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张建民,兰青,康德智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作者】张建民,兰青,康德智译【页数】252【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5【ISBN号】978-7-5478-4886-9【分类】神经外科手术【参考文献】张建民,兰青,康德智译.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内容提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于“锁孔”概念的理解不应是小切口、有限的入路和视野,而应是“不需要把房门卸下来,就能通过房门上的锁孔看清整个房间”。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锁孔手术变得更加可行。本书详细介绍了神经外科锁孔手术的新概念和新理论,总结了锁孔手术的原则和一般步骤,提供了各种疾病的锁孔手术以及与神经内镜手术联合运用的方法,并分享了作者的相关操作经验。本书图文并茂(约1000幅图),附有100多个手术实战视频(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无论对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还是初学者,本书都非常值得阅读和参考。《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内容试读第1章锁孔的概念1.1·引言00212·“锁孔”的真正含义1.3·锁孔的特性02002|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原则与应用锁孔的概念1MichaelE.SughrueadCharleTeo1.1引言须频繁地移动显微镜。即使是微小的视角变化也会使视野发生显著变化,所以不允许出现定位错位,本章介绍锁孔概念并讨论其基本特征。“锁孔”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可以频繁转动及一词并非手术或论文噱头,而是要求在更少的暴露移动。不允许任何因素造成关键视野和(或)操情况下进行有效手术操作时的一种理念。与本书作角度的偏离。的其他章节相比,本章通过对锁孔手术的含义进行(2)通过锁孔观察可获得广角的视野,但中间全面透彻的阐释,从而改变术者进行顿脑手术的方为最佳视野:因此,虽然视角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式。因此,在考虑尝试对患者进行最小骨窗手术之非最佳通道的补充,尤其是在骨窗的深部,但最佳前,掌握本章内容至关重要。入路往往是将主要相关区域直接置于骨窗中心。这个中心通常为肿瘤的长轴,然而其他相关区域(例1.2锁孔的真正含义如侧裂)对于确定骨窗的中心也极为重要。(3)锁孔可以很好地显示“房间”(即大脑)锁孔是指通过门上的钥匙孔可以看到整个房的内容,但不能显示门的背面(即骨窗边缘的下间的概念。当然通过整扇门甚至尽可能扩大开口可方):图1.1反映了该特点。这点的影响是显著的,以更容易看到整个房间,但这不是一种实现目标的这意味着锁孔手术可以非常出色得处理深部病变,最佳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锁孔使用多个视角观察房但不善于处理拐角处的浅表病变。在绝大多数情况间,这样显得更为简单。下,当我们通过小直线切口扩大小骨窗时,便能完全暴露并处理表面疾病,或者安全处理大脑表面的13锁孔的特性结构。虽然有时我们可以在不完全暴露表面病变进行处理(如一些取巧的技术,我们将在其他章节讲这个比喻的精彩之处是基于对锁孔特性的深述该技术),但一般来说,所有病变组织或距骨缘刻理解,以及对微创脑外科手术意义的理解。以下1cm以内的非病变结构都需要暴露,这意味着更是关于锁孔的特性,讨论了其基本特征:大的颅骨切开术。然而,在影像技术引导下,这些(1)要通过锁孔进行观察和操作,使用单个开顷手术仍然可以比传统入路小得多。通道是不够的:锁孔手术不同于大骨窗手术,无法(4)锁孔手术难以推行:通常是因为对锁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将显微镜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必手术的错误认识,部分原因是缺少相关的正式培锁孔的概念003训,以帮助医生正确判断锁孔开颅手术的位置。小骨窗比大骨窗更难容忍方案上的失误。那些未经过正规培训就尝试锁孔手术的医生,通常难以进步,与其说是因为空间有限,不如说是因为锁孔开颅位置错误。因此,他们便断定锁孔手术是危险的且耗时的。以往经验显示,在锁孔入路手术正确操作时,与大骨窗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差无几。当锁孔开颅手术失败时,重要的是反思此次手术入路需要进行哪种暴露,但在实践中却没有提供,并且从中吸取教训。必须坚信,坚持必有回报,因为锁孔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5)锁孔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指大小:正如伟大的神经外科先驱AxelPereczky所阐述的那样,确定一个骨窗是不是一个“锁孔”的大小标准是不图1.1本示意图展示了锁孔的概念、含义和局限性。A,锁存在的。有些肿瘤或者疾病本身就需要大骨窗。进孔;B,目标;C,侧视范围行锁孔手术的主要日的是为了指导外科医生如何考虑将骨窗缩小至达到手术目的所必需的大小,并且暴露相同的结构。摆脱标准入路的概念,即不论是病理还是解剖,都(余良宏姚培森许雅纹译,康德智校)第2章锁孔手术计划制订的原则2.1·引言006锁孔手术计划制订的原则2MichaelE.SughrueadCharleTeo2.1引言免错误。一旦确定要进行锁孔手术后,整个过程不再是主刀医师告诉住院医师如何准备进行一场标准绝大多数尝试锁孔手术后放弃该手术方式的的翼点开颅大手术,然后在什么时候打开硬脑膜。2医生,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计划和(或)执行该在锁孔手术中,手术计划对成功至关重要,一旦出手术,勉强进行手术,因而导致他们得出结论:锁现错误将导致失败。每个锁孔病例的情况略有不孔手术是危险的,并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目前,同,进行微小的调整非常重要。因此在同样的情况很难找到关于如何设计完美锁孔开颅的文章或其他下,进行大骨窗手术难度更低,因为可以获得足够介绍的资料,因此许多外科医生没有采取锁孔手术的暴露,但从理性上看,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医也就不足为奇了。本章将介绍锁孔入路手术计划制生在手术计划时无需投入更多的准备,但患者将不订的基本原则,在本书其他章节中针对不同疾病,得不忍受不必要的疼痛和组织损伤。还将反复强调这些原则原则二:找到肿瘤的长轴原则一:仔细研究影像学资料无论哪种类型的肿瘤,无论骨窗的大小(图本原则并非仅适用于锁孔手术,仔细研究影像2.1a),从人体工程学角度来看,找到肿瘤长轴,学资料永远是明智的。在锁孔手术中,该原则更显从长轴方向切除肿瘤是最简单的方式。沿长轴向重要,因为通过小骨窗进行手术时,必须尽可能避下切除减少了牵拉或操作的动作,尤其是将患者图2.1a、.本示意图展示了脑肿瘤的手术入路定位原理。入颅点并非最接近肿瘤表面,而是沿着肿瘤长轴延长线,与颅骨表面的相交点(a。当长轴位于垂直方向时,大脑可以在颅腔内回缩···试读结束···...

