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华系列5册+教育家叔本华

    【书名】叔本华系列5册+教育家叔本华【作者】叔本华,尼采【格式】#eu#moi#azw3#df【分类】#哲学#思想#套装#叔本华【简介】套装包括:叔本华著《人生的智慧》《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叔本华哲言录》以及尼采著《教育家叔本华》共六册。...

    2024-06-07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哪个译本比较好

  • 叔本华人生哲学(关于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介绍)

    叔本华人生哲学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是悲观主义的,他认为世界是充满痛苦和欲望的世界,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盲目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推动着世界万物的发展。意志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痛苦的根源。意志的本质是欲望,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人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减少痛苦。减少痛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减少欲望,二是超越意志。减少欲望可以减少痛苦,但不能根除痛苦。超越意志可以根除痛苦,但很难做到。叔本华认为,艺术和伦理是超越意志的两种途径。艺术可以让人们暂时忘记痛苦,伦理可以让人们克制欲望。然而,艺术和伦理都不能彻底超越意志。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彻底超越意志,获得真正的幸福。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影响了尼采、弗洛伊德等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也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一个悲观主义的哲学体系,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虽然人生是痛苦的,但人仍然可以找到幸福。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幸福不是来自欲望的满足,而是来自欲望的克制。幸福不是来自财富、权力或名誉,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2023-12-21 亚瑟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亚瑟叔本华名言

  • 叔本华哲学经典pdf套装共5册|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叔本华哲学经典df由著名学者叔本华撰写。CogitivePower-SchoehauerPot》、《CocetualPower-SchoehauerEay》共5卷。关于叔本华哲学经典的作者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出生于波兰,曾就读于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来自耶拿大学。1818年,他出版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主要著作有《论自然中的意志》和《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叔本华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尤其是尼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叔本华的著作仍然是哲学教师、学生和社会思想家的必读之书。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概念力量——叔本华散文集》精选叔本华散文集11篇成书。在这11篇论文中,有《存在的空性论》、《性的形而上学》和《论女性》。《论天才》、《论自杀》等名著体现了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精髓。叔本华经典哲学导论《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叔本华散文集》是叔本华著作的经典之作,本书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可以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研究叔本华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生活的智慧——叔本华随笔》以优雅的风格和优美的笔触描述了作者的人生观。讨论的内容涉及“什么是人格”、“一个人能有什么”、“地位”、“世间之痛”和“人性”,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并且每个人都会思考。这些纷繁复杂、众说纷纭的世俗人际关系话题,经过师父深入透彻的讨论,变得简单明了,话题几乎是荒芜。这本书在如何快乐地生活上激发并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张尚德翻译的《人生智慧》有其独特的特色。译者在正文前加长序言,参考权威资料,详细描述叔本华的生平、作品和思想,使读者能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理解叔本华的思想。ZUI的翻译用尽可能接近普通读者的语言和语气进行解释。书中关于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的充实快乐的思考是每个人都面临的话题,所以推荐给广大思考人生的朋友。爱与生活的苦恼部分目录1、性哲学性欲的核心爱情的激情爱与恨爱情婚姻和婚介爱情是生命解放的叛徒关于男性性倒错的两个谈话《性的形而上学》补编3、谈禁欲对禁欲的致敬禁欲的进展圣人...

