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文明的曙光》(英)戈登·柴尔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洲文明的曙光》【作者】(英)戈登·柴尔德著【页数】335【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05【ISBN号】978-7-5581-2227-9【价格】78.00【分类】上古史-文化史-欧洲【参考文献】(英)戈登·柴尔德著.欧洲文明的曙光.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05.图书封面:文明的曙光》内容提要:本书最重要的特色是系统涵盖了区域文化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对所见的考古证据进行阐释。这种材料收集、组织、分析和阐释的方法使本书成为一本标准的专业参考书和一种史前考古研究的模式迅速被欧洲考古学家所采纳。《欧洲文明的曙光》内容试读第一章食物采集者的子遗至少在欧洲人们习惯上把人类文明史主要划分为1两个阶段:一是旧石器时代,另一是新石器时代和金属使用时代。上溯到遥远地质时期的漫长旧石器时代,人们一直处在一种无助的野蛮状态,是依赖渔猎产品加上大自然母亲所能提供的野生坚果和浆果之类维持生计的纯粹食物采集者。除了出现在晚期的狗外,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没有家畜,不从事农耕,不懂陶器,也不磨制石器。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通过驯养动物和种植作物掌握了自己的粮食供应,并且通过制作砍伐工具的技能,通过组织劳动协作,以及通过早期商贸,摆脱了环境的桎梏。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就属于人类的这段历史。欧洲文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001特定和个性表现仅仅是在从石器时代才开始的。但是,这两个时代不应再被看作是彼此截然不同或被难以逾越的鸿沟所隔开的。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并不是像前人所想象的那样突然完整地出现在一个空白的大陆,一套完整的中间阶段已经显现,填补了过去2的空缺。过渡期的文化有时被称为中石器时代,但是用术语“旧石器时代晚期”(eialaeolithic)更好一些,因为这些恰好填补缺环的遗存并非确凿无误地引导出了新的文明。在我们大陆的初生文明中,正是通过它们,我们才能辨认出旧石器时代的子遗,尽管其行将消失。但有些权威实际上否认这两个时代之间存在任何根本的文化差别,把一些传统上认为属于后来新石器时代的发现归功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维也纳的拜尔博士(Dr.Bayer)走得如此之远,竟然把农业起源归功于南欧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居民。他说,在几次大冰期之后,这些居民携带其文明迁徙到非洲和亚洲,只是到我们的驯鹿时代末期又重返故土。即便拜尔的说法是对的,那旧石器时代早期与新石器时代之间也被久远的年代所隔着,而在此期间欧洲的食物采集者创造出一系列的文化一奥瑞纳(Aurigacia)、梭鲁特(Solutrea)和马格德林(Magdeleia)一构成了I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雷金纳德·史密斯先生(Mr.RegialdSmith)针对传统反差说的批评与我们的探讨更为贴切©。他指出,英国和法国发现的那些类似后来家畜、短角牛、羊和猪等物种的骨骸见于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加二水平相当的许多地层中。但是关于动物的驯化则尚无定论,大多数权威人士对旧石器时代的畜牧业持非常怀疑的态度。一些法国和比利时欧洲文明的曙①L'Athr.,XXIV,.132②Aeh.LXⅢ,.145f002洞穴中所谓旧石器时代的陶器和诺福克(Norfolk)格兰姆斯格雷夫斯(Grime'Grave)的火石矿也是如此。过去认为属于阿休利时期遇潮即溶的比利时“陶片”,还有被认为是驯鹿时代的陶罐,现在看来与在赫斯拜耶(Heaye)新石器时代茅屋中发现的多瑙河晚期陶器是一样的东西。如果这些成就真的属于我们的史前穴居先辈,那么对于英国和西欧在文明史上地位的传统认识就要改写。但是,至少可以说(尽管要3十分谨慎),那些被认为在旧石器时代非常先进的国家,现在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是非常落后的。这种落后非常明显地体现在陶器方面。在比利时,除了赫斯拜耶的多瑙河时期茅屋之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明显十分贫乏和稀少。而英国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与爱琴海、多瑙河流域和斯堪的纳维亚青铜时代之前诸系列的精美陶器比肩。即使旧石器时代的陶器能把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连接起来,较早时期对欧洲文化的贡献也是微不足道的。中断还是存在?传统观点因此得以保留。但实际上也的确存在一些真实和确凿的遗存,值得更好地再研究。阿齐尔-马格尔莫斯(theAzilia-Maglemoe)时期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欧已划分出两个文化区。南部为一支来自非洲的入侵文化(卡普萨文化Caia),在西班牙北部、法国、瑞士和比利时,文化序列连续发展,到马格德林时期驯鹿狩猎者的骨角文化达到顶峰。卡普萨文化以加工精致的小火石片为典型特征,最终产品是小石器或细石器。大石片是建立北部文化序列的依据,但即使在这里,到①id,.151C.P.F,1909,.235fad(3).166.2B.S.A.Bru..XXV,.LXXX.11第一章003了驯鹿时代石器尺寸也开始变小,骨器比火石更典型。两个文化的主人都是食物采集者,但卡普萨人更进步,他们已经驯化了狗并能熟练使用弓箭。两群人都是高超的艺术家,但卡普萨人的艺术更胜一筹,与法国洞穴绘画和雕刻中的单独形象相比,他们能够描绘出完整的场景(图1)。那些马格德林人群属于长头形人种。还没有发现确凿为旧石器时代卡普萨人的骨架,但是他们的绘画所表现的人像有夸张的肥臀。这种肥臀形象也见于地中海东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雕像中,甚至今天在非洲一些地方还4被视为美的标准。因此,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卡普萨人的非洲起源。張mBD图1西班牙洞穴艺术传统格调牡鹿:A.采自迈蒙(Maimo);B.采自费古拉斯(Figura)C.采自皮尔塔(LaPileta)D.采自米拉尔斯(LeMillare)的花瓶(依H.奥伯迈尔)这些是冰期之末西欧主要的文化群体。随着现代气候条件的来临,欧洲文明马格德林人群在法国狩猎的驯鹿逐渐北移,一些狩猎者也随之而去。同光①(1).14.004时,卡普萨人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卡普萨文化的典型遗存以塔古斯(Tagu)河流域的穆格姆(Mugom)贝丘、西班牙南部和中部洞穴中一系列传统绘画和细石器,也许还包括意大利北部所谓的格里马迪(Grimaldi)地层为代表。穆格姆贝丘系由住在岸边稀少的渔猎人群的庖厨垃圾所构成。在大量的贝壳和兽骨(包括鹿、野猪、犬科动物、猫科动物和马科动物)中,包含着数不清的细石器,尤其是“横刃箭镞”(traverearrowhead)(图2),以及一些粗糙的骨器。陶器仅见于上部叠压的植物地层中。这些狩猎者将死者埋在土墩里,实行屈肢葬。长头型具有显著凸颚和独特的黑人特征,但也有短头型的因5素O。这些葡萄牙人的圆头型式样使博希·吉姆佩拉(BochGimera)认为卡普萨人是一种混合人种,包含了“地中海人”、黑人和短头形人种。图2产自穆格姆的横刃箭镞和产自丹麦的标本,以说明装柄方式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卡普萨人继续以绘画来装饰他们岩棚的石壁,这些绘画全盘继承了旧石器时代绘画那种怡人的自然主义传统格调(图1,A),并一直将我们引入全盛的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偶像,甚至红铜短剑都被描绘在洞穴中;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也①(1).15.川第一章005表现在巨石墓的墙壁上和铜器时代的瓶子上O(图1)。当然,这种传统格调并非意味着审美趣味的倒退;因为洞穴艺术并非是纯艺术追求的自发表现,而完全是有实用(比如巫术)目的的。简化符号取代逼真的形象表现,标志了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进步。格里马迪洞穴上层的神秘墓葬最好被看作是卡普萨文化的进一步扩张或者平行发展,同时很可能扩展到了法国中部甚至更北部。另一方面,马格德林传统继续在坎塔布利亚(Cataria)、比利牛斯和阿尔卑斯山麓两侧、北欧的阿齐尔和马格尔莫斯文化中延续。驯鹿狩猎群后裔的这种四散分布,看起来很像他们6被挺进的卡普萨人挤到了一边并且驱向北方。阿齐尔文化得名于在埃利齐(Ariege)的阿齐尔(Mad'Azil)地层中的发现,它叠压在马格德林末期堆积层之上®。该文化明显表现为马格德林文化的退化。火石工具和骨器秉承了过去的传统,但技术粗糙。鱼叉仍是非常之多,但是类似马格德林时代的坎塔布利亚鱼叉(图3),它们用鹿角而非驯鹿角制造,并被钻孔以装柄®(图3)。旧石器时代艺术退化为仅见于磨光卵石上绘制的符号。像旧石器时代一样,死者被埋葬在洞穴中,被撒上赤铁矿粉。没有农业和家畜。阿齐尔文化遗存仅见于法国西南部、西班牙北部、远至伯塞克(Bireck)的阿尔卑斯山麓、巴塞尔附近以及巴伐利亚的奥夫奈特(Offet)。后一遗址的一个洞穴中有许多分别埋葬的头骨,包括一些圆头型和许多不同头型的头骨。这里阿齐尔文化的式样不很典型,所以这些墓葬可能应该被看作是塔台诺斯(Tardeoiia)文化而非阿齐尔文化。欧洲文明的曙1At.J.,IV,.140:H.Oermaier,ELDolme.deSoto.(3),.75,fig,26.③Athro,1919,.160,ote1,ad165.006···试读结束···...

