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寓言 先秦卷 上》袁晖主编|(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代寓言先秦卷上》【作者】袁晖主编【页数】524【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05【ISBN号】7-5006-9750-3【价格】78.00【分类】寓言-作品集-中国-先秦时代【参考文献】袁晖主编.历代寓言先秦卷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历代寓言先秦卷上》内容提要:《历代寓言先秦卷上》内容试读《周易》《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的经典之一,相传为周人所作。包含《经》和《传》两部分。《经》是古代占卜之书,包括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辞、爻辞是对卦、爻的说明。《传》是对《经》的最早解说,共十篇。书中记述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反映了古人的思想认识,提出了阴阳概念,阐述事物变化,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一些十分简练的记事中,具有一定的寓意,可以看做是古代寓言的萌芽。即鹿无虞即鹿无虞rdquo,惟rdquo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rdquo。(《周易上middot屯第三middot六三》)【注释】①即:就,到。这里指捕捉。虞:掌管山泽的官名。②惟:只是。③几:同ldquo机rdquo,机智。舍:舍弃。④吝:艰难,阻塞不通。【今译】追捕野鹿没有掌管山林的虞人引导就深入山林,君子应该机动灵活,不如放弃不追,如果一定要前往,就会遇到艰难险阻。【评析】这里通过追逐野兽的故事,说明要根据客观实际来追求一个目的,不顾客观条件而一味盲目地追求,就会造成失败。(王朝璋)眇人遭凶眇ldquo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周易上middot履第十middot六三》)【注释】①眇(miǎo秒):一只眼瞎。②跛(ǒ簸):腿脚有毛病,行走时身体不平衡。履(1ǚ」历代寓言002旅):行走。③喱(dieacute叠):咬。④大君:国君。【今译】瞎了一只眼硬要去看东西,瘸了一条腿硬要去走路,结果踩着老虎尾巴,最终被虎咬伤,这太危险,太可怕了。让武人来掌握一国的行政大事,是一样的危险可怕。【评析】这侧寓言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做自己能力根本达不到的事。视力不好硬要去看,腿力不好硬要去走,终将受害。同样,一个只会打仗的武人来治理国家,成为一国之主,也是一样的危险可怕,这不是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王朝璋)包荒冯河包荒rdquo,用冯河rdquo,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rdquo。(《周易上middot泰第十一middot九二》)【注释】①包:鲍,瓠瓜,葫芦荒:大。②用:以.冯:通ldquo弸rdquo,徒涉。③不遐:不至于。遗:坠,沉。④朋:朋贝,古币,十枚贝为一朋。亡:丢失。⑤尚:帮助。中行:中途。【今译】把大葫芦绑在身上过河,不至于沉下去。金钱丢掉了,但在中途得到了帮助。【评析】这个故事表达了做事情借助于其他力量的重要性。(王朝璋)舍车而徒贲其趾rdquo,舍车而徒rdquo。(《周易上middot贪第二十二middot初九》)【注释】①贲其趾:脚上穿着花鞋。贲,装饰。趾,脚趾。②徒:徒步。【今译】穿着华美的鞋子,就舍去车子,自己徒步行走。middotmiddotmiddot试读结束middotmiddotmiddot...

    2022-12-11 先秦诸子散文中以什么援引神话最多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先秦时期是什么时候

  • 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陆炎著;汤兆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作者】陆炎著;汤兆基主编【页数】260【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2017.01【ISBN号】978-7-5458-1326-5【价格】40.00【分类】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参考文献】陆炎著;汤兆基主编.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上海:上海书店,2017.01.图书封面: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内容提要:本书包括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的诗人在内。《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内容试读11.春色岂知心1.春色岂知心一王维《红牡丹》的咏物抒情王维(701一761),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他从小受到过很好的家庭教育,才华出众,幼年时聪明过人。十五岁即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得一手好诗,又善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到京城,立即就受到京城王公贵族的宠爱。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但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被贬职。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才被提升,先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岂料,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叛军所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无几,战乱平息,又遭朝廷以“叛徒”之罪拘捕下狱。所幸,因在安史之乱被俘后曾作《凝碧池》,抒发了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并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才得宽宥,免于一死。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因政治上缕遭挫折,政局又变化无常,意志便逐渐消沉,从此不闻朝政,一心吃斋念佛,隐身于京城的南蓝田山麓别墅。那山麓别墅很宽阔,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是修养身心的好去处。王维又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将自己以“维”名之,以“摩诘”为字。这便是他名和字的来历。王维在诗歌艺术上,成就与孟浩然并驾齐驱,都是屈指第一。他的边塞、山水诗、律诗或绝句,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尤其是山水诗,无论是名山大川,无论是流水人家,前者壮丽宏伟,后者恬静闲适,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生动形象,诗情与画意融合完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被称作“田园诗人”。咏物诗同样如此,着墨无多,意境高远。例如他的《红牡丹》,咏物抒情,两全其美。下面就是他的这首牡丹诗: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2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总共20个字,诗人不但将“红牡丹”色彩艳丽,花肥姿姣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喜不自胜,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令人为之忧伤。首句“绿艳闲且静”,诗人先写“红牡丹”的枝叶情状:叶子浓绿艳丽,花枝闲适而文雅。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红牡丹”枝叶的色彩美,还赞美了枝叶的静态美。“绿”,绿色;“艳”,鲜艳;“闲”和“静”,描写了枝叶的姿态闲适而又文静,使人感受到了一种高雅美;“且”,是个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闲”和“静”,表递进关系。首句还没有写牡丹花,仅写了她的枝叶,就使人获得了诸多的美感,这在写作艺术上,就叫做“先声夺人”。第二句,“红衣浅复深”。这才写了“红牡丹”盛开时鲜花的深红浅红,姹紫嫣红,在青枝绿叶的衬托下更加娇媚,更加可爱喜人。以上两句,诗人由衷地赞美了“红牡丹”枝叶和盛开的鲜花是多么的可爱,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红牡丹”的热爱。但是,诗人赞美“红牡丹”的鲜艳可爱,并非是这首诗的题旨,而只是借咏牡丹来述怀,为三、四句抒情作铺垫。第三句,“花心愁欲断”。这是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盛开着的红牡丹花,忧伤满怀,愁心百结肠欲断。如此艳丽的牡丹花,为什么会愁心百结肠欲断?诗人也不得其解,便向春光来求问:“春色岂知心”?这是第四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春光呀,难道你不知道牡丹花的心思吗,她究竟是为何如此忧伤?诗人向“春色”求问,其实是在借牡丹的忧伤来抒发自己的思想。但诗人在构思艺术上,将自己政治上几经坎坷,险遭杀身,不幸的命运不直接抒发感慨,而是以委婉的手法,借用向“春色”求问,这在构思艺术上是何等的巧妙!“春色”,即春光;“岂”,是表反诘的助词;“心”,心思,也就是思想。以上,就是这首《红牡丹》的思想内容。我们鉴赏王维的这首牡丹诗,不仅获得了诗人笔下“红牡丹”枝叶浓绿的艳丽、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色彩缤纷,无比可爱的审美享受,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生不逢时,尽管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21岁就状元及第,如同姹紫嫣红的“红牡丹”曾受人宠爱:但入士不久,就被贬职;又遭安史之乱,政治上几经挫折,险乎遭杀,人头落地;又因政局变化无常,被迫离开仕途,一心吃斋念佛,以此了其终身。所以,他写这首《红牡丹》,31.春色岂知心就是借花喻人,咏物抒情,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发感叹。王维,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的不幸命运,是时代造成的。他写《红牡丹》来感叹自己的不幸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悲剧。4历代牡丹诗词名篇鉴赏2.近来无奈牡丹何柳浑《牡丹》深刻的社会意义唐代的牡丹栽培繁盛,京城长安成为全国的牡丹中心,春天观赏牡丹成为时尚。因而,刘禹锡在他的《赏牡丹》中才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但在天宝之前,牡丹主要栽培深藏在宫中花苑,所以,一般的人很难得到观赏牡丹的机会。柳浑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因而,要想观赏牡丹,就得花钱去买。正如俗话所说:“物稀为贵”。为此,他写下的一首牡丹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买牡丹的情况。柳浑(714一789),唐诗人。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从小孤儿,由亲戚抚养长大,天资聪明,好学不厌。生活虽然贫困,但志存高远。正因为勤奋努力学习的结果,才使他在天宝元年(742)中举成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善文,也善诗词。但他的诗作留存下来的《全唐诗》中仅此一首。所以,能欣赏到幸存下的这首牡丹诗,正是难能可贵。下面让我们就来欣赏他现存唯一的一首牡丹诗:牡丹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但题旨高远,社会意义深刻。首句,“近来无奈牡丹何”。诗人一下笔,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近来对牡丹实在是有什么办法呢?“奈…何”,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有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无奈…何”,则是说,对牡丹没有办法。对“牡丹”为什么“没有办法”呢?第二句,诗人为我们作出了正面回答:“数十千钱买一棵”。原来,想“买一棵”牡丹,价钱高得吓人一竟要“数十千”钱!事实也就是这样。据唐·李肇《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52.近来无奈牡丹何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贵贱没有固定的价格,还价要看花朵的数目。鲜艳的红花一百朵,价值二十五匹帛。“二十五匹帛”,换成“钱”,那就相当于“数十千”。这样昂贵的价钱,只有那些王公贵族、富贵闲人才会去买花,才能如此挥金如土。第三句,“今朝始得分明见”。这一句是说,今天早晨,我才把牡丹看清楚。“始得”才得到;“分明见”,看清楚。那么,他“分明见”了什么?那就看第四句,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原来,“也共戎葵不校多”。谁知道,这么昂贵的“牡丹”,原来是跟普通的“戎葵”差不多的一种花卉,只是它出自皇家深院,便身价百倍,加之富人们相互攀比,使牡丹一路飙升,直至“一颗”卖到“数十千”!“戎葵”,即蜀葵,别称“蜀季花”等,花型大,花色分白、黄、红、紫多种;“不校多”,就是差不多,并不值钱的普通的花卉以上,就是这首小诗《牡丹》的内容。如果我们单从内容上来看,不也就是买“牡丹”吗?其实否也。诗人通过买“牡丹”这样一件小事,却揭露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朝廷政治腐败,下自村吏,上至京城高级官员,贪污受贿,大兴土木,追求豪华,追求奢侈,追求娱乐,相互攀比,挥金如土;而穷人,农村凋敝,农业荒芜,年轻人流向城市,一贫如洗…食不果腹,也就是连肚子也吃不饱;而富人,却为买“一颗牡丹”,竟然不惜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社会贫富悬殊,向两极高度分化,唐玄宗和杨贵妃沉香亭赏牡丹只是一个例子。所以,这首《牡丹》所反映的,跟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所描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岂不异曲同工。这是唐玄宗天宝后期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时朝廷的政治腐败,追求豪华、奢侈、享乐…为后来“安史之乱”,潜伏下了的灾祸,使大唐盛极而衰。由上可见,鉴赏柳浑的这首《牡丹》小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题旨高远,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也为后人“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试读结束···...

