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心电图诊断与应用》翟向红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心电图诊断与应用》【作者】翟向红等主编【页数】194【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3675-7【价格】50.00【分类】心电图-诊断【参考文献】翟向红等主编.临床心电图诊断与应用.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心电图诊断与应用》内容提要: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心脏基础内容,如心脏解剖生理学、心脏电生理特点等内容,其次介绍了心脏疾病的心电图检查,如心脏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心肌梗死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电图等内容。《临床心电图诊断与应用》内容试读第一章烟心脏解剖生理学第一节心脏的解剖一、心脏的位置与外形心脏的大小如本人的拳头。其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约2/3在胸腔左侧;前面与胸骨体及第3~6肋软骨相邻,后面与第5~8胸椎椎骨相接近,斜置于横膈之上。心脏由冠状沟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心脏的右上方称心底部,左下方称心尖。心脏的前表面大部分为右心室和右心房,小部分为左心室和左心房;膈面主要为左心室;心脏的后表面主要为左心房、小部分为右心房;心脏的右缘为右心房;左缘上方一小部分为右心房,下方是左心室(图1-1、图1-2)。主动脉弓上腔静脉主动脉升部肺动脉干左心耳右心耳前室间沟左心室右心室心尖图1-1心脏的前面观主动脉上腔静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静脉左心房右肺静脉右心房左心室心尖右心室图1-2心脏的后面观1二、心脏的大体结构(一)右心房右心房上、下连接上、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左侧为右房室口,其间有冠状静脉窦口。由房间隔将左右心房分开。(二)右心室右房室口周围绕以纤维环,将心房与心室分开。右房室口周径约10m。三尖瓣分为前瓣、后瓣与隔瓣,各瓣的基底部附于纤维环上,瓣尖向下连于腱索乳头肌,构成一个整体。右心室壁较薄,为5~8mm。右心室向肺动脉方向逐渐平滑呈圆锥形,称肺动脉圆锥或右心室漏斗部。此部下端有一横行肌嵴,称为室上嵴。室上嵴将流入道及流出道分隔开。(三)左心房主要在后方,与食管前壁紧贴。有4个肺静脉口,每侧2个。肺静脉口无瓣膜。向前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入左心室。(四)左心室左房室口周径约9cm,直径3~3.5cm,左房室口周围有纤维环,上附二尖瓣,分别称前瓣(大瓣,前内侧瓣)和后瓣(小瓣,后外侧瓣)。前后瓣在基底部连合在一起,左心室乳头肌通过腱索与二尖瓣相连。左心室壁最厚,为10~15mm。二尖瓣前瓣是血液的分流界,其左侧称房室口,为左心室的流入道,其右侧为流出道。紧接流出道上方为主动脉瓣,有3个半月形瓣膜,分别称为左瓣、右瓣及后瓣,瓣与主动脉壁之间为主动脉窦(乏氏窦)。(五)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上面一小部分为纤维组织,称为膜部,其余都是肌肉组织,称为肌部。(六)心壁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心包)构成1,心内膜被覆于心腔内表面,为一层光滑的薄膜。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延续,并构成心瓣膜心内膜深面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心脏的传导组织。2.心肌层是心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心肌和心肌附着的纤维支架组成。心肌层纤维支架由结缔组织构成4个纤维环、2个纤维三角和1个膜性室间隔。