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琢磨先生《幽默的方式过一生》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幽默的方式过一生作者:琢磨先生出版年:2017-6页数:368类别:人生哲学格式:df/moi/euISBN:9787508673752《幽默的方式过一生》作者简介:琢磨先生,原名郭城,财富管理专家,新锐经济学者,一位罕见的能将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融会贯通的人,被媒体评价为“人性的手术刀,又给人温暖向善的力量。”财经第一媒体平台功夫财经的签约嘉宾,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脱口秀策划人,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剧场脱口秀演出策划人,在各地的脱口秀演出巡演一票难求。出版著作《客户服务工具集》、《水煮西游记》和《培训师》。《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内容简介:本书是一个《大V》,《一个四十岁的男人给你提个醒》,虽然《人性难断》但也要《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关于生活】《生活就是心怀*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但《出发太久,别忘记目的地》。《人生中的选择》很多,但《凡是发生的必然发生》。《每个不能打败我的事件,都会把我变得更璀璨》。如果失败,也不妨《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给自己藏点小幸福》,《带书去旅行》,体会《阅读的快乐》。【关于爱情】《嗑瓜子》时,在《机场遇到初恋女友》,那时候我们还是《毛坯恋人》,不知道《爱是个动词》,《你对了又怎样》,这样的道理,也不知道《心理学里如何定义爱情》和《恋爱模式》。《爱情里*容易犯贱》,觉得《有些事,不必说破》,*后才懂得《爱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任何情况下,提升自己*重要》。【关于社交】我们都是《社交时代的病人》,用《聊天中的符号》、《微信头像和名字》判断《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觉得别人晒,可能是自己缺》,《其实你没必要活得那么紧张》。并《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值得倾听》,但有的《朋友如三餐》,失去就放佛是《世界的孤儿》,《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关于婚姻】如果《找个能说话的人结婚》其实挺好,聊聊《星座靠谱吗》,说说《算卦准不准》,就不怕《婚后遇到更喜欢的人》。虽然对外说:《我就不信管不了这个家,但在家《我老婆是这样驯化我的》……【关于男女】《跟楼上两口子斗争的七个夜晚》让我发现了《三种男人的人生》和《四种女人的人生》。其实《人性中*容易犯贱的地方》就是:《你那点事,有什么好说的》。...

    2022-04-07 财经郎眼脱口秀策划人 财经郎眼节目

  • []丹尼尔·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以色列作者:[]丹尼尔·戈迪斯副标题:一个民族的重生译者:王蓉译/宋立宏校译出版年:2018-9页数:521类别:世界史格式:df、eu、moiISBN:9787213087981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丹尼尔·戈迪斯,耶路撒冷沙勒姆学院副校长,克雷特基金会特聘研究员,《耶路撒冷邮报》和《彭博视角》专栏作家。他写了很多关于犹太思想和以色列政治流派的书,其中《拯救以色列:犹太人如何打赢一场无休止的战争》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获得2016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2007年,他帮助建立了以色列第一所博雅学院沙勒姆学院。他目前住在耶路撒冷。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自成立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的注意,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并经常成为攻击的对象。为什么国际社会如此关注以色列这样的小国?为什么以色列人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为什么以色列会做出这些决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戈迪斯带我们回顾以色列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并介绍了在关键时刻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而且还指出了这个国家的错误,追溯了它在世界上长期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楚而全面地证明,以色列的主要目的和最大的成就是实现现代犹太民族的重生。这本书探索了这个国家和国家的灵魂。...

    2022-04-06 以色列耶路撒冷犹太人纪念馆收集了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 中级会计《经济法》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答疑-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

    中级会计备考期间,考生们是否遇到过难题呢?知识点不理解,相关习题不会做?考生们不要着急,下面东奥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经济法》科目的高频答疑问题及解析,一起看看吧!【提问】冒名出资和名义股东一样吗?区别是什么?【答疑】勤奋刻苦的同学,您好:不一样的。1.冒名股东:甲偷拿了乙的身份证,冒充乙开了公司。此时,甲是股东,乙这个被冒名的人,不负责对公司出资,也不享有公司的权利。跟这个成立后的公司一点关系也没有。2.名义股东:甲和乙直接订立合同,甲出钱,乙出名,乙去开公司。此时,甲负责对公司出资,甲享有股东权利。对于第三人来说,乙是公司股东。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冒名股东,这个被冒名的人是不知情的,而名义股东是和实际出资人有协议的。1里面乙由于根本不知情,所以成立后的公司与乙无关。而2中乙是名义股东,对于其他人来说,乙是公司的股东的。注:以上中级会计考试相关答疑内容出自东奥教研团队(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2022-04-05

  • 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_2020年注会《会计》答疑

    有学问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小奥为各位考生整理了注册会计师会计的答疑,小伙伴快进来看看吧!新华公司于2×13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M公司于2×12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新华公司根据其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将其作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6%。新华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2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2023.34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0万元。2×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新华公司购入的该项债券2×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万元。A.1963.24B.1981.14C.2000D.2063.34正确答案:B【提问】账面余额不是一级科目的余额吗?【答疑】勤奋刻苦的同学,您好:公允价值变动不也是二级科目吗?【答】是的账面余额不是一级科目的余额吗?【答】是的但是其他债权投资比较特殊,账面余额是不包含公允价值变动的,需要特殊记忆呢。每天努力,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加油!热爱学习知识,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小奥这里会继续帮助大家,为大家更新注册会计师考试答疑的!注:答疑内容出自东奥《会计》教研团队(本文为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仅供考生学习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2022-04-04 会计账面余额什么意思 会计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

  • 数字电视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重庆数字电视发展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全覆盖背景下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财务可持续为主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 即学即用的高情商聊天私房课,重构聊天思维,高阶心理洞察,进阶成聊天高手,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从魅力学院即学即用的高情商聊天私房课官网售价199元。Chic情感导师团主讲的重构聊天思维,高阶心理洞察,进阶成聊天高手。聊天是社交网络的第一步,也是内在自我向外表达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可以在任何场合积极当的语言积极进入世界,定义他人对他的高情商印象;有些人聊天,聊天,让很多人避开他,摧毁许多良性的社会关系,在爱和工作场所,机会、联系和资源不能积累和使用自己。聊天作为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手段,本质上是交流,包括情感交流、资源交互和情感碰撞。你有内涵和能力,不能聊天来展示自己或获得外部信息和能量,其他人不能认识你,更不用说欣赏你了。因此,聊天不仅是一种与外界接触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探索和扩展的方式。高情商的聊天需要更有效的技巧、刻意的练习和更多的勇气。一共有10节音频课,打开下载链接就可以在线听!文章底部的课程表和下载地址适合人群:不小心说话,不小心冒犯了你的同事;经常尴尬,被恋人抱怨无聊的你;不善于沟通,却要经常上台发言;熟人可以在你面前聊天,大咖在你面前说话;有社交恐惧,想要提升社交能力的所有人。课程目录:即学即用的高情商聊天私房课[153.8M]┣━━【试听】.m3[4.9M]┣━━【试听】.g[557K]┣━━【Day1】聊天艺术的灵感——帮助你探索更多的可能性.m3[16.7M]┣━━【Day1】聊天艺术的灵感——帮助你探索更多的可能性.g[2.4M]┣━━【Day10】做一个恰到好处的聊天伙伴——聊天的分寸感.m3[10.6M]┣━━【Day10】做一个恰到好处的聊天伙伴——聊天的分寸感.g[2.5M]┣━━【Day2】让对方说出他们想说的-如何培养倾听耐力?.m3[10.3M]┣━━【Day2】让对方说出他们想说的-如何培养倾听耐力?.g[2.3M]┣━━【Day3】说对方想听的-听反馈的秘诀.m3[10.7M]┣━━【Day3】说对方想听的-听反馈的秘诀.g[2.4M]┣━━【Day4】如何与对方建立信任——倾听时的同理心.m3[10.2M]┣━━【Day4】如何与对方建立信任——倾听时的同理心.g[2.3M]┣━━【Day5】跳出虚伪问话的怪圈——分析回应帮助你一步一步.m3[15.9M]┣━━【Day5】跳出虚伪问话的怪圈——分析回应帮助你一步一步.g[2.4M]┣━━【Day6】聊天时的肢体语言-高效沟通的桥梁.m3[14.7M]┣━━【Day6】聊天时的肢体语言-高效沟通的桥梁.g[2.3M]┣━━【Day7】交通灯法则不允许聊天冷场——如何把握说话节奏,如何选择话题.m3[10.4M]┣━━【Day7】交通灯法则不允许聊天冷场——如何把握说话节奏,如何选择话题.g[2.3M]┣━━【Day8】聊天时如何获得好感——打造个人品牌聊天.m3[10.6M]┣━━【Day8】聊天时如何获得好感——打造个人品牌聊天.g[2.1M]┣━━【Day9】高情商化解冲突-道歉时的同理心.m3[9.2M]┣━━【Day9】高情商化解冲突-道歉时的同理心.g[2.2M]┗━━高情商聊天私人课程介绍.g[6M]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2 同理心 图片

  • 抖音卖书赚钱实战课程,抖音短视频引流赚钱实战课程(卖书为例)价值1999元(完结),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本课程来自老陈主讲的抖音卖书赚钱实战课程,抖音短视频引流赚钱实战课程(卖书为例)官网售价1999元。非常适合小白入门操作,短视频销售这个细分为入口,告诉你如何通过抖音短视频赚钱,详细介绍为什么选择这个领域,如何创建一个赚钱的抖音账户,包括拍摄、编辑、副本等细节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老陈现在所做的是销售我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如果用时髦的词来形容,那就是四个字:知识付费。只要你认真听讲,认真学习,按照老陈老师说的去做,你就有机会通过抖音短视频赚钱。我相信这是可以的。卖书比卖食物好。为什么?在我看来,一个卖书的人一定喜欢读书,多读书可以终身受益,对也有好处。分享你学到的知识,赚钱是两全其美。那么多产品,为什么陈老师选择卖书,也和我的账号定位有关,利润也很好,大概30%~50利润率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获得一半的利润,整个图书类别的售后率特别低,不超过2%有退货,也更容易担心。抖音卖书相关课程:向陈奶爸学习抖音书单实现,抖音卖书赚取佣金实践,每月多赚3000!文章底部有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抖音卖书赚钱实战课程,抖音短视频引流赚钱实战课程目录截图

