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梁晓春,孙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学》【作者】梁晓春,孙华主编【页数】425【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679-0716-4【价格】50.00【分类】中医学-医学院校-教材【参考文献】梁晓春,孙华主编.中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学》内容提要:本教材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在总结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尽可能地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内容贯穿其中,旨在使西医学生学习并掌握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中医理法方药的系统思维方法,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中药、方剂、针灸等基本知识。本教材语言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执简驭繁。在教材内容上,增加了中西医理论构建的特点、形成和发展的差异等;在教材结构上,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辨证合二为一,还增加了临床病例的辨证分析;在治则和治法方面把“调整阴阳”作为治疗疾病的总纲,把“治病求本”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中药和方剂部分增加了现代药理研究等内容,针灸部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了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和配穴处方,在每章节前面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章节后面附有复习思考题和英文摘要。《中医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医学绪论1第一章中医学绪论【内容提要】中医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仍然为人类医疗和保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源流、形成和发展。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3.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的异同。4.掌握“证”“症”“病”的区别。5.了解传统医学人文思想及传统医德的意义与价值。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巴比伦医学、印度医学和中医学被称为人类最早形成体系的三大传统医学,前二者虽比中医药学发展要早,但现在仅存一些零散的理论和疗法,唯有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曾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仍然为人类医疗和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一、远古时代一中医学的原始阶段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就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觅食充饥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一些原始医疗保健的知识。“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内经”这些经典的传说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伏羲氏是上古的一位睿智的首领,也是上古的“三皇”之一,他在我国古代医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山顶洞人时期,伏羲氏指导人们制造工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用石针治病。石针的形状各不相同,圆头的,用来按压镇痛;尖头的,用来点刺或2中医学(第2版)放血;带刃的,用来切割等,这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易传》载:伏羲氏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千余年来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在氏族公社时期,神农帮助人们寻找食物,识别植物,经过无数次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被尊为中华“人文初始”的黄帝,因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为五帝之首。和炎帝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并和岐伯等大臣一起讨论医学的问题。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使银针、金针等医疗工具得以发明。陶器的发明为汤液制备提供了条件,相传伊尹著有《汤液经》这就是传说中的“伊尹治汤液”。商代的甲骨文中开始出现医用文字,如疾、医、疥等,周代就出现医学分科,如食医、疡医、疾医。并有了医师考核制度。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起源史,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二、春秋战国至秦汉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元气论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在战国末年已具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推行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等政策,文化一统成为当时的基本趋势。医学家也在这一大趋势中,求同存异,建构了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相继启封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一)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素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使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人抽象概念的理论阶段。《内经》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内经》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领域,以解释人体生命的起源、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预防及诊断与治疗等。(二)解经续集《难经》《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其成书较《黄帝内经》为晚。约成书于东汉以前(有说在秦汉之际),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以《内经》基础理论为主,对人体脏腑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无其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对经络学说以及脏腑学说中的命第一章中医学绪论3门、三焦的论述,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述和发展。《难经》不但在理论方面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在临床方面颇多论述。除针灸之外,还提出了“伤寒有五”的理论,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书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因而有人称《难经》是解经之作。(三)拓荒之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简称《本经》或《本草经》。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全书收载365味中药,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补益;中品药或有小毒或无毒,主治病;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书中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如黄连治痢、常山截疟等。书中还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中药性味学说,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创立了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该书的问世,使中药学科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轨道。(四)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贡献在于:①提出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创立了六经辨证;②发展了方剂学,创制和收载了许多方剂,配伍严谨,药味精练,疗效显著,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③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了经络受邪入脏腑的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因学说。从而使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使中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三、晋至隋唐一中医学分科及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乱割据状态,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脉学、针灸学等方面仍取得一些进展,如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发展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一批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外科手术发展亦至鼎盛。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王焘的《外台秘要》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著;二是中医学海纳百川,融合来自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唐朝廷组织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成为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制订颁布的官方药典。四、宋至金元—学派涌现及理论突破阶段两宋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医药学在各方面获得重大进展,例如,宋元时,预防天花的人痘术已在中国出现,开创了免疫学的先河;宋末宋慈的《洗冤录》一书,达到了古代法医学的顶峰;官办药局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配方进行了严格规范。针灸铜人的铸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编撰使4中医学(第2版)针灸教学有所遵循,均表明中医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金元时期出现“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思潮,涌现出一些学派,不仅活跃了医坛学术气氛,更倡导了注重理论研究之风,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极力主张以祛邪为主,反对滥用补药,成为独树一帜的“攻下派”;李杲深究“脾胃”,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被誉为“补土派”或“补脾派”;朱震亨结合江南地域特点,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推崇养阴类药,后世医家尊为“养阴派”。诸家见解,虽各有偏颇,但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中医学理论,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五、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及中西医汇通萌芽阶段明代以前,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明代以后相对于西方医学,其发展速度就日见迟缓。与此同时,中医药学出现了革故鼎新的趋势。吴有性创立了“戾气学说”;李时珍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走向世界;张景岳的命门学说《景岳全书》独树一帜;王肯堂的诊疗规范《证治准绳》启封问世;这些著作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清代的主要医学成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以温病四大家为代表,著有《温病条辨》《温热论》《温热经纬》《温证论治》等书。叶天士创立温病学说及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深人论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吴鞠通创三焦分治纲领,王孟英集前贤温病学说之大成,对暑、湿、火三气辨证从理论到治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被西方医学界称为中国近代解剖学家的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反对因循守旧,勇于革新,他的《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此书曾被译成外文,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清代,西方医药开始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汇通思想,代表人物,如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他所著的《医学汇通》《通雅》等,引进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有关人体解剖及生理的一些新知识,为后来中西医汇通派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六、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鸦片战争后,“西风东进”,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传播,中西汇通思想不断滋长,队伍不断扩大,被称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有唐宗海,著有《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提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朱沛文著有《华洋藏象约纂》,认为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对中西药物并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恽铁樵著有《药庵医学丛书》等,强调“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这一时期,中西医汇通还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认可。到了民国,国民党政府试图以立法方式,废止中医。在《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中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办法,提出不准中医办学,使其后继无人,以达到中医消亡之目的。此案暴发了中医近代史上规模浩大的抗争浪潮,全国各地中医药团体、全国商会联合会等团体质问南京政府的函电不可胜数。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中医药团体也纷纷来电请愿。面对国内外中医界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国民政府不得不取消废止中医提案。正是由于中医学自身不容忽视的医疗价值和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奋力抗争,她得以顽强生存下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学才枯木逢春。第一章中医学绪论5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中医、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关怀下,全国中医高等院校先后成立,培养了大量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才;医疗机构和研究院所茁壮成长,学术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中医研究院屠呦呦教授等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明”,征服了恶性疟疾,为世界热带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及“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韩济生院士等关于“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阐明了针刺镇痛的机制,证明了针刺穴位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中镇痛化学物质释放,从而起到镇痛作用,为针灸走出国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陈可冀院士等关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明确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阐明了活血化瘀治法的基本规律和作用原理。规范了血瘀证诊断及活血化瘀治疗,提高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咸中院士等关于“急腹症与通里攻下法研究”,揭示了“六腑以通为用”的真谛,降低了急腹症的手术率,更新了现代医学对急腹症治疗学的观念;沈自尹院士等针对肾本质的研究,证实了肾虚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三轴全套功能的不同层次失调有关,发现温补肾阳药可直接兴奋下丘脑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基因表达,提高下丘脑双氢睾酮受体的亲和力,探寻了补肾抗衰老的客观指标及疗效依据;王辰院士及相关研究人员在我国4个省的11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麻杏石甘-银翘散治疗H1N1流感患者的疗效。共观察410例经实验室确诊的H1N1流感患者。结果显示,中药麻杏石甘-银翘散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奥司他韦联用均能缩短H1N1流感毒感染患者的退热时间。张亭栋教授、陈竺院士等关于“砷制剂治疗白血病”,完善了白血病的治疗,打开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门。尤其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陈竺院士等发表的《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语言揭示了中药复方的协同作用及科学内涵,他们发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小鼠模型,单独应用硫化砷可延长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而三药联合可取得明显强于单独或两药联合产生的治疗效果。在APL小鼠模型中,硫化砷、丹参酮单独应用时可引起白血病细胞一定程度的分化,而三药联合可使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分化成熟。在分子水平上,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由硫化砷引起的对PML-RAR癌蛋白的降解破坏,因此是“祛邪”的作用,而硫化砷是君药。在正常情况下,造血细胞由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过程中,促进细胞分化的基因(属“正”的因素)必须逐渐增高,而抑制细胞分化的基因(可认为是“邪”的因素)必须相应减少;在细胞周期的调控方面,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阳”)与抑制细胞周期的因子(“阴”)必须维持平衡。在白血病,“正”往往受到压制而“邪”盛,“阳亢”而“阴虚”。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作用下,促进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明显增高,抑制细胞分化的基因显著降低,丹参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明显得到抑制,而抑制细胞周期的蛋白显著增多其中靛玉红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可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且证实丹参酮是臣药,靛玉红是佐药。该研究还发现,丹参酮与靛玉红通过增加负责运输硫化砷的水甘油通道蛋白9的含量,促使进人白血病细胞的硫化砷明显增多,二者都起到“使药”的作用。复方黄黛片通过各组分的联合应用,产生大于三个组分加和的协同效应。一位药理学国际权威专家认为,“是一项十分令人感兴趣、具有高度科学意义的研究,开启了用中药复方原理设计联合治疗方案的范例,势必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还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带瘤生存”的治疗理念;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筋骨并重”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功能恢复,并能节省费用的治疗优势等,不胜枚举。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印证了古老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而且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6中医学(第2版)第二节中医学的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同时受社会和环境影响。整体观念就是强调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要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病理产生影响。人们在能动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一)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与六腑互为表里,通过经络与体表、形体、官窍相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就人体结构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所组成的,这些脏腑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等。2.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并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物质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这些物质分布并运行于全身,以保证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精血互生”“气随津脱”等。3.就功能活动而言人体组织结构和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性。它们互根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如血液的生理功能的实现,要靠心、肝、脾、肺、肾共同协调完成,包括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调血量、脾生血及精血互生等。4.就诊断治疗而言中医认为人体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在诊断上,察外知内,根据外在病变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综合分析辨证;在治疗上,强调从整体进行调节,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体的功能活动,在正常变化的范围内,人体可以做出相应的生理性适应,但若变化过大超出人体所能适应的限度,或者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时,就可能成为疾病。这就是中医所谓“天人相应观”,它具体体现在自然环境对功能活动的影响等不同方面。1.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季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是正常的气候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也随之而变化,称之为适应性调节。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2.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中医学认为,在一日之内,随着昼夜晨昏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相应的调节,与之相适应。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人体阳气白天趋于体表,夜间潜于内里的运动趋向,反映了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3.地域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功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人体也能进行相应的···试读结束···...

