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苏教版3年级上|百度云网盘

    苏教版小数报配套试卷3年级,附答案,需要的可以下载...

    2022-12-09

  •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2022苏教版6年级上|百度云网盘

    小学报数学能级检测卷2022苏教版6年级上...

    2022-12-09 计算能手六年级上册答案苏教版2022 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苏教版2022

  • 《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林红,李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作者】林红,李胜【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适用教材【页数】217【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026-4686-8【价格】36.00【分类】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质量检验-教材【参考文献】林红,李胜.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中国质检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包括:质量检验基础知识;进货检验的流程,原材料的检验及检验结果的处理;过程检验的流程,以及毛坯件、热处理件和典型机械零件等过程的检验;最终检验,如表面处理的检验、装配检验、成品检验及包装检验。本书可供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电产品检验方向)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第一节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工作程序一、产品、质量及检验的定义(一)产品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我们把通过机械加工或以机械加工为主要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为机械产品。例如,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其他机械等。(二)质量根据GB/T19000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们可以从质量对象、质量特性、质量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质量对象质量对象是产品、过程或体系。一般可以将产品分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种类型,通常可以是有形的(如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软件或服务)或是它们的组合。多数产品含有不同的产品类型成分,一种产品属于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还是服务,取决于其主导1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成分。也就是说组织提供的产品属于哪一种类别,取决于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中对顾客满意影响最大的占支配地位的成分。例如,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付款方式或担保)所组成,但其主导部分是硬件。2.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1)质量特性①硬件的质量特征。包括: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经济特性,如使用成本、维修时间和费用等;其他方面的特性,如安全、环保、美观等。②软件的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③流程性材料的质量特性。包括:定量的,如强度、黏性、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定性的,如色彩、质地或气味等。④服务质量特性。包括: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的统一着装等。⑤机械产品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产品性能指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以及环境要求等方面。(2)质量特性的分类根据质量特性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将质量特性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关键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造成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的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次要的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的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逐渐丧失的质量特性3.质量要求质量要求是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要求”则指的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需求”指的是文件中阐述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如规范、图样、报告、标准等。“隐含的需求”指的是不言而喻的要求,包括超前需求的引导。它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包括将潜在需求开发为现实需求、预测的未来需求。如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性、人们对布料的花色和质地的喜好2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等。一般情况下,顾客和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三)机械产品质量机械产品质量是指工程机械产品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定义中产品质量的明确需要是指在标准、规范、图样、技术要求和其他文件中已经作出的规定要求,即产品制造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隐含需要是从顾客和社会的角度对产品质量提出的日益不断提高的期望要求。因此,机械产品质量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最终产品质量,即成品质量。它是实体质量状态与产品设计技术性能指标的符合程度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具体表现(2)过程质量,即半成品质量。它反映了系统的技术状态水平与生产图样、技术文件的一致性。(3)质量体系运行质量。它是一项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重要质量活动,是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四)检验检验是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计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检验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科学地揭示产品的特性,从而剔除那些不符合需要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为改进产品质量和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信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检验的含义和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延例如,随着统计检验的实现,检验已由消极的事后把关变成积极的事先预防;检验是站在用户立场上,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把关,以保证用户得到质量满意的产品:检验从厂内扩展到厂外等。机械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包括零件检验和产品性能试验两类零件检验包括化学分析、物理试验和几何量测量三项。而在物理试验中,包括机械性能试验、无损探伤和金相显微组织检验三项。产品性能试验是对产品的基本功能及其各种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能力进行检查和测量。具体包括以下六项试验:功能、结构力学、空转、负载、人体适应性和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五)检验、试验、检测、测量的区别在企业里经常会发生将“检验”“试验”“检测”和“测量”这些词混淆的情况,要正确区分上述常用词汇概念之间的差异,需要从GB/T19000一2016等基础标准入手。在GB/T19000一2016中,“检验”被定义为“对符合规定要求的确定”,并加注“显示合格的检验结果可用于验证的目的:检验的结果可表明合格、不合格或合格的程度”。从3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定义可以看出检验强调“符合”性。检验不仅提供数据,还须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试验”又称“测试”,是为了查看产品的特性或性能所进行的测量、度量和分类活动。在GB/T19000一2016中,“试验”被解释为“按照要求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的确定”。由此可知,“试验”仅是一项技术操作,它只需要按规定程序操作,提供所测结果,在没有明确要求时,不需要给出检测数据合格与否的判定。产品试验,通常有产品性能试验(如空转试验、负荷试验和功能试验等)、环境条件试验(如高、低温试验,防腐试验,密封试验和老化试验等),以及可靠性试验等。“检测”是检验和测试的总称。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包含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因此常把检验和测试总称为检测。试验作为检验过程中一个步骤,常在检验规范中作出明确规定。“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所进行的全部操作。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几何量与计量单位的倍数(以得到被测量大小)的过程。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方面。二、质量检验的职能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为了最终实现产品的质量要求,必须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适宜而连续的控制,而各种形式的检验活动正是这种控制必不可少的条件。质量检验作为一个重要的职能,其表现可概括为六个方面:鉴别、把关、预防、报告、改进监督。1.鉴别的职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方法,观察、试验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因此,鉴别功能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2.把关的职能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这一职能是质量检验出现时就已经存在的,即使是生产自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料法、环、测(5M1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检验实行把关职能,是完全必要的。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但检验仍然必不可少。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4第一章质量检验基础知识3.预防的职能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起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异常因素,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2)通过工序生产中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当一批产品处于初始加工状态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不一定只检查一件),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方能正式成批投产。此外,当设备进行修理或重新进行调整后,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大批不合格品。正式成批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无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巡回抽查(即巡检),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4.报告的职能报告的职能也就是信息反馈的职能。这是为了使高层管理者和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态,评价和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为了能作出正确的质量决策,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必须把检验结果,特别是计算所得的指标,用报告形式反馈给管理决策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验收检验的情况和合格率指标;(2)产品出厂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降级率以及相应的金额损失:(3)按车间和分小组的平均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相应的金额损失及排列图分析:(4)产品报废原因的排列图分析:(5)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报告:(6)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报告;(7)改进质量的建议报告;(8)检验人员工作情况报告,等等。5.改进的职能质量检验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是充分发挥质量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也是检验部门参与质量管理的具体体现质量检验人员一般都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业务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担任。他们熟悉生产现场,对生产中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因5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此,对质量改进能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这也是质量检验人员的优势所在。实践证明,特别是设计、工艺、检验和操作人员联合起来共同投入质量改进,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6.监督的职能质量监督是市场经济和质量保证的客观要求,而这种监督是以检验为基础的。从微观和宏观管理出发,质量监督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自我监督企业通过内部检验系统对原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把关的质量监督: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监督;对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监督;对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督等。(2)用户监督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定期对用户进行调查和访问,以得到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用户对质量的直接评价。这种用户的直接评价可为企业不断改进目标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社会监督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和配合消费者的民间团体组织,对自身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真正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4)法律监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企业通过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律制度正确地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以及全社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监督和规范社会各类质量行为,以保护国家和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授权,以第三方公正机构所进行的质量监督。例如,国家商检部门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检查监督等。此外,国家对主要工业产品,例如,包括食品、生活日用品等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起到监督企业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三、质量检验的方式质量检验的方式可按以下方法划分。(一)按检验的数量划分按照检验数量划分,质量检验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免检。6···试读结束···...

