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谢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作者】谢冉著【页数】390【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576-6446-6【价格】68.00【分类】中草药-临床应用【参考文献】谢冉著.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内容提要: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选载具有不同地貌类型和当今各民族实用而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矿物类中药数百种,按传统功效分类:包括辛散表邪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祛寒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消食药、驱虫药、理气药、活血祛瘀药、麻醉止痛药等,每章按本类中药作用的共性再做进一步的细分,然后每味中药均按“基原品质”“性能特点”“成分药理”“功效应用”“使用注意”几个要点分述。《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方向。中药学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虽然近十年来也提出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新概念,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中药不合理应用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现象日渐增多,中药毒副作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降低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立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医院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节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医对药物在临床应用情况的逐渐重视而发展出一门新学科临床药学。随着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热潮进一步升温,中药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药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如何运用中医药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最安全的防治疾病效能,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阐明其有关作用机制等,这些因素又促使产生了一门新学科一中药临床药学。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此,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临床药学的概念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以患者为对象来研究药品及其制剂与机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内容涉及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以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合理、有效、安全使用药物,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水平。临床药学也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工作,药师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药学知识,提出用药方案,监控用药过程,追踪用药结果,作出用药评价,计算用药成本,全面服务于患者。临床药学工作的实施需要得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工作实践中药师、医师和护士三方面应开展团队式的紧密协作。二、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药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为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学术界有“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两种提法,我们认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虽然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两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其核心是临床合理用药。但从狭义上讲,两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是不完全相同的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来源于临床的,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现代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总之,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各有侧重,具体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中药临床药学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故中药临床药学不可以称为临床中药学。三、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传统中医药学对中药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中医药重视“病”“证”“药”三者的结合,重视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的不同而施行个体化的给药方案,这些都体现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深厚根基,也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纵观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发展史,均曾经历“结合分离结合”的发展轨迹。中医学和中药学也是如此。古时候中医中药不分家,“上山采药,下山行医”,有不少医家善药,也有不少药家善医,孙思邈、李时珍等先贤即为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细化,医药逐渐分离,中医师只管辨证开方,中药师只管调配发药,两者各行其是,医不识药,药不懂医,中医和中药脱离的状况愈加严重。然而,中医药之所以历时数千载而不衰,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中药的紧密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正是顺应医药学科发展轨迹将中医学和中药学再次结合的必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以及降低中药毒副作用的需要,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在全民医保中所占比重也是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用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中成药重金属·第一章概论·砷、汞含量严重超标事件以及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等一系列中药药害事件使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但究其根源,并不是中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出现了问题。如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就是将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当作木通科的木通、将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当作防己科的粉防己来使用,而且是长期过量使用,比利时马兜铃酸肾病事件的患者平均服用“苗条丸(含广防己)”达12个月,国内一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长达20年,结果出现了由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再如近年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多是因为用法用量控制不当、忽视患者药物过敏史、溶媒选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等诸多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了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从2010年到2012年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分别占总报告数的比例已从13.8%上升至17.1%,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各类药物的第二位,在2011年的年度报告中更是重点提示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问题。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中药的安全风险在我国药品安全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何合理地使用中药,避免中药药害事件及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再如最常见的感冒,中医有风寒和风热之别,常用中成药中的荆防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扑感片等是专治风寒感冒的,风热感冒则不宜用,而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是专治风热感冒的,风寒感冒则不能用,同是感冒,证型不同则根据辨证论治后所选治法方药不同,而临床医师(特别是西医)在选药时经常是望文生义或按病选药,从而导致药不对证,造成病情延误甚至病情加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其工作核心就是的合理用药,中药临床药师的工作就是和临床中医师一道,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目的。这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祖国的中医中药事业,使中医中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人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现状,医院药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采购供应药品,收方发药”的工作模式,转向以开展为医、护、患提供“药学技术服务”的临床药学工作上来,积极协助医师、帮助患者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药临床药师,为积极开展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节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一、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随着医院药学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少开展起来,药学服务便成为热门话题见诸报刊,然而涉及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西药药学服务的。中药临床药学由于情况更加复杂,重视程度不够,起步晚,难度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探索。3·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中医、中药的密切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才能够历时数千载而不衰,并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这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及其他民族药之所在。中医的选药程序遵循“理法方药”之则,即在明辨发病机制后确定治疗原则,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剂及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组方时要考虑中药的性味归经、君臣佐使及中药的毒性等;服药时要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此亦即时辰用药理论;此外,用药还要考虑证候禁忌、配伍禁忌、饮食禁忌等。因此,从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时至今日仍值得药学工作者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与现代临床药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药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阐述,而现代临床药学是从微观的角度对问题加以阐述。二、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与目前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于中药的特殊性,其工作内容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包括:(一)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中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中医理论,重视理法药的整体性,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这就决定了中药临床应用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医临证处方多无恒定剂型,以汤剂为主,煎服方法可随病情、用药习惯而变化。药物的个体化给药实际上已是中医治疗的特色。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在中医理论指与下使用中药(包括中成药)本身就是不合理用药。因此,中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参与中药给药的方案制订,以确保中药安全合理地应用于临床,这是中药临床药学主要内容。(二)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当为一位患者选定了最佳用药方案之后,就需要有药师、医师、护士共同合作,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是要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建议临床医师重新修订药物治疗方案。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注意收集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资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目前,大多数的医院特别是二级三级医院都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了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以求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尽量减轻对患者的损害,维护患者的用药权利,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或重演。所以说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工作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最有成效的工作之一。(三)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监测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时间进程;生物利用度用于表示药物制剂中的主药到达体循环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不同的病患、不同的制剂,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危重患者,他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用·第一章概论·毒性大的或生理活性强的药物,更应特别注意监测,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用药方案,建立检测方法和药效学参数。当然,目前对中药的药动学研究还为数不多,且大部分仅限于动物实验,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由于对临床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监测,将会为临床更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作出更大贡献。