    2022-10-1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官网 协和医学院出版社

  • 《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李铭笙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作者】李铭笙等主编【页数】46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393-9【价格】115.00【分类】临床医学-指南;临床药学-指南【参考文献】李铭笙等主编.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目录:药学指南》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临床诊疗篇,对临床常见疾病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既简明扼要,又注重实用。下半部分为用药指南,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临床病症,论述了合理用药的有关知识,特点,影响因素及如何合理用药等。《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师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情、发病机制及患者个体差异,实施合理用药的过程。迄今为止,在针对临床疾病的诸多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的理论,在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研究科学选择药物、制定治疗策略、设计并实施药物治疗方案的学科。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都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但各有侧重。临床药理学是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基础,侧重于药物作用的理论研究。药物治疗学侧重于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着重研究在疾病防治中选择药物以及制定和实施药物治疗方案等实际问题。一、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概况药物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下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形象地描绘了药物发现源于占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数千年来,人类不懈地与疾病作斗争并通过反复实践和认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知识。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为公元1世纪左右的《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类,共计365种。唐代的《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这部书收载药物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中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仅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修订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190万字,共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00多个,这部书全面总结和整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被翻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7种文本,传播到世界各地。国外药物知识的发展以埃及和印度最早,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aytu”(纸草本)及其后印度的“Ajurveda”(阿育吠陀经)均有药物知识的记载。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在医药学发展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希腊医师Diocoride的“Materiamedica”(药物学),占罗马Gale(公元131~200年)所著的“Materiamedica”(药物学)以及阿拉伯医师Avicea(公元980年)所著的“Caomediclae”(医药典),这些专门的药物学著作对古代医药学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人们对药物的特征、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认识,古代的药物治疗长期处于经验主义阶段。19世纪初,在化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基础上,药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科学,很多具有神秘色彩的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实验药理学得以发现或证实,对药物的认识也从以文字叙述、经验总结转化提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进入20世纪后,药学工作者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及改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作为新药来源,迎来了新药发现的黄金年代,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磺胺类药物、镇痛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合成抗疟药、抗生素、抗癌药、激素类药物及维生素类中许多药物均研发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间。近几十年来,。1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其中大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目前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100种,2008年全球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总销售额已超过750亿~8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药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1980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1983年和1986年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和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此后每隔3年左右召开一次。2004年第八次国际临床药理和治疗学会会议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将基础药理和临床药理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为临床服务。临床药物治疗学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现代新兴的一门学科,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并于1985年和2002年两次对基本药物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和精确定义,指出基本药物不仅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口卫生保健需要、国家应保证生产和供应的药物,而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还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对临床合理应用基本药物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2009年8月我国正式颁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提高了我国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临床药物治疗学已不再是凭临床经验对症用药,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都是实施合理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临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患者诊断相同,一般症状相同,用同一药物治疗,血药浓度也相同,而疗效或不良反应却大相径庭,这用传统的药理学和药动学原理是无法解释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个体差异或遗传多态性,表明与药物转运、代谢或作用相关的位点(如载体、受体、离子通道、药物代谢酶等)存在遗传多态性。药物作用相关位点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基因上,也可能发生在转录或转录后剪接、翻译、翻译后修饰等过程中。基因的变异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鉴定,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更具相关性。药物基因组学(harmacogeomic)就是研究机体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多态性关系的科学,是未来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将功能基因组学的信息应用于合理用药,以增加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用药,这是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目的。药物基因组学来源于临床药物治疗学,又服务于临床药物治疗学。二、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药物治疗学是研究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学科。药物的治疗作用受药物与机体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药物方面包括药物理化性质、生产质量、药理作用特性、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机体方面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疾病病因、病理变化、疾病类型、病程。药物治疗要根据医学与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患者疾病的临床资料、药物特点和药物经济学原理,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低治疗风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药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药学发展为医师和药师防病治病实施合理药物治疗,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了条件。药物治疗学主要任务是指导临床医师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情、发病机制,患者个体差异,·2·第一章绪论药物特点和药物经济学原理,实施合理用药。药物治疗学内容包括:①根据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选择针对疾病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发挥药效学作用,能够转运到病灶部位并能维持有效浓度的药物。②根据疾病和药物特点设计给药方案、给药途径和方法。③根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优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案。④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诊断指标和应对措施。⑤明确药物、机体、疾病等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⑥在选药和制定给药方案时,遵循药物经济学的原则。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是保障用药安全和有效的需要。任何上市的药物必须经过严谨的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通过严格的审评、批准程序,并得到新药证书,才能获准生产上市,以保证用药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药动学与药效学的多样性等因素引起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对用药的每位患者都安全与有效,因而需要优化给药方案,实现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一项治疗方案实质上就是一项进行临床试验或验证的科学设计,这种设计的基础是药物研制时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以及药品上市后应用的经验。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必须明确临床用药目的和判断疗效的指标。药物治疗的个体化需要掌握药物在具体患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情况,了解年龄、肝肾功能、食物、药物相互作用、耐药性、影响药动学和药物毒性的多种遗传因素等对药效的影响。开展血浆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了解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和出现药效多样性的可能性。药效学多样性的监测,需要预先确定药效与毒性作用的标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性。有些不良事件是药效学作用的延伸,而药物相互作用的多样性(variailityidrugiteractio)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事件(eriouadvereevet).,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也有利于避免因相互作用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药物治疗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应用于新药临床试验、观察和评价,而且应用于临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应符合安全、有效、经济、规范的基本原则。实现合理用药还应运用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药品和临床药学服务价值,使药品在临床治疗中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项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应当符合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判定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如何应当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①临床效果,即药物的疗效和毒性问题。②患者状态改善情况。③患者满意程度。④患者直接和间接发生的费用情况。20世纪初,Wi1cox、0ome就指出,临床医生注重掌握医学知识和诊断技术,但药物治疗水平往往不适应临床需要。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就医学领域总体情况来看,药物治疗水平与医学理论和诊断技术的发展仍然不相适应。药学也是现代迅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可供临床选用的新药不断涌现。临床医师通常从同行、医药销售代表、广告或其他途径获得新药信息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临床药理学为实现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而实现合理的药物治疗是一项需要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药卫生人员,甚至药品生产、经营领域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三、临床药物治疗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临床药物治疗学不同于药理学、药物学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效学和毒理学两大部分,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其产生机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主要指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动态变化的规律。药理学和药物学都是根据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将药物进行分类,药物·3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学阐述的是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用途和不良反应等基本内容。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疾病治疗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疾病为纲,在阐述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特定的病理、生理、心理状况和遗传特征,再结合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经济学特点,阐明如何给患者选用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用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临床药物治疗学不同于临床药理学,两者总论内容虽有小部分交叉重叠,但临床药物治疗学紧扣临床用药这个主题,重点介绍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基本过程和影响临床用药的共性因素,而临床药理学更重视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变化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两者各论内容差异更大,主要体现在:①临床药理学按药物分类介绍药物,而药物治疗学以疾病为纲介绍疾病的药物治疗:②药物治疗学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类分型,重点强调根据疾病的分类分型该如何选用药物,而临床药理学基本不介绍或很少介绍疾病,重点强调药物的作用和临床疗效评价:③临床药理学主要研究单药在人体的药动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以指导合理用药,而药物治疗学主要研究和评价针对具体疾病、具体个体的药物治疗方案,关注在治疗目标指导下,对个体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其中包括单药的作用,也关注多药合用的综合效果。临床药物治疗学关注疾病,但有别于内科学。后者在阐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的是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包括诊断措施和诊断标准等)、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临床表现包括疾病的症状、体征、物理和生化检查的改变、疾病的分类或分型等。治疗原则包括介入或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当然也包括药物治疗,但对千变万化的疾病和千差万别的个体,如何综合应用药物和个体的众多信息,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则关注不够。多数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是由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负责的,医师更关注分析疾病,药师更关注合理用药。我国目前许多医院还没有设置临床药师的岗位,在体制和知识储备上,使多数药师还不能做到与临床医师共同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仅来自科学理论,也源自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ceaedmedicie,EBM)能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证据和方法,它要求在维护患者健康过程中,主动、明确、审慎地应用目前最佳的证据作出决策。循证医学将证据分成五个等级,以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又以同质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信度最高:Ⅱ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者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以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最好:Ⅲ级,病历报告或者有缺点的临床试验,其中以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为好;Ⅳ级,病例分析或者质量差的病例对照研究:V级,个人的临床经验,没有经过分析评价,仅依据基础研究的专家意见。循证医学应用到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就是尽可能应用最佳证据,指导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以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药物基因组学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础,主要体现在:①通过研究遗传多态性和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关系,阐明个体间药物反应多样性的分子基础,指导个体化的药物治疗:②在新药临床研究中通过分析患者基因型,选择能获得良好疗效并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受试患者,减少新药临床研究的时间和费用:⑨在基因组水平上预测个体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使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④在弄清楚某些药物对少数患者不·4…第一章绪论产生疗效或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基因组学基础后,可挽救某些过去在临床试验中未获通过的药物。临床药物治疗学不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不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研究药物的性能与价格的关系,它重点是利用这些方面的知识,研究影响药物产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药物方面因素和机体方面因素,并利用这些研究证据来指导合理地选择并正确地使用药物。临床药物治疗学对我国的医学生和药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崭新的而又非常实用的课程,对其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界定还会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四、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教学方法和要求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药物治疗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本教材中的药物治疗原则和药物选用方法是编委们基于目前的认识水平写成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它不同于法定的规范性疾病治疗方案。所以在学习参考本书时,一定要避免教条主义的生搬硬套,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书中的内容,要把书上的知识与具体的患者、具体的疾病和具体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特别在涉及具体药物的用法、剂量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反复核对,避免因用药不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本教材可供药学本科、专科生或医学本科、专科生教学使用,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原则,为将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教会学生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面对作用相似的许多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似的许多同类疾病,运用循证医学的证据,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课程,建议在组织教学时用2/3~3/4的时间理论授课,用1/3~1/4的时间参加临床实践。学习这门课程除掌握许多常见病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外,还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深入到临床,深入到药房,参与患者用药讨论和治疗方案的制订,学习和了解临床用药现状,并学会在实践中观察学习,学会与临床医师、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第二节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一、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的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与安全。临床药学的工作是面向患者,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其特点在于它的临床实践性,药师在工作中始终和患者在一起,了解患者的生理、病理条件,根据患者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药剂学、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针对性地给患者合理选药、正确用药,并监测用药过程,准确判断其疗效与不良反应,从而摸索用药规律,确保患·5·实用临床诊疗与药学指南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国外将临床药学定义为一个与合理用药有关的实践性学科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临床药师提供的服务是有利于优化治疗、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药学服务。作为一个学科,临床药学的宗旨是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综合国内外的认识,临床药学工作就是药师要利用药学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药师特有的思维,针对医师、护士、患者在药物治疗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药学技术服务与帮助。二、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是走进病房、来到患者床边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药师。在国外,临床药师已有专门的职称系列,而获得临床药师的职称并不容易,要有相应的教育背景与专门的培训,拥有深厚的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的药物治疗知识,拥有确保最佳治疗效果的药物治疗经验与判断能力。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场所是在病区,具有涉及生化、药学、社会行为学与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临床药师在工作中要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法律法规、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循证治疗原则与指南。因此,临床药师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有直接与间接的(作为顾问或者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合作)责任。在医疗系统中,临床药师是药物治疗的专家,可常规提供药物治疗评估服务,并可为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临床药师是一个可为安全、有效、适当、经济的药物治疗提供科学的、有效的信息与建议的主要资源。(一)临床药师的职责在2007年12月26日卫生部出台的临床药师制系列文件中,对临床药师的职责进行了如下阐述:临床药师是临床医疗治疗团队成员之一,应与临床医师一样,坚持通过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临床用药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以下7个方面。1.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药物应用动态,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2.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4.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5.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的安全信息。6.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7.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二)国外临床药师的发展不同国家临床药师的开展程度不同,发展较好的国家为美国和英国。美国的临床药学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70年代开始评价药师参与临床服务的效果:1990年提出药学监护的概念,并在1993年的国际药学会议上正式得到肯定;1997年美国临床药学院建立了有药师参与的合作药物治疗管理制度:2001~2003年,75%的州立法确认临床药师制,现在已有临6···试读结束···...

    2022-08-27 epub电子书 epub pdf

  • 《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孙丽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药临床药学概论》【作者】孙丽著【页数】361【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576-5769-7【分类】中药学-临床药学【参考文献】孙丽著.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图书目录:药学概论》内容提要:本书重点介绍了中药、中药相关概念、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功效的含义和分类。中药的性能方面,着重分项介绍了各主要性能的含义、确定依据、其与功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内容更加翔实,概念更加准确。中药的性能方面,着重分项介绍了各主要性能的含义、确定依据、其与功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内容更加翔实,概念更加准确,使中药基本理论更加丰富和实用。本书删繁就简,概括性强,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叙述详实,条理清晰,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参考书。《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方向。中药学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虽然近十年来也提出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新概念,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中药不合理应用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现象日渐增多,中药毒副作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降低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立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医院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节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医对药物在临床应用情况的逐渐重视而发展出一门新学科临床药学。随着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热潮进一步升温,中药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药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如何运用中医药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最安全的防治疾病效能,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阐明其有关作用机制等,这些因素又促使产生了一门新学科一中药临床药学。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此,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临床药学的概念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以患者为对象来研究药品及其制剂与机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内容涉及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以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合理、有效、安全使用药物,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水平。临床药学也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工作,药师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药学知识,提出用药方案,监控用药过程,追踪用药结果,作出用药评价,计算用药成本,全面服务于患者。临床药学工作的实施需要得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工作实践中药师、医师和护士三方面应开展团队式的紧密协作。二、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中药临床药学概论·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药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为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学术界有“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两种提法,我们认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虽然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两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其核心是临床合理用药。但从狭义上讲,两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是不完全相同的。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来源于临床的,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现代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总之,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各有侧重,具体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中药临床药学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故中药临床药学不可以称为临床中药学。三、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传统中医药学对中药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中医药重视“病”“证”“药”三者的结合,重视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的不同而施行个体化的给药方案,这些都体现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深厚根基,也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纵观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发展史,均曾经历“结合分离-结合”的发展轨迹。中医学和中药学也是如此。古时候中医中药不分家,“上山采药,下山行医”,有不少医家善药,也有不少药家善医,孙思邈、李时珍等先贤即为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细化,医药逐渐分离,中医师只管辨证开方,中药师只管调配发药,两者各行其是,医不识药,药不懂医,中医和中药脱离的状况愈加严重。然而,中医药之所以历时数千载而不衰,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中药的紧密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正是顺应医药学科发展轨迹将中医学和中药学再次结合的必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以及降低中药毒副作用的需要,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在全民医保中所占比重也是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用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中成药重金属·第一章概论·砷、汞含量严重超标事件以及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等一系列中药药害事件使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但究其根源,并不是中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出现了问题。如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就是将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当作木通科的木通、将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当作防己科的粉防己来使用,而且是长期过量使用,比利时马兜铃酸肾病事件的患者平均服用“苗条丸(含广防己)”达12个月,国内一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长达20年,结果出现了由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再如近年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多是因为用法用量控制不当、忽视患者药物过敏史、溶媒选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等诸多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了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从2010年到2012年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分别占总报告数的比例已从13.8%上升至17.1%,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各类药物的第二位,在2011年的年度报告中更是重点提示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问题。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中药的安全风险在我国药品安全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何合理地使用中药,避免中药药害事件及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再如最常见的感冒,中医有风寒和风热之别,常用中成药中的荆防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扑感片等是专治风寒感冒的,风热感冒则不宜用,而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是专治风热感冒的,风寒感冒则不能用,同是感冒,证型不同则根据辨证论治后所选治法方药不同,而临床医师(特别是西医)在选药时经常是望文生义或按病选药,从而导致药不对证,造成病情延误甚至病情加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其工作核心就是的合理用药,中药临床药师的工作就是和临床中医师一道,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目的。这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祖国的中医中药事业,使中医中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人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现状,医院药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采购供应药品,收方发药”的工作模式,转向以开展为医、护、患提供“药学技术服务”的临床药学工作上来,积极协助医师、帮助患者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药临床药师,为积极开展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节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一、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随着医院药学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少开展起来,药学服务便成为热门话题见诸报刊,然而涉及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西药药学服务的。中药临床药学由于情况更加复杂,重视程度不够,起步晚,难度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探索。3·中药临床药学概论·中医、中药的密切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才能够历时数千载而不衰,并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这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及其他民族药之所在。中医的选药程序遵循“理法方药”之则,即在明辨发病机制后确定治疗原则,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剂及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组方时要考虑中药的性味归经、君臣佐使及中药的毒性等;服药时要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此亦即时辰用药理论;此外,用药还要考虑证候禁忌、配伍禁忌、饮食禁忌等。因此,从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时至今日仍值得药学工作者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与现代临床药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药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阐述,而现代临床药学是从微观的角度对问题加以阐述。二、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与目前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于中药的特殊性,其工作内容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包括:(一)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中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中医理论,重视理法药的整体性,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这就决定了中药临床应用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医临证处方多无恒定剂型,以汤剂为主,煎服方法可随病情、用药习惯而变化。药物的个体化给药实际上已是中医治疗的特色。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在中医理论指与下使用中药(包括中成药)本身就是不合理用药。因此,中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参与中药给药的方案制订,以确保中药安全合理地应用于临床,这是中药临床药学主要内容。(二)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当为一位患者选定了最佳用药方案之后,就需要有药师、医师、护士共同合作,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是要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旦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建议临床医师重新修订药物治疗方案。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注意收集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资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目前,大多数的医院特别是二级三级医院都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了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以求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尽量减轻对患者的损害,维护患者的用药权利,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或重演。所以说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工作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最有成效的工作之一。(三)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监测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时间进程;生物利用度用于表示药物制剂中的主药到达体循环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不同的病患、不同的制剂,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危重患者,他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用4·第一章概论·毒性大的或生理活性强的药物,更应特别注意监测,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用药方案,建立检测方法和药效学参数。当然,目前对中药的药动学研究还为数不多,且大部分仅限于动物实验,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由于对临床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监测,将会为临床更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作出更大贡献。(四)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中药理论的研究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前提。中药理论,如药性的寒、热、温、凉等都是朴素的抽象概念,缺乏客观指标。在中药学总论中已不再提及的中药形质学说,其中有些仍有指导意义,如芳香之气,具有辟浊化湿、解暑、行气、开窍等作用,其中部分药理作用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又如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中药药效,如疏肝解郁、补气健脾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释。除在实验研究中,建立适当“证”的模型外,更应该直接从临床观察中药对不同患者的作用,以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将有助于揭示中药性味归经等理论学说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而这些中药理论的研究与验证对于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研究复方配伍是中药应用的普遍形式,根据药物性质并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如气血同调、寒热并用、补攻兼施、升降相伍等以及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进行配伍用药。如标本兼顾、上下结合、表里双解、脏腑同治等均属此类。又如中医处方用药,组合有君、臣、佐、使之别。医家运用处方法则,使各种药物有机配合发挥其最大效用。而近年来中西药配伍应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有些配伍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有些配伍却能产生毒副反应,降低药物疗效。这些配伍的规律值得进一步探索,掌握和运用这些配伍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仉研究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六)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师在医师处方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是针对中药辨证施治原则、药物配伍、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将不合理用药分析和合理用药建议及时反馈给处方者,重点放在事前防止发生的环节上,更强调及时干预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中药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的一种干预方法,对于确保中药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中药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最容易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之一。(七)用药咨询与药学信息服务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现代化和水平,是药学咨询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在逐年增加,而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巨量的药物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因此,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收集有关中药治疗方面的资料,建立药学情报信息库,以便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并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还要主动向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做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患者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以提高中药临床的治疗效果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八)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应用中药后致使某个或几个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它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超量、超时、滥用、误服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大量应用到临床。很多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也呈上升趋势,药源性疾病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研究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降低其发生率和减轻其病变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药品合理应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患者获得临床需要的药物,采用满足个人需要的剂量,服用适当的期限,并具有最低的成本。”其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即以尽可能小的经济代价,在承担最小治疗风险的情况下,用药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做到了合理用药。中药的合理应用,也即发挥中药最大程度的治疗优势,解除患者痛苦,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作用。中药在其应用过程中,一直以来比较强调有效性。近年来随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药物应用的经济性却一直被忽略。尤其这几年,中药价格不断上涨,一直以来较西药“简、便、验、廉”的中药突然间成了老百姓用不起的“贵族药”。因此,中药药物经济学也应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即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中医药特点及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着重评估中药治疗的成本一效果(益)关系,提倡合理用药,以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十)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其使用价值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一直以来中医药存在疗效评价体系不规范,以及中医药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并且在临床药学实践中,中药临床药师时常要面临新药和老药新适应证的不断提出等大量资讯,如何正确地搜集和利用有效的文献,判断研究报告中可能的偏倚,如何去伪存真、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文献评价方法成为关键。循证药学正是临床药师搜集、评价科研证据(文献),评估其在制订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是以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无···试读结束···...

