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李春深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作者】李春深编著【页数】440【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ISBN号】978-7-5576-2664-8【价格】32.00【分类】糖尿病-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病-防治【参考文献】李春深编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图书封面:《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内容提要:本书结合中西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原因和特点,主要危害,诊断依据,临床分型,各类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心理等各种治疗和保养手段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精心收集的验方、秘方实用有效,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患者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且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2023-12-12 高血脂糖尿病能吃什么 高血脂糖尿病人的饮食指导

  • 肿瘤性的病变有危险吗(肿瘤性的病变是癌症吗)

    1.肿瘤病变不一定意味着癌症,因为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只有恶性肿瘤才能称为癌症。2.在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中,有时某些病变被认为是肿瘤病变,即病变往往是肿瘤组织,因此需要进一步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3.此时,可以将肿瘤切除并送病理检查进行诊断,也可以在超声或CT指导下进行肿瘤穿刺活检进行进一步诊断。4.一旦诊断出恶性肿瘤,就需要积极的治疗和管理。5.对于早期恶性肿瘤,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本文最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4-26 癌症 肿瘤区别 癌症肿瘤标志物一定会升高吗

  • 福卡智库-攻克癌症|经典研判系列|百度网盘下载

    课程介绍福卡智库-攻克癌症|经典研判系列原价79.9《福卡智库-攻克癌症|经典研判系列》...

    2023-02-07 福卡智库是什么 福卡智库杜剑

  • 糖尿病不愁吃 美味健康作得到》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作者】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著【页数】84【出版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5【ISBN号】7-5381-4417-X【价格】18.00【分类】糖尿病-食物疗法【参考文献】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著.糖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5.《糖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内容提要:本书从认识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健康烹调、节庆饮食等基本概念循序渐进地进行论述。《糖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内容试读糖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合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沈阳·2005,简体中文版版权归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所有本书由中国台湾尚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授权,在中国大陆独家出版中文简体字版本。著作权合同登记号:06-2005第38号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赫尿病不愁吃:美味健康作得到/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合著.一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ISBN7-5381-4417-XI.糖…Ⅱ.台…Ⅲ。糖尿病一食物疗法V.R587.105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05)第036415号出版发行:道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5号邮编:110003)印制者: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经销者:各地新华书店幅面尺寸:195mm×210mm印张:35字数:110千字印数:6001-10000出版时间:2005年5月第1版印剧时间:2006年1月第2次刷贵任编辑:伊雪版式设计:原舒封而设计:原舒清任校对:周文李淑敏干晓秋定价:18.00元联系电1话:024-23284360E-mailIkzz@mail.Igc.com.c邮购热线:024-2328450223284357htt://www.k.cocm.a作者中国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营养师营养师:张静怡(左三人邱郁婷(左四人、许秋萍(左五、赖美足(右四人、徐家瑜(右三人、魏宾慧〔右二人李盈静(右一)厨师:王朝庆(左一人禹建伟(左二)前言在本院营养咨询门诊的患者中,85%以上是咨询糖尿病的饮食问题。营养师通常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食物的分量及代换等,再依各自的状况调整饮食内容:但是很多人都会以为找营养师开份营养菜单,然后照着吃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好,殊不知,还应配合药物及运动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本书从认识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健康烹调节庆饮食等基本概念循序渐进地进行论述,让大家对糖尿病有清楚的认识及了解。本书由营养师与厨师共同设计了一系列的餐点及食谱示范,让患者可以吃得美味与健康,更期望读者能因此而更有生活品质,进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目录认识糖尿病/5主食副菜有效控制病情并发症不来/7六大类食物和分量代换/8三色寿司/37椒盐菱白笋/61美味烹调新主张/12锅烧乌龙面/38奶油焗白菜/63糖尿病患者的节庆饮食/15茶油面线/39芦笋百合/64糖尿病患者的疑虑/20山药枸杞子饭/40素肉丝炒金针花/65如何使用本书/22菇香炖饭/41西芹烩秀珍菇/66紫米卷心菜饭/42东坡素肉/67早餐金瓜米粉/43白玉瑶柱/68百合莲子粥/44芥末鸡丝/69黄金豆饼和豆浆/25夏威夷炒饭/45黄金福寿袋/71全麦鲔鱼三明治和拿铁咖啡/26凉拌荞麦面/46三杯素肚/72蒸饺和豆浆/28团和黑豆浆/30主菜汤品/31五味鱿鱼/47香脆卷鲜和薏苡仁浆/33味赠蔬菜汤/73四季猪肉卷/48皮蛋瘦为麦粥和凉拌小黄瓜/34冬瓜蛤蜊汤/74厚片比萨和热量酸奶/36迷迭香鸡腿/49苦瓜小排骨汤/75白果鱼柳/50活力番茄汤/76水晶鸡/51养生鲜菇汤/77参须炖素鳗/5配萝卜竹荪汤/78虾丸子/柠檬鱼蚝油素鱼排/55点心/饮品砂锅牛肉/56珍珠奶茶/79药膳排骨/57菊花蜂蜜水/80镶豆腐(58养生茶/81清蒸虾/9五色水果银耳汤/82豆包卷三丝人60咖啡牛奶冰砂/83风味番茄/84认识糖尿病糖尿病”是人人害怕的慢性病,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善,患有“糖尿病”人群的年龄有下降的趋势,不幸患上“糖尿病”,除了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外,对健康也有极大的威胁。糖尿病的成因当身体不能正常运用糖分时就会产生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新陈代谢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偶尔也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或孕妇。当我们进食后,食物在胃肠道被消化分解,而产生葡萄糖。葡萄糖经血液循环至肝脏,会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帮助葡萄糖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转换成能量,供应人体使用:或储存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内。如果人体腹腔中的胰腺无法分泌足够量的胰岛素,或者虽然能分泌胰岛素,但身体各组织对胰岛素产生阻抗性,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降糖的生理作用时,我们所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吸收转化成的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于是血中的葡萄糖就会大量积累,这种血糖升高的状况,就叫做“糖尿病”。糖尿病的成因有很多种,真正的原因并不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指出,遗传、自身免疫、病毒、肥胖、情绪压力、营养失调、怀孕、药物影响等因素皆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每个人的病情也各不相同,治疗方式更是因人而异。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是一种多样性的综合征。虽然基本表现多是以高血糖为主,但致病原因各异。美国糖尿病学会目前将糖尿病分为以下三种1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量非常少,大部分发生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2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量异常或功能不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属于此型。3妊娠糖尿病:因怀孕引起的糖尿病。4其他状况引起的糖尿病:药物、胰腺疾病、营养失调等。此外,尚有空腹血糖稍高和葡萄糖耐受异常两种情形,可以说这两种情况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状况〔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毫摩/升(70~110毫克/分升):糖尿病时大于7毫摩/升(126毫克/分升)]。症状有哪些?糖尿病患者除了血中葡萄糖浓度偏高之外,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一多饮、多食、多尿,以及疲倦、5体重减轻。但由于糖尿病症状可能是慢慢发生的,有很多被发现有糖尿病的人,当时根本不觉得有任何不适症状,而是在例行体检或验血糖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因此定时进行健康检查及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很重要的。糖尿病的并发症1急性并发症:若不及时适当处理,可能会造成死亡或留下后遗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于1型患者,但2型也可能会发生:临床症状包括虚弱、恶心、呕吐、腹痛、气促、嗜睡等,严重时可导致意识混乱、昏迷、休克。(2)高血糖高渗性昏迷:主要发生于2型患者,多半是年纪较大者,也经常伴有些诱发因素,如感染、中风;临床症状包括意识逐渐变差,严重时会导致昏迷及休克。(3)低血糖:接受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时,若剂量不适当,或药物与饮食及运动配合不良,或肝、肾功能不正常时,多可能发生低血糖:表现为冒冷汗、饥饿、心悸、手抖等症状,以及虚弱、视力模糊、思考障碍、嗜睡、意识混乱、行为怪异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死亡或永久性的脑部伤害。2慢性并发症(1)眼睛病变: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等。(2)心脏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等。(3)神经病变①末梢神经病变:通常发生在四肢,尤其是下肢最常发生,初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疼痛感,有的则先有刺麻感,继而迟钝,所以受伤机会增加。②自主神经病变:包括恶心、区吐、腹泻、便秘等。(4)肾脏病变:水肿、蛋白尿、血压上升等。慢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后,常常是不可逆的,而且会渐行加重,直至死亡。糖尿病目前是失明、截肢和尿毒症最重要的致病原因之一。6···试读结束···...

    2023-01-07 辽宁省营养师协会 辽宁营养学会

  • 《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肖新华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作者】肖新华作【页数】170【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679-1701-9【分类】糖尿病-防治-问题解答【参考文献】肖新华作.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内容提要:本书从糖尿病流行情况,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糖尿病的病因、诊断、分型及预防等方面对糖尿病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明了的介绍从有关糖尿病的认识误区和谣言、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糖尿病患者运动误区、胰岛素使用误区等个方面阐述对糖尿病的不正确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糖尿病日常防治的了解从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心理治疗及特殊人群糖尿病的治疗等方面对糖尿病的治疗进行全面详细地解答,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早诊断、早干预,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全书采用一问一答形式,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一次解答一个疑惑,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内容试读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1.我国有多少糖尿病患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diaetemellitu,DM)的流行情况备受关注,我国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以下是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gladJouralofMedicie)公布了我国2007~2008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约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达1.48亿人。尤其令人忧虑的是,9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未被诊断,且并不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aloftheAmericaMedicalAociatio)公布了2010年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瑞金医院联合开展的调查结果: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最新标准,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预计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14亿人,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2017年6月27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再次公布了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9%,其中男性为11.7%,女性为10.2%。糖尿病患病率在年龄更大的人群、男性、城市居民、经济发达地区及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更高。糖尿病前期在成年人中的比例是35.7%,其中男性为36.4%,女性为35.0%。值得注意的是,与201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结果相比,糖尿病患病率似乎有所降低,然而这种差异最有可能来源于糖化血红蛋白(HA1c)测量方法的1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差异:2010年HA1c来源于毛细血管并加以计算转换,而2013年直接来源于静脉血,后者是更加可靠的测量方法。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teratioalDiaeteFederatio,IDF)官网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图》(IDFDiaeteAtla)(第9版)。根据最新报告,2019年全球20~79岁的成年人中约4.63亿患糖尿病(11个人中约有1个为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数会达到5.784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数会达到7.002亿。2019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和美国,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为1.164亿,印度为7700万,美国为3100万。2.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1)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0.0%,1型糖尿病占5.0%,妊娠糖尿病接近5.0%,其他类型糖尿病占0.7%。(2)2007~2008年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3)老年、男性、城市居民、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超重/肥胖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一、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4)近年来青少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随着儿童肥胖的增加,糖尿病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5)体重指数(odymaidex,BM),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m)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尽管中国成年人BMI水平显著低于美国人,但总糖尿病患病率达10.9%,仅略低于美国(12%~14%)。而且,在超重人群中,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美国人(中国为15.4%,美国为8%~9%)。这个结果提示,在给定的BMI水平上,亚洲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6)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科学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3三二、糖尿病的基础知识4.什么是血糖?糖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摄入的谷物、果蔬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是血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如血糖异常升高,就可能发生糖尿病。5.正常人1天内血糖是如何变化的9在正常情况下,血糖能够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以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葡萄糖代谢。正常人空腹血浆血糖为3.9~6.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一般升高达7.8~8.9mmol/L,最高一般不超过10.0mmo1/L。进餐后葡萄糖从肠道吸收逐渐增多,使血糖升高,从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减少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并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加速血糖的利用,使餐后血糖不至于过度升高。在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又开始下降至餐前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通常不超过7.8mmol/L。若以上任意时间点血糖超过正常值,需要考虑存在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5三协和医生告诉您如何与糖尿病和平共处6.胰岛素是什么?胰岛素是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激素,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不同物种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组成各异。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而胰岛素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7.胰岛素有什么作用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其主要作用的靶细胞为肝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等。(1)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葡萄糖的生成,从而降低血糖。包括: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有助于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又可以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和贮存。②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原,减少糖异生(糖异生为机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可以纠正酮症。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或作用减弱一方面带来血糖的异常,另一方面会带来脂肪的代谢紊乱。(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8.胰岛素是如何分泌及代谢的?胰岛素在胰腺的胰岛B细胞中合成,再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胰岛B细胞中通常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40~50U。空腹二6···试读结束···...

