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见云课堂-专业课程 | 产业基金10讲,产业为本,基金为器,产|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第一讲|产业基金的概念与实现(1):什么是产业基金第八讲|产业基金的项目实例第六讲|产业基金的风险控制第九讲|产业基金的项目实例2第七讲|产业基金的策略和模式第五讲|产业基金的运营第四讲|产业基金的建立和结构第三讲|中国产业基金四次发展方向第二讲|产业基金的形态、投资标的与范围第一讲|什么是产业基金原价299《有见云课堂-专业课程|产业...

    2023-02-01

  • TIKTOK流量变现的三种方式,方法简单适合副业操作轻松月入过万|百度网盘下载

    该项目已加入资源π共享,注册后即可免费获取所有网赚项目:资源π(点击前往)TIKTOK流量变现的三种方式,方法简单适合副业操作轻松月入过万...

    2023-01-29

  • 巴比特教育-产业大课第二期:区块链与金融学习周|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01、“区块链第01股”的资本市场历程.m402、“分布式”投资心法.m403、投资实践:图网络数据.m404、全天候投资策略.m405、传统券商眼中的区块链基本面.m4原价199《巴比特教育-产业大课第二期:区块链与金融学习周》...

    2023-01-28 巴比特区块链官网 区块链

  • S34641.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百度网盘下载

    3600《S34641.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即可获得学习权限...

    2023-01-28 能源服务 产业发展现状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

  • 如果你想学翻译·词条合集 包含三种:(示例图见贴文) ①政府工作报告词条 ②汉译英万能词 ③时政公文词条|百度网盘下载

    如果你想学翻译·词条合集包含三种:(示例图见贴文)①政府工作报告词条②汉译英万能词③时政公文词条...

    2023-01-28 公文专用词汇 公文文种词

  • 阮红初中物理全套教学视频,整理自互联网,课程以专题形式展示,涵盖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百度云网盘

  • 诸葛学堂 豆神网校 初中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百度云网盘

    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份初中语文的常考诗词赏析题的三种套路,将古诗词赏析题里的解题技巧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和归纳,相信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份资料,语文考试的诗词部分就再也不怕啦!...

    2022-12-27 语文考试题初中 中学语文考试

  • 诸葛学堂豆神网校初中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PDF课程|百度云网盘

    此课件来自诸葛学堂,豆神网校初中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PDF课程。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份初中语文的常考诗词赏析题的三种套路,将古诗词赏析题里的解题技巧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和归纳,相信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份资料,语文考试的诗词部分就再也不怕啦!截图202203051044075408.g(168.36KB,下载次数:11)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百度云网盘]诸葛学堂豆神网校初中古诗词鉴赏的三种套路PDF课程2022-3-510:44上传...

    2022-12-11

  • 《科技成果评价》陈玉涛主编;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中关村中企慧联先进制造产业技术联盟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科技成果评价》【作者】陈玉涛主编;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中关村中企慧联先进制造产业技术联盟编著【页数】173【出版社】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8.12【ISBN号】978-7-5164-1776-8【价格】58.00【分类】科技成果-评价【参考文献】陈玉涛主编;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中关村中企慧联先进制造产业技术联盟编著.科技成果评价.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8.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科技成果评价》内容提要:本书未印刷,未出版。全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科技成果是什么、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专家谈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案例解析、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分析以及中国科技成果情况分析。通过对科技成果评价的历史来源、方式、现状及趋势的系统性介绍,以及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现状的详细分析,并结合生动的企业成果转化案例,帮助企业了解科技成果评价,为企业的科技成果提供转化思路,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评价》内容试读第一章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评价照第一章科技成果「3第一节科技成果的定义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是“对科学研究课题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验和辩证思维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的统称。2015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明确指出,科技成果是“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科技成果的界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0次会议)通过并发布试行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指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新产品、新工艺。①1978年11月原国家科委颁布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办法》中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分为三类:①科学成果,即自然科学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②技术成果,指使生产多、快、好、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③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这是首次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198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②。虽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已于2016年6月被正式废止,但是这种科技成果划分办法至今仍被沿用。①吕志英.科技成果的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②软科学研究成果是指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4|科技成果评价阅第二节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科技成果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见图1-1):(1)新颖性与先进性。新科技成果必须具备新颖性和先进性,对于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不具先进性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2)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指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3)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4)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比如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确认。实用性独立完整的与重复性内容和形式新颖性通过一定形与先进性式予以确认科技成果图1-1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信息来源:公开资料,联盟整理。第一章科技成果|5第三节科技成果的分类一、四大类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整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计算机软件四大类,如表1一1所示。表1-1四大类科技成果分类划分标准主要内容是指发现并阐明自然现象、特征、理论研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自然科学基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究成果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的成果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是指可用于生产或指导生产的科新设计、新设备、新材料、生应用研技成果,包括可以独立应用的阶物和矿产新品种、新资源,以究成果段性研究成果和引进技术、设备及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创的消化、吸收创新成果新后取得的新成果是指为决策科学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软科学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包括发展研究、决策科学、管研究成果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理科学、科技情报、计量标准等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并对工作有定指导意义包括算法语言、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指除计算机硬件以外的所有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软件系统研究成果网络接口、传输软件等信息来源:公开资料,联盟整理。6|科技成果评价@二、国家级科技成果根据2003年6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家级科技成果是指由科技部归口管理并由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和课题在实施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验收成果(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装置、计算机软件和生物、矿产新品种以及专利、论文和专著等)。其中,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或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产业化前景及经济效益显著的属于重大成果。···试读结束···...