    2022-09-28

  • 《儒家与康德 修订版》李明辉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儒家与康德修订版》【作者】李明辉作【页数】290【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5598-3336-5【价格】48.00【分类】康德(Kat,Immauel1724~1804)-伦理学-研究-儒家-伦理学-研究【参考文献】李明辉作.儒家与康德修订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康德修订版》内容提要:儒家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的主流,康德则在西方哲学中建立了第一个自律伦理学系统,两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内涵,深远地影响了东西方社会,至今依然如此。康德提出“自律”的道德原则,建立了自律伦理学,康德对西方伦理学思考所造成的这种根本转向被称为“伦理学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从人所共有的道德意识出发说明道德的本质,儒家则主圣人之道本乎人心,仁义道德不离人伦日用。东西方圣哲的思想就在人最根本的道德意识之基础上,如电光石火般交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李明辉教授《儒家与康德》(增订版)以自律道德为主要论述的切入点,试图阐明康德的“自律”概念,探讨儒家的自律伦理学,并比较康德的“幸福”概念与儒家的“义利之辨”。本书自初版在台湾出版以来,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在学界引发了不少讨论与争辩。“儒家与康德”这项跨文化的主题,迄今依然是中外学界的热门议题。增订版除原有的五篇精彩论文之外,又收入作者的两篇论文:《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及《从康德的“道德宗教”论儒家的宗教性》,并全面更新引用资料,修订标题与文字,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与引用。...

