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文学词典》欧阳友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网络文学词典》【作者】欧阳友权主编【页数】423【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03【ISBN号】978-7-5100-4903-3【分类】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词典【参考文献】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03.图书封面:网络文学词典》内容提要:按选目主题性质分为:网络术语、网络文学概念、网络文学站点、网络写手与群体、网络写作软件、网络文学作品与文类、网络文学语言、网络文学产业、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事件、网络流行语等11个大类,共收词条1081条。《网络文学词典》内容试读010101010101第一部分:网络术语网络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亦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因特网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在传播状态上,(Iteret的音译)。在计算机领域,网络是由一对多的形式转变为多对多形式,传受指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双方地位平等,互动频繁;在传播形式上,表现为新技术的产生(如互联网)、新旧媒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和体的融合(电子杂志);在传播内容上,涵盖传统媒体并且支持各种数字化内容(如数据资源的系统。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各种文档、音频、视频格式);在传播类型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上,新媒体呈现多媒体整合态势,手机、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互联网等可以相互结合。(禹建湘)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即可称为网络或计算机网络。现代计算机浏览器是显示网页服务器或档案系统互联网络诞生于1969年,这一年的11月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互动的一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种软件。这些文字或影像,可以是连接其算机实验室连通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他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并轻易地浏览各种资讯。蒂姆·伯纳斯·李(Tim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Berer-Lee)于1990年发明了首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简称万维网。级研究计划局所研制的用于军事防御系统1991年3月,他把这发明介绍给了他在的“阿帕网”(ARPANET。(欧阳友权)CERN工作的朋友。当时,网页浏览器被视新媒体为能够处理CERN庞大电话簿的实用工具,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与用户交互的前提下,网页浏览器根据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一般而言,goher和telet协议,允许所有用户能轻易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地浏览别人所编写的网站。常见的网页浏上延伸出来的媒体形式,是传统媒体的形览器包括IteretExlorer、搜狗浏览器、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新媒体是Oera、Firefox、Maxtho和Safari。不同的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浏览器有不同的功能,网页浏览器的基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功能包括:书签管理:下载管理;网页内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容高速缓存;通过第三方插件(lugi)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支持多媒体。手机浏览器是运行在手机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浏览器,可以通过GPRS进行上网浏览互002网络文学词典01010101010101联网内容。(禹建湘)802.8)。随着802.11标准的制定,无线局万维网域网的应用大为普及。TCP/P(传输控制万维网(WorldWideWe),简称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最普遍使用的局域WWW或We,亦称环球信息网,发明者是网网协议,其他常用的局域网协议包括英国人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是借助IPX、AleTalk等。(禹建湘)因特网建构的一个将全球链接为一体的巨广域网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访广域网(WideAreaNetwork),又称外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文档组成的网、公网,简称WAN,是连接不同地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局域网或城域网的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资源标识符”(URL)标识。这些资源通过从几十公里到成千上万公里,直至连接多超文本传输协议(HyertextTraferProto-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不同的洲,col)传送给用户,用户通过点击链接来获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得。万维网是依靠互联网运行的一项服务,络。广域网是由许多交换机组成的,交换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机之间采用点到点的通信线路连接,几乎起,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所有的点到点通信方式都可以用来建立广就是互联网的最大功能。(禹建湘相)域网,包括租用线路、光纤、微波、卫星局域网信道。广域网中的交换机先将发送给它的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又称内数据包完整接收下来,然后经过路径选择网,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找出一条输出线路,最后交换机将接收到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的数据包发送到该线路上去,以此类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直到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广域网可机通信网,简称LAN。