    2022-11-2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检测技术与仪器

  • 基因科技》贾振威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因科技》【作者】贾振威编著【丛书名】前沿科技早知道普及读本【页数】136【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576-6881-5【价格】25.00【分类】基因-普及读物【参考文献】贾振威编著.基因科技.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基因科技》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各种详细的基因科技,希望对读者基因科技有所裨益。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研究还表明,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其遗传信息也就不一样。……为便于大家深入了解和应用基因科技,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基因科技》一书。《基因科技》内容试读第一章基因的概述海第一章》基因的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基因基因一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人们对基因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的产物。20世纪初期,美国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的,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研究结果还表明,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星子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基因》息。1994年中科院生物学家曾邦哲提出系统遗基因内区传学概念与原理,探讨猫之为猫、虎之为虎的外星子基因逻辑与语言,提出基因之间相互关系与基因组逻辑结构及其程序化表达的发生研究。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基因片段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了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基因科技》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做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小知识细胞核细胞核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封闭式膜状胞器,内部含有细胞中大多数的遗传物质,也就是DNA。这些DNA与多种蛋白质,如组织蛋白复合形成染色质。而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浓缩形成染色体,其中所含的所有基因合称为核基因组。细胞核的作用,是维持基因的完整性,并借由调节基因表现来影响细胞活动。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人类染色体扫描图2第一章基因的概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在二倍体的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两个,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不过有一部分早期认为是属于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等位,而是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位置上又邻接的几个基因,所以把它们另称为拟等位基因。某些表型效应差异极少的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很容易被忽视,通过特殊的遗传学分析可以分辨出存在于野生群体中的几个等位基因。这种从性状上难以区分的复等位基因称为同等位基因。许多编码同工酶的基因也是同等位基因属于同一染色体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并不反映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的性质和关系,但它们的位置和排列也不完全是随机的。在细菌中编码同一生物合成途径中有关酶的一系列基因常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操纵子;在人、果蝇和小鼠等不同的生物中,也常发现在作用上有关的几个基因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基因复合体或基因簇或者称为一个拟等位基因系列或复合基因。小知识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是重组DNA的表达产物。广义地说,凡是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涉及用基因工程的,都可以成为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是从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分子蛋白质,转移到寻找较小分子蛋白质药物。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分子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穿过细胞膜,因而影响其药理作用的发挥,而小分子药物在选方面就具有明显的优越性。3基因科技》第二节基因的类别20世纪60年代初,犹太裔法国生物学家F,雅各布和法国分子生物学家J.莫诺发现了调节基因。把基因区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是着眼于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作用:凡是编码酶蛋白、血红蛋白、胶原蛋白或晶体蛋白等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结构基因;凡是编码阻遏或激活结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调节基因。小知识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英文学名Collage。在动物细胞中粉演结合组织的角色。为生物科技产业最具关键性的原材料之一,也是需求量十分庞大的最佳生物医学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化妆品、食品工业、研究用途等。但是从基因的原初功能这一角度来看,它们都是编码蛋白质。根据原初功能(即基因的产物),基因可分为: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包括编码酶和结构蛋白的结构基因,以及编码作用于结构基因的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的调节基因。②没有翻译产物的基因。转录成为RNA以后不再翻译成为蛋白质的转移核糖核酸(RNA)基因和核糖体核酸(RNA)基因。③不转录的DNA区段。如启动区、操纵基因等等。前者是转录时RNA多聚酶开始和DNA结合的部位;后者是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和DNA结合的部位。已经发现在果蝇中有影响发育过程的各种时空关系的突变型,控制时空关系的基因有时序基因、格局基因、选择基因等。一个生物体内的各个基因的作用时间常不相同,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前转录,称为早期基因;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后转录,称为晚期基因。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几种看来没有关系的性状同时改变,这个基因就称为多效基因。不同生物的基因数目有很大差异,已经确知RNA噬菌体MS2只有3个基因,而哺乳动物的每个细胞中至少有100万个基因。但其中极大部分为重复序列,而非重复的序列中,编码肽链的基因估计不超过10万个。除了单纯的重复基因外,还有一些结构和功能都相似的为数众多的基因,它们往往紧密连锁,构成所谓基因复合体第一章基因的概述小或叫作基因家族。一、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个体中,等位基因的某个形式(显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隐性的)表达得多。等位基因是同一基因的另外版本。例如,控制卷舌运动的基因不止一个版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能够卷舌,而一些人却不能。有缺陷的基因版本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囊性纤维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染色体都有一对“复制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样,我们的大约3万个基因中的每一个都有两个“复制本”。这两个复制本可能相同(相同等位基因),也可能不同。但有些基因带却不同,说明这两个版本(即等位基因)不同。二、拟等位基因拟等位基因是表型效应相似、功能密切相关,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又紧密连锁的基因。它们像是等位基因,而实际不是等位基因。拟等位基因不仅在功能上和真正的等位基因很相似,而且在转位后能产生突变体表现型。它们不仅存在于果蝇中,而且在玉米中也已发现,特别在某些微生物中发现的频率相当高。分子遗传学对这个问题曾有很多解释,然而由于目前对核生物的基因调节还知之不多,所以还无法充分了解。三、复等位基因基因如果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这种现象就称为复等位基因,任何一个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中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在完全显性中,显性基因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型不同。在不完全显性中,杂合子的表型是显性和隐性两种纯合子的中间状态。这是由于杂合子中的一个基因无功能,而另一个基因存在剂量效应所致。完全显性中杂合体的表型是兼有显、隐两种纯合子的表型。此是由于杂合子中的一对等位基因都得到表达所致。比如决定人类ABO血型系统四种血型的基因IA、B、i,每个人只能有这三种基因科技》等位基因中的任意两个。小知识调节基因一个基因如果对另一个或几个基因具有阻遏作用或激活作用,则称该基因为调节基因。调节基因通过对被调节的结构基因转录的控制而发挥作用。具有阻逼作用的调节基因不同于抑制基因,因为抑制基因作用于突变基因,而且本身就是突变基因;调节基因则作用与野生型基因,而且本身也是野生型基因。第三节我国基因研究的成果以破译人类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为目的的科学研究,是当前国际生物医学界攻克的前沿课题之一。据介绍,这项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对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和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基因的克隆分离和鉴定,以此获得对相关疾病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和生产生物制品的权利。人类基因项目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上,人类基因与人类的疾病有相关性,一旦弄清某基因与某疾病的具体关系,人们就可以制造出该疾病的基因药物,对人类健康长寿产生巨大影响。据介绍,人类基因样本总数约10万条,现已找到并完成测序的约有8000条。近些年我国对人类基因组研究十分重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渠道的经费资助下,已在北京、上海两地建立了具备先进科研条件的国家级基因研究中心。同时,科技人员紧跟世界新技术的发展,在基因工程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均有突破性的进展。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已走在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基因工程药物也开始进入应用阶段。目前,我国在蛋白基因的突变研究、血液病的基因治疗、食管癌研究、分子进化理论、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结构研究等项目的基础性研究上,有的成果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的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而乙肝疫苗、重组α型干扰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以及转基因动物的药物生产器等10多个基因工程药物,均已进入产业化阶段。6···试读结束···...

