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田仲义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作者】田仲义等主编【页数】164【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180-5524-1【分类】肛门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田仲义等主编.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内容提要:本书从中西医结合理论出发,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实践,对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内容试读第一章肛肠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一节便秘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女性患者便秘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多数便秘患者可经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或治愈,少数为难治性,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许多人认为便秘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许多疾病可引起便秘,但ICD-10(即国际疾病分类法现行版本)将便秘明确列为一个独立性病种,RomeⅡ也将便秘列为一个病种。Marvir认为便秘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动力性疾病引起的结肠推进受影响或由于肛门括约肌障碍引起的疾病,也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可以将由于饮食、药物、精神因素、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病变及结肠、直肠、肛门括约肌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视为一种症状;而由结肠、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便秘应视为一种疾病,即“便秘病”。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通过困难,运出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硬结,排便痛苦的一种症状或疾病。中医学很早就认识了便秘,中医学称便秘为“大便难”“大便秘结”“秘结”“脾约”“大便涩滞”等。中医学认为伤寒、温病、饮食生活不节、胎前产后、七情六欲等都可引起粪便滞留于肠间、排出困难等症状。即使患者每天大便1次,但有排便时间延长,有腹胀、腹痛及下腹坠胀感等症状时,也应视为便秘。便秘患者中,慢性患者占多数,慢性便秘由于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等原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慢性便秘是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必要对其详细介绍。根据RomeⅡ标准,慢性便秘的定义: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的就视为便秘。(1)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以上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3)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壅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2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5)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6)每周排便少于3次。一、病因(一)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之邪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情志失调等均可引起便秘。1.病因中医学认为伤寒、温病等均可引起便秘。伤寒、温病过程中,由于表邪未及时清解,可化热入里,邪热不得外达,而热结肠胃,最终引起大便干结:伤寒表邪未解,寒邪人里,加之服用寒凉药物,可引起寒邪滞留肠胃,最终导致大便秘结不通:伤寒、温病过程中,表邪未解,而里热内盛也可引起便秘;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酗酒、运动过少等不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易造成胃肠道蠕动功能减退或湿热积聚肠胃,壅塞不通,可引起便秘。患病日久,耗伤元气,形体虚弱,可导致排便无力形成虚秘;情志不遂,心情不快,可使气机郁结不畅,导致大便秘涩不行,形成气秘(郁秘):素体火盛,或邪热灼伤,或体内津液不足,脾燥肠干,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形成燥秘(中医学称之为“脾约证”):老年人元阳不足,阳气温煦无力,津液不能四布,可形成冷秘。产后由于血虚、津液亏损等原因,不能濡润肠道,导致便秘,如《金匮要略》说:“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雅。”2.病机《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明确指出大肠是大便暂时储存及排出的器官。大肠要发挥正常的排便功能必须具备2个条件。(1)大肠阳气的温煦和阴血的濡养作用:只有当大肠阳气和阴血充足,协调平衡才能发挥正常的排便作用,阳气亏损和阴血津液不足等均会造成便秘。大肠的功能又与肾的关系密切。“肾司二便,为水火阴阳之脏,肾中阴阳能温阳、资补大肠的阳气和阴血”,此亦即景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血,非此不能滋”之谓。所以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或房事过度等可损伤肾气,则大肠失养,便秘难排。(2)大肠的气机调畅机制:大肠乃六腑之一,泄而不藏也,故气机调畅亦是排泄糟粕的条件之一。而大肠气机的调畅又涉及肝、脾、胃、肺四脏。肝主疏泄,可调畅全身气机。肝气条达则大肠传导、排便功能正常;若肝气郁滞,则大肠传导失司,大便秘结: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反之,大肠传导功能亦有助于肺气之正常宣肃: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第一章肛肠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3浊,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大肠的传导功能实乃胃降浊功能的延伸。而胃的降浊又与脾的升清功能密切相关,亦即大肠传导功能有赖于脾之升清功能,故脾胃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总之,正常大肠功能的发挥,依赖肾中阴阳的温煦和滋养;又有赖于脾、胃、肝、肺诸脏的气机调畅。因此,外感邪气、肺失宣肃、饮食劳倦、脾胃受损、情志失调及肝郁气滞、房室太过、肾气亏虚等均可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导致便秘。(二)西医发病机制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有肠管器质性病变、直肠肛管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肠道所受刺激不足、肠管平滑肌或肠神经系统病变和精神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等。1.一般病因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食物含纤维素成分太少,不能有效刺激肠道使其蠕动:②不按时排便、长期抑制便意,久之直肠对压力的感受降低,形成习惯性便秘;③滥用泻剂,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下降,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④老年人营养障碍、活动过少的产妇等可因膈肌、腹肌及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下降、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粪便不易排出,发生便秘;⑤发热、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可造成肠道内水分不足,从而引起便秘。2,结肠、直肠、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①结直肠肿瘤、慢性扭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肠吻合口狭窄,肠慢性套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造成结肠机械性梗阻,引起大便在肠道中通过困难形成便秘;②肛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骶直分离、盆底疝等可造成直肠及肛管出口处梗阻,使大便难以排出,形成出口梗阻型便秘;③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及巨直肠、慢传输性结肠运动缓慢、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等结、直肠神经病变及肠道平滑肌异常可使结肠蠕动减弱,大便通过时间延长,引起便秘。3结、直肠外神经异常中枢神经病变如各种脑部疾患、肿物压迫、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及神经支配异常等可造成神经传导障碍,排便异常。4.精神或心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及神经性厌食可引起便秘。5.医源性便秘某些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铁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可抑制肠道蠕动,引起便秘。6,内分泌异常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铅中毒等也可引起便秘。7.结缔组织性疾病硬皮病患者常伴有便秘。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三)排便的生理病理目前临床上便秘患者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以下结合排便的生理病理简略介绍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一些慢性便秘患者通过结肠传输试验发现结肠在某些肠段通过缓慢,可根据肠段的不同,分为升结肠传输缓慢、左侧结肠传输缓慢及全结肠传输缓慢,其中大部分患者属于全结肠传输缓慢。肠电活动研究表明,此型便秘患者空腹及餐后结肠推进性电活动明显降低,表现为频率减慢和持续时间缩短。乙状结肠的顺应性降低,肠壁对内容物的最大耐受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由于肠内容物通过缓慢,直肠充盈速度减慢,导致直肠的反应性降低,甚至迟钝。同时由于肠内容物在结肠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粪便干结,加重了便秘。STC患者的结肠平滑肌对乙酰胆碱能刺激后的收缩反应明显低于正常人,而对于肾上腺素的松弛反应却强于正常人,表明支配平滑肌的胆碱能神经明显减少;患者体内结肠阿片受体含量明显增加,结合位点增多,促进抑制性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抑制平滑肌运动:也有人发现STC的乙状结肠壁内血管活性肽和P物质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其传输障碍可能与肠壁内血管活性肽和P物质能神经元功能障碍有关。此外,最新研究表明50%的STC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和胆囊动力障碍,因此STC可能是一种累及多组织的胃肠动力方面异常的病变。原发性盆底肛门痉挛或巨结肠、继发性骶神经损害、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直肠前突、直肠脱垂和会阴下降等疾病,可引起排便困难。盆底肛门肌肉痉挛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由于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不能松弛,甚至出现异常的矛盾收缩,导致直肠肛管角变锐,肛管压力上升,导致粪便排出困难。巨直肠则是因肛门直肠交界处缺乏或缺少神经节细胞,粪便到达直肠不能引起肛门直肠抑制反射,难以发动排便。会阴下降综合征可能是由于长期过度用力排便,使得盆底肌薄弱,肛管直肠角缩小,增高的腹内压可传导至直肠前壁,促使该处黏膜脱垂至肛管上端,当盆底下降时,阴部神经及其供应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分支受到牵拉,长期的牵拉严重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近来有出口梗阻型便秘也可由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所致,肛门内括约肌不能松弛,而直肠肛门括约肌抑制性反射的最小松弛容积(MRV)和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却明显增加,造成肛管舒张不良,粪便滞留直肠,引起排便困难。另外,直肠感觉功能亦是出口梗阻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便秘患者的直肠便意阈值和直肠最大耐受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表明其内脏运动神经和容量感受神经受损,引发直肠对容量刺激的异常迟缓反应,导致直肠感觉功能减退,因缺乏便意而不能发动排便反射。第一章肛肠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二、分美慢性便秘的临床分型有不同的方法。美国目前将便秘的诊断分为6种情况:①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BS便秘型);②慢传输型便秘;③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④混合型便秘,即慢传输型和直肠出口梗阻型同时并存;⑤功能型便秘(功能性梗阻或药物副作用);⑥继发于系统疾病的便秘。我国现将便秘按照病因学分类,包括慢性器质性(继发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和IBS便秘型。本文重点介绍慢性功能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罗马Ⅱ标准将其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三种。出口梗阻型便秘可分为:①直肠及盆底生理功能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弛缓性(直肠无力性)便秘。包括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内套叠)、会阴下降综合征等。②由于盆底肌痉挛性功能亢进导致的出口失弛缓性(盆底肌功能不良性)便秘,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盆底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外括约肌失调综合征等。③由直肠毗邻组织器官压迫或阻塞直肠所致的直肠外梗阻性便秘,包括子官后倾。三、症状和体征(一)症状便秘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少,通常7d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甚至10多天还没有便意;大便量少、粪便干硬,排出困难。患者除了排便困难外,常合并一些特殊的症候群,如肛门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有时依靠手法帮助才能排便,若合并有其他疾病时,常伴便血、下腹坠胀、腹胀、会阴疼痛、肛门部疼痛等症状。结、直肠肿瘤晚期引起的便秘可在相应部位扪及腹包块,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患者晚期如出现肛门直肠梗阻时可有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等。肛裂时患者因惧怕排便时肛门疼痛,可出现便秘,但同时伴有肛门周期性疼痛。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排便次数减少,常缺乏便意或粪质坚硬,无肛门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尽感。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有便意或缺乏便意,排便较费力或排便量少,并伴随有排便不尽感和肛门、直肠坠胀感。混合型则同时具有两者的特征。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以进行性排便困难为主要特征,可出现便条变小,便意频繁,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了便秘外,还伴腹部不适或腹痛,但能在排便后缓6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解,且症状一般间断出现,发病过程中可有精神紧张、抑郁症状,但无发热、体重减轻、便血等。(二)体征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直肠指诊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的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排便功能正常;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门直肠指诊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便秘患者可见肠型或蠕动波,听诊时可有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肠扭转时腹部不对称;单纯性肠梗阻因肠管扩张可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直肠癌患者直肠指诊有时可扪及形状不规则的肿块,指套可染血。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直肠指诊时作排便状,可触及直肠腔内黏膜折叠堆积,柔软光滑、上下移动、有壅塞感或绕指感,内脱垂部分与肠壁之间有环形沟:肛门镜检查时患者腹压稍加大即可见直肠黏膜堆积,似瓶塞样突入肛门镜镜筒开口。肛裂患者检查时可见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处的裂开状遗疡,如反复感染后常合并创面边缘硬结、肛乳头肥大和哨兵痔。直肠前突直肠指诊时可在肛管上方的直肠前壁扪及易凹陷的薄弱区,在阴道内指诊时,可触及突人阴道内的位于括约肌上缘的直肠前壁所形成的囊袋样包块,重度直肠前突可用手指将阴道后壁推至阴道外口。会阴下降综合征直肠指诊时肛管张力降低、可在肛门内触及松弛堆积的前壁黏膜,并可感觉到子宫压迫直肠,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松弛,或有充血糜烂,甚至有遗疡。盆底痉挛综合征直肠指诊时可触及盆底肌肥厚,指诊时张力提高,肛管直肠环可稍变僵硬、活动度减小。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指诊时可见肛管紧张度增高,耻骨直肠肌肥大,肛管延长,有压痛等。四、鉴别诊断由于便秘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可以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故对便秘的诊断应重在病因诊断,而不是症状诊断,诸如“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等。仅做出症状诊断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并有误诊、漏诊重大病变的可能。接诊时应按常规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在导致便秘的原发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尚不明显而首先表现为便秘症状时,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特别重要。对于便秘患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必要时可对患者做全身体格检查,但重点是检查腹部,注意腹部有无包块、肠鸣音的变化、有无腹膜刺激征等。直肠指诊对便秘患者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直肠下段的情况,直肠指诊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直肠指诊对直肠黏膜内···试读结束···...

    2022-10-25

  • 《社区中西医外科适宜诊疗技术手册》朱吉等|(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社区中西医外科适宜诊疗技术手册》【作者】朱吉等【页数】138【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309-14963-0【分类】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手册【参考文献】朱吉等.社区中西医外科适宜诊疗技术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社区中西医外科适宜诊疗技术手册》内容提要:本书依据西医疾病的分类方法,选取基层医疗机构外科常见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挖掘、遴选和整合天山中医医院的特色与优势中西医外科适宜技术,以文字、图表、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达,最终形成一本易携带、易操作、易推广的操作手册。《社区中西医外科适宜诊疗技术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章/极移神经根型颈椎病第一节。概述颈椎病多数是因长期低头工作、感受风寒、年老体虚等所致。常见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或伴有眩晕,步行无力等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髓核脱水,纤维环弹力减退并变形。骨板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等继发性改变,这些结构变化均可使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亦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颈部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也能使颈椎第间盘组织及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章颈椎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大致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神经型、混合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常见,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型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并出现相应节段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表现。其发生率仅次于颈型,多见于30~40岁者,一般有颈部外伤史,无明椎病显外伤史而起病缓慢者多与长期低头或伏案工作有关。发病主要由颈椎体侧方骨质增生,尤其是钩椎骨刺伸入椎间孔内,使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其中以C6、C7神经根受累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国传统医学无对应的名称,相应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颈筋急”“颈肩痛”“项痹病”等范畴。中医认为颈痹的发生常与伏案久坐、跌仆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弱、肝肾不足等有关。本病病位在颈部筋骨,与督脉、手足太阳经、少阳经脉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筋骨受损,经络气血阻滞不通。颈部感受风寒,气血闭阻;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肝血亏虚、肾精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颈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第二节。临床表现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患者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疼痛为酸痛、钝痛或灼痛,伴有针刺样、刀割样或电击样痛,常伴有手指麻木感,晚间可因疼痛加重而影响休息。颈部过伸、过屈或咳嗽、打喷嚏、大便时疼痛可加剧。少数患者需用手保护患部,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急性期患者需做影像学检查,明确颈椎间盘是否突出,慢性期患者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此外,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部分患者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颜色暗红或苍白。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但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绝大多数是单一神经根受到压迫,只有0.20%的患者出现两侧神经根受累。各节段神经根发病率为:C7神经根最常受累(43%~69%),其次为C6神经根(18%~28%)中C8神经根(6%~13%)和C5神经根(2%~7%)。T1神经根虽然参与构成臂丛,但因其处于T1~T2椎间孔内,很少受累。外科适宜诊疗第三节。诊断要点术手册一、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查体可见颈部发僵、肌肉紧张、痉挛,生理性前凸减小。严重病例甚至头部处于强迫位置,如向前向健侧轻屈等。病变椎间盘相应的颈椎横突下方、棘突、棘突旁等部位可以有深压痛,患侧肩胛内上角和内缘也可有压痛点,并向相应的神经根分布区扩散。颈部活动受限,以仰头及头部向病侧弯曲时活动受限最为明显。此外,在不同的部位还可以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萎缩或肌腱反射减弱等表现。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表现为患者持物费力,甚至脱落。肢体骨骼肌由两根以上的神经共同支配,若单独神经受损表现为轻度肌力减弱,若为主要的神经根受累,则可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颈椎间盘退变后两侧后方突出或钩椎关节出现增生,可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C3一C4椎间隙以上的病变,可刺激或压迫C3或C4神经根,患者常感颈部疼痛,并向头枕部放射,风池穴附近可有压痛,枕部皮肤麻木。但一般C3~C4椎间隙以上节段出现退行性变而发生颈椎病者较少见。C4~C5椎间隙病变,可刺激或压迫C5神经根,患者常感疼痛经肩顶部、肩胛骨内缘上部、肩部、放射至上臂外侧,很少到前臂。医生检查时,发现肩部及上臂外侧可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区,上臂外展、上抬的三角肌肌力减退,严重者可发现肩部的三角肌、斜方肌及冈上肌的肌肉萎缩,失去正常丰满的外形而塌陷。C5~C6椎间隙的病变,可刺激或压迫C6神经根,患者除颈部、肩胛骨内缘、肩部、前胸部疼痛、麻木外,还可放射至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前臂的拇指侧),以及拇指和示指。医生检查时,可发现上臂外侧、前臂桡侧,以及拇指和示指痛觉过敏或减退,屈肘力量(肱二头肌)较弱,肱二头肌腱反射减退,肱桡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肱二头肌萎缩。C6~C7椎间隙病变,可刺激或压迫C7神经根,患者感觉疼痛沿颈肩上臂第放射至前臂背侧、示指及中指。医生检查时,可发现患者示指和中指痛觉过敏章或减退,伸肘力量减弱,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伸腕与伸指肌力有时也可神减弱。C7与T1椎间隙的病变,可刺激或压迫C8神经根,患者疼痛在颈部、肩部、根型肩胛骨内下缘,并常沿着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即前臂的内侧或小指侧)放射至椎病无名指和小指,手的精细活动功能障碍。医生检查时,可发现患者小指和无名指痛觉过敏或减退,示指、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屈曲,以及分开与并拢的力量常有减弱,严重者可见手部肌肉萎缩明显,一般无腱反射改变。二、特殊检查特殊检查包括: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阳性;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和肱三头肌腱反射活跃,或者反射减退甚至消失。以上检查、3均宜采用双侧对比。三、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质增生,项韧带可有钙化现象;过伸过屈位片可显示病变节段不稳定,病变节段在屈伸时活动过度;颈椎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有骨刺形成,并突向椎间孔,使椎间孔变小。磁共振或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管狭窄及神经根受压的表现。四、鉴别诊断凡有颈、肩、上肢痛并有颈脊神经体征者均应进行鉴别诊断,如颈部扭伤、颈肩肌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膈肌刺激征、腕管综合征等。有些疾病通过X线摄片检查即可鉴别诊断,如颈椎结核、颈椎骨髓炎、颈椎肿瘤、肩周炎和颈椎骨折、脱白等。此外,还应与风湿痛、胸廓出口综合征、锁骨上肿瘤、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心绞痛等进行鉴别诊断。社区第四节西中医适宜治疗技术外科药物治疗宜诊(一)风寒湿证术手册1.证候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部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2.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3.主方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伤寒论》)加减。4.中药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5.成药风湿骨痛胶囊,每日2次,每次4粒。(二)气滞血瘀证1.证候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暗,舌苔薄,脉弦。42.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3.主方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加减。4.中药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熟地黄、白芍、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羌活、没药、地龙等。5.成药颈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三)肝肾不足证1.证候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质红少津,舌苔薄,脉弦。2.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3.主方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4.中药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巴戟天、当归、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芍药、甘草等。5.成药仙灵骨葆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四)气血亏虚证1.证候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舌苔薄,脉细弱。2.治法补益气血,养筋止痛。3.主方八珍汤(《丹溪心法》)加减。第4.中药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章川芎、熟地黄、白芍等。5.成药八珍胶囊,每日2次,每次3粒。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操作准备1.备齐用物1~1.5寸毫针,75%乙醇棉球,治疗盘等。根据患者体质、肥瘦及腧穴部位选择针具规格。2.安置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松解衣物,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护隐私,注意保暖。(二)操作流程(1)选穴:主穴为大椎穴、天柱穴、后溪穴、颈夹脊穴。如出现枕大神经痛,5取C2一C4夹脊穴;肩外沿连上臂外侧痛,伴有前臂桡侧至手腕有窜麻及酸麻感,取C4~C5夹脊穴;若疼痛窜麻至拇指、示指,取C5~C6夹脊穴;疼痛窜麻至中指、无名指,取C6C7夹脊穴;疼痛窜麻至无名指、小指,取C7、T1夹脊穴。辨证选穴:风寒湿型加合谷穴;气滞血瘀型加膈俞穴;肝肾不足型加三阴交穴;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2)用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3)医者以30号1~1.5寸毫针,采用爪切或夹持进针法,从夹脊穴快速刺入棘突根部,有沉紧感后进行调气,平补平泻,使得气感向患者项、肩、臂传导。深度为0.5一1.2寸,捻转补泻每穴每次2分钟,要求有麻电感,其中针刺后溪穴时,方向应朝合谷穴方向透刺,使针感向掌背手指及肩肘放射。(4)接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40Hz,电流强度2mA。(5)治疗时间为20分钟。(三)注意事项针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针刺过程中若出现晕针反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辅助患者平卧,头低足高位,口服温开水或白糖水。拔针后按压穴位,若出现血肿,可先冷敷止血,再热敷促进吸收。(四)疗程疗效西医外针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痛或麻木感、头晕等症状。但由于刺激或压迫的组织不同、程度的差宜异,以及选穴和针灸操作上的差异,患者的疗效可能出现差异。一般而言,针灸疗技治疗对于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效较差。手三、手法治疗(一)操作准备安置体位:患者取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松解衣物,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护隐私,注意保暖。(二)操作流程1.舒筋法医者用两手掌根部,从头部开始,沿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纤维方向,分别向项外侧沟及背部分筋。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反复8~···试读结束···...

