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中徽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

    日前,合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王俊峰、办公室主任何祖兰带领党员和职工代表,万小电党支部书记谢国华陪同合肥市社区,进四个贫困家庭。认真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并给每人发了500元慰问金,勉励他们克服困难,热爱生活。...

    2022-12-12 王俊峰 党支部书记讲话 王俊峰 党支部书记简历

  • 平说通识《少年经济》带孩子了解社会运转的底层代码|百度云网盘

    本课件来自评说通识《青春经济》,帮助孩子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密码,从学习规划零花钱到培养经济思维、创业精神、投机能力、健康的财富观。用孩子容易接受的语言讲述经济,将专业理念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财富观。屏幕截图202201191600223375.g(30.33KB,下载次数:9)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百度云网盘]评说童话《青春经济》教孩子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代码2022-1-1916:00上传...

    2022-12-11 财富观简论 概述财富观

  • 《华章书院-全国高校经济金融类一流本科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百度网盘下载

    目录[00001]2021全国高校经济金融类一流本科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m4官方9999《华章书院-全国高校经济金融类一流本科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赏金猎人会员专属高佣,私聊萌萌加入赏金猎人会员开启快速合买任何课程,所有加密课都可以筹如何确认自己佣金比例?专属佣金以后台实际显示为准,默认佣金可在右上角查看...

    2022-12-08 高校经济 课程思政心得体会 经济学 课程思政

  • 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百度网盘下载

    梳理加密货币历史,剖析价格上涨原因,盘点重要影响因素,介绍加密货币技术基础,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央行数字货币。...

    2022-12-08 数字货币的逻辑 数字货币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 平哥系列《平说通识:少年经济》|百度网盘下载

    用孩子容易接受的语言讲经济学将专业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财富观...

    2022-12-07

  • 9527 马云 创业案例分享-母婴社区妈妈说的成长之路

    资源简介:资源大小:136MB“马云创业案例共享:母婴社区母亲说的生长之路(全集视频)”有关介绍“母亲说”的开创人马云先生具有多年互联网及通讯范畴成功经历。他兴办的母婴社区"母亲说"致力于为我国乃至全球华人的母亲供给一个持久记录孩童生长进程、共享育儿经历、以及感悟身为人母的无限高兴的网络社区。与传统的We●0的母婴社区比较,母亲说有何不一样?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中,“母亲说”又怎么投合与搏击?lt案例...

    2023-02-09 成长之路 马云在线阅读 成长之路 马云在线观看

  • 廖墨香-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法讲座百度云下载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廖默祥,教授,1933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分配到天津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大学科技分院、天津工学院、南开大学工作在人体科学研究等单位,讲授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高等数学和易学课程。1984年夏,在天津理工大学某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被中央电视台拍成新闻片段,在全国播放。2002年8月应邀参加“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他的英文论文“SeveralMathematicalAchievemetiAcietChia”有幸获得大会组委会的认可,并在小组会议上做出了贡献。英文学术报告被收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论文集。先生。廖默祥曾任天津南大运工高等学校副院长兼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班客座教授大学,世界自然科学院研究员,客座教授。天津魔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北易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管理科学院企业发展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导师、终身名誉院长,全国易学专业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大学“易经研究联盟”高级学术顾问。标题="廖墨香-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百度云下载图解"alt="廖墨香-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百度云下载图解"gt为弘扬易学文化,廖先生吸纳了一批热爱易学及其他传统文化,德才兼备,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以上在数十年的易学研究中,形成了以弟子为核心的“华北”。易学研究中心”。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育人重德为先,鼓励学生学易为先,以人为本,修身养性,善用学术资源,始终怀着报国报国之心,为社会多做贡献,并以“立德、进取、团结”六字方针为校规弟子们,我们将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学术方面,廖老师强调要打好易学的基础。他亲自为弟子传授《易经》、《易经大传》和《六言纳迦法》,并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三年来,举办了11次“易经正解”学术研讨会。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廖老师亲自介入,悉心照料。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多年来,廖老的弟子们发表了多部易学著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撰写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有的在易学的高层领域进行了探讨。例如:副总工弟子陈薇在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发表论文《周易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湖南中学教师出身的弟子刘德才发表了《紫微杏香优生》。本书取材于易学等传统文化。邹家华等中央领导题词;著名军旅画家、天津弟子、原武警天津总队师级干警杨雷鸣30年来发表多幅作品。天津《渤海早报》以同样的“形象类比”思维,在2014年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2012年出版《同济经世与养生》一书;在其留美学生的帮助下,《易里》、《书书》等5部作品被译成英文在美国洛杉矶出版;湖南弟子王本佑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根据《周易》和《道德经》的原理,发明了“中国极”的理论,并正在进行科学论证。如果成功,将为国防信息等重要领域做出贡献。天津弟子马川出版了《铁板神术》、《少子神术》等三部高水平的周易术书。河南弟子朱铭获出版了20部关于先人遗书的蜀书、伊犁、黎文化著作。沉阳农学院现任博士生导师陈延吉教授从事果树栽培研究。利用所学易、理、六官等知识取得科研成果,并在中国《农业学报》上发表。本科毕业的学生邓朝晖(正熙)长期研究中国姓名文化,具有扎实的国学基础。他从场论的角度发明了“韩义昌数学”,运用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预测和预防人类残疾、精神障碍等疾病。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写了《汉义姓名字段编号正确解释》一书几十万字。高级地质工程师李庚尧,结合长期野外工作,对山水、地形、气的研究,撰写了环境地理学数十万字。研究生规划师程俊,出版了中国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北邑”志愿旅游规划工作,受到当地有关部门表扬。博士毕业弟子杰卓、许漫。博士学位,毕业于哲学系的姚冰辰,撰写了多篇论文。弟子许昕、田野、蔡静、孟贤才、李仁贵等均发表了易学著作。颇有名气的苏国生,着有不少盲人命理书籍。书法家皮恩成、田茂森、刘汉国、王晓斌等人作品众多,家喻户晓。此外,其弟子周第斌以廖先生早年所著《周易预测指南》和《周易与近代经济预测》的原理为基础,发展了理论体系,创立了《国学写作业务》。分析软件系统”和“前向智能数控管理系统”。》.弟子张连天、马焕奎、孟立久、薛平彦、李英俊、赵克、于普光、刘长华、徐震、宋国元、马军、王浩贤、吴清谦、刘亚松、杨清亮、刘卫东,他们的水平很高,写了很多论文。至于曾登上大学讲台讲学国学的弟子,如: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谢禄铭,在讲学国学和学科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中国国学研究院院长杨凤元在清华大学讲学国学养生,北京大学周易校长班主讲师张以少。刘文元长年在北京华夏儒学和中国书院讲学。学生姜云熙博学多才,能文能诗,现任“北艺”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不求报酬,完全自愿地努力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南京师范大学、广东中山大学讲学易学,应邀参加海峡两岸周易论坛,并作专题报告和现场演示,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2014年应邀参加法国易学学术会议并作演讲。计划2016年12月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研讨易学讲座。先生。“北一”现任副总裁杨六德,儒释道通晓。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的蒋俊豪。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论文多,为“北一”做了大量工作。弟子还有田野、高栓祥、傅惠臣、许昕、赵月祥、姜山、曾雨琦、张怀文等,他们在“北仪”刚成立时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标题="廖墨祥-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百度云下载图1"alt="廖墨祥-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百度云下载图1"gt课程大纲廖默祥-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8.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义_7.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6.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5.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4.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3.m4廖默祥-易经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2.m4廖默祥-周易现代经济预测技术讲座_1.m4六腰八卦...

