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代读道德模范系列 赵尚志》郭凯旋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代代读道德模范系列赵尚志》【作者】郭凯旋编著【丛书名】代代读英雄人物系列【页数】139【出版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0【ISBN号】978-7-5639-3244-3【价格】98.00(全5册)【分类】英雄模范事迹-中国-现代【参考文献】郭凯旋编著.代代读道德模范系列赵尚志.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0.图书封面:赵尚志》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对赵尚志一生的描述,成功地再现他的精神风貌和英雄本色。包括有志少年;求学历程;革命历练;矢志抗日;巧妙用兵等。《代代读道德模范系列赵尚志》内容试读赵尚志有志少年童年如一簿泛黄的相册,虽然年代久远,却时时散发着古老迷人的气息。那是无忧无虑的纯真年代,是人们最珍贵的记忆,是人们向往却回不去的曾经。于赵尚志而言,成长的欢乐和苦痛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也许,生活越是艰辛,人们才越能够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坚定地追求理想。童年逸事1908年10月26日,在奉天省朝阳府王伦沟乡喇嘛沟村的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中,一个孩子诞生了,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东北地区的赵尚志赵尚志的父亲赵振泽是当地有名的秀才,是一个为人正直、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他笃信礼教,也讲求唯新,是朝阳县南部群众抗捐领袖之一,当过朝阳县南部第三区清乡会会长,在朝阳第三区远近地方颇负重望。赵尚志的母亲是赵振泽的续弦,性情敦厚,勤劳俭朴,堪称贤妻良母。赵尚志兄弟姐妹十一人,排行老六,上有两位兄长,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和四个小妹。在辽西有个风俗,孩子满周岁的时候要抓周,也就是在孩子的身边放一些象征各种行业的物品,让孩子来抓,以预测孩子的-1-代代读代代读英雄人物(第二辑)未来。在赵尚志抓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这天,父亲请来了几个好朋友到家里给小尚志过生日。在他抓周的时候,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既没碰放在身边的银元,也没看佛珠,而是伸过手去抓父亲身边的一支笔,在大家正准备夸赞他的时候,只见他的另一只手又摸到一把木头玩具枪上…“不得了啊,这孩子长大后一定有出息,定会成个能文能武的将相之才…”几位朋友都啧啧称奇:“难道这孩子将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不成?”一起举杯祝贺赵振泽。“咱们都是凡人薄命,只要孩子好好读书,做个正派人,我就知足了。”赵振泽谦虚地说道。虽嘴上这么说,可孩子抓的这两样东西着实不同一般,内心里也就非常地欣喜和得意。赵尚志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育,深受其父的影响。6岁时就跟着父亲读私塾,念书识字,以后又上官学堂。赵振泽和妻子对孩子管教特别严,并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一方面教育子女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一方面教育子女应该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在赵尚志有一定阅读能力后,他就特别喜欢翻阅父亲收藏的《三国演义》、《忠义水浒传》、《说唐》、《说岳飞全传》等书籍。父亲也从不制止,而且还加以鼓励,有时还会绘声绘色地将里面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每当父亲讲“官逼民反”“仗义疏财”的水浒故事时,年幼的赵尚志总是细心听、认真记,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十分地钦佩。母亲也经常教育他做事要明是非,要乐于助人。小尚志读书总是特别快,往往其他孩子还没背熟,他都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在一次晨读中,小尚志因贪玩而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背好书,他以为父亲宠爱自己肯定不会惩罚他。可是学养深厚的父亲首先是位严师,其次才是慈父。-2···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头颅 赵尚志纪念馆

  • 《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 赵尚志》衣晓白等绘|(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赵尚志》【作者】衣晓白等绘【丛书名】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页数】139【出版社】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10【ISBN号】7-5310-4914-7【价格】19.80【分类】连环画-作品-中国-现代【参考文献】衣晓白等绘.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赵尚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10.图书目录:赵尚志》内容提要: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同志,是久负盛誉的抗日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在抗日战场上,他智勇双全,威震北满,使敌人闻风丧胆;在路线战斗中,他尊重实际,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在敌人的囚牢里,他坚贞不屈,英勇斗争,保护了党组织;在生命的后时刻,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任何敌人的英雄气概。他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垂青史!《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赵尚志》内容试读缆湖ZHAOSHANGZHI编者刘广惠绘者衣晓白内容提要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同志,是久负盛誉的优秀抗日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在抗日战场上,他智勇双全,威震北满,使敌人闻风丧胆;在路线战斗中,他尊重实际,无私无畏,敢于坚持真理;在敌人的囚牢里,他坚贞不屈,英勇斗争,保护了党组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任何敌人的英雄气概。他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垂青史!【中华红色教有连环画】3二十三岁的赵尚志,急速找到刚从沈阳转移到哈尔滨的中共满洲省委,被任命为军委书记。从此,他就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唤声和隆隆的炮声中,英姿勃勃地杀上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4这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在蒋介石不抵抗的屈辱退让政策下,侵占了辽宁、吉林以后,又张牙舞爪地直向北满的心脏一哈尔滨扑来!4【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5赵尚志当即与退至哈尔滨的吉林军李杜等部队,组成联合自卫军,在双城、阿城、香坊、三棵树等地与日寇展开了激战。6但是,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自卫军内部矛盾加剧,被日军击败,致使东北最后一座大城市哈尔滨沦陷。5【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7面对这种不利形势的急剧发展,满洲省委按照党中央指示,召集紧急会议,提出了“到农村去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任务。8赵尚志遵照会议决定,立即代表省委赶赴巴彦,来到张甲州组织的抗日义勇军里,从事领导工作。6···试读结束···...