    2022-10-25

  • 《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武蕾,刘化峰,霍玉贤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作者】武蕾,刘化峰,霍玉贤等主编【页数】515【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5189-3818-6【价格】165.00【分类】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武蕾,刘化峰,霍玉贤等主编.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1.图书目录:《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两篇,第一篇为总论,即第一章至第七章,阐述了呼吸系统基础概述、中医学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候及其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中药及方剂、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检查及护理技术、呼吸病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篇为各论,即第八章至第二十章,分别详尽地阐述了鼻部疾病、气管及支气管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和肺肿瘤、肺血管疾病、胸膜纵隔疾病等。《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呼吸系统基础概述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概述呼吸系统(reiratioytem)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织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发音、嗅觉、神经内分泌,协助静脉血回心和参与体内某些物质代谢等功能。一、鼻鼻(oe)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三部分,即外鼻、鼻腔和鼻旁窦。又是嗅觉器官。1.外鼻(exteraloe)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内覆黏膜,位于面部中央的呼吸器官。分为骨部和软骨部。软骨部的皮肤因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成为痤疮酒渣鼻和疖肿的好发部位。外鼻与额相连的狭窄部称鼻根,鼻根与鼻尖之间为鼻背,外鼻前下端的隆起部位为鼻尖,鼻尖向两侧半圆形隆起部称鼻翼(aalala),呼吸困难的患者有鼻翼翕动的症状。2.鼻腔(aalcavity)呼吸道起始部,顶部窄,底部宽,前后狭长的腔隙。是由骨和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肤构成。鼻腔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两半,向前借鼻孔通外界,向后借鼻后孔通鼻咽部。每侧鼻腔又借鼻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每侧鼻腔又借鼻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阈为鼻前庭上方的弧形隆起,是皮肤和黏膜的交界处,鼻前庭由皮肤覆盖,鼻前庭富有皮脂腺和汗腺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为疖肿的好发部位,且因其缺少皮下组织,故在发生疖肿时疼痛剧烈。3.鼻旁窦(araaaliue)含气颅骨开口于鼻腔的骨性腔洞,分别位于额骨、筛骨、蝶骨和上颌骨内。窦壁内衬黏膜并与鼻腔黏膜相移行。有温暖、湿润空气及对发音产生共鸣的作用,又称副鼻窦。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1)额窦(frotaliu):位于额骨额鳞的下部内,左右各一,呈三棱锥体形。底向下,尖向上,中隔常偏向一侧,大小不一。中国人其高平均3.2cm,其宽平均2.6cm,前后深度为1.8cm。额窦口在窦底部通筛漏斗,开口于中鼻道。(2)筛窦(ethmoidaliue):鼻腔外侧壁上部与两眶之间筛骨迷路(ethmoidallay-ith)内海绵状的小气房,每侧3~18个。按部位分为前筛窦、中筛窦和后筛窦。前筛窦气房数1~6个,中筛窦的气房有1~7个,两者均开口于中鼻道;位于筛骨迷路后部的后筛窦,开口于上一鼻道。因其与视神经管毗邻,后筛窦的感染向周围蔓延,可引起视神经炎。(3)蝶窦(heoidaliu):蝶骨体内的含气的腔洞,位于鼻腔上部的后方,与后筛窦为邻。容积平均7.5ml,被中隔分为左、右两腔,窦口直径2~3mm,分别开口于左、右蝶筛隐窝。(4)上颌窦(maxillary):位于上颌骨体内,近似三角形的腔洞。成人上颌窦平均高3.3cm、宽2.3cm、长3.4cm,容积平均为14.67ml,分5个壁。前壁为上颌骨体前面的尖牙窝,骨质薄;后壁与翼腭窝毗邻;上壁即眶下壁;底壁即上颌骨的牙槽突,常低于鼻腔下壁。因上颌第2前磨牙、第1和第2磨牙根部与窦底壁邻近,只有一层薄的骨质相隔,有时牙根可突入窦内。此时一牙根仅以黏膜与窦腔相隔,故牙病与上颌窦的炎症或肿瘤可互相累及。内侧壁即鼻腔的外侧壁,由中鼻道和大部分下鼻道构成。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开口处直径平均3mm,上颌窦因开口位置较高,分泌物不易排出,窦腔积液时,应采用体位引流。二、喉喉(laryx),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主要由喉软骨和喉肌构成。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借喉口通喉咽部,以环状软骨气管韧带连接气管。成年人的喉位于第3~6颈椎前方。其前方自浅入深有皮肤、颈筋膜、舌骨下肌群等成层排列,其后方为咽,两侧有颈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1.喉软骨喉的支架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等喉软骨构成。(1)甲状软骨(thyroidcartilage):形似盾牌,为最大的喉软骨。位于环状软骨与会厌软骨之间,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由前缘互相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骨板组成。融合处称前角(ateriorhor),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在成年男子尤为显著。喉结上方有呈“V”形的切迹,称上切迹(ueriorotch)。左、右软骨板的后缘游离并向上、下发出突起,分别称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较短,与环状软骨相关节。(2)环状软骨(cricoidcartilage):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由前部低窄的环状软骨弓(cricoidarch)和后部高阔的环状软骨板(cricoidlamia)构成。板上缘两侧各有一杓关节面(aryteoidarticularurface)。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弓与板交界处有甲关节面(thyroidarticularurface)。环状软骨的作用是支撑呼吸道,保持其畅通,损伤会产生喉狭窄。(3)会厌软骨(eiglotticcartilage):一个薄而具有弹性的树叶状软骨板,位于舌骨体·2第一章呼吸系统基础概述后方。上宽下窄呈树叶状,下端借甲状会厌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的上部。会厌软骨被覆黏膜构成会厌(eiglotti),为喉口的活瓣,吞咽运动时,喉随咽上提并向前移动,会厌封闭喉口,阻止食团入喉并引导食团进咽。(4)杓状软骨(aryteoidcartilage):坐落于环状软骨板上缘两侧,形似三棱椎体形,成对的喉软骨。分为一尖、一底、两突和三个面。它与环状软骨底之间有关节面,底面有向前伸出的突起称声带突(vocalroce),为声韧带附着处;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称肌突(mucularroce),大部分喉肌附着于其上。2.喉的连接喉的连接分喉软骨间的连接及舌骨、气管与喉之间的连接。(1)甲状舌骨膜:位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结缔组织膜。其中部增厚称甲状舌骨正中韧带。连接甲状软骨上角和舌骨大角的韧带为甲状舌骨外侧韧带,其内常含有麦粒软骨。(2)环甲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甲关节面和甲状软骨下角的环状软骨关节面构成的联合关节。在环甲肌牵引下,甲状软骨在冠状轴上能做前倾运动。前倾使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距变大、声带紧张;复位时,两者间距变小、声带松弛。(3)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板上缘外侧部的杓关节面和杓状软骨底的关节面构成喉软骨间连接。杓状软骨可沿该关节垂直轴做旋内与旋外运动。旋内使声带突互相靠近,缩小声门;旋外使声带突互相分开,开大声门。环杓关节还可做向前、后、内侧、外侧等各方向上的滑动。(4)方形膜: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会厌软骨两侧缘,向后附着于杓状软骨前内侧缘。构成喉前庭外侧壁的基础。上缘强厚,包被杓会厌襞,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即室韧带。(5)弹性圆锥:喉腔内呈圆锥形的弹性结缔组织膜,又称环声膜或环甲膜。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呈扇形向后、向下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上缘。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较前庭韧带厚而短。其中部弹性纤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阻塞时,为抢救患者生命可在环甲正中韧带处进行穿刺,以建立暂时性通气道。当紧急切开弹性圆锥进行抢救时,注意勿损伤环甲动脉吻合弓。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黏膜一起,称为声带。(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为连接环状软骨下缘和第1气管软骨环的结缔组织膜。3.喉肌发音的动力器官,系横纹肌(表1-1)。具有紧张或松弛声带、缩小或开大声门裂以及缩小喉口等作用。按其部位分内、外两群;按其功能分声门开大肌和声门括约肌。(1)环甲肌:是唯一的一对喉外肌群。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面,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甲状软骨下角和下缘。环甲肌收缩将增加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距,紧张并拉长声带。(2)环杓喉肌:成对,起于环状软骨板后面,斜向外上方,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该肌收缩能使环杓关节在垂直轴上旋转,拉肌突转向后内下,使声带突转向外上,开大声门裂,紧张声带。(3)环杓侧肌(lateralcricoaryteoidmucle):起于环状软骨弓上缘和弹性圆锥的外·3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面,自甲状软骨的内侧向后上方斜行,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该肌收缩牵引肌向前下方运动,使声带突转向内侧,使声门裂变窄。表1-1喉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名称起止作用环甲肌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面,止于甲状软骨下缘和下角紧张声带环杓侧肌起于环状软骨上缘和外面,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声门裂变窄杓横肌肌束横行连于两侧杓状软骨的肌突和外侧缘缩小喉口和喉前庭紧张声带杓斜肌起于杓状软骨肌突,止于对侧杓状软骨尖缩小喉口和声门裂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止于杓状软骨外侧面内侧部使声带松弛,外侧部使声门裂变窄杓会厌肌起于杓状软骨尖,止于会厌软骨及甲状会厌韧带拉会厌向后下,关闭喉口(4)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向后止于杓状软骨外侧面。上部肌束位于前庭韧带外侧,收缩能缩短前庭襞;下部肌束位于声襞内,声韧带的外侧,称声带肌。收缩使声襞变短并松弛。(5)杓肌:杓肌位于喉的后壁,包括杓横肌、杓斜肌和杓会厌肌。4.喉腔由喉软骨、韧带、纤维膜、喉肌和喉黏膜等共同围成的管腔。上起自喉口,与咽相通;下通气管,与肺相连。喉腔侧壁有上、下两对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前庭襞,下方的一对称声襞。借上述两对皱襞将喉腔分为前庭襞上方的喉前庭,声襞下方的声门下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喉中间腔。(1)喉口:喉腔的上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共同围成。连接杓状软骨尖与会厌软骨侧缘的黏膜皱襞称杓状会厌襞。前庭襞喉腔侧壁上一对矢状位、呈粉红色的黏膜皱襞。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上方的前内侧缘之间。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较声门裂宽。声襞喉腔侧壁下一对呈白色的黏膜皱襞。张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它较前庭襞更突向喉腔。(2)喉前庭:位于喉口与前庭襞之间,上宽下窄呈漏斗状的部分喉腔。前壁中下分附着有会厌软骨茎,附着处的上方有呈结节状隆起称会厌结节。(3)喉中间腔:为喉腔中声襞与前庭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经前庭襞与声襞间的裂隙至喉室。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黏膜构成。声门裂是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的裂隙,比前庭裂长而窄,是喉腔最狭窄之处。声门裂前2/3在两侧声带之间,称膜间部;后1/3位于两侧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称软骨间部。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4)声门下腔:声襞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部分喉腔。其黏膜下组织疏松,感染时易发生喉水肿,尤以婴幼儿更易发生急性喉水肿而致喉梗死,产生呼吸困难。三、气管与支气管1.气管气管位于喉与气管权之间的通气管道。成人男、女性平均长10.31cm和.4第一章呼吸系统基础概述9.71cm。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约平第6颈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约平第4胸椎体下缘处,分叉形成左、右主支气管。其全长以胸廓上口为界,分为颈部和胸部。在气管权的内面,有一矢状位向上的半月状嵴称气管隆嵴,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查时判断气管分叉的重要标志。气管由黏膜、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由14~17个呈“C”形缺口向后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气管软骨后壁缺口由气管的膜壁封闭,该膜壁由弹性纤维以及平滑肌构成的气管肌构成。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施行。2.支气管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支。其中一级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二级分支为肺叶支气管,三级分支为肺段支气管,如此反复分支达23~25级直至肺泡管。(1)右主支气管:气管权与右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男性平均长2.1cm,女性平均长1.9cm。其外径男性平均长1.5cm,女性平均为1.4cm。气管中线与主支气管下缘间夹角称嵴下角,男性右嵴下角平均为21.96°,女性平均为24.7°。(2)左主支气管:气管权与左侧肺门之间的通气管道、男性平均长4.8cm,女性平均长4.5cm。其外径男性平均长1.4cm,女性平均长1.3cm。男性左嵴下角平均为36.4°,女性平均为39.3°。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前者细而长,嵴下角大,斜行,通常有7~8个软骨环;后者短而粗,嵴下角小,走行相对直,通常有3~4个软骨环,经气管坠人的异物多进人右主支气管。四、肺肺为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坐落于膈肌的上方、纵隔的两侧。肺的表面覆盖脏胸膜,透过胸膜可见许多呈多角形的小区,称肺小叶,如感染称小叶性肺炎。生活状态下的正常肺呈浅红色,质柔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成人的肺质量约等于本人质量的1/50,男性平均为1000~1300g,女性平均为800~1000g。健康成年男性左、右两肺的空气容量为5000~6500ml,女性小于男性。1.肺的形态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肺呈圆锥形,包括一尖一底、三面、三缘。肺尖即肺的下端,钝圆,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向上伸至锁骨上方达2.5cm。肺底即肺的下面,坐落于膈肌之上,受膈肌压迫肺底呈半月形凹陷。肋面即肺的外侧面与胸廓的侧壁和前、后壁相邻。纵隔面即内侧面,与纵隔相邻,其中央为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或第一肺门。肺门为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人的门户,他们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肺根。两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两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排列不同,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肺静脉:右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膈面即肺底,与膈相毗邻。前缘为肋面与纵隔面在前方的移行处;较锐利,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切迹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后缘即肋面与纵隔面在后方的移行处,位于脊柱两侧的肺沟内。下缘为膈面、肋面与纵隔面的移行处,其位置随呼吸运动变化有显著变化。肺借叶间裂分叶,左肺的叶间裂为斜裂,由肺门的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5.呼吸内科中西医诊疗学下两叶。右肺的叶间裂包括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3叶。肺的表面有被毗邻器官压迫形成的压迹或沟。如:两肺门前下方均有心压迹;右肺门后方有食管压迹,上方有奇静脉沟;左肺门后方有胸主动脉,上方眦邻主动脉弓。2.胎儿肺与成人肺的区别胎儿和未曾呼吸过的新生儿肺不含空气,比重较大(1.045~1.056),可沉于水底。有过肺通气者因肺含空气,肺的比重较小(0.345~0.746),能浮出水面。这一点在法医学鉴定中非常有实用价值。3.支气管树在肺门处,左、右主支气管分出2级支气管,进入肺叶,称为肺叶支气管。左肺有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右肺有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经第二肺门进入肺叶后,陆续再分出次级支气管,即肺段支气管。全部各级支气管在肺叶内如此反复分支直达肺泡管,共分23~25级,形状如树,称为支气管树。4.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布区域的肺组织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均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称支气管肺段,又称肺段。肺段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面朝向肺的表面通常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有时因左肺出现共干肺段支气管,例如后段与尖段、前底段与内侧底段支气管形成共干,此时左肺只有8个支气管肺段。每个支气管肺段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相邻支气管肺段间隔以肺静脉属支及疏松结缔组织。由于支气管肺段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临床可以支气管肺段为单位进行手术切除。5.支气管及肺段的血液供应肺动脉起自肺动脉权,是运送血液至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性血管,分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在肺门其分支先位于支气管前方,再转向后方。在肺内的分支多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直至分支进入肺泡隔,包绕肺泡壁形成肺泡毛细血管网。支气管动脉是指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供应支气管的较细分支,为肺的营养血管,通常有1~4支。左侧主要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侧主要来自第3~5肋间后动脉。在肺门处支气管动脉互相吻合,交通成网,并伴随肺叶支气管走行进入肺叶内,由支气管肺段门进入支气管肺段内,形成1~3支肺段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最终在支气管壁的外膜和黏膜下层形成供应支气管的毛细血管网。经支气管动脉的介入疗法目前已成为治疗肺肿瘤的方法之一。附:古典医籍对于肺的描述肺的位置从现代解剖学所述,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灵枢·九针论》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明·章潢图论《古今图书集成卷艺术典》引脏腑全图说:“喉管下有肺两叶,为华盖,盖诸心脏腑。”明·赵献可《医贯·形景图》日:“喉下为肺,两叶百莹,谓之华盖,以覆诸脏。”所谓“盖”及“华盖”,均系形容位置最高之意,就是说肺位居五脏六腑之首。《素问·针禁论》曰:“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缺盆”即锁骨上窝,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2~3cm,若刺锁骨上窝凹陷处,可刺破肺尖,致气外泄,而使人产生喘咳逆等症状,也就是说中医认识到肺是位于胸腔之中的器官,《难经·三十一难》曰:“心者血,肺者气,…故令心,肺在膈也。”这就更说明了心主血液循环,肺主一身之气,故心肺都位于膈肌之上。《难经·三十五难》日:“经言心·6···试读结束···...

