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护理500问》杨亚娟,王冬梅,张婷,彭飞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外科护理500问》【作者】杨亚娟,王冬梅,张婷,彭飞编【页数】229【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5478-5331-3【分类】神经外科学-护理学-问题解答【参考文献】杨亚娟,王冬梅,张婷,彭飞编.神经外科护理500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外科护理500问》内容提要:本书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了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知识,内容包括:神经系统常用解剖知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脊髓血管病、先天性或后天性异常病变、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与护理措施。本书的编写,结合了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内容全面,可读性强,可帮助临床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于临床。《神经外科护理500问》内容试读第1章神经系统常用解剖知识神经外科护理500问1头皮的解剖结构是怎样的?血管及神经如何分布?头皮是覆盖在头颅穹窿部的软组织,按位置可分为额顶枕部和颗部。额顶枕部前至眶上缘,后至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侧方至题上线。该范围内头皮有5层结构,自外向里依次是: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骨膜(图1-1)。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纤维性间隔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间隙骨膜颅骨图1-1头皮的解剖头皮的血液供应来自颅内、外动脉系统,血供丰富。动脉之间、静脉之间都有多个吻合支。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为眼动脉分支,来自颈内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及枕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除面神经分布于额肌、枕肌和耳周围肌外,颅顶部头皮神经都是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于翻部、上脸皮肤和结合膜。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于题部皮肤。颈丛的分支耳大神经分布于耳郭后面的皮肤。枕大神经为第二神经的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1章3神经系统常用解剖知识2颅骨由哪些骨组成?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是由额骨、枕骨、蝶骨、筛骨各一块,以及顶骨、颞骨各一对组成。3大脑半球的分叶及重要沟回有哪些?大脑半球的分叶包括额叶、顶叶、颗叶、枕叶和岛叶(图1一2)。大脑半球的重要沟回有外侧沟、中央沟、顶针沟。顶叶额叶枕叶岛叶颞叶图1-2大脑半球分叶4大脑皮质有哪些功能分区?大脑皮质的功能分区有: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语言中枢。5间脑位于什么位置?间脑分成哪几个部分?间脑位于中脑与大脑半球之间,两侧与尾状核和内囊相邻。间脑一般分为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6下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下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①意识与睡眠障碍;②呼吸循环功能紊神经外科护用500问乱;③体温调节紊乱: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尿崩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⑤糖代谢紊乱;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⑦食欲障碍、癫痫等。7脑干包括哪些结构?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图1-3)。端脑间脑端脑膀小脑中脑脑桥脑干延髓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图1-3脑干结构8小脑有哪些功能及病变?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小脑接受与运动有关的大量感觉信息和大脑皮质的有关运动中柜的信息,其传出纤维直接或间接影响脊髓、脑干及大脑皮质的功能,因此小脑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它的主要功能表现为3方面: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的张力、维持肌肉间运动的协调。小脑病变最主要的症状为共济失调,可表现为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Romerg征阳性(站立不稳,摇晃欲倒)、醉汉步态(睁眼时不能改善)、吟诗状言语、联合屈曲现象、辨距不良、动作过度等;同侧肢体肌力第1章神经系统常用解剖知识减退,腱反射低下,运动性震颤,粗大的水平眼震,有时还伴有眼球分离性斜视。若损伤累及小脑核,运动障碍则严重且持久。若只损伤小脑皮质,只要损伤范围不大,则可能无症状。但应指出,小脑的传入和传出纤维及身体各部在小脑中的定位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小脑各部位的功能及损伤后的症状不应孤立地看待。9什么是嗅脑?嗅脑系大脑皮质中的古老部分。严格来说嗅脑包括嗅球、嗅束、嗅前核、嗅结节、嗅纹、部分杏仁核和部分前梨状皮质,其较多的部分位于脑底面上。嗅神经终于嗅球,它向后延为细长的嗅束,嗅束的后端扩大成为嗅三角,再向前没入前穿质附近。联系脑干的纤维多自前穿质发出。嗅脑有海马回和齿状回。海马回与齿状回是经海马裂卷入侧脑室下角的部分。嗅中枢在海马回。嗅脑位于大脑半球的下部,主要包扫嗅球、嗅回、梨状叶、海马等部分。10边缘系统组成及功能是什么?边缘系统由皮质结构和皮质下结构两部分组成。皮质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脑岛和额叶眶回后部等。皮质下结构包括杏仁核、隔核、视前区、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前核(即背内侧核、中脑被盖)等。边缘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解剖学和功能性实体,它管理着学习经验、整合新近及既往经验,同时是启动、调节行为和情感反应的复杂神经环路中的部分。边缘系统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对内脏功能活动、躯体活动、内分泌功能、情绪活动、学习及记忆等多种功能都有调节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11脑膜有几层?在脑组织外面有三层脑膜,由外向内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图1-4)。6神经外科护用500问上矢状窦硬脑膜(外层)硬脑膜(内层)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脑膜图1-4脑膜结构12脑室系统包括哪些?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室是位于大脑、间脑和脑干内的腔隙,室管膜衬于室壁四周,室内充满脑脊液。各脑室内均有脉络丛,分泌脑脊液,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和下角内,两侧的脉络丛均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13脑脊液来源及量、成分、循环通路是怎样的?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正常人的脑脊液量140~180ml,平均150m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少量细胞。其化学成分与脑的细胞外液成分很相似,但与血浆成分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存在血-脑脊液屏障,血液中的高分子成分很难进入脑脊液,所以脑脊液中像蛋白质、葡萄糖等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要明显低于血浆。脑脊液的循环:脑脊液不断由脉络丛等产生,沿一定途径流动,并通过蛛网膜颗粒回流到静脉血。其循环途径为: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左右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到蛛网膜下腔,最后通过蛛网膜颗粒回流到上矢状窦。另有少量脑脊液可被室管膜上皮、蛛网膜下腔内的毛细血管及脑膜淋巴管所吸收,也可直接进入脑、脊神经周围的淋巴管中(图1-5)。···试读结束···...

    2022-09-28

  • 《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彭德飞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作者】彭德飞主编【页数】351【出版社】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06【ISBN号】978-7-5670-2519-6【分类】急性病-诊疗-急性病-护理-险症-护理-险症-诊疗【参考文献】彭德飞主编.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内容提要: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是院前、急诊、ICU医师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即使在普通病房,患者出现病情突然加重或异常变化,也需要专科医师的应急处理。现代危重症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一些重要的观念和原则不断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临床医师必须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增长新才干,更好地造福患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一书。本书适用于临床急诊医生及大学在校生的学习参考使用。《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急危重症疾病第一节心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心搏骤停(cardiacarret)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偶有自行恢复,但通常会导致死亡。心脏性猝死(uddecardiac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h内死亡,属非外伤性自然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91%以上的SCD是心律失常所致,但某些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心脏破裂、肺栓塞等亦可于1h内迅速死亡,但其发生机制及防治则与心律失常性猝死相异。随着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latalecardioverterdefi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通过其监护系统对SCD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一、流行病学在工业化国家中成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为冠心病导致的SCD。文献报道SCD的发生率为每年(0.36~1.28)/1000,但未送医院的猝死未统计在内。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中,SCD发生率有很大差别,60~69岁有心脏病病史的男性SCD发生率高达每年8/1000.80%的医院外猝死发生于家中,15%发生于路上或公共场所。美国每年有30万~35万患者死于SCD,发生率为(1~2)/1000。在发展中国家SCD发生率低得多。国内缺乏完善的登记资料,1974~1991年北京首钢居民区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为11.35/10万。二、危险因素1.年龄、性别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由于“婴儿猝死综合征”,突然死亡发生率构成第一峰。其后发生率骤降,直至45~75岁达第二峰。流行病学分析,年龄的增加是SCD的危险因素。在儿童1~13岁年龄组所有猝死的19%为心源性,青年14~21岁年龄组SCD则占所有猝死的30%。中老年中SCD占所有猝死的80%~90%,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有关,因80%以上的SCD患者罹患冠心病。男性SCD较女性发生率高(约4:1),在Framigham研究中55~64岁男女发生率的差异更大(几乎达7:1),因为在这一年龄组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女性明显增高。2.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导致SCD的主要机制是左心室肥厚。有研究显示,左心室体积每增加50g/m,SCD的危险性增加45%。3.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的增高与冠心病的所有临床类型均相关,包括SCD。他汀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类调脂药物可减少30%~40%的冠心病死亡(包括SCD)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4.饮食许多流行病学资料都证实,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及过少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均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未直接观察其对SCD发生率的影响。美国有研究者对20551例40~84岁无心肌梗死史男性的前瞻性观察显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人SCD的发生率是每月吃不足一次鱼的人的一半。5.运动冠心病患者行中等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心搏骤停和SCD的发生,而剧烈的运动则有可能触发SCD和急性心肌梗死。成人11%~17%的心搏骤停发生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即刻,与心室颤动发生有关。这也表现在心脏病患者的康复研究与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其心搏骤停的发生率分别为1/(12000~15000)(康复研究)与1/2000(运动负荷试验),是普通心脏病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率的6倍。实验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可通过降低血小板黏附与聚集,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特别是增加迷走神经反射而预防心肌缺血诱导的心室颤动和猝死,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而剧烈的运动对已知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对未经锻炼者是有害的,会产生运动诱发的SCD。6.饮酒过度饮酒,尤其是醉酒可增加SCD发生的危险性,在嗜酒者中常常发现QT间期延长,后者易触发室速、室颤。但队列对照研究发现,适量饮酒可能减少SCD的发生。前瞻性的不列颠地区心脏研究证实,适量饮酒可降低首次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OR=0.61)。7.吸烟吸烟是SCD的触发因素之一,因吸烟易增加血小板黏附,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升高血压,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碳氧血红蛋白积累和肌红蛋白利用受损而降低循环携氧能力,导致尼古丁诱导的儿茶酚胺释放。每天吸烟20支与不吸烟者每年SCD发生率分别为3.1%和1.3%。8.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个人与社会因素造成的情绪激动及孤独与生活负担过重引起的情绪压抑与SCD密切相关。有报道地震灾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患者的SCD发生率升高4倍。估计40%的SCD是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促发。9.家族史对有些患者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已知某些单基因的疾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易致SCD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心室内传导阻滞、糖耐量试验异常和肥胖等。左室功能受损是男性SCD的重要提示因子。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SCD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因素。三、病因和发病机制SCD者绝大多数有心脏结构异常。成年SCD患者中心脏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浸润性病变和心内异常通道。这些心脏结构改变是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而大多数SCD则是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2第一章急危重症疾病所致。一些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如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稳定的心脏结构异常发生不稳定情况。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电解质紊乱、过度劳累、情绪压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等,都可触发SCD。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西方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SCD最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在美国所有的SCD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所致SCD者高达80%以上,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占10%~15%,其余5%10%的SCD可由各种病因造成。四、病理冠心病是SCD患者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结构异常,心搏骤停存活者中40%~86%发现有冠心病。SCD患者中约75%具有2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gt75%,15%~64%具有新近冠状动脉血栓栓塞的证据。病理研究还表明,SCD患者常有左心室本身肥厚,有过去心肌梗死病变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夹层分离、心肌桥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也时有发现:有心律失常或传导系统异常者的病理改变中可见细胞凋亡参与。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对SCD患者心脏传导系统病理的研究至今报道不多。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中有房室结动脉狭窄者约占50%,少数患者的梗死病灶直接累及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心脏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很常见,但并不特异,可能是许多原因(如Leegre和Lv病,小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性损伤,以及炎症、浸润性病变等)导致的结果,其在SCD中的地位尚未肯定。急性炎症(如心肌炎)和浸润性病变(如淀粉样变、硬皮病、血色病等)均可损害房室结/束,导致房室阻滞。某些局部病损(如结节病、类风湿关节炎)也可影响传导系统。但由于常规尸检常不包括细致的传导系统检查,上述病损可能被漏检。肿瘤对传导系统的局部损害(尤其是间皮瘤、淋巴瘤、癌肿,甚或横纹肌瘤、纤维瘤)也有报道。五、临床表现心搏骤停或SCD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一)前驱期许多患者在发生心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SCD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SCD患者在猝死前1个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有哪些亚群。(二)发病期发病期亦即导致心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h。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则95%为心源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室颤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处于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室颤。另有部分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室颤多见(三)心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心搏骤停的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若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室颤、室速、心电一机械分离抑或心室停顿);④在心搏骤停前患者的临床情况。若心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在医院或加强性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患者在心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肿等),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室颤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一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四)生物学死亡期从心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室颤或心室停搏,若在发生后6mi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若在8mi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击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占死因的60%,低心输出量占死因的30%。而由于心律失常的复发致死者仅占10%。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的心搏骤停,其预后取决于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前者心搏骤停发生时血流动力学并无不稳定;后者系继发于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因而,原发性心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六、治疗对心搏骤停或SCD者的处理主要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ardioulmoaryreucitatio,CPR)。20世纪50年代末期心肺复苏术及体外除颤术的发展,使心搏骤停者有可能得救而存活。近30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及新技术的应用,心肺复苏术逐步完善。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并对所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治疗措施进行“评级”,对进一步积极有效地抢救SC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主持召开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学治疗建议国际共识会议,编写出《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目前心肺复苏术系按下列顺序分秒必争地进行。第一章急危重症疾病(一)识别心搏骤停心搏骤停的诊断一般不成问题,但需迅速判断。出现较早而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的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有这两者的存在,心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一般主张以一手拍喊患者以断定意识是否存在,另一手同时扪诊其颈动脉了解有无搏动,若两者均消失,即可肯定心搏骤停的诊断而应立即施行心脏复苏处理。在成人中以心音消失诊断心搏骤停并不可靠,血压测不出也未必都是心搏骤停,因此对怀疑心搏骤停的患者反复听诊或测血压,反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延误复苏的进行,影响复苏后的存活率。瞳孔变化的可靠性也较小:瞳孔缩小不能除外心搏骤停,尤其是在应用过阿片制剂或老年患者中;而瞳孔显著扩大不一定发生在心搏骤停时,当心输出量显著降低、严重缺氧、应用某些药物包括神经节阻滞剂以及深度麻醉时,瞳孔也可扩大。(二)告急告急即在不延缓施行基础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设法(呼喊或通过他人或应用现代通讯设备)通知急症救护系统。因仅作基础心肺复苏术而不进一步予以高级复苏术,其效果很有限。(三)心前捶击复律心搏骤停的电生理表现为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心前捶击可能使少数患者恢复窦性节律。Caldwell等的5000例研究报道中,心前捶击使5例室颤、11例室速、2例心室停搏恢复窦性节律,未见有室速因捶击而转为室颤者。因此,一旦确定为心搏骤停而手边无心电监护和除颤仪的情况下,应坚定地予以心前捶击:拳头举高20~30cm,捶击患者胸骨中下1/3处,共1~2次。目前,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搏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5组(约2mi)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急救人员抵达时间超过4mi时。然后扪患者颈动脉确定心跳是否恢复,若仍无搏动,则按下列步骤施行基础心肺复苏。(四)基础心肺复苏基础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支持(aiclifeuort,BLS),旨在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给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以氧合血液而使其得到保护。其主要措施包括畅通气道、重建呼吸、重建循环和除颤,被简称为ABCD(airwaycotrol,reathiguort,circulatiouort,defirillatio)1.畅通气道意识丧失的患者舌常后移而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苏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通常将手置于患者额部加压使头后仰,便可使下颌前移而使舌根离开咽喉后壁,气道便可通畅。但在心搏骤停肌张力减退的情况下,单手置额部使头后仰常不足以打开气道,而需用另一手抬举下颌。其中后法似较前法有效,但需注意在托举下颌时需用手指头置于下颌的骨性部位将下颌推向前上方,而不要压迫软组织以免反致气道阻塞。对疑有颈部损伤者,则常仅予托举下颌而不常规使头后仰。对疑有气道异物者,应先以eimlich手法操作以排出异物;操作者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2.重建呼吸一人工呼吸若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则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的效果最好。在一般情况下,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15.5vol%,已足以维持生命所需,如作深吸气后再呼气,则其中含氧临床危重症诊疗与护理量可达18vol%。每次可吹出气体1000~1250mL,连续做口对口呼吸4~5次,可使患者肺中氧浓度恢复到近于正常水平。操作时,在上述畅通气道的基础上,将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使自己的口唇与患者口唇的外缘密合后用力吹气。患者如有义齿可不必取出,因其有利于口对口呼吸时的密合。但若义齿位置不能固定,则以取出为宜。若患者牙关紧闭,则可改为口对鼻呼吸,即用口唇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后吹气。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注意观察患者胸壁的起伏,感觉吹气时患者呼吸道的阻力和在吹气间歇有无呼气。在复苏开始时,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挤压。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还是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这样可使患者呼吸道内维持一个正压。以后则每5或在每第5次胸外挤压时,吹气1次。若仅1人进行急救时,对所有年龄(新生儿除外)的患者需挤压30次做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以上,吹气量为10mL/kg(700~1200mL)。在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时,常可致胃胀气,后者使横膈抬高、肺容量减少,并可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因此在吹气时宜参考患者胸部的起伏,控制吹气量。若患者胃严重胀气而影响换气功能时,应使患者侧转并压迫其上腹部使其胃气外排,再继续操作。3.重建循环一人工胸外挤压重建循环一人工胸外挤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即人工有节律地挤压患者胸骨的下半部。过去称为人工胸外心脏按摩或心脏挤压,但是实际上是挤压而非按摩,而挤压所致的血液流动并非心泵功能而是胸泵功能,研究证明在胸部挤压期间,心脏的房室瓣保持开放位,血液是在挤压胸部时胸腔内压增高而从心脏和大血管内被推向胸腔外的血管而流动,腔静脉则由于壁薄在胸部挤压时塌陷而不发生逆流。此时心脏并无泵血功能。因此宜称为人工胸外挤压(exteralchetcomreio,ECC)。如操作恰当,则体循环收缩压可达80~100mmHg①,但舒张压很低,以致影响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近期研究表明,为维持心肌和脑细胞功能的血供的最低需求,要有正常血流量的30%。而单纯的人工胸外挤压时,心肌和脑组织中的血流量常达不到此最低的需求。为能提高人工胸外挤压时心脑重要脏器的灌注压和血流量,又有采用附加的腹部挤压术(iteroedadomialcomreio).人工胸外挤压时,患者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作用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加强人工循环。若胸外挤压在床上进行时,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以便居高临下实施挤压。挤压时,一手与患者胸骨长轴方向平行地置于其胸骨前方,掌根相当于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掌根重叠其上,双肘关节伸直,自背肩部直接向前臂、掌根垂直加压,使胸骨下端下陷4~5cm。挤压后应放松,使胸廓弹回原来形状而使胸腔内压下降,血液回流。急救者应该意识到胸外按压的重要性,遵循“用力按压、快速按压”的原则,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进行,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对无脉性心脏停搏患者治疗期间,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跳或①临床上仍习惯用毫米汞柱(mmHg)作为压力单位,1kPa=7.5mmHg。全书同。6···试读结束···...