    2022-05-04

  • 赵尚志的故事》崔亚斌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的故事》【作者】崔亚斌著【丛书名】读故事学英雄文学丛书【页数】173【出版社】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2【ISBN号】7-80611-495-5【价格】6.80【分类】儿童文学-革命故事(地点:中国年代:现代学科:选集)革命故事-儿童文学(地点:中国年代:现代学科:选集)【参考文献】崔亚斌著.赵尚志的故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2.图书目录:赵尚志的故事》内容提要:《赵尚志的故事》内容试读●读故事学英雄冰挝子大捷我们的故事从一幅油画讲起。在北方冰城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展览厅的墙上,悬挂着一件大幅油画。画面上,一位指挥员头戴皮帽,腰系皮带,扎着绷腿,身背匣枪,迎着朔风挺立在冰川顶上。红旗飘舞,硝烟弥漫,仿佛半空中还回荡着枪炮声的余音。这里刚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指挥员和战士们望着横陈在冰川下面的侵华日军的尸体,发出自豪的笑声…那位智勇双全、指挥若定的抗日将领,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1····试读结束···...

    2022-05-04 epub 图书下载 epub 图书网站

  • 《抗联司令 赵尚志》刘广惠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抗联司令赵尚志》【作者】刘广惠编【页数】123【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85.08【ISBN号】8358356【价格】0.29【参考文献】刘广惠编.抗联司令赵尚志.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85.08.《抗联司令赵尚志》内容提要:《抗联司令赵尚志》内容试读1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万恶的日本强盗,炮轰北人营,对我东北地区开始了疯狂的侵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惨遭柔躏,人民群众倍受涂炭…V:PYW2就在这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严重时刻,因从事反帝斗争而被捕的中共满洲省委青年运动领导人赵尚志,在党中央和省委的营救下,走出了沈阳第一监狱。5赵尚志当即与退至哈尔滨的吉林军李杜等部队,组成联合自卫军,在双城、阿城、香坊、三棵树等地与日寇展开了激战。6但是,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自卫军内部矛盾加剧,被日军击败,致使东北最后一座大城市哈尔滨沦陷。···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头颅 赵尚志纪念馆

  • 《少年经典励志丛书 红色英雄谱 放胆白山驱日寇 赵尚志》王剑文|(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少年经典励志丛书红色英雄谱放胆白山驱日寇赵尚志》【作者】王剑文【丛书名】少年经典励志丛书【页数】148【出版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01【ISBN号】978-7-5309-7954-9【价格】12.80【分类】儿童故事-革命故事-中国-当代【参考文献】王剑文.少年经典励志丛书红色英雄谱放胆白山驱日寇赵尚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01.图书封面:赵尚志》内容提要:本书以生动的文字描写了赵尚志的传奇人生。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义无反顾地投入抵抗日寇的斗争,建立起大规模的抗日队伍和广阔的抗日根据地,领导抗联第三军在北满与日寇展开顽强的斗争,因战功卓著而名垂青史。《少年经典励志丛书红色英雄谱放胆白山驱日寇赵尚志》内容试读第一章乡儒的儿子1908年10月26日。一个乳名叫和成的孩子诞生在当时中国热河特别区朝阳府第二区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孩子的父亲叫赵子馥。转眼间,这个叫合成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满一个月了。赵子馥的几个好朋友聚集到赵家给这个满月的孩子庆满月儿。辽西的风俗是给孩子庆满月酒宴的时候,要找一个懂天干地支的人,来给孩子抓周:在孩子的身边,放一些孩子喜欢的各类玩具,如果孩子用小手抓到了什么玩具,就可以根据这些抓周放胆白的玩具预测孩子未来一生的命运。逐小合成抓周的时候,赵子馥和几个朋友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寇小合成没有去碰身边放着的银元,也没有看一眼佛珠儿,而是冲着父亲赵子馥放在身边的一支笔…“哇!这孩子将来一定有文才”志001测算生辰八字的先生刚说出这句话的一半,一眼就看到这个叫合成的孩子,另一只手又摸到了父亲赵子馥放在他身边的那把玩具枪。“不得了了,这孩子一定会是既能文又能武…”红随着合成一天天长大,赵子馥和妻子商量:“我们应该给合色成起个大名,长大了他要和我上学堂去读书…”英雄“可也是,应该给孩子起一个好一点儿的名字。叫什么名字,谱就看你这个当父亲的了…”赵子馥感到给这个三儿子不能起一个太俗气的名字。一天夜里赵子馥正在读《庄子》,《庄子·刻意》中说:“贤人尚志。”这时候,赵子馥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好!”已经睡下了的妻子听到丈夫在书房里喊,就问道:“哪个名字好?”“就是尚志啊,叫赵尚志,这个名字既好听,又好记!还能和他哥哥姐姐的名字排上字:尚朴、尚武、尚志、尚清、尚英…多响亮啊!”“好!就叫赵尚志吧…”父亲赵子馥和母亲张效乾对几个孩子管教极严,并寄予他们极大的希望。他们给孩子们起名:男孩子按顺序在尚字后面分别是纯、朴、志、武,赵尚志是老三;赵家也提倡男女平等,给女孩子按顺序起名是贞、贤、清、英、勤、芸、文。002“只有把书念好,你长大了才会有出息,才会出人头地,才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记住了,妈妈。”母亲拍了拍小尚志的肩头。红这时候,父亲赵子馥走到赵尚志的面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你要知道:你是乡儒赵子馥的儿子!”英雄“知道了。”谱“所以,你一定要把书读好!”小尚志点点头,用被父亲的戒尺打肿了的那双手捧起书,又开始读起来。004第二章路见不平有一天刚吃过早饭,赵家窗外有人喊:“赵尚志,吃完饭了吗?”“吃完了!”赵尚志赶紧扒拉几口饭,就匆匆忙忙跑出去。父亲因为有事儿,吃了饭就走了。母亲看着赵尚志往外跑,就对赵尚志说:“你出去玩啊,和谁去啊?不能和人家孩子打仗呀”“记住了,妈妈!和沟里的徐仕明…”赵尚志和徐仕明刚走出去不远,赵明智就气喘吁吁地从后放面追上来。胆白山“等等我—你们等等我一!”寇赵尚志刚想停下来,徐仕明拽了拽他的衣角,说:“走!赵明智那臭手,净惹事儿…不理他。”赵尚徐仕明和赵尚志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脚步,没一会儿就消失005···试读结束···...

