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王汉明,黄晓桃主编;王璐,杨雅琴,何丹娟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作者】王汉明,黄晓桃主编;王璐,杨雅琴,何丹娟等副主编【丛书名】妇幼临床诊疗常规系列丛书【页数】205【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10【ISBN号】978-7-5680-6634-1【价格】39.80【分类】妇科病-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参考文献】王汉明,黄晓桃主编;王璐,杨雅琴,何丹娟等副主编.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内容提要:本书首次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阐述各种月经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方法,填补国内空白,以期实现给每一位女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健”这一国家健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迄今为止,单纯的妇科内分泌的书籍以及单纯的中医治疗月经病的书籍较多,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阐述月经病诊治的书籍很少。本书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述月经病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是从事妇科内分泌医生的必读书,也是所有妇产科医生、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参考书。《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章闭经类月经病一、精神性下丘脑闭经(一)概述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uctioalhyothalamicameorrhea,FHA)是排除下丘脑、垂体器质性病变,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分泌异常导致性腺功能低下而引起的闭经,是慢性无排卵的一种形式,属于中枢性闭经范畴,以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及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此外,这类患者往往还存在轻度高皮质醇血症、低血清胰岛素水平、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低三碘甲腺原氨酸。FHA中精神性下丘脑闭经最为多见,常伴有情绪抑郁、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精神不良刺激使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功能失调,抑制GRH及促性腺激素的正常脉冲分泌,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闭经。闭经,中医称“月事不来”“不月”“经水不通”“经闭”。其病因不外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先天肾气不足;发病机制为冲任气血失调,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有虚实两方面)。精神性下丘脑闭经归属于中医七情所致闭经。祖国医学从因郁致冲任气血失调角度来对此种闭经加以辨证论治有明显的优势。(二)病因病机1.西医病因病机精神性下丘脑闭经多发生于年轻未婚女性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脑力劳动者。精神和周围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长期刺激引起神经、代谢和激素通路的激活,导致下丘脑神经元减少GRH脉冲分泌。HPO轴破坏的程度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如压力源的强度和严重程度、个人和环境因素、遗传或表观遗传改变。两种主要的生物系统参与应激反应,即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它们分别由急性和慢性应激激活。HPA轴的激活增加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并因此增加了内源性阿片肽和内啡肽的分泌,慢性应激还损害Kieti(K)神经元,其负责响应内源和外源输入(激素,昼夜节律,季节性和免疫信号),调节下丘脑GRH神经元的信号,这均会损害脉冲GRH的释放,使下丘脑GRH脉冲式分泌减少,黄体生成素(LH)脉冲频率和幅度减少,LH水平下降,进一1·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步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而引起闭经。该病通常还涉及遗传因素,多达13%的精神性下丘脑闭经女性可能与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相关的一些基因突变相关。因此,在下丘脑闭经或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的明确家族遗传和行为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建议筛查这些突变。另一方面,精神性下丘脑闭经所导致的低雌激素除了改变骨代谢,造成骨质丢失和脆性骨折风险增加外,也影响心血管系统。事实上,低雌激素可能诱导内皮功能障碍,一氧化氮血管扩张系统受损,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活化,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加。低雌激素还会对心理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患有该病的女性常很难面对日常压力,人际关系往往较差。患有精神性下丘脑闭经的女性可能表现出持续较高的皮质醇血浆水平,而慢性皮质醇中毒可导致低雌激素对骨代谢、心血管系统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另外,还可以观察到其他激素失衡,比如低FT3综合征和较低的泌乳素水平。2.中医病因病机月经的产生与调节,以肾为根本,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月经失调。在中医学“三因”病因学说中,惟内伤七情最能导致人体气机失畅,引起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及脏腑功能紊乱。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五脏化五气,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皆生于气也”,七情过激导致的气机紊乱及五脏功能失常是妇科疾病的病理基础。气郁不舒,日久则致气滞血瘀,冲任二脉闭阻不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闭经乃发。脏腑气血失调,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进一步影响气血的协调冲和而致闭经。女子经带胎产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主藏血,决定了女子以肝血为中心的生理特点,女子多愁善感,情志易变,肝主疏泄,决定了女子以肝气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冲任二脉起于胞中,而胞脉又系于肾,与女子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生殖生理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表明肾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脑-肾-冲任-胞宫这条轴进行的,肾虚天癸不充,冲任二脉失养,血海胞宫空虚,故而经闭。因此,该病主要由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肝气郁滞不得宣达,疏泄功能失常以致血行不利,胞脉受阻,经水不得下行而致。(三)诊断要点1.病史包括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子宫手术史等。了解有无先天性缺陷或其他疾病,用药史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应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精神心理创伤、环境变化、长期情绪抑郁等始动诱发因素。2.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乳房溢乳、皮2··第一章「闭经类月经病墨肤色泽及毛发分布、营养状况等。3.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及有无畸形等,已婚女性可通过阴道检查及宫颈黏液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4.实验室检查(1)已婚女性必须首先检查血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排除妊娠。(2)激素水平测定:精神性下丘脑闭经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均低下,卵泡刺激素(FSH)正常或低下。(3)GRH刺激试验显示垂体反应正常或反应迟钝。(4)皮质醇分泌增多,但临床无皮质醇功能亢进表现。(5)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不同程度下降。5.影像学检查(1)盆腔B超:盆腔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大小、卵泡数目,以及有无卵巢肿瘤等。(2)头颅MRI或CT:排除下丘脑及垂体器质性病变。6.其他相关检查(1)基础体温测定:由于雌孕激素水平低下,排卵障碍,基础体温常呈单相型。(2)孕激素及雌孕激素试验:孕激素撤退往往无阴道出血,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中有阴道出血,提示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低下。(四)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型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胸闷叹气,少腹胀痛,头目胀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数。(1)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经(2)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酌加补肾中药。柴胡9g、牡丹皮12g、山栀子9g、郁金9g、石菖蒲12g、远志12g、白术12g、当归15g、白芍15g、龟板15g、熟地15g、枸杞子15g、黄精15g、何首乌15g、仙灵脾15g、补骨脂15g、菟丝子15g。①方解: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肝郁易化热,牡丹皮可清血中伏火,山栀子善清肝热;石菖蒲、远志开窍宁神,交通心肾;白术健脾,龟板、枸杞子、熟地、黄精滋肾阴益精;仙灵脾、补骨脂、菟丝子温肾阳填精。②加减:心阴暗耗,脏躁神浮,喜悲欲哭者,可用加味甘麦大枣汤;七情佛郁,心气停结,营阴暗耗,心火偏亢者,可用柏子仁丸合芍药甘草汤。兼见肾虚者,可加鹿角霜等补肾调冲。·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2.肾阴不足型情绪低落或烦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失眠、颧红唇赤、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1)治法:补肾益阴,活血通经。(2)方药:补肾通经汤加减。柏子仁12g、卷柏6g、熟地12g、当归15g、续断10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山茱萸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①方解:山茱萸、续断、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枸杞子等均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益阴精之功效;熟地入心、肝、肾经,滋阴养血;当归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用当归与补肾药同用,使肾精充,肾气旺,血气足,天癸充盛,冲任得滋,月经按时而至;卷柏强阴益精,生用破血治月经不通;柏子仁入心、肝、脾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②加减:滋补肾阴同时常合用调肝之法,养血柔肝加用白芍、甘草;强金制木用桑叶;酸泻肝木用乌梅、木瓜等;若兼见相火炽盛,与湿相结,当兼清利,加知母、黄柏之属,辛辣厚味助火之品,亦当禁忌。(五)西医治疗1,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即人工周期可维持患者正常的月经来潮,对不同程度被抑制的下丘脑-垂体轴起到正常反馈调节作用,增强垂体反应性,协助卵巢功能恢复并维持子宫内膜正常发育。一般以6个周期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FSH、LH、E的水平及病情调整雌孕激素用量,逐渐停药观察,以求达到月经自动来潮和排卵的目的2.心理疏导治疗治疗精神性下丘脑闭经的重要干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对FHA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忌烟慎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是健康的基本前提。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个体化心理疏导和全面的生活方式指导,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资料表明,运动可缓解紧张情绪,降低患者血皮质醇水平。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精神紧张,调节患者激素分泌。3.促排卵治疗2011年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制定的《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指出对于低促性腺激素(G)性闭经者,在采用雌激素治疗促进生殖器发育,子宫内膜已获得对雌、孕激素的反应后,可采用HMG和HCG治疗,促进卵泡发育及诱发排卵。常用的有2种促排卵方法,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脉冲泵或外源性G治疗。(六)其他治疗方法1.针灸常用穴位有太冲、三阴交、关元、中极、内关、膻中、肾俞等,通常配合电4··第一章1闭经类月经病圈针,每次持续30mi,隔日1次。主要取肝、脾、肾、心经脉和冲任二脉上的穴位,刺激上述穴位可达到补肾健脾疏肝、宽胸理气之功。同时配合艾灸,温暖胞宫,激发经气,舒缓情绪。2.耳针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肾、肝、脾、皮质下、交感。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留针15~30mi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3~7日换1次。3.头针取顶中线、额旁3线(双)、生殖区(双)。毫针刺,留针30~60mi,反复运针。4.皮肤针叩刺腰骶部督脉、下腹部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由上向下反复叩刺3遍(出血期间不叩打腹股沟和下腹部),中度刺激。每日1一2次。5.穴位埋线取关元、卵巢、三阴交、子宫。采用一次性医用埋线针,将4-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穴位。6.穴位注射取子宫、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2~3穴,用维生素B2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七)养生保健(1)与同伴、亲人交往,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疾病。(2)加强锻炼,经常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增强体质,保证睡眠。(3)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运动性下丘脑闭经(一)概述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被归类为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脉冲释放相关的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FHA中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表现可能非常广泛,包括较低的LH脉冲平均频率,完全没有LH脉冲,以及正常出现的分泌模式和较高的LH脉冲平均频率。反过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卵巢中雌二醇产生减少。FHA病例中受干扰的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通常与压力、体重减轻和(或)过度体育锻炼相关,并且是继发性闭经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引发因素,有三类FHA:体重减轻相关、压力相关和运动相关。无论何种原因,由于FHA引起的低雌激素、其他内分泌异常和代谢异常的复杂状态都可能会影响全身的平衡。下文主要论述运动性下丘脑闭经。运动性下丘脑闭经是女性运动员过度疲劳的一种特殊征象,绝大多数是继发性,急性高强度训练和长期递增负荷训练不当都可引起。本病在中医学中没有专门的病名论述,属于“虚证”范畴,以过劳导致心脾肾虚损、气血伤耗、血室空虚,冲任督带的生理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若心不生血,而血不能养脾,血·常见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枯月事就不能时下,而致停经,因此治疗以扶正为要,宜补肾益精,调养气血。一般治疗原则为“血滞宜通,血枯宜补”。(二)病因病机1.西医病因病机运动性下丘脑闭经常见于女性运动员及长期坚持运动的健身爱好者。文献报道,从事剧烈运动者闭经发生率在5%~20%不等,优秀长跑运动员更是高达40%~60%。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提出“女性运动员三联征”(femaleathletetriad,FAT)的概念,即饮食失调、运动性下丘脑闭经和骨质疏松,并认为运动性下丘脑闭经和骨质疏松继发于饮食失调。研究发现,强调低体重的运动项目(如花样溜冰、芭蕾、长距离跑和体操等)的女性运动员闭经的患病率最高。过度运动影响性腺轴和GRH释放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是大运动量导致机体内激素浓度的改变,进而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发生紊乱,二是因为能量负平衡使运动员机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卵巢分泌激素的前体供应不足,发生卵巢功能紊乱,从而使卵巢分泌的激素含量下降,导致运动性下丘脑闭经。此外还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瘦素、生长素释放肽、甲状腺和GH/IGF-1轴的激活,这些因素抑制并关闭分泌GRH的下丘脑神经元的脉冲活动。过度训练的女性运动员的月经异常可以逐渐从月经稀发到闭经,可能部分或完全抑制下丘脑GRH自发脉冲性分泌,导致LH和FSH分泌水平下降以及进行性低雌激素。剧烈运动可引起血中儿茶酚胺、内源性阿片肽、睾酮、生长激素的浓度升高,而这些激素既促进蛋白质合成,又与雌激素对抗或反馈作用于HPO轴引起闭经。剧烈运动还可增加女性儿茶酚雌激素的含量,而在月经周期调控中,儿茶酚雌激素可抑制GRH和LH释放,提示儿茶酚雌激素在诱发运动性下丘脑闭经中具有特定作用。女性运动员三联征的核心问题是饮食的紊乱,饮食紊乱的核心问题则是能量的失衡,即能量的负平衡。有假说认为生殖系统作为高耗能系统,当机体产生能量短缺时只能被放弃。2.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导致过劳,过劳可引起肾虚,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天癸赖以滋养,主生长、发育、生殖。肾虚则天癸枯竭,月经闭止。运动量过大的同时饮食失调,一则易致脾胃虚弱,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如《陈素庵妇科补解》日:经血应期三旬一下,皆由脾胃之旺,能易生血。若脾胃虚,水谷减少,血无由生,始则血来少而色淡,后且闭绝不通。二则易耗伤阴血,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满溢,胞宫失养而经闭。此外血虚则气不足、气虚则运血无力,致使其血行不畅、冲任瘀阻致经血不下。另外,运动员频繁外训比赛,长期处于变化的环境中,加上比赛精神压力大,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血海阻隔而发为闭经。6···试读结束···...

    2022-10-25

  • 《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张念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作者】张念等主编【页数】202【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3672-6【价格】55.00【分类】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张念等主编.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六章,首先介绍了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以及中药的合理用药,然后以疾病为纲,分别叙述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常见病与多发病。《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一、循证医学的应用(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ceaedmedicie,EBM)是现代临床医学诊治决策的科学方法学,是在继承临床传统医学决策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患者的诊治决策都应依赖于客观的科学证据,而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经验。(二)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和研究方法1.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提出问题、获取有关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效果评估。实际工作中,上述5个步骤并非泾渭分明或必须面面俱到,通常可通过三种模式把证据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即完全实施、使用模式、复制模式2.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方法系统评价、Meta分析。(三)循证医学的局限性(1)是一种归纳总结的思维,其结果和结论有一定的局限。(2)本身不能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3)分析过程中往往忽视人种差异,忽视个体遗传背景的差异。(4)缺乏客观指标和证据者无法继续循证实践。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学关系密切,循证医学为合理药物治疗提供科学的证据,为评价疾病治疗的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是循证医学结论的由来。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药物治疗学中,就是尽可能利用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最佳证据制定患者的最佳用药方案。二、特殊人群药物治疗特殊人群是指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及老年人,他们的生理、生化功能与一般人群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影响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高度重视特殊人群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对保护特殊人群的健康尤为重要。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不但要充分考虑妊娠期及哺乳期母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更要注意药物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作用。·1·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莲(1)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由于母体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激素的影响,药物在孕妇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过程,均与非妊娠时有很大不同,表现为:①药物的吸收:妊娠期间受孕、雌激素的影响,胃酸分泌减少,使弱酸性药物吸收减少,弱碱性药物吸收增多:肠蠕动减弱,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达峰时间延长,峰浓度降低。②药物的分布:妊娠期血浆容积、脂肪、体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血药浓度一般低于非妊娠期。同时,因妊娠期血浆容积增大,血浆蛋白的浓度相对较低,药物与蛋白结合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多,进入胎盘的药物增多,药效增强,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加。③药物的消除:妊娠期间孕激素浓度的增高可增强肝药酶活性,提高肝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妊娠期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肾排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加快,使某些药物血药浓度降低。妊娠晚期仰卧位时肾血流量减少,可使肾排泄药物速度减慢(2)胎儿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①药物的吸收:大部分药物经胎盘屏障直接转运到胎儿体内,形成羊水肠道循环。大部分经由胎盘一脐静脉血转运的药物,在未进入胎儿全身循环前须经过肝,因此在胎儿体内也存在首关消除。②药物的分布:血循环量对胎儿体内的药物分布有较大影响,胎儿的血流量多,肝内药物分布较多。胎儿血浆蛋白含量较母体低,因此进人组织中的游离型药物浓度较高,但与胎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胎盘向母体转运,可延长药物在胎儿体内停留时间。此外,胎儿体内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某些脂溶性药物的分布。③药物的消除:胎儿的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胎盘和肾上腺也参与某些药物的代谢。由于胎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消除能力较成人低(3)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根据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将妊娠用药分为A、B、C、D、X五类A类:早孕期用药,经临床对照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其危险性相较低,在妊娠期使用较为安全。但仍须坚持没有充分适应证绝不用药的原则B类:在动物繁殖实验中未显示致畸作用,但缺少临床对照观察资料或动物繁殖实验显示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未在妊娠妇女身上得到证实C类: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但在人类中缺乏资料证实,使用前要权衡利弊D类:对胎儿危害有确切证据,但治疗孕妇疾病的效益明显超过危害,又无替代的药物。X类:对动物和人类均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其危害性远远大于使用价值,这类药物在妊娠期禁忌使用妊娠期用药应遵循的原则:①妊娠期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尽量避免妊娠早期(妊娠1~12周)用药。②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尽量单一、小剂量用药,避免联合和大剂量用药;尽量选用老药,避免使用新药:参照FDA的药物分类,提倡使用A、B类药物,避免使用C、D类药物。③应用可能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用药,若病情急需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娠再用药。(4)哺乳期用药: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进人乳汁被婴儿吸收,故哺乳期用药应慎重,应权衡利弊,遵循:①尽可能减少药物对子代的影响:②由于人乳持续产生,在体内不猪留,因此哺乳期可服用较安全的药物,并应在药物的1个血浆半衰期后再哺乳:③对因乳母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可能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及时监测婴儿血药浓度:④若乳母所用·2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第一章药物对婴儿影响较大,则应停止哺乳,暂时实行人工喂养。2.小儿用药小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等生长发育阶段。(1)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机体组织中水分的比例较成人高,体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大,体脂含量较低,血浆蛋白浓度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消化系统发育不全;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小儿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能力较差;此外,小儿遗传缺陷也可致对某些药物反应异常。(2)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①严格把握用药指征:②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与间隔时间:③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3.老年人用药老年人一般指年龄超过60岁的人(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在用药时应注意老年人机体组成发生变化,包括局部循环差及肌肉萎缩、血流减少,使肌内、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速率下降;体液和细胞外液与体重比例减小,体内脂肪比例增加,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心血管系统功能减弱;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肝、肾功能减退。老年人的凝血功能减弱,体温调节能力、血糖调节能力降低,同化代谢小于异化代谢等特点。(2)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优先治疗原则、用药简单原则、用药个体化原则、注意饮食调节原则。(张念)·3。第二章中药的合理用药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所做的最佳选择,即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水平,也使药品费用更为合理。中药的临床应用是在中医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及合理应用,就应当从中医中药的理论基础出发,根据其作用机制,指导中医临床合理用药,达到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之目的。中药对人体造成的损害,除了药物本身的因素外,很多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一、合理用药的概念及意义所谓中药的合理应用,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指导临床用药。也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之目的。合理用药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一般认为,以某种中药或中成药治疗某种病证,在选用时认为其合理,仅是与同类药物相比较而言。其次,不同时期合理使用中药或中成药的标准也不同。这是因为随着中医、药学、医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和中药或中成药性能主治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以及新药的不断研制开发,必然会影响合理使用中药和中成药的标准,并促使其日臻科学完善合理用药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于零。其次是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最后是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即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水平,药品费用更为合理。合理用药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用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保障。合理用药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避免浪费。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所谓安全,即保证用药安全,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无论所使用的药物是有毒还是无4…中药的合理用药第二毒,均应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使用时必须了解。在用药过程中,安全性不是要求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小,或无不良反应。而是要让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风险/效果应尽可能小。(二)有效所谓有效,就是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通过药物的治疗达到既定的治愈和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即所推选的中药或中成药对患者既不会造成伤害,又有较好的疗效。使患者用药后能迅速达到预期目的,根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调节人的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三)简便所谓简便,即提倡用药方法要简便。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推选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使临床医师及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四)经济所谓经济,即倡导用药要经济实用,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成本/效果)应尽可能低。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除力争做到所推选的药物用法简便外,还必须做到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中药材等卫生资源的消耗。三、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不良后果合理用药涉及的面很广,从药物的适应病证、剂型、剂量、用法、服用时间及配伍应用,到使用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及病情的变化等,无不密切相关。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方面没有顾及到就有可能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状况,而只要出现不合理用药状况就一定会出现不良后果。临床上常见的中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有:①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②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③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④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⑤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⑥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禁忌;⑦同类药物重复使用,因对药物的性能不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同类药重复使用:⑧乱用贵重药品,因盲目自行购用,或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滥用贵重药品。不合理用药常会导致不良后果,这些后果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危及生命。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①浪费医药资源:不合理用药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这可以是直接的,如重复给药、无病用药、无必要的合并用药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治疗等会增加医药资源的消耗,且常会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忽视。②延误疾病的治疗:许多不合理用药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如用药错误或给药不足,会延误疾病治疗或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没有痊愈,容易复发,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师治疗的难度:而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则又会干扰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治疗效果等。③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有药物的因素,如品种混淆、炮制不当:有患者的因素,如过敏性体质、个体差异、特殊人群:也有辨证是否准确、立法是否确当等。但更不能忽视不合理用药,如选用药物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用法不适当,均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④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5…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鞋不合理用药常常会造成医疗事故,或称为药疗事故。医疗事故的发生,常常会引发医疗纠纷,不但会给患者、医师、药师带来许多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支出,而且会给医院、药品经营单位乃至全社会带来许多的麻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四、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一)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方法论的精髓,每一位医药工作者都应该熟练掌握中药基本知识和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是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若对中医药基本理论不熟悉或掌握不够,就无法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尤其是中药临床药师,缺乏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就不可能发现临床医师的用药不合理问题,更不可能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合理用药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二)正确把握辨证论治正确的辨证是合理应用中药和中成药的根本保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望、闻问、切,搜集患者病症有关的各种资料,应用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等手段进分析归纳,对病情作出正确诊断,依法确定治病法则及方药。只有这样才能为指导合理用药创造条件。(三)参辨患者的身体状况由于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差异,这些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从而影响中药和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但健康人是如此,患者更是如此。应详细辨析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等,选用药物及制订的方案时要以此作为重要依据,针对病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确定合理给药剂量。如老人、儿童药物代谢功能或衰退,易发生蓄积中毒:妇女经期,特别是心、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应用有毒或作用强烈的药物时应慎重考虑。又如患者的营养好坏、体质的强弱、脏腑的功能是否正常及性别差异等,均能影响其机体对药物的代谢速度和耐受能力,以及毒性反应的发生与严重程度。遇到营养较差,或体质较弱,或脏腑功能失常,或妇女经期的患者,特别是对患有心、肝、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在应用有毒或作用强烈的药物时更应慎重考虑,以免用药失度,对患者造成伤害。(四)确认有无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以及遗传缺陷,如酶的缺陷或异常等,若有这些问题就应谨慎选择使用药物,特别是避开患者高度敏感的药物等,以保证用药安全。若患者用药后突发过敏反应,临床药师除依法确认其对何种药物过敏,并立即向有关单位报告外,还要将此结果告诉患者本人,以免再次发生过敏现象。(五)选择质优的饮片由于中药饮片质量良莠不齐,致使其对人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别,因此在采购、调剂时,一定要选择质优效佳的饮片。要认真做到品种混乱者不用,出产于被污染环境中者不用,药用部位失准者不用,违规炮制者不用,霉烂变质者不用。给患者使用的中药应是质量最佳、疗效最好的饮片。。6···试读结束···...

