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详解与实务》袁紫嫣,侯艳,李加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时间: 2023-05-15 12:17:37  64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 epub

图书名称:《基础会计详解与实务》

【作 者】袁紫嫣,侯艳,李加强主编
【页 数】 232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9.08
【ISBN号】978-7-5643-7049-7
【价 格】38.00
【分 类】会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袁紫嫣,侯艳,李加强主编. 基础会计详解与实务.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基础会计详解与实务》内容提要:

本教材是财经类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的辅助指导教材,主要包含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适合初学会计者使用。本书是《基础会计》O2O课改项目的配套教材,在书中各章节末尾设计案例讨论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针对会计知识的抽象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广泛调查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书内容注重前后联系性,内容新颖,结构明细,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使用,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会计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并加强记忆。

《基础会计详解与实务》内容试读

第一篇认识会计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由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和一切事物的发

展规律一样,它经历了胚胎发育、成长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从脑子计数

到结绳计数,到簿记,进而发展产生了现代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

程。现如今,会计是当今最为热门、需求极为广泛的行业,是每一个经济单

位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工作的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并且需要多年的

实践经验。然而大部分不了解会计这个职业的人,以为会计就是一种简单而

机械的工作,甚至有人认为会计就是“算账的”,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极大误解。

因此,在本部分,我们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会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2)会计究竞是什么?会计有哪些职能?

(3)会计对象及目标是什么?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很早就认识到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有必要把生产活动记录下来,并计算生产活动的数量等相关信息。

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生产产品需要投人劳动、消耗物资,因此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关心劳动成果与消耗的时间及物资是否匹配。对比生产过程的投入与产出,就可以确定有无经济效益和效率。唯有生产的所得抵偿了耗费,才能在扩大了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而生产规模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所以,把生产过程的数额做成记录,登记生产账目,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可知,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根据马克思的研究,会计最初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产品剩余,会计便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

第一节我国会计发展史

会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人们用“刻记记数”“结绳记事”等方法来记录渔猎数量,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到了奴隶社会,随着国家的产生,官厅会计就产生了。据有关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王朝,会委任专职官员管理会计工作。商代是我国官厅会计的创始时期。西周(公元前1100一前770)时期出现“会计”的命名,出现了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这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的“小宰”官职,是有明确分工的。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置“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职掌财务与出纳。根据西周官厅会计核算具体情况的考证,我国会计的初始含义是:“零星计算为计,综合计算为会。”按照逻辑,会计应称之为“计会”。在《周礼》一书中,曾多处提到会计。西周王朝建立了专管钱粮赋税的官员,建立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日成”“月要”“岁会”等报告文书,初步具有旬报、月报、年报等会计报告的维形。对账簿的设置,从单一的流水账发展成“草流”(底账)、“细流”和“总账”

三账,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西周王朝的会计系统十分完善,它与现代的会计报告系统非常相似,以至于2000多年没有多大的变化。到了宋代,人们把财政收支分为“旧管、新收、已支、现在”四个部分,

-3-

以计算财产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方法到了元代传入民间。明初把它概括为“四柱式”。所谓

四柱,指旧管(即上文旧管)、新收、开除(即上文已支)、实在(即上文现在),相当于现在会计术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和期末结存,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平衡公式进行结账,具体地算清并交代了经管财物的责任。

明末清初,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为了适应这一环境,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用以计算盈亏。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资本及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在两表上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钩稽全部账目的正误。清代的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萌芽,又产生了“天地合账”。在这种方法下,一切会计事项,无论是现金出纳、商品购销、内外往来等,都要在账簿上记录两笔,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账簿采用垂直书写,直行又分上下两格,上格记收,称为天,下格记付,称为地。上下两格所记数额必须相等,即所谓天地合。“四柱清册”(即按四柱法提所做出的报表)、“龙门账”和“天地合账”显示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传统中式簿记的特色。

【知识链接】天地合账

天地合账又称四脚账,大约产生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对日常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无论是客户往来或商品进销,还是现金出纳或财产损益都必须在各自双方同时登记,呈现在

