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汉代玉门关》敦煌市博物馆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9-12 22:51:26  7 玉门关 玉门关 敦煌

图书名称:《敦煌汉代玉门关》

【作 者】敦煌市博物馆编
【页 数】 104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1.09
【ISBN号】7-80588-392-0
【分 类】玉门关-简介
【参考文献】 敦煌市博物馆编. 敦煌汉代玉门关. 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09.

图书目录:

《敦煌汉代玉门关》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门关、玉门关的历史掌故与神话传说、古今诗歌咏唱玉门关、玉门关文存等内容。

《敦煌汉代玉门关》内容试读

历史文化名城一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

三省(区)的交汇点。两千多年来,她像一颗晶莹闪光的明珠镶嵌在大漠戈壁中,焕发着绚丽的光彩。纵目东跳,三危东峙,峰岩危悬;引颈南望,祁连磅礴,雪色奇绝。瞻望旷野,那莽莽荡荡的流沙戈壁环抱着万顷碧涛,绿树如幔,田园织绣。“夏如翠浪平铺,秋则黄云极目。”自古就有“塞外江南”的美称。

一、天然膏沃地

敦煌地处东经94°40',北纬4010,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9,4℃,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58天,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具有明显的沙漠气候特点,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党河是敦煌绿洲灌溉的惟一河流。发源于祁连山中,靠冰川雪水补给,经肃北流人敦煌,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8亿立方米,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境内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等,泉水总溢出量为3.1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902.3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敦煌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1

全市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总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回、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家、哈萨克、东乡、裕固等10个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06%。市辖2镇10乡,79个村。沙州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西七公里处的七里镇是一座新型的石油城,现为育海石油管理局机关所在地和青海油田后勤生活基地。

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0.14万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现有耕地面积31万亩,草原面积57万亩,天然林面积119万亩,另有可耕荒地406万亩。由于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林果、瓜类、蔬菜等。由于敦煌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除粮食稳产高产外,还是甘肃省最大的棉花基地和瓜果之乡。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000多万公斤,优质皮棉1.5万吨。境内矿产资源主富,主要有芒硝、石棉、钡、金、锰等10多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沉寂了数百年的敦煌又重新放射出历史的折光,成为甘肃旅游业的龙头,丝绸之路热线上的亮点。在这世纪之交,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对敦煌国际旅游城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動劳勇敢的敦煌人民必将在历史的最高点上,听从时代的召唤,走向新的辉煌。

二、悠悠古城史

敦煌又称沙州。历史上是一个“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的西部重镇,“华戎所交的一大都会”,佛教东渐的前哨,五凉文化的中心。以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而震惊囊宇,名闻2

三、古城遍胜迹

敦煌,自古就是佛教圣地,有“善国神乡”之称。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目前,境内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其中省级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是“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这些种类全、价值高的文化遗存,各具特色,古韵犹存。从人文资源看,敦煌堪称世界艺术宝库。震惊世界的莫高窟文化遗产,历代必争的军事要冲阳关、玉门]关以及沙州古城等,新近发掘的悬泉置和出土的2万余枚汉简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珍品,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从风光资源看,敦煌是座“大漠万物聚珍区”。这里地貌复杂,景观万千,具有典型的中国大漠自然风光。佛光辉映的三危山,虬龙蜿蜓的鸣沙山,澄波晓澈的月牙泉,天马出水的渥洼池,险奇万态的雅丹地貌,烈炎幻境海市蜃楼等等,形成了幅员广大、内涵丰富的大漠旅游区。

近年来,敦煌市以建设国际旅游城为目标,已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其建设的总体布局是,按照国际旅游城的标准搞好城市建设,重点建设四个旅游小区:即以莫高窟为主的敦煌艺术观赏区:以鸣沙山、月牙泉为主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情游览区;以阳关、渥洼池为主的的沙漠绿洲旅游区;以玉门关、汉长城和雅丹地貌为主的古战场观光区。通过兴办这些旅游小区,使人文资源与风景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敦煌逐步发展成为东接日本、西通欧洲、联系中外旅游文化,辐射甘、青、新三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古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热线上的国际旅游城。

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玉门关

提起玉门关,人们会马上想到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是指隋唐时期通西域的伊吾大道开辟后,玉门关东迁至瓜州晋昌县(今安西县双塔堡一带)境,原盛极一时为敦煌境内的汉、晋时期的玉门关逐渐冷落。其实,隋代以前的玉门关,像一个铁骨铮铮的勇士挺立在高岗伟岸,用它气壮三军的雄姿,叱咤风云的威力,给敦煌历史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回忆,为后人树起了一座庄严的丰碑。现就其重要的文物景点和出土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一、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位于敦煌市区西北90余公里。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等地所产的美玉、玛瑙、珠宝等,经此关口输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该关始建于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列四郡,据两关”时期(约公元前121111年)。西汉时为玉门都尉的治所,下辖玉门、大煎都两个候官,管辖着东起仓亭燧西止盐泽(今罗布泊)的西部防线。东汉改归西域都护府所辖。1944年,我国考古学家夏鼐、阎文儒曾在此关北边废墟中获得汉简数十枚,其中有一木简上书写“酒泉玉门都尉”等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