    2022-11-24 协和医院肖新华简介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官网

  • 糖尿病精准诊疗宝典》倪青,赵晓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精准诊疗宝典》【作者】倪青,赵晓建主编【丛书名】中医名家大讲堂【页数】318【出版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046-8294-9【价格】48.00【分类】糖尿病-诊疗【参考文献】倪青,赵晓建主编.糖尿病精准诊疗宝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精准诊疗宝典》内容提要:本书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青教授主编,具有较高的医疗和学术价值。基于精准医学原则,融会贯通中医、西医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介绍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五架马车(糖尿病知识教育、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糖尿病主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的国内外诊疗新成果、以及糖尿病的中医病证范畴、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方法、常用治疗方剂、常用中成药、常用单味药等。各论采用病证结合原则,详细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最优诊疗方案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科医师,以及基层医生和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精准诊疗宝典》内容试读糖尿病精准治疗宝典活学活用精准降糖第1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长期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和抗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患者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糖尿病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只有一小部分为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是指目前病因尚未阐明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内分泌、免疫失衡、肥胖等有关。继发性糖尿病主要是指继发于造成胰岛细胞广泛破坏的疾病、拮抗胰岛素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这些疾病主要可分为3类:①胰源性疾病,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②内分泌源性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妊娠胎盘泌乳素分泌过多症等:③药源性疾病,如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女性激素、女性避孕药、利尿药、链脲霉素等,均可引起糖耐量降低,诱发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导致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胰岛B细胞中兴奋胰岛素分泌及合成的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功能缺陷,自身免疫、感染、化学毒物等破坏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数目减少。胰岛素作用不足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信号传递通路缺陷,胰岛素周围组织、肌肉、肝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利用不全,则糖利用障碍、肝糖原异生增加,血糖升高:脂肪组织脂肪分解亢进致血游离脂肪酸增高,伴肝、肌肉组织脂肪酸氧化分解增加,肝酮体形成增加及合成三酰甘油增加:肌肉蛋白质分解速率超过合成速率以致负氮平衡。这些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伴发症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精准治疗宝典第一节糖尿病诊断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两方面: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症候群:器官并发症及伴发症的功能障碍表现。初诊时糖尿病患者可呈现以下一种或几种表现。1.慢性物质代谢紊乱主要特点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力及体重下降。患者可因血糖升高后尿糖排出增多致渗透性利尿而引起多尿、烦渴及多饮。组织糖利用障碍致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而出现乏力、体重减轻,儿童尚可见生长发育受阻。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可呈现易饥及多饮、多食。此外,高血糖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屈光改变而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2.急性物质代谢紊乱可因严重物质代谢紊乱而呈现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综合征。3.器官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主要为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蛋白尿、中风等神经系统病变表现。患者可因眼、肾、神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或伴发症的功能不全表现就诊时被告知已经患有糖尿病。4.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及感染。此为高血糖刺激和局部刺激的结果。患者可因并发皮肤、外阴、泌尿道感染或肺结核就诊而被发现糖尿病。5.餐前低血糖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此为胰岛素分泌迟缓所致,通过糖耐量检查等手段可以确诊糖尿病。6.无任何症状仅在健康检查、手术前或妊娠常规化验中被发现患有糖尿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子女、体重超标的肥胖者、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常的人、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的人易患糖尿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到医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糖尿病:①有糖尿病家族史,而且年龄在40岁以上;②40岁以上的肥胖者,尤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者:③毛囊炎、疖肿、痈等皮肤感染反复不愈:④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⑤反复外阴瘙痒及泌尿系感染者:⑥近期体重下降,原因不明者:⑦经常发生反应性低血糖者:⑧视力下降者:⑨多次流产、死胎、羊水过多者:©原因不明的体表溃疡患者。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由血糖水平确定。随着人们对血糖水平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不断在修订。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提出的,1998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评议认可,1999年被WH0西太平洋地区推荐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表1-1)。1999年10月中国糖尿病学会建议中国人群体中也采用此标准:2第1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表1-11999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l.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或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1)需要注意的是对新标准要有正确理解:①空腹血糖的空腹是指至少8小时之内无任何热量摄入:②任意时间是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在什么时间,也无论进食什么食物:③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④血糖值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若用毛细血管及全血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的血糖分割点应有所变动:⑤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⑥】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不能马上诊断为糖尿病,必须在另一日复测核实血糖值,复核后仍达不到诊断标准时,应该在今后的随访中进一步复查明确。绝不能依据1次血糖测定值诊断糖尿病。第二节糖尿病的分型及发病过程一、糖尿病分型1999年WHO咨询报告将糖尿病分为四个类型:1.1型糖尿病糖尿病总数的5%左右。①免疫介导:急性发病及迟发型(LADA)。②特发型:原名叫胰岛素依赖型或1型糖尿病,与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有关,可伴有自身免疫异常,青少年多见,发病较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2.2型糖尿病糖尿病总数的95%以上。①胰岛素抵抗为主伴分泌不足;②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抵抗。原名叫非胰岛素依赖型或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成年人多见,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需要用胰岛素维持生命。3.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产后需重新定型。4.其他类型糖尿病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各种糖尿病,包括由遗传突变、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包括①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基因异常:MODY基团1,2,3及线粒体糖尿病等。②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受体缺失,脂肪及萎缩型等。③胰腺外分泌疾病。④其他内分泌病。⑤药物或化学性:Vcor(杀鼠剂)、糖皮3学南糖尿病精准治疗宝典质激素等。⑥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⑦特殊型免疫调节异常:自发性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素受体抗体等。⑧其他遗传病伴有糖尿病:Dow、Kliefelter、Turer等综合征。二、糖尿病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糖尿病自然病程发展如图1-1。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糖尿病发病胎儿期发现■前糖尿病糖尿病死亡DDM和.-.遗传易感性高血糖症NIDDMIDDMICA+IAA+Ati-GAD+NIDDM营养胰岛素抵抗肥胖胰岛素分泌下降运动不足老年并发症没有可能存在发生概率增加视网膜病变失明肾病变肾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卒中神经病变截肢图1-1糖尿病的自然病程示意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高危人群阶段指血糖正常但容易得糖尿病者,是糖尿病的好发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家族史、肥胖、血糖曾升高、尿糖曾阳性或有巨大儿分娩史者,以及有代谢综合征(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高血黏稠度、高胰岛素血症)表现者。2.血糖增高阶段指血糖增高而又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是不得糖尿病的最后关口。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增高和做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又没达A第1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3.临床糖尿病指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200mgdl)者,一旦得上,不能痊愈。可伴有和(或)逐渐出现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第三节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及防治一、糖尿病并发症(一)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如下几点。1.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等。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在不同诱因影响下,胰岛素严重不足以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从而引起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包括严重脱水,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4.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如下几点。1.大血管并发症①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②心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死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③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2.微血管并发症①肾:尿毒症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15学闲糖尿病精准治疗宝典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衰竭。②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3.神经并发症①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②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可萎缩:③自主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二、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原则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世界上每年有数万人因糖尿病而失明或死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衰竭。即使是对糖尿病治疗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美国,1996年也有16万人死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因此,有专家断言,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上死于糖尿病的人数比20世纪全世界死于战争的人数还要多。赶快行动起尽自己最大努力,全世界范围内共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研究证实,如果能够把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糖尿病患者就可以和正常人样比较健康地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糖尿病毕竟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强,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类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人类短时期内尚无根治的办法。糖尿病重在预防,应采取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鼓励药物预防措施,定期查血压、血脂、尿糖。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或者血糖已经升高者,必须做到中国糖尿病防治协会专家组提出的预防糖尿病四个要点:“多学,少吃,勤动,放松。”1.多学增加对糖尿病病因、症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了解。2.少吃避免热量摄取过多,避免肥甘厚味,多吃粗粮和青菜,少喝酒,不吸烟。3.勤动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超重或肥胖。标准体重(kg)=[身高(厘米)一105]×(1±10%),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4.放松保持平常心态,避免心理应激。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治疗,应掌握好五项原则:糖尿病教育及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体育疗法、糖尿病监测。1.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既来之,则安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不太不在乎,又不过分在乎”。2.饮食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清淡饮食、戒烟限酒。3.运动“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地锻炼。多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后最大心率=(2206···试读结束···...

