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赵龙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作者】赵龙等编著【页数】419【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578-3894-2【价格】158.00【分类】骨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赵龙等编著.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内容提要:《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内容详细介绍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编者本院自制剂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在编撰过程中,编者们将科学的临床思维、渊博的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融汇合一,深入浅出、力求实用,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基层骨科医务人员的临床需要。《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属中医骨伤科“折疡”、“金镞”等范畴,又称“正骨科”、“伤科”等。西医骨科原意是指矫正骨骼系统创伤和疾病引起的畸形,又称矫形外科学。中西医骨科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自然哲学模式时期从史前期到16世纪末,人类从游牧穴居至农牧定居的时代,人们从不自觉地对待周围事物到逐渐形成了某种理性认识,用自然现象的哲理来解释损伤与疾患。如儒家“天人合一”观念,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均说明自然界历象、数字对中国医学的影响。西方医学沿用2000年的“四种体液理论”认为,世界由4种元素所构成:火、土、水与空气。在人体内,这些元素变为4种基本的体液,当四种体液不平衡时就会引发疾病。阴阳五行学说与四种体液理论均属自然哲学模式,使医学在一定程度上由技艺上升到理论。这一时期,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具有共性。(一)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概况1.旧石器时代晚期(约1.8万年前)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骨针、骨锥和其他骨制尖状器具。《山海经·东山经》日:“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解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2.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前2500年)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并有史书记载了当时的外伤科名医俞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3.周代(公元前1066~前476年)医学形成并开始分科,《周礼·天官》记载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疡医相当于现在的外伤科医师,其记载的“祝”、“剐”、“杀”等外治法,为后世中医骨伤科医师所沿用。4.战国、秦汉(公元前476一公元220年)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形成。《黄帝内经》对人体2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骨脉、筋肉及气血的生理功能有精辟的论述,如“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内经》阐发的肝主筋,肾主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气伤痛,形伤肿等基础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实践。5.三国、晋、隋唐(公元220~960年)晋·葛洪是世界上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白手法整复及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医家。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骨伤科学专著,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6.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比1927年美国医生Davi提出的悬吊复位法要早近600年。7.明(公元13681644年)明·异远真人《跌损妙方》总结了一套按穴位受伤而施治的方药,指出跌打损伤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不流行”;王肯堂《疡医准绳》对骨折有精辟的论述,对中医骨伤科方药进行了由博而约的归纳整理。(二)西医骨科发展概况1.古埃及王朝(公元前6000~前I600年)约在公元前3500年达到其鼎盛时期,那时的医师可作截肢术和包扎伤口等,大概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创伤骨科。1862年考古发现的史密斯文稿(约公元前3000~前1600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创伤骨科专著,书中叙述了48个全身各部位创伤及其治疗案例,其中有些治疗原则沿用至今。2.古印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此时出现一位名叫沙斯鲁特的医生,他介绍了自己和别人所用的外科器械100余种。3.古希腊(公元前800~前146年)创伤骨科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约公元前460~前377年,出现了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对于骨折与脱位,希波克拉底认为必须以正规方式使断端对合,骨折两端需以牵引法拉开,然后放松,使断端逐渐并拢;对肩关节脱位施行的手牵足蹬法,至今仍应用于临床。4.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罗马人制定战场上的紧急救护制度,专门为军队设立医院,内有医疗器械、药品、敷料等装备。罗马帝国时代著名医师盖伦在《骨的基本行经》、《基础肌学》著作中,对骨骼、肌肉的形态、结构作了较正确的记录,奠定了骨科的解剖学基础:其著作中记录了钻颅术、截肢术,用压迫、结扎或烧灼止血,主张用亚麻线缝合伤口等。5.中世纪(公元476一1453年)医学上已有不少新的进展,如医师训练走向规范化,开业医师需进行执照考试。许多医院的兴建和护理工作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公元11世纪,意大利成立了西方第一所非宗教的高等医学教育场所,以盖伦提出的相关理论进行授课,让学生以小猪取代尸体学习解剖,并实际参与外科手术。其医学观念遵循“四种体液理论”,即人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火)、黏液(土)、黑胆汁(水)与黄胆汁(空气)。这些体液处于平衡,人就健康;平衡失调,疾病发作。这种体液理论一直统治西方医学至19世纪魏尔啸创立“细胞病理学”为止。6.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年)16世纪,法国外科医师帕雷对创伤骨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近代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采用了伤口包扎、切开和缝合等方法治疗火器伤伤口,使疗效大为提高;在截肢术中,首先应用血管结扎术以防止出血;在整复脱位时,先用滑车拉开关节,再以毛巾协助脱位的关节复位;在创伤骨科方面,他创用了许多器械第一章总论3(如冠状锯骨器、骨折脱位牵引复位器、固定器)和假肢。二、生物医学模式时期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这是现代医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创伤骨科迅速发展的阶段。许多独立的医学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形成,并发展成为完整的基础、临床和预防医学体系。20世纪后,工程技术逐渐向医学渗透,使得医学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上均有飞跃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边缘性学科或前沿性学科,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等(一)中医骨伤科发展概况1.清(公元1644一1840年)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清代以前的正骨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将手法归纳为八法,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在固定方面,改进了多种固定器具。钱秀昌《伤科补要》较详细的论述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对髋关节后脱位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回旋法整复。2.西方医学传入(公元1840~1949年)西方医学的传人使中国医学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西汇通思想及其派别的产生。中西汇通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唐容川,其代表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去印证中医理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于医理及临床各种病证,均历述中、西医的认识,互相印证,中西药并用。3.中医骨伤科的新生(公元1949一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骨伤科从分散的个体开业形式向集中的医院形式过渡。1958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中医院,开设骨伤科,不少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中医骨伤科医院、骨伤科研究所。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采中医之长,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总结新的正骨八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确立了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在基础研究方面,上海伤科研究所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从骨愈合的病理生理方面对中医药治疗骨折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都是生物医学模式的体现。(二)西医骨科发展概况1.17世纪许多伟大的医学家获得不少新的发现,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英国医生哈维在1628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会上展出了他的专著《血液循环论》,他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现代生理学、心脏学与血液学都源于哈维的这部先驱作品。2.18世纪生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1711年,英国发明家黑尔斯发明了血压测量法。1741年,法国安德烈出版《骨科学》。英国著名外科医生波特撰写了有关骨折与脊柱弯曲的著作《骨折与脱位》。3.19世纪19世纪中叶有三项发明对创伤医学乃至整个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即:麻醉术、外科消毒和细胞病理学。1846年美国牙医莫顿在波士顿用乙醚麻醉患者,手术取得成功。贺梅斯把这项发现命名为“麻醉”法国微生物学家巴士德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现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并采用4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加热灭菌(巴氏消毒法)解决了酒的变质问题,主张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生源论”,其实验和学术观点,构成了外科消毒的理论基础。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是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他根据巴士德关于细菌学的理论,于1865年8月设计了苯酚消毒器,通过苯酚溶液使伤口化脓显著减少,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并主张外科医师的双手应先用1:20的苯酚溶液清洗,同时坚持伤口包扎应保持清洁,其外科消毒理论和程序无疑是现代无菌外科学的先驱。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创立了细胞病理学说。他于1858年出版的《细胞病理学》一书中,提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有力地批驳了占统治地位的“体液学说”,推动了病理解剖学的发展。细胞病理学还构成了以后发展起来的创伤病理学的基础。4.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1895年伍兹堡大学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X线能通过人体体表显示体内骨骼乃至某些器官组织。1901年奥地利的兰德斯登发现了血型,1915年美国路易逊应用枸橼酸使血不凝固,输血技术的发明,挽救了大量创伤出血伤员的生命。西医治疗骨折的重大革新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疗法。1893年莱恩首先应用钢制接骨板和螺丝钉固定骨折;1907年,朗博特使用钢针作骨髓内固定;1931年史密斯-彼得森首次应用三棱钉作股骨颈骨折内固定。1949年达尼斯设计自动加压接骨板,1961年缪勒又进一步加以改进,至今临床还在应用。1958年查尼依对人工关节的材料、造型结构和手术方法作出重大贡献,目前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并广泛应用临床中。这一时期,创伤骨科得到较大的发展,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对道路交通事故创伤进行系统的研究:手外科与显微外科技术迅速发展,1963年上海的陈中伟等成功进行了世界上首例断手再植手术,此后又开展断指再植、游离足趾移植、带血管蒂骨移植等手术;一些外科基本问题,如休克、感染、水电解质平衡、营养与代谢等的诊治,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三、生物工程一社会模式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一个短暂时期,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医学从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工程一社会模式转化。骨伤科在这一阶段中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宏观上说,骨伤科与社会医学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注意到工作与生活环境对创伤与骨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创伤与骨疾病好发于一定的人群中,即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规律,创伤与骨疾病的预防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不少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先进的创伤急救组织和体系,提出了各种创伤评分标准,建立了创伤急救中心,采用CT、MRI等先进设备作创伤诊断,使用心肺功能监护仪监测伤情变化等。从微观上说,微循环、自由基、激素受体、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类物质等在创伤与骨疾病发生时的变化和作用受到了重视;各种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因表达和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也在研究之中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多种现代工程技术,终于发展成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一生物工程学(生物工程技术)。1984年,第一章总论美国科学家尝试用人工合成的正常基因移植到人体骨髓中,以治疗遗传疾病。1990年美国医生成功完成首例基因疗法。1997年英国科学家采用无性繁殖技术成功克隆羊。2001年2月12日,美、英、日、法、德、中6国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这是人类探索生命奥秘这一伟大工程的新里程碑,也预示着再生医学时代的到来。生物工程技术将引发骨科一场新的技术变革,在21世纪中西医骨伤科必将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赵龙)第二节病因、病机一、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在隋代又称为“病源候”。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的原因,又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历代文献对其论述很多。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坠堕”、“击扑”、“举重用力”、“五劳所伤”等是损伤的病因。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中将损伤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进一步阐述了三因的理论,而且指出了三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陈无择指出损伤的病因不同于七情内伤和六淫外因,故属于不内外因,但不内外因仍属于外因或内因的范畴,互相交错。所以,历代多数医家认为损伤的病因就是内因和外因。了解损伤的病因有助于对损伤性质和程度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更有着重大的意义。【外因】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发生损伤的各种原因,包括外力损伤、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和虫兽伤害等。(一)外力损伤外力作用于人体,轻则损伤皮肉而见局部肿痛瘀斑;重则皮肉开裂,损伤出血或筋断骨错,甚则危及生命。根据力的性质不同,可将外力作用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力、持续劳损力。1.直接暴力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可见于跌仆、坠堕、撞击、扭闪、挤压、击杀及负重等情况。直接暴力损伤造成的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或横形骨折;造成的创伤多为开放性损伤:造成的脱位多并发筋腱断裂和骨端撕脱。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挤压伤:挤压伤是指机体受到重物的挤压致伤,又称磕伤、压伤。一般来讲,重物的重量越大,挤压伤就越严重:重物与身体接触面积越大,受伤的范围也就越大。挤压伤轻则可见皮肤肌肉挫伤或局部皮肉出血肿痛:重则可见筋骨受损,甚或内脏损伤,破裂出血。挤压伤还可见于运动物体所致的损伤,这种损伤以辗转挤压为主,其程度也比单纯挤压伤更为严重。6现代骨科中西医临床诊疗学根据暴力的方向不同,可将挤压伤概括为横向挤压、屈曲挤压、轴向挤压和扭转挤压伤(2)冲撞伤:冲撞伤是指身体受到暴力冲击撞伤,又称碰撞伤。其特点是身体在运动情况下受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冲撞物的重量、速度以及冲撞物与身体的距离。直接暴力所致的冲撞伤,轻则肌肉筋脉损伤而致肿胀出血,肢体功能障碍:重则引起骨折、脱位,合并广泛的肌肉筋脉损伤,甚则可合并内脏、颅脑损伤,危及生命。(3)击杀伤:击杀伤多指武器击杀,如棍棒、刀剑、枪炮等的杀伤。这类损伤多为开放性损伤,根据伤口的类型可分为贯通伤和盲管伤。损伤的程度与损伤的部位有关,四肢损伤病情相对较轻,头部、胸腹部损伤病情较重:轻则伤及皮肉,重则损伤筋骨、内脏,甚则危及生命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为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压缩性骨折或撕脱性骨折:造成的筋腱损伤多为扭伤:造成的内脏损伤多为震荡伤。根据间接暴力的不同形式可将其分为传达暴力、扭转暴力、杠杆作用力(1)传达暴力:传达暴力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纵向轴心作用力。跌仆和坠堕时常见传达暴力致伤,损伤多发生于骨质结构薄弱处、运动与静止交界处以及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骨折的类型多为斜形骨折或压缩性骨折。(2)扭转暴力:扭转暴力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横向轴心作用力。损伤好发于关节、筋腱结构薄弱或骨干相对细弱处。骨折的类型多为撕脱性骨折或螺旋形骨折,关节囊和韧带多为撕裂伤。(3)杠杆作用力:杠杆作用力指暴力在关节和关节附近形成了支点、阻力臂和动力臂,导致筋腱断裂或骨折脱位。如跌仆时上肢高度外展、外旋而形成的肩关节脱位和膝关节的急骤屈曲所致的髌骨骨折均为杠杆作用力导致的损伤3.肌肉强烈收缩力当机体应急防御反应或劳作用力过猛时,可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筋腱断裂或骨折。筋腱断裂的断面多不整齐:骨折的类型多为横形骨折、撕脱性骨折或螺旋形骨折。如短跑运动员股四头肌强烈收缩时所致的股直肌断裂:杂技演员翻跟斗时小腿三头肌强烈收缩所致的跟腱断裂;跌仆时为防止跌倒,保持直立,股四头肌强烈收缩所致的髌骨骨折:掰手腕时所致的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投掷手榴弹或者标枪时所致的肱骨下1/3螺旋形骨折等均属此类损伤4.持续劳损力是指长时间劳作或劳作时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筋肉、骨关节的慢性累积性损伤。持续劳损力可引起筋肉变性,关节增生肥大,骨质退变,甚或造成骨折。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可导致颈部肌肉劳损,长期弯腰负重可导致腰肌劳损或椎间盘退变,长途跋涉可导致第2跖骨疲劳骨折。此外,长期劳损还可以导致筋肉松弛萎缩、关节失稳而出现“筋出槽”、“骨错缝”持续劳损是一种慢性积累性伤害,其病情多由轻到重,病位多由表及里,多先伤及筋肉,然后损及骨关节。有时虽因一时闪挫而致急性损伤,其内因仍是劳损。所以,临床上持续劳损致病多表现为病势缠绵,反复发作。若迁延日久可致局部气血不足,瘀血阻滞经络:复感风、寒、湿邪可引起痹证的发生,此后则每遇阴雨天而发作,缠绵难愈。持续劳损既可外损筋骨,又可内伤气血。劳损可造成筋肉内出血,不仅耗损气血,且离经之血成瘀可变生其他病证。劳损病变还可累及脏腑,其中尤以肾脏为著。劳损可耗气伤血,气···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刘凯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作者】刘凯编【页数】97【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11【ISBN号】978-7-5180-8706-8【价格】69.00【分类】常见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刘凯编.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内科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骨伤疾病的中医疗法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本书内容全面,既有该领域的前沿发展和创新技术,更侧重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相结合。既追踪了学科研究热点与进展,又对在医疗、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及本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成绩进行了汇总。内容概念表述规范,纲目分明、重点突出、便于记忆、易查实用,同时注重思维方法,适度增加介绍新的中医基础理论。最大特点是理论密切结合实际,重在应用,对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内容试读第一章【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第一节支气管炎历代医家对咳嗽一证阐述甚多,其发病原因也很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病变之本主要在肺,若病延日久,则随着病情的加重,可由肺及脾,由脾及肾。针灸治疗咳嗽,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并提出五脏之咳,应取俞穴,六腑之咳,应取合穴,有水肿者,可取脏腑之经穴而分治之的针治原则。以后历代针灸著作多有记述,证之临床,确有效验。一、诊断要点(一)急性支气管炎(1)一般先有畏寒发热、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继则有痰。(3)胸部听诊可闻及粗糙呼吸音,并可有干湿啰音,但咳嗽后啰音性质与部位易改变或消失。(4)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略偏高:胸部X线检查也无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5)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相鉴别。(二)慢性支气管炎(1)患者常有长期吸烟或经常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尘埃的病史,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2)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多为大量黏液泡沫痰,早晚较甚,入冬尤剧。(3)常有下呼吸道继发感染,患者恶寒发热,咳嗽加剧,痰呈脓性,甚则气喘。少数患者由于反复急性感染而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甚至肺源性心脏病。(4)胸部听诊在肺底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听到哮鸣音,长期发作的病例可有肺气肿的体征。X线检查,可见两肺下部纹理增粗或呈条索状,若合并支气管周围炎,可有斑点阴影重叠其上。合并细菌性继发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5)应注意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癌、矽肺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相鉴别。二、治疗方法(一)辨证施治急性支气管炎以实证多见,治疗以祛邪为主,重点在肺:慢性支气管炎,以本虚标实多见,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重点在脾肾,宜攻补兼施,标本并治。1.风寒束肺症状:咳嗽痰白,鼻塞流涕,或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宣肺化痰。·1…》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处方:风池、风门、肺俞、太渊、合谷。加减:热甚加大椎;咳甚加天突;鼻塞加迎香。操作法:以上诸穴均用泻法强刺激留针。风门、肺俞二穴可加隔姜片灸或艾条灸,取寒则留之、寒则温之之意。方义:本证乃风寒袭肺,肺失宣降所致,故取风池、风门,因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会,阳维主阳主表,风门又称热府,为足太阳与督脉之会,是风寒入侵的门户,取二穴用泻法加灸,可疏风散寒。肺俞为肺气注输之处,太渊为肺经俞穴,背俞穴与五俞穴并用以宣肺化痰。合谷发汗解表,兼可通鼻塞、止头痛。若热甚加诸阳之会的大椎以助发汗解表;咳甚加天突以利宣降肺气:鼻塞不通加迎香以宣肺通窍。2.风热犯肺症状:咳嗽痰黄,质稠难出,口干咽痛或伴身热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祛风清热,宣肺化痰。处方:大椎、曲池、肺俞、尺泽。加减:咽痛甚加鱼际、少商。操作法:以上诸穴均用泻法强刺激。鱼际、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方义:本为风热犯肺,肺失宣肃,故针泻大椎、曲池祛风清热;肺俞、尺泽清肺化痰:鱼际、少商以清热利咽。3.燥热伤肺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咯出不爽,甚则痰中夹血,鼻燥咽干,胸膺闷痛或兼发热头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则:清肺润燥。处方:肺俞、尺泽、内关、合谷。是人0《加减:胸痛甚加膻中。操作法:泻肺俞、尺泽、合谷,补内关。膻中用泻法。方义:燥热伤肺,津液被灼,致肺失清润,故泻肺俞、尺泽以清肺止咳,且尺泽为五行输中的水穴,并有凉血止血之效:内关宽胸理气,补之更能益阴润燥:合谷解表清热,兼通大肠腑气。膻中以行气通络。4.痰湿阻肺症状:咳嗽痰多,痰白而黏,易于咯出,咳声重浊,胸胁满闷或喘促短气,纳呆腹胀,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濡。治则:健脾燥湿,肃肺化痰。处方:肺俞、脾俞、太渊、足三里、丰隆。加减:气喘加天突、膻中、气海。操作法:肺俞、脾俞、足三里补法加灸,丰隆泻法强刺激。天突、膻中、气海,平补平泻,针灸并用。方义: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痰饮渍肺致肺失肃降,针补肺俞、太渊以益肺气,肺气充则清肃之令自行;补脾俞、足三里以运脾胃,脾胃健则痰湿自化:再加涤痰要穴丰隆,乃标本同2·第一章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川治之意。兼气喘者,加天突、膻中、气海,针灸并用以降气平喘。5.肝火灼肺症状:咳嗽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而黏,咯出不易,甚则痰中带血,伴胸胁胀痛,咽喉干痒,目赤口苦,尿赤便结,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清肝泻火,润肺止咳。处方:肝俞、肺俞、鱼际、支沟、行间。加减:胁痛加阳陵泉;咽喉干痒加太溪;痰中带血加尺泽。操作法:各穴均用泻法,刺激宜较强,间歇留针15~20分钟。方义:本证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气火上逆,以致肺失清肃。针泻肝俞、行间平肝降火,取肺俞、鱼际清肺化痰;配支沟以疏少阳、三焦经气,治胁痛而通大便,驱郁火从大便而出。胁痛甚加阳陵泉助行间以疏泄肝火;咽喉干痒加太溪助鱼际以滋阴润喉;肝火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加尺泽以清肺降火,凉血止血。6.肺肾阴虚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午后颧赤,夜出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则:养阴清火,滋肾润肺。处方:肺俞、肾俞、膏肓俞、太溪、天突、尺泽。加减:盗汗加阴郄。操作法:把以上六穴分成两组,每日选取一组,交替轮用。诸穴均用补法。方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灼肺伤津,以致肺失润降,取肺俞、膏肓俞补肺阴而润燥金,肾俞、太溪滋肾水以降虚火;天突、太渊清肺止咳,尺泽润肺清火,凉血止血,标本兼顾。阴虚则血热,血热则液泄,故夜多盗汗,加阴郄以益阴敛汗。7.脾肾阳虚症状:咳嗽气喘,动则尤甚,痰液清稀,面色发白,发形寒肢冷,短气懒言,声音低怯,纳呆便溏或兼面肢轻浮,小便不利,舌质淡胖或淡紫,舌下静脉青紫曲张,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治则:温阳健脾,补肾纳气。处方:脾俞、肾俞、肺俞、中府、气海、关元、足三里、丰隆。加减:面肢水肿,小便不利加阴陵泉、三阴交、命门:胸闷心悸,唇甲发绀加心俞、内关。操作法:把以上八穴分成两组,每日选取一组,交替轮用。诸穴均用补法加灸。方义:咳喘日久,损及脾肾,以致脾不化湿,肾不纳气。故取脾俞、肾俞补法加灸,健脾温肾:肺俞、中府俞募合用,补肺肃肺:气海、关元补肾纳气;足三里、丰隆化痰平喘。灸命门以温阳化气:加阴陵泉、三阴交运脾利水;心俞、内关以宽胸理气,益心行血。(二)电针疗法处方:按毫针疗法辨证取穴。操作法:各穴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通电15分钟。急性支气管炎可每日针刺1次,慢性者隔日1次。·3》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三)耳针疗法处方:肺、气管、神门。加减:兼气喘者加平喘、肾上腺、交感。操作法:毫针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慢性支气管炎可用揿针留针2天,或用王不留行子或菜籽压贴一侧耳穴,嘱患者不时用手按压所贴穴位以加强刺激,3天后除去,改贴另一侧耳穴,两耳交替应用。(四)皮肤针疗法处方:项后至背部第1~7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颈前喉结两侧足阳明胃经操作法:急性支气管炎宜重叩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慢性支气管炎则用轻叩法至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五)水针疗法处方:肺俞、天突。加减:兼气喘者加定喘穴。药物选择:急性支气管炎选用可供肌内注射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等,小剂量应用。或用中草药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慢性支气管炎可用胎盘组织液或0.5%普鲁卡因,或654-2注射液等。操作法:选用5L注射器,皮试针头,按常规皮肤消毒后,将针刺入穴内,肺俞直刺,天突针尖向下斜刺,做小幅度提插,得气后,抽无回血,再将药液注入,每穴注0.5L。如一安瓿药液不足所需注射量者,可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用量。(六)穴位埋藏疗法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1.羊肠钱穴位埋藏处方:肺俞、脾俞、肾俞、膻中。或取八华穴、膻中。操作法: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局部浸润麻醉下,取“0”号羊肠线用三角缝针穿埋于穴位下肌肉层,每月2次,3个月为1个疗程。2.兔脑垂体穴位埋藏处方:膻中、定喘。操作法:每次取1穴,在常规消毒及局麻下,切开皮肤,将新鲜兔脑垂体埋入穴内,15~20天换穴埋藏1次,重症可埋5~6次。此法对兼有心脏病、活动性结核、高血压、肾炎、急性肝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及孕妇等均忌用。3.不锈钢圈穴位埋藏处方:定喘、肺俞。操作法:在常规消毒及局麻下,切开皮肤,把直径0.5~0.8厘米的钢圈埋藏于穴内。·4·第一章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七)穴位贴敷疗法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处方:肺俞、心俞、膈俞、定喘、天突。操作法:多用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皂角、乌头、南星、降香、肉桂、川椒、白芥子等制成膏药,贴于穴位,3天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亦可用丁香、肉桂、麻黄、苍耳子等研细末,填平脐窝(神阙穴),用胶布固定,48小时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穴位贴敷法还可用于“冬病夏治”,对冬天易发的慢性支气管炎,有预防或减轻发作的作用。(八)胸穴指压疗法处方:第1~5胸肋关节的下缘各一对穴为常用穴(相当于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其他胸部的敏感压痛点为配用穴。操作法:每次选1~2对穴位,每穴每次指压7~15分钟,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九)拔火罐疗法处方: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操作法:两侧各拔火罐5~6只,至皮肤淤血为度,隔2~3日拔罐1次。(十)芒针疗法处方:天突、上脘、丰隆。加减:慢性支气管炎日久气虚者加气海。操作法:天突宜弯刺,注意勿向两旁偏斜:上脘、丰隆用泻法:病久气虚者,轻补气海。第二节支气管哮喘哮指喉中痰鸣有声,历代医籍中名称很多,如“喘鸣”“鸣息”“喉中水鸡声”“呷嗽”“哮吼”“吼喘”“驹喘”等。喘是以呼吸急促为临床特征,严重时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口唇发紫,汗出淋漓,不能平卧。气喘在中医文献中也有多种名称,如“喘息”“喘逆”“喘促”“上气”“逆气”等。《医学正传》谓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临床上哮多兼喘,通常称为“哮喘”,而喘则未必见哮,一般称为“气喘”。可见哮证与喘证同中有异。至于哮喘并提,首见于元代朱丹溪,后世医家因其病因病机大致相同,故临床上也常相提并论。针灸治疗哮喘,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骨空论》:“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针灸甲乙经·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篇中,提出治咳逆上气的常用俞穴已达25个之多,以后历代针灸著作均记述甚丰,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均证明,针灸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哮喘发作,确有良好疗效。一、诊断要点(1)根据典型的哮喘症状。…5》临床中西医常见疾病诊疗精要(2)发作时胸廓饱满隆起,呈桶状胸,胸锁乳突肌紧张,腹壁强直,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两肺满布哮鸣音及干啰音,若伴有支气管炎或继发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3)血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增多,一般在500~800/立方毫米,如极度升高要考虑热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其他疾患。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也增加。吸入型患者血清IgE可较正常人高2~6倍,感染型者则升高不明显,其他免疫球蛋白测定大多正常。痰涂片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可见夏雷结晶体。(4)本病须与热带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鉴别,可参考白细胞分类计数,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10%,应考虑后者的可能。发作时,有时也须与心脏性哮喘鉴别,后者多见于风湿性或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根据病史、心脏体征及心电图等检查以资鉴别。二、治疗方法(一)辨证施治哮喘辨证,首先应辨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但以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象数而有力,病势急骤,其治在肺,重在祛邪理气。虚喘呼吸短促难续,但以深吸为快,气怯声低,脉象沉细或浮大中空,病势较缓,时轻时重,其治在肾,重在扶正培元。实喘病情的发展,往往与正虚有关,虚喘病情的加重,也常因复感外邪,因此虚实夹杂的情况也很常见,临证时应根据标本缓急辨证施治。1.寒饮伏肺症状: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呼吸急促,或喉中痰鸣,咳痰稀白,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舌淡红,苔白滑,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化痰平喘。处方:风门、肺俞、天突、膻中、尺泽、太渊。加减:喘甚加定喘;发热加大椎。操作法: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胸背俞穴加隔姜片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方义:本证乃风寒外袭,触动伏痰,肺失宣降所致。取风门、肺俞,泻法加灸,再拔火罐,可以宣发足太阳经气,疏散风寒;尺泽、太渊宣肃手太阴经气,肃肺化痰;膻中宽胸理气,天突降逆平喘;定喘降气平喘,大椎宣阳解表。2.痰热遏肺症状:喘急胸闷,喉中哮鸣,声高息涌,痰黄质稠,咯出不爽,或伴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肺化痰,降气平喘。处方:肺俞、尺泽、列缺、天突、膻中、丰隆。加减:发热者加合谷。操作法:诸穴均针用泻法,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方义:痰热伏肺,肺气壅塞,肃降失司,以致咳喘并作,故取尺泽、列缺清肺泄热;肺俞、…6···试读结束···...

