在整个面部及头皮的前部。要查出儿童三叉神经受损伤而产生的面部分节性感觉丧失很不容易。角膜反射的感觉输人也是三叉神经感觉支的功能。在骨外伤,小5.实用小儿神经科急诊一基础与临床脑桥脑角肿瘤、脑干肿瘤或者儿童其眼肌组织疾病等情况下,角膜反射可以引不出来。5.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面神经司职所有面肌的运动,舌前2/3的味觉、泪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当面神经核受损或其桥脑内通路或其周围神经受损后,一侧面肌的运动功能均丧失。此时患儿不能皱额、闭眼和将患侧嘴角抬起。中枢性(核上性)面瘫则只有面上部肌肉瘫痪,此侧的鼻唇沟消失,嘴角下垂,眼裂增大。前额的肌肉因受双侧面神经支配,故其运动功能并不丧失。测试儿童的味觉非常困难。6.第8对脑神经(听神经)。听神经应称为位听神经,因其司职听觉和身体平衡两种功能。从采集病史开始就可获悉患儿听觉有无障碍。要查出患儿听觉障碍程度也非常困难。只是当患儿说话迟缓时,才可能怀疑他有听觉困难。此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将有助于判断听觉传导在哪个平面受到损伤。患儿主诉恶心,共济失调、眩晕或不明原因的呕吐则提示其走路或前庭系统受到损伤。变温试验,一般用冰水灌人外耳道。此时令患儿平躺着,头部弯曲约30°,用10ml的冰水于30秒内注入某侧外耳道内。患儿的意识状态会影响此试验的反应强度。意识清醒的患儿产生向同侧的粗大眼震,而眼球并不偏斜。若患儿的意识有障碍则无眼震发生。深度昏迷的患儿则冰水刺激后,双眼毫无反应。7.第9对和第10对脑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咽反射是用压舌板刺激患儿的咽后壁引起作呕反应。正常人的反应可以有两种极端的表现。有的人在刺激后反应非常强烈,有的人则否。所以对此反射的临床意义评估相当困难。此反射消失表明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缺如。8.第11对脑神经(副神经)。第11对脑神经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头肌。对斜方肌的功能检查可让患儿做耸肩动作,试者用手加压对抗。对胸锁乳头肌的检查是让患儿旋转头颈,而试者对抗其旋转运动。在患儿做这种运动时,试者一方面可以领会此肌肉的收缩力量,一方面还可以扪出该肌肉的体积。引起副神经麻痹的原因大都是枕大孔区的疾患。9.第12对脑神经(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若某侧的舌下神经或其核受到损伤将造成该侧舌肌萎缩和肌纤维震颤。伸舌时将见到舌向受伤侧偏斜。由于一侧或双侧皮质球束损害而造成核上性舌下神经麻痹,其表现与核下性麻痹不同之处在于舌肌并不萎缩也没有肌纤维震颤。三、感觉在小儿清醒状态下,用压舌板轻轻划过他的肢体,可见肢体缩回。小儿多会注意到受刺激的部位。用振动的音叉接触幼儿的骨骼突出部位时,幼儿将用肢体动作来制止而且面部表情惊愕。在此年龄虽不能确切测试到婴幼儿的本体觉,但从坐姿、站立、体态各方面仍能评估到其本体觉如何。痛觉的检查对婴幼儿应极其谨慎施行。因婴幼儿皮下脂肪较丰富,所以很难确定肌肉的体积,故应仔细扪出肌肉的发育情况。应特别仔细观察婴幼儿的皮肤,有些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体征就表现在皮肤上。检查脊柱以便观察有无脊柱侧弯,有无皮肤损害、浅窝或血管痣。脊柱旁生长毛发往往提示该处有发育异。6.···试读结束···...

    2022-09-07 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 急性神经病障碍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