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度发展与建筑实验》董方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密度发展与建筑实验》【作者】董方著【页数】211【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608-9438-6【分类】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参考文献】董方著.高密度发展与建筑实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高密度发展与建筑实验》内容提要:我国城市巨大的人口压力、空间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城市既有的密度现实与发展、更新需求使高密度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建筑设计作为城市空间资源整合者,同样肩负空间责任。作者多年研究与思考城市高密度发展,并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开设两门研究生的有关城市高密度发展与建筑应变的课程,其中一门课程开设长达10年。在本书中作者梳理出基于城市高密度发展的6个建筑设计原理,分别为多样性原理、亲近性原理、空中空间利用原理、三维立体原理、杂交与共生原理、空间补偿原理。原理分为6章阐述,每一章由设计原理简述和课程中相应运用该原理的课程作业组成,借此启发读者探索城市高密度发展的空间倍增与优化的可能性。...

    2023-12-12 同济大学出版社下载 同济大学出版的书

  • 《高油酸油菜育种栽培学》官梅,官云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油酸油菜育种栽培学》【作者】官梅,官云作【页数】298【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01【ISBN号】978-7-5710-0881-9【价格】60.00【参考文献】官梅,官云作.高油酸油菜育种栽培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01.图书封面:《高油酸油菜育种栽培学》内容提要:为了让我国老百姓食用菜油从“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转变,官云院士深入高油酸油菜品种选育研究,并提出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理论和方法。官云院士主持育成品种15个,推广面积1.5亿多亩,其中8个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品种。本书总结了官云院士最新的高油酸油菜育种栽培技术,并详细介绍高油酸油菜的遗传、环境影响与油菜品质形成、FAD2基因与油酸形成、高油酸油菜新品种选育、高油酸新品种、高油酸油菜保优栽培技术、高油酸油菜营养加工技术等内容,为我国粮油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改善食用油的品质,解决了我国粮油安全的危机,将油瓶子紧紧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2023-12-12 油菜育种方法 油菜育种目标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张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痛风与高尿酸血症》【作者】张虹主编【丛书名】专家细说内分泌疾病丛书【页数】105【出版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369-7402-9【价格】30.00【分类】痛风-诊疗;代谢病-综合征-诊疗【参考文献】张虹主编.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内容提要:未出版。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目前还是一种只能控制而不可根除的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不可低估。普及与宣传痛风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作者在多年从事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专家细说内分泌疾病·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该书对痛风的基本概念、发病原理、临床表现以及诊断防治细则做了全面介绍,在编写过程中除了参考国内外有关痛风的专业书籍外,还渗透了个人多年诊治痛风的临床经验。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专业可信是编写此书的宗旨,也是这本书的特点。《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内容试读痛风与高尿酸血症·1·1.什么是尿酸有人把尿酸简单理解成尿中的一种酸性物质,也有人以为尿酸只在尿中才有,还有人认为尿酸是一种毒素。实际上,尿酸物质是由嘌呤体分解形成的。嘌呤体是在动植物细胞核或染色体中存在的核酸物质成分,而这个核酸“掌管”着遗传的“情报”,负责制造我们身体的许多细胞,同时也会通过新陈代谢,每天制造及破坏一定数目的细胞,进行更新。当细胞破坏时,构成细胞核的核酸就会被释放出来,最后代谢为尿酸。此外,嘌呤体在细胞内能够以氨基酸或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饮食中的肉类在肠中消化吸收时,其成分中的嘌呤体也会分解成为尿酸。因此,尿酸是热量代谢物的最终产物之一。尿酸在人体组织、器官内生成后释放入血中。在血循环内,尿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游离型,一种为结合型。结合型尿酸是指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一起的部分,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少部分与α-球蛋白结合。游离型尿酸易沉积在组织内,而结合型尿酸须先与蛋白分离变为游离型后,才可在组织内沉积。血中游离型与结合型尿酸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比例,二者呈动态平衡。当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的浓度有明显变化时,可影响尿酸的结合部分。例如: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时,尿酸结合型也降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时,尿酸结合型也升高,从而对总尿酸浓度的测定产生影响。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我们通常测定的尿酸是指游离的尿酸值。·2《专家细说内分泌疾病》丛书2.什么是嘌岭嘌呤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碱基,其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嘌呤在人体内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嘌呤碱基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等,其中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它们分别与磷酸核糖或磷酸脱氧核糖构成嘌呤核苷酸。嘌呤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酸分子的组成部分嘌呤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构成嘌呤核苷酸,而嘌呤核苷酸是核酸合成的原料之一,其与嘧啶核苷酸共同组成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2)重要的能源物质三磷腺苷(ATP)、二磷腺苷(ADP)都是细胞的主要能量形式,在各种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3)重要的信使分子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在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下,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4)某些活性基团的载体S-腺苷甲硫氨酸是甲硫氨酸循环中的重要中间活性代谢物,是活性甲基的载体,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5)参与组成某些辅酶,腺苷酸是多种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比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和黄素腺嘌呤辅酶等,而这些辅酶在机体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重要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嘌呤的代谢产物一尿酸等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3·3.嘌岭是怎么产生的人体内的嘌呤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来源于含嘌呤的食物,另一方面来源于体内细胞通过多种途径自行合成,以后者为主。食物中的核酸大多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在胃酸的作用下,核蛋白分解为核酸和蛋白质。在小肠中,核酸在胰液和肠液中的核酸酶(磷酸二酯酶)的催化下逐步被水解破坏,生成单核苷酸(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单核苷酸在各种特异性的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核苷和磷酸。单核苷酸和核苷均可被细胞吸收,但绝大多数核苷在细胞内被进一步水解生成游离的碱基和核糖。碱基还可以进一步氧化。嘌呤碱基在人体内最终被氧化生成尿酸,尿酸由肠黏膜吸收入血,并经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目前普遍认为,食物来源的嘌呤主要生成尿酸,很少被机体利用,而参与各种重要生命活动的嘌呤碱基主要由人体自行合成。4.尿酸的排出量是多少尿中尿酸排出量与肾脏的功能状态及饮食中嘌呤的含量有关。在饮食条件下,一个肾脏功能正常的人每日尿中尿酸排出量的范围为400~800mg,最多不应超过1000mg。发生痛风时由于尿酸生成增多,尿中的尿酸排出量也相应增多,可超过1000mg。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即痛风患者的肾功能必须是正常的。如果肾功能减退了,则尿中尿酸的排出量可能不升高,甚至会减少。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也是如此。健康人如果进食高嘌呤的食·4《专家细说内分泌疾病》丛书物,则尿中尿酸排出量必然比吃低嘌呤饮食的尿中尿酸排出量要多,不过这种因饮食不同而引起的尿酸排出量改变,大多数是在正常排出量的幅度内波动,也就是说每日在400~900mg的范围内波动,很少有超过1000mg的。此外,有些药物可增加尿酸的排泄,有些则可减少其排泄。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可使尿中尿酸排出量增多;饮水量少使尿量减少,则尿中尿酸排出量也随之减少。由此可见,尿中的尿酸排出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它的变动范围在正常人有一定的幅度,这个幅度比血中尿酸浓度变化的幅度要大得多。由于疾病因素(如痛风)引起的尿中尿酸排出量的变化,往往超过这个正常幅度允许的范围,而一些非疾病因素,如饮食、饮水等引起的尿中尿酸排出量的变化,一般不超过其最大允许的波动范围。要保证血尿酸水平的正常,就应该使其生成量与排出量相平衡。健康成人体内的尿酸总量是固定的,大约为1200mg,而其中有一半制造出来后会被排泄掉,每天都会更新。正常成人每日尿酸的代谢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每日尿酸的生成在相对恒定的范围,为600~700mg。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这个平衡会被破坏。5.小体血尿酸值是多少正常人血尿酸浓度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值,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代谢状况,血尿酸浓度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状况下血尿酸浓度也是不同的。痛风与高尿酸血症·5·根据国内几个城市对502例健康成人血尿酸的调查结果,我国成年男女血尿酸的浓度为150~320umol/L,平均值大约为297umol/L,这个数字比欧美国家统计数字稍低一些。国内一组调查资料显示:成年男性血尿酸值为(264±60)》umol/L,成年女性尿酸值为(204±54)umol/L。一般认为:男性血尿酸值平均比女性高出60mol/L左右,但女性到了绝经期后,血尿酸值和男性之间的差别即消失,而在青春期这种差别最为明显。在判断血尿酸浓度是否正常时,要注意年龄这个因素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血尿酸浓度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在女性进入绝经期后,这种差别几乎为零。在少年儿童时期,血中尿酸浓度均比成年时期低,但低的幅度不是很大。一般而言,少年儿童的血尿酸值比成年人低60~90umol/L。到了青春发育期,血尿酸水平迅速升高,至20岁时即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女青年比男青年血尿酸值要低48~72umol/L,一直到绝经期以前,女性的血尿酸水平都比男性的要低,但到了闭经年龄,这种差别即消失。例如,正常成年人血尿酸值的最高限一般定为360mol/L,最大限度不超过390mol/L。如果一个12岁的儿童血尿酸测定值为348mol/L,按成人标准属于正常,但儿童标准应比成人低60~90umol/L,它的正常值最大限度不应超过330mol/L。显然,348umol/L的尿酸值肯定是不正常的。虽然血尿酸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但是并不代表年轻人就不会患痛风,或者患痛风的机会就会减少。6…《专家细说内分泌疾病》丛书6.影响恤尿酸值变动的因素人体每日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因此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引起血尿酸值变动的因素概括起来包括以下7个方面:(1)年龄儿童到青春期为止,血尿酸水平都比成人低,过了青春期后开始增高。此外,高龄者由于肾功能减退,所以其血尿酸值也有日渐升高的趋势。(2)性别通常成年男性与女性相比,尿酸值高1~2mgdl。女性过了更年期后,其尿酸值便与男性非常接近。男性的尿酸值之所以较女性高,是因为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较高,而雌激素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3)热量不只是食物的种类,整个饮食的总摄取热量增多时,尿酸值就会上升。也就是说,蛋白质、脂质、糖类等任何一类营养素摄取过多,都会使尿酸值上升。肥胖不好的理由就在于此。(4)食物的种类摄入过多富含尿酸“原料”一嘌呤体的食品,会使尿酸值上升。(5)饮酒乙醇会在体内促进尿酸的合成,抑制尿酸的排泄,使血中的尿酸值上升。事实上,喝酒后容易引发痛风,而连续饮酒则会导致尿酸值升高。酒类中,啤酒的嘌呤体含量最多。(6)过度运动和压力剧烈的肌肉运动及精神的压力可促进肌肉及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很多核酸使尿酸值上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避免过度运动,注意舒缓压力。···试读结束···...