(四)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中药理论的研究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前提。中药理论,如药性的寒、热、温、凉等都是朴素的抽象概念,缺乏客观指标。在中药学总论中已不再提及的中药形质学说,其中有些仍有指导意义,如芳香之气,具有辟浊化湿、解暑、行气、开窍等作用,其中部分药理作用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又如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中药药效,如疏肝解郁、补气健脾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释。除在实验研究中,建立适当“证”的模型外,更应该直接从临床观察中药对不同患者的作用,以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将有助于揭示中药性味归经等理论学说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而这些中药理论的研究与验证对于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研究复方配伍是中药应用的普遍形式,根据药物性质并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如气血同调、寒热并用、补攻兼施、升降相伍等以及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进行配伍用药。如标本兼顾、上下结合、表里双解、脏腑同治等均属此类。又如中医处方用药,组合有君、臣、佐、使之别。医家运用处方法则,使各种药物有机配合发挥其最大效用。而近年来中西药配伍应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有些配伍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有些配伍却能产生毒副反应,降低药物疗效。这些配伍的规律值得进一步探索,掌握和运用这些配伍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仉研究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六)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师在医师处方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是针对中药辨证施治原则、药物配伍、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将不合理用药分析和合理用药建议及时反馈给处方者,重点放在事前防止发生的环节上,更强调及时干预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中药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的一种干预方法,对于确保中药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中药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最容易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之一。(七)用药咨询与药学信息服务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现代化和水平,是药学咨询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在逐年增加,而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5·实用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巨量的药物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因此,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收集有关中药治疗方面的资料,建立药学情报信息库,以便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并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还要主动向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做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患者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以提高中药临床的治疗效果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八)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应用中药后致使某个或几个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它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超量、超时、滥用、误服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大量应用到临床。很多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也呈上升趋势,药源性疾病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研究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降低其发生率和减轻其病变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药品合理应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患者获得临床需要的药物,采用满足个人需要的剂量,服用适当的期限,并具有最低的成本。”其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即以尽可能小的经济代价,在承担最小治疗风险的情况下,用药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做到了合理用药。中药的合理应用,也即发挥中药最大程度的治疗优势,解除患者痛苦,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作用。中药在其应用过程中,一直以来比较强调有效性。近年来随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药物应用的经济性却一直被忽略。尤其这几年,中药价格不断上涨,一直以来较西药“简、便、验、廉”的中药突然间成了老百姓用不起的“贵族药”。因此,中药药物经济学也应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即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中医药特点及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着重评估中药治疗的成本一效果(益)关系,提倡合理用药,以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十)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其使用价值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一直以来中医药存在疗效评价体系不规范,以及中医药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并且在临床药学实践中,中药临床药师时常要面临新药和老药新适应证的不断提出等大量资讯,如何正确地搜集和利用有效的文献,判断研究报告中可能的偏倚,如何去伪存真、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文献评价方法成为关键。循证药学正是临床药师搜集、评价科研证据(文献),评估其在制订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是以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无6···试读结束···...

    2022-08-27

  • 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孙丽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药临床药学概论》【作者】孙丽著【页数】361【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ISBN号】978-7-5576-5769-7【分类】中药学-临床药学【参考文献】孙丽著.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9.图书目录: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内容提要:本书重点介绍了中药中药相关概念、中药学的含义、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功效的含义和分类。中药的性能方面,着重分项介绍了各主要性能的含义、确定依据、其与功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内容更加翔实,概念更加准确。中药的性能方面,着重分项介绍了各主要性能的含义、确定依据、其与功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内容更加翔实,概念更加准确,使中药基本理论更加丰富和实用。本书删繁就简,概括性强,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叙述详实,条理清晰,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参考书。《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内容试读第一章概论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方向。中药学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虽然近十年来也提出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新概念,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中药不合理应用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现象日渐增多,中药毒副作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最大限度降低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立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医院中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节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医对药物在临床应用情况的逐渐重视而发展出一门新学科临床药学。随着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热潮进一步升温,中药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药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如何运用中医药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最安全的防治疾病效能,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阐明其有关作用机制等,这些因素又促使产生了一门新学科一中药临床药学。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此,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临床药学的概念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以患者为对象来研究药品及其制剂与机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药学分支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研究内容涉及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以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合理、有效、安全使用药物,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水平。临床药学也是一项应用性研究工作,药师在临床治疗上运用药学知识,提出用药方案,监控用药过程,追踪用药结果,作出用药评价,计算用药成本,全面服务于患者。临床药学工作的实施需要得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同时在工作实践中药师、医师和护士三方面应开展团队式的紧密协作。二、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中药临床药学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中药临床药学概论·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药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为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学术界有“中药临床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两种提法,我们认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虽然都涵盖“临床”“中药”,从广义上讲,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药”,研究范畴均限于“临床”。两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其核心是临床合理用药。但从狭义上讲,两者的逻辑定义却各有侧重,是不完全相同的。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是如何应用的,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来源于临床的,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药物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多种现代监测为手段,研究中药的体内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一门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就其属性来说,它是临床药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问题。总之,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各有侧重,具体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中药临床药学更侧重于合理用药,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故中药临床药学不可以称为临床中药学。三、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中药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传统中医药学对中药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中医药重视“病”“证”“药”三者的结合,重视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的不同而施行个体化的给药方案,这些都体现了中药临床药学的深厚根基,也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纵观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发展史,均曾经历“结合分离-结合”的发展轨迹。中医学和中药学也是如此。古时候中医中药不分家,“上山采药,下山行医”,有不少医家善药,也有不少药家善医,孙思邈、李时珍等先贤即为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细化,医药逐渐分离,中医师只管辨证开方,中药师只管调配发药,两者各行其是,医不识药,药不懂医,中医和中药脱离的状况愈加严重。然而,中医药之所以历时数千载而不衰,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中药的紧密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正是顺应医药学科发展轨迹将中医学和中药学再次结合的必然。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以及降低中药毒副作用的需要,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在全民医保中所占比重也是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用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中成药重金属·第一章概论·砷、汞含量严重超标事件以及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等一系列中药药害事件使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但究其根源,并不是中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出现了问题。