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内科学习题精选》余小萍,方祝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习题精选》【作者】余小萍,方祝元主编【丛书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习题精选【页数】372【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ISBN号】978-7-5478-4165-5【价格】28.00【分类】中医内科学-中医学院-习题集【参考文献】余小萍,方祝元主编.中医内科学习题精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图书封面:内科学习题精选》内容提要:本书编写体例和顺序与教材章节编排一致,试卷的命题遵循国家试题库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正文为各论的复习,涵盖所有病证,并附参考答案附篇为中医内科常见病症问诊流程,目的是训练学生辨证思维方法和中医内科接诊能力。《中医内科学习题精选》内容试读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一、选择题Al1.治疗风热感冒,应首选的方剂是A.桑菊饮B.荆防败毒散C.银翘散D.清瘟败毒饮E.加味桔梗汤2.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的方剂是A.玉屏风散B.加味桔梗汤C.桂枝汤D.补中益气汤E.参苏饮3.下列各项属于感冒的基本病机的是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暑湿袭表D.卫表不和,肺失宣肃E.体虚感受六淫邪气4.诊断时行感冒最主要的依据是A.突然起病B.鼻塞,流涕,喷嚏C.咳嗽,咽痛,发热D.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E.流行性5.气虚感冒的治法是A.益气养阴清肺B.辛温解表,宣肺散寒C.辛凉解表,清肺透邪D.益气扶正,祛邪解表E.清暑化湿,祛邪解表26.川芎在治疗风寒感冒头痛中的作用是A.祛风散寒止痛B.祛风除湿止痛C.活血散风止痛D.活血化瘀止痛E.散寒除湿止痛内科学习题精选7.风热感冒,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入的药物是(A.板蓝根、马勃、玄参B.麻黄、川贝、玄参C.金银花、菊花、白芷D.连翘、桃仁、桔梗E.薄荷、羌活、连翘8.阴虚感冒的最佳治法是(A.疏风解表B.滋阴解表C.益气解表D.清热解表E.散寒解表9.下列各项不属感冒的辨证要点的是A.辨风寒、风热B.辨兼夹证C.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D.辨表证、里证E.辨体虚感冒之气虚、阴虚10.气虚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恶寒较甚,恶风,易汗出,鼻塞,倦怠乏力B.微恶风,无汗或少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C.恶寒轻,发热甚,汗出,头痛,咽痛D.恶寒较甚,鼻塞流涕,咳嗽,咯痰清稀色白,肢体酸痛E.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涕,咳黄痰A21.女性,老年,因1日前受凉发热,鼻塞,头痛来诊。现症:低热,微汗出,鼻塞,咳嗽咳痰,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而无力。其中医诊断是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气虚感冒E.阴虚感冒2.男性,55岁,于夏月吹空调后,出现身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第浊涕,身重倦怠,心烦口渴,大便溏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章腻,脉濡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银翘散B.新加香薷饮C.清暑益气汤D.加减葳蕤汤E.六一散肺系病证3.女性,60岁。症见:发热2日,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黄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其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气虚感冒E.阴虚感冒BIA.恶寒,发热,咳嗽,痰多B.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咯痰清稀色白,肢体酸痛C.恶寒,发热,咳嗽,咯痰色黄量多,气急喘息D.恶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咯痰色黄量多E.恶寒,发热,口燥咽干,面色潮红,形体消瘦1.风热感冒的特点是2.风寒感冒的特点是A.瓜蒌、桑白皮、葶苈子B.黄芪、防风、白术C.人参、白术、甘草D.石斛、麦冬、地骨皮E.党参、熟地黄、当归3.气虚感冒,见咳喘无力、低热自汗者,应加用(4.阴虚感冒,见口燥咽干、低热盗汗者,应加用二、名词解释感冒三、简答题内科简述感冒的病因病机。学习题精选四、类证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五、论述题试述感冒的辨证施治要点。六、病案分析1.男性,67岁,夏月贪凉饮冷后出现发热2日伴头痛1日来诊。现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少,肢体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口中黏腻,胸闷脘痞,时有恶心,无呕吐,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1)本病的中医诊断、分型是什么?(2)请予辨证分析。(3)请写出治法、方药(方名、药名、用量、用法)。A.病程的长短B.起病的缓急C.咳嗽的轻重D.疾病的新久E.脏腑功能失调6.治疗咳嗽风燥伤肺证,其首选的方剂是A.杏苏散B.桑杏汤C.香苏散D.清金化痰汤E.桑菊饮7.下列各项不属肺阴亏耗型咳嗽主症的是6A.干咳,咳声短促B.痰少黏白C.口干咽燥D.咳时面红目赤E.脉象细数中8.下列各项属于外感咳嗽先导的病邪是内A.风邪B.寒邪C.热邪学D.燥邪E.湿邪题精选A21.患者干咳日久,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A.肺阴亏虚B.阴虚火旺C.气阴两虚D.阴阳两虚E.燥热伤肺2.患者咳嗽日久,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黏腻,色白,晨起痰多,胸闷脘痞,纳少,体倦,便溏,苔白腻,脉濡滑。其治疗首选方剂是A.香砂六君子汤B.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C.清金化痰丸D.补中益气汤E.止嗽散3.患者咳嗽气粗,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或黄稠,咯吐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A.肺阴亏耗证B.风燥伤肺证C.痰热郁肺证D.痰湿蕴肺证E.肝火犯肺证···试读结束···...

    2022-08-19 中医内科学pdf 中医内科学epub石岩

  • 《中医内科学》吴勉华|(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作者】吴勉华【页数】1068【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2【ISBN号】978-7-5132-4303-2【价格】199.00【分类】中医内科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吴勉华.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2.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编写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吸收靠前版、第二版教学参考书的精华,既保持内容的继承性、连续性,又有创新、改革,力求充分体现中医教学和学术发展的水平;重点突出病机在辨证论治中的核心地位,彰显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及当前中医内科疾病辨治的优势;以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成熟成果和科学研究的近期新进展,力求体现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的理念;在总结既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丰富、深化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B篇总论第一章导言DODD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第一节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治疗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其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疾病,二者各有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此即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内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使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可见中医内科学涉及的范围甚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来说,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属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2●中医内科学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系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和经络肢体病证。中医内科学研究和阐明的内容包括每一系统疾病共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因病机、治疗要点;每一病证的基本概念、认识沿革、本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病证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及方法、病证的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规律及方法等内容。第二节中医内科学的学术发展源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由于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故其起源亦如中医学一样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在《山海经》一书中,可见“风”“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周礼·天官》记载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医疗实践的深入,使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不断发展,尤其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医学知识的总结。一、奠基时期殷周之际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至春秋战国时代,则被广泛用于阐述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并被中医学所采纳,以此探讨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自战国迄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①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和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②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摸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③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④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叙述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另外,《黄帝内经》还记叙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从而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使《内经》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伤寒杂病论》已经散失,曾经王叔和整理,到宋代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分别讨论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并阐上篇总论·第一章导言今3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关系以及合病、并病或失治、误治引起的变证、坏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通过六经辨证,又可认识证候变化方面的表里之分、寒热之异、虚实之别,再以阴阳加以总概括,从而为后世的八纲辨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以病证设专题、专篇加以论述,如肺痈、肺痿、痰饮、黄疸、痢疾、水肿等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而且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诸多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疗效显著。因此,《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二、继承发展时期经隋至唐,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宫廷医学校的课程规定,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包括内科在内的临床各科,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隋唐时代,对内科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隋·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公认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明确提出“寸白虫候”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各种淋证的病因是“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等。《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患者的尿是甜的:并通过对黄疸病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验”。唐代的《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是两部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所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如《千金要方》肯定了《神农本草经》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的疗效,并继《金匮要略》之后提出用苦参治疗痢疾、用谷皮煎汤煮粥治疗脚气病等,而其中的温脾汤、苇茎汤、犀角散则是治疗内科疾病常用的名方良剂。孙思邈进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国家颁行的大型方书,收载了大量的内科方药。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内经》病机十九条精神,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的机理,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善于使用寒凉药物,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祛邪外出,勿使滞留体内为患。他将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因其治病以攻邪为主,后4中医内科学人称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由此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因其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金元时代的成就不仅限于金元四大家。与此同时,《圣济总录》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专题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另外,还有一些内科病的专著问世,如宋·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名药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三、系统完善时期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学术争鸣之风,遂至后世历代诸家,各抒己见,使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日趋系统和完整,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如历代对中风之争,或言真中,或言类中,或言“非风”,越辩越明。又如对补脾、补肾及脾肾双补的推敲,使脾肾的生理、病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再如对鼓胀的病机认识,从东垣与丹溪的“湿热论”,到赵养葵、孙一奎的“火衰论”,再至喻昌的“水裹气结血凝论”,也是越分析越透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治疗效果。明代继承了金元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如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学术上受李善于温补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是我国最早用内科病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则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王纶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另外,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切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张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是书论内科杂病部分计28卷,记述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氏对内科许多病证病理之分析与归纳极为精辟,治则方药也多有心得,并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在医学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更为完善。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不因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机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与其人体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突破性见解。叶天士的上篇总论·第一章导言今5《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瘩的方法,从而为温病学科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鞠通在叶氏学说的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9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人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诸家的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在内科杂证方面,明清也有一定发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观点,加深了对疾病发病学的认识,提高了疾病诊疗和理论水平。林珮琴的《类证治裁》极为实用,熊简著的《中风论》及尤在泾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书》,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痨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都可称之为内科专篇专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代对丛书的编著,更是琳琅满目,以内科为主体的书籍,有《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沈氏尊生书》等。此外,简短实用的《证治汇补》《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医林改错》《血证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如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论述了血瘀证和其他有关杂证,创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行气活血、补气活血的方剂,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血证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入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中西汇通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旧中国统治阶级的导向错误,不能正确引导中西两种医学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反而企图扼杀中医,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了全国的响应,各类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中医药队伍不断成长,造就出一大批内科专业人才,使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既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的几次修订和使用注重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专著;诸多中医名家著书立说,如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的《医案》《医话》、任6中医内科学应秋的《论医集》都颇有见解。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医内科学科的研究工作,其中临床研究以现代难治病为重点,通过对冠心病、疟疾、肾病、肝病、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深化了病因病机认识,在诊断、辨证规范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提高了临床疗效;对中医内科急症如高热、中风、厥脱、血证、急腹痛等疾病的研究,在治疗方法和剂型改革方面成绩显著,肯定了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治疗方法对急症救治的疗效,研制出一批高效、速效、低毒、安全的急救中成药。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向更微观的分子水平和宏观的系统论、场论两个方向发展,如对肾本质、脾胃、气血阴阳及证的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做了有益的探索。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随着历史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在逐步形成并完善。第三节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疾病病种多、范围广,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历代医家的积累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与日俱增。为了方便学习研究与临床应用,探讨内科疾病分类的方法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内经》,如按病机、病位分类,其中“病机十九条”便是具体体现。《金匮要略》一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痉、湿、喝三者皆是从太阳开始,为来自外感的病证,故合为一篇利于鉴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均属小便异常症状,故列为一篇论述;呕、吐、哕、下利又都是胃肠疾病,合在一起讨论,易于辨证施治等。尽管粗糙,但在疾病分类方面的探索却是有益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其以“候”类述,共1739则,可见书中证候分类之细。该书把风病、虚劳病、伤寒、温病、热病、时气病等作为全身性疾病,然后再按证候特征或脏腑生理系统进行分类。此种分类,实有过繁之感。《千金方》则由博返约,初涉进行归纳,将风病、伤寒、脚气、消渴、水肿等作为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则归入肝脏、胆腑、心脏、小肠腑、脾脏、胃腑、肺脏、大肠腑、肾脏、膀胱腑等脏腑门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虽是宋代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但此书按病分类,在疾病分类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将内科病分为诸风、伤风、诸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杂病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试图按三因将疾病分类,但就某些病证之中,又包含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不同证治,所以也说明此法分类尚未达到尽善之地。《明医杂著》将当时常见内科病证分题讨论,如对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的证治加以论述,重点突出。《三法六门》把疾病按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共十门,这对后世《医门法律》影响颇大,是书将前六者及诸杂证分门别类,著成一书。《医学纲目》则按脏腑分部加以分类,如肝胆部,论述中风、癫痫、痉厥等病:小肠部,论述心痛、胸痛、谵妄等病;脾胃部,论述内伤饮食、诸痰、诸痞等病;肺大肠部,论述咳嗽、喘急等病;肾膀胱部,论述耳鸣、耳聋、骨病、牙痛等;伤寒部,论···试读结束···...