    2022-05-09 写牡丹的名篇 牡丹的美篇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典藏版吴晓波PDF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历代经济改革的成败合集是作者研究中国近年经济改革史的代表作。相反,它指出了革命的演变过程,并坦率地描述了得失。既高调概括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历代经济改革所隐藏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关于作者著名财经作家、《蓝狮》财经书籍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吴晓波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动荡的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第2卷和第2卷)、百年动荡:中国企业1870-1977(第2和第2卷)、两千年的伟大: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吴敬琏传:中国经济学家画像》、《大失败》、《大失败II》等读者评论改革通宵看《历代经济改革的利弊》文/Girlyu熊三木上海正在延续百年未有的繁荣。晚上拿到书,一口气读完,心神清朗,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好书的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日子。上午九点,新华社发表王小石半个月前的文章《中国动乱只会比苏联更糟》,严厉批评公众对国家的误解。各种媒体、门户网站和新闻客户端都被命令转发它。有数以万计的帖子和评论。点击之后,甚至翻了一百页,都是“支持、喜欢”等片面的说法——没有“另一种声音”。熟悉宣传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定是各地的巨额五毛钱奉命去做,就连区域的位置都整齐地分布着。但是,无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无论立场多么正确,这种荒谬的逻辑,事实的谬误,这种粗暴敷衍的行为,实在是“又蠢又蠢”。人们不禁忘记了它发出的信号,人们担心我们热爱的国家的人才流失和工作人员的士气低落。此前,柳传志的演讲《谈生意,远离政治》;王英政与小岛“退岛”;马云有意无意在《南华早报》上发表的政治言论,让这个夏天的商界有些躁动。的确,此时此刻,中国的经济转型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关头。读吴晓波的《历代经济转型的利与弊》,深刻、理性、冷静,又如此简单易懂,何不连连赞叹。这本书引用了熊彼特的话“人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多年来,吴晓波通过公司治理史和经济史研究经济,多年在官商博弈中研究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本书的出发点是“统一是一种中国文化”。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是“唯一幸存至今的社会”。全书旨在研究中央、地方政府、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四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博弈,以期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俗多样的地区保持长期团结。和妥协;并成功维持了近2000年来基本集权的统治,围绕县制(避免地方割据)、尊儒制(统一思想)、科举制(吸纳社会精英)、国有垄断(经济启动了垄断控制国计民生的四项基本制度)。直到今天,这些本质都没有改变。从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四人分业”的思想和专盐铁的政策;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禧至上;到“汉武帝变法”,只尊重儒家思想,实现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围绕产业、流通、货币、税收等核心命题进行体制改革;“王莽变法”,儒家皇帝的短命经典社会主义实验;到了唐宋时期,唐太宗建立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最小的政府,创造了“贞观统治”;宋太祖一举斩断诸侯,化解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北宋末年的“王安石变法”是帝制时期的最后一次全面改革。,东西方文明现在已经分道扬镳了。那么为什么明清两朝闭关锁国,形成了中国“男农女织”封闭社会,科技和经济创新退化,从而陷入500年的“高度停滞”(这也是为什么清代照片中脸、瘦弱、面无表情的人,既不富也不强);再到洋务运动,为什么晚清与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开始,却导致了民族运动完全不同的结果。然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改变经济而不改变政治的改革将会失败。随之而来的是“两个共和国”,极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运动,以及以“管制经济”为名的集中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日本战败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彻底失败,导致了国民党的政治失败。1949年以后的20多年里,以消灭民间资本为目标的计划经济试验,打败国民党后又恢复的“分野战”,以及一系列疯狂的政治运动,将中国拖入停顿混乱的泥潭;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分为“放权放利”和“回归中央集权”两个阶段。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体制的桎梏使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前景黯淡。未知。事实上,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迁,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当前的中国。吴晓波的最终结论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政治改革很可能以自由市场化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制之间找到平衡点。非西方改革。而这种变化的长度很可能会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寿命。总之,我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他认为,中国无法摆脱过去2000年经济转型的基本逻辑和命运。这些史实相信所有受过大学基础教育的人基本都掌握了。不过经过他的整理,有点像我们在处理高考时,把所有的书都当成“框架和语境”来读的,非常清晰透明;他还补充了他的“四大利益集团博弈与四大基本制度分析”的观点,与这本《中国经济简明史》不谋而合。尤其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具有绝对的理解参考价值。说是“借古论今,指桑谈槐”一点也不为过,诙谐冷静,不是领导党,也不是新五十仙。我真诚地认为,这本非常简单的书值得所有经营企业的人,关心国家经济和政治命运,甚至扩大一点,想了解自己的大体未来和他们的家人。读完这本书,你至少可以看到当前的新闻和正在讨论的内容。记得一位密友谈起他曾经在一位主宰国家经济命运的领导人家中用餐,并称赞他“30年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良好管理”。他的坦率让他震惊。“去他的!经济发展的唯一理由就是无视它,你少管它就好了。”吴晓波是我在复旦新闻从未见过的师兄。他也是我一直钦佩和认可的人,他过的生活是我除了自己可能唯一向往的东西。学习新闻和做新闻就像学自行车然后去修车店。我也觉得大学没什么可学的;但在通过自己的投资和创业致富后,他成为了一名学者型记者编辑,专攻“企业史”。”,几乎是一片空白。他写了《大失败》1、2、《吴敬琏传》、《三十年风云》、《百年风风雨雨》、《两千年威武》》,再加上这本《历代经济变迁的利弊》,不知道他想写的基本写完了吗?我都看过了,受益匪浅。先经济独立或自由,后易独立自由;独立后有选择,有喜欢,有专攻,有研究,有发现,可以传播。对于知识分子或者想成为独立知识分子的人来说,生活是一种乐趣。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对社会和周边地区都很有价值。想起了当年复旦报上吴晓波是“四大才子”之一的传说。我应该与其他官员、企业和企业直接接触。我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回首往事,无论他们当时多么美丽,今天都已经完全被边缘化,不可能再回来了。回顾我的人生,我什么都没做,但我对为领导服务感到满意或不满意。今天的媒体官员,无论是局级还是部级,都不过如此;分析媒体业消亡的调查似乎是他写的。他回忆起15年前在北京见到他时兴致勃勃,但文章中什么都没有留下。据说他是商业上最有能力的人,但他的个性似乎很有挑战性。那时候跟我有矛盾。然而,多年后回想起来,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他的方法是直截了当的,并不偷偷摸摸。他在中国建立了独特的媒体后,被领导玩弄,被时局困住,想来就尴尬。还是那句话,强者必屈辱,深爱不长久。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是怎么做,有多么的难!太远了。看新闻,看书,回想过去。总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多年后回首这段历史,2013年的夏天,除了酷热难耐,似乎应该发生了什么事,对未来影响深远的事,但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强烈推荐这本书。对了,有空的时候,我也看一下吴晓波的其他书。读书不是无用的,永远是千回百转。书籍内容中国研究方法介绍上升或下降,这是一个问题“天长地久就要团结,天长地久就要分道扬镳。”谁家的“大势所趋”?两个研究工具和两个结论第一讲:管仲的改革:2000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第二讲:商鞅改革:计划经济的鼻祖第三讲: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大师第四讲:王莽的改革:第一个社会主义者的改革第五课:以民治国:最繁盛的朝代和最小的政府第六讲:王安石的改革:最后的整体配套改革第七讲:明清停滞:大陆孤立的后果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第九课:两个共和国:从极端自由到“受控经济”第10课:计划经济:从自我到自我毁灭第11课: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第十二课:改革开放(二):极权主义的回归结论回到历史的基础一个不争的前提:“统一文化”是所有自由化改革的边界两个永恒的主题:去中心化与财富共享三个最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前所未见的四种新力量:互联网、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后记...