    2023-02-09 周易 易经 区别 周易易经如何入门

  • 经济增长质量论坛 第4辑 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第4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作者】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副主编【页数】246【出版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05【ISBN号】978-7-5604-4526-7【分类】中国经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参考文献】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副主编.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第4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05.图书目录:《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第4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内容提要:《经济增长质量论坛QEG(第四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选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系列讲座的精彩研究性文章进行整体编排,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关于宏观经济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章设计编排,针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经济增长质量论坛QEG(第四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共分四个部分:政府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新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市场与高质量发展等。《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第4辑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内容试读第一编政府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第一章新中国70年“国家规划”的历史演变、效果评价和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考察◆第一章新中国70年“国家规划”的历史演变、效果评价和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考察辛伟摘要“国家规划”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经过计划经济时期、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发展时期,中国“国家规划”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本章分析了国家规划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总结了13个五年计划和规划在发展背景、目标内容和决策模式上的演变。通过设定指标来计算不同时期计划和规划的实施效果,发现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和规划的发展绩效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关键词五年规划;文本分析;历史演变;效果评价一、引言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来源于国家规划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贯串整个经济体制演变的主线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系。山市场与规划相互辅助,规划的滤波器和稳定器效应能够减弱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波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为稳定。用五年计划的形式发展国民经济体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国计划体制经历了发展、停滞、衰弱的过程,但后来又经历了重新改革和复兴的过程;五年计划本身经历了从越位到缺位,再到归位的转型过程。313个五年计划和规划经过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的发展,日趋成熟。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五年计划本身也发生了转型,中国计划体制改革没有走从计划至上到计划无用的道路,而是走了一条计划转型的道路,进行不断地适应性转型。相应的五年规划在目标的制定、决策的模式上不断完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从复制苏联式规划向基于中国实际发展状况的规划转变。“一五”到“五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我国的计划制定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六五”到“十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更强调将社会发展纳入计划中来,从“十一五”规划开始的三个五年规划将权力进一步下放,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规划转变,以宽松可浮动的规划目标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经济…3◆经清增:爱堂输擅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五年规划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经济干扰器向经济稳定器的转变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产生平抑作用,降低波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此外,五年规划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重大作用,它是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长计划向发展规划的演进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而五年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完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二、“国家规划”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机制尽管经济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经济转型,但国家发展规划的核心保存了下来,并且作为政府在战略政策协调、资源动员和宏观调控上努力的方向。6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规划的制定和演变,规划的建立为经济增长设定目标,为解决因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和外生冲击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的情况提供了长期的目标导向。与相机抉择结合,“国家规划”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和稳定发展的滤波器。由于规划指导方针和指标设定上的差异,不同时期的“国家规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不同。“一五”时期的五年计划以稳中求进的原则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进行调研和考察,具有规划和指引长期经济发展道路的作用。“二五”计划至“五五”计划基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原则,缺乏充分调研,在目标设定上存在冒进和偏离,计划经济下目标的非理性使经济发展效果与预期存在偏差。改革开放之后,五年计划的制定回归理性,指导原则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事求是”转变,计划执行效果不断提升。(一)稳定发展道路,熨平经济波动首先,以发展目标稳定长期发展道路,实现发展结果的理性预期。一方面,国家规划的制定包含一系列复杂而周密的准备工作,不同部门的前期调研和讨论为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事前预防机制,保证了规划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现实性。五年规划在发展目标和方式上的继承保证了发展道路的稳定性,提升了规划的权威性,为不同部门的规划执行提供了稳定的心理预期,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保障了规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中期评估为规划的发展和执行提供了纠错机制,为应对和解决外生冲击提供了缓冲地带,辅以指导性的灵活目标管理制度,使规划的发展呈现出稳定而不僵硬、灵活而不松散的特征。通过建立良好的理性预期和管理制度,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助推作用,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了主客观层面可能造成的经济波动。其次,以经济指标辅助市场发展,平抑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渐取代政府成为调节和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式,以供需和价格机制为核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最大化经济效益的能力和目标。但规划的制定和施行与市场机制并不矛盾,合理的规划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失灵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经济处在波动中时,国家规划以调整经济指标来抑制或鼓励投资的方式起到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以既定的量化指标和适当程度的行政干预熨平经济波动,以有计划的资源投放实现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从而补偿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损失。最后,国家规划为新政策提供试验基地,降低政策实施风险。规划在的运作过程中,是确定政策优先顺序的推动力,是政策调整的界限,是授予机构权力的依据,是决定各级政府之间权力分配的关键。)五年计划和规划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有目的性地对新的政策工具给出分散化的试验空…4…第一章新中国0年“国家规划”的历史演变、效果评价和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考察◆间。⑧改革开放以来的五年计划和规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于新政策的试验性操作将政策效果反映在特定区域,以结果乐观与否作为是否全面推广的标准。这种试验模式将新政策可能存在的负面效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观察政策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冒进的风险,避免因政策失误而导致的经济波动和社会损失。(二)建立量化指标,提供晋升激励国家规划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对地方官员提供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来实现的。地方官员的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效果直接相关,地方官员的政绩直接体现在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而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和评价则需要量化的指标和数据,各地区的地方发展规划均建立在国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因此,国家规划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为行政系统提供人事晋升激励和相关约束,促进地方官员为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首先,国家规划为人事晋升提供正向激励。国家规划通过明确五年发展期间的重点发展目标和领域以及它们的具体数量指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为官员提供明确的执政方向。体现政绩的任务完成度与晋升机会相匹配,这要求官员提升执政能力和效果。以经济目标完成度作为晋升的正向激励,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是国家规划以官员晋升为中介促进发展的一个作用机制。其次,国家规划以逆向指标对地方官员提供反向约束。正向指标是考核官员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而逆向指标的反向约束作用则从非经济指标方面约束官员的不作为和执政目标不合理的问题。晋升激励刺激官员完成正向指标,而超额完成的经济指标一般意味着对环境等方面的忽视和破坏,这些逆向指标的破坏程度则成为反向惩罚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国家规划中不但要求官员追求本地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逆向指标的反向约束多反映在关乎生态、民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软环境上,而这些软环境的良好运行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一起构成国家规划通过行政官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导机制。(三)引导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国家规划的经济发展侧重点在于对不同产业和地区发展的部署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资源配置的方式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因此,国家规划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不同产业发展的优先级和重点的引导上,以及对于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的调节和辅助上。首先,以产业引导经济结构变革,开发区域优势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国家规划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表现在对于产业发展优先级别的判断和安排上,通过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重点培育新兴产业等,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与地区资源和环境优势相结合,在实现产业合理布局的同时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上对资源、产业和地区的发展实施综合配置,为不同地区设立长期发展目标。同时,避免因地区产业和资源错配以及重复发展、过度发展造成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损失。其次,实现宏观资源配置,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市场的趋利性会导致资源配置出现过度集聚,形成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妨碍落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无法配置制度、环境等公共资源,而通过国家发展规划对这些大资源进行配置,根…5◆性清州巷羲童输壇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长期规划,有区别有重点地向特定区域倾斜,建设最适合本地区发展需求的公共资源框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和平衡发展格局。三、“国家规划”的历史演变中国的13个五年计划(含规划)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计划背景和内容,其制定和实施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由工业强国到共同富裕、再到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9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决策模式由民主集中向科学决策、意识形态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是国家规划演变的历史和制度背景。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向全面发展、发展动力由资源配置向资源创造以及改革和创新的转变是国家规划演变的具体内容。(一)国家规划的制度背景演变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在经济制度层面,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协商制度的破坏与重建。在意识形态方面,由集中、保守和单一的意识形态向分散、包容和多元的意识形态演变。1.经济背景演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一1952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处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架中。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从1953一1957年的“一五”计划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经济发展开始全面处于计划制度的管理之下,自由市场被政府计划所取代,以大力发展重工业为代表的经济格局逐渐确立。以计划价格取代市场定价,全体国民的经济活动全部被置于政府计划的调控之下,个人作为基本劳动单位参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建设。“一五”计划期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各项经济指标逐年上升。从“二五”计划后期开始,由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整风运动”的展开,国家规划在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开始偏离预期发展轨道,这一时期的五年计划执行效果不及“一五”时期。截至“五五”计划时期,计划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发展效果和水平与预期偏离较大。经济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释放了改革开放的信号,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递进的时期,从“五五”计划末期的经济改革开始,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虽然开始减弱但计划思想仍未完全转变,而市场经济的相关概念开始引入国家规划的制定之中,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开始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但计划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改革和开放的力度有限,商品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约束。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0年提出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而1992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经济制度。从“八五”时期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正式提出,一条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开始发挥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在发挥市场和计划的双重优势的同时,又对各自的缺点加以限制。不同于传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在最大化保留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的基础上,以计划方式对市场无法发挥作用或作用有限的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等非经济领域进行补充。计划一方面弥补了市场无法发挥的领域,…6…···试读结束···...

