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刘永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作者】刘永涛著【页数】149【出版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638-2779-4【价格】35.00【分类】企业-技术开发-财务管理-研究【参考文献】刘永涛著.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内容提要: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做出开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后,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分析师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专业性,也更具有信息优势,内容包括:国内外机关研究综述;制度背景与分析框架;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与分析预测行为等。《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内容试读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动机及研究意义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从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创新型国家在研发(RamD)方面创新投入要高,国家的研发投人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般要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要在30%以下,同时创新产出要高。围绕国家的创新型战略,国家的各个部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鼓励企业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宏观层面,在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推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新核算体系中,对于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修订一把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作为资本形式,不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发支出仍然作为中间投入,如基础性的研究等①。具体到对企业有直接影响的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革后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将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在其中的《无形资产》准则中,允许企业在满足五个具体条件下②,可以将开发支出进行资本①作者不详.中国2014年底或实行GDP新核算体系[J],证券时报,2013.②五个条件: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化处理,而不是像原会计准则那样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一来,那些高科技企业或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资本结构会有较大的改观,有利于其进一步融资;另外,由于不是当期计入损益,对于短期有业绩压力的企业管理层也会更有动力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发展第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业绩考核办法允许研究和开发费用调整回到考核净利润中。2009年12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方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中央企业从2010年起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和任免直接挂钩。在《办法》中,对于EVA指标的计算,规定企业当期的研发费用可以以“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的方式重新加回到净利润中。这样一来,企业的研发投资并不会影响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使他们更加有动力进行研发投资。第三,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征收所得税时允许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50%的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而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与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在所得税方面,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的优惠,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还明确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本书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家鼓励研发投入政策,即新会计准则对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规定发布之后,企业在开发支出会计处理上的政策选择,以及这个选择结果传递到资本市场之后,作为信息中介和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的财务分析师如何看待企业在开发支出上的这种会计政策选择,他们的预测行为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根据他们对企业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信息上的解读和分析,资本市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在新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准则里,对于企业的研发支出,给出了可以进行资本化会计处理的五个条件,用作企业对研发投资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指引企业的管理层基于对五个条件的理解和对项目进展情况的评估,从自身职业判断出发,对开发支出的会计政策做出选择,并通过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披露开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处理结果。在企业向投资者传递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2第一章引言■的信息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信息中介会发挥作用:第一个是审计师:第二个是财务分析师。作为企业外部的机构,审计师最先接触到企业的会计信息,审计师(含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负责鉴证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具体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审计理论一般认为,审计成功与否取决于审计师发现企业会计舞弊的能力和如实报告的能力。审计师鉴证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懂事(能力)”和“独立”。也就是说,当企业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等通过博弈选择的开发支出会计政策不符合会计准则时,审计师首先要有能力发现,其次要保持独立,能够如实向投资者等进行报告。为此,审计师是否具有客户所在行业的审计专长、审计师是否真正了解客户开发支出的特性(审计团队中可以拥有和开发支出相关的工程师或利用相关工程师的咨询工作)、审计师的声誉和对审计质量的重视程度、客户对于审计师收入的重要性、审计师是否为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及收费规模、审计师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期间多长、审计师与客户关键管理人员的私人关系等都会影响审计师对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的正确判断。总体而言,这些特征所衡量的审计师能力与独立性越强,审计师就越能够促使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遵循会计准则。信息链条上的第二个环节是财务分析师。企业发布经审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之后,分析师从财务报告等公开信息中挖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目前我国的研发活动披露情况并不乐观,仅在财务报表的“开发支出”项目的附注中披露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若上市公司将开发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则开发项目相关信息披露大多简单且笼统,并不会逐项披露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这样,对于全部费用化开发支出的公司,分析师缺乏足够的开发支出线索去跟踪。那些资本化开发支出的公司,需提供充足的理由,表明其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五个条件一公司一般会逐项披露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开发项目。为此,分析师就会有更多的线索去跟踪这些公司的开发项目和无形资产,到公司调研时也有较充足的理由和方向,且若公司是切实遵循会计准则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则预示着公司开发活动的成功和未来业绩的可能增长。分析师从关注企业研发项目到最后向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盈余预测报告,取决于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私有信息的挖掘能力。私有信息是公开的财务报告里面所没有的,需要分析师通过自己的网络关系、所在机构的客户资源去搜集,如参加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新产品发布会、技术研讨会,对公司的高管进行访谈,参观企业,等等。分析师搜集这些信息并进行整理之后,可以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3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研发项目进展和未来收益预测的增量信息。二是分析师对财务报告等的公开资料所包含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如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对企业未来盈利情况的影响,等等。本书的研究将沿着这一信息链条,考察从企业在财务报告发布之后,经过审计师的审计,分析师如何理解和解读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这一特定信息,企业在开发支出上的会计政策选择如何影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分析师针对这一特定信息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分析师的解读和分析会不会有效地促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选择这一会计政策所造成影响的理解,分析师的参与有没有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等等。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在允许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的五个条件里规定:“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如果企业选择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并且管理层严格按无形资产准则的要求进行了职业判断,那么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推断企业的研发活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五个条件,即开发支出形成的新产品“能够使用”,并能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开发支出资本化信息的披露实际上是向资本市场传递研发项目进展情况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但是,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五个条件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非常依赖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判断,这使得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①。这种会计政策选择空间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做出开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之后,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分析师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专业性,也更具有信息优势,他们是如何理解和解读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这一特定信息①需指出的是,从会计准则规定本身来看,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并无显性的选择空间,亦即同时符合资本化五条件的开发支出就必须资本化,否则予以费用化,并无选择空间。但在实践中,由于关于开发支出资本化五条件是否达成之判断的主观性比较强和需较高程度依赖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判断,故开发支出会计政策存在着一定的资本化或费用化选择空间,实乃一种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空间。为行文简便起见,本书直接称“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4第一章引言口的,在对这一信息做出判断之后,分析师如何在其推荐评级里进行体现一是认为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从而看好股价的未来表现,给出上调推荐评级:还是认为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意味着更多的盈余管理,从而不利于末来股价,维护或下调推荐评级。对分析师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评估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推出之后产生的经济后果,包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对国家研发信息披露政策提出的新的要求,等等。为更好地说明本书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笔者运用一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案例来剖析新会计准则推出之后,企业是如何利用《无形资产准则》的五个资本化条件进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以及企业进行开发支出资本化对其利润、股价、现金流和资本结构等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分析师又是怎么看的,在其盈余预测和股票的推荐评级上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等等。在本节余下的部分,将先对案例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分别从盈余管理、分析师预测行为和研发信息及其会计政策的披露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进而引入研究问题,并对本书的研究意义进行说明。(一)案例背景乐视网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地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主要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视频作品的点播服务,是一家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视频网站,也是中国第一影视剧视频网站。2010年8月12日在中国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乐视网”,股票代码300104,是视频网站行业全球首家P0上市公司,也是目前视频网站行业中国A股唯一上市公司。乐视网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3G手机电视业务的筹备、布局和规划,目前是国内领先的3G手机电视服务商,也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电视服务提供商。近年来,行事激进的乐视网在三个方面得到了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关注。1.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非常大,引起媒体关于其盈余管理可能的猜测。《理财周报》的一篇名为《“一枝独秀”的乐视网是怎样炼成的?》的文章①称:“乐视网2013年研发投入3.74亿元,但有2.03亿元做了资本化处理。资本化处理和费用化处理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归入资产负债表,以后逐渐摊销,后者则要归入利润表,直接体现在当期业绩中。”文章还称,乐视网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处理虽然符合①刘光.“一枝独秀”的乐视网是怎样炼成的?[N]·理财周报,2014-03-24.5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会计准则,但会计准则对于资本化的具体条件总体来看都是靠主观认定,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也就是说只要公司管理层想资本化,一般可以做。文章进一步质疑乐视网将开发支出进行大规模资本化的做法是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段,称“这种玩法(开发支出资本化)算是互联网企业的‘潜规则',一般它们都会将研发投入在行业景气时费用化,在行业不景气时资本化,以便调节利润”。《中国会计报》也对乐视网的大额开发支出资本化进行了报道①:“乐视网2012年年报中显示,其1.16亿元的开发支出全部资本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希望可以通过‘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方式让企业财务报表能够锦上添花。”开发支出资本化本来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允许的,特别是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是新会计准则中一个重要的修正,其目的在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方向多投入,激励自主创新。说得通俗一些,资本化就是公司将研发支出归类为资产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这样整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会得到改善,有利于公司的再融资,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一定好处。文章还指出:“企业在确认开发阶段的支出时主观性较强,企业如果将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而少计费用,就可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可以说,开发支出资本化能够夸大企业的资产及净利润。”作者分析了乐视网2012年的情况:其2012年营业额只有11.6亿元,这一年购买影视剧版权高达11.5亿元,新增了1.17亿元开发支出,同时有0.97亿元转为无形资产,并开始摊销,逐年确认为成本和费用。乐视网将开发支出全部资本化(管理费用没有研发支出),开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时分为系统软件和非专利技术两类。根据推算,乐视网这部分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摊销年限大约为7年至10年。作者最后对乐视网的开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提出质疑:“这些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所能产生效益的年限真的可以长达7年至10年吗?当开发支出是否资本化取决于企业主观决断时,这无疑会让以这种方式来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频繁发生。”2.乐视网的“资金饥渴症”。《证券日报》2013年4月的一篇文章②报道,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频繁股权质押,引发市场关注。在多元化领域不断延伸触角的乐视网,现金流状况也深受业内关注。2013年4月19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贾跃亭之前质押的流通股股份总计139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5.98%,已于当天办理解除质押登记手续。目前,贾跃亭共持有乐视网股①肖祯.当财报遇上开发支出资本化[N],中国会计报,2013-04-19②贾丽.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针对多元化投资组合进行多元化融资[N]·证券日报,2013-04-24.6···试读结束···...