    2023-12-12 epublications epub组成

  •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柴鹏,李国平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分子合成材料学》【作者】柴鹏,李国平编著【页数】341【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82-6659-8【价格】30.00【分类】高分子材料【参考文献】柴鹏,李国平编著.高分子合成材料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分子合成材料学》内容提要: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定义、种类、现状和发展趋势。共分为七章包括绪论、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高分子涂料、高分子胶粘剂以及智能高分子。重点阐述了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结构、性能,合成(成型)工艺,及其应用情况。本书内容涉及面较宽,阐述深入浅出,让读者在掌握高分子合成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能了解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最新研究和发展的前沿信息。《高分子合成材料学》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高分子是一类由相对分子量较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大多数高分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到百万之间,其分子链是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也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例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合成材料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也称为聚合物合成材料,如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和胶黏剂等。高分子合成材料质地轻巧、原料丰富、加工方便、性能良好、用途广泛,因而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钢铁、水泥和木材三大传统的基本材料,已成为20世纪以来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1.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产生和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在人们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人类远古时期就开始使用皮毛、棉花、淀粉、天然橡胶、纤维素、虫胶、蚕丝、甲壳素、木料等一系列天然高分子材料,但是,对这些高分子材料的本质结构却毫无所知。在19世纪中叶时仍然没有形成长链分子的概念,为了满足人类对高分子材料性能和品质的需求,人们开始对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研究并试图进行人工合成。1839年,美国人CharleGoodyear发现天然橡胶与硫黄共热后性能发生明显改变,从硬度较低、遇热发黏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实用材料,变为富有弹性、可塑性的材料。1840年,Goodyear和Hacock开发了天然橡胶的硫化技术,达到了增加橡胶弹性的目的,从而使得天然橡胶的性能发生改变并得到广泛应用。1851年,硬质橡胶实现商品化。1869年,美国化学家海厄特(JohWeleyHyatt)通过对天然纤维素的加工,制备了低硝酸含量俗称为赛璐珞的硝酸纤维素,这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人造塑料,也是第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塑料。3年后,第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在美国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塑料工业的开始。1887年,法国人Chardoet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rayo)。1907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LeoHedrikBaekelad)用苯酚和甲醛反应制造出第一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树脂(酚醛树脂),这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并被实际应用的第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贝克兰申请了关于酚醛树脂“加压、加热”固化的专利技术,并于1910年10月10日成立了Backlite公司,从此拉开了人类制造和应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序幕。1915年,为了摆脱对天然橡胶的依赖,德国采用二甲基丁二烯制造合成橡胶,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合成橡胶的工业化生产。001。=高分子合成材料学对19世纪的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分子量超过10000g/ol的物质似乎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将这类物质同由小分子稳定悬浮液构成的胶体系统视为同一类物质。1920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施陶丁格(HermaStaudiger)否定了这些物质是有机胶体的观点,并假设那些称为聚合物的高分子量物质是由共价键形成的真实大分子,同时在其大分子理论中阐明聚合物由长链构成,链中单体(或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彼此连接。较高的分子量和大分子长链的特征决定了聚合物独特的性能。尽管一开始他的假设并不为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可,但最终这种解释得到了合理的实验证实,为工业化学家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从而使聚合物的种类得到迅猛增长。直到这时,塑料、橡胶、纤维素与天然材料相似的本质才被人们所认识,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大规模制备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时代从此开始。I953年,Staudiger因“链状大分子物质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26年,美国化学家WaldoSemo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192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自1929年开始,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卡罗瑟斯(WallaceHumeCarother)研究了一系列的缩合反应,验证并发展了大分子理论,合成出聚酰胺66,即尼龙66。在1938年尼龙66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随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脲醛树脂、聚硫橡胶、氯丁橡胶等众多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相继问世,迎来了高分子合成材料的蓬勃发展。1935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C)开发出高压聚乙烯,因其极低的介电常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用作雷达电缆和潜水艇电缆的绝缘材料,此后得到广泛应用。1940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t)推出尼龙纺织品(如尼龙丝袜),其经久耐用,在当时的美国和欧洲风靡一时,尼龙66纤维制造的降落伞,更是大大提高了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战能力。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的原料获得了丰富和价廉的来源,当时除乙烯、丙烯外,几乎所有的通用单体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53年,德国化学家齐格勒(KarlWaldemarZiegler)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塔(Giulio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能使乙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聚合,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高分子合成材料走入千家万户。更重要的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不仅可以应用于塑料合成,而且在橡胶合成等其他有机合成中都有广泛用途,它的出现加速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大批新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并带动其他的与不同金属配合的配位聚合催化剂的开发,确立了高分子合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1963年,齐格勒和纳塔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合成出各种特性的塑料材料,如聚甲醛、聚氨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等,以及特种涂料、黏合剂、液体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和耐高温特种有机纤维等,新产物和新产品层出不穷,使高分子合成材料产品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20世纪7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科学获得大发展,1971一1978年,美国科学家Heeger、MacDiarmid和日本白川英树有关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改变了高分子只能是绝缘体的观念,在塑料导电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发现,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导电聚合物”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实现了生产的高效化、自动化、大型化(塑料约6000万/年、橡胶约700万/年、化纤约6000万V年),出现了高分子合金(如抗冲击聚苯乙烯)及高分子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002第1章绪论20世纪8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断深人发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通过分子设计使高分子合成材料多样化,在更大的范围内拓展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学向结构更精细、性能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如制备具有超高模量、超高强度、难燃性、耐高温性、耐油性等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低温柔性材料等。目前,高分子合成材料正向功能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其由结构材料向具有光、声、电、磁、生物医学、仿生、催化、物质分离以及能量转换等相应的功能材料方向扩展,分离材料、光导材料、生物材料、储能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的发展表明了这种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加工中也引进了各种先进技术,如等离子体技术、激光技术、辐射技术等,而且对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也由宏观转到微观,从定性进人定量,由静态转为动态,正逐步实现在分子设计水平上合成并制备所要求性能的新型材料。同时高分子合成材料向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科学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1.2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任何材料的性能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性能是其内部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具体反映,高分子合成材料也不例外。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各种要求,获得各种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首先要从结构入手,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高分子材料,改善现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性能,合成具有指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提供可靠的依据。高分子合成材料的高分子链通常是由很多个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链的结构和许许多多高分子链聚在一起的聚集态结构形成了高分子材料的特殊结构。因而高分子材料除具有低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如同分异构体、几何结构、旋转异构)外,还具有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等的结构特点。链结构是指单个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形态,链结构又可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近程结构属于化学结构,也称一级结构;远程结构是指分子的尺寸、形态,链的柔顺性以及分子在环境中的构象,也称二级结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聚物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等有关高聚物材料中分子的堆积情况,统称为三级结构。1.2.1近程结构近程结构包括构造与构型,构造指链中原子的种类和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的种类、单体单元的排列顺序、支链的类型和长度等,构型是指某一原子的取代基在空间的排列。近程结构是影响聚合物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链柔顺性的重要因素。(1)高分子链的组成高分子是链状结构,高分子链是由单体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连接而成的链状分子。高分子链的组成是指构成大分子链的化学成分、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分子链的几何形状等。高分子链的化学成分、端基的化学性质都对聚合物的性能有影响。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结构为ECH2一CH2于m,是分子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聚合物,单体是乙烯,重复单元即结构单元为一CH2一CH2一,称为链节,为链节数,亦为聚合度,高分子中分子链003。==高分子合成材料学的连接方式对聚合物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对于结构完全对称的单体(如乙烯、四氟乙烯),只有一种连接方式,然而对于CH2CHX类单体,由于其结构不对称,形成高分子链时可能有三种不同键接方式:头一头键接,尾-尾键接,头一尾键接。聚氯乙烯高分子链的三种不同键接方式如图1-1所示。结构单元的不同键接方式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会头-头键接w…H2C-CH-CH-CH2产生较大的影响,如聚氯乙烯链结构单元主要是头CICI头一尾键接w…H2C-CH-CH2CH尾相接,若含有少量的头-头键接,会导致热稳定性下降。这种由于结构单元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尾-尾键接HC-CH-CH2-CH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一般情况下,自由基或离CI子型聚合的产物中,以头-尾键接为主。用来作为纤图1-1聚氯乙烯高分子链的维的高聚物,一般要求分子链中单体单元排列规整,三种不同键接方式使聚合物结晶性能较好,强度高,便于抽丝和拉伸。(2)高分子链的形态高分子链可以按其几何形状分为三种,如图1-2所示:a.线型分子链,由许多链节组成的长链,通常卷曲成团状,这类高聚物有较高的弹性、较好的塑性、较低的硬度,是典型的热塑性材料的结构。.支链型分子链,主链上带有支链,这类高聚物的性能和加工方式都接近线型分子链高聚物。线型和支链型高分子加热可熔化,也可溶于有机溶剂,易于结晶,因此可反复加工成型,称作“热塑性树脂”。C.体型分子链,分子链之间有许多链节互相交联,也称为网状结构,这类高聚物的硬度高、脆性大、无弹性和塑性。体型高分子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熔融,所以只能以单体或预聚体的状态进行成型,一旦受热固化便不能再改变形状,称作“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虽然加工成型比较复杂,但具有较好的耐热和耐蚀性能,一般硬度也比较高。及人(a)线型()支链型(e)体型图1-2高分子链的三种几何形状(3)高分子链的构型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取代基在空间的几何排列,也就是表征分子中最近相邻原子间的相对位置,这种原子排列非常稳定,只有使化学键断裂和重组才能改变构型。构型不同的异构体有旋光异构和几何异构两类。旋光异构是指有机物能构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的旋光性。例如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碳构成一个四面体(图1-3),碳原子位于四面体中心,4个基团位于四面正四面体体的顶点,当4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位于四面体中心的碳原子称图1-3饱和碳氢化合物为不对称原子,用C·表示,其特点是C·两端的链节不完全相中碳构成的一个四面体同。有一个C存在,每一个链节就有两个旋光异构体。=004第1章绪论根据取代基在高分子链中的连接方式,高分子链的立体构成可分为三种,如图1-4所示:()全同立构,全部由一种旋光异构单元链接:()间同立构,由两种旋光异构单元交替链接:()无规立构,两种旋光异构单元完全无规链接。如果把主链上的碳原子排列在平面上,则全同立构链中的取代基R都位于平面同侧,间同立构中的R交替排列在平面的两侧,无规立构中的R在两侧任意排列。无规立构通过使用特殊催化剂可以转换成有规立构,这种聚合方法称为定向聚合。RHRHRHRHRHHHRHHHHHRHRHHH型HHHHHHHHHHRHHHRHRHHHHHRH(a)全同立构()间同立构(c)无规立构图1-4高分子链的立体构型不同构型会影响高聚物材料的性能,如全同立构的聚苯乙烯,其结构比较规整,能结晶,软化点为240℃;而无规立构的聚苯乙烯结构不规整,不能结晶,软化点只有80℃。又如,全同或间同立构的聚丙烯,结构也比较规整,容易结晶,为高度结晶的聚合物,熔点为160℃,可以纺丝制成纤维,即丙纶,而无规立构的聚丙烯是无定形的软性聚合物,熔点为75℃,是一种橡胶状的弹性体。通常由自由基聚合的高聚物大都是无规立构的,只有用特殊催化剂进行定向聚合才能合成有规立构的高分子。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高分子都比较规整,有时又通称为等规高分子,等规程度用等规度表示,所谓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高分子所占的百分数。另一种异构体是几何异构,由于聚合物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分为顺式和反式构型。例如聚丁二烯利用不同的催化体系,可得到顺式和反式构型,前者为聚丁橡胶,后者为聚丁二烯橡胶,二者结构不同,性能也不完全相同。1.2.2远程结构远程结构包括高分子的大小、链的柔顺性及分子链在各种环境中的构象。(1)高分子的大小高分子大小的量度最常用的是分子量。分子量不是均一的,只能用统计平均值来表示,如数均分子量M。和重均分子量M。因为高分子化合物不同于低分子化合物,其聚合过程比较复杂,生成物的分子量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要清晰地表明高分子的大小,必须用分子量分布来表示。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影响高分子合成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实验表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分子量达到某一数值后,才能显示出有实用价值的机械强度。但分子量增加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增强,导致高温流动黏度增加,使加工成型变得困难。分子量分布对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和使用也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分子量分布窄一些有利于加工控制和使用性能的提高,如合成纤维和塑料。但有的高分子也恰恰相反,如橡胶,经过塑炼使分子量降低、分布变宽才能克服原来加工困难的问题,便于加工成型。(2)高分子链的构象及柔顺性高分子链的主链都是以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具有一定的键长和键角。如C一C键的键长为154m,键角为10928'。高分子在运动时C一C单键在保持键长和键角不变的情况下可005。=高分子合成材料学绕轴任意旋转,这就是单键的内旋转。单键内旋转会使原子排列位置不断变化,而高分子链很长,每个单键都在内旋转,且频率很高(如室温下乙烷分子可达101~1012Hz),这必然造成高分子的形态瞬息万变。这种由单键内旋转引起的原子在空间占据不同位置所构成分子链的各种形象称为高分子链的构象。高分子链的空间形象变化频繁、构象多,就像一团任意卷在一起的钢丝一样,对外力有很大的适应性,受力时可表现出很大的伸缩能力。高分子这种能由构象变化获得不同卷曲程度的特性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与单链内旋转难易程度有关。例如,由于Si一0一Si键角大,Si一0的键长大,内旋转比较容易,因此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柔性非常好,是一种很好的合成橡胶。芳杂环因不能内旋转,所以主链中含有芳杂环结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差,但其耐高温特性好。侧基极性的强弱对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影响很大,侧基的极性越强,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大,单键的内旋转越困难,因而链的柔顺性就差。链的长短对柔顺性也有影响,若链很短,内旋转的单键数目很少,分子的构象数很少,必然出现刚性。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是高聚物许多性能不同于低分子物质的主要原因,尤其对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弹性和塑性有重要影响。1.2.3聚集态结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结构,包括非晶态、结晶态、取向态、液晶态、织态。前4个描述的是高分子材料的堆砌方式,织态为不同高分子链与添加剂间的结合和堆砌方式。分子链结构是决定聚合物性质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层次。密度、溶解性、溶液或熔体的黏度、黏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结构,而聚集态结构是决定高分子材料和制品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虽然高分子的链结构对高分子合成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由于聚合物是由许多高分子链聚集而成,有时即使相同链结构的同一种聚合物,在不同加工成型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聚集态,所得制品的性能也会截然不同。因此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对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比高分子链结构更直接、更重要。研究掌握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选择合适的加工成型条件、改进材料的性能制备具有预期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结构规整或链间次价力较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容易结晶,如高密度聚乙烯、全同聚丙烯和聚酰胺等。结晶高分子化合物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无定形区,即使是结晶度很高的高分子化合物也存在晶体缺陷,熔融温度是结晶聚合物使用的上限温度。结构不规整或链间次价力较弱的聚合物(如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难以结晶,一般为无定形态。无定形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负荷、一定受力速度和不同温度下可呈现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三种力学状态。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是无定形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从高弹态到黏流态的转变温度称为黏流温度(T),是高分子化合物加工成型的重要参数。当聚合物处于玻璃态时,整个大分子链和链段的运动均被冻结,宏观性质为硬、脆、形变小,只呈现一般硬性固体的普弹形变。聚合物处于高弹态时,链段运动高度活跃,表现出高形变能力的高弹性。当线型聚合物在黏流温度以上时,聚合物变为熔融、黏滞的液体,受力可以流动,并兼有弹性和黏流行为,称黏弹性。聚合熔体和浓溶液搅拌时的爬杆现象、挤出物出口模时的膨胀现象以及减阻效应等,都是黏弹行为的具体表现。其他如聚合物的蠕变、应力松弛和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发热、内耗等均属黏弹行为。=006···试读结束···...

