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27 客户痛点 深挖客户真实需求的完美攻略

    资源介绍:资源大小:1.15GB客户痛点,深挖客户真实需求的完美策略销售不仅要把握客户的浅层需求,更要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才能转化为赢得订单的关键。本课程将分享挖掘客户需求的有效技巧和策略,善用事实调查,运用“看、听、问、知”的诊断方法,直击客户痛点,实现快速交易,轻松将其性能翻倍。教学大纲:1、事实调查:增强销售说服力第二,发现客户需求背后的问题1、销售来自把握客户需求2、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3、提问-成功销售的开始4、倾听并提出问题3、探索需求的技巧1、探索客户需求的重要性2、探索客户需求的方法(1)潜在客户类型及客户需求类型分析(2)挖掘客户需求的五个步骤(3)“看、听、问、知道”客户需求3、探索需求过程中的五个误区4、SPIN需求探索与引导模式1、SPIN销售法的定义2、SPIN销售法的意义3、SPIN销售法的应用...

    2022-10-28 需求探寻技巧中SPIN spin需求挖掘

  • 9527 产品管理 BAT产品大牛教你做好产品规划与需求管理

    资源介绍:资源大小:1.27GB产品管理BAT产品大牛教你做产品规划和需求管理产品规划和需求管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甚至直接决定产品最终的市场成败。如何让产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课程分享从产品规划到需求管理的全过程,帮助产品经理从不同角度收集和挖掘用户的实际需求,引导产品规划和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成功率。BAT产品大牛教你做好产品规划与需求管理课程大纲:一,产品的灵魂;;产品规划1、产品定位2、产品定义3、用户需求2、产品进化;;生命周期1、产品生命周期的判断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1)介绍期(2)成长期(3)成熟度(4)拒绝3、产品的初衷;;用户需求1、什么是需求2、产品要求分类3、需求水平4、需求层次法则5、拆解用户需求6、注意虚假要求4、产品灵感;;需求来源1、需求获取渠道2、获取需求的途径3、如何记录需求(1)需求记录(2)需求类型(3)需求场景5、产品培育;;需求挖掘1、前言2、需求挖掘方法(1)心理学+场景(2)标签+场景6、产品的内功;;需求管理1、需求分析2、筛选需求(1)真实性(2)一致性(3)价值(4)可行性3、需求视角4、需求的优先级生产物流...

    2023-02-09 需求管理 产品规划方案 需求管理 产品规划怎么写

  • 《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杨清红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作者】杨清红作【页数】306【出版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5620-9912-3【价格】49.00【分类】医疗保健制度-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中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中国【参考文献】杨清红作.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内容提要:本题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以下三个核心问题来统率:医疗保障制度能否减轻老人家庭医疗负担医疗保障制度能否提升老人的及时就医需求医疗保障制度是否引致老人的过度医疗服务需求分析和回答这三个问题就构成了本文的主体内容。《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内容试读导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1.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行业提出严峻挑战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从2000年的0.94亿(占人口总数的7%)增加到1.19亿(占人口总数的887%),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19%。〔1同时据老龄化趋势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在2050年将上升至334亿(占人口总数的226%),亦即人口总量的近1/4。老年群体已不容忽视,其巨大的医疗需求而引起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尤其是医疗服务需求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由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健康质量也不断下降,各种老年慢性疾病也逐渐产生,这些变化决定了老人对自身健康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比其他人群显得更加突出。据我国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人消耗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水〔1)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htt:/www.tatgov.c。.2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平的1.9倍”。1至2010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近50%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因此老人是医疗服务行业消费的主要人群,在进行结构优化的同时如何有效解决其医疗需求,将是此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2.老人医疗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使其问题社会化目前我国老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因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还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且医疗服务利用率很低。冯学山、王德耀(1999)指出,老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远低于总人口的利用水平,且至少有近67%和近50%的老年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及时就诊和未能按时住院,比总人口的未就诊率要高出近两倍。〔2)老人医疗服务有效需求不足,无法提升老人整体健康水平的改善程度,而且使其医疗服务问题社会化,突出的表现为两大难题,即“看病难”和“就诊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高龄老人的数量也呈猛增趋势,各项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已给我国的医疗保障基金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呈现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再加之老人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较窄,致使老人“看病难”的问题非常普遍。此外,老人在获取医疗服务过程中除受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外,还面临着就诊过程的“三长”,即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治疗期限长。以上种种问题使许多老人的健康需求欲望被迫逐渐消除,因此老人的医疗需求难题已演变成社会化问题,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3.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Arrow通过对医疗保障的研究于1963年指出,医疗保障制度除可〔1)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htt:/61.49.1868/tatitic/di-get-04/30.htm。〔2〕冯学山、王德耀:“中国老人医疗服务需求量分析”,载《中国卫生统计》1999年第2期。导论3帮助因贫困而未能及时就医的患者获取医疗服务外,还可有效降低因健康风险而给患者(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1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0年特别强调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在解决个人医疗需求与医疗负担的实践中的重要性。〔2)总之,通过医疗保障制度解决人类医疗困境的观点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被努力付诸实施。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并分别建立了城镇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70年代,我国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最初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到90年代初期,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费用迅速上涨,国家和企业难以承担其重,同时农村合作医疗因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也面临解体,医疗保险体系已难以为继。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底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试点,5年内在全国范围推开;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城镇非从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2年后在全国全面推开。至此“全民医保”在制度层面已经形成,所有群体及个人均可通过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险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与服务。在近五十年的医保改革与探索中,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同时参保人员结构的老龄化也日益加快,在此过程中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困境不断突显出来,国家对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党和政府已将老人健康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老年事业、加强老年工作的战略决策。如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要求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对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对老人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出台的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都明确将“老年群体”纳入其保障范围之内。2009年,我国启动“新医改”方案〔3),着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改革[1)Arrow.KJ,"UcertaiyadtheWelfareEcoomicofMedicalCare",AmericaEcoomyReview,1963(53),941-967.[2]WHO,2000,"WorldHealthReort2000-HealthSytem:MeaurigPer-formace",Geeva:WHO.〔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htt:/www.govc。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老人医疗保障和服务。如2011年9月,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老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并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减轻老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提升老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此外,各省也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列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加强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专科等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老人医疗服务。这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都显示出老年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体系已受到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正逐步走向规范发展和制度化建设的良好时期。(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有助于丰富老年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机制研究范式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是老人健康风险化解的两大方式。“医疗保障”既是老人获取“医疗服务”的经济支撑,又是影响老人“医疗服务”不公平、过度需求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家庭医疗负担(经济层)、及时就医(思想层)、过度医疗需求(行为层)”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分析医疗保障对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探讨化解老人健康风险的机制,有助于丰富老年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机制研究范式。2.实践意义:为老人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提供机制设计的决策支持本文研究医疗保障对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旨在探讨老人降低家庭医疗负担需求、提升及时就医需求、规避过度医疗需求的路径和措施。其研究结论可以为老人医疗保障机制设计提供指导,为老人社会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尽量保证老人能够与其他群体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本文将分别从机制设计、促进社会服务体系与家庭保障相结合、规避过度需求三个方面,探讨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的适度保障水平,为老人医疗保障与服务体系的机制设计提供决策导论5支持。另外,老人作为医疗服务使用的最大主体,其健康服务和医疗保障,不仅关系到老人生存,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建设目标的实现。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提升老人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二、相关文献综述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标出发,依据两个核心要素词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保障,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综述逻辑结构如图0一1所示。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医疗服务最佳产出时间、生产及分配方式,以及个人在收入、时间等因素制约下对医疗需求的最佳投入,这些最优决定需要借助健康生产函数和医疗服务需求模型来实现。在模型中能够测量出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此外,医疗服务的价格反映了健康的影子价格,居民收入水平则制约了健康的需求水平。因此,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是分析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信息。由于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老人身体机能变化的高风险性使得其医疗需求具有随机性。而正是这种无法预见性又使人们(尤其是老年群体)产生了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基于此,国家政府层面通过医疗保障制度来帮助各类群体化解风险,如构建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但是保险在保障水平上会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更加不确定,如老年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降低医疗负担、提升及时就诊、医疗保健),除受个体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其参与的医疗保险类型、家庭收入、地区等变量的影响。因此,需要将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保障制度结合研究,使二者能够相互融合和补充,让每种医疗保障制度尽可能更多地保障各类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6我国医疗保障与老人医疗服务需求研究医疗服务需求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收入与价格弹性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医疗保障医疗费用支出、(家庭)医疗负担需求、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就医需求是否引起过度的医疗服务需求图0一1文献综述逻辑结构图基于上述思路,研究综述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医疗服务需求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医疗服务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医疗保障对医疗费用支出、(家庭)医疗负担需求的影响;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就医需求的影响;医疗保障是否引起过度的医疗服务需求。(一)医疗服务需求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60一70年代,在经济学者们正式提出“健康资本”的概念并指明健康保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之一后,Becker于l964年采用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并提出了分析人力资本基本概念的构架和系统的方法。〔1Groma(1972)进一步将Becker的均衡分析框架应用到健康和医疗服务研究领域,并在Becker的家庭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理论模型,并不断努力推进其在健康研究领域的应用。此模型理论成为后续研究医疗需求的基准。在影响因素方面,Groma模型将健康作为医疗服务、收入、教育、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环境污染,以及个人行为(如饮食、吸烟与运动)的函数进行研究,以考察各影C1]Becker,G.S,HumaCaital,NatioalBureauofEcoomicReearch,1964.···试读结束···...