    2022-10-25 看epub epub解析

  • 《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谢乔昕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作者】谢乔昕著【页数】232【出版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09【ISBN号】978-7-308-18213-3【分类】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中国【参考文献】谢乔昕著.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内容提要:本书针对我国企业研发活动、制度环境及政策环境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政企关系是否调节了制度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影响效应等问题。《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所谓研发,即研究与开发(简称RamD),是指个体或机构为获取科学技术领域(不包含人文社科)新知识,开创性地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系统性活动,通常是指产品、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研发的内容和阶段,研发具体包括三类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新知识,了解、发现现象或事实背后的本质规律和基本原理。“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基础研究类似,也是为了习得新知识,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是对“基础研究”取得成果应用路径的一种探索。“试验发展”是研发活动的高级阶段,是系统性地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现有知识,制造新产品、采用新流程或对现有产品服务或流程进行实质性改造。宏观层面,研发创新通过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的产出推动技术进步,增进生产效率,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微观层面,研发创新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成长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高度相关性。鉴于研发创新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研发创新都是产官学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熊彼特(1934)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明确提出,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波特(1990)认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但如果长期依靠大量持续地投入要素的方式驱动经济增长,而无法通过创新实现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以2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及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快速扩张,其经济的发展繁荣就难以维继。一些国家之所以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增长路径上,其根源在于研发创新的不足和技术进步的滞缓(Romer,199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显著成就,经济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私人资本引入为特征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增进了社会生产效率并激发了经济活力,造就了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高储蓄率及高投资率的要素驱动模式实现,而非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技术创新驱动,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诸多隐忧(吴敬琏,2006)。在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和全球竞争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素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粗放型经济增长路径表现出的产业层次低、资源耗费高等一系列问题,在投资领域的具体体现便是“高投资率一低产出效率”“高固定资产投资一低技术投资”等一系列现象特征。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后,这种以资源大量消耗、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并强调,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应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首要主体,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环节。只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两大关键,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研发效率则侧重于将研发资源的投入更好地转化为发明专利等技术创新产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资源基础观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研发资源方面高水平、持续性地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常被视作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衡量指标,它被视为反映企业研发创新的一种“币值”(adollarfigure),通常使用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额的比重进行测度。Hall和Oriai(2004)对西方国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的统计结果显示,美国为4.9%,德国为4.5%,法国为4.2%,意大利为3.3%,英国为2.9%。然而,根据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在2004一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投入活动的企业占比仅为28.8%,研发投入强度不足2%。从《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看,作为研发强度相对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我国该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仅为1.9%,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2.5%~4%的研发投入强度第一章绪论3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在探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时,亟须研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整体水平相对偏低,或者说究竞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企业研发投人。North(1990)将制度定义为一系列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集合。现实中,每个企业都嵌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其行为方式难免会受到所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转轨时期,企业需要面临正式制度大量缺位、政府过度干预、产权保护制度匮乏以及政策调整频繁等多重制度约束(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这些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施加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截然不同的行为约束条件。外部环境塑造了经济行为主体的激励机制与结构,经济行为主体所处的激励安排结构最终会影响其行为方式。企业行为是企业作为经济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目标对外部环境做出的连续决策或行为反应,经济性是其基本的行为准则(周立群,1999)。处于转轨经济期的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创新短缺”“投资冲动”等行为特征,其原因可能并非由于行为非理性或是治理结构缺陷,而是由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因素所致。因此,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政企关系视角出发对我国特殊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通过对制度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为理解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结合我国企业面临制度环境与成熟市场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从制度环境角度入手对企业研发投入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特别是处于转轨期制度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制度动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现有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研究成果。其次,以往有关企业研发投入政策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入手,侧重于对研发资助强度、环境规制水平等静态政策安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效应展开讨论,对政策动态调整因素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干扰关注不足。Julio和Yook(2012)提出,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Stokey(2015)利用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在面对高度的政策不确定性时往往持有观望态度,选择推迟投资项目的开展。本书拟将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区分为静态安排与动态扰动两方面,在考察静态政策水平影响的基础上,对政策调整因素对于政策效应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4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把握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联关系,同时也可以为政策“朝令夕改”产生的调整成本提供经验证据。再次,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政企关系对于企业业绩与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处于转轨经济期的中国,政府手中仍然掌握大量经济资源并保持对市场经济较强的干预,政企关系在政府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在正式制度政企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关系作为非正式制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正式制度政企环境形成补充。对政企关系对于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调节效应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政企关系对于企业经营业绩及价值的影响机理,从理论层面与经验层面为同一制度政策环境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异化提供可能解释。2.实践意义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3月,“供给侧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成为之后一段时期政府经济政策制定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方向和依据。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实现经济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转移,提高经济供给体系的运作效率和质量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则是生产率增进、价值链攀升乃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研发投入能够直接产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研发投人的过程也能促进新知识的产出,增进企业的吸收能力,间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Cohe和Levithal,1990)。如何优化制度及政策环境激励企业大力追加研发投入,是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创新活动持续开展,从而实现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从政府角度而言,本书研究为中国企业研发投人不足的原因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安排调整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安排导向与政策制定的启示。从企业角度而言,本书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制度和政策环境以及政企关系对于企业的价值效应,为企业如何依据所处制度及政策环境合理安排研发投资活动以及政企关系管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1.2文献综述为了梳理和归纳与本书主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对标和发现已有研究的缺口第一章绪论5和可拓展空间,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和归纳了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本研究的文献梳理主要围绕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政策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政企关系与企业经营行为关联性三个主题展开,在阐述方面区分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分别予以展开。面对浩瀚如烟的文献,我们将文献的覆盖面主要限定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以及国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及以上期刊,少数刊载于较低级别期刊但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章也纳入分析范畴。检索方式主要是,我们通过谷歌学术以及中国知网(CNKI)键入关键词,对检索结果根据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和提取,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并对文献末尾参考文献进行分析和拓展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搜集了290余篇期刊论文和著作。1.2.1国内文献综述1.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在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融资环境、法治产权环境、政府干预等影响因素展开讨论。(1)关于融资环境创新活动的长投资周期以及资金密集型特征决定了研发项目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支持。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投资风险大以及抵押品缺乏等问题,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常常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仅靠自有资金难以满足研发资金需求,外部融资环境对于研发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仲常和余翔(2007)基于产业层面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部门信贷投放以及政府资金等并未对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构成显著影响,现有金融发展未对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有效支持或支持力度不足。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研发投人构成了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水平的稳步提升。夏冠军和陆根尧(2012)对资本市场对于研发投入的作用效应考察发现,资本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提升。张杰等(2012)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渠道以及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现金流、追加投资以及商业信用构成了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融资渠道;融资约束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现阶段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尚未明显改善融资约束对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黄鹏和张宇(2014)提出,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的融资成本差异对企业研发创新动力具有抑制作用,且与企业融资绝对成本相比,融资制度环境的公平程度对于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的激发6政企关系视角下制度与政策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进而提出放松对民营企业融资的体制性束缚是激励民营企业提高创新投人水平的关键。谢家智、刘思亚和李后建(2014)利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孙晓华、王昀和徐冉(2015)将金融发展因素纳入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函数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展开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受到融资约束问题的困扰,金融深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研发投入对于企业内部资金的依赖度,而资本市场的发展未对企业研发融资约束产生显著影响。戴小勇和成力为(2015)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汪伟和潘孝挺(2015)将四大国有银行市场份额占有作为金融市场化测度指标,对金融要素扭曲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要素扭曲限制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这种抑制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差异。顾夏铭和潘士远(2015)研究发现,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并未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则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张玉喜和赵丽丽(2015)对科技金融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发现,短期内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长期内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唐清泉和巫岑(2015)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企业研发融资约束的缓解,这种影响在民营、高科技以及小规模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邵传林和邵姝静(2015)对信贷配给对于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地区差异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和地区制度质量是造成信贷配给影响企业研发投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巫岑、黎文飞和唐清泉(2016)从银企关系入手,对银行业结构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考察发现,银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银行业竞争反向调节了银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人的影响效应。郭园园和成力为(2016)对外部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进行考察发现,金融部门资金与政府补贴两种外部资金渠道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要强于金融部门资金支持。郑妍妍、戴晓慧和魏倩(2017)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对企业融资能力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融资能力每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0.3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融资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随着企业所在地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王昱、成力为和安贝(2017)对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边界效···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魏守道,孙铭|(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作者】魏守道,孙铭【丛书名】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论丛【页数】187【出版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03【ISBN号】7-5136-6429-5【价格】68.00【分类】二氧化碳-排污交易-研究【参考文献】魏守道,孙铭.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03.图书目录:《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内容提要: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根本上看,降低碳排放需要企业积极开展减排研发。本书从碳排放责任视角划分政府政策,研究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策略选择的效果。具体而言,本书首先以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碳排放责任,分别考虑政府不干预、从生产端制定政策和从消费端设计政策,以及制造商之间可以选择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等情景,并构建出相应的博弈模型;然后从减排研发水平、净碳排放量和企业利润三个方面,比较各政策情景下供应链选择不同减排研发策略的效果;最后总结出各研究对象在不同情景下的策略选择。本书可以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企业应对环境规制政策提供借鉴,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适合环境规制政策制定人员、行业以及学术界同仁阅读。《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内容试读第一章没有政府干预下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随着各国碳减排行动的实施,消费者具有的低碳偏好意识逐渐增强,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日益成为产品的一项重要属性(Duet.al,2013)。由埃森哲在全球范围内的调研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行为时会考虑产品的碳足迹(Acceture,2009),消费者也愿意承担更高的价格购买低碳产品(Chitra,2007CoheadVadeergh,20l2Michaudet.al,2013)。而且,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IaezadGrolleau,2008)。因此,消费者具有较高的低碳产品偏好时,供应链企业也有自愿实施减排研发的动机。第一节文献综述一、供应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减排的研究在不同学者考虑的供应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主要包括单个供应商和单个制造商。王芹鹏等(2014)比较了供应商和制造商都不减排、供应商减排且制造商不减排、供应商不减排且制造商减排、供应商减排且制造商承担部分减排投资成本的效果。结果表明:供应商和制造商都不减排时两者的利润均最低;当减排成本较低且制造商分担减排成本的意愿较弱时,供应商不减排且制造商减排时供应商的利润最大,供应商减排且制造商不减排时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当减排成本较高且制造商分担减排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成本的意愿较强时,供应商减排且制造商承担部分减排投资成本时供应商的利润最大,供应商减排且制造商不减排时制造商的利润最大。赵道致等(2016)比较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制造商与供应商纵向合作减排的效果。结果表明:制造商与供应商纵向合作减排时双方的减排水平均较高,供应链的总利润也较高。叶同等(2017)比较了制造商主导的分散决策、集中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决策下,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的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减排水平也会提高;与制造商主导的分散决策相比,集中决策下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供应链的利润现值均较高。赵丹和戢守峰(2020)考虑供应商和制造商均不进行减排研发、仅供应商进行减排研发、仅制造商进行减排研发、供应商和制造商均进行减排研发四种策略,研究了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供应商和制造商公平关切对供应链研发策略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碳系数的角度,只有一方进行减排研发时,研发方迫切希望另一方也能进行减排研发;随着供应商公平关切程度的提高,其减排水平会下降,但制造商的减排水平不会随其公平关切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二、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减排的研究在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多数学者考虑的供应链包括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Zhag等(2015)比较了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有回购协议的分散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分散决策相比,有回购协议的分散决策可以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有助于制造商和零售商达到集中决策下的利润。徐春秋等(2016)比较了集中决策、无成本分担的分散式决策、成本分担契约下的分散式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的利润;当制造商的边际收益足够大时,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更加明显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制造商更有动力利用2第一章没有政府干预下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成本分担契约激励零售商进行低碳宣传。李友东和谢鑫鹏(2016)比较了零售商参与减排成本分摊契约、双方Na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契约都可以提高制造商的碳减排率和供应链的利润,而且,双方Na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下供应链的利润较高。此外,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意识的增强,零售商会更多地分摊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王一雷等(2017)比较了批发价格契约、成本分摊契约、约束批发价格的成本分摊契约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契约模式下碳减排水平的比较取决于碳减排成本零售商分摊的比例,约束批发价格成本分摊契约下供应链的利润最大,成本分摊契约与批发价格契约下供应链的利润比较关系不确定,也取决于碳减排成本零售商分摊的比例。曹二保和胡畔(2018)比较了集中式决策、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跟随的分散化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先后确定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分散化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减排水平均较高,期望销售量也较高。孙嘉楠和肖忠东(2018)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制造商的低碳决策会受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影响,但集中决策下制造商的低碳决策不会变化。Hog和Guo(2019)比较了没有成本分担的分散决策、制造商分担零售商低碳促销成本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没有成本分担的分散决策相比,制造商分担零售商低碳促销成本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都会增加制造商的减排水平,且集中决策下制造商的减排水平最高;制造商分担零售商低碳促销成本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都会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制造商分担零售商低碳促销成本的分散决策会降低零售商的利润,集中决策不会改变制造商的利润。李友东等(2019)比较了分散决策与合作决策的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供应链的减排策略问题。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和垂直纳什结构下的合作决3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策会导致较高的减排水平,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比合作决策更有助于减排,分散决策下制造商的利润高于合作决策下制造商的利润。在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少数学者考虑的供应链包括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梁玲等(2019)以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决策下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产量均是最高的,制造商主导下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产量最低,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的减排水平和产量均介于两者之间;制造商主导下制造商的利润最高,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的利润最低,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决策下制造商的利润介于两者之间;零售商主导下零售商的利润最高,制造商主导下零售商的利润最低,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决策下零售商的利润介于两者之间。熊榕等(2019)以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比较普通产品制造商是否进行减排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对普通产品的接受度较低时,普通产品制造商进行减排可以获得较低的定价和较高的利润;当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对普通产品的接受度较高时,普通产品制造商不进行减排可以获得较低的定价,但进行减排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在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刘名武和王霖(2019)研究了单个零售商分担制造商的减排成本和两个零售商都分担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的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单个零售商分担制造商的减排成本总是可以增加每个零售商的利润,没有分担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的零售商的利润与溢出系数成正比。在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还有个别学者考虑了不同结构的供应链。Lu等(2012)考虑了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两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的提高,零售商和环境友好4第一章没有政府干预下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程度较高的制造商的利润会增加,环境友好程度较低的制造商的利润变化还要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情况。三、其他供应链减排的研究在其他供应链中,有学者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杨宽和刘信钰(2016)比较了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决策、供应商主导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效果。结果表明: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决策下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内外部融资税率的提高都会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单位碳减排成本和外部投资利率的增加会降低供应链的总利润;供应商主导的分散决策下只有批发价格与内部融资利率相关;集中决策下的利润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单位碳减排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也有学者以单个供应商、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向小东和李肿(2019)求得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情形下的动态均衡策略和减排量的最优轨迹,运用数值算例及灵敏度分析比较两种情形。结果表明:与分散决策相比,集中决策下的减排量稳定值明显较高,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减排水平、零售商的低碳促销水平的稳定值也较高,供应链的总利润还是较高。张星伟(2020)比较了协同控制的集中式决策(以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确定决策水平)、无成本分担契约的分散式决策(以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确定决策水平)以及成本分担契约下的分散式决策(零售商向制造商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三种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如果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边际收益率满足一定条件,成本分担契约下的分散式决策可以改善三者的利润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改善的程度等于成本分担的比例,而该比例受双方的边际收益率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对没有政府干预下供应链减排研发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多数学者研究供应链中的单个成员之间的策略,如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单5基于碳排放责任的政府政策与两级供应链减排研发的效果个供应商与单个零售商的策略,只有少数学者考虑到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第二,学者们对供应链减排研发的策略主要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减排成本分担、低碳促销成本分担等,基本没有研究同一类型成员之间的策略。第三,这些研究对供应链减排形式的划分较为简单,研发形式不够丰富。本章以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消费者具有低碳产品偏好,制造商之间可以选择不合作(制造商单独确定批发价格水平和减排研发水平)、半合作(制造商之间仅进行减排研发合作)和完全合作(制造商合作确定批发价格水平和减排研发水平),研究供应链策略选择的效果。第二节模型构建与求解一、基本假设本章考虑由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其中,制造商m(m=1,2)生产同质产品,产量为qm,以批发价格wm销售给零售商R,零售商R最后以零售价格P销售给具有低碳产品偏好的消费者。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并设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排放单位碳排放量。为减少碳排放量,制造商m可实施减排研发。在产品定价和减排研发形式方面,制造商之间可以选择不合作、半合作和完全合作。借鉴Poyago--Theotoky(2007)的研究,设制造商m的减排研发水平为xm时,研发成本为Cm=x/2,研发成果可在制造商之间免费溢出,设研发溢出率为B(0lt1)。从而,制造商m的净碳排放量为em=gm-xmBx.(m,=1,2,m≠)。借鉴Poyago-Theotoky(2007)的研究,设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损害函数为D=(e1+e2)2/2,设消费者从最终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函数为U=91+q2-(91+q2)2/2,从而可求得消费者剩余函数为CS=(9,+q2)2/2。6···试读结束···...

    2022-10-25 排放双减政策指什么 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 《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刘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作者】刘振著【页数】448【出版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03【ISBN号】978-7-5136-2349-0【价格】68.00【分类】财税-金融政策-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研究-研究-中国-财税-金融政策-影响-上市公司-技术开发-投资-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刘振著.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内容提要:当前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和“去产能”,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战略转型。作为承担国家战略转型重要主体,企业研发投资的多寡,不仅影响着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而且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司价值创造。《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内容试读1第一章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当前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和“去产能”,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战略转型。作为承担国家战略转型重要主体,企业研发投资的多寡,不仅影响着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而且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司价值创造。但是由于“市场失灵”,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或经济正外部性)可能导致企业持续研发投资不足。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来说,支撑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并不存在,主要因为企业研发投资成果大部分是以文字编码或非文字编码的形式存在,这些成果很容易被竞争对手低成本模仿,并且技术创新产权的多维属性,导致研发投资成果产权界定不清,部分产权被滞留在公共领域。企业研发投资成果的“准公共品”特征,导致企业研发投资的私人收益远远低于社会收益,甚至低于研发投资成本,企业研发投资动力不足,存在“搭便车”行为,企业研发投资溢出效应不仅导致企业持续研发投资不足,而且导致整个社会研发资源配置不当。巴泽尔(1996)认为,“人们对资产的权利不是永久1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gt不变的,它们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市场失灵”引起的正外部性问题是企业研发投资不足的重要根源之一,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意味着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技术资源的最优配置(Nelo,1959Amow,196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规制的科学安排,能够有效地解决“正外部性”难题(Noh,1994)。“市场失灵”既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前提基础,也为政府资源配置权力提供了依据。政府干预理论强调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与充分就业,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Keye,1936)。但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可能发挥着“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的两种功能:①“扶持之手”的观点认为政府“看得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②“掠夺之手”的观点认为政府在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的同时,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可能从社会和企业攫取资源和财富,扮演“掠夺之手”的角色(ShleiferamVihy,1994),并且政治家不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是以个人私利最大化作为目标(ShleiferamVihy,1998)。政府失灵会导致企业寻租行为,寻租行为降低了经济的生产能力(Romr,1987),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降低社会福利(Torvik,2002),造成市场扭曲,加大了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顽固阻力(Leeam0r,1980),阻碍其他厂商加人自由竞争(Fug,1987),寻求直接非生产性活动(Bhagwati,1982)和非创利活动(BaumolamSiei),甚至降低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Krueger),诱发各种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和权权交易等寻租交易(洪必纲,2010),严重伤害政府的公信力(洪必纲,2010),甚至危及政权的稳定①。戴尔斯认为,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机制的失败,单独依靠政府干预,或单独依靠市场机制,都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恢复市场机制。①詹姆斯·哈林顿认为一个政府的腐败将意味着另一个政府的诞生。2第一章引言给予企业财税政策激励能够真正促进企业的研发投资吗?如果政府财税政策不能带来企业研发投资的提高,反而因政策寻租、政治关联等行为导致补贴政策不利于调动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那么无疑适得其反,不仅浪费国家资源,而且抑制了企业研发投资,所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优化财税政策供给,规避企业寻租行为,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现有文献主要研究财税政策、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①对财税政策、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较少:②较少分析公司治理对财税政策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公司治理对财税政策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③财税政策组合对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影响的协同效应。本书以中国上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实证检验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的直接影响关系,财税政策组合对企业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影响的协同效应关系;通过企业研发投资的中介变量,财税政策(或组合)对公司价值的间接影响关系。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2.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正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战略转型。但是由于研发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存在“搭便车”行为。本书通过对财税政策(或组合)对企业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的内在规律揭示,为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和提升公司价值,从优化财税政策及其组合,加强财税政策的监管力3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gt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财税政策安排和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本书的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市场失灵”,技●“政府失灵”,创理论术创新溢出效应与新政策“寻粗”行归纳法分析搭便车”行为,为,导致政策资源企业研发投资不足配置扭曲和非效率演绎法企业研发投资不足与创新政策失效●财税政策●财税政策●财税政策对医药企业对T企业研对软件企业实证研发投资和发投资和公研发投资利和计量分检验公司价值的司价值的影公司价值的析方法影响分析响分析影响分析●财税政策(组合)、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结论建议●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优化归纳法图1-1技术路线(二)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法在本书的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部分,对本书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主要采用归纳方法;对文献的评价部分和实证假设的构建部分,进行演绎推理,主要采用演绎法。4第一章引言2.实证分析法本书的第三章至第八章,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建模、指标选择、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的运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实证检验,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一)研究内容全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内容框架如下:第一章是引言。该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梳理了研究的内容,给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接着提出了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最后对本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首先阐述了与本书拟要研究内容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协同理论、政治关联理论和寻租理论。其次,对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研发投资、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和评价。为本书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章分别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税费返还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关系。揭示了不同类型企业,财税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章分别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税费返还和税收优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关系。揭示了不同类型企业,财税政策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5财税政策、研发投资与公司价值多gt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五章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不同控制权性质条件下,政府补贴、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六章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税费返还、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不同控制权性质条件下,税费返还、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七章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所得税优惠、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不同控制权性质条件下,所得税优惠、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八章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财税政策组合、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公司治理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揭示了财税政策组合、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第九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对本书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为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和提升公司价值,从优化财税政策及其组合、加强财税政策的监管力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二)创新之处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6···试读结束···...