    2022-08-27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药学书 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社

  • 《临床实用药学》于喜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实用药学》【作者】于喜昌主编【页数】352【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578-4341-0【价格】90.00【分类】临床药学【参考文献】于喜昌主编.临床实用药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药学》内容提要:本书根据临床药学所涉及的内容,阐述了常见病中西药用药的基本规范,内容涵盖药物作用机制、药物选择与应用、剂量选择及调整、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剂型选择等。《临床实用药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我国疆域辽阔、物产富饶,拥有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近代以前本草典籍记载药物品种超过3000种,20世纪90年代中药资源普查显示,种类已达12800余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宝贵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我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里的传统医药主要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主流用药,在健康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不断地研究与发展,中药将会对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一、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一)中药及其相关概念1.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主要有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三种形态。其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其中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自古沿袭把药学称为“本草”。改称为“中药”,是约19世纪后期西方医药全面、系统传入我国后,为了区别于西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称呼。2.传统药物。传统药物是指各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物,主要是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我国传统药物主要是中药,也包括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等)、民间药物(蕴藏在民间的单方验方、草药等)。3.民族药。民族药应当是我国各民族独特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药学类学科。但是目前一般认为民族药是指除汉族以外各兄弟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鲜明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文化如藏药、维吾尔药、蒙药、壮药、苗药、羌药等。中药则主要指汉族的传统药物。4.草药。草药之名始于宋代,当时是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官方中医机构和人员少用,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药物。非专指草本类药物,也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在医疗实践中,草药逐渐由经验用药向理论指导用药过渡,最终形成中药。两者无本质区别,合称中草药。5.中药材。中药材是指经过采收,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使用,但未经必要加工炮制,而且尚未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检测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天然产物。6.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经过挑拣净选将中药材按照有关炮制规范制成的片状、块状、段节及粉末等形状的加工炮制品;饮片除干燥的固体外,还可以是鲜药、液汁、半流体或提取物;除常见的单味药饮片外,也有建曲、芜荑之类“复方”饮片。因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可直接用于调配和制剂。因中医临床治疗多以·2临床实用药学“汤剂”饮服为主,故名“饮片”,古代又称“咀片”。7.中成药。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处方标准并依据药材的理化特点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制剂,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虽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但也存在不能灵活因证加减、载药量有限及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问题。8.天然药。天然药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可直接入药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入药,主要相对于化学药而言。天然药与中药都使用动物、植物和矿物,但用作中药的物质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9.现代药。现代药是指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用现代医学观,点表述其特性,能被现代医学使用的药品。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得到,并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筛选确定其药效的。(二)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鉴定、种植(或养殖)采集储存、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及其营销和管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一词出现之前,也把古代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中药学包括了一切与中药有关的知识,在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演变中,又称为广义的中药学。二、中药学的学科分化中药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随着自身发展及其他学科渗透,研究领域更加扩大,分支学科日趋成熟。南北朝时期炮制学专著一《雷公炮炙论》的出现,堪称古代该学科分化较完全的标志。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药知识大量传入我国,中药的现代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对中药化学和药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也涉及中药药性、鉴别、栽培、资源调查、制剂及炮制等方面。这些研究发展促进了中药学的学科分化。目前,该学科已经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分支学科,均融入了大量现代研究方法及其他学科知识,并进一步向各自领域纵深发展。其中,临床中药学在该学科分支群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统率作用。三、临床中药学的概念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目的,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药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我国现有的学科目录中,中药学是与中医学并列的,都属于一级学科。临床中药学既是中医学的二级学科,也是中药学的二级学科,具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内容有性能理论、功效理论、应用理论、配伍理论以及各种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知识以及本草发展史,同时也涉及其他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相关知识。在中医学学科群中,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和方剂学一起,在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第一章绪论·3·中药学学科群中,临床中药学是龙头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的现代研究提供依据的同时,又将各二级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提升,纳入临床中药学的理论体系,最终促进中药学现代化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作用第一节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分为防治作用与不良作用。在古代本草文献中,除记载了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外,还包括一些非医疗作用。医疗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针对其他生物的,其效应因物种差异与人体也不一定相同。非医疗作用,如《神农本草经》载丹砂“能化为汞”,石胆“能化铁为铜”,是指矿物药在冶金或化工等学科的应用。因而中药的非人体的或非医疗作用均不属于中药学研究的范围。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属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也即《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者,不病也。”而人体产生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发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所致。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就是中药针对患者不同病机,或祛邪去因,或扶正固本,或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以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前人将中药的这种纠正作用概括为药物的偏性,也即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第二节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诊断、治疗、保健作用和相应效果的高度概括。即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中药功效的认识与概括,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及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辨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反推而得。在中药学中,中药的“作用”与中药的“功效”经常互用,但两者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差异。当以“功效”代替“作用”时,仅指药物对机体疾病的防治作用而已。中药的主治是指药物治疗功效所适应的疾病、证候或症状,又称“应用”或“适应范围”,简称主治。从认识的角度,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临床运用的角度看,功第二章中药的作用5·效可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如依据鱼腥草能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热毒疮疡及热淋小便不利等病证,可确定其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的功效。反之,鱼腥草的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等功效,提示其可以治疗热性或湿热性的疮痈和淋证。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在记述药物时,对功效与主治的含义缺乏明确界定,常常将两者混用,如黄连“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明末以后,随着医药学家对于中药功效概念明确,功效与主治区别的廓清,功效专项开始分列,中药编写体例发生了变化,促进了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发展,加强了中药性能、主治、证候禁忌等内容与功效的有机联系;鉴于中药功效的纽带作用,使得中医学理法方药成为统一整体。中药功效分类复杂,就整个系统而言,主要可分为治疗类功效与保健类功效两类,且大多数属于前者。中药治疗类功效的总结,既基于药物的临床实践,又依赖于中医理论的概括。可分为:①针对证候的治疗功效,如平肝潜阳是针对肝阳上亢证,活血化瘀是在针对瘀血证,发散风热是针对风热表证。②针对疾病的治疗功效,如截疟治疗疟疾病、驱蛔虫治疗蛔虫病。③针对症状的治疗功效,如杏仁之止咳,麻黄之平喘,生姜之止呕,延胡索之止痛,三七之止血,均属“对症”之功效。保健类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预防和养生、康复作用进行总结而形成的。可分为:①预防功效,如苍术烟熏“辟一切恶气”“弭灾渗”,佩兰煎汤沐浴“辟疫气”,大蒜“辟瘟疫”。②养生功效,古文献所载关于药物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强身健体,调理情志,养护脏腑,延缓衰老等作用,如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首乌能黑髭鬓,悦颜色等,多属于中药的养身功效,也即现代的保健功效。然而,“保健”功效与“治疗”功效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此外,与中医辨证学理论相对应,还有不同的功效描述系统,如结合八纲辨证,有发表、温里、补虚、泻实、滋阴、补阳等;结合脏腑辨证,有清肺、补脾、和胃、利胆等;结合气血津液辨证,有益气、养血、生津、利水等;结合经络或六经辨证,有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等;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透营转气等。中药的功效表述是相对的,不同体系与层次的功效交叉互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中药功效体系。中药主治的表述与分类,常见的有:①证名类主治,如热淋、血淋、湿热黄疸等。②病名类主治,如疟疾、肺痈、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③症状类主治,如呕吐、疼痛、耳鸣、口臭等。还有个别药物的主治病证描述,借用现代病名,如胃下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在中药学中,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与性能的枢纽,同时也是本草文献学研究、临床中药应用、现代中药实验研究的出发点和分科研究后综合提高的归宿,也是中药学未来发展的生长点。在学习过程中抓住这一核心,可以执简驭繁,事半功倍。。6·临床实用药学第三节中药的不良作用中药的不良作用,是指中药在正常及非正常用法用量下,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性作用。其中,在正常用法用量下,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称为中药的不良反应;而在非正常用法用量下,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则属于不良医学事件的范畴。中药的不良反应也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大致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作用、特异质反应、耐受性、变态反应、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下,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与治疗所需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对机体损害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停药后能自愈。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味中药具有多种作用,治病时发挥治疗作用的只是某一种或几种,其他作用便造成了机体的不适。中药的副作用与治疗作用是相对的,如大黄能清热泻火、泻下攻积,适宜于热结便秘,·其两项功效均为治疗作用;但若治冷积便秘,其清热泻火作用则成为副作用。又如吴茱萸能温中、止呕,适宜于胃寒呕吐,其两项功效均为治疗作用;若用治胃热呕吐,其温中作用则成为副作用。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人体组织与器官在生理生化功能方面的异常和结构方面的改变。毒性反应和副作用较难区别,但其发生与剂量有关,是药理作用的加强,也是可以预知的。毒性反应造成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有的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但也常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害,终身不愈。因服用剂量过大,立即发生的毒性,称为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因长期用药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称为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三致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多属于慢性毒性范畴」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有的药物有毒,用时要“斟酌其宜”;有的“多毒,不可久服”。再如“是药三分毒”“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等认识,均说明古人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已相当了解。现代研究发现,有的药物甚至在正常用量范围内使用,有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麻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一麻黄碱,可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有时会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和震颤等。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同于不良医学事件,清代名医徐灵胎言:“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若将此类反应不加分析研究而等同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此,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或延长疗程等方法实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有限度、有风险的。理性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充分利用其治疗作用,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有力保障。···试读结束···...