如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就是将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当作木通科的木通、将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当作防己科的粉防己来使用,而且是长期过量使用,比利时马兜铃酸肾病事件的患者平均服用“苗条丸(含广防己)”达12个月,国内一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服用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长达20年,结果出现了由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再如近年频发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多是因为用法用量控制不当、忽视患者药物过敏史、溶媒选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等诸多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了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从2010年到2012年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分别占总报告数的比例已从13.8%上升至17.1%,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各类药物的第二位,在2011年的年度报告中更是重点提示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问题。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中药的安全风险在我国药品安全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何合理地使用中药,避免中药药害事件及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再如最常见的感冒,中医有风寒和风热之别,常用中成药中的荆防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扑感片等是专治风寒感冒的,风热感冒则不宜用,而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是专治风热感冒的,风寒感冒则不能用,同是感冒,证型不同则根据辨证论治后所选治法方药不同,而临床医师(特别是西医)在选药时经常是望文生义或按病选药,从而导致药不对证,造成病情延误甚至病情加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其工作核心就是的合理用药,中药临床药师的工作就是和临床中医师一道,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目的。这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祖国的中医中药事业,使中医中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人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现状,医院药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采购供应药品,收方发药”的工作模式,转向以开展为医、护、患提供“药学技术服务”的临床药学工作上来,积极协助医师、帮助患者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药临床药师,为积极开展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节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一、中药临床药学的特点随着医院药学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少开展起来,药学服务便成为热门话题见诸报刊,然而涉及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西药药学服务的。中药临床药学由于情况更加复杂,重视程度不够,起步晚,难度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探索。3·中药临床药学概论·中医、中药的密切结合对认识中药、合理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中医药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所以才能够历时数千载而不衰,并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这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及其他民族药之所在。中医的选药程序遵循“理法方药”之则,即在明辨发病机制后确定治疗原则,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剂及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组方时要考虑中药的性味归经、君臣佐使及中药的毒性等;服药时要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此亦即时辰用药理论;此外,用药还要考虑证候禁忌、配伍禁忌、饮食禁忌等。因此,从临床药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看,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临床药学早有认识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时至今日仍值得药学工作者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与现代临床药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药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阐述,而现代临床药学是从微观的角度对问题加以阐述。二、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内容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与目前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于中药的特殊性,其工作内容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包括:(一)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中药的临床应用,离不开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中医理论,重视理法药的整体性,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这就决定了中药临床应用必须面临的问题,中医临证处方多无恒定剂型,以汤剂为主,煎服方法可随病情、用药习惯而变化。药物的个体化给药实际上已是中医治疗的特色。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在中医理论指与下使用中药(包括中成药)本身就是不合理用药。因此,中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药药物治疗参与中药给药的方案制订,以确保中药安全合理地应用于临床,这是中药临床药学主要内容。(二)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当为一位患者选定了最佳用药方案之后,就需要有药师、医师、护士共同合作,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是要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旦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建议临床医师重新修订药物治疗方案。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注意收集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资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目前,大多数的医院特别是二级三级医院都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了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以求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尽量减轻对患者的损害,维护患者的用药权利,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或重演。所以说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工作是中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最有成效的工作之一。(三)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度监测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时间进程;生物利用度用于表示药物制剂中的主药到达体循环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不同的病患、不同的制剂,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危重患者,他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用4·第一章概论·毒性大的或生理活性强的药物,更应特别注意监测,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用药方案,建立检测方法和药效学参数。当然,目前对中药的药动学研究还为数不多,且大部分仅限于动物实验,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由于对临床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监测,将会为临床更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作出更大贡献。(四)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中药理论的研究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前提。中药理论,如药性的寒、热、温、凉等都是朴素的抽象概念,缺乏客观指标。在中药学总论中已不再提及的中药形质学说,其中有些仍有指导意义,如芳香之气,具有辟浊化湿、解暑、行气、开窍等作用,其中部分药理作用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又如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中药药效,如疏肝解郁、补气健脾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释。除在实验研究中,建立适当“证”的模型外,更应该直接从临床观察中药对不同患者的作用,以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制。结合临床研究中药理论,将有助于揭示中药性味归经等理论学说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而这些中药理论的研究与验证对于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研究复方配伍是中药应用的普遍形式,根据药物性质并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如气血同调、寒热并用、补攻兼施、升降相伍等以及根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进行配伍用药。如标本兼顾、上下结合、表里双解、脏腑同治等均属此类。又如中医处方用药,组合有君、臣、佐、使之别。医家运用处方法则,使各种药物有机配合发挥其最大效用。而近年来中西药配伍应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有些配伍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有些配伍却能产生毒副反应,降低药物疗效。这些配伍的规律值得进一步探索,掌握和运用这些配伍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药之间及中西药之间的配仉研究也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六)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点评是临床药师在医师处方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中药处方点评工作是针对中药辨证施治原则、药物配伍、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禁忌、药物相互作用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将不合理用药分析和合理用药建议及时反馈给处方者,重点放在事前防止发生的环节上,更强调及时干预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中药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的一种干预方法,对于确保中药的合理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中药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院最容易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之一。(七)用药咨询与药学信息服务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现代化和水平,是药学咨询工作的重要工具。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在逐年增加,而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中药临床药学概论·巨量的药物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因此,中药临床药师应经常收集有关中药治疗方面的资料,建立药学情报信息库,以便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并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还要主动向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做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患者能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以提高中药临床的治疗效果和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八)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应用中药后致使某个或几个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它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超量、超时、滥用、误服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大量应用到临床。很多临床医师对中药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也呈上升趋势,药源性疾病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研究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防治中药药源性疾病,降低其发生率和减轻其病变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药品合理应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患者获得临床需要的药物,采用满足个人需要的剂量,服用适当的期限,并具有最低的成本。”其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即以尽可能小的经济代价,在承担最小治疗风险的情况下,用药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做到了合理用药。中药的合理应用,也即发挥中药最大程度的治疗优势,解除患者痛苦,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作用。中药在其应用过程中,一直以来比较强调有效性。近年来随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药物应用的经济性却一直被忽略。尤其这几年,中药价格不断上涨,一直以来较西药“简、便、验、廉”的中药突然间成了老百姓用不起的“贵族药”。因此,中药药物经济学也应是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即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中医药特点及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着重评估中药治疗的成本一效果(益)关系,提倡合理用药,以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十)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其使用价值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一直以来中医药存在疗效评价体系不规范,以及中医药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并且在临床药学实践中,中药临床药师时常要面临新药和老药新适应证的不断提出等大量资讯,如何正确地搜集和利用有效的文献,判断研究报告中可能的偏倚,如何去伪存真、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文献评价方法成为关键。循证药学正是临床药师搜集、评价科研证据(文献),评估其在制订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做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是以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因此,开展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无···试读结束···...