    2022-11-22 李保平持股 张保平主任

  • 经济增长质量论坛》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等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济增长质量论坛》【作者】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等副主编【页数】210【出版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05【ISBN号】978-7-5604-4527-4【价格】68.00【分类】中国经济-经济增长质量-文集【参考文献】任保平,钞小静,师博主编;魏婕,郭晗,李勇等副主编.经济增长质量论坛.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经济增长质量论坛》内容提要:本书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对于新时代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相关经济学问题的研究成果的总结,选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增长质量论坛”系列讲座的精彩研究性文章进行整体编排,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关于宏观经济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章设计编排,针对经济增长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等。本书收录的文章就是这些基础性研究和系统性工作的一部分,是团队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经济增长质量论坛》内容试读第一编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第一章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估计与研判:基于技术赶超的视角◆多方面的异质性会使得生产率产生差异,这就可以计算出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倪晓宁,2004;易忠玖,2008)。③宏观模型法。主要是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主要基础,通过估计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关系来估计产出缺口,进而得到潜在产出(Zhag,etal,2011;赵昕东,2008;刘伟,2013)。第三大类:通过国际比较的外推方法来测算经济增长潜力。参考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利用发达国家的数据和中国所处阶段进行比对,综合中国现实状况来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增长的潜力(李京文,1997;刘世锦,2011;白重恩等,2017)。第四大类:以国民经济发展模拟来预测和估算增长潜力。利用一般均衡的框架来模拟国民经济运行,进而估算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李善同,2010刘瑞翔等,2011;Adolfo,2008马文涛等,2011)。第五大类:多维视角综合的方法来估算和预测增长潜力。随着对增长潜力内涵认识的深入,在先前诸多方法测算的基础上,新近有关增长潜力的估算和预测不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基于多维的视角,采取综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如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Blachard,etal,1989郭红兵等,2010)、状态空间模型(StateSaceModl)(赵昕东等,2009;殷德生等,2017)。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现有文献已经运用各种方法估算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但现有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尝试用新方法来估算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持续是研究的热点主题。于是本章运用一个基于BayeiaGiSamler状态空间模型的增长潜力估算方法,来重估和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同时已有文献考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因素:一是认为释放改革红利能够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传统红利的消退,特别是以前的改革红利边际效应发挥殆尽,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呈现下降的态势,于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关键是靠新一轮改革的创造“改革红利”(刘世锦,2011、2016;文建东等,2018;易信等,2018);二是强调要素结构变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特别是要素中的人口结构的变化。诸多文献将人口转变理论与增长潜力结合起来。现有的文献肯定了人口红利对一国增长的重要性(王德文等,2004),同时对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会对劳动力的总量、储蓄以及资本积累带来显著变化,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Mo,etal,2006巴曙松等,2011)。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转变的后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使人口抚养比上升、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未来会对中国潜在产出水平造成重大影响(Ci,etl,2013陆肠等,2013)。但陆肠和蔡防(2016)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进行模拟,强调尽管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增长能提高潜在增长率,但这只有短期增长效应,长期需要从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其实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提高,开发新一轮“改革红利”是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恰恰是面对要素禀赋变化和边际效应递减这一基本事实,而挖掘“技术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重塑动力、激发潜力的有效手段。对于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认知,任保平和宋文月(2015)在梳理中国经济潜力开发的制约因素时,强调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潜力开发的基本手段之一。后续丁明磊和陈宝明(2017)也强调面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未来需要中国苦练内功、解决结构性矛盾,特别是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刘世锦等(2015)则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进步的方式和手段:未来由过去主要依靠技术追赶和要素跨部门流动,向更加注重原始性创新和部门内部竞争转变来提升生产率。虽然已有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参考,但仍有一些扩展的空间:一是在估算中国经济…5◆誣清增装颈量输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增长潜力方面,缺乏对中国新的经济形势的预判和估计。以往的研究多是在要素禀赋结构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也多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之前以及经济下行压力有限的情况下。所以诸多研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禀赋结构发生变化、潜在增长出现下降、阶段发展转换等大背景的考虑略显不足。二是已有文献虽然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潜力开发的重要性,特别是张军扩和吴振宇(2018)阐述了发展水平决定追赶型国家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性因素,尤其是人均GDP水平的改善会影响后发国家的追赶空间和技术引进潜力,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潜力增速;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框架厘清从技术追赶到技术前沿的演进过程及对经济增长潜力的作用逻辑,更没有基于技术赶超的框架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估算和预测。鉴于此,本章采用一个基于BayeiaGiSamler状态空间模型的增长潜力估算方法,并把技术后发国技术赶超纳入潜力估算框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进行估算和预测,以期为推动前沿技术进步来开发增长潜力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参考。三、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估算和分析:一个基准模型(一)基于BayeiaGiSamler状态空间模型的增长潜力估算方法基于BayeiaGiSamler状态空间模型的增长潜力估算方法,本章首先和国内诸多测算一样(郭庆旺等,2004;黄海波等,2010),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总量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如下:Y,=A,(L)e“(1)其中Y,、K,、L,分别代表总产出、物质资本投人和劳动投入,B分别代表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A,则代表随着时间t变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是白噪声统计特征的随机扰动项。一般在估算总量生产函数时,对于劳动投入考虑的是广义的劳动投入,即有效的劳动投入,所以要加入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则总量生产函数进一步写为:Y:=A.Ka(Lh,)Be"(2)传统的估计αB为固定不变的系数,这与中国经过40年间发生了经济改革、结构转型、外部冲击等诸多事件的典型事实不符,即在时刻发生剧烈变化的中国假设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假设过于强烈。所以考虑时变弹性的总量模型更为合理,则总量生产函数改写为:Y.AK(Lh)e"(3)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lY,=lA,+a·lK+B,·(lL,+lh,)+u(4)其中令y,=lY、y,=lA,、k,=lK,、l,=l(L,h,),并假设时变参数服从随机游走过程,随机扰动项服从高斯分布,则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如下:y,=Y+a·k+B·l,+4,4,~N(0,V)(5)y,=Y-1+①1,1:~N(0,W1)(6)a,=a-1+024,2~N(0,W2)(7)B=B-1+03,0~N(0,W3)(8)式中山,、w(i=1,2,3)均为独立白噪声序列,其方差分别为V,W(i=1,2,3)。再记…6…···试读结束···...