    2022-09-09

  • 《实用儿科诊疗护理》单既利,王广军,肖芳,林辉,于春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儿科诊疗护理》【作者】单既利,王广军,肖芳,林辉,于春华主编【页数】216【出版社】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02【ISBN号】7-5670-2082-5【分类】小儿疾病-诊疗-护理【参考文献】单既利,王广军,肖芳,林辉,于春华主编.实用儿科诊疗护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02.图书目录:《实用儿科诊疗护理》内容提要:本书是一本适用于医院儿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学习使用的参考书籍,共包括4个章节,其内容包含了儿科急救的诊疗、新生儿疾病、儿科常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以及儿科危重病人的诊疗护理常规等内容。极大的满足了儿科医护人员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也可作为医学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用书。本书的作者在儿科一线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临床实践,因此本书参考价值高,值得读者一看。《实用儿科诊疗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急救部分第一章急救部分第一节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cardiacarret)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搏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全身器官都处于无血流或极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摸不到脉搏、室息、无意识,呈死亡状态。心肺复苏术(cardioulmoaryreucitatio,CPR)指采用急诊医学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为急救技术中最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随着对保护脑功能和脑复苏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将复苏全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ulmoarycereralreucitatio,CPCR)更恰当。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心搏骤停的原因1.继发于呼吸功能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患:如肺炎、窒息、溺水、气管异物等,是小儿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2.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3.外伤及意外。4.心脏疾病。5.中毒。6.严重低血压。7.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8.婴儿猝死综合征。9.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二)呼吸骤停的原因1.急性上、下呼吸道梗阻:多见于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痰液堵塞、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喉痉挛、喉水肿、严重哮喘持续状态以及强酸、强碱所致的呼吸道烧伤、白喉假膜堵塞等。2.严重肺组织疾患:如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3.意外及中毒。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实用儿科诊疗护理5.胸廓损伤或双侧张力性气胸。6.肌肉神经疾患7.继发于惊厥或心脏停搏后。8.代谢性疾患。9.婴儿猝死综合征。(三)心搏、呼吸骤停的病理生理1.缺氧与代谢性酸中毒。2.二氧化碳潴留与呼吸性酸中毒3.能量代谢受累,水、电解质紊乱4.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二、诊断(一)症状突然意识丧失,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无反应。(二)体征1.突然昏迷。2.瞳孔扩大(心跳停止后30~40秒)。3.大动脉搏动消失4.心音消失、微弱或进行性心率下降(新生儿lt100次/分,婴儿lt80次/分,儿童lt60次/分)5.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后30~40秒)。(三)实验室检查1.心电监测,心电图示等电位线、心室停搏、心室颤动」2.胸片可提示心脏和肺部疾病3.血生化、血气和血糖、血常规检查,提示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贫血、感染等情况。注意:诊断中要严格做到四不要,即:①不要等待瞳孔扩大:②不要依赖心电图;③不要等待上级医师:④不要混淆心电活动和心泵活动。凡大动脉搏动或心音消失、意识丧失即可诊断。对可疑病例应先行复苏,不可因反复触摸动脉搏动或听心音而延误抢救治疗。(四)鉴别诊断主要针对原发病鉴别。三、治疗(一)判断意识、开放气道(airway)使患者仰卧于平地坚实处或身下垫硬板,轻拍患者的面部或肩部,大声喊叫其名字或其他称呼,判断有无反应。吸出鼻和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常用仰头举颏法,去枕,抬第一章急救部分3高下颏,伸展颈部,保持气道通畅;颈部损伤患者应戴颈托保护颈椎。(二)人工呼吸(reath)根据年龄,用复苏气囊给予12~20次/分的呼吸,以胸廓抬起为准。复苏器人工呼吸法: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操作者一手节律性挤压(吸气)、放松(呼气)气囊,另一手固定口罩,使与患儿面部紧密贴合,并托举患儿下颌(EC手法)(参见仪器操作部分)。插管后的人工控制呼吸使用复苏气囊,待心跳恢复后接呼吸机。(三)胸外按压恢复循环(circulatio):充分通气两次后,除观察呼吸是否恢复外,还要确定脉搏是否存在,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脏胸外按压(表1-1)。表11不同年龄小儿心脏按压法年龄新生儿儿童脉搏触诊肱动脉和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中点乳头连线中点双指按压法单掌按压法按压手法双手环抱按压法双掌按压法按压深度胸廓下陷4cm胸廓下陷5cm按压速度(次/分)120100气管插管前30:2(单人)15:2(双人)按压/通气比例3:1气管插管后一人持续按压,一人负责气囊加压给氧8~12次/分1.实施方法:使患儿仰卧在木板床上,术者的肩、肘、腕关节应呈一条直线,并与患儿胸骨平面呈直角,利于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2.注意事项(1)心肺复苏须分秒必争。(2)首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气道通畅后才能进行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部位要正确,用力适当,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不离开患者皮肤,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骨复位。(4)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必须同时进行(5)心肺复苏必须连续进行,每5个循环后(约2mi),评估1次心跳和呼吸,直到心跳和呼吸恢复或医生宣告死亡。(6)胸外按压有效的指征是可以扪到大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基本生命支持有效的最佳依据是扩大的瞳孔缩小并恢复对光反射;口唇、甲床颜色好转;肌张力增强,有不自主运动;出现自主呼吸」实用儿科诊疗护理(四)药物治疗(D)1.肾上腺素(1mg/支;1mL/支):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或骨髓内0.01mg/kg(0.1mL/kg,1:10000溶液),或气管内0.1mg/kg。用法:每3~5mi重复1次,或持续静脉用药0.05~2.00ug/(kg·mi)。2.碱性液5%NaHCO3:5L/kg用注射用水配成等渗液静推,应用两次肾上腺素无效或血气显示Hlt7.20时给予。3.阿托品:使用指征:导致低血压和低灌注的心动过缓,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时刺激迷走神经所致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用法:0.02mg/kg,最小单次剂量0.1mg,最大单次剂量0.5mg,青少年为1.0mg。5mi后可重复给予。最大总量:儿童1mg,青少年2mg。可静脉、骨髓和气管内给药。4.葡萄糖:仅在低血糖时应用。剂量:0.5~1g/kg,最大浓度25%。5.钙剂:低钙、高钾(非洋地黄中毒时)、高镁血症时应用。用法:10%葡萄糖酸钙1~2mL/kg,最大剂量每次2.0g。首次给钙速度不应超过l00mg/mi。6.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儿科CPR时室颤多与代谢、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因此消除诱发室颤的原因是治疗的关键。指征:室颤以及在数次电除颤失败或电转复成功后预防室颤复发。胺碘酮:首次5mg/kg,30mi静脉注入。利多卡因:负荷量1mg/kg,之后立即给维持量20~50ug/(kg·mi)。7.心跳恢复后的药物治疗:重点是正性肌力药物,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见表12。表1-2心跳恢复后的药物治疗速度常用剂量药物最大剂量作用部位效应g/(kg·mi)g/(kg·mi)0.6×kg数+100mL去甲肾液体,1mL/h速度0.05-2.01mg上腺素agt3缩血管、正性肌力=0.1g/(kg·mi)正性肌力、扩张肾上腺素同上0.052.01mg3gta肾血管6×kg数+100mL0.5~420g/(kg·多巴胺受体,3正性肌力多巴胺液体,1mL/h速度4.0~10mi)=1g/(kg·mi)aB缩血管1120多巴酚20g/(kg·正性肌力、扩血同上1~20丁胺B和mi)管()负荷量25一75gkg,5~10mi缓慢每日不超过正性肌力、扩血米力农同肾上腺素抑制磷酸二酯酶静注;维持量:0,25~1.13mg/kg管、提高心率1.0ug/(kg·mi)第一章急救部分5复苏时给药途径:静脉通路,气管内给药,骨髓输液。(1)建立静脉通路:如原已建立静脉通路,依次选择上腔静脉系统的中心静脉→下腔静脉系统的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如尚未建立静脉通路,首选气管内给药,同时行快速静脉穿刺,如穿刺3次失败,时间超过90秒,即行骨髓穿刺输液(2)气管内给药。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方法:可用吸痰管或鼻饲管插入气管插管内进行深部给药。肾上腺素按0.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5mL,一次给人(3)骨髓内输液:一般在1~2mi内可建立通路。穿刺部位:胫骨粗隆下内侧1~3cm。输人液体:同静脉输液。待循环功能好转,静脉通路建立时停止骨髓输液。(五)心电监测(E)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波形,可疑心律失常时监测心电图,纠正心律失常。(六)除颤(F)具体见除颤仪使用标准操作程序(SOP)。(七)延续生命支持1.监测(1)每小时观察和记录神志和瞳孔的变化,每日1次Glagow评分。(2)持续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体温监测。(3)血气、血电解质和血糖,至少每日1次。(4)需呼吸和循环支持的患者按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常规监测。2.治疗(1)改善心功能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控制心律失常。首选肾上腺素0.05~2g/(kg·mi),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酌情给予白蛋白、血浆、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维持呼吸功能。应用机械通气,保持H、PaO2、PaCO2在正常范围。同时防治肺部感染(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八)脑复苏1.维持内环境恒定: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动脉氧合。2.降颅内压。(1)脱水疗法:20%甘露醇0.25~0.5g/kg,每4~6h一次,静注。(2)激素:地塞米松每次0.3~0.5mg/kg,每12h一次,静注。(3)过度通气:维持PaCO2在25~30mmHg(3.3~4.0kPa),H7.45~7.50,PaO2100mmHg(13.3kPa)。(4)镇静止惊:抽搐时予地西泮0.5mg/kg,静注3.改善脑细胞代谢。(1)能量合剂6实用儿科诊疗护理(2)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5mg/(kg·d),每12h一次,口服或静注。(九)心肺复苏的组织工作通常由7~8人组成,分工如下:1.维持气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2.胸外心脏按压3.开放给药途径和给药。4.准备器械和药物。5.记录抢救过程。6.负责组织指挥。7.机动。(十)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经30mi心肺复苏抢救,心电图仍显示无心肌电活动,临床表现瞳孔固定、散大,无自主呼吸,可停止抢救。由主治医师以上做出决定。四、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单既利王广军肖芳林辉)第二节急性呼吸衰喝呼吸中枢和(或)呼吸系统原发或继发病变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不足,致使氧吸入人和二氧化碳排出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时称为呼吸衰竭。急骤起病者为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iratoryfailure)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呼吸道梗阻,肺间质实变,呼吸泵异常(呼吸中枢、呼吸肌和胸廓异常)。(二)分型1.按原发病分: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性呼吸衰竭。2.按呼吸功能分:通气功能衰竭;换气功能衰竭。3.按血气分析分:I型,低氧血症型,PaO2lt50mmHg(6.7kPa)Ⅱ型,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型,PaO2lt50mmHg,PaCO2gt50mmHg。(三)发病机制1.婴幼儿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与其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关。···试读结束···...

