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产标准汇编 第10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10辑》【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页数】432【出版社】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020-5304-8【价格】130.00【分类】安全生产-标准-汇编-中国【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10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10辑》内容提要: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保证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保证环境免遭破坏。可见,安全生产工作涉及诸多学科和专业门类,安全生产科学是一个交叉的科学领域。无论是政府的安全生产决策和安全生产监督,还是安全生产学术科研、科技开发和安全教育机构的科学研究、学历教育,亦或是企业的安全工程技术设计和安全科学管理检查,都离不开安全基础数据。而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就是安全基础数据内容之一。本汇编共有22项AQ行业标准,均在2018年12月1日实施。《安全生产标准汇编第10辑》内容试读第一部分煤矿ICS13.100D09备案号:64195一2018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49-2018代替AQ1049一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基本要求Baicrequiremetofafetyauditforcoalmiecotructioroject2018-05-22发布2018-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3AQ1049-2018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63术语和定义64安全审核资料要求65安全审核基本内容……………………………………65,1煤层瓦斯…65.2井田水文地质…………………………………………75,3煤层自燃倾向性……5,4煤尘爆炸危险性…5.5煤、岩冲击倾向性…75.6露天煤矿5,7设计生产能力…………75.8禁止开采区域(煤层)…5,9老窑及其他矿山…85.10建设单位……………………………………………………………………8AQ1049-2018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AQ1049一2008,与AQ1049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基本要求”;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由“重大煤矿建设项目”扩大到“煤矿建设项目”(见1范围):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版本限制,增加了部分引用标准(见2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安全核准”的定义,增加了“安全审核”的定义(见3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安全核准基本内容”为“安全审核资料要求”,并删除了对井田地质墈查报告和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要求(见2008版的4.1和4.3):修改了“安全核准基本要求”为“安全审核基本内容”(见5安全审核基本内容):增加了矿井瓦斯等级确定方法(见5.1.1);增加了对新建突出矿井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的要求(见5.1.2);增加了应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的两种情况(见5.1.3,2008版的5.5.2、5.5.3和5.5.4);增加了对新建突出矿井先抽后建的要求(见5.1.4);增加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确定方法(见5.2.1):增加了对煤、岩冲击倾向性测定的要求(见5.5):删除了对可行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见2008版的4.2.1);增加了对煤矿设计能力的下限要求(见5.7);增加了禁采区域(煤层)(见5.8);增加了与其他矿产矿权或基础设施位置重叠的情况应签订安全开采协议的要求(见5.9.2):增加了关于非控股股东方负责建设煤矿的有关要求(见5.10.2)。本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司、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爱华、王国栋、王世杰、李泽荃、卢鉴章、倪斌、吴国强、沈明、张川、王结义、张达贤、于正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AQ1049-2008AQ1049-201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基本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建设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197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21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1018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煤矿防治水细则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安全审核afetyaudit审查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单位业绩报告等资料,确定煤矿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开发建设的安全条件,建设单位是否具备安全管理经验及业绩。4安全审核资料要求安全审核资料包括:a)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业绩报告。5安全审核基本内容5.1煤层瓦斯5.1.1煤矿瓦斯等级应依据地质报告、相邻煤矿、煤矿生产条件等资料,按AQ1018选取瓦斯含量最大的煤层预测采掘工作面和矿井瓦斯涌出量,并确定煤矿瓦斯等级。5.1.2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新建矿井应当对矿井内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0.3以上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评估结论适应于全矿井井田范围。6···试读结束···...

