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传 纪念典藏版》林语堂著;张振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作者】林语堂著;张振玉译【页数】356【出版社】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01【ISBN号】978-7-5404-8488-0【分类】苏轼(1037-1101)-传记【参考文献】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01.图书封面:

    2022-07-24

  •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著【页数】356【出版社】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06【ISBN号】978-7-5404-7625-0【分类】苏轼(1037-1101)-传记【参考文献】林语堂著.苏东坡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06.图书封面:

    2022-12-11

  •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著【页数】425【出版社】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03【ISBN号】978-7-5562-5118-6【价格】48.00【分类】苏轼(1036~1101)-传记-青少年读物【参考文献】林语堂著.苏东坡传.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03.图书封面:林语堂的经典文学作品。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各个方面讲述了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本书还附赠苏东坡入选课本的诗词,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预习并复习课堂所学,并借鉴写作经验,丰富文学知识。《苏东坡传》内容试读原序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一九三六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中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002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一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生不渝。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作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z)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zagi),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读者仍以阅读他的作品为乐,因为像他这一等人,总是关心世事,始终亢言直论,不稍隐讳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他之写作,除去自得···试读结束···...

    2022-07-24 epub 图书app epub电子书

  • 唐人街小说林语堂在线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林语堂40周年珍藏版唐人街小说林语堂是纪念林语堂逝世40周年的珍藏版。在中国现代文坛,林语堂的《唐人街》属于早期“移民文学”的范畴。它以前的作品很少有相同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表达。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林语堂的典藏版,欢迎下载阅读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坛,林语堂的《唐人街》属于早期“移民文学”的范畴。它以前的作品很少有相同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表达。它像一座桥梁,将1920年代和1930年代涌现的外国小说与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以及表达对“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的当代作品联系起来。作者以散文的文风和家乡家人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他描述了来自中国福建的老汤姆一家,一起在纽约唐人街“创业”,通过艰苦奋斗和诚实努力最终实现“美国梦”的故事。与其他文化怀旧题材一样,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林语堂在这部作品中对海外华文文学的重大贡献。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林语堂(1895-1976)是一位中国作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着有《生活的艺术》、《我的祖国我的人民》、《京华烟云》等,推动了儒孟老庄哲学的英译和道家文学作品。元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他是第一个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作家,并在海外声名鹊起。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是一位语言学家、哲学家和作家。摘自原文球队开始比赛。昏暗的灯光让少女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的惜音屠衣显得很害羞。酒染红了她的脸颊,轻柔的音乐舒展了他们的心。她的睫毛膏下垂,双手轻轻放在桌子上。弗雷迪轻轻抚摸她的手,然后轻轻捏在他手里。他们离柯如此之近,弗莱迪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出的芬芳温暖。“你爱我吗?”弗雷迪突然问道书评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或者说从一开始就大概能猜到故事的结局,而且语气是乐观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这个故事所揭示的中国情节却完全不同。很可贵的是,自由的氛围,比起民国时期的国家,是很可贵的。抗战时期,美国的生活着实让人向往。故事中包含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现在也差不多了。.住在美国的唐人街是什么感觉?现在叫唐人街的地方,聚集的人大多来自粤港地区,也有福建地区的人,其中以粤港地区居多。他们的祖先大多作为华工被贩卖到北美,后来聚集在市中心的某个地方,开始生存和繁衍。后来白政府靠自己“人道主义”,很多城市都默许或者“批准”了这个区域让华人聚集,都帮忙建了一个鸟居来证明。当然,像加拿大这样现在对中国这么友好的国家,也期初有计划,《中国法案》等种族歧视法案禁止中国移民移民,美国也是如此,两国直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才废除该法案,随后大规模移民。之前采访的一位广东大姐说,他们广东人很重视这种亲情。另外,当时大家都很穷,在中国都饿死了。所以很多粤港人,只要家里有一个成员在国外,他就可以“带”出村里的每个人。那时,中国还处于文革和知青时代,想移民的大陆人几乎没有。怎么会像现在这么火爆!所以,在唐人街,几乎所有的粤港人都聚集在这里,还有福建话。如果你去唐人街,你会觉得这里的大部分地方都是粤语口音,就像一个“小香港”。两边商铺的招牌很有粤式风格,唐人街的粤式风味要强一些。...

    2022-05-05 唐人街林语堂 唐人街 林语堂在线阅读

  • 林语堂《浮生若梦》

    书名:浮生若梦作者: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8-4页数:244类别:文学书籍格式:df/eu/moiISBN:9787561342039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后改语堂。1912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季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他转到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语系主任。1924年后,他成为《语言》的主要作家之一。1926年,他担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长。1927年,他担任外交部秘书。1952年,他编辑了《论语》半月刊。1934年,《人间世界》成立,1955年,《宇宙风》成立,倡导以自我为中心,以休闲为风格的素描。1935年后,他在美国用英语写了《我的国家》、《京华烟云》、《恐惧》等文化作品和长篇小说。1944年,他回到重庆讲课。1945年,他成立了南洋大学,担任了新加坡的总统。1975年,担任香港副总统。1952年,1952年,担任天丰。1962年在美国际杂志。《浮生若梦》内容简介:这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大师、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的经典素描选集。作者以他的幽默天赋和极其优雅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他的人生哲学。他努力将中国古代的生活智慧与现代工业文明完美融合,成为一种适合享受的中产阶级哲学:开放、温柔、适度、快乐。幽默是他哲学的本质。在书中,从人类的概念、生活态度,到各种具体的问题,如婚姻、家庭、日常生活、自然、文化享受,无论细节如何,都有愉快的讨论、适当的批评、哲学感知。古今混合,说东西,引用经典,庄严和谐,有流畅的炉闲话风格,充分展示了精神素描的魔力。生命在宇宙中很小,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在山水画中,很难看到山水的细节,因为它已经消失在水和天空的空白中,然后两个小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河流上的船上。从那一刻起,读者就失去了那种气氛。顺便说一句,便心与物游。当你读到一个人的作品,本能地接受它,同时感到特别兴奋时,我想作者应该是林先生所说的你的精神亲戚。这种兴奋是难以形容的,但它不亚于在获得北欧旅游机票时跳舞,也不亚于对刚刚授予优秀学生印章的爱……文字在林老手中找到了一个可爱的舞台。一杯茶、一本书、一段音乐、一个午后、一种享受……同时,在我脑海中的角落里,对那些物欲讨价还价、文字无缘的人的怜悯被淡淡地隐藏着。……浮生如梦,为几何而欢,站在台北仰德大道居所窗前的老语堂先生,回忆过去,或许对浮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洞察。林语堂先生学习贯穿中西,讲述丰富,其中散文和散文特别精彩。他很好地混合了外国口语散文和中国明清时期的精神素描。再加上林先生自己的才华和气质,他的话是精神和幽默的。...

    2022-04-05

  • 林语堂论读书: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曾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之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在官僚商贾亦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然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读的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Oe’meatiaother’oio)。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做一场噩梦。甚至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恶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怀胎滋长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且同一本书,同一作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之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Eliot(乔治.爱略特)自叙读《卢梭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终可深入,深入后,然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loveatfirtight)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的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砺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必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的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就是读书未入门,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从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理由出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滥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注:本文系林语堂十二月八日复旦大学演讲稿又同月十三日大夏大学演讲————原标题:论读书...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