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王文健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作者】王文健主编【页数】200【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478-4356-7【价格】38.00【分类】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参考文献】王文健主编.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内容提要:本书是供社区医师掌握规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读本,介绍了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胆囊炎、2型糖尿病、复发性尿路感染、围绝经期综合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内的11种社区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内容。本书可供中医和非中医类别的社区医生参考使用。《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内容试读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编写小组组长杨佩兰副组长张惠勇韩明权石克华张炜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马晓芃王玲王振伟王晓如汤杰吴昆仑余荣环邹忠张谊陈风娟陈国平罗艳蓉胡国萍施晓芬姚亮黄海茵程克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GloalBurdeofDieaeStudy)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慢阻肺可存在多种合并症,急性发作和合并症都会加重患者整体病情。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慢性咳嗽咳痰常早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存在,但并非所有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都会发展至慢阻肺,部分患者可仅有气流受限改变,而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如果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中医将慢阻肺归于“肺胀”范畴。慢阻肺反复发作,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自本虚标实向虚实夹杂转化,由肺而逐步累及脾、肾、心等脏腑。初因外邪犯肺,咳嗽、咳痰反复迁延,逐渐加重,致肺气亏虚;肺病及脾,则致肺脾气虚;痰湿郁久化热,伤津耗阴,则致气阴两虚;肺伤日久及肾,则致肺肾阴虚;病久伤及肾气,肾不纳气,则喘息急促,动则更甚;肾阳亏虚,则畏寒肢冷;更有甚者肾阳虚衰,水湿泛滥,肢体浮肿,水气凌心,喘而不得卧;或肺虚治节失职,由气及血,血行涩滞,可见唇甲发绀、舌质暗紫等症。本病病程漫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属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本指南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也同样适用。本指南是在中医和西医慢阻肺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医院慢阻肺中西医诊疗经验制定而成,以指导社区开展慢阻肺稳定期和部分急性加重期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1诊断慢阻肺的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如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病情较重的患者会有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可导致咳嗽性晕厥,合并感染时可咯血痰。慢阻肺的病程可分为:(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并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常有短期内咳嗽、咯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2)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1.1西医诊断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应根据慢阻肺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考虑慢阻肺。诊断慢阻肺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除外其他疾病后可确诊为慢阻肺。因此,凡具有吸烟史和(或)环境职业污染和生物燃料接触史,临床上有呼吸困难或咳嗽、咳痰病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患者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1.2鉴别诊断慢阻肺应与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尤其要注意和哮喘进行鉴别,这两种疾病可同时在少数患者中重叠存在。1.3综合评估慢阻肺评估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风险、肺功能异常的程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其目的是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程度,最终目的是指导治疗。1.3.1症状评估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RC)对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进行评估3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表1-1),或采用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进行评估(表1-2)。表1一1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呼吸困难评价等级呼吸困难严重程度0级只有在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1级在平地快步行走或步行爬小坡时出现气短2级由于气短,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3级在平地行走约100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4级因为严重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家,或在穿脱衣服时出现呼吸困难表1-2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分】我从不咳嗽可回②☒4固我直咳嗽我一点痰也没有可回②☒4⑤我有很多痰我一点也没有胸闷的感觉可□☑☒④固我有很重的胸闷的感觉当我在爬坡或爬一层楼梯时,我并可回2图4固当我在爬坡或爬一层楼梯时,我非常不感觉喘不过气来感觉喘不过气来我在家里的任何活动都不受慢阻肺的影响可回☑目④同我在家里做任何事情都很受影响每当我想外出时,我就能外出可回☑3④固由于我有肺部疾病,我从来没有外出过我的睡眠非常好可回☑囹国固由于我有肺部疾病,我的睡眠非常不好我精力旺盛可回☑☒④固我一点精力都没有注:数字0~5表示严重程度,请标记最能反映你当前情况的选项,在方格中打√,每个问题只能标记1个选项。1.3.2肺功能评估根据气流受限的程度进行肺功能评估,即以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分级标准。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的肺功能分级分为4级(表1-3)。表1-3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气流受限程度FEV,占预计值%I级轻度≥80%Ⅱ级中度50%~79%Ⅲ级重度30%~49%V级极重度<30%注:为吸人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值。4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3急性加重风险评估上一年发生≥2次急性加重史者,或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1次,预示以后频繁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大。1.3.4慢阻肺的综合评估临床医生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评估、肺功能分级和急性加重的风险来进行综合评估(图1-1,表1-4),实施慢阻肺的疾病管理。目前临床上选用mMRC分级或CAT评分法之一作为症状评估方法,mMRC分级≥2级或CAT评分≥10分均表明症状较重。临床上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也有2种方法:①常用者为气流受限分级的肺功能评估法,气流受限分级Ⅲ级或V级表明具有高风险;②根据患者急性加重的病史进行判断,在过去1年中急性加重次数>2次或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1次,表明具有高风险。当肺功能评估得出的风险分类与急性加重史获得的结果不一致时,应就高不就低。风险4级C组D组≥2次3级变性限2级重分A组B组<2次1级史mMRC分级<2级mMRC分级>2级CAT评分<10分CAT评分>10分图1-1慢阻肺的综合评估注:mMRC,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CAT,慢阻肺评估测试。表1-4慢阻肺的综合评估特征组别肺功能急性加重呼吸困难CAT评分风险症状分级(级)(次/年)分级(级)(分)A组低少I~II<2<2<10B组低多I~II<2≥2≥10C组高少Ⅲ~W≥2<2<10D组高多Ⅲ~W≥2≥2≥101.4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评估慢阻肺出现急性加重后应该与患者加重前的病程、症状、体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5社区常见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气分析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以判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严重程度(表1-5),其严重程度分为三级:I级,门诊治疗;Ⅱ级,普通病房住院治疗;Ⅲ级,入住ICU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表1-5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评估:病史和体征病史体征FEV的严重程度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病情加重或新症状出现的时间胸腹矛盾运动既往加重次数(急性加重,住院)进行性加重或新出现的中心性发绀合并症外周水肿目前稳定期的治疗方案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既往应用机械通气的资料右心衰竭征象反应迟钝2慢阻肺稳定期基层治疗2.1稳定期的西医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主要是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未来风险,包括防止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和病死率。2.1.1加强慢阻肺患者教育和管理通过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和有关人员对慢阻肺的认识及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地配合管理,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2.1.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戒烟;避免或防止吸入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2.1.3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改善生命质量(表1-6).6···试读结束···...

    2022-07-27

  •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王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作者】王刚主编【页数】538【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ISBN号】978-7-313-20446-2【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王刚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提要:《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不仅是一本基于数十年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严谨的著作,同时还是一本文化气息浓郁、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专业读物;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新观念,介绍了最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策略,在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从全身和局部进行综合治疗,介绍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中汇聚了众多国内著名肿瘤专家几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包括验方、单方,以及很多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比如,各种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方法、作用与机制;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药膳食疗、体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提高免疫能力综合康复措施,坚持扶正祛邪,化淤解毒、益气补中等中医药治疗,结合心疗、食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编···试读结束···...

