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张庆仁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11-09 23:11:16  7 epub epub 图书

图书名称:《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作 者】张庆仁著
【页 数】 392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2008.10
【ISBN号】978-7-80255-002-5
【价 格】66.00
【分 类】企业管理:人事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张庆仁著.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8.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内容提要:

岗次动态管理是全员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员创新的管理体制。本书讲述了管理体制的背景问题、基础原理、体系运行、难题破解、案例分析等内容。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内容试读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第一篇

背景问题

BEI JING WEN TE

GANG CI DONG TAI GUAN LI TI XI

第一篇背景问题3

一、当代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法国学者史莱坡认为,当今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各个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及资本差距正在缩小,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利用,取决于管理能力。因而世界各工业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市场竞争、技术竞争、资本竞争转向“管理竞争”。例如企业文化管理,就是美日企业间管理竞争所引发的。

竞争是优势的竞争,没有优势就会在竞争中败北。优势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条件优势,如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二是人为优势,如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信息优势、经营管理优势等,如犹太民族就具有经营优势。不论是自然条件优势还是其他人为优势,对这些优势的运用都离不开管理。因此,管理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管理竞争,就是要力争在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现代企业管理却发源于美国。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虽然使用了机器生产,但在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还沿用着手工工场

时代的单件生产方式。1903年,美国工程师F·W·泰罗发表《车间管理》一

书,从而奠定了企业管理科学的基础(泰罗被誉为“管理科学之父”)。嗣后,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泰罗理论指导下创出“福特制”,摆脱了世界通行的手工工场的单件生产方式,从而使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尽管美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比欧洲晚了近30年。福特制的标准化、通配件、流水线开创了现代化大生产方式,为美国企业界所效仿,企业生产力较前提高了几十倍,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原先工业化较早的英、法、德、意、西等西欧国家反过头来学习美国的“福特制”一大生产方式。美国的强大得益于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因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科学特别重视。现在世界上流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模式,几乎全是

由美国人发明的。如ABC管理法、PDCA循环、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

理、价值工程、6∑管理、系统管理理论、X理论、Y理论、企业文化理论、连锁经

营、开放式自选售货、直销传销、超市、摩尔、利润分享、职工持股、年薪制、期股制等等。据统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美国得奖不足30%,而在这30%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PGMS)

中,又有30%获奖者是美籍外国人,如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世界上通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模式,至少有85%以上是美国人发明的,而发明者基本上全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强,在于美国企业管理搞得好;管理搞得好,是其发达的管理科学指导的结果」

我们经济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没有在企业中工作5、6年的经历,不具备担任正职厂长、经理的能力,而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戴尔公司的总裁迈克尔·戴尔等人,都没有在经济院校读过书,也没有管理过公司的阅历,而他们却有着高超的管理本领。戴尔用1000美元创业,19岁成立戴尔电脑

公司当了总裁,发展成为全球最佳IT公司。怎样解释这种管理能力的巨大

差异现象呢?正如体育院校的本科生不会骑马射箭,而在蒙古大草原上,男女老少都弓马娴熟,因为他们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已经驰骋在马背上了。同样,美国人的经营管理才能,是美国整个社会高度重视经营管理科学这种浓厚的社会氛围所熏陶的结果。

第二号经济强国日本,非常重视企业管理竞争,美国一有管理方面的创新,日本便立即邀请美国的学者、企业家到日本讲学。1951年,为纪念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到日本讲学,日本设立了戴明奖和戴明实施奖,该奖曾被评为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有人戏称为“美国开花日本香”。日本人吸收、实施了美

国人的管理理论,创出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如QC小组、质量月活动、丰田管理

方式等等,使日本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俄罗斯,这个曾拥有巴甫洛夫、门捷列夫等一流大科学家,先于美国将人造卫星射入太空、先于美国派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国家,由于企业管理方面的落后,除军火工业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之外,其他工业制造品在世界市场上却没有竞争力。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这篇纲领性文章中总结道:“当今世界大国的实力,与其说表现在军事方面,还不如说表现在能够研究和应用先进技术上:表现在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上。”如果再进一步问,谁承担研究应用技术、提高人民生活的任务呢?是企业。企业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单位。怎样促进企业研究、应用先进技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靠管理。所以,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美国、日本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百年以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企业管理方面不断创新、遥遥领先;在新

第一篇背景问题

的世纪里,它还要领先。二○○○年元月,美联储副主席琼·迈克尔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为了保证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卓越地位,必须使我们的公民在孩提时期就懂得投资和储蓄的特点。”用我们的语言,就是在少儿时期就懂得经营管理的最基础知识。可见,美国人对管理竞争重视到什么程度!将管理竞争战略置于何等的高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兴衰取决于指令性计划,经营管理并不重要;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企业管理,指出“加强科学管理是企业固本治标的大计”。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管理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一样参与分配。前总理朱镕基曾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现在,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要掀起一股学习管理、加强管理、发展管理科学、加强管理培训的热潮。”

二、中国企业目前缺什么

中国企业怎样应对人世,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中国企业目前缺什么,却极少有人想到。这个问题恰恰是中国企业应对人世的关键问题,犹如一个运动员,主要器官或缺、功能紊乱,又怎能在竞技场上进行角逐呢?

中国企业究竟缺什么?

上世纪80年代末,企业一片呼喊缺资金。但到2001年,居民储蓄总额就已达8万亿元,2006年已超过12万亿元,利率不断降低,已达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事实上资金已经相对过剩。

90年代认为厂长、经理收人低,不足以激发积极性,现在实行了年薪制。而且,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改了制。

上述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及不同程度地解决,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还未出现普遍繁荣的景象?

有一个问题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企业管理的变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缺少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系统的、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

6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PGMS)

企业管理体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式构成的管理系统,是规定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如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生产经营管理等)和综合各种管理方法的整体框架,它覆盖着企业管理的全部和全过程。有人认为,只要企业体制变革了,管理自然而然地就上来了。这是很大的误解。

企业管理体系不同于企业体制。企业体制主要是指所有制,即企业的归属问题。管理是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控制和激励。

企业管理体系不同于企业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作用于企业管理的某一方面或生产经营过程的某一环节。管理体系是作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们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80年代以来,又搞了十几年的承包制。虽然企业对主管部门的承包废止了,但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却沿袭下来。因此,从总体上概括地讲,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体系是:

计划经济特征的人事、分配制度十承包色彩的管理方法。

在很多企业,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至今仍未打破。在分配上,部门之间的平均主义严重。岗位工资制实质上是级别工资制的翻版,因为它还没有打破传统的人事级别制度。

在生产经营管理上,还处于计件工资、销售提成的低档次管理阶段,与大生产不相适应。

在人事方面,人浮于事,冗员过多,没有净化机制,组织没有弹性。“用人靠提拔,下岗一刀切”,甚至出现了劳模下岗的现象。没有一套科学的劳动用工.、干部任免甄选机制。

目前的企业管理“体系”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企业普遍地存在着“市场竞争压力大,职工工作不紧张”这一悖论性现象,

X低效率严重,亏损企业比例过高。

历史地看,我们的企业管理起于改革开放之后,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管理,而是车间管理,充其量是分厂管理。这些年企业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未能从整体上取得突破,换言之,未能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系。

30多年来,中国企业界创造出不少的管理方法,如满负荷工作法、承包制、产销工资函数、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目标成本管理法、成本否决法、岗位工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