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临床药物学》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药物学》【作者】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丛书名】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页数】242【出版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5【ISBN号】978-7-117-15704-9【价格】35.00【分类】口腔颌面部疾病-药物学-医学院校-教材【参考文献】史宗道主编;王晓娟副主编;陈智,丁一,甘业华等编.口腔临床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提要:本教材为第7轮口腔医学专业本科2012年新版修订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内含配套教学光盘。本教材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28万字,共分21章,第四版教材在充分反映国内外口腔临床药物学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全体编委在查找最新文献,努力反映国内外口腔临床药物……《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提要]口腔临床药物学是新的临床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应用药理学、药物学的理论指导口腔临床用药实践,总结口腔临床应用药物的经验和规律,推进口腔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口腔临床药物学的任务,我国在药物学领域的法规及有关进展。第一节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药物是指引入机体后能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用以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及精神功能,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物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工具,是维护生命与健康不可或缺的武器。药物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发挥疗效,也可带来不利影响。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研究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中应用药物的药理学、药剂学及治疗学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并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指导。药物治疗口腔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汉初著名医学家淳于意(公元前205年一前150.年)曾用苦参汤漱口治疗龋齿疼痛。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许多祖国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中医中药治疗口腔疾病的丰富经验。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医学治疗口腔疾病的技术和方法至今,药物在口腔疾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局部麻醉药己作为口腔临床的常用药物,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促凝血药等亦是不可缺少的药物。口腔科医师对于药物学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美国口腔科医师威尔斯(HoraWell).早在1844年应用氧化亚氮(笑气)进行拔牙,被尊为现代麻醉医学的首创者。随着对口腔疾病病因、发生机制、疾病转归影响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口腔临床药物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疗效相对不佳或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被迅速淘汰,而新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的药物被迅速用于临床。例如,甲醛甲酚曾被作为口腔常用的根管消毒剂,但对根尖周组织有较大刺激性,且易引起过敏反应,现已逐渐减少使用,而不良反应少且能1第一章概论达到根管消毒效果的氢氧化钙已用于临床实践。口腔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局部用药,因此探索提高局部用药疗效的研究方兴未艾。近年来,多种局部缀释剂已成功应用于牙周炎治疗。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多种中药对口腔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如有作者通过临床研究证实黄连和黄柏配伍制成的中药漱口剂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五倍子和蜂房有效成分组成的实验药物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可能通过抑制细菌生物膜中葡萄糖转移酶活性,改变或调整生物膜的细菌组成和结构。从祖国医学宝库中挖掘有效的药物是口腔临床药物学有待进一步探索的新领域。口腔临床药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口腔医学生系统地开展口腔临床药物学研究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口腔临床药物学的任务是:1.介绍有关药物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口腔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的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遵纪守法。2.介绍口腔临床常用药物介绍口腔临床常用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3.运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合理用药循证医学的精髓在于重视科学证据,强调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关文献中收集经过临床验证的药物治疗学证据,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及具体条件,以及病人的病情和喜好,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以较小代价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康复。4.培养规范的临床处方行为针对临床处方的全过程,引导口腔医学生熟悉合理的药物治疗程序:①明确疾病诊断,准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②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根据文献证据、他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预计药物治疗可能达到的、效果:③列出可能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预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利弊比及价格,综合比较,优选治疗方案;④处方实施药物治疗;⑤在整个药物治疗期内,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必要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剂量和给药途径;⑥适时停药,合理终止药物治疗。5.熟悉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的程序大多数临床医生常用药物为数十种,在临床工作中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很有必要。选择这些药物的程序是:①首先确定具体的临床环境中常见疾病:②其次确定治疗的目标;③然后从基本药物目录中选择药物,编制候选治疗药物清单,其主要原则是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和经济性:④最后通过文献复习进行比较,确定适于进入药物处方集的药物,熟悉其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6.介绍血药浓度监测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对于安全范围较小、血药浓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产生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如庆大霉素血药峰浓度超过12mgL,谷浓度超过2mg/L以上可出现毒性反应,对此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严重的卫生问题。随着临床治疗中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增多,联合给药方案大量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有上升趋势。口腔临床医生应能准确地判定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关注临床发生的任何用药问题与药源性损害,在“药物警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对造成严重危害的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241218211118115996484443448821888881184412418253555914448第一章概论7.介绍药物临床试验原则和方法口腔医务人员不但是药物的使用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者,也应能承担寻找新药和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的责任。新药临床试验一般要求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准确测量和观察结局指标,在设计和实施中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系统误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检验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论证强度最高的方法。口腔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这种方法,为新药进入口腔临床把好关。第二节我国有关药物的法规国家的药物政策是健康和保健政策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政府对公众的承诺,其基本目标是向人民群众供应买得起的基本药物,保证提供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组织医护人员和公众共同推动合理用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1984年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药品管理法,其目的是规范药物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其实施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吸纳了药品管理法首次颁布以后16年的法律建设成果,通过并颁发了新的药品管理法,增加了基本药物管理制度,扩大了对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规范与调整的范围,强化了对违法行为制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是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的纲领性文件,指出医药卫生事业的宗旨是保障人民健康,应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我国到202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战略任务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一、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至2011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政府统一规划、支持投入和监管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而相对均衡的发展,正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为在全国范围内向民众提供合格药品,推动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组织基础。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将其作各级政府核心药物政策。即通过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基本药物目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证这些药物在任何时候都能以适当的数量和准确的剂量、剂型供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进行药物遴选。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izatio,WHO)首次编辑出版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并很快得到许多国家的响应。1982年我国颁布西药基本药物目录(第1版),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制定并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96年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和化学药3第一章概论物目录,在1998至2004年间每两年进行了一次调整,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2009年发布,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由政府制定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和零售指导价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鼓励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三、建立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为了建立完善的药物生产供应保障体系,鼓励创制新药,在研制新药及其审评机制中要贯彻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LaoratoryPractice,GLP)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icalPractice,GCP),充分发挥专家在新药审评中的技术监督、咨询和参谋助手作用,确保药物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求药物生产企业实行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MaufacturePractice,GMP),医疗机构生产药剂时要贯彻医疗机构药剂使用质量管理规范(GoodUePractice,GUP),药物经营企业要实施药物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SulyPractice,GSP)。严厉查处假劣药物,政府对药物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进行抽查检验,定期发布质量公告。四、实行新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以适应药品监督管理事业的需要。国家对执业药师的要求是通过继续学习达到知识结构的优化,提高依法执业能力,促进药物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改变公众的不良用药习惯,并鼓励其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价。发展方向是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工作,从传统保证药物供应的模式改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要求医院药师参加临床药物治疗,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口腔医师应加强对本专业用药证据的搜集和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能力,加强与执业药师的合作,减少用药风险。五、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2000年我国正式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按照药物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对药物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保证供应高质量的药物,控制药物发售和使用,提高效率,减少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这也是国际通用的药物管理模式。其要点是:①建立明确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法规以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互相转换的机制;②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机构应配备执业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承担处方药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③鼓励民众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促进实现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第三节·促进口腔临床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可诱发药源性疾病,增加微生物抗药性,增加住院率、治疗和预防服务的工0e888899992a73gaatr999ataa4aa7aataa9999999第一章概论作量,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死亡,也会增加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不信任度,并在经济上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合理用药是最优治疗方案的体现,在口腔临床要大力提倡审慎用药,用药时必须根据病情、治疗潜在的风险与效益、疗程和费用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的药物,合理用药的标准是:①用药对象适当(无禁忌证):②用药指征适当:③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满意,价格适当;④发放药物正确无误;⑤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⑥调配无误(包括提供适宜的用药信息):⑦患者依从性良好。总的原则是应用合适的方法,将合适的药物用于合适的患者,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目标。合理用药与基本药物制度密不可分,口腔医师应从调查本地区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及药物供应情况入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基本药物目录及使用手册,而对不同亚专业的口腔医师来说,建立个人常用药物处方集是很有意义的。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种类繁多,复杂多变,既与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也有很多独特之处。药物治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就其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而言,尚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在不断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及时淘汰效果差、毒副作用强、疗程长或价格高昂的药物方面口腔医师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掌握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放眼国内外,及时了解和掌握口腔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新证据,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口腔医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指南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对治疗措施和用药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经济状况和病人支付能力。临床治疗指南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定期修订,作为口腔临床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和监督审查口腔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卫生部在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承担监测和提高用药质量的任务,这对口腔合理用药将起到积极的组织保障作用。思考题1.口腔医学生学习口腔临床药物学的重要性?2.试述我国在药物学领域的主要法规?3.基本药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4,针对需要药物治疗的口腔疾病尝试建立个人药物处方集。(史宗道编写王晓娟审阅)参考文献1.彭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性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38-392.唐镜波,袁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依存性[J】.中国药房,2010(12):1065-1069.3.王莉,喻佳洁,周帮旻,等.17国国家药物政策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7):715-729.4.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S].5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提要]…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量变规律,计算及预测血药浓度。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通过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剂量并及时予以调整,使给药个体化,达到合理用药及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第一节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harmacokietic,.PK)简称药动学,它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运转及代谢变化的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的科学。从广义上讲,泛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量变规律。狭义的药动学则是指以数学模型和公式,研究体内药物随时间的量变规律。一、药动学基本过程(一)吸收吸收(aortio)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其吸收速度和程度都会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起始时间和强弱。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及给药途径等。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最为重要。血管内给药直接进入血液,不存在吸收。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常以简单扩散及以滤过方式迅速进入血液。口服药物的吸收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药物本身的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及崩解速度、溶出度,胃排空速度、肠蠕动等胃肠道功能状态以及胃肠血流动力学状况等。口服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firtaelimiatio)。舌下(uligual)给药可经舌下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过消除,特别适合于口服给药易被破坏(如异丙肾上腺素片)或首过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的药物。传统观点认为,直肠(errectum)给药的最大优点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消除,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部分药物可经痔上静脉进入6···试读结束···...

    2022-10-07 陈一丁简历 陈一丁年龄

  • 《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白桦主编;陈剑锋副主编;马金宝等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者】白桦主编;陈剑锋副主编;马金宝等编【页数】240【出版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7【ISBN号】978-7-5605-7539-1【分类】口腔科学-医学美学-研究【参考文献】白桦主编;陈剑锋副主编;马金宝等编.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内容提要:口腔医学美学的理论在口腔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同时引导口腔临床医生由盲目追求美、审美到自觉地、科学地审美、创造美和完善美,从而满足来口腔科就诊的病人对美的需要与追求,力求把每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熏陶培养成创造美的口腔美容大师。本书以口腔科临床分科实际情况出发……《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传统美学的概念及发展一、美的基本概念美是人类生命的本质追求,它与人类社会始终相伴。虽然美在人类社会随处可见,丰富多彩,但是美的含义十分广泛,研究角度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方法和观点不同,对美的解释和说明也不同。(一)美的产生美自产生之初即是为了满足人的功利需要。古人对“美”的理解是从生产实用和生存斗争需要的角度去追求的。如原始的石器,虽然外形粗笨简陋,却蕴含着美的原理:对称的石器,在投射时易于命中;两边薄、中间厚、表面光滑的石器,可以减少阻力。汉字“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羊大为美”。由此说明,羊在我国古代的贡献和价值:羊肉、羊奶是香醇可口的食物;羊皮、羊毛是御寒上品;在狩猎和巫术礼仪活动中,原始人常身披羊皮或头插羊角,戴上羊面具载歌载舞。这种生产、生活及心理上的满足,就是美的象征,它来源于社会生产劳动,离不开人的功利需求,以人为核心,因此美与人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人而去谈美是毫无意义的。(二)感性的美感性的美与人的感官、情感需要及享受直接相关,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1.生理心理快感生理心理快感主要指满足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舒适感、愉悦感,包括通过人的肢体语言而获得满足和愉悦。例如,饥寒交迫时吃上可口的饭菜,酷热难耐时吹点凉风或喝口冰镇饮料,这种生理需求的满足无疑是一种美的感受。当人们欣赏音乐或美丽的风景时,感官和心理得到美的快感。2.社会快感社会快感是指得到社会尊重、理解、支持而产生的愉快感和成就感。人在社会。2·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生活中不仅需要亲情、友情、爱情,还需要体贴、理解、呵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的家庭关系,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给人极大的精神安慰和幸福感。努力工作之后获得丰厚的收入或职务提升,心中的美感油然而生。遇到困境时,朋友伸出友谊的援手,心中便会充满温暖。3.审美对象凡是能够使审美主体产生欣赏愉悦的客观事物都可称为审美对象。美的事物是否能够成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个体的审美态度和修养、自身的必备条件等有关。例如,音乐、色彩对于失聪、失明的人,以及那些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和审美心境的人,是不能成为审美对象的。但就人类的整体而言,只要美的事物和现象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就会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例如音乐、色彩等,尽管时代变迁、历史演化、审美个体存在差异,但它们始终是人的审美对象,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等实践目的的需要,具有善的功利性。(三)理性的美理性的美以理智为主,是指“美”作为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所产生的美学理论,并揭示美的规律。1.审美性质审美性质是指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美的事物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依赖于其本身的属性、客观因素、审美性质,最终以感人的自然形式特点及典型性体现出来。审美对象和自然本身的客观规律是真,而审美性质,作为美的客体层次,主要体现真的规律性。2.美的本质美的本质就是美的规律,即美的主、客观的统一。中国人说“有分寸、适度、恰到好处”就是美。概括地说,客观事物是美的条件,通过人的本质力量使事物的形象成为美的现实,这就是美的本质。它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而是一种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本质力量的价值。中国美学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天人合一,而体验正是一种天人合一,即主、客观的统一。二、美学的发展史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原理与规律的一门学科,美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和它所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一)美的思想起源人类初始,世界无所谓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最基础的物质实践,即满足自身第一章概述·3·的生存需要。劳动工具虽然具有一定的美学原理,但也只是满足生存斗争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充满了功利性。例如,原始人制作的叉是用来狩猎和打仗的:陶罐是用来装东西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墓地:长城的修建是出于防御的目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一定的装饰。例如,在陶器上设计和制作纹饰,注重造型的美观;把石头制作成各种类型的装饰品;将牙齿钻孔或将石头磨成牙齿的形状钻孔,制成项链等。这种与实用内容相分离的形式,标志着美的一大飞跃。美开始成为独立的存在,表现出人类创造美的审美观念的初步形成。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反过来又促进创造更美的事物。美的发展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实用到实用与审美结合,再到纯美的发展过程。(二)西方美学发展史1.美学学科的建立美学的建立经历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并逐步从朦胧到自觉,而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最后才诞生了美学这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1735年,德国哈列大学教授、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了《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的博士论文,提出建立美学学科的建议,并首先使用了“美学”这一术语。1750年,他正式出版了Aethetic一书,按原意直译为《审美学》或《感性认识的科学》,我国将其翻译为《美学》。鲍姆嘉通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有知、情、意三方面。知为逻辑学,意为伦理学,情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学问,其一直没有相应的学科来研究是哲学的一个缺陷。从此“美学”这一名称才获得学术界的公认,鲍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2.西方美学发展的几个阶段(1)本体论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6世纪):此阶段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集中思考一种独立的“美”,将之视为一切审美现象的根源。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美学家,唯心主义的代表,他明确提出了美的本质问题,第一次区别了“美的东西”和“美本身”,认为美是理念,形式美是真正的美。普洛丁是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认为美是来自神的理性,这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观点。奥古斯丁和托马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他们将美归根于上帝。古希腊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第一次建立了严整的唯物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认为美只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肯定了艺术的本质是现实的模仿。(2)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称为认识论美学。第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博克。他认为审美趣味具有共同的客观生理基础,第一个明确将崇高和美分开并将其起源明确归为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两种基本情欲。第二,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有笛卡尔、鲍姆嘉通,鲍。4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姆嘉通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第三,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是唯心主义的美学观,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等。黑格尔是客观唯心论者,将美学命名为“艺术哲学”,并第一次成功地将辩证法和历史主义运用于美学研究。(3)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语言论美学思考的焦点是语言或形式,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新历史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美学流派。(4)文化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论美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三)中国美学发展史1.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从历史时期来看,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史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五个时期。虽然没有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但却表达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即和谐美学。(1)先秦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发轫期,包含了后世美学思想全面发展的萌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伦理美学,主张加强人文教化,“美善相乐”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美是理性与感性的和谐。道家以庄子为代表,反对文明教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获得逍遥。《易传》美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家、道家比肩并立的美学思想,既肯定了自然的东西合乎社会伦理,又肯定了社会伦理的东西合乎自然,提出“《易》者象也”为中心的易象论。(2)秦汉时期:《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美学专著,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进一步扩大了儒家美学对我国古典艺术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当代学者郭沫若说:“《乐记》之后,凡谈音乐的似乎都没有人能跳出它的范围。”(3)魏晋时期:对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探讨,与玄学对人生哲理的思想有关。这一时期的文学论著中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最大。在这一美学论著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一词。(4)唐宋时期:韩愈以道论文“修其辞以明其道”,主张文学创作抒发不平之气“不平则鸣”。苏轼主张“有道有艺”,即道艺统一的美学观,认为艺术旨在传达神韵。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揭示诗歌审美特征的重要著作,其“兴趣说”将审美意象和审美感性联系起来,对诗歌意象做了重要规定。“妙语说”把审美感性和逻辑思维分开,对艺术家审美创造力做了重要规定。(5)明清时期:提倡以表现人纯真的自然本性为美的美学思想。李贽提出诗文创作要出自本真之心,自由地抒发真情。叶燮提出了美丑对立统一的辩证美学观,第一章概述。5。主张文学创作主、客体相统一的观点。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按照矛盾的法则产生的观点。2.中国现代美学中国美学从西方引进,最早的是王国维,后又有蔡元培、朱光潜等。新中国成立后转向苏联美学,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反映论。(1)第一次美学争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以批判朱光潜的美学观点为中心,讨论美的主、客观性的问题,形成了四派美学:①客观自然派,认为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以蔡仪为代表;②客观社会派,认为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以李泽厚为代表:③主观派,认为美是主观的感觉,以高尔泰、吕营为代表;④主、客观统一派,认为美是客观的属性符合主观的标准,以朱光潜为代表。(2)第二次美学争论(20世纪80年代):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掀起了又一次美学热潮。李泽厚认为,美的实践的产物是人化自然的结果,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发展为“实践美学”。蔡仪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审美是对它的反映,美是典型,发展为反映论美学。这时期的实践美学占主导地位。(3)第三次美学争论(20世纪90年代):是关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后实践美学认为,实践、现实是异化活动,审美超越现实,克服异化。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4)刚刚发起的第四次美学争论:是关于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争论。日常生活美学主张“日常社会审美化”,审美是日常生活的快乐享受,失去超越性,审美与日常生活融合,主张“身体美学”。后实践美学即超越性美学,开展对感性异化的日常生活审美批判,同时承认大众文化和通俗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主张超越艺术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白桦)第二节医学美学的概念及发展一、医学美学的概念医学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以医学与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医学美和医学审美及其规律为对象,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原理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的健康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科学。医学美学亦是关于医学领域中一切美与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人文科学。它把传统的“医学科学”升华为一门“医学艺术”,是美学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维护和塑造自身美·6口腔医学美学在现代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学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它的建立对维护和塑造人体美,提高人类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联系密切,都是以增进人的生命美感为目的的医学学科,但医学美学的范畴较为宽泛并包含医学美容学,主要应用在人体各部分的医学美容方面。医学美容学是以医学美学和美学心理原则为指导,以人体形式美学法则为基础,通过医学手段或医学审美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创造人体形态美,是医学美学应用系列中的重要分支,具体运用医学美学原则的典范,是医学、美学与美容技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二、医学美学的发展史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但历史上美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以及临床医学对美学知识的应用,则几乎与医学同步。(一)我国医学美学的发展我国先秦时期的道家、儒家开始探索延年益寿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学派的理论开始了美学向医学的渗透和医学对美学的运用。战国时的《管子》一书指出:“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说明艺术对人的情感具有调节、纠偏的作用。《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美学的理论体系。东汉医学家华佗提倡体育锻炼、养身健美,创立了“五禽之戏”医疗保健操,开创了我国医疗保健操的先例。《肘后备急方》中有治面疱、发秃、身丑的美容保健验方。成书于1500年前的《晋书》中记载了一例成功的先天性唇裂矫治术的病案,是我国首例有文字记载的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整形外科手术。但我国的传统医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没有形成医学美学体系,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学美学研究才进入了一个高峰期。1988年6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编写的《医学美学》,是我国第一部以“医学美学”为名的学术专著。80年代后期,医学美学理论逐步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全国各地许多临床、康复的医学机构相继开展了医学美容方面的临床业务,同时,医学美学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不少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1999年11月14日,在“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筹委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整容学会筹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标志着医学美学的学科地位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我国医学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二)西方医学美学的发展西方医学史上,医学美学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指出,“优雅和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点明了健康在形体美中的重要意义。古希腊的一些艺术作品和希腊神话中,很多都反映了当时美学与医学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古···试读结束···...

