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交通票务》王耕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11-20 12:14:33  0 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图书

图书名称:《旅游交通票务》

【作 者】王耕主编
【丛书名】福建省高职高专旅游大类规划教材
【页 数】 198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2011.08
【ISBN号】978-7-5615-3905-7
【价 格】23.00
【分 类】旅游业-交通运输-旅客运输-运价-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参考文献】 王耕主编. 旅游交通票务.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旅游交通票务》内容提要:

本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结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实践共同进行。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交通票务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旅游交通票务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区域旅游的功能分区;了解与旅游交通票务相关的保障体系;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旅游交通票务》内容试读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运输的种类、作用,熟悉运输业的生产特点;掌握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及管内运输的特点。

第一节运输的种类

运输是人与物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位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人与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无所不在,然而并不是人与物的所有位移都属于交通运输的范畴。比如输电、输水、供气、供暖、电信传输,这些物质的位移并不是由我们通常所指的交通运输工具来完成的,所以,我们不把它们纳人交通运输的范畴。又如人们在家里、工作单位和各种室内的移动,人们的文体活动(跑步、游泳等),也不属于交通运输。有一些改作其他用途的运输设备,其本身已成为主要的附属物,例如消防车、吊车、电视转播车、洒水车、抢险救援车等,由它们行驶所发生的人与物的位移,已成为完成某种特定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也不属于一般的交通运输范畴。

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人类,首先学会了利用牲畜骑乘和驮运货物,学会了利用水的浮力和风力进行运输,学会了利用带轮子的车辆,并用牲畜加以拖拽。所有这些运输技术的进步,都使得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提高了人与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的能力。近代以后,机械运输开始出现,不但运输技术得以发展,运输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得以增加,而且运输的领域也随之扩大。

由于交通运输涉及范围很广,因此,运输活动有很多层次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从运输对象来看,可以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从完成运输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自有运输和公共运输;从营业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公营运输和私营运输;从运输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市内运输、城市间运输和乡村运输等,还有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之分;从生产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从运输方式来看,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

2

旅游交通票务

尽管这些分类的角度和标准不同,但它们的内容却是互相交叉的。

我们主要讨论最后一种即按运输方式的分类,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所构成的现代运输,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线路,由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一)运输能力大

机车的功率可达数千千瓦,牵引货物列车的载重量多在几千吨,京沪、京广等干线已开行5000吨列车,大秦线的运煤重载列车已达万吨。我国单线铁路单方向最大年货物运输能力达到1800万吨,一般双线达到5500万吨以上,大秦双线铁路单方向设计年运输能力为1亿吨。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每天开行客车200多对,年输送旅客1亿多人次。

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一120km长的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这条最高运行时速350km的铁路,将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紧紧相连。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是2010年继郑西高铁、沪宁高铁之后开通的又一条时速380km标准的高速铁路。至此,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31km,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

(二)运输速度快

我国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500km/h,货车的速度达80~100km/h。

(三)运输成本低

高速铁路能耗大约是大巴的1/3、小轿车的1/6,铁路运输成本为汽车运输成本的1/11。相对于公路建设来看,铁路建设占地较少。

(四)准时、安全、可靠

铁路运输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不间断地连续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最准时的。同时,铁路运输有可靠的行车安全设施和安全保障的规章制度,所以能做到安全可靠。

(五)投资大,金属消耗量多

铁路运输的缺点是投资大、金属消耗量多。目前,我国修建单线铁路每公里造价在300万~700万元之间,每公里消耗钢材等金属150~200吨。铁路建设周期长,一条干线

一般要建设5~10年。

此外,铁路运输受既有轨道限制,常需靠其他运输方式进行客货的集散。

3

第一章绪论

e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主要指汽车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目前,中国的公路运输还包括大量的拖拉机、其他机动车和人力、畜力车的运输活动。汽车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一)灵活性强

公路可以延伸到陆地的每个角落,可以实现“随叫随到”、“从门到门、送客到家”,避免运输中的换车倒装,且可为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集散客货。

(二)适应性强

汽车既可适应高速公路的高等级路面,又可克服道路条件较差的困难,深入广大地区,适应多方面的需求。

(三)运输速度快

公路运送速度一般可达50km/h以上。高速公路上的运送速度一般超过100km/h。

(四)能耗和运输成本较高

公路运输的缺点是能耗和运输成本较高,一般不宜运输大宗而长距离的货物。公路运输安全性和客运舒适性较差,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修建公路占地较多。