    2023-12-12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怎么样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支俊格,叶彦,龙海涛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作者】支俊格,叶彦,龙海涛编著【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161【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682-7444-9【分类】高分子化学-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高聚物物理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支俊格,叶彦,龙海涛编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内容提要:本书根据作者在教学科研一线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参考了兄弟院校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理论教材,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和高分子科学实验等实验类教材中典型实验内容,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内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包括高分子合成中基础的、经典的实验,如典型的自由基聚合、共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缩合聚合实验以及高分子化学反应等内容;又涵盖聚合物性能测试的高分子物理实验,如结构测试的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的凝胶渗透色谱法、黏度法等,聚集态结构表征的偏光显微镜法、扫面电镜法,热性能及力学性能表征的热重法、差热扫描量热法以及动态黏弹谱法等。可作为化学类、应化类、化工类以及材料类的本科教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内容试读第1章实验室基础知识与安全规程1.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的学习要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包含高分子合成制备及高分子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独立的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实验课程。既包括高分子合成中基础的、经典的实验,又包括聚合物性能测试的高分子物理实验,以及结合高聚物合成与性能测试的综合型实验等。因此,要求实验者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对待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如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环节,对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1.1.1实验预习及其要求在每次实验前,都必须要对所做的实验认真预习,撰写完整的预习报告。通过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实验原理(包括聚合机理、聚合的实施方法、高分子性能的测试原理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等),熟知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装置的使用、药品的物化性质及使用注意事项、单体和引发剂的纯化方法等,知道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和操作流程及实验的关键点,并能够关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预案预习报告要简明扼要,具体包括:(1)实验原理:实验基本原理的简述及反应式(2)仪器装置示意图:本实验的仪器装置示意图,要注意细节。(3)实验药品:实验用到的药品理化参数要事先查阅,包括化学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与腐蚀性,着重了解其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4)仪器设备:熟悉测试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5)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根据需要可以用框图、箭头或流程图的形式描述。注意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投料的先后及相应溶液的配制。(6)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及预防措施。1.1.2实验操作及记录实验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验规程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001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实验记录要与操作步骤一一对应,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1)按照实验要求及实验预习内容装配实验装置,按拟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加入原料并调节实验条件。(2)如实记录实验时所有原料(单体、引发剂、溶剂及各种助剂等)的加入量、表观形态(颜色、形状、是否纯化处理等)及投料顺序、投料时的温度等。(3)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黏度的变化、溶解性的变化等」(4)在高分子性能测试实验中,要提前熟知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实验条件及注意事项,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聚合物样品的性能测试,并如实记录各种性能测定时的实验条件及得到的实验数据。测试完成后,按照操作要求关闭仪器设备。(5)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认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尤其是遇到与理论不符的实验现象时,更要积极思考,并主动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到合理解决方案。(6)实验结束后,拆除实验装置,清理实验台面,清洗玻璃仪器,按要求处理废弃试剂、回收实验产品。1.1.3实验报告的内容及要求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对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实验报告。这不仅有助于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加深理解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够训练并提高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包括:(1)实验目的:实验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2)实验原理:实验基本原理或主要聚合反应式及聚合机理。(3)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4)实验过程及现象:描述实验的实际操作步骤,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讨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5)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并查阅相关文献,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实验的改进思路。(6)思考题:回答实验后的思考题。【注意】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教师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实验报告也是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并把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实验报告要用规定的实验报告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语言通顺、叙述简明扼要、图表清晰、分析合理、讨论深入。处理数据应由每人独立进行,不能多人合写一份报告。实验报告要真实反映实验结果,不得伪造与抄袭。应学会用电脑绘图及处理数据,掌握一些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4002第1章实验室基础知识与安全规程1.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安全守则1.2.1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是专门进行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场所,必须按要求认真预习准备实验,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否则禁止进入实验室。(1)实验者必须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和与实验操作相关的安全规定,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操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2)进入实验室前要熟悉实验室所在实验楼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通道、喷淋设施、洗眼器的位置等,并学会使用;熟悉防火门应急开关的位置。(3)熟悉实验室内的安全用具如灭火器、砂箱、灭火毯等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室内应急电源开关的位置:发生意外时,不要惊慌,妥善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或报警。(4)进入实验室时,要求必须穿实验服,佩戴护目镜;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期间,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短裤、裙子,长发同学要把头发扎起来,防止长发滑落而发生危险;必要时穿戴防静电实验服,进行危险实验时,要佩戴防护用具;实验过程中必须佩戴实验用手套,实验完毕后,必须用肥皂认真洗净双手。(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禁止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在实验室内快走或奔跑;禁止在实验室内播放音乐、玩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6)实验操作注意事项:①实验操作过程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操作,防止玻璃仪器损坏并划伤实验者;②实验装置的搭建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实验结束后,拆除顺序与之相反;③实验中,要保持实验台和桌面清洁干净;公用药品使用完要放回原处,并盖好塞子(包括内塞和外盖):废纸、废品等投入废物桶内,废酸、废碱、废试剂、废药品及回收的试剂和药品等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将废弃物、废试剂倒入水槽中,以免腐蚀和堵塞水槽及下水道,防止污染水源;④实验记录要尽可能详细,包括实验操作的时间、实验操作详细过程、实验现象、问题处理等:⑤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清理好实验台面,并在指导教师允许后离开实验室;⑥实验结束后,值日生要认真打扫实验室内卫生,妥善关闭水、电,并在指导教师检查并允许后才可离开。【注意】实验过程中,仪器损坏要及时通知老师,以免增加不安全因素: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穿好实验服、戴好实验手套及护目镜。1.2.2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高分子实验室内经常用到水、电,因此,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检查插座、电源线是否完好,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湿手或手握湿物接触电源,以免发生触电危险。若发生00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漏水、漏电的现象,要及时关闭室内的水电总开关,并及时报告老师。(2)实验室经常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尤其是聚合反应所用玻璃仪器因聚合物溶液黏度较大、黏附力较强而不易处理及清洗,因此,玻璃仪器在使用及清洗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割伤或刺伤;若有割伤,用消毒药水清除细小的碎片,然后冲洗伤口;如果伤口粘满了细小的碎片,可用消毒药水使之浮起来,然后把浮起的玻璃碎片用自来水冲洗掉;如果伤口较大,流血较多,用纱布压住伤口,并立即送往医务室或医院治疗。(3)酸、碱烧伤时,用大量水洗,若强酸灼伤,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再用水洗:若强碱灼伤,再用2%的稀醋酸溶液清洗,最后用水冲洗;若严重烧伤,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4)实验室着火时,切忌惊慌。少量有机试剂着火,可用湿抹布覆盖其上;火势较大且可控时,要立即移走易燃物质,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若火势不可控制,要立即关闭应急电源,并迅速组织同学撤离实验楼,关闭实验楼中防火门,并及时在第一时间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5)高分子实验常用到有机试剂及药品,许多有机试剂和药品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因此,实验前要认真查阅每一种试剂、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毒性及其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在不能确认某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之前,处理时要按照有毒物质处理。使用有毒药品时,要妥善保管,不许乱堆乱放,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其他地方,用过的器皿应按要求及时清洗;切勿将有毒药品接触五官及伤口:若有接触,立即清洗并及时到医院处理。1.2.3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高分子实验经常会用到聚合反应装置、恒温装置、真空装置及无水无氧操作系统,每种装置都有各自的使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任何疏忽或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可靠及实验的失败,甚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害。一、聚合反应装置在进行高分子实验之前,首先根据反应的类型和用量选择合适类型和大小的反应器。一般高分子合成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时,常使用玻璃仪器,可根据反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并使用辅助仪器安装实验装置,将不同的仪器良好、稳固地连接起来。图1-1是典型的聚合反应装置,通常包括磨口三口烧瓶或四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等。若是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聚合反应,如乙烯的自由基本体聚合,需要采用不锈钢或陶瓷的反应器,使用玻璃仪器容易发生爆裂而发生意外事故。二、聚合搅拌装置聚合反应常常是放热反应,体系升温很快,为了使聚合体系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影响反应的平稳进行,必须进行搅拌。常用的搅拌方式有两种:磁力搅拌和机械搅拌。磁力搅拌常用于需要惰性气氛保护的聚合体系,并且在聚合体系黏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机械搅拌则常用于浓度较高或黏度较大的聚合反应体系。机械搅拌需配备搅拌棒,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玻璃搅拌棒、聚四氟乙烯搅拌棒和不锈钢搅拌棒,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聚四-=======4004第1章实验室基础知识与安全规程(a】()图1-1聚合反应装置1一机械搅拌器:2一三口烧瓶:3一球形冷凝管;4一温度计:5一恒压滴液漏斗氟乙烯材质的搅拌棒,主要因为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化学稳定性、坚固不易折断等优点。机械搅拌在高速运转时,有时会发生搅拌棒飞出伤人的意外,因此,机械搅拌装置及聚合反应装置一定要固定好,并且上下垂直,搅拌棒和套管之间不能有摩擦力,否则不仅会影响搅拌速度,还会发生意外。此外,要使搅拌棒的高度适中,既能够快速搅拌,使反应液混合均匀,又不会使反应液四处飞溅。三、聚合反应加热装置及温度的控制当聚合反应体系的温度需要准确控制时,常使用温度计直接测量聚合反应体系的温度(如图1-1所示)。使用温度计检测聚合反应体系温度时,不仅要注意体系温度不要超出温度计量程,还要避免搅拌棒的叶片与温度计水银球摩擦碰撞而打碎温度计,造成汞蒸气的挥发与毒害。实验室中常配备的加热装置有水浴、油浴、沙浴和加热套,加热装置的温度都比较高,尤其是后三种,可以加热到100℃以上的高温,因此,实验时要小心操作,以免烫伤。更要注意避免过热的油浴液进溅到实验者的身上,尤其是裸露的脸上和手上。聚合反应时,根据聚合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加热装置。一般水浴的温度控制不能超过90℃,水浴加热介质纯净,易清洗,温度容易控制,但要需注意水易挥发,加热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水,长时间水浴加热时,可在水面上盖一层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油浴的加热介质常使用甲基硅油或苯基硅油,可在100~200℃长期使用,苯基硅油比甲基硅油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沙浴是使用沙石作为热浴物质的热浴方法,一般使用黄沙,沙可升至很高温度,达350℃以上。加热套直接加热的空气浴温度可以高达400℃,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升温快、经久耐用,但是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误差范围较大,需要配置控温装置。离子聚合常常在低于室温的条件下进行,需要低温浴。根据聚合需要,可以选择使用冰水浴(0℃)、冰盐浴(-5~-40℃)、丙酮干冰浴(-78℃)、丙酮液氮浴(-94.6℃)、液氮浴(-196℃)等。需要注意的是,后三种低温浴温度很低,为防止制冷剂的过度损耗,需置于保温瓶、杜瓦瓶等隔热容器中;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者在操作时,要佩戴保温手套,避免冻伤。005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四、无水无氧操作系统使用及注意事项L.无水无氧操作系统无水无氧操作线也称史兰克线(SchlekLie),是一套惰性气体的净化及操作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将无水无氧惰性气体导入反应系统,从而使反应在无水无氧气氛中顺利进行。无水无氧操作线最常见的是双排管方式,即一条惰气线、一条真空线,通过特殊的活塞来切换,也称为双排管操作系统或无水无氧操作系统。2.无水无氧操作系统的组成无水无氧操作系统主要由除氧柱、干燥柱、Na-K合金管、截油管、双排管、真空计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双排管惰性气体鼓泡器接真空泵干燥柱除氧柱干燥柱接反应瓶双斜三通(a)接溶剂处理器双排管惰性气体真空计数泡器双斜三通接真空泵干燥柱除氧柱干燥柱()图1-2无水无氧操作系统(双排管操作系统)惰性气体在一定压力下由鼓泡器导入安全管,经干燥柱初步除水,再除氧,然后除去因除氧而产生的微量水分,最后经过截油管进入双排管。在干燥柱中,常填充脱水能力强并可-===5===4006···试读结束···...

