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缪丽燕,朱建国,沈国荣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8-25 20:18:14  23 药房 药房 epub

图书名称:《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

【作 者】缪丽燕,朱建国,沈国荣编
【页 数】 182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2022.02
【ISBN号】978-7-5672-3795-7
【价 格】49.00
【分 类】计算机应用-药房-工作
【参考文献】 缪丽燕,朱建国,沈国荣编. 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22.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书以苏州大学附属医院为例,介绍中心药房的工作流程和各流程工作的具体内容、管理、注意事项等,以规范工作,降低甚至杜绝差错。书稿在简单介绍中心药房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后,按工作流程,分为审核、药品调配、药品管理、药学服务及质量控制等几部分。书稿对流程论述详细,是在运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方面,苏大附一院中心药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所以详细介绍其在中心药房智慧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就,以给同行以指导和帮助。书稿也可作为中心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用书。

《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内容试读

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述

随着医院智慧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不断完善,药品调配逐步从人工操作向自动化调配方向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的医院较早使用了条码技术进行药品管理,并采用集中配药系统,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发展迅速。在我国,虽然医院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但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几年各种自动化设备也被陆续引进,用于药房药品的自动化调配。例如,全自动口服药物分包系统、智能摆药贴签系统、智能分拣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在提高药品调配的准确性与用药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由早期的保障药品供应逐步转向临床药学服务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住院患者用药服务是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品供应、药品调配、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的总称。住院患者用药服务通常由中心药房或住院药房负责,以患者为中心,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关注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住院患者用药服务包括住院医嘱的审核,药品的申领、保管、调配、发放,用药监督,以及为患者提供其他临床药学服务等。随着药学服务内涵的不断丰富,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由早期的保障药品供应逐步转向临床药学服务,因此大多数药品调剂人员亟须转型,而调配工作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智慧化和信息化管理,从而促进医院药房的现代化发展,促进药师的转型。药房功能的转型和药师职能的转变在国内外医院均有所体现,但其出现的具体形式和时期略有不同。

一、国外发展

国外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经历三个阶段:传统药学阶段、临床药学服务阶段和药

>>>1

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

学保健(Pharmaceutical Care,PC)阶段。欧美等国家负责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的药师职能由第一阶段转型至第二阶段大多数发生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传统药学阶段,因制药工业不发达,药物品种少,药物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医院药房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药品供应。

各个国家制药工业的起步时间有先后,这使得不同国家住院药房当下所处的阶段各异。欧美国家药品资源丰富,国人自我保健意识较强,非处方药(Over-the

Counter,OTC)的使用十分普及。非处方药不但价格低廉,品种、规格(品牌)繁多,而且其销售网点分布广泛一除了社会药房、药店以外,百货商店、超市也有很多非处方药出售。另外,这些国家医疗体系健全,基层医疗服务完善,病情轻微的患者可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私人诊所诊治。因此,在一些欧美国家,医院无门诊药房或门诊药房很少,而住院药房在院内药品服务方面所起的作用较大。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的医疗科技飞速发展,医院药师从日常琐碎繁杂的调配工作中部分地解放出来,此时药师主要处于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阶段。

2005年,美国医院药剂师协会对医院的药学实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医院,建立安全体系仍然是重点。他们通过邮件调研采访了美国1173所综合性医院和儿童医院的药剂科主任,43.5%的医院做出了回应。其中大多数医院采用了集中配药系统,然而与2002年的数据相比,集中配药系统的使用率还是略有下降的。其中72%的医院采用了自动化的配药盒,15%使用了机器人,不但单剂量配方制实施的比例上升,而且对高危药物和高危患者群体使用双药师检查制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在过去的6年里,药师的用药记录逐渐电子化,手写的用药记录大量减少。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管理技术也在持续发展9.4%的医院应用了条形码技术,

32.2%的医院采用了快捷注入泵。药房营业时间稳定,30%的医院能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大约12%的医院药师在下班之后也可对给药医嘱复查并录入系统。2006年的全美临床药学服务调查显示,从1989年至2006年间,所有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都大幅度增长,其中有864家(76.8%)医院有临床药师提供用药记录管理。这些用药记录管理的药物通常包括氨基糖苷类、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氟喹诺酮类等。有220家(19.6%)医院实行电子化的医嘱录入系统,263家(23.4%)》使用条形码进行药品管理,439家(39.0%)使用机器人调配药品。