    2022-08-27 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电话号码

  • 《临床药学实践》韩淑兰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药学实践》【作者】韩淑兰著【页数】169【出版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658-2912-3【分类】临床医学【参考文献】韩淑兰著.临床药学实践.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药学实践》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包括药品应用基础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各类药物的主要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应用等内容。本书不仅较系统地介绍了药物学的基本理论,还介绍了常见病、多发病应用的治疗药物,让人们掌握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合理用药常识,增强医疗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临床药学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确定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的依据是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受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而动态变化(图1-1)。作用部位组织库“受体”结合结合于游离游离结合体循环吸收游离型药物排泄结合型药物代谢物生物转化图1-1药物的体内过程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关系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药物分子要通过各种单层(如小肠上皮细胞)或多层(如皮肤)细胞膜。尽管各种细胞结构不尽相同,但其细胞膜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基本屏障,药物的通过方式和影响因素相似。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包括入胞和出胞)。·2临床药学实践(一)滤过(filtratio)滤过是指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而进行的跨膜转运,又称水溶性扩散(aqueoudiffuio),为被动转运(aivetraort)方式。体内大多数细胞,如结膜、肠道、泌尿道等上皮细胞膜的水性通道很小,直径仅约4~8A(1A=10~m),只允许分子量小于100Da的物质通过,如锂离子(Li)、甲醇、尿素等;大多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孔隙较大,直径可达40A以上(60~120A),分子量大到20000~30000Da者也能通过,故绝大多数药物均可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孔隙滤过。但是除了垂体、松果体、正中隆起、极后区、脉络丛外,脑内大部分毛细血管壁无孔隙,药物不能以滤过方式通过这些毛细血管进入脑组织内。虽然大多数无机离子分子量小,足以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但其跨膜转运由跨膜电位差(如Cl)或主动转运机制(如Na、K)控制。(二)简单扩散(imlediffuio)】简单扩散是指脂溶性药物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又称脂溶性扩散(liiddiffuio),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简单扩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liid/aqueouartitiocoefficiet)和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油水分配系数(脂溶性)和浓度差越大,扩散就越快。但是,因为药物必须先溶于体液才能抵达细胞膜,水溶性太低同样不利于通过细胞膜,故药物在具备脂溶性的同时,仍需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迅速通过细胞膜。(三)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traort)许多细胞膜上具有特殊的跨膜蛋白(tra-memraerotei),控制体内一些重要的内源性生理物质(如糖、氨基酸、神经递质、金属离子)和药物进出细胞。这些跨膜蛋白称为转运体(traorter)。药物转运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将药物由细胞外转运至细胞内,如有机阴离子多肽转运体(orgaicaiotra-ortigolyetide)、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iccatiotraorter)、寡肽转运体(oligoetidetraorter)等;另一类是主要将药物由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如P-糖蛋白(P-glycorotei)、乳腺癌耐药蛋白(reatcacerreitacerotei)、肺耐药蛋白(ugreitacerotei)、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reitacero-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tei)等。载体转运是指转运体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理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质或药物释出。载体转运的特点:①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electivity)②载体转运能力有限,故具有饱和性(atu-ratio)③结构相似的药物或内源性物质可竞争同一载体而具有竞争性(come-titio),并可发生竞争性抑制(cometitiveihiitio)。载体转运主要发生在肾小管、胆道、血脑屏障和胃肠道的药物转运。载体转运主要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l.主动转运(activetraort)主动转运需要耗能,能量可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或是间接来源于其他离子如N:的电化学梯度。主动转运可逆电化学差转运药物。这种转运对体内代谢物质和神经递质的转运,以及通过干扰这些物质而产生药理作用的药物有重要意义。有的药物通过神经元细胞、脉络丛、肾小管细胞和肝细胞时是以主动转运方式进行的。2.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io)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的是不需要能量,不能逆电化学差转运,所以实际上是一种被动转运。易化扩散可加快药物的转运速率。维生素B,2经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甲氨蝶呤进人白细胞等均以易化扩散方式进行。(四)膜动转运(memraemovigtraort)膜动转运是指大分子物质通过膜的运动而转运,包括胞饮和胞吐。l.胞饮(iocytoi)】又称吞饮或入胞,是指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形成吞饮小泡而进入细胞内。如脑垂体后叶粉剂可从鼻黏膜给药以胞饮方式吸收。2.胞吐(exocytoi)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外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如腺体分泌及递质的释放。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一)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喊度绝大多数药物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在体液中均不同程度地解·4临床药学实践离。分子型(非解离型,uioizedform)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ioizedform)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iotraig)。药物解离程度取决于体液H和药物解离常数(K,)。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为PK。,表示药物的解离度,是指药物解离50%时所在体液的H。各药都有固定的K。,依据Hadero-Haelalch公式计算而得: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HAH*+A-BH≌H*+BK.-[H][A-]K[H][B][HA]BH'][A][B]K。=H-logHA]K.=H-log[BH']H-K。=log[A]BH'][HA]K。-H=log[B1[离子型[A]“非离子型][=10PH-k[离子型][BH]HA“非离子型町10M。-H[B]上述公式也提示,改变体液H可明显影响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程度。药物的解离程度在H变化较大的体液内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更为重要。胃液H变化范围为1.5~7.0,尿液为5.5~8.0。如此大的H变化范围对那些脂溶性适中的药物会产生显著的临床意义。如苯巴比妥的清除在碱性尿内比在酸性尿内快7倍。抗高血压药美卡拉明(mecamylamie)为弱碱性,在酸性尿内的清除速率约为碱性尿的80倍。(二)药物浓度差以及细胞膜通透性、面积和厚度药物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时,除了受药物解离度和体液H影响外,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速率(单位时间通过的药物分子数)还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C,-C,)、膜面积、膜通透系数(ermeailitycoefficiet)和膜厚度等因素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符合Fick定律(Fick'law):面积×通透系数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C2)厚度(三)血流量血流量的改变可影响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差,药物被血流带走的速度影响膜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5.一侧的药物浓度,血流量丰富、流速快时,不含药物的血液能迅速取代含有较高药物浓度的血液,从而得以维持很大的浓度差,加快药物跨膜转运速率。(四)细胞膜转运蛋白的量和功能营养状况和蛋白质的摄入影响细胞膜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转运蛋白的功能受基因型控制,如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reitacegee)是编码P-糖蛋白的基因,其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不同基因型具有编码不同的P-糖蛋白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aortio)。血管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过程。不同给药途径具有不同的吸收过程和特点。(一)口服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给药方便,大多数药物能充分吸收。胃肠道的吸收面积大、内容物的拌和作用以及小肠内适中的酸碱性(H5.0~8.0)对药物解离影响小等因素均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影响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服药时饮水量、是否空腹、胃肠蠕动度、胃肠道H、药物颗粒大小药物与胃肠道内容物的理化性相互作用(如钙与四环素形成不可溶的络合物引起吸收障碍)等。此外,胃肠道分泌的酸和酶以及肠道内菌群的生化作用均可影响药物的口服吸收,如一些青霉素类抗生素因被胃酸迅速灭活而口服无效,多肽类激素如胰岛素在肠内被水解而必须采用非胃肠道途径给药。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firtaelimiatio)。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tametaolim)或首关效应(firtaeffect)。有的药物可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过消除。胃肠道外途径给药时,在到达。6.临床药学实践作用部位或靶器官前,可在肺内排泄或代谢一部分药物,这也是一种首过消除肺也因而成为一首过消除器官。首过消除高时,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物量少,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加大用药剂量。但因剂量加大,代谢产物也会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首过消除高的药物而决定采用大剂量口服时,应先了解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和消除过程。(二)吸入除了气态麻醉药和其他一些治疗性气体经吸入给药外,容易气化的药物,也可采用吸入途径给药,如沙丁胺醇。有的药物难溶于一般溶剂,水溶液又不稳定,如色甘酸钠,可制成直径约5μm的极微细粉末以特制的吸入剂气雾吸入。由于肺泡表面积很大,肺血流量丰富,因此只要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气态药物即能经肺迅速吸收。气道本身是抗哮喘药的靶器官,以气雾剂解除支气管痉挛是一种局部用药。(三)局部用药局部用药的目的是在皮肤、眼、鼻、咽喉和阴道等部位产生局部作用。有时也在直肠给药以产生局部抗炎作用,但大部分直肠给药是为了产生吸收作用。直肠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首过消除。直肠中、下段的毛细血管血液流入下痔静脉和中痔静脉,然后进入下腔静脉,其间不经过肝脏。若以栓剂塞入上段直肠,则吸收后经上痔静脉进入门静脉系统,而且上痔静脉和中痔静脉间有广泛的侧支循环,因此,直肠给药的剂量仅约50%可以绕过肝脏。为了使某些药物血浆浓度维持较长时间,也可采用经皮肤途径给药,如硝酸甘油软膏,但这是一种全身给药方式。(四)舌下给药舌下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过消除。如口服硝酸甘油首过消除可达90%以上,舌下给药时由血流丰富的颊黏膜吸收,直接进入全身循环。(五)注射给药血管注射避开了吸收屏障而直接入血,不存在吸收过程。药物肌内或皮下注射时,主要经毛细血管以简单扩散和滤过方式吸收,吸收速率受注射部位血流量和药物剂型影响。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比皮下组织丰富,故药物肌内注射一般比皮···试读结束···...

    2022-08-27 epub 图书app epub书籍

  • 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时慧|(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作者】时慧【页数】143【出版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180-8196-7【分类】临床药学【参考文献】时慧.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内容提要:本书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用药现状和实践经验,先详细介绍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抗菌药物与抗病毒感染药物的临床运用,然后重点介绍了作用于各系统药物的名称、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规格等内容,然后完善了相关中药的临床运用。本书内容力求严谨准确、科学实用,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既体现理论的完整性,又强调实践的系统性,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医药同仁提供参考使用。《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物学总论药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药学许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与一些专门学科如药物治疗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因此它涉及的领域具有相当的广度,但深度往往不如各有关专门学科。尽管如此,药物学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在与时俱进和不断提高。虽然现在各级医药院校一般都没有开设药物学课程,但药物学类的书籍却大量出版,而且经久不衰,这表明作为信息,药物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广大的医药专业读者,在获取基本医药知识、提高医疗和用药水平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所以能如此,是由于它的内容实用性强,能指导医疗、药学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满足了广大医药人员学习、参考的需要。一、我国药物学史药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西方是如此,在我国也是如此。我华夏之邦素称文明古国,向来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著称于世。我国医药起源很早,古代典籍有“伏羲氏尝味百草”“神农尝百草”之说,虽然伏羲、神农是否实有其人尚待确定,但肯定有人将前人的发现、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提高。这也表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已逐渐认识了某些植物、动物、矿物药的治疗作用。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夏代和商代,我国就已有了酒和汤液的发明。周代的《诗经》《山海》等著作中已收载许多种药物。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是公元前3世纪的写本)记载的药物达242种。秦汉之际,新的药物品种更不断增加。西汉初年已有药物著作在民间流传。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曾征集天下通晓方术本草者来京师,“本草”已成为药物学的通称。《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1~2世纪。它总结了东汉以前的药物知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收载药物365种。以后的许多朝代都曾编修过本草。南北朝时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加以整理补充,汇编成《本草经集注》,药物由365种增加到730种,这是《神农本草经》以后药物学的又一次整理提高。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长孙无忌、苏敬等20余人编撰本草,并向各地征集药物标本,绘制成图,于显庆四年编成,收载药物850种,取名《新修本草》。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物学权威著作,有人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官方与私人均从事本草的编修。宋初,政府曾组织编修《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图经本草》,并颁行全国。四川名医唐慎微独力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收载药物达1558种,附单方验方3000余首,为保存我国古代本草史料做出了贡献。明代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集历代本草之大成,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00余首,共有插图1160幅,内容非常丰富。1596年出版以后,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还陆续译成德、日、英、法文等文字,传播海外,成为国际上研究药学和生物学的宝贵参考资料。清代赵学敏编著《本草纲目拾遗》,收《本草纲目》未收载之药700余种,同时还博采国·1·。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外及国内民间医药资料,内容很有参考价值。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我国海禁大开,西方医药大量传入,从而于传统医药之外逐渐形成西方医药体系。反映在药物学著作方面,既有传统本草著述(如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屠道和的《本草汇纂》)和中西结合的生药学(如赵黄等的《现代本草一生药学》)的编撰,又有单纯介绍西方药物的著译作品,如傅约翰(亦译为傅兰雅)的《西药大成》及洪士提的译作《万国药方》等。以后,药物学著作的编撰出版逐渐增多。1949年以前,陆续出版的有戴虹溥的《新体实用药物学》、梁心的《新纂药物学》、吴建瀛的《实用药物学》、顾学裘的《现代药物学》等,对普及西方药物知识起了有益作用。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药物学书籍更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呈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二、药物的来源及植物药的成分(一)药物的来源药物来源有二,一是自然界,二是人工制备(包括仿生药)。来自自然界的药物为天然药物,包括中药及一部分西药;来自人工制备的药物为化学药物,包括大部分西药。植物性天然药物(植物药)在天然药物(包括中药)中占较大比例,它的化学成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近百年来的研究,其成分现已大体为人们所了解。(二)较重要的植物药化学成分(1)生物碱(赝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物质,大多数是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细小结品,味苦,少数是液体(如槟榔碱)或有颜色(如小檗碱)。在水中多数难溶,比较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醚、氯仿、醇等(但与酸化合成盐后,易溶于水,能溶或稍溶于醇,而难溶于醚、氯仿等)。这类成分一般都具有相当强烈的生理作用。重要的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含于阿片)、奎宁(含于金鸡纳皮)、咖啡因(含于茶叶、咖啡豆)、阿托品(含于颠茄等)、东莨菪碱(含于洋金花)、士的宁(含于番木鳖)、依来丁(含于吐根)、麻黄碱(含于麻黄)、可卡因(含于古柯叶)、毒扁豆碱(含于毒扁豆)、毛果芸香碱(含于毛果芸香)、麦角新碱、麦角胺(含于麦角)、小檗碱(含于黄连、黄檗、三颗针等)、四氢帕马丁(含于元胡)、粉防己碱(含于粉防己)等。(2)多聚糖:(简称多糖)是由十个以上的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一般多聚糖常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组成。许多中草药中含有的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如黄芪多糖。从香菇分离出的香菇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实验动物肿瘤生长的作用。鹿茸多糖则可抗溃疡。(3)苷(糖杂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称为苷元(甙元或配基)的非糖物质,通过糖端的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而苷元部分几乎包罗各种类型的天然成分,故其性质各异。苷大多数是无色无臭的结晶或粉末,味苦或无味;多能溶于水与稀醇,亦能溶于其他溶剂;遇湿气及酶或酸、碱时即能被分解,生成苷元和糖。苷类可根据苷键原子不同而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氧苷为最常见。氧苷以苷元不同,又可分为醇苷、酚苷、氰苷、酯苷、吲哚苷等,现简述如下。1)醇苷:如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红景天苷和具有解痉止痛作用的獐牙菜苦苷均属醇苷。醇苷苷元中不少属于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其中强心苷和皂苷是重要的类型。含有强心苷的药物有洋地黄、羊角拗、夹竹桃、铃兰等。皂苷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它大多可以溶于水,振摇后可生成胶体溶液,并具有持久性、似肥皂溶液的泡沫。皂苷是由皂苷元和糖、糖醛酸或其他有机酸所组成。按照皂苷被水解后所生成的苷元的结构,皂苷可分为两大类: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薯蓣科薯蓣属许多植物所含的薯蓣皂苷元属于甾体皂苷;三萜皂苷在自然界的分布也很广泛,种类很多,如桔梗、人参、三七、甘草、远志、柴胡等均含有三萜皂苷。2)酚苷:黄酮、蒽醌类化合物通过酚羟基而形成黄酮苷、蒽醌苷。如芦丁、橙皮苷均属黄酮苷,分解后可产生具有药理活性的黄酮:大黄、芦荟、白番泻叶等含有蒽醌苷分解后产生的蒽醌具有导泻·2·第一章绪论■作用。3)氰苷:氰苷易水解而产生羟腈,后者很不稳定,可迅速分解为醛和氢氰酸。如苦杏仁苷属于芳香族氰苷,分解所释出的少量氢氰酸,具有镇咳作用。4)酯苷:如土槿皮中的抗真菌成分属酯苷。5)吲哚苷:如中药所含的靛苷是一种吲哚苷,其苷元吲哚醇氧化成靛蓝,具有抗病毒作用。(4)黄酮:为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一类黄色素,大都与糖类结合为苷状结构存在。多具有降血脂、扩张冠脉、止血、镇咳、祛痰、减低血管脆性等作用。银杏、毛冬青、黄芩、陈皮、枳实、紫菀、满山红、紫花杜鹃、小叶枇杷、芫花、槐米、蒲黄等都含有此成分。(5)内酯和香豆素(精):内酯属含氧的杂环化合物。香豆素系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为内酯中的一大类,单独存在或与糖结合成苷,可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扩张冠脉、抗辐射等作用,含存于秦皮、矮地茶、补骨脂、蛇床子、白芷、前胡等。其他内酯含存于穿心莲、白头翁、当归、银杏叶等,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6)甾醇:常与油脂类共存于种子和花粉粒中,也可能与糖结合成苷。B-谷甾醇(黄檗、黄芩、人参、附子、天门冬、铁包金等含有)、豆甾醇(柴胡、汉防己、人参、款冬、黄檗等含有)、麦角甾醇(麦角、灵芝、猪苓等含有)及胆甾醇(即胆固醇,含于牛黄、蟾酥等)都属本类成分。(7)木脂素:多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因此而得名。多数为游离状态,也有一些木脂素结合成苷。五味子、细辛、红花、连翘、牛蒡子含此成分。(8)萜类:为具有(C,Hg)。通式的化合物以及其含氧与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中草药的一些挥发油、树脂、苦味素、色素等成分,大多属于萜类或含有萜类成分。(9)挥发油(精油):挥发油是一类混合物,其中常含数种乃至十数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具有挥发性,大多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多比水轻,在水内稍溶或不溶,能溶于醇、醚等。其主要用途是调味、祛风、防腐、镇痛、通经、祛痰、镇咳、平喘等。含挥发油的中药很多,如陈皮、丁香、薄荷、茴香、八角茴香、桂皮、豆蔻、姜、桉叶、细辛、白芷、当归、川芎、芸香草等。(10)树脂:均为混合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二萜和三萜类衍生物,有的还包括木脂素类。多由挥发油经化学变化后生成,不溶于水,能溶于醇及醚。如松香就是一种树脂。树脂溶解于挥发油,即为“油树脂”。油树脂内如含有芳香酸(如苯甲酸、桂皮酸等),则称为“香胶”或“树香”,也称作“香树脂”。(11)树胶:是由树干渗出的一种固胶体,为糖类的衍生物。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醇,如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等。(12)鞣质:又名“单宁”。中药中含此成分较多的是五倍子、茶、大黄、石榴皮,其他树皮、叶、果实也常含有。鞣质多具收敛的功效,遇三氯化铁变黑色,遇蛋白质、胶质、生物碱等能起沉淀,氧化后变为赤色或褐色。常见的五倍子鞣质亦称鞣酸,用酸水解时,分解出糖与五倍子酸,因此也可看作是苷。临床上用于止血和解毒。(13)有机酸:本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未熟的果实内尤多,往往和钙、钾等结合成盐,常见的有枸橼酸、苹果酸、蚁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罂粟酸等。第二节合理使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一直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严格地说不应称为药物滥用)不但是惊人的药物资源的浪费,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还会引发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带来的严重危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合理使用药物作为国家药物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科学地、较全面地提出合理使用药物的定义:“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3·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的用药方法(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因此,合理使用药物不仅需要以药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药品及其制剂以及制定和调整适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例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标准治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等)。一、选择最佳药物及其制剂(一)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及其结合选择药物时,除了应该针对患者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选用药物对症治疗、对因治疗或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外(如对于过敏性休克宜采用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和舒张支气管作用的肾上腺素抢救,而对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感染中毒性休克,除解除休克状态外,还应选用相应的抗菌药进行对因治疗),还应该考虑患者所属特殊人群(如老人、妊娠期妇女等)或其机体功能(如肝、肾等)状态。(二)避免不良反应选择药物时还应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禁忌证。例如对哮喘患者应用药物时宜选用对阝受体有选择作用的异丙肾上腺素,而不宜选用既作用于支气管上的B受体又作用于血管上的α受体(可使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尤其是对伴有高血压的哮喘患者更不宜选用,但由于异丙肾上腺素对支气管上的B2受体和心脏上的B,受体无选择性,最好应用对B2受体具有选择作用的沙丁胺醇,这样可以避免心率加快和心悸等不良反应。又如在心律失常患者可选用普萘洛尔,但由于它对B,及B,受体的拮抗无选择性,如用于伴有哮喘的心律失常患者时,则可因发生支气管痉挛而死亡。(三)联合用药应尽量利用有利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详见下文“药物相互作用”。(四)制剂有关各种药物制剂的特点,详见“第三节药物的制剂和贮存”。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给药途径、吸收速度、药物稳定性等方面各有特点,在选用时需根据疾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考虑和选择,如在止喘时可选用氨茶碱片剂或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或喷雾剂。药物的制剂可因其制造工艺不同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片剂的崩解度、溶解度等,也是重要的因素,它们均可影响疗效。二、制订或调整最佳治疗方案在选择了最合适的药物之后,就要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机体情况制订给药方案,它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等,有时还需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来制订。在用药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是指用药量。剂量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程度,即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如果剂量过小,就不会产生任何效应。将剂量加大至药物效应开始出现时,这一剂量称为阈剂量或最小有效量。比最小有效量大,并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称为有效量或治疗量。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称为中毒量。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中毒量。比中毒量大、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药物的治疗量或常用量,在国家有关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如药品说明书等)。极量虽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要小。因此,极量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引起毒性反应,但由于个体差异或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个别患者也有引起毒性反应的可能。因此,除非在必要情况下,一般不采用极量,更不应该超过极量。。4第一章绪论6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3/4。小儿用药剂量比成人小,一般可根据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对毒性较大的药物,应按体重计算,有的按体表面积计算。(1)根据年龄折算:见表1-1。表1-1小儿剂量及体重的计算年龄按年龄折算剂量(折合成人剂量)按年龄推算体重(kg】新生儿1/10-1/82~46个月1/8-1/64-71岁1/6-1/47-104岁1/38岁1/21周岁以上体重可按下式计算:实足年龄×2+8=体重(kg)12岁2/3(2)小儿剂量还可按年龄用下列公式求得:1岁以内用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1岁以上用量=0.05×(年龄+2)×成人剂量(3)根据体重计算:小儿用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60。小儿体重的推算见表1-1。此法简便易行,但年幼者求得的剂量偏低,年长儿求得的剂量偏高,应根据临床经验作适当增减。(4)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用量比较合理,可避免按体重计算的缺点。用体表每平方米表达药量,能适用于各年龄小儿,同样也适用于成人。1)体重30kg以下的小儿: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小儿用量=成人剂量×某体重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的体表面积,按下法推算,即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如体重35kg体表面积为1.1+0.1=1.2,40kg为1.3m2,45kg为1.4m2…但60kg则为1.6m2,70kg为1.7m2。(二)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可因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不同而使药物的效应强弱不同,甚至可改变效应的质,如硫酸镁,肌内注射可产生中枢抑制,而口服则导泻。临床上主要依据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决定给药途径。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如下。1.▣服药物口服后,可经过胃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或留在胃肠道行效于胃肠局部。口服是最安全方便的用药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遇有下列情形时不便采用:患者昏迷不醒或不能咽下;因胃肠有病,不能吸收;由于药物的本身性质不容易在胃肠中吸收或能被胃肠的酸性、碱性所破坏(如青霉素、胰岛素等);口服不能达到药物的某种作用(如硫酸镁口服,只能引起泻下,如需止痉、镇静必须注射)。在这些情况下,都须采用其他用药方法。对胃有刺激或容易被胃酸所破坏的药品,如必须采用口服,应加以特殊处理,一般是把药品制成肠溶片(如胰酶),或盛在肠用胶囊内,或制成一种不溶于胃酸而到碱性肠液内能溶的化合物(如把鞣酸制成鞣酸蛋白),入肠后发生作用。2.注射注射也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注射方法主要有皮下、肌内、静脉、鞘内等数种。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射在皮下结缔组织内,只适用于少量药液(一般为1~2L),同时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及刺激,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肌内注射系将药液注射于肌肉内(多在臀部肌肉),由于肌肉的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较皮下快,疼痛程度亦较皮下注射轻。注射量一般为1~2mL,但可用至10mL。油剂及混悬剂均应采用肌内注射为宜,刺激性药物亦宜用肌内注射,因肌肉对疼痛刺激敏感性小。至于静脉注射,一次注射量可较大,且奏效迅速,常用于某些急救情况。但危险性也较大,有可能引起剧烈反应甚至形成血栓,而且药液如漏出静脉血管之外,常可引起肿痛,因此须加注意。静脉注射液一般要求澄·5■药学理论与药物临床应用明,无浑浊、沉淀,无异物及致热源;凡混悬溶液、油溶液及不能与血液混合的其他溶液,能引起溶血或凝血的物质,均不可采用静脉注射。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溶液以及高渗溶液,因血液可使之稀释,不大可能引起刺激反应,则可用静脉注射。药液量如果更大,可采用输液法,使药液缓缓流入静脉内或皮下组织内。如果静脉输入很缓慢,可以用滴数计数时,就为静脉滴注或静脉点滴。在药物不能进人脊髓液或不能很快达到所需浓度时,可采用鞘内注射,其法为:注射前先抽出适量的脊髓液,然后将药液徐徐注入蛛网膜下隙的脊髓液中。药物过敏试验时则作皮内注射。3.局部用药目的主要是引起局部作用,如涂擦、撒粉、喷雾、含漱、湿敷、洗涤、滴入等都属于此类。其他尚有灌肠、吸人、植入(埋藏)、离子透入、舌下给药、肛门塞人、阴道给药等方法,虽用于局部,目的多在于引起吸收作用。(三)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对于维持稳定的有效血药浓度甚为重要,如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用药,可使血药浓度发生很大的波动,过高时可发生毒性反应,过低时则无效。尤其是在应用抗菌药治疗传染性疾病时更为重要,因为血药浓度在有效和无效浓度之间的波动,可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按照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规律,给药间隔时间、药物剂量和稳态血药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应用药物时需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给药持续时间(疗程)可根据疾病及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用药,但在应用抗菌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为了巩固疗效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在症状消失后尚需再应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对于某些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按疗程规定用药。有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长期用药后需要停药时,不得突然停止,否则可导致症状加剧,又称“反跳”。至于餐前还是餐后服药,则需从药物的性质和吸收、药物对胃的刺激、患者的耐受能力和需要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宜餐前服,对胃有刺激者则宜餐后服;又如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效胰岛素则应在餐前15mi注射,而用中效胰岛素时可在餐前30mi注射。对于一些受昼夜节律影响的药物则应按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可于早晨给药。三、影响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药物有其固有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特点,但也可因患者的个体、病原体,甚至环境条件、联合用药等因素而影响其效应,使效应增强或使效应减弱,甚至发生质的改变而使不良反应、毒性增强。因此,在用药时除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考虑以外,还应掌握诸多影响因素,以便更全面地合理使用药物。这些因素可来自机体和药物两个方面,前者可表现为药物效应在量的方面,甚至质的方面的差异,后者主要表现为药物效应的增强或减弱。(一)机体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诸因素,如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病理状态、遗传等可使药物效应发生差异,效应的差异可表现在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这种差异可能由于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不同所引起,也可能由于浓度相同但生理反应性不同所致。前者常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性(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差异,后者称为药效学性差异。发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效应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效应的强弱或久暂的不同,少数情况下,也可表现为质的不同,通常称为特异质反应。1.年龄许多生理功能、体液与体重的比例、血浆蛋白质的含量等可因年龄而异,主要表现在小儿和老人方面。(1)小儿:小儿正处在全身各器官发育期间,如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全,而使通过肝灭活、肾排泄的药物受影响,以致产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如早产儿及新生儿对氯霉素的生物转化缓·6…···试读结束···...