4个纤维环是左、右房室口纤维环和主动脉口、肺动脉口纤维环。在左、右房室口与主动脉口纤维环之间的三角区称右纤维三角。在左房室口与主动脉口的左侧,为左纤维环三角。心肌由3种细胞构成,即特殊分化的细胞组成传导系统、普通的心肌细胞和心肌M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呈短柱状,粗10~20um,长40~100μm。呈端端连接,在光学显微镜下有横断的浓染条纹,称为闰盘(Itercalatedic)。闰盘处有桥粒,可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缝隙连接是两个心肌细胞的连接处有3mm左右的缝隙,在心肌细胞膜中各有一个线轴形状的管道微粒,它的中间有贯穿两端的直径约2m的小管;两个相对的管道微粒的管口是密封对合的,两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可以通过这个小管互相沟通;分子量在1O00以下的物质如水、各种离子、低分子量有机物、cAMP等皆可自由通过,形成了一个电阻很低的部位。这样,心肌细胞之间可以形成局部电流,造成兴奋的传导。M细胞位于心肌的中层,由Mo发现,其电生理特点很像浦肯野细胞和普通心肌细胞的杂交体。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分别附着在纤维支架上方和下方,互不相连,故心房和心室可不同时收缩3.心包有两层,即脏层和壁层。两层间有心包腔,其中有少量液体,约25mL,起润滑作用。·2·三、心脏的传导系统(一)正常的传导途径心脏正常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和浦氏纤维网(图1-3)。窦房结上腔静脉前结间束房间支左心房中结间束后结间束房室束房室结迂回束右心房左束支冠状窦瓣右束支室间隔浦肯野纤维左心室右心室图1-3心脏的传导系统1.窦房结窦房结是心脏的最高起搏点,它是由Keith和Flack于I907年发现的,又称Keith和Flack结。它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附近,并沿界沟的长轴排列,埋在心外膜下1~2mm处,呈椭圆形,中央切面为底朝心房、尖指上腔静脉的等腰三角形,长约15mm,宽约2mm,厚约2mm。分头、体、尾三部分,前部为头,中间为体,后部为尾。成人窦房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有变异。因心房壁很薄,仅3mm左右,故窦房结紧靠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病变累及心内、外膜者,可影响到窦房结的功能。在电镜下窦房结可见4种类型细胞,即:①P细胞:为具有起搏性能的小圆形细胞,含肌纤维和线粒体很少,而基本无收缩功能,但具有传导性。成群的P细胞位于窦房结中央,结周围P细胞渐少,它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冲动)的能力。②过渡细胞:位于P细胞外周而终于心房细胞,其结构介于起搏细胞和工作心肌细胞之间,位于窦房结周边,它主要具有传导功能,兴奋性低,且不具收缩功能。③心房工作细胞:即普通心肌纤维。④浦氏细胞:位于窦房结外周,深入心房肌和结间束。正常情况下,由P细胞产生激动,后三型细胞向外传递激动而达心房。窦房结中有大量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弹力纤维不断增加,而胶原纤维仅在40岁以前逐年增加。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状,构成窦房结的支架。这些成分无起搏和传导功能,特殊情况下窦房结区域应包括相邻的心房组织,因在解剖方面属于心房的这些区域都具有窦房结的功能,甚至可能是发挥窦房结功能的最主要区域。在窦房结内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神经末梢与其他心肌纤维不直接接触,但在窦房结几乎每个窦房结细胞都分布有神经末梢。与房室结不同,窦房结主要受右迷走神经和右交感神经丛的控制。右迷走神经对窦房结有抑制作用,刺激右交感神经丛可使心率明显加快。自主神经系统的张力变化调节窦房结的起搏频率。窦房结的电活动又可通过其固有的频率反过来影响神经的调节。