    2022-08-22 epub 图书app epub书籍

  • 《中国与欧洲文明》沈福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与欧洲文明》【作者】沈福伟著【页数】532【出版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07【ISBN号】978-7-5440-9810-6【价格】128.00【分类】文化史-欧洲-文化史-中国【参考文献】沈福伟著.中国与欧洲文明.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07.图书封面:文明》内容提要:千百年来,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形成了文明互鉴的格局,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共同谱写了光辉璀璨的篇章。著名历史学家沈福伟教授的文明史著作《中国与欧洲文明》通过梳理过去的历史,来突出欧洲之外的一个文明古国所曾起过的作用,借此阐明创造文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而不能只是少数几个民族、国家。《中国与欧洲文明》内容试读第一章欧亚大陆的远古文明信息(公元前5世纪以前)中国与欧洲文明一、东亚和欧洲公元前8000一前1000年)(一)东亚和欧洲农业的起源欧洲和亚洲本是一片连成一体的大陆,双方在南部的爱琴海和黑海相遇,两个海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马尔马拉海,分别由北面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相接,由南面的恰纳卡莱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爱琴海联通。在黑海以东的地区,欧洲大陆由大高加索山脉转向里海以北的乌拉尔河和乌拉尔山脉,以此作为欧洲和亚洲的分界,在东经6610'的极地乌拉尔山脉和亚洲相吻合。欧洲陆地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亚洲陆地面积4457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是陆地面积最大的洲,算是老大,欧洲只能算老六,欧亚大陆加在一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6.2%,足足有三分之一多。欧亚大陆西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东至白令海和白令海峡,境内遍布森林、山脉、草原、平原、沼泽、沙漠和绿洲。在大陆的北部,自东北向西南绵延着森林、草原、沙漠、高地和平原,呈现出由高向低的地形特点。欧亚大陆的北部在古代是森林覆盖区,以西伯利亚森林和罗斯森林为主体的地貌,包括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只有森林南部边缘才是气温较暖、雨量适中、地势较平、适宜人居的地方。欧洲大陆的北部沿着波罗的海是波罗的海岗陵和波德平原。欧洲大陆的东部喀尔巴阡山和中部阿尔卑斯山脉周边,高原密布,在远古时代属于蛮荒之地。唯有巴尔干山脉以北的多瑙河流域,是最适宜农耕和畜牧的大平原。巴尔干山脉以南的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的半岛是一片山地、丘陵,但这里三面环海,唯有海洋才是广阔的天地,凭借海洋就可以和邻近的大陆和海岛沟通,所以这里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亚洲中部自蒙古高原向西直到里海北部,属于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在它南面的青藏高原(或称“西藏高原”),更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西端和帕米尔高原连接,帕米尔高原是亚洲中部向四周延伸的高山的发源地,称帕米尔山结。在它的北面,天山山脉和它以北直抵鄂毕河上游地区的高山,构成亚洲腹地的一座天然屏障,也是远古人类东西交通的一大阻碍。偌大的一个亚洲因此被一分为二,东部是草原、沙漠第一章欧亚大陆的远古文明信息和山地的东亚与青藏高原,西部是吉尔吉斯草原与里海南部的伊朗高原、扎格罗斯山脉地区和在它西边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这些横贯在亚洲腹地的山地、高原和草原,使得古代过着游猎生活和依靠采集野生植物为生的族群,只有顺着草原、山间平地(伊朗语叫“达板”,Tee)和山隘,才能随着气候、植被的不断变迁,找到时刻需要更新的生存空间,从而展开了欧亚大陆远古文明的信息流通。试举中国西部黄河流域的一个例子:宁夏境内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旧石器,不但和新疆天山东部交河的沟西旧石器制作技术和风格相近,而且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些石核的打制技术,竟和欧洲旧石器晚期的勒瓦娄瓦技术也有着相同的地方。若非在两个大陆之间生活的人群,早就缓慢地日积月累地出现过知识和技能交流的火花,那就无法说明这一现象缘何而生了。但是人类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脱离野蛮与愚昧,走进文明。这一过程无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都要长达几千年之久。人类文明首先由作物栽培拉开帷幕,由此形成定居农业,人们才能在采集经济之外获得更有保障的食物来源。美国考古学家R.J.布雷伍德(RoertJohBraidwood)根据他对西亚农业起源的研究,提出公元前9000一前8000年是“初始的食物生产期”。这时人类初次走出洞穴,从事零星的采集和种植,最初种植的植物是瓜果和蔬菜。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100多种蔬菜中有一半是中国原产,如白菜、萝卜、芥菜等。中国又是世界上三个最大的果树原产地之一。世界各地所有的果树近40科,中国栽培的果树就分属37科,有300多种,品种不下万余个。它们在帮助我们的先民走出采集经济的怪圈,展开农艺生涯的进程中,曾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果木,以黄河为中心的原生种群有桃、杏、中国李、柿、枣和栗等,原产长江以南地区的有柑橘、梅、橙、柚、龙眼、荔枝和枇杷等常绿果树。可能在中华大地上,最早栽种的就是这些瓜果。但是,只有当人类发现和驯化了小麦、水稻、粟、黍、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之后,才会出现房屋和定居农业,才会有农村和粮食作物的生产。只是这些粮食作物所提供的食物,最初一定仍然低于人类全部食物的一半。然而只要聚落达到一定的规模,例如有上千人或更多的人居住在一起,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时,那么随之而来,就会产生管理层和神职人员。这些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财富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人间的不平等因此会进而滋长起来。以中国长江中游湖南澧阳平原上禮县城头山遗址墓葬为例,这样的社会分化早在公元前6500年便已展开了。栽培植物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制约,从史前时期起,逐渐形成了好几个中心。1935年植物生理学家N.I.瓦维洛夫(NikolaiIvaovichVavilov)曾将世界农业的起源归结成八个中心,其中的东亚(主要是中国)、西南亚、地中海区域、中美洲和南美安第斯山地,属于普遍受到认同的五个发源地。根据植物繁衍和演化的地理分布,也有人表示,中东、中国和中美洲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农业革命中心,还有东南亚、西非和南美安第斯山脉,也可能属于类似的中心。东亚农业是以中国为主体发育并茁壮成长的。这一农业区系中心,按照南半部和北半部气候带的不同,应当细化成南方的稻作地区和北方的旱作地区。20世纪的考古发现,对世界范围内规模化农业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充实,如若以公元前8000一前5000年作为农业的起始点,按照农艺作物发生与发达的先后重新排列,这八个中心是:埃及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东非(埃中国与欧洲文明塞俄比亚高原和努比亚),长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黄河中下游的旱作文化,印度五河流域,以及中美洲的玉米文化。这几个最早在五大洲出现的农艺作物中心,每一处的面积至少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栽培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粟、黍和玉米这样几种足以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热卡的口粮。人类找到了这些可以延长生命的食物,并且代代相传周而复始地栽培下去,才算展开了农业生产,给定居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远古时代萌发的农耕文化,只有东亚南部的长江流域以水稻为主的湿地农业,在东亚北部的黄河流域以旱田作物的粟和黍为粮食作物,属于旱作区,因此又称粟黍文化。而在地中海盆地、西亚和印度,这些古文明的发生区,都是以小麦和大麦为主的谷类植物作为粮食的基准。同属野草驯化作物的小麦和大麦,经过长期的培植,都会长出更大和更有营养的麦粒。小麦的祖先有二,一是丁克尔麦,一是野爱默麦。丁克尔麦麦粒很小,野生在小亚细亚、高加索、克里米亚和巴尔干。爱默麦是经过驯化更加优良的麦种,它最早生长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埃及和西欧。现代欧洲人和地中海地区人用来焙制面包的小麦是爱默麦的衍生种,美索不达米亚、中亚、伊朗和印度是人类最早栽培这类小麦的地方。1982年在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瓦迪·库巴亚干涸的山涧中发现6处尼罗河泛滥平原常见的堆积层,有和磨石、石器共存的小麦、裸麦的炭化谷粒,经过鉴定,确认是栽培品种。那时的尼罗河谷地还处于公元前16300一前15000年之间,从这时开始,要经过10000年之后,方才在一些可以称作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得到培育。约旦河谷长达几千年的耶利哥遗址中,出土过100多件炭化谷物、豆类、水果的标本,以及粘在泥砖上的农作物,其中就有早到9000多年前的两行大麦(Hordeumditichum)和两粒小麦(Triticumdicochum)。大麦的野生种遍布在北非、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阿富汗,有人认为亚洲的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可能是最早的栽培中心。地中海东部地区和伊朗高原,是最早将香甜可口又富有营养的小麦视作最值得推广的粮食作物加以培育的农耕区。随后,在包括欧洲的南部和亚洲的东部地区在内的地方,也逐渐展现出栽培农业的曙光。从公元前5500年以后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出现了定居的聚落和农艺作物的栽培。烹煮和储存食物的需要,促使制陶业有所发展。欧洲东南部多瑙河下游现在的保加利亚,从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接受了制陶技术,并且进而传给了欧洲中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地区的农民,制作了带纹陶器。20世纪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在乌克兰到巴黎盆地之间肥沃的黄土地带,以及在科隆和亚琛之间的平原地区,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长屋,里面住着制作陶器和愈来愈依靠植物性食物的农家。他们主要种植被叫做斯佩尔特小麦的单粒小麦和双粒小麦,在圆顶炉里烘烤成面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小麦煮成粥吃。蔬菜有扁豆和豌豆,油料靠亚麻和罂粟,同时也采集了许多野果、坚果和蘑菇。出土物中的苹果木和梨木,可能仍是野生的树木。这些农家饲养的家畜有猪、牛、马、绵羊和山羊。在公元前4000年展开的罗森文化,依靠大麦和矮秆小麦的大面积种植,农产品的收获更加稳定。随着冶金技术从小亚细亚传入巴尔干半岛,从此欧洲跨进了冶炼铜器的青铜时代,用牛耕地,用马骑乘,粮食随之增长。对威斯特发利亚墓葬出土物验证的结果表明,在青铜时代晚期,已经可以用不带麸皮的细粉发酵制作面包了。第一章欧亚大陆的远古文明信息靠着这些农艺作物,人类第一次有了可以播种、收获与储备的食物,逐渐使鱼猎和采集经济在人类生存要素中退居到越来越不重要的地步。最古老的人类群体,是围绕着这些地区一个一个地茁壮成长起来的。直到手工业开始重要到使它从锄耕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规模而专业化比之农业需要具备更多的科学知识的一个独立部门,于是有了城市生活、商品交换和文字;等这些条件都一一成熟起来,地球上便有了最早的文明中心。而这些文明中心,除了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几乎都发生在欧亚大陆最南部具有温湿气候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125年,欧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农田耕作逐渐使用铁器,传说来自希腊北方的多利亚部落重又回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公元前80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诞生了雅典和斯巴达那样强势的城邦。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陆续建立起许多城邦,从事海上贸易,在马赛、锡拉库司、那不勒斯和雅典之间建立了贸易网;并且借助腓尼基人的字母创立了希腊文,引领了希腊古风时期繁荣的城邦生活,迎来了希腊城邦时代(前500一前323年)享誉古今的希腊文化的兴旺发达。公元前480年希腊的酒会(阿卡提花瓶画)(二)黄河和长江两大农业区域东亚地区是与上述文明发生区有一定距离的古文明发生区,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古老文明中最大的一个土生文明。它最早诞生在中国的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地区,自公元前6000一前5000年起已可见到成熟的稻作文化和旱作文化。两条大河的源头虽然同样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旱作文化区域,但在它们奔向大海的低洼滩地以前,早已一南一北分道扬镳,各自进入了不同的农业区位,就已经注定了它们在文明进程中,实在是分处南北两大文明体系的客观事实。北方的黄河流域属于旱作文化区域,南方的长江流域则属于稻作文化区域。中国与欧洲文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流域面积有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的地势高于中、下游的东部地区,降雨量比东部少,接近温带草原气候。黄河中、下游在远古时代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黄河中游最大的特点是,呈区域性土壤母质的是黄土或黄土状土。黄土由于它的风成起因,和长期的干旱、半干旱的形成条件,土壤结构异常均匀、松散并有良好的透水性,但容易随风暴向东南方飞扬。在最近的2000年中,黄河每年挟带着黄土高原的16亿吨泥沙,奔向中下游和出海口。七八千年来,由于河流时常改道,黄河的出海口在北起永定河南至淮河间不断迁移,给沿境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利害往往平分秋色,只是越到后来,危害也与年俱增。在中游地区,野生植物驯化后最早被栽培的粮食作物是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粟(Setariaitalica)。世界六大粮食作物中,研究栽培作物起源的康多勒(A.deCaddle)和瓦维洛夫两人一致认为,粟和黍(Paicummillia-ceum)是原产中国北方的旱作粮食。2009年在河南新密李家沟发现了I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五六千处,每个类型的遗址,就是一处农业聚落区,大致从公元前6500一前3500年,相当于从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后期的农业遗址,都出土有成套的原始农具和手制或轮制的陶器,以及最早的旱作粮食粟和黍。粟在中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几千年来都是华北居民的主粮,可以春播和夏播。子粒黏性强的称糯粟(秫),黏性弱的称粳粟,可供食用和酿酒。古代文献常以“禾”、“稷”或“穀”相称。从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公元前6000一前2000年)的出土物,证明粟是当地的原生作物,栽培历史极久。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在1976一1978年发掘,提供了公元前6000多年以前中国北方业已栽培粟作食粮的证据,年代之久,比希腊史前遗址阿吉萨出土距今7950~6960年的粟和黍要早。这个遗址出土了1000多件石斧,发现了作为仓储的88个窖穴,其中长方形的有86个。每4个长方形窖穴,就有1个堆积粮食,形成一种制度。根据粮食堆积厚度计算,总共堆积的粟约有109立方米,折合重量约13.82万斤,由此推算出这一聚落的居民业已开垦了千亩以上的旱田。推测黄河流域栽培粟的历史大约在9000~10000年前已经展开,并非没有理由。那时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聚落居民,将粟当成主要的粮食加以栽培。进人公元前4000年以后,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普遍种粟,作为主粮,并且成批养猪,当作主要的家畜。周人郊祀农家的祖先后稷的乐章《诗·大雅·生民》,记述公元前三千纪末后稷任唐尧的农师时,已种植禾(小米)、荏菽(大豆)、麻(芝麻)、麦(大麦、小麦)、和(深色黄米)、秠(双穗黄米)、糜(深色小米)、芑(淡色小米),其中记述粟的品种就有三个,即禾、糜和芑。华北地区另外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黍,也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不耐霜,喜温暖,能抗旱,生长周期仅二月。子实分黏性与不黏,可以食用或酿酒,秆、茎、叶、种子则可做饲料。主要分三个类型:圆锥花序密,主穗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的是黍型,叫黍子;圆锥花序密,主穗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的是黍稷型,叫糜子;圆锥花序较疏,主穗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的是稷型,叫稷。可是古书上的“稷”,通常指的是粟。稷型的黍,习称黄米,是华北地区最早培育的黍。在讲述夏代农事的《夏小正》中,当时已···试读结束···...