    2022-10-28

  • 《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刘树春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作者】刘树春编【页数】321【出版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07【ISBN号】978-7-5196-0132-4【分类】医学信息-教学研究【参考文献】刘树春编.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07.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内容提要:本书主要针对高等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中亟待解决的信息素质教育问题,从医学信息的组织、管理、评价到信息的利用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大学及研究生阶段需要具备的重要的知识和方法。本书既可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及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对高校教师、医生及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科研绩效评价及医学信息的组织及利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内容试读第一章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概论第一章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概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一、信息素质的概念1.信息素质的概念“信息素质”(IformatioLiteracy)又称“信息文化”、“信息能力”或“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早在l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ki在提交给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USNatioalCommiiooLirarieadIfor-matioSciece)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IformatioLiteracy”这一概念,并将其概括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应该受过将信息资源应用于其工作的培训,学到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LeeG.Burchial在l976年进一步提出信息素质的概念,认为:“作为一个有信息素质的人,需要掌握一套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怎样找到并利用信息,目的是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1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罗伯特·泰勒(RoertTaylor)在其1979年发表的论文中为图书馆专业学生构建了将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教育框架,首次将“信息素质”引入到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在l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LiraryAociatio,ALA)的《信息素质监督委员会:最终报告》(PreidetialCommitteeoIformatioLiteracy:FialReort)中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确认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对所需信息进行定位、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ALA下属的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TheAociatioofCollegeadReearchLirarie,ACRL)在20O0年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IformatioLiteracyCometecyStadardforHigherEducatio)中也采用了这个定义。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SUNYCoucilofLiraryDirector)在1997年9月30日的信息素质倡议最终报告中对信息素质的定义是:“可确认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阐明,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知道如何学习,因为他们了解知识是如何组织的,懂得如何去查询、利用信息。信息素质可以看作是独立学习(IdeedetLearig)的子集,而独立学习可看作是终身学习(LifelogLearig)的子集。因此,信息素质是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核心和基础,其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完善。信息素质对所有学科、所有学习环境,以及所有教育层次都是共同的。信息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信息化、学习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015年2月,ACRL正式发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框架》(FrameworkforIformatioLiteracyforHigherEducatio),对信息素质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认为信息素质是“围绕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的一组综合能力。”新概念更注重对知识的学习与发现以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素质教育是21世纪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指导用户提高信息意识,提升信息能力,了解可用的资源和服务,学会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方法。培养指导用户了解何时(Whe)需要信息,何地(Where)定位信息及利用何种(How)方式能及时、全面、高效地获取信息,并对所2第一章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概论得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地评价、管理、交流和利用,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知识。2.信息素质的要素“信息素质”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信息品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诸多要素。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的灵魂,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是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自觉程度。通俗地讲,当遇到不懂的事物或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以及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包括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信息认知是指人们对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活动的了解,以及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和看法,其最重要的是评价性的认识和看法;信息情感是指人们多次从多方面感受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持久、稳定、反映本质的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相对持久、相对稳定,而不是那种即时产生的情绪:信息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趋向,是信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驱使人们采取信息行为的一种动力。信息意识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信息更新意识等多种意识因素,它们都是个体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素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树立“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是商品”等基本的信息价值观念基础上,培养和加强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使其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化为能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并实施具体的信息行为。加强信息意识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受教育者对信息应有的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比如信息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源的类型、特点,信息交流的形式、类型、模式,信息整序的理论和基本方法等;另一方面要培养主体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即作为行为主体,能意识到自身的潜在信息需求,并随时转化为明确的信息需求,进而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3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可以有效地改变人才的知识结构,激活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使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获取、处理、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质与相应社会能力的有机结合。信息能力包括直接信息能力和相关信息能力两大类型。直接信息能力是从事信息活动直接需要的基本能力。直接信息能力是从事信息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可分为职业信息能力和普通信息能力。职业信息能力是专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们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例如,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研究能力等等。普通信息能力是非职业信息工作者参与信息活动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涉及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等等。相关信息能力是与信息相关联的从事其他各项活动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等。信息能力教育是要培养和训练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在大量无序的信息中辨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检索工具,迅速有效地获取、组织、评价、分析、利用和表达信息,并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在医学信息素质教育的信息能力教育中,主要为直接信息能力中的普通信息能力培养,即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检索、评价、组织、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信息能力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信息需求者要想在繁杂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就必须具备广泛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了解各类型数据库的特点,并掌握网络及计算机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功能、检索步骤与检索方法等。而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以及教学科研人员的信息能力教育,则应该在加强文献获取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的评价、组织、利用,进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培养。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在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树立法制观念,用良好的道4第一章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概论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信息行为,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综上,信息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信息工具介绍或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而是通过对信息的获取、评价、组织、交流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提高理解、发现、利用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其实质性要素是提高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引发、保持和延伸终身学习。二、大学生信息秦质的标准和指标1.《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于2000年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IformatioLiteracyCometecyStadardforHigherEdu-catio),对全球信息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高等院校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评价依据。该标准实施16年后于2016年6月25日在佛罗里达举办的美国图书馆协会2016年年会上被ACRL理事会废止,继而向由ACRL在2015年2月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框架》转换。“能力标准”包含了5项标准和22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一:有能力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gt可以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gt可以找到各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潜在的信息资源;gt可以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收益:gt具备对所需信息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评估的能力:标准二:可以有效并高效地获得所需的信息gt可以选择最适当的调研方法或检索系统来查询所需信息:gt可以构建和运用有效的检索策略;gt可以联机检索信息或运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gt可以适时修正和优化检索策略:gt可以摘录、记录和管理这些信息及其来源出处:标准三:可以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将其融入到知识库体系中gt可以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提炼主题要点:gt可以清楚地表达并运用基本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5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gt可以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gt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判断信息增值性、矛盾性及其独特性:gt可以判断新知识对个人价值体系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实现和谐统一;gt可通过与其他人、学科专家和/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信息的诠释和理解;gt可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信息检索表达式:标准四:作为个人或团体中的一个成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特定的任务gt能够把获取的信息应用到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中;gt能够进一步完善产品或功能的开发过程:gt能够与他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有效交流:标准五:熟悉与信息利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gt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gt遵守与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制度和行业规范;gt在宣传产品或性能时声明、引用信息的来源或致谢:2.《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框架》由于高等教育模式、信息素质的概念、社交网络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相关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效衔接的需要,从2012年起,ACRL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审查小组开始对《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历时3年,于2015年1月完成《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框架》最终稿,2015年2月2日得到ACRL理事会批准发布实施。《框架》(Framework)新引入“阈概念”(ThreholdCocet)和“元素质”(Metaliteracy)。阈概,念是指那些在任何学科领域中,为增强理解、思考以及实践方式起通道或门户作用的理念;元素质是指学生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创造者成功参与合作性领域所需的一组全面的综合能力,要求从行为上、情感上、认知上以及元认知上参与到信息生态系统中。《框架》围绕6个主题要素(Frame)构建了新的信息素质体系,涵盖信息创建、获取、利用、评价等各个方面。每个要素都包含一个信息素质的核心概念、一组知识技能(KowledgePractice),以及一组行为方式(Dioitio)。其每6···试读结束···...

    2022-10-16 探索与实践作文 探索与实践的关系

  • 《素质教育新探索》袁贵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素质教育新探索》【作者】袁贵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丛书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页数】313【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9【ISBN号】978-7-107-25269-3【价格】40.00【分类】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国-文集【参考文献】袁贵仁总主编;高洪本册主编.素质教育新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09.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素质教育新探索》内容提要:本书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基本途径和具体方法,对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效益有重要参考价值。《素质教育新探索》内容试读|1前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刻革命,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进步。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部门精心部署和深人推进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一是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法律规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理论与政策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基本要求。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二是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在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素质教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改革探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素2【素质教育新探索质教育逐步由点上实验到全面铺开,从中小学范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三是素质教育在关键环节上开始突破,学校教育正在发生一些积极而重要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教育督导制度和质量监测体系基本确立,招生考试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制约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正在得到逐步缓解。四是素质教育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促进了各地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更趋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普遍提高,社会正在向“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迈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当代青少年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总体上看,虽然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些重点环节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先进地区中取得明显成效,但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新旧矛盾交织,体制性障碍与政策性问题并存,教育内部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情况。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社会、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相当普遍。当代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变化,学校教育以及传统的教育方法还需进一步适应和改进。教育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体系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在宏观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一些地方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式有待改进,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导向作用有待加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这些问题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这些问题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而且有着极大的前言ㄧ3紧迫性。令人欣慰的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责任。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加大对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在教育法律和相关政策方面的培训,提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科学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广泛依靠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大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二是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多样化成长的教育结构。各地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合理规划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结构,促进城乡和不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和扩大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供适应每个学生需要的多样化教育,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三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结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面覆盖的育人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教育、公安、工商等各部门合力,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四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建立检查机制,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普遍开展群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切实保障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改善学校公共卫生,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五是加大考试评价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核评价机制。推4丨素质教育新探索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形成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录取方式。加快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进行不同院校分类考试、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改革探索。六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取多种方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和途径。完善课程改革的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促进学校整体性变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七是大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师激励机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锻炼一支高素质教师、校长队伍。通过开展各级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网络化、开放式的教育平台等方式,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教师的职务制度、聘任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对口支援、交流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以适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八是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制定督导办法,建立督学责任区,逐步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督导体系。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和评价、公布制度,构建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建立面向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为了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亮点,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基础教育二司遴选了十个素质教育推进实施的典型案例,供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学习。所选的十个案例分成“省域推进”和“市县实施”两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阐述了当地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试读结束···...

