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焦墨写生》黄华明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10-27 16:45:20  0 中国画 中国画 写生

图书名称:《中国画焦墨写生》

【作 者】黄华明著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 十四五 规划艺术设计专业精品教材
【页 数】 234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5680-7697-5
【价 格】98.00
【分 类】中国画-国画技法-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黄华明著. 中国画焦墨写生.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画焦墨写生》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汇编了与中国画焦墨写生相关的教学论文评述;第二部分以实景照片与写生作品对照的形式,展现了教学案例;第三部分主要为写生作品的图录,方便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画作进行查找欣赏。

《中国画焦墨写生》内容试读

漫谈中国画焦墨写生

黄华明

焦墨作画,是用单一的浓墨实现画面的虚实、

州、山东、广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面对

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用线勾勒,采用书法用笔,

氤氳的自然风光、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我尝试以

以皴擦替代渲染的绘画方式。它是中国画中既古老

中国画焦墨写生作画,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中国画焦

又颇具难度的表现技法之一。据考证,五千年前的

墨写生作品,收获良多。以下是本人对中国画焦墨

彩陶、隋唐时代的壁画、北宋的山水画等,均采用

写生的体会,与同行分享。

了此法。焦墨画独立地成为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完整地展现给世人,归功于明末清初的程邃

一、构图

和戴本孝二人。在研习中国画的艺术家群体中,以焦墨作画者,大多是为了收集资料,画些构图稿

构图,绘画之灵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

和创作稿,至于用焦墨写生和创作,历史上成功的

中提出了完整的绘画六法论,把构图(即“经营位

画家及留下的作品不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的黄

置”)作为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之一:唐代张彦远

宾虹、潘天寿等,他们时常以纯焦墨写生和创作,

认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说明构图

当代的张仃、赖少其、李可染、崔振宽、王界山等也

的重要性。中国画的位置需要画家经营,或者说构

有涉足。

图需要画家周密安排。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结合为

近代选择中国画焦墨写生和创作的画家越来越

一体,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寄物移情的目

多,除了出于喜爱、情感表达的需要外,中国画焦

的,是画家一生的艺术追求和理想。

墨写生工具简单,携带方便,并且作画笔墨苍劲、

中国画焦墨写生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完成的绘画

有力,皴擦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拓展了中国画表

和创作,其构图包括构思和画面形式感探索。在短

现的形式语言。自2015年以来,我利用带学生外出

时间内,构思需要解决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画

实习、考察及写生教学的机会,行走在陕西、贵

面形式感探索的是具体的画面分割、题材的安排和

001

中国画焦墨写生

内容的组织。自然界的景观由于地理、地貌、地形、

形成画面分割的各种形式,如水平式、垂直式、S形、

地势及植物生长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变化万干。

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辐射式、中心式、渐次

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域性、民族性的影响,风格各

式、散点式等。具体作画时,还要随机应变,结合

异,其造型、结构、形态、装饰、空间环境等彰显

中国画“三远”法、“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密

出不同文化的特点。中国画焦墨写生在于感悟,

集散”“计白当黑”“藏景露景”“补景点景”等

在于体验,在于寄物移情,在于传神写照,在

理论和方法,反复推敲,调整画面构图,提升画面

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何表现,才能留下

的形式美感。

印记,感动观赏者,以及如何构思和经营画面,都是作画前应考虑的因素。因此,每到一处,我们必

二、笔法

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生态文化,对映入我们眼帘的景物进行归纳和提炼。四周走走,

笔法,即用笔的方法和技法。用笔在于“骨法"