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反映在每次窦性心动周期上,而交感神经对窦房结的调节缓慢,通常在20以后才起作用。窦房结功能障碍既可以是内源性固有窦房结功能障碍,也可以是外源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窦房结的血液供应:窦房结动脉位于窦房结中央,多为单支型,相对较粗大,约60%起自右冠状动脉近端,约40%来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端,很少由双侧冠状动脉供血(有文献报告为3.2%)。窦房结内动脉分支丰富,血液供应相当于附近心房肌的15倍,不易缺血。窦房结的静脉血向上在右心房入口处引流人上腔静脉,向下直接流入右心房。其淋巴管位于结组织外侧的心内膜下。2.结间束在组织结构上,结间束由浦氏细胞和普通心肌细胞构成。Jame和Titu的研究提出,·3·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有3条传导束。(1)前结间束:从窦房结头部发出,向左呈弓状绕过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前壁再分成两支,一支进入左心房称为上房间束,即Bachma束,另一支下行沿房间隔前部,在主动脉根部后方进人房室结顶部。(2)中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绕过上腔静脉口后下行,沿房间隔右侧入房室结上缘,该束相当于Weckeach束。(3)后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绕过下腔静脉口,经冠状窦,进人房室结。该束相当于Thorel束。这3条结间束抵达房室结时相互交织,前、中结间束的大部分和后结间束的小部分纤维进入房室结上部,后结间束的大部分和前、中结间束的小部分纤维共同过房室结而止于房室结的下部或希氏束,后者为Jame首先提出,故又称Jame束。3.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卵圆窝和三尖瓣隔瓣附着处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即在房间隔下部右侧冠状窦开口与三尖瓣隔瓣之间。房室结呈长椭圆形,稍扁平,长5~7mm,宽2~4mm,厚1~1.5mm。房室结细胞交织成网状,包埋于致密的结缔组织中,围绕在一条或多条动脉的周围,这些动脉是房室动脉的分支,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目前,根据解剖和功能一致的原则,把结间传导束进入房室结部分、房室结和希氏束未分叉部分称为房室交界区(Atriovetricularjuctio)。房室交界区是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房与心室相连接部位的特殊心肌结构,位于房室隔内。房室交界区可分为房区(A区)、房结区(A-N区)、结区(N区)、结希区(N-H区)和希区(H区)5个区。房室交界区的范围基本上与房室隔右侧面的koCh三角一致(图1-4)。目前,对房结区(A-N区)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Becker和Adero将心房肌与真房室结之间的移行细胞区分成3个小区,即表浅区、后区和深区。表浅区汇人房室结的前上部分,后区汇入房室结的后下部分,深区将左心房和房室结的深部连接在一起。Eoue和Becker在人类房室结的解剖重建研究中发现,房室结存在着2条后延伸,右侧后延伸(Rightoteriorexteio)和左侧后延伸(Leftoteriorexteio)(图I-5)。分别相当于Becker和Adero早期研究的后区和深区。研究发现,表浅区有较短的传导时间和较小的递减特性,为房室结快径的传人和传出途径。后区(右侧后延伸)和深区(左侧后延伸),尤其是后区,更明显的递减特性和更长的传导时间,为房室结慢径的解剖学基础。根据以上解剖特点,逆向传导的Pˉ波形态和QRS波群的关系如下:①房室结快径逆传:逆行P波与QRS波群非常接近。②房室结慢径逆传:逆行Pˉ波与QRS波群距离较远。③分别经房室结快径和慢径逆传:心电图有上述两种表现。④无交界一心房传导:表现交界区产生的QRS波群与窦性或房性心律分离。