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雄志-中医内科学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吴雄志-中医内科学文件目录吴雄志中医内科/├──上部|├──10、呼吸-肺(三)||├──00----------.jg1.31M||└──1----------.wav42.21M|├──11、呼吸-六经分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00----------.jg1.34M||└──1----------.wav40.73M|├──12、呼吸-鼻炎||├──00----------.jg1.55M||├──01----------.m453.43M||├──1----------.wav12.04M||└──2----------.wav6.61M|├──13、呼吸-咽炎||├──00----------.jg1.05M||└──1----------.wav4.00M|├──14、心血管-心功能不全||├──00----------.jg2.39M||├──1----------.wav3.40M||└──2----------.wav9.23M|├──15、心血管-高血压||└──00----------.jg3.44M|├──16、心血管-其他||├──00----------.jg1.00M||├──1、中风----------.wav50.17M||├──2、心肌炎与心内膜炎----------.wav35.41M||└──3、心律失常----------.wav6.59M|├──1、皮肤病||├──00----------.jg1.97M||├──01、皮肤病----------.m436.07M||├──1、皮肤病五法论治:温润透补清----------.wav12.25M||├──2、皮肤病六经分治(1)----------.wav19.36M||└──3、皮肤病六经分治(2)----------.wav11.82M|├──2、肌肉疾病||├──00----------.jg1.54M||├──01、越婢加煮汤----------.m418.95M||├──1、伏邪论治肌肉病----------.wav28.35M||└──2、肩周炎----------.wav6.98M|├──3、风湿免疫病||├──00----------.jg1.75M||├──1、张仲景论风湿病----------.wav35.38M||└──2、皮肉筋骨脉六经分治----------.wav16.68M|├──4、内分泌代谢-痛风六经分治||├──00----------.jg1.44M||└──1----------.wav58.46M|├──5、内分泌代谢-糖尿病||├──00----------.jg1.54M||├──01、理法----------.m423.07M||├──02、方药----------.m480.16M||├──1、方药----------.wav22.67M||└──2、理法----------.wav11.97M|├──6、内分泌代谢-甲状腺||├──00----------.jg1.44M||└──01、甲状腺疾病:三子养亲汤----------.m486.33M|├──7、内分泌代谢-中西汇通论激素||├──00----------.jg1.28M||├──01----------.m440.80M||├──02----------.m440.75M||├──03----------.m440.22M||└──04----------.m440.81M|├──8、呼吸-肺(一)||├──00----------.jg1.05M||├──01、五行立极望肺病----------.m441.38M||└──02、化痰法----------.m454.21M|└──9、呼吸-肺(二)||├──00----------.jg1.54M||├──01----------.m447.81M||├──02----------.m470.67M||├──1----------.wav20.06M||├──2----------.wav25.88M||└──3----------.wav2.03M└──下部|├──10、精神科-概述||├──00----------.jg1.09M||├──1、神魂魄意志与心理学----------.wav22.47M||└──2、六经分治情志病----------.wav112.84M|├──11、精神科-奔豚||├──00----------.jg1.11M||└──1----------.wav63.55M|├──12、精神科-郁证||├──00----------.jg1.05M||└──1----------.wav8.41M|├──13、精神科-胃肠神经官能症||└──00----------.jg5.35M|├──14、精神科-六经分治失眠||├──00----------.jg856.58k||└──01----------.m442.85M|├──15、精神科-其他||├──00----------.jg1.03M||├──1、阴阳交----------.wav22.27M||├──2、失眠----------.wav10.72M||└──3、灵性痛----------.wav8.93M|├──1、血液病-贫血||├──00----------.jg1.12M||├──01----------.m411.40M||├──02----------.m475.27M||├──1----------.wav23.57M||└──2----------.wav11.48M|├──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00----------.jg4.67M||└──1----------.wav36.98M|├──3、血液病-阴阳毒||├──00----------.jg1.02M||└──1----------.wav42.51M|├──4、泌尿科-尿路感染(一)||├──00----------.jg1.04M||├──01、淋家忌汗----------.m418.78M||└──1----------.wav13.64M|├──5、泌尿科-尿路感染(二)||├──00----------.jg877.64k||├──01----------.m461.72M||├──02----------.m461.49M||├──03----------.m464.32M||└──04----------.m461.65M|├──6、泌尿科-尿路结石||├──00----------.jg1.01M||└──1----------.wav2.77M|├──7、泌尿科-慢性肾炎||├──00----------.jg1.38M||├──01、蛋白尿(1)----------.m448.76M||├──02、蛋白尿(2)----------.m449.09M||├──03、IgA肾病(1)----------.m432.96M||├──04、IgA肾病(2)----------.m433.23M||└──1、肾小球肾炎----------.wav7.40M|├──8、泌尿科-性功能异常(一)||├──00----------.jg1.14M||├──01、精气溢泻----------.m440.23M||├──02、验方柴妙饮----------.m470.43M||├──1、勃起----------.wav3.75M||└──2、早泄----------.wav12.47M|└──9、泌尿科-性功能异常(二)||└──00----------.jg3.69M...

    2024-03-05

  • 吴雄志·内科学视频课程(2.23GB)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吴雄志·内科学视频课程(2.23GB)文件目录上部1、皮肤病00.jg1、皮肤病五法论治:温润透补清.wav01、皮肤病.m42、皮肤病六经分治(1).wav3、皮肤病六经分治(2).wav2、肌肉疾病00.jg1、伏邪论治肌肉病.wav01、越婢加煮汤.m42、肩周炎.wav3、风湿免疫病00.jg1、张仲景论风湿病.wav2、皮肉筋骨脉六经分治.wav4、内分泌代谢-痛风六经分治00.jg1.wav5、内分泌代谢-糖尿病00.jg1、方药.wav01、理法.m42、理法.wav02、方药.m46、内分泌代谢-甲状腺00.jg01、甲状腺疾病:三子养亲汤.m47、内分泌代谢-中西汇通论激素00.jg01.m402.m403.m404.m48、呼吸-肺(一)00.jg01、五行立极望肺病.m402、化痰法.m49、呼吸-肺(二)00.jg01.m41.wav2.wav02.m43.wav10、呼吸-肺(三)00.jg1.wav11、呼吸-六经分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00.jg1.wav12、呼吸-鼻炎00.jg1.wav01.m42.wav13、呼吸-咽炎00.jg1.wav14、心血管-心功能不全00.jg1.wav2.wav15、心血管-高血压00.jg16、心血管-其他00.jg1、中风.wav2、心肌炎与心内膜炎.wav3、心律失常.wav下部1、血液病-贫血--加00.jg01.m41.wav02.m42.wav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加00.jg1.wav3、血液病-阴阳毒--加00.jg1.wav4、泌尿科-尿路感染(一)--加00.jg01、淋家忌汗.m41.wav5、泌尿科-尿路感染(二)--加00.jg01.m402.m403.m404.m46、泌尿科-尿路结石--加00.jg1.wav7、泌尿科-慢性肾炎--加00.jg01、蛋白尿(1).m41、肾小球肾炎.wav02、蛋白尿(2).m403、IgA肾病(1).m404、IgA肾病(2).m48、泌尿科-性功能异常(一)--加00.jg01、精气溢泻.m41、勃起.wav2、早泄.wav02、验方柴妙饮.m49、泌尿科-性功能异常(二)--加00.jg10、精神科-概述--加00.jg1、神魂魄意志与心理学.wav2、六经分治情志病.wav11、精神科-奔豚--加00.jg1.wav12、精神科-郁证--加00.jg1.wav13、精神科-胃肠神经官能症--加00.jg14、精神科-六经分治失眠--加00.jg01.m415、精神科-其他--加00.jg1、阴阳交.wav2、失眠.wav3、灵性痛.wav...

    2024-02-21 泌尿科 精神科看什么病 泌尿科 精神科检查什么

  • S3555【强化飞跃】22考研中医内科学】|百度网盘下载

    9999《S3555【强化飞跃】22考研中医内科》】,即可获得学习许可ltimgrc="htt://ic1.58edu.cc/to-c-i-5dcqge47/44212d8fc01746418f2842089ae9d7a~tlv-5dcqge47-1.we"alt="image"cla="lazy"gt...

    2023-02-01 中医内科学考研科目 中医内科学考研学校排名

  • 中医内科学:薛博瑜-南京中医药大学(全117讲·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中医内科学:薛博瑜-南京中医药大学(全117讲·完整版)[...

    2023-01-28

  • 《协和听课笔记 内科学》张昀,王为,王炜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协和听课笔记内科学》【作者】张昀,王为,王炜编【丛书名】协和听课笔记【页数】828【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12【ISBN号】978-7-5679-1675-3【分类】内科学-医学院校-教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张昀,王为,王炜编.协和听课笔记内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协和听课笔记内科学》内容提要:内科学包含人体各系统和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是整个临床医学的基础。全书共分九大篇,基本涵盖了教材的重点内容。每个章节都由本章核心问题、内容精要等部分组成,重点章节配历年真题,重点内容以下画线标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协和听课笔记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篇绪论核心问题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内容精要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所论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整体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一、现代内科学的演变1.社会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对内科学的影响目前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三大最主要疾病依次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诊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现代医学以及内科学的首要任务。2.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对内科学的促进作用循证医学(EBM)是指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及多中心研究的科学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大样本研究所获得的客观证据作为医疗决策的基础。3.医学思维的演变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1协和听课笔记一内科学整体看待健康与疾病问题,既要考虑到患者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社会。二、21世纪内科学的机遇和挑战1.转化医学、整合医学的兴起给内科学带来新的机遇。2.“互联网+”、大数据与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内科学。3.人工智能+医疗的新发展。三、内科学的学习方法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医学科学思维方法。3.拓宽视野,掌握医学的科学与艺术回2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核心问题1.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知识。内容精要呼吸学科是研究呼吸系统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维护其健康、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学科。一、呼吸系统结构功能特点1.气管进入胸腔后,分成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分为上叶支气管和中间段支气管,后者再分为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为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分出舌段支气管分支。2.与体循环比较,肺循环具有低压、低阻及高容的特点。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3面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主治语录:吸气性还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前者见于肿瘤或异物堵塞引起的大气道狭窄、喉头水肿、喉一气管炎症等;后者主要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二)体征1.支气管病变以干、湿啰音为主。2.肺部炎症性病变可有呼吸音性质、音调和强度的改变。3.大面积炎症病变可呈实变体征。4.肺纤维化时可听到特征性的Velcro啰音。5.胸膜炎时可有胸膜摩擦感和摩擦音。6.当出现气胸、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时,可出现气管移位和患侧的呼吸音消失。7.呼吸系统疾病可有肺外表现,如支气管肺癌可引起杵状指/趾等。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1)支气管扩张药:主要扩张支气管,用于哮喘、慢阻肺等气流受限性疾病的治疗。(2)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用于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主治语录:口服激素超过3个月以上者,需要给予二膦酸盐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3)镇咳祛痰治疗: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中枢镇咳或外周镇咳药物治疗。祛痰药包括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美司坦等。(4)抗生素:根据感染的病原和药物敏感性选用。5=协和听课笔记一内科学(5)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2.氧疗或呼吸支持治疗。3.呼吸介人治疗借助支气管镜及相应技术进行气道异物取出或肿物切除。4.肺移植终末期肺疾病患者。历年真题1.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是D.70%A.肺泡I型细胞E.60%B.肺泡Ⅱ型细胞3.平静呼气末,肺内气量为C.B淋巴细胞A.余气量D.尘细胞B.功能余气量E.肺泡毛细血管C.肺总容量2.动脉血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正D.肺活量常值是E.呼气储备量A.100%B.97%参考答案:1.B2.B3.BC.80%■u6···试读结束···...

    2022-11-24

  • 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中《中医内科学》24讲完整版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中《中医内科学》24讲完整版郭立中,男,江苏省第二中医院[1]肾内科主任医师[2]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杜雨茂教授、叶传蕙教授和周仲瑛教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主任。江苏省中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等。主要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及疑难杂症辨治规律,临床擅长肾病、脾胃病、心脑血管、风湿及妇科等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第1集感冒(一)第2集感冒(二)第3集感冒(三)第4集感冒(四)第5集感冒(五)第6集咳嗽(一)第7集咳嗽(二)第8集咳嗽(三)第9集咳嗽(四)第10集喘证(一)第11集喘证(二)第12集喘证(三)第13集喘证(四)第14集肺痨(上)第15集肺痨(中)第16集肺痨(下)第17集胁痛(上)第18集胁痛(中)第19集胁痛(下)第20集积聚(上)第21集积聚(下)第22集黄疸(上)第23集黄疸(中)第24集黄疸(下)...