    2022-05-04 红色英雄人物书籍 中国红色文化丛书革命英雄系列

  • 赵尚志传》赵俊清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传》【作者】赵俊清著【丛书名】抗联将领丛书【页数】508【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01【ISBN号】7-207-01657-3【分类】赵尚志-生平事迹【参考文献】赵俊清著.赵尚志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01.图书目录:赵尚志传》内容提要:《赵尚志传》内容试读写在前面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解放,他英勇无畏地与敌人奋战了一生,直至最后一息。赵尚志生在农村,长在城市,经受过大革命洪流的洗礼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抗日斗争,从事我马生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指挥者之一,身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他从事过十年多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在不久即将看到人们为东北光复、全国抗战胜利而绽开笑脸的时候,不幸,他牺性了,时年仅34岁。作为一名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他因在所从事的抗日斗争伟业中建树巨大的功助而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赵尚志牺性后,人民深切怀念他。为了缅怀他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的功绩,永远纪念这位英雄,“九三”东北光复后,松江省人民政府遵照广大群众的意愿,并经上级批准,将其英勇战斗过的地方、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发祥地一—珠河县改称尚志县(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市,现为尚志市)。这样,“尚志”就成为中国大地上屈指可数的以英烈之名命名的一个县份。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也将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时经常经过的一条繁华大街一新城大街,更名为尚志大街,以作永久的纪念。赵尚志是辽宁省朝阳县人,1908年生于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1919年举家迁居哈尔滨。他在1925年于哈尔滨市许公中赵尚志传学读书时,参加革命。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五卅”反帝爱国斗争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赵尚志是东北地区早期中共党员之一。同年末,进入著名的黄埔军校学习。暂短的军校生活使他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黄埔回东北后,他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时,曾担任省委常委、军委书记职务。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下,东北三省数月间沦于敌手,三千万同胞陷于水深火热的深渊之中。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赵尚志遵照中国共产党关于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发动游击战争的指示,投入长期的武装抗日斗争中。在中共满洲省委、珠河中心县委领导下,他在哈东地区领导创建了反日游击队,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政策,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了游击区、根据地。他指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在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纵横弛骋,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与敌浴血奋战,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人们知道,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不仅斗争的对象一日本侵略者凶恶无比,而且斗争的环境也艰苦异常。赵尚志和杨靖宇、周保中、张寿篯(李兆嶙)等抗联将领一样,一直是在冰天雪地、缺衣少食、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敌人武器的艰难环境中,率领抗日队伍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英勇搏斗的。不仅如此,自1935年之后,东北党组织与党中央失掉了联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领导时断时续(1937年后这一领导也丧失),抗联各军又处于敌人分割包围之中,形势极为严峻,斗争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指挥东北抗日斗争·2···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 百度网盘

  • 赵尚志 上部 中国的夏伯阳》王忠瑜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上部中国的夏伯阳》【作者】王忠瑜著【页数】324【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03【ISBN号】978-7-207-09222-9【价格】56.00(全2册)【分类】长篇小说-中国-当代【参考文献】王忠瑜著.赵尚志上部中国的夏伯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03.图书目录:赵尚志上部中国的夏伯阳"赵尚志上部中国的夏伯阳》内容提要:《赵尚志上部中国的夏伯阳》内容试读第一章神秘的喂马人来路不明的人1933年7月,北满的原野一片翠绿,地里的苞米、高粱已经齐刷刷地长有一人高了。微风吹过,密密的绿叶发出阵阵的沙沙声,泛起层层绿浪,望都望不到头,大地上像笼罩着一顶巨大的青纱帐。远近的山峦上,杂色的树林,枝叶繁茂,浓嘟哪一片深绿,简直分不出个来。连路旁的荒草都长得足有人来高。看得出这荒野多么粗犷、肥沃、生机勃勃。然而放眼望去,几里、几十里内外,也很少看到一座村屯或一户人家。唉,连一个人影也难看到。这片辽阔的“北大荒”真够荒凉的了。自打“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的侵略铁蹄踏上这片肥沃、辽阔的原野之后,这里变得更加荒凉了。在那条自宾州通向黑龙宫的惟一的留下深深车辙的大道上,自西向东走过来一队人马,哩哩啦啦,不过几百人的队伍,却拉扯了足足有二里路长。一个矮身个儿、精瘦的年轻人,一顶旧的灰色军帽,歪扣在脑袋上,肩上斜挎着两支步枪,背后一个行军背包,脖子上还套着一个,枪筒和行李卷遮住了脸儿,看不出是啥模样儿。他累得满头大汗,但还是一边喘着气,一边乐呵呵地和身旁的人逗笑。“哎哎,我说,你哪来的这么大劲头?给这个背给那个背,不累死你啊!”···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头颅 赵尚志纪念馆