    2022-04-02

  • 张德芬空间:打通身心能量 | 21天身体绽放重塑班,舞为形,身为道,通达爱与智慧价值3980元,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来自张德芬空间,由木梵老师讲授,打通身心能量|21天重塑班官网售价3980元。那些被忽视的情感、感受和需求是我们的精神能量。被压抑后,它们没有消失,而是被精神盔甲隔离。当精神盔甲越来越多时,你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快乐,甚至发展身体不适或疾病!身心能量的不平衡使我们迷失了自我,过着别人所期望的生活,而不是原始、生命活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不需要任何舞蹈基础,不需要跳固定的舞步,只需要交出你的心,在每一刻。只要你愿意站在自己生活的舞台上,自由地做自己,你就以跳出你独特的精神舞蹈。身体疗愈通过深入的呼吸和情绪流动,刺激身体自身的疗愈机制,突破僵硬的能量卡点;通过舞蹈和音乐,能量转化和伸展;唱歌跳舞,唤醒原本生动的生活。动中觉察脱离喋喋不休的声音,用行动把自己带回当下,安定此刻;通过身体动作,找到自己的创伤模式,唤醒真实完整的自己。关系修复回到内心安静的空间,面对真实的自己,照顾被忽视的内心孩子用伸展的肢体动作调和身心,重建灵活愉快的人际互动文章底部有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21天重塑班视频截图课程收获:环境希望疼痛增强身心免疫力,释放情绪压力,促进身心平衡,治愈童年记忆,激发生命活力,摆脱困境,活出爱与喜悦适合人群: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压力大,身体僵硬麻木,被情绪创伤困住。如果你有情绪障碍,你想通过舞蹈疗愈来了解真相。你想通过舞蹈唤醒你的内在天赋。学员反馈:**香:我非常感谢这门课。练习到第11天,我僵硬了两个多月的背终于放松了,我的身体开始自动治愈!在与父母的联系中,我终于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仇恨和与父亲的关系,这在我心中更接近了一步。我非常感谢木凡先生的指导。**哲:我非常感谢穆凡先生设计的课程。每节课都有身体上的突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感受痛苦或酸痛,突破它,穿越它。每次我看到老师的真实感受,这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告诉自己勇敢地去爱和表达。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真正伤害你。课程目录:打通身心能量21天身体绽放重塑班Day10:【视频】原始动作,治愈体内儿童标记(下)Day11:【视频】整合原生动作,修复内部资源,恢复自信Day1:【音频】原理导向日-身体是你生命能量的基础Day2:视频节奏日-健康赋能节奏Day3:视频节奏日-情感赋能节奏Day4:【音频】冥想日-身体给你的信Day5:【视频】深层疗愈日-解封第一道墙,唤醒生命之火Day6:冥想日-子宫祝福冥想Day7:视频节奏日-财富赋能节奏Day8:音频修复原始动作,增强自我力量Day9:【视频】原始动作,治愈体内儿童标记(上)餐饮福利(1):净化心轮,面向磁场餐饮福利(2):拥抱你的女性能量开学信息:【音频】开启身心之旅地图第一周早课:【视频】梵舞道内养功法(1)第二周早课:【视频】梵舞道内养功法(2)相关下载点击下载...