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卵圆窝冠状窦口房结区室间膈膜部房室束分叉部结区房室结动脉结束区右束支房室束穿部房室束未分叉部左束支图1-4房室交界区的位置和分部4左侧后延伸(深区尖避环图1-5人类房室交界区的可能范围(虚线内区域)房室交界区和房室结的功能如下:(1)兴奋传导功能:正常人心房肌和心室肌并不互相直接延续,它们分别止于心肌纤维环的上方或下方,心房肌的兴奋不能直接传导到心室肌。因此,心房肌的兴奋只能由房室交界区传到心室肌,有时心室肌的兴奋也可传到心房肌,即房室交界区的传导是双向性。兴奋经房室交界区可以分离成为快慢两条传导径路。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最慢(房室传导延搁),可以使心房肌先兴奋和收缩,心室肌后兴奋和收缩,防止发生房室收缩重叠。(2)过滤冲动的作用:由于房室结细胞兴奋的不应期很长,可以使由心房传来的高频冲动有的落在房室结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而不能下传心室,使进入心室的冲动大为减少,以保证心室肌的正常兴奋和收缩频率,有利于心脏的泵血功能(3)起搏作用:房室交界区为潜在起搏点区,房室交界区的每个部位(房室结的结区除外)都有起搏作用。4.房室束该束于1893年由H首先描述,故又称希氏束。房室束是房室结的延伸部分,穿过中心纤维体,进入室间隔膜部的下缘,并在其中走行一段距离,于室间隔肌部上缘开始发出分支,末端延续为右束支。房室束的长度取决于室间隔膜部的大小,一般为10~20mm,其直径为2~4mm,宽约3mm,呈圆柱状略扁平。房室束与三尖瓣、主动脉瓣及室间隔部关系密切。上述这些部分损伤易影响房室束。5.房室束支房室束在心室间隔肌部上缘分成左右束支(1)左束支:由房室束分出后穿过室间隔膜部下缘,下行于肌性室间隔的左侧心内膜深处,行约15mm后即分散成三组:①左前分支:主干长约35mm,宽约3mm,在心内膜下前行,经心尖附近的肉柱抵达前乳头肌处。它连续分出无数细支形成内膜下浦肯野纤维。该分支分布的范围主要为室间左侧面的前半部、左心室前壁和侧壁以及前乳头肌。②左后分支:分支较近,犹如左束支主干的直接延续。长约30mm,宽约6mm,在心内膜下走行,直达后乳头肌区,其沿途分支形成浦肯野纤维。该支分布的范围主要为室间隔左侧面后半部、左心室后下壁及后乳头肌。③间隔支:较为细小,一般认为该支在室间隔的中下部形成纤维网,部分纤维可经过心底抵达左心室游离壁。(2)右束支:它是由一组细长的纤维组成,起始于膜性中隔的下缘,前行在室间隔右侧面的心内膜下,通过锥状乳头肌后下方,向下进入节制索内,至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散成分支。全长10~20mm,直径1~3mm,因其细长,故而较易损伤。6.浦肯野纤维由左右束支分支的末梢部分再反复分支形成的终末细小纤维在心内膜下交织而成,纤维网在心室间隔的中下部、心尖、乳头肌的基底部分布较丰富,而在心底部、动脉口周围和心室间隔上部则分布较少,所以兴奋是由心尖经游离壁向上传导,心脏收缩顺序是由心尖向心底部进行。(二)异常的传导途径心脏除上述的传导系统外,尚有下列3种传导纤维,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传导兴奋,称旁路传导。·5·当心脏激动沿旁路传导时可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图1-6)。旁路传导当前有两种分类:Jame束房结区结区右侧ket束结希区,左侧ket束左束支希氏束左侧Mahaim束右侧Mahaim束左后分支右束支左前分专图1-6旁路传导束示意图1.习用的分类法(I)肯氏束(Ket'Budle):它是直接连接心房心室的肌肉传导束,可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也可位于心房和心室间隔之间,故兴奋可经该束提前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而使之先期激动,结果心电图上出现典型的预激综合征图形,即PR间期缩短,QRS综合波增宽,有δ波,简称W-P-W综合征。(2)金氏束(JameBudle):它实际上是后结间束纤维的部分延续,再汇合部分前结间纤维、中结间纤维组成一条旁路,绕过房室结体后进入房室结下部,或直接与房室束相连接。