    2022-11-22 李保平持股 张保平主任

  • 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刘国莲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作者】刘国莲编【页数】378【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306-07092-0【价格】68.00【分类】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参考文献】刘国莲编.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内容提要:本书从社区护理实践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了为社区护理人员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护理质量管理评估工具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优化护理管理工作流程和内容提供参考。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及指导性特点,契合当前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可作为社区护理工作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便于查阅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工具书。同时,本书对促进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内容试读第一章社区护理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占据疾病谱和死亡谱前列的流行病、传染病已逐渐被老年病慢性病所取代,而这些疾病更需要持续性的医疗、护理、照顾和保健指导,单纯的专科医疗护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居民的健康需要。为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人民”战略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一、健康的相关概念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维护和促进健康是护理人员的首要责任,护理人员应明确健康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多层面考虑,实施促进健康的活动,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izatio,WHO)认为,人类的健康可以根据身心功能的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种状态。(一)健康现代健康观建立在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综合认识的医学模式基础上,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具有个性的概念,涵盖躯体与精神两方面。随着时代变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健康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扩展。1948年,WH0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1986年,WH0对健康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渥太华宪章》(世界第一届健康促进大会宣言)提出:“要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人们必须要有能力识别和实1社区护理质量管理现愿望、满足需求以及改善或适应环境。”身体无病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是人生的一切保证,而适应这个社会则是个体健康的和谐体现1989年,WH0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其内涵包括:①生理健康,指人的组织结构完整和功能良好,组织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情绪稳定,自尊自爱和积极乐观等:③社会适应良好,指能有效适应不同环境、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各种角色;④道德健康,指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履行对社会及他人的义务。这体现了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四维健康观,强调了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健康人人有责。同时,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为社会群体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现代健康观涵盖了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兼顾了社会属性,克服了将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机械分割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对于个体健康,从微观角度看,生理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促进和维持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则可以有效地调整和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使人处于最理想的健康状态;从宏观角度看,“道德健康”的提出,考虑了人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功能,从关心个体健康扩展到重视群体健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要对社会群体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根据健康的定义WHO把健康的内涵扩展到了一个新的认识境界,对健康认识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016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重申,健康作为一项普遍权利,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资源,是所有国家共享的社会目标和政治优先策略。由上可看出,健康是一种状态和资源,而每一个护理服务对象对健康的认识会随着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变化而变化社区健康是指在限定的地域内,以需求为导向,维持和促进群体与社区的健康,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注重作为服务对象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护理服务对象的个体、家庭和社区之间相互影响,所处的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活动。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而家庭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健康直接影响家庭健康,如一个家庭的各种优势、拥有的资源和潜在能力可以促进家庭健康。保障社区每一个家庭健康的基础是健康的社区环境。因此,有必要及时、持续实施社区健康评估,调动社区自身力量和社区居民对健康相关决策的积极参与,及时解决社区健康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而要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应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居民为对象,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活动,建立健康信念、培养健第一章社区护理康意识,营造健康的社区环境。(二)亚健康亚健康,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WHO认为,它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发布的《亚健康中国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一般是指机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临床检查找不出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各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生理功能减退以及心理失衡的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的发生与现代社会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有直接关系。亚健康状态如果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状态转化;反之,则容易患上各种疾病。1.亚健康与亚临床的区别亚健康有主观临床表现,但缺乏客观检查证据,如亚健康状态者经常有头痛、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但心脏血管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都未能发现异常。亚临床是有客观检查证据而没有主观临床表现的,如中老年人常见的颈动脉硬化,在颈动脉超声检查时,发现有比较明显的颈动脉内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但个体没有临床表现。2.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区别目前,亚健康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而国际上已经建立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30%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者可以恢复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icfatigueydrome,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种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但CFS的确切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压力增大,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呈日益增加的趋势。(三)疾病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四)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处于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而健康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生物因素(iologicalfactor)人的生物属性决定了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社区护理质量管理方面。(1)生物性致病因素。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预防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了各种疾病,但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依然存在,其中,结核、肝炎和艾滋病等传染病依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2)遗传因素。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可能是由生物遗传基因造成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有较大的家族遗传倾向。随着基因技术和诊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在遗传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3)个体生物学特征。它包括年龄、种族和性别等人群特征,也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例如,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较年轻人多见,皮肤癌患者中白种人多于其他人种,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自闭症等。2.心理因素(ychologicalfactor)心理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二是消极的情绪可以损害健康,导致疾病。即心理因素可以治病,亦可以致病。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情绪的不稳定可能造成不同疾病的发生。不良的心理活动使人体对几乎所有的躯体性疾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例如,焦虑、恐惧、忧郁和怨恨等情绪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失眠、月经失调、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等症状,并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起重要作用。3.环境因素(evirometalfactor)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几乎所有的疾病或健康问题都与环境因素有关。(1)自然环境。主要指阳光、空气、水、土壤、气候和动植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自然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利于人类健康的因素,如水污染、雾霾和谷物蔬菜农药残留等。(2)社会环境。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等。比如,文化教育会影响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就医行为的即时性、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健康素养等。4.行为生活方式(ehaviorlifetyle】行为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受一定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家庭及社会规范影响,为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习惯的统称。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等。第一章社区护理5.卫生保健体系(health-careytem)卫生保健体系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和质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不健全、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悬殊和医疗保健制度不完善等服务体系问题,都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五)现代社会人体健康的标准WH0将现代社会人体健康的标准分为生物学和心理学两类(1)生物学包括生理和形态等六个方面:①有良好的抗病体质,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②体重符合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③眼睛明亮,反应敏捷;④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头屑较少;⑤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⑥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2)心理学包括精力、睡眠、性格、应变能力四个方面: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善于休息,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③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④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及发生的各种变化。二、社区卫生服务(一)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概念及特征1.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概念(I)初级卫生保健(rimaryhealthcare,PHC),是由基层卫生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最基本、必需的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社会卫生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策略。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和社区照护。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之一。(2)社区卫生服务(commuityhealthervice,C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服务中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卫生服务。1999年,卫生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将社区卫生服务定义为“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5社区护理质量管理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社区卫生服务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以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标,具有以下特征(1)公益性。社区卫生服务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外,其他健康服务都属于公共卫生的服务范围。(2)主动性。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主动性服务、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为社区服务对象提供家庭健康服务。(3)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多位一体的服务,除了基本医疗服务,还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优质、廉价方便”的综合性卫生服务。(4)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贯穿服务对象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根据生命各个周期及疾病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5)协调性。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整合、协调和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来实现,也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各学科及部门间的协调合作。(6)可及性。社区护理能够利用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或方法来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要考虑社区服务对象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如卫生服务内容、价格、开设时间和地点等。(7)个性化和人格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患同一疾病的不同个体其个性化和人格化服务各异;二是不同群体其个性化和人格化服务亦各异。(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1.现代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疗型转向医疗预防保健型,实施全方位、连续性、综合性预防保健工作。现代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对健康含义的认知。以前,人们对健康的含义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而在如今的发展形势下,人们认为健康的标准不再是是否生病,而是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来综合考量。2.人口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护理、精神和心理护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护理等各种健康管理需求在增加。6···试读结束···...