    2022-10-07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西安交大口腔医学院

  • 口腔临床操作技术》(英)奈恩·威尔逊,斯蒂芬·邓恩主编;孙健主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操作技术》【作者】(英)奈恩·威尔逊,斯蒂芬·邓恩主编;孙健主译【页数】447【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478-4527-1【价格】298.00【分类】口腔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参考文献】(英)奈恩·威尔逊,斯蒂芬·邓恩主编;孙健主译.口腔临床操作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操作技术》内容提要:本书是由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口腔科学院(KCLDI)具有丰富经验且高素质的临床教学团队编写的一本内容全面、理念先进的现代口腔治疗指南。该科学院是欧洲最大的口腔科临床学术中心,也是全球位列前五的口腔科临床学术中心。书中详细介绍了从患者接诊检查程序到口腔科领域几乎所有专科的临床操作流程,包括口腔科影像、口腔科疼痛管理、口腔修复、儿童口腔口腔美学、口腔种植、正畸、牙髓学、牙体修复等。其特点是步步深入、通俗易懂,真正以临床为导向,清晰地阐明了读者在临床最关心的“何时做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除了临床操作程序指南外,本书还针对有关诊疗环境、医患沟通、医疗投诉处理、医疗审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口腔临床操作技术》内容试读日新月异的口腔医学TheChagigNatureofthePracticeofDetitry第1章NairWilo本章简要概括了口腔医学的变化特点,着重于当近些年,大多数发达国家口腔疾病的整体情况有下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难题和挑战展所改善,其中儿童尤为显著。但在这个令人鼓舞的数开预测。据背后却掩藏着口腔健康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不平等体现在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子女,其口腔疾病的患蓝图病率在逐渐增加。而在年龄谱系的另一端,老年群体牙齿的使用寿命呈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牙齿可以保口腔医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生物医疗学科,被视存使用直到老年阶段。然而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为当下主流医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口腔健康已然普遍较差,这主要与口干燥症和牙周病的发生密切相成为身心健康以及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关。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病理性牙齿磨耗较为常年来,口腔医学以经验主义为基础,通常采用机械方见,同时,黏膜病,特别是口腔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法治疗各种口腔以及牙体的疼痛、不适和疾病。而继尽管大力倡导口腔疾病预防目前已经卓有成效,但需经验主义之后,口腔医学正在逐步形成以患者为中要我们去做的还有很多。许多新型疾病不断涌现,如心、以证据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的医疗模式。不同种植体周围炎,尽管有些幸运儿能够与种植牙“和睦于传统的疾病管理模式,新型的医疗模式旨在最大限相处”,但它仍然像一颗“定时炸弹”埋在口腔之中度地减少医疗干预,从而建立并维护口腔健康。然总体来说,生活中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口腔疾病的致而,这只适用于世界上在口腔医学领域极具前瞻性的病因素,其中龋齿和牙周病相关的最为常见,所有年龄发达国家。20世纪,在其他一些提供口腔卫生服务的段的人群均可患病。此外,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个人口国家,我们会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口腔腔预防措施不到位,目前口腔疾病仍然是危害公共健医学发展水平则大不相同,多以缓解疼痛为治疗要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这部分内容将在第2章详细介绍。点,常采用修复干预、拔牙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些地口腔科团队可以在其行医的社区中有所作为,帮方有假体置换技术。而在这个多元化又不平等的世助社会解决口腔疾病问题,如寻找合适的方法改善口界上,还存在着一些地方,那里数十亿的人根本没有腔卫生资源不平等的现状、增强公众口腔卫生意识、机会或仅能通过有限的途径获得口腔卫生服务。探索达成目标以及有效保持的方式方法。如果所有本章与本书其他部分相同,旨在综合考虑管理、口腔科团队都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那么整个社会的程序和技术,为完善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基础、以口腔健康状况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预防为导向的新型口腔医疗体系提供参考。口腔科团队口腔和口腔科疾病现代口腔卫生服务最好由口腔科团队提供。像口腔疾病的社会影响因素非常普遍:不健康的饮全科医生那样,单枪匹马地应对各种年龄段、各类人食、吸烟、过量饮酒、不良的口腔卫生都会对口腔健康群不同口腔问题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过去。为了最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许多成年人缺乏自我管理意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率和增强治疗效果,口腔科团队识,比如频繁摄入糖类、忘记刷牙、忽略齿间清洁,他们中设置一名或多名领导者,由多名来自口腔不同领域往往只在牙齿疼痛或者发生问题的时候才会注意口腔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其中应当包含:卫生,这些不良习惯大大提高了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口腔健康治疗师:要求具备口腔卫生专业知识口腔临床操作技术规程和技能,或同时配备口腔科治疗师和卫生员。的就诊体验,最重要的是为患者和所有口腔相关从业。口腔科护士:要求与口腔科团队其他成员共同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培训,具备角色意识和责任感,至少掌握以下临床操作一记录简单的口内放射线图片、预监管防措施的应用(如涂氟)以及口腔卫生宣教等。在现代的医疗环境中,口腔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口腔临床实践将受到现代化的、“点对点”的严格消毒和灭菌的步骤,或者至少具备良好的临床监管,具体要求如下。监管能力。·适时适度:仅在必要的情况下经过评估后进行·口腔科技师:包括临床口腔技师,协助椅旁口干预,有效地消除危险因素。腔科团队制作简单的修复体、活动义齿以及其·始终如一:贯彻落实相关的规则和标准。他一些装置。口腔技师对数字化口腔科发展·有的放矢:根据目的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至关重要,体现在数字化图像技术制作修复处理。体,以及CAD/CAM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公开透明:遵循公开、简单易懂的原则。算机辅助制作)的应用等。不难预测,未来口·尽职尽责:服从并满足公众的监督。腔技师的T技术(信息技术)将不逊色于传统。灵活敏锐:具备前瞻性,不断改进以适应变化的手工技能。的需求。·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在工作中身兼数职,富有责良好的监管应当以保护公众为第一要务,并且设任感,是业务得以安全、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立相应措施支持和鼓励行业遵守相关的行为守则。具备十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商务拓展、而口腔相关行为守则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市场营销、财会、后勤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口腔科接待员:在口腔科团队与患者的沟通过·尊重患者和患者的自主权程中,接待员是与患者最先接触也是最频繁接·避免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无害)。触的角色。为了充分利用团队每位成员的时·以患者的最大利益为先(做好事)。间和技能,接待员必须具备极佳的人际交往能·诚实、诚信(真实性)。力、沟通能力以及日常管理能力。另外,随着多本质上讲即为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媒体技术的发展,接待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再认证是当前行业监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话沟通以及面对面沟通的能力。患者的就诊满终身学习(即持续职业发展,简称CPD)、自我评估和意度以及初诊反馈与接待员的表现密切相关。同行评审。随着口腔技术的飞速发展,口腔行业需要在众多挑战面前,口腔科医生作为整个团队的领及时开展新技术的培训,并对现有口腔专科进行相应导者,必须从团队建立初期就重视领导力的培养。而重整,包括新专业的出现以及现存专业的取缔。另领导力的相关课程也有望成为口腔专业研究生课程外,口腔行业的监管模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其他医疗保健人员的监管、劳动力、相关技术以及大众的需求和期望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医疗环境靠“自律”来规范职业行为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但这种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一方面个人的自我约束便随着老式全科模式的逐渐消失,当前的医疗环境于“管理层”的监管:另一方面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有更趋向于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并且这种趋势将会持续着高尚的职业道德,他们时刻以患者的需求为重,处处下去。未来,口腔科医生将逐渐由“博而不精”的全科以患者的利益为先,对他们来说“自律”即为最好的监管。模式向“术业有专攻”的专科模式转变,从而以专科医生的身份任职于综合性牙科团队之中。口腔技术不执业范围断发展,不同规模和构成的口腔科团队应运而生,这使得不同口腔科专业人士之间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健康对个体身心健康随着T技术的革新、工作方式的高效化、新型设备和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口腔健康的维护也面临着诸多各类仪器的出现、新型材料的发明以及患者期望值的方面的挑战,如患者的老龄化、愈发复杂的系统病史日益增高,这些改变将相互影响,共同塑造出未来口和牙科治疗史、日益繁杂的技术,以及再生技术和睡腔医疗环境。这种改变不只是为了给患者带来舒适液诊断等新型技术的涌现、多学科协作的发展趋势、第1章日新月异的口腔医学患者不断提高的治疗要求等。因此,口腔科治疗的范最小化千预原则围需要不断更新方能与时俱进。但按照这样的趋势,培养一名能熟练掌握各种治疗技术包括全部口腔基通常来讲,简单的口腔科治疗包括拔牙、全冠修础治疗的口腔科医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口腔医学需复或者牙神经拔除等。而最小化干预原则提倡以患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使不同成员能够各有所者益处为前提,采用更具挑战性、技巧性和专业性的长、各司其职。长此以往,牙医将逐渐划分为口腔内做法,运用最少的干预手段有效地解决现有问题,同科和口腔外科两个部分。时建立并且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除非再生口腔科相关的研究进展能够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否则对于牙体和相关软组织来说,一旦失去或者去除则终身无法以患者为中心恢复。此外,牙体组织缺损将会削弱剩余的牙体,使在过去,医生有时会独断专行,更有甚者摆出家之更易罹患疾病。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着眼当长作风:“我已经决定你应该这样…”但在以患者为下还是从长期来看,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护理下能够保中心的医疗模式下,患者必须亲自加入治疗计划的制持着较为良好的口腔健康状态,那么干预措施越少,订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患者必须理解自对患者来说越有利。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那些伴身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清楚地知晓不同治疗方案的优随终身的口腔科替代品,如永久性修复体和假体等,缺点。这个过程往往比较耗时,尤其当患者需要进行往往会造成自身牙体组织不可避免的进一步缺失,因复杂的治疗时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进行解释和沟通。此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口腔预防的长期效果。但在一切治疗计划开始之前,这个过程是能否获得患口腔医学的最小化干预原则是口腔护理的关键所在,旨在实现“牙齿终身使用”的目标。综上所述,当不强者“知情同意”的关键。求完美的临床效果的情况下,建议口腔科医生采取干现实情况中,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与满足患者的预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应当尽一切可能降低治疗所带意愿有时无法两全。例如,有些病例需要通过手术和来的短期或长期的医源性影响。修复重建才能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但对于患者来说,除非经历病痛的折磨,否则他们往往仅希望随访监测,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并不关心义齿修复的患者授权外观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规的临床记录不再是对患者的口腔而言,医生只是偶尔的“访客”,因为了达到完美的治疗结果,而成为发生医患纠纷时的此保持口腔健康是患者自身的责任。基于这样的前一份保障,更遑论查缺补漏。提,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通过风险评估能够更好以预防为导向地确定哪些措施和教育方式能够最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授权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行为习惯,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口腔医学中的预防不当患者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干预时意味着“患者授同于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并不能赋予患者免疫力;只权”的成功。就像戒烟、减肥等最常见的行为改变一能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的易感性和患病风险。样,口腔健康维护的关键点在于改变患者固有的认口腔疾病预防指南中有大量证据支持这种观点,知:即患者必须意识到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牙齿并且不过牙齿磨耗是个例外。口腔预防医学确实是口腔能够终身使用,那么他们必须主动维护好口腔健康。临床中证据基础最充足的学科。牙齿的终身使用也可以看作是口腔科团队和患者之在治疗中应用最佳的预防措施即为“以预防为导间的协作,患者负责每天的风险管控,而口腔科团队向的口腔护理”,这与某些可能使患者更易致病的治则负责监督,并在必要时给予一些处方,根据情况对疗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殆面的早期龋损为例,既定的口腔健康计划进行调整并解释。这就像是一如果采用窝沟封闭或是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那么无份关于口腔健康维护的“合同”,在医患双方的相互商论是牙体组织的保存还是牙体疾病的预防都是最好议中不时地进行修改。选择。但如果采用过激的修复治疗,无疑将会削弱剩余的牙体组织,修复体的存在还会带来继发龋的风险,这些负面影响可能很快就会超过治疗所带来的疼痛和焦虑益处。遗憾的是,对于疼痛和焦虑的恐惧仍然是许多人4口腔临床操作技术规程寻求和获得口腔科治疗的阻碍。从相关研究和革新中此,口腔行业需要不断制造出更加“快速、便捷、简单、可以看出,口腔领域里疼痛控制和焦虑管理(焦虑症)低廉”的材料和装置,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而收益和的发展非常显著且处在前沿水平。尽管某些口腔治疗效率则可以通过口腔科团队的审核、自我评估以及步骤可能会令人感到不适,但它们应当是无痛的,应在者反馈来实现。另外,正确地对待患者的抱怨和担最大限度上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对于焦虑的患者,治忧,并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有助于帮助我们将事情做疗过程中应该配备不同的焦虑管理措施,包括清醒镇得更好。对于那些与口腔科团队建立长期联系的患静术,以便治疗顺利进行。许多病例显示,患者对牙科者,比如几个月、1年甚至更长,在他们眼中微小的量操作的焦虑情绪和疼痛恐惧大多来源于童年就诊时留变会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质变,从而对该企业产生一个下的阴影,这更加强调了在儿童早期进行有效预防的“锐意进取”的好印象。价值和益处。着手解除患者的焦虑并且达成他们在社区医院未达成的治疗需求是目前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竭力完成这些挑战,不仅能改善定期口腔就诊的患者的道德规范.美学需求预后,也会为医疗工作者带来一种巨大的专业满足感。大众对口腔行业的兴趣日益增长,并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价值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口腔行业从服务业向商业化的转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日资金益增长的美学需求(不同于整容)亦推动了口腔行业用于口腔保健的第三方资金,一方面面临着不断的商业化发展进程。在改善患者微笑时,口腔科团队增长的预算压力一大量可利用资金被直接投入社既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坚守专业原则会弱势群体中,包括有特殊需求的人以及重症疾病患和行为道德规范,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而不应该为者;而另一方面,口腔卫生不平等的现状愈演愈烈了盈利忽略任何一方。从专业角度来看,价值、行为许多国家低收入家庭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腔疾病的和关系决定了公众对口腔科团队的信任度,根据美容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口腔医学的行业引力和魅力牙科学的相关规定,应当杜绝一切违反规定的不道德的升值,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腔健康之于身心健康行为。原则上,任何增强口腔机构吸引力的行为均应的重要性。因此,通过保险以及私人合同的形式获得当在不违背职业行为守则的前提下进行,尽管从严格的口腔医疗资金将会逐步增加,尤其是拥有“可支配收意义上讲美容治疗并不属于口腔医学的治疗范围。入”却苦于无处理财的人群。对于许多口腔诊所来说,融资的主要来源从第三方投资变更为保险以及私人合不可预测的未来约将意味着一场变革,变革中口腔科团队的经营从提未来学并不是一门精准的学科。在口腔医学中,供服务转变为企业的管理。无论未来的资金筹备如这种不可预测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新型疾病的何,人们期望一个物有所值的体验,这种价值将以健康出现、再生口腔医学和牙科生物材料学的突破性进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治疗步骤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展,以及新证据的涌现对传统治疗方法提出质疑等。面对未知的挑战,口腔科团队能否做出妥善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持续质量改进新方法的采纳和新技术的应用。每一位老牌口腔从随着社会在知识、理解以及技术层面上的不断进业者都将清楚地意识到,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口腔步,人们物质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势必日益提高,这临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规律无疑将继续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口腔医学也不例外。因延续下去,为口腔医学带来更多的难题和挑战。深人阅读[1]DeartmetofHealth(UK)adBritihAociatioforioalim:defiitioaddeate.BritihDetalJouraltheStudyofCommuityDetitry(2014)Deliverig206:249-253.etteroralhealth:aevidece-aedtoolkitforrevetio,[3]Wilo,N.H.F.(ed.)(2009)CliicalDetalMedicie3rded.htt://www.gov.uk/govermet/uload/2020.Lodo:QuiteecePulihigCo.Ltd.ytem/uload/attachmet_data/file/367563/DBOHv32[4]Wilo,N.H.F.,Woolford,M.(2012)Thefutureof0140CTMaiDocumet3.df(acceed27thJue,2017).detitry.FacultyDetalJoural3:142-145.[2]Trathe,A.adGallagher,J.E.(2009)Detalrofe-口腔疾病的模式和趋势概述AOverviewofPatteradTrediOraladDetalDieae第2章JeyGallagher引言及前来就诊的患者宣传口腔保健意识。许多人想到口腔科会觉得商业化,正如任何商业都需要采取不同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几乎的方法去了解市场一样,对于口腔科来说,市场则包所有人在生命的某些阶段都遭受着1种或多种疾病括了服务的对象、他们的健康趋势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的折磨,并且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人素等。充分了解市场的现状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实们会寻求口腔科治疗。有些人非常幸运,能够及时地现口腔健康的总体目标,这也是整个口腔医学的核心得到高质量的治疗:而其他人则没那么幸运,他们或要务。将继续遭受疾病的折磨,或是被非专业人员施以不当第二,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就像一面镜子,直观的治疗。作为口腔科专业人士,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去地反映出我们职业行为的现况。作为口腔科医生,我改善人们的口腔健康,确保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平等们越来越关注于细枝末节,常常强调细节却忽略了对地获得口腔健康服务。掌握口腔健康的发展模式和整体的回顾。当然,也许偶尔如此是有益处的。举个流行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并且能够帮助例子,这是一位流行病学家的故事,对我有着特别的我们深入思考自身的角色和职责。即使在口腔卫生影响,这位学者曾经走访了英格兰的许多学校,对处服务十分发达的高收入国家,依然有许多成年人深受于口腔健康状况改善期的12岁学龄儿童的患龋情况突发情况和疾病的困扰(框21)。进行调查。但调查团队发现该学校的龋齿患病率(龋失补牙数DMFT=龋坏牙数/D,因龋缺失牙数/M,因框21口腔疾病龋充填治疗牙数/F)并没有减少,进而探索其中的原因。调查发现,当地的牙医还在使用过时的治疗方。世界范围内,60%~90%的学龄儿童以及近100%的成法,另外乳磨牙的充填材料中氟含量超标。而讽刺的年人罹患龋齿。15%~20%的中年人(35~44岁)罹患重度牙周病,严是,一旦第一恒磨牙发生了龋坏,当地的所有牙医仍重者可致牙齿缺失然会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随后调研团队与该口腔·65~74岁的人群中约30%已无天然牙存在诊所进行了商讨,有趣的是,随着诊所治疗模式的改·贫困人群和弱势人群中儿童和成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变,该学校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更高化。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对人群进行口腔健康监测具数据来自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推广适当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维护大众的口腔健康。第三,人口的全球性流动使得临床医生将面临越口腔健康检查的重要性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型患者群体。与此同时,为什么主要关注个体身体健康的临床医生需要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医生也将有机会到不同国家和关注人群甚至全人类的健康状况呢?作为口腔科专地区工作。口腔健康数据在许多国家间甚至在全球业人士,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接受的是关于疾病诊断均可共享。但分析得出即使在英国国内,不同地域之与治疗的培训,那么为什么不跳过本章去了解更多间的口腔健康状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掌握口腔健专业相关的信息呢?原因如下,请允许我进行简要康资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区域的致病因素介绍。以及他们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比如,中国人鼻咽癌的首先,作为健康专业人士,我们有责任向公众以患病率较高(YuadYua,2002Doaldoetal..,6口腔临床操作技术规程2012),孟加拉国的口腔癌患病率较高(Efroymoet2050年的17亿。因此,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的al.,2001Doaldoetal.,2012),这分别与两国的90%将生活在欠发达地区,其中18.6%生活在最不发病毒分布和文化卫生行为密切相关。达地区,而只有14%生活在发达地区。第四,也是最后一点,把握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在地理层面上了解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对于更好和决定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的放矢地去改变文地解读健康趋势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想要在人口化、社会以及政治等相关的环境因素,完善个人口腔众多的地区实现较低的患病率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健康的规划。这是促进口腔健康、解决不平等医疗的战,特别是一些国土面积较大但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最佳方式。本章明确指出了增强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往往缺少良好的健康监管和医疗服务。重要性,后者与第7章联系紧密。本章简要介绍了全球口腔健康模式和趋势,并指出了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在正式口腔健康介绍之前,有必要先对全球人口的统计和组成进行国际牙科联盟(FD)在最新的定义中强调:“口腔分析。健康是多方面的,包括发声、微笑、嗅觉、味觉、触觉、咀嚼、吞咽、情绪表达等功能的正常行使,并且无痛、无不适、无颅面复合体相关疾病。”(Glicketal.,全球人口2016)。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世界是如何变化的?这是一口腔健康不良会影响进食、发声以及社交的能个令人震撼的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人口数力。但口腔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预防的,并且常增长了1倍并将继续呈指数型上升。预计从2011年常伴随着人们的一生(WHO,2012a)。而口腔健康状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70亿增加到93亿,净增长况在不同年龄、性别、地域以及经济地位的人群中呈23亿(UitedNatio,2011)。有许多网站如htt://现多样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许多疾病www.worldlifeexectacy.com/world-oulatio-yramid以及不良的环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口腔健康,这种情等指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原本形如传统金字塔的年况在社会弱势群体中尤为显著,这一现象被称为“无龄人口构成图正在逐渐向线性方向转变。声的流行病学”(Bezia,MoeadHelderma,我们通常会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去观察世界地2011)图,当然人口的分布与国土面积密不可分。然而全球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其分布情况令人震惊。口腔卫生需求在世界上较发达的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本章主要介绍全球口腔卫生需求,并通过一些当而在欠发达的地区,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农村,这种现地的例子进行阐述,主要来自英国。“需求”是一个需状将发生如下改变。要深人剖析的概念。Bradhaw分类学对这一概念进城市人口将由2011年的36亿增长至2050年的行了简要描述(Bradhaw,l972),并在近年来一直被63亿,净增长26亿人(UitedNatio,2011)。同期视为卫生和社会保健的重要观点(Cooko,农村人口预计从31亿下降至29亿。因此,在未来40SaiuryadGlediig,20l3)。Bradhaw将需求年内,城市地区将吸纳包括一部分农村人口在内的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表21所示,分别为规范性的需有人口增长。目前世界上有23个特大城市(人口数求、表达性的需求和感觉性的需求等。gt1000万),预计至2025年特大城市将增加至37个。由临床医生或流行病学家制订的公众口腔卫生至2050年,特大城市的人口总数预计将达到全球总需求称为“规范性的需求”。在口腔卫生领域,当我们人口的8%,即每13人中就有1人居住在特大城市描述口腔健康状况和流行趋势时,我们一般会参考流(UitedNatio,2011)行病学家的调查报告。在国家每10年1次的调查数根据联合国的报道,预测的人口增长量大部分来(TheIformatioCetreforHealthadSocial自发展中国家(UitedNatio,2oll)。预测表明,Care,2o1la)和英国公共卫生服务(PulicHealth2011一2050年,在较发达地区人口总数将保持在13Eglad,2014)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实例。而近年来,亿左右,基本不变,而欠发达地区人口将从57亿增长多样化的调查工具不断涌现,人们以“口腔卫生影响至80亿左右。而同时期内,不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概况”为标准,评估口腔卫生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影响,则至少增加2倍左右,从2011年的8.51亿增长至结果显示,公众越来越强调感觉性的卫生需求,而不···试读结束···...