    2022-09-07

  •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邓鑫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作者】邓鑫主编【页数】171【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ISBN号】978-7-5357-9705-6【价格】68.00【分类】传染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学院-教材【参考文献】邓鑫主编.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图书封面:传染病学》内容提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内容试读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感染性疾病分为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和没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原虫、蠕虫、昆虫)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并引起流行。传染病属于临床医学,是临床内科学的一部分。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研究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一门学科。传染病不同于其他内科疾病,因其具有传播特性,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方式造成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由于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我们必须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以及其预防措施、对策,这门学科称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虽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但传染病的防和治是辩证统一的,必须防治结合,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方针,使两门学科密切结合,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自然界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但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性的微生物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将其归为8类: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由原虫和蠕虫引起的疾病称寄生虫病。因此传染病学实际上是研究由微生物直至寄生虫为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学科。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及其规律,重点在于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措施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促进感染者早日康复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是临床医学的范畴。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重点在于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其研究目的是控制或消灭传染病,是预防医学的范畴。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染病学是以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流行病学则是以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群体是多个个体的组合,个体是群体的基本单位,二者相依相存。在人类历史上,因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在人群中暴发、流行而造成重大灾难的案例不胜枚举地被记录史册。20世纪80一90年代,鼠疫进入活跃期,眦邻地区霍乱时有流行,结核病卷土重来,ADS有蔓延之势。有些急慢性传染病,如伤寒、疟疾、斑疹伤寒、白喉、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在我国城乡亦曾广泛流行,给广大民众造成严重威胁。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预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传染病仍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传染病疾病谱一直在改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比过去更加严峻的形势。只有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才能最终达到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目的,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每类传染病虽具有不同的致病原因,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其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进行概括总结,目的也就是根据各论中的共性或普遍性加以概括。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发2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展,在防治传染病的工作中,中西医结合已经显示出重大的成就,正在不断取得更加宝贵的经验。中医药学对传染病的诊治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大力发掘、应用中医中药防治传染病,定将为提高防治效果做出新贡献。第二节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在防治方面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与传染性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远在公元前771年,距今约2700年前的周代,我国人民已认识到气候的失常能导致疾病的流行。《礼记·月令篇》中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前221年),《内经》是先秦时期医学的代表作,为传染病奠定了基础,深刻影响着后世对传染病的认识。其成书之后系统的对传染病发病、诊疗、预防做出了理论阐述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其中“热病、伤寒、疫、疠、瘟疫”等是传染病的起源。《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里指出了,正常的气候变化、风雨寒暑是不能使人生病的的,而疾风暴雨虽非正常气候,但也不能使人单独生病,必定要人的形体虚,“虚邪”趁机侵犯,才会使人发病。《内经》确立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自身和外界因素共同决定了是否发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内经》结合了季节气候的特点,首次论述了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些理论和概念奠定了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基础,并在《内经·素问·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说明了疫病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的特点。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27年一?)在《论衡·命义篇》中云:“温气疫疡,千户灭门。”东汉末,我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约150一219年),在196一204年间,基于《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和张仲景对多种急性传染病的证候变化和治疗方法的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后来被整理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成为当世医学巨著,对后代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温病的发病,《伤寒论·伤寒例》指出“伏气”致病“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呼应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我国古代称传染病为痰、疫病、病疾、天行、时气、时行、温疫、温病、伤寒等名。晋代葛洪(字稚川,278一339年)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各种急性传染病和诸多的防治疫病的方药,同时也记载了天花、狂犬病。《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日:“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隋代巢元方(610年)所著《诸病源候论》汇集了隋代以前医家的论述,更加详细的论述了温病,并将温病、热病、时气、疫疠、伤寒等一一分列,各为一门。其书言:“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本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早已对传染病早有认识,不过名称不同而已。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记载约病候1720论,并且对天花(蚕豆疮)和麻疹(时气发斑)的鉴别也加以论述,以及关于伤寒、麻风(癫病)等是因传染性病源引起,都有明确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还收录了“养生导引法”以预防温疫。药王孙思邈(581一682年)《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上》言道:“天地尚且如此,然在人安可无事?故人生天地之间,命有遭际,时有否泰,吉凶悔吝,苦乐安危,喜怒爱憎,存亡忧畏,关心之虑,日有千条,谋身之道,时生万计,乃度一日,是故天无一岁不寒署,人无一日不忧喜,故有天行温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其认为天气风雨寒暑、旱涝虫灾的种种变化,都离不开自然法道,人也无法避免,并且认为温疫也是天地间理应存在的,不能缺少的。所以孙思邈主张第一章总论3“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故圣人虽有补天之极之德,而不能废之,虽不能废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贤人,善于摄生,能知撙节,与时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日知方,则病无所侵矣。”虽然如此,还是有办法预防和治疗的。预防的方法一方面包括要善于摄生,饮食起居有所节制,顺应时节;另一方面天地之间有这种瘴疠出现,必然可以以天地间所生之物来预防。《伤寒论》是“辨证施治”“理法方药”体系的专著,是张仲景所总结出来的认识疾病的实践经验,并根据病情变化而制订不同治法。张仲景结合了中医学《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学说以及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论。当代医家认为“伤寒论”所论述的是广义的伤寒,也包括温病在内,便就有了《伤寒论》统治温病之说,但是广泛的使用温热药物的伤寒方治疗温病看,其效果可想而知是不理想的。所以当时庞安时提出了,伤寒、热病与温疫是不同的,处方使用大量的清热泻火的石膏,同时意识到了疫气是可以通过口鼻相互传染,但是体质和地域的差异,其发病特点也会不同。至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1120一1200年)是寒凉派的代表,他敢于创新立说,根据当时热性病的流行特点,提出火热致病的理论,主张多用寒凉药,打破外感热病初起用《伤寒论》辛温药的传统模式思维,提出了伤寒与温病不同的见解;在他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等著作中,还创立双解散,表里两解,提高了治疗效果,后世明清两代,续有专著。“金元四大家”李杲,为补土派的代表,重视调补脾胃之时,也对大头天行等时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身为“金元四大家”滋阴派的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1281一1358年)在《金匮钩玄》中言:“温病属性,众人病一般者是也又谓之天行时疫,有三法:宜补、宜降、宜散。”刘完素提出的寒凉清热治疗热病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家在治疗疫病时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丹溪治疫之法对后世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启发作用。1642年,明末吴有性(字又可,1582一1652)著《温疫论》,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疫病学专著,也是世界医学史上对传染病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著。吴又可认为温疫(即传染病)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而是一种“戾气”,经过人的口鼻传人人体,触者皆病。并且他在该书“原病”篇又进一步指出了温疫与伤寒在病因、邪气入侵的途径、邪侵部位等方面的区别:“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温病学说”是清代医学学术最大的成就,叶天士(名桂,号香岩,1667一1746年)就是当时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在《温热论》这部著作中,除了辨别卫气营血外,特别对舌诊、验齿以及斑疹、白痞等均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温病的理论和治疗方面有突出贡献。吴鞠通(名瑭,1736一1820年)于1799年著《温病条辨》,对温病的发病原理和辨证施治加以补充和阐明,使温病学说更趋完善和系统。晚清王士雄(字孟英,1808一1868年)著有《温热经纬》,是根据《内经》等古典著作及叶天士等近代论著所写成的一部急性传染病学,还有他的《霍乱论》是治疗各种急性胃肠炎的专书。此外,晚清罗芝园著《鼠疫约编》,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书刻于1784年),刘松峰著《松峰说疫》,余霖著《疫诊一得》等更丰富了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温病学说的形成,对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言,历代中医皆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方法以治四时热病,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起源于《内经》《难经》时代,经过了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各代一家对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化,诊疗方法也不断地丰富,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后世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完善了对温病学的认识。4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第三节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寄生的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3个因素。人类的繁衍、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接触,逐渐产生高度的适应性和斗争能力。当人体防御能力低下时,病原体便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使机体处于疾病的状态。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机体便有足够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作为外因只是一种致病条件,能否发病主要取决于内因,即人体的免疫和防御能力。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人人体后就是感染过程的开始,感染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即病原体数量和毒理的强弱)和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内、外界的干预如药物、放射治疗和管理等。常见的感染过程有以下5种表现。(一)病原体被消除病原体侵人人体后,被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于机体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的抗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由于人体外部和内部防御能力的共同作用,不利于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病原体在侵袭部位或在体内就立即被消灭,或被鼻咽、气管黏膜或者肠道、肾脏直接排出体外。这种防御能力有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正常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这些综合性的力量就是所谓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或称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与病原体斗争而逐步形成的可遗传给后代的机体免疫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人体的免疫与防御能力,发病的外因只是致病的条件。当这种免疫与防御的力量处于优势,人体即不出现疾病状态,也就是人体受到感染而不发生传染病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表现也可以发生在已获得对侵人的病原体有特异性免疫的人体中。(二)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又称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或带虫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存在于入侵部位或者其他脏器或者机体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引起轻微病理损害,但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临床表现。按照不同类别的病原体分为带菌者、带病毒者与带虫者。按照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病原携带者又分为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短于3个月称为急性携带着,若长于3个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病原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三)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或者显性感染,临床上大多数没有症状、体征和生化的变化,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但当机体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之处。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而少数人则转为病原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健康携带者,成第一章总论5为传染源。(四)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的不同之处。(五)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机体受到病原体侵入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及变态反应,并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者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后,大部分病原体被清除,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少数显性感染者可转为病原携带者或者慢性感染,成为传染源。以上5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率最低,识别程度较高。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在感染过程中人体免疫反应在抵御病原体致病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和变异性等在传染过程也起着垂要作用。(一)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人人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尾蚴、钩虫丝状蚴等。有些病原体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先黏附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表面,再进一步侵入组织细胞,产生酶和毒素,引起病变,如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透明质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血浆凝固酶等。病原菌的荚膜能够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菌毛能黏附在黏膜上皮表面,也能增强其侵袭力。病毒常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内。(二)毒力毒力包括毒素(包括外毒素以及内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外毒素是指革兰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具有酶活性的毒性蛋白质。具有代表性的是破伤风外毒素和白喉外毒素。少部分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如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内毒素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一种脂多糖,菌体自溶或死亡后裂解释放出来,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致病。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都有内毒素,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其他毒力因子中,有些具有穿透能力,如钩虫丝状蚴;有些具有侵袭能力,如痢疾志贺菌;有些具有溶组织能力,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许多细菌还能分泌一些针对其他细菌的毒力因子,如克服正常菌葫的毒力因子、对抗体液免疫的毒力因子、对抗巨噬细胞的毒力因子等。(三)数量即病原体的数量。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然而,在不同的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如伤寒需要10万个菌体,而菌痢仅需10个菌体。(四)变异性病原体可因遗传、环境、药物等因素而发生变异。一般来说,经过人工多次传代培养,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如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增强,如肺®疫。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或使疾病慢性化,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人在进化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中获得了一系列防御、适应和代偿功能。在传6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染过程中,一方面,病原体会对人体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造成损害;在另一方面,在病原体的影响下人体会发挥种种对抗性的防御反应,并积极主动地消灭病原体,破坏和排泄其毒性产物。在进化不同阶段的动物中,对抗性的防御随种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人类个体的防御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传染过程中,每个人的表现是各有不同,也就会出现上述的五种表现。即在传染病发作时亦即在显性感染中,同一疾病在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上,在程度上也有种种不同。传染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被两者之间力量的强弱和增减影响。人体对抗性防御的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抵抗力,又称抗感染免疫力,简称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中,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分为保护性免疫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变态反应两种。加强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能力,减少、控制变态反应发生则是传染病防治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一)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对抗疾病整个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并没有针对某一病原生物的,主要因为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不断与病原生物斗争过程中而逐步形成,并将其遗传给后代,即出生时即有的较为稳定的免疫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叙述。1.天然屏障这里一般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1)皮肤黏膜的外部屏障: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皮肤和黏膜能够机械性地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同时他们分泌的抑菌或杀菌物质对病原体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例如汗腺的乳酸、唾液、皮肤腺的脂肪、鼻、气管的溶菌酶和酸泪液等。胃液的酸性、胃肠道的高度酶的活性,能够对胃肠道内各种细菌产生很强的杀菌作用,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对部分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当肠道菌群失调时,容易出现葡萄球菌肠炎、铜绿假单胞菌肠道感染或真菌感染,如因用广谱抗生素抑制敏感杆菌菌群后。另外还有附属器官,如鼻毛及气管黏膜上纤毛的向外颤动有助于将病原生物随分泌物排出体外。血吸虫尾蚴、钩虫幼虫、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等此类病原体可以通过完整的皮肤,此时皮肤失去保护作用,溶菌酶对病毒也没有作用。(2)血脑、胎盘的内部屏障:病原体及其毒素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的过程中,可受到血脑屏障的保护,但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的新生儿和婴幼儿,脑组织的感染则容易发生,使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屏障的通透性显著提高以致血浆白蛋白(分子量为69000)这样的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屏障。严重脑损伤导致血脑屏障的严重破坏,使血清蛋白也可通过屏障进入脑组织。胎盘屏障也能保护胎儿免受母体的病毒感染,但这个屏障作用同妊娠的时期有关。在怀孕3个月以内,母体所感染的风疹病毒,可以引起胎儿死亡或先天性畸形,而3个月以后,就可不得感染。淋巴结属于内部屏障起到保护作用,它可以过滤病原体。例如腺型鼠疫,是人体对鼠疫耶尔森菌被限于局部淋巴结,不使进入血流酿成全身性感染,说明淋巴结所显示的保护作用。2.吞噬作用巨噬细胞是一类在固定在脏器内的吞噬细胞,如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以及全身血管的内皮细胞。它们的特点是具有吞噬病原体或各种异物的能力。巨噬细胞归属于人体网状内皮系统,为多形态且有较长的突出部分,便于移动。另一种为单核细胞,是在血流中的游走细胞,从骨髓内出发通过血流达到有炎症的部位,转变为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也有吞噬作用。前一种又称“固定吞噬细胞”,后一种称“游走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中含有溶菌酶、乳酸和杀菌素。这些细胞吞噬病原生物后,就启动具有消化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但是有些在病原生物人侵部位就直接被消灭,有些则在脏器内消灭。巨噬细胞还能受激活淋巴细胞所产生的移动抑制因子、聚集因子、激活因子的作用,加强它们的吞噬杀灭能力,但有些能引起细胞感染的病原生物,如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杆菌、利什曼原虫等,它们被吞噬后,不仅不能被消灭,反而能在巨噬细胞内察殖,甚至随着血流造成感染的扩散,直至受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综合作用,病原生物才被消灭。3.体液作用正常人的血液和组织中,尤其是血清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备解酶、干扰素等。(1)补体:补体主要成分是球蛋白,是一种没有特异性的正常的血清成分,存在于人的新鲜血清中···试读结束···...