  • 赵尚志年谱》赵俊清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年谱》【作者】赵俊清著【页数】345【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08【ISBN号】978-7-207-07935-0【价格】32.00【分类】赵尚志(1908-1942)-年谱【参考文献】赵俊清著.赵尚志年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08.图书封面:赵尚志年谱》内容提要:本书记录了赵尚志1908至1942年谱。本年谱以历史文献、档案、革命史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翔实反映谱主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生平、光辉业绩。《赵尚志年谱》内容试读1908年1908年(-岁)》10月26日(农历十月初二)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原属热河省)第二区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其家原籍为山东省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迁居热河朝阳。祖父赵松年因无儿,过继二弟次子赵振铎为子。赵振铎即赵尚志之父。赵振铎(又名式如,字子馥)是读书人,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锦县第二名生员(即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赴北京应丁酉科乡试未中,此后因废除科举制度,淡漠功名,以在家乡教书为业。赵尚志之母张效乾是赵振铎续弦。赵尚志出生时,家中有房屋8间(正房5间,厢房3间),土地5垧,养有牛马,拴1辆车。当时,全家10口人。其生活靠其父教书(私塾)和兄长种地维持。农忙时,雇有短工。赵尚志兄弟姊妹11人,他排行第六,上有两位兄长尚纯、尚朴,三位姐姐尚贞、尚贤、尚清,下有一个弟弟尚武,四个妹妹尚英、尚勤、尚云、尚文(其中长兄、两位姐姐为同父异母)。赵尚志年谱ZheohogzhiNiau1909年(二岁)本年在襁褓中。1910年(三岁)10月其四妹赵尚英出生。(赵尚英,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南京等地从事戏剧工作。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演出队。1947年回到东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队副队长,辽宁省政协委员。1980年逝世。)》1911年(四岁)10月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21912年~1913年新军起义,推翻了清王朝。△辛亥革命爆发后,朝阳县自治会成立。其父赵振铎当选县自治会副会长。他笃信礼教,也讲求维新。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朝阳县南部民众中,深孚众望。本年朝阳县自治会改为县议会,其父赵振铎为副会长。1912年(五岁)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本年其父开始教赵尚志识字。△五妹尚勤出生。(赵尚勤,中学毕业后,在哈尔滨市立医院眼科当护士。)1913年(六岁)本年跟随父亲念书识字,接受启蒙教育。3赵尚志年谱ZhoohagzhiNiau1914年(七岁)本年跟随父亲念书识字,接受文化教育。极愿听父亲讲述的历史故事,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六妹尚云出生。(赵尚云,三十年代初参加革命活动,曾在团中央受训。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教育工作。》△热河厅改为热河特别区,直系军阀将领姜桂题任都统。1915年(八岁)本年到县立高小读书。△袁世凯称帝,明令取消各县议会,其父被免去县议会副会长职务。41916年1916年(九岁)4月其父在家乡联合八道沟等村屯创办联庄会,后改为清乡会,被推举为会长,薛廷斌为副会长。清乡会以“缉捕盗匪,保卫治安”为宗旨,力主新政,办邮政,开学校,反对苛捐杂税,打击贪官污吏,废除烟赌,倡导移风易俗,深受群众热烈欢迎,乡民纷纷前来入会。数月间,在朝阳县第三区二十多个村屯发展会员千余人。5月清乡会成立不久,朝阳县官府以“侵权违法,扰害治安”为名,将其父拘捕。之后,清乡会成员千余人齐聚县城,包围县衙,在强烈抗议保求之下,其父被释放。7月1日(农历六月初二)县署警察在八道沟长在营子以查烟苗(鸦片)为名,勒索民众,打死一村民。当地清乡会员奋起反抗,与警察发生冲突。清乡会员击毙前来的15名警察,全县为之震动。不久,杨帮统率两营官兵前来八道沟围剿清乡会,被清乡会员打败。7月14日(农历六月十五)热河特别区都统姜桂题命令朝阳县长孙廷弼解散清乡会,并派人劝导赵尚志之父,不要在乡下“胡闹”,被严词拒5···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 百度网盘

  • 赵尚志传奇》周莲珊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传奇》【作者】周莲珊著【丛书名】红色少年读本抗战铁血关东魂【页数】199【出版社】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11【ISBN号】978-7-5315-5443-1【价格】25.00【分类】赵尚志(1908~1942)-生平事迹-少年读物【参考文献】周莲珊著.赵尚志传奇.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11.图书封面:赵尚志传奇》内容提要:本书依据大量真实史料讲述了赵尚志英勇杀敌、一心为国的一生,再现了东北抗日战争中东北人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历史画面。《赵尚志传奇》内容试读第一章有志不在年高1乡儒的儿子1908年10月,一个乳名叫合成的孩子诞生在热河特别区朝阳府第二区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赵秀才,名叫赵振铎。当年,他赴乡试未中,此后便无意于科举功名,在家乡潜心教书。他是一位为人正直、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在外强侵略、国势衰落的时代,他常对族人和友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方人001藏餐》士应唤起一方之民众,推之各省,国家乌有不治者乎?唯望有志之士倡导于先耳。”他笃信礼教,也讲求维新。辛亥革命前,他就联络志同道合的好友,组织起来宣传男人剪辫子的意义,女人不缠足的好处;并力主兴办新学,竭力劝导同族子弟和自己的学生进人新式学校,学习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辛亥革命后,赵振铎被选举为县自治会副议长(县自治会后改为县议会,其仍任副议长),主持新政。他不遗余力地推进民主政策,在任期间成绩卓著。后回乡创办“清乡自治会”,领导乡民进行反抗官兵强收捐税的斗争,其英名和业绩已载入朝阳史册,是朝阳人民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杰出代表。转眼间,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满一年了。父亲的几个好朋友聚集到赵家给孩子庆祝周岁生日。在辽西有个风俗,孩子满周岁的时候,要做个抓周的游戏。就是在孩子的身边,放上一些象征各种行业的物品,以预测孩子将来能干什么。小合成抓周的时候,几个朋友都全神贯注地看着孩子。合成没有去碰身边的银元,也没有看一眼佛珠儿,而是抓起父亲放在他身边的一支笔。“哎呀,这孩子将来一定有文才…”一位亲友的话还没说完,就见那孩子的另一只手摸到一把木头玩具枪上。“不得了,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既能文又能武的文武全才.”几位朋友都啧啧称奇:“难道这孩子将来要干出一番大事002···试读结束···...