    2022-08-27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药学书 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社

  • 中药临床》谢新才,孙悦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药临床》【作者】谢新才,孙悦著【页数】601【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132-3547-1【分类】中草药-临床应用【参考文献】谢新才,孙悦著.中药临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中药临床》内容提要:《中药临床》一书为“中医心阅”丛书之一。为作者20余年思考中医中药的心悟之作。《中药临床》分上篇中药总论(含中药理论、中药药性、药物的相互作用、中药药理学4章)、中篇用药思路(含引经药和引药,部位选药、脏腑选药、性能选药、时间选药和病症选药,中药现代化和西药中药化3章)以及下篇临床应用(含感冒、咳嗽、喘证、肺胀、肺痈、肺痨、胸痹(冠心病)、癫狂、痫证、痞满(胃下垂)、泄泻、痢疾、便秘、便血、头痛、肝炎、鼓胀、水肿、淋证、阳痿、不育症、糖尿病(消渴)、郁证、汗证、虚劳、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痿证、乳痈、甲亢(瘿瘤)、瘰疬、肠痈、丹毒、脱疽、烧伤、冻疮、毒蛇咬伤、脑外伤、粉刺、瘾疹(荨麻疹)、脱发、月经病、崩漏、带下、不孕、痄腮、儿童多动综合征、鼻渊、鼻鼽、鼻衄和白内障(圆翳内障)50章)分别进行阐述。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实践,科学性、实用性强,并具有创新性,对中医中药理论研究、继承与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用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中药临床》内容试读上篇中药总论中药临床第一章中药理论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作用机制、功效和使用规律,并且只有当按西医学理论考虑其应用时,这样的药物,就称为西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五代韩保昇也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由此可见,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所谓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上篇中药总论5到宇宙这样大系统来考虑问题的,因此,在西方医药学走向方法学的死胡同的今天,中医学仍葆其美妙青春,甚至可以说,中药学仅仅走入深入发展—即现代科学化—的新起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学,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提高,当务之急是要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研究。药性,即药之本性、性、性理,或后世部分专著所称性能,就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属性和性质。或者,从另一角度来讲:决定一种物质可以作为药的性质或属性,即药性;赋予一种物质药的特征的性质和属性,都可称为药性。药性的完整会义:应该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或者,决定一种物质成为中药的性质或属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药性理论包括以下类别。一、基础药性理论1.抽象药性与中国古代哲学及中医基础理论有直接联系的药性理论。如药性阴阳、五行、易理、运气(生成禀受,运气用药)等。2.形性药性包括形质和性气等,如剂量、色、臭、味、形质、气(性),有毒无毒等理论。3.向位药性包括归经(经络、脏腑)、气血营卫、升降浮沉等理论。4.功能药性主要是药物治疗作用的概括。5.配伍药性主要指药与药配伍后的药性变化或复合药性理论,如七情、引经、药引、药时等;十八反、十九畏也包括在内。6.方剂药性包括方剂组织与方剂内药性关系,相互影响,如君臣佐使、七方等;以及以方剂为单位的药性理论。6中药临床7.禁忌包括药忌、服药禁忌、妊娠禁忌等。二、采制应用药性理论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严重损害药材资源。如果生长或栽培、驯养的环境适当,土地合宜,采收适时并有计划,贮藏恰当,则药材质量高,药性强,疗效好;反之则药性弱,疗效差。早在《神农本草经》已经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当今,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制剂与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关系。(一)产地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区的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差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就是这个原因。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指来自传统产区,质量好、疗效高的中药材。道地药材的形成,是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与生产、管理技术有关,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药材,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贝母,浙江的白芷、菊花、芍药,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广东的陈皮、砂仁、藿香,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宁夏的枸杞子,甘肃的当归,山西的党参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试读结束···...