    2022-08-22 历史 epub 历史研究epub

  • 《欧洲文明的进程》陈乐民,周弘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欧洲文明的进程》【作者】陈乐民,周弘著【页数】458【出版社】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07【ISBN号】978-7-5207-1560-7【价格】62.00【分类】文化史-欧洲【参考文献】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07.图书封面:文明的进程》内容提要:《欧洲文明的进程》是已故著名欧洲学专家陈乐民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通过本书,作者意图说明欧洲文明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并向外扩张的,从而探讨欧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内涵。在内容上,本书注重从文明史视角,长时段地观察欧洲,作者生动讲述了欧洲文明从5世纪到19世纪末的发展逻辑,显示出其独特的思想视角。本书附录《“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是作者关于欧洲文明研究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初版于1987年。作者认为,所谓欧洲观念,是“欧洲的”与“民族的”两重含义的交织。本书对于了解欧洲文明的演变路径以及“欧洲观念”的真实意涵,极具价值。《欧洲文明的进程》内容试读序言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关于文明写这本书的意图是想说明欧洲文明是在怎样的历史人文条件下成长、发展和向外扩张的,从而探讨欧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内涵,以作为加深了解我们自己的参照。今天的世界是越来越连成一片了,了解别人几乎是剖析自身的必要条件。文明的分类我们所说的“文明”不是那种宽泛无边、包罗万象的“文明”,我们也不想重述中外古今的各种学理定义和界说;而只着眼于与“社会进步”相联系的“文明”。衡量文明的程度、衡量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看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摆脱了野蛮和愚昧状态的社会,文明越进步,离野蛮和愚昧应当越远。同时,“文明”的品格应是进步的,向上的,朝向真善美的,代表事物向前迈进的趋向的。文明的尺度,就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尺度」鉴于此,我们把“文明”这一总概念区划为“物质文序言丨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001明”、“精神文明”和“功能性的文明”。“物质文明”顾名思义已可了然;“精神文明”则有历史文化生成的深层精神特征,例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思想等等,相当于德国意义的“文化”这一概念。①“功能性的文明”介乎两者之间,指的是属于上层建筑层面中的运行体制、机制等等带有“工具”性质、“手段”性质的文明,如现在我们习说的“企业管理”之类。文明在历史中的优胜劣汰每一特殊文明都是一定“群体”创造的,反映他们是怎样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于是就有了不同形态的文明。照汤因比的说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二十多种文明已经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长期历史中经过筛选淘汰而传衍下来的。那些已经“消逝”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现在都不能独立存在,有的已经成为“化石”了。然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都曾是有功之臣,如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于希腊文化的意义。文明,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各个民族文明之间自有了接触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文明在接触中,有的渐渐隐遁了,留下了生命力比较强①例如,康德认为“文明”是外在的、偏于物质的;而“文化”则是内在的、精神的。康德认为“外貌”属于“文明”范畴,见于“外表仪式”,而不见得反映精神已“道德化”了。20世纪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也有同样的解释。康德的意见参见《历史理性批判论文集X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页。002欧洲文明的进程壮的文明文明在融合中,有些东西被淘汰了,有些东西被吸收进其他文明中去,原来的文明可能会因而增加了新的因素,甚至悄悄地起了变化。文明不是死物件,是人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创造的,有人的能动性寓在其中。文明在推动社会进步,反过来社会的进步也推动文明,因此文明就必定有优胜劣汰。文明的传播文明既是人创造的,则必是可以传导的、可以传播的。不过,不同的文明,传导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说来,处于优势或强势地位的文明的影响便比较大,反之,影响力就比较小。比较能够反映自然规律因而能促进社会进步的,其流动性能便较强,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深远。这与一个民族的实力也应该是成正比的,因为实力强的民族易于使自己的文明传播出去。但是文明自身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是看它是否对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因此,一个单凭实力强大而不具进步的文明的“民族”或“群体”,它的落后的文明终归会被先进的文化所“吞噬”、所“同化”。如希腊衰亡了,它的文明并没有跟着衰亡,反而影响了征服者罗马人。日耳曼虽然统治了罗马,但却吸收了被征服者的文化,并从而形成了日耳曼-罗马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类似情况。如元继宋统、清承明绪,都采取了汉族的道统和学统。汉族的以儒道释三合一为主的文化传统本已束缚了历史的脚步,但较之蒙古、满等文明仍序言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003是比较先进的;所以,这些民族入主中原,很快便吸收了汉文化;甚至还在据地自立时的体制便已大体仿效汉制,如宋时的辽、金,入关立朝以前的满,等等。这就是说,一种文明的传播力量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以上是从文明发展史的大视角来看文明的,着重人类文明史的总方向。我们所说的“欧洲文明”对于这本书所讲的“欧洲文明”,我还想做如下三点说明:第一,所谓“欧洲文明”侧重在“西欧”文明。欧洲虽有希腊、罗马、基督教的共同文化源泉,但是最早进入现代的,是西欧。东欧的发展自古不同于西欧,它的文明处于西欧文明的“东缘”,兼有斯拉夫和小亚细亚的影响,虽在拜占庭时强盛一时,但越接近近代,与西欧的差距越明显拉大。希腊文化的影响泽及全欧;但它在西欧扎根以后反比在东欧根深叶茂。基督教也有类似情况,虽然都是基督教,但西欧的新旧两派与东方的东正教不同。西欧的民主法律制度是在罗马的影响下演变下来的,东罗马帝国却没有把东欧引上相同的道路。而且东欧屡为奥斯曼、俄罗斯所侵,民族国家没有像西欧那样普遍地成熟建立起来。19世纪末起更为大国争掠之地,以致在社会发展上明显异于也落后于004欧洲文明的进程西欧。第二,“欧洲文明”有它的共性,同时又同源异流。像上面说的,东西欧有差异,而即使在西欧之内和在东欧之内,文明也有民族的差异。法兰西文明、不列颠文明、日耳曼文明、意大利文明等等,各有特色。俄罗斯文明、罗马尼亚文明、南斯拉夫文明等等,各有分殊。匈牙利、波兰、捷克等等,地处东西交汇点,兼有各方的影响。而民族文明之中又可见许多“子”文明。总之,“欧洲文明”就其整合性可见宏观上的同(idetity),由此而产生“欧洲主义”。就其支脉的分殊性又可见微观的异(diverity),由此产生“民族主义”。所以,“欧洲文明”不是单一的,它是内含“认同中有多样”(diverityiidetity)和“多样中有认同”(idetityidiverity)的综合概念。因此,它对“外”是“欧洲主义”,而对内是“民族主义”。比如现在的“欧洲联盟”,就是“欧洲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第三,“欧洲文明”从发展趋势看,是通向“现代化”,并与“全球化”进程相联系的。“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从西欧肇始并以“地理大发现”作为起点的。“欧洲文明”最早进入近代,从16世纪至19世纪的几百年里走在最前面,并向四面八方扩张;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制度方面的经验,它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在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地区扩散,尤其是由于经济、科学和技术发明跨地区、跨民族的发展,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从欧洲开始,迅即扩序言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005及欧美,影响及于世界各地,从而把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地区卷进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概述的打破民族界限的“各民族在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正在全世界蔓延。从远古的“两希(希腊、希伯来)文明”到“欧洲文明”,到“欧美西方文明”,再到“全球文明”,其中势必含有各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矛盾与斗争;然而,世界各地都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使一种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交错并行,“现代化”必然地越来越迅速地不断改变人的时空观念。从文明史的观点看欧洲上面所说的,总括一句话,就是:文明首先应是人类为了求生存和生存得越来越好而创造的,所以文明的本质应是表现人类美好的东西。一个文明的社会与一个尚未摆脱野蛮和愚昧的社会的不同,是一个根本性的大区别。因此,先要看清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这个本质,这是前提。然后才看这“文明”在发展中“异化”了的东西。把“异化”的东西看作那事物的本身,概念就产生了混乱。·要认识西方文明或欧洲文明,先不要忙着预做“价值判断”,应该是先了解它“是什么”;做“价值判断”应在了解和认识它“是什么”之后。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在实践上无疑是完全正确的。间题是精华还是糟粕,不能以其是否适用于此民此土为根据。适用于我们的,固可006欧洲文明的进程···试读结束···...