    2022-05-04 赵尚志 百度网盘

  • 赵尚志传》赵俊清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传》【作者】赵俊清著【页数】402【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08【ISBN号】978-7-207-10401-4【价格】78.00【分类】赵尚志(1908-1942)-传记【参考文献】赵俊清著.赵尚志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08.图书封面:赵尚志传》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少年时代、置身革命洪流、矢志抗日、创建反日武装、转战在哈东、扩大反日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为了配合全国抗战、严重的挫折和将军之死十章。《赵尚志传》内容试读第一章少年时代一、童年与家庭1908年10月26日(农历十月初二),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原隶属热河省)第二区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朝阳,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物产颇丰,素有“金朝阳”之称。境内山峦耸峙,丘陵起伏,著名的凤凰山屹立于县城东郊。大、小凌河贯穿全境。朝阳古称柳城,后称龙城、兴中,因城内建第有三座古塔,又有“三座塔”之称。据说,清乾隆年间,有官员因见县城所倚凤凰山如青凤朝章阳,故取《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意,遂改三座塔少为朝阳并非堪舆家所云地灵人杰的“风水说”才诞生出英雄、豪杰。赵尚志的家乡一位于朝阳鸭县南部浅山丘陵地带的喇嘛沟却是一个交通很不便利、极为偏僻、十分贫困的小山村。一二十户农家散居在一条五六里长的山沟里,村民的房屋彼此相间互不衔接,只有一条小河沟在赵家门前缓缓流过。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处都是一片腐败、贫穷、落后的黑暗景象。赵尚志的家乡也和许多地方一样,荆天棘地,血雨腥风,“金朝阳”并没有放出应有的光彩。官府横征暴敛,兵匪伤生害命,洋教堂胡作非为,致使民不聊生。山成了穷山,水成了恶水。广大农民饱尝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之苦楚,历尽动乱、劳苦之酸辛。清末民初,由于连年遭受旱涝灾害,官府仍摧捐逼税,洋教堂继续逞凶,难以活命的朝阳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曾多次举事,反抗官府和洋教堂的压迫。据传,具有较大规模的群众斗争竞有九次之多,故有“九反朝阳”的说法。其中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朝阳铧子沟人邓菜峰组织“抗洋会社”,两次打退洋教堂武装的进犯,声威震动清廷。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阳知府俞某强令民众出钱,增巡警,办学堂,群众无力负担,激起民变。鞠忠才、刘希彦聚众起事,攻占朝阳城,打跑了俞知府。民国四年(1915年)侯文广为反抗官府强行收缴苛捐杂税.建立“联庄会”,举起义旗,在朝阳、建平、凌源三县组织上万人的抗捐队伍,三次大败前来镇压的官军。在历史上,朝阳人民就是富有反抗斗争精神的人民。“九反朝阳”的英雄壮举是足以使广大朝阳人民引以为白豪的。因此,一次次反抗官府、洋教堂压迫的斗争事迹广为传播,为后世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佳话美谈。这些斗争事迹,通过人言口传,在少年赵尚志的心里也曾留下较深的印痕赵尚志出生在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赵尚志出生时,家有房屋八间(正房五间,厢房三间).十地五垧,养有牛马,拴一辆车。全家十口人。其生活是靠他父亲教书和兄长种地来维持的。农忙时,间或雇一两名短工。其家庭生活虽不十分富裕,但也尚志传并不异常困顿赵尚志的父亲赵振择(又名宗义、致远、式如,字子馥)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轻时曾进学锦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考取锦县第二名生员(按,即秀才)。翌年赴北京应丁酉科乡试未中,此后他无意于科举功名,在家乡教书。他是一位为人正直,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平时居家,面对外强侵掠、国势衰落的形势,他常对族人、友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方人士应唤起一方之民众,推之各省,国家焉有不治者乎?惟望有志之士倡导于先耳。”他笃信礼教,也讲求维新,辛亥革命前,即联络志同道合之人组织晋劝剪发天足会,宣传男人剪辫子的意义,女人不缠足的好处。并力主兴办新学,尽劝及门弟子改入新式学校,学习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是朝阳县南部群众抗捐领袖之一,在朝阳地区远近地方颇孚众望。赵尚志的母亲张效乾是赵振铎的续弦。她性情敦厚,勤劳俭朴,心地善良,从早到晚总是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堪称贤妻良母赵尚志兄弟姊妹共十一人,他排行第六,上有二位兄长,三位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四个妹妹。按赵家族谱的辈分,其兄弟姐妹是属“尚”字。父亲给心爱的第三个男孩起名为“尚志”《孟子》中有.“王子垫问曰:土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日:‘义而已'。”又说“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父亲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应该说是寓意颇深的,其意是令其崇尚鸿鹄之志,成为一个仁爱正义、品德高尚、大有作为之人,而不是目光短浅,卑琐庸儒,毫无作为的蓬雀之辈。