    2022-08-27 孙悦的作品 孙书悦个人资料

  • 从头到脚中药养pdf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从头到脚的中医df免费下载,本书为喜欢中医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个人调理。全书共15章,提供脱发、偏头痛、干咳口服中药保健等信息。从头到脚的中医概论df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保健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个整体的把握。我经常打这个比喻,中医治疗就像写字画国画。整体层次和修为都达到了境界。只要毛笔写下,轻描淡写就是艺术品。如果没有水平,无论你怎么写,怎么画,都出不出好的作品。它似乎含糊不清,难以掌握。不过经过长期的猜测、实践和了解的积累,境界提升了,这东西也掌握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从头到脚中草药df作者吴胜贤,医学博士,师从著名中医王永彦院士,199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德国蒂宾根大学医院临床试验协调中心访问学者,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特邀专家。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从头到脚中草药df主要内容第1部分: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第2部分:偏头痛的中药第3部分:中医治疗脱发第四章:中医眩晕第五章震颤的中药治疗第6章:治疗抑郁症的中医第7章中药过敏第8章:治疗口干的中药第九章中医止咳调理第十章:中医心悸第11条:中药胃痛中医自汗盗汗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中药治疗水肿第14章:治疗腰腿痛的中医第15章:治疗足跟痛的中医...

    2022-05-11 中药药养心式 中药药养生从什么开始

  • 一本书读懂中药典故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一本看懂中国药典df是张宏所著的中草药科普书籍。你领略了中医的魅力。一本看懂中国药典df内容的书张宏主编的《一本书读懂中国药典——功效与用法》作者收集整理了208个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医传说典故。为了让大家在有趣的传说典故中更容易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中医典故看书——功效与用法》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每种中药的性、味、经、效。、治病等。希望大家能在中医的传说典故中体验到中医的神奇魅力,让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过上健康的每一天!电子书在线试读白薇白薇性味苦、咸、寒。归于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用于阴虚内热,风湿,灼热嗜睡,肺热咯血,温疟,痰疟,产后两虚,血瘀,热淋,风湿痛,瘰疬。在动荡的年代,老百姓最怕打过仗的士兵。打过几场仗的士兵,跟土匪差不多。他们焚烧、杀害、强奸和抢劫。他们甚至纵容士兵做坏事,所以百姓听到战争的消息,不得不尽快逃离灾难。这被称为“跑回来”。今年又发生了一场战争,周围村庄的人都逃走了。只有一个病人无法逃脱,他的妻子留在家里陪他。夫妻俩明知道军队来了不会有好结果,但只能听天由命。那天晚上,老婆正在煎药,就听到有人敲门:“大哥,开门,救救我!”声音很凄惨。和丈夫商量了一会儿,妻子打开了门。只见一个衣衫凌乱的士兵,走进门内,跪下求道:“大哥大嫂,救命啊!”“你怎么了?”我们被打败了!兄弟们死而逃亡,只剩下我一个人。大哥,我需要一些旧衣服给我换一下,不然我被抓到这里会被斩首。“病人很同情,让他的妻子给他找了一套衣服给他换了。病人的妻子还把士兵的制服扔到了门外的水坑里。会议结束后不久,一群人来到了房子周围。一个士兵猛地冲进门口,问道:“你家有外人躲藏吗?”“不。”士兵一把拉住女人,问道:“那两个男人是谁?”“床上躺着的是我老公,他病了,这是请来的医生,你看,这不是汤剂吗?”士兵将药罐踢翻,命令将三人拉到门外殴打。这群士兵趁机蜂拥进屋,能拿的东西,能装的东西,最后放火烧了屋子才离开。当一行人走远时,逃跑的士兵帮助病人的妻子灭火,并抢救了一些沉重的家具。然后,他哭着说:“哥哥和嫂子,对不起,你为了救我受了委屈。”病人说:“别提了,反正我的病也无药可救,过好每一天!”“你有什么?生病了?”“全身发热,手脚无力。”“有多久了?”“我已经躺了一整年了。”“你问过医生吗?”“我问了很多人,吃什么药都不好。”士兵走上前,握住病人的手腕为他切脉。过了一会,他说:“我能治好这个病,我早上去找药。”第二天,士兵在后面挖了几株长着椭圆形叶子和紫褐色花的野草,说:“嫂子,把根洗干净,煎给大哥吃。然后再多挖一点,让大哥多吃点,过几天病就好了。”“谢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夫妻救了我,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病人急忙道:“留个名吧,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来来去去。”“我叫白薇,只要不死,我就会来看你。”说完,那位遇难的士兵离开了。病人的妻子做了药,丈夫吃了之后感觉好多了。又吃了一个月,病得真好。当村民们回到村里时,他们都问病人情况如何。病人说:“朋友送我药。”“什么药?”“就是这种草。”“什么名字?”“那他没说。不过,他答应再来看我,然后我们再见面。问吧。”然而,白薇多年后没有来。为了纪念白薇,他传下来的药草被称为他的名字,但后来被写成“白薇”。书籍内容一个艾蒿艾蒿B百合白色和白蛇白花蛇舌草银杏白谦白牡丹波士汀白薇当归酢浆草薄子仁板蓝根盘下小费长拨号乌龟槟榔出生的薄片薄荷补骨脂科C柴胡白术蟾蜍蝉蜕阿科鲁斯长山植物性赤小豆盘龙传雄杂草D大黄蓟大蒜清淡的豆豉淡竹叶丹参当归党参地黄地沟皮肤龙丁公腾丁香冬虫夏草冬凌草独一无二的余仲突破E阿胶鹅不吃草F防风巴蒂恩斯佛手茯苓芙蓉浮小麦G甘草橄榄葛根枸杞钩藤杜鹃花关楼乌龟肉桂H韩心草含羞草莲花合欢花何首乌核桃黑芝麻红花红景天红藤胡椒琥珀色竹子花蜜黄连黄静黄芩藿香J急性子扁舟接骨木金银花金钱草菊花橙色决明子K棉花花L彩虹兰花鸡蛋花天竺葵雷公藤彩虹梨荔枝白话灵芝刘吉奴龙骨龙眼芦根鹿角鹿咬草罗汉果M麻黄浮肿马齿苋贤者的钱麦冬复古曼陀罗密特拉僧旱莲牡丹皮木瓜没有南瓜头牛黄牛膝私人哦莲花节P肥海蒲公英蒲黄问蛇七叶一花茜草摩洛哥一千英里的光强火玫瑰R人参肉桂甜香S三角形三七桑格利亚汽酒桑叶砂砾沙院子山药山楂山茱萸蛇床子麝香神曲乔什姜石膏石斛石榴绅士水蛭松香T公主参桃花天麻菟丝子W国王不留在这里威廉五加皮吴龄之五药附子鱿鱼吴茱萸匿名X西洋参夏枯草仙鹤草仙人掌丁香信义杏仁许长青中断旋覆花天龙人是的言护所葡萄树夜光沙益母草薏苡仁青蒿淫羊藿罂粟鱼腥草于玉良玉珠野心月季花藏红花国王的角落厨房的心脏珍珠{舒(上)虫(下)}虫儿童朱砂紫苏紫菀紫花...