    2022-12-09 中医内科学咳嗽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咳嗽名词解释

  • 《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郭桂珍总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者】郭桂珍总主编【页数】488【出版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ISBN号】978-7-5693-0369-8【价格】198.00【分类】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参考文献】郭桂珍总主编.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图书目录:《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先介绍了中医的哲学基础、生理观、诊法、辨证体系等基础内容,后又涉及了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的症状、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方式等临床知识。《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医学是处理健康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门科学,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营养学。当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体系。虽然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一微观顺序不同,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中西医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一人类医学。第一节医学一、科学科学(ciece)一词起源于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思想家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提出: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科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中国古代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科学规律探索的信息记录,《黄帝内经》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科学巨著。Sciece源于拉丁文cio,后演变为Scieti,最终演变为今天的Sciece,.其本意是系统知识。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在翻译Sciece时,引用了古汉语科学一词,即分类的知识和学问。1893年,中国近代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率先引进并使用了科学二字。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严复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也使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一)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及其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科学。科学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和无限缩小,并在此过程中找到接近完美的理论。科学是运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的方法,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1888年,英国天文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前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规律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本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总结。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性、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人类所用的知识。由于人们研究客观事物的不同,科学与科学技术是两个可以互相转化的概念。即科学可以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是科学。比如,汽车发动机理论相对汽车这个事物而言,这个理论就可称之为汽车发动机科学,而汽车理论就是诸如发动机科学、机械传动科学、电子科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汽车科学技术。发动机理论也是一门科学·1圆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技术,是包含材料科学、燃料科学、力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科学技术。(三)科学的内容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进行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就是知识;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及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接现实与理想的纽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是科学的内涵。(四)科学方法科学就是求真,要真正理解科学,仅弄清科学的定义是不够的。但也不是要掌握许多科学知识才能理解科学,迅速理解科学的捷径,只有掌握一些主要的科学方法。1.逻辑思维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个部分。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等。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肯定或否定事物的存在,并指明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能力,即将一事物的概念与其他事物的概念进行分辨、鉴别的能力。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已知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从已知的判断推出的新判断叫结论。达到推理的正确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二是推理过程符合思维规律、规则,即是合乎逻辑的推理。若其中一条不具备,则推理的结论就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2.分析综合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过程。综合是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科学史表明,科学家不只是知识的发展者,更重要的还是知识的综合者。临床工作中,一个具体的病证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要做出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析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得出病因的结论,再分析每个症状产生的机制,只有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综合,才能对这一病证的病因病机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3.归纳演绎经典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类,具体地说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归纳法是将特殊陈述上升为一般陈述(定律、定理、原理)的方法。经验科学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把大量原始记录归并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识体系,这是经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如何归纳是有效的、可靠的,这是经验科学要研究的最重要问题。科学归纳推理比较真实可靠,因而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演绎法是将一般性理论认识(原则、原理和规律性知识)应用到个别或特殊事物上,从而引导出新的结论的方法,阐明研究结论及其普遍意义。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的某个具有一般性的研究结论,要靠演绎逻辑方法来证明其研究结论的普遍指导意义。(五)科学分类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2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的目标,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狭义科学两类。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部门通常将科学分为十二个门类: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二、医学科学医学科学最初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社会、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医学科学已超出了生命科学的范畴,而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药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各个学科。关于医学的起源,历代学者有不同的学说。代表性的观点有: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食同源、医源于经验、医源于劳动等。虽各有所据,但各有所偏。因为,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在原始思维支配下最初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起源时期的医学是人类早期医疗知识的积累,一般称为原始医学。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进人文明时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及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五个主要发源地,不仅创造了各自的文明,而且孕育了各自的医学,即古埃及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和古罗马医学以及古代中国医学。这一时期的医学,尽管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医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任务是相同的,但其社会和文化基础各有特色,使孕育中的医学从这时起就有各自的风格,并逐渐以古希腊医学为主发展为今天的西方医学,以古代中国医学为主形成了中医学。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的传统医学。三、医学模式医学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所以,医学模式也就包括医学认知模型和医学行为模式。前者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一)概念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认识的高度概括,即对医学本质、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包括生命观、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预防观、医学教育观等。此外,医学模式还包括根据医学观建立的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体制。医学模式从哲学高度概括了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医学思想观念及总体特征,指导着医学实践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二)医学模式的形成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属于自然辨证法领域。一方面,它是由各个时期医学发展水平、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形成以后,又成为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对各个时期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成为其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将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医学模式对整个医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医学模式是指导思想医学模式是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医学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给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带来重大的影响。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和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例如:人类健康是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观察,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全方位去认识;人类疾病的防治、健康保健是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来处理,还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多角度综合地研究。这种观念、认识和方法上的区别,主要起因于不同医学模式的影响,实质上是不同医学观的反映。3■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四)医学模式是不断演变的医学模式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一种医学模式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医学界的共同信念,成为医学家为实践这些信念共同遵循的科学研究纲领,这既不是从他们头脑中主观臆造出来的,也不是由他们随意选择的,而是受制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当时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哲学思想等因素。每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医学模式也必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医学模式思想的指导,最佳与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因此,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也迫使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变化与完善。(一)西方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西方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产生于原始社会。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局限于直觉观察,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与认识只能是超自然的。这种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鬼神作怪与天谴神罚,死亡是天神召回灵魂。对疾病的治疗,虽然也采用一些自然界中的植物和矿物作为药物使用,但主要还是祈求神灵巫术;要想健康无病,就要求助和感动神灵。这是早期的疾病观和健康观,这一时期的医学模式具有医术和巫术混杂的特点。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伴随着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摆脱原始宗教信仰的束缚,在探索自然本源的同时也开始探求生命的本源,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具有朴素辨证法思想的整体医学观。古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建立的早期医学理论,都试图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属性来解释人的生命属性,从而产生了粗浅的认识和理性概念。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吸收了自然哲学的理论和认识,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古典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了后世医学的发展。3.机械论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形成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文艺复兴运动使自然科学研究冲破了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思想的桎楷,兴起了运用实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自然,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英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培根和法国百科全书派学者笛卡儿等认为,新时代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科学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真正的科学方法,主张对事物进行考察分析,重视逻辑推理,尤其倡导演绎法和数学法。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出现了机械医学观,把机体一切复杂运动归纳为物理化学变化,甚至连思维活动也认为是机械运动,为近代实验医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从18世纪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莫尔加尼创立病理解剖学开始,到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发现植物细胞,次年施旺发现动物细胞,直至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倡导细胞病理学,确认了疾病有形态学微细物质基础的理论,开辟了病理学的新阶段。机械论医学模式影响下的医学研究思维方法是还原论和归纳法,认为一切知识可被还原为某种对所有现象都适用的原则。器官病理学认为,每种疾病都有与它相应的一定器官损害,细胞病理学认为每种疾病都有与它相适应的细胞损害。这种学术观点局限在从机械论的角度来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保护“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需要医生对其“修补”,忽视了人类机体生命的生物复杂性以及社会复杂性,从而产生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与机械性。4.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在近代生物医学基础上形成的生物医学观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观。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科学技术进人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尤其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4·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时期。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在细菌方面的开拓性研究,以及实验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19世纪以来,先后发现了诸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这些研究形成了疾病的细菌学病因理论。与此同时,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细菌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一大批生命学科相继形成,使生物科学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地提示了各种疾病的病因、过程和机制,为解决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些重大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医学进人了生物学时代,并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疾病与病因的单因单果模式上的,即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当环境变化,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增强,人体抵抗能力下降,使平衡受到破坏就可生病,符合传染病为主的疾病谱的著名“流行病学三角模式”。这种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也称为生态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适用于揭示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人类在疾病控制活动中,通过采取杀菌灭虫、预防接种和抗生素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使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由于克服了临床手术的疼痛、感染和失血三大难关,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总之,生物医学模式对西方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其取得了辉煌成就,甚至带来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考虑和分析疾病与健康现象,因而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局限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只考虑病因中的生物学因素、环境中自然环境以及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而忽略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即使以生物因素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与防治上也不单纯是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样要受到人的社会活动、人际交流和生活聚集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总之,由于受机械论思维方式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分离开来,把人体各部分孤立起来,不能辨证地对待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运动与平衡的关系,使近代医学在科学实验和临床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强烈呼唤着更加完善的医学模式理论。5,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进人20世纪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改变、人口剧增等原因,导致了疾病谱、死亡谐发生了重大改变。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已不再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病等,与心理性、社会性因素相关的疾病显著增多。目前,死因居前三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都与心理、吸烟、环境污染等心理一社会因素有关。至于公害病、交通事故、自杀、吸毒、酗酒、饮食过度、犯罪率升高等各种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则主要来自于心理一社会因素。上述改变使人类逐步认识到,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中,率先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批评传统医学模式把疾病过程看成是“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故障的结果,医生的任务就是修理机器”的观点,主张医学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看待患者、看待疾病、看待医学,并指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实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的目标,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患者、患者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因素,以真正消除疾病的破坏作用。为此,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揭示和解决医学和健康问题,包括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形态科学、机能科学、生物病原学、病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因此,新医学模式的出现,既是医学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5■实用临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二)中医学模式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即树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等医学观念。尽管当时及后世并没有将其总结为某种医学模式,但这些观念一直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说法,其中天地人整体医学模式更符合中医学的特点和历史,具体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天人相应整体论。整体论强调事物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认为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由整体分化而来。中医学认为,人与任何事物都是由自然分化而来,其本源都是混沌未分的元气。因此,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与神的整体性、人体自身的整体性,重视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中医学既关注个体生命过程的整体论,更关注人类生命过程的整体论,强调天人相应,提倡顺应自然,要求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贯彻和体现这一思想2.以人为本自古以来,中医学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看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体,将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置于时间、空间、社会大环境中的核心来认识,即从人的生命、心神(心理和思维)、环境(自然、社会、精神环境)相统一的角度,认识和调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认识病首先要认识人。这种医学模式在发展水平上虽然是朴素的,但在性质上比其他医学模式更加符合人的实际。3.个体辨证中医学模式将人置于自然和社会整体的核心,既注重人的群体共性,又注意区分个体差异。对待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始终注意区别整体状态下的具体的人,形成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第一是以“三因说”概括病因,不仅包括自然、社会、心理、生物诸多致病因素,还包括致病因素的不同特点和致病途径,以及对某些病理产物的致病特点进行概括。第二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寻求病灶或局部定位的特异性诊断,而是综合分析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失衡状态。第三是通过对个体的灵活辨证,确立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观。中医学模式不是就病论病、就人论人的孤立、呆板的医学观,而是以联系、发展、变化的辨证观点指导医疗实践。4.取法自然受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对待医学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取法自然。从养生防病角度讲主张顺应自然,从治疗疾病角度讲主张自然疗法。如中医治病方法主要以中药为主,也包括针灸、推拿、食疗、心理、体育等疗法,都是从自然角度着手解决人的问题。中药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为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针灸、推拿、食疗等,属自然疗法的范畴。自然疗法对人体的作用是生态调理,综合调理。中医治病并非着眼于疾病本身,而是运用自然之理、自然之法,以恢复人体的平衡协调状态。(三)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用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活动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不仅是发展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而且对整个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中西医学模式比较总体来讲,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是中国古代医学知识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医学模式具有“哲学一医学”特征。西医学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是医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科学一医学”特征。两种医学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同,而且形成两种医学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不尽一致,所以两种医学模式也存在各种差异(表1-1)。。6···试读结束···...