    2022-04-03 21天能量祈祷文 21天能量祈祷文朗读

  • 全覆盖背景下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财务可持续为主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唐青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全覆盖背景下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财务可持续为主线试读:总序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巨变集中体现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包括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封闭社会向日益开放社会的转型。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发展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维系整个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基本制度保障。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历程,与整个改革开放事业一样,同样波澜壮阔,同样非同寻常。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变革,其所具有的全局性、普遍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已经并还在继续影响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十三五”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逼近的脚步声中,在新型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进程中,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格局下,在社会风险日趋严峻的现实挑战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只能加快,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对于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更显得至关重要。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敏感性,需要我们对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宏观背景、约束条件、发展经验、制度设计及有效运行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要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从国际经验的学习借鉴中,从未来挑战的应对策略中,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整体、系统、动态的分析思考,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的同步整合中,实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将迈出新的步伐,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直接受惠于这场意义深远的重大民生工程,这自不待言。但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高度敏感性,需要从战略发展高度,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的高度关注其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具有巨大的挑战性,需要我们系统总结社会保障制度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之路;需要我们从历史、现实及未来的结合中,探讨社会保障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需要我们从转变思维方式的高度,总结和提炼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从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框架中,实现社会保障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我们从社会保障的改革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理论模式、制度模式,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跨越。“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的研究方向为: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社会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金融市场发展。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始终坚持以引领学科发展前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学科建设为牵引,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为主要任务,努力将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建设成在国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研究高地,成为四川省和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决策的重要智库。有鉴于此,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体系为己任,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紧迫问题为导向,推出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研究系列丛书。希望该系列丛书能够切实推动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创新,为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林义2016年1月于敬一斋摘要中国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下一步将从制度全覆盖向法定人员全覆盖跨越,成效十分显著。全覆盖是养老保险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给养老保险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制度实现全覆盖之后,政策调整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财务平衡的风险急剧增大,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关键。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将更加凸显。总体上讲,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虽已基本确立,制度架构正在逐步定型,基金整体上还是收大于支,但现行制度中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论证,如全覆盖后基本养老保险长期偿付能力如何评估、政府在养老保险领域的财政责任有多大、制度架构是否有优化的空间、制度参数是否已经合理。该选题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架构、改革路径和关键技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支付压力,致力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不能被简单地界定为基金收支长期平衡,应当从养老保险的本质去理解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将养老保险的本质界定为代际的交换关系,将谋求代际公平确定为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基金收支平衡仅仅是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财务可持续只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本书财务可持续为主线,将制度、人口和其他相关参数等影响基金长期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在制度全覆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难以改变的背景下,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仅仅通过参量改革难以解决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问题,只有回到制度建设本身,通过结构性改革,对制度进行全面优化,才有可能实现代际的分配正义和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本书由七章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交代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并提出研究思路和创新方向。第二章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本章分析养老保险、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等核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价值指向的发展。养老保险的代际公平问题可以从制度公平正义和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两个层面来阐释。尽管本书的主线是分析基金的财务可持续问题,但离开制度的目标去单纯谈基金收支平衡,必然缺乏价值评判的基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认识财务可持续的本质。第三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及运行评估。本章考察现行制度的沿革,评估参保扩面和基金收支状况,反思制度设计存在的重大局限,阐释财务不可持续的制度因素。目前制度中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制度价值定位不明确,对个人账户性质的界定也是摇摆不定;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极不均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支独大”,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迟滞;个人账户长期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损害了参保人利益;统筹层次较低,基金地区分割不利于调剂使用和分散风险。第四章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本章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由于人口老龄化是影响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本章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口,并以制度抚养比将人口老龄化与基金财务可持续联系在一起。预测表明,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与60岁以上人口的比值为1.2,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与65岁以上人口的比值为1.9。人口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的改变,在现有的退休制度下,到2050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制度抚养比将下降为1左右。第五章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参量约束分析。本章重点对工资增长率、利率、退休年龄、缴费率、替代率和财政补贴等影响基金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证明仅仅进行参量调整是无法解决财务可持续性这一难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平衡的影响主要通过工资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两个中间变量来实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从增加缴费人口和减少待遇领取人口两个方面对基金收支发挥效果。测算表明:延迟退休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为1.52,比原退休制度下的抚养比高0.54。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养老金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重要参数。缴费率的问题主要是名义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之间的差距,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提高缴费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收支压力。政府在养老保险基金精算平衡上负有兜底的责任,对于目前三种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范围不一样。第六章制度优化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本章阐述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路,即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参量改革相结合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七章结论。本章提出本书的主要结论和一些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公平公正地处理代际分配矛盾。(2)人口老龄化是相当长时期内影响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约束条件。(3)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4)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追求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而不是为了保待遇发放的目标。(5)做实个人账户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有效措施,相反,做实的个人账户还会面临基金贬值风险,个人账户采用名义账户制模式更为合理。(6)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或降低公共养老保险替代率是必然的趋势。(7)缴费率调整对基金平衡的效应十分明显,在降低名义缴费率的同时必须做实缴费基数,缩小实际缴费率与名义缴费率的差距。(8)政府必须清晰界定自己在养老保险领域的责任,政府锁定基本责任,将更高的替代率获取交给市场和参保者个体去承担。(9)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吸引力的关键是增加缴费补贴和制定合理的记账利率。(10)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和加强监管等途径,积极支持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全覆盖为背景对中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社会保险“全覆盖”是最近两三年才出现的新提法和新要求,本书“全覆盖”为背景对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储备,至少笔者目前没发现有类似的研究。“全覆盖”为视角研究养老保险的新意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再以某项制度、某类人群为划分标准来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类研究,而是将现行的多项制度视为养老保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规划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其二,设定“法定人员全覆盖”的标准和时间节点,将所有适龄人口都纳入制度覆盖范畴,将总人口规模和结构分布作为制度覆盖人口的假设条件,在此基础上预测社会养老保险项目的缴费人口数和待遇领取人口数,也为估算财政的总体负担提供了依据。其三,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三项制度同时进行研究,可以动态考虑不同制度之间的人员转移接续问题。(2)拓展了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本书代际关系为纽带,将“养老保险”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养老保险的本质是代际的交换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如何公正地处理代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代际分配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虽然公平性是养老保险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并不新奇,但是以代际关系为视角来分析,使得概念的逻辑关系更为严密,在制度的公平性与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关系上,内容与形式一目了然。(3)对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优化提出新的方案并进行精算评估。本书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现行制度的路径依赖且不新增一项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性调整和参数调整,使原来杂乱无章的体系显得更加清晰,制度目标更加明确,并采用精算方法对优化后的制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估。数据测算量大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所有测算没有简单地采用他人的现成数据,而是利用精算原理和会计平衡原理,对制度覆盖人口、替代率、转轨成本、财政补贴、基金缺口的测算方法进行详细论证,然后选择合理的参数假设计算得出自己的结果。通过与其他学者或研究机构的测算结果进行比对,本书的测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书中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口测算、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效应测算、替代率和缴费率变动与基金收支缺口关系的测算、现行制度下养老保险的财政投入规模和基金缺口测算、养老保险转轨成本测算、平均缴费年限估算等方法都有所创新。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可持续发展财务可持续人口老龄化全覆盖AtractNowaday,thecoverageofold-ageiuraceytemhaextededuraadruralareaiChia.Thetakofmakigureoftheimlemettoeachidividualiitheextte.Thereformhaaremarkaleachievemet,alofacedahugechallege.Withtheolicyadjutmetaceecomemalleradmaller,thefiacialalacerikicreaeharly.Eecialudertheackgroudofoulatioagig,theiueofytemutaiailityiarticularlyimortat.Geerallyeakig,althoughChia'multi-illarold-ageiuraceytemhaeeetalihed,theytemtructurehaeegraduallyfializedtheeiofudreveueareoverexediture,therearetillmayrolemtoefurtherdicued,ucha:howtoaethelog-termolvecyoftheeioytemafterfullcoveragehowtodefiedgovermetfiacialreoiilityithefieldofold-ageiuracewhetherthereiaaceforytemtructureotimizatiowhethertheytemarameterarereaoale.Theigificaceofthitudyitodicuhowtoimrovetheytemtructure,thereformathadthekeytechologyimulti-illareioytem.Meawhile,thereearchireodtotheotetialaymetreureuderagigadhowtoolvethe“ecurity”rolemetter.Theutaialedevelometoftheoldageiuraceca'tedefiedathelog-termfudalaceimly.Itiecearytoudertadtheaturalliketweethecocetofutaialedevelometadtheatureoftheold-ageiurace.Ithiaer,theeeceofold-ageiuraceidefiedathetrafer-relatiohietweegeeratio.Therefor,theitergeeratioalequityiacorerooitioadkeyelemetforeioytemutaialedevelometthefudreveueadexediturealaceiolythematerialaithefiacialutaiailityiolythemaifetatiotoo.Thiaertakethefiacialutaiailityathemailie,makeacomreheiveaalyiofthemaifactor(uchaytem,oulatioamrelatedarameter)thatwillaffectthealaceoffudaymetilog-termmeawhile,thereearchexlaiafactthatecaueofthemajordefectoftheytemdeig,itidifficulttoolvetherolemofeioiuracefiacialutaiailityythearameterreformudertheackgroudoffullcoverageadagig.Athereult,theetwayiolytoayattetiotothecotructiooftheytemitelf,otimizetheytemadtakethetructuralreform.Itiaoilewaytomakeachievemetiditriutiojuticeadutaialedevelometofold-ageiurace.Thiaercoitofevechater:Thefirtchateritroducethereearchackgroudadigificace,makeareviewoftheexitigliterature,adutforwardtothereearchframeworkadiovatiodirectio.Theecodchateraalyzetheierlikamogold-ageiurace,theitergeeratioalequityadtheutaialedevelometexlaitheutaialedevelometofold-ageiuraceitorealizetheitergeeratioalequity.Theiueofitergeeratioalequityofold-ageiuracecaeexlaiedfromtwoaect:oeiytemequityadjuticetheotherifiacialutaiailityofthefud.Itiieffectiveadlackofaicvaluejudgmettotalkaoutthefudalaceofaymetifotcoidertheytem.Olyycomiigthetwotogether,thefiacialutaiailityevaluatioytemcaedetermied.Thethirdchateriecttheevolutioofthecurretytemcotructioaeytemcoverageexaioadfudreveueadexediturerethikthemajorlimitatioofytemdeigexlaifactorthatmakeytemuutaialeifiace.ThefourthchateritoredictadtudyChia'agigtred.Coideroulatioagigitheiggetcotraitotheutaialedevelometofold-ageiurace,theytemcoverageifurthercalculatedotheaiofoulatioredictioithichater,theagigadfiacialutaialearealolikedaedotheoitofdeedecyratio.Thefifthchaterfocueoomemaifactor(uchawagegrowthrate,iteretrate,retiremetage,cotriutiorate,relacemetrateadfiacialuidy)thateffectofudalace.Aditirovedthatolythrougharameteradjutmetualetoolvetherolemoffiacialutaiaility.Theixthchaterdicuehowtootimizetheytemdeig.Itiecearytocomietructuralreformwitharametricreformtoachievethegoalofutaialedevelomet.Theevethchaterithemaicocluioadolicyrecommedatio.Themaicocluioarefollowig:(1)Thekeycotetoftheytemutaialedevelometitodealwithitergeeratioalcoflict.