    2022-07-27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查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官网

  • 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李国梁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作者】李国梁等主编【页数】206【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3639-9【价格】50.00【分类】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李国梁等主编.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诊断,常见症状的辩证论治,肩、上臂部骨折,肘、前臂骨折,腕、手部骨折,骨盆与髋臼骨折,髋、大腿部骨折,膝、小腿部骨折,踝、足部骨折等。《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第一节发展简史一、中医骨伤科学早在公元前11一前8世纪的周朝时期,我国医学分科已有“疡医”,即外伤科医生。公元前476一公元220年的战国、秦汉时期,伤科基础理论已基本形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记载了战国时代包括手术、练功及方药等治疗骨折、创伤及骨病的经验,其中对破伤风(“痉”)的描述为全世界最早的记录。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为中医骨伤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220960年的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伤科诊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晋代葛洪(公元261一347)著《肘后备急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还记载了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烧灼止血、桑白皮线缝合创伤肠断裂等开放创口处理原则。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公元752年成书)记载了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的治法,提出了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隋代巢元方(公元581618年)著《诸病源候论》,详细论述了复杂骨折的处理,书中记载了用丝线结扎血管,还提出对破碎的关节和折断的骨骼在受伤后可立即用线缝合,这是世界上关于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公元752年成书)指出,损伤“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最早将伤科疾病分为外损与内伤两大类。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公元841一846年成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提出了骨折整复固定方法和处理开放性骨折需要注意的原则,形成了麻醉、清创、整复、固定、练功、按摩及内外用药等一系列治疗方法。公元960一1368年的宋元时期,中医伤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成书),倡导柳木板固定骨折;张杲在《医说》中记载了切除死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发骨髓炎的成功案例;《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施行类似异体植骨术的病例,以及“八段锦”练功方法的名称;《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其中记载了不少检查外伤的方法。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公元1337年成书),记录了当时已采用刀、剪、钳、凿、夹板等多种医疗器械进行骨科手术,提出的采用两踝悬吊复位法进行脊柱骨折的整复为世界首例。公元1368一1840年的明清时代是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骨中西医结合骨折洛疗学一一一一一一--》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朱棣等编著《普济方》,辑录治疗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在“用药汤使法”中又列出15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法。薛己所撰的《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突出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开创了以“气血学说”和“平补法”为基础的骨伤科“内治学派”先河。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记载全身57个穴位,总结了一套循经疗伤、按受伤穴位而施治的方药,成为骨伤科“少林学派”的代表。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骨折的治疗方面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种整骨手法,“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以及竹簾、杉篱、腰柱、通木、抱膝圈等各种外固定器材。清代钱秀昌所著《伤科补要》、赵竹泉所著《伤科大成》都系统论述了各种损伤证治,并附有很多治伤方药。二、西医骨科学约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记录有青铜刀割治创伤的条文:约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有对股骨骨折和肩关节脱白的描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弟子著《希波克拉底文集》,记录了四肢骨折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治疗,肩关节脱位施行手牵足蹬复位法、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法、牵引白床等运用机械力辅助处理骨折脱位。古希腊盖伦在《骨的基本行径》《基础肌学》中,对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做了较正确的记录,奠定了西医骨科学的解剖学基础;记录了钻颅术、压迫结扎或烧灼止血、亚麻线缝合伤口、手法复位局部木板固定骨折、截肢术及功能体育疗法。17世纪,法国巴累以肢体功能和畸形诊断骨折、脱位,首创人工假肢,运用机械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描述了脊椎的畸形,提出用牵引头颅复位颈椎损伤。18世纪,西医骨科学独立形成并高速发展。1741年,法国安德雷提出“orthoaedia”一词,被认为西医“骨科”的正式分科产生;英国波特著《骨折与脱位》,确立骨折以复位和固定为治疗原则,提倡包括上下关节的广泛固定法,虽然同时代的法国医师大卫于1779年提出了“自主的运动对损伤的修复十分重要”,但波特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显微镜的问世,英国解剖学家哈佛报道了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其结构,开创了骨组织形态解剖生理学的先河。19世纪,随着X线的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骨折脱位诊断的分型分类逐步丰富和发展。石膏绷带外固定的应用,被视为骨折疗法的一个革新。同时,相应的一些固定器具如托马斯夹板、石膏支架、U型行走石膏铁镫等石膏外固定技术也相继出现,还新创了多种牵引技术、器材等用于持续牵引、广泛固定治疗骨折和损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磺胺药物、青霉素、合金内固定钢板的应用,内固定技术得到迅速的推广。1946年,美国埃格斯提出“接触压迫因素”是骨折愈合的基本因素。及至20世纪50年代,A0学派(AociatioofOteoythei)诞生,以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无创手术操作、无痛功能活动为原则,设计了全套内固定用具和手术器械,全身骨折均可施行加压内固定技术治疗。1952年,法国奥比涅成功进行了髋白再造和合金杯髋关节成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人工关节陆续广泛用于临床。2第一章概述在骨病方面,1810年,英国威廉海伊首先提出应用瘘管扩张、死骨摘除和灌注治疗骨感染,并开始对骨髓炎进行病理研究。1927年,美国奥尔提倡早期制动用石膏封闭创口的疗法处理开放性骨折感染和骨髓炎。同时期,利佐、斯塔尔和威伦斯基等人先后应用骨膜切除、皮质骨钻孔开窗等手术治疗急性骨髓炎,奠定了急性骨髓炎手术疗法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者主张在抗生素辅助下,使用局部瘢痕、死骨切除、肌肉填塞骨腔手术疗法,至50年代被广泛推广。1882年,德国罗伯特·科赫分离出结核杆菌后,骨关节结核病才逐渐被认识。随着20世纪40年代抗结核药陆续问世,骨关节结核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彻底解决了骨关节结核的治疗问题。在这方面,中国的西医骨科学者方先之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关节炎及其他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自19世纪后才被逐步认识,开始从组织学、病理学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CT、MRI等计算机放射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使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疗效不断提高。三、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鸦片战争后(1840一1949年),中国逐渐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医受到歧视,伤科也面临危机,处于花叶凋零、自生自灭的境地。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以前处于萌芽状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基本上失传。西方医学大量输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即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唐容川为代表的,主张“中体西用”“衷中参西”的“中西医汇通派”,继而到20世纪20年代兴起了中西医结合研究。19世纪末一些开明中医骨伤科医师开始注重吸收西医知识,尤其是关于骨骼解剖、肌肉、韧带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中医手法治疗中。进人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传入中国,当时有条件的中医骨伤科医生都尽可能地吸取X线诊断知识,利用X线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一些著名骨伤科医生一方面看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X线诊断技术应用尚不广泛,传统的诊断技术在更多地区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另一方面,X线诊断技术较之丰富的中医骨伤科诊断经验而言,亦有其局限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中医骨伤科和西医骨科的临床进行了深人探讨,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在骨折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的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开创了动与静的治疗观,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根据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内因为主导的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相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骨折治疗新原则,骨折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进一步提高,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被国际骨科界称为“C0学派”(ChieeOteoythei)。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镜、电镜、电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分3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一一-一-子生物学、同位素、磁共振、骨密度仪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一些治疗骨延迟愈合、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炎及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新药不断研制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颈肩臂痛、腰腿痛、骨关节粘连性疾病、脊柱内脏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微创诊断与治疗技术取得了不断进步,微创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成为骨伤科领域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微创技术作为有创手术和无创手术发展的桥梁,将会促进骨科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朝着利用先进的微创工具或操纵机器人向极微创或无创治疗的目标不断前进。3D打印技术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使患者康复得更快、更好,后遗症更少。(李国梁)第二节研究范畴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以人体运动系统疾病的防治为研究范畴。运动系统疾病依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损伤和筋骨关节疾病两大类。损伤是指因外力所致的运动系统损伤性疾患,筋骨关节疾病则包括非外力因素引发的运动系统其他相关病证。按西医学人体组织系统分类,运动系统包括骨骼与软组织两大部分。传统中医对骨骼原有较全面的描述,但是对骨骼的命名不如西医完整、准确;至于软组织,西医广泛涉及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神经、血管等,中医伤科则统称其为“筋”。随着中西医理论的相互交叉渗透,特别是现代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发展,对运动系统组织及疾病的认识渐趋一致。由于专科的特点,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在临床上又有着较大的共同性,尤其对创伤疾患的认识有许多共同或相近之处。如对骨折的发生因素和机制、处理步骤及原理,中西医之间有许多共同认识,只是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对于骨折后的肢体功能恢复,中、西医均认为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只是在认识功能锻炼的时间上有差异,中医强调应在骨折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西医则认为应待骨折愈合后再进行。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和实验研究,西医逐步认识到长期而广泛的固定、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给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带来的不良后果,也越来越重视骨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现在更多的西医学者主张采用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的骨折治疗方法,甚至提出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即是生命”作为骨折治疗的指导思想,从而形成完整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理论体系。(李国梁)】第三节研究意义中医骨伤科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疾病的认识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4第一章概述实践,形成了以气血学说、肾主骨学说、经络学说为主的理论体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原则及相应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因此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中医伤科理论对疾病难以做到深入细致的说明。西医骨科学是在近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解剖、生理、病理等近代科学知识,又及时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因此对疾病的认识比较深入细致。然而西医骨科学主要依靠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而迅速成长,重视实验医学、重视专科医疗科研机构的建设和学术的交流,可谓西医骨科学迅速发展之经验。概而言之,依靠现代科学发展起来的西医骨科学,它的科学的、先进的技术当然是主要的,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两个学科各自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点的研究。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因其在研究对象上的相容性,可望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率先作出开创性贡献。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发展的任务,是在认识到现代医药学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彻底更新理念,开拓思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伤科整体观念和临床经验优势的基础土,借鉴西医骨科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结合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两种理论不断渗透,综合优势,融会贯通,创立中国独特的新医药学,使之成为一门统一认识、趋向完善的学科。(沈润斌)第四节中医治疗骨伤科的优势一、整体疗法整体疗法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之一,要求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人体内外环境、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康复的目的、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治病求本”,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尽量做到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动态平衡。以脊柱相关疾病为例,在中医脏腑相关、表里相关和气血经络相关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从脊柱力学观,点出发研究脊柱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证实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相应症状、体征,发生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相互分离且有各自的功能。患者就诊多以复杂的症候群为特点,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感觉和运动等多个系统。临床上多采取以推拿整脊手法为主,配合穴位按压、针灸、针刀、牵引、穴位注射、中药内服外用的综合疗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按照传统的分门别类的科室就诊,患者就会疲于奔波在不同学科间而不能获得满意疗效。之所以近年在临床上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就在于临证时注意处理好了以下几点:1,注意处理好个性化诊疗与规范化技术的辩证关系个性化诊疗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没有个性化诊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规范化的诊疗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若仅局限于个性化的诊疗经验,过分强调个性化诊疗经验的特殊性,则势必掩盖甚至抹杀了它的普遍意义,使其游离于规范化技术的边缘。因此,应在坚持个性化诊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5中西医结合骨折疗学一炼出规范化技术常规。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统计学介入的前期科研设计是必不可少的。2.注意近期疗效的统计与远期疗效的随访在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报告中,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关于疗效评价的标准。从疗效评估来看,除患者症状、体征等软指标外,还需要大量能够说明问题的客观指标,尤其是那些一锤定音的“金标准”。我们注意到,一个诊疗标准的建立和实行要依靠大量的临床实践、长期的跟踪观察、科学的检测手段和集体的智慧创造。近期疗效的统计分析固然重要,远期疗效的随访则更说明问题,如果把近期疗效比做开花,那么远期疗效就是结果。在强调前瞻性的对比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回顾性的随访研究。尤其是一年或几年以上的随访结果,对于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的骨伤科来说这种结果就是产生“金标准”的温床。3.注意各种组织对整脊手法的动态响应特点手法治疗是目前对脊柱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法作为一种外力干预,要通过机体的各种组织的反应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各种组织对整脊手法的动态响应特点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是手法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时间和作用方式;另一方面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血管、神经等组织对外力所做出反应的质、量和度。要抓住这些动态反应的特点,实时非侵人检测和记录手段是最基本的要求。4.注意局部症状体征与系统反应的调节途径脊柱本身是一个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在结构上是联系的,在功能上是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脊柱及其所联系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相互联系,是以脊柱为中心,通过神经、血管、经络等联络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脊柱与四肢,脊柱与脏腑、经络、气血、组织之间的生理与病理的各个方面。在发生病变时,脊柱的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反应于脏腑、肢体,脏腑、肢体的病变也可通过脊柱而表现出来。要搞清楚这些反应的调节途径,只有靠多学科的团结协作。二、续贯疗法骨伤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针对这一过程则是一系列的干预手段与方法,而且是连续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历史上著名的扁鹊见齐桓公的典故就生动地阐释了这一道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日: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从社会学角度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讳疾忌医,从医学角度则揭示了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方法的变化。在实施续贯疗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下列问题:1.由现象到本质要注意细节宋·苏洵《辩奸论》载:“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骨伤科疾病临床表现错综6···试读结束···...