    2022-11-04 epub百度百科 Epub编辑

  • 陈婕君《重塑财与富的心理基因》找到属于你的财务自由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陈洁君:财富与财富的心理基因课程我总是无法存钱?我的财富积累会比别人慢吗?我每个月还靠信用卡过活吗?2019年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裁员或倒闭,所以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金融、互联网、广告等行业正在进入严冬,各行业民营企业退出写字楼的现象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一点。《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正式进入“货币松、信贷紧”时代,客观上造成了“绿黄相间”现象的出现。在金融市场。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财富管理会越来越难吗?重塑财富心理基因,正确面对财富问题,树立积极、自律的财富观念。一场关于财富和财富的心理基因课,带你看太阳。无论中国经济处于新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你的财富观念决定了你的财富积累。也许您正面临使生活一团糟的财务压力。也许你想升职加薪,但不知道怎么说。也许你现在做得很好,但你可以做得更好。杰君老师帮你梳理现有的财务观念,正视自己的财务状况,主动缓解心理内耗,重建心理基因、财务状况和人生。重塑富贵心理基因,找到你的财务自由。让你一年内从月薪3000涨到月薪20000两年内每月从20,000到40,000为谁1、收入还不错,但总觉得钱不够用,总有危机感2、跟HR或者春季领导谈新东西很难,或者找工作的时候,不知道要多少报酬和福利3、王先生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工作进展会很不自在。4、借钱给亲戚朋友,不知道怎么追回来5、没有押金,或者春季押金不够一个月的生活费6、有时候不忍消费,吃完就后悔了7、我被消费贷款或其他在线贷款困住了,我希望有办法重新开始8、感觉“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却不知道如何突破等级思维7、尽量少花钱给自己,即使你知道学习或学习你会得到:1.50多个实际案例,35套测试和操作方法<2、“从月薪3000、5年到月薪11万”真实案例的心理内耗3.“真实案例”的财务规划“从16万的消费贷款债务到还清贷款开始有储蓄后的两年”4.覆盖20000+小时线下,十一年面对面心理辅导经验。将经济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家庭系统分析、个人心理分析和心理发展理论整合到日常可行的决策工具中教学大纲00介绍性第2课:克林顿总统奖获得者比尔·瓦莱托尼(BillValetoi)向您讲述财务规划(英文原声带)...m4a00飞行员第1课:这次,别跑了,大胆说“钱”……m4a00试点第4课:给孩子留下好的影响,尤其是“财商”...m4a00试点第三课:线下同学反映夫妻之间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其他事情都做得很好!...m4a00放话:走进去看看你对金钱的真实态度...m4a03第三讲:财富的潜意识脚本(上):恶性循环的诞生...m4a02第二讲:对金钱的不同感受:你爱钱还是不爱钱?...m4a04第四讲:财富的潜意识脚本(下):关于延迟满足...m4a05第5讲:剧本、导演、演员:关于你和金钱的连续剧...m4a10讲:重新面对家庭的经济创伤(一):压力状态的原因...m4a07第7讲:准备梳理你的心理基因:我对金钱的情绪...m4a06第六讲:你与金钱系列(二):你不饿,你是贪!.m4a09第9讲:找出关于金钱的限制观念(2):情绪使我们无法赚更多钱.m4a08第8讲:找出关于金钱的限制观念(一):正视你的月收入...m4a01第1讲:钱包中的见解:您与金钱的真实关系...m4a第13课:清理陷入经济危机的心理动机(二):找到你的“财务自由”...m4a12讲:清理陷入经济危机的心理动机(一):你是不是存不了钱?...m4a第11讲:重新面对家庭的经济创伤(2)借贷与债务...m4a16讲:从账单分析你的真实价值体系和生活(二):清晰就是力量...m4a15讲:从账单分析你的真实价值体系和人生(一):美化自己的能力...m4a第14课:清理陷入经济危机的心理动机(三):完全独立会让你更富有...m4a18讲:价值体系的调整与人生目的(二):价值拍卖...m4a第17课:价值观体系与人生目标的调整(一):活出随心所欲的生活...m4a21讲:理解金钱的五种形态和心理动机(一):成熟...m4a20讲:价值体系与人生目标的调整(四):哲学的囚徒...m4a第19讲:价值体系与人生目的的调整(三):情感消费未必是错的……m4a24讲:理解金钱的五种形态与心理动机(四):收入与心理...m4a第23课:了解金钱的五种形式和心理动机(3):信用卡分期是一个“坑”...m4a第22课:了解金钱的五种形式和心理动机(2):没有免费的志愿者...m4a28讲:从“我努力”到“我值得”(二):未来的前景...m4a25讲座:设定随心所欲的财务目标(一):减肥的心理奥秘...m4a27讲:从“我努力”到“我值得”(一):我向往的生活...m4a26讲:内在财务目标(二):企业家的“停在门口”...m4a第30讲:学会接受财富,愿意致富(2)...m4a29讲:学会接受财富,愿意致富(一)...m4a第32讲:财富的五种心理密码(2)...m4a第31讲:财富的五种心理密码(1)...m4a36讲座:你想借很多钱给身边的人吗?...m4a第35讲:健康的金钱界限:老年、过度独立、控制父母和伴侣(2)...m4a第34课:健康的金钱界限:老年、过度独立、控制父母和伴侣(1)...m4a第33讲:你的自尊、自尊和你的收入: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m4a41讲座:改变!现在...m4a38讲:如何建立真正的自尊和自信?...m4a37讲:工资卡交出来后,发生了什么?...m4a第43课:躲在地下室:比大脑聪明一点...m4a40讲:成功是一种习惯...m4a39谈话:也许你只需要一个拥抱...m4a47谈话:你是原始的、冲动的、令人敬畏的!...m4a第46课:使用现金,使用余额-更改您的付款方式...m4a第45课:谨防一键支付...m4a第44课:短期情绪反应的长期财务影响...m4a第42课:大脑发育简史:超市中的原始人...m4a51讲座:了解债务:从债务困境到债务增长...m4a50讲:文化催眠:只有努力致富难吗?...m4a第49讲:哈佛研究:心智、心理基因和社会阶层...m4a56次讲座:重置以遵循您内心的财务和生活目标和地图...m4a55场讲座:通过金融建立真正的情商...m4a54讲座:高情商是什么意思?...m4a第53讲:整合我们的心理基因、生物本能和社会影响...m4a第52讲:消费决策:如何通过消费重建生活...m4a48讲座:腰果的故事:社会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收入...m4a第58讲:听杰君先生讲火人节:与金钱建立新的关系...m4a第57讲:从努力工作到自由收入...m4a...

    2023-02-09 基因 心理特征 基因 心理学名词解释

  • 《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作者】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623-5919-7【价格】32.00【分类】医疗器械-检测;医疗器械-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中国【参考文献】朱奇,谭传斌,郭玉英主编.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内容提要:本书主要讲述医疗器械产品检测及准入认证相关信息,全书共分9章,包含以下内容:第1章概述。第2章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第3章医疗器械产品国内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4章医疗器械产品欧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5章医疗器械产品美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6章医疗器械产品亚太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7章医疗器械产品中东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8章医疗器械产品非洲地区市场准入要求与认证制度。第9章其他。《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内容试读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第一章「医疗器械标准基础知识第一节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一、医疗器械的定义根据2017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0号)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我国对医疗器械的定义如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①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②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③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④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⑤妊娠控制;⑥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此定义阐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对象、使用方式、功能、产品形态,而且和具有相同功能与用途的另一个产品群一药物,作了原则性的区别界定。在传统的产业管理中对医疗器械的界定,除了医疗器械法规定义所包括的医疗器械品种门类外,还包括一些非直接产生或影响医疗保健效能的医院辅助设施和器具,也包括医疗器械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由于其在市场和管理上与医疗器械有更多的共性,因此将其归入医疗器械定义范围。3医疗器减检测与市场准入认证二、医疗器械的分类修订背景我国医疗器械分类实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分类目录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以分类目录优先。2014年国务院令第650号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条第六款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2000年4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第15号令《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以下简称原《分类规则》),实施十余年来,在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业界也反映原《分类规则》还应进一步满足医疗器械分类工作实践的需要。为配合新修订《条例》的实施,结合医疗器械分类工作积累的经验,需要对原《分类规则》部分条款和分类判定表予以细化完善。2013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着手起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初稿,于2013年12月24日至2014年1月10日通过总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审核阶段,《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12月4日至2015年1月4日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总局网站转载一并征求意见。针对意见梳理结果,总局召开专门研讨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合理的意见。2015年6月3日,总局局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修订草案送审稿,7月14日以总局令第15号发布。三、医疗器械的分类规则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依次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通过结构特征、使用形式、使用状态、是否接触人体等因素综合判定。依据影响医疗器械风险程度的因素,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2)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3)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包括:①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4第一篇医疗器械电气安全测试与检测技术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②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③有源接触人体器械: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④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4)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是否接触人体以及使用形式,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或者其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情形:①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口)、创伤或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②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③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失控后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④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四、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医疗器械分类的具体判定,可依据如表1-1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进行。表1-1医疗器械分类判定表接触人体器械使用状态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无源医使用形式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创伤创伤创伤/腔道环/中/腔道环/腔道环/器械/组织组织/组织(口)枢(▣》中枢(口)中枢1液体输送器械Ⅲ2改变血液体液器械ⅢⅢ5医疗器械检测与市场准人认证~续上表使用状态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使用形式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皮肤血液循创伤创伤创伤/腔道环/中/腔道环/腔道环//组织组织/组织(口)枢(▣中枢(口)中枢无3医用敷料IIⅢ医4侵入器械ⅢⅢ器械5重复使用手术器械I6植入器械ⅢⅢⅢ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不包括重复使ⅢⅢⅢⅢ用手术器械)8其他无源器械0Ⅲ使用状态使用形式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1能量治疗器械IⅡⅢ源医诊断监护器械IIⅢ3液体输送器械IIⅢ电离辐射器械IⅡⅢ5植入器械Ⅲ0亚6其他有源器械ⅡIⅢ注:①本表中“I”“Ⅱ”“Ⅲ”分别代表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②本表中“一”代表不存在这种情形。第二节,医疗器械标准的一般要求标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产品合理的设计、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以及相应的医疗器械标准的6···试读结束···...