(2)Poulatioagigiakeycotraittotheytemutaialedevelometithereetadthefuture.(3)Itiieffectivemeaurethatmakerealidividualaccout,othecotrary,thatwillfacethedereciatiofudrik.(4)Sytemdeighouldtakethericileofactuarialalaceeiofudalaceithematerialaetorealizetheitergeeratioalequityilogterm.(5)Exadytemcoverageitheievitalechoiceforuruitofitergeeratioalequity,ratherthatogetthetreatmettarget.(6)Wagegrowthratehaotovioueffectoeiofudalace.(7)Itioviouthattheeffectofaymetrateadrelacemetrateofudalace.(8)Itiaievitaletredtoriethelegalretiremetageadtoreducetheuliceiorelacemetrate.However,coiderthetwofactorrefertoitergeeratiofaireadjutice,morecautioueeded.(9)Govermetmutlayamoreactiveroleitheytemutaialedevelomet.Themaiiovatioarefollowig:(1)Redefiethecootatioadexteiooftheeioytemutaialedevelomet.(2)AeChia'eioytemfiacialutaiailityuderthefullcoverage,imrovetheredictmodeladmethodofthedataaalyi.(3)Putforwardtotheewchemeofmulti-illareioytemotimizatioadmakeaemiricaltet.Keyword:PulicPeiotheFiacialSutaiailitySytemOtimizatioPoulatioAgigFullCoverage1导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1.1.1问题的提出伴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险从覆盖国有企业到逐步将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纳入制度范围,从城镇走进农村,从城镇就业人口扩大到城乡所有年满16周岁的居民。1997年我国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初只有5000万人参与其中,之后经过不断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简称“城保”)参保范围的调整和积极开展扩面工作,2010年覆盖人数达到2.57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居保”)相继实施后,覆盖范围更是迅速扩大,2014年几项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全部应保人口的83%左右,逐步向着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迈进,为保障老年收入和减轻老年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从覆盖部分人口到面向所有适龄人口的制度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具备了普惠性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在未来的几年中社会保障要从制度全覆盖到“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这表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正在逐步迈入成熟期。国际经验表明,一旦制度实现全覆盖之后,政策调整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财务平衡的风险急剧增大,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关键,任何战略性的决策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而且在全覆盖的背景下如果对养老保险的研究仍然按照城市与农村、就业人员与非就业人员、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传统划分标准进行分类研究,既不适应社会流动性显著提高的现实,也难以全面把握养老保险的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只有将研究的视野放在全覆盖这样一个语境之中,将整个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深入探究养老保险在长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提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对策建议。中国养老保险在制度覆盖面和人员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财务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凸显。对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冲击首先来自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早在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据笔者测算,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从9%上升到22%。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呈现出人口绝对数大、速度快、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人口老龄化给公共养老保险乃至整个公共财政都带来了巨大负担,尤其在越来越多的人口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后,不可持续性风险在高速积累。一方面不断降低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减少;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被动增加。中国人民大学李绍光估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统账制度建立到2033年之间将会产生约8万亿元的养老金债务总额。2012年曹远征和马骏牵头的研究团队发布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指出在不改革的情况下,205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会达到GDP的5.5%。《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指出,2014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达1321亿元,32个省级统筹单位中有23个省份当期收不抵支。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收支平衡带来极大压力,威胁到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目前,“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初步成型,但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支长期平衡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也严重威胁到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墨尔本养老金指数通过对养老收入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和全面性来衡量各国养老金的可持续性,该指数目前覆盖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该机构发布的2014年指数报告,中国养老保险综合得分为49.0,略高于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和印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养老保险关系到已经进入老年阶段和未来必然进入老年阶段所有人的切身经济利益,基金的长期平稳运行是实现这种制度化的老年收入保障的基本前提,而养老保险基金如果长期入不敷出而导致无法兑现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可以说可持续性是中国养老金制度的“第一命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将保基本作为出发点,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转移接续作为改革的重要推力,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政府将来的资金投入压力会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论述有一条是“坚持精算平衡原则”,这是首次中央文件的形式对社会保险财务目标提出的基本要求。媒体每次发布的有关基金收支缺口或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讨论总会引起公众的议论纷纷和人心惶惶,进而造成社会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信任危机。尤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延迟退休、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高替代率和城乡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等问题产生强烈的关注,当然社会公众关注的未必就是养老保险改革需要马上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将从不同层面影响到养老保险改革,尤其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缴费能力下降,社会保险欠费和断保情况增多,对基金平衡也有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形势,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存在重大的制度性缺陷,从制度的架构到制度参数设计都应进一步论证完善,例如: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架构如何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价值如何定位?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是否存在本质的差别?公共养老保险与私营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和前景怎样判断?人口结构的变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均衡?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对基金收支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养老保险是否会发生偿付能力危机?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的缴费率和替代率是否合理?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责任如何界定?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本书财务可持续为主线将上述问题有机地串成一条完整的“珠链”,其目的是探讨如何从制度架构、改革路径和关键技术上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支付压力,致力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1.2.1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本选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系统分析制约中国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的主要因素。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到人口、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尤其与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是来自人口因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作为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一种全新的巨大挑战,使得养老保险自身既是受到人口老龄化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又是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性工具。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需要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提出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养老保险体系财务可持续影响程度的基本判断,避免因形势错判而出现重大决策的失误。进一步探索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和框架设计。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方向和具体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世界银行提出的多支柱架构得到国内学者较为普遍的认同,但是对各支柱的比重和改革的路径存在较大的分歧。客观地说,各家的思路和框架都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还不能说哪一个方案就可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书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工作和调查研究中的实践体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约束、发展思路和具体实施路径进行探索性的思考。探索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技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新旧制度的过渡、隐性债务的补偿、缴费率、替代率、计发办法等技术问题,在完善制度模式或框架的同时,研究如何突破技术困难,实现制度优化是本书研究的又一目的。1.2相关研究文献评述文献综述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考察与课题选题领域近似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既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复研究,更是为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找到新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文献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都列举出来;也要求对文献不能简单罗列,而是评述已有文献在观点和方法上的研究创新和存在的不足。基于此,选择与本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进行文献评述。1.2.1关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既时尚又传统的研究选题,国际国内社会保障领域学者几十年来对养老保险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研究归根结底都是期望找到一条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学者直接“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来探讨有关养老保险的问题。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内涵外延的界定应该是研究的起点。世界银行2001年出版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Newideaaoutoldageecurity:towardutaialeeioytemithe21tcetury)虽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这一命题,认为当时的许多养老金计划明显是不可持续的,需要进行艰巨的改革,但是该书只是一本会议论文集,并没有对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进行界定。欧盟委员会(2010)在其发布的《建立充足、可持续和安全的养老金系统》绿皮书中,重申了欧盟最新的养老金框架,提出为实现养老金系统长期财务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改革。对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界定通常以世界银行的评价方法为代表(罗伯特·霍尔茨曼,2005),具备充足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稳健性几个条件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内学者对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李绍光(2008)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定义为维持长期的收入和支出平衡。王德文(2006)、高萍(2008)、于洪(2009)、刘昌平(2011)、刘学良(2014)等人也主要是在缓解养老金财务危机和实现基金收支平衡这个意义上使用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应当说绝大多数学者正是从财务的层面来界定可持续,包括官方的文件里也是将可持续等同于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还有不少学者将可持续与公平性联系起来,从更深层次上对养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拓展。邱长溶等(2004)将可持续养老保险发展界定为统筹考虑退休一代和在职一代的养老问题,从横向看要处理好养老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纵向看要处理好代际的关系。周志凯(2005)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养老问题,不能因制度设计而导致某一代人的福利受损。胡秋明(2011)从公平与效率平衡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应该满足的五个条件,即人人老有所养、合理的养老金收入替代、长期财务平衡、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制度自身的动态可调整性。王晓军(2013)对养老保险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度量指标进行了研究,认为覆盖面广、保障充足、成本可负担、代际和代内分配公平、长期支付能力是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基本内涵。席恒(2014)将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定义为制度可持续、经济(财务)可持续、管理可持续与服务可持续。导致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是研究的另一个方向。世界银行(1994)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待遇确定型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郑功成(2013)认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是导致不可持续性风险的重要因素。郑秉文(2015)从制度的缴费收入能力不强、抵御老龄化风险的自动平衡机制缺位、统筹层次低、个人账户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缺陷、行政管理体制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制度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如何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科林·吉列恩等(ColiGillio,2000)就可持续性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设计等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罗伯特·霍尔茨曼和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等人(RoertHolzma、JoehEStiglitz,2004)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发展为主题,对私营养老金的成本和待遇、多支柱养老金体制、结构性养老金改革、养老基金的监管框架、个人账户管理费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林毓铭(2005)较早在一个多支柱架构下讨论了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1995年改革存在的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思路。何文炯(2009)认为应当把公平和可持续作为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路与政策建议。蔡向东(2011)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有偏差,使得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既无效率也无公平可言。林义(2015)认为要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制度目标进行设计,必须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设计、运行机制、核心技术和环境支撑。王作宝(2016)从代际公平与代际补偿的角度提出了研究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新视角,主张代际公平应当作为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和衡量标准,并认为由于养老保险机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通过制度本身的内部改革来克服代际不公的问题,应当通过其他形式的代际补偿思路来寻求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路径。1.2.2关于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精算方法及应用研究养老保险精算是以寿险精算原理构建起来的一门理论。鲍尔斯等人所著的《精算数学》推导出一些养老保险基本精算模型,如醵出金、退休受益等精算函数和用于描述精算成本方法的函数。R.L.布朗的《人口数学》中论述和推导了人口统计的一些方法和模型,并介绍了人口普查数据在美国退休金保障上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凯利森的《利息理论》中对研究社会养老保险的利率风险具有启发作用。还有鲍尔斯等人所著的《风险理论》和D.伦敦所著的《生存模型》也为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周渭兵(2000)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因其特殊性不应该简单套用寿险精算模型,需要对寿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4 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因素