    2022-10-25 呼吸内科主要看什么病 呼吸内科出科小结

  • 《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王玉,崔文玉,陈心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作者】王玉,崔文玉,陈心智主编【页数】48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132-3677-5【分类】结核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王玉,崔文玉,陈心智主编.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内容提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始终高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我国不仅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同时也是耐多药结核病流行高发的国家之一。当前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已成为当今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题。《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内容试读上篇第一章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论上篇总论第一章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中医对结核病的认识痨病是中医学对结核病的俗称,认为它是“痨虫”感染和过劳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具有传染性,有“尸疰”“鬼疰”“传尸”“劳疰”等称谓;由于其发病特点,还有“骨蒸”“劳嗽”“痨瘵”等叫法。另外,因为该病病情缠绵,治疗难度大,且有一定传染性,古代将其与中风、鼓胀、噎膈并称为四大难症。中医学对肺痨的认识始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描述的临床表现与肺痨相似,如“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指出本病发展至极期可见五脏皆衰之危象,并以临床死亡为结局。《灵枢·玉版》中也有“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等描述。《灵枢·五禁》:“形肉已脱,是一夺也;大脱血之后,是二夺也。”形象地描写了痨瘵的临床表现及脉象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滑甚为息奔上气。”其所述睡血、多汗、泄泻、息贲、鼠瘘等,描写了肺痨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有“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1-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为痨得之”的记载。与此同时,《中藏经·传尸》说:“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已经认识到与患者直接接触引起传染的可能性,指出并非局限于家族,只要“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即可“染而成疾”。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谓:“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自灭门。”描述了肺痨在当时流行猖獗,以及人们对其无能为力的情况。隋唐时期,肺痨在当时依然流行猖獗。《诸病源候论·尸注候》再次有“死后复易傍人,乃至灭门”之说,指出了该病较严重的传染性。又《诸病源候论·骨注候》说:“…令人气血减耗,肌肉消尽,骨髓间时喻喻而热,或濈濈而汗,柴瘦骨立。”是对肺痨晚期症状的描述。《诸病源候论·虚劳咳嗽候》:“虚劳而咳嗽者,脏腑气衰,邪伤于肺故也。久不已,令人胸背微痛…咳逆唾血…然肺主于气气之所行,通荣脏腑,故咳嗽俱人于肺也。”十分清晰地阐述了肺痨咳嗽、唾血等临床表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九虫》提出“劳热生虫在肺”,并把“尸疰”列入肺脏病篇,明确认定病位在肺。与此同时,王焘《外台秘要·卷十六》也指出“肺劳热,损肺生虫”,“生肺虫,在肺为病”。提出“肺虫”之说,显然是通过长期实践,已认识到肺痨是由一种特殊的“肺虫”引起的,这在认识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外台秘要·传尸》对肺痨临床表现的描述也很详细,认为肺痨“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病”,并描述其症状是“有时盗汗,食无滋味,口内生疮,心常烦热,唯欲眠卧,朝轻夕重,两颊口唇悉红赤如傅烟(胭)脂,又时手足五心皆热”。并提到本病“心腹积聚坚结”,“脑后两畔有小绺(即小结”等并发症。宋元时期,诸多医家对本病的研究亦大有发展。如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与严用和《济生方》列“劳瘵”专篇,明确地将肺痨从一般虚劳和其他疾病中独立出来,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大发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擦》指出本病“内非七情所致,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还叙述了肺痨的症状表现,说:“其变有二十二种,或三十六种,或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并强调治肺痨当用“杀虫”的治法。《济生方·劳擦》同意其说,认为本病是肺“受虫啮”所致,且“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传变不一…”,已注意到对其病机进行研究。但对肺痨的病机研-2上篇第一章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论究贡献最大者首推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劳擦·附录》说:“盖劳之由,因人之壮年,气血完聚,精液充满之际,不能保养性命,酒色是贪,日夜耽嗜,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真元,虚败精液…”强调了劳瘵形成的内在因素。并认为肺痨的病机是“火盛金衰”,说“劳瘵主乎阴虚”,治疗上切忌大寒大热,“殊不知大寒则愈虚其中,大热则愈竭其内”,为治疗肺痨指明了用药方向。元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十药神书》,该书提出“夫人之生也,禀三地氤氲之气,在乎保养真元,固守根本,则万病不生,四体轻健;若不养真元,不固根本,疾病由是生”,阐明了保养真元是预防肺痨的基础,只有元真通畅,不被痨虫感染,才能保持人即安和,万病不生。在治疗上该书首先提出了止血为先,补气在后,体现了“气能生血”的观念。其次,则选用丁字保和汤(知母、贝母、天门冬、款冬花、天花粉、薏苡仁、杏仁、五味子、甘草、马兜铃、紫菀、百合、桔梗、阿胶、当归、地黄、紫苏、薄荷、百部)、戊字保真汤(当归、生地黄、白术、黄芪、人参、赤茯苓、陈皮、赤芍药、甘草、白茯苓、厚朴、天冬、麦冬、白芍药、知母、黄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熟地黄入己字太平丸(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款冬花、杏仁、当归、熟地黄、黄连、阿胶珠、蒲黄、京墨、桔梗、薄荷、白蜜、麝香)、庚字沉香消化丸(青礞石、明矾、猪牙皂角、生南星、生半夏、白茯苓、陈皮、枳壳、枳实、黄芩、薄荷、沉香)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重点。最后,则选用辛字润肺膏、壬字白凤膏、癸字补髓丹以补益法善后。此三步治疗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医学之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的用药方法不谋而合。明清时期,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明·李梴《医学入门》指出了肺痨必具潮热、盗汗、咳嗽、咯血等六大主症,以及某些常见的兼症,为临床诊断提出依据。同时,龚廷贤《寿世保元·劳瘵》则进一步对其病机实质做了阐述:“夫阴虚火动,劳擦之疾,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伤其精则阴虚而火动,耗其血则火亢而金亏。”李中梓《医宗必读·虚榜·传尸劳瘵》进一步提出“补虚以补其元,杀虫以绝其根”的治疗大法,其中特别强调杀虫一法,说:“能杀其虫,虽病者不生,亦可绝其传疰耳。”认为杀虫不仅有治疗意义,还有预防意义。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劳瘵》提出“痰瘀稽留”之说,在其病机演变方面又有所发挥。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总结治虚之经验,-3-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认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也是治疗肺痨诸虚的原则。至此,肺痨的理法方药已日趋完备。总之,几千年的中国医学发展史,为中医防治结核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医家对痨病的认识,从病名、病因、临床表现,到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都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晋以前的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治疗,还是后世“补虚杀虫”原则的确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那么,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医治疗学的优势,为实现降低“三病两率”的目标努力进取,正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第二节中医药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结核病防治机构,中医学者也开始介入结核病防治的研究领域,逐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结核病的道路。首先,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中医学者就已开展结核病防治的研究工作。著名中医学家张继有在总结古代医家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曾经指出中医学通过整体辨证论治的方法,能够改变患者的整体机能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是中医治疗结核病的优势所在。而辽宁鞍山某医院则选择化疗3个月后疗效较差或加重的肺结核患者,给予狼毒枣进行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核灶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另外,在50年代还有应用云南白药治疗肺结核,应用火针、猫爪草治疗淋巴结核的报道。其次,60年代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发展,部分中医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结核病的病因病机,认为肺结核是以阴虚为主要证候的疾病,并且认为肺结核的活动期多属阴虚,静止期多属阳虚,结核病灶损坏肺组织有严重肺功能障碍者,多属阴阳俱虚。在治疗上则提出了“重在补养”的治疗原则。应用肺虚补脾、肝虚补肾,培土生金、益水养木之法,而不能孤立地对症治疗。同时,还有应用黄柏素、马齿苋、黄连治疗肺结核的报道,较前期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者,无论在临床症状还是病灶吸收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另外,民间还有应用阳和-4-上篇第一章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论膏、蜂房散、蜈蚣膏治疗骨结核的报道,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在瘘管闭合治疗等方面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狼毒在高浓度状态下,对人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藜芦有一定的体外抑制结核杆菌作用:黄芩、丹参、连翘、紫草根等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疗效。70年代初期,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研究,仍然以中药复方或单方治疗结核病为主。有报道采用骨痨汤(瓜子金15g,银花15g,重楼9g,紫花地丁30g,赤芍9g,川牛膝9g,徐长卿9g,当归9g,土黄芪15g,皂刺9g)和骨痨片(蜈蚣60g,天龙60g,地鳖虫60g,制乳没各30g,三七粉30g,红花30g,炮甲15g。共研细末,加赋形剂压片)治疗骨和关节结核;采用海甘消瘰汤(海藻24g,昆布24g,浙贝母9g,郁金9g,甘草9g,青皮9g,玄参12g,生牡蛎15g,橘核15g,枳实9g)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到了70年代末期,开始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的临床观察报道,其中,赵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结核113例疗效分析》和李某《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结核228例疗效观察》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临床研究水平。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儿茶、紫菀、夏枯草、紫花地丁、乌梅、山豆根、柳叶、连翘、枇杷叶等10种中药,对结核杆菌具有抗菌作用。猫爪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涉及挥发油、内酯类、甾醇类、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多糖、氨基酸等,药理作用有抗肿瘤、抗结核、调节免疫、抗氧化功能。进入80年代,中医治疗结核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逐渐出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的报道,其主要涉足的疾病是肺结核、骨与关节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采用的治疗方法多为补虚杀虫、滋阴清热等,并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结核病,认为该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流变学特性,调整局部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细胞免疫增强,改善局部的营养状态,增强抗结核化疗的生物学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结核病的目的。哈尔滨市中医慢性病研究所马理奇所长,经过20余年的刻苦钻研和反复临床验证,精心研制出专门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中药“结核散”,经过142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观察,治愈57例,显效42例,好转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近91%,深受广大肺结核患者的欢迎。该时期还出现了自拟中药方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报道,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5结核病中西医治疗学90年代,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由过去单一的中医或西医防治肺结核、骨及关节结核、淋巴结核报道,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及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深入,而且出现了中医药防治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伤、结核病导致咯血及改善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报道。并出现了抗痨营养液等防治结核病的中成药。另外,山西运城中医结核病医院提出应用内外合治方法治疗结核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方法在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贴敷药。外用回生膏是由猫眼草、蟾酥、壁虎、木鳖子、独角莲、乳香、没药、麝香等药熬膏制成,贴敷于内脏病变相对应的体表、穴位及病变的反应点,每次外敷3~10处,3~5天换药一次,方中所选药物多有抗病毒、抗结核菌作用,同时还具有活血止痛、散结消肿、化腐解毒功能。其贴敷于皮肤表面,通过皮肤吸收对病变局部有良好的抗感染、抗病毒、抗结核作用,本品外敷还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氧供给,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病变组织好转愈合。进入人21世纪后,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淋巴结核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研究报道有单纯的中药与短期化疗方案比较研究:也有基础化疗方案加用中药辨证治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肺结核无论是症状改善,还是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方面均较单纯化疗组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中医药辨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无论在胸水吸收方面,还是在退热和减少胸膜粘连方面,均较单纯西医治疗存在很大的优势。对于骨关节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与脑膜炎的报道也是如此。其研究逐渐涉及耐多药肺结核。但这些报道的研究水平一般,缺乏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不能很好地为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研究走向世界提供支撑。此阶段中医药防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其研究大多为防治肝损伤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有护肝片、复方益肝灵、当飞利肝宁胶囊、香砂养胃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也有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传统方剂。中药防治结核病的机理研究,也在此阶段得以深入,如对猫爪草有效成分小毛莨内酯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毛茛内酯可能通过促进GLSmRNA的表达,增强机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菌能力,从而达到抗结核休眠菌的作用。大蒜素是由鲜大蒜所含的大蒜氨酸经大蒜酶分解产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蒜素对结核-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与瘤共存 中西医肿瘤治疗》程井军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作者】程井军等主编【页数】314【出版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03【ISBN号】978-7-5192-4205-3【价格】86.00【分类】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程井军等主编.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内容提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肿瘤的治疗日益丰富、多元,不再仅局限于过去的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效果,丰富的中医药治疗手段如辨证论治、民间验方、食疗、中药外治、中成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在肿瘤的治疗或消除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挖掘传统医药治疗手段的同时,现代医学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诸入内镜治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已成为人类攻克肿瘤的希望。本书详细论述了肿瘤的流行病学、中医发病机制、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提出了“与瘤共存”的治疗理念,书中重点阐述了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并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兼顾了中医、西医两种不同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合临床肿瘤科医生及肿瘤专业研究生学习,一些食疗、按摩推拿等简便操作也适合患者及家属学习。《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肿瘤学概论第一节肿瘤的流行病学一、肿瘤流行病学概念1.定义肿瘤流行病学是研究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流行原因及预防措施的一门学科。2.任务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癌情、探讨肿瘤的病因、预防肿瘤发生的措施及考核肿瘤预防措施的效果。3.研究对象以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临床上的某个显性患者。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立足于总体,即观察的对象不仅限于临床的显性肿瘤患者和隐性患者,还包括处于癌前状态的患者。4.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有多种,从流行病学研究的性质来分,大致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及理论性研究四大类。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等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等方法;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等。5.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①肿瘤的登记报告,主要包括以人群或医院为基础的登记报告,是掌握肿瘤发病、死亡动态的一种基本方法。②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是对既往居民死亡及死亡原因的调查。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关于较大地区内居民的死亡情况和死因全貌的资料,尤其对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很大的帮助。③肿瘤患病情况调查,反映该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水平和分布的特点。④肿瘤病理资料,在既无登记报告资料又无肿瘤普查资料时,病理诊断材料有时可提供有用线索。6.恶性肿瘤负担的描述指标肿瘤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计算发病率时,可根据研究疾病及研究问题的特点来选择时间单位,恶性肿瘤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常以10万分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肿瘤发病率(/10万)=一定时期某人群某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万)·1·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肿瘤惠病率也称为现患率、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种肿瘤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肿瘤患病率(/10万)=特定时期某人群某恶性肿瘤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10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种肿瘤的新旧病例数,而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肿瘤存在和流行的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如果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患病率=发病率×平均病程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意义视各种疾病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某种肿瘤的患病率增高,既可以是发病率真的增高,也可以是因治疗的改进使患者寿命延长所致。因此,患病率的资料要结合发病率、治愈率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肿瘤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某种肿瘤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肿瘤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某种肿瘤死亡风险的常用指标。其分子为某种肿瘤的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公式如下:肿瘤死亡率(/10万)=某人群某年某恶性肿瘤死亡例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构成比与率的区别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构成比的分子部分包括在分母内,因此,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者强度,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作率使用,这种构成比也不能相互比较。构成比的计算公式为: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构成比(%)=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标准化率在分析肿瘤发病/死亡率的动态变化或比较不同地区、单位、职业的肿瘤发病率时要考虑到人口的性别、年龄等其他因素构成的影响,即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发病/死亡率的比较必须经过标准化的处理方可进行。二、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世界卫生组织(WH0)200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090万,死亡人数670万,现患人数2460万。2005年统计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760万。解放军第458医院生物治疗中心调查研究认为,全球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12%,20年后全球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每年新增人数达1500万。此外,恶性肿瘤是造成全球15~64岁工作年龄人口死亡和伤残的第一位原因。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每年新增患者120万,占肿瘤死亡的17.8%;其次为乳腺癌,每年新增患者100万;随后依次为结直肠癌(94万人)、胃癌(87万人)、肝癌(56万人)、宫颈癌(47万人)、食管癌(41万人)。其中危害最严重·2第一章肿瘤学概论的为肺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7.8%、10.4%和8.8%。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全人口、全死因回顾性调查和90年代的1/10人口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人群的肿瘤死亡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使我国的肿瘤防治工作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特有的多种肿瘤高发现场为我国的肿瘤防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并能与世界共享。我国的肿瘤高发现场有:鼻咽癌一广东中山市、四会市:食管癌一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四川盐亭:胃癌一山东临朐、山东栖霞:肝癌一江苏启东、广西梧州;肺癌一云南个旧:宫颈癌一山西襄垣、山西阳城、陕西略阳:肠癌一浙江嘉善。据1990一1992年调查资料,我国以消化道肿瘤死亡为主。男性肿瘤死亡的前四位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女性肿瘤死亡的前四位是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与发达国家的肿瘤谱截然不同。1973一1992的20年间,肿瘤死亡上升了12%(校正率),占死因的17.9%,居死因第2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近年来可见肺癌、乳腺癌发病在上升。据估计,2000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00万左右,死亡人数150万左右,现患病例300万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暴露于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的人口基数过大,未来的20~30年,我国癌症死亡率将继续上升。我国农村癌症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城市,在农村高发区,癌症的危害尤为严重,值得重视。20世纪70年代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及宫颈癌;90年代死亡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而到2000年,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高发癌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已经形成二者共存的局面,使癌症防治的难度加大我国应该重点预防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以上肿瘤合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80%。当前在肝癌、胃癌、食管癌等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有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的防治是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三、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趋势癌症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012年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82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预计今后20年新发病例数将增加约70%。2012年,.男性5种最常见确诊的癌症依次为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及肝癌。女性5种最常见确诊的癌症依次为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和胃癌。大约13的癌症死亡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使用烟草及饮酒。烟草使用是最重大致癌危险因素,它导致了全球约20%的癌症死亡,以及全球约70%的肺癌死亡。如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等致癌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多达20%。全世界每年逾60%的癌症新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中美洲及南美洲,这些地区约占全世界癌症死亡病例的70%。在未来20年中,估计每年癌症病例将由2012年的1400万上升到2200万。·3.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使用的其他术语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快速产生异常细胞,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毗邻部位并扩散到其他器官,后者被称之为转移。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2012年造成了820万人死亡。癌症的主要种类为肺癌(159万例死亡)、肝癌(74.5万例死亡)、胃癌(72.3万例死亡)、结直肠癌(69.4万例死亡)、乳腺癌(52.1万例死亡)及食管癌(40万例死亡)。从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分析,肺癌一直高居首位。全球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据预测,202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死亡病例将达到1200万。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癌症是由什么引起的?癌症源自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基因因素和三种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部因素包括:物理致癌物质,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化学致癌物质,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以及生物致癌物质,例如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WHO通过其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进行致癌因素分类。老龄化是癌症形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加上随着一个人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具有走下坡路的倾向。癌症的危险因素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及缺乏身体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主要的癌症危险因素。一些慢性感染也是癌症的危险因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具有主要影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一些种类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可分别增加罹患肝癌和宫颈癌的风险。感染艾滋病毒可大大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宫颈癌。四、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趋势1.时间分布特征及趋势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部分登记地区1988一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无大的波动,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0.0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38.98/10万;2005年发病率为258.39/10万,中标率为140.46/10万;2006年发病率为273.66/10万,中标率为146.52/10万;2007年发病率为276.16/10万,中标率为145.39/10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4一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中标率变化幅度小,没有明显上升趋势。2.癌谱分布我国癌谱呈现新的特征,既有发达国家又保留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征,即出现恶性肿瘤发病的“双重负担”局面。2000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2004年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2005年为肺4第一章肿瘤学概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2006年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2007年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肺癌一直处于癌谱首位,胃癌一直处于癌谱较高位置,即2004年后一直居第2位,结直肠癌的癌谱位置不断攀升,而肝癌在癌谱中位置下降。肺癌1988一2005年发病率以每年1.63%的速度增加,2000一2005年间肺癌的新发病例增加了12万。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较快,河北省磁县1991一1995年乳腺癌发病率为5.17/10万,1996一2000年为8.51/10万,20012005年为9.07/10万,15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明显上升。我国乳腺癌发病率2008年达21.6/10万。Ziegler等估计到2021年发病率将达85/10万。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江苏省启东市1978一200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香港肠癌世界标化发病率1983一2006年增加了近20%,粗发病率增加了190%。胃癌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病率开始下降,启东市胃癌1978一2005年发病率的标化率下降趋势比较明显。中国南部是世界上鼻咽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鼻咽癌的发病率开始下降,到2008年鼻咽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1%,男性发病率为2.8/10万,女性为1.9/10万。然而,恶性肿瘤在不同性别间发病癌谱的变化趋势不同。1998一2002年男性发病率前5位的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而女性发病率前5位的肿瘤为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2004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2005一2007年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相同,即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可以看出,2000年后肺癌和乳腺癌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病因。3.区域分布特征(1)恶性肿瘤城乡分布特征2005一2007年每年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前3位的均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在农村则依次是胃癌、食管癌和肺癌。(2)恶性肿瘤地区分布特征我国几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地区分布各具特色。肺癌主要高发于大城市,如上海市、大连市、广州市、海门市肺癌发病率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省宣威市、个旧市和富源县是世界肺癌几个高发地区之一,病因有其特殊性。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为上海市,上海市1973一2005年结直肠癌男女性标化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乳腺癌1980年后其标化率持续稳定上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增长达3.38%。2006年上海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分别居全国发病的首位和第2位,结直肠癌发病率为53.92/10万,乳腺癌为35.64/10万。鼻咽癌好发于中国南方,在我国鼻咽癌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广州市、四会市、中山市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2006年这几个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居全国前几位,分别为14.84/10万、25.89/10万、17.95/10万。河北磁县、江苏扬中市和四川盐亭县的食管癌高发。磁县1974一2002年男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140.13/10万,女性95.66/10万;扬中市1991一2002年食管癌发病率为82.44/10万;盐亭县1969一2003年食管癌居首位。胃癌的地区间分布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集中于苏中里下河及长江以北区域,扬中市1991一2002年胃癌发病率为109.6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40.81%,2006年胃癌发病率居于我国首位,为146.3/10万。江苏省启东市是我国肝癌·5·与瘤共存:中西医肿瘤治疗高发区,肝癌是严重危害当地人民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2006年发病率位居全国首位,为116.03/10万。山西省阳城县宫颈癌的发病几十年来始终居高不下,而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2006年在我国发病率最高,为37.44/10万。4.人群分布特征不同性别恶性肿瘤发病特征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00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09.2/10万,女性为133.6/10万;2005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10.810万,女性为140.6/10万。WH0统计,2008年我国恶性肿瘤男性年龄标化率为211.0/10万,女性为152.7/10万。不同年龄恶性肿瘤发病特征癌症是一类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1997一1999年上海市区64%的肿瘤患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研究显示上海市区老年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而这些癌症正处于癌谱前几位,这可以解释老龄化可能是造成总体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2003一2007年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0~44岁组、45~54岁组、55~64岁组、65~74岁组及75岁以上组的癌症发病率依次递增。(1)影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时间趋势的原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人口大幅度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5.5亿增加到2000年的12.4亿,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3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稳步增长,1990年为8.6%,2000年为10.1%,预测到2025年为19.5%,而2050年将达到29.9%。从发病机制而言,癌症是名副其实的分子病或基因病。如果若干关键基因的变异发生在生殖细胞阶段,此种癌症即为遗传性。大多数癌症呈散发性,各种关键基因的变异均发生于体细胞,这些癌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癌症的发生1/3与吸烟有关、1/3与营养因素有关,其余1/3则与感染、职业暴露及环境污染等有关。(2)影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癌谱变化的原因吸烟、体质指数、心理因素、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肿瘤史可以解释我国城市约78%的肺癌发病原因。2002年我国吸烟率为24.0%,其中男性50.2%,女性2.8%,吸烟人数大约为3.5亿,居世界之首。此外,空气污染与肺癌发病有关,过量摄入油脂、动物脂肪、胆固醇和酒精增加了肺癌的发病风险。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主要与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如趋向西方化的生活方式、高脂低纤维饮食、运动量降低及由此导致的超重肥胖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西方的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与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晚婚、晚育、生育数量的减少,甚至不育,也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肝癌发病率上升,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即使肝癌年龄别发病率稳定,甚至在低年龄组肝癌发病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肝癌的粗发病率也将继续保持升高的趋势。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与感染和营养缺乏有关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下降。(3)影响我国恶性肿瘤区域分布的原因癌症的城乡分布说明,在城市,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高发,在农村,与贫困、缺医少药等因素相关的癌症仍然高发。经济发达地区肺癌高发的原因相似,以上·6.···试读结束···...