    2022-08-19

  • 《中医内科学 下》南征,南红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下》【作者】南征,南红梅主编【丛书名】吉林省老年大学系列教材【页数】351【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ISBN号】7-5578-3583-5【价格】98.00(上下)【分类】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南征,南红梅主编.中医内科学下.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图书目录:内科学下》内容提要:《中医内科学下》内容试读第六章肾系病证001期盛:到染(配页大可水的,水的食类东(卧证期,绿1因圆帽自面人从,果珍款成水民,出(合序武餐:装家()花因西来血颜不国名血命其第六章”肾系病证(2:波开如不见回面光音随,维灯花地,自面表,颗念武水必对千@第一节水肿火野处留好漫际水主许光料展身挂和导宝水断或别晰置【概述】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脸、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范围】西医学中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好唇深果得绍资水取野来(下【病因】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禀赋不足及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病机】病机关键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002中医内科学(下册)(1)病位:在肺、脾、肾。(2)病类:分阳水、阴水两大类(3)病性:阳水起病急骤,从面目先肿,腰以上较甚,肤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于恢复;属实证。阴水起病缓慢,从下肢先肿,腰以下为甚,肤色萎黄或晦黯,按之恢复较慢;属虚证。(4)病势:本病病势有缓有急。一些慢性虚证水肿常可因诱因而急性发作。心阳不振或心血瘀阻者可因劳累、受寒、情绪激动影响而急性发作,来势凶险,常可危及生命,应引起注意。(5)病象:水肿初起多从眼脸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及全身,也可先从下肢开始,然后延及全身。如病势严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阳水:起病急骤,从面目先肿,肿势以腰以上较甚,肤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于恢复。阴水:起病缓慢,从下肢先肿,肿势以腰以下为甚,肤色萎黄或晦黯,按之恢复较慢。(6)病机转化: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湿潴留。由于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肾主水,司二便;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通道。所以水肿与上述脏器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肾病学的主要创始人时振声教授谓水肿“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道在三焦”:。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水液代谢也是在全身各脏腑组织协同下得以完成的复杂生理过程。除脾肺肾等以外,如心主血脉的功能(水与血的关系),肝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气血水的关系),膀胱的藏津气化功能,小肠主津、分清泌浊的功能,大肠主液、传导化物的功能,都参与其间,使水肿的病机更为复杂。老年水肿初起以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气与水的失调。由于老年人多虚、多瘀、多痰,所以心阳不振、水凌心肺、心血瘀阻、水血互结等危重证应予高度警惕。◆(7)病程:阳水病程较短,阴水病程较长。(8)发病季节:常年发病,但多见于冬春二季。【因花脉尺风级限,不分对最海快,张内年表限风司怀不会三,合氏尖背,染央师,质酸尖照代阳的绵本园超训千酱,超受外舞水,肝火时工的三帮关时房第六章肾系病证003病因病机简表(1)风邪袭表肺卫诚视望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2)疮毒内犯肺脾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攻,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3)外感水湿、困遏脾阳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升清降浊,水无所制,发为水肿。(4)饮食不当、损伤脾胃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脾失转输,水湿壅滞,水肿。因生活饥谨,营养不足,脾气失养,以致脾运不健(5)禀赋不足、久病劳倦、损伤脾肾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因劳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久病产后,失治、误治【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有感冒、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2.临床表现: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之延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甚则出现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3.舌、脉所见:舌红苔白,脉浮为风水相搏;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为湿毒浸淫;舌苔白腻,脉沉缓为水湿浸渍;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壅盛;苔白腻,脉沉弱为脾阳虚衰;苔薄腻,脉弱为脾气虚弱;舌质淡胖,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为肾阳衰微;舌紫暗,脉沉细涩为瘀水互结。4.实验室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白蛋白、心电图、肾B超、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肝功、甲状腺功能。见实录电小斯华峰计包,答确共电,染夹数(和台,限鼠留年物,明电转武中来中S现西可微瑞始水004中医内科学(下册)爽附常固园二、鉴别诊断提哪风(1为为阀强决利工加是身,账长款风如家(1)阳水和阴水相鉴别阳水阴水病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失宣降,脾不健运而成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发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症状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渴、尿赤、便秘等泥,兼见不烦渴、尿少但不赤涩、便溏、神疲等病性表、热、实证里、虚、寒证病程病程较短病程较长(2)与鼓胀相鉴别鼓胀水肿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症状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胱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肢体浮肿病机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致水液泛溢水聚腹中肌肤城新决雅出枫法是判期言口型【辨证论治】腿货者脉欢国长树时的洁活现的,端机耀装借受厨水成烟式和神道香新圆一、辨证要点(1)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理属性。阳水:属实,由风、湿、热、毒诸邪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多属本虚标实,因脾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白置3晚,抛电骨8骨,圆南(2)辨病变之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3)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应仔细辨清本虚标实之主次。二、治疗治疗原则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开鬼门(发汗)”,“洁净府”,第六章肾系病证005去苑陈莝”,三条基本原则(1)上下异治,上半身肿甚者,以发汗为主;下半身肿甚者,须利小便为主。(2)阴阳分治,阳水(表、热、实证)宜发汗、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主;阴水(里、虚、寒证)宜健脾、温肾,以扶正为主。(3)以汗法、利法和下法作为水肿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分证论治1.阳水物无动道随负放(1)风水相搏证[主证]眼脸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效小[次证]多有恶寒,发热,肢节痠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脉象]偏于风热者,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带白白信,始害知[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药物]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2)湿毒浸淫证大[主证]眼脸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次证]恶风发热。[舌脉象]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画生[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物]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3)水湿浸渍证白,肉西山,[主证]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次证]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脉象]舌苔白腻,脉沉缓。[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白卧面观件拿四为[方剂]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客害[药物]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草果、桂006中医内科学(下册)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假厕本爱至,“测时贵(4)湿热壅盛证[主证]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次证]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治法]分利湿热。[方剂]疏凿饮子加减。药物]羌活、秦艽、防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猪苓、茯苓、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黄柏、商陆、槟榔、生大黄。2.阴水(1)脾阳虚衰证[主证]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音[次证]脘腹胀闷,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不华,纳减便溏。[舌脉象]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剂]实脾饮加减。[药物]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附:脾气虚弱证[主证]遍体浮肿,面色萎黄,晨起头面较甚,动则下肢肿胀。和[次证]能食而疲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脉象]舌苔薄腻,脉软弱。[治法]益气健脾,行气化湿[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2)肾阳衰微证[主证]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白玉[次证]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觥白。[舌脉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合证,[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试读结束···...

    2022-08-19 epub电子书 epub pdf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 中医内科学专业》刘玥,黄烨|(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中医内科学专业》【作者】刘玥,黄烨【丛书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辅导丛书【页数】281【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132-6738-0【分类】中医内科学-岗位培训-习题集【参考文献】刘玥,黄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中医内科学专业.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内科学专业》内容提要:目前,每年北京市有1500人左右进入北京市各大医院进行为期2-3年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晋升主治医师、临床执业的重要门槛。培训结束参加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统一组织的“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满分100分,分为通科必答选择题(60分,A2,A3及X型题),分科选做题(40分,A2、X型题、问答题及病例分析题)。笔试成绩达标后才有资格参加临床技能考核。笔试考核难度较大,目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在全国开展,但是考试大纲和考核方式每个省均不一样。中医研究生毕业也要参加本考试。全国的试题大同小异。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版该考试的辅导用书和习题集,预计出版后每年的销售数量至少3000本,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并且建立题库以后同时开发用于手机a的应用,考生可以随时答题模拟训练。拟编写出版辅导用书1本,模拟题20套,定期再版更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中医内科学专业》内容试读模拟试卷一审内科学业模拟试卷一一、共用题,共60分,所有考生均需回答。(一)A2型题(每题1分,共6分)1.患者,女性,45岁。烦渴多饮两月余,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黄,脉洪数有力。治法宜用A.滋养胃阴,生津止渴B.养阴润肺,生津止渴C.清胃泻火,养阴保津D.滋阴固肾,生津止渴E.清热润肺,生津止渴2.患者苏某,女性,55岁。因失眠多梦3周就诊,夜难人眠,兼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心烦口苦,头晕目眩,痰多质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其治法是A.滋阴降火,交通心肾B.疏肝泻火,镇心安神C.清化痰热,和中安神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E.化痰泄浊,宁心安神3.患者,男,28岁。上腹部灼痛1年,饥饿时加重,进食后可缓解,伴烧心、反酸。查体示上腹部稍偏右有压痛。应首先考虑的是A.急性胰腺炎B.慢性胆囊炎C.慢性胃炎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E.胃癌4.患者女性,50岁。受凉后出现左肩关节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则夜间痛醒,不能受压,欲行针灸治疗,以下哪个穴位不适合选用A.肩髃B.肩前·1…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因内C.肩髎D.阿是穴利E.足三里学专5.患者刘某,女,39岁。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形体肥胖,带下量多,舌业淡,苔白腻,脉滑。其辨证是A.肾虚证B.血虚证C.痰湿证D.脾虚证E.血瘀证6.患者高某,女,26岁。创伤后右髋疼痛、活动受限,右大腿后侧及右小腿后外侧麻木感。查体示右下肢短缩、屈曲、内旋、内收畸形。手法复位后畸形消失,活动恢复正常,但感觉麻木仍存在,小腿和足部肌力Ⅲ级。X线显示右髋白后上缘有1cm×2cm骨块,无移位。最可能的诊断是A.髋关节前脱位并髋白骨折B.髋关节后脱位并髋白骨折C.髋关节中心性脱位D.髋关节后脱位并髋白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E.以上都不是(二)A3型题(每题1分,共16分)(7~9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60岁。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2小时前因情绪激动出现明显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查体示血压240/130mmHg,神志不清,心率120次/分钟。肝脾未及,病理征阳性。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甲亢B.急性左心衰竭C.脑梗死D.脑出血E.高血压危象8.该患者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口服降压药B.硝普钠静脉给药C.甘露醇D.地塞米松E.吗啡9.患者巅顶部疼痛明显,其中医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吴茱萸汤B.芎芷石膏汤C.羌活胜湿汤D.加味四物汤E.半夏白术天麻汤·2…模拟试卷一《中(10~11题共用题干)学患者,女性,18岁。发现患糖尿病2年,因肺部感染诱发酮症酸中毒。专10.接诊时如出现以下症状,最特征性的是A.严重口渴B.昏迷C.呼吸深大D.皮肤干燥E.呼气有烂苹果味11.抢救时胰岛素的最佳使用方法是A.大剂量肌内注射B.大剂量静脉注射C.大剂量皮下注射D.小剂量静脉滴注E.小剂量静脉推注(12~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36岁。间断腹痛、腹泻5年,大便3~5次/日,便中夹有黏液,无脓血,便后腹痛缓解,受凉或紧张后症状加重,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粪便隐血试验阴性。12.为确定诊断,首先的检查是A.电子结肠镜检查B.粪便细菌培养C.腹部CTD.小肠X线钡餐造影E.腹部彩色超声1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应为A.溃疡性结肠炎B.克罗恩病C.慢性细菌性痢疾D.肠结核E.肠易激综合征(14~16题共用题干)》患者李某,女性,20岁。1天前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流大量清涕,无汗,头痛,四肢酸痛,咳嗽,痰色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14.此病诊断是A.痹证B.咳嗽C.感冒D.头痛E.鼻渊15.中医辨证为A.风寒束表B.风热上犯3模拟试卷一《甲医C.下肢深静脉栓塞D.脂肪栓塞利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学22.下列哪种是本病首选的有效处理方法专A.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B.立即施行截肢术C.立即切开筋膜D.立即给予神经阻滞剂或血管扩张剂E.对症处理后继续观察(三)A4题型(每题1分,共24分)(23~26题共用题干)患者刘某,男,30岁。1天前因家庭矛盾大怒,并面部感受风寒,随后自觉右侧面部不适,今日发现右侧面部刷牙露水、进食存食、右侧眼睑闭合不全、耳后疼痛等症状。23.若要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可以不考虑的鉴别点是A.查额纹有无变浅或消失B.查病理征C.查口角有无下垂D.查伸舌是否居中E.查颅脑核磁或CT24.此时若行针刺治疗,正确的针刺操作描述是A.面部腧穴宜深刺,手法宜重刺激B.面部腧穴宜浅刺,手法不宜过重C.面部腧穴宜平刺,手法不宜过重D.面部腧穴宜斜刺,手法宜重刺激E.面部腧穴宜直刺,手法宜重刺激25.发病第3天,患者发现右侧舌前2/3味觉减退,在前面针刺取穴的基础上宜配伍的腧穴是A.翳风B.丝竹空C.水沟D.迎香E.廉泉26.若病程持续2周后,仍见口眼歪斜,且伴有乏力,在前期治疗的基础上,宜配伍的腧穴是A.足三里B.风池C.外关D.翳风E.廉泉(27~30题共用题干)】患者男,27岁。近1年反复晨起腰背疼痛,活动后减轻,严重时伴有颈部疼痛,转头受限,近期结膜炎发作2次。·5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模拟试题因因27.诊断应首先考虑利A.强直性脊柱炎B.痛风性关节炎学C.类风湿关节炎D.反应性关节炎业E.白塞病28.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进行A.骶髂关节MRIB.颈椎MRIC.腰椎MRID.骨盆正位片E.髋关节MRI29.若该患者病情控制不佳,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跟腱炎B.驼背C.腊肠趾(指)D.肺间质纤维化E.口腔溃疡30.下列除了哪项以外,都可以作为本病的评定方法A.Schoer试验B.枕墙距C.指地距D.颌柄距E.骨摩擦音(31~34题共用题干)李某,女,出差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体温38.6℃,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3×10°L,中性粒细胞0.9,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89个/HP。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1.该患者可能的西医诊断是A.急性肾盂肾炎B.慢性肾盂肾炎C.膀胱炎D.肾周脓肿E.肾结核32.该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前,最应进行哪项检查A.尿常规B.感染两项C.尿培养D.血培养E.泌尿系超声33.该患者应选用的方剂是A.八正散B.石韦散C.小蓟饮子D.沉香散E.无比山药丸34.若该病日久不愈,可由实转虚,形成哪种淋证·6···试读结束···...