    2022-10-25

  • 《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陈志伟,李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作者】陈志伟,李斌主编【页数】269【出版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5352-9863-8【价格】88.00【分类】痤疮-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陈志伟,李斌主编.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痤疮的概念、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中西医治疗、预防与饮食调护方法,如详细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痤疮,包括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坏死性痤疮、高雄性激素性痤疮、暴发性痤疮、反常性痤疮、青春前痤疮等内容。《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述座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和胸背部皮肤,中医属肺风粉刺范畴。痤疮可累及各年龄人群,但以青少年阶段发病率最高,又称“青春痘”。有研究发现超过90%的男性和80%的女性在21岁前发生痤疮,并有12%的女性和3%的男性会持续到40岁以上。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闽南地区15~20岁青春期寻常痤疮的患病率为86.9%,沈阳市大学本科生痤疮的患病率为51.3%。如此高的患病率提示本病在这组人群中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而由此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和经济负担也日益受到患者、家属和医生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对痤疮的正确认知,规范现有的治疗方法,加强对座疮发病的控制及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无疑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第一节现代医学对座疮的认识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座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精神及饮食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1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雄激素作用下的皮脂腺快速发育和脂质大量分泌是痤疮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进人青春期后肾上腺和性腺的发育导致雄激素分泌增加,并刺激皮脂腺功能增强。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是痤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和主要病理现象。上皮细胞角化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最终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粉刺及临床肉眼可见的粉刺。随着堵塞加重,粉刺内压力增加,粉刺壁破裂,溢出的免疫原性角蛋白和皮脂诱发特异和非特异炎症。目前认为,座疮丙酸杆菌可能通过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及直接诱导参与了座疮炎症的发生发展。痤疮早期炎症可能是Tl样受体(TLR)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所致,诱导促炎症因子尤其是L-1α释放;随着疾病发展,获得性免疫反应放大了炎症过程,进一步导致炎症因子释放及中性粒细胞聚集;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直接诱发或加重炎症。在疾病后期,毛囊壁断裂,毛囊中的脂质、毛发等物质进入真皮,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遗传是导致皮脂腺对雄激素过度敏感及脂质过量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痤疮患者皮脂中存在过氧化鲨烯、蜡酯、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及亚油酸含量降低等脂质成分改变,这些变化可以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及炎症反应。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过度日晒、出汗、粉尘刺激、长期接触电脑、滥用激素、接触化妆品或化学药品等,都可诱发或加重多种类型痤疮的发生。而发生于青春期后的痤疮可能与慢性紧张、劳累等多种精神因素刺激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的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食用辛辣甜腻的食物亦被认为是痤疮加重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机制和皮损特征,临床上常将痤疮分为寻常痤座疮、聚合性痤疮、坏死性痤疮、爆发性痤疮、反常性痤疮、青春前痤疮、玫瑰痤疮、热带痤疮、职业性痤疮和化妆品性痤疮等类型,其中以发生于青少年的寻常座疮最常见,并最具代表性。近年来,随着儿童发育的提早,2第一章概述性早熟引起的青春前痤疮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玫瑰痤疮的发生。痤疮分级能体现痤疮的严重程度和皮损性质,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寻常痤疮目前常用国际改良分级法:①轻度(I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②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③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0~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④重度(V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伴疼痛,病灶总数多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依据分级的不同,痤疮的治疗应选择相应的药物和手段。鉴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以针对痤疮发病的不同环节,多种方法联合常常可以产生协同效果,增加疗效。当然,痤疮的治疗方案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充分体现个体化。I级痤疮治疗:主要采用局部治疗。首选外用维A酸类药物,必要时可加用过氧化苯甲酰或水杨酸等提高疗效。一些具有角质剥脱、溶解粉刺、抑制皮脂分泌和抗菌等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可以采用粉刺去除术、微晶磨削术、果酸治疗等方法。Ⅱ级痤疮治疗:通常在外用维A酸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他外用抗菌药物,如林可霉素、夫西地酸等。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增加使用口服抗生素,首选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或加上蓝光照射、果酸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Ⅲ级痤疮治疗:这类患者宜采用联合治疗,其中系统使用抗生素是基础治疗的方法之一,要保证足够的疗程。推荐口服抗生素,外用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他抗菌药物。对有适应证并有避孕要求的女性患者可选择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红、蓝光交替照射有助于控制炎症、修复受损皮肤。Ⅳ级痤疮治疗:口服异维A酸是一线治疗方法。对炎性丘疹和脓疱较多者,3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可采用先系统应用抗生素和外用过氧化苯甲酰联合治疗,待炎症改善后改用口服异维A酸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如红、蓝光交替照射,囊肿清理术及光动力疗法等)也可联合应用。痤疮有过程慢性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因此无论哪一级和哪一类痤疮,症状改善后,以局部治疗为主的维持治疗都十分重要。维持治疗可减轻和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是痤座疮系统和完整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节祖国医学对座疮的认识一、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中医对痤疮的认识较早,古籍对其多有描述。“痤”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对痤疮的形成已有初步论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疱候》曰:“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唐代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中云:“时月寒凉,形劳汗出,凄风外薄,肌腠居寒,脂液遂凝,蓄于玄府,依空渗涸,皱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英而瘦(疑为“痤”)于玄府中,俗曰粉刺,解表已,玄府谓汗空也。座,谓色赤,脂愤内蕴血脓,形小而大,如酸刺枣,或如按(疑“豌”)豆,此皆阳气内郁所为,待奥而攻之,大甚出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年少气充,面生疱疮。”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曾载:“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盖受湿热也。”吴昆《素问吴注》4第一章”概述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皱,郁乃痤。皱,织加切。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当寒,脂液遂凝于玄府,皶刺生于皮中,俗称粉刺。痤,疖也,内蕴血脓,形大如枣者。”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此阳为阴遏,而不通畅,故迫为皶,粉刺也。”清代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第二·素问经文·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寒薄为皶(音渣)。郁乃痤(形劳汗出。凄风寒气薄之。液凝于肤腠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重乃或痤)。”纵观古代医家记载,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因风热外袭,痰湿凝滞,瘀血阻滞而成。二、现代中医医家对痤疮的认识现代中医医家认为,本病主要因素为体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生本病;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寻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并根据病因病机将本病主要分为以下三型:肺经风热型: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清肺散风,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湿热蕴结型: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方用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痰湿凝结型: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治以化痰健脾渗湿,方用海藻玉壶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陈志伟、汪洋、许洁)5痤疮中西医特色治疗参考文献[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52-57.[2]SaittaP,KeehaP,YouifJ,etal.Audateothereeceofychiatriccomoriditieiaceatiet.Part1:overviewofrevalece.Cui,2011,88(1):33-40.[3)]李灿东,高碧珍,成改霞,等,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规律的流行病学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122(21):24-28,[4魏彬,庞莹,刘梅,等,青春期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会全国第16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⑤苏虹,杨智·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皮肤病与性病,2016,38(5):336-339.[阿王拓江,路永红,陈前明,等,.寻常痤疮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3):180-182.6···试读结束···...

    2022-10-25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疗手册》江学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疗手册》【作者】江学良主编【页数】214【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5576-7731-2【分类】溃疡-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直肠疾病-外治法【参考文献】江学良主编.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疗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3.图书目录:《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疗手册》内容提要:本书为关于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专著。全面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内容。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特色,每部分都包含中医和西医以及二者结合应用的情况。强调实用性,临床上遇到的情况,基本都能在目录中都能找到,中西医如何诊断,如何治疗,简洁明了。具有全面、实用、简明、新颖的特点。对中医、西医、肛肠、外科等相关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都有很好参考价值。《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疗手册》内容试读第1章概述第1章概述第1节溃疡性结肠炎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UC)1859年由Wilk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在欧美国家多见,亚非国家少见,因而对其重视不够。但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我国目前还缺乏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该病在我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病例为1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581例,1996年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1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溃疡性结肠炎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年)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最近10余年,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数超过2万例。尽管这些资料统计还不够全面,有些未必符合诊断标准,但仅以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资料分析:1981~1990年为57例,1991~2000年为213例,这除与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水平提高和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有一定关系外,说明其患病率可能明显升高,这是促使溃疡性结肠炎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热点的客观原因。文献报道的病例数更是逐年增多,世界消化学网数据库(ht:/www.wjget.com)中收录的我国近10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超过1560篇。国内的《炎症性肠病》专著已出版,但主要介绍国外在炎症性肠病方面研究的进展,尚没有一本主要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映我国在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研究现状、发病特点及治疗对策的专著,这也是编著本书的重要原因。国内排名第一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3年创f刊)和《WorldJouralGatroeterolgy》(1995年创刊)自创刊以来共发表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文章79篇,内容涉及动物模型、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方法、治疗(包括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手术、介入治疗)等诸方面,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情况,但还不能全面反映国内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2000年3月,笔者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焦点论坛”专栏专门就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见解,对加深、认识该病,提高诊治水平,推动其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和热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就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逐一介绍。一、流行病学中国在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缺乏流行病学的资料,尽管国内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数明显增多,但大多数为住院病例和临床分析,对该病在我国确切的发病率、患病率、高峰年龄、种族地理分布、发病规律、环境及致病危险因素等知之甚少,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应加强以下工作。(一)建立多中心的协作组这是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组织保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先成立以省区为单位的研究中心,如在山东省成立了由世界消化学网山东分中心会员单位组成的溃疡性结肠炎山东研究中心,由省级及各地市具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组成,吸收从事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专家参与,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研究方法,为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待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世界消化学网中国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研究协作组。(二)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规范进行研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比较广泛,也有许多资料,但因2第1章概述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确认水平,加之研究时期不同,对发病率等结果难以进行比较。我们应从这些研究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一开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就采用规范的要求,包括有一定的调查区域和人口数量(gt500000):统一诊断标准、时间和方法;发病和患病病例诊断必须正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起步晚、起点高,尽快缩短同先进国家的研究差距。(三)建立分阶段研究目标第一步可先进行关于人口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描述性调查,得出中国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确切资料;第二步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或回顾性对照病例分析,以期找出疾病与环境暴露因素之间的病因关系:有条件时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遗传易感基因和特殊的环境因素,了解其致病基因的规律。二、动物模型(一)现状1.自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一难以作为模型为实验所用在马、猴、猪中都有自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散发,但因病因不明、病情轻重不一,难以作为模型为实验所用。近年来发现,Cottototamari(一种新型界猴)溃疡性结肠炎在组织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等方面都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但因其价格昂贵,难以控制,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实验。2.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一与人类存在较大差距近30年来,为探讨一个可以用来模拟本病的模型,人们先后采用药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病人来源物质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多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生物学行为等,但至今仍无一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对药物治疗等各方面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的理想动物模型。大多数模型是通过采用一定方法,诱发产生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程度上相似的病理改变而建立的,但因肠道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这些变化往往难以维持,如2,4-二硝基氯苯法造成的模型只维持2周左右,而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尽管3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存在自发性缓解或治疗性缓解的可能,但仍具高度复发性。因此,制备理想的动物模型仍是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二)对策1.明确研究目的进行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利用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动物模型,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②利用动物模型筛选和评价治疗方法,为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2.制定可行的动物模型制备标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加之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种属差异,因此要制备一种完全与人类类似的理想动物模型,现阶段还难以实现,但一个可行的模型至少应符合以下条件:①临床表现与人类似:②在病理上能反映疾病特点;③与人有类似的免疫学反应及相似的治疗手段;④模型容易制备并可以重复。3.确定研究方向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现己有多种造模方法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但大多不具备慢性复发性特点,因此,今后研究方向除继续研究新的更为理想的模型外,还应重点解决:①维持问题。模型的诱发和维持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如何解决溃疡性结肠炎的慢性化和维持问题,以及维持多长时间才比较符合该病的特点,应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②复发问题。给予与人类类似的治疗手段,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停止治疗后又出现复发,这是动物模型中又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是溃疡性结肠炎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而且近年来进展很快,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现有的重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种。(一)感染因素本病的病原体至今不明,迄今未确切证明哪种微生物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第1章概述因有关,感染因素的研究需要重点解决3个问题:第一,有无特异性病原体:第二,感染因素是否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促发因素;第三,感染因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慢性化之间的关系。(二)免疫学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多种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学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公认,但对免疫反应如何促发,如何维持以及免疫调节异常的很多重要环节仍不清楚,确切机制仍未阐明,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也是免疫学研究需要解决和努力的方向。(三)遗传因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存在多基因多环节的遗传背景,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目前还没有确定引起本病的基因位点,对遗传学的改变是通过哪种病理、生理机制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这个复杂问题仍未给出满意解释,应将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等研究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家族基因库,为开展大规模的易感基因连锁分析创造条件,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刚刚起步,国内尚属空白。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中应强调综合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学说较多,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研究某一致病因素时必须明确,该因素是否有变化: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原因还是结果:是主要因素还是次要因素: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可导致什么结果等。近年来对引起免疫反应中间环节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研究较多,已经明确,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过程中,有许多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对此,除观察某一单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多因素分析,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地评价某一因素的作用,才可能避免因研究的局限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四、诊断分型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是Leard-Joe标准和WHO标准。1978年,我国在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之后经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讨论、修订,颁布了新标准(太原标准),经过7年多的实践,证明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国际上比较通用的Leard-Joe标准相比,尽管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强调排除诊断、综合诊断、完整诊断三方面是一致的,而且比较符合我国国情。1994年1月《新消化病学杂志》即全面介绍了该标准,2000年3月《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回顾性探讨,对宣传和推广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实际效果看,尽管1996年全国肠病会议和1999年全国消化会议报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数较1993年太原会议少,但符合标准的病例数却在增加,说明该标准已经逐渐被重视,并得到贯彻和执行,然而力度还不够。统计近年文献资料不难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能严格按此标准执行,当然该标准在黏膜活检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在治疗方面缺少一个规范化建议,使本病的治疗没有一个共同的尺度。为此,2000年中华医学会在成都提出了《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建议》,希望能贯彻执行并能得到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病人诊治,又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应用中使标准更加完善实用。为了便于了解我国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标准的演变,本书将全面介绍我国1978年、1993年和2000年制定的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标准或建议,从中可以看出,每一次补充和修改都反映了我国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二)中医诊断标准1987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在全国肛肠学会溃疡性结肠炎学术研讨会上通过了《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讨论稿)》,该方案既突出了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中医辨证),又在诊断及疗6···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电子书官网 epub 电子书库