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以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模式,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对应于两种服务模式。广域网有两种组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大范方式:虚电路(VirtualCircuit)方式和数围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太网(IEEE802.3据报(Datagram)方式。(禹建湘)标准)是最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方式,其他网站主要的局域网类型有令牌环(TokeRig,网站(weite)是指在因特网上根据IBM所创,之后申请为IEEE802.5标准)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和FDDI(光纤分布数字接口,EEE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003第一部分:网络术语01010101010101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就像布告栏P地址,然后访问到该地址所表示的站点,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域名服务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被称为域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获取相关的名解析。(禹建湘)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下载问网站,获得自己需要的资讯和服务。世下载(Dowload)是指由远程电脑接界上第一个网站由蒂姆·伯纳斯·李创建收电子数据到本机上的动作,是网络最基于1991年8月6日。网站由域名(俗称网础且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通过下载,用户址)、网站源程序和网站空间三部分构成。可以把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计算机上的信息衡量网站性能的指标通常包括网站空间大和数据保存到本地电脑上,包括文字、图小、网站位置、网站连接速度、网站软件片、音乐、影片等等。按照下载方式的不配置、网站提供服务等几方面,最直接的同可分为四类,一是使用浏览器下载:二衡量标准是这个网站的真实流量。是使用专业软件下载,较著名的下载软件(禹建湘)有迅雷、快车、网络蚂蚁等;三是通过邮域名系统件下载:四是小挪移下载,将一个服务器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的一项核上的文件移至另一个位置较近、速度较快心服务,它作为可以将域名和P地址相互的服务器上,然后再从该服务器上将文件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们更下载下来。目前的专用下载软件多采用P2P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最早于1983年由下载,该种下载模式无需服务器,在用户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Mockaetri)发机与用户机之间进行。P2SP下载方式是对明。当前,对于域名长度的限制是63个字其的进一步延伸,它不但支持P2P技术,符,包括www.和.com或者其他的扩展名。同时还通过多媒体检索数据库这个桥梁把举一个例子,.cu.edu.c(中南大学论原本孤立的服务器资源和P2P资源整合到坛云麓园)作为一个域名就和P地址了一起,这样下载速度更快,同时下载资202.197.75.216相对应。中南大学论坛云源更丰富,下载稳定性更强。(禹建湘相)麓园的域名地址.cu.edu.c和用数字表示的202.197.75.216实际上是同一个东防火墙西。在访问这个站点的时候,既可以输入防火墙(Firewall)指的是一个由软件这个站点的P地址,也可以输入它的域名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地址。域名地址和对应的P地址相转换的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信息存放在域名服务器上,当输入一个域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名地址时,域名服务器就会搜索其对应的象说法。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004网络文学词典01010101010101···试读结束···...

    2022-05-03

  • 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许苗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作者】许苗苗著【页数】359【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203-7914-4【价格】138.00【分类】网络文学-传播媒介-研究-中国【参考文献】许苗苗著.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内容提要:本书回顾中文网络文学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及在话语权和利益争夺中暴露出的问题。曾经被视为试验性小众概念的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流行故事的生产者和通俗文化产业链的源头,其大众参与的创作模式虽然众声喧哗,但也具备自我完善的可能。网络文学引发人们有关文学本质、表现形式、创作过程和接受模式等问题的再思考,也孕育着文学在新时代的新诉求。《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内容试读导言一研究缘起及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现状本书所指媒介转型指文学作品突破原有载体向其他媒介传播和延伸的过程。网络改变了人们对媒介与文学关系的认识,作为文学在新媒介中的表现形式,网络文学的出现一方面将媒介问题引入文学视域,将文学的本质、样式、审美形态、接受过程等传统文艺理论问题再度推到台前;另一方面,它为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不同文化娱乐形式跨越媒介边界、相互融合做出多次有价值的探索。这里,我们将分析网络文学在媒介转型中的表现和作用,探索文学理论在跨媒介背景下的新动向。(一)本书研究缘起互联网的兴起分流了大量传统媒体如书刊、电视、广播等的受众,特别是印刷读物更受到不可避免的冲击。“文学”观念的普及基本与印刷媒体的普及同步。因此,印刷品作为主要传播媒介时,借助文字表达的文学与印刷品的联系被看作“天然”。印刷技术、编排样式、刊刻版本等媒介特性未受重视,而当屏幕和网络成为印刷媒介的替代品后,“网络文学”概念的诞生却唤醒了人们对媒介本身的关注。