    2022-05-04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pdf电子书下载高清文字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本书分为先验理论和先验方法论两部分,涉及先验感性、先验逻辑、先验分析、先验辩证法。编辑推荐本书是康德的三大批判著作之一,也是康德所有哲学著作中最特别、最重要的一部。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和过程。康德历时11年完成,1781年第一版,1787年第二版。其实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的批判性考察,确定它具有哪些先天要素,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作用、条件、范围和范围。确定它可以知道什么和不可以知道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未来做出最终的判断和规定,它的使命是为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45万字。除序言和概述外,分为“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中译本直接来自德文原著,邓小芒译,杨祖涛主编。翻译非常出色,堪称杰作。书后还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比和人名索引,使用方便。读者:哲学家和老师和学生关于作者伊曼纽尔·康德(德语:ImmauelKa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生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并开辟了许多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流派。康德是启蒙时期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德国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纯粹理性批判df预览作品目录Varolla的Beko:大革命序言与国务卿赖特里希男爵一起预订第一版前言第二版序言简介纯知识与经验知识的区别2我们有一定的先天知识,即使是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三哲学必须有一门科学,定义先验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5所有的理性理论都包含先验的综合判断并以此为原则纯粹理性总结六问7一种叫做“纯粹理性批判”的特殊学习的理念和区别先验的原始理论第一个先验感性理论简介第1节空格第二节时间超然感性的全部意义第二个超越逻辑先验逻辑思想介绍一般逻辑第二个超越逻辑三种一般逻辑分为分析法和辩证法四种先验逻辑分为先验分析和先验辩证法第1部分先验分析第1卷概念分析第1章发现所有纯粹理解概念的方法第一节:理解逻辑的应用第二部分:判断中理解的逻辑功能第3节:纯粹理解的概念是范畴第二章纯粹悟性概念演绎第一节先验演绎原理“范畴的先验演绎”之旅第二节纯粹悟性概念的先验演绎第二卷原理分析广义先验判断简介第一章:纯粹理解概念的图解理论第二章纯粹悟性的原理系统第1节:所有分析和判断的最高原则第2节:所有综合判断的最高原则第三部分:纯粹理解的所有综合原理系统的描述直观的公理感知的预测三经验等A.第一个类比实体永恒原理B.第二个类比是基于因果律,即时间连续性原理C、第三个类比是基于相互作用或共存法则的共存原理所谓经验思维的四个一般所谓正义驳斥理想主义原理系统的全部要点第3章所有所谓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基础附录对概念歧义的反思关于反射概念歧义的注释第二部分先验辩证法简介超然的幻觉纯粹理性是先验幻觉的两个A.原因B.理性逻辑的运用C.纯粹使用理性第一卷纯粹理性的概念第1节一般概念第2节先验观念原创在线先验元素第一论第1部分先验知觉理论第1节(第二版增加了章节的划分,下同——译者注)一种知识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方式与对象相关,它与对象直接相关所依赖的东西,一切思维作为手段所追求的就是直觉。但是直觉只有在给我们对象时才会发生。而这至少只适用于我们人类(“这是给我们的,至少又一次”在第一版中是“这只是”。——译者注)只能通过物体以某种方式刺激心灵。通过我们被物体刺激的方式获得表征(感受性)的能力称为感受力。因此,对象是通过感性给予我们的,只有感性才能给我们直觉。但是直觉是通过悟性来思考的,概念是从悟性中产生的。然而,所有的思考,无论是直截了当(直接)还是迷惑(间接),都必须求助于某些符号(第二版中增加了“通过某些符号”。-译者注。)最终与直觉有关,并且因此,在我们的例子中,对于感性,因为对象不能否则给我们。如果我们受到一个物体的刺激,物体对表征能力的影响就是感觉。那些通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觉称为经验直觉。体验性直觉的未指定对象称为外观。在现象中,我称与感觉相对应的事物为现象的质料,而使现象的杂多能够以某种关系排列的事物称为现象的形式。既然唯一能组织成一种形式的感觉不能是感觉本身,所以虽然一切现象的物质只是给我们的,但现象的形式是为了现象的目的。所有的图像都必须与生俱来地包含在脑海中,因此它们可以被从所有感官中孤立地检查它。我将所有不属于感官的表象称为纯粹的(在先验意义上)。据此,一般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将先天地在头脑中找到,并且在这种形式中,所有的现象杂多将在某些关系中被直观。这种纯粹的感性形式本身就称为纯粹的直觉。因此,如果我从物体的表象中去掉一切理智所想的东西,如实体、力、可分性等,以及属于感官的东西,如不可穿透性、硬度、颜色等。,那么,这种经验直觉、外延和形状对我来说仍然存在一些东西。它们属于纯粹的直觉,即,没有感觉或感觉的真实对象,纯粹的直觉也是先天的纯粹自然的感官形式存在于头脑中。一门关于感性的所有先验原则的科学,​​我称之为先验感性(现在只有德国人使用感性这个词来表示其他人所说的对品味的批评。这里的基础是杰出的过度的希望,由分析师鲍姆加登(Baumgarde)将美的批判性判断置于理性原则之下,并将这种判断的规则提升为科学。然而,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因为上述规则或标准只是其主要来源的经验,并且决不能作为我们的品味判断必须遵循的确定性(第二版中添加了“确定”一词。——译者注)先天规律;相反,品味判断构成了正确性的真正试金石因此,建议要么该称谓再次消亡,并将其保留在作为真正科学的学说中(因此,人们也将更接近古人的语言和意义,那里的知识边分为αιδθητακαινοητα[明智的和可思考的]是众所周知的),或与投机哲学共享这个标题,并在先验意义和部分心理学意义上接受敏感性(括号和“要么......感性理论”是在第二版中添加。-译者注)。)。因此,必须有一门科学与纯粹思想的原则一起构成先验要素理论的第一部分,称为先验逻辑对比学说。因此,在先验感性中,我们首先将感性隔离开来,将这里的悟性凭借其自身的概念所思考的一切都去除,从而只留下经验的直觉。其次,我们要把一切属于感觉的东西都从经验的直观中分离出来,从而只剩下纯粹的直观和纯粹的现象形式,这是唯一能够提供先验感性的方法。在进行这项研究时,将发现作为先天知识原则的两种敏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即空间和时间,我们现在将考虑它们。...