    2022-10-25

  • 《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杨晶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作者】杨晶著【丛书名】新锐经管学术系列【页数】153【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08【ISBN号】978-7-5615-6493-6【价格】40.00【分类】互联网络-舆论-影响-公司-企业管理-研究【参考文献】杨晶著.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是“新锐经管学术系列”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民众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的渠道。网络舆论会通过声誉、资本市场、股东大会和监管部门等各种机制对公司的财务政策产生影响。本书从薪酬契约,定向增发和股利政策三个财务领域对网络舆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展示了作者对该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内容试读得第一章导言1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公司治理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李维安,2002】早期的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一董事会和管理层薪酬激励,以及公司外部的治理机制一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外部控制权市场。在LaPorta,Loez-de-Silace,Shleifer和Vihy(l998)之后,大量的文献开始关注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如Demirguc-KurtMakimovic(2002)Himmelerg,HuardLove(2002)Joho,Booe,BreachFriedma(2000)Dittmar,Mahrt-SmithServae(2003):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正式的制度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经济转型国家的公司治理问题,因此,非正式的制度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如图1-1所示,Williamo(2000)的论文将新经济制度分为四个层面,自上而下依次是:第一层,社会嵌入层面,包括非正式制度、习俗、社会规范和宗教;第二层,制度环境层面,包括法律与政治制度等正式制度:第2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三层,治理结构层面;第四层,资源分配层面。Williamo指出,较高层次的制度会制约较低层次的制度(实线箭头),而较低层次的制度则会将信息向较高层次的制度反馈(虚线箭头)。LIL2L3L4社会嵌入: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分配和人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规范,参与方式,特员雇佣(数量习俗、社会规特别是产权制度别是合同(将和价格、激励范和宗教(政治、法律、治理结构与交相容)宫僚制度)易进行结合)图1-1新制度经济学层次资料来源:Williamo,.TheNewItitutioalEcoomic:TakigStock,LookigAhead[J].JouralofEcoomicLiterature,2000,38(3):595-613.从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可以看到,学者们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层次由低层向高层进行的。学者早期研究的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经理人薪酬和外部治理机制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第四层资源分配层面;董事会结构属于第三层治理结构层面;法律制度属于第二层制度环境层面;社会规范则属于第一层社会嵌入层面。对社会规范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正是现在学者们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针对LaPorta,Loez-de-Silace,Shleifer和Vihy(1998)提出的法律对外部投资者的保护会对地区间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产生影响,Coffee(2001)指出,法律保护并不是衡量国家和地区间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大股东剥削中小股东利益程度的唯一变量,社会规范是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在这之后,Stulz和Williamo(2003)又进一步将社会规范的另一领域一宗教文化的概念引入公司治理的研究范畴中。近年来,以媒体为代表的奥论的公司治理作用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的研究之后,有一批文章对我国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徐丽萍,辛宇,2011;戴亦一,潘越,刘思超,香直第一章导言32011:杨德明,赵璨,2012)。这一方面契合了前面所提到的公司治理研究沿着新制度经济学向上一等级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转型期,正式的公司内部制度、外部市场机制以及法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这些不足似乎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Pitoram.Xu,2005)。正如Coffee(2001)所说的,“社会规范在法律保护弱的时候最重要”。但是传统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传统媒体受到资源的制约,不论是报刊还是电视广播,他们所能报道的新闻均要受到版面或者时间的限制。其次,编辑只会选择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这一主观选择过滤了大量的信息,也导致媒体并不能够完全代表公众的意见。再次,传统媒体存在“有偿沉默”的问题,如首次公开募股(iitialulicofferig,IPO)的公司会在上市之前向相关财经媒体支付费用,以避免其报道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最后,媒体会为了引起轰动效应进行一些有失偏颇的报道(熊艳,李常青,魏志华,2011)。而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人们所倚赖的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中的单向性传播变为具有反馈机制的双向及多向传播,这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奥论的形成模式。互联网媒体摒弃了传统媒体存在的一些弱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商和沟通的场所,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Savigy,2002)。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网络舆论参与的公共事件均因引起了一定的社会轰动最终促使监管部门介入。例如,“表哥”、“房叔”等事件因在网上持续发酵,最终使得当事人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这些事件说明了互联网媒体作为新的舆论监督方式,正在公共领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高层领导也对网络舆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在公司治理领域,也曾经发生过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简称“高管”)领取过高薪酬的声讨事件。那么,网络舆论是否能够像传统媒体一样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呢?这种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是怎样的呢?网络4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舆论的治理作用能否最终影响公司的决策呢?基于这些问题,本书利用网络股吧的数据讨论网络舆论的公司治理作用,并研究网络奥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政策、定向增发及股利政策的影响。第二节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由于网络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网络门户网站、网络股吧、微博等。因此,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变量对网络奥论进行度量是本书的关键。本书选用了互联网股票贴吧作为网络舆论的代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互联网贴吧相比门户网站更加能反映网络媒体中公众沟通交流的特点。门户网站的作用与传统媒体的作用类似,仅仅是对新闻进行剪辑和传播,而在贴吧中,大家可以对同一主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其次,互联网贴吧相较于微博,对公司事务的关注更加具有集中性和针对性。虽然微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对公众事务的推动作用亦不可小觑,但是微博对公司事务较少有集中性的关注,即使有也大多是针对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而网络贴吧则不同,由于网络贴吧对不同的股票设立了不同的讨论区,因此贴吧中汇聚了相应股票的小股东,他们对公司各项事务的关注度都很高,也会针对公司的各项事务在贴吧中发表意见。例如,笔者所研究的高管薪酬、公司分红政策以及增发预案都有大量帖子涉及。东方财富网是中国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之一,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亿次,借此门户网站的带动,网站下属股吧的活跃程度也相当高。股吧将不同股票分为不同版块,参与者多是持有该股票或者对该股票有兴趣的股东。林振兴(2011)也曾采用东方财富网股吧的数据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他发现股吧数据对公司的PO抑价有显著影响,这从数据角度说明股吧留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态度和看法。综合以上原因,笔者选择东方财富网的数据作为网络舆论的代理变第一章导言5量,并在不同章节对数据进行不同处理,以研究相应的问题。图1-2总结了本书的研究思路。为了研究网络舆论的公司治理作用,本书选取了公司的三大重要财务政策进行研究,分别是薪酬政策、定向增发以及股利政策,并讨论了网络舆论可能的四个影响机制,即声誉机制、资本市场惩戒、内部治理机制以及监管部门的监控。影响机制财务政策声誉机制薪酬政策资本市场惩戒网络舆论定向增发内部治理机制(股东大会)监管部门的监控股利政策图1-2研究思路从高管薪酬入手进行研究,是因为高管薪酬是传统公司治理中解决外部投资者与内部投资者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2008一2010年,网络舆论对高管薪酬颇为关注,这为本书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定向增发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财务政策,大股东常常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低价向自己或者利益相关者增发股票,以稀释中小股东的股权,因此,定向增发被视为大股东侵犯外部中小股东利益的手段。可以说,定向增发中明显存在中小股东与大股东的代理冲突,且这种代理冲突很难通过原有的公司治理机制解决。于是,我们引入网络舆论看其是否能够对定向增发的流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借助网络奥论对定向增发流程的影6网络舆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政策响,笔者检验了网络舆论可能的影响机制,包括资本市场惩戒、股东大会决议以及监管部门的监控。股利政策可以说是股民最关心的公司决策之一,有些公司由于连续多年不发股利而被中小投资者称为“铁公鸡”。因此,从股利入手,可以进一步检验网络舆论的公司治理作用。本书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对公司治理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在我国的现状下应该关注非正式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三章分析了网络舆论的定义,回顾了与网络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并利用传统媒体的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可能的作用机理:第四章利用2008一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网络舆论对公司高管薪酬政策的影响:第五章利用2008一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网络舆论对公司定向增发的影响;第六章利用2009一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网络舆论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第七章综合本书的研究结果,得出了本书的主要结论和研究启示。第三节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本书的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拓展了法律外公司治理的范畴。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环节仍然较为薄弱。本书的贡献在于,首次将网络奥论引入公司治理的研究,拓宽了非正式公司治理的研究范畴,并且分析了网络舆论可能的公司治理途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资本定价方面,据我们所知,还没有学者对互联网可能对公司财务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考虑到互联网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互联网舆论对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应该得到学者的重视。本书从高管薪酬、股利发放和定向增发的角度为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试读结束···...

    2022-10-19

  • 《手机支付与信用 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杨光瑶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作者】杨光瑶编著【页数】230【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113-24491-0【价格】45.00【分类】电子商务-支付方式-来研究【参考文献】杨光瑶编著.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内容提要:本书语言简单、轻松,内容注重实用性,采用“理论+案例+实操步骤”的方式,旨在手把手教会读者使用手机支付和自助办理个人贷款。无论你是普通消费者还是有个人贷款需求的借款人,相信在本书中都可以学到需要的知识和内容。《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内容试读$第1章手机我包,一键开支付新生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重心从电脑端逐渐转移到手机端,移动支付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如今,手机移动支付和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出门不用带钱包,直接使用手机支付成为常态,手机已代替现金、钱包成为人们便捷支付的“钱袋子”。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1.1支付宝移动支付,边走边付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支付宝和财付通。其中,根据2016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5%,由此可见,支付宝已成为不少用户首选的移动支付工具。1.1.1支付宝开启支付便利时代要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首先需要下载支付宝手机客户端并注册属于自己的支付宝账号。支付宝手机客户端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下载并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手机号直接在客户端中注册账号。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还不能使用支付宝完成支付,因为个人的支付宝账号中还没有可供支付的资金。此时我们需要将个人银行卡绑定支付宝,让支付宝真正成为支付的“钱袋子”。打开手机支付宝,在登录页面输入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个人支付宝账号。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我的”按钮,如图1-1所示。账号①输入日德中0a密码80.8808000又有陌生人收走了你的③点击在08:51收取登录②点击可图1-12.第1章手机钱包,一键开启支付新生活进入“我的”页面,选择“银行卡”选项。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按钮,如图1-2所示。。余额←银行卡0.00元gt日余额宝中国民生银行②点击保看卡司银行卡专①选择图1-2进入“添加银行卡”页面,输入用户本人银行卡卡号,点击“下一步”按钮。在验证手机号页面输入手机校验码,点击“下一步”按钮,即可完成银行卡的绑定,如图1-3所示。持卡人有据0卡号①输入校验码5847214③输入支付宝智能加密,保障你的用卡安全,了解安全保薄④点击下一步②点击下一步图1-3知识加油站在支付宝中绑定银行卡,既可以是储蓄卡也可以是信用卡,但不支持存折。一个支付宝账户最多可以签约18张银行卡,同一张银行卡最多可以成功签约3个支付宝账户。需要注意,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在同一支付宝账户中只能签约一张信用卡和储蓄卡。1.1.2体验支付宝的支付功能支付宝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快捷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能满足用户的不同支付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种。.3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付款码付款码是在线下向商家付款时使用。手机登录支付宝后,点击首页上方的“付钱”按钮,向商家展示二维码及条形码,商家使用扫码枪或摄像头等设备,扫描用户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即可完成交易。除此之外,商家也可以手动输入条形码下方的数字完成交易,如图1-4所示。2841k看数字©①点击⊙②商家扫码转信用卡还数淘果图1-4付款码默认支持的付款方式有账户余额、余额宝、借记卡快速支付、信用卡支付和花呗支付。其中,账户余额、余额宝和借记卡快速支付无支付额度的限制,信用卡和花呗的支付系统会综合评估用户的使用场景,并进行动态的限额和次数限制,如遇到无法成功支付的状况,请更换支付方式完成支付。付款码仅用于当面支付时扫码使用,二维码和条形码每分钟都会自动更新,并会在短时间之内有效。在安全系统的保护下,每笔小于或等于1000元的订单无须验证支付密码,大额交易需验证支付密码。◆扫码付扫码付是线下买家通过使用支付宝钱包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完成支付。在支付宝首页点击“付钱”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扫码付”按钮,将商家二维码放入框内进行扫描,扫描成功后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声波付声波付是商户通过麦克风识别用户手机发出的声波,并下单完成4.第1章手机钱包,一键开启支付新生活交易的支付方式。在支付宝首页点击“付钱”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声波付”按钮即可使用声波支付。◆转账日常生活中除了向商家支付外,有时还会向个人支付。个人对个人的支付需使用转账功能,下面来看看如何转账给他人。在手机支付宝首页点击“转账”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选择转给朋友或转给支付宝账户,这里选择“转到支付宝账户”选项,如图1-5所示。转给我的朋友④目⊙②选择①点击转到支付宝账户《信用卡还款淘票果0通留转到银行卡游戏中心滴商出行余额宝更多图1-5进入“转到支付宝账户”页面,输入对方支付宝账号或手机号码,点击“下一步”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输入转账金额,点击“确认转账”按钮,如图1-6所示。←转到支付宝账户转账金额对方账户①输入¥1000③输入线将实时转入对方张户,无法退制添加备注(50字以内)下一步②点击确以转账④点击使用账户余额付款,更换图1-6最后,在打开的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即可。支付宝转账默认的是使用账户余额付款,若用户的账户余额没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可以点击图1-6(右)中的“更换”超链接,更换付款方式。.5手机支付与信用:省钱、赚钱、提额与个人贷款1.1.3亲密付,亲人购物我来买单亲密付是为亲子、爱人等亲密关系打造的极简支付服务,申请人在为父母、子女及其他亲友开通亲密付后,对方支付时,在收银台可选择“亲密付”从申请人的账户自动扣款,下面来看看如何开通亲密付。在手机支付宝首页点击“更多”按钮,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亲密付”按钮,如图1-7所示。日⊙转感充值中心①回包国他用卡还款淘果家转账红包亲情圈收钱白游戏中心出①点击更多A0②点击回AA收贺亲密付话透卡转让图1-7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替亲友开通”按钮。进入“替他亲密付”页面,输入对方支付宝账号,点击“确认,替他开通”按钮,如图1-8所示。辅入对方账号①点击了行写②输入请亲友开通替亲友开适)确认,替他开通《③点击图1-8程序会要求确认对方与自己的关系,选择相应的关系选项即可。在打开的页面中输入每月支付额度,点击“同意协议并开通亲密付”按钮,最后再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如图1-9所示。···试读结束···...