    2022-10-28

  • 《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周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作者】周海著【页数】286【出版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369-7585-9【分类】医疗器械-计量-管理【参考文献】周海著.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图书目录:《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医疗器械管理进行阐述。立足于医疗器械管理,首先介绍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特点和规范,随后对医疗器械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医疗器械计划与采购、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等做详细介绍。第二部分在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择要介绍医疗器械的计量检测,比如生物力学、医用热学仪器(温度计、呼吸机等),医用生理电仪器(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等),医用理化类仪器(酶标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等,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内容试读第一章医疗器械管理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大量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包括CT、MRI等大型医用器械已经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各种新的医疗技术应用普及,介入和植入性耗材使用越来越广泛,医疗器械作为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医疗新技术的支撑平台,已从过去作为疾病诊治的辅助工具逐渐转变为主要手段。临床医生对医疗器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在疾病诊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在医疗临床、护理中使用,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但是,医院对医疗器械管理的观念和机制并没有随之予以更新和发展,特别是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规范没有建立,给临床医疗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等问题日显突出。近年来,在医院发生的与医疗器械应用相关的安全(不良)事件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安全事故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浪费了医院大量的精力、物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带来困扰。这也暴露了医院在医疗器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且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缺位”,体现在设备1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的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等诸多环节。如何管理好这些先进的医疗器械,充分发挥医疗器械应有的效能,并确保其在使用中的安全与质量,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逐步认识到,在现代化医院中需要一个可靠的、规范化的医疗器械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所以,医疗器械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在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安全与质量管理方面还缺少经验,仍然落后于医疗质量管理和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需求与发展。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属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范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密切融合、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应包括医疗器械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质量管理,涉及设备计量检测等;也与应用环境因素有关,涉及医院各个职能部门,医院要有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医疗器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规范化已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第一节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医疗器械管理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根据一定的程序、原则、方法,对医疗器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加以计划、指导、协调、控制和监督,使之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2医疗器械管理概述第一罩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能够安全、有效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医疗器械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中。一、国内外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丹·派克斯(DeiParke)就提出了设备综合管理学(Terotecholog罗)的概念:把设备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管理,研究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工作:主张把相关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因素综合起来,建立一种横向的管理体系。这种理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之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瑞典和荷兰等,相继建立起医学技术评估制度和相应的机构,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成本-效益效果分析)和社会适应性(社会、伦理、道德、法律问题)4个方面对医学技术进行评估,对其开发、应用、推广与淘汰实行政策干预。医学技术评估的范围包括医疗保健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诊疗程序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后勤支持系统。医疗器械按其物理特性,属于医学技术的一个类别。目前,许多国家都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加强管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展迅猛,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完善的法规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美国卫生管理机构积极推动在大型医疗中心和具有超过300张3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床位的医院成立临床工程部门,临床工程师作为社会认可的一种正式职业进入医院,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资产管理、质量控制、临床培训和基础医疗器械的维修保障等工作,并承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报告,对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测。行业学会相继推出了《质量控制指南》《临床工程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程序设计指南》《医疗器械检查维护规范》,为医院质量管理和医疗器械应用质量控制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依据,促进了美国医院临床工程水平的全面提升。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当时。他们将风险定义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医疗技术用于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时对相关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并将风险归纳为3种类型,即物理风险(如电击、机械损伤、易燃易爆物失控等造成的损伤)、临床风险(如操作错误或不合理操作、技术上应用不当等造成的损伤)和技术风险(如设备检测误差或性能指标下降等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反映出设备发生故障的信息,因此,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可抓住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风险管理包括一套应对风险的策略,包括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控制的操作程序,这给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经有约1/3的美国医院采用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医疗器械管理办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1994年5月,加拿大医学与生物学工程学会(CMBES)第20次年会建议编写加拿大临床工程专业行为准则(CliicalE-gieerigStadardofPracticeforCaada,CESOP),以规范医疗器械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和服务范围。1998年完成第1版医疗器械管理概述第一罩CliicalEgieerigStadardofPracticeforCaada,2007成第2版修订,2008年被澳大利亚生物医学工程师协会采用,此外,也被很多组织和机构采纳参考;2013年2月成立“CES0P修订委员会”对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2013年5月根据修订委员会反馈意见形成了第3版。前苏联实行医疗器械预防性维修制度:“为防止意外损坏而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修理、维护和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即计划预修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延长设备维修间隔期,降低维修成本与提高维修质量。美国国际联合委员会(JoitCommiioIteratioal,JCI)是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tCommiiooAc-creditatioofHealthcareOrgaizatio,JCAHO)的附属机构。该委员会于1998年成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在医疗服务领域建立国际统一的考核标准,并依据该标准对世界各地医疗机构进行评审的机构:专门对美国本土以外的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认证,是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JCI认证的目的在于鼓励医院的领导层、管理层及专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JCI和IS0不同,两者都属于国际认证标准,区别在于ISO国际通用标准更适用于生产厂家、销售企业,而JC是专门用于医疗机构认证的国际医疗行业的标准,且每3年对被认证的单位进行复检。目前,JCI已经给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和政府进行了指导及评审。我国有很多医院也已5医疗器械管理与计量检测经通过了JCI认证。JCI认证能够帮助医院建立统一的、可以按标准实现的组织管理架构、政策和工作流程。JCI标准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工作的主要参考,“安全”质量”“服务”将成为评审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所有医院都将把医院管理的重点放到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病人安全上来。2010年,针对医疗器械集成应用与网络环境下使用的挑战,国际上推出了国际标准IS080001“集成医疗器械T网络的风险管理应用一第1部分:角色、责任与活动”,其核心是针对网络环境下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系统保障性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izatio,WHO)执委会于2003年第113届会议通过的113/37文件,对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提出了医疗技术管理(HealthcareTechologyMaagemet,HTM)理念,明确医疗器械使用过程管理属于医疗技术管理。其中,第11条提出“敦促会员国在医疗器材和设备方面确保患者、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安全,应在以下领域大力开展活动:政策和计划、质量与安全、规范与标准、技术管理及能力建设”;强调以医疗质量与风险为核心、患者安全为目的的理念。我国在医疗器械管理范畴内的医学技术评估方面的研究始于1988年上海医科大学开展的“中国医疗仪器设备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这是国内对医学技术评估和政策研究进行的初步尝试。他们提出了如下观点:第一,在购置或引进医疗器械时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第二,在国内建立医疗器械资料信息库,以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基层医疗机构6···试读结束···...