    2022-10-16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素质教育探索》李运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素质教育探索》【作者】李运生著【页数】193【出版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ISBN号】978-7-5361-5236-6【价格】26.00【分类】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研究【参考文献】李运生著.素质教育探索.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素质教育探索》内容提要:本作者介绍了其对改革应试教育和探索实践素质教育的观点;介绍了其对高校办学思想、治校方略、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校风建设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介绍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决策。《素质教育探索》内容试读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关键是改革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胡锦涛指出:“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山深人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艰巨和光荣的使命。一、素质概念的由来“素质”本是生物学概念,说明生物体本身具有的生理特质。这种特质表现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以及与外界环境关系中的特有的能力。特质是能力及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物体的素质是它的特质和生命活动能力的统一。应在能力和特质不可分离的关系上理解生物体的素质。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指出,素质“是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潘菽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中认为“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林传鼎主编的《心理学词典》认为“素质通常是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认为“素质,是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其重要”,并且认为“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从上述专家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理解“素质”的共同点以及理解素质的关键。(1)素质是生物体生来具有的生理构成和生理机能的特质。(2)先天素质是能力及其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这两个共同点说明,素质是与能力相联系的概念。素质是生物体内在的特质,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或者说能力是表现出来的素质,素质状况可以根据能力进行衡量和判断。生物体本身具有的本能性活动的能力,应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和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使生物体素质得以不断发展。1素质教育探索“素质”从生理学和心理学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形成教育学“素质”及“素质教育”概念,即从素质与能力的关系上引入教育领域,对推动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二、素质与素质教育1.素质理解“素质”概念是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观点认为人具有先天的特质,特别是大脑,它是人的素质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前提,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文化及其传统的熏陶,逐步内化提升为素质。周远清从这一角度认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能启发我们理解“素质”的含义,很值得我们研究深思。就是说知识必须内化才形成素质。现在许多人所说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品德素质、艺术素质等未能说明素质究竟是什么。由于“素质”概念不明确,便出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理论,把素质与知识、能力并列或者说存在知识能力之外尚有素质,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是知识和能力之外的某种教育。据此提出所谓“素质教育课堂”、“素质教育教材”、“素质教育经费”、“素质教育活动”等并且成为学校的计划、方案,这也是把素质理解为知识能力之外的存在。这些不当的提法,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了品德素质教育。对“素质”概念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中得到理解:第一,潜质与素质。人的素质是最初潜质的发展形成的根本特质。人的先天潜质通过后天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以及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不断开发凝结形成素质。没有教育就无法形成素质,不同的教育就会形成不同的素质。第二,知识文化与素质。知识与文化在素质形成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没有知识与文化就无法形成素质,但知识、文化等本身并非素质,不能认为知识越多就是素质越高。素质是知识文化等不断融合内化提升的根本特质或本质。知识传授虽然非常重要,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才是目的。第三,素质与能力。素质是内在本质,它通过言行和能力表现出来。能力是表现出来的素质,素质决定能力,能力是素质发展的目的。我们以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判断素质的高低,而且能力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素质的动力。因此,素质是在潜质基础上,通过教育使知识文化等融合、内化、提升并通过能力表现出来的内在根本特质或本质。简单地说素质是通过能力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明确“素质”概念,就能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从而正确实施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决策。1997年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素质教育的含义对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阐述得非常清楚。一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二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注重培养态度和能力的教育。用“推进素质教育”否定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本身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如果按照这《意见》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实现,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得以体现,从而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自从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教育理论界的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为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在教育学意义上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做出以下概括: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这一表述中实质上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升教育质量的提法批判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肖文娥教授在《素质教育概论》一书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这里比较准确地表述了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实践能力问题,它是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我国教育理论界的权威董济教授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识》一文中亦提出“可以摘取素质教育中某些具有特征的内容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加以表述。但就基础教育来说,实施素质教育,还是应兼顾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董济先生以培养能力这一特征内容表述素质教育是很深刻的观点。上述文件和教育理论专家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中有三点是共同的。这些共同点可以作为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点。(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党中央已把民族素质问题提到民族生死存亡高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应试教育无法解决这一“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2)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应试教育根本无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以培养能力为3素质教育探索重点理解和表述素质教育是最准确的,也是科学的。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能力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三、推进素质教育自从20世纪末我国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全国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界都在积极研究,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起了很好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理论和观点,即“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以及“改革考试制度”的理论和观点。1.“文化素质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推进素质教育起了积极作用。因为这一理论看到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即文化知识偏窄,特别是中学文理分科造成的重大失误,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才必须具有的知识和水平问题。该理论非常明确指出当前教育无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从具有全面发展的知识文化基础才能不断提升内化为素质,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意义上说,“文化素质教育”又是很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但是“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在“应试教育”中实施,如果它不与应试教育相结合,而是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重视知识文化的提升内化,就会是成功的“文化素质教育”。2.“通识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重提“通识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具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这种理论看到了专业教育的局限性,即造成学生知识偏窄,能力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专业教育,这种专业教育是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天。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说明专业教育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还会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专业教育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专业教育同应试教育相结合,造成我国人才培养上的失误,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的重大问题。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在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美国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并不完全否定专业教育,而是试图克服专业教育的局限性,补充专业教育的不足,使人才的培养和成才具备普通知识基础,即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在美国有些大学一、二年级主要进行普通教育,三、四年级则进行专业教育。而有些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分散安排在每学期进行讲授。这是很值得学习的教育观点和模式。这种普通教育是按照培养全面发展人4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才必须具有的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实施的。但通识教育不能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如果能改革应试教育,实施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3.“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制度”的思想,抓住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改革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这一思想看到了当前的考试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认为这种现行考试制度误导了整体教育的方向,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考试制度的改革只有在改革应试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而且考试制度同社会用人等制度有同步性。单独进行考试制度改革有很大的困难。当前的考试制度既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首先必须改革应试教育。四、改革应试教育现在无论中学还是大学基本上都在实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教育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量迅猛增长的现代化社会,已经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当前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的弊端十分明显地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第一,现在实行的应试教育是一种传承性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主要是继承前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重复前人知识,并以理解重复的准确性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重复越准确,分数越高。理解前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知识迅猛增加的时代,关键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科方法,传授知识是手段,使学生获得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才是目的。离开能力培养很难评价教学质量。在知识与能力关系上,重点培养能力和方法的才是素质教育。第二,现在实行的应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试”。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指出:现在的教育不是教育,而是在做训练的工作,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东西,把知识传授看成是应试训练,做了很多训练学生把考试考好的工作。我们认为现在的高中教育只做一件事即应付高考,追求升学率。如果大学也只做一件事要求学生应付考试,这就失去了大学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有一种说法非常生动,高中读书靠半年,大学读书靠一星期,靠一学期、一星期死记硬背“临门一脚”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只靠考前强化记忆来应试。当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做了调查,相当多的大学生课后60%~70%的时间,有些是80%~90%的时间用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例如上网聊天、游戏、看电影、逛街等活动。这些平时不学习,等到期末强化记忆应付考试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获取毕业文凭。有一所高校一个宿舍6位同5素质教育探索学轮流听课,听课人把教师所讲的主要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复印给其他5位同学,考试前突击记忆。他们的分数都在65分以上,有些在80~90分以上。这种应试教育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一应怎样培养人才。我们要求教师、教学管理者同学生工作干部一起建设良好学风,要求学生一是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二是进一步使学生能学习、思考、研究、质疑成风,有了良好学风,学校稳定校风好,而且这是大学培养人才最好的途径,特别是使学生学会质疑。我们提出,离开学生学习质量无法评价教学质量,学生能学习、思考、研究、质疑就是最好的学习质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对的是应试教育弊端,但并不反对考试。考试是指挥棒,考试应看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考试应成为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平时能学习、思考、研究、质疑,考试要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教学环节。考学生理解前人知识是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考试成为考学生理解运用和创造的能力。如果只考死记硬背的知识,那么就会引导学生平时不学习,这就是机制。应试教育考试有不少作弊现象,要很多教师监考。我们想想教学内容那么多,学生怎么记、怎么背?所以撇开学生个人动机,作弊现象是对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一种惩罚。毛主席说不要以学生为敌是很正确的。考学生理解运用思维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平时就能自觉形成良好的学风。第三,应试教育把知识习题化、标准化,在考试时有客观题,有题库、有标准答案,这种答案标准化就会把知识变成最终结论。知识是一种过程,不能以一种答案作为标准。我们一向不同意这种客观题的考法,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质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理解并发现形成自己的结论,不要停留在使学生模仿、照搬、重复前人知识上。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对教师阅卷很方便,但从教育角度看是一种失误。胡锦涛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能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也指出:在20世纪早期美国也曾采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记忆和在试卷上还原。但当今的美国大学更注意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改革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第四,当前的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中学都根据高考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特别是进行文理分科,造成学生知识太偏太窄,造成大学教育的很大困难。大学是人才培养关键时期,知识面窄无法培养有成就的人才,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专家都是全面发展、知识面很广的人才。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懂地理、历史,不懂生物。文科学生理科知识差,理科学生文科知识差。6···试读结束···...

    2022-10-16

  • 《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谢绍熹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作者】谢绍熹等著【页数】212【出版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361-6139-9【价格】38.00【分类】基础教育-教育现代化-研究-广东【参考文献】谢绍熹等著.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内容提要:本书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把握新时期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内涵,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现实出发,全面探索新时期广东率先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成绩、经验、问题,全面探索其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具体有以下五大方面:一是试图为新时期广东率先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寻找理论依据。二是试图全面总结广东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历史、现状、成绩与问题。三是开展国内若干省市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四是全方位开展广东省基础教育现代化研究。五是研究广东民办基础教育现代化。《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内容试读第一章教育现代化基本理论在我国,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强势的公共政策话语,是国家宏观政策与战略规划的重要议题。邓小平同志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指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为21世纪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做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战略部署,把教育规划纲要变成了工作任务,有利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有增无减。近年来,随着该纲要实施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研究进人“白热化”阶段。本章致力于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实践中,阐述“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实质,为本书其他各章节提供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现代化和现代化理论研究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为本研究寻求立论依据;其次,理清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明确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动力和目标,以及阐述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新障碍及破解路径。第一节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一词源于18世纪的欧美地区,一般指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与精神的状态。“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①,这一点尤其重要。研究现代化理论首先须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含义,这对现代化理论探讨大有裨益。①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6(8):19-32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一、现代化的意蕴从词源来看,汉语中的“现代”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言的,是一个表示时间维度和价值维度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时间尺度,它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uelogueduree,借用‘年鉴学派'术语);一层是作为价值尺度,它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①“化”缀于“现代”之后,作为使动用法,一般表示使之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抑或表征为一种使之变现的过程。英文中的moder音译为“摩登”,意为“现代的”或“现时代的"(modertime)。有“时新的”(ew,u-to-date)、“时髦的”(ewfah-ioed)意思(参见《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oderizatio“现代化”,意为tomakemoder,即“成为现代的”之意。②鉴于此,现代化就是指使之具有新时代的精神特征和达到的状态或现代性的变现过程。何谓“现代性”?“现代性”是一个外来词,其概念源于欧洲,反映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精神状态。具体表征为如下:现代性首先表征为历史流变过程,表示时间概念。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序言中写道:“现代性项未竟的事业。”③英国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是一个由差异性诞生新的差异的过程,现代性永远处于流变中,同时具有历史的印记和价值。“在现代性中,时间具有历史,这是因为它的时间承载能力(carryigcaacity)在永恒扩张一即空间(空间是时间单位允许经过、穿过、覆盖或者占领的东西)上的延伸。一旦穿过空间的运动速度(它不像明显的不容变更的空间,既不能延长,也不能缩短)成了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体现,时间也就获得了历史。”④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他看来,现代性并非历史长河中的某一阶段或一个时代,而是一种具有气质的东西。“我知道,人们把现代性作为一个时代,或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的总体来谈论:人们把现代性置于这样的日程中:现代性之前有一个或多或少幼稚的或陈旧的前现代性,而其后是一个令人迷惑不解、令人不安的‘后现代性’。…我自问,人们是否能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我说的态①②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6(8):19-32③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2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④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3.2度是指对于现时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它既标志着属性也表现为一种使命,当章然,它也有一点像希腊人叫作ho(气质)的东西。”①其次,现代性表征为一种历史时间意识中的价值意义。英国诺丁汉特伦教育现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反思现化基代性及其价值,他认为,现代性已被视为导致了将统一性和普遍性观念强加于思想和世界之上的探索。实际上,它的使命就是要把有序强加给无序,把论服从的规则强加给未开垦的处女地。然而,随着权力的全球平衡正在从西方转移出来,随着更多的声音对西方反唇相讥,出现了这样的强烈感觉,即现代性将不会是普遍化的。这是因为现代性既被视为西方的规则,又被视作西方价值观向全世界的投射。事实上,现代性使得欧洲人可以把自己的文明、历史和知识作为普遍性的文明、历史和知识投射给别人。②对于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法国美学家波德莱尔从美学的视角做了诠释,他说:“‘现代性'这一名词…大约在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而且它最初出现在美的艺术领域里。”③哈贝马斯也认为:“现代性的观念与欧洲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韦伯给文化的现代性赋予了实质理性的分离特征。表现在宗教与形而上学之中的这种分离构成三个自律的范围。它们是:科学、道德与艺术。这三个方面最终被区分开来,因为宗教与形而上学结为一体的世界观分道扬镳了。…十八世纪为启蒙哲学家们所系统阐述过的现代性设计含有他们按内在的逻辑发展客观科学、普遍化道德与法律以及自律的艺术的努力。同时,这项设计亦有意将上述每一领域的认知潜力从其外在形式中释放出来。启蒙哲学家力图利用这种特殊化的文化积累来丰富日常生活一也就是说,来合理地组织安排日常的社会生活。”④最后,现代性表征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鲍曼在现代性的研究中另辟蹊径,从工具一目的论出发,认为技术理性崇尚物化原则,追求效益至上,把人变成了物、工具与机器,使人丧失了目的与价值追求,成为无根、无个性、无意义之人。⑤因为现代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工具从目的中①杜小真.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533-534.2FEATHERSTONEM.UdoigCulture:Gloalizatio,PotmoderimadIdetity[M].Lodo:SAGEPulicatio,1995:10.③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4.④哈贝马斯.论现代性[M)/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6-17⑤张成岗.技术、理性与现代性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56-603,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的解放。前现代生活模式中,目的是强制性的,为了从目的中解放出来,工具必须“超出”目的,工具对目的之超出为现代世界注入其“独一无二的、空前自由的感觉”,带来了世界的“祛魅”,宣布过去是残渣,是耻辱,最终是“历史垃圾的堆积”。工具的解放使现代性运动有了“新的开端”,并成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①现代性及其所支撑的工业技术体系承载人类向着物质财富巅峰冲刺,似乎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美好前景。然而,20世纪以后的后期现代性时代,工具控制体系比之以前暴露得更为赤裸,其负面后果更为明显,出现许多形式的反向作用,“冒险的观念在法律实践者和工业专家组织道德世界的过程中变成了基本的…新近的现代世界…是可疑的,不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地驶向灾难,而是因为它引人了前人不必面对的危险”②。现代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反思与批判。正如杜蒙所深刻指出的:“在现代性中不存在人类意义世界的秩序…这个世界全无价值,这个世界的价值是被人类的选择添加上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类人的(低于人类)世界,一个对象的世界,东西的世界…”③显然,上述对现代性的种种规定性向人们展示的是现代性这种时代意识通过自身的内在规定性而表现出的与过去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时代意义,在此匡限下,现代性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一种与过去对比之下的总体的生存样式、品质和文化“情境”。由此,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应该从时空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来合理地组织安排日常的社会生活一“使社会行动得以从地域化情境中‘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一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④“现代化”究竟何谓?学界关于现代化的界说林林总总,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无一致的观点,更无公认的含义。学者大多从不同的视角(历史流变、诸学科、社会发展诸领域等)对现代化的本质意蕴进行了“全景式扫描”。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提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一传统社会和现代DBAUMANZ.PotmoderEthicM].Camridge,MA:Blackwell,1993:190-192.2GIDDENSA.ModerityadSelf-idetity:SelfadSocietyitheLateModerAge[M].Stadford,CA:StadfordUiverityPre,1991:3-4.3DUMONTL.EayoIdividualim:ModerIdeologyiAthroologicalPerectiveM].Chicago:UiverityofChicagoPre,1986:262.④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6-47.社会,现代化则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①1966年,美国学者西里尔·E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一个比较史的研究》一书中写道:章“如果必须给‘现代化'下一个定义,那么可以这样说,它是历史形成的各种体制对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一个适应过程,这些功能因科学革命以来人教育类控制环境的知识空前激增而处于迅速变化之中。”②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开拓代化者、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曾在《导致变化的变化:现本代化,发展和政治》一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具有什么基本论特征呢?在他看来,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长期的过程、阶段性的过程、同质化的过程、不可逆的过程、进步的过程。③国内对现代化早期研究的学者有社会学家费孝通④、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⑤、罗荣渠先生⑥、著名教育家顾明远⑦。现代化就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青年学者陈柳钦比较全面地梳理了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不论现代化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状态”,抑或是一种“理想类型”,首先,现代化内涵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现代化的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其次,现代化内涵具有多样性。多样性表现在“现代化”概念可以全方位判断:现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但不是人类进程的最高阶段;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发展趋势;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继续展开和深化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标志,表明该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现代化是一个“中性”范畴。总之,现代化是共性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过程。最后,现代化有其内在含义,现代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现代化发展能力、现代化质量水平、现代化DLERNERD.ThePaigofTraditioalSociety:ModerizigtheMiddleEatM].NewYork:FreePreofGlecoe,1958.2BLACKCE.TheDyamicofModerizatio:AStudyiComarativeHitoryM].NewYork:HarerRow,1966③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M]/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4-47.④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83.⑤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⑥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⑦顾明远.比较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8.广东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策略与路径探索公平水平”①。诚如学者陈柳钦认为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的不断增长,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应该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状态”,更是彰显现代性精神特征的一种“理想形态”。二、现代化主要理论概述“现代化”概念的广泛使用和研究热潮直接催生了“现代化理论”的国家化运动。现代化理论在历史的流变过程中形成过许多流派,根据研究所需,有学者将其归纳为4个理论②,也有的将其梳理成6个理论③。学者何传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一书系统介绍了10个理论流派。本研究试图同时兼顾时间和空间、纵向和横向,重点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反思性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逐一探讨。(一)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又称早期现代化理论,该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曾说“现代化”作为一种新价值观,已经成为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知识阶层精英分子的理想和“官方信息”,几乎成为一种国教,是“新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自此之后,关于现代化及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蓬勃兴起。20世纪60年代,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理论成果相继问世,如罗斯托⑤亨廷顿⑥、艾利克斯·英格尔斯⑦等,这些理论成果成就和成全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涉及经济、政治、人文等不同领域。该理论认为现①3陈柳钦.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J].经济研究参考,2011(44):1531.②王志强.教育现代化理论:嬗变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0):50-54.④梁中堂,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24-285ROSTOWWW.TheStageofEcoomicGrowth:ANo-CommuitMaifetoM].Camridge,Ma:CamridgeUiverityPre,1960.6HUNTINGTONSP.TheChagetoChage:Moderizatio,DevelometadPolitic[J].ComarativePolitic,1971(3):283-322.7INKELESA,SMITHDH.BecomigModer:IdividualChageiSixDeveloigCoutrieM].Camridge,Ma:HarvardUiverityPre,1974.6···试读结束···...