作为印刷媒介向网络媒介转型的产物,网络文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为突破媒介自身限制而进行的种种转型尝试显示出价值。本书拟从“网络文学”1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这个文学与媒介结合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在媒介转型这一特殊过程中的表现,探索媒介转型背景下文学研究的新思路说起文学,人们往往从形式、题材、审美特质、文学性等角度出发,想到的是“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理论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学,却很少涉及媒体。仿佛文学是想象的精灵,媒介则是精灵迫不得已的栖身之。如果不是为了传播,这一精灵便与媒介毫不相干。对于强调想象修辞、审美等精神维度特质的文学来说,媒介是一个被动的可有可无的因素。然而,果真如此吗?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手段越来越多地介入文学,文学被放在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交叉视野中予以观照,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将文学看作语言文字的艺术,这一简单的概括本身就包含了“语言”和“文字”两种媒介形式。钱存训《书于竹帛》对汉字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的溯源,从甲骨到青铜,从竹简到缣帛,从书法艺术到印刷推广,汉字的形态、构造极大地受到媒体影响①。文字是文学的主要表达方式,当文字书于竹帛,文学也自然带上了“竹”或“帛”的属性。刻在青铜器上只能是简短的铭文,记录在竹简上的则是记述国家事务的应用文“策”:而瑰丽又昂贵的缣帛与“赋”的华丽辞章辉映。印刷文学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几个与刊刻技术和媒介传播手段紧密相关的阶段。随着大众传媒飞速发展,新媒体的需求更推动新文学样式的诞生和流行。如《申报》和《沪报》开辟我国日报刊载长篇小说的先声,《野叟曝言》《七侠五义》等都随近代报业的兴起为大众所识。为应付每日更新的副刊版面,吸引普通市民读者持续兴趣,增加可读性和吸引力,报上会出现“长篇小说连载”以填充内容。当办报者发现“小说与报纸的销路大有关系”后,报载小说便开始成为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当时作者有限,供稿不时出现问题,不仅常见断档、暂停等现象,有时甚至在连载中断后再也不见下文乃至影响报纸销路。这种不稳定性又促使报刊大力推动短篇小说的创作①参见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2导和阅读。《时报》在短篇小说兴起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其长篇待刊稿遗失,他们不得不刊载短篇救急,还特地发广告向习惯阅读长篇的读者解释,“短篇小说本为近时东西各报流行之作”,篇幅虽短却同样“立意深远,用笔宛曲,读之甚有趣味”。《时报》《笑林报》等进而开启向社会征集短篇小说的序幕①。除了载体介质本身,编辑、文选的收录也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被称为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的《典论·论文》在我国传统文学理论中拥有奠基性的地位,作者也出身显赫。但如果没有《昭明文选》的有意识选择和留存,恐怕这篇文章终将与《典论》里其他篇章一起佚失,无法继续“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便是工业时代的通俗读物,是刊登在每天更新的报纸上随日期渐远而丢弃,还是由出版社再次结集印刷成单行本,其形态、命运也都有所不同。以金庸作品为例,有学者对比早期《明报》创刊时的连载专栏和后来的多个编校、修订版本,发现最初报纸连载中为迎合大众口味的流行趣味被弱化,逻辑线索、人物形象等都在后期修订中获得完善,能看出通俗文学向严肃文学靠拢的痕迹。如今金庸的“经典”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根据不同媒体特色,在其间转换、整合、自我完善的过程②。以上文学与媒介之间的牵连,都将多少反映在网络文学中,并于下文论述涉及。虽然我们谈论文学时强调它的想象力和精神特质,但它并不能完全脱离媒体,甚至可以说,文学和媒介的关系特别紧密,只是此前没有被发觉。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如今成为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但麦克卢汉本人却是文学教授。对虚构的想象性文学的研究,使其能够以预言般的想象力对真实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判断。在印刷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知识储备、教育传承主要依靠文字,大量印刷出版物成为文学的主流形态,而那些以语言为表达介质、强烈依①参见陈大康《近代短篇小说的复兴》,《光明日报》2018年3月15日②参见高玉《金庸小说误读与武侠小说形象重塑》,《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3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赖于艺人表现能力的口头文学则逐渐沦为边缘形式。到了网络文化兴起并日渐强势的时代,屏幕阅读开始抢夺纸媒体的主导地位,在适合视觉形象、动态传递的屏幕上,文字阅读不再是主流。当前最为流行的电脑、手机社交媒体如微信朋友圈、微博,国外的Faceook、Ita-gram等,主体形式为图片、视频加简短文字标题说明,在这类媒体上,讲究有理有据的长篇学术论文也被提炼为简明的段落概要。这种趋势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是散文式微,短小机智的警语、笑话流行;小说则呈现分化:一方面篇幅短小的“微小说”被广泛张贴转发,赢得了超高的知名度和眼球效应;另一方面,驻扎于文学网站的明星作者则以超长篇幅和持续更新建立了稳固的粉丝团队,从而找到开发后续产品的可能性。媒介发展如何影响人类文化已不乏专论,这里仅做简单概述。本书从网络文学这一“媒介·文学”形式入手,考察在网络文化兴起之际,形成于印刷文化中的“文学”概念存续、变形、演化的过程。这里讨论的“网络文学”主要指中国大陆文化现象,部分章节涉及中国台港和海外情况。(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要点新鲜活跃的网络文学现象,在国内研究界获得众多关注。研究者不仅各有侧重,还不断引导新鲜力量加入。与国外研究偏重于媒介不同,国内网络文学研究比较重视其“文学”特质,例如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与文学两概念孰轻孰重,印刷与网络文学的关系、区别,网络文学对印刷文学特点的继承与改变等,总体来说,是在与印刷文学的比较中开展的。1.介入文艺学和文学史范畴的网络文学国内最为主流的网络文学研究模式是从媒介环境的转变入手,依托文艺学、媒介学理论关注新技术、新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多数是从文艺学视野下的跨媒体文学理论展开。学者黄鸣奋在21世纪之初即涉足网4···试读结束···...

    2022-04-28 网络文学媒介 网络文学媒介转型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