    2022-08-19 模拟试题 中医内科学答案 模拟试题 中医内科学第二版

  • 《实用中医内科学》倪青,王祥生主编|(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中医内科学》【作者】云秀花等主编【形态项】508【出版项】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313-18144-2【中图法分类号】R25【原书定价】198.00【主题词】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格式】云秀花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常用治法、预防等,并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作了简要的讲述,重点对肺系病症、心脏病症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诊断及疗法。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实用现代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由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倪青主编,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40万字,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历代源流和辨证方法。各论以西医并名为目,重点介绍100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中医诊断方法、最佳治疗方案。很多著名中医内科学家的经验方都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极具实用价值。作者临床经验丰富,写作认真,内容全面、可靠,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实用性,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以及中医院校学生。《实用现代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用现代中医内科学活学活用中医妙治各科百病中第1章呼吸条统疾病酯H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icotructiveulmoarydiea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全球患病率为4%~20%,是第四位死因。我国1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2%,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第三位,年死亡人数高达128万。如能及早防治,可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本病属中医学ldquo肺胀rdquo范畴。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病理因素主要包括痰浊、水饮、瘀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诊断】1.西医诊断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13年修订版)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考虑慢阻肺的诊断。诊断慢阻肺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FVClt70%即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除外其他疾病后可确诊为慢阻肺。因此,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凡具有吸烟史和(或)环境职业污染及生物燃料接触史,临床上有呼吸困难或咳嗽、咳痰病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患者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肺过度充气的程度及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2.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2007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有慢性肺系疾病病史多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多见于老年人。1实用现代中医内科学(2)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扇气促,张口拾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发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促。(3)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3.中医证候诊断(1)痰浊壅肺证: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气短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汗多,院痞纳少,倦怠乏力,色质偏淡,苔薄腻或厚腻,脉滑。(2)痰热郁肺证:咳喘气短,痰黄稠黏,发热,胸憋闷不能平卧,烦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干渴,面部下肢浮肿,口唇发绀,舌红或紫绛,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3)痰蒙神窍证:咳喘,喉中痰鸣,神志恍惚,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体抽搐。舌质绛或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4)阳虚水泛证:咳喘加重,动则加重,喘不能卧,面浮,下肢肿,甚之一身悉肿。按之凹陷,胸部胀满有水,心悸心慌,咳痰清稀,脘痞纳差,少尿肢冷,舌胖质黯,苔白或白滑腻,脉沉细或沉涩无力。(5)肺肾气虚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酸肢冷,小便清长,舌淡紫暗,脉沉细无力。【治疗】1.辨证论治(1)痰浊壅肺证[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气。[方药]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录自《杂病广要》)加减。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葶苈子10g,橘红6g,法半夏10g,前胡10g,茯苓10g。[加减]痰多,胸满不能平卧,加葶苈子、莱菔子泻肺祛痰平喘;肺脾气虚,易出汗,短气乏力,痰量不多,酌加党参、黄芪、防风健脾益气,补肺固表。(2)痰热郁肺证[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方药]桑白皮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医林》)加减。桑白皮12g,苦杏仁10g:制半夏10g,紫苏子10g,浙贝母12g,黄参12g,黄连3g,栀子6g。[加减]痰热内盛、胸满气逆、痰质黏稠不易咯吐者,加鱼腥草、金荞麦、瓜蒌皮、海蛤粉、浙贝母、玄明粉清热滑痰利肺;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葶苈子泻肺平喘;痰热伤津,口干舌燥,加天花粉、知母、芦根以生津润燥;痰热壅肺,腑气不通,胸满喘逆、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以降肺平喘:阴伤而痰量已少者,酌减苦寒之味,加沙参、2第1章呼吸系统疾病麦冬等养阴。[中成药]可用鱼腥草颗粒,每次2包,每日3次;口服痰热清注射液:每次20ml,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3)痰蒙神窍证[治法]涤痰开窍,醒神通便。[方药]涤痰汤(《奇效良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法半夏10g,胆南星10g,橘红6g,枳实10g,茯苓12g,人参10g,石菖蒲5g,竹茹10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加减]若痰热内盛、身热、烦躁、谵语、神昏、苔黄舌红者,加葶苈子、天竺黄、竹沥:肝风内动、抽搐,加钩藤、全蝎,另服羚羊角粉;血瘀明显、唇甲发绀,加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脉;如皮肤黏膜出血、咯血、便血色鲜者,配清热凉血止血药,如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紫珠草等。[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心功能衰竭者,控制滴速在30滴/mi以内。(4)阳虚水泛证[治法]温肾健脾,化湿利水。[方药]真武汤加减(《伤寒论》)。熟附子10g,茯苓12g,白术10g,白芍10g,生姜3片。[加减]若水势剧,上凌心肺,心悸喘满,倚息不得卧,加沉香、黑白丑、川椒目、葶苈子、万年青行气逐水;血瘀甚,发绀明显,加泽兰、红花、丹参、益母草、北五加皮化瘀行水。待水饮消除后,可参照肺肾气虚证论治。(5)肺肾气虚证[治法]补肺纳肾。[方药]平喘固本汤(《中医内科学》)引南京中医学院附院验方加减。党参20g,五味子6g,胡桃肉12g,灵磁石18g,沉香15g,紫苏子16g,款冬花12g,姜半夏12g,橘红6g[加减]肺虚有寒,怕冷,舌质淡,加肉桂、干姜、钟乳石温肺散寒:兼有阴伤,低热,舌红苔少,加麦冬、玉竹、生地黄养阴清热:气虚瘀阻,颈脉动甚,面唇发绀明显,加当归、丹参、苏木活血通脉。如见喘脱危象者,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补气纳肾,回阳固脱。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中成药]百令胶囊,口服,每次5~6粒,每日3次。2.病证结合治疗中医上,治疗应抓住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祛邪与扶正共施,依其标本缓急,有所侧重。西医上,慢阻肺管理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为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改善健康状态;长期目标包括预防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减少病死率,防治并发症和减少治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共分四部分,分别为病情评估和监测、减少危险因3实用现代中医内科学素、稳定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3.单方验方(1)葶苈子末3~6g,每日3次,饭后服。用于肺胀、心悸、气喘者。(2)万年青根12~15g,大枣5枚,煎服。用于喘悸水肿。(3)黄芪50g,益母草10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肺胀缓解期。(4)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次3g,每日3次。适用于肺肾阳虚之肺胀。(5)杏仁、核桃肉各60g,共研细末,加生蜂蜜少许调服,每日3次,每次3g。适用于肺肾气虚而肺胀者。(6)百合250g,枸杞子250g,研细末,每次服10g,每日3次。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肺胀。(7)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各9g,肉桂2.5g,补骨脂、核桃仁各9g,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肾衰之肺胀。(8)紫苏子10g,白芥子9g,莱菔子10g,山药60g,玄参30g。每日1剂,早、晚煎服。适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阻塞性肺气肿。4.常用中成药(1)桂龙咳喘宁: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者。每次5粒,每日3次。(2)猴枣散:清热,除痰,镇惊,通窍。用于治疗痰热蕴肺之咳喘者。每次1支,每日3次。(3)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豁痰解毒。可用于肺胀痰热蒙心、嗜睡神昏谵语者。每次1丸,每日1~2次。(4)金水宝胶囊:补益肺肾,泌精益气。适用于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等。每次2粒,每日3次。(5)蛤蚧定喘丸:滋阴清肺,止咳定喘。适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虚劳久咳,气短发热,胸满胸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者。每次1丸,每日3次。(6)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通络,醒神开窍。用于肺胀热闭,身热、神昏者。40~60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参脉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慢心病等。20~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5.针灸治疗(1)体针:①主穴取天突、膻中、列缺、太渊。脾虚痰盛,配脾腧、丰隆、足三里:肺肾两虚,配太溪、肾俞、肺俞、气海:痰热蕴肺,配肺俞、尺泽、丰隆。适用于各类型肺胀。②取足三里、人中、肺俞、会阴等穴。中强刺激,反复施针。一般认为有兴奋呼吸、解痉、平喘等作用。4第1章呼吸系统疾病(2)耳针:选平喘、肺、下屏尖、神门、脑等耳穴,每次取2~3穴,强刺激,针20~30mi,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类型肺胀。6.穴位敷贴(1)熟附子60g,肉桂12g,丁香18g,党参270g,黄芪270g,紫苏叶12g,白术90g,防风6g,制成膏药,每张重15g,封密防潮贮藏。将药膏烘软,贴背部第3脊椎处。适用于肺胀、肾阴亏虚者。(2)常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白芥子、玄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此为1人1年的用量),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每次以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分摊于6块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为双侧)穴上,后用胶布固定,贴4h。每隔10天贴1次,于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共3次,连贴3~5年。贴药后不宜过多活动。7.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注射卡介菌多糖注射液,每次每穴0.5l,整个疗程共8周,第1阶段为隔日1次,连用2周:第2阶段为每3日1次,连用2周:第3阶段为每周1次,连用4周。8.非药物治疗(1)戒烟:吸烟仍然被认为是COPD最为危险和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排除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控制COPD最重要的措施。(2)氧疗:对于慢性呼吸衰竭、并发严重的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患者,长期氧疗(每日gt15h)可提高生存率。Pa02le55mmHg,或Sa02le88%,并发或不并发3周内发生2次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或Pa02在55~60mmHg之间,或Sa02为88%,若有证据表明存在肺动脉高压,或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外周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gt55)的患者,需要长期氧疗。(3)辅助通气治疗:联合无创通气和长期氧疗可能对一部分患者有用,特别是明显的日间高碳酸血症患者。可通过无创或有创方式给予机械通气,根据病情需要,可首选无创机械通气。9.手术治疗对于有指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主要有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肺移植术等。10.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在呼吸生理治疗方面包括帮助患者咳嗽,用力呼气以促进分泌物清除;使患者放松,进行缩唇呼吸以及避免快速浅表的呼吸以帮助克服急性呼吸困难等措施。在肌肉训练方面有全身性运动与呼吸肌锻炼。在营养支持方面,应要求达到理想的体重;同时避免过高糖类饮食和过高热卡摄入,以免产生过多的CO2。任何疾病阶段的患者均可从运动训练项目中获益。有效的康复项目至少为期6周,持续时间越久效果越佳。11.预防与调护注重原发病的治疗。防止经常感冒、内伤咳嗽迁延发展成为慢性咳喘,5实用现代中医内科学是预防形成本病的关键。既病之后,更应注意保暖,秋冬季节气候变化之际,尤需避免感受外邪。一经发病立即治疗,以免加重。平时常服扶正固本方药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禁烟酒,忌恣食辛辣、生冷、咸、甜之品。有水肿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中医疗效评价】中医证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价:[(治疗前得分一治疗后得分)divide治疗前得分]time100%。1.临床控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ge70%。2.显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leXlt70%。3.有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leXlt50%。4.无效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临床症状积分改善lt30%。第二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rochiala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常伴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属中医学ldquo哮病rdquo范畴。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ldquo伏痰rdquo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诊断】1.西医诊断参考《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6年)和2016G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临床表现不典型者结合气道敏感性试验、呼出气NO浓度测定等可帮助确诊。6middotmiddotmiddot试读结束middotmiddotmiddot...

    2022-10-31

  • 《中医内科学 第3版》余小萍,方祝元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第3版》【作者】余小萍,方祝元主编【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页数】397【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478-3944-7【价格】48【分类】中医内科学-高等学校-教材【参考文献】余小萍,方祝元主编.中医内科学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内科学第3版》内容提要:余小萍、方祝元主编的《中医内科学(供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列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介绍中医内科学发生、发展的轨迹及代表人物、著作和学术观点;其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其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及病历书写,是内科临床基本功,必须掌握。各论分七章,按肺系、心脑系、脾胃系、肝胆系、肾膀胱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介绍了53个常见病证及其附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临证要点,并附古代文献摘要和现代文献推介等。本教材还附有方剂,以备查阅。《中医内科学第3版》内容试读总论中医内科学,古称“大方脉”,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预后转归、康复调摄等,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中医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践,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因此中医内科学被认为是中医学临床学科的主千课程。4中医内科学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叙述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⑦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黄帝内经》形成的上述理论体系和《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诊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充实阶段(两晋至金元时期)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汇集了晋以前脉学的成就,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切诊内容。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雷敩的《雷公炮炙论》等方药专著的问世,促进了药物合理运用。隋唐时代,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瘿病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王焘《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患者的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宋徽宗赵佶敕撰《圣济总录》,其中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专题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宋代董汲所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首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机制,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5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驱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代,人民饥寒交迫,体质虚弱,从而使后天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融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金元四大学派,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金元以后,医家掀起了发展、创新中医学术的风气,如对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新探讨,对脏腑代谢产物的重视等,对不少内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也不断有新的突破,这些均使中医内科学,甚至中医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明代薛已的《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著。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反映当时内科学的学术理论已经形成体系。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著作,对内科疾病都有了深刻认识。如《景岳全书》中的阴阳互补学说、《医宗必读》中的“治泻九法”等,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清代,内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琳琅满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陈梦雷)、《医宗金鉴》(吴谦)、《张氏医通》(张璐)、《沈氏尊生书》(沈金整)、《辨证录》(陈士铎)、《临证指南医案》(叶桂)等著作纷呈。林珮琴的《类证治裁》简明实用,熊笏著的《中风论》及尤在轻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汪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都是内科专篇专著,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水平。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对瘀血证的论述和所创立的活血化瘀诸方,沿用至今。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血证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明清时期,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便是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非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功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与其人体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桂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痦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瑭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九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这些都发挥和补充了温病学说,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温病学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对外感热病详于寒而略于温的不足,形成了一个与伤寒不同的又一个外感热病体系,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阶段。6中医内科学五、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中医内科学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首先是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内科学人才,服务了更多内科疾病的患者:其次,对中医内科学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出版了大批有价值的中医学典籍,以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临床专著。专供各大中医院校教学使用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历经数代中医人、多家出版社的数次修订和编撰出版,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更加符合中医内科学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第三是中医内科学科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通过对胸痹心痛、疟疾、肾病、肝病、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研究,深化了病因病机的认识,在诊断、辨证规范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提高了临床疗效。通过对内科急症如高热、中风、厥脱、血证、急腹痛等疾病的研究,明确了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治疗方药的初步药理机制,研制了一批高效、速效、低毒、安全的急救中成药。屠呦呦因受葛洪《肘后救卒方》启发而运用现代科研方法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从而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再次引起世界瞩目:第四,中医内科临床诊治逐步规范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四次组织制定并颁布了《中医病案规范》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还相继颁布了《中医证候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促进了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国内外学术推广与交流的科学化、规范化。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此中医药学发展彻底有了法律保障,中医内科学也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机遇,将在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试读结束···...

    2022-08-19

  • 《现代中医内科学》赵秀花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中医内科学》【作者】赵秀花等主编【页数】654【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313-17661-5【价格】198.00【分类】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赵秀花等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的编写宗旨是坚持面向临床,注重实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出发点,以辨证论治为中心,对每种疾病从分析病因病机开始,讲述了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辨证、治疗等内容,对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重要治疗方法等均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侧重介绍了当今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现代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弟一草绪论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由于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它的起源也像中医学一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如在《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症”“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描述。但是,医学理论的产生还需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即只有进入封建社会才逐步变为现实。奴隶社会,奴隶们创造了越来越丰富的财富,给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阶级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化,又使各行各业日趋专业化,内科学就逐渐从医疗实践中突出并独立出来。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官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4种,其中疾医“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由于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医疗实践的深人发展,使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得到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我国医学知识的总结。殷周之际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更春秋战国时代,则被广泛用于阐述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并被中医学所采纳,以此探讨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自战国至秦汉这一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定时期。《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1)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和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2)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机、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摸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3)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4)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叙述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机变化。(5)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6)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内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另外,《内经》还记叙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机、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从而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走上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分别讨论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此外,还阐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关系及合病、并病或失治、误治引起的变证、坏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通过六经辨证,又可以认识证候变化方一1现代中唐内科学面的表里之分、寒热之异、虚实之别,再以阴阳加以总概括,从而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以病证设专题、专篇加以论述,如肺痈、肺痿、痰饮、黄疸、痢疾、水肿等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制方、按方遭药,而且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实收269首方剂,其中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很好的疗效。因此,《伤寒杂病论》在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经隋至唐,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宫廷医学校的课程规定,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包括内科在内的临床各科课程,以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亦可以看出内科在当时所处的位置和所具规模。这一时期,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验”。孙思邈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内经》病机十九条精神,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的机制,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祛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金元四大家及其弟子创建的四大学派,除了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外,则是他们结合实践总结出的中医病证,及敢于和善于从临床到理论进行探索、总结,乃至提出自己的见解,证明了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一即继承性,同时在继承过程中可以得到发展,这一点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启迪。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学术争鸣之风,遂至后世历代诸家纷纷而起,各抒己见,使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日趋系统和完整。如历代对中风之争,或言“真中”,或言“类中”,或言“非风”,愈辨愈明。又如对补脾、补肾及脾肾双补的推敲,使脾肾的生理、病机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明确。再如对鼓胀的病机认识,从东垣与丹溪的“湿热论”,到赵养葵、孙一奎的“火衰论”,再至喻昌的“水裹气结血凝论”,也是越分析越透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治疗效果。金元时代的成就不仅仅限于金元四大家。与此同时,《圣济总录》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专题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另外,还有一些内科病的专著问世,如宋代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2「第一章绪论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名药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证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金元以后,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如对人体某一脏腑生理、病机的新的探讨,或某脏腑的代谢产物被重视等,及某个内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不断有新的突破,使中医学及其内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迅速发展。明代继承了金元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如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则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另王纶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此外,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实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张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是书论内科杂病部分计28卷,记述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氏对内科许多病证病机之分析与归纳极为精辟,治则方药也多有心得,并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明清时代,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要算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境地。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不因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功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与其人体接触,自口鼻而人,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他的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4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瘖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鞠通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9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也都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在内科杂证方面,明清时期也有一定发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观点,加深了对疾病发生本质的认识,故而提高了疾病诊疗和理论水平。另外,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极为实用:再者,熊笏著的《中风论》及尤在泾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书》,汪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痨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都可称之为内科专篇专著,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此时,对血证的认识也有新的突破,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证的论述和所创立的活血化瘀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制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更属创举,直到今日,仍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血证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人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所谓的中西汇通派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由于旧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昏庸与无能,不可能正确引导中西两种医学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反而企图扼杀中医,使中医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损失,不进反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指引下,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使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的几次修订和使用,一些中医名家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著书立说,及3现代中店内科学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党和政府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必将得到全国的响应,并为中医的繁荣发展并走向世界创造条件。(王亚宁)4第二章中医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它认为阴和阳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根源及其规律。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一方面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如60℃的水,同10℃的水相比,当属阳,但同100℃的水相比则属阴。因此,单一事物就无法定阴阳:另一方面,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昼为阳,夜属阴,而白天的上午属阳中之阳,下午则属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但是必须注意任何事物都不能随意分阴阳,不能说寒属阳,热属阴,也不能说女属阳,男属阴,必须按照阴和阳所特有的属性来一分为二才是阴阳。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一、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互相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不能交合感应,新事物和新个体就不会产生。二、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如上与下,动与静,水与火,寒与热等。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气,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化气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对立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如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即阴气在内,是阳气的根本,阳气在外是阴精所化生的。-5现代中内科学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双方始终处于一定限度内的,彼此互为盛衰的运动变化之中,致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等。包括以下4种类型。1.此长彼消这是制约较强造成的,如热盛伤阴,寒盛伤阳皆属此类。2.此消彼长这是制约不及所造成的,如阴虚火旺,阳虚阴盛皆属此类。3.此长彼亦长这是阴阳互根互用得当的结果。如补气以生血,补血以养气。4.此消彼亦消这是阴阳互根互用不及所造成的,如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必然气虚,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等。阴阳平衡,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总是在一定限度内、在一定条件下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五、阴阳相互转化指对立互根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发生转化。即阳可转为阴,阴可转为阳,气血转化,气精转化,寒热转化等,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王冬)第二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一、五行特性(一)木的特鞋“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又能直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二)火的特桂“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热烈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三)土的特性“土爱稼穑”,“爱”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割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因而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四)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由也,说明金的来源,“革”即变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自然界现成的金属极少,绝大多数金属都是由矿石经过冶炼而产生的。冶炼即变革的过程,故日“金日从革”。因而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归属于金。-6-···试读结束···...