左顾右盼,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观看,以便寻找

与力度,在于对用笔中线条的把控能力。中国画焦

表现的主题和素材:也可以应用摄影的方式,尝试

墨写生是以线条为主体构成的绘画,其笔法充分体

对画面进行不同的构图,先思而后行,不要急于动

现在焦墨线条之中,并传承了中国画传统技法。纵

笔作画。在熟悉环境后,选取具有明显当地特色的

观中国画历史及作品可知,其强调“骨法用笔”“书

景观、民居建筑及植物进行构思作画。

画同源”,从始而终。可见,线条是中国画的“生

事实上,从构思到画面,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

命线”,它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最显著的特

是构图。构思于脑、构图于画,“知行合一”方为

点之一,在焦墨画中尤为突出。黄宾虹先生说:“画

“经营位置”。在中国画焦墨写生中一旦构思形

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

成,就需要依据所表现的对象,选择不同规格的纸

(引自《黄宾虹谈艺录》)中国画的用线有着独特

张进行画面的构图。根据题材的组织和经营,可以

的审美要求,讲究功力、笔力,具有象征意义和雕

002

漫谈中国画焦墨写生

琢感;其技巧非常丰富,如提按、转折、虚实、滑

中国画焦墨写生不使用水,而是用皴擦替代

涩、顿、戳、揉、点等;其笔锋的运用变化无常,

渲染。面对自然景观、民居建筑、植物花卉,画家

中锋、侧锋、顺锋、逆锋、散锋等交替使用。

必须依据自己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和感受,运用不同

因此,著名画家石鲁先生说:“线化为笔,以立形

的线条形质和不同的皴法来作画,通过线条笔触的

质,以传神情,以抒气韵。线虽简,然以其抑扬顿挫之

变化来表现形体对象丰富的层次及表面的肌理状

变而化众美。如音乐之音符虽简,然可构成千百不同

态。焦墨的皴擦用在中国画焦墨写生的大部分画面

之乐曲也。”(引自石鲁《学画录》)中国画焦墨

里,其技法丰富多变,以渴笔为主,变化无穷。但

写生不但靠线条来造型,还靠线条来表现对象的虚

无论何种皴法,行笔用线是根本。焦墨皴擦要求擦

实、疏密、阴阳、层次感和节奏感。无论画轮廓,

出线条笔迹,在皴擦中突出线条笔触,用笔力求刚

还是画树木、植物、花卉、山石、建筑等,在用焦

劲、含蓄、雄浑、古拙和自然,在线条皴擦中表现

墨勾勒线条时,要注意观察表现对象,如山石的走

出作者的笔法和情感。具体作画时,用焦墨勾勒、

势、树木的形态、建筑的结构、花卉的特征等。长、

皴擦的线条,尤其是长线条,要做到浓淡变化尽在

短线条结合,行笔稳健,力度均衡,不跳跃、不浮

一笔之中。笔锋含墨多,下笔重、缓显得浓;笔锋

漂,用线浑厚华滋,刚健有力,富有弹性,起笔用

含墨少,下笔轻、疾显得淡。还可以尝试破笔、秀

锋,收笔回转,篆法起迄,实起实收,笔笔送到,

笔和渴笔,尤其是半干半湿行笔,可使画面达到“

首尾衔接,持重而行,气韵贯通。同时,中国画焦

用渴笔,须注意渴而能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

墨写生要控制用笔方法和力度,以渴笔为主,运用渴

雨是也”(引自《潘天寿论艺》)的效果。避免产

笔,并兼用“屋漏痕”“折钗股”“吴带当风”“金

生没有结构、体积及层次变化的一团“死墨”,丧

刚杵”“一波三折”,积点成线,形成笔断意连、

失中国画焦墨写生的写意性和灵动感。

虚实相生的飞白韵律效果。

003

中国画焦图写生

三、墨法

渴笔作画,用单一的浓墨实现画面的虚实、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不同。而“积、焦、宿”可以不用