    2022-07-2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出版社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 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马艳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作者】马艳华主编【页数】259【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189-5495-7【价格】148.00【分类】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马艳华主编.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4.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以及骨伤科疾病等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书以中为主,衷中汇西,力求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为选择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上感大多数(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咳嗽、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为特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好发,且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多数为散发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疲劳等均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病;本病亦可呈局部流行,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由于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短暂,又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携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散发者属中医“感冒”、“温病”等范畴,局部流行者属中医“时行感冒”、“瘟疫”、“疫病”等范畴。一、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体感受触冒六淫邪毒或时行疫毒而致病。六淫邪气中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则感而发病。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外邪侵袭后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与人体御邪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御邪能力减弱,或将息失宜,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内外相互影响而发病。外邪入侵的途径多由肺卫而入,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咽痛等肺系之证。而时行感冒,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疠之气,感邪较重,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一1化中西医结合疾病追治要点短暂,较快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于肺卫,多以表证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较快;若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甚则变生他病。(二)西医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引起者占90%以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同种、型达上百种。最常见的为鼻病毒,其他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成人感染以鼻病毒为主,小儿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理改变首先可见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使人有鼻咽或喉部不适感,继之可发生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临床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为正常或降低,若并发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或见有脓性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包括了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常以上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范畴,以病毒血症引起的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为临床特点,而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重。(一)症状与体征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时有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临床分型有:①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但鼻分泌物并不增加:②轻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明显增加,全身症状轻或无,自然病程2~4天;③中度型:局部症状较轻型更为严重,有一定的全身症状,自然病程1周左右;④重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常需休息。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伴有发热和乏力。体查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扪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和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体征有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丘疹及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4.咽结膜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游泳时传播,儿童多见。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有咽腔及咽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试读结束···...

    2022-07-27

  • 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焦鹏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作者】焦鹏主编【页数】325【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189-6086-6【价格】148.00【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参考文献】焦鹏主编.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提要:本书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相关肿瘤疾病的诊治等内容。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科学实用,着眼于临床,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继承与发扬相结合,以中为主,融中汇西,力求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为选择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上感大多数(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咳嗽、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为特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好发,且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多数为散发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疲劳等均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病:本病亦可呈局部流行,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由于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短暂,又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携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散发者属中医“感冒”、“温病”等范畴,局部流行者属中医“时行感冒”、“瘟疫”、“疫病”等范畴。·、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体感受触冒六淫邪毒或时行疫毒而致病。六淫邪气中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则感而发病。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外邪侵袭后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与人体御邪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御邪能力减弱,或将息失宜,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内外相互影响而发病。外邪入侵的途径多由肺卫而入,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咽痛等肺系之证。而时行感冒,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疠之气,感邪较重,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于·1·■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肺卫,多以表证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较快;若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甚则变生他病。(二)西医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引起者占90%以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同种、型达上百种。最常见的为鼻病毒,其他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成人感染以鼻病毒为主,小儿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理改变首先可见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使人有鼻咽或喉部不适感,继之可发生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临床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为正常或降低,若并发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或见有脓性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包括了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常以上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范畴,以病毒血症引起的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为临床特点,而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重。(一)症状与体征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时有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临床分型有:①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但鼻分泌物并不增加;②轻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明显增加,全身症状轻或无,自然病程2~4天;③中度型:局部症状较轻型更为严重,有一定的全身症状,自然病程1周左右;④重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常需休息。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伴有发热和乏力。体查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扪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和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体征有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丘疹及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4.咽结膜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游泳时传播,儿童多见。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有咽腔及咽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6.流行性感冒常发生于流行季节,有流行人群接触史。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4日,临2■第一章呼吸亲统疾病床上急性起病,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变得明显,少数患者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查体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有呼吸音增粗,偶闻及胸膜摩擦音。症状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二)常见并发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鼻窦炎(鼻塞、脓涕、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中耳炎(发热、耳痛剧烈,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穿孔后耳聋减轻,偶伴眩晕等症状)、气管一支气管炎(咳嗽为主,初为干咳,后出现黏液性痰,发热38℃左右,多于3~5日后降至正常;查体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患者明显加重者)。部分可并发风湿病(主要包括心肌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包括关节痛、发热等)、肾炎(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常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患者先驱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心肌炎(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肺部并发症有三种类型:①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患者或孕妇。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发绀、阵咳、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部呈散在絮状阴影。痰液中可分离到流感病毒,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②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3天病情加重,体温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加剧,伴有胸痛。体检可见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液中可找到细菌;③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到病原菌。流感引起的肺外并发症包括Rye综合征(与儿童流感时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中毒休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等。三、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染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细菌感染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测定取鼻咽部分泌物或咽拭子,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FT)、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SA)、血清学诊断等方法作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快速血清病毒P℃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三)细菌培养取痰或咽拭子培养以判断致病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四、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2)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五、鉴别诊断(一)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咳·3····试读结束···...