    2022-09-09 护理出版社权威 护理学杂志出版社

  • 《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许传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作者】许传娟主编【页数】309【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ISBN号】978-7-5578-6296-1【分类】疾病-诊疗-疾病-护理【参考文献】许传娟主编.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详细叙述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专业康复护理指导和护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是一本对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尤其适合于护理一线工作者参考,有利于指导解决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内容试读上篇内科护理常规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炎,患者一般无明显心理负担,但刺激性干咳患者,尤其是咳嗽加剧后,加上伴有发热,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进而影响工作与学习,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便,迫切希望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疗。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冬季要注意保暖。在饮食方面,对于高热患者,一方面由于物质分解代谢增加,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及维生素被消耗: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而导致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另外,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师及患者家属共同制订食谱,增加食欲,也可鼓励患者少量多餐。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对于病情严重且伴有发热的患者则应卧床休息。发热患者因呼吸加快、皮肤出汗等致水分大量丧失,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黏膜肿胀、糜烂,应注意帮助患者维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部分患者往往因剧烈咳嗽而影响正常的睡眠时可给患者提供容易入睡的休息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指导患者运用促进睡眠的方式,如睡前泡足、听音乐等,同时应按患者的睡眠习惯安排护理工作,以免经常干扰患者的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咳、祛痰及镇静药物。(二)降低体温高热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如体温超过38.5℃应给予局部物理降温,也可选用适当的解热剂进行降温。局部物理降温:将冰袋或冷毛巾放置于患者前额、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处,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每半小时记录1次体温,体温降至38℃以下应将冰袋或冷毛巾取走。解热剂:局部降温的同时,也可加用适量解热剂,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但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剂量、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等。(三)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排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减少痰液在气管、支气管内的聚积,去除细菌生存繁殖的场所是控制感染、有效治疗的主要环节。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准确记录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观察咳嗽的频率及程度,并遵医嘱及时正确的采集新鲜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协助患者排痰,鼓励患者采用体位引流促进排痰,但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慎用。可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具体方法为:五指合拢,稍向内合掌,由外向内,从下而上轻叩患者背部,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借助振动将痰液排出,但应注意如患者主诉疼痛应立即停止。如痰液较多且黏稠不易咳出,可遵医嘱给予蒸气吸入或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以湿润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出,湿化液中可加入祛痰剂或抗生素,必要时也可采用吸引器进行吸痰治疗。另外,可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实施有效咳嗽,让患者尽可能坐高一点,并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住呼吸3~5秒,然后通过口缓慢地呼气而且尽可能呼·4上篇内科护理常规尽(胸廓下部和腹部应该下陷),再深吸气,屏住呼吸然后用力从胸部(不要从口腔后部或喉部)将痰液咳出,进行3次短促的咳嗽。如果患者病情恶化,应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三、健康教育本病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1周内康复,仅有少数患者可因咳嗽迁延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因此很必要对患者进行增强体质,避免诱因等基本知识的教育。(一)增强体质,防止感冒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常是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当受寒或过度疲劳致使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功能削弱时,往往致使病毒或细菌有机可乘而引发本病。因此平日应注意开展体育活动以及做健身体操、气功等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可进行耐寒训练以增强体质。(二)避免刺激及接触变应原寒冷的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都可引发气管-支气管炎,故此要改善劳动卫生环境,做好劳动保护,防止有害气体、烟雾或粉尘外逸以维护工人身体健康。另外,也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及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对花粉、细菌、蛋白质等物质过敏的患者,应注意自我防护,避免接触和吸入变应原。(三)进行有效性咳嗽无效性咳嗽往往会影响患者食欲及睡眠,剧烈时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作为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会运用深呼吸进行有效性咳嗽,能掌握体位引流的方法以及增加营养摄入和补充大量水分的重要性。(四)自我保健机体抵抗力低,易咳嗽、咳痰的患者,寒冷季节时或气候骤然变化时应注意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鼓励患者获取充足的营养,新鲜的空气。第二节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以及营养状况,近期有无气候突变。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史,是否患有肺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糖尿病、过敏、艾滋病、血液病等。询问有无使用过抗生素、激素或化疗药物。近期有无腹部或胸部外科手术治疗,是否接受硬膜外或其他的一般麻醉等。·5临床疾病诊疗与护理(二)临床表现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1.寒战、高热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食欲缺乏。使用抗生素后热型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2.咳嗽、咳痰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咳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3.胸痛常有刷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诊为急腹症。4.呼吸困难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三)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国制订的重症肺炎的标准: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lt30次/分;③PaO2≤60mmHg、Pa0,/FiO2lt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lt90/60mmHg⑤X线胸片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内病变扩大≥50%:⑥少尿:尿量lt20m/时,或80m/4小时,或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四)心理社会评估1.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意义,对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态度,生活态度。2.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用药,自我护理的态度和能力。3.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亲和关系4.社会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同伴之间的关系。5.经济状况收入,支付看病费用的能力。6.应付压力和挫折的能力特别关注有无诱发本病的应激事件以及个人的应对能力。二、护理措施(一)护理目标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能够:1.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表现为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无疲劳、气促、发绀等,血氧饱和度达90%~100%。2.气道保持通畅。3.体温稳定或及时发现体温异常。4.胸痛缓解。5.血压在正常范围内。·6···试读结束···...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医学书 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陈兵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作者】陈兵主编【页数】236【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ISBN号】978-7-5189-5529-9【分类】外科-疾病-诊疗;外科-疾病-护理【参考文献】陈兵主编.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围术期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治与护理,胸部疾病患者的诊疗与护理,腹部疾病患者的诊治与护理,运动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治与护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治与护理等内容。作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进行编写,内容全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充分阐述了外科专科疾病知识、相关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等内容,对解决临床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出版后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内容试读诊疗篇人人第一章普外科疾病第一节外科感染一、浅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一)疖与疖病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汗腺,引起的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全身多处同时或反复发生疖者称为疖病。【诊断标准】(1)最初局部出现以毛囊及皮脂腺为核心的圆形硬结,伴有红肿、发热、疼痛及局部功能受限等症状,此后结节顶端出现黄白色脓点,破溃后有少量脓液。区域淋巴结可肿大。(2)常发生于易受摩擦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面、颈、背、腋下、腹股沟及会阴部等。(3)单一疖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位于颜面危险三角区的疖肿在受到挤压后,容易并发海绵窦栓塞,引起颅内感染性败血症等严重后果;疖病常有发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治疗原则】(1)疖以局部治疗为主,有时需辅以全身抗菌药物。(2)疖病一般需辅以抗菌药物及应用自体或多价疫苗治疗。(3)早期未破溃时切忌挤压,局部可用热敷或药物外敷(如20%鱼石脂软膏等)。(4)对已有脓头、尚未破溃者可以行切开引流,但对面部疖应避免切开。(二)痈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相互融合而成。【诊断标准】(1)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项、背部,有时也见于上唇和腹壁,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与身体衰弱者。(2)病变早期呈大片紫红色浸润区,高出体表,坚硬水肿,边界不清,剧痛。此后,中心部位出现多个脓栓,至破溃后呈蜂窝状,继而坏死、溃烂。(3)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有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静脉炎及蜂窝织炎。(4)可见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治疗原则】(1)全身治疗适当休息,加强营养(2)局部湿敷或药物外敷,配合局部理疗。。2·第一章普外科疾病·(3)应用抗生素治疗,通常首先选择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此后还可以根据临床效果或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整」(4)积极治疗合并的糖尿病或营养不良。(5)切开清创通畅引流,切口采取十字、双十字或井字形,长度应超过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彻底清除坏死组织。(6)切除皮肤较多,待肉芽组织健康后,可考虑植皮。(三)丹毒病原菌(常为阝溶血性链球菌)自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处入侵,引起的皮肤及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诊断标准】(1)好发于面部及下肢,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略高于皮肤,稍肿胀,局部有烧灼样痛,皮疹呈鲜红玫瑰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压之红色可消退,除去压力,红色很快恢复。病变皮肤可见水疱,一般不化脓,少见组织坏死。(3)病变向周围蔓延较迅速,而中心部位的红色逐渐消退,可伴有皮肤脱屑。(4)区域淋巴结多肿大、压痛。(5)起病时可有头痛、畏寒、发热等症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增多。(6)若丹毒反复发作则可形成局部皮肤象皮肿。【治疗原则】(1)休息、抬高患肢(2)局部应用药物外敷(常用的有50%硫酸镁、如意金黄散等)。(3)配合局部理疗,如紫外线照射。(4)全身应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G),要注意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应继续使用57天。(5)同时治疗足癣,并注意防止接触性传染。二、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概述】(一)常见类型(1)甲沟炎。(2)脓性指头炎。(3)手掌侧化脓性腱鞘炎。(4)滑囊炎。(5)掌深间隙感染。(二)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葡萄球菌。(三)特点(1)掌面皮肤表皮层厚且角化明显,掌面的皮下感染化脓后可形成“哑铃状脓肿”。3·第一章曹外科疾病·(3)支持疗法,补充血容量、输注新鲜血、纠正低蛋白血症等(4)对症治疗。四、有芽孢厌氧菌感染(破伤风)(一)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二)感染主要因素缺氧环境。(三)主要致病原因痉挛毒素。(四)典型症状(1)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阵发性强烈痉挛。(2)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3)相应出现的征象为:1)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咧嘴“苦笑”2)颈部强直、头后仰,“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3)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4)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2)狂犬病(3)其他如颗下颌关节炎、子痫、癔症等。(六)预防(1)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2)人工免疫,产生较稳定的免疫力。(七)治疗(1)伤口处理、充分引流。(2)抗毒素的应用,早期有效。(3)镇静、解痉药物,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4)注意防治并发症。(5)注意营养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第二节颈部疾病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故无全身症状。典型、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表·5.·临床外科诊疗与护理·现为双侧甲状腺常弥散性肿大、质中、表面光滑、可及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有时在肿大腺体一侧,也可在两侧,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结节可以囊性变,如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增大。增大的结节一般在2个月内因吸收而变小,少数可以完全吸收而形成小的结节,因液体吸收后结节内固体成分常常有钙化影像,该小结节常常被误诊为甲状腺癌,因此,需结合患者以往的彩超来判断结节的性质。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各种症状:①压迫气管:比较常见,可以引发咳嗽和呼吸困难;②压迫食管的情况少见;③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此种情况多见胸骨后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也称之为Plummer病),部分患者可以合并甲状腺癌。合并甲亢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不伴或很少伴有突眼,甲亢症状和表现常常不如原发性甲亢明显。【治疗原则】(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必要时给予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左旋T450~100μg,每日一次,口服,3~6个月为一个疗程。(2)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或者是大部切除术:①结节超过4cm,或压迫气管而引起临床症状者;②胸骨后甲状腺肿;③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⑤结节疑有恶变者;⑥影响美观者。(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Plummer病)的治疗:手术是首选,一是切除了结节,二是去除了甲亢,一举两得。术前也需要卢戈液准备,不过准备的时间一般无须像原发性甲亢那么严格,一般准备10天以上即可。卢戈液一般是每次10滴,一天三次。从第四天开始停服甲巯咪唑等抗甲亢药物,仅服卢戈液即可。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分类】(1)弥散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症(Grave病,突眼性甲状腺肿等)。(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Plummer病)。(3)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瘤。(4)甲状腺炎伴甲亢(也称桥本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同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其中,后三种甲亢因是继发于其他病症,也称之为继发性甲亢。【临床表现】1.代谢增高症状群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增高综合征。能量代谢增快,基础代谢率升高。常有怕热、多汗、皮肤潮红、低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食亢易饥、体重减轻、疲乏。2.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使交感乃至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神经过敏、易激动、言语行动匆促、焦虑,严重时可出现忧郁、多虑等精神失常。由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故手颤阳性,于精细操作时更明显。·6···试读结束···...

    2022-09-09 护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官网 护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电子版