    2022-10-25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官网资源 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者】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页数】237【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ISBN号】978-7-5578-5355-6【价格】69.00【分类】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参考文献】付艳红,冷宏伟,莫嵘编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6.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稿共四章,介绍了中西结合发展历程以及前景,详细介绍了中西结合目前在常见的呼吸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的对比。本书稿内容详细全面,实用性较强,为普通高等院校中西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材用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第一节西方医学的传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过程的探讨,可以了解影响这一过程的一些因素,并从中摸索近现代医学与医学教育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下面以西方医学传人中国的时间顺序为纲展开阐述。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源头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考其源头可追溯至汉唐时代。史载汉朝和唐朝在与“黎轩”“拂”“大秦”(罗马帝国)经西亚地区的物质交流中,就有西方的药物流入中国。在《医方类聚》所引的《五藏论》中,已提到“底野迦”这种含鸦片制剂,这是一种由西方传人的药剂。《旧唐书·拂传》记载乾封二年(667),大秦使节曾献“底也迦”(同底野迦),证实含鸦片制剂在唐初已输入中国。《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中记载,唐贞观九年(635)大秦景教传入中国,景教徒除传教外,还进行医疗活动,据记载唐高宗患风眩疾,“头目不能见物”,被景教徒秦鸣鹤治愈。这时,西方医学的传入是在中西方医学双向交流中进行的。由于当时西方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中国,与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医疗技术水平尚不及中国医学,因此西方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很微弱。另外,从西方医学最初传人中国开始,就可以看出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是与宗教活动相联系的。(一)西方医学正式传入中国西方医学在16世纪对中国开始较具规模的传人,这里有中西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此消彼长变化的历史背景。在16世纪的西方,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意大利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科技的发展,也包括医疗技术的发展。以意大利为中心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造成的思想文化上的大解放,使西方从此进入了文化科技全面繁荣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巨人达·芬奇等人冲破教会的束缚对尸体进行解剖,加深了对人体的了解,使西方医学有了很大发展。·1·中西医结合南科学此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尽头而走向衰落,经济科技发展相对停滞,统治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儒家思想已走到社会发展的反面,中国医学缺乏质变飞跃的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欧洲掀起了开辟新航道的热潮,西方医学对中国的渗入日渐加强。16世纪中叶后,欧洲相继派遣传教士到中国,有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阳玛诺、罗雅谷、艾儒略、汤若望等,其中多以行医为传教服务。澳门区主教卡内罗于1569年在澳门设立了圣拉斐尔医院和麻风病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澳门的圣保罗学院扩充为大学后,设有医科实习班。按张慰丰老师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一医学史》(李经纬、程之范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112页)中所述,圣拉斐尔医院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医院,圣保罗大学医科实习班是外国人来华创办的最早的医学校。笔者认为此述值得商榷。一般认为自1557年始,澳门虽在名义上属中国地方当局管治,但是已处于葡萄牙的殖民当局实际控制之下,把圣拉斐尔医院算作中国的第一间西医院,把圣保罗大学医科实习班算作中国第一间西医学校值得商榷。同理,把1828年由郭雷枢在澳门开办的诊所算作中国第一间西医院,也值得商榷。(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不过,由于澳门与中国内地有密切关系,圣拉斐尔医院和圣保罗大学医科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有一定影响。这一时期,西方医学传人中国的活动带有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的基本特征。耶稣会教士来华后,利用医药做媒介进行传教活动。利玛窦于1583年在今广东肇庆地区,就曾在为病人诊治疾病时劝说患者入教。1693年清康熙皇帝患疟疾,传教士洪若翰、刘应献上金鸡纳一磅,张诚、白晋又进上其他西药,治愈了康熙的病。有的传教士除行医外,还翻译医学著作,如在明朝万历年间,由邓玉函译述、毕洪辰整理加工的《人身说概》(约成书于1635年),是西方传入中国最早而且比较完备的解剖学专著。面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国封建社会,相对封闭保守的中国文化科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相对封闭保守的中国医学,西方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还相当有限。(二)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18世纪英国开始的西方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发展,并带动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当时西方,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革和翻天覆地的时代大变迁,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大更新,也促进了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其商品寻找新的市场和资本寻找新的出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末日,长期封闭守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体系已远落后于西方,被轻视的医术也更加滞后了。随着西方列强冲决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西方文化科学也涌进了中国大地,西方医疗技术在其中扮演了先导的角色。英国人皮尔逊于1805一1860年在澳门、广州行医,首先在中国人身上试种牛痘,并2·第一章中西医猪合的发晨历程将种牛痘技术编成小册子印行。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Parder,1804一1888)在广州开办“眼科医局”(又称“新豆栏医局”,后称“博济医院”),这就是中国境内开办的一间对中国后来西医与西医教育影响深远的西医院。这是由十三行巨商伍敦元以每年500元的低价,将自己的丰泰行租给伯驾办医局,一年后,连500元的租金也免收了。伯驾得到广东巨商伍敦元的捐助,在广州新豆栏街,十三行内购置了一块地皮,建立了一间专科性质的“眼科医局”。医局因设在新豆栏街,故又称“新豆栏医局”。1816年,伯驾在这间医院内用最新的乙醚麻醉技术施行了外科手术。1.伯驾创办的这家医院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在写给美部会的报告中称:“当我们开始尝试每天都接待病人的时候,我发现一些人手里提着灯笼,可以看得出他们在凌晨两三点钟就出来了,以确保能尽早赶到医院;挂号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们甚至在前一天晚上就来了,在这儿待上一夜,这样或许就能够保证早晨挂上号了…关门打烊时还不时有从大老远赶来的人利用某个外国绅士或香港商人为其求情。”2.伯驾开办的医院承继人嘉约翰(JohGlagowKerr,1825一1901),于1866年在博济医院内设立了南华医学校(又称“博济医学校”),这是中国第一间西医学校。该校开始只招男生,1879年招收了第一个女生,这是中国首招女生的医学校。1914年博济医院设立了附设护士学校,这是中国第一家护士学校。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以此为滥觞蓬勃发展起来。1842年,中国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五大商埠。西医医院在中国内地大量建立,如上海的仁济医院(1844)、宁波的华美医院(1845)、天津的法国医院(1845)、广州的金利埠医院(1848)、汉口的仁济医院(1866)和普济医院(1867)、汕头的福音医院(1867)、上海的同仁医院(1867)、宜昌的普济医院(1879)、杭州的广济医院(1880)、天津的马大夫医院(1881)、汕头的盖世医院(1881)、九江的法国医院(1882)、苏州的博习医院(1883)、上海的西门妇孺医院(1885)、武昌的仁济医院(1885)、通州的通州医院(1886)、福州的柴井医院(1887)、福建南台岛的塔亭医院(1887)、北海的北海医院(1890)、南昌的法国医院(1890)、南京的钟鼓医院(1892)、九江的生命活水医院(1892)、保定的戴德生纪念医院(1892)等。西医学校也纷纷开办,到1920年有20余所。大量的西医书籍被编译出来,主持博济医院的传教医师嘉约翰在1859年到1886年间编译了《化学初阶》《西药略释》《裹扎新法》《皮肤新编》《内科阐微》《花柳指迷》《眼科撮要》《割证全书》《炎症新论》《内科全书》《卫生要旨》《体质穷源》《全体阐微》《全体通考》《体用十章》《医理略述》《病理撮要》《儿科论略》《妇科精蕴》《胎产举要》《产科图说》《皮肤证治》《眼科证治》《英汉病目》,在中国还出现了西医药刊物,如博济医院主持嘉约翰主编的《西医新报》,这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另外还有尹端模在广州创办的《医学报》,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西医刊物。在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西医大规模传人中国,并占据中国医学界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医学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西医传入中国,把先进的医学技术、医学理论、医·3·中西医结合府科学疗体系及医学教育模式引入中国。这对中国近现代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奠基作用。在这一大规模的医学文化传入过程中,西方来华传教士起了关键作用。他们在中国行医和传授医学的动机各不相同。多数是为人道主义或传播宗教的目的。但在当时客观上被西方列强利用为弱化中国人民抗拒殖民主义的意识服务。“泰西大炮不能举起中国门户的横示,而伯驾医师的外科小刀即大开其门。”除认识清楚西方在华教士教会被利用来为殖民主义服务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士教会在华的传授医学活动,对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西医和西医教育系统的传入,将先进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以及医学教育思想和方法引入中国,打破了封建王朝的闭锁局面。这对中国医学科学和近代医学教育体制的确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西医和西医教育系统传入中国,在华教士教会中起了传播者的作用。教会直接促成了我国近代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体制的孕育与问世,并为中国近代医学发展的起步奠定了基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该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4·第一章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必要的条件。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还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那样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与交流,学术上呈现出“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通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交流与交融,出现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局面,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社会历史基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科学理论是科学抽象的结果。科学抽象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概念和范畴,去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人们运用理性思维方法,对所获得到的感性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概括或抽象出事物的性·5中西医猪合阳科学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实践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逻辑结构的起点。古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思维而形成概念、判断,逐步上升为医学理论。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第一个重要的本质精神。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如早在西周,医学家就提出了发病和药物治病等理论。在春秋时代,秦国医和又提出了六气致病的学说,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科学理论的确立,无不通过长期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论,中医学也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例如,脏象学说就是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和解剖实验形成的,其他如诊断、证候、治则、方药功效的确立等无不皆然。由此可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4.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医学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由此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给后世医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除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其自身还存在着相对立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根据,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有的已无法解释新的事实,出现了原有的科学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的矛盾。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中医学理论体系内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合,于是新的理论学派和新的分支学科应运而生。中医学理论体系就是在理论与实践、分化与综合、传统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6····试读结束···...

    2022-10-25

  • 《中医内科学》王承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作者】王承明主编【丛书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页数】360【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79-0359-3【价格】80.00【分类】中医内科学-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王承明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全书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附在最后。本书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点1:《内经》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组成。它系统客观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诊治方法,结合当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建立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和理论,中医学的一整套理论已具雏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在阐述这些学说的时候,一直贯穿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辩证法思想。第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第二,强调整体观念;第三,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第四,重视脏腑经络:第五,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总之,《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书中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中有对内科病证的具体认识,对内科病证的记叙多达200多种。虽然有详有略,但多能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阐述,对有些病种还做了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对于少数疾病的临床表现描述得相当详细而准确。而就记载病种的范围来说,已包括内科所属的热病与非热病(杂病)两类,其中对热病已认识到有由表入里的传变趋势。此外,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等方面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内经》中在解剖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并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知识点2:《神农本草经》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该书不仅收载了365种药物,并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这是最早对组方用药等方剂学、中药学理论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已经涉及许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促进了临床内科学的发展。2中医内科学知识点3:《伤寒杂病论》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伤寒杂病论》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撰写而成。其论述内容以外感伤寒和杂病两类疾病为主,而这两类疾病现今均属中医内科学研究范畴。该书又可谓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内科学专著,流传迄今,并为历代医家所宗奉。《伤寒杂病论》是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理、法,方、药在内的比较系统的辨证论证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1)“辨证论治”的确立为内科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辨证论治是内科临床理论的基础,它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首先提出并具体应用于临床的。他倡导的辨证论治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伤寒病”的证治来体现的。一方面以“六经”为纲,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及各种反映于外的证候,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病证。一方面以其发展演变的诸证为目的,“随证治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随具体病情选方加减用药。这种以针对病机、证候进行治疗的临床理论,就是后世所称的“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之书,由于当时分科尚不够详细,书中还涉及少数妇、皮、外科疾病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规范化的理法方药原则。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体现了辨病以明伤寒,而非为伤寒之一病所有。《伤寒杂病论》由于战乱,原著不久即告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除了分别介绍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之外,还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通过六经证候的归纳,可以分清诸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从而在治疗上可以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金匮要略》是以脏腑为纲,通过四诊、八纲等诊断手段和纲领进行辨证,并提出理法方药,治疗未病的脏腑。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的正气。诸如对内科疟疾、中风、肺痿、心痛、痰饮、消渴、黄疸、吐血、痢疾等病,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对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论述均甚精当。它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强调了治疗不当,会引起变证、坏证的严重性,并很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在病因分析方面,它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为中医的病因学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使中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后世治疗内科疾病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的方剂学贡献:《伤寒杂病论》共记载方剂374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大致可归纳为12类,如桂枝汤类19首,麻黄汤类6首,葛根汤类3首,等等:《金匮要略》实载方262首,方剂的应用范围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该书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伤寒杂病论》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的配伍,已有较高的要求和发展。在因证立法、以法系方及遣方用药上,都积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3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所用剂型有汤、丸、散、酒、洗、浴、熏、滴、灌、吹等12种之多。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以往医籍和简牍所载医方内容。书中所列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如内科常用白虎汤治暑温,白头翁汤治痢疾,茵陈蒿汤治黄疸,肾气丸治消渴,栝楼薤白汤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等,一直沿用至今而不衰。第二节病因知识点1:六淫的概念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古人把一年之中季节性气候特点归纳和排列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动因素有关,尤其是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常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于是采用类比的方法,将致病特点与自然属性相类似的病邪称为“六淫”。知识点2:六淫的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1)具有外感性:病邪从外界客于机体,多先犯肌表,经肌肤口鼻而入,由表人里由浅至深(2)和季节、时令及环境有关:无论是正常气候还是异常气候,都与季节、时令的变化相关,所以六淫致病与季节、时令有关。(3)六淫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致病:六淫可单独致病,比如暑邪致暑病,寒邪致寒病:也可相兼致病,如暑夹湿致暑湿病,寒与风致风寒病,风寒湿杂合致痹病等(4)病邪可以转化:病变过程中,六淫病邪可以发生变化。比如寒邪化热、风邪化燥等。变化的原因是受体质、治疗因素的影响知识点3: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风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四时皆可致病,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火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轻扬升散,有向上的趋势,故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凡先起于头面、肌表或上部、阳侧的病证,均可认为是风邪所致。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3)风性善行数变:善行指风善于流动:数变指风起止迅速,变化较快。因此,风邪致病常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4中医内科学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4)风性动摇振掉:因风邪性动不定,所以凡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亦归属于风邪所致。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导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见以上症状,多属热极生风。在发病过程中,凡具此类以动摇为特征的病证知识,点4: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寒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而无汗恶寒: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宣降运化失职,而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白带清冷皆属寒邪致病。(2)寒邪凝滞: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3)寒主收引:无汗,脉紧,关节挛急作痛。(4)寒性清澈:表现为排泄物清稀者,皆属寒邪致病。如感冒初起,鼻流清涕,属“风寒”:兼见咳痰稀薄者,多为“寒邪犯肺”:又如泛吐清水冷涎者为胃受寒邪:小便清长,大便澄澈清冷者,多属寒从内生,性属虚寒。知识点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暑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其性炎热:暑为火热,火热属阳,故暑邪伤人,可造成人体阳热亢盛,如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气血上涌而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所以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伤津,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所以常见汗出、口渴引饮、唇口干燥、小便短赤及气短乏力、懒言等津伤气耗之证。暑气通心,轻则扰动心神而致烦躁,重则蒙蔽而致闷乱,或致昏倒不省人事。(3)暑多夹湿:暑天气候炎热,溽湿熏蒸,所以暑邪致病,常兼夹湿邪。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所以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知识点6: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湿为阴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湿性黏滞:大便排泄不爽,小便滞涩不畅,口黏:起病隐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2)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与风性轻扬上浮有别,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第一章中医内科基本理论5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久坐湿地,涉水行走,水中作业等,易感湿邪而为下肢痹病、下肢湿疹及湿性脚气等(3)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湿邪阻遏,清阳不升,在上则头身困重: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困重,倦怠乏力。(4)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邪阻遏气机,易伤阳气,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在上则多清涕唾涎诞,舌苔浊腻:在下则小便浑浊,带下清稀腥秽知识点7: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燥性干涩,有以下致病特点:(1)易伤津液:燥为秋凉之气,秋季主收,阳气内收,阴津不布,所以草木枯萎,人受秋凉燥邪,更使阳气内收,阴津不布,外见干涩之象。如症见发热头痛、无汗、皮肤干燥、口干、咽燥、鼻干、舌上少津、干咳无痰、大便燥结者,叫做“秋燥”;如燥与温邪相合,温热之邪伤人阴津,亦可使津伤水少而见燥,因此上症若兼有舌红、鼻衄、音嘶等热性症状明显者,为“温燥”:其发于秋末,天气转凉,症见恶寒、舌苔薄白而干者,为“凉燥”(2)燥易伤肺:肺开窍于鼻,喜清润而恶燥。燥邪多由口鼻呼吸而入,最先伤肺,使肺失清肃之职,若肺脏虚弱者,则更易招致燥邪入侵,受邪后病情亦较严重。患者可表现为鼻咽干燥,声嘶,干咳无痰,或痰黏稠而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等。知识点8: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火为阳邪,有以下致病特点:(1)其性炎上:火性燔灼焚焰,蒸腾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2)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耗劫肝阴,筋脉失养,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则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3)火易消烁阴津火性燔灼,灼津耗液,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知识点9:疠气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疠气是一种具有一定季节性和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不似六淫那样可为感官所直接感6中医内科学受,通过口鼻进入体内,便感受而发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传变快,致病酷烈。其致病特点包括:(1)致病后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病情来势凶猛,传变快,表证短暂,病情危重,较快出现高热(且热势较高)、烦渴等为特点的实热证。在热甚伤阴的情况下,极易逆变,出现痉、厥、脱等入营入血的危证(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疠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其传染源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与人互相传染。《温疫论》中说“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大约偏于一方,沿门阖户,众人相同”。(3)致病的多样性:其气不一,一气一病,即感受某种疠气,便导致某种疾病。诸如大头瘟、疫疹、疫疠、白喉、烂喉丹痧等。知识点10:虫毒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中医病因学把一部分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称为虫毒。虫毒的种类较多,如沙虱、射工、水毒、蛊毒、尸虫、痨虫、就虫、白虫(绦虫)、蛲虫等。虫毒致病的特点有:(1)传染性和流行性。(2)耗人精血。知识点11:情志失常副高:熟练掌握正高:熟练掌握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因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简称“七情”。七情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又称为“五志”。其发病特点有:(1)情志致病必有十分明显的精神刺激。(2)情志致病直接影响有关内脏,引起气机紊乱,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因:一般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引起的症候亦不相同。随着气机紊乱,五脏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的营运发生障碍,而内脏功能失调,也可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3)情志致病损伤五脏与否,决定于心:心伤为情志所伤之关键,即决定于人对精神刺激所持的态度。而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病发病机制的关键。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则又有不同的影响,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不可机械而论,应视具体病情而定。···试读结束···...