    2022-07-27 图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官网 图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电子版

  • 致命接触:全球大型传染病探秘之旅PDF电子书|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致命接触:全球大型传染病探秘之旅df免费下载,大家对最近的肺炎都是知道的,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从全球的大型传染病作研究,查看病毒到底是如何引起的,这本书带你寻找答案。致命接触df简介大卫・奎曼与全球的疾病专家展开了一项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在中国网捕蝙蝠,在孟加拉制作捕猴陷阱、在刚果围捕大猩猩……他们试图踏访每一个疾病的发源地,去寻找人类大范围感染疾病的根源。大卫・奎曼除了利用翔实的调查资料向读者介绍了这些著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过程,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一场全球性疾病何时到来?致命接触df作者大卫・奎曼,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著有《完美先生达尔文》等书。致命接触df主目录第一章亨德拉病毒和马第二章埃博拉病毒和大猩猩第三章疟疾第四章SARS病毒的传播第五章Q热、鹦鹉热和莱姆病第六章毒性增强第七章空中的宿主第八章艾滋病的传播第九章所有一切都取决于人的行为...

    2022-05-12 Q热传染病 q热病毒传染吗

  • 《中国歌剧曲选 男声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歌剧曲选男声卷》【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编【丛书名】全国声乐比赛参考曲目丛书【页数】175【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2【ISBN号】978-7-5039-5420-7【价格】35.00【分类】歌剧-歌曲-中国-选集【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编.中国歌剧曲选男声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2.图书目录:

    2022-05-09

  • 人卫第九版《传染病学》电子版完整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的话:传染病第九版电子版本套教材是全国高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从2013年秋季第八期教材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如果需要,请下载。李兰娟介绍李兰娟,女,浙江绍兴人,传染病传染病)科学家,中国人工肝开创者,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科学专家库首批成员。[2]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下路镇下路桥村;1970年,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1974年9月至1975年6月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199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1996年11月-2002年6月,卫生部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i2005,hewaelectedaaacademiciaoftheChieeAcademyofEgieerig2020年2009年4月任温州医科大学病毒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3]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种肝炎、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诊治,尤其是肝功能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等。微生态研究简介本套教材是全国高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自2013年秋季第八轮教材出版至今已有4年,为学科知识和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修订和重新发布。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着眼于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继续坚持ldquo三基、五性、三具体rdquo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发展。本书附有《传染病学习指南和练习集》和《传染病实习指南》。目录第一章简介第一节感染与免疫1.感染概要2.感染过程的表现3.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4、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2.组织损伤的机制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1.流行过程的基本情况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四节传染病的特点1.基本特征2.临床特点第五节传染病诊断1.临床数据2、流行病学数据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数据6传染病的治疗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1.传染源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8节新发传染病概述1.简介2.基本概念和组件3、流行病学特征4.流行病学因素5、防治策略六.展望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第二节肠道病毒感染I.脊髓灰质炎II、柯萨奇病毒感染流感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第4节麻疹第5节水痘和带状疱疹1.水痘2.带状疱疹第6节腮腺炎第7节肾综合征出血热第8节日本脑炎第9节登革热第9节第10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第11节巨细胞病毒感染第12节狂犬病第13节艾滋病第14节传染性SARS第14节gt第15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第3章立克次体病第1节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1、流行性斑疹伤寒2、地方性斑疹伤寒第2节恙虫病第3节人类无形体病第4章细菌性传染病第1节伤寒和副伤寒1.伤寒2.副伤寒第2节细菌性食物中毒1.胃肠道食物中毒2.神经性食物中毒(肉毒杆菌中毒)ltrgt第3节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第4节霍乱第5节细菌性痢疾第6节布鲁氏菌病第7节鼠疫第8节炭疽第9节白喉第10节百日咳第11节猩红热第12节流行性脑膜炎第13节结核病第14节败血症第5章深部真菌病第1节新型隐球菌病第2节念珠菌病第3节曲霉病第4节肺孢子菌第6节密螺旋体第1节钩端螺旋体病第2节梅毒第3节回归热第4节莱姆病第7节原虫病第1节阿米巴病1.肠道阿米巴病婴儿2.阿米巴肝脓肿第2节疟疾第3节黑热病第4节弓形虫病第8章蠕虫病第1节吸虫病1.日本血吸虫病2.肺吸虫病3.华支睾吸虫4.姜片形虫病第二节丝虫病第二节丝虫病第三节线虫病1.钩虫2.蛔虫病3.蛲虫病4.旋毛虫病第4节肠绦虫病第5节囊尾蚴病第6节棘球蚴病(包虫病)1.囊性包虫病2.泡型棘球蚴病第7节游走性蠕虫病第9章朊病毒第10章其他第1节医院感染第2节感染性休克第3节感染微生态学简介第4节临床抗生素的应用1.抗生素的定义和范围2.抗生素临床应用原则第五节人工肝1.人工肝的概念2.人工肝分类3.非生物人工肝的原理与治疗4.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5.非生物人工肝的禁忌症6.非生物人工肝并发症VII.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的疗效及评价VIII.摘要第六节:传染性发热诊断附录附录一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附录二预防接种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和控制法传染病学参考文献汉英名词索引英汉名词索引试卷传染病的常见类型流感流行病学书籍流感(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抗原性,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而且更严重;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的快速变化,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流感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北方冬季,南方在冬夏两季。流感通常是流行病或大流行病,它可以沿着运输路线迅速传播。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患者,在两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在人群集中的学校、单位、工厂和公共娱乐场所。后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多,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常并发肺炎,病死率高。一场流行病大约持续了6到8周。疫情过后,民众恢复了一定的免疫力。普通感冒多为散发性疾病,无上述特点。高血压高血压(原发性)是城乡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给人们的生活和家庭带来诸多不幸。因此,早期积极防治高血压,对减少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国外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国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等因素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1979年大规模人口普查的发病率为7.8%,1991年全国30个省市的调查结果为11.88%,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率居首位在中国。淋病的流行病学淋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高收入群体发病率在下降,普通收入群体发病率在上升,大城市人口感染率逐渐下降,中小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世界上球菌的流行率在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中是最高的。美国1975年发病率为473/10万,1988年为300/10万;在乌干达坎帕拉,这个数字是10,000/100,000。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令人担忧。1980年新加坡为630/100,000,1985年泰国为408/100,000。在美国,淋病的发病率在男性中最高,在女性中最高。性活跃、青少年、穷人、黑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未婚人群的发病率最高,这有助于淋病的传播。在美国,自1985年以来,白人的淋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但黑人的发病率并未显着下降或有所增加。一些淋病的传播与妓女、妇女或妓女吸毒有关,她们在吸毒后通过性交易传播淋病。新加坡和台北的淋球菌感染率为8.5%。美国科罗拉多州培养阳性率为31%,非洲巴塔地区为51%。人类是淋病的唯一自然宿主,淋病患者是淋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不洁性交传播。但它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淋病感染的主要形式。成年人,尤其是男性,淋病几乎99-100%是通过性交感染的。患有淋病的男性和女性在一次性交后有25%的几率被感染,并且随着性交次数的增加,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是环境医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中自然因素和污染因素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规律,特别是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即明确暴露-效应关系,调用接触效应关系,为制定卫生标准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环境流行病学起源于对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研究,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19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疾病相继出现。为了查明原因,各国开展了广泛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其目的不仅在于阐明环境污染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还在于揭示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和长期危害。流行病学书籍环境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是:调查人群不同区域特定疾病的区域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不断观察其发展变化规律;调查和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和食物中的污染物和自然环境中固有的某些微量元素的分布、负荷水平、时空波动、物理化学形态、转化规律和人群暴露水平,以及导致危害和疾病的条件;分析调查数据,确定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即确定暴露-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污染物的阈值负荷,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基本参数;对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为污染或环境疾病的病因提供线索或建立假设,进而找出因果关系。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中,要避免将环境与有机体分开,孤立地、片面地进行研究。因此,要求调查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调查设计应具有可比性,数据采集应注意有效性。环境污染物或某些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低浓度、长期慢性危害的特点。因此,在选择调查对象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样本越大越能反映实际情况。但这一般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较长。因此,在实践中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等方法,既能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和资金,又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环境流行病学对拟调查的特定或非特定疾病或病前效应的判断依据必须事先统一,必须排除环境污染物和生物检测材料的采样或检测方法中的干扰因素。此外,还应注意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研究一个已知因素时,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在研究不明原因的健康异常或疾病时,尽量找出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的作用。在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使用对于探索环境疾病的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群体跟踪调查是根据相关学科提供的数据或描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择一定暴露人群和条件相同的对照人群,进行一定时期的跟踪观察,然后比较两组疾病或健康异常比较确定疾病或异常发生的决定因素。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渐扩大和统计学的不断发展,多元分析方法被引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一些数学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索环境因素与异常健康或公害之间的动态定量关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023-03-06 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 传染病的文化史pdf高清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传染病的文化史df《传染病文化史》是一部关于传染病的社会文化史。共九章,分别涉及《传染病与历史:概述》、《瘴气、感染与疾病的细菌学理论》、《微生物学》。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下载阅读。简介本书是一部传染病的社会文化史,由九章组成,涉及“传染病与历史:概述”、“瘴气、感染与疾病的细菌学理论”、“微生物学、现代外科与治疗学”。基础""病毒与病毒性疾病”、“卫生革命、公共卫生、清扫运动与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控的艺术与科学”、“新发传染病”、“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主义”、“传染媒介”新思路:从慢性病到微生物组”,介绍传染病和微生物学的文化历史。关于作者LoiN.Mager,印第安纳州拉斐特普渡大学名誉教授,众多报纸、书评和书籍的作者和合著者,其中一些已被翻译成中文gt生命科学史、医学史。译者刘雪莉,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科学史。相关内容部分预览目录第1章传染病和历史/1文明与疾病/5西医的起源/6麻风病和瘟疫/8欧洲疾病和美国历史/15第2章瘴气、感染和疾病的细菌学说/17GirolamoFracatoro:传染病、梅毒、病菌/18微生物和显微镜/23活的传染病/24病菌新理论/25医学微生物学/27路易斯·巴斯德/28罗伯特·科赫/33疾病、卫生和健康改革的细菌理论/41第三章微生物学,现代外科和治疗的基础知识/43传染病和产褥热/43约瑟夫·李斯特和抗菌外科/47血清疗法、砷、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50青霉素和抗生素的黄金时代/56现代医学和医院感染/60益生菌:益菌有益健康/64第四章病毒和病毒性疾病/66隐形微生物/66细菌病毒/70分子生物学和噬菌体/76癌症和病毒/78亚病毒感染:类病毒和朊病毒/82第5章卫生革命、公共卫生、清洁运动和防疫/88卫生革命和清洁运动/88水传播疾病/91伤寒/96第六章传染病防治的艺术与科学/102天花: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和根除/102全球根除天花倡议/106尝试通过普遍免疫来根除麻疹和脊髓灰质炎/110麻疹/111脊髓灰质炎/112针对疫苗和疫苗电阻器/119癌症病毒和疫苗/123昆虫和节肢动物是疾病的携带者/125黄热病/126疟疾/128蚊媒疾病的康复/132被忽视的疾病及其载体/134全球健康:被忽视的热带病/136全球变暖与公共卫生/139第7章新发传染病/141微生物学和疾病模式的转变/141新疾病/142军团菌病:军团病和庞蒂亚克热/143新兴疾病和全球细菌库/144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146艾滋病流行的出现/148病毒性出血热/159国际旅游与SARS/165流感:持续的大瘟疫/165猪流感的困境/17021世纪的禽流感/172第8章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主义/174第9章载体和新思想:从慢性病到微生物组/184微生物与慢性病/184传染病、慢性病和癌症/186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188卫生假说/190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后记193人类历史十大恶性传染病事件恶性传染病,或“瘟疫”,是由一些强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从古到今,人类历史上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的特别严重。那时的医疗技术还没有现在发达,死了很多人,对后人影响很大。今天,我们将按时间顺序盘点人类历史上十大恶性传染病事件。1雅典大瘟疫公元前431年,古希腊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27年的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的第二年,公元前430年,一场瘟疫在雅典爆发,持续了三年左右。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详细描述过,“人死如羊。幸存者要么失去手指、脚趾或眼睛,要么失去记忆。”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瘟疫,直接导致了雅典近1/4的市民死亡。瘟疫导致雅典战败,古希腊文明由盛转衰。2古罗马的安东瘟疫公元164年至180年,安东尼王朝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爆发了伤寒、天花、麻疹和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等各种瘟疫。罗马历史学家迪奥卡说,当时罗马有2000人死于该病,相当于感染者的1/4、最终,整个瘟疫杀死了罗马本身三分之一的人口,估计总死亡人数高达500万。瘟疫加剧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落。3拜占庭“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1-542年,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首都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于鼠疫。据史料记载,大量的尸体,男女老少,高贵低贱,被盖上近百层,一起埋葬。从那以后,瘟疫一再爆发,每次爆发的威力都没有丝毫减弱。拜占庭帝国和地中海世界因感染鼠疫而导致人类生殖受损,遭受了严重的人口损失。4欧洲黑死病欧洲黑死病指的是中世纪席卷欧洲的大瘟疫。病人皮肤上有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因此被称为“黑死病”。从1347年到1353年,瘟疫杀死了2500万欧洲人,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随后的300年里,该病在欧洲多次复发,严重影响了基督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威望,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美国大瘟疫——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6、17世纪,欧洲人将天花病毒带入美洲,对美洲原住民造成很大影响。研究人员指出,欧洲殖民者向土著人民提供天花毯。鼠疫肆虐,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来自欧洲的黄热病。当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有20-3000万土著居民,而大约100年后,土著人口还不到100万。鼠疫被历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族灭绝”。6美国的瘟疫——黄热病1648年,第一次大规模爆发的黄热病发生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从17世纪到19世纪,该病通过运输和人类流动传入北美和欧洲,成为美洲、非洲和欧洲部分地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造成大量死亡和部分社会活动瘫痪。黄热病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免疫的唯一疾病。719世纪的霍乱霍乱共有7次全球大流行,其中6次发生在19世纪,因此也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疾病”。霍乱造成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在印度,一个世纪就有超过3800万人死亡,而在欧洲,仅1831年就有90万人死亡。霍乱的爆发在欧洲引发了一场供水和污水的知识革命,并蔓延到美国和世界。8西班牙流感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首先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军营爆发,并在一年内席卷全球。到1920年春天,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受到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它名字的由来,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就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这种病,所以叫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的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与一般流感的0.1%相比,是非常致命的。当时,它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9俄罗斯斑疹伤寒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发生了严重的斑疹伤寒疫情,约300万人死亡。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虱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每况愈下,军纪松懈,疏于除虱,导致东线大面积斑疹伤寒爆发。后来,疾病蔓延到俄罗斯,正如俄罗斯因革命而陷入动荡,瘟疫迅速蔓延。10仍在肆虐的瘟疫——疟疾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危及生命的寄生虫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欧洲军队,尤其是东非的英国军队,感染了疟疾,超过10万人死于疟疾。疟疾现在是世界上最流行和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2亿病例和数百万人死亡。90%的疟疾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要是儿童。2019年,世界上第一个疟疾疫苗在三个非洲国家进行了测试。...