    2022-08-27 药学epub 药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 《临床药学》李焕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药学》【作者】李焕德主编【丛书名】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页数】289【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214-1508-7【价格】49.00【分类】临床药学-医学院校-教材【参考文献】李焕德主编.临床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药学》内容提要: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系统地介绍了临床药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作用,药学监护,药物利用评价,中药临床药学等。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使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立体化。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药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临床药学》内容试读华项和西装衡得端校华进赛终装恒品开儿陵紧单逆西位修兴关珠华西显船华的学连表面淡,的冷为限网微于修传的经面强流高透概论是发陆图爱使是游是悦鸡图因容.,砖行馅确商为流要别的本试度以说光合分静蓝高惠因,部项度合部除第一节临床药学的发展史“临床药学”(cliicalharmacy)一词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提出,二战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药工业突飞猛进,新药源源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因此药物使用和选择的复杂问题随之而来。同时,随着新药数量的增加,药费上涨,药疗失误率增高,病人住院日延长,因此,20世纪50~60年代首先在美国建立了“临床药学”这一学科,由过去传统的药学工作重点在“药”转向重点在“人”。药学工作者除了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需深入临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协助临床选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了适应这种转变,美国临床药学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绝大多数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培养了大批临床药师,并在州以上医院设立临床药学服务中心。由于在美国药学领域的成功实践,世界许多国家也纷纷加入,如英国、法国、日本等。第二节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学学科的概念1.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应用科学,主要工作内容为药师参与临床,应用药学专业知识、技能协助临床医师优选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临床用药全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用药,在患者身边开展药学工作,成为临床药学最简单的字面理解。广义的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探索药物与机体及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和实现药物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综合性强」2.临床药学学科临床药学学科作为以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教育及临床药学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系,其学科建设不仅仅是药学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更需要融入临床治疗团队,支撑整个药物治疗体系,我国临床药学学科是在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30多年的实践、探索、提高,已初步形成学科体系。2010年原卫生部将临床药学列入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成立,2016年上海复旦大学医院研究所学科排行榜将临床药学学科纳人学科排名,自此确定了临床药学学科的地位。第三节临床药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楼1,临床药学与传统药学临床药学的产生和发展受益于整个药学学科的发展,而临床药学又是对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扩大了药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从而影响着药学学科发展与研究思路,促进了药学学科的整体发展。1●●●●●鲁临床药学临床药学的基础是药学相关学科,对药物的深刻认识是通过药学基础学科的研究来完成的,没有系统的药学理论就没有临床药学。传统药学研究药物分子结构、理化性质、药物剂型、药品质量控制方法、药物作用机制、构-效关系、量一效关系等,这些知识是临床药师的优势,有利于为医疗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更好地服务患者。临床药学重点关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为学科的宗旨,改变了药学以药为本的传统观念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倡导与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学科一样承担为患者健康服务的责任。临床药学关注药物应用结果、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对药学学科进行了新的阐释,它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药学相关学科的进步,临床药学药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2.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关注药物应用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促进了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临床药学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为学科宗旨,对疾病的认识是学科的重要基础。临床药师通过学习医学相关课程,了解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疾病病理和病因知识,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医药结合的思维方式、疾病处置技能等。无论是临床药学的理论体系构建,还是临床药学的研究与实践,都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而临床药学的学科发展和临床实践又可以解决临床的各种用药问题、改善医疗团队知识结构、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在生命科学领域产生新的视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有利于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3.临床药学与社会科学人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临床药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更加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及心理需求。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是临床药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药师解决职业活动中的法律伦理、道德及心理问题提供了基础的思路和方法。专业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和交流沟通能力,是临床药师素质的必备条件。4.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在我国,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均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医药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学科,两者既有着各自特定的内容和实践范围,又互相交叉。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药理学联系临床医学的桥梁,是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产物,也是药理学研究的最后综合阶段。它是通过运用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生物医学知识来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进而阐明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从而为新药、新剂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用药提供指导。它的基础是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及毒理学,并通过临床试用评价新药的疗效与毒性,故仍属药理学范畴。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使用药物的科学,是现代药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成果,包括物理学、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基础医学和治疗学,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研究合理应用药物的方法,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内容较为广泛,如处方的适宜性分析、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药物信息、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药代动力学试验等。临床药学也是将临床药理学、药剂学的理论落实到剂型设计中以提高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实践,对提高用药水平和2概论●●●●●多●医疗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学既互相渗透,又存在差别。差别在于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新药,对象是群体健康人和病人,而临床药学则是针对临床已经使用的药品在具体应用中实现病人个体化用药,以提高用药水平为主要目的,其对象是病人。第四节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药动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药物利用和评价、药物经济学、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过量的处理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新制剂新剂型的开发和评价、药物情报信息研究以及药学监护等内容。回1.临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动力学(药动学)是在经典药物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研究药物在病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量变规律,特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不仅对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指导新药设计、改进剂型及优选给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都有重要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每个患者的给药方案(用量、用法、给药间隔、给药途径、用药剂型)。(2)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做出定量的解释。(3)发现生物利用度(ioavailaility)的差异和未知的药物相互作用。(4)根据生物利用度算出的特殊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可得出给患者投药时有用的数值。药动学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而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半衰期和肝、肾功能状态测定所提供的数据则是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基础。2.临床药效学药效学是以研究药物的作用和反应(包括不良反应)为主要内容,重点是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药效学通过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定量评价、分析和预测药物效应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求出药效学参数,预估药效起始和持续时间以及药效强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制定给药方案,精确估算具体患者达到所需药效的给药剂量。因此也可以说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效应部位的浓度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与临床药动学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基础。其临床意义重大,为正确选药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服务,避免和减少药疗事故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科学地对新药进行临床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优选药物提供科学依据。3.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并用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的作用和效应因此发生了变化,称之为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可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后果可以表现为有益的治疗作用或有害的不良反应。随着临床合并用药的增加,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药动学环节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环节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体外配伍禁忌。药动学相互作用可能发生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环节。药效学相互作用包含对靶位的相互作用,对电解质平衡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拮抗、协同等。4.临床药物利用和评价药物利用和评价是对全社会的药物市场、供给、处方及其使用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药物引起的医药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后果以及各种药物和非药物因素对药物利用的影响。目的是用药合理化。包括医疗方面评价疾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从社会、6临床药学经济等方面评价其合理性以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5.临床药物过量诊治包括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物过量和生活性中毒机制、解救方法的研究。利用药学、化学和现代分析技术开展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对于临床安全用药提高医疗水平及协助急性中毒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拓展了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药物本身的药理学作用的延伸,有些药理学作用对甲病是治疗作用,对乙病可能就是副作用,质量、剂量、剂型、用法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均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引发的后果,提高用药的安全及有效性。新药开发时的临床研究,由于受到研究病例及时间的限制,因此难以发现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通过对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发现某些研究时未能预测的、严重的、罕见的不良反应。7.临床药物新制剂的开发为保证医疗质量及医院的特色,医院在有条件时可以设立制剂室,经上级药品监督部门注册批准后,研制一些特殊的制剂,特别是市场紧缺用量极少的抢救药品供临床应用,这不仅可以满足医院特色医疗和科研需要,对药品生产、供应也是一种补充。8.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而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它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利用过程,并从经济学角度指导临床医师和药师制定合理用药处方为宗旨的应用科学。药物经济学的评估为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制开发、临床药学服务、合理用药、药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提供科学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也是一门应用性的评价科学。9.药学监护(药学监护(harmaceuticalcare)是近二十年来国外临床药学实践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药学监护既是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药学的发展方向。临床药师在实施药学监护实践中,对患者承担更多的药物治疗责任,从参与合理用药走向被授权处理与药物治疗有关的问题,进一步结合临床直接接触病人和指导病人药物治疗,也有专家将其称为全程化药学服务。10.药物情报信息包括收集整理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使用药合理化。还应包括新药的临床推荐与介绍,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与教育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节临床药学的主要工作任务临床药学的出现是药学和医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医药结合共同发展的体现。临床药学在国外已实践多年,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虽晚,但已培养出一批专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临床药师,北京、上海、南京、湖南、湖北、哈尔滨、四川、陕西等地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临床教学医院药学部(科)已招收并培养出了大批临床药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随着工作的深人,有专科特色的临床药学专家队伍也已逐步形成。临床药学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团队与合理用药与医护人员一起组成治疗团队(MDT),正确4概论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是临床药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临床药师可以运用其药物学知识、最新药物信息资料和药物检测手段,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用药和品种选择上提出意见,供临床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参考。临床药师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处理有关用药问题,还可以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写出高质量的论文。2.治疗药物监测采用现代分析检测手段来研究体液、特别是血液中药物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量小香国雨海修:3.药物基因组检测药物基因组学的兴起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药物基因组检测手段和方法的成熟则为实现临床精准药物治疗的实现提供了可用的技术,临床药师不仅要懂得药物基因组学的理论,更要知晓基因组测定结果的解读和在精准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将其与治疗药物监测相结合,以更好地解决药物治疗问题。4.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通过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可以把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汇集起来,并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和评价,以提供临床安全用药信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5.药物信息的收集与咨询服务临床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必然建立在及时掌握大量和最新药物信息的基础上,因此临床药师应经常收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以便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提供信息,可以促进医药合作,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同时还应进行药物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以增强全民的合理用药意识。6.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问题的观察与处理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问题,目前已从体外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入人体内的研究,而且日渐深人。其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药师应熟练掌握并具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进行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的解读与应用。7.对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信息的掌握和应用对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信息的掌握和应用是临床药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涉及药物的合理选择、给药方案的设计、治疗疗程的确定及治疗过程中其治疗结果与理论不相符合的解读,以及用药方案的调整。8.对临床新药及新制剂、新剂型的掌握和应用随着医药工业的高速发展,新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不断进入临床,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和内容是掌握和了解这些新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特点,并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正确选用,同时也应及时给临床医师介绍和推荐。9.药物的临床评价药物的临床评价包括上市新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其中Ⅲ、Ⅳ期临床试验评价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在用老药的再评价,特别是近年来的真实世界的评价方法应该成为临床药师的常规工作任务和内容。第六节临床药学的工作模式强语是下平氏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是保证临床药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临床药学工作系统基本由三个层次组成,各层次有不同的工作内容。1,第一层次调剂岗位的药师为第一层次的临床药学工作人员,是临床药学工作的前沿,也是联系医护患的纽带。其任务如下。群金需立业干临床药学(1)处方及医嘱审核和药品调剂发放,主要是核对药名、日期、医生签名、剂量及有无配伍禁忌,并按照药效学、药动学理论,审核处方的合理性,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处方审核管理规范》已明确规定,药师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2)向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提供药物正确使用的咨询服务。(3)对病人用药进行监护,并收集不良反应病例和上报。(4)发现并反馈药品质量问题。2.第二层次第二层次的工作由既有较全面的临床药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的主管药师或主管药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临床用药小组完成。其任务如下。(1)深人病房参与会诊、查房、抢救、病案讨论,并结合临床实际参与病人给药方案的制定,即合理用药会诊。(2)协助临床医师正确地应用体液药物浓度及药物基因组检测结果和参数分析结果,制定并调整合理的给药方案,实现个体病人用药方案的精准化。(3)对病人用药的全过程进行监护,收集不良反应病例,分析因果关系,并呈报。(4)向医护人员、病人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5)对第一层次的药师进行带教与指导。3.第三层次第三层次的工作由高年制的有高级职称的临床药师承担,并根据前二个层次的反馈和临床需求开展相应工作,其主要任务如下。(1)参与临床疑难病例的会诊,解决急危重症病人的药物治疗问题。(2)参与药物体液浓度监测和研究,并依据测得的药物浓度计算病人的药动学参数,作为结果分析,供临床制定或修正给药方案时参考。(3)根据临床药物治疗中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并总结成供同行应用的论文或成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4)进行体内药物代谢/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用药配伍和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解决临床药物配伍及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合理用药的实践与应用。(5)对第一、第二层次的药师进行指导和带教,同时参与临床药学本科生、进修生及研究生的带教工作,培养临床药学的高端人才。第七节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展望自20世纪80年代初,受国际、国内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和药学知识的丰富与提高,我国一批老药学专家倡导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经过广大药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临床药学已在我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认识程度、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充分显示了临床药学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及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杜绝药疗事故、安全合理用药上的巨大成绩。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均在不同水平上开展了卓有成效、各具特色的临床药学工作。1,临床药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开设临床药学专业,在药学院或医学院设立临床药学系,已迫在眉睫。教育在先,新的专业必然会培养出新型的人才,从而促使临床药学向前推进。其次,应加大现职临床药学人员再教育的力度。目前,从事临床药学的药师多是传统药学或工业药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临床医学知识,因而要适应临床有一定难度。鉴于新专业的建立尚需一定时间,因此重视现有临床药师队伍的再教育,仍是今后工作的6···试读结束···...