    2023-12-12 《化学》pdf下载 化学书籍下载

  • 《告别高血脂症》赵杰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告别高血脂症》【作者】赵杰编【页数】216【出版社】北京市:华龄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169-1602-5【价格】68.00【分类】高血脂病-中医治疗法【参考文献】赵杰编.告别高血脂症.北京市:华龄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告别高血脂症》内容提要: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胰腺炎等。因此,高脂血症的防治与保健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防病为重,从专业的角度,以科普的方式介绍了高脂血症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的相关内容。书中重点介绍了高脂血症的预防及调养,包括食疗、药茶、药粥、保健菜肴、中药方剂及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等调养方法,简单易做、全面科学,适合广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告别高血脂症》内容试读第一章6o认识高血脂告别高脂血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由成的一类血清脂类物质。内源性血脂于活动量少,营养不平衡,因此患高先经过肝脏、脂肪细胞,并与细胞结脂血症者逐年增加。血脂是血浆或血合后释放到血液中,便可成为供给人清中脂类的统称,包括许多脂溶性物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质,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三酰甘油、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血中脂类含量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超过正常值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是人体从摄取脂质为脂溶性,在血液中须与蛋白质的食物中吸收而来的。食物在经过胃结合,成为水溶性复合物才能运转到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全身,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液,从而成为血脂。脂肪肝、肾病等关系十分密切,是造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成心脑血管病重要因素,应引起人们性血脂相互制约,二者此消彼长,共的高度重视。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当人什么是高脂血症体从食物中摄取了脂类物质后,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量便会随之增加,此血脂时血脂水平就会有所升高;但由于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脏内的脂肪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三酰合成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使内甘油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源性血脂分泌量减少。相反,如若在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进食中减少对外源性脂肪的摄取,那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么人体的内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会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加快,从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成分是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其中三酰这样能使人体的血脂水平始终维持在甘油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正是由于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这种制约关系的存在,人体的血脂水素和胆汁酸。平才能够良好地维持在稳定状态。若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是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高脂即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肪、高热量饮食等,则会造成血脂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高,诱发疾病。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具体来说,内源性血脂是指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3导致高脂血症的因素3.血液中缺乏负离子(负氧离子)临床实验表明:血液中的正常红及易感人群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高脂血症的病因,基本上可分为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高脂血症。凝聚成团,造成血液黏稠。食盐过多继发性高脂血症遗传A型因素性格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其他中间原发疾病所引起者,这些疾病包括:生理高脂血症不良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因素习惯病、胰腺疾病、肥胖症、糖原累积病痛风、艾迪生病、柯兴综合征、异常病理饮食球蛋白血症等。因素习惯精神1.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因素人体内糖代谢与脂肪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约40%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2.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1.遗传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脏有病变,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将发生紊乱。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3.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肥胖症陷引起。最常继发引起血三酰甘油含量增高,2.饮食因素部分患者首先血胆固醇含量也可能会饮食因素作用比较复杂,高脂蛋增高,大多主要表现为V型高脂蛋白白血症患者住院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血症,其次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的。第一章认识高血脂告别高脂血症哪些人易得高血脂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合适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应该根据患者未来◆有高血脂家族史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来决定,发◆有冠心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生风险越高,合适的血浆胆固醇水平或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应该越低。◆皮肤上有黄色瘤者。新近共识是将高危患者LDLC目◆身形肥胖者。标值下调至lt1.4毫摩尔/升。◆长期大鱼大肉等高脂高糖饮食者。高脂血症的分型◆3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妇女。根据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长期吸烟、酗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不爱运动,习惯静坐者。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神处于紧张状态者。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三◆患有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酰甘油含量正常,即三酰甘油lt1.70压、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毫摩尔/升。阻塞性黄疸、女性更年期等疾病者。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清三酰甘油◆应用一些可引起人体血脂代谢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紊乱的药物者,如类固醇和避孕药等。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lt5.7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的诊断和分型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高脂血症的诊断超过5.72毫摩尔/升,三酰甘油超过1.70毫摩尔/升。关于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方法。既往认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gt5.17毫摩尔lt0.91毫摩尔/升。升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gt2.3毫摩尔/升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各地由于所测人群不同以及高脂血症的危害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差异等因素,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不一。但为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5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高血压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高尿酸血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脂的危害,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会导致高血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像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心肌梗死、心绞痛及猝死)、猝死以及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高。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还有血管的亡率的半数左右。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黏度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衰老的有直接关系。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病理基础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时间久了,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斑块会破溃、出血,导致血管腔变窄、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中脂类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另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液黏度就增高,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他组使血液流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织合成释放入血液。人体除脑组织及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可合成胆固醇。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人体一旦形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肝脏合成,10%由小肠合成。老年人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瘀滞,导第一章认识高血脂6e告别高脂血症致脑血栓和脑栓塞。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内变窄,心肌注高脂血症与高血糖的相互促进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三酰甘油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引化,损害肝功能。起血脂增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性是血脂检查的注意事顶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如今,血脂检查已是成人体检中伴有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的必备项目,其中的各个项目都会受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跑到诸多因素,特别是饮食的影响,所出来,使血中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以,在抽血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各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种准备,以免造成“冤假错案”,增加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吃不该吃的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药。怎样做才能保证检验结果更可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呢?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血脂尤其是三酰甘油,容易受短心、脑血管并发症。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譬高脂血症会导致冠心病如有人化验前一天吃了很多烤鸭,第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验结果。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聚餐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会使冠状动脉内6···试读结束···...