在加拿大,提高用药安全的技术也有很多,但支持这些技术使用的证据较少其具体执行还存在一定压力。横向调查加拿大100所最大的急救医院,其中78%的医院做出了回应。经常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医院占97%,提供以药房为基础的混合静脉注射剂服务占81%,电子化的药房订单输入系统有77%,采用单剂量配方制的有75%,实行电子药历的有67%。条形码技术、电子化的医嘱录入系统的使用较少,各为9%。大部分医院还计划增加使用新技术一投资自动化配药系统的医院

3<<<

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与实践

很大一部分医院在逐渐转型:中心药房设置有审方药师进行电子处方干预,中心药房的静配中心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房住院病区药品配送配备有专门的药品运送物流小车,中心药房出院带药窗口装备有专门的自动化发药机器,等等,极大地节约了住院患者用药服务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而推动了中心药房的智慧化建设。

早期,随着人们对输液质量安全及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逐渐重视,医院内一些抗肿瘤药物、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药物、抗菌药物乃至普通药物等的静脉输液由散在的病房调配逐步集中到静配中心调配,促进了静配中心的诞生与发展。此时住院药房与静配中心分属两个管理部门,调配场地也不同,体现了药学服务由合至分的初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静配中心数量已发展至1200家左右,一些省市还根据自身医疗水平的发展情况,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静配中心验收标准和收费标准。

我国第一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于1999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随后澳大利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经验及标准逐步被引入国内并被国内部分医疗机构所借鉴。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也为了药学发展和患者用药安全,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28条指出: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2007年7月28日,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起草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经卫生部医政司同意,以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发给各家医院参考执行。随后,卫生部等于2010年制定的《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和于2011年制定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肠道外营养及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供应,并详细规定了二、三级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配备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建筑面积。从此,我国静配中心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静配中心行业的发展也更为迅猛。

随着静配中心的不断发展,逐渐有医疗机构将静配中心和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的调配,病区药品发放)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成为中心药房。这种方法能够将两者从时间、空间、管理上高度融合,做到工作时间的错峰互补、操作空间的共享、管理上的高度统一。加上大量智能化、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中心药房内药物调配变得越来越简单、准确,且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逐渐往智慧化中心药房方向发展,体现了药学服务现阶段由分至合的特点。

王玮、沈国荣等人系统地介绍了某大型三甲医院一体化智慧中心药房的建设。文章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操作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整合、优化工作

4(<<

第一章概述

流程,以实现中心药房的智能一体化管理,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作者在分析2016一2019年该院中心药房的工作量时,发现其日均处方量逐年明显增加,且

2017一2019年显著高于2016年(P<0.05);2018一2019年中心药房的平均调配速

度、病区送药及时率、医嘱调配差错数均显著低于2016年(P<0.05)。中心药房

每日安排的调配岗位药师数量由2016年的22人减少至2019年的18人,节省了4人。4年间共计发放867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8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均在99%以上。病区医护人员对中心药房的工作满意度较高,2016一2019年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6.8%、98.4%、99.1%和99.1%。

金唐慧、单倩倩等探讨了配药机器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通过比较观察配药机器人调配药品及人工调配药品的效率、残留量、推拉针筒次数、手部意外刺伤发生率、调配药品准确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配药机器人调配卡络磺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复合辅酶、头孢硫脒4种药品,残留量均低于内控标准(≤溶媒体积的5%):配药机器人能够减少手部推拉针筒的次数;在观察的时间内,人工调配发生手部意外刺伤6次,而配药机器人未发生;人工调配共发生60次差错,而配药机器人仅发生4次。随着调配时间的延长,第3小时内机器的调配效率高于人工;1小时内,1名工作人员同时操作2台配药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高于人工调配。配药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提高了静配中心调配药品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了静配中心的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雷亚猛、刘阳专门从智慧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智慧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得医院发药和补药的效率提高,也降低了错误率,通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接收并处理电子处方,实时监控发药、上药过程。

综合性智慧化中心药房逐步从护士直接进行药品调配发展到由专业的调配药师进行调配,再到将一些常规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和住院药房合二为一的综合性中心药房,为住院患者提供用药调配服务,到现在已经将手术室药房、卫星药房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并辅以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和管理技术,最终建成如今的智慧化中心药房。这些信息化、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加快了医院中心药房功能的转型和药师职能的转变。

>>>5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