    2022-10-25 内科常见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内科常见病 中西医结合诊断

  • 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马艳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作者】马艳华主编【页数】259【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189-5495-7【价格】148.00【分类】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马艳华主编.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4.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以及骨伤科疾病等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书以中为主,衷中汇西,力求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为选择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上感大多数(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咳嗽、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为特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好发,且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多数为散发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疲劳等均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病;本病亦可呈局部流行,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由于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短暂,又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携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散发者属中医“感冒”、“温病”等范畴,局部流行者属中医“时行感冒”、“瘟疫”、“疫病”等范畴。一、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体感受触冒六淫邪毒或时行疫毒而致病。六淫邪气中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则感而发病。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外邪侵袭后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与人体御邪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御邪能力减弱,或将息失宜,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内外相互影响而发病。外邪入侵的途径多由肺卫而入,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咽痛等肺系之证。而时行感冒,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疠之气,感邪较重,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一1化中西医结合疾病追治要点短暂,较快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于肺卫,多以表证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较快;若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甚则变生他病。(二)西医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引起者占90%以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同种、型达上百种。最常见的为鼻病毒,其他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成人感染以鼻病毒为主,小儿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理改变首先可见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使人有鼻咽或喉部不适感,继之可发生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临床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为正常或降低,若并发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或见有脓性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包括了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常以上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范畴,以病毒血症引起的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为临床特点,而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重。(一)症状与体征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时有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临床分型有:①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但鼻分泌物并不增加:②轻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明显增加,全身症状轻或无,自然病程2~4天;③中度型:局部症状较轻型更为严重,有一定的全身症状,自然病程1周左右;④重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常需休息。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伴有发热和乏力。体查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扪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和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体征有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丘疹及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4.咽结膜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游泳时传播,儿童多见。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有咽腔及咽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2呼吸系镜疾病第一章6.流行性感冒常发生于流行季节,有流行人群接触史。本病的潜伏期二般为数小时至4日,临床上急性起病,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变得明显,少数患者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查体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有呼吸音增粗,偶闻及胸膜摩擦音。症状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二)常见并发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鼻窦炎(鼻塞、脓涕、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中耳炎(发热、耳痛剧烈,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穿孔后耳聋减轻,偶伴眩晕等症状)、气管-支气管炎(咳嗽为主,初为干咳,后出现黏液性痰,发热38℃左右,多于3~5日后降至正常;查体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患者明显加重者)。部分可并发风湿病(主要包括心肌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包括关节痛、发热等)、肾炎(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常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患者先驱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心肌炎(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肺部并发症有三种类型,①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患者或孕妇。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发绀、阵咳、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部呈散在絮状阴影。痰液中可分离到流感病毒,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②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3天病情加重,体温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加剧,伴有胸痛。体检可见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液中可找到细菌;③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到病原菌。流感引起的肺外并发症包括Rye综合征(与儿童流感时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中毒休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等。三、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染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细菌感染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测定取鼻咽部分泌物或咽拭子,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FT)、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血清学诊断等方法作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快速血清病毒P℃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三)细菌培养取痰或咽拭子培养以判断致病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四、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2)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3以中西医结合疾病追治要点五、鉴别诊断(一)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咳嗽、无痰或痰呈黏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查体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胸片可见有局部炎症表现或肺纹理增强。(二)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腔黏膜充血出血与分泌物增多,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全身症状。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源。(三)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由相应的病原体感染所致,如麻疹、脑炎、流脑、伤寒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炎症症状,但随即出现原发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可作鉴别。在一定的流行季节或在流行区内,应密切观察及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又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ARSC0V),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早期症状是高热(38℃以上),乏力,全身不适,干咳无痰,个别人偶有少量痰并带血丝;多无普通感冒之鼻塞、流涕、流泪、喷嚏、咽痛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部分病变发展迅速,严重病例双肺可呈大片实变阴影。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可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冠状病毒抗体测试阳性等可作鉴别。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以病毒感染者多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治疗上需分寒热、虚实、表里,以辨证治疗为基本原则,分而治之。单纯的病毒感染可用纯中医治疗。如为细菌感染或病毒并发细菌感染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一)辨证治疗本病以邪在肺卫多见,辨证多属于表实证,但必须根据病情,求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或暑湿等兼夹之证。治疗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1.外感风寒证候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脉紧。治法:辛温解表。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味。基本处方:荆芥12g,防风12g,川芎9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2g,紫苏6g(后下),前胡12g,枳壳10g,茯苓12g,桔梗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表寒重者,加麻黄6g、桂枝12g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风寒夹湿者加苍术10g、白芷10g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2.外感风热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4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减。基本处方:金银花15g,芦根20g,连翘15g,牛蒡子10g,荆芥10g,淡竹叶10g,甘草6g,薄荷6g(后下),土牛膝15g,岗梅根15g,苍耳子10g,桔梗12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头胀痛较重者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母12g、前胡12g、杏仁12g化痰止咳;咳痰稠黄,加黄芩15g、鱼腥草20g、瓜蒌皮12g清化痰热;咽喉红肿疼痛灼热配蒲公英20g、射干12g、玄参12g解毒利咽;如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见痰稠难咯,舌红少津等燥象者,可配沙参12g、天花粉15g以清肺润燥。3.外感暑湿证候特点:暑天外感,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呕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化湿解表。推荐方剂:加味新加香薷饮。基本处方:香薷10g(后下),扁豆花10g,厚朴12g,金银花、连翘各15g,青蒿9g(后下),藿香12g(后下),滑石30g,芦根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兼暑湿泄泻,可加黄连9g、薏苡仁24g清暑化湿止泻;若胃纳不佳者加布渣叶10g、谷麦芽各20g;若兼肺热咳嗽者加浙贝母12g、桔梗12g清热化痰止咳;若头重身痛较甚者加羌活10g、秦艽12g以疏风祛湿止痛。4.表寒里热证候特点: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间,脉浮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推荐方剂:双解汤。基本处方:麻黄10g,防风10g,荆芥6g(后下),薄荷6g(后下),黄芩12g,栀子10g,连翘15g,生石膏20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咳喘重者,加杏仁、桑白皮、枇杷叶止咳平喘;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5.气虚感冒证候特点:素体虚弱,外感之后,恶寒较甚,发热,汗自出,倦怠,短气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推荐方剂:参苏饮加减。基本处方:人参6g(另炖),紫苏10g,前胡12g,法半夏10g,茯苓12g,桔梗10g,陈皮6g,枳壳12g,葛根20g,大枣5枚,生姜3片,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可采用东北人参或高丽参,若无人参可改用参须10g代替。若表虚自汗,可加用黄芪20g、防风10g益气固表;若风寒头痛较甚,可加用羌活12g、川芎9g疏风散寒止痛。6.阴虚感冒证候特点: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后,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推荐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味。基本处方:玉竹12g,葱白6g,桔梗12g,桑叶12g,沙参12g,杏仁10g,白薇6g,淡豆豉10g,薄荷6g(后下),大枣3枚,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5化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要点加减法:表证较重者,可加银柴胡10g、葛根20g以祛风解表;口渴明显,可加麦门冬10g、玄参10g以养阴生津;咽干较甚,咳痰不利者,可加牛蒡子12g、射干10g、瓜蒌皮15g;若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者,可加鲜茅根15g、侧柏叶12g、仙鹤草20g清热凉血止血。7.阳虚感冒证候特点:素体阳虚,头痛,恶寒,身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咳痰稀薄,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治法:助阳解表。推荐方剂:再造散加减基本处方:黄芪15g,人参6g(另炖),桂枝9g,甘草3g,熟附子3g,细辛5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0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采用吉林参或高丽参,如无人参可改用党参20g代替;若兼咳嗽者加杏仁12g如感受风寒湿邪而症见肢体酸重、疼痛,可加苍术、薏苡仁、秦艽、独活,散寒祛湿止痛;若为肢体屈伸不利,喜暖畏寒者,可加当归12g、防己12g,补益气血,祛风通络。8.血虚感冒证候特点:平素阴血亏虚,感受外邪,身热头痛,微寒无汗,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治法:养血解表。推荐方剂:葱白七味饮加减,基本处方:葱白连根9g,葛根15g,防风12g,淡豆豉9g,生姜3片,生地黄10g,麦门冬10g,川芎9g,白芍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恶寒较重加紫苏10g、荆芥10g散寒解表;身热较甚加金银花15g、连翘12g、黄芩15g清热解毒;胃纳不佳加陈皮10g理气健胃。(二)中医其他治疗1.中成药(1)板蓝根冲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预防时行感冒,每日15g,连服5日。(2)银黄口服液:适用于风热袭表者。每次10~20mL,每日3次。(3)银翘解毒片: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8片,每日3次。(4)正柴胡饮冲剂: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次10g,每日3次,开水冲服。(5)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0~20mL,每日3次。(6)小柴胡冲剂:适用于外感邪在少阳。每次1~2包,每日3次。(7)新癀片: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每次4片,每日3次。(8)十味龙胆花颗粒: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属风热者。每次3g,每日3次。(9)莲花清瘟胶囊: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每次4粒,每日3次。(10)穿琥宁注射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0~80mg,肌内注射,每日3次;每次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11)双黄连粉针剂:适用于风热感冒者。按每次每千克体重60mg稀释后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2)清开灵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见有发热者。每日2~4mL,肌内注射;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13)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适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6个月以上患儿每天用量250mL,6个月以下婴儿150mL,疗程3~5天。(14)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每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刘南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作者】刘南主编【丛书名】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页数】463【出版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361-6544-1【价格】59.00【分类】内科-急性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刘南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内容提要:本文内容包括内科各系统常见急症的中西医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常用急症诊疗技术。全书共分二篇,第一篇为总论,介绍中西医急诊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篇为常见内科急症,收集了循环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与代谢急症、神经系统急症、血液系统急症、泌尿系统急症、传染病急症、急性中毒、环境因素急症、急诊常用诊疗技术,采用西医病名。本书的特点是从临床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充分发挥中西医所长,力求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实用性强,吸收中医药研究的新进展,具有一定创新性。《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内容试读第一编总论第一章急诊医学的概念、范畴和发展概要急诊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新兴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应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两个重要因素而形成的新学科。人类为了生存而同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做斗争,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经验而形成了医学。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分支,从最初的内外科两大分支,派生出如今众多的三级学科,如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骨科等,临床各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幸,如战争、交通意外、创伤、中毒、自然灾害等对人类的伤害明显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伤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程度加重,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脑血管急症发病率以及其他急、危症发病率都在不断增加。这些伤病员如何得到有效迅速的救治呢?以系统器官界定的传统专科虽然在专业治疗上有其优越性,但又有其局限性和知识偏窄的一面,缺少跨学科技术。专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的病情时鉴别诊断难度很大。因此,要使这些伤病员得到有效迅速的抢救,就需要一批特殊的受过专门培养的跨学科医师一急诊医学专业医师,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医学工程,就是要建设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cymedicalerviceytem,EMSS)”,即院前急救→急诊科急救→ICU急救(病房)三部分。这个体系开始于院前,医务人员把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病人、伤员身旁,首先给予必要的初步处理,维持他们的生命,然后安全地转送到较近的医院急诊室,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加强治疗。多数病人接受急诊处理后,伤、病情况得到改善,可以离开医院回家或以后到门诊随诊,少数病人经过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专科病房。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急诊抢救的质量和成功率,并形成了一个专业理论体系一急诊医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将急诊医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开始出现急诊医学的雏形。1979年急诊医学获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并成为医学科学的第23门专业学科。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多数已建立自己的急救网络,大大地推动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我国急诊急救工作历史悠久,50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急救站,重点是进行院前急救。但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10月第卫生部颁发《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强调健全急救组织,加强对急救工作的编领导,逐步实现急救现代化的进程。1982年3月卫生部医政司召集若干急诊工作方面总的专家开了“咨询会”,草拟《医院建设急诊科(室)的建设书》,次年颁布了《医院论建设急诊科(室)的方案》。1984年6月卫生部颁发《医院急诊科(室)建设的通知》,指出急诊医学已发展成为新兴独立学科,必须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把急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此后全国不少医院都组建了急诊中心(站),大多数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急诊室都纷纷改建为急诊科。1985年在杭州召开的急诊工作会议上,推选成立了全国急诊医学会筹备组,并正式向中华医学会提出申请。1986年12月1日中华医学3会常委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专科学会”,并于次年在杭州召开成立大会,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被承认为一门独立学科。西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包括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医学、灾害医学、复苏学、创伤学、毒物学、儿科急救学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八个方面。结它是以急性创伤、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诊治为核心内容的。急诊医学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很大的交叉性,但急诊医学与全科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内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科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急诊医学也是以病人为中心,但急其关注的焦点是病人的生命,运用最先进的设施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症学段,尽最大可能地挽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伤残。急诊医学不同于其他二级学科,更不同于三级学科,它不分内外科,更不是以某一系统疾病的诊治为重点,它所要救治的是所有急症而不分科,因此它涉及所有临床专业和多数基础医学专业。其救治的范围主要有急危重症和一般急症,急危重症主要有心脏骤停、休克、心血管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呼吸系统急症(大咯血、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系统急症(上、下消化道大出血,暴发型肝衰竭,急腹症)、神经系统急症(急性脑血管病、癫痫持续状态)、内分泌急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各种内分泌危象)、多器官功能衰竭、创伤、急性中毒等,一般急症有发热、眩晕、呕吐、腹泻、鼻出血、哮喘等。急诊医学被国际医学界承认为独立学科仅仅30多年,但发展极为迅速,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EMSS体系日趋成熟。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模式有四种,这些模式各有优点,也有不足,并在不断完善。2000年和2005年得到国际复苏指南的广泛认可,心肺复苏(cardioulmoaryreucitatio,CPR)技术的全社会普及训练和CPR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CPR后脑复苏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复苏学的发展;院前或急诊室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推广,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严重创伤、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研究取得了进展;急诊人才的教育和科研也有了提高。急诊医学的发展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疾病伤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急诊医学的水平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整体综合实力。虽然如此,但急诊医学在我国被承认的时间不长,目前对急诊医学的认识还存在差异,急诊医学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要想使其像其他学科那样真正成为比较完善、独立的学科,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如我国到现在只有少数医科大学设有急诊医学专业,影响了急诊医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不少医院虽然在形式上已成立了急诊科,但在人员编制乃至急诊科的布局上均未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还属于依赖型或过渡型而不是独立型;由于各地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等存在差异,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水平参差不齐,模式不同,网络建立也不完善,在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和急救水平上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对急诊医学不够重视,对急诊医学的社会属性认识不足影响了对急诊事业的投入;忽视了急诊外科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创伤急救的质量;等等。急诊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各方面尚待完善,只要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从事急诊、急救医学的同仁们长期努力,急诊医学将会得到蓬勃发展,急诊医学的明天将充满希望。第二章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括来说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室)急救、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救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各种急危病人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组建EMSS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体系可以由独立的一个机构组成,也可以由多家医院组成,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建立完善的急救网络急救网络(firtaid)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应该有一个急救指挥中心以及分布合理的急救站组成急救网络,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接收呼救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下达指令,调度指挥足够数量的最近的救护车迅速赶赴现场。二是指大中城市应建立三级“接收医院”急救网络,一般一级急救网络由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组成,可收治一般伤病员;二级急救网络由区、县级医院组成,可收治较重的伤病员;三级急救网络由市级综合性医院和教学医院组成,收治病情危重且较复杂的伤病员。目前我国各地的急救中心模式不一,主要有四种:①北京模式,是单独建立的具有现代化水平、专业配套的急救中心,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但是任务半径较长。②广州模式,是全市统一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各医院划区分片负责院前急救。③重庆模式,是依附一所医院建立的急救中心,容易出现急救资源浪费。④上海模式,院前急救由急救中心及各救护分站独立承担,统一指挥调度,急救半径小,反应快,但与院内急救联系不够密切。不管是何种模式,都要求有足够的急救站,分布合理,急救半径尽可能小。如美国西雅图急救站星罗棋布,抢救半径较短,一般救护车均可在6mi内到达出事现场,所以它是世界上复苏成功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二)合格的急救人员第院前急救人员应该接受严格的院前急救专业培训,能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编搬运等技术,掌握基础生命维护以及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他们要具有较强的应急能总力,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能独立工作。急救人员包括急救医师、急救护士和急救技论术人员。作为院前急救人员,如果是急救医师当然是最好的,但成本太高,所以也可以是急救护士。在美国主要负责院前阶段抢救和运送工作的是急救技术人员,这类人员按其技术水平分为三类:随车急救技士(EMT-I)、中级急救技士(EMT-A)和急救医助(EMT-P)。这一措施不仅能迅速提高救治能力,而且节省了大量培训经费。急救医师只在必要时才随车出诊,在多数情况下,急诊科护士往往成为第一个提供急救医疗5的人,而且他们经常通过通信系统给现场的急救人员提供服务。中(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西现代化的通信系统是院前急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应急能力的基础。全城乃至全国医应有统一呼救电话号码,现在我国已规定为“120”。“120”专线电话应该设立急救专结线电话,才能保障急救通信线路的畅通,也应配有自动录音装置,录音保存一定的时间合以备查。急救指挥中心、急救站(急诊科)和救护车之间应有无线电话联络系统,它内科可以快速联结三者,经过迅速的分诊和调度,一条现场急救、安全运输和收受医院急诊急室之间的绿色通道即已接通。现代化的通信系统还不只这些,应该有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可以测算出呼救者的地点和病情,根据车辆流程自动调度距离现场最近的救护车驶学至急救现场,配有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指挥中心的电子计算机监测和显示所有救护车的位置和状态,救护车上都有无线通信系统,能与指挥中心、急诊科保持联系,病人在车上不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监护,而且测得的数据能传送到医院急诊科,并根据医院急诊科专科医生的指令对病人做进一步的救治。(四)功能齐全的运输工具急救运输工具是急救单位执行紧急救护任务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可以提高应急能力,保证急救人员及时、迅速到位。用于输送伤病员的交通工具应由国家统一规定标准。交通工具主要是陆路救护车,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直升机和医用小飞机。救护车必须数量充足,性能良好,能快速启动和高速行驶,具有较好的避震性能,安装有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空调系统,配备常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二、医院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急救的第一线,是与院前急救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可以说是医院的“缩影”和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这方便了急危重病人的就医;但很多医院对急诊科在医院的地位认识不足,投人不够,急诊科的建设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政府和医院必须重视和加强急诊工作,才能使急诊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一)急诊科的人员与结构急诊医学已是一个独立的跨学科的医学专业,急诊科在医院应该是一级科室,应与其他临床科室有同样的编制。急诊科的医生主要是固定的急诊专业医生。急诊专业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最大不同点是他们必须掌握多学科或跨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紧迫、复杂、多变的挑战,诊断治疗才有可能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发达国家早已实行急诊专科医师培训计划(emergecyrogram)。培训时间一般为3~4年,招收的学员都是医学本科毕业生(年轻住院医师),经过急诊专科培训合格,才能持证上岗,成为急诊专科医师。毋庸讳言,目前我国急诊从医人员都未经过急诊专科培训,大多是从内、外科转业而来。因此,要提高我国急诊急救医疗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实行急诊专业医师培训制,并制定出急诊专业医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相应配套政策,使急诊专业早日规范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对急诊专业准入制度进6···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出版物 epub出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王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作者】王刚主编【页数】538【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ISBN号】978-7-313-20446-2【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王刚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提要:《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不仅是一本基于数十年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严谨的著作,同时还是一本文化气息浓郁、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专业读物;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新观念,介绍了最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策略,在现代医学治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从全身和局部进行综合治疗,介绍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癌症防治的研究进展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中汇聚了众多国内著名肿瘤专家几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包括验方、单方,以及很多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比如,各种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方法、作用与机制;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用的药膳食疗、体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提高免疫能力综合康复措施,坚持扶正祛邪,化淤解毒、益气补中等中医药治疗,结合心疗、食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编第一章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医学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这一病名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肠癌、骨癌等。《周礼》一书记载了疡之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阴茎癌、甲状腺癌和淋巴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直到今天,在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还称癌瘤为肿疡。元代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对癌症的病因及症候进行了详细描述。到了明朝,医学界已经开始用癌字统称恶性肿瘤。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一类,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经历了基础奠定、理论成熟、学术繁荣和提高发展等不同阶段。第一节基础奠定阶段《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对肿瘤的病因病机做了论述,认为肿瘤的形成与正气虚弱、外邪侵袭、七情内伤均有关系,如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秦越人所著《难经·五十五难》:“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阳伏而动,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秦汉时期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大黄、半夏的效用与治疗肿瘤疾病有关,其中治疗肿瘤一类疾病的中药达150余种,大多仍为现代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第二节理论成熟阶段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学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和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肿瘤病因症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肿瘤的病因、病机与症状,如“癥瘕”“积聚”“食噎”“胃反”“瘿瘤”等病证;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出现了“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和“血瘤”等分类。从这一阶段特别是隋唐时期的医药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中医学对肿瘤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的认识理论已十分全面而成熟,为后世中医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第一章中医中药治疗癌症的历史发展阶段3第三节学术繁荣阶段宋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医学理论日益丰富,中医学防治肿瘤的理论也不断地充实,对肿瘤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促进了肿瘤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发癌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描述得更为详细,认为癌症是由“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以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描述了癌有“穿孔透里”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等。明清时期,中医肿瘤学术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了肿瘤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提出了肿瘤应当及早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更加丰富,特别是了解到更多的药物对肿瘤有治疗作用,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重大。第四节提高发展阶段清末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对肿瘤的认识开始了中西医的汇通时期,随着现代医学的渗透,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早期代表,在其所著的《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所论及的“痞滞”证类似胃癌、肝癌、胰腺癌等,他认为痞满、积聚、症瘕等肿瘤类疾病与气血瘀滞脏腑经络有关,提倡运用活血化瘀治法。清末王清任创立的“逐瘀汤”系列对后世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以中西医汇通思路研究肿瘤从清末开始一直影响到现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中药领域利用现代技术从实验和临床角度对肿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断探讨中医学治疗肿瘤的新方法,中医肿瘤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代中医学从大量的验方中筛选有效的抗癌中草药,并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从中研发抗癌中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作为化疗药物,如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莪术油制成注射液治疗宫颈癌、从山慈姑中提取秋水仙碱治乳腺癌、鸦胆子油治疗肝癌和宫颈癌等,这些药物目前均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药物。针对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减毒和增效作用。近年来研究不断地证实,在放疗、化疗的同时,根据临床辨证论治配用中药,不仅可以增加抗癌效果,还能减轻放、化疗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目前,中西治疗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癌症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总之,现代中医学从预防到治疗肿瘤方面均显示了明显优势,中医中药方法作为抗癌手段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抗癌研究技术与方法日益提高与发展,在治疗癌症这一疑难疾病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王刚李勇)4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第二章中医学对癌症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随着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而癌症的发生却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贫穷落后的年代癌症不多,社会发展了,生活富足了,癌症的发生反而增多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涉及诸多方面很难平衡的问题。下面就癌症的病因说一些看法。第一节心理、精神状态与癌症的发生人的心理素质好与不好会决定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会产生善念,也会产生恶念。心生善念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战胜诸多困难险境;心生恶念也会使人的力量消失殆尽,无法抵御外来的入侵。这说明健康的心灵对人类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心若失衡,何病不生。中医学是治病的,不是用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然而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理论却告诫人们,人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古典中医学理论认为,凡生病必然是体内阴阳失去了平衡,治病的方法就是利用药物来调节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使身体重新达到平衡。只要身体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人患了癌症,和患了其他疾病一样,也表现为阴阳失衡。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普通疾病一样。医师根据患者的体质,找到哪方面强、哪方面弱,然后通过药物治疗,使身体中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人体的功能重新焕发起来,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就是古典中医学能够治疗各种癌症的原因。《黄帝内经·疏五过论》就把人的七情致病,视为治病之第一因,是谓:“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心情郁结日久,气从无形变成有形之结,当视其程度,辨证运用药物。心思忧抑,百脉滞结。诸毒滞留,聚积始生,体内细胞会发生异变。情之所变不可不察。人若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则心量广大,心气平和,百脉顺畅,诸郁散去,诸结消除。所以说人的心理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第二节环境变化与癌症的发生《黄帝内经·生产通天论第三》(简称《内经》)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故日:“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的四时变化都会影响人的生理。四时分明,风调雨顺,则天顺,四时不明则天逆。逆则为病,病则受害。害则对一切生物,皆为之祸。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甚烈,自然灾害不断。有的地区人们呼吸的空气是有害身体健康的气体,喝的水是被工业污染的,吃的食物同样也是被污染的。所以说环境污染和破坏与癌症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第二章中医学对癌症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5第三节饮食、生活习惯与癌症的发生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关键。一切生物只要生存就需要食物。那么食物来源的清洁与否,食物的成分,食物摄入的多少,同样也是人之健康的关键。现代人的饮食按中医学的看法也有要调整的地方。膳食结构需要调整至合理,但一直很难做好,因为人有偏爱、偏食的毛病,纵其所欲不顾以后。《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三》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意思说细粮和好吃的肉类,若不能营养人的身体(此物本对人有利,因食用过量,或其他原因人体不吸纳转化),它滞留在人体的不善之变,会使人的身体生毒疗。中医学又说病从口入,吃了不净的食物有一些人会生病,饮食若不合理也会生病。所以说饮食不当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第四节先天、遗传因素与癌症的发生癌症的发生和遗传有关,也就是目前人们所说的DNA。人生之本,本于阴阳,本于父母。父母气血旺盛,心性平和,为人诚信,德行优良,所生子女身心健康。人的先天因素的优良与否,决定了后天的很多变化,所以有些癌症的发生与其父母和家族有很大的关系。第五节其他多种原因与癌症的发生可以致癌的原因很多,如一般疾病治疗不当,或病久不愈而变,某些化学药物、辐射、声光磁波,某些职业,某些地区等因素都与癌症有一定的关系。多年以来,很多的中医中药有识之士,在阐明癌症的病因与治疗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必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是中医学历来强调的。那么癌症在人体内所发生的病变,中医学的看法又是怎样呢?中医学认为人阴阳平衡,气血和顺,百脉通调,则脏腑无疾;若有拂郁,气血滞至,经络结凝,则内毒积留,留而不去,则恶病生矣。滞留于人体之物,而生病者,有外之六淫,内之七情。内伤脏腑元气不足,痰饮、瘀血、聚积、瘕癥。邪之不去,久而生毒,毒之结久,而生变病,癌症也。然治之乃何?无一法可得,当因人、因时、因地而视之,治阴、治阳、治本、治标、治急、治缓,相移变化。术者当整体观察,辨证分析,洞察思微,因势利导,趋吉避害,适时立法。有法方药可施。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绝症自不药而愈者,此为极少数,心善之人之福,也有不知一法用土法治愈者,是属有之。然理论选法实为繁杂。人理法不知也可治病,殊不知先人方药,已在理法之中,恐后人愚解。留于方药,视为秘方,然此方治病极有限度,不知法者无法将其秘方突限用活。知法者,天地如一,一以知情。知一法者,万举万当。此为治病之上。中医目前治疗癌症的模式,多是西医诊断后,少数人用中医中药治疗,究其原因,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观,若非潜心真实研究中医学之人,无法正确把握,此为原因之一。其次中药退化,失之地道,虽有良方也效果难显,此为原因之二。中医中药虽然也治好不少癌症,然其处方不能通用,当因人之病情选方用药,所以中医学治病不能如西医治病那么直观,此为原因之三(王刚李勇)6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试读结束···...