    2022-08-27

  •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丛书名】团体标准【页数】53【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132-5744-2【价格】29.00【分类】眼病-中医治疗法-指南【参考文献】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

    2022-08-19

  •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页数】27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32-5835-7【分类】中医儿科学-诊疗-指南【参考文献】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药学oafCh团体标淮T/CACM1151-2019代替ZYYXH/T269一2012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CliicalguideliefordiagoiadtreatmetofediatriciTCMEureiichildre2019-01-30发布2020-01-01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圆武好家部拉弱火亦家08-10-2T/CACM1151-2019前言本指南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代替了ZYYXH/T269一2012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与ZYYXH/T269一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1,2012年版的1):一增加了使用对象(见1);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2,2012年版的2):修改了诊断及鉴别诊断(见3,2012年版的3);修改了辨证证候描述(见4.1~4.4,2012年版的4.1~4.4):删除了辨证中的肝经湿热证(见2012年版的4.3,5.2.3);修改了治疗原则(见5.1,2012年版的5.1);修改了分证论治证候及常用药(见5.2,2012年版的5.2);修改了中药名称(见5.2.1~5.2.4,2012年版的5.2.1~5.2.4);增加了辨证中的脾肾两虚证(见4.3);删除了桂附地黄丸(见2012年版的5.3):增加了五子衍宗丸(见5.3):增加了醒脾养儿颗粒(见5.3);修改了缩泉丸(见5.3,2012年版的5.3):修改了针刺疗法(见5.4,2012年版的5.4);删除了穴位注射(见2012年版的5.5):增加了艾灸疗法(见5.5);删除了捏脊疗法(见2012年版的5.6):增加了推拿疗法(见5.6);修改了穴位贴敷疗法(见5.7,2012年版的5.7):修改了行为疗法(见5.8,2012年版的5.8):—增加了预防和调护(见6)。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本指南主要起草人:王仲易、杜可、田建东、冯振娥、刘晓鹰、李华、张欣、周静冬、侯树平俞建、黄清明、韩峰。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儿科专家指导组:组长:汪受传;副组长:马融、沈同、俞景茂;秘书:王雷;成员:丁樱、王孟清、王素梅、艾军、闫慧敏、李新民、李燕宁、赵琼、赵霞、胡思源、俞建、虞舜、虞坚尔。本标准于2012年7月首次发布,2019年1月第一次修订。3T/CACM1151-2019引言《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以下简称本指南)的编写目的在于规范中医儿科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儿科常见病中医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本指南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符合医疗法规和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可参照性,可作为临床实践、诊断规范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指南为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是2012年版指南的定期更新。研制程序和方法按《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2015]3号)要求执行」本指南的研制,遵循“形式上与国际接轨,内容上反映中医古今共识与学科进展,以利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推广全国、推向世界”的指导思想,以及基于“证据”的儿科常见病循证诊疗指南研制方法。本指南是在充分搜集和整理文献证据以及不断征求行业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原有指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相信随着科研的进展、临床的应用,本指南会不断得到修订、补充。本指南依据文献研究的结果,从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等方面综合古今见解,按Dli法(专家调查法)制作、统计问卷,向以中医儿科医师为主的专家(主要为高级职称者)群体征求建议,制作了2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又开展了专家论证会、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专家指导组审核、公开征求意见,从而形成了专家共识。本指南形成推荐治疗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通过医保政策、临床经验随访调研等考虑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观点和选择意愿,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指南通过审评后,将通过发布会、指南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推广应用。并编制《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临床应用参考手册》供推广实施用。本指南计划定期更新。由指南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本指南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参与本指南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T/CACM1151-2019小儿遗尿症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遗尿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本指南适用于3~18周岁人群遗尿症的诊断和防治。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医师使用。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小儿遗尿症Eureiichildre小儿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至少3个月。中医古籍中称为遗尿,中医又称“遗溺”。西医称为“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3诊断及鉴别诊断3.1诊断1-3主要症状: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睡眠较深,不易唤醒。发作频率:3岁到5岁,每周至少有5次遗尿,症状持续3个月。5周岁以上,每周至少有2次遗尿,症状持续3个月。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未见异常,泌尿系统B超或可见膀胱容量小,腰骶部磁共振检查或X线检查或可见隐性脊柱裂。3.2需与遗尿鉴别的病种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泌尿系畸形、尿崩症、神经源性膀胱、脊髓病变。4辨证1,4-6]4.1下元虚寒证以夜间遗尿为主,熟睡不易唤醒,天气寒冷时加重,小便清长,面色少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细或沉弱。4.2肺脾气虚证以夜间遗尿为主,小便清长,可伴有白天尿频,感冒后遗尿加重,自汗、动则多汗,面色少华或萎黄,神疲倦怠,少气懒言,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或胖嫩,苔薄白,脉弱或细弱4.3脾肾两虚证时有睡中遗尿,熟睡不易唤醒,尿清长,进食冷饮后遗尿加重,白天或有小便失禁,精神紧张时小便次数增多,自汗、动则多汗,面色萎黄或皖白,神疲乏力,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白,脉沉迟无力。4.4心肾不交证以夜间遗尿为主,夜寐难醒,五心烦热,性情急躁,多动少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形体消瘦,夜卧不安,多梦、呓语,易哭易惊,盗汗,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或沉细数。5治疗5.1治疗原则本病以虚证居多,实证较少,病位在肾与膀胱,总的治则为温补下元,固摄膀胱,采用温肾阳益脾气、补肺气、醒心神、固膀胱等。5.2分证论治5.2.1下元虚寒证治法:温补肾阳,固摄止遗。5T/CACM1151-2019主方:桑螵蛸散(《本草衍义》)合菟丝子散(《太平圣惠方》)加减。(推荐级别:C)7-刷常用药:桑螵蛸、远志、附子(先煎)、山茱萸、鹿角霜(先煎)、石菖蒲、菟丝子、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肉苁蓉、茯神、五味子。注意:治疗使用附子时,应注意用法、用量及煎煮方法,避免其毒副作用。加减:伴有寐深不易唤醒者,加麻黄;兼有郁热者,加栀子、黄柏;兼有湿热者,加龙胆、黄芩。5.2.2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健脾,固摄小便。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推荐级别:D)例常用药:炙黄芪、柴胡、山药、白术、太子参、乌药、陈皮、炙甘草、益智、升麻、当归、覆盆子、菟丝子。加减:寐深难以唤醒者,加麻黄、石菖蒲;兼有里热者,加栀子。5.2.3脾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肾,固摄缩尿。主方: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缩泉丸(《魏氏家藏方》)加减。(推荐级别:D)常用药:太子参、茯苓、山药、白术、乌药、陈皮、砂仁(后下)、炙甘草、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加减:食少不化者,加炒谷芽、焦六神曲;大便溏薄者,加薏苡仁;夜尿增多者,加桑螵蛸。5.2.4心肾不交证治法: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主方:交泰丸(《韩氏医通》)合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推荐级别:D)常用药:黄连、肉桂、党参、甘草、车前子(包煎)、地黄、淡竹叶。加减:五心烦热者,加五味子、酸枣仁、牡丹皮、山茱萸;烦躁叫扰者,加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白芍、龟甲(先煎)。5.3中成药治疗小儿益麻颗粒(又名小儿遗尿宁颗粒,益智仁、麻黄、肉桂、菟丝子、鸡内金、白果):每袋5g。5~7岁,每次5g,1日2次;7~14岁,每次5g,1日3次,温开水冲服。用于下元虚寒证。(推荐级别:C)o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每100粒10g。建议用法用量:3~6岁,每次1.5~3g6~14岁,每次4~6g;<6岁,捣碎、温开水浸化服用。每日2次。用于下元虚寒证。(推荐级别:D)9)缩泉胶囊(山药、益智、乌药):每粒0.3g。≥5岁,每次0.9g,每日3次。用于脾肾两虚证。(推荐级别:B)四醒脾养儿颗粒(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每袋2g。3~6岁,每服2袋(4g),每日3次;6~14岁,每服3~4袋(6~8g),每日2次。用于脾肾两虚证。(推荐级别:C)2-]5.4针刺疗法主穴:百会、神门、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推荐级别:C)⑧,操作方法:患儿首取仰卧位,取百会、神门、关元、气海、中极、水道、三阴交,浅刺,留针10分钟;次取俯卧位,针刺肾俞、命门、膀胱俞,方法同上。用于下元虚寒证。脾肾两虚加足三里、脾俞;肺脾气虚加肺俞;心肾不交加内关、遗尿点。5.5艾灸疗法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双)。以艾灸行雀啄灸,每个穴位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6···试读结束···...