赵尚志小时候长得比较矮小瘦弱。他与普通的农村孩子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偏僻的山村限制了他的眼界,他所接触的人和物都是有限的。他懂事,听话,但又顽皮。他常与小朋友在家门不远的一棵大柳树下玩耍。如果说他与别的孩子有什么差异的话,那只是他胆子稍大。上山、爬树、掏鸟蛋、打长虫(蛇)什么都敢干。同小伙伴到谁家去玩,别人怕狗,他总是走在前头,专当打狗的。童年的赵尚志深受兄长和姐姐们的喜欢和爱护。这个小弟弟与大哥哥、大姐姐们虽不是一母所生,但他们亲密得如一奶同胞,毫无隔阂。在山村里,兄长和姐姐们一起陪这个小弟弟玩。他们上山栋柴,总是带着这个小弟弟,有好吃的东西总让给他,真可谓关怀备至赵尚志从小受父亲教育、影响很深。他六岁时就跟着父亲念书识字,以后又上官学堂(学校)。赵尚志的父亲对子女管束极严。他一方面教育子女学孔夫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一方面又教育子女须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主张正义,要爱国,爱同胞。他进城办事时,有时也带着小尚志,对着矗立县城的辽代砖塔,讲古论今,使少年尚志从祖国悠久历史中,受到爱国思想教育。他藏有《三国演义》《忠义水浒传》《说唐》《说岳全传》等历史小说,在赵尚志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喜欢翻看这一类书籍时,他从不加以制止,而且还加以鼓励。他高兴时还绘声绘色地讲里面的故事给赵尚志和其他孩子们听。每当父亲讲“官逼民反”“仗义疏财”的水浒故事时,年幼的赵尚志总是细心听、认真记,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英雄豪杰十分饮佩。在同小朋友玩耍时,还常常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因此,在少年赵尚志的脑海中是装有许多诸如李逵、关云长、程咬金等神勇2①《论语·颜渊无畏的血性汉子的形象的第少年时代矗立于朝阳县城的辽代古塔赵尚志小时候,很孝顺父母。一次,他和本村老徐家一个孩子在小凌河捕鱼,然后在岸上用火烤着吃,姓徐的小伙伴把自己分的那份全吃掉了,而他却留下几条准备拿回家去。姓徐的伙伴问:“你留下的鱼给谁吃呀?”赵尚志回答:“拿回家,给我娘,我娘养我们兄弟姐妹不容易,我得把鱼拿回去孝敬她!”十分讲究孝道的少年尚志,时常受到乡亲邻里的夸奖赵尚志非常听母亲的话。母亲经常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孰是孰非…母亲的教海使年幼的赵尚志初步地懂得了遇事要分清是非,做人不能光为自己的道理。小时的赵尚志,家里对他从不娇生惯养。他时常因过于顽皮而遭到父亲的训斥。当他稍大时,母亲也经常支使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让他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性赵尚志的成长以及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是与其父母的影响和支特分不开的。这两位老人都十分开明,通情达理,赵尚志曾对家人说:“人生在世,应为全人类谋幸福,为国家谋利益,难道专在父母膝下尽孝,就尽到了做人的全部责任吗?”他参加革命后.两位老人以其志向不违正义,遂听其自便,从不加以约束。他们认为自己儿子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如善,如善,则何谓不行?两位老人对赵尚志投身革命,从事抗日斗争始终表示支持。有一段时尚间,和赵尚志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志经常出入其在哈尔滨居住之家,或接头或研究工作两位老人对来人都表示欢迎,并勉励他们当国耻民痛之时,理应效命疆场,为国为民出力,绝不能作苟且偷生之辈。老人同情革命、正义深挚的情感使得出入其家从事秘密革命活动IGZH的同志深受感动和鼓舞。至今,一些老同志忆及此事,对两位老人支特革命,关心他们的言辞仍不能忘怀因赵尚志参加了革命斗争,特别是从事抗日武装斗争事业,日伪当局对其家属亦异常忌恨,几欲加害其双亲。1934年,赵尚志的父亲曾被日本宪兵队捕去.受尽了折磨。在其父亲被捕受刑时,赵尚志的母亲四处托人借钱进行营救。当时有的人生怕牵扯到自己已,退避三舍。有的人还说让尚志回来看看,他父亲正在为他受罪,而赵尚志的母亲却正色道:“你们怕事,我不来求你们。但我儿子不是为非作歹,抗日救国是光荣的事,难道一定要当亡国奴吗?”她决定变卖全部家产来进行营救。后来把家里居住的青砖房卖了三千元,用钱从狱中把人赎了出来。赵尚志的父亲被释放后,为避免敌人继续迫害,不当亡国奴,不得不改名为赵式如,带领家人由关外至关里到处迁徙。1935年冬,赵尚志的父母携带他弟弟、妹妹离开哈尔滨逃往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后迁居天津、上海,在东北抗联李杜办事处的接济、资助下维持生活。以后随着日本侵华战火的蔓延又辗转流落到香港、贵阳、重庆、西安、苏州等地1941年,赵老先生一家生活在重庆。当时家中经济拮据,境况窘迫,难以维持生计,赵老先生不得不投书《大公报》,向社会求援。后由全国慰劳总会为赵老先生拨赠慰问金一千元当时《新华日报》以《东北老人赵式如一门忠义》为题发表中央社简讯一则,全文如下:“[中央社讯]东北七十老翁赵式如三子从军,音讯断绝,年来寓居南温泉,一家七口,非老弱即妇需生活无着,近曾投书大公报,向社会求援。兹悉全国慰劳总会以赵氏一门忠义,大节凛然特拨赠慰问金一千元。按赵氏吉林人,九一八事变后,三子皆秉训从军,后与家庭失却联络。老人度被敌逮捕作质,卒以坚贞卓绝之精神,逃出虎口,后携全家南下,辗转来至重庆。”此则简讯说“赵氏一门忠义,大节凛然”,委实是对赵家的中肯评价。(文中所说“赵氏吉林人”是因当时哈尔滨道外区赵尚志家居地,为吉林省管辖同年10月10日,全国慰劳总会为抗属赵式如老先生赠送慰劳单和“祖国光荣”荣誉牌一面。慰劳单中说,“我们和暴日打仗,吃苦最多出力最大的是和敌人拼命沙场的出征将士,而在后方吃苦最多者要算出征将士的家属。好在捷讯频传,离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赵老先生对此深有感慨。他热切地盼望抗战胜利的那一天。1942年冬,赵老先生率全家到西安。