    2022-11-04 中关村信息化平 中关村信息化图片

  • 9527 混沌大学王宁《居然之家:数字化赋能,线下卖场如何升级为产业平台》

    课程介绍在数字化时代,能否数字化生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数字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从营销开始,还是从品牌开始?业务优先还是工具优先?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数字化是否成功?企业数字化建设短期内难以见效。如何坚持?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来回答。数字化新时代,企业利用数字化实时监控市场动态,提前抢占市场先机;用数字化提供可靠的计算能力,减少试错,让产品遥遥领先;用数字化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供应链和制造效率,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用数字化支持人才选拔,减少核心人才流失,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内容是数字化转型:“焦虑”带来的产业机遇,居然之家:数字化赋能,线下销售如何升级到产业平台本身是数字化转型的开创性话题,居然之家:数字化赋能,如何升级线下销售到行业平台作者王宁贡献了数字化转型:“焦虑”带来的行业机会,其内容添加了国内外最新的数字化转型案例。,随着数字化转型,王宁是这次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拥有10年数字化转型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丰富。“数字赋能之家,如何将线下门店提升为产业平台”是混沌大学数字化转型的课题。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数字化转型:学习王宁的每一门课程《数字化转型之家:数字化赋能》带来的行业机遇,如何将线下销售推广到行业平台,你可以得到居然之家的报告:数字化赋能,如何促进线下这个行业的销售平台有效的行为解决方案让你觉得选择混沌大学是物有所值的。教学大纲01数字化转型.m402商业数字化.m403组织数字化.m404数字化转型.m4...

    2022-10-28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和内涵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核心是