    2022-08-22 陈乐民简历 陈乐民经典著作

  • 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美)雨宫健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作者】(美)雨宫健著【丛书名】古典文明译丛【页数】294【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ISBN号】978-7-100-17140-3【价格】45.00【分类】经济史-古希腊【参考文献】(美)雨宫健著.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图书封面: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内容提要:本书探讨了雅典经济的所有领域,包括公共财政、金融、手工业和商业,雨宫健在讨论了古代希腊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时,也讨论了雅典经济发展的伦理学背景。如此广泛的和详尽的考察在这一领域中是前所未有的。《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内容试读前言这本书一开始将会简要地介绍一下从迈锡尼时代到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明史,接着对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经济进行一番详细地描述,最后以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作为结束。对雅典经济的研究不仅本身十分有趣,而且对解决“原始派-现代派(rimitivit-moderit)”之争和“形式派-实质派(formalit-utativit)”之争会提供帮助。尽管概念不同,但这两对相反的看法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形式派”相信雅典的经济可以通过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说一效用最大化(utilitymaximizatio)和利润最大化(rofitmaximizatio)一进行分析,而“实质派”则认为必须用另一套不同类型的行为假说,诸如地位最大化(tatumaximizatio),取而代之。一个“形式派”很可能更接近一个“现代派”,一个“实质派”则很可能成为一个“原始派”,尽管并不一定如此。例如,一个相信即使现代的美国经济也不能使用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来加以解释的人,从现代美国经济的角度来看,既是一个“现代派”,也是一个“实质派”。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与雅典的经济相关,而且也与现代的经济相关,它将迫使我们对普通的经济学理论的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继韦伯(Weer)和波兰尼(Polayi)之后,芬利(Filey)提出,在古代希腊没有“独立的”经济;它被“嵌入”(emeded)在社会之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中。他把这种看法称为“实质主义”(utativim),因而把争论的重点从“原始派-现代派”转移到“实质派-形式派”上面。为了理解雅典的经济,我们需要研究其社会不同的侧面,诸如它的宗教、法律、制度和政治组织。这对于理解不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任何社会的经济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古代社会的经济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些社会中,经济“嵌入”的程度更深。对雅典的经济和社会的研究将会为我们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提供一个背景。不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赞美有加,同时,针对公元前4世纪出现在雅典的正在迅速成长中的市场经济,他们都对贪婪地攫取利润的行为持反对意见。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公正,而不是市场的均衡。他们都从“善”本身,xi而非那些可以带来快乐的东西中发现了价值。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的研究一他们的经济思想正是其伦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价值观进行重新思考。尤其是,它将有助于澄清那些赞成还是反对功利主义的有关争论,而功利主义正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伦理学基础。本书的章节要点如下:第1章历史这一章讲述的是从公元前1600年印欧人入侵到公元前322年雅典民主制度结束的希腊文明史,其中包括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尽管本书主要考察古典时代,但在结尾的部分还是提供了一个希腊化时代的简要年表。第2章社会和文化这一部分通过一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家,如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吕西阿斯、德摩斯梯尼以及悲剧和喜剧诗人,同时还包括前言一些评论者,如芬利、伊斯特林(Eaterlig)、缪尔(Muir)和多福尔(Dover),从探讨希腊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开始,然后扩展到对宗教、文学和大众道德的讨论。第3章雅典的民主制度第4章雅典的民主制度成功吗?这两章描述了雅典民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个国家又是如何经受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及马其顿的战争,直到公元前322年终结的。这种制度如何运作,有哪些特点?成功和失败的事例有哪些?同时还讨论了精英和大众之间的权力平衡问题。第5章“现代派-原始派”和“形式派-实质派”之争第6章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经济根据文献和铭文材料,我们发现,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拥有一个很大的货币和市场体系。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6章分别讨论了市场、农业、商业、公共财政、货币和银行。这些讨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那就是这个部分所提出的公元前4世纪雅典经济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开始于对阿提卡的人口和谷物产量的估算。从中推导出对谷物的进口量,以及雅典为了支付进口粮食的费用必须出口的货物量的一个估算。尽管对谷物产量的估算多种多样,但学者们还是一致认为,雅典必须依靠很大的一部分进口粮食来满足需要。不过,对于雅典是如何支付粮食进口费用的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芬利认为,这笔费用大多是用白银支付的。然而,最近的共识是,手工业品的出口占据了中心的部分。这后一种看法将在我提出的xii关于雅典经济的模式中得到佐证。这个模式的基本构成材料就是作为雅典经济的五个组成部分贫穷的农场主、富有的农场主、手工业和服务业、政府、对外贸易3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雅典经济的各个方面一农业、商业、公共财政等一都有很多专门的研究,但是,呈现出一个整体画面的综合研究却很少,这就是我在这本书中所要尝试的事情。学者们都害怕做出这样的尝试,因为他们不能够提出一种用来解释雅典经济的恰当的行为模式。我在本书中将要阐明的是,只要使用一系列简单的会计学等式,以及最低限度的行为和制度假说,就可以极大地推进我们对雅典经济整体画面的理解。第7章色诺芬的经济学色诺芬的《经济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苏格拉底和克里托布罗斯(Critoulo)之间的对话,二是苏格拉底和伊斯霍马库斯(Ichomacho)之间的对话。第一部分包含着一个非常具有原创性的价格理论。例如,一只长笛对于那些不会演奏的人来说不具有使用价值但它却具有市场价值;不过,如果把卖掉长笛得到的钱不道德地花掉了,那么它的市场价值也就失去了。第二个部分包括了一篇关于如何训练一个年轻的妻子掌握家庭管理的技艺和一篇关于农学的论文。色诺芬还有另外一篇名为《雅典的收入》的作品,对于如何重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雅典经济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其中包括通过给予外国定居者和商人以好处来发展比雷埃夫斯港的计划。另外一个建议就是增加对劳里昂银矿的投资。很显然,色诺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减少产量的原则和供给随利润发生变化的原则。第8章柏拉图的伦理学柏拉图的伦理学的基本特点是:1.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2.“善”和“快乐”是不同的。这两个方面都与功利主义存在着重大的不同。第一个特点意味着柏拉图相信,善的品质一旦通过教育形成,自然就会有善的行为。第二个命题出现在很多作品中,但最有4前言力的说明是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的伦理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是建立在其诸相理论的形而上学的坚实基础上。第9章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与柏拉图的伦理学基本相同,即使有人认为他更看重快乐。在他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关于“幸福”(eudaimoia)的理论不应该被错误地看作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希腊文中“幸福”一词与“善”而不是与“快乐”更为接近。亚里士多德相信,每种事物都有其恰当的功用,这种功用被充分发挥出来的状态被称为“阿瑞特”(arete)。例如,一只眼睛的“阿瑞特”就是能够很好地看见xiⅲi东西,一匹马的“阿瑞特”就是跑得很快。但是,十分有趣的是,一个人的“阿瑞特”并不只是完全像一个人,而是要努力超越人本身。因而,亚里士多德相信,“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像一个神”(theoria)。第10章柏拉图的经济学在《理想国》的第二卷,柏拉图解释了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起劳动分工的。他的劳动分工论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他们都一致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不同之处则在于,柏拉图说劳动分工是理性决策的结果,而斯密说它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在《法律篇》中,柏拉图用了很长的篇幅强调贪图钱财的害处。他还为他的理想国家制定了很多规则用以控制经济行为,比如个人财产的最高和最低限度,物价法规,禁止收取利息和赊卖,等等。第11章亚里士多德的经济学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的第五卷中,提出了他的富有争议的价格决定理论,被赋予了诸如功利主义理论、劳动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他似乎对公正价格的观念而不是对由非个人5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的市场决定的价格更感兴趣。毕竟第五卷的主要论题就是公正。亚里士多德对贪图钱财的责难与柏拉图一样强烈。在《政治学》的第一卷,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家庭管理”(oikoomike)的技艺,声称其目的就是努力获取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他强烈地告诫人们,不要试图获取超出需要的物品,他把后者称为“零售术”(kaelike)。亚里士多德憎恶零售术的获取财富的无限度,而家庭管理的技艺则被需求限制在一个自然的限度内。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零售术中最坏的一种形式就是有息借贷。众所周知,这种观念贯穿了整个中世纪。第12章功利主义正如边沁(Betham)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时所说的,功利主义是这样一种伦理理论,它认为一个行动的价值完全依据它所产生的效用、幸福和快乐(包括精神上的快乐)这些后果来衡量。边沁的目标就是使个体效用的社会总量得以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应该等同于自私。事实上,很多学者,比如罗尔斯(Rawl),都对这种理论提出了批评,因为它为了社会的福利而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的幸福。就像前面所讲,它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它仅仅考虑到一个行动的后果,而对做出这一行动的人的动机或其他的思想状态全然不顾,没有认识到效用伴随的价值观。xiv功利主义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个人被认为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去行动。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并不清楚他们是否真的这样去做了,更不用说他们是否应该这样去做。有一些经济学家,最明显的是阿玛蒂亚·森(AmartyaSe),就曾经批评这一理论,他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行动的基础与其说是效用的最大化,不如说是出于信仰或义务。这本书主要的目的是为大学本科生提供一个介绍性质的课本,也可以用作研究生的参考书。它的基础是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为在斯坦福6···试读结束···...

    2022-08-21 古希腊经济学家 古希腊 经济学理论

  • 《学校细节管理的执行力》林文明,王林发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学校细节管理的执行力》【作者】林文明,王林发著【丛书名】凤凰师轩行知工程校长领导力系列【页数】161【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06【ISBN号】7-5499-5963-1【分类】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研究【参考文献】林文明,王林发著.学校细节管理的执行力.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06.图书目录:文明、王林发著的《学校细节管理的执行力》从掌控执行力的重要之道、掌握执行力的四条“金规”、跳出执行力的误区、执行力的核心要素等九个方面详解名校长的执行之道,全方位诠释学校管理中的执行秘诀!《学校细节管理的执行力》内容试读第一章掌控执行力的重要之道不管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有执行力。执行力是各种计划、方案落实的根本保证,具备这一能力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当我们要完成某项任务时,如何发挥执行力的作用呢?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美丽钢城”这一主题,通过墙报、板报、专栏布告、内部刊物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卫”活动,同时要协调好新闻媒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创卫”中的宣传推动、监督和奥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务必使“创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职工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创卫”活动。3.实行“创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创卫”工作要坚持实行“块块负责,条条保证,条块结合,综合整治”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责任单位要明确各自“创卫”工作的责任、目标、要求。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创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4.加强“创卫”工作的检查、督促。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形成密切配合、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创卫”工作格局,建立有效的跟踪督查机制,定期组织阶段性检查,着力解决“创卫”工作中不落实、不作为的突出问题。将“创卫”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和宣传,并通报表扬;对因领导不力、工作不扎实、进展缓慢而影响“创卫”大局的单位要在全市卫生系统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把“创卫”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林文明看完方案后久久不语,他明白这种举全市之力搞的“创卫”意味着什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林文明刚刚到任,很多情况还都不熟学悉,于是就把“创卫”任务交给副校长负责。细节副校长看了看通知,随即就把任务交给体卫处主任。检查日期渐近,理但学校“创卫”工作还没有动静,林文明觉得很奇怪,找来副校长了解情况。副校长说已经交代给体卫处主任了,事情应该已有安排。林文明暗叫不妙,他马上把体卫处、总务处、政教处和团委的负责人全部找来开会,明确各个场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并让他们把工作进度直接向他汇报。但6···试读结束···...

    2022-08-18 执行力强怎么表达 执行力是一种能力

  • 文明远扬:文化走出去内容、形式和途径创新》王春林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明远扬:文化走出去内容、形式和途径创新》【作者】王春林著【页数】205【出版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11【ISBN号】978-7-5136-5634-4【价格】58.00【分类】文化交流-研究-中国【参考文献】王春林著.文明远扬:文化走出去内容、形式和途径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11.图书封面:文明远扬:文化走出去内容、形式和途径创新》内容提要:...