    2022-10-21

  • 《中医内科学》张广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作者】张广宇主编【丛书名】西学中创新教材【页数】493【出版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ISBN号】978-7-5723-0135-3【分类】中医内科学【参考文献】张广宇主编.中医内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供西学中学员使用的一部内科学。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多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重视相关中医理论的理解,内容全面、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西学中学员中医临床辨证沦治的思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人体内科疾病,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和中药、方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系统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它既是一门临床专业课,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一般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中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病因多为外感六淫及疫疠之气,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等杂病,病因多为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术、学科的发展及分化,原属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等已另设专科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内科所属常见急症,按系统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各系统病证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方面阐明病证归属、与其他脏腑病证的相关性,揭示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进而介绍该体系具体病证的基本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预防调护以及中西交融的治疗优势和特色。本教材在汲取以往中医中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医学习中医的特点,力求体现经典的中医内科学理论,建立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西医学2第一章绪论习和运用中医。(张广宇)第一节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医学作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人类的历史是同步的,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在原始思维支配下最初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漫长、曲折而又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起源时期,医学是人类早期医疗知识的积累,一般称为原始医学。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进入原始文明时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及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五个主要发源地,它们不仅创造各自的文明,而且孕育各自的医学,即古埃及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以及古代中国医学。这一时期的医学,尽管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医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任务是相同的,但因其社会和文化基础不同而各呈特色,使孕育中的医学从这时起就有各自的风格。后来,以古希腊医学为主,逐步发展为今天的西方医学;中医学自其理论体系形成后,则一直保持其原有的理论传统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了数千年发展而延续至今的传统医学。我国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准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白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西周时期,巫和医已经分离,《周礼》中对医学进行了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称,其中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实际上就相当于当时的内科医师。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医内科的萌芽阶段,只有较简单的认识手段,还没有对内科疾病的系统认识,治疗方法也比较单纯。3中医内科学二、先秦时期中医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以下称《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组成,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总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提出了脏腑、经络、气血等独特的生理理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病机学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论述了治疗与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强调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书中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论述。这部鸿篇巨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的积累经验阶段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当然也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与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医内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渊源。《难经》是在《内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成书于汉以前!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是对《内经》的补充和发展,它包括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亦记述了不少内科病证。《神农本草经》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它的成书标志着当时医药学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该书不仅收载了365种药物,还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这是最早对组方用药的中药学、方剂学理论的阐述,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已涉及许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促进了中医内科学临床的发展。扁鹊、医和、医缓、卢医等著名的医学家也都在此时期闻名于世,他们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内科学的发展,都做出卓越的贡献。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科学文化比较发达,不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成就斐然,为中医学的发展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一批医学著作的问世及众多名医的成就,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也为中医内科学在这个时期达到相当的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第一章绪论三、两汉至唐宋时期的中医内科学的发展东汉末年,社会政局动荡,战火连绵,疫病流行,张仲景在《内经》等古代医书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凝练理论,撰写而成《伤寒杂病论》。该著作虽已佚失,但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到宋代形成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主要用于外感疾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及各种反映于外的证候,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病证,说明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坏证与其补救方法等。六经证候的归纳,有利于分清诸证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在治疗上既具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运用的优势。《金匮要略》是以脏腑为纲,通过四诊、八纲等诊断手段和纲领进行辨证,提出理、法、方、药。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的正气。它根据疾病传变的情况,强调了治疗不当,会引起变证、坏证的严重性,并很重视采取预防措施。《伤寒杂病论》共记载方剂374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其中《伤寒论》载方112首,《金匮要略》实载方262首,方剂的应用范围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而且往往用一方治疗多病,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该书理法方药齐备,被后世誉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张仲景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伤寒杂病论》因而成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医学尤其是中医内科学的体系已经确立。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治疗时疫热病奠定了基础,但其对热性病的叙述较为笼统。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温病与伤寒有别,并提出“疠气”的概念,明确地指出温病的传染性,即“鬼毒相注”,这比《伤寒论》又向前更进了一步。对若干具体的传染病,他亦做了深入的观察和详细记述,如对天花症状的描述是世界上有关天花病的最早记载。葛洪在世界上首次用狂犬的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这可谓是后世人痘接种术的先声,也是免疫思想的萌芽。脉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内部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状态,有时对于某些疾病,尤其是内科疾病,具有决定性的诊断意义,因此在缺乏其他更5中医内科学可靠的客观诊断方法作为依据的情况下,脉学具有首要的价值,因而脉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使之规范化就成为必然。《内经》的三部九候的遍诊法,在临床应用很不方便,于是就有《难经》的“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并创立寸、关、尺的部位名称。王叔和《脉经》是脉学理论规范化的代表作,提出的寸、关、尺三部诊脉法及其与内脏相关的理论,亦即以左手寸、关、尺候心、肝、肾及其相表里的各腑,右手寸、关、尺候肺、脾、命门及其相表里的各腑的脉诊法,基本上成为后世中医脉诊的规范。该著作还具体地描述了浮、芤、洪、滑等24种脉象,并把相类的脉分成八组,从而使人们对脉象的辨认有了比较明确的标准。宋代崔嘉彦在《难经》《脉经》《脉诀》等脉学专著的基础上,提出以《难经》浮、沉、迟、数为纲,以风、气、冷、热为主病的学术思想,崔氏的见解经其学术传入元代张道中整理至《四言脉诀》中,进而将王叔和《脉经》所论的24个脉补充了长、短二脉,写成四言歌,更便于初学者诵读。总之,脉学是中医学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的发展提高了临床诊断能力,推动了临床学科的发展,对内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早在《中藏经》中就专门阐发了辨脏腑虚实寒热的病证。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多种内伤杂病用10卷的篇幅分属五脏六腑进行论治,从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一一阐述,形成体系。宋代钱乙虽然把五脏辨证的方法运用于儿科临床,但其诊断、辨证的思路,仍属于内科范畴。他结合儿科特点,先列“五脏所主”,即五脏的主证,辨别其虚实,并以虚实寒热为论治的准则,其中把“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证候特点;继而从整体观出发,应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判断其预后,以及采取相应的治法。钱乙的这些观,点被后世用于内科,其创立的不少方剂亦为内科引申应用,促进了内科学的发展。《内经》中就有关于病因学的记载,如六淫、气候改变、情志异常以及饥饱失时等。汉代以后,则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病因,使得有关病因的解释更为纷乱。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对疾病的记载广泛与详确,内容极为丰富。它主要说明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后,能突破前人的见解,提出许多6···试读结束···...