  •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 智慧医疗 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朱岩,赵红燕,郑杰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智慧医疗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作者】朱岩,赵红燕,郑杰编【丛书名】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页数】243【出版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130-7363-9【分类】数字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参考文献】朱岩,赵红燕,郑杰编.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智慧医疗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智慧医疗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内容提要:本书立足于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结合国家政策,梳理智慧医疗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探讨智慧医疗应用价值。分析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模式,对比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情况。基于国内外智慧医疗发展现状,描绘出智慧医疗生态体系框架,深入剖析各体系内部重点应用的市场运行情况,并提出智慧医疗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化转型系列丛书智慧医疗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基础篇3第一部分基础篇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患病率高速增长,对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医疗资金投入显著增加。但医院地域分布数量差异明显,医师资源多集中于东部和中南部地区,人才缺口大且培养周期长,医疗供给弹性小不适应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智慧医疗的应用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未病先防智能化,助力医疗产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过程、健康管理、医疗支付、医疗教育、药物研发与流通、中医服务等领域发挥提质增效的作用。本篇梳理了我国智慧医疗在萌芽、成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并以技术为基础、以应用模式为依据,绘制了智慧医疗的产业生态图谱,对智慧医疗主要应用模式进行总结分析。一、初识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涵盖范围较广,各个阶段聚焦重点有所不同。既有科学技术推动产生的新兴产业,也包含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医疗实现的模式创新,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当下医疗行业发展痛点。(一)智慧医疗内涵智慧医疗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其所涉及的服务对象和技术应用方式类似,本研究对智慧医疗的定义则是基于国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参考业界专家对智慧医疗的认识,借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城市的定义,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总结智慧医疗4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智慧医疗是从模式和技术角度为医疗产业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治疗效果、智能化服务方式,从宏观上打破医疗资源供不应求、供给结构失衡的状态,扩大医疗服务规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微观上以数字技术精准对接个性化医疗和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满意度。为此,本研究将智慧医疗定义为: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医疗院前疾病咨询及健康监测、院中诊疗服务与医患管理、院后慢性疾病康复和医疗保险等环节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真正落实到个体疾病与健康的智能化管理,构建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生态系统,推动协同发展。智慧医疗的发展也必将推动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一医疗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人才培养的数字化创新和跨界创新、医疗行业要素市场改革、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等,图1-1所示为智慧医疗关键词。精准医疗是在线医疗医院药企降低成本数字人人工智能小横式创新时界人才虚拟助手世智慧医疗智能医疗服务义政府效率墨云计算医药电商保险机构1健康管理个性化方案院前机器取代AI药物研发图1-1智慧医疗关键词(二)智慧医疗发展历程医疗作为一个关乎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民生行业,对科技应用具有可靠、成熟的要求,其智慧化程度往往并非先于其他行业的发展,而是随着科技的成熟和政策的推动逐步向前发展。智慧医疗行业呈现出资源禀赋要求高、产业机制复杂、个体应用低频性等特征,其发展历程总体经历了萌芽、成长、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该阶段智慧医疗的主题是改变以前医院的手工计费方式,实现医院对5第一部分基础篇药品和患者就医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重要标志是医院信息系统(HS)进入医院。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医疗效率较之以往已经有了提升,但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仍难以快捷实现,主要应用体现在收费、资源管理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部门为单位发展局域网,典型的应用主要有住院部系统、门诊收费发药系统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部分大型医院相继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相对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医院在挂号、收费、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得到提升,就诊压力得到缓解。由此,卫生公共机构和组织开始对医院信息系统予以重视,医院信息化逐步开展。第二阶段: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到2010年)。该阶段主要是实现基于各诊疗阶段的信息化管理和院级共享系统,并开始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健康监测。该阶段逐步完善医院内部各个诊疗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诸如电子病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医院临床系统、医学影像等信息系统,形成院内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了诊断和管理效率;此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多次强调,“加快建设和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提高和加强国家疫情防报工作水平”,随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从应急处理、疾病预防、监督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对成熟的体系;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推动医疗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升疾病预警能力,构建居民健康档案,同时该意见推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政策的重视和“非典”防治的经验促进了各类医疗信息系统和基础平台的开发应用,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等。然而由于区域和各医院系统的独立性,信息化程度大多仍以业务流程管理为主,我国大多数系统平台会基于厂家系统的差异、地域的差异、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不一、数据标准化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不融合的现象,导致资源和信息难以共享实现互联互通而产生“数据孤岛”现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还处于开发阶段。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该阶段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医疗行业新模式的发展和以人工智智慧医疗6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再造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应用的兴起。《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从多个具体的角度进一步提出远程医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强调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之间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信息共享等,整合资源发挥其区域辐射作用,重点加强远程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的普及。在政策的支持、市场的热度资本的推动下,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应运而生,春雨医生、趣医网、平安好医生等企业开始了以在线诊疗业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战略着重了物联网、移动网络、互联网、大数据、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加强便捷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的智能互联。国内部分大型医院也开始了“互联网+”医疗的探索,如机器人手术、3D模拟手术、智能影像等方案的使用。非传统医疗行业的企业如互联网企业BAT、地产企业,在分级诊疗制度和互联网医疗政策的推动下,以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入口涉足互联网医疗行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医疗大数据、医疗服务智能化等方面的应用,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涌现了一批新型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的诊疗方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在线问诊、AI医学影像、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慧医疗应用发挥新动能,助力一线防疫工作和居民健康管理。在互联网医院、数字经济等领域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医疗行业正走向新技术革命下的转型升级之路。(三)智慧医疗产业图谱传统医疗产业结构的划分注重产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发展,局限了产业内部不同价值链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医疗相关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协同的经济壁垒。在新兴技术革命背景下,医疗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与知识的结合,与不同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成为促进传统医疗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从跨学科、跨行业的角度分析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重要应用,整合产业内部因素和外部驱动力量,重塑产业分工模式和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合理化布局。如图1一2所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试读结束···...