    2022-08-19

  • 《新编中医内科学》苏小军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编中医内科学》【作者】苏小军等主编【页数】633【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313-17360-7【价格】198.00【分类】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苏小军等主编.新编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先概述了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的病因病机、病情观察与诊断、中医针灸、中药的药理与毒理等基础知识,后介绍了心脑疾病、肺系疾病、脾胃疾病、肝胆疾病、肾系疾病、风湿骨病等临床常见中医病的病因病机等临床内容。《新编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与启示中医内科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粱,也是架通经典名家学说与临床各科之桥粱,因而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研究和应用中医药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的特点,包括外感热病学和内伤杂病学两部分。中医内科学不断发展,既传承经典以及历代医家学说,又反映当今中医学最新进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的最新进展及有关诊疗技术。一、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简要地分为几个时期。(一)萌芽时期殷商时期“疾医”可谓是最早的内科医师,开始以药酒和汤药治疗内科疾病的实践。《周礼》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这一部医学巨著,记载了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断和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黄帝内经》不仅把当时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引入中医学,将“精”“气”“神”和“阴阳”“五行”引入基本理论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而且确立了整体观念,提出了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学说,阐明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病机学说,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论述了治则治法,强调了“治未病”的先进预防医学思想。《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中医内科学术理论发展的渊源。东汉时期,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编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后来被西晋王叔和整理成《伤赛论》《金匮要略》两本著作。该书从理论到实践为临床内科学莫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历代医家奉为内科学经典。从此,辨证论治成为内科临床基本方法。(三)充实时期经魏晋、南北朝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病机学、症状学、治疗学得到充实和发展,如《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医内科学学术理论也得以创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内科病证1000多种,对其病因病机进行阐述,是以大量临床观察为基础,采集汉晋名医之高论,再经过“慎研精理”,归纳总结而成。到了唐代孙思邈,不仅是集前人经验方之大成者,而且对某些疾病的病因病·1··新编中医内科学·机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学说。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刘完素倡火热病机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补土;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初步形成。(四)成熟时期明清时期,薛己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又有所发展,他所著的《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医书。叶天士和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充实了内科热病体系。实际上,内科热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形成于《伤寒杂病论》,发展于金之刘完素,直到清代温病学说产生,才使中医内科学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因而说,明清时期也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成熟时期。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出现了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乃其中杰出代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以后中西医结合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崭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整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表现在:①对历代古典医籍和内科文献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一大批医学专著,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不断更新,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到8版规划教材。同时在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专著,有力促进了中医内科学学术的继承和发展。②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优势,积极开展中医内科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③中医内科学进一步实行专科分化。④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开展对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二、中医内科发展的启示中医内科发展史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医内科学与中医学共生存、同命运,理论不断创新、临床实践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医学与科学技术交叉渗透,促使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发展超越任何历史时期。现代中医内科学必须与时俱进。(一)理论指导与理论创新中医学是一门理论医学,而不是一般的经验医学。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学一样,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名家学说、理论之发展都不可能离开《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到《伤寒杂病论》,再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的温病学说可谓一脉相承。现代学者在发掘和整理历代文献基础上,对内科病证的名称、病因病机学说及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新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凡有重大建树者也都坚持了中医基本理论。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五行学说”发展为“五脏相关学说”,并以此指导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还将《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脾主肌肉”的理论,及李东垣的“脾胃论”创造性运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二)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核心任务。开展临床研究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意理、法、方、药的统一。中医内科学经过历代医家反复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对理论的发挥,经历了“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新理论”的认识过程。如明清时代的医家,多已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广征博采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克服了诸家之偏,集学说之长,使内科学术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发挥了全面的指导作用。明清时代的中医学,建立了热病与杂病的证治体系。这个证治体系概括了以外感六淫、戾气与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为主要内容的病因学,以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和气血痰湿等为主要内容的病机辨证学;以整体调治、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和八法为基本治则的治疗学。这些理论成果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近年有学者将医学计量学及数学的有关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研究中,使辨证论治进一步客观化、定量化。运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eig,meauremetadevaluatioicliicalreearch,DME)的方法,在中医病证诊断规范化与定量规范化研。20/第一章绪论/究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中医药疗效的客观评估。循证医学的引人推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估与验证进人了新阶段。内科临床中药方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向简、便、廉方向发展,有复方也有化学单体,剂型种类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膏、丹、丸、散,发展到片剂、胶囊、颗粒剂、浓缩丸、喷雾剂、注射剂等,也获得很多临床成果。中医内科的学术发展,从来没有离开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强调其连续性,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和总结新经验、新学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内科学术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即疾病,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所受到的一系列损伤和破坏,阴阳失去平衡的连续的全过程。中医治病始于辨病,每个病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认识它的发展过程,掌握它的规律性,辨证才有原则性,才能更好地在辨证指导下论治。证,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反映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中医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而辨证就是将诊察所收集的材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出某些疾病的证型。故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内科学术特点和精华所在。中医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很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都从不同角度辨识证候。以证为思维的原点认识疾病是中医学理论的一大特色。而中医所讲的“证”,是西医所讲的“症”“征”的综合。所以西医的一病,可有中医的数证;中医的一证,也可以包括西医的数病。例如,西医所说的高血压病,包括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而中医的水肿证,包括西医的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数病的水肿。现代中医内科临床诊断除习用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运用西医学理化诊断治疗技术,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加快中医内科的变革和发展,冀望实现中西医病名的对应甚至统一。当然,尚存在少数病证暂时不能统一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也倡导“五诊”临床思维模式,即望、闻、问、切、查。查指的是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在当今临床实践中,如利用纤维内镜检查扩大了中医对“胃脘痛”望诊的内涵,冠状动脉造影术使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诊断更加准确: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抗原抗体检测、DNA定性定量分析及肝活检使中医“胁痛”“黄疸”病的诊断更加科学化。这些手段不仅没有削弱中医,而且有助于探索疾病规律,揭示疾病本质,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内科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因而,我们应当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扬中医学的辨证特色,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临床上尽可能要把中医的病证和西医的病相对应,以便加强对中医证的理解和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辨病除了中医所说的病外,明确西医所称的常见病。要求掌握辨病方法(即诊断的方法),参考现代理化检查,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取得辨病诊断的客观依据。(四)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然后区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论治,实行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传统辨证论治是宏观辨证,是具有中医学术特色的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现代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已进入微观辨证时代,即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微观地、分层次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准确地阐明疾病的本质。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的表现,揭示疾病的实质如轻重、浅深、良恶、功能性与器质性、已病与未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如采取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五)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实验医学是由假说发展到理论的验证环节。近年来,围绕中医内科临床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开展病证药效学研究,筛选有效药物,②研究中医“证”的本质,主要从症状学入手,结合整体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状况探讨辨证论治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③运用现代客观指标评价疗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多先进诊断仪器被应用到内科临床研究中,使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客观化。·3··新编中医内科学·过去几十年,实验研究的确使中医内科的诊治方法向客观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应当清楚,中医学通过对人生命现象进行密切观察,总结出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机学说”等,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等十个方面来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分析,运用这些理论能够对人类疾病用一套独特的诊病治病方法一“五诊十纲”进行辨病辨证论治。这就是现代中医内科学的进步!而这一点,实验医学(西医学)至少在目前还做不到。实验医学包括动物实验,未能证明一些中医学理论学说,并不能轻易否定这些理论学说。也许,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尚不能揭示中医某些理论的本质所在,因而我们主张在这种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六)发展中西医结合新医学自17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医学界即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当今也指替代和补充医学。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对疾病本质的深化认识,更趋全面认识,体现了中、西医各自诊断学特点,发挥了中、西医各自对疾病认识和诊断的长处,互相补充,使之对疾病的诊断渐趋全面、完整、准确、科学。迄今,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到临床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新阶段,推动了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学的不断发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已经成为中西医学临床结合的主要途径之一。西医辨病可以弥补某些病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同时中医辨证也可以弥补西医某些病尚无法可医的不足。如现在很多学者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围绕西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采用分期论治方法,根据证候演变规律,总结出系列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科学技术也被医学所用。我们在继承前人精髓的同时,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辨证论治,用现代科学技术给辨证论治以新的诠释。未来中医学,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又吸收相应的现代科学技术之精华,既有西医所有,更有西医所没有。现代中医内科学应当走在前面,把传统中医学的特色推进一步,使中医学矗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未来最高层次的医学体系应该是中西医从理论到临床全面结合的新医学。正如陈竺院士所强调,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方面,中医和西医各具优势。中西医结合汲取了中医药学宏观整体和西医药学微观局部的优势,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优势的集成,是整体医学时代所追求的目标。大量医学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代表了整体医学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张静)第二节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经历了形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对疾病、证候、治疗等认识深化的过程。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学的不断渗透和结合,传统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近几十年来,中医学者在临床实践中从开始辨证论治为主,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转变。但不同学者对辨证、辨病的先后主次仍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误认为,中医从古至今看病只管辨证,不管辨病,更不看西医理化检查结果。我们认为,坚持“五诊十纲”,辨病为先,辨证为次才是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一、辨病的首要地位传统中医学非常重视对病的理解,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脏腑功能失衡,人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人体由健康状态变为疾病状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由发生到发展到康复或死亡的一个过程。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与抽象,即该疾病的代名词。辨病着眼于疾病整个过程的病理演变,有助于从整体、宏观水平认识疾病的病。40/第一章绪论/位、病性、病势、邪正关系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一)历代医家辨病为先中医学在对疾病认识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辨病或多或少的思考。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写体例充分说明张仲景已认识到辨病的首要地位,重视辨病为先,基本确立了辨病为先的原则,奠定了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伤寒论》以六经病分类,先列总纲,再按具体病名分类,最后才详细地论述脉证、传变、预后等,并提出具体的治疗原则、方药等,完全在辨病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太阳病定义,即辨病为先。太阳病下有中风、伤寒及温病3种不同的疾病。在辨太阳病的基础上再论述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不同证型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同样创立了以病为纲,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病证结合诊疗体系。原书各篇名都以病名分篇的体例编写,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以脏腑经络辨证作为辨证方法,确立了病名诊断在内科杂病中的纲领地位,如“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辨病在后世医家得到继承和发扬,晋代葛洪指出医学应“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先错杂”。宋代名医朱肱在《南阳活人书·序》中说:“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而治无差矣。”清代名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序》更是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可见,古代医家先贤非常重视辨病为先的重要性。(二)现代中医强调辨病随着现代医学、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学的结合,以及临床上服务对象、疾病谱的改变,现代中医辨病已不同于以前。现代中医服务的对象是处在现代诊疗条件下的患者,患者更多的是对现代科技及现代医学的了解。传统中医病名术语有时抽象玄奥、艰涩难懂,医生难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比如一名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中医诊断为“胸痹”,患者很可能不知“胸痹”为何病,但以西医病名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则很可能早就了解过该病。一些疾病随着西医西药的诊治,疾病过程也发生了改变。如,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很难见到《伤寒论》中所描述的典型伤寒“少阴病”热性病及疾病传变模式。此外,在涉及医学鉴定和法律裁决的医疗事件上,也多以现代医学病名来判断是非曲折。因此,古代中医病名或者单纯中医病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临床医学。在新的医疗环境下,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时,既要辨中医的“病”又要辨西医的“病”(中西医双重诊断)。现代中医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五诊”望、闻、问、切、查诊断手段和技术,才能够正确做出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但是,传统中医学病名大多数情况下以突出的主要症状(如心痛、眩晕等)、体征(水肿、咳血等)、病因病机(如虚劳、湿温等)或病位病机(如肺燥)定名,存在局限性和模糊性。因此,传统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是不同的概念和内涵,难以给辨证论治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全面的指导。这种情况下,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同时,需要规范中医病名,尽量使用与西医病名趋于统一的中医病名。至少常见病的病名,中西医病名应尽量对应。名中医蒲辅周也指出:“辨证求本,重视中医的病名甚为必要…目前用现代医学的病名来整理研究发扬祖国医学是必要的,病名的统一,是中西结合的需要。”因此,可以采用一些主要与西医某一疾病相类似而可能包括其他疾病的传统中医病名,统一规范对应特定的西医疾病,如“胸痹心痛”对应“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真心痛”对应“冠心病心肌梗死”;“消渴”对应“糖尿病”;“眩晕”对应“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名相同者继续沿用,如疟疾、痢疾、麻疹、哮喘等。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病种不断出现,中医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直接应用西医的病名,如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等。古代中医没有的病名直接使用现代医学的病名。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虽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两者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人类健康与疾病。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医学体系对其病因、病机的理解可能不同,治疗可能不同,但病名的诊断可以是一致的,至少可以一一对应。病名只是一个代号或符号。病名的趋同性、统一性,有助现代中医进一步研究辨证及治疗。二、辨病前提下的辨证证是中医所特有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证,即证候,是对疾病发展所处某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作的病机概括。一种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证候;而一个证候也可见于多·5.·新编中医内科学·种病。辨证,就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辨病为先,在辨病基础上进一步辨证。因辨病着眼于疾病整个过程病理演变,在辨病前提下辨证,有助于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的阶段、病位、病性、病势,有整体认识,又有阶段性认识,可以动态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准确辨别病因、病性、病位。单纯辨证,只侧重于疾病某阶段的病性、病位,不能把握疾病总体病变规律。另外,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望闻问切宏观辨证的同时,已经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测手段作为“查”诊,运用现代生物化学物理技术进行微观辨证,这可以使四诊拓宽延伸为“五诊”。如凭借电子胃镜现代中医可望诊胃脘痛(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充血、水肿的情况,运用显微镜现代中医望诊可达细胞亚结构,运用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易损斑块等。强调辨病为先,将会更有针对性地选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利用某些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明确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指导更精确辨证,从而做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三、辨病为先,辨证为次临床思维模式的优势(一)有利于把握疾病规律一种疾病有基本的病机变化和理化指标改变,有基本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病理演化过程,是某种疾病的共性,这就是“病”。辨病是诊断的第一步,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掌握疾病的共性,把握疾病基本病机,指导辨证治疗。如准确辨病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就可把握贯穿整个病程的病机之共性一“心脉瘀阻”,而不要把肺、胸膜腔、胸壁、纵隔的疾病也归入“胸痹心痛”。辨病为先,便可根据疾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如叶天士提出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辨病为“温病”(一类热性疾病,临床需具体诊断),就能预测本病可能为卫气营血的某一证型及病变转归规律。辨病为“消渴”,辨证多考虑上、中、下三消证及并发症,多为阴虚燥热、血瘀阻络等基本病机。临床上一些疾病,既无症可辨,亦无证候可辨,只能辨病,再根据病的中西医研究实施辨证治疗。可见,辨病为先,能把握疾病基本发展的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准确辨证及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二)有利于简化诊断,简化治疗传统中医的病名按主症、体征或病机定名,同一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的病名,如高血压病,中医诊断可能为“头痛”“眩晕”等,这使得中医诊断紊乱、模糊。辨病为先,使用规范统一的病名,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结合西医的诊断,可使中医诊断简化、精确。疾病的确诊,有利于总结经验,制定专方专药,简化治疗,提高疗效。如确诊“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该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瘀阻”,基本治法应活血化瘀,药物应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可以参考病因病机与证候,视具体证型寒凝、痰阻、热壅、气滞、气虚、阴虚、阳虚等,分别佐以散寒、涤痰、泄热、行气、益气、养阴、温阳等法。清代名医徐灵胎也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有学者主张要简化当今的辨证论治分型及代表方。虽然有时证的同一性掩盖了病的差异性,但在辨病前提下辨证,可针对不同病机、不同病理环节,选择不同的方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三)有利于中医疗效指标的标准化疗效是医学发展的硬道理。目前,中医疗效指标多以临床症状证候改善为评价指标,并且评价指标不统一。改善患病个体自身感受,减少或消除临床症状,是否能完全阻断疾病的发展,纠正疾病的整体病理变化?辨证论治是针对疾病某阶段病理反应的治疗,可以改善某阶段的临床症状,但并不完全意味着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眩晕(高血压病)辨证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消失,但并不意味着降压的达标。有时单纯辨证论治还可能掩盖疾病的病情,如结肠癌早期出现血便、脓血便、便秘症状,辨证治疗临床症状可能暂时消失,但病情却进一步发展,可能延误早期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必须强调辨病为先,根据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制定终点指标、临床事件、生存期、生存质量等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使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具有更好的客观性、标准化。如眩晕(高血压病)应从单纯降低血压读数延伸到。6···试读结束···...