    2023-12-12

  •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柴鹏,李向梅,李国平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作者】柴鹏,李向梅,李国平编【页数】381【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03【ISBN号】978-7-5763-1175-4【价格】110.00【分类】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艺-教材【参考文献】柴鹏,李向梅,李国平编.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内容提要:本教材以高分子的合成反应机理为主线,突出高分子合成工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紧密结合工业上的典型案例,着重阐述高分子合成的具体工艺实施方法和工艺技术,包括配方原理、工艺流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典型生产设备等。同时,本教材剖析高分子合成工艺的一般路线和不同合成工艺路线的特殊性,展示高分子合成工艺的特征,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者掌握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路线,为深入理解高分子专业课程的知识及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高分子合成材料概述可识高分子合成材料概述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分子量为一万至百万甚至更高的一类人工合成材料,分子量分布具有多分散性。它们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单体以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和涂料等种类,具有原料丰富、质量小、加工方便、性能可调范围大、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等优势,其发展现已超越钢铁、水泥和木材三大传统的基本材料,成为20世纪以来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用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单体为原料,经过一定的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合成高分子采用的化学合成(即聚合反应)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缩合聚合、逐步加成聚合等。对于一个聚合反应,又可根据其聚合反应机理、所需求产品不同的性能采用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以聚合体系的相溶性为标准,可分为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均相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熔融缩聚等,非均相聚合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界面缩聚等。对于同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来说,尽管采用的单体和聚合反应机理相同,但采用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往往会有很大差别,进而影响到产物最终的性能。在工业生产中,为满足不同的制品性能,一种单体常需要采用不同的聚合实施方法进行生产,如对于常用的聚苯乙烯产品,用于挤塑或注塑成型的通用型聚苯乙烯多采用本体聚合,可发性聚苯乙烯主要采用悬浮聚合,而高抗冲聚苯乙烯则是溶液聚合一本体聚合的联合使用。1.1.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特性高分子合成材料与小分子物质相比具有多方面的独特性能,这源自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通常包括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两个部分。链结构是指单个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的结构和形态,链结构又可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近程结构属于化学结构,也称一级结构,包括链中原子的种类和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的种类、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支链类型和长度等。远程结构是指分子的链尺寸、形态、链的柔顺性以及分子链在环境中的构象,也称二级结构。聚集态结构是指高聚物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等有关高分子材料中分子的堆积情况,统称为三级结构。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结构决定其性能,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和改性,可获得不同特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001-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合成高分子的主链主要是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碳链,由于单键可以自由旋转,线型长链高分子在旋转的影响下,整个分子保持直线状态的概率甚微。事实上,线型长链高分子处于自然蜷曲的状态,分子纠缠在一起,因而具有柔顺性的特点。当有外力作用在分子上时,蜷曲的分子可以被拉直,但外力一旦除去,分子又恢复到原来的蜷曲状态,因此合成线型高分子都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合成高分子都是长链大分子,又处于自然的蜷曲状态,所以不容易排列整齐成为周期性的晶态结构。与小分子不同,合成高分子不容易形成完整的晶体。然而在局部范围内,分子链有可能排列整齐,形成结晶态,即所谓短程有序。因此,在高分子晶体中往往含有晶态部分和非晶态部分,故常用结晶度来衡量整个高分子中晶态部分所占的比例。晶态高分子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一般要比非晶态高分子高,而且还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要提升高分子的力学和耐热等性质,就要设法提升高分子的结晶度。高分子结构具有不均一性,或称多分散性,这一点与小分子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小分子的结构是确定的,分子量也是确定的。但对合成高分子来说,每个独立的高分子只要聚合度确定了,分子量也就确定了。但在聚合反应中,得到的聚合物不是均一的,而是不同聚合度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任何高分子材料都是由组成相同而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构成的。通常所说的分子量大小是指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这一专用术语是用来表示该聚合物中各种分子量大小的跨度。分子量分布越窄即跨度越小,平均分子量大的高分子材料的耐低温脆折性和韧性越好,而耐长期负荷变形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下降。长链线型高分子被加热时,分子受热不均匀,有的部分受热多,有的部分受热少甚至还有一部分没有受热。因此高分子加热后不是马上熔化变成液体,而是先经历一个软化过程再变为液体。液体冷却后,变硬成为固体,再次加热,它又能软化、流动。线型高分子的这种性质称为热塑性,它不但使高分子材料便于加工,而且可以多次重复操作。线型高分子通常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加工非常方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时,在某种条件下分子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体型高分子。体型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流动,但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结构遭到破坏,这种性质称为热固性。因此,体型高分子一旦加工成型,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主要含C、H、0、N、S及卤素等元素,因此比金属材料轻得多。一般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密度都小于2,聚丙烯塑料的相对密度为0.91。泡沫塑料的相对密度只有0.01,是水的1/100,是非常好的救生材料。高分子的分子链缠绕在一起,许多分子链上的基团被包在里面,当有其他试剂分子加入时,只有露在外面的基团容易与试剂分子作用,而被包在里面的基团不易反应,所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能较差。高分子具有耐酸、耐腐蚀等特性,如著名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即使把它放在王水中煮也不会变质,其耐酸程度远超过金。聚四氟乙烯是优异的耐酸、耐腐蚀材料。高分子中的分子链是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分子既不能电离,也不能在结构中传递电子,所以高分子大部分都具有绝缘性,故电线的包皮、电插座等都是用塑料制成的。此外,高分子对多种射线如α、B、Y和X射线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抗辐射。联系高分子合成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桥梁是材料内部分子运动的状态。一种002第1章绪论结构确定的材料,当分子运动形式确定时,其性能也就确定了。当改变外部环境使分子运动状态变化时,其物理性能也将随之改变。这种从一种分子运动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改变,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称作转变,而按照动力学的观点称作松弛。例如,异戊橡胶在常温下是良好的弹性体,在低温时(lt-100℃)失去弹性变成玻璃态(转变)。在短时间内拉伸,形变可以恢复;而在长时间外力作用下,就会产生永久的残余形变(松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常温下是模量高、硬而脆的固体,但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约100℃)后,大分子链运动能力增强而变得如橡胶般柔软,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链重心能发生位移,则变成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流体。总之,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诸多优异的特性:在物理性能方面,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相对密度小、比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在化学性能方面,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多功能、轻而强”的高分子材料一直是高分子合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1.1.2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应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挤塑或模压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以压延成膜,可以纺制成纤维,可以产生强大的黏结能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弹性形变,并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自润滑等许多独特的性能。用其制成的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涂料等丰富多彩的制品,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各部门、科学研究各领域、人类衣食住行各环节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重要材料。(1)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高分子合成材料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材料的功能,而且具有传统材料不能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建筑物建造之前,原来经常用大口径的重型钢管来制造下水道。现在,这些大口径重型钢管已经被高分子合成材料所代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机械工业领域中材料的“以塑代钢”和“以塑代铁”。高分子合成材料彻底改变了以往机械工业产品的笨重和高消耗等缺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经济耐用和安全轻便。如在工业中聚氨酯弹性体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耐磨性,加入后其磨耗远低于其他材料,故主要应用于磨粒磨损的机械。聚甲醛材料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耐磨性,经机油、四氟乙烯、二硫化物等改性后,其磨耗系数和摩擦系数减小,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各种螺母、齿轮、凸轮、轴承导轨、泵体等机械零件的制造中,并可替代昂贵的有色金属如锌、铜、铝等,大大降低了成本。(2)高分子合成材料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地区最常用的地膜就是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作的塑料。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地膜和温室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早已成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大幅增加了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通过膜覆盖能够提供给植物很多有益的帮助,如增加农业设施的保暖性能,提高保湿效果,防止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为农业增产提供优良的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在农业上还会将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干型或者湿型成膜剂,用于包裹种子,不仅可以将农药和其他物质固定在种子表面,还可以改变种子的形状,以便于机械播种,节省人力、物力。003·----高分子合成工艺学(3)高分子合成材料在电气工业中的应用。在电气和电子行业中,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被用于对绝缘性、屏蔽性、导电性、导磁性要求很高的领域,而在信息通信行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终端设备,而且还被应用在光纤、CD等产品中替代传统的玻璃、金属等原材料。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大国,我国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高分子合成材料所具有的质轻、易成型、绝缘、耐腐蚀等优点,已使其成为生产各种家用电器的最佳材料。(4)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成为现代医疗材料的重要构件。在医学上,合成高分子材料被用来制造控制药物、人体移植器官、诊疗设备等,对保障人类健康起到很大作用。硅橡胶和某些空心人造纤维在人体中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制造人体器官比较理想的材料,已经应用于人体内的有人造血管、人造心脏瓣膜、人造心脏等。在体外应用的有人工肺机、人造肾脏、输血导管。除此以外,还用于人造皮肤、牙齿等。另外,高分子合成技术还被人们应用到医疗器械领域,为医疗检查提供了重要设备支持,提升了医疗发展水平。(5)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筑领域的发展与材料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可以认为,建筑业的发展史就是材料的发展史。材料领域内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领域内的发展与应用更是重中之重。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领域内较多应用于室内,如室内装修所用到的涂料、黏合剂等。一方面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以及“轻而强”性能,可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材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室内装修的美感,提高室内环境的居住质量。在建筑中,大量使用了不同档次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如由酚醛或脲醛树脂压制成板材而便于拆装运输的活动房、以充气顶棚构成的整体式展览馆、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制成的整体模塑住房等。这些轻巧实用,便于快速拆装的房屋,为搭制临时展览场馆、施工现场用房、救灾及野外考察用房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6)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鉴于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耐腐蚀和高比强度等特点,在军工领域内广泛应用于防弹衣、耐腐蚀保护罩等方面,也是军事装备、军用交通、军事工程等重大领域内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随着特殊性能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研究,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应用方面已经开始部分替代金属材料,发挥其更佳的“轻而强”优势。军事工业领域内,材料的服役环境经常是比较恶劣的,包括极高温度、极高受力等,故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高分子合成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为其在军工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7)高分子合成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包括橡胶、工程塑料、合成树脂、胶黏剂、密封剂、涂料、纤维、合成油脂、感光材料等。其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技术难度大等。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等是主要用作密封和阻尼的航空航天材料。聚芳醚酮作为最早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应用的热塑性材料,现在已成为航空航天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被用来制造飞机的内部零件等,004第1章绪论还可用来制造火箭的电池槽、螺栓、螺母和火箭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使用纳米磁粉改性的聚苯硫醚(PPS)可以制作具有抗辐射、电磁屏蔽、吸波、隐身、抗静电等特种功能的结构件。航空航天产品广泛采用轻合金、蜂窝结构和复合材料,因此,胶黏剂及胶接技术应用普遍,但航天产品使用环境苛刻,要承受高温、烧蚀、温度交变、高真空、超低温、热循环、紫外线、带电粒子、微陨石、原子氧等环境的考验。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制了百余种特种胶黏剂及密封剂,主要包括聚氨酯类、酚醛树脂类、环氧树脂类、有机硅类、丙烯酸酯类、有机硼类胶黏剂等,其中绝大多数已应用于我国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等航天产品。(8)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如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包括容器、薄膜以及泡沫塑料等,方便了物品的保存和运输;多样化的橡胶制品,包括轮胎、传送带、电线的绝缘保护套以及生活中的雨衣、胶鞋等;丰富的纤维制品,包括涤纶、腈纶等,广泛应用于衣物制造,产生了许多物美价廉的服装供人们选择。同时,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低成本优势使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备受青睐,一直具有较高的关注热度。面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应用过程中不断提高的性能需求,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制造出了更多样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产品。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未来主要向绿色化、高性能、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不可降解性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发展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材料刻不容缓。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前提。一方面需要提升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可重复利用性,提高可降解性,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要降低高分子材料对矿石燃料的依赖性,矿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高分子合成材料对于矿石燃料的依赖性会使地球的自然资源不断减少,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性能化是指通过改善材料合成工艺以及材料加工等来进一步提升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性能,如高力学强度、高耐腐蚀性以及高耐磨性等,实现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更高性能要求的环境中的应用。多功能化是指不断发展具有多种复合功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实现功能的多样化、一体化和复合化,做到“一材多用”。智能化高分子合成材料是目前材料领域内一个比较新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是指实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命功能,即具有可随环境变化的功能,如具有记忆功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其形状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可以感知周围环境温度和亮度的变化,并随之进行调整;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以实现在水溶液中的自我溶解,具有较好的黏合性和润滑性。总之,只有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发展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才能不断提升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1.1.3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科学的学科交叉,建立了以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为代表的传统高分子工业,这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在生产能力、产量和技术开发水平等方面始终名列前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生产的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在产品强度、质量、耐酸碱、耐疲劳、耐高温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使高分子合成工业必须优化工艺过程,调节产业结构,促进高分子工业产业005-高分子合成工艺学不断升级,向高性能、高质量、精细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生产的任务是将基本有机合成生产的单体、溶剂、助剂等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成型加工提供基本原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包括高分子合成工业和高分子成型加工两部分,它们与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的关系如图1-1所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单体、引发剂、溶剂、助剂等高分子成型加工↓刀石油高分子合成工业天然气开采→炼制聚合物、助剂等煤矿图1-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结构示意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量大是指全世界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材料工业的产量。美国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年消费总量以质量计接近钢铁材料,消费量的递增速度超过了GDP的递增速度。面广是指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品种繁多,即使是同一种化学组成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也往往因其结构的细微差别而成为不同的专用品种,以满足特定的使用需要。过去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的研究,着重于全新品种的发掘、单体的新合成路线和新的聚合技术的探索。目前,以节能为目标,采用高效催化剂开发新工艺,同时从生产过程中工程因素考虑,围绕强化生产工艺(装置的大型化,工序的高速化、连续化)、产品的薄型化和轻型化以及对成型加工技术的革新等方面进行工作。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先导性的产业;既属石化行业内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配套材料;不仅自身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而且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一直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发展的工业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生产的领先者,我们熟悉的巴斯夫、杜邦、陶氏、拜耳、三菱、G、SK等跨国公司,一直都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生产领域的领航者。中国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分重视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呈现专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态势,技术型工业生产企业不断出现。近年来,在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对高性能树脂、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创新与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在合成树脂行业的发展规划中,明确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树脂、生物基树脂和专用料等新型材料,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新产品规模化发展,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006···试读结束···...