    2022-07-28 epub电子书下载 epub电子书资源网

  • 《东方的文明 下》(法)勒内·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东方的文明下》【作者】(法)勒内·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页数】832【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5【ISBN号】7-100-13058-5【价格】75.00【分类】东方学-东方文化【参考文献】(法)勒内·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东方的文明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5.图书目录:文明下》内容提要:《东方的文明》是法国著名东方学家雷奈·格鲁塞的代表作之一。分别为“近东与中东的文明”“印度的文明”“中国的文明”“日本的文明”的四卷本从1929年起陆续问世。由于其线索明晰、资料翔实、插图丰富、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在东西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很快就被译成英文出版,成为世界东方学的必读书之一。...

    2022-07-27

  • 《历史》(古希腊)希罗多德著;谭爽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作者】(古希腊)希罗多德著;谭爽译【丛书名】旷世名典【页数】695【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ISBN号】7-80146-290-4【价格】5800(全套)【分类】古希腊-历史历史-古希腊【参考文献】(古希腊)希罗多德著;谭爽译.历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历史》内容提要:《历史》内容试读历史〔古希腊〕希罗多德著谭爽译i中国社会出版社WORLDCLASSICS目录导读…(5)第一卷…(9)第二卷(115)第三卷(200)历第四卷(274)第五卷(355)第六卷(414)第七卷…(476)第八卷…(578)史第九卷…(639)3···试读结束···...