    2022-08-19

  • 《实用中医内科学》云秀花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中医内科学》【作者】云秀花等主编【页数】508【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313-18144-2【价格】198.00【分类】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云秀花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常用治法、预防等,并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作了简要的讲述,重点对肺系病症、心脏病症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诊断及疗法。《实用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与启示中医内科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也是架通经典名家学说与临床各科之桥梁,因而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研究和应用中医药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的特点,包括外感热病学和内伤杂病学两部分。中医内科学不断发展,既传承经典及历代医家学说,又反映当今中医学最新进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的最新进展及有关诊疗技术。一、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简要地分为几个时期。(一)萌芽时期殷商时期“疾医”可谓是最早的内科医师,开始以药酒和汤药治疗内科疾病的实践。《周礼》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这一部医学巨著,记载了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断和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黄帝内经》不仅把当时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引入中医学,将“精”“气”“神”和“阴阳”“五行”引入基本理论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而且确立了整体观念,提出了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学说,阐明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病机学说,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论述了治则治法,强调了“治未病”的先进预防医学思想。《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中医内科学术理论发展的渊源。东汉时期,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编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后来被西晋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著作。该书从理论到实践为临床内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历代医家奉为内科学经典。从此,辨证论治成为内科临床基本方法。(三)充实时期经魏晋、南北朝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病机学、症状学、治疗学得到充实和发展,如《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医内科学学术理论也得以创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内科病证1000多种,对其病因病机进行阐述,是以大量临床观察为基础,采集汉晋名医之高论,再经过“慎研精理”,归纳总结而成。到了唐代孙思邈,不仅是集前人经验方之大成者,而且对某些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学说。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刘完素倡火热病机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补土;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初步形成。(四)成熟时期明清时期,薛己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又有所发展,他所著的《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1实用中医内科学SHIYONGZHONGYINEIKEXUE....科”命名的医书。叶天士和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充实了内科热病体系。实际上,内科热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形成于《伤寒杂病论》,发展于金之刘完素,直到清代温病学说产生,才使中医内科学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因而说,明清时期也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成熟时期。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出现了中西汇通学派,张锡纯乃其中杰出代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以后中西医结合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崭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整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表现在:①对历代古典医籍和内科文献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一大批医学专著,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不断更新,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到8版规划教材。同时在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一批中医内科学专著,有力促进了中医内科学学术的继承和发展。②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优势,积极开展中医内科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③中医内科学进一步实行专科分化。④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开展对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二、中医内科发展的启示中医内科发展史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医内科学与中医学共生存、同命运,理论不断创新、临床实践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医学与科学技术交叉渗透,促使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发展超越任何历史时期。现代中医内科学必须与时俱进。(一)理论指导与理论创新中医学是一门理论医学,而不是一般的经验医学。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学一样,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名家学说、理论之发展都不可能离开《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到《伤寒杂病论》,再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的温病学说可谓一脉相承。现代学者在发掘和整理历代文献基础上,对内科病证的名称、病因病机学说及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新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理论体系。凡有重大建树者也都坚持了中医基本理论。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五行学说”发展为“五脏相关学说”,并以此指导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还将《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脾主肌肉”的理论,及李东垣的“脾胃论”创造性运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二)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核心任务。开展临床研究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意理、法、方、药的统一。中医内科学经过历代医家反复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对理论的发挥,经历了“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新理论”的认识过程。如明清时代的医家,多已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广征博采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克服了诸家之偏,集学说之长,使内科学术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发挥了全面的指导作用。明清时代的中医学,建立了热病与杂病的证治体系。这个证治体系概括了以外感六淫、戾气与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为主要内容的病因学:以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和气血痰湿等为主要内容的病机辨证学;以整体调治、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和八法为基本治则的治疗学。这些理论成果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近年,有学者将医学计量学及数学的有关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研究中,使辨证论治进一步客观化、定量化。运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ig,meauremetadevaluatioicliicalreearch,DME)的方法,在中医病证诊断规范化与定量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中医药疗效的客观评估。循证医学的引入推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估与验证进人了新阶段。内科临床中药方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向简、便、廉方向发展,有复方也有化学单体,剂型种类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膏、丹、丸、散,发展到片剂、胶囊、颗粒剂、浓缩丸、喷雾剂、注射剂等,也获得很多临床成果。中医内科的学术发展,从来没有离开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强调其连续性,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和总结新经验、新学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内科学术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第一章法40结(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即疾病,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所受到的一系列损伤和破坏,阴阳失去平衡的连续的全过程。中医治病始于辨病,每个病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认识它的发展过程,掌握它的规律性,辨证才有原则性,才能更好地在辨证指导下论治。证,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反映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中医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而辨证就是将诊察所收集的材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出某些疾病的证型。故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内科学术特点和精华所在。中医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很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都从不同角度辨识证候。以证为思维的原点认识疾病是中医学理论的一大特色。而中医所讲的“证”,是西医所讲的“症”“征”的综合。所以西医的一病,可有中医的数证,中医的一证,也可以包括西医的数病。例如,西医所说的高血压病,包括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而中医的水肿证,包括西医的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数病的水肿。现代中医内科临床诊断除习用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运用西医学理化诊断治疗技术,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加快中医内科的变革和发展,冀望实现中西医病名的对应甚至统一。当然,尚存在少数病证暂时不能统一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也倡导“五诊”临床思维模式,即望、闻、问、切、查。查指的是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在当今临床实践中,如利用纤维内镜检查扩大了中医对“胃脘痛”望诊的内涵:冠状动脉造影术使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诊断更加准确: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抗原抗体检测、DNA定性定量分析及肝活检使中医“胁痛”“黄疸”病的诊断更加科学化。这些手段不仅没有削弱中医,而且有助于探索疾病规律,揭示疾病本质,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内科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因而,我们应当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扬中医学的辨证特色,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临床上尽可能要把中医的病证和西医的病相对应,以便加强对中医证的理解和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辨病除了中医所说的病外,明确西医所称的常见病。要求掌握辨病方法(即诊断的方法),参考现代理化检查,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取得辨病诊断的客观依据。(四)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然后区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论治,实行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传统辨证论治是宏观辨证,是具有中医学术特色的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现代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已进入微观辨证时代,即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微观地、分层次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准确地阐明疾病的本质。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的表现,揭示疾病的实质如轻重、浅深、良恶、功能性与器质性、已病与未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如采取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五)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实验医学是由假说发展到理论的验证环节。近年来,围绕中医内科临床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开展病证药效学研究,筛选有效药物:②研究中医“证”的本质,主要从症状学入手,结合整体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状况探讨辨证论治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③运用现代客观指标评价疗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多先进诊断仪器被应用到内科临床研究中,使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客观化。过去几十年,实验研究的确使中医内科的诊治方法向客观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应当清楚,中医学通过对人生命现象进行密切观察,总结出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机学说”等,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等十个方面来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分析,运用这些理论能够对人类疾病用一套独特的诊病治病方法一“五诊十纲”进行辨病辨证论治。这就是现代中医内科学的进步!而这一点,实验医学(西医学)至少在目前还做不到。实验医学包括动物实验,未能证明一些中医学理论学说,并不能轻易否定这些理论学说。也许,现阶段的研究方法尚不能揭示中医某些理论的本质所在,因而我们主张在这种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研究。3实用中医内科学SHIYONGZHONGYINEIKEXUE...(六)发展中西医结合新医学自17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医学界即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当今也指替代和补充医学。中西医结合提高了对疾病本质的深化认识,更趋全面认识,体现了中、西医各自诊断学特点,发挥了中、西医各自对疾病认识和诊断的长处,互相补充,使之对疾病的诊断渐趋全面、完整、准确、科学。迄今,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到临床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新阶段,推动了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学的不断发展。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已经成为中西医学临床结合的主要途径之一。西医辨病可以弥补某些病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同时中医辨证也可以弥补西医某些病尚无法可医的不足。如现在很多学者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围绕西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采用分期论治方法,根据证候演变规律,总结出系列中成药,提高临床疗效。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科学技术也被医学所用。我们在继承前人精髓的同时,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辨证论治,用现代科学技术给辨证论治以新的诠释。未来中医学,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又吸收相应的现代科学技术之精华,既有西医所有,更有西医所没有。现代中医内科学应当走在前面,把传统中医学的特色推进一步,使中医学矗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未来最高层次的医学体系应该是中西医从理论到临床全面结合的新医学。正如陈竺院士所强调,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方面,中医和西医各具优势。中西医结合汲取了中医药学宏观整体和西医药学微观局部的优势,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优势的集成,是整体医学时代所追求的目标。大量医学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代表了整体医学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夏祥宗)第二节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经历了形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对疾病、证候、治疗等认识深化的过程。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学的不断渗透和结合,传统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近几十年来,中医学者在临床实践中从开始辨证论治为主,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转变。但不同学者对辨证,辨病的先后主次仍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人误认为,中医从古至今看病只管辨证,不管辨病,更不看西医理化检查结果。我们认为,坚持“五诊十纲”,辨病为先,辨证为次才是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一、辨病的首要地位传统中医学非常重视对病的理解。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脏腑功能失衡,人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人体由健康状态变为疾病状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由发生到发展到康复或死亡的一个过程。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诊断。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与抽象,即该疾病的代名词。辨病着眼于疾病整个过程的病理演变,有助于从整体、宏观水平认识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势、邪正关系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一)历代医家辨病为先中医学在对疾病认识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辨病或多或少的思考。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写体例充分说明张仲景已认识到辨病的首要地位,重视辨病为先,基本确立了辨病为先的原则,奠定了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伤寒论》以六经病分类,先列总纲,再按具体病名分类,最后才详细地论述脉证、传变,预后等,并提出具体的治疗原则、方药等,完全在辨病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太阳病定义,即辨病为先。太阳病下有中风、伤寒及温病3种不同的疾病。在辨第一章o结论太阳病的基础上再论述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不同证型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同样创立了以病为纲,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病证结合诊疗体系。原书各篇名都以病名分篇的体例编写,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以脏腑经络辨证作为辨证方法,确立了病名诊断在内科杂病中的纲领地位,如“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辨病在后世医家得到继承和发扬,晋代葛洪指出医学应“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先错杂”。宋代名医朱肱在《南阳活人书·序》中说:“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而治无差矣。”清代名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序》更是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可见,古代医家先贤非常重视辨病为先的重要性。(二)现代中医强调辨病随着现代医学、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学的结合,以及临床上服务对象、疾病谱的改变,现代中医辨病已不同于以前。现代中医服务的对象是处在现代诊疗条件下的患者,患者更多的是对现代科技及现代医学的了解。传统中医病名术语有时抽象玄奥、艰涩难懂,医生难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比如一名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中医诊断为“胸痹”,患者很可能不知“胸痹”为何病,但以西医病名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则很可能早就了解过该病。一些疾病随着西医西药的诊治,疾病过程也发生了改变。如,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很难见到《伤寒论》中所描述的典型伤寒“少阴病”热性病及疾病传变模式。此外,在涉及医学鉴定和法律裁决的医疗事件上,也多以现代医学病名来判断是非曲折。因此,古代中医病名或者单纯中医病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临床医学。在新的医疗环境下,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时,既要辨中医的“病”又要辨西医的“病”(中西医双重诊断)。现代中医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五诊”望、闻、问、切、查诊断手段和技术,才能够正确做出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但是,传统中医学病名大多数情况下以突出的主要症状(如心痛、眩晕等)、体征(水肿、咳血等)、病因病机(如虚劳、湿温等)或病位病机(如肺燥)定名,存在局限性和模糊性。因此,传统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是不同的概念和内涵,难以给辨证论治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全面的指导。这种情况下,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同时,需要规范中医病名,尽量使用与西医病名趋于统一的中医病名。至少常见病的病名,中西医病名应尽量对应。名中医蒲辅周也指出:“辨证求本,重视中医的病名甚为必要…目前用现代医学的病名来整理研究发扬中医学是必要的,病名的统一,是中西结合的需要。”因此,可以采用一些主要与西医某一疾病相类似而可能包括其他疾病的传统中医病名,统一规范对应特定的西医疾病,如“胸痹心痛”对应“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真心痛”对应“冠心病心肌梗死”,“消渴”对应“糖尿病”;“眩晕”对应“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名相同者继续沿用,如疟疾、痢疾、麻疹、哮喘等。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病种不断出现,中医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直接应用西医的病名,如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等。古代中医没有的病名直接使用现代医学的病名。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虽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两者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人类健康与疾病。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医学体系对其病因、病机的理解可能不同,治疗可能不同,但病名的诊断可以是一致的,至少可以一一对应。病名只是一个代号或符号。病名的趋同性、统一性,有助现代中医进一步研究辨证及治疗。二、辨病前提下的辨证证是中医所特有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证,即证候,是对疾病发展所处某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作的病机概括。一种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证候:而一个证候也可见于多种病。辨证,就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辨病为先,在辨病基础上进一步辨证。因辨病着眼于疾病整个过程病理演变,在辨病前提下辨证,有助于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的阶段、病位、病性、病势,有整体认识,又有阶段性认识,可以动态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准确辨别病因、病性、病位。单纯辨证,只侧重于疾病某阶段的病性、病位,不能把握疾病总体病变规律。另外,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望闻问切宏观辨证的同时,已经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检测手段作为“查”诊,运用现代生物化学物理技术进行微观辨证,这可以使四诊拓宽延伸为“五诊”。如凭借电子胃镜现代中医可望诊胃脘痛(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充血、水肿的情况,5实用中医内科学SHIYONGZHONGYINEIKEXUE运用显微镜现代中医望诊可达细胞亚结构,运用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易损斑块等。强调辨病为先,将会更有针对性地选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利用某些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明确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指导更精确辨证,从而做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三、辨病为先,辨证为次临床思维模式的优势(一)有利于把握疾病规律一种疾病有基本的病机变化和理化指标改变,有基本的发生、发展、转归等病理演化过程,是某种疾病的共性,这就是“病”。辨病是诊断的第一步,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掌握疾病的共性,把握疾病基本病机,指导辨证治疗。如准确辨病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就可把握贯穿整个病程的病机之共性一“心脉瘀阻”,而不要把肺、胸膜腔、胸壁、纵隔的疾病也归入“胸痹心痛”。辨病为先,便可根据疾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如叶天士提出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辨病为“温病”(一类热性疾病,临床需具体诊断),就能预测本病可能为卫气营血的某一证型及病变转归规律。辨病为“消渴”,辨证多考虑上、中、下三消证及并发症,多为阴虚燥热、血瘀阻络等基本病机。临床上一些疾病,既无症可辨,亦无证候可辨,只能辨病,再根据病的中西医研究实施辨证治疗。可见,辨病为先,能把握疾病基本发展的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准确辨证及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二)有利于简化诊断,简化治疗传统中医的病名按主症、体征或病机定名,同一疾病可能出现不同的病名,如高血压病,中医诊断可能为“头痛”“眩晕”等,这使得中医诊断紊乱、模糊。辨病为先,使用规范统一的病名,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结合西医的诊断,可使中医诊断简化、精确。疾病的确诊,有利于总结经验,制定专方专药,简化治疗,提高疗效。如确诊“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该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瘀阻”,基本治法应活血化瘀,药物应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可以参考病因病机与证候,视具体证型寒凝、痰阻、热壅、气滞、气虚、阴虚、阳虚等,分别佐以散寒、涤痰、泄热、行气、益气、养阴、温阳等法。清代名医徐灵胎也指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有学者主张要简化当今的辨证论治分型及代表方。虽然有时证的同一性掩盖了病的差异性,但在辨病前提下辨证,可针对不同病机、不同病理环节,选择不同的方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三)有利于中医疗效指标的标准化疗效是医学发展的硬道理。目前,中医疗效指标多以临床症状证候改善为评价指标,并且评价指标不统一。改善患病个体自身感受,减少或消除临床症状,是否能完全阻断疾病的发展,纠正疾病的整体病理变化?辨证论治是针对疾病某阶段病理反应的治疗,可以改善某阶段的临床症状,但并不完全意味着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眩晕(高血压病)辨证治疗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消失,但并不意味着降压的达标。有时单纯辨证论治还可能掩盖疾病的病情,如结肠癌早期出现血便、脓血便、便秘症状,辨证治疗临床症状可能暂时消失,但病情却进一步发展,可能延误早期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必须强调辨病为先,根据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制定终点指标、临床事件、生存期、生存质量等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使中医疗效评价指标具有更好的客观性、标准化。如眩晕(高血压病)应从单纯降低血压读数延伸到总的心血管危险的减少,包括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四)有利于指导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含义包括:一是治其未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治其未发,有病却无症状也加以治疗:三治其未传,预防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低危转向高危转化:四治其未变,指预防疾病发生各种变证及并发症;五治其未复,指预防疾病瘥后的复发。在临床实践中要做到“治未病”,必须辨病为先,且早期辨病。五诊合参,首先辨“未病”“已病”。若已病,尚需辨病之轻重、浅深。只有早期辨病,才能正确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截断病情的演变,控制发展。有时在一些疾病的早期,传统中医四诊很难发现病变,但是借助“五诊”对于功能性疾病还有器质性疾病可早期鉴别诊断,就可以指导中医用药,及早治疗。如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人术后,患者不再有临床症状,难以运用传统方法辨证,但可以借鉴6···试读结束···...