    2022-10-31

  •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袁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作者】袁丽主编【页数】227【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690-1887-5【分类】糖尿病-护理-技术培训-教材【参考文献】袁丽主编.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内容提要:本书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教材之一,包括糖尿病基本概念,治疗与护理,急慢性并发症,健康教育,专科操作规范,特殊诊疗与护理配合;糖尿病病房管理、社区护理、三级预防;糖尿病专科护士概述与发展等内容,便于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规范的糖尿病护理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业内糖尿病专科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专科护理概论第一节国内外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概况一、国外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概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专科护士(DiaeteSecialitNure,DSN)在糖尿病治疗护理及教育管理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多个国家都开始制订适合自己国情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国外糖尿病专科护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其DSN培养起步于1921年,1936年实现糖尿病护理专科化,迄今已近百年。1974年,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ureAociatio,ANA)规定DSN培训的准入条件是有护士执照和学士学位,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有一定的专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通常培训期为2年,需完成至少500小时的糖尿病专科实习课程。英国在1952年任命首位DSN,其培训模式以英国护理委员会(EglihNurigBoard,ENB)928课程(糖尿病基础课程)及998课程(教学和评估课程)为基础,根据专科特点设置理论、实践、研究等培训内容。在亚洲,日本DSN培养起步最早,由日本护理协会于2001年在下设的护理培训学校糖尿病护理部门展开,并规定只有持有保健师、助产师或护师资格证书且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及3年以上的糖尿病护理经验者才有资格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培训;培训必须在日本公认的机构完成,内容包括6个月的专科护士教育课程和600小时的临床实践学习。同时,这些发达国家除DSN培训机构外,还有DSN资格认证的专门机构,对DSN的认证和再认证也有统一的规定。美国DSN的认证机构为美国糖尿病教育协会,规定申请者必须有一个高等护理学位,外加1000小时在内分泌专家指导下的糖尿病管理实践,且通过全面的认证考试,才能获得DSN资格证书。日本DSN必须通过日本护理协会统一的资格认证考试才可获得DSN的认定证书,并进行注册。美国、日本还规定已注册的DSN每5年须重新申请资格认证,并均要求在这5年内有一定时间的糖尿病护理的实践经验及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或继续教育取得足够的学分。1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二、国内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概况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工作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却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最早在1992年,香港医院管理局就规划设立了DSN培训课程,每2年举办1期,培训对象可以由医院推荐,也可以是护士自愿报名后经所在医院同意,培训后香港医院管理局颁发糖尿病专科培训证书。2000年,浙江邵逸夫医院率先在内地设立了DSN培养中心,学员选拔条件为护理大专或以上学历、5年以上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经历、良好的英语交流和专业基础,选拔的学员被送往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糖尿病中心学习10周,由美方专业人员负责培训。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开设了高级临床护士硕士培训课程,并同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培养DSN,经过理论考试和面试合格的护士将接受1年的正规学习,包括理论及实践课程共791学时、专业课脱产1个月、香港见习1周,修完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后获得由南方医科大学颁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及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证书”。同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也举办了首期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班。随后的十多年间全国许多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四川、重庆等在各地护理学会的支持下都成立了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工作不断发展,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仍在探索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一)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不统一从目前我国开展的培训情况看,大部分由各省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与管理,在指定医院成立专科护士培训管理中心对培训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和培训管理,培训对象由各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和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筛选和推荐。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组织形式,包括医院单独承办、院校合作培养等。培训方式主要有全脱产学习和分阶段脱产学习。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台统一的培训要求与模式。(二)基本上都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但存在差异首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相同,如广东省的理论时间为9周,而江苏省和四川省为1个多月;其次,培训时间不一致,江苏省为4个月,四川省为2个月,广东省为6个月和1年不等;最后,没有全国统一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大纲,对培训教师也没有统一的师资管理制度。(三)培训对象没有统一的准入要求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糖尿病中心对DSN培训的准入要求为本科毕业,有3年及以上的专科临床经验;浙江邵逸夫医院的选拔条件为5年以上工作经验,大专或以上学历;广东省的选拔条件为护理本科学历,有全科护理基础,有5年以上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经验,英语4级以上;四川省的选拔条件为大专以上学历,有2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北京护理学会的准入条件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江苏省的选拔条件为护理大专以上学历,具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主管护师或15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的资深护师,其中包括3年以上糖尿病护理工作经验。2第一章糖尿病专科护理概论(四)没有全国统一的DSN考核和资质认证标准目前,各地DSN的考核内容基本都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的培训基地还包括科研及结业答辩。考核合格后由各培训组织自主颁发证书。目前北京市、安徽省、浙江省、四川省的DSN认定已上升到了卫生行政机构层面,考核合格后,培训承办单位仅颁发培训证书,而由省卫计委或护理学会颁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而在香港,成为DSN必须取得香港医院管理局颁发的专科护士培训证书或者是从海外医科大学获得专科护士资格,当香港医院管理局或医院有此岗位设置需求时,从中挑选符合条件的护士聘为DSN。台湾护理学会也于2011年开展了专科护士的统一资格认证,由指定医院进行培训。第二节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概念、工作范畴、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一、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概念糖尿病专科护士(DS)是指具备一定执业资格,在糖尿病领域受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相应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能熟练运用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经考核合格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二、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范畴及特征(一)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范畴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相关指南和诊疗常规指导下,主要承担以下职责:①提供直接护理,如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解释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自我管理情况,并在饮食、活动、口服药及胰岛素治疗等方面给予患者指导;②组织和协调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③掌握糖尿病相关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并发症护理和应急状况的处置措施,为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提供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信息和建议,及时发现并解决临床难题,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④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药物使用、自我管理技能等;⑤协助政府制定糖尿病护理管理政策与制度,监控糖尿病护理管理质量;⑥开展糖尿病领域的护理研究。在国外,糖尿病初诊的治疗和检查由糖尿病专科医师完成。患者明确诊断后,转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专科体检、询问病史并形成标准病历;复诊患者先由专科护士接诊,进行专科检查,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标准化病历后转至专科医师就诊,诊疗后由专科护士将病历录入专用电脑,以便患者下次就诊时使用。在美国,DSN以社区糖尿病中心为主要工作场所,糖尿病专科护士发挥核心作用,逐渐取代医师负责社区内的糖尿病教育、个案管理、糖尿病家庭护理工作,每年为患者进行糖尿病专科护理评估3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与护理会诊,制订个体化糖尿病随访计划,并由家庭护士提供长期的家庭随访、糖尿病家庭自我管理教育、心理护理等延续服务,有些DSN还具有处方权。在澳大利亚,DSN在糖尿病中心从事糖尿病门诊、会诊、并发症筛查等工作。在英国,至2005年,共有l26家医院设有糖尿病住院专科护士(DiaeteIatietSecialitNure,DISN)。DISN负责每日、每周访视全院各科室,加强新入院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治疗,随访和评估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现问题及时向病房医护人员提出建议并予以处理,缩短了以往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造成的时间耽搁。此外,DISN还有计划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完善糖尿病相关诊疗常规,以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糖尿病管理技能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应对能力,从而减少了糖尿病住院患者病死率。在国内,由于糖尿病专科护士人员数目尚少,且与糖尿病教育者(CertifiedDiaeteEducator,CDE)没有进行明显的区分,因此其工作场所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工作范畴主要包括:(1)医院DSN主要负责病房糖尿病患者管理;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家属和医疗辅助人员及大众市民;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并开展随访;负责培训糖尿病相关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护士、医师等,向他们提供最新知识和先进的临床技术,传授及分享专科护理知识和经验,协助解决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跟营养师、康复师、足病治疗师等共同配合,促进患者正确饮食和运动;参与临床研究和护理科研工作,包括新药临床试验、治疗与护理技术新进展的研究;开展以DSN为核心,各病区责任护士参与的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等。南方医院、邵逸夫医院、华西医院等还先后开设了糖尿病教育门诊,采取门诊教育与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及血糖管理。在香港,DSN参与糖尿病门诊和妊娠糖尿病门诊,在妊娠糖尿病门诊中部分替代内科医师,与产科医师及营养师一起为孕妇提供产前血糖检测、胰岛素调整和教育,同时还具有药物处方权(2)社区DSN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导,设立社区糖尿病健康宣教点,开展社区延伸服务,定期下社区开展专项糖尿病防治服务工作,设置宣传专栏,举办讲座;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进行监控,并建立一对一管理模式和双向转诊制度,按糖尿病防治分级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做到早期发现、尽早干预。(3)DSN还需要参与制订专科护理条约、标准和应变计划,与政府部门一起制订一些有关专科护理技能及护理发展的纲要,为未来专科护理服务的发展确立方向与基础。(二)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特征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领域(包括评估、诊断、治疗、家庭护理、社区管理、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高水准的护理水平,具有分析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并能恰当地应用,能预见护理措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在工作中,DSN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教育、管理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职业道德,以保证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中发挥第一章糖尿病专科护理概论最大的作用。三、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发展趋势(一)扩大DSN的培训规模,壮大DSN队伍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发展成为体现现代医疗改革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有效降低社会及医疗成本投入的有效举措。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能力已充分得到患者及医院的肯定,社会和医疗机构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建立专业化糖尿病护理服务模式的潜在价值和必要性。而目前,与4000万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对应的是,完成正式培训的糖尿病专科护士约6800人,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扩大培训规模和增加专科护士数量。(二)建立糖尿病院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在我国,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存在,糖尿病患者广泛分布在内、外、眼科等各类不同科室,因此需要广泛吸收非内分泌专科的护理人员完成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建立糖尿病院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满足住院患者的需要,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确保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三)拓展DSN的工作职能我国DSN的工作模式还在探讨中,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医院设有DSN专职岗位,其工作内容主要为进行糖尿病教育,在其他职能方面涉及较少。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能还应该扩展到多个方面,而不仅仅只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教育和为同业的护理人员提供糖尿病专科领域的信息,还需要开展糖尿病领域的护理研究,参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评价等。目前在发达国家,专科护士有自己的组织和杂志,并经常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糖尿病护理和管理的经验以及有关的研究。(四)建立国家统一的DSN培训、管理和认证标准未来我们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争取卫生行政部门能参与到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考核和认证工作中来,共同建立资格考试机制,成立认证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规范化的认证和考核制度。首先,在培训机构方面,中华护理学会可在各地区设立统一认证的培训基地,使用规范的培训教材及模式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参加过这些基地培训并结业者方有资格参加国家的统一认证考试。其次,成立考试委员会,负责考试安排和认证工作。最后,开展DSN的再认证工作,每3~5年一次,以保证DSN的质量和促进其在职业生涯中提升自身价值和专业能力,使其与时俱进,还能作为糖尿病护理专业人才甄选、绩效管理、薪资待遇及训练发展的使用工具。未来还应加强DSN的高等学历教育,设立糖尿病专科硕士专业,通过提高专业人员的学历来提升该领域的科研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在具备相关认证制度及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国家劳动部门或各大医院应设立相应的岗位,使糖尿病专科护士合法化,为专科护士争取更多的处方权、独立执业权等权利,在满足患者健康需5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指导求的同时,推动我国糖尿病专科护理不断发展与完善。第三节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素质、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一、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素质(一)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因此糖尿病专科护士需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积极学习新方法和新技术,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二)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1)扎实的糖尿病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订护理计划;同时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工作。(2)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除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糖尿病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3)掌握糖尿病急重症的急救技术,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4)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5)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6)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三)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对患者应像对待朋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用同理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四)身体素质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土要有健康的身体,精力充沛,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工作。(五)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同时要掌握礼仪知识,言行举止、着装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六)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此领域任务重6···试读结束···...

    2022-10-27 专科护士汇报PPT 专科护士怎么考

  • 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唐威,乔炎,李广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作者】唐威,乔炎,李广丽主编【页数】368【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692-5756-4【分类】糖尿病-护理-手册【参考文献】唐威,乔炎,李广丽主编.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内容提要:本书是为糖尿病专科护士量身定制的培训教材,共分四篇,二十四章节,内容全面,较为详细的讲述了糖尿病的相关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并发症、健康教育、特殊人群的管理、常用仪器的操作、检查设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重点讲述了其他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并发症防治、健康指导、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全面介绍了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指导临床护士对相关疾病进行规范化管理。本书可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专用培训教材,以及内分泌专业护士临床工作指导。《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篇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第一节糖尿病一般护理常规【概述】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临床表现】1.糖尿病常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2.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3.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4.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入院常规】1.接诊患者,核对身份,及时安排床位。2.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自理能力,测量生命体征。无行为能力者(如婴幼儿、意识障碍、精神病患者),应明确监护负责人,通知主管医生。3.入院宣教,包括病室环境、医务人员、病房管理制度等。4.病区内禁止吸烟饮酒,向患者讲解烟酒的危害,帮助其戒烟戒酒。5.掌握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如有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等)和(或)注射胰岛素,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治疗方案。6.完成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安全教育。小儿、高龄、躁动等患者,严防跌倒、坠床、烫伤、管路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002第一篇疾病一般护理常规「7.完成糖尿病患者专科护理评估(见附表),根据医嘱,结合疾病特点,制订个体化的教育方案、护理计划和目标。8.介绍功能检查及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发放告知书(见附表),并协助完成。【日常护理】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50%~60%,每日各进行晨晚间护理一次,早晚开窗通风30mi,保持病室安静、床单位整洁、设施安全。2.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4.每日补充水分,尤其在夏季,避免因脱水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及休克等严重后果。但要注意勿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橙汁、糖水等,以免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加重病情。5.准确评估患者,根据标准体重、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以患者饮食习惯为基础,制订饮食计划,合理膳食,使体重趋于理想化6.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运动计划。7.选择宽大舒适、透气的鞋袜,用温水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超过10mi,不宜用热水袋,防止烫伤。(注:洗脚水温度低于37℃)8.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消极事件。9.根据医嘱准确及时地监测血糖。10.指导患者准确地注射胰岛素及正确地服用口服药。11.病情观察: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腹痛、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症状,应考虑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症,应及时救治。【治疗期护理】1.胰岛素注射的护理。(详见“胰岛素的管理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法”)】2.口服药物的护理。(详见“糖尿病常用药物管理”)3.血糖监测的护理。(详见“便携式血糖仪监测”)4.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的护理。(详见“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护理常规”)003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5.慢性并发症的护理。(详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护理常规”)6.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详见“相关专业该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指导】1.指导每位糖尿病患者接受全面糖尿病健康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详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2.指导患者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详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3.指导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开展有规律的合理运动,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详见“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定期复诊。(详见“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管理”)5.指导患者定期做好血糖、尿糖、糖化、血压、体重等监测,做好记录: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眼底等情况。(详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6.指导患者定期行足部检查,并进行足部自我护理的教育;防止外伤、感染,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详见“糖尿病足的护理”)》7.指导患者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复诊。第二节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概述】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外,尚有分布在心血管、胃肠、肾、脂肪组织、脑(尤其下丘脑)部位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功能亢进、功能减退或功能正常。根据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腺或靶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或应答反应降低也可导致疾病。非内分泌组织恶性肿瘤可异常地产生过多激素。此外,接受药物或激素治疗也可导致医源性内分泌疾病。004第一篇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临床表现】1.身体外形的改变(1)身材过高或矮小;肥胖与体重过低;多毛与毛发脱落。(2)面容变化:如突眼、颈部增粗、满月脸、多血质貌、面色苍白、鼻短上翘、鼻梁塌陷。(3)皮肤变化:如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皮肤紫纹和痤疮。2.生殖发育及性功能异常如生殖器发育迟缓或过早。3.进食或营养异常如食欲亢进或减退、营养不良、消瘦或肥胖。4.高血压5.疲乏6.排泄功能异常如多尿、多汗、大便次数增多、排便稀软、便秘。7.骨痛与自发性骨折【入院常规】1.接诊患者,核对身份,及时安排床位。2.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自理能力,测量生命体征。无行为能力者(如婴幼儿、意识障碍、精神病患者),应明确监护责任人、通知主管医生。3.入院宣教,包括病室环境、医务人员、病房管理制度等。4.病区内禁止吸烟饮酒,向患者讲解烟酒的危害,帮助其戒烟戒酒。5.掌握患者日常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及时与医生沟通,如有口服药物(如:激素类、保健类、成分不明类药物等),确认是否继续使用:如有相关注射药物(如胰岛素注射液),及时回收。6.完成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安全教育,小儿、高龄、躁动的患者,严防跌倒、坠床、烫伤、管路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7.根据医嘱,结合疾病特点,制定护理计划和目标。8.介绍功能检查及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协助完成,以保证试验过程和标本采集准确无误。(详见“内分泌疾病常见实验室检查”)】005糖尿病专科护士实操手册9.根据医嘱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包括体位,饮食等。【日常护理】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50%~60%,每日进行晨晚间护理一次,早晚开窗通风30mi,保持病室安静、床单整洁、设施安全。2.准确评估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3.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4.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每日合理补充水分,尤其在夏季,避免因脱水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及休克等严重后果。4.指导消瘦或肥胖患者适当增加或减少食物摄入量,合理膳食结构,使体重趋于标准化。5.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6.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消极事件。根据病种及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及心理辅导,鼓励患者表达感受,指导患者修饰自身形象以增加心理舒适和美感,如甲亢突眼患者外出可戴深色眼镜等。7.指导患者正确的服用口服药。不能随意减药、停药,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治疗期护理】1.详见“各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详见第四篇,第一~六章)2.详见“各内分泌疾病危象护理”。(详见第四篇,第七章)【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接受自身疾病全面的健康教育,充分认识疾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2.指导患者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3.指导患者在医师指导下适量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并掌握正确处理方法。5.教会患者相关疾病的自我监测内容及方法。6.指导患者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复诊。006···试读结束···...