    2022-05-13 叔本华哲学经典(套装共5册) 叔本华哲学经典在线阅读

  • 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屈理兵,彭腾跃,赵钧,黄琬璐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作者】屈理兵,彭腾跃,赵钧,黄琬璐作【页数】273【出版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02【ISBN号】978-7-5689-1938-8【分类】叔本华(Schoehauer,Arthur1788~1860)-主体论-思想评论【参考文献】屈理兵,彭腾跃,赵钧,黄琬璐作.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02.图书封面: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内容提要: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又被称为主体哲学。本论从叔本华主体的四个维度,即意志之“自我”作为先验认识主体、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主体、作为审美主体、以及作为自由、道德与虚无的主体四个维度揭示了叔本华的主体理论。本论的特点在于深度挖掘了叔本华主体理论的建构基础,揭示了叔本华的主体如何从经验的表象逐步走向意志的自在,最终走向虚无的澶变过程,这对从事叔本华哲学研究的人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以适合于一般大众了解叔本华哲学。《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内容试读导言从绝对主体到纯粹主体叔本华意志哲学中的“单一思想”叔本华在晚年对自己的哲学有个总的评价:“很少有哲学体系如我之哲学这样简洁明了、构成因素稀少,以至于它能一目了然地被人接受和理解。”①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序言中,叔本华强调该书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单一思想”,这个单一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②。然而,究竞什么是这个“单一思想”呢?叔本华并没有予以明确回答。这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两个问题:第一,叔本华在该书乃至其全部的著作中,是否只是要表达一个“单一思想”?第二,如果诚如作者所述,只是表达了一个“单一思想”,那么这个单一思想究竞是什么?这第二个问题还会引发另一个问题:这个单一思想是否就如叔本华宣称的那样,就是“哲学”这门学科所寻求的东西呢?这两个问DSchoehauer:ParergaadParaliomea:ShortPhiloohicalEay,TralatedyE.F.J.Paye,Volumeoe,Oxford:ClaredoPre,1974,.129.②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页。。1·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一题在叔本华思想的研究者那里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单一思想,而是某种思想体系。它的代表人物是彼特·威尔森(PeterWele),他在《叔本华的主体理论:其先验哲学,人类学和自然哲学的基础》一书中认为,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所表达的不是一个“单一思想”,甚至也不是一个“系统的思想”,而是一个由哲学四科目(认识论、自然形而上学、美学和伦理学)构成的一个彼此阐释的有机组织而已,这个有机组织之所以得以形成,正是基于其关于主体的理论。①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诚如叔本华所言,该书所表达的只是一个“单一思想”。这一观点以鲁道夫·马尔塔(RudolfMalter)为代表,他在《一个思想:叔本华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叔本华主要的哲学思想正是要表达一个“单一思想”,这个“单一思想”就是“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认为,获取自由乃是“叔本华哲学的主题”②。英国著名的叔本华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詹纳威(ChritoherJaaway)认为,从被主体所经验的表象世界与主体自身的内在本质看,即便鲁道夫·马尔塔的结论是成立的,但是从审美、伦理学等内容来看,尽管叔本华把它们分别标识为表象世界的“第二面”和意志世界的“第二面”,但严格来说,它们却与世界作为表象同时也PeterWele:SchoehauerTheoriedeSujekt:IhreTrazedetalhiloohiche,a-throologicheudaturmetahyicheGrudlage,Wurzurg:KoighaueNeuma,1995,S.11.2RudolfMalter:DerEieGedake,HifihrugzurPhiloohieArthurSchoehauer,Darmtadt:WiechaftlicheBuchgeellchaft,1988.转引自:Schoehauer,Philoohy,adtheart,NewYork:CamridgeUiverityPre1996,.8288.·2…导言从绝对主体到纯粹主体一叔本华意志哲学中的“单一思想”作为意志的思想是不相融洽的,借此断定叔本华在该书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能被视为“一个单一思想”①。与此相反,美国的叔本华研究专家约翰·阿特威(JohAtwell)主张叔本华所表达的只是一个单一思想。他说道:“这个双重性世界(笔者注: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只是意志之(自我)奋斗,为了在惊悚中消磨掉其内部的、自我分裂的本性,它要对自我有完全的意识,它会取消自我进而肯定自我,最终达到拯救。”②换言之,约翰·阿特威在一定程度上是赞成鲁道夫·马尔塔的“单一思想”论的,并大致同意其对叔本华哲学主题思想的论断。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达尔·贾逵特(DaleJacquette)也坚持认为,叔本华所表达的是一个单一思想,他指责克里斯托弗·詹纳威的观点是建立在不区分个体主体与实在整体的基本属性的一元论假设之上的,并进一步指出,叔本华在他多产的哲学论述生涯中,终其一生都从未动摇过对单一思想的建构。③通过对比上述两种立场的论据,结合叔本华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叔本华整个思想体系所表达的诚如其所宣称的那样,乃是一个单一思想。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他所表达的这个单一思想乃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的,它与“一个系统思想”所强调的“结构上的关联”不同,具有“最完整的统一DTheCamridgeComaiotoSchoehauer,ChritoherJaaway(ed.)CamridgeUi-verityPre,1999,.4-5.2JohAtwell:SchoehauerotheCharacteroftheWorld:TheMetahyicofWill,Berke-ley:UiverityofCaliforiaPre,1995,.31.3DaleJacquette:Schoehauer'ProofthatThig-i-ItelfiWill,i:KatiaReview,Volume12-2,2007,.83-84..3.导言从绝对主体到纯粹主体一叔本华意志哲学中的“单一思想”“要收回的东西”,①这当然包括他在第一版序言中所指出的他所表达的思想乃是一个“单一思想”的相关表述。他特别指出:在“多年的沉思”之后,所探索的仍然是他那单一思想的“四个分支”。②这些都是叔本华自己坚持其思想乃是一个单一思想的相关证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叔本华从早年到晚年所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彼得·威尔森和克里斯托弗·詹纳威反对叔本华思想是单一思想的论证。尽管彼得·威尔森不同意叔本华所表述的是一个单一思想,甚至也不承认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但他还是承认叔本华思想是一个“有机组织”,且这个有机组织是统一于其主体理论之中的。他否定叔本华思想是单一思想的根本理由在于:叔本华主要著作的四个部分表面看起来清楚明了,实则混乱而矛盾。③这表明他是根据叔本华整个思想体系中各部分间的一些互不融洽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例如他说叔本华关于自在之物即是意志的证明就是“有问题的”④。事实上,对叔本华关于“意志是自在之物”的论证是否成立的问题,学界也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不成立的,一派认为是成立的。⑤不过,这似乎与叔本华是否要表达一个单一思想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对此,约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2-14页。②同上,第15页。3PeterWele:SchoehauerTheoriedeSujekt:ThreTrazedetalhiloohiche,a-throologicheudaturmetahyicheGrudlage,Wuirzerg:KoighaueNeuma,1995.S.11.④ehd.,S.13⑤笔者认为,从叔本华先验哲学的角度看,“意志是自在之物”作为先验认识是圆融自洽的。参见:溥林、屈理兵:《叔本华论“意志是自在之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1期,第102-106页.5.叔本华主体理论研究一翰·阿特威指出,虽然叔本华在意志这个根本问题上缺乏有效的阐释,但其思想作为一个单一思想仍然是成立的。即便是彼得·威尔森本人在否认叔本华的思想是一个单一思想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叔本华思想体系中有一个贯穿始终且作为基础的东西,那就是主体。就后一点来说,笔者认为,在不违背叔本华创作意图的前提下,他否认的是以“意志论”作为叔本华的单一思想的观点,而间接地表达了以“主体论”为其单一思想的主张,至少承认了它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单一基础”。克里斯托弗·詹纳威反对叔本华思想是一个单一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主体的经验表象和主体自身内在本质在美学和伦理学上的不相融洽。对此,达尔·贾逵特指出:如果詹纳威是正确的话,那么叔本华通过个体意欲的行为在表象和实践中所致力拓展的关于身体的双重知识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从而就会破坏整个叔本华哲学体系的基石。他问道:一个个体怎么就不容许与整体有所区别?事实上,大多数哲学家都是这样做的。不仅如此,他还坚持认为叔本华的这个单一思想就是关于意志的思想①事实上,克里斯托弗·詹纳威本人也承认叔本华将其审美的思想作为表象的第二个方面,将其伦理的思想作为意志的第二个方面,只是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具有兼容性的。但是,这个“严格”怎么界定?难道就是他所说的,“最重要的最真实的叔本华哲学的特点是那种知识在一种(自我)拒斥中达到顶点的”。它表明,“认识的自我导致欲DDaleJacquette:Schoehauer'ProofthatThig-i-ItelfiWill,KatiaReview,Volume12-2,2007,.83-84·6…···试读结束···...