    2022-08-1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医内科学教材 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郭桂珍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者】郭桂珍总主编【页数】488【出版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693-0369-8【价格】198.00【分类】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参考文献】郭桂珍总主编.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先介绍了中医的哲学基础、生理观、诊法、辨证体系等基础内容,后又涉及了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的症状、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方式等临床知识。《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医学是处理健康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门科学,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营养学。当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体系。虽然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一微观顺序不同,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中西医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一人类医学。第一节医学一、科学科学(ciece)一词起源于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思想家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提出: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科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中国古代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科学规律探索的信息记录,《黄帝内经》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科学巨著。Sciece源于拉丁文cio,后演变为Scieti,最终演变为今天的Sciece,.其本意是系统知识。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在翻译Sciece时,引用了古汉语科学一词,即分类的知识和学问。1893年,中国近代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率先引进并使用了科学二字。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也使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一)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及其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科学。科学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和无限缩小,并在此过程中找到接近完美的理论。科学是运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的方法,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1888年,英国天文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前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规律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本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总结。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性、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人类所用的知识。由于人们研究客观事物的不同,科学与科学技术是两个可以互相转化的概念。即科学可以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是科学。比如,汽车发动机理论相对汽车这个事物而言,这个理论就可称之为汽车发动机科学,而汽车理论就是诸如发动机科学、机械传动科学、电子科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汽车科学技术。发动机理论也是一门科学·1圆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技术,是包含材料科学、燃料科学、力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科学技术。(三)科学的内容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进行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就是知识;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及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接现实与理想的纽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是科学的内涵。(四)科学方法科学就是求真,要真正理解科学,仅弄清科学的定义是不够的。但也不是要掌握许多科学知识才能理解科学,迅速理解科学的捷径,只有掌握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1.逻辑思维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个部分。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等。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存在,并指明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能力,即将一事物的概念与其他事物的概念进行分辨、鉴别的能力。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已知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从已知的判断推出的新判断叫结论。达到推理的正确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符合思维规律、规则,即是合乎逻辑的推理。若其中一条不具备,则推理的结论就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2.分析综合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过程。综合是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科学史表明,科学家不只是知识的发展者,更重要的还是知识的综合者。临床工作中,一个具体的病证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要做出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析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得出病因的结论,再分析每个症状产生的机制,只有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综合,才能对这一病证的病因病机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3.归纳演绎经典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类,具体地说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归纳法是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如何归纳是有效的、可靠的,这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的最重要问题。科学归纳推理比较真实可靠,因而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演绎法是将一般性理论认识(原则、原理和规律性知识)应用到个别或特殊事物上,从而引导出新的结论的方法,阐明研究结论及其普遍意义。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的某个具有一般性的研究结论,要靠演绎逻辑方法来证明其研究结论的普遍指导意义。(五)科学分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2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的目标,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狭义科学两类。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部门通常将科学分为十二个门类: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二、医学科学医学科学最初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医学科学已超出了生命科学的范畴,而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药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各个学科。关于医学的起源,历代学者有不同的学说。代表性的观点有: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食同源、医源于经验、医源于劳动等。虽各有所据,但各有所偏。因为,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在原始思维支配下最初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起源时期的医学是人类早期医疗知识的积累,一般称为原始医学。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进人文明时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及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五个主要发源地,不仅创造了各自的文明,而且孕育了各自的医学,即古埃及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和古罗马医学以及古代中国医学。这一时期的医学,尽管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医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任务是相同的,但其社会和文化基础各有特色,使孕育中的医学从这时起就有各自的风格,并逐渐以古希腊医学为主发展为今天的西方医学,以古代中国医学为主形成了中医学。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的传统医学。三、医学模式医学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所以,医学模式也就包括医学认知模型和医学行为模式。前者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一)概念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即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包括生命观、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预防观、医学教育观等。此外,医学模式还包括根据医学观建立的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体制。医学模式从哲学高度概括了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医学思想观念及总体特征,指导着医学实践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二)医学模式的形成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属于自然辨证法领域。一方面,它是由各个时期医学发展水平、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形成以后,又成为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对各个时期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成为其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将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医学模式对整个医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医学模式是指导思想医学模式是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医学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给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带来重大的影响。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和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例如:人类健康是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观察,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全方位去认识;人类疾病的防治、健康保健是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来处理,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多角度综合地研究。这种观念、认识和方法上的区别,主要起因于不同医学模式的影响,实质上是不同医学观的反映。3■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四)医学模式是不断演变的医学模式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一种医学模式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医学界的共同信念,成为医学家为实践这些信念共同遵循的科学研究纲领,这既不是从他们头脑中主观臆造出来的,也不是由他们随意选择的,而是受制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当时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哲学思想等因素。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医学模式也必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佳与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因此,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也迫使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变化与完善。(一)西方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西方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产生于原始社会。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局限于直觉观察,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与认识只能是超自然的。这种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鬼神作怪与天谴神罚,死亡是天神召回灵魂。对疾病的治疗,虽然也采用一些自然界中的植物和矿物作为药物使用,但主要还是祈求神灵巫术;要想健康无病,就要求助和感动神灵。这是早期的疾病观和健康观,这一时期的医学模式具有医术和巫术混杂的特点。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伴随着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摆脱原始宗教信仰的束缚,在探索自然本源的同时也开始探求生命的本源,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具有朴素辨证法思想的整体医学观。古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建立的早期医学理论,都试图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属性来解释人的生命属性,从而产生了粗浅的认识和理性概念。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吸收了自然哲学的理论和认识,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古典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了后世医学的发展。3.机械论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形成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文艺复兴运动使自然科学研究冲破了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思想的桎楷,兴起了运用实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自然,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英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培根和法国百科全书派学者笛卡儿等认为,新时代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科学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真正的科学方法,主张对事物进行考察分析,重视逻辑推理,尤其倡导演绎法和数学法。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出现了机械医学观,把机体一切复杂运动归纳为物理化学变化,甚至连思维活动也认为是机械运动,为近代实验医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从18世纪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莫尔加尼创立病理解剖学开始,到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发现植物细胞,次年施旺发现动物细胞,直至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倡导细胞病理学,确认了疾病有形态学微细物质基础的理论,开辟了病理学的新阶段。机械论医学模式影响下的医学研究思维方法是还原论和归纳法,认为一切知识可被还原为某种对所有现象都适用的原则。器官病理学认为,每种疾病都有与它相应的一定器官损害,细胞病理学认为每种疾病都有与它相适应的细胞损害。这种学术观点局限在从机械论的角度来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保护“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需要医生对其“修补”,忽视了人类机体生命的生物复杂性以及社会复杂性,从而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与机械性。4.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生物医学观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科学技术进人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尤其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4·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时期。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在细菌方面的开拓性研究,以及实验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19世纪以来,先后发现了诸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这些研究形成了疾病的细菌学病因理论。与此同时,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细菌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一大批生命学科相继形成,使生物科学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地提示了各种疾病的病因、过程和机制,为解决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些重大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医学进人了生物学时代,并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疾病与病因的单因单果模式上的,即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当环境变化,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增强,人体抵抗能力下降,使平衡受到破坏就可生病,符合传染病为主的疾病谱的著名“流行病学三角模式”。这种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也称为生态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适用于揭示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人类在疾病控制活动中,通过采取杀菌灭虫、预防接种和抗生素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使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由于克服了临床手术的疼痛、感染和失血三大难关,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总之,生物医学模式对西方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其取得了辉煌成就,甚至带来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考虑和分析疾病与健康现象,因而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局限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只考虑病因中的生物学因素、环境中自然环境以及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而忽略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即使以生物因素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与防治上也不单纯是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样要受到人的社会活动、人际交流和生活聚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总之,由于受机械论思维方式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分离开来,把人体各部分孤立起来,不能辨证地对待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运动与平衡的关系,使近代医学在科学实验和临床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强烈呼唤着更加完善的医学模式理论。5,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进人20世纪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改变、人口剧增等原因,导致了疾病谱、死亡谐发生了重大改变。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已不再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病等,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相关的疾病显著增多。目前,死因居前三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都与心理、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一社会因素有关。至于公害病、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度、犯罪率升高等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则主要来自于心理一社会因素。上述改变使人类逐步认识到,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中,率先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批评传统医学模式把疾病过程看成是“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故障的结果,医生的任务就是修理机器”的观点,主张医学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看待患者、看待疾病、看待医学,并指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实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的目标,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患者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因素,以真正消除疾病的破坏作用。为此,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揭示和解决医学和健康问题,包括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形态科学、机能科学、生物病原学、病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因此,新医学模式的出现,既是医学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5■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二)中医学模式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即树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等医学观念。尽管当时及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这些观念一直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说法,其中天地人整体医学模式更符合中医学的特点和历史,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天人相应整体论。整体论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由整体分化而来。中医学认为,人与任何事物都是由自然分化而来,其本源都是混沌未分的元气。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与神的整体性、人体自身的整体性,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中医学既关注个体生命过程的整体论,更关注人类生命过程的整体论,强调天人相应,提倡顺应自然,要求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贯彻和体现这一思想2.以人为本自古以来,中医学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看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体,将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心理和思维)、环境(自然、社会、精神环境)相统一的角度,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首先要认识人。这种医学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加符合人的实际。3.个体辨证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对待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始终注意区别整体状态下的具体的人,形成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第一是以“三因说”概括病因,不仅包括自然、社会、心理、生物诸多致病因素,还包括致病因素的不同特点和致病途径,以及对某些病理产物的致病特点进行概括。第二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寻求病灶或局部定位的特异性诊断,而是综合分析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失衡状态。第三是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辨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辨证观点指导医疗实践。4.取法自然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从养生防病角度讲主张顺应自然,从治疗疾病角度讲主张自然疗法。如中医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都是从自然角度着手解决人的问题。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针灸、推拿、食疗等,属自然疗法的范畴。自然疗法对人体的作用是生态调理,综合调理。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疾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衡协调状态。(三)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用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活动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不仅是发展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而且对整个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西医学模式比较总体来讲,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是中国古代医学知识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医学模式具有“哲学一医学”特征。西医学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是医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科学一医学”特征。两种医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而且形成两种医学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不尽一致,所以两种医学模式也存在各种差异(表1-1)。。6···试读结束···...