    2022-10-07 孙健 老师 孙健夫简介

  • 口腔临床技术与临床实践》徐国权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技术与临床实践》【作者】徐国权等主编【页数】24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3695-5【价格】65.00【分类】口腔疾病-诊疗【参考文献】徐国权等主编.口腔临床技术与临床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技术与临床实践》内容提要:本书共十四章,内容包括:口腔检查、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牙周病、牙龈病、口腔黏膜疾病、唾液腺疾病等。《口腔临床技术与临床实践》内容试读活阳:采隔便图安从喜精并瑟好费子以位的,州8士0十和生()第一章间处这品厨得内口腔检查第一节检查前准备口腔疾病常常与全身疾病关系紧密,因此,在口腔检查中检查者不仅应关注牙体、牙周、口腔黏膜及颌面部情况,还应具有整体观念,对患者的全身状况给予关注,必要时须请相关科室人员会诊。一、医师的准备在口腔检查与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首先进行手部的消毒:剪短指甲,肥皂洗手,清水冲洗后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迎阳货平海耐二、检查器械的准备1.椅位的检查和调节口腔检查的第一步要进行椅位检查与调节。一般患者的头、颈和背应处于一条直线。检查上颌牙时,椅背应稍向后仰,使上颌牙列与地面呈45°;检查下颌牙时,椅背应稍直立,使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基本平行。牙椅的灯光要照射在患者口腔的拟检查部位,避免因强光照射引起患者眼不适。在检查过程中,医师要注意坐姿,无法直视的部位应尽量使用口镜,减少身体前屈、弯腰低头等动作,以减轻疲劳,预防颈椎、腰椎病的发生。,2.口腔检查器械口腔检查时需要特殊的口腔检查器械,如口镜、探针、镊子等。检查时,医师一般左手持口镜,右手持镊子或探针。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亦可辅以其他器械,如牙周探针等。所有器械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1)口镜:口镜分平面和凹面两种,后者有放大作用,应根据需要选用。口镜可用于牵拉颊部或推压舌体,以便于医师检查内部情况;通过镜像反射,医师可对上颌牙等难以直视的部位进行检查。口镜还可用于聚集光线,增加检查部位的亮度与可视度。(2)镊子:镊子的主要作用为夹持,如各种敷料、异物及其他小器械;也可用于夹持牙以检查松动度;还可用镊子末端敲击牙以检查其叩痛情况。·)(3)探针:探针的两头弯曲形态不同,一端呈半圆形,另一端呈三弯形,医师可通过探诊时的手感检查牙各面的点、隙、裂、沟及龋洞等情况,结合患者的主观感觉,寻找牙的表面敏感区域及敏感程度,亦可粗略探测牙周袋。专门的牙周探针不同于普通探针,其具有刻度,且尖端圆钝,能准确测量牙周袋深度,避免刺伤袋底。(E)米婴路牌费限不数代第二节检查内容,支93价背飞民所中牌示今游之一般检查1.问诊问诊是医师与患者通过交谈,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情况的过程。问诊内·1·容一般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系统回顾,对怀疑有遗传倾向疾病的患者还应询问家族史。(1)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主诉的记录应包含症状、部位和患病时间等要素,如“上颌后牙冷热激发痛1周”。(2)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是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现病史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病情况、患病时间、主要症状、可能诱因、症状加重或缓解的原因、病情发展及演变和诊治经过及效果等。在牙体牙髓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为疼痛。疼痛性质对明确诊断意义重大,故应仔细询问。(3)既往史:是患者过去的患病情况,包括外伤史、手术史及过敏史等。(4)系统回顾:有些口腔疾病与全身情况有关,如一些患有血液病、内分泌疾病或维生素缺乏的患者可能因牙龈出血等症状到口腔科就诊,故应询问全身系统性疾病情况。(5)家族史:当现有疾病可能有遗传倾向时,应对家族史进行询问并记录。2.视诊视诊是指医师用眼对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进行观察、以判断病情的方法,内容如下。(1)全身情况:通过视诊可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如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和发育状况等,一些疾病具有特殊的面容或表情特征,医师可通过视诊发现。(2)颌面部:首先观察左、右面部是否对称,有无肿胀、肿物或畸形;患者是否具有急性疼痛面容;面部皮肤的颜色及光滑度如何,有无瘢痕或窦道;检查面神经功能时,观察鼻唇沟是否变浅或消失,做闭眼、吹口哨等动作时面部两侧的运动是否协调,有无口角歪斜等。(3)牙体:重点检查主诉牙,兼顾其他牙。1)颜色和透明度:颜色和透明度的改变常能为诊断提供线索,如龋齿呈白垩或棕褐色,死髓牙呈暗灰色,四环素牙呈暗黄或灰棕色,氟牙症患牙呈白垩色或具有黄褐色斑纹等。2)形状:牙体的异常形状包括前磨牙的畸形中央尖、上颌切牙的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沟、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和先天性梅毒牙等,这些情况均由于先天缺陷导致牙齿硬组织破坏,常引起牙髓炎等。另外,还须注意过大牙、过小牙和锥形牙等牙形态异常改变。3)排列和接触关系:牙列有无错位、倾斜、扭转、深覆盖/殆、开殆、反殆等情况。4)牙体缺损:可与探诊相结合。对于龋洞、楔状缺损和外伤性缺损等要注意其大小和深浅,特别要注意是否露髓。牙冠破坏1/2以上者称为残冠,牙冠全部或接近全部丧失者称为残根。原则上,有保留价值的残冠、残根应尽量保留。(4)牙龈和牙周组织:正常牙龈呈现粉红色,表面可有点彩,发生炎症时牙龈局部肿胀、点彩消失,因充血或淤血可呈现鲜红或暗红色,还可因血液病出现苍白、渗血、水肿、糜烂等;必要时应行血液检查以排查;牙间龈乳头有无肿胀、充血、萎缩、增生或坏死等;有无牙周袋,若有,累及范围及深度如何、袋内分泌情况如何等。(5)口腔黏膜:指覆盖在唇、舌、腭、咽等部位的表层组织。检查中应注意以下变化。1)色泽:口腔黏膜处于炎症时出现充血、发红,扁平苔藓可有糜烂和白色网状纹,白斑时可有各种类型的白色斑片。2)溃疡:复发性口疮、口腔黏膜结核和癌症等均可表现为溃疡。除对溃疡的外形、分泌情况、有无局部刺激物等进行视诊外,还须结合问诊了解遗疡发生的持续时间和复发情况,结合触诊等了解溃疡质地是否坚硬,有无周围浸润等情况的发生。3)肿胀或肿物:须结合其他检查,确定有无牙源性损害,有无压痛,活动度如何,有无粘连,边界是否清楚等。另外,还应注意舌背有无裂纹、舌乳头的分布和变化及舌体的运动情况等。3.探诊探诊指利用探测器械(探针)进行检查的检查方法。(1)牙体:主要用于对龋洞的检查,明确龋洞部位、范围、深浅、探痛情况等。对于活髓牙,龋洞较深时探诊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触及穿髓点引起剧痛。勿遗漏邻面和龈下的探诊检查。探诊还应包括明确牙的敏感区域、敏感程度、充填体边缘的密合情况及有无继发龋等。·2.(2)牙周:探查牙龈表面质感是松软还是坚实,牙周袋的深浅,牙龈和牙的附着关系,了解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情况。探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支点稳定:尽可能贴近牙面,以免器械失控而刺伤牙周组织。2)角度正确:探诊时探针应与牙体长轴方向一致。3)力量适中:掌握力度大小,在发现病变的同时不引起伤痛。4)面面俱到:按一定的顺序,如牙体近中、中、远中进行牙周探诊并做记录,避免漏诊。(3)窦道:窦道口多见于牙龈,偶见于皮肤表面。窦道的存在提示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存在,但患牙位置不一定与窦道口对应,可将圆头探针插人窦道并缓慢推进以明确来源。4.叩诊叩诊是用口镜或镊子末端叩击牙,通过患者的反应和叩击声音检查患牙的方法。叩诊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对照牙:健康的对侧同名牙或邻牙是最好的阴性对照。叩诊时,应从健康牙开始,逐渐过渡到可疑牙。牙对叩诊的反应一般分为5级:(-)、(±)、(+)、(++)、(+++),分别代表“无、可疑、轻度、中度、重度”叩痛。(2)叩击方向:垂直叩诊主要用于检查根尖部的急性炎症情况,水平叩诊主要检查牙体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3)力度适中:以健康的同名牙或邻牙叩诊无痛的最大力度为上限,对于急性尖周炎的患牙,叩诊力度要小,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5.触诊触诊是用手指或器械在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或按压,依靠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感觉对病变的硬度、范围、形状、活动度等进行检查的方法。口内检查时应戴手套或指套。(1)颌面部:医师用手指触压颌面部以明确病变范围、硬度、触压痛情况、波动感和动度等。(2)淋巴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的有颌下、颏下、颈部淋巴结。检查时可嘱患者放松,头部略低下并偏向检查者,检查者一只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只手触诊相关部位的淋巴结。触诊有助于检查发生病变的淋巴结,其在大小、数目、硬度、压痛和粘连情况等方面会有所变化。炎症发生时,相关区域淋巴结出现增大、压痛,但质地无甚变化;肿瘤转移时,相关淋巴结常增大、质硬、无触痛且多与周围组织粘连;结核性淋巴增大多见于颈部,淋巴结可成串、相互粘连且易破溃。(3)颗下颌关节:检查者面对患者,以双手示指和中指腹面贴于患者的耳屏前,嘱其做开闭口动作,继而做侧方运动,观察双侧运动是否对称、协调;检查关节运动中有无轨迹异常,有无杂音;张口度的检查是颗下颌关节检查的重要内容,张口度大小以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能放人自己横指(通常是示指、中指和环指)的数目为参考(表1-1)。表1-1张口受限程度的检查记录方法和临床意义能放入的手指数检查记录临床意义正常无张口受限(张口度正常)I度受限轻度张口受限1Ⅱ度受限中度张口受限品的管1以下Ⅲ度受限重度张口受限(4)牙周组织:检查者将手指尖置于牙颈与牙龈交界处,嘱患者做咬合动作,手感振动较大时提示存在创伤合可能。(5)根尖周组织:用手指尖或镊子夹一个棉球轻压根尖部,根据压痛、波动感或脓性分泌物情况判断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情况。6.嗅诊嗅诊指通过气味的鉴别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一般在问诊过程中即已完成。凡口腔卫生不佳,或存在暴露的坏死牙髓,或坏死性龈口炎等可有明显的口臭甚至腐败性恶臭。7.松动度检查用镊子夹持住牙冠或将镊尖并拢置于拾面中央进行摇动可检查牙的松动情祝况。依据松动幅度或松动方向,可将牙松动程度分为3级(表1-2)。售·3·顺酿T5是实连销的小础心表1一2牙松动度检查的依据和分极家过圆分级依据1度Ⅱ度Ⅲ度松动幅度lt1mm41-2mm:gt2mm松动方向唇(颊)舌向唇(颊)舌向近、远中向唇(颊)舌向近、远中向、验龈向8.咬诊咬诊是检查牙有无咬合痛或有无早接触点的检查方法。可通过空咬或咬棉签、棉球等实物时的疼痛情况判断有无根尖周病、牙周病、牙隐裂或牙本质敏感等,亦可将咬合纸或蜡片置于牙殆面,嘱其做各种咬合动作,根据留在牙面上的色迹深浅或蜡片厚薄确定早接触点,还可通过特殊的咬诊工具对出现咬合痛的部位进行定位。明帕告用9.冷热诊冷热诊是通过观察牙齿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对牙髓状态进行判断的方法。正常牙髓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范围(20~50℃)。牙髓发生炎症时,疼痛阈值降低,造成感觉敏感。牙髓变性时,疼痛阈值提高,造成感觉迟钝。牙髓坏死时通常无感觉。用于冷诊的刺激物须低于10℃,如冷水、无水乙醇、氯乙烷、冰条或冰棒等,用于热诊的刺激物须高于60℃,如加热的牙胶、金属等。头普心二、特殊检查当经过一般检查后仍无法确诊时,可借助一些特殊器械、设备进行检查,称之为特殊检查,常见如下。册原单1.牙髓电活力测试法牙髓电活力测试法是通过观察牙对不同强度电流的耐受程度对牙髓状态进行判断的方法。电测仪经过不断改进,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使用时更加便捷。使用电测仪时需要将患牙隔湿,然后将检测头置于待测牙面,调整刻度以变换电流的刺激强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患者示意疼痛时离开牙面。判读牙髓电活力测试结果时需要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排除,必要时结合其他感觉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得出牙髓的状况。年有些电测仪在使用时有其他要求,如需佩戴口内挂钩、仪器检查头与牙面间间隔导电介质等,还应注意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全冠修复牙等禁忌证,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2.激光龋齿探测仪德国KaVo公司于1998年生产的激光龋齿探测仪,可利用激光激发荧光诊断龋齿,并通过客观数值反映龋损的程度。激光龋齿探测仪是新近出现的一种便携式诊断龋齿仪器,其具有的A型探头末端较尖,可对牙面的窝沟进行点探测并将龋损程度数值化,对早期殆面龋的探测更为精确,有助于诊断无洞型龋损。3.诊断性备洞临床上有时难以对牙髓状况进行准确判定,这时可通过诊断性备洞进行检查。当患牙牙髓存有活力时,备洞至牙本质会有感觉,反之,则说明患牙牙髓坏死。4.局部麻醉法局部麻醉法是通过麻醉方式确定疼痛部位的方法。如当牙髓炎患者无法分清疼痛牙位置时,可用局部麻醉药(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等)将三叉神经中的某一支麻醉后再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局部麻醉法可较好地区分上、下颌牙的疼痛,但对于下颌同侧牙列效果不佳。5.穿刺检查穿刺检查是用注射器刺入肿胀物抽出其中的液体等内容物进行检查的方法。穿刺检查一般在局部麻醉和常规消毒处理后进行,抽取物通常需要进行肉眼和显微镜检查。(1)肉眼观察通过对抽取物颜色与性状的观察,初步确定是脓液、囊液还是血液等。(2)显微镜检查在显微镜下,脓液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多为淋巴细胞,囊液可见胆固醇结晶和少量炎细胞,血液主要为红细胞。得记(主耳风内中月烤回合为叶领物空域第三节X线检查X线检查的应用愈发广泛,已成为牙科领域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正常的牙体组织在X线片上的4表现为:牙釉质、牙本质为白色的X线阻射影,牙髓组织为黑色的X线透射影,根尖周膜为X线透射影,根尖周的牙槽骨为密度低于牙釉质、牙本质的X线阻射影。4一、分类根据检查需要,涉及牙体牙髓病的X线检查通常分为根尖片、殆翼片、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1.根尖片根尖片分为平行投照和分角线投照技术,可用于了解特定牙位的牙体、牙周、牙髓及根尖周组织情况,具有放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牙体牙髓病诊疗过程中最常用的X线检查技术。但需要指出,X线影像是三维物体的平面投射结果,存在影像重叠、变形失真等问题。另外,根尖周的骨质破坏需要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在根尖片上反映出来,因此必须结合临床检查方能得出准确的诊断。2.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曲面体层摄影是利用体层摄影和狭缝摄影原理,仅需一次曝光即可获得上、下颌的牙列影像,进而了解多个牙位的病变情况,也可用于观察牙槽嵴的吸收状况、龋病及牙根形成等情况。拍摄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的放射剂量较全口根尖片显著减少,同时,曲面体层片还可了解颌骨内病变。但是曲面体层片的清晰度不及根尖片,如需了解特定牙位的牙体或根尖周情况时,需要补充根尖片。3.锥形束CT锥形束CT(CBCT)于2000年左右开始应用于口腔临床,其采用锥形X射线束和二维探测器,取代了传统的扇形束和一维探测器。扫描时,锥形X射线只需围绕患者1周,即可完成数据采集进行三维重建。锥形束CT的有效放射剂量与曲面体层摄影类似,远小于常规医用CT。在牙体牙髓病的诊疗中,CBCT可用于检查牙体、根管系统、根尖周等组织结构,由于其解决了常规X线片结构重叠与清晰度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手段。二、应用可内4纸是的行特中思司出海指资装,迷含临除德完1.诊断如下所述(1)牙体牙髓病:龋齿,如邻面龋、龈下龋、隐匿性龋、充填物底壁或边缘的继发龋等,还可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牙体发育畸形,如畸形舌侧窝、畸形中央尖等;牙根发育情况,如牙根内吸收和外吸收、根折、牙根发育不全、牙骨质增生等;髓腔情况,如髓腔钙化、髓石大小及位置、根管的数目、弯曲、粗细和走行等。(2)根尖周病:各种根尖周病,如根尖周肉芽肿、脓肿、囊肿及致密性骨炎等。十天年西南(3)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破坏的程度和类型。千绵,级果酒(4)颌面外科疾病:阻生牙、埋伏牙、先天性缺牙、恒牙萌出状态等;颌骨炎症、囊肿、肿瘤等。2.治疗治疗前可用于手术难度的预估,如患牙的根管钙化情况、骨粘连情况等;治疗中可用于判断根管充填质量、牙根残留情况等:用于疗效追踪时可检查根尖周破坏区域是否愈合等。第四节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在牙体牙髓病的诊治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以初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例如,进行根尖外科手术前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若血小板计数偏低,则须暂缓手术。在急性根尖周炎并发间隙感染且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时,有时也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了解感染情况,进而指导全身用药。计形缩和市用二、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等。必要时,细菌学检查有助于选择临床用药。例如,。5在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时,可以根据感染根管的细菌学检查结果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并可通过药敏实验提高治疗有效率。三、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即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根据细胞形态学改变判断机体病理变化的方法。由于肿瘤细胞易脱落,在显微镜下观察脱落细胞的形态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活检相比,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无痛、经济,能在短时间内初步确定肿块性质,且可多次进行。但是细胞学检查的取材范围局限,无法准确反映肿瘤类型、恶化程度、与邻近组织关系等,假阴性率较高,所以,细胞学检查不能完全取代活检。1,适应证可用于检查缺乏症状、取材困难的颌面部上皮来源癌瘤,但针对非上皮来源的肿瘤如肉瘤等因细胞不脱落而不能应用。2.取材方法从病变表面刮下少许组织,往复或转圈法涂片,干燥后甲醇(乙醚甲醇比为1:1)》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观察有无形态异常的肿瘤细胞。3.活体组织检查当对口腔及颌面部病变无法确诊时,可采用活体组织检查即活检。活检结果常常对治疗方案和手术范围产生重要影响。(1)适应证:①判断口腔肿瘤性质及浸润情况;②判断口腔黏膜病是否为癌前病变,或有无恶变倾向;③确定是否为特殊感染,如梅毒、结核等;④有些肿块在术中切除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及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2)取材方法:术前准备、所用器械及术后处理同外科小手术。取材部位要有代表性,术中要减少出血,避免造成新的创伤。行活检时,病变小、有蒂或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应予全部切除;溃疡或疑为恶性肿瘤者在切除时应避开中央已坏死组织,切取边缘部;对于病变复杂者可多点取材。当活检结果与临床判断不符时,应综合多种因素,谨慎做出判断。州平吸,从:7特第五节病历记录病历是关于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分析、研究疾病规律的原始资料,还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应予认真、严肃对待。一、一般资料病历的一般资料记录于封面或首页上,包含项目与全身性疾病病历要求相同,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药物过敏史等。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是疗效复查、资料保存和查询所需,应认真工整填写,不要漏填。查二、主诉以患者角度,用一句话描述出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主诉通常是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症状、部位和时间的描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三、现病史现病史是与主诉有关的疾病历史。要客观详细地记录清楚疾病发展过程,疼痛性质、部位、变化加重或缓解的原因等,作为诊断依据。四、既往史特别要注意记录药物过敏史、出血和止血等情况。。转独必现,格西味光圆·6····试读结束···...