  • 《肾脏病中西医治疗》孟昭泉,邵颖主编;毕颖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肾脏病中西医治疗》【作者】孟昭泉,邵颖主编;毕颖等编著【页数】292【出版社】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03【ISBN号】978-7-5186-1035-8【价格】29.00【分类】肾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孟昭泉,邵颖主编;毕颖等编著.肾脏病中西医治疗.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肾脏病中西医治疗》内容提要:本书对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感染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病变、其他肾病,分别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予以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上述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施治、中成药、单方验方、针灸及食疗等)。《肾脏病中西医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原发性肾脏病第一章)原发性肾脏病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多发于链球菌感染后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或伴短暂氮质血症为主要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最常见疾病。本病两性均可发病,男女之比约为2:1。多为5~14岁儿童发病,4岁以下较少。老年人发生急性肾炎者也不少见,据报道发病于55岁以上者约占12.2%。(一)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免疫炎症,其发病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前驱感染有密切联系。其中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最为常见,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以及病毒、立克次体、疟原虫、梅毒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该病。根据国内统计,β溶血性链球菌常致上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猩红热等,大部分病例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即细菌体内的某些成分作为抗原,经过2~4周,与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通过血液循环,沉积于肾小球内,当补体被激活后,炎症介质(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导致肾小球损伤而发病。肾脏病中西医治疗(二)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儿童,男多于女,上呼吸道感染后常有1~3周潜伏期,皮肤感染者潜伏期较长,为3~6周,平均14~20天,链球菌感染过程中也可有一过性蛋白尿及镜下血尿,这是一般发热性疾病时常见的尿液改变,但也可能是肾炎的初期表现。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除有乏力、食欲缺乏、恶心、腰部钝痛等表现外,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症状。1.血尿常为起病时最初出现的症状,几乎全部患者都有血尿,为肾小球原性,约40%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通常在尿量增多时消失,镜下血尿可持续较长时间,尿中红细胞多为严重变形的红细胞。此外,还可见红细胞管型,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特征。尿沉渣中还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偶有白细胞管型及大量透明及颗粒管型,但一般不出现蜡样管型及宽大管型,如果出现此类管型,则提示原肾炎之急性加重或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或血管炎的肾损害。2.蛋白尿尿蛋白一般为(十)~(十十),约75%的患者24小时尿蛋白lt3克,约不到20%的患者每日尿蛋白超过3.5克,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也增多。3.水肿约90%病例出现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眼脸水肿,严重儿童患者可见到全身性水肿。急性肾炎水肿时多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球-管失衡所致水钠潴留。4.高血压血压增高可见于30%~80%病例,多由于水钠潴留所致,可见轻、中度高血压。利尿治疗后血压渐恢复正常,偶尔可见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5.少尿伴随水肿患者尿量减少,少数为少尿(每日lt400毫升),并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大部分于2周后尿量渐渐增多。第一章原发性肾脏病6.肾功能异常常有一次性氮质血症,肌酐及尿素氮轻度升高,但少数也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7,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循环充血和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多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循环负荷过大所致。表现为循环充血、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肿。临床表现为气促,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肺水肿,肝大压痛,心率快,奔马律等左、右心力衰竭症状。其治疗用强心药效果不佳,而利尿药常有效。高血压脑病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减少,多发生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后的1~2周。当肾炎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之一时即可诊断高血压脑病。此时,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严重者甚至可见出血、渗出、视盘水肿。(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血尿为急性肾炎重要表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多为严重变形红细胞,还可见红细胞管型,这是急性肾炎重要特点。尿沉渣还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偶有白细胞管型及大量透明管型、颗粒管型。一般无蜡样管型及宽大管型,如果出现此类管型,提示原肾炎之急性加重或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血管炎。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定性常为(十)~(十十),多为中等量(24小时lt3.5克),部分患者因就诊时尿蛋白已转阴或呈极微量,因而无尿蛋白阳性的记录。尿蛋白多为非选择性,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也增多。尿比重在急性少尿时多gt1.020,尿常规改变较其他临床表现恢复得慢,常迁延数月,约有大部分儿童患者,1/2成年患者尿蛋白在4~6个月后转阴;1年以后大部分患者尿蛋白转阴。镜下红细胞可于数月甚至1~2年迁延存在。2.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人血白蛋白浓度下降,肾脏病中西医治疗主要与水潴留血液稀释有关,血沉常增快,为每小时30~60毫米,生化可见到一过性肌酐、尿素氮升高,可见稀释性低钠血症,轻度高钾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及大分子纤维蛋白原复合物、纤溶酶增加。尿中出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急性肾炎时肾脏中存在着小血管内凝血纤溶作用,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滴度升高,血清中总补体CH0、补体C及备解素下降,约10%的患者C1、q、C4等短暂轻微下降,均于6~8周恢复正常。3.超声检查常提示肾脏体积增大。4.肾功能一次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应出现短期氮质血症为本病特点。肾小管功能多正常。(四)西医治疗多数急性肾炎具有自限倾向,因此其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促进肾脏结构及功能的恢复。1.一般治疗(1)休息:急性起病后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消失,然后逐渐进行室内活动。禁止过度劳累及从事剧烈活动,通常需要2~3周,一般2~3个月可逐渐恢复轻工作。但如病情反复,应继续休息。(2)前期感染灶的处理①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必须彻底清除,使用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7~10日,不宜长期用抗生素预防。在选用抗生素时,应避免肾毒性药物。②扁桃体切除术对急性肾炎的病程发展无肯定效果。对于急性肾炎迁延3~6个月,或病情常有反复而且扁桃体病灶明显者,可以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机以肾炎病情相对稳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少于(十),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第一章原发性肾脏病高倍视野及扁桃体无急性炎症时为宜。术前术后抗生素应用不得少于2周。2.对症治疗(1)利尿:利尿可消肿降压,常予氢氯噻嗪,每日1~2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服。当肾小球滤过率(2)高钾血症:通过限制含钾高饮食的摄入,应用排钾利尿药均可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而对于尿量极少,导致严重高钾血症,尤其是急性肾衰竭时,则应及时运用透析疗法,以超滤脱水,缓解病情。(3)降血压:凡经休息、限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24~48小时即可停药,持续高血压者少见。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多数学者已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作为一线降血压药物。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有贝那普利为每次10毫克,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②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常用药物有缬沙坦(代文)每次80毫克,每日1次,口服。③3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每日50毫克)、阿替洛尔(每日50毫克)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④扩血管药物。如肼屈嗪也有降血压作用,可与β受体阻滞药联合应用,减少其扩血管药物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不良反应(如心跳加快、水钠潴留),并可提高治疗效果。肼屈嗪一般每日200毫克,但必须警惕该药诱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可能性。⑤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可扩张小动脉、小静脉,一般用量肾脏病中西医治疗为每日6~12毫克(逐步递增至该剂量)。肾衰竭时不必调整剂量,但直立性低血压为其较突出的不良反应。⑥利尿药。对有明显水钠潴留者,若肾功能好可加用噻嗪类利尿药物;对肾功能差(血肌酐gt200微摩/升)、噻嗪类药物疗效差或无效者,应改用髓襻利尿药。应用利尿药应注意防止体内电解质紊乱,并要注意有加重高脂血症、高凝状态的倾向。⑦高血压脑病。必须迅速降低血压,解除全身小动脉痉挛和脑水肿。快速降压药物常用硝普钠,成年人50毫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静脉滴注,开始量为10微克/分。滴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输液瓶应避光。马拉地尔可以先静脉注射10~50毫克(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毫克),然后改为静脉滴注(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毫克),血压下降程度由前15分钟内输入的药物剂量决定,然后用低剂量维持。(4)控制心力衰竭:由于继发于水钠潴留、高血容量所致的循环充血状态与真正心肌劳损所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虽症状相似,但病理生理基础不一,故治疗重点应放在矫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及时给予强力利尿药。如经上述治疗仍不能控制症状,可考虑血液滤过脱水。对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5)急性肾衰竭:除内科非手术治疗外,目前提倡“预防性透析”,其透析指征不拘泥于传统的各项指标。(五)中医治疗1.辨证施治(1)风水泛滥型主症:眼脸水肿,甚至波及下肢,或见恶寒腰痛,肢节酸楚,小便不利;或见发热咽痛,腰痛乏力,小便黄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电子书官网 epub出版物