  • 《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于芹霞,季成美,孙玉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作者】于芹霞,季成美,孙玉美主编【页数】335【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ISBN号】7-5578-2997-1【价格】78.00【分类】护理学-临床医学【参考文献】于芹霞,季成美,孙玉美主编.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8.图书目录:《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内容提要:本书内容涵盖内、外、妇、儿等诸科临床医疗基本知识;临床护理学发展;医学影像学及其进展;检验法定单位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病理学检查基本概念;超声波和核医学对疾病的诊断;麻醉与复苏;常用药物规格、用量用法;体液失衡与补液;营养与保健;临床常用成年人正常数据等。对各级医务人员,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内容试读第一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第一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一、概述机体为了维持与实现其正常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与发育、生殖、思维及运动等功能,必须在神经系统一内分泌系统一免疫系统网络的严格调控下,适应着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且抵御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侵袭,保持机体的身心健康。其中,内分泌系统作为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的三大调控系统之一,可以通过分泌经典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等重要因子传递机体内细胞间信息、实现其复杂的生物学作用,从而达到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等各种功能的目的。(一)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内分泌系统是由经典内分泌腺、弥散性神经一内分泌细胞系统和具有合成和分泌激素能力的其他细胞和组织等组成的。1.经典内分泌腺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能特异性地分泌一些经典激素、经血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和细胞,实现其生物学功能的腺体。主要包括:①垂体;②甲状腺;③甲状旁腺;④肾上腺;⑤性腺(睾丸或卵巢);⑥松果体等。2.弥散性神经一内分泌细胞系统是来源于神经嵴的一系列内分泌细胞,弥散在许多器官及内分泌腺体内,能够从细胞外摄取胺的前体,并通过细胞内氨基脱羧酶的作用,使胺前体形成相应的胺(如多巴胺、5一羟色胺等)和多肽激素。该细胞遍布全身各部位,以脑和胃肠道最多,肺、胰、胆管、咽喉、鼻、诞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以及皮肤等部位均有很多的神经一内分泌细胞存在。如胃肠道的嗜银细胞、甲状腺C细胞、胰岛细胞、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ocorticotroichormoe,ACTH)细胞、肾上腺嗜铬细胞、颈动脉体工型细胞、肺的嗜银细胞和泌尿生殖系统的一些透明细胞等。3.其他具有合成和分泌激素能力的细胞和组织机体绝大多数组织均含有合成和分泌激素的细胞,如脂肪细胞、胰岛细胞、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元、心房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的Kuffer细胞、皮肤和血管的成纤维细胞、T淋巴细胞及单核一吞噬细胞等。(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典激素的反馈性调节下丘脑与垂体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非常密切,可视作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丘脑一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寸申经垂体系统两部分。下丘1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脑的一些神经元兼有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其分泌的信息物质可直接进入血液,因此可将来自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活动电信号转变为激素分泌的化学信号,以下丘脑为枢纽协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因此,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单位是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中枢。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也参与机体的高级整合活动。经典的内分泌系统存在于下丘脑一垂体至靶腺之间,是严密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馈调节机制,如CRH-ACTH-F的肾上腺皮质轴,TRH-TSH-T3、T4的甲状腺轴,GRH-SH、LH-E2、P或T的性腺轴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下丘脑神经释放或抑制激素直接调控垂体前叶促激素的释放和抑制,而垂体前叶促激素一般均是呈正向凋控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外周靶腺激素的水平又可反馈、影响下丘脑和(或)垂体前叶促激素的分泌,而其绝大多数是负反馈,正反馈较少,如月经中期的雌二醇(etradiol,E)和孕激素(rogetoge,P)对卵泡刺激素(follicle--timulatighormoe,FSH、黄体生成素(luteiizighormoe,LH的正反馈调节。2.内分泌系统一神经系统一免疫系统的网络性调节现在认为,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均依赖于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的网络性调控作用。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向下丘脑下达指令信号,下丘脑接受指令后通过一些神经激素多肽、神经递质调控垂体前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并最终影响靶腺的功能状态,而免疫系统不仅其免疫应答、调节、监视等功能均受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而且许多免疫细胞又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合成和分泌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等。而许多激素本身也具有某些免疫活性和功能,如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另外,许多激素的分泌还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点,如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F)的早高晚低的昼夜节律。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既与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钟”有关,也与下丘脑以上的神经系统的调节相关。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激素分泌的正常昼夜节律改变,往往比激素分泌绝对水平的改变更灵敏,更具有诊断价值。3.局部组织的旁分泌/自分泌调节除了经典激素通过血循环影响靶细胞功能外,局部激素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作用是一些重要组织和器官中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调节方式,如胰腺A、B、D细胞之间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随时协调三类细咆对血糖水平的精细而快速调节。(三)激素的分类、合成、分泌转运和降解1.激素的分类现代分子内分泌学的进展,对激素的定义有了新的更广义的理解,原先经典激素的定义:体内特异的内分泌腺体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经血循环到达其靶器官或组织,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微量活性物质。目前已扩展成广义的激素定义,即:任何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非营养性的,经自分泌、旁分泌或经典内分泌作用途径,在组织和细胞间起传递信息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实际上,已包括经典激素、神经多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等。目前已知有两百多种。其分类原先依据其化学结构,现在为了更有利于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可分为水溶性或亲水2第一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性激素和脂溶性或亲脂性激素两大类:(1)亲水性激素:均由氨基酸残基作为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包括多肽和蛋白类激素,它们主要通过与其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2)亲脂性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激素,如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因其分子较小,又是亲脂性,故可直接通过双脂层细胞膜和核膜,直接进入细胞和核内,与其细胞浆或核受体直接结合,影响并调控其靶基因转录。2.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降解亲水性激素由其基因所编码、转录和剪接为成熟mRNA后,运至核糖体粗面内质网,表达翻译出肽链,一般先形成分子较大的前体物(前激素元),后经一系列的酶促分子修饰,加工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然后,以分泌颗粒形式储存于囊泡中,一旦需要,经囊泡移向质膜,与质膜融合经胞吐作用释出。这类激素,一般不具有血浆内转运或载体蛋白,故其半衰期较短,一般为3~7分钟,多数在肝、肾、外周组织和分泌细胞本身内,经水解酶作用而降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亲脂性激素如类固醇激素,在其特异性组织细胞内,由其共同的前体物质一环戊烷多氢菲,经一系列酶如链型酶、羟化酶、脱氢酶、异构酶的酶促作用,形成各种激素,而甲状腺激素由酪氨酸经碘化、偶联而成,活性维生素D是由胆钙化醇经肝和肾内,先后羟化为25一(OHD,及1,25一(OHD2D,的活性形式。类固醇激素分泌人血后,血浆中一般都存在与其特异性结合的载体转运蛋白,如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皮质醇结合球蛋白等,故其半衰期一般较长,多数为数小时,少数可达数周以上多数激素一般都在肝、肾和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无活性代谢产物而排出,因此肝肾功能障碍将会影响这些激素的生物活性和持续作用时间。(四)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认为:所有的激素,无论是经典激素,还是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都是经过与其特异性(细胞膜上、细胞质内或核内)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1亲水性激素的分子作用机制亲水性激素因其非脂溶性,而其分子又较大故不能穿透脂质膜进入胞内,其作用只能通过与其特异性膜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将其生物信息传至其靶基因,实现其生物学效应。膜受体:一般由胞外域、穿膜域和胞内域三部分所组成。受体胞外域的主要功能是与其特异性配体结合,穿膜域与其受体的固定、聚集及信号转导有关,而胞内域则主要参与信号转导。按穿膜域的结构及其信号转导的特点又分为三类:单穿膜、四穿膜和七穿膜片段受体。2.亲脂性激素的分子作用机制亲脂性激素的基因组作用是通过与其核受体结合启动的,核受体本质上是一类反式作用的基因转录因子,当其与特定的DNA序列(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后才能调节靶基因的转录。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元件呈回文结构,由2个长3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6、间隔3即的反向重复序列所组成。配体依赖性核受体多以同或异二聚体的形式与其激素反应元件相结合。而少数孤儿受体,如NGFI-B等则以单体形式与其反应元件的半位相结合。(1)核受体的分类:本质上,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性核转录因子。依据其结构功能及同源性,可分为三类:①工型核受体,又称类固醇受体,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glu一cocorticoidrecetor,.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eralocorticoidrecetor,.MR)、孕激素受体(rogeteroerecetor,PR)、雄激素受体(adrogerecetor,AR)和雌激素受体(etrogerecetor,ER)②Ⅱ型核受体,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hormoere-一cetor,TR)、维生素D,受体(VitamieD3recetor,VDR)和维甲酸受体(retioicacidrecetor,RAR);③孤儿受体,指目前尚未发现其配体的核受体。(2)核受体的结构:典型的核受体按其功能可分为5个功能区。氨基端为A/B区,又称转录激活区,它可与转录起始复合物、辅激活因子等相互作用,发挥调节转录活性的作用;C区位于A/B区的羧基侧最保守,主要功能是与DNA结合,故又称DNA结合区(DNAidigdomai,DBD),含有锌指结构、P、D、T和A盒等特征性、功能性结构;E区的主要功能是结合配体,故又称配体结合区(ligadidigregio,LBR)。D区位于C区与E区之间,又称绞链区,它能使核受体发生弯曲、旋转等立体构象改变,从而促使二聚体的形成并与DNA上反应元件相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羧基端的F区功能不明。(3)核受体的活化:新表达合成的核受体一般不具有与其配体高亲和力结合的活性,必须经过一系列分子伴侣(molecularchaeroe,MC)介导的作用,立体构象改变后才具有活性,此过程称为受体的活化。3.非基因组机制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前者是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介导的,而后者是与其细胞膜直接的非特异性作用,其机制至今未明,可能是其作用通过直接影响膜脂的流动性而实现的,此类作用一般需较高的激素浓度。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均可通过特异性非基因组作用而发挥某些效应,如盐皮质激素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Na/H交换作用;雌激素促进子宫肌细胞Ca2+内流的作用等。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要点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一般包括功能诊断、病因诊断、定位诊断和病理诊断。(一)功能诊断1.症状与体征典型症状和体征对大多数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功能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实验室检查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十分重要,是诊断的必要依据,尤其对临床表现、体征不典型的轻症或早期患者往往是决定性的。其包括两个方面:相关生化指标激素测定和各种动态试验。(1)生化指标:包括糖、脂质、蛋白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钾、钠、钙、磷、碳4第一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总论酸氢根等。(2)激素测定:血、尿、睡液等的各种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但应注意某些激素具有特殊的分泌规律,如垂体促性腺激素(FSH和LH田和性激素E,、P)呈周期性脉冲式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D及其靶激素F)呈早高晚低的昼夜节律等。1)生长激素(growthhormoe,GH)的检测:包括血GH、尿GH、IGF-1(iuli-likegrowthfactor-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BP-3(iuli--likegrowthfactoridigrote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GH增高,最常见于垂体GH瘤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应激情况下GH可轻度增高:GH减低,主要见于垂体性侏儒症、垂体功能减退症、遗传性GH缺乏症、继发性GH缺乏症等。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ACTH是腺垂体分泌的含有39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其生理作用是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合成与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醛固酮(一doteroe,ALD)和性激素的分泌也有促进作用。ACTH分泌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ireleaighormoe,CRH)的调节,也受血清皮质醇的反馈凋节。ACTH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上午6~8时为高峰,午夜22~24时为低谷。ACTH的测定有助于:①鉴别诊断皮质醇增多症;②鉴别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③疑有异位ACTH分泌诊断。ACTH增高,常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ogeitaladrealhyerlaia,CAH)、异源ACTH综合征、异源CRH肿瘤等;ACTH减低,常见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3)促甲状腺激素(hyroidtimulatighormoe,TSH测定:TSH由腺垂体分泌,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发育、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TSHI检测用于以下诊断: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②对怀疑甲状腺激素耐受者,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测定;③对继发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与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e,FT)联合测定;④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⑤在甲状腺替代或抑制疗法中,用于甲状腺素(thy一roxie,T)治疗的检测;⑥对高催乳素血症的评估;⑦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评估。TSH是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重要指标。TSH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异源TSH分泌综合征、垂体TSH不恰当分泌综合征、单纯性甲状腺肿等;T$H减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腺垂体功能减退等。(3)动态试验:主要有下列两类1)兴奋试验:多用于分泌功能减退时,可估计激素的储备功能和反应能力,有时,同时具有病因诊断价值。如应用释放或促激素的CRH、ACT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hyrotroi---releaighormoe,TRH、TSH、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goadotroireleaighormoe,G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uteiizighormoereleaighormoe,LHRH)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chorioicgoadotrohi,HCG)兴奋试验,应用靶激素或药物的如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胰升糖素兴奋试验、左旋多巴和精氨酸兴奋试验等。2)抑制试验:多用于分泌功能亢进时,了解其正常反馈调节机制是否存在,有无自5临床医疗与护理应用主性激素分泌,判断肿瘤或结节的内分泌功能状态,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4)放射性核素检查:因某些内分泌腺具有摄取某种特定元素的功能,故可用131工甲状腺摄取率,判断其摄碘功能,11【甲状腺扫描可判断结节的功能状态,31I胆固醇肾上腺皮质扫描用于库欣综合征的诊断,31I间碘苄胍(B1I-Metaiodoezylguaidie'1B1I-MBG)肾上腺扫描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等。PET可动态观察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的功能变化,具有定量评估功能的优点。(二)病因诊断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可由先天性基因缺陷、突变、肿瘤、自身免疫性反应、感染、应激等因素所引起,因此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但至今对许多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尤其是多基因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的发病机制尚远未阐明,故病因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1.基因诊断对大多数由于单基因突变、缺失所致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可通过各种印迹(lottig)、原位杂交、PCR等技术证实。但其存在操作较繁杂,费用较高,有些重复性差,假阳性高等,应用受限,有待进一步改进2.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可检出染色体有无缺失或增多、畸变、易位等。3.自身抗体检测对于一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的病因诊断价值。如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hirecetoratiody,TR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uliatiody,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eroxidaeatiody,TPOA)等的测定,其中TRA包含TSH受体刺激性抗体(TSHRtimulatioatiody,TSA)、TSH刺激阻断性抗体(TSHRtimulatiolockigatiody,TSBA)和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thyroidgrowthimmuoglou-一li,TGl);TGAh是一组针对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uli,Tg)的多克隆抗体,以IgG型抗体为主,也有IgA和IgM型抗体;TPOA是一组针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hy一roideroxidae,TPO)的多克隆抗体,IgG型为主;以上3个指标均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ethyroiddieae,ATD)的病因诊断、疗效考核、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又如胰岛B细胞的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aciddecaroxylaeatiody,GADA)、胰岛细胞抗体(iularcellularatiody,IC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tyroiehohataeatiody)和胰岛素抗体(iuliatiody,IAA)的测定,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三)定位诊断某些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原发病因可来自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如库欣综合征,其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可由于垂体ACTH瘤(库欣病),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或异位ACTH分泌性肿瘤所致,因此,定位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必要前提。1.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分层扫描、B超、CT、MRI可检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的肿瘤和结节。2.放射核素扫描如甲状腺31I扫描、肾上腺1I胆固醇和31I-MBG扫描等。6···试读结束···...

    2022-09-08 epub电子书 epub pdf

  • 《实用临床护理指南》王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临床护理指南》【作者】王虹主编【页数】174【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576-7505-9【分类】护理学-指南【参考文献】王虹主编.实用临床护理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4.图书目录:《实用临床护理指南》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以护理学常用技术、操作规范、症状护理及专科护理为主要内容,适当地加入了近年来的一些护理学上的新进展,以保持此书的实用性、先进性与科学性。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实用临床护理指南》内容试读第一章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第一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搏骤停(CA)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一旦发生,将立即导致脑和其他脏器血液供给中断,组织严重缺氧和代谢障碍。对心搏骤停者立即采取恢复有效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抢救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1护理评估《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提出,当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仅有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患者还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2.护理措施(1)急救处理1)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或摇动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判断患者有无反应。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如果患者无反应,应立即呼救,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在院外拨打“120”,院内应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并迅速置患者于硬板床或地面,予以复苏体位,即仰卧位,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将双上肢放置在身体两侧,解开紧身衣裤,暴露胸壁。3)判断大动脉搏动:非专业人员不需要检查大动脉搏动,专业人员应检查动脉有无搏动,时间5~10。成人检查颈动脉,方法是食指和中指并拢,从患者的气管正中旁开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颈动脉搏动。儿童可检查其股动脉,婴儿可检查其肱动脉或股动脉。如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4)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cm)。并通知医生,如为目击者立即予以心前区拳击术1一2次,再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通气比例为30:2(≤12岁患者的比例为15:2)。5)开放气道:常用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以下2种:.仰头抬额/颌法:适用于没有头部和颈部创伤的患者。方法是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领),注意手指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以防造成气道梗阻。.托颌法:此法开放气道具有一定技术难度,需要接受培训。疑似头、颈部创伤者,此法开放气道比较安全。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肘部可支撑在患者平卧的平面上,双手分别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拇指放在下颏处,其余4指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1实用临床护理指南6)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球囊-面罩、气管插管等人工呼吸方法。首次人工通气为2次,每次通气应在1以上,使胸廓明显起伏,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人工呼吸的频率为8~10次/分(≤12岁患者的频率12~20次/分),潮气量400~600mL。7)早期除颤:心室颤动(室颤)发生后立即进行除颤,在等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到达期间应进行胸外按压,如1次电击除颤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8)心电图监测:判断心搏骤停的类型。9)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一般以上腔静脉系统给药为首选,如肘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以便药物尽快起效。10)脑复苏:降低脑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头部置冰帽,体表大血管处(如颈、腹股沟、腋下)置冰袋:同时应用脑复苏药物,如冬眠药物、脱水剂及能量合剂等。(2)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的通气效果: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供氧,在2010年最新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为避免不必要的高浓度供氧情况的出现,控制氧自由基的释放,建议在保证必须氧供给的情况下,只需要给予能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4%左右的最低给氧浓度。使用呼吸机控制呼吸的患者应每小时吸痰1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同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2)观察循环复苏效果:①观察有无自主心律,心搏的频率、节律,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心脏对复苏药物的反应。②观察血压的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在保持血容量的基础上,使血压维持在正常高水平,以保证心、脑、肾组织的血供。③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3)观察重要脏器的功能:①留置导尿,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定时监测血尿素氮、肌酐等,保护肾功能。②密切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和肢体活动等。4)复苏有效指征:面色、口唇由发绀转为红润;自主呼吸恢复;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瞳孔由大变小;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出现。5)复苏终止指征.脑死亡: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全部消失,脑电图检查示脑电活动消失。.心脏停搏后,坚持心肺复苏30mi以上,无任何反应,心电图示波屏上成一条直线。(3)一般护理:①做好口腔、眼、皮肤等护理。②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发生。③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药品,防止再次发生心搏骤停。3.健康指导(1)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技术。(2)发现倒地患者立即判断其意识,轻拍或摇动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喂,你怎么了?”判断患者有无反应,如无反应立即打电话求救或拨打120。(3)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直至有专业抢救人员到达现场。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尽量快速、深度按压。4.护理评价心肺复苏术后应密切观察复苏效果及重要脏器功能。包括意识、皮肤色泽及温度、生命体征、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尿量等。2第一章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第二节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严重创伤是指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它常为多部位、多脏器的多发伤,病情危重,伤情变化迅速,死亡率高。伤后1h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护理】1.护理评估(1)首先把握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和瞳孔等生命体征,有无存在威胁生命的因素。(2)了解受伤史,检查受伤部位,迅速评估伤情。(3)辅助检查:评估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的结果:诊断性穿刺是否有阳性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4)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评估家属及患者对此次创伤的心理承受程度;患者是否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患者是否获得家属的支持。2.护理措施(1)现场救护1)尽快脱离危险环境,放置合适体位: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安全转移患者脱离危险环境。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稳,切勿将伤肢从重物下硬拉出来,避免造成再度损伤或继发性损伤。对疑有脊柱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在不影响急救的前提下,救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将其置于舒适安全的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并注意保暖。2)现场心肺复苏(CPR):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呼吸道梗阻和严重脑外伤等严重创伤,如导致心搏呼吸骤停,应尽快现场处理或现场CPR。3)解除呼吸道梗阻,维持呼吸道通畅。4)处理活动性出血:迅速采取有效的局部止血措施。5)处理创伤性血气胸:对张力性气胸应尽快于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入带有活瓣的穿刺针排气减压:对开放性气胸要尽快用无菌敷料垫封闭开放伤口;对血气胸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对胸壁软化伴有反常呼吸者应固定浮动胸壁。在上述紧急处理过程中应同时进行抗休克等综合治疗。6)保存好离断肢体:伤员离断的肢体应先用无菌或干净布包好后置于无菌或洁净的密闭塑料袋内,再放入注满冰水混合液的塑料袋内低温(0~4℃)保存,以减慢组织的变性和防止细菌繁殖,冷藏时防止冰水浸入离断创面,切忌将离断肢体浸泡在任何液体中。离断肢体应随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以备再植手术。7)伤口处理:及时、正确地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需要注意的是:①不要随意去除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②创面中有外露的骨折断端、肌肉、内脏,严禁现场回纳入伤口。若腹腔内组织或脏器脱出,应先用干净器皿保护后再包扎,不要将敷料直接包扎在脱出的组织上面。③有骨折的伤员要进行临时固定。④脑组织脱出时,应先在伤口周围加垫圈保护脑组织,不可加压包扎。8)抗休克:迅速止血、输液扩容,必要时考虑应用抗休克裤。9)现场观察:了解受伤原因、暴力情况、受伤的具体时间、受伤时体位、神志、出血3实用临床护理指南量及已经采取的救治措施等。(2)院内护理1)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视病情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证足够、有效的氧供。2)循环支持:主要是抗休克,尽快用16~18G留置针迅速再建立1~2条静脉通路,常选用肘前静脉(如肘正中静脉或重要静脉)、颈外静脉,注意不要在受伤肢体的远端选择静脉通路,以避免补充的液体进入损伤区内,有效补充循环血按医嘱给予输液,必要时输血。留置导尿,注意观察每小时尿量。3)控制出血:用敷料加压包扎伤口,并抬高出血肢体。对活动性出血应迅速清创止血,对内脏大出血应立即准备手术处理。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剧烈疼痛可诱发或加重休克,故在不影响病情观察的情况下遵医嘱选用镇静止痛药。5)防治感染:遵循无菌术操作原则,按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创伤需加用破伤风抗毒素。6)密切观察伤情:严密观察伤情变化,特别是对严重创伤怀疑有潜在性损伤的患者,必须持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迅速做出反应。7)支持治疗:主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并给予营养支持。8)配合医生对各脏器损伤的治疗。3.健康指导(1)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2)一旦受伤,不管是开放性伤口还是闭合性伤口都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开放性伤口要立即进行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加强受伤肢体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4.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患者是否达到:①生命体征稳定,无体液失衡。②伤口愈合好,无感染。③疼痛得到控制。④能坚持功能锻炼。⑤无伤口出血、感染、挤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第三节呼吸系统急症急救护理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最常见于呼吸系统急症,如肺栓塞、哮喘持续发作、自发性气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等,其他系统疾病亦可累及呼吸功能而引起呼吸困难。4第一章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护理】1.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的既往史、吸烟史、咳痰及咳喘等类似症状发作史、用药治疗情况、过敏史及家庭史。(2)诱发因素:患者是否接触动物皮毛、刺激性或有害气体、化学物质等致敏物质:有无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如骨折、创伤等。(3)症状和体征:患者呼吸困难的性质、呼吸频率、节律、呼吸音及哮鸣音,是否存在发绀及端坐呼吸;有无胸痛、咯血、发热等其他伴随症状。严重者还应评估患者的神志等。(4)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呼吸功能检查结果。(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涂片、血气分析的结果,必要时评估患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6)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2.护理措施(1)急救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2)氧疗: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有CO2猪留和肺栓塞,合并通气功能障碍时应先给予低流量吸氧。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先经鼻导管吸氧,如果缺氧严重,应经面罩给氧,只有CO2潴留时才需限制吸氧浓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给予高浓度(gt50%)吸氧。3)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及时给药。4)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5)采取血标本:检查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常规、电解质等。6)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安静,取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昏迷或休克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7)备好急救物品:如患者呼吸困难严重,随时做好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准备与配合工作,备好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和抢救药品。(2)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呼吸功能,观察氧疗效果。2)药物的治疗及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饮食护理。4)做好隔离措施:对高度怀疑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5)心理护理: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3.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疾病的病因、症状等相关知识,避免诱发因素。(2)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3)治疗后不适随诊。实用临床护理指南(4)保持空气流通,改善不良的工作环境,防止感染。(5)营养支持。4.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患者是否达到:①能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呼吸音正常。③生命体征平稳,无室息发生。④安全、有效地用药。⑤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技巧,情绪稳定,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二、室息室息是指气流进入肺脏受阻或吸入气缺氧导致的呼吸停止或衰竭状态。发生室息,可迅速危及生命,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判明原因,积极进行抢救。【护理】1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咳痰及喘鸣等症状的发作史、用药治疗情况、过敏史及家庭史。(2)病因:患者有无接触C0或氰化物等有毒物质或气道堵塞。(3)症状和体征:患者有无面色发绀及“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剑突下软组织凹陷)。(4)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呼吸功能检查结果。(5)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6)气道阻塞引起室息的严重程度分级1)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当活动或哭闹时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可有轻度的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2)Ⅱ度:安静时有轻度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或哭闹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3)Ⅲ度: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亮,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4)V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立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心律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室息致呼吸、心搏停止而死亡。2.护理措施(1)急救处理1)迅速解除室息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2)给予高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恢复90%以上,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人工辅助通气。3)保证静脉通路畅通,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4)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护,遵医嘱行动脉血气分析。5)备好急救物品:吸引器、呼吸机、气管插管、喉镜等急救用物。(2)一般护理1)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患者呼吸、口唇及甲床颜色、咳嗽及全身情况。6···试读结束···...