    2022-05-10

  •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成方制剂卷上下两卷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中药处方卷》以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发展信息为主线,结合我国新医改和我国医药科技创新的要求,在符合国家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实施。《中国临床医学词典》中药方剂卷电子版预览简介《中医临床医学大辞典》(简称《大辞典》)是一本超大型医学参考书,由中药制剂(中成药)一册、中药饮片一册和一册组成。的化学药品。该词典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医药发展信息,结合我国新医改和我国医药科技创新后临床用药要求,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由国家颁布。实施,为临床医务人员和从事药物研发、生产、经营、监管的人员全面安全用药提供可靠支持。中药处方制剂总量,其中中成药6500种,中成药制剂8490种。每个品种分为药物成分、制备方法、特性、功能与适应症、药理毒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警戒、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制剂规格及贮藏。本书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附录部分从基本概念、认知过程、现代研究等方面介绍了系统中药学的主要内容。本书适合教学、科研、临床、管理、商务等人员参考。目录预览1阿拉坦五味丸(粉)..2AariBaweiSa.3安纳里石室散1安那利无为散。5肛门女性清洁剂。6阿鲁健脾散阿魏八味丸7粒8阿魏溶化声9阿维斯和肧腊油膏。10阿魏无味散11艾迪注射剂12爱复暖宫丸13艾油胶囊(软胶)...14颗爱玉胶囊15爱维欣口服液...安川片16片..17安多林胶囊18安宁颗粒19安眠糖浆(颗粒)..20颗安冠降压丸……21安冠牛黄丸(片剂、胶囊剂、散剂)22安宫止血颗粒68胶东壮肾丸。69奥泰乐颗粒(胶囊)..70八宝散云。71八宝丹(胶囊).......72八宝精风散73八宝昆顺丸。74八宝瑞生丸。75八宝粉76八宝五胆……77八宝眼药水78八宝药墨79八宝玉舒丸。八宝镇京湾80号81八宝之红丸82八角香水83八仙粉84A维安宁粉85八味沉香散(胶囊、丸)。86八味地黄宁心口服液。87八味和味口服液……88八味红花清肺散结89八尾金盘石粉。90八味琴皮丸..91八味清心沉香粉...92Л肉桂胶囊93八味三香散94八味肾气丸95八味石灰华丸96八味石榴粉97八味檀香粉98八味檀香丸99八味痛经片八味西红花清肝热胶囊100粒(粉)101八味藏红花…………102八尾锡粉……103八尾小柴皮散(胶水...104八尾野牛血粉……105八味瘴气亚才丸(粉状)106八味主药散……182百瑞片(锭剂、胶囊剂、颗粒剂)183百树油..181百仙扶炎清栓185颗白消丸……186百玄夏塔热胶囊(片)..187百洁乳液188白芷保湿乳液..189白子仁丸..190百子养心丸(浓缩丸、片、胶囊)191百子紫心丸192百度粉。193丢失的酱汁。194半龙固肾胶囊195斑秃丸。196板蓝大清颗粒(片)...197板蓝根眼药水...198板蓝根额头颗粒(茶、滴丸、锭剂、胶囊、咀嚼片、口服液、泡腾片、片剂、糖浆)。199板蓝根注射液..200板蓝解毒注射液201半背丸……202半丰莲花药酒203半硫磺丸……204个半夏露问题......前言阅读中药方剂(简称中成药)是根据《中国临床医学大辞典》编纂纲要的基本要求。经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的可直接用于临床的制剂,称为中成药或成药。它是中国传统医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医药瑰宝,其应用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收载方剂13个,其中中药制剂9个,包括丸剂、散剂、膏剂、丹剂、药酒等6种剂型。医圣张仲景“勤求古法,博采众方”,着有《伤寒杂病论》,收录方剂323个,其中中药制剂60余种,涉及方剂名称、组成、剂量、制备方法、煎剂用法用量、功效、适应症、禁忌、加减等。剂型包括丸剂、散剂、软膏剂,以及栓剂、洗剂、灌肠剂,至今仍有效。宋朝政府十分重视中药制剂的研究、采集、生产和使用,特别是北宋政府的官方药房“惠民和济局”,专门从事医药和销售工作,编制了《中国药典》。《太平惠民河集局》。,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出版的中国专利药典,处方788个,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心开窍的知宝丹、疏肝散结的逍遥散、祛湿外用的芍香正气散等,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成药的研发和应用得到很大发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品种逐渐增多。如1963年版中成药197种,1977年版270种,1990年版275种,1995年版398种,2000年版增加到458种,2005年版增加到564种种。2010年版增至1062个,2015年版增至1493个。目前中成药有50余种,中成药批准文号数万余种,并存在不同处方的现象同名异名很常见。为适应医学发展和临床用药需要,成都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北京中医药大学、解放军302医院、四川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包头大学医学院、四川省中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成都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190余名专家学者,编制《中国临床医学大辞典-中药方剂卷》《中国临床医学词典-中药方剂卷》分上下两卷,包括正文、附录和索引三部分。正文重点介绍中成药【药物成分】【制备方法】【性状与特点】【功能与适应症】【药理毒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警戒】【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及用量】【制剂规格】】【存储】【参考资料】十三栏的内容。附录主要介绍系统中药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过程和现代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体的学术概念;索引按笔画排序,方便参考。本词典体现了“医结合、中医系统、合理应用”的学术理念,具有三个特点:①系统性。体现在以系统中药学思想为指导,以“质、质、制、性、效、用”为主线,阐述中成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的规律。多角度多环节。收录品种系统全面,共有中成药品种6500个,中成药配方8490个。收集的品种和剂型来源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发布的标准、新药标准化标准等。,有科学证据;③适用性。首次按照系统中医“质、质、制、性、效、用”的学术思想,系统地介绍中成药合法用药、辩证用药、安全用药的方法和规范。药房,可用于教学、科研、临床、管理、商业和贸易。、企业等方面的人员阅读和使用,适应性强。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彭诚、傅超梅、郭丽、邓赞、敖辉、裴瑾等汇编了5349个中成药品种,黄正明302医院编制中成药品种578个,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建宁等编制中成药品种573个。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彭程在附录中介绍了“系统中药学”基本概念、认知过程与现代研究,敖辉、蒲中辉、刘红梅编撰了拼音目录和笔画索引。成都中医药大学敖辉董艳杨敏秦旭华刘宪武张若琪郑丽马川于磊王静周亦梦黄诗乐邓静朱晓燕高继海,万辉,李俊玲,李娜,杨坤,徐升,郭金秋,陶涛,宫心悦,廖春玲,苏海国,方承新,刘子,丁兴杰,谢军,陈丹丹,张世扬,刘四川大学梅辰、王悦、冯无文、付鹏、锦州医科大学戴春梅、解放军302医院李建宇等参与起草工作。我要一起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虽然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内容量大,时间仓促,加上近年来中药学的快速发展,本书难免有些疏漏。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日后修改、补充和完善。...