    2022-10-07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国家级还是省级

  • 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 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牛林编;李昂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作者】牛林编;李昂总主编【丛书名】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页数】252【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01【ISBN号】978-7-5192-7012-4【分类】口腔矫形学-病案-分析【参考文献】牛林编;李昂总主编.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内容提要:全书的内容编排很有特点。从目前口腔领域关注度极高的前牙美学修复着手,进而涵盖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口腔修复最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内容十分全面。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口腔修复的美学追求日益提高,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功能修复为主的传统口腔修复治疗转变为兼顾美学与功能的现代口腔修复治疗成为现实。因此,本书不仅关注修复的一般过程,更关注包括美学在内的整体修复效果。特别是前牙美学修复还未成为口腔修复治疗的常规操作,大多数口腔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前牙美学修复,学习前牙美学修复,掌握前牙美学修复。因此,全书以前牙美学修复为开篇,定会让广大读者兴趣盎然且受益匪浅。《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前牙美学修复病例1贴面1(氟斑牙贴面修复)患者信息性别:女;年龄:26岁。史主诉患者多年来自觉前牙牙色不佳,要求改变牙齿颜色。现病史患者幼年曾在高氟地区生活,恒图1-1修复术前口内观(咬合正面观)牙萌出后颜色异常,影响美观,今来我科要求修复治疗改善牙齿颜色。断既往史无家族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及与牙科治疗相关的过敏史。1.轻度牙龈炎;2.全口中度氟斑牙。检查疗口外检查面型正常,微笑时上颌前牙及第一前磨牙可见,中位笑线;面部无明显不对治疗计划称及肿胀;无颞下颌关节弹响,下颌运动范围对于氟斑牙的美容治疗,根据轻重程度,正常,无张口受限及开口偏斜。有单纯漂白、选择性去除氟斑后漂白,以及瓷口内检查口内唇、颊、舌、口腔黏膜及贴面修复等方式。此患者的氟斑牙属于中度,咽部软组织正常,牙龈边缘轻度红肿,探诊牙表面有大量不均匀的黄白色斑,单纯漂白难以龈少量出血。全口牙列中度变色,呈黄褐色、达到理想效果,与患者沟通后建议行瓷贴面修不均匀着色,部分牙面存在白垩色斑块,无明复。患者微笑时下前牙基本不暴露,出于微创显龋齿及牙体组织缺损。41近中扭转、32远和经济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与患者协商后制中扭转,上颌中切牙中线与面部中线一致,下定的治疗计划如下:颌中切牙中线较上颌中切牙中线向左偏移约(1)全口龈上、龈下洁治术;1mm,与面部中线不一致(图1-1)。(2)上颌11~14、21~24全瓷贴面修复。告知患者详细治疗计划、所需时间、费用、3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患者知情同意。诊断蜡型印模;在患者口内制作树脂mock治疗步骤u(图1-3)。(1)告知患者治疗目的及其局限性,并②牙体预备:根据患者口内诊断饰面“减向患者宣传口腔预防及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法”进行基牙预备(本病例采用对接式瓷贴面(2)初诊。制取上下颌模型,拍摄照片,牙体预备)。数字微笑设计(DSD)美学分析并制作DSD诊切缘预备:采用直径1.2mm的车针,在断蜡型(图1-2)。基牙切端的近中、中部、远中3个位置形成深(3)第一次复诊。使用诊断蜡型和DSD度约1.0mm的定位沟;然后根据定位沟的深度照片与患者沟通,口内硅橡胶导板制作诊断饰均匀磨除基牙切端的牙体组织,达到修复体需面(mock-u),患者对可能获得的最终修复要的1mm预备空间(图1-4)。效果表示满意后,开始进行牙体预备及取模等唇面预备:建议采用贴面定深车针,在唇临床操作。面颈部、中部和切端形成3条横向定位沟(颈①制作口内mock-u:使用硅橡胶翻制部0.5mm、主体部分0.7~0.8mm)。然后采用B图1-2DSD美学分析和3D打印DSD诊断蜡型病例1贴面1(氟斑牙贴面修复)B图1-3口内制作树脂mock-u直径较大的轴面预备车针(直径1.2mm)按照定位沟的深度均匀磨除唇面的牙体组织。预备过程中注意形成正确的唇面形态,使得牙体预备量达到修复体需要的0.7-0.8mm(图1-5)。图1-6外展隙预备肩台预备:选择尖端为浅凹形的车针进行颈部及肩台的预备(图1-7)。图1-4切端预备图1-7边缘预备图1-5唇面预备确定深度精修抛光:采用较细粒度的车针进行表面外展隙(邻接)预备:采用邻面预备车针,抛光,精修后切唇线角必须足够圆钝、光滑,磨除邻面的牙体组织,本病例的设计不需要贴不能留有锐利线角,否则容易形成修复体内部面恢复邻接关系,所以不打开邻接,预备时注的应力集中,造成修复体折裂(图1-8)。意避免伤及邻牙(图1-6)。口腔临床病例解读丛书·口腔修复临床病例解读树脂托盘。双相法取模:使用油泥型硅橡胶制取初印模,注意混合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初印模硬度过大,初印与轻体分层(图1-10)。图1-8精修抛光③排龈和印模制取:牙体预备精修完成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排龈方法进行排龈和印模制取,本病例采用排龈线单线排龈和硅橡胶印模。图1-10制取终印模排龈:此病例中,从遮盖基牙颜色的角度④制作临时瓷贴面修复体:利用诊断蜡型考虑,需要将贴面的边缘置于龈下,因此考虑翻制的硅橡胶导板,同制作mock-u的方法,进行排龈。又因其边缘为浅龈下边缘,采用单在口内直接制作(图1-11)。线法即可以暴露修复体边缘(图1-9)。图1-11口内制作临时瓷贴面图1-9单线排龈(4)第二次复诊,贴面试戴及粘固。取模:瓷贴面修复对印模的准确性、精确①贴面试戴性有较高要求,不建议采用普通藻酸盐印模材就位:首先检查单个贴面的就位,寻找准料制取印模。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具有多种确的就位道,如有阻挡的部位,组织面衬垫薄不同流动性的剂型,制取瓷贴面精细印模时,咬合纸,确定阻挡点,口外小心调磨,保证单推荐联合应用高流动性的硅橡胶轻体(light个贴面可以良好就位;如果贴面邻面有阻挡,ody)和低流动性的硅橡胶油泥(utty)或重调磨存在干扰的接触点,保证每对相邻的贴面体(heavyody),形成双相印模。修复体都可以毫无压力的同时就位,调磨和抛托盘的选择:选择坚硬的、不会变形的托光时需要避免边缘的崩裂折断;最后进行所有盘。另外,从对印模材料施加足够压力的角度修复体试戴,确保就位位置准确(图1-12)。讲,推荐使用无孔不锈钢托盘或高强度一次性6···试读结束···...

    2022-10-07 李昂 医生 人民医院李昂医生

  • 《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 第1卷》章锦才,王仁飞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作者】章锦才,王仁飞主编【丛书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页数】435【出版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ISBN号】978-7-5591-0377-2【分类】口腔疾病-诊疗【参考文献】章锦才,王仁飞主编.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内容提要:本书涵盖了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牙体牙髓、牙周、儿童口腔等多个专业。主要内容包括: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一段式细颈种植体美学习班修复前牙小间隙缺损等。《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内容试读第章种植病例1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刘敏杭州口腔医院VP中心2.诊断11不良修复体,残根。摘要3.材料种植系统(柱形,BEGO,德国);目的:本文探讨原有修复体折裂后牙齿拔除即瑞士盖氏Bio-O骨粉0.25g和Bio-Gide胶原膜刻种植的治疗效果。13mm×25mm,微创拔牙器械。方法:2014年11月于杭州口腔医院就诊的4.治疗方案微创拔牙,不翻瓣植入1颗种植位女性患者,右上前牙原桩核冠修复体反复体同期GBR。术后行临时修复体粘接修复。脱落,余留牙根无法保留,经过沟通要求种5.治疗过程植修复;术前行口腔内检查及曲面断层片和(1)术前常规检查,拍摄曲面断层片、X线CBCT检查后,微创拔除11残根即刻种植同期片、CBCT对缺牙区骨质及骨量进行评估,唇侧骨GBR。术后缺失牙行临时修复体粘接修复,壁菲薄但完整,骨宽度6.8mm,骨高度17.5mm,术后3个月临时修复体行牙龈袖口成形术塑排除手术禁忌证(图1~图4)。形,术后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2)检查患牙的牙周,无牙龈出血,牙周探查结果:观察期间,种植体稳定性好,术后3个lt3mm,咬合关系良好,邻牙无松动,无缺损。牙月行牙龈袖口成形,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龈属于薄龈型,牙齿形态卵圆形。缺牙间隙7mm。美观度高,牙龈乳头充满邻间隙,无黑三角,(3)与患者沟通确定手术方案,患者知情同意牙龈曲线与邻牙协调一致。此手术。确定种植体的型号3.75mm×11.5mm。制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谨慎设计治疗计订手术方案为不翻瓣即刻种植。划、精细手术操作下,即刻种植同期GBR同(4)手术:常规消毒,阿替卡因肾上腺注样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临时修复体可以很射液局部麻醉下,微创拔牙(图5、图6),彻好地使牙龈成形,对后期永久修复体的美学效底清理拔牙窝,按照即刻种植的规范操作,偏果提升很多。腭侧备洞,不翻瓣在11位点植入1颗BEGO柱形关键词:不翻瓣;即刻;种植3.75mm×11.5mm的种植体(图7、图8),在种植体和唇侧骨壁之间保留2mm的间隙,种植体最终扭力30N,获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安装封闭一、材料与方法螺丝后同期于种植体和唇侧骨壁的间隙内植入B0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1岁,右上前牙6O骨粉并用Bio-Gide胶原膜关闭创口(图9)。年前行桩核烤瓷冠修复,近1年修复体反复脱落,术后缺牙区行临时修复体粘接于邻牙修复(图患者感觉影响美观及功能,在桩核冠再次脱落后来10)。术后拍片显示种植体位置良好(图11)。院检查,发现残留牙根已不能满足桩核的固位需(5)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漱口水3天,维护口腔求,患者提出行种植修复。卫生,预防感染。每4周复诊1次,评估种植体稳定2病例1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性、口腔卫生、咬合及牙龈情况。术后1周根据牙CBCT显示唇侧骨板完整、稳定(图24),和患者龈情况做了临时粘接桥恢复前牙美观。说明以后每年复查1~2次。(6)术后3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图12)显示种二、结果植体骨结合良好,临床检查种植体无动度,ISQ值为73;牙龈颜色、形态及质地良好,行二期手术最终修复后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牙龈乳头丰做临时螺丝固定的过渡义齿对牙龈成形(图13、满,无黑三角,牙龈乳头及唇侧牙龈厚度接近邻图14)。6个月后牙龈颜色、形态及质地良好,龈牙,牙龈颈缘线高度一致,修复体及牙龈丰满度患乳头丰满,个性化取模制作永久修复体(图15~者均满意。修复后3个月、半年、1年后复查,牙龈图20),修复后根尖片显示修复体就位良好(图乳头完全充满三角间隙,牙龈厚度及牙龈颈缘线稳21)。定,接近对侧同名牙,最终获得满意的牙齿和牙龈(7)永久修复后3个月、半年、1年后复查的美学效果。修复体良好,牙龈丰满度良好(图22、图23),图1术前曲面断层片图2术前CBCT1图3术前CBCT2图4术前X线片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3病例1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图5术中微创拔牙图6术中拔牙窝图7植入种植体图8植入种植体正面咬合像图9植骨并用Bio-Gide胶原膜封闭创口,缝合图10临时过渡义齿4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病例1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B图12修复前X线片图11术后X线片图13临时修复体1图14临时修复体2图15牙龈成形图16个性化取模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5病例1不翻瓣前牙即刻种植图17制作个性氧化锆基台图18制作个性氧化锆冠图19个性氧化锆基台图20个性氧化锆冠.之、图21修复后X线片图22种植修复1年后照片16实用口腔临床病例精粹(第1卷)···试读结束···...