    2022-10-19

  • 《“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杨秀君|(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作者】杨秀君【丛书名】“形势与政策”教学系列丛书【页数】283【出版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671-3700-4【价格】68.00【分类】时事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高等学校【参考文献】杨秀君.“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内容提要:本书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际关系、党建七个模块,在日常教学中,搜集了学生典型的常见的问题,组织专家和教师给予分析,给出合理的答案。教学问答集涉及学生问题百余个,教师解答字数二十余万。”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遵循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对象针对性强,问题内容易于理解。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部根据会议精神要求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的出版对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辅助作用,是上海大学教师团队集体智慧,具有可操作可复制性。《“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内容试读经济建设篇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薛军民: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9%,堪称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2015年的GDP增长为6.9%,由此引发对中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各种担忧。对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一问题。首先,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一个经济体不可能持续高速地增长下去,犹如人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冲刺的速度进行一万米长跑一样。对于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政府一直以来认为理想的增长目标是7%至8%,这一点不仅可以从近几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中体现出来①,还可以通过几届政府对经济过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中反映出来。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由两位数高速增长变为个位数的中速增长,是理性回归、健康调整的过程,也是今后经济增长的常态化。从结构方面看,我国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工业化已经达到顶峰。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工业化达到顶峰之后,生产率进步比较慢的行业价格涨得更快,资源向低生产率部门转移,从而使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下降。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其次,经济增速的趋缓也与整个世界经济周期的大环境有关。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一直没有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困境。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与①“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复合增长7%,“十三五”规划中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6.5%。习近平:《“十三五”GDP底线6.5%》,2015年11月4日,htt:/ew.xihuaet..com/fortue/2015-11/04/c128391226.htm.4“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整个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全球经济萧条、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独善其身。问题的另一面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增长速度的趋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停滞与下降是不同的概念,所蕴含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基数已经很大,2015年GDP总量为10.3万亿美元,2016年更是超过11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GDP增速为6.5%至7%左右,总量的增长也是非常可观的,也远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长速度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比较大的总量所带来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有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处理之前经济高速增长所形成和积累的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如城市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目标转变的过程,即从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时期转变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阶段,是经济发展速度的量的积累到社会整体发展质的提升的转变过程。二是经济增速趋缓既有经济发展内在的必然性,也包含了我国对经济调节的主动性。传统的依赖于高投人拉动的高增长不具有持续性,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为依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为主的增长方式上来。经济增长的换挡时期是为了以后更持久的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所以,我国的经济增长趋缓是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到质提升的必由之路,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从中等收入国家走向高收入国家和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点与日本的长期经济停滞有本质的区别。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是在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发达经济体之后出现的问题。复且大学张军教授认为,日本,包括相似的韩国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增长陷入长期的缓慢增长,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日韩的经济发展一直在试图维持一种结构的不平衡,出现了结构黏性。①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制造业,这种部门间的结构扭曲是实现之前高速增长的原因,但如果结构的扭曲不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调整或再平衡,那么在遇到外部冲击的时候,反而成为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而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拥有更大的国内潜在的需求规模,生产性①张军:《减速与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htt:/www,fdfre..fuda.edu.c/?=3991l。经济建设篇5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保持长期的中高速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而要实现较长期的中高速增长,面临的困难可能主要是如何避免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而使社会发展长期停滞。所谓“中等收人陷阱”,是世界银行在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最早提出的概念,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所依赖的从人均低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由此导致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目前进入上中等收入区间,正处于迈入高收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历史经验看,许多国家能够快速达到中等收人水平,但很少有国家能够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①。我国目前也呈现出很多长期处于中等收人陷阱中的国家所出现的共同问题,如经济增长回落、严重的贫富分化、增长转型困局、腐败问题突出、社会冲突加剧等。所以,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是如何保持较长时期中高速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吸取和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总量的“蛋糕”做大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就是针对这一形势提出的发展战略。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使供给与不断增长的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匹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由传统的资本等要素投入转向效率提高的新动能上来。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突出人民至上,致力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共享性不够、受益不平衡问题的共享发展①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如果一个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超过28年未达到中高收入标准,即可认为其落人“中低收入陷阱”;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未能在14年内进人高收入行列,则可看作落人“中高收入陷阱”。以此衡量,1950年以来新出现的52个中等收人国家中,35个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30个落入“中低收入陷阱”,5个落入“中高收人陷阱”。在这35个国家中,13个为拉美国家,11个为中东北非国家,6个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3个为亚洲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斯里兰卡),2个为欧洲国家(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其中,一些国家在“中等收人陷阱”中已经陷入了相当长时间,如秘鲁、哥伦比亚和南非等已在“中低收入陷阱”中受困长达60余年,委内瑞拉在“中高收入陷阱”中也已超过60年。与这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些经济体特别是东亚新兴经济体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完成了由中等收人向高收入的跨越。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14日,第7版。6“形势与政策”教学问答集理念为战略指导,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供求两端平衡的根本途径,使经济社会在更高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2.如何解决中国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的分配问题?丁晓峰:关于经济总量问题。我们看一个问题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具体分析。横向看,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我国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速度都居于世界前列,涉及民生的一些领域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智能家具、智能电器、智能型住宅和智能交通工具已经出现在城市中的不少家庭。但我国的总体福利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和享受社会福利的广泛性还远不及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纵向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与20年前、30年前甚至更远的我们的父辈祖辈时代相比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现在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二三十年前无法比及的。国家贫困人口极大地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几乎做到了全覆盖。现在的贫困生上大学,基本生活费几乎都能由国家帮困资金解决,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从整体看,无论我国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举一个简单例子,10年前的学生们到了寒暑假,都坐那种红皮或绿皮的火车,远一点的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到家;而现在,高铁···试读结束···...

    2022-10-02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论文

  • 《林业政策问答手册》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林业政策问答手册》【作者】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丛书名】农村林业知识读本【页数】335【出版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5130-5268-9【分类】林业政策-中国-问题解答【参考文献】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林业政策问答手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林业政策问答手册》内容提要:本书由五部分组成,*部分是林业知识,主要介绍林业的基础知识和林业政策的知识,对林业及林业政策进行初步了解。第二部分是林业经营政策简介,重点梳理林业经营方面的有关政策。第三部分是林权改革政策与操作,着重明确林权改革方面的政策导向及具体实施。第四部分是林业政策案例,从林权改革、林业合作组织、林下经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退耕还林还草、贴息贷款等、农民权益保护7个方面筛选出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供农民朋友学习参考和借鉴。第五部分列出了一些主要林业政策文件全文,以方便农民朋友们查阅。《林业政策问答手册》内容试读第1章林业知识美林业政策问答手册第1章林业知识1.1林业基础知识1.1.1关于林业1.什么是林业?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的事业。林业既是以取得木材、竹材及多种林产品,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建设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是为了人类的利益经营利用森林以及和森林共生的自然资源的科学和实践。2.什么是社会林业?社会林业指围绕人民群众生活所需而要解决与其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相关的林业活动。发展社会林业,对解决乡村贫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减轻毁林压力、稳定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社会林业是以发展乡村经济为目的,由当地人民参与并从中直接受益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亚洲一些国家在发展社会林业方面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印度、泰国、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也是发展社会林业最早的国家之一。3.什么是农用林业?农用林业也称混农林业,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制度的总称,即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竹子等)与农作物或动物相结合在同一土地上经营,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进行组合、管理,使农林复合系统在不同组合之间起到生态和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发展农用林业,能在单位面积土地获得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并被作为一种国土治理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发展农用林业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第1章林业知识1.1.2关于森林1.什么是森林?森林是陆地上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并占有较大空间、密集生长、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森林与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总体,森林受环境因子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环境,在地球表面的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在生态学中,森林被看成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森林可为人类提供大量林木、竹材、能源及其他林产品,并改善和美化人类的活动、居住环境。森林又是天然的基因库,是大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育栖居地。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土壤、地形条件复杂,森林类型十分丰富。2.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3.什么是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计算世界森林覆盖率时,是以世界陆地面积为分母,包括陆地上的江、湖水面在内,不包括南极及北极地区的陆地。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森林法所指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4.什么是森林效益?森林效益是森林在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中的有益作用或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森林的经济效益,包括木材、竹材、薪柴、木本油料、工业原料等林产品,生产干鲜果品、食用菌类、药用植物等林副产品,及栖息繁衍野生动物、树木的根、茎、叶、花、果实、汁液和树皮等经济用途;②森林的生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3林业政策问答手册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生存的安全。森林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森林作用于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最大功能;③森林还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吸附灰尘、消除毒气、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等社会公益效益。林区、森林公园是广大人民旅游、疗养、休闲、保健的胜地。5.什么是森林生产率?森林生产率指通过人的劳动和自然力的作用,在单位面积林地上生成的活立木的生长量蓄积量以及其他林产品的数量。反映森林生产率的主要指标有:①林地单位面积木材年生长量;②林地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③其他林副产品单位面积产量等。6.森林是如何分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以下简称《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分为以下五类。①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⑥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7什么是森林起源?森林起源是森林生成的方式,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天然林又分为实生林和萌生林,人工林则分为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插条造林等方式。确定森林起源时,对人工林可以查对造林记录。对于天然林,如混交林,则以优势树种的起源为准:针叶林绝大多数为种子更新,少数可能是萌芽更新,如杉木等;阔叶林则由种子起源或萌芽起源都有可能。明确森林起源,是确定经营目的和制定经营措施的重要根据之一。8.什么是天然林?天然林是由天然更新或演替过程形成的森林。根据其受人为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原始林、次生林。原始林是未经任何破坏的原生植被。次生林是原始林经采伐或多次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森林。我国现有森林大多数为天然的次生林(也称“天然次生林”),其特征是多为幼壮林,较不稳定,阔叶树种常占优势,生物种类组成复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林地生产率较低。4第1章林业知识9.什么是人工林?人工林是用人工营造的森林。人工林的经营目的明确,树种选择、空间配置及造林技术措施都是按人们的要求来安排的。其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所用的种子、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一般是经过人为选择和培育的,遗传品质良好,适应性强;②树木个体一般是同龄的,在林地上树木个体分布均匀,能及时、划一地进人郁闭状态;③可以用较少的树木个体数量形成森林,群体结构合理;④郁闭后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小,个体与群体之间矛盾比较突出,较易引发林病虫害;⑤林地从造林之初就处于人为控制之下,能适应林木生长的需要。因此人工林往往要比天然林获得更好的速生、丰产、优质的效果,林地生产率较高。但经营人工林必须建立在深入掌握林地环境和林木生长发育等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的营造林技术措施。10.什么是混交林?混交林是两类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任一树种的组成均不足65%。混交林如果树种搭配适当,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及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可以提高林分生产率和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火灾的蔓延,还能提供多种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防护作用也较强。11.什么是纯林?纯林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森林。当存在多个树种时,其中一个树种(即优势树种)占65%以上。12.什么是复层林?复层林是具有两个以上林层的林分。混交林中的上层林木常由阳性树种组成,阴性树种多居下层。复层林可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光、热、水、养分条件,防护作用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在适合条件下培育各种复层林,是提高森林生产率、充分发挥森林效益的有效途径。1.1.3关于林种1什么是林种?林种是为科学地经营利用森林而划定的森林类别。《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类。根据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的林种划定工作,其中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批准公布。5林业政策问答手册2.什么是防护林?防护林是以抗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效益,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及其他防护林。3.什么是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包括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及一般用材林等。4.什么是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干鲜果品、食用油料、调料、工业原料、药材等及其他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5.什么是薪炭林?薪炭林是以生产热能燃料(薪材、木炭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6.什么是特种用途林?特种用途林是以保存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建设、森林旅游、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包括国防林、试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7.什么是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和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8.什么是商品林?商品林是指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自留山个人所有的薪材除外)。1.1.4关于林分1.什么是林分?林分是林木内部结构特征基本相同而与周围相邻森林群落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群落。林木内部结构特征包括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疏密度、出材级、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等因子。由于林地所处的土壤、坡度、坡向、水文条件及气候因子等立地6···试读结束···...