    2022-11-22

  • 《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贺晓星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作者】贺晓星等著【丛书名】新教育公平研究丛书【页数】251【出版社】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ISBN号】978-7-5651-3796-9【价格】50.00【分类】教育制度-研究-中国【参考文献】贺晓星等著.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内容提要:家长们的主观认知水平,尤其是换位思考能力,是新教育公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新教育公平之“新”,是因为它旨在实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视角转换,更为关注“软性”的一面,关注人自身的纵向比(时间性的;在“发展、成长”概念上的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从个人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以及意义赋予的角度,强调对人的尊重。同时,家长群体所处的阶层和所属群体的特性,以及社区建设、社区生活也对其主观认知水平,乃至对整个新教育公平的体验都有重要的影响。本书聚焦于家长、社区,展开关于新教育公平的分析与讨论。《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内容试读理论与设计第一章新教育公平理论初探一、新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教育公平是日常生活中国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牵动着家家户户。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围绕“公平”一词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以宏观制度性的表述为特色的话语空间,充斥着对社会正义的希望和激情,以及相应的种种具体改革操作指南。但这些操作指南,大多指向了机会与资源的种种不平等,在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及制度保障上大做文章,而很少去思考作为公平具体落脚点的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意义赋予问题。本调研报告出于对既有研究的反思,提出一种“新教育公平”的理念和主张。新教育公平的“新”字,具体体现在把公平问题与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意义赋予联系起来。就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从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J.Rawl)那里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启发。罗尔斯对公平问题的思考独到而又有深度,他把公平与社会正义连接在一起,提请人们去注意“契约”权利问题。笔者在《聋教育改革与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一文中对罗尔斯的思想也做过简要的论述.①若对思想史式进行追本溯源,会发现,社会正义与其说是社会学的概念,不如说是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概念。迄今为止,似乎并没有哪个社会学家展开了成体系的社会正义理论,倒是哲学家,卢梭、洛克、康德等人的名字马上就能浮现眼前。当然,要谈社会正义,绕不过罗尔斯,他写下了极为艰涩的①贺晓星.聋教育改革与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J门.教育发展研究,2017(2).003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正义论》一书。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义论》一书的中文版译者何怀宏等人对罗尔斯的解读。何怀宏等在“译者前言”中首先谈到正义的概念性质:“正义”(jutice)一词的使用由来已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它主要用于人的行为。然而,在近现代的西方思想家那里,“正义”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罗尔斯则更明确地规定,在他的正义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一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他认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却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换言之,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节主要的社会制度,来从全社会的角度处理这种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尽量排除社会历史和自然方面的偶然因素对于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①以上这段话,基本上是从功能入手,给正义定位的。正义“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换言之,第一,这个概念本身就涉及道德,第二,正义似乎是为“社会制度”存在而存在的,其用来表征、衡量宏观社会制度的善恶,甚至调节社会制度以达到消解社会的种种不平等。不可否认,社会制度当然是一个宏观的东西。对于起点、过程、结果的不平等问题以及相应的宏观层面上的制度改革,实际上也确实是迄今为止许多教育公平研究最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研究领域充斥着诸如以下的言说,大家耳熟能详:1)采取多种措施,救助弱势群体,这一条涉及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等;2)创造良好的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门.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译者前言004第一章新教育公平理论初探环境,促进弱势群体健康发展;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护弱势群体,其中涉及完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制度等;4)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券制度的话,“排富性”模式的教育券较为符合我国国情等。①作为达成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人们大多把目光投向了制度性改革。不可否认,宏观层面的制度性改革以及出发点的公平保证当然重要,然而教育所面临的种种不公平问题,并不能仅靠制度性改革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公平问题的解决,讲句套话,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社会正义”的诉求,除了关注社会制度、出发点公平外,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别的问题,值得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析。二、契约、道德与话语空间让我们回到《正义论》的“译者前言”。何怀宏等写道:罗尔斯通过进一步概括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在此,契约的目标并非是选择建立某一特殊的制度或进入某一特定的社会,而是选择确立一种指导社会基本结构设计的根本道德原则(正义原则)。②在此我们看到,本身就涉及道德的正义概念实际上是与契约概念紧连在一起的。“正义论”来自“契约论”,只不过罗尔斯将之提升到更抽象的层面,在一个纯假设的前提下展开了理念型性质的理论:罗尔斯的契约论是完全与社会历史分开的。他认为,订立契约的“原初状态”(origialoitio)纯粹是一种假设的状态,一种思辨的设①韩鹂英.透过弱势群体的教育现状关注教育公平[J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0.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05家长、社区与新教有公平计,对它可以有各种旨在引出不同结论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合理地设置原初状态的条件,使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能进入这种假设状态,模拟各方面进行合理的推理而做出对正义原则的选择。①那么,如何合理地设置原初状态的条件呢?罗尔斯用了一个概念“无知之幕”。这些选择是在无知之幕(theveilofigorace.)后进行的。原初状态中相互冷淡的各方除了有关社会理论的一般知识,不知道任何有关个人和所处社会的特殊信息。这时,各方运用游戏理论中的最大的最小值规则(maximirule)是恰当的,即选择那种其最坏结果相比于其他选择对象的最坏结果来说是最好结果的选择对象。这样,这一规则马上就排除了功利主义的选择对象,因为功利主义在产生最大利益总额(或平均数)的前提下容许对一部分人的平等自由的严重侵犯。②于是,在这样的纯假设性条件下,罗尔斯认为:各方将选择的原则是处在一种“词典式序列”(lexicalorder)中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小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和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所谓“作为公平的正义”即意味着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或者说,意味着社会合作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达到的是一公平的契约,所产生的也将是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杯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006···试读结束···...