    2022-10-2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查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图书馆官网

  •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作者】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页数】420【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89-5477-3【价格】128.00【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而成。全书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共计八部分,每个部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方面进行阐述,既突出中医药特色,又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新颖实用。《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66ecoee第一节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2011年全球共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当年糖尿病的全球医疗花费达4650亿美元。其中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糖尿病不仅给患病个体带来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导致寿命缩短,还给家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07至2008年开展的糖尿病经济负担调查发现,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增加1倍,就诊次数增加2.5倍,医疗花费增加2.4倍。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与病程在5年之内者相比,医疗费用增加了近3倍。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1.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演进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5~64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8%),糖耐量减低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以空腹血糖(fatloodglucoe,FBG)gt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etoleracetet,.OGTT)。18岁以上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城市中,年龄在18~44岁、45~59岁及6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6%、4.41%和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段的患病率则分别为1.95%、0.98%和7.78%。2007至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异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1999年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9.7%。再次证实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若同时以糖化血红蛋白(H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则患病率为11.6%。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2.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目前,我们还缺乏有代表性的1型糖尿病(tye1diaetemellitu,TlDM)患病率和发病率研究。根据推算,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中T1DM患者的比例应小于5%。上述几次调查结果是糖尿病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了TIDM患者。3.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以2型糖尿病(tye2diaetemellitu,.T2DM)为主,T1DM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2013年全国调查中T2DM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9.6%)。(2)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3)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89%)。002糖尿病第一章(4)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5)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2013年按体重指数(odymaidex,BMI)分层显示,BMIlt25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kg/m2≤BM1lt30kgm2者患病率为15.4%,BM1≥30kg/m2者患病率为21.2%。4.中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影响因素(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8年、2013年的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4)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T2DM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着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居住的华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目前全球已经定位超过100个T2DM易感位点,其中仅30%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另外在中国人中发现PAX4、NOSIAP等多个T2DM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可增加中国人T2DM发生风险达5%~25%。与中国人T2DM显著相关的40个易感位点构建的遗传评分模型可用于预测中国人T2DM的发生,且主要与胰岛B细胞功能衰退有关。二、发病机制目前,糖尿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亦比较复杂,主要认为与以下几点相关:003箭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1.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的遗传易患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leucocyteatige,HLA)是第一个被发现与疾病有明确联系的遗传系统,这些疾病多病因不明,且与环境或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已知T1DM与HLA有关,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T2DM与HLA也存在关联。邓春颖等发现,HLA-A*0205和HLA-A*30相互作用,共同增加了T2DM发病的危险性。Ma等的研究证实,HLA-DQA1*O301和HLA-DQAI*0501等位基因为T2DM的易患基因,而HLADQBI*O50l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有关。A-Daghri等发现,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HLA-DRBI*O4相互调节可导致T2DM发病。胰岛素受体(iulirecetor,R)与HLA抗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IR是含2个oa和2个B亚单位的四聚体,有趣的是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重链(HLA-A、HLA-B、HLA-C)可成为IR的一个亚单位。Ktu等的研究显示,HLA抗原可与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结合位点相结合。可见,T2DM的发病与HLA存在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T2DM的遗传易患性是与HLA相关的。2.胰岛素抵抗已发现大量的R突变与T2DM发病有关。Taylor等曾将IR基因的突变分为5个类型:①R合成受损;②R向胞膜的转运受损;③R亲和力下降;④酪氨酸激酶活性下降;⑤IR降解加速。T2DM患者除胰岛素分泌不足外,常伴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R的数目和胰岛素的亲和力有关,即R数目越多或亲和力越强,组织对胰岛素越敏感;反之,R数目越少或亲和力越弱,组织对胰岛素越不敏感,即组织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临床上多见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由于患者细胞膜上的R数目减少或存在缺陷,以致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引起T2DM。3.葡萄糖的跨膜转运T2DM患者通常呈现出明显的葡萄糖清除能力下降。葡萄糖清除包含依赖胰岛素和不依赖胰岛素两条途径。葡萄糖跨膜转运经由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etraorter,GLUT)执行。GLUT是含l3个成员的大家族,促进葡萄糖按热力学平衡行易化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Marti等在一项长达25年的追踪观察中证实,葡萄糖清除能力的下降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呈正相关。GLUT1表达于各类细胞,004糖尿病第一章满足细胞的基础糖需求,GLUT2表达于胰岛B细胞,GLUT3表达于神经细胞,这些GLUT均不依赖胰岛素。GLUT4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包括肌肉、脂肪组织,与其他GLUT不同的是,GLUT4依赖胰岛素。人类GLUT1、GLUT2、GLUT3的功能障碍或表达不足与T2DM的关联尚未见报道,GLUT4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目前亦无明确的定论。Kuari等曾报道,GLUT4基因在383位突变(缬氨酸一异亮氨酸)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但也有许多学者未能证实此突变与T2DM的关联。GLUT4合成后,90%以上储存在胞内小泡,并不表达于胞膜上。受胰岛素刺激后,GLUT4始转运至胞膜发挥葡萄糖转运功能。Weijer提出,胞膜的脂质构成可以严重影响GLUT4的功能,当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饱和脂肪酸替代后,其空间构型的变化会严重干扰受胰岛素刺激的GLUT4对葡萄糖的转运,发生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血症等T2DM的主要发病因素均能导致胞膜的脂质构成异常,这可能是上述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而且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饱和脂肪酸替代后,可引起胞膜僵硬及流动性下降,当红细胞胞膜出现僵硬和变形能力降低后即可导致组织缺氧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后者可能是T2DM微血管病的重要基础。4.葡萄糖受体葡萄糖受体存在于胰岛阝细胞膜上,通过接受血糖的刺激而调控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即当胰岛B细胞摄入葡萄糖后,就会刺激葡萄糖受体通过环磷酸腺苷,并在C作用下引起胰岛素的释放,而当葡萄糖受体功能异常时,胰岛B细胞对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T2DM的发病。临床资料表明,T2DM患者在糖尿病倾向期,阝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隐性糖尿病期,妊娠或其他应激下可出现糖耐量降低,在化学性糖尿病期,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刺激不敏感而在临床糖尿病期,葡萄糖刺激产生的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减少,可见,T2DM胰岛素相对不足,不仅与R的数目及胰岛素的亲和力下降相关,还可能与胰岛B细胞对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5.双激素异常20世纪80年代,Uger和Orci提出了T2DM“双激素异常”学说,认为T2DM不仅与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还与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绝005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对或相对增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2DM患者出现的高血糖反应均伴有胰高血糖素绝对或相对升高,尤其在T2DM中晚期,胰高血糖素比正常值高2~4倍。胰岛中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保持血糖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otradialloodglucee,PBG)增高刺激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抑制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肝糖输出减少,防止出现餐后高血糖。T2DM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数量明显减少,α/B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另外α: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降低,从而使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肝糖输出增加,最终导致T2DM发病。6.胃肠道与T2DM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接受减肥手术后的糖尿病患者发现,胃转流手术对重度肥胖T2DM的控制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胃转流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2010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首次将胃转流手术列入中国版糖尿病治疗指南。胃转流手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与胃肠道接触的区域,重新建立了胃肠道激素的动态平衡,最终使胰岛功能得到改善,使病情缓解。在生理状态下,胃肠道激素包括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和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并通过肠道·胰岛轴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营养物质到达小肠,引起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增加,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同时机体通过负反馈作用产生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调节胰岛素分泌功能,保持餐后血糖稳定。而在病理状态下,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和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的失衡将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T2DM的发生。另外,研究发现肠道L细胞也具有调节胰岛功能,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L细胞分泌的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即胰高血糖素样肽及多肽YY等,可以调控胰岛B细胞增生、增殖和再生,保持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如果肠道L细胞功能异常,即L细胞分泌激素不能调控胰岛B细胞增生、增殖和再生,则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调亡。因此,T2DM也可能是一种肠道L细胞功能缺陷性疾病,即肠道L细胞调节胰岛功能障碍也可能是T2DM主要发病机制之一。006···试读结束···...