    2022-10-02 epub 图书app epub电子书

  • 《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伊彤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作者】伊彤著【页数】153【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189-5930-3【分类】科技政策-咨询系统-研究-中国【参考文献】伊彤著.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内容提要:本书在界定科技政策咨询体系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发展历程、作用效果、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的做法和经验,明确了在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促进完善我国科技咨询体系的发展战略,并进一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别对优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机制、强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能力建设的思路举措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内容试读1研究范围界定1.1科技政策咨询相关概念1.1.1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及利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国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和健康)服务而采取的集中性的和协调性的措施,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有机整合①。1.1.2咨询咨询是一个舶来语,英语为“coult'”。第一层意思是“向人请教、询问以便寻得资料和参考意见等”;第二层意思为“与人商量、商议”⑦。1.1.3决策咨询决策咨询是指为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的政府部门、企业或单位团体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提供建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o)认为:“公共决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先后提出政府决策咨询的概念。例如,李金龙等认为政府决策咨询就是政府主体对公共事务问题实施决策时,征询专设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或咨询公司建议的一种活动和过程③。申静提出决策咨询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课题的咨询,是一种跨学科、跨行业、多领域的咨询活动,是向用户提供政策抉择依据的③。包兴荣认为,决策咨询又称政策咨询、综合咨询,是指决策者就一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决策问题向专家、学者或①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②李金龙,杨伟才.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U.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8-142.③申静.我国咨询研究的发展及其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4:46-47.002丨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特有的机构等非决策者征询意见的过程和活动①®。1.1.4科技政策咨询尚智丛等认为,科技政策咨询是指政府作为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在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开展咨询,从而保证政策出台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前瞻性③。科技政策咨询的本质是依靠专业力量制定科技政策并联系公众③。也就是说,科技政策咨询是政府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或科技主管部门在组织实施各类科技活动中,通过征询咨询机构与咨询专家的建议意见,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决策咨询的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决策咨询、公共决策咨询等领域,关于科技政策咨询的内涵研究较少。我们认为,科技政策咨询也属于科技决策咨询,只不过从字面上看它更强调咨询结论为科技政策的形式。鉴于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科技战略最终要落到科技政策上,而研究科技政策的前提又离不开科技战略的先行选择。同时,考虑到开展科技政策咨询通常离不开科技统计、科技管理、科技评估等内容,因而科技政策咨询属于相对广义的概念,并不能孤立地进行,而是包含了科技战略、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和科技统计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成为一种较为综合的科技决策咨询活动。为此,本书对于科技政策咨询和科技决策咨询将不做区分。1.1.5科技政策咨询的类型从类型上看,科技政策咨询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第1类是战略性咨询,即围绕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事项,为政府提供前瞻性的战略决断和相关依据。第2类是论证类咨询,是指针对若干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科技决策事项或实施方案提供遴选原则、实施步骤、方案评估、管理程序和相关依据。第3类属于政务性咨询,即针对某项科技政策的制定或修订,研究提出政策文件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并起草具体政策条款。①包兴荣.决策科学化与中国公共决策咨询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4,1:28-32.②涂智.论电子政务环境下公共决策咨询体系的构建D1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③尚智丛,张真芳.科技政策咨询的产生、本质和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3:84-87.1研究范围界定|0031.2科技政策咨询主体本书认为,科技政策咨询主体是政府在科技政策制定或科技主管部门在组织实施各类科技活动过程中涉及科技政策咨询活动的所有相关利益对象,主要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咨询者和社会公众(以政策受众为主)。1.2.1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者主要指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政策制定部门中,政策研究室(包括党委政策研究室和政府政策研究室)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或者秘书的角色,这些研究机构拥有充足的政策分析背景资源、稳定的研究队伍及规范的研究方法,在国家重大科技政策的科技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我国分为两个部分,共四级:第一部分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即国家科技部;第二部分是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包括省级科技厅(委)、地市州级科技局、县市级科技局共三级。1.2.2政策咨询者政策咨询者主要体现为向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政策咨询机构。主要包括半官方科研院所、科技社团、高等院校、民间思想库四大类。一是半官方的科研院所,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及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二是科技社团,主要包括学会、协会和研究会三大类,如各地市的科协部门、各学科的协会、各行业的研究会,其中科协是科技社团的直接主管单位。三是高等院校,主要包括从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四是各类民间的思想库,即独立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他们虽以“公司”“研究所”“学会”“中心”等命名,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管理,但不设股份股东,不以营利为目标,就特定科技政策问题提供最优化的理论、策略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1.2.3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保障决策咨询民主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群众两大部分。其中,科技工作者是将科学技术作为职业的群体,是指在自然科学领域掌握相关专业的系统知识,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传播、推广、应用等方面工作的科技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院等机构。社会群众则主要是关乎004丨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民生等重大科技政策的影响对象,是科技政策的主要受众。社会公众作为科技政策的受众,在科技政策的实施过程主要发挥影响和监督的作用。1.3科技政策咨询机构1.3.1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定义科技政策咨询机构是指以科技政策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方向,以科技政策咨询人员为骨干,运用知识、信息与经验,识别科技政策咨询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与判断,通过搭建研究合作平台和业务支撑网络,提供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对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形象描述如图1-1所示。咨询需求社会资源科技咨询手段调查知识信息分析科解决咨询方案、人员人研究经验判断业务网络合作平台图1-1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图解1.3.2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特征①独特性。一家有影响的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在长期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和积累并形成了自身特色,包括研究的专长、影响的层面等,这种经过长期努力打造的核心能力使人们一提到该领域就联想到这家机构。换句话说,正是这种独特性构成了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核心竞争优势。②服务性。科技政策咨询机构主要是服务于政府决策的,以影响政府科技决策为目1研究范围界定|005标,即所谓的“想政府所想”,一般不研究纯学术问题;而决策者是否采纳其政策建议是判断其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同时,高水平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开展的研究又具有一定的预判性,“想政府之未想”,做到“高看一眼,深看一层”。③综合性。政策的制定本身具有综合性,尤其是科技政策所涉及的范围、规模、复杂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这就要求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必须集合多方专家的力量,从战略思路到政策建议、从全球高度到区域视野、从经济价值到社会效益进行周密的全方位考虑。这项工作已经远非一家机构或一个专家所能胜任。以美国为例,科技政策界几乎没有个人能影响决策,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咨询。④成长性。科技政策咨询机构通过一个一个的课题、一分一分的努力、一项一项的荣誉积淀形成机构品牌,是其核心竞争力持续积累、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的结果,并还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1.4科技政策咨询体系1.4.1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内涵从静态上看,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由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咨询机构组成。在这个层面上,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看,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包括业务涉及科学政策研究、技术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所有机构;从狭义上看,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小体系”,仅指以科技政策咨询为主业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本书除了在前面有关发展历程、成效作用等方面内容是针对“大体系”的之外,其余各部分内容均聚焦于“小体系”进行研究。从动态上看,科技政策咨询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离不开需求和供给两个要素:一是要有政府科技决策需求作为外部驱动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政策咨询运行的实现机制,起到完善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升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组织效率和功能效率;二是要有内部各咨询机构研究成果的持续供给,只有科技政策咨询机构源源不断提供的高水平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该体系是由科技政策咨询机制和科技咨询机构能力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也正是本书开展研究的基本逻辑起点。①申静.我国咨询研究的发展及其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4:46-47.006【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1.4.2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上述需求和供给角度,我们在此提出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简要分析。(1)科技政策咨询需求科技咨询机构提供决策咨询的根本前提是存在相关政策决策咨询的需求,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决策者的科技咨询意识和咨询过程的制度保障,科技咨询机构便难以进人科技决策过程,从而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影响,机构自身也难以发展。由此可见,政策决策咨询意识的培养和咨询过程法制化的建立是政策咨询需求形成的基础,而政策咨询需求则决定了科技咨询机构是否有可能提供咨询。(2)咨询供给与咨询需求的联系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供给都能较为合适地满足需求,科技咨询也不例外,这便是我国目前存在的咨询研究和政府决策难以有效融合的“两张皮”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决策咨询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政策决策质量,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咨询机构也非常渴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政府决策中去,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或获得经济收益。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和沟通平台,咨询供给和咨询需求之间的关系难以形成,从而使供需两方的积极性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建立科技咨询机构与决策咨询需求者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是影响科技咨询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3)咨询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适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机构内人员的协调和机构间的合作,从而尽可能地挖掘机构的科研能力,提高科技政策咨询的质量,促进机构科技政策咨询影响力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科技咨询机构的不断壮大。例如,跨部门(机构)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不同机构之间(政策咨询机构之间,或政府部门机构与咨询机构之间)的交流渠道或平台,从而促进双方供需对接;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研究人员推广研究成果的动力并吸引新的高级研究人员加入;规范严谨的质量控制机制能够保障政策咨询机构开展政策咨询的有效性等。···试读结束···...

    2022-09-15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郑百春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作者】郑百春著【页数】279【出版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04【ISBN号】978-7-80250-120-1【价格】32.00【分类】方针政策-中国-通俗读物【参考文献】郑百春著.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内容提要:本书试图为百姓解决身边的难题,以服务大众。书中内容包括百姓生活的各方面,如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百姓理财、社会保障、法律维权等。为老百姓指明办事的职能部门以及具体的办事程序,并援引很多具体的法律政策和法规加以解释,为老百姓办事找到法律依据,保障百姓的权益。《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内容试读●第白章●衣食住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了,而是普遍地要求提高生活品质。在“衣”、“食”方面,不仅要买到合适的东西,更要求有舒适的购物环境,花舒心钱、放心钱。在“住”方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房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变迁的缩影,人们配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在最大限度内让自己住到可心的房子,让自己的家更舒适。在“行”方面,摩托车、电动车、家庭轿车、大型货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必备品,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1.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责任吗?周某到某电器城购买了一台电冰箱,当时是促销季,电器城赠送周某一台饮水机。周某回家后当即使用了饮水机,但是因其漏水导致实木地板被泡坏,周某要求电器城赔偿损失。电器城认为饮水机是赠送品,不属赔偿范畴,拒绝赔偿。周某要求电器城赔偿赠品带来的损失,可以吗?专家支招☒周某可以要求电器城赔偿赠品饮水机带给自己的损失,电器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商家所谓“赠与”与一般的赠与不同,消费者只有根据商家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指定商品消费总额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获得“赠与”商品,因此商家的这一“赠与”是附条件的,并不是无偿的。商务部《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作出政策性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不得降低促销商品(包括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得将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作为奖品、赠品。我国相关法律也规定,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物品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由此可知,周某在电器城购买电冰箱时电器城将漏水的饮水机赠送给周某,电器城应当对赠与商品的质量负责,饮水机漏水损坏周某家的实木地板,电器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政策来源:商务部《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特别提示:获取货真价实的商品是消费者不可侵犯的权利。即使是附赠品,也应当具备合格、合等级、合约定的品质,商家不得以赠送为由提供不合格产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商家用于促销的赠品大多也计入销售成本中,因此,赠品实际上也是商家用于销售的产品,应当受到法律、政策的约束。商家用于促销的奖品或者赠品如果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可以要求退换或者赔偿。·2·第一章衣食住行《《《2.特价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不予退货对吗?马某在超市买了一款加湿器,因为该机是样品,所以半价销售。回家后马某发现该加湿器并不能正常使用,他要求超市退货。超市称该加湿器有合格标志,并且是特价商品,因此不予退换。特价优惠销售的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就不予退货吗?专家支招☒超市的说法是错误的,该加湿器是特价商品,但是它存在质量问题,超市就必须依法退货。消费者购买商品,商家保障商品能够正常使用,这是基本的道理,就算特价商品也一样。特价商品一般是指低于原价出售的商品,多以“优惠”、“削价”、“打折”、“处理”等方式出现。物价商品的降价原因和动机各不相同,但这一切与产品应具备的质量、功能无关,商家对优惠、削价、打折等商品承担与正常价格商品同样的产品责任。商务部《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定:零售商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者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由此可知,同样一件商品,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商家都要对该商品的质量负责。马某购买的特价加湿器不能正常使用,他可以要求超市退货,超市不得拒绝。政策来源:商务部《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特别提示:优惠、削价、打折等均是经营者的价格促销手段,经营者并不因商品特价销售而减轻或免除其产品责任。经营者必须保证售出商品的质量,如果售出的商品在一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应该无条件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即便是打折商品也不能例外。消费者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可以要求经营者承担产品责任,双方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3.吃火锅时被烫伤,能否要求饭店赔偿医疗费?刘某和几个朋友在一家火锅城吃火锅,服务员在添汤时失手将刘某手臂烫伤。刘某虽经治疗痊愈,但右手仍留下一道明显的疤痕。刘某花去医疗费共计·3○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690元,她可以要求火锅城赔偿医疗费吗?专家支招☒刘某可以要求火锅城赔偿她的医疗费。我国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宾馆、商场、饭店等公共服务机构对其经营场所及人员有提供安全保障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体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消费者在餐饮、娱乐等场所遇到人身伤害时,可以依此规定向经营者索赔。刘某在火锅城就餐时,因火锅城服务员的失手行为而被烫伤,火锅城应当按规定承担赔偿刘某医疗费的责任。政策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特别提示:人们到饭店就餐,享受美食和服务,饭店收取相应的费用,饭店作为经营者应当保障就餐人员的人身安全。消费者在饭店就餐时不能要求饭店服务人员保障自己的一切安全,自己应尽力保障自己、随行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出现了伤害事故时,更不要一味等待饭店经营者承担责任,而应当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到医疗机构救治。消费者要保存好发票、就诊证明等证据,在理清责任时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权益。《《《4.就餐后饭店多长时间内开发票?周某在某饭店用餐,结账时要求服务员开发票。服务员称当次消费数额太小,可以拿着消费小票下次就餐时累计开发票。一个月后,周某又来这家饭店用餐,吃完饭后拿出上次吃饭的小票,要求累计开发票。而饭店服务员却称上次的小票已经过了30天了,饭店不能开具发票。该饭店服务员的说法有道理吗?专家支招☒饭店服务员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消费者与商家的买卖关系成立,商家必须。4…第一章衣食住行给消费者开具发票,这是商家的法定义务。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国家税务部门从来就没有规定购物小票超过30天就不给开具发票,饭店服务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按照以上国家有关税收法律和税务政策规定,商家卖出东西,就必须给消费者开具发票,并没有规定超过了商家自己设定的时间就不能开发票。周某可以要求该饭店开具发票,并不受30天的时间限制。如果该饭店拒绝开具发票,周某可以向税务部门投诉。政策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特别提示:现在,大多数酒店、大型超市为了自己内部管理方便,对开具发票的时间作出一些限制性内部规定,这属于正常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也获得消费者认可。但是消费者应当知晓这纯粹是商家单方面的行为,属于限制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违反了商家的法定义务,对消费者是没有约束力的。消费者完全有权向商家索要发票,如遭到拒绝,消费者可以据此向当地税务部门投诉。《《《5.购买及食用了劣质食品,怎么办?田某在某食品公司购买了一箱火腿肠,全家人食用后都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田某一家经过两天的治疗身体都基本恢复,但面对3000多元的治疗费,田某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专家支招☒田某应当保存好就医的单据,并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以及全家人的合法权益。食品卫生投诉举报的受理范围包括制售劣质食品行为;食物中毒、餐饮卫生·5○百姓实用政策…本通差、无卫生许可证制售食品行为;销售发霉、变质、过期食品等侵犯消费者权益,不符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对接到的咨询、投诉、举报,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进行答复、核实、处理,并对咨询、投诉、举报和答复、核实、处理的情况予以记录和保存。消费者发现餐饮单位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食物中有异物或异味、餐具不消毒等现象,应当对其举报和投诉。田某一家食用了某食品公司的火腿肠后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田某可以就此问题举报该食品公司。政策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别提示:消费者在投诉举报时,要尽可能内容翔实,将事实原原本本向卫生监督机构反映,不要捏造或歪曲事实,要有明确的投诉举报对象,包括名称、地址,举报还要有具体的违法事实,以便能及时立案查处、尽早结案。消费者投诉举报要尽可能提供收集保存的证据,供卫生监督机构查证使用,如:发票、门诊或住院病历、购买的食品包装袋、照片等。用电话或信函举报时,最好不要匿名,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核实情况,防止疏忽重要线索,并能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者。《《《6.到饭店就餐,能否查验其食品卫生许可证?吴某、赵某已经在老家举行过婚礼,面对北京的亲朋好友,他们准备在某饭店聚一聚,以示感谢。为了确保饮食安全,吴某要求查验该饭店的卫生许可证。吴某可以查验该饭店的卫生许可证吗?专家支招☒吴某可以查验该饭店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并按照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手续;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食品生产经营的食。6…···试读结束···...