    2022-10-21

  • 《中医内科学》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命题研究专家组编写|(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作者】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命题研究专家组编写【页数】244【出版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214-0243-8【价格】36.00【分类】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习题集【参考文献】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命题研究专家组编写.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医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由富有医学考研考前辅导经验的权威专家老师紧密围绕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书中依大纲、按章节收集整理了近20年来的相应学科的真题,并采用【答案】+【解析】+【避错】“知识点扩展”的形式进行逐题分析讲解,帮助考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掌握该学科真题……《中医内科学》内容试读班涂浮机章上篇真题集第一章肺系病证一、A型题C.定喘汤1.肺痈预后顺与逆的转折点是D.厚朴麻黄汤(2018)6.治疗肺痨阴阳俱虚证,应首选的A.初期B.成痈期方剂是(2010)》C.溃脓期D.恢复期A.月华丸2.肺痈成痈期的病理特点为(2017)B.金匮肾气丸A.热壅血瘀B.热盛湿恋C.三才封髓丹C.血败肉腐D.热毒炽盛D.补天大造丸3.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医7.治疗喘证痰热郁肺证,应首选籍是(2012)(2009)A.《诸病源候论》A.麻杏石甘汤B.《仁斋直指方》B.三子养亲汤C.《类证治裁》C.定喘汤D.《医学源流论》D.桑白皮汤4.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黏稠,咳8.肺痈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其治声不扬,口渴咽燥。午后潮热,法是(2009、2007)舌红而干,脉虚数者,治疗应首A.养阴益气B.排脓解毒选的方剂是(2011)C.化瘀消痈D.清肺散邪A,清金化痰汤合桑杏汤9.肺胀痰热郁肺证的治法是(2009)B.桔梗杏仁煎合泻白散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C.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B.清肺化痰,降逆平喘D.加味桔梗汤合桑白皮汤C.涤痰,开窍,息风5.冷哮证发作期,治疗应首选的方D.温肾健脾,化饮利水剂是(2011)10.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A.射干麻黄汤(2009)B.越婢加半夏汤A.荆防败毒散·2第一章肺系病证B.银翘散D.涤痰利窍,降气平喘C.新加香薷饮16.《证治汇补》强调肺胀的辨证首D.参苏饮当区分(2007)11.首先提出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A.阴阳B.气血两大类的医家是(2009)C.寒热D.虚实A巢元方B.张介宾17.喘证严重者,出现面色,唇舌,C.虞抟D.喻昌指甲青紫,表明病已波及(2007)12.治疗肺阴亏损所致肺痨者,应首A.心B.肝选(2008)C.脾D.肾A.百合固金汤18.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B.月华丸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胸闷,C.沙参清肺汤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而腻,D.沙参麦冬汤脉濡。其证候是(2006)13.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A.风寒证B.风热证热,舌苔薄白,脉浮缓。其治法C.暑湿证D.暑热证是(2007)E.寒湿证A.益气固表B.辛凉解表19.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C.固涩止汗D.调和营卫疼,唇干鼻燥,痰黏而少,不易14.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出,微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而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少津,脉浮者,治疗宜用(2006)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A.止嗽散B.桑菊饮腻,脉滑。其治法是(2007)C.桑杏汤D.杏苏散A.化痰健脾B.化痰行气E.小青龙汤C.祛痰降气D.燥湿化痰20.咳吐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15.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喉中痰满而痛,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鸣,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烦渴喜饮,舌质红,苔薄腻,脉脉滑实。其治法是(2007)》滑数者,治疗宜首选(2006)A.化痰健脾,降气平喘A.银翘散B.温肺散寒,化痰平喘B.麻杏甘石汤C化痰降逆,和胃平喘C.如金解毒散·3·上篇真题集D.千金苇茎汤A.人参蛤蚧散E.加味桔梗汤B.平喘固本汤21.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中偶或C.补中益气汤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D.苏子降气汤色觥白,颧红,舌质嫩红,边有E.六君子汤齿印,苔薄白,脉细弱而数。其25.喘咳痰多,气急胸闷,动则气喘证候是(2006)尤甚,肢冷,汗出,小便频数,A.肺阴亏损B.阴虚火旺舌苔腻,脉沉细而滑。其证候是C.气阴两虚D.阴阳两虚(2005)E.气虚血瘀A.肾气虚衰B.心阳欲脱22.哮病日久,发时喉中痰鸣,声低,C.痰浊阻肺D.上实下虚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E.肺肾气虚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苔白,脉26.哮病发作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沉细者,治疗宜首选(2006)(2004)A.苏子降气汤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B.小青龙汤B.宿痰内伏于肺C.金匮肾气丸C.邪客于肺,气道不利D.射千麻黄汤D.痰瘀相搏,气道被阻E.六君子汤E.脏腑虚弱,气失所主23.喘咳久病,神志恍惚,谵语,烦27.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躁不安,肢体抽搐,咳逆喘促,黏,咳引胸肋疼痛,口干咽干,咳痰不爽,舌质暗红,苔黄腻,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其治脉细滑数,其治法为(2006)法宜用(2003)A.涤痰、开窍、息风A.养阴清肝,化痰止咳B.清肺化痰,降逆平喘B.清肺化痰,宣肃肺气C.清肺平肝,化痰开窍C.清肺润燥,化痰止咳D.清肝息风,化痰开窍D.清肺泻肝,顺气降火E。豁痰开窍,降逆平喘E。滋阴润肺,清肝止咳24.哮病缓解期,属脾虚者,治疗宜28.咳嗽的辨证要点是(2002用(2005)A.风热与风寒4·第一章肺系病证B.痰热与痰湿B.越鞠丸C.实热与虚寒C.四磨汤D.邪实与正虚D.五磨饮子E.外感与内伤E.六磨汤29.肺痈溃脓期治疗主方是(2002)33.在下列病证中,除哪种病证外,A.苇茎汤均可使用麻杏石甘汤(2000)B.如意解毒散A.感冒属于表寒里热者C.加味桔梗汤B.肺痈初起,喘较甚者D.桔梗白散C.喘证属于风热犯肺者E.桔梗杏仁煎D.饮证属于饮犯胸肺,症见咳30.我国现存治疗肺痨的第一部专著喘,热盛汗出者是(2002)】E.心悸属于痰热蕴结,兼风热A.《太平圣惠方》表证者B.《中藏经》34.患者女,19岁。因情志刺激后C,《普济本事方》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咽中D.《十药神书》如室,胸闷,舌苔薄白,脉弦。E《肘后方》治宜选用(2018)31,明确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A.五磨饮子类的是哪一部书(2001)B.导痰汤A《景岳全书》C.三子养亲汤B.《诸病源候论》D.橘皮竹茹汤C.《医学心悟》35.患者女性,49岁。突发呼吸困D.《金匮要略》难3天,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E.《千金要方》有声,胸闷如室,口不渴,形寒32.喘促,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怕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弦紧。治宜选用(2018)不著,气憋,胸闷而痛,咽中如A.小陷胸汤室,或失眠,心悸,苔薄,脉B.二陈平胃散弦,治宜选用(2001)C.射千麻黄汤A.柴胡疏肝散D.半夏泻心汤5上篇真题集36.患者,女性,21岁。肺痨迁延D.羌活胜湿汤不愈2年,现症见咳嗽声低,气40.患者干咳,痰少质黏,口干咽短声怯,咳清痰,神疲乏力,纳燥,盗汗,舌边少苔,脉细数,呆便溏,食少脘痞,颧红,潮热治宜选用(2016)盗汗,舌淡苔薄,脉细数,治宜A.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选用(2017)B.清热润肺,化痰止咳A.月华丸C.宣降肺气,化痰止咳B.补天大造丸D.清肺泻肝,化痰止咳C.百合固金汤41.肺胀患者,喘息敛气,咳嗽痰D.保真汤多,胸满闷,畏风易汗,倦怠乏37.患者,男性,52岁。长期在大力,苔薄腻,脉滑,治宜选用棚中种植蘑菇,近一年来咳嗽,(2016)咳唾涎沫,其质黏稠,咳声不A.宣肺化痰,降逆平喘扬,气急短促,形体消瘦,口燥B.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咽干,舌红而干,脉细数,治法C.化痰降气,健脾益肾是(2017)D.化痰降气,健脾益肺A.润肺生津,清热止咳42.患者身热面赤,咳吐大量腥臭脓B.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痰,胸痛,喘不得卧,大便秘结,C.温润生津,清肺止咳脉滑数有力。其诊断是(2014)D.清热生津,下气止咳A.肺痈恢复期38.患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B.肺痈初期面赤,胸闷不舒,脉浮数,治宜C.肺痈成痈期选用(2016)D.肺痈溃脓期A.银翘散B.加味香苏散43.患者咳嗽喘促,痰多质黏色白,C.桂苓甘露饮D.新加香薷饮咳吐不利,胸闷如窒,舌苔白39.患者恶寒发热,鼻塞喷嚏,咳嗽腻,脉滑。治宜选用(2013)咽痒,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A.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浮紧,治宜选用(2016)B.止嗽散合补肺汤A.香苏散C.桑白皮汤合六君子汤B.荆防败毒散D.苏子降气汤合导痰汤C.葱豉桔梗汤44.患者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6···试读结束···...