    2022-07-27

  • 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刘南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作者】刘南主编【丛书名】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页数】463【出版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361-6544-1【价格】59.00【分类】内科-急性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刘南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内容提要:本文内容包括内科各系统常见急症的中西医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常用急症诊疗技术。全书共分二篇,第一篇为总论,介绍中西医急诊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篇为常见内科急症,收集了循环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与代谢急症、神经系统急症、血液系统急症、泌尿系统急症、传染病急症、急性中毒、环境因素急症、急诊常用诊疗技术,采用西医病名。本书的特点是从临床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充分发挥中西医所长,力求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实用性强,吸收中医药研究的新进展,具有一定创新性。《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内容试读第一编总论第一章急诊医学的概念、范畴和发展概要急诊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新兴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应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两个重要因素而形成的新学科。人类为了生存而同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做斗争,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经验而形成了医学。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分支,从最初的内外科两大分支,派生出如今众多的三级学科,如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等,临床各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幸,如战争、交通意外、创伤、中毒、自然灾害等对人类的伤害明显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伤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程度加重,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脑血管急症发病率以及其他急、危症发病率都在不断增加。这些伤病员如何得到有效迅速的救治呢?以系统器官界定的传统专科虽然在专业治疗上有其优越性,但又有其局限性和知识偏窄的一面,缺少跨学科技术。专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的病情时鉴别诊断难度很大。因此,要使这些伤病员得到有效迅速的抢救,就需要一批特殊的受过专门培养的跨学科医师一急诊医学专业医师,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医学工程,就是要建设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cymedicalerviceytem,EMSS)”,即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ICU急救(病房)三部分。这个体系开始于院前,医务人员把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病人、伤员身旁,首先给予必要的初步处理,维持他们的生命,然后安全地转送到较近的医院急诊室,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加强治疗。多数病人接受急诊处理后,伤、病情况得到改善,可以离开医院回家或以后到门诊随诊,少数病人经过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专科病房。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急诊抢救的质量和成功率,并形成了一个专业理论体系一急诊医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将急诊医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开始出现急诊医学的雏形。1979年急诊医学获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并成为医学科学的第23门专业学科。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多数已建立自己的急救网络,大大地推动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我国急诊急救工作历史悠久,50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急救站,重点是进行院前急救。但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10月第卫生部颁发《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急救组织,加强对急救工作的编领导,逐步实现急救现代化的进程。1982年3月卫生部医政司召集若干急诊工作方面总的专家开了“咨询会”,草拟《医院建设急诊科(室)的建设书》,次年颁布了《医院论建设急诊科(室)的方案》。1984年6月卫生部颁发《医院急诊科(室)建设的通知》,指出急诊医学已发展成为新兴独立学科,必须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把急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此后全国不少医院都组建了急诊中心(站),大多数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急诊室都纷纷改建为急诊科。1985年在杭州召开的急诊工作会议上,推选成立了全国急诊医学会筹备组,并正式向中华医学会提出申请。1986年12月1日中华医学3···试读结束···...

    2022-07-27 epub出版物 epub出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李淑玲,王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作者】李淑玲,王哲主编【页数】520【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331-9951-7【分类】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男生不育-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李淑玲,王哲主编.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从中西医结合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保健优生等内容。本书从中西医结合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保健优生等内容。《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内容试读总论篇ZONGLUNPIAN···试读结束···...

    2022-07-27 黄淑玲中医院 中医王淑玲

  •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作者】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页数】420【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89-5477-3【价格】128.00【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而成。全书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共计八部分,每个部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方面进行阐述,既突出中医药特色,又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新颖实用。...