    2022-09-13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个人贷款实用知识》谭强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个人贷款实用知识》【作者】谭强编著【页数】272【出版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1【ISBN号】978-7-5624-7064-9【价格】45.00【分类】个人-贷款-基本知识-中国【参考文献】谭强编著.个人贷款实用知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个人贷款实用知识》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大众个人贷款知识普及读物。在撰写过程中,笔者在力求站在个人借款人和银行工作者的角度对个人贷款的重要知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书写。书本内容丰富,涵盖了个人贷款用途与银行的选择、个人贷款业务品种、个人贷款担保方式、贷款申请、贷款流程、还款方式及利息计算、个人信用、贷后须知等八个章节,228个借款人关心的具体问题。《个人贷款实用知识》内容试读第1章个人贷款用途与银行的选择1.你为什么要贷款?你为了什么贷款贷款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借款人最清楚但银行不一定最清楚。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就是想了解借款人贷款的真实用途是什么,贷款用于什么地方。贷款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借款人真实性消费需要,如购房、购车、购买大宗消费品、住房装修、教育深造、休闲旅游等。(2)借款人真实性经营、创业需要,如购买原材料、购买货物、购买设备、店面装修等。(3)借款人投资性需要,如购买股票、购买基金、购买理财产品等。(4)借款人投机性需要,如私人高息借贷、入股建筑工程等。(5)借款人顶名贷款,如家人、亲戚朋友不够贷款条件,借款人以本人名义贷款贷款金额用于他人真实目的。(6)虚假贷款,如楼盘假按揭,开发商为套取资金,利用借款人假购房者身份骗取贷款。(7)其他需要,如借款人现金类资产非常充足,为了某种需要对外彰显负债而申请的贷款。2个人贷款实用知识上述第(1)、(2)类情况银行是支持和鼓励的,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较大。第(3)~(5)类银行的规定是不支持的,对个别贷款数额较小、银行认为核心风险能够掌控以及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借款人也有可能获得贷款,但借款人须牢记风险控制第一的原则,尽可能不要涉及其中,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对第(6)类情形,借款人千万不要配合不良开发商参与虚假贷款行为中,只要你在银行借款合同和相关文书中签字,一旦开发商卷款潜逃或因开发商资金断裂而无法正常还贷的话,你将会承担巨大损失。2.银行个人贷款不支持哪些贷款用途?银行根据风险偏好不一,个人贷款的禁止性用途也可能不一致。但通常不支持以下贷款用途:(1)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和开发。如贷款用途为楼盘开发,银行对公贷款可以支持,但个人贷款不纳入支持范围。(2)股本权益性投资。如贷款用于充实成立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资本金。(3)证券市场投资,包括购买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权证等。(4)涉及黄、赌、毒的行业。(5)用于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以及为相关行业生产配套产品。(6)用于环境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市场销路不畅的产品制造。3.你适合贷款吗?有借必有还,我们每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都会想到是否能够正常还上。银行是否把贷款给你,也是看你愿不愿还,能不能还。贷款偿还能力是考察你在某一期间是否适合贷款的最核心因素。贷款偿还能力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笔者认为至少涉及以下因素:第1章个人贷款用途与银行的选择3(1)年龄。一般来讲,30~55周岁的人赚钱的能力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赚钱能力要强。(2)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财富,身患疾病的人在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较小。(3)当前所从事的职业与职位。对于职业人士而言,跳槽的可能性人人都有,但跳槽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不同职业与职位的收入差距较大,公司高管、职权部门、垄断性行业、高科技行业、金融行业、拥有特定资质的员工收入普遍较高,广受银行青睐。(4)家庭负担。家庭负担较重的人通常偿还能力也较差,比如配偶无工作,赡养多位老人和病人,支付子女高额学费等。(5)家庭净资产。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家庭净资产较多的借款人,底气较足,万一将来收入下降,部分资产可变现处理还贷。当然,家庭净资产要看资产的流动性与可变现性,家庭要适当配置部分易处置、易变现的资产。(6)预期收入。在未来一段时期,借款人及其配偶合理预期收入。(7)个人资历。包括借款人的工作阅历、学历、特长、技能、社会关系及可用资源等,资历丰富的人获取收入的能力也较强。综合以上因素,只要你情况不太差,年龄不太大(一般不超过60岁),笔者就认为你是比较适合贷款的。贷多贷少,什么时候贷,因什么用途而贷,要因人因时因事而贷。笔者倡导“人人贷款、适度贷款”的理念。因为对一般职业人士而言,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对经营者而言,可以发挥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让钱再生钱。当然,贷款金额一定要适度,还款压力太大,无法正常还贷,那就会切实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4.贷款金额多少为宜?贷款金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贷款用途所需金额及还款能力两方面。(1)对于消费用途的贷款,在具备充足还款能力的前提下,笔者赞成用足银行的政策。如首套房贷,现行政策规定贷款成数最高不超过7成,只要你及你个人贷款实用知识所在家庭还款能力较强,即使你手上有节余的资金,你也完全可以贷到7成。有部分读者可能会问,我本来只可贷5成,你为什么鼓励我贷7成呢,多2成不是多给银行利息吗?笔者的答复是:你说得没错,贷款越多,利息越多。但是笔者认为:①银行贷款利率相对社会融资成本较低。②你的余钱可以更多地改善生活质量,如购买住房配套的车位、更好地进行住房装修等。③你的余钱可以做更多适合自己的投资,比如你是稳健型投资者,你可以购买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的理财产品。④手上保持较为充足的现金,以备生活急需。如你将来手上的现金非常地充足,无更好的投资渠道且一段时间无大额支出,你也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当然,不是贷款越多越好,一定要看自己的偿还能力如何。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各类消费贷款的月还款额应不超过月收入的50%为宜,持有的现金最好不低于月还款额的6倍以上。‘月还款额占比也不一概而论,大多居民消费贷款集中在房贷和车贷,而一线城市的房屋均价是三四线城市房屋均价的好几倍,一线城市的居民房贷支出也通常大得多,对于一线城市家庭贷款金额较大的(各类消费贷款总额在100万元以上),月还款额最高不应超过月收入的60%。(2)对于经营用途的贷款贷款金额往往弹性较大,这主要看借款人所经营实体的历史与预期现金流和赢利状况。经营实体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预测性较大,借款人从事的行业、行业平均赢利率、产品前景、产品销售情况、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是影响还款能力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讲,一个生产、销售正常的普通个人经营实体(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微型企业、个人实际控股小型企业),贷款金额要根据贷款用途所在项目的投入金额而定,贷款金额应不超过项目投入总额的70%且不应超过上年度销售收入的50%为宜。从事经营实体的借款人,一般想从银行获取贷款,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贷款成本较低,与实体创造的利润(除少数劳动密集型项目外)相比有较大的赢利空间。第1章个人贷款用途与银行的选择55.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银行办理贷款?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银行办理个人贷款至关重要。在贷款过程中,银行与借款人信息是不对称的。贷款前,借款人基于对贷款的知识的缺乏和对银行的不了解,觉得贷款很难;贷款后,银行想深度挖掘客户的潜在贡献,一些借款人不愿配合,银行进一步收集客户的信息较难。笔者认为,在办理个人贷款业务时,适合自己的银行标准主要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可不可以办自己需要的贷款业务品种。(2)银行的综合定价,即借款人付出的综合成本是否在银行同业中处于中下水平。(3)银行的服务效率高不高。银行可不可以办是最主要的。可不可以办取决于银行本身,这由银行的信贷规模、风险偏好、产品范围等因素决定。一家银行信贷规模紧张,可能在个人贷款业务办理时进行一些压缩,特别是年末最后两月,由于每家银行要控制好信贷规模,此期间申请个人贷款难度相对较大。不同银行风险偏好也不一样,比如有的银行把住房贷款作为营销重点,有的把汽车贷款作为营销重点,有的以经营贷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不同银行、同银行不同分支机构在业务品种发展方向上各有侧重。怎样确定哪些银行可以办自己想办的个人贷款业务呢?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银行合作商,包括房产开发商、汽车销售商、房屋中介、担保公司等。比如你买房买车,销售人员会告诉你他们的合作银行分别为哪几家,你可从中择优选择。这类渠道最为直接简单。二是银行网站。银行为了宣传自己的个人贷款业务,会在官方网站进行宣传,你可详细浏览网站进行阅读。三是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是银行的重要窗口,话务人员是经专门培训的人员,对个人贷款有一定了解,对专业问题一时回答不上,也会请示后及时予以回复。四是银行个人贷款中心,个人贷款中心地点可通过客户服务电话咨询。五是银行网点,详细咨询客户经理,这种方式最为直接。咨询效果受银···试读结束···...

    2022-09-13 epub百度百科 epub 书

  • 《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 政策解读版》李晓波,周峰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作者】李晓波,周峰编著【页数】206【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10【ISBN号】978-7-113-18458-2【价格】39.80【分类】房地产-交易-基本知识-中国-房地产投资【参考文献】李晓波,周峰编著.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内容提要:本书分四篇,第一篇讲解房产投资入门基础,即什么是房产投资、为什么投资房产、看房和选房的信息识别及方法技巧。第二篇讲解房产交易技巧,即购房、贷款、验房、收房、装修、物业的方法与技巧。第三篇讲解商品房、商铺、写字楼、教育房、地铁房、异地房产的投资技巧。第四篇讲解房产投资策略,即在哪里买房、何时买房最赚钱,以租养房的技巧、投资买卖房的技巧。在讲解过程中即考虑读者的学习习惯,又通过具体实例剖析讲解房产实际投资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关键问题及种种难题。《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内容试读第1篇房地产投资入门本篇内容讲解房地产投资入门基础,即什么是房地产投资、为什么投资房地产、信息识别技巧及看房和选房的方法与技巧。本篇章节第1章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还有“钱途”吗第2章看房·选房识别信息技巧第3章看房·选房的方法与技巧o5周第1章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还有“钱途”吗中国有个传统的观点:有房有地,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为了子孙后代丰衣足食,有些父母会投资房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房地产投资已成为人们投资的首选。本章主要内容豪什么是房地产投资为什么选择房地产投资与股票等投资品种相比房地产的优势鑫房价“泡沫”通货膨胀下的房地产投资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资技巧源2014年我国城市房地产投资趋势一、什么是房地产投资最近几年,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投资可谓风风火火,即楼房越盖越高、楼盘越卖越贵。房市的火爆和房产投资的财富效应,带起了全民的购房、置业热情,这样一来,房地产投资蓬勃发展起来,人们购房、置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投资呢?房地产投资的类型有哪些?房地产投资的特点和风险又有哪些呢?下面来进行详细讲解。(一)房地产投资的概念房地产投资已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批发部”,那么到底什么是房地产投资呢?在了解房地产投资之前,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房地产,什么是投资。1.房地产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房地产权益,是实物、权益、区位三者的结合体。提醒在房地产估价中,一般将建筑物做广义理解,其定义为:人工建造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在里面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物,如烟囱、水塔、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狭义的建筑物主要是指房屋,不包括构筑物。第1章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还有“钱途”吗如图1.1所示为某地区的房产建筑物。图1.1房产建筑物2.投资投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挂在嘴边的名词,是指个人或企业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投入一定的货币或实物用以开发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投资的方式很多,例如储蓄投资、期货投资、黄金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商业投资、工业投资等。3.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本投入房地产行业,以期在未来获得不确定的收益进行的投资。房地产投资是地产投资和房产投资的总称,其中地产投资是第一位的,而房产投资是第二位的。(二)房地产投资的类型房地产投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不同的类型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房地产投资除了与一般投资行为一样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标准来分类。1.按投资主体划分按投资主体来分,房地产投资可分为政府投资、非盈利机构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政府投资和非盈利机构投资比较重视房地产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如低碳排放住宅示范项目投资、廉租住房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则比较重视经济效益,如商品住房投资、写字楼投资等。3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2.按经济活动类型划分按经济活动类型来分,房地产投资可分为从事土地开发活动的土地开发投资、从事各类房屋开发活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从事各类房地产出租经营活动的房地产经营投资。D提醒房地产行业中的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活动等也涉及投资行为,但通常不属于房地产投资研究的范畴。3.按物业类型划分按物业类型来分,房地产投资可分为居住物业投资、经营性物业投资、酒店与休闲娱乐设施投资、工业物业投资和特殊物业投资。(1)居住物业投资居住物业是指供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地产,包括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公共住房中,又可细分为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限价商品住房和经济租赁住房等多种类型。商品住房中,又可细分为普通住宅、高档住宅、公寓和别墅等。(2)经营性物业投资经营性物业又称商用物业、收益性物业或投资性物业,是指能出租经营、为投资者带来经常性现金流收入的房地产,包括写字楼、零售商业用房(店铺、超市、购物中心等)和出租公寓等。(3)酒店和休闲娱乐设施投资酒店和休闲娱乐设施是为老百姓的商务或公务旅行、会议、旅游、休闲、康体娱乐活动提供入住空间的建筑,包括酒店、康体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严格地说,这类物业投资也属于经营性物业投资,但其在经营管理服务活动上的特殊性,又使得其成为一种独立的物业投资类型。对酒店和休闲娱乐设施而言,其开发投资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关联更加密切。以酒店为例,在其初始的选址和规划设计阶段,负责未来运营管理的酒店管理公司就已成为开发队伍的重要成员。(4)工业物业投资工业物业是指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空间的物业,包括工业厂房、高新技术产业用房、仓储用房、研究与发展用房(又称工业写字楼)等。工业物业投资常投资于开发供出售或出租的物业。用于出租经营的工业物业常出现在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特殊物业投资特殊物业是指场所内的经营活动需要得到政府特殊许可的物业,包括飞机场、车站、汽车加油站、高速公路、码头、桥梁、隧道等。特殊物业的市场交易很少,这类物业投资多属长期投资,投资者靠日常经营活动的收益来回收投资、赚取投资收益。4第1章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还有“钱途”吗4.工业用地投资案例下面举例说明工业用地投资。老王从2002年就已经开始投资房地产了。随着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他的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投资住房,还进入了一个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即工业用地、出租厂房。在青岛郊外不远的地方,老王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这处房地产是他当时投标买下的工业用地,共超过2000m2。老王只花很少的钱就买了60年的产权,他把楼上的房子租了出去,楼下的厂房紧靠公路边,车流量很大,所以老王就开了汽车修理厂。由于投资工业用地需要大量资金,并且有政策风险,还需要有很好的信息源,一般投资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其实老王当时看准了青岛小企业多,而这些小企业又需要大量厂房,于是开始投资别人并不看好的工业用地。十几年过去了,老王不仅获得丰厚的租金,而且汽车修理厂生意红红火火,更重要的是,现在这块地要转为商业地产开发了,老王这一次赚大了。(三)房地产投资的特点房地产投资是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投资方式。由于其商品的特殊性,房地产投资存在着不同于其他投资品种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是房地产投资的关键所在。房地产投资的特点如图1.2所示。土地开发成本高投资成本高房屋建筑造价高房地产投资的特点房地产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好投资回报期长图1.2房地产投资的特点1.投资成本高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成本高,即投资一宗房地产少则百万元,多则千万元甚至上亿,这是由房地产本身和房地产经营过程的特性所决定的,具体原因有以下3条。5房地产投资交易一本通(政策解读版)(1)土地开发成本高投资者都知道,土地是稀缺资源,是有限的,即其供给弹性趋于零。但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却在不断地增长,这使房地产的土地价格不断上升。另外,房地产市场中的价格竞争,例如土地的拍卖、招标,也会大幅度地抬高土地的市场价格,从而使房地产投资的成本加大。(2)房屋建筑造价高建设房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材料(钢筋、水泥、木材等),还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并且这类人员的人力成本较高,建设房屋的材料价格在上涨,使房屋建筑的成本越来越高。(3)房地产的建设周期长由于房地产的建设周期长,因而使占有大量资金的房地产投资需要支付巨额的银行利息,也增加了房屋建筑的成本价值。2.投资收益好任何投资会有风险,但对于房地产投资来说,由于土地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使房地产具有保值和增值的优点。正是因为房地产投资有这种高预期收益潜力,所以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并使他们乐而忘返,从而也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3.投资回报期长房地产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购买过程,还受到土地投资市场、综合开发市场、建筑施工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制约。一旦资金投入,就要经过这几个市场的一次完整流通才能获得利润。一般情况下,开发一宗房地产,从选择地块到贷款、筹资、规划设计、兴建完工,直到出售或出租需要3~8年时间。(四)房地产投资的风险由于房地产投资占有的资金量大,并且周转时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投资的风险因素也购买力风险将不断增多。一旦投资失败,大量资金就不能按变现风险期收回,个人或企业就会陷入资金窘迫的境地,甚至有可能由于债息负担沉重,入不敷出,从而房地产投资的风险经营性风险造成负债开发的后果,严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共有5项,如图1.3所示。社会性风险1.购买力风险自然风险如果经济出现滑坡现象,甚至出现萧条现象,而通货膨胀又在上升,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房图1.3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地产的购买能力,使建造好的房屋销售不出去,从而导致投资者经济上的损失。6···试读结束···...