    2022-10-07 辽宁省医院官网复印病例 辽宁新增病例

  • 口腔临床实用技术》秦昌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实用技术》【作者】秦昌娟主编【页数】160【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80-6298-0【价格】58.00【分类】口腔疾病-诊疗【参考文献】秦昌娟主编.口腔临床实用技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实用技术》内容提要:本书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面部损伤与感染、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牙列缺损和缺失、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畸形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口腔临床实用技术》内容试读第一章牙髓病牙髓组织是一种特殊分化的、对刺激极易产生反应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中,被厚而坚硬的牙本质所包绕。当作用于牙体组织上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累及牙髓时,便会发生牙髓病。牙髓病包括牙髓炎、牙髓变性和牙髓坏死。此外,临床上许多健康的牙齿,都会存在着牙髓的退行性变,这些组织学改变,从临床观点看,没有诊断和治疗意义。临床最常见的牙髓病是牙髓炎,多由牙体疾病继发而来。常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以致坐卧不安,饮食难进,夜不能眠。牙髓病多由感染引起,感染多来自近髓或已达牙髓的深龋洞。牙髓局限在四壁坚硬的牙髓腔中,一旦发生炎症,便很难康复,常常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炎症过程,最后牙髓坏死。牙髓坏死后,感染继续深入,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的急、慢性炎症,甚至发生颌骨骨髓炎或成为病灶,引起身体其他远隔器官的疾病。第一节牙髓病的病因学牙髓病,特别是牙髓炎(uliti),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此外,一些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也会引起牙髓病。除非牙体承受极强烈的刺激,一般情况下,只有牙体组织病变达到牙髓或接近牙髓时,才会发生牙髓病。例如龋齿病损发展到接近牙髓、覆盖牙髓的牙本质厚度(RDT)小于0.3m时,龋洞中的细菌产生的毒素便会刺激牙髓,引起牙髓炎。若覆盖牙本质厚度小于0.2mm,则细菌也可以进人牙髓。一些长期、较弱的刺激,常引起牙髓变性。一、细菌感染感染是牙髓病的主要病因,侵入髓腔的细菌及其毒素是牙髓病变的病原刺激物。细菌侵人的途径多为从冠方进人,也可经由根尖孔、牙根的侧副根管逆向进入髓腔。此外,感染还可以通过血运到达牙髓中。侵人牙髓的细菌主要来自口腔菌系,以兼性厌氧菌为主,牙髓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细菌进人牙髓后,产生许多破坏牙髓组织的酶及内毒素,造成牙髓代谢紊乱、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免疫反应等。现将细菌进入牙髓的可能感染途径列举于下。(一)从冠方经牙体感染这是牙髓感染发生最多、最主要的途径。当牙釉质或牙骨质的完整性被破坏时,细菌可由暴露于口腔中的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或由裸露的牙髓直接侵人,引发牙髓的感染。1.深龋接近牙髓或已到达牙髓的深龋洞,是牙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口腔临床实用技术·2.外伤引起的牙折若折断面已暴露牙髓,或非常接近牙髓时,细菌可直接或通过损伤处的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3.楔状缺损是一种慢性损伤,常常在髓腔相应部位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甚至有修复性牙本质堆积在根管口形成牙本质桥,但一般不能严密封闭。因此,楔状缺损引起牙髓感染时,缺损的深度多已接近牙颈部唇(颊)、舌径的一半。4.畸形中央尖发生在前磨牙上的畸形中央尖易折断,有的在牙齿萌出刚与对牙接触时即折断;有的由于磨耗,中央尖内突出的髓角很快暴露。不论是折断还是磨耗暴露髓角,都成为牙髓感染的途径。因此畸形中央尖导致的牙髓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往往是牙根尚未形成的时候。5.畸形舌侧沟多发生在上颌侧切牙,有时也可发生在中切牙。如果内卷的沟底缺乏釉质,而牙本质也很薄时,或沟底继发龋齿,细菌都可能侵入牙髓。6.严重的磨损牙合面严重磨损的患牙,往往在髓室顶处形成大量的修复性牙本质,也往往在髓角处形成纤细而突出、不含牙髓组织的间隙,这种结构容易暴露髓腔,成为感染途径,而且不易查出,应当加以注意。7.微裂牙齿微裂纹达到牙髓时,便成为牙髓的感染途径。微裂的微缝中常并发龋坏,易成为牙髓的感染源。微裂多发生于磨牙,尤以上、下颌第一磨牙多见。(二)从牙根逆向感染1.牙周炎时的深牙周袋在深达根尖或接近根尖的牙周袋内,感染可以通过主根管或侧副根管的根尖孔侵犯牙髓,引起逆行性牙髓炎。磨牙根分叉处多有来自髓室底的侧支根管开口,牙周病变波及根分叉时,感染通过这些细小的侧支引起相应部位牙髓局限的炎症,常在侧支根管口处形成凝固性坏死,并发生钙化。2.牙根裂牙根发生纵裂时,往往在根裂痕的相应部位形成窄细而深的牙周袋,这种袋内的感染可以通过根裂缝直接进人牙髓。(三)血源性感染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时,细菌可能随血运进入牙髓,引起牙髓感染,此种情况极为少见。此外,牙髓发生非感染性病变,如牙髓变性时,易发生血源性的继发感染。外伤使根尖部的牙髓血管折断、扭转,发生血运障碍而使牙髓坏死时,多发生继发感染,感染可经血源传入。二、化学刺激在治疗龋齿时,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酚、硝酸银等窝洞消毒剂,尤其是用于深龋洞内,常引起对牙髓的刺激,使牙髓发生病变。在用复合树脂充填时,直接在牙本质上进行强酸蚀,2·第一章牙髓病·刺激牙髓而发生病变。近髓深洞用调和较稀的磷酸锌黏固剂垫底,其凝固前的游离酸对牙髓有刺激作用。因此,使用消毒剂或充填材料不当,都会造成对牙髓的刺激,使牙髓发生不同的病变,如牙髓变性、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在日常生活中,过酸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果酸,常常引起牙齿感觉过敏。当牙本质暴露,接触酸、甜食物时也会产生牙齿敏感,这是化学刺激引起牙髓充血所表现的症状,为可复性反应。但是在牙体病损接近牙髓时,这些化学刺激也会引起不可复的牙髓炎症反应。三、物理因素1.温度较强的温度刺激会引起牙髓反应,无损伤的牙齿接受口腔黏膜能耐受的温度时,一般不会引起牙髓严重的反应。但温度骤然的改变,如饮热茶、热汤后,立即进食过冷的食物,便会引起牙髓充血,甚至转化为牙髓炎。临床上,对牙髓的温度刺激主要来自备洞时操作不当,产生过高的高温刺激牙髓,如持续不断地切割牙齿组织,或窝洞内有唾液,在钻磨时,磨下的牙齿组织粉末与其混合成糊状,不易散热;使用高速钻时无降温措施,或从一点深入使喷水不能抵达钻针,这些都会造成对牙髓的严重损伤。使用气涡轮机备洞时,即使在降温条件下轻轻点磨,当磨至牙本质厚度的近髓1/3时,便会产生严重的牙髓反应,不过这种反应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日后也会产生第三期牙本质。在进行银汞合金充填时,深洞未采用护髓措施,直接将合金充填在牙本质深层,金属便会传导温度刺激牙髓。2.电流电流也会刺激牙髓,如使用电活力测试仪器不当,瞬时电流过大。少数情况下,口腔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金属修复体,由唾液作为电解液而产生微电流,尤其是当两种金属较为接近或在咬合时接触,可以引起疼痛,长时间后也可以引起牙髓炎。3.压力、创伤压力、创伤也会造成牙髓的损伤。预备窝洞时,钻磨牙本质或手用器械所施加的压力,对牙髓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用空气吹干窝洞时,可造成牙本质脱水,刺激牙髓。急性外伤,如撞伤或摔伤,可使牙髓组织在根尖孔处部分或全部撕断,引起牙髓炎症或坏死。长期接受较轻的创伤,如咬合创伤,常引起牙髓充血,日久可因血循环障碍而形成牙髓坏死。4.其他因素除上述发病因素外,还有一些牙髓病变原因不明,如牙髓钙化、髓石的形成,虽然多见于用氢氧化钙作护髓剂保存活髓的患牙,但许多髓石都未发现明确的原因。纤维性变也未查出确切的原因,只是在有咬合创伤及牙周病的患牙多出现这种病变。牙内吸收也原因不明,可能与炎症和创伤有关,活髓切断术后的患牙和外科正畸后的患牙也常见有牙内吸收的发生。第二节牙髓病的分类一、病理学分类在组织病理学上,一般将牙髓状态分为正常牙髓和病变牙髓两种。生活牙髓在组织学上3·口腔临床实用技术·变异很大,所谓“正常牙髓”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变牙髓”常存在着各种移行阶段和重叠现象。对于病变牙髓一直沿用如下分类。1.牙髓充血(1)生理性牙髓充血。(2)病理性牙髓充血。2.急性牙髓炎(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3.慢性牙髓炎(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4.牙髓坏死5.牙髓退变(1)空泡性变。(2)纤维性变。(3)网状萎缩。(4)钙化。6.牙内吸收二、临床分类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构成临床症状的各种牙髓退行性变无须进行临床上的诊断和处理,对于能够明确判断的牙髓坏死和牙内吸收也无诊断名词的多重性。但对于牙髓炎,临床医师需要对牙髓的病理状态及其恢复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以判断哪些患牙可通过实施一些临床保护措施得以保留其生活状态,哪些患牙则必须摘除牙髓进行完善的治疗。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出发,对牙髓病理状态的推断实际上只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因此,临床上根据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分为:1.可复性牙髓炎2.不可复性牙髓炎(1)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2)慢性牙髓炎,包括残髓炎。(3)逆行性牙髓炎。3.髓石4.牙内吸收5.牙髓坏死·第一章牙髓病·第三节牙髓病的临床诊断临床上许多既没有自觉症状也没有不良反应的牙齿,其牙髓也可能存在着组织病理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牙髓退行性变。这些牙髓的变化并不损害牙齿的功能,没有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另外,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无法采用活体组织检查,即使是治疗过程中切断或拔除的牙髓,由于手术对组织的损伤而难以得到准确的组织学诊断,而且是治疗后才取得的诊断,对指导治疗的意义不大。故牙髓疾病不能利用组织学手段来确诊。目前对牙髓病的诊断仍是临床诊断,虽然与病理学诊断的吻合性尚有差距,但用以指导治疗设计是很有价值的。牙髓病的临床诊断要点是确诊牙髓病的类型和确定患牙。要准确地诊断牙髓病,特别是确定牙髓炎患牙,应当采用三步骤的诊断方法,即分步骤循序渐进地从初步印象到准确判断,排除其他可能性,验证判断的准确性,以求不发生误诊。1.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牙髓炎时的疼痛有特点,通过询问病史可以了解到疼痛的性质、严重程度等,从而判断所发生的疼痛是否可能来自牙髓炎患牙。牙髓炎症的初期,牙髓处于充血状态,温度刺激尤其是冷刺激可以引起极敏感的一过性疼痛,刺激除去后,疼痛很快即消失,且疼痛范围局限,这时还未出现自发痛,这种初期的病变一般是可以恢复的。是否出现自发痛也是区别牙髓炎是否可复的标志之一。可复性牙髓炎只有温度刺激痛,不可复性牙髓炎则不但温度刺激痛加重,还存在自发性痛。不可复性牙髓炎的自发痛为阵发性发作,交替出现疼痛与间歇。一般多在夜间发作,发作时间与间歇时间的长短不定,每天发作的次数也不定,一般在急性炎症时发作频繁。疼痛不局限在患牙,为放散性痛(牵涉痛),一般放散区域的大小与牙髓病变的范围有关,当牙髓组织内有散在、广泛的病变时,放散痛的区域也广泛。这时,温度刺激将引起持续时间长、且呈放散性的剧痛。发展到牙髓坏死阶段,患者会感到从温度刺激引起剧痛转变为对温度刺激没有反应。如果患者诉说的疼痛症状符合以上性质,便可初步判断为牙髓病引起的疼痛,并进行第二步骤的检查。2.查找病因排查有无可能引起牙髓病的患牙。首先检查疼痛侧牙齿有无引起牙髓感染的途径,检查是否存在近髓或已达牙髓的深龋洞,特别要注意龋病好发而又较隐蔽的牙面,如牙齿邻面颈部、排列不整牙齿相邻的牙面、潜掘性龋等。同时,要检查其他非龋牙体疾病造成的感染途径(参看病因学),并根据病史询问和检查判断有否接受过有刺激的消毒药物或充填材料,从治疗时间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考虑是否接受过有强刺激的治疗操作或检查。如果发现有上述可能发生牙髓病的患牙存在,便可得判断牙髓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只查到一颗明显的可疑牙齿,不再寻找其他可疑牙,也不进行进一步检查就草率地确诊,常导致误诊。即使确实只存在一颗可疑牙,也应进行第三步以验证判断的准确性。如果存在几颗可疑的患牙,或未发现可疑牙,都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结合第三步骤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取得准确的诊断。·口腔临床实用技术·3.确定患牙和验证是否患牙髓炎患急性牙髓炎时,疼痛呈放散性,患者感觉疼痛的牙位往往不是真正的患牙,而且疼痛的部位不是局限的,包括较大的区域。一般放散的区域在同一侧,只有前牙有时放散到对侧。放散痛给诊断患牙增加了困难,如不反复验证,易导致误诊。牙髓炎时,牙髓对温度刺激的反应有了改变,即牙髓的感觉更灵敏或变为迟钝,故可以利用温度试验来验证是否患牙髓炎,同时确定患牙。因此第三步骤即可用温度试验来判断。可用冷或热测试牙面,冷测可用小冰棒放在牙面上试验,观察牙齿反应。取直径约为0.5cm、长约5cm的聚乙烯小管,一端加热使管口封闭成为一个盲端,从另一端向小管内注水。将小管直立放于普通冰箱的冰室内制冷,冻结后即成为小冰棒。用时从冰箱中取出放于手中稍加捂化,便可慢慢挤出冰棒头使用。也可用小棉球蘸化学挥发剂,如四氟乙烷、氯乙烷或乙醚,放在牙面上测试。热测可将牙胶棒加热后进行测试。牙齿对温度的反应受年龄、病变等的影响,个体差异也大,没有可供参考的指标,故必须以个人的正常牙作对照,从对比中判断测试牙对温度的反应。最好先试对照牙,再试可疑牙。选择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较好,如果同名牙丧失、有病变或有修复体,可选用对侧牙中与可疑牙萌出时间接近、体积相当的牙齿。一般在牙齿的唇、颊面测试,后牙舌面亦可。因为这些牙面不受磨耗等的影响。选择测试牙面时,应当是没有病损或充填物的牙面。测试对照牙与测试可疑牙时,两者被测试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例如在相应的牙面、用相同的测试法、用相同的刺激强度等,以便于对比。禁用两个可疑的牙齿互相对比,也不要在无对照的情况下仅只根据患牙对测试的反应判断患牙状态。试验结果可以有以下几种反应。①正常:出现短暂的轻度感觉反应(如凉、热,刺激传入等),该反应随刺激源的撒除而立即消失,患牙的反应程度和时间与对照牙相同。②敏感:反应速度快,疼痛程度强,持续时间长。一过性敏感,指测试牙对温度刺激(尤其是冷刺激)反应迅速而短暂,有轻度痛觉,一般为可复性牙髓炎的反应;激发痛,指测试时引起较剧烈的疼痛,且持续较长时间,一般为急性牙髓炎;有的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热刺激引起剧痛,冷刺激反而使疼痛缓解。③迟钝:测试后片刻才有反应,或施加强烈刺激时才有微弱的感觉,有时在测试片刻后感觉一阵较为剧烈的疼痛,称为迟缓反应性痛。多发生在慢性牙髓炎或部分牙髓已坏死的病例。④无反应:反复测试,加大刺激强度均无反应,一般为失去牙髓活力的死髓牙或经过牙髓治疗的无髓牙。温度试验的结果一般都很明确,大多数病例都能确诊。有的病例较难判断时,要结合其他所见,反复检查、综合分析,方能取得正确的结论。电活力测验可反映患牙牙髓活力的有无,不能指示不同的病理状态。在相同的电流输出挡位下,测试牙与对照牙的电测值之差大于10时,表示测试牙的牙髓活力与正常有差异。如电测值到达最大时测试牙仍无反应,表示牙髓已无活力。因此,临床上对电测反应的描述仅为正常和无反应。在临床应用时还要注意电测反应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刚萌出的牙齿和新近外伤患牙电测活力常有假阴性现象出现。有些患牙在尚未发现明显的牙体病变时诊断较为困难,可先行叩诊,患牙多有较为异常的反应,这时再行温度试验便能锁定患牙。有的病例需要进行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邻面龋和潜行龋,可以判断牙根裂、牙根吸收、牙内吸收和髓石等。当上、下颌都存在可疑牙,温度试验又难以确定时,可用麻醉法鉴别,即行上颌或下颌的麻醉,如麻醉后疼痛消失,则患牙在被麻醉的一侧。两颗牙同时患牙髓炎且均出现剧烈疼痛症状的情况较为少见,在诊断时必须慎重。6···试读结束···...