  • 《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李娜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作者】李娜著【页数】145【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578-5945-9【价格】50.00【分类】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李娜著.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图书目录:《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内容提要:本书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新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方案的探索,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相关研究新进展、新方法、新成果;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现代诊治思路、防治目标、药物研究等现代医学研究新进展、新方法、新成果。《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第一节概述一、概念血管内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发病原因不明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本书简称为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左右:约有近1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升高是因为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或疾病所致一种临床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也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被提及,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二、流行病学过去50年,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虽然各次调查的规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但基本上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明显上升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至少有2人患有高血压,由此推论,中国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其中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lt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已经从1991年的29%增加到2002年的34%,“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2002年资料,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010。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农村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于较发达地区。第二节发病机制及病理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一、发病机制(一)遗传原发性高血压有遗传和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同一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环境及生活习惯有关。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其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5倍,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其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2~3倍。可见,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二)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在高血压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压。当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时,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上升;同时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也增多,而血中肾上腺素水平的持续增高又使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从而进一步使血管阻力增加。其他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患者经过1~2周休息,血压多可降低。这种现象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密切关系。(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人体内存在两种RAAS,即循环RAAS和局部RAAS。肾素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可激活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I(AT-I),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中ATI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AT-Ⅱ在氨基肽酶作用下转变为活性较弱的血管紧张素Ⅲ,进而被水解为无活性片段。AT-Ⅱ是循环RAAS的重要成分,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血容量,或通过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研究发现,在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脏及肾上腺均有RAAS各成分的mRNA表达,并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存在,组织中RAAS自成系统。因此循环和组织中的高RAAS在高血压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四)盐敏感及盐负荷机制高血压患者有盐敏感型和非盐敏感型,提示高钠饮食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有遗传因素的参与。盐敏感者占高血压人群的30%~50%。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中存在着盐敏感基因,由此可以解释过多的钠盐仅使一部分人产生升压反应。(五)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或者是靶细胞为了进行正常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物效应,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有:①增加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②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③降低Na-K+-ATP酶活性;④增加Na-H泵活性;⑤降低Ca+-ATP酶活性;⑥刺激生长因子活性。二、病理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日久血管壁缺氧、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时,2·第一章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管腔变窄,加重缺血。血压长期升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一)心脏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改变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和冠脉粥样硬化。长期高压增高使心脏压力负荷持续增加,可致左室肥厚(LVH),它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持续的高血压还促进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之间呈正相关。(二)脑脑小动脉尤其颅底动脉环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发部位,可造成脑缺血或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亦可导致同样后果。脑部血管的某些薄弱部位,如基底节的穿通动脉供应区、苍白球、丘脑及桥脑处易形成微动脉瘤,在高压血流冲击下破裂,可引起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血栓形成或闭塞.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和软化,或腔隙性梗死,临床出现TIA、脑血栓或脑梗死的相应症状。(三)肾高血压时循环和肾脏局部的RAAS过度激活,加速肾人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的硬化并发生玻璃样变性,可引起肾实质缺血、萎缩、纤维化和坏死,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恶性高血压则可导致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增殖性内膜炎,管腔显著变窄、闭塞,肾实质缺血性坏死、变性纤维化,短期内出现肾衰竭。(四)眼高血压眼部病变主要累及视网膜动脉、导致血管痉挛、硬化、出血及渗出的4级视网膜病变。老年人轻度视网膜病变大多无病理意义,3级和4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五)血管大、中动脉(直径超过1mm)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可使内弹力膜增厚、平滑肌肥厚并有纤维组织沉积,血管扩张、扭曲,管壁顺应性下降。大动脉的顺应性改变与年龄增大有直接关系。小动脉(直径lt1mm)出现透明样硬化、管腔狭窄并可形成无菌性动脉瘤。血管床的结构改变增加了血管阻力,使肾功能下降并引起肾动脉狭窄,从而加速高血压的进展。此外,高血压在:主动脉瘤及动脉夹层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第三节H型高血压的治疗一、H型高血压的概念H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10μol/L以上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血浆Hcy水平升高,伴有Hcy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子,被认为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早在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就提出高Hcy血症是导致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008欧洲卒中指南也指出高3·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也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被提及,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二、流行病学国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平均Hcy水平为15μmol/L,约75%的患者(男性91%,女性63%)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见H型高血压发病率之高。我国南北人群的Hcy水平有明显差异,以血浆Hcygt10umol/L为判断标准,南方人群发生率为32%,北方为58%不同人种之间,相同生活条件下黑人与白人空腹H©y无明显差异,但黑人蛋氨酸负荷后的Hcy升高低于白人。H型高血压的危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在心脑血管还是外周血管中,Hcy的升高均和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血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4mm/L,卒中风险增加59%同型半胱氨酸每降低3μmm/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研究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和血浆Hcy升高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上具有协同作用。国外研究数据显示,Hcy升高与抽烟、高血压在致血管疾病风险上具有显著协同作用,Hcy升高合并抽烟者的血管疾病风险升高3.6倍,Hcy升高合并高血压者的血管疾病风险升高10.3倍。因此,我们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加强防病治病的力度,减少H型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三、发病机制引起Hcy升高的主要原因:蛋氨酸摄人过多,即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维生素B,、维生素B与叶酸摄人不足,尤以叶酸摄入不足密切相关;肾功能不全致含硫氨基酸排泄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与遗传代谢有关。关于H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有以下几种常说:(一)Hhcy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如血管调节障碍,白细胞黏附调节障碍,调节凝血、纤溶及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障碍,调控平滑肌增殖障碍等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Hhcy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乃至高血压发展中的关键环节。H©y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导致管壁增厚,血管舒张功能减弱。此外,Hcy可以促进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线粒体对钙离子的释放,从而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结构破坏,血管重构,从而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三)Hhcy与血脂的协同作用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其致粥样硬化危险性大大增加。其基本机制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中释放出来的自由基和脂质的过氧化和抗氧化过程受损有关。(四)Hhcy增加动脉僵硬度血中Hcy浓度升高可促进弹力纤维降解和胶原纤维的合成,血管中层弹性蛋白/胶原比例下降,使大动脉可扩张性下降,僵硬度增加。(五)Hhcy与血小板功能异常Hcy损伤血小板NO/一氧化氮合酶系统,使NO生成减少;改变花生四烯酸代谢,使血栓烷A2合成增加,前列环素生成减少;诱导黏附分子、P-选择素等表达,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第一章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物的形成,抑制二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增强ADP对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第四节诊断要点一、高血压的诊断方法高血压的诊断有赖于血压正确的测量,通常采用肱动脉诊室血压测量的方法,常规应用水银柱型血压测量仪进行。目前以3种方法对血压水平进行评价。(一)诊所偶测血压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定进行测量。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以2次读书平均值为准,如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二)家庭自测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自己测量血压,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在提示单纯性诊所高血压(即白大衣性高血压),评价降压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等诸方面具有独特优点。自测血压值稍低于诊室血压值。(三)动态血压提供24小时、白昼和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和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节律。同诊室偶测血压相比,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有更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可用于诊断评价单纯性诊室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压波动异常大等疾病。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lt120mmHg和舒张压lt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A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结果确定。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lt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1)。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表7-2)。三、高血压的评估及危险分层(一)诊断性评估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3个方面:①确定血压水平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②明确是否·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存在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情况;③判断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其他疾病。通过对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以判断患者心血管风险程度,从而指导诊断与治疗。表1-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lt120和lt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表1-2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单位:mmHg)】JNC7ESH-ESC诊室血压≥140/90≥140/90家庭自测血压≥135/85gt135/85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125/85白昼≥135/85gt130/80夜间≥120/75gt120/701.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②患高血压的病程,血压最高值,既往是否接受过降压治疗及其疗效、有无副作用;③既往史及症状: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病史及相关症状,以及治疗情况;④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⑤药物引起高血压:是否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⑥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抽烟数量,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⑦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①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②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③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④触诊甲状腺:全面的心肺检查;⑤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贺丰杰,吴克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作者】贺丰杰,吴克明主编【丛书名】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页数】495【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214-0995-6【分类】妇产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贺丰杰,吴克明主编.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内容提要: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学培训和自学用书。《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内容试读绪论第一节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一、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定义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基本理论,相互对照和借鉴来认识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方法,以及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一门临床课程,是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实际需求而形成的新兴临床医学学科。二、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研究范围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主要研究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及骨盆的解剖特点和组织结构;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月经、妊娠、分娩、产褥和哺乳的生理特点与特有疾病和病症;生殖系统的炎症、肿瘤和损伤、不孕症等的病因病理(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调护;计划生育、辅助生殖、妇女保健、优生优育等内容。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历史年代重要医家及医籍主要成就与贡献夏、商、周1.殷墟甲骨文1.甲骨文记载的21种疾病中有“疾有”;2.载“种子”时代2.《山海经》和避孕药物:3.载胎教3.《列女传》春秋战国素1.《黄帝内经》1,妇女解剖特点、月经生理、妊娠诊断,血崩、带下、汉时代2.马王堆《胎产书》月事不来、不孕、石瘕、肠罩,四乌贼骨一蕙茹丸:3.张仲景《金匮要略》2.按月养生、妊娠保健:3.妇人病三篇、内治方药4.《神农本草经》阴道冲洗和塞药:4.首载“子宫”之名;5.“男女同5.《左传》姓,其生不蕃”;6.胎儿发育“一月胎始结,二月始膏,三月始胎,四月察水气而成血,五月禀火气而成气,六月察金气而成筋,七月禀木气而成骨,八月禀土气始成肤革,九月禀石气而成毫毛,(十月缺损)”魏晋南北朝1.王叔和《脉经》1.凭脉辨孕、临产离经脉、居经、避年;2.提出晚婚及隋代2.褚澄《褚氏遗书》与节育:“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3.徐之才《逐月养胎方》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合男子多则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桔杀人”:3.描述胎儿逐月发育情况,提出逐月养胎法和孕妇饮食起居宜忌;4.“妇人病”八卷从冲任损伤论述妇产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证候。1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续表历史年代重要医家及医籍主要贡献唐代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1,“妇人方”三卷:论述求子、妊娠、难产、胞衣不2.王焘《外台秘要》出、月经、带下及杂病,临产及产后护理,治疗难产方3.昝股《经效产宝》药及针刺引产:2.“妇人病”二卷论述妊娠、产难、产后、崩中、带下、前阴诸疾,载堕胎断产方法;3.较完备的产科专著,首次提出产后败血“冲心”宋代1,杨子健《十产论》设立“太医局”,产科独立分科2.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1,描述各种正常和异常胎位,提出阴道助产手法:3.齐仲甫《女科百问》2.妊娠、临产、产后、新生儿护理和治疗,提出产后4.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冲心”“冲胃”“冲肺”证治;3.提出“胞宫”之名:5.李师圣/郭稽中《产育宝庆集》4,分调经、众疾、求刷、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6.薛轩《坤元是宝》后8门,每门数十证,共260余,论后附方或验案。其余少有流传金元时代1.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1,“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2.张子和《儒门事亲》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2.载钩取死3.李杲《脾胃论》和《兰室秘藏》胎成功的案例3.对妇人血崩的病机和治法有独到见4.朱丹溪《格致余论》解;4.最早明确描述了胞宫的形态,指出女性生理特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明代1.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和《女科撮要》1,脏腑辨证重视脾肾,提出烧灼断脐法预防新生儿破伤2.万全《广嗣纪要》风:2.提出螺、纹、鼓、角、脉,即“五不女”;3.女3.王肯堂《证治准绳》科部分对妇科疾病治疗的论述甚详,内容丰富;4.对妇4.武之望《济阴纲目》科疾病广集他说,细列纲目,资料较全,但少有己见:5.李时珍《奇经八脉考》5.对中医妇科冲任督带基本理论有重要贡献;6.治病6.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立方理法严谨,倡“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说,强调阳气阴精互为生化,为全面温补学派之代表清代1.傅山《傅青主女科)1,“谈症不落古人窠白,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2.肖赓六《女科经纶》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理法严谨,方3.亟斋居士《达生编》药简效;2.辑前人之论颇有条理,间或亦有己见;34.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提出“睡、忍痛、慢临盆”临产六字真言;4.是由政5.王清任《医林改错》府组织编写的一套普及式教科书,体例规范,理法严6.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谨:5.发展了活血化瘀学说;6.对中医妇产科理论有许多新见解民国时期1.唐容川《血证论》1,论述气血化生与作用,治病重视调和气血,对中医妇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科治疗学有较大影响:2.自创理冲汤、安冲汤、固冲3.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汤、温冲汤、寿胎丸等妇科名方;3.强调肝肾功能在妇科的重要性,曾作早期教材广泛流传新中国及1,编写了供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中医1.1956年正式将中医药学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妇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多2.开展了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中医药学高等教种版本的教材育:3.吸引大批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学习中医药学:2.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4.妇产科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取得重要进展;5.行政科学》和大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县以上普遍建立中医医院,促进了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专著科分化,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治妇产科病症的临床医疗格局:6.客观上扩大了诊治病种和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吴克明)·2绪论第三节西医妇产科学发展简史一、发展历程简介早在公元前1825~337年,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的医学著作中就有妇女生理、病理,如白带、痛经、月经失调、不孕、子宫和盆腔炎症等,以及妊娠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论述,其它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也有一些零星记载,但妇产科学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约公元14世纪末~18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有了医院和医学堂,并开设了人体解剖学。Leoardo首先描绘了子宫的结构;Falloio描述了卵巢和输卵管的构造;CaerBarthol发现了外阴前庭大腺,译称巴氏腺。1801年阴道窥器问世,使妇科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1809年~1898年间已开始了各种妇科手术,如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阴道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8世纪中叶提出了产科无菌接生和手术。直到HedrickVaRoohyze于1916~1924年所著的《现代妇产科学》问世,妇产科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专业学科。我国的产科直到20世纪初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产妇常因大出血、难产或产褥感染而死亡,死亡率高达14.9%0,婴儿死亡率更高为250%0~300%0,旧法接生常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高达50%~70%。产妇即使幸免一死,也常因产程处理不当造成软产道损伤,以至形成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等当时不能医治的重症。1901年,英国医生MCPoulter到中国福州开展产科工作,1908年开办产科培训班,1911年建立起我国最早的产科病房。1929年我国杨崇瑞建立创办“北京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和附属医院”。1932年齐鲁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提出重视产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是预防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措施,同年协和医院已能开展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935年王逸慧开展宫颈癌手术与放射治疗,并提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937年王国栋首次报告我国华北地区产妇产前常规检查骨盆外径均值与子宫底平均高度等产科正常值。同年,林巧稚指出晚期妊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并介绍了治疗方法。1939年北平创立了我国第一所节育诊所,此前王逸慧已著有《避孕法》手册出版,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先驱。1942年王淑贞报道宫颈癌与子宫体癌之比为8:2,并提出了镭疗加X光治疗子宫颈癌的方法。1949年上海金钰珠报道蟾蜍试验诊断早孕及葡萄胎,其方法简便、迅速、准确,为近代早孕诊断方法的一次飞跃。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妇幼卫生与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妇产科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由建国前的1500/10万下降至2018年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50%0~300%下降至6.1%0,1958~1965年全国第一次普查普治子宫脱垂,1977年国家再次对子宫脱垂和尿瘘病人免费治疗。宋鸿钊等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系列研究引领了世界潮流,他所制定的临床分期在20世纪60年代被世界卫生组织(WH0)采纳,其基本框架仍被国际妇产联盟(IG0)沿用至今。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入围产医学,在城市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胎儿发育监测和遗传疾病的宫内诊断;在农村主要推广围产保健的高危妊娠管理。1957年开始对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普查,3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公布子宫颈癌为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1961年引进阴道镜,70年代采用钴、1”铯、?铱为放射源和深度X线及高能加速器等治疗子宫颈癌,提高了治疗效果;80年代一般地、市医院都能进行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达到一定水平。计划生育方面,1963年第一批国产口服避孕药研制成功。1988年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从此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二、当代妇产科学的重大进展1.产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转变近年产科学理论体系有了根本性转变,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被母子统一管理的新理论体系所取代。这一新理论体系的出现,导致围生医学等分支学科的诞生。目前国内已经广泛开展围生期监护技术和使用电子仪器,产科医师与新生儿科医师在分娩时的密切合作,已经显著降低了早期新生儿的死亡率。2.产前诊断技术不断创新目前能够通过产前的一些特殊检查手段,如羊水、绒毛细胞及胎儿血细胞培养等,在妊娠早、中期就能够明确诊断出多种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运用,使遗传咨询门诊应运而生,为开展遗传咨询、遗传筛查及出生前诊断创造了条件,有效减少了遗传病患儿及先天缺陷儿的出生,降低了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在提高人群遗传素质和人口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3.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成熟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不断运用生殖生理学的新知识,开发出各种辅助生殖新技术,例如药物诱导定时排卵、控制性超促排卵、未成熟卵子试管内培育、卵子及精子冷冻以及胚胎储存、选择优质胚胎、试管胚胎染色体核型分析、监测并保证胚胎良好发育等。近年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大力开展,也促进生殖生理学的迅猛发展。4.女性生殖内分泌学飞跃发展近年来,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已从器官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用于诊断及治疗的新药物相继问世,使妇女月经失调和生殖功能异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人了一个崭新阶段。绝经后期女性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女性生殖内分泌学已发展成为妇产科学中的一门专门学科。5.妇科肿瘤学发展极快已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女性激素、病毒、癌基因以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其关键性基础理论方面已取得大量重要的科研成果,使妇科肿瘤学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专门学科。最突出的例子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特别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绒毛膜癌的化学药物治疗已经取得近乎根治的效果。德国学者HaraldzurHaue(1936~)等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引发子宫颈癌,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因此而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研究人员据此研发出针对HPV的预防疫苗以预防宫颈癌,HPV疫苗已在国内应用。目前,HPV的DNA检测已得到广泛推广,子宫颈癌已成为唯一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6.妇科微创手术迅速开展近10~20年,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的微创外科手术,即电子显示系统与高科技手术器械以及传统外科手术相结合的前沿技术,目前已在妇科被广泛采用。妇科手术在相当多的医院已在腹腔镜、宫腔镜下或通过阴式完成,这标志着妇科手术已进人一个崭新阶段。7.妇女保健学的建立妇女保健学是根据女性生殖生理特征,以妇产科学知识为基础、.4绪论以女性保健为中心、以女性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维护和促进女性健康为目的、以预防为主和开展以生殖健康为核心的一门新兴学科。我国通过建立健全的妇女保健三级网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朱虹丽)第四节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研究一、中医妇科学与西医妇产科学总体特点比较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主要从宏观角度系统地研究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女性特有的经、带、胎、产、杂五大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运用四诊八纲、中药性味、功效与归经理论、治法与方剂配伍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临床医学。中医妇科学治疗方法以中药内服为主,配合药物外治和针灸疗法等。虽然治病手段和给药途径比较单一,但对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病、慢性炎症后遗症,以及某些病因不明的妇科疑难杂病的治疗具有整体调理、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好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妇科学在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生理产科和病理产科的手法和手术处理方面是弱项,相对不具有优势,中医产科虽然在孕期和产后调理方面有一些特色,但在产前诊断和产科疾病处理方面则几乎被西医产科所取代。西医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和产科学,它是运用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免疫学、药理学等,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微观角度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组织与胚胎结构、女性生殖生理(包括性周期的变化和调节、妊娠生理和诊断、正常分娩、正常产褥等)、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西医妇产科学属于内外科结合性质的临床学科,治疗方法除了采用化学药物为主多途径给药进行内外合治外,同时也采用手术疗法、借用仪器和器械辅助的物理疗法等。西医妇产科学对器质性疾病擅长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对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疾病虽有作用专一明确的多种激素和抗激素药物可供选用,但由于激素治疗的个体差异较大,并有一定的副作用,相比之下,中医妇科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中药疗法各有优势和特色。二、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编写思路中医妇科学与西医妇产科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和背景、不同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产生的两门医学临床学科,虽各有特点和长短,但其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是女性的生殖脏器解剖、生殖内分泌的生理、病理及其特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因此,两门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必然存在交汇点与共同点。有机整合与贯通融合中医妇科学和西医妇产科学各自特有的“三基”理论和知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正是构建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关键与编写本教材的指导思想。为适应各级中医医院专科建设、学科分化与岗位设置对高层次.5.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医人才的要求,为使本教材体现科学性、先进性、融通性、启发性、适用性的特色,特提出以下编写思路。1.以西医病名为纲,中西医病名对照互参中医妇科学的病名主要是病症名,即以患者就诊时某一突出主症为病名。患者主诉带下过多或阴道分泌物异常即为“带下病”;主诉“来月经”出血量多即为“月经过多”或“崩中”;主诉妊娠期呕吐即为“恶阻”;主诉妊娠期腹痛即为“妊娠腹痛”。诊断中医病症虽然也要求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但由于一个中医病症可见于或包含多个西医妇产科疾病,如带下病可见于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妊娠腹痛可见于自然流产、异位妊娠、胎盘早剥等;癥瘕更包含了生殖系统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等,故中医病症的鉴别诊断实际上主要是西医疾病的鉴别。既然如此,本教材除了少数中西医妇科学通用病症如闭经、痛经、不孕症,以及中医妇科独具特色的病症如月经不调、带下病、产褥发热缺乳等外,主要采用西医病名划分章节,同时与中医妇科病症名对照互参,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并与国家或行业标准接轨,但应注意中西医病名不能简单划等号。2.妇产科学“三基”理论和知识中医与西医并重各门临床学科的“三基”理论和知识是对基础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和本学科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的阐述,相对独立于它科而为本专科所特有,是学生学习该学科应知应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妇产科的女性生殖生理、产褥生理等,因中西医妇科学各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点,故应分别详细介绍。而妊娠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因西医学认识更加透彻和切合临床实际,故应重点介绍西医知识。妇产科诊疗技术应重点介绍妇科病史采集、妇科体格检查(如阴道窥器检查和盆腔内诊检查)和常用特殊检查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对与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治法与方剂学重复较大的四诊方法、辨证要点与治法处方等则简要介绍其在妇产科的应用,包括一些疾病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尽量采用表格归纳以节省版面篇幅。3.认识疾病首重诊断,治疗能中不西、中西整合疾病诊断是临床确定治疗方案的前提,从相关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与临床辅助检查全面收集病情资料,经综合分析与鉴别才能得出准确诊断。本教材各章节疾病均强调在明确诊断和确定临床期别或类型的前提下,再介绍可供选择的各种治疗方案及其适应证,按照简、效、便、廉的原则优先介绍最适合该病的具体治疗方法,根据病种不同,分为中医、西医、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三、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同一疾病可有多个主症,疾病表现的主症不同就会有不同中医病症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可出现经行腹痛、小腹疼痛、带下过多等症状,异常子宫出血可有崩漏、月经先期或后期、经期延长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痛经、癥瘕、月经过多、不孕症等。中医治疗西医疾病应针对其核心病机和不同主症进行辨证论治,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针对痛经主症应活血化瘀止痛,针对癥瘕包块应活血消癥散结,针对月经过多应祛瘀止血,针对输卵管粘连所致不孕应祛瘀分粘通络;但由于内异症的基本病机是瘀血阻滞胞络,总治则均应活血化瘀。又如中医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针对高血压眩晕应平肝潜阳,针对尿蛋白增多应补肾活血,针对水肿应利水消肿,针对抽搐昏迷则应息风解痉、醒脑开窍;但由于妊高症的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引起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痰火上扰,故总治则均6···试读结束···...

    2022-10-25

  •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杜艳茹,王彦刚,柴天川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作者】杜艳茹,王彦刚,柴天川主编【页数】251【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132-5451-9【价格】59.00【分类】慢性病-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杜艳茹,王彦刚,柴天川主编.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内容提要:本书共分十三章,基本详尽地介绍了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相关的内容。第一至第三章阐述了慢性胃炎概述、中医学对脾胃的认识和西医学对胃的认识;第四章分别详述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五至第六章介绍了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第七章为慢性胃炎常用检查;第八章为慢性胃炎常用药物;第九至第十章详述了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及特殊类型,每一类型均包括中西医的疾病认识、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第十一章为慢性胃炎的保健调理;第十二章为慢性胃炎研究进展;第十三章为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甄选出的典型病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期盼其具有巨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广大医师朋友们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章慢性胃炎概述一、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1.病名慢性胃炎,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而对该病却极为重视,并且不单纯地视之为胃病,而认为是脾胃的“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3个方面关系失常,导致发生多种症状,而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痞胀”“呕吐”等范畴,其中“胃脘痛”最常见。胃脘痛是指以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的一种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胃病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等描述,阐明了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法,同时《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明了胃痛的发生与脾及肝气横逆犯胃有关。2.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认识有关于胃院脘痛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心痛胃脘痛。”对其病因和病机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指出胃脘痛与木气偏盛,肝胃失和有关。故《黄帝内经》中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之论述为后世医学研究胃院痛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有许多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如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大小建中汤等,且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提出了水饮停胃导致的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在唐宋以前,胃脘痛多与心痛相混淆而称。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中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来去心痛。”以上九种心痛大部分实际上指的是胃脘痛。宋代医籍中也有许多关于九心痛的记载,都延承了《备急千金要方》的思想,如严用和的《济生方·心腹痛门·心痛论治》中“夫心1慢性胃炎甲@0分分痛之病,医经所载凡有九种…其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造成心痛”,也是将心痛与胃脘痛相混而称。元朝的朱丹溪始认为九种心痛实为胃脘痛的第一人,他在《丹溪心法·心脾痛》中明确指出了“心痛,即胃脘痛”,且较细致地将胃脘痛分作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八类。李东垣则在《兰室秘藏·卷二》中首次将胃脘痛列为一个独立病证来论证,对胃脘痛的病机治则治法进行了阐述,并拟定了用于治疗胃脘痛的神圣复气汤、草豆蔻丸、麻黄豆蔻丸3方。明朝以后的医家不但已将胃脘痛与心痛区别开来当作一个独立的病证,而且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论述都大有发挥,认为“胃脘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为实邪;后期常以脾虚、肾虚等虚证为主。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并常出现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虚实错杂之证。但无论病因病机如何,其共同之处在于最终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心腹痛》中对胃脘痛病因的论述“胃脘痛证,多由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惟食滞,寒气滞者最多”,认为胃脘痛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食停或者寒留均可引起胃脘气滞,在治疗上应以理气为主。清代的医家继承了明代医家对胃脘痛病因病机与“气”密切相关的思想,更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如清代高士宗在《医学真传·心腹痛》中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指出胃脘痛在治疗上应以“通则不痛”为治疗大法,但不能拘于“通下”之法,而应以病因的角度分别采用散寒、消食、理气、泻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配合适当的辛香理气之品共奏“通则不痛”之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对该病的辨证论治颇有独到之处,如他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夫通则不痛,痛字需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也”,“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淤”。他还提出了胃脘痛初起病在气分,与气滞关系密切,久病则入血分,治疗上要辨明在气分还是血分,应有理气活血之偏重的观点,先倡胃脘痛“久病入络”之说。另外,针对胃脘痛不同证型的治疗,有不少医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顾靖远在《顾氏医镜·胃脘痛》中主张对肝脾不和者以芍药甘草汤加减,伴气滞者加四磨饮,血瘀者加失笑散,食滞者加保和丸,热证用黄芩汤或竹叶石膏汤等等。高鼓峰则在《医宗己任编》中提出了用逍遥散加生2角●慢性胃炎概述地黄、牡丹皮、山栀,或疏肝益肾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疗阴虚胃脘痛伴燥热口渴等症状的观点。二、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慢性胃炎(chroicgatriti)系指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经常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胃黏膜发生再生改造,最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本病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上者发病率可达50%,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胃炎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又不规则,且无典型症状,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不典型增生,被认为与胃癌有一定关系。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对慢性胃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28年,Stahl首先提出了慢性胃炎的诊断,但对其诊断始终存在分歧。1830年,Cruveilhier发现溃疡病之后,对于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常诊断为溃疡病或胃神经官能症而不诊断为胃炎。1936年,Shidler根据胃镜下所见结合手术时全层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发现,首先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3种。1949年,Wood用盲目胃黏膜活检法做了大量工作,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的萎缩3种类型。1972年,Whitehead等提出: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区别开来;确定病变部位是胃窦或胃体;注明肠上皮化生、胃炎活动性和萎缩程度。1973年,Strickad等主张以病变部位结合壁细胞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将其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和Marhall首次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1990年,在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Mi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统”一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及内镜均纳人诊断;“悉尼系统”及1994年的“新悉尼系统”,使胃炎的分类及诊断更为完整全面。慢性胃炎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反流,某些因素之间可能还有相加或协同损害作用。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进餐后加重的上腹不适、饱胀、无规律的腹痛、反酸、嗳气、烧灼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少数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患者3慢性胃炎甲@8希可伴有体重减轻、贫血等。慢性胃炎大多数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由于慢性胃炎非常多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较困难,且易发生癌变,因而备受重视,中医、西医近年来开展了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许多有成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在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养生食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断进步,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立法选方诸方面,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界提出了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型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标准,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依据。4第二章中医学对脾胃的认识第一节脾胃的生理病理一、脾的生理病理(一)脾的生理特性1.脾宜升则健升,有升浮向上之意。人体五脏的气机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其气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其气宜升;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五脏之气机升降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脾气主升,是指脾之气的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脾气健旺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脾能升清,则气血生化有源。所以说“脾宜升则健”。2.脾喜燥恶湿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按阴阳学说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如《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故称脾“喜燥恶湿”。燥代表着脾主运化水液正常,人体内没有多余水液停积的生理状态;而湿则反映着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湿停聚于内的病理状态。3.脾之气与长夏相应长夏,即农历六月,相当于“夏三月”的最后一月。中医学认为,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而长夏之气以湿为主,为土气所化,与人体脾土之气相通,故脾气应于长夏。长夏之季,天阳下迫,地气上蒸,湿为热蒸,则酝酿生化。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以长夏之化为中心。四时若无长夏之化,则草木虽繁茂而果实不成,秋既无收,冬亦无藏。人体若无脾土生化之功,则虽饮食日进,而气血不化,四脏皆失滋养。但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导致运化失常。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亦由此而起,长夏季节用药,往住可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品。5慢性胃炎甲©6分(二)脾的生理病理特点1.主运化“运”即运输、转输,《内经》中也用“散”“传”等字。“化”是变化,包括对饮食的消化,使之变成精微物质,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即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对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将其转化为气血津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人体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同样,亦要靠脾的转输,才能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等,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才能布达于全身。而脾的这种生理功能,也是《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中医学认为,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全赖于脾气,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则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病变。还可因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而变生他病。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由于人出生后,全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如《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2)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由于脾位于人体中焦,故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只有脾气强健,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方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亦就防止了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水液代谢障碍,多余的水液停6···试读结束···...