    2022-09-13 一本通PDF 一本通电子版

  • 《中国的公共住房和住房援助 政策评估与战略选择》张齐武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的公共住房和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战略选择》【作者】张齐武著【页数】403【出版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307-18205-9【价格】46.00【分类】住房政策-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张齐武著.中国的公共住房和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战略选择.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的公共住房和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战略选择》内容提要:本书分析了城市中为解决中下等收入者住房问题政府推出的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的利弊以及囤房原因,根据住房援助的基本原理和政策目标,探讨了“住有所居”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中国住房体系从剩余模式经多元模式向高级普惠模式过渡的构想,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和前述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的公共住房和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战略选择》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1.1.1研究背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这是传统文化对理想世界的朴素描绘。承接这一理想,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实现“住有所居”的社会发展目标①。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商品房的高房价对城市新增人口和弱势群体产生了明显排斥②,造成了阶段性住房困难(刘志峰,2012)。如何让聚集在城市的居民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这是我国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2011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1.6平方米③,城市居民的总体住房状况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伴随着我国住房私有率和自有率的提升,是否拥有住房产权已成为改革时期阶层差异和阶层分化的重要指标(边燕杰,刘勇利,2005)。然而在取得这一成就的同时,富裕居民热衷于囤房,青年群体宁可沦为房奴也要超前购房,这种现象折射出住房问题的复杂性。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经适房①实现“住有所居”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的社会目标之一。②参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第74页。③数据来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全国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1一2015年)》。1第1章绪论“信誉危机”、公租房试点遇冷、房地产调控变“空调”等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反思(茅于轼,巴曙松,陈杰等,2010)。为此中国政府拟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量,试图缓解房价涨幅过快,中低收入者买房难、租房难、住房条件改善缓慢等社会问题。但在城市层面,不断增长的住房保障土地与资金需求难以落实,保障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调研小组2009)。在立法层面,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经济适用房的存废、保障方式选择成为疑难问题(郑尚元,2010)。本研究对我国当前的住房政策背景有四个基本判断:一是经过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公房基本已出售给私人,城乡居民的住房拥(私)有率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大部分城市的存量住房总量(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和套数)已经基本满足常住人口的小康需求,但占有结构①和质量有待改善。突出的矛盾是中高收入居民热衷于购房、囤房与中低收人者买不起舒适住房的现象并存。二是大城市适合青年人和低收入者的低端住房逐渐减少,可供租赁的合适房源也相对不足。但如何供应这一类住房,以及如何帮助人们获得这类住房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管理模式。三是双轨制市场中同房不同权、同房不同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不灵,这也是住房政策遭到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经适房政策的初衷和政策执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公租房的呼声虽高但实施中存在诸多困惑。从上述判断出发,我国当前的住房政策需要反思、面临改革甚至重构,这需要从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证。中低收入者与高收人者共享一个城市,要达到“住有所居”的目标,首要是合理解决占总人口约70%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这是一个真问题②。与极低收入者依靠兜底的廉租房制度不①占有结构指住房公有私有的保有比例、家庭自有住房的比例。②据世联地产总裁陈劲松的回忆,2007年国务院24号文件出台后,广东房协蔡穗声先生提议研究中等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真问题,参见陈劲松:《世联观察:景气循环中的市场2007一200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21.1问题的提出同,中低收入群体租购住房需要多大程度的住房援助,需要得到什么方式的援助都存在争议①。在一定资源约束下一有限的公共预算支出和建设用地严格管制下,对到2020年达成“住有所居”社会总目标的路径尚不清晰。在城市层面,保障房的租售比例如何设定比较合理?在特定时间段内,已下达的保障性住房供给规模(一般用套数表示)中,公租房和经适房应占多大比例?商品房配建保障房、公租房转售、经适房转商品房的合理比例是多少?这些现实问题有待我们一步步进行解决。城市居住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住房政策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政策组合互相影响产生的叠加效应,也要考虑政策的历史定位和公众响应。本书试图通过公共管理学、计算经济学、政策科学、社会学的不同视角探讨城市住房援助政策,寻求阻碍中低收入阶层获得适宜住房的政策原因,评估现行经适房和公租房的政策绩效和制度设计。基于商品房、经适房、公租房的互动关系和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仿真模型模拟住房产权结构和援助工具组合对政策绩效的影响。1.1.2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如下:(1)结合国际经验,探讨住房市场互动和分配伦理,在此基础上构建解决问题的逻辑。论证住房援助政策应保持中立性和适度性。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从战略规划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尽早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提供备选政策组合和决策依据(2)引入术语“住房援助”,并将住房政策按常用的援助方式进行分类和检验,使用编程语言描述家庭租售住房的行为规则,提出并构建具有应用价值的商品房和经适房、公租房市场互动的多主体微观仿真模型。使用微观仿真模型对典型援助政策进行实验,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①在笔者进行的预调查中,有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中等收入群体不需要住房援助,详见附录I。3第1章绪论(3)基于文献综述和调查,提出一个衡量住房政策绩效的公允评价标准。利用这一标准评判经适房制度改革的方向,对公租房取代经适房的政策改革进行预评估,比较在相同的住房公共支出的情况下,经适房完全被公租房所取代的政策后果。(4)以公有产权为特点的政策性住房和“补砖头”为主的补贴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寻租空间和搭便车行为,本研究试图论证市场化带来的产权明晰和自由交易有助于克服这种制度缺陷,尤其是通过变暗补为明补,通过许可(配额)交易的方式可以促进权力透明运行,也满足援助对象的多元化需求。1.1.3选题意义在城市住房领域出现的可支付性不足、福利错配、供给失衡、公共住房管理效率低下问题,以及衍生出来的城市无序蔓延、违法建筑、社区卫生及安全隐患、贫民集中、阶层对立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住房援助政策来妥善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各国政府与社会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住房领域存在着几组日益尖锐的矛盾:保持经济增速与对房地产业风险的预防: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与开发企业依赖于规模开发与房屋快速销售的经营模式:快速城市化与对城市增长和住宅用地的规划控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企的房价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排斥;不断增长的住房援助支出与土地财政面临的转型;人口和资本聚集形成的高房价与低收入者融人城市的矛盾等,由此引发的住房问题亟待在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上进行探讨。本研究将探索解决中长期保障性住房产权结构的动态优化问题,探讨住房政策中以帮助居民获得适宜住房的援助政策如何影响各个社会阶层的资产状况和生活状态,从政策取舍上找出当前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解决之道。研究基于以人为本、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本书的实证研究成果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现行的住房政策和援助项目。关于公租房和经适房的比较和评估结果对住房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论证方法上,本书采用理论与政策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1.2研究内容模糊评价与ABM(基于主体建模)方法结合,人员访谈与问卷统计互为补充的方式,对住房领域类似研究有借鉴意义。已开发的仿真模型可应用于不同城市,使用当地数据标定后通过政策实验,可为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房产政策提供参考。1.2研究内容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下,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市场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围绕住房援助这一管理活动,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技术路线,确定了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由于住房的基本属性和衍生效应,住房市场的形成和作用效果受到很大抑制,需要和实际得到住房援助的对象比基本住房保障对象要广泛得多。本研究第二章提出了住房援助的概念,并进行了定义和术语对比。援助政策的工具多种多样,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对住房援助的实践进行了国际比较,对住房援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书第三章分析了造成画房的原因和影响效应,指出过度的购房援助会导致社会排斥等负面影响,住房政策失去中立性。研究提出了强化租房援助、抑制投资性购房的若干对策建议。本书第四章从效益、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适宜性六个方面提出了住房援助政策的评估框架。以租房和购房援助为例,该部分内容通过探讨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归属、出让形式是倾向于鼓励租还是售,对现行的经适房和公租房政策政策绩效进行了比较,就如何激励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住房援助中提出了制度优化建议。本书第五章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住房援助政策的公平性与透明性。由于权力寻租和居民搭便车行为,导致经济适用房存在严重的“信誉危机”。在保持援助工作力度的同时,如何遏制住房领域的腐败和特权,如何才能低成本地识别出援助对象,如何低成本过滤那些投机者或不符合保障标准的人,减少福利错配呢?这里可能涉及保障性住房公有产权的显化、交易和定价,涉及对保障性住房产权登记、使用、准人、流转、退出的管理制度设计。通过借鉴其他5第1章绪论相似市场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国家住房援助经验,该部分内容分析了房券模式的优缺点,通过对武汉市和黄石市的案例分析,论证了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难点,提供了将援助转化为住房补贴,以可交易房券进行住房补贴管理的政策建议。本书第六章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的住房市场微观仿真模型。因城市住房体系属于复杂性系统,政策工具(变量)相当多,为了避免出现“头痛医头”式的管理模式导致的低效和不协调。该模型以家庭居住为行为规则,整合了商品房、公租房和经适房三个市场,引入了区位和交通成本,属于空间一体化模型。该模型系统检验了住房援助政策工具的长期效应,为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住房援助需要建立管理部门或组织,增加公共支出,筹措大量资金或减少政府税费收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资源再分配,存在利益博弈,往往阻力很大,需要顶层设计和较大的改革力量来推进。本书第七章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不同主体的诉求和矛盾。本研究依据住房援助政策的哲学基础和伦理观,按照我国社会结构变迁趋势,将“住有所居”分解为若干较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从住房产权结构和制度供给方面探讨了住房模式的历史变迁和改革路径。住房援助政策或项目上的管理创新是什么方向?本研究最后依据本书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住房援助政策改革的方向,对原有经适房和公租房管理制度如何改进提出了建议。1.3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供需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平理论、博弈论中的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与住房市场分层理论、住房特征属性(耐用性、异质性、公共品)、住房过滤理论、垃圾箱决策理论、单中心城市理论、地价梯度递减理论、住房一交通一体化选择模型等。在研究方法上第一章通过文献回顾和经验分析引出研究问题:第二章使用比较法和文献综述定义住房援助术语,用问卷调查和归6···试读结束···...