    2022-05-06

  •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df电子书下载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以生动的文笔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自我对人生的理念和生命奥秘的真知灼见向世人娓娓道来。台湾经典译本引进,宝岛畅销40年。书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者:[德]叔本华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译者:[台]刘大悲出版年:2015-4页数:275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丛书: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ISBN:978754842044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者简介: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内容简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德国亚瑟·叔本华创作的哲学著作,1819年首次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可被看作是全书的导论,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来看作全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认识论和“真”的问题。第三篇关涉“美”的问题,而第四篇是关于“善”和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叔本华思想主要受柏拉图、康德和印度佛学的影响。书中叔本华认为“理性”不过是意志的派生物,意志具有决定性...

    2022-04-08 康德柏拉图请介绍一下 康德柏拉图认为精神能力包括

  • [德]阿图尔·叔本华《人生的智慧》pdf电子书下载

    《人生的智慧》:10万+好评!真原汁原味!脱胎于1851年德文原版,还原叔本华的哲思经典!书名:人生的智慧作者:[德]阿图尔middot叔本华副标题:如何才能幸福度过一生原作名:TheWidomofLife出版年:2015-11-15页数:184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ISBN:9787556107155《人生的智慧》作者简介:阿图尔middot叔本华(ArthurSchoehauer,1788mdah1860)出生于德国但泽,双鱼座。父亲是一位富商,性格易怒忧郁,后因溺水去世;母亲是作家,与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坛名家熟识。21岁到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23岁弃医从文,进入柏林大学学习;30岁,他的旷世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响平平。对此,叔本华异常悲伤,ldquo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rdquo。63岁,他的封笔之作《附录和补遗》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这部著作),声名鹊起。靠继承父亲的遗产,叔本华一生过着隐遁的生活。1809年初,21岁的叔本华对歌剧女演员卡洛琳娜middot雅格曼一见钟情,然而女神却另有所爱。他情路坎坷,终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叫ldquo世界灵魂rdquo的卷毛狗。72岁,叔本华因肺炎死在餐桌上,他的临终遗言是:希望爱好哲学的人,能客观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叔本华死后,其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他说:ldquo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人生的智慧》内容简介:关于人生的幸福,早在1850年,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苦难是人生的主旋律,活着不过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而如何在夹缝中获得幸福则需要一定的智慧。《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流传最广的名篇,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哲学作品之一。在本书中,叔本华将决定人一生命运的因素分为ldquo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财富、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rdquo三个部分,以ldquo优美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rdquo娓娓道出了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独处和与人相处的哲学道理。自1851年首次出版以来,《人生的智慧》几乎已成为全世界每一个有学识的市民家中的必备书,被各个国家的读者奉为指导人生的ldquo圣经rdquo。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所涉及的题材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尤其适合大众阅读。正如叔本华在临终时所说:ldquo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rdquo本书就如一座灯塔,将使你获得终生受益的启发。...

    2023-01-05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