    2022-10-25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哪些

  • 《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陈黎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作者】陈黎作【页数】236【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7【ISBN号】978-7-5478-5404-4【分类】小儿疾病-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小儿疾病-常见病-食物疗法【参考文献】陈黎作.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儿常见病的临床治疗经验。疾病按照肺系、脾系、心系、肝系、肾系、传染病、其他、新生儿疾病几部分来划分。分别阐述了小儿常见病病种的概念,具体西医诊断及治法、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成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雾化、敷贴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和饮食等特殊疗法。理法方药俱全,制作方法详细,可操作性强,进一步发挥了中西医结合儿科的诊疗特色。本书作者参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及文献,收集在儿科临床常见的经过现代临床研究检验或具有临床公认疗效的一些治疗方法,依据现当代小儿疾病的发病特点,并结合编者的临床实践经验编著成册,突出中医“简、便、验、廉”的各种适宜技术,具有疗效显著、患儿易于接受、毒副作用轻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患儿及家属的喜爱,亦是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极佳方式。本书可供中医儿科临床医生、中医学生,相关医学结合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内容试读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由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肺系疾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临床特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一5个月月龄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后,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若体质较弱或感邪重者,易继发其他疾病或引发痼疾。一、诊断要点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冷暖失调而发病,或有与感冒患者接触史。1.临床表现(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微咳等症为主,可伴咽红或咽痛。(2)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便失调;或睡卧不宁,警惕抽风。2.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1色头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C反应蛋白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②病原学检查: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明确病原。链球菌感染者,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二、西医治疗1.抗感染治疗(1)病毒感染: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试用利巴韦林口服、气雾吸入或静脉点滴。病毒性结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2)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疗程3一5日。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为1014日。2.对症治疗高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亦可采用冷敷、乙醇浴等物理降温方法。高热惊厥可予以镇静、止惊处理。三、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主证(1)风寒感冒[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舌偏淡,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风寒外束,卫表不和。肌表为寒邪所束,经气不得宣畅,故发热无汗,恶寒头痛;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故喉痒,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征象。[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葱豉汤加减。常用药:葱白、紫苏叶、豆豉解表发汗,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苦杏仁、前胡宣发肺气,桔梗开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表寒重,恶寒发热加羌活、白芷祛风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菀宣肺止咳;痰多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2)风热感冒[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黄黏,咽红或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证候分析]风热外袭,肺卫不利。感受风热或寒从热化,腠理开泄,发热重2第一章肺系疾病而有汗出:风热上乘,肺气失宣故咳嗽流涕,痰黏,咽红或肿;热易伤津,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皆风热征象。[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菊花、连翘清热解表,薄荷、牛蒡子疏风散热、宣肺利咽,豆豉发表除烦,桔梗、前胡宣肺化痰。表热证候明显者,选银翘散;咳嗽症状较重者,选桑菊饮。咳甚痰黄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痰:咽红肿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咽解毒;高热便秘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热。(3)暑邪感冒[证候]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重困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证候分析]暑邪夹湿,束表困脾。暑邪外袭,卫表失宣则见高热、无汗;湿遏肌表则身重困倦;暑湿困于中焦,故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泄泻;舌红苔腻为暑湿之征象。[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常用药:香薷发汗解表化湿,金银花、连翘解暑清热,广藿香、佩兰祛暑利湿,厚朴、白豆蔻、白扁豆花化湿和中。热甚心烦加黄连、淡豆豉、栀子;泛恶呕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腻加鲜荷梗、荷叶、佩兰、西瓜翠衣。(4)时行感冒[证候]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解,目赤咽红,肌肉酸痛,或有恶心呕吐,或见疹点散布,舌红苔黄,脉数。[证候分析]疫毒侵袭,火热燔炽。疫毒袭表,故壮热嗜睡,肌肉酸痛;上焦热炽,故目赤咽红;邪伏中焦故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盛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羌活辛温疏邪,栀子、黄芩清肺泄热,板蓝根、贯众、蚤休泄热解毒,薄荷辛凉发散。如症见高热恶寒,脘痞恶心,头痛纳呆,苔如积粉,为时邪夹秽浊疫气,侵于募原。治宜透达募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加味。常用药:槟榔、草果、厚朴、知母、白芍、甘草、黄芩、柴胡、板蓝根。兼证(1)感冒夹痰[证候]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苔滑腻,脉浮数而滑。®头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证候分析]咳嗽多痰、痰白清稀或有泡沫为风寒,痰黄黏稠为风热。[治法]偏于风寒者辛温解表,宣肺化痰;偏于风热者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偏风寒配用二陈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白前、枳壳等燥湿化痰;偏于风热者配用青黛、海蛤壳、浙贝母、瓜蒌皮等清化痰热。(2)感冒夹滞[证候]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证候分析门食滞中焦则脘腹胀满;升降失司则呕恶、纳呆、泄泻;食积化腐则口气秽浊,大便酸臭;苔垢腻脉滑为内有积滞之象。[治法]解表合消食导滞。[方药]佐用保和丸。常用药:山楂、鸡内金、麦芽消食导滞,莱菔子、枳壳降气消积。(3)感冒夹惊[证候]感冒兼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磨牙,甚则惊厥抽风,舌尖红,脉弦。[证候分析]小儿神气怯弱,筋脉未盛,感受外邪,心神失宁故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磨牙,甚而惊厥抽风,舌尖红、脉弦为心肝热象。[治法]解表清热,镇惊息风。[方药]汤剂中可加用钩藤、蝉蜕、僵蚕平肝息风,煅龙骨、茯苓宁心安神。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2.外治疗法(1)针灸治疗1)放血治疗:取穴,耳尖穴、少商穴、四缝穴。具体操作:用75%乙醇常规消毒刺血部位,持针具分别对准穴位快速刺入1~2mm深,放血3一5滴,以消毒棉球压迫止血片刻后自愈,每日1次,连续35日。2)针刺治疗:①针刺风池、合谷、大椎、风门、肺俞,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寒感冒。②针刺大椎、曲池、鱼际、外关、少商,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热感冒。(2)推拿治疗:基础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按风池、清肺经。偏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肩井。偏热者,加清天河水,推六腑,揉小天心。夹惊者,加清肝经,清心经,分推大横纹,揉小天心。夹滞者,加推板门,分推腹阴阳。夹痰者,加揉膻中,揉乳根,揉乳旁,揉肺俞。4第一章肺系疾病(3)拔罐治疗:拔罐用竹罐或玻璃罐,背部取膀胱经、督脉经,前身取膻中、神阙穴,通过负压的作用使其吸附在督脉及膀胱经皮肤表面,造成充血或瘀血,调和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扶正祛邪。(4)刮痧治疗:痧疗是用刮痧板,蘸递质(水或油),取背部督脉经、膀胱经,风寒者加风府、风池穴,在皮肤相关部位进行刮拭、拍拭、揪拭、摸拭,直至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目的以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状态,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祛邪外出的目的。(5)药浴治疗:将药浴主方(如薄荷3g、柴胡10g、防风10g、贯众10g、桂枝10g)加入500ml水煎后,再加入洗澡水,水温为39~40℃,沐浴时间以15~20mi为宜,每日1~2次,疗程3~5日。小儿体表面积占比例大,肌肤娇嫩,能充分吸收药物。中药的药液沐浴人体肌表,可以起到解肌透表的作用。(6)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将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内起效。一方面药物不经口,不经胃肠道,既减轻了胃肠道的负担,避免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另方面此途径绕过肝脏,使药液直接经直肠静脉丛吸收入下腔静脉血液循环,不被肝脏代谢,这样药物利用度可大大提高,直肠滴入小儿痛苦小,患儿及家长依从性高。此方法适用于风热感冒。小儿风热感冒病在肺卫,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经脉络于大肠,直肠滴入可使药物循经脉直达病所。四、饮食疗法1.葱白紫苏饮[制备与服法]葱白10g,加紫苏叶10g水煎服500l,连服3日。[方义与功效]葱白性温,味辛,归肺、胃经,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肺、脾经,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两者相合温中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可预防流行性感冒。2.大蒜茶[制备与服法]大蒜头适量,水煎代茶,连饮7日,或每日吃大蒜瓣2~4瓣,连服3日。[方义与功效]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温中行滞,解毒,杀虫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3.姜糖茶[制备与服法]取生姜10g,洗净,切丝,放入锅内,加红糖15g,再加水150ml,5®头小儿常见病中西医诊治及饮食疗法煮沸后,将汤倒入盖杯内,加盖待温,趁热一顿服完。[方义与功效]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脾经,能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胃经、肝经,能益气补血、健脾暖胃。两者共奏温中散寒解表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感冒早期。4.菜根红糖茶[制备与服法]干白菜根1块,红糖30g,生姜3片,水煎服。[方义与功效]白菜根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利水、解表散寒、养胃止渴的功效。与红糖、生姜配伍,用于感冒初期恶寒发热、胃热阴伤。5.葱乳饮[制备与服法]每次用带根葱白5枚,洗净剖开,加母乳50l,放入杯内加盖,隔水蒸,待葱白变黄为止,然后去掉葱白,倒入奶瓶,喂服,每日2~3次,连服23日。[方义与功效]葱白性温,味辛,归肺、胃经,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母乳性平,味甘咸,入心、肺、胃经,能益气补血,补益脾胃。两者相合疏风散寒解表,用于婴儿风寒感冒。6.芫荽黄豆汤[制备与服法]取新鲜芫荽(香菜)30g,洗净。黄豆10g,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mi后,再加入新鲜莞荽同煮15mi,去渣喝汤,一次或分次服完,服时可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1剂。[方义与功效]芫荽性温,味辛,入肺、胃经,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黄豆性平,味甘,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两者配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可治疗风寒感冒。参考文献…[1]张晓磊.孙氏推拿防治小儿感冒经验浅谈[J门.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9):14381441.[2]谢文雅.分经论治推拿治疗小儿感冒73例临床观察[J门.中医药导报,2016,22(2):96-98.[3]李邦权.针挑结合药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60例[J门.中医外治杂志,2010,19(6):30-31.[4]高发志.小儿感冒颗粒联合中药沐浴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临床效果分析[J门.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56.[5]陈青,李研,钟斌,等.痛吐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风热夹滞证100例临床观察[」门.云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李同宪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融合观之三》【作者】李同宪著【页数】346【出版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ISBN号】978-7-5369-7584-2【分类】西医结合-研究【参考文献】李同宪著.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8.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融合观之三》内容提要:中西医融合观是世界观,是中西医、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方法论。融合观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建立了一个顶层设计。本书主要讲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包含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钥匙。主要内容为三个层次:临床诊断治疗层次:病理状态与证的融合,证态体系;医学基础理论层次:器官系统与藏象经络的融合,象态体系;哲学层次即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太极-系统观:阴阳五行、系统论、唯物辩证法的融合,即本体论的融合;取象比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即认识论的融合。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就是中西医融合的途径。本书可作为中西医理论研究者的参考书。《中西医融合观之三》内容试读上常他学层次的础合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融合观概述“融合”的基本释义:(1)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为一体。(2)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融: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融化;融解;消融,固态变化为液态。鬲():《说文》:“鬲,鼎属,实五觳(cú),斗二升日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属皆从鬲。鬲或从瓦。《汉令》:鬲,从瓦,历声。”段玉裁注:“《释器》日:‘鼎款足者谓之鬲。’”甲金文用作本义,表示炊器。虫:狭义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广义可用于对某些生物的泛称,并不局限于节肢动物门。如原生动物门中的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扁形动物门中的涡虫、绦虫、吸虫等。还有腔肠动物幼年期的浮浪幼虫等,但非昆虫。融,是指把虫放到鬲中煮,变成炊气上升,虫没有了,水也不是原来的纯净水。融合,就是融化,消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融合为一体的意思,例如:精子与卵子融合,产生1个受精卵。即2个系统或者多个系统融合,变成1个新系统,这个新系统不同于原来的旧系统,而且其功能远远高于各个旧系统之和。融合就是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质变阶段。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够成为具有活力的理论。中、西医理论之所以没有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个客体(人体及其疾病)时使用的参考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只有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就能够实现中西医理论的融合。没有找到共同参考系,所以没有融合。中西医的关系可以类比为地铁系统与公交系统的关系,二者都是网络系统,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二者不能直接相交,但是,通过2个系统的公共车站,人可以在2个系统内交替行走,到达自己所需要的目的地。公共车站形成的一个系统就是共同参照系。如同阴历与阳历,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通约,但是,不影响我们能够知道今天是阳历的年、月、日,同时能够知道阴历的年、月、日。理论上不可通约,实际上具体的每一天具有2个符号,这2个符号表示的是同一天。2017年1月28日,这一天就是丁酉年的春节,正月初一。2016年2月8日2017年1月27日,为农历丙申年。2017年1月28日~2018年2月15日是农历丁酉年。余类推。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理论上圆周与直径之比,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不可通约,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是取其一个近似值来表示圆周与直径的关系,取其近似值(共同参考系)就能够实现通约。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因此中西医融合也只能够“取其近似值”作为共同参考系,使得二者在宏观上实现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中西医各有不同的取舍,而不可能做到丝丝入扣、在微观上取得完全的通约。融合观是世界观、方法论,即寻求具有不可通约性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共同之处,找到它们的共同参考系,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把不同的理论区别开来,是为了找到它们的共性,取长补短,而不是把它们割裂为毫不相干的封闭系统,或者孤立系统,更不是对比它们的优劣,用一个理论取代、消灭另外一个理论。系统论,阴阳五行,矛盾论的融合,取象比类与形式逻辑的融合等等,寻求共同参·2概述照系是一个必行的方法。人类历史上有3次复兴:①春秋战国时期;②欧洲文艺复兴;③中华文化复兴,即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现代理论。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急剧变化,出现了事物的称谓及其所指事物之间的矛盾。许多旧的名称未变,而它所指的事实已经变了,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一些新的事物尚无公认的称谓。这种“名实相怨”的现象,反映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意识形态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情况,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汉朝董仲舒完成了大一统的理论,成就了世界封建社会文明的顶峰。欧洲文艺复兴,成就了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顶峰。现代社会的中华文化复兴,必将成就世界社会主义文明及其顶峰。3次复兴,道理是一样的一建立大一统的理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转型、过渡的时代,知识大爆炸、大数据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旧概念不能容纳新的事实,旧概念的定义被冲破,概念的新定义还没有出现,新概念大量涌现,许多概念还没有来得及定义,人们无所适从。