    2022-05-06 传染病微生物学诊断的内容 微生物与传染病

  • 《刑事审判参考 总第127辑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7辑2021年3月》【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作【页数】325【出版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109-3205-2【价格】68.00【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作.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7辑2021年3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

    2022-05-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学习读本》【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编【页数】468【出版社】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162-2220-1【价格】66.00【分类】民法-总则-中国-学习参考资料【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学习读本.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学习读本》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作为民法典中的开篇之作,具有框架、纲领的功能。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民事主体、民事主体享有什么样的权利、以什么样的方式取得权利以及权利如何行使等问题。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的各条内容进行简明又清晰的解释,以“法条文本”“条文主旨”“条文解读”为板块基础,法条文本准确无误,条文主旨精准凝练,释义条文明晰易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学习读本》内容试读第一编总则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5月28日下午,在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并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总则编基本保持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同时,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以使法典各编的表述整体统一。总则编共十章、二百零四条,规定了民法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基本民事制度。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一章为总则编的基本规定,共十二条,规定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依据、民法的调整范围,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渊源,民事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以及民法典的效力范围。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依据的规定。001···试读结束···...

    2022-05-05

  • 《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刘伶俐,雷振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作者】刘伶俐,雷振华主编【页数】553【出版社】阳光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5525-5883-8【价格】98.00【分类】传染病-常见病-护理【参考文献】刘伶俐,雷振华主编.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阳光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提要: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护理路径的总论,阐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起源、现状、制定与变异等,第二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个章节。每节分为“临床护理路径表”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两个部分,“临床护理路径表”以全程护理为主线,以护理评估、护理处置、隔离方法、消毒方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效果评价为重点。以简洁、明了的形式突出每一种传染病护理实施过程中各时段的护理要点,并对重点内容加以论述和说明,而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中,详尽地叙述了临床护理实施流程与方案,便于护士在实施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减少传染病患者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处理程序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变异情况。在标准的治疗护理程序实施过程中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系统规范的开展传染病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依据。本书可供全国各级传染病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及管理人员参考使用。《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004【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20世纪90年代,临床护理路径迅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随后,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也相继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例如,台湾某些较大的医院(如荣民医院、车泰综合医院、长庚医院等)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促使台湾的医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医院为了适应保健组织(医疗保险组织)推行的论案例计酬的政策,医院为了适应论案例计酬就必须在医院内部实施一系列的高品质、低成本的服务措施,同时,医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的营运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诊治更多的患者,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维持与改进照顾品质,医院的决策者引入了临床护理路径这一高品质、高效率、低费用的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国际上,临床护理路径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国外大量文献报道,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指导医疗护理工作,可有力地促进健康的恢复,大大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目前在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医院已应用了临床护理路径。三、临床护理路径的发展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的质量、效益、医疗管理模式,它的实施必将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早在2003年,临床护理路径就已经覆盖了美国大部分的医院,2005年德国在全国推行了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报道荷兰在老年肿瘤病人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的连续性,加强了各学科的协调,实现了恰当的健康教有、治疗和护理。2011年德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临床路径适用于一般的手术部门,对特定的外科程序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计划。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广度和深度也逐渐扩大,应用范畴也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外科手术病种转向内科、从急性病转向慢性病、从医院服务转向社区服务、从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拓展。1998年以来我国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相继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能够明显改善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了病人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多年的经验让我们对临床护理路径未来的发展有了乐观的展望。第一篇总论1005第一章临床护理路径概述与变异第一节临床护理路径概述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地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患者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二、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原则1.以人为本,体现患者第一原则。2.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原则,体现“循证护理”的主要思想。3.适用性原则,根据本院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具体制定。4.综合性原则,必须有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5.医护患三方共享的原则,根据对象不同分为两个版本,即医护人员和患者版本,各有侧重,除医护人员必须遵循外,患者有权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有充分、详细的了解,以取得合作。6.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对其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变异、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价,及时修改,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三、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步骤(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委员会。006【常见传染病临床护理路径2.科室成立实施小组,对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临床护理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实施。3.工作职责(1)管理委员会职责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②确定各病种临床护理路径标准。③组织人员培训。④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护理质量。(2)护士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护理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③负责患者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④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⑤负责提供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⑥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⑦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情况,与护士长和主管医生讨论并处理。(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1.培训:实施之前召开专题会议,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明确各阶段实施内容与职责。另外采取院刊、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宣传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2.确定每日应执行的护理活动:入院护理评估、护理处置、隔离方法、消毒方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效果评价。3.临床护理路径标准的修订: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使临床护理路径不断完善。4.试行: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5.追踪与评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对每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进行···试读结束···...