    2022-05-06 吴晓波 吴晓波出了什么事

  • 《赵铁山篆书》《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铁山篆书》【作者】《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丛书名】历代碑帖法书选【页数】102【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06【ISBN号】7-5010-1272-5【价格】8.00【分类】篆书-碑帖-中国-清代【参考文献】《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赵铁山篆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06.图书封面:

    2022-05-04 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 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怎么样

  • 红颜往事: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红颜往事: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梅朝荣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红颜往事: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试读:商朝美丽女俘:苏妲己妲己妖娇起众怜,临刑军士也情牵。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忆昔冀州能借窍,应知闺内善周旋。从今娇娃归何处,化作南柯带血眠。玉碎香消实可怜,娇容云鬓尽高悬。奇歌妙舞今何在,覆雨翻云竟枉然。凤枕已无藏玉日,鸳衾难再探花眠。悠悠此恨情无极,日落沧桑又万年。因为《封神榜》,我们知道了苏妲己,一个三千年后还被中国老百姓记得的女性。浩瀚的历史长河湮灭了多少风流女性,惟独让我们记得这个女人。提起苏妲己,我们立即想到了妖艳,想到了狐狸精,想到她削人足,剖妇腹,吃人心,挖人肝……远远蹲踞在历史长河源头的苏妲己真的是如此心如毒蝎?求和礼品苏妲己很美,书说“有美色”,而美得如何,据说美得让杀她的刽子手举不起刀。一个女人美丽到这种程度,是何等的旷世。后人为苏妲己做诗:“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美得鲜花都难以企及。传说归传说,诗人美词难言表,但,苏妲己的确美,她名字中的“妲”也已表明,妲,艳丽也。因为绝世的美让人们记住了苏妲己,而苏妲己的美却让她变成了牛羊一样的礼品送了出去。公元前1147年,商王朝第31任帝子受辛在位,此时,冀州候(今河南省武涉东)苏护发动叛变。子受辛率大军前去讨伐,苏部落很快抵挡不住,是灭亡还是屈服,苏部落的酋长选择了求生,向子受辛求和,献出部落的牛羊、马匹,还有美女——自己的女儿苏妲己。女人在男人的争战中如同牲畜,如此美丽动人的苏妲己也不例外,而男人哪里又过得了美人关。果真,子受辛一见到美若天仙、闭花羞月的苏妲己,脑袋一热,哪里还想到战争,迫不及待地答应了求和,收兵带走了美人苏妲己。在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苏妲己以女人的姿态取得了男人无法达到的作用,救了父亲的命,也存活了生养自己的苏部落。这样看来,苏妲己不光是一个美女,还应该是一个勇敢的,有见识的女性。试想,自己的父亲把自己当作和牛羊一样的东西献给胜利者,这真是屈辱至极,但是苏妲己却顺从了父亲的主意,甘心走向本要镇压自己的一方,求得和平。历史总是男人的,男人总爱挑起战争,又在战争中牺牲女性。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美人作为礼品献给战胜方,苏妲己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否则历史上的“美人计”不会一演再演。在苏妲己之前就有一个叫施妹喜的女子,是夏朝时有施部落酋长的妹妹,也是一个明艳绝伦的可人儿,当自己的哥哥被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打败时,施妹喜被哥哥毫不犹豫地献给了姒履癸得以求和,而姒履癸也迷上了施妹喜,带回施妹喜在宫中淫乱作乐。作乐到荒唐的程度,据说这位施妹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姒履癸就搬出国库中的丝绸,叫宫女撕给施妹喜听,以求施妹喜的欢心。要知道国库里的东西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却被一个帝王如此挥霍,老百姓那里会容忍,人民的反抗和暴动此起彼伏,而夏王朝的灭亡也不远了,果然姒履癸成了结束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帝王,而后人为他如此淫乱奢侈定为“桀”(凶暴残忍的人),那么同是作为女俘献给商王朝的苏妲己,是否和自己的前辈施妹喜一样,走了同样的路,迷住了帝王,也膨胀了自己的欲望?同饮同乐苏妲己带着子受辛对自己的宠爱,跟随子受辛回到商都城进入商朝宫殿,从一个女俘一下变成了商王朝的女主人,这种身分的改变大大刺激了美人苏妲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虚荣欲望。而这种欲望的膨胀与子受辛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美人的丈夫,子受辛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史记》上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看来子受辛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见多识广,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同时还力大无穷,能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格杀凶猛的野兽,还能用手抓住九条牛的尾巴,拖着走,“纣倒曳九牛”。有智力又有体力的人都有一特点,就是骄狂,“皆出己之下”,认为老子是天下第一,没人比得上。这种人手中一旦拥有权力,更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独断专行是他们的惟一做法。要说力大无穷,见识过人,这应该是一个帝王的优点,但不幸的是子受辛也爱“好酒淫乐,嬖于妇人”,“嬖于妇人”就是宠爱妇人,子受辛宠爱的妇人是谁?“爱妲己”,惜墨如金的《史记》上出现了苏妲己的影子。子受辛对苏妲己宠爱到何种程度,演义的作者带着责备的口气说是“言听计从”。苏妲己说什么,子受辛就做什么,一个帝王的一切行动受一个女人的控制,说明子受辛深深迷恋苏妲己外,苏妲己也开始从一个帝王的夫人变成了权力的操纵者。苏妲己除了美丽外,她还有一绝技,就是晓通音律,这也正好是子受辛的一大爱好,夫妻二人竟也在宫中如此和谐,同饮同乐。夫妇二人命当朝的乐师,师涓作糜糜之音,为他们的淫乐助兴。助兴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建酒池,酒池之巨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夏桀的那个著名的酒池,达“二三十里”,人们在里面可以行船,豪饮时不下三千人,有酒就有肉,而肉也不逊色,“肉为林”,肉堆得像树林一样密,苏妲己和子受辛就带着男男女女在酒池里长饮,不管白天黑夜,甚至男女赤裸着追逐,淫乱作乐,不知今日几何。为此,子受辛曾经问他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他又派人去问叔父子胥余。子胥余喟叹:“当一国的元首而不知道日子,国家危矣。当一国的国民而不知道日子,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危矣。”子胥余为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日子,只好也烂醉如泥。子受辛对苏妲己迷恋程度真是空前之举,当苏妲己对子受辛说要摘天上的星星时,子受辛就大兴木土,建造鹿台,鹿台历时七年,面积达四平方千米。子受辛在鹿台上为苏妲己建了一座摘星楼,专门为苏妲己遥望家乡,并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遍铺鹿台。夫妇二人这样奢靡淫侈不仅不允许旁人指责,如果有人指责了就砍其头,还要其他人与其同乐,不同乐者也要掉头。有史书说,子受辛的大臣九侯的女儿,也是子受辛的妃子之一,很讨厌子受辛这样糜乱的生活,子受辛就杀了她。杀了自己的妃子还不算,还杀了自己的丈人九侯。大臣鄂侯为九侯辩解,子受辛连鄂侯也杀了。西伯昌听到这个事,叹了口气,子受辛把西伯昌关起来。《史记》说:“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帝王的欲望鼓胀起来,就像吹气球,气球只会越吹越大。对于子受辛来说,苏妲己成了他吹气球的人,气球越来越大,爆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站在帝王身边的大臣难道就能甘心忍受这个气球的破裂?一个王朝的灭亡?剖腹挖心我们在正史中见到苏妲己与子受辛同淫乐,已被史学家视为祸国殃民。在民间,苏妲己也被演绎成了十恶不赦的蛇心女人,这主要表现在她纵使子受辛砍人足,剖妇腹,挖比干心。至于这些事实是否为苏妲己真实所为,这是史学家的争议,而民间百姓却只记得这个狐狸精式的恶毒女人,这种形象无法改变,演绎至今,“狐狸精”成了痛骂女人的代名词。传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冷,苏妲己看到有人光着脚走在冰上,苏妲己对此很是好奇,竟然会有这么不怕冷的脚?这一好奇不得了,为了满足这一好奇心,苏妲己叫子受辛把那人找来研究,苏妲己是怎么研究的呢?她的研究方法在今天看来,简直是愚蠢且残忍,苏妲己不声不响,命人把此人的双脚砍下来,取出骨髓来自个儿研究。