    2022-05-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

  • 杏林明师学社 :《讲透中药》(上下)价值1398元更新中,百度网盘,阿里云盘下载

    课程简介本套课程来自杏林明师学社:《讲透中药》(上下)官网售价1398元。中药是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与临床学的基本节点,理论是基石、用药是目的,课程分为八大项目:止血药、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开窍药、补脑药、收涩药、系统课程全面学透中药。课程讲透中药上已经完结,讲透中药下目前更新至87节课,后面包更新至完结,课程目录和下载链接在文章底部。应版权方要求,相关杏林明师学社课程删除下载地址,请大家支持正版。张景明相关课程:张景明教授:《黄帝内经》明师百讲吉林名师:张景明教授《零基础学中医训练营》中医课程杏林明师学社:《讲透中药》(下)视频截图老师简介主讲人:张景明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团首批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近30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张景明教授,是中医的铁杆粉丝,被学员亲切的称为“中医男神”,线下累计授课达10000+小时,多次为国內500强企业现场科普中医知识,累计帮助50万+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提升中医学习力。杏林明师学社:《讲透中药》(下)视频截图课程目录:张景明讲透中药上下(更新中)讲透中药下(更新)123凉血止血药第1讲小蓟(大蓟)123凉血止血药第1讲小蓟(大蓟).m4465.74M124凉血止血药第2讲地榆124凉血止血药第2讲地榆.m4366.96M125凉血止血药第3讲槐花125凉血止血药第3讲槐花.m4262.57M126凉血止血药第4讲侧柏叶126凉血止血药第4讲侧柏叶.m4422.77M127化瘀止血药第1讲三七127化瘀止血药第1讲三七.m4449.05M128化瘀止血药第2讲茜草128化瘀止血药第2讲茜草.m4290.77M129化瘀止血药第3讲蒲黄129化瘀止血药第3讲蒲黄.m4403.56M130收敛止血药第1讲白及130收敛止血药第1讲白及.m4426.65M131收敛止血药第2讲仙鹤草131收敛止血药第2讲仙鹤草.m4352.11M132收敛止血药第3讲紫珠草132收敛止血药第3讲紫珠草.m4253.01M133收敛止血药第4讲棕榈炭133收敛止血药第4讲棕榈炭.m4195.12M134温经止血药第1讲艾叶134温经止血药第1讲艾叶.m4400.30M135温经止血药第2讲炮姜135温经止血药第2讲炮姜.m4327.56M张景明《讲透中药》上(完结)第二章14《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1讲薄荷…m4200.64M15《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2讲牛子…m4228.35M16《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3讲蝉蜕…m4220.54M17《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4讲淡豆豉…m4179.39M18《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5讲桑叶.m4227.73M19《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6讲菊花.m4226.94M20《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7讲蔓荆子.m4174.42M21《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8讲柴胡….m4239.46M22《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9讲升麻….m4190.41M23《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10讲葛根.m4187.08M24《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1讲石膏….m4246.13M25《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2讲知母.m4159.69M26《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二章辛凉解表药第4讲淡豆豉.m4186.19M27《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5讲竹叶.m4225.33M28《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6讲栀子.m4234.13M29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7讲夏枯草.m4178.10M30《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8讲决明子….m4177.45M31《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一章清热泻火药第3讲芦根.m4133.56M32《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1讲黄芩….m4246.27M33《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2讲黄连.m4595.34M34《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3讲黄柏.m4447.82M35《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4讲秦皮….m4230.16M36《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5讲胆草.m4345.27M37《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6讲苦参.m4404.95M38《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二章清热燥湿药第7讲白癣皮更.m4252.22M第六章100温里药第5讲小茴香….m41.02G101温里药第6讲公丁香….m41.04G102温里药第7讲高良姜….m4929.53M103理气药第1讲陈皮….m41.89G104理气药第2讲青皮….m4372.01M105理气药第3讲枳实….m4391.09M106理气药第4讲木香.m…m4405.08M107理气药第5讲沉香….m4292.63M108理气药第6讲川楝子.m4327.07M109理气药第7讲乌药.m4250.65M110理气药第8讲香附.m4324.14M111理气药第9讲香橼.m4238.20M112理气药第10讲佛手….m4186.55M113理气药第11讲荔核.m4223.01M114理气药第12讲玫瑰花.m4255.14M115理气药第3讲枳实.m4374.95M116