    2022-08-19 中医儿科临床 中医儿科学介绍

  •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页数】166【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32-5762-6【分类】中医外科-诊疗-指南【参考文献】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药学C05ofChi团体标淮T/CACM1150-2019代替ZYYXH/T180一2012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有头疽CliicalguideliefordiagoiadtreatmetofurgeryiTCMHeadedcarucle2019-01-30发布2020-01-01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T/CACM1150-2019前言本指南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代替了ZYYXH/T180一2012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指南·有头疽,与ZYYXH/T180一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发病原因(见3.1):修改了临床表现(见3.2,2012年版的3.1):增加了检查中的组织病理和其他(见3.3.3、3.3.5)增加了诊断要点(见3.4);增加了有头疽辨证中的阳虚毒恋证(见4.1.5):-增加了合并内陷辨证(见4.2);增加了中医分证论治中的阳虚毒恋证(见5.2.5);修改了中成药(见5.3,2012年版的5.3):修改了中医外治法(见5.4,2012年版的5.4):增加了针灸治疗(见5.5);增加了并发症的处理(见5.6):增加了预防与调护(见6);增加了附录:增加了参考文献。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本指南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徐旭英、李曰庆、裴晓华、杨博华、曹建春、阙华发、王军、吕延伟、赵刚、焦强、霍凤、陈薇、蓝海冰、高京宏、王广宇、王海、代红雨、胡晓东、黄凤、孔晓丽。本指南于2012年7月首次发布,2019年1月第一次修订。3T/CACM1150-2019引言本指南主要针对有头疽的初起急性期、成脓期、遗后期,提供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诊断、辨证和治疗、预防与调护,供中医外科医生、全科医生、急诊医生及其他相关科室医生参考使用。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头疽的中医药诊断与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规范使用中医药进行实践活动,加强对有头疽患者的管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有头疽防治知识的认识。ZYYXH/T180一2012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指南·有头疽采用专家共识法制定,主要为头疽的辨证论治内治法,而有头疽的外治、调护、预后内容较少,本次修订结合各大医院既往临床研究,完善了对有头疽临床诊疗指南诊断、辨证及治疗等方面的修订。本次修订工作组成员包括传统医学专家、医学统计学人员、循证医学专家等,通过多次会晤,对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献进行探讨,对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诊疗内容达成专家共识,顺利完成本次修订工作。T/CACM1150-2019色红、灼热、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多滑数或洪数。持续1周左右,此为一候。3.2.3.2溃脓期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cm,甚至大于30cm;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等。如脓液畅泄,腐肉逐渐脱落,红肿热痛随之减轻,全身症状也渐减或消失,病变范围大者往往需3~4周。此为二至三候。3.2.3.3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少数病例,亦有腐肉虽脱,但新肉生长迟缓者。此期一般1~3周。此为四候。3.3检查3.3.1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15×10°~20×10°/L),中性粒细胞增加(80%~90%)。3.3.2组织细菌涂片脓液细菌培养,可见革兰阳性球菌:血液及组织的细菌培养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阳性。3.3.3组织病理表现为多个相邻毛囊、毛囊周围组织及皮下组织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3.3.4B超成脓后深部脓肿经B超检查可呈液性暗区。3.3.5其他应常规检查血糖、尿糖。3.4诊断要点3.4.1西医诊断要点一临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早期呈一小片皮肤肿硬,色暗红,几个突出点或脓点,疼痛常较轻,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此后中心部位出现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一或出现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静脉炎及蜂窝织炎。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项、背部。一般见于中年以上患者,老年者多见,部分患者有糖尿病史。一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3.4.2中医诊断要点一初起局部红肿,中央有白头,逐渐增多,溃后脓出黄稠,呈蜂窝状。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脉数等,一、二候时症状明显,三、四候时逐渐减轻或消失。局部症状分为四候,每候7天左右。一候(成形):在红肿热痛的肿块上有多个脓头。二候(化脓):肿块增大,从中心开始化脓溃烂,状如蜂窝。三候(脱腐):坏死皮肉逐渐脱落,红肿热痛逐渐减轻。四候(生新):腐肉脱落,脓液减少,新肉生长,逐渐愈合。一本病以中老年为多见,好发于颈后或背部。3.5鉴别诊断3.5.1疖病疖小而位浅;无全身明显症状;易脓、易溃、易敛。6···试读结束···...

    2022-08-19

  •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编【页数】185【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132-5829-6【价格】98.00【分类】中医妇科学-指南【参考文献】中华中医药学会编.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药学C05oofChi团体标淮T/CACM1162-2019代替ZYYXH/T220一2012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CliicalguideliefordiagoiadtreatmetofgyecologyiTCMHyeremeigravidarum2019-01-30发布2020-01-01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元武灯宋陈女因MOTiYuoloooveloiemiuooomil-eeie00T/CACM1162-2019引言妊娠恶阻为妇科常见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剧吐。该疾病不同程度地危害着母婴健康。由于其病因不明,故在治疗时受到颇多掣肘。中医学在治疗妊娠恶阻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历代医家治疗妊娠恶阻的宝贵经验急需我们传承与发扬。然而,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阐述观点各异,不易形成严谨规范的准则。因此,中医药标准化的制定对妊娠恶阻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妊娠恶阻的研究依然受到专家们的关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此,整合近5年中医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研究成果,借鉴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修订本指南,对于提高中医药防治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指南修订的文献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收集和现代文献评价,着重收集近年来指南相关的研究成果、重点专科诊疗方案、重点学科建设成果等,统计分析了本指南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意见,重点探讨指南的实用性、可理解性、适用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调查问卷参照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调查。同时,此次修订工作开展了同行一致性评价、质量方法学评价、公开征求意见,避免了指南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别造成的阻碍,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指南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可行性。4T/CACM1162-2019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妊娠恶阻Morigicke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证据分级:‖/推荐级别:C)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3.1.2症状(证据分级:|/推荐级别:B)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夹血丝,厌食,头晕,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3.1.3体征(证据分级:‖/推荐级别:C)妇科检查为妊娠子宫。3.1.4辅助检查3.1.4.1血液检查(证据分级:I/推荐级别:B)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化验以确定有无肝肾受损。3.1.4.2尿液检查(证据分级:|/推荐级别:A)记24小时尿量,以调整输液量。同时查尿酮体、尿比重、尿蛋白及管型尿。尿酮体呈阳性。3.1.4.3心电图检查(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病情严重者,可有低血钾的表现。3.1.4.4盆腔超声检查(证据分级:I/推荐级别:A)提示宫内妊娠,排除其他病变。3.2鉴别诊断3.2.1葡萄胎(证据分级:川/推荐级别:C)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根据B型超声及血B-HCG可明确诊断。3.2.2急性胃肠炎(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患病前常有饮食不洁,或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史;起病急骤,恶心呕吐伴左上腹痛,呕吐物多为胃内发酵物及残渣。3.2.3急性传染性肝炎(证据分级:‖/推荐级别:C)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厌油腻,腹胀,肝区痛;肝功能、HAg、血清胆红素等血清学检查有助鉴别。5···试读结束···...

    2022-08-19 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妇科护理 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妇科专家

  • 《循证中医药学》张俊华,孙鑫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循证中医药学》【作者】张俊华,孙鑫主编【页数】280【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478-4208-9【分类】中医临床【参考文献】张俊华,孙鑫主编.循证中医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药学》内容提要:循证中医药学的形成是我国循证医学发展的一个特色,已经成为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在实践中从碰撞走向融合,经历了理念认同、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三个不同阶段。本书详细论述了循证中医药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发展成效,发展方向和九项重点任务,特别是系统介绍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需求的研究方法,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学、指南等研究方法对开展中医药循证实践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本书首次对中医药循证评价20年发展的成果进行总结,点面结合,内容新颖,富有创新,理论联系实践,对广大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研发和管理的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循证中医药学》内容试读第一章循证医学概述医学的发展依赖于科学的进步、研究的深人和成果的应用。然而,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新疗法的发现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也难免出现“弊大于利”诊疗方法的广泛应用,而“利大于弊”的方法被忽视,这会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护,也会浪费宝贵的卫生资源。当前临床医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有:①医生需要信息,但是通常的渠道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②面对成指数增长的医学研究报告,临床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学习新的医学知识。③对研究报告良莠不齐的质量缺乏鉴别的能力,容易被误导。④医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指导临床诊疗科学决策的可靠且可及的证据,导致决策错误。因此,减少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的较大的信息鸿沟,加快临床研究证据的转化利用,必须进行模式创新和方法创新,循证医学应需而生。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e对如何高效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有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他提出“应根据特定病种/疗法,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随着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更新,以便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这为大量临床研究证据的综合分析和转化应用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循证医学证据生产和评价的理论基础。此后,方法学专家不断深化分析医学界面临的证据生产、综合、评价和转化应用等问题,不断完善方法学体系,也不断完善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循证医学的发展不仅是做高质量的研究和循证资源,还需要推进全世界的人都能获取有用的医学资源并规避利益冲突证据的干扰,让所有的临床医生、消费者、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站在统一战线上,这将是循证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巨大的挑战第一节循证医学基本概念一、循证医学定义循证医学的产生缘于医学实践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e提出了科学指导临床实践一系列新的观点,如“由于资源终将有限,因1循证中医药学此应该使用已被恰当证明有明显效果的医疗保健措施”“随机对照试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证据更为可靠”“应根据特定病种/疗法,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随着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更新,以便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这些观,点明确了基于高质量证据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循证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1981年,DavidSackett等发表了系列指导临床医生怎样阅读临床杂志的文章,提出严格评价的方法学。1990年,JAMA杂志开辟“临床决策一从理论到实践”专栏,邀请DavidEddy撰写临床决策系列文章展开讨论。DavidEddy在Practiceolicie:wheredotheycomefrom?一文中提出“医疗决策要以证据为基础,且要对相关证据进行甄别、描述和分析”。同年,GordoGuyatt在DavidSackett指导下,将经严格评价后的文献知识用于帮助住院医生做出临床决策,产生了有别于传统临床决策模式的新模式,这需要一个贴切的术语来描述,促使了“evidece-aedmedicie”一词的产生。该词首先于1990年出现在加拿大McMater大学住院医师培训讲义中。1991年,ACPJouralClu发表了一篇题为Evidece-BaedMedicie的社论,循证医学名词正式沿用。1g92年McMater大学的GordoGuyatt、BriaHaye、DavidSackett等人联合美国一些医生成立了循证医学工作组,并在JAMA杂志上发表了标志循证医学正式诞生的重要文章《循证医学:医学实践教学新模式》。1996年,DavidSackett在BMW发表文章,定义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个体患者的治疗措施”。2000年,DavidSackett更新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可得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二、循证医学实践循证医学从临床需求出发,将临床技能与当前可获得最佳证据结合,同时考虑患者价值观、意愿及临床环境后做出最佳决策。强调循证临床决策的基础是临床技能,关键是最佳证据,患者意愿和环境是必要条件。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内容是:“三要素”“四原则”和“五步法”(图1一1)。(一)循证决策三个要素1.“证据”是循证决策的依据(1)证据分类: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不同类型的研究,将产生不同类型的证据。根据研究方法分,包括证据系统、二次研究证据、原始研究证据。根据疾病分,包括病因、诊断、干预、预后等不同证据类型。根据研究类型,又包括理想证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等(2)证据分级:证据需要评价方能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偏倚控制的程度、指标的重要性等方面,需要对证据可靠性进行评价,并进行分级(3)证据更新:基于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证据,其结论可能是肯定的、否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随着科学发展、认知深化和方法改变,新的证据出2第一章循证医学概述循证医学实践“三要素”“四原则”“五步法”当前可得最佳证据基于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临床医生技能经验遵循证据的决策检索证据患者意感和价值观关注实践的结果严格评价应用证据重视证据的更新后效评价图1-1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内容现,需要依据更新的证据,才能进行科学决策2.医生专业技能和经验是循证决策的基础循证医学决策不是按菜谱做饭的僵化模式。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对疾病基本情况的把握,分析患者疾病特征、健康状况、心理情况和疾病转归等多种因素。脱离医生的技能和经验,循证决策无从实施,这也是医疗机器人不能替代医生的重要原因。3.患者的期望和医疗环境是循证决策的必要条件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患者,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是医疗服务的目标。循证医学模式不同于传统医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重视患者的意愿,使患者在医疗决策中的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让医患成为联盟,这也是循证医学模式的显著优势」(二)循证实践四个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循证实践要从实际问题出发,首先要明确需要回答的医疗问题。科学构建临床问题,可按照“PICO”进行要素分解,使问题变得清晰,以便于证据检索。根据问题涉及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不同,或根据研究方案设计类型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问题。而在干预性问题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中,“PICO”每个要素不一定都要细化(表1-1)。表1-1“PIC0”要素分解0atiet,articiat.itervetio,exoure,comario,outcomeoulatiorogoticfactorcotrol患者/受试者/人群特征,干预措施,暴露因素或预期望测量、改善如疾病诊断、分型等后因素比较/对照措施或影响的指标2.遵循证据的决策以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为依据,充分考量证据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分析证据与临床问题的契合度和一致性,进行医疗相关决策。决策是多因3循证中医药学素互相关联且需要进行利益权衡综合的复杂过程,证据是决策的依据,但也可能受到决策环境和用户偏好的影响。3,关注实践的结果基于证据的决策效果如何,需要在应用后进行评价。如果效果好,需要做好总结,进一步转化应用;如果效果不理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总结教训;如果有必要,且有条件,则进一步开展研究4,重视证据的更新针对同一个问题的证据可能会随着研究的增加或技术进步变得更加丰富,相反,也可能变得过时甚至被证明错误。因此,需要重视证据的更新,加强后效评价,以止于至善。(三)循证实践五个步骤(1)提出问题:包括临床问题、卫生政策问题等。(2)检索证据:制定科学、严谨的检索策略,系统、全面地收集证据,并进行分类整理。(3)证据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公认的工具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严格评价,从证据内在真实性、外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适用性等角度,综合分析证据并进行推荐。(4)应用证据:依据检索获得的并经过评价的最佳证据,指导决策,制定实施方案。(5)后效评价:对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做出决策的效果进行评估。若效果很好,思考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如果效果不理想,要分析原因,开展进一步循证研究,探索新的解决方案。第二节循证医学发展及影响一、国际循证医学的发展1979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ArchieCochrae提出“应根据具体疾病/治疗,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联合起来分析,并随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出现不断更新,以便得出最可靠的结论”,并推动理论付诸实践。1987年,laiChalmer等根据妊娠与分娩的RCT结果撰写的系统评价,肯定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早产倾向的女性有效。该结果在欧洲的推广,减少了欧洲新生儿死亡率的30%~50%。系统评价的结论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系统评价发展应用的一个里程碑,Cochrae协作网的logo也据此结果设计。1992年,在英国国家服务中心的资助下,由IaiChalmer在牛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以Cochrae命名的中心,旨在开展、保存和传播医疗保健方面的系统评价。1993年,在牛津召开首届Cochrae年会,正式成立了国际循证医学组织Cochrae协作网(CochraeCollaoratio)。此后每年在全球不同的地区召开Cochrae学术年会(CochraeColloquium),2018年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第25届年会。Cochrae协作网的宗4第一章循证医学概述旨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系统评价和证据综合,推动健康领域的知证决策;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是让Cochrae证据进人全球卫生决策制定的核心位置。目前,Cochrae协作网已在全球建立45个Cochrae地区中心,包括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名成员和35000名支持者。1gg6年,CONSORT声明(coolidatedtadardofreortigtrialtatemet)发表,这是首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推动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提高和方法学进步。2000,GRADE(gradigrecommedatioaemet,develometadevaluatio)工作组成立,2004年推出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系统,并于2011年更新。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组建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teratioalcliicaltrialregitrylatform,ICTRP),为全球临床试验注册和信息检索搭建了国际化平台,推动了临床试验透明化进程。2o09年,WHO与Cochrae协作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高质量证据生产、传播、更新和转化应用,推进全球循证决策和实践。2011年,Cochrae协作网和WHO确定了包括“WHO生殖健康图书馆”“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基本药物目录和临床指南制定”等一系列合作项目,推动国际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推动建成更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国际循证医学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以及Cochraelirary的发展,为全球循证研究合作、数据共享和转化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学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建立规范并向全球推广,保障了全球循证实践的同质性和相容性。二、中国循证医学的发展1996年3月,原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华西医院)刘鸣向Cochrae中心创始人IaiChalmer提出建立中国Cochrae中心的想法。同年中国卫生部代表团访问Cochrae协作网,laiChalmer建议中国成立Cochrae中心。李幼平负责推进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e中心筹建工作。1997年7月,卫生部正式批准在华西医科大学建立中国循证医学中心/Cochrae中心1997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国国际Cochrae学术研讨会1998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州举办中医学术带头人培训班,李振吉、刘保延、李幼平讨论了中医药系统引进循证医学的设想和规划。1999年3月,Cochrae协作网批准中国Cochrae中心,成为Cochrae协作网第13个国家中心。2001年,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创办《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2年批准四川大学牵头5循证中医药学建立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3年聘请李幼平为网合中心主任。2004一2007年,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连续4年举办“教育部循证医学师资培训班”,为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35所医学院校、17家医院培训了400余名骨干师资和后备人才。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教育部批准建成18个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遍布全国15个省市区。2007年,经WHO和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WHO临床试验平台一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循证医学中心采取学科、平台、梯队、知名度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循证医学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使我国循证医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循证医学影响自诞生后短短25年来,循证医学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快速兴起。得到管理部门、医护人员、研究人员和公众的接受和认可,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医学杂志》(BMW)在2007年发起了一项活动,请读者回顾自1840年BM0创刊以来的医学历史,并提出最重要的医学里程碑。一组编辑和评审者从70多个提名中最终确定了15个里程碑,其中就包括循证医学,使其与抗生素、麻醉药、疫苗、医学影像、DNA结构发现等重大医学成果处于同一行列,成为20世纪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新兴学科。循证医学深刻影响到全球医疗卫生决策、实践、教育和研究的各个方面,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和医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循证医学与各国各地区的医疗实践相结合,本土化发展不断深化,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循证医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使其应用范围和效率大大提升,显示出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循证医学进人发展的新时代。(一)医学决策科学化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和证据的丰富及转化应用。从临床实践层面,不同的疾病类型均制订了循证指南,对不同疗法的证据进行分级评价,并给出推荐强度;随着证据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诊疗指南。这使临床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不合理的诊疗行为。从政策层面,循证医学影响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医保、医疗和基本药物政策的制定,使在有效、安全、价廉、可及等方面更优质的疗法进入到政府采购或报销目录,而成本/效果欠佳的产品不能被纳入公共财政支付范围,这有助于节约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有助于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的落实。(二)临床研究透明化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了高质量证据生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临床试验注册和规范发表,到临床试验过程控制和数据共享,从设计、实施和报告的上游、中游、下游加强质量控制和规范化建设,实现临床试验全过程透明化1.入口把关,实施临床试验方案注册为了保障临床研究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避6···试读结束···...