    2022-07-23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古希腊神话人物

  • 文明的故事·理想国经典馆(全11卷,精装共15册)高清版PDF【价值1500】

    文明的故事·民国经典介绍:《文明传说》11卷目录【第一卷《东方的遗产》】部文明基础第二章文明经济状况第三章文明政治状况第四章文明伦理状况第五章文明心理状况第六章史前文明第二部分“埃及和近东篇”苏美尔第二章第三章埃及第三章巴比伦第四章亚述第五章混合国家第六章犹太教第七章波斯第三部分印度和南亚章节印度的起源第2章佛陀第3章从亚历山大到奥朗则布第4章第8章“印度的艺术第9章”基督教结论第4卷中国与远东篇哲学家时代第2篇诗人时代第3篇艺术家时代第4篇人民与国家第5篇道德基础第8篇:古代日本的思想与艺术第9篇:日本的新面貌第一卷附录:插图【第二卷《希腊生活》】事工希腊的崛起第2章克里特岛第3章阿伽门农之前第3章英雄时代第4章斯巴达第5章雅典第6章大迁徙第7章西方的希腊人第8章希腊诸神第九章早期的共同文化希腊第10章为自由而战第二部分希腊的黄金时代第二章伯里克利的实验与民主第二章雅典的工作和财富第三章雅典人的道德和习俗第四章伯里克利时代的希腊艺术​​第五章思想进化6哲学与宗教的冲突第7章黄金时代的文学第8章希腊的自我毁灭第三部分希腊的没落第二章菲利普国王第二章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学和艺术第三章哲学的全盛期第四章亚历山大第五章希腊和马其顿第六章大希腊和东方第七章埃及和西方世界第8章书籍第9章传播的艺术第10章希腊科学第11章哲学的提交第12章罗马的到来结论希腊的文化遗产第二卷附录:插图【第三卷《凯撒与基督》】凯撒时代部委伊特鲁里亚序曲(公元前800年-公元前508年)第2章争取民主的斗争(公元前508年-公元前264年)第3章汉尼拔反对罗马(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第4章斯多葛罗马(508BC-202BC)第5章希腊的没落和衰落(201BC-146BC)第6章农民的起义(145BC-78BC)第7章寡头的反应(77-60BC)第8章文学期间革命(公元前145-30年)第9章凯撒(公元前100-44年)第10章安东尼(公元前44年)-前30名)奥古斯都时代第二章奥古斯都的政治权力(30BC-AD14)第2章黄金时代(30BC-AD18)第3章绝对君主制的另一面(14-96)第2章4白银时代(14-96)第5章成长中的罗马(14-96)第6章罗马及其艺术(30BC-AD96)第7章享乐主义的罗马(BC30-AD96)第8章罗马法(146BC-AD192)第9章哲学家和皇帝(96-180)第10章2世纪的生活和思想(96-192)第3部分基督时代第2章意大利第2章文明第3章罗马和希腊第4章希腊文化的复兴第5章罗马和犹太(公元前132年-公元135年)第6章耶稣(公元前4年—公元30年)第7章使徒(30-95)第8章教会的成长(96-305)第9章帝国的没落(193-305)第10章基督教的胜利(306-325)结语罗马没落的原因/罗马人的成就第三卷附录:插图【第四卷《信仰的时代》第一卷】拜占庭、伊斯兰和犹太文明系第4章叛教者朱利安(332-363)第2章野蛮人的胜利(325-476)第3章基督教的演变(364-451)第4章逐渐形成的欧洲(325-529)第5章查士丁尼(527-565)第6章拜占庭帝国的文明(326-565)第7章波斯人(224-641)第8章穆罕默德(570-632)第7章9古兰经第10章剑伊斯兰教(632-1058)第11章伊斯兰景观(628-1058)第12章东方伊斯兰教的思想和艺术(632-1058)第13章西方伊斯兰教(641-1086)第14章伊斯兰教的兴衰(1058-1258)第15章塔木德第16章中世纪犹太人(565-1300)第17章犹太人的思想(500-1300)第二黑暗时代和十字军东征第2章拜占庭世界(565-1095)第2章西方的没落(566-1066)第3章诺曼人的崛起(566-1066)第4章战斗的基督教(529—第1085章)第4卷附录:第1卷插图【第四卷《信仰的时代》第二册】第五章封建和骑士精神(600-1200)第六章十字军东征(1095-1291)第七章经济革命(1066-1300)第八章欧洲复兴(1095-1300)九章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1057-第1308章)第三章基督教文明罗马天主教(1095-1294)第二章早期宗教裁判所(1000-1300)第三章僧侣和苦行僧(1095-1300)第四章基督教道德和道德礼仪(700-1300)第五章恢复艺术(1095-1300)第6章哥特式建筑的兴起(1095-1300)第7章中世纪音乐(326-1300)第8章知识的传播(1000--1300)第9章阿伯拉尔(1079-1142)第10章理性探究(1120-1308)第11章基督教科学(1095-1300)第12章浪漫时代(1100-1300)10但丁三章(1265-1321)结论:中世纪的遗产(1265-1321)第四卷附录:第二卷插图【第五卷“文艺复兴”】部分文艺复兴章节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时代(1304-1375)第二章阿维尼翁教皇(1309-1377)第三章美第奇的崛起(1378-1464)第四章黄金时代(1464-1492))第5章萨沃纳罗拉和共和国(1492-1534)第二部分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二章米兰第二章莱昂纳多(1452-1519)第三章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第四章曼图亚(1378-1540)第五章费拉拉(1378-1534)第六章威尼斯王国(1378-1534))第7章艾米丽和前哨(1378-1534)第8章那不勒斯王国(1378-1534)第三部分罗马文艺复兴章节教会的危机(1378-1447)第二章罗马文艺复兴(1447-1492)第三章博吉亚家族(1492-1503)第四章朱利叶斯二世(1503-1513)章V狮子座X(1513-1521)第四部分:文艺复兴的衰落章节:知识革命(1300-1534)第二章:道德的解放(1300-1534)第三章:政治的崩溃(1494-1534)第四章:威尼斯的暮光之城(1534--1576)第五章文艺复兴的没落(1534-1576)第五卷附录:插图【宗教改革第六卷,第一卷】从威克里夫到路德罗马天主教会的事工(1300-1517年)第2章英格兰:威克里夫、乔叟和大起义(1308-1400年)第3章法国围城(1300-1461年)第4章法国复兴(1453年)-1515)第5章15世纪的英格兰(1399-1509)第6章勃艮第的插曲(1363-1515)第7章中世纪欧洲(1300-1460)第8章西斯拉夫人(1300-1517)第9章奥斯曼帝国(1300-1516)第10章葡萄牙的商业革命(1300-1517)第11章西班牙(1300-1517)第12章知识的发展(1300-1517)第13章征服海洋(1492-1517)第13章14先驱伊拉斯谟(1469-1517)第15章路德前夜的德国(宗教改革)(1453-1517)第二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517-1524)第二章社会革命(1522-1536)第三章慈运理:瑞士的宗教改革(1477-1531)第四章路德和伊拉斯谟(1517-1536)第六卷附录:第一卷插图【宗教改革第六卷,第二部分】第5章宗教战争(1525-1560)第6章加尔文和他的人民(1509-1564)第7章弗朗索瓦一世和法国宗教改革(1515-1559)第8章亨利八世和红军衣沃尔西(1509-1529)第九章亨利八世和摩尔(1529-1535)第十章亨利八世和修道院(1535-1547)第十一章爱德华六世和玛丽都铎(1547-1558)第十二章从罗伯特布鲁斯到约翰诺克斯(1300-1561))第十三章改革的推进(1517—1560)第三次宗教改革的后果第2章俄罗斯的统一(1300-1584)第2章穆斯林的礼物(1258-1520)第2章苏莱曼大帝(1520-1566)第4章犹太人(1300--1564))第五章人民生活(1517-1564)第六章音乐(1300-1564)第七章拉伯雷时代的文学(1517-1564)第八章霍尔拜因时代的艺术(1517-1564))第九章科学在哥白尼时代(1517-1565)第10章