    2022-10-25 肿瘤共存 肿瘤共存免疫

  •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赵玲,宋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作者】赵玲,宋薇主编【页数】40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132-5470-0【价格】92.00【分类】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赵玲,宋薇主编.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提要: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本书出版价值在于:除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之外,还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知识计量与图形绘制的结合,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领域,以”一图胜万言”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中、西医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各自特色和差异,为该领域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科学知识图谱将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收获视觉化数据带来的惊喜信息。尤其是其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将给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注入新鲜血液。《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肾脏疾病(diaetickideydieae,DKD)或糖尿病肾病(diaeticehroathy,DN)是指由糖尿病(diaetemellitu,DM)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以往用DN(DiaeticNehroathy)表示,2O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IDOQI),简称NKF/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DN侧重于病理诊断,主要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但是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脏损害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小球病变,因此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采用术语DKD取代DN。糖尿病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临床特点为蛋白尿,继而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当进入到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dtagerealdieae,ESRD)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肾脏病,大约为后者的14倍,在欧美糖尿病肾脏疾病已成为引起ESRD的最主要原因。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死于心血管疾病,约有接近50%的病人将会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了解糖尿病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有助于有效防治其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国际糖尿病联盟(theitermatioaldiaetefederatio,IDF)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在高收入国家,2型糖尿病占85%~95%在中等收人和低收入国家可能更高。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增长55%,达到6亿。因糖尿病死亡人数和医疗费用支出日益增加,糖尿病疾病负担日趋严重。2005年英国基层医疗数据库记录糖尿病年发病率为4.31%0。意大利2007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0.2011年美国对≥2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率约11.3%(2560万),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另外,随着时间的增长,糖尿病发病率也是不断增加。2000~2007年在意大利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调查了约900万例,粗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从2000年的3.0%上升至2007年的4.2%,增加了40%。另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美国诊断糖尿病(18~79岁)粗发病率从1980年的3.3%增长到2011年的7.7%0,31年间增长了133%。中国在2007~2008年期间,由国内14个中心共同参与完成了一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该研究通过分阶段分层抽样设计,在中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选择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省市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点代表的相应的地区或省份的人口,进行了加权分析,估计了中国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并初步估计了农村和城市成年男女的糖尿病患者总数。该研究发现,中国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我国目前患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到9240万,比预期的数字高得多。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公布的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1994年的2.28%1996年的3.21%,已经增加至2007年、2010年的9.7%,乃至2013年的10.4%。由此可见,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这一事实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疾病负担也渐渐沉重。2002年中国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总负担为413.7亿元,直接医疗总费用330.2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6.2%。2004年我国用在糖尿病上的卫生费用已达574.69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7.57%。王伟炳等根据2007年糖尿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估计我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总经济成本为2478亿元,并首次对未来进行了预002测,预计2030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负担为4501亿元。二、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西医诊根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2019年版),将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期:I期(急性肾小球高滤过期,伴或不伴肾体积增大)、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或是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如运动后、应激状态)、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Ⅳ期(进展性显性白蛋白尿)和V期(肾衰竭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一)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1型和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概率有所不同,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要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世界有DM患者约1.171亿人,而在DM患者中有6.5%~42%可发生肾脏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美国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占43%。全球一项涉及32个国家、多种族的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肾脏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患病率达到50%。在美国,2005~2010年期间糖尿病肾脏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40.4%。根据2012年美国肾脏系统报告显示,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lt60mL/(mi·1.73m2)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gt30mg/g者,占美国人口的13.1%。2012年,英国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roectiveDiaeteStudy,UKPDS)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15年进行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患者达到了45%,20%的患者进人到临床肾病期,随着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随着糖尿病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成为ESD的首位原因。一项研究调查发现,至2012年底,糖尿病肾脏疾病已占美国ESRD的39.3%,而肾小球肾炎仅占4.6%~14.1%。来自日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分析,截至2009年年底,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有290661例,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7240例(2.6%)。原发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新的透析患者中占百分比分别为44.5%和21.9%。由此可见,糖尿病肾脏疾病已经成为ESRD和透析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肾脏数据系统于2009年报道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由DM导致的ESRD的发病率分别是:马来西亚58%,墨西哥60%,泰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美国、以色003列、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发病率均大于40%。当然,糖尿病肾脏疾病带来的花费亦是相当巨大的。在澳大利亚,从2009年~2010年,由DM导致的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每人每年73527美元,保守糖第病肾章治疗每人每年12174美元。从2009年至2010年,澳大利亚慢性肾脏病(chroickideydieae,CKD)1~4期的DM患者的总花费是0.205亿美元,而ESRD和DM患者的总花费是4.463亿美元。预计这一数额到2020年将翻倍。在美国2009参年用于DM所致的CKD的医疗费用大约180亿美元。糖尿病肾脏疾病所带来的经流行济负担给各国人民和政府均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学(二)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回顾2001年至2015年多项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在9.02%~39.08%,其中终末期肾病4.51%~9.30%,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率要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国内曾经对1994年~2000年在北京市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做了一项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为35.7%。于2009年至2012年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在社区中为30%~50%,住院患者约40%左右。张楠等对2011年大连市社区普查的2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15.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5.5%,女性患病率为15.4%,男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在各年龄层分布以≥70岁组最高,女性以lt50岁组最高,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胡颖辉等对2011年8月~2012年3月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20.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徐丙学对山东省2014~2015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为90例,占18%。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主要分布于40~80岁,平均年龄(56.9±9.87)岁;其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55例,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25例,终期肾脏疾病10例。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疾病经济负担也渐渐沉重。在DM患者中,肾脏疾病并发症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陈兴宝等和唐玲的研究都得到相似结论,即DM患者中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年总费用最高,肾脏疾病并发症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的10倍以上。当然,目前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仍然不够成熟,除了少数几篇文献的样本来自多个省市外,一般研究只004在当地选择几家医院或只是一家医院作为目标医院,根据该样本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人群值得商榷。故建议可建立调查面广、质量高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制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医诊治依据。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脏疾病被认为是一组高死亡率、高风险的疾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正确地研究和关注其相关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有助于有效防治其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一)遗传与种族因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受遗传背景影响,这一概念最早是从临床观察中得出来的。对糖尿病患者观察研究显示,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其中只有约40%的患者在病程中并发糖尿病肾脏疾病,而且很多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不完全与高血糖直接相关。部分持续高血糖患者从不出现肾脏疾病,相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也可出现肾脏并发症,这就提示高血糖虽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必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以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结果都表明,在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能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表明除高血糖这个因素外,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还与个体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易感性有关。1989年Seaquit等学者首次报道合并肾病的亲代1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发生肾病的概率比不伴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高(83%:17%),提示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肾病和糖尿病家族调查(FIND)研究一致发现,基因位点包括18q22-23、7q35-36、715及10q26,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关联程度较高,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及确定意义重大,可协助早期识别可进展至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也具有种族差异,一项研究报道显示,非裔美国人、西班牙人、亚洲人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是高加索人的2~3倍。美国一项纳入156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与非西班牙白人相比,少数种族(包括亚洲人、西班牙人及非西班牙黑人)出现伴蛋白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24.8%~37.9%:24.8%),而出现非蛋白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005险却降低(6.3%~9.8%:11.7%)。针对种族差异引起糖尿病肾脏疾病不同表现的原因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二)病程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病程关系密章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公认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病程的疾长短显示了患者暴露于诸多危险因素的时间长短情况,病程越长,暴露于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下的风险越大,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英国著名的UKPDS研究显示,病程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报道,行病学一般糖尿病病程达5年,开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大多发生在糖尿病后10~15年,随着病程的延长,若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发病25~30年后,有部分病人将会发展至尿毒症期。泰国一项研究纳入公立医院门诊就诊的977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37.2%,糖尿病病程是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另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有关。有学者对非洲裔美国人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的检测,在所有病人中,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者与病程小于5年者的比值是4.65.2003年全国范围内10年回顾性研究显示,病程长短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国内一项对于182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多于患病10~15年后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一旦出现蛋白尿,病程基本达到5年以上;进入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阶段,病程基本在10~15年;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尿蛋白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李冰昱等根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非同日连续2次测量结果,将7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ticl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病程高于糖尿病组,而且是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三)年龄、性别有研究发现,年龄是与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相关的变量之一。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年龄明显较早,全球糖尿病患者好发于65岁,我国则提前到45岁。年龄亦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龄化过程使肾脏出现006一些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多及相关的足细胞耗竭,与胶原纤维堆积相关的间质纤维化和球性硬化。老化56的肾脏也可出现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等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相似的病理表医诊治现,这些病变可因糖尿病的存在而加速进展,使因糖尿病而减低的肾脏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受损。这一结论在一组年龄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匹配的城市卫生保健区登记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随机抽样而进行的横断面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一项研究对1019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回顾,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直接与病人的年龄相关联。另有人研究了老年发病(gt50岁),青年发病(lt40岁)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病人,两组病人在糖尿病病程、观察时间、血糖控制、舒张压、体重指数和肌酐清除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一个显著的危险因素。随···试读结束···...

    2022-10-25 肾脏疾病糖尿病 肾脏疾病 糖尿病能活多久

  • 《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孟昭泉,孙忠亮主编;孟靓靓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作者】孟昭泉,孙忠亮主编;孟靓靓等编著【页数】380【出版社】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03【ISBN号】978-7-5186-1005-1【价格】37.00【分类】血液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孟昭泉,孙忠亮主编;孟靓靓等编著.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北京:金盾出版社,2017.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常见血液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法重点介绍了血液病的西医治疗方法和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施治、单方验方及其他疗法),其内容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内容试读一、缺铁性贪血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储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甚高,儿童、成年人或老年人均可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全世界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为10%,女性gt20%,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最近,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50%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女性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女性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一)病因1.铁摄入减少膳食不足,吸收过少,胃酸缺乏,胃部手术。2.铁丢失过多胃肠道失血,肿瘤,胃炎,憩室炎,十二指肠溃疡,膈疝,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回肠炎,钩虫感染,痔疮,动静脉畸形,多次献血,多次妊娠,慢性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原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凝血障碍性疾病或服用抗凝药。3.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婴幼儿、青少年和育龄妇女,尤其是多次妊娠及哺乳的妇女需铁量增加,其饮食中缺少铁剂易引起缺铁性贫血。青春期女性因月经来潮,且身体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对铁的需要量也大,易出现缺铁性贫血。4.铁的吸收效果不佳患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大部切一1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除术后的患者,由于胃酸缺乏影响食物中高价铁游离化。另外,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物未经过十二指肠而迅速进入空肠,或小肠黏膜病变、慢性腹泻、饭后大量饮茶因茶中藻酸使铁沉淀而影响被吸收,均可造成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5.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失血最多见的缺铁原因,在成年男性中为消化道出血,在成年女性中为月经量过多。慢性血管内溶血所致的铁随血红蛋白或含铁血黄素从尿中排出,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二)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由贫血、缺铁的特殊表现及造成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1.贫血症状贫血的发生是隐匿的。症状进展缓慢,患者常能很好地适应,并能继续从事工作。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等。2.特殊表现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突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反甲),食欲缺乏、恶心及便秘。欧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异常,称为Plummer-Vio或Patero-Kelly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吞咽困难是由于在下咽部和食管交界处有黏膜网形成,偶可围绕管腔形成袖口样的结构,束缚着食管的开口。常需要手术破除这些网或扩张狭窄,单靠铁剂的补充无济于事。3.非贫血症状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表现,也可能是缺铁的原因,发生的机制不清楚。患者常控制不住地仅进食一种“食物”,如冰块、黏土、淀粉等,经补充铁剂治疗后2一、缺铁性贫血症状可消失。4.体征除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枯、口唇角化及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外,约18%的患者有反甲,约10%缺铁性贫血患者脾脏轻度增大。其原因不清楚,患者脾脏未发现特殊的病理改变,在缺铁纠正后可消失。少数严重贫血患者可见视网膜出血及渗出。(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lt80毫微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lt27毫微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lt30克/升)。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3.4士1.2)%,缺铁性贫血为16.3%(或gt14.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2.骨髓象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病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3.生化检查(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lt8.95微摩/升,总铁结合力增高gt64.44微摩/升,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女性月经前2~3日、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lt14微克/升。但在伴有炎3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表示血红蛋白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综合考虑。(4)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可以测定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可反映体内铁储存的状况,如lt6.5皮克/红细胞,表示铁缺乏。此结果与血清铁蛋白相平行,受炎症、肿瘤及肝病的影响较小是其优点。但操作较复杂,尚不能作为常规使用。4。其他辅助检查为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尚需进行多次大便隐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应进一步查肝功能、肾功能,胃肠X线检查、胃镜检查及相应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等。(四)临床分期1.隐性缺铁期患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缺铁变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缺铁初期,仅有储存铁减少,即在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储存备用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减少,血清铁不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也维持在正常范围,细胞内含铁酶类亦不减少。当储存铁耗尽,血清铁降低时,仍可无贫血表现,本阶段亦称缺铁潜伏期。2.缺铁性贫血早期当储存铁耗尽,血清铁开始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减少,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则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开始表现轻度贫血症状。3.重度缺铁性贫血当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完全缺乏,各种细胞含铁酶亦渐缺乏,血清铁亦下降或显著降低,铁饱和度降低—4一、缺铁性贪血至10%左右,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呈代偿性增生,此时临床上则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的中、重度缺铁性贫血,贫血症状显著。(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缺铁可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三者总称为铁缺乏症。1982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座谈会提出了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而国内成年人尚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lt120克/升,女性血红蛋白lt110克/升(孕妇血红蛋白lt100克/升),红细胞平均体积lt80毫微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lt26毫微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lt310克/升,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表现。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③血清铁lt8.95微摩/升,总铁结合力gt64.44毫微摩/升。④运铁蛋白饱和度lt0.15。⑤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lt15%。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gt0.9微摩/升(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gt每日60微摩/升(全血)或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gt4.5微克。⑦血清铁蛋白lt14微克/升。⑧铁剂治疗有效。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2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2)储铁缺乏的诊断标准①血清铁蛋白lt14微克/升。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3)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5常见血液病中西医治疗断。符合储铁缺乏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符合者即可诊断。①运铁蛋白饱和度lt0.15。②红细胞游离原卟啉gt0.9微摩/升(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gt600微克/升(全血)。③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lt15%。④如在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感染、炎症、肿瘤等)需要测定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lt6.5皮克/细胞,始能诊断缺乏铁,或借助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作为标准(《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1年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4)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中华儿科学会血液学组制订,1988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洛阳)通过。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形态有明显小细胞低色素的表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lt310克/升,红细胞平均体积lt80毫微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lt26毫微克。贫血诊断标准为目前国内诊断标准。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③血清(浆)铁lt10.7微摩/升。④总铁结合力gt62.79微摩/升。运铁蛋白饱和度lt0.15,有参考意义;lt0.1有确定意义。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lt15%。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gt9微摩/升。⑦血清铁蛋白lt16微克/升。⑧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0克/升以上。符合第1条和第2~8条中至少2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注:影响上述的因素很多,除炎症等病理因素和技术操作影响外,年龄、取标本时间(昼夜,上、下午)等生理因素也有影响,故应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防治头痛》李承晏,罗照春主编;王丽倩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防治头痛》【作者】李承晏,罗照春主编;王丽倩等编著【页数】172【出版社】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06【ISBN号】978-7-5186-0790-7【价格】11.90【分类】头疼-中西医结合-防治【参考文献】李承晏,罗照春主编;王丽倩等编著.中西医防治头痛.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防治头痛》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了引起头痛的各种病因及与头痛相关的各类疾病,各种头痛的特点和危害,以及中西医对头痛的认识和防治。《中西医防治头痛》内容试读第一章头痛的一般医学知识第章头痛的一般医学知识一、头痛的常识(一)什么是疼痛疼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一种主观上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皮肤等疼痛敏感器官有疼痛感受器,疼痛感受器在遇到伤害性刺激或炎症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会产生神经递质(一种信号分子),如足趾靠着滚烫的火炉时,就会激活疼痛感受器释放神经递质,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上传到大脑,大脑将这些信号转换为疼痛感受。疼痛感受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它提醒我们要避免这种刺激。国际疼痛研究会认为,疼痛是“与明确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适感觉和情感经历”。疼痛首先是一种原始感受,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其次,由于疼痛与明确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因此能及时反映疾病,也能诊断疾病,成为疾病的报警信号。第三,疼痛不仅有躯体上的不适,且伴随着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构成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就会产生治疗上的个体差异。1中西医防治头痛疼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或主要症状,如脑肿瘤的头痛、冠心病发作时的胸痛、胆石症发作时的腹痛等。但是,有些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如带状疱疹的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疼痛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症状。临床上把具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为“疼痛性疾病”。(二)人为什么会出现头痛1.头痛症状的发病机制头颅的疼痛感受器受到某种物理或化学的致痛因素的刺激,产生异常神经冲动,经痛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质,经大脑进行分析、整合后产生痛觉。但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没有致痛因素的刺激,头痛只是患者自身的主观体验。头颅各种组织因含痛觉感受器的多少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对疼痛敏感与不敏感两类。颅外各层结构,包括头皮、皮下组织、肌肉、帽状腱膜、骨膜,以及头颅外的血管、肌肉和神经均对疼痛较为敏感,特别是颅外动脉、肌肉和神经末梢最为敏感,是造成头痛的主要结构。颅内各结构中对疼痛敏感的主要是血管和脑神经,而颅骨、脑实质、大部分硬脑膜、软脑膜、蛛网膜、室管膜和脉络丛对疼痛均不敏感。头颈部的肌肉在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的情况下,会引起乳酸等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释放出“致痛物质”而产生头痛。常引起头痛的肌肉有题肌、颈部深层的头半棘肌、头最长肌、颈最长肌、颈髂肋肌、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和头下斜肌。颈部中层的头夹肌和颈夹肌,浅层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也会引起头痛。分布在头面部的神经末梢对疼痛也十分敏锐,受到刺2第一章头痛的一般医学知识激后可产生闪电样、放射性疼痛。神经末梢受刺激后会引起头面部肌肉的持续收缩,使头痛程度和频率增加。引起头痛的神经有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末梢支眶上神经,三又神经第三支的耳题神经,以及来自颈丛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进入颅内的动脉中,硬脑膜动脉对痛觉较敏感,硬脑膜中动脉最为敏感。此外,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椎基底动脉主干都有痛感,而其他进入颅内的动脉对痛觉不敏感。进人颅内的静脉除静脉连接处有痛感外,其他无痛感。脑神经如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在颅内的根丝受到刺激和牵扯时会出现痛感。2.引起头痛的原因头痛通常是指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局部性疼痛。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1)肌肉收缩引起的头痛:面部和颈部肌肉紧张、收缩,使疼痛敏感结构受到刺激引起头痛。例如,缝纫工、打字员、教师等职业的人,经常用一种固定姿势工作,容易使头颈部肌肉紧张、收缩,往往会导致颈性头痛。(2)对疼痛敏感结构的牵拉引起的头痛:当头部摇动或晃动时,使疼痛敏感的组织结构受到牵拉就会产生头痛。这是一种机械性的头痛,如进行高速俯冲或横向旋转的游戏会诱发头痛。(3)炎症引起的头痛:中耳炎、副鼻窦炎是这类头痛的常见原因。此外,脑膜炎、脑寄生虫等疾病也是此类头痛的原因。(4)疼痛敏感部位受到直接压迫引起的头痛:如肿瘤、中西医防治头痛脓肿、血肿等颅内病变,可直接压迫颅内结构造成头痛。(5)动脉管径变化引起的头痛:动脉的痉挛收缩或舒张扩大都会使人发生头痛。(6)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引起的头痛:除器质性疾病的原因外,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绪等因素也会引起头痛。例如,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中血清素水平降低,不同程度的睡眠缺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持续时间从1小时到一整天不等。这不是疾病,只要保证每天有6一9小时的正常睡眠时间,这样的头痛便会消失。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全身不适,也会出现头痛。如这些不良情绪最后引起抑郁、焦虑等,头痛会成为患者的主要症状,称为躯体化障碍。调查显示,84%的抑郁症患者会伴有头痛症状。(三)头痛的性质头痛是患者对致痛因素的客观反应,根据头痛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胀痛多呈持续性全头痛,常见于神经症引起的头痛、普通型偏头痛、脑积水、高血压等。2.钝痛多呈持续性,多由慢性疾病引起,不敏感的致痛组织所致。华3.搏动样痛(跳痛)此为血管源性头痛的特征,常见于各型偏头痛,以及感染、中毒、头部器官疾病引起的头痛等。4.紧压痛头痛伴有紧束感、压迫感,常见于紧张性头痛、颈性头痛等。4第一章头痛的一般医学知识5.针刺样痛多见于偏头痛、脑神经痛等。6.烧灼样痛疼痛伴有烧灼感,常见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7。牵扯样痛头痛伴有周围组织牵拉感,常见于紧张性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8.刀割样痛多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见于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膜炎等。9。电击样痛多见于脑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10.捶打样痛多见于高血压、月经期头痛等。详细准确地描述头痛性质,有助于头痛的诊断。(四)如何正确认识头痛头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头痛,但部位、程度各有不同,引起头痛的原因也不相同。头痛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主要取决于引起头痛的原因和疾病发展的快慢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头痛看成是某种疾病的信号或警示,应尽快找出头痛的真正原因。大多数头痛是原发性头痛,这类头痛不会引起生命危险,但少数头痛会引起生命危险,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头痛患者中将这部分患者找出来,尽早明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才是临床上对待本症的关键所在。(五)头痛会带来哪些身心危害1.头痛会抢占人的注意资源当个体经受头痛刺激中西医防治头痛时,其注意力的选择性和持续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头痛对注意力选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头痛使个体更加偏向注意与头痛有关的刺激。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都发现,疼痛会对个体的持续性注意产生干扰。动物实验证实,疼痛对持续性注意具有消极作用,疼痛会抢占注意资源,干扰其他注意任务。头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分散现象,而且由于记忆是受控制的注意过程,因为注意分散,所以记忆也会出现损害,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2.头痛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疼痛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个体的情绪反应。大量的消极情绪与疼痛相伴而生。其中,抑郁和焦虑最具代表性。临床上,头痛常与焦虑同时出现。焦虑是一种包含心理和生理成分的情绪状态,是对压力情境的普遍反应。当个体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时就有可能诱发焦虑,焦虑也可能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焦虑者倾向于担心其身体状况,对压力反应过度且较难从压力事件中恢复。因此,伴有焦虑的头痛患者会对疼痛更加敏感,从而导致其疼痛水平上升,而疼痛感的增强会加重焦虑。这样,疼痛与焦虑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疼痛与焦虑可能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人久患头痛,性格会发生改变,往往性情会变得暴躁。甚至有些头痛久治不愈,导致患者心理脆弱,丧失生活下去的信心。3.头痛会威胁人的健康与生命头痛本身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中、重度疼痛会让患者难以坚持工作,难以入睡。如果是由器质性疾病,特别是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6···试读结束···...