    2022-10-28

  • 《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彭朝林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作者】彭朝林编著【页数】176【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169-1596-7【价格】58.00【分类】医疗保健事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参考文献】彭朝林编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内容提要:《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探索精准医疗一、精准医疗的内涵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虽然精准医疗在国际上有不同版本,但是可以共享一些特性:一是从医疗方式来看,精准医疗是基于对居民患者数据信息的收集,从而做出治疗方案。二是从医疗范围来看,精准医疗不仅仅利用数据信息进行疾病治疗,更是可以做到疾病预防甚至预测。三是从医疗目标来看,精准医疗现阶段目标均聚焦于癌症治疗。四是从医疗机制来看,精准医疗强调对个体疾病分子层面的分析判断。五是从医疗模式来看,精准医疗改变了以往简单式的医患互动关系,强调针对病患全面全程的观察诊断,并提出差异性、个性化的医疗方案。精确、准时、共享、个体化是精准医疗的要素。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解释精准医疗:“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疗法变得像匹配血型那样标准化,把找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变得像测量体温那001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gtgtgt样简单,总之,每次都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清华系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精准医疗主要的三个层次层次主要技术内容精准医疗的基础。无论是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首先要通基础层次基因测序过基因测序诊断病情才能设计方案。在实施精准医疗方案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细胞和分子级别的检测。通过对免疫细胞的功能强化和缺损修复,提高免疫细胞的战细胞免疫中等层次斗力。这种技术治疗癌症效果好,但操作难度大,对患者身治疗体素质要求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癌症本质上是人体基因变异导致的细胞分裂失控。基因碱基最高层次基因编辑就是对患者癌变细胞的变异基因进行批量改造,使之成为正常细胞。二、中美精准医疗的差异1.中美精准医疗概念的差异2015年1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及的精准医学,是指根据患者罹患疾病的易感性,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预后,以及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案的反应,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亚群。针对特定的亚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性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不会受益的人群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节省医疗开支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见,奥巴马提及的精准医学强调的是基因测序和个性化治疗,“精准医疗”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主要应用于那些有遗传信息002ltlt改变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FraciS.Colli认为,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治疗为基础,应用基因组、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患者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临床数据,从而精确地筛选出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并根据疾病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将患者分类,最终实现针对特定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案。临床工作中,根据AB0血型系统对患者进行输血是实践精准医学最早的案例。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患者个性化检测技术和临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精准医学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相关领域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学者认为,我国的精准医学应结合现代的分子生物学诊疗手段与我国传统医学,在深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系统优化疾病防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安全的诊疗服务获取个人和社会健康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与美国政府提出的精准医学的概念相比,我国精准医学的概念更为广泛,其着重强调以下两点:(1)我国的精准医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分子层面,我国传统医学也应该纳入精准医学的范畴。(2)我国在开展精准医学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强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应将精准医学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评价、个体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中美精准医疗目标和主要内容之间的差异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的主要目标是为癌症和诸多慢性疾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使人类向着治愈上述疾病的目标迈进一步,同时使人类获得自己的个体化信息,为诸多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招募100万名志愿者,在美国建立大样本队列研究,启动“百万003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gtgtgt人基因组计划”。收集基因组数据与临床信息,深入开展“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寻找导致癌症发生、发展的遗传因素。(2)督促政府建立监管机制,以满足精准医学实施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监管政策的新需求。(3)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个人隐私和各种数据的安全。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认为,我国精准医学应以提高我国医疗保健服务为目标,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国际领先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掌握精准医学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药物及医疗设备;制定一批国际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显著提升我国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带动我国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以及健康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建立大样本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群队列,同时在肿瘤的高发区建立前瞻性人群队列及相关生物样本库。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便于大型数据共享和交换的肿瘤数据库系统。(2)针对影响肿瘤发生的环境暴露因素以及其他高危因素,建立个体化预防的前瞻性人群队列,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疾病预防模式。(3)利用基因组、表观遗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技术在分子水平筛选肿瘤标志物,识别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和生物靶点,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4)在分子水平筛选出可用于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同时筛选出可用于判断肿瘤预后和进行治疗敏感性监测的分子标志物。(5)利用分子影像学及分子病理学等技术,精确检测肿瘤治疗疗004ltlt效并筛选出精准的靶向治疗药物。(6)开展综合分子分型及个人全面信息的肿瘤治疗方案研究。三、精准医疗与传统医疗的区别传统医疗“一刀切”治疗,导致较高的用药无效率。04080肿瘤75%老年痴呆症70%骨质疏松症52%关节炎50%---------------偏头痛48%糖尿病43%心律失常40%哮喘40%抑郁症38%传统医疗用药无效率分析数据来源:卫生部传统医学痛点催生精准医疗需求。传统的循证医学是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实践经验和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对于症状相同的病人使用相同剂量的同种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却千差万别。传统治疗方案显示,肿瘤的无效率高达75%,糖尿病无效率43%,抑郁症无效率也有38%。人们逐渐意识到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自身遗传密码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005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研究gtgtgt精准医疗借助可监测的遗传信息和环境信息,针对个体提供定制的优化治疗方案,提升现有治疗水平,并尽量在发病前就有望有效预防。技术发展促进传统医疗质变,精准医疗四大特点如下图所示:传统医疗精准医疗定量目医疗技术发展个体宗旨:客观、准确、完整、事前预防可预防性、少侵入性连货性传统医疗与精准医疗对比分析精准医疗具定量化、个体化、事前预防和连续性四大特点,是对传统医学的重要革新,进一步解决了传统医学的痛点,避免医生由于“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导致的过度依赖主观经验、描述和循证医学的大众数据,造成对个体的诊疗有效率低、副作用大、事后举措仓促等问题。精准医疗在提升医疗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不合理医疗造成的高昂费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四、精准医疗的相关概念和技术1.从个性化治疗到精准治疗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提出了个性化治疗这个理念,主006···试读结束···...