    2022-10-07 epub电子书免费下载网站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杨华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作者】杨华伟著【页数】214【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08【ISBN号】978-7-5608-6424-2【分类】口腔科材料【参考文献】杨华伟著.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内容提要: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是一门与医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及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在当今材料学与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浪潮中,新型材料陆续出现,给临床治疗修复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也更加显示它对口腔医学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书综合以往各个分类的优缺点,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展开各个章节,最后对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检测分析方法进行简要总结,达到材料-结构-性能三者相统一的目的。《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口腔材料学科是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蓬勃发展的生物医用材料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中,治疗疾病主要依靠药物;在口腔医学里,临床修复与治疗主要依靠材料,材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腔修复的质量,材料对口腔临床修复起着类似于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口腔医疗活动中,口腔材料的应用几乎是与其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口腔疾病发生在牙齿及其周围组织上,其发展后果,或多或少地造成这些组织的缺损或缺失,而目前的治疗手段仍主要是以各种天然或人工材料去恢复被破坏部分的形态与功能。这种治疗手段必然是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之上。当然,对于不同种类的修复治疗过程应该选择与之对应的材料,如牙齿缺损修补、牙列缺失替代和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修补等需要不同体系的材料发挥作用。这也是选材的首要原则。此外还需遵循生物医学的原则,即充分地了解各种材料的成分及其所具有的主要理化及生物学性能等基本知识。而具体的修复效果还与口腔临床医生能否正确地实施操作程序规程密切相关。现代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生物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显著推动了口腔材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而口腔临床医学又随口腔材料的更新而发生巨大的变革,尤其受到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口腔基础科学的直接影响。每当口腔材料更新一次,口腔临床医学必将产生一次巨大的变革。在当今材料学飞快发展的浪潮中,新型材料陆续出现,给临床治疗修复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也更加显示它对口腔医学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作用。1.1概述人类对口腔医学的认识与实践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口腔医学材料的应用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公元前700年至前500年就有人开始用黄金制造牙冠及桥体。1世纪罗马的Celu在拔除龋齿之前,也曾用棉绒、铅和书及其他物质充填大的龋洞,以防在拔牙过程中牙齿破碎,这可能是最早的龋洞充填材料。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用银膏补齿的记载。资料记载银膏的主要成分是银、汞和锡,它与现代的银汞合金很相似。在1050年至1122年间,人们开始用研碎的乳香、明矾和蜂蜜充填龋洞。大约在l480年,意大利人JohaeArculau开始尝试利用金箔充填龋洞,稳定性金属填充物的引用可以被看作是修复领域中的一大进步。到l548年WalterHermaRyff撰写了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它对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产生第1章绪论1了重要影响。入类从龋齿填充材料的不断尝试到口腔医学专著的出现,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后续口腔医学与材料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基础科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18世纪口腔医学材料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728年PierreFauchard发表了关于口腔医学的最新专著,在其专著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口腔材料及其应用。这部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人了现代口腔医学时代。其中许多修复材料与操作技术对后来口腔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如利用象牙制作义齿的方法,也可以说是现代假牙的最初模型。1756年,Pfff发明了以蜡为原材料制备口腔印模,而后采用煅石膏进行浇注模型。这也是比较早的口腔模型制作工艺。在口腔医学后续的发展中,各种不同的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引进来。l770年JeaDarcet第一次尝试将低熔点合金用于牙科治疗中的填充与修补,这也拓宽了金属材料在口腔医学方面的应用。陶瓷材料由于成型较难,其在牙科医学上的应用略晚于金属材料。直到1792年法国人DeChemat才发明了比较合理的陶瓷牙制作方法,并获得了第一个瓷牙制作方面的专利口。到了19世纪,人们对于口腔医学材料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寻求新的修复材料或辅助材料,而逐渐开始寻求与之对应的科学理论,并希望以原理来指导医学实践,从而使口腔医学这一新兴的学科更好地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GvBlack对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使得关于口腔医学的理论发展更加完善。在此期间也有不少新的口腔材料被开发出来,如银汞合金被用于牙齿填充材料并被沿用至今,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和磷酸锌水门汀相继出现,此外还有被沿用近百年的硫化橡胶制的义齿基托,这种材料至1937年才逐渐被甲基丙烯酸甲酯所取代。同时在此阶段陶瓷与贵金属在牙科上的应用理论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总的来说在19世纪,口腔医学在其他学科逐渐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现代口腔医学的雏形。口腔医学及材料经过长期的发展,其理论与材料体系已日益完善,特别是在选材上已满足多样性的要求。进入20世纪,口腔材料的发展开始更加倚重于物理与化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明确的目的对原有的口腔材料进行物理改性或化学合成,进而实现对传统材料的精制与改进。人们有目的地来合成或改进某些材料体系,这样就极大丰富了口腔医用材料的种类,也可以实现更为苛刻的条件或要求。同时口腔材料的成本也被综合考虑进来。例如在此期间丙烯酸树脂取代硫化橡胶制备总义齿和局部义齿基托,克服了硫化橡胶原有的种种缺点:用非贵金属铸造局部义齿基托和修复体,不锈钢制作正畸矫治器及各种弹性印模材料的应用等,都大大地降低了口腔临床治疗的成本,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口腔医学技术的推广。而20世纪中后期,化学合成法的成熟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口腔材料的发展。1937年出现的丙烯酸酯树脂基托材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最早实例。在1960年聚羧酸水门汀被开发出来,1971年英国学者Wilo综合了磷酸锌水门汀和聚羧酸水门汀的优点而开发出玻璃离子水门汀。1963年美国学者R.L.Bowe取得牙科复合树脂的专利。随着复合树脂的应用逐渐扩大的同时,合成材质类牙科粘结剂及粘结技术也迅速发展。经过该时期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口腔医疗方面的应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与关注。与高分子复合材料不断应用的同时,金属或金属基口腔医用材料也有所突破。1940年纯钛和钛合金被相继开发出来,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较大的弹性模量及强度从而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并在制作人工牙齿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960年多孔氧化铜陶瓷及其组织学研究报告的发表,促进了模拟人体组织成分和结构材料的发展。人们开发利用口腔材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自身发展也经历了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但2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是口腔材料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口腔材料学科与医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及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不仅在口腔医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也同样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随着该学科重要性的不断显现及我国从事该领域的学者不断增多,我国的口腔材料学已成为与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儿童预防学和口腔放射学并列的9大学科之一。而世界各国对口腔材料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探讨的领域不断扩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性能独特而崭新的口腔材料会展现在口腔医师的面前,将会给临床治疗技术带来新的突破1.2口腔材料的发展在当今材料学与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浪潮中,口腔材料学科作为一门与临床修复和治疗效果紧密相关的基础学科,在口腔临床医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十年里,不同用途的新型口腔材料种类日益丰富,功能更加完善,给临床治疗修复技术不断带来新的突破,也更加显示口腔材料对口腔医学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作用。1.2.1基托材料基托是可摘义齿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覆盖在无牙的牙槽嵴上,能把义齿的各部连成一个整体,是排列人工牙的基础。它具有连接、传导、修复固位与稳定的作用。作为义齿基托材料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机械、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美容医学的发展,对义齿基托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功能及美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按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基托、金属塑料基托和树脂基托三种。金属基托由铸造制作,具有强度高、体积小、较薄,对温度的传导性好,易于清洁,戴用较舒适的优点。缺点是难以垫底,调改较困难,制作难度较高,需要铸造设备。金属塑料基托兼有金属、塑料的优点,在基托的应力集中区设计金属板、金属杆或者放置金属网状物;在缺牙区牙槽嵴顶的支架上设计固位钉、环、网眼等固位装置,供假牙和基托附着,增加了基托的坚固性,又不失塑料基托的优点。早在1937年,德国首先采用悬浮聚合法制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粉(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并很快替代硫化橡胶始广泛使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PMMA的机械性能和美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临床上几乎所有的树脂基托材料仍是以PMMA类为主。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材料,因其具有金属基托义齿所不能比拟的仿真美学效果,拥有各类牙列缺损缺失修复广泛适应性,具有良好的理化、机械和生物性能,易于加工成型等诸多优点,一直以来在临床上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但其韧性较低,脆性较大,存在着易折断的现象)。目前对于如何增强树脂的整体强度、减少细菌黏附、提高基托树脂与软衬材料的结合力等方面都是研究的热点。利用化学法对其改性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改性后的基托材料不仅改善了材料的冲击强度和韧性,而且其粘结性与抑菌性也有明显提升。有报道将疏水性的Riod聚乙烯纤维经表面等离子体蚀刻处理后转变为亲水性材料,从而与基托树脂产生化学性结合,并使基托负荷有效传递至纤维,达到提高PMMA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目的。另外,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去除弱边界第1章绪论3层,可以提高材料润湿性,从而改善基托与软衬材料的粘结性:在树脂基托表面镀一层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后,其表面形貌明显较镀膜前平整,细菌黏附的表面积相对减小,有助于减少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黏附量,而且薄膜和树脂基托具有极强的结合力,可进一步保证抑菌的长期性。此外还有研究者发现可以用纤维增强技术来改善树脂基托的强度以克服原有的不足。现已成功制备的硅基纳米晶须及碳纳米管、纳米丝等纳米材料,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成为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基托材料中加入一些无机及有机抑菌剂如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壳聚糖、掺杂TO2纳米粉等可有效提高其抵抗白色念珠菌的能力,这也是复合改性的一种成功实例。1.2.2牙齿填充材料牙齿填充材料是口腔医学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指治疗龋齿时用于充填窝洞的材料。按其坚固性和在唾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分为暂时性充填材料和永久性充填材料。暂时性充填材料充填时间为数日或几个月,例如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和磷酸锌水门汀等。永久性充填材料的维持时间为数年或数十年,例如银汞合金和复合树脂等。用于永久性充填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强度高,耐磨性好;有稳定的化学性能,不溶解、不腐蚀、不变色: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安全无毒。近年来,复合树脂以其色泽逼真、操作简便、刺激性小等优点,已成为齿科美容充填的主要材料,在部分临床应用过程中填料的含量可高达70%~80%。但是复合树脂固化时易产生聚合收缩,使牙体与修复体之间产生张力和/或剪切力,从而导致微渗漏,直接影响牙体疾病修复治疗的成功与否。对于如何减少充填材料微渗漏,防止继发龋齿是充填材料研发的重中之重。有研究证实添加纳米级填料的复合树脂其硬度、耐磨性、抗弯曲强度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近年来,一些高性能的复合树脂不断问世,采用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后牙缺损已日益增多。有研究报道,采用PPF树脂应用于后牙的充填治疗,2年良好率超过96%。在临床应用中,流动性充填材料也是窝洞充填的一种主要口腔材料。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利于封闭窝沟,可用于小面积龋损的充填。其中,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是用于牙齿细微结构缺损的修复材料,该树脂与牙齿界面结合良好,但在极细窝沟内,由于粘结剂的表面张力阻止了流动树脂的进入,常存在微渗漏裂隙。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预防性DyractFlow流动复合体充填窝沟龋后,继发龋发病率低于银汞合金充填,但其长期保留率较低。同时该材料还存在耐磨性能差、抗折强度低等不足,所以仅适用于咬合面或颊面窝沟龋的预防性充填治疗。也有研究结果显示,流动性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患牙1年后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是种较理想的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幻。1.2.3支架材料口腔修复支架是口腔科常用的修复方法,且使用后在患者口腔中受到各个方面的摩擦和压力,因此支架的材料需要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长期置于患者口腔中,口腔支架要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不能对人体有不良反应。支架材料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材料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临床医学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及使用环境,不同的材料体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中,胶原、甲壳素、壳聚糖、脱钙骨基质、纤维蛋白和藻酸盐等这些天然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并有一定的抑制炎症的作用,但材料本身因素(如机械强度、降解速度)难以控制,因此难以单独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支架材。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4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形态、结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是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目前应用在临床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合成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等;另一类是天然生物衍生材料,如天然骨、胶原、珊瑚等。近年来,具有较为优异综合强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迅速发展。羟基磷灰石与人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相似,与骨组织及软组织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但脆性大,因此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进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eter等将纳米HA陶瓷与普通HA陶瓷对比,纳米HA陶瓷在体外细胞培养5d后,出现明显的多形性成骨细胞28天后观察,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显现在纳米HA陶瓷中,其矿化也明显高于普通陶瓷)。此外有学者研究表明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它本身在生物体中可以逐渐降解,由新生骨组织逐渐代替原先的植入体,是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1.2.4粘结材料所谓粘结是指两种不同质的物体接近并紧密结合在一起。此时,二者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称为粘结力(AdheiveForce)。一般情况下,用于粘结目的的物质称为粘结剂(Adheive),被粘结的物质称为被着体或被粘体(Adhered)。将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分开则需要一定的力量,这个力称为粘结强度(Adheive,orBodStregth),粘结力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当然,粘结体系的破坏是由整个体系最脆弱部位的破坏引起的,因此,粘结强度并不一定总是代表粘结界面的结合力的大小。在口腔医学中,常利用界面处理方法和口腔粘结材料进行口腔牙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当牙体(牙釉质、牙本质或牙根质)表面经酸蚀处理后,可提高对粘结剂(粘合剂或复合树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并可通过粘结剂与其他口腔修复材料的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粘结完成修复治疗,同时还可结合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各种固位钉、金属附件、支架、咬合垫、橡皮圈弹性牵引等,以达到对口腔牙领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的目的。口腔粘结技术已成为美容牙科的主要医疗技术。在粘结材料方面,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口腔粘结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合成树脂类,即树脂粘结剂:另一类为水门汀类,其代表性的有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水门汀等。理想的牙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及低致敏性。由于树脂粘结剂既具有最大的粘结强度,又能将牙髓的刺激降到最低,所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除了比较成熟的树脂粘结剂以外,其他新型的粘结材料也是目前口腔医学材料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二十多年来,粘结剂及粘结技术的演变使牙科医师的临床操作发生了转变,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粘结修复效果越来越好。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一代粘结剂对牙釉质的粘结强度高,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很低,低于2MP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代粘结剂以玷污层为粘结基础,牙本质粘结强度为2~8MP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三代产品为双组分粘结系统,明显提高了牙本质粘结强度,达到8~15MP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四代粘结剂改变了牙科医学,对牙本质的粘结强度高达17~25MP,混合层(由树脂与胶原纤维形成)、全酸蚀和湿粘结技术产生,该类产品的双组分需要混合;随后推出的第五代粘结剂为单瓶包装,粘结强度可达20~25MP,是当今最流行的粘结剂: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第六代粘结剂不需进行酸蚀处理,即自酸蚀粘结系统,对牙本质的粘结强度达到了18~23MP近期由贺利氏古莎公司研制的iBOND是一种新型的、简化操作的单瓶包装粘结剂,即第七代粘结剂,不需混合,可自酸蚀,对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基本相同,达18~25MPa。美国Detly公司近期推出XeoⅢ自酸蚀粘结剂,能释放第1章绪论5F+,其Hlt1,对牙齿组织的粘结强度可达20~30MPa,,是一种全新的牙科多用途粘结剂®)。口腔粘结技术是口腔临床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近些年来理论和临床实践相互促进,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新型的粘结系统和粘结理论新的阐释或发现对口腔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2.5植入材料口腔植入材料是指部分或全部埋植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的生物材料,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并重建其生理功能,或为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缺失、缺损修复重建提供固位体,也可作为口腔颌面部疾患治疗的装置。口腔植入材料包括人工牙根材料及各种软硬组织的修复材料,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植入材料用于临床,但迄今仍没有一种理想的、与生物体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相配的材料,因此,人们以生物功能型的植人材料为研究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生物玻璃陶瓷、钛合金、新型复合材料等植人材料不断地涌现,这些材料不仅可以给患者带来舒适和美观,并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骨组织代谢,延缓牙槽骨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口腔医用材料。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种植体材料主要是钛及钛合金。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达到目前所有材料中最好的骨整合和生物结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钛种植体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骨结合能力,常考虑采用多种表面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有报道对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分别进行微弧氧化和等离子渗氮处理,观察其表面粗糙度变化及成骨细胞早期附着行为)。结果发现,未处理组、等离子渗氮处理组与微弧氧化组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值依次增加;细胞早期附着量和骨架蛋白量也随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多。说明粗糙度的改变,会影响到细胞在其表面的早期附着量及其形态及骨架蛋白的表达量。还有学者发现采用微弧氧化锶磷灰石(Sr-HA)涂层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兔股骨植入实验提示,锶元素的掺入可提高S-HA涂层的生物学活性,加速其表面生物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增强膜层的成骨能力,促进膜层与骨组织的结合1。此外新型生物陶瓷植入材料也开始在口腔医疗中逐渐被使用,例如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但其缺点是不能任意塑形,且颗粒状AW-BGC抗压性能较差和易变形,使其在牙槽嵴增高、增宽、拔牙窝充填等方面的临床运用受到很大限制。有学者将塑形性强的骨缺损填充材料一医用半水硫酸钙(CSH)与AW-BGC复合,制成了新型AW-BGC一CSH复合材料。结果发现: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随CSH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最高可达9.3MP,远大于小梁骨的抗压强度5MPa。这种复合技术使得生物陶瓷作为植入材料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新型成型工艺正在不断地应用在口腔植入材料的制备上面,目前比较成熟的当属3D打印技术。3D打印是一项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是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其原理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分层扫描,逐层堆积成形,通过对层片材料的点、线、面、体的堆积,快速制作出三维实物的一种非传统加工技术。由于不同口腔植人部位所需的结构和性能的多样化,运用3D打印技术可以改变材料的组成和试件的外形结构,通过定向的三维打印控制不同的孔隙率,可以达到植入体多样性的要求。相比于其他材料制备手段,其对于复杂形状的植入体的设计和制造,更有优势。而制备的植入材料,不仅满足医用植入材料性能的要求,与人体组织相容性优越,最重要的是,它运用的3D成型技术可以简便地改变材料的组成和外形结构,实现特异性制造,从而适应临床上各种不同特点的病例需求山。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将在生物学、医学范围内有更大的应用价值。6口腔临床修复材料学···试读结束···...