翌年夏,在那里曾受到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亲切接见。周恩来高度评价老人家训教三子从军抗日的爱国义举。老人家对周恩来的伟人风度赞赏有加,对其勉励终身不忘。他常对子女说:“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心里装着千百万父老兄弟,人家说的话,真叫人佩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赵老先生高兴异常,他激动地说:“盼的就是这一天,我四个儿子三个从军,有两个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中国能有今天是多么不容易呀①赵尚文:《我的父亲赵子馥》,载《红山文化》1995年第3期②载《新华日报》(1941年9月25日)海宋挽李以聖恩被釋乃乘问逃居北平後值上上变作與日寇作殊死戰詞又被舉為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投黄埔軍校求學追九一八事变尚志即粒織義勇軍不踏任為餘力不遗尤復渝兒辈立志故國令次子尚志速降弊寺議决事项人動立学校倡辞請鄭备公益任散無力受國有心曾充原醫朝陽縣自治會會长就行安徽济事成加生述满清壽制之時雪外寇侵渡之痛推非為三于皆秉刘從軍音書隔能生活無着態靖夢翁永書超我如像吉林寶江縣人年七十三成前清附第一章少年时代赵尚志父亲写的自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赵老先生一家又迁回哈尔滨,从此才算真正安顿下来。两位老人由北到南,从西到东,跑遍了半个中国,十四年间辗转搬迁八次,真可谓“迁徙往来无常处”,历尽颠沛流离之苦。但是,对此,两位老人并无任何怨言,只是母亲看到赵尚志为革命舍生忘死,竟不顾及自己的婚事,以致终身未娶,颇以为是憾事。然而,对于两位老人更多的是为自己有三个儿子投身抗日,两个儿子牺牲,特别是赵尚志在东北从事领导伟大的抗日救国斗争事业,最后舍生取义,为国捐躯而深感自豪尚赵尚志的母亲于1957年病故于哈尔滨,终年七十五岁。时隔一年,其父相继病逝,享年八十七岁赵尚志参加革命后,其二兄、四弟、四妹、六妹、老妹在父母的教海及赵尚志的影响、鼓励下也都先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中央社简讯中所说赵氏一门忠义,三子秉训从军,是指赵尚志及其二兄赵尚朴、四弟赵尚武。赵氏三兄弟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在华北,共同从事抗日救国事业赵尚志的四弟赵尚武于“七七”事变后,在太原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年仅十七岁),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是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素描,表演戏剧,吹奏口琴,高音歌唱,作词谱曲,并懂乐理。曾参加演出反映抗日斗争的话剧《突击》和京剧《白山黑水》。1938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在延安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朱德和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同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年担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音乐队副队长。1943年12月,在反“扫荡”战斗中,为保护儿童突围,于河北省阜平县一个山村英勇牺牲,时年二十三岁赵尚志的二兄赵尚朴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哈尔滨中东铁路机务段、平绥铁路南口大厂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8年4月去延安,后在华北晋绥地区进行抗日救亡斗争。解放战争初期受党组织派遣来东北工作,曾任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大副主任职务。1989年10月病逝赵尚志的四妹赵尚英1930年与爱人李冷波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戏剧系学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她参加“左联”,在上海、南京从事进步电影、戏剧活动。先后参加电影《桃李劫》和话剧《桃花扇》《复活》演出。“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演出队,曾在南京、镇江、徐州等地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祖国的吼声》等剧目。1948年到东北解放区从事文艺工作,先后在东北文教队、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当演员,并任演员队副队长。五十年代为辽宁省政协委员。“文革”中遭迫害,“四人帮”被粉碎后,恢复名誉。1980年病逝赵尚志的六妹赵尚芸青少年时即参加革命活动,撒传单、贴标语、传递消息等。后被特务跟踪,组织让她离开哈尔滨,去上海团中央学习、受训。在上海与团中央书记兼组织部长胡筠鹤结婚。婚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因丈夫政治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她被称为反革命家属。但她坚信党的政策能够落实。1982年“潘汉年案”平反后,胡的政治历史问题也做出结论,得到解决。其“反属”的帽子也被摘掉赵尚志的老妹赵尚文在哈尔滨小学读书时,老父被日本人逮捕。父亲获释后,随之辗转关内各地,先后于北平,上海、重庆读书。她继承父业在西安时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哈尔滨铁路子弟小学任教,直至退休赵尚志一家兄妹先后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赵尚志的家庭是一个革命的家庭,堪称一门忠义,气节可风6···试读结束···...