    2022-11-20

  • 安徽华安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工作

    近日,安徽华安会计师事务所委派员工叶合江到滨湖世纪小区开展门卫、核酸援助、物资派送、垃圾清运、后勤保障等防疫志愿服务,为全市抗疫贡献力量防控产业实力。...

    2022-11-19

  • 《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 全科与社区分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人民医院编写|(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全科与社区分册》【作者】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人民医院编写【页数】184【出版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ISBN号】978-7-5349-9966-6【分类】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护理【参考文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人民医院编写.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全科与社区分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全科与社区分册》内容提要:本书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针对新冠肺炎各种类型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梳理了新冠肺炎救治专项护理组《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全科与社区分册》内容试读第一章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案例解析第一节急诊科发热患者的接诊案例导入2020年1月28日13:10,急诊入口体温监测点,导诊护士正在有序指引急诊就诊患者进行体温监测。一男性患者刚走进检温区,红外线体温检测仪立即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同时电脑显示屏自动弹出“37.5℃”红色数值。导诊护士立即指引患者至急诊预检分诊处。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病史,复测体温,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安排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领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护理问题解析1.急诊护士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发热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护士通过分区预检和快速问诊实现快速准确预检分诊。具体方法如下。(1)分区预检:急诊预检分诊处设立有流行病学史患者、普通发热患者、非发热患者三个预检分诊区域,标识醒目,就诊患者可自行快速到相应区域接受分诊。(2)固定“三问”:①一问症状:您哪里不舒服?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感冒、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②二问流行病学史:近14天内您有没有去过疫区及其周边地区?有没有接触过从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回来发热或咳嗽的人?您所在的小区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没有接触过确诊患者?有没有接触过小区内发热或咳嗽的人?您家里或身边有没有2~3人同时出现发热或咳嗽的情况?③三问检查:是否检查过血常规?如有血常规结果,查看化验单中白细胞、淋巴细胞有无下降。(3)快速分诊:新冠1)体温≥37.3℃和/或出现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由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炎综合2)体温≥37.3℃和/或出现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需要急救的危重控诊治丛书型患者,安置至急诊抢救室单间或相对独立的区域救治。3)需要急救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安置至急诊抢救隔离室救治。2.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理案例(1)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02号)的要求,预及管理检分诊筛查出的需转移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应当由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指定路线应当符合室外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所则。(2)与发热门诊人员做好交接登记。3.护理人员如何指导除新冠肺炎后的发热患者进行居家隔离?(1)居住在单独的房间或房间相对独立,不与家人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做好家具、餐具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勤晒衣被。(2)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观察期间不外出、不串门,必须外出时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3)每日至少测量2次体温,谢绝探访。(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规律作息。(5)如病情加重或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6)宣教个人防护知识:洗手指征、正确洗手方法、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咳嗽礼仪等。(7)做好家庭成员健康监测,每日测体温,关注有无咳嗽等相关症状。(8)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新冠肺炎。4.医务人员如何对重症患者进行预检分诊?(1)安排急诊医生为重症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2卫办医函〔2020]102号),医疗机构应指派有专业能力和诊疗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关专业的医生,充实预检分诊力量,承担预检分诊任务,提高预检分诊能力。(2)预检分诊医生二级防护,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测量体温,同时详细询问患第者流行病学史、呼吸道症状和病史。章(3)根据患者体温、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和病史进行预检分诊」1)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无流行病学史的重症患者,送至急诊抢救室普通区域救治。急诊预检分诊2)体温≥37.3℃和/或出现呼吸道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重症患者,送至急诊抢救室单间或相对独立的区域救治理案例解析3)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重症患者,送至急诊抢救隔离室救治。第二节急诊科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救治案例导入2020年2月4日18:20,由外地医院救护车转入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在接诊医生接诊的过程中,患者突发神志不清、烦躁,心率快速下降至45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90/58mmHg,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02,简称指氧饱和度)85%,快速转至急诊隔离室进行抢救。护理问题解析1.抢救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时应注意什么?(1)急诊隔离室医护人员三级防护,按照急救技术操作规范对患者实施抢救。(2)专人负责抢救、诊疗与护理,进行高风险感染操作时,医护人员应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3)清除患者气道内异物、开放气道时,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正面直视患者气道,降低暴露风险。3(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下家属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2.进行气管插管及吸痰时,医护人员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1)依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新冠肺炎版)》的要求,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医合防护人员应三级防护。(2)气管插管时,推荐使用可视喉镜或可视支气管镜。治丛书(3)使用镇静剂联合肌肉松弛剂的快速诱导麻醉方案,以降低患者咳嗽力度。(4)经鼻气管插管时,建议选择可视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使操作者与患者保持相对更远的距离,降低操作者感染的风险。理案例解析及管理分册(5)经鼻气管插管时为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气溶胶播散。(6)对有创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装置,使用前应确保装置连接紧密无破损。按需吸痰,及时评价吸痰指征。3.急诊科如何设置隔离区域?(1)为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合理设置隔离室或隔离区域,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负压隔离室。隔离室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隔离室抢救用物专人专用,不得与其他房间物品交叉使用。(3)备齐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针对性使用防护用品。(4)隔离区域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5)患者转出后,房间和物品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进行终末消毒处理。4.新冠肺炎疑似危重症患者人抢救室后,随行家属如何管理?(1)为随行家属发放医用外科口罩,测量体温,并询问流行病学史,初步判断家属是否为密切接触者。(2)如为密切接触者,上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通知家属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可安排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疑似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疑似病例在排除后,家属可解除医学观察。(3)告知密切接触者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1)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第2)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须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并要佩章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3)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量,谢绝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预检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诊4)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其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案例解析及时做好清洁消毒。5)告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5.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抢救后如何转运?(1)参与转运人员三级防护。(2)转运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备好转运仪器设备、物品、药品。(3)检查转运所需仪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确保各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4)转运前,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做好接诊准备。转运医护人员再次核查转运清单、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准备。(5)将患者病历资料单独存放于密封袋中,将患者物品置于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并扎紧。(6)按照指定路线转运至隔离病房或感染ICU(重症监护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呼吸机支持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以减少人机对抗,避免刺激性咳嗽。(7)转运后与接诊科室进行交接并签字,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及病情、治疗用药及护理情况、病历资料、患者物品等。(8)转运结束,医护人员在指定地,点摘脱防护用品。6.转科后如何进行终末消毒?(1)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进行空气消毒(按不少于1.5W/m安装)。(2)对血压计袖带、氧气瓶、转运床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干净。(3)对听诊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电极板等用75%乙醇擦拭消毒。(4)体温计、护目镜在流动水下清洗去除表面污渍,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新冠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5)对呼吸机进行全面消毒,呼吸机屏幕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传感炎综合器、呼气阀等使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晾干备用,呼吸机表面使用含有效氯控诊治丛书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干净。(6)使用后的床上用品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装放量不应超过容量的23,使用橘红色印有“感染性织物”标识的水溶性收集袋,与洗涤服务机构交接,采理案例解用封闭方式运送,专用运输工具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及管理分册第三节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120”急诊出诊案例导入2020年2月6日22:52,急诊科“120”调度处接到出诊指令。呼车原因:自感畏寒,体温37.8℃,28岁。现场地点:某快捷酒店。患者2020年1月24日前有疫区居住史,家族内有两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月28日确诊),曾与其密切接触,故于指定酒店隔离。约3小时前出现畏寒,自测体温37.8℃,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进一步诊治,呼叫“120”。护理问题解析1.当接诊疑似病例伽时,出诊人员应注意什么?(1)接到“120”出诊指令时,出诊医生应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流行病学史和病情,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再次确认患者是否为疑似病例。(2)安排负压救护车出诊。出诊人员按照疑似病例转运要求三级防护。(3)到达现场后出诊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测量体温,确认流行病学史和病史。指导酒店或居住处相关人员划定转运患者专用路线、专用电梯等,并告知所有人员回避,不得靠近,防止交叉感染。离开后指导酒店或居住6···试读结束···...