    2022-09-08 epub电子书官网 epubee电子书库

  •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黄叶莉,刘岩,钱阳明,阮狄克主编;孙艳杰,蔡昌兰,霍春暖,支晨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作者】黄叶莉,刘岩,钱阳明,阮狄克主编;孙艳杰,蔡昌兰,霍春暖,支晨副主编【页数】380【出版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2【ISBN号】978-7-5091-8198-0【价格】39.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参考文献】黄叶莉,刘岩,钱阳明,阮狄克主编;孙艳杰,蔡昌兰,霍春暖,支晨副主编.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内容提要:全书坚持以实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吸取和借鉴了国内外神经学科和护理学的最新理论和经验总结,立足于神经系统疾病专科临床护理工作。共11章分别详细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绪论、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技术、抢救流程、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流程及质量标准、教学计划等方面,使临床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工作的具体内……《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神经系统疾病护理(urigofatietwithervouytemdieae),是指针对神经系统与骨骼肌由于血管性病变、感染、变性、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等因素所致疾病的患者,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个体化护理的过程。近几十年来,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理论和技术都随着神经学科及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一、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观念的转变新的医学理念带动着临床护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工作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护理观念的提出,使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中不仅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更注重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使得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延伸。同1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时,将护理程序融人护理工作中,对提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二、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随着神经学科的发展,如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导航操作系统、基因治疗等高精技术的出现,以往难治性疾病得以治愈,很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日趋明确,因此要求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同仁们不断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补充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组建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教学基地,培养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士,打造神经系统疾病专业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专科护理提供了保障。三、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护理技能不断提升随着神经系统疾病专科新的诊断检查技术、治疗方法和护理设备的不断出现,对专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护士不仅要了解新的检查技术或治疗方法的原理、目的,熟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治疗,熟悉检查、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检查、治疗后的护理工作,还要掌握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护理设备,并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制订各种安全预案。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专科护士在全面收集患者主、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疾病的2第1章绪论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体不适、功能障碍、心理反应,还有既往健康情况、生活习惯、职业和文化背景等,判断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了解患者的需求。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重点内容归纳如下。一、病史1.患病经过(1)起病形式:了解患者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起病,是突发性还是渐进性,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如脑卒中往往为急性、突发性,帕金森病多为慢性、进行性)。(2)主要症状和体征:出现的起始时间、先后顺序、累及范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3)病因及诱因:有无明显的致病或发病因素,能否缓解及缓解的因素。(4)伴随症状: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大汗。(5)并发症:有无外伤、压疮、感染等。2.检查及治疗经过既往检查、治疗经过及效果,是否遵医嘱治疗,目前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有无不良反应。3.既往史了解有无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脑炎、肿瘤、肺结核、甲亢、风湿病、血液病等,有无外伤、感染、手术、过敏及中毒病史。应注意分析既往病史特点与现在疾病的关系,某些药物、恶性肿瘤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如长期服用异烟肼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疾病,镇静药可造成多种形式运动障碍等。3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二、现病史1.主要不适及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等的变化。2.呼吸形态中枢性过度呼吸、潮式呼吸、失调性呼吸、长吸气式呼吸和丛集性呼吸,有无痰鸣音。3.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楚,检查是否合作,应答是否切题,衣着是否整洁,主动和被动接触是否良好,对疾病的自制力是否存在,有无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异常;常用的评分量表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又称GCS评分(Glagowcomacale),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昏迷评分表,它对评估伴有意识改变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性非常有用,特别是对颅内出血引起损伤的患者。GCS评分法从以下三个方面检查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即睁眼动作、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所得到的分数总和,病情越重,得分越低。正常者总分为15分,8分以下为昏迷,3分以下提示脑死亡或预后不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见表1-1。表1-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分类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语言反应自呼按躲对对语语不位避激反答答言言项目睁后眼动疼后眼作痛确误乱解言语眼作曲展分数24365432154324.皮肤与黏膜全身皮肤黏膜是否完好,有无发红、皮4第1章绪论疹、破损、水肿等。5.头颅检查头颅大小、形状,有无畸形、内陷、肿块、压痛等;是否存在脑神经障碍,如抽搐、瘫痪、麻木、复视等。婴幼儿还应检查囟门大小及闭合情况,注意囟门有无隆起,颅缝有无分离。6.颜面及五官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额纹和鼻唇沟是否对称或变浅;伸舌是否居中,舌肌是否萎缩;是否出现延髓麻痹症状,如吞咽障碍、进食呛咳、下咽困难、流诞过多、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瞳孔散大、脉压增大、缓脉、呼吸加快或失调等。7.颈部有无头部活动受限、不自主活动及抬头无力;是否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8.四肢及躯干脊柱有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有无活动受限;四肢有无震颤、抽搐、肌阵挛等不自主运动或瘫痪;有无指趾发育畸形、弓形足;肌肉有无萎缩、肥大或压痛;关节运动是否灵活;患者站立和行走时,步态、姿势是否正常;是否癫痌发作,如全身性和局限性癫痌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过程。9.神经反射有无深浅感觉、腱反射的异常;有无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如脑出血、脑肿瘤时锥体束受损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膜炎时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10.其他是否有睡眠异常、营养失调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5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指南三、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情况1.认知、精神障碍有无意识障碍、记忆力、定向力、思考能力、焦虑、忧郁、行为失常。2.语言障碍有无构音障碍、失语症等。3.眼球异常有无瞳孔大小不等、偏位、眼震、对光反射异常。4.疼痛性质疼痛部位、性质、规律、程度、伴发症状和有无先兆。5.视觉障碍有无弱视、偏盲、视野狭窄和复视。6.听觉障碍有无耳鸣、听力下降。7.感觉障碍有无浅感觉、深感觉、皮质感觉异常,异常的部位、范围。8.运动障碍有无面瘫、偏瘫、交叉瘫、全身瘫痪,以及瘫痪的部位、程度。9.不随意运动部位、种类、症状、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有无先兆、发病规律、过去的治疗经过及疗效等。10.肌肉变化有无肌力下降、肌萎缩。检查肌力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嘱患者随意活动各关节,观察活动的速度、幅度和耐久度,并施以阻力与其对抗。(2)让患者维持某种姿势,检查者施力使其改变。肌力的评估采用0~5的6级肌力记录法,具体分级见表1-2。11.日常生活活动能否行走、移动、穿衣、进食、清洁及需要提供辅助的状况和辅助的性质。12.其他有无伴随腹痛、呕吐、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等其他症状。6···试读结束···...

    2022-09-07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丁淑贞,丁全峰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作者】丁淑贞,丁全峰主编【丛书名】临床护理一本通【页数】348【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7【ISBN号】978-7-5679-0440-8【价格】50.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参考文献】丁淑贞,丁全峰主编.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内容提要:本书基本包括了神经内科专业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具体讲述相关疾病概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第一节头痛头痛是指因各种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致痛因子作用于头颅内、外对疼痛敏感组织的疼痛感受器,经痛觉传导系统的神经结构,传入到中枢部分,进行分析、整合后所产生的一种局部或全头颅的痛楚与体验。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指颜面或头颅、颅内外某个组织的疼痛或非疼痛性的不适,由于颅内外组织结构的痛觉末梢受到某种物理、化学或机械性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通过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传至大脑而感知。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主要原因】1.大脑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的牵引2.颅内与颅外血管的扩张或痉挛。3.血管和颅内、外结构的炎症。4.头皮与颈部肌肉持久的收缩。5.颅内压的改变及鼻窦、眼眶、耳与牙髓腔内压力的改变。6.对含有痛觉纤维的神经的压迫与牵引。【常见类型】1.血管性头痛2.颅内压变化性头痛包括偏头痛、脑血管病性头痛如腰椎穿刺后低颅内压头痛、及高血压性头痛自发性颅内低压症、颅内压增高头痛及脑肿瘤引起头痛。2神经内科临床护理3.颅内外感染性头痛4.紧张性头痛如脑炎、脑膜炎、颗动脉炎等。AAAAAAAAAA5.其他头痛如癫痫性头痛、精神性头痛、五官及颈椎病变所致头痛等【临床表现】1.头痛的部位症状(1)颅外病变(2)顿内病变疼痛较表浅或局限在其附近或疼痛较深而弥散,幕上病损常神经分布区内,如颅外动脉的炎症》分布在额、额顶等头颅前半部;幕引起的疼痛常常分布于炎症血管周》下病损疼痛居耳后、枕部及上颈围,而鼻窦、牙齿、眼、上颈段颈》部。通过头痛部位的定位确定病变椎的病变会引起定位不是很准确的性质并非绝对,需根据伴随症状仔疼痛,主要分布于前额、上颌或是细鉴别眶周。2.头痛的性质(1)血管性头痛(2)神经性头痛常为搏动性阵痛或跳痛。为电击样、放射状刺痛AAAAAAAAAAAAAAAAAAAAAAA(3)紧张性头痛(4)功能性头痛为紧箍感或重压感。为弥漫而又无定处的胀痛或钝痛。3.头痛的程度(1)轻度头痛(2)中度头痛患者可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以忍受,但常影响日及工作,功能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常生活和工作,部分血管性头痛、多属于此类。紧张性头痛、轻度神经痛属于此类。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3)重度头痛患者不能忍受,不能坚持日常生活及工作,见于占位病变后期、急性脑血管病、颅内高低压性头痛、脑膜刺激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持续发作、重症神经痛。4.头痛的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1)头痛发生时间(2)头痛持续时间清晨头痛多见于颅内高压、神经痛持续时间数秒钟;血管性额窦炎;神经痛多在日间发作;头痛持续数小时到1~2天;牵涉性头丛集性头痛常于夜间睡眠中痛可持续数日;功能性头痛可迁延数痛醒。月;持续时间、性质多变而又进展性头痛多见于占位性病变。5.头痛的伴随症状(1)恶心、呕吐(2)眩晕高压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常多见于颅后窝病变,如小脑炎见,前者持续,后者短暂。症、肿瘤及后循环缺血。(3)体位改变(4)视力障碍脑室系统病损、颅后窝病变常颅内高压性头痛呈视物模糊,有强迫头位;低压性头痛常于卧位血管性头痛呈视觉先兆(光点、时头痛消失,坐位或立位时加重。暗点),眼源性头痛亦可有视力减退。(5)自主神经症状(6)癫痫样发作恶心、呕吐、多汗、面色改见于头痛型癫痫、脑占位病变、心率改变,常见于血管性变、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畸形。头痛。(7)精神症状紧张性及功能性头痛常伴失眠、焦虑、紧张;额叶肿瘤可伴记忆定向、计算、判断力明显减退及情感淡漠等。神经内科临床护理【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2)尿常规检查感染性疾病常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助于糖尿病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及变态反肾病的诊断。应性疾病。(3)粪常规检查(4)血液生化及血清学检查可发现寄生虫卵可查肾功能、肝功能、血糖、血脂、免疫或节片。球蛋白、补体及有关抗原、抗体,为病原学及某些特异性疾病提供有益的诊断线索。AAAAAAAAAAAAAAA(5)脑脊液检查可发现颅内压高低、有无炎性改变及其性质,常行常规、生化及特异性免疫学、病原学检查2.特殊检查(1)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可提供脑部疾患的异常变化。(2)诱发电位检查(3)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依据病情可选择视、听、感及脑循环动力(CVA)检查觉、运动及事件相关等诱发电位检有助于发现颈内、外血管病变查,可发现相应神经功能传导障碍及了解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的分布情况(4)影像学检查①颅骨平片:可发现先天性异常、颅内压增高、垂体肿瘤、病理性钙化及局部骨质破坏与增生:鼻颏及鼻额位片可发现各鼻窦的炎症、肿瘤;颅底片可发现骨折、肿瘤。②颈椎四位片:正、侧及左、右斜位片有助于骨折、肿瘤、退行病变及关节紊乱症的诊断。③CT及MRL:对脑及颈段脊髓的炎症、肿瘤、血肿、囊肿及血管出血、梗死、寄生虫病变有重要诊断意义。④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对血管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5病变、畸形、炎症、血管瘤可提供定位、定性诊断,对占位病变亦可发现间接征象。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及正电子发射层析术(PET):为脑血流、脑代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体征诊断】1.一般检查2.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注意发现精神、意识、瞳孔、呼吸有助于对颅内、外神经脉搏、体温、心率等变化及病理性改变系统疾病的发现及诊断。3.头、颈部检查4.五官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外病损及可提供有关眼、耳、鼻、咽、喉、颈部病损的阳性体征。口腔等部位疾病的阳性发现及病损诊断。【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除毒害、防外伤、切肿块纠颅压、去病因。AAAA【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既往治疗情况,是否治疗过,哪些药物有效、哪些药物无效等。2.身体状况(1)询问头痛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头痛是发生在清晨、日间还是夜间睡眠中。根据头痛持续时间判断属于哪种头痛。(2)询问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头痛的部位是整个头部还是限于一侧,位于额部、顶区、枕部或变动不定;头痛的性质,可为胀痛、跳痛、钻痛、裂开样痛、刀割样痛或隐痛。AAAAAAA6神经内科临床护理(3)询问头痛有无规律性头痛是持续性、波动性还是周期性,需注意头痛与体位、头位以及引起脑脊液压力暂时升高的动作(如用力、喷嚏、咳嗽、排便等)有无关系。(4)询问头痛的程度(5)询问全身性疾病和头痛程度受病变部位、损害程度及头面部局限性疾病个体反应等因素所影响。头痛的程度不如眼、耳、鼻窦、牙齿能反映疾病的轻重,两者无平行关系。及精神因素等。头痛程度是否影响工作和睡眠(6)询问头痛(7)其他的伴随症状询问头痛的发生速度,头痛诱发加重及缓解有无恶心、呕的因素。了解患者头痛是否与紧张、饥俄、精神吐、视物不清、闪压力、噪声、强光刺激、气候变化以及进食某些光、复视、耳鸣、失食物如巧克力、红酒等因素有关,是否因情绪紧语、瘫痪、晕厥等。张、咳嗽、大笑以及用力性动作而加剧。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是否因长期反复头痛而出现恐惧、抑郁或焦虑心理【护理措施】1.避免诱因2.减轻头痛告知患者可能诱发或加重头痛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听轻的因素,如情绪紧张,进食某些食》音乐,生物反馈治疗,引导式想物与酒,月经来潮,用力性动作等:象,冷、热敷以及理疗、按摩、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指压镇痛法等。3.心理护理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可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心理,要理解、同情患者的痛苦,耐心解释、适当诱导,解除其思想顾虑,训练身心放松,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试读结束···...