    2022-08-19 深圳出版集团张俊皞 张俊华发表的文献

  • 中医学》梁晓春,孙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学》【作者】梁晓春,孙华主编【页数】425【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679-0716-4【价格】50.00【分类】中医学-医学院校-教材【参考文献】梁晓春,孙华主编.中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中医学》内容提要:本教材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在总结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尽可能地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内容贯穿其中,旨在使西医学生学习并掌握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中医理法方药的系统思维方法,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中药、方剂、针灸等基本知识。本教材语言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执简驭繁。在教材内容上,增加了中西医理论构建的特点、形成和发展的差异等;在教材结构上,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辨证合二为一,还增加了临床病例的辨证分析;在治则和治法方面把“调整阴阳”作为治疗疾病的总纲,把“治病求本”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中药和方剂部分增加了现代药理研究等内容,针灸部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了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和配穴处方,在每章节前面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章节后面附有复习思考题和英文摘要。《中医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医学绪论1第一章中医学绪论【内容提要】中医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经验。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仍然为人类医疗和保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源流、形成和发展。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3.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的异同。4.掌握“证”“症”“病”的区别。5.了解传统医学人文思想及传统医德的意义与价值。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开始,逐渐形成了包括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在内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巴比伦医学、印度医学和中医学被称为人类最早形成体系的三大传统医学,前二者虽比中医药学发展要早,但现在仅存一些零散的理论和疗法,唯有中医学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曾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仍然为人类医疗和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一、远古时代一中医学的原始阶段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就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觅食充饥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一些原始医疗保健的知识。“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论内经”这些经典的传说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伏羲氏是上古的一位睿智的首领,也是上古的“三皇”之一,他在我国古代医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山顶洞人时期,伏羲氏指导人们制造工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用石针治病。石针的形状各不相同,圆头的,用来按压镇痛;尖头的,用来点刺或2中医学(第2版)放血;带刃的,用来切割等,这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易传》载:伏羲氏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千余年来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在氏族公社时期,神农帮助人们寻找食物,识别植物,经过无数次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被尊为中华“人文初始”的黄帝,因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为五帝之首。和炎帝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并和岐伯等大臣一起讨论医学的问题。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使银针、金针等医疗工具得以发明。陶器的发明为汤液制备提供了条件,相传伊尹著有《汤液经》这就是传说中的“伊尹治汤液”。商代的甲骨文中开始出现医用文字,如疾、医、疥等,周代就出现医学分科,如食医、疡医、疾医。并有了医师考核制度。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起源史,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二、春秋战国至秦汉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元气论自然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在战国末年已具雏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推行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等政策,文化一统成为当时的基本趋势。医学家也在这一大趋势中,求同存异,建构了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相继启封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一)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素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使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人抽象概念的理论阶段。《内经》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体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生理与病理、脏腑与经络等各个方面。《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器,因而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直接受到四时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强调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内经》系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引入医学领域,以解释人体生命的起源、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预防及诊断与治疗等。(二)解经续集《难经》《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其成书较《黄帝内经》为晚。约成书于东汉以前(有说在秦汉之际),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以《内经》基础理论为主,对人体脏腑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无其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对经络学说以及脏腑学说中的命第一章中医学绪论3门、三焦的论述,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述和发展。《难经》不但在理论方面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在临床方面颇多论述。除针灸之外,还提出了“伤寒有五”的理论,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书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因而有人称《难经》是解经之作。(三)拓荒之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简称《本经》或《本草经》。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全书收载365味中药,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补益;中品药或有小毒或无毒,主治病;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书中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如黄连治痢、常山截疟等。书中还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中药性味学说,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创立了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该书的问世,使中药学科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轨道。(四)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贡献在于:①提出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创立了六经辨证;②发展了方剂学,创制和收载了许多方剂,配伍严谨,药味精练,疗效显著,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③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了经络受邪入脏腑的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因学说。从而使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使中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三、晋至隋唐一中医学分科及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动乱割据状态,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脉学、针灸学等方面仍取得一些进展,如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发展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是一批分支学科在分化中日趋成熟,临床各科蓬勃发展,外科手术发展亦至鼎盛。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王焘的《外台秘要》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著;二是中医学海纳百川,融合来自印度、波斯等国外医学知识,成为当时世界医学中心。唐朝廷组织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成为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制订颁布的官方药典。四、宋至金元—学派涌现及理论突破阶段两宋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医药学在各方面获得重大进展,例如,宋元时,预防天花的人痘术已在中国出现,开创了免疫学的先河;宋末宋慈的《洗冤录》一书,达到了古代法医学的顶峰;官办药局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配方进行了严格规范。针灸铜人的铸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编撰使4中医学(第2版)针灸教学有所遵循,均表明中医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金元时期出现“古方今病不相能”的思潮,涌现出一些学派,不仅活跃了医坛学术气氛,更倡导了注重理论研究之风,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提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凡病皆因“邪”而生,“邪去则正安”,极力主张以祛邪为主,反对滥用补药,成为独树一帜的“攻下派”;李杲深究“脾胃”,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被誉为“补土派”或“补脾派”;朱震亨结合江南地域特点,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推崇养阴类药,后世医家尊为“养阴派”。诸家见解,虽各有偏颇,但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中医学理论,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五、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及中西医汇通萌芽阶段明代以前,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明代以后相对于西方医学,其发展速度就日见迟缓。与此同时,中医药学出现了革故鼎新的趋势。吴有性创立了“戾气学说”;李时珍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走向世界;张景岳的命门学说《景岳全书》独树一帜;王肯堂的诊疗规范《证治准绳》启封问世;这些著作对宋、金、元、明以来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清代的主要医学成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以温病四大家为代表,著有《温病条辨》《温热论》《温热经纬》《温证论治》等书。叶天士创立温病学说及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深人论述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吴鞠通创三焦分治纲领,王孟英集前贤温病学说之大成,对暑、湿、火三气辨证从理论到治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被西方医学界称为中国近代解剖学家的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反对因循守旧,勇于革新,他的《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此书曾被译成外文,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清代,西方医药开始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汇通思想,代表人物,如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他所著的《医学汇通》《通雅》等,引进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有关人体解剖及生理的一些新知识,为后来中西医汇通派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六、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鸦片战争后,“西风东进”,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传播,中西汇通思想不断滋长,队伍不断扩大,被称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有唐宗海,著有《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提出:“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朱沛文著有《华洋藏象约纂》,认为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对中西药物并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恽铁樵著有《药庵医学丛书》等,强调“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这一时期,中西医汇通还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认可。到了民国,国民党政府试图以立法方式,废止中医。在《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中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办法,提出不准中医办学,使其后继无人,以达到中医消亡之目的。此案暴发了中医近代史上规模浩大的抗争浪潮,全国各地中医药团体、全国商会联合会等团体质问南京政府的函电不可胜数。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中医药团体也纷纷来电请愿。面对国内外中医界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国民政府不得不取消废止中医提案。正是由于中医学自身不容忽视的医疗价值和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奋力抗争,她得以顽强生存下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学才枯木逢春。···试读结束···...

    2022-07-14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官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袁主编

  • 周易与中医学杨力第四版pdf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注:中医第四版周易、杨力df《易经与中医》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养生专着。开创了医学科学研究的新里程碑。特别是开创了生命科学新领域,开启了医学发展的新篇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周易·杨力》第四版df,欢迎下载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简介《易经与中医》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养生专着。开创了医学科学研究的新里程碑。特别是开创了生命科学新领域,为医学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本书不仅填补了《易经》与中医的空白,也为中医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而且,哲学思维、心理伦理学、天文气象学、遗传生态学、仿生气候学、声律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讨论都是“侵入式”的,两者都具有重要的开创价值。该书因其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学术创新,成为医学界的创举,堪称高水平的科学专着。本书的巨大价值在于,作者通过对《易经》和中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探索自然科学的方式不止一种,而且探索自然科学不仅具有西方的、本土的、实验方法的优势,还有一种以周易方法论为特色的全息、整体和全面的东方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应该相互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今天,中西医并重、相辅相成,印证了这个道理。作者通过对《易经》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受《易经》中著名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启发,发现阴阳运动是万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周易》和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医学将成为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将成为自然科学探索空间的开创性学科。编辑推荐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辉煌的部分是《易经》。《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中最闪耀的杰作,其对世界的影响无与伦比。《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本源。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源于《易经》。《易经》对中华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易经》对中华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易经》的魅力不仅在于《易经》和《易经》这两部作品,关键还在于三千易术和在万事万物的灌溉下生根发芽的庞大易学体系。亦雪,以及源自她的中国传统。各家学派……从而使《易经》像一口取之不尽的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像无底的宝穴,取之不尽。伊犁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是因为三千年前的《易经》正处于中国六千年文明史的中点。文明的有机结合,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命脉,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研究《易经》对中国文化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关于作者杨力,著名彝族学者,中医理论家,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研究生部教授。先后出版了《易经与中医》、《中医疾病预测》、《中医运势》三部巨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获得了很多奖项,评价很高。现有中、英、日、韩、繁体字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畅销世界。其中,《周易与中医》以“以其独特的创意,震撼社会”荣获1993年世界太极科学金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畅销书奖、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北方十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等。《中医疾病预测》获中国二等奖1992年图书奖(国家奖),北方十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中医药》对中医药的传统和前沿理论进行了艰难的阐述。出版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现已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国家奖)二等奖和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杨力的这些杰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杨力新作(已出版):《中国五千年文化经典》系列(550万字历史文化名著)1、《中国五千年文化经典》第2卷、《中国五千年科学经典》《中国文学五千年典籍》第1、2、1、二卷图书目录书1第一部《易经》伊犁与中医第一章介绍第二章《易经》作者及年份第三章《周易》的构成和基本内容第四章《周易》体裁及历代重要著作第五章易经的本质第六章《易经》的基本原理第七章“元、衡、礼、真”分析第八章《周易》与中医理论第9章:医学传播的重点第十章《易经》现代研究综述第二部《周易》香书与中医第11章八卦与中医第十二章太极图与中医理论第十三章河图洛书与中医理论《周易》第十四章湘与中医第十五章《易经》与中医第16章“快速计算的新方法”第十七章《易经》与中医第十八章《周易》职业与预测第19章“奇门遁甲”与“六人”算命术第20章《周易》与中医预测医学第21章《周易》与中医气象预报医学第22章《易经》与宇宙三大基本规律第23章:太极八卦宇宙全息法则第24章“周易”与宇宙发生第三部分“周易”与生命科学第25章“周易”与人类生命科学第26章《易经》八卦人物气质探索第27章“周易”与性生命科学第28章“周易”与衰老与长寿的生命科学第29章“周易”与语音生命科学第30章“周易”与生物钟科学第31章《易经》逆向运动规律与生命科学第32章“周易”与仿生生命科学第33章“周易”与基因生命科学第34章《周易》与生态生命科学第35章“周易”与医学、食品、营养和生命科学第36章《周易》与医美第37章《周易》与中国传统化学与生命科学第三十八章《周易》与中国传统地质与生命科学第39章《周易》与中国传统物理生命科学第40章“周易”与数学生命科学第四章《周易》与脑与思维科学第五部分《周易》与中国气功、修炼第二卷第六章《易经》与诸门学第7章名师百家第八章《周易》与中医临床思维第九章:易、易术与中医第十章《周易》原文与中医附《易经》和《易经》原文...

    2022-05-07 易经周易区别 周易与易经是否是同一本书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