    2022-10-27

  •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赵玲,宋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作者】赵玲,宋薇主编【页数】40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132-5470-0【价格】92.00【分类】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赵玲,宋薇主编.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提要: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本书出版价值在于:除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之外,还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知识计量与图形绘制的结合,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领域,以”一图胜万言”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中、西医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各自特色和差异,为该领域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科学知识图谱将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收获视觉化数据带来的惊喜信息。尤其是其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将给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注入新鲜血液。《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肾脏疾病(diaetickideydieae,DKD)或糖尿病肾病(diaeticehroathy,DN)是指由糖尿病(diaetemellitu,DM)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以往用DN(DiaeticNehroathy)表示,2O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IDOQI),简称NKF/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DN侧重于病理诊断,主要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但是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脏损害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小球病变,因此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采用术语DKD取代DN。糖尿病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临床特点为蛋白尿,继而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当进入到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dtagerealdieae,ESRD)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肾脏病,大约为后者的14倍,在欧美糖尿病肾脏疾病已成为引起ESRD的最主要原因。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死于心血管疾病,约有接近50%的病人将会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了解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有助于有效防治其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国际糖尿病联盟(theitermatioaldiaetefederatio,IDF)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在高收入国家,2型糖尿病占85%~95%在中等收人和低收入国家可能更高。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增长55%,达到6亿。因糖尿病死亡人数和医疗费用支出日益增加,糖尿病疾病负担日趋严重。2005年英国基层医疗数据库记录糖尿病年发病率为4.31%0。意大利2007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0.2011年美国对≥2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率约11.3%(2560万),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另外,随着时间的增长,糖尿病发病率也是不断增加。2000~2007年在意大利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调查了约900万例,粗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从2000年的3.0%上升至2007年的4.2%,增加了40%。另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美国诊断糖尿病(18~79岁)粗发病率从1980年的3.3%增长到2011年的7.7%0,31年间增长了133%。中国在2007~2008年期间,由国内14个中心共同参与完成了一项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该研究通过分阶段分层抽样设计,在中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选择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省市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点代表的相应的地区或省份的人口,进行了加权分析,估计了中国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并初步估计了农村和城市成年男女的糖尿病患者总数。该研究发现,中国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我国目前患糖尿病的总人数已达到9240万,比预期的数字高得多。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公布的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1994年的2.28%1996年的3.21%,已经增加至2007年、2010年的9.7%,乃至2013年的10.4%。由此可见,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这一事实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疾病负担也渐渐沉重。2002年中国城市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总负担为413.7亿元,直接医疗总费用330.2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6.2%。2004年我国用在糖尿病上的卫生费用已达574.69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7.57%。王伟炳等根据2007年糖尿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估计我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总经济成本为2478亿元,并首次对未来进行了预002测,预计2030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负担为4501亿元。二、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西医诊根据《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2019年版),将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期:I期(急性肾小球高滤过期,伴或不伴肾体积增大)、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或是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如运动后、应激状态)、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Ⅳ期(进展性显性白蛋白尿)和V期(肾衰竭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一)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1型和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概率有所不同,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要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世界有DM患者约1.171亿人,而在DM患者中有6.5%~42%可发生肾脏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美国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占43%。全球一项涉及32个国家、多种族的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肾脏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患病率达到50%。在美国,2005~2010年期间糖尿病肾脏疾病占终末期肾病的40.4%。根据2012年美国肾脏系统报告显示,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lt60mL/(mi·1.73m2)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gt30mg/g者,占美国人口的13.1%。2012年,英国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roectiveDiaeteStudy,UKPDS)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15年进行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患者达到了45%,20%的患者进人到临床肾病期,随着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随着糖尿病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脏疾病成为ESD的首位原因。一项研究调查发现,至2012年底,糖尿病肾脏疾病已占美国ESRD的39.3%,而肾小球肾炎仅占4.6%~14.1%。来自日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分析,截至2009年年底,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有290661例,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7240例(2.6%)。原发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在新的透析患者中占百分比分别为44.5%和21.9%。由此可见,糖尿病肾脏疾病已经成为ESRD和透析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肾脏数据系统于2009年报道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由DM导致的ESRD的发病率分别是:马来西亚58%,墨西哥60%,泰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美国、以色003列、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发病率均大于40%。当然,糖尿病肾脏疾病带来的花费亦是相当巨大的。在澳大利亚,从2009年~2010年,由DM导致的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每人每年73527美元,保守糖第病肾章治疗每人每年12174美元。从2009年至2010年,澳大利亚慢性肾脏病(chroickideydieae,CKD)1~4期的DM患者的总花费是0.205亿美元,而ESRD和DM患者的总花费是4.463亿美元。预计这一数额到2020年将翻倍。在美国2009参年用于DM所致的CKD的医疗费用大约180亿美元。糖尿病肾脏疾病所带来的经流行济负担给各国人民和政府均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学(二)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回顾2001年至2015年多项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在9.02%~39.08%,其中终末期肾病4.51%~9.30%,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率要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国内曾经对1994年~2000年在北京市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做了一项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为35.7%。于2009年至2012年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在社区中为30%~50%,住院患者约40%左右。张楠等对2011年大连市社区普查的2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15.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5.5%,女性患病率为15.4%,男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在各年龄层分布以≥70岁组最高,女性以lt50岁组最高,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胡颖辉等对2011年8月~2012年3月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20.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徐丙学对山东省2014~2015年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为90例,占18%。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主要分布于40~80岁,平均年龄(56.9±9.87)岁;其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55例,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25例,终期肾脏疾病10例。随着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疾病经济负担也渐渐沉重。在DM患者中,肾脏疾病并发症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陈兴宝等和唐玲的研究都得到相似结论,即DM患者中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年总费用最高,肾脏疾病并发症的年直接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的10倍以上。当然,目前我国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仍然不够成熟,除了少数几篇文献的样本来自多个省市外,一般研究只004在当地选择几家医院或只是一家医院作为目标医院,根据该样本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人群值得商榷。故建议可建立调查面广、质量高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制定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医诊治依据。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脏疾病被认为是一组高死亡率、高风险的疾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正确地研究和关注其相关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有助于有效防治其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一)遗传与种族因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受遗传背景影响,这一概念最早是从临床观察中得出来的。对糖尿病患者观察研究显示,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其中只有约40%的患者在病程中并发糖尿病肾脏疾病,而且很多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不完全与高血糖直接相关。部分持续高血糖患者从不出现肾脏疾病,相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也可出现肾脏并发症,这就提示高血糖虽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必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以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结果都表明,在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能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表明除高血糖这个因素外,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还与个体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易感性有关。1989年Seaquit等学者首次报道合并肾病的亲代1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发生肾病的概率比不伴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高(83%:17%),提示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肾病和糖尿病家族调查(FIND)研究一致发现,基因位点包括18q22-23、7q35-36、715及10q26,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关联程度较高,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及确定意义重大,可协助早期识别可进展至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也具有种族差异,一项研究报道显示,非裔美国人、西班牙人、亚洲人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是高加索人的2~3倍。美国一项纳入156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与非西班牙白人相比,少数种族(包括亚洲人、西班牙人及非西班牙黑人)出现伴蛋白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24.8%~37.9%:24.8%),而出现非蛋白尿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005险却降低(6.3%~9.8%:11.7%)。针对种族差异引起糖尿病肾脏疾病不同表现的原因则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二)病程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的病程关系密章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公认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病程的疾长短显示了患者暴露于诸多危险因素的时间长短情况,病程越长,暴露于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下的风险越大,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英国著名的UKPDS研究显示,病程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报道,行病学一般糖尿病病程达5年,开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大多发生在糖尿病后10~15年,随着病程的延长,若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发病25~30年后,有部分病人将会发展至尿毒症期。泰国一项研究纳入公立医院门诊就诊的977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为37.2%,糖尿病病程是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另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有关。有学者对非洲裔美国人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的检测,在所有病人中,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者与病程小于5年者的比值是4.65.2003年全国范围内10年回顾性研究显示,病程长短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国内一项对于182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多于患病10~15年后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一旦出现蛋白尿,病程基本达到5年以上;进入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阶段,病程基本在10~15年;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尿蛋白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李冰昱等根据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非同日连续2次测量结果,将7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ticl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病程高于糖尿病组,而且是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三)年龄、性别有研究发现,年龄是与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相关的变量之一。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年龄明显较早,全球糖尿病患者好发于65岁,我国则提前到45岁。年龄亦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龄化过程使肾脏出现006一些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多及相关的足细胞耗竭,与胶原纤维堆积相关的间质纤维化和球性硬化。老化56的肾脏也可出现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等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相似的病理表医诊治现,这些病变可因糖尿病的存在而加速进展,使因糖尿病而减低的肾脏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受损。这一结论在一组年龄和社会经济状况相匹配的城市卫生保健区登记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随机抽样而进行的横断面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一项研究对1019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回顾,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直接与病人的年龄相关联。另有人研究了老年发病(gt50岁),青年发病(lt40岁)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病人,两组病人在糖尿病病程、观察时间、血糖控制、舒张压、体重指数和肌酐清除率没有显著的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一个显著的危险因素。随···试读结束···...