    2022-09-07

  •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第3分册 内科常规、传染病科常规、神经科常规、精神科常规、皮肤科常规、儿科常规》楼方岑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3分册内科常规、传染病科常规、神经科常规、精神科常规、皮肤科常规、儿科常规》【作者】楼方岑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页数】469【出版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2【ISBN号】14281·063【价格】3.60【分类】护理(学科:技术操作规程)【参考文献】楼方岑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3分册内科常规、传染病科常规、神经科常规、精神科常规、皮肤科常规、儿科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12.图书目录:《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3分册内科常规、传染病科常规、神经科常规、精神科常规、皮肤科常规、儿科常规》内容提要:《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3分册内科常规、传染病科常规、神经科常规、精神科常规、皮肤科常规、儿科常规》内容试读第七篇内科常规第一章内科一般常规第一节入院一般常规工作(一)新入院患者首先由办公室护士指定床位,填写庆头卡片、诊断小卡及病历牌,并通知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二)医师应于接到通知后15mi内前来了解病情,详细采取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时作出初步诊断,下达医嘱,写好首次病程记录,以上工作一般应在2h内完成。(三)对疑难、重症新入院患者,应由经治医师、主治医师共同检诊。(四)总务护士根据医嘱逐一处理,长期医嘱转抄于服药单或治疗单、饮食单(卡)内,临时医嘱则督促有关护士按时完成。(五)临宋护士安置患者后,测量体温、脉搏及体重(必要时测呼吸及身高),记载于体温单上,此外,尚应向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事项。(六)新入院患者如系病危,在接到接收通知后,应立即做好抢教准备及通知经治医师、主治医师及科主任,按抢救常规进行。疑有传染病时应予宋边隔离或转入传染病科观察。如并有他科较紧急情况(或纯系他科情况者),应从速邀请有关科会诊或转科。(七)新入院患者的入院记录,血、尿,粪常规及其他必要检验(如呼吸系统疾病的痰常规检查、发热病的血液细菌培养送检等),一毁应在次晨主治医师巡诊前完成。(八)病案书写安第二篇医护记录的各项规定施行。第二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实施(见第B174页)》(赵从文修订)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处理。(二)加强饮食管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结合个人饮食C2反流性食管炎医疗护强技术操作常规习惯少食或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油炸食物。(三)呕吐者应及时观察及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性质、气味,色、量,有无隔宿食物;腹胀、腹痛者,应观察部位、程度、性质.时间,与饮食的关系,并注意大便次数、形状、性质、颜色、气味及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凡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者,应及时报告医师。(四)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注意休息及睡眠;恢复期应酌情适当活动,增强体质。(五)指导患者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防止情绪激动。戒除烟、酒及浓茶嘴好。第二节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一)病史询问有无餐后约1上腹及胸骨后灼痛及与体位的关系,是否放射至颈部、下颌角及上肢。有否经常反胃及呕吐酸水,苦水及睡眠时呛咳病史。有无吞咽图难定状及上消化道出血史。是否有烟、酒嗜好。有无经常引起呕吐之病症(如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妇女妊娠呕吐等)。病前是否有食管赉门或胃手术史等。(二)体检注意是否过度肥胖,有否口腔炎、慢性咽炎、声带炎,气管炎及级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三)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取平卧或头低脚高位观察有无胃-食管反流及滑脱型食管裂孔疝及食管狭窄,并了解胃及十二指肠情况。(四)食管镜及活组织检查。(五)食管注酸试验,患者取坐位,插鼻胃管并固定于距切齿30~35cm处,先滴入生理盐水5~10m1/mi,共15mi,若无不适,再以问法滴入0.1mo1盐酸15mi,若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灼热感为阳性。(六)有条件者可作酸反流试验(食管内PH测定)及食管压力测定。(七)疼痛发作时可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与心绞痛鉴别。【治疗】(一)戒除烟酒,忌食高脂肪食及饮用咖啡等易致反流物质。饮食应少食多餐,睡前2~3h不再进食。体质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裤带不宜过紧。睡眠可垫高床头10c血,以减少反流。(二)药物治疗可选用:(1)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20mg餐后服,鸟拉坦碱(ethaecho1)25mg,3/d,消胆胺150m1(含4g)餐后及睡前各服一次,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凝胶或氧化镁等(用法详见消化性溃疡节)。忌用阿托品、溴化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抗胆碱类药物。(三)病情严重内科治疗无效,或已发生食管狭窄者,可考虑外科治疗。第七篇内科常规急性臂肠炎慢性胃炎C3第三节急性胃肠炎【诊断】(一)注意最近有无进食生冷、不洁、腐败或刺激性食物,有无暴饮暴食史,有无集体发病史。症状注意腹痛、呕吐和腹泻,吐泻的次数和量、及其内容物。(二)体检注意脱水征象,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改变。(三)注意与菌痢、阿米巴肠病、副霍乱、沙门氏菌属感染、空肠弯曲菌惑染、耶森菌(Yeriia)感染、病毒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及有关急腹症鉴别。(四)送检血常规、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五)如有失水、休克及酸中毒现象,应定时测脉搏、血压和送验红细胞比容、血浆尿紫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钠,氯以及尿酮体等。【治疗】(一)按消化系疾病护理常规。(二)剧烈呕吐时,暂停饮食及口服药物,待呕吐减轻后,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忌食多脂肪及多纤维素食物。(三)有失水现象或休克时,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水、10%葡萄浦液及平衡盐液等,输入量按失水及电解质失衡程度酌定。(四)如有酸中毒情况,可静滴乳酸钠或碳酸氢钠(用法参阅第C142页酸中毒常规)。(五)腹痛时可给解痉药物或腹部热敷。(六)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院、胃俞、内关、三焦俞、气海、大肠前、曲池等。(七)选用磺胺类药物、黄连素、呋喃唑酮、吡哌酸等,可常时加用抗菌增效剂(TMP)。第四节慢性胃炎【诊断】(一)详询有关上腹痛及消化不良症状,呕血、黑便及慢性腹泻史等,辩期及症状演变情况,平时饮食习惯,是否常进过冷、过热、过硬、辛辣厚味饮食,有无大量烟酒嗜好及长期服用刺激胃粘膜药物史,有无口腔及上呼吸道慢性感染史,家族中有无慢性胃炎患者。须与胃肿瘤、溃疡、下垂,慢性肝胆疾病、慢性胰腺炎等及钩虫病、慢性心衰、慢性肾衰等引起的继发性胃部疾病鉴别。(二)体检注意有无贫血、营养缺乏、口腔及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舌诊,心肺体征,上腹压痛及包块,肝脾大小及压痛等。C4慢性胃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三)测定基础泌酸量(BAO),有条件时可用五肽胃泌素肌内注射后测最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四)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五)行纤维胃镜检查,可能时对病变处及其他部位粘膜作直视下活检,以确定慢性胃炎类型、程度及范围。可凝癌变者可用洗骨法作胃脱落细胞学检查。(六)有条件者,可测定血清壁细胞抗体、胃泌素浓度及免疫球蛋白。【附】纤维胃镜下慢性胃炎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供参考)(一)慢性表浅性图炎,(1)胃粘膜斑片状充血,少数可是弥漫性充血。(2)粘膜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3)有稠性粘液附着于粘膜表面,粘液下粘膜带有发红或樂栏。(4)胃粘膜有弥没性或局限性水肿。《6)粘膜可有糜烂、出血。具备以上任何一项,皆可诊断为慢性表浅性胃炎。有糜烂或出血者应于诊断中注明菜烂性或出血性。(二)慢性菱缩性胃炎:(1)粘膜呈灰白、灰黄成呈灰绿色,粘膜欠光释,其范围常局限于某一部,境界不清或呈弥湮挂。(2)粘膜可透见细小网状红色血管或呈蓝色的树枝状血管(注意充气过多时,正常胃底部也可有血管显露)。《3)皱襞变细、稀少甚或消失。《4)有时有增生性改变。菱缩性胃炎可同时兼有表浅性胃炎。(三)其它特殊类型胃炎,如胃粘膜巨皱骁症、统状胃炎等。【治疗】(一)按消化系疾病护理常规。给予易消化饮食。(一)法除病因,如积极治疗口腔或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灶,避免进过冷、过热、过硬及辛辣厚味食物及刺激性药物,尽量改善饮食习惯,戒除烟酒嗜好。(三)慢性表浅性閡炎可按病情,分别采用抗酸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及保护胃粘膜药物(参见消化性溃疡诊疗常规),并可试服某些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链霉素等)。(四)慢性菱缩性胃炎伴贫血者,应予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病情较重、胃酸缺乏而不伴有表浅性胃炎者,可予1%稀盐酸5m1,3/d,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C及B族。(五)中医辨证施治:脾胃虚弱型:健脾益气,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或健脾丸:脾虚湿困型:健脾祛湿,可用四君子汤合胃苓散,脾胃虚寒型:温中散寒,可用黄芪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为主:脾胃气滞型:理气开胃,可用逍遥散合金铃子散,胃热阴虚型,养阴生津通络,可用通瘀汤合养胃汤加减。(六)根据纤维胃镜检查结果,粘膜活检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可慎重考虑手术治疗。【随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根据轻重程度每隔1~3年随访一次,包括胃镜检查,如病理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随访时间要相应缩短。···试读结束···...

    2022-09-07 精神科内科看什么病 精神科内科和外科的区别

  • 《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王金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作者】王金爱主编【页数】610【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5【ISBN号】7-5357-5230-6【价格】22.00【分类】精神病学:护理学-手册-神经病学:护理学【参考文献】王金爱主编.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5.图书目录:《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内容提要:本书详细介绍了神经精神科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标准,护理制度,护理预案,护理流程,常见疾病及症状的护理常规等知识,是广大从事神经精神科临床护理及管理人员、大中专护理院校师生一本较为实用的参考书、工具书,也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用书。《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内容试读健康教育篇桥同打卦馆太条室同摇个青患向。升自馆员人刻越卧,闲会州愈帝:如图个其向式录的麻。小部健康教肩篇壁食数辰己置数,二武帝,室公体碱图,室公仗上:罪个周会还普患向,工期:,前好帕内良缺德室吉果,良木氏,室等酒,室员人t国合酒卧:,煎电的意出要需还發用馆前贤味:耐:数科部主,备消被身个一立鞭,日,室架},室能慨职小,室TO里个属容还菩患向S燕苦惠第一章入院常规知识指导小,牵副。果淡律备高赛,报铁常悉撰安计工驱世,三日壁第一节,神经内科人院常规知识指导馨,,水I日司日8,闭00:0100:21,00:0比间为神经内科病房,是开展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其特点是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患者解决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促使患者早日身心康复。「入院后,将有责任护士或其小组护士负责照顾患者。患者有什么困难、要求可以随时向其反映并得到帮助,现在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2G驶查料禁需破,。样置留和罐,誉冠早置留黎闲题一、病室人员介绍t我帝中巢比00:81一00:80.3患者及家属进入病室后,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和负责护士,让其消除入院的陌生感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主任、护士长、各级教授的姓名和他们的专业技术业绩、工作业绩,患增强他们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的情况,让同种疾病的病友向其介绍成功治愈的经历,增强其对治疗成功的信心。二、设置与环境介绍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士办公室、医师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开水房、保洁室等病房内的设施,让他们了解场地和设施的用途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让他们配合医护人员等,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生活环境。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CT室、心理测验室、化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X线室、食堂等所在位置,以方便患者熟悉治疗环境,提高治疗效果。三、护理工作安排1.新患者无发热,测TP、R、BP,连测3日每日3次,时间为07:00、15:00、19:00时,3日后每日1次,15:00测量,并询问大小便情况。纸县,葡凝阵内会鸭光2.每7~10日更换床单、被套等一次,如弄脏随时更换。司母,育娃只联剩翰赫!出并,题同悴容的爬出脚不3,士般每日发口服药时间为08:00、人11:30、17:00、21:00(特殊情况除外),如有疑问,可找发药护士核查。患则4.如需做特殊检查如DSA,术前必须备皮,做碘试验,遵医嘱留置导尿管、静脉留置针。5.08:00~16:00为集中治疗护理时间,请勿外出。答患6.21:00病室对外大门上锁。司室麻人出宋还等患其四、饮食指导用脊生里个菩患向莱。爵铁的5自段金除型个属案还菩期向并海土钢的阅人斜留1.向患者介绍食堂位置,供应的食物品种,订餐与就。。::::健康教育篇餐时间。酒,比个刻勤单被身立套,态水纸小整厮对期,刻2.介绍本科免费提供微波炉及用餐餐桌等。蟹,五、解决问题途径壁个员人室家,告1.向告知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反映给科主任、护士长给予解决。贵贡麻刻营生罪个菩患向并。各搜帕5自膠个答2.向护士长、科主任直接反映。虚向并海尘副帕测人测留3.在病房病友医护沟通本上直接记录。麻的赞莲则!将帽曲六、作息、探视时间同罪食善患向。升司的员人:到成会的像备比如罪个其向太赫帕藏1.病房保持安静,探视时间为16:00~20:00。如病情需要,可遵医嘱限留陪护一人。2.21:00为关灯时间,改开床头灯或地灯,患者房间门禁止反锁,以方便护理人员巡视。个圆滚还春患向,寂麻善室果,名术氏,室膏丽,室七、享有的知情权诞电帕意香要需项微甲的流味班,1.可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情况。膜2.每日发放费用清单,有疑问可找电脑班护士核查。围3.医院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礼品,请患者予以理解和支持。瑶个超储愈舍,三相自查第二节神经外科人院常规知识指导患向旗酵。实啸期毒,宴陆息补,实储全安,同田备士:回脑部手术对神经外科患者是一种应激。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对术后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实践证明,入院、术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所以认真落实做好人院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其目的是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mmOO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境,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配合检查、治疗、护理,促进健康。用:斯骑时费策麻本个一、病室人员介绍登验醒问为确,正牙患者及家属进入病室后,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姓名。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和负责护士,让其消除人院的陌生感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主任、护士长、各级教授的姓名和他们的专业技术特长、工作业绩,增强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的情况,让同种疾病的病友向其介绍成功治愈的经历,增强其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胶。00:08一00:01比回相好举,错安林别食徐间环境设施介绍。人一部留别图酱▣,,要需肃氏5,同相关长00:」S,S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士办公室、医师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开水房、保洁室等病房内的设施,让他们了解场地和设施的用途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CT室、心理测验室化验室、B超室、查心电图室、X线室、食堂等所在位置,“以方便患者熟悉治疗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受!员人刻禁严三、各项制度介绍。林支味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制度、探视时间、医师查房时间、护士治疗时间、安全制度、作息制度、请假制度。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健康的遵医行为。患特代解核木毛陪四、检查治疗术前指导灵肃司木该甘治,感同要小由来鬼锄脱速善患权萌木,阅人,胆神经外科患者往往求医心切,期望医到病除,一般都有着良好的遵医动机。因此在入院教育中护士应善于利用患者健康教育篇遵医动机的特点,保护患者的积极性。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服从检查治疗,告知患者入院后立即需要做的检查、治疗项目(例如:急症做CT、配血型、出凝血时间、备皮、输液、输氧等)。学难,刻室海全贵量-一卧生室,山业夏不早计,查大瓷业室泰张煎宝,计工五、饮食指导到的告患雅本责负—一翅备生,1.责任护士及医护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可直接向食堂订餐员订餐。间责州具一视刻并是2.告知本科免费提供微波炉及用餐餐桌等。案式等备甘生室燕,患染六,享有的知情权性室录责负要生一一计士纯咨出时壁段日壁,班营通音室个1.可向医护人员直接了解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情况。具馆职:,武饰的清患雪两责童士:货到2.每日发放费用清单,有疑问可找电脑班护土核查。山职3.医院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礼品,请患者予以理解和支持。菩面本患付麻音育蝶泰勒显工靠帕室家文(水族,本氏血典责负第三节精神科人院常规知识指导已尘精神病患者离开熟悉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对病室环境、人员等的陌生,对治疗方案和措施的不熟悉,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害怕、孤独、寂寞,甚至冲动、伤人等不良情绪与行为,我们应设法减轻或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帮助患者认识病室工作人员、熟悉病室环境、了解医疗护理工作程序、掌握病室作息时间、熟悉住院患者规则与探视患陪护大员管理制度等,清以便使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治疗环境,达到促进配合治疗、促进健康的目的。震需要当患者办好住院手续来到病室时,育病室人员应热情接待神经精神科护理指导手册::::。。。,患者,并由责任护士做好如下介绍。果,点的特齿因武、人员介绍要需明立司阅人清患民岩,浪备查诗从那瓣,女备个量瑞出,壁演酒,T门姆靠意:破间)目1.病室主任一负责全病室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工作,定期进行病室业务大查房,指导下属业务工作。2.主治医师—负责本组患者的医疗,每日查房,审定各种治疗方案,指导经治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业务。3.经治医师一具体负责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处理、治疗等方案的实施,指导实习医师的业务。麻本联者©4.护士长一主要负责病室护理管理,协助病室主任进行病室行政管理。每日组织护士查房,负责了解和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唯向可,5.负责护士一负责所管患者的治疗、护理的具体实施。为解决患者问题满足患者需要的直接联络人。.S股6,组织护士广主要负责全科室患者的组织与管理也是健康教育者和护患沟通者。。梵支脉7.卫生员一负责供应开水、热水以及病室的清洁卫生与饮食开餐等工作。常人特辩背三二、病友介绍州工味氨容的悉瘰开离菩患南时割鼎尘负责护士给患者安排床位后,应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做到使患者之间相互认识,其相互帮助。,计害,财恐,邀三、病室环境介绍:臭历典发斜郸矩容知者贤[卧凭,比养目,,食和室泳悉腺,员人州工室赫则管员病室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护理、活动与休息的场所。负责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环境患包括患者最基本生理需要的设施和位置,引引导患者了解厕所、洗漱间、浴室娱乐活动室是健康教育活动室、探视人员接待室等。患当6···试读结束···...