富人不知穷人苦,为了这么愚蠢的念头,就跺了一双脚,这真是泯灭人性。然而令人发指的事还在后头。说是有一回,苏妲己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很是感兴趣,想知道孕妇肚子的婴儿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叫人剖开孕妇肚皮,取出婴儿来看。人有愚蠢的念头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愚蠢的念头付出实践,苏妲己正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人。如果说苏妲己断人足,剖腹肚,还只是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愚昧之举,当她怂恿子受辛掏空忠臣比干的心时,则是苏妲己权力欲望的表现。比干常常在子受辛面前直谏,说子受辛奢侈淫乱不好,宠爱妇人误国,等等,说得子受辛不耐烦,而苏妲己更是痛恨比干。苏妲己知道比干不喜欢自己,于是就装病,说是需要七窍玲珑心做药引,而比干被认为有七窍玲珑心的人,子受辛竟然听信了苏妲己的谎言,为了救治苏妲己,马上下令比干献出自己的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还是一个残忍无比的暴君,比干看到子受辛如此昏庸,就用剑刺入脐中,剖开腹部,将手入腹内摘出心,掷给子受辛。比干挖心后,竟然还没死,晃晃悠悠地四处走,见到一妇人,手提一篮菜卖。比干问妇人:“你的菜有心没?”妇人说:“菜当然有心,没有心怎么活?”比干说:“不一定,人没有心就能活。”妇人辩道:“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听后,大叫一声,倒地而亡。而这个妇人,传说就是苏妲己装的。当她看到比干挖出心后,还没死,为了置比干于死地,苏妲己自己使用法术逼死比干。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领自己周部落四万多人,从孟津渡过黄河,进逼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子受辛在牧野(今河南汲县西南郊)慌忙应战。战争还没开始,商王朝的军队就在阵前叛变,加入周武王的军队一起攻打子受辛,子受辛被反叛和进攻的军队团团围住,知道大势已去,跑上鹿台的摘星楼,自己放一把火,连同他聚敛的金银财宝,一齐烧光。“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说要和太阳同在的商王朝在一把火中走向彻底的灭亡。像他的前辈夏桀一样,后人也给了子受辛一个浑名“纣”。正如史学家所说,这个“纣”字除了只给这个荒淫无道的暴君用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苏妲己这个旷世美人,随着商纣王的一把火也走向了她的人生尽头。关于苏妲己的死,史书上说是周武王杀的,“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而民间传说却神彩飞扬,说是苏妲己被砍头时,哭得楚楚可怜,而那些刽子手哪里又见过这样绝代美人,一个个三魂出窍,手软臂麻,举不起刀,最后姜子牙下令用布包住她的花容玉貌,才喀嚓一声,玉头落地。品读:真假妖精苏妲己早已玉碎香消,而她的影子却还在后世人间飘荡,这一飘就是几千年,飘到现在,人们说起她来还是一个狐狸精。苏妲己真得就是一个阴险狡猾的狐狸精?从苏妲己的女俘出身,我们很显然可以否定人们赋予她的这个恶名,因为苏妲己是一个真人,有史可查,有名有姓,并不是演义中的狐狸精化身。那么,苏妲己真的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女性吗?作为一个求和的俘虏,面对一个至高无上的王朝,苏妲己真的有这么大的淫威?在《史记》中说到商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真的如历史家说,商纣王对一个弱女子言听计从?从我们现在出土的那个时代的文字——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确知在商朝,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一个崇尚用摆卦来决定一件事情做与否的朝代,不要说一个弱女子,就是一个君权在上的帝王也是全由不得自己,看来苏妲己要想决定一件事,她最好不是什么狐狸精,而是巫婆手里那副卦。关于苏妲己“削人足,剖妇腹,吃人心,挖人肝”的事也只是后人的恶传。对于残害忠良比干,更不可信,比干是什么人?是商王朝的三公之一,能杀这样一个大臣的人只能是他的顶头上司商纣王,苏妲己没有这个力量。“削人足,剖妇腹”这是一个暴政帝王子受辛干的事,却按在苏妲己身上,又有人说商王朝的灭亡,是苏妲己作为一个战俘的报复,一个王朝的倾覆岂是一个弱女子的报复之心能企及的?君暴民反,王朝的更替势在必然。作为一个女人,要说苏妲己在商王朝的灭亡中起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是没有的,但也不可说她一点坏作用也没有,可以用一个词:“助纣为虐”。即,她不应该和她的丈夫一起淫乱作乐,而这淫乱作乐的后果就是对人民的残暴虐杀,苏妲己就应当学九侯的女儿,不陪丈夫作乐,但那后果也是死路一条,包括她的父亲,早成了一团肉酱。苏妲己没有学九侯的女儿,因为她不可能学。因为她不是九侯的女儿,不是商纣王大臣的女儿,她只是一个父亲为了活命供献出的俘虏,一个俘虏能得到王者的欢心是多么重要的事,这是苏妲己的历史使命,也是苏妲己作为女人安身立命的聪明之处,从这方面来说她倒还像只精明的狐狸。苏妲己也许就是狐狸精,但此狐狸精不是彼狐狸精。春秋战国和秦朝德音VS荡妇:齐文姜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古典名著《诗经》用了四五首诗来咏叹齐文姜,在这一本诗集中,有诗说她美德双全,让人难以忘怀,“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有女同车》),而在另一首诗中,却漫骂她荡妇一个,“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经·南山》)。似乎,这个春秋时的美女齐文姜,在当时就成了风云人物,站在了浪尖上被人评点。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看法,齐文姜背着“美德和荡妇”的双重名份到底因由何处呢?齐大非偶齐文姜,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据传说,齐宣姜被卫灵公看到后,为之心旌摇荡,本是要招来作儿媳,却占为己有,卫灵公贪恋齐宣姜的美色竟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精神恍惚,一天不见,就像丢了魂。姐姐美若天仙,妹妹齐文姜自然貌若鲜花,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这么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齐僖公高兴之余广纳贤婿,一是美人名传千里,二是齐国是春秋时非常有威望的大国,于是乎当时各国诸侯、世子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拉亲缘。春秋时期,男女之间并无多少繁文缛节,待字闺中的齐文姜可以面对面挑选自己的追求者。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齐文姜看上了郑国世子姬忽,姬忽高大威武、行端礼正,有如玉树临风之华美。妹有意,郎也有心,于是齐、郑两国便为这对儿女缔结了秦晋之好。谁知,原本是一桩两全其美、门当户对、令人艳羡的美事,郑国的世子姬忽听信了谗言,认为自己国小处于弱势,如果娶了大国的女儿定会受到欺压,提出了退婚的要求。《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齐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成语“齐大非偶”就出自这里。世上原有这样的懦夫,只是为难了齐文姜。“拒婚”,这对齐文姜来说如晴天霹雳。在当时,退婚是当事人莫大的耻辱,如果是男方倒也好说,女方则不得了,等于是让世人承认你这个女子有不可告人的缺陷,我看不起你了,不要你了。从小以美貌自负的齐文姜,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气恼不已,日日生闷气。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齐文姜面容日渐憔悴,终于恹恹成病。齐文姜的心思很快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看到了,于是,历史上最令人不齿的乱伦一幕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开始了。桃树英华姜诸儿与齐文姜从小就在一起游玩,兄妹情长,两小无猜,如今俩人虽已长大,但是彼此也不顾忌男女有别,照常往来。姜诸儿知道齐文姜病了,就时常来看望、安慰和照顾;妹妹的婚事遇到麻烦,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时日久了,两人竟由兄妹之情转变成为儿女私情,从此,两人疯狂地相恋。春秋时代,封建礼仪还没完全形成,男女之间都很开放,男女关系也十分随便,只要两人情愿就能相恋,并自然发生男女关系。但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发生儿女私情,还是为礼法和世情所不允许,在道德上也会受到谴责。姜诸儿与齐文姜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男贪女爱,不顾廉耻,闹得沸沸扬扬,做父亲的齐僖公知道后非常气愤,认为这种事伤风败俗,牲畜不如。然而家丑不可外扬,他只好一面把儿子叫来,痛责儿子;一面采取紧急且坚决的措施,严禁姜诸儿再与齐文姜接触,同时,急急忙忙为齐文姜择配。正在这时,恰好邻国鲁桓公新立,一心想要与大国攀亲,以争取援助,就派遣公子翚赴齐说媒,齐僖公求之不得,立即拍板定吉日。然而父亲的果断决定并没有熄灭这对儿女孽海情缘,反而让他们的星星之火再次点燃。