    2022-10-11 epub出版物 epub出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管昕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作者】管昕作【页数】197【出版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12【ISBN号】978-7-5610-9902-5【价格】58.00【分类】职业教育-教育现代化-研究【参考文献】管昕作.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9.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界定,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概述,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方法,MOOC的创新特征及扩散价值,MOOC创新扩散的动力分析,中国MOOC创新扩散的实践现状,我国高校MOOC创新扩散的路径选择,高职院校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促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教学工作,以期为信息化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高效利用提供经验和借鉴。《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内容试读研究背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个人计算机网民规模,达5.27亿人,并且人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长达3.7小时。《2018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指出,“移动”“开放”和“参与”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个核心词。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使信息化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推进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018年10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对国内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虽然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已经进人初步教育信息化应用整合阶段,但与全面融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软硬件工具多样性不够,应用水平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知识的全面融合还需继续大力推进。二是教师培训已成体系,能力提升有待加强,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科研信息化服务系统水平相对较低。三是高校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较高,但信息化教学环境资源需进一步优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科研项目、校本教学、教育资源共享亟待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需逐步加强共建共享。001‖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1.1“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快速普及。从1969年“阿帕网”(ARPA网)在美国国防计划署的诞生到I990年因特网(Iteret)在全球范围内的开通,仅仅用了20年。我国自1994年宣布正式进入“因特网时代”以来,网络的普及速度之快、渗透程度之深令人惊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1月22日发布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8%,超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其中,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传统的通信、消费领域以外,互联网与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社会领域的整合程度也不断加深。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元素”,可以说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经进人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对于“互联网+”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也没有明确界定其内涵。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最早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认为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创业者需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于扬虽提出了“互联网+”概念,但并未做出系统论述。2015年两会,马化腾在其人大提案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随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但对“互联网+”并未做出具体解释。2015年3月,阿里研究院颁布了国内第一份《“互联网+”研究报告》,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互联网+”,明确指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其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0021研究背景《安装,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内涵在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概念要求社会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改造传统的行业形态,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新形态。面对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我们需要认清:首先,“互联网+”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发展潮流,是继工业化、信息化之后的社会发展新动力,需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其次,“互联网+”中的“+”不是简单的辅助式加法,而是深度融合式的加法,是从碎片化到重构的加法,未来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互联网成为社会中枢,其他方面变成它的肌体和末梢;最后,“互联网+”指向的是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进而形成高效的新形态。1.2“互联网+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下,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不断普及,众多全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产品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许多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想中的教育的彻底颠覆,智能教学并未完全取代教师的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确实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系统的变革,在宏观上有着促进教育公平、便利学生自助学习、用大数据服务教务、学习不再有时空限制等的时代机遇,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上,牵动着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人、物、境等要素,并将其重新组合、连接起来。首先,在“人的维度”上,人是教育活动最基本、最核心的构成要素,这与互联网思维中突出人的概念不谋而合。互联网思维中对“人”强调“开放共享,突出用户体验”。这样一来,“互联网+教育”就重新定义了教育活动中各类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是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自居为“知识权威”,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互通互联、共同整合教学相关信息,从而优003Ⅱ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化教学设计方案。同时,“突出用户体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分析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情况,能够摆脱原有的从日常教学经验出发的分析状态,转而常态化地使用计算机的自动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信息技术手段,并能有效分析相关数据、报告,发现其中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间的教学设计的分享、合作意识,走出传统的校内学科交流圈,转而通过网络虚拟学习社区、教师交流论坛等新型平台,积极与地区内、国内各地甚至国际的相关领域教师交流、讨论教学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从而形成更广泛的交流圈。其次,在“物的维度”上,互联网带来了新一代的信息承载体和承载方式,那么,支持教育活动发生的“物”也随之发生变革。从幻灯投影技术、设备,电视和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到数字技术的网络、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产品,来自“物”的支持已经从简单的辅助层面向不可或缺的要素层面过渡。对于学习者而言,手机、平板等移动化信息设备拓展了学习空间、填补了碎片化时间,网络课程、资源网站等资源丰富了学习内容,自主学习软件帮助其自主、合理规划学习进程。同时,对于教学者而言,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分析技术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可视化的数据,为教学决策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最后,在“境的维度”上有两方面变化。一是教学环境的变化:在教学载体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即时通信、论坛等信息通信技术和产品,获得更多形式的交流、学习,教师也能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分析技术,与其他教师、学生展开更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还能有效记录交流过程和内容,便于检查、评价教学进程,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时空上,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以信息设备、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的新兴教学模式近年来不断涌现,跳脱出传统的学校教育限制,打破了时空束缚,将网络线上教育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二是教学情境的变化: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各类教育信息技术和产品,能够让学习者置身于仿真情境中,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展开学习活动,其中包括: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可感的“故事情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视听感官,进而促进其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建构;0041研究背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来源引入真实案例,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其感染力,从而创设出真实、悬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者分析情境、应用知识;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化交互软件,可以构建尽可能接近现实的实验环境,即“模拟实验情境”,为学习者呈现出直观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利用远程实时通信技术,组织学习者展开TBL活动(Team-BaedLearig团队合作学习),明确各自角色,共同协作完成目标任务。1.3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被广泛关注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快速普及和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开始快速、全面走进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受到了政府、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空前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颁布系列政策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成为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一2020年)》的通知》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自2012年开始,为了将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部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协调,每年都印发《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每个年度的工作思路和核心目标,并就年度重点工作进005川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行了明确分工,同时划定责任单位。2014年,教育部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依据教师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的主线,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并分别从这五个维度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其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项目促进技术融入教学。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2003一2007年实施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简称“CDA项目”),在中国西部选定的较贫困地区,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8月,“教师新课程国家远程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依托28个省份的47个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以网络为主要手段,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高广大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在13个省、自治区的352个县(区)的6000多所学校实施,共培训2万多名教师,大力支持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2010年,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统一部署下的、由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国培计划”一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在我国中西部2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8个行政县展开,共计培训教师超过23万人。2012年,教育部开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农村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与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化资源,组织教学点应用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次,学校和教师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政府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同时,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常态。教育信息化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将技术引进了课堂,如何促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技术成为支持有效教学的利器成为政府、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教育报》于2016年3月4日报道《中关村二小:多校区同步优质均衡》,主006···试读结束···...