    2022-10-28

  • 《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作者】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丛书名】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系列化教材【页数】65【出版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02【ISBN号】978-7-118-09898-3【价格】20.00【分类】移动电话机-维修-教材-数字照相机【参考文献】袁素莉主编;李宗远,张维副主编.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包括:了解手机知识;维修手机不开机故障;维修手机开机显示异常故障;维修数码相机主板故障;维修数码相机镜头故障。《手机及数码相机检测与维修》内容试读学习单元一项目1了解手机知识【项目描述】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中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回顾手机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几十年,但是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机网络发展之后逐步趋于智能化,手机正逐渐取代计算机在青年人生活中的地位。任务1了解手机的历史一、万物之始1.第一部移动电话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图1-1-1)。使用这部电话,必须有人背天线和电台。图1-1-1第一部移动电话2.第一部“便携式”移动电话1973年,摩托罗拉的总设计师马丁·库伯(图1-1-2)带领他的团队用了六周时间就完成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巨大突破,研制出第一部“便携式”移动电话,他和他的团队还制1造出了天线,建造了手机基站。1973年4月3日,库伯用研发的手机给身为竞争对手的贝尔实验室打了一个电话,这是人类通信史上的第一次手机通话,这一天也被后人认定为手机的生日。图1-1-2马丁·库伯3.第一部便携式手机1983年6月13日,摩托罗拉终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手机(图1-1-3),这台名为DyaTAC8000X的手机重794g,长33cm,标价3995美元,最长通话时间是1h,可以存储30个电话号码。图1-1-3早期的便携手机4.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1994年中国大陆的出现第一款GSM手机是爱立信GH337(图1-1-4),当时广东省的GSM网络刚刚开通,GH337作为一款数字手机,其各方面表现都优异于模拟手机,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机型。此后,中国手机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发展速度日新月异。2图1-1-4第一款GSM手机5.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1998年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诺基亚6110上市(图1-1-5)。该款手机内置有贪吃蛇、记忆力、逻辑猜图三款游戏,此后,许多其他品牌的手机也推出类似的手机,而且游戏类型也越来越多。6.第一款国内上市的内置天线手机在直板机领域,内置天线设计也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内消费者接触到的第一款内置天线机型是诺基亚3210(图1-1-6)。1999年,诺基亚3210的出现让诺基亚直板机真正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也为2000年8210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NKIA800o图1-1-5诺基亚6110图1-1-6诺基亚内置天线手机7.第一款智能手机1999年岁末,摩托罗拉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名为A6188的手机(图1-1-),它是现在正迅速发展的智能手机的鼻祖。这款手机采用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16MHzCPU,3支持WAPl.l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PreoalPortaleSytemMaager)操作系统。同时,这款手机也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39图1-1-7摩托罗拉智能手机8.第一款支持MP3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手机2000年,三星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能够支持MP3播放的手机SGH-M188。而西门子6688(图1-1-8)是第一款整合MP3功能并带有移动存储器的手机,它不仅支持MP3播放功能,并且还具有MMC卡扩展功能,能够连续录制5h的话音备忘,同时还具有声控命令和声控指令。a6)6i⊙图1-1-8支持MP3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手机49.第一款国内上市的彩屏手机2001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第一款彩屏手机T68(图1-1-9),该机采用了一块256色的彩色屏幕。这也是爱立信公司推出的最后一款手机,之后爱立信公司和日本巨头索尼公司合作,推出索爱系列手机。10.国内第一款滑盖手机2002年推出的诺基亚7650是国内第一款滑盖手机(图1-1-10),但是大家更多的是关注其摄像头配置。2G》0a0图1-1-9爱立信T68图1-1-10诺基亚滑盖手机11.国内第一款专业游戏手机手机游戏已经成为现代手机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JAVA扩展功能的加入,很多通过JAVA编程的手机游戏植入到手机当中。诺基亚的N-Gage手机(图1-1-11)成为国内销售的第一款专业的游戏手机。图1-1-11诺基亚游戏手机二、智能手机基础知识1.智能手机的定义智能手机是指像P℃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展,并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如图1-1-12所示。图1-1-12智能机图片2.常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droid系统、Widow系统和iOS系统(图1-l-l3)。A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是Google公司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Adroid系统的特点是开放源代码,所以支持此系统的手机种类很多,可以免费使用和下载的软件很多并且可以免费升级。WidowMoile操作系统主要分为两类:SmartPhoe(SP)和PocketPC(PPC)。Widow操作系统特点是操作界面熟悉,有强大的软件支持,软件的扩展性好。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宣布推出Phoe,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苹果公司研发的OS操作系统使用方便、灵活,但由于系统封闭,应用软件需要到平台购买。WidowMoile图1-1-13常见手机操作系统图标任务2认识手机中的常见元器件及主板上的芯片一、手机中的常见元器件1.电阻电阻在手机电路中的作用一般为负载电阻、分流器、分压器,常与电容搭配组成滤波器,是电子产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元件之一。6···试读结束···...

    2022-10-19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作者】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通信类专业规划教材【页数】206【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6【ISBN号】978-7-111-48063-1【价格】32.00【分类】移动电话机-检测-高等教育-教材-维修【参考文献】张学义主编;赵双乐,孙胜利副主编;刘文霞,王旭乐参编;刘慎忠,王维才主审.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七个项目,前两个项目分别介绍了手机产品的日常生产、维修流程和GSM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项目三介绍了手机元器件的识别、拆装等;项目四和项目五围绕GSM手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和L7手机故障分析与检修进行模块化讲述;项目六和项目七着重阐述了摩托罗拉3G手机Morrio的各个功能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方法。《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内容试读第一部分认识篇鼠氏周·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书写手机生产制造流程参观报告。在手机制造工厂,手机产品生产制造流程如图1-1所示。前线(FrotEd)SMTPCB上面(ToSide)SMT焊锡印刷ToSide贴装回流焊接底面(BottomSide)SMT焊锡印刷BottomSide贴装回流焊接前线(FrotEd)测试Iectio)程序写入(BoardFlah)F千日序列号写入(BoardFlexig)P分析站(AalyzeStatio)后线(BackEd)装配测试FPPEND图11手机产品生产制造流程图牛心4项目一认识手机日常生产和维修流程?1.1.1手机装配流程手机生产有两大核心工序,即手机电路主板装配(PCB装配)和性能测试,后者包括主板测试和整机测试。一、手机电路主板装配PCB被投放到生产线上,先进行上(TO)面的SMT贴装并进行回流焊接,然后经过相同的底(Bottom)面贴装焊接过程,形成手机电路主板。说明:各品牌与各型号手机的装配生产流程可能会有差别,例如有的芯片要采用封胶工艺装配,如图1-2中点画线框所示,所以要加人相应生产工序。丝网印刷元器件贴装炉前检验第2自回流焊接单面板点胶过炉点胶后异形贴装抽验检验图1-2手机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二、手机性能测试在手机生产过程中,性能测试包含有主板测试和整机测试,整机测试又称为综合测试包括用户操作界面测试、调整测试(点测)和天线测试。各项测试主要围绕充电和电量检测、接收性能、发射性能、呼叫的建立等方面。性能测试工序主要由以下几个测试站完成。(一)主板外观检查(BoardIectio)生产线对手机主板进行主板外观检查(BoardIectio),发现元器件外观缺陷将送至返工手焊维修处维修。诸如:冷焊(ColdSolder,CS)、连焊(SolderShort,SS)等装配工艺缺陷。还包括:焊锡不足(IufficietSolder,IS)、多余焊锡(ExceSolder,.ES)、元器件歪斜(SkewedPart,SP)、元器件翘起(TomtoePart,TP)、元器件移动(MialigedPart,MP)、元器件放反(ReveredPart,RP)、元器件丢失(PartMiig,PM)、元器件错误(WrogPart,WP)等。(二)程序写入(BoardFlah)手机主板经过BoardFlah站,向手机中写入主程序。如果手机中贴装的FlahROM已经写入了程序,此站将被省略。此站下线手机板将由负责BoardFlah站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三)工厂序列号写入(BoardFlexig】手机主板在BoardFlexig站被写入工厂序列号(FactorySerialNumer)等用于后继测试的工厂信息。下线手机由负责BoardFlexig的分析员(Aalyzer)进行分析。(四)主板性能测试(BoardTet)手机主板进行主板性能测试即PCB测试(BoardTet),根据生产与测试流程的不同,此过程可与后面的最终测试(FialTet)合并。下线手机由负责BoardTet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PCB测试主要是对刚完成贴片的PCB进行相关参数的校准以及相关项目的测试,以检验该PCB是否合格。参数校准是完成接收和发射通道的打通。具体校准过程围绕下列部分进行:5【手机检测与维修项目教程1)首先进入校准模式。2)校准参考电压(VREF)。3)测试并校准发射通道,分为:自动频率控制(AFC)测试和发射功率(TX_POWER)的调整,其中TX_POWER调整又分为发射功率控制(POWER_RAMP)和发射功率幅值(POWER_SCALE)4)测试并校准接收通道,分为IQ基带测试和RSSI接收信号强度测试。5)测试功率等级(POWER_LEVEL)和相位误差(PHASE_ERROR)。6)退出测试模式。(五)振铃及电测(AlertTet)手机装配为整机后,进行振铃及电测((AlertTet),即对手机的用户操作界面进行测试。下线的手机由负责AlertTet的分析员(Aalyzer)分析。(六)最终测试(FialTet)在结束AlertTet站的测试后,手机进行最终测试(FialTet),也称为调整测试(Pha-igTet)。下线手机由负责Phaig的故障分析员(Aalyzer)分析。调整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拨打、接听电话,手机主呼和被呼,电池电量检测,充电管理和控制等实际手机使用情况对手机的整体电性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手机的工作性能是否达到GSM标准规范。在此还完成手机天线以及天线匹配电路测试,以确保手机天线性能良好。天线耦合测试(即天线与天线片之间通过空气耦合的方式进行测试)是非接触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电磁波干扰,需要将手机放在屏蔽箱内进行测试,且对屏蔽箱的屏蔽要求相对较高。(七)抽样测试质量检验部门(QA)需要对生产出的手机进行抽样测试以保证质量,手机入库装箱待出厂。手机性能测试是手机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是调整手机工作参数和检查各项性能指标的保证手段,进而改善手机性能,提高手机产品质量。不同手机生产企业测试流程和测试时间会有差异,但是主要测试流程和测试内容都是相似的,测试站的名称会有所不同。1.1.2手机自动测试技术手机性能测试靠综合自动测试系统来完成,测试系统包括硬件测试设备和软件测试程序。与自动测试技术相区别的是手动测试技术不通过计算机显示和软件控制,而是直接手动改变综合测试仪的参数来对手机的射频指标进行测试,这种手动测试方法主要在手机研发以及射频故障的确认和维修中采用。一、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搭建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备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计算机主机采用工控计算机,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安装测试软件,通过GPB卡、GPIB总线与无线射频测试仪以及可编程稳压电源相连,通过测试软件控制使GPIB卡、无线射频测试仪、稳压电源三者测试同步。6···试读结束···...