    2022-07-27 关于糖尿病的参考文献 糖尿病治疗文献

  •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作者】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页数】252【出版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390-6360-7【价格】28.00【分类】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提要: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的疾病为主。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呼吸内科、骨科、儿科、慢性病、睡眠问题、心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应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讲究辨证论治,强调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本书内容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供医、教、研工作者及医学生等使用。《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近三十年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土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翻检历史,去除喧嚣和虚浮,发现那些真正坚实有意义的部分,将会作为那段中西医结合医学历史的真实内涵,也作为后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丰富资源,提供方向、方法或经验。一、基础研究(一)新概念与新理论30年的研究历程中,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具有中西医结合特征的新概念或新理论。如“病证结合”这一涵盖诊断、治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高原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性血瘀症”、“陈旧性血瘀证”、“急虚证”、“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等新病名和病理学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治”等治疗学概念;“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辨证微观化”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概念和理论。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表明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二)证候研究继20世纪50年代学者开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病证结合、方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切入点的症候研究经历长期工作取得了成果。-1-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2003年,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课题组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症候研究模式予以示范。(1)证候实质:证候实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问题。30年来,学者时阴虚证与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心气虚证以及寒热证和湿证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沈自尹院土从内分泌调节等角度探讨肾阴、肾阳的本质,提出了“阴阳常阈调节论”观点,其成果“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研究”等,都是对证候实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成果。新思路、新方法一直是证候研究所吸纳并应用的,围绕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开展的研究应用现有生物医学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发现了寒热证候之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特征。系统生物学与证实质研究有机结合,有望从更完整的疾病分子机制角度解释“证”、“辨证论治”等概念,实现其现代科学诠释。(2)证候分类:有别于传统证候实质研究,伴随对疾病认识及证候研究的深入,以病证结合理论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疾病证候分类理论。RA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证型与基因群相关性研究,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证型与血清肌酶谱相关性研究,这类针对具体疾病的症候研究,其目标是寻找更具体的目标人群,换言之,亦可理解为寻找针对性更强的疗法。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四诊信息在证候分类中起到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病理、生化等信息相比,它们具有非特异性特征,对于这一类指标的关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不仅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优势互补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现实的临床价值,可能对生物医学疾病分类产生影响,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3)证候规范:证候规范工作长期坚持不懈,1984年中医证候规范研究课题会议明确“证”代表证候,“症”代表症状,“病”代表疾病。王永炎院士带领“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课题组对于证候传统概念的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为进一步探讨证候概念的深层次内涵奠定了基础。此后规范化研究在国标、行标、代码、主题词表、教科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以病证结合作为证候规范研究切入点的研究趋势被再次强调。(三)四诊方法研究诊法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四诊方法的学术研究形成相关著作(包括科普)230余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多项。舌诊及脉诊是诊法研究的重点,1981年陈泽霖等开展舌象研究,包括对5403名正常人舌象的调查分析,以及对1046例肿瘤患者舌象进行观察。此项大规模研究首次调查了舌像正常值,为舌象的诊断学价值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在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还开发出精准度提高的诊疗仪。“微观辨证”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存在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研究与临床治疗比较脱离等局限性,需要发展完善。(四)阴阳学说研究阴阳学说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阐述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制约关系方面。1973年GoldergND发现环磷酸腺苷(cAMP)与环磷-2-第一章绪论●酸鸟苷(GMP)通常呈拮抗性,有共同参与调节生物细胞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之后生物医学界相继发表了cAMP和cGMP相关与阴阳对立消长的研究。随着阴阳研究不断深人,在抗癌药物设计、体重的阴阳调控、补体与阿兹海默症(AD)的关系研究中均应用了阴阳学说。发表在《科学》(Sciece)、《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体现了阴阳学说对现代医学领域的影响。阴阳学说研究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得到国际高度关注,多学科方法被广泛应用。(五)针灸机制研究(1)针刺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济生院士团队进行的针麻原理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研究证明针刺信息可以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激活内阿片肽系统等机体痛觉调制系统,产生生理性镇痛作用。针刺镇痛脊髓机制、针刺治疗休克机制、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的机制等研究也广泛展开,表明国内针刺机制研究在30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2)经络实质: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汲取经验及教训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九家单位通过万人普查筛选经络敏感者,首先肯定了经络现象和循经传感现象的存在。30年中,其物理和化学特征均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经络与肌电、声波、内脏的相关性等。但是至今此研究领域鲜少突破,更不乏研究缺少可重复性,因此季钟朴提出十六字方略:“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是针对经络研究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的有益反思。(六)中西医结合医学方药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方药研究重点在于开发高效、低毒的中药复方制剂,或从单味中药中研究开发先导化合物、有效成分,并进而纯化合成等方向。药物方面,亚砷酸注射液作为国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国际研究仍在继续深入。2011年,因应用中药治疗白血病而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张亭栋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刘耕陶院士带领团队从中药五味子研究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1)复方药效评价:复方药效评价研究已经成为中药新药研发、复方研究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陈竺院士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课题组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药理研究领域的亮点。陈竺院士课题组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也以此为例阐述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郑永齐课题组在黄芩汤实验室配方即四种草药复方PHY906合并伊立替康干预实验中发现,PHY906有助减缓大肠、直肠癌化疗造成的肠道伤害,还能降低发炎反应但不能单独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些研究将带动复方药效评价发展。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未来药效评价应该建立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思路,可能有助于提高复方药效评价研究水平,也是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2)复方安全性评价: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复方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3-●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性的症候模型。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以疾病动物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疾病动物施加一种或多种处理因素,模拟人体疾病状态基础上载有模拟证候的因素,这种基于病证结合思想的评价方法可能成为安全性评价可行途径之一。此外,新技术的兴起,如代谢组学,可以对复方安全性进行科学、综合、精确的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方证对应:方证对应蕴涵方证原则、药证原则、量证原则、合方原则和类方原则等。研究方证对应有塑实现中医规范,提高临床疗效,深化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在长期对川芎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证治药动学假说。“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传统经方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方证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对应规律。鉴于中药成分、作用靶点的复杂性以及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基于证候的中药网络药理学,为探索中医复方的作用原理,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剂组学概念的提出将可能有助于推动复方药理研究的规范化。二、临床研究(一)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概况既往30年,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重点放在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1)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数量:研究发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79年至2009年中医药治疗10种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数量逐步提高。umed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试验也逐年增加,随之关于中医药临床干预性评价的系统评价分析(SR)及荟萃(meta-aalyi)报告也相应增加,同时应用证候分类原理进行的临床试验也有增多。(2)探索符合中西医特色的临床研究方法:试验设计方面,1981年陈可冀院士与多家单位临床合作开展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研究论文《精制冠心片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发表在198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被认为是中医药领域第一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报告。随后30年间,RCT研究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开展,为推动临床研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者也针对研究现状提出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研究有各自的侧重与价值,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恰当选择及结合运用。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如何找到既能发挥中医学特点又被国际医学界认可的临床研究方法是许多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研究者尝试应用实用性RCT、单个病例RCT等多种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病证结合应用于临床试验设计,通过证候信息寻找更加精准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开展多次临床试验,操作上即在干预后出现的有效与无效人群的差别之中寻找证候分类规律,将从该差别中找到与疗效相关的要素列人二次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再次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评价方面,赖世隆提出中医疗效评价的标准制定可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键康评定的通用生活质量量表入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活质量通用量表。王永炎院士等提出系统科学指导下的综合评价是中医疗效评价的最适方法。这些研究思路的探索,对于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提高中医药在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的-4-第一章绪论●意义。(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多种疾病临床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1.内科研究(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以冠心病为例,以中医疗法指导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包括活血化瘀法指导下的三七哌克昔林、心脉通、血府逐瘀浓缩丸、血栓通及血塞通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药物:芳香开窍法指导下的麝香保心丸、宽胸气雾剂、救心金丹、心痛气雾剂等药物:益气活血法指导下的益气注射液、活血注射液、正心泰等:以及络病理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均经过临床研究被证明临床疗效。此外,高血压、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也取得一定进展。冠心病研究不仅在揭示中医现代化科学内涵、治疗规律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其他心血管疾病重复性研究较多,鲜有创新性突破,希望在未来研究中引起更多关注。(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王宝恩团队应用中药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富有成效的药物也被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大黄醇提片、紫地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肠分溶双层丸的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肠炎;以及针对胃炎的三九胃泰。此外,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3)糖尿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方面,林兰提出“三型辨证”,制定糖尿病辨证和治疗规范!建立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研发平台。仝小林课题组“开郁清热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课题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探索治疗糖尿病有效药物方面,包括复方研究,如降糖通脉宁、养阴二甲双胍等,以及中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主要有齐墩果酸、桑叶总黄酮、五倍子、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均取得了一定进展。(4)风湿免疫疾病:RA临床研究由既往以大量观察性研究为主,到现在RCT广泛实施。中草药对比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草药在改善患者症状、不良事件发生数量相对较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RA临床研究重点包括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索证候分布规律,寻找疗效与一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将症状纳人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等。此外,$LE等多种免疫疾病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风湿免疫领域,许多有效的新药被陆续研发,如雷公藤制剂、正清风痛宁片、白芍总甙、益肾蠲痹丸等。其中雷公藤制剂的应用,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干预RA的重要突破。(5)血液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血液病临床研究继续深入。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型白血病取得突破。复方黄黛片经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对于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疗效。此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从蚕沙提取物中研制的生血宁片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这些成果为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6)肿瘤:肿瘤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和控制临床症状,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改善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5-●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益气养阴清热等治法亦被提出。中药新药如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上被应用。尽管肿瘤研究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临床研究仍以多种复方评价为主,缺少理论创新突破,且缺乏大样本可重复的临床证据。研究者指出创新性的进行临床设计,并严格控制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研究方面,黎磊石院士团队借鉴雷公藤的免疫抑制效应,首创应用雷公藤治疗肾炎:张大宁等研制“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陈香美院士和她的课题组在诊治gA肾病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中西药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肾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1gA肾病,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8)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张伯礼院土与王永炎院士带领团队进行的“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健脑益智颗粒经临床研究证明可以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能障碍的核心症状及智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活动下降、减轻或消除周边症状,疗效确切。谢雁鸣等对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的时间窗进行研究,为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最佳时机提供了临床依据。石学敏院士课题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提供了科学依据。2.外科研究中西医结合外科这一新学科发展迅速,在急腹症、骨伤、泌尿外科等领域从提出理论,治法结合到新药研发应用,提高了疗效。吴咸中院士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王今达提出“三证三法”理论是危重症重要的研究思路。辛育龄院士倡导在胸外科治疗中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成绩斐然,举要如下。(1)急腹症:急腹症治疗方面成绩卓著,非手术疗法研究广泛开展。王金达等提出“菌毒、炎并治”理论,并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研究。研制成功具有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改善免疫功能、保护组织细胞功效的中药二类新药血必净注射液。(2)骨伤:中西医结合为骨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尚天裕在继承发扬中医治疗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中药等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理论,以及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对于感染性开放性骨折研究以及加速骨折愈合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成果。骨科器械的研制也取得了进步。3.妇产科研究中医妇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理论方面,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指导下,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概念,丰富了理论内涵。临床研究方面,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症、自然流产等疾病的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4.儿科研究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从探索到逐渐发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新生儿疾病,以及小儿发热、肺炎、腹泻、厌食症、急性肾炎等疾病均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叶孝礼等专家医疗学术思想和临床独到的医疗经验得到了总结,这也反映近年儿科部分的中西医结-6···试读结束···...