    2022-07-27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官网资源 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者】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页数】23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578-5355-6【价格】69.00【分类】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稿共四章,介绍了中西结合发展历程以及前景,详细介绍了中西结合目前在常见的呼吸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的对比。本书稿内容详细全面,实用性较强,为普通高等院校中西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材用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第一节西方医学的传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过程的探讨,可以了解影响这一过程的一些因素,并从中摸索近现代医学与医学教育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下面以西方医学传人中国的时间顺序为纲展开阐述。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源头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考其源头可追溯至汉唐时代。史载汉朝和唐朝在与“黎轩”“拂”“大秦”(罗马帝国)经西亚地区的物质交流中,就有西方的药物流入中国。在《医方类聚》所引的《五藏论》中,已提到“底野迦”这种含鸦片制剂,这是一种由西方传人的药剂。《旧唐书·拂传》记载乾封二年(667),大秦使节曾献“底也迦”(同底野迦),证实含鸦片制剂在唐初已输入中国。《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中记载,唐贞观九年(635)大秦景教传入中国,景教徒除传教外,还进行医疗活动,据记载唐高宗患风眩疾,“头目不能见物”,被景教徒秦鸣鹤治愈。这时,西方医学的传入是在中西方医学双向交流中进行的。由于当时西方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中国,与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医疗技术水平尚不及中国医学,因此西方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很微弱。另外,从西方医学最初传人中国开始,就可以看出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是与宗教活动相联系的。(一)西方医学正式传入中国西方医学在16世纪对中国开始较具规模的传人,这里有中西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此消彼长变化的历史背景。在16世纪的西方,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意大利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科技的发展,也包括医疗技术的发展。以意大利为中心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造成的思想文化上的大解放,使西方从此进入了文化科技全面繁荣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巨人达·芬奇等人冲破教会的束缚对尸体进行解剖,加深了对人体的了解,使西方医学有了很大发展。·1·中西医结合南科学此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尽头而走向衰落,经济科技发展相对停滞,统治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儒家思想已走到社会发展的反面,中国医学缺乏质变飞跃的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欧洲掀起了开辟新航道的热潮,西方医学对中国的渗入日渐加强。16世纪中叶后,欧洲相继派遣传教士到中国,有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阳玛诺、罗雅谷、艾儒略、汤若望等,其中多以行医为传教服务。澳门区主教卡内罗于1569年在澳门设立了圣拉斐尔医院和麻风病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澳门的圣保罗学院扩充为大学后,设有医科实习班。按张慰丰老师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一医学史》(李经纬、程之范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112页)中所述,圣拉斐尔医院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医院,圣保罗大学医科实习班是外国人来华创办的最早的医学校。笔者认为此述值得商榷。一般认为自1557年始,澳门虽在名义上属中国地方当局管治,但是已处于葡萄牙的殖民当局实际控制之下,把圣拉斐尔医院算作中国的第一间西医院,把圣保罗大学医科实习班算作中国第一间西医学校值得商榷。同理,把1828年由郭雷枢在澳门开办的诊所算作中国第一间西医院,也值得商榷。(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不过,由于澳门与中国内地有密切关系,圣拉斐尔医院和圣保罗大学医科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有一定影响。这一时期,西方医学传人中国的活动带有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的基本特征。耶稣会教士来华后,利用医药做媒介进行传教活动。利玛窦于1583年在今广东肇庆地区,就曾在为病人诊治疾病时劝说患者入教。1693年清康熙皇帝患疟疾,传教士洪若翰、刘应献上金鸡纳一磅,张诚、白晋又进上其他西药,治愈了康熙的病。有的传教士除行医外,还翻译医学著作,如在明朝万历年间,由邓玉函译述、毕洪辰整理加工的《人身说概》(约成书于1635年),是西方传入中国最早而且比较完备的解剖学专著。面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国封建社会,相对封闭保守的中国文化科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相对封闭保守的中国医学,西方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还相当有限。(二)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18世纪英国开始的西方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发展,并带动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时西方,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革和翻天覆地的时代大变迁,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大更新,也促进了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其商品寻找新的市场和资本寻找新的出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末日,长期封闭守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体系已远落后于西方,被轻视的医术也更加滞后了。随着西方列强冲决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文化科学也涌进了中国大地,西方医疗技术在其中扮演了先导的角色。英国人皮尔逊于1805一1860年在澳门、广州行医,首先在中国人身上试种牛痘,并2·第一章中西医猪合的发晨历程将种牛痘技术编成小册子印行。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Parder,1804一1888)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又称“新豆栏医局”,后称“博济医院”),这就是中国境内开办的一间对中国后来西医与西医教育影响深远的西医院。这是由十三行巨商伍敦元以每年500元的低价,将自己的丰泰行租给伯驾办医局,一年后,连500元的租金也免收了。伯驾得到广东巨商伍敦元的捐助,在广州新豆栏街,十三行内购置了一块地皮,建立了一间专科性质的“眼科医局”。医局因设在新豆栏街,故又称“新豆栏医局”。1816年,伯驾在这间医院内用最新的乙醚麻醉技术施行了外科手术。1.伯驾创办的这家医院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在写给美部会的报告中称:“当我们开始尝试每天都接待病人的时候,我发现一些人手里提着灯笼,可以看得出他们在凌晨两三点钟就出来了,以确保能尽早赶到医院;挂号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们甚至在前一天晚上就来了,在这儿待上一夜,这样或许就能够保证早晨挂上号了…关门打烊时还不时有从大老远赶来的人利用某个外国绅士或香港商人为其求情。”2.伯驾开办的医院承继人嘉约翰(JohGlagowKerr,1825一1901),于1866年在博济医院内设立了南华医学校(又称“博济医学校”),这是中国第一间西医学校。该校开始只招男生,1879年招收了第一个女生,这是中国首招女生的医学校。1914年博济医院设立了附设护士学校,这是中国第一家护士学校。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以此为滥觞蓬勃发展起来。1842年,中国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五大商埠。西医医院在中国内地大量建立,如上海的仁济医院(1844)、宁波的华美医院(1845)、天津的法国医院(1845)、广州的金利埠医院(1848)、汉口的仁济医院(1866)和普济医院(1867)、汕头的福音医院(1867)、上海的同仁医院(1867)、宜昌的普济医院(1879)、杭州的广济医院(1880)、天津的马大夫医院(1881)、汕头的盖世医院(1881)、九江的法国医院(1882)、苏州的博习医院(1883)、上海的西门妇孺医院(1885)、武昌的仁济医院(1885)、通州的通州医院(1886)、福州的柴井医院(1887)、福建南台岛的塔亭医院(1887)、北海的北海医院(1890)、南昌的法国医院(1890)、南京的钟鼓医院(1892)、九江的生命活水医院(1892)、保定的戴德生纪念医院(1892)等。西医学校也纷纷开办,到1920年有20余所。大量的西医书籍被编译出来,主持博济医院的传教医师嘉约翰在1859年到1886年间编译了《化学初阶》《西药略释》《裹扎新法》《皮肤新编》《内科阐微》《花柳指迷》《眼科撮要》《割证全书》《炎症新论》《内科全书》《卫生要旨》《体质穷源》《全体阐微》《全体通考》《体用十章》《医理略述》《病理撮要》《儿科论略》《妇科精蕴》《胎产举要》《产科图说》《皮肤证治》《眼科证治》《英汉病目》,在中国还出现了西医药刊物,如博济医院主持嘉约翰主编的《西医新报》,这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另外还有尹端模在广州创办的《医学报》,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西医刊物。在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西医大规模传人中国,并占据中国医学界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医学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西医传入中国,把先进的医学技术、医学理论、医·3·中西医结合府科学疗体系及医学教育模式引入中国。这对中国近现代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奠基作用。在这一大规模的医学文化传入过程中,西方来华传教士起了关键作用。他们在中国行医和传授医学的动机各不相同。多数是为人道主义或传播宗教的目的。但在当时客观上被西方列强利用为弱化中国人民抗拒殖民主义的意识服务。“泰西大炮不能举起中国门户的横示,而伯驾医师的外科小刀即大开其门。”除认识清楚西方在华教士教会被利用来为殖民主义服务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士教会在华的传授医学活动,对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西医和西医教育系统的传入,将先进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以及医学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入中国,打破了封建王朝的闭锁局面。这对中国医学科学和近代医学教育体制的确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西医和西医教育系统传入中国,在华教士教会中起了传播者的作用。教会直接促成了我国近代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体制的孕育与问世,并为中国近代医学发展的起步奠定了基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该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4·第一章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必要的条件。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还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那样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学术上呈现出“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通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交流与交融,出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局面,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历史基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科学理论是科学抽象的结果。科学抽象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概念和范畴,去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方法,对所获得到的感性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概括或抽象出事物的性·5中西医猪合阳科学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实践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逻辑结构的起点。古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思维而形成概念、判断,逐步上升为医学理论。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第一个重要的本质精神。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如早在西周,医学家就提出了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在春秋时代,秦国医和又提出了六气致病的学说,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科学理论的确立,无不通过长期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论,中医学也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例如,脏象学说就是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和解剖实验形成的,其他如诊断、证候、治则、方药功效的确立等无不皆然。由此可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4.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除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其自身还存在着相对立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根据,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有的已无法解释新的事实,出现了原有的科学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的矛盾。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中医学理论体系内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合,于是新的理论学派和新的分支学科应运而生。中医学理论体系就是在理论与实践、分化与综合、传统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6····试读结束···...