  • 数字电视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重庆数字电视发展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严功军,邬建中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格式:AZW3,DOCX,EPUB,MOBI,PDF,TXT数字电视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重庆数字电视发展为例试读:内容简介《数字电视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重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为例》是2006年度重庆市社科青年项目“重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结题成果。整个成果基于数字技术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全球信息化发展和全媒体时代到来为背景,中外数字电视发展对比、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发展对比为参照,利用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媒介产业研究、电视研究等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将理论总结与实证调查、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等方法相结合,对数字电视转型及其影响、中外数字电视发展、数字电视产业化、重庆数字电视发展现状与问题、重庆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问题与产业化发展策略,对我国数字电视发展、区域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与产业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绪论一、研究缘起电视作为融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大众媒体,一直因其信息传播元素的多元化、参与感、现场感吸引着广大受众,也因其近80年的发展而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最受欢迎的媒体。英国学者罗杰·西尔弗斯通在其专著《电视与日常生活》中提到:“电视既是一个打扰者也是一个抚慰者,这是它的情感意义;它既告诉我们信息,也会误传信息,这是它的认知意义;它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轨道中,这是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意义;它对人造成的冲击,被记住也被遗忘;它的政治意义在于它是现代国家的一个核心机制,电视彻底地融入日常生活中,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础。”这话句充分显示了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影响。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形态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通过数字编码传递信息成为时代的主流。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模拟电视老大哥的优势地位不再,电视观众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根据媒体形态变化发展的规律可知,一是媒体形态演变总体上由社会发展和需求决定,新的信息社会需要电视媒体的变革;二是就媒体形态演变本身而言,新媒体的出现不是导致传统媒体的消亡,而是促使其进行技术演化和传播方式的转变,由此,数字网络的出现使得电视媒体数字化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此外,从加拿大传播学者莱文森提出的媒体补偿理论来看,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完全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优点,而且具有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匿名性、互动性等突出优势,是对传统媒体在这些方面不足的补偿。数字电视的发展,也是要从电视媒体本身而言的,是通过补偿传统模拟电视发展的不足,实现新的电视传播运作模式,确保自己对社会和个体产生的全面而又深入的影响的传统优势。为此,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进电视体制与政策变革,调整电视的传播技术与内容,全面推进电视数字化发展,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态势。英国作为最早开播电视的国家,2010年第二季度已经有92.7%的家庭使用数字电视,荷兰已经于2006年停播模拟电视,成为第一个完成数字电视转换的国家,美国和日本则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完成了数字电视转换。作为经历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技术变革的传统电视传媒,正面临着自身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面对全球化信息革命的挑战,我国也非常重视电视数字化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着手开始电视数字化的准备工作,分别制定了《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经历了1992—1998年的萌芽期,1999—2006年的产业准备期,2006年至今的产业启动期三个阶段,全面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达到6200万户,2011年6月达到9966万户,2005—2010年有线数字电视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45%,在数字电视转换、政策创新、业务拓展、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正向2015年实现数字电视普及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在为世界各国数字电视发展取得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种新的电视传播技术,数字技术对电视媒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受传统电视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固定模式影响的背景下,数字电视发展在政府政策变化、电视运营、产业拓展、受众接受等方面也将遇到极大的挑战。杨继红博士在其专著《新媒体融合与数字电视》中,把2002年以来的数字电视发展分为蹒跚的三阶段,提出了数字电视标准确定障碍、内容匮乏障碍、融资障碍、电视消费观念障碍等难题,列举了数字电视拓展进程中存在政府热市场冷、生产者热消费者冷、技术热内容冷三对矛盾,深刻地反映了数字电视在我国发展的复杂情况。虽然我国的数字电视转换正按计划不断推进,目前已进入三网融合和下一代数字电视发展阶段,数字电视用户不断增长,但如何解决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如何解决数字电视产业链仍比较单一、节目内容同质化;如何改变受众消费习惯;如何克服IPTV等新的视频传播形式的挑战,构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仍需要不断反思对策,正确决策。同时,正是由于数字电视作为视频新媒体,其传播属性和产业发展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数字电视转型不断面临新的问题,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也呈现出一种渐进式、试点式的发展模式。除了国家从整体上对数字电视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外,不同地域根据不同的电视产业发展基础和媒介生态,也在选择既有共性,又有较大差异的数字电视发展和推广模式,由此形成了诸如青岛模式、杭州模式、大连模式等。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2003年7月1日,重庆主城7个区试播数字电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数字电视试播城市。重庆地处西部,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发展环境,使得其电视媒体在国家总体规划发展的共性基础上也具备了鲜明的个性。如何通过吸取国外数字电视推广经验,结合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现实,根据数字电视的传播特性,推动重庆电视数字转型和数字电视产业健康发展,为重庆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促进重庆电视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极强现实参考价值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二、研究现状虽然数字电视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当前已进入全面推广的新时期,但由于数字电视始终是作为各国媒体发展的一种战略来实施的,对于数字技术设备的研发依赖性强,关于数字电视的研究也主要围绕数字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发、数字电视发展与推广现状及经验总结、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等进行的,并在时间上根据发展的成熟度逐渐呈现出递进和交叉关系。根据资料收集的情况分析,在数字电视发展早期,主要是关于数字电视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发展规划与政策、传输与接收标准研发等介绍性的文献,分别刊登在《科技传播》、《中国有线电视》、《有线电视技术》、《广播电视技术》、《中国传媒科技》、《数字技术与应用》、《通信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信息》等杂志上,如《数字电视的传输损伤分析及仿真传输信道的研制》、《数字电视信号的信道编码》、《数字电视技术进展与多媒体电视》、《数字电视技术基础知识》、《8M数字电视编解码器系统》、《数字电视标准综述》等。从网上搜索到的不足50本的数字电视研究专著同样如此,如《数字电视网络制播技术》、《数字电视原理》、《数字电视技术》、《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解读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业务支撑系统》等,这类研究主要随着数字电视技术与设备开发和应用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并且直到现在,也是所有数字电视研究文献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部分。数字电视为关键词,在2011年中国期刊网(CNKI)关于数字电视研究的文献统计共390篇,其中大约有323篇仍涉及上述领域,如《数字电视安全芯片UTi1203及其在无卡CA中的应用》、《基于IP传输的数字电视前端监测方案》、《浅谈中间件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计》、《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新进展及展望》等。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各国政府对推动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重视,数字电视研究在保持上述特征的同时,发展到中期则增加了各国、各个地区数字电视推广经验、运营模式的个案研究和介绍,接下来逐渐过渡到体制和机制研究、产业链研究、内容研究、用户推广研究、受众接受研究、市场竞争环境研究等多角度、多元化领域,包括黄升民教授领衔主编的历年《中国数字电视报告》、《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报告》、《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从苏州到杭州——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的力量博弈与制度重构》、《杭州青岛大连数字电视的现状与前景》、《青岛模式:数字电视的希望》、《中外数字电视产业体制比较研究》、《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从个性到共性中探寻中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长尾理论与数字电视多元化经营》、《网络融合下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规制与发展》、《数字电视内容提供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思考》、《关于中国数字电视推广的思考》、《试论数字电视受众的变化与传媒传播策略的调整》、《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的产业投资分析》等论文,对于推动数字电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尽管数字电视研究从技术介绍开始到目前已进入多元化研究的阶段,且在中国期刊网上,数字电视为关键词精确搜寻到的发表于1990年至2011年间的相关文献达6798条,但技术化、描述性、浅层次的研究比较多,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性、深层次研究数字电视发展所带来的传媒生态变化影响的专著和论文还比较少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此外,从本书研究重庆数字电视发展的个案研究角度来说,虽然也有一些关于青岛模式、杭州模式、深圳模式的研究文献,但多是简单的、阶段性的总结报告,把区域性数字电视发展放在数字电视转型整体背景下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也很少。这些都与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现状及其在现代传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很不匹配,还有待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补充新的研究成果。三、研究思路如上所述,数字电视作为电视媒体转型的最终目标,其发展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涉及体制、传播属性、技术、产业、文化研究等多领域的内容,相关研究必须做到理论研究、个案考察、社会调研相结合,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性。本课题研究利用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媒介产业研究、电视研究等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理论总结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力争使研究成果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目标:第一,对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和有效路径进行概述和思考,总结数字电视发展的基本策略;第二,结合电视媒体发展及其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反思电视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传播形态变化和产业发展变革;第三,根据重庆政治、经济、文化所形成的独特地域环境及其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重庆市数字电视产业和其他地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共性和个性,并针对重庆市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四、研究方法根据研究思路和目标,本书主要采取四种研究方法。一是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搜集国内外有关电视研究、数字电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数字电视发展的实际,对当前国内外及重庆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数字电视转型的进程与影响等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二是调查研究法。以对重庆有线数字电视公司的考察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取有关数字电视发展政府和媒体的具体措施与执行效果、产业化发展状况、内容制作情况、用户接受程度、存在的问题等的数据和资料。三是个案研究法。重庆市数字电视推广和发展的历程、现状、问题为主要对象,个案研究为重点,从个体到一般,分析思考数字电视转型的有效路径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四是比较研究法。通过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及重庆与其他地区数字电视发展的比较,反思数字电视转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五、重点难点本书研究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系统地总结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的历程、现状、经验与问题,反思数字电视转型所带来的电视媒体传播与产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二是以整体研究为指导,重庆市数字电视为具体对象,系统地总结和思考重庆数字电视推广和发展模式的特征、有效经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本书研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料收集困难,关于数字电视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的参考文献十分有限;二是调研任务重,由于本书实践性强,研究内容新,必须进行广泛调研才能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调研和结果分析任务繁重;三是由于数字电视目前仍处于发展时期,有关数字电视研究的对象不稳定,存在较多变数,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很多方面难以下准确的结论,需要后续研究不断跟进。六、基本内容根据研究思路和目标,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研究内容进行介绍。第一章结合电视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对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电视的数字化转型表现及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进行总体论述。第二章通过对中外数字电视发展历史、现实的论述,整体认识世界数字电视发展,并以此反思数字电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出路。第三章从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入手,结合数字电视的传播属性,分析数字电视产业化发展的现实特征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主要在前几章综合论述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对重庆数字电视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第四章主要论述重庆数字电视的发展历史,数字电视在定位、业务发展、产业链建设、促销、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发展现实,对数字电视在传播观念、市场定位、品牌建设、节目内容、市场营销、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第五章则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结合三网融合和下一代数字电视发展的背景,依次提出重庆数字电视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为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第一章数字电视转型及其影响在人类发展史中,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农业社会的标志是农耕技术,工业社会的标志是机械技术,而当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其标志则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作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指借助科技设备将各种图、文、声、像等形式承载的信息,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也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在这一时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信息的加工和传播能力也被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迅速席卷全球,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使得数字化生活方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时代已然来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也变为现实。数字技术推动人类进行了一次划时代的伟大转折,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为过。同样,就大众传媒而言,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信息加工、处理、传输和接受模式,不啻为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引起大众传媒从理念到传播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传媒形态不断变化和整合,构建新的大众传播格局。当前,“原生数字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主流,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并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合流,推动着一个融合媒介为主体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老大,以其独有的影响力,成为传媒数字化革命中最让人关注的媒体形态。