就在齐文姜出嫁的前一晚上,哥哥姜诸儿知道自己的妹妹、自己最爱的情人将要离开自己,伤心忧叹,叹之余写诗于纸扇上:“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赠给妹妹齐文姜,齐文姜也很快明白哥哥的意思,立即回诗:“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情哥哥叹息如此美丽的妹妹现在就要嫁出去了,就像桃花还没来得及折一枝就随风飘落,情妹妹却大胆鼓励哥哥没事,花还没落,还来得及,以前没折,现在就折,“今兹不折,证无来者?”于是乎,兄妹越过了亲情跃进了爱情的欲海。第二天,齐文姜就嫁到了鲁国。按照当时的习俗,结成亲家后,两家要频繁来往,以加深感情。但是,齐僖公把齐文姜嫁出后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回来,并下令自己的大女儿齐宣姜也不得再回娘家。看来齐僖公是要彻底斩断女儿与儿子的这段孽缘。齐文姜嫁给鲁桓公,尊为国君夫人后,也安下心来,很快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鲁桓公也对美艳的妻子十分满意,夫妇二人也就如此平安度日,然而水欲平风却不止,事情又进入了不可言妙的情节中。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继位当上了国君,齐文姜得知后旧情复燃,开始日思夜想起自己热情如火的哥哥情人。齐文姜很想随同她丈夫一同前往齐国道贺,借机重温旧梦,然而深知自己妻子与小舅子风流事的鲁桓公却没带上齐文姜,鲁桓公很是担心他们恋情复燃。如果鲁桓公一直坚持不让齐文姜回娘家倒也罢,偏偏在事隔4年后,鲁桓公又带着自己的妻子回了娘家。激情复燃姜诸儿即位后为齐襄公,又过了4年,齐文姜要求鲁桓公带她一起到齐国,看一看家中的亲人,这时的鲁桓公觉得没必要推托,妻子自出嫁离家已经十几年了,一直还没有回娘家,于是就偕同齐文姜,大张旗鼓地前往齐都临淄。齐襄公听说鲁桓公夫妇来访,大喜过望,亲自到边境上迎接。令鲁桓公没有想到的是,18年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磨掉两人的激情,反倒是两人思恋的种子在18年的风雨中茁壮成了参天大树。18年后这对兄妹可谓是激情相见,姜诸儿已为国君,举手投足间满是男人的威严英武,而齐文姜则已是风情万种的成熟美妇。兄妹重逢,两人都是心荡神摇。一番眉目传情之后,心领神会的齐襄公借口后宫的嫔妃们想与小姑见面,将齐文姜迎进了自己的后宫,两人遂在王宫里双宿双飞,抵死缠绵。鲁桓公没有美女相陪,被冷落在馆驿里,孤灯照壁,一夜又一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于是直接进宫去找自己的妻子,却正好看到了妻子和齐襄公苟欢的情景。立即恼羞成怒,当着齐襄公的面狠狠打了齐文姜一巴掌,并口不择言地咒骂这对兄妹的奸情,声言即日返国,绝不再稍作停留。齐襄公自知理屈,又怕丑事让国人知道了,在无可奈何之下,假装没事,恬不知耻地在临淄的风景区牛山设筵,为鲁桓公夫妇饯行。鲁桓公身在齐国,虽然气急败坏,又觉得不可使场面弄到无法回旋的地步,强压着心头怒火,吩咐随从人员佑护夫人先行出城,自己则匆匆赴宴。这时的齐襄公欲火、妒火和怒火烧在一起,反而感觉是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杀心顿起。齐襄公给自己的心腹、公子姜彭生暗暗下达了谋杀的命令,就在扶持酒醉的鲁桓公上车时,悄悄地施一手脚,鲁桓公没来得及哼一两声,就在沉醉中一命呜呼。随后,公子姜彭生急忙驾车追赶齐文姜。在临淄城外十里长亭处,赶上了等在这儿的齐文姜一行车骑。公子姜彭生故作惊惧万状地向齐文姜报告说,鲁侯酗酒伤肝,车行颠簸中气绝身亡。齐文姜听到丈夫突然去世的消息,也不明事情真相,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派人赶快报告齐襄公,并命令暂时停止行程,就地扎营护丧。齐襄公心中自然明白,很快便赶到,假作悲痛模样,命令厚殓妹夫,并以“酒后中毒,伤其肝脏而死”,向鲁国报丧。鲁国姬姓宗室及臣民听到鲁桓公的死讯,先是感觉非常意外,继而是非常愤怒,虽然怀疑其中必有阴谋,本想兴师问罪,但考虑到两个因素,还是没有轻举妄动。一是查无实据,出师无名;二是鲁弱齐强,倘若贸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鲁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先由世子姬同继位,即鲁庄公,随即派人到齐国迎丧。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为掩盖鲁桓公的死因,狡猾的齐襄公采取丢卒保车的战术,把责任推到姜彭生身上,嫁祸于人。并立即将公子姜彭生处死,以谢鲁人,这其实是杀人灭口。姜彭生被主出卖,不禁怒火中烧,既然是将死之人,当然没有什么顾忌,姜彭生在大殿上当众喊冤,痛骂齐文姜与齐襄公乱伦,以至弑夫。心归鲁国鲁桓公的灵柩被运回鲁国,为了躲过鲁国臣民的责难,齐文姜没有随鲁桓公的灵柩回国,而是仍然滞留在临淄。按照那时的常理,新寡齐文姜应守丧含悲,替夫挂孝,安分守己才是;然而齐文姜照样服饰光鲜,巧笑倩兮地与齐襄公朝夕共处,同车出游,招摇过市。当鲁庄公派遣大臣前来迎接母亲归返鲁国时,齐文姜心中却舍不下情人哥哥,又愧对鲁国臣民,借口暂住边境地区,待以后再归国。出于孝道,鲁庄公派人在禚地建造宫室,具体地点在祝丘,让母亲居住。齐襄公听说后,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离宫,供他来游玩。两处宫室美仑美奂,遥遥相对,格外引人注目。齐文姜有时住在祝丘,有时越境住进阜;齐襄公借出猎为名,继续与妹妹幽会。情长人命不长,这兄妹二人忙于游山玩水而忘了国事,不久齐国就出现内乱,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姜小白出奔莒国,管仲奉公子姜纠出奔鲁国。不久,齐襄公被大夫连称和管至父所杀。齐襄公死后,鲍叔牙拥戴的公子姜小白继位为齐桓公。政治上的巨变,使齐文姜在边境地区也呆不下去了。此时的齐文姜已经是40岁开外的人。亲人情人皆死,齐文姜再也无所贪恋,回到鲁国。回国后,齐文姜一心一意地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她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敏锐的直觉和长袖善舞的本领,同时在军事上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能,在长勺一战中出谋划策大败齐国,使鲁国从一个小国发展成经济、军事强国。品读:恋兄之谜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竟然有六首诗来描写齐文姜,它们是齐风《桃树有华》、《南山》、《载驱》;鲁风《猗嗟》、《敝笱》;郑风《有女同车》等。描写齐文姜的美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如此的美丽,让人“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同时,齐文姜也是一个才女,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就因为这首伤感的离别诗,后代诗评家推她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齐文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然而当她和自己的哥哥行了乱伦之事,自己名正言顺的丈夫死于非命,情投意合的哥哥也死于乱剑之下,她就成了“淫妇”的代名词,直至今日,还背着“荡妇”的恶名。齐文姜能如此名扬千古,除了著名的《诗经》记载了她,就是她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行乱伦之事。乱伦在当时男女开放时期不被人接受,在现代社会也被鄙弃,被社会风俗禁止,并被特定法律条款禁止。乱伦是指有近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性关系,异于夫妻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伦,是儒家所主张的,包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师生”五伦。儒家将乱伦的含义包含的非常广泛,包括继父母与其子女,兄弟姐妹的配偶,叔婶姑丈姨丈,侄儿外甥儿女,或堂兄弟姐妹,还有师生之间的性关系。不管是通过强迫或者引诱的手段,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性行为几乎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都被视为重罪,这种行为通常会给未成年子女造成极大的精神创痛,研究表明此类精神创痛很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另一类的乱伦就是兄妹之间,兄妹已经成年且双方自愿的性行为,兄妹之间的乱伦,因发生行为时双方的年龄和具体情况,会对双方的影响有很大变化。双方都自愿的行为一般认为对心理上的损害较小,齐文姜和哥哥齐襄公之间的私通就属于这一类,二人几度相欢,毫无愧意。齐文姜和哥哥齐襄公的乱伦为何会出现并且存在?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给出了我们一个理论,他说每一个人孩童时期,都有俄底浦斯情结,它是人类的本能,男童会爱上自己母亲并憎恨自己父亲,而女童则会爱上自己父亲并憎恨母亲。乱伦现象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相当普遍,古希腊神话中乱伦的故事就占有很大的篇幅。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也有父子共一女的乱伦故事。《高唐赋》中宋玉向楚襄王介绍巫山神女:“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巫山神女是与楚襄王的父辈楚怀王有一夜情,宋玉的一番描述,激起楚襄王的极大兴趣,也想和这位女神发生点故事。