    2022-10-25 痛点epub

  • 《白癜风中西医辨治》宋业强,唐志坤,韩冠卿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白癜风中西医辨治》【作者】宋业强,唐志坤,韩冠卿编著【页数】210【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578-0036-9【价格】36.00【分类】白癜风-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宋业强,唐志坤,韩冠卿编著.白癜风中西医辨治.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白癜风中西医辨治》内容提要:《白癜风中西医辨治》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的皮肤色素脱失症,是由于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丧失而引起的。据研究,人群中约有1%~2%的人患白癜风。与其他色素异常性皮肤病一样,白癜风的发病率随地区、人种肤色而异。一般肤色越深的人发病率越高,如丹麦为0.4%,美国不到1%,而南印度可达4%,有些地区(如非洲),曾把本病视为地区流行病。黄种人介于白种人与黑种人之间。我国人群中,白癜风患病率在01%~2.7%。据有学者研究,上海市11万皮肤病调查报告显示,白癜风占调查人数的0.54%。第一节中医病名溯源与辨析白癜风中医病名有“白处”、“白毋奏”、“白癞”、“龙舐”、“白癜”、“白癜风”、“白癜疯”、“癜风”、“白驳”、“白驳风”、“白定”、“白点风”等。一、病名溯源“白处”、“白毋奏”病名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本书记载了诸多皮肤病,其中的“白处”、“白毋奏”等病名系指包括白癜风在内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如“白处方:取灌青,其一名灌曾,取如口口盐二十分斗一,…。”“白毋奏(腠),取丹沙与鱣鱼血,若以鸡血,皆可。”晋朝,“白癜风”、“白癞”、“龙舐”、“白驳”的病名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白癜风,一名白癞,或谓龙舐,此大难治。”又曰:“治面颈忽生白驳,状如癣,世名为疬疡,…。”其中“白一1白癜风中西医辨治癞”、“疬疡”之病与现代的麻风病相似,由于当时条件受限,可能将其与色素减退性皮肤病混为一谈,亦或谓异病同治之论。“白定”最早见于《刘涓子鬼遗方》,其曰:“树穴中水向东者,就火刮洗白定二三过即愈。枫树胜也。”“白癜”最早见于隋朝《诸病源候论》,其记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唐宋时期,《圣济总录》为文献中首次记载“白驳风”:“治面项身体白驳风,涂淋方:生木树腔中汁柳树为上…。”“癜风”最早见于《仁斋直指方》,其将赤癜、白癜统称为“癜风”:“治赤癜、白癜方:硫黄,明白矾(并生),上为末,…。癜风方:雄黄,硫黄,黄虢丹,密陀僧,大南星,上等分为末,先用姜汁擦患处,次用姜蘸药末擦,…。”明代医籍之中,部分医家开始将“白癜风”与“汗斑”混淆,如《寿世保元》:“紫癜风、白癜风,即如今汗斑之类。”《古今医统大全》:“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发而为斑,黑白相杂,遍身花藻,甚者变而为紫、白癜风,虽无疾痛害事,不可以不防微而杜渐也。”此时,也有医家将“疠疡风”、“汗斑”、“白癜风”混淆,如《解围元薮》:“白癜风,此症初无痛处,但皮肤麻木,生灰白斑点。久如涂垩、顽惫、又变亮、赤色,即日紫癜。…。又有夏日身生紫白斑点,汗出则痒,秋凉少息,年复增之赤,曰紫癜,名汗斑也。酗酒,房劳,感受风湿,邪热抟于皮肤,血气不和而发,又名疠疡,又名汗黯,皆一类也。”清代,“白点风”最早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其曰:“以蛇蜕,不煅煎汁,敷白点风,洗恶疮。”“白癜疯”的病名最早见第一章概论于《疡医大全》,其记载“手上白癜疯:凤仙花一棵,带泥入砂铫内煮滚洗之。”而“白驳疯”、“癜疯”最早见于《外科大成》。从上述病名可以看出,清代把“疯”与“风”字通用,“点”与“癜”字通用。这一时期,中医外科发展较快,对皮肤疾病的论述、记载也较多,同时,对白癜风病名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例如,许氏在《外科证治全书》中认为:“白屑风又名白驳。”二、病名辨析(一)斑白、斑驳古代文献中关于“斑白”、“斑驳”的记载很多,当今许多学者认为“斑白”、“斑驳”为病名,但据笔者考证,“斑白”、“斑驳”为许多疾病临床症状而非病名。例如,《太平圣惠方》:“夫白驳者,是肺风流注皮肤之间,久而不去之所致也。多生于项面,点点斑白,但无疮,及不瘙痒,…。”《圣济总录》:“治白癜风,皮肤斑白,毛发亦变,石硫黄方…。”很显然,这里的“斑白”是指白驳、白癜风的症状。(二)紫白癜风现代大多数医家均认为古代“紫白癜风”是一种疾病,而笔者认为“紫白癜风”应该包括三种疾病即紫癜风、白癜风、紫白癜风。《太平圣惠方》第二十四卷中将“治白癜风诸方”与“治紫癜风诸方”分别记载,并详述紫癜风、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与症状。“夫肺有壅热,又风气外伤于肌肉,热与风交并,邪毒之气,伏留于腠理,与卫气相搏,不能消散,令皮肤皱起生白斑点,故名白癜风也。”“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者是也,…。”白癜风中西医辨治《普济方》记载:“夫紫癜之状,皮肤皱起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是也,此由风邪夹湿客在腠理,营卫壅滞不得宣流,蕴瘀皮肤,致令色紫,故名紫癜风。白癜风之状,皮肤皱起生白癜是也。由肺脏壅热,风邪乘之,风热相并传流营卫,壅滞肌肉久不消散,故成此也。肺有壅热,又风气外伤于肌肉,热与风交并,…,令皮肤皱起生白斑点,故名白癜风也。”明代《外科正宗》则认为紫、白癜风是一种病的不同表现,如:“紫白癜风第五十四:紫白癜风,乃一体二种,紫因血滞,白因气滞,总有热体风湿所致,凝滞毛孔,气血不行所致,此皆从外来矣。”此后,许多医家均遵从《外科正宗》的分类方法。特别是清代《医宗金鉴》:“紫白癜风无痒痛,…。[注]此证俗名汗斑,有紫、白二种。紫因血滞,白因气滞。”至此,现代医家多将“紫白癜风”认为是一种疾病,又称“汗斑”,即相当于西医的“花斑癣”。之所以造成当今医家将“紫白癜风”看作一种疾病,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可能与古代书籍中无标点符号有关。如果将“紫白癜风”中“紫白”二字中加“、”,那么就变成了“紫、白癜风”。因此,“紫白癜风”可能包括三种病即“紫癜风”、“白癜风”、“紫白癜风”。其二,以讹传讹。大家均遵从《外科正宗》与《医宗金鉴》的命名,而未深究,故而以讹传讹。总之,“白癜风”病名中西医都有,但古代中医“白癜风”、“白驳风”等病名的内涵更广,可能除了包含现代医学的“白癜风”外,还可能包括花斑癣、单纯糠疹等疾病。第一章概论第二节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位于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在口、鼻、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等处与体内各种官腔表面的黏膜相互移行,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m2,新生儿约为0.21m。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mm,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种族、年龄和部位等有关,如眼脸、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mm,而掌跖部皮肤最厚,可达3~4mm。表皮厚度平均为0.1mm,但掌跖部位的表皮可达0.8~1.4mm。真皮厚度在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如眼脸较薄,约为0.6mm背部及掌跖部较厚,可达3mm以上山。皮肤表面有不同走向的沟纹,称为皮沟。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细长隆起,称为皮嵴。较深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菱形或多角形微小的区域,称为皮野。掌跖及指(趾)屈侧的皮沟、皮嵴平行排列并构成特殊的涡纹状图样,称为指(趾)纹。指纹样式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除同卵双生子外,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有毛的薄皮肤和无毛的厚皮肤两种类型,前者覆盖人体大部分区域,后者分布于掌跖和指(趾)屈侧面,具有较厚的摩擦嵴,能耐受较强的机械性摩擦。有些部位皮肤的结构比较特殊,不属于上述两种类型,如口唇、外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白癜风中西医辨治一、表皮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一)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结构如桥粒和半桥粒。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1.基底层基底层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一表皮交界线垂直。细胞质呈嗜碱性,细胞核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较常见,细胞核上方可见黑素颗粒聚集或呈帽状排列。电镜下可见胞质内许多走向规则的张力细丝,直径约5m,常与表皮垂直。基底层细胞底部借半桥粒与基底膜带相附着。基底层细胞分裂、逐渐分化成熟为角质层细胞并最终由皮肤表面脱落,这是一个受到精密调控的过程。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之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2.棘层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轮廓逐渐趋于扁平。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桥粒。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许多张力细丝聚集成束,并附着···试读结束···...

    2022-10-25

  • 《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兰彩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作者】兰彩虹主编【页数】122【出版社】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ISBN号】978-7-5380-3079-2【分类】内科-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兰彩虹主编.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4.图书目录:《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结合了西医诊疗优势和中医辨证治疗特点的专科类书籍,它是由有着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临床医生共同合作完成。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将临床医师的诊疗思维、渊博的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融汇合一,力求实用,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需要。《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内容试读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和咽喉部呼吸道黏膜的急性炎症的总称。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不一,从单纯的鼻黏膜炎到广泛的上呼吸道炎症轻重不等。本病全年皆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一般病势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本病与中医学的“感冒”相类似,又称“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等。一、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人体在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等因素影响下,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导致原有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病毒和细菌等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由接触鼻、咽、眼结膜表面的分泌物而经手传播。发病与年龄、体质及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更易罹患。2.病理一般表现为鼻腔及咽喉黏膜的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及浆液性和黏液性的炎性渗出,伴有细菌感染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脓性分泌物。不同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及变性,鼻病毒及肠道病毒较黏液病毒引起的改变严重。严重感染时,连接呼吸道的鼻旁窦和中耳道可形成阻塞,发生继发性感染。(二)中医病因病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时行毒邪所致,主要是风邪致病。感邪之后是否发病与正气盛衰有关。2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1.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机袭入包括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贪凉露宿、冒雨涉水等以致外邪侵袭而发病:过度劳累,耗伤体力,肌腠不密,易感外邪而发病;气候突变,六淫之邪肆虐,冷热失常,卫外之气未能及时应变而发病;素体虚弱,卫外不固,稍有不慎即可感邪而发病。2.病邪犯肺,卫表不和肺主皮毛,职司卫外,而卫气通于肺,卫气的强弱与肺的功能关系密切。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很快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卫表被郁,邪正相争,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肺气失宣而见鼻塞、流涕、咳嗽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咳论》日:“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3.病邪少有传变,病情轻重有别病邪一般只犯肺卫,很少有传变,病程短而易愈。但亦有少数感邪深重,或老幼体弱,或原有某些慢性疾病者,病邪从表入里,迅速传变,可引起某些并发症或继发病。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肺卫,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一般病情轻浅。因四时六气各异,或体质强弱、阴阳偏盛之不同,临床表现虚实寒热各异。二、临床表规(一)普通感冒为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短,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以鼻部症状为主。1.主要症状早期有咽部干燥,继而出现鼻塞、喷嚏、低热、咳嗽,鼻流清涕,以后变稠,呈黄脓样。鼻塞4一5天,如病变向下发展侵入喉部、气管、支气管,则可出现声嘶、咳嗽加剧,或有少量黏液痰,1一2周消失。全身症状短暂,可出现全身酸痛、头痛、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部分患者可伴发单纯性疱疹。2.体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偶有眼结膜充血,可有体温升高。(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原体多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1.主要症状急性病毒性咽炎多表现为咽部发痒或有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2.体征咽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有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喘息声。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3(三)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1.主要症状起病急,咽痛明显,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2.体征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四)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多见于儿童,成人偶见,夏季较易流行,起病急,病程约1周。1.主要症状明显咽痛、发热2.体征咽部、软腭、悬雍垂和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小丘疹,以后形成疱疹和浅表溃疡,周围黏膜有红晕。(五)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起病急,病程一般4一6日。夏季多发,儿童多见,由游泳传播。1.主要症状发热、咽痛、流泪、畏光2.体征咽部及结膜充血,可有颈淋巴结肿大,或有角膜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数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也可引起急性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偏低,分类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伴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有核左移现象。2.病毒分离收集病人的咽漱液、鼻洗液、咽拭子等标本接种于鸡胚羊膜腔内,可分离出病毒,有助于确诊。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取病人鼻洗液中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涂片,或用咽漱液接种于细胞培养管内,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阳性者有助于早期诊断。4.血清学检查取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或4倍以上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并排除其他疾病如过敏性鼻4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炎,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麻疹、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等,可作出临床诊断。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技术及细菌培养对明确病因诊断有帮助。(二)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喷嚏频作,鼻涕多,呈清水样,鼻腔水肿、苍白,分泌物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发作常与外界刺激有关,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等。2.急性传染病前驱期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白喉等,在患病初期可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但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并有其特定的症状特点可资鉴别。3.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潜伏期很短,一般1一3天,常有明显的流行性。起病急骤,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可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五、治疗(一)治疗思路中医倡导防重于治,首先注意预防,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中医药治疗的原则为解表达邪,风寒为主者,疏风散寒,辛温解表;风热为主者,疏风散热,辛凉解表。对症状较重者可给予西药对症处理。(二)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可试用下列药物:①金刚烷胺:口服0.1g,每日2次,对甲型流病病毒有效。②吗啉胍(ABOB):口服0.1~0.2g,每日3次,可能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有效。③利巴韦林:有比较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每日400~1000mg,分3次口服,或加人液体中静脉滴注。④干扰素:能抑制多种DNA病毒和RNA病毒,肌肉注射或滴鼻均可。2对症治疗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片0.5~1g,口服,每日3次;鼻塞流涕者,可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或用1%的麻黄碱滴鼻;咳嗽者,可给予镇咳药,如克咳敏5~10mg,口服,每日3次,或氯化铵棕色合剂10L,口服,每日3次;声哑、咽痛者,可作雾化吸入治疗,或口含华素片。3.抗感染治疗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经验用药常选: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5①头孢氨苄0.25~0.5g,口服,每日4次。②罗红霉素150mg,口服,每日2次。③阿莫西林0.5g,口服,每日3~4次。(三)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1)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若风寒重者,加麻黄、桂枝以增强辛温散寒之力;若风寒夹湿,兼见身热不扬,头重胀如裹,肢节酸重疼痛,舌苔白腻,脉濡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2)风热犯表证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胀痛,目胀,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咳嗽,痰黄黏稠,咽燥,或咽喉肿痛,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若痰湿壅盛,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浙贝母、瓜蒌皮。(3)暑湿伤表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口中黏腻,胸脘痞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暑热偏盛者,可加黄连、山栀子或黄芩、青蒿清暑泄热;若湿困卫表,可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清宣卫表;若里湿偏重,加苍术、白蔻仁、法半夏、陈皮等化湿和中;若里热盛而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2.常用中药制剂(1)感冒软胶囊。功效:散寒解表,宣肺止咳。适用于感冒风寒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用法: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2)柴胡口服液。功效:解表退热。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用法:口服,每次10~20mL,每日3次(3)感冒止咳颗粒。功效:清热解表,化痰止咳。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伤风咳嗽,咽喉肿痛,四肢倦怠,流行性感冒。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6常见内科疾病中西医诊治与进展六、预后一般病势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引起急性心肌炎、肾小球肾炎,或伴发细菌性肺炎。七、预防与调护(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室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候冷热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避免雨淋受凉及过度疲劳。在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活动,防止交叉感染。(2)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密切观察。注意煎药及服药要求,治疗本病的中药宜轻煎,不可过煮,趁温热服,服后避风取汗,适当休息。(3)在饮食方面,宜清淡,若饮食过饱,或多食肥甘厚腻,使中焦气机受阻,有碍肺气宣通,影响感冒的预后。第二节肺炎一、概说肺炎系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以及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畏寒、高热、咳嗽、胸痛、气急或咯铁锈色痰,甚至出现发绀或休克,多发于冬春两季。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一般多见于“风温”“冬温”“春温”,也可见于“厥脱”。二、病因病理本病的病因:一为风温之邪,或风寒外束,郁肺化热:二是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或素有肺热,一旦感受外邪,则内外相合而发病。其病理变化,起始阶段邪热尚浅,病在卫分,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肺卫症状,此时若邪势不甚,且能及时得到清解,则邪从表散,病情转安。如果正虚邪盛或由于失治、误治,肺卫之邪热不解而内传入里,一是顺传于气分,若气分不解则传入营血;一是逆传心包,扰乱心神、蒙蔽清窍。同时,如热毒亢炽,劫阴伤气,还可以发生亡阴厥脱之变,致使病情更趋严重。···试读结束···...