    2022-05-04 传染病四项检查是哪四项 传染病有多少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精释与实案全析电子版上中下全套|百度网盘下载

    法律类书籍整理,打包全部99/永久更新,完整目录(点击打开)编者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版文章及案例分析本书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条款进行了准确的一一解读。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真实先例进行评价分析,具有较强的案例指导性。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合培训和自学。有兴趣的请下载学习。简介本套书由中国著名民事法学家、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杨立新主编。民法典每条在书中都有解释,每条解释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条文进行解释,二是选取与具体条文直接相关的案例,根据案例对条文进行解释,让读者学习和掌握本法的原则、精神和相关条文。民法典立法。1、上市时间较早,将在民法典颁布后15天左右上市。属于第一批民法典解释普及类书籍。2、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民法学家,民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和分编组长,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3、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合培训和自学。4、从实际案例的角度解读民法典,前期应属于各出版社的专属作品,避免产品同质化,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杨立新,男,1952年1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法学会副会长研究会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主席。主席。他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委员会的立法专家,参与起草和修改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十余部法律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5年起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参与民法典总则和分条的起草工作。研究领域为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人格权法、物权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出版专着、民法教材等民法读物10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等刊物发表民法论文500余篇。目录第1部分一般规定第二部分产权第1部分一般原则第二部分所有权第三部分用益物权第四部分担保权益第5部分占有第三部分合同第1部分一般原则第二部分典型合同第三部分准合同第四部分人格权第五部分婚姻与家庭第六篇继承法第七部分侵权责任补充规定《民法典》颁布有哪些创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布民法典编纂立法任务正式完成,当代中国有了自己的拥有严格意义上的民法典。作为参与民法典编纂全过程的立法专家,为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完成感到由衷的欣慰,为我国民法典的诞生而激动。中国民法典是诞生于21世纪的新民法典,在世界民法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有一部成文的民法典,而且在立法风格和立法内容上,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在世界民法之林中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在原有准编纂的宽松民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自1980年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单独的民法。这些单行民法构成了我国准编纂的松散民法。在这些法律的基础上编纂民法典具有坚实的立法基础。但是,虽然民法典的编纂是在原有松散的民法基础上进行的,民法典并没有制定新的法律,而是在原有几部独立的民法基础上编纂民法典,不是对原民法规范的简单编纂,而是实际的修改和创新。由此可见,目前民法典1260条中,有613条是对原民法规范的创新和修改,成为民法典新规则。尤其是人格权科实际上正在制定新的法律,其中100%是新规则。因此,我国民法典在具体规范方面有非常大的创新范围。民法典创新性规定应如何理解和适用?学习和研究民法典是一个重要问题。民法典原条文适用多年,比较熟悉。但是,民法典的创新性规定和修改后的规定,需要认真研究和理解,确保其在适用中忠实于民法典并严格遵守。民法典的规定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维护公民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公民主体的尊严和公民权利。借此机会参与民法典的立法,笔者有幸早日接触民法典,并有数十年的研究经验。因此,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研究经历,与我共同探讨民法典新规。学生,揭示其要点,供读者朋友参考。有腐败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朋友指正。...

    2023-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调整的自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9年版》编委会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9年版》编委会编【页数】1072【出版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429-6101-3【分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汇编-中国【参考文献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9年版》编委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0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内容提要:本书是由权威会计法规专家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编写而成,并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审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专业工具书。该书收集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家出台的最新最权威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与政策解读,分为五个部分。...

    2022-04-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 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8年版》【作者】本书编写组【页数】1073【出版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02【ISBN号】978-7-5429-5709-2【分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汇编-中国【参考文献格式】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8年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02.图书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8年版》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是由国家部门组织审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专业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收集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家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与政策解读。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经法规、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与绩效相关法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法规、政府采购相关法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法规、监督与审计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汇编2018年版》内容试读第一编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经法规数据加载失败,请稍后重试!第一编行政事业单位综合财经法规3第一章统驭性会计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年修正)(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第三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第六条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第八条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第二章会计核算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第十条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四)资本、基金的增减(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试读结束···...

    2022-04-27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9号--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