    2022-09-07 护理学图书分类号 护理学图书分类目录

  • 《神经科护理》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护理》【作者】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编【页数】336【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03【ISBN号】14195·140【价格】0.93【分类】神经病学:护理学护理学:神经病学【参考文献】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编.神经科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03.图书目录:《神经科护理》内容提要:《神经科护理》内容试读第一章神经科基础知识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掌握好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知识,是做好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工作的基础。现简要介绍如下:(一)神经系统: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脑一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及小脑中枢神经系统人脊髓躯体神经系统,颅神经一共12对周围神经系统人脊神经一共31对中枢一胸、腰髓侧角,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周围部分一交感节、交感链及交感纤维植物神经系统中枢一一动眼神经旁核、上及下诞核、迷走神副交感神经经核、骶髓2~4侧角、丘脑下部、周围部分一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纤维(二)脊髓与周围神经:脊髓在椎管内,自外至内包有三层膜,即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上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为较细的圆锥,在其末端有许多神经根,组成马尾。脊髓长4245厘米,相当于身长的25%,直径为0.8~1.2厘米,平均1厘米,重30克,有两个膨大部分,即颈膨大1(管理两上肢)和腰膨大(管理两下肢)。颈膨大前后径9毫米,横径13~14毫米;腰膨大前后径8.5毫米,横径11~13毫米。脊髓分31节段: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尾髓1节。从31个节段的前角细胞发出31对运动根(前根),并有31对感觉根(后根)进入脊髓,前根脊髓颈节颈丛颈椎棘突臂丛脊随胸节胸椎棘突船神经胸神经脊髓腰节脊髓骶节腰椎棘突57腰丛纸骨尾骨骶丛图1脊髓节与神经根、神经丛2和后根在椎管内逐渐接近。在脊神经节以前称为神经根,神经根通过位于稚间孔的脊神经节后合在一起,即为脊神经,系混合神经(含有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纤维)。脊神经再分成前支和后支,前支分布于躯干腹侧和四肢肌肉及皮肤,后支分布于腰背部肌肉,颈后和背部的皮肤。共形成五个神经丛:颈丛(颈1),臂丛(颈~胸:),腰丛(腰14),骶丛(腰5~骶)和尾丛(骶5~尾1)(图1)。脊髓的内部结构:在脊髓的横断面上,可见位于中央的灰质(神经细胞聚集的地方)呈展翅的蝴蝶形和周围的白质(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灰质分成一对前角,含有运动细胞及Y运动细胞;一对后角,含有第二级感觉神经细胞;一对侧角,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薄束皮质脊髓束后正中沟红核脊髓束脊髓丘脑束前庭脊髓束后角脊随小脑前束侧角器被束前角侧索皮质脊前案髓前束后根前根脊神经节前正中裂束内纤维定位图2脊髓内部结构3为内脏植物神经中枢。白质主要由上行(传导感觉)和下行(传导运动)神经纤维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主要的下行纤维有锥体束、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等,主要的上行纤维有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及脊髓小脑束等(图2)。(三)脑:可分为脑干、间脑、大脑半球及小脑四部分:1。脑干:脑干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三部分。中脑上接间脑,延髓下端在枕骨大孔处连接脊髓,全长6~8厘米(图3、4)(1)延髓:延髓是脊髓延长的意思,因为它呈球形膨大,所以称为“球”,它支配的吞咽肌肉,称为“球肌”。上方移行于脑桥,下方于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接,以小脑下脚(绳状体)与位于其背侧的小脑连接。长58毫米,在脑桥移行处,其直径为24毫米。延髓内部主要结构是第9~12对颅神经核(三叉神经、听神经一部分也在其内),橄榄核、薄束核、延髓网状核、锥体束及内侧丘系等。(2)桥脑:桥脑似桥样结构。桥脑底部是膨大部分,其内含桥脑核及从此核发出的纤维,因为此处比较发达,所以桥脑粗大,其横径为30~35毫米。另外锥体束也在其中通过。桥脑背部(被盖部)为延髓的延长,与中脑连接,含有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和下行的传导束,颅神经核(第5~8对)。(3)中脑:中脑上连间脑,下接桥脑,腹侧有隆起的一对大脑脚,脚间有动眼神经附着。背侧有两对隆起,上方的一对称上丘,为视觉的反射中枢;下方的一对为下丘,为听党的反射中枢。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附着。红核与黑质位于中脑上方,与肌张力的调节有关。中脑横径平均25~30毫米。4丘脑松果体中脑滑车神经脑桥延髓脊键图4脑干背侧面构的重要功能是调整意识状态及肌张力等。2。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围绕第三脑室。分为丘脑和丘脑下部,丘脑上部及丘脑后部。在丘脑后端下方有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前者与听觉传导有关,后者与视觉传导有关。,丘脑上部有松果体、缰、缰三角。松果体为内分泌腺,青春期以后钙化。丘脑是一对较大的灰质团,呈卵圆形,以中间块相连。可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三大核群。丘脑是感觉中转站,6···试读结束···...

    2022-09-07 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王娟,毕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作者】王娟,毕娟主编【丛书名】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丛书【页数】300【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214-0786-0【价格】35.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参考文献】王娟,毕娟主编.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内容提要:全书共15章,涉及疾病近70种,针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进行了介绍。编写过程中除介绍各疾病概述、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外,着重疾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在护理措施中,增加健康指导的篇幅,体现了临床护理向预防、保健、健康、社区及家庭护理等领域延伸的现代护理理念。本书适用于基层医护工作人员,护理管理人员、护理教学人员阅读,同时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及进修生的学习用书。《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内容试读第一章脑神经疾病第一节三叉神经痛一、疾病概述【概念与特点】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闪电式的反复发作性剧痛。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2种。可能因三叉神经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临床特点】(1)多见于老年人,多于50岁以上起病,女性多于男性,是男性的2~3倍,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个分支分布区,第2、3支最常见,多为单侧性,极少三支同时受累的。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常持续数秒,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以诱发,这些点称为扳机点。通常洗脸、刷牙易诱发第2支疼痛,咀嚼、哈欠和讲话诱发第3支发作,以致病人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2)严重病例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称为痛性抽搐。同时可伴有面红、结膜充血、流泪和皮温高等。严重者可以昼夜发作,失眠或睡后易醒。(3)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数日或数年。病程越长,发作愈频繁病情愈严重,一般不会自愈。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002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辅助检查】(1)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检查峰潜伏期延长。(2)头顿CT或MRI检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正常,继发性可明确相关的病因。【治疗原则】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以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但现在还缺乏绝对有效而又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继发性者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二、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主要由于三叉神经受损引起面颊、上下颌及舌痛,与三叉神经受损(发作性放电)有关。(2)焦虑与疼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三、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和安全,避免病人因周围环境刺激而产生焦虑,加重疼痛。(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保证机体营养,避免粗糙、干硬、辛辣食物,严重者予以流质饮食。(3)心理护理由于本病为突然发作的、反复的、阵发性剧痛,易出现精神抑郁和情绪低落等表现,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给予疏导和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专科护理(1)症状护理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与病人进行交谈,帮助病人了解疼痛的原因与诱因;与病人讨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精神放松,听轻音乐,指导性想象,让病人回忆一些有趣的事情等,使其分散注意力,以减003脑神经疾病第一章轻疼痛。(2)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药物治疗,其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口干、恶心、皮疹、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智力和体力衰弱等,护理者必须注意观察,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偶有皮疹、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计数减少,需停药。也可按医师建议单独或联合使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巴氯芬片、野木瓜等治疗。(3)经皮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固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观察病人的恶心、呕吐反应,随时处理污物,遵医嘱补液补钾;术后询问病人有无局部皮肤感觉减退,观察其是否有同侧角膜反射迟钝、咀嚼无力、面部异样不适等感觉,并注意给病人进软食,洗脸水温要适宜;如有术中穿刺方向偏内、偏深误伤视神经引起的视力减退、复视等并发症,应积极遵医嘱给予治疗,并防止病人活动摔伤、碰伤。3.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角膜溃疡、失明、脑神经损害、动脉损伤等并发症。(2)注意观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有无并发症,如听力减退或消失、眼球运动神经的暂时麻痹、面部感觉减退和带状疱疹等。4.健康指导(1)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在医师指导下减量或更改药物。(2)服用卡马西平期间应每周检查血常规,每月检查肝、肾功能,有异常及时就医。(3)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免疫力。(4)指导病人生活有规律,合理休息、娱乐;鼓励病人运用指导式想象、听音乐、阅读报刊等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5)指导病人避免面颊、上下颌、舌部、口角、鼻翼等局部刺激,进食易消化、流质饮食,咀嚼时使用健侧:洗脸水温度适宜,不宜过冷过热。004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第二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一、疾病概述【概念与特点】面神经炎又称Bl麻痹,是指茎乳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冬春季节好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略多,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临床特点】(1)通常急性起病,发病前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耳后或下颌角疼痛。病人往往是清晨起床时发现闭目不全、口角㖞斜,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日内达到高峰(2)面部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为Bl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颊肌瘫痪可使食物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多为单侧性,双侧多见于Guillai-Bare综合征。泪点随下脸外翻而泪液外溢。(3)不同部位的面神经损害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鼓索以上的面神经病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发出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病变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可以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郭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称Ramay-Hut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4)通常在起病后2周进入恢复期。【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极少数病人脑脊液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高。(2)特殊检查①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判断面神经损害006神经科疾病观察与护理技能射:照射时病人应戴上有色眼镜或眼罩保护眼,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照射距离以20~30cm为宜,以防灼伤。②热疗:指导病人耳后部及病侧面部行温毛巾热敷,热敷时谨防烫伤。③面部按摩:用手紧贴于瘫痪侧肌上做环形按摩,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面部水肿,增加面部肌肉群的弹性恢复。④中医治疗:发病7天之内是面神经缺血水肿期,也是面神经炎的急性发病期,尽早进行针灸治疗,有利于减轻水肿、促进恢复。(3)康复训练尽早行面肌的主动与被动训练,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指导病人练习瘫侧面肌的随意运动,如抬额、皱眉、闭眼、吹口哨、鼓腮示牙、耸鼻、努嘴等动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3.病情观察(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感染征象,并及时测量血压等。(2)使用阿昔洛韦的病人,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4.健康指导(1)应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强的松)片口服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向病人介绍使用激素治疗的目的是改善血循环,使局部炎症、水肿消退,短时期使用激素,不良反应产生的机会很少,消除病人不愿意服用激素的顾虑。(2)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维生素B2大剂量肌内注射时,由于维生素B,注射时感觉疼痛明显,可将两者抽吸在一个注射器内做肌内深部注射。(3)恢复期,告之病人需继续遵医嘱服药。(4)告知病人及早进行面肌锻炼是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关键,指导病人自我按摩,促进面部功能恢复。(5)对于未完全治愈者,每1~2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检查口眼闭合情况。(6)告知病人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外出时须戴口罩、眼镜,避免患侧面部直接吹风。(7)增强体质,避免冷风刺激,勿用冷水洗脸,不要夜间开窗睡觉,防···试读结束···...