四方面落脚记账,故有“四脚账”之称。其账页格式均分为上、下两个基本部分,上方记来账(即收账),叫作“天”,下方记去账(即付账),叫作“地”,上下所记金额必须相等,故又称“天地合账”。(见表1-1)

表1-1天地合账

方天

两本

地天

拾丛仟伍三条

多仟货主

账来

陆拾

店资本

方地

两柒存财

合符

拾伍两仟共四条

佰两

伍两

器具

存现银

叁佰各买主欠

两仟零叁货总值

账去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我国会计是中西式并存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置了主管全国会计事务的机构,称为会计制度司。会计制度司基于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制定出多种统一会计制度,强化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从此我国会计工作进入法治阶段。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流行的会计实务接轨的一项重大措施,

-4-

也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到了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又发布了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从2007年到现在,财政部又对准则进行了多次修订。

第二节

国外会计发展史

据马克思考证,在“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里,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登记农业账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根据现有史料,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都有类似于会计的记录或者会计官制与会计活动的记载。公元13一15世纪,处于封建时期的意大利,其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较为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成为推动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现了较为科学的借贷复式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专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在威尼斯出版发行,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介绍和闸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著作。书中的“计算与记录要论”的簿记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并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使借贷复式记账法的优点及其使用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同时也使借贷复式记账法得到了各国会计学者的认同、发展和完善。卢卡·帕乔利的著作,既是人类数学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也开创了人类会计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因而卢卡·帕乔利被尊称为“近代会计之父”。自卢卡·帕乔利名著问世之后,会计方能称为一门学科。

18世纪中叶起,英国等西方国家相继爆发了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新技术和大机器的应用,工厂逐步取代了手工作坊,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对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成本计算。机器的使用又促进了折旧等概念的产生,成本会计得以形成和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组织与经营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适应大企业需要的组织形式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希望有外部独立的会计师来检查其所雇佣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于是,在英国出现了第一批以查账为职业的独立会计师。1854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一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自此以后,世界经济与会计发展的重心逐渐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方法和理论,诸如美国式资产负债表,但其中对会计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数“公认会计原则”的形成。1850一1950年的100余年,会计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和技术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如由凭证、账簿到报表的会计循环实践与理论业已形成,货币计量、成本计算、报表分析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民间独立审计等相继出现,并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公司制企业大量涌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导致外部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关注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

-5-

经营成果的财务会计信息;又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化,外部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愈趋激烈,要求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日益重视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要求会计提供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从而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日益向基层单位、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领域渗透,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融合。为满足企业内外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会计逐步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会计也就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和报账,逐步向事前预测、参与决策和事中控制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使会计逐步发展成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扩大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链接】我国会计名人录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思想家,最早提出“会计”,比国际公认的会计起源(1494年)早2000多年。在《四书五经》(岳麓书社)中,孟子与万章的对答中有如下段落:

孟子日:“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说,孔子曾做过管仓库的小吏,说:“会计的收支数字应当都对的。”这就是说,收支数字真实与准确是会计的基本要求。

在《周礼》一书中,曾多次提了到会计。如“司会”之职:“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意思是说,司会接受朝廷和地方百官的会计文书而进行考核。据清代焦循《孟子正义》的解释,“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潘序伦(1893一1985),江苏省宜兴人,辛亥革命时考入南京政法大学,后于海军军官学校学习。1919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两年后毕业。据清华大学校史记载,潘序伦参与全国选拔,被录取为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班。该班全国共招收7名学生,其中会计学1人。不久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其后,攻读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当时即使在美国,会计学博士也只有几人。1924年潘序伦学成回国。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落后、腐败,会计更是不被提起。他曾担任过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927年他创办会计师事务所,举办会计补习学校,并亲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创办立信会计出版社,构成了注册会计师业务、会计教育和出版会计图书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

第三节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学属于经济科学,它运用一系列经济理论和范畴来建立它的概念和方法。会计学属于管理科学,它分担经济管理的一个特定方面,即从事资金和成本两个方面的管理,并为管

-6-

···试读结束···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上内容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或网友投稿,所提供的下载链接也是站外链接,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设备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邮箱:121671486@qq.com,微信:diqiuren010101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