在现代信息社会,科技新名词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另一方面造成概念混乱,原来定义明确的概念,现在都发生了混乱,诸如: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疾病、医学、健康…现在都失去了原本明确的定义,新概念层出不穷,新名词铺天盖地,即“名与实”不相符合,现代社会是急需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新理论,进行概念规范、理论融合的伟大时代。因此哲学层次的融合与统一,成为首要任务。中医西医的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多的重叠,例如:中医的正气,西医的抵抗力、代偿、抗损伤、自愈力、免疫力…但是,都不是十分确切,需要规范与统一,取象比类、格物致知、参考系、思维、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也急需要规范与统一。此时,我们不得不说说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性。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不可通约性概念。“不可通约性”来源于数学中的无理数,即非有理数之实数,也就是说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他从数学中借用这个概念用来描述相继的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说明科学革命的显著特征是新旧范式不可通约。库恩着重从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心理学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从科学革命中涌现出的常规科学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与以前的传统不相容,而且二者往往实际上也是不可通约的:范式的改变使科学家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格式塔转换(革命前科学家世界的鸭子在革命后变成了兔子),科学家在革命后知觉和视觉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新世界在各处与他们先前所居住的世界彼此不可通约。不可通约性就是《矛盾论》中的量变到质变。质变前与质变后,就是2类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矛盾,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还有点区别,不可通约性指的是类似于无理数(不可通约的数),是哲学科学借助于数学概念来说明“科学革命”前后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比喻。这个比喻恰如其分。不可通约性说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科学革命前后不同质的范式,既有联系而又必须把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不同质的矛盾。之所以不可通约,是因为革命后使用了最新的“名实”参考系。在从一种理论到下一个理论的转换过程中,单词以难以捉摸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含义或应用条件。虽然革命前后所使用的大多数符号仍在沿用,例如力、质量、元素、化合物、细胞,但其中有些符号依附于自然界的方式已有了变化。此时,无法找到一种中性的或理想的语言,使得2种理论(至少是经验结果)能够不走样地“翻译”成这种语言,因而我们说相继的理论是不可通约的。不可通约性意味着没有公共词典、没有术语的集合能够充分而准确地陈述2个理论的所有成分。库恩主要将科学变化的途径与2种变迁方式进行了比较。一是与语汇的变化相比较,二是与一定形式的进化理论比较。在他的《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一文中,认为科学发展与语汇变化的模式非常·3·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融合观相似。古希腊有由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所体现的自然语汇,另一方面,近代早期的欧洲人有另外一种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语汇。2种语汇当然都有“运动”这一平常的概念,但是“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与在牛顿的语汇里却大不相同。确切地说,每一种语汇里的“运动”都有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因此,在这一比较中,“不可通约性”即意味着“不可翻译性”。这里说的是“无法翻译为另一种语汇的因素”而不是说根本不能翻译。例如藏象与器官,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具有不可通约性,就是说不能等同,不能直接翻译,是2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并不意味着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毫不相干,肝的大小、重量、位置以及部分功能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医认为肝主怒,怒伤肝,肝属木,肝与春季、青色、东方相对应,而西医不用这样的方法研究肝脏,因而得不出这样的结论。这一部分对于中、西医来说是“不可通约”的,它们的“比”是一个无理数,即相互比较是没有道理的、无理的。“科学”这个词汇、术语、概念,在古代中国与欧洲都没有。中国从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学”作为“科举之学”的略语,“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科学(cece),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cietia”,意为“知识”“学问”,近代的解释侧重于自然科学。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科学”是指专门的“个别学问”,有的则以“分科的学问”的意义被使用着。中国传统上将所有的知识统称“学问”,而自明代时中国则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表示研究自然之物所得的学问,直至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欧洲近代的科学,是指以培根倡导的实证主义、伽利略为实践先驱的实验方法为基础,来获取关于世界的系统知识的研究。这是科学的本意、源头。使用的是形式逻辑与科学实验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机械唯物论。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成了真理的化身,一切经过历史验证是正确的知识、学问、假设…都成了科学真理,科学已经失去了“自然科学的原本定义”,呈现出“名实相怨”即名不副实的矛盾。《辞海》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1999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百科全书》:“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这种“名实相怨”即名不副实的矛盾,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急需要进行统一认识与规范。最重要的是哲学层次的名实相符、统一。董仲舒做了这个工作,建立了大一统的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废除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成就了中国古代文明乃至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我们只有明白了革命前后“科学”这个术语的不可通约性,才会不去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医学是不是科学、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这种无谓的、不可通约的概念之争。中医与西医是2个时代的产物,不是一个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够进行比较其优劣,不能够准确、精准地翻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中、西医研究的是同一个事物,能够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其中必然具有相同的规律,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个事实呢?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如同圆周与直径之比“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不可通约,“圆周率”是不是就没有用处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各种实际操作规程中,我们取圆周率的近似值,就能够实现圆周长度与直径长度的“通约”,所以找到圆周率,实在是太重要了,4概述正是找到了这个圆周率,我们才能够通过直径计算出圆周,同时,知道了圆周,就能够计算出直径。这就是在一个系统内,2个子系统只有具有不可通约性,才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同时具有可融合性才能够处于同一系统中。只有找到共同参考系,就能够实现“通约”。既不可通约,又相互传承、联系,这是事物、概念发展的不可分割的2部分。系统论、阴阳五行学说、矛盾论,是不同时期形成的理论、学说,具有不可通约性,当我们把三者放到一起研究时,就能够找到三者的共同参考系,使之能够取长补短,融合为1个统一的新学说。5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融合观第一章一元论与3个“客观世界”第一节一元论中西医融合从一元论开始说起,一元论是认为世界只有1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一元论就是万物归“一”,以“一”解释世界的一切。“一”是本原、终极。这是现代哲学的终极解释,“一”之前是什么?“一”是怎么来的?现代哲学没有解释,也不去解释,没必要解释。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在“一”(太极)之前是:“道”“无极”,是无;那么万物(万象)之后是什么?“大象无形”,万象之后就是无。无中生有,有而化无,这是中国哲学。理论是为了让人们能分门别类、提纲挈领地认识世界、看问题,从而达到删繁就简,执简御繁的目的。最简单的就是“一”,万物归一,一分为二(矛盾、阴阳)。这就是一元论的最终目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西方一元论分为2类:物质一元论认为世界的一切归于物质,精神一元论认为世界的一切归于精神。前者是唯物论,后者是唯心论。中国古代哲学有:气一元论、心一元论、理一元论3个派别。关于世界的本原,还有二元论、多元论等等学说,我们没有能力讨论。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精神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意识,物质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二者都承认物质、精神意识是存在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于精神意识之前;绝对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唯心主义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存在于物质之前。唯物主义不讨论物质之前是什么,唯心主义不讨论绝对精神之前是什么,即“存在”“有与无”的问题。人类的智慧、知识,归根结底是解决2个问题:①世界、宇宙的本原是什么(本体论)?②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宇宙的(认识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怎么正确认识它?即本体论与认识论是2个密切相关的问题。(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一元论(唯心论、唯物论),阴阳五行、矛盾论、系统论(本体论)。(2)怎么认识世界本原的?认识论:取象比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科学实验、实践论。本体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客观实在则为认识论,二者是相对应的、密切相关的。本体论决定认识论,认识论又反映相应的本体论,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农耕生产方式,与之适应的哲学是阴阳五行,认识论的方法是取象比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与之适应的哲学是机械唯物论,认识论的方法是形式逻辑,科学实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劳动者联合劳动,与之适应的哲学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方法是辩证逻辑、实践论。列宁指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客观上是3项:①自然界;②人的认识=人脑(就是那同一个自然界的最高产物);③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列宁:《哲学笔记》,中文第1版,1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这3项即是:①物质世界;②主观精神;③概念、规律、范畴。这3项在中国古代传统哲学里类似于:①“精气”(物质世界);。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作者】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页数】657【出版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9【ISBN号】978-7-5587-0873-2【价格】120.00【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护理【参考文献】刘梅珍,刘国雄,何晓风主编.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内容提要:本书对临床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辩证诊治等多了统一阐述,中医特色鲜明,西医内容精炼,结合编者的临床感悟,对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作用、时机、方案与思路等进行分析,尽量使中医、西医两种……《中西医临床诊治与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肛肠病总论第一节肛门直肠解剖及生理一、直肠肛管的发生在胚胎的早期,后肠尾段的腹侧曾形成尿囊或叫脐尿囊。此囊与后肠相连的部分出现一个膨大,称为泄殖腔,末端细长成为暂时性的尾肠。所以泄殖腔也可以看成是尿囊根部、后肠和尾肠三者汇合之处。泄殖腔的腹侧壁内胚层和外胚层直接相贴,其间无中胚层,成为泄殖腔膜,与体外相隔。泄殖腔起初为一个膨大的腔体,人胚发育至第7周时,后肠和尿囊交界处的中胚层间质细胞增殖,形成泄殖腔膜。此隔逐渐向尾侧推进,终达泄殖腔膜,将泄殖腔分隔成前后两腔,前者称为尿生殖窦,后者即为直肠。当泄殖腔分隔完成后,泄殖腔膜亦被分为尿生殖膜和肛膜两部分,两膜之间的部分成为将来的会阴。在肛膜的周围由外胚层形成数个结节状隆起,称为肛突,以后肛突融合而形成中央凹陷的原肛。在人胚第8周时,肛膜破裂,原肛遂与直肠相通,原肛的开口即为肛门。如果肛管的上界以齿线为标志,则齿线以下肛管上皮应属外胚层来源,而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部分的上皮应属内胚层来源。会阴部的肌肉包括肛门外括约肌,均起源于局部的间充质,人胚第2个月时已出现皮肌的形态,各为泄殖腔括约肌。在第3个月时,这个皮肌分化为肛门外括约肌和尿生殖窦括约肌,当外生殖器形成后(第4~5个月),尿生殖窦括约肌又分出尿道膜部括约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等,以后再分出会阴深横肌。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发育是各自独立的:前者来自泄殖腔括约肌后部,后者来自脊柱尾部肌节。如果胚胎发育异常,可造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向下发育伸延中断或发育不良,可形成直肠闭锁或直肠狭窄。肛膜未穿通,造成肛门闭锁;穿通不全,造成肛门狭窄。如果穿通位置异常,男性在尿直肠中膈穿通,位置高者,可造成直肠膀胱瘘:位置较低者,可造成直肠尿道瘘或直肠会阴瘘。女性在尿直肠中膈穿通,位置高者,可造成直肠膀胱瘘或直肠子宫瘘:位置较低者,可造成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舟状窝瘘。二、肛门直肠解剖与形态肛门是肛管的外口,在臀部正中线、会阴体与尾骨之间,两侧坐骨结节横线的交叉点上。肛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范围称之为肛周。平时肛门呈收缩状态,男性为椭圆状,女性呈星芒状。排便时肛门口松弛成为一个圆形,直径约3cm。前方连于会阴正中线,再向前与阴囊正中线相接。由肛门向后至尾骨尖形成一个纵沟,沟下有肛尾韧带,使肛管固定在尾骨尖背侧。肛门直肠后间隙形成的脓肿和肛瘘在手术切开时,如过多地损伤或切2断肛尾韧带,会造成肛门向前移位的后遗症。肛门部的皮肤和浅筋膜:肛门会阴部的皮肤较人体其他部位皮肤厚。皮下与筋膜紧密相连,手术时不易分离,由于色素沉着,肛门周围皮肤呈褐色,真皮内乳头很多,成堆状排列。当外括约肌和肛门皱皮肌收缩时,由肛门口向外形成很多放射状皱折。由此,肛周手术切口呈放射状是有道理的。同时,肛门周围皮下组织、毛囊、汗腺及皮脂腺较多,如外伤、肛周不洁等,腺管被分泌物阻塞,可引起感染化脓而生成皮下脓肿和瘘管。肛门周围的皮肤比较松弛,因此手术时切除一处肛门皮肤不致引起皮肤收缩而导致肛门狭窄。但过多的或多处切除肛门皮肤,则会引起狭窄。(一)直肠1.直肠的解剖概念肛门部无深筋膜,浅筋膜的疏松结缔组织分成许多小叶,这些脂肪组织直接与坐骨直肠窝内脂肪相连,肛门前方脂肪组织较少,向前至阴囊处则完全消失。浅筋膜内有化脓感染时,常扩散较广,因为脂肪小叶之间有纤维间隔,肛瘘在此处形成时瘘管多曲折,所以手术时宜探清有无支管和它处病灶。直肠是消化管的末段,位于盆腔内,上端相当于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下至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12~15ch。下端扩大的部分为直肠壶腹,具有储存粪便的生理功能。直肠的两端狭小,中间宽阔。上端狭窄区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结合部,是整个结肠的最狭窄部分。下端狭窄区是平时紧闭的肛管,中间膨大部分称为直肠壶腹,是大肠最宽阔的肠段,其内径5~11cm,平均7.7cm。直肠与骶骨有相同的曲度,直肠在额面有向左、3右方向凸出的弯曲。直肠上1/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于腹膜之间,中1/3前面有腹膜,向前反折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直肠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直肠无肠系膜,但在其上端背侧面,腹膜常包绕直肠上的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有人将其称为直肠系膜。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黏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它是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共同构成,其位置排列大致为左一右一左。中瓣常对应于腹膜反折平面。当直肠充盈时,下瓣常可消失,而排空时则较显著。但直肠瓣的数目往往有变异,多者有4~5个。临床上往往把盲肠看作结肠的一部分,肛门为直肠的一部分,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血流和淋巴供应,在结肠或直肠发生肿瘤时,一般都一并切除。直肠固定于盆腔腹膜外间隙的结缔组织中,使直肠保持固定位置的组织是直肠前部上2/3及直肠两侧上1/3有腹膜遮盖,直肠后壁无腹膜遮盖。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尾韧带、肛门直肠前方的会阴体,当固定直肠的组织发生松弛病变时,便可产生直肠脱垂的倾向。直肠壁由四层组织所构成,即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直肠肌层是不随意肌,分外纵、内环两层,外侧纵层到达肛直线水平与肛提肌汇合形成联合纵肌,内侧环层到达肛直线水平以下肥厚形成内括约肌。肌层的内面为黏膜下层,其间有神经血管,直肠下端的黏膜下层静脉血管扩张充血即形成内痔,最内层是黏膜层。2.直肠的毗邻直肠后面为直肠固有筋膜或叫做骨盆脏侧筋膜,是肾脏前后筋膜向骨盆内延长的部分,直肠借疏松的结缔组织与骶骨、尾骨、肛提肌和肛尾韧带相连。在骶前疏松的结缔组织内有骶丛,交感神经干,骶中血管,直肠上血管和骶淋巴结等。直肠下部纵肌向后连于尾骨前韧带,称Tr幽直肠尾骨肌,其作用为排便时使直肠相对固定。直肠后壁与骶骨间的距离,正常为0.2~1.6cm,多数在1.0cm以下,平均0.7cm。直肠两侧的上部为腹膜形成的直肠旁窝,窝内常有回肠襻或子宫附件伸入,左侧有乙状结肠。直肠两侧的下部与交感神经丛、直肠上动脉的分支、直肠侧韧带、尾骨肌及肛提肌相连。在进行直肠切除术时,于骶前筋膜前,尽量靠近直肠壁进行剥离,避免损伤骶前静脉丛,引起大出血,也应避免过多地损伤盆神经所致的膀胱及性功能障碍。直肠的前面与全部盆腔脏器相邻,直肠发生肿瘤时可侵入邻近器官或腹膜腔,曾有人把直肠前面称为“直肠的危险区”。腹膜反折以下:男性由下向上依次为前列腺、精囊腺、输尿管和膀胱后壁。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前面,隔着直肠膀胱的凹陷与膀胱底的上部和精囊腺相邻。在女性腹膜反折以下,主要与阴道壁的后部相邻,腹膜反折以上直肠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后穹隆及子宫颈相邻,陷凹内也常有回肠襻和乙状结肠充入,肠下端的前方由纵肌层分出两条肌束,为直肠尿道肌(尿道缩肌),水平向前附着于尿道膜部,前列腺尖或阴道的后面、两侧耻骨直肠肌的内侧缘之间。(二)肛管肛管上端止于齿线与直肠相接。肛管的下端是肛门缘,因此肛门缘到直肠末的一段叫肛管,肛管是消化道的最终端。成人肛管平均长2.5~4cm,肛管周围无腹膜遮盖。有内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肛管表层为复层上皮,5受脊神经支配,非常敏感。肛管中下部交界线正对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层的交界处。指诊可触到一个明显的环形沟,此沟称为括约肌间沟(亦称肛白线)。沟的上缘即内括约肌下缘,沟的下缘即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上缘;皮下部多呈前后位的椭圆形,故其前后部不易触知。沟的宽度约为0.6~1.2cm。外括约肌皮下部与内括约肌之间的间隙很小,有来自联合纵肌的终末纤维在此呈放射状附着于肌间沟附近的皮肤,故该处皮肤较固定,有支持肛管防止直肠黏膜脱垂的作用。如果这种支持结构被破坏,可能导致脱肛。此外,在麻醉时,特别是在腰麻的情况下括约肌松弛,内括约肌下降,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上方移位,此时括约肌间沟消失。来自联合纵肌的肛门支持结构同时弛缓,结果直肠黏膜、齿线和齿线下的皮肤出现下移情况,尤其在骶管麻醉时,这种现象最明显,也最易引起脱垂。临床上以此作为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的分界线,肛管对肛门功能有重要作用。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因此,肛管在外科上十分重要。肛管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手术中被切除后,会形成肛管皮肤缺损,黏膜外翻和肛腺外溢。用其他部位的皮肤来修补将会影响其功能,所以做肛门手术时要尽量保护肛管皮肤。肛管还是连接直肠与肛门的肌性通道。在发生学上处于内、外胚叶层的衔接地区,所以构造复杂。肛管壁由内向外分有五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内括约肌、联合纵肌、外括约肌。其肌束的排列方向是:内环、中纵肌、外环,中间的联合纵肌分出许多纤维向内外穿插,将肛管的各部组织捆扎在一起,构成一个功能整体。肛管有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之分。解剖学肛管是指齿线至肛门的6···试读结束···...