    2022-09-13

  • 《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李勇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作者】李勇军著【页数】406【出版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310-05919-5【分类】政策科学-研究-中国【参考文献】李勇军著.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12.图书目录: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内容提要:本书紧紧围绕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进行研究,对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本书将政策执行过程与党政组织、党群组织过程、资金运作过程、政策类型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研究视角新颖,并从多角度对我国政策过程进行了阐释;运用了结构功能主义、组织网络、政策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分析范式与理论,并通过模式建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政策执行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数据,论证过程充分,资料翔实,研究成果对于客观地认识我国政策执行过程的优劣,完善我国政策执行过程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问题的提出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答记者问中说道,“群众也在责怪我们,说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我听到了感到十分痛心”。面对懒政怠政、审批繁重、为官不为等政策落实不力问题,李克强总理多次严肃批评。在2014年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①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中央各部门,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地方政府,它们对中央的决策也是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政令不通、执行过程中的权力失控、选择性执行等问题是阻碍中国政策进程的顽疾。以下就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题:(1)鉴于小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关停无证小煤窑。2005年,国务院更是出台有关加强煤矿安全的“限令”,然而“大限”到时,很多地方却迟迟限不住,持观望甚至消极抵抗的态度。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地方的无证小煤窑在生产。2012年,有记者揭露,福建龙岩仍有上千家无证小煤窑在继续生产,煤老板只要每年向镇政府上交2万元“保护费”就可以逃过每次检查。②(2)中央三令五申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并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定。按照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务院批准。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成为土地违法行为的支持力量和违法①李克强这6次发怒到底因为啥?[N.新京报,2016-03-18.②王雄.小煤窑泛滥追踪:龙岩关闭逾百座小煤窑[N门.法治周末,2012-05-16,·2·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主体。例如,一些地方为了规避这一法律规定,频繁进行土地规划的调整或修改,还有些地方实行先占后补、以罚代法等。类似的,国土资源部自2006年以来也三令五申,明令禁止高尔夫球场建设用地。然而结果是:截至2010年底,全国近600家高尔夫球场中,经正规审批通过的仅有10家左右。(3)2002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2007年,教育部再次强调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教育公平。但是,时至今日,每年仍有大量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未按时到校报到而是选择复读。一些学校更是借分校名义招收复读生。(4)2003年,审计署曝光了多部委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这次曝光被称为“审计风暴”。2007年,审计署曝光了49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但是,中央各部门违规使用预算资金的情况难以得到有效遏制。(5)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开始实施。但是,时至今日,超薄塑料袋在市场上仍随处可见,大型超市中许多购物者仍然在花钱使用塑料袋。在餐饮业尤其是饭店外卖和一些小吃摊,免费塑料袋被广泛使用,而集贸市场更成为滥用塑料袋的“重灾区”。更重要的是,政府的禁令不但得不到支持,而且还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例如,控油价,油价涨:控药价,药价涨:控学费,学费涨;禁止官僚腐败,可个人腐败变成集体腐败,小腐败变成大腐败。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立法严重滞后,制度普遍缺失。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就是说,中国基本上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在法律执行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①在司法审判环节,存在地方保护、领导干预、人情干扰、腐败等问题:②在执行环节,存在执行程序难启动执行人员难伺候、执行期限旷日持久、被执法人难找、被执行人难缠、被执行人财产难找等问题。在司法救济成本高且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倾向于通过上访、闹事等途径,引起高层权威关注,进而通过权力途径解决问题。政策执行难不仅表现在法律型政策层面,还表现在非法律型政策层面。许多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成为一纸空文。有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多方利益主体架空或虚化,有的政策执行的实际上不是政策本身,而第一章导论·3·是多方认同的潜规则。一些政策执行不仅得不到目标群体的支持,甚至得不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从政策发展过程看,作为转型期的国家,中国政策发展已经经历了粗放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中国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发展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已经高效且粗放式地制定了大量的政策规范。但是,纸面的政策规范若想在实际的执行互动过程中真正成为被人们所认同与遵循的制度,还需要经历精细化发展阶段。由于政策执行本身是一个包括发布命令、执行指令、拨付款项、办理货款、给予补助、订立契约、收集资料、传递信息、委派人事、雇用人员和创设组织单位的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受影响者与执行者之间就目标与手段进行互动、博弈的自下而上的活动过程,所以实际上其是一个复杂的、重新定义的组织过程。①从中国政策过程演进的历史来看,中国当代政策过程始于由党的组织化再造为基础的革命过程,并在由党主导的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对于政策执行的研究,需要从组织体制与过程着手。这也是本书对政策执行问题进行探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对于当代中国所存在的因执行不力导致的政令不通、法纪松散以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百姓利益受损等问题,中国最高领导层也一直高度关注。毛泽东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毛泽东特别强调,“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邓小平在1988年曾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⑤“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如果下面不很好执行,那有什么用呢?”@江泽民1GCEdwardIII,ISharkaky.PolicyPredicamet.SaFracico.W.H.FreemaadComay,1978:32.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42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7.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M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4·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也曾指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出来以后,必须抓好落实。”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要“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以“关键在于落实”为题论述了抓落实问题。习近平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用百折不挠的意志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②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落实”,在中央深改组37次会议公报中,“落实”一词共出现了224次。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中可以看出,“抓落实”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予以强化:一是从政策过程和深化改革的角度,强调将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在实处,务求实效。二是从领导职责的角度,从党性、群众路线的角度将抓决策落实置于党的干部领导工作的一个突出位置,要将廉政建设落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强调领导干部要“抓铁有痕”,要“打铁还要自身硬”。对于如何“抓党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一定要把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来抓,对于作风建设要“抓常”(经常抓、见常态)、“抓细”(抓细节,必须环环抓)和“抓长”(持久抓、见长效),要抓“关键少数”。对于如何抓落实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32字方法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③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思想:①在议行合一体制下,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对于西方政治体制来说,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特点是其决策过程具有效率,不存在相互扯皮的情况。政策能否落实,关键在于执行。②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党政组织的组织力,尤其是党的干部的组织力。③党的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等组织基因是保证党政组织的组织力的关键。④民主集中制既体现在党政组织的政策组织过程中的上下互动之中,又体现在党政组织自上而下的控制力和纪律性,由此来确保政策意图自上而下的贯彻与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的政治觉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3.②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N门.人民日报,2011-0302③习近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准方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实工作[EB/OL].新华网,201703-24.第一章导论·5·悟、原则性相当重要,但是与此同时,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和灵活性也相当重要。⑤群众路线要求党政组织,尤其是干部能够关注政策过程自下而上这一面,关注群体利益及政策回路。从这些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中,中国一直强调从党政组织力的角度不断完善政策执行力,从党政关系的角度不断完善政策执行过程。因此,这也要求我们从组织体制与过程的角度对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二节西方政策执行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人们一直秉持如下观念:政治命令是明确的,并且行政管理者也会按照他们“政治老板”所指示的去做。①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关于政策执行研究的著作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将位于“政策形成”和“政策结果”之间的行政管理过程当作一个与“政策结果”不相干的“黑匣子”可能是有问题的。②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研究途径费里·普雷斯曼和怀尔德夫斯基(PremaWildavky)是自上而下论的奠基人。他们在《执行:华盛顿的宏大期望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或为什么联邦政府计划被执行了一点是令人惊奇的》一书中,分析了执行的成功依赖于参与该项目的地方的不同组织与部门之间的连接互动的程度。在他们看来,如果行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执行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那么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要求每个节点必须达到近乎完美,否则一些微小的偏差将会累积而成为一个大失误。范·米德与霍恩(VaMeterHom)提出了一个由六种变量组成的,与政策执行的结果存在着动态联系的模型,如图1.1所示。六个变量包括:①政策标准与目标。②可获得的资源与激励手段。③组织间沟通与执行活动。④执行机构的特征。⑤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⑥执行人员的处置或回应,其中包含三个要素,即对政策的认知(领悟和理解)、对政策回应方向(接受、中立、拒绝)和回应的强度。他们明确地把执①[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执行公共政策M.黄健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9②[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执行公共政策[M.黄健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8.·6·当代中国政策执行组织体制与过程研究行视为起点,将最初的政策制定视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经由一系列阶段,最终达到政策执行的结果而非返回政策本身。范·米德与霍恩认为,纵向地进行执行研究极为重要,在一个时间点上所识别的各种关系不能被理所当然地延伸到其他时段。①组织间关系的性质政策标准与目标执行机构的特征执行人员的执行政策处置或回应结果资源与激励手段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图1.1政策执行过程的系统模型资料来源:VaMeterD,VaHor.ThePolicyImlemetatioProce::ACocetualFrameworkAdmiitratioadSociety,1975:6(4):464.尤金·巴达奇(BardachE.)在《执行博弈》一书中提出,执行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包括“博弈”的过程。萨巴蒂尔(Saatier)将对执行过程构成影响的因素分为三类:①影响政策问题可处理性的因素。②非法定的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③法令对于规制执行实施的能力。他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重视方案设计,以正确的方法构建“博弈”,从而获得希望得到的结果;二是“控制博弈”。@霍格伍德和冈恩(HogwoodGu)认为可以通过“完美执行”来实现政策意图。政策制定者需要:①实施政策目标应当获得的足够的时间与资源:②执行的政策基于正确的因果关系原则。③单一的不需要依赖其他机构就能取得成功的执行机构。如果其他机构的介入是必需的,执行机构对后者的依赖在量和重要性上只能是最小限度:④对需要的政策目标有全面的理解与一致同意,而且这种共识在整个执行过程都能持续。⑤对于执行者的任务在全面细节和恰当的排序方面予以详细说明。⑥遵从权力机构DVaMeterD,VaHor.ThePolicyImlemetatioProce:ACocetualFramework.AdmiitratioadSociety,1975:6(4):460-4652BardachE.TheImlemetatioGame:WhatHaeafteraBillBecomeaLaw.Gamridge,Ma:MITPre,1977:66-80···试读结束···...

    2022-08-18 EPUB论文 epub 期刊

  • 《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孙科技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作者】孙科技著【丛书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资助项目【页数】203【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ISBN号】978-7-208-16469-7【价格】50.00【分类】教育政策-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孙科技著.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图书封面: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然而我国政府机关的治理效能有待提高。本书稿的研究主题是政府机关的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研究对象为我国政府机关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具体而言,本书稿的研究对象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同级地方政府间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政府部门间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本书稿在分析政府机关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过程中,主要关注它们在解决跨域教育问题(以异地高考为例)时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从而充分地了解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内容试读第一章导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1.教育政策执行越发受到重视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取得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计划和设置规则,而这些目标、计划和规则就属于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7.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其中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达104.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42.7%,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①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与中央政府能够适时地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密不可分。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在一项教育政策方案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早在政策科学创立之初,就有学者注意到了政策执行活动的重要性,强调政策过程包括诸多步骤和环节,而政策执行阶段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③1973年,历史上第一本专门①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07-10)。Htt://www.moe.edu.c/jy_jzl/jzl_fztjg/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②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摘要。③金太军、钱再见、张方华:《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1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研究政策执行环节的经典著作一《执行:华盛顿的伟大愿望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Imlemetatio:HowGreatExectatioiWahigtoAreDahediOaklad)问世,自此以后,大量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开始重视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一项教育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每一种因素自身又关系到多种多样的影响因子。例如,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受到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政策工具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①。其中,主体因素主要涉及执行主体(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执行组织结构和规模、执行者能力和意愿等;客体因素则包括政策问题的难易、目标群体的规模、目标群体的知识水平以及目标群体对待政策的态度等;政策工具因素主要涉及工具的分类及其使用策略等;而政策环境因素则涉及教育政策执行的外部条件,具体包括政治环境是否稳定、经济发展水平能否满足执行所需的各种物质需求以及文化环境是否可以提供充分的自由裁量权等。总而言之,教育政策执行活动是促使一项教育政策方案产生实际的教育政策效果的关键环节,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复杂性使得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比较明显并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2.教育政策执行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教育政策执行活动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环节的研究,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现有研究内容来看,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教育政策执行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有学者非常重视执行主体因素对于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重要作用,建议通过执行主体间关系的改善以及执行主体能力的提升等措施促进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有学者从政策工具的视角研究了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强调通过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促进教育政策执行活动①衣华亮:《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的观点》,《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2期,第22—25页。②王阳:《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交锋与制衡》,《清华大学研究》2010年第12期;唐克、刘家刚:《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9期,等。2第一章导论的发展;①①有学者重点分析了执行模式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作用,并通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重构,推动了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此外,政府机关通过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创新教育政策执行方式以及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等措施,也促进了我国教育政策执行水平的提升。由此,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政策执行活动的重视,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3.教育政策失真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项教育政策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容易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即教育政策失真,③也称教育政策执行失真。教育政策失真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教育政策的象征性执行、教育政策的选择性执行、教育政策的附加性执行、教育政策的替换性执行以及教育政策的抵抗性执行等。④教育政策失真问题容易阻碍一项教育政策由理想向现实的顺利过渡,最终造成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受阻甚至教育政策目标落空。因此,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现存的各种失真问题,要求我们不能止于既有的研究成果,而是要继续探讨教育政策失真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根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4.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解决教育政策失真问题,我们是否必须对上述所有影响因素逐一进行系统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⑤。因此,我们需要找出影响教育政策①衣华亮、姚露露、徐西光:《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探析:政策工具的视角》,《江苏高教》2015年第3期;周娅、张振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的演变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等。②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李孔珍:《我国基础教育政策执行:整体推进模式》,《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1期,等。③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④衣华亮:《教育政策失真:概念、特点与主要表现》,《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1期,第27—30页。⑤毛泽东:《矛盾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页。3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执行活动的主导因素并且有重点地进行深入分析,唯此方能帮助我们构建科学有效的策略以解决教育政策失真问题,从而确保国家教育政策方案的有效落实。戴维·伊斯顿(DavidEato)认为,公共政策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权威性价值分配活动,即一项公共政策可以凭借国家权威规定一部分人享有某些权利的同时而另外一些人则不能享有这些权利。①然而,公共政策的这种权威性价值分配活动仅仅是一种象征性规定,这种象征性规定主要是由各级政府机关予以具体落实的。由此可知,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机关不仅是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间关系的重要协调者,也是其他影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政府组织结构、政府运行机制、政府文化特征、政府内部信息技术使用状况以及行政人员素质等因素都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政府机关的教育政策执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地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在政府机关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政府机关教育政策执行活动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促进中央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受到人类认知水平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以及自身“理性经济人”属性的限制,政府机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比较明显。所谓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指政府机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因缺乏协调与合作而出现的各自为政现象,最终阻碍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本质属性来看,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基于政府行为的角度对教育政策失真问题的归因分析。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有效治理措施,从而促进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中央政府一系列放权让利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在当地社会治理尤其是经济发展活动中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甚至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愈加明显,由此引发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现象。从根本上讲,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因利益博弈行为所导致的一系列交流不畅与合作受阻现象。在利益主体意识逐渐觉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3页。第一章导论醒以及政治升迁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时并不会按照中央政策要求进行相关问题的协商,而是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进行各种角逐活动,由此造成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受阻甚至是教育政策目标落空。整体性治理(holiticgoverace)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行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末的英国,其理论构思最初由英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希克斯(Prri6)①提出。整体性治理以公民需求为价值理念,强调通过协调与整合的治理方式解决政府治理的碎片化问题,从而为公民提供一种“无缝隙”的公共服务。此外,为了提高政府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整体性治理还重视组织文化变革与发挥信息技术的关键性作用,然后通过制度化的路径建立政府有效治理的长效机制。总之,整体性治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和通过协调与整合的方式解决政府治理碎片化问题,从而为公民提供一种“无缝隙”的、非碎片化的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一方面,整体性治理与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整体性治理是旨在解决政府治理碎片化问题的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无论是从问题的类型、问题的性质、价值理念来看,还是就技术手段而言,都可以论证整体性治理与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之间的契合性。另一方面,整体性治理用于解决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整体性治理强调通过协调与整合的方式处理政府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重视构建信任关系与树立整体责任意识,由此可以有效地整合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容易阻碍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无论是从契合性来看,还是就有效性而言,整体性治理都适用①希克斯(Perri6)教授原名大卫·阿什沃思(DavidAhworth),目前担任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公共管理学院主席,是英国非常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主要从事社会政策、文化和制度理论研究。他于1983年将名字由大卫·阿什沃思改为Perri6,原因是因为他对学术论文中出现的“6,P”这个概念比较有好感。希克斯教授之前一直都在德莫斯(Demo)工作,这是一个与90年代新工党联系密切的中间左翼智囊团。近期主要从事基于风险的文化理论研究,即他所谓的新杜尔克海姆制度理论(oDurkheimiaititutioaltheory)(资料来源:维基百科htt://e.wikiedia..orgwiki/Perri6)。5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于解决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因此,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亟须进行整体性治理,从而确保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书拓展了教育政策失真这部分的理论内容。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属于教育政策失真的一种类型,是指政府机关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因缺乏协调与合作而出现的各自为政现象,最终阻碍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学界关于教育政策失真的研究多聚焦于教育政策的象征性执行、教育政策的选择性执行、教育政策的附加性执行、教育政策的替换性执行以及教育政策的抵制性执行等①,对于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本书对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根源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其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从而拓展了关于教育政策失真的理论内容。2.实践意义本书探索了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有效治理策略和制度化路径,从而促进教育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中央政府一系列放权让利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在当地社会治理尤其是经济发展活动中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机关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日趋明显,由此引发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本书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现状,在问题审视与整体性治理理论阐释的基础之上,探索了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有效治理措施,旨在通过外部监督与内在提升的方式实现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①衣华亮:《教育政策失真:概念、特点与主要表现》,《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1期,第27一30页。6···试读结束···...

    2022-08-18 碎片化的信息时代 我们有深度思考的时间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