在《神女赋》中宋玉就写到了楚襄王与神女的遇合:“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古代封建统治者还以鼓励近亲通婚来保留其纯正血统。人类发展到今天,不被现代社会学家提倡的乱伦却仍然存在,社会学家梅色曼(Meielma)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00万至200万人发生乱伦。日本的色情书刊中充斥着许多赤裸裸的近亲乱伦内容,父女、母子、兄妹乱伦几乎是日本色情成人读物的永恒主题。如此看来,在儒家思想建立之前,乱伦之事虽然不被人接受,但也并没被禁止,齐文姜这位美丽女子的行为,在今天看来不守妇道,而在当时虽不提倡,但也暗许,否则,齐文姜早被当作不贞之女处死,这也是齐文姜这个女性在她所处历史时期的大幸。齐文姜本也是一个貌美内秀的女性,特别是在她后来的岁月,处理政事,谋于军事,让鲁国强大,这是一个近乎政治领袖型的人物,比起其他被视为“淫女”、“妖女”的妲已、夏姬之类,她多了美色之外,还有政绩,所以当她死后,儿子鲁庄公厚葬她,并大赦天下,还给她大造祠庙以祀敬,这是当时社会对这个女性的肯定,后世人却骂她是“淫妇”,不让她翻身,这只能说后来的人们对“乱伦”的憎恶。妓女神话:赵姬赵姬得子乱军中,动地冲天第一声。阳翟商人吕不韦,贩完珠宝贩秦嬴。中国历来母以子贵,儿子是彪柄史册的巍峨帝王,母亲自是跟着名垂青史。如果母亲本是达官贵族,走直线道路获此殊荣倒也名正言顺,可是这位幸运的母亲却来自当时社会的底层,一个无名无姓的舞姬——赵姬。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分走上皇太后宝座的女性,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这期间的酸甜苦辣、荣辱廉耻惟有赵姬独自品尝,作为她的第一个恩人兼情人的吕不韦无法知道,她的名誉丈夫子楚更无从知晓,最后威胁她的男宠嫪毐,以及囚禁她的儿子也无从体会。吕商计谋历史上,如果把吕不韦比喻为政治导演,那么赵姬就应该是著名的政治演员,这一男一女在秦朝政治舞台上上演了一场你唱我和,彼此照应,共同发展的千古史剧。赵姬本是一名妓女,却成了一代皇后;吕不韦乃是一介商人,却左右秦朝的政治风云。至今,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秦朝历史的人无不感慨万千。吕不韦是一位颇有政治眼光的商人。他精于心计,目光远大,借经商之机,遍游了七国,深深了解各国的情况。他看到了秦国用商鞅变法之略,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日益强大,为此,他认定未来的天下,就是秦国的。于是,他决定把经商赚来的巨大财富投入政治活动,把这块宝押在秦国身上,以秦国的发展带动自己的发达。说到吕不韦有政治头脑,下面的事情可以略作证明。一次,吕不韦问他的父亲:“种地能有几分利益?”他父亲说:“十倍。”“做珠宝生意呢?”“一百倍。”又问:“要是立一位国王,控制这个国家的一切呢?”他父亲兴奋地说:“好小子,你是想入非非,若能这样,那得到的利益就没法计算了。”吕不韦望着父亲诡秘地一笑:“好,这笔生意我就拿定了!”在吕不韦看来,玩弄政治与经商一样,都是为了一种利益,只不过是利益大小而已。当时,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诸侯争霸。一些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只剩下齐、楚、燕、韩、魏、赵、秦七个势均力敌的大国。秦国地处西陲,虽然当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其他中原六国,但是秦孝公为了振兴西秦,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以“商鞅变法”使国力逐渐强盛,兵精马壮。秦国强大之后,开始向东扩张,击败了六国合纵的战略部署,逐步成为七国中的头等强国,形成统一六国之势。这正是吕不韦认为秦国必定为王的依据,吕不韦还认为,秦国新君必定是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被软禁在赵国作人质。这个人质,正给了吕不韦结交秦国的大好机遇,为此,吕不韦开始实施第一步宏伟计划。吕不韦首先花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金银,买通监视异人的警卫,然后接近异人。一回生二回熟,异人和吕不韦很快成了至交,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吕不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肯定地说:“未来代周朝管辖天下的,非秦莫属,现在令祖昭襄王年事已高,令尊安国君即将继位,你的亲母已经去世。你虽有二十几个兄弟,全都是庶出,而令尊安国君在所有的姬妾中,最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又没生过孩子,你如获得华阳夫人的欢心,作为她的嗣子,再由华阳夫人出面,多吹枕边风,恳求立你为太子,今后令尊安国君仙逝,这秦的国君宝座非你莫属。你登上秦王的宝座后,就可以凭借秦国的国力,一步步并吞六国。君临天下,惟我独尊的愿望就能如愿以偿,这岂不是一着好棋?”异人听了吕不韦的话,虽然认为有理有据,全身热血为之沸腾,但他继而一想说道:“我现在作为人质在赵国,好似笼中之鸟,纵有这个想法,没有机遇,也是枉然。”吕不韦保证:“这事包在我的身上了。”吕不韦首先道出了自己的计划,对异人说:“我先拿几千两金子,到秦国替你打通关节,见到令尊和华阳夫人,替你表述你的心愿。然后,我再设法让你逃脱赵国回秦。”异人被吕不韦所说感动得声泪俱下,连连承诺:“如果大事成功,今后秦国的军政大权,全由你做主!”于是,吕不韦“大路朝天钱做马”,以经商的名义来到秦国,先以重金贿通了华阳夫人的姐姐,替异人陈诉了他的心愿。他说:“令妹华阳夫人现无子嗣,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如异人能为华阳夫人的嗣子,进而请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进言,立异人为太子,以后异人接君王之位,华阳夫人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了,您也可以襄理一切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得到重金,又听了美言,自然心花怒放。她赞同吕不韦的主意,并向华阳夫人进言。这时,华阳夫人也正在担心今后的地位,采纳了吕不韦的意见。于是在安国君面前极力说异人的好话,说这孩子心地善良、孝心可嘉、有雄才大略,出类拔萃,是诸多公子中的佼佼者。安国君也想到自己将儿子送给赵国做人质,这些年也够他苦的了,于是华阳夫人的枕边风加上安国君的怜子之心,答应立异人为太子。华阳夫人见大功告成,赶紧告知吕不韦。吕不韦闻讯,当然是欣喜万分,立即转回赵国,把这件事告诉了异人。异人闻之欣喜若狂,对吕不韦感激涕零,一再表示此恩此德当全力以报,绝不食言!如意算盘尽管异人百般承诺,但吕不韦还不放心,怕到嘴的鸭子跑掉了,他要使异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便利用美人来拴住异人,这美人就是赵姬。赵姬原是赵都邯郸一个歌妓,她生得楚楚动人,又聪明、机智,被吕不韦选中,不惜巨资买来为妾,成为吕不韦实现政治抱负的载体。赵姬到吕府三个月后怀了孕,吕不韦便向她倾吐了心中的意图。赵姬也是有野心的人,吕不韦的话正中下怀,眼看就要做一国之妃,出人头地,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于是任由吕不韦安排调遣。一天,吕不韦邀异人到府内欢宴,酒到半酣,令赵姬盛妆出来劝酒。异人见赵姬云鬓轻挑,蛾眉淡扫,玉步轻移,香风袭人,禁不住目眩心迷,赵姬也秋波宛转。赵姬敬酒,异人接酒,目不舍离。吕不韦见异人已经入迷,遂借口有事,暂行告退,命赵姬继续陪异人饮酒。异人一见吕不韦离席,求之不得。凭他的直觉,赵姬对他颇怀好感,似已入怀,异人再没法控制自己,便举步上前将赵姬一手搂定。不料吕不韦却闯了进来,见状怒不可遏,斥责异人怎敢调戏其爱姬,太不够朋友了。异人见状浑身颤抖,立即跪下求饶,连称该死。吕不韦看到时机成熟,装作沉思了一会说:“好吧,你既看中了她,就送给你。”异人开始以为是听错了,当他确定这是真的时,真是欣喜若狂,连连作揖,感谢吕不韦大恩。异人得到赵姬之后,与赵姬日夕绸缪,八个月有余,赵姬生了一子,长得隆准长目,方额重瞳,取名为嬴政。3年后秦赵失和,邯郸被围,赵国打算杀害异人,吕不韦贿赂守吏,把他放归秦国,异人见了华阳夫人,拜只比他大三岁的华阳夫人为母,从此早晚问安,格外殷勤。不久秦昭襄王病死,孝文王嗣位,便立异人为太子。才过了3年,秦孝文王归天,异人名正言顺地做了秦国的国君,是为秦庄襄王,尊华阳夫人为皇太后,立赵姬为皇后,立嬴政为太子,吕不韦为相国,并加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至此,吕不韦和赵姬苦心经营了几年的如意算盘,算是初步成功了。悲喜皇后转眼间又是4年,异人过着糜乱的宫闱生活,不久便衰弱不堪,年仅36岁便身亡。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登上国君的宝座。国事全部委任于吕不韦,在母亲赵姬的示意下尊吕不韦为仲父,也是就干爹。赵姬从此走上皇太后宝座,在儿子年幼无法理朝政时,赵姬就联合自已的老情人吕不韦一起处理朝中政务,使秦国依旧朝着向前发展的方向进行。同时,赵姬也常常假借商议政事,召吕不韦进入自己的后宫,与他缠绵。然而秦王嬴政一天天长大懂事,而身为丞相的吕不韦深知自己不可再与赵姬纠缠,为了满足赵姬的欲望,吕不韦给赵姬献上了一位奇人。这位奇人就是后来差点要了秦始皇老命的市井无赖嫪毐,嫪毐的奇处在于他的阳具粗大坚壮,他经常在街市中表演,将自己的阳物插于车轴中推着车轮转动,市人称奇。吕不韦偶然间发现了他,就此看中了他,把他当作假太监献给了赵姬。嫪毐很快把宫中寂寞的赵姬哄得欢喜连天,赵姬对他的宠爱日日渐深,嫪毐凭借赵姬宠爱,获得了长信侯的封号,并且掌握了后宫的一切权力,史书载,后宫大小事皆由嫪毐作主。凭借裙带获得权力的嫪毐欲望大长,此时的赵姬已没有阻拦他的意思,因为她已为嫪毐偷偷生下两个儿子。