数字电视发展及其带来的传统电视转型等新问题,成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一、数字电视及其特点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新的电视传播形态。传统的模拟电视是指通过“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的电视,其特点是采用时间轴取样,每帧在垂直方向取样,幅度调制的方式传送电视图像信号。由于模拟电视固有的技术缺陷以及存在回波反射、存储困难、对传输信道要求严格等缺陷,其信息传播存在易受干扰、色度畸变、亮色串扰、行串扰、行蠕动、大面积闪烁、清晰度低和临场感弱的缺点,一直阻碍着电视媒体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技术的引入彻底解决了模拟电视存在的问题。新的数字电视把传输的图像和伴音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0和1的数字电视信号,由地面无线电波、有线电缆、卫星信号传送并被数字电视机接收后,再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音频、视频解码处理,还原成原来的图像和伴音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了从节目摄制、编辑、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等全过程完全数字化。电视传播过程的全数字化,使得其在信息制作、存储、传受的过程中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被视作广播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综合起来,电视的数字化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一)传输质量高,音画效果好由于数字电视将模拟信号转变为脉冲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避免了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失真和噪声,能确保传输后信号的信噪比,不易受外界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高。同时,在数字电视机中,利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自适应数字滤波器,能使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充分分离,提高了彩色图像的质量。另外,它采用场存储器将电视机的隔行扫描变换成逐行扫描,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使图像更稳定。在伴音系统方面,由于数字电视采用数字音频技术,所以音质好。高清晰度的图像、高质量的音频,更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二)频道资源得到释放,内容更加丰富卫星直播利用带宽压缩技术可以在一个频道内播送5套节目,以及100个频道的声音广播、计算机用数字广播等多种广播。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一个模拟电视信道可播8~10套标准分辨率的数字电视节目,使得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频道大量增加,因此也能提供更多的影视、图文信息、互动节目等,供用户自由选择收看。(三)功能多、服务面广数字电视兼容了三种不同制式的电视信号和现有的模拟电视机,信号可直接进行存储、处理、传输,图像传输和控制自如,可以互不干扰地同时传送文字、数据、语音、静止图像等多种附加信息,可以与计算机或其他数字式设备组成系统,实现可视数据、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的综合显示,可以借助双向网络,实现用户自由点播节目、自由获取信息,为用户提供多种数据的增值服务等。由此,数字电视机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节目,播放录像节目,而且可以作为网络终端,用于购物、理财、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图文杂志阅读、视频点播、电子游戏等业务,功能多,服务面广。二、数字电视转型的现实表现“转型”(traformatio)原是生物学的概念,意指微生物细胞之间“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后被西方社会学家组合为“社会转型”(ocialtraformatio)一词,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性变,主要用来描述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的转换。其中“型”可以理解为社会整体结构模式,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结构要素的一个高度概括,“转型”意味着对社会结构模式的全面、整体的变革。根据转型的基本内涵,本书所指的数字电视转型,可以定义为相对传统模拟电视而言,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而导致的电视传播全面、整体的变革,涉及电视从传播者、渠道、内容、受众接收、传播效果和功能实现等所有领域的转换和性变。数字电视转型,既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和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代表了电视这一影响力最大的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一)数字电视转型的背景就转型背景而言,数字电视转型首先是数字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这种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技术,最开始并没有用于信息传播领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进入传媒业,并随后通过90年代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推动,对大众传媒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数字技术包括数字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信息加工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数字信息发布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检索技术、数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等,体现出技术获取门槛低,信息制作成本低,复制、传播便捷,存储利用方便,双向传播,传播模式多样化,传播渠道交叉化、融合化等多种优点。数字技术的发展,首先使得互联网从技术网络转变为第四媒体,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并随之推动了手机媒体作为第五媒体的出现。而新媒体正是利用了数字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海量信息传播,文字、图像、声音合一的信息传播,快速传播,覆盖全球的传播,互动传播,匿名传播,个性传播等功能,直接宣布了传统媒体冬天的到来。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产值突破2000亿,手机用户超过9亿,2009年其为代表的移动传媒产值就占了传媒业总产值的1/3。相反,在传统媒体中,报纸消亡论仍不时出现,广播曲折发展,电视的影响力虽然还很大,但观众人数增加缓慢、收视时间下降、收视饱和、节目同质化、产业发展单一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电视终结论。可以说,数字媒体的优点与传统媒体逐渐没落的现实,使得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实现二者的结合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也是挽救传统媒体的唯一良方。其次,数字电视转型是全球化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随着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互相交融、互为依存、相互影响,推动了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全球民族、国家及其职能削弱,相互依赖,全球市场形成,跨国生产、贸易和金融整体运行,文化交融,多元化、差异化共存发展,消费文化盛行,世界因为全球化而变小、变平了。而在这一全球化的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合作与交融,均是以信息为载体和重要资源,通过传播进行的,信息的全球化也因此成为必然。信息的全球化既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程曼丽教授曾指出,信息的全球化是以“传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流动;传播媒体跨地区、跨国界经营;传播手段高度现代化和各国政府对信息控制减少”等因素为依托的。而这些因素的提供,是传统技术下构建的传媒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也正是推动计算机技术进入传媒领域,催生网络传媒和手机等新媒体产生并促使其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今,通过互联网及其衍生的各种渠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一体化的世界里,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体都被联系在一起,托马斯·弗里德曼由此提出了“全球化3.0”时代已到来的观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抹平了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而作为麦克卢汉“地球村”概念提出的主要支撑的电视媒体,虽然仍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明显已不适应“全球化3.0”的发展需要。新一波的全球化发展,要求电视媒体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快速获得数字媒体传播的比较优势,来满足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世界公民对影像信息的广泛需求。最后,数字电视转型是对传统电视传播缺陷补偿的结果。众所周知,从技术上看,传统电视的音画质量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设备、传输距离、地理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节目储存容易受到损坏等。从传播模式特征上看,传统电视体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包括线性的,按时长、时段进行内容传播导致频道资源有限,选择性较弱;点对面的传播导致类型化信息和受众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接受环境家庭为单元,在封闭环境下集合式收看等。从传播生态上看,由于电视影响力较大,无论是国有体制,还是私有体制,各国传播者都利用传统电视易于控制的特点,对电视信息传播进行严格管理,致使世界各国的电视传播信息远未达到自由流动的状态。这些固有的缺陷,是与信息全球化的要求不符的,也由此成为电视数字化转型的本体原因。(二)数字电视转型的现实表现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共同推动下,电视开始了向数字化传播转型的历程,标志着电视媒体发展第三次革命的爆发。到目前为止,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转型已经从单独的传统电视数字化应用和推广,发展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实现了电脑、手机、电视的三屏合一。具体而言,数字电视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数字电视转型构建了新的电视媒介形态数字电视转型首先影响的是电视媒介本身。除了前面所论述的数字电视相对模拟电视而言,在转型过程中获得了数字媒体音画清晰、传输效果好、内容丰富、功能多、服务面广等优点以外,数字电视还实现了电视媒体的移时、移位传播;实现了电视媒体的非线性传播、点对点传播、网状传播,包括互动传播、选择性传播;实现了传播介质包括电脑、手机在内的多元渠道传播,传播内容的共时和历时传播;实现了打破传播主体和客体界限,传播与接收同一等,彻底改变了观众只能在家里当做“沙发上的土豆”的封闭式的收看电视的模式。随时、随地看电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消费电视成为一种文化现实,一种新的电子媒介传播形态应运而生。表1-1三代电视传播比较2.数字电视转型构建了新的电视媒介生态媒介生态学研究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把媒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它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是我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专家,他在论文《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对媒介生态研究内涵有着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生态因子(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和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与媒介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两方面。媒介生态因子构成媒介微观生态,是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平衡,这种平衡能够使媒介的结构趋向完美的状态。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平衡,还要受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因素构成媒介宏观生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与媒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存在于环境中,同时媒介本身也构成生产和传播环境。因此,媒介生态的中心关注点在于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不仅仅有媒介系统的内部要素互动,还有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这些频繁、复杂的整体互动关系会导致信息、能量、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还有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如同自然生态系统或社会生态系统那样,媒介是一个生命体和生态系统,也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生态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外在环境的影响,从而促使媒介生态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同社会宏观系统保持协调和联通,通过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达到某种平衡与和谐。如前所述,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互相依存,政治民主建设、公共领域建构成为政治发展的方向;经济信息化成为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文化多元化、商品化、世俗化发展,消费文化成为主流,这一切都改变着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社会生态。数字技术的发展,正是适应了信息全球化的需要,为新的传媒生态系统的构建扫除了技术屏障。传统电视唯我独大,自上而下孤立的影像信息传播,主要为政府和机构完成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主要依赖受众被动接受的二次售卖而获得广告收益的产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态的要求,为了实现平衡,数字电视的转型也因此成为历史的选择,并构建了全新的电视传播媒介生态。这种新的电视媒介生态就是因为传统电视的变革而形成的“全媒体媒介生态”。数字技术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形成数字报刊、数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并通过统一的平台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历经从粗放的多媒体到跨媒体的媒介融合,再到融合媒介的过程,实现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传输信息的功能。全媒体是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可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从传播内容形式上涵盖了视觉、听觉、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所倚重的各类技术支持平台来看,除了传统的纸质、声像外,还包括基于互联网络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等,也就是说构建了“一个媒体,多种媒介”的传播生态,实现了信息一次生产、多次发布,以及立体化、固定与移动化、全方位与细分化的传播。从全媒体的传播特征很容易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电视的加入至关重要。如果说早期的报网互动等只是媒介融合的初级形式,而数字电视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是推动全媒体向更高层次发展和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从此,与社会信息传播生态相适应,电视媒体自身原有的媒介要素所构成的传播系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传统的模拟频道节目播出,与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移动户外电视等多种播出形式并存;电信、互联网以及其他大量传递音视频业务为主的播出机构增加,机构传播者与草根传播者并存;广电系统内部资源整合以及跨系统的资源整合不断进行,电视媒体与报纸、网络、手机媒体的深度融合不断进行;整个系统原有的垄断、封闭地位被打破,代之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元化、开放式发展;节目突出服务性和多样化;用户自主选择,用户结构变化,向年轻化、高端化调整;制播分离格局最终形成,电视业在全媒体语境下进行资源重构和专业重构,产业属性增强,新的产业体系形成和市场主体不断出现,所有制、行业、区域壁垒被消解和细分,市场和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增强,投资多元化;电视媒体向多媒体内容提供商转变,节目生产、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源、后勤服务资源等进一步市场化,将面临组织和生产流程的再造,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等。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调整和变革,推动着电视媒介生态系统实现新的平衡,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数字电视转型的影响数字电视转型作为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其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从宏观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信息传播研究主要是分析“社会、媒介、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特别是就媒介形态改变的影响而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是媒介本身而非信息改变了社会的传播方式,由此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新的媒介延伸了人的感官,进而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数字电视作为新的媒介形态,其诞生和发展不仅会像前面论述的那样对电视媒介本身以及其他媒介产生影响,同时其信息传播对社会和人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长期对其进行关注和思考。(一)数字电视转型的社会影响数字电视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促进了传播信息载体的融合,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方式,拓展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服务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变革。首先,从政治上而言,数字电视转型使电视媒体的政治功能实现了从宣教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新的电视媒体公共领域正在形成。模拟电视时代推行播放型传播模式,社会精英控制着电视媒体,公众被动接受电视建构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电视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兼具的形象化优势,成为政治控制和宣传的主要手段,在西方的总统选举中,总统被称为电视总统就是模拟电视政治功能实现特征的最好阐释。而数字电视打破了精英层的传播霸权,实现了公众的自由参与制作和收看节目,传统的社会中心和主旋律媒体话语形式向民主话语渐变,电视被建构为多元话语交流共享的平台,政府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加入其中,公众参与政治治理的权利扩大,积极性大大提升,影响力大大增强,不断推动传统电视媒体公共领域的去封建化,推动着社会政治民主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其次,从经济方面来看,数字电视转型使得电视媒体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和延伸,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现代传媒是影响力经济、信息经济、知识密集型经济的代表,媒体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推动传统的工业向信息化转型以及自身作为服务性产业发展推动整体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模拟电视时代,电视媒体的这些经济功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但无论是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来看,还是从电视产业自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来看,都还不够。