    2022-10-25 肾脏疾病糖尿病 肾脏疾病 糖尿病能活多久

  •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作者】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页数】420【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89-5477-3【价格】128.00【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而成。全书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共计八部分,每个部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方面进行阐述,既突出中医药特色,又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新颖实用。《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66ecoee第一节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2011年全球共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当年糖尿病的全球医疗花费达4650亿美元。其中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已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糖尿病不仅给患病个体带来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导致寿命缩短,还给家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07至2008年开展的糖尿病经济负担调查发现,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住院天数增加1倍,就诊次数增加2.5倍,医疗花费增加2.4倍。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与病程在5年之内者相比,医疗费用增加了近3倍。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1.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演进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至1995年进行的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5~64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8%),糖耐量减低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以空腹血糖(fatloodglucoe,FBG)gt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etoleracetet,.OGTT)。18岁以上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城市中,年龄在18~44岁、45~59岁及6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6%、4.41%和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段的患病率则分别为1.95%、0.98%和7.78%。2007至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异的因素后,估计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1999年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9.7%。再次证实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若同时以糖化血红蛋白(H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则患病率为11.6%。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2.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目前,我们还缺乏有代表性的1型糖尿病(tye1diaetemellitu,TlDM)患病率和发病率研究。根据推算,我国糖尿病总体人群中T1DM患者的比例应小于5%。上述几次调查结果是糖尿病的总体情况,其中包括了TIDM患者。3.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以2型糖尿病(tye2diaetemellitu,.T2DM)为主,T1DM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2013年全国调查中T2DM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9.6%)。(2)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3)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89%)。002糖尿病第一章(4)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5)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2013年按体重指数(odymaidex,BMI)分层显示,BMIlt25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kg/m2≤BM1lt30kgm2者患病率为15.4%,BM1≥30kg/m2者患病率为21.2%。4.中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影响因素(1)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8年、2013年的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均在20%以上。(3)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4)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T2DM的遗传易感性存在着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增加60%。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居住的华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高加索人。目前全球已经定位超过100个T2DM易感位点,其中仅30%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另外在中国人中发现PAX4、NOSIAP等多个T2DM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可增加中国人T2DM发生风险达5%~25%。与中国人T2DM显著相关的40个易感位点构建的遗传评分模型可用于预测中国人T2DM的发生,且主要与胰岛B细胞功能衰退有关。二、发病机制目前,糖尿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亦比较复杂,主要认为与以下几点相关:003箭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1.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的遗传易患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leucocyteatige,HLA)是第一个被发现与疾病有明确联系的遗传系统,这些疾病多病因不明,且与环境或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已知T1DM与HLA有关,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T2DM与HLA也存在关联。邓春颖等发现,HLA-A*0205和HLA-A*30相互作用,共同增加了T2DM发病的危险性。Ma等的研究证实,HLA-DQA1*O301和HLA-DQAI*0501等位基因为T2DM的易患基因,而HLADQBI*O50l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有关。A-Daghri等发现,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HLA-DRBI*O4相互调节可导致T2DM发病。胰岛素受体(iulirecetor,R)与HLA抗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IR是含2个oa和2个B亚单位的四聚体,有趣的是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重链(HLA-A、HLA-B、HLA-C)可成为IR的一个亚单位。Ktu等的研究显示,HLA抗原可与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结合位点相结合。可见,T2DM的发病与HLA存在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T2DM的遗传易患性是与HLA相关的。2.胰岛素抵抗已发现大量的R突变与T2DM发病有关。Taylor等曾将IR基因的突变分为5个类型:①R合成受损;②R向胞膜的转运受损;③R亲和力下降;④酪氨酸激酶活性下降;⑤IR降解加速。T2DM患者除胰岛素分泌不足外,常伴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R的数目和胰岛素的亲和力有关,即R数目越多或亲和力越强,组织对胰岛素越敏感;反之,R数目越少或亲和力越弱,组织对胰岛素越不敏感,即组织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临床上多见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由于患者细胞膜上的R数目减少或存在缺陷,以致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其正常的生理效应,产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引起T2DM。3.葡萄糖的跨膜转运T2DM患者通常呈现出明显的葡萄糖清除能力下降。葡萄糖清除包含依赖胰岛素和不依赖胰岛素两条途径。葡萄糖跨膜转运经由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etraorter,GLUT)执行。GLUT是含l3个成员的大家族,促进葡萄糖按热力学平衡行易化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Marti等在一项长达25年的追踪观察中证实,葡萄糖清除能力的下降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呈正相关。GLUT1表达于各类细胞,004糖尿病第一章满足细胞的基础糖需求,GLUT2表达于胰岛B细胞,GLUT3表达于神经细胞,这些GLUT均不依赖胰岛素。GLUT4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包括肌肉、脂肪组织,与其他GLUT不同的是,GLUT4依赖胰岛素。人类GLUT1、GLUT2、GLUT3的功能障碍或表达不足与T2DM的关联尚未见报道,GLUT4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与T2DM的关联目前亦无明确的定论。Kuari等曾报道,GLUT4基因在383位突变(缬氨酸一异亮氨酸)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但也有许多学者未能证实此突变与T2DM的关联。GLUT4合成后,90%以上储存在胞内小泡,并不表达于胞膜上。受胰岛素刺激后,GLUT4始转运至胞膜发挥葡萄糖转运功能。Weijer提出,胞膜的脂质构成可以严重影响GLUT4的功能,当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饱和脂肪酸替代后,其空间构型的变化会严重干扰受胰岛素刺激的GLUT4对葡萄糖的转运,发生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血症等T2DM的主要发病因素均能导致胞膜的脂质构成异常,这可能是上述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而且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饱和脂肪酸替代后,可引起胞膜僵硬及流动性下降,当红细胞胞膜出现僵硬和变形能力降低后即可导致组织缺氧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后者可能是T2DM微血管病的重要基础。4.葡萄糖受体葡萄糖受体存在于胰岛阝细胞膜上,通过接受血糖的刺激而调控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即当胰岛B细胞摄入葡萄糖后,就会刺激葡萄糖受体通过环磷酸腺苷,并在C作用下引起胰岛素的释放,而当葡萄糖受体功能异常时,胰岛B细胞对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T2DM的发病。临床资料表明,T2DM患者在糖尿病倾向期,阝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隐性糖尿病期,妊娠或其他应激下可出现糖耐量降低,在化学性糖尿病期,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刺激不敏感而在临床糖尿病期,葡萄糖刺激产生的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减少,可见,T2DM胰岛素相对不足,不仅与R的数目及胰岛素的亲和力下降相关,还可能与胰岛B细胞对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5.双激素异常20世纪80年代,Uger和Orci提出了T2DM“双激素异常”学说,认为T2DM不仅与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还与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绝005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对或相对增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2DM患者出现的高血糖反应均伴有胰高血糖素绝对或相对升高,尤其在T2DM中晚期,胰高血糖素比正常值高2~4倍。胰岛中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保持血糖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otradialloodglucee,PBG)增高刺激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抑制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肝糖输出减少,防止出现餐后高血糖。T2DM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数量明显减少,α/B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另外α: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降低,从而使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肝糖输出增加,最终导致T2DM发病。6.胃肠道与T2DM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接受减肥手术后的糖尿病患者发现,胃转流手术对重度肥胖T2DM的控制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胃转流手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2010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首次将胃转流手术列入中国版糖尿病治疗指南。胃转流手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与胃肠道接触的区域,重新建立了胃肠道激素的动态平衡,最终使胰岛功能得到改善,使病情缓解。在生理状态下,胃肠道激素包括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和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两者保持动态平衡,并通过肠道·胰岛轴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营养物质到达小肠,引起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增加,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同时机体通过负反馈作用产生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调节胰岛素分泌功能,保持餐后血糖稳定。而在病理状态下,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和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的失衡将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T2DM的发生。另外,研究发现肠道L细胞也具有调节胰岛功能,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L细胞分泌的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即胰高血糖素样肽及多肽YY等,可以调控胰岛B细胞增生、增殖和再生,保持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如果肠道L细胞功能异常,即L细胞分泌激素不能调控胰岛B细胞增生、增殖和再生,则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或调亡。因此,T2DM也可能是一种肠道L细胞功能缺陷性疾病,即肠道L细胞调节胰岛功能障碍也可能是T2DM主要发病机制之一。006···试读结束···...