    2022-07-27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赵淑萍,黄煜,胡友斌,马德花,张磊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作者】赵淑萍,黄煜,胡友斌,马德花,张磊著【页数】232【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4【ISBN号】978-7-5189-3269-6【分类】妇产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赵淑萍,黄煜,胡友斌,马德花,张磊著.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4.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内容提要: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一直是现代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从临床研究开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的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骨折及针刺麻醉的成功等,都是中西医结合早期临床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医学成果。进入21世纪后,中西医结合更是在世界范围内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依靠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从本草研究入手,收集、整理了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经历漫长而科学的实验研究最终在疟疾的药物治疗中取得突破。这正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人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2007年1月11日印发的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的战略目标,将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妇产科领域,尤其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几十年努力的结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结合,许多妇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之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更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体系逐步建立,将会更好地为广大妇女的医疗保健服务。本书本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力求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有所创新,沟通中、西医学,寻求彼此的结合点,使中、西医学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协调。在中西医结合的思维观念、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指导下,培养学生对常见中西医妇产科病症的诊疗能力。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的支持,表示感谢!...

    2022-07-27

  • 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程井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作者】程井军主编【页数】354【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ISBN号】978-7-5192-5638-8【价格】85.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程井军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内容提要:肿瘤康复是指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书全面阐述了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涉及心理康复、饮食疗养、运动疗法、养生保健、常见抗癌治疗副作用的处理、癌性疼痛的控制、恶病质的处理、感染的防治、中医药治疗等,全面遵循“与瘤共存”的治疗康复理念。本书内容丰富,兼顾了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合临床肿瘤科医生及肿瘤专业研究生学习,一些食疗、按摩推拿等简便操作也适合患者及家属学习。...