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开始亲政,有恃无恐的嫪毐乘机发动叛乱想称王,秦王嬴政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出兵镇压,嫪毐被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杀,大怒之下的秦王嬴政把自己的母亲赵姬囚禁在雍宫。嫪毐的引荐人吕不韦也在第二年被罢去相位,后被逐回洛阳,最后逐回到蜀地,吕不韦知道秦王嬴政不会放过自己,绝望地饮毒酒自尽于蜀地。嫪毐作乱后,秦王下令:有敢为太后事诤谏者杀无赦,先后有二十七人因此被杀,陈尸于宫墙阙下。齐人茅焦,又冒死为太后事请谏,他力陈秦王为了得天下人心,不可冒不慈不孝的罪名,秦王为他所感动,拜茅焦为仲父,尊为上卿,迎太后赵姬归咸阳,住回甘泉宫。品读:幸运女性再次住进甘泉宫的赵姬想必已是木头之人,任由自己的儿子处置了,没有皇太后的权力欲望,也没有了女性的情感欲望,甘泉宫成了她最后的终点。她的一生以男人为起点也以男人为终点,年少貌美,舞艺精湛博得吕不韦的宠爱。宠爱是一回事,人心欲望又是一回事,为了满足吕不韦经国之商,赵姬作为了供品献给了奇货可居的异人,成了子楚的妻子,赵姬作为古代女性并没有脱逃身不由己的弱势地位。迷于后宫淫乱的丈夫早丧,赵姬深宫的寂寞,已达目的的吕不韦已无暇关心,男人有男人的理智也有男人的荒唐,这个赵姬寄情最深的男人给她献出男宠嫪毐,嫪毐以此恃宠,不断要官要地,最后作乱谋反,把赵姬玩弄在掌心,这实际上是吕不韦把她献给了嫪毐。情人、丈夫、男宠、儿子个个无情,都为了自己的目的把一个女性的幸福践踏在脚下,赵姬是一个不幸的女性,但是,赵姬牺牲了自己作为女性的幸福,从一个舞妓到位居皇太后的高位,名留史册,这是一个女性作为舞妓人生中最幸运,最传奇的事。女性沦为娼妓在中国商朝时期就有了,那时的娼妓是女巫,屈原在他的《九歌》里就有许多写这种巫娼的诗。如:“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皓娼。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东皇太一》)“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云中君》)“入不信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少司命》)这些诗把妓女描写的如同蝴蝶一样,男人们完全被迷住了,感到最痛苦的是离开她们,最快乐的是和她们新“相好”的时候,想必出现在秦异人面前的赵姬就是如此。然而巫娼的存在,使得奴隶主们更加腐化,影响了社会秩序,被人责骂和禁止、惩罚,《尚书》上就出现了责骂这种事情的话“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殉于色货,恒于游畋,时谓淫风……”《墨子》一书上还记载着商朝法律禁止这种“巫风”的事,如是“君子”(即奴隶主)则罚他出丝,如是“小人”(指平民)就罚他出帛。到了封建社会,娼妓根本无法翻身,“在封建社会里,娼及她们的后三代子孙,都不能应科举考试。”(刘国兴《清末以后的广州娼妓》)生在先秦时的舞妓赵姬最后能翻身作皇后,这是一个女性的传奇,聂绀弩在《论娼妓》中有这样的议论:娼妓是文明的怀疑者。她用自己的存在,证明这文明包含有人的买卖与性的买卖。最需要帮助而最无助,最需要得救而最无自救能力的是娼妓。在一切不幸者中间,娼妓将是最后的得救者!赵姬就是最早一个得救者的舞妓。美女间谍:西施西施咏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如果说施妹喜和苏妲己是迫不得已作为“美人计”的牺牲品,那么施夷光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政府机构培养的“美人计”人物,她是越王勾践专门培养出来奉献给敌国的礼物。女人一旦沾上政治的边,就成了权术的中介,那么在中国男人的历史社会中,这样的女人必定不会被淹没,必定会被书写,被载入史籍,甚至成为民间口口相传的人物。东施效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诗中的“西子”就是西施,西施本是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为越国战胜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村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西施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这事让东村的一丑女知道了,于是便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于是别人把这个丑女叫作东施,“东施效颦”就出自于此。秘密武器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奸臣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3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10年生聚,10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表示愿意担此重任。勾践亲自接见西施和郑旦,并让人教她们习歌舞和宫廷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过了3年,范蠡将熟知宫中礼仪的西施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据说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儿子说话的地方。政治使命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西施聪明、伶俐,时刻牢记自己来到吴国的政治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大臣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西施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木屐在上面跳舞,咚咚有声,所以叫响屐廊。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已不顾朝政社稷,一门心思全放在西施身上。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西施也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荒废国事。西施还用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伯嚭。伯嚭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和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常常与西施两个一道向吴王说越国的好话。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嚭大夫巧言阻挠。不久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嚭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结果吴王侥幸胜利,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嚭就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嚭为相国。伍子胥一死,越王认为可以攻打吴国了,公元前482年夏,越国伐吴,吴国溃败,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嚭大夫负责。”吴国败后,西施也不知去向,对于西施的结局,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夫差对她百般疼爱确实出自真心,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西施越来越感觉他的好,到完成任务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已真正地爱上了夫差,而战争又让她失去了夫差,她也无颜见范蠡,同时深感对不起夫差,于是投湖自尽;二是范蠡找到了西施,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在《吴地记》中记述有关范蠡与西施在越国破吴后破镜重圆、泛湖而去的说法。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品读:叛与非叛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西施,西施是历史人物,是美女的代名词,是美的化身,就连大自然的美景,在文人笔下也被比作了西施,苏东坡的千古绝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撩动了多少人的心怀。西施之名最早见于《管子》,稍后的《吴越春秋》记载其事迹颇详。相传勾践卧薪尝胆之时,除了秣马厉兵之外,又将美女西施作为间谍献给吴国,西施靠着自己卓然的美色和怡人的歌舞艺术得幸夫差,乱其国政,最终使越国战胜强吴。对于西施这一行为,历代文人各执一词,毫不吝啬地评价她,唐朝诗人楼颖诗:“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一去姑苏不复返,岸边桃李为谁春?”在这里诗人完全把西施当作一个青春少女来咏叹,无报国耻的使命气魄。唐朝诗人皮日休则大夸西施作出的贡献,诗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唐朝诗人崔道融逛西施滩,则又有一个看法:“伯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他把吴国之亡归咎于吴国的乱臣贼子,并不是西施亡吴。