    2022-10-25 糖尿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官网 糖尿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李国梁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作者】李国梁等主编【页数】206【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3639-9【价格】50.00【分类】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李国梁等主编.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诊断,常见症状的辩证论治,肩、上臂部骨折,肘、前臂骨折,腕、手部骨折,骨盆与髋臼骨折,髋、大腿部骨折,膝、小腿部骨折,踝、足部骨折等。《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第一节发展简史一、中医骨伤科学早在公元前11一前8世纪的周朝时期,我国医学分科已有“疡医”,即外伤科医生。公元前476一公元220年的战国、秦汉时期,伤科基础理论已基本形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记载了战国时代包括手术、练功及方药等治疗骨折、创伤及骨病的经验,其中对破伤风(“痉”)的描述为全世界最早的记录。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为中医骨伤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220960年的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伤科诊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晋代葛洪(公元261一347)著《肘后备急方》,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还记载了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烧灼止血、桑白皮线缝合创伤肠断裂等开放创口处理原则。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公元752年成书)记载了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的治法,提出了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隋代巢元方(公元581618年)著《诸病源候论》,详细论述了复杂骨折的处理,书中记载了用丝线结扎血管,还提出对破碎的关节和折断的骨骼在受伤后可立即用线缝合,这是世界上关于骨折内固定的最早记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公元752年成书)指出,损伤“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最早将伤科疾病分为外损与内伤两大类。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公元841一846年成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提出了骨折整复固定方法和处理开放性骨折需要注意的原则,形成了麻醉、清创、整复、固定、练功、按摩及内外用药等一系列治疗方法。公元960一1368年的宋元时期,中医伤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成书),倡导柳木板固定骨折;张杲在《医说》中记载了切除死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发骨髓炎的成功案例;《夷坚志》记载了在颌部施行类似异体植骨术的病例,以及“八段锦”练功方法的名称;《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其中记载了不少检查外伤的方法。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公元1337年成书),记录了当时已采用刀、剪、钳、凿、夹板等多种医疗器械进行骨科手术,提出的采用两踝悬吊复位法进行脊柱骨折的整复为世界首例。公元1368一1840年的明清时代是骨伤科的兴盛时期。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骨中西医结合骨折洛疗学一一一一一一--》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朱棣等编著《普济方》,辑录治疗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在“用药汤使法”中又列出15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法。薛己所撰的《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突出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开创了以“气血学说”和“平补法”为基础的骨伤科“内治学派”先河。异远真人所著的《跌损妙方》,记载全身57个穴位,总结了一套循经疗伤、按受伤穴位而施治的方药,成为骨伤科“少林学派”的代表。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骨折的治疗方面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种整骨手法,“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以及竹簾、杉篱、腰柱、通木、抱膝圈等各种外固定器材。清代钱秀昌所著《伤科补要》、赵竹泉所著《伤科大成》都系统论述了各种损伤证治,并附有很多治伤方药。二、西医骨科学约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记录有青铜刀割治创伤的条文:约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有对股骨骨折和肩关节脱白的描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弟子著《希波克拉底文集》,记录了四肢骨折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治疗,肩关节脱位施行手牵足蹬复位法、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法、牵引白床等运用机械力辅助处理骨折脱位。古希腊盖伦在《骨的基本行径》《基础肌学》中,对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做了较正确的记录,奠定了西医骨科学的解剖学基础;记录了钻颅术、压迫结扎或烧灼止血、亚麻线缝合伤口、手法复位局部木板固定骨折、截肢术及功能体育疗法。17世纪,法国巴累以肢体功能和畸形诊断骨折、脱位,首创人工假肢,运用机械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描述了脊椎的畸形,提出用牵引头颅复位颈椎损伤。18世纪,西医骨科学独立形成并高速发展。1741年,法国安德雷提出“orthoaedia”一词,被认为西医“骨科”的正式分科产生;英国波特著《骨折与脱位》,确立骨折以复位和固定为治疗原则,提倡包括上下关节的广泛固定法,虽然同时代的法国医师大卫于1779年提出了“自主的运动对损伤的修复十分重要”,但波特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显微镜的问世,英国解剖学家哈佛报道了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其结构,开创了骨组织形态解剖生理学的先河。19世纪,随着X线的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骨折脱位诊断的分型分类逐步丰富和发展。石膏绷带外固定的应用,被视为骨折疗法的一个革新。同时,相应的一些固定器具如托马斯夹板、石膏支架、U型行走石膏铁镫等石膏外固定技术也相继出现,还新创了多种牵引技术、器材等用于持续牵引、广泛固定治疗骨折和损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磺胺药物、青霉素、合金内固定钢板的应用,内固定技术得到迅速的推广。1946年,美国埃格斯提出“接触压迫因素”是骨折愈合的基本因素。及至20世纪50年代,A0学派(AociatioofOteoythei)诞生,以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无创手术操作、无痛功能活动为原则,设计了全套内固定用具和手术器械,全身骨折均可施行加压内固定技术治疗。1952年,法国奥比涅成功进行了髋白再造和合金杯髋关节成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人工关节陆续广泛用于临床。2第一章概述在骨病方面,1810年,英国威廉海伊首先提出应用瘘管扩张、死骨摘除和灌注治疗骨感染,并开始对骨髓炎进行病理研究。1927年,美国奥尔提倡早期制动用石膏封闭创口的疗法处理开放性骨折感染和骨髓炎。同时期,利佐、斯塔尔和威伦斯基等人先后应用骨膜切除、皮质骨钻孔开窗等手术治疗急性骨髓炎,奠定了急性骨髓炎手术疗法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者主张在抗生素辅助下,使用局部瘢痕、死骨切除、肌肉填塞骨腔手术疗法,至50年代被广泛推广。1882年,德国罗伯特·科赫分离出结核杆菌后,骨关节结核病才逐渐被认识。随着20世纪40年代抗结核药陆续问世,骨关节结核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彻底解决了骨关节结核的治疗问题。在这方面,中国的西医骨科学者方先之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关节炎及其他软组织损伤性疾病,自19世纪后才被逐步认识,开始从组织学、病理学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CT、MRI等计算机放射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使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疗效不断提高。三、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鸦片战争后(1840一1949年),中国逐渐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医受到歧视,伤科也面临危机,处于花叶凋零、自生自灭的境地。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以前处于萌芽状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基本上失传。西方医学大量输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即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以唐容川为代表的,主张“中体西用”“衷中参西”的“中西医汇通派”,继而到20世纪20年代兴起了中西医结合研究。19世纪末一些开明中医骨伤科医师开始注重吸收西医知识,尤其是关于骨骼解剖、肌肉、韧带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中医手法治疗中。进人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传入中国,当时有条件的中医骨伤科医生都尽可能地吸取X线诊断知识,利用X线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一些著名骨伤科医生一方面看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X线诊断技术应用尚不广泛,传统的诊断技术在更多地区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另一方面,X线诊断技术较之丰富的中医骨伤科诊断经验而言,亦有其局限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中医骨伤科和西医骨科的临床进行了深人探讨,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在骨折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的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开创了动与静的治疗观,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根据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内因为主导的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相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骨折治疗新原则,骨折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进一步提高,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被国际骨科界称为“C0学派”(ChieeOteoythei)。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镜、电镜、电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分3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学一一-一-子生物学、同位素、磁共振、骨密度仪等现代科学技术已在本学科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中得到应用。一些治疗骨延迟愈合、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炎及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新药不断研制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颈肩臂痛、腰腿痛、骨关节粘连性疾病、脊柱内脏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微创诊断与治疗技术取得了不断进步,微创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成为骨伤科领域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微创技术作为有创手术和无创手术发展的桥梁,将会促进骨科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朝着利用先进的微创工具或操纵机器人向极微创或无创治疗的目标不断前进。3D打印技术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使患者康复得更快、更好,后遗症更少。(李国梁)第二节研究范畴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以人体运动系统疾病的防治为研究范畴。运动系统疾病依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损伤和筋骨关节疾病两大类。损伤是指因外力所致的运动系统损伤性疾患,筋骨关节疾病则包括非外力因素引发的运动系统其他相关病证。按西医学人体组织系统分类,运动系统包括骨骼与软组织两大部分。传统中医对骨骼原有较全面的描述,但是对骨骼的命名不如西医完整、准确;至于软组织,西医广泛涉及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神经、血管等,中医伤科则统称其为“筋”。随着中西医理论的相互交叉渗透,特别是现代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发展,对运动系统组织及疾病的认识渐趋一致。由于专科的特点,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在临床上又有着较大的共同性,尤其对创伤疾患的认识有许多共同或相近之处。如对骨折的发生因素和机制、处理步骤及原理,中西医之间有许多共同认识,只是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对于骨折后的肢体功能恢复,中、西医均认为必须通过患者的自主锻炼才能取得,只是在认识功能锻炼的时间上有差异,中医强调应在骨折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西医则认为应待骨折愈合后再进行。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和实验研究,西医逐步认识到长期而广泛的固定、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给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带来的不良后果,也越来越重视骨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现在更多的西医学者主张采用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的骨折治疗方法,甚至提出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即是生命”作为骨折治疗的指导思想,从而形成完整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理论体系。(李国梁)】第三节研究意义中医骨伤科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在农业、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疾病的认识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4第一章概述实践,形成了以气血学说、肾主骨学说、经络学说为主的理论体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原则及相应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没有与现代科学结合,因此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局限性,中医伤科理论对疾病难以做到深入细致的说明。西医骨科学是在近代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解剖、生理、病理等近代科学知识,又及时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因此对疾病的认识比较深入细致。然而西医骨科学主要依靠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而迅速成长,重视实验医学、重视专科医疗科研机构的建设和学术的交流,可谓西医骨科学迅速发展之经验。概而言之,依靠现代科学发展起来的西医骨科学,它的科学的、先进的技术当然是主要的,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两个学科各自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研究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点的研究。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因其在研究对象上的相容性,可望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率先作出开创性贡献。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发展的任务,是在认识到现代医药学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彻底更新理念,开拓思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伤科整体观念和临床经验优势的基础土,借鉴西医骨科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结合现代科技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两种理论不断渗透,综合优势,融会贯通,创立中国独特的新医药学,使之成为一门统一认识、趋向完善的学科。(沈润斌)第四节中医治疗骨伤科的优势一、整体疗法整体疗法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之一,要求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人体内外环境、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康复的目的、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治病求本”,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尽量做到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动态平衡。以脊柱相关疾病为例,在中医脏腑相关、表里相关和气血经络相关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从脊柱力学观,点出发研究脊柱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证实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相应症状、体征,发生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相互分离且有各自的功能。患者就诊多以复杂的症候群为特点,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感觉和运动等多个系统。临床上多采取以推拿整脊手法为主,配合穴位按压、针灸、针刀、牵引、穴位注射、中药内服外用的综合疗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按照传统的分门别类的科室就诊,患者就会疲于奔波在不同学科间而不能获得满意疗效。之所以近年在临床上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就在于临证时注意处理好了以下几点:1,注意处理好个性化诊疗与规范化技术的辩证关系个性化诊疗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没有个性化诊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规范化的诊疗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若仅局限于个性化的诊疗经验,过分强调个性化诊疗经验的特殊性,则势必掩盖甚至抹杀了它的普遍意义,使其游离于规范化技术的边缘。因此,应在坚持个性化诊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5中西医结合骨折疗学一炼出规范化技术常规。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统计学介入的前期科研设计是必不可少的。2.注意近期疗效的统计与远期疗效的随访在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报告中,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关于疗效评价的标准。从疗效评估来看,除患者症状、体征等软指标外,还需要大量能够说明问题的客观指标,尤其是那些一锤定音的“金标准”。我们注意到,一个诊疗标准的建立和实行要依靠大量的临床实践、长期的跟踪观察、科学的检测手段和集体的智慧创造。近期疗效的统计分析固然重要,远期疗效的随访则更说明问题,如果把近期疗效比做开花,那么远期疗效就是结果。在强调前瞻性的对比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回顾性的随访研究。尤其是一年或几年以上的随访结果,对于以恢复肢体功能为目标的骨伤科来说这种结果就是产生“金标准”的温床。3.注意各种组织对整脊手法的动态响应特点手法治疗是目前对脊柱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法作为一种外力干预,要通过机体的各种组织的反应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各种组织对整脊手法的动态响应特点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是手法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时间和作用方式;另一方面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血管、神经等组织对外力所做出反应的质、量和度。要抓住这些动态反应的特点,实时非侵人检测和记录手段是最基本的要求。4.注意局部症状体征与系统反应的调节途径脊柱本身是一个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在结构上是联系的,在功能上是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脊柱及其所联系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相互联系,是以脊柱为中心,通过神经、血管、经络等联络作用而实现的。它体现在脊柱与四肢,脊柱与脏腑、经络、气血、组织之间的生理与病理的各个方面。在发生病变时,脊柱的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反应于脏腑、肢体,脏腑、肢体的病变也可通过脊柱而表现出来。要搞清楚这些反应的调节途径,只有靠多学科的团结协作。二、续贯疗法骨伤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针对这一过程则是一系列的干预手段与方法,而且是连续的,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历史上著名的扁鹊见齐桓公的典故就生动地阐释了这一道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公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日: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痛,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从社会学角度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讳疾忌医,从医学角度则揭示了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方法的变化。在实施续贯疗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下列问题:1.由现象到本质要注意细节宋·苏洵《辩奸论》载:“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骨伤科疾病临床表现错综6···试读结束···...