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1517-1565)第11章教皇和议会(1517-1565)结论文艺复兴、改革和启蒙第6卷附录:第2卷插图【第七卷“理性时代开始”】理性的觉醒第2章大王后(1558-1603)第2章欢乐的英格兰(1558-1625)第3章潘恩斜坡(1558-1603)第4章莎士比亚(1564-1616)第5章玛丽皇后苏格兰人(1542-1587)第6章詹姆斯六世和詹姆斯一世第7章召唤理性(1558-1649)第8章革命(1625-1649)第二部分理性与信仰第二章意大利(1564-1648)第二章西班牙的兴衰(1556-1665)第三章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1556-1665)第四章西班牙艺术的黄金时代(1556—1682)第五章法兰西之争(1559-1574)第六章亨利四世(1553-1610)第七章黎塞留(1585-1642)第八章法兰西战争(1559-1643)理性的第三章荷兰叛乱(1555-1648)第二章从鲁本斯到伦勃朗(1555-1660)第三章北方的崛起(1559-1648)第四章伊斯兰教的挑战(1566)-1648)第5章帝国的世界末日(1564-1648)第6章伽利略时代的科学(1558-1648)第7章哲学的重生(1564-1648)第七卷附录:插图【第八卷《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与法国章节旭日初升(1643-1684)第二章信仰的考验(1643-1715)第三章国王与艺术(1643-1715)第四章莫里哀(1622-1673)第五章法国古典文学的全盛时期(1643-1715)第六章荷兰的悲剧(1649-1715)第七章全盛时期的没落英格兰和大陆的第二次革命和改革章克伦威尔(1649-1660)第二章弥尔顿(1608-1674)第三章恢复(1660-1685)第四章光荣革命(1685-1714)第五章新闻自由第六章波罗的海之争(1648-1721)第七章彼得大帝(1698-1725)第八章变化中的帝国(1648-1715)第九章休闲南方(1648-1715)第十章封锁中的犹太人(1564-第1715章第三部分:知识探索第2章从迷信到学术(1648-1715)第2章寻找科学(1648-1715)第3章艾萨克牛顿(1642-1727)第4章英国哲学(1648-1715)第5章法国的信仰和理性(1648-1715)第六章斯宾诺莎(1632-1677)第七章莱布尼茨(1646-1716)第8卷附录:插图【伏尔泰9伏尔泰时代】部伏尔泰和英格兰章法国:摄政(1715-1723)第二章人民(1714-1756)第三章统治者第四章宗教和哲学第五章文学和戏剧(1714-1756)第六章艺术和音乐(1714)-1756)第二部分伏尔泰时代的大陆第二章人民与国家第二章道德和习俗第三章对美的崇拜第四章心灵的成就第五章伏尔泰在法国第六章巴赫和德国(1715-1756)第七章腓特烈大帝和玛丽亚特蕾莎第八章瑞士和伏尔泰(1715-1758)伏尔泰的思想与宗教的冲突第3章学者第2章科学进展(1715-1789)第3章医学(1715-1789)第4章无神论者(1730-1751)第5章狄德罗和百科全书(1713-1768)第6刻面狄德罗(1758-1773)第7章扩张运动(1758-1774)第8章伏尔泰和基督教(1734-1778)9哲学家的胜利(1715-1789)第9卷附录:插图【第十卷《卢梭与革命》第一卷】卢梭与法国章流浪者卢梭(1712-1756)第二章“七年战争”(1756-1763)第三章国家命运第四章生活艺术第五章尔泰(1758-1778))第六章浪漫主义作家卢梭(1756-1762)第七章哲学家卢梭第八章卢梭的流浪生活(1762-1767)第二部分卢梭时代的南欧第二章肥沃的意大利(1715-1759)第二章葡萄牙和庞巴尔(1706-1782)第三章西班牙和启蒙运动(1700-1788)第四章再见!意大利!(1760-1789)第五章奥地利启蒙运动(1756-1790)第六章音乐改革第七章莫扎特第三部分卢梭时代伊斯兰教(1715-1796)的宗教章节第二章俄罗斯插曲(1725-1762)第三章凯瑟琳大帝(1762-1796)第10卷附录:第1卷插图【第10卷“卢梭与革命”,第2卷】第四章波兰的洗劫(1715-1795)第五章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德国(1756-1786)第六章康德(1724-1804)第七章魏玛之路(1733-1787)第八章魏玛的繁荣(1775-1805)第9章歌德晚年(1805-1832)第10章犹太人(1715-1789)第11章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第四部分:卢梭时代的英国人第2章工业革命第2章政治(1756-1792)第3章英国人(1756-1789)第4章雷诺兹时代(1756-1790)第5章英格兰的邻居(1756-1789)第6章文学风景(1756-1789)第7章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第8章之后的荣耀(1774-1783)第9章死亡与哲学家(1774-1780)第1章10光明之夜(1774-1789)第11章法国大革命分析(1774-1789)第12章政治动荡(1783-1789)第10卷附录:第2卷插图【第十一卷《拿破仑时代》第一部】法国大革命部第一章革命背景(1774-1789)第二章国民议会(1789.5.4-1791.9.30)第三章立法议会(1791.10.1-1792.9.20)第四章国民大会(1792.9).21—1795.10.26)第五章监督政府(1795.11.2—1799.11.9)第六章大革命下的生活(1789—1799)第二部分法国大革命与英国第二章英国忙碌第二章英国生活第三章英国艺术第四章英国科学第五章英国哲学第六章文学转型第七章湖畔诗人(1770-1850)第8章反叛诗人(1788-1824)第9章英格兰的邻居(1789-1815)第10章彼得、纳尔逊和拿破仑(1789-1812)第三部分拿破仑和大陆第二章伊比利亚半岛第二章意大利及其征服者(1789-1813)第三章奥地利(1780-1812)第四章贝多芬(1770-1827)第11卷附录:第1卷插图【第十一卷《拿破仑时代》第二部】第5章日耳曼和拿破仑(1786-1811)第6章日耳曼民族(1789-1812)第7章日耳曼文学(1789-1815)第8章德国哲学(1789-1815)第9章大陆边缘国家(1789-1812)第10章俄罗斯(1796-1812)第四章拿破仑兴衰第四章行政政府(1799.11.11-1804.5.18)第二章新帝国(1804-1807)第三章广阔领域(1807-1811)第四章拿破仑的人第五章法国拿破仑时代(1800-1815)第6章拿破仑与艺术第7章反对拿破仑的文学第8章拿破仑时代的科学与哲学第9章远征莫斯科(1811-1812)第10章厄尔巴岛(1813-1814)第1章十一滑铁卢(1814-1815)第十二章圣赫勒拿第十二章结束第十四章概要(1815-1840)结论历史教训第2章地球与历史第3章生物学与历史第4章种族与历史第5章性格与历史第6章道德与历史第7章宗教与历史第8章经济学第9章社会主义与历史第10章政府与历史第11章战争与历史第12章成长与衰落第13章真的有进步吗?第11卷附录:第2卷插图h3.Jz52_dowox{order-left:5xolid##0084ffackgroud-color:#color:#000000}.ot_hide_ox{ackgroud:oe重复滚动00#order:1xdahed##0084ffcolor:#000000}.ot_hide_ox.ot-ecret{color:##0084ff}.ot_hide_ox.detaila{color:##0084ff}.ot_hide_oxiut[tye=umit]{ackgroud:##0084ff}/*CSS文档*/隐藏下载地址本资源易调和,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完全免费)验证码:请关注“电脑狂人”公众号,回复关键字“验证码”获取验证码。【注意】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电脑狂人”或扫描微信右侧二维码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请小斌喝可乐支付宝奖励微信打赏-->...