    2022-07-27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肿瘤中西医结合效果好吗

  • 中西医结合 口腔科学》谭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作者】谭劲主编【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366【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132-4929-4【价格】69.00【分类】口腔科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谭劲主编.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内容提要:此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之一,供中西医临床专业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编单位,联合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集体编写而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内容试读绪论今1绪论一、中医口腔科学发展简史(一)殷商、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对口腔疾病的文献记载。从夏商后半期的王都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文字,其中就记载有“疾口”“疾齿”“疾舌”“疾言”等多种口腔疾患。疾口,多指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疾齿,即牙体、牙龈组织的疾病这方面卜辞非常多,证明殷商时期牙病已是常见病了。疾舌,即舌部的疾病;口腔和咽喉某些疾病常引起说话困难和言语不清的症状,这就是殷人所说的“疾言”。可见当时人们对几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甲骨文中还有“出”字的记载,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虫蛀所致,“色”即龋字。这不仅是我国口腔医学的重大发现,也是对世界口腔医学的重大贡献,它比世界上最早发现龋齿的埃及、希腊、印度等国的记载早一千多年。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并加以确证,在原始人的遗骸化石上发现最多的口腔疾病是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等。春秋战国时期,《礼记》中载有“鸡初鸣,咸盥漱”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热不灼齿,寒不冰齿”的预防齿病的观点。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并重视口腔疾病的预防。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书中记述了治疗口腔疾病的“齿脉”及其循行路线,叙述了用榆皮、美桂及其他几种药物充填牙齿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牙齿充填术。书中亦有关于口腔疾病的其他记载,如“贰(城)食(蚀)齿”“颐痈”等。前者指龋齿,后者为痈肿。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临床医学的实际水平。《内经》对口腔疾病的论述极为丰富。在生理方面,它概括了口、齿、唇、舌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如《灵枢·忧恚无言》谓:“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阐述了唇、口、舌各部位与发音的关系,及在发音时所起的作用。《灵枢·口问》也谓:“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论述了口、齿、唇、舌诸器官与脏腑的生理关系。如《灵枢·五阅五使》谓:“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谓:“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窍为舌…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窍为口。”《灵枢·脉度》又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还特别强调了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脏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根据人类恒牙萌出的一定规律,总结2←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了人类牙齿萌出和衰老的年龄。其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即指出肾脏的盛衰,直接关系着牙齿的生长、坚固与脱落。在疾病方面,它阐述了口疮、口糜、齿痈、龋齿等病的病因病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素问·气厥论》谓:“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缪刺论》云:“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这是针刺治疗龋齿的方法,也是治疗龋齿的最早记录。在疾病预防方面,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尤为重要的是《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口、齿、唇、舌既是局部器官,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其生理病理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论述,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继《内经》之后,《难经·四十二难》对口腔解剖做了进一步阐述。其谓:“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这是最早对口腔形状的描述,反映当时对人体解剖认识的程度。(二)秦汉、两晋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医学已初具规模,医学分为九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介绍了淳于意诊籍(现称病历)中我国第一例龋齿病例:“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该诊籍将患者名、病名、灸法、药名、用法、病程、病因等记录得非常清楚。淳于意首先对疾病做出了正确诊断,分析其致病的原因,指出“卧开口,食而不漱”是致龋因素。对龋齿的治疗采用了多种手段,最后对病程及预后作了交代。医案全面完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有“梅多食,坏人齿”的记载,并载有“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治龋齿的方法,与欧洲用砷剂治疗龋齿相比,早了1700年。这是我国对世界口腔医学的又一重大贡献。在《百合狐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描述了与西医学白塞病症状相类似的“狐蛮”病症。据文献所载,张仲景还著有《口齿论》一卷,可惜已散佚。汉·刘安撰《淮南子》谓“孕见兔而子缺唇”,首次记载了“兔缺”,即今之唇裂。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观察到唇裂一病。两晋时代,我国口齿医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载有“清晨叩齿三百下”的口齿保健法,并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西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中有口腔疾病的辨证及针灸取穴,充实和发展了口腔科学的内容。晋代《搓庵小乘》中载有:“晋魏永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话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绪论今3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永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耶。仲堪于是处之别室,令医善疗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百日而瘥。”这里明确指出唇裂可以手术修补,而且包括术后用流汁饮食,不得与人谈笑等很合理的术后注意事项,也是我国有关唇裂修补术的最早文字记载。晋·陆云写给陆机的信中说:“一日行别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知,我国牙签之名始见于晋代。(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医药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医学人员,医家辈出,医学著作大量出现。在口腔医学方面,医学教育中有了耳目口齿科,学制为四年。在口腔临床方面,这一时期的口腔疾病病因、治疗和预防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口、齿、唇、舌疾病有专卷论述。全书论及牙痈、风齿、齿间出血、齿漏、口舌疮、紧唇、兔唇、舌肿强等30余种口腔疾病,着重阐明其发病原因及证候,内容十分详尽。如其中所载“失欠颌车蹉候”,即今之颗颌关节脱位,是由“筋脉夹有风邪”所引起,并指明复位时应“推当疾首,恐误啮伤人指也”。从其中“拔牙损候”中可见隋已有拔牙术及处理拔牙术后出血过多的方法。该书还注意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将小儿口腔病做了专卷论述。据文献所载,隋代不仅采用了拔牙术,对齿龈坏疽和龋齿也采用了外治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将口腔疾病列为七窍病,并收集了治疗口腔疾病的方药一百多首。除药物治疗外,还广泛采用外治、手术等方法。孙思邈对下颌关节脱位用手法复位,已有相当的经验。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说:“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关,推当疾出其指,恐误啮伤人指也。”在《千金翼方·卷十一》中又进一步提出用竹管保护术者手指,防止被咬伤的方法。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载有清洁牙齿、预防牙病的方法。其中载有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右六味捣末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以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在唐代《养生方》中又有“朝夕啄齿齿不龋”之说,还有“叩齿九通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坚,头不痛”之健齿方法。此外,《千金方》谓:“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温水含揩齿。”由此证明,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口腔的卫生保健在此期备受重视。据考证,在《唐本草》一书中已有银汞合金充填牙齿的记载。当时称之为“银膏”。其谓:“其法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填补牙齿脱落。”遗憾的是《唐本草》一书已散佚,但可从宋代唐慎微著的《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这两部著作中对“银膏”的叙述以及《唐本草》的推断,我国从唐代已开始应用银汞合金修补齿患。4?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四)宋、金、元时期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禁科”。其中口齿咽喉科与耳目分开,这标志着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对口腔科病症均有论述,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载方300余首。《圣济总录》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收集病症最多的一部医学专著。其中口齿病占五卷之多,唇、舌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所载“坚齿散方”,专治牙齿摇落复安(即牙齿再植的方法)。宋代镶牙业已经较普遍,并出现了以镶牙为业者。当时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中有“染须种齿笑人痴”之句,自注云:“近闻有以种坠齿为业者。”可见当时镶牙术之兴盛。此外,宋代已有多篇讨论牙刷的文章,说明对清洁保护牙齿有了充分的认识。1953年,在前热河赤峰县大营子村辽驸马墓的殉葬品中发现了两把骨制牙刷柄,据专家考证,这是两把构造合理的植毛牙刷。由此证明,植毛牙刷是在我国辽代最先发明的,它比国外植毛牙刷的出现早700多年。金元时期,医学分为十三科,口齿科已独立,医学学术争鸣十分活跃。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谓:“病口疮数年…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八九。”所提出的泻下法,在急性口腔病治疗中被普遍运用。李东垣以“脾胃论”为主导思想,对口腔病的治疗有很大影响。在《东垣十书》中还记载有“刷牙牢齿散”,用以清洁和保护牙齿,主张睡前刷牙,这与现代口腔保健理论极为吻合。(五)明、清、民国时期明代,由于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学术交流,口腔医学也有一定发展。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撰写了《口齿类要》一书,专门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等口腔疾病,并对口疮的发病机理做了简明的概括:“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口腔专著。明·窦汉卿在《疮疡全书》中有莲花舌、重舌及茧唇的记载。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有对200余种口腔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20余种,其中不少治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书对口腔病的预防与保健也做了科学的论述。如“旱莲草同青盐炒焦,揩牙,乌须固齿”和“糯糠,主治齿黄,烧取白灰,旦旦擦之”,提出了使牙齿洁白的措施。此外,对多食糖易发生龋病也有所认识。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列有口病、齿病、唇病等项。将颌骨骨髓炎称作“骨槽风”或“穿腮毒”,认为“走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迟故也”。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曾治疗过茧唇、牙缝出血、齿病、痰包、鹅口疮、唇风等口腔病。清代,口齿科在正规分科中近乎消失,口腔疾病的治疗包括在临床各学科中。此期绪论今5出现的有影响的医学文献中均设有专卷或专篇论述口腔病。其中汪昂著的《医方集解》中,载有颊车开不能合、舌胀满口等病的救急良方,说明中医在此时期对口腔急症已有一定的认识。清·吴谦等人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口腔病专篇,载有20余种口腔病,至今仍是口腔科学的主要参考书。清·顾世澄《疡医大全》中有关口腔病的内容更为丰富,载有口腔疾病近0种。书中还提出修补唇裂要在涂麻药之后,再切开皮肤,并以绣花针穿线缝合,在肌生肉满之后拆线。可见,清代的唇裂修复术已达相当的水平。清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论述口齿疾病的专著,大多数口腔病症归属于喉科,有的口腔黏膜病属于内科或儿科,而化脓性病症和部分牙龈组织病变属外科,一些民间医生也承担了一些牙体病的诊治。所以,欲知清代口腔科的情形,只有到喉科、内、外、儿科等书籍中去找寻。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歧视、消灭政策,排挤压制中医,使中医事业备受摧残,中医口腔科学也不例外。据调查,此时期全国没有专门从事中医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口腔科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并给予中医事业极大的关怀,中医口腔科学重获新生。继1956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内设五官科,讲授部分口腔科专业知识。20世纪60年代,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口腔科,运用中医学理论诊治口腔病;70年代以来,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口腔科学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口腔专业知识:80年代以后,中医口腔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中医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病、疑难病,如口疮、唇炎、口炎、牙周病、扁平苔藓、根尖周炎、牙痛、舍格伦综合征、白塞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功研制了增生平、固齿丸、丹玄口康等口腔疾病专用中成药,并通过有关学术会议和各类中医药杂志进行交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重点论述了口腔与心、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并阐述了口腔疾病常见的病因,强调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文献整理方面,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和现代治疗口腔疾病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医口腔专著相继问世,先后出版了《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学》《口腔病》《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弥补了医学领域内中医口腔科学专著之不足,为中医口腔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西医口腔医学发展简史西医口腔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6。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一)牙医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中,牙医曾经仅仅是治疗牙病的技艺之人,也就是牙匠(即手艺人)。这个时期,牙科疾病及其治疗被隔绝于医学大门之外。尽管有些优秀的内、外科医生时而也替达官贵人看牙病,但在一般情况下,牙科治疗是由理发师和一些非医学人士(牙匠)完成的。(二)牙医学时期15世纪后半叶,欧洲文艺复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到了16世纪,解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领域的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牙科治疗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牙科医学方面最能反映当时成就的要首推法国人福夏尔(PireFauchard,1678一1761)。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外科医生,专门从事牙科医学。他积累了20多年的牙科治疗经验,于172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内容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及胚胎、口腔病理以及临床病例。全书列举了103种牙病和口腔病,率先把牙医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称这个专业为牙外科。所以在欧洲,人们把他称作“近代牙科医学之父”。(三)牙医学教育兴起真正大范围的牙科医学的发展是从牙医学教育的建立开始的。美国Hayda和Harri于1839年在马里兰州创办了第一所牙医学校一巴尔的摩牙医学院。他们从医学院中分离出来时规模很小,第一期毕业生只有2人,以后英、法、德、日相继成立牙科医学院校。我国1919年成立了第一所牙医学院一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这个时期的牙科医学有许多发明创造:一是对麻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牙科医师开始用乙醚麻醉拔牙;二是利用X线诊断牙科疾病;三是开展了对口腔细菌学的研究,找出了多种与龋齿有关的细菌。(四)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牙医学的发展,牙医学的发展便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如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从牙齿扩大到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又如从龋齿病因的研究引申到唾液和诞腺疾病的诊治,以及牙科医生对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有这些非常自然地使牙医学向着口腔医学发展,我国将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半个多世纪来,医学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口腔医学的进步,其成就可概括为:1.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几十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全国设置口腔医学专业的院系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所发展到2016年的近200所,其中实施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的院校近百所。到2013年,我国有口腔医学专业···试读结束···...