    2022-10-28 精准医疗的概念 精准医疗包括哪些内容

  • 《5G+医疗 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翟运开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作者】翟运开主编【页数】257【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111-64357-9【价格】58.00【分类】互联网络-影响-医疗保健事业-商业模式-研究【参考文献】翟运开主编.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内容提要:本书聚焦“5G+健康医疗”的关键技术与业务应用。首先剖析传统医疗健康行业痛点、5G技术发展现状和5G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并对国内外5G在医疗健康领域跨界融合创新应用进行综述;然后从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对5G+医疗健康整体架构的顶层设计、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以及标准和安全进行分析讨论;接着总结了5G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三大应用场景,全面解读5G在智慧医院、应急救援和智慧养老等场景中的应用;随后从发展动力、产业图谱、投融资路径、商业盈利模式、商业热点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5G改变医疗健康商业模式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趋势;最后分析5G医疗健康发展趋势与机遇,提出5G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内容试读第一章5G+医疗健康的产业概况医疗健康关乎民生,人民健康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与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传统医疗健康存在着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分级诊疗推行阻力大、患者就医烦琐、医疗监管机制不完善等痛点,5G技术的兴起为医疗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9年被称为“5G元年”,5G技术成为国家间的竞争焦点。5G+医疗健康是融合5G技术和医疗技术而衍生出的新领域,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尝试借助无处不在的高速移动互联网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整合人工智能成果和大数据智慧,提高医院移动信息化程度和运营管理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001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1.1传统医疗健康痛点分析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内容和模式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是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新医改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框架,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一2030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也为解决传统医疗健康痛点指明了方向(见图1-1)。002第一章5G+医疗健康的产业概况2050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2030应的健康国家主要健康指标进入032020高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01图1一1“健康中国”三步走各阶段目标1.1.1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医疗卫生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是人们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的基础,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主要是指优秀卫生人员的过度集中和不匹配,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从东、中、西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分布情况看(见图1-2),2017年东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8人,而中、西部地区为5.9人、6.5人;2017年东部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7人,而中、西部地区均仅为2.3人;2017年东部地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0035G+医疗新技术如何改变医疗产业商业模式数为2.9人,而中、西部地区均仅为2.5人、2.8人。(人)东部■中部■西部86.86.55.96532.72.92.32.32.52.82类别卫生技术人员数医师数护士数图1一2201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分布情况从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分布情况看(见图1-3),2017年城市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0.87人,而农村仅为4.28人;2017年城市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97人,而农村仅为1.68人:2017年城市地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5.01人,而农村仅为1.62人。从我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人员学历分布情况看(见图1-4),2017年我国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占比为41.00%,其中研究生占比7.4%,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占比为30.80%,其中研究生占比1.3%,乡镇卫生院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数占比为12.40%,其中研究生占比0.1%,从中可以看出大医院的高学历人员分布密度明显高于004第一章5G+医疗健康的产业概况基层医疗机构。农村■城市(人)1210.8710865.014.283.97421.681.620类别卫生技术人员数医师数护士数图1-32017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分布情况100%90%80%70%60%50%40%30%20%10%0研究生大学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图1-42017年我国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学历分布情况005···试读结束···...