    2022-10-11 辽宁大学出版社官网 辽宁大学出版专硕参考书

  •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丁元竹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作者】丁元竹著【丛书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丛书【页数】160【出版社】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03【ISBN号】978-7-5150-1743-3【价格】32.00【分类】社会管理-现代化管理-研究-中国【参考文献】丁元竹著.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内容提要:本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牢抓住全面落实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以世界眼光参照全球治理的最新动态,聚集于当代中国的治理理念、体制创新、治理方式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内容试读|第一章社会治理的内涵、由来和国际经验一、社会治理的理论探源(一)社会治理的内涵基于历史、理论和国际经验,我们把社会治理界定为: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一定的规章制度下,一定的法律框架内,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防范社会风险的活动。通过这个界定试图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治理管什么?社会治理就是治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二是为什么要治理社会?就是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怎么去治理社会?在一定的价值基础上和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去治理。四是谁来治理社会?这是指社会治理的主体问题,我们的理解是政府、社会、企业,还有公众一起来治理。社会治理要强调多元治理,什么是多元治理?就是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都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去。社会治理的主体是政府,是社会组织,是企业,也是公众。基于以上理解,社会治理的目标和手段可以这样界定: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保持社会和谐。。1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通常不和谐的因素是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表现出来的,它们会导致社会失序,造成发展僵化。现代政府的职能可以界定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宏观层面的社会治理犹如宏观经济调控一样,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等作用,并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社会治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社会秩序,保持人民生活有一个祥和的环境。经济的宏观调控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社会治理就要保持社会的秩序,也就是健康的社会生活。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最终是要为人民提供健康、良好、幸福的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的社会生活怎么去建设,就像经济建设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一样,社会生活建设就要提高人民社会生活的质量。人民群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而衡量人民群众福祉的核心手段就是生活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和目的,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上述定义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宏观治理问题。犹如经济治理划分一样,社会治理可以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社会宏观治理是指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对社会实施的治理;微观社会治理则是指基层政府、基层组织、企业和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动。这里我们比照宏观经济调控来看社会的宏观治理问题。宏观经济调控就是经济协调,它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货币、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干预市场,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供求关系、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会导致经济波动,甚至出现大起大落。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的大起大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工人失业、贫·2·第一章社会治理的内涵、由来和国际经验困群体扩大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它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发现自由市场经济弊端过程中,提出的由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探索,是经济领域的宏观治理,或叫做宏观经济调控。我们理解的宏观层次上的社会治理,就是社会领域的宏观调控。社会宏观治理是指中央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通过社会自身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协调、公众参与等来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的治理活动。(二)社会治理的外延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社会治理至少应当包括社会行为治理、社会关系治理、社会问题治理和社会风险治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内在逻辑是: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中形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失调导致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好孕育着社会风险,社会风险不能及时处理和妥善处理会导致社会动荡,甚至解体。加强这几个环节的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1.社会行为治理。这是基于人们行为的日常社会治理活动。社会的个体或群体总是遵循着社会的规范进行生活,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社会预期的行为。社会行为治理就是要通过社会规范使人们按照社会和群体的预期行为、行事,通过教化、社会化等一系列的过程避免破坏社会规范,出现违反群体和社会预期的行为,或者叫做越轨行为。“讲究卫生”“尊重生命”“敬老爱幼”等,是每个社会鼓励和支持的社会行为。每个社会都会建立一套规范来阻止和惩罚一些不当的社会行为。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规范和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两种。正式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则,如比赛中的规则等。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可能没有文字记载,但·3·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为社会大多数人接受,通常为民德、民俗,有时我们将其称为乡规民约。当然,有时也会有文字表达形式,诸如国内外的一些社区建设中制定的乡规民约等。中国当前社会规范存在的问题是,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社会规范发生了变化,新的社会规范没有建立起来,以至于一些社会行为处于失范状态,越轨行为时有出现。在转轨和转型过程中如何重建社会规范就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社会行为治理过程中,遵守和违反行为规范是通过社会的奖惩机制来实现的,而奖惩机制反映着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即一个社会中人们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治理又触及到了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当前重建和倡导价值观的关键是能够让价值观被共享和接受,只有这样,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石。积极探索和形成一个能够被共享和接受的价值观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2.社会关系治理。这主要是基于源头进行的社会治理,其核心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治理。社会不平等指的是社会成员拥有不等量的财富、社会声望和权利。不平等是社会失序和不稳定的根源之一。“不平等和社会反抗之间的联系确实十分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当一个社会发生叛乱或反叛时,其中必然存在可觉察到的不平等感,这一点显而易见;但是意识到下面这点同样很重要,即,对不平等的觉察及对这个难以名状的概念内容的确定大大倚赖于实际反叛的可能性。”很多社会不平等最终会导致社会动荡。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家都把对社会关注的焦点放在了社会不平等上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现实的人,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种社会关系里面最最核心的是生产关系,包括财产关系、生产[1][印度]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4·第一章社会治理的内涵、由来和国际经验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的分配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会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财富占有到生产中的关系再到最终产品分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是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标志之一;2011年发生在经济领域一系列的劳资关系冲突,包括震惊世界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反映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收入分配问题反映了人们对劳动成果分配的基本看法。这一系列的变动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有一些是需要协调和理顺的。现阶段社会关系对中国发展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社会活力。治理好现阶段的社会关系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和重点。3.社会问题治理。这主要是基于日常生活进行的社会治理。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社会问题,如企业中发生的劳资冲突、社会上发生的校园袭击儿童事件、精神问题引发的越轨行为等。社会就像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人这个有机体会有问题,需要我们经常治疗,保持机体的健康。社会这个有机体也是一样,会经常出现犯罪、离婚、暴力、失业、贫富不均、诈骗等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经济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导致社会解体。我们要像对待个人身体一样来对待社会这个有机体,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有机体的健康。社会治理也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解决好社会问题还要关注主观社会问题。主观社会问题不是发生在现实中的问题,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好,或者长期得不到解决,在老百姓的心里形成一种积淀。久而久之,它就会成为一种主观社会问题,在某一个客观社会问题发生时就有可能把这种主观的情绪引发出来。这几年突发性的事件出现了燃点低的特点,很小的事件会引发很大·5·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的事件,无利益相关事件增多等,就是由于长期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带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社会治理好,政府、社会、企业一定要有一种社会问题意识。既要有客观的社会问题意识,也要有主观的社会问题意识。把各种矛盾化解在没有发生之前,化解在人们的行为之前,化解在人们的心里。4.社会风险治理。这主要是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中本身就隐藏着许多风险,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有些风险应对处理起来较容易,可以化险为夷;而某些风险一旦发生,若无防范措施,很可能会让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瓦解。风险是指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国家、国际组织等发生危险的意外性和不确定性,包括损失发生与否及损失程度大小的不确定性。风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风险;人们的恶意行为、不良企图疏忽大意、重大过失造成的组织和群体风险: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涨造成的市场风险,此外还有技术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战争风险等。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发展机遇和面对的挑战都前所未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影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三)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如前所述,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在社会治理中要注重价值理念创新和社会机体的整体性。一定的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机制的背后一定有一套价值体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提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首领人物罗伯特·帕克的一个思想,说任何一套制度的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在支撑着。这套价值体系确保制度运行。如果有好的价值体系来支撑好的制度,制度的运·6···试读结束···...

    2022-10-11 社会治理epub 百度网盘

  •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戴炳业,刘慧,李敬锁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作者】戴炳业,刘慧,李敬锁编著【丛书名】《农业农村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研究》丛书【页数】106【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3【ISBN号】978-7-5189-5237-3【价格】36.00【分类】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国【参考文献】戴炳业,刘慧,李敬锁编著.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与历程,包括建国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及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阐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发展现状与不足及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分析了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作用,重点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学水平的全面快速发展及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与历程第一节1949一2016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改进,并不断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纵观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欧美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处于加快阶段,在21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一、农业现代化的初步提出(1949一1978年)在改革开放之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艰辛探索,初步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我国农业现代化等相关问题开展了思考和探索,产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上,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做重要报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同志论述道,“对于占国民经济90%左右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向着集体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①同年6月,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特别撰写了《论人民民①杨振保.七届二中全会:中国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南都学坛,2006(5):36-38.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主专政》一篇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巩固的社会主义”①。1949年12月8日一20日,中央组织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农业生产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②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具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4个方面③。在该时期,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偏左的冲击和干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条件,继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被废除,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铺平道路④。从1952年开始,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在内容上包括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及其他改造任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⑤。到1956年完成,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3个阶段后,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⑤。根据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该时期推动的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必要调节,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调整,也会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事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M.北京:新华书店,1949②文大会.建国五十年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基本经验).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S1):43-46.③邹祥勇.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启示).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8(3):27-31④朱明洋.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28(3):13-17⑤李卫平.浅析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宜宾学院学报,2007(7):56-58⑥燕凌.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现.中国社会科学,1981(6):21-40.-2-第一章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与历程件超越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条件,三项工作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对生产力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该时期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不利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牺牲农业发展,换取工业发展,对农业生产实行计划方式,对农业产出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方式,在价格机制上实行剪刀差方式,这样的制度安排极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从1957年开始,我国对忽视农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一定的纠正。例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①。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必须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②③。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④。该时期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理解逐渐深入。1959年,毛泽东指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⑤。在1961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明确提出了“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⑥,从而加深了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在实践上,该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到1978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比1957年增长了38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电气化发展、农业投入上都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好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06-19.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③董济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理论月刊,2016(6):19-24,④赵玉林.学习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几点体会.吉林师大学报,1963(0):11-23⑤唐信,冯永泰.简析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2):78-82.⑥郝婧.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八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3-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改善,但遗憾的是,该时期农业生产率并没有呈现较大幅提升,197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与1957年大体相当,农业高效发展的压力依然严峻。二、农业现代化的深化探索(1979一2002年)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重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体制改革最早起源于农村,改革的各项任务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中央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狠抓农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时这次会议强调,“认真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尽可能避免技术先进国家曾经出现的弊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依靠科技因素发展农业现代化也被这次会议提上日程,会议提出“要组织全国科学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对“农业现代化可以不要高度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可有可无,农业发展工作可以不要专家积极参与”错误的观点给予了彻底纠正③。1979年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日臻完善,明确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制度。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之下,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快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呈现良①赵先明,冯静.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和处理历史问题管窥:学习《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后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95-97.②叶明勇.从现代化视角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古今农业,2010(1):1-10.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新疆林业,1979(S1):1-11,-4-第一章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与历程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活跃了市场。该时期,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概括与总结进一步深人,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认识,农业现代化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是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也是农业的社会化和商品化。在该时期,邓小平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新特点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在农业领域,农业界也开始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明确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农业现代化制度也进行了必要调整,即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业经营制度的保障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进一步加速。该时期,国家积极实行各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支撑计划,如农牧渔业部牵头实施的“丰收计划”“沃土计划”等,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①三、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形成(2003一2016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人统筹城乡发展阶段②。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的重点”®。①优讯一中国网.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的报告EB/OL.[2018-06-01.htt:www.chia.com.c/zyjy/2009-07/13/cotet_18122516_2.htm②于霞.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③人民网.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三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EB/OL.(2004-12-18)[2018-06-01].htt://www.eole.com.c/GB/jigji/3063486.html.-5-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研究该时期,我国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切实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从2006年起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4年,中共中央又重新开始以关注“三农”为主题发布一号文件,并一直持续到目前。2005年中央号文件,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①。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②。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③。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中的地位④。《决定》还分析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要进行统筹,《决定》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⑤。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①中国农业新闻网.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2018-06-011.htt:/www.farmer.com.c/ywzt/wyhwj/yl/201502/20150205_1011767_2.htm.②中国农业新闻网.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2018-06-01.ht:/www.farmer.com.c/ywzt/wyhwj/yl/201502/t20150205_1011776.htm.③中国农业新闻网.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2018-06-01.htt:/hwww.farmer.com.c/ywzt/wyhwj/yl/201502/t20150205_1011778.htm④人民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8-06-01,htt://cc.eole.com.c/GB/64093/64094/8194418.html.⑤人民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0L.2018-06-01htt://cc.eole.com.c/GB/64093/64094/8194418.html.-6-···试读结束···...