    2022-10-21

  • 《实用神经内科学》舒惠蓉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实用神经内科学》【作者】舒惠蓉等编著【页数】538【出版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5【ISBN号】7-5576-2987-8【价格】CNY12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参考文献】舒惠蓉等编著.实用神经内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5.图书目录:《实用神经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如良性肿瘤、特发性面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脑出血、脑栓塞、脑囊虫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虽不能根治,但可以完全控制或缓解症状的神经内科疾病: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脊髓空洞症、偏头痛和周期性麻痹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恶性肿瘤、神经变性疾病、神经遗传性疾病、艾滋病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等。本书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适合从事神经内科疾病诊疗的医护人员阅读参考。《实用神经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绪论神经内科学也称神经病学,是探索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及诊断与防治措施的一门临床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等。神经病学是神经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通常认为神经科学是以基础研究为主,而神经病学则以临床研究为主,解决患者疾病问题。受时代局限,过去长期以来,神经病学主要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和临床一解剖一病理的相关性分析,有效治疗措施相对匮乏,以致被误认为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是神经内科临床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诊断方面常常只能根据临床表现结合以往尸体解剖的病理发现进行推理,而在患者存活状态下难以证实其准确性。面对很多患者,诊断后的治疗常感束手无策。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带来了神经病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的技术发展,大大提高了神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和疗效评价方法的改进,使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开发和证明有效,可供临床医师选用。这些进展又带来对既往固有观念的质疑并引发新的研究思路,例如CT的使用不仅能准确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还使已放弃多年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成为临床研究新的热点。现在的神经内科医师已经摆脱了过去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选择性较小的尴尬境地,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有较多方法可供优化选择的可喜局面。如何从众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中为患者筛选有益、安全、经济、方便、个人满意的方案已经成为当今临床医师面临的新挑战。循证医学的兴起,推进了临床神经病学诊断和治疗的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减少了临床医师主观因素所引起的偏倚。诊治方法利弊评价标准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有效疗法的研究,也有利于有效疗法的正确选用。新世纪的神经病学临床医师不仅需要了解与神经病学发病机制相关的基础学科理论,更有必要学习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循证医学知识。应当认识到神经病学虽然在防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未解决的临床问题还有很多,各种疾病的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常见病和多发病如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等已有相对较多循证医学提倡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而较少见的病种如某些遗传变性疾病,有效疗法的研究和应用还很缺乏。因此在神经疾病发病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方面,从基础到临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近年提出的“tralatioalreearch”(转化性研究)概念值得重视。多年来脑卒中神经保护剂动物研究与人体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困境,正说明对这类研究的迫切需要。神经病学仍是一个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的学科,相对于某些其他临床学科,其对研究需求的比重显得更大。因此无论是神经科学还是神经病学,其研究活跃程度在国际上都很突出。21世纪是“脑”的世纪已成为医学界的普遍共识。科学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对于一个神经病学的临床工作者来说,现有的神经病学书籍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需要。要了解学科发展趋势,掌握学科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疾病规律和探索防治措施,需要有更加深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本书就是为满足临床工作者对神经病学深入学习需要而撰写的。其目的是使临床医师在掌握了神经病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热点问题的发展历程、目前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解决临床问题。本书希望既为临床医师选择和进行研究提供背景知识,也为临床疾病的科学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本书编者都是国内神经病学领域各亚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又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力图能反映当前的国际趋势和国内神经病学的学术水平。(翟志刚)】1第二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用药第一节概述一、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分类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有头痛、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等。一些疾病如多数炎症,经抗感染治疗可以治愈。有些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或缓解症状。有些疾病如变性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二、神经内科疾病治疗药物概述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脑血管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包括血管破裂、血管腔闭塞、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或血液成分异常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当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脑血流量和保护脑组织。常用药物有溶栓药物以溶解血栓,促进血管再通,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等,抗血小板药物以防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血药如低分子肝素等;改善循环以保证脑血液供应如尼莫地平等。抗癫痫药物和治疗帕金森病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以控制和缓解症状。癫痫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和综合征,以脑部神经系统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征。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按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可分为钠通道调节剂、Y氨基丁酸调节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调节剂等。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缓慢、肌肉强直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减少,药物治疗补充脑中多巴胺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分为拟多巴胺类、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等。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和躁狂药、镇静催眠药物均为治疗神经障碍的药物。抗焦虑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草类和阿扎哌隆类。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主要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四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徐国卫)】2回第二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用药第二节脑血管病用药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极大、社会医疗力量或卫生资源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药物对脑循环的影响,属非生理性代偿机制,是借助药物的化学性质作用于脑血管的神经支配、受体、平滑肌离子通道等途径,影响脑的血液供应。众所周知,颅内血管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凡影响这些神经末梢的药物,均可影响脑血流,凡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也能影响脑血流。到目前为止,被临床用于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大致可归纳为脑血液循环改善药,溶栓、降纤、抗凝、扩容、抗血小板聚集药,活血化瘀药等。一、脑血液循环改善药(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川芎嗪、银杏叶提取物等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脑血流、降低血黏滞度等,对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所帮助,一般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脑循环改善,尼莫地平还可改善脑血管痉挛。(2)应用该类药物如长春西汀、尼莫地平、银杏叶提取物时有引起血压下降的可能,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应予以注意。(3)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脑血液循环改善药,与抗凝血药和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出血的可能性。(二)药物各论尼莫地平介绍如下。(1)其他名称:尼莫同。(2)药理作用: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2+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本药通过有效地阻止C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的目的。本药还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起到对脑的保护作用。(3)药动学:口服吸收迅速,约1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由于本药在第一时相快速代谢,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13%。口服后大部分以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约80%),部分随尿液排泄(约20%)。少部分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后又被重吸收。约有不到1%的药物原形随尿液排泄。半衰期为1~2小时。一日口服4次,连续7日后血中无明显药物蓄积。(4)适应证: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5)用法用量。口服:①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一次30~40mg,一日4次。②缺血性脑血管病:普通制剂一日30~120mg,分3次服用,连续1个月。缓释制剂一次60~120mg,一日2次,连续1个月。③偏头痛:一次40mg,一日3次,12周为一疗程。④蛛网膜下隙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一次40~60mg,一日3~4次,3~4周为一个疗程。⑤突发性耳聋:一日40~60mg,分3次服用,5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3~4个疗程。⑥轻中度高血压:一次4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为240mg。静脉注射: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体重低于70kg或血压不稳定,开始2小时0.5mg/h,耐受良好,2小时后可增至1mg/h体重大于70kg,开始1mg/h,耐受良好,2小时后可增至2mg/h。(6)不良反应:头晕,头痛,中枢兴奋;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面潮红,出汗,热感,皮肤刺痛;胃肠道不适,胃肠道出血,偶见肠梗阻: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3实用神经内科学回…(7)禁忌证: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8)药物相互作用:①与抗抑郁药氟西汀合用,可使本药的稳态血药浓度提高50%。②与西咪替丁合用,本药的血药浓度可升高。③与有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米酮等)合用时,可导致本药的血药浓度下降,故本药不宜与这类药同服。(9)注意事项:①下列情况慎用: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低血压。②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定期随访检查,颅内压升高或脑水肿患者应密切监测。(10)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二、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和发作。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血栓素抑制剂,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1(COX-1)的作用直接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奥扎格雷1988年首次在日本上市,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目前只有静脉用剂型。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血小板P2Y12受体,对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血栓事件。糖蛋白(GP)Ⅱ/Ⅲa受体拮抗剂可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表面GPⅡ/Ⅲa受体结合,占据其结合位点,使血小板糖蛋白GPⅡ/Ⅲa受体被阻断,不能与纤维蛋白结合,阻碍血小板相互结合并聚集成团,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抑制多种途径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长期应用需采用低剂量原则。(2)有出血性疾病、有出血灶如胃遗疡、血小板减少等禁用。(3)用药期间择期手术,需停药1周。(4)应用期间应注意出血监护。三、抗凝血药抗凝血药可包括静脉使用的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口服给药的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及以Xa因子和Ⅱa因子(凝血酶)为靶点的新型抗凝血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一)肝素类肝素来源于牛肺或猪肠,经去蛋白和糖氨多糖链的降解处理变成分子大小不等的糖胺多糖混合物。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作为新一类抗凝血药具有更强的抗凝效能,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少、不良反应小、皮下注射吸收好、体内半衰期较长等诸多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使用肝素时需要监测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使用华法林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人造心脏瓣膜患者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INR2.5~3.5,其他适应证:INR2.0~3.0。(二)香豆素类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华法林应用时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并依据凝血酶原标准化比率NR值调整用量。择期手术者应停药7天,急诊手术者需纠正INR值≤1.6。(2)若发生轻度出血,或凝血酶原时间已显著延长至正常的2.5倍以上,应立即减量或停药。严重出血可静注维生素K:10~20mg,用以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3)由于华法林为间接作用抗凝血药,半衰期长,给药5~7日后疗效才可稳定,因此,维持量足够与否务必观察5~7天后方能定论。…回第二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用药(三)Xa抑制剂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Xa的口服药物。利伐沙班对因子Xa活性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的作用。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如伤口已止血,利伐沙班的首次用药时间为手术后6~10小时。(2)对于接受髋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5周。对于接受膝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2周。(3)如果发生漏服一次用药,患者应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继续每天服药一次。(4)患者可以在进餐时服用利伐沙班,也可以单独服用。(四)凝血酶抑制剂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阿加曲班,与肝素相比具有直接抑制血块中的凝血酶、起效较快、作用时间短、出血倾向小、无免疫源性等潜在优点。(2)可使出血风险增加,应在浸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前停药,应采用Ecari凝血时间法(ECT)来评估出血风险,如无法获得ECT,可监测APTT。(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期间应及时评估失血的症状或体征[如血红蛋白和(或)血细胞比容下降、低血压]。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评估肾功能。四、降纤药降纤治疗是降纤维蛋白原治疗的简称。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降纤药(包括巴曲酶和降纤酶)均为蛇毒类凝血酶,由于其能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故有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进一步增大。此类药物与纤溶酶不同,对已形成的血栓内的不溶性纤维蛋白无直接溶解作用。很多研究显示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滞度增高,蛇毒酶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2)有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用药后可能有出血或止血延缓现象。因此,治疗前及给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血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出血及凝血功能的检查,并密切注意临床症状。给药治疗期间一旦出现出血和可疑出血时,应中止给药,并采取输血或其他措施。(3)如患者动脉或深部静脉损伤时,有可能引起血肿。五、溶栓药物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小时内或6小时内。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如下。(1)发病4.5小时以内用rtPA或瑞替普酶,6小时内用尿激酶。(2)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脉搏、体温、呼吸频率和血压、出血倾向等,至少每4小时记录1次。(3)静脉给药时,要求穿刺一次成功,以避免局部出血或血肿。(4)动脉穿刺给药时,给药毕,应在穿刺局部加压至少30分钟,并用无菌绷带和敷料加压包扎,以免出血。六、降颅内压脱水药成人颅内压(ICP)增高是指ICP超过200mmH2O,常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主要表现,多为颅腔5实用神经内科学回…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并超出颅内压调节代偿的范围,是颅内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综合征。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是脑疝,部分脑组织因颅内压力差而造成移位,当移位超过一定的解剖界限时则称之为脑疝。如不及时发现和救治,可直接危及生命。病因治疗是降低颅内压最根本的措施,而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迅速而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更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生命的拯救。治疗目的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渗透性利尿药及非渗透性利尿药物。非渗透性药物指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渗透性利尿药亦称脱水药,是一种非电解质类物质。在体内不被代谢或代谢较慢,但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无药理活性,很容易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不被吸收或吸收很少,能提高肾小管内渗透压。这些药物在相同的浓度时,分子量越小,产生渗透压越高,脱水能力越强。(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渗透性利尿药滴注时宜缓慢。(2)脱水利尿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血浆渗透压增高及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应用过程中应每日监测液体出人量和电解质,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且血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二)药物各论1.甘露醇(1)药理作用: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很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2)药动学: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利尿作用于静脉注射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脉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本药t1/2为100分钟,当存在急性肾衰竭时可延长至6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脏排出。(3)适应证: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降低眼压;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①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②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每4~8小时给药。当患者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2)小儿常用量。①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②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患者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5)不良反应:①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②其他: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栓性静脉炎,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头晕、视力模糊,高渗引起口渴;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6)禁忌证: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患者禁用。(7)药物相互作用:①可增加祥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②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8)注意事项。1)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2)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6···试读结束···...

    2022-09-28 epub百度百科 epub编辑器

  • 《神经内科学习题集》洪晓军,张大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内科学习题集》【作者】洪晓军,张大伟主编【丛书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页数】745【出版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ISBN号】978-7-5679-1169-7【价格】112.00【分类】神经病学-资格考试-习题集【参考文献】洪晓军,张大伟主编.神经内科学习题集.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01.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内科学习题集》内容提要:本书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及考试题型。全书包括A1型题、A2型题、A3A4型题、B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每章习题的参考答案附在最后。本书实用性强,可用于考前复习和自测,以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神经内科学习题集》内容试读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知识一、A1型题1.关于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包括薄、楔束B.在脊髓交叉至对侧C.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内D.起始细胞位于胸核E.包括脊髓丘脑侧束2.对脑干损害有定位意义的体征是()。A.病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B.构音不清,吞咽困难C.双额侧偏盲D.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E.病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3.关于面神经核上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灶的对侧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B.患侧额纹消失C.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D.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E.病灶的对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4.属于支配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的神经核是()。A.右侧面神经核上部B.左侧面神经核下部C.左侧面神经核上部D.右侧面神经核下部E.右侧面神经核5.左侧展神经核受损可出现()。A.左眼内斜视B.右眼内斜视C.左眼外斜视D.右眼外斜视E.左眼复视6.右侧薄束、楔束受损可导致()。A.右侧受损平面以下意识性本体觉障碍1神经内科学习题集B.左侧受损平面以下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障碍C.左侧受损平面以下意识性本体觉障碍D.左侧受损平面以下皮肤的痛、温觉障碍E.右侧受损平面下1~2节段皮肤的痛、温觉障碍7.轻瘫试验检查的临床意义是有助于诊断()。A.小脑病变B.锥体外系病变C.锥体系病变D.深感觉病变E.浅感觉病变8.下列哪一结构受到损伤时,症状发生于病灶的同侧()。A.内侧丘系B.三又丘系C.内囊后肢D.脊髓丘脑束E.薄束、楔束9.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变时,可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相应节段支配肌的中枢性瘫痪,无感觉障碍B.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C.周围神经支配区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D.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E.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10.跖反射属于()。A.浅反射B.深反射C.腱反射亢进的特殊表现D.病理反射E.脑膜刺激征11.损伤下列哪项纤维束,症状出现于病灶侧()。A.皮质核束B.三叉神经脊束C.三叉丘系D.内侧丘系E.脊髓丘系12.左侧视束损伤将导致()。A.左眼全盲B.双眼右侧半视网膜感觉障碍C.双眼视野右侧半偏盲D.双眼视野左侧半偏盲E.双眼视野颞侧偏盲13.小脑幕切迹疝时,出现瞳孔散大、上脸下垂的原因是()。A.动眼神经受压B.眼神经受压C.眼神经、动眼神经受压D.面神经、动眼神经受压E.三叉神经受压一2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知识14.造成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的中枢性瘫痪的病损部位在()。A.颈膨大以上脊髓B.颈膨大以下脊髓C.颈膨大前角运动细胞D.一侧内囊E.一侧大脑皮质15.引起偏身投掷症的病变部位在()。A.丘脑B.下丘脑C.上丘脑D.底丘脑E.基底核16.脑膜由内向外依次为(A.蛛网膜、软膜、硬膜B.软膜、蛛网膜、硬膜C.蛛网膜、硬膜、软膜D.硬膜、蛛网膜、软膜E.软膜、硬膜、蛛网膜17.硬膜外隙是指()。A.硬脊膜与椎骨骨膜之间B.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C.硬脑膜与颅内面之间D.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E.硬脑膜与颅骨内骨膜之间18.横贯性高颈段(C,~C4)病变引起的瘫痪是()。A.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B.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C.双上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D.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E.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正常19.供应纹状体、内囊的动脉主要来自()。A.大脑中动脉中央支B.大脑后动脉中央支C.前交通动脉中央支D.大脑前动脉皮质支E.后交通动脉中央支20.脊髓横断面上,脊髓丘脑侧束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是()。A.颈-腰-胸-骶B.骶-腰-胸-颈C.胸-腰-骶-颈D.腰-骶-颈-胸E.颈-胸-腰-骶2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征不包括()。A.瘫痪肌肉张力高B.腱反射亢进C.病理征阳性D.电测验无失神经电位E.有肌束颤动一3一令神经内科学习题集22.关于大脑中动脉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B.沿大脑外侧沟走行C.皮质支供应岛叶和大脑内侧面D.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E.高血压时中央支容易破裂,导致后果严重23.当发生典型的锥体束损害,肌张力的变化是()。A.铅管样强直B.齿轮样强直C.折刀样强直D.肌张力降低E.肌张力无变化24.脑脊液产生于()。A.脑和脊髓B.蛛网膜C.软脑膜D.脑室脉络丛E.硬脑膜25.联合屈曲运动试验阳性,表示()。A.锥体系病变B.锥体外系病变C.小脑病变D.深感觉病变E.浅感觉病变26.关于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胞体和神经胶质构成B.假单极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C.双极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D.传人神经元即是运动神经元E.神经元包括传人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27.肌张力降低不包括下列哪种病变()。A.周围神经病变B.前角细胞病变C.小脑病变D.急性严重的锥体系病变E.慢性锥体系病变28.神经核是指()。A.神经元树突的集合B.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的集合C.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的集合D.神经元轴突的集合E.神经元胞体与树突的集合29.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A.三叉神经运动核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C.疑核D.舌下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4神经内科学习题集B.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C.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D.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E.双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38.周围性瘫痪也称()。A.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D.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E.脊髓损害性瘫痪39.圆锥病变可引起()。A.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B.无四肢瘫痪C.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D.双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E.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40.马尾病变可引起()。A.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B.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对称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C.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不对称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D.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E.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41.卧位腰穿的脑脊液压力为()。A.50~80mmH20B.50~120mmH,0C.80~120mmH,0D.80~180mmH,0E.120-220mmH,042.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A.全部骶节中B.骶2~4节内C.腰2~4节内D.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E.骶1~3节内43.慢性进行性病变患者的肌肉活检取材部位应选择()。A.严重萎缩的肌肉B.无萎缩的肌肉C.轻中度受累的肌肉D.经肌电图检查的肌肉部位E.疼痛的肌肉44.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是()oA.胸核B.中间带外侧核—6···试读结束···...