理气药第14讲大腹皮.m4217.30M117理气药第15讲薤白.m4408.83M118消食药第1讲山楂….m4354.09M119消食药第2讲六神曲.m4325.96M120消食药第3讲麦芽.m4347.04M63《讲透中药》泻下药攻下药大黄(1).m42.63G63《讲透中药》泻下药攻下药大黄.m4746.03M64《讲透中药》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1讲独活(1).m41.59G64《讲透中药》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1讲独活.m4356.27M65《讲透中药》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2讲威灵仙(1).m41.43G65《讲透中药》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2讲威灵仙.m4341.62M66《讲透中药》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3讲川乌.m41.52G67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4讲木瓜.m41.10G68祛风湿药第一章祛风寒湿药第5讲路路通.m41.63G69祛风湿药第二章祛风湿热药第1讲秦艽.m41.49G70祛风湿药第二章祛风湿热药第2讲防己.m41.27G71祛风湿药第二章祛风湿热药第3讲丝瓜络.m41.45G72祛风湿药第三章祛风湿强筋骨药第1讲五加皮.m41.20G73祛风湿药第三章祛风湿强筋骨药第2讲桑寄生.m41.16G74祛风湿药第三章祛风湿强筋骨药第3讲狗脊….m41.36G75芳香化湿药第1讲藿香….m41.88G76芳香化湿药第2讲佩兰….m41.28G77芳香化湿药第3讲苍术2020229153550….m41.48G78芳香化湿药第4讲厚朴2020229161431….m4367.56M79芳香化湿药第5讲砂仁2020229165547….m4313.91M80芳香化湿药第6讲白豆蔻2020229172814….m4426.94M81利水渗湿药第1讲茯苓….m4464.53M82利水渗湿药第2讲猪苓….m4296.68M83利水渗湿药第3讲苡仁….m4433.72M84利水渗湿药第4讲泽泻….m4300.26M85利尿通淋药第1讲车前子….m4313.90M86利尿通淋药第2讲滑石….m4348.40M87利尿通淋药第3讲木通….m4420.83M88利尿通淋药第4讲通草….m4991.95M89利尿通淋药第5讲瞿麦….m41.11G90利尿通淋药第6讲萹蓄….m4989.00M91利尿通淋药第7讲地肤子….m41.17G92利尿通淋药第8讲石韦….m41.16G93利湿退黄药第1讲茵陈….m41.50G94利湿退黄药第2讲金钱草….m4942.60M95利湿退黄药第3讲虎杖….m41.25G96温里药第1讲附子….m42.32G97温里药第2讲干姜….m41.27G98温里药第3讲肉桂….m42.14G99温里药第4讲吴茱萸….m41.70G第三章39《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1讲金银花.更588.79M40《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2讲连翘更.m4424.43M41《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3讲穿心莲更.m4377.50M42《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4讲大青叶·板蓝根(41)更.m4471.06M43《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5讲蒲公英更.m4360.94M44《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6讲紫花地丁更.m4281.12M45《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7讲重楼更.m4420.21M46《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8讲土茯苓更.m4415.68M47《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9讲鱼腥草更.m4346.30M48《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10讲红藤更.m4318.77M49《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11讲射干更.m4294.93M50《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12讲山豆根更.m4287.22M51《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三章清热解毒药第13讲白头翁更.m4384.76M第四章52《讲透中药》清热药第四章清虚热药第1讲青蒿更.m4487.65M53《讲透中药》清热药第四章清虚热药第2讲白薇更.m4310.69M54《讲透中药》清热药第四章清虚热药第3讲地骨皮更.m4367.96M55《讲透中药》清热药第四章清虚热药第4讲银柴胡更.m4316.02M56《讲透中药》清热药第四章清虚热药第5讲胡黄连更.m4316.90M第五章57《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1讲生地更.m4433.37M58《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2讲玄参更.m4418.73M59《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3讲丹皮更.m4450.17M60《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4讲赤芍更.m4289.08M61《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5讲紫草更.m4301.53M62《讲透中药》清热药第五章清热凉血药第6讲水牛角更.m4315.63M第一章《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10讲藁本.m4166.62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11讲苍耳子.m4155.95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12讲辛夷.m4153.65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1讲麻黄.m4247.79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2讲桂枝.m4225.17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3讲紫苏.m4145.97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4讲香薷.m4242.27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5讲荆芥.m4177.12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6讲防风.m4224.04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7讲羌活.m4212.53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8讲白芷.m4208.32M《讲透中药》解表药第一章辛温解表药第9讲细辛.m4255.72M《讲透中药》引导课.m4154.72M...

    2022-04-04 祛风湿解表的药 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药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