    2022-10-25 护理临床路径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总结

  • 中西医临床诊治》裴云芳,张田仓,盛有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诊治》【作者】裴云芳,张田仓,盛有根主编【页数】406【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182-9【价格】100.00【分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参考文献】裴云芳,张田仓,盛有根主编.中西医临床诊治.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中西医临床诊治》内容提要: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疾病、普外科与皮肤科疾病、针灸临床学、中医脑科学。《中西医临床诊治》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日常所讲的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在抗生素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一、病因(一)免疫力下降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二)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g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都会引发肺炎。(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都会引发肺炎。(四)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真菌都会引发肺炎。(五)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非典型病原体都会引发肺炎。(六)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人、药物等理化因素都会引发肺炎。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d。1.寒战与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2.咳嗽与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d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发绀。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二)体征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多呈急性面容,双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有败血症者,皮肤黏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变范围大者,可有肺实变体征,双肺下野及背部可闻及湿性U音。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体征多不明显,可有咽部中度充血,肺部干、湿U音,耳镜可见鼓膜充血、甚至出血,呈炎症性改变。病毒性肺炎胸部体征亦不突出,有时偶尔可在下肺闻及湿U音。三、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二)动脉血分气析可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肺泡换气不良可出现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三)X线胸片检查通过给病人进行X线胸片检查,可以直接了解肺部的变化,这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医生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了。但是如果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或X线胸片上有其他可疑的病变,而一般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就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或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方法对于肺炎的诊断,胸腔X光照射肺部出现浸润现象是诊断肺炎的黄金标准,支持性的诊断方法则是由患儿的痰液或血液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当怀疑有肺炎时,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若病情发展为败血症,病患的肾功能可能有下降的情形。在离子的测定方面,通常由于肺炎的肺部组织释出抗尿激素而导致钠离子的降低。若为院内感染或是因免疫不全所造成的肺炎,其诊断会比较困难,甚至可能需要进行肺部的断层扫描,以区分可能造成肺炎的原因(例如,肺栓塞)。若病患亦有其他的症状或不适(例如,血管炎,肉状瘤病或是肺癌等)时,断层扫描亦具有其应用性。(二)鉴别诊断肺炎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栓塞。还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伴剧烈的胸痛时,应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死鉴别。相关的体征及X线影像有助鉴别。肺梗死常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可能出现腹部症状,应通过X线、B超等与急性胆囊炎、膈下脓肿、阑尾炎等进行鉴别。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肺癌:常有吸烟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若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相似。随着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OB。X线片显示脓腔及液平面。4,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X线胸片示局部肺纹理减少,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进行鉴别。5.非感染性肺部浸润: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五、并发症经积极治疗肺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并发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等。六、治疗(一)西医治疗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2.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3.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霉烯类。4.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B-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B·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B-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5,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d,大多数患者需要7~10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Tlt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lt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O%或PaO,≥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二)中医治疗1.邪袭肺卫: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32.痰热壅肺:治法:清热化痰止咳。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配石膏可清泄肺热,芦根、薏以仁、杏仁、桃仁、冬瓜仁清热化痰解毒。若痰热盛,可加鱼腥草、瓜蒌、黄芩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3.热毒内陷: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开窍。方药:清营汤加减方中犀角、生地、丹参清营凉血,配伍竹叶、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若见烦躁、谵语,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息风之功。4.正虚邪恋:治法: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半夏、石膏、竹叶清余热化痰止咳,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可随症加沙参、生地、地骨皮以增养阴清虚热之功,或加入杏仁、桑白皮、瓜蒌皮以加强化痰止咳之力。5.正虚欲脱: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养阴。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方中人参、附子益气回阳救逆,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刮瘀疗法:取胸、背部脊椎两侧和肩胛区,用硬币蘸植物油刮至皮肤充血,用于发热神昏者。七、预防(一)日常预防1.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2.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食物呛吸入肺。(二)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对伴有发热的肺炎患者应注意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使机体水分的丢失得到补充,还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及降低体温。多食用水果,不要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对于原有慢性肺病的肺炎病人,要注意食用高蛋白食物。2.休息与活动指导:发热者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鼓励患者每隔1h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卧床患者应注意翻身,每4为患者叩背排痰一次。恢复期适当活动,应增加休息时间,坚持深呼吸锻炼至少要持续4-6周,这样可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还要避免呼吸道的刺激,如灰尘,化学飞沫等;尽可能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接触已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裴云芳】第二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rochiala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4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一、病因(一)遗传因素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二)变应原1.室内外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变应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发病原因,尘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与粪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变应原之一,特别是在阴暗、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变应原:花粉与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变应原,其他如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2.职业性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咖啡豆、家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3.药物及食物: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和一些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此外,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亦可诱发哮喘。(三)促发因素常见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转变,多种非特异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蒸馏水雾滴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哮喘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咳痰,多于发作趋于缓解时痰多,如无合并感染,常为白黏痰,质韧,有时呈米粒状或黏液柱状,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很大,轻者仅有胸部紧迫感,持续数分钟,重者极度呼吸困难,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症状的特点是可逆性,即经治疗后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部分自然缓解,当然,少部分不缓解而呈持续状态,发作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不少患者发作有明显的生物规律,每天凌晨2~6时发作或加重,一般好发于春夏交接时或冬天,部分女性(约20%)在月经前或期间哮喘发作或加重,要注意非典型哮喘病人,有的病人常以发作性咳嗽作为唯一的症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有的青少年病人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紧为唯一的临床表现。(二)体征体征是呼气哮鸣音,与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和消失,一般来说,哮鸣音越高,细,出现于呼气末期,哮喘症状越严重,发作期可有肺过度充气和体征如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弱等,呼吸辅助肌和胸锁乳突肌收缩增强,严重时可有发绀,呼气相颈静脉怒张,奇脉等,部分危重病人,气流严重受限,喘鸣音消失,呈现“沉默肺”。三、检查(一)体检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血液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数不明显,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痰液检查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3肺功能检查: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在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速受限,呼气流速指标均显著下降,表现为第1用力呼气量(FEV1),1率(FEV1/FVC%)(1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R)、呼出50%与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MEF75%)以及呼气峰值流量(PEFR)以及最高呼气流量(PEF)均减少。肺容量指标可有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经过治疗后可逐渐恢复。病变迁延、反复发作者,其通气功能可逐渐下降。4.血气分析:哮喘严重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可致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增大;可有缺氧,PaO,和SaO,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CO2下降,H值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如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胸部X线检查: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6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哮喘患者大多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测定变应性指标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但应防止发生过敏反应。7.其他:可以酌情做皮肤过敏原测试、吸入过敏原测试、体外可检测患者的特异性gE等。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后,可做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作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阳性者可确诊。(二)鉴别诊断1.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发绀,面色灰暗,冷汗,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患者除有哮鸣音外,常咯大量稀薄水样或泡沫状痰或可能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湿啰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瓣膜杂音,心音可不规律甚至有奔马律。胸部X线示心影可能扩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左心耳经常扩大。肺部有肺水肿征象,血管阴影模糊。由于肺水肿,叶间隔变阔,叶间隔线可下移至基底肺叶,对鉴别有帮助。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患者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的病史,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啰音。但临床上严格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区分有时十分困难,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吸入激素做治疗性诊断可能有所帮助,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这是一组肺嗜酸细胞浸润的疾病,包括单纯性嗜酸细胞性肺炎、迁延性嗜酸细胞肺炎、哮喘性嗜酸细胞肺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及肺坏死性血管炎等病都可列入本组疾病,它们都可能有哮喘症状,特别是哮喘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尤为明显。该病可···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临床中西医诊疗学》陈秋欣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中西医诊疗学》【作者】陈秋欣编【页数】98【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11【ISBN号】978-7-5180-8708-2【分类】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陈秋欣编.临床中西医诊疗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临床中西医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对临床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辩证诊治等多了统一阐述,中医特色鲜明,西医内容精炼,结合编者的临床感悟,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从现象到本质,对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作用、时机、方案与思路等进行分析,尽量使中医、西医两种治疗方法都有体现,为选择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本书的编写突出了实用性,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重点,面向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者,是一本实用、简明、具有指导意义的专著。《临床中西医诊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医妇科第一节,概述一、中医妇科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因妇女具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必然会有经、带、胎、产、杂等特殊疾病的发生,故其临床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妊娠疾病、产后病、杂病等。(一)特色中医妇科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1)与西医妇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同,解决临床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中医妇科学是在中医内科学的基础上,根据妇女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中医四诊及辨证论治为主要手段,以内服药物为主,兼顾中医外治法来诊治妇科疾病,故其具有内科性质但又有别于中医内科的临床学科。而西医妇科学就其性质及其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来看,其基本上属于外科性质的。(2)尽管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及思维方式不同,但这两者的研究对象相同,故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科技与西医妇科学必然对中医妇科学产生影响,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3)现代中医妇科学的诊疗特色及诊治思路是借鉴西医妇科学的诊断方法,进行中西医病名诊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病及辨证论治来扩大中医妇科学的临床诊治范围和提高临床疗效。由于中医妇科学具有以上特点,这就逐渐形成了中医妇科学自身的优势。其最大的优势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以人为本,通过调动和调节人机体自身的功能来祛除疾病,不伤害和破坏人体的生理结构,重在一个“调”字。在治疗上,内外兼治,整体调节,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和发展空间广阔。调经、助孕、安胎及疑难杂症是发挥中医妇科学特色和优势所在。如月经病: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月经期活血调经:经后期滋阴养血:经间期活血通经;经前期活血通经)的治疗。不孕症:不孕症病因繁多,治疗也比较困难,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特色。如中药调周序贯法用于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卵泡期重在滋补肝肾、养血调经促卵泡发育,排卵期加温阳活血之品以促排卵,黄体期以温补脾肾为主补黄体,经期则活血通经。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外敷、静脉点滴等多途径给药:对于免疫性不孕采用滋阴降火补肾法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运用中医内外结合多途径给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抗感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高,主要表现为剧烈痛经,影响其正常生活、工作,有时服止痛药都难以缓解,年轻患者还伴有不孕,高达40%,给其身心造成很大·1·》临床中西医诊疗学痛苦。治以活血破瘀、行气止痛为法,能明显缓解痛经症状,使部分患者受孕,并且不影响正常月经,复发率低,无西药副作用。(二)优势如何坚持中医妇科特色发挥优势,基本对策如下。(1)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对妇科的经、带、胎、产、杂病有所作为。中医的灵魂在学术,学术的基础在临床,临床的关键是疗效。发展中医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对妇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首先是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妇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中医药又有相对优势的病种,逐个进行辨证分型,确定治疗原则、选用方药和调理防护等。在探讨总结疾病的辨证分型论治时,应将现成的研究成果和诸多疗法吸纳进去。病名、诊断和疗效标准都可借鉴现代西医学的研究成果,既符合临床实际,又体现辨病与辨证结合,创新和规范了中医的临床辨证。其次是要千方百计丰富中医的临床疗法,改变靠内服药为主的现状。既要继承总结前人已有的治疗方法,又要创造新的疗法,尤其要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既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又易于被患者接受,扩大中医临床阵地。(2)选择优势病种,建设好专科专病。中西医学比较而言,优势主要体现在疗效更高、疗程更短、方法更简易、价格更低廉、毒副作用更小。如月经病、妊娠疾病(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剧吐)、带下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为中医妇科的优势病种。其优势表现在全程或一个或多个环节上(临床疗效好、药物副作用小等),我们就是要针对这些具有优势的疾病,运用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要建设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形成中医专家群,专门诊疗技术、专门的协定处方或制剂,研制中药新药取得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的临床疗效。只有这样,中医妇科学的学术水平、临床疗效、社会认可度、市场选择度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中医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增强。(3)坚持“能中不西,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方针。针对优势病种尽可能地使用中医药治疗,提高中医治疗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中医药在治疗月经病、防治自然流产方面已经取得满意的疗效。而现代研究表明补肾健脾中药(山药、党参、黄芪等)有调节妊娠期内分泌、免疫功能等的作用。补肾药(菟丝子、仙灵脾等)具有激素样作用,这正是中医药在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优势的物质基础。又如生殖道感染等的综合性治疗采用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中药内服、外敷、中药保留灌肠、TDP及微波治疗等,必要时结合西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也有良好的疗效,消除或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和改善生殖健康。再如输卵管性不孕已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由于导致输卵管不通或不全梗阻的感染、损伤、流产等致病因素多元化,使治疗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病原体多样化及长期不规范的用药,导致菌群失调,即使有些患者临床症状很轻微,甚至无症状但后果严重。这也常被患者和医师忽视,或错误评估,一味诱发排卵,实则收效甚微。临床实践证明,明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对策,个性化的方案收效甚佳。对于输卵管因感染所致,多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如腹部外敷、中药保留灌肠、TDP照灯、妇科微波、口服中药和静滴中药针剂:对于壶腹部及伞端粘连积液,可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于宫角部或峡部梗阻,可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术后辅以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等,提高临床疗效。…2第一章中医妇科总之,中医妇科学是一门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学科,它是按照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路来诊治经、带、胎、产、杂病,其中月经病、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中医的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显著。由于中医妇科学具有内科性质,所以在妇科手术及运用现代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了能更好地为广大妇女的健康服务,尤其是生殖健康方面,我们在继续发挥中医特色及优势的同时必须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方针,以人为本,尽一切所能提高临床疗效。以上是本人对中医妇科学特色和优势的粗浅认识。二、中医妇科学的研究思路中医妇科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实验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获得许多研究成果。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使中医妇科的理论宝库更加充实和丰富。然而在中医妇科学领域内尚有许多亟须研究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一)理论研究中医妇科文献浩如烟海,需要对古今中外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形成文献数据库,达到资源共享。由专业学会组织全国的专家学者对中医妇科的病名、症候、名词术语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如脏腑、经络的内涵,尤其是冲、任、督、带等奇经的实质、血海的含义、肾一天癸一冲任一子宫与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的相关性等。中医病因学说重视情志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对其致病的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应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中医重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但诊断与鉴别诊断也很重要,辨证还需与辨病结合,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应建立统一的诊断、辨证与疗效标准,采取随机分组、盲法对照等原则,进行严格、规范的临床研究,对临床疗效做出科学与客观的评价。对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应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其诊疗与用药规律,并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对病与证的关系、症候的实质等问题,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法,结合现代的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讨,将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技术上取得突破。近40年来,对肾虚、血瘀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在治疗崩漏,闭经、痛经、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某些机制尚未清楚,仍需研究和探索。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的病症,中医将如何解释其机制及进行有效的防治,都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三)方药研究中药全部取自天然的动、植物及矿物。近来世界各国均有“回归自然”的倾向,故天然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的研究也日渐广泛。中药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其功效也非单一。通过临床与实验的研究,许多中药已被发现有新的效用,因而扩展了应用的范围。中药复方的研究是方药研究的重点。临床上中药的应用多数采用复方的形式,中药方剂的历史悠久,仲景的经方、后世的时方以及现代的验方各有其特色与效用。中药复方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制也常常是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要在中·3·◆临床中西医诊疗学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方剂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其剂量的配比,采取多中心、规范化的临床验证,或通过病理与症候模型的复制,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及其物质基础。单味中药以及中药有效部位与成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妇科领域,抗生育中药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如天花粉不仅可以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天花粉蛋白具有抗肿瘤、抗生育的作用,临床上已应用于终止妊娠,并可用于异位妊娠的杀胚治疗。芫花、甘遂除有逐水利湿之功效,其提取物也有抗生育作用,芫花萜已用于引产。此外,葛根、茜草、莪术、紫草等中药的提取物已被发现对实验动物有抗生育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又如黄精既有滋养强壮之效,也具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益母草、蒲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能促进子宫收缩,对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子宫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提取和研究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开拓应用,是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中药给药途径及其剂型的研究在近几年也有较大的发展。许多古方和名医的验方、秘方已经贡献给全社会,研制成各种剂型的中成药,其药理作用也通过实验和临床的验证被逐步阐明。中药的剂型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膏、丹、丸、散,而是根据治法的需要和方药的功效制成各种剂型,如胶囊、颗粒冲剂、浓缩口服液、喷雾剂、注射剂、栓剂、泡腾剂、凝胶剂、灌肠液等等,给药途径多样化,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也便于对危急重症的救治。中药提取工艺与中药剂型的研究尚需继续深入进行。(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继承老一辈中医妇科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建立团结协作、具有开拓精神、年富力强、学历、学缘与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培养精通中医妇科理论并掌握现代研究手段与管理方法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临床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诊疗技术上有所突破。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实验室建设,瞄准学科前沿,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力争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一、外阴炎外阴炎是指外阴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变化,如肿胀、充血、糜烂或灼热、疼痛等病症的统称,包括非特异性外阴炎、特异性外阴炎、接触性外阴炎等。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阴痒、阴疮、阴痈等范畴。《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云“妇人阴痒,是虫食所为。三虫九虫在肠胃之间,因脏虚虫动作,食于阴,其虫作势,微则痒,重者乃痛。”又云:“肾荣于阴器,肾气虚…为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论述阴疮的症候及病机云:“或痛或痒,如虫行状,淋露脓汁,阴蚀几近,皆由心神烦郁,胃气虚弱,致气血留滞。”明代张三锡在《医学准绳六要》中主张“阴中痒,亦是肝家湿热,泻肝汤妙”,同时又指出“瘦人燥痒属阴虚”。《景·4第一章中医妇科岳全书·妇人规》总结:“妇人阴中生疮,多湿热下注,或七情郁火,或纵情敷药,中于热毒。”(一)病因病机发病机制有虚实两端,实证多由摄生不洁,湿毒内侵,或嗜食肥甘厚味酒酪辛热之品,湿热之邪稽留于肝经,或肝木侮脾土,脾虚生湿,肝经郁热夹脾湿下注于外阴:虚证多由病久耗伤精血,阴血不足,阴户失养,化燥生风所致。西医学认为外阴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特异性如念珠菌、滴虫感染为主;非特异性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等。临床以非特异性感染多见。此外,外阴炎还可继发于其他局部及全身疾病,如宫颈炎、宫颈癌、阴道炎等病症的分泌物刺激,或经血、恶露过多过久刺激,或糖尿病患者尿糖的理化性物质刺激,或医源性药物过度刺激作用,或外阴局部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都可导致外阴炎。(二)诊断1.病史可有皮肤破损史。或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病史,或有糖尿病病史。2.临床表现(1)急性炎症外阴灼热瘙痒、疼痛、外阴有糜烂、溃疡时,则有脓性分泌物,或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并伴尿痛、性交痛等症。(2)慢性炎症外阴瘙痒不适,可伴尿痛、性交痛等。3.检查(1)妇科检查:急性炎症可见外阴、大小阴唇、阴蒂肿胀充血,严重时可有糜烂、溃疡、湿疹等。慢性炎症可见外阴皮肤增厚、粗糙、皲裂。(2)辅助检查:外阴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有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等病原体生长。(三)鉴别诊断贝赫切特病(旧称白塞病)即眼一口一生殖器综合征,外阴溃疡可发生于大小阴唇、子宫颈、阴道,并可见于阴股皱襞、肛门、会阴等部位,常伴有口腔黏膜溃疡、眼炎,病程缓慢,时间长,反复发作。与外阴炎仅发生于外阴皮肤、黏膜者不同。(四)辨证施治主要病因为湿热下注或浸渍外阴,故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根据“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采用内服外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施治。并应查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湿热下注证[临床症候]外阴肿胀瘙痒,灼热疼痛,充血或糜烂、溃疡,局部分泌物增多,带下色黄质稠,有秽臭,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依据](1)素体肝郁脾虚。(2)外阴瘙痒,灼热疼痛,红肿或溃疡,小便黄,大便秘。(3)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肝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方见带下过多)。5》临床中西医诊疗学2.湿毒浸渍证[临床症候]外阴疼痛、肿胀、充血、溃疡,分泌物多,色黄呈脓水,小便黄,大便秘,或带多色黄,舌红,苔黄糙,脉数。[辨证依据](1)有皮肤破损史。(2)外阴疼痛、红肿、溃疡,渗流脓水,小便黄,大便秘等。(3)舌红,苔黄糙,脉数。[治则]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方见带下过多)加土茯苓、蚤休、薏苡仁、草薛。3.阴虚血燥证[临床症候]阴部皮肤粗糙、增厚,瘙痒或疼痛不适,伴头晕耳鸣,双目干涩,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辨证依据](1)素体肝肾阴虚。(2)阴部皮肤粗糙、增厚,瘙痒或疼痛不适。(3)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治则]滋阴清热,养血润燥。[方药]四物汤(方见妊娠大便难)合杞菊地黄汤(方见月经先后无定期)加鸡血藤、制首乌、桑葚子、白蒺藜。(五)其他疗法(外治)(1)石膏、寒水石、野菊花,水煎外洗,每日1~2次。(2)荆芥穗、蛇床子各30g,水煎坐浴,每日1~2次。(3)锡类散或青黛散外涂外阴局部溃疡处,每日1~3次。(4)黄檗末30g,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擦患处。(5)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擦干后涂以磺胺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形成慢性皮炎时用丙酸倍氯美松乳膏外涂,每日1~2次。急性外阴炎可用紫外线、超短波、微波治疗:亚急性、慢性外阴炎可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治疗。(六)预防与调护(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引起皮肤破损。(2)衣着宜松软舒适,尤其是经期、产后,宜穿棉质内裤,不宜使用紧身、化纤内衣。(3)注意卫生用具与内裤的消毒。(4)念珠菌或滴虫性外阴炎,夫妇双方应同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二、前庭大腺炎本病属于中医“阴肿”“阴疮”的范畴。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篇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阴疮。6···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 图书app epub电子书