    2022-09-2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官网 药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临床神经内科学》诸旭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神经内科学》【作者】诸旭等编著【页数】469【出版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3【ISBN号】7-5578-2712-0【价格】CNY98.00【分类】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参考文献】诸旭等编著.临床神经内科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3.图书目录:《临床神经内科学》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展示了疾病的进展,涵盖了神经内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各种辅助检查、诊断思路、治疗方法等内容。《临床神经内科学》内容试读第一章神经内科病史亲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做出的。因此,完整与确切的病史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从病史资料中可获得关于损害部位和病变性质的初步印象。有些典型的疾病,如原发性癫痫、偏头痛、周期性瘫痪等,在间歇期中常查不到阳性体征,须根据病史做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采集方法基本上与一般内科疾病相同,亦包括现病史、过去史和家族史。一、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主诉和每个症状发生的时间、方式、性质,有无明显的致病或诱发因素;症状的进行、发展情况:曾经治疗的经过、效果,以及病程中有无缓解和复发等。一般而论,急骤起病的病因常为血液循环障碍、急性炎症、外伤等,而起病缓慢的病因则多为肿瘤、变性及发育异常性疾病。询问病史时应尽可能避免带有暗示性提问,对于患者所说的每一个症状都要详细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如患者所诉的“发麻”可能是代表皮肤感觉的减退、缺失或异常,亦可能是指肢体运动不灵或肌肉营养障碍所引起的感觉,这就应进一步了解患者所表达的症状是指医学上的哪些功能障碍。又如患者诉说“头晕”,患者的理解可能是指头重脚轻的感觉,也可能是指眼花缭乱、视物模糊或思维糊里糊涂的意思,也可能是指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旋转、摇晃的感觉,应进一步询问患者的体验,而得出正确的理解。应详细地询问症状发生的先后次序,尤其应了解其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如患者诉说头痛、呕吐,经探询病史,已有一侧听力减退多年,并逐渐发生同侧面部麻木、眩晕、步行不稳,最近数月才出现头痛、呕吐,则该患者的病变可能位于一侧的脑桥小脑角。常见症状的病史询问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头痛应询问头痛的部位(整个头部还是局限于某个部位)、性质(胀痛、跳痛、撕裂痛、箍紧痛、钻痛、割锯痛或隐痛)、时间(早晨、午后、晚间)、规律(持续性、发作性)、程度、伴发症状(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眩晕、闪光、畏光、复视、瘫痪、昏迷等),引起头痛的可能原因及加剧、减轻头痛的因素等。(二)疼痛应询问疼痛的部位、发作时间、频度、性质和散布情况,引起发作或加剧的原因,对各种治疗的效果。(三)麻木应询问麻木的性质(感觉减退、缺失、过敏或异常、热感、冷感、重感、触电感、针刺感等)、分布、传播、发展过程。(四)惊厥应询问起病年龄、发作情况(全身性、局限性),有无先兆,发作时间、频度,发作时意识,诱发因素(睡眠、饮食、情绪、疲劳、经期、精神受刺激),伴发症状(尖叫一声、发绀、舌唇咬破、口吐血沫、大小便失禁、跌倒受伤等),病程经过(病前有无头颅外伤、发热惊厥、脑炎、脑炎史、寄生虫病、曾否服用过抗痫药),家族史等。(五)瘫痪应询问瘫痪部位、起病缓急、肌张力改变、肌肉萎缩情况和伴发症状(麻木、疼痛、失语、排尿障碍、不自主运动等)。。1■临床神经内科学(六)视力障碍视物不清的诉说可能是视力减退,也可能是视野缺损、屈光不正以及眼肌瘫痪而致的复视、眼球震颤。视力减退可以是眼部疾患,也可以是神经系统疾患所致,均需进一步了解复视出现的方向,实像与虚像的位置关系和两者的距离,以及了解曾否发生单眼复视。二、既往史既往史对病因及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应询问其生长和发育情况、个人嗜好、有无治游史,以及有无地方病史和疫水接触史。过去史的询问中特别注意既往传染病史以及有无恶性疾病史,因很多传染病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如麻疹、水痘、天花、腮腺炎和猩红热后可继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钩端螺旋体病可引起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炎):心脏病(瓣膜病、心房颤动等)可引起脑栓塞;糖尿病可引起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或糖尿病性脊髓病;癌症可引起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肌病。三、家族史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与遗传有关,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症(Hutigto)、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往往有明显的家族史。应询问直系及其他亲属中有无类似疾病,以及有无近亲婚配情况。病史记录应详尽而不繁琐,系统、有序、有重点。对于昏迷婴儿以及有精神失常的患者,应尽可能从其家属亲友或同事处获得较可靠的病史资料。(付燕)·2。第二章融经内科体格检查第一节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应包括七部分:高级神经活动、脑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系统、脑膜刺激征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等。应与全身体格检查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必须自上而下,即头部、颈、胸腹、四肢的顺序,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昏迷状态,特别是危重患者,抓紧时间重点进行必要的检查、立即抢救,待脱离危险后再作补充一、高级神经活动检查高级神经功能十分复杂,其障碍涉及范围甚广,包括神经病、精神病及神经心理学等。临床检查主要是意识、语言、精神状态等。(1)意识状态:有醒觉水平和意识内容改变,出现各种类型的意识障碍。(2)语言障碍:由于脑受损部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多种类型的失语症。(3)精神异常:出现复杂多样的精神症状,同神经科有关的主要是智能改变。二、脑神经检查(一)嗅神经一般先询问患者有无主观嗅觉障碍,观察鼻腔是否通畅,然后嘱患者闭目,闭塞其一侧鼻孔,将装有香水、松节油、薄荷水等挥发性气味、但无刺激性液体的小瓶,或牙膏、香皂、樟脑等,置于患者另一侧鼻孔下嘱其说出闻到的气味或物品的名称。然后再按同样方法检查对侧。结果有正常、减退、消失。嗅觉正常时可正确区分各种测试物品的气味,否则为嗅觉丧失,又可分为单侧或双侧嗅觉丧失。嗅觉丧失常由鼻腔病变引起,如感冒、鼻炎等,多是双侧性。在无鼻腔疾病的情况下,单侧嗅觉减退或缺失更有临床意义,多为嗅球或嗅丝损害,可见于前颅凹骨折、嗅沟脑膜瘤等。嗅觉减退尚可见于老年人帕金森病患者。在颗叶海马回遭受病变刺激时则可出现幻嗅。嗅觉过敏多见于癔症。(二)视神经1.视力代表被测眼中心视敏度,检查时应两眼分别测试远视力和近视力。(1)远视力检查:一般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受试者眼距视标5m。常用分数表示视力,分子为被检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分母为正常人能看某视标的距离,如5/10是受试者在5m能看清正常人于10m能看清的视标。(2)近视力检查:通常用标准近视力表,被检眼距视标30cm。嘱受试者自上而下逐行认读视标,直到不能分辨的一行为止,前一行标明的视力即受试者的实际视力。正常视力在1.0以上,小于1.0即为视力减退。如果视力明显减退以至不能分辨视力表上符号,可嘱其在一定距离内辨认检查者的手指(指数、手动),测定结果记录为几米指数或几米手动。视力减退更严重时,可用手电筒照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光感,完全失明时光感也消失。因此,按患者视力情况可记录为正常、,减退(具体记录视力表测定结果)、指。3.围临床神经内科学数、手动、光感和完全失明。应该注意,视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以及玻璃体等各个部位的病变均可导致视力的丧失或减退。2.视野视野是眼球保持居中位注视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正常单眼视野范围大约是颞侧90°,下方70°,鼻侧和上方各60°。检查方法有两种。(1)手试法:通常多采用此法粗测视野是否存在缺损。患者背光与检查者相隔约60cm相对而坐,双方各遮住相对一侧眼睛(即一方遮右眼、另一方遮左眼),另一眼互相注视,检查者持棉签在两人等距间分别由颢上、颗下、鼻上、鼻下从外周向中央移动,嘱患者一看到棉签即说出。以检查者的视野范围作为正常与患者比较,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野缺损。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视野缺损,应进一步采用视野计测定。(2)视野计测定法:常用弓型视野计,可精确测定患者视野。将视野计的凹面向着光源,患者背光坐在视野计的前面,将颏置于颏架上,单眼注视视野计中心白色固定点,另一眼盖以眼罩。通常先用3~5mm直径白色视标,沿金属板的内面在各不同子午线上由中心注视点向外移动,直到看不见视标为止,或由外侧向中心移动直至见到视标为止,将结果记录在视野表上。按此法每转动视野计30°检查一次,最后把视野表上所记录的各点结果连接起来,成为该视野的范围。由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对各颜色的敏感度不同,因此除用白色视标检查,必要时,还可选用蓝色和黄色(视网膜病),红色和绿色(视神经疾病)视标,逐次检查。3.眼底通常在不散瞳的情况下,用直接检眼镜检查,可以看到放大约16倍的眼底正像。选择光线较暗处请患者背光而坐或仰卧床上,注视正前方,在患者右方,右手持检眼镜,用右眼观察患者右眼底,然后在患者左方,以左手持检眼镜,用左眼观察眼底。发现眼底病理改变的位置可以用钟表的钟点方位表示,或以上下、鼻上、鼻下,颗上和颗下来标明,病灶大小和间隔距离用视乳头直径作单位来测量(1D=1.5mm)。(1)视乳头:注意观察形态、大小、色泽、隆起和边缘情况。正常视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1.5m,边缘整齐,浅红色。中央部分色泽较浅,呈凹状,为生理凹陷。正常视乳头旁有时可看到色素环(或呈半月形围绕)。如果视乳头有水肿或病理凹陷时,可根据看清两目标的焦点不同(即看清视乳头最顶点小血管和看清视乳头周围部分小血管需要转动的检眼镜转盘上屈光度的差数)来测量隆起或凹陷的程度,一般以屈光度来表示,每相差3个屈光度相当于1mm。(2)黄斑:在视乳头颗侧,相距视乳头3mm处稍偏下方,直径约1.5mm。正常黄斑较眼底其他部分色泽较深,周围有一闪光晕轮,中央有一明亮反光点,称为中央凹反光。(3)视网膜:正常视网膜呈粉红色,明暗有所不同,也可呈豹纹状。注意有无渗出物、出血、色素沉着及剥离等。(4)视网膜血管: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各分为鼻上、鼻下、颞上和颢下四支。正常血管走行呈自然弯曲,动脉与静脉的管径之比约为2:3。观察有否动脉狭窄、静脉淤血、动静脉交叉压迹。(三)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共同管理眼球运动,故同时检查。1.眼裂和眼睑正常成人的上脸缘覆盖角膜上部1~2mm。患者双眼平视前方,观察两侧眼裂是否对称,有无增宽或变窄,上脸有无下垂。2.眼球(1)眼球位置:在直视情况下,眼球有无突出或内陷、斜视或同向偏斜。(2)眼球运动:嘱患者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然后在不转动头部的情况下注视置于患者眼前30cm处的检查者食指,向左、右、上、下、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等八个方向移动。最后检查辐辏运动。分别观察两侧眼球向各个方向活动的幅度,正常眼球外展时角膜外缘到达外眦角,内收时瞳孔内缘抵上下泪点连线,上视时瞳孔上缘至上脸缘,下注视时瞳孔下缘达下脸缘。有无向某一方向运动障碍,如果不能移动到位,。4。娜第二章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应记录角膜缘(或瞳孔缘)与内、外眦角(或脸缘)的距离。注意两侧眼球向各个方位注视时是否同步协调,有无复视。若有复视,应记录复视的方位、实像与虚像的位置关系。检查过程中应观察是否存在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自主、有节律的往复快速移动,按其移动方向可分为水平性、垂直性、斜向性、旋转性和混合性,根据移动形式可分为摆动性(往复速度相同)、冲动性(往复速度不同)和不规则性(方向、速度和幅度均不恒定)。如果观察到眼球震颤,应详细记录其方向和形式。3.瞳孔(1)瞳孔大小及形状:普通室内光线下,正常瞳孔为圆形、边缘整齐,直径为3一4mm,儿童稍大,老年人稍小,两侧等大。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扩大。(2)对光反射:用电筒从侧面分别照射双眼,即刻见到瞳孔缩小为光反射正常。照射侧瞳孔缩小为直接对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缩小为间接对光反射。(3)调节和辐辏反射:注视正前方约30cm处检查者的食指,然后迅速移动食指至患者鼻根部,正常时可见双瞳缩小(调节反射)和双眼内聚(辐辏反射)。(四)三叉神经1.感觉功能用针、棉絮和盛冷、热水的玻璃试管测试面部皮肤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注意两侧对比,评价有无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划出感觉障碍的分布区域,判断是三叉神经周围支区域的感觉障碍还是核性感觉障碍。尚有用棉签轻触口腔黏膜(颊、腭、舌前2/3)检查一般感觉。2.运动功能观察两侧颞部和颌部的肌肉有无萎缩,嘱患者做咀嚼动作,以双手指同时触摸颗肌或咬肌,体会其收缩力量的强弱并左右比较。其后患者张口,以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观察下颌有无偏斜。若存在偏斜,应以下门齿位移多少(半个或1、2个齿位)标示。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时,病侧咀嚼肌的肌力减弱,张口下颌偏向患侧,病程较长时可能出现肌肉菱缩。3.反射(1)角膜反射:双眼向一侧注视,检查者以捻成细束的棉絮由侧方轻触其注视方向对侧的角膜,避免触及睫毛、巩膜。正常反应为双侧的瞬目动作,触及角膜侧为直接角膜反射,未触及侧为间接角膜反射。角膜反射通过三叉神经眼支的传人,中枢在脑桥,经面神经传出,反射径路任何部位病变均可使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2)下颌反射:患者微张口,检查者将拇指置于患者下颏正中,用叩诊锤叩击拇指背。下颌反射的传人和传出均经三叉神经的下颌支,中枢在脑桥。正常反射动作不明显,阳性反应为双侧颗肌和咬肌的收缩,使张开的口闭合,见于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五)面神经1.运动功能观察两侧额纹、眼裂和鼻唇沟是否对称,有无一侧口角低垂或歪斜。皱眉、闭眼、示齿、鼓腮、吹哨等动作,能否正常完成及左右是否对称。一侧面神经周围性(核或核下性)损害时,病灶侧所有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或变浅、皱额抬眉不能、闭眼无力或不全、鼻唇沟消失或变浅,不能鼓腮和吹哨,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中枢性(皮质脑干束)损害时仅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检查时应特别注意鉴别。2.味觉准备糖、盐、奎宁和醋酸溶液,嘱患者伸舌,检查者用棉签依次蘸取上述溶液涂在舌前部的一侧,为了防止溶液流到对侧或舌后部,患者辨味时舌部不能活动,仅用手指出预先写在纸上的甜、咸、酸、苦四字之一。每测试一种溶液后用清水漱口。舌两侧分别检查并比较。一侧面神经损害时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5■临床神经内科学(六)前庭蜗神经1.耳蜗神经两耳听力分别检查。(1)粗测法:棉球塞住一耳,用语音、机械表音或音叉振动音测试另一侧耳听力,由远及近至能够听到声音为止,记录其距离。再用同法测试对侧耳听力。双耳对比,并与检查者比较。如果发现听力障碍,应进一步行电测听检查。(2)音叉试验:常用C12或C2的音叉检测。①Rie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耳后乳突上(骨导),至听不到声音后再将音叉移至同侧外耳道口(与其垂直)约1c(气导)。正常情况下,气导时间比骨导时间(气导gt骨导)长l~2倍,称为Rie试验阳性。传导性耳聋时,骨导gt气导,称为Rie试验阴性;感音性耳聋时,虽然气导gt骨导,但气导和骨导时间均缩短。②Weer试验:将振动的音叉柄放在前额眉心或颅顶正中。正常时两耳感受到的声音相同。传导性耳聋时患侧较响,称为Wer试验阳性:感音性耳聋时健侧较响,称为Weer试验阴性。③Schwaach试验:比较患者和检查者骨导音响持续的时间。传导性耳聋时间延长,感音性耳聋时间缩短。音叉试验可鉴别传导性耳聋(外耳或中耳病变)和感音性耳聋(内耳或耳蜗神经病变)(表2-1)。表21音叉试验结果的意义试验正常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混合型耳聋Rie短+短十或短一Weer居中偏向健侧偏向患侧chwaach同正常人缩短延长缩短注:十阳性,一阴性2.前庭神经为前庭系统的周围部分,其感受器位于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及球囊的囊斑,功能较复杂,涉及躯体平衡、眼球运动、肌张力维持、体位反射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等。前庭神经病变时主要表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检查时应重点注意。(1)平衡功能:前庭神经损害时表现平衡障碍,患者步态不稳,常向患侧倾倒,转头及体位变动时明显。Romerg试验:闭目双足并拢直立至少15,依次转90°、180°、270°、360°重复一次,身体向一侧倾斜(倒)为阳性。前庭神经病变倾倒方向恒定于前庭功能低下侧。(2)眼球震颤:前庭神经病变时可出现眼球震颤,眼震方向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不同。(3)星形步态迹偏斜试验:闭目迈步前进、后退各5步,共5次,观察步态有无偏斜及其方向和程度。正常人往返5次后不见偏斜,或不固定轻度偏右或偏左,其角度不超过10°~15°,前庭神经病变,恒定偏向功能低下侧。(4)诱发试验:①旋转试验,患者坐转椅中,闭目,头前倾30°(测水平半规管),先将转椅向右(顺时针)以1周/2的速度旋转10周后突然停止,并请患者立即睁眼注视前方。正常可见水平冲动性眼震,快相和旋转方向相反,持续20~40,如果小于15提示半规管功能障碍。间隔5mi后再以同样方法向左旋转(逆时针),观察眼震情况。正常时两侧眼震持续时间之差应小于5。②冷热水试验即Baray试验:检查患者无鼓膜破损方可进行本试验。用冷水(23℃)或热水(47℃)0.2~2mL注入一侧耳道,至引发眼球震颤时停止注入。正常情况下眼震持续1.5~2.0mi,注人热水时眼震快相向注人侧,注人冷水时眼震快相向对侧。半规管病变时眼震反应减弱或消失。(七)舌咽、迷走神经舌咽、迷走神经的解剖和生理关系密切,通常同时检查。1.运动功能询问患者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鼻音或声音嘶哑。嘱患者张口发“啊”音,观察双侧软腭位置是否对称及动度是否正常,悬雍垂是否偏斜。一侧舌咽和迷走神经损害时,病侧软腭位置较低、活动度减弱,悬。6···试读结束···...