    2022-10-25

  •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 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张阳普,宋振华编;夏文广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作者】张阳普,宋振华编;夏文广总主编【丛书名】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页数】250【出版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706-1324-3【分类】脑血管疾病-语言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参考文献】张阳普,宋振华编;夏文广总主编.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的基础理论、康复治疗机制、言语障碍的评估,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书中将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融会贯通,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还包括社区康复及居家康复、护理指导。本书针对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循序渐进,内容丰富,应用面广,实用性强。《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丛书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内容试读第一章脑卒中言语障碍概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多由于脑血管病损伤大脑优势半球语言中枢或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或肌肉疾病所致。言语障碍可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是指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由于优势侧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的病变导致的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患者表现为发音和构音正常,但不能言语,肢体运动功能正常,但不能书写,视力正常,但不能阅读,听力正常,但不理解言语。构音障碍是和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或肌肉疾病导致的一类言语障碍的总称。言语是发出已约定作为语言代码的声音以进行交流的过程。由于声音作为交流载体有其优越性,说和听就必然成为人类交流的主要形式。言语是经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而语言则必须以语音、文字、手势等为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从而被他人所接收和感知。语言是一种思维中的智能活动,言语是以语音为符号将语言具体化的过程。虽然人类的语言主要是以语音为代码的言语,但手势、表情、文字、数码、电码等也都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符号,例如聋人用的手语、计算机语言等。言语包括从语音表象到发出语音、听到语音、感知和理解语音的全过程。在言语产生和理解过程中,连接说话人大脑和听话人大脑的、依次发生的一系列功能障碍,都属于言语障碍(eechdior-dr)。脑卒中患者除了会出现运动、感觉等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以外,言语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常见类型有失语症、构音障碍等。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社会交流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失语”一词来自现代医学。中医对中风(脑卒中,中医又称中风)所致言语障碍有“痱”“风暗”等记载。《素问·脉解》曰:“内夺而厥为瘖痱,此肾虚也。”刘河间释云:“内夺而厥,为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下,则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经名瘖痱。”《千金要方》谓:“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塞然,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经名暗痱。”《诸病源候论》记载更详细:“风癔候,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中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医学纲目》:“风暗者,以风冷之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使口噤不能言,与诞塞心肺同候,此以口噤为差耳。”“痱”“风懿”“风喑”皆以语言功能障碍为主症。前两者伴神昏,病在脏腑;而“痱”则完·1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全不能言语,“风懿”虽不能言语,但喉中噫噫然有声。二者的临床表现符合现代失语定义,“风懿”相当于现代医学当中的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而“痱”当属完全性失语。至于“风喑”似属构音障碍。脑卒中导致的言语障碍,不仅对患者及患者的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由于患者理解能力下降、发音困难等,使得其无法理解康复治疗师的指令从而去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极其不利于患者其他功能障碍的恢复,对维系其日常生活及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由于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欲望与需求,更容易情绪低落甚至患上抑郁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针对脑卒中言语障碍,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目前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代康复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第一节语言交流的语言学基础人类天生具有言语能力,但语言却不是天生的。语言是通过积累个体所经历的知觉而产生的,是凭借先天的言语本能对知觉经历进行积累、学习、思考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性的交流系统。言语是有声语言的第一步,它是说话的动态的机械过程,产生出的结果即为语音;而语音在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等构成有意义的符号时,才能被称为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非常丰富,但主要推广使用统一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一、言语的形成言语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各言语器官的协调运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言语都难以准确形成。说话者在向听话者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之前,首先将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处理,这时言语产生的过程就开始了。下一步是将该信息转变成语言代码,选定了语言代码后,说话者的神经系统就发出一系列神经肌肉的运动指令(神经冲动的传递及其受支配肌肉的运动),促使声带发生振动,进而声道形状发生变化。这些指令必须同时控制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和构音系统中各器官的运动(构音过程表现),其中包括控制膈肌、声带、唇、下颌、舌部和软腭等结构的运动,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有序的言语声,最后由说话者发出,言语声最终以声波的形式输出(声学表现)。·2·第一章脑卒中言语障碍概述©每一种言语声都能用抽象复杂的语音特征表现出来,即语音能力。语音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考察。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语音的构成(不包括机器合成)是指通过人类相关发音器官的运动来影响喉腔、咽腔、口腔或鼻腔内空气的流动,从而产生声波并形成语音的过程。二、语音的构成(一)音素音素是可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分为两类:元音和辅音。1.元音元音是发音时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最重要的共鸣腔是口腔,此外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的圆展也参与共鸣并决定着每个元音的音质,如普通话中的a、o、e等2.辅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冲破阻碍而发出的音。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要求区别:①清音和浊音。②送气和不送气。③鼻音和口音。如普通话中的、、m等发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5点(表1-1)。表1-1发元音与辅音主要区别区别点元音辅音气流畅通无阻受阻碍并克服阻碍发音器官发音器官均衡地保持紧张阻碍气流的发音器官明显紧张声带颤动有颤动浊音有颤动,清音无颤动语音延长可延长部分可以(二)音位(普通话四声的调位是/1/、/2/、/3/、/4/,或者是/55/、/35/、/214/、/51/)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不同的语音类型,例如“把”(a55)、“比”(i214)、“补”(u214)三个不同词里,因为受韵母的影响,的实际发音方法并不完全相同:第一个“”双唇较松,而第2个“”较紧,第3个“”则带圆唇色彩,但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在语言的交际中并没有造成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就可以把这三个//归纳为一个语音类型,这就是//音位。“八”(a55)、“趴”(a55),其中的//和//同与/a/相拼,构成了不同·3·gt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的词义,/和/P/有了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便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即两个不同的语音类型。(三)音节(普通话四声的调位是/1/、/21、/3/、/4/,或者是/55/、/35/、/214/、/51/)音节是在听觉上是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自然语音单位,如“飘”(iao);完全相同,但一听便知是两个音节,如“鲜”(xia55)与“西安”(Xi55’a55)、“换”(hua51)与“忽暗”(hu55’a51)等音节都是凭听觉来加以区分的。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比较简单,也比较整齐。即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1.声母汉语音节中开头的那个辅音就称为声母。每个音节中的声母只由1个辅音充当,如“中国”(zhog55guo35)中的/zh/和/g/,就是这两个音节中的声母,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2.韵母在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叫作韵母,有的韵母由1个、2个或3个元音组成,有的韵母中也有辅音成分。普通话的韵母共有39个。3.声调在汉语的发音过程中,整个音节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变化就是声调。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如英语、俄语、日语等只有重读之说,没有区别语的声调,所以声调是许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四)发音部位、过程及方法发音离不开发音器官的运用,其中有的发声器官是固定不变的,如齿、齿龈、硬腭等。有的发声器官的形状、位置是可变的、能动的,如唇、舌、连着小舌的软腭、声带等。这些能活动的发声器官是发声过程中的主角,也是康复训练的重点。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对气流能够形成障碍的发音器官就是主要的发音部位。比如发、、m音时(图1-1),是上下之间形成阻碍,就称它们为双音,根据21个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归纳为7类(表1-2)。表1-2辅音发音的部位类别发音部位举例双唇音上唇与下唇中部形成阻碍、、m唇齿音上齿与下唇内侧形成阻碍f。4第一章脑卒中言语障碍概述三续表类别发音部位举例舌尖前音舌尖与上齿背形成阻碍Z、C、舌尖中音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d、t、、1舌尖后音舌尖与硬腭前端形成阻碍zh、ch、h、r舌面音舌面中前部与硬腭形成阻碍j、q、x舌根音舌面后部与硬腭后部形成阻碍g、k、h注:此“辅音发音的部位”表是根据标准普通话的发音所列。图1-1//音的发音运动图2.发音过程声母发音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1)成阻:发音的两个部位形成阻碍,为发音做好准备的阶段。例如:发、、m音时,双唇先闭拢形成阻碍的过程。2)持阻:成阻部位保持成阻状态,并蓄积一定的力量和阻力,同时让气息积聚在发音部位的后面,为发音做好最后的准备。3)除阻:气流冲破阻碍,最后发出声音的过程。例如:双唇音、、m,双唇中部打开,气流冲出,发出、、m的音。3.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包括气流的强弱、·5脑卒中言语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声带的颤动等,根据声母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几类。1)塞音:成阻部位完全闭合,持阻并突然除阻,气流冲破阻碍,造成爆发色彩。例如:、、d、t(图1-2)、g、k。图1-2//音的发音运动图2)擦音:成阻部位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中挤出造成摩擦声。例如:f(图1-3)、、h、r、x、h图1-3//音的发音运动图3)塞擦音:成阻部位开始时完全闭合,当发音时,成阻部位立刻微微打开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隙中摩擦挤出,由于这中间有塞和擦的过程,故称之为塞擦音。例如:z(图1-4)、c、zh、ch、j、q。4)鼻音:成阻部位完全闭合堵住气流,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让气流向上从鼻腔中通过,发出鼻音。例如:m、(图1-5)。5)边音:舌尖抬起和上齿因接触形成阻碍,阻塞气流。发音时,气流沿舌的两边流出,同时舌自然落下造成边音。例如:1(图1-6)。·6···试读结束···...

    2022-10-25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康复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PPT

  • 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焦鹏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作者】焦鹏主编【页数】325【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189-6086-6【价格】148.00【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参考文献】焦鹏主编.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提要:本书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相关肿瘤疾病的诊治等内容。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科学实用,着眼于临床,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继承与发扬相结合,以中为主,融中汇西,力求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为选择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上感大多数(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仅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或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咳嗽、声嘶、呼吸不畅等症状为特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好发,且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多数为散发性,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疲劳等均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病:本病亦可呈局部流行,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由于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短暂,又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携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散发者属中医“感冒”、“温病”等范畴,局部流行者属中医“时行感冒”、“瘟疫”、“疫病”等范畴。·、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人体感受触冒六淫邪毒或时行疫毒而致病。六淫邪气中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夏令暑湿之邪亦能杂感为病。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则感而发病。非时之气夹时行邪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外邪侵袭后发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一般与人体御邪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御邪能力减弱,或将息失宜,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内外相互影响而发病。外邪入侵的途径多由肺卫而入,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感冒源流》指出:“风邪袭入,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职卫外,性属娇脏,不耐邪侵。若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卫表之证。外邪犯肺,则气道受阻,肺气失于宣肃,则见咳嗽、鼻塞、咽痛等肺系之证。而时行感冒,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或疫疠之气,感邪较重,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于·1·■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肺卫,多以表证为主,治疗较易,收效较快;若年老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使症状加重,甚则变生他病。(二)西医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引起者占90%以上。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同种、型达上百种。最常见的为鼻病毒,其他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成人感染以鼻病毒为主,小儿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理改变首先可见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物减少,使人有鼻咽或喉部不适感,继之可发生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临床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为正常或降低,若并发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升高,或见有脓性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包括了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常以上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主;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范畴,以病毒血症引起的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为临床特点,而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重。(一)症状与体征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时有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体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临床分型有:①顿挫型:有上呼吸道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但鼻分泌物并不增加;②轻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鼻分泌物明显增加,全身症状轻或无,自然病程2~4天;③中度型:局部症状较轻型更为严重,有一定的全身症状,自然病程1周左右;④重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全身症状,常需休息。2.病毒性咽炎、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伴有发热和乏力。体查见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可扪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的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和触痛。3.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体征有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丘疹及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4.咽结膜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游泳时传播,儿童多见。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咽痛、畏光、流泪、咽部发痒、发热等症状,病程约4~6天。有咽腔及咽结合膜明显充血等体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6.流行性感冒常发生于流行季节,有流行人群接触史。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4日,临2■第一章呼吸亲统疾病床上急性起病,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变得明显,少数患者可有鼻出血、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查体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有呼吸音增粗,偶闻及胸膜摩擦音。症状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二)常见并发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鼻窦炎(鼻塞、脓涕、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中耳炎(发热、耳痛剧烈,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穿孔后耳聋减轻,偶伴眩晕等症状)、气管一支气管炎(咳嗽为主,初为干咳,后出现黏液性痰,发热38℃左右,多于3~5日后降至正常;查体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患者明显加重者)。部分可并发风湿病(主要包括心肌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包括关节痛、发热等)、肾炎(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常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患者先驱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者有轻中度高血压)、心肌炎(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肺部并发症有三种类型:①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患者或孕妇。临床上有高热持续不退、气急、发绀、阵咳、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部呈散在絮状阴影。痰液中可分离到流感病毒,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②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3天病情加重,体温增高并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加剧,伴有胸痛。体检可见呼吸困难,发绀,肺部湿啰音,有实变或局灶性肺炎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痰液中可找到细菌;③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不退,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到病原菌。流感引起的肺外并发症包括Rye综合征(与儿童流感时服用阿司匹林有关)、中毒休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等。三、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染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细菌感染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测定取鼻咽部分泌物或咽拭子,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FT)、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SA)、血清学诊断等方法作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快速血清病毒P℃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三)细菌培养取痰或咽拭子培养以判断致病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四、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2)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五、鉴别诊断(一)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咳·3·■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嗽、无痰或痰呈黏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查体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胸片可见有局部炎症表现或肺纹理增强。(二)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腔黏膜充血出血与分泌物增多,鼻腔发痒、喷嚏频繁,鼻涕呈清水样,无全身症状。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皮毛、低温等刺激引起。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源。(三)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由相应的病原体感染所致,如麻疹、脑炎、流脑、伤寒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炎症症状,但随即出现原发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可作鉴别。在一定的流行季节或在流行区内,应密切观察及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又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ARSC0V),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早期症状是高热(38℃以上),乏力,全身不适,干咳无痰,个别人偶有少量痰并带血丝;多无普通感冒之鼻塞、流涕、流泪、喷嚏、咽痛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部分病变发展迅速,严重病例双肺可呈大片实变阴影。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可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冠状病毒抗体测试阳性等可作鉴别。六、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以病毒感染者多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治疗上需分寒热、虚实、表里,以辨证治疗为基本原则,分而治之。单纯的病毒感染可用纯中医治疗。如为细菌感染或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一)辨证治疗本病以邪在肺卫多见,辨证多属于表实证,但必须根据病情,求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或暑湿等兼夹之证。治疗遵“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1.外感风寒如下所述。证候特点: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脉紧。治法:辛温解表。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味。基本处方:荆芥12g,防风12g,川芎9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2g,紫苏6g(后下),前胡12g,枳壳10g,茯苓12g,桔梗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表寒重者,加麻黄6g、桂枝12g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风寒夹湿者加苍术10g、白芷10g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2.外感风热如下所述。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减。基本处方:金银花15g,芦根20g,连翘15g,牛蒡子10g,荆芥10g,淡竹叶10g,甘草6g,薄荷6g(后下),土牛膝15g,岗梅根15g,苍耳子10g,桔梗12g。每日1剂,水煎服。4■第一章呼吸亲统疾病加减法:头胀痛较重者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母12g、前胡12g、杏仁12g化痰止咳;咳痰稠黄,加黄芩15g、鱼腥草20g、瓜蒌皮12g清化痰热;咽喉红肿疼痛灼热配蒲公英20g、射干12g、玄参12g解毒利咽;如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之邪,见痰稠难咯,舌红少津等燥象者,可配沙参12g、天花粉15g以清肺润燥。3.外感暑湿如下所述。证候特点:暑天外感,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呕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化湿解表。推荐方剂:加味新加香薷饮。基本处方:香薷10g(后下),扁豆花10g,厚朴12g,金银花、连翘各15g,青蒿9g(后下),藿香12g(后下),滑石30g,芦根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兼暑湿泄泻,可加黄连9g、薏苡仁24g清暑化湿止泻;若胃纳不佳者加布渣叶10g、谷麦芽各20g;若兼肺热咳嗽者加浙贝母12g、桔梗12g清热化痰止咳;若头重身痛较甚者加羌活10g、秦艽12g以疏风祛湿止痛。4.表寒里热如下所述。证候特点: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间,脉浮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推荐方剂:双解汤。基本处方:麻黄10g,防风10g,荆芥6g(后下),薄荷6g(后下),黄芩12g,栀子10g,连翘15g,生石膏20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咳喘重者,加杏仁、桑白皮、枇杷叶止咳平喘;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5.气虚感冒如下所述。证候特点:素体虚弱,外感之后,恶寒较甚,发热,汗自出,倦怠,短气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推荐方剂:参苏饮加减。基本处方:人参6g(另炖),紫苏10g,前胡12g,法半夏10g,茯苓12g,桔梗10g,陈皮6g,枳壳12g,葛根20g,大枣5枚,生姜3片,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可采用东北人参或高丽参,若无人参可改用参须10g代替。若表虚自汗,可加用黄芪20g、防风10g益气固表;若风寒头痛较甚,可加用羌活12g、川芎9g疏风散寒止痛。6.阴虚感冒如下所述。证候特点: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后,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推荐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味。基本处方:玉竹12g,葱白6g,桔梗12g,桑叶12g,沙参12g,杏仁10g,白薇6g,淡豆豉10g,薄荷6g(后下),大枣3枚,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表证较重者,可加银柴胡10g、葛根20g以祛风解表;口渴明显,可加麦门冬10g、玄参10g以养阴生津;咽干较甚,咳痰不利者,可加牛蒡子12g、射干10g、瓜蒌皮15g若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者,可加鲜茅根15g、侧柏叶12g、仙鹤草20g清热凉血止血。7.阳虚感冒如下所述。证候特点:素体阳虚,头痛,恶寒,身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5■中西医结合疾病诊疗与康复微,咳痰稀薄,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治法:助阳解表。推荐方剂:再造散加减。基本处方:黄芪15g,人参6g(另炖),桂枝9g,甘草3g,熟附子3g,细辛5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0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方中人参通常采用吉林参或高丽参,如无人参可改用党参20g代替;若兼咳嗽者加杏仁12g如感受风寒湿邪而症见肢体酸重、疼痛,可加苍术、薏苡仁、素艽、独活,散寒祛湿止痛;若为肢体屈伸不利,喜暖畏寒者,可加当归12g、防己12g,补益气血,祛风通络。8.血虚感冒如下述。证候特点:平素阴血亏虚,感受外邪,身热头痛,微寒无汗,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治法:养血解表。推荐方剂:葱白七味饮加减。基本处方:葱白连根9g,葛根15g,防风12g,淡豆豉9g,生姜3片,生地黄10g,麦门冬10g,川芎9g,白芍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法:恶寒较重加紫苏10g、荆芥10g散寒解表;身热较甚加金银花15g、连翘12g、黄芩15g清热解毒;胃纳不佳加陈皮10g理气健胃。(二)中医其他治疗1.中成药如下所述。(1)板蓝根冲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预防时行感冒,每日15g,连服5日。(2)银黄口服液:适用于风热袭表者。每次10~20mL,每日3次(3)银翘解毒片: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8片,每日3次。(4)正柴胡饮冲剂: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次10g,每日3次,开水冲服。(5)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10~20mL,每日3次。(6)小柴胡冲剂:适用于外感邪在少阳。每次1~2包,每日3次。(7)新癀片: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每次4片,每日3次。(8)十味龙胆花颗粒: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属风热者。每次3g,每日3次。(9)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每次4粒,每日3次。(10)穿號宁注射液:适用于风热感冒。每次40~80mg,肌内注射,每日3次;每次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11)双黄连粉针剂:适用于风热感冒者。按每次每千克体重60mg稀释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2)清开灵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见有发热者。每日2~4mL,肌内注射;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13)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适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6个月以上患儿每天用量250mL,6个月以下婴儿150mL,疗程3~5天。(14)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每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喜炎平注射液: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炎等。成人每次50~100mg,肌内注射,每日2~3次或每日250~5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程井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作者】程井军主编【页数】354【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ISBN号】978-7-5192-5638-8【价格】85.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程井军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内容提要:肿瘤康复是指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书全面阐述了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涉及心理康复、饮食疗养、运动疗法、养生保健、常见抗癌治疗副作用的处理、癌性疼痛的控制、恶病质的处理、感染的防治、中医药治疗等,全面遵循“与瘤共存”的治疗康复理念。本书内容丰富,兼顾了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合临床肿瘤科医生及肿瘤专业研究生学习,一些食疗、按摩推拿等简便操作也适合患者及家属学习。《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肿瘤康复治疗概述一、肿瘤康复的概念肿瘤康复尚无明确公认的概念,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参考一般康复的定义,我们不妨这样描述,肿瘤康复就是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二、肿瘤康复的必要性随着医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增高,癌症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甚至治愈的病例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和之后,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类难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目前,癌症尚缺乏特效的根治方法。临床上,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即使把肉眼能见的肿瘤完全清除,或达到完全缓解,也很难保证日后不再复发或转移。因此,每个患者都需要后续的康复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非常珍惜生活,追求生活质量,更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癌症尽管难治,但每个患者都渴望能够得到治愈。科学的临床治疗无疑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措施,但一个人总不能老住在医院里,出院以后如何尽快恢复健康,如何防止复发和转移,如何适应新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涉及康复的问题都是患者非常关心的。癌症患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康复需求:身体方面癌症患者除渴望尽快清除体内的肿瘤以外,也希望能及时解除疼痛、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厌食、营养不良等躯体痛苦,减轻各种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需要增强体质,为各种治疗及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心理方面癌症的难治性、长期的疾病折磨及疾病引起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降低都可能使患者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障碍。患者需要得到理解、支持、鼓励和安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慰,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社会方面癌症患者仍然具有社会属性,患者有得到家庭及社会支持、受人尊重、建立人际关系、参加社会活动、重新工作的权利和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给予指导和解决。三、肿瘤康复的目的提高治愈率治愈癌症中临床治疗是关键,康复治疗是保证。临床上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可见的肿瘤可以被清除或达到完全缓解,如能实施科学的康复治疗,就可能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使患者长期存活。另外,有不少带瘤者,经过适当的康复治疗,可以使病情稳定,甚至在少数患者中出现肿瘤完全消失的现象。延长存活期对于一些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中晚期癌症,通过免疫、中药、心理等康复治疗,可以起到延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存活期的作用。改善生活质量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合理的营养等措施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治疗癌症的目的不仅要让患者活着,而且要让其尽可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享受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幸福。在这一点上,临床治疗后体质的恢复、受损器官功能的锻炼、健康心理的重建等康复措施显得尤其重要。四、肿瘤康复的范围心理康复随着肿瘤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癌症患者从怀疑诊断起,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作为应激源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并通过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进食和睡眠等,大大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肿瘤发展,降低治疗效果。更有甚者,患者可因绝望而拒绝接受治疗,或出现轻生和自杀的念头和行为。临床上也发现,心理素质较好、心理压力较小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较理想,预后也较好,而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低落的患者往往疗效和预后较差。因此,适当的心理康复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可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心理康复措施包括认知疗法、心理疏导、音乐、放松、暗示、催眠、心理支持等。减轻患者痛苦针对患者的各种症状和治疗的副作用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治疗,其中包括一些姑息治疗,如为解决消化道阻塞进行的改道手术、肿瘤压迫呼吸道而进行的放射治疗等,还有控制癌痛、抑制呕吐、促进食欲、镇咳等对症治疗,可大大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有代表性的癌痛控制就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采用生物免疫、中医药治疗、营养支持、体育锻炼等措2肿瘤康复治疗概述第一章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可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和转移的作用。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可起到预防和减轻恶病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器官功能康复其中包括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配置人工喉,或锻炼用食管发音以恢复语言能力,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恢复,直肠癌和泌尿道术后瘘口的护理,面部手术的整容,截肢患者残肢功能的重建等。体能锻炼运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以疏导精神压力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生理反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增强、思维敏捷、乐观开朗。运动还可使人更多地注意自己的身体,唤起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心。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也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气功锻炼气功是练功者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综合运用调息(呼吸锻炼)、调身(身体锻炼)和调心(心理锻炼)三类手段,对心身进行锻炼,通过调动和培养自身的生理潜能,来实现强身治疗目的的一项医疗保健方法。生活指导包括怎样处理治病养病与生活、学习、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调整病后的生活目标:癌症患者的婚姻、性和生育问题;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家庭及社会支持可以从精神上、经济上、社会适应性上给患者以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给予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的照顾,同时对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五、康复治疗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康复治疗与临床治疗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从方法上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临床上的一些姑息治疗,如解决消化道阻塞进行的改道手术、肿瘤压迫呼吸道进行的放射治疗等,也可以说是康复治疗。再如,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既可作为临床治疗,也可用于康复治疗。但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所采用的手段各有侧重,前者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后者更偏重心理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营养支持、生活指导等。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总体目的是一致的。但临床治疗主要侧重于尽快清除体内的肿瘤,而康复治疗则着重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时间上看,一般认为临床治疗在前,康复治疗在后,但实践中二者已无严格界限。一旦确立诊断,毫无疑问要首先进行临床治疗,但同时也离不开康复治疗。譬如,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几乎贯穿整个诊疗过程之中,所以诊疗一开始就应该实施心理康复治疗。35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临床治疗本身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因为疗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另外,设计临床治疗方案也应该考虑日后患者器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问题。总之,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在不同的时间合理地结合应用。六、健康、生活质量的概念与肿瘤康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目前,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疾病是人的心理、生理和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体系中所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时,要全面考虑生物、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从成立时就提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态。有关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从对大量的资料分析中可以大致认为,生活质量是人们对健康三个方面状态的主观体验。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给人一种良好的体验,意味着生活质量较高。疾病状态下患者忍受着各种痛苦,生活质量自然就会下降。从肿瘤康复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看出,肿瘤的康复治疗正是围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全面健康而展开的。可见,肿瘤康复治疗在整个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七、消灭残余癌细胞,防止转移和复发的最佳时机我国癌症发病形势非常严峻,每6mi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新增癌症患者8550人,每7~8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来治疗癌症。实践证明,这三大疗法的确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但光靠这三大疗法是不够的。研究表明,经过规范的手术、放化疗后,癌症患者体内还会残余1万~10万个癌细胞。这些残余的癌细胞是患者转移、复发的根源。世界卫生组织上海癌症康复实验基地的专家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手术后、放化疗中、放化疗间歇期是消灭残余癌细胞,防止转移、复发的最佳时机。手术后,残余癌细胞会代偿性增殖,就像刚减肥了的人出现反弹;随着放化疗次数的增多,残余癌细胞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使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放化疗间歇期,残余的癌细胞会趁机暴发性生长,分裂速度达到平常的200倍。残余癌细胞在这三个时期的特殊生长状态,直接引发了癌症的高转移、高复发,使患者苦苦熬过的治疗功败垂成。因此,上海癌症康复实验基地的专家认为,紧紧抓住这三个时期是防止癌症转移、复发,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肿瘤康复治疗概述第章实验基地的专家还发现,我国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误区大大缩短了其存活期。针对这一现状,这些专家还总结出了药物治疗与饮食、运动、心理、环境紧密结合的“1+4”癌症康复新模式。八、癌症康复者的四种误区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很多癌症康复者患有“躯体化障碍”,即一种以持久的忧虑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姜文奇教授指出,早期癌症有90%的治愈机会,当千辛万苦逃脱癌症的魔爪后,康复者要防止以下四种误区。他提醒,肿瘤康复期要保持乐观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并可适度采用中医调理,提高免疫力。1.误区一:怕复发,生活在“保鲜盒”里结束化疗后,患者出院康复,此时,最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心理,时刻担心肿瘤卷土重来。有些人对饮食、作息甚至运动的要求极为严格,仿佛生活在“保鲜盒”里,怀疑致癌的食物一点不碰,稍不舒服便要卧床休息,身体不适便忧虑重重。“心态平衡,维护免疫功能,听从医生指导很重要。”姜文奇指出,“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而长期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可降低免疫功能。”如果时刻担忧病情复发,反而会“怕什么,就来什么”。患者应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平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律。复发率和肿瘤的性质、种类有关,也与前期治疗有一定关系。“肿瘤的初次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采用了不规范的治疗方案,客观上会对复发率有一定影响。”姜文奇指出,“以淋巴瘤为例,目前50%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即5年以上不复发),但有4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复发患者有半数以上可能发生耐药,造成疗效不佳。”患者不遵从医嘱,也会造成复发风险增高。“有些淋巴瘤患者以为化疗做到肿块消失就可以结束治疗了,实际上是错误的。”他指出,“肿块消失后,患者仍需接受两个疗程的化疗,进行巩固。”2.误区二:怕过劳,性生活都不敢过“肿瘤康复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必过于担忧。”姜文奇谈到,“有的患者接受抗癌治疗后,身体比较虚弱,担心自己过劳,出院后有段时间少运动,甚至连5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治疗性生活都不敢过。其实,康复患者可以正常过性生活,但不宜劳累,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肿瘤康复者需要保持适度运动。”姜文奇指出,“运动时可根据体力和当天身体状况,每天坚持30mi到1h。刚出院的患者最好不要马上开始跑步,更适合快步走,运动量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此外,太极拳、做操、游泳也适合康复期患者,打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则暂缓进行。3.误区三:猛进补,人参灵芝当成莱出院后,家人心疼患者,往往会买来人参灵芝等补品,或天天煲药材进补。“合理运用中医药,有助于调理身心,改善食欲,提高免疫力,但也要当心‘过犹不及’。”姜文奇指出,“过度进补会令身体吃不消。”他强调,中医药方案作为抗癌治疗的有益辅助方法,不能取代和影响到规范的抗癌治疗。如采用中医药调理身体,不宜相信所谓的“祖传秘方”,而应到正规中医院就诊,并选购质量可靠、安全性有保障的中药材。4.误区四:勤“补课”,工作调整心失落年轻患者出院后,往往会出现“补课”心理。他们大多是职场中坚、骨干,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因病耽误工作和晋升,容易心理失衡,希望康复后用加倍的努力和热情及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和生病前一样,不比其他同事差。“肿瘤康复者和普通人始终有所不同,工作上不要急着‘补课’。”姜文奇建议,“康复者要调整好心态,适应现在的状态,工作上量力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病意味着以前的工作、生活模式出现差错,让身体无法负荷。抗癌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拨乱反正、重新出发的机会。康复期的首要任务是养好身体,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踩着适度的节拍前进,这比急于在工作中“上位”要重要得多。他强调,康复者需要心胸开阔,心态乐观。有些肿瘤患者出院后,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幸福的意义,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性格也变得柔和圆通。例如由原来的职场“忙人”变成旅游“达人”,有些人挥毫泼墨,养花种草,做义工助人。九、癌症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一)癌症患者的自我护理1.心理准备对化疗的不良体验及化疗前接受的错误信息,往往使患者紧张,因而降低了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明确精神因素与发生恶心呕吐有一定联系,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2.自我止吐及处理恶心呕吐时,将准备好的容器置于伸手可及处。一旦有恶心呕吐感,自我诱导6···试读结束···...