    2023-12-12

  •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肖湘宁,郭林,高本锋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作者】肖湘宁,郭林,高本锋等著【页数】264【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1【ISBN号】978-7-111-44605-7【价格】58.00【分类】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参考文献】肖湘宁,郭林,高本锋等著.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内容提要:本书以作者的研究成果为主,介绍了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现象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抑制措施,并且与相关工程应用相结合,给出了利用FACTS、HVDC等多种电力电子换流装置抑制和消除次同步振荡的原理和控制方法。《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电力系统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电能的利用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今,电能已成为现代科技与经济建设、社会文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形式。追溯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使用形成系统概念已有100多年。1882年,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在美国纽约主持建造了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直流电力系统,包括6台12kW直流发电机,用110V电压将电力线连接成网络为6000盏电灯供电。同一时期在我国,外商集资创办成立了商业化运营的上海电光公司,为城市照明提供直流电力。电能开始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1889年,第一条单相交流输电线路在美国俄勒冈州的维拉姆特瀑布和波特兰之间建成并投运,输电电压为4kV,距离为21km。1891年,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在德国投入运行,从拉芬镇到法兰克福全程178km,电压为15.2kV,输送功率为200kW,从此以后,三相交流输电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100多年来,随着世界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尤其是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这极大地推动了电力系统规模的持续扩张和电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现代电力系统在保持传统电力系统以生产、输送和分配使用三相正弦形式交流电力为主的基本特征之外,其突出的变化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和高度自动化为特点,在一些国家或地域已经形成一个大容量、长距离、跨区/跨国电网互联、交直流混合输电的巨大人造动力学系统。电能具有清洁实用以及便于传输、转换和控制的特点,并且由于电力生产是一次能源实现清洁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能源消耗形式越来越多地向电力能源转移,统计数据表明,电能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我国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40%提高到约50%。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来讲,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使人类面临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节能增效的社会约束,到2020年,全世界非化石能源利用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其中转化为电力的非化石能源占84%。电力在能源转换利用体系中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电能在终端用户消费中的比重同样是降低总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数据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间,电力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上升1%,单位GDP能耗将下降3%左右。可以看出,利用电力驱动(如电力机车、电驱动船舶、电动汽车等)取代其他形式的动力驱动已经形成趋势,越来越多的领域更加广泛地实现着电气自动化。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明显地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电能占终端消费能源比重有望从目前的21%提高到27%左右,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30%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终端消费能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我国电力工业建设在近几十年里2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增长速度名列世界前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在传统发电和新能源发电能力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4亿kW,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电力能源生产大国。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49亿kW,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增加到6300万kW,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kWh。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由基本空白增加到700万kW。核电在建机组30台,共3273万kW,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仅就风电而言,“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6个大型风电基地开发规模有望达到1.5亿kW。在电力输送和电网建设方面,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和电网间的互联。例如,我国第一个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灵宝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额定直流功率为360MW,可双向输送,将西北330kV电网和华中220kV电网非同步互联。我国东北一华北(高岭)500kV直流背靠背工程扩建输送能力达到3000MW,成为目前世界上单个换流容量最大的直流背靠背工程;另外,针对能源储备与转换和能源消费地域的严重不平衡,我国还将逐渐形成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的、跨大区源网协同的网架结构。在这方面已经投人商业运行的±800kV直流输电线路三回:①云南一广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额定输送容量为5000MW,直流线路全长1438km,是我国建成的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②向家坝一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额定输送容量为6400MW,直流线路全长1907km③新建的西电东送锦屏一苏州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额定输送容量为7200MW,直流线路全长2059km,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之一,代表了当前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计划2015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逐步形成“两纵两横”、“五纵五横”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同步网架结构,以及20多条±80OkV及以上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骨干通道,连接“三北”的各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和以“三华”(华东、华中、华北)电网为主要受端的负荷中心,逐步建成交直流混合输电、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清洁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需要强调,以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功率换流器及连接设备等制造水平和应用技术的进步为基础,极大地提高了输配电系统的灵活性。其中,基于全控电力电子器件的柔性输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利用柔性输电技术可以在进行精确有功功率控制的同时对无功功率进行双向控制。而且柔性直流换流站可工作在无源换流的方式下,不需要外加的换相电压,可用于弱系统或无源系统供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基本不需要滤波和无功补偿装置,其换流站占地面积较同等容量的常规直流换流站要小,为交流系统提供快速动态的电压支撑,控制更加灵活,可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2011年我国首个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一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输送容量为18MW,电压等级为±30kV世界上第一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一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即将实施,将在舟山北部主要岛屿间建设五座百兆瓦级换流站,加强诸岛之间的直流电气联系,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就地分布式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奠定基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方案正在我国逐步落实,直流输送容量为1000MVA,直流电压为±320kV,用于解决跨城区电网增容及电力供应问题。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发展内涵在不断丰富,它不仅包括满足生产和输送电力的主网络基本概念,还包括将电力流、信息流、管理流三者密切结合的现代互联大系统。其中突出表第1章绪论3现为,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广域信息技术,使原来基本不可控的电力系统转变为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活控制的电力系统。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基于电力变换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等多种串并联形式的FACTS装置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灵活控制能力。并且在将广域相位测量技术(PMU/WAMS)与FACTS装置相结合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进人了大电网协调最优控制的新时代。我们应当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增强了电力系统可控性、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电力扰动问题,例如,高压直流输电(HVDC)以及各种功率控制器的快速电力调节,造成系统阻尼能力发生变化或被削弱,由此引起机电耦合相互作用和产生系统次同步振荡(SS0)问题,从而可能导致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另外,实现快速功率调节控制的电力电子装置之间的相互操控作用也愈加复杂起来,其影响将波及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在国外文献中已经有关于双馈感应风机换流器控制与串联补偿线路之间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报道。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以安全稳定为前提条件,以连续优质供应电力为其基本保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虽然电力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电力系统运行会提出许多新问题,但是就其物理本质和运动规律来看,动态系统的安全稳定依然是永恒的主题。当电网结构更加复杂,源网之间的耦合作用与影响更加紧密时,大电网和大型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系统失稳造成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如何应对系统在错综复杂的扰动下保证稳定运行仍然是重大的研究课题。变化中的电力系统将呈现出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与此同时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也会不断涌现,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领域将面临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形势、能源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一轮世界能源变革拉开了序幕,从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等需要出发,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电力行业研究和探讨的热点,成为了新世纪电力系统与电力产业发展的时代标签。