    2022-10-1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百科

  • 《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党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党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页数】506【出版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0【ISBN号】978-7-5690-3435-6【分类】院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管理【参考文献】党跃武主编;张盛强,李禾,姜晓副主编.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提要:本书着重探讨和研究推进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学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在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大力发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在新技术手段驱动下,融合多元协同、智能服务以及精准服务等理念,实现高校信息资源服务跨越式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人文精神方面努力探索新的道路。全书共收录六十余篇论文,包括《基于AISAS模型研究意见领袖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论高校图书馆助推儿童阅读的意义与实施策略》《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等。《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内容试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何艳艳摘要:在四川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对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基础服务数据进行梳理,揭示文献服务工作目前存在的困境,并试图寻找走出困境的路径,希望能够为四川大学图书馆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双一流图书馆文献服务基础服务一、新时期四川大学图书馆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背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是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四川大学入选了首批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A类高校名单,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六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①为此,学校提出的最新发展思路是“办最好的医科,办一流的文科、理科和新工科”,以“文优一理进一工改一医强”为路径,全面推进*何艳艳(1972一)女,博士,四川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①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0L].ht:∥www.moe.gov.c/rcite/A22/moe_843/201709/20170921_314942.html,2017-09-21/2020-05-06.11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力争到2020年,口腔医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此,学校决定重点建设十二个一流学科(群),打造十个“一流”。①十个“一流”中“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平台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一流的文化传承创新”,图书馆都可以且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流的环境条件保障”的重要建设内容就是建设一流的大学图书馆,这是四川大学图书馆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契机。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704年,是我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分布在三个校区,有文理馆、工学馆、医学馆、江安馆四个分馆。②多年以来,图书馆在新老校区之间建立了多校区一体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实体图书馆周开放时间达到108.5小时,全年开放330天以上,日均接待读者万余人次,实现了全面的通借通还服务。③此外,图书馆通过自助借还、自助复印、网上预约和续借、校外访问等多种服务方式,采用移动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网络平台和阅读推广等活动,实现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的交互服务,延伸服务时间长度,拓宽服务广度。围绕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四川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坚持“面向师生”“面向学科”“面向发展”,以建设创新型图书馆、学习型图书馆、和谐型图书馆为前提,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努力使四川大学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服务和开发的若干重要管理服务指标上居于一流高校的前列。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大学图书馆提出重点实施“四位一体信息资源构建计划”“四类高端知识服务打造计划”“四季书香阅读推广发展计划”“四大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计划”。其中“四位一体信息资源构建计划”是确立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根本。在该计划中,牵涉文献服务中心部分的表述是“完善信息资源发展规划,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发挥学科专家的主导作用,建立跨校区统一文献资源基藏库和物流服①川大:重点建设I2个一流学科,打造“十个一流”[EB/OL].htt:∥ew.ia.com.c/c/2017-09-23/doc-ifymfcih3246999.html,2017-09-23/2020-05-06.②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③开馆时间[EB/0L].htt:∥202.115.54.22/oe_time,2020-05-06.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务配套体系,科学再造图书馆物理空间和服务空间”①。文献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立足的基石,是图书馆服务中最具“温度”的部分,“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链接在四川大学图书馆迈向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四川大学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从图书馆的馆舍基础条件、文献资源分布及特点、读者情况分析、现有人员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进行梳理并力图就其呈现的特点作出分析。(一)馆舍基础条件四川大学图书馆有4个分馆,分布在三个校区,馆舍面积共计6.3万余平方米,文献服务中心管理面积按最低估计百分之六十折算,大致为3.77万平方米。最大的江安馆馆舍面积2.5万平方米,使用年限已达15年;最小的医学馆馆舍面积仅8000余平方米,使用年限已达37年。②四川大学有专任教师4527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以及4000余各类留学生。③对标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硬件条件在“双一流”高校中处于相当落后的位置。(二)文献资源分布及特点四川大学图书馆是由原四川大学图书馆、原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原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每个图书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献体系。图书馆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图书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编目,有杜威分类法、刘国钧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以下仅统计了各分馆按照中图法分类、藏量排名前五的图书类别以大致反映馆藏特色。文理馆藏以社会科学类文献为主,其中经济、法律、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领域的文献具有收藏优势。同时馆藏中还有大量的古籍资源以及特藏文献资源,是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宝贵财富。①党跃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四川大学图书馆发展思考[J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5):39-42②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③学校简介[EB/OL].ht:∥www.cu.edu.c/xxgkew/.xxj.htm,2020-05-06.3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这部分资源归属特色资源中心管理,此处不纳入讨论。文理馆馆藏前五类分别是F类(经济)、D类(政治、法律)、I类(文学)、K类(历史地理)和B类(哲学、宗教)。工学馆藏以科技文献为主,其中高分子材料科学、皮革科学与工程文献方面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馆藏前五类为TP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0类(数理科学与化学)、TN类(电子技术、通信技术)、TM类(电工技术)及TB类(一般工业技术)。医学馆藏以医学文献为主,在口腔医学文献方面的收藏极具特色,馆藏前五类为R类(医药、卫生)、H类(语言、文字)、Q类(生物科学)、T类(工业技术)、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江安馆藏主要提供基础文献资料和一、二年级所需的文献资料。江安馆馆藏前五大类分别为I类(文学)、TP类(工业技术)、D类(政治、法律)、F类(经济)、H类(语言、文字)。①(三)读者情况分析本文仅根据2015一2018年的图书馆进馆人次、进馆人员类型、不同分馆借书量以及不同读者类型读者借书数量来进行读者分析。近年来图书馆的进馆人次逐年攀升,屡创新高。从现有数据看,2018年11个月的进馆人次相较2015年全年进馆人次,文理馆增加了53.9%,医学馆增加了49%,工学馆增加了27.5%。因此,馆舍空间紧张的矛盾更加凸显。同时,文理馆由于拥有大量的资源,更多的空间用于存放文献资料,留给读者的使用空间就更少。而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习惯、文献需求均有差异,文理馆读者中硕士生占总进馆人次的一半以上,江安馆读者中本科生进馆人次达到总人数的84%。了解服务人群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是今后文献服务中心需要特别努力的方向。从各分馆借书数量来看,医学馆、工学馆近四年的借阅量有所起伏,总体上有所下降,文理馆和江安馆的文献借阅量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18年借阅量与2015年借阅量两相比较,文理馆降幅达23.6%,江安馆降幅达21%。从不同类型读者借书数量来分析,近4年来,教工、博士、硕士借阅人数与借阅册次有轻微起伏,本科生借阅人次及借阅册次逐年下滑,2018年与2015年借阅人数相比下降19.9%,借阅册次下降44%。①关于馆藏文献特色的介绍参考了图书馆概况[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1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思考(四)现有人员状况分析文献服务中心人员,从职称情况看,高级职称人数占比15.7%,中级职称人数(含同等级别的职员制人员)占比69.2%,全馆2个初级职称人员集中在文献服务中心,技师及工人人数占比12.9%。从年龄结构看,在各年龄段中,50岁以上(含)在中心占比73.8%;40岁(含)~50岁占比16.9%40岁以下占比仅有9.2%。中心人员的平均年龄50岁,只有江安图书馆人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但也达到46岁。从性别构成及退休人数来看,男性员工占比41.5%,女性员工占比58.5%,5年内退休员工人数占比56.9%(男性退休计算到60岁,女性退休计算到55岁,暂不计算副高延退因素)。从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博士)占比18.5%,全日制本科占比15.4%,本科网络学院或者成人教育或者函授占比27.7%,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下学历占比38.4%。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文献服务中心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人员退休高峰即将来到,目前的人力结构无法承担图书馆日益精细化服务的工作要求。三、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面临的困境及探索(一)馆舍空间不足,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业压力以及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对图书馆除了有文献索取的需求,还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必要的学习空间。馆舍空间不足是文献服务中心面临的最大压力,在图书馆近期进行的读者满意度调查表中,在收集到的852条意见中,有319条是关于空间问题的反映,几乎占到反馈意见总数的一半,集中反映图书馆座位不够使用,占座现象突出等情况,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文献服务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分布在四川大学老校区的三个图书馆的馆舍均已使用30年以上,旧有馆舍在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上均具有很大局限性,大开间少,文献服务工作的流程设计不能按照理想模式进行,工作展开处处受到掣肘。仅以文理馆为例,电梯位于书库最后方,使用极其不便,整个一楼缺乏必要的工作处理空间,使得“藏、借、咨”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开展捉襟见肘。目前综合服务(咨询及借还)的工作开展只能分布在两处(一楼和二楼),不利于人员的拉通使用,现在只能根据馆舍的具体情况,找到临时的书刊登录验收的空间,大大增加了业务操作时间,造成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浪费。5一流大学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馆舍空间的不足,使得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典藏原则无法得到完整贯彻,在工作的开展上存在“因室存放”的情况,资料放置地点呈现出零散、混乱的情况,既不便于工作人员管理,也不便于读者查找。如文理馆的过期期刊因为体量过于庞大,只能按年代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库房中,或者同一库房存在多种类型文献混杂存放的情况。不同时期工作要求提出的各类文献的倒架挪架等会产生大量重复的工作,使得工作量激增。(二)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人员梯队出现断档情况整个文献服务中心平均年龄接近50岁,呈现严重老化特点,人员队伍知识更新速度慢,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低,且距离退休年龄比较近,等待退休、不作为的思想比较严重。今后三至五年人员退休即将达到峰值,新进人员的补充遥遥无期,工作的延续性无法实现。同时作为文献服务中心补充力量的外聘人员受原有机制及用工模式的制约,工资水平很低,人员素质不高,基础服务工作环节存在漏洞。四、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的应对方案(一)近期的初步探索针对现有困境,图书馆已经开始进行初步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模式的转变自2018年3月以来,四川大学图书馆将分布于四个分馆的阅览部、流通部及读者服务部共计7个部门调整为文献服务中心①,与其他的资源建设中心、知识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特色资源中心、研究发展中心并列为图书馆六大业务中心,至此在组织架构上完成一体化架构。在管理设置上,设置4个副主任,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由分管领导和4个馆长助理加上4个副主任统筹全中心业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分中心的具体工作。对业务模块进行切割,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业务标准。2.业务模式的转变在三个老校区图书馆尝试推进“藏、借、阅、咨”一体化模式,在图书馆最为显著的位置(一般是一楼阅览大厅)设置综合服务处,办理与读者直接相关的各类业务,如咨询、借还书、证件处理、门禁系统进出维①图书馆概况-机构设置[EB/0L].htt:∥202.115.54.22/ode/167,2020-05-06.16···试读结束···...