数字电视使频道数量增多,传播海量信息,接收终端多元,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参与传播,各取所需,实现了全球经济信息随时随地共享,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后工业转型进程;电视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合作,电视产业市场主体变得多元化,收益渠道多元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节目制作、节目运营、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广告收益等,都将成为新的电视媒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构建全新的电视产业业态格局。电视业产值将大大增加,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柱,成为消费经济时代的重要引擎。最后,从文化发展方面来看,“传媒即文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传播史,是传播媒介演变的历史。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代表着不同文明的出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变迁。模拟电视构筑了独特的影像文化,传播者通过电视节目生产意义和生活方式,并通过二次售卖,获得以广告收入为主要构成的经济利益。电视节目成为饱含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观众从电视节目中被动地获取意义,进行着有条件的解码,并通过长期的涵化,变成一个个电视人和电视媒介依存者。电视文化因其浅表性和感官刺激的属性,成为娱乐文化的主要传播渠道,形成了快餐式、消费式、商品化的电视大众文化的主要特色,并深刻地影响着受众,同时由于电视传播的巨大效果,使其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宣教争夺的平台,体现出重要的政治文化传播特色。传统电视文化传播无深度的娱乐文化为主,倡导自由、民主、时尚、个性、碎片化的生活理念,导致视觉文化盛行,已成为消费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无论如何,传统电视文化还是一种“向心式”的“中介性”的文化,其影响始终是由精英传播者文化利益和商业利益博弈的边界所决定,仍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霸权文化。而数字电视的出现,推动了一个鼓励自由参与和分享的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这样一个平台将彻底改变电视的文化生态。公众的广泛参与、传播手段的多元、传播控制的减少、传播内容的丰富等使得数字技术时代的电视文化更加民主化、自由化,更加反中心化、个性化、碎片化,更加多元化、杂糅化,更加跨国化和全球化。在数字电视文化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并存,人们自由传播、享用和评价,文化共生、共荣。数字电视文化的这些特性,在这个媒介文化成为文化主流的时代,势必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推动社会文化不断向更加民主化、多元化、视觉化、后现代化深入。(二)数字电视转型对公众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电视是政治传媒化的主要媒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影像消费文化的代表,其对公众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消费理念、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塑等,作用巨大。不同时期的传统模拟电视对公众个体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早已成为共识,“获取信息”、“舆论引导”、“娱乐”、“文化涵化与教育”是电视媒体对公众影响的正面概括;“电视人”、“时间的窃贼”、“沙发上的土豆”、“电视依存症”、“他律性欲望主义”、“电视暴力”、“电子媒体娱乐至死”、“电子媒体对人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媒介情境论”、“虚拟环境”等耳熟能详的词汇,则是倾向于电视媒体对公众消极影响的代名词,细数着其对公众影响的功过是非。而传统电视由精英人士进行传播及公众被动接受的模式,也使我们自始至终对电视媒体霸权式的传播效果产生魔弹论式的担忧。数字电视转型后,电视媒体对公众的上述影响依然客观存在,但数字电视构筑的新的影像传播生态实现了电视、网络、电话的融合,使得社会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的时代,数字电视对公众的影响模式将从公众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选择和参与,其导致的影响和变化是多方面的。数字电视对政治民主化的提升将使其政治社会化功能惠及公众,增强公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拓展政治参与渠道,提升政治参与能力;数字电视用户服务至上为主,构建多种经营和收入模式,将吸引大量公众参与数字电视产业链,真正成为电视产业发展的主体;数字电视建构的自由化、多元化、全球化、后现代化,追求共享和参与的媒介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公众的文化生产力,使公众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在建构公众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消解传统电视霸权文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公众践行使用与满足理论,自己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方式,利用什么样的视频传播为自己服务,传统电视观众是“沙发上的土豆”,电视导致的电视依存症、他律性欲望主义、电视暴力、娱乐至死、拟态环境环境化等对个体文化的消极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有利于电视传播对公众影响正效应的全面发挥。(三)数字电视转型影响的辩证认识综上所述,数字电视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是深远的,诸如推动政治民主化,提升公众政治素养,推动经济变迁和电视产业本身的多元化发展,构建新的多元、自由的影视文化,提升公众的文化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规避电视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过度乐观地看待数字电视转型的正面影响。从信息传播的功能观来看,媒体的传播作用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正功能和负功能的转变就是一步之差。比如数字电视带来的民主化、自由化和多元化,需要社会政治文明高度发达和公众素养全面提升的配合,不然,这种过度的自由和民主,只能是一种新媒体民主的表面喧嚣,是一种谩骂式、攻讦式、互相践踏式的民主,不利于总体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的稳定,也势必成为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的工具。再如数字电视是公众参与的媒体,可以规避很多传统电视的负面影响,但这也是建立在公众有自主选择和判断、自主利用信息的媒介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的,不然,面对数字电视的海量信息传播和多渠道传播,公众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电视倡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果是否会更甚还很难说;数字电视集电视、互联网、电话于一身,是否不仅不会减少对它的依赖,反而会使人更加依赖它;数字电视融合了公共领域传播和私人领域传播的边界,是否会导致更多的媒介伦理和道德问题,是否会更多地发生传播侵权问题;数字电视使人们可以自由决定使用时间和地点,更好地分配时间甚至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不再做时间的窃贼,但细分化和高品质的节目内容,是否会更加吸引公众,从而更多地占用公众的时间等,都足以说明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数字电视的影响必须辩证地看待。由此,政府必须进行宏观的管理和引导,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传播环境,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数字电视,规避数字电视所带来的新的负面影响。第二章中外数字电视的发展与思考数字电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很快成为多数发达国家电视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而蔓延全球。30多年以来,世界各国在发展数字电视方面不遗余力地投入各方面的力量,使得数字电视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大范围的推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综观全球数字电视发展的进程,欧洲、美国、日韩在数字电视的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虽然稍晚于发达国家,但目前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数字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因受不同体制、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各国数字电视发展既有共性,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模式和个性。本章拟通过对中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历史、现实与问题等方面的论述和思考,对世界数字电视发展进行整体认识。一、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一)欧洲主要国家数字电视的发展欧洲数字电视发展早,目前已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技术成熟,用户规模大,使用效率高,英、法、德等国家为代表,成为世界数字电视发展较成功的地区之一。1.独具特点的英国数字电视英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有其独具的特点。首先它本身拥有较完善的公共电视系统;其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还有市场中民营企业的推动,这些都对英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传播渠道的基础建设上,相对于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英国具有成熟的地面公共广播频道,从现有的模拟电视网络向数字电视转换比较容易,也更有利于国家管理机构对数字电视推广的管理。英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1月,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ITC)进行了第一次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实验,此后,英国的数字电视传送和播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5年,《无线数字电视发展计划》和《英国广播公司白皮书》的颁布,同时解除了针对媒体的管制,一同构成了英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的核心。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致力于构建地面数字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公平竞争的平台,表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的发展。1998年10月1日,B-SKY-B开办英国第一家数字卫星电视平台SKYDIGITAL,同年11月,作为第一个地面数字电视频道,BBC的“ONDIGITAL”开播,此后,英国的数字电视开始迅猛发展。到2003年7月,全国有44%的家庭可以收看到数字电视,订购免费观看的家庭达到130万户,DTH付费用户每季度增加22.7万户,总用户达到630万户。英国广播电视监管机构Ofcom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6月30日),已经有92.7%的英国家庭使用数字电视,每10个英国人中,就有9个人可以在家里收看数字电视。根据Ofcom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数字电视发展报告,英国80%的电视都已经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其余20%仍在接收模拟信号;71%的家庭已将第二台电视机进行数字化升级。Ofcom计划在2012年完成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电视的过渡。完成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后,每台电视机必须连接上卫星、有线或宽带传输。2.稳步发展的法国数字电视法国数字电视发展起步比较晚,但一直稳步推进。2003年,法国开始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有选择地进行数字电视推广,首先选择30个频道作为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开播的基础,并制定了地面数字电视的开播时间表。根据法国数字电视管理机构的安排,在2004年年底,法国将有40%的居民能够接收到地面数字电视的广播,其中有16个免费的广播电视频道,14个付费的电视频道。2005年9月,法国开始了全国性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初期,法国政府实行了免费送机顶盒的政策,并开播了14个数字电视频道。在法国视听委员会的详细计划下,在其拥有的无线电视系统基础上进行的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因而在开播不久之后,其覆盖率即不低于35%。在此背景下,法国政府通过文化部和通信部声明,政府全力支持数字电视的发展,同时给予了积极的建议,就现有的各个频道的时间表、任务以及目的、意义进行调查,表达了政府对数字电视发展的支持。有了政府有力的支持和协调,2006年,法国数字电视发射台已经增加到20多个,数字频道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据法国《论坛报》2008年5月26日的报道,法国广播电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第一季度,法国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51.7%。50%以上的家庭通过地面数字电视、ADSL、卫星、光缆收看数字电视,2008年前三个月比2007年第四季度增加了4.2个百分点。2010年2月,法国《费加罗报》报道,位于东部边陲的阿尔萨斯大区于2月初率先停止了模拟信号电视节目播出,转由数字电视取而代之。这标志着法国开始大规模迈入数字电视时代。此时,就覆盖率而言,88%的法国人从此可以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待到法国电视数字化计划完成时,这一数字将攀升至95%。剩下的占总人数5%的山区居民则将通过卫星收看数字电视。法国数字电视的发展也遇到不少困难,如在2004年,法国有线运营商就陷入了为数字电视业务筹集资金困难的窘境中。在此背景下,法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必须寻求一个更好的融资和经营模式。在数字电视的推广过程中,法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开展工作,由政府、民营媒体和设备商成立工作小组,全力推进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就法国媒体从业者而言,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正推动着新一轮的媒体产业革命。虽然数字电视在法国的推广过程中遇到如资金、居民接受程度、地理条件、硬件设施等种种困难,但是数字电视的覆盖工作仍然接近完成。自开播数字电视以来,用户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增加,民众对媒体技术的关注度也明显提升。3.公有和私有并存的德国数字电视德国的电视业务主要分为公有和私有两个体系。在早期,由于德国的联邦制国家体制,地方对于电视业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且联邦政府又没有建立国家电视台直接控制电视业的趋向,所以联邦德国的电视业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1953年成立的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ARD,作为全国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德国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电视网,主要播出频道为DaErte——德国电视一台。ARD很早就开始数字电视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了。1996年7月,ARD作为全欧洲第一家数字电视机构正式建成,其从前期的制作到后期的播出,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并就数字电视的播出制定了“不加扰、不收附加费”的播出基本原则。在广播电视的推广进程中,卫星数字电视的覆盖率最高,接下来依次是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最困难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地面数字电视的普及。德国地面数字电视的推广采取分地区的实验广播、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在开始阶段,德国通过实验,于2002年11月在柏林和勃兰登堡地区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在2003年8月,该地区停止播出模拟电视信号,实现了数字电视的全面覆盖,使柏林和勃兰登堡地区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数字电视传播的地区。而后,德国加速了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积极向德国北部地区推进。在德国的数字电视推广进程中,起积极作用的首先是民营电视频道经营商基尔希集团(KirchGrue)。在电视产业兴起后,基尔希集团成立了有线电视频道Premier。20世纪90年代中期,Premier成为德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经营商之一,在数字电视产业市场的开拓中,Premier公司采取各种增加用户的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如允许用户使用从合格的零售商那里购买的便宜的机顶盒,这样就使注册用户快速增加;在推广过程中,Premier还联合在德国影响甚广的门户网站WEB.DE,帮助Premier经营新的数字电视业务。尽管数字电视的普及率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由于通过有线电视和地面天线电视接收节目,观众仍有30~50个频道可以选择,加之欧洲推行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为主的新频道与原有的模拟电视频道差异并不明显,数字电视对观众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高清数字电视推广成为必然趋势。2004年,欧洲多所影视专业高校组织了高清论坛,教师、学生和企业联合在欧洲不同国家实验、实践,而后,通过不同私营公司的介入,以及付费商业服务的引进,在领域内形成竞争机制,推动高清数字电视的发展。德国数字电视的发展,除了政府主导技术转换工程以外,其频道的经营主要由民营企业承担,彼此之间进行竞争,形成了公有和私有并存发展的数字电视推广模式。4.作为转换典型的瑞典数字电视瑞典启动数字电视的转换非常早,1999年即开播数字电视,2008年2月相继关闭境内所有的模拟电视,2009年则开始规划数字电视转换后的红利政策。针对数字电视转换,瑞典长时间推行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双轨播放,给予受众接受数字电视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使得数字电视推广进行得十分平稳。经营数字无线电视的服务企业必须向政府下设的瑞典广播电视局(SwedihRadioamTeleviioAuthority)申请频道执照。该局主要通过审议制而不是招标机制分配无线电视,确保未来市场频道内容服务的多元化。瑞典的无线电视频道执照每6年为一期,运营模式包括收费与免费两种,业者可自行选择。选择付费的业者,需通过BoxerTVAcce平台销售的机顶盒,有条件的方式接收数字无线电视(2007年以前瑞典只有Boxer一家承揽无线电视收费业务,不过目前政府已开放市场,允许其他业者参与)。传输信号方面,则由国营性质的Teracom公司独家提供服务。瑞典政府总共分5个阶段进行数字转换,第1至第3阶段完成后,便有50%的民众可以收看数字无线电视。具体的数字转换业务由瑞典数字转换委员会(DigitalSwitchoverCommiio)执行,其工作范畴主要集中在为民众提供数字转换的知识,并帮助低收入家庭购买数字机顶盒。目前,瑞典约有25%的人口只订阅数字无线电视,若再把跨平台的收视户纳入其中,则收视人口数量有所增加。有线电视在瑞典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5%,而卫星电视在瑞典也占有25%的市场份额。可见,瑞典数字电视的发展,体现出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地面电视博弈的特征。其中主要是两家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三家领先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和一家地面数字电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有序的竞争推动了瑞典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其数字电视普及率已从2004年的27%上升到2009年年底的60%。5.政府重视、免费播出的西班牙数字电视西班牙是较早开展数字电视业务的国家,2002年年底,其数字电视的普及率已达到22%。两家领先的数字电视运营商ViaDigital和CaalSatelliteDigital在2002年合并后组成“Digital+”公司,继续推动数字电视快速发展。2006年,西班牙数字电视覆盖率即达到了48%,用户近600万户。西班牙政府十分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其数字电视主要免费的形式进行传播。西班牙政府将全国划分成256个区域,每个区域有4个数字电视频道,覆盖全国85%的地区,通过建设1000多个数字电视地面频道,有效整顿了西班牙混乱的电视市场。政府对数字电视的推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点击下载...