    2022-07-27 图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就业前景 图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是什么

  •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作者】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页数】27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132-5590-5【价格】78.00【分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图解【参考文献】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内容提要:本书充分体现中医内涵在临床常见皮肤疾病护理中的实践疗效,而且创新应用临床护理思维导图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临床皮肤科常见病护理及皮肤科专科适宜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详细介绍,对其相关治疗护理的理法方药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及特色技术在皮肤疾病治疗护理上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内容试读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1上篇总论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第一节中医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皮肤性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外科学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既新兴又古老的学科。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战国前至秦汉时期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虫兽及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金文、青铜铭等中就有关于中医皮肤病病名的记载,如“龙”“疥”等。至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皮肤病病名的记载逐渐增多,且有了皮肤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和方药治疗的记载,如“冻疮”“疣”等病名,“砭法”“灸法”等疗法。到汉代,也有许多有关皮肤性病的论述,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隐疹、浸淫疮等病,以及用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的方法。从战国时期至后汉,各种论著的出现可以认为是中医皮肤性病学的起源。二、晋、隋、唐、宋、元时期随着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发展,有关皮肤病性病的论述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时期,中医皮肤病性病学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例如,《肘后备急方》较系统地记述了多种皮肤病及治疗皮肤病的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中医皮肤性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更是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三、明清时期此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与临床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实、完善和提高,中医皮肤病学的雏形也因此形成。清代以前多达260余种的中医外科专著中几乎都包含有皮肤病的内容,这都是形成当今中医皮肤病学的基础。在性病方面,在众多的古籍和性病专著中记载了“疳”“杨梅疮”等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病证。这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皮肤性病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更是迅猛发展,全国多家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皮肤科,出版了许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术专著,成立了各个皮肤性病学的学术组织,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承担了多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所以中医护理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但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有关护理方面的记述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在中医临床中,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护理学与医学原本是“混沌”体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护理学这门独立学科,但大量护理理论确实存在并广为运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提出了许多具有护理含义的原则、规范。如《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与天地相应也”“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等思想,至今对生活起居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时期,无论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证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唐宋时期,“葱管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的渐臻成熟,在此时期许多著作还对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提出了特殊调护方法。明清时代,随着对医药认知程度的深人,中医学对疾病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亦逐步加深。这一时期的论述大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传统特色直至近代,呈现的是西学东渐下的中医学。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思潮。至此中医护理学仍然融合与中医学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3展。此时严格的医护分工制度开始出现,专门的护理学科开始建立,护理行业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为当代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前,中医护理学几乎还没有形成专著,直到1958年我国才第一次出版了《中医护理学》专著」到目前为止,各种护理高等院校的出现、国家各种制度的颁发实行、各种专著的形成等,以及中医护理管理、中医护理教育、中医护理科研的发展,使得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势不可挡、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护理一、皮肤性病的预防随着社会与医疗技术的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也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并主张在疾病发生前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皮肤病、性病和其他各科疾病一样,其发生、发展、转归均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和直接引起皮肤性病的各种因素有关,而且和中枢神经活动情况、内脏器官、个体内在因素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而这些内在和外界的因素又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因此,皮肤病性病同样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故积极做好各类皮肤病的预防工作,对减少、控制皮肤病的发生与传播,以至最终消灭某些皮肤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皮肤病的预防需要有整体观念,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应根据各个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病程特点及预后的不同情况,结合社会因素、技术条件、现实力量等多方面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及科学的研究,我们总结得出如下几点皮肤性病总的预防原则和措施。(一)做好宣传和普及皮肤病的预防知识的工作每个皮肤性病工作者都具有向患者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的责任,通过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提高大众的防病意识,这对于防止某些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或减少其复发机会均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例如,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等,同时告诫并鼓励患者如实告知病情、既往史等,并强调告知的重要性、必要性。(二)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皮肤所做最多的保护措施为清洁。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的习惯要求,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预防皮肤病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尤以皮肤皱褶部位为重,如腋、肛周会阴部、趾指间,以及女性乳房下和婴幼儿颈4€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部等。最好经常用温水洗涤或沐浴,尤其在夏季出汗过多或皮肤上尘埃、污垢附着过多时,更应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禁忌盲目使用各种市面上流通的洗护用品等。在选择洗护用品时,应首先了解自身皮肤所属性质,其次要了解各类洗护用品的性质、用法等,另外还得注意每次清洗持续的时间、水温的调节、清洁的频次及清洁后如何使用皮肤保护剂等问题。(三)注意皮肤病与饮食卫生和工作环境卫生的关系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密切相关性。如饮水的卫生问题,我国很早就提倡饮水卫生、饮水消毒:又如食物种类的问题,有些人在食用牛肉后可发生荨麻疹、湿疹等。因此,有食物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及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对因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皮肤病(如癞皮病)应给予高维生素饮食,对于消耗性疾病(如银屑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以加速疾病的痊愈。工作环境方面,主要是如何预防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实际措施。这在我国古代已逐步开始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可能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病,应认真调查工作中接触的可能致病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研究发病与接触这些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关系等,以找出病因,应避免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有害物质,尤其是化学致癌物。必须接触时应注意皮肤的防护,以免诱发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肤病、皮肤癌等。(四)注意精神因素对皮肤病的影响中医皮肤病病因学中,就提到引起皮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情志内伤,即平常所说的精神因素。当人体情绪过度抑制或兴奋时,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诱发皮肤病。因此,众多皮肤病与精神创伤、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情绪紧张、郁闷急躁、神经衰弱等密切相关,如斑秃、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生殖器疱疹等。故平时要保持平稳安定的情绪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预防某些皮肤病发生或加重。(五)调养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机体的抵抗力与发病的关系自古就有研究,古代医学家除认识到外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外,也观察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人生病,也有人不生病,有的人当时发病,也有的人过后发病,认为在人体体质衰弱、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才容易得病。因此,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总之,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从事皮肤病专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相信许多皮肤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控制与预防。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5二、皮肤病性病的护理中医学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护理在皮肤性病的诊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皮肤病护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建立和健全适合于皮肤病临床特点的护理体系、内容及方法,不断改革和提高护理水平。在皮肤性病的中医皮肤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一般可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护理方法。具体而言,是指运用药物或有关治疗操作,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皮肤病的治疗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许多皮肤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根据治疗操作的方式及配合药物的情况可分为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等。饮食指导是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辨证施膳。例如大疱性天疱疮患者其证型为心火脾湿型,饮食宜进食清热利湿解毒、泻心凉血、清脾除湿之品,如茯苓赤小豆瘦肉汤生薏米冬瓜皮瘦肉汤等。另外,整体而言,皮肤病人一般要忌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及浓茶、咖啡等。过敏体质的患者注意避免食海鲜、牛肉、酒类等易致敏的食物;消耗性疾病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长期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等。疾病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教育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日常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能力锻炼、睡眠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此活动贯穿着整个诊疗、护理过程,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篇各论第二章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沙第一节单纯疱疹的护理表2-1单纯疱疹的护理病毒感染性热疮、火燎疮、热气疮、剪口疮概述小水疱反复发作外感风热、湿热邪毒病因病机单纯疱疹病毒抵抗力衰退原发型疱疹性口龈炎疼痛性水疱1~5岁的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复发型唇红、口周、鼻孔灼痛感簇状水疱成人多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口唇、鼻旁等处簇集性小水疱,灼热剧痒肺胃风热型祛风清热解毒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槐花糕、蝶菊茶蜜饮口周或唇黏膜部胃肠积热型清利肠胃积热中医特色技术辨证施护饮食指导·豆蔻馒头月经前后出现,口干胁痛,月经量多而鲜红冲任血热型中医特色技术疏肝清热,调理冲任饮食指导枸杞马齿苋薏苡仁菊花粥护理无花果炖肉水疱成群,破溃后糜烂,灼痛瘙痒,间歇发作阴虚内热型养阴清热,解毒止痛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百合粥、莲子粥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日常锻炼情志及睡眠护理特殊人群护理清毒隔离方面···试读结束···...

    2022-07-27 中西医结合性治疗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 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刘镇,刘惠灵,霍敏俐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作者】刘镇,刘惠灵,霍敏俐主编【页数】710【出版社】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587-1536-5【价格】198.00【分类】急性病-中西医结合疗法-险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刘镇,刘惠灵,霍敏俐主编.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内容提要: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急危重症医学的基本问题、临床常见危重病、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及危重病常用诊疗技术,内容全面详实,并有很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同时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论述了中医中药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2022-07-27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 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分级诊疗》马辉,叶斌,陈友燕,马莉|(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分级诊疗》【作者】马辉,叶斌,陈友燕,马莉【页数】170【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478-4579-0【价格】68.00【分类】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参考文献】马辉,叶斌,陈友燕,马莉.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分级诊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分级诊疗》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的临床康复分级,对各级别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治疗的人员资质、场地配置、器械配置及项目开展要求进行了描述,内容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骨科疾病及疼痛、心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及儿童临床康复等,对普及和推广中西医结合临床分级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康复医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

    2022-07-2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