智能电网更加关注信息化、互动性和自愈性以及电力输送技术与通信、控制等技术的融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如此,电力的高效转换、灵活传输、可靠供给仍然是电力系统的基础核心任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发展,无论是规模化或分布式新能源的传输与消纳,还是在应对电力扰动的耐受性和免疫力的提高上,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安全性会提出更新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新条件下电力系统的现象机理和动态特性,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才能切实保障和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说,高水平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是智能电网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石。1.2电力系统的稳定性1.2.1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分类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安全稳定性是其运行的基本要求。模型的4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高维性、运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元件的强非线性、扰动的随机性,使得电力系统稳定现象和机理十分复杂。随着电网大规模互联,HVDC、FACTS等柔性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新能源电源比例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动态机理与稳定性的分析与控制越来越困难2,35]。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给定初始运行条件下,电力系统受到物理扰动或者故障后,重新获得平衡运行状态,各种状态变量满足约束条件,从而保持全系统完整性的能力。由于电力系统稳定性涉及多种多样的动态现象,从不同方面出发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根据稳定过程的特点,分为静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根据扰动的大小,分为小扰动稳定性和大扰动稳定性;根据稳定过程的时间,分为短时间稳定性、中长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根据稳定现象的不同,分为低频振荡、负荷稳定、次同步振荡和电气谐振等,其中次同步振荡又分为异步发电机效应、轴系扭转振荡和暂态扭矩放大作用等;根据稳定机理的不同,分为功角稳定(发电机稳定)、电压稳定、频率稳定、扭振稳定和滑差稳定等。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清楚地、系统地理解不同类型稳定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电力系统的良好设计和运行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电力系统两大国际组织一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EEE)多次给出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并且根据电力系统大规模互联、新技术不断应用带来的稳定问题的新变化,设立联合工作组,于2004年给出了新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其给出的稳定问题的分类如图1-1所示[61。电力系统稳定性功角稳定频率稳定电压稳定小扰动大扰动小扰动大扰动功角稳定功角稳定电压稳定电压稳定短期过程短期过程长期过程短期过程长期过程图1-1EEE/CIGRE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分类与此同时,根据我国电力系统长期设计、运行实践和研究经验,国内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方面的标准中也提出了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其中建议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对稳定问题的分类如图1-2所示。这两种定义和分类在总体框架和主要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在功角稳定方面,后者除了包含EEE/CIGRE所给出的非周期性失稳、周期性失稳和暂态失稳三种短期稳定过程之外,还给出了大扰动动态稳定的定义,是指在大扰动下,在包括慢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较长过程功角稳定性的能力。在电压稳定方面,IEEE/CIGRE定义认为小扰动电压稳定也包括短期和长期过程,但是国内定义认为小扰动电压稳定主要指静态电压稳定,不包括联锁反应等长期过程。第1章绪论5电力系统稳定性功角稳定频率稳定电压稳定小扰动大扰动小扰动大扰动功角稳定功角稳定电压稳定电压稳定短期过程非周期性失稳第一、二摆周期性失稳(暂态电压长期过程(静态稳定)失稳(暂态(大扰动动稳定)稳定)态稳定)周期性失稳(小扰动动态稳定)短期过程长期过程图1-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给出的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分类1.2.2电力系统常见的稳定性问题上面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稳定机理进行的分类直接指出了稳定性问题的物理本质,与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密切联系,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表1】给出了常见稳定现象与稳定机理之间的相关性,其中第一列是几种常见的稳定现象,第一行则是内在机理的分类,而▲的多少表示该种稳定机理在对应现象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给出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结果,而在特定条件中,这种相关性强弱程度有可能会与该表格不同。例如,负荷稳定现象通常与电压稳定、转差稳定关系较大,但是在特定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条件下,频率稳定也可能成为更重要的因素。表1-1常见稳定现象与稳定机理的相关性稳定机理功角稳定电压稳定频率稳定扭振稳定转差稳定稳定现象机电振荡(低频振荡)▲▲▲▲▲4负荷稳定▲▲▲▲▲A▲▲▲▲异步发电机效应AA△次同步振荡轴系扭转振荡▲▲▲暂态扭矩放大作用▲A▲▲▲下面根据图1-2所示的基本分类体系对主要稳定性问题进行介绍,对其中涉及的机理和现象进行了介绍,同时补充了扭振稳定、转差稳定等概念,以形成更全面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认识。功角稳定性指互联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包括等效固定频率电源)之间功角差不发散、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主要与发电机及输电系统有关,也常常被称为发电机稳定性。功角稳定性常分为静态功角稳定性、小扰动动态功角稳定性、暂态功角稳定性和大扰动动态功角稳定性,功角失稳包括振荡失稳和爬行失稳两种情况,分别对应阻尼能力不足和同步能力不足两种原因。小扰动动态功角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扰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它由系6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统初始运行状态决定。静态功角稳定性可以视为小扰动动态功角稳定性的简化形式,一般只考虑同步能力而不涉及阻尼能力,主要关注静稳极限和静稳储备问题,表现为系统“准稳态”变化时的稳定性,因而被称为“静态”稳定性。暂态功角稳定性是指系统发生大扰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与扰动类型和控制保护措施关系密切,一般要求系统在三相短路和单相永久短路及相应保护动作后能够保持暂态稳定。大扰动动态功角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的扰动后,在包括调速器等慢速装置的全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时间同步运行的能力电压稳定性指扰动后系统电压能恢复到原先的电压值或是另一个允许的稳定平衡点的能力。由于电压是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电压稳定性涉及各种动态现象。电压稳定性包括同步电压稳定性和异步电压稳定性两类,但是后者的影响较小,通常所说的电压稳定性就是指同步电压稳定性。同步电压(工频电压)由电源激励产生,与潮流分布直接相关,局部电压失稳或崩溃后,将阻碍电能的有效传输,严重时可能导致全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因此受到了高度重视。同步电压的频率固定为工频,其稳定性表现为幅值的单调失稳,包括静态电压稳定性、暂态电压稳定性和中长期电压稳定性三种情况。与功角稳定性不同的是,电压稳定性对应特征方程中的实根,不存在振荡现象以及由此而来的同步和阻尼概念,因此静态电压稳定性就能够概括其小扰动下的稳定性。而在大扰动下,一些缓慢动作的控制器也会参与电压的调节过程,因此根据是否考虑慢速控制器的调节作用,将大扰动电压稳定性分为暂态电压稳定性和中长期电压稳定性。同步电压稳定性主要与无功功率的平衡有关,尤其在缺少无功支撑的大负荷中心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异步电压稳定性问题包括异步发电机效应,轴系扭转振荡和暂态扭矩放大作用也可能伴随产生异步过电压现象。但是,由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没有异步电源,产生异步电压稳定问题的范围和影响都是有限的。频率稳定性指系统在发电机跳闸、系统解列、失去大负荷等大扰动导致有功功率不平衡下,通过调节系统的热备用出力和自动切除部分负荷,维持全系统或者解列后各子系统的频率不超出允许范围的能力。实现区域互联提高了电力系统调节有功功率平衡的能力,但是也容易产生区域间、区域内多种模态相结合的振荡,由此会导致关键线路被断开、关键机组被切除,从而威胁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扭振稳定性是随着大容量发电机组和远距离、大负荷输电技术应用而产生的问题,是指发电机-汽轮机轴系各质量块之间相对扭转振荡的稳定性,要求不发生持续、增幅扭转或者大幅度暂态扭转。在通常条件下,因为转子轴系刚度都很大,所以扭振稳定性只会发生振荡失稳而不会发生爬行失稳,关心的主要是扭转振荡的幅值和收敛性。扭振稳定性主要通过直接破坏轴系或者造成轴系疲劳寿命损耗累积而威胁发电机组的安全,对电网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比较小。转差稳定性又称电动机稳定性,是指电动机负荷在扰动下保持正常运行,不出现大规模堵转或者被切除的问题。因为出现转差稳定性问题时,可以通过大量切除负荷保持系统稳定,所以传统上转差稳定性并不被电力系统视为重要的稳定性问题,而只是作为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之一。但是,转差稳定性具有独立于电压稳定性的机理和过程。实际运行经验和研究结果都说明,电动机动态特性及其控制保护功能对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以其为关···试读结束···...

    2023-11-09 机械工业出版社免费书籍 云盘 机械工业出版社资源下载

  • 郑少龙 2023高三高考物理 全年复习 暑秋寒合集|百度云网盘

    郑少龙2023高三高考物理全年复习暑秋寒合集目录:春季班:郑少龙-01开学典礼.m4郑少龙-02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m4郑少龙-03[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计算题部分~1.m4郑少龙04[选修3-3]子动量理论与气体实验定律~1.m4郑少龙-05[选修3-3热力学图像问题与缸问题]~1.m4郑少龙-06[选修3-3]液柱类问题和变质量问题~1.m4郑少龙-07[选修3-4]光学m1.m4郑少龙-08实验力学~1.m4(3.25更新)郑少龙-09电学实验~1.YWXH郑少龙-10~1.YWXH9电学实验_ev.m410选修3-5原子物理_ev.m4郑少龙-11[力电综合]动力学综合问题~1.m4郑少龙-12[力电综合]功能关系综合问题.YWXH郑少龙-13动量综合问题~1.YWXH4.27郑少龙-14.[力电综合]电场综合问题~1.m45.415磁场综合~1.m4寒假班:郑少龙-01【电场综合】粒子在有界场中的运动~1.m4郑少龙-02开学典礼~1.m4郑少龙-03【拓展课】在有界场中的运动~1.m4郑少龙-04规划课~1.m4郑少龙-05【磁场综合】放缩圆与旋转圆~1.m4郑少龙-06【拓展课】放缩圆与旋转圆~1.m4郑少龙-07组合场和迭加场~1.m4郑少龙-08【拓展课】组合场和迭加场~1.m4郑少龙-09楞次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1.YWXH郑少龙-10【拓展课】楞次定律与电磁感应定律~1.m4郑少龙-11单棒模型与线框模型~1.YWXH郑少龙-12【拓展课】单棒模型与线框模型~1.m4(2.2更新)郑少龙-13【一轮复习】线框图象和双杆问题~1.YWXH郑少龙-14【拓展课】线框图象和双杆问题.m4郑少龙-15交变电流及以远距离输电~1.YWXH郑少龙-16【拓展课】交变电流及以远距离输电.m4(2.9更新)秋季班:01.导学课.m401[一轮复习]抛体运动~1.m403[一轮复习]圆周运动~1.m404[一轮复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典型应用(一).m405[-轮复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典型应用(二).YWXH06[-轮复习]功、功率、动能定理.YWXH07[-轮复习]功、功率、动能定理~1.YWXH08[一轮复习]功能关系~1.YWXH09板块与传送带~1.YWXH10.高考真题精讲功能关系~1.YWXH11.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1.m412.弹性碰撞及碰撞可能性问题~1.m413.[学科规划]如何应对学癌期.m414.爆炸与反冲模型.m415.高考真题精讲:动量~1.YWXH16.[一轮复习]电场的性质~1.m417.[一轮复习]图像问题与电容器~1.YWXH17.[一轮复习]人口与发展考法与技巧~1.YWXH(12.16更新)19[一轮复习]电场综合__ev.m4.20一轮复习高考真题精讲电场~1__ev.m421[一轮复习]恒定电流的典型问题~1.m4(12.23更新)22[一轮复习]电阻的测量与描绘伏安特性曲线~1.m423[一轮复习]电表的改装与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m4(12.30更新)24[一轮复习]高考真题精讲:恒定电流~1.m425[-轮复习]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1.m4(1.14更新)暑假班:01开学典礼暨课程导学~1.m402[一轮复习]力与物体的静态平衡~1.m403[一轮复习]力与物体的动态平衡~1.m404[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m405[一轮复习]运动图像与追及相遇问题~1.m406[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1.m407[一轮复习]动力学典型问题~1.m4...