    2022-10-19 参编证明的主编证明怎么写 参编教材需要多少钱呢

  • 《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贺鹏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作者】贺鹏著【页数】240【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113-23891-9【分类】移动电话机-维修-图解-移动电话机-故障检测-图解【参考文献】贺鹏著.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内容提要:本书以手机维修现场检测实操及图解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手机电路图读图技能、手机元器件故障检修的检测方法、手机故障维修方法、手机拆机技巧、不开机故障检测维修实操、不入网/无信号故障检测维修实操、液晶屏与触摸屏故障检测维修实操、进水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声音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充电及其他故障检测维修实操、刷机与解锁维修实操、手机数据恢复维修实操等维修内容。我们精心选取了29段现场检修视频放入书中相应章节,实现二维码即扫即看。《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战技巧全图解》内容试读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维修,首先要学会元器件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本章重,点讲解数字万用表、指针万用表、电烙铁、热风焊台等其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2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金图解1.1指针万用表使用方法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是电子元器件检测维修中必备的测试工具。指针万用表更适合观察被测信号的变化,其过载能力较强,不易损坏,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在测量精精彩视频即扫即看度和功能上相较于数字万用表要差一些。1.1.1指针万用表的结构1.指针万用表的表盘图1-1所示为指针万用表表盘,表盘由表头指针和刻度等组成。第一条刻度南第华MODELMF47为电阻值刻度,读数从右向左读。机械调零旋钮,当指针第二条刻度万用表水平放置时,若为交、直流指针不在交直流挡标尺电压电流刻的零刻度位,可以通过度,读数从调节机械调零旋钮使指左向右读。针回到零刻度。图1-1指针万用表表盘2.指针万用表的表体图1-2所示为指针万用表表体,其主要由功能旋钮、欧姆调零旋钮、表笔插孔及三极管插孔等组成。其中,功能旋钮可以将万用表的挡位在电阻(Ω)、交流电压(Y)、直流电压(V)、直流电流挡和三极管挡之间进行转换;表笔插孔分别用来插红、黑表笔;欧姆调零旋钮用来给欧姆挡置零;三极管插孔用来检测三极管的极性和放大系数。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3指针万用机械零位欧姆调表的型号调节钮零旋钮天宇F47多重保护电路三极管插孔·-功能分区程挡表盘。红色表笔插孔1功能旋钮!红色表笔扩天MF47重保护电路黑色表笔插孔1展插孔2红色表笔扩展插孔1图1-2指针万用表的表体1.1.2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使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时,首先要选择对合适的量程,这样才能测量准确。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如图1-3所示。试测。先粗略估计所测电阻阻①值,再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果被测电阻不能估计其值,一般下选择在R×100或R×1k挡进行初测。老生供华到Ga2选择正确的挡位。看指针是否停在中如果指针太靠近零刻度位置,则要减小挡位:如线附近,如果是,说明挡位合适。果指针太靠近无穷大刻度位置,则要增加挡位。图1-3指针万用表量程的选择方法4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金图解1.1.3指针万用表的欧姆调零实操量程选准以后,在正式测量之前必须调零,如图1-4所示。先将万用表调到需要的挡位,然后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将表指针调到零刻度。南东科华M6工4亏图1-4指针万用表的欧姆调零注意如果重新换挡,在测量之前也必须调零一次。1.1.4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实操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如图1-5所示。先将指针万用表调到欧姆挡合适的挡位,然后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将表指针调到零刻度。1者条种华图1-5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第1章常用仪器使用方法5测量时应将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②极(要求接触稳定踏实),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如果指针太靠左,那么需要换一个稍大的量程。如果指针太靠右,那么需要换一个较小的量程。直到指针落在表盘的中部(因表盘中部区域测量更精准)。MODELMF47读取表针读数,然后将表针读数乘以所选3量程倍数,如选用“R×1k”挡测量,指针指示17,则被测电阻值为17×1k=17k2。GB7676-9R条科华a☑G图1-5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续)1.1.5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实操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方法如图1-6所示: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读3出待测电流值的大小。为万用表测出的电流值,万用表的量程为5mA,指针走了3个格,因此本次测得的电流值为3mA。金科华a☆器把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流断开被测电路,将指挡,估计待测电流值,选针万用表串联接于被择合适量程。如果不确定测电路中,不要将极待测电流值的范围需选择性接反,保证电流从最大量程,待粗测量待测红表笔流入,黑表笔电流的范围后改用合适的量程。流出。图1-6万用表测出的电流值6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全国解1.1.6用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实操测量电路的直流电压时,选择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并选择合适的量程。当被测电压数值范围不清楚时,可先选用较高的量程挡,不合适时再逐步选用低量程挡,使指针停在满刻度的2/3处附近为宜。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方法如图1-7所示。MODELMF473读数,根据选择的量程及指针指向的刻度读数。由图可知,该次所选用的先把功能旋钮量程为0~50V,共50个刻度,因此这调到直流电压南科华次的读数为19V。挡50量程。☑100将指针万用表并接0到待测电路上,黑表笔与被测电压的负极相接,红表笔2与被测电压的正极相接。图1-7指针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1.2数字万用表使用方法▣精彩视频即扫即看···试读结束···...

    2022-10-19

  • 安徽永健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携手安徽省移动内审党支部共同开展“迎国庆缅怀革命先烈 砥砺行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

    9月30日,安徽永健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携手安徽省移动内审党支部,分别组织部分党员和青年员工赴岳西县王步文烈士纪念馆共同开展“迎国庆缅怀革命先烈砥砺行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既有效促进了双方支部之间互学互助、互促共建,又教育引导党员和青年员工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任务,立足本职为实现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9 安徽省党员 安徽省党建网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薪火”主题活动

    9月30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党支部组织党员赴青阳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薪火”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在巍峨高耸的烈士纪念塔前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初心,缅怀先烈们舍身忘死、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感悟烈士们顽强不屈、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2022-10-01

  •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指南》(英)罗尔夫·伯奇编;刘小林,郑灿镔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作者】(英)罗尔夫·伯奇编;刘小林,郑灿镔译【页数】282【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1.08【ISBN号】978-7-5433-4121-0【分类】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指南【参考文献】(英)罗尔夫·伯奇编;刘小林,郑灿镔译.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21.08.图书封面:《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介绍周围神经损伤的学术专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具体方法,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本书从阐述周围神经损伤的解剖和功能开始,介绍其病理生理变化和再生修复过程,而后引申到各种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为从事周围神经损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2022-09-28 刘小林 中国生物科技 刘小林个人资料