  •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段素社|(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作者】段素社【页数】281【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719-0888-1【分类】胃肠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段素社.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内容提要:《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一节食管的解剖与生理功能一、食管的形态成人食管为一扁平的肌肉性管状器官,左右径约3cm,前后径约2cm,两端均有上部及下部食管括约肌保护。食管上端与位于第6颈椎水平的环状软骨的咽部相连接,向下经过后纵隔,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到达位于第10或第11胸椎水平的食管-胃连接处。内镜下测量,其长度从上门齿到食管上端(环状软骨下缘水平)约15cm,主动脉及左主支气管跨越或与食管交错的距离自上门齿分别为22cm及27cm。从门齿到贲门,在男性平均为40cm,女性平均为37cm。食管因颈椎、主动脉弓、左支气管及膈肌等关系可分为四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为食管人口,在环状软骨下缘,是食管最狭窄的部分,也是食管异物存留最多的部分,第二狭窄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由主动脉压迫食管左壁所致,距第一狭窄约7cm。第三狭窄相当于第5胸椎处,为左侧支气管压迫食管的前壁所致,距第二狭窄约4cm,距门齿约25m。第四狭窄平第10胸椎,为食管穿过膈肌处(即膈肌食管裂孔处),因横膈肌和横膈脚的收缩而形成,距第三狭窄约9cm,距门齿40cm。食管的腹段约4cm,偏左连接胃的贲门。虽然食管基本上是位于躯体中线,但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从上向下、自后向前并稍向前斜倾:在颈部略偏向左侧,在胸部随脊柱的曲度位于中线的右侧,但在食管下端又偏左侧并向前穿过膈裂孔。食管从中线的这些偏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颈段食管入路最好从左侧进人,胸段食管从右侧而下段及贲门部可由腹部及左胸腹途径接近。再则,食管有相当于胸椎弯曲的前后曲度,直立位时,食管胸、腹段形成向前的光滑凹面弧度。这种前-后凹面可能是在仰卧位时使胃-食管反流物延迟廓清的一个因素。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二、食管的位置食管行程分为三段:1.颈段自咽食管连接处至胸骨上切迹水平,长4~5cm。食管前方为气管,借疏松的结缔组织附着于气管的后方膜部。食管后方为盖于颈长肌的椎前颈筋膜2.胸段胸骨上切迹至食管裂孔,长18~20cm斜跨胸主动脉前方,穿食管裂孔。食管位于胸腔纵隔的上后方。第5胸椎水平以上,气管直接位于食管的前方,气管分叉后,食管被左支气管跨过。自此以下,食管位于心包及左心房的后方。食管在上纵隔内左侧更靠近纵隔胸膜。在后纵隔内下降时斜向右侧,食管更接近右纵隔胸膜,后者包着食管右侧并有相当一部分的食管后面几乎一直至食管裂孔3.腹段自裂孔至食管-胃连接处为1~2cm,其下方为肝左前叶。食管裂孔的边界由横膈脚和中弧形韧带构成,可能在预防胃食管反流中起作用。食管穿过膈裂孔位于主动脉的前方,并稍超过至其左方。在腹腔内时,有腹膜(胃-膈韧带)及筋膜覆盖,位于肝左叶的食管沟后方。前、后迷走神经干分别紧贴食管的前、后方。4.食管的附着食管的纵形肌纤维附着于环状软骨。此后食管经颈及纵隔下降,周围有疏松组织围绕,包括弹性蛋白纤维,后者便于食管在垂直位做一定程度的活动。可见到的食管附着部位为:①辅助肌韧带;②浆膜反折;③膈-食管膜位于食管与气管、左主支气管、心包及主动脉之间,有平滑肌纤维辅助条通过。膈上筋膜反折包括纵隔胸膜,与远端食管间有短缩的胸内筋膜形成的膈食管膜。由两层腹膜反折形成的胃-膈韧带向腹段食管左方及稍后方延伸,并与食管及附近的胃底与膈肌下面固定。膈-食管膜的纤维-弹性膜甚为重要,将下段食管固定于膈肌并在呼吸时允许食管有垂直运动。膈-食管膜是由膈下及胸内筋膜短缩而成,包括一下支及一上支。下支插入贲门内,上支至胸段食管的下方1~3cm处成同心形层次。虽然膈-食管韧带的纤维主要附着于食管外膜层,但有些可深入至食管壁的黏膜下层。膈-食管膜在前方及侧方发育较好而在后方薄弱。组织学上。此膜的40%~60%由弹力纤维组成。纤维排列成束及片状,形成交织的网状结构,使裂孔的连续运动有足够的强度及弹性。吸气时膈肌下降,膈-食管膜的上支用力将食管向下拉。呼气时膈肌上升,膈-食管膜的下方将贲门向头的方向拉。三、食管的组织结构食管壁厚3~4mm,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纤维层或外层(由内向外)四层所构成。1.黏膜层黏膜位于食管壁的内层,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组成。上皮位于黏膜表面,为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又称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耐摩擦和抗损伤功能,受伤后上皮修复能力很强。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基膜与黏膜肌层之间,它所形成的乳头伸向上皮层。黏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和细弹性纤维网组成,位于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之间。此层与固有膜均随食管黏膜的纵行皱襞起伏。食管黏膜较湿润而光滑,黏膜突向管腔形成8~10条纵行皱襞,当食物通过时,皱襞可扩张消失。在食管与胃贲门交·2.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界处,复层鳞状上皮突然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即Z线处转变为胃的单层柱状上皮。Z线环绕成Z字形,标志着胃和食管黏膜的分界。在正常人,Z线或鳞状-柱状上皮相接于LES水平(距食管和胃贲门解剖交界约2cm处)。2.黏膜下层食管明显的黏膜下层包括疏松的结缔组织,此层富有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以便吞咽时黏膜层扩张。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黏液性腺体、神经分支和黏膜下神经丛。3.肌层由较厚的外侧纵层及内侧环层组成。这种肌纤维的排列有利于食管蠕动收缩以及食管管腔内容物向胃传送。近食管的上端,纵形肌纤维在后方分开,绕至前方形成两条纵束,通过一韧带附着于环状软骨的后面。此部位在食管上段的后方形成一薄弱处,咽部憩室即源于此。由此向下,纵形纤维与胃部纵形纤维相连接。内层环形肌纤维,上方与下缩肌,下方与胃斜形肌(悬吊)纤维相连。食管上1/4部位的肌层,如咽肌及环咽肌呈横纹状,以下平滑肌逐渐替代横纹肌部分,在远端的一半全为平滑肌组成。在转变至平滑肌水平处,横纹肌成分常伸入食管环状肌较纵形肌稍下方一点。虽然横纹及富于肌红蛋白与骨骼横纹肌相同,但食管横纹肌则受内脏控制。四、食管的生理学1.食管内压力静息时食管体肌肉松弛,质感柔软,其中压力与胸腔压力是一致的。由于食管有上、下功能括约肌,该区域为高压区,故静息期呈关闭状态,因而避免了空气从口腔进入食管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2.食管上括约肌食管上括约肌多年来解剖学家认为环咽肌组成了括约肌,放射线观察括约肌位于颈5~6,约占4cm范围。该狭窄区较环咽肌所在部位略低,利用测压法和放射线技术相结合证明,静息时括约肌产生一高压区,位于环状软骨的下缘,能有效地将咽与食管分隔开,括约肌距门齿15~20cm。利用多腔技术获取暂停呼吸时上括约肌三维压力剖面图显示,腔内压存在上括约肌上部急剧升高,前壁压力在上高压区起始处下1cm,后壁在其下2cm处达到高峰值,并发现前后壁压力显著高于左右壁,随后腔内压在括约肌下部缓慢降低。整个上括约肌压力部面呈径向和轴向不对称的纺锤形。这种压力不对称与其前壁的喉软骨有关。在环咽肌和下咽缩肌都可以观察到连续的峰电活动。括约肌内压大小与峰电活动强度成正比吞咽时由食管上括约肌记录的压力曲线和咽部或食管上部记录的压力曲线明显不同。当患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炎、周围神经炎、肌炎、肌萎缩等局部病变如鼻咽癌、咽炎等以及神经官能症都有可能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不全。有许多刺激因素如食管扩张,胃内容物反流或食管灌注酸、刺激喉上神经,声门关闭并用力呼气等均能引起上括约肌压力增高;相反,在吞咽、呕吐、打隔时则压力下降而开放。当环咽肌、咽下缩肌连续峰电活动停止则括约肌被动舒张;若舌骨上肌主动收缩,喉及环状软骨向前向上位移,消除了括约肌内残余力则括约肌开放。因此,舒张与开放是两个不同的机制而又相互联系的动作。3.食管的运动该运动的基本形式是蠕动,分原发性蠕动和继发性蠕动,原发性蠕·3·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动是由吞咽时环咽部的收缩高压所引起,以推动食团入胃。继发性蠕动起自环咽部以下的食管体部,常由食管扩张或某些刺激所引起,去除外部神经支配也能发生,也协助排空食物,如发生非蠕动性的第二种收缩一痉挛性收缩则会引起胸痛等不适感。非进餐时食管体部几乎没有运动,但有唾液吞咽。食管的运动主要靠神经系统支配,但也受体液因素(包括胃肠激素)和其他因素(如机械食物因素等)的调节。食物通过食管入胃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食物在口腔中经咀嚼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借舌的翻卷排入咽部,刺激咽部引起吞咽动作。吞咽动作本身又是一种神经反射的过程,它通过大脑的三对脑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来调节。食团进入食管后,靠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而入胃。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又叫蠕动,它是一种向前推动的波形运动,在食团上段为一收缩波,下段为一舒张波,这样食团就很自然地被推送入胃。食团的蠕动也是一种反射波,即由食团刺激软腭、咽部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传人冲动通过延髓中枢,再向食管发生冲动而引起的。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时间与食物性状及人的体位有关。液体需3~4,固体食物需6~8,一般不超过15。食管的运动除吞咽可受意识影响外,均自主进行,由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存在于食管壁内的肠神经系统控制。副交感神经支配主要由迷走神经完成,它在食管周围形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发出分支,穿过肌层,与环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相连接。肌间神经丛是肠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含有大量的感觉、运动和整合神经元。其中,兴奋性运动神经元通过胆碱能受体作用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使之收缩;抑制性运动神经元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等神经递质抑制平滑肌收缩,降低其张力。交感神经支配主要与食管腺分泌有关。体液调节主要针对下食管括约肌。LES既受平滑肌纤维内在特性的调节,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该部位平滑肌在受到被动牵张时而收缩以对抗牵张,这一反应不需神经的参与。LES的基础紧张性可能属于纯肌源性的,但神经和体液因素可影响其基础紧张性。乙酰胆碱和促胃液素可增强LES的紧张性,而前列腺素E,则使其减弱。吞咽时LES的舒张却是由神经调节的。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等)、钙离子拮抗药、硝酸甘油、B肾上腺素能药物、茶碱、地西泮等可使LES压力下降,而促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增加LES压力。高脂饮食,咖啡、吸烟、饮酒等使LES压力下降,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提高LES的张力。第二节胃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一、胃的结构1.胃的形态和分部胃分上下口、大小两弯和前后两壁,并可分为四部胃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通十二指肠。胃小弯相当于胃的右上缘,自贲门延伸到幽门。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明显见到一切迹,称角切迹,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胃大弯始于贲门切迹,此切迹为食管左缘与胃大弯起·4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始处所构成的锐角。胃大弯从起始处呈弧形凸向左上方,形成胃底的上界,此后胃大弯弧形凸向左,继而凸向前下方,直至第10肋软骨平面。经防腐剂固定过的空虚的胃,其前壁与后壁十分明确,充盈的胃就不存在明显的前后两壁。胃的四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与幽门部。贲门部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他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界限。通过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因贲门部的胃黏膜内含有贲门腺,有别于胃其他部的腺体。胃底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回穹隆,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X线摄片上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胃体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一般以胃大弯开始转为近于横向行走处为界,此处与角切迹之连线为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线。幽门部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幽门的左侧部分较为扩大,称幽门窦;右侧部分呈长管状,管腔变窄,称幽门管。幽门管、幽门窦通常居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2~3cm。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上腹部。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肋弓所掩盖。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充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矮胖体型者胃的位置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较低。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2.胃壁分层胃壁组织由外而内分为四层,即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1)浆膜层:覆盖于胃表面的腹膜,形成各种胃的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接,于胃大弯处形成大网膜。(2)肌层:浆膜下较厚的固有肌层,由三层不同方向的平滑肌组成。外层纵行肌与食管外层纵行平滑肌相连,在胃大小弯处较厚,中层环形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内层斜行肌,胃肌层内有Auerach神经丛。(3)黏膜下层:肌层与黏膜之间,是胃壁内最富于胶原的结缔组织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网,含有自主神经Meier丛(4)黏膜层:包括表面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黏膜肌层使黏膜形成许多皱褶,胃充盈时大多展平消失,从而增加表面上皮面积。胃小弯处2~4条恒定纵行皱襞,其形成的壁间沟称为胃路,为食管人胃的途径。固有层系一薄层结缔组织,内含支配表面上皮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胃黏膜是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表面密集的小凹陷称为胃小凹,是腺管的开口。柱状上皮细胞分泌大量黏液,保护胃黏膜。不同部位的胃黏膜具有不同腺体和细胞。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由主细胞和壁细胞构成。贲门腺在贲门部,以黏液细胞为主,幽门腺在胃窦和幽门区,以黏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为主。二、胃的生理功能(一)消化功能成人胃的最小容量可至50l,但进食后容量可达1.5L,因而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的·5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功能。食物进入胃后以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的形式被消化。其中化学性消化是通过胃分泌的胃液起作用,机械性消化则通过胃壁平滑肌运动来实现。1.胃液分泌及功能(1)胃黏膜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含有3种外分泌腺和多种内分泌细胞。外分泌腺有:①贲门腺:分布在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宽1~4cm的环状区,为分泌黏液的黏液腺;②胃底腺(泌酸腺):分布在占全胃黏膜2/3的胃底和胃体部,由壁细胞、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组成,分别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③幽门腺:分布在幽门部,是分泌碱性黏液的腺体,此外还有分泌促胃液素(胃泌素)的G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等。胃液就是由胃黏胰腺体分泌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碳酸氢盐,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透明液体,H值为0.9~1.5,空腹时胃很少分泌胃液,进食后胃液分泌大大增加。正常成人每日分泌的量为1.5~2.5L。(2)胃液的主要作用有:①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胃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能水解蛋白质:②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活动所需的酸性环境,能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当盐酸进人小肠后,还能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③黏液:由黏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幽门腺分泌,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物通过,能保护胃黏膜免受食物的机械损伤,黏液为中性或弱碱性,可中和胃酸,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④内因子: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促进回肠黏膜吸收维生素B2,并保护维生素B2不被消化液破坏,内因子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胃液分泌的影响因素及调节胃液分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通过神经和体液两方面调节。①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由大部分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及部分肠壁内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它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胆碱能受体而刺激胃酸分泌,它的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②促胃液素(胃泌素):是由胃窦和上段小肠黏膜中G细胞释放的一种肽类物质,迷走神经也可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促胃液素通过血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增加;③组胺:是由胃泌酸区黏膜中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通过扩散到达邻近壁细胞,与壁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结合而刺激胃酸分泌,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阻断组胺与壁细胞结合而抑制胃酸分泌;④盐酸、脂肪、高张液体可抑制胃酸的分泌;⑤食物对胃酸分泌的影响:空腹时胃液很少分泌,进食后分泌是自然刺激,食物引起胃液分泌的机制较复杂,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不同,人为地将胃液分泌的变化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亦即头相、胃相和肠相,这3个时期是相互重叠的,可同时发生,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3.运动及调节整个胃是作为一个功能单位而活动的。胃的运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的化学消化,并以最适宜小肠消化吸收的速度,逐渐少量地把胃内已初步消化的食糜排向小肠,胃的运动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胃的运动形式在非消化期(消化间期)和消化期有所不同。在消化间期,胃运动呈间歇性强力收缩伴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并向。6···试读结束···...

    2022-10-25 功能性胃肠病怎么治疗才能根治 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

  • 《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周德生,胡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作者】周德生,胡华主编【丛书名】中西医诊疗套餐系列【页数】222【出版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9【ISBN号】978-7-5091-6639-0【价格】2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周德生,胡华主编.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内容提要:本书从临床诊疗实用需求出发,简要概述了神经科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和中医认识,系统阐述了神经科相关疾病的西医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处方,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处方,重点突出了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断要点、治疗的一般原则和用药的基本规律,并推荐1~3种治疗方案以供选择。全书内容科学,文笔简练,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便捷的操作性,所选择的中、西医药物以国家基本药物用药为主。《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内容试读第1章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如放电、刀割样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三叉神经痛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查体及其他辅助检查中常有异常。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面风痛”,又称“面痛”。系由内、外之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的痛病类疾病。(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高达70%~80%,但很少超过70岁。女性患病略多于男性,约3:2~2:1。少数有家族史2.症状及体征(1)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1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2)疼痛性质: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3)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4)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5)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牙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3.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患者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顿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便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减少复发,争取根治。【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卡马西平:为首选治疗药物,70%~80%的病例可缓解疼痛。开始2次/d,以后可3次/d。0.20.6g/d,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为1.2g。服药24~48小时后即有镇痛效果。眩晕、走路不稳、皮疹、白细胞减少和肝损害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2)苯妥英钠:有效率为20%~50%,可以单独应用或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0.3~0.4g/d,分3~4次,口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牙龈增生、共济失调。(3)巴氯芬:有效率70%,常用于不能耐受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开始5mg,3次/d,口服。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达30~40mg/d.2第1章三叉神经痛最大剂量不超过800mg/d,头晕、头痛、嗜睡、乏力、恶心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4)其他药物:包括奥卡西平,开始0.2g,1次/d,口服。以后逐渐加量,可达0.2g,2~3次/d,不良反应与卡马西平类似,但可出现过敏反应和低钠血症。丙戊酸(600~120mg/d)、加巴喷丁(600~120mg/d)、拉莫三嗪(150~600mg/d)、氯硝西泮(0.5~8mg/d,逐渐加量)、维生素B12(10003000μg/次,每周2~3次,肌内注射)等可酌情选用。2.射频热凝疗法采用立体定向控温技术,对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半月节行加热凝固,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产生镇痛作用。适用于经药物治疗失败或难以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者。3.手术治疗包括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颅内或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其中,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缓解疼痛的效果可达70%,常用于药物效果不佳时,特别是晚期病例。其方法是通过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解”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lo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使产生刺激的根源消失,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恢复正常。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4.神经组织阻滞治疗采用无水乙醇、甘油或维生素B2等注入三叉神经的分支或半月节内,使之凝固坏死,阻断痛觉传导,达到镇痛作用。该法虽然操作简便安全,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易于复发。5.伽马刀治疗应用伽马刀治疗首先通过影像学定位,计算出三叉神经根的三维坐标,再将聚焦的伽马射线会聚在靶点,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可阻断痛觉的传导。治疗过程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但一次治疗费用较高。而且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对患者身体要求不高,特别适合高龄患者及有全身系统疾3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很少会有面部麻木的感觉,如果出现麻木效果也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伽马刀治疗的适应证: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其他治疗无效的顽固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②诊断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经影像学检查颅内有较小的肿瘤或血管畸形,可应用伽马刀治疗其原发病变。一般随原发病变的好转,疼痛也会缓解。(二)中质【病因病机】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代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因为巅顶之上,惟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巅顶清窍引起本病,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瘀血客于经络,痰阻血瘀,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辨证论治】1.风寒凝滞证(1)主症:颜面阵发性短暂的抽搐样疼痛,痛似刀割,面肌紧束,惧怕风冷,常因外感风寒而诱发或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弦紧。(2)治法:疏散风寒,通络止痛。(3)处方:川芎茶调散加味。7剂,每日】剂,分2次煎服。组成:川芎15g,荆芥10g,白芷10g,羌活10g,细辛6g,防风10g,薄荷5g,桑叶15g,蔓荆子15g,甘草6g。加减:若恶寒较甚加麻黄、苏叶:若面部肌肉抽搐加蜈蚣、地龙:头身疼痛甚者,加重羌活、细辛用量;寒凝痛甚加藁本、生姜: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若风寒郁久化热者,加菊花、蔓荆子。4第1章三叉神经痛2.风热侵袭证(1)主症:颜面阵发性短暂的抽搐样剧痛,有灼热感,口苦心烦,口干口渴,便秘尿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2)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3)处方:菊花茶调散加减。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服。组成:菊花15g,僵蚕10g,川芎15g,白芷10g,细辛6g,荆芥6g,薄荷10g,桑叶15g,蔓荆子15g,甘草6g。加减:若风热甚加金银花、连翘;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小便短赤加竹叶、莲子心、木通;咽痛明显加牛蒡子、胖大海、玄参;口渴甚加天花粉、芦根。3.风痰阻络证(1)主症:颜面阵发性短暂的剧痛,面颊麻木作胀,头昏头沉,胸脘痞闷,时吐痰诞,胃纳欠佳,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2)治法:祛风化痰,解痉止痛。(3)处方:芎辛导痰汤合牵正散。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服。组成:川芎15g,细辛6g,制天南星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2g,枳壳10g,生姜6g,甘草6g,白附子10g,僵蚕10g,全蝎6g。加减:若面颊麻木加鸡血藤、蜈蚣;兼畏寒肢冷去生姜,加干姜、吴茱萸;痰浊化热,去细辛,南星宜用胆南星,另加竹沥;胸闷纳呆加苍术、厚朴。4.阳明火旺证(1)主症:颜面阵发、短暂的抽搐样剧痛,面颊灼热,甚则痛如刀割,面红目赤,口干口臭,渴欲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或弦数。(2)治法:清胃泻热。(3)处方:芎芷石膏汤合清胃散加减。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服。组成:石膏30g,川芎9g,白芷10g,菊花15g,羌活3g,薄荷10g,黄连6g,生地黄15g,升麻6g,牡丹皮10g,甘草6g。加减:若胃热津伤甚加知母、麦冬;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牙龈肿痛、衄血加牛膝、白茅根;心烦不寐加栀子、莲心、夜交藤;面部抽搐加僵5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蚕、钩藤、全蝎。5.肝胆郁热证(1)主症:颜面阵发性短暂的抽搐样剧痛,面颊灼热,烦躁易怒,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脉弦数。(2)治法:清肝泻热,降火止痛。(3)处方:龙胆泻肝汤合升降散加减。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服。组成: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黄15g,柴胡10g,蝉蜕6g,僵蚕6g,姜黄10g,大黄6g,木通6g,车前子(包煎)10g,甘草6g。加减:若兼头晕目眩加菊花、钩藤、白芍;心烦失眠加酸枣仁、合欢皮;面肌抽搐加蜈蚣、全蝎、天麻;胸闷胁痛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大便秘结加决明子、大黄;口干而渴加天花粉、麦冬。6.瘀血阻滞证(1)主症:额面部阵发性短暂的剧痛,痛如锥刺、刀割,痛处拒按,或发作颜面疼痛日久,经久不愈,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紫暗、曲张。(2)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3)处方:通窍活血汤加减。7剂,每日1剂,分2次煎服。赤芍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老葱2根,生姜6g,郁金15g,僵蚕9g,全蝎6g。加减:若疼痛剧烈加蜈蚣、全蝎;兼气滞加川楝子、青皮;若兼血虚加熟地黄、当归;若有热象加黄芩、栀子;兼气虚还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附:针灸治疗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不良反应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攒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6···试读结束···...

    2022-09-07 华德胡华强 周生华简历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