    《金融和行政处罚听证会实施办法》已经2021年12月31日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刘昆部长2022年1月14日金融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财政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权利。第三条听证由拟实施金融行政处罚的财政部门组织,具体工作由其法制工作机构或者财政部门负责人指定的机构实施。第四条听证人员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官和记录员。听证主持人由财政部门负责人指定为非本案侦查人员。听证主持人所在机构负责人应当指定非调查人员担任听证官,协助听证主持人开展工作。记录员由非案件调查员的听证主持人任命,负责听证记录等具体工作。财政部地方监管局(以下简称监管局)作出的金融行政处罚,听证会主席由非本人指定的案件调查员担任。监管局负责。第五条听证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办案人员、第三方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相关人员。第六条财政部门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财政部门应当组织听证:(一)行政许可的撤销;(2)暂停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三)责令资产评估机构停业;(4)禁止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禁止采购代理机构担任政府采购代理机构;(5)责令会计师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六)暂停注册会计师执业;(七)责令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停止执业;(8)更大的罚款;(九)没收数额较大的违法所得,没收价值较大的违法财产;(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如果财政部作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等行政处罚,“数额较大”和“价值较大”的标准是公民1万元以上,公民1万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一万元以上。地方财政部门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产等行政处罚的,有关听证数额标准按照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第七条财政部门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的,应当送达《财政行政处罚通知书》。《金融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应当载明行政处罚的内容、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八条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可以在收到《财务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时签署意见,也可以书面形式向财政部门提出意见。听证申请应当自收到《财务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提出。逾期未提出申请的,财政部门视为放弃听证权,记入笔录。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听证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听证,并于听证会前7日将《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参加人。《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应当载明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听证人员、记录员姓名、当事人权利等有关事项。听证参加人应当自收到《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送达回执交回财政部门。第十条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名或两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在听证会前将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提交财政部门。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代理人撤回听证申请或者明确放弃代为听证的权利的,应当取得委托人的明示授权。第十一条当事人认为听证人员、评估人员、翻译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平听证的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如果听证人员、评估人员或翻译人员认为与案件有直接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平听证的关系,应主动退出。第十二条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负责人决定。听证官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所在机构的负责人决定。记录员、评估员和翻译员的退出由听证主持人决定。第十三条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依法保密。当事人认为不宜举行公开听证的,应当自收到《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书面请求。举行公开听证的,应当事先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听证的时间、地点,并允许公众旁听。第十四条听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听证会开始前,记录员会检查听证会参加者的身份、在场情况,并宣读听证纪律;(2)听证主持人宣读听证会原因、听证会成员,告知听证会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宣布听证会开始;(三)办案人员就所取得的事实、证据,提出行政处罚的理由、依据和处罚意见提出;(四)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作出陈述和申辩,可以提供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5)第三人或其代理人就案件事实作出陈述并可以提供证据的;(六)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第三人或其代理人、办案人员就案件事实、所举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等进行质证、辩论。经听证主持人许可,双方均可向证人和专家提问;(7)辩论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可以再次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及相关问题征求听证参加人的意见;(8)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第三方或其代理人、办案人员作出最终陈述;(9)听证会主席宣布听证会结束。第十五条听证会全程应当录像或者录音,录音人员应当做好听证会记录。听证笔录由听证参加人确认后签字或者盖章。如果听证会参与者认为有错误,他们有权要求补充或更正。听证参加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听证主持人、听证官和记录员应审查并签署听证记录。第十六条听证期间,听证参加人违反听证纪律或者扰乱听证秩序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制止;停止无效的,可以责令听证参加人离开听证会场地。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决定延期听证:(一)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开庭前书面申请延期,延期理由充分;(2)听证参加人违反听证纪律或扰乱听证秩序,听证主持人停止无效;(3)其他可以延期的情况。听证延期的,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听证参加人送达《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延期通知书》,告知延期原因和重审时间。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决定中止听证:(一)听证主持人认为证据存疑,无法在听证会上认定,可能影响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决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或者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提出新事实的、理由和证据,主持人认为有必要重新审查证据。调查核实;(2)因回避情况,无法立即更换被回避人,无法如期举行听证会;(三)申请听证的公民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权利义务继承人尚未确定的;(4)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开庭的;(5)其他可以中止听证的情形。听证中止的,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将《金融行政处罚听证中止通知书》送达听证参加人,并告知中止原因。中止解除后,财政部门应当在听证时间确定后重新向听证参加人送达《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具体负责听证的机构负责人决定终止听证:(一)有权提起听证的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没有继承人或者被继承人放弃听证权,没有监护人或者被监护人放弃听证权的(二)有权提起听证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终止,没有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接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组织放弃诉讼权利听力;(3)当事人书面撤回听证申请,放弃听证权;(4)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席听证会或未经主持人许可中途退出;(5)其他可以终止听证的情形。第二十条听证会结束后,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听证记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二十一条听证主持人、听证官、记录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取消听证主持人、听证官、记录员的资格,并承担相应责任。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对依法应当审理的行政处罚事项不组织听证,或者不按照规定组织听证的,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二十三条组织听证发生的费用,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承担。参加听证的当事人发生的费用,不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承担。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同意并签署确认函的,财政部门可以发出《金融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金融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金融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通知》、《财务行政处罚通知书》传真、电子邮件等电子方式的《处罚听证延期通知书》、《财务行政处罚听证中止通知书》等文件。第二十五条经审理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不计入行政处罚决定期限。听证期间为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之日起至听证参加人在听证笔录上签字或者盖章之日止。第二十六条本办法中“3天”、“5天”、“7天”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金融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财政部令第23号)同时废止。...

    2022-04-26 听证会代理人 听证会代理人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律法规全书(2019年版)pdf高清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Errorrequet,reoetatu:405...