    2022-10-28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谁 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

  •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王文月,葛立群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作者】王文月,葛立群编著【丛书名】《农业农村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研究》丛书【页数】136【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189-5241-0【价格】46.00【分类】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国【参考文献】王文月,葛立群编著.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内容提要:《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一书深入解读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产业经济科技创新战略,从创新科技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提高生产者素质、提高科技产出率和应用率等方面,提出了农业农村产业经济科技创新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建议。《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同等内容进行部署。强调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依托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以产业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中国农业农村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一节着力推动质量兴农,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面临着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一、质量兴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供给质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农业在提质方面存在几点问题:从品种来看,多而不优,与真正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高端的农产品生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农产品安全来看,中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但由于有些生产者使用违禁农药、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比较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从产业来看,大而不强,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农产品进口仍在不断增加,农业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推进提高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创新水平,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为农业供给高质量的终端产品二、质量兴农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综合效益的关键举措面对农业资源透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业态单一,产业链、价值链仍需延长拓展等问题,中国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要借助基因编辑、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的融入,加速种业科技研发;借助高效分离、物性修饰、超微粉碎、非热加工、蛋白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食品等现代食品绿色加工与低碳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驱动食品产业向营养与健康方向快速发展:借助融合生物和农艺技术,集成先进设计、制造与智能控制、新一代信息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装备,加强智能农机的研发,实现其安全可靠、自动高效、精准智能,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通过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综合效益。第二节全力确保绿色兴农,迫切需要以创新为动力走农业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理念深人人心,农业农村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传-2-第一章研究背景统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环境绿色化、产品绿色化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把“生态+”理论和创新成果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实践中,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一、绿色兴农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农业污染问题。2013年中国重点污染物源总氨和总磷排放量为638.2万吨和59.1万吨,来自农业源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是441.9万吨和47.9万吨,占比高达69.18%和81.04%。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超标,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实施绿色兴农,大力推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量使用、完善科学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实施精确施肥;推进绿色防控,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绿色生产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二、绿色兴农是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空气、水、土壤污染均有出现。虽然各地治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但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不容忽视:农村污水不处理或不达标排放,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到2016年年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2%,威胁饮用水安全:部分大型养殖场的牲畜粪便处理不达标排放,水库、水塘养鱼也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必须通过绿色兴农,实现产业间的种养平衡、资源循环发展和有机耦合,完善生态循环体系,推广新型的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抓好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研发,提高其利用率,推动废弃物利用的-3-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转型升级:抓好养殖业清洁化生产,提高畜禽养殖污染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第三节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待注人创新要素盘活经济活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转型升级,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要素,实现产业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助于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造力、竞争力,改造提升农业农村传统发展动能,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产业兴旺提供动力支撑;有助于发挥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协同效应,带动更多资源要素进入农业农村,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契合,城乡资源要素有机统合,农业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有机整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创新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时期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面貌,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罕见的大好形势。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农业资源看,增长的空间潜力十分有限,而且部分农业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枯竭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农民收入看,由于家庭分散经营导致的原料成本抬升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影响,农民收益持续增长有限、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性收入增幅显著趋缓、转移性收人减少等因素影响,农业保持快速增长面临极大挑战。创新驱动-4-第一章研究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管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利于不断扩大农村就业及产业规模,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现有人员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的持续繁荣及稳定。二、创新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顺应新时代国内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从国际层面看,产业融合日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驱动并不断融合基础上的新型产业革命风起云涌,正带动社会经济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同产业、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边界日渐模糊,全世界已几乎找不到一个产业在不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从国内层面看,新常态和新要求下,中国产业结构正进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空前加快,以互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为突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崛起。在科技创新及产业融合理念的先导性作用下,“互联网+”“众筹”“创客”等新概念迭出,其背后无不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产业形态和巨大活跃的发展空间。-5-第二章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第一节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历程根据中国的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数据,将中国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加速、攻坚、提升和超越5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业产值、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补贴等均呈现不同的特点。一、起步阶段(1978一1991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以恢复,此时农业产业发展侧重于提高产量以解决“温饱”问题,确保粮食供应,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4624.3万吨,年均增长3.2%,高于前26年1.4个百分点。而在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人均占有量也得以提升之后,农产品逐步“过剩”,出现“卖难”问题。伴随着新技术新产业变革,“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因而,通过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来促进农产品供给的增加,需求也随之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因此,虽然农产品产量在大幅增加,但不足以引起价格的下降,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成正比。此时农业补贴以生产资料补贴为主,同时对城镇居民进行了粮食补贴。这一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值逐年下降,牧业产值逐年上升,对肉类的需求增强,畜产品消费增加,中国进入了新的食物消费阶段:种植结构还没有向以高附加值产品为发展方向的新的农业结构方向迈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播种面积的75%以上。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允许农民和乡镇企业到小城镇兴办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农民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发展农村传统第三产业创造了相对宽松···试读结束···...