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白诗《西施》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王维也以《西施咏》为题写过:“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王维的诗和李白的诗篇幅相同,借咏西施,以喻为人,但对诗中西施的评价,二人显然不同。李白对西施多赞美,而王维却批评西施是一个贪恋富贵的忘本女子,这样的批判态度,大概也代表了一些人的看法,站在吴国的立场上人说,西施就是阴谋家,是亡国祸水。罗隐也以《西施》为题写过七绝:“家国兴亡自有诗,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此诗又为西施祸吴平反。王安石写过七绝《西施》,和罗隐观点类似:“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台湾学者南怀瑾则说西施常患胃病,扪着胸口皱着眉头,人以为美被选中。到吴国“去侍奉一个外国人”,可得些钱孝敬其父。因此吴人说她坏,越人说她好,好坏莫辨。“知彼知已,百战不殆。”间谍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战争服务的,要么是为谋取战争的胜利,要么是谋求减少甚至避免战争的危害。从某个角度说,西施是“英雄”,属于最好的“间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从吴国的立场来看,西施就是处心积虑的“红颜祸水”。夫差的灭亡和她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夫差在战略决策上,在战争指挥上犯下的错误,与西施的枕头风有一定联系,看来美女间谍也非一般女性好当的。汉朝牝鸡司晨:吕雉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毛已丰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箭何处去施吕雉,这位被史学家大书而特书的女性,值得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解读,她无异于那些以美色出名的女性前辈,她是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女政治家屹立于历史的长河中,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影响力的女权人物,她是第一个把自己摆在与男人同等的位置,以自己的智力统治着一个统一的国家,她的一生只与政治有关。颠沛流离吕后(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0年),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吕雉是因了丈夫帝王身分而获得封建社会女性的最高职务——皇后,夫贵妻荣是中国女性走的老路,这样看来,是当帝王的丈夫造就了一位政治女性吕雉,事实真的如此吗?吕雉和刘邦两个人在地域上隔了很远却有了姻缘,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也是一传奇。而这传奇并不奇怪,史说吕雉的父亲吕公在自家本地得罪了人,结了仇家,许是仇家很厉害,吕公带着一家人,吕雉的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姐姐吕长姁和吕雉及母亲吕媪逃到了沛县,住到自己的好朋友沛县县令家里。能住到一个县令家里,说明吕雉一家虽然落难倒也不落魄。在沛县县令家,吕雉认识了刘邦。刘邦,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亭长是当时秦朝最小官职,幸运地是,他赶上了吕公在沛县县令家里举行的大宴,宴会上有一规矩,来参加宴会贺礼的人,带的礼金越多,就坐离主人近的重要位置。刘邦除了官小外还是个穷鬼,据说他经常赊酒喝,连喝酒都没钱的人,哪里还有钱送礼,但是,刘邦却大胆赴宴,并虚报自己礼金一万,引起了吕公的注意,并引他为上座。不知道刘邦在酒桌上施了何计,反正宴后吕公不顾吕雉母亲的反对,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要知道正值妙龄的吕雉也是沛县县令追求的对象。吕雉也完全同意了父亲给自己安排的这一段姻缘,嫁给远远不及县令的穷鬼刘邦,相信父亲的眼光是吕雉的聪慧之一,因为吕公说刘邦是富贵之相,为人心胸开阔,好结交朋友,也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吕雉听从母亲嫁给暂时风光的沛县县令,做个小妾,她也许命将不保,因为在后来的反秦战争中,刘邦和沛县的人民杀了这个不得民意的父母官。政治夫妻吕雉和刘邦成婚以后,他们的两个子女陆续出生,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邦经常为了公务以及朋友们的交往,三天两头不回家。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就全都落在吕雉一人身上,而这样碌碌无为的生活岂是吕雉甘心忍受的,如果一辈子过这样穷苦的相夫教子生活,还不如当了县令小妾享个安福,于是吕雉开始为自己的丈夫走帝王之路造势。造什么样的势?吕雉还是费了一翻工夫。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天吕后带着一儿一女在田里劳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老人,问吕雉讨点水喝,吕雉不仅给了他水喝,而且还给了他饭吃。老人喝完水、吃完饭以后,就对吕雉说你的面相很尊贵,还说你的尊贵完全是因为你这个儿子的缘故。刘邦回来后,吕后就把老人说的这个事情讲给刘邦听,刘邦听了以后,就追上刚刚走的老人,要老人也给自己相面。老人看看刘邦说,你的面相尊贵得我不敢说,你好好保重吧。刘邦听了自是欢喜,心里想,此老人莫不是暗示我是帝王将相之人。这个故事应该是从吕雉口中传出来的,吕雉就是想通过面相来鼓励自己的丈夫成就大业,这是完全可以领会的。面相之事是古代人最迷信的一项活动,它的确能影响人的行为意志。在秦末,群雄四起,任何一个贫民都可以举兵争霸,陈胜、吴广就是最好的榜样。用相面的方式帮丈夫立志,这是吕雉作为妻子非常英明的远见,而为刘邦起兵聚众,吕雉又费尽心机制造了两个神奇故事:“赤帝斩白帝”和“头罩祥云”。赤帝斩白帝的传说发生在一次刘邦押解民夫赴骊山劳役的路上,一路上,刘邦押解的民夫东逃一个,西逃一个,后来刘邦看到如此逃下去,等到了骊山民夫都逃没了,自己无法完成任务,干脆就把剩下的民夫全放了,自己也逃向山里,有几个民夫跟着刘邦逃,这其中就有吕雉的哥哥吕泽。他们走山路时,遇到一条大白蛇,刘邦操剑就砍了拦路蛇,第二天有人说,在刘邦斩白蛇的地方,有一老妇人哭着说有人杀了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原是白帝之子,变成白蛇挡住赤帝儿子的路,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说这个事的正是吕雉的哥哥吕泽,很显然这是吕雉和哥哥的一次合谋,此时正值秦王朝无能,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些青年听说刘邦是赤帝的儿子,就开始纷纷投靠刘邦,想跟着有帝王之相的刘邦走。吕雉和哥哥的另一次合谋也获得了成功,就是“头罩祥云”之说,刘邦因所押民夫逃跑,为了躲避责任,只好逃匿到芒山和砀山山下的沼泽地。那时的交通不发达,口信都难以传达,然而不管刘邦躲在何处,吕雉总能找到刘邦。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怎么找到他,吕雉就说你隐藏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跟着这片云就一定能够找到你。在此之前,秦始皇就有镇压天子之气的出巡活动,说是星相家观测,看到东方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不落于异姓手中,于是出游镇压。吕雉趁机把星相家说的“天子之气”安到了自己的丈夫刘邦身上。事实上吕雉每一次找到刘邦,都是通过哥哥吕泽,吕泽一直跟随刘邦,自然知道刘邦所在的地方,吕雉却把这说成刘邦身上有当时星相家所说的帝王之气。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刘邦有帝王之气之后,投靠刘邦的人就越来越多,仅是沛县的青年都成百地聚集到刘邦身边,刘邦也爱好结交朋友,慢慢地,刘邦形成了自己的集团,最后一举成功地推翻了沛县县令,自己当家作主,走上了争王图霸的道路,而这正是吕雉极力辅佐的成果。一个女人借用当时风行的迷信帮助自己的丈夫树立大志,使自己丈夫走了自己期望的政治道路,吕稚不可不说是一个随机应便的非常女性,她的机灵让她完美地跳出了当时男尊女卑的圈子,她的远见卓识让她不露痕迹地成了自己丈夫政治道路上的伙伴。在吕雉的心中,她和刘邦应该不仅是一对恩爱夫妻,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政治夫妻。宫帷争斗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终于打败了项羽,结束了四年楚汉之争,在定陶称帝,封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太子。丈夫成为万人之上的帝王,自己也坐上后宫之首的宝座,儿子贵为太子,成为皇帝的直接候选人,一路顺利地话,吕雉会高枕无忧地一路当上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么坚固的位置也开始摇晃不定,吕雉一坐上她的皇后位置,就开始了她的宫廷斗争。中国历代皇后的生活都是享尽荣华富贵,让人羡慕,同时也是后宫女性生死角逐的目标,吕雉就在她的皇后位置上遇到了她的生死敌人——戚夫人。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3-30 苏妲己 帝辛 苏妲己受伤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