墨法,即用墨的方法和技法。用墨最终归于用

调水,直接形成墨色的层次变化,通过墨点、墨线、

笔,笔与墨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国画的特色和历史

墨块,充分表现出黑白鲜明对比的极致之美。因此,

的存在感。中国画“以笔为骨”“墨由笔出”与

“积、焦、宿”作为传统墨法自然成为焦墨写生的重

“笔以立其形质”的认识,已有近两千年的传统。

要墨法,突破了焦墨中只有笔法而无墨法的观点。

黄宾虹曾说,“夫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

积墨法是焦墨画最基本的墨法,是焦墨写生必

(引自《黄宾虹画语录》):李毅峰先生在《我

用之墨法。积墨法是一种由浅到浓、反复交错、层

的艺术观》中谈到,“在处理事物关系中,笔墨语

层相叠,看得出笔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

言是至高无上的,一切关系都是通过笔与墨的变化

可寻的用墨手段和绘画技法。积墨时要着眼于整体,

来传递和塑造物象的信息。线条的抑扬顿挫、缓留

用墨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积墨的变化越多,层

疾徐和用墨的浓淡干湿、焦宿破积,一方面是实现

次越丰富,整体感越强,但难度也越大,切勿画成

物象实体相交接的综合与抽象,另一方面也是对生

“墨猪”一团。可以说,不用积墨法难成焦墨画。

命内质的概括,既守住了物象质的特征,又使物象

在中国画焦墨写生作画时,运用积墨,画山沟阴

特质能服从于笔墨造型,从而准确地体现出创作者

面,墨线、墨块需错落重叠,山顶和山坡墨点复加

的气质,实现艺术的真实功能”。

增强画面圆浑沉厚的意象。画树木以墨点、墨线、

笔墨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在传统绘画技法中

墨块形成虚实、聚散、疏密、浓淡、阴阳向背的交错

墨分五彩,即“焦、浓、重、淡、轻”,“焦”为

叠加,凸显树木的厚实、凝重之感。画民居建筑,以

其中一色,焦墨比浓墨更黑,为五色之首。历代的

墨线画结构,墨块画墙体,墨点提精神,墨点、墨

画家总结墨法有“浓、淡、破、积、泼、焦、宿”

线、墨块的层层积加,达到厚润博达的艺术效果。

七种,其中,“浓、淡、破、泼”需要水的配合形

宿墨法也是焦墨画的基本墨法,是中国画焦墨

成墨法,与焦墨技法以饱和的浓墨,不掺入水分,

写生必用之墨法。宿墨是隔一日或数日的墨。中国

004

漫谈中国画焦墨写生

画焦墨写生中用宿墨来作画,不用调水,墨色更黑,

面上,而是书写于其他纸面上,文字不多,与构图

还带有光泽,黑中发亮,使画面更加神彩焕发。合

无关。宋代文人画倡导者苏轼、米带等常在作品上

理地运用宿墨中常有的渣滓,可以增加山体皴擦时

题诗写字,抒发情思,宋徽宗赵佶的中国画作品中

的质感和形体对象表面的肌理效果。但宿墨用不

有题款或标识,但不是所有的中国画都有题款,或

好,极易枯梗、污浊,故用宿墨作画要求具有较高

个别有题款却相当隐蔽,不易识别。题款的盛行与

的笔墨功力和艺术修养。

精妙在元代及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画家将题款融入画面,书与画共生,诗、书、画、印于一体,

四、题款

成为中国画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和不可或缺的部分。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的意境是

题款,又称“题识”“款式”,具有签名之意的

中国画追求的文化内涵,而题款是实现意境的重要

称为“款”“名款”,具有题目之意的则称为“题”,

手段。从结构角度来看,题款是画面构图、布局的

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历代演变和发

组成元素:从笔墨角度来看,题款体现了骨法、书

展,“题款”也从传统的含义中拓展开来,或为传

法用笔的精髓:从文化角度来看,题款彰显了画家

达心境,或为记述创作的缘起和感想,或为日常活

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由此可见,题款可以丰富

动、社交生活的记录,或为画论品鉴,或为心性表

画面形式,补充画面的不足。因此,中国画焦墨写

达,或为时代精神面貌描述,等等,形成了中国画

生需要认真研究题款。题款的类型、题款字数的

特殊的艺术语言和审美趣味。

多少、书写的内容、字体的选择、文字的大小、横竖

清代王概的《芥子园画传》中有言:“元以前

的摆放、印章的朱白等,都需要与画中物象相应和,

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尔,

恰到好处地经营在画面之中。有时,同一幅绘画,

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

因题写的内容不同、位置不同、字体不同,形成的

每侵画位,翻多奇趣。”纵观中国绘画史及留存的

意境和内涵也不同,值得仔细推敲。

作品,可以发现,从唐代以来,题款不直接题在画

总之,中国画焦墨写生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

005

中回画焦图写生

们不断地探索和破解。这里,就本人的中国画焦墨

独特的审美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什么国法

写生及现场感受,漫谈中国画焦墨写生中的构图、

都可以,每种画法也都有各自的欣赏者,关键是

笔法、墨法、题款。实践证明,熟练地掌握中国画

要画得好。可以预见,中国画焦墨在多元化和多

焦墨写生的构图、笔法、墨法、题款,是提高中国

样性的艺术格局中,一定能进发出生命的本源和

画焦墨绘画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国画焦墨作品反映

新的活力,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画的奇葩,具有

00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