    2022-05-02 先验康德 先验 康德 时间 空间

  • [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实践理性批判作者:[德]伊曼努尔·康德副标题:注释本译者:李秋零出版年:2011-7页数:155类别:宗教哲学格式:df/eu/moi丛书:康德文集·注释本ISBN:9787300117447《实践理性批判》作者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uelKa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实践理性批判》内容简介:《实践理性批判(注释本)》是2011年7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康德。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康德著作注释本”系列是中译者将康德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注解后推出的单行本系列,对于专业人士的研究和非专业人士的学习,皆有极大助益。...

    2022-04-07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下载

  • [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康德传作者:[美]曼弗雷德·库恩原作名:Kat:ABiograhy译者:黄添盛出版年:2014-4-22页数:660类别:人物传记格式:df/eu/moi丛书:文景人文·人物ISBN:9787208121157《康德传》作者简介:库恩,曼弗雷德(MafredKueh):它以研究康德、休谟和他们之间的哲学关系而闻名。他对德国唯心主义及其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先驱有着广泛的知识,并从事伦理和宗教哲学的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波士顿大学的哲学教授。作品包括:德国苏格兰常识哲学(ScottihCommoSeeiGermay,1988)、伊曼纽尔康德:国际康德论文选择(ImmauelKat,AIteratioalAthologyofEayoKat,2vol.,2000)、《康德传记文献》(KatBiograhie,8vol.,2002)。《康德传》内容简介:人们通常认为康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思想家,在普鲁士偏远的角落里过着与生活和机械相同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传记最终打破了这个神话。与以往只关注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康德传记》专注于构思纯粹理性批评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康德多面向、真实的形象,开阔了我们对康德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是康德的一部思想传记,旨在展示18世纪康德的思想生活是如何扎根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的重要变化。这本书不关注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关注康德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与当时世界重大事件的关系。在不忽视康德生活和工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识之旅为叙述轴线,带领读者参观康德的旅程——从讨论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伟大的思想家捍卫文明世界道德的启蒙。...

    2022-04-06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