    2022-11-01 河南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官网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

  • 《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编;宁维卫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作者】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编;宁维卫主编【页数】138【出版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02【ISBN号】978-7-900702-55-5【价格】18.00【参考文献】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心理研究与咨询普及基地”,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编;宁维卫主编.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02.图书目录:《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内容提要:心理援助手册分八个篇章,详细阐述了心理援助知识点、危机干预、高校心理援助、中小学心理援助、社区心理援助、学生社团组织与志愿者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舆论引导等内容,旨在做好学校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减轻疫情对他们心理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引导民众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共克时艰,努力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内容试读第一篇心理援助知识点出第一篇心理援助知识点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援助并不是心理咨询师或专业人士才能胜任的工作。我们每个人,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社区与公益组织人员、教师、学生、邻里亲朋等,都可以在心理援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个人自身也需要懂得如何进行心理保健。本篇介绍心理援助基本知识,为大家实施心理援助和自我保健提供参考。疫情下常见的消极心理及其应对面对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我们切身体会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危机,更多地表现为心理危机。了解疫情下常见的消极心理,掌握科学理性的应对方法,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维持健康积极的心态。1.常见的消极心理2020年年初,我们或许已经切身体会到,疫情下常见的消极心理有以下四类。(1)过度恐慌。疫情突如其来,人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恐慌。恐慌本来是具有社会适应意义的,感到“慌了”的人会对危险更敏感,可以更积极002-第一篇心理援助知识点地保护自己。但过度的恐慌是破坏性的。恐慌情绪过于严重,就会人人自危,思维就不可能理智,就会出现强迫、疑病、从众等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恐慌还会造成流言蜚语的泛滥,而流言蜚语、信息超载又会进一步加剧恐慌,进而形成恶性循环。(2)无聊烦躁。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停工、停学、居家隔离……尽管有很多人在居家隔离中增进了家庭关系,也利用这一闲暇时间修身养性,但也有不少人陷入了无聊烦躁的境地。(3)悲伤抑郁。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开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另一方面因父母不采取防护措施而感到委屈,因亲人的隔离甚至离世而沉浸在痛苦中,进而对未来感到绝望,产生悲伤、抑郁的心理。003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4)愤怒。生活、工作、社交节奏混乱,必需物资(如口罩)的紧缺,信息的不确定性等不稳定因素,都会使人感到怄火、愤怒。2.常见的消极心理的应对面对以上常见心理问题,我们需要科学、积极地应对。这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宁、有序、稳定。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这些问题?(1)接纳改变。疫情的持续存在会令我们处在“应激”的状态里,这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接纳这些心理和情绪的改变,能帮助我们动员全身的能量,以一个更好的姿态来面对和处理疫情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为疫情的防治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2)适度宣泄。当我们不能通过接纳来改变这些消极心理和情绪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合理宣泄的途径。比如痛哭一场,寻找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观看一些轻松幽默的视频,做一些室内运动等。(3)合理认知。在处理好情绪的问题后,我们需要开始冷静、理性地思考问题。不合理的认知有三个特点:消极,即认为事件的结局是坏的,甚至非常糟糕:过度概括,即以偏概全地去认知事件;绝对化要求,即执着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且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行事。我们应尽力避免以上思维方式,做到乐观、辩证和灵活。我们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遇事要沉着冷静。004-第一篇心理援助知识点∠《(4)规律生活。行动上,我们可以尝试在目前的混乱中找回原来的生活节奏,制订计划,并去执行,以获得稳定感和掌控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身体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如室内运动、做家务等。(5)放松自己。有些小秘诀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放松,在此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腹式呼吸。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坐着或躺着。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持续3~4秒),感受肚子在我们吸气时慢慢鼓起来。然后,再专注地慢慢地呼出这口气(持续3~4秒),让腹部慢慢回缩。尝试每天做一次,每次10~15分钟。(6)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发现自己非常痛苦,已无力自己解决时,就需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005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ottraumatictrediorder,PTSD)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在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内出现,但也可能延迟至数月乃至数年后发作。所谓“创伤性体验”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创伤性体验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第二,创伤性体验会对躯体或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在本次疫情中,经历过疾病的个体(特别是重症患者)及其家人、离世病人家属、一线工作者、独自在家的儿童(家人遭隔离或是线工作者)等都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非常必要。1.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包括以下三个典型特征。(1)闯入性再体验(病理性重现)。患者常常以非常清晰的、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flahack,症状闪回)。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感受和痛苦生理反应。(2)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场所。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006--···试读结束···...