    2022-10-25 糖尿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官网 糖尿病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肿瘤临床年鉴》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肿瘤临床年鉴》编辑委员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鉴》【作者】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肿瘤临床年鉴》编辑委员会编【页数】704【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679-1311-0【价格】300.00【分类】肿瘤-临床医学-中国-2018-年鉴【参考文献】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肿瘤临床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肿瘤临床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9.图书封面:癌症诊疗规范。本卷年鉴资料丰富、全面,起到了肿瘤界“史册”的作用。《中国肿瘤临床年鉴》内容试读进展与展望。1必进展与展望必临床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进展与展望孙燕'马军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2.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哈尔滨150010进人21世纪,由于循证医学和分子生白血病成功的范例。同时,王振义带领他物学的发展,临床肿瘤学进展迅速,其中的团队又揭示了APL的5种染色体易位均中西医结合也取得一些突出成果。本文介累及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该基因绍部分中西医结合方面的进展,探讨结合全长39398,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的可能途径和展望。含子。t(1517)易位见于绝大多数APL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患者,维甲酸受体α基因与15号染色体的细胞白血病是我们民族对世界医学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romyelocyticleukemi--a,PML)基因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重大贡献该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不同于正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RARα等位基因编码的野生型维甲酸受体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的功能。RARα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AML)中病情十分凶险的一种类型,2021区带,其功能是核激素受体。维甲酸结世纪80年代前病死率极高。由于APL有合在RAR受体元件上,转录调节许多基其独特的染色体异常,即t(1517),因。PML基因是一种核蛋白,从氨基端到产生融合基因PML-RARa及其编码的蛋羧基端,包括脯氨酸丰富区、核小体定位白质,所以治疗效果与其他急性粒细胞白所需的胱氨酸丰富区,形成同/异二聚体所血病不同。需的螺旋环螺旋结构、核定位信号NLS,1980年,王振义首先使用全反式维甲以及丝氨酸、脯氨酸丰富区。PML基因正酸(all-traretioicacid,ATRA)诱导分常位于一个称为POD(PMLocogeicdo-化治疗APL,初治APL患者完全缓解率mai)的结构中。POD在核中呈斑点状,(comletereoerate,CR)可达90%左数目15~20个。近年的研究认为,PML基右。ATRA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因通过转录共激活作用,具有抑制肿瘤生促进APL细胞的分化、纠正出凝血机制的长的活性,在多种凋亡途径中,PML基因异常,避免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诱发弥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散性血管内凝血(diemiateditravacular在M3型AML(APL)中,17号染色coagulatio,DIC)的可能,成为治疗急性体上的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PML相·2·中国肿瘤临床年鉴互易位,即发生t(1517)(q22q21)。提高到95%,从而使APL成为第一个可PML和RARa的相互易位造成以下后果:治愈的成人白血病。ATO作用于PML的(1)PML-RARa融合蛋白通过显性负APL致病蛋白质,可使PML/RARa致病抑制作用,抑制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基因消失而达到临床治愈。开创了非化疗(2)PML去定位,形成上百个细小颗方案治愈APL的先例。研究表明,低危粒,分布在核及胞质中,使POD的结构破APL口服ATO加ATRA的疗效与静脉注坏,PML的正常抑制增殖和促凋亡功能发入AT0同样好。生障碍,导致细胞增殖,凋亡减少:这些成果被国内外学者临床试验所证(3)RARa正常时能与转录共抑制复实,“上海哈尔滨模式”也得到了国内外合物(N-CoR/Si3a/HDAC-l,N-CoR为核学者的一致认可,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受体共抑制物,HDAC为组蛋白去乙酰化APL的“金标准”方案。王振义院士获得酶)结合。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12在生理剂量的维甲酸作用下,RARα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7号可以与共抑制复合物解离,起转录激活公报,将第4325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作用,即激活所调节的靶基因。PML“王振义星”。2012年,王振义和陈竺在美RARa可促进RARa与共抑制复合物的国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结合,抑制RARa所调节的靶基因,抑奖。最近,陈竺和两位法国科学家获颁制了早幼粒细胞的分化成熟,并使其增2018年舍贝里奖,以表彰他们阐明APL的殖,引起M3型AML。在治疗剂量下,分子机制并开创革命性疗法。维甲酸可降解PML-RARa。此外,维甲这一研究是运用东方智慧使癌细胞酸还可使共抑制复合物与RAR@分离,“改邪归正”的生动实践,是中西医携手进而募集共激活(coactivator)复合物,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东西方文化交包括CBP/P300、P/CAF、NcoA-1/SRC融汇聚的动人故事。1、P/CIF等蛋白质,其中CBF/P300和二、从经验到循证研究取得新P/CAF有强烈的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进展使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化后,转录激活靶基因的功能恢复,早幼粒细胞(一)康莱特乃分化成熟。RTRA可诱导APL细胞分康莱特注射液是从中药薏苡仁提取的化诱导,但不能治愈APL。植物性药物,对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具上海王振义、陈竺团队与哈医大一院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癌症相关恶病质、张亭栋团队及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癌性疼痛,以及癌症相关的其他症状。美军团队等合作进一步验证和阐明了三氧化国临床前实验提示,康莱特注射液可抑制二砷(areictrioxide,ATO)治疗APL的肿瘤细胞NFκB依赖和蛋白激酶C信号传机制。经过多年努力,在2000年提出治导,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另疗APL的“上海哈尔滨模式”,应用ATRA一临床前研究发现,康莱特能诱导胰腺癌和ATO双诱导治疗APL,可使5年生存率细胞凋亡。进展与展望·3用榄香烯乳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曾获得“八五”公关成果奖。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特注射我们与美国、俄罗斯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说明,康莱特注射液与吉西他近年来的进展是将榄香烯包封于脂质滨(健择)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优于体双分子层中而形成纳米级靶向微球,可吉西他滨,而且长期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静脉滴注,并研制成口服胶囊。与放也较好。康莱特胶囊灌胃给药4周对消痔化疗并用对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灵注射液所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侧叶脑瘤、骨转移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可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增多和卵磷脂小体密度以增强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减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腔积液、结果表明,康莱特软胶囊可显著减轻消痔腹水的治疗。2012年,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灵注射液所致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侧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列腺组织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三)槐耳颗粒细胞增生、腺腔缩小,以及分泌物减少等从药用真菌槐耳提取的槐耳颗粒在我病理性改变。因此,目前正在开展康莱特国已经应用多年。2018年5月,CheQ等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肥大的临床试验。发表了我国39家中心1044例肝癌手术后(二)榄香烯应用槐耳颗粒与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温郁果,术后复发风险降低33%。无论患者开金)提取的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榄香烯始服药时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诱腹水等,槐耳颗粒的效果都相对稳定。发肿瘤细胞凋亡。腹腔注射榄香烯乳对肿(四)升白口服液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由邵梦阳根据“肾主骨,骨生髓”研的抑制作用。该药还能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制的“升白口服液”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使肿瘤细胞破裂,可以改变和增强肿瘤细升白口服液可以提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水胞的免疫原性。诱发和促进机体对肿瘤细平,在白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提升上均有体胞的免疫反应。20世纪90年代,我们应现;同时无肿瘤生长促进作用,安全性好。。4中国肿瘤临床年鉴2017年,经过多学科专家论证,认为临床试验。美国FDA在2013年批准普那提高升白口服液的临床研究需要应用现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的手段进行综合评估,从治疗向预防延(o-mallcelllugcacer,NSCLC)国际伸,提高机体免疫力、综合改善患者症状、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我国CFDA在2015用可量化的指标等。年批准同时在中国进行,并得到我国“十2018年,李冰雪等总结现有循证医学三五”重大专项支持。2016年得到澳大利资料,说明升白口服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白亚药政部门的批准。细胞水平,同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脾除此以外,FDA已经批准了普那布林另肾两虚症状,促进体力状况恢复,提高放、外2个适应证的研究性新药(ivetigatioal化疗完成率。在110例化疗期间随机对照临ewdrug,ND)申请:床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多中心随机(1)普那布林和PD-1免疫抑制剂纳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武单抗联用,治疗NSCLC的I/Ⅱ期临床(五)普那布林研究已经在美国入组患者;普那布林是从天然海藻中发现的一种(2)普那布林预防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抗癌降低症的国际多中心Ⅱ/Ⅲ期注册临床研究活性:已经在美国启动,中国的临床研究也已经(1)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化,激活开始。此外,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与肿瘤抗原有关的T细胞,放大免疫作用:K-ra突变的NSCLC和联合放疗治疗脑转(2)直接通过激活JNK通道促进肿瘤移瘤等多项临床前研究已基本完成。细胞调亡;三、基础研究是进一步阐明中医(3)对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通过抑治疗优势的推动力量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肿胀,达到堵塞血管的目的,抑制肿瘤从近年来临床肿瘤学领域内的成果来血流量。看,开展中医中药的基础研究,最好的范例目前普那布林已经完成IA、IB和Ⅱ应当是前述APL的研究,ATO来自民间中期临床试验。从Ⅱ期临床结果中看到,普医验方,由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研制成三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在适用人群中(肺部氧化二砷注射液,开创了APL治愈性治疗。有可测病灶)的0S是11.3个月,而单药正是由于阐明了PML-RARa及其编码的蛋组是6.7个月;普那布林联用组患者有效白质和进一步的研究才使得“上海哈尔滨模率为18.3%,而多西他赛单药组为式”为国际接受。APL的治疗即是临床研究10.5%,提高了近1倍;PFS从2.9个月成功后再转化为基础研究的典范。(多西他赛单药组)提高到3.7个月,而且这些PR患者的OS是19.2个月,比多西注射用三氧化二砷他赛单药组6.2个月大大延长。普那布林的研究结果已经连续两年在ASCO会上报告,获得好评。【将a用领】应人每月一实每含成除每大g两务《能量性9抗的化联清心型位用城标#夏4时:得式成佛目前正在开展多国、多中心随机Ⅲ期(不负发应】本的手我而自有事会分通时的发物的能%特领动花世准时的单作春为进展与展望·5·阿克拉定独特的作用机制,特别是抑中逐渐发生了重要的飞跃。制PD-L1的作用,部分解释了对肝癌突出正如国外评述笔者所说:“在他的临床的疗效,也为寻找“优势人群”奠定了基实践中能够融入中医学思想和治法。”我国础。最近我们还发现扶正复方在体外也有对补气药黄芪在各个领域内的研究和实践抑制PD-L1的作用,正在进一步研究。结果,陈可冀、张伯礼和笔者已经编辑成如前所述,人参皂苷Rg3正是由于发现书《黄芪的基础与临床》可供参考。黄芪抑制VEGF才在临床上发现能提高放、化疗除了能诱导干扰素,对环核苷酸具有一定疗效的。我们注重最大限度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影响,保护骨髓、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研究阐明中药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并与L-2有协同作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且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也要听听“分子生提高机体生活质量和改善远期结果以外,物学之父”JameaWato的警告:“DNA还有以下作用:不能是癌症治疗的一切”,要重视患者的整(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体。这与中医学重视肿瘤发生的微环境、扶胞凋亡;正祛邪、重视患者的体质是一致的。(2)抑制T细胞的活性:(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4)逆转化疗耐药性,增强化疗效果:(5)治疗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参一胶囊(6)抑制PD-L1的表达。笔者与法国居里研究所合作,发现黄芪复方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PD-L1活性,这一研究很可能与扶正中药抑制肿瘤患者过多的T细胞活性相关。有关研究正在深入开展。笔者以上列出几项新的研究结果都说明,循证医学和有对照的GCP四、中西医理论的结合研究阐明中药的作用是可能的,而且正是多年来很多专家认为,虽然中西医都是通过这些结果达到中西方互通。人类与疾病斗争中经验的总结,但受中西方靶向治疗本身就是信号调控。正在放哲学思想影响,从理论上结合难度较大。而映引起热议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伊从临床肿瘤学近20年的发展中,我们惊奇马替尼(格列卫),本来设计是调控BCR地看到中西医基本概念上的互通和融合。ABL融合基因转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初,很多同行认为,对中医中药进的,可是由于具有同样的靶点,该药对胃行循证医学研究比较困难。但50年前我们肠间质细胞瘤(gatroitetialtromal就探索通过循证医学阐明扶正中药可促进tumor,GIST)也有良好疗效。这正是中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学“异病同治”的范例。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笔者认真以后,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2017学习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扶正祛邪治疗原年,美国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Pem则及常见病的诊治,不论在医院还是下乡rolizuma,商品名Keytruda)治疗带有微卫开始应用中西两法治疗患者,在临床实践星不稳定性高(microatelliteitaility-high,6中国肿瘤临床年鉴MSL-H)或错配修复缺陷(mimatchreair这就是笔者主张的通过临床实践深入deficiet,dMMR)的6种肿瘤适应证。研究证候现代医学的诠释的必要性和可能我们开玩笑地说:这是FDA开始学习性。但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沈自尹院士对“异病同治”的标志。自从ThomaLych肾阳虚用现代医学的诠释以外,应用现代发现第一代表皮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科学方法深度对证候的本质研究不多。沈(EGFR-TKI)疗效与EGFR基因突变以后,院士的研究途径是在临床上从中医学角度“同病异治”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找到常观察两种疾病: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见肿瘤的“优势人群”成了临床医生的必功能亢进)和艾迪生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修课程。但是,不同于中医学调控寒热、不全),再通过实验研究而获得结论。虚实和阴阳,我们目前调控的是基因、受笔者曾经指导过两位中医学出身又读体、免疫和激酶。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同过西医学院的医师攻读博士学位,我们共病异治、异病同治与目前的治疗个体化研同观察过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的现代医学究有“异曲同工”之妙。内涵。其中一位研究的题目是探讨阴虚的本质。他后来发现多数阴虚患者L-1升五、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阐明中高,并且在小鼠中用L1诱导出近似阴虚医证候的本质的舌象,可能从细胞因子的水平诠释了阴证候是中医对疾病某个阶段病因、病虚的部分内涵。当然这可能只是部分机制,位及病理性质的高度总结,表现为一组有要全面通过分子生物学阐明阴虚,还需要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中医辨证论治的更深人研究。其实在笔者看来,肺结核病基础无疑就是在对证候的理解、判断的基形象来说就是林黛玉的临床表现,还有晚础上给予的有效治疗,也正是我国传统医期肿瘤最后阶段出现的阴虚,都是我们可学的精华。以前我们用西医学综合征以深入研究的模型。(ydrome)来理解有一定局限性。笔者与另一位博士共同探索了人参复方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西医学认为感对气虚的影响,后来得到张均田等研究证实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人参补气的作用可能是源自人参皂苷Rg1。既然没有杀感冒病毒的药物,最基本治疗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就是发汗解热。而中医学则认为感冒是由究也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途径。2018年6于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懈,六淫之邪夹杂病毒乘袭。证候表现上审评中心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以及素体般考虑》(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中医药传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风热、燥热,统思维与现代循证研究相结合,值得点赞。痰湿偏重者易受外湿,治疗上则要分辨风我希望由此能够深人认识、解析、诠释、阐寒、风热、暑湿等不同证候,而且对表实明证候的本质,从而提高常见疾病的防治水里虚证有特殊的方剂,疗效当然也就较好。平,对世界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转载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7月28日网络优先出版htt:/k.ckiet/kcm/detail/11.2787.R.20180728.1456.002.html)(来源:《全球肿瘤快讯》2018年8月总第214期)···试读结束···...