    2022-10-25

  • 《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吴军,陈尚俊,吴铮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作者】吴军,陈尚俊,吴铮编著【页数】735【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9【ISBN号】978-7-5427-7476-7【分类】老年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法医学鉴定【参考文献】吴军,陈尚俊,吴铮编著.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内容提要:本书稿从神经精神、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性、骨关节、眼耳鼻喉、口腔、皮肤性病、中毒及外伤、肿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安宁疗护等方面阐述了老年疾病的防治及法医学鉴定。对一线医生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内容试读第一章老年人健康与养生保健第一篇总论第一章老年人健康与养生保健第一节老年人与老龄化社会我们通常认为年龄达到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我国统计局人口普查以65岁作为老年人标准。本书中对于老年人年龄不明确界定60岁或者65岁两种标准,即不采用统一法定年龄。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以上,则表明该国家或者地区进人老龄化社会。大陆地区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8.87%,标志我国已进人老龄化社会。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及独生子女政策。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人口结构,最为突出表现为:2010-205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日益加重。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发表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24%以上。上海、北京、广州等东部发达城市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依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8.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0.06万人,占总人口的18.8%。1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第二节健康含义、健康老年人标准及自测一、健康含义人人都十分珍惜健康,然而,在什么是“健康”的问题上并不是所有的决策者、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健康理解为“不生病”或“不虚弱”的表现,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寻求医生的帮助,并认为医生治疗疾病是天经地义的职责。其实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一这个协调全球性预防和控制主要健康问题的权威性组织,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在其宪章中写下了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因此,健康概念大大超出了疾病的范围,把人体的健康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它要求人们重视健康的价值,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正确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有部门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的健康联系起来,努力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相当深刻,一言以蔽之,健康就是“形与神俱”,具体则有四个维度,即《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所包含的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宋朝程颐在《伊川易传》中说到:“大至于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之养生、养形、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明确指出颐养之道包括养形、养性、养德、和谐环境、和谐社会等多方面。说明完美的健康状态是:自然环境良好,社会保障有力,人民的体质良好、心理正常、道德美好。形体健康(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中医学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阴阳结构体,健康的人应该是“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素问·调经论》),即阴阳和调,阴平阳秘,机体功能保持正常且稳定、有序、协调。具体而言,人体各脏腑、经络、官窍、气、血、精、津、液等各组织器官都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形体健康是健康系统的底层维度,是大多数人可以达到的。健康的第二个维度是心理健康,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健康,强调“志意和”(《灵枢·本脏》),认为精神心理应保持整体和谐的健康状态;七情应以“恬愉为务”(《素问·上古天真论》),“和喜怒而安居处”(《灵枢·本神》),各种情绪皆要适度,任何过激的情绪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要“内·2第一章老年人健康与养生保健无眷慕之累”(《素问·移精变气论》),嗜求欲望应该适度而不应当为物欲所累,保持“恬淡虚无”则能使体内气机和调畅达而保持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则是健康更高一层的维度。中医学非常重视个人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身心的潜能,发挥其最高的能力,并获得满足感,保持情绪稳定、感觉愉快的良好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即指出应“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保持精神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愉悦。孙思邈则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淡泊名利,“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与人交往要始终保持谦逊态度,诚善待人、宽以待人,“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生为善”“为人所嫌,勿得起恨”“事君尽礼”(《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从而以平和的心态融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适应性良好作为人类群体的高级状态,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却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健康目标。道德健康是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的另一个高层次健康维度。早在先秦的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论点,指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仁者不忧”(《论语·子罕》),认为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保持正常的心理,促进健康长寿。唐朝孙思邈则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明确指出了道德修养对于养生延寿的重要性。个体处于社会之中,能自觉自愿地按社会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也就自然而然地使自己的日常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方面合理适度,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二、健康老年人标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提出健康老年人10条标准: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主要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10.具有一定学习、记忆能力。三、老年人健康状况自测以下八条可为健康作判断,有一条不正常者请找医生阐明;有两条不正常者,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有三条或三条以上不正常者,则肯定患有某种疾病。1.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3千克。2.每日体温变化不超过1℃。3.脉搏每分钟72次左右。4.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与心跳的次数比例为1:4。3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5.每日进食量保持1~1.5千克,超过正常量3倍或少于三分之一以上为不正常。6.大便定时,每日1~2次,三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大便4次以上为不正常。7.一昼夜尿量1500毫升左右,多于2500毫升或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8.睡眠能维持6~8小时,不足4小时或嗜睡为不正常。·4第一章、老年人健康与养生保健第三节老年人养生保健防未病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健康我国制定了应对慢性病流行的24字方针一“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育先行;高危筛查、目标干预。”“关口前移”是指从疾病发生的“上游”入手,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重心下沉”是指将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农村和家庭。“提高素养、教育先行”是指改变国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国民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与预防观念。“高危筛查、目标干预”是指尽快降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有效策略,主要针对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人群,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以适当的卒中二级预防。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要提高自身健康意识、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生活规律。(一)起居规律早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伸伸懒腰,让脊柱也有“苏醒”的时间,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态。同样也可以让“心脑”有个准备时间。就寝时间不宜过晚,晚上9~11点时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晚间11时至凌晨5时为肝胆肺的排毒时间。合理安排睡眠是养生长寿之关键。(二)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喝水。最好每天喝水不少于1500~2000毫升。一天中最佳喝水时间有:①起床后空腹喝水300毫升;②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左右各喝水500~700毫升;③就寝前2小时左右,喝水300毫升。要喝酸碱度H值稍大于7的水;定时进餐;早餐要吃好,绝对不能不吃;午餐以12时左右为宜,此时消化腺分泌加强,要吃饱,做到营养全面;晚餐以18时为宜,要少吃,吃七八成饱。每天吃10种以上的食物,细嚼慢咽,以素为主,适当荤食。(三)运动规律生命在于运动,但必须是建立在适量运动的前提下,定时运动锻炼。不能出现疲劳、脑力与体力并重。在众多运动项目中首推太极拳,太极拳动作平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虚实结合。常打太极拳能够强筋骨、利关节、益气、养神、通经脉、行气血。(四)戒烟限酒烟酒嗜好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患肺癌的危险性高8~12倍,患喉癌的危险高8倍,患食管癌的危险高6倍,患膀胱癌高4倍。吸烟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同时也是心肌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吸烟又会引起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是健康大敌。饮酒过多可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发展下去便是酒精性肝硬化。嗜酒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较高。5老年病中西医防治与法医学鉴定(五)心理平衡我国传统养生理论历来重视身心兼养,而养心之中,又首重养德,“以德养身、宽容豁达是幸福生活的基础”现代医学认为,人既是一个受生物学规律制约的生物有机体,更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活动并可因之导致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相应改变的高级生物。因此,宽容豁达的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有利于延缓衰老。个人的心情好坏,同他的健康与寿命成正比。“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这是马克思对健康的诠释。心理学家发现,每天都快乐地生活,血液中会出现较健康的化合物。越快乐的人拥有越少的可的松,而高含量的可的松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有关。好心情不是天天有、时时刻刻存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与磨难,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占据你的每一个日子。好心情是自制的一剂良药,它要靠自己锻炼、自己培养,光听别人唱赞歌,会使自己变得脆弱。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舵,唱好自己的歌,走进自己的精神乐园,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和人生。生活上的变化,可能使人的心情有些起伏,但都是短暂的,时过境迁之后,天生别扭的人还是想不开,天生开心的人又会恢复好心情。好心情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坏心情。朱德元帅有诗道:“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要心胸豁达,宽以待人,宽以容人,遇事拿得起放的下,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精神自然会轻松愉快,生活质量自然得以提升,人的寿命自然得以延长。二、顺应季节保养身体(一)春季保养身体1.防寒保暖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单薄、保暖措施不力,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2.科学膳食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为此,老年人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具体要注意:保证热量,同时适当减少食量;精细搭配,不能偏细、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红薯等;蛋白质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质的食品,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控制食盐摄人量,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多新鲜蔬菜和水果。3.起居益体冬去春来,老年人机体的调节中枢和功能仍处怠缓状态,此时老年人一要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居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植适量的花草;四要睡前温水泡脚。4锻炼适度老年人锻炼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锻炼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动作过难、动作幅度过大或过于危险的运动;四要注意保暖,春天天气变化无常,余寒未尽,老年人保暖尤为重要。5.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春天气温回升,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临床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康文艳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作者】康文艳等主编【页数】215【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370-0【价格】55.00【分类】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康文艳等主编.临床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临床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内容提要:本书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等内容。《临床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内容试读第一章急症第一节高热一、定义内科急症之高热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体温骤升(多在39℃以上),以身体灼热,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急症。如伤寒中的太阳、少阳、阳明高热,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高热或内伤杂病过程中出现的由虚热引起的高热。本篇着重介绍前者,后者将在“内伤发热”中介绍。二、历史沿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素问·热论篇》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做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我国第1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该书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辨证论治外感热病的纲领。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即使是其他外邪也是“六气皆从火化”,病机属性是火热,主张“热病只能做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多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已《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分条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三、范围西医学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并发急性感染表现高热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四、病因病机高热为内科常见急症,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临床以实热或本虚标实之高热为多见。1.时疫流行疫毒之气致病力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传染性。一旦感受疫毒,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2.六淫入侵由于气候突变,人体调摄不当,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乘虚侵袭人体而发热。六淫之中,火热暑湿为致外感发热的主要病邪,风寒燥邪亦能致外感发热,但它们常有一个化热的病机过程。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以两种以上病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外感发热病因的差异,与季节、时令、气候、地区等因素有关。一1一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病理性质多属热属实若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化火伤阴,亦可因壮火食气导致气阴两伤,若热入营血,则会发生神昏、出血等危急变证。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发病特点高热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可产生神昏、动风、出血、脱证等变证。2.临床表现高热急症多见实热或本虚标实之热,表现形式多样。但以身体灼热,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热型有壮热、恶寒发热、潮热、寒热往来等。发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数日。病在表:病在卫分,症见微恶寒而发热,伴口渴,汗出,脉浮且数。邪犯太阳,恶寒重于发热,伴头身痛,脉浮。病入里:病在气分,邪犯阳明,则壮热不寒,口大渴,脉洪大而数;若热结于腑,痞满燥实,苔黄燥;若夹湿则高热,但口多不渴,苔多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入营则高热入夜为甚,兼见谵昏,斑疹隐隐;入血则高热兼见齿出血,鼻出血,吐血、便血,甚至昏迷、抽搐、斑疹显露,脉细数,舌绛少津等。(二)鉴别诊断内伤发热本篇高热主要指由外感所致高热,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热势重而体多实的特点。而内伤发热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化热所致,高热之前多有低热,发病缓,病程长,临床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舌质淡、脉数无力等。六、辨证要点(一)辨外感、内伤外感高热:起病急,病程短,热势重,有外感六淫、疫毒的病史,兼见外感之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内伤发热: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不高而多间歇,多继发于他病之后,兼见内伤之症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谈,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二)辨虚实内伤发热多属虚热,或本虚标实之热,外感病后期,亦可见虚热。其热波动无常,时高时低,缠绵难愈,脉多细数,兼见其他虚象。实热多见于外感中期,热势较高,病情较急,变化较速,脉洪数,热甚伤阴,可见谵语、神昏、动风等兼证。(三)辨热型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病证在卫表。壮热:多见于伤寒阳明病和温病气分阶段;邪毒内陷气营两燔亦可见高热,但常并见发斑、神昏谵语、动风等兼症。潮热:多见于阳明腑实证,身热汗出蒸蒸,腹胀满实拒按,热势至夜加重。阴虚内热亦可见潮热症见潮热颧红、骨蒸盗汗、咳嗽、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寒热往来:寒时不热,热时不寒,往往一日数次发作。(四)辨寒热真假在高热急症中,由于热极或寒极会出现与本病之寒热不相符合的现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之象。真热假寒证:有一个发热的过程,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热势甚高,很快进入手足厥冷的假象,-2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以发热经过、胸腹灼热及舌苔为鉴别的重点。真寒假热证:一般出现于慢性病或重病的过程中,身虽热,但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但按之乏力或细微欲绝;苔虽黑而滑润。以舌苔、脉象为鉴别的重点。七、急救处理(一)处理原则1.分主次即分清高热及其兼症的主次。外感高热,无论其热型热势如何,高热均属主症,治以清热为主,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内伤高热,则高热不一定是主证,治当审其病因究竞发于劳伤还是饮食。2.审标本审清高热的主要病机,细辨高热与其他症状的标本关系。例如高热出血腹痛,主要病机为热毒内炽,损伤脉络,迫血妄行,瘀阻腹内,治当清热凉血为急为本。3.察传变观察高热伴发的变证。由外感高热并发神昏、谵语、厥逆、出血、抽搐等,提示邪毒内传,营血耗伤,除治高热,还要加用开窍、固脱、凉血、息风之剂。(二)急救治疗1.一般措施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补充维生素等。2.物理降温冰袋冷敷头部或腹股沟等部位;中药煎汤擦浴,如荆芥水、石膏水擦浴;或用温水、乙醇擦浴,冰水灌肠等方法。在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下降情况及病情变化,以免体温骤降而致虚脱。3.针刺法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用毫针刺法或十宣放血法降温。4.刮痧法中暑高热患者,可在两胁部、夹脊部、肘窝等部位进行刮痧。5.中药灌肠法根据病情可给予中药煎汤灌肠通便,也能够降温退热。6.维持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神志、面色、血压、呼吸及脉搏等生命体征。7.药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相应药物予以治疗。(1)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10~2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2)痰热清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金银花、连翘等)30mL加人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3)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水牛角、珍珠母、金银花、栀子、黄芩苷、胆酸等)3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4)鱼腥草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5)双黄连注射液以每千克体重1mL计算,用5%或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6)穿琥宁注射液400毫克加入等渗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蓝8.其他可选柴胡注射液2~4mL肌注,每日1~2次。中成药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柴石退热颗粒等口服。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金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mil次。9.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八、辨证论治码张的垫海出阴风W成米流配装内次:1.病在卫分行源店州易游区(1)主症:高热,兼见微恶寒而发热,伴口渴,汗出。脉浮且数。1,一3(2)治法:辛凉宣透。(3)方药: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竹叶清热除烦,薄荷、荆芥、豆豉辛凉宣散,透热外出,为辅药;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止咳,利咽散结,因温邪化热最速,容易伤津耗液,故又配芦根甘凉质润,清热生津止渴,均为佐药。合而成方,既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又可利咽止咳,生津止渴。2.病在气分(1)主症:壮热不寒,口大渴。脉洪大而数。(2)治法:清热解毒。(3)方药:白虎汤加减。