    2022-10-11 四川大学图书馆电子书 四川大学出版社学子书店

  • 《从牛痘到抗生素 探索疫苗和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作者】(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丛书名】连锁反应系列【页数】63【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04【ISBN号】978-7-5439-4334-6【价格】18.00【分类】药物-普及读物-疫苗【参考文献】(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04.图书封面:《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内容提要: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从古代草药配方到最新流感疫苗的令人惊异的医药发展历史。为什么古埃及人往伤口上放发霉的面包?鳄鱼血和青蛙皮中含有抗生素吗?为什么有些药物被称为“神奇的子弹”?《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内容试读"连锁反应”系列丛书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迟文成丛书主译谢军译海学枝不文献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谢军译.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连锁反应系列.生物)ISBN978-7-5439-4334-6I.①从…Ⅱ.①凯②谢…Ⅲ.①疫苗-普及读物②药物-普及读物V.①R9-49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0)第062569号ChaiReactio:FromCowoxtoAtiiotic:DicoverigVaccieadMedicieHarcourtEducatioLtd.2006FromCowoxtoAtiiotic:DicoverigVaccieadMedicieyCarolBallardUderlicecefromCatoeGloalLiraryLimitedCoyrightitheChieelaguagetralatio(Simlifiedcharacterrightoly)2010ShaghaiScietificTechologicalLiteraturePulihigHoueAllRightReerved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字:09-2010-174责任编辑:杨建生美术编辑:徐利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迟文成丛书主译谢军译出版发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地址:上海市长乐路746号邮政编码:200040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印刷:常熟市华顺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40×9701/16印张:4版次:2010年4月第1版2010年4月第1次印刷书号:1SBN978-7-5439-4334-6定价:18.00元htt//www.tlcom目/录4主译的话6从敷石膏到挽救生命8现代医药之前12首个疫苗16微生物的重要性24预防感染28开发药物32杀灭微生物40现代疫苗46现代抗生素50今日预防感染54目前的研究58大事年表60科学家小传63译者感言主译的话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不仅在加速改造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而且也在不断破解着我们自身机体的奥秘。我们不停地向自身机体索取,就像让机器不停地运转一样来完成我们的目标。但是,你是否像了解机器一样了解你的身体呢?生命是怎样运行的?疾病是怎样发生的?治疗的本质是什么?机器出了故障,总会有工程师把它修好,那么人的机体发生了问题,医生们是否也都会把它解决了呢?也许世界上没有多少医生敢承诺病人一定会有健康长久的生命,但是一代又一代医学科学家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医药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医学技术的发明、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为人类医学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20世纪是信息科学的时代,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当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时代”,人类对于生命运行规律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将一一被刷新。“连锁反应”系列丛书从英国海尼曼图书馆引进,共有6个分册:《从显微镜到干细胞研究一探索再生医学》、《从笑气到面部移植一探索外科移植手术》、《从海胆到多利羊—探索克隆技术》、《从牛痘到抗生素一探索疫苗和药物》、《从孟德尔的豌豆到基因指纹法一探索遗传)、《从DNA到转基因小麦—探索转基因食物》。丛书简要地介绍了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历次重大进步和发展过程。每一分册都是一部编年史,以时间脉络向读者阐释该领域的每一次发现或每一项发明是怎样引发出一连串的技术突破,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书中大量地记录了那些伟大的医学科学家和医生们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取得了怎样的突破,通过不懈努力在各自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他们为困难重重的医学科学探索之路点亮了一盏盏明灯,从而为人类医学知识宝库的不断扩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套系列丛书无疑是难得的科普读物,同时也是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食粮。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委托,我组织并翻译了本套系列丛书。翻译过程中,曾无数次地伴随着医学研究上的失败而心情沮丧和取得重大突破时而拍案惊喜。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每位译者都本着科学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原著中的精髓奉献给读者。本系列丛书对于普及青少年医学和生命科学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因此,本人不惭,代表本套丛书读者向英国海尼曼图书馆及引进该书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致以崇高的敬意迟文成2010年2月于沈阳从敷石膏到挽救生命你还记得上一次跌倒摔破膝盖的事吗?它可能很疼,或许会在随后的几天感觉不舒服。可是,你往往会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伤,不是吗?然而,我们现在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伤曾经一度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在回到膝盖上的那个伤口…你能否记得是如何处置那个伤口的吗?或许,你会用手把血抹掉,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你很可能用过无菌巾、消毒膏或者消毒喷剂,还可能会在伤口上敷上石膏或者药物。但是,在发明消毒剂和在知道必须要清理伤口之前,人们是如何处理伤口又是如何发现清理伤口的重要性的呢?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能迅速并且轻易地处理这类伤口呢?或许你听说过孩子们在接种疫苗以预防多种疾病,或者听说过人们在去遥远的国家旅行之前需要接种疫苗,甚至你可能亲身接种过疫苗。接种疫苗能够预防一些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恶性病。但是,在发现疫苗这名11岁的男之前,人们是如何做的呢?是什么使人认识孩膝部受伤,但是,到疫苗能预防疾病,人们当时又是如何实践只要伤口保持清洁,那些创新性想法的呢?在他们早期进行的实受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很小。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本书将讲述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实验,以及由此发现的第一个疫苗。本书还将介绍一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药物的发展。6···试读结束···...

    2022-10-06 epub 图书 epub电子书官网

  • 《科学图书馆 从牛痘到抗生素 探索疫苗与药物》(英)巴拉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科学图书馆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作者】(英)巴拉得著【丛书名】科学图书馆【页数】63【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ISBN号】978-7-5439-5300-0【价格】18.00【分类】药物-普及读物-疫苗【参考文献】(英)巴拉得著.科学图书馆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图书封面:《科学图书馆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内容提要: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从古代草药配方到最新流感疫苗的令人惊异的医药发展历史。为什么古埃及人往伤口上放发霉的面包?鳄鱼血和青蛙皮中含有抗生素吗?什么有些药物被称为“神奇的子弹”?《科学图书馆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内容试读科学图书馆探索疫苗与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迟文成丛书主译谢军译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谢军译.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3(科学图书馆·连锁反应)ISBN978-7-5439-5300-0I.①从…Ⅱ.①凯…②谢…Ⅲ.①疫苗一普及读物②药物一普及读物V.①R97-49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12)027624号ChaiReactio:FromCowoxtoAtiiotic:DicoverigVaccieadMedicieHarcourtEducatioLtd.2006FromCowoxtoAtiiotic:DicoverigVaccieadMedicieyCarolBallardUderlicecefromCatoeGloalLiraryLimitedCoyrightitheChieelaguagetralatio(Simlifiedcharacterrightoly)2010ShaghaiScietificTechologicalLiteraturePulihigHoueAllRightReerved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图字:09-2010-174责任编辑:杨建生美术编辑:徐利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与药物[英]凯罗尔·巴拉德博士著丛书主译迟文成谢军译出版发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地址:上海市长乐路746号邮政编码:200040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印刷:常熟市华顺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40×9701/16印张:4版次:2012年3月第1版2012年3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439-5300-0定价:18.00元htt://www.tl.com目/录4主译的话6从敷石膏到挽救生命8现代医药之前12首个疫苗16微生物的重要性24预防感染28开发药物32杀灭微生物40现代疫苗46现代抗生素50今日预防感染54目前的研究58大事年表60科学家小传63译者感言主译的话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不仅在加速改造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而且也在不断破解着我们自身机体的奥秘。我们不停地向自身机体索取,就像让机器不停地运转一样来完成我们的目标。但是,你是否像了解机器一样了解你的身体呢?生命是怎样运行的?疾病是怎样发生的?治疗的本质是什么?机器出了故障,总会有工程师把它修好,那么人的机体发生了问题,医生们是否也都会把它解决了呢?也许世界上没有多少医生敢承诺病人一定会有健康长久的生命,但是一代又一代医学科学家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医药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医学技术的发明、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经为人类医学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20世纪是信息科学的时代,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当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时代”,人类对于生命运行规律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将一一被刷新。“连锁反应”系列丛书从英国海尼曼图书馆引进,共有6个分册:《从显微镜到干细胞研究一—探索再生医学》、《从笑气到面部移植一探索外科移植手术》、《从海胆到多利羊—探索克隆技术》、《从牛痘到抗生素—探索疫苗和药物、《从孟德尔的豌豆到基因指纹法—探索遗传》、《从DNA到转基因小麦一探索转基因食物》。丛书简要地介绍了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历次重大进步和发展过程。每一分册都是一部编年史,以时间脉络向读者阐释该领域的每一次发现或每一项发明是怎样引发出一连串的技术突破,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书中大量地记录了那些伟大的医学科学家和医生们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取得了怎样的突破,通过不懈努力在各自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他们为困难重重的医学科学探索之路点亮了一盏盏明灯,从而为人类医学知识宝库的不断扩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套系列丛书无疑是难得的科普读物,同时也是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食粮。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委托,我组织并翻译了本套系列丛书。翻译过程中,曾无数次地伴随着医学研究上的失败而心情沮丧和取得重大突破时而拍案惊喜。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每位译者都本着科学严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原著中的精髓奉献给读者。本系列丛书对于普及青少年医学和生命科学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因此,本人不惭,代表本套丛书读者向英国海尼曼图书馆及引进该书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致以崇高的敬意!迟文成2010年2月于沈阳从敷石膏到挽救生命你还记得上一次跌倒摔破膝盖的事吗?它可能很疼,或许会在随后的几天感觉不舒服。可是,你往往会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伤,不是吗?然而,我们现在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伤曾经一度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在回到膝盖上的那个伤口…你能否记得是如何处置那个伤口的吗?或许,你会用手把血抹掉,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你很可能用过无菌巾、消毒膏或者消毒喷剂,还可能会在伤口上敷上石膏或者药物。但是,在发明消毒剂和在知道必须要清理伤口之前,人们是如何处理伤口又是如何发现清理伤口的重要性的呢?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能迅速并且轻易地处理这类伤口呢?或许你听说过孩子们在接种疫苗以预防多种疾病,或者听说过人们在去遥远的国家旅行之前需要接种疫苗,甚至你可能亲身接种过疫苗。接种疫苗能够预防一些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恶性病。但是,在发现疫苗这名11岁的男之前,人们是如何做的呢?是什么使人认识孩膝部受伤,但是,到疫苗能预防疾病,人们当时又是如何实践只要伤口保持清洁,那些创新性想法的呢?在他们早期进行的实受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很小。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本书将讲述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实验,以及由此发现的第个疫苗。本书还将介绍一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药物的发展。6···试读结束···...