    2022-10-07

  • 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姜晓蕾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作者】姜晓蕾等主编【页数】461【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7【ISBN号】978-7-5189-3040-1【价格】CNY128.00【分类】口腔科学【参考文献】姜晓蕾等主编.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内容提要:本书共二十六章分两篇,上篇口腔科常见病,重点阐述了龋病、牙体非龋性疾病和发育异常、牙髓病、根尖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颌面部炎症等疾病的临床具体治疗措施;下篇口腔正畸与修复,重点介绍了口腔修复与种植、口腔正畸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内容试读上篇口腔科常见病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Miller实验第一次清楚地说明,细菌是龋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细菌、食物、牙齿是龋病发生的共同因素。对细菌在口腔的存在形式没有说明,也未能分离出致龋菌。l947年,Gottlie提出蛋白溶解学说(roteolyitheory)。认为龋病的早期损害首先发生在有机物较多的牙体组织部位,如釉板、釉柱鞘、釉丛和牙本质小管,这些部位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牙齿表面微生物产生的蛋白水解酶使有机质分解和液化,晶体分离,结构崩解,形成细菌侵人的通道。细菌再利用环境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溶解牙体硬组织。龋病是牙组织中有机质先发生溶解性破坏,再出现细菌产酸溶解无机物脱矿的结果。该学说未证实哪些细菌能产生蛋白水解酶,动物实验未能证明蛋白水解酶的致龋作用。l955年,Schatz提出了蛋白溶解整合学说(roteolyichelatiotheory)。认为龋病的早期是从牙面上的细菌和酶对釉质基质的蛋白溶解作用开始,通过蛋白溶解释放出各种整合物质包括酸根阴离子、氨基、氨基酸、肽和有机酸等,这些鳌合剂通过配位键作用与牙体中的钙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可溶性整合物,溶解牙体硬组织的羟磷灰石,形成龋样损害。螯合过程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都可以发生,该学说未证实引起病变的整合物和蛋白水解酶。蛋白溶解学说和蛋白溶解鳌合学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在自然情况下,釉质的有机质含量低于1%,如此少的有机质要使90%以上的矿物质溶解而引起龋病,该学说缺乏实验性证据。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和Schatz蛋白溶解螯合学说的支持者们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化学细菌学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主流地位。近六十年来在龋病研究领域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均主要围绕细菌产酸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而展开,龋病病因研究进入了“酸幕时代”(acidcurtai)时期。随着近年来对牙菌斑生物膜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牙周生物膜细菌引起的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失衡进而引起牙周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重新认识到蛋白溶解过程在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细菌酸性代谢产物或环境其他酸性物质起釉质的溶解后,通过刺激牙本质小管,在牙本质层引起类似炎症的宿主反应过程,继而引起牙本质崩解。值得注意的是,牙本质蛋白的溶解和牙本质结构的崩解并不是由“蛋白溶解学说”或“蛋白溶解整合学说”中所提到的细菌蛋白酶所造成,而是由宿主自身的内源性金属基质蛋白酶(MMP),如胶原酶所引起。这种观点认为龋病是“系统炎症性疾病,龋病和机体其他部位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龋病是由外源性刺激因素,如细菌的各种致龋毒力因子诱导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失衡,造成组织破坏,牙体硬组织崩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研究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用于口腔医学基础研究,证实龋病确是一种慢性细菌性疾病,在龋病的发生过程中,细菌、牙菌斑生物膜、食物、宿主及时间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即四联因素学说(图1-2)。该学说认为,龋病的发生必须是细菌、食物、宿主三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适当的空间、部位内共同作用的结果,龋病的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致病的细菌、适宜的食物及足够的时间。由于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上,从细菌在牙齿表面的黏附,形成牙菌斑,到出现临床可见的龋齿,一般需要6~12个月的时间。特殊龋除外,如放射治疗后的猛性龋。因此,时间因素在龋病病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足够的时间开展龋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四联因素学说对龋病的发生机制作了较全面的解释,被认为是龋病病因的现代学说,被全世界所公认。细菌宿主环境时间图1-2龋病发生的四联因素4第一章龋病一、细菌因素龋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大量的研究证明没有细菌就没有龋病。无菌动物实验发现,在无菌条件下饲养的动物不产生龋,使用抗生素能减少龋的发生。由龋损部位分离出的致病菌接种于动物,能引起动物龋或离体牙人工龋损。临床上也发现未萌出的牙不发生龋,一旦暴露在口腔中与细菌接触就可能发生龋。口腔中的细菌约500余种,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必须具备较强的产酸力、耐酸力:能利用糖类产生细胞内外多糖;对牙齿表面有强的黏附能力:合成蛋白溶解酶等生物学特性,目前认为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与人龋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菌致龋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定植在牙齿表面,克服机械、化学、物理、免疫的排异作用,细菌产生的有机酸需对抗口腔中强大的缓冲系统,常难以使牙体组织脱矿。只有在牙菌斑生物膜特定微环境条件下,细菌产生有机酸聚积,造成牙齿表面H下降,矿物质重新分布,出现牙体硬组织脱矿产生龋。因此,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二、牙菌斑生物膜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细菌致病有了新的认识。1978年美国学者Bil1Cote-rto率先进行了细菌生物膜的研究,并提出了生物膜理论。随后细菌生物膜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发展起来,其研究涉及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学和数学等多学科。90年代后,美国微生物学者们确立了“细菌生物膜”(microialiofilm)这个名词,将其定义为附着于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这一概念认为在自然界、工业生产环境(如发酵工业和废水处理)以及人和动物体内外,绝大多数细菌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表面,以细菌生物膜的方式生长,而不是以浮游(laktoic)?方式生长。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各种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细菌在生物膜状态下的生物表型与其在浮游状态下具有显著差异。人类第一次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菌生物膜就是人牙菌斑生物膜(laqueiofilm)。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focalcaiglaermicrocoy,CSLM)结合各种荧光染色技术对牙菌斑生物膜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微生物的天然物膜。口腔为其提供营养、氧、适宜的温度、湿度和H。牙菌斑生物膜是黏附在牙齿表面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微生态环境,微生物在其中生长代谢、繁殖衰亡,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酸和脂多糖等,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牙菌斑生物膜主要由细菌和基质组成,基质中的有机质主要有不可溶性多糖、蛋白质、脂肪等,无机质包含钙、磷、氟等。牙菌斑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包括基底层获得性膜(acquiredellicle),中间层和表层(图1-3)。唾液中的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获得性膜,为细菌黏附与定植提供结合位点。细菌黏附定植到牙菌斑生物膜表面形成成熟的生物膜一般需要5~7天时间。对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研究发现,菌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在牙菌斑生物膜的中间层形成丝状菌成束排列,球菌和短杆菌黏附其表面的栅栏状结构(aliadtructure),在表层形成以丝状菌为中心,球菌或短杆菌黏附表面的谷穗状结构(corm-cotructure)(图1-4)。图1-3牙菌斑生物膜的基本结构5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图1-4谷穗状结构牙菌斑生物膜一经形成,紧密附着于牙齿表面,通过常用的口腔卫生措施如刷牙并不能有效消除。紧靠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生物膜的深层由于处于缺氧状态,非常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代谢,细菌利用糖类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堆积在牙菌斑生物膜与牙齿表面之间的界面,使界面H下降,出现脱矿导致龋病。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没有菌斑就没有龋病。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控制菌斑能有效地减少龋病发生。关于牙菌斑生物膜的致龋机制有三种主流学说l.非特异性菌斑学说(o-ecificlaquehyothei)龋病不是口腔或牙菌斑生物膜中特殊微生物所致,而是牙菌斑生物膜中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菌所产生的致病性产物超过了机体的防卫能力,导致龋病。2.特异性菌斑学说(ecificlaquehyothei)龋病是由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特殊细菌引起的,这些特殊细菌就是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致龋菌。研究已经证实,牙菌斑生物膜中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致龋菌都是口腔常驻微生物群,非致龋菌在条件适宜时也可以引起龋病。3.生态菌斑学说(ecologicallaquehyothei)牙菌斑生物膜致龋的最新学说,认为牙菌斑生物膜内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处于动态的生态平衡,不发生疾病;一旦条件改变,如摄入大量的糖类食物、口腔内局部条件的改变、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等,正常口腔微生态失调,正常口腔或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的生理性组合变为病理性组合,一些常驻菌成为条件致病菌,产生大量的致病物质,如酸性代谢产物,导致其他非耐酸细菌生长被抑制,产酸耐酸菌过度生长,最终引起牙体硬组织脱矿,发生龋病。根据生态菌斑学说的基本观点,龋病有效防治的重点应该是设法将口腔细菌的病理性组合恢复为生理性的生态平衡。三、食物因素食物是细菌致龋的重要物质基础。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于牙表面,引起龋病。碳水化合物是诱导龋病最重要的食物,尤其是蔗糖。糖进入牙菌斑生物膜后,被细菌利用产生细胞外多糖,参与牙菌斑生物膜基质的构成,介导细菌对牙齿表面的黏附、定植。合成的细胞内多糖是细菌能量的储存形式,保持牙菌斑生物膜持续代谢。糖进入牙菌斑生物膜的外层,氧含量较高,糖进行有氧氧化,产生能量供细菌生长、代谢。牙菌斑生物膜的深层紧贴牙齿表面,由于缺氧或需氧菌的耗氧,进行糖无氧酵解,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并堆积在牙齿与牙菌斑生物膜之间的界面内,不易被唾液稀释,菌斑H下降,脱矿致龋。细菌产生的有机酸有乳酸、甲酸、丁酸、號珀酸,其中乳酸量最多。糖的致龋作用与糖的种类、糖的化学结构与黏度、进糖时间与频率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可以使菌斑H值下降到4.0或更低;乳糖、半乳糖使菌斑H下降到5.0;糖醇类,如山梨醇、甘露醇不被细菌利用代谢产酸,不降低菌斑H。淀粉因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扩散入生物膜结构中,不易被细菌利用。含蔗糖的淀粉食物-6···试读结束···...

    2022-10-0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官网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

  • 《现代口腔诊疗学》唐红萍,朱兰省,崔永新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口腔诊疗学》【作者】唐红萍,朱兰省,崔永新主编【页数】133【出版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658-3973-3【分类】口腔疾病-诊疗【参考文献】唐红萍,朱兰省,崔永新主编.现代口腔诊疗学.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现代口腔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包括儿童龋病、牙周病的治疗、牙与牙槽外科、成人正畸治疗和功能矫形治疗及其方法等。全书立足于临床实践,将国内外的文献与编者自身的工作经验相结合,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可供从事口腔科临床的医生以及口腔系的在读医学生阅读、参考。《现代口腔诊疗学》内容试读●●0第一章儿童龋病第一章儿童龋病在口腔医学领域,龋病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发展中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较高,且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可见龋病仍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广泛的口腔疾病。因此对于儿童,无论从修复治疗方面,还是从减少这一疾病的预防实践方面,都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第一节】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及在不同牙列阶段的患病特点一、儿童龋病的患病率(一)学龄前儿童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临床上最早可见6个月的婴儿,上乳中切牙刚萌出不久,就已经患龋。关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龋病的患病率和分布状况及龋病的治疗状况研究很少。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多为散居,进行研究十分困难。在美国推测平均龋齿数从2岁的0.60个到5岁的4.75个,而对这些年龄儿童治疗率的范围是3%~39%。Weddel和Klei调查氟化水源地区441名3岁以下儿童,发现在24~35个月的儿童中,平均乳牙龋补牙面数(DFS)为1.15.2005年,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为66%,龋失补牙数为3.50,在患龋的牙齿中只有2.8%的牙齿得到了充填,可见乳牙患龋状况十分严重,且治疗率极低。而且,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糖的摄人量增加,加上口腔保健的不完善,低龄儿童的患龋情况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加强低龄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已迫在眉睫。(二)学龄儿童随着氟化物及其他一些预防措施的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学龄儿童中恒牙的龋失补牙面数(DMFS)明显降低。美国国立牙科研究所(NIDR)于1986一1987年,在全美进行了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率的调查,发现恒牙DMFS·3现代口腔诊疗学为3.07,龋失补牙数(DMT,即龋均)为1.97,较1979一1980年的4.77和2.91明显降低,59岁儿童乳牙列,DFS为3.91,较1979一1980年的5.32明显下降。而在我国,2005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全国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为0.54,患龋率为28.9%,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糖摄人量的增加、口腔卫生自我保健的不足,学龄儿童恒牙龋的发病趋势也不容乐观。在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12岁年龄组窝沟封闭率只有1.5%,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其实在儿童恒牙龋中,最为常见的是窝沟龋,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提示,积极采取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是十分必要的。但关键要严格掌握窝沟封闭的适应证和规范的操作。可见学龄儿童的龋病预防任重而道远。二、儿童龋病在不同牙列阶段的患病特点(一)乳牙列龋在乳牙列龋病好发牙位顺序为:下磨牙、上磨牙、上前牙。除非是猖獗龋或低龄儿童龋(ECC),否则乳前牙的唇舌面或下前牙很少患龋。虽然上下颌第一乳磨牙较第二乳磨牙较早萌出,但其殆面却不如第二乳磨牙易患龋,这主要与二者殆面形态学的差异有关,第二乳磨牙的殆面窝沟较深且常常不完全融合。在乳牙列,龋病好发的牙面在上下颌有所不同。在上颌乳牙为:乳中切牙最好发的为近中面,其次是远中面和唇面,乳侧切牙以近中面、唇面多见;乳尖牙则多见于唇面,其次为远中面;第一乳磨牙多见于殆面,其次为远中面;第二乳磨牙则多发于殆面和近中面。在下颌乳牙为: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较少患龋,患龋多出现于近中面;乳尖牙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第一乳磨牙多见于殆面,其次是远中面;第二乳磨牙多见于殆面,其次为近中面。各年龄阶段乳牙龋病的发生部位有明显的特点。1一2岁时,主要发生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3一4岁时,多发的是乳磨牙殆面的窝沟;4一5岁时,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由于左右侧同名乳牙的形成期、萌出期、解剖形态及所处位置等相似,第一章儿童龋病又处于同一口腔环境内,加上乳牙龋病有多发、易发的特点,故在乳牙中,左右侧同名牙同时患龋的现象较为突出。乳前牙和乳后牙邻面龋的早期,通过视诊和探诊很难发现,往往波及邻面接触点时,通过视诊可见边缘嵴下的墨浸状改变才能发现。此外,邻面龋的进展较殆面龋更快,且常常引起牙髓感染。但咬合翼片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因此,最好定期对乳磨牙邻面进行X线检查。Greewell等对317名儿童进行了7~8年患龋状况的纵向研究,发现:(1)84%乳牙列无龋的儿童在混合牙列仍然无龋。(2)在乳牙列有窝沟龋的儿童较无窝沟龋的儿童更容易发展为乳牙的平滑面龋。(3)57%的在乳牙列阶段有乳磨牙邻面龋的儿童,在混合牙列阶段其他乳磨牙出现新的邻面龋。(4)具有唇舌面龋(低龄儿童龋)的儿童,最易同时发生其他牙齿的龋患。(5)不同类型儿童龋齿(光滑面龋、窝沟龋、磨牙邻面龋)的易感水平不同,可能的解释是窝沟龋和光滑面龋微生物致病的阈值不同。(二)混合牙列龋随着第一恒磨牙的萌出,需定期对其进行窝沟及其他一些形态缺陷的检查,如上下第一恒磨牙的殆面窝沟、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腭侧沟,对较深的沟窝及时进行封闭,以预防龋损的发生。下颌第一恒磨牙较上颌第一恒磨牙更易患龋。一些学者通过对儿童龋病进行纵向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5岁前有3个或更多的乳磨牙龋病,则7岁时第一恒磨牙就有患龋的可能上颌恒中、侧切牙并不易患龋,除非猖獗龋的儿童。然而,上颌侧切牙常常在舌侧出现发育缺陷,如畸形舌侧窝等:如果这些部位患龋,往往在成洞之前,就已进展迅速且很快波及牙髓。如果舌侧窝能够被尖锐的探针探入,则需做窝沟封闭或预防性树脂充填。下切牙龋极少见,除非猖獗龋,如果这些牙齿患龋,则提示为特发的非控制性的龋病。·5·规代口腔诊疗学(三)年轻恒牙列龋随着第二恒磨牙及双尖牙的萌出,龋病患病率持续上升。下颌第二恒磨牙,同第一恒磨牙一样,较上颌第二恒磨牙更易患拾面龋,这些牙齿应注意预防龋病的发生。一般提倡窝沟封闭和使用氟化物,防止龋病迅速发展穿透牙本质层,引起牙髓感染。除第一、二恒磨牙外,对于窝沟较深的前磨牙,也不能忽视龋齿的预防。第二节乳牙龋病的特点及易患龋的因素一、乳牙龋病的特点与恒牙龋相比,乳牙龋病的临床表现有其自身特点。(一)患龋率高、发病早乳牙的患龋率高,7岁左右达高峰;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发病时间早。(二)龋病多发、龋蚀范围广在同一个口腔内的多数乳牙常同时患龋,也常在1个牙的多个牙面同时患龋。恒牙龋蚀主要发生于殆面和邻面,乳牙龋蚀除发生于殆面、邻面外,还常发生于唇面、舌面等光滑面和牙颈部。(三)龋病进展速度快乳牙因硬组织较恒牙矿化程度低,龋蚀进展快,在短期内易转变为牙髓和根尖周的炎症,甚至形成残根和残冠等。(四)自觉症状不明显乳牙龋蚀发展快,但自觉症状不如恒牙明显,故临床上常见因家长忽视,在发展成有牙髓和根尖周炎症的症状时才来就诊。(五)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龋蚀促使乳牙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此防御功能有利于龋病的防治。修复性牙本质能避免露髓,防御细菌感染牙髓,保护牙髓。6···试读结束···...