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发斑疹者,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丹皮清热凉血。3.病入营血(1)主症:高热入夜为甚,兼见谵昏,斑疹隐隐;入血则高热兼见齿衄,鼻出血,吐血、便血,甚至昏迷、抽搐、斑疹显露。脉细数,舌绛少津等。(2)治法:清热透营,凉血解毒。(3)方药: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清解营分热毒为主药:玄参、生地、麦门冬清热养阴,为辅药:佐以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以活血散瘀、清热凉血的丹参、赤芍为使,以防血与热结,共奏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九、转归与预后常见高热病情变化比较迅速,由表热证而发展至半表半里证,再向里传变而成里热证。若正气未衰,治疗及时可治愈。若感邪太盛,治疗不力,可产生神昏、谵语、厥逆、抽搐、出血、脱证等变证。十、预防与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室温可保持在20~22℃,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高热患者口咽容易干燥,冬天可在暖气上放一盆清水,使其蒸发以湿润空气,有条件时可使用加湿器。(3)高热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以流食、半流食为宜。患者口渴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汗出较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给淡盐水。不能饮水者,应用鼻饲法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补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脱水。高热患者应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热病初愈,饮食仍宜清淡稀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食多餐。可选择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十一、现代研究中医治疗高热,除用常服的丸药汤剂口服外,还有多种治疗方法:针刺疗法、中药煎汤擦浴疗法直肠给药法、刮痧疗法、喷喉法、滴鼻法等。临床辨证论治以清法为主,剂型以丸散口服药为主,随着科技发展,先后研制出多种注射液,例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临床研究表明多具有良好疗效。涂氏,采用清、解、和、下四法联合应用设计而成的热必宁(商品名:柴石退热颗粒),治疗高热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纯清热解毒组;实验研究证实热必宁能够显著抑制肺炎球菌所致家兔体温的升高: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具有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和RSV有较强抑制作用。赖氏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42例,42例体温1日内退至正常,71例2日内、21例3日内退至正常,无效8例,总有效率94.37%。谢氏等研究发现醒-4脑静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兔出血热病毒家兔高热模型的发热指数,降低脑脊液前列腺素E,和环核苷酸发热介质。黄氏等利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枢性高热,退热效果好,且使MDA,TNF-,L-6水平下降,而SOD明显上升。鲁氏等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230例高热患者,不仅退热作用快,而且体温下降平稳,很少出现反复发热现象,且对全身症状有改善,认为清开灵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刘氏将肺系感染高热的患者4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1例,对照组192例,治疗组予鱼腥草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白细胞数正常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对卫分证、卫气同病及气分证3种不同证类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lt0.05);两组白细胞数升高的高热患者疗效相当。雷氏等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60例,体温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青霉素针剂静滴配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明显增大,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雷氏采用穿琥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外感高热症139例,效果满意。穿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酯反应所致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病毒、抗炎作用,以及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临床上多用于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穿琥宁注射液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尤为显著。运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不论卫分、卫气同病还是气分证均疗效确切,不易反复,具有退热时间短、全身症状改善快特点。十二、小结高热为内科常见急症,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临床以实热或本虚标实之高热为多见。治疗需分主次,审标本,察传变。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多剂型、多途径给药综合治疗,可顿挫热毒,同时应注意顾护津液,益气养阴,避免阴液耗伤,发生变证。附方:(1)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豆豉、桔梗、生甘草、竹叶、芦根。(2)白虎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3)清营汤(《温病条辨》):水牛角、生地、玄参、竹叶、麦门冬、丹参、川连、金银花、连翘。(4)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方》):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康文艳】第二节厥脱“圆4,.法深子而丽,一、定义厥脱包括厥证、厥逆和脱证,是内科常见之急症。临床以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出冷汗,欲呕欲便,脉微欲绝或乱,神情淡漠或烦躁,甚至不省人事,猝然昏倒等为特征。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治》论述了厥证之病机及临证特点:“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病谟·厥逆》中论及厥逆的预后时日:“厥逆之证,危证也。”清代徐灵胎在《临证指南医案·脱》的评语中明确了脱证发病之机在于阳气的骤越,并提出临证诊治之要点:“脱之名,唯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珠,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证,方名为脱。”二、历史沿革,剂宽取分面,装只四,白等@面念“厥”“脱”首见于《内经》,“厥”有“寒厥、热厥、煎厥、薄厥、厥、六经之厥、风厥、厥逆”之别,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内经》论述较为详尽,概而言之,虚实两端,如《素问·厥论篇》:“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对其预后而言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云:“厥者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脱”在5《灵枢·决气》中被分为“精脱、气脱、津脱、液脱、血脱”等不同的类型,详其证象,“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天,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厥与脱的治疗方面仅有针刺等方法。后世医家对“厥”多有发挥,汉代张仲景认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并提出了“白虎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汤”等治疗的方剂。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详细辨别了寒厥、热厥、薄厥、暴厥与中风;并在《景岳全书·杂病谟·厥逆》篇中首次提出了“厥脱”的概念,“气并为血虚,血并为气虚,此阴阳之偏败也,今其气气并走于上,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是既阴阳相离之候,顾致厥脱而暴死”。林珮琴在《类证治裁·厥症论治》中对厥症进行了详尽的论治,在预后上提出了“凡诸厥,脉大浮洪有力易醒,脉细沉伏数急不连贯,凶。厥仆大指掐拳内,凶;掐拳外,轻。面青,环口青,唇白,鼻青孔黑,人中吊,危也”的论断,贴近临床。“脱”的论述当以林珮琴分“上脱、下脱、上下俱脱”、叶天士的“阴脱、阳脱、内闭外脱”最为精当,对临床最具指导意义。三、范围西医学的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其临床征象与本症极为相似,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出现厥脱者,可参阅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四、病因病机厥脱之起因,历代多有论述。概而论之,凡邪毒内侵,陷入营血,剧痛惊恐所伤,失血、失精、中毒、久病等耗气伤阴,损及五脏功能,使气血运行障碍,从而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甚则阴阳离决而致厥脱。若素体羸弱,或久病不愈,或大汗、大吐、大下、大失血之后,元气耗竭;或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以致阴阳不相维系,终至阴阳离决,是为脱证之主要病机。1.邪毒过盛,气虚阴伤盖外感六淫之邪或疫疠毒邪,由表入里,郁而不解,皆能化火蕴结成毒,毒热过盛,耗气伤阴,邪闭正衰,终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发为厥脱,正如《素问·厥论篇》指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2.失血失液,气随血脱热毒猖獗,入营动血而至呕血、便血等,亦有创伤、产妇伤及脉络,大量失血,以至气随血脱,阳随阴亡;或有暴饮暴食夹有不洁之物,或因药物中毒,或攻下过猛,损伤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暴吐暴泻,阴液大伤,气随阴脱,阳随阴亡。正如清代徐灵胎所言:“脱之名,唯阳气骤越,阴阳相离。”3.剧痛致厥剧烈疼痛,可致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厥证。总之,本病证发生,不外热、毒、瘀、虚,虚有气血阴阳之不同,热毒瘀互结,损伤气血阴阳,络脉阻滞,终致阴阳不相维系,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离决,发为厥脱。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发病特点急性起病,常有明确之因,可发于各年龄段。2.临床表现厥脱多系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妇科、儿科等)疾病的变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或急骤发作,或隐匿而突发,典型表现为汗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尿少等。早期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悸多汗,短气乏力,尿少,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情淡漠;重者可见昏不知人,唇指发绀,四肢厥冷,呼吸短促,脉微欲绝,或不应指,无尿,血压不升。3.类型不(1)厥证:分为寒厥、热厥。(2)脱证:分为阴脱(亡阴)、阳脱(亡阳)、阴阳俱脱。—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比较》李致重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比较》【作者】李致重著【丛书名】丘石中医系列【页数】328【出版社】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377-5856-7【分类】中西医学评论【参考文献】李致重著.中西医比较.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比较》内容提要:本书稿以哲学、近代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前提,回到了中医与西医成熟时期的经典著作、基础理论上,在中西医学本质层面深入比较的基础上,厘正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作者认为,如果丢掉了哲学和哲学思想,中医离衰亡就不远了。《中西医比较》内容试读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在全国中医大专院校开设中西医比较这一门课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是第一家。1998年我们大学开办中医本科教育之初,当时的奠基教授杨维益先生主持全日制中医教育课程设计。那时,是他将这一课程列人教学计划的。我从2002年学校招收第二届学生开始到现在,连续六年承担着中西医比较课程的主讲。2005年起,中西医比较一课成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三家大学的中医学院共同修读的课程。三家中医学院的学生每年集中在浸会大学听课,现在是第三年了。一、关于开设中西医比较一课的方法与目的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至今二十五年有余。所谓中医科学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中医这一科学发展的科学;而中医软科学,一般来说指的是中医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可以说,我长期以来的研究领域,与中西医比较这一课程的内容十分接近,因为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主要是以东西方历史、文化、哲学、科学的比较为基础,以中西医基础医学的比较为重点的。这正是中西医比较这一课程的着眼点或者立足点。1.以问题为中心,以启发式、开放性的授课方法为主中西医比较毕竟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从开课至今尚无定型的专门教材。为此,我们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以往有一些不同。主要是突出了三个授课特点: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式、开放性。目的是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动脑筋、多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了解中医、了解西医、进行001比较、把握异同。应该说,这是大学阶段最好的学习方式。西所谓以问题为中心的意思是,着重抓住十二个专题,作为这一课程讨医论的主要问题。虽然这一课程至今尚无定型的教材,但是需要学习、讨论比较的内容却很多。这些专题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宏观方面的将形放在总论里来学习、讨论;微观方面的将放在各论部分学习、讨论。课程的内容涉及东西方哲学、科学、历史、文化和中西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诊形下疗等,所以围绕每一个问题,内容都是很丰富的。表面上看是十二个专重题,但是其中有一些专题,看上去是一些普通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人门常补常忽略的问题或经常出错的问题。另外有一些专题,是需要今后不断强化理解和深化研究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专题,今后需要许多人长期深人探讨、研究。所以这一课程学习与讨论专题,不是随便、轻易地提出来的这一点,也顺便说明一下。所谓启发式,因为这一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广、内容多,而教学课时十分有限,所以只能抓住提纲,讲最主要的内容。而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尽量将基本观点、概念讲清楚;第二是尽量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包括读书学习的方法教给大家;第三是尽量把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以启发学习热情为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对于每一个专题,除了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外,更需要同学们课上、课下组织讨论。这叫“教学相长,共同参与,彼此启发”。所谓开放性,不仅要安排同学们分组相互讨论,而且也有老师课堂答疑。答疑的问题不限于本课程讲授的专题之内的内容,专题之外的哲学科学、历史,以及中西医基础理论、经典医著、临床经验等,只要同学们认为有必要,都可以提出来进行课堂答疑。在讨论与课堂答疑中,鼓励同学们对老师的观点或答疑的具体问题提出质疑和批评。古人说:“学贵质疑”,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这是最可贵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有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者压根儿就没想到要提一些问题,这样的学生,我是不欢迎的。对我来说,大家提问的时候,往往是我的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表达观点会更直截了当一些,针对性强一些。也许一句话就能够讲002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清楚的问题,要在平时由我一个人顺着讲稿讲,可能一个小时也未必能接中西触到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的症结上。该课程学时安排偏少是我一再要求大家多提问的原因之一。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医我的体会是,从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式、开放性这三方面而言,没有较定型的教材,其实比起有定型的教材来,教学效果反而会更好。2005年,形我的《中医复兴论》(繁体字增订版)和《中医形上识》相继出版,从此我们就以这两本书为参考教材。这当然是一个进步,也是中西医比较教学下的收获,这两本书的一些章节,是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启发下写的。这样一来,不论在专题结构上,还是在学术内容上,都觉得成熟了许多。补另外还有一些灵活的安排:或者针对未能形成共识的难题,下课后安排学生分头查阅资料;或者针对不同人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指定一些自我修读的图书。这既是带着问题学习,也是训练自学能力的一种形式。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关于这一果程的期末考试,我们选择了开卷的方式。一直以来,我以为考核大学生的最好方式,是“提问题、判分数”。一门课讲完了,学生在课程范围内向老师提出若干个问题来,老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深浅,就可以清楚、准确地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判定的分数,我以为最真实。这种考试,对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提升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好方式。这一次讲授中西医比较,我们要进行新的尝试。关于考试内容突出了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基本的重点概念,希望学生能强化理解、准确掌握;其二是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抓住核心、自我表述、鼓励发挥。可以说,考试的本身,也体现了以问为中心、启发式、开放性这三方面的特点。几年来,我觉得每一次讲授中西医比较的过程,同时也是跟大家共同学习的过程。每一年中西医比较的课堂上,都会有不少历届毕业的校友们列席旁听,不少人旁听过两三遍,有几个人旁听过四五遍。这种情况,对于教学相长、共同讨论、启发思维,将会更为有益。2.关于中西医比较一课讲授前的一些说明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讲中西医比较这一课,比较是手段,鉴别是目的。通过比较中西医产生的文化、科学背景,比较中西医的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003中西本质属性和特点,最终目的是要在文化、科学多元的现实环境中,真正把握“中医我是谁”“我是怎么来的”。中医的科学定位问题清楚了,中西两类医学的相互关系,自然而然也就清楚了。按在我看来,中医是中国哲学和系统科学孕育下的医学科学。这是一句结论性的话,在这里讲这一句话,是想提出一个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常常会听到质疑中医缺乏现代科学实验方法这样形的声音。如果我的说法没有原则性错误,那么则应该说中医与现代科学不并重属于同一类别的科学。进一步说,我们没有理由质疑中医为什么缺乏现代补科学实验方法。因为哲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当然不同,所以两类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比较,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医是中国哲学和系统科学孕育下的医学科学,更是本课程通过比较,要说明的重点中的重点。假如有人心里着急,一定要提前问到中医的实验是什么?我这里也可以提前说一句,那就是以实践检验为前提的思维实验。因为哲学研究所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实验,所以中医是医学领域里以思维实验为主要方法而形成的学术体系。这些方面,我们也将在以后的内容里逐步加以讨论。这里提到中医与哲学思维关系的意思,是因为大家以往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及相关传统文化接触较少,而在中西医比较一课中所涉及的哲学内容又比较多,所以大家一定要逐步地加强哲学方面的知识积累。鉴于大家以往哲学基础薄弱的原因,我们在讲课中尽量减少引经据典的表述,力争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先把相关的基本道理讲清楚,为大家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哲学原著,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这一点也是正式讲课之前,需要附带说明的。常常有人问我说:“这些年你在香港先后讲授过中医‘四大经典’和中医内科学、中国医学史,又开设了中西医比较和中医哲学导论两门新课,另外还有临床带教,你一个人讲了这么多门课,能不能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呢?”我半开玩笑地说:“‘四大经典’我认为最好讲,中医内科学我以为最难讲,而我最爱讲的是中西医比较和中医哲学导论。因为当年我们从进入中医大门那一天开始,就把中医经典医著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后在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手头上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经典。今天给学生004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讲,使我因此得到了重新复习的机会,心里高兴,当然不会感觉到难讲。中西而以中医内科学为代表的临床教材,就不同了。除了一部分内容在《伤寒杂病论》、《温病学》里已经讲过之外,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教材里,把中医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原则大大地淡化了,存在着严重经验化的趋势。所以讲过较经典医著之后,照本宣科地再讲内科,总觉得心理上有负担,不愿意那么形讲。至于讲中西医比较和中医哲学导论,前者是通过比较以确立中医的科形学定位,它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医我是谁’;后者是通过中国哲学思想的下学习以了解中医的文化科学背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医‘我是怎么来并的'。一方面有利于我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开启同学们的哲学思维,所以我最爱讲。”回顾我从事中医学术工作四十五年的经历和感受,令我们困惑最深而且长期解不开的难题,就是“中医我是谁”“我是怎么来的”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尤其是今天,与热心中医的下一代年轻人一起讨论共同感到困惑的学术问题,我的内心深处由衷地感到高兴。与此同时,我的心理年龄随着同学们变得年轻了!历史的经验表明,要想做一位好中医,就必须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理论思维。而磨炼自己理论思维的前提是,必须从中医理论的源头上,真正懂得“中医我是谁”“我是怎么来的”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毕竟年过六十了,容易疲倦甚至懒惰,是自然之理。不过,每当讲授中西医比较的时候,我的思维就变得活跃,思考问题也尤其敏捷。今天把这一点个人“隐私”告诉大家,希望我们运用好这一课程短暂、有限的学时,取得我们预期的良好效果。3.中西医比较的六环节、两核心问题中西医比较的着眼点,就是我们讲这门课,将从哪里着手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先将这门课的整体结构教给大家。中西医比较这门课的整体结构,可以用六个环节、两个核心来概括。六个环节是,现状、历史、科学、定位、关系、使命。其中科学、定位,是六个环节之中的两个核心。现状,就是现在的实际状况。前面所提到的中医学术上的科学定位模糊和下面要提到的中医事业上的种种悖论现象,都是对现状的一些概括。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005中西在对现状的评估上,力求做到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实事求是。这是第一讲讨论的重点。医历史,主要是与中西医产生、发展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历史内比涵的现状,才是有深刻含义的现实。所以,从历史、现状相联系的前提下形认识现实,是中西医比较所把握的视角。这是第二、三讲讨论的重点。科学,是从人类文化的整体出发,对科学出发点、含义和分类的讨形论,以便在科学的整体框架上,探明中医的位置。这是中西医比较的核心并之一,将在第四讲讨论。定位,即中医学的科学定位。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理解科学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中医与西医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体系上的比较,来鉴别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特征。这是中西医比较的又一核心,是第五至十讲要讨论的内容。关系,即建立在中西医科学定位基础上的,中医与西医之间和而不同、共同繁荣、相互配合的医学格局。这将在第十一讲来讨论。使命,即中医复兴,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医学革命,是当代中医和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这是中西医比较的最后一讲,第十二讲要讨论的问题。4.从历史文化、哲学、科学比较起步中西医比较从哪里起步呢?首先要从人类历史、文化的比较起步,为我们能够站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高度上,回过头来俯瞰中医和西医打下基础。人们共同观察事物、讨论事物时,常常会有人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走进深山老林而迷路,眼前尽是树木、荆棘,不知路在何方,不知东西南北。如果能够换一个位置,站到山顶上回头俯瞰让自己迷途的丛林,就豁然明白了。如果我们在中医与西医现成的圈子里讲两者的特点与关系,自然难免迷途之苦。所以要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从源到流,进行反思和回顾。以居高临下之势,来看中西医的特点与关系,这是我们做中西医比较的立足点。中医形成于两千多年之前,必然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化特质有着006第一讲中西医比较的必要性···试读结束···...