    2022-10-06 科学图书馆英语 科技图书馆小说

  • 《音乐表演艺术探索》郑磊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音乐表演艺术探索》【作者】郑磊著【页数】222【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03【ISBN号】978-7-5472-7522-1【分类】音乐表演-研究【参考文献】郑磊著.音乐表演艺术探索.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03.图书封面:图书目录:《音乐表演艺术探索》内容提要:本书共15章,内容包括:音乐表演艺术概述、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音乐作品的形式、音乐作品的风格、现代音乐美学理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智、音乐表演中的直觉与想象、音乐表演心理中的临场心理调控等。《音乐表演艺术探索》内容试读第一章音乐表演艺术概述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比如绘画,画家做完一幅画,就完成了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就可以供人观赏。文学作品也是一样,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一经完成就可以直接和读者见面,也无须任何中间环节。而包括音乐在内的表演艺术则不同,它们都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如果进一步研究音乐和其他表演艺术还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除了它们在艺术材料和种类特性上的不同之外,那就是音乐是一种更加离不开表演的艺术。在这一点上,音乐与舞蹈比较接近,而与戏剧有所不同。戏剧,即使在未上演的情况下,也还有作为戏剧文学的脚本存在,读者可以通过剧本来展开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戏剧的审美体验。而音乐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记录音乐的乐谱,不同于记录语言的文字,它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符号,除了极少数音乐专门家可以通过阅读乐谱产生内心听觉之外,广大的音乐听众是不可能从乐谱中获得任何审美体验的。即使是音乐专门家也不能仅仅依靠阅读乐谱来欣赏音乐,因为实际演奏出来的音乐与内心想象的音乐毕竟是很不相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音乐不仅是表演的艺术,而且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表演的艺术。第一节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第一度创造的成果一音乐作品的表演,从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顾名思义,音乐表演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它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须把第一度创造的成果一音乐作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就是说,在进行音乐表演·2音乐表演艺术探索时,首先要对第一度创造的成果,即以乐谱为存在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准确的解释,并以此作为表演创造的依据,这是在研究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时必须首先注意到的。然而,音乐表演既是作为第二度创造,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第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它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独特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尽管音乐表演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原原本本地按照乐谱进行表演,就能够很好地完成音乐表演的使命。如果做这样的理解,那就不仅降低了音乐表演的价值,而且可能导致音乐表演这一创造性事业的取消。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条件下,能够演奏音乐的机械装置已经出现,然而人们之所以仍然喜爱由活生生的人所进行的音乐表演,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由具有个性的人所进行的创造性表演。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严格说来,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不过是一个乐音符号序列。而把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乐,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就要依靠音乐的表演。如果没有音乐表演,音乐作品永远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而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在其所著《论指挥》一书中说:“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当代指挥大师卡拉扬也曾说过:“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或许有的作曲家会对这一点提出异议,特别是某些现代作曲家喜欢把乐谱写得非常详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尽可能地用各种符号和术语标记出来,他们的主张正如同斯特拉文斯基所说:“我们并不希望对我们的音乐有任何所谓的演绎,照着音符演奏,既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就行了。”然而,这种主张正如科普兰所批评的那样,不过是一种“作曲家非现实主义态度”的表现。我们必须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没有办法记录出音乐的内在律动和微妙变化,更没有办法记下蕴涵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无论哪一位作曲家写下的乐谱,都与他们的生动乐思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而要使这种距离得到弥补,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展现,这一切都有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当代德国指挥家瓦尔特曾经深刻地论述过这一问题,他说:“当我们为别人,为‘别第一章音乐表演艺术概述·3·个’作品去服务的时候,充任演奏家的‘我’必定消失而无声无息吗?…回答只能是生动截然的‘不’!”他举例说:“就拿弹奏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五‘皇帝’)来说吧!钢琴家要全神倾注于贝多芬的天才创造,丰满地颂达音乐中赞美的格调,并不意味着叫演奏家去俯首唯命,相反,当具备这样的条件,即演奏家本人心血倾注,才干高度集中发挥,作品的意图构思才能显现,不然怎么能传达作曲家苦心之中的那些热情、美妙、忧伤和期待呢?”瓦尔特总结说:“演奏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传达该作品”,“只有伟大的个性才能明显揭示伟大的创造”。这些话可以说是阐明音乐表演再创造的至理名言。对于音乐表演再创造的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杰出的表演创造,可以通过探索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强调作曲家创作中的积极因素,使作品的精华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C·P·E·巴赫曾经谈道:作曲家写下的音乐作品,如果让“一个洞察力灵敏的、知道什么是成功的演奏的人演奏这些作品,作曲者就会惊讶地发现他的音乐中竟会有以前他不知道的、不敢相信的东西。”他还说:“实际上,出色的演奏甚至能提高中等水平作品的水平并使之受到人们的赞赏。”这一点不仅是音乐表演,而且也可以说是各门表演艺术的共同规律。俄国文艺批评家谢洛夫曾说,演员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作者所想的,此外,演员所说的一切好像是他自己的即兴,所有这些思想感情都是一瞬间在他身上出现的。演员的演技完全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并且补充了新的诗意,这样,所体现的思想可能甚至在戏剧创作时都没有这样完美。”总之,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有可能通过表演者的创造,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正是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之所在。·4音乐表演艺术探索第二节音乐表演艺术的作用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从而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并进而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音乐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造的再现环节,在准确、完美并富于创造性地表演作曲家的作品的同时,又可以使作曲家通过表演出来的实际音乐,检验和校正自己的创作构想,并从听众的反馈中了解作品的社会效果,以改进自己的创作。历史上有许多音乐作品,通过表演者的杰出创造,在首演之后立即为当时的听众所接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有许多作品是在作曲者和表演者的密切合作下,经过反复加工修改而臻于完善,成为不朽的历史名篇。苏联杰出的小提琴家奥依斯特拉赫对于米雅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所做的贡献,突出地体现了表演者对音乐创作所起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许多表演艺术家自觉地把推动当代的和本民族的音乐创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取得世界性的声誉之后,仍兼任新日本交响乐团的指挥,并多次亲自指挥日本作曲家新作的首演。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以及我国许多民乐演奏家也以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琵琶、二胡及其他民乐新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有许多早已被淹没在历史沉积中的音乐作品,由于杰出指挥家与表演家的发掘与演奏而重放光彩。在西方,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门德尔松在1829年指挥上演巴赫的《马太受难乐》这件事了。这次演出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不仅在于它复活了一部音乐作品,而且还在于在巴赫逝世一个世纪之后,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他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价值,从而确立了巴赫在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章音乐表演艺术概述·5·崇高地位。而巴赫在此之前,除了他曾活动过的几个地区之外,几乎是不为世人所知,他只不过是一个教会的管风琴手而已。这次意义重大的演出,还引起人们对古代音乐的关注,在西方掀起了一个重新整理、出版和演奏古代音乐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在中国,音乐表演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人所共知的。具有悠久历史和很高艺术价值的古琴音乐,如果没有历代琴家的传谱和加工,没有当代演奏家寻根求源的打谱演奏,这种稀世之音就可能早已湮灭,它独有的深长韵味和含蓄致远的美也不会为世人所知。音乐表演的地位和作用还表现在对于音乐听众的巨大影响方面。音乐表演虽然也有表演者自娱的功用,然而从本质上说,任何音乐表演都是以把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为目的的。许多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非常重视和听众的联系,他们把这种联系看作是使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著名歌唱家多明戈1988年访问中国期间,有记者问他的歌唱之所以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时,他说:“这是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我应该说,我非常喜欢听众,我知道听众喜欢什么。成功的真正原因我虽然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一点,我非常喜欢我的听众,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明戈的话说明,对于一个音乐表演者来说,热爱并且了解自己的听众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的音乐表演者必须考虑听众的需要,善于倾听来自听众的呼声,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表演,使之更好地为听众服务。然而,这种以音乐表演为手段的服务,却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和迎合听众,相反,音乐表演者既然是美的艺术的创造者,听众是通过音乐表演来欣赏音乐的,那么,音乐表演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培养听众的艺术鉴赏力、提高他们音乐审美水平的使命。表演曲目的选择对于充分发挥音乐表演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表演者一方面必须考虑听众的爱好与要求,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有责任不断丰富和扩大音乐表演曲目,拓宽听众的音乐审美领域。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曾说:“表演节目的局限性和无意义地炫耀技巧,会造成听众注意力的迟钝和对创作新事物不感兴趣。表演如果总重复保险成功范围内的节目,这种做法本身就会引起听众的听觉和意识的懈惰。”小泽征尔曾谈道:“既不能不考虑听众,也不能一味6音乐表演艺术探索讨好。尽编排一些合乎群众口味的曲目,那就毫无意义了。观众有两千几百人,其中总是有百分之几的人想来听新作品的。”小提琴家海菲滋也说:“曾有人要我在每次音乐会上都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或贝多芬的《伊斯兰教托钵的合唱》,但我实在不能总演奏这两首曲子。我担心如果节目让听众来决定,那节目将会太通俗了,而且听众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些话都是讲得很有见地的。就音乐表演的格调与趣味来说,音乐表演者既可能以格调高尚、趣味纯正的表演来培养听众的审美鉴赏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可能以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表演把听众引到相反的方向。拉赫玛尼诺夫说得好:“不要在平庸的或是不高尚的音乐上浪费时间!要引导听众在空洞无物的音乐垃圾的大沙漠中寻路,生命是太短促了。”音乐表演者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音乐表演的作用将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试读结束···...

    2022-10-03

  • 《素描肖像画探索 神经科学者 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陈文庆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素描肖像画探索神经科学者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作者】陈文庆著【页数】76【出版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11【ISBN号】7-5500-1198-4【价格】30.00【分类】肖像画-素描技法【参考文献】陈文庆著.素描肖像画探索神经科学者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11.《素描肖像画探索神经科学者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内容提要:这是一本具有素描肖像理论研究的书,作者通过阐述素描肖像的生态学基础,运用上百张画作展示素描肖像画的技巧,并通过技巧分析论证出:按照片临摹的人像画不是肖像画,同时指出长期从事肖像画的画家如何避免走工匠之路。作者论点深刻、见解独特,书中还收录了一部分纸上油画肖像,是作者的独创之作。本书印刷精美,图片清晰有说服力,国内外少有类似书藉。《素描肖像画探索神经科学者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内容试读素描肖像画探究神经科学者·画家与素描肖像的对话陈文庆著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ALSIAFROULITERATISEMDAH1PPISS一·素描肖像画是绘画的基础3·素描肖像画是绘画的基础绘画是一门科学,肖像画要求的科学水准就更高。在我接触到的肖像画书本中,主要是以画为主。有关素描肖像画理论研究类的书很少并且是非常不完善的,大部分书都多强调技法,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肖像画的生态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却很少,但这是肖像画最重要的一面,也是科学性的主要部分。在肖像画的技巧方面,过多强调绘画技法,对于很多和技巧有关的重要问题极少讨论,会导致有些绘画技法走向歧路,甚至充满匠性之味。只有更深入地对绘画肖像的理论作研究,才可使肖像画达到一定的水准避免4素描肖像画探究SUMIAOXIAOXIANGHUATANJIU一·素描肖像画是绘画的基础5工匠气。在西方很多地方都有画家在从事肖像工作,法国的蒙马特小丘广场是近二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画家聚集之地,很多名画家也在此生活,很多印象派大师也曾在此活动和工作过,当今的小丘广场由于法国政府的重视已纳入巴黎市政府的管理,只有通过考试和考核合格者才可取得工作权。从画家的绘画技法看,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水准,只有极少数水平很低,从理论上看,不少画家对素描肖像的理论知识匮乏,为此应着重于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什么是肖像画?当前在肖像画销售和拍卖市场上,甚至在有些书本中,概念模糊不清,把有些按照肖像照片临摹所画的照片画也混为肖像画一谈,这是不对的。如毛泽东肖像画,绝大部分都是按毛泽东的肖像照片临摹所绘的人像画。肖像画和按照片所画的照片画是完全不同的,肖像画具有画家和所画对象两者心理活动及情感互动,也就是两者的感受问题。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并随时发生改变,这一些都共同表现在肖像画中,故肖像画要求的科学水准是相当高的。当下我们处在科学高度发展时期,应懂得科学在绘画中的价值。我们所处的时代远远优于前人,我们接触的知识和感受到的知识都多于前人,我们应利用现有的绘画材料、新的道理和思路,实现绘画的创新和发展。只有科学才能给人类带来发展和进步,没有科学是没有发展的。按照片所画的肖像画是机械的、刻板的、缺乏活性的,一张照片只反映摄影者对于对象的一刹那摄影时的感受。画家按这张照像再画成人像,只是照片人像的临摹,同时也很难在画中完满地反映出照片上的特点,因为照片上反映的只是摄影师的感受。肖像画反映的是画家和所画对象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心理活动的互动(即感受互动),画家应不断努力才可达到最高点,这也是肖像画要求最精髓的一面。由此可见肖像画和人物画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不应归类于人物画之类。肖像画要求写实,应准确表达面部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同时要更深刻地刻画对象的心理活动状态。6|素描肖像画探究SUMIAOXIAOXIANGHUATANJIU经过一段时期的素描肖像画训练,有利于画家能准确地画出一个形状,更增加绘画的科学水准,也就是说如实反映,不断进步和创新。西方的画家,特别是名画家都有非常好的肖像画作品,可见画好肖像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画家不能准确地描绘出一个形状,不能算是个好画家。评价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时,不能仅凭以一两张画,而应以同一个画家较多的系列肖像作品为准,才能全面地看出画家的肖像画创作水平。在一个画家的一系列肖像画中,在优秀的画家中,每张肖像画都能充分地反映出对象的心理活动状态并能表现其不同的特点。如果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作品反映出来的肖像画内心状态和姿势非常相似,好像一家人似的,大同小异,这样只是表现出画家所设计的···试读结束···...

    2022-09-07 肖像画怎么画 肖像画 人物 简单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