    2022-05-04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阅读器

  • 赵尚志》英小志编著;周东升,汪铮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尚志》【作者】英小志编著;周东升,汪铮主编【丛书名】抗日英雄小故事系列【页数】112【出版社】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01【ISBN号】978-7-5126-3001-7【价格】15.00【分类】赵尚志(1908~1942)-传记-青少年读物【参考文献】英小志编著;周东升,汪铮主编.赵尚志.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01.图书封面:赵尚志》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本书从赵尚志同志的童年趣事写起,写了他少年时顽皮的天性与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着重记述了他参加抗日时的英勇事迹。他叱咤风云的抗日战绩必使他名留青史。他的英雄事迹值得青少年学习和铭记。《赵尚志》内容试读一、英雄少年祖国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地,是带有游牧特色的满族发源地,近代又由敢闯关东的内地流浪者开拓,还长期成为俄、日殖民地。深重的民族压迫和地方特点,造就了一批有粗犷性格的英豪,赵尚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在拉队伍时屡挫屡起,在酷寒的林海雪原中拼搏多年,成为东北抗日志士的一面旗帜。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现为朝阳市)喇嘛沟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001鸿鹄之志,所以为他取了以《庄子》中“贤人尚志”的后两个字为名,希望他长大成为一个正义高尚、大有作为的人。事实抗上,赵尚志的一生也颇为传奇。赵辽宁的朝阳县山峦迭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素有“金着朝阳”之称。而赵尚志的家乡喇嘛沟,位于朝阳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一个十分贫困而又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交通十分不便,十几处房屋散落在狭长的山沟沟里,彼此之间相隔并不相连,只有一条小河缓缓流过赵尚志的家门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革命浪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到袁世凯倒行逆施,恢复帝制,再到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到处是一片腐败暗淡的景象,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辽宁朝阳地区的人民也同样如此,官府横征暴敛,兵匪残害百姓,胡作非为,人民饱受剥削压迫之苦,朝阳县就此成了穷山恶水之地,简直是民不聊生。然而,朝阳人民以不畏强暴的精神勇敢地反抗着各种压迫与侵略,曾连续爆发过十几次大规模的民众武装起义,素有“九反朝阳”的说法。1.儿时梦想002幼年时候的赵尚志,个头儿比其他小伙伴们要矮小许多,抗身体也比较瘦弱,但他的胆子却着实比其他小朋友要大得多。上山、爬树、掏鸟蛋、打蛇,没什么事他不敢干。雄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去村里的一户人家玩儿,院子里有一条大狗。其他小伙伴都很害怕狗,纷纷往后躲,他却一点都不害怕,勇敢地走在最前头,专门充当打狗的。赵尚志和兄妹们童年时,家里人对他们从来不娇生惯养。赵尚志时常因为过于顽皮,而遭到父亲的训斥。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赵尚志6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在这里读了三年私塾,后来还上了官学堂,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赵振铎对子女的管教非常严厉。他一方面教育子女要听从就像古代女子的玉带一样,缓缓地漂流。冬天的时候,河水也004很少封冻,小凌河里面的鱼味道鲜美,引得人们经常过来捉鱼。有一次,赵尚志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小凌河捕鱼,不一会儿,/日大家就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伙伴们都急不可待地想尝尝今天的小美味,于是纷纷在河边把捉来的鱼全都烤了,香气扑鼻。正当维其他人津津有味地享用着自己的战果时,赵尚志却不烤也不吃。小伙伴们都很不明白,就凑过去疑惑地询问他:“你捉了鱼怎么不烤着吃呀?你不吃鱼,把鱼弄到哪里去呀?”赵尚志说:“我要把这些鱼拿回家给我娘,我娘养我们兄弟姐妹们很不容易,我要把鱼拿回家孝敬她。”2.父子相知、赵尚志的父亲赵振铎虽说清末时中过秀才,而且是当地的私塾先生,但为人正直,思想先进,是当地有名的人物。他总跟他的子女、亲友、族人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辛亥革命之后,全国都在搞民主革命,他也不遗余力,提倡新政。袁世凯称帝之后,倒行逆施,举国上下无比愤恨。赵振铎也对当时的政府非常失望,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阳地区赵振铎是颇有威望的,他在家乡创办了清乡预备会,被推举为会长,并多次发起清乡自治运动,反对苛捐杂税,严禁赌博、吸食鸦片,兴教育、移风俗,提倡新政,跟当时的政府对着干。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然而,当地警察以扰乱治005安为名拘捕了赵振铎,这引得当地群众无比愤慨,千余人力保抗赵振铎。他们携带着粮食和饭锅去官府请愿,声称政府不放人,日他们就在县政府门口支锅做饭,不回家。迫于群众压力,县政府不得不放人。雄1916年,县属姜队官和警察巡官祝殿甲率领十五六个警察闯进了八道沟的长在营子。他们以查禁鸦片为名,殴打村董,收捐诈取钱财。第二天中午,他们在一家杂货店准备吃午饭时,打死了一名清乡会会员。清乡会副会长薛廷斌得知这件事情后,召集大家商议对策,群情激愤,大家一致要求以武力解决。随即,薛廷斌率领数百名清乡会会员包围了此行的县属警察们,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火拼。除姜队官逃得快,其他警察一律被击毙。赵振铎得知情况赶到后,发现事已至此,就赶紧让民众们···试读结束···...

    2022-05-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