    2022-10-25 肿瘤中西医结合科 肿瘤中西医结合科主要看什么

  • 中西医结合 口腔科学》谭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作者】谭劲主编【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页数】366【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132-4929-4【价格】69.00【分类】口腔科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谭劲主编.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内容提要:此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之一,供中西医临床专业用。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主编单位,联合上海交大口腔医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集体编写而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内容试读绪论今1绪论一、中医口腔科学发展简史(一)殷商、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对口腔疾病的文献记载。从夏商后半期的王都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文字,其中就记载有“疾口”“疾齿”“疾舌”“疾言”等多种口腔疾患。疾口,多指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疾齿,即牙体、牙龈组织的疾病这方面卜辞非常多,证明殷商时期牙病已是常见病了。疾舌,即舌部的疾病;口腔和咽喉某些疾病常引起说话困难和言语不清的症状,这就是殷人所说的“疾言”。可见当时人们对几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甲骨文中还有“出”字的记载,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虫蛀所致,“色”即龋字。这不仅是我国口腔医学的重大发现,也是对世界口腔医学的重大贡献,它比世界上最早发现龋齿的埃及、希腊、印度等国的记载早一千多年。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并加以确证,在原始人的遗骸化石上发现最多的口腔疾病是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等。春秋战国时期,《礼记》中载有“鸡初鸣,咸盥漱”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热不灼齿,寒不冰齿”的预防齿病的观点。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并重视口腔疾病的预防。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书中记述了治疗口腔疾病的“齿脉”及其循行路线,叙述了用榆皮、美桂及其他几种药物充填牙齿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牙齿充填术。书中亦有关于口腔疾病的其他记载,如“贰(城)食(蚀)齿”“颐痈”等。前者指龋齿,后者为痈肿。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临床医学的实际水平。《内经》对口腔疾病的论述极为丰富。在生理方面,它概括了口、齿、唇、舌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如《灵枢·忧恚无言》谓:“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阐述了唇、口、舌各部位与发音的关系,及在发音时所起的作用。《灵枢·口问》也谓:“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论述了口、齿、唇、舌诸器官与脏腑的生理关系。如《灵枢·五阅五使》谓:“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谓:“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窍为舌…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窍为口。”《灵枢·脉度》又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还特别强调了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脏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根据人类恒牙萌出的一定规律,总结2←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了人类牙齿萌出和衰老的年龄。其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即指出肾脏的盛衰,直接关系着牙齿的生长、坚固与脱落。在疾病方面,它阐述了口疮、口糜、齿痈、龋齿等病的病因病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素问·气厥论》谓:“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缪刺论》云:“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这是针刺治疗龋齿的方法,也是治疗龋齿的最早记录。在疾病预防方面,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尤为重要的是《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口、齿、唇、舌既是局部器官,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其生理病理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些论述,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继《内经》之后,《难经·四十二难》对口腔解剖做了进一步阐述。其谓:“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这是最早对口腔形状的描述,反映当时对人体解剖认识的程度。(二)秦汉、两晋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医学已初具规模,医学分为九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介绍了淳于意诊籍(现称病历)中我国第一例龋齿病例:“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该诊籍将患者名、病名、灸法、药名、用法、病程、病因等记录得非常清楚。淳于意首先对疾病做出了正确诊断,分析其致病的原因,指出“卧开口,食而不漱”是致龋因素。对龋齿的治疗采用了多种手段,最后对病程及预后作了交代。医案全面完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有“梅多食,坏人齿”的记载,并载有“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治龋齿的方法,与欧洲用砷剂治疗龋齿相比,早了1700年。这是我国对世界口腔医学的又一重大贡献。在《百合狐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描述了与西医学白塞病症状相类似的“狐蛮”病症。据文献所载,张仲景还著有《口齿论》一卷,可惜已散佚。汉·刘安撰《淮南子》谓“孕见兔而子缺唇”,首次记载了“兔缺”,即今之唇裂。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观察到唇裂一病。两晋时代,我国口齿医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载有“清晨叩齿三百下”的口齿保健法,并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西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中有口腔疾病的辨证及针灸取穴,充实和发展了口腔科学的内容。晋代《搓庵小乘》中载有:“晋魏永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话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绪论今3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永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耶。仲堪于是处之别室,令医善疗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百日而瘥。”这里明确指出唇裂可以手术修补,而且包括术后用流汁饮食,不得与人谈笑等很合理的术后注意事项,也是我国有关唇裂修补术的最早文字记载。晋·陆云写给陆机的信中说:“一日行别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知,我国牙签之名始见于晋代。(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医药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医学人员,医家辈出,医学著作大量出现。在口腔医学方面,医学教育中有了耳目口齿科,学制为四年。在口腔临床方面,这一时期的口腔疾病病因、治疗和预防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口、齿、唇、舌疾病有专卷论述。全书论及牙痈、风齿、齿间出血、齿漏、口舌疮、紧唇、兔唇、舌肿强等30余种口腔疾病,着重阐明其发病原因及证候,内容十分详尽。如其中所载“失欠颌车蹉候”,即今之颗颌关节脱位,是由“筋脉夹有风邪”所引起,并指明复位时应“推当疾首,恐误啮伤人指也”。从其中“拔牙损候”中可见隋已有拔牙术及处理拔牙术后出血过多的方法。该书还注意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将小儿口腔病做了专卷论述。据文献所载,隋代不仅采用了拔牙术,对齿龈坏疽和龋齿也采用了外治法。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将口腔疾病列为七窍病,并收集了治疗口腔疾病的方药一百多首。除药物治疗外,还广泛采用外治、手术等方法。孙思邈对下颌关节脱位用手法复位,已有相当的经验。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说:“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关,推当疾出其指,恐误啮伤人指也。”在《千金翼方·卷十一》中又进一步提出用竹管保护术者手指,防止被咬伤的方法。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载有清洁牙齿、预防牙病的方法。其中载有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右六味捣末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以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在唐代《养生方》中又有“朝夕啄齿齿不龋”之说,还有“叩齿九通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坚,头不痛”之健齿方法。此外,《千金方》谓:“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温水含揩齿。”由此证明,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口腔的卫生保健在此期备受重视。据考证,在《唐本草》一书中已有银汞合金充填牙齿的记载。当时称之为“银膏”。其谓:“其法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填补牙齿脱落。”遗憾的是《唐本草》一书已散佚,但可从宋代唐慎微著的《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这两部著作中对“银膏”的叙述以及《唐本草》的推断,我国从唐代已开始应用银汞合金修补齿患。4?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四)宋、金、元时期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禁科”。其中口齿咽喉科与耳目分开,这标志着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对口腔科病症均有论述,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载方300余首。《圣济总录》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收集病症最多的一部医学专著。其中口齿病占五卷之多,唇、舌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所载“坚齿散方”,专治牙齿摇落复安(即牙齿再植的方法)。宋代镶牙业已经较普遍,并出现了以镶牙为业者。当时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中有“染须种齿笑人痴”之句,自注云:“近闻有以种坠齿为业者。”可见当时镶牙术之兴盛。此外,宋代已有多篇讨论牙刷的文章,说明对清洁保护牙齿有了充分的认识。1953年,在前热河赤峰县大营子村辽驸马墓的殉葬品中发现了两把骨制牙刷柄,据专家考证,这是两把构造合理的植毛牙刷。由此证明,植毛牙刷是在我国辽代最先发明的,它比国外植毛牙刷的出现早700多年。金元时期,医学分为十三科,口齿科已独立,医学学术争鸣十分活跃。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谓:“病口疮数年…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八九。”所提出的泻下法,在急性口腔病治疗中被普遍运用。李东垣以“脾胃论”为主导思想,对口腔病的治疗有很大影响。在《东垣十书》中还记载有“刷牙牢齿散”,用以清洁和保护牙齿,主张睡前刷牙,这与现代口腔保健理论极为吻合。(五)明、清、民国时期明代,由于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学术交流,口腔医学也有一定发展。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撰写了《口齿类要》一书,专门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等口腔疾病,并对口疮的发病机理做了简明的概括:“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口腔专著。明·窦汉卿在《疮疡全书》中有莲花舌、重舌及茧唇的记载。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载有对200余种口腔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20余种,其中不少治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书对口腔病的预防与保健也做了科学的论述。如“旱莲草同青盐炒焦,揩牙,乌须固齿”和“糯糠,主治齿黄,烧取白灰,旦旦擦之”,提出了使牙齿洁白的措施。此外,对多食糖易发生龋病也有所认识。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列有口病、齿病、唇病等项。将颌骨骨髓炎称作“骨槽风”或“穿腮毒”,认为“走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迟故也”。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曾治疗过茧唇、牙缝出血、齿病、痰包、鹅口疮、唇风等口腔病。清代,口齿科在正规分科中近乎消失,口腔疾病的治疗包括在临床各学科中。此期绪论今5出现的有影响的医学文献中均设有专卷或专篇论述口腔病。其中汪昂著的《医方集解》中,载有颊车开不能合、舌胀满口等病的救急良方,说明中医在此时期对口腔急症已有一定的认识。清·吴谦等人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口腔病专篇,载有20余种口腔病,至今仍是口腔科学的主要参考书。清·顾世澄《疡医大全》中有关口腔病的内容更为丰富,载有口腔疾病近0种。书中还提出修补唇裂要在涂麻药之后,再切开皮肤,并以绣花针穿线缝合,在肌生肉满之后拆线。可见,清代的唇裂修复术已达相当的水平。清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论述口齿疾病的专著,大多数口腔病症归属于喉科,有的口腔黏膜病属于内科或儿科,而化脓性病症和部分牙龈组织病变属外科,一些民间医生也承担了一些牙体病的诊治。所以,欲知清代口腔科的情形,只有到喉科、内、外、儿科等书籍中去找寻。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歧视、消灭政策,排挤压制中医,使中医事业备受摧残,中医口腔科学也不例外。据调查,此时期全国没有专门从事中医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口腔科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并给予中医事业极大的关怀,中医口腔科学重获新生。继1956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内设五官科,讲授部分口腔科专业知识。20世纪60年代,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口腔科,运用中医学理论诊治口腔病;70年代以来,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口腔科学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口腔专业知识:80年代以后,中医口腔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中医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病、疑难病,如口疮、唇炎、口炎、牙周病、扁平苔藓、根尖周炎、牙痛、舍格伦综合征、白塞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功研制了增生平、固齿丸、丹玄口康等口腔疾病专用中成药,并通过有关学术会议和各类中医药杂志进行交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重点论述了口腔与心、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并阐述了口腔疾病常见的病因,强调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文献整理方面,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和现代治疗口腔疾病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医口腔专著相继问世,先后出版了《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学》《口腔病》《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弥补了医学领域内中医口腔科学专著之不足,为中医口腔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西医口腔医学发展简史西医口腔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6。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一)牙医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中,牙医曾经仅仅是治疗牙病的技艺之人,也就是牙匠(即手艺人)。这个时期,牙科疾病及其治疗被隔绝于医学大门之外。尽管有些优秀的内、外科医生时而也替达官贵人看牙病,但在一般情况下,牙科治疗是由理发师和一些非医学人士(牙匠)完成的。(二)牙医学时期15世纪后半叶,欧洲文艺复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到了16世纪,解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领域的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牙科治疗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牙科医学方面最能反映当时成就的要首推法国人福夏尔(PireFauchard,1678一1761)。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外科医生,专门从事牙科医学。他积累了20多年的牙科治疗经验,于172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内容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及胚胎、口腔病理以及临床病例。全书列举了103种牙病和口腔病,率先把牙医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称这个专业为牙外科。所以在欧洲,人们把他称作“近代牙科医学之父”。(三)牙医学教育兴起真正大范围的牙科医学的发展是从牙医学教育的建立开始的。美国Hayda和Harri于1839年在马里兰州创办了第一所牙医学校一巴尔的摩牙医学院。他们从医学院中分离出来时规模很小,第一期毕业生只有2人,以后英、法、德、日相继成立牙科医学院校。我国1919年成立了第一所牙医学院一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这个时期的牙科医学有许多发明创造:一是对麻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牙科医师开始用乙醚麻醉拔牙;二是利用X线诊断牙科疾病;三是开展了对口腔细菌学的研究,找出了多种与龋齿有关的细菌。(四)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牙医学的发展,牙医学的发展便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如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从牙齿扩大到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又如从龋齿病因的研究引申到唾液和诞腺疾病的诊治,以及牙科医生对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有这些非常自然地使牙医学向着口腔医学发展,我国将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半个多世纪来,医学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口腔医学的进步,其成就可概括为:1.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几十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全国设置口腔医学专业的院系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所发展到2016年的近200所,其中实施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的院校近百所。到2013年,我国有口腔医学专业···试读结束···...