    2022-04-03 数字电视新媒体 数字电视发展

  • [每天读本书]《人民名义》热播剧同名政治小说

    同名电视剧《人民名义》正在播出。目前豆瓣评分8.7分。根据Kidle合作伙伴背景的搜索数据显示,许多合作伙伴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对这类书不太感兴趣,所以我犹豫是否推荐它。今天,我花了一些时间读了十多章。我觉得我可以看看那些想好奇你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政治生态的人。当然,如果你在追逐这部剧,你需要注意书的长度应该更小,你可能会不小心读完它。以下内容摘自凤凰网对《人民名义》一书作者周梅森的专访,可以一窥创作本书背后的故事。周梅森,1956年出生,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高中毕业。他曾担任矿工、文学杂志编辑、政府官员、海上商务人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代表作《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最高利益》、《国家公诉》、《我的主人起起落落》、《人民名义》等。以下是记者对该书的相关采访摘录:记者:你写反腐题材作品《人民名义》的原因是什么?周梅森: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作家的天职是写作,我是个在场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可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生态,《人民名义》是应运而生。当然,这里有个契机。过去近十年我一直在写这个小说,写了就扔在那,隔了很久又接着写。这类小说发表、出版都有一定的阻碍,电视剧更是不容易拍。过去有关部门认识上和政策上都有偏差,对密切关注现实的文艺作品、对触及到诸如腐败之类问题的小说和影视,认为可能是负能量,似乎闭眼不看,就不存在似的。现在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次三线联合,小说、话剧、电视剧,同时比较顺利地出来了,完成字数近一百万字。记者:你在这部作品中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周梅森:小说描述H省政治生态极其恶劣,腐败令人震惊。这种情况在我们今天的现实中是存在的,那么我们不能写什么呢?如果你害怕这个和那个,你就不能写你的作品。在揭露赵立春、高玉良、齐同伟等腐败官员的同时,我更注重描述新省委书记沙瑞金、反腐败局长侯亮平等人物。面对腐败现实的严峻斗争,我努力描绘李大康、易学等一批务实官员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记者:人的名字这个名字有点政治化,但这也是你一贯的风格。周梅森:这个标题有点政治化,有些读者可能不喜欢。我想打电话给底牌,但我觉得太有趣了,所以我放弃了。现在看来,人民名义,我写的是政治小说,没有必要隐藏,假装是纯粹的艺术。我所追求的艺术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担心谁会谈论它。腐败官员充满了人民人民成为了他们的名字。因此,反腐败应该真正代表人民人民名义绳之以法。记者:电视剧《人民名义》播出后,成为热门话题。你觉得这种热度怎么样?周梅森:我认为文学作品的关键是深入挖掘人性和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动人们。最高人民检察院安排我到监狱采访落马官员。许多官员在落马后非常后悔,但一些官员抱怨。他们认为我们这么多年来做出了多少贡献。一个城市和一个县已经改变了。他们贪婪地判断我15年。他们感到非常委屈。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当你在位时,党组织在你身上花费了精力,信任你,培养你。如果你有问题,你会抱怨。比你更委屈的是组织,更悲伤的是组织,因为组织的努力是徒劳的。你腐败了,被党组织骂了。理想信念是党纪底线的最低要求。保持底线是基础,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追求。记者:你如何定义当前的官方小说和反腐小说?周梅森:虽然这类小说一直受到限制,但它们是流行小说的一大分支。读者很多,但文学评价不高。我几乎不看。我的《人民名义》不是所谓的官方小说或反腐小说。我更喜欢它是一部政治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从省市高级官员到基层工人,写了丰富的社会层面,深入挖掘了人物的人性。根据人物的成长环境,我写下了自己的具体命运,写下了所有人对这个时代的痛苦感受和社会的个人感受。这可能是我的书与所谓的官方小说和市场上流行的反腐小说最大的区别吗?记者:为什么对这类题材的写作如此感兴趣?周梅森:因为这次改革给我国、民族和人民带来了历史上罕见的巨大变化,这是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因为我的作品非常接近生活,所以很难描述它,有时甚至很难取悦它,但我认为这项工作需要做,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些作家站在社会的前面。如果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文学总是不存在,我认为这样的文学将离人民越来越远。至少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作家。我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写这个时代,记录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国家的艰难崛起的过程,以及这个崛起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作为一名作家,我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我愿意承担民的名义是我最新的结果。我认为作家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幸运。周梅森的口述巴尔扎克的作家我文学生涯的开始是从一个破旧的老人那里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前面少了十几页,后面少了十几页。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本书叫《巴尔扎克传》。书中说巴尔扎克想一整天发财,经营肥皂厂和香脂厂。每次投资都失败了。失败后,他找出版商提前支付稿费。拿到稿费继续投资后,投资失败,然后写稿还钱。就这样过来了一辈子。当时我想成为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曾经在拿破仑的雕像底座上写过一句话:我用剑创造了我的事业,我用笔做了我的工作。他的小说如实地描述了法国资本主义崛起过程中衰落贵族的失败和资产阶级崛起的重要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形式。他用对资本主义的厌恶和仇恨来写作。他的心态有点像我。一方面,他想发财,另一方面,他对大资本充满厌恶。与他不同的是,我的投资比他更成功。我也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作品。再举一个例子,茅盾的《子夜》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答卷作品,也是当时中国社会讨论的答卷作品。中国在哪里?资本主义之路能走得通吗?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因此,我不同意文学写作是没有意义的。从传统意义上说,作家应该回家专心写作。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多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你应该抓住它,边学边做。但话说回来,文学无疑是我生活的中心,文学使我的生活成功。早年,在一片文化沙漠中,文学引导我顽强地前进,让我从矿山到城市,从深处到阳光明媚的地球,从青年到中老年。没有文学,就不会有我丰富而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一定是一名偏远矿山的下岗工人。我家乡的所有学生早在十多年前就被解雇了。当我看到他们在底层挣扎时,我的心总是隐隐作痛。因此,在我的小说中,包括人民名义,总会有底层兄弟的位置。例如,这部小说中的下岗工会主席郑西坡——我努力描述的一个小人物。这种艰难的生活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的小说一直很扎根。注:摘自凤凰网信息人民名义原作者:这部作品不是反腐小说——————-作者:周梅森评分:7.5这本书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腐败总局调查处处长侯亮平调任地检察院审理腐败案件,与腐败分子竞争的故事。它呈现了一幅反腐败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画卷。...

    2022-04-03 人民的名义周梅森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 小说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