    2022-11-01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 组织与管理》周绿林,陶红兵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组织与管理》【作者】周绿林,陶红兵主编【页数】193【出版社】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04【ISBN号】978-7-5684-1357-2【价格】25.00【分类】日冕形病毒-病毒病-肺炎-预防(卫生)-卫生管理【参考文献】周绿林,陶红兵主编.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组织与管理.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组织与管理》内容提要:本书在新冠肺炎传染病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介绍,讲解社区层面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等防控机制及其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社区防控的主要规范和关键流程,包括社区人员和机构管理规范、社区健康教育宣传、特殊场合防控管理,以及个人防控的要领、个体免疫力及心理健康调适等。《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组织与管理》内容试读第一章新型冠状病毒及C0VD-19流行情况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evereacutereiratoryydromecoroaviru2,SARS-CoV-2)感染性肺炎(coroavirudieae2019,COVID-19)病例,随后,该病毒感染病例陆续在国内其他省市,以及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是指21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一类可感染人,并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evereacutereiratoryydrome,SARS)的冠状病毒科单股线性正链RNA病毒。目前已经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有三种:①2002年底首先在中国广东发现,引起“非典型肺炎”的SARS-CoV(evereacutereiratoryydromecoroaviru,SARS-CoV)②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发现,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CoV(middleeatreiratoryydromecoroaviru,MERS-CoV)③2019年底在中国湖北发现,引起COVID-19的SARS-CoV-2。这三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以SARS-CoV-2流行区域最大,感染人数最多,致死亡人数最多。第一节冠状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概念冠状病毒是不同属,甚至不同群,但有着共同的、典型的呈日冕型冠状突起的、单股线性正链RNA病毒的总称。自该病毒001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杜区防控:组织与管理被发现、鉴定至今,已发现了多种不同特性的冠状病毒,其中,大部分冠状病毒主要感染动物,少数可引起人类的感染。一、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英文全称是Coroaviru,简写为CoV。其中,Coroaviru是由Coroa(冕、冠)+Viru(病毒)组合而成。该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不分节段的单股线性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冠状病毒科(Coroaviridae)。病毒的基因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3'端具有PoyA尾,基因组全长27-32k,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冠状病毒的颗粒直径为60~200m,平均直径为100m,镜下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如图1-1)。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日冕电子显微镜照模型图1-1冠状病毒该病毒于1937年从鸡身上首次分离得到。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患者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人的冠状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1966年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从患上呼吸道感染的轻症患者中分离到类似病毒,将其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to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得到几株类似病毒,其代表株是0C43。1968年,Almeida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类病毒的形态时,发现其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olarcoroa)的冠状棘突002第一章新型冠状病毒及C0VD-19流行情况(如图1-1),并建议其命名为“冠状病毒”。1975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对其正式命名,并将其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aviri~-dae)的冠状病毒亚科(SufamilyCoroaviriae)。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该亚科病毒又分为α、B、Yy和84个属,其中B属冠状病毒又可分为A、B、C和D4个独立的亚群。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分布较广泛,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芬兰、印度及中国等均发现了该病毒的感染案例。通常,该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其在自然界的感染宿主主要是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其中,α、B属冠状病毒的感染宿主多为猪、猫、狗、牛、兔、鼠、蝙蝠等;Y、δ属冠状病毒的感染宿主多为鸡、鸭、鸽子等禽类。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动物发生亚临床型感染或有临床表现的肺炎、肠炎、肝炎、脑脊髓炎等。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被鉴定前,该科中已有包括SARS在内的6种冠状病毒已明确可引起人类感染,即属于α属的冠状病毒HCoV-229E、HCoV-NL63,属于B属的冠状病毒HCoV-OC43、HCoV-HKU1、SARS-CoV、MERS-CoV。人类对于此类病毒普遍易感,并可形成人与人间的传播。其潜伏期为2~5天,高发于冬春季,呈季节流行的特点。这些病毒中的大部分对于人类的致病性较弱,其中,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等冠状病毒可引起人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感冒等轻微呼吸道症状。资料表明,全球人的普通感冒中由此四类冠状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比例占到10%~30%,仅次于鼻病毒。而SARS-CoV和MERS-CoV是可引起患者发生严重呼吸综合征的冠状病毒。SARS-CoV于2002年底在中国广东被发现,人群普通易感,尤以SARA感染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为2~10天,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CoV于2012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人群也普通易感,但人与人间的传播能力有限。有报道称单峰骆驼是其主要储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为2~10天,MERS-CoV感染早期可出现003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社区防控:组织与管理与SARS相似的临床症状。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2019年12月,针对陆续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国内多家专业研究机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GS),结合病毒细胞培养等方法,对多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等样本中的病原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电镜形态学检测。结果发现,该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与已公开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有高度同源性,而且B属的冠状病毒基因保守区的检测阳性。对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成功分离的病毒进行电镜检测的结果同时表明,该病毒镜下呈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进一步的病毒谱系分析显示,该病毒与前述的SARS-CoV、MERS-CoV并不相同。因而,初步确定该不明病原是一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科中的第七个成员,并将其初步命名为2019ovalCoroaviru,2019-CoV。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命名为“COVD-19”。同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根据病毒分类命名原则,将此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第二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性新型冠状病毒SRAR-CoV-2在生物学特性上呈现出典型的冠状病毒的生物学基本特性。但作为一种新的未知冠状病毒,尚有许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其自身特有的病毒特性,这些特性与该病毒特有的感染性、致病性,以及引起的流行特点密切相关。004第一章新型冠状病毒及C0VID-19流行情况一、SARS-CoV-2的基本特性(一)病毒形态SARS-CoV-2呈球形或类球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m,有包膜,其包膜上有明显的间隔排列的刺突,刺突大小为9~12m,形态如日冕,呈现出冠状病毒科的典型形态(如图1-2A)。SARS-CoV-2感染上皮细胞后,可使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或形成包涵体(如图1-2B)。体外利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时,96小时后镜下即可发现病毒或细胞病变;SARS-CoV-2病毒也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E6或人肝癌细胞Huh-7中复制。当利用此类细胞培养该病毒时,需要6天才能在镜下细胞中见到病毒颗粒或细胞病变。细胞病变在镜下表现为细胞圆缩、聚集、折光性下降、脱落等。(二)病毒的耐受性目前认为,SARS-CoV-2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过氧乙酸、氯仿和含氯消毒剂均可将其有效灭活。在干燥环境中,SARS-CoV-2病毒可存活48小时,日常空气中2小时后活力明显下降。(三)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对于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现已完成。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于2020年1月22日正式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中收录的5株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序列,并实现与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GeBak数据同步,与全球共享。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该病毒核酸为线性正链单股RNA,其长度约为3000核苷酸,有5'甲基化帽状结构和3'PolyA尾,有至少6个开放编码区。其编码的主要蛋白有(如图1-2C):①刺突糖蛋白(ike,S蛋白):组成病毒颗粒表面有球棒状的突出部分,属于I型跨膜蛋白;②血凝素-酯酶蛋白(hemagglutii-eterae,HE蛋白):B冠状病毒属(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属于I型跨膜蛋白;③膜糖蛋白(memraeglycoro-005新冠肺炎突发疫情的杜区防控:组织与管理tei,M蛋白):M蛋白通过3个跨膜结构域嵌人病毒包膜里;④包膜蛋白(eveloerotei,E蛋白):E蛋白为跨膜蛋白。SARS-CoV-2也可编码N核衣壳蛋白(ucleocaidrotei)和多种独特复制转录酶。其中,刺突糖蛋白S有S1和S2两个功能亚单位。S1的功能是促进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互作区(RBD区)的结合。当其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膜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gioteicovertigezyme2,ACE-2)受体蛋白结合后,即可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M蛋白有保持病毒形态和连接N蛋白的功能;E蛋白则和病毒的聚集、释放有关;N核衣壳蛋白可与病毒RNA结合。由于SARS-CoV-2病毒复制转录酶的校正功能缺失,SARS-CoV-2在复制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E蛋白M蛋白HE蛋白S蛋白A病毒颗粒B肺上皮细胞中的CSARS-CoV-2(病毒膜上可见病毒颗粒(箭头所指)病毒模式图冠状棘突)】(图源自NEglJMed2020)(图源自美国CDC网站)图1-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二、SARS-CoV-2的类属有学者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SARS-CoV-2与两种蝙蝠源性SARS样冠状病毒at-SL-CoVZC45和at-SLCoVZXC21的同源性较高,同一性可达88%。其中,在5个基因区域(E,M,7,N和14)中,序列同源性甚至大于90%,在E基因中最高(98.7%)。SARS-CoV-2与另两种引起呼吸道重症的SARS-CoV和MERS-CoV的同一性稍差,分别为约79%和约50%。因此,从该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来看,SARS-CoV-2与SARS病毒具有亲缘性,也属于B属冠状病毒的Sarecoviru亚型006···试读结束···...

    2022-1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