    2022-09-28 新编神经内科学 神经内科主编

  • 《中医内科学 第2版 供中医、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用》林梅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内科学第2版供中医、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用》【作者】林梅主编【页数】394【出版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5132-4821-1【价格】CNY79.00【分类】中医内科学-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参考文献】林梅主编.中医内科学第2版供中医、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内科学第2版供中医、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用》内容提要:《中医内科学第2版供中医、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用》内容试读总论第一章绪论回烧回扫一扫,看课件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学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的病证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外感病是因感受六淫等邪气引起的疾病,包括《伤寒论》及温病学所指的外感温病和时行杂感类外感病,如风温、暑温湿温等,主要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内伤病是由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敷布失常,以及由此产生的病理产物引起的疾病,包括《金匮要略》所指的脏腑经络疾病及其他医籍所载相关疾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理变化进行辨证论治。外感病与内伤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感可进一步促进内伤,内伤使人易感受外邪。本教材讨论内容以内伤病为主。二、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几千年人们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对于一些无法用西医学解释和治疗的疾病也有其特殊的疗效。殷代甲骨文即有心病、头痛、肠胃病、蛊病等内科疾病的记载。且殷商时代已发明用汤液药酒治疗内科疾病。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问世确立了中医1中等职业教育中医内科学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体系。书中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自身所具有的整体观,其内容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针灸、养生等。至今,《内经》仍然是指导中医师进行临床治疗的医学典籍。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疾病的临床专著。该书经后人整理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用六经概括和认识外感疾病,为外感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用脏腑病机概括和认识内伤疾病,为内伤杂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把临床常见的脉象归纳为24种,对内科疾病的诊断起了很大的作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理学专著,记载了内科病证千余种,对内科病证发生的机理做了较为确切的解释。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集前人方药之大成。北宋颁布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医方为主,强调病因对于指导治疗的重要性,在病因上做了进一步阐述。金元时代,内科学术百家争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如刘完素据“六气皆能化火”论而治主寒凉;张从正主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而重脾胃,突出脾胃在脏腑中的作用,著《脾胃论》;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说”,主滋阴降火。明清时期,内科学术理论得到全面发展。在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书;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这是对内科学术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总结;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等著作,对内科的许多病证都有深刻的认识,也对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清代中医内科学的巨大成就,是温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在前人对瘟疫与伤寒认识的基础上,叶桂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方法并著《温病条辨》,使温病学系统形成,成为内科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内科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国家组织了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工作,注重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组织编写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等中医内科专著。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药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疾病的研究还在继续,中医内科学还会向前发展。2总论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扫一扫,看课件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黄帝内经》是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医学著作。该书从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内科疾病加以论述,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打下了基础。《伤寒杂病论》将内科疾病按病因病机分为伤寒、杂病两大类。《诸病源候论》则是按病因、病位、症状分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为依据,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进行分类。《医学纲目》以脏腑为纲,另立伤寒一门。后世把内科疾病按病因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外感疾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内伤杂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本教材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以脏腑分类为主,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八大类。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中医内科病证的病名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确立的,其命名原则主要以病因、症状、主症、病位、病理产物、体征、病机为依据。如根据病因命名的有虫证、疟疾、肺痨等;根据症状命名的有咳嗽、喘证、哮病、泄泻、眩晕、痿证、颤证、不寐、呕吐等;根据主症和病位命名的有头痛、胁痛、腹痛、胃痛、胸痹、肺痈等;根据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命名的有痰饮、癌病等;根据主要体征命名的有黄疸、鼓胀、水肿、汗证等;根据综合性病机命名的有内伤发热、虚劳等。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有其特殊性,对疾病的命名也有自身的特点,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的病证,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已逐步形成了与病名相应的包括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并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在治3中等职业教育中医内科学未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掌握各类内科疾病的一般规律,能为学习、研究和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内伤杂病的病因有感邪、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可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病理可分为虚实二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气血两虚、阴阳俱损等正气不足之候皆属虚证;气滞、血瘀、水停、湿热、痰饮等均属实证。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常因虚致实,如气虚而致湿停;因实致虚,如血瘀而致血虚;脏病及脏,如肺病及肾;脏病及腑,如脾病及胃等。外感疾病的病因有六淫、疫疠等邪气,发病有季节性,多由皮毛、口鼻而人,最易犯肺,多为实证,亦有体虚再感邪者,而呈虚实夹杂之证。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多相互关联,外感邪气易伤正气,致阴阳气血失调;内伤杂病因阴阳气血不调而易感受外邪。外感疾病之寒热,乃寒热病邪所致;内伤杂病之寒热,系脏腑内伤后,阴阳失去平衡的缘故,且寒热常与其他虚象并见。故治疗上,外感疾病首在祛邪,邪去则寒热自除;而内伤杂病关键在于调和阴阳。4总论第三章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口▣第三章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扫一扫,看课件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来对疾病进行检查诊断、观察分析,并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是理、法、方、药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实施。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相关课程后,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第一节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一、以整体观为指导整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亦是指导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的基本原则。整体观在内科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全面观察和收集临床资料,结合疾病发生的季节、时代,以及患者的工种、家族、自身的体质等诸多因素,全面分析病情,因时、因地进行辨证论治等方面。自然及社会环境,包括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及时代特点等,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全面分析病情,进行临床辨证时,我们应对这些条件给予重视。例如,春夏两季气候偏温,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易感风寒表证,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气伤阴;秋冬之季气候偏冷,人体腠理致密,阳气潜藏于内,若病非大热,应慎用苦寒之品,以免伤阳。北方严寒地区,辛温药量可加重;南方温热地区,辛温药量宜减轻,或改用轻淡宣泄之品。人体全身组织因筋、经、络脉等经络系统相连,使人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体发生疾病时,不论局部或全身,都会出现病理反应,局部的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的疾病可以反映于某一局部;内部的病变可以表现于外,外部的病变可传变入里;情志变化可影响内脏功能,内脏的病变也可引起情志活动的异常。5中等职业教育中医内科学因此,临床辨证既要诊察局部,也要审察全身。每个人禀赋不同,体质有差异,虽患同一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加之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故治疗用药也有差别,即所谓“同病异治”。知识链接四节气古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1个节气,1个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天文学角度来说,节气是以视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位置来确定的,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等于把黄道分成24段,便有了24个段的交接点,当太阳运行到一个交接点上,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一年总共24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病机,即疾病变化发展的机理,不同的病证有其不同的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决定了不同的病证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和变化规律。在内科病证的发展变化中,只有抓住不同病证的特点和病机的本质,才能确立正确的辨证方向和思路。中医把病因分为外感的“六淫”、内伤的“七情”及饮食、劳倦、虫兽、外伤等。因此,中医内科的病证,二者各有不同的病因病理、临床证候及发展演变的特点。外感病证,主要根据六经、气血津液、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内伤杂病主要根据脏腑辨证论治。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和证,都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出现了病理改变的临床反映。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病”系统反映人体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病变部位、临6···试读结束···...

    2022-08-19 中医康复保健介绍 中医特色康复治疗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