    2022-09-07 主编 副主编和责任编辑的区别

  • 《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蒋红,任学芳,黄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作者】蒋红,任学芳,黄莺主编【页数】340【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ISBN号】978-7-309-14042-2【价格】6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案例【参考文献】蒋红,任学芳,黄莺主编.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内容提要:本书分神经内科篇和神经外科篇,附录包含了神经科的一些常见量表。案例包括常见病案例和疑难病案例,常见病案例主要介绍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常规,疑难病案例则主要介绍神经重症患者合并发生脑疝、癫痫、尿崩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每个案例由基础知识、案例、知识问答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主要是介绍疾病的定义、发病率、发病机制等;案例均来自华山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知识问答以一问一答形式体现,主要内容是根据病例的描述,提出相对应的护理问题,在循证的基础上阐述护理措施,为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也包括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内容。在疑难病例的最后有小节,主要是对该病例的护理难点、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图文并茂,内容新颖、丰富,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内容试读神经内科篇第一章脑血管疾病第二章癫痫第三章脑白质病变第四章颅内压异常第五章神经退行性病变第六章运动障碍性疾病第七章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第九章血管炎第十章痴呆第十一章周围神经病第一章脑血管疾病1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ietichemicattack,TIA),根据2009年美国标准协会(AmericaStadardAociatio,ASA)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定义,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或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2011年中国专家共识》中认为TIA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现病史:罗先生,61岁,退休。以“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次"为主诉入院。患者1天前晨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头晕,无肢体麻木、视物旋转、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耳鸣、听力下降;无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持续约10分钟,缓解后一切活动如常。次日04:00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持续4~5分钟,遂就诊。头颅MR检查提示少许缺血灶,为进一步诊治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住院。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年余,测血压最高为190/100mmHg,服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尼群地平治疗,血压控制不平稳。吸烟30余年,否认饮酒史。问题1何谓TIA?答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问题2TIA的临床特点有哪些?答①中老年发病多见;②发病突然;③症状持续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24小时;④恢复后不留后遗症;⑤反复发作。问题3领内动脉系统T1A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眼动脉交叉瘫、一过性单眼黑蒙、失语,以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称为“三偏”)。问题4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眩晕、平衡障碍、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损害、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复视、交叉性瘫痪和交叉性感觉障碍。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国国国国信国信国004罗先生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予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控制高血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等药物治疗。问题5TIA的药物治疗有哪些?答目前对TIA的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两大类。抗血小板聚集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预防复发,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而抗凝治疗适用于栓塞的情况,发作次数多,症状较重,持续时间长,且每次发作症状逐渐加重,又无明显禁忌证,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和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还可给予脑保护剂、他汀类和中医中药等治疗。问题6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哪些?用药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有哪些?答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和华法林。用药的观察和护理:①出血性脑血管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血小板计数减少和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史者禁用:严重肝、肾衰竭和严重的动脉性高血压、近期手术史者应慎用或不用。②注射过量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倾向,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紫藏,牙龈有无出血,有无腹痛、黑便等出血倾向。告知患者注意安全,防止发生跌倒、碰伤等情况。③注射部位应左右交替,注射后局部按压时间应大于5分钟。④遵医嘱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定期复查肝、肾功能。⑤偶有全身性变态反应,包括血管性神经性水肿,注射前后应加强观察,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问题7TIA的观察要点有哪些?答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缓解时间、伴随症状、主诉、诱因、用药情况、血糖数值、生命体征和瞳孔变化、安全措施、是否有跌倒发作、复发的次数和频率及发作后有无受伤等。罗先生住院期间经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未再出现TA症状,1周后予以出院。问题8TA惠者出院后健康教育要点有哪些?答①避免情绪紧张和过度劳累;合理清淡饮食,戒烟酒:生活起居规律,适度运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尽量不要单独外出。②按医嘱正确服药,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牙龈等)。③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症。④定期门诊复查,尤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眩晕、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立即就医。用国g国国国第一章脑血管疾病005问题9何谓ABCD2评分法?答ABCD2评分用于评估TIA后早期(TIA后2天至1个月)的卒中风险,采用如下评分标准(表1-1)。表1-1ABCD2评分项®描述ABCD2年龄(Age】年龄≥60岁血压(Bloodreure)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临床特征一侧肢体无力(Cliicfeature)不伴无力的言语障碍症状持续时间≥60分钟2(Duratio】)10~59分钟1糖尿病(Diaete)有ABCD2不同分值对应的危险分级:分值6~7分,为高危:分值45分,为中危:分值0一3分,为低危(王励俞海)第二节脑梗死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病症。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现病史:王先生,67岁,汉族。05:00起床,06:00家属发现患者讲话含糊,言语不清,站立不稳,跌倒在地,对答不切题。5分钟后好转,对答有所恢复,由“120"救护车急诊送入我院。07:33到达急诊神经内科,当时NIHSS评分4分,GCS12(E4M5V3)。体检血压(BP)177/85mmHg,心率(HR)84次/分,呼吸(R)20次/分。头颅CT检查显示:未见出血灶。初步诊断脑梗死,定位丘脑或脑干。患者眼球垂直运动不能,四肢肌力均为4级,右侧巴彬斯基(Baiki)征阳性。患者身高170cm,体重85kg,体质指数(odymaidex,BM)29.4(肥胖)。既往史:患高血压病10年、糖尿病5年。烟酒史:吸烟30年,1包/天:饮酒30年,白酒2两/天。问题1脑干及丘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丘脑是感觉传导的中转站,除视觉、嗅觉外,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神经科临床护理案例精选国国信国国006元,而后投射到大脑皮质。问题2什么是脑梗死?答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及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图1-1,图1-2)。脑梗死小脑梗死图1-1CT片示大面积脑梗死图1-2CT片示小脑梗死问题3脑梗死如何分类?答按急性卒中Orgl0172治疗试验(ThetrialofOrgl0l72iacutetroketreatmet,TOAST)分类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性卒中,以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和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问题4如何早期发现脑梗死症状?答遵循FAST原则:F一Face:患者出现面部麻木、不对称和嘴巴歪斜,尤其是单侧。A一Arm:患者上肢麻木,双手无法平举持续10秒,尤其是单侧。S一Seech:患者言语含糊或言语困难或不能被理解。T一Time: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伴随视野缺损、眩晕、平衡失调应立即就医。问题5Baiki征阳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Baiki征是当刺激足底外侧缘时,出现趾背屈其余4趾呈扇形张开的现象,被认为是锥体束征之一。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发作后,要经过几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但Baiki征却是发病后即可出现,休克期可不出现。偏瘫肢体出现肌张力增强时,易见到腱反射亢进和Baiki征阳性。问题6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内容包含哪些?答NHSS评分包含每个主要脑动脉病变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检查项目,按表评分,记录结果(见附录一)。NIHSS评分过程简洁、结果可靠,是神经内科医生使用的经典评···试读结束···...

    2022-09-07

  • 《0-12月宝宝护理标准》(德)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德)安妮特·诺顿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0-12月宝宝护理标准》【作者】(德)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德)安妮特·诺顿著【丛书名】GU育儿生活丛书【页数】428【出版社】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11【ISBN号】978-7-5513-1523-4【价格】79.80【分类】婴幼儿-护理-标准【参考文献】(德)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德)安妮特·诺顿著.0-12月宝宝护理标准.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1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0-12月宝宝护理标准》内容提要:本书旨在为新妈妈们提供婴儿护理、饮食营养、与宝宝相处等全方面的建议,帮助新妈妈们尽快适应人生的新角色,从容应对宝宝出生第一年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让宝宝们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作者简介: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医学博士,曾在哥廷根、巴黎以及弗莱堡从事医学和文化研究。大学毕业后,在弗莱堡大学就职多年,后担任马尔堡儿科医院主治医师。因医院的日常工作无法实现他在身体和精神上全面照顾生病儿童的想法,于1992年开办了自己的诊所。他去过很多贫穷的国家,参加过热带医学课程、心理疗法、顺势疗法和姑息治疗培训史,有丰富《0-12月宝宝护理标准》内容试读作者简介医学博士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文学硕士安妮特·诺顿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曾在哥安妮特·诺顿曾在慕尼黑学习语言廷根、巴黎及弗莱堡学习医学和文化研文学。在一家纪实作品出版社实习后,究。大学毕业后,他曾就职于弗莱堡大她成为一名指导类书籍编辑。她最喜欢学儿科医院多年,之后在马尔堡大学儿的就是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转换成简单易童医院担任主治医师。因为医院的日常懂、适合日常应用的指导性文字。随后工作无法实现他希望全身心照顾生病儿她开始独立从事新闻工作和写作。十五童的理想,所以他在1992年开办了自年来她主要编著健康和生活指导方面的己的诊所。他去过很多贫穷的国家。热书籍。通过和助产士及医生的合作,她带医学课程开阔了他的眼界,他还参加一直努力将新的科学知识以易于理解的了心理疗法、顺势疗法和姑息治疗培训。方式呈献给读者,主要涉及怀孕、分娩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出生于1955及与宝宝一起生活等内容。对她来说,年,生活在马尔堡,是五个孩子的父自己作为母亲的经验和感觉在工作中给亲,他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且他现予了她特别重要的帮助。安妮特·诺顿在已经有了两个孙子。除了在弗罗伊登有一个儿子,生活在慕尼黑。施塔特市医师协会开展物理疗法讲座和GU(GrafeudUzer)出版社出版教学之外,他还出版过许多关于医学史过她编写的《孕妇日历》《婴儿日历》以和道德问题的专业出版物,发表过大量及她和医学博士弗朗茨·凯奈尔教授相关专业文章。他与太太安妮·施帕仁同编写的《孕期指导》。博格·诺尔蒂博士共同撰写了《顺势疗法一一切为了孩子好》一书。3序言序言一意到,宝宝有阶段性停止发育的时候。你可能不容易接受这种情况,因为我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神奇的一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社会,凡事都要年,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段难忘的求更快、更好、更合理、更现代化。时光。能够陪你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但是,孩子的成长并不是这样的,你期,并从旁给你一些建议,这让我们的努力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也感到非常高兴。无论你在婴儿护理、过高的期望和压力会对宝宝造成伤害,与宝宝相处、家庭、安全、使用的装备、而且过分促进发育会使宝宝不堪重负。哺乳、饮食营养、亲密关系或者照顾宝宝必须自己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个成宝宝方面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会为你长发育阶段,如果他准备好了,会向提供有用的建议。你也可以快速掌握你发出信号。你只要放松地陪伴着宝些助产士的小提示及儿科医生的建宝,不要感到不安,也不要拿宝宝和议,这会让你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感到其他的孩子做比较。踏实和有信心。宝宝需要的不仅仅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宝宝是护理和医疗照顾,你还需要为他营造家庭的中心,而随着宝宝的出生,爸一个充满爱与重视、能够促进他成长爸妈妈也开启了新生活。你可以在“家的环境。长教练”中找到我们针对你每个月的在每个新的月龄,我们除了为你新任务给出的提示和建议,主要涉及提供有关宝宝健康和成长发育的信息家庭和谐生活、教育及夫妻关系方面之外,还会提醒你带宝宝进行身体检的内容。给妈妈的特别提示为妈妈们查,并为你和宝宝相处提供有用的建提供了分娩后常见的身体和精神变化议。在这短暂且重要的第一年中,每产后恢复瑜伽练习、有效的盆腔锻炼一刻都是宝贵的,请不要错过和宝宝以及重要的放松和护理时间等相关信相处的时间,这段美好的时光转瞬即息。还有贴心的小泰迪熊,它每个月逝。这是人一生中成长和变化最快的都会向你展示你的宝宝长了多少。和年,一个无助的小生命逐渐成长为宝宝比起来,我们的泰迪熊可是越来一个独立的小宝宝。但是,请不要过越小了。在这一年里,面对宝宝,你于心急,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会按照会禁不住模仿、赞叹,还会偷偷傻笑,统计的成长时间点发育,比如,什么并记住生命中这一美好时刻。时候笑、坐、站和走。每个小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特性。我们会注安妮特·诺顿3序言序言二学,能够相对自由地分配时间,所以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我们使恭喜你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随用织物尿布,并且所有宝宝接触的东着宝宝的出生,你的生活中增加了一西都要开水煮过。我们远离朋友和熟项美好的任务。当然,这对于你来说人,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哪个人的身并不轻松,而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上会有危险的传染病。对此,我们是里你会面临很多问题。我们很愿意为如此骄傲,我们拒绝别人的帮助,相你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你能够周全地信自己能行,什么都能做好。首先就照顾宝宝,有能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是哺乳,但事情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负责,并且充满期待和自信,享受成那么顺利,所以我们很快就决定给宝为父母的喜悦,承担应负的责任。本宝吃一顿奶粉。这件事情可以由伟大书将帮助你感受孩子的世界,体会和的爸爸来做,这样可以分担妈妈的责享受他的成长,并为宝宝创造一个能任,也能够使爸爸更认真地对待给宝够促进他成长的环境。宝吃奶这件事。两周之后,我们计划在照顾自己的几个孩子时,我积了第一次出行,这可是个大冒险,虽累了不少经验。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然我们要去的地方离家不到一千米远。女孩,怀她的时候一切顺利,她按时我们的宝宝在五周的时候就会熟睡了,来到了这个世界。当时是1978年,我而且从此以后都睡得很好。们是首批可以享受“母婴同室”的家长,我们可以让宝宝一直待在自己身边并如果照顾多个宝宝亲自照顾。我们的主治医生进行了这我们的第二个孩子是男孩,他也个实验,他认为很快一切就会好起来很快就学会了熟睡。我们的儿子吃母的,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三人间。乳的时间比较长,所有的事情都变得起初,我们作为年轻的父母感觉非常容易很多,简直是太轻松了。他吃得不安,隔壁床的母亲帮了我们很大的很多,胖乎乎的,我们非常开心。我忙。她是第三胎了,所以对一切都非们的第三个孩子是个“爱哭鬼”,需要常熟悉,而且感觉很轻松。这对年轻我们总是关注他。吃奶倒是没有问题,的父母来说是最好的榜样!当时产后但是每天晚上这个小家伙都要大哭一通常在医院住十天,那时候还没有助场。这简直让我们感到绝望,因为我产士上门调养的项目。们还要照顾另外两个孩子。但后来我通常情况下,回家后会出现很多们不得不承认,第三个宝宝爱哭闹主大大小小的问题,尤其是担心和焦虑。要是因为当时非常不安定的环境。我我们还不错,当时我和伴侣还在上大们当时住的房子很小,还不知道什么4序言时候能换上新房子,而且我的职业前重要的认识是“医学”和“医疗”的区别。景还不明朗。我们这个年轻的家庭物我的父亲也是医生,他经常教导我说,质条件很不稳定,这让家里所有人都有些这样或那样的检查、治疗或者手感到紧张。现在回想起来很容易理解,术从医学角度来看虽然是可实现的,当时宝宝爱哭闹并不是孩子的过错,但是从医疗的角度来看却是不明智的,而是整个家庭环境的原因。或者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医学”是指在解决了这些不安定因素后,一纯粹符合自然科学合理性、以正确性切又恢复了平静,宝宝也学会了熟睡。为导向的科学,而“医疗”则是从人我们的第四个和第五个孩子都是女孩,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和社会环境我们再也没有经历这样不安的阶段和等社会科学角度出发。医学上看起来无眠之夜了。虽然孩子们多年都没有必要的,并不一定在医疗上也能够实睡眠问题,能一觉睡到天亮,但我们现。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做事一直遵还是要面对另一个问题一一总是会出循着一个基本原则:不想让自己(或现一大清早有一个孩子生病或者做噩者自己的孩子)承受的,也不要施加梦的情况,然后所有的孩子都跟着醒在他人身上。了,即使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甚至度孩子代表着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假的时候」他们的过去,而他们则是我们的希望在诊所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我们曾经都是孩子,都有作为孩子的况:在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感到经验和体会,这些经验和体会形成了最不安,而有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压力现在的我们及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最大。这也许是因为人类只有两只胳的父母也曾经有同样的感受,也像我膊。从第三个孩子往后,反而不会觉们现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关心,得工作量加大了,这也是我经常会与也有焦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孩子多的家庭分享的经验。幸运的是,够成长得更好、更自由、更独立,希父母们都善于遗忘,很快就会忘记孩望他们的生活更和谐、更舒适,希望子小时候带给自己的那些紧张和压力。比起老一辈人,他们和身边的人能够对资源和环境更有责任感。在这些方启发性的经验面,我希望我们能够好好教育和培养作为儿科医生,通过和自己孩子自己的孩子,并成为孩子的榜样。最相处得到的经验比我在医学课上学到后我想说,请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生的还要多。这使我从父母的角度掌握活的地球只是我们向孩子们借来的。了各种专业技能。在我的医生职业生涯中,另一个史蒂芬·海因里希·诺尔蒂第一章欢迎来到这个世界···试读结束···...

    2022-09-07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