    编著《农政全书》的明代科学家是谁 编著农政全书的是谁

  • 《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张波主编;陈建伟,肖明和副主编;张树辉,谷明旺,付灿华,苗吉军,徐建参编;叶明,张波(沈阳)主审|(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作者】张波主编;陈建伟,肖明和副主编;张树辉,谷明旺,付灿华,苗吉军,徐建参编;叶明,张波(沈阳)主审【丛书名】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教材【页数】135【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9【ISBN号】7-5682-3064-3【价格】38.00【分类】建筑业-现代化-中国-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张波主编;陈建伟,肖明和副主编;张树辉,谷明旺,付灿华,苗吉军,徐建参编;叶明,张波(沈阳)主审.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9.图书目录:《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内容提要:本书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教材”的第1册,共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装配式建筑的构成、装配式建筑的典型案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思考等。书中详细介绍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重点以装配式建筑为重要载体和实施途径,分析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经验积累及当前发展的机遇,对装配式建筑的分类、构成、典型案例进行深入阐述,最后展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1.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作为刚刚跨进大学校门并且选择了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或“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的同学来说,特别关心的问题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包括哪些内容?“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的学生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怎样才能学好用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前景如何等?回答这些问题便是本教材的主要任务和落脚点之一。首先了解建筑业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两个概念。建筑业是指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产品表现为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它们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进行物质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观人类发展历史,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建筑业演变的进程是从原始建筑业到传统建筑业,再进展到现代建筑业,这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轨迹的必然规律。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为核心,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产品生产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图1-1)。这个过程包括融投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环节,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社会与经济效益,全面实现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低碳绿色建筑产品。因此,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国家政策与发展要求来看,以及从2013年开始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的文件、开展的一系列展览、释放的一系列的信号来看,国家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已提到重要日程。例分析文档概念设计计划BIM制造整修建造过程4D/5D运营和维护建造过程物流图1-1BIM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方案设计如,国办发2013年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第八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建筑工业化;2013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作会议,谈到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七项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2013年11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些要求。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14一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2014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要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2014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议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其中,第四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同时,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图1-2)。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建标〔2014)142号),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5年年底,就编制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计价依据有关工作发布通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定额的编制工作。2016年2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产业现代化专篇一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设计》等4项标准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相关政策详见表1-1。家电时能米G310-1入2点构造-98991医家率款标消食计密满15G107-1飞示例肉*筑标准数计图15J939-115G365-1凝土结构雏宅建筑设计示例黄力电棉究行设时家捷试标准设计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国家建筑源设计G到业饺标湘设计但家建筑标准设计建筑原准设计时家健筑标准设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四建筑标准设计纤究院图1-2标准图集表1】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相关政策时间文件名发布单位政策要点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明确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主要1999年8月国务院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72号文)目标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2013年1月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住建部明确提出要推进建筑工业化动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2014年3月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的国务院筑工业化通知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2014一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行动方案建筑产业现代化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2014年7月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住建部干意见业现代化3续表时间文件名发布单位政策要点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应率先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2014年9月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住建部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住宅新开工总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2015年努力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突破,这是一项带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工2014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