    2022-09-09 epub出版物 epub编辑

  • 口腔临床药物学》章圣朋,梁源,黎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口腔临床药物学》【作者】章圣朋,梁源,黎祺主编【页数】285【出版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608-9366-2【分类】口腔疾病-药物学【参考文献】章圣朋,梁源,黎祺主编.口腔临床药物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06.图书目录:《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二十二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口腔临床药物学的性质和任务、我国有关药物的法规以及口腔科的用药特点等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以合理用药为主线,介绍了剂型与药物动力学、处方与临床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第六章至第二十章分别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量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制剂规格等方面介绍了口腔临床常用药物,同时对口腔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拓展;第二十一章介绍了口腔临床常用生物制剂;第二十二章介绍了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药使用。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口腔临床药物学》内容试读第女章人概论目的要求熟悉:我国有关药品的法规;口腔各种疾病的给药特点。了解:学习口腔临床药物学的目的以及重要性;口腔临床用药特点;中国GCP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合理用药的原则。口腔临床药物学的性质和任务制定国家药物法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国有关药物的法规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合理用药的原则概论用药个体化合理用药合理停药不良反应的分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不良反应的处理口腔局部用药特点牙体牙髓病用药口腔科的用药特点牙周病用药口腔各种疾病的给药特点黏膜病用药口腔颌面外科的用药口腔临床药物学第一节口腔临床药物学的性质和任务药物治疗口腔疾病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我国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雄黄(砷剂)治疗小儿龋齿痛的记载。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许多祖国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中医中药治疗口腔疾病的丰富经验。在口腔医学、医药科技与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药物与临床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们在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药物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治疗学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安全、有效使用药物,并为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指导。口腔临床药物学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口腔医学生系统地开展口腔临床药物学研究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一、口腔临床药物学的任务是(1)介绍相关药物的法律规定、药物的应用原则和临床指南,使口腔医务工作者用药能够更加合理、合法,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2)介绍口腔临床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包括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3)寻求新药、开发药物新剂型、探索新型给药途径,以便更好防治口腔疾病。口腔医务人员不仅是药物的使用者,也是不良反应的监测者。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计划性等原则,既考虑严格遵守伦理原则、人道主义精神,确保受试者的心身安全,又要考虑试验者和受试者的社会行为与心理活动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新药临床试验中会产生诸多误差,口腔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控制误差的方法,为新药进人临床把好关。(4)培养规范的临床处方行为针对临床处方的全过程,引导口腔医学生熟悉合理的药物治疗程序:①明确疾病诊断,准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②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药物治疗的目标,根据文献证据、他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预计药物治疗可能达到的效果;③列出可能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预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利弊及价格,综合比较,优选治疗方案;④处方实施药物治疗;⑤在整个药物治疗期内,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必要时调整药物的品种、剂量和给药途径;⑥适时停药,合理终止药物治疗。第二节我国有关药物的法规国家药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向人民群众供应买得起的基本药物,保证提供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物,组织医护人员和公众共同推动合理用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进行药物遴选。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医药卫生事业的宗旨是保障人民健康,应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我国到202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战略任务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第一章概论一、制定国家药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第一部药品管理法,于1984年在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上通过,其目的是规范药物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其实施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了修改,通过并颁发了新的药品管理法,增加了基本药物管理制度,扩大了对药物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规范范围,强化了对违法行为制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izatio,WHO)首次编辑出版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并很快得到许多国家的响应。1982年,我国颁布西药基本药物目录(第1版),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制定并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996年,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和化学药物目录,在1998至2004年间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2009年发布,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由政府制定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和零售指导价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鼓励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三、建立医疗保障体系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了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宏伟目标,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得到了全面而相对均衡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建立,为在全国范围内向民众提供合格药品,推动合理用药建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四、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icalPractice,GCP),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是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试验所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规定。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制定的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可靠,结果科学可信,同时,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简言之,是为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质量、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而制定的进行临床试验的准则,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的法律依据。GCP严格规定了临床试验的研究者、申办者和监查员的职责对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规定了临床试验的监查和质量保证制度,要求申办者和研究者均要制订并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特别是我国《药品管理法》将GCP明确为法定要求后,更有利于依法监督临床试验的实施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质量,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药物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五、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它的意义在于3口腔临床药物学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保证供应高质量的药物,控制药物发售和使用,提高效率,减少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在我国上市的中西药品数以万计,除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戒毒药品外,其余药品均可在市场自由购买使用。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和危及健康。从药品监督管理出发,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监管措施之一,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遏制不合理的行为,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合理使用药品。第三节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并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一、合理用药的原则(一)合理选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及时地选用药物。比如抗菌药物的选择,最好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抗生物滥用问题。选用药物时,还应考虑到药物的剂型及给药途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性质、临床用法、不良反应,而且需要全面了解药物的化学名称及商品名称,争取做到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安全有效的用药。(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尽量做到达到提高药物效应的同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给患者联合用药时,应小心谨慎,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种类。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详细了解病情,确定联合用药指征,减少联合用药的盲目性;熟悉所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避免重复使用相同或作用相似的药物,防止因联合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各药的剂量、用法、疗程是否正确合理。因为联合用药时,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往往尽可能选用给药时间间隔一致的药物,这就要求医生对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基本了解,以便于在合理选药的前提下,做到合理给药。2015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明确了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以减少其毒性反应。(三)用药个体化由于生物个体差异性,如性别、年龄、身体的一般情况、肝肾功能等均不尽相同,一般用药原则并不总是适合每一个患者。有时即使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具体治疗每一位患者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具体用药。第一章概论(四)合理停药有些药物因为本身的药理学特点,需要合理地停药。如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在停药时需要缓慢地减少用药量,而不能立即停药,否则会产生“反跳”等其他不良反应。二、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医生在防治疾病中,应用治疗量的药物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效应。可疑不良反应是指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或有关文献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多数的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可以预知但不一定可以避免。我国根据不良反应的起因不同(是源于药物的正常药理作用还是异常效应)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B两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以药动学为基础,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常呈剂量依赖性。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可通过调整剂量或给药方案来解决。如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停药反应等。B型药物不良反应:为药物对个体的异常作用或个体对药物的异常反应,与药物原有的药理作用无关,不能在常规的毒理试验中发现,难以预知。其特点是发生率低,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不能通过调整剂量来解决,往往需要停药。患者异常性引起的B型药物不良反应,也涉及免疫、致畸及致癌等方面。大多数药物的过敏反应属于此类。(一)不良反应的分类1.副作用药物的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如用阿托品解痉时出现的口干、视力模糊等症状。2.毒性作用长期大量用药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显著改变或组织器官在形态与功能方面的严重损害。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产生的耳、肾毒性等。3.过敏反应为病理性免疫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常用量或极少量的药物均可引起。表现为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4.后遗效应停药后残留的某些生物效应。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停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肾上腺功能减退。5.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它不属于免疫反应。6.药物依赖性又称成瘾性,为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生理或心理的依赖作用,一旦停药便会产生某些生理症状或心理反应。7.致畸作用孕妇服用己烯雌酚、雄激素、氯丙嗪、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畸形。主要发生在孕期前3个月内。8.致癌作用长期服某些药物后,可引起机体某些器官、组织、细胞的过度增殖,形成肿瘤。(二)预防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所客观存在的,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使用前医生应做到:通过对患者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做到有针对性的选药与用药:对特殊患者力求个体化给药:安全范围窄的药物应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减少合并用药,减少不良相互作用:注意患者临床化验指征的变化;应用新药时更需慎重;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口腔临床药物学(三)不良反应的处理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治疗。1.及时停药这是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并按需要立即给予抢救措施。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病程具有自限性,停止用药并辅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不良反应可减轻和消退。2.加强药物排泄,延缓药物吸收如口服给药,可经洗胃、催吐等方法加强药物的排泄:有些药物在胃内尚未被吸收而又不能洗胃排空时,可给予解毒剂,常用的解毒剂为活性炭:在有必要及有条件时,可进行人工透析,以排除体内滞留的药物。3.利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来降低药理活性,减轻不良反应4.对症治疗若发生药物过敏时,可用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皮肤局部治疗或抗感染治疗。第四节口腔科的用药特点口腔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口腔疾病的特性以及特殊的诊疗过程决定了口腔科用药的特殊性。对比口腔各个亚科的药物使用情况:其中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急诊科应用较多。用药种类以局部麻醉药物、抗菌药物、消毒防腐药物为主。另外,作为口腔专科医生在用药时还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牙齿或后继恒牙是否产生影响等。一、口腔局部用药特点从解剖学看,口腔是一个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所以局部用药较为方便,且较易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而在此条件下,即使全身用药剂量很大,也很难达到口腔病变部位,有时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所以用药以局部用药为多,全身用药主要是针对一些颌面部感染、牙周病或肿瘤患者。从组织特性看,牙体组织是人体最硬且高度钙化的组织。一般杀菌、消毒、抗菌药物很难渗透到牙体的病变组织内,故一般选用渗透效果好、消毒力强的药物。二、口腔各种疾病的给药特点口腔门诊患者就诊疾病中,口腔黏膜病的发生常有全身性诱因,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其他大部分口腔常见疾病,如牙髓炎、冠周炎、根尖周炎、牙周炎和颌面部软组织外伤等均以医师的操作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一)牙体牙髓病用药大多数牙体牙髓科就诊患者不需使用药物治疗。这是由牙体牙髓病的治疗特点所决定,常见牙体牙髓病有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解决这些疾病治疗主要是依靠医生的局部诊疗操作。牙体牙髓病常用的药物有:局麻药、抗生素及止痛药。局麻药的使用是为了缓解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常用的局麻药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其具有起效时间快、组织渗透性强、麻醉效能高、持续时间适宜的特点,且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注射液。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口服抗菌药物情况较少,一般在根尖周组织发生较重的急性炎症,或感染扩散至颅颌面部等情况下才使用。口腔内细菌大多数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治疗牙髓病感染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到有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同时感染的可能,可选择广谱抗菌药。另外,为杀灭混合感染的细菌,可选择抗厌氧菌与抗需氧菌的药物联合使用。···试读结束···...

    2022-09-08 主编出版社 出版人主编

  • 《中西医结合 口腔科学》谭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作者】谭劲主编【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366【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132-4929-4【价格】69.00【分类】口腔科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谭劲主编.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口腔科学》内容提要:此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之一,供中西医临床专业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编单位,联合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集体编写而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内容试读绪论今1绪论一、中医口腔科学发展简史(一)殷商、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对口腔疾病的文献记载。从夏商后半期的王都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文字,其中就记载有“疾口”“疾齿”“疾舌”“疾言”等多种口腔疾患。疾口,多指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疾齿,即牙体、牙龈组织的疾病这方面卜辞非常多,证明殷商时期牙病已是常见病了。疾舌,即舌部的疾病;口腔和咽喉某些疾病常引起说话困难和言语不清的症状,这就是殷人所说的“疾言”。可见当时人们对几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甲骨文中还有“出”字的记载,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虫蛀所致,“色”即龋字。这不仅是我国口腔医学的重大发现,也是对世界口腔医学的重大贡献,它比世界上最早发现龋齿的埃及、希腊、印度等国的记载早一千多年。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并加以确证,在原始人的遗骸化石上发现最多的口腔疾病是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等。春秋战国时期,《礼记》中载有“鸡初鸣,咸盥漱”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热不灼齿,寒不冰齿”的预防齿病的观点。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并重视口腔疾病的预防。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书中记述了治疗口腔疾病的“齿脉”及其循行路线,叙述了用榆皮、美桂及其他几种药物充填牙齿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牙齿充填术。书中亦有关于口腔疾病的其他记载,如“贰(城)食(蚀)齿”“颐痈”等。前者指龋齿,后者为痈肿。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临床医学的实际水平。《内经》对口腔疾病的论述极为丰富。在生理方面,它概括了口、齿、唇、舌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如《灵枢·忧恚无言》谓:“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阐述了唇、口、舌各部位与发音的关系,及在发音时所起的作用。《灵枢·口问》也谓:“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论述了口、齿、唇、舌诸器官与脏腑的生理关系。如《灵枢·五阅五使》谓:“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谓:“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窍为舌…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窍为口。”《灵枢·脉度》又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还特别强调了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脏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根据人类恒牙萌出的一定规律,总结2←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了人类牙齿萌出和衰老的年龄。其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即指出肾脏的盛衰,直接关系着牙齿的生长、坚固与脱落。在疾病方面,它阐述了口疮、口糜、齿痈、龋齿等病的病因病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素问·气厥论》谓:“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缪刺论》云:“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这是针刺治疗龋齿的方法,也是治疗龋齿的最早记录。在疾病预防方面,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尤为重要的是《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口、齿、唇、舌既是局部器官,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其生理病理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论述,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继《内经》之后,《难经·四十二难》对口腔解剖做了进一步阐述。其谓:“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这是最早对口腔形状的描述,反映当时对人体解剖认识的程度。(二)秦汉、两晋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医学已初具规模,医学分为九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介绍了淳于意诊籍(现称病历)中我国第一例龋齿病例:“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该诊籍将患者名、病名、灸法、药名、用法、病程、病因等记录得非常清楚。淳于意首先对疾病做出了正确诊断,分析其致病的原因,指出“卧开口,食而不漱”是致龋因素。对龋齿的治疗采用了多种手段,最后对病程及预后作了交代。医案全面完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有“梅多食,坏人齿”的记载,并载有“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治龋齿的方法,与欧洲用砷剂治疗龋齿相比,早了1700年。这是我国对世界口腔医学的又一重大贡献。在《百合狐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描述了与西医学白塞病症状相类似的“狐蛮”病症。据文献所载,张仲景还著有《口齿论》一卷,可惜已散佚。汉·刘安撰《淮南子》谓“孕见兔而子缺唇”,首次记载了“兔缺”,即今之唇裂。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观察到唇裂一病。两晋时代,我国口齿医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载有“清晨叩齿三百下”的口齿保健法,并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西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中有口腔疾病的辨证及针灸取穴,充实和发展了口腔科学的内容。晋代《搓庵小乘》中载有:“晋魏永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话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绪论今3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永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耶。仲堪于是处之别室,令医善疗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百日而瘥。”这里明确指出唇裂可以手术修补,而且包括术后用流汁饮食,不得与人谈笑等很合理的术后注意事项,也是我国有关唇裂修补术的最早文字记载。晋·陆云写给陆机的信中说:“一日行别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知,我国牙签之名始见于晋代。(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医药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医学人员,医家辈出,医学著作大量出现。在口腔医学方面,医学教育中有了耳目口齿科,学制为四年。在口腔临床方面,这一时期的口腔疾病病因、治疗和预防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口、齿、唇、舌疾病有专卷论述。全书论及牙痈、风齿、齿间出血、齿漏、口舌疮、紧唇、兔唇、舌肿强等30余种口腔疾病,着重阐明其发病原因及证候,内容十分详尽。如其中所载“失欠颌车蹉候”,即今之颗颌关节脱位,是由“筋脉夹有风邪”所引起,并指明复位时应“推当疾首,恐误啮伤人指也”。从其中“拔牙损候”中可见隋已有拔牙术及处理拔牙术后出血过多的方法。该书还注意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将小儿口腔病做了专卷论述。据文献所载,隋代不仅采用了拔牙术,对齿龈坏疽和龋齿也采用了外治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将口腔疾病列为七窍病,并收集了治疗口腔疾病的方药一百多首。除药物治疗外,还广泛采用外治、手术等方法。孙思邈对下颌关节脱位用手法复位,已有相当的经验。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说:“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关,推当疾出其指,恐误啮伤人指也。”在《千金翼方·卷十一》中又进一步提出用竹管保护术者手指,防止被咬伤的方法。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载有清洁牙齿、预防牙病的方法。其中载有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右六味捣末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以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在唐代《养生方》中又有“朝夕啄齿齿不龋”之说,还有“叩齿九通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坚,头不痛”之健齿方法。此外,《千金方》谓:“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温水含揩齿。”由此证明,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口腔的卫生保健在此期备受重视。据考证,在《唐本草》一书中已有银汞合金充填牙齿的记载。当时称之为“银膏”。其谓:“其法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填补牙齿脱落。”遗憾的是《唐本草》一书已散佚,但可从宋代唐慎微著的《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这两部著作中对“银膏”的叙述以及《唐本草》的推断,我国从唐代已开始应用银汞合金修补齿患。4?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四)宋、金、元时期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禁科”。其中口齿咽喉科与耳目分开,这标志着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对口腔科病症均有论述,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载方300余首。《圣济总录》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收集病症最多的一部医学专著。其中口齿病占五卷之多,唇、舌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所载“坚齿散方”,专治牙齿摇落复安(即牙齿再植的方法)。宋代镶牙业已经较普遍,并出现了以镶牙为业者。当时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中有“染须种齿笑人痴”之句,自注云:“近闻有以种坠齿为业者。”可见当时镶牙术之兴盛。此外,宋代已有多篇讨论牙刷的文章,说明对清洁保护牙齿有了充分的认识。1953年,在前热河赤峰县大营子村辽驸马墓的殉葬品中发现了两把骨制牙刷柄,据专家考证,这是两把构造合理的植毛牙刷。由此证明,植毛牙刷是在我国辽代最先发明的,它比国外植毛牙刷的出现早700多年。金元时期,医学分为十三科,口齿科已独立,医学学术争鸣十分活跃。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谓:“病口疮数年…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八九。”所提出的泻下法,在急性口腔病治疗中被普遍运用。李东垣以“脾胃论”为主导思想,对口腔病的治疗有很大影响。在《东垣十书》中还记载有“刷牙牢齿散”,用以清洁和保护牙齿,主张睡前刷牙,这与现代口腔保健理论极为吻合。(五)明、清、民国时期明代,由于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学术交流,口腔医学也有一定发展。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撰写了《口齿类要》一书,专门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等口腔疾病,并对口疮的发病机理做了简明的概括:“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口腔专著。明·窦汉卿在《疮疡全书》中有莲花舌、重舌及茧唇的记载。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有对200余种口腔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20余种,其中不少治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书对口腔病的预防与保健也做了科学的论述。如“旱莲草同青盐炒焦,揩牙,乌须固齿”和“糯糠,主治齿黄,烧取白灰,旦旦擦之”,提出了使牙齿洁白的措施。此外,对多食糖易发生龋病也有所认识。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列有口病、齿病、唇病等项。将颌骨骨髓炎称作“骨槽风”或“穿腮毒”,认为“走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迟故也”。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曾治疗过茧唇、牙缝出血、齿病、痰包、鹅口疮、唇风等口腔病。清代,口齿科在正规分科中近乎消失,口腔疾病的治疗包括在临床各学科中。此期绪论今5出现的有影响的医学文献中均设有专卷或专篇论述口腔病。其中汪昂著的《医方集解》中,载有颊车开不能合、舌胀满口等病的救急良方,说明中医在此时期对口腔急症已有一定的认识。清·吴谦等人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口腔病专篇,载有20余种口腔病,至今仍是口腔科学的主要参考书。清·顾世澄《疡医大全》中有关口腔病的内容更为丰富,载有口腔疾病近0种。书中还提出修补唇裂要在涂麻药之后,再切开皮肤,并以绣花针穿线缝合,在肌生肉满之后拆线。可见,清代的唇裂修复术已达相当的水平。清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论述口齿疾病的专著,大多数口腔病症归属于喉科,有的口腔黏膜病属于内科或儿科,而化脓性病症和部分牙龈组织病变属外科,一些民间医生也承担了一些牙体病的诊治。所以,欲知清代口腔科的情形,只有到喉科、内、外、儿科等书籍中去找寻。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歧视、消灭政策,排挤压制中医,使中医事业备受摧残,中医口腔科学也不例外。据调查,此时期全国没有专门从事中医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口腔科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并给予中医事业极大的关怀,中医口腔科学重获新生。继1956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内设五官科,讲授部分口腔科专业知识。20世纪60年代,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口腔科,运用中医学理论诊治口腔病;70年代以来,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口腔科学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口腔专业知识:80年代以后,中医口腔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中医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病、疑难病,如口疮、唇炎、口炎、牙周病、扁平苔藓、根尖周炎、牙痛、舍格伦综合征、白塞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功研制了增生平、固齿丸、丹玄口康等口腔疾病专用中成药,并通过有关学术会议和各类中医药杂志进行交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重点论述了口腔与心、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并阐述了口腔疾病常见的病因,强调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文献整理方面,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和现代治疗口腔疾病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医口腔专著相继问世,先后出版了《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学》《口腔病》《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弥补了医学领域内中医口腔科学专著之不足,为中医口腔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西医口腔医学发展简史西医口腔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6。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一)牙医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中,牙医曾经仅仅是治疗牙病的技艺之人,也就是牙匠(即手艺人)。这个时期,牙科疾病及其治疗被隔绝于医学大门之外。尽管有些优秀的内、外科医生时而也替达官贵人看牙病,但在一般情况下,牙科治疗是由理发师和一些非医学人士(牙匠)完成的。(二)牙医学时期15世纪后半叶,欧洲文艺复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到了16世纪,解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领域的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牙科治疗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牙科医学方面最能反映当时成就的要首推法国人福夏尔(PireFauchard,1678一1761)。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外科医生,专门从事牙科医学。他积累了20多年的牙科治疗经验,于172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内容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及胚胎、口腔病理以及临床病例。全书列举了103种牙病和口腔病,率先把牙医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称这个专业为牙外科。所以在欧洲,人们把他称作“近代牙科医学之父”。(三)牙医学教育兴起真正大范围的牙科医学的发展是从牙医学教育的建立开始的。美国Hayda和Harri于1839年在马里兰州创办了第一所牙医学校一巴尔的摩牙医学院。他们从医学院中分离出来时规模很小,第一期毕业生只有2人,以后英、法、德、日相继成立牙科医学院校。我国1919年成立了第一所牙医学院一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这个时期的牙科医学有许多发明创造:一是对麻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牙科医师开始用乙醚麻醉拔牙;二是利用X线诊断牙科疾病;三是开展了对口腔细菌学的研究,找出了多种与龋齿有关的细菌。(四)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牙医学的发展,牙医学的发展便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如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从牙齿扩大到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又如从龋齿病因的研究引申到唾液和诞腺疾病的诊治,以及牙科医生对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有这些非常自然地使牙医学向着口腔医学发展,我国将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半个多世纪来,医学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口腔医学的进步,其成就可概括为:1.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几十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全国设置口腔医学专业的院系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所发展到2016年的近200所,其中实施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的院校近百所。到2013年,我国有口腔医学专业···试读结束···...

    2022-07-27 图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就业前景 图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是什么

  • 2022年6月22日吉林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口腔助理类别)通过考生准考证号

    6月22日在吉林省考点参加实用技能考试口语助理类的考生,请根据准考证号查询考试通过情况,最终考试成绩将在以国家体检网(htt://www.mec.org.c/)公告为准!点击查看gtgtgt2022年6月22日成绩单详情lt/gt...

    2022-06-29 6月22日 国家体育场 6月22日 广州到深圳路过东莞会变黄码吗

  • 2022年6月23日吉林长春实践技能考试(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通过考生准考证号

    请参加6月23日的口腔医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测试。考生根据准考证号码查询准考证状态。期末考试成绩应在全国体检网(htt://www.mec.org.c/)上公布。占上风!点击查看gtgtgt2022年6月23日成绩单详情...

    2022-06-28 6月23日 G7743 密切接触者 6月23日什么星座

  • 2022年6月24日吉林长春实践技能考试(口腔执业医师)通过考生准考证号

    ...

    2022-06-28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