    2022-05-19 拿破仑与罗马王 拿破仑 罗马帝国

  • 文明的记忆孔庙pdf高清扫描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文明的记忆孔庙df,作者是王进文。文庙是集祭祀、教育、交流、交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从传播空间论的角度看,文庙是人类的延伸,是仪式的媒介,是教育的领域,承担着教育世界、传承文明的重任。文明的记忆孔庙df预览夫子庙的保护与修复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保护修复方案,2015年,曲阜市文物局按照分阶段、分批的原则,分阶段、稳妥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夫子庙内的石刻。用于修复的低且具有代表性的100块石碑。自2015年3月20日开工以来,已完成57处碑刻保护修复任务。夫子庙的教育意义曲阜文庙不仅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承孔子思想、传播文化教育的学校。庙学合一的制度,结合了文庙和学校的功能。学校里建有寺庙。学生在这里学习文化礼仪的同时,也传播了儒家的儒家思想。文庙建筑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也蕴含着儒家学制和古代教育的痕迹。《礼记》:“立书生,必立于先圣先师。”在“舍弃一切学派,唯独尊儒”之后,儒学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也被奉为第一圣人、第一老师。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下诏命全国各县拜孔子。至此,在学校庙宇祭祀孔子已成为全国性的礼制。后来,唐高祖下令在“四时祭”中分别设立周公和孔庙;唐太宗时期,“天下诸家皆立周公孔庙”;孔子”,文庙与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夫子庙的历史价值曲阜文庙发展的2000个春秋时期,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文庙发展史留下的丰富文物和完整资料,为我们研究文庙的历史、建筑和文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文庙的建设和祭祀活动的研究和探讨,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政治经济发展,可以对它的演变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2022-05-15 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的介绍

  • 海洋与文明电子书免费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海洋与文明df电子书是作者根据世界地图上各板块与海洋的联系编写而成的。法学、人文思想等研究。文章目录第1章到海洋第2章:古埃及的河流和海洋第三章一般时代的航海活动第4章PaiNikia、希腊人和地中海第5章泰格湖、罗马和地中海第6章追逐季风第7章东方大陆和群岛第8章中世纪地中海第9章维京时代的北欧第十章海上丝绸之路第11章中国出海粉丝第12章中世纪地中海和欧洲第13章亚洲海洋的黄金时代第14章世界相连第十五章全球贸易的诞生第16章欧洲扩张时代的国家和海迷第17章北欧的崛起第18章“时空湮灭”第19章蒸汽和钢铁时代的海上力量第20章1950年代以来的海迷世界海洋与文明df内容介绍《海洋与文明》是一部跨界、跨学科的历史著作,着眼于各大洲之间的海洋联系,揭示了重要的跨文化影响和变化。虽然书中不乏帝国、王国和城邦的故事,但沿海地区和海上航线也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不仅可以交流商品,还可以交流语言、思想和宗教,接触其他地区的商业、法律、美学甚至食物。海洋与文明df集锦世界各地的水手都知道,海洋是无情的敌人,应该敬畏而不是征服。孔子在《论语》中说:“四海皆兄弟。”正如本书所展示的,如果我们分享的全球海洋历史有什么可以教给我们的,那就是这个简单的真理。...

    2022-05-13 海洋地中海乐高游轮 海洋地中海余波强风铃小帆船

  • 那些消失的文明pdf电子书|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失落的文明df是由UiveralScieceMagazie出版的考古学书籍。这本电子书共有145页。内容讲述了哈拉帕的考古工作,寻找古人类仅存的物品和文化。那些正在消失的文明df执行摘要《万能科学(考古特刊)》讲述了19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挖掘消失多年的古城,考古学家称之为哈拉帕的故事。在挖掘的最初几个季节,我和我的同事们多次目睹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集市,却没有意识到它们对研究古印度河文明的意义。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村民每年都会前往较大的城镇。那些消失的文明df目录预览亚洲体验拉帕:五年前的奢华之都那巴达古城的生死沼泽之王夏皮尔:王者之战,堕落之王之战《霍比特人》改写人类进化史欧洲冰人奥兹传奇史前马耳他的死亡崇拜塔霍尤克的男人和女人西部食人族还原一千年前的古希腊电脑美洲兰巴耶克:鲜为人知的“黄金文明”阿兹特克帝国的平民故事史前墨西哥的水传说森林中失落之城的亚马逊特奥蒂瓦坎:失落的文明非洲“祈雨”的精神图腾古埃及太津巴布韦:所罗门王的宝库?330万岁地球上最年长的孩子那些失落文明的精彩内容df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村民们每年都会前往较大的城镇参加当地人所说的“桑”(市场)节,音乐家、艺人和马戏团表演各种节目,还有商人和小贩兜售商品.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女性向专业朝圣者献上祭品,以便她们日后向“苏菲派”的圣人SakhiSarwar表达敬意,祈求一个健康的孩子,最好是男孩。在一天快结束的时候,这些神圣的步行者,连同他们的各种世俗追随者,沿着当地历史悠久的贸易路线驾驶驴车,步行到下一个城镇。...

    2022-05-13 哈拉帕文明消失 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

  • 自由的文化:古希腊与欧洲的起源pdf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自由的文化:古希腊和欧洲的起源df作者:ChritiaMeyer,为什么古希腊文明被视为现代文明的基础,它的特别之处,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来本书寻找答案。自由文化:古希腊和欧洲的起源df预览“自由文化:古希腊和欧洲的起源”的一部分1、非常不寻常的情况一:古代对中世纪和现代欧洲的影响2、自由的挑战3、极不寻常的情况二:中、现代文化形成的早期条件4、欧洲大陆的构成5、希腊人和波斯人I:自由与统治-阿托萨的梦想6、古代欧洲和亚洲7、古代是欧洲的史前或早期历史8、迈锡尼文明后的新起点:希腊文字的起源9。时代的黎明:公元前8世纪10。希腊人与东方的关系11.殖民运动12.荷马和赫西奥德13.神与祭司14、危机与联盟:公元前7至6世纪15、城邦个人主义和泛希腊背景:竞争的冲动关于“自由文化:古希腊和欧洲的起源”的作者ChritiaMeyer,慕尼黑大学古代史名誉教授,德国历史学家协会前主席,德国语言文学学院前院长,德国格林兄弟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雄狮科学与艺术勋章,Gojige科学院Lichteerg奖章。他还是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挪威科学院和雅典科学院的成员。着有《凯撒》、《从雅典到奥斯威辛》、《被遗忘的命令和不可或缺的记忆》等著作。“自由文化:古希腊和欧洲的起源”简介当我们思考欧洲的起源时,为什么我们应该将古希腊视为其现代文明的基础?古希腊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经历或挑战让他们如此特别?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自由文化是在古希腊而不是其他地方孕育出来的?在这本书中,当代欧洲进军古典世界的*卓越权利*之一,克里斯蒂安?迈耶踏上了一段迷人的旅程,通过对古希腊文明及其对手的广泛思考,从艺术到哲学,从政治到战争,寻找答案。而这部精心构思的杰作是他毕生研究古希腊文化的结晶。...

    2022-05-13 古希腊雅典罗马的关系 古希腊雅典卫城

  • 犹太文明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犹太文明df是S.N.的一本书。艾森施塔特,副标题:《比较视角下的犹太历史》,以文明的视角看待犹太教,详细介绍了19世纪的犹太民族运动以及与其他当代文明的比较。关于犹太文明的作者S.N.艾森施塔特(S.N.Eietadt,1923-2010),世界著名的以色列社会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代表,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苏黎世大学、希伯来大学。1988年获巴伦奖,1994年获马普社会科学奖,2006年获霍尔伯格奖。艾森施塔特曾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一生学术研究的哲学:“我试图理解伟大文明的历史......试图了解这些文明的主要动力以及它们如何成为现代文化的现代模型。”主要著作有《帝国的政治制度》、《现代化:社会的分析与分层》、《政治社会学》、《社会的分析与分层》、《传统、变革、现代性》、《日本文明:比较视角》、《革命与社会转型:文明比较研究》等。犹太文明目录第1章作为文明史的犹太历史第二章:犹太文明独特性的历史比较视角第三章:跨文明视域下犹太人散居地犹太文明的基本主题与制度形成第四章:中世纪犹太文明框架的瓦解与犹太人融入欧洲社会第5章犹太人融入美国社会第六章现代犹太民族运动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第7章以色列社会的形成与转型第8章美国和以色列:比较分析的尝试第9章结论性观察:现代和当代犹太人的经验犹太文明读者评论可能是因为本系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措辞比较抽象,每一章的译者不同,水平也不同,导致对本书的理解参差不齐;动荡的历史,从文明的角度,理解犹太人的“散居”。读完,收获颇多,但总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普遍因素之间的紧张关系促使这些社会和运动强烈和消极地强调原始因素在犹太人集体身份中的中心地位,这种强调与原则上否认犹太人融入现代国家的可能性是相辅相成的。-状态。”这段历史原本以为作者会专注于写作,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各个时期的内容篇幅有限。...

    2022-05-13

  • 《土家族民间诊疗特色》黄惠勇,肖文明主编;雷明盛,何军锋,李继红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土家族民间诊疗特色》【作者】黄惠勇,肖文明主编;雷明盛,何军锋,李继红副主编【页数】235【出版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5【ISBN号】978-7-5357-8064-5【价格】32.00【分类】土家族-民族医学【参考文献】黄惠勇,肖文明主编;雷明盛,何军锋,李继红副主编.土家族民间诊疗特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5.图书目录:

    2022-05-10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