  • 《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陈春侠|(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作者】陈春侠【丛书名】“十三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页数】157【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ISBN号】978-7-5180-5141-0【价格】49.00【分类】纺织品-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教材;纺织品-质量检验-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陈春侠.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提要:根据广大一线检测技术人员对国外纺织检测标准进行的收集、汇总、整理,按照项目分别解读。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纺织服装及羽绒产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比较、主要标准差异及关注点,以AATCC、ASTM、BS、DIN、EN、ISO、JIS和NF为主。内容新颖全面,解释简明扼要,适合进出口企业有关人士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同志阅读,也可作为纺织专业学生参考。《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内容试读001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项目一标准的分类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为适应不同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为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一、根据适用范围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一)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称为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三)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四)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由企业制定的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在企业内制定的、适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由企业自行组织制定的,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不含内控标准)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这四类标准主要是适用范围不同,不是标准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二、根据法律的约束性分(一)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范围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与进口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和有关部门对涉及其经营、生产、服务、管理有关的强制性标准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直至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002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关于“技术法规”定义,即“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为使我国强制性标准与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衔接,其范围要严格限制在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五个方面。(二)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标准,基本上与WTO/TBT对标准的定义接轨,即“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准或标签求”。推荐性标准是自愿性文件。推荐性标准由于是协调一致文件,不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利益干预,能更科学地规定特性或指导生产,《标准化法》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标准欺诈消费者,要求采用低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标准水平。(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符合下列情况可判定为指导性技术文件。(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号由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构成。GBZ00X发布年号顺序号代号三、根据标准的性质分(一)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二)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利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它是合理组织国民经济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生产关系、正确实现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依据。(三)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是针对具体岗位而规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3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国务院发布的(86)71号《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要求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完善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四、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一)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通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志、方法等标准:计量单位制、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齿轮模数标准:优先系数、基本参数系列、系列型谱等标准;图形符号和工程制图:产品环境条件及可靠性要求等。(二)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要求等。(三)方法标准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四)安全标准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五)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六)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振动、电磁波等环境质量、污染管理、监测方法及其他事项而制定的标准。项目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概述纺织标准是以纺织科学技术和纺织生产实践为基础制定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纺织生产和纺织品流通领域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一、标准组成(一)标准编号标准编号有国际、国外标准编号和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两种。1.国际、国外标准代号及编号国际及国外标准号形式各异,但基本结构为:标准代号+专业类号+顺序号+年代号。其中,标准代号大多采用缩写字母,如IEC代表国际电工委员会(teratioalElectrotechicalCommiio)、API代表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PetroleumItitute)、ASTM代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mericaSocietyforTetigadMaterial)等;专业类号因其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不同而各异,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混合式三种形式:标准号中的顺序号及年号的形式与004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我国基本相同。国际标准S0代号及混合格式为S0+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08402:1987和IS09000-1:1994分别是IS0标准的编号。2.中国国家标准代号及编号中国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标准发在年代号构成。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行业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行业标准,如××/T。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的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正式公布该行业标准代号。已经正式发布的行业代号有FZ(纩织)、QJ(航天)、SJ(电子)、JB(金融系统)等。地方标准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的前面两位数字(北京市11、天津市12、上海市13等),再加上“/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DB××/T),不加“/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Q/×××),企业代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者两者兼用所组成。例:中国国家标准编号为:GBXXX×X一XX00K标批准年号标准蘭序号强制性同家标准代号纺织行业标准编号为:化x×xX一XXXX标准批准年马标神顺序号强制性纺(行业标准代号FZT×XX一××××标准雅准年号标准顺序号推荐性纺织行业标漫代号(二)标准的一般部分标准的一般部分主要对标准的内容作一般性介绍,由标准名称、范围、引用标准三部分组成。标准名称主要说明标准化对象名称及技术特征:标准的范围用于说明该标准的对象与主题、内容范围和使用领域:引用标准主要列出正文中所引用的其他标准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凡列入的文件中被引用的章条,因引用而构成了该标准的一部分,故在实施中具有同等约模块一标准与标准化005束力,必须同时执行。(三)标准的技术部分标准的技术部分是标准的主体,是标准要规定的实质性内容。主要包括: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抽样、试验方法、分类与命名、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标准附录等。1.定义当技术标准中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无统一规定时,应在该标准中作出定义和说明。2.符号和缩略语技术标准中使用的某些符号和缩略语,可列出一览表,并对所列符号、缩略语的功能、意义、具体使用场合给出必要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3.要求纺织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可以测定和鉴定的,主要包括:质量等级,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性,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使用特性,关于防护、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工艺要求,质量保证,以及其他要求等。4.抽样规定进行抽样的条件、抽样方法、样品的保存方法等。5.试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原理,试样的采取或制备,试剂或试样,试验用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评定,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内容等。6.分类与命名分类与命名部分是为符合所规定特性要求的产品、加工或服务而制定的一个分类、命名或编号的规则。7.标志分为产品标志和产品外包装标志。产品标志包括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式和代号、产品等级、产品标准号、出厂日期、批号、检验员印章等,以及标志的位置和制作方法。产品外包装标志包括: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净重、等级、毛重,以及储运指示标志和危险品标志。8.包装包装部分的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和包装的技术要求,或者包装的检验方法,随同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如装箱清单、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9.运输运输方面的技术规定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条件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温湿度要求、运输工具要求、小心轻放等。10.储存储存部分内容主要对产品储存地点、储存条件和储存期限,以及长期储存中应检验的项目等技术要求作出规定。11.标准的附录标准中的附录有两种性质:标准的附录和提示的附录。标准的附录是标准正文内容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只是为了保证标准结构的均匀,将某些内容放在附录中,成为标准的附录。提示的附录则属于标准的补充部分。(四)标准的补充部分标准的补充部分由四部分组成:提示的附录、脚注、正文中的注释、表注和图注。1.提示的附录提示的附录是指用来给出附加信息,帮助理解标准内容,以便正确掌握和使用标准的可供参考的附录。它不是标准正文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标准正文的效力。2.脚注脚注可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3.正文中的注释正文中的注释是用来提供理解条文所必要的附加信息和资料,它不包含任何要求。4.表注和图注表注和图注属于标准正文的内容,它与脚注和正文中的注释不同,是可以包含要求的。006纺织品质量标准与检测二、国内外纺织品标准(一)国内外纺织品标准的分类国内外纺织品标准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纤雏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加工工艺等分类按这种分类法分类较细,产品标准数量较多。这种分类法的代表有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中国与俄罗斯的纺织产品标准在其本国纺织标准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纺织产品标准所占比例。例如,中国的棉纺织产品标准包括棉本色布、棉印染布、色织棉布、大提花棉本色布、棉印染起毛绒布、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精梳涤棉混纺色织布、棉本色灯芯绒、棉印染灯芯绒、涤黏中长混纺本色布、黏纤印染布等。此外,棉、毛、丝、麻、化学纤维各自为一套。2.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分类将大的结构如机织物、针织物分开,这一种分类方法已被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认可,像美国ASTM纺织产品标准(该标准已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为国外先进标准)的分类,例如,男式成人及儿童衬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男、女式成人及儿童游泳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女式成人及儿童用晨衣、睡衣、长睡衣、便服、长衬裙和内衣用机织物的标准性能规格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可能会造成分类区域重叠的问题,但以最终用途来划分,十分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英、德、法、日等国所制定的标准与S0类似,多是基础和方法标准,从而使商业标准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纺织产品标准化工作是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是一种指导厂家进行生产的生产型标准。标准的制定是为生产企业产品验收和分类分级服务的,标准是按使用的原料、应用的工艺条件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制定的。由于现今纺织品越来越强调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混纺交织,各种新型纤维层出不穷,致使我国以原料来进行分类的纺织标准越来越显出局限性。欧美标准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而不考虑产品的原料成分和工艺差别。从而使考核的指标更接近实际应用,质量指标也更为严格。摆脱了原料和工艺的束缚,使千变万化的纺织品无须再制定相对应的甚至是泛滥的产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0T℃38也将“制定纺织产品的性能规格时不考虑织造方法”写入其发展战略中。其思路也是制定不受制造工艺限制的产品性能标准。(二)我国的纺织品标准1.我国纺织标准体系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纺织标准化工作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取得不小的成绩。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标准有1300多项,形成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基础标准相配套的纺织标准体系,包括术语符号标准、试验方法标准、物质标准和产品标准四类,涉及纤维、纱线、长丝、织物、纺织制品和服装等内容,从数量和覆盖面上基本满足了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需要,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对国际标准的平均采标率约为40%,而纺织品标准的采标率达80%以上,IS0标准中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标准,我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或已列入采用计划,这在国内居于前列。基础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也较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德国标准和日本标准等,特别是基础的、通用的术语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都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的纺织品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国际···试读结束···...