    2022-08-27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 癌症康复杂志电子刊

  •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陈大舜,喻嵘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作者】陈大舜,喻嵘著【页数】485【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ISBN号】978-7-5357-9562-5【价格】98【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陈大舜,喻嵘著.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图书封面:糖尿病学》内容提要:全书总分二十九章,书中主要论述了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诊断、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等,并介绍了本书编者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工作中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并融入了陈大舜教授30年余来的糖尿病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第一章糖尿病糖尿病(diaetemellitu,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血管、肾、眼、足及神经等脏器的并发症。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升高,已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DF)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至1995年进行了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5~64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5%,糖耐量异常为3.2%。最近10年,糖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根据2010年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糖尿病总患病率是11.6%,其中男性12.10%,女性11.0%。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14亿,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在短期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比例逐年增加、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肥胖和超重比例人数明显增加等。我国糖尿病严峻的流行现状、未诊断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都提示在糖尿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中,仍有更多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目前糖尿病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的分型体系。即: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加上葡萄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日的重复试验所证实。空腹血糖(FPG)7.8mmol/L,为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FPG)≥6.1mmol/L,但<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时为空腹血糖受损(IFG)。2010年,ADA已将糖化血红蛋白(glycoylatedhemogloiAie,HAe)≥6.5%纳人糖尿病诊断标准;2011年,WHO推荐将H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但鉴于HA1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A1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A1诊断糖尿病。但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已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Ae≥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第一节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糖尿病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病理变化规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黄帝内经》中有“消瘅”“脾瘅”“消中”等称谓,我国古代医家结合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对糖尿病的辨证大都不离“三消”的范畴。后世医家则根据消渴病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有所发挥,形成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多种辨证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三消”辨证施治。现代医学在糖尿病证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一、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根据这3种主要症状的侧重点不同,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其中把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多尿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下消;同时伴形体消瘦,体重下降,尿有甜味且色浊等。上消多伴烦渴多饮、口干唇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等肺部燥热之象;中消多伴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等胃热之症;下消则多伴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饮后不解、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等肾虚之症。消渴日久,必致阳气失固,阴血耗竭成阴阳两虚之重症,则多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二、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认识,古今文献有许多不同的学说。目前,各医家对消渴病发病原因的看法一致,认为主要有过食肥甘、五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方面,则由于各医家切入点不同,观点各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提出消渴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情志因素、过食肥甘、药石所伤、外感邪毒等有关,并提出“二阳结谓之消”“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胃中热则消谷”等病机之说。《金匮要略》在重视胃热的同时,提出厥阴消渴、肾虚消渴,成为后世医家认识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基础。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消渴篇》指出“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尤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刘河间指出“此三消,皆燥热之亢极者也”。张子和指出“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所过各异,其归燥热一也”。朱丹溪认为“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所致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曾指出消渴病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后世医家秉承前贤,对消渴的病机则多有新论。逐渐发展了脾虚论、肾虚论、肝郁论、湿热论、气虚为本论、气阴两虚论、血瘀论、痰湿毒病机论、络病论等。如刘仁昌教授认为消渴病虽与肺燥、胃热、肾虚有关,但关键在脾虚。李富玉认为,糖尿病在其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易出现痰湿之邪,同时痰湿又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基础,为糖尿病诸多合并症的主要原因。痰湿的形成既可直接耗伤阴液,又可因痰郁化火损伤阴液,更有因痰湿日久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为消渴者。郑敏等学者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化火伤阴,发为消渴。曹长峰则认为今人恣啖肥甘,醇酒厚味,食滞生湿生热,致使湿热内蕴,交互积结不化,脾胃受困,中焦之气戕伐,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水谷之气具温养之性,有余必生热生火,灼伤脾胃之阴津,而发为消渴。谢宁等认为血气瘀阻,瘀久化热,使阴血燥热,耗伤气阴,且血瘀气滞可影响津液的输布和吸收,致使机体气阴两虚,津液不足,发为消渴。仝小林教授提出肥胖2型糖尿病存在郁、热、虚、损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及前期主要是食郁为先导的六郁和络滞,而产生郁热的原因或为饮食失节或为情志失调。由于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可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而致消渴。或由于情志不调,五志过极,气机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炽盛,发为消渴。亦有学者提出糖尿病的病机需以整体观念动态把握,不能一言以蔽之。如岳仁宋等主张按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发生分早、中、晚3期辨证。早期以糖毒致损,火热炽盛为基本病机;中期以气阴两伤为基本病机,兼挟痰湿、瘀血;晚期以五脏六腑受损,阴阳两虚为基本病机,痰、湿、郁、毒、瘀交相呼应,变证丛生在各种病机学说中,目前以气阴两虚学说最具代表性,该学说指出消渴病发病机制为燥热伤阴,阴损气耗,致气阴两虚,实为脾气虚和肾阴虚之综合,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程日久迁延,则可生瘀、生毒、生痰等。有关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但需明确的是,疾病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病因病机第一章糖尿病3亦是随之而变化的。消渴病症百样,临床亦表现万千,单一地用某一病机来阐述均不能全面概括,故临床上尚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加以细致的辨证论治。三、糖尿病的辨证治疗(一)按传统“三消”辨证论治传统分为上中下“三消”证型,上消(肺热津伤)治以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治以玉女煎;下消(肾阴亏损及阴阳两虚)治以六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二)按气血津液阴阳失调论治1.气阴两虚张延群认为消渴病病机是气阴两伤,气虚不能生化精微而滞留引起血糖升高,阴精不能利用,致阴精亏虚,阴虚则生内热,热盛又伤阴耗气,最终转化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型消渴患者常症见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舌红或淡红、苔白、脉沉细,可兼见面色不华、头晕多梦、手足心热、纳差腹胀、大便溏、肢体麻木或自汗盗汗等症。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代表方药为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张炜等将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饮食控制、口服降血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方(黄芪、生地黄、山药各30g,麦冬、制黄精各15g,五味子、大黄、黄连各6g),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6.1%,有效50.0%,无效13.9%,总有效率86.1%;对照组分别为22.9%、40.0%、37.1%及6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益气养阴方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达到降低血糖和血脂的目的。2.阴虚火旺·林兰教授认为阴虚燥热为糖尿病主要病理改变。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之虚则阳之甚,热偏盛则阳愈亢、火愈旺,消烁阴津,形成恶性循环。阴虚火旺型消渴患者常症见咽干口苦、渴思冷饮、尿量频多或浊如膏脂、消谷善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舌干红、舌体瘦、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益精养血,代表方药如知柏地黄丸合玉液汤。祝湛予教授治疗糖尿病,提出7个临床证型,阴虚火旺即是其中之一。常以一贯煎为主方养阴:然后再根据不同脏腑的火旺,加用不同的药物,如心火旺加黄连、黄芩;胃火旺加知母、石膏;肝火旺加龙胆、知母;相火旺加黄柏、知母等。3.阴阳两虚消渴病程日久,因燥热亢盛,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则阴阳俱虚阴阳两虚型消渴患者易见多饮多尿、尿液浑如脂膏,甚则饮一溲一、大便稀薄或五更泄泻、四肢欠温、腰膝酸软冷痛、乏力自汗、面色黧黑、耳轮干枯,男性可见阳痿早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宜滋阴温阳益肾,代表方如金匮肾气丸。祝谌予教授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常用方药如桂枝、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各10g,生地黄、熟地黄、茯苓、葛根各15g,制附子5g;阴阳两虚火旺型则再加知母、黄柏各10g。(三)按病因论治1.瘀瘀血在糖尿病发病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气郁、气虚、痰阻经络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吕仁和教授等认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血脉瘀滞的病机,实质上是消渴病初始治不得法,伤阴耗气,气郁热瘀,互相胶结而致。董耀民认为消渴病当从瘀论治。首先《内经》中即有论述气滞血瘀可致消渴,而后病发消渴日久,无论气虚、气滞、阴虚还是火热均可致瘀,瘀是消渴后期病变的关键因素。故临床治疗消渴当活血化瘀,临证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气虚者补气,气滞者理气,夹痰则化痰。2.痰2型糖尿病40岁以上及肥胖者多发,过食肥甘滋腻,碍胃化湿,湿郁化热灼液为痰,化燥伤阴;另外,肾亏阴虚火旺灼液为痰;肺失治节,水津失布,聚湿为痰;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内经》就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观点。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中医亦认为与痰密切相关。代表方如二陈汤,药如苍术、佩兰、僵蚕等。林绍志等认为糖尿病患者中确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有痰湿之病机,应用燥湿化痰之法收效良好。官惠文认为痰瘀阻滞是消渴病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湿热彭万年从地域条件、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方面探讨了消渴与湿热的关系。湿热致消渴,以清利湿热、行水生津为基本准则。湿邪涉及肺脾肾三脏。肺病则肺气不宣,无以化湿,成热致消;脾病则脾气萎靡,无以散精,壅热致消;肾病则阴阳衰损,运行无源,化热致消。所以湿热致消,治疗针对于肺脾肾三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茵陈、枳壳之品。吕仁和教授等治疗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用清化湿热汤临床疗效明显。曹氏等认为,湿热证虽不属消渴病的必见证,但消渴病日久,或属湿热体质,或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脾胃,均可见湿热中阻之证。此证多见于气阴两虚阶段,即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方用温胆汤加减。王永山认为虚为百病之源,正气不虚,邪不可干。虚实内在因素,脾肺肾虚故而水津代谢失常,水液不循常道,中焦不运而郁而生湿,继而痰自内生。久病人络而生瘀。痰、湿、瘀既是虚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虚损的病理因素,是消渴病的四大关键病机,致使其病情胶着难解。4.毒陈娟等分别从热毒、瘀毒、痰毒、湿毒4个方面论述由“毒”致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观点,认为热、瘀、痰、湿四者既是消渴发生的重要病因,也是消渴发展变化的病理基础,导致变证百出。这四者既能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患。陆付耳教授认为“毒”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提出从“毒”论治糖尿病。(四)按脏腑病机论治1.从肝论治李惠玲等从肝主疏泄,能协调平衡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出发,得出肝失疏泄可致脏腑功能紊乱,可致情志失畅,可致津血运行失常3个方面来论述。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从而犯肺、克脾、伐胃,或耗肾、伤津、损血或夹痰,使人情志抑郁,最后导致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调,病发消渴。陈炳等从肝的生理、消渴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等方面分析,认为论六经,消渴属厥阴病,厥阴是为肝所主;论脏腑,肝为五脏之贼,肝病可致五脏之病,五脏之病亦可致肝病,得出消渴更应从肝论治。并从历代入肝经的药(如乌梅、五味子、黄连、地黄、地骨皮等)及食物(荸荠、乌骨鸡、人乳等)治疗消渴中得到佐证。其参考文献及根据个人经验将消渴从肝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火灼肺、肝火犯胃、肝胆湿热、肝阴不足、肝肾阴虚、厥阴寒热错杂型八证。分别治宜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黛蛤散合泻白散,一贯煎,龙胆泻肝汤,加减复脉汤,滋水清肝饮和乌梅丸或连梅饮加减。2.从脾(胃)论治李玲从脾的病理生理特点,饮食失节、五脏柔弱、情志失调的病因,脾气虚弱和脾阴虚的病机得出脾气虚弱、湿邪以及陈气蓄积、脾阴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脾肾功能失常为糖尿病重要的病理环节,脾胃失常关系到糖尿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刘振杰等认为脾虚胃强(胃热)贯穿糖尿病的各个时期,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疗上以扶脾抑胃为主,用白虎人参汤加减,根据脾虚胃强这一矛盾的主次,兼顾病程分期,或健脾或清胃。早期以健脾为主,清胃为辅;中期以清胃为主而辅以健脾;后期以脾胃兼顾,滋阴润燥,加以辨证施治,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从肾论治向文政等认为肾藏元阴元阳,是人机体先天之本。肾的阴阳失调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肾阴充足,可滋肺胃之阴,肾阴亏虚,阴虚火盛,金水无源,肺金受损,则水液代谢失常,直趋而下成小便数;肾阴虚火旺,虚火可灼胃,胃热而消谷。肺燥、胃热、肾虚三者并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以肾虚为主。消渴的病机演变也与肾有密切的关系,治病求本,最后指出调补肾中阴阳,使阴以配阳,阴阳平和方是治疗消渴的大法。松涛以肾气丸为基础方,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熟附子、肉桂、黄芪、党参、葛根、白术治疗糖尿病。周洵如以滋肾补肾为治疗大法,用黄芪、生地黄、黄连、大黄、山茱萸、枸杞子、桃仁、肉苁蓉、黄精、玉米须治疗糖尿病。此外,补肾法常与健脾、益气、调肝、化瘀、利湿等法联合应用。4.从心论治张庚良认为消渴与心火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心火是病发消渴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并在临床中辨证属心火的消渴患者采用清心泻火法。心火分实火与虚火,实火表现为口干口渴、心烦、第一章糖尿病5失眠多梦、烦躁、多汗、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便秘、舌尖红或舌红、苔黄、脉滑大或左寸滑大而数。实火予以清心泻火、止渴除烦。虚火则表现为口干饮水不多、心烦、心悸、盗汗失眠、手足心热、疲乏无力、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给予滋阴养血,清心安神。治疗宜选用入心经、苦寒、甘寒之药,如黄连、淡竹叶、连翘、牡丹皮、木通等。刘宏伟等人认为五脏虚弱导致消渴与心主血脉相关,七情内伤导致消渴与心主神志,脏腑传变导致消渴与心阳盛衰相关,认为消渴病机是以心的功能不足,血虚阴燥为关键,以气虚血瘀贯穿消渴病的始终。四、病证结合诊疗现代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我国医师和患者均已普遍接受病证结合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强调病和证各自的重要性,是中西医结合的较高层次,其发展成果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病证结合首先要“辨病”,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然后再“辨证”,依据中医学理论,分析各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辨识证候,改善症状。现代医家诊疗糖尿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参照病种病程和分期分型,用药上以降糖药物为首选,兼顾安胎、降压、调脂等特殊病情,同时注意预防为先、先期用药等,这些都是重视“病”的体现。但需要注意在强调“病”的同时,不能忽略“证”的重要性,“病”是从时间上观察疾病所处的阶段,“证”是从空间上观察疾病整体的状态,两者不可偏颇,更不能或缺。所以糖尿病领域的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需要继续重视“病”的阶段性,但不能忽视“证”的整体性。第二节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方案的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是由早期的胰岛素抵抗转变为晚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相比,病证结合诊疗模式集合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在诊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医家的接受程度最广。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已成为医学界诊疗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诊疗方式。一、文献调研一2型糖尿病23139例文献调研分析研究(一)文献调研分析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本次文献调研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1991~2001年近10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诊治水平;了解本病的辨病辨证、中医药治疗及防护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要重点掌握本病的基本病机及内部转化规律,以及对主要证型的初步确立,结合对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初步基础。1.调研的方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反映被调查文献的原作者的内容,保持原貌,逐篇填写文献调研登记表,全面反映近10年来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及防治水平。调研的范围及时限以国家级杂志为主,及部分省级杂志与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属于核心期刊者。凡创刊超过10年者,从1991~2001年;凡创刊不足10年者,从创刊号起至2001年止。专著及教材也以此10年出版者为调研内容。中医古代文献因没有糖尿病病名,更无1型与2型之分,故不予收录。收录文献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对象。凡纯西医西药研究的文献概不纳入。尽管收录文献有502篇,但缺漏文献仍较多,笔者仅就收集到的文献加以分析、报告。因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绝大多数,有些文献虽未指明为2型,但实指2型,可以收录。有些文献无法排除1型者,一般不予收录。个案报告及不足30例者,一般不纳人,但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可以酌情纳入。2型糖尿病及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概不纳入。2.调研的分类分基础研究类与临床研究类。每一类再分多项调研内容。有的文献两类多项兼有者,只算一篇数量,但可允许两处使用。6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3.调研的步骤第一步文献检索,采用手工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第二步设计文献调研登记表;第三步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逐篇登记;第四步撰写文献调研报告。文献调研共收集文献502份,其中来源于杂志472份,来源于著作、教材等文献30份(二)基础类文献调研分析研究1.基础类文献调研综合分析基础研究共收文献108份,占文献总数的21.5%。分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探讨、证候、诊断指标、实验研究、名医经验、综述及其他,具体数目见表1一1。表1-1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类文献调研内容份额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指标实验研究名医经验综述其他108141511172622.流行病学调研总体来看,调研文献较少。据现有资料仅有河南地区、上海地区、广东佛山地区、北京地区、湖南长沙地区等做过1000例以上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报告与分析反映了一些情况。糖尿病的患病率,北京地区曾对城乡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354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组高于中年组,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乡村。结论是北京市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糖尿病高发国家的下限。可见中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据山东1996年的调查,沂水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山东省1981年农村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增高近3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女性比男性早发病10年。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关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广东佛山地区的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最为常见,符合中医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的观点,同时对传统的“阴虚燥热”观点提出了质疑。河南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出传统的“三消辨证”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临床需要,使用新的、更合理的、更实用的辨证分型方法取代传统的三消辨证已是势在必行。并提出“气血津液辨证”方法可以概括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实用性强,易于临床推广。其调查统计的1402例辨证分型的比例为:气阴两虚819例,占58.42%阴虚燥热327例,占23.32%;气虚血瘀195例,占13.91%;阴阳两虚61例,占4.35%。有人曾调查10年间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燥热证,多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约占50%;气阴两虚证,最常见,可见于早、中、晚期,约占80%;阴阳两虚证,多见于晚期重症患者,以并发肾病最为多见,约占20%。以上3家的调查虽有差异,但气阴两虚证最多见是一致的。关于糖尿病并发病的调查,常见的并发病有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眼底病、皮肤病及糖尿病足等。其表现的证候多种多样,河南的调查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频次较高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肾虚证53.62%,气虚证50.43%,阴虚证43.73%,提出糖尿病并发症(病)的患者表现为肾虚、气虚、阴虚居多,并认为虚多实少,说明糖尿病日久,肾元亏虚,气阴两虚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病机。但笔者认为,上述肾虚证、气虚证、阴虚证,无论在概念上与临床上,是有相互涵盖与交错的,即阴虚与气虚主要是指肾的阴虚与气虚证,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脏腑的阴虚与气虚证,如肺、肝、心、脾、胃的阴虚或气虚证。故用气阴两虚证来概括即可。长沙地区1718例的调查,仅并发肾病者,气阴两虚证就占51%,也支持这一结果。其中兼夹血瘀证者占58.1%,兼夹湿热证者占47.1%,故长沙地区的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主要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夹瘀夹湿也不容忽视。本虚标实应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特点。3.病因病机调研上述流行病学的调研已经反映出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其他非流行病学文献调研也基本一致。多数文献认为2型糖尿病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日久病情加重,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标实多为瘀血、燥热、湿阻等。因此在辨证论治时必须处理好补虚与泻实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已病与未病的关系。但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责之于肾,认为气阴两虚主要指肾元亏虚;有···试读结束···...