因此,来自窦房结的兴奋不经房室结而直接传人房室结下部房室束,从而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缩短,QRS综合波正常,无8波,简称短P-R综合征或L-G-L综合征(Lowm-Gaog-LevieSydrome)。(3)马氏纤维(Mahaim'Fier):因Mahaim于1938年首先报道而得名。它由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或左右束支发出纤维,进入室间隔肌部,形成传导短路,故也称结室或束室旁路。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正常,QPS综合波增宽,有(希文)6波。2.艾氏(Adero)分类法晚近由Adero和Davie提出的解剖法分类如下:(1)房室旁路:即Ket束。(2)结室旁路:连接房室结的下部和室间隔的上部,多由特殊传导组织构成。(3)束室旁路:起自希氏束,穿过中心纤维体而与心室肌连结,相当于Mahaim纤维,多由特殊传导组织构成。(4)房束旁路:由心房肌纤维组成,连接心房下部和希氏束的贯穿部或分叉部。(5)结间旁路:起自窦房结,经心房达房室结的下部,它与房束旁路一起,相当于Jam束。(6)房室结异常:房室结发育不良,如先天性小房室结、位置异常及缺乏递减传导功能而致快速传导等。(三)关于交界性心律一些错误观点的澄清1.上、中、下房室结性心律目前认为,P波和QRS波群前后的关系,不仅仅取决于节奏点的位置,更重要的要考虑激动逆向心房及下行心室的传导速度。2.冠状窦性心律目前趋向认为,是起源于冠状静脉窦附近的房性节律或房性心动过速,而非交界性心律或交界性心动过速3.冠状窦结性心律目前认为,“Low-Gaog-Levie综合征”是预激综合征的变异型或由于房室结传导功能增强所致。。6···试读结束···...

    2022-08-26 心电图文章 心电图主任

  • 《苏东坡的心电图》丁千城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苏东坡的心电图》【作者】丁千城著【页数】348【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087-6235-7【价格】48.00【分类】李清照(1084~1151)-传记-郑板桥(1693~1765)-传记-苏轼(1037~1101)-传记【参考文献】丁千城著.苏东坡的心电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心电图》内容提要:作者选取苏东坡、李清照、郑板桥三个人,通过其作品和年谱,复原其生活时代阳光的味道、空气的流动,复活他们的肉身凡胎、体会他们真实的心灵,重温他们的一声,尽可能把“自己体贴出来”的东西与读者沟通,这是作者发掘体贴的“中国人的心灵史”。《苏东坡的心电图》内容试读苏东坡的心电图苏东坡生于1037年,1101年去世,享年65岁。他出生在四川眉山,渴慕的最后归宿地是江苏宜兴,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漂流在京杭大运河上,运河两岸挤满了百姓,希望一睹这位大名士的风采。东坡最后在运河上去世,他把3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这辈子没有作恶,去世后不会堕人地狱。”又说,“等到那个时候,干万不要哭泣,让我坦然化去。”阅读东坡是一种奇异的经历。我觉得自己也是运河两岸争睹东坡风采的百姓之一。我们对天才都有好奇心,花一整天阅读东坡诗文,得到的愉悦,正好可以抵消上网10分钟浏览社会新闻带来的零乱。东坡有几种好处,给我们安慰,也让我们倍感失落。首先说失落。2阅读东坡,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哑巴,失语症患者。东坡留下大量东坡的心电图的文字,他手中的那支笔,已成为身体的某种器官,随时表达,心手合一。而我们只能隐忍,苦辣酸甜,说不出来,憋在那儿,脸憋得通红。其次是时光的痕迹,说来好笑,据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你在银行转账、网上聊天、宾馆开房,都会留下痕迹,但我们的心灵还是一天天湮没无闻。东坡用他的文字让许多个瞬间成为浮雕,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永不泯灭。天才意味着权力,表达的权力、记忆的权力、抵御随风而逝的权力。···试读结束···...