    2022-10-25 图书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是什么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电子书

  • 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李淑玲,王哲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作者】李淑玲,王哲主编【页数】520【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331-9951-7【分类】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男生不育-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李淑玲,王哲主编.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从中西医结合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保健优生等内容。本书从中西医结合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引起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常见疾病及治疗方药,保健优生等内容。《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内容试读总论篇ZONGLUNPIAN第一章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概述第一节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一、定义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相互借鉴和补充来认识两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与两性生殖健康有关的特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两性生殖保健的一门新兴临床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是当今临床妇产科学、男科学、泌尿科学及性病学等难以涵盖的新学科,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二、研究范畴中西医临床不孕不育诊疗学主要研究两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卵巢、睾丸的功能,性周期的变化和调节,两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和特有疾病,以及生殖器官的炎症、肿瘤、损伤等病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治疗和处理方法。不孕症、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两性保健等均属于本学科研究的范围。本书包括女性不孕、男性不育、保健优生和常用中成药等六部分。女性不孕篇主要研究妇女与孕育有关的生理和病理,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相互借鉴和补充来认识女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辨证论治:二是认识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处理。男性不育篇主要研究男性生殖系统与生育有关的生理和病理,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相互借鉴和补充来认识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辨证论治:二是.3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认识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处理。辅助生殖篇主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和补充来认识在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内受精、克隆、胚胎干细胞培养等)中中医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外,保健优生是生殖健康的要素,也是生殖医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中成药篇是对不孕不育常见中成药的汇总。三、中医不孕不育与西医不孕不育的比较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易经·系辞》中就已有这样的记载:“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是对生命起源的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广泛影响,中医学各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目前尚没有“中医生殖医学”这一概念,但中医在两性生殖健康领域的研究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中医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注重人类的繁衍与后代的健康,并以其整体观认识和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对生殖生理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分别论述了女子与男子从幼年到老年各个时期生殖功能的发育、成熟、衰退以至衰竭的生理过程,对女子的月经周期、初潮与绝经均有描述,并阐述了肾、天癸、冲任在其中的作用。中医与西医的生殖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和背景、不同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的两门独立的医学临床学科,各有其学科特点和独到之处,但由于研究的对象都是两性生殖健康,研究的内容都是两性特殊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防治,因此,两门学科之间又必然有许多共同点并存在密切联系。对这两门学科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正是构建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术体系的关键。中医学在生殖医学方面的研究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方法,以及中药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理论、治法与方剂配伍理论等,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系统研究两性的生理、病理特点,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以及辨证论治等。西医生殖医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免疫学、药理学,以及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微观角度研究两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组织与胚胎结构,两性生殖生理、两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总/论/篇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两性保健、计划生育等。中医学对妇科和男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具有整体调理、灵活施治、不良反应小、效果肯定的优势。西医学除了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之外,手术(包括借用仪器和器械辅助的物理疗法等)等技能性操作具有优势。中、西医学结合能够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显著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肯定和认可。四、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西医临床不孕不育诊疗学的研究内容是两性生殖健康,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不孕不育诊疗学内容涉及生殖生物学、生殖病理学、生殖免疫学、生殖药理学、生殖毒理学、生殖流行病学、生殖健康学和人口学等多个学科。中西医临床不孕不育诊疗学是运用中医和西医学的基础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生殖医学相关领域的一门学科。它势必涉及临床妇产科学、男科学、泌尿科学及性病学等学科,随着生殖医学的迅猛发展,现在又出现试管内受精、克隆、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中西医临床不孕不育诊疗学的领域不断扩大。但生殖免疫学和生殖内分泌学仍是生殖医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生殖免疫学主要研究妊娠免疫调节、与生殖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及免疫节育等;生殖内分泌学研究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性激素及其受体、生殖障碍的内分泌问题及其诊治、药物避孕等。近30年来,随着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学者对生殖内分泌学与生殖免疫学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使两个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第二节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的发展概要及优势一、中医不孕不育诊疗学的发展概要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中医不孕不育诊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于近年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临床学科。其发展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阐述。早在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典籍中已经有了关于种5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以及关于生殖的论述。最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的21种疾病中,就有“疾育”(妇产科病)的记载。同时,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还有“乙丑卜,贞帚(妇)窬育子之疾。贞,子毋其毓不死”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妇女孕产的认识。《易经·系辞》指出:“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是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易经·交辞》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育”等记载,对孕育与不孕颇为重视。公元前11世纪左右成书的《山海经》载药120余种,其中有“种子”及“避孕”的药物。《山海经·中山经》云:“青要之山…其中有鸟焉,名白辦,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山海经·西山经》又云:“蟠众之山…有草焉,其叶如穗,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日骨蓉,食之使人无子。”其他还包括鹿蜀(兽类)佩之宜子孙、黄棘(木类)之实服之不字(字,孕也)。《列女传》云:“太任,王季娶以为妃…及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可见,古人在当时已注意到母亲的精神情绪对胎儿发育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胎教”的认识在今天也是有意义的,目前一些妇产科专家和神经科专家都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体现在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方面。《左传·僖公》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蕃,繁殖之意。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的繁殖。我国古人在公元前664年就提出这样的认识,比英国人达尔文1858年论及这一规律要早2500多年,这对今天的优生学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在胚胎学方面,《文子》九守篇有“一月而膏,二月而血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的记载。战国时代成书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论,还初步论述了部分女性疾病的病理,如月事不来、不孕、肠覃、石瘕等。《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阐述了女子一生中生长、发育、性成熟与衰老的规律,指出“肾气”“天癸”“冲任”在生殖功能的成熟与衰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医妇科学的基础理论有重大指导意义。《内经》还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6…···试读结束···...

    2022-10-25 中西医结合 李淑玲怎么样 中西医结合 李淑玲简介

  •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作者】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页数】272【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ISBN号】978-7-5132-5590-5【价格】78.00【分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图解【参考文献】周春姣陈熳妮李红毅.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内容提要:本书充分体现中医内涵在临床常见皮肤疾病护理中的实践疗效,而且创新应用临床护理思维导图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临床皮肤科常见病护理及皮肤科专科适宜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详细介绍,对其相关治疗护理的理法方药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及特色技术在皮肤疾病治疗护理上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内容试读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1上篇总论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第一节中医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皮肤性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外科学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既新兴又古老的学科。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战国前至秦汉时期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虫兽及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金文、青铜铭等中就有关于中医皮肤病病名的记载,如“龙”“疥”等。至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皮肤病病名的记载逐渐增多,且有了皮肤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和方药治疗的记载,如“冻疮”“疣”等病名,“砭法”“灸法”等疗法。到汉代,也有许多有关皮肤性病的论述,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隐疹、浸淫疮等病,以及用黄连粉治疗浸淫疮的方法。从战国时期至后汉,各种论著的出现可以认为是中医皮肤性病学的起源。二、晋、隋、唐、宋、元时期随着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发展,有关皮肤病性病的论述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时期,中医皮肤病性病学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例如,《肘后备急方》较系统地记述了多种皮肤病及治疗皮肤病的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中医皮肤性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更是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2←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三、明清时期此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皮肤病学的理论与临床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实、完善和提高,中医皮肤病学的雏形也因此形成。清代以前多达260余种的中医外科专著中几乎都包含有皮肤病的内容,这都是形成当今中医皮肤病学的基础。在性病方面,在众多的古籍和性病专著中记载了“疳”“杨梅疮”等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病证。这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皮肤性病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更是迅猛发展,全国多家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皮肤科,出版了许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学术专著,成立了各个皮肤性病学的学术组织,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承担了多个级别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二节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所以中医护理始终未能形成独立专业。但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有关护理方面的记述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在中医临床中,护理的职责一般由医者、医者的助手及患者的家属所分担,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护理学与医学原本是“混沌”体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护理学这门独立学科,但大量护理理论确实存在并广为运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提出了许多具有护理含义的原则、规范。如《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与天地相应也”“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等思想,至今对生活起居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时期,无论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证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唐宋时期,“葱管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的渐臻成熟,在此时期许多著作还对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提出了特殊调护方法。明清时代,随着对医药认知程度的深人,中医学对疾病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亦逐步加深。这一时期的论述大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传统特色直至近代,呈现的是西学东渐下的中医学。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思潮。至此中医护理学仍然融合与中医学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与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3展。此时严格的医护分工制度开始出现,专门的护理学科开始建立,护理行业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为当代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前,中医护理学几乎还没有形成专著,直到1958年我国才第一次出版了《中医护理学》专著」到目前为止,各种护理高等院校的出现、国家各种制度的颁发实行、各种专著的形成等,以及中医护理管理、中医护理教育、中医护理科研的发展,使得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势不可挡、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的预防与护理一、皮肤性病的预防随着社会与医疗技术的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也早就认识到这个道理,并主张在疾病发生前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皮肤病、性病和其他各科疾病一样,其发生、发展、转归均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和直接引起皮肤性病的各种因素有关,而且和中枢神经活动情况、内脏器官、个体内在因素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而这些内在和外界的因素又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因此,皮肤病性病同样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故积极做好各类皮肤病的预防工作,对减少、控制皮肤病的发生与传播,以至最终消灭某些皮肤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皮肤病的预防需要有整体观念,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应根据各个疾病的病因、流行规律、病程特点及预后的不同情况,结合社会因素、技术条件、现实力量等多方面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及科学的研究,我们总结得出如下几点皮肤性病总的预防原则和措施。(一)做好宣传和普及皮肤病的预防知识的工作每个皮肤性病工作者都具有向患者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的责任,通过宣传皮肤性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提高大众的防病意识,这对于防止某些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或减少其复发机会均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例如,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接触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等,同时告诫并鼓励患者如实告知病情、既往史等,并强调告知的重要性、必要性。(二)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皮肤所做最多的保护措施为清洁。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的习惯要求,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预防皮肤病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尤以皮肤皱褶部位为重,如腋、肛周会阴部、趾指间,以及女性乳房下和婴幼儿颈4€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护理及图解部等。最好经常用温水洗涤或沐浴,尤其在夏季出汗过多或皮肤上尘埃、污垢附着过多时,更应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禁忌盲目使用各种市面上流通的洗护用品等。在选择洗护用品时,应首先了解自身皮肤所属性质,其次要了解各类洗护用品的性质、用法等,另外还得注意每次清洗持续的时间、水温的调节、清洁的频次及清洁后如何使用皮肤保护剂等问题。(三)注意皮肤病与饮食卫生和工作环境卫生的关系皮肤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密切相关性。如饮水的卫生问题,我国很早就提倡饮水卫生、饮水消毒:又如食物种类的问题,有些人在食用牛肉后可发生荨麻疹、湿疹等。因此,有食物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及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对因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皮肤病(如癞皮病)应给予高维生素饮食,对于消耗性疾病(如银屑病)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以加速疾病的痊愈。工作环境方面,主要是如何预防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实际措施。这在我国古代已逐步开始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可能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病,应认真调查工作中接触的可能致病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研究发病与接触这些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关系等,以找出病因,应避免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有害物质,尤其是化学致癌物。必须接触时应注意皮肤的防护,以免诱发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肤病、皮肤癌等。(四)注意精神因素对皮肤病的影响中医皮肤病病因学中,就提到引起皮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情志内伤,即平常所说的精神因素。当人体情绪过度抑制或兴奋时,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诱发皮肤病。因此,众多皮肤病与精神创伤、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情绪紧张、郁闷急躁、神经衰弱等密切相关,如斑秃、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生殖器疱疹等。故平时要保持平稳安定的情绪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预防某些皮肤病发生或加重。(五)调养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机体的抵抗力与发病的关系自古就有研究,古代医学家除认识到外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外,也观察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人生病,也有人不生病,有的人当时发病,也有的人过后发病,认为在人体体质衰弱、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才容易得病。因此,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能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总之,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从事皮肤病专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相信许多皮肤病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控制与预防。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及皮肤护理学的发展今5二、皮肤病性病的护理中医学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护理在皮肤性病的诊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皮肤病护理的任务和目的在于建立和健全适合于皮肤病临床特点的护理体系、内容及方法,不断改革和提高护理水平。在皮肤性病的中医皮肤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一般可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护理方法。具体而言,是指运用药物或有关治疗操作,直接施于患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皮肤病的治疗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许多皮肤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根据治疗操作的方式及配合药物的情况可分为药物外治法、针灸疗法及其他疗法等。饮食指导是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辨证施膳。例如大疱性天疱疮患者其证型为心火脾湿型,饮食宜进食清热利湿解毒、泻心凉血、清脾除湿之品,如茯苓赤小豆瘦肉汤生薏米冬瓜皮瘦肉汤等。另外,整体而言,皮肤病人一般要忌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及浓茶、咖啡等。过敏体质的患者注意避免食海鲜、牛肉、酒类等易致敏的食物;消耗性疾病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饮食。长期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等。疾病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教育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日常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能力锻炼、睡眠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此活动贯穿着整个诊疗、护理过程,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这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篇各论第二章病毒性皮肤病的护理沙第一节单纯疱疹的护理表2-1单纯疱疹的护理病毒感染性热疮、火燎疮、热气疮、剪口疮概述小水疱反复发作外感风热、湿热邪毒病因病机单纯疱疹病毒抵抗力衰退原发型疱疹性口龈炎疼痛性水疱1~5岁的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复发型唇红、口周、鼻孔灼痛感簇状水疱成人多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口唇、鼻旁等处簇集性小水疱,灼热剧痒肺胃风热型祛风清热解毒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槐花糕、蝶菊茶蜜饮口周或唇黏膜部胃肠积热型清利肠胃积热中医特色技术辨证施护饮食指导·豆蔻馒头月经前后出现,口干胁痛,月经量多而鲜红冲任血热型中医特色技术疏肝清热,调理冲任饮食指导枸杞马齿苋薏苡仁菊花粥护理无花果炖肉水疱成群,破溃后糜烂,灼痛瘙痒,间歇发作阴虚内热型养阴清热,解毒止痛中医特色技术饮食指导百合粥、莲子粥皮肤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日常锻炼情志及睡眠护理特殊人群护理清毒隔离方面···试读结束···...