    2022-08-24 epub 图书 epub出版物

  •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赵玲,宋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作者】赵玲,宋薇主编【页数】40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132-5470-0【价格】92.00【分类】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赵玲,宋薇主编.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提要: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本书出版价值在于:除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之外,还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知识计量与图形绘制的结合,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领域,以”一图胜万言”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中、西医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各自特色和差异,为该领域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科学知识图谱将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收获视觉化数据带来的惊喜信息。尤其是其与祖国传统医学的结合将给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注入新鲜血液。《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诊治》内容试读第一章“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肾脏疾病(diaetickideydieae,DKD)或糖尿病肾病(diaeticehroathy,DN)是指由糖尿病(diaetemellitu,DM)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以往用DN(DiaeticNehroathy)表示,2O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IDOQI),简称NKF/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DN侧重于病理诊断,主要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但是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脏损害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小球病变,因此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采用术语DKD取代DN。糖尿病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临床特点为蛋白尿,继而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当进入到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dtagerealdieae,ESRD)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肾脏病,大约为后者的14倍,在欧美糖尿病肾脏疾病已成为引起ESRD的最主要原因。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死于心血管疾病,约有接近50%的病人将会出现糖尿病肾脏疾病。了解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有助于有效防治其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预后。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国际糖尿病联盟(theitermatioaldiaetefederatio,IDF)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在高收入国家,2型糖尿病占85%~95%在中等收人和低收入国家可能更高。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增长55%,达到6亿。因糖尿病死亡人数和医疗费用支出日益增加,糖尿病疾病负担日趋严重。2005年英国基层医疗数据库记录糖尿病年发病率为4.31%0。意大利2007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0.2011年美国对≥2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率约11.3%(2560万),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更高。···试读结束···...

    2022-07-27 肾脏疾病糖尿病 肾脏疾病 糖尿病能治愈吗

  •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作者】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页数】420【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189-5477-3【价格】128.00【分类】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参考文献】简小兵,王文英主编;陈丽兰,李慧枝,赵志祥副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从事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的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撰写而成。全书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代谢性骨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共计八部分,每个部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方面进行阐述,既突出中医药特色,又积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新颖实用。...

    2022-07-27 关于糖尿病的参考文献 糖尿病治疗文献

  • 创业不死法则pdf下载百度云|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创业不朽df电子书可免费下载。这是一本关于创业的书。作者根据真实创业者的交流,为读者带来精彩的书籍内容,帮助后来的创业者。可以少走弯路,避免踩到创业中出现的坑。创业不朽df总结相对于“成功”,“不朽”对于创客来说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们进入了创业的繁荣时期,大众创业的快速发展让创业泡沫日益膨胀。激烈竞争、资本博弈、政策风险、战略失误、创始人弃权。创业路上的这十个陷阱,也让很多创客望而却步。创业路上有长生不老的法则吗?创客如何规避风险和陷阱,让自己的企业站稳脚跟?“艾问人”创始人、财经双语主持人艾诚是对话企业家中经验丰富的创客,包括万科诚品创始人陈念、创始人李青、易侠创始人科技韩坤。瓜子创始人、瓜子二手车直销网CEO杨浩勇,喜少爷创始人孟冰,易到创始人周航,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苏华快手创始人e洗袋创始人张荣荣在创业路上寻求不朽法则,为创业者出谋划策,在实战中指导创业者,启发创业者。失败不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创业者和后来者能够从创业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和启发,创业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人们为了成功和胜利而面对失败。本书从这个角度对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与“成功”相比,“不朽”是创客们更多思考的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们进入了创业的繁荣时期,大众创业的快速发展让创业泡沫日益膨胀。激烈竞争、资本博弈、政策风险、战略失误、创始人弃权。创业路上的这十个陷阱,也让很多创客望而却步。创业路上有长生不老的法则吗?创客如何规避风险和陷阱,让自己的企业站稳脚跟?“艾问人”创始人、财经双语主持人艾诚是对话企业家中经验丰富的创客,包括万科诚品创始人陈念、创始人李青、易侠创始人科技韩坤。瓜子创始人、瓜子二手车直销网CEO杨浩勇,喜少爷创始人孟冰,易到创始人周航,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苏华快手创始人e洗袋创始人张荣荣在创业路上寻求不朽法则,为创业者出谋划策,在实战中指导创业者,启发创业者。失败不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创业者和后来者能够从创业的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和启发,创业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人们为了成功和胜利而面对失败。本书从这个角度对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生死存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经营企业的必需品。创业不朽df作者艾诚,财经双语主持人,赛富亚洲投资合伙人,新媒体“艾问人”创始人,着有《创业常识》、《奋斗是一种信念》。曾任驻纽约财经评论员、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投资顾问。毕业于哈佛大学。2016年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影响力人物之一,热衷于公益和媒体政策研究。艾问传媒是一个记录时代人物的全媒体平台。每年记录近千名企业家、投资人、企业,并通过电视、广播、杂志、网站、视频、音频、书籍、会议、榜单等多层次的产品链,传播企业家精神创新,探索财富创造规律,先后制作了《艾问·今日人物》、《艾问·人物》、《艾问·人物榜》、《艾问·全球知识》。创业不朽df目录推荐序列1在商业的泥潭中培养光明的人性建议2为什么死亡是企业的宿命在黑天鹅的时代,没有长生不老的规律,只有生与死第一章:真假需求之争第2章烧钱之战第3章:团队内部病房第四章:奥特莱斯之战第五章产品大战第六章生态竞赛第7章资本博弈之战第8章政策争议第9章战略之战第10章创始人之战...

    2022-05-13 创业法则有哪些 创业生存法则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