    2022-07-24 苏东坡的心电图

  • 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电子书pdf免费版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小编点评: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给大家展示分析起搏心电图的直观思路您是否曾被各种复杂的起搏心电图所困扰?起搏心电基础课程df电子版是从国外进口的中文翻译版。它将在分析起搏心电图时向您展示直观的想法。解读起搏心电图。起搏心电基础教程电子版预览简介《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一书是美国汤姆肯尼所著的《心律植入装置》系列丛书之一。他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和写作模式。第一部分为起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相关概念和理论分章、节一一介绍。第二部分是起搏心电图的实际应用,主要根据起搏心电图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提高读者对起搏心电图的阅读和诊断能力。第二部分也人为地分为四个阶段,即基本起搏心电图、初级起搏心电图、中间起搏心电图和复杂起搏心电图。本书适合起搏心电图初学者,也适合对起搏心电图诊断有一定基础,但正在寻求提高的读者。目录第1部分时序周期和故障排除概述计算第一个周期的心率和间隔第二节起搏尖峰信号第3节感知和捕获基础第四节深入分析:起搏模式第5节心室感应功能第6节起搏间隔第7节丢失和被俘第8节过度感知第9节深入分析:感知功能第10节QRS波模式第11节融合与伪融合第12节深入分析:单腔时序第13节间歇性过度感应第14节不良认知第15节滞后期第16节深入分析:滞后函数第17节频率响应第18节心电图标记第19节AV同步第20节心房跟踪第21节房室传导二十秒双腔起搏的工作方式第23节最大跟踪频率第24节起搏器介导的房室传导阻滞第25节起搏器文丘里现象第26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第27节模式转换第28节:双腔起搏器频率响应上限深度解析第29节困难起搏心电图分析第30节更困难的起搏心电图分析第31节自动阈值捕获三十秒起搏阈值测试第33节深入分析:起搏设备故障排除指南第三十四起搏器腔内电图第三十五届程控心电图(腔内心电图和体表心电图)第36节存储的腔内电图第37节:深入分析:腔内电图第38条摘要第二部分起搏程序控制检测分析手册起搏程序控制检测与分析手册介绍主要起搏心电图中速心电图复杂起搏心电图混合起搏心电图索引作者介绍肯尼汤姆在圣裘德医疗机构工作。廖明阳,主任医师,副教授,曾就职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政在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郭继红,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图书摘要预览第1部分:心率和间隔计算几乎所有临床医生在培训中都学会了如何阅读心电图。上图是你在教科书中可以看到的典型心电图,很完美,但在临床实践中你可能永远看不到。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真的应该从教科书开始,然后将所学应用于临床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表面心电图是电能的图形显示。形成这些轨迹的电能来自患者的体表。令人惊讶的是,一颗拳头大小的心脏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可以在体表读取。心电图上最小的圆形凸起是P波,它代表心房的去极化。紧随其后的是心电图上最大的波形,一个在基线上下移动的尖峰波形,称为QRS复合波(有时简称为R波)。这种尖锐的尖峰波形代表心室除极。心室比心房大很多,心室收缩泵血时产生更多电能,所以QRS波群的轨迹比P波大。短暂的停顿之后是另一个称为T波的圆顶波。T波代表心室复极,即心室从去极化恢复到其基础状态的过程。标准心电图图表上有网格,可帮助您保持时间。网格由许多高度和宽度为1毫米的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代表40m的时间间隔。每个粗线大网格的高度和宽度是5个小网格。每个大格代表200m,5个大格等于1000m或1。通过计算细胞数量,您可以快速估算一个心动周期或计时周期。随着我们分析起搏心电图,这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起搏器,时间就是一切!前言阅读在众多读者的期待中,《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中文版终于面世,即将与读者见面。《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一书是美国汤姆·肯尼(TomKey)撰写的《心律植入装置》系列四本书。该系列丛书以2006年第一本英文版《ICD基础教程》为开端,当年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随后在2008年8月和2008年12月,我们将《心脏起搏器基础教程》和《CRT基础教程》翻译成中文版,与中国读者见面。这一系列三姐妹的书,一经出版,销售业绩惊人。原因很简单。一是市场需求,作者阐述思路清晰,文笔流畅。,用在临床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随后TomKey发布了第四本书《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我们立即组建了翻译团队开始翻译。TomKey的《起搏心电图基础教程》与前三本书风格一致,依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写作模式。第一部分为起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相关概念和理论分章、节一一介绍。