公路运输是发展较快的一种运输方式。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先后建成了比较发达的全国公路网,汽车工业也迅速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运输系统。目前,货车最大运载量已达230吨;卧铺客车大量开行,实现了客运的昼夜不间断运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公路运输自身在技术上的不足。公路运输是铁路运输强大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客运上。目前,无论是客运人数还是客运周转量,公路运输都大大超过铁路,并占到全国总量的一半。

三、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是利用船舶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河流、湖泊、海洋运输游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水上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一)运输能力大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一支大型内河拖驳船队的载重量已超过万吨。美国最大的顶推驳船已超过4万吨。在海上,最大的油轮载重量达50万吨。同时,船舶货仓容量大,可运载体积大的货物。

4

旅游交通票务

(二)运输成本低

水运的航道主要是利用天然河、湖、海,除建设港口、购置船舶外,海上航道几乎无须投资,整治河道也比修建铁路投资少。通常整治1k航道的投资只需要几万到几十万元,而且内河航道的建设还可以与兴修水利和修建水电站相结合,取得综合经济效益。我国沿海水运运输的成本只为铁路运输成本的2/5,在美国这个比例仅为1/8;长江干线运输成本为铁路运输的84%,而美国密西西比河干流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成本的1/31/4.

(三)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运输布局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水上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有时河流的走向与货流的走向不完全一致;内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节影响较大,难以保证全年通航;水运机动性差,常需要其他运输方式集散客货。另外,水运速度慢,海船一般只有25~27km/h,内河航行的速度更慢。水上运输适合运送大宗、大件和笨重的货物。在货物运输上,水上运输是铁路运输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其货物周转量已超过铁路运输而雄居全国第一。

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用飞机运送旅客、货物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一)速度快

这是航空运输的最大优点。美国生产的波音747客机,飞行速度达950km/h,一般民航飞机也达500~800km/h。

(二)机动性大

飞机几乎可以飞越各种天然屏障,因而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有研究表示,完成同样的客货位移,航空运距比铁路近25%~30%,比内河近70%~80%,而且可以达到其他运输方式难以达到的地区,能适应紧急抢险救灾的需要。

航空运输的缺点是飞机造价高,能耗大,成本高,运输能力小,技术要求严格,受气候限制多。因此,航空在货运方面一般只适应担负轻、小、高价值物品和报刊、邮件以及贵重的鲜活货物的运送。

航空运输的最大优势是客运,它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长途客运的主要力量。我国航空客运量从1980年至1996年增长了近13倍,2010年我国航空客运总量占世界第二位。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降低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民航在客运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迅速扩大,成为铁路客运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6

旅游交通票务

在概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及局限性之后,应该指出,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及其优缺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每种运输方式都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和运输条件以及运输组织工作的不断改进而发展变化。当今的交通运输出现了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的趋势,这就使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为各种运输方式更紧密地协作提供了可能,但是也加剧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第二节

运输业的生产特点和作用

一、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中完成的。工农业产品,在它们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就企业来讲,已完成了生产过程。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产品还没有从生产地点运到消费地点,产品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没有结束,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而运输就在流通领域里继续从事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生产过程的延续。由于运输业不断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燃料或半成品,并把它对于发挥生产资金的作用和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密切地联系起来。

(2)运输业不为社会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和形态。运输的结果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所以运输业的产品就是“位移”。在实际工作中,用周转量作为运输工作量的统计指标。运输的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它是旅客运输或货物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为了统计上的方便,通常采用换算吨公里来计算:

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周转量分为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和全部周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部(换算)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十货物周转量

这里要注意,运输业的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而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3)运输业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其所有权不属于“加工”部门。运输业带有社会公益性质,它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位移的对象不仅有物,而且有人。由于劳动对象的所有权属于其他单位或个人,所以运输业无权对劳动对象进行支配和选择。在构成生产三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中,劳动对象不是运输部门所能掌握的,而且劳动对象同时又是服务对象,这种事物的两重性增加了运输业计划与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运输业必须有相当大的储备能力和机动灵活的管理机制,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工农业生产在流通过程中的变化。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