    2022-10-25 epub 图书app epub电子书

  • 《男科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邹如政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男科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作者】邹如政主编【页数】246【出版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046-8278-9【分类】男性生殖器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邹如政主编.男科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男科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内容提要: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男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男科基础知识、男科中医基础、男科疾病症状、男科疾病检查、男科常用治疗药物、男科保健与养生;下篇男科疾病,主要介绍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睾丸及附睾疾病、精索静脉曲张、男子外生殖器疾病、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及男子杂病等常见男科疾病诊疗方法。对各种男科疾病主要阐述其基本概念、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医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内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及各种治疗方法、预防保健知识等,同时介绍名医经验、验案选粹、现代研究,并提出诊治策略。其中“诊断”方面反映了国内外最新诊断标准;“治疗”阐述了中西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突出了系统性、实用性;“预防保健”突出了生活调养及饮食调治;“名医经验”介绍著名中医的该病治疗方法;“验案选粹”选取了临床典型病例;“现代研究”则是介绍研究治疗进展;“诊治策略”围绕临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切入点,介绍了临床经验及诊疗思路。本书适合广大男科病医师阅读参考。《男科疾病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内容试读第1章男性性功能障碍经第一节性欲低下多男性性欲低下(malehyoexuality)是指成年男子持续或反复地对性幻想和性活动不感兴趣,出现与其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性欲望和性兴趣淡漠,进而表现性行为表达水平降低和性活动能力减弱,甚至完全缺乏。显著的性欲低下也称为性冷淡,在反复的性刺激下仍不能引起性欲者,称为无性欲。男性性欲低下相当于中医的“阴冷”范畴。【病因病理】1.中医病因病机(1)肝气郁结:夫妻不睦,性生活不和谐,精神苦闷,或七情内伤,情志抑郁,或有手淫史,长期紧张,抑郁不舒等,皆可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和。因肝肾同源,肝为肾之子,子病犯母,肾阳不振,故性欲低下。(2)命门火衰: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后天早婚、年少频繁手淫,劳欲过度:或多病久病,色欲过度,精气衰微:或年老体衰,脏腑虚衰等,均可导致精气耗散,命火不足,肾阳亏虚致性欲低下。(3)脾肾两虚:思虑过度,心神暗耗,或后天失养,气虚耗损,或久病不愈,长期服药,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滋养肾精而为病。(4)心虚胆怯:身体虚弱,谨慎胆小,心胆气虚;或暴受惊骇,心虚胆怯,进而畏惧房事,使性欲淡漠。(⑤)痰湿内阻:素体虚胖,痰湿内蕴,或嗜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致水液代谢输布失常,津液内停,而成痰湿。痰湿阻滞,气机不达宗筋,命火郁遏而致性欲001男科候痛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低下。2.现代医学病因病理性功能是在神经与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在一系列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支配下,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参与下完成。引起男子性欲低下的病因可以分为器质性因素、精神心理性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只有少数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或医源性因素引起,大多数是来自于精神心理或境遇上的功能抑制,形成了与性有关的消极反射而发病。(1)器质性因素①全身性慢性疾病:全身性慢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男子性欲低下如肝硬化、慢性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糖尿病等。遗传性疾病和某些营养代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低钾血症、低血糖症的患者也会出现性欲低下。②内分泌系统疾病:多种内分泌疾病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影响睾酮(T)的分泌,使T减少,从而导致性欲低下,甚至丧失。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下丘脑和垂体肿瘤、感染、性腺功能低下等。③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额叶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癫痌都可以有性欲低下症状: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会导致性交频率降低:大部分导致痴呆和抑郁的脑退行性病变都会引起性欲低下。④生殖系统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或损伤,不仅在生理上带来疼痛不适,使性欲望降低或无欲望,还会导致心理上对性活动的拒绝、性活动水平的降低,性欲逐渐降低甚至没有任何性欲。如睾丸发育不良或隐睾、阴茎弯曲畸形、尿道下裂包茎、阴茎硬结症、阴茎纤维海绵体炎、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包皮炎、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或结核、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后、阴茎损伤、尿道损伤及会阴手术后等。⑤药物因素:临床很多药物对性欲的改变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能引起男性性欲低下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促性腺激素和睾酮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过敏药物及烟酒、毒品等。(2)精神心理性因素:各种精神心理因素均可能引起性欲低下,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保守的性教育:认为性行为是荒淫行为,以致强行抑制正常出现的性生理现象。②性知识缺乏:初次性生活不成功,被对方责怪、嘲弄或贬低,怀疑自己生殖002第1章男性性功能障碍器官异常。③性生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感情不融洽,不能相互交流和缺乏相互尊重可导致性吸引力减弱。④创伤性经历:多出现在强奸、乱伦、通奸等创伤性经历之后,干扰性生活的意境。⑤恐惧负疚心理:对性卫生感到忧虑,害怕妊娠或性病等:有婚外性生活史,存在内疚情绪。⑥工作压力大,工作受挫折和被打击。⑦人际关系不协调、安全无保障等社会问题诱发的抑郁、焦虑已成为目前成年男性性欲低下的主要原因。(3)其他因素①年龄因素:进入中、老年期后,人体各器官功能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性能力也随之减退,这是一种生理现象。部分患者因体力衰减、病痛、性伴侣的缺失或性伴侣对性生活的拒绝、家庭琐事等产生的消极心态,压抑性欲而致性欲低下。②环境因素:生活中常用的化合物、各种塑料、化学制剂、除虫(草)剂等有毒物质侵害人体,可以导致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引起男性性欲减退。③个人生活习惯:男性酗酒者,慢性肝中毒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而睾酮水平降低,引起性欲低下。【临床表现】1.性欲淡漠,性生活频率低,缺乏性快感。持续缺乏性幻想和性活动的主观愿望:常伴有神经抑郁、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状。2.在有效的性欲刺激下,没有性交欲望,或厌烦性交,毫无快感,出现与自身年龄不相符合的性欲望和性兴趣的减少。【检查】1.常规查体(1)体格检查:可提供有关影响性欲的全身性疾病的资料,包括患者语言、记忆力和判断力的观察,是否存在病理性反射,运动感觉有无共济失调等。(2)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包括第二性征发育情况、阴茎发育状况、有无畸形,有003男科候痛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无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硬结,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睾丸缺失,附睾及精索有无硬结、鞘膜积液,前列腺及精囊有无异常等。2.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测性激素和性染色体。如提示可能有甲状腺疾病,则应查血甲状腺素水平及促甲状腺素水平;如怀疑库欣综合征,则应查血皮质醇及有无昼夜节律的变化;如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应做脑脊液、脑电图、CT等检查。【诊断要点】1.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全身性疾病、药物使用情况和性生活情况。2.正常夫妻生活中,患者性兴趣、性要求明显减少,甚至没有:性交次数平均每个月不足1次或更少。3.性生活主动性差,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性欲望与自身年龄和健康状况明显不一致。4.正常强度性刺激不能引起性欲,已持续3个月以上。5.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相关的性欲低下,内分泌检查可发现血清睾酮水平降低,雌激素或催乳素水平升高。6.性欲低下有功能性与器质性的区别,区分两者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理化检验等鉴别。()病史:前者多有精神因素,无慢性疾病病史;后者有生殖系统疾病史、慢性疾病史等。(2)病程:前者病程反复,当诱因解除后症状可缓解,是间歇性低下:后者病程呈持续性,有反复,不能恢复到原状态。(3)病情:前者较轻;后者相对较重。(4)生殖器官局部:前者多无改变,夜间阴茎勃起试验正常:后者多有生殖器或神经系统异常,夜间阴茎勃起试验呈阳性。(⑤)内分泌检查:前者无明显异常:后者多有性激素水平降低。【鉴别诊断】1.性厌恶性欲低下时亦有对性生活回避的表现,但这是因缺乏对性活动的欲望而回避:性厌恶是因为对性生活有厌恶、恐惧情绪而回避,性感觉和性功能是正常的。004第1章男性性功能障碍2.境遇性性欲减退是指由于多种非器质性疾病的因素引起男性暂时性、处境性的性欲减退。如男性因为生活居住环境或妻子的某些原因而不能满足丈夫性需求,时间长久可以造成性欲减退或缺失,但当改变居住条件、性交地点或变换性交对象时,则不表现出性欲减退或消失。3.阳痿阳痿是指阴茎不能正常勃起进行性交,或者阴茎虽能勃起,但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以完成性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的性欲正常。而性欲低下则是患者主动性行为的欲望要求减少或缺乏。【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1)肾阳不足证证候:性欲低下或无性欲,伴有阳痿、早泄,面色觥白,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手足发凉,神疲倦怠、健忘、夜尿多。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加减。阳痿者加巴戟天、蜈蚣、蛇床子、仙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加淫羊藿、肉桂:早泄加煅牡蛎、五味子、芡实等。(2)肝郁血瘀证证候:性欲低下,性快感不足,伴精神抑郁、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夜眠欠佳,不欲饮食,头晕耳鸣,烦躁易怒。舌暗红苔少,脉弦细。治法:疏肝活血解郁方药:逍遥散加减。夜眠欠佳者加茯神、首乌藤:精神抑郁、胸胁胀闷者加郁金、荔枝核、丹参:血瘀者加蜈蚣、赤芍、丹参:性欲淡漠甚者加淫羊藿、仙茅等。(3)心脾两虚证证候:性欲减退,伴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心悸怔仲,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少气懒言,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方药:归脾汤加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健忘失眠者加五味子、茯神、柏子仁等。(4)肾精不足证证候:性欲淡漠,腰酸乏力,精神疲倦,眩晕耳鸣,动作迟缓,健忘恍惚,五005男科候痛中西医诊断与治疗策略心烦热、自汗,口干舌燥,遗精。舌淡红苔少津,脉沉细。治法:益肾填精。方药:左归丸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牡丹皮、女贞子、黄柏: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银柴胡、整甲等。(5)痰湿内盛证证候:性欲减退,伴形体肥胖,易倦嗜睡,动作气促,喜静少动,胸闷纳少,肢体困重,阴囊潮湿,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治法: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方药:涤痰汤加减。加郁金、荔枝核、香附理气解郁:加白术、陈皮、苍术健脾化湿。2.其他疗法(1)中成药①金匮肾气丸,每次9丸,每日2次,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②逍遥丸,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肝郁气滞者。③人参鹿茸丸或参桂鹿茸丸,每次9g,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虚及精亏者。(2)单方验方①仙茅10g,甘草15g,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②海马研末5g,淫羊藿30g,水煎服,每日2次。③活雄蚕蛾20个,焙干为末,以酒冲服,每次3g,每日2次。④九香虫60g,车前子、陈皮、白术各20g,杜仲40g。将九香虫炒至半生半熟,车前子微炒用布包,杜仲微炙。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丸,每日2次。(3)针灸治疗主穴: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加减:肾阳不足者,加命门、足三里;肾精不足者,加太溪、悬钟: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痰湿壅滞者,加中脘、丰隆;肝郁血瘀者加内关、肝俞、神门。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4)按摩:刺激和按摩足底有许多益处,其中有一点便是能提高性功能,因此性欲低下患者可自行或请配偶帮助做足底按摩术。①用手直接按摩足底。②用拳捶击足掌心。③用手指(大拇指)掐足掌心。④用指尖搔抓足掌心(取痒)。⑤用足尖(趾)揉压足掌心。⑥用冷水或薄荷油、樟脑精“药摩足掌心”。00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樊效鸿,谭龙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作者】樊效鸿,谭龙旺主编【丛书名】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页数】394【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214-0990-1【价格】43.00【分类】骨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樊效鸿,谭龙旺主编.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内容提要: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学培训和自学用书。《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概述扫码“学,心要点导航1.掌握:损伤的分类。2.熟悉:中西医骨伤科学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损伤的病因病机。3.了解:中西医骨伤科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是研究骨伤、筋伤、骨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科。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是以人体运动系统疾病的防治为研究范畴。运动系统疾病依致病因素不同,分为损伤和筋骨关节疾病两大类。损伤是指因外力所致的运动系统损伤性疾患。损伤又可分为骨伤、筋伤。前者包括骨折和脱位,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是研究的重点。后者包括急性、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推拿手法是主要的研究对象。筋骨关节疾病是指非外力因素引发的运动系统及其他相关疾病。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以中医的气血理论、经络理论、脏腑理论、精津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知识来进行阐述。它继承了传统中医骨科的特色,又吸收了现代医学的新进展,并力求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性。第一节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的发展史中医骨伤科和西医骨科,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两者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医学学科,各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了解两种不同医学体系形成的历史,吸取两派长处,创造新的医学学科,是我们重要的历史任务。一、中医骨伤科简史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理论体系独特,实践经验丰富。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记录了骨折的名称及小腿、肘、手等部位的损伤。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476年),我国的农业社会已较繁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有了医政的设置和医疗的分科。《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周代疡医已能运用“祝”“副”“杀”等疗法治疗外伤疾病。《礼记·月令孟秋》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日伤,肉日创,骨日折,骨肉皆绝日断”。说明当时已把损伤分成四种不同类型,同时采用“瞻”“察”“视”“审”四种诊断方法。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2年~公元220年),是中医学隆盛时期。《黄帝内经》是·2第一章概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汉代,《帛画导引图》中有多个图式注明用导引练功疗法治疗骨关节疾患。汉代医家华佗使用麻沸散麻醉,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还创立了五禽戏,指出运动疗法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主张通过功能锻炼治疗骨、关节损伤。至此,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理论、治疗观点和按摩(复位)、包扎固定、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四大疗法已初步形成。晋朝至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晋代葛洪应用局部外敷药物及夹板固定治疗骨折。葛洪倡导的不超关节的局部固定,成为中医治疗骨折的主要外固定方法而延续至今,其次他创立的“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至今仍是此病最有效的复位方法。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金疮病诸候”精辟论述了金疮化脓感染的病因病理,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治疗开放性骨折、清除异物、结扎血管止血、分层缝合等方面的论述,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王焘著《外台秘要》,对创伤的分类,更加详尽,列有创伤重症、骨折、关节脱位、伤筋、内伤和金疮等证候。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阐发,该书指出:“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时时为之方可”。对于难以手法复位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主张采用手术整复,“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捺正”,“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人骨”。采用经过煮沸消毒水将污染的伤口和骨片冲洗干净,用快刀进行扩创,将断骨复位,然后用清洁的“绢片包之”,“不可见风着水”。宋、辽、金、元时代(公元960-1368年),宋代,张杲报告切除了大块死骨的胫骨还能再生骨骼。同一时期,《夷坚志》记载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颌骨缺损。700年后,英国的麦克尤恩(Mace,Lie1878年)也报告了死骨切除后再生骨以及植骨术的尝试。宋慈《洗冤集录》记录了通过解剖实践观察到的骨、关节结构,从而促进了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公元1337年成书),在正骨方面有精确记载,并记录了当时已采用刀、剪、钳、凿、夹板等多种医疗器械进行骨科手术,在脊柱骨折的整复方面,该书提出了采用双踝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是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第一人,比1927年英国Davi提出这种方法早580余年。明清时代(公元1368~1840年),明代,薛己撰《正体类要》共2卷,上卷论正体主治大法及记录治疗骨伤科内伤验案65则,下卷介绍诸伤方71首。薛氏重视整体疗法,如序日:“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阐明和强调了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如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不同体位固定,若向前成角畸形,用手巾悬吊腕部置于胸前;若向后成角,则应置于胸后。该书还把髌骨损伤分为脱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分为分离移位或无移位两种,分离移位者,主张复位后用竹箍扎好,置膝于半伸屈位。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记载了正骨图谱和器具图谱,记录各部位骨折脱位达30处。强调手法整复之前要“知其体相,识其部位”。整复时,才能“机触于外,巧生·3·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书中介绍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治伤八法,并认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对按摩手法的作用,有“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的论述。该书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挽救民族文化遗产的政策,中医得到了继承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一些著名的中医正骨医师的经验得到总结和继承,广大医务工作者总结和学习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二、西医骨科简史西方医学的起源,是以古希腊医学为基础,融汇了古巴比伦王国、古罗马和古埃及的医学而产生的。西医有系统地治疗骨折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460-377年Hiocrate及其弟子采用徒手或机械整复骨折,木制夹板固定骨折整复后的位置。l3世纪,用外敷药和木制夹板治疗骨折的方法,迅速地传至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并得到了发展。当时欧洲广泛采用木制夹板固定骨折,夹板长度多不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同时很重视局部外敷药和定期局部热敷或按摩。18世纪后叶,法国学者J.P.David认为休息与活动对伤后组织修复都很重要,他第个认识到休息与适当运动对骨折愈合的积极作用。但从18世纪以后,“广泛固定、绝对休息”的学说在骨折的治疗中占了主导地位。这种学说的主要支持者Pot(英国)、DeSauet(法国)、Bardeheur(德国),他们采用固定骨折上下关节的方法或长期牵引来贯彻“骨折愈合需要完全休息”的主张。以后英国的H.OweThoma成为广泛固定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他竭力主张持续无间歇地和广泛地固定治疗一切骨折,否定运动对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积极意义,对骨科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著名骨科学者R.Joe、LorezBhler、WatoJoe、R.H.Ruell都是广泛固定学说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这时,法国的Lucachamioicre发现骨折在不固定的情况下也能愈合,而且愈合得快一些。因此,他一反过去“绝对休息”治疗骨折的学说,主张运动配合按摩治疗骨折。他除对股骨和胫骨骨折仍用少量局部夹板固定外,对其他骨折均废除局部固定设施,伤后立即进行运动及按摩疗法。他的疗法固然缩短了骨折的愈合期,但也导致不少患者骨折畸形愈合。因此,他的方法未能获得推广。1895年X线用于临床后,骨折的诊断、整复及术后观察有了极大的提高。Lucachamioicre运动学说的失误和X线的出现更进一步巩固了Thoma固定学说的地位。为了追求解剖对位,防止骨折再错位,西医逐渐全面地放弃骨折局部固定法而代以广泛固定或长期牵引整复法。在固定学说的影响下,英国的A.Lae(1893年)为了实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的理想,广泛采用了手术切开整复和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治愈了不少手法或牵引不能处理的病例,但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麻烦,如组织损伤、伤口感染,引起骨髓炎等。因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在A.Lae以后的50年中,Thoma的学说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现代医学在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思想支配下治疗骨折。同时,骨折治疗中的合并症,又称“骨折病”,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肌腱韧带粘连、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也日益突出,使西医骨科学者感到头痛和困惑,逐渐对“广泛固定、完全休息”的治疗原则产生了怀疑。随之4第一章概述产生了两种潮流,一些学者从内固定器具、手术方法上着意改进。Eggr(1948年)相信压力对骨折愈合有良好效应,他设计的槽沟钢板,企图通过功能性加压使螺钉在钢板槽沟内滑动来达到骨折稳定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Dai(1949年)的拉力螺钉对骨折断端沿着骨干长轴以钢板施行轴向压迫,以保持骨折断端的稳定及让骨骼承受一定的应力来促使骨折愈合。Bagy1956年对Dai钢板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动力接骨板的雏形。1958年,以Muller为首的A0学派(AociatioofOteoythei)在瑞士成立,该学派设计了整套的内固定用具及手术器械,几乎对全身骨折都可施用内固定来治疗。A0学派总结出四条治疗原则:①骨折要求解剖复位;②坚强的内固定;③保护局部血运手术操作;④无痛性功能活动;以避免骨折病的发生,使骨折治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A0疗法曾风行全球,但AO固定使骨折处于缺乏生理性应力的刺激,骨折愈合所必需的重新模造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往往导致骨质疏松和管状骨的皮质骨变薄,很容易发生再骨折。近年来,A0学派又开始研制新型内固定材料及新型钢板,以适应骨折愈合所需要的应力刺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如Dehe、Sarmieto、Mooey、Coolly等极力提倡非手术疗法,主张手法复位塑料或石膏功能支架局部固定治疗骨折,让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样,骨折愈合快,骨痂质量高,功能恢复也好。他们还从临床及实验证明,肌肉收缩,关节活动,早期适当地负重,不但有利于骨折愈合,还可促进新生骨痂的塑形改造,提高其抗折能力。通过关节活动,一些原来对位不太满意的骨折还可以自动复位。这种非手术疗法虽部分牺牲了骨折的对位,但骨折病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率接近消灭,目前只应用于四肢骨干的稳定性骨折。三、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的发展与展望鸦片战争后,西医广泛传入中国,由于学术体系的差异,加之中医受到的歧视,西医很快占据了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发展中医振兴中医的政策,中医骨伤科学又恢复了生机。全国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了中医骨伤专业,并编写骨伤专业教材,培养新型的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很多城市和地区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骨伤科,部分城市和地区还建立了以中医骨伤科为核心的专科医院。中医骨伤科技术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两条腿走路,中医、西医并进的现状初步形成。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骨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治疗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传统的中医骨伤科经验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治疗骨折、骨病与软组织损伤的新疗法。在外固定方面,各地在总结中西医固定器械的优缺点基础上,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论证,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现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折复位固定器”、天津医院“抓髌器”、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尺骨鹰嘴骨折固定器”及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等。骨伤科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取中、西医之长,补彼此之短,骨折的治疗范围·5·●●●●●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不断扩大,临床疗效逐步提高。同时,中西医结合新疗法的基础研究,如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等,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病人痛苦少、医疗费用省、骨折并发症少、骨折不愈合率低是这一新疗法的显著特点。由于骨科显著的专科特点,中、西医骨科在临床上有着较大的共同性,现在更多的西医学者主张采用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的骨折治疗方法,甚至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即是生命”作为骨折治疗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兴起的“B0”学派(BiologicalOteoythei,生物接骨术),是将治疗所带来的创伤减小到最低限度,充分重视局部血运的保护,即以“微创化”作为骨折治疗的指导原则,其核心技术是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B0”的学术思想已渗透到骨折治疗的各个方面,较之以“广泛固定、严格制动”为基础,手术解剖复位、加压坚强内固定为核心技术的“A0”学派有明显优势。其以生物学为主的观点,即重视整体的、生理的、合理的原则,不能不说是与中医治疗骨折方法的影响有关。中国接骨术(ChieeOteoythei,.“CO”)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指导思想,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其发展的趋势是从无创到有限手术,而“B0”的发展则是从有创到微创化,中、西医侧重点有所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中西医结合即可全面兼顾。未来的“BO”与“C0”将更加接近,从而形成完整的中西医临床骨伤科理论体系。第三节损伤的分类及病因病机一、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下列分类方法。1.按照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具体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按损伤发生过程中外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导致外力长期累积于人体所致的病证。3.按照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的时间可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4.按照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类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是否破损,可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或其他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受到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皮肤或黏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肉为人之外壁,皮肤完整,则伤处不致污染,外邪不易侵入。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容易发生感染,故变证多端。5.按照受伤程度分类根据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6···试读结束···...

    2022-10-25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