住建部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9项建筑产业化国家建筑标准设中国标准2015年2月计获住建部批准实施设计研究院提出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业甲级勘察、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2015年6月住建部导意见业应掌握并实现B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方案从10个行动计划入手部署任务,旨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工信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建材工业稳增2015年8月方案住建部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中国工程建明确了未来5~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2015年11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设项目管理目标发展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2016年2月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国务院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意见建筑产业现代化,既符合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又有利于建筑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全面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业、大专院校共同关注、强力推进,最终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1.1.2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动力1.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发展演变规律的客观要求传统建筑业形成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化的过程中。研究表明,在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业能够提供水利、交通、军事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国家统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在封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传统建筑业在设计、材料、估价、营造及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与建筑神话。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传统建筑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均取得较大突破,使得建造摩天大楼和特大型建筑成为可能。以建筑材料为例,工业革命前一直以木、砖、石为主,工业革命直接引起建筑材料方面的技术变革,通过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实现的体育场、火车站,带来了崭新的建筑空间形式。同时,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聚集,需要兴建大量基础设施和各类房屋建筑,进而促使原来分散的工匠组合成为专业化的建筑承包商。由原始建筑业向传统建筑业,再向现代建筑业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规律:在施工生产方面,从手工劳动走向机械化操作;从简单工艺走向复杂工艺;从个人的直接经验走向依靠科学技术;从低产出走向高效率;从粗放型管理走向集约化管理。在企业经营方面,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从单一生产走向多元化经营;从封闭走向全球化开放。总之,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由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发展演变的过程,这就说明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2.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新时期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产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建筑业伴随着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及从156项重点项目建设到“六五”计划前,建筑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稳定发展国民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行业运行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建筑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任务,为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筹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先后建成了一大批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在一些建造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另外,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又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5与此同时,目前制约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障碍仍然严重存在,一是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存在“三低一高”的现象(即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交易成本高);二是建筑业生产方式落后,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大、污染物排放多;三是建筑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致使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四是职业教育严重滞后,操作工人业务水平不足,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产品快速发展形势的要求。总而言之,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其发展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集约化管理和技术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将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的任务,建筑业使命光荣。为了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对国民经济较高贡献率的产业、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低碳绿色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民生产业,具有较高产业素质的诚信产业,就必须全面促进和加快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1.1.3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特征与内涵1.现代建筑业的特征现代建筑业与传统建筑业的区别在于:现代建筑业更加强调以知识和技术为投入元素,即应用现代建造技术、现代生产组织系统和现代管理理念,而进行的以现代集成建造为特征、知识密集为特色、高效施工为特点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的产业组织体系。现代建筑业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先进建造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和全球供应链系统而产生的。其主要有以下特征:(1)充分应用和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施工工艺、装备、材料技术含量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贡献率较高,并呈现出建筑业与服务业既分工又融合的特点;(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建筑产品全寿命期业务流程,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模式;(3)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的低碳绿色特点;(4)建立起与现代建造技术相适应、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5)具有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6)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能迅速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产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产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产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1)产业现代化的特征。产业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概念。随着6···试读结束···...

    2022-10-1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