    2022-09-07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作者】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266【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ISBN号】978-7-5680-4078-5【价格】48.00【分类】汽车-故障诊断-高等学校-教材-汽车-故障检测-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彭樟林,廖一峰,齐芳主编;岳洪伟,杨秀芳,赵婷,赵相君,汤彬,黄河副主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08.图书封面: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提要:全书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2篇,共7章,其中基础篇包含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检测站3章,技术篇分为发动机、底盘、整车和电控系统检测与诊断4章,编写内容与汽车构造内容相对应,内容结构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内容试读语是迪好已厮欲主产宣1丰【】第1篇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本章摘要】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理论与技术的必要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相关的概念和内涵、发展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故障及其形成基础知识;介绍了汽车检测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了现代诊断方法基础知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的技术状况逐渐变差,导致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下降,环境危害增加,故障率上升,严重时汽车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对汽车的运行安全、运行消耗、运输效率和成本以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汽车的技术状况,可以及时掌握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变化规律,准确诊断汽车的故障部位及产生原因,从而为有效监管和恢复汽车的使用性能及后续科学合理地排除故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及措施支撑,为此,建立和掌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1.1汽车检测与诊断概述1.1.1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概念汽车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汽车工作能力是指汽车执行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汽车工作能力是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环保等性能的总称。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汽车检测是在整体不解体的条件下,依照相关技术标准,运用检测工具、仪器设备和软件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汽车检测针对的是汽车的使用性能,犹如人体的常规体检。汽车诊断是指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如火花塞、喷油器)的条件下,通过检测数据信息对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操作过程。汽车诊断针对的是汽车故障,犹如人有病就医。广义的汽车诊断还应该包括汽车检测内容,因为诊断之前必须要对汽车进行检测,犹如就医前要进行体检和化验,但与汽车检测的目的有本质区别,其所研究的对象是针对故障而进行的检测项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技术状态,识第】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3·别、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的综合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统称,也简称为汽车诊断技术。它主要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或其故障。与传统汽车检测诊断相比较,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侧重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利用的设备以及采取的方法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贯穿于汽车运用、汽车维护、汽车修理以及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给交通安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凸显日益重要的作用。1.1.2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内涵1.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汽车的控制技术越来越丰富和复杂,汽车检测与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改革汽车维修制度、实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传统的维修方式是采用事后修理和定期强制维护,事后修理方式使造成重大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定期强制维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会扩大维护的作业范围,损坏原有的配合技术参数,使汽车技术状况更加恶劣,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指出:“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鉴定结果视情按不同的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劣,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的浪费。”同时指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单位应积极推广检测诊断技术”。因此,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使“视情修理”的原则得到广泛采用和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零件的使用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拆卸,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2)汽车检测与诊断是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在汽车技术保障中检测诊断故障的时间约为70%,而排除和维修时间约占30%,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且平均每年环比增量迅猛,因此汽车检测与维护任务艰巨。另外,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仅凭经验已不能满足对现代汽车进行迅速、准确的技术状况检测诊断和维修质量评价监督的要求,必须凭借高效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强制性制度。因此,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汽车具有完好的技术状况,汽车检测与诊断不仅是车管部门或行业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和监督的手段,而且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汽车检测与诊断有利于加强汽车安全环保检测,是保证行车安全和减少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用车必须定期到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进行安全环保检测,通过检测可以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汽车技术状况,完善安全结构,预防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全面检查,确定汽车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确定该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4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对汽车维修作业后竣工检测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安全环保性能检测诊断、综合性能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二是对显现出故障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确切部位和发生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对汽车运行中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汽车维修前及维修过程中的检测诊断即属于此范畴。3.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类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检测与诊断的具体目的,汽车检测与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1)汽车故障诊断检测。对汽车故障诊断进行的检测,目的是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汽车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诊断出故障后,通过调整或修理的方法进行排除,以确保汽车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2)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维修前的检测,目的是判断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以此确定维护附加项目,掌握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汽车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以实现视情修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检测,目的是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确保维修质量及提高维修效率;汽车维修后的检测,目的是检验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以确认维修质量。(3)安全环保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情况下运行。(4)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能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运行车辆确定其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对车辆实行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又是实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护制度的前提和保障。1.1.3汽车检测与诊断基本方法汽车检测与诊断过程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和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从完成这些活动的方式以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人工经验诊断法人工经验诊断法是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根据汽车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外部异常状况,借助简单工具,通过嘴问、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和隔离、试探、比较等经验诊断方式和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定性分析或对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这种诊断方法具有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可随时随地进行和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存在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定量分析等缺点,仅适用于查找比较明显的故障,对于潜隐故障就很难有确切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因素的复杂性和诊断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专用仪器设备和软件检测整车、总成和机构的参数、曲线或波形,为定量分析和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提供依据。采用微机控制的仪器设备能自动分析和判断汽车的技术状况。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不仅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5析、可实现快速诊断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发现某些隐患,并能预报出某些总成、部件的使用寿命,但也存在投资大和要求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等缺点。3.自我诊断法自我诊断法是利用汽车电控单元的自诊断功能,通过故障代码的输出表征故障的部位的一种诊断方法。自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监测电路检测传感器、执行器及微处理器的各种参数,并将其与存储器中设定的标准数据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当判断系统存在故障时,电控单元将故障信息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入内部随机存储器,同时点亮故障检查灯。上述三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检测诊断的基础,它在汽车检测诊断的任何时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即使是自我诊断系统,它也是把人脑的分析、判断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的分析判断。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随着现代仪器设备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和完善,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的必然趋势,它在现代汽车检测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对于大量采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现代汽车检测诊断,自我诊断法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快捷准确,它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实际检测诊断工作中,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就目前我国汽车使用面广、量大、车型杂等特点来说,采用混合诊断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1.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发展与管理1.2.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多功能化、高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结构和控制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汽车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越来越困难,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对检测诊断提出了高效、准确、经济的要求,也极大地促进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1.国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研制了一些主要以汽车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诊断技术和单项检测仪器设备,如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和应用很快,并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如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并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技术连成多项检测的检测线,出现汽车检测站,成为既能进行维修诊断,又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的综合检测技术。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单个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实现了微机控制,而且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汽车检测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化及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直接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20世纪80年代后,随车诊断已成为工作诊断的主流,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经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不仅社会上的汽车检测站众多,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给交通安全、环境保·6·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护、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力等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增加诊断项目,扩大诊断范围,提高对复杂故障的诊断能力,开发汽车诊断专家系统,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进入21世纪,随着“车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蓝牙等无线技术的应用,汽车远程故障诊断得以实现,该系统采用汽车OBD通信协议获取车辆故障等准确数据,应用GPRS传输到后台,显示在客服中心,让每一辆车都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该诊断系统还可为汽车制造商恢复数据,这对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车辆售后保养,维修更换记录,保险到期等业务提供了保证平台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总体上讲,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管理上实现了“制度化、网络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方式上向“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方向发展。2.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发展概况我国的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起步较晚,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的研发。20世纪70年代,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进入大力发展时期,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及设备列为原国家科委开发应用项目,但也仅仅能生产诸如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少量简单设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及配套设施的增强,重点推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并视为推进汽车维修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一时期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制度和法规取得了很大发展和成绩,但诸如随车诊断仍几乎为空白。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已由单机发展为配套,由单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由手工操作发展为自动控制,并逐步开发出实用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在检测站建设方面,除交通、公安部门外,涉及汽车的行业系统和部分院校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汽车检测站。进入21世纪以后,交通、公安部门的检测站已建到县市,甚至乡镇,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业使用的检测诊断仪器设备也日益增多,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生产企业也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高度。纵观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和设备由仿制转变到自主开发利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汽车检测法规和标准,充实了检测项目和内容,促进了检测周期合理化,实现了检测诊断仪器设备智能化和汽车检测管理的网络化。至今,我国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内外市场,也形成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局面。1.2.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管理交通部在2016年第1号令《道路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005年第7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1991年第29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等中对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检测制度、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等均有明确规定。1.3汽车技术状况及故障1.3.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参数:另一类是技术状况参数。结构···试读结束···...

    2022-08-26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