    2022-04-19

  • 致命接触:追踪全球大型传染病第二版PDF电子书下载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致命接触追踪全球传染病,有人们生病的真实经历和故事,从可怕的埃博拉病毒、让全世界科学家头疼的艾滋病,到许多人的经历中国人亲身经历过SARS,在0号病人和超级传播者的亲身经历中,阐明了传染病的来龙去脉。编辑推荐拒绝恐慌,一本书让你摆脱对传染病一无所知的尴尬!细菌、真菌和病毒如何在人体内掀起波澜?传染病席卷而来,为什么有些人能活下来?从传染病爆发源头医院,到荒野、丛林和洞穴,科学家们在寻找什么?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测试样本,从医生的全面治疗,到实验室研究人员绞尽脑汁打断头部,科学家们追根溯源,走遍了世界各地,为了以找出疾病的原因。本色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铺平道路;深入了解传染源,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人们免受感染。很好!思考!极!恐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能否预测下一次传染病大爆发?关于我们一直担心的SARS,Quima说:“对于这种疾病,患者在高度传染性开始时会出现症状,而不是在高度传染性之后很长时间。”奎曼在书中预言:“下一次大病毒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它的规律性可能和流感差不多,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这种规律性可以让病毒像死亡天使一样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和机场。”“人畜共患病带来的危险是真实的、严重的和高度不确定的。”传染病的爆发能给我们什么教训?人类逃避疾病的惩罚,是侥幸,还是不可避免?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埃博拉病毒、非典、艾滋病毒和许多其他未知病毒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经常被遗忘但显而易见的事实。随着人类文明的扩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一场致命传染病的大爆发,可能来自丛林中的一次意外遭遇,一场恶意屠杀……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传染病不会在所有易感人群死亡或康复时结束,它会因为易感人群在人口中不够密集而结束。没有人可以对即将到来的大流行发出警报,但我们至少可以保持警惕,并以高度发达的科学知识迅速而熟练地做出反应。简介我们可能离一场灾难性的流行病只有一个航班。奎曼在书中预言:“下一次大病毒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它的规律性可能和流感差不多,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这种规律性可以让病毒像死亡天使一样出现在世界各地。城市和机场。”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大部分最恶心的传染病,埃博拉、疟疾、艾滋病、非典,是对人类传染病的真实记录。作者周游世界。他与幸存的患者交谈,讲述他们的疾病和治疗故事;他与医生交谈,讲述他们面对未知传染病的故事;他与科学家、动物学家交谈,并与他们一起从实验室深入丛林,追踪蝙蝠和果子狸等宿主的踪迹。书中包含了艾滋病患者0号的故事,研究大猩猩多年的动物学家的担忧,以及流行病学家如何追踪超级传播者传播路径的场景。书中介绍了蝙蝠这种重要的病毒宿主,并详细描述了病毒的作用机制。人类是动物和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经常被遗忘但显而易见的事实。随着人类文明的扩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一场全球性的致命传染病爆发,可能来自丛林中的一次意外遭遇,一场恶意屠杀……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传染病不会在所有易感人群死亡或康复时结束,它会因为易感人群在人口中不够密集而结束。没有人可以对即将到来的大流行发出警报,但我们至少可以保持警惕,并以高度发达的科学知识迅速而熟练地做出反应。目录第1章亨德拉病毒和马1第二章埃博拉和大猩猩39第三章疟疾105第四章SARS病毒143的传播第5章Q热、鹦鹉热和莱姆病185第6章:病毒生存法则231第7章空中宿主:蝙蝠281第8章艾滋病的传播351第9章一切都取决于人的行为453精彩的原文另一条跨国传输路线是从香港首都酒店到新加坡。一个名叫EtherMo的年轻女孩在香港购物时住在京华国际酒店。回到新加坡后,她感到有点发烧。那一天是2月25日。此前,她和一位女性朋友在离刘教授房间仅几步之遥的京华国际酒店938房间住了四晚。回到新加坡后,EtherMo一直发高烧,开始咳嗽。3月1日,她到陈笃生医院就医。这是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位于市中心以北的一栋翻新建筑中。胸片显示右肺有白斑,莫小姐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住进了医院。治疗她的医生之一是治疗传染病的高级医生布伦达·洪。她还碰巧在陈笃生医院负责感染预防和控制。莫言刚入院时,医院并没有任何防控感染的警示。安博士后来告诉我:“当时,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件事发生六年后,洪博士带我回来重温记忆中的动荡。虽然她预示着我拼凑的回忆可能不完整,但事实证明,她讲述的很多细节都是清晰准确的。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美丽的陈笃生医院的一个小型独立会议室。该房间偶尔用于医生会议,也是见习医学生的教室。我们的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当天身穿格子裙的洪医生,身材矮小,率直率直。出于行医的审慎,洪医生没有点名莫以斯,而是将第一个指示病例称为“一个年轻女孩”。作为治疗传染病的医生,洪医生亲眼看到了第一个指示病例。一位年轻的住院医师(正在接受培训的年轻医生)协助洪医生从莫小姐那里采集粘液样本进行培养。洪医生告诉我,这位居民当时没有戴口罩。起初,陈笃生医院没有人戴口罩来预防传染病。洪医生虽然没有被感染,但住院医生也因此被感染了。他的病情和严重的并发症随后出现。与此同时,随着莫小姐的肺炎不断恶化,这位年轻的女孩即将成为这种“未定义”疾病的又一个超级传播者。但为他治疗的洪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一开始,莫女士住进了普通病房。病床之间的空间很小,而且病人彼此靠近。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病房里进进出出。几天后,她因呼吸困难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洪医生告诉我,这有点不寻常,年轻人很少患上如此严重的肺炎——这种不寻常的情况让洪医生感到震惊。那个星期五,当新加坡其他医院的医生到陈笃生医院进行每周查房时,洪医生和他的同事把这例非典型肺炎病例带到医生那里讨论。新加坡中央医院的一名医生在听完病人的症状和病史后说:“奇怪的是,我们医院里也有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例,也是一名刚从香港返回新加坡的年轻女孩。”"经查,住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的病人是莫小姐的朋友,她和莫小姐在香港景华国际酒店合住938房间。这一发现让在场的医生不寒而栗。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非典型肺炎患者来到陈笃生医院,大部分或全部患者都与莫小姐有过接触。最先入院的是莫小姐的母亲。三天后,莫小姐教会的牧师也住进了医院接受治疗。他拜访并为住院的EtherMo祈祷。下一个住进医院的人是EtherMo的父亲,他咳嗽,痰中带血丝。下一个入场的是她的祖母,然后是她的叔叔。到三月中旬,他们都住进了陈笃生医院接受治疗。就在莫小姐的家人不断生病,住进医院给医生敲响警钟的时候,BredaHog又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3月13日星期四,医院行政助理通知她,曾在莫小姐病房工作的四名护士同时生病。四个护士一天同时生病是不正常的。当我坐在洪医生旁边时,我看到那些笔记被潦草地写下来,她冷冷地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而且情况只会变得更糟。”虽然洪医生和她的同事对此一无所知,但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陈笃生医院,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级。几乎在同一时间,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发出警报——“发现了一种来源不明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加坡卫生部很快获悉,三例非典型肺炎病例(EterMo、她的朋友、另一名患者)同时出现,且痕迹均与香港京华国际酒店有关。这迫使人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虑莫小姐的情况。新加坡卫生部长可能打电话给正在与其他高级医院专家开会的陈笃生医院院长。洪医生说,医院院长、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护理部主任、传染病科主任洪医生本人等相关人员都被叫进了房间。讨论事件的原因。我问:“来这个房间开会吗?”“这个房间,这就是这个房间。”正是在这里,院长告诉他们:“这里可能会爆发疾病,我们必须组织起来。”一位名叫李业森的医生曾有过应对尼帕病毒爆发的经验,他的任务是采取特殊措施应对这次爆发。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新加坡卫生部建议陈笃生医院的领导层为更多的患者做好准备——前三名SARS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现在都出现了症状。李业森组织大家出手。他们在病房外搭起帐篷来接待病人,并在帐篷里安装了一台X光机,以检查病人的肺部是否可能因疾病而受损。绝大多数患者入住普通病房,重症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由于第一个重症监护室人满为患,其他两个病房也被改造成非典重症监护室,仅用于接收其他患者。虽然洪博士和她的同事们还不确切知道他们在隔离什么,但他们知道隔离和保护性护理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请记住,目前没有诊断测试,”她告诉我。当她说没有诊断测试时,她的意思是没有对患者进行病原体测试——因为尚未发现疾病的来源。“我们正在完全按照流行病学的原则工作,即确定我们所接收的患者是否与原发患者有过接触。”这只是一个盲人摸大象。3月14日星期五,万众瞩目的医院一年一度的联欢会如期在威斯汀酒店举行。BredaHog和她的同事们坐在餐桌旁,半个座位都空着,好奇地发现,“李业森呢?这位同事呢?那位同事呢?”在医院移动床和家具,并为紧急情况准备好一切。洪博士于周六早上参加了与时间的赛跑。作为传染病科主任,洪博士让所有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手套和N95口罩,隔离效果更好,佩戴也比普通医用口罩更舒适。然而,当时这类物品供不应求,黑市价格暴涨。N95口罩的价格从2美元涨到8美元,但他们尽力了。3月23日,当该病已经有了国际公认的名称时,陈笃生医院成为新加坡SARS患者的定点医院,所有SARS患者都将从其他医院转移到这里。禁止探视SARS患者。医护人员必须戴口罩、手套和长袍。在完全实施隔离和保护措施之前,又出现了一个超级传播者。患者住在医院的冠心病监护室,是一名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中年妇女。起初,她住在普通病房,被一名护士感染了非典,她被埃丝特·莫感染。该女子随后心脏病发作,被转移到心脏重症监护室。当时,这名妇女的SARS症状尚未出现,或者不如她的心脏病症状严重。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她接受了心脏病专家和住院医师的插管。就像广州的毒王一样,插管似乎为SARS的传播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心脏重症监护室,27人感染了SARS,其中包括5名医生、13名护士、1名超声医师和2名心脏技师、1名专科护士和5名访客。后来我在报告中看到了这些数字,BredaHog的叙述更加情绪化。她回忆说,心脏病专家怀孕了,插管时戴着口罩。尽管感染了非典,但她后来康复了。也站在插管旁边的居民没有戴口罩。洪医生说:“这位居民是一个年轻人,他病了一段时间后被送回家疗养,他的母亲亲自照顾他,也感染了非典。”“他们活下来了吗?”“没有。”“母亲和儿子都没有幸存。”“太不幸了。住户很年轻,只有27岁,他的母亲去世了。”协助洪医生的年轻住院医师也有被感染的风险,还记得他吗?这是他从EtherMo的呼吸道中取出的疾病的测试样本。他的经验表明,这种疾病是由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这种病毒或细菌在面对面接触时传播得更快,尤其是在拥挤或近距离接触时。在协助洪医生为莫女士检查几天后,这位居民飞往纽约参加传染病会议。经过20小时的长途飞行后,他感到不适。在经法兰克福返回新加坡的途中,他打电话给新加坡的一位同事,提及他的病情。同事就此事向新加坡政府通报,新加坡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及时提醒德国官员。飞机抵达法兰克福机场时,德国官员接走了这名医生,并将他隔离。他的妻子和岳母此时也有症状...

    2022-04-18 传染病超级传播者 感染多少人为超级传播者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