    2023-06-01 电场经典例题及讲解答案 电场知识点及典型题

  • 龚政 2023高二物理 A班全年复习 暑秋寒合集|百度云网盘

    龚政2023高二物理A班全年复习暑秋寒合集目录:春季班:20.直播[同步第1讲]单棒问题综合进阶龚正a.m421.视频[同步第1讲]题型精练高__物理.m4(2.23更新)22.直播[同步第2讲]线框进阶与双棒模型综合龚正a.m423.视频[同步第2讲]题型精练高二_物理.m4(3.1更新)04.【同步第2讲】题型精练.m405.直播[同步第3讲]交流电典型题型分析龚正a.m406.视频[同步第3讲]题型精练高二_物理.m4(3.10更新)07【直播】变压器综合与远距离输电.m408.视频【同步第4讲】题型精练高二物理.m4(3.16更新)11【直播】理想气体.m412【视频】题型精练.m413【直播】气缸问题.m414【视频】题型精练.m45.21课堂笔记:0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8【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寒假班:01.直播:期未复习1龚正a.m402.视频:题型精练(期末1)龚正a.m403.直播期末复习2龚正a.m404.视频:题型精练(期末2)龚正a.m4(1.4更新)5.直播·学习规划课龚正.m46.直播【衔接第1讲】楞次定律龚正a.m47.视频【衔接第1讲】题型精练龚正a.m48.直播【衔接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龚正a.m49.题型精炼高二物理.m410.直播【衔接第3讲】单棒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龚正a.m411.视频【衔接第3讲】题型精练高二物理.m412.直播【衔接第4讲】线框模型与自感龚正a.m413.视频【衔接第4讲】题型精练高二物理.m414.直播【衔接第5讲】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龚正a.m415.视频【衔接第5讲】题型精练高二物理.m416.直播【衔接第6讲】理想变压器龚正a.m417.视频[衔接第6讲]题型精练高-数学.m418.直播[衔接第7讲]光电效应及原子结构龚正a.m419.题型精炼高二物理.m4(1.20更新)笔记:01.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2.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3.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4.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8.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9.高二物理【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10.【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1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秋季班版本二:01.【直播】电场力的性质龚正a.m402.题型精练龚正a.m403.【直播】电场能的性质龚正a.m404.题型精练.龚正a.m405.【直播】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龚正a.m406.题型精炼龚正a.m407.【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龚正a.m408.题型精炼龚正a.m409.电重复合场综合龚正a.m410.题型精炼龚正a.m411.【直播】电路的基本分析龚正a.m412.题型精炼龚正a.m413.期中复习龚正a.m414.题型精炼龚正a.m415.【直播】电路的能量分析龚正a(1).m416.题型精炼龚正a(1).m417.电学实验一龚正a.m418.题型精炼龚正a.m419.【直播】电学实验二龚正a.m420.题型精练龚正a.m421.【直播】磁场迭加与安培力的应用龚正a.m422.题型精炼龚正a.m423.【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龚正a.m424.题型精炼龚正a.m425【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进阶龚正.m427.【直播】带电粒子在迭加场中的运动问题龚正a.m428.题型精炼龚正a.m429.【直播】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龚正a.m430.题型精炼龚正a.m4课程资料:0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8.【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2).df13.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1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8.【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9.【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19.【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0.【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0.【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_纯图版.df2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5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6龚正a【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1).df2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28.【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第10讲-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题型精练.df第10讲-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题型精炼答案.df第10讲带电粒子在迭加场中的运动问题-讲义.df第10讲带电粒子在迭加场中的运动问题-讲义答案.df第10讲带电粒子在迭加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精练.df第10讲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讲义.df第10讲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讲义答案.df第8讲-电场力的性质-题型精练.df第8讲-电场力的性质-题型精炼答案.df第8讲电场力的性质-讲义.df第8讲电场力的性质-讲义答案.df第9讲-电场能的性质-题型精练.df第9讲-电场能的性质-题型精炼答案.df第9讲电场能的性质-讲义.df第9讲电场能的性质-讲义答案.df秋季班版本一:讲义+题型精练课堂笔记01【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m402【视频】题型精练.m403.【直播】电重复合场综合.m404.【视频】题型精练..m405.【直播】电路的基本分析.m406.【视频】题型精练.m407.期中复习.m408.【视频】题型精练.m409.【直播】电路的能量分析龚正a.m410.题型精炼.m411.[直播]电学实验--.m412.[视频]题型精练.m413.[直播]电学实验二.m414.[视频]题型精练.m415.[直播]磁场迭加与安倍力的应用.m416.[视频]题型精练.m417.[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m418.[视频]题型精练.m419.[直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进阶.m420.[视频]题型精炼.m4暑假班:课堂笔记01【直播】期末复习1(2).m402【视频】题型精练(1).m403【直播】期末复习2.m404龚【视频】题型精练.m405.学习规划课龚正.m406.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龚正a(1).m407.题型精练龚正a.m408【直播】电势能与电势.m409【视频】题型精炼.m410.等势面与电势差龚正.m411【视频】题型精练.m4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龚正.m413.题型精练龚正.m414【直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m415【视频】题型精练.m416【直播】磁场与安培力.m417【视频】题型精练.m418.【直播】洛伦兹力.m419.【视频】题型精练.龚正a.m420[直播]电场力的性质.m421[视频]题型精练.m422.[直播]电场能的性质龚正a__ev.m423.题型精练.龚正a_ev.m424.[直播]匀强电场推论与电容器.m425.[视频]题型精练.m4...

    2023-06-01 高二物理课堂笔记 高二物理 课堂笔记电子版

  • 初中数学寒班只需100盘币

    ...

    2023-06-01

  • 23年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黄冈360定制课时》课后练习题资料|百度云网盘

    23年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黄冈360定制课时》课后练习题资料需要打印《黄冈360定制课时》一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练习卷参考答案的家长,也不用到处找了,我们这里分享给你的就是一下语文《黄冈360定制课时》电子版,下载后可直接打印。有需要的家长,请点击链接进入后,进行下载:23年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黄冈360定制课时》课后练习题资料【80页PDF文档】百度网盘下载...

    2023-06-01 黄冈测试卷答案 黄冈 答案

  • 2023高考数学清华毕业谭梦云最新课程S班,全年暑秋寒课程 (|百度云网盘

    ...

    2023-06-01 秋寒江南 秋寒的诗词

  • 宋北平 2021 初一语文春季尖端班 16讲带讲义|百度云网盘

    宋北平2021初一语文春季尖端班16讲带讲义目录:│├─01.【语言综**用】图表信息提炼与概括.m4├─02.【诗词赏析】常考精讲炼句题.m4├─03.《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重点解读.m4├─04.【记叙文阅读】常考题精讲环境描写题(含阶段练习1).m4├─05.【语言综**用】漫画理解题.m4├─06.【作文】美德修养类记叙文写作.m4├─07.【期中复习】初一(下)期中考试重点知识精讲(含作文).m4├─08.【文言文阅读】《短文两篇》课内外对比阅读.m4├─09.【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精讲:词语含义题.m4├─10.【名著阅读】《红岩》重点解读(含家长会).m4├─11.【作文】科技想象类作文:结构与素材.m4├─12.【语言基础知识】病句之成分残缺与表意不明.m4├─13.【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课内外对比阅读.m4├─14.【作文】社会感悟类作文:结构与素材.m4├─15.【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精讲:句子含义题民(含家长会+阶段练习2).m4├─16.【期未复习】初一(下)期未考试重点知识精讲(含作文).m4└─初一语文宋北平春季.jg├─讲义│├─【语文尖端】第01讲-第02讲..df│├─【语文尖端】第08讲~16讲(完结).df│├─【语文尖端】第3讲~第7讲.df│├─课堂笔记│├─01【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3【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4【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5【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6【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7【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7【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8【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8【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09【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09【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0【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0【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1【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1【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2【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2【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3【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3【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4【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4【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5【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5【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16【课堂笔记】辅导课前笔记.df│└─16【课堂笔记】主讲课中笔记.df│├─轻松记忆思维导图│├─IMG_20210225_0001.jg│├─IMG_20210225_0002.jg│├─IMG_20210225_0003.jg│├─IMG_20210225_0004.jg│├─IMG_20210225_0005.jg│├─IMG_20210225_0006.jg│├─IMG_20210225_0007.jg│├─IMG_20210225_0008.jg│├─IMG_20210225_0009.jg│├─IMG_20210225_0010.jg│├─IMG_20210225_0011.jg│├─IMG_20210225_0012.jg│├─IMG_20210225_0013.jg│├─IMG_20210225_0014.jg│├─IMG_20210225_0015.jg│└─IMG_20210225_0016.jg│├─试卷│├─试卷二.df│└─试卷一.df│├─学霸练习册│└─学霸修炼手册.df...

    2023-06-01 课堂笔记笔记电子版 五三配套

  • 初三春上英语 全国版S+ 毕艳【完结】|百度云网盘

    初三春上英语全国版S+毕艳【完结】目录:├┈wx_11220完结20500486-初三英语培训班学习用书-春上-全国版S加-讲义2-正文-1668677087633(1).df├┈wx_11220完结2050048完结-初三英语培训班学习用书-春上-全国版S加-讲义1-正文-16686544完结5424.df├┈第1讲【地道阅读】ItalyLotCityofCaal_ev.m4├┈第1讲补.m4├┈第2讲完形填空+长难句分析+名词辨析+写作_ev.m4├┈第3讲【地道阅读】TheWorldFirtIfiitePlatic_ev.m4├┈第4讲阅读还原+长难句分析+动词辨析1+写作_ev.m4├┈第5讲【地道阅读】TheBillioaireSaceEffortAreMiletoe_ev.m4├┈第6讲阅读还原+长难句分析+动词辨析2+写作_ev.m4├┈第7讲首字母填空+形容词辨析+话题写作+语法.m4├┈第8讲【真题易错】名词易错训练+首字母填空.m4└┈第完结讲【地道阅读】BeijigOceForiddeCity.m4...

    2023-06-01 初三英语啊 搜索初三英语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