    2022-07-27 epubb电子书 epub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王承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承明主编【丛书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页数】360【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79-0359-3【价格】80.00【分类】中医内科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王承明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全书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附在最后。本书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点1:《内经》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组成。它系统客观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诊治方法,结合当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建立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和理论,中医学的一整套理论已具雏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在阐述这些学说的时候,一直贯穿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辩证法思想。第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第二,强调整体观念;第三,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第四,重视脏腑经络:第五,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总之,《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书中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中有对内科病证的具体认识,对内科病证的记叙多达200多种。虽然有详有略,但多能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阐述,对有些病种还做了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对于少数疾病的临床表现描述得相当详细而准确。而就记载病种的范围来说,已包括内科所属的热病与非热病(杂病)两类,其中对热病已认识到有由表入里的传变趋势。此外,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等方面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内经》中在解剖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并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知识点2:《神农本草经》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该书不仅收载了365种药物,并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这是最早对组方用药等方剂学、中药学理论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已经涉及许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促进了临床内科学的发展。2中医内科学知识点3:《伤寒杂病论》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伤寒杂病论》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撰写而成。其论述内容以外感伤寒和杂病两类疾病为主,而这两类疾病现今均属中医内科学研究范畴。该书又可谓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内科学专著,流传迄今,并为历代医家所宗奉。《伤寒杂病论》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理、法,方、药在内的比较系统的辨证论证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1)“辨证论治”的确立为内科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辨证论治是内科临床理论的基础,它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首先提出并具体应用于临床的。他倡导的辨证论治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伤寒病”的证治来体现的。一方面以“六经”为纲,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及各种反映于外的证候,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病证。一方面以其发展演变的诸证为目的,“随证治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随具体病情选方加减用药。这种以针对病机、证候进行治疗的临床理论,就是后世所称的“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之书,由于当时分科尚不够详细,书中还涉及少数妇、皮、外科疾病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规范化的理法方药原则。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体现了辨病以明伤寒,而非为伤寒之一病所有。《伤寒杂病论》由于战乱,原著不久即告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除了分别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之外,还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通过六经证候的归纳,可以分清诸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从而在治疗上可以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金匮要略》是以脏腑为纲,通过四诊、八纲等诊断手段和纲领进行辨证,并提出理法方药,治疗未病的脏腑。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的正气。诸如对内科疟疾、中风、肺痿、心痛、痰饮、消渴、黄疸、吐血、痢疾等病,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对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论述均甚精当。它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强调了治疗不当,会引起变证、坏证的严重性,并很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在病因分析方面,它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为中医的病因学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使中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的方剂学贡献:《伤寒杂病论》共记载方剂374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大致可归纳为12类,如桂枝汤类19首,麻黄汤类6首,葛根汤类3首,等等:《金匮要略》实载方262首,方剂的应用范围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该书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伤寒杂病论》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的配伍,已有较高的要求和发展。在因证立法、以法系方及遣方用药上,都积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3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所用剂型有汤、丸、散、酒、洗、浴、熏、滴、灌、吹等12种之多。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以往医籍和简牍所载医方内容。书中所列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如内科常用白虎汤治暑温,白头翁汤治痢疾,茵陈蒿汤治黄疸,肾气丸治消渴,栝楼薤白汤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等,一直沿用至今而不衰。第二节病因知识点1:六淫的概念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古人把一年之中季节性气候特点归纳和排列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动因素有关,尤其是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常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于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将致病特点与自然属性相类似的病邪称为“六淫”。知识点2:六淫的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1)具有外感性:病邪从外界客于机体,多先犯肌表,经肌肤口鼻而入,由表人里由浅至深(2)和季节、时令及环境有关:无论是正常气候还是异常气候,都与季节、时令的变化相关,所以六淫致病与季节、时令有关。(3)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致病:六淫可单独致病,比如暑邪致暑病,寒邪致寒病:也可相兼致病,如暑夹湿致暑湿病,寒与风致风寒病,风寒湿杂合致痹病等(4)病邪可以转化:病变过程中,六淫病邪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寒邪化热、风邪化燥等。变化的原因是受体质、治疗因素的影响知识点3: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风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四时皆可致病,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火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轻扬升散,有向上的趋势,故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凡先起于头面、肌表或上部、阳侧的病证,均可认为是风邪所致。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3)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指风善于流动:数变指风起止迅速,变化较快。因此,风邪致病常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4中医内科学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4)风性动摇振掉:因风邪性动不定,所以凡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亦归属于风邪所致。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导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见以上症状,多属热极生风。在发病过程中,凡具此类以动摇为特征的病证知识,点4: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寒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而无汗恶寒: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宣降运化失职,而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白带清冷皆属寒邪致病。(2)寒邪凝滞: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3)寒主收引:无汗,脉紧,关节挛急作痛。(4)寒性清澈:表现为排泄物清稀者,皆属寒邪致病。如感冒初起,鼻流清涕,属“风寒”:兼见咳痰稀薄者,多为“寒邪犯肺”:又如泛吐清水冷涎者为胃受寒邪:小便清长,大便澄澈清冷者,多属寒从内生,性属虚寒。知识点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暑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其性炎热:暑为火热,火热属阳,故暑邪伤人,可造成人体阳热亢盛,如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气血上涌而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所以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所以常见汗出、口渴引饮、唇口干燥、小便短赤及气短乏力、懒言等津伤气耗之证。暑气通心,轻则扰动心神而致烦躁,重则蒙蔽而致闷乱,或致昏倒不省人事。(3)暑多夹湿:暑天气候炎热,溽湿熏蒸,所以暑邪致病,常兼夹湿邪。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所以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知识点6: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湿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湿性黏滞:大便排泄不爽,小便滞涩不畅,口黏:起病隐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2)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与风性轻扬上浮有别,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5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久坐湿地,涉水行走,水中作业等,易感湿邪而为下肢痹病、下肢湿疹及湿性脚气等(3)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湿邪阻遏,清阳不升,在上则头身困重: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困重,倦怠乏力。(4)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邪阻遏气机,易伤阳气,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在上则多清涕唾涎诞,舌苔浊腻:在下则小便浑浊,带下清稀腥秽知识点7: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燥性干涩,有以下致病特点:(1)易伤津液:燥为秋凉之气,秋季主收,阳气内收,阴津不布,所以草木枯萎,人受秋凉燥邪,更使阳气内收,阴津不布,外见干涩之象。如症见发热头痛、无汗、皮肤干燥、口干、咽燥、鼻干、舌上少津、干咳无痰、大便燥结者,叫做“秋燥”;如燥与温邪相合,温热之邪伤人阴津,亦可使津伤水少而见燥,因此上症若兼有舌红、鼻衄、音嘶等热性症状明显者,为“温燥”:其发于秋末,天气转凉,症见恶寒、舌苔薄白而干者,为“凉燥”(2)燥易伤肺:肺开窍于鼻,喜清润而恶燥。燥邪多由口鼻呼吸而入,最先伤肺,使肺失清肃之职,若肺脏虚弱者,则更易招致燥邪入侵,受邪后病情亦较严重。患者可表现为鼻咽干燥,声嘶,干咳无痰,或痰黏稠而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等。知识点8: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火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其性炎上:火性燔灼焚焰,蒸腾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2)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耗劫肝阴,筋脉失养,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则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3)火易消烁阴津火性燔灼,灼津耗液,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知识点9:疠气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疠气是一种具有一定季节性和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不似六淫那样可为感官所直接感6中医内科学受,通过口鼻进入体内,便感受而发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传变快,致病酷烈。其致病特点包括:(1)致病后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病情来势凶猛,传变快,表证短暂,病情危重,较快出现高热(且热势较高)、烦渴等为特点的实热证。在热甚伤阴的情况下,极易逆变,出现痉、厥、脱等入营入血的危证(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疠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其传染源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与人互相传染。《温疫论》中说“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大约偏于一方,沿门阖户,众人相同”。(3)致病的多样性:其气不一,一气一病,即感受某种疠气,便导致某种疾病。诸如大头瘟、疫疹、疫疠、白喉、烂喉丹痧等。知识点10:虫毒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中医病因学把一部分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称为虫毒。虫毒的种类较多,如沙虱、射工、水毒、蛊毒、尸虫、痨虫、就虫、白虫(绦虫)、蛲虫等。虫毒致病的特点有:(1)传染性和流行性。(2)耗人精血。知识点11:情志失常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因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简称“七情”。七情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又称为“五志”。其发病特点有:(1)情志致病必有十分明显的精神刺激。(2)情志致病直接影响有关内脏,引起气机紊乱,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因: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引起的症候亦不相同。随着气机紊乱,五脏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的营运发生障碍,而内脏功能失调,也可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3)情志致病损伤五脏与否,决定于心:心伤为情志所伤之关键,即决定于人对精神刺激所持的态度。而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则又有不同的影响,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不可机械而论,应视具体病情而定。···试读结束···...

    2022-07-26

  • 内科学》杨立明,李秀霞,汤之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科学》【作者】杨立明,李秀霞,汤之明主编【页数】650【出版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80-5003-6【价格】89.90【分类】内科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考文献】杨立明,李秀霞,汤之明主编.内科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内科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3+2)“十三五”规划教材中的一种。本教材正是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能进行内科学常见疾病的诊疗、健康和康复指导,达到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相关模块的基本要求为目标,遵循“三基”、“五性”、“四新”原则组织编写而成。本书每章开头编设有“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各章节适当增加了“案例”、“知识拓展”等内容;每章后面附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有利于活跃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的智能,使本书实用性更强。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导入临床案例,同时,采用纸数融合的编写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科学》内容试读绪论【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三大分支。其中,临床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学科。临床医学进一步按医疗服务的对象、疾病的特性、治疗手段的不同而划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分科也越来越细。其中,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医生用什么手段或方法治疗患者,其先决条件是做出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诊断起始于医生对患者的问诊、细致的体格检查、有的放矢的辅助检查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医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缜密的分析论证,这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其所运用的有关疾病诊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不仅是内科医生也是涉及临床学科的所有医生都应学习和掌握的。因此,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内科学的主要内容】内科学整体性强,涉及面广,涉及人体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与防治。本教材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最新颁布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特定要求,紧密围绕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社区的执业助理医师这一特定的目标定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组织。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等部分,重点阐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科学的进展】(一)医学模式的转变早期人类对健康及疾病的认识主要从纯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强调生物学因素及人体病理生理过程,着重躯体疾病的防治,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新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考查健康现象。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于1977年在《科学》上发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在批判生物医学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正式从理论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了卫生服务的整体观,从原有的医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医学、心理学这个广阔领域。在治疗上要采取多样化综合治疗,从局部治疗到整个人体治疗,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体医疗到面向群体医疗保健,从医院扩展到社会,从单纯治疗到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从防病治病扩展到对人群的健康监护以及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医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临床医师要主动学习一些医学心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这一模式的转变。(二)循证医学的发展传统的临床思维模式基于专家经验和理论之上,称为经验医学。随着医学科学、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很多问题是经验医学所不可能解决的。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脑出血,应该重视血压6%···试读结束···...

    2022-07-15 《内科学》消化系统讲课视频 《内科学》书籍在线阅读

  • 内科学》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科学》【作者】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丛书名】2020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速记掌中宝【页数】452【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2【ISBN号】978-7-5214-0850-8【价格】42.00【分类】内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2.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的配套图书之一,由有多年教学和考前辅导经验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包括“高分考点速记”“历年考点必背”两部分内容。“高分考点速记”根据最新大纲要求、以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重点,帮助考生迅速把握考试规律;“历年考点必背”按照“一对一”、“易混淆”、“一对多”三种形式归纳核心考点,帮助考生巧背速记、掌握解题技巧。本书开本小巧、方便携带和随时随地学习,是参加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的首选参考书。《内科学》内容试读上篇高分考点速记第一章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第一节胃食管反流病一、病因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直接作用:胃酸与胃蛋白酶是反流物中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胆汁反流时,非结合胆盐和胰酶也是主要的攻击因子。项目内容注意点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的锐角(Hi角)。LES为食一过性LES松弛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肌束。(TLESR):指非吞咽LES部位的结构受到破坏时可情况下LES自发性松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弛缓弛,其松弛时间明显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长于吞咽时LES松弛抗反流屏障导致LES压降低的因素:胆囊时间。TLESR既是正收缩素、胰升糖素、血管活性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肠肽、高脂饮食、巧克力、钙流的主要原因,也是拮抗药、地西泮。导致LES压LES静息压正常的胃相对降低的因素:腹内压增高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要发病机制劳动等)、胃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11上篇高分考点速记2续表项目内容注意点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反流物通过1~2次食管自发和继发性蠕食管清除动性收缩将食管内容物排人胃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作用内,即容量清除,是食管廓清的异常也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作用的主要方式。剩余的则由唾液缓慢地中和包括食管上皮表面黏液、不移食管黏膜动水层和表面HCO,、复层鳞屏障状上皮和黏膜下丰富的血液供应二、病理①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②黏膜固有层乳头向上皮腔面延长;③固有层内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④糜烂及溃疡:⑤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三、临床表现1.食管症状(1)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具有特征性。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加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2)非典型症状:指除烧心和反流之外的食管症状。①胸痛为胸骨后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12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第一章续表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②吞咽困难致,间歇发生,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③吞咽疼痛有严重食管炎或并发食管溃疡者,可伴吞咽疼痛2.食管外症状(1)由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2)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声嘶。(3)严重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4)一些患者诉咽部不适、异物感、棉团感,但无真正吞咽困难,称癔球症。3.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齿状线2©m以上的食管鳞状(2)Barrett食管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粉红色变成橘红色)。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3)Barrett溃疡Barrett食管发生的消化性溃疡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是诊断最准确的方法。分A级:长径小于5mm1.内镜检查B级:长径大于5mm,但无融合病变;C级:有融合病变,但小于75%食管周径;D级:有融合病变,至少达到75%食管周径2.24小时食管中是诊断重要方法。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客观监测证据3.食管吞钡检查诊断敏感性不高,可用于排除食管癌等疾病。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可有阳性发现4.食管测压LES静息压10~30mmHg:<6mmHg易反流131上篇高分考点速记字堂中年毫五、诊断1.有反流症状。2.胃镜下发现RE。3.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六、治疗目的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适应证药物或手术方式H2受体拮适用于轻、中症患者,疗程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剂8~12周法莫替丁促胃肠动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抑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力药酸药合用的辅助治疗依托必利质子泵抑目前疗效最好的抑酸剂。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制剂用于重症患者,疗程4~8周泮托拉唑需长期大剂量PPI维持治疗抗反流手术(如胃底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确证是反流引起严叠术)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维持治疗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最好抑制剂第二节慢性胃炎一、慢性胃炎的分类1.慢性非萎缩性是指不伴胃黏膜萎缩,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胃炎胞为主的慢性炎症。H即首先发生胃窦胃炎;自身免疫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体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3.特殊类型胃炎感染性、化学性、Meetrier病、嗜酸细胞性、充血性胃炎141上篇高分考点速记续表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B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胃型胃炎、慢性胃窦炎)炎、慢性胃体炎)发病率常见少见部位胃窦胃体、胃底内因子抗体无(IFA)阳性贫血无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胃酸正常或偏低显著降低血清VB2正常降低(导致内因子缺乏)血清胃泌素正常或偏低明显增高2.主要病理特征炎症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表现萎缩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伴纤维组织增生。伴有肠化肠化胃固有腺体被肠腺样腺体所取代。化生的肠上皮在发育过程中可发生不典型增生,属于胃癌癌前病变四、临床表现1.H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无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痛、不适、上腹胀、恶心等。2.自身免疫性胃炎贫血,VitB,缺乏的表现。五、诊断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活检取材:在胃窦小弯、大弯,胃体小弯各取一块。2.H检查可在胃镜检查时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查),也可采用非侵人性检查。3.自身免疫性胃炎相关检查。161···试读结束···...

    2022-07-15

  • 内科学》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内科学》【作者】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丛书名】2021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速记掌中宝【页数】459【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5214-1614-5【价格】23.00【分类】内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程丰清,曾凡叶,赵素斌主编.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3.图书封面: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是“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速记掌中宝”丛书之一。包括“高分考点速记”和“历年考点必背”两部分内容,“高分考点速记”以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最新考试大纲的高频重点和易错难点;“历年考点必背”按照“一对多”三种形式归纳历年考点,帮助考生快速掌握历年题库。本书开本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使考生随时随地皆可链接考试内容,是参加2021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的考生必备口袋书。《内科学》内容试读上篇高分考点速记第一章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第一节胃食管反流病一、病因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直接作用:胃酸与胃蛋白酶是反流物中损害食管黏膜的主要成分;胆汁反流时,非结合胆盐和胰酶也是主要的攻击因子。项目内容注意点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与胃底的锐角(Hi角)。LES为食一过性LES松弛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肌束。(TESR):指非吞咽LES部位的结构受到破坏时可情况下LS自发性松使LES压下降,如贲门失弛缓弛,其松弛时间明显症手术后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长于吞咽时LES松弛抗反流屏障导致LES压降低的因素:胆囊时间。TLESR既是正收缩素、胰升糖素、血管活性常人生理性胃食管反肠肽、高脂饮食、巧克力、钙流的主要原因,也是拮抗药、地西泮。导致LES压LES静息压正常的胃相对降低的因素:腹内压增高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如妊娠、腹水、呕吐、负重要发病机制劳动等)、胃内压增高(如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111上篇高分考点速记续表项目内容注意点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反流物通过1~2次食管自发和继发性蠕食管清除动性收缩将食管内容物排入胃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作用内,即容量清除,是食管廓清的异常也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作用的主要方式。剩余的则由唾液缓慢地中和包括食管上皮表面黏液、不移食管黏膜动水层和表面HC0,、复层鳞屏障状上皮和黏膜下丰富的血液供应二、病理①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②黏膜固有层乳头向上皮腔面延长;③固有层内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④糜烂及溃疡;⑤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之为Barrett食管。三、临床表现1.食管症状(1)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具有特征性。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加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2)非典型症状:指除烧心和反流之外的食管症状。①胸痛为胸骨后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121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第一章续表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②吞咽困难致,间歇发生,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③吞咽疼痛有严重食管炎或并发食管遗疡者,可伴吞咽疼痛2.食管外症状(1)慢性咳嗽和哮喘。(2)咽喉炎、声嘶。(3)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4)癔球症。3.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鳞状(2)Barrett食管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粉红色变成橘红色)。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3)Barrett溃疡Barrett食管发生的消化性溃疡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是诊断最准确的方法。分级如下:A级,长径小1.内镜检查于5mmB级:长径大于5mm,但无融合病变;C级:有融合病变,但小于75%食管周径;D级:有融合病变,至少达到75%食管周径2.24小时食管是诊断的重要方法。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H监测客观证据3.食管吞钡检查诊断敏感性不高,可用于排除食管癌等疾病。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可有阳性发现4.食管测压LES静息压10~30mmHg<6mmHg易反流「31···试读结束···...

    2022-07-15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