第二部分是起搏心电图的实际应用,主要根据起搏心电图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提高读者对起搏心电图的阅读和诊断能力。第二部分也人为地分为四个阶段,即初级起搏心电图、中间起搏心电图、复杂起搏心电图和混合起搏心电图。由此可见,本书适合起搏心电图的初学者,也适合对起搏心电图诊断有一定基础,但正在寻求提高的读者,所以本书可以定位为起搏心电图初学者和改善阅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明阳教授和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政教授是本书的首席翻译,两人都是起搏领域的无所不能.起搏专业,在起搏植入技术上都有独到的技巧,各有千秋。时至今日,年逾七十的廖明阳教授仍坚守在起搏实践的第一线,张政教授是起搏、ICD、CRT三项全能的“西北王”。多年来,我与廖明阳、张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长期的学术交流,本书的出版,将我们之间动人的友谊铭刻在文字中。在序言的最后,我想和本书的读者分享一句雨果的名言:“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攀登命运危险高峰的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红英文前言每当我讨论心脏起搏、它的工作原理以及起搏器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时,我都会谈论起搏心电图。随着起搏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当起搏器能够提供丰富全面的诊断报告时,我更加坚信起搏心电图的解读是如此重要。但是,心电图专家对起搏心电图的解读仍然具有挑战性。起搏器往往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形成各种心电图表现,等待临床医生解读和处理。本书旨在作为起搏器基础教程的补充。这本书最近被重新修改并重新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资料,但并未涉及起搏心电图。然而,本书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其他起搏心电图专着。书中的大部分信息来自ICD和起搏器的示例。正是因为本书的单卷本,才能够完整地解释起搏心电图的内容。虽然有些医生可能会被节奏心电图吓到,但我喜欢它。每当我看到起搏心电图时,我似乎看到起搏器功能有所改善,这些改善的功能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尽管有时复杂的起搏心电图难以捉摸,但它们始终如一,掌握基础,简化问题(有疑问时,先考虑最可能的解决方案),逐步分析和评估,大多数医生都能准确解读起搏心电图。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从我的导师MechaelChizer博士那里得到了非常有用的教导:“只有有目标,才能发现问题,掌握基础,才能面对和解决现实。"这种教导来自心血管系统。世界先驱,普罗克特·哈维博士,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医学教授。我相信在起搏心电图研究领域的许多年轻学者都知道这句话。作为本书的作者,我很荣幸向您介绍这一说法,我真诚地希望这一说法能够带领您进入起搏心电图领域,并掌握这门科学所固有的艺术。我还想说,对一些起搏心电图的解释有些争议。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心电图分析的原因。我经常在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看到知名和知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对起搏心电图的解释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心电图背后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在没有患者信息的情况下)。在本书的排版中,我们团队对很多心电图的看法不一致,所以大家在阅读本书时,对文中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我也尽力为这个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据。对于某些情况,我的分析也是基于最可能的基础。因此,我真诚地希望读者能给我一些建议。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特别感谢我出色的编辑BlackGiaAlmod,他的坚持和热情使本书得以出版,以及KateNewell在本书布局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事实上,这本书是我与KateNewell的第一次合作,简直是天作之合。也正是因为我的创新团队的不断努力,这本书才能从一个想法变成另一本书,而这一切都始于我当时给安乐广的电话,“你知道吗,我要做一本书。”我也很荣幸邀请到少数起搏心电图专家之一的BelidaKidade参与编写本书。同时,感谢圣裘德医疗的同事们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支持,感谢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的大量实际案例。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让我继续前进。本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来自圣犹达医疗,本书的成功出版也得益于同事们的支持和建议。汤姆·肯尼...

    2022-05-06 心电图起搏器节律什么意思 心电图起搏器报告

  • 河南2021CPA考试延期,你怎么看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