    2022-10-25

  •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作者】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页数】252【出版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390-6360-7【价格】28.00【分类】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张亚宁,祁梅,白晔主编.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6.图书目录:《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提要: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的疾病为主。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呼吸内科、骨科、儿科、慢性病、睡眠问题、心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应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讲究辨证论治,强调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本书内容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供医、教、研工作者及医学生等使用。《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近三十年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土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翻检历史,去除喧嚣和虚浮,发现那些真正坚实有意义的部分,将会作为那段中西医结合医学历史的真实内涵,也作为后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丰富资源,提供方向、方法或经验。一、基础研究(一)新概念与新理论30年的研究历程中,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具有中西医结合特征的新概念或新理论。如“病证结合”这一涵盖诊断、治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高原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性血瘀症”、“陈旧性血瘀证”、“急虚证”、“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等新病名和病理学概念:“动静结合、筋骨并治”等治疗学概念;“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辨证微观化”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概念和理论。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表明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二)证候研究继20世纪50年代学者开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病证结合、方证结合、动物模型为切入点的症候研究经历长期工作取得了成果。-1-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2003年,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课题组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症候研究模式予以示范。(1)证候实质:证候实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问题。30年来,学者时阴虚证与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心气虚证以及寒热证和湿证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沈自尹院土从内分泌调节等角度探讨肾阴、肾阳的本质,提出了“阴阳常阈调节论”观点,其成果“肾阳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中医肝的三类证候病理生理学研究”等,都是对证候实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成果。新思路、新方法一直是证候研究所吸纳并应用的,围绕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开展的研究应用现有生物医学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发现了寒热证候之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特征。系统生物学与证实质研究有机结合,有望从更完整的疾病分子机制角度解释“证”、“辨证论治”等概念,实现其现代科学诠释。(2)证候分类:有别于传统证候实质研究,伴随对疾病认识及证候研究的深入,以病证结合理论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疾病证候分类理论。RA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证型与基因群相关性研究,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证型与血清肌酶谱相关性研究,这类针对具体疾病的症候研究,其目标是寻找更具体的目标人群,换言之,亦可理解为寻找针对性更强的疗法。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四诊信息在证候分类中起到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病理、生化等信息相比,它们具有非特异性特征,对于这一类指标的关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不仅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优势互补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现实的临床价值,可能对生物医学疾病分类产生影响,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3)证候规范:证候规范工作长期坚持不懈,1984年中医证候规范研究课题会议明确“证”代表证候,“症”代表症状,“病”代表疾病。王永炎院士带领“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课题组对于证候传统概念的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为进一步探讨证候概念的深层次内涵奠定了基础。此后规范化研究在国标、行标、代码、主题词表、教科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以病证结合作为证候规范研究切入点的研究趋势被再次强调。(三)四诊方法研究诊法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四诊方法的学术研究形成相关著作(包括科普)230余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多项。舌诊及脉诊是诊法研究的重点,1981年陈泽霖等开展舌象研究,包括对5403名正常人舌象的调查分析,以及对1046例肿瘤患者舌象进行观察。此项大规模研究首次调查了舌像正常值,为舌象的诊断学价值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在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还开发出精准度提高的诊疗仪。“微观辨证”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存在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研究与临床治疗比较脱离等局限性,需要发展完善。(四)阴阳学说研究阴阳学说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阐述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制约关系方面。1973年GoldergND发现环磷酸腺苷(cAMP)与环磷-2-第一章绪论●酸鸟苷(GMP)通常呈拮抗性,有共同参与调节生物细胞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之后生物医学界相继发表了cAMP和cGMP相关与阴阳对立消长的研究。随着阴阳研究不断深人,在抗癌药物设计、体重的阴阳调控、补体与阿兹海默症(AD)的关系研究中均应用了阴阳学说。发表在《科学》(Sciece)、《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体现了阴阳学说对现代医学领域的影响。阴阳学说研究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得到国际高度关注,多学科方法被广泛应用。(五)针灸机制研究(1)针刺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济生院士团队进行的针麻原理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研究证明针刺信息可以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激活内阿片肽系统等机体痛觉调制系统,产生生理性镇痛作用。针刺镇痛脊髓机制、针刺治疗休克机制、电针足三里抑制胃气上逆的机制等研究也广泛展开,表明国内针刺机制研究在30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2)经络实质: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一个值得汲取经验及教训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九家单位通过万人普查筛选经络敏感者,首先肯定了经络现象和循经传感现象的存在。30年中,其物理和化学特征均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经络与肌电、声波、内脏的相关性等。但是至今此研究领域鲜少突破,更不乏研究缺少可重复性,因此季钟朴提出十六字方略:“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是针对经络研究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关于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的有益反思。(六)中西医结合医学方药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方药研究重点在于开发高效、低毒的中药复方制剂,或从单味中药中研究开发先导化合物、有效成分,并进而纯化合成等方向。药物方面,亚砷酸注射液作为国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国际研究仍在继续深入。2011年,因应用中药治疗白血病而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张亭栋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刘耕陶院士带领团队从中药五味子研究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1)复方药效评价:复方药效评价研究已经成为中药新药研发、复方研究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陈竺院士课题组和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课题组在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药理研究领域的亮点。陈竺院士课题组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也以此为例阐述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郑永齐课题组在黄芩汤实验室配方即四种草药复方PHY906合并伊立替康干预实验中发现,PHY906有助减缓大肠、直肠癌化疗造成的肠道伤害,还能降低发炎反应但不能单独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些研究将带动复方药效评价发展。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未来药效评价应该建立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思路,可能有助于提高复方药效评价研究水平,也是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2)复方安全性评价:安全性是中药应用与推广的基础和关键。根据证候分类理论和“有故无殒”的思想,对证应用复方是避免或减低毒性的关键。因此,基于对证进行安全性评价才是客观的。但是,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难建立既具有特异性、又有广适-3-●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性的症候模型。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以疾病动物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疾病动物施加一种或多种处理因素,模拟人体疾病状态基础上载有模拟证候的因素,这种基于病证结合思想的评价方法可能成为安全性评价可行途径之一。此外,新技术的兴起,如代谢组学,可以对复方安全性进行科学、综合、精确的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方证对应:方证对应蕴涵方证原则、药证原则、量证原则、合方原则和类方原则等。研究方证对应有塑实现中医规范,提高临床疗效,深化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得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在长期对川芎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证治药动学假说。“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传统经方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方证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对应规律。鉴于中药成分、作用靶点的复杂性以及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基于证候的中药网络药理学,为探索中医复方的作用原理,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剂组学概念的提出将可能有助于推动复方药理研究的规范化。二、临床研究(一)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概况既往30年,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重点放在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1)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数量:研究发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79年至2009年中医药治疗10种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数量逐步提高。umed数据库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试验也逐年增加,随之关于中医药临床干预性评价的系统评价分析(SR)及荟萃(meta-aalyi)报告也相应增加,同时应用证候分类原理进行的临床试验也有增多。(2)探索符合中西医特色的临床研究方法:试验设计方面,1981年陈可冀院士与多家单位临床合作开展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研究论文《精制冠心片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发表在198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被认为是中医药领域第一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报告。随后30年间,RCT研究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开展,为推动临床研究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者也针对研究现状提出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研究有各自的侧重与价值,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恰当选择及结合运用。由于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如何找到既能发挥中医学特点又被国际医学界认可的临床研究方法是许多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研究者尝试应用实用性RCT、单个病例RCT等多种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病证结合应用于临床试验设计,通过证候信息寻找更加精准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开展多次临床试验,操作上即在干预后出现的有效与无效人群的差别之中寻找证候分类规律,将从该差别中找到与疗效相关的要素列人二次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再次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评价方面,赖世隆提出中医疗效评价的标准制定可从借鉴国际公认的关于人群键康评定的通用生活质量量表入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生活质量通用量表。王永炎院士等提出系统科学指导下的综合评价是中医疗效评价的最适方法。这些研究思路的探索,对于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提高中医药在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的-4-第一章绪论●意义。(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多种疾病临床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1.内科研究(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以冠心病为例,以中医疗法指导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包括活血化瘀法指导下的三七哌克昔林、心脉通、血府逐瘀浓缩丸、血栓通及血塞通制剂、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药物:芳香开窍法指导下的麝香保心丸、宽胸气雾剂、救心金丹、心痛气雾剂等药物:益气活血法指导下的益气注射液、活血注射液、正心泰等:以及络病理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均经过临床研究被证明临床疗效。此外,高血压、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也取得一定进展。冠心病研究不仅在揭示中医现代化科学内涵、治疗规律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其他心血管疾病重复性研究较多,鲜有创新性突破,希望在未来研究中引起更多关注。(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王宝恩团队应用中药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富有成效的药物也被研发并投入临床应用。大黄醇提片、紫地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肠分溶双层丸的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肠炎;以及针对胃炎的三九胃泰。此外,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3)糖尿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方面,林兰提出“三型辨证”,制定糖尿病辨证和治疗规范!建立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研发平台。仝小林课题组“开郁清热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课题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探索治疗糖尿病有效药物方面,包括复方研究,如降糖通脉宁、养阴二甲双胍等,以及中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主要有齐墩果酸、桑叶总黄酮、五倍子、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均取得了一定进展。(4)风湿免疫疾病:RA临床研究由既往以大量观察性研究为主,到现在RCT广泛实施。中草药对比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草药在改善患者症状、不良事件发生数量相对较低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RA临床研究重点包括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索证候分布规律,寻找疗效与一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将症状纳人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等。此外,$LE等多种免疫疾病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风湿免疫领域,许多有效的新药被陆续研发,如雷公藤制剂、正清风痛宁片、白芍总甙、益肾蠲痹丸等。其中雷公藤制剂的应用,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干预RA的重要突破。(5)血液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血液病临床研究继续深入。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型白血病取得突破。复方黄黛片经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对于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疗效。此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从蚕沙提取物中研制的生血宁片研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这些成果为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6)肿瘤:肿瘤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改善和控制临床症状,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改善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5-●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益气养阴清热等治法亦被提出。中药新药如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上被应用。尽管肿瘤研究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临床研究仍以多种复方评价为主,缺少理论创新突破,且缺乏大样本可重复的临床证据。研究者指出创新性的进行临床设计,并严格控制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7)肾脏疾病:肾脏疾病研究方面,黎磊石院士团队借鉴雷公藤的免疫抑制效应,首创应用雷公藤治疗肾炎:张大宁等研制“肾衰系列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陈香美院士和她的课题组在诊治gA肾病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中西药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肾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1gA肾病,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8)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张伯礼院土与王永炎院士带领团队进行的“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健脑益智颗粒经临床研究证明可以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能障碍的核心症状及智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活动下降、减轻或消除周边症状,疗效确切。谢雁鸣等对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的时间窗进行研究,为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最佳时机提供了临床依据。石学敏院士课题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提供了科学依据。2.外科研究中西医结合外科这一新学科发展迅速,在急腹症、骨伤、泌尿外科等领域从提出理论,治法结合到新药研发应用,提高了疗效。吴咸中院士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王今达提出“三证三法”理论是危重症重要的研究思路。辛育龄院士倡导在胸外科治疗中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成绩斐然,举要如下。(1)急腹症:急腹症治疗方面成绩卓著,非手术疗法研究广泛开展。王金达等提出“菌毒、炎并治”理论,并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研究。研制成功具有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改善免疫功能、保护组织细胞功效的中药二类新药血必净注射液。(2)骨伤:中西医结合为骨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尚天裕在继承发扬中医治疗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中药等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理论,以及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对于感染性开放性骨折研究以及加速骨折愈合药物的临床应用有了新成果。骨科器械的研制也取得了进步。3.妇产科研究中医妇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理论方面,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指导下,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概念,丰富了理论内涵。临床研究方面,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症、自然流产等疾病的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4.儿科研究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从探索到逐渐发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新生儿疾病,以及小儿发热、肺炎、腹泻、厌食症、急性肾炎等疾病均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叶孝礼等专家医疗学术思想和临床独到的医疗经验得到了总结,这也反映近年儿科部分的中西医结-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第4版》段俊国,毕宏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4版》【作者】段俊国,毕宏生主编【页数】338【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132-6879-0【价格】79.00【分类】眼科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段俊国,毕宏生主编.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4版》内容提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4版》内容试读上篇中总论篇好总第一章中西医眼科学发展简史▣视觉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从外界获得的各种信息中,80%~90%来自视觉器扫一扫,查阅本章数字资源,含官,视觉的敏锐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能力。眼科学则主要研究视觉器PPT、音视频、图片等官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出现了中医眼科学和西医眼科学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独自发展,互不交融。中医眼科学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眼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中医眼科学与西医眼科学必将互为影响,逐渐结合与交融。中第一节中医眼科学发展史人国得式硬公年急特中医眼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同眼病做斗争过程中不断对各种经验进行积累、总结并加以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通观中医眼科学漫长的发展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萌芽、奠基、独立发展、兴盛、衰落与复兴五个阶段0夷金一、萌芽阶段以明图钢婚路5或.相我国南北朝以前,人们对眼及眼病已有初步认识,中医眼科处于萌芽阶段。《古代关于眼及眼病最早的记录见于殷武丁时代,在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贞王弗疾目”的记载。春秋时期,将盲人称为“瞽人”;而《诗·大雅·灵台》载“朦瞍奏公”《国语·晋语四》亦云“朦瞍不可使视”;《楚辞,怀沙》日“矇瞍谓之不章”。《毛传》释:“有眸子而无见日朦,无眸子日瞍。”表明当时已将盲目分成两类。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首先提出目、眼、眶、内眦、外眦(锐眦)入约束、络、白眼、黑眼、瞳子、目系等解剖名称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从整体观角度指出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将阴阳五行学说引人眼部辨证。如“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并在多种全身病中记述了30余种眼部症状及部分针刺治疗方法。这为后世中医眼科认识眼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东汉末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参合全身脉证以辨证论治,并最早记载了狐惑症及其治疗;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探讨了眼症的病机鉴别及预后判断,初具眼科类证鉴别的维形。4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此期其他一些古典文献中也散载眼部病症,如《荀子》《史记》记载舜帝、项羽有“重瞳”,为世界上关于瞳孔异常的最早记载;《说文解字》中有30余字涉及眼病,汉代刘熙所撰《释名》中又有增加,据考证,包括先天性角膜疾病、斜视、眼球萎缩、视疲劳、视力减退、翼状胬肉、幻视、眼内异物等。有关眼病的防治,先秦古书《山海经》载有关于眼病防治的动植物冉遗之鱼、植楮等7种。《书经》《诗经》亦有记载。《淮南子》载有梣木(即秦皮)能治目疾,沿用至今。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首次大量记载了防治眼病的药物80余种,并新增了数种病名。后世《肘后救卒方》《刘涓子鬼遗方》《肘后百一方》等载有少量方药。此外,《淮南子》载“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说明当时已有手术用于眼病治疗;《晋书》所载“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则为我国有关目瘤割治的最早记载:《针灸甲乙经》载有治疗眼病的针灸处方。奠基阶段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发展,中医学发展迅速,五官疾病逐渐从内、外科范围内划分出来,自成一科而为“耳目口齿科”。眼科首次被列入正式教学科目,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以后中医眼科学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出现了大批对后世眼科影响较大的著作,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诸病源候论》散载了多种与全身疾病相关的眼症,并于卷二十八列目病专篇共38候,对症状、病源进行了初步探讨。书中在沿用《内经》所载解剖名称的同时,首次应用了脸、眉、睫毛、缘等名称。《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收集了丰富的眼科资料,内容涉及病因病机和治疗。书中首次将眼科病因归纳为19因,并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眼科脏腑病机学说。介绍了内服外用、针灸、按摩和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首次记述了老视和赤白膜(包括胬肉)的割除手术。晚唐时期的《外台秘要》于卷二十一专论眼疾,书中引入《天竺经论眼》部分内容,并对20余种文献进行综述,收载眼科处方150首,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症状,并提及金针拨内障(金貔决);对青光眼的病理见解独到,认为此疾之源,皆因“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此外,还记载了以镊子拔除倒睫,以烧灼法治疗类似胬肉之眼病。《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书名首载于《崇文总目》,后见于《通志》《史记》,从唐代诗词中可知该书曾盛行于唐代,惜已散佚。明《医方类聚》载有《龙树菩萨眼论》,详考其体裁文字,疑为晚唐托名医书。该书新增较多解剖名词和病症名,并首次详述“开内障用针法”的适应证、方法及善后,提出胬肉攀睛割烙法,记载了手术治疗“睑皮里有核(胞生痰核”。《刘皓眼论准的歌》是继《龙树眼论》后另一部眼科专论,书名首见于《通志》,在《宋史》中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全书为诗歌体裁,首载五轮歌及眼病内外障72症,对后世学术影响深远。此外,据《太平御览》载,早在我国唐代已能配置假眼。总之,隋唐时期在眼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的认识方面较前深入、系统,在眼病诊断、分类及治疗方面已具有一定水平,为中医眼科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奠定了基础。三、独立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眼科的生理解剖、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第一章中西医眼科学发展简史5现在五轮、八廓学说的发展,诊断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治疗方药的大量增加。此时,中医眼科已基本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之北宋元丰年间,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出,使中医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这一阶段,大部分眼科资料以专篇列于方书、全书之中,除《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两书外少有专著。北宋《太平圣惠方》之卷三十二和三十三,综合唐以前眼科病种、方药,对病因病理进行探讨,首次将五轮学说运用于眼病病机,推动了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而《圣济总录》共有12卷专述眼科,收集较多资料,并注明出处,有一定临床价值,而其“针灸门”中收集了大量眼科用穴及主治功能等,体现了这一时期针灸治疗眼病的发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卷七“治眼目疾”中不少效方也为后世眼科所常用。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中调整了五轮配位法,充实了八廓内容。《秘传眼科龙木论》和《银海精微》为此期两部专著,除后者对八廓加上八卦正名外,均主要为辑前人著作而成。四、兴盛阶段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兴盛发展,中医眼科学也得到极大发展,有关眼科的著述大量涌现,围绕眼科临床和理论的研讨大大增加。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该书分两卷,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加以阐述并附施治经验。下卷专述方剂,首论君臣佐使、逆从反正之义,次列眼病40余方。全书兼采众家之长,联系临床,颇具卓见。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七窍门设专篇论眼病,首次解释了五轮、八廓的名词含义,改进眼病分类方法,共列170余症,其眼病的症状和病因均极详尽。所述眼病的他觉症状,几乎肉眼所能见到的均已描绘无遗。傅仁宇著眼科专著《审视瑶函》,认为前人载160症失之滥,著72症则失之简,故摘要删繁,定为108症。全书从理论到临床证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价值较高,因而流传极广。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书分3卷。卷一阐述基本理论;卷二包括12类病因、81症及似因非症8条;卷三则载方220余首。此书后经邓赞夫增补而成《目科正宗》。名医张璐著有《张氏医通》,其中“七窍门”专辑眼科资料,对金针拨内障手法记述颇详,并附病案以资参考。清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部目门共72卷,以成书年代为序,辑录历代有关眼科著作,将精简的内容给予介绍,并附处方、单方、针灸、导引、医案等。顾锡著《银海指南》,该书理论较系统、全面,将八廓与经络相联系,并概括了六淫所致眼病的特点。吴谦等所编《医宗金鉴》列“眼科心法要诀”两卷,文字简明易学。明清时期对药物的研究工作更加细致深人。明万历年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全书载眼科药物400余种,计明目药120余种、治疗用药物300余种。并附有历代名方和作者经验方。明代朱橚等编著《普济方》,内有“眼目门”16卷,分眼病57类,收方2300多首,集病名30余种,内容极为丰富。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内有眼科明目药20余种,眼科治疗用药50余种。此外,明代已有眼镜的明确记载,如屠隆《文方器具笺》谓:“叆叇大如钱,色如云母,老6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人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之掩目,精不散,笔画倍明。”五、衰落与复兴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百余年间,由于社会局势动荡,中医发展停滞并萎缩衰落,中医眼科学也不例外。这一时期,除黄岩《秘传眼科纂要》和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外,鲜见有影响的著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中医事业十分重视,1955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1956年起,陆续在多数省、市创建中医药院校,此后不久,各市、县普遍设立了中医院,中医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中医眼科也重获新生。上述机构大都设有眼科,大批中医眼科医师出现,而多种现代眼科检查仪器、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发展了中医眼科的四诊手段,使中医眼科在传统治疗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不少进步,丰富了中医眼科内容。在书刊出版方面,除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或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外,大量中医眼科学专著面世。此外还创办了《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大大促进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第二节西医眼科学发展史据考古及文献研究发现,早在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时期就已有多种眼病记载。而在古印度名医Su'ruta(前600一前556)所著《妙闻集》中,已将眼病根据局部解剖基础排列,并载有包括白内障针拨术在内的部分眼科手术,显示出当时眼科水平已经很高。古希腊的医学始于公元前1000年,它吸收了巴比伦、亚述和埃及的医学成就,成为后来罗马及全欧医学的开端。直至现在所用医学符号,多为古希腊医学名词的沿用,如眼科学Ohthalmology一词,是关于眼的学问之意,即起源于希腊。公元前3一4世纪,希腊医学逐渐衰落,医学中心逐渐转向罗马。罗马著名医生和自然科学家Gale(130一200)发现了视神经、巩膜、角膜、结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视网膜和晶体等解剖部位,并记述了泪腺的排出口、睫状体悬韧带等。整个中世纪的欧洲都在他的学说影响之下。13世纪末在意大利威尼斯城开始制造眼镜,但只限于凸透镜。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学开始蓬勃发展,西方现代医学即始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认识到了晶状体的屈光功能、屈光率,眼底烛光成像,角膜的屈光度,以及人眼视野中的生理盲点等。18世纪眼的解剖学研究达到新高峰,法国JacqueDaviel发明了白内障摘除术。至l9世纪,眼科学脱离外科独立发展。德国HermavoHelmholtz发明检眼镜,带来眼科学划时代的进步,眼科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随着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等各种检查治疗仪器的发明,视网膜脱离手术、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的开展,使眼科学得到飞速发展。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眼科学的进步更是迅猛异常。例如60年代出现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激光治疗、电生理诊断、显微手术;70年代开展的人工晶体植人术及玻璃体切割术;80年代开始角膜屈光手术,视野计的定量自动化;90年代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等。至此,眼科学领域的器械制造越来越精良,眼科医师的分工